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综艺《十三邀 第四季》第四期:许知远对话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

by , at 24 October 2020, tags : 项飙 许知 消失 关系 思考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溪柴 发表

三公里外的我手指熟练地触碰了数下 OLED 屏幕,数秒后餐馆内响起了声音 “您有了新的美团外卖订单”,而十五分钟后外卖员叩响了我家的门铃,这样熟悉的画面每时每刻不断地在生活中重现。

然而在这样日常的琐碎中究竟和更久远的生活有什么差别?这些差别意味着什么?在许知远和项飙的对话中被不断地进行讨论。

之前对项飙老师就略有耳闻,主要原因是淡豹老师在一期播客节目上不停地安利项飙,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同时听了下他在 Matters 上录的节目。

“帮我叫杯威士忌好吗?我想喝杯酒,特开心。“

这大概是许知远在和项飙对话时的真实感受了,开心什么呢?应该是智识上的解惑吧。

举例来说,当时间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被重塑时,从早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而变化为工业社会时钟维度到现在的即时性,究竟这些变化对人们意味着什么。当人们的需求被即刻满足时是否意味着他们更加不耐了?从而变得动物性且道德同情的感受逐渐削减。

对此项飙认可了这一观点,甚至更深一步提出了:或许它会把道德变得相对更情绪化,极端化。当项飙提出了这个想法时,许同样连声附和。

如何理解这件事呢?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一书中讨论极度趋向平等的人民思想时提到

生活的多样性正从人类社会中逐渐消失,同样的举止,同样的思想和同样的感情正在进入世界的每个角落。

当即时性成为人们的统一要求时,少掉了更多元要求时人与人之间的碰撞,这些碰撞不仅意味着摩擦,同样意味着多元的诞生。单一的要求只能够催生出类似的观点与情绪,因此我们难免看到,即便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然而针对不少事件的观点依然如此统一且情绪强烈。观点统一意味着多元的逐渐消失,而情绪强烈则是源于人数众多,在人群中倘若观点一致唯一能让自己不同的点便是提高音量了。

“市场是附近消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认为附近是一个障碍,因为交易应该是没有摩擦的。“

对附近概念的消失大致是源自于我们越来越少地去关注生活周边的事物场景,更多的注意力朝向超越当前的生活或者更个人化的情感表达。

附近意味着什么?附近意味着个人与世界的真实连接,透过附近的概念,个人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思感完成投射并切实地收到反馈;而同样,更宏大超越性生活的叙事也将通过附近层层地将自己展示出来。而现在我们生活的概念中,附近的理念被互联网转移到了宏大叙事中,过于广大的公共事件中,透过这些事物个体的情绪得到宣泄,而后再去寻找下一个公共事件。

碰巧听了项飙老师在 Matters 上的分享:关于世界公民的概念,其实可以和附近结合起来理解。

个体的超人不能够跟社会跟世界的其他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但是他会讲一点这种 Charity ,讲一点 Philanthropy 这些工作,他的意识会有。但是这种意识是通过降雨出来的,不是有机形成的。然后在这个所谓的世界公民,就是高度精英主义的世界公民内部,其实是高度同质化的。他们会喜欢同样的歌剧,对哪一类葡萄酒认为是好的,有非常统一,完全不是经过理性反思的,就可以得出的非常直观的判断。这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就说好像是不用讨论,你身体直接就觉得哪个美哪个不美的品味同构性,是形成了阶层分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机制。世界公民的概念已经被大大的扭曲了。

同样对于缺乏附近的人也是如此,当我们所谓的超越逻辑趋同时,收到的讯息和资料也变得趋同,因此这便是当下存在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变成那个原教旨主义的世界公民。

我们要有多一层的自觉意识。总是要想到我去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在这个很大的,很多样的世界里面的一个点,然后要想你这个点和其他点是什么样的关系。不管去什么地方,要对那个地方社会有强烈的兴趣。

“什么是人生的黄昏呢?会有一次回光返照。“

猛然间察觉许知远似乎和项飙很适合聊天。许提出问题,项飙给出思路和可能的方向,许就着方向继续拆解和合理化。当然这些讨论未必经过了严谨的论证,但至少就谈话而言如同佐酒的小菜,令得酒兴谈兴越来越浓。

很喜欢项飙老师总说的 “你说得很对。” 的口头禅似的称赞,但那确实给正在尝试思考一些问题的人以慰藉和鼓励。

知乎用户 nell nell 发表

非常好。

人类学是特别好玩的学科,人类学家也是一群很好玩的人。

从项飙老师的言谈话语中可以看出人类学学科训练的深刻影响,是长期浸淫在人类学特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视角。

比如**对细节的关注。**走在大街小巷会特别注意广告牌上的标语,会好奇日常用语的产生和适用范围,发现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物中的特异性和不寻常。还有对宏大叙事的警惕和批判,对刻板印象的敏感,对自身角色和判断永不停止的反思和追问,热爱人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拥有在每日的周而复始中抽象和理论化的能力。

人类学这种认识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常常是提出问题的,而不是给出答案的

一个不会与日常制造距离、不会将身边场景陌生化、不会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发问的人类学家不是一个好人类学家

所以这也是和人类学家聊天好玩的地方了。

很多人对人类学家的想象,就是一个世界异闻录专家,熟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奇闻逸事。会给你讲非洲部落里的宗教仪式、太平洋岛国上的吃人风俗、或者印第安纳琼斯的圣杯冒险这些。

如果是抱着这样的期望,那大概率会让你失望了。

因为实话实说,所谓的异域风情和奇风异俗早就随着上世纪 60 年代殖民帝国的瓦解、殖民地纷纷独立而烟消云散了。留下的是前殖民地民族对西方学者迷恋 “异域” 的嘲讽、以及人类学家自己对本学科的深刻反省和重建。所以人类学导论课上一定要用这幅漫画自嘲一下:

和人类学家聊天好玩的地方,其实是在于人类学式的「提问」。

大多数人是不爱、也不会提问的。这也不一定是懒,而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惯性 —— take it for granted。Problematize 和 interrogate 是一种需要被培训的能力。Victor Turner 管这个叫做人类学家的 “Thrice-born”(三次诞生)。

第一次诞生,我们出生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时刻,它塑造了我们既有的观看和解释世界的方法。第二次诞生,发生在我们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异邦的时候。这时我们发现既有的一切常识被打破了,新的语言、习惯、和文化逻辑正在形成,我们好像被领养了,成了一个新的人。第三次,是当我们用这个新人的视角和语言再回过头去注视和叙述我们所出生地的一切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个曾经如此熟悉、如此理所当然的地方蕴含着多少的奇异和独特。家乡变成了异邦 —— 这是第三次的诞生,也是每个人类学者应该到达的地方。

只有在这种时候,你才提的出问题。

当熟悉的变为陌生,理所当然的变成真的必然如此的疑问的时候,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和人类学家聊天,就是用 ta 第三次诞生的视角帮你看到寻常之中的不寻常。ta 会在你最出其不意的地方抛出一个问题,是你乍一想觉得无关紧要的,但你又确实无法很好回答的问题。这就逼着你不得不对诸多见惯不怪的现象重做思考。换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思路,扩展理解的维度,从而最终对世界和人产生了一个新的理解。

—— 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算是人类学的使命了。

节目中许知远问项飙的一个问题,是什么至今驱动着你做人类学

这个答案,我觉得应该是「好奇」吧。

对未知始终抱有的好奇之心,驱动着我们走在一条不断追问的道路上。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发问,对人类如此复杂和多样的行为和选择发问,对世界运作的规律发问,对真理发问。

再深一层,那么一定是「」了。

若不爱你,也不会对你好奇。人类学家对人始终是怀着深深的眷恋和关爱。

置身于「他者」的文化中不总是安全的,也不总能全身而退。如今虽然少有被土著追杀的危险,但最大的危险难道不在于「第三次诞生」中对自我的否定吗?而且这否定常常是伴随着某种被定罪的、甚至被同族视为背叛的压力。

很多人类学者骨子里是相当悲观的。这种悲观不仅来自于学术体制内的艰难和不被接纳,同时也来自于自身在经验和认知上的张力,那种不得不碰触痛处被人咒骂的宿命。在这点上,倒是与那些整天宣告上帝审判的以色列的先知们有某些相似之处。

虽然如此,既然是说人类学的训练如同一种「诞生」,那么被生下来的就不可能再消失。这种认识和解释世界的视角会始终伴随着每一个经历过人类学训练的人。

**事实上,我认为每一个大学阶段的学生都应该接受人类学的通识课程,因为这种视角太宝贵了。**在美国的大学是有这样的通识课程的,不是马原不是邓论,就是人类学。这种独特的反身审视自己和带入到他人的生命中去理解人的能力,每个人都应该获得。

人类学相关回答:

有哪些小技巧可以瞬间获得不同国家 / 民族的人们的好感(使得他们能包容我的错误甚至成为我的粉丝)?

人类到底有没有过母系社会?

如何理解人类学语境里的 “奇观”?

如何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待社会的贫富差距?

如何看待中学门口老师提水桶给女生卸妆,是否侵害学生的权利?

有哪些在专业领域内已达成共识,但大众还是停留在旧有认识的现象?

