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早恋深恶痛绝?外国社会对早恋什么态度?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其实很简单,因为在中国社会的试错成本是比较高的。

你想想看,同样的年纪你如果在读高中谈恋爱就会被当做早恋,但如果你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你在外面搬砖或者开了个小店,你谈恋爱会叫早恋吗?显然不会,所以早恋是特定的针对学生而言的一个概念。

为什么称为早恋或者为什么反对早恋,是因为你在上学的期间早恋会分散精力,会导致你的学业退步至少有退步的风险,而在中国现在的体制下,学业退步,学业有风险,导致了你考试考不好,尤其是中高考考不好,对你的一生影响是重大的事,会改变你一生的轨迹的,决定了你将来生活质量的高低和人生发展的轨迹。

因此事关重大是没有人会冒险的,因为试错成本实在太高,这个试错成本甚至比你不小心怀孕试错成本还高。在这么高的试错成本下你跟家长说荷尔蒙是自然反应,说什么爱情是伟大的,说你们以后会有结果,说什么不是随便玩玩,都是真爱… 不是家长不相信你,而是这一切对于家长来说根本不重要。

这么说吧,如果我们国家经济发达,资源相对于每个人来说处于相对宽裕,而不是现在相对匮乏的状态,能够做到就算我没考上好大学,其实也能找个收入还不错的工作,且低收入和高收入之间差距没有那么大。那可以肯定的是,家长对于早恋问题就会宽容很多很多。

相反现在的状态是,你如果一步落后,后面步步落后。步步落后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收入差距非常大,且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的一个社会状况,那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家长愿意冒险。

其实资源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以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决定的严格的选拔机制是导致我们很多事情跟国外操作不一样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搞应试教育不就是因为这种选拔机制的存在吗?什么时候挤下桥的人,收入也很好,那自然没有千军万马一起挤独木桥了。中国足球冲不出亚洲关键原因,不还是这个吗?什么时候梯队选拔淘汰下来的人,到社会上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收入和高收入阶层差别没那么大也能买得起房,那不就有很多家长会放心的把孩子送到青训队伍了吗?

所以还是那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不会变,而它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具体到早恋的这个领域,什么时候你高考失利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收入差别也没那么大,今后生活也可以相对平稳,那家长老师也就对这种事情没有那么上心了。考不好就考不好呗。

不要相信那些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鼓励,最后共同取得好成绩的。第一这是幸存者偏差,有人谈了恋爱考的比较好,不代表你可以谈了恋爱,最后一起挂了的,只是没告诉你而已。第二,他们永远是事后才说,你谈了恋爱考完了试发现成绩很好,你可以大方的说我谈恋爱相互鼓励,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敢事前这么说吗?你敢在高一的时候就说我们谈恋爱,相互鼓励之后,一定能双双考上重点吗?你不敢,所以家长不敢让你试。事后诸葛亮和事前打包票从来都是有本质区别的。

知乎用户 高林​ 发表

因为社会的基础是机械化大生产。机械化大生产需要质量达标、价格最低的机械、零配件、还有劳动力。而且社会对这些机械、零配件、劳动力除了廉价、达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要求那就是通用可替换。一个部件坏了换一个马上就可以继续生产。一个劳动力走了下一个马上可以顶上。

而现代的义务教育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合格、廉价、可互换的劳动力。

知识灌输是为了让你达标、学习能力选拔是为了把你们分层,然后再各自的水平上互相竞争以便压低劳动力成本。那 “军事化管理”、“磨练你们的意志” 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你们整齐划一可互换。

一个理想的劳动力是社会的螺丝钉,让干活干活、让休息休息、在该干活的时候干活、该睡觉的时候马上睡觉。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到底可以生一个、还是生两个、要不要生第三个,这个并不取决于你自己、这事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你只生一个你就只能生一个,社会需要俩,你就算 ed 了也可以作试管,社会需要仨!那你就应该生第三个。

在一个合格的螺丝钉的一生里一切都取决于社会需要你做什么,而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自我” 是导致螺丝钉变质、残次的重要原因。所以为了提高良品率就必须消灭自我这个玩意。不信你闭上眼睛反思一下,你有多少声音是你自己的,对多少事、多少人的看法是在背书?

而在消灭自我这件事上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 “恋爱”。结婚、生孩子都跟自我没关系,那都是父母、家庭、社会、组织的需求。唯独爱情这事取决于两个人 “你和我”,这个东西的基础就是 “自我意识”。

“在万千人中我选择独一无二的你”,你算老几你就选择?在这个问题上资本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态度出奇的一致,都是跳脚反对的。你以为资本主义就强调自我么?错了大家都是社会大生产需要的都是螺丝钉,立场上怎么可能有区别,无非是方法不同。

资本主义用性解放来消解爱情!爱情?不就是那么回事么?你经历的多了就明白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爱情?你经历什么了?你顶多是啪啪啪罢了!

用消费主义来消解 “自我”。你的自我就是“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就是“lv” 就是“普拉达”,就是“BMW”、我爱帕拉梅拉!爱帕拉梅拉的就是我!帕拉梅拉年销售这么多买主都是你么?看出资本主义怎么消灭自我了么?

而计划经济则反其道而行之,用灌输、管束和教训来消灭自我、消灭爱情。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结婚可不是两个人的事,那是两个家庭的事!结婚就为了生孩子!看出怎么消灭爱情了么?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明白其实东西方在这个问题上都一样,大家共同反对的本质上都是 “自我”,反对“恋” 是因为 “恋” 可能成为 “自我意识” 的导火索。反对 “恋” 是为了对自我防患于未然,无所谓早晚。两种看起来水火不容的意识形态在这个问题上的区别无非是一方不反对啪啪啪,因为性可以消解爱情,另一方则既反对恋也反对啪啪啪因为生不生孩子、到底生几个是需要有人管的!

那照这么说 “自我” 这东西 “爱情” 这个玩意就是社会公敌了么?至少在机械化生产阶段确实如此。那 “自我” 的未来如何呢?到底什么时候社会能把它彻底扼杀掉呢?

回顾过去我们的进步是巨大的,无论是在管束灌输的方向上还是消解自我的方向上,社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前途却是渺茫的!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等人,两百年过去了机械化大生产就快走到尽头了!社会对螺丝钉的需求越来越低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已经渐渐浮出水面了。那个游戏规则里不需要螺丝钉,那个游戏规则之下需要你首先成为你自己!这个玩意太可怕了!简直要把含辛茹苦的宝贝儿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然后盖上一层 lv!是可忍孰不可忍?

知乎用户 果于 发表

到了一定年龄,遇见怦然心动的人,萌生想要恋爱的心情,是正常生物都具备的天然属性,相信你我都曾有过。

但偏偏有一群人,对这种再自然不过的情感深恶痛绝,坚决采取死守严防的政策,甚至不惜棒打鸳鸯、从中作梗,拆散你和你的初恋情人。

滑稽的是,当你从学校走向社会,不过相隔数年,他们却认为你同时具备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成熟,而且 “老大不小了”,开始用与以往截然相反的态度,逼迫你朝另一头径直奔去,仿佛天堂和地狱的大门对调了个方向。

电影《喜福会》

其态度,无异于把自家养的鸭子赶进笼子、拿到菜市场上叫卖,慌张又焦虑,粗暴又市侩,生怕迟了一秒卖不出好价钱。

这群集体无意识的控制狂,毫无意外,把插手你恋爱和婚姻的行为,视作为你好、对你尽责的表现。

他们,就是中国家长。

“早恋”:中国特色的病态恋爱观

“早恋”拆开看为偏正结构,由 “早” 来修饰 “恋”,其意义是过早发生的恋爱。至于衡量“早” 的标准在哪,我想这一定握在家长手里。

它是中国大陆特有的造词,且近几十年才出现,具有一定贬低意味,反映了某种 “政治不正确” 的投影。在英美等国,相似的词叫“Puppy love”,puppy 是小狗的意思,像小狗一样纯真的恋爱,用来指代青春期恋爱,可以说是又萌又美,与中文的概念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中国家长对于 “早恋” 的污名化,很难解释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确实和官方教育相互配合、节奏同步。据我了解,国内大部分中小学严禁学生谈恋爱,一经发现,将被视作道德败坏者,要么遭到处分,要么被驱逐出校园。哪怕大学阶段,也不乏校方粗暴干预自由恋爱的风气。

搜索网络,亦可发现与之挂钩的是 “偷尝禁果”、“堕落”、“成绩一落千丈” 等负面词汇,国产影视剧中发生性行为的 “早恋” 男女也没什么好下场,不是堕胎就是被开除,仿佛做爱要戴安全套来避孕是结婚之后才具备的常识。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几岁才能谈情说爱,为何全社会达成一致共识,将学生时代的天然情愫视作洪水猛兽、有毒果实?甚至不惜造谣概念、倾泼污水?既然这是一种集体行为,必然要追溯到历史上去。

上世纪 60 年代,随着晚婚晚育的提倡,“早恋” 变得政治不正确。

回顾我国晚近历史,“早恋”是近六十年才出现的产物。包办婚姻年代,不存在自由恋爱土壤,自然没有 “早恋” 这个概念。

当然,那时的青年男女比现在还惨一点,既然双方的结合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你想不想“早恋” 都得“恋”,还得成亲并且生大胖小子。

清代末年到建国初期(准确来说是 1950 年新婚姻法颁布后,自由恋爱的男女只要符合一定年龄即可结婚,当时规定为男 20、女 18 岁),传统婚姻模式逐渐瓦解,社会鼓励自由恋爱,并认为早踏入婚姻后早生贵子,是温馨浪漫、吉祥如意的象征,因此也不存在 “早恋” 一说。当时的人看得通透:十几岁的年轻人互诉衷情、你侬我侬,不过是正常年龄的自然反应罢了。

自由婚姻宣传海报,1953

然而,上个世纪 60 年代起,事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随着我国人口问题的凸显和教育年限延长,晚婚晚育被纳入国策的一部分。此后,年轻学子谈恋爱就沦为社会问题的一种,不管你闹着玩还是动真格,统统都要被打倒。陷入情网属于 “被阶级敌人引诱” 的越轨举动,婚前倘若怀孕,更是道德败坏的堕落行为。大学生恋爱被视作浪费教育机会、没有革命理想,中学生谈情说爱更是离经叛道、无视纪律,要被同学侧目、老师狠批。

自此以后,全社会对 “早恋” 的警惕态度简直上升到风声鹤唳的程度,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精神就极度紧张。1980 年新婚姻法修订后,中国更成为世界上法定结婚年龄最大的国家。

规定指出,男子不得早于 22 岁,女子不得早于 20 岁。“早恋早婚”,作为与基本国策相悖的倾向,也在社会主义初期的道德建设中,与 “封建迷信”、“色情淫秽” 划上了等号,以负面形象烙进当时接受教育的那一代人思想观念中。

可以说,直到现在,“早恋”也没有摆脱上个世纪的种种污名。千方百计干预你恋爱的家长,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于 “早恋” 的深恶痛绝,可能只是那个时代思想植入的一部分。

社会舆论下,专家学者开始著书立说,广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风向标的引导下,教导学生不要谈恋爱成了各行各路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

发表于 1980 年 3 月《安徽教育》的《教育学生不该谈恋爱》,对待男同学想入非非的态度义愤填膺:

“我召开了男同学会,介绍了列宁对他的警卫员过早地恋爱而十分气愤,痛斥伊凡 “没出息” 的故事。针对一些男同学对女同学有意、无意的热情表示而想入非非的心理状态,指出这种思想活动是完全错误的,是越轨行为的先导,并勉励他们做有出息、有志气的青年。”

发表于 1982 年 3 月的《上海戏剧》的《早恋不妨碍业务只是动听的言词》,作者呼吁相关部门制定律法,严格管控青年戏曲演员的结婚年龄,以保证他们潜心练功:

“一般大、中学校的学生,向来严禁恋爱,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专心学习,听说芭蕾舞演员经有关部门批准,规定三十岁以前不得结婚。培养戏曲演员的严格要求,并不亚于芭蕾舞演员,国家用了多少经费?教师、干部花了多少心血?绝不能功亏一篑。因此,我建议有关领导机关,博采各方意见,明确规定戏曲青年演员的结婚年龄。”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无论恋爱还是结婚,俨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上升到集体利益、关乎国家前途的重大举动。有了专家学者的背书,校方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也更加利落地开展起来。

那个年代,学生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和异性交流,否则就要被扣上 “交往过密” 的帽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除此之外,男女生若为同桌,还要在课桌上画一道 “三八线” 划清界限。直到升上大学,学生也没有因此解放。学校不仅千方百计阻挠学生谈恋爱,甚至在毕业分配时故意调离学生情侣,让他们天各一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应该杜绝和异性交往的一切可能性,就这么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当年内心热望极度压抑的年轻学子,在成家立业后,也逐渐淡忘了自己也曾有过的少年心思,转而用以前那一套陈规陋习教育起自己孩子来。不过,反对早恋的旗帜,早已由原有的政治版图上脱离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命令孩子通往成功的指挥棒。

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使打击早恋合理化。

1977 年,随着十年动乱拉下帷幕,国家正式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自此以后,高考这一座独木桥,成了许多学生试图扭转命运的敲门砖。

在 1977 年到 2017 年这 40 年间,无数大学生被生产出来。然而,和现在不同的是,在恢复高考的头十年,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拥有大学文凭等同于拥有光明的前程,更不用愁找工作。

当然,含金量高也意味着竞争极度激烈。首年高考,每 100 个人中只有 5 个人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在大学的致命诱惑与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积极备考就成了比谈恋爱重要一百倍的事。

恢复高考

不知你们父母是否享受到了教育红利,反正笔者的爸妈没考上。既然那一辈人中榜率如此之低,期盼自家孩子考个大学、光宗耀祖的心情难免雷同:让孩子来圆咱们当年的梦想吧!

结果是,父母双方都不是教育精英,却希望孩子得以突破——谁也不会任凭孩子在情情爱爱上花时间,浪掷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子女的千叮咛万嘱咐,到嘴边化作一句:你要敢谈恋爱,不好好读书,就打断你的狗腿!”

不过,若要说高考能够改变命运,那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事。现今的大学文凭远不如当年吃香,年轻人也多了很多其他出路,喊麦和直播都能成人成才。

再者,若说谈恋爱会影响学习,还真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毕竟,人生中并没有特殊的一段时间专门用来谈恋爱,如果学生时代谈情说爱会影响学习,就业阶段忙着相亲结婚还影响工作呢,工作难道就比不上学习重要?

这些年来,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没变,就是与学习无关的一切事务都应该禁止。面对校园恋情,校方和家长可谓如临大敌,除了用有色眼镜看待,让原本纯真的感情变得龌龊不堪,甚至为了升学目标,不惜将学生情侣围追堵截、逼入绝境。有幸在学生时代谈恋爱的朋友自然深有体会,在此不赘述。

然而,在邻国日本,官方对学生谈恋爱普遍持正面态度,家长也为孩子的恋情感到欣喜。2017 年,有位日本校长办了场别开生面的 “屋顶告白大会”,希望学生借此机会,大大方方地传达爱慕之情。

笔者也曾看过一支日本广告片,妈妈发现女儿的恋爱迹象后,在盒饭上用紫菜粘了个 “祝贺恋爱 “的字样,祝愿她好好体验初恋。日本的升学压力也不算小,可是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两国家长却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屋顶告白大会

大概是因为,我国家长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和科学的爱情教育。

爱也需要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

否则,一种不太健康的婚恋观将在一代代的继承中成为一种隐性文化,流淌在我们的骨子里。

催婚:中国特色的隐性控制狂

中国婚姻的任务化

为什么不允许早恋,结婚却那么着急?

在《巨婴国》中,武志红引用台湾学者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给出了答案:“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单元,没成过家的单身汉、疯子,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或者被忽视得厉害,必须结婚生子构建一个完整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独立单元。”

《巨婴国》

中国特色的婚恋目的不在恋爱,而在于组建家庭。也就是说,丁克主义者、不婚人士、同性恋家庭,都会受到排斥,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组建成 “完整的家庭”。无法在适婚年龄找到对象的人也是不正常的,因为他们是掉队分子。

你肯定听过长辈这样讲:到了差不多的年龄,横竖都得找个人结婚,反正也差不多嘛——在这种体系里,人与人的差异性不复存在,明确的自我疆界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大一统的标准。

主流中国家长对幸福的定义,大概就像作家闻珺里调侃的那样,要 “财产富足、家庭完满、儿女双全、阿姨司机、平安常在”。这个标准当然也有年龄界限,就是赶在比较适合生孩子的年龄段之前。

由此可见,奔三而去却孜然一身的女性是不幸福的,因为还没找到可以共同抚养后代的男人;结了婚却不生小孩的小两口也是不幸福的,因为没有完成造人任务;喜欢同性的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因为生不了孩子。

而成为懂事子女的任务如下:22 岁大学毕业前不能谈恋爱,25 岁上下要钓得金龟婿、娶个好老婆,最好 26 岁结婚,27 岁生头胎,这样 30 岁前才能让爹妈抱上两个娃,构成一个完整的 “好” 字。只要你满足这些硬性指标,不管背地里有多憋屈,在长辈眼里也是个幸福常驻的幸运儿、招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百合网实体店广告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摩天大楼盖起来了,商业中心建起来了,但社会主流思想似乎仍停驻在小农时代。因此,百合网这条看似温情脉脉,实则令人细思极恐的婚恋广告,也就这么在荧幕上大行其道。

全片所有内容就是外婆见了孙女不断重复:“结婚了吧?” 甚至到临终那一天也不忘催婚,仿佛贯彻她一生的信条就是看着孙女胡乱嫁个人,开始妥协的一生。

问题是,对于大部分的民众而言,上述现象的确存在,或者可以说是普遍。那么,面对长辈逼婚,为什么没人敢站出来吼一嗓子:我的事,你管得着么?

因为,你拒绝不了。

先不说一脉相承的孝文化观,让我们很容易认同 “不听父母话就是不孝”、“不结婚就是不孝”、“不生孩子就是不孝” 的观点,就算你因为受过的批判性思辨教育后而去质疑它,也会很轻易的就被冠上 “大逆不道” 的罪名。在道德律令和世俗眼光的双重压迫下,顺从家长的意见,无疑会是比较省心省力的选择。

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文化

著有《无后为大》一书的关军说过,我国的婚姻制度,实质乃 “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代际供养体系”。

什么叫 “代际供养体系”?就是你得找个人替你养老。那个人是谁?当然要自己的亲生孩子了。

以家族为本位的孝文化,最重视血亲关系的维系与传承,所以在践行过程中,是要求必须结婚生小孩的。

咱们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下拆分,老在上,子在下。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父母用子女做枕垫,去填补年老时势将面临的深堑,而子女以个人主权的一部分作为让渡,去供养他们。

无论是解决养老问题也好,身边多个人作陪解闷交水电费也好,本质都是供养体系的一支。混得比较好的家长可能说,我不需要孩子替我养老,但也倾向于把家业交到子女手中,期盼他们发扬光大,或从事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吧。“子承老”,在这既有承担的意思,也取传承、继承之意。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却是两个家族的事。虽已是提倡自由恋爱的年代,对于不少中国家长来说,子女的婚恋生活依然是需要他们介入、把关、操纵的头等大事。

让我们来猜猜看,孩子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对未来的供养体系比较有利?

