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来了,可能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或提升?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七匹喵​​ 发表

涉及基建的问题中,往往藏着逻辑圈套。

政府决策事项中,有一个经典的 “修路问题”。A:先有路后有车。B:先有车后有路。A:路都不好走,谁买车?B:车都买不起,修路干啥?

说到底,“基建” 本身其实是一个复杂决策问题。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性。二是争议性。
(一)社会性

基建收益往往是社会性的,不具备货币衡量条件或者难以用货币衡量,大多只能以定性分析为主。有些咨询机构或研究机构也研究了一些定量分析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太好,一是结论太牵强。数学是重要工具,但不是万能工具,否则社会学科取消算了。看看那些给女朋友心理活动建模的,用公式说相声的,最终效果都不咋地。二是可能引发伦理道德危机。修一个传染病医院抗击疫情,投入十个亿,如何定量分析?如果要数字化、货币化,首先就要给生命估价,然后就陷入伦理道德危机中,后面所有计算算再好也没人 care 了。

(二)争议性

收益不能量化,导致基建项目大多数都只能依赖于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有两个大毛病:一个是无论你怎么搞,过程和结论永远都是充满了争议。有时候甚至观点数比人数还多,因为某些人自己都能提出两个完全不同的观点,比孙燕姿唱的还神奇。另一个是容易得出中立结论,把压力传导给决策层。军事类节目专家总是会说 “XXX 目前我们可能比不过,但是也有赢面” 这种左右逢源的话,唯一确定的结论就是结论不确定。但是没办法,这也是社会学科的特点:搞事后分析 = 牛顿运动,搞事前预测 = 布朗运动。所以这个时候就很考验决策层的智慧与判断。

“新基建” 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先说结论:新基建本身其实和读书一样,都是长周期投资,最终收益的形态无法预测,但是整体向好的趋势不会变。

在一个较短时间尺度下来衡量基建价值,是不可能得出结论的。今年你学了大学物理,明年你能创造什么价值?今年你博士毕业了,明年你能登上人生巅峰不?答案都是否定的。

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一轮新基建必然也会孵化出新型的市场需求,从而产生新的行业巨头,进而造就新的就业岗位。等 2040 年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觉得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比较原始,不仅仅是供给侧的单方面原始,需求侧也原始。最极端的案例就是封建社会的人类需求绝对不包括坐飞机出行,一样的道理。用现在的需求方式去推测未来供给的形态,用屁股想想都是错的。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要相信基建能创造价值。过去十几年大量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和各种快递企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比中国富的国家有的是,但在移动前端应用、快递行业等方面,中国就是走在了前面,这些都是和基建本身分不开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反对的声音肯定也不少,在此我要强调两点:(1)基建的本质属性是投资。不是给大众发福利,也不是搞搞绿化修个公园那么简单。搞绿化修公园属于基建但不能代表基建,甚至连基建的一根腿毛都不能代表。(2)不要过度思考 “该不该” 的问题,超纲了。没有九阳神功护体,不要乱练乾坤大挪移。

知乎用户 徐晓轶 发表

谢邀。

昨天的内部培训上恰好还说到了一点。这个首先要放到我们国家发展模式的转换上来看。

我们发展模式的转换,在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方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 退二:传统制造业与房地产业转为一般性产业
  • 进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上升为支柱产业

我们此前的支柱性产业是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而这两者分别对应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相互支撑的:

  • 城市化创造需求、创造市场,配合外贸来带动工业化
  • 我们的工业化是从轻工【来料加工】起步的,靠的就是物美价廉,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把大量农村人口从农村的土地上赶到城市中作为制造业的高素质劳动力

而自 08 年大基建开始,我们总共向内部腹地扶贫性投入了 2 万亿美元的基建资金,所以腹地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好了,而由于之前的发展模式导致现在有两个问题:

  • 过度城市化,大量人口密集于某些核心城市,导致房价太高,加上教育、医疗的费用,导致城市人口不敢消费
  • 我国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是:2015 年,749 万;2016 年,765 万;2017 年,795 万;2018 年,820 万;2019 年,834 万。其中 60% 还都是理工科,但制造业预计中国制造 2025 的 10 大领域缺口 1900 万,而上年美团骑手就 370 万。也就是说,传统制造业的低薪、重复性、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吸引力了

所以,我们的发展模式必须有两个调整:

  • 消解城市化,并持续在教育、医疗方面加大投入,从而让 5 亿中产敢消费,通过数字化基础的建设,让这些大城市中的人可以流动到腹地,进而带动数亿小镇青年加入创业与消费,形成一个近十亿人的庞大消费市场
  • 新型制造业,中国制造 2025 的核心一是扶持新产业,二就是机器替人,让那些重复性的、低技术含量的环节全部用机器来做,让人去做设计、维护等高附加值的工作,也就是说,中国制造 2025 的目标是全面自动化,这也是这一次新基建为什么要重点投工业互联网的原因

至于说对我们的影响,未来的重心就是新型制造业及其周边、文化产业及其周边,也就是说,如果是制造业也那就必须先以两化融合来做全面自动化,如果不是那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和文化拉上点关系,同时眼睛不要再盯着北上广深了,而是要看向我们广大的腹地,未来那里的机会相比北上广深要多。

知乎用户 数据虫巢 发表

鉴于自己对于特高压 以及新能源方面的不擅长,所以就挑新基建中 5G 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部分来回答哈。

我一直觉得政府推动 5G 的普及,核心在于构建基础网络的建设,基础网络的建设提上来了,这意味着数据的流通会加快,很多之前无法上云的数据会上云,比如各种智能终端的数据,数据流通的成本会大幅下降。

至于说价值输出,这就需要结合围绕 5G 的产业输出来看,以前各种无法数字化的场景都可以进行数字化,但数字化不是最终目标,大数据也只是一种途径和方式方法而已,最终的目标是人工智能,通过数据流通以及大数据的基础设施,让各行各业的人工智能落地提供可能,因为有了数据流通,甚至很多传统行业的数据都到了互联网上,为各行各业人工智能场景提供了基础。

但人工智能同样也是一种手段,最终终极理想是效能的提升,社会效能的提升,产能的提升,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围绕 5G 衍生出来的物联网等等衍生产业,最终都是加速产生提升,效能提升。

并且这是一个大工程,围绕这个总体大方向,必然会早就无数的上下产业链,各种就业岗位,所以前中期通过新基建带来就业,早就上下游产业,后期期望通过新基建带来社会效能的变革,真正实现领先世界的产业效率。

知乎用户 逻辑赵​​ 发表

有些改变肉眼可见,有些改变则是春风沐雨,潜移默化。

新基建包括:5G、特高压、城际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七个领域。可以发现,新基建所聚焦的领域多是一些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这些基础设施能够很好的衔接最新理论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场景转换。

一方面,成熟的科研理论需要转化为现实中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又形成新的应用产品或技术,来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之中,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应用价值。

