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童症”这顶帽子,年轻人不认
“厌孩”情绪真的普遍存在吗?实际上,在公共空间中,“萌娃”一直是人群中的焦点。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未婚未育与“厌孩”有直接联系。当年轻人说“厌孩”时,他们厌的是那些对“熊孩子”吵闹心安理得的“熊家长”。 作者 | 刘车仔 编辑 | 晏 非 …
read more“厌孩”情绪真的普遍存在吗?实际上,在公共空间中,“萌娃”一直是人群中的焦点。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未婚未育与“厌孩”有直接联系。当年轻人说“厌孩”时,他们厌的是那些对“熊孩子”吵闹心安理得的“熊家长”。 作者 | 刘车仔 编辑 | 晏 非 …
read more综合来看,吉林“私搭浮桥获罪”风波在舆论倾向上,有了很大的变化。10号之前,舆论形象上他是一个彻底的受害者,一个因行政争议被推向刑事处罚的好人,一个坚定且善于向司法讨要公道的农民。但10号之后,黄德义的线上形象遇到逆风冲击。 …
read more来源:百度财经《硬观点》 一、民间投资为何下滑 问:为什么货币供应两位数增长,但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增速却持续下滑,物价水平也持续回落呢? 王小鲁:当前民间消费需求疲软,很多领域产能过剩,企业销售困难。去年全国最终消费只占GDP …
read more**【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1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23岁的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 开元二十四年,24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纵情山水,寄心于游。 这一年,杜甫写下《望岳》,“ …
read more撰文|罗东 我是留守儿童 我不知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是“留守儿童”的,或许是高中的某天偶然翻到一篇新闻报道才晓得这个词。这个时间段是2006年至2009年。 要是说初次接触,再早些时候也不是没有可能。初中常到一个旧书摊逛,镇上没有当期的杂志 …
read more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日本近现代的许多问题都可归结到这些一两千年以来长期演化下来,并最终沉淀为结构性特质的深厚政治文化。 历史的脉络纷繁复杂,但至少可以拎出一条主线,那就是日本国家体制的逐步形成演变,这其中,最值得深思的或许是一种“日本式政治经 …
read more作者:艾晓明 我觉得,萧斯塔科维奇的《见证》这本书,其特别之处是让读者看到,大师们心里想些什么,天才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如何与这个时代相处。 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院长格拉祖诺夫是一种,作者写到他的恩师惊人的才华和智慧,而这种 …
read more怎么可以把孩子教育这么严肃这么干系一辈子的事情,置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风险性的讨论中。这是一种负责任的人生规划么?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张明扬 01 留学断供,不是一个新话题,这一年多,已经来回在社交媒体上热议了很多次。 但现在的新问题有两个: …
read more方舟子推特合集(451)2023.05.01-10 方舟子@fangshimin方舟子,本名方是民,科普作家,新语丝网站。YouTube频 …
read more美国政府自己创造了“反美联盟” 作者:PETER BEINART 2023年7月3日纽约时报 拜登政府最近宣布了两条令人沮丧的消息:伊朗正在帮助俄罗斯制造无人机。中国在古巴操作一个间谍基地。 信息很明确:美国的敌人正在联合起来。用华盛顿颇具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