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式进化:一文讲明“孔乙己困境”是怎样的炼成的
飞鸟式进化还是孔雀式进化?想走哪条路,你在最初就要想明白。 我是一个喜欢生物史更甚人类历史的人,5亿多年的显生宙进化史上,有一种古生物叫三叶虫,由于它的几丁质外壳特别容易形成化石,所以一直是考古学界的“明星古生物”,但三叶虫化石圈里有一 …
read more飞鸟式进化还是孔雀式进化?想走哪条路,你在最初就要想明白。 我是一个喜欢生物史更甚人类历史的人,5亿多年的显生宙进化史上,有一种古生物叫三叶虫,由于它的几丁质外壳特别容易形成化石,所以一直是考古学界的“明星古生物”,但三叶虫化石圈里有一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那个文明从这里走过 44个 科技的发展不是“匀速”的, 它给不同人群带来的影响,也不会是“匀质”的。 先讲一个历史段子。 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大败亏输,间接导致大清在于日本国运对赌当中战败。甲午海战的北洋水师战败的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那个文明从这里走过 43个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喜欢重刑。 汉文帝的时候,有一任廷尉(相当于大法官兼司法部长)叫张释之,有一次有个盗墓贼偷窃了汉高祖庙里的玉环,被卫士抓获。汉文帝十分恼怒,于是就责令张释之严惩此人。 张释之审了半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52个 努力没错,但什么时候不努力也没错,就对了。 各位好,连着三天没有更稿了,这是几乎每天一篇的我不常见的举动,劳很多读者在后台挂问,这里澄清一下,我还好,只是前两天受“变量中国”的邀请去旁听了一下他们的一个课(你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51个 是好是坏难以评价,但这显然是一种趋势。 1 安徽省的庐江中学,前两天请了一位大学教授给学生开讲座,讲座前这位教授故作幽默的跟台下学生闲聊,说好好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挣大钱、“随便挑更好的男人和女人”、甚至兴之所至 …
read more各位好,今天累了,就“含笑复出”的事儿简单聊两句。 最近热映的电视剧《狂飙》的剧组,前两天突然发了声明,是要与一位参演该剧的演员撇清关系的。 这名演员艺名叫含笑,九十年代时曾经是位很红的歌手(唱“烟花烟花满天飞”的那位),后来因为吸毒被抓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那个文明从这里走过 40个 中国人的下一代,会因它而提前过时么? 聊聊最近很火的ChatGPT的事儿 。 这两天,美国人开发的“会聊天的机器人”ChatGPT非常火爆,很多人惊叹于这款人工智能的“能侃”——给它个题目,它能很快 …
read more比黑老大更可怕的,是滋生他的那个野蛮江湖,以及那些不得不羡慕他的人们。 各位好,近期稿子写的多,元宵节就抽空回老家陪了陪家人,今天赶了一天的车,傍晚到家,简单跟大家聊两句。 我这人平素不怎么追剧,春节期间回家,发现家人都在看一部名为《狂飙》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秦桧 1个 只怕你不敢。 1 昨晚看到一个新闻,挺有意思的,这里说一下。 说,1月29日,河南周口一名游客在参观当地岳王观时突然情绪失控,一脚蹬到岳王观的香炉上,大喊:“还我河山”,然后,不顾工作人员再三劝阻,掀起遮盖香炉的铁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那个文明从这里走过 39个 “格局”你没商量。 前两天我去看了张艺谋导演指导的贺岁档电影《满江红》,看完以后我在《岳飞的真正死因:不被允许的Plan B》一文中说,虽然我觉得虽然剧情挺让我不满意的,但为了不给要看的朋友剧透,我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那个文明从这里走过 39个 一种《致命的自负》 1 狂热追捧今年春节档热映电影《流浪地球2》的“慈铁(刘慈欣铁粉)”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看过原著小说《流浪地球》,其实大刘的文笔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篇小说中,大刘是以这样一个故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那个文明从这里走过 36个 一切争论,最后都要变成我忠你奸、你死我活的“赌命局”。 这其实很奇葩。 昨天去看了春节档票房最高的《满江红》。 怎么评价呢?应当说虽然各方面都能及格,但看完以后我还是想找张艺谋导演去退电影票钱——因 …
read more公共知识的言说者,恰是一切“黑暗森林法则”的破壁人。 各位好,前天《“黑暗森林”,一种原始而低幼的社会学狂想》一文写过之后,其实留下了一点很重要的余味没有谈清。为了说清这个问题,不妨先讲一个有趣的数学题,它是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最早提出的。 1 …