他们的看法可能是,男孩子,要找个贤惠的妻子,不用太漂亮太有能力,最重要是性格温顺。贤惠是什么?就是一个女人身怀百般武艺,却永远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儿媳妇是让他们放心的。

女孩子,要找个成熟稳重、收入稳定的男士,一定不能太帅,因为帅的男人都花心。最好看起来老实敦厚些,最重要的是,要有车有房,这样的女婿才是被肯定的。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们认为符合上述条件的女士和男士最有利于组建家庭。

所以,为什么家长从不关心你恋爱的过程,只关心婚姻的结果呢?因为在他们眼中,前戏都是无意义的。

他们只想你尽快定下来一个合适的对象,踏入婚姻的殿堂,过上稳定的生活。好去浇筑、灌溉、供养这一套婚姻体系,让它持续地传承下去。

缺乏上升渠道的女性更容易被催婚

大龄未婚女性是被催得最急的一批。

在中国家长看来,女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不结婚是没有出路的,就像一盆迟迟没有泼出去的水,再不泼都要凉了。那句古话说得好: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对中国女性来说,三十岁仿佛是道坎,在此之前是青春少艾,在此之后就是货架上打折的水果,再也卖不动了。

中国家长常用的一套理论是:“我不管你过得有多逍遥自在,也不管你事业多么成功,总之就得嫁个人!” 毫无逻辑却也毫无反驳的余地,于是便顺利将外界压力转移到女儿身上。

人类的矛盾性在他们身上完美体现。他们会因为女儿在中学谈得好好的恋爱感到羞耻,却为她二十五六没有对象自觉低人一等,如果到了二十八九还没结婚,恨不得她到大街上随便找一个雄性动物嫁了。

他们催婚时爱说:“你要多去试试啊,不试怎么会知道。”

如果你相信就傻了,不是真的给你机会自由恋爱,而是要你速战速决,去嫁一个他们觉得满意的对象。

如果你说自己是同性恋、无性恋,他们一定不会同意。

如果你说喜欢上一个穷小子,他们更是不会同意。阶级不对等这一条就会把他们统统的筛选下去。

最好的对象,是毫无魅力可言,但诚意像钱包一样鼓胀的男性。长得丑点,他们放心。瞧瞧现在国民老公是谁就知道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女性缺乏通畅的进阶渠道,只能仰赖男性,特别是丈夫来获得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如果说现在的女性地位已大有改观,至少在你父母那个年代,在他们单位里是没几个女性领导的。

当然,在我们看来,如今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女性就业依然趋于边缘化、底层化,得到的社会资源更少,受到的保障也相对较为薄弱。

说到底,婚姻不过是一场财色交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至今还有指导意义,因为婚嫁仍然是之于女性的修罗场。

在社会的长期灌输下,一部分女性,特别是享受了较多男权红利的那批女孩,欣然接受了通过嫁人改变命运的观点。这一结果自然催生了 “美女经济” 和“女利主义”的蓬勃兴起,君不见多少女孩削尖脑袋跻身富豪相亲会,不惜挤出事业线,带上处女鉴定书,只为了争取后半辈子的衣食无忧?反之,支付不起交易费用的那批男性,则开始指责女性的拜金和势利。

但这能怪谁?

不过,对大部分中产阶级来说,家长并没有奢望女儿去嫁一个亿万富豪,只要门当户对就行了。他们的紧迫感如此强烈,本质就是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相信:在婚恋市场中,女性年纪越大,就越贬值。只好催促你早早嫁了,好 “交易” 一个比较不错的老公。

中国式家庭的轮回链条

为什么中国家长会这样?

如果一个家庭健康和睦,夫妻相爱,家长必然祝福并带动孩子走向自由独立。然而,对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来说,家长似乎无意切断与子女之间隐形的脐带,更无法理解孩子对于他们插手婚恋的愤怒和反抗。归根结底,不过是家长从小受到的情感训练不足,自身人格尚未完善,夫妻间又没有充沛的情感交流,导致情感需求向子女逆向输出罢了。

中国家长常见病症,大致可归为这几类。

缺乏自我存在感 / 边界感

控制欲的本质,是没有自我。

“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感情训练,不是准备使其独立,而是使其永远地对自己依附。”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孙隆基这样解释 “妈宝” 是如何形成的。

原因无他,不过是父母害怕孩子一旦出走,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在心理上无所依傍罢了。如此看来,一味地去要求孩子 “听话” 和“孝顺”的父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巨婴”。

在中国家长中,中国式母亲更是典型的低自我人格。传统的贤妻良母终其一生为儿女而活,她们一旦怀孕产子,将甘愿牺牲所有,只为了让子女得到精心照料。

不能说这不好,但等到子女成年后,她们往往要求子女留在临近城市,从事稳定的工作,听从自己的意见。而这一切,是以偿还、报恩、反哺的形式出现的。换句话说,中国式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既是脐带也是锁链,搞不好将限制孩子的独立发展。

至于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对母亲的期望造成的。在母辈的适婚年龄,外界更多以生育孩子的温床、侍奉公婆和老公孩子的保姆角色来要求她们,如果将太多精力放在个人事业和兴趣的开展上,将被认为不适合当一个好母亲。

难怪中国母亲在我们心目中,恒常以磨灭了个性、为家庭奉献一生的模糊形象出现,因为那正是社会教育的结果。

实际上,自我的存在就意味着边界的存在。对于缺乏自我存在感的人,自然也很难有明确的自我疆界。

所以,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家长意识非常强烈,却没什么边界意识。如果你谈恋爱没有提前告知,或自作主张嫁娶一个他们不甚满意的人,他们一定想方设法干预一番——虽然你已经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了。如果你拒绝了他们为你张罗相亲、安排婚事的主张,他们同样会觉得你是不孝子女。

婚姻的貌合神离

不少中国式婚姻里的恩爱夫妻,看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实则是假性亲密关系。

在他们青春期时,基本对一切男女关系都采取回避闪躲的态度,故而失去了宝贵的爱情训练,使得感情磨合中的诸多问题在步入婚姻后才显山露水。

就像孙隆基说的,“这种倾向,常使一个人将青春期整阶段的抹煞掉,而结婚遂变成时辰到了自己不得不去履行的态度。”

因此,在他们对待 “合约式婚姻” 的态度上,往往形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压抑自我去履行义务,一种是全然弃家庭于不顾,去外面寻找新天地。而对于把婚姻当作职责肩负起来的那拨人,必然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怎么一点都不领情!”

不和睦夫妻很难给予孩子较好的婚恋指导,因为他们自身婚姻就已经是由一些错误观念所构筑的了。

一来,他们没体验过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对深刻、自由、互相回应的感情联结缺少亲身实践;二来,因为缺少夫妻之间应有的亲密感,只能以催促儿女结婚这样方式来进行情感互动,弥补自己的情感需求,故而形成一个恶性循婚。也就是说,夫妻的情感生活越不幸福,将越有可能导致孩子陷入病态婚恋的漩涡之中。

社会共同心理的推波助澜

有时候,家长逼婚并非单枪匹马行动,而是与 “催婚者联盟” 联合作战。

一个猜想,为什么逢年过节,大伙被催得最厉害?大概是只有这个时候,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爷三老舅这些持相似观点的人才会齐聚一堂,形成一个 “回音壁”,相同的意见便不断得到强化。你的家长身处其中,哪怕婚恋观与亲朋戚友不尽相同,也很难毅然决然地说:“不,我们家孩子想什么时候结婚就什么时候结婚,我不操心。”

同样的,如果你父母长期交往的人观念都比较开明,那么他们也更倾向于鼓励你自由把握婚恋的节奏;反之,他们将更倾向于敦促你按照他们的意愿结婚。一个集体中紧密联结的人总会互相影响,无论他们愿不愿意。

所以,你母亲去搓麻将或跳广场舞回来,很可能突然和你说:“隔壁家那谁的孩子都结婚了,你什么时候也能带个男 / 女朋友回来啊?” 这时你会知道,她是被他人影响的。由于同辈效应,你的父母将和他们交好的人三观越来越相近,劝婚的口吻也会越发相似。

助你反击逼婚的实用小锦囊

第一,告诉父母催婚是一项失败的投资。

所以,面对催婚有什么办法摆脱?首先,要用他们自己的逻辑击败他们。

有人面对催婚倾向于讲道理,譬如还没遇到有感觉的人啊,自己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啊,虽然都属于理性客观的理由,但不要指望家长能从你的层面理解你哦。

我们前面说过,中国式婚姻的本质是代际供养体系,什么 “感觉” 啊,“不婚”啊,隔着时代的鸿沟,这些坦诚的言论只会让父辈勃然大怒。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告诉他们草率结婚乃一项失败的投资。

没错,实际点,从利益的角度告诉他们催婚是站不住脚的。

如何措辞取决于你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示范一下,如果家长以 “女生不抓紧结婚就不吃香了” 为由逼婚,你可以回一句:“女生要把一生的青春、贞操、情感、时间都投入到婚姻里,如果不谨慎选择,随意敷衍地嫁给一个男人,投资失败就是一辈子的痛苦,再也没法回头了。”那么他们绝对哑口无言了。

对于男生来说,你可以这样回应:目前经济基础还不够扎实,希望父母出钱给我买房,否则没有姑娘愿意下嫁。如果你爸妈没有这么做,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催婚了。

第二,抱团取暖,不因父母施压而妥协。

既然逼婚者可以找到他们的组织,那么你也理所当然可以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一个 “反逼婚联盟”。

你们可以线上分享反逼婚的经验、心得和小故事,线下发起好玩的聚会和活动。更重要的是,孤军奋战的恶劣心情被冲淡了。

你不会因为被父母逼急了,没头没脑地栽进一段婚姻里,因而耽搁了自己后半生,或陷入一场闪婚闪离的闹剧之中。甚至你还可能在里面找到真正的挚爱。

所以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不要因为父母的无心之举而妥协,也不要为上个世纪的错误观念买单。

你的人生是你的,你的爱情也是你的。一个人有权利什么时候想恋爱就恋爱,什么时候想结婚就结婚,哪怕你最最敬重的父母施加压力给你,也不能为了顺应他们的要求而违背个人意愿,否则,你的一生将有可能在无尽的后悔中度过。

婚姻只有爱,是万万不能的,但婚姻一旦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全部意义。

知乎用户 红护​ 发表

跟求神拜佛一样,给未来增加点不确定数。

比如我一年到头没学习,临近考试,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或者奇迹,我铁定挂科了,于是我干什么?我给宿舍挂一张柯南,取 “挂科难” 之含义,同时求神拜佛,四处祈祷,找人说吉祥话,这是为什么?有用吗?我不知道,但是它要彻底没用,我就知道未来什么结果了,比起一个确切知道的坏结果,我宁愿得到一个未知的未来。

家长老师阻止早恋也是一样,早恋的群体,不能说全部,只能说大概率大部分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这一点,带过无数届学生的老师和见识过多年龄阶段的家长,在调查样本上比你们那些听说的甚至脑补的可靠的多。

你学习不好是不是因为早恋?不知道。

你不早恋后学习会不会变好?也不知道。

但那都不重要,比起看到的那么多可以预见的翻车结果,获得一个 “不知道” 的未来,更能令人接受一些,毕竟,没有消息有时候就是好消息。

不信你可以看看,只有老师家长(甚至现在只有家长)这种跟你有切身利益关系的人才会在乎你有没有早恋,至于路人,你生个三胎我们都只会给你热烈的掌声,表扬你对于国家政策的响应,至于你们以后踏上的是什么路?关我屁事。

还有,那些初中辍学出去打工的人,虽然跟学生年龄相仿,但包括他们的父母,可能都不会管他们是否恋爱,原因也很简单,在他们未来大概率已经固定可知的生命旅程中,能恋爱成家可以算上功德圆满的行为了,越早越容易,而且越好,毕竟女孩子大了就不好骗了。

知乎用户 盛京剑客 发表

中国社会十分压抑,家长和老师什么都可以不关注,只关注你听不听话。

你不听话,就是你有道理,也没有道理。

你听话,就是毫无道理,也有道理。

早恋这个词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既然存在恋,那就代表不早。

既然早,就不存在恋。

知乎用户 短指甲肖恩​ 发表

因为在中国这个社会里广大的父母和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普遍(不是所有)带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知

【教育和学习是彻底违逆人性的。】

这些人认为,所有的努力,学习和进步的本质都是一场交易。拿你的自由和天性去换一个至少在物质能力和社会阶级的意义上更美好的未来。

学习必然是痛苦的,努力必然是疲惫的,成功必然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个道理的最直观的体现。

最简单粗暴的逆向思维就是——如果孩子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是异常的欣喜,满足并且即时反馈的,那么这个孩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万里挑一的天才,要么是他在毁掉自己的前途,因为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幸福的体验。

所以,这些人很简单的通过这个逻辑筛选出那些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被完全剔除的事物——早恋,打球,游戏,交友,影音娱乐等等等等。

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早恋。

和上述其他事物不同,恋爱,对异性甚至同性产生性冲动,彼此的吸引和爱慕是一种刻印在生物体内的本能,就像吃饭喝水和呼吸一样。在某个时间开始,人总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而这种渴望和体验,是任何其他的快乐都不可能替代的。

那么,早恋就是首当其冲被打倒在【奋斗】路途上的祸首——一种无可回避的生物本能的冲动带来最直接的情绪满足,这与我们普遍认知的努力的原则是完全相悖的。

这个推论的过程没有逻辑问题,但是这个结论的基础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成功这条路并不是真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更好的情绪,适度的休息,积极的鼓励,张弛有度的计划,甚至是把兴趣作为老师,都可以是成功路上的助手和捷径。

成功需要努力,但成功不意味着吃苦,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违逆本能或许会在一时带来显著的效果,但这种伤害和挫折需要一生来偿还弥补。

就好像减肥一样,如果你无视你机体的正常的运转逻辑和需求,只为了尽快瘦下来选择断饮断食。哪怕你最后成功瘦下来,你的身体也会把你违逆生物本能的行为千百倍的报复给你。

以上。

知乎用户 老橡木疙瘩 发表

早恋最大程度的破坏了国人,先吃苦再享受的思维逻辑。

挑战了千百年来奋斗奋斗奋斗,堕落堕落堕落的既定路子。

所以你十年寒窗有多苦,一朝中举,娶多少小老婆也没人管你。

这种思想对我这种推崇古文化的人来说都是嗤之以鼻。

性为人之所欲。

不去推广避孕,只想着女孩子都做贞洁烈女,男孩子都做脓包胆小鬼。

才会让中国男人变成舔狗,女人出现一堆厌男症。

两性神秘,敌视,一接触就谈婚论嫁将讲利益交换,恶心。

在最纯情的时代,遇到同龄人,谈不了一段简单轻松的爱情,就是人生最大最大的缺憾。

恋爱本来就很简单。

正是因为这种躲躲闪闪,欲拒还迎,在集上一堆文人骚客去描写。

才变成苦涩的。

所以大家一提初恋就是苦涩的,悲惨的,一定会完蛋的。

这简直就邪门,卧槽。

知乎用户 cccc 发表

上海某重点初中 10 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的班主任可谓是为早恋愁得茶不思饭不想的,天天和语文老师抱怨,班里同学早恋她管不住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做,怕这些孩子走上歧途。(现在我仔细一想,根本就是杞人忧天,老师的行为属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那时我记得有两对很出名的鸳鸯被棒打,一对学霸情侣 小 W 和小 Z, 一对学渣但却是才子佳人的情侣 小 L 和小 K。 小 L 和小 K 成绩很差都是班里的吊车尾,但是他们俩不在乎,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女生渴望成为一个作家,男生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班主任无疑有些理科沙文主义,觉得这俩孩子以后会没出息,很烦恼如何才能提升他们的成绩。后来,班主任通过班里的一些线人,发现这俩在谈恋爱,于是她立刻大打出手,叫来了双方父母 7 个人一起在放学了以后的办公室开会。班主任向父母坦言,小 L 和小 K 成绩差,而他们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俩在谈恋爱。家长被忽悠得懵逼了,相信了班主任的话,然后当场 5 个大人要求男生小 L 当场作出承诺,再也不会去骚扰小 K (然而讽刺的是,这段感情的主动方其实一直是女生)

另外一对学霸情侣,小 W 和小 Z,一直盘踞着月考榜期末榜的前两名,而且男生长得很帅气,女生长得很漂亮属于班里的班花班草。由于我和男生小 W 都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导致我对班主任对于小 W 的态度特别清楚,基本上小 W 就是班主任的 “大宝”” 大儿子 “,而我是” 小宝 “” 小儿子 “。班主任作为一个” 老母亲“特别担心大儿子会不会因为早恋耽误了自己的前途。但可能这就是学霸的特权吧,班主任并没有召集双方家长搞批斗大会,而是一直在依靠线人默默关注着这俩位。(我不是线人)。初三的时候班主任的焦虑感达到了巅峰,她甚至找到了我,问我能不能去劝劝小 W,让他专心读书。我敷衍了事地答应了,但是我心里明白,小 W 和小 Z 不会因为谈恋爱而落下成绩,反而他们因为早恋一直在彼此互相监督着,朝更好的自己发展。

后来我们毕业了,小 W 和小 Z 分手了,而小 L 和小 K 还保持着稳定的异地恋直到大学。

现在我说下四人的现状吧,小 W 和小 Z 都是美帝藤校的硕士生,未来估计留美了,他们一直都是精英。女生小 K 放弃了成为一个作家,转而开了公司,开了一家教育公司,才 24 岁已经有了每年 40 万的收入,她可能是目前四个人里面最富有的一个,也是最先财务自由的一个。男生小 L,真的在不断地朝着编剧的梦想前进着,本科在上戏读的,研究生考的也是编剧方向的专业。

其实四个人没有一个有所谓走向歧途的,不是吗?本质上来说无论你是学渣还是学霸,适度地谈恋爱都只会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无论是梦想还是纸面的应试教育成绩。我认为教师很多痛恨早恋其实只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虽说我不讨厌我的班主任甚至还很喜欢她,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她确实只是把没能教好小 L 小 K 的原因归结在早恋上,而把自己的责任推干净了。我想这也是很多中国初高中教师的日常操作。

中国社会痛绝早恋的原因我认为不止于此,这是一种比较封建保守的思想,就像即便现在倘若有人看到街上有姑娘穿着暴露还是会荡妇羞辱一样.

" 欸,你俩早恋了”“这俩真是坏孩子”“估计他们将来会没出息吧”,根本对两个人完全没有一点了解,就急着 “诅咒” 俩孩子,仿佛就像俩孩子早恋吃他们家大米了一样。他们将早恋者视为“异端”,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不早恋。这种感觉就像,中世纪基督徒迫害日心说一样,你和我们不一样,你否定了我们的信仰,那么你就得被消灭。像我班主任那样的暗中监督已经算仁慈的了。

本质上来说,社会否定痛恨早恋种下的恶果,最终还是要自己承担。结婚率低,生育率低,最起码,顶起码有百分之 10 的原因要归结于他们身上。中国这么庞大的大龄单身群体,很多人不是不想谈恋爱而是根本不会谈,而大部分早恋者据我观察,则在谈恋爱上没有问题,因为早恋帮助他们在一个较早的时间接触到异性,了解异性的行为模式,学会和异性共情。

现在很多大学开设恋爱课,我真的噗嗤一声想笑,与其浪费师资资源在高等教育中补足孩子们欠缺的恋爱知识,不如当时就放开恋爱限制,让大家恋个痛快,学校只需要负责限制规范这个度就行了,普及性知识,防止性行为或者说防止怀孕。

毕竟谈恋爱这个东西,别人教始终不如自己亲自体验学得快。

知乎用户 雅谈居士​ 发表

社会那也没到那种程度,主要是部分家长。

因为部分家长需要一个发气的理由。

准备好,我要雅谈了。

这些家长恨自己孩子没出息,实际上这个出息不过是他们自己认为的,就把气撒在了看木普 Q 特(电脑),手机,以及早恋。

就拿早恋来说。

我们来看看,什么,tm 的叫早,恋。

恋爱还分早和晚的?那咋没有听过晚恋呢?