而新基建给我们普通人生活所能带来的影响,概括来说,就是:假如新基建所在领域以及细分行业离普通人生活场景越近,则带来的生活质量影响或提升也就越明显,离我们的生活场景越远,则带来的生活质量影响或提升也就越不明显。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领域,随着新能源充电桩在我国持续而全面的建设,假以时日,当车主们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充电桩,并且还实现了快速充电。那么,对于广大新能源车主而言,在用车体验上,就是一个肉眼可见的提升。而随着 V2X 等一系列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道路传感器的部署,汽车所能接收到的数据反馈时间越来越短,自动驾驶系统对于行驶过程中突发情况作出反应的时间也越来越充足,将有效的减少公共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对于车主们而言,在用车安全上,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

另一个例子是:特高压电力能源行业的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大规模建设满足了我国电能超远距离的传输和超大规模的传输的需求,解决了我国电力生产区域和电力消费区域地理距离过远的问题,也节约了不少电力资源。与前面的新能源充电桩、车联网技术的建设与研究相比,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同样非常伟大,但这种基建工程的产生的价值更多的是在行业生产之中,对于普通人而言,几乎感觉不到特高压建设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唯一的直观感觉可能是电费的微小变动。但不可否认,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的确有助于提升电力能源整体利用率,而这些提升终将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头提到:“有些改变肉眼可见,有些改变则是春风沐雨,潜移默化”。

知乎用户 徐方鑫​​ 发表

新基建都是电子,通信,计算机技术的领域了,不敢说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因为基建要真正落到普通人身上,其实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些都是为了未来铺路的。

不过新基建这个概念的提出,包含建设目标。确实会让人觉得,“当下”和 “未来” 是有区别的。就好比十几二十年前,也很难有人能够想象到 “当下” 科技如何进步,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按照新基建关注的几个领域,将来的社会应该是智能化的,环保的,而且是人人享有的。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新基建 “我理解是社会硬件资源上的提高。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作为将来“新基建” 硬件环境下的 “软件资源”,就需要进一步跟上时代,保持学习的节奏了,我们希望获得“更智能” 的生活,但是也意味着我们要提升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才可以更好的在 “新基建” 的环境下生活,享受智能所带来的福利,否则就只能从生活变成生存了。

知乎用户 牙膏有味道 发表

在武汉待过的人都知道,没有疫情之前,几乎天天在进行城市的修修补补,到处都在敲敲打打,修路,盖楼,进行所谓的 “旧基建”。

“新基建” 的到来,尤其是 5G 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使传统的基建赋予了新时代的含义,更快更好的建设城市,容错率更高。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武汉是铁路线最多,公路里程最长,三个主城镇(汉口,武昌,汉阳)跨度最广的城市之一,加上 “九省通衢”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武汉对交通建设的大需求。目前,以武汉为中心的长三角中下游在内的城市群,随着新基建的提出和实施,交通建设速度将大大增强,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建设让其联系更加紧密,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一体化。

还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中的光谷,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将引领生产方式的变革。目前国内工厂大部分只是工业 2.0 的时代,不只是加几个机械臂就能实现工业互联网。没有数据和网络的支持,都是空中楼阁。随着今年 6 月份 5G 的商用,一切问题都找到了解决答案。未来工厂生产效率会更高,智能识别产品缺陷,提前预估产品流程和自动搜寻产品模型,专而精的人才更为稀缺,当然,普通技术工人也会面临被替代的现实。

新基建短期肯定会有阵痛期,但从长远的目标上看是为了在新兴科技行业上建设基础实施,助力新时代的经济转型和结构的重整意义重大。

知乎用户 梦藏君​ 发表

PC 时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每次技术突破都带来人类生活的巨大提升,每个时代最典型的个人终端,都是当时的技术作用在普通人身上的结晶

PC 时代:个人电脑

互联网时代:手机开始与个人电脑共同影响人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离不开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比钱包更重要

大胆预测,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智能汽车将成为带轮子的智能手机,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和提升

新基建的七大领域,将完美促进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一系列个人终端的快速发展和逐步成熟

线下公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轨道交通

线上公路基础设施:5G

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一系列个人终端设备 IoT 接入:工业互联网、物联网

接入后的数据收集和数据感知、认知计算: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

1.

智能汽车这个赛道,无数野心家虎视眈眈,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智能汽车是未来多年最可能像智能手机打败诺基亚一样打败 “百年福特” 等老牌汽车厂商实现大变革的行业。

国内工业互联网应用最早也最成熟的行业就是汽车行业,从研发设计端、现场制造端、供应链以及售后服务端,都有工业互联网的身影,包括工业软件层的 CAX\PLM\ERP\MES\SCADA\SCM 等、工业应用层的各种工业 app 等等。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落地,将成为中国智能汽车迅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工厂甚至无人工厂,拥有大量机器人辅助的自动化流水线,极大提升工艺执行精度和降低人工成本,使得智能汽车作为个人终端的成熟度和向大众普及有了可能性

2.

当然,仅仅是汽车本身智能,还不够

所有跟车行进有关的人、物都得智能化

人。现在人的智能表达主要靠智能手机,到下个时代,可能智能手机不够了,会被分解和丰富成手机、手表、眼镜、甚至衣服、鞋子、皮带等等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不再单纯和人的肉体进行交互(肉体的反应速度和信息容量都有限),而是和人身上的多种智能设备进行精准无延时交互。

路。地面铺了感应线圈,路灯升级成智慧照明,交通灯也利用 AI 改进成智能的,井盖也连了网,甚至建筑物也附带了各式各种传感器。智能汽车不再单纯依靠激光雷达、视觉识别等单一形式去辨别路面状况,而是与已经被物联网链接的各种物联设备进行交互,准确性和及时性再次得到保障。

**物联网,让智能汽车以外的辅助终端,都以数字形式进行连接和交互,**智能汽车将成为带了 4 个轮子的智能手机,人人都离不开

3.

智能汽车作为个人终端的爆发,绝对数量的极大提升,带来的是对充电桩数量的要求和用电量的巨大提升。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都为智能汽车的顺畅运行,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4.

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城市物联网、智能电网,都需要海量传感器和巨大的数字传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全国有 13 亿链接量

根据

@赛迪顾问

中国 5G 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的预测,2020~2025 年,5G 直接拉动的物联网连接数将累计达到 124.5 亿

5G 的超大网络容量,可提供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为下个时代数 10 倍的网络链接量做好了准备

大数据中心为链接的数据做好存储和分析准备

人工智能的视觉、语音感知技术,为海量链接设备的感知提供接口

人工智能算法调度,可以让海量智能汽车终端的行驶、连接、应答、调整适应做好实时交互

开启以智能汽车为核心个人终端、带动整个社会万物智联的下一个时代,可以看作是新基建这个大盘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普通人影响的,可能在于,未来从以智能手机为绝对个人终端核心的时代,升级到以智能汽车为核心加上智能穿戴为辅助的下一时代。

知乎用户 企朋 发表

利益相关:物联网网络服务商

先来看看新基建都包括哪些领域。

根据央视的报道,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总的来说,对人们的生活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 就业。

新基建作为基础领域,会带动成千上万个就业岗位。比如程序员、工程师、建筑工人等,同时也会孵化出很多新的职业,如数据标识航而言等,从而持续拉动就业。

二、 创业

新基建是热点领域,再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对广大创业者来说,不但有很多机会,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比如我们 SIMBOSS 选择以物联网网络连接角度切入,参与到新基建的建设中来。

三、 消费

新的趋势带来新的事物,必然也将带回消费层面的变化,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新基建对我们的影响也正是体现在消费层面。