read more是在抱歉,今天还是没养好病,再发一篇旧稿吧。明天一定不请假了。服从性测试内卷,一种最为致命的“社会之癌”。 1 曾看到过一则史料,说清末的时候,清政府开始向海外派大使,但同时还要讲“君臣礼仪”,所以国内只要一来人,清朝使臣,就必须到码头上去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45个 从今天起,宽容那些仍在呼吁“清零”、“封控”的人,而不是像他们曾对我们那般上纲上线。 这不是以德报怨,这是为我们的社会保持调整的敏度与空间。 新冠从“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了,并且从“新冠肺炎”更名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43个 随手写写 各位好,昨天《饶毅又怼张文宏,聊聊他俩到底谁更“专业”》一文写的有些费心血,似乎伤了元气,今天病情有点反复,写个随笔好了。想到哪儿说哪儿。 我有了一个知识星球,里面经常会接到一些读者的点题,觉得有想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三体 1个 “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世与天堂的中间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 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徐志摩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体》 上个周周六,《三体》动画版在B站上上线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新罗马 68个 一个关于“创伤性怠惰”的故事 1912年3月5日,辛亥革命的硝烟刚刚散去,清帝刚刚下了退位诏书。孙中山先生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著名的《剪辫令》。这纸命令里直言:“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新罗马 67个 愿你明日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得起你昨日谨小慎微的离隔。 1 建国初期,我国有位诗人叫郭小川,特殊年代挨过整,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来,他高兴坏了,又是喝酒又是抽烟的庆祝,结果醉倒后,手里的烟头引燃了棉被,造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新罗马 65个 有些人,不值得你为他们发声。 各位好,连着写了两天长稿子了,今天休息一天。 说两句我自己的近况。有的时候,大趋势果然跟个人境遇关系是不大的,虽然这两天一些城市陆续传来了管控措施放开的好消息,很多人都觉得越来越有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新罗马 64个 人命该如何定价。 各位好,今天想写篇偏经济的稿子,可能稍微有一点烧脑,但保证值得一读,愿大多数读者能跟上。 1 最近,我和一些朋友讨论某些时事问题的时候,经常聊着聊着被一些人提这样的问题: “钱重要还是命重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新罗马 43个 明明技术、资金,国家重视一帮不缺,他们为什么还是输了。 1 “东德的研究者们正在庆祝——他们刚刚研发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款微型计算机。”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登载在西德报纸上的一则正经新闻报道的标题,虽然它看起来充 …
read more看到他人的苦难, 杜甫同情的写出了三吏三别, 而嘲笑他的你只想“比惨”以自我安慰。 光凭这一点,杜甫就比你强。 各位好,昨天无辜被封了原创,发了几句牢骚,有朋友为了劝慰我,转了我一篇新闻,说:小西,你看看相比她,其实你过得还算好。 我看了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新罗马 9个 又被“加封”了,但我的生活总得继续 半夜写这篇稿子,也不知发的时候,有多少人能看到。 事情是这样的,之前《主号“被休假”了,我很伤心》说过了,主号因为一篇文章被休假了,原先说是停半个月,当时对我打击很大,这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西塞罗来信 19个 想跟那位吼“楼倒了么?”的工作人员,普及一下人性常识。 各位好,今天早上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个短视频,觉得特别气愤。 是这样的,9月5日的时候,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距离该地仅两百公里的成都震感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40个 发现很多人争了半天,忘了问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1 写下这个标题,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看不懂。这里容我解释一下。我们平时都做工作,但很少有人仔细辨析过,人类的职业其实可以分为两个类型——棋手or画家。 一种职业,我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39个 “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 “众生皆苦,巴黎贝甜”。这两天,这句口号突然火了,因为在上海,一家疫情期间“为众人烤面包”的蛋糕店“巴黎贝甜”被市场监督局罚了58万。消息一出,很多魔都市民都在为这家良心店铺鸣不 …
read more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1 以这句歌词作为这篇随笔的标题,只因为我很喜欢《成都》这首歌了。 就像当年那首《董小姐》让我动了去后海的心思一样,几年前无意中在街边听过这首《成都》以后,去这种城市的执念就在我心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那个文明从这里走过 34个 私有财产,为何会如此堂而皇之的被侵害? 各位好,前天那篇稿子一共挂了2个小时就没了,有点心累。 最近,有好几个前辈都劝我:小西,悠着点,还是写点不敏感、纯吃瓜的话题吧。 行,我们今天就聊个“真·吃 …
