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书籍推荐二
上一个链接: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6190 本文会推荐20本英文书,这次不局限于历史学,会推荐一些政治学书籍,这些书基本上可以在libgen官网上下载。 这次文章就不配图了,主要是插图有些麻烦。 另外 …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JG13fplGnIFYGymDiRx9lg
在近代史上,俄国并非是传统强国。
19世纪后半叶,沙俄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丧失在地中海世界的霸权,在西欧各国纷纷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时,沙俄却依然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这导致了该国的生产力、运输力、军事能力都被西欧列强远远甩下。
沙俄在工业上的落后,是从18世纪开始就埋下的祸根。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agSYe7XnZNq6Xp599Lla86dm8Js2lpickvALw60ibrwMfXNZXYqWgwr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沙俄的农奴制度
其中既有农奴制度遗留下来的农民人口素质过低无法胜任工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以外,也有沙俄贵族对工业化生产方式没有兴趣的因素,而这两者的根源都在于彼得大帝以来沙皇剥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贵族阶层的权力,导致整个社会僵尸化,缺乏自我革新的动力。
尽管经历了社会革命,但是沙俄存在的问题,苏俄都完整继承了下来。
布尔什维克人深信“体制优势”可以扭转沙俄以来的积贫积弱,在20世纪20年代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试图以集体化促进工业化。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Y4ZIWic25IW7codOgI4sjCLmgkFBjTOrd0Rsd3iaiatpibMmdJwBicDvp2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饿死的儿童
但苏俄的集体化并不成功,甚至造成了一些地区的大饥荒,一方面是体制机制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有机械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这让苏俄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调整方针,全力冲刺工业。
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主要表现在煤、铁、钢等的产量大幅提高,机械制造工业也取得了强劲增长。
虽然经历了二战的破坏,苏联却从中获取了巨大机遇,并且成功在二十世纪后半叶成长为一个“红色帝国”,让苏联人认为,终于有了取代美国的资本。
01.援助和战利品
二战之前,由于美国和西欧出现了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大萧条,大量技术人员失业,前往苏联谋职。
这是苏联战前得以获得工业大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基础。二战时期,苏联又获得了大量的美国援助。
不过苏联很多高官并不领情,在他们眼里,美国的援助是有意拖延,待德国人消灭了大部分苏军之后,美军才会在欧洲发动攻势。
所以美国援助只不过是苏军消耗自己的力量迟滞德军进攻的回报,他们从未觉得有必要感谢美国的援助。无疑,这影响了战后美苏打交道时双方的态度。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cBribA4sRRBBcKs5aMiapRMU8CFYjJVJMCj77jXJTqRSDO6ibwmPBPXS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莫洛托夫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于1945年1月,正式向美国提出贷款请求,但苏联人的措辞更像是要求而非请求,这让美国人十分不满。
苏联向美国请求贷款,在苏联高层眼里甚至还是在帮助美国,他们认为美国贷款给苏联,提高苏联的生产水平,可以反过来培育市场,或者向美国输出必须的商品,防止美国经济在战后因生产过剩而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如果此举获得了成功,不仅苏联经济越发强大,甚至还让美国依赖苏联才能发展,就可以呈现一种“苏联连赢两次”的“双赢”局面。
当然,苏联人的算盘并没有成功,1945年4月底,杜鲁门决定停止对苏联的租借物资供应,总价值达3.81亿美元。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jp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rSWIhv76YiaibiafAESC8v9o24eBOCmnosHEzxhZrmukGE0M89NhA0tr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941-1945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出口物资