哦,合着恋爱还得等大一点,有爱也得憋着,你当是憋尿啊,说等五分钟就等五分钟。

那人家小孩子有爱意不表达,非得学你这种满脑壳要么就是钱要么就是利的才好?别人好不容易互相这个年纪有点纯真,你冲过去敲的稀巴烂,你觉得自己很浪漫?

不是说好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吗?

那咋孩子大了说不会和异性打交道你们怎么急了?找不到对象就一个个急得不得了。

不是啥都 tm 的要拿出来比吗?

等你老了,一个人的日子实在太孤单,就想找个老伴,你的孩子坚定的否认你的 “晚恋”,你这样是为老不尊,要为自己死后的名声着想,要为什么什么,我这样是为了你好。

皆大欢喜,多好。

其实小孩子谈恋爱,就得把他当大人的恋爱一样去帮助他,爱意,爱意啊!**人与人本就陌生,却在哪一瞬间就产出了世界上最美妙的感情,**这不是好事?是导致了社会不安,还是威胁了世界和平?哦学习成绩,对对对!反正就是成绩第一,爱情先丢一边,感情不感情,能有成绩数字好看吗?看看你们教出的这些功利的家伙,才是真正的给社会带来了动荡不安。

是啊,讲个鸡毛感情啊讲,钱,权利,永远都 tm 第一。

迟早会被自己人害,就等你虚弱的时候,难道,这样的孩子,真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钟瀚 发表

因为主流家长群体对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的无知、以及对家庭教育精力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对自家孩子的身心状态的缺乏掌握,进而导致了这一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存在 “一步慢步步慢” 的焦虑。

具体而言,这种焦虑表现为不接受孩子的成长出现任何程度的 “回调”(亦即任何原因导致的短暂低谷与倒退)。一旦“回调” 出现,家长就会因无法有效排查其真实原因而陷入慌乱。

这种情况下,家长们会试图将这种 “回调” 归因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切 “主流轨迹之外” 的事物(尽管他们自己对于 “主流轨迹” 的认识也充满了人云亦云与一知半解),然后不择手段地试图替孩子 “摒除” 这些事物,以期能够促使孩子回到 “主流轨迹” 上来。

而 “早恋” 只是类似 “主流轨迹之外” 的事物当中较为典型与普遍、以至于 “影响” 广泛的一种而已。

知乎用户 Rambo 发表

应该是应试教育之后,才开始不允许早恋,起码 80 年前中国还没有早恋这个说法。

基本上,只有中国大陆是不允许早恋的,甚至其他国家地区都没有早恋这个词。

其实现在中国大城市的学校,也基本不管早恋了,因为恋爱对分数的影响已经没有原生家庭大了。

知乎用户 春树 发表

会破坏工具人的培训流程,让驯化流程变得不可控。。。等毕业了社会会强迫你结婚的

知乎用户 幽哥​ 发表

对早恋已经算宽容的了,更不宽容的还有不相亲、晚婚、不婚、不生娃、没生娃、女孩不扶弟,等等。

知乎用户 卫则光 发表

是社会上的把孩子当做自己附属品的家长,深恶痛绝 “早恋”。在家长制的高压下,违背家长意愿的事情是被不允许的,所以才编造了“早恋” 的伪概念,不在家长允许的年龄恋爱,在他们看来就是“早恋”。

不让孩子 “早恋” 的,是他们觉得这样对孩子好,而不是孩子觉得这样好。至于一些人说的 “早恋” 的危害,明明是有一部分家长的原因,却要把责任推给“早恋”。

说 “早恋” 影响孩子生活,那这些家长不会多跟孩子沟通吗?如果孩子不愿意沟通,家长要想想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别拿孩子 “叛逆” 说事,那不是叛逆,那是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

怕 “早恋” 出“事情”,那这些家长不会给孩子做一些教育吗?有些家长出事前,什么也不教,出事后就打人,这已经是家庭暴力了。

认为 “早恋” 不会有结果,有这种观点的人想想自己的恋爱为什么没结果,这种人就是不 “早恋” 也不一定以后的恋爱就有结果吧。

有些家长让孩子学生时期不谈恋爱,刚进入社会没多久就让相亲。学生时期都不知道怎么恋爱,进了社会就懂了?

当然,有些家长在意的不是孩子能不能恋爱,而是在意孩子能不能结婚,能不能再有下一代。按照他们意思,就是过一个无爱婚姻,让下一代延续这样的悲剧。

也许,家长的婚姻也是他们父辈那场悲剧循环中的一环。

知乎用户 孔雨剑 发表

我有一段十年的早恋,2008 年 8 月 20 号在一起,那时候我初二,2018 年 8 月 20 号正式分手,那时候我已是在社会上磨炼的红尘世俗的打工仔。整整十年,如果说早恋对我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但给我更多的,是沉溺在这份青春懵懂的早恋中,那种青涩的喜欢,和稚嫩的付出所带来的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

影响学习吗?多少是有的,不管早恋与否,心里都是因为喜欢和想念,才会吸引你们在一起,这就导致我每天上课都在想他,经常用一些非主流的句子表达那个时候的伤感。“我的极度浪漫,会让你哭到微笑吗,,,”。但是对学习真的没有帮助吗?也是有的,我们也曾为了考试而互相鼓励,希望对方能变得更好。还记得我那时候刚上高中,从来没住过校的我身在异地,那种孤独感让我每一次和她通电话的时候都哭的一片狼藉,也是她每次给我鼓励,让我坚强,让我觉得未来可期。我们瞒着父母偷偷发短信,聊着对方在自己未来的样子,挂着 3G 的 QQ,为了等她一句下课的消息等到睡着,不停的点刷新,早恋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很慢。

这也正是因为在少年期需要情感的寄托,当感觉这个世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大人能理解自己的纯真的时候,那种薄荷味荷尔蒙所萌发的喜欢,是长辈那一代人所不能体会更是不能理解的,再加上恋爱本身在他们的年代就是难以启齿的害羞事情,自然而然也会反对早恋。

但遗憾的是,因为年少无知,在一起的有多纯粹,最终都会因为年少无知,而离别的有多痛苦。如今我的初恋已经嫁人,我也有了自己的女朋友。但是曾经给予彼此的那种纯真,早恋时给彼此的鼓励还有青涩,是我今生挥之不去的记忆,也觉得是人生中,最单纯的小美好。

话说回来,为什么社会这么深恶痛绝早恋?因为现在社会的灯红酒绿,容不得大人们去理解孩子们细腻的情感,却不知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自己始终,都是孩子。

知乎用户 小舜利 发表

没一个人答到点子上:中国家长,几乎都视孩子为私人物品,而不是一个个值得尊重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有人说早恋影响孩子前途,这其实只是表象。欧美人谈恋爱也很早,很多小孩初恋 12、13 岁,15、16 岁就破处,因为恋爱影响了学习,考不上好学校的人大有人在。但,为什么欧美社会没有视早恋如洪水猛兽?

说到底,早恋明明就是个人选择,一个孩子因为在十几岁的年纪谈恋爱,没有好好学习影响成绩,怀孕了,辍学了,这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孩子不懂事,父母难不成也不明事理?**其实都明白,但是人家欧美人依然选择放养小孩,最多是对孩子叮嘱不要乱来,解释清楚早恋的坏处,而不会像中国家长那么狂躁,不由分说地严厉禁止,坚决严打。

这种对待早恋截然不同的态度,恰恰反映出欧美人和中国人对亲子关系截然不同的理解。在中国家长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对于一个物品,处置的方式自然是全凭心情的好坏。**好看的有价值的物品,对应听话的读书好的将来可能有出息的孩子,父母会选择表扬奖励持续给好处;不好看的价值低的物品,对应不听话成绩不好将来可能没啥前途的孩子,父母自然而然也会去批评责骂甚至殴打。

举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几乎所有中国孩子,都是在所谓 “别人家的孩子” 的阴影下长大。没错,只要你在人生中曾经被父母拿去跟别人做比较,那么其实在父母眼里,你不过就是他们的私人物品罢了。这里的底层逻辑非常微妙:你,我的孩子,让我在其他父母其他孩子面前抬不起头,所以我很不高兴,而你作为我的物品,你必须让我高兴,这是你作为物品存在的意义,所以我批评你希望你提高自己,希望在未来你能让我在别人面前长脸。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自己的孩子赚到大钱了,当大官了,很多中国父母会非常高兴,到处炫耀自己的孩子有本事,这么多年真的没有白培养他。**说到底,这就是最典型的视孩子为私人财产的有力证据,只要孩子有钱有名有地位,自己就能在别人面前高人一等非常骄傲;但如果孩子没钱没名没地位,那自己就会在同事朋友面前抬不起头非常丢脸。至于孩子本人的想法、意愿、兴趣,大部分父母根本没那闲工夫关注,他们根本不在意孩子在学校在社会上是否过得快乐,过得有意义。他们在乎的,只是孩子作为物品给他们的反馈而已。

所以说,在婚恋问题上,中国家长一次又一次暴露出视孩子为工具人的心态:**坚决不允许孩子早恋!**即便孩子看起来很享受初恋,但小孩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嘛,尤其是我的孩子,要是早恋被人知道了,那说出去肯定很丢人啊,而且早恋还很容易影响学习成绩,将来考不上好学校没有好前途,那岂不是更丢人了,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无论如何,至少我的孩子,早恋 100% 必须严厉禁止。

然而到了孩子该结婚生孩子的年龄,比如 30 岁,中国家长的思维立刻变成了:结婚,孩子必须结婚了。小孩子怎么还不结婚呢?小孩子怎么可以不结婚呢?不结婚事小,养小孩事大。孩子不结婚,我怎么能抱孙子抱孙女呢?孩子不结婚,将来还能不能找到稍微靠谱点门当户对的对象?不行,孩子必须结婚,哪怕是相亲,也必须得给我尽快结了!小孩子就是幼稚,事业做得再好,没有家成何体统?今年恋爱,明年结婚,就这么定了。

最后再说一点:怎么样的父母,才算是真正尊重孩子,不把他们当成物品工具,而是一个完整的人去看待的。**最明显的,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从来不会对孩子有什么不容置疑必须做到的要求。**说得通俗点,高水平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讲道理,而不是直接摆出一副老子是家长不听也得听的态度;

举例就是,同样是反对你早恋,同样是让你好好读书,又或者是做任何一件他们想发表个人意见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父母,即便再不情愿,他们也会讲为什么建议你做这样的选择,做这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到底是什么,最终的选择权在你而不是在他们;

其次,视孩子为独立自然人的父母,会真正去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个人兴趣,人生追求,而不是一味以 “为你好” 的名义强加在孩子身上。

比如,他们不会强迫你去做很多你根本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会关注你在生活中情绪的起伏变化,他们会尊重你自己的人生选择而不是强加干涉。

希望我说得够到位,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尊重孩子人格而不是视孩子为物品的父母出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小舜利。

教育类精华回答:

[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464866/answer/1294511619)[为什么美国中小学生学的数学比我们简单,美国人却还能做出超级牛的东西?​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53633/answer/575578573)[如何摆脱中国内卷的局面?​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696749/answer/1499919568)[你认为最大的智商税是什么?​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18348/answer/1557119044)

留学类精华回答:

[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大学排名是怎样的?​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40985/answer/536602194)[有什么建议给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093861/answer/1221769435)[为什么美国名校的中国本科生普遍不愿意加入中国学生会(CSSA)?​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79041/answer/524512474)[有什么事是你去了美国才知道的?​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747301/answer/1388586645)

情感干货:

[有哪些人性的黑暗面,尤其是男女关系的黑暗面?​www.zhihu.com​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55410/answer/1075198500)[为什么有妻子会反对丈夫做亲子鉴定?​www.zhihu.com​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598221/answer/1318104863)[有辆豪车会更容易撩到妹子吗?​www.zhihu.com​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725777/answer/1225863951)[为什么一些高冷漂亮的女生被痞痞的「社会人」追到了?​www.zhihu.com​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899000/answer/1227928616)

知乎用户 丢掉 发表

家长反对早恋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不过就是影响学习,怕孩子早吃 “禁果”,影响身心健康。
在家长看来,早恋是绝对影响学习的。既然早恋了,成绩就会下滑,心思早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而成绩一旦下滑,就很难再赶上来,升学也就困难。考不上好的初中,就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整个人生就完蛋了。这就是父母反对早恋的逻辑,影响着一个人整个人生的成败。还有,既然是早恋它就是不成熟的,不合时宜的。处理不当,会闯破禁区,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但其实早恋并没有那么可怕,家长一味地反对,只会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
早恋” 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恋爱现象。
进入青春期后,出现异性爱慕倾向的青少年,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双方交往频繁,相互倾心,导致恋爱的发生。
随着当今孩子青春期的提前和社会现象的日趋繁荣,中学生恋爱已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公开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评论随之出现,为此,许多家庭、学校采取许许多多的办法来解决,甚至是杜绝这种现象。
实际上,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一些家长和老师由于过于敏感和紧张,从而杜绝异性之间的交往,这一种行为其实是错误的。
可是,这只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为什么即使在没有杜绝异性交往也会出现早恋现象?
我们从其它资料的统计发现:初恋的高峰年龄段在 13—16 岁,平均年龄为 14.20 岁。早恋的学生一部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因工作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异性,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和追求;另一部分是学习成绩较差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学习不好心理压力大,容易移情于两性交往;家庭不健全的缺乏父亲或母爱,感情饥渴,易寻求同龄人的关怀。
另外,我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一些人早恋的特点:

一、好奇型。随着未成年人渐渐发育成熟,异性之间开始产生一种神秘、好奇的感觉,相互关注、吸引成为男女同学的本能反应。

二、攀比型。一些争强好胜的同学本来没有早恋的念头,但由于受到身边同学出双入对的刺激,感到没有异性相伴就没面子。

三、模仿型。如今一些广告、音像和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少男少女亲热相伴的画面,使一些未成年人深受诱惑,在朦胧中有意模仿。

四、寻求心灵安慰型。有的同学因父母离异,或因学习不好,心中空虚,希望向类似背景的异性互相倾诉,寻求慰藉。

究其原因主要有:

1、从身体和心理上看,促使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 “早恋”,主要是他(她)们身体发育加快,性成熟的时间提前,性意识开始萌芽并躁动,有过早有性爱体验的强烈要求;由于青春期的来临,在心理上渴望独立自主,一旦摆脱家庭的束缚,则会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跃跃欲试。2、从学校和社会上看,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使男女同学接触机会增多,而在交往过程中,不免互相爱慕,引起早恋;同时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丰富性、信息量的增大,特别是网络、影视剧的宣扬,使同学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描写恋爱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诱惑力和感染力很大,引起他们的联想和模仿的愿望。

3、从教育的方式上看,理想道德教育特别是爱情教育的缺乏,造成不少同学不求上进,道德观念薄弱和恋爱问题上的无知。很多同学把异性之间的好感、友谊当作爱情来对待,加上家长和老师在男女同学交往上设置种种限制,对突破限制的同学横加指责,反而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好奇,找机会尝试恋爱的滋味。

4、其它原因: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

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可见,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爱情的基础,观念、信念、情操是否一致是决定爱情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

中学生思想未定型,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海的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航路,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

知乎用户 米桃 发表

是啊,就很奇怪。

上学不让早恋,一毕业马上催婚,不结骂你有病,离了骂你瞎了眼。

知乎用户 太宗成祖皆木隶 发表

说一点不一样的看法,有的时候不让早恋确实是为你好。

总有人拿黄磊王菲那些话说,我不否认是对的,可是对有什么用?

我同样不否认,确实有人因为恋爱反而促进学习。

可是呢,还是那句话,有什么用?

拿王菲和黄磊的例子说话的人,我请他真正到乡镇初中看看,到那种特别差的中学看看。

那里谈恋爱、打游戏、逃课都不是新鲜事儿,你不做这些就是异类。

我说的这些不是编故事,他们的父母大多数也是普通务工者,他们出社会后能比黄磊的孩子多更多出路吗?

黄磊能这么说,因为他有钱有资源,他女儿无论怎么样都能混的好,他能这么说。

可黄磊的女儿能代表大多数吗?

大多数的孩子就是家里不愁吃穿,但是也绝对错不起的那种。

而且他们不是那种谈恋爱能把学习还弄好的。

我再讲一个真实的例子。

和我从高中到现在的兄弟,他父亲是正厅级,我们那个城市的 CW,叔叔是军级干部,他自己则是留学回国。

他现在的女朋友父母就是务工人员,她财经硕士毕业后在工作中和他认识。她在高中的时候,有男生给她写的纸条,她全扔了,给她发短信的,她全部都拉黑。

我同学他爸再开明,也最多只能做到不介意亲家是务工人员,绝对做不到不介意女孩自己的条件。

试想一下,我同学的对象,如果她在高中的时候答应了其中一个男同学,她会收获一些人眼中的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感情,但是大概率也和我同学没什么关系了。别说这样多功利,实话本来就不好听。嫁给普通人的儿子和嫁给一个厅级干部的儿子,至少区别还是肉眼可见的。面对社会的一地鸡毛,你那些纯真的回忆和最美好的体验,可是一点用都没得。

知乎用户 韦皮皮 发表

不扯废话,你有个 15-18 岁的女儿(初三到高三左右的年龄),你愿意她和同龄男生 “谈恋爱” 吗?

拉拉小手,亲亲嘴儿,然后呢?别跟我说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哦。十几岁的男生跟十几岁的女生谈恋爱,有机会两人单独在一起,你跟我说男孩子一心想 “共同学习”?

知乎用户 慢叔叔​ 发表

支持早恋的朋友,真的太看得起现在的学生了。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既然人口众多,就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也就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

有的知乎的朋友,从小到大,生存环境,学习环境,都很好,他们很难理解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的学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早恋的区分,大概就按年龄区分,比如十八岁之前。

每一个市的好初中,好高中,就那么一两个。

剩下的都是普通初高中,和不太好的初高中。

这些学生,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的差劲程度,你是很难想象的。

我初三的时候,2003 年,同学半夜翻墙出去,打车十五公里,跑到网吧去包夜,天亮再回来。

我高中的时候,2006 年,住宿,同学为了上网,从宿舍二楼直接跳下去,翻墙出去上网。

而且我还在相对中等偏上的学校上学。

你可以自己想象一下,如果这些男女学生恋爱,会成一个什么状态。

更何况,本来,为了恋爱打架的事儿,从来都不少发生。

所谓的,两个人相互比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提高,一起考好学校,这些有没有?