下面我再从新基建对普通人的消费生活带来的影响。

1、5G

5G 将给新基建的七个领域带来基础层面的变革。如 5G + 车辆网,会让智能驾驶越来越普及。5G + 智能家居,会让家庭生活更加智能、更加便捷。5G + 环境监测,会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5G + 智慧医疗,会让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普通人求医问诊更加方便。

2、特高压

特高压听起来似乎距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事实上,电动车汽车充电、城市的灯光照明灯,都是用的特高压。

3、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这个不用多说,高铁里程数将不断增加,日后出门坐高铁会更加方便。

4、新能源充电桩

新能源充电桩的增加,将会极大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5、大数据

疫情期间广泛应用的健康吗就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对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并且对个人来说,也免去了盖章开证明等一系列麻烦。

6、人工智能

现阶段,各种人工语音智能产品已经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如天猫精灵、小度在家等。随着 5G 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也将走进千家万户,改变我们的生活。

7、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是间接性的。通过提高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商品更加质优价廉。

SIMBOSS 是一家专业的物联网网络服务商,在新基建时代为各种物联网设备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可广泛应用于车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慧物流、智慧门店、智能零售、智慧能源、智慧农业等方方面面,至今已服务高德地图、可口可乐、喜茶、远景能源、海底捞等知名客户。

附一个 SIMBOSS 的官网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SIMBOSS - 专业物联网卡服务商 - 物联卡管理平台

欢迎朋友们持续锁定关注 @企朋,第一时间为朋友们带来最新信息及相关咨询!

知乎用户 播商思维 发表

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定调新基建包含 7 大领域。分别是 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其实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每一轮科技,基础设施变化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于国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于个人则在产业变迁中实现生活状态改变,也实现财富的再分配。4G 带给我们网速提高,智能手机普及的同时,也催生了直播,电商等一系列产业变迁。李佳琦如果不是因为直播行业爆发,相信他再努力成为美妆专家,也不可能买得起 1.3 亿的豪宅。

如果新基建建设成功,最先预想改变我们生活的有以下几点:

1.5G 商用,首先带来 5G 手机换机潮。直播,长短视频更加普及。其次信号增强,数据传输速度大增还会带来万物互联时代,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等科幻片中才有的场景,也许未来几年都会变成现实。

2. 城市建设如充电桩的普及,会彻底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的痛点,新能源车会大爆发。即便你多喜欢燃油车发动机的嘶吼,V8 引擎的声浪。汽车电动化的发展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全球各大车企未来 5 年内逐步放弃燃油车销售生产的计划,也绝非说说而已。当前新能源车只在一线城市,小规模人群中存在,未来解决充电问题后,更加经济环保的电动车会在各线城市驰骋。

3. 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其实就是互联网 + 和工业 4.0 叫法的翻版。目前国内工厂大部分只是工业 2.0 的时代,不只是加几个机械臂就能实现工业互联网。没有数据和网络的支持,都是空中楼阁。不过随着 5G 商用,一切问题都找到了解决答案。未来工厂生产效率会更高,当然,普通技术工人也会面临被替代的现实。

未来,随着新基建进程的推进,市场将产生巨大需求量,加速新兴技术的普及和新兴产业的涌入,带动我国新兴制造业腾飞。相信 2020 年,我国 5G、AI 和物联网等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开启 “掘金时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喜欢请关注我的圈子【5G 数字经济产业圈】链接:

5G 数字经济产业圈 - 知乎

知乎用户 费特杨 发表

新基建带来的行业机会已经有很多报告了,有兴趣的朋友去各种集团研究院的公开渠道都可以找到,下面说下对生活的影响。

手机更便宜了

参考 4G 发展的第一年(2014),在运营商大规模手机补贴(三家合计 387 亿元)的刺激下,中国 4G 手机渗透率当年底达到 70%。如无意外,5G 也会迎来大规模补贴,叠加拼夕夕发车,双倍的快乐。

车子更智能了

腾讯、百度、华为等等很多大厂都有入局,此前 AI 驾驶多少有点缺陷,经过多年发展,加上 20 年搭上 5G 的风,从而智能驾驶的算法就有机会在云端运算,实时互联网控制。同时云计算的算法也带来很多机会,例如根据驾驶习惯等维度进行弹性的联邦车险定价,佛系开车司机就可以少交点保费

AI 医疗上场,以后拍片、验血不用排队了

火神山的每位患者住院全程平均约有 2000 张以上 CT 影像,疫情期间试剂盒又不够,放射科、检验科医生又累成狗。AI 诊断上场了,20 秒检测新冠肺炎,准确率 96%,这个惊人效率,有望新政会专项扶持。

更多的设备会实现万物互联,更加智能

5G 对比 4G 的一大优势是单基站可接入设备更多,为了摊平成本,物联卡很可能 “薄利多销”,所以你的手表、车子等智能设备统统可以网上冲浪。同时 AI 技术的引入,例如智能语音对话,未来不止你的手机可能可以控制的车子了,说不定车子控制电饭煲了。。

无论基建是新或者旧,热捧的过程都能创造更多的岗位。而新基建的发展对比传统行业的发展,对个体而言最能感触到的就是新科技消费产品会更便宜。同时高新技术应用量跑起来,会造成高端技术下放,明显的可以看到生活更便利。例如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过去只有企业买,现在小区都可以看到了,智能驾驶车子便宜了等等。
所以 新基建 7 个领域的产品,等打折吧

知乎用户 韩剑慧 发表

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明显的地方应该有两个。

第一个,会更倾向于换 5G 手机。

随着 5G 基建的兴起,信号能覆盖的地方越来越多,应用场景也更加广泛。由于 5G 网络逐渐完善,套餐流量也会继续下降。

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换 5G 手机,一是由于置换成本高(不管是手机还是套餐),二是由于 5G 手机和 4G 手机在使用上基本没有任何差别。

如果未来 5G 手机的使用成本下降或者应用更为广泛,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置换 5G 手机。

第二个,会更倾向买新能源汽车。

未来随着充电桩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会提升。

新能源汽车有充电难、使用寿命短等等一系列的硬伤。不要看现在好像爆发式增长,实际上倾向购买的人还真不多。如果你把新能源汽车开进村里或者偏僻的地方,估计想找个充电的地方都找不到。

不过新能源汽车便宜、上牌易、环保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如果解决充电难的硬伤,普通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概率会更大。

话说特斯拉最近股价又大涨,新能源概念炒作又开始了。目前经济还未复苏就炒概念,后期很容易一地鸡毛,这里就不多讲了。

知乎用户 David Dong 发表

基建最大的好处是做资本沉淀,等于国家帮你把最费钱费事的部分都建设了,然后你就可以用很轻的力量去撬动市场了。

对普通人来说,一方面是就业。新基建本身会诞生大量就业,并且由此衍生出的一批应用级的相关就业。

另一方面是上层应用带来的好处,比如更多的软件应用,更方便的日常生活,更丰富的产品选择。

知乎用户 昊阳​ 发表

我是做纺织印染行业图像识别系统的,属于人工智能范畴,我来说说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会对一般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其实国家不搞这些基建,由于人口老龄化,生产成本的上升,企业也会逐渐的采用人工智能系统来代替工人。

