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 author

县中没落了,然后呢

by 看客, at 25 October 2023, tag : 学生 县中 老师 学校 我们

县城中学没有教育理想 7月,我们推送了文章《县城一中走不出精英》,讲述曾经创造无数高考神话的县城一中,逐渐走向衰落的故事。 今天,我们想要呈现故事的另一面。不论如何衰落,县中仍是普通县城里教育资源的唯一高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和老师留在那里。 …

read more

3天,花700万,成为海淀妈妈

by 看客, at 13 April 2023, tag : 孩子 北京 看客 海淀 杭州

花700万,买一张海淀小升初门票 “海淀六小强”,是北京家长圈里无人不知的暗号。它指的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101中学和首师大附中,六所位于北京海淀的市重点中学,每一所都是北京家长的终极目标。 想要挤进这六所名校,奥 …

read more

211毕业生,进富士康搞钱

by 看客, at 15 March 2023, tag : 富士康 工作 本科生 进厂 流水线

月入一万五,本科生进富士康 小方原本没想过进厂。她从河南农村出来,211毕业,考过公务员(没考上),短暂当过客服(“只是过渡”),后来做了销售。2014年决心创业,四年后负债60万。努力还债近两年,遭遇疫情。 但进富士康,“哪怕给我1万五, …

read more

那些不生小孩的人,后来怎样了

by 看客, at 15 March 2023, tag : 丁克 Anne 孩子 小原 春嫂

“给你五百万你生不生?” “不生。” 最近我看到一组数据: 《中国生育报告2019》显示,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13%以上,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报告将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于“生育基础削弱”和“生育成本约束”。 “不生孩子”的一线城 …

read more

当一个普通家庭被癌症击中

by 看客, at 12 March 2023, tag : 小饼 看客 时候 摔跤

**爸爸患癌之后,**我感觉妈妈快要失恋了 电影《百元之恋》讲了一个关于非典型的“热血”故事:32岁的女主没有工作,一直赖在家里啃老,被排挤出家门后,她去百元超市做了店员,还爱上了隔壁健身房里的拳击手。故事的最后,她也站上了拳击比赛的擂台, …

read more

县城学生不能失去衡水二中

by 看客, at 12 March 2023, tag : 衡水 学生 王磊 老师

在河北,没人能逃过“衡水模式”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篇名为《衡水二中学生的发声,救救我们》的文章。文章里提到,衡水二中的纪律严格程度超乎想象:吃饭时间只有15分钟,需要从教室跑进食堂;罚站时要脚尖贴墙、额头贴墙,“短则几节课,长则几 …

read more

八折买房的年轻人:不怕凶宅,至少省一辆奔驰

by 看客, at 12 March 2023, tag : 法拍房 房子 客户 户主 一套

**掏空六个口袋,**买下八折法拍房 房子可能是普通中国人一生中买下的最昂贵的商品,但有人要失去它了。 或许是一场失败的生意,一次错误的决策,这都不再重要。找上门的先是催收的短信、电函和电话,然后是叩门的催收员。再后来,这一切通通消失,一张 …

read more

江西女人的爱情,明码标价

by 看客, at 12 March 2023, tag : 彩礼 小五 母亲 二姨 江西

彩礼低于38.8万,村里说她嫁得不如智障 30万,是江西人年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是九江彩礼贷的最高额度,是江西地级市一套房的首付,也是江西人为了结婚,给的最低彩礼数额。 这是钱的问题,同时也是个面子问题。显然,那个讨论“该不该裸婚”的时代 …

read more

县城体制内女孩,找不到对象

by 看客, at 09 March 2023, tag : 相亲 县城 比较 体制内

回老家当公务员的女生,恋爱成了大问题 “体制内”——这三个大字在相亲市场上一排出来,似乎足以让人占据优势地位。 但在县城,越来越多的体制内女孩开始为婚恋问题困扰。 县城出身的女孩,在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大多都会沿着一条无形的河道回到县城, …

read more

我带82岁奶奶旅游,发现她才是真的社牛

by 看客, at 17 October 2022, tag : 奶奶 我奶 特别 旅行 爷爷

网瘾老年人, 每天要喝二两半白酒 这是一趟寻常的旅程。最重要的目的地在云南,去西双版纳看杜鹃花,在野象谷看大象,住民宿、打卡网红甜品、逛古着店。社交平台上的旅行攻略十有八九都这样。 这又是一趟不同寻常的旅程。共享这段经历的两位主人公,是90 …