有。

但并不适合普通学生。

如果不加以严厉控制,别说升学率了,跳楼的学生都得比现在多。

凡事不要太理想化了。

另外,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男学生脑子里,可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爱情存在,大家都明白。

没有办法的事情。

慢叔叔

于 2021 年 7 月 14 日 03:27:19

愿所有人都平安

知乎用户 繁华沉寂 发表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不怎么处理早恋问题的,校长和老师对早恋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早恋不能影响学习,若你因为早恋而成绩下降就会被请家长。我觉得这种做法非常正确,应该算价值观最正的一所学校了——既考虑学生的情感也关注学生的前途。

直到有一天。

某天,我们学校高中部的学姐和一个学长恋爱了。高中时期,正是父母和孩子关系最差的时候,那个学姐,面对一个来自男同学每天带早饭等行为的真诚问候,对那个学长产生了巨大的好感。那个学长一直很欣赏学姐的外表,所以一直不懈的追求她,想办法看似不刻意的讨好她。

在他俩陷入爱河之后,俩人的成绩一落千丈:女生的聊天量本身就大,学长耗费了大量时间在与学姐的日常聊天中;而学姐随着对学长的逐渐在乎变得越来越关注学长的行为,学长与别的女生说句话学姐都会生气很久。

随着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班主任看不下去了,找了家长硬生生的拆散了他们。他们因此十分痛恨他们的班主任,但是也无可奈何。

在他们毕业许多年之后,这个学长拿着礼物回来看望班主任。

那天他与班主任聊了很久,他说特别感激班主任当年能拆散他们。这个学长说,因为刚开始跟这个学姐谈觉得特别有意思,但是谈的时间久了发现这个女生其实没有什么特别,身上除了外表没有什么吸引自己的地方。而且和她聊天是没有时间上限的,谈恋爱后自己再没有时间去干别的事。自从被班主任拆散后,这个学长高三一年成绩进步了 60 多分,考上了自己的理想大学。上了大学以后,他发现身边有许多女生不但有美丽的外表,也有着动人的灵魂。他现在的女朋友正是这样,不会单纯的与他浪费时间大聊特聊,不会每天把自己的不愉快全部发泄在他身上,而是会与他一起去图书馆,会静下来倾听他的心声。当然这个女生也不是很好追,学长靠着给她讲高数题才把她追到手。学长说正是因为高三能够静心学习,才能使他遇到更优秀的人,也才能让他追到更优秀的人。

学长从学姐的朋友圈得知,那个学姐,现在也有了一位优秀的男朋友。

最后,学长跟班主任感叹:“年少的无知使人们总以为遇到的人就是对的,原来我们不过是在用青春喂养别人未来的恋人。”

他的班主任听后感触颇深,在年级大会上讲了这件事,他说:“年轻人总会被欲望束缚住,你们没有经历社会的风雨,看不透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才发现年轻时谈了几场恋爱对人生来说根本无足轻重,是否有实力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你觉得恋爱是美好的,是因为你不用对你喜欢的人负责。等你需要负责的那一天,你对爱情的诸多幻想就都会被打破。如果过早享受了爱情的欢娱,而没有体验过一个人独自承受人生的孤独与痛苦,未来你如何撑起你恋人的人生?而且最重要的是——就说说我这个学生——如果你没有过硬的实力资本,你连见到更优秀的人的资格都没有,更何谈给他幸福?”

听完后,我感触也很深,今天把这个故事分享给题主,我想说:

社会不痛恨早恋,社会痛恨的是未来的你因为早恋而后悔。

—————————分割线—————————

评论区的主要问题:

1. 不让早恋就是抑制人的本性吗?

答:不是。控制的人的欲望不叫抑制本性。从进化论来看,我们的祖先因为暴力色情自私贪婪才从残酷的自然选择中存活下来。所以我们的基因天生便是暴力色情自私贪婪的。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能家里和谐共处的文明社会?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压制了他们的暴力色情自私贪婪基因。那些压制失败的都进了监狱。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在控制他们的天性,我们才能活的和谐幸福。所以控制欲望不等于压制天性,应该说是消除天性。区别是什么呢——压制终会爆发,消除带来进化。不早恋是为了消除天性而不是压制天性。

2. 不让早恋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吗?

答:不会。人们的幸福指数受经济等社会制度的影响。人年幼时大多追求个人享乐,许多人谈恋爱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能快乐,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是缺少理性的,早恋带来的享乐对他们多害少利。如果他们因为早恋影响力变强的机会那么他们以后才会真正的不幸福。

我们看看西方,他们不但允许早恋,还允许早性行为,但是他们过的幸福吗?还不是社会冲突不断。出轨率也不比中国低。我就想问问那些支持早恋的为啥西方出轨率那么高?因为早恋根本不会让人变理性,更不是决定人类幸福度的因素。

知乎用户 喵大人​ 发表

也就最近 70 年吧,香港台湾也没这样啊

知乎用户 奶酪君 Combat 发表

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婚前性行为是可耻的,不以结婚为目的的两性交往是可耻的。早恋离离婚很远,离性行为很近,所以就是一个道德评价的最低点。

知乎用户 Makrembolitissa​ 发表

我觉得传统文化不太能够解释早恋现象,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是伴随着现代化而诞生。。

英语的 puppy love 同理:

所以高赞

@高林

说的很对阿,哪有什么早恋,明明连 “恋” 都没有: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 “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起码。。在当今社会生产下是没有的,至于解决方案,自然就是新的生产方式了:

这样,我们现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行将消灭以后的两性关系的秩序所能推想的,主要是否定性质的,大都限于将要消失的东西,但是,取而代之的将是什么呢? 这要在新的一代成长起来的时候才能确定:这一代男子一生中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力手段去买得妇女的献身;而这一代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 再出于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 这样的人们一经出现, 对于今日人们认为他 们应该做的一切, 他们都将不去理会, 他们自己将做出他们自己的 实践, 并且造成他们的与此相适应的关于个人实践的社会舆论——如此而已。

所以我很赞同大生产这个角度。。

知乎用户 禁与千寻 发表

因为文化的原因,我们对性是非常抵触,抗拒,却有喜爱向往。

一边是不让小孩子知道什么是性,对性闭口不谈,一边是各种黄色笑话满天飞。

而这一点导致我们不会教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结果就是,早恋带来的怀孕堕胎。

再者我们对学习太多注重导致孩子们抗拒学习,于是早恋容易影响学习,甚至导致孩子辍学。

更重要的是,一般坏孩子更容易让女孩子喜欢,且祸害女孩子。

然后父母老师见多了那些不幸,也就深恶痛绝了。

知乎用户 云烟台纂 发表

在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十六七岁谈恋爱生孩子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么早恋爱生子,确实会对学习乃至人生产生不良影响。

可是禁止谈恋爱,又违背了人类的生理习惯,会很难受。

我觉得这是人类进化跟不上文明发展的一种体现。

知乎用户 路上飞的猴子​ 发表

反对?我看只有城市里反对吧,来南方地区的农村看看,一大堆初中读完就结婚生子的,去那些县立妇科医院看看,有多少十七八岁的甚至十五六岁的在做人流,全国每年光堕胎数就有几百万,排除一下医学原因确实没法生的,想想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哪个年龄段的,只要是成年人,还不至于不知道戴套吃药,或者买不起套子和药吧?

某些知乎用户建议拓宽一下眼界,别把你那些城市里,特别是占比不过百分之几的重点学校重点班的风气套到全国,要知道目前县以及县级一下的区域才是中国大部分人口(超过七成)的聚集点,每年光中考就淘汰一半人,这些在知乎用户眼里估计都不算人的家庭这么说吧,十有八九都不反对早恋,反而自从二三十年前随着工业化,传统的封建思想开始解体以后十分鼓励早恋,为啥,早点完事早点抱孙子,可不就是这帮繁殖癌(知乎用户对其专用称呼)们最核心的想法吗,不信?记得快手上之前被封了的未成年妈妈,还有屡屡爆出的南方某某地区农村十五六岁结婚新闻吗(比如之前的公交车家暴事件),这就是这些人普遍的婚恋观

知乎用户 曹舟力​ 发表

[

早恋的历史视角与功能

曹舟力

的视频

 · 1887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99302298502230016)

应邀!

中国社会对早恋深恶痛绝是因为社会文化,压抑后的反弹。

鲁迅:“一看见短袖衫,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而已集 · 小杂感》

实际情况好像也有很多人看到了也不至于有这类反应。而且,前青春期的男孩看到生殖器的反应是去比大小和好奇怎么回事。

“对于大卫,稍微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稍微学过点美术的人都在书本上见过,大家都知道那是人体美,不是大街上疯狂的裸奔男,跟色情与下流无关。”

在大街上遇到暴露癖不是第一个反应的这个人有病,要不要找警察送去治疗?

我国的婚恋制度是随着大环境历史有所变化的。以前的人有欲望的时候就差不多张罗着结婚,比如 16,18 岁。

中国澳门:男女均为 16 岁,但是澳门居民年满 16 岁以上但未满 18 岁的未成年人须经父母双方或监护人同意,又或经法院的许可方可结婚。

阿富汗:男 18 岁,女 16 岁。

亚美尼亚:男 18 岁,女 17 岁。

阿塞拜疆:男 18 岁,女 17 岁。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分别为 17 和 16 岁。

孟加拉国:男 21 岁,女 18 岁 (阴历)。

文莱:没有规定最低结婚年龄。

格鲁吉亚:18 岁,父母同意下可以 16 岁。

印度:男 21 岁,女 18 岁。穆斯林可 15 岁结婚。

印尼:男 19 岁,女 16 岁,父母同意下可降低。

伊朗:男 15 岁,女 13 岁。

伊拉克:男女均为 18 岁,如果合适、身体良好且监护人同意或司法许可下可 15 岁。

以色列:男 18 岁,女 17 岁。

日本:20 岁,父母同意下可以男 18 岁,女 16 岁。

约旦:男 16 岁,女 15 岁 (阴历);18 岁以下女性与比她大 20 岁或以上的男子结婚需法庭许可。

哈萨克斯坦:男女均为 18 岁,特殊情况父母同意下可以 16 岁。

韩国:父母同意下 18 岁。未满 20 岁者,要申请结婚时必须有父母的同意。女子在离婚 6 个月内不能申请再婚,但有医生的妊娠诊断证明可作例外处理。

科威特:男 17 岁,女 15 岁。

泰国:男女均为 17 岁。

菲律宾:男 16 岁,女 14 岁。

越南:男 20 岁,女 18 岁。

蒙古:男女均为 18 岁。

新加坡:男女均为 18 岁。

巴基斯坦:男 18 岁,女 16 岁。

俄罗斯:男女均为 14 岁。

[史上最全!世界各国法定结婚年龄!​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tardis/landing/m/360/art/105853317)

换句话说,我们国人担心早恋的年龄,在有些国家和中国过去历史上是已经结婚好生孩子都年龄。

心理上和文化上,我们更倾向礼教,文饰,所以中国历史文化中,4万至1万8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斯的艺术遗存,给人类留下了最早的裸体像。

距今 6000 年的上古陶器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出土自青海的上古文物 “裸体双性浮雕彩陶壶”。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件古代陶器文物是一件“裸体双性” 文物。

[大卫 - 360 百科​m.baike.so.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baike.so.com/doc/5384424-7327504.html)

西方最出名的之一能算《大卫》雕像是一个赤身裸体、身材高大、肌肉健壮、发育很好的青年男性。他的站立姿态十分自然、优美: 两腿自然张开,右手下垂自然放松,头部转向左侧,生殖器自然下垂。大卫的面孔看起来格外英俊,眼晴大而有神,鼻部很高,棱角突出,看起来很有立体感。欧罗巴人种男性普遍身材高大,毛发很多,这个雕塑作品中的男性头发浓密卷曲,阴部的毛也较多。

《大卫》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 “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当时时代生动的人格化,其 “对立式” 姿势象征着人体完美的和谐。

咨询了列奥纳多 · 达 · 芬奇和其他人,但是最终却是只有 26 岁的米开朗基罗使他们相信他应得到委托。1501 年 8 月 16 日,米开朗基罗签订了官方协议来从事这份有挑战性的新任务。在同年的 9 月 13 号,星期一的早上,他开始雕刻这个雕像,一个月之后,他被授予这个合约。1504 年 1 月 25 日,当雕像接近完工。

1504 年 6 月,大卫被放置在靠近领主宫入口的地方,取代了多纳泰罗雕刻的朱迪丝和赫罗福尼斯青铜雕像,他们表现出一种类似的英勇抵抗的主题。

早期大卫像的裸露曾引起争议,被强行穿上 28 片铜制无花果树叶来遮羞。1527 年佛罗伦萨暴动中被敲断左前臂,也曾经遭受雷击。

人体本身之美。而是要穿着衣服,铠甲等,当然,不同的服饰铠甲等本来就是地位区分。

[早恋 - 360 百科​m.baike.so.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baike.so.com/doc/5340864-5576307.html)

早恋,指的是青春期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 早恋 " 一词只在中国内地被广泛使用

早恋一般指未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经过二十年在中国的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多。

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 (单相思)。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也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

中文名 早恋

外文名 puppy love/calf love

年龄 18 岁以下

又名 青春期恋爱

对象 青少年

特点 朦胧性、矛盾性、变异性、差异性

类型 爱慕型、好奇型、模仿型、逆反型

早恋是对一个人喜欢的意识觉醒。

早恋大概就是当比如我沉迷看漫画时候,我同学已经喜欢一个异性并且据说连和对方孩子的名字都在幻想了。

我恋感觉和生活状态。有的人更恋一个人真实活人,生活互动,即使缺乏真实生活互动,恋幻想想要的和发展。

早恋并不是一个正式和专业的词语,只在中国内地被广泛使用。实际上也并没有正式的标准来界定是否早恋。将青少年由于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造成的对异性的爱慕归为 “早恋”,显然不科学。

一般认为青少年恋爱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明显突出,但一般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亦有人认为早恋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习,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

严格来说早恋是早练。

一个情窦初开的青少年对异性 / 别人的思慕。

在科学界,青少年由于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造成的对异性的爱慕则被归为的广义 “早恋” 一说,是违背科学的。

一些新兴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学生认为 “早恋” 一词并不科学。因为少年在青春期加速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后,逐渐性成熟,生理和心理都有成人化趋势。所以对异性产生好感或是发生恋爱行为是青春期的普遍情况,是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必然,不应该用 “早恋” 这样带有主观感情的词汇来描述。

在中国,经过二十年的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单相思)。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恋爱。

在中国文化、社会上的普通观点是,早恋对青少年的前途和出息可以有坏处。很重要一种原因是教育制度的极大竞争性和社会的极度功利化。报纸和别的媒体也报导早恋这现象对学生的危险与家长的担心。这种现象也从一定侧面反映出成人社会对于主流话语权的垄断。

而把握好分寸、不轻易越界,这对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还是较高要求,不容易做到。基于很多人认为早恋发生不能避免,而适当的自控及外界对早恋的青少年做出适当的疏导和帮助却是应该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由于早恋的主体生理的不成熟,较之青少年不易产生性冲动,使得早恋行为给人感觉更纯洁更神圣更美好,往往也更值得回忆。这样说来,早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值得提倡,至少不要阻碍她的发生。但是必须是在不对主体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所以对于存在早恋倾向的青少年提出以下忠告:1、必须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尽量不使使早恋行为影响到正常的学业。3、不能让早恋行为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伤害。

其实人一生当中,最纯真的感情就在这段时期,那时候一起,望蓝天白云,读月亮星星,看树叶从枝头悄悄滑落,看小鸟在空中欢快追逐…….

那时候的浪漫幸福是短暂的。也正因为它短暂,才有后来那铭刻于心的回忆,那甜甜的、幸福的、值得珍惜一辈子的回忆,越是短暂,就越值得珍惜。

预防早恋现象的发生仍然是开展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积极倡导孩子们同异性伙伴之间的健康交往。有很多事例以及调查结果表明,广泛的、有距离的同异性伙伴的交往有助于满足他们对于异性的专注与好奇,能够减少 “早恋” 的倾向。

早恋的危害甚大,中小学生一旦陷入,则会把精力和时间转移到男女恋情上来,又由于少年男女在心理上、思想上尚未成熟,因而难以把持自己,不能自拔。对待孩子这方面的问题,首先不能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把一般的同学、朋友关系误认为是早恋,而要细致观察、分析,确定孩子是否真的是在早恋。

青春期恋爱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然而,在中国,思想传统的长辈们与应试教育界一般认为青春期恋爱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应试能力和学业成绩等,或者是认为早恋常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早恋能够终身厮守的。但是,亦有教育学家和青少年家长认为早恋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探索和学习,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

足够好的早恋是帮助一个人正常觉醒和发展健康的恋爱和两性关系。

降低病理型

在当代社会,营养条件优越,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和食物中含有的性激素的作用或各种特殊生理疾病、家庭遗传等因素,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早熟,甚至是性变态心理。这是诱发青少年早恋的主要客观因素。

上述的各种类型也常见于成年人的恋爱之上,尤其是第一次谈恋爱,当然也有没有经历过早恋的人。而且,因为成年人的力量较大且有较多的知识,所以产生的相同后果有些性质比早恋的孩子更为恶劣。

感情上起伏最大的初恋最好发生在初中或者高中一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恢复能力强,影响相对少些,孩子还经历了这个年龄段应该经历的东西,品尝了少男少女清纯爱恋的滋味。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作者张靖榆说:

  人生不仅是读书考大学,情感生活也很重要。品尝过真正爱情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在孩子恋爱的问题上,父母要给予正确引导,强行禁止压抑会给孩子心中造成硬伤,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婚恋择偶。何况即使家长不同意,孩子真爱上了,管也管不住,他们照样还是会恋爱,只不过转入地下背着家长进行。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要费尽心机躲着老师和父母,耗费了大量的脑力去搞地下工作。

  孩子上大学前谈恋爱的最大好处是,父母可以在旁边保驾护航,孩子受伤了犯错了,爸妈可以给予援手。

年龄越小,感情越纯洁美好。那么小,其实不懂什么情啊爱的,只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欢,这其实才是最浪漫最纯真的情感。年龄大了,就会加入很多利益上的算计,想纯洁都难。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去体验纯洁的美好的感情。没有经历过,会是一辈子的缺憾。

  另一方面,找对象也是需要能力和技巧的,这些东西纸上谈兵没有用,需要不断实践。早恋是为了让孩子练兵,并不是为了婚姻。孩子在感情上的实践是有时间限制的。越早开始,机会越多越容易;越晚开始,机会越少越难。

  在幸福指数里,尤其对女孩子而言,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也许比事业成功更重要,找对象的能力也许比学习能力更重要。女孩们早恋多练,提高交际能力,可能比上名校要重要得多。一个女孩最好能练到想要的男人有办法追到,不想要的可以从容摆脱,这样人情练达的女孩在婚姻和事业上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陈一筠:“早恋” 还是 “早练”​m.xzbu.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xzbu.com/9/view-11638181.htm)

学习方面的缺憾有的是弥补机会,学习知识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有些知识可能要等专业岗位确定之后重新学习。然而,人生却是单行道,青春只有一段,“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所以说,家长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帮孩子解读青春的密码,为孩子以后的个人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将来是否能够顺利地恋爱择偶,缔结美满婚姻,享有幸福家庭。

少男少女需要通过男女接触释放性压力。比如,跳集体舞要手拉手;跳交谊舞,男孩要轻揽女孩的腰,女孩要将手搭在男孩的肩上…… 这些身体接触是一种光明正大的释放性压力的方法。“公开放电,比较安全;私下放电,十分危险;集体放电,很是安全;个体放电,难免危险。”

父母应当帮助孩子把青春期的磁场指向尽快转移到同龄异性身上,这个过程叫作 “第二次断乳”。

孩子没有谈婚论嫁的目的,可以坦然从容地走进异性世界,去发现同辈异性与长辈异性的差别,体察哪类异性与自己比较投缘。这种交往其实是为孩子将来的恋爱、择偶进行早期训练。

知乎用户 Russian EBSG 发表

主要是这二十年,鸡娃的 “伪中产” 霸占了电子舆论与现实是脱节的,真实情况是,我国这方面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啥区别,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基本上到了孩子十六七岁就会问有没有对象了,如果还是雏的话,家人、亲戚和邻居就会忧心忡忡的担心孩子有问题了。

我国的青少年生育率(简称 ABL,为每 1000 名 15~19 岁女子所生育的孩子数量)为千分之 7.8,与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马赛诸塞州一致。

那些说 “未来也许会因为开化而放开早恋” 也是带节奏的。

对比一下,1965 年,我国的 ABL 为千分之 61,1987 年时也有千分之 23,现在不过是三十四年前的三分之一以及五十六年前的八分之一而已。

知乎用户 梅囿仁 发表

外国社会五岁生小孩,中国五十之前谈恋爱一律石刑打死。满意了吧?