首先对直接的影响,就是很多岗位不需要工人了:例如纺织印染行业中的验布,打卷,输送等会由智能设备来完成。

以后工厂招聘的岗位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对学历的要求更高,那些纯体力劳动岗位将会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养猫的哈士奇 发表

”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吧,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没有好的基础,就盖不起摩天大楼,新基建也是如此。

1992 年,前任美国副总统阿尔 · 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 年 9 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一项新的高科技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 NII),旨在以因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美国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

修路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去哪都更方便了,间接作用就大了去了,信息高速公路也是一样,直接作用可能就是上网更快了,实际因此衍生出来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产业规模非常庞大。所谓的新基建其实就是一个更大规模的信息高速公路。

我之前说过通信是夕阳产业但是他很重要,他是科技的基础建设,即便发展最好的华为运营商业务也是一直止步不前但是他很重要,重要到川普发动一轮轮的制裁。比如 5G,现在最大的用处大概就是 Speedtest 测速了,但是你能说他不重要吗?只是时候还没到,因为单纯的修路不够了,还要有配套设施,举个例子,前几天华为的河图,如果说 5G 是高速公路的话 AR、AI、芯片、云、大数据等多方面的技术就是配套设施,当这些都成熟后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应用。

如何看待华为地图应用「河图」?能对标 Google 和百度的地图应用吗?

新基建涉及 5G 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很多方面,其实比新基建更基建的是教育和基础学科,美国强大的科技的基础是一大批优质的顶尖高校,一大批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去美国学习、工作。

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又能带来哪些肉眼可见、切身体会的实质性影响?其实影响不大,或者说是不会很快就见到影响了,比如换了 5G 手机,有什么大的影响吗?可能直接体验是更贵了。对一些相关行业的企业会应该会有一些优惠政策和影响,但是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研发。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CJX8nU 发表

最近,新基建已成为热词…….

新基建到底是什么鬼?

大家都知道,传统基建是公路、铁路、桥梁、机场、房屋等。而新基建是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范围包括 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

新基建能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让城市更安全,让我们也就更安全

2、让我们办事能够少跑腿,少吃闭门羹

3、让我们工作更加容易和便捷

4、让农业和工业更加智能化,我们也就轻松咯些,但是有可能可替代性不强会被替代

5、让普通百姓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6、让普通百姓能够让容易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7、让丰富的娱乐活动云端化,让我们更容易触碰

8、新基建的产物会比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社会

无论传统基建,还是新基建,都会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便捷,只是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工作,能享受到的力度不一样。但是新基建比传统基建更能给普通人带来更多的实惠….

知乎用户 Nick cKing 发表

数字基础建设将从技术上全面提升 zf 执行机构的水平:包括往下传导,往上收集数据。如果你跟 zf 打交道将会很快体会到这一点。我有个文章提了这点,不过被关禁闭了。

至于改变普通人生活,我感觉可能还是靠技术本身,但是技术本身似乎对普通人没有多大切身性的东西。影响是整体性的吧。

好比当年集中力量搞重工业,我们国家从农业社会跃入工业社会。但是对农民和一般小市民短时间没啥感觉,该种地还是用牛犁田,想要电视机电话还是没钱买。要时间长才能体会到:化肥农药慢慢来了,50、60 年代半导体我国一度领先日本等,如果不是 wg 估计电视机也慢慢就有了。

从治理的角度看,数字化信息化将全面提升自秦以来的中央型社会的治理能力。于是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未来决策体系:分层、反馈力、数据化、辅助决策、信息化:

未来的决策 -> 执行 -> 反馈体系需要五点重大改进:

  1. 分层

目前看起来从最底层直接通过皿煮选举或者间接选举最高决策者的方式是有问题的。社会学已经进化和复杂到变成一门学问,百姓也可以被轻易玩弄操控:尽管如此他们还要负责在纷繁复杂、众说纷纭中依靠自己并不出色的政治辨别力来投票决策,这显然是一件不太靠谱的事:正如英国的公投脱欧一样。

还是要分层,就像大脑皮层所做的一样。就像软件工程里面所做的软件架构一样。

2. 反馈力

只有分层而没有有效反馈 (反馈力,注意与数据反馈分开),对巨大的系统是不适合的。因为对巨大机构来说,从决策者到最底层层级太多,传导失真太严重而信息反馈容易被变形、降低导致失效。

3. 数据化

大量利用计算机、传感器等现代技术手段,优化决策者的数据输入通道:不管是部门级别的决策,还是部委乃至最高决策者。借助大量传感器形成可靠大数据,经过算法处理成值得信赖的输入数据,形成最大程度接近真实世界的数据,帮助决策者形成对现实世界真实状态的正确认知,对决策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策的基础。

4. 辅助决策:计算机辅助决策

决策系统除了人工决策外,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训练的计算机决策模型来帮助决策,减少人工决策的主观性和训练数据集不够、不能提前量化模拟等缺点。

除了辅助人工决策,甚至可以考虑把计算机决策结果作为重要权重结合到人工决策结果里。具体权重看实践的结果。

5. 执行机构:信息化 (机器化)

机器透明公开政策、信息全面普及到个体(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微信终端,在一线城市,这点快要做到了);审批和执行上透明化、机器化。

这里我提出一个令人发笑的意见:1970 年以来,美国的胜利在于 JI 权的胜利,而左路线国家的失败正是由于其 “皿煮”。让我们想象一下,95% 甚至 99% 的普通人,是他们构成的生产力基础。而我们的国 * 企内工人作为主人的意识形态,让我们效率远低于美国资本家管辖的高度 JI 权的公司体系。我们在公司效率上输了,我们在意 * 识形 - 态指导下达到的 “(经济生活) 皿煮” 输给 (经济生活)JI 权的资本家 / 现代管理公司。至于政治生活,只要不改变所有制,有工会帮忙改良原教旨资本主义反而促进了美国等经济发展;投选票那一刻、看电视竞选时看起来你是参加了皿煮的政治生活,然后这不影响占生活绝大部分时间的经济 JI 权生活。

让我们列举一个非 JI 权的成功西方企业?可以列举出来吗?

当然,并不是在所有行业和公司内,我们的效率都输于西方 JI 权公司。科研、少数重工业企业、大寨和大庆这样有模范带头、处于强力领导下的集体 / 企业,其效率和热情还是很高的。但是,在广大没有强力模范带头领导的集体内,我们的效率是输的;加上从农业帝国直接继承来的文化和体制改编成的社 * 会主义模式,苏联的腐败问题在 70 年代后期越来越严重,导致社 * 会主义阵营的效率 (特别是在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轻工业生产上) 输于西方经过社 * 会主义改良的资本主义公司内强 JI 权体制。

抛开报纸、文学、电视等我们普通 99% 人不参与其制作的社会领域,在绝大部分社会生产领域,真实发生的,是 JI 权。我本人在研究所、民营企业、外资、以及 “国资民营企业”,我切身体会到的是,在国有企业,员工实际享有的“主权” 远远大于其它企业。国有企业之各种弊病,一方面是大型企业本来就有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恐怕深层次要来源于 “工人阶级是统治阶级” 的意 * 识形态带来的过分民“主”:既然企业管理层是我们工人请来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哪有权力开除、威胁我们呢?而在资本家的企业和董事会、CEO 控制下的 JI 权企业内,这一切根基不存在。

你在 facebook 上发一千个自由的言论,twitter 上点赞、转发不断、骚得不得了,对于你到手的工资以及其形成的阶级差有什么帮助吗?对 99% 的人来说,这是个很清晰的问题。只有那些少数糊涂蛋才总是分不清楚这些事。

这样,问题就很清楚了:当下最有效的模式就是也借助数字基建搞好行政系统效率和结构,企业生产单位维持现有有效的 JI 权结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很快就会发现:自信国的总体效率 > 美国灯塔, 我们就快赢了。

参考:

  1.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

  2. Joachim Goll:《软件架构与模式》

知乎用户 KESHILEE 发表

普通人?谁是普通人?是一亿人还是十亿人?