原本苏联已经准备好利用这批物资开展工业生产,当这批物资落空之后,为了维持原有的生产计划,苏联中央不得不从黄金储备中拿出1.13亿美元来弥补一部分。对此,苏联提出抗议,美国随即恢复了供应,但这次风波造成了美苏关系不可逆转的破裂,这3.81亿美元也就成了美国对苏联的最后一批援助。
虽然没有了美援,苏联并不担心战后重建的资本来源,因为还有战败国的赔款。
苏联从雅尔塔会议开始,致力于获得德国的实物赔偿,包括工业资产、生产设备、工业产品、原材料等,苏联索取的赔偿总价值达100亿美元。
但英国认为,德国每年顶多能拿出10亿美元,美国则表示,只要获得所有的德国在美资产即可。碍于实际偿付能力,德国支付给苏联的战争赔款虽然远未达到100亿美元这个数字,但是苏联依然得到了德国绝大多数的工业设备和物资。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p9Hbqrpiatl5wvKhOSe7mu8chiaD7ETib9GsNW7LOHPfr4vOucntklov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满洲铁厂,鞍山 美国陆军通信兵团摄影师马琳·冯克尼1946年6月拍摄
据亲历者回忆,苏军每攻陷德国一个地区,就立即开始大规模的劫掠和拆迁,“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包括管道设备、铁轨、电线、电话机和交换机、汽车、室内发电站、有轨电车、机床,乃至整座工厂……”,普通平民更是被苏军毫不留情的洗劫。
在远东地区,苏军也是同样对待日本的。
苏联获取的这些物资,是得以开展战后建设的重要资本来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联红色帝国其实就是二战时期轴心国资本实力的直接继承者,它注定了苏联能够获得比西欧各国高得多的原始积累,以至于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世界的一极,有实力与美国一较高下。
02.误导性的技术力量
1949年,苏联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为此,斯大林松了一口气,他一直以来对于美国原子弹落在自己头上担心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但在大洋的另一边,美国人却感到十分困惑。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于1945年,这离不开移民美国的德国犹太科学家的巨大贡献。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86H6so4icWS2EQPUlSnQBoEbsYb0gKBGcicvKUccWiawhHsEtYmYG9Hj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美国人原以为,苏联即使能够研制出原子弹应该也是1950年代以后的事情,但出乎意料的是,苏联仅仅在4年后,1949年就宣布原子弹研制成功。
苏联并不具备雄厚的科学实力,他们凭什么如此迅速研制出原子弹呢?
其实,世界上的事情,做第一很难,做第二却很容易。德国妄图做第一,却为美国做了嫁衣裳,一旦美国研制成功,其他国家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其实,原子弹并非什么遥不可及的“高精尖”技术,当时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链式裂变反应的基本原理,只要能够让它在需要开启反应的时候开启,就能够成功造出原子弹。
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叶·韦利霍夫曾经在接受访问时透露,苏联至少在几个重要的节点上得益于从美国获取的情报,主要是提取钚的方法和石墨的作用。苏联缺乏足够铀矿,生产原子弹所需的铀大多是从德国、捷克等地获取的。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8nSJRZSoUqbcvPEFUfXKkD9iclDcFJnAjVwtkZuWL0yVnut6M5DBlx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1899年3月29日-1953年12月23日)
为了研制原子弹,掌握人民内务委员会的贝利亚甚至已经把科研人员的名字放到了处决名单上,一旦爆炸失败,就依名单处决他们,只不过后来他们侥幸把处决名单变成了奖励名单。
苏联的“两弹一星”,绝不是组织一批人,关起门来投入大量资金,就能够达成的成就。
尽管战后世界分成了两大对抗阵营,但苏联的科技成就依然是站在全人类优秀科学技术的肩膀上达成的,只不过那些全人类的优秀科学技术是被动流入苏联。除了从美国获取的科技情报之外,大量苏联科研人员直接来自德国、波兰、东欧、日本。
不过,苏联的体制直接制约了大量优秀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他们每天工作的第一要务不是搞科学研究,而是歌颂领导,其次就是按照上级的计划开展研究。
苏联计划经济的封闭程度,甚至到了可以强制要求某个州只能生产和销售三种固定类型的汽车、三种外观的牛奶盒和六种电话。科研人员也就只能费尽心机去研究如何让每一个牛奶盒都与上级规定的样式完全一样,没有偏差。