read more

被裁员的教培人:我不缺钱,缺人生方向

by 看客, at 12 October 2022, tag : 三亚 教培 工作 双减

去三亚看海、创业、考证,我还是没走出焦虑 胡伶俐又做了噩梦。 在梦里,她回到了中学时代,高中毕业选专业,她又选择了英语教育专业。她惊醒了。尽管她已经不再复盘一年前行业的动荡,因为“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但梦会告诉她,她心里最脆弱和痛苦的部分 …

read more

我在三甲医院陪人看病,299块一天

by 看客, at 10 October 2022, tag : 患者 医院 陪诊 恩惠 检查

一年陪200多个陌生人看病,最怕在医生面前暴露身份 1年里,吴恩惠陪同两百余名陌生人去医院看过病。 这些患者中既有空巢老人,也有独居青年。吴恩惠帮他们梳理病情、拿药、取报告,也会陪他们做检查,甚至做手术。在医院期间,她充当了他们的“临时家 …

read more

45元宾馆,3元野迪,我花300块把桂林玩了个底朝天

by 看客, at 30 September 2022, tag : 米粉 桂林 舞厅 旧货 油茶

我在桂林重温90年代,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来 桂林,老牌旅游城市,无数人来过桂林,为其写过游记和攻略。 2016年冬天,我第一次去桂林,气温低,湿度高,远处山顶雾气氤氲,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和大部分游客一样,我去了几个有名的景点,上山、下山, …

read more

年轻人不结婚,78岁的红娘比谁都发愁

by 看客, at 28 September 2022, tag : 朱芳 婷婷 阿姨 结婚

撮合过两千多对情侣,却在当代青年身上屡屡碰壁 走进一栋窄窄的居民楼,电梯按下9层,门一开,正对着的白墙挂了块“朱芳婚介”的红色塑料牌。这是朱芳工作、生活的地方,和任何一户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分别。 朱芳婚介所,其实就是朱芳家的客厅。一进屋,相亲 …

read more

日结核酸采样员:多挣点钱,赶紧走

by 看客, at 07 September 2022, tag : 采样 核酸 李晶 防护服 工作

日薪过千的生活已不再来 核酸采样员,你一定对他们不陌生。 故事的一面是令人艳羡的超高薪资,据说行情最好时日薪过千,工作一周就能拿下最新款iPhone。没有比这更诱人的工作条件。 而另一面,他们在高温天气里,在厚重的防护服里,撕开棉签,抬手, …

read more

我在潮汕做丁克,亲戚让我去看老中医

在多子多福的潮汕, 我选择不生不育 小学时,同班的女生根据阿花的生日算出,她是巨蟹座,猜测她以后会是个贤妻良母,她一口回绝。现在三十岁、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她,结婚四年,不生小孩、不帮丈夫洗衬衫,过着没有“妈味”和“妻味”的日子 。 不生小孩的 …

read more

中国最孤独的食堂,在北京二环内

人老了,都是一个人吃饭 白纸坊位于北京二环内的西南角,紧邻护城河。不通地铁,自然也没有年轻人过来。 这里没有购物街、没有电影院、没有livehouse,有的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赫鲁晓夫楼”,一种用砖头垒起的长条形板楼。最高六层,没电梯,墙 …

read more

一个北漂的移民之路:我的生活需要一些改变丨看客

by 看客, at 19 December 2020, tag : 小花 移民 大超 加拿大 父亲

“若非生活所迫,谁愿背井离乡。” 2006年7月,我从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毕业,开始为找工作做准备。 此前我也想过读研,奈何家里条件不允许:父亲没有正式工作,我和姐姐从小跟着他,披星戴月进入东北林场砍树。他怕我俩跑丢,经常一边砍, …

read more

泄洪区里的740厂:人和猫都没事就是万幸

by 看客, at 21 July 2020, tag : 陶艺 李老师 景德镇

两天的洪水侵袭,让热闹的瓷都景德镇按下了暂停键。 在景德镇待了3年的朋友告诉我:“来景德镇生活,不要过于相信天气预报。” 起初,我还以为这是种安慰——毕竟7月的景德镇全是雷阵雨标志,按照他的说法,我还是有机会出去玩的。 但事实证明他错了,天 …

read more

我拍下了中国女孩不开美颜的模样

by 看客, at 30 June 2020, tag : 女孩 师妹 小黄 宝珠 堂妹

你并不美丽,你可爱至极。 “我最烦矫揉造作的摆拍。我的模特可以高矮胖瘦、奇形怪状。” 雷宝珠说自己是为数不多拥有数码精神的后现代摄影师。近日,她在豆瓣发布了一则客片广告,价格实惠,只要四百五。 这是一次对收费的小小尝试。在此之前,雷宝珠免费 …