高科技好不好?好,但是普通人怎么获得幸福感?更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却由更少的人参与其中,基尼系数进一步加大,第一第二产业萎缩。

一旦实现美国水平,再有这次灾害,我们还有口罩吗?

一些产品的普及,普通人也许能获得收益,但是面临更多的诱惑,为什么宁可 996 也要聚集在大都市,就是被卷入这个吸金机器。

“普通人” 能否跟上时代步伐?

知乎用户 大尾巴陈圆圆​ 发表

5G 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大的改变应该是资源整合。

非常显著的影响是:

**1、建设会用更短的时间。**因为资源整合和技术提升,其实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可以比以前节省不少,速度更快,但相应的基建岗位需求的结构会改变。

**2、复制可能是更普遍的建设模式。**一个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施工、监管在以前是独立的流程,但是在新基建提出的条件满足之后,完全可以象流水线产品一样产出基建项目,参考雷神山火神山。

**3、对个人影响不大。**新基建带来的红利应该是国家和经济领域、相关从业者,普通人感受到的是最末端的传导。

知乎用户 网易智能 发表

近日,网易科技 “5G 未来沙龙” 邀请嘉宾共同探讨了 5G 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其中除了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以下对中小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建议。在时代的转型浪潮中,没有人愿意掉队,但要想更好的抓住机遇,就需要知己知彼。

(本内容版权属网易智能,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次沙龙的主题为 “疫情大考后,5G+AI 的新未来”。北京邮电大学教授、IEEE 高级会员孙松林应邀作了“疫情与 5G” 的主旨演讲。

孙松林介绍,5G 技术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的典型应用表现在 5G 视频直播、5G + 远程会诊系统、5G 远程医疗小推车、5G 防疫机器人、5G + 热成像技术等多个方面。在建设上创造了 “中国速度” 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之外,武汉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和四川省卫健委均采用了 5G 视频直播、5G + 远程会诊系统,充分利用专家资源,病患在医院也能说也受到专家诊疗服务,也减少了医患直接接触,有利于疫情防控。5G 防疫机器人则承担了简单的医护工作,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感染机率。而 5G + 热成像技术在大范围保山流动的车站、机场等区域场所使用,既能快速完成大量人员无接触 测温和体温监控,也将数据准确快速实时回传。

但孙松林也提到,疫情一方面让大家看到了 5G 技术的应用亮点,也给行业带来了不利影响,表现在产业链上,复工复产还没有完全实现,5G 元器件生产延期、物流力量被削弱,5G 基建现场的管理施工也不畅,加之国际最大的行业盛会巴展也延期到明年举办,势必导致许多新应用和部署随之丧失机会,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创新方面,都会产生损失。不过他也相信,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短期的不利影响也会化解。

2020 年,是中国 5G 正式商用的第二年,孙松林的反思是,从本次疫情来看,对 5G 的刚需没有得到突显,即很多应用场景并非已经到了缺 5G 不可的地方。他认为,5G 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种技术一定需要互相融合和互相作用,形成一个海陆空立体式的内容丰富的交通网络,在这方面,还需要挖掘和探索。

“未来 5G 可能的突破领域,一个是传统制造业,一个是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办公。” 孙松林分析,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由于成本高企,人口红利消失,既使没有疫情,转型升级也是必然的方向,这样一来,企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相应提高,只是因为疫情的到来,进一步突显了这个压力。

至于在线娱乐和在线教育,孙松林注意到的数据是,疫情 + 春节假期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流量,支撑了一些游戏产品的日流水收入规模,他预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游戏行业的消费数据依然会不断增长。而在线教育 2019 年的用户数接近 4 亿,加上教育政策上也有利好的背景,是一个发展前景可以看好的行业。

“在线办公,不仅仅是工厂的事,包括在线办公,很多公司都有在线打卡,能不能开发一个软件,这也是智能化体现,未来这种普及会多起来和广起来。”

知乎用户 包工头老 W 发表

任何宏观的经济调控或者政策,对 普通人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就拿买房来说,多少万亿的放水,或者降息等等。还不如你买同一个房子,你选 8 楼,还是 1 楼。这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别要大!

上自己班,好好赚钱。寻找暴富机会,就像韭菜去寻找镰刀试一下自己的口袋够不够硬!

包工头老 W:《34 万亿 “新基建”,这步棋走错了》

知乎用户 南京课工场​ 发表

2020 年,中央密集部署加上资本市场热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风口浪尖,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今年以来,已经有 25 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提及新型基建。计划新建 5G 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 30 万个。总投资接近 25 万亿元,计划完成投资也接近 3.5 万亿元。

首先,新基建到底是什么?新基建是立足于高新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涉及的 5G 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这几个重要领域。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

新基建的新,不局限于新兴产业,只要能够发掘出基建领域的新增长点,就能被纳入新基建的范畴。简而言之,新基建的出现是为了给传统基建补短板,为了探索更多的新增长领域。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认为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基建促使信息通信行业更加重视基础领域的研究。未来三到五年内,新基建有助于在云计算、人工算法、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内实现创新性突破。

作为普通人,我们只有时刻关注着世界的变化,才能在变化来临的时候临危不惧,追上时代的步伐。新基建一经推出,就让人不自觉联系到 IT 产业的发展。我们预计,随着新基建的火热发展,本就火热的 IT 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更加炙手可热。

这为想进入 IT 行业的萌新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方向。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习趋势。在未来,你将看到越来越多的职位发布寻找数据分析顾问和云计算工程师。具有这些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士的需求正在急速上升,而供应仍然很低,也就意味着这一领域可以为你提供很多就业机会。

知乎用户 逸碌乡北 发表

一个国家不断地有新的基建,那是经济发展向好的表现;一个地方总是有新的基建,那是地域经济持续利好的反映。

地方的基础建设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建设的发展,比如:城市公路扩建、新建,必然给百姓带来源源不断地福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普通百姓有着众多的利好。

城市公路的新建,方便了人们工作、生活;农村公路新建,特别是近些年国家 “村村公路通” 工程,为百姓致富,奔向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句俗语:要致富,行修路。这便是新基建蕴含的道理。

社区、小区改造而出现的新的基建,直接惠及千家万户;农村水利工程、洁能工程等基础建设,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助力腾飞。

例证很多,如此看来,总有新的基建,对于我们普通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怪乎,有些是您能直接感受到的;有的是隐性的,间接受益的。

————__————__————__————-_

从以往的经济发展经验看,每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基础设施建设便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但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建设与发展,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基建投资的边际效益也逐步趋减,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是举足轻重的一步。于是今年,“旧改”代替 “棚改” 开始在全国铺开;包含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刷新以往 “铁公基” 的旧有含义,成为 “稳投资” 的重要一环。

知乎用户 独角豹 发表

对于想参与的人而言,我一个多月前写的:

我从一个普通投资者和创业者角度劝劝跃跃欲试入场的。

这样的资源型资本型项目,疫情前你没机会进,疫情结束后你多半也没机会进。

还是传统那一套。

知乎用户 康波财经 发表

2020 年 “新基建” 会是新版的 “4 万亿” 吗?哪些行业会爆发?