这导致了苏联的工业能力是严重畸形的。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n5XFL0nicuxVvILqjib3ic8heibLBgm5nzCeMs7icRiahpn2SwObLCNw5dM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苏联生产的拉达牌汽车
在军工方面,苏联技术看似性能强大,但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今见到的苏联飞机、导弹等装备,绝大多数都有为了弥补可靠性不足而不得不设置的技术软肋。
苏联可以生产苏霍伊战斗机,却没有能力生产民航客机,有能力生产T系列坦克,却没有能力生产民用小汽车。所以,几乎所有的俄国产品,包括看起来性能顶尖的军工产品,都是外观粗糙、工艺低劣。
冷战后期,苏联在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信息系统这些关键科技领域都已经被西欧、美国、日本等远远甩开。
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曾经指出,俄国的工业发展完全可以脱离农业集体化、大J荒和恐怖政策,所谓苏式工业化只是个反创新的死胡同。
不过,苏联领导人却未必看得到这一点。
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苏联在技术方面的不足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不足,依靠情报和掠夺而获取的一些设备技术后,就自认为拥有了抗衡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技术实力水平,甚至还在某些方面走在美国之前,制造出一种“弯道超车”的幻觉。
实际上,制度导致的缺乏创新能力和对抗造成的孤立局面,让苏联的技术力量自1970年代开始就基本停滞不前,可惜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却依然沉浸在世界霸权的梦乡中,为日后苏联的覆灭加速掘下了坟墓。
03.苏东共同体
苏联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集群。根据苏联宪法,15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苏联。
虽然苏联的联邦特性并不强,权力高度集中,完全奉行计划经济,但是中央对于15个加盟共和国在联盟内的政治、经济地位,还是做了比较明晰的区分。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受影响的主要就是乌克兰,因为乌克兰是苏联的粮仓。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jtwL2a3xJ7aKdDibMgydgb8LanZ4c8oxOtIbibr7EVtpKId4dIDIHjs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垂死的孩子
强制农业集体化造成的粮食大量减产,苏联有能力将恶果主要控制在乌克兰,饿死乌克兰人,保障莫斯科的粮食供应。苏联因为加盟国地位的不同,得以在面对灾荒时拥有巨大弹性空间。
对一些人来说,有可以用来牺牲的人命,也是一种资本。
1949年,苏联倡导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总部设于莫斯科,主要成员有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东德等。
在成立初期,经济互助委员会主要是进行贸易,1950年代中期以后,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由苏联牵头,协调各国的经济计划,建立以苏联为中心的大规模计划经济联合市场。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jp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EczlDAm4ic76vKS5iaybM2LibhM9dn3KpczV7tibmTCVeGsZSXiaKPzzcm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经互会成员国与观察国
在经互会内部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如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关系一样,互有分工。
苏联作为领导者,对东欧国家和其他成员国发号施令。苏联打着“协调国民经济计划”的旗号,通过经互会对其他国家制定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干预其他国家经济发展。
这些指导性意见,主要都是为了让各国配合苏联的建设,充当苏联的原材料供应国或者市场消费目的国,或者强制在其他国家推进苏联的投资项目。
经互会下,苏联对外打着“援助”或者“贷款”的旗号,忽视市场作用和经济自然发展规律,强制要求其他从属国接受苏联的资本、产品、项目。
尤其在冷战期间,东西方铁幕隔绝,苏联主要依靠经互会平台实现对外贸易和经济控制,几乎是建立了一个以苏联为绝对中心,东欧诸国众星捧月的国家共同体。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WSsuyG4bylVKleDlzblQv76wgF6tddG7Ct7U2Rzb3FAhYgnbS48lU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欧盟成员国(除英国外)
