出了方舱,难入家门
5月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一些从方舱医院出院的人,被阻拦在小区门前。他们被要求,入小区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作者 | 刘言 李强 编辑 | 杨杰 5月3日凌晨,高强经历了人生中几乎最难熬的夜。凌晨4点的 …
read more5月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一些从方舱医院出院的人,被阻拦在小区门前。他们被要求,入小区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作者 | 刘言 李强 编辑 | 杨杰 5月3日凌晨,高强经历了人生中几乎最难熬的夜。凌晨4点的 …
read more5月3日,上海市黄浦区,“电话亭女士”曾暂住的电话亭,位于海华小学门口的马路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5月3日,上海市黄浦区,“电话亭女士”牵着她的小狗走在马路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中国青年报 李强 摄影报道 5月1日, …
read more4月28日,上海市虹口区,在医院门前排队等担架的救护车。由于担架床在急诊室内被病人占用,救护车无法正常运转,他们需要等待一张担架床的到来,才能接下一个急救病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作者 | 李强 编辑 | 从玉华 4月28日中 …
read more东城区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站在新生儿照片墙前。郭玉洁/摄 **作者 | 郭玉洁 ** 编辑 | 杨杰 一个喜静的孩子要在2022年来看看世界,似乎是个明智的选择。起码在生命的最初几天,他们会比以往的新生儿享受更多的安静。 2021 …
read more4月20日,上海浦东新区,一名病人被120救护车送至仁济东院急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作者 | 魏晞 李强 胡紫纯(实习生) 编辑 | 从玉华 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区的急诊科每天要涌进两三百名病人,有一天仅救护 …
read more4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仁济东院急诊科走廊里靠墙两侧都摆着病床,只留下供人行走的小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中国青年报 李强 摄影报道 最多的一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以下简称:仁济东院)急诊科接了114辆120 …
read more梁炎平暂住的房间。受访者供图 作者|刘言 编辑|秦珍子 一接到邻居的通知,梁炎平就开始往家赶。 这个62岁的湖北人在西安打工,租住在南三环附近的南里王村。2021年12月21日,他和工友出门干了半天活儿,下午3点多,邻居打来电话说,“要封村 …
read more袁格兵在京广北路隧道救援。视频截图 **作者 **|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焦晶娴 编辑 | 陈卓 袁格兵的很多东西都消失在郑州的大雨中。7月20日,在京广北路隧道附近,他的身份证、银行卡和很多随身物件都被冲走了。手机也不知道漂到城市的哪 …
read more地铁五号线前,有人摆上了菊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摄 **作者 |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杨杰 **实习生 林子璐 龚阿媛 编辑 |** 陈卓** 庞洋洋没有走出地铁。弟弟庞武在郑州地铁沙口路站等了她7个小时,还是没有 …
read more原创 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 冰点周刊 微信号 bingdianweekly 功能介绍 中国青年报旗下的深度报道品牌。我们相信,新闻不止一天的生命力。 郑州中牟县的居民乘坐铲车逃出被洪水围困的小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摄 **作者| …
read more很多人都没有想到雨会下这么大。7月17日开始,郑州出现罕见的降雨。数据显示,郑州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建站以来),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近三天郑州的降雨量,接近常年一年的量。 道路上有车辆被大水掀翻,不少楼的一楼也被大水倒灌。列车停 …
read more如果外国自媒体这样妖魔化我们,我们一定非常愤怒,人同此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请营销号们注意吃相,别用那种下作的姿态去妖魔化别人的努力了。 事情正在起变化,中国疫情防控虽未到拐点,形势明显向好转,全球疫情却在升级,多国确诊病例在攀升,韩国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