read more各位好,今天的稿子《为啥那么多“正能量大V”,近期集体“应翻尽翻”了》发小号上了,想看请点击下方图片移步—— 也可关注我的小号《山巅上的加图》防走散: 副号上发了主稿,主号上就发篇影评旧文吧,最近挺累的,在家里沉迷看电影。如果大家喜欢的 …
read more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这两天,总有读者后台留言问我:小西,评评最近“正能量大V”们纷纷翻车的事儿吧,你看冈本六君子刚得上这个雅号,司马南、孔庆东就都被全网禁言了,连微信这边的卢克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38个 一场“莫名其妙”的“红绿灯恐慌”。 哈佛汉学家孔飞力,曾经写过一本很有意思的微观史书,叫《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通过对中国乾隆年间一场莫名兴起的对子虚乌有的“叫魂”巫术的恐慌,以小见大的剖析了当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35个 国家之富强,终不能寄望于那些只“对羊显凶兽之相”的卑怯者。 前两天听说王朔出了本新书,还没来得及买来看。但我对他以前讲过一个故事记忆犹新: 说,有个小混混,晚上喝酒喝高了,在烧烤摊上吹牛逼:“谁敢惹我?谁敢惹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33个 疫情之下,每次旅行都像在开盲盒。 今天早上看新闻刷到一条消息,说海南三亚爆发疫情,自8月6日凌晨6时起,三亚已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飞机高铁停运、出入路口关闭,每24小时测一轮核酸。而作为著名旅游城市,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亚细亚的孤儿 5个 人,并不栖居在邦国中,人栖居在自己的语言里。 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母语,就是我们真正的故土。 ——萧沆(Emil Cioran) 1 说来很有意思,我第一次跟台湾同胞有较长时间的交流,居然是在日本发生的。 记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美睡宗二三事 17个 安心工作,努力生活,把你自己的日子过好, 这就是当下你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爱国。 各位好,前天写了《佩洛西这一趟“窜”或不“窜”,中美间的某些巨变都正在发生》一文,预测佩洛西大概率会窜访我国台湾地区,然后昨天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32个 吃了一辈子笔杆子饭,换了无数“人生信条”, 但连老师有个老毛病,其实一直没改的了。 各位好,本来今天不想写稿子了,这两天想回趟老家,今天在家里收拾东西,还出门开了个核酸检测证明。 结果,后台看到有位朋友留言,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31个 都是不懂“爹力学三定律”惹的祸。 各位好,今天写了篇稿子,发在小号上了,不知您看了没有——《片子拍的很讨巧,但我更想听听“二舅”自己咋说》 主号我还想简单聊聊周劼拼爹的事儿,因为太搞笑了。 这个周劼周公子,这 …
read more 异世界归来的“二舅”,和他奇特的“认命乐观主义”。 昨天,B站这个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了,一大清早,很多人都在转、评这个故事: 很多朋友让我谈一谈观后感,说实话,片子我看完了,但总有些怪怪的感觉无法说出来。仔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26个 一条长队里,排在队伍中间的人,总是最敏感也容易被嘲笑的。 如果不是《中国新闻周刊》不看火候的发了篇涉嫌嘲讽小镇做题家、并为明星考编说好话的文章。易烊千玺考编这事儿,本来都已经凉了。 最近中国国家话剧院公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25个 刺杀者与狂欢者,为何会如此恨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各位好,昨天连写了两篇《前首相遇刺、现首相辞职——日本和英国,刚刚各发生了一件小事》、《想起了被《三国演义》漏写的那起“首相遇刺”》。本来觉得对安倍遇刺这件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21个 “欺辱权”,是一个奴隶最在乎、最不容挑战的“权利”。 1 《阿Q正传》里,阿Q被赵四老爷打了一巴掌、又被王胡等人欺负以后,第一反应去欺辱更为弱小的小尼姑,摸了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又拧了小尼姑的面颊,调戏的说“和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那个文明从这里走过 25个 服从性测试内卷,一种最为致命的“社会之癌”。 1 曾看到过一则史料,说清末的时候,清政府开始向海外派大使,但同时还要讲“君臣礼仪”,所以国内只要一来人,清朝使臣,就必须到码头上去三叩九拜,跪接圣旨。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16个 某些自称“爱国”的大V, 至少,在谈这种事时,你们能不能做个人。 各位好,昨天《说说那通害死女大学生的“致命120”》一文,我说了郑州一位女大学生因为120救助不及时而不幸身亡的事情。 文章发出去以后,我在朋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14个 能不能不要总用魔法打败魔法。 先讲个苏联笑话: 说,大肃反时代,有个人某日不慎落水了,两个警察就从旁边走过,明明听到了此人的呼救,却置若罔闻,谈笑自若。 情急之下,那人灵机一动,扯着嗓子高喊了一句:“打倒斯大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14个 说说人教版数学教材插画“辱华”的事儿。 1 在日本近代史上,石原莞尔是一个挺奇怪的角色。 作为918事变的发动者,在咱印象,这小子中当然是个24K纯军国主义野心家、阴谋家一枚,妄图肢解中华,日本极端右翼分子 …
