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出了一次小区,看到的上海离恢复正常还有多远?(多图)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在连续封闭隔离了52天后,我今天第一次出了小区。

因为要陪家人去一趟医院,今天向居委会申请了自驾车出小区就医。下午三点,我打开尘封已久的车门,深深吸上一口气,踩下了油门,驶出了小区。

上一次出门,是在3月31日深夜11点,也是和妻子一起出门自提一个没人接单的外卖,顺便再看一眼封城前的上海。

后来的事情证明了,那一次的出门是多么的明智,后来许多个在围墙内被困住的日日夜夜里,我仍在回想着那一次出行的开心。

将妻子送到了医院后,为了找到一个充电桩给车子充电,我在市中心的徐汇区绕了一圈又一圈,“逛”了个遍。发现市中心基本上所有地下停车场都关了,充电桩自然不能用。

这大概是这辈子不会再有的经历——在市中心开车畅通无阻;马路上99%的店依旧都关着;路上不能说没有人,但是行人很少,随处可见的是警察、大白和环卫工人。

在整个行程中,我被警察拦下查问了至少十次,不过明显他们更在意的是货车。对于普通人出行,只要有“正当理由”和不是明显不太对的路线,基本都放行。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私家车的话,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在上海几乎寸步难行,只能靠骑自行车在有限的范围内“休闲活动”。

按照上海市政府的说法,6月1日就要全面复工复产了,也就是还有一周的时间。但是经过今天的“实地考察”,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挑战可能非常大。

这里有这样一个悖论——如果外面没有一定的公共和商业服务设施开着,人们会很难出去上班、工作、学习,但如果没有大量的人出去的话,那么外面又不可能开出来一定规模的设施。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怪圈。如何破解这种怪圈?所有的小区会大规模的开放吗?几乎不可能。要让一个已经休克了两个月的城市恢复过来,或许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收到伤害和影响最大的人群首先是外地在沪打工者,特别是那些小微企业雇工和临时工群体。几个月不开张就等于完全没有收入,而他们在上海的每一天都是要花钱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离开。

但是慢慢的,更多人也会受到影响。那些离开的人提供的服务——以及更广社会层面的“需求和供给”会像上面说的矛盾一样,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最难的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反复发生疫情和封控。

我不知道上海要回到记忆中的样子,要花多少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还能回到曾经的样子?

但我依然抱有希望,上海,早日回来。

家门口路边停着的车子,大概车主也没想到会这么久吧。

淮海中路上绝大多数商店依然大门紧闭

马路上空荡荡的,这是我在记忆中的第一次

记忆中淮海路的这家光明村就从来没有断过排队的人流

空荡荡的衡山路

徐家汇天主教堂前有几位游人,鲜花在盛开

整个徐家汇几乎没有行人,我的记忆中绝无仅有

开到武康路口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了这座标志性建筑,但天突然阴了下来

路上也有行人,大多在散步、慢跑或享受自由的空气

哦对了,最后的“彩蛋”是,我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闵行的一个地面停车场找到了充电桩。总结下来的经验是,要找地面的桩,而且是在24小时自动进出的地面停车场。

祝好运。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薛云奎 |上海封控成本考

隐性(间接)成本考证结果为3.97万亿,平均每天的成本为763亿元。相关项目测算结果汇总如表二。 或有成本因缺乏估算模型,就此略过。直接成本与隐性成本相加,共计4.07万亿元,接近2021年上海市全年的工业总产值(4.32万亿元)。如果加上 …

上海的围与挡

天空总是很晴朗,上海最宜人的时节已经到来。照片中蓝色的部分格外突出,蓝色似乎不再是令人平静、心情舒畅的颜色,它让人直接联想到的是防护服、口罩和塑料。而如今出现在上海的蓝色更多的是路标、指示牌、禁止机动车通过的告示牌与遮阳棚,以及那些将街道包 …

离开上海返乡:三个亲历者的「人在囧途」

我是黑龙江人,今年 25 岁,在香港一所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 今年 1 月底 2 月初,香港疫情很严重,刚开始,每天新增几百个确诊病例,后来变成每天新增几千。那是香港的第五波新冠疫情了,可以说单日确诊人数一度达到疫情以来的最高峰。 那时候, …

有没有什么沪式笑话?

知乎用户 宋恩子和吴祥子 发表 社区向街道打报告,生活难以支持请发蔬菜。 街道回请勒紧腰带。 社区说请发腰带。 在上海防疫表彰大会上,医生护士志愿者都得到了表彰,但是最后隆重出场的却是几个顶着浓重黑眼圈的人,底下有人问这几个人是干什么的呀, …

6 月起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目前上海疫情形势如何?

知乎用户 鄙弃我 发表 自述一下自己从疫情开始到现在的经历。 首先,我愿意为我说的每一句话负法律责任。 其次感谢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同样感谢评论区的关心,我就不一一回复感谢了,虽然有些评论因为敏感已被删除哈。 我会一直更新这个帖子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