2020 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爆发吗? 今年,在诸多因素的共振下,“新基建” 被提到新高度,在中央级重大会议上被屡次提起。同时也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特别是在 3 月 4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后,新基建成为各地稳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一招。那么新基建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投资者又该抓住哪些机遇呢?

老基建 VS 新基建

4 月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时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所谓的 “老基建” 就是指投资建设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房地产等基础设施项目。一般来说,基础设施投资是具有高乘数效应的,可以带动 GDP、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例如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推动的大规模基建就有效地释放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

但是,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经济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会有不一样的需求。

“老基建” 对于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在日趋减弱,经济需要新动力,所以发展以创新科技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与传统基建不同,本次新基建的各领域更加关注产业技术前沿以及我国核心技术供给能力。根据央视解读,“新基建” 集中于 7 大领域:一是 5G 基站建设(5G 板块),二是特高压,三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建和高铁),四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五是大数据中心,六是人工智能,七是工业互联网。

“新基建” 是新版四万亿吗?

当下全球疫情爆发,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封锁措施,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我国外贸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加大投资力度是阻止经济下滑的主要途径。基建投资也被认为是逆周期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2008 年,为应对全球经济放缓,我国开展了 “四万亿” 的大规模刺激举措以对冲国内基本面的下行压力。以高铁、机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带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立足当下,这次新基建的提出,也对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和复苏具有提振作用。同时,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释放也打开了 “新基建” 的窗口期。

根据各地出台的基建计划,二季度基建投资将会大幅回暖。根据历年基础建设投资对 GDP 的占比,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预计今年全年基建总投资或达 22 万亿元至 26 万亿元。

新基建对投资影响几何?

第一,与传统基建相似,基建补短板也将会对轨道交通、医疗养老、公共设施等行业产生直接拉动作用,并间接促进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行业。第二,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狭义新基建将直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也将有所受益。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认为:新基建包含了两个口径,一个是旨在创新的狭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 5G 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另一个口径是重在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除上述狭义口径包含的领域之外,还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

结合来看,与 “旧基建” 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 “旧基建” 进行的补短板工程。

继科技之后,新基建似乎已成为基金经理们集体看好的板块之一。多家基金公司的二季度策略提及,重点看好新基建投资机会。

截止目前,各基金公司上报的新基建基金已超 20 只。

从类型来看,3 月上报的多数是被动型基金,而 4 月开始较多主动型基金上报。

而在 4 月 17 日,中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0 指数(下称 “新基建 50 指数”)和中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题指数(下称 “新基建指数”)也开始实施。

新基建对普通人的影响?

传统基建如公路的普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从而带动了物流、旅游等行业的发展。而新基建的建设,将让产业互联网向各行业纵深发展。放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基建的巨大潜力更显珍贵。在疫情防控期间,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医疗服务、科研攻关、在线教育等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消费习惯将会延续下去,形成对新基建的强烈需求。

此外,5G 提升的网速,带来的无限可能性,将会很大程度改变人们的通信、交互体验等。

物联网的主体,可以是生活中很多小物件,但将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自不必说,这几年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已经让普通人体验到了其中的便利。同时,“新基建” 中蕴藏着无数的投资机会,提供着无数的工作机会。

知乎用户 JDL 京东物流 发表

新基建的发展也许会缩短你收快递的等候时间呦~

不信?听我慢慢道来——

如果你有留意过自己快递的物流追踪,那一定对 “您的包裹正在分拣”“您的包裹已出库”这些环节十分熟悉。这些步骤都是在仓储作业环节完成的,新基建的到来,让 5G、人工智能等 “黑科技” 在仓储环节垂直落地,现在的仓储已经完成了从 “人工作业模式” 到“智能作业”的转型蜕变。

以武汉亚一园区为例,里面分布着各种自动化的设备,包括 30 台堆垛机、3 套自动分拣机、1 套矩阵分拣系统、5km 的输送设备、地狼、天狼货到人拣选、小红人分拣,还有机械手等等黑科技;在上海亚洲一号全流程无人仓中,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通过 “人工智能” 进行控制,仅一个平台就有 300 多台机器人,他们通过物联网与系统紧密配合,借助大数据进行订单的处理。而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像亚洲一号这样的仓库,京东在全国有 28 座,还有 10 多座在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还凭借自己的 5g 智能仓库建设在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信息化和软件服务网等单位共同发起的 “2020 新基建优秀项目征集” 中斩获两项大奖。

想了解 5G 仓库中具体的黑科技,欢迎戳小哥之前的回答

5G 到底能干啥?

本次驻守知乎的是为新基建疯狂打 call 的京东小哥,关注我了解更多物流黑科技喔~

知乎用户 寻天鸽 发表

提升是肯定的,但是感觉并不会特别明显!所有的提升都是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不太会有悬崖式的拉升,所以一般人感觉不会很强烈,就像从 3G 到 4G,一条新高架的落成,一条新地铁的开通,虽然会觉得更方便,但不会有强烈的感觉!就跟通货膨胀一样,存款每年的购买力缩水 6%,大多数人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如果一下缩水 50%,估计大多数人都要发疯了吧!

知乎用户 胡春雨​ 发表

特高压的发展,将对全国的能源电力布局产生深远影响,更加科学、规范、协调,对普通用户来讲用电会更稳定、更便宜;

知乎用户 四川摆渡船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新基建” 对我们的生活,也会有两大方面影响。

  • 第一,“新基建” 投资计划,会催生出很多新的就业机会。特别像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非常需要技术人才。

以后学计算机的朋友,如果能懂一点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会对找工作有帮助。

而且,像我们前面说的,新基建的资源会优先倾斜向人口流入、聚集较大的地区。

从数据看,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板块、中原地区及山东半岛等这些地区,都会是未来的主要城市群。我们选择就业和生活城市,也可以做一些辅助参考。

  • 第二,没有从事这些行业的朋友,虽然不能直接参与行业的发展,分享成长的红利,但我们可以多关注 “新基建” 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寻找投资机会。

知乎用户 即信云通信 发表

不算回答的回答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新基建成了普通人生活中的一大话题

下至还在上学的初高中生,时事政治谈着新基建

上至退休股票炒着玩玩的大爷大妈,也在聊着新基建

知乎用户 马遥 发表

翻了一下历史新闻资料。

微信是 2011 年底推出的,4G 是 2013 年开始铺的。

当时谁要是说微信日活跃破 10 亿,我会提醒他吃药冷静一下,当时国内智能手机用户都没到 10 亿(貌似现在都没达到)。

现在的状况是一大波新媒体就靠微信吃饭,很多优秀的新媒体把海量用户牢牢绑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船上,跑都跑不掉。

抖音日活跃数今年也破 4 亿了。

5G 对我们生活的冲击可能不如 4G 大,也有可能比 4G 更大,很难预测。就像 10 年前我们无法预测微信会怎么样。

唯一确定的是,它在影响你之前不会征求你的同意。我们能做的就是洗干净躺着,等它来影响【滑稽】。

知乎用户 梦幻星君 发表

活着,因为无力反抗,那就学会享受,然后等待救世主到来

知乎用户 罨画生活 发表

我就来看看都什么人喜欢在特别的时候来提问。原来是你们啊?