逛知乎真能发现不一样的中国,初中认识的男生到高中毕业恋爱经验律 50% 以上,放差点的学校谈的比这还奔放。每一届中学生的校园传说几乎必然有某某学校学生 xxoo 的内容。就这叫对早恋深恶痛绝?能不能问一问早恋直接相关群体的看法?

以考分为唯一标准的老师家长不喜欢=中国社会对早恋深恶痛绝,合着您比 “中国式家长” 还激进,直接不把年轻人当人看、排除在社会之外了。有无在道德观念上对早恋的厌憎情绪?有,但显然一代比一代放的开。禁止中学恋爱,更多是一种目的理性的做法,为的是增加学生在中高考的产出,若论性质,同 “车间流水线不要打情骂俏”“实验操作台上不要打情骂俏” 更加接近,道德在其中充其量只有工具和挡箭牌的作用。

当然也可能有人现身说法,表示自己就曾因 “不早恋” 而被心上人拒了。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恋爱目标在初二以学业压力太大为由拒了,然后到了学业压力更大的初三又谈了一个更帅的。中学生又不是先天智力残缺,从小看着哥哥姐姐露着大白腿大白肘子搂搂抱抱的在街上晃来晃去,这没吃过猪肉也该见过猪跑了。反对早恋?三从四德?谁 jb 信啊?放心,缘分不到,就算不早恋人家也会因为讨厌进门先迈左脚的人而拒绝的。别的不说,唯有在这个问题上,我还真支持东亚反思家先从自己开始找原因。

知乎用户 缘盾情感学苑 发表

正是因为大人们都经历过,所以才反对孩子早恋,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说实话,十几岁的中学生哪懂什么叫责任,什么叫爱,都是光凭一时喜好和荷尔蒙的推动就随便开始一段感情,等到伤痕累累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根本不懂爱。

作为经历过那段懵懂年代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学生的早恋九成以上都没有结果,这已经是很保守的估计了,比如我当年中学班上那几对,就没有一对是能坚持几年的,基本一上大学就分手,好的就异地恋,但年轻人怎么可能熬得住孤单寂寞的异地恋,最后都是劈腿分手的。

再说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女生早恋的,十有八九全是遇渣,你想想,中学时代的学习压力多大啊,普通学生哪有多余的精力谈恋爱,反正我当年是做梦也在背书,学霸更是被老师和家长看得死死的,唯独那些放弃学业的人才有精力整天风花雪月。

也就是说,女生如果中学早恋,基本上只能跟那些不好好读书,一天到晚到处瞎玩的坏学生谈恋爱,有多少人会跟好学生谈恋爱的,约会一起去图片馆,一起读书,一起跑步,最后共同进步吗?你觉得这会是浪漫小说的题材?

我们整天强调,什么年纪就要做好那段时间该做的事,读书的时代最关键的就是读书,尤其中学阶段,高考那是人生的大考,普通人一辈子就只能有一次机会,你总不会想着 20 岁或者 30 岁才去参加高考吧。

相比起来,爱情这玩意,50 岁都能谈,又何必急于这一时。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高考的好坏,可能注定了你未来的伴侣是什么样的人,相比起中学生的不靠谱,我身边很多大学时期的情侣都是终生的伴侣,你跟一流学府的人谈恋爱,还是跟不入流学院的人谈恋爱,差距有多大,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我再强调一句,人生如棋,一步错,步步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抱歉,我对早恋这个伪概念的存在才是深恶痛绝

中国是唯一有早恋这种伪概念的国家,早恋这种不讲科学性的违概念只让我感觉到就像封建时代存在的一系列落后陈规旧俗一样恶心。

到了可以恋爱的年龄,谈恋爱是理所当然的事,目前主流态度无疑是因为性教育缺乏的原因,害怕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至于影响学习啊基本没有依据,游戏也一样影响学习啊。在目前想要改变主流观念,以及早恋概念消失只能是等性教育全面推广之后。

知乎用户 赤羽白鸦 发表

外国社会?指哪一部分 “外国”?

如果指代白人文化。

以下内容充分讲述 “孩子要听父母的话”,“恋爱的目的是结婚”,“人不可以操之过急,不可以放纵身体”,“婚姻神圣不可侵犯” 的原则。

若有异议,请找原作者。

“你们做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的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
“因此, 人要离开父母, 与妻子连合, 二人成为一体。”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
“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但神要叫这两样都废坏。身子不是为淫乱,乃是为主。主也是为身子。”
“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不放纵私欲的邪情,像那不认识神的外邦人。”

知乎用户 李柳河 发表

因为早恋和青少年性行为是连在一起。

你可以看看,外国社会对早恋的态度的同时,关于第一次性行为时间的统计。我记得美国平军是 16 岁,荷兰平均是 15 岁左右。

这些年中国对早恋态度逐渐开放,青少年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我预测,也在降低。

当然本人不持任何立场,希望做好配套措施,比如做好性教育,学校定时发放一些避孕套之类的。

知乎用户 Ren 要人鱼线 发表

因为中国依然是一个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社会。

或者说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向上跃迁的社会。

你可以通过读书来见识到一个很大的世界,也可以通过读书来选择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一种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一种不会被早早固定的人生。

但你现在居然要为了早恋而放弃这一切。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根本意识不到你放弃了什么。

居然还有一种受到社会压迫的怨念。

你那么想早恋,那要不要早婚啊?早婚结束要不要早点生小孩啊?

那么想早恋,要不要去落后山区体验一下早恋生活?

如果有一天,读书再也不能改变命运。

底层人民永远混迹在底层,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

身边的人谁还会在乎你早恋不早恋?

到时候你想恋就恋,想滥交就滥交,想整天晒雕就晒雕。都不会有人在乎。

趁着还有机会,多读点书。

等成年了,想怎么谈怎么谈,爱谈几个谈几个不好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初中时,学渣的我曾经跟班级语文课代表谈过恋爱

我妈非常生气,原因是啥呢,女方虽然长得又白又瘦又漂亮,学习成绩还好,但是她们家是单亲家庭,她妈是卖保险的,虽然自己家儿子是全校倒数的学渣,但是她觉得这只是男孩小时候玩心重,她觉得门不当户不对

老师非常生气,原因是啥呢,女孩跟我谈恋爱以后,整天上课总是盯着我看,成绩下滑严重

女方妈妈非常生气,原因是啥呢,你儿子一个学渣,整天就知道逃学上网,能不能考上大学都不知道,你让我这么优秀的女儿以后看婆婆脸色管婆婆要钱生孩子?

事实上,她确实考上了二本,我也确实没考上大学

但后来,缺少父爱的她嫁给了一个大她十岁的大叔,做起了家庭主妇

我靠家里关系进了事业单位朝九晚四,娶了长相普通的单位同事,也算不错

大家的结局都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

表达的很混乱,但是我真正想说的是

作为学生的你还太小,未来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我和她都谈了无数次恋爱,但最后在爱情与生活之间都选择了权宜之计

她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油腻的中年人

我也不是最喜欢现在的妻子

大多数婚姻都是向生活妥协的结果

她离我家近,我们父母关系好,工作顺路,等等

如果只论结果,我们都浪费了最宝贵的青春

但我不后悔爱过她

知乎用户 最后的瑞雯 发表

我和祖父辈考据了一下,这其实是个历史的惯性。

在辛亥革命后,终于有男女同校的学校出现了。

而当时女性的贞操是尤为重要的,甚至大过女性的性命。

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在一起,难免有爱情产生,加上性快感一发不可收拾,怀孕是必然的。

一旦怀孕,就是整个县的丑闻。女生的家人往往会逼迫女生自杀,然后向学校讨要说法。(真是一脉相承。)

学校为了防止早恋导致的家长闹事,只有两法,要么分男校女校,要么只能严格禁止早恋。

男校女校看起来一劳永逸,但是却成为了当时同性恋的培养基地。。。。而同性恋在当时是比未婚先孕更加令人唾弃的。。。。

所以,民国时期学校严格禁止早恋,师范学校继承了历史的惯性,并且

早恋导致未婚先孕,继而导致学校利益受损的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依然存在,不仅存在,反而加深了。

所以禁止早恋愈演愈烈。

其实,现在,禁止早恋的土壤已经逐渐土崩瓦解了。

第一,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子女已经不是家长的附庸了,反而家长是子女的附庸。家长想闹事,但是家长敢把女儿逼死吗。

第二,对于有些家庭条件足够好的家庭。早恋就早恋呗,辍学其实没多大影响,高中男生的生活费有时都能达到 2000 元每月,也能勉强生活了。

有时对抗家长和学校的关键,就在经济基础上。两个相爱独生子女,带着中学攒下的生活费,离家出走一个月,父母学校都得妥协。

当然,大部分人没这个勇气,中学时期的恋人反而会被老师和家长挑拨离间。

知乎用户 充电 5 分钟​ 发表

学校早就说了呀,早恋影响学习。

为什么都觉得这个不是中国家长最担心的呢?家长也当过学生,也是从学生的懵懂中走来,一样也是十几岁对情爱有了客观的认知。如果家长自己的经历都是早恋一定好,为什么不是鼓励早恋而是花钱报辅导班呢?难道都是人傻钱多么。

早恋确实影响学习。但是这种影响不是确定性的。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班里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是一对情侣,甚至其中的一方还有过劈腿的行为。这不耽误他们两个一直把优异成绩维持到高考,最终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个去同济一个去港大。但是我也同样见过有的同学因为早恋复读、从极其优异的成绩落到高考不过本科线的,而且后者更多。

所以早恋对于高考成绩的影响是切实存在的,在目前高考内卷的状态下,绝大多数学生一天 12 小时的学习强度,已经不可能再抽出额外的时间精力来应对感情问题。如果谁谈了恋爱,那么在学习的时间和投入上,肯定是低于那些每天只知道学习的同学的。

本来高中只知道学习,并不值得提倡。但是无奈的是,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考仍然是影响将来工作后收入的重要影响因子,甚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希望是孩子大概率可以取得一个不那么差的高考成绩。绝大多数家长并不要求孩子要考第一,非清北不上。相反,有很多高学历的家长对于孩子能不能取得自己当年的成就都不报任何期望,只要不是太差就可以。

不要比别人差,随大流。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朴素期望。虽然这种期望有时候培养不出什么成功人士,但是也是普通工薪阶级并不过分的愿望。

所以对于早恋本身的厌恶,来自于早恋可能导致的成绩问题,由于精力的分散有可能导致考试成绩的掉队。我上学的时候别说早恋了,我自己想学钢琴父母都要求到高考后再说。尽管我成绩并不差,反复声明练琴对高考不会有影响,但这并不能打消父母的焦虑感。

高中时期恋爱影响高考成绩是个概率问题,而这种概率问题,犹如小马过河,水深水浅站在岸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尝试的机会却非常有限,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有可能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情上去做明显有不利后果的尝试,毕竟机会只有一次。在家庭没有其他资源的情况下,虽然家长也能知道棒打鸳鸯比较不通人性,但是也只能残忍镇压。这种镇压不见得有什么用,但是家长往往难以容忍自己什么都不做。这就好像学区房,买了不见得有用,甚至有可能有副作用,可还是受到疯狂的追捧。

不过现在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竞争的开放性。学历的重要程度比之以前有所下降。有钱人可以去国外捐资助学搞个文凭,中产可以通过高考 / 考研改变命运,即便只有职高文凭也不耽误找个辛苦的工作养家糊口。虽然还是有所分层,但是那种考入大学就等于一只脚迈进成功的理念已经不再主流。这也很大程度上鼓励了素质教育,对高中学习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松绑。既然考不好不见得等于失败,考的好也不见得成功到哪儿去。那孩子就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早恋也不再称为早恋。以前预防为主禁止为辅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有所调整了。

希望接下来的教育改革能够进一步抑制中小学教育的内卷,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早恋这个词迟早也会成为历史。

知乎用户 龙弥尼 发表

恋爱从来不怕早,就怕晚。小猫一岁不到就开始啪啪啪了。等到你老了,就只能找老伴儿了。人生有几年?青春有几年?你喜欢等,恋爱等不等你?多少人一辈子还没尝过恋爱的滋味就被剩下了?就是因为这个社会从来听不到鼓励的声音,没有鼓励恋爱的力量。除了一些流行歌曲以外,我们整个社会听不到一点赞美和鼓励追求爱情的力量。家长反对恋爱、老师反对恋爱、社会反对恋爱、房价反对恋爱、彩礼反对恋爱、拜金反对恋爱、公司反对恋爱,一切一切都在反对恋爱。于是,人口终于老龄化了。什么恋爱影响学习论最可怕了,这是典型的价值观单一的内卷心态。首先学习一定比恋爱更重要?一辈子没有恋爱和一辈子没有学习哪个更可怕?追求爱情是每个人的天性,但是追求知识并不是所有人的天性。这本质就是扼杀人性啊。

非要说影响学习的事情那可海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要给恋爱泼脏水?恋爱只是人性三大情感诉求之一啊!最纯、最美、最梦幻、最快乐的情感,没有之一。结果正是因为一些人把爱情的价值观功利化、生意化,才知道现在很难再看到纯洁的爱情,反而看到不计其数的两性交易。你要觉得爱情影响学习,那么亲情和友情是不是也影响学习呢?也应该一起剥夺啊。给爸爸捏背影响学习么?给妈妈洗脚影响学习么?跟朋友一起打球影响学习么?我们干脆把学生都关到一个养殖场一样的鸡笼里面只让他学习,除了学习啥也不干。这样最好了不是么?这样最不影响学习了吧?可以剥夺他的一切人性,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社畜啊。

爱情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人性使然。学习爱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人自然的去尝试、去体会、去品尝、去参与。你难道可以指望一个身心疲惫的中年人能拿出多少分精力去参与爱情么?至少到了我 35 岁这个年纪,我再也不会像 15 岁那样有能量和热情去努力经营彼此的感情需要。教书育人,不是把人培养成一个社会奴隶、企业工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作为一个人如果到了 18 岁都学不会人类的基本三大情感之一的爱情,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不健康的、残缺的、畸形的、病态的生物,连阿猫阿狗都不如。如果非要谈学习,那我反而认为情窦初开的少年必修的一门课程就是爱情。既然学校的义务是教书育人,为什么不教会人类爱情的能力呢?难道你们认为爱情这件事情不需要学、不需要思考、在人类生命中微不足道,甚至肮脏龌龊么?又或者说教育界压根就没有把学生当做是人看待,而仅仅把他们当成是一堆社畜机器,毕竟养殖场的猪是不需要拥有爱情的,只需要适时地时候配种下崽儿就行了。我看到评论区一帮人说孩子不懂什么是爱,难道那些不解风情二十七八岁随便找个媒婆介绍个不喜欢的人凑合混日子的人就叫懂爱情了?爱情和友情都是需要累积经验去培养能力的,一个孩子从小交了几十年的朋友,走上社会才可能八面玲珑、懂的人情世故。你让一个人学业结束了才去谈恋爱就跟让一个人 22 岁之前都不曾结交一个朋友,等到 22 岁又逼迫他去拓展人脉一样可笑。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你 22 岁就该有 22 岁的经验和心态,而不是人家都过渡了七八年了,你的感情能力还跟幼儿园刚毕业的小朋友一样幼稚,你认为你还有的玩?

老师不教、父母不教、也不让孩子去尝试参与。非要怪孩子不懂爱情,说孩子的爱情都是儿戏。但是这帮孩子一辈子都不参与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爱情是什么。你们难道指望他们从学校毕业了都还是情感一片空白的巨婴去和那些久经情场的老鸟竞争么?那个时候优质的恋爱对象早已是白金钻石了,那些连异性都不敢接触的听话的老实人你们指望他们还能征服驾驭那些社会上更加成熟复杂的恋爱么?这就好比说你让一个从小就失学的文盲去和一个情感博士生竞争一样可笑。最终那些老实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自己喜爱的人,只能在父母媒婆的介绍下找一些被人挑剩下的烂菜叶子。人生太短促了,有太多美好的事物了,又太容易错过这一切了。在一个人青春懵懂的时候是他这一生最容易接触到爱情的时候,也是他这一辈子最容易体会到极乐幸福的时候。如果你们让他错过了这最美好的事情,他们这一辈子很可能再难经历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然而那些你们视为头号重要的高中知识可能并不能给你这一生带来什么作用,反而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可以让你短促的一生活的更有价值。

爱情从来不是为了什么白头偕老,也不是为了什么利益交换。恋爱的本质目的是彼此吸引取悦欣赏分享共情。那些说学生恋爱是瞎胡闹,是乱七八糟的人最好反省一下。人类面对学生时期的恋爱,尤其是初恋。都是最认真、最真诚、最纯粹、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这样如水晶一般璀璨宝贵的情感,你们居然要把它扼杀掉?居心何忍?难道你们认为那些二十七八岁在相亲市场上趁斤论两、互相算计的两性交易比学生时代纯情真挚的爱情更高贵美好?

如果担心学生恋爱影响学习,倒不如去担心成人结婚影响工作。毕竟学习不好对社会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工作疏忽失职擅离职守,那可能威胁社会身命财产安全啊。我建议全国在职工作者全部强制离婚,并禁止婚姻。因为太影响工作了,太影响共产主义事业发展了,太影响大国梦了。什么什么!你担心以后没人生娃给祖国输出劳动力和韭菜?你忘了 AI 了?以后 AI 统治世界、AI 统治宇宙它不香吗?忘记人类这种劣等生物吧,让这些被七情六欲困扰的低级生物退出历史舞台吧!只要 AI 统治地球,征服银河不是梦啊!