与此相反,苏联的对手美国,并没有类似的共同体。在与经互会距离最近的西欧,欧洲共同体的存在为西欧在战后的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欧共体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使成员国的经济更加繁荣、更有效率,各国之间的平等性得到了很好的尊重,组织内部的协议也主要取决于市场因素。
各国有充分的自主权调控国内经济发展,并在欧共体的帮助下从统一的欧洲市场获得巨大利益。
经互会和欧共体的巨大差异,是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0PQicd0bNpwqmhL45IOvLic7q93bpYn3KcmuSvqdibscGjtUhvznaibFY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铁托元帅走自己路
例如阿尔巴尼亚就因为不堪忍受苏联对其国内经济的干预,而宣布于1961年停止了与经互会的关系。铁托所领导的南斯拉夫则始终没有加入到经互会中来,仅仅在表面上与经互会维持对话和沟通。
就是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经济合作阵营,却让苏联领导人忘记了自己实际上在世界上的孤立地位。
除了经济相对发达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之外,绝大多数经互会成员都是经济欠发达国家,而相对好一些国家与西欧诸国相比,也都有巨大的差距。
但是苏联领导人却幻想着依靠一个“穷人联盟”就能实现苏联引领的重新定义的全球化,甚至取代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全球化领导地位。
04.“共同富裕”的社会
与沙俄时期相比,苏联确实取得了一些经济成就,大大提高了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但苏联的经济发展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城市对农村的剥削。从1939年代到1950年代,苏联的城乡生活水平差异极大。
大量政府机关和国营工厂的产生,使城市人口大幅上升,但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却无法自由迁徙到城市,只能被禁锢在农村过着贫穷的生活,甚至食物都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NuJDTzhkg49kKuoScoW6F5uYbqxEovfMQ5EicI49VpJsalS6JIic87ia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987年莫斯科居民排队买小吃
而在城市中,干部们的生活也难言幸福,轻工业消费品常常是处于短缺状态。
二战以后是苏联人生活水平迅速增长的时期,人均收入增长率保持在每年3%左右,社会福利支出增长率则超过10%。肉、蛋、奶、蔬菜的消费量,从1945年的谷底,经过5年时间,1950年就基本恢复到了战前的1930年水平。
1950年代,恩格尔系数缓慢下降,食品消费占一般工人家庭预算总额下降至40%。1960年代,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4%以上,10年GDP翻了两番。
国家也投入了更多资金用于改善民生,体现在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纺织工业、建材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全部工业部门的平均增长速度。
https://mmbiz.qpic. cn/sz_mmbiz_png/jRnicnrfdF8Tf9Q9cPJPbgdSiaTFRAkFvlTggiawYCu3YibLPzBZjrkGUto683mhnzsgaTJAwYicYAYvs7L9tnUCj5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
1956-1965年共有1.08亿苏联人住进了新建的住宅楼,到196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已相当于美国的58%。
1970年代,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8%,普通城市居民普遍拥有了电视机、冰箱,部分富裕家庭开始拥有小汽车。
虽然部分人口已经逐渐宽裕起来,国家依然有大量贫困人口,1970年全国低于最低生活预算水平的人口**还占全国总人口的30%**左右。
不过,这些人似乎可以被忽略掉,因为很多大城市里,干部们几乎已经过上了美国有钱人的生活。所以勃列日涅夫为代表的一批领导人都认为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或者超过美国。
这里又体现出西方错误经济学思想对人们的荼毒。因为按照当时西方通行的购买力平价法计算苏联的国民收入,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data:image/gif;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
1987年,超市空荡的货架
如果勃列日涅夫等人相信这一数字,恐怕他们就不会认为苏联有实力与美国抗衡,甚至取代美国了。很显然,苏联有另一套经济核算方法,这才是符合苏联实际的。
苏联的干部和工人们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休假都能入住舒适的疗养院。城市的普通工人也有基本的生活供应,就业、住房、教育都由国家统包。