[社科与社评​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collection/313819737)

知乎用户 时的沙​ 发表

我个人觉得这一期很让人惊喜,从视频弹幕和公众号评论中也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一期的评价普遍是很高的。让我忍不住到知乎来夸一番。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说一下我的看法

1. 《十三邀》节目的特别之处
2. 为什么项飙这一期效果很好
3. 这一期具体有哪些值得探讨的内容和观点

【1】

许知远的《十三邀》不算是一个大众的节目,《十三邀》的 “十三” 就是取 “十三不靠” 的奇怪感,每一季邀请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没有可循的规律和明显的共同点,也因此导致质量参差不齐,很少有观众对每一期都感兴趣。除了李诞、马东、陈冲和俞飞鸿等几期因为采访对象的话题性、娱乐性而“出圈”,为更多人所知,大部分时候每一期的播放量都取决于有多少人对采访嘉宾感兴趣。

其次,《十三邀》对话的形式和普通的采访也有较大的区别,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许知远是 “带着偏见看世界”。许知远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他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或说偏见,带着这种想法和困惑来与嘉宾交流、对话,试图向对方抛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希望得到答复。大部分的采访节目都是有比较专业的主持人来控场,目的是通过提问让采访对象说出自己的经历、对某些事件(很多是负面的)的回应等,从而让观众能够对人物有更多了解,嘉宾也借此来澄清、解释或宣传。可是许知远的目的好像不在于让观众了解嘉宾这个人,而是对嘉宾的人生、选择、成就、成长等问题有困惑,希望对方能够解释自己的困惑。

【2】

回到这一期,为什么许知远和项飙的对话能够让人觉得精彩过瘾,

首先许知远和项飙二人在知识层级的匹配度较高。、

许知远和项飙作为同龄人,是较为熟悉的朋友,节目中许知远也说过自己十年前去牛津和他交流过,并对他的经历表示敬佩和高度评价。他们都有着知识分子的情怀和对社会的关注,对很多社会问题有着类似的见解,并且互相启发。项飙在说自己观点时,许知远的很多接话都非常连贯和顺畅,并且会让项飙表示 “你这说的很对”“你说的有道理”“这一点我没想到”,因此二人的对话都给了彼此更多的触发,让话题能够连贯地往更深处发展。对观众来说则是体验到两个灵魂思想的碰撞,火花四溅。

与之对比的,你可以去看看许知远在采访姚晨时的状态,远没有这样的思考和激情

其次是项飙本人的观点深度。

作为知名的人类学家,他对很多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认知,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思维敏捷在交流过程中对问题能够快速反应,并很有逻辑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些对人们的心理、行为、社会氛围的跳脱的理解,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中的普通人能够切身感受到却难以思考清楚的,是符合我们的认知但又更高一级的观点,因此就会给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也这样想过的快感(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满足了我们的智商优越感吧哈哈),并感觉自己对很多事情终于有了靠谱的解释。

想到各行各业都有这样认真的学者和专家在研究着许多社会背后的深刻问题,并且怀着对普罗大众的关怀,就让我心中感到踏实,相信社会会变得更好。

第三点就是项教授真的很可爱哈哈。

二人原本边喝茶边聊,许知远聊得很开心上头,对服务员说来一杯威士忌,项飙笑着说 “到这个程度了吗”;正式谈话前,许知远曾说自己在节目中容易不自在会失控,谈话结束,许知远说谈得很高兴,项教授又仰着脖子接了一句“我没有失控” 哈哈。还有教授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也让人觉得很真诚自然。要用时髦点的话说,就是项教授蛮有 “综艺感” 和“观众缘”的(*^__^*)

【3】

这一期的话题较多较深入,主要有超越感、附近的消失、对抽象系统的信任、即刻性、中间社会的消失、剩女的话语歧视、道德情绪化和极端化、民粹主义等。

很好笑的是这期的标题是 “牛津大学教授项飙:未来的丈母娘是房地产的最大推动者”,这个话题其实二人没聊多少,估计是节目组为了吸睛而标题党吧哈哈。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感触,我主要说说附近的消失这个话题。

白岩松对比自己和现在的年轻人时曾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主语不是 “我” 而是“我们”,吃饭看电影打篮球都是说一声大家一起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而如今的许多年轻人大多都有些宅,我们也有同学朋友,但是普遍关系比较弱,虽然在网上有很多的互动,但一到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往却有些不知所措,或者称之为社恐。

我们失去了构建可靠关系的自信,会觉得人与人要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强连接很难,因此回过头去依靠生物上的确定性——血缘关系,我们对父母的建议更加依赖,因为这种关系自然存在,而且几乎不需维护也很坚固。

另一方面,年轻人普遍对 “附近” 不感兴趣,小区里住了多少大妈大爷、曾经的学校有什么新建筑、旁边的小卖部开了几家关了几家,这些琐碎的事情显得无聊而不重要。互联网拍平了整个世界,我们逛知乎刷抖音看到无穷远外的地方和人们,关心香港问题和英国脱欧,但不关心 “附近” 的生活。

**所以我们的生活被割裂开来,我们关注小屋子里的自己和无穷远的世界这两个极端,关心明天的面试和高以翔逝世,却不屑于浪费时间观察我们的邻居、附近的买菜阿姨、每天维系你生活的外卖小哥。**一边给抖音中的沙滩花海点赞,一边对身边的朝阳落日视若无睹。

但问题在于,**无穷远的世界我们往往只能充当旁观者而难以参与进去,所以带来的情绪往往只是短暂的。**微博上的热搜每天都在更换,我们对某些问题感到无比愤怒或同情,在网上抒发自己的见解和情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马上这个议题被新的热点所取代,人们迅速遗忘,情绪冷落下来,又被新的事情所触动神经。

有什么解决和应对方法吗?项教授提出历史上人一直是集体中的一份子,通过对个人独一无二性的追求才能得到自己的尊严和自由这种想法是近现代以来才出现的。“个人的意义和尊严不在于个人,一定是在于关系。没有一个天然的个人尊严…… 一定要建构附近,重新思考(人和人的)关系。”

以上只代表我观看后的想法,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同学还是建议自己移步腾讯视频去看视频(《十三邀》不需要会员也能看的,这一点很良心)

知乎用户 VladimirZ 发表

非常非常地好。我看得久違地開心。

我不是做社會人類學的,但項飆說的「附近」,跟我兩年前跟一個寫小說的朋友探討的問題一致。

我們當時在說,目前的文學期刊裏面寫鄉土的和寫城市的似乎嚴重不成比例(有關注當代文學的朋友應該也會有這個感覺,就是鄉土文學仍然容易出彩)。我當時認為是,城市(都市)把人的距離縮短了,然而距離縮短意味著故事的消失——想想看,如果生活在農村,故事往往容易發生在回家的那條土路上。

可是城市呢?我們幾乎不怎麼出門了,每天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呆在學校和公司,就是呆在家裏。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我們的生活某種程度上已經是高度確定的,我們的生活可以被描述成一張日程表,而且這張表裏的時間點之間的空隙基本為零——故事,應該說好看有趣的故事存活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

**其實項飆和許知遠說的問題並不新鮮。**歐洲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對這種「反文學」現象做出了深入反思(例如 Kafka 的《變形記》、Camus 的《局外人》就很典型),Benjamin 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也早已探討過這些問題。

可我們還很難真正的研究它,或者說我們還很難對這些現象拿出我們自己的理解,現在中國對這個問題還是以抄國外想法的二道販子居多。不過現在的漢語還不足以表達這些。不過項飆用他的社會人類學在這條路上努力,我非常感興趣,也相當欣賞,接下來會找他的書來看。期待他接下來能發表更出色的著作。

我知道項飆是在《正午》的一篇報導,但對他沒有多少瞭解。他是 72 年生人,節目上看著給我感覺活得很透,頻頻出現孩子般的笑容——這是一個學者的最佳狀態。雖然還沒讀過他的作品,但根據節目表現,我估計他的學術應該已達到一個比較高(準確點說,比較自如?)的層次。而且我注意到他還是一個世界主義者。在今天,是否是一個世界主義者恐怕決定著一個中國人文社科學者成就的檔次。

知乎用户 比记 APP​ 发表

这一期太精彩了!

可是关注者寥寥,回答者寥寥,可能因为对谈的是教授、讨论的是知识而非更具流量的明星和更有话题的八卦吧。从运营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很难火,答这个不如去答奇葩说。

如果你知道一个问题注定不会火,你还会回答吗?

项飙老师也不敢拍着胸脯说:一定会。。。

开头没多久,许知远就问项飙老师:年轻时就 “意外” 的著作傍身给之后的研究带来了什么影响?

项飙老师指出了一个坏的影响:之后再做研究时,会考虑看哪个东西会引起更大的关注,换句话说,研究更 “投机” 了。

坦然承认存在对 “流量” 的追求,认识到它的不好并且没有架子的讲了出来,这份真实也是比记菌想来回答这个 “不会火” 的问题的原因之一。

学术上的东西就不班门弄斧了,关于 “消失的附近” 这一现象其他答主也讲的很详尽,比记菌主要是来向大家推荐这一期,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更多人的快乐:

1. 时间短,50min,稍微倍速一下也就是慢悠恰顿饭的时间。

2. 是两人对谈,不是给你开学术会议,不用担心看了放松不了自己在尘世间疲惫的灵魂,他们的对话会引导你不自觉的思考进去,恰饭恰的更香,看完更有力量。

3. 看过《十三邀》的朋友都知道,看许知远和很多 “搭不上” 的人谈话经常会让人尴尬又晕晕,但这次是搭的上的。许知远和项飙老师聊着聊着就伸手点了杯威士忌,因为 “特开心”。

4. 项飙老师瘦,非常可爱,关注日常细节,爱笑爱聊,不古板,见闻广,讲东西透,更不会用学术话语霸凌人,还带许知远去一个小店里吃温州糯米饭(咸),甚至在店里还自嘲道:“人类学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让你失望,很多话听起来很有道理,还能和更大的东西联系到一块,但一问现实里的 (当事) 人,(屁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5. 认识一种现象——“消失的附近”。

右边是项飙老师,不要认错噢

去看吧。

你会收获这样一种感觉:对日常中一些现象的朦胧认识、无意识思考,碎片化想法一下都被点亮、明悟、串联了起来。

太幸福了。

知乎用户 Palomar​ 发表

我之前有答案说《十三邀》最适合的嘉宾应该是人文行业的学者,这一期应该是最好的例子。

如何看待许知远的新节目《十三 · 邀》?