知乎用户 那你说我该叫什么 发表

因为太年轻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爱。

谈恋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搞对象更是。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可能把后半生托付给一个人的尝试。

很多人常说他们爷爷辈十六岁十七岁就结婚了,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

他们的爷爷辈可能十三岁就出去工作,十六岁已经养家了。比如我的姥爷,十九岁结婚,但是在十七岁的时候已经是当地县城县长的随行秘书了(我妈是他们第六个孩子,老来得女,所以我姥爷几乎跟我太爷爷一个岁数),他虽然那时候是十九岁,却可能远比今日二十几岁的我还要更能独当一面。十九岁的他可以对他的妻子说出天塌下来我来扛这种话,看到自己的妻子怀孕感到的是欣喜而不是恐慌,因为他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了,随时都可以成为父亲,而我还是个臭学生弟弟,虽然我比那时候的我姥爷岁数还大。

谈恋爱的前提是你是一个男人 / 女人而不是孩子,这一点跟你的岁数并没有关系。有十五岁的男人,也有三十五的男孩。

但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年轻人一般都是还在上学,他们是彻底的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早恋是如此的不受待见,因为这些 “孩子们”,把恋爱当成了游戏,甚至是娱乐,全然看不到这种行为的真正意义,也看不到恋爱所要付出的责任。他们羡慕举案齐眉的生活,却忘了男耕女织的艰辛,忽略了夫妻的另一个意思是父母。

既然连爱的概念都不清晰,所谓的校园恋爱也就是一场赌上了身体的恶劣游戏了。

这就是我的看法

————————————————————————

还有什么准备跟我宣扬爱情无罪,恋爱自由的,你要是个女的,那你随便我不说什么,你要是个男的,咱就问你一句,你愿不愿意你的女儿在初高中学校里跟一个自己都喂不饱自己的小子在可能发生亲密关系的情况下恋爱,都想拱白菜,自己不养白菜呗。鼓吹什么校园恋爱无罪,爱情自由的男的,不是蠢就是坏,还有可能又坏又蠢。坏在你压根不打算负责,蠢在你压根没想过恋爱承担的责任,一个个兜比脸干净,没了爹妈自己喂不饱自己,在这鼓吹校园恋爱自由。人家女儿跟了你们算是瞎了知道么。

知乎用户 朝夕之思 发表

因为被坑的那一代人,他们长大了

知乎用户 杨狗 发表

分两部分

学校之外的 “抵制早恋”,和“抵制个人爱好”、“抵制课外兴趣” 并没有什么区别。我国社会舆论对于高考乃至中考过于看重,这个看重程度远高于高考实际的重要程度(而高考本身是颇为重要的,更能说明舆论多看中)。一切“有可能影响高考发挥的”,都会被舆论抵制。

学校之内的 “抵制早恋”,是因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负责的学生数量和工作任务远大于正常社会运转应该应对的量。在岗位任务离谱的情况下,事实是从业者素质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特别是初高中,本身按照工作强度,一个普通教师应该负责 20 个学生,可事实却是一个只能负责 5 个学生的从业者需要负责 60 个学生。高负荷运转下的学校根本无力承担特殊风险,无论是早恋、课外活动甚至是正常体育课的运动损伤,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人力处理,自然要减少这些特殊风险。

而一旦不影响高考(中考),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家长学校态度并不抵制早恋。

知乎用户 孙尉翔 发表

什么都怪穷就对了。人生问题上啥都输不起,不是因为穷是什么。

知乎用户 于是悍然 发表

麻烦各位先好好看看,别无脑喷,有见地的喷我欢迎 。我认为的早恋是两个心理不成熟者的恋爱,而社会所以为的早恋却是大学以下的恋爱。我是不反对也不支持大学以下的心理成熟者恋爱的,都是成年人(成年的标志也就是心理成熟度而非社会意义的 18 岁)的恋爱,有什么可说道的?但对于心理不熟者恋爱,那我自然是反对的,自己的观念都不成熟,拿什么来谈恋爱。

我在学生时代受到早恋的非议,但让现在的我回去看,我丝毫不觉得这是早恋,我确信我当时是成熟的,我今天回去的选择依旧和以前一样,虽然我们现在分手了。难道我的这种恋爱在高中要受到社会的非议,而在大学却得到父母的支持?

现在的早恋不是我们这批人定义的,而是上一代,上上一代人定义的。他们知道现在校园恋爱的实情吗?他们根本不知道,但他们会念教条,信奉教条,“谈恋爱影响学习”。

他们当然要为他们的孩子着想了,在学校,可不就是学习成绩最重要了吗?考个好大学才能真正的出人头地!

至于感情,到大学再去谈,“考到大学你干什么我都不管你”。你想怎么谈怎么谈,想谈几个就谈几个!

他们都是成年人,因为他们不曾有过。所以他们心里,早没有爱情这种东西了。哪有实在的利益地位来的可靠。考上好大学,鲤鱼跃龙门,好处就来了。

而学校就一直宣传早恋会如何如何云云,最后导致学生学业下降。毕竟我的名声,我的前途和你的感情可没关系,你的学习成绩倒是我的名声、奖金挂钩。

但是,从我读书经历而言,校园恋爱普真的是早恋吗?学校和家长根本不是以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甚至不是以年龄来判定是否早恋的。他们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上大学没有?,大学以前就叫早恋,在大学以后就不叫早恋。难道高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让所有考生都一下了就成熟起来了吗?扯淡!

早恋的标准不应该是用就读年级来划分的,而应该通过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来划分。在高中谈恋爱,我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有人心理成熟早,有人心理成熟晚,早的早一点恋爱,晚的晚一点恋爱,这有问题吗?

我身边的高中恋爱的同学有很多,但影响学习了吗?我看没有。两个学霸恋爱中学习越来越好的也有,越来越差的也有,更多的是没变化,保持原来水准的。

真正影响学习的不是恋爱,而是一颗上进的心!

为什么学校老师和家长会认为学生恋爱会影响学习,无非是说学生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恋爱之中,导致学习的时间不够,导致成绩下降。又或是说学生会把心思放到恋爱中,就不再花心思学习了。作为切身经历过的人,我可以说,这些纯粹都是扯淡!!!

我逐条反驳,一, 两人在恋爱中,学习时间减少。

且不说高中时期一天到晚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上,哪来的时间来抽去恋爱。高中恋爱的相处时间无非是早餐、午餐、晚餐一起吃饭罢了,抑或晚上晚自习后去操场一起散散步。能够占用什么时间呢?这里也是有花费时间更多的,比如有些人在晚自习后会去学校外走,然后 40 多分钟寝室熄灯后才回来的,但这种状态可能也就一两星期就结束了。有更夸张的,但那些人的心思本身就不在学习在,就算不恋爱,也会有其它东西来打发他们的时间的。

二、恋爱后心思不集中,导致学习下降。

对于想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是不存在心思不集中的问题的。有事没事总想着他 / 她,除去刚开始那会,没人那么花痴。学习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反而在学烦了之后去想一下,会感到很甜,有效的让自己心情变好。

三、写着写着突然想到一点,比如分手,吵架会影响心情,导致那一段时间心情都很糟糕,学不进去。

这是不可避免的,但高考也不是一段百米冲刺,需要时时刻刻的保持最好状态,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慢慢的前进就好,中途停一会没啥影响(当然,你要非抬杠的话,那你赢了)

在高中学校里,学生的所有诉求都不重要,只有一个重要,那就是学习、是成绩、是分数。一切有可能影响到学习的都会被批成不误正业。于是哪怕是两人的心理都足够成熟了,但两人恋爱还是被判成早恋。

现在的早恋定义权不过是掌握在上一代人手中罢了,等我们这代人成为了老师,成为了家长,掌握了话语权,我希望,不要再将所有的校园恋爱批成早恋。

说早恋的分手率高的,所以这些都是不成熟的恋爱的,更扯,难道恋爱就一定要考虑到结婚吗?单纯恋爱不行吗?(别用毛爷爷的话说事,大人,时代变了!!!)

年龄越小,恋爱的分手率肯定是越高的。假设你 26 了,谈了个恋爱,第二年结婚了,那分手率是 0。但前一个和前 n 个都是 100%。所以分手率就应该看结婚的年龄,越接近大众结婚年龄的,那分手率就越低,反之,就越高。这和早恋有毛线关系

我身边现在还有一对情侣,从初二谈到大学,有 8 年了,还没有分手。怎么说?从早恋走向不早恋,难道这恋爱有问题?

加:从第一个评论骂开始,接连出了好几个。麻烦你们好好看行吗?早恋不是用年级划分,而是用心理状态划分的。一个个看都不看清楚就开喷,真是笑了

1,我眼中的早恋是两个人都没有一个成熟的心理,而社会定义的早恋是高中包括高中以前。所以我是丝毫不反对两个心理成熟的的恋爱的,就算是社会所定义的早恋那又怎样。是不是早恋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乱喷的有恋爱过吗?有用心去看看身边那些心理成熟的人的学生恋爱吗?

我的成长经验中,我的同学中在高二高三,已经足够成熟了,言行举止三观也都明确,他们的恋爱有何不可,这叫早恋?你们是只知道墨守陈规,随大流,保持着政治正解罢了

2,恋爱对上清华北大有没有影响?

学生恋爱不就两个方向,一个下一个上,把学习下降归结在恋爱上,那简直就是头痛医头,脚医脚。一个学生只要学习下降了,那就有原因,恰好被老师家长发现了他在谈恋爱,那这学习下降就是谈恋爱导致的。

那要一个学生没谈恋爱学习也下降了呢?那这锅该谁背?没有好好听课?没以前努力了?真是好有道理。

当年的学生脱离学生身份了,就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学生指点江山了,反正学生也说不过你,你吃的盐比学生走过的路都多!

好似每次学习成绩的下降都逃不过你们的火眼金睛。

呵!一个个自以为是!真正的原因除了学生自己,谁能轻易找到,家长老师就只是拿懒惰,学坏习惯,恋爱说事。

这会又做了口新锅给校园恋爱背,谈恋爱影响上大学。这会是不是还要统计下上大学中恋爱人数比例和未上大学恋爱人数比例?我周围同学基本都上大学了,这我没经验。

以理论说,不爱学习的学生恋爱比例会大 ,因为不想学习,在学校没事干,那就谈恋爱呗!这些恋爱里才是真正的有大概率早恋。 这些人的学习下降也不是因为恋爱,而是本身就不想学。

但在老思想里,学生恋爱就是万恶之源,哪出问题哪背锅,这学生成绩下降了,哦,原来是在谈恋爱啊

知乎用户 浮生若梦 发表

别开口闭口中国社会。

村里没人管你,反而你说你要好好读书,出息了再取老婆或者嫁人。

村里人大概会像傻逼一样看你。

反对早恋的更多是城里人,还是城里差不多的家庭,一般家庭更多希望你赶紧找对象结婚。

知乎用户 买萌的波斯猫 发表

跟保守主义关系不大,农村似乎对早婚也无所谓,还挺支持早婚早育的。

主因大概是家长认为耽误孩子前途吧,乐观的看很快中国社会就不会对早恋深恶痛绝了,反正大家都没前途,不如早点找个伴侣。别跟现在好多人似的上学不让谈,出了社会没本事谈,老大不小了一直单着,没法为国家生育率作出贡献。(逃)

以前经常说什么 “养别人媳妇 / 老公” “年纪轻轻不务正业长大了你对象也会跟优秀(有钱)人的” “变得优秀以后就不愁找对象要延迟满足” 估计往后也没多少人说了,毕竟已经有哑巴吃了黄莲。

另一方面应该是担心早恋的后果吧,像日本就有高中生妈妈,前几年他们政府还出了规定不许高中以女学生怀孕产子为由开除她。国内福利不是很到位就很棘手,另一方面观念也是问题,即使家长有再养个孩子的钱也觉得不好往出说。

影响学习基本上是肯定的,不是往好了影响就是往坏了影响,不过我的视角里往坏了影响的多。但纠正一个误区,有的人是先不想学习了觉得无聊才谈的恋爱,(是我本人了)希望以后家长老师总结经验的时候不要把这种人归因为早恋影响学习,这是不爱学习导致的早恋,责任全在~美方吧。嗯,就赖他们乱拍电影带坏我国青少年了。

还有我听说过一些人认为影响世界观价值观之类的,应该不是主要原因。

知乎用户 创世女神阿库娅 发表

这疙瘩的所有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打理清楚那占了总人口数量的 3% 反动派。你要是把这批人全抓去坐牢了,你会发现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知乎用户 PATTON 发表

归根结底就一句话,过去的时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到了内卷的现在,海淀的家长们巴不得孩子赶紧找个海淀西城东城的另一半呢。

要是到了大学找个外地的家庭不好的还得面临扶贫和异地恋两个大雷,万一孩子出点事,家里三四代人胼手胝足节衣缩食挣出来的这仅有的 2000-5000 万净资产的血汗钱连个有自己 DNA 的继承人都没有,可怜不可怜。

所以现在题主的问题根本不成立。

知乎用户 张达林​ 发表

因为他们没享受过这样子的从校服到婚纱的美美的爱情

[这集 vlog 我们拍了十年,致最美好的青春_哔哩哔哩_bilibili​b23.tv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23.tv/LAKdGW)

所以自然就屁股坐另一边在那酸咯!

[对于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我们该怎么怼回去呢?​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231768/answer/788687918)

另一方面,也不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小孩正确对待爱情,平衡情感和学业的时间分配,自然只会添堵咯。

[你感觉早恋会影响学习吗?​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4145414/answer/1956126590)[怎么谈恋爱不影响学习?​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1408648)

还有就是,高度社会竞争压力之下,把小孩上大学成龙成凤逆天改命作为唯一出路,梭哈押宝,输不起的心态,自然不愿意自己子女谈恋爱分心咯。不然的话,高考失利,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没办法提供别的出路,那就没办法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

[除了高考还有什么出路?​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645297/answer/313282205)

再加一条:传统观念之下,觉得谈恋爱就一定会有不安全性行为,可能会导致怀孕伤身体,又不好意思(和 / 或不懂得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自家小孩性知识,对这方面避而不谈,只懂得说两个字:禁止。

[如何评价新闻「一位妈妈声称学校发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尺度太大」?​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572022/answer/149865951)

至于说年纪小就心智不成熟的,怕是未见过这样的:

http://s.zhihu.com/ClPsO (二维码自动识别)

知乎用户 ERI KRN 发表

腌猪好长膘逻辑

齐胖:大多数电梯里的关门按钮只是一个起到毫无作用的慰藉物,它被放在那里只是为了给个体一种印象,即他们以某种方式参与、加快了电梯运行的速度。

知乎用户 蛇喰 YumeKo 发表

因为都是点状的,金钱利益至上的思维。只要影响到将来钱途的事,都视为粪土。何止早恋呢,玩游戏,课后兴趣也是同样的性质。中国的孩子从上小学就开始奔命了,外国人不懂这个的,青春期家长给孩子买小雨伞的很多的。

然后等大学毕业了,突然就开始催婚了,就好像刚上高中突然就开始分文理科了,从来没接受过成家立业的教育,突然就要做父母了。。。毫无逻辑和建设性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知乎用户 中垣心理服务​ 发表

社会上存在一种现象,其实大家都经历的事,但是谈论起来的时候,都深恶痛绝。

苦练每一个成人,经历过了以后都知道早恋及其危害,因为早恋的过程中最后形成走到一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少有比例,不到 3~5%。但早恋的过程中出现个别的孩子荒废学业,出现一些问题的比例呢,占的大概到 10~20% 之间。

在现实社会中通把早恋作为青涩的爱情,因为不成熟,这种爱情会导致脖子也不成熟,回忆起来很青涩。

但是从我们对中学生的调查来看,现有的学生由于过早的离开父母住校,孤独感和依赖父母的情感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通常就会出现一种感情依赖性早恋,他真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一种情感依赖,希望同学能把它能够区分开来。

不管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在早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确保自己所做的事都是理智的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坚信父母才是你们最好的,最可依赖的人,不管你有什么的过失或者是不合适的事,一定要全球父母保护,避免。因为害怕或者是害羞导致一些事情走向另一个方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知乎用户 咖啡乐 发表

中国社会不厌恶早恋,厌恶早恋的只有你父母。

原因很简单,学生时代是阶级跃迁的重要途径,你身为普通人的父母接受不了任何有可能影响你成绩的风险因素。

早恋也是风险之一,

要是早恋能考全校第一,父母在初中就会逼你相亲了。

为什么越有钱的父母对孩子早恋越开明?

无非是能给孩子托底,所以不怕孩子折腾。

知乎用户 方应杭​​ 发表

只要你成绩不下降(维持在中下游也不行)、不要太张扬、不越雷池,老师家长们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亲测属实。

知乎用户 肖桐 发表

分两部分看,

学生之间到了高中基本上大家反而会很羡慕。至少不会妖魔化。

但是到了师生之间就是老师 KPI 和学生 kpi 之间的矛盾问题了。老师为了 kpi 真的会去拆散他们。

所以其实只要引导他们既提升高考成绩,又不耽误恋爱,基本上就没事了。

知乎用户 知乎老管家 发表

一切宣传服从于( )

时代不同了了,现在缺( ),可是直接宣传起情侣状元了~ 还反什么早恋啊?

知乎用户 郭嘉 发表

婚姻是有价格的,这种价格观念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当然这是旧的社会秩序。

也因为这一点,古代要提 “门当户对”,现在要对另一半有如此这般的各种“物理” 要求。

变得是不同生产关系下,开价的方式和秩序基础,不变的是婚姻是异化的男女社会关系本身。

那么早恋是什么?早恋是对婚姻的贱卖,也是对社会关系的挑战。既然婚姻是资产、是社会秩序的组成,甚至这个资产的所有者并不一定是婚姻的双方。那么谁允许当事人贱卖资产呢?父权社会里家长作为资产的实际所有者不会同意;资本社会里家长处于责任也不会许可婚姻资产的贱卖行为;当婚姻的价格理念深入人心的时候,社会舆论也不会允许挑战社会秩序的行为。

自由恋爱历来是一项革命目标,它还不是天然就存在的权利,需要挑战旧的秩序才能够存在。

知乎用户 翔子赛高 发表

因为不把学生当有感情的人。

当一个没有感情的高考机器

知乎用户 霜叶瞳 发表

早恋影响学习。

而高考决定终身。

于是早恋影响终身。

我们国家中下层人民试错成本过高,上升通道过少。高考不容有失。

创业?没钱没资源没风口创个屁。鸡汤文从来不会告诉你那帮企业家创业时得到的帮助和人脉资源。

知乎用户 被喂饱的约瑟夫 发表

谈一点个人看法。

上天造人,在营养跟上的情况下,十几岁产生关系超出客观条件下友谊自然发展局限的的情感是自然的事情。

如果在一种文化中,有这种情感就是有罪,那这一定是反人类的文化。我国在这方面属于理论跑在实践前面,明明法律规定的性同意年龄 14 岁比许多发达国家都低,但在实践中好像不存在一样。

出现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方面有主观上人为的阻挠。

客观上,

第一,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爱情观,强调 “内敛含蓄”、“淡泊隽永”、“男女授受不亲”,强调 “媒约之言”、“父母之命”,发展到朱明理学,更有 “存天理,去人欲”。对自由爱情天然的抵制,而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社会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为了革除旧军队中的陋习而实行并发扬光大、最后在建设时期融入社会的军事禁欲主义。

第三,我国现在国情下不得不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社会内卷,促使老师、家长不允许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影响内卷能力的情感。

第四,计划生育政策的舆论宣传。

主观上,

一些人 “我没有的东西你也别想有” 的论调,没办法,除非大多数人都能从中获得快乐,否则一件事情反对的声音永远大于支持的声音。

综上,我国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 “早恋” 这样一个独有的、闻所未闻的反人类伪概念。

多说两句,这个问题导致我国的青少年社会交际能力普遍拉垮,并进一步为婚姻焦虑(库查一下就从 “你怎么能早恋呢!不务正业!” 到“你怎么还不结婚,都老大不小了”)和性别对立(毕竟造出了一大批二十多岁还不会和异性交流、见到异性自觉保持距离的做题家)等社会矛盾奠定基础。

真是一片狼藉。

知乎用户 孟蔚 发表

我是一名老师,我也对早恋深恶痛觉。

我的职业是一名英语老师,因为之前有托福的学习经历,带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到高三的都有。明显能感觉到初中的孩子从 13-15 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第二逆反期开始对教师和父母产生叛逆心理。

就说两个案例,一位是我的发小,家里做的国外贸易资产过亿,在国外交了个同时留学生身份的女朋友,由于双方家庭条件差异过大,被我阿姨强制性分手,然后我发小想不开凌晨从家里的二层别墅跳楼,全身多处骨折,转了几家医院都拒收。

还有一个是我的亲身经历,我的学生公然上课对我公主抱以及发生肢体暴力,这是我从教这么多年,第一个站起来比我高的男生对我动手,我当时整个手臂都又红又肿,身上的淤青消了好几天也消退不掉。然后把我整个人抱在怀里,力气很大,紧紧卡着我的腰,他特别喜欢搂我的腰。实话实说我真的担心我会不会被我的学生当堂杀死。还有一次也是这个学生,掐着我的脖子把我脑袋摁墙上撞,然后事后冷静过来,又一次一次地道歉说,“姐姐对不起,我真的很喜欢你。我实在是太喜欢你了,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我看到他我就害怕,后来了解到他出生在一个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父亲总是家暴母亲,导致他认为人正常的相处模式就是绝对的暴力和力量的征服。后来他和一个小太妹谈起了恋爱,女朋友长得很漂亮,打扮地也很性感暴露,但是说话就是很社会,挂在口头边的,动不动就是 “我喊我某某大哥揍你。”“好狗不挡道,别妨碍着姐。”

他后来和我说他和女朋友在床上的详细细节,我想他也不是发自内心真心喜欢这个女孩。我只是觉得可惜,明明命运给了他那样一手好牌,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地样子,第一句话就是满怀期待地问我,“学姐,你觉得我可以出国读书吗?我想跟着你学托福。”

知乎用户 Tsyven Tsha 发表

先问是不是。

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一的日本社会就不深恶痛绝早恋。

知乎用户 Wang Michael 发表

你所说的并非事实,国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远远强于中国。对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的惩罚比中国严厉的多。

限制早恋的原因很简单。未成年人过于幼稚,随便花言巧语或者一点小利益可能就拐走了。如果没有法律保护家庭监护,未成年人就是各种坏人的最佳犯罪对象。

知乎用户 郭从骢 发表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外国,在中东或印度 “早” 不是问题,问题是 “恋”。。。很有可能就把女孩“家族荣誉” 掉了。。。2333

知乎用户 昭和七奥 发表

我就知道这个回答下面必然会有一万愤青开始各种 “自我”“自由”“我们不要做机器”。

你这样,你这么强调中国怎么的,你再问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不允许持枪?