知乎用户 黄阿奇 发表

其实吧,我感觉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并没有多少好处,也没有真正能与人类对话,并且可以自由活动的人工管家等等,起码现在机械没有完全替代人工。我觉得,这只是商贾找出来的另一个圈钱的幌子,听起来很牛,实际只是互联网娱乐产物。

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多了可以炫耀的话题,多了可以记忆的事物,让自己感觉自己很牛,然后吧,可能对于一些刑事案件有些帮助,帮助侦破,然后我希望网速能快一点

知乎用户 有你 发表

大家都不看好新基建,不可否认的是,新基建必然是未来趋势

既然大家都不看好,认为新瓶装旧酒,那么这个时候,才是你准备的大好时机。默默提高自己在新基建方向的能力, 打磨技能,等机会来了,扑上去。

如果大家都看懂了,认为可行,那还有你什么事,早就赶不上回家的二路公交车。

在看不到,看不懂的地方,往往蕴含着巨大机遇。怎么掌控,取决于你是否有这魄力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73UI7s 发表

这才是华为的主场 ···· 你们看着吧

知乎用户 99 度冰 发表

这几个领域里面,5G、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充电桩这几个概念已经人尽皆知,无需赘述,咱们来讲讲特高压,相信很多人还不了解他,我有电网行业从业经历,13 年开始我就关注到特高压技术,下面就简单讲讲:

什么是特高压?

顾名思义,特别高的电压。

在电力传输领域,对电压等级范围的划分,目前通常统一为: 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称配电电压,110kv~220kv 电压等级称高压,330kv~500kv 电压等级称超高压,1000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称特高压。

特高压电网优势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功率约为 500 千伏线路的 4 至 5 倍; 正负 800 千伏直 流特高压输电能力是正负 500 千伏线路的两倍多。 

特高压交流线路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 可将最远送电距离延长 3 倍,而损耗只有 500 千伏线路的 25% 至 40%。输送同样的功率,采用 1000 千伏线路输电与采用 500 千伏的线路相比,可节省 60% 的土地资源。

我认为特高压带来最大的意义,和国家能源战略有关,我国能源战略西移,大型能源基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能源输送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简单地说就是西部大量的风能、太阳能、水电站产生的资源,要送到东部地区消耗,现有的电网输送的距离近,损耗大,西部剩余的能源无法输出,保存也需要成本,比较尴尬。

有了特高压以后:

  1. 优化了能源结构,西部的大量闲置能源快速、低损耗直达东部
  2. 降低了输送成本
  3. 会大大减少煤炭消耗,普及清洁能源
  4. 由于各环节成本的降低,企业和家庭电费应当适当下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富人马太效应,穷人娱乐化加重

知乎用户 模拟城市 发表

手里没钱,什么来了,也不管用,大部分普通人通过这次肺炎,就知道了自己手里其实没多少可以支撑自己几个月不上班的闲钱

知乎用户 Doggie 发表

物价闯关 2.0

知乎用户 老蒋 发表

谢邀。要说雷声大雨点小,会不会被小将们喷?知道什么叫发改委吗?各地方你 10 亿我 20 亿此起彼伏的喊的项目,真正能被发改委批的,有没有十分之一?当发改委是傻子?还是央行有个多啦 A 梦的口袋?

这就是个表态,走夜路吹口哨,给大家壮壮胆。

真以为就是印钱就完事了?外面要考虑汇率的问题,里面要考虑通胀的问题。。。

啥?你说 08 年的基建?那不叫基建那叫透支未来,透支的地方债到今天有多少?仅仅桌面上的就是 21.5 万亿,这个数字吓不吓人?我要告诉你这还不算隐形债务。。。

对普通人的影响,就是没有影响。洪水来时,睁着眼和闭着眼,其实无甚区别。

吃好喝好玩好,就这!

知乎用户 Phoebe.M 发表

概要: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要加强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新基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成为必然发展方向。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境外园区和国际产能合作将成为 “走出去” 升级的重要内容。

01

基础设施的一般标准

对于基础设施的判断往往需要达到非竞争性、下游驱动性、非一次性、服务广泛性等标准,即:

对于一定范围的需求,资源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
对基础设施的社会需求是由下游生产性活动所驱动,在使用时不会一次性消耗、用尽或枯竭,往往也不会被改变或嵌入其他最终产品。
可用作范围广泛的商品和服务投入,不会为了迎合特定市场需求而改变或优化,而是提供基础的、对目的的功能。

02

新基建的提出与定义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第一次被中央正式提出,并在之后多次中央相关会议中被提及。

“新基建” 是区别于 “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而言的。

从狭义来说,新基建可以理解为与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相关的基础设施。

从广义来说,新型基础设施可以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它又分为 3 个子类型——

  •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
  • 新技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
  • 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

融合基础设施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指的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 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此外还有一种介入两者之间的中口径分类。人们对于新基建的讨论已经不少,但对其内涵与外延尚未形成共识。

03

新基建投资形势

毫无疑问,投资新基建会带动未来几年中国高水平的投资。

相较于以往政府投资的传统基建,新基建的投资不再由政府兜底,而是充分发挥各类新基建的灵活性,由市场主体根据政策引导自主投资,自负盈亏。

从投资回收期的角度,过去传统基建投资大、回收慢,而新基建因为是市场主导,投资主体对投资效率要求较高,总的来说会相对较短。

从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看,传统基建投资形成若干交通枢纽,奠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基础。而新基建投资则是奠定了人类数字文明大发展基础,不仅本身会形成规模庞大的数字经济产业,还将颠覆传统产业,使之走向数字化。

在中央明确发出加强新基建的政策信号之后,地方政府响应快、动作多、力度大。截至 2020 年 4 月,先后 26 省市区推出了包含新基建内容的投资计划。

04

新基建投资中政府的定位

——“少‘作为’、不干预”

在《中国新基建》书中提到,政府力推新基建要先厘清边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尽量少 “作为”,不干预。

一方面,政府的定位应该在于分散主导技术的竞争前投入,充分发挥政府的撬动力,协调统一标准,界定权益,防止垄断,不断探索完善监管模式;

另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尊重并保障企业在新基建各领域的知识产权,突出其投资建设的主体地位,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市场化主体。

要谨防打着新基建的旗号,在相关领域抬门槛、设壁垒、乱伸手、“抢 C 位”、“掺沙子”、“摘桃子”,要维持数字经济发展秩序。

ღ摘桃子:暗讽在社会上,有人想坐享其成,既不想出力,就想收获成功果实。

05

政策如何发力

要面向未来,不能仅仅落脚于短期经济刺激。要加强政府引导,避免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避免盲目发展加重财政负担。