一个足够好的访谈节目应该是什么样的?无疑是能够从中找到新的视角。

纯粹的信息我们从书本中就能够高密度地获得,并且显然更准确,更中立而不含偏见。但视角和解释逻辑,我们要么自己总结,要么只能从学者那里学来。

但问题在于,许多学者并不能精确直白地总结出自己的视角和逻辑,TA 可能学富五车,逻辑自洽,但在讲话的时候却常常混乱且词不达意。

这时就需要一位学识相当的主持者穿针引线,提出简明直白的问题,能够理解研究者抛出的所有术语和例子,成为学者的 “语言编辑”,在这个位置上,许知远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项飙教授提出的 “附近” 这个概念,在节目里他们所讲的是个人主义的孤独,与互联网群体的情感趋同两个极端的对立,挤压的是小规模团体间的情感连接和冷静讨论的空间。

所有人都成了在互联网上表现出惊人一致的情感的 “雪花”,但在个人生活中却成了常感无人理解的孤独者。

这个视角可以被用在很多社会现象上,互联网上的情感共同体对个人丰富感情的剥夺,最终使人与人的关系退化到简单的生物学连接。或者温州的 “贸易之城” 标签,挤压了温情的城市角落,挤压了具体的人。两人恰如其分地将其引申到各个层面,各个问题上,最后将 “附近的消失” 概括为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之一。

如果这些概念被写在书本上,被用统计学数据来证明,我们大概就很难感受到其中有趣的成分,或者总结出可为己用的视角了。

比起从一本书中学到的新知识,长期以来一直在脑子里构思却没办法言简意赅总结出的结论被别人捅破窗户纸显然是更爽快的事。

现在看起来《十三邀》真的就如同许知远说的那样是个十三不靠的节目,他和学者们的谈话会令人收获颇丰,和马东罗振宇李诞的谈话呈现一种 “反娱乐化” 的娱乐化,而和明星们的谈话,基本上尴尬得一集都没看下去过。

如何评价《十三邀》第二季第一集「许知远对话马东」?

许知远对话西川那一期我看了两三遍,和项飙教授的这一期也看了两遍。这几期里最好玩的点在于,许知远总是浅浅地引一些话头,然后两个人就你懂我懂地聊一些不能说透的话题,用一些中立的名词恰好切着那条红线,知道的人都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他们什么立场,不知道的人就怎么也不会明白,太好玩了。

知乎用户 bystAnder 发表

这期给我很大感触的关键词是 “附近的消失”。

是我认为很有点拨意义的一期,看许知远老师来一杯威士忌,就知道他和项飙教授有多相谈甚欢了。

什么叫做 “附近的消失” 呢,**就是讲我们作为 “原子化” 的个人,与自己附近的环境的一种断裂,我们不关心自己住的房子在这个城市中处在什么位置,不关心这个位置背后的意义,我们关心的是 “超越”。以及,对于宏大事件的评论,我们处在一个只关心自己家里或者世界的极端处境里,而对每天行走的“附近” 毫无兴趣,这也是现代社会的趋势—消灭“附近”。**你有关心过公交车上你旁边坐的人吗,地铁上齐刷刷都是玩手机的低头族,或者挤的无法呼吸的人潮,谁又能去建立一种关系?或者楼下的小卖部已经被替换成清一色的便利店,7-11 或者各城市自己的特色便利店,都有自助结账了。如今一个小区的居民也大多数都是各住各的,和邻居应该也很少有交流吧,“附近” 和我童年印象里的相差太大了。

“宏大的” 世界还包括那些新闻,那些正面的或者负面的,用鲍德里亚的话来讲是 “内爆”,曾经我们接触不到的东西一下子传送到我们眼前,道德情绪化与极端化表现的淋漓至尽,你可以非常同情,也可以非常愤怒,但这种情绪无法转化成为立即的行为时,它便一晃而过,你就成为了一个远距离的旁观者,当然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仍需探讨,旁观愤怒的勇气与内心越来越冷漠的度,我们如何去把控,情绪化泛滥的背后也意外着没有人真的在关心。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附近” 还被技术所消灭了。**曾经我们描述空间的远近是用人具体的行动来阐述的,如 “一袋烟” 的功夫;到工业革命后,反过来,时间是线性的,也是来规范人的行动的;而如今,社交媒体的时间,不再线性与整体,它充满了碎片化。于是时间感愈发强烈,追求即刻性,许多人会因为外卖小哥的延误,快递的慢速而暴怒,同时及时性的背后也隐藏着人反思能力下降的危机,因为即刻的欲望与人与人关系的短期化,原来被赞美的公民美德很可能被不需要培养同情与理解的社会关系所代替,从而形成新的“野蛮化”。

同时,人类社会 “信任” 越发趋向抽象的系统(如支付宝)或者生物血缘关系(父子)。这是一种剧烈的回潮,也是由于“附近的消失”,周围环境的建构关系能力越来越匮乏,年轻一代又回到了需要父母决定婚姻的日子。

**这意味着,除了超越社会的生物关系外,还有精确的数据计算来找出匹配的另一半也变得越来越流行,经济理性的极度扩张是否在消灭我们对于爱的感觉?**非常喜欢《白衣飘飘的年代》这首歌,如果 80 年代的爱情记忆是美好,那我们这一代的记忆,除了快节奏、算计,还有没有让人感觉不突兀的?

最后,项教授讲到,个人尊严和意义的出路在于重新建构 “附近” 的关系,重新“连接“。

生于这个众声喧哗的信息社会,黑镜里许多寓言已经实现,孤独总是我们逃不开的命题,消失的 “附近” 又能否再现?

用一句歌词做结尾: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知乎用户 Jian Feng 发表

由于许知远的独特风格,很多时候,他不是一个好的访谈者,特别是采访流量艺人或跨界明星时,总会有一种蜜汁尴尬。当对方无法走入他的节奏或超越他设定的文本时,访谈极其生涩,难以下咽。据说,节目组在影像和剪辑上也会特意强化这种不合拍儿的尴尬感,这竟然成了一种特色了。

但,采访项飙的这一集,许和项无疑是合拍儿的,节奏是流畅的,叙事是好看的,问题是深度递进的,观点是引人入胜的,两人仿佛一组齿轮,相互咬合,越转越顺。

许知远的问题准备得很好,切入也非常巧妙。比如,对项飙参与社会的实践美感,是从家乡温州小商品市场萌发切入的;而能够跳脱实践的距离感,则是从项飙外公父亲的留学经历提问出来的(这是二人到项飙的小学参观时项本人提到的小细节,采访中被许拿来作为论据抛出来,很精准),而 “实践美感” 和“距离感”这二者,不仅带出了项飙的家庭背景、儿时经历、地域和时代特殊性,也为探索项飙的学术兴趣源头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实践美感和距离感,也为之后探讨 “附近” 这一概念提供了标尺,有了这个铺垫,才能一步步去探讨两个极端是什么,中间少了什么,“附近的消失”是何种状态。

后面大段访谈,中间夹杂了对温州精神被 “浓缩简化” 的反思(其实是对话语权垄断和复杂实践符号化的批判),对理性和消费逻辑构造起的社会秩序的批判,对社会关系网络及信任体系(社会学中的 social capital)弱化的担忧,对血缘关系演变的无奈,对民粹主义强化的警惕,等等,这些宏大内容都是批判性的,是引人深思的,但一般来说,这些命题很难引人入胜,这期节目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觉得是:许知远提供直观观感(很细腻很生活很具体但也略显矫情)作为部分论据,并带有强烈的引导论点倾向,而项飙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总能够接纳,并给出更深入的分析思考,最关键的是,项飙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话语,即 “附近的消失”,把所有问题纳入到这个解释体系中,不仅自圆其说,而且相当精彩。许和项,一个抛引,一个升华,一个描述生活感受,一个建立解释体系,经过几个回合的投喂反刍,最终相得益彰,思辨深刻。

不过,看到最后,却又有些无奈。二人批判了很多并给出了解释体系,但治病药方却开得略显潦草——很大原因是,批判的内容很大程度上难以解决!!!看到结尾更是感叹,消费驱动的经济社会,一切似乎很难改变,各阶层各行其是,被现有秩序支配着,无法打破。

甚至,仔细想想,节目中的两位中产知识分子可能也一样,虽然聊出了问题达成了他们之间的共识,那然后呢?可能还是回家迫不及待点外卖,约上好友要杯威士忌坐而论道。他们改良社会的动力极其有限,因为他们是这种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而我们所有人,或许也都是历史车轮滚动到当下的推手。这样想来,似乎无法逆转,悲从中来。

不过转念一想,或许知识分子的作用和价值就是提出问题而不是改良社会,做出学术成果和纪录片也是身体力行,用思想结晶向外传递出这些讯号,是他们的使命。而这个社会到底是否需要改变,能否被改变,以及谁来改变,是另外一些人考虑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懒谈 发表

为什么 5 分钟会变得如此重要?

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在习惯了滴滴即刻约车和随骑随放的共享单车后,偶尔等公交十分钟便焦虑不安感觉生命被浪费;或是习惯了生鲜一小时送达、外卖半小时已是超时后,出门去一趟超市或下楼去吃一顿早餐的意义都被质疑。尤其北京、上海前几年的城市整治使得居民区的很多小食、餐饮或关闭或转移使得出门堂吃更加困难,以至于之前劝在成都的朋友好好吃饭她说到 “不用担心,我下楼就有吃的”时才发现,原来需要担心的是我自己,这也应该就是我对于前几天知乎热榜话题 “成都为什么吸引你” 的回答了。

附近的小店

是什么让我们开始几近偏执的追求这种生活的效率?工作的效率已是共识,可生活的效率不该是必须,其与生活质量没有有必然关系,一顿美食的必然条件本就应该包括出门的一丝期待和店内的一切氛围(所去过的一些重视 “吃” 的城市如成都、广州、长沙饭点时莫不是街上人头攒动、店内喧嚣一片),在这方面,我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被架空,只有最高潮的享受,没有前后的铺垫,仿佛是在养鸡场里被高效的投喂而无需漫山遍野寻食。

答案也许是当下日渐强势的商业或资本。

商业不在意你的准备或者后续,商业只在意你产生消费行为的那一刻,所以千方百计让你能更加容易的产生消费行为,对商业而言生活效率本质上是商业效率,是资本流通的效率,与生活质量并不等同,而为了能让我们信奉这种效率的价值,商业尽其所能的宣传各种焦虑,即刻的青春易逝、消费不死焦虑;即刻的早日成家、购房置业的焦虑;即刻的知识获取焦虑。正如项飙教授所言:这其中没有人是受益者。我们因为资本的宣传而焦虑的同时还不断为资本大厦的建成添砖加瓦。我们,并不开心。