read more“把工人集中起来,一边隔离,一边生产,一定能赢”,简称“集中赢”——这主意真妙啊。 各位好,看我昨天《亨德尔,那个碰巧出生在德国的英国乐圣》一文的朋友知道,我这两天头疼的厉害。 说起来,《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好像也经常犯这个病。 有一次,正好 …
read more收录于合集 #侠客行 110个 原来总教育我们爱国的连岳老师在日本啊…… 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算是我们那一代孩子的童年回忆,里面有一段故事我记忆犹新,说傅明老人有一段时间因为嫌天热想买个空调,正好儿子分了,就想让他张罗。 可是那段时间天气隔 …
read more下级说“我是奉命行事”,上级说“我没发这样的命令”。 于是一切悲剧,都成了无头案。 各位好,昨天写了《我小区的保安,怎么就成了我的典狱长?》一文,有读者朋友留言说,我对文中的保安过于苛责了:“他们也是奉命行事。” “别生气,他们也 …
read more我是居民,不是犯人。 各位好,本来今天说好了要更西游记解读系列的,但请原谅,实在是没心情写,因为我住的小区被封了,而被封这三天,我已经跟小区保安吵了三架了。 第一次是在4月24日的时候,当时小区已经提前多日贴出告示,说25日起要开始测核酸、 …
read more收录于话题 #解忧杂货铺 53个 去特么的“格局” 这两天,我写了两篇关于俄乌战争的点评文章,照例有不少读者朋友留言反馈,负面评论中,除了上来就直奔下三路开骂的(我已经被这帮人威胁要“枪毙”“砍头”“死xx”很久了),有一种留言让我感觉特别 …
read more收录于话题 #侠客行 99个 送去上学的孩子,什么时候成了给老师拍流量视频的“你的兵”? 各位好,本来说这两天不谈乌克兰局势了,但昨天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个视频,看得我肺都快气炸了,不得不拿来说一说。 这里先把一个微信视频号转帖的抖音视频贴在下 …
read more收录于话题 #西塞罗来信 11个 最终你会发现,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怎样过你自己的生活。 各位好,如《世界的冷战尚未重临,心灵的冷战已然开始》一文所言,本来今天打算休息一天。但这篇文章发出后,有不少读者私信我问候和鼓励,在此跟大家说一 …
read more收录于话题 #走出盲山 11个 甄英莲到香菱,从真应怜到相凌。 在《红楼梦》那个还没有DNA测序认亲的时代里,想判断一个成年女子是否就是当年那个走失的被拐女孩,本是很难的。 但曹雪芹在这里讨了个巧,在香菱的眉心点了一点“米粒大的胭脂记”,让 …
read more1 2 月 8 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金牌,为奥运中国军团摘得了北京冬奥会上的第 3 金。 自从 2019 年宣布入籍代表中国征战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后,这位以 “北京姑娘” 自居的少女,在短短几年 …
read more有些事儿,可能从来没变过。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各位好,本来昨天说好的,今天想为大家从艺术角度赏析一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可是文章刚起了个头,不得不停笔。 我写不下去。 因为此时此刻,我脑中盘旋的还是那个已经被舆论追问已久的丰 …
read more收录于话题 #侠客行 76个 抓汉奸的太多,“汉奸”都不够用了。 1 原本打算休更一天,刷微信看到一个事儿挺奇葩的,随口跟大家聊聊。 前两天,改编自某网络小说的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开播了,这是一部玄幻架空历史的网剧,本来这种戏是最安全的,说 …
read more收录于话题 #新罗马 3个 几乎所有传统媒体,这次都保持了“得体的沉默”。 我记得若干年前,曾经看过一本小说,名字和故事今天都已经忘却了,只记得文末有这样一段描写:当主人公终于在社会的重压和自身不幸的际遇的夹击下死去后,作者写到:他死 …
read more收录于话题 #侠客行 55个 “国家队”都发声批评了,有些人还在那儿装摸做样的“品棋”。 1 各位好,昨天《千年的时光中,我们究竟在何处》一文,随口调侃了几句“拉闸限电反美”的奇葩思路。结果莫名的惹了一些人不开心。 有位读者,还是加了我个人 …
read more收录于话题 #侠客行 43个 这是种什么病。 昨天写了《查寝学姐,小小年纪,你们好大的官威啊》一文,谈黑龙江某职业学院“学姐查寝”的事儿。 文章发出去后,我发现很多留言是这个口风的:哎呀呀,号主,一看你就没在职业学院这种地方待过,这种遍地坏 …
read more原创 海边的西塞罗 海边的西塞罗 海边的西塞罗 微信号 cicero2020 功能介绍 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 我们不需要这种“巨婴式爱国主义”。 各位好,昨天我在写《吃惊吗?你最常听到的“最炫英伦贵族风”,都是这个德国人写的》一文的时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