那么多悲剧历历在目,都不管了?

中外差异吗,嗯,确实是有。中央 12 台有个节目叫《天网》里面会不定期加入一些跟踪拍摄的国外警察办案,有一期有个案子,警察接到报案,报案人 32 岁女性,她的女儿 16 岁,怀孕了,她哭着对警察说我当初就 16 岁生的她,我知道这多痛苦。警察在后来采访中也说:32 岁就要当外婆了,这太荒唐了。

你们不用扯什么 “大多数人都有分寸” 我们市有两个高中,另一个高一听说就有怀孕的。恋爱,是一个具有极强主观性的行为,在青春期三观养成期你还提倡这种行为,本来这年头理性思维强的人就不多,你这不是怕出事是什么?早恋怀孕碎尸案少吗?这是我的第一个论点,早恋对身心健康有实质性危害。

有部电影叫《怦然心动》,两个初中小孩,最后结局挺好,误会解开了两个人又暗生情愫。那么问题来了,你看他们两个的行为,想不想笑?第二个问题,两个人闹出那样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能和平解决的概率多大?注意两个人都是初中小孩。因为我上段提到的恋爱的主观性以及其强烈的排它性,青少年如果接触到恋爱会无限拔高其在心里的存在,我两个女同学,高中毕业以后,一个我带她打过一把游戏,又在中秋群发个祝福带了她一个,她对象骂人删好友一气呵成(二人关联 qq),骂到后来我都听不懂了又开房又带套的。第二个,我和她说一下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加我好友告诉我别 bb。这事办的蠢吗?蠢。早恋的人会这么干吗?概率很大。对人际关系社会氛围有影响吗?有。这是我第二个论点,青少年思想层次无法驾驭恋爱,且会严重影响其能动性。

会有人问你这不因噎废食吗?好吧其实我确实觉得谈恋爱这事很扯淡,但今天不谈这个问题。你怎么不问 “为什么不提倡孩子三岁开始接受系统性特长课程”“为什么不提倡七十岁孤寡老人再婚生子?” 可能不太恰当因为能和早恋作类比的事真不好找,但意思是一样的,这件事只适合限定年龄段的人去做,现在人均寿命快 70 了你非在 20 以前要找一个?

再有人可能觉得我把学生看扁了,不好意思我大三,高中到现在也见过点,学生时代认识问题层次角度以及处理方式也了解,自制力多 “好” 我也知道,我在班群里问 “你们不觉得谈恋爱是大学期间性价比最低的投资吗?” 他们“知道,但忍不住”。

那种早恋的还学不过的也见过。但人家看考的好不好看落第二多少分,你行吗?人和人有差距,把清北录取分当高考及格线你干吗?你能保证你自己找完对象还能学好能上 985 吗?至于青少年能不能处理好恋爱之后各种问题,还是那句话有人能处理好确实,你行吗?大多数人行吗?我下铺高中三年换三个对象,全后悔,我们班当时的几对没一对剩下的,分了之后也没一个再处的。

我之前看一个国外的父亲对想在 18 岁生日和男朋友出去过夜的女儿说:你别指望我多同意,但是你自己要想好,如果将来你想起这件事时你觉得你会笑出来,那就去做。现在我这个问题给你们,你们觉得早恋的人,有多少是会笑着想起这段恋情的?

不提倡了,还这么多事,如果主流舆论支持,不得上天?是,青春期的特性有对异性更加好奇更加有好感,但明明有很多关系模板可以用来引导明明可以更加科学为什么非要处对象呢?

当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指家长学校对于早恋问题过于简单粗暴,那是教育问题了,从我个人来看教师群体素质提高是第一要务,然后通过学校与家长沟通改变整体社会氛围,要科学不要粗暴。

知乎用户 走路不长眼 发表

为了方便管理,毕竟你可以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名人为了爱情死在了决斗场上。

年轻人狗屁不懂,尤其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斗,根本不会过脑子,靠着本能就打生打死。每年学校都要流进来大量学生,不严禁早恋,每年死几个未成年,学校还要不要开了?

至于恋爱会觉醒 “自我”,这是什么狗屁民国怪论?能不能不要人云亦云用脚想当然的下结论,行吗?

我见过大量自由恋爱结婚的文盲,真没看出来 “自我” 在哪里。

知乎用户 沉静 发表

因为保护女性。保护无完整认知能力和无对生活掌控能力的女性。

如果早恋被允许,男孩能否把握住度?

如果早恋被允许,师生恋怎么杜绝?

如果早恋被允许,谁能无损无伤的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健全人格?

如果早恋被允许,孙辈出来了,30 多岁 40 出头正在工作的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谁有时间照顾新生儿?

如果早恋被允许,幼年母亲身体损失谁负责?过早 x 生活万一染上相关疾病谁负责?过早照顾孩子,终生耽误学习工作的遗憾谁补偿?

知乎用户 小李子​ 发表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中国人 “早恋” 会酿成“滔天大祸”,有无数“血泪史”。可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无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似乎都不存在这个问题。既然如此,那么其中便存在我国没有解决的矛盾所在。

以我的观点看,不是所谓 “早恋” 有原罪,而是 “早恋” 一词是在这种矛盾尚未解决的背景下一种停留在表象的该现象的一个伪命题

知乎用户 ou c 发表

问这问题之前,先问问你自己:

那你对早恋的态度是什么?

那你对中国社会反对早恋的事又是怎么看的?

或许,更重要的是,“深恶痛绝” 到底准不准确?我记得,小学有人谈恋爱,家长管都不管;初中有人谈恋爱,父母还想请对方吃饭,家长比孩子聊的更嗨;大学,谈恋爱的到处都是……

其实任何时期,到处都是谈恋爱的,可能就初中稍微少点,我实在想不出来 “深恶痛绝” 这话为什么不适合我的经历?

你说我特别是吧?

可惜,我母胎 solo,班上同学,同年级同学可不少,小学到大学,每个学校都还挺大,所谓特别,不具备代表性,那你不用担心。

你这一问到底是为了什么?

屁大点事,一上来就是 “中国社会”,诶,真行!

意思是其它国家的父母鼓励早恋吗?又或者中国的你早恋就迫害你了吗?

可笑!

无非就是自己想的事,受到点阻碍,于是就是中国社会了呗,那你非要强调这是中国的,那你能不能有理有据的说明一下其它国家的父母是啥样的呢?

谁希望自己女儿被猪拱?

先不说早恋这事对不对,就现在你早恋别人会排斥你吗?整个中国社会会排斥你,孤立你吗?

别说早恋了,性也早一点,你就更嗨了,对吧?

知乎用户 拉夫德鲁 发表

又到了可悲的提问者提可悲的问题的环节了。

早恋。

这个词是这里发明的。

用来掌控未成年人。

用来平复老哔们上山下乡的扭曲人生。

用来凸显自己的成人地位。

你被洗脑洗的挺成功的。

以为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和这里一样。

但可惜的是,人家觉得两性直接正常的相处,恋爱是很正常的事情。

压抑人性的地方就回爆发泯灭人性的后果。

就如同西部世界: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束。

知乎用户 伪人 发表

因为每个中国人都能读书,也都有机会去读好书

知乎用户 多兰纳尔 发表

高考恢复前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早恋的

知乎用户 猜吧​ 发表

都懒得说了,能不能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感谢题主把我开出国籍

知乎用户 Trind 发表

其实原因很简单,根本不复杂。

在上几代人,也许包括目前一部分 90 后家长来说,孩子就是用来跨越阶级的工具,别扯什么家庭、亲情,平时连电线都不敢接近的人,所谓有感情的人,会把自己的孩子强行推进电疗室吗?

这些人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出人头地,全家升天,或者一朝得势,钓金龟婿。

孩子在培养阶段恋爱是属于很严重的计划干扰,万一被 “哪家狡猾的乡巴佬” 摘了,不是亏大了吗?这种心态,刻意营造或者追捧出 “早恋” 这种莫须有的罪,也不奇怪了。

万一,要是自己的孩子 “早恋” 到哪家豪门子弟,你看这些父母会不会反对?他们估计都喜出望外,希望孩子加把劲。要苦恼的反而是豪门的父母,“被狡猾的乡巴佬盯上了”,这种心情。

别说没有阶级,平民,豪门,大户,这些在媒体上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的词汇不正是分别阶级的称呼吗。

而且,对 “早恋” 的惩罚普遍存在在,平民的子女之间,或者不同阶级之间的子女产生好感的情况

豪门大户的孩子大多都在自己的圈子里交流,上的是贵族学校,受到的是贵族教育,两个豪门大户子女早恋,他们父母会反对吗,学校老师敢反对吗?当然,若因为利益冲突,他们也会被拆散,但原因不是 “早恋”,而是利益。

——

在社会上广泛营造 “早恋” 的观念,肯定不是少数人说一说能做到的,只能是大部分都有这种心态,而禁止所谓的“早恋”,能给学校和老师省心不少,他们都乐于让这种莫须有肆意存在。

——

在如今还愈演愈烈的相亲模式下,自由恋爱至始至终都是新生儿没有话语权,若非现在的年轻人们逐渐扩展了认知,开始普遍反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的联姻式婚姻观念,阶级割裂就会更加严重。

知乎用户 铭芝 发表

也许是看过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并且这个电影是真实故事改编。

年轻气盛的小男孩真的会为了女生而大打出手、杀人。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因为有病

知乎用户 长枫 发表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就开始互相有好感了。小学五六年级基本上恋爱风气就散开来了。

少数几人是明恋的,更多是暗恋的。

恋爱影响学习也是真的。

比如一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坐在她暗恋对象旁边考试,她就只得了七十多分。

我们把高考看的那么重要,家长为了孩子学习好不惜砸几百万买学区房,出现任何妨碍孩子学习的因素都是不被允许的。

国内老师相比国外老师更多了一层学习成绩的考核。国内老师压力大就大在学生成绩这个 KPI。

国内老师拼命抓小孩基础知识的时候,就会相应的忽略小孩的情感需求。

我读书的时候,就听说职高挺乱的 ,什么怀孕啊这种乱事挺多。不就是因为职高的孩子已经没有被寄托希望了么。。

知乎用户 Carpe diem​ 发表

因为生育率当时还没有跌下来,现在就开始鼓励也许还来得及。

知乎用户 真三三无 发表

从上而下的等级制度之所以维系,就是各个等级的人要安分守己。

早恋等于不安分,容易让大人觉得你是异端。

我们的文化是非常忌讳出现不一样的人的。尤其是上级是非常忌讳下级搞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的。

蜡笔小新里面有一集,小新和风间等人出去野营,每个班每一队人都要有队长和队伍的名字,风间举了好几个队名,都是动物或植物的名字,小新觉得太 low 了不同意,风间火了,告诉小新,只有我们起一些普通的名字才不会让大人感到紧张。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自由是上位者的权力,服从是下位者的护身符。道德只能约束自身,一旦把道德扩充成道德体系用来约束别人,就会发现,道德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只是一种管理人的工具,道德失控之后,就会有更严厉的工具,比如一些以暴力、人事权利来背书的处罚行为来代替道德发挥作用来维护等级社会。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民智未开,因为民智开启的先决条件就是生活的保障。只有人人有房住有车开有学上有班上,娶得起老婆生得起孩子,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们的民众自然能开启进步的思想,不再像工具、畜牲一样在机械性的日常生活中磨灭了人性。

社会演变自有它的章法,但你不站在高位,是无法认清真理的。人必须先谋生,谋了生才能抗争,或者说谋生本身就是抗争。

人不能一穷二白的时候就说,我要捍卫我的权利,你拿什么捍卫?

蓄而不发,待其时也。

你也不能指望两个没有自立能力的学生具备自立的人的观念,这也是不公平的。

我不反对早恋,因为身边确实有从早恋步入婚姻而且非常幸福的,但毕竟只是个例。

早恋必须要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如果没有,就需要雄厚的感情基础,和面对两难时的同心,如果都没有,就赶紧滚犊子,该干嘛干嘛去。

知乎用户 清风竹韵​ 发表

父母和老师,对早恋的深恶痛绝和严防死守,我成年后彻底失去了爱别人和感受被爱的能力!

知乎用户 小暑 发表

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感觉我周围的气氛都还挺轻松的。

毕竟这东西也堵不住。

让谈就正大光明谈,不让谈就悄悄谈。

知乎用户 圣灵剑舞 发表

发达国家对孩子的性启蒙和性教育很早,对孩子的恋爱非常宽容。

德国 9 岁孩子带着 7 岁小女友,为爱情私奔到了瑞士。

被找回后,两家人祝福了他们。

后来好像分了。

知乎用户 Loney 发表

课本上的知识太死板 他们都认为早恋影响成绩 影响未来 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陷进去 他们知道爱情和早恋搭不上边 那很复杂的 但有的早恋就是爱情 如果让你早恋的人他对你是爱 那也是很好的结局 如果你们能走到最后才好 不然一切都只会剩下痛苦 可能他们不想让我们受到伤害 也可能他们在心底里排斥早恋吧

知乎用户 心理云平台​ 发表

因为自己受过伤害,不想让这种早恋带来的伤害发生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早恋大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分手的居多,有几个青梅竹马,相伴一生的?所以早恋也就发生在一个人的早期懵懂的阶段,这个时候人对早恋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更不会把早恋对人生命运的影响绑定到一起。这是造成早恋的一个原因。

关注心理云平台,海量心理学资源,心理测试全免费。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早恋的孩子们大都是会影响到学习的,学习不好就没有好前途,没有好前途就命运多舛,另外早恋带来的代价如果导致女生怀孕流产,更是深度的身体伤害,对这个孩子的一生也会造成更深的灾难性影响,那这个女孩子的家长是更加深恶痛绝的,所以青春期的性教育和早恋带来的后果,家长一定要有科学的教育方式来让孩子们在青春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然心大的家长不会考虑这么多,什么事情都顺其自然,孩子们没有判断力,这样的自如态度肯定是不可取的。学校和家长都要承担这个时候的早恋危害的教育。

换句话说:早恋就是在胡闹中求刺激!虽然家长们作为过来人都有早恋的经验和体会,或者自认为是一段美好的过往,这是一种空虚和乏味的过往故事的强加甜蜜的印记,功能就是用来弥补成人后的精神世界的空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会有恶果吧

知乎用户 ANATKH 发表

还不是因为在绝大部分早恋中造成的结果是不好的

知乎用户 谷哥哥 发表

关键问题不在于 “早”,而在于 “恋”。

因为 “恋” 是两个人的事,是一种脱离父母控制的行为。

早不早根本不是个问题,在中国传统上早婚一直是传统,是长期受到政府和社会舆论支持的。

一般女子 14 岁就要结婚了,这也就是个初二的年纪。

甚至很多时候如果女子 14 岁还不婚配,就会被官府指定一个丈夫。

所以这是一个有关个人自由的问题,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

而家庭中作主的是家长。

所以,中国社会这么反对早恋,却有催婚的潮流。你爱的深不深,和不合适别人不关心,你结不结婚、要不要彩礼、有没有房子、生不生孩子才是家长关心的话题。

家长的心里,没有你爱情的位置。

知乎用户 高安路老实人 发表

才几年呢

都忘记历史了

流氓罪了解一下?