我们并不开心,因为我们活在一个日渐强大的、集中的商业社会,我们选择和享受生活的自由意志被它们所掌握,换句话说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个人的自由意志,活在一个有着相同价值体系的消费型的商业空间里,每个人被同一套标准评判,失去了独特性。这被项飙教授提为**对抽象系统的信任,伴随着的,中间社会的消失。**每个人越来越依赖抽象系统,每个人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最终与世界的交互除了超社会的血缘关系,可能全都通过抽象系统,通过抽象系统获取消息、获取服务、获取知识,而并未与其他人构建属于我们自己共有的中间社会,以致最终我们一旦离开抽象系统便是孤零零的原子,即使是当下强烈呼唤的个人自由,也如项飙教授所言:**个人自由一定是离不开关系的,**变得难以实现,关系的自由才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方式,当与世界的关系只剩下与抽象系统的关系时,每个人都拥有一样的关系,何来自由。

——————

两极化一定不是理想的社会关系结构,没有以个人自由为前提的幸福是被赐予的、被喂养的,而喂养终有收割的一天,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中间社会,自主的构造社会关系,在不同的中间社会、不同的价值体系中实现个人的自由与价值。我对普世的价值体系一直抱有怀疑,人的价值应该是多样的,就如人不该只有一种关系,不应该只是一个只连接着抽象系统的孤立原子。

也许不是最理想,但或许会成为下一步更为合理的社会关系结构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就如这几年兴起的区块链技术),在这其中我们能选择并参与不同的价值体系,只是当前时代的浪潮仍在翻滚,资本仍能裹挟着人们或疯狂、或麻木的向前。我们虽然不开心,但有利可图。

引用本期最后的一句话:当黄昏来临,人们开始思考。

而黄昏,终将来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附近的消失,(人与人关系的弱化,对世界近处的忽视)

  • 中产的消失。(只有技能在身,不掌握生产资料。所以现在的网课卖的都是,如何提升自己,增值自己,事实上,是被规训的权宜之计。)

  • 现代人越来越情绪化和极端化。这就是及时反馈,巴普洛夫的狗的副作用。现在的人,是极度当下的东西,互动和反馈改变了生活,端到端,点到点。如果铃铛响起来,唾液分泌了,却没有食物,就开始狂躁。

知乎用户 雅兮家的兔子 发表

超级喜欢这一期,偶然看到,因为这一期入坑十三邀。很有深度的访谈节目。对本期观点作了总结,但个人理解能力和整理能力有限,有错误的地方还望指出!

附近的消失

1. 现在的很多人对周围的世界一无所知,他对自己的周边世界没有要浸淫进去并形成一个叙述的愿望或者能力。

2. 他们不仅要逃离生活环境、逃离小区,还想要完全逃离自我。他们习惯对大的事情发言,很矛盾,非常强调自我,但同时那个自我又是一个集体性的大的自我。

与其说是矛盾,不如说是分裂。每一个个人不是封闭的自在自为的主体,一个纯粹的生物体。而是世界上很多要素的聚合,一个临时的在历史条件下的聚合。个人有很多层次,一个是纯粹的自我的个人,一个是作为很大集体的载体的个人。多层次的个体大部分时间是整合在一起的,但现在出现了断裂。一个纯粹原子性的个人,有时候是自我关心,有时候又一下子跳脱出去对很大的事件做宏大的评论。但是它唯独对中间这一层,也就是 “附近” 不感兴趣。

原因?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市场万灵论的定调。市场,是附近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交易应该是没有摩擦的,但是附近成为其的一个障碍。

附近哪里去了?

实体的附近转化为数据化的附近,成为技术、资本、利益的整合。(支付宝,美团平台的设计师最需要了解附近的交通、店铺。)

附近消失带来的影响?

从人类学来讲,世界的发展是时间征服空间的一个过程。原来对世界的感知是空间感,通过人的行动来丈量距离的远近。现在,尤其是⏰的发明,反过来通过时间来规范你的行为。时间不再是线性的,并且偏向碎片化。时间感变得很强烈,开始追求即时性,即刻性,计较外卖的几分钟。

时间感、即刻感带来的影响?

1. 最直接的表现是反思能力的下降。一切东西不再有距离,一旦没有达到即刻的欲望就会陡生烦恼,于是被即刻舒服的裹挟。

2. 有可能出现新的野蛮化。把道德变得非常情绪化、极端化。面对一件事情,会突然有高度的情绪化,但因为即刻感,很快又下去了,因此不能化为行动,大家都成为旁观者,无法参与事情本身。

3. 对抽象系统的高度信任(支付宝、微信)。对周围人事物的感知、信任降低。

4. 带来婚姻感的变化。上一辈人有自信能够在 “附近” 构造一种爱的关系,现在是剧烈的回潮,丧失这种能力,又重回需要父母帮助决定婚姻的关系。经济理性的扩张,就把原来那种很自然的爱的感觉消灭掉了,反之是一种超社会的生物关系和理性计算、大数据匹配。

其他有意思的话题

1. 关于剩女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提出房地产有意地去鼓励 “剩女” 这个话语。这个不置可否,但从后果和客观联系上看,可以说房地产产业是剩女话语最大的赢家。对不结婚的剩女话语的高度恐惧,导致女性被逼着结婚。结婚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买房。实际上,这创造了某种意义上的 “贱民”,你要脱离“贱民” 就要去买房子结婚。“剩女”话语最大的输家是妇女本身。一种被羞辱的感觉,在道德上对不起父母,在价值上又被社会羞辱。但在精神意义上,所有人都是输家。所有人对生活的理解都趋向于单一化,多元的、多层次的人在这个话语面前变得脆弱。社会亟需重建个人的意义、个人的尊严。

2. 码农与马云的世界

个人的意义与尊严的出路不在于个人,一定是在于关系,在于构建 “附近”。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靠消费形态,是一种弱连接。除此之外,就变成生物连接的强连接。中间这层是弱化的甚至消失的。社会精神层面上中间层面是很弱的。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民粹主义,这种社会思潮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精英主义,精英分子直接代表民众。它们的对立面就是 “中间”,需要介入。

3. 古人的智慧今天有用吗?

不能问,孔子当时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用,你要问的是,如果孔子活到今天,掌握了所有信息,像他这样一个思考者他会在当下提出什么问题。

4. 研究(对我们来说是知道或者思考)这些有什么用?

你活着,具体的活着,不是历史的擦肩而过者。

知乎用户 蜡笔没有亲斤 发表

《许知远:对话项飙》这一期的十三邀感觉有点惊艳的同时又夹杂着一点深度的思考。

关注这个节目有好长时间了,不是每期都看,但基本会看,这一期的聊天感觉很流畅自然,主要是嘉宾说的多,主宾相聊甚欢。项飙教授给人难得的亲和感和孩童的纯真,尤其是他每次笑的都特朴实,看的节目时候感觉他就坐在我边上。许知远对他的介绍也挺契合的:他是这个时代的解释者… 有某种智识上的勇气。

这一期的话题很多,十三邀已把话题做成了图片,我就直接引用过来了。结合近期生活的思考,我想聊聊附近的消失、爱的不自信与相亲的回潮、社会关系的重认可和时间感。

节目的一开始就介绍了项飙教授的成就,包括他的成名作《跨越边界的社区》一书,在当时只是因知识分子的批判性思维与好奇心,以一种开放式与拥抱式的心态去做这件事,促使他去做一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不知道算不算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 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非功利的心态,在当下确实已经不多见了。

项飙教授:” 你要对这个东西有距离感,有距离感才会觉得有趣,如果全身心的抛进去,就会直接想着去做某件事,甚至直接想着用其挣钱,其实就是带着功利的心去做某事,就会失去欣赏的味道。” 但大部分人是做了这个选择,选择功利的去做一些事情,就变成急于求成。这就不难解释,当爱好变成谋生的手段,我们就失去了原来的乐趣。

对于” 附近的消失 “这个话题还是比较有共鸣的。社交的时代,营造了万物互联的环境,但是却改变了我们对周边的感觉,节目中的表述的即真实又令人哲思。“身边的年轻人,对周围的事情不是特别了解,因为他们没有浸淫在身边的环境,他们只想超越生活的地方,甚至逃离,抛弃他们自己…… 这是矛盾的。一方面,因为你需要这种超越感,才会对其他事情感兴趣,但是如果只有超越感这种感觉,而没有回观,就会导致了你想要抛弃 / 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或者自己。” 确实是这样,反观我们的当下,我们除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对其他事物就不大感兴趣,不是农村的那种邻里串门,各种肥宅,通过网络移动端去连接另一个远方的世界,另一个不曾谋面的陌生人…… 城市独居的比例越来越高,青年不愿主动结交朋友的现象也成了大趋势,大家更愿意养宠物作为陪伴的朋友。这似乎又可以和项飙教授提到的 “不自信与爱” 的话题相关。

70 后的他们可能觉得相亲都是掉价了,然而在我们这一辈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回潮,这个问题我在几个月前看完《爱的艺术》时就思考了一下,因为相亲这个话题真的这么糟心的发生在我们 90 后这一代,也不是说多不可接受,确实真的很契合项飙教授说的,这可能是一种_“经济理性的扩张,消灭了自然爱”。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大家在择偶的时候更多的考虑条件的配对,而不是是否相爱的问题。(即便相爱也不会奔着婚姻去,还是会再考虑一下条件)即便是在农村,大家第一个要求也是 “是否有房有车” 而不是考虑 “家风如何”“是否是 soul mate” 的问题。这真的是“自信的消失,一种相信自己能在附近创造信任的关系的能力”?这一问题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否就是大龄青年不愿轻易选择婚姻,而更愿意单身,因为单身的生活成本实在太低了,省去了付出与情绪的照顾,只管自娱自乐。时下的生活方式可选择的确实是多样化的,不管肯定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某些东西的退化?只是希望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可以更多远一点,不是单一的把生活理解为有钱或者富豪的生活才值得被追逐,有时候生活回到本质,可能就是平凡和温暖,朴实无华的感动。_

还有就是 “社会关系重认可” 的话题,真的是太符合我近期的一些生活感想了。我们这一代看似更自主和勇于自我表达,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回到了更依赖生物关系的时期。因为如果选择不组建家庭,就很可能会与原生家庭的接触更多,更依赖于从原生家庭获得温暖的渴望,因为人始终是情感的动物,需要关怀和关系中的肯定,不否认我们都能享受孤独,但一生自始至终都是自己一个人度过是不大可能吧?依靠个人能力在外头闯荡的精彩故事确实存在,对于跨越阶层和脱离贫穷,我们的竭尽全力,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错失了很多乐趣…… 以至于我们被更多的同龄人已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所带来的压力裹挟前进,在这种经济高速发展与鼓吹精致的形态下,我们似乎承认需要一点来自己家庭的支持,帮助我们前进或者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于是又开始认可原生家庭的生物关系是何等重要,一个家族的集体团结貌似好过各自高飞。