read more

一个中年男人的“越狱”5天

by 看客, at 29 May 2020, tag : 花皮 太太 虫子 张家界

青年追热闹,中年求宁静,人生四时无定,又有什么规划可言呢? “ 春日正好的那段时间,朋友索文在我们的中年人小群里说了好几次,想休假出去玩,就是太太不许。大家嬉笑打趣,谁都没“帮上忙”。 大概是想要出门的心千军万马也拉不住,此行终也算是成了。 …

read more

他在乌克兰建了一座小城,复活了前苏联所有的疯狂

by 看客, at 22 May 2020, tag : 扎诺 夫斯基 娜塔莎 赫尔 电影

眼前的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残酷的斯大林主义者的楚门秀。 在乌克兰东北部的一个城镇,存在着一个与真实社会隔绝的平行世界。这个世界1:1地复原了前苏联社会,从建筑到所有物品,都与苏联时期无异。 上万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遵循苏联时期的方式生活、工 …

read more

我在全国最大的物流分拣场,上了300个夜班

by 看客, at 20 May 2020, tag : 分拣 快件 供图 郭嘉亮 组长

每天晚上,随着夜幕降临,上班时间逼近,我的心情就像被主人打怕了的狗。 如果你在网购后紧盯物流状态,就会发现物流信息有时会在夜间更新,显示“您的订单经某地中转重新发出”——实际上,这是包裹来到了物流中转场被重新分拣的缘故。 本文的作者阿穗就曾 …

read more

我在西北放羊,从它们出生直到死亡

by 看客, at 01 May 2020, tag : 爷爷 母羊 羊群 窑洞

西北牧羊往事:这是一种平凡的诗意。 《放牧人生》的书封上印着一句不太起眼的话: “放牧生活也是一种文化,就像毕加索和朋克一样。” 这是书的作者、一个英格兰北部湖区的牧羊人詹姆斯·里班克斯写的。他的家族世代扎根于我们大多数人已失去的土地,且从 …

read more

住在年租1800元的村屋里,我们一家过得就像《寄生虫》

by 看客, at 30 April 2020, tag : 房子 老房子 村子 村里 母亲

在名叫“白云”的村里,我们住在快要倒掉的房子中。 “哦噶搞,果个月电费500块,硬是一天到晚烧炉子!”(方言:怎么办,这个月用了500块电费,怪就怪一天到晚开电暖器。) 今年春节,母亲的这么一句话,引发了我和弟弟回家以来,母亲和父亲最撕心裂 …

read more

不只烤猪眼,广西街头美食实在太野了

by 看客, at 24 April 2020, tag : 螺蛳 广西 米粉 田鼠 一口

这里的食物有点陌生与猎奇,却充满着市井的烟火气。 自从螺蛳粉走红以来,“嗦粉”成了一项全民运动。 闻着臭,吃着香,五湖四海的胃,都被这该死的反差魅力所征服。 雷宝珠是南宁人,从没吃过市面上的袋装螺蛳粉 —— 她家楼下有4家螺蛳粉店,踢着拖鞋 …

read more

我在AO3,含泪读完了800篇川普同人文

by 看客, at 01 April 2020, tag : 同人 人文 创作 川普

AO3的快乐你不懂。 2020年伊始,饭圈就用一起“227事件”,向中文互联网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特别是AO3粮仓被墙,引发了无数“太太们”(CP文作者)的一阵悲鸣。 事件发生后,不少路人特意赶来,在《下坠》文末留言鼓励作者。 同时,一个 …

read more

我跟随一群猫狗,发现了藏在武汉角落的秘密

by 看客, at 01 April 2020, tag : 阿姨 梁师傅 叔叔 疫情 一只

边缘的人和边缘的动物。 三月初,春天的气息已开始在武汉蔓延,白日阳光和煦地抚过,夜晚残留一些沁凉。 街道依旧空荡,只有流浪猫狗的数目激增,穿梭其间。 阿龙和朋友在救助武汉滞留人员时,也注意到了这些小动物。 几天后,他们骑着一台小摩托,带着食 …

read more

2020应届生:地狱难度毕业季,被我赶上了

by 看客, at 01 April 2020, tag : 疫情 阿笔 力力 考研

没有春招的春天,出口在哪里? 又是一年“金三银四”。 按照往年,“火爆招聘季”、“求职者挤破大门”的新闻早已轮番登场。 而今年,疫情就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应届生求职市场的热度。 据统计,2020年的高校毕业生达874万。眼下,他们大部分都在家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