只不过苏联的劳动者并不强调技术对于收入的影响,科学家的工资与熟练技工没有太大区别,这不免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动力不足。但是喟叹也没有用,苏联的科学家并不能跳槽。
勃列日涅夫们相信,苏联人民已经生活在一个平等、富裕、幸福社会中了。这当然也是苏联的巨大成就,苏联因此可以成为世界的一极,坐二望一。
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不光是解决了人民生存,解决了社会基本供应,一个国家就能称作强大、富裕。
人的幸福感,也绝不可能是仅仅解决了生存问题就能获得,任何人都不能永远把生存与幸福划等号,以至于一旦超过生存的最低线,就认为已经拥有了影响世界的能力。
结语
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它存在于世界的时代里,人口也不算少。由于几次重大机遇,苏联获得了难得的资本、技术、人才,再通过它的“体制优势”迅速发展壮大。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势”,苏联地域发展不平衡,不同身份国民之间待遇不平等,而且科技方面在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就丧失了持续创新和精益求精的能力。
不过,苏联取得的建设成就,确实是客观事实,也让这个国家的高层看到了与对手抗衡的资本。
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忘记了真实实力,忘记了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又一个“弯道超车”的迷梦中,失去了航向。
20世纪后半叶的苏联国民,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们,他们有小确幸的存在,也可以对生活感到满足。
但社会的等级森严、界限分明、空间逼仄,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缺少选择权,缺少获得感,少了现代自由社会许多该有的满足。剥开美丽语言包装成的无聊说教,苏联人民的生活实际上是趋于贫穷的。
一个制式化、供给不算匮乏的机械社会,绝不是高品质的社会。而这也正是苏联永远无法超越其对手的根本原因。
(完)
胡适说过美国有面包有自由、苏联有面包无自由、他们来了既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这预测十分精准、令人感叹
苏联七十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石油价格猛涨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吗?
苏联实施了比希特勒德国更加彻底的计划和管制,因此动员社会的资源的比例更大。所以以俄罗斯贫瘠之地也能和美国站在拳台上争霸。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给除了那些能够“集中资源”办的“大事”之外的事情留下的资源太少,因此很容易走入死胡同,因为社会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未来往往在当时不起眼的角落里发展起来。
此外,苏联的前身俄国的科学人文底蕴远不如希特勒德国的前身德意志帝国,因此也限制了它的发展上限。
而中共国的计划和管制水平不如苏联,效率比较低。而其前身的中华(清)帝国的发展水平又远不如俄罗斯,所以基本不具备和美国对抗的可能。
因此,事实上中共国所能达到最好的水平就是假装臣服美国,然后通过阴谋诡计支持下的腐化、颠覆、破坏等超限战活动达到同归于尽的结局。因此中国各阶层人民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这个路线,无论美国什么样,自己是死定了。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美国也被拉下水完蛋或者伤筋动骨,这样在心理意义上可以获得很大安慰。
上一个链接: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6190 本文会推荐20本英文书,这次不局限于历史学,会推荐一些政治学书籍,这些书基本上可以在libgen官网上下载。 这次文章就不配图了,主要是插图有些麻烦。 另外 …
品葱用户 CCR 提问于 6/26/2020 不知不觉的国内突然多了很多左派分子,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年大学生。经常动不动说着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资本家,结构性压迫云云。 那么我挺好奇的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究竟过时了没有? 第二点, …
品葱用户 孙金香 提问于 5/22/2020 某种意义而言,中共不断的肃反传承就是学习他们的父亲苏联。二战前斯大林清洗了近七成的军队高层干部,无数官僚科学家和军官死在了这场运动之中。更别提大饥荒的对基层的冲击了。但是在苏德战争之中,苏联还是 …
友情提示:以我入驻品葱近半月的个人感受来看,这里有许多年龄在三十以下的“少年反共先锋队”。这样的人,看起来立场坚定,实际上根本没有立场。一旦中共向它们伸来橄榄枝,它们是巴不得屁颠颠往体制里钻的,反水是分分钟的事。所以,如果你持有这样的打算, …
品葱用户 江泽之民 提问于 8/3/2020 以前大家最喜欢的一个东西就是屏幕保护 使用MarineAquarium成为一种风潮 还有屏幕碎裂的恶搞特效,以及很多有趣的FLASH动画。 现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