对于 “时间感” 的话题,_即时性确实解释的很到位。“五分钟变得很重要,并不是我们在计较什么,计较的就是五分钟本身”_我们似乎对于时间的纠结越来越多,对自己时间的控制感越来越强,如果不能按自己的时间表,失控和自我发脾气可能是常有的事。即时性本身没有错,社会的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就是满足人的即使享受,但我希望我们不会变成 “野蛮人”,会给他人多一点思考,而不是把道德变成情绪化和极端化。虽然项教授的理解这是一种大趋势,未来的时间摩擦越来越小……

当然这一期我也看了三遍,可能思考的不是很到位,但是谢谢阅读,别忘了点赞哦 (#^.^#)

知乎用户 果燃 发表

修改了一些不太适当的用词句。

其实我们希望许知远先生能够面对自己真实的那部分,因为这需要勇气去置换一些不喜欢的东西,例如社会潜规则不好的一面,他一直将这些东西变成 “暗” 的力量埋藏到他的心中,其实这并无必要,有时候会让他的思考更有空洞感,也显得略微突兀与现实层面。这是逃避不开的东西,永远选择舒适保护又不太像艺术家。

——————

许先生难得进入自己舒适区的一次。

两个学者的知识交流能够上升到理解,本质上许知远是一个具有文学腔调的人文观察者,他对社会保持距离,他对社会运行的规则有着鄙夷,他同时又喜欢研究人性在前两者中的作用。

所以当他遇到同样以此为主要研究的项飙先生时,他有了可以验证自己理论认知,并获得认同感的这种机会。

因为这是超脱出来的一种东西,让他找到了自我满足感。

学者间的交流大多会上升为形而上的梳理归纳,这是一种聪明人之间聊天的感受,即点即懂。

单从许先生的身份上来说,表现出其实许先生心理上应该始终是存在矛盾的,他观察,再思考,但又不想跳脱出他的身份。

他有想要 “跳脱” 出他本身作为作家或文学(具有艺术理想主义)的属性,当这恰恰又是他自我保护的身份标签。因此当讨论有着更宏大社会学、人类学视野的视角,又不失深入生活体验观察的问题所言,恰恰是他以往一直在做的、熟悉的部分,也是他一直未能跳入却一直寻求验证的。

所以这一期就感到明显升华了,从归类、梳理的理论上升到更具有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与精神上的互动。

知乎用户 丑小丫​ 发表

这期真的很精彩,很久没有这种豁然开朗的被启发点醒的透彻感了。

项教授真的是深刻的观察者,能精准表述很多事情背后的规律与成因,一语道破现象表面的内核。真的很仰慕这种纯粹知识性的魅力。

很喜欢那个语气词 “嗯?”,可爱哈哈

采访还没有完全看完,我就迫不及待想要和别人分享。看到他提出 “附近的消失” 这个观点,“哇”了一声,其实这些现象发生在我身边很多人身上,我自己也有,但说不出缘由,被他简单一解释立即醍醐灌顶。

比如,我发现父母这一辈对生活在身边的人和事,会有一种迅速熟悉的本领。我婆婆来南京,开始很生疏,可没过几个周就对附近的菜场、小区的结构、哪个小孩住几栋几楼、邻居的特点说的头头是道,反而我倒像刚来小区的人。我们平时上班习惯了谈论和我们离的很远的人和事,比如明星八卦,比如社会热点,却对身边的事情习惯性的忽视,这或许就是年轻一代很容易有的逃离倾向,或者说与现实生活的断层吧。

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次访谈。他的书也准备拜读一下。

知乎用户 景别间的波长 发表

这期太漂亮了!被项飙教授圈粉圈的死死的。

恭喜许知远终于遇见了对的人,也许这辈子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认真回答他 “如何重建人的尊严” 这种令人笑场的问题。

对话中的几个观点令人感触颇深。

比如 “消失的附近”,乍一听以为是在蹭奇葩说近期的金句热点,宏大叙事鬼才黄执中推崇的” 远方的哭声 “。细想,他所反思的也正是我们这代人普遍成为或者希望成为黄执中们的趋势,热衷于宏大叙事,听不到远方哭声的自我焦虑,不再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对互联网上的各种公共事件趋之若鹜,争相履行世界公民的责任。我们遗失的附近是什么?意义重大吗?

项飙教授还谈论到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的演变。以前,人们习惯用行为来描述时间感,比如一袋烟的工夫,对木心来说爱一个人的时间是一生,还有周杰伦要的一首歌时间。。现在人们对即刻性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时间高度碎片化,比如外卖送达时间,或时事热点的时效性。

说项飙教授是精英应该没有人会反驳吧,但他并不用精英的视角看问题,甚至都不太知识分子,他就在喝茶吃饭之余给你抛出几个看问题的角度,从个体出发,不带说教,不下定论,仅供思考,最后强行把许知远聊到点了杯威士忌,使其抛出终极问题:如何重建个人价值和尊严?哈哈!

知乎用户 晚晴小筑 发表

能上十三邀的,都可以说是某个文化符号、我狭隘的把它分为三种人;

1、前辈

你看许知远面对姜文、张艺谋、李安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卸下了不解的诘问,更趋于一个听众;

2、当红文化 \ 潮流中的弄潮儿

比如李宇春、林志玲、马东、罗胖;

这些人身上有许知远不了解、或者想要求证的东西,也会裹带着对文化、当事人的迷思;与其说是访谈,不如说是许知远在向他们求证: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的吗?

3、人文学者

在同一片语境中,许知远和项飙会很亲近,知道彼此想要探讨的点,更自如的畅所欲言;精英化的背后是对于社会精神人文色彩的探讨;

起码许知远可以聊的很开心

知乎用户 没病走两步 发表

记得许知远在一期节目里说过,我们每个人现代信息洪流中都很难找寻自我的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一个绿洲,来抵御一些大众化的、世俗化的信息风暴的席卷。

我觉得这期最好看的一点在于,呈现了两个知识分子在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建立的两个绿洲,它们在这次谈话中,奇妙的融合了。

许知远的绿洲,是在丰富的阅读和深刻的思考基础上,用一种知识分子人文主义关怀的视角建立的。

项飙的绿洲,是在整个人类学、社会学知识大厦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我们普通人眼里的、不足为奇的生活细微之处的改变,却被他们敏锐的捕捉到,并加以深刻而广泛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

而这也是我认为这个时代最缺乏的精神,个人主义的精神建构,不随意妥协于大众,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我们普通人,往往没有这样的精神架构,导致了我们流于平庸和世俗。

知乎用户 宋音寻 发表

简单记录了一下本期内容点,看了两遍还是觉得有回味,我们需要许,也需要项。

今日份输入:

1. 附近的消失和接口化替代

2. 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集体化的个人主义,人的独一无二是伴随生物学发展而兴起的,两种思想并存是健康的

3. 优越度让你跳出来关注它

4. 道德变得高度情绪化

5. 我们没有了建构爱和关系的自信

6.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 反思 - 黑格尔辩证法

细节处无法一一记录,自己去看更好。自己下面这段对话适合送给单身男女,个人认为,我们相信市场的逻辑,相信父母的经验,多过于相信自己了。

知乎用户 一只格子怪 发表

又是看完觉得内心很难平静的一期。

这期最印象深的两点是项飙教授的状态让我觉得很佩服和他们对于 “现在年轻人又需要父母介绍对象” 这件事的讨论。

镜头下有意无意扫过项飙教授的鞋子和褶皱的衣领还有左手的戒指,然后是他接受采访的状态,完全自然地抒发喜悦,对许知远观点赞同的表达,都让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知识分子的天真和魅力。他不需要太在意外表,对于研究的领域还是抱有巨大的热情这都太让人羡慕了。

而 “年轻人需要父母介绍对象” 这件事,我真的有被惊到。我觉得读研以来,身边就一直在被提起的命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真的很惊讶。因为真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靠介绍去认识另一半,以及非常注重门当户对,包括连我自己都觉得应该很难去和别人建立一段完全信任的关系。而项飙教授说的很对,这是缺少自信。我个人而言,的确是这样,我始终觉得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要保持多鲜明的色彩才能让一个人能被另一个人又只被这个人深深吸引呢。信息化、即刻化,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难被感动被相信被爱。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关于重建人的尊严,这个命题太有魅力了。日落时思想升起 。

不说了,我去看教授的书了。

知乎用户 kv2co 发表

不请自来,刚二刷了这期对话,首先很强烈的一个感觉是:这期对话很棒,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慰藉。

过去会对自己 “附近” 发生的一切很敏感,好奇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它的发生带来了怎样的结果… 但是慢慢的会发现,当你想要和身边的人分享、探讨 “附近” 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一点也不在乎,甚至不感兴趣。时间久了,就会陷入郁闷和苦恼,觉得自己跟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

而在这期许知远和项飙的对话中,他们聊到的很多个点都引起了内心的共鸣,仿佛找到了组织。看过《十三邀》的朋友都会知道,许跟很多嘉宾都会越聊越尬,到最后嘉宾都接不下话,连许自己也觉得尴尬无奈。我理解许作为一个 “脱俗” 的知识分子,渴望透过对话去找到能解答自己内心的疑惑的那个答案,更好理解那个他难以接受的现实世界。而他采访的大部分嘉宾恰恰是享受当下的世界,他们并没有觉得有多大问题。可以看出来,他们不理解也无法回答许内心的种种疑惑、挣扎。但项飙不一样,作为人类学家,他既活在这个现实,同时也能跳出来去认识世界。他用自己多年对社会的观察和积累的学识跟许进行“灵魂对话”,火花一次又一次的碰撞。

在对话的后半段,他们提到了 “附近” 这个概念,也正正能够解开我的困惑。不难发现,在我们当下的社会,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人也越来越个体化,一切都仿佛成了流程。总有人说,社会越来越没有人情味。在追求效率的社会下,人也被压榨的越来越严重,这就为什么 “加班”“996” 越来越常态化。当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也自然没精力去发现、构建自己的“附近”。结果就出现了小我与大我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孤独的个体无法宣泄自己的情绪,把这份压抑的情绪放在了网上,一有所谓的“热点”,就当起了“键盘侠”、“杠精”、“喷子”。热点一过,情绪宣泄完后,大家都散了,各自回归自己的正常生活。当下一个热点出现,新一批需要宣泄的人就上线,周而复始的结果是社会越来越极端、浮躁和分裂。

以上是知乎小白的第一次献答,实在觉得这节目太棒了没忍住发表下愚见!