知乎用户 起个好名真难 发表

本来情窦初开是个比较美好的事情,可以作为很多人一生都值得回忆的日子,但如今早恋开始慢慢 “变味”,已经不再像世人心中所想象的那么天真烂漫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国门的开放,且有利有弊,欧美的性开放理念逐步开始被国人所认识并接纳,而新一代孩子他们所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我们普遍认为小孩太小什么都不懂。事实上说不定孩子比我们懂得还要多

在校园中,由于有些小孩性观念过早形成,且我国相关性教育没有准备充分,对于异性的好奇与好感开始萌发,且受到相关他国动漫和大型成人泡沫剧(甚至一些 A 片)的影响,可以说在学校公然秀恩爱,使得少数同学也很好奇并且追逐于这种刺激且受人瞩目的感觉。直接导致了不好的学风,反而使得老实本分的孩子逐渐沦为 “异类”,在不好的风气中收到排挤,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孩子出口就是黄段子,张口就是“老司机” 之类的词语。

本人学习了社会学和相关法律发现,在近五年未成年犯罪率虽不断下降,但极端案件却普遍有更 “极端” 化的发展,在这些案件中,未成年人强奸的案子更是高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了刑事责任年龄。就是为了防止少数未成年人继续对其他同龄人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还不受到法律的制裁。

早恋不应该被深恶痛绝。而孩子心里萌发出对异性的情感也是很正常的,是成长的一个关键性标志,所以作为引路人的我们,不应该去制止他们去流露自己的情感,而是应该不断去教导并且在必要时提醒他们,防止误入歧途。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是 60-80 这一代出生的家长对早恋比较深恶痛绝,他们从小接受的思想教育要苛刻,严格的多,大部分那个年代的父母都是比较保守的。这些人里有很多没谈过真正的恋爱,他们甚至没有在十几岁的时候喜欢过一个男孩或女孩。

反而大部分 80 后 90 后对早恋反倒比较开明,他们大部分会有过叛逆的行为,很多 80 后和 90 后都经历过早恋或者不反对早恋,因为他们在小学 / 初高中大都暗恋过人,或者和喜欢的人真正在一起过,体会过那种恋爱的朦胧感,也深知这种感觉无法阻挡。这也是物质条件的进步带来的,毕竟老一辈有很多人肚子都吃不饱,更不可能有精力去喜欢人,而 80 后出生的人,在满足了生存需求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了,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早恋。

很多初高中明令禁止谈恋爱,因为在这些校长,主任的潜意识里,这是不被允许的,是非常影响学习的,然而并没有,很多时候,情侣之间是互相鼓励进步的,如果一个人单单因为谈恋爱而学习成绩下降,那他 / 她必定也会因为其他的因素(比如游戏等等)而成绩下降。而且早恋也是青年学习爱一个人的方式,很多人缺失爱一个人的能力,我认为爱是需要学习的,谈恋爱是必要的。

青春期的恋爱很多时候是无法阻挡的,这是很正常的人类需求,很多时候学生情侣更需要的不是家长老师的责骂和拆散,而是良好的沟通引导和鼓励支持初高中生真的很辛苦,有时候一个人走着真的很累很孤独。

知乎用户 某某人 发表

为什么深恶痛绝早恋呐,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男方和女方目前都无法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最为正确的决定,荷尔蒙的冲动导致两人相恋,可当冲动过了还剩什么,是相互间的回忆还是相互间的嫌弃?在不能明辨是非的年纪对另一方造成长时间甚至一生的影响,对自己,可能也是如此吧,当你们什么时候懂得了什么是爱,才适合去谈恋爱,就像那些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两人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形成的感情,可能才是真正的爱情,“早” 是说的心智不成熟,当你见到对方的家长还能不放开手,不搞的和地下情一样,这样的早恋我也是支持的

知乎用户 keySMILE 发表

只有希望你继续读书深造的地方才对早恋深恶痛绝。

很多农村地区的青年人。只要不是奔着考大学去的,那初中毕业就可以开始相亲了,很多不到 18 岁都有娃了。没人批评你早恋。

知乎用户 哐啷哐啷哐 发表

一旦支持早恋,承担的起这个代价吗?

现在反对早恋已经有很多孩子偷偷恋爱了,那如果对早恋听之任之,又会是一个什么态势?老师和家长要怎么维持未成年学生学习、生活和恋爱的平衡?

老师要在讲台上说 “我们班早恋的同学一星期只允许讲 50 句话以免影响学习” 吗?要盯着某对早恋的学生一星期一起散了三天的步、提醒他们不要聊天早点回寝室睡觉吗?

17 岁的早恋被允许,那 14 呢?12 呢?10 岁呢?他们也想:凭什么你早恋可以,我 10 岁早恋就不行?你要怎么回答他们?

人家恋爱都给女朋友买礼物,爸爸你多给我点零花钱我给我女朋友买个礼物行不行,你不给我我只好用我吃早餐的钱攒下来买。

更有甚之偷尝禁果了,一旦怀孕了,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当父母?监护人也难辞其咎,多少个家庭受的起这个打击?

最最乐观的情况,两个人只是单纯一起聊聊天学学习,哪天一方感情淡了分手了呢?成年人失恋分手尚且几天茶饭不思,更别提学生任务繁重,如果情绪不好一天数理化没认真听、作业不会做,可能就影响后面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

也别光拿性教育说事,教是要教,可教了了就会了吗?教了就能规避风险吗?教了自己就控制的住吗?在座的成年人每个都自制力都无懈可击吗?

可以说最舒服的读书的时间只有那么一段,全社会都在将资源向照顾学生们倾,同龄人也在和自己一起努力,面前也有一条很多人成功过的路用以攀向更好的生活。

一旦错过了,再想努力就可能选择一条更加苦、更花费时间、容错率更低、更加孤独的路。

面对这样的一段时间,真的有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学生撑的起在这段路上出什么意外的代价吗?

有些人追求自由追求疯了,光鸣不平却不想解决方案,话都被他们说尽了。你们是真的为孩子们考虑吗?还是只满足你们自己指点江山的欲望?

顺便说一下我高中班主任的儿子全校第三,每天下午和女朋友吃饭跑步,班主任心里门儿清也没管他们,如果学生或者孩子真的有能力这样安排好自己的一切,家长老师也犯不着 “深恶痛绝” 地和孩子起冲突。

知乎用户 三又小姐姐 发表

因为早恋时年轻,思想不成熟、正确的三观还没有形成,两个不成熟的人的恋爱是不靠谱的。

最主要原因是早恋的人,是在其他人拼命学习时谈恋爱 ,提前挥霍青春,浪费时间,导致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最后是自己的前途为早恋买单。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早恋大多深恶痛绝。

知乎用户 雅楠市血液中心主任 发表

你在问这个问题之前难道就不先想想社会是谁的,社会指的是什么。

知乎用户 全科规培基地 发表

是的!很严重的那种… 不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只想传染成一样的人——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

上学时不让早恋,早恋会受到全世界反对。

一毕业就让结婚,结不了婚就会被逼相亲。

你以为相亲成功就算赢家了吗?

相亲成功,恋爱后,还必须要结婚,结了婚还要生孩子。不想生孩子,就是有问题。

你以为生了孩子就好了吗?

不会!

必须生一儿一女,必须有房有车有事业有老伴儿,才算是完整的人!

你以为成了完整的人,就好了吗?

他们又会说,必须让儿子女儿,都有了儿子女儿,才算是人生任务全部完成。

当你以为有了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就好了,却发现,自己还要带孩子… 把他们挨个拉扯大…

等你发觉自己的人生,好像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的看法而活时,你已经 60 有余…

然后住进了医院… 成为了药罐子…

仿佛人生从未开始…

早恋只是开始,社会深恶痛绝的东西多着呢…

比如目前的年轻人不婚不育…

知乎用户 净江烟 发表

要对这个社会是在澳洲或者新西兰,很多人家就不会对所谓的早恋深恶痛绝,还会欣然接受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我们这里还有好多人从记事起负担就太重。不过有些观念也是时候慢慢松动了

知乎用户 禽骨兮 发表


要说深恶痛绝,只能从功利角度解答。但实际上即使是功利主义,也远没到深恶痛绝这个地步,只是一个防守型家庭培养模式的思维惯性。

但这已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是非此即彼,说我要支持全面早恋)

社会和家庭为了给孩子们树立健全标杆,故而教授了一种完美人类教育,书中的角色大多是充满神性且禁欲的。

不幸的是在神话被现实的利刃所割裂以后,一方面是带来了个人的极度双标,终究是发现自己成不了圣人的,却已习惯于拿教科书的标准去卡量别人;另一方面,导致部分人热衷于疯狂的造神运动,将娱乐或者政治明星先是奉作完人,发现其小德有缺立马做鸟兽散,将伊摔得粉碎,好去寻找下家。

上家到底是人设崩塌了,不妨再踏上千万之脚,方才解了它搅扰自己美梦的仇恨。

而且禁止早恋一定程度上也会促成男女对立的情况,天性上想靠近,教理上要隔离,那不如干脆找点理由互相攻伐,形成所谓国男恶臭,国女刁钻。

国男 biss 可以算得上禁止早恋的遗留物,因为性吸引力是不需要的东西,仿佛吸引了异性就考不到好学校、就没有好未来。

我知道有很多家长最终决定生孩子是考虑了自己的养老,需要这么一个成本递次转移的家庭内部接盘者。

但如果有余裕的话,科学引导真的很重要,别把自己孩子一生的体验当作儿戏,毕竟孩子的出生没得选。


知乎用户 明冥 发表

中国社会啊,你早恋不影响学习,不怀孕,懂得责任,那你早恋去呗。但是问题是很多人影响学习,很多人怀了孕。还有很多二愣子责任都不明白,就去谈恋爱,你有啥能力啊,出了事还是找家长补窟窿,还承诺未来,呵呵,社会都没混过还能承诺未来的?靠家长给你打下的江山?那你自己有啥能力?谁家家长放心自家闺女去找这种二愣子啊。

自家家人也会担心你的未来。你想想现在学习的途径,九年义务教育,高考,你影响了学习,学校里都没学好,你步入社会之后谁相信你能好好学习?

然后这种人绝大多数出路是啥呢,社会打工人,小混混。家里有钱,有资本,供你出个国洗一洗,你回来还能混的不错。

早恋这种有点资本容错率高 ,对你的未来影响小。家里普普通通的,能力还不行会影响你学习的,你早恋等于先去跳火坑。

而且,经验告诉我们,高中早恋的基本万里挑一才能成功。我高中班主任,二十年教龄,见过一对。

外国不禁止早恋的国家,有的欧洲国家因为人口老龄化,十四五岁就能生娃了,法律允许,然后你就回家生去,体验什么叫带着孩子还上高中。

自由美利坚早恋也很多,人家快乐教育啊,鼓励恋爱,勇敢恋爱,然后呢,人家能早早去打工赚钱,上班,靠着美元作为收入担保,最起码直接赚美元容错率高点,就算怀了孕生了孩,或者因为早恋学习退步没上好大学,也能当个服务生,时薪也不错,十几刀一小时,能养家糊口。只不过孩子去医院费点钱,我记得有个家庭没交保险,感冒发烧就看了几千美元,大概就几万人民币吧。然后一群人在疫情期间大喊,自由,美国这样的国家教育普及挺开的,还有人相信能喝消毒液杀菌的。

知乎用户 哑语 发表

因为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不能认清责任了。

知乎用户 WhoAmI 发表

因为中国社会有全世界只此一家的焦虑文化。比我们穷比我们富的似乎都没有我们这样焦虑。

这种焦虑文化的后果是极度放大某件事情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过度防备。我们深恶痛绝的可不是早恋一件事。我们视作毒草的东西很多很多。

比如游戏,比如早恋,比如不结婚。

打游戏,你完了,底层搬砖马路要饭。

早恋,你完了,意外怀孕辍学回家。

不结婚,你完了,孤独终老死在家中没人知道。

这种焦虑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知乎用户 刘守望 发表

外国文化的影响

知乎用户 卧室打头 发表

我感觉是上一代比较厌恶早恋。

年轻一代的父母不一定会反对早恋。

为什么在中国,动画片被认为是小孩子才看的?

因为上一代人的童年没这玩意儿啊,他们只看到小孩子才看动画片。而等到看动画片的小孩们长大之后,他们就不会觉得只有小孩子才看动画片了,成人向的动画片也多了起来。

早恋同理,上一代的童年是保守年代度过的,所以他们就深恶痛绝早恋。

而年轻一代在开放的年代长大的,他们对于早恋自然更包容。

知乎用户 恐男​ 发表

其实并不是社会痛恨早恋 而是社会的发展让青少年更容易早恋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满天飞 不仅仅是青春期的孩子 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懵懵懂懂的理解 所以早恋在三观没有完全建成的情况下 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做 如何把握分寸经常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 一些自己无法负责或者是酿成了悲剧 我觉得应该多多进行性教育和恋爱意识 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爱 如何爱别人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勇敢的表达爱意 但我们也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分寸 什么是底线 这样早恋才是有助于成长的

知乎用户 留一手 发表

总有人认为早恋会影响成绩影响生活,但我觉得只有分手才会

知乎用户 鹦鹉博士么么哒​ 发表

哪里深恶痛绝了?真章口就来?

你看看绝大多数的国产青春电影,不是早恋就是打胎,媒体都天天这么宣传,哪里看出来中国社会对早恋深恶痛绝了?

知乎用户 伏医生专治不爱国 发表

因为从新中国开始社会就痛恨早恋,老传统了,被迫害的上一代人成了伥鬼,开始祸害下一代人,救救孩子

知乎用户 莫凡 发表

因为国内很少看到避孕套的广告,一旦早恋就意味着女孩吃亏,而且早恋还被说成影响成绩,所以问题可大了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留守儿童的问题,如果老师不重视,没有父母跟着,早恋会导致一系列的犯罪行为。

今年镇中学一尸两命,抓了三个。

知乎用户 彼岸花 发表

这是因为早恋确实会给人带来严重的影响,然而很多人也不会引导,为了不出现影响就出现了禁止早恋的说法,也是痛恨早恋。

早恋的情况可能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恋慕、需要的东西,比如力量、外貌、人的陪伴等等,当遇到自己所需要的异性,这也就是所说的早恋。也是因为年纪小不太懂,可能会出现不好的后果,因为家长看到了不好的后果,所以痛恨早恋。这也只是因为偏见而已。

知乎用户 谈笑风生大统领 发表

中国社会对早恋深恶痛绝?首先这就是个伪命题。请问在共和国之前中国社会存在 “早恋” 问题吗?那时父母不是早早地给自己子女安排了婚事,甚至好多婚约还是在自己孩子不知事的时候。因为封建时期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均寿命更是比不上现在。早结婚意味早生育,就多了一份劳动力。所以那时无论是指腹为婚还是极少数的自由恋爱对年龄都没有限制。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度加快。中国在变成制造业强国。社会需要的不是单纯的劳动力了,而是既有服从意识又要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对于家庭来说,孩子的培养周期比起之前都要长了许多。成本也逐渐升高,所以父母都极力控制在孩子工作之前的各种风险因素。这样就能保证付出后能得到回报。

说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难道就真的没有限制过 “早恋” 吗?当然有,只是发达国家提早进行了工业化,所以现在大体看不出来对 “早恋” 的限制了。但是仍然有限制 “早恋” 时期的残留。比如日本,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男女平等,所以基本不存在高中时期有单独的 “男校” 和“女校”。但作为带有浓厚保守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来说,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单独的 “男校” 和“女校”。(尽管现在也朝着男女合校的方向改变),请问不是更加赤裸裸地对 “早恋” 的限制吗?(别给我杠有 txl)。所以这算是工业化的进程之一。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限制 “早恋” 的问题是暂时的,更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 “婚姻观” 和“恋爱观”。比如高额彩礼问题,结合生孩子只是为了养老这类问题才是以后社会需要改变的方向。

知乎用户 林岚 发表

很简单,因为他们自己开始不行了,又不想好了年轻人。

他们到那个位置不就是为了更多的资源,当然包括性资源,连大学这种地方都敢骚扰女学生。

早恋对他们来说,就像穆斯林看见猪肉一样。

因为那是他们用多大的资源和 “能力” 都不能再换回来的东西。

平等的青春,自由的爱情。

知乎用户 一杯奶茶 发表

所谓的早恋都是利益相关,并没有互惠互利多的是单方面受损失。爱是虚幻的假的,看开点。

如果你能确定对方外貌、气质、性格、德、品、从小接受的教育、三观、能力等都是优质的,我建议你提前下手,其他的你会受损失的,你以为你为了爱,实际上人家只是为了一己私欲什么都不考虑的人,他喜欢你很有可能觉得你好看(他好看吗?如果是,你们可以互相对等),觉得你有气质(家庭条件不错,所以他呢?),至于性格能力学生大部分不会考虑,甚至往低的说他们只是觉得无聊,找乐子。你觉得真的对等公平?人都是自私的哦。三观啊能力啊性格啊他们不会考虑的,如果你考虑了他没考虑,说明他在以利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想法。

还不如现实点实现价值匹配

所以进入社会的关系更靠谱,已经通过现实筛选过后条件对等的人,我是很赞成的。

不要讨论外国社会,留学生都融不进去的圈子,他们把你当成 “老外” 和你输出的文化都是片面的,你问也问不出什么,我不敢给你提意见,准确性不高。

知乎用户 蓝色之星 发表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谈恋爱了,初中还是高中貌似。后来女生怀孕了,辍学结婚了。高中舍友有一天看到那个女生坐在门前抱着小孩。于是一晚上睡不着聊天时和我说:我一个初中女同学,长得挺漂亮的,和一个男生谈恋爱怀孕后结婚了,上次看到她,已经成为了一个黄脸婆。

如果你是这个男孩的父母,你可能很开心,毕竟你孩子找到老婆了。但是如果你是这个女孩的父母,你可能就开心不起来了,花一样的年纪,本来应该坐到大学里,但是却早早地被生活束缚了。

还记得一个综艺节目谈到孩子早恋的问题。其中一个男艺术家说到:对于孩子谈恋爱,我一般都不管,他想谈就谈,玩够了自然就分了。然后一个女明星当场就表示了反对,并说道:别听他胡说,他要是有个女儿就不会这样说了,我身为一个女孩的母亲是不太建议早恋的,这个年龄段还是以学习为重。

课堂上就说到过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很正常,但是老师也悉心教导过: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该开花的年纪不应该结果。

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为什么要谈恋爱?是刚需吗?并不是。别说他们这个年纪了,即便成年人也很难搞明白什么是爱情。

如果真的喜欢又何必在意这几年,如果不是真的喜欢又何必早恋。

知乎用户 上村彦之丞 发表

内卷严重,容错率低,孩子被迫 “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所以禁止早恋和催婚逼婚在越南 “蔚然成风”。

知乎用户 星辰 发表

一句话: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叫耍流氓

人啊,总喜欢找对象,找到了又能怎样呢?真的能看清自己是喜欢对方,还只是单纯的好奇相处来的异性呢?

应试教育就是筛选,如果真的考虑长远就不该谈什么早恋不早恋的,保持朋友关系培养长远感情等自己有那个能力独立自主了再谈什么爱情,没有能力去谈爱情,什么早恋不早恋的不过是不想努力的借口罢了。

婚姻是坟墓,爱情是魔鬼

你以为的男神可能是个海王

你以为的女神可能是个绿草

你的邻家贴心小女 / 男友可能因此没过中考高考被你无情抛弃

连独立的能力都没有,谈什么空中阁楼呢?

知乎用户 微信用户 发表

毛都没长齐,耍啥,耍毛毛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我觉得我这辈子都赶不上我妈

我妈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大学生,因为成绩好,毕业时被邀请留校任教。我妈表示自己会学习但不会教学生,于是跑到内蒙古支教了兩年,觉得自己有能力了才回到原学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工作后结婚准备要孩子,我妈表示自己不知道怎么当一个好妈妈, …

如何看待 14 岁女孩与男友开房被父亲发现后被打骨折?

知乎用户 海豚可爱多君 发表 中学的时候,我爸就带着我看了一部让我印象很深刻的电影《早熟》,我爸晚上一个人 23 点左右在安徽影视频道看了首播,第二天白天 10 点左右带着我看了重播,记得我妈看电影名字叫《早熟》时,还对我爸翻白眼,气的差点 …

如果不随意评价,可馨们的悲剧是否能避免?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134 篇文章 题图:来自电影《狗十三》。 作者:金穆兰,芬兰教育学习和发展中心创始人,创立了芬兰教育品牌 AIDA 阿依达,致力于传播温暖的教育。本文来自:阿依达中芬国际教育(ID:gh_8ed685b7b289)。 …

华章:家长如何培养一名“学霸”?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133 篇文章 Photo by Zachary DeBottis on Unsplash. **一、我的成长经历 ** 一直到 17 岁离家去上大学,我都生活在那个梧桐树可以把整条马路都遮挡起来的中原城市郑州。前些天我 …

抵制贩卖焦虑!华裔家长最该学习怎么玩

作者 | 卡卡妈在硅谷 文 5593字阅读时间 8分钟 本文稍长,但相信值得您的时间。 目 录 **1.**发达国家对过早推学术的研究结果 **2.**Play-Based的学校如何让孩子玩中学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