要适度超前,新基建滞后将成为经济社会系统智能化的瓶颈。又要小步快走,如果步子迈得过大,太过超前,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如现阶段 5G 市场需求尚未充分培育起来,还是应该先根据市场需求,在最需要的地区、领域、场景率先启动并积累经验,形成示范,促进应用模式尽快成熟。

要放松准入,多元参与。过去对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进入壁垒和竞争障碍非常尤为突出,而新型基础设施技术含量高、技术发展方向高度不确定、公共属性和强竞争性也要求在有实力的国企参与的同时,广泛吸引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大量企业参与。

要合理分工,企业先行。市场愿意做、擅长做的交给市场,市场做不好的,政府可以参与。

要引导需求,推动竞争,从公共利益出发设定愿景,创造发展环境,引导投资和创新。

06

传统基础设施的发展何去何从

——数字化

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指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使传统基础设施具有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社会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智能基础设施能够向运营者实时反馈自身的状态,从而实现预测性维护、方案规划和投资决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优化整个生命周期的资产价值,适应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更高要求。

例如,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能够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领域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例如,对道路、路边标志、交通信号系统等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车辆和道路的实时通信等等。

07

传统基建领域的国际工程何去何从

——产业园区 + 国际产能合作

在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 5 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下一阶段 “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 的要求。

要强化园区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载体平台作用,全面贯彻园区全生命周期发展理念与模式,科学开展境外园区选址工作,优化境外园区赢利模式,构建以境外园区为依托的对外援助新模式。

在未来,资本净输出将成为中国长期的发展趋势,应以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升级作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 “走出去” 升级。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初级阶段,普遍面临外汇和储蓄的 “双缺口”,以及技术落后和高失业率等发展瓶颈。急需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提高当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目前众多发展中国家缺少园区开发经验,纷纷陷入困境。“政府缺位”、“开发商缺位”,缺乏顶层设计,致使原有发展计划濒于流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践探索出了许多在落后地区建设产业园区、提高工业化水平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体系,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软实力。


本文资料来源

《中国新基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组著) 前言与第一章 面向智慧社会的新基建

[

中国新基建 未来布局与行动路线 中信出版社

知乎自营

¥50.00¥69.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356660980735451136?mcn_card_id=1438131910958157824&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双循环 构建 “十四五” 新发展格局》(樊纲等著) 第四篇 坚持双向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

双循环 构建十四五 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与我们的关系 樊

知乎自营

¥50.00¥69.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356661127246675968?mcn_card_id=1438131794273480704&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姜景滔 发表

嗯?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你需要在城里买房子来抬高房价了,放开二胎政策也是为了这个。

知乎用户 授渔青年 发表

关于新基建的专业性内容已有不少高赞回答,也说得比较详尽,在此就不赘述了。

可以肯定的是新基建不仅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会催生出更多的行业和机遇。说白了,任何我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的影响,都是商业消费成熟落地的体现。而其中最直接的红利者分为两类:一是拥有行业背景资源甚至垄断资源的从业者、二是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从业者。作为普通人来说,离这两点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或者说符合以上任意一点的都不能称之为普通人。

尽管如此,如果普通人以发散思维去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

比如大家都去开山挖金矿,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挣钱的不是随大流也去挖金矿,而是在山下卖斧头;比如当年 iPhone4 横空出世,带动了很多做手机壳、贴膜等手机周边产业;再比如当年 4G 的出现,催生了后来的短视频一直到今天以及未来都会很火爆的直播带货…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新基建中的 5G 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细分行业,它们的上下游、周边产业或许风景会更好。

以史为鉴,未来可期!

知乎用户 野能说 发表

对普通人的影响不大,普通人能感受到的都是应用。

新基建包括:5G、特高压、城际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七个领域。

这些东西,都是构建行业甚至国家基础底层架构的,在这一层,普通人感受最明显的是就业。譬如工业,会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将 80% 以上都有机器代替,这也是趋势。

其他影响,只是看这些技术对应对啥应用了。譬如 5G 手机,我们感受最直接的了,但这算是最末端的应用了。其他的,譬如 AR 线上游戏、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等这些应用,也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了,能什么时候可以大规模民用还未可知。

此外,还有个影响,就是相关从业人员了能感受的了,技术的变革,行业的重塑,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转变,将是最大的影响了。

知乎用户 A.a 发表

剑客是意指水泥板块???

知乎用户 水梦谁启 发表

中国大型城市即将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转型,我们之所以能 “做成”,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人多,有足够的市场和应用需求,而恰巧是财力雄厚的第二大经济体,又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能自己生产、自己消费,还自主升级,实现出口创收 –“参考高铁、地铁”。而城市太小、人太少,有钱也没市场。像印度工业化、城市化又太差,没技术又没钱。

可能 10 年后,看台湾、印度、欧洲这些地区就像农村一样吧,百年一成不变。

知乎用户 米禾开朗​ 发表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惟快不破!

我们国家就是这个思路!什么都要快!

移动支付!

高铁!

快递!

5G——————————

知乎用户 啥也不会噢 发表

5G 就相当于给互联网铺上了高速公路。让万物互联得以实现可能。人工智能第一阶段将代替一些重复机械的劳作。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将会面对这些复杂的工作,研发,设计,维护,操作。争取担当时代的弄潮儿。注意这些投资,不是一年就完成的哦,大概要持续投资好几十年。阶段性投资。

知乎用户 东辰 发表

意思是现在可以选择性的建仓了,喝点汤汤水水还是有机会的

知乎用户 罗浚羽 发表

先看看有多少是新基建

知乎用户 老夫知道老夫明白 发表

人工智能也好,大数据还有 5G 什么的,这些其实并非基建范畴,只是这些新兴技术需要很大的投资,其中有一分部投资可以作为国家基础设施进行 “集中力量办大事” 式的建设。

因此,具体给人的生活带来直接影响的还是 5G、大数据、人工智能本身。这些热门技术的应用方面就和基建关系不大了。

特高压是完全的基建,为我国西北能源带向东南经济带输送电力能源提质提速,相当于普快到高铁的提升。但是这仍然和人的生活隔了应用的层面,比如我们如果花大力气推广电动汽车,把西北的弃风弃光利用起来,减少煤炭、天然气和燃油在做为燃料和动力方面的使用,那特高压就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当然实践起来不止是电动汽车一个行业的事情。

知乎用户 在禅 发表

提升?呵呵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国在世界各处搞基建意义在哪里?

知乎用户 含笑 发表 说一件趣事,我们公司前几年在安哥拉做工程,修公路。因为远离家乡,公司去的时候带了一百多盘中国的影视剧光盘,有些人电脑里还有不少。刚开始就是下班后在办公室或者宿舍自己看,后来当地的非洲人很感兴趣,就在会议室的电视机上放给 …

如何看待「美国为什么必须绞杀华为」?

知乎用户 小问号科技 发表 我们再回顾一下美国司法部长威廉 · 巴尔(William Barr)在 “中国行动计划会议” 中关于 “美国为何绞杀华为” 的话题时的讲话: 中国领先会让美国失去制裁的权力。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如果工业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