不喜勿喷,多多包涵!

谢谢大家!

知乎用户 琼耳札记 发表

最新一期《十三邀》许知远和项飙太有趣啦 [害羞 R] 思想与语言的碰撞交锋,充满了智识的魅力。

聊嗨了,许知远直接说:“给我一杯 whiskey!” 项飙瞪大眼睛问:“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啊。” 感觉之前傲慢许知远被项飚全方面压制,太逗了!

讲到 “…… 是码农的世界和马化腾的世界。啊不,马,马云吧,马化腾又要被剪了。” 突如其来的求生欲哈哈哈哈笑死,泡面油头大叔真实又坦诚很好玩。虽然整个人呈现出跟时代格格不入的气质,又有非自觉性的 lay back 的幽默感!

这期节目太多高光时刻,例如父母介绍相亲、剩女、房地产等话题很有启发性,值得反思。许知远这次说对了,项飚是个温暖而精确的人,这两种特质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在中国太难了!

最后,许知远真的太不商业了!不过我喜欢~ 节目是车企赞助的,他用 mini cooper 举例;节目是腾讯的,他一讲就讲阿里巴巴、支付宝。 ​比起聪明通透如马东在《奇葩说》打广告的机灵劲儿,简直是傻白甜的典范!

知乎用户 冰岛火锅 发表

附近的消失,周围的消失。资本控制一切。

城市因为人口数量的激增,导致商业大面积的兴起,资本逐利,乡村那种几天一次的赶集的交易方式既不高效,买卖双方也不便捷。那么城市势必会出现大规模的集团化的组织来提高城市因为距离交通带来的交易摩擦,滴滴,美团,饿了么。这种高效率的交易,消除了摩擦,也导致了附近的消失,我们喜欢吃美味好吃的东西,而美团饿了么这些消除了我们的交易摩擦与交易成本,以前我们想吃就要打车,出门,而且可能到了已经卖光了,或者没开门。但是这种高效率的交易同时也导致了故事和有趣的消失,我们只有点对点,没有中间这段过程,而中间整段过程是发生有趣和生活的原因。而现在中间过程被资本的集团化高效率低成本垄断了,我们也成为资本的受益者,毕竟能点点手指在家就能拿到吃喝的,谁还去出门打车。而我们的生活也因此高度的确定,从而失去了有趣的生活。这种愿意被高效率的集团垄断的生活方式,消解了人与人的联系,只剩下资本到资本,点对点,供给到需求。及时,马上,立刻。你需要的马上就有,很多东西都一样,抖音,快手,淘宝,滴滴,一切都被资本掌握。我们既从资本获得了便捷性也被消除了人与人的联系从而失去了有趣的生活。

知乎用户 瑕瑾 发表

这一期非常好。

我是被项飙老师的《全球 “猎身”》圈粉的,这一期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推荐就找来看了。

心中的热情是智识上的好奇

一开场就能感受到项飙老师对沿街广告店招、来往人群(以及背后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转)的好奇。

好和不好都是同时存在的

他对自己很早期就取得的成就有清醒的看法,受到了激励变得勤奋,也担心会不会被认可绑架。他是一个优秀的学者,和人交流的时候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拥抱式地做研究,浸淫到调研对象有趣的生活里;从做生意的人们的聊天里获取知识的美感;精神上在更大的平台上去看这个世界。

通过超越来回观、回看自己身边的世界;人们对周边世界、对 “附近” 没有叙述的愿望和能力,但是对超越、对考好大学、对世界排名、对按部就班的成功路径非常清楚。

超越和附近都很重要,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促成了附近的弱化。我们可以更快速地选择 & 拿到外卖,更及时地获取大量信息。同时个人也被转化为螺丝钉或者生产线上的一个碎片,你的价值决定了会你的时间被如何支付、你这个人被大众如何对待。

快递小哥几分钟没送来你会很恼火,但你不会考虑这个快递小哥和你是什么样的关系

人类学者的眼光真有趣,提出落空和失望。我认为人和人长期关系的形成需要很多的换位思考和耐心,反思自己每次下楼取快递会说谢谢,回到家感慨一下各行的不容易,再顶多准备面试题的时候想一下外卖 / 快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不会再去思考这个 “人” 和我的关系。可能弱联系做到这样也还好,但是伴侣、父母、子女、挚友等亲密关系还应当去更多地维护和加强。

年轻一代又要父母来帮他们决定婚姻;时间感的变化导致婚姻感的变化;我们当时有自信,能够在附近构建出一种爱的能力

我觉得靠生物关系和理性计算是构建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之一,所谓 “经济理性的极度扩张”,交友甚至择偶都要划出自己的条件要门当户对,不结婚的剩女会受到打压,丈母娘是房地产最大的推动者。

吐个槽:独立女性买房的宣传背后是不是也有相应的推手 2333 是真正地在给自己安全感,积蓄财产还是继续资本化的消费

完全依靠生物关系和理性计算,确实会把爱的感觉消灭掉。《爱的艺术》中提到 “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 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能做到是很不容易的。

如何重建个人的意义,尊严?通过对个体独一无二性的追求;在于关系,还是要建构附近

整集看完,个体在超越,宏大在运转,缺少的是我们对附近的描述和互动。个人的情绪化和对事件认知的极端化出自我们的生物性本能,但人的理性表现也在于能够构筑 “中间”。很喜欢这个观点,希望自己能保持反思和关注。

这一集就像你自己作为千军万马在战斗之后,给自己斟的一壶酒,可以放松看看周围的一草一木。

[

跨越边界的社区 – 北京 “浙江村” 的生活史 项飙

京东

¥ 66.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48972569933885440-0&p=AyIGZRhaEgIbD1EeXhcyFQ9VElIWAhUGUxxrUV1KWQorAlBHU0VeBUVNR0ZbSkAOClBMW0scUxULGwRVHFoTBQ1eEEcGJRwXcyNOU1R3d2MRHAFcQhdnNEw6EGIeC2UbUhUAGgZUG1wWMhIGVBtfEAERAVQraxUHIkY7G1oXBxAPXR5rFDISA10aXxELEQBRHlMUMhIPUSuNu5bHj%2BrC67DUuKmAluvAi7nT651rJTIRNw5OD1xHDgdWHlIdBBEDUhNTFwAbDlEeXhQeEzdVGloWCxUAUx5eewcTBlQbXRYDFQI7GVoUARcAVRpaEDISN1YrBXsDQQRcTg4XB3xdBUUSRlwbTjsYXxIKEQBRK1kUAxAF)

知乎用户 只影探人间 发表

他外公的情况应该算是人类社会的旁观者与参与者的区别吧

我个人与其外公某种程度相似,观察者很容易有那样的行为与心态,因为真正的观察者于现实社会的锚定点已经非常非常少了(大部分都是被动导致),所以相较于常人,自我抽离审视世界的能力要强不少。

附近的消失我也曾思考过,我觉得不如说是现实的数字化虚拟化,导致了人们生活上的一种降维,由多维变成 2 维数字了。

时间的问题是真的点醒我了,我一直有想法,但是不够精确,我认为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万物都是运动的,不过是不同种状态下罢了,教授提到的钟表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关键点,因为我一直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足以描述其他物体的状态,教授提到以前都是两个动作互相描述,这个我从来没思考过,也从来没有学到过,真的是太赞了,也确定了我原来的观点,以物体的状态就足以描述其他物体的状态。

人类学个人认为是要孤独的人才能去开拓的,因为社会联系过多,欲望过重, 会导致抽离后的视角也不够客观。

知乎用户 毛毛 发表

看了三遍,项飙老师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在世的知识分子了,天真,可爱,真实,有着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

许知远遇见他,可谓是棋逢对手,太完美的对话。

知乎用户 莫执 发表

从广州回到老家,一直不太适应这个三四线城市的故土。但是又不得不留在老家,因为三十而立;因为必须解决婚姻大事;因为父母年纪大了。。

可回来两年多,除了肉体在家乡,思想还是放飞在远处。

每天关心各种头条、世界局势、时事政治、自己生僻的兴趣爱好,比如电影,文学,科幻,火星移民。

有次在看《十三邀》女朋友凑过来一看,很奇怪的问你这看的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对了,她似乎除了对化妆品吃的穿的,就只对赚钱感兴趣了。但是这能怪她吗?我只能爱她。就如同爱自己的父母亲人。

虽然跟亲人除了嘘寒问暖,们从来没什么交流,但似乎不影响我在乎他们。

看这个节目,开始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看了那么多期,第一次非常强烈的想去买了邀嘉宾的书。

也许看完《跨越边界的社区》可以找出原因。

知乎用户 ansmilena 发表

最近在看的是项飙老师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想起十三邀这一期,本来想合在一起写一期公众号,但是看视频的过程中感觉,嗯,不够,绝对需要单独写一期!

二刷!

第一遍看视频的时候,对提出来的 “附近的消失” 非常感兴趣,直戳当代年轻人面临但是又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迷茫。第二遍再看突然思路很清晰了,才发现这一期太厉害了,不单单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更是前因后果到解决途径,满满干货。每一次许知远老师提出一个想法,项飙老师都能给出一个对应的深层次的表述,这就是一个研究学者,而且非常敏锐的感知到社会现象给出描述的学者。

我最感兴趣的是 “附近的消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整合一下这一期。

01 什么叫 “附近的消失”

简单来说,就是只关心家里头或全世界,周边的人事物都消失了。

项飙老师的层次说,“每一个个体无非是世界上很多要素的聚合,一个临时的历史条件下的聚合。个人是有很多层次的,一个就是纯粹的自我个人,一个是作为很大集体的载体的个人。多个层次的个体,当中是有紧张关系的,但大部分时间是整合在一起。但现在它有个断裂,一个纯粹原子性的个人,有的时候是关心自己,有的时候它一下子就跳出对很大的一个事件,做很宏大的评论,但是中间的这一层附近他没有兴趣。”

我的理解是,空间上的近到远,自我,家庭朋友,周边的环境同事,地方,国家,最后是全世界宇宙。这是我们感兴趣的先后顺序。

02 附近为什么会消失

内因结合我自己,成长过程中,我的确只需要关心学习,而对学习之外的日常我很多都不知道,或许在父母看来小孩子也没必要知道。很长时间里,我关心的都是学习,以及各种庞观的命题更大的世界。用项飙老师的话就是浸淫在一种 “超越感” 之中,“对自己周边世界没有那种要浸淫进去形成一个叙述的愿望或能力。”

“距离感和超越感意味着某一种优越感,其实是给你一种感觉,你能够控制这个生活世界,而不是生活世界完全在主宰你。虽然你可能没有钱,要挣扎,但是至少在精神上,你可以从上往下去看它。你觉得,你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在看这个世界。”“超越感是很重要的,没有超越感,你不会对身边实践的东西发生兴趣;只有超越感了,自己身边的世界成为一个要抛弃要离开的一个东西。”

外因是市场。“市场是对附近消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它认为附近是一个障碍,交易应该没有摩擦。” 我们的附近被外卖取代掉了,“对美团外卖平台设计师来讲,附近太重要了,对你这个附近交通的情况,什么时候人流多,什么时候人流少,他要形成一个掌握。他把我们肉体直接感知的意义的附近,一下子转化为一个数据化的附近。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蒸发掉了,它是一个转化。这个转化背后是由资本的力量,是一个技术过程,是一个很多利益的重新组合,然后会带来一种新的方便感,我要什么马上来。”

03 “附近的消失” 对生活的影响

没有了附近的真实交流,我们成了世界的旁观者。

“人和人的关系会变得松散。” 附近的人被一个接一个陌生的外卖员快递员取代,不需要真实关系;

“信任和意义系统的高度甚至是极度集中化。”(我不太信任你,但咱们都信阿里支付);

“最原生的社会关系本质化,(靠生物学界定的关系又重新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事)”,这背后是婚恋信任问题。

04 解决办法

“个人的意义和尊严一定是在于关系,建构附近,重新去想这个关系。”

简言之,还是多和真实的人事物打交道!

-–

最近对 “附近的消失” 的体会就是,我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对我的生活是没有用的,它们好像都很遥远,不属于我,就连我写这一期公众号都像不属于我。那我的真实生活又是什么?什么是落实到每天的真实?

我期待在《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笔芯

知乎用户 Eureka 发表

看了三遍,脑子一直回荡着尼采的名言: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他在尘世中找不到朋友。

知乎用户 枫之谷 发表

和大家的看法一样,这一期非常好。

为什么好呢?之前大家对许知远和《十三邀》的批评是不够 “接地气”,动不动就问嘉宾们对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的看法啊这类宏大的命题,而这一期里面许知远做到的从现实中每个人会遇到的问题(比如时间感的变化,年轻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困难等等)这些每个人都有所感受,但不能精准的表述出来的问题出发,来探讨社会的发展或者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状况的影响。这一期中的许老师开始接近项飚对理想中知识分子的描述了,即接地气,困惑必须来自于现实中的困惑,大众的困惑,而不能仅仅是你自己的困惑,如果仅仅是自己的困惑就相当于你在自嗨了。

再来谈谈这一期里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建立亲密关系变得困难,甚至需要借助父母的介绍或者相亲网站的大数据匹配?项飚给出的解释是 “附近的消失” 以及“自信的消失”,我理解的附近的消失是移动互联网重构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导致我们难以开始一段亲密关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却又不愿意说的:现在的男生、女生微信上都有远远大于一个的具有亲密关系潜力的对象,大家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关系,开始一段关系就以为着要切断于其他的具有亲密关系的对象之间的联系,这无疑会让开始一段关系的成本提高很多。同时如果在这一段关系中又遇到不爽的问题,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一个替代的来排解,很容易就有回到多对多的关系中。于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联结就更多是一种浅层的联结,难以进入到深的层次。

除了微信,移动互联网上有太多精彩纷呈的应用来和另一半来争抢吸引力了,大家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短短的 15 分钟我们都可以打一盘游戏了,刷很多短视频,在淘宝上购买很多想要的东西了,和刷很多偶像的动态。试想另外一个想要和你建立亲密关系的人要有多大的吸引力才能把你吸引过来,专注的与他的交流联结中呢?除非他 / 她有着超凡的颜值,这一切都导致了建立一段牢固的关系的困难。

另外随着房价的高企、阶级的固化的慢慢形成,门当户对还有上代人的帮助对年轻人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就拿现在的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房价来说,几乎没有哪几个职业的年轻人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买得起房,而不借助父母的帮助。因此对于有产阶级来说,婚姻就是他们人生中可能经历的最大的资产重组自然不能随性而来,另外结婚需要父母的金钱的帮助,自然他们也会觉得他们有一定的发言权。这大概就是节目中说的血缘关系又开始变得重要的原因。

另外项飚被问到在现在的环境下怎么重建个人的意义和尊严?他说他不觉得每个人完全依靠自己,通过对自己独一无二性的追求就能建立个人的尊严,而是要回到关系中去建立。他这里说的关系我理解就是指理想中的好的亲密关系。在重建个人的意义和尊严需要深层次的认识自己,需要通过不断的深入反思来完善自己,这是仅仅以自己为镜子还不够,还需要亲密关系中的他人来作为反思稳定的保障。这就是人们常说一段好的恋爱哪怕最后没有结果,两个人还是从中得到成长,也是很有意义的。

生活中的问题还是要在生活中去解决,而不是仅仅依靠互联网就能做到。更有效率的建立亲密关系还是应该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来建立,而不仅仅是微信上火热的聊天过程。

知乎用户 奥琳奥爱奥利奥 发表

看了 6 遍,很多观点还要反复消化,感谢前面几楼的笔记,记下了… 温故而知新

知乎用户 KiKi 成长说 发表

这一期让我看到 - 我们正在消失的 “附近”

最近发现的宝藏电台 “剩余价值” 居然被下架了,想到之前听到一期说起年轻人正在消失的 “附近” 觉得颇为有趣。原来话语的源头来自十三邀的这一期和人类学家项飙的对话,这是一次灵魂的共振,是对这个时代最恰当的理解,而我无法复述他们的话语因为远远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眼界和思想,只是留下一点点自己的理解来探讨一下这个没有认真想过却值得被好好反思的话题 - 正在消失的”附近“。

到底什么是 “附近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在从前慢的年代里,你的生活便利性都来自于你附近的小店。现在,当你想买一件特别细小的东西,会知道下楼应该去哪里买,还是打开了你手机上的 “淘宝”?

现在,看你附近吃饭的小店,不停变换门面,存活于 10 年就叫能称为老店,是否记得起来你在哪里吃过一家可以和老板打招呼的店?还是你只会打开大众点评看评分了?

现在,你还会花十到十五分钟的路程去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还是躺在自己的床上,打开了手机的 “叮咚买菜” 和“京东到家”?

那么?现在年轻人正在消失的 “附近性” 正在被取代的”附近性”,是整个互联网让我们生活越变越好的表现吗?

看似纷繁复杂的选择下面,诞生了年轻人喜爱的 “李佳琪”,因为你只需要听他告诉你买什么,他那站在消费者角度给予消费者,那看似最大优惠力度的选择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当网上成千上万的女孩跟你抢同一只口红的时候,随了大众口味的你是你想成为的你吗?

大众点评的星级决定了我们下一个走进的餐厅,网上团购的套餐决定了我们下一顿的菜单,有没有吃完一个五星级的大众点评餐厅却失望的时候?那个点评星级后面的黑箱人群是谁?是不是餐厅并没有给你准备的推荐菜以外的选择?

打开网上买菜软件的那么一个月,你看到的是不是只是大数据算法下,最有利润价值最好运输的菜种类,你的菜单的丰富度下降了?有没有那么一刻你开始怀念永远潮湿的地板,嘈杂的叫卖声,永远能给你带来新鲜感的菜市场?

自家楼下的餐厅变成了只送外卖的中央厨房。在某个散步的夜晚突然看着奔走的外卖小哥们却看到了一丝一去不复返的凄凉呢

附近并没有蒸发,而是资本的力量促使它转化了

我们这被惯坏的耐心,再也无法发出一个微信像等待一封信一样等上几天充满期待。我们默认下订单的第二天快递小哥就来敲打我们的门。我们会在肚子饿的时候恨不得给迟到了 2 分钟的外卖小哥打差评。

淘宝变成一种信息流,你的每一次选择都会爆发式推荐给你的同类产品,越来越懂你。

附近消失了吗?原本每个人肉身感知的有层次感的附近成为了外卖商家一个数据化的附近。

你以为剩女是唯一的受害者,我们所有的人对社会的理解开始变得特别单一化,怎么会在我们以为的现代需要重建个人的意义和尊严?这是倒退还是进步?

如何重建?项飙认为没有一个自然的个人尊严,最后都是要看关系,建构附近,重新思考这个关系,在弱连接和亲人强连接的中间关系消失。

从经济发展层面中国的腾飞,和社会关系下的弱的精神连接的矛盾,知识分子的消失。

附近并没有蒸发,而是资本的力量促使它转化了,你生命中的 5 分钟突然变得如此重要,让你等待的那 5 分钟你变得如此不耐烦。

5g 时代的到来,会让时间的碎片和即时性变得越来越快,反思的距离被隔断了。人和人的关系也变成了即刻化。

附近的消失,让婚姻重新回到相亲时代,父母的话语权重新回归,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老一辈原本以为更自由化,更个体努力的未来里,我们开始依赖父母和大数据来解决婚姻问题。

" 剩女 “话题的制造者是房地产商家?如果你去想一个事件背后最后的受益者是谁,你也许才能看到真相,谁叫丈母娘是房地产最大的推动者。

  • 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这样一个便捷又无趣的世界吗?

知乎用户 孙大棒 发表

挺精彩的。

“失去附近” 的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是那种我一直感觉得到但就是说不出来的观点。还是要多学习啊。

知乎用户 罗梅文先生 发表

我发现只要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北大毕业的。他就回说采访的很开心。一到那些娱乐明星他就内心拧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最后谈到的思想在黄昏中升起,让我想起了不久前交给老师的读书报告最后我的遐想。

诺瓦利斯笔下

“死亡之潮为我

把青春输入,

我的血正化为香膏和醇酒——

在白天我活的虔诚而坚毅,

怀着神圣的激情,夜里我死去。”

这种《夜颂》下的个性不是现代人的归宿,而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崇高。

现代人与曾经的清教徒们的区别在于个性的形塑不是脱离日常生活,去艺术与神秘之中体验,而是在日常中探寻。放弃了对于某种总体个性的寻找,而是去独自面对一个破碎的现实与灵魂,现代人只能在其工作中和日常中去寄托个性与自由。

夜代表的不是全然的魅,而是一种神圣的崇高,诚然这种崇高具备一定的神秘性。

但现在,神秘的夜逐渐消逝,日常的生活占据了生活的全部。深夜的大师伦理逐渐变成了只有日常工作的庸常伦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听起来是很多话术,“附近的消失” 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应该是城市化的进度有关

知乎用户 蓝色的冰 发表

我不需要知道附近哪家店的食物最好吃,我只在家看一下点评或是销量

我不需要知道附近哪家商场在搞促销活动,因为电商平台天天发布各种活动,刺激着你足不出户的消费

我不需要知道附近我任何想去的地方的具体路线。导航解决了一切问题

我们只需待在一个小格间里,给一部手机,便可以了解整个世界

个体对附近缺乏认识,或者说附近概念的消失是正常且必然的

科技是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嘛?

新技术出现只是迎合了大众自己都未认识到的内心的需求。

这种不易察觉的内心的需求是我们一直压抑的动物本性,是那些最原始的需求。

国家在努力的塑造一种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等等。 刻意宣扬的,正是所缺乏的。百年树人,我相信这种共识最后会深入每个人的脑海中,最后也会落实到行动中。 很有意思的是,这种共识最后也成了一种价值评判标准,而每一个个人即是被评判的选手,也是别人的裁判。

这就构成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在共识已经大体形成,却还为深入人心时。 裁判已经就位,选手还没有准备好,就要被匆匆推上台。 虚伪,假装,面具,尴尬,油滑在需要表演的时候诞生了。 但是这种表演,是极其耗费心力的。 一切谢幕,我们迫切的寻找休息的方式:独处。 卸掉浓妆,面具,镜子里的 显得格外真实。

这个时候,点上一份外卖,网购想要的东西,刷下微博,抖音,打两局游戏,看书,睡个懒觉。这些才让我们感到真实且自然,这就是隐藏着却又无处不在的需求。

可惜的是,明天一早,我们又要精心装饰,去迎合可见的,不可见的评判。不在意他人的看法,社会的价值标准的人,可能在人,社会,集体,国家这些概念还未出现的远古时期存在过。 自概念出现始,所有人便逃不了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节目里提到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重新构建了人类社会,导致中间和附近出现了断层。

项飙教授给出的建议是重新建立联结,走出 “虚拟” 的个人世界,和附近周遭的人建立关系。这对于新的成长在网络下的 00 一代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可能在微信里,在游戏工会里能处理很好的关系,但对于在同一个小区邻居,见面时不会表达 “早,吃了吗?” 面对生活中陌生人的关心也会忘了说“谢谢”。

而这些观点十分对 “人文主义者” 许知远的胃口。

节目最后几个画面是:

1. 拎着气球开心蹦跑的小孩;

2. 父亲教女儿骑车;

3. 广场舞大妈在跳舞。

也许这些才是真实的社会,是联结关系的建立。

知乎用户 黑山老妖 发表

知乎用户 Buddy Guy 发表

“你说的很对” 很让人感动,这是对对方语言内容的肯定,同时也是两个灵魂的交点,你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在你说话的时候产生共鸣,那的确是件非常难得的事,要么这个人和你喜欢同一件事,或者相处时间特别久,但是就许和项,这两点不敢苟同。我觉得就和开篇讲的一样,项是一个特别棒的解释者,那么,谁和项聊天都应该会特别开心 智识上的好奇、希望对生存的环境有一些解释,这的确该是每一位知识分子追求的。

知乎用户 honmono 发表

给自己记录一点观后的笔记,写的很乱见谅。


被 “即刻” 推着,人不停歇地往前走(还有市场)→与附近的关系变弱→对构建附近关系的不自信和对宏观的抽象系统的高度信任→前者对应附近的缺失,后者对应远方世界的频繁出现→所有的人对生活的理解变得非常单一化→社会变得情绪化(附近引起的情绪和远方世界引起的情绪是不一样的,起码后者很少会让你有做出行动的冲动),逐渐失去了人的尊严和意义(人的尊严和意义是通过关系来构建的,不是天然孤立存在的)

完全被卷入实践中,缺少远方世界,会感到不能控制生活世界,有一定的距离感后才会觉得这个东西很有趣。

而被裹挟在对宏大事物的评论中,只剩超越现实的部分,又会导致人的单一化和社会的情绪化。

知乎用户 醒尘 发表

-

12 月 4 日中午是今年第一次看《十三邀》,5 日打开知乎就给我推这个问答了。

两位讨论的其中一个问题,正在被这些商业机构们强力的扩散着;

个体的用户除了锻炼自制力外,无法应对这样势能。

-

同样是昨天中午,一边刷知乎里宋儒的问答,一边看这个访谈;

然后一段话就串进来了:

孔子当时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用,不能这么问,你要问的是,如果孔子活在今天,掌握了所有这些信息,像他这样一个思考者,他问的问题是什么。

(当然这小段过程是巧合。)这段话给我的意义,就是更加明确了自己要查阅宋明儒家学问的方向。

-

前半段的访谈看的仔细一点,模糊的感觉是两个人谈话中不断出现大量精确又高度抽象的词汇。这些词汇构建的谈话内容是很难轻松理解的。

所以后半段耍起了知乎。

知乎用户 Marissa 发表

这期看的太入迷了 但一期太短只听到了一个大体系的小角, 去搜项飙的书了

知乎用户 荷塘 发表

这期看完我已经几乎忘了十三邀的其他各期内容了。非常满足且享受,带来了很多思考,这是知识分子该做的事。感谢项飙教授赠予的精神食粮!

看着后面许老师叫了杯威士忌,我知道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个非常可爱的点:人类学教授 get 不到 “十三幺” 这个梗,对十三邀的节目名存在的困惑,许知远也没给到足够的解答。

知乎用户 一只耳 发表

分享一下能够理解的几个点。

附近消失后的即刻感。原先 “附近” 带来的参与感都消失了,远在天边的冲击带来的高度集体情感化把我们变得越来越极端化和情绪化,马上知道,马上愤怒 / 马上感动,然后马上消失,个人的情感表达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投机性表达更受到追捧。更浅层次地,追求即时性造成反思能力的下降,人和人的关系不再受道德的长期交互约束,对关系自然而然地怀揣恶意和冷淡。社会案例:医闹、PUA、短 XX。

生物关系的回溯。社会个体关系的意义已经难以维护,哪怕建立在消费形态和兴趣基础上的也是极度弱关系,那么生物关系的回溯就变成一个强关系的入口。

未来的丈母娘是房地产的最大推手。

个人的意义和尊严出路不在于个人,一定是在于关系。个体自信的消失和阶层固化的加强,催生出各式各样的你穷 / 弱你有理,理性判断会被有意无意的示弱打败,这里的弱不在于个人的弱,而是多数人意识到的弱。

知乎用户 巴扎嘿 发表

关于如何评价项飙老师,我想我是没有资格的。

但是这期节目看得特别爽,也深受启发。尤其是 “附近的消失” 这个观点特别深有同感。之前跟朋友聊天也聊过类似的话题,在项飙老师这里找到了精准的表达。互联网的发展,每天都觉得自己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大事件”,我们都觉得自己参与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其实我们参与得越来越少,有点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跑的意思。

可见好的谈话是会产生思想的火花,这期许老师聊得畅快,我们听着也得劲儿,也能汲取一点养分。尤其敬仰学者们在说话时用词的精准性。

看完这期立马下单了《跨越边界的社区》和《全球 “猎身”》。

知乎用户 朱亮 发表

这一期实在是太精彩了!精彩得许知远都不显得尴尬了。项飙教授瞪着眼睛、梗着脖子、带着温州口音一字一句讲话的时候,真是毫不做作,非常可爱。

知乎用户 小朱 发表

我认为伟牛柳大学很伟大

知乎用户 一十一化十 发表

项教授随便说的一句话都给人一种高度梗概的感觉,信息量太大了。

而且思维的转换真的很快,脑子太慢,跟不上也理解不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当日落的时候,思想升起

很感动的一期节目,感受到项飙老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这样的知识分子责任感已经很欠缺了。

像他这样,对人感兴趣,真正的关心人的人,是少有的。

节目里聊到的几个话题:附近的消失、情绪的即刻、个体自由基于一定关系存在,都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并且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项飙老师对这些话题的见解都很清晰深刻,值得思考学习和感悟。

另外关于自己为什么会从事这样的工作,项飙老师说法非常谦逊真诚:

最后是本期节目最喜欢的一句话: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 24 小时,你会做什么?

知乎用户 lsz 发表 这得从 1930 年说起,那一年,袁隆平出生于北京一个村子… 知乎用户 克里姆林之主 发表 我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我是男的 知乎用户 林枫 发表 同志失去战友。 朋友失去知音。 爱人失去伴侣。 孩子失去父 …

失业中 难道除了销售 没有其他工作了吗?

知乎用户 漂泊的格斯 发表 别失去自信,构建有门槛的技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可以先找个工作干着,一方面让自己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赶走失业带来的不自信。另外一方面让生活压力小些。但别忘记积累自己的技能。 知乎用户 黑色的歪歪 发表 学历?各种证 …

消失484天后,李志回来了

**作者 | Echo ** 编辑 | 范志辉 “你是否还记得山阴路我八楼的房间/房间里唱歌的日日夜夜” 复出场《山阴路的夏天》视频 上一个让全国人民这样印象深刻的8月8日,还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十二年后的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