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特斯拉,到底是为了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人人 office 发表

别胡说八道!

不管是钱、土地、以及其他政策

上海给蔚来的条件比给特斯拉的更好!!!!!!!!!!!!!!!!!!!!!!

请看李斌自己说的——————————

李斌:钱没融到位,我们只好缓建上海工厂。结果外界就解读为上海不支持我们。上海一直都很支持我们,当时给我们的政策比特斯拉还要好。我们已经定了很多长周期设备,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冲压线设备还是我们卖给他们的,相当于把武器卖给竞争对手。

《晚点》:为什么卖给特斯拉了?

李斌:只有它在建厂,它要赶时间。如果有别人买,那我肯定不卖给他们。这个设备是我们在 2018 年初付了一半的价钱预定的,设备的预定周期是 18 个月,当时已经到海关,立刻就能用。

特斯拉当时再预定也要花很长时间,我至少帮它省了六七个月时间

骂特斯拉没问题,它的副总裁确实看不起用户,车子也确实到现在一直有撞撞撞!

但特斯拉汽车的质量和服务和上海市没关系,这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

上海确实先引进蔚来,并给了蔚来远比特斯拉更好的条件,但你蔚来觉得还不够,自己走了,实际上只是工厂换个地方,蔚来汽车、蔚来科技、蔚来用户服务…… 等仍在上海!

难道上海就不能引进特斯拉了吗?不就是想说崇洋媚外吗?问题是上海明明是先支持国内民营企业的啊!

知乎用户 马力在知群​​ 发表

分享几个因素供大家参考:

1. 营造电动车产业的土壤

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产业对于中国非常重要,一方面让中国的汽车产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能源的安全性、摆脱对于海湾石油的依赖(海上运输线存在风险)。

而发展这个产业,需要的土壤包括人才、上下游产业链等等。当初苹果在中国有富士康等代工,后来国内其他手机厂商崛起的时候,代工厂以及整个产业链供应商的作用都很大。以至于苹果现在就算想把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都很难,很多大代工厂的转移尝试也失败了,因为整个供应链有很强的惯性,有很多企业在协作,这些企业很难都搬到其他地方。很多供应商因为特斯拉的需求出现,或者增加生产线,这些就和中国的汽车产业密切绑定起来。而在特斯拉工作的熟练工人、工程师,未来在各个企业之间流动,也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才土壤。

中国在这些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就像下围棋,重要的是势,而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

2. 政治和贸易关系的考虑

在当前的背景下,中国的策略是紧密和美国的一些产业捆绑起来,绑的越紧,对中国就越有利。有点像格斗的时候,对方用长兵器,而我们则选择贴身,让对方的优势发挥不出来。以往美国在封锁、制裁方面有很多经验,冷战的时候就在这么做。但是过去几年的贸易战,美国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脱钩,没那么容易,主动权得在我们手里,而不在他们手里。

特斯拉在国内设厂,只是这个背景下的一个环节。

3. 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

上海希望引入特斯拉,因为从地方的角度,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无论是税收、带动就业还是长期的土壤形成,都非常有利。这些问题的决策不是集中由一两个人来做出,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的诉求。汽车产业几乎都和地方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北京引入现代,合肥引入蔚来,在下一个增长阶段,上海引入特斯拉也很容易理解。

--

前些天一位好朋友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过去几年,他服务的一些客户,当时如日中天的,到今天可能不行了,当时感觉马上要不行的公司,比如一些造车新势力,现在又如日中天了。

现在你感觉国内的一些新能源车企、造车新势力情况都不错,别忘了前两年这几家公司真的快撑不住了,情况很危险。但是现在特斯拉在国内发展起来,其他的车企其实也在发展,这几年下来情况不错。

知乎用户 畅哥得畅 发表

昨天上班摸鱼写的原回答有些偏激,高度不够,思维眼光狭隘了,今天我认真看了看大家的讨论,都比我总结的一针见血,我很认同引进特斯拉的目的是为了整个产业链,model3 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像电池就从 LG 换成了宁德时代,哪天要是零部件国产化百分之百了,这也是打通了整个产业链。(但在提高国产化率过程中,特斯拉一次次降价割老车主韭菜很不地道)为什么互联网巨头都宣布开始造车,我想其中产业链的完善也有原因。

我是搞车机研发的,我从车机的角度讲,对于车机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有部分国产电动车的车机系统已经超过特斯拉更别提其他传统车企(丰田,日产等)了:第一、导航:特斯拉的导航真的很差,基本上还是脱离不了要用手机去导航,那么大屏幕成了摆设;第二、VR(语音助手):对于使用大屏幕取消实体按键的设计来说,VR 是很关键的交互方式,因为驾驶过程中去操作屏幕风险系数极高。特斯拉这点做的很渣,功能不完善执行也不到位。大家可以去试一试小鹏蔚来的车机,这两方面的的确确做得很好。另外车机界的标杆还是 MBUX, iDriver。

早上不能再摸鱼了,大家理性讨论。

=================================

原答案:

为了让国产电动车有个逼数,他没进来之前造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就是为了骗补。

他来了,让行业有了一个参照物。

你说他装配工艺不行,那你就做得比他好,让大家有理由选国产电动车。

你说他自动驾驶贵还垃圾,那你就做得比他好,让大家有理由选国产电动车。

你说他三电不行,那你就做得比他好,让大家有理由选国产电动车。

你说他外观像个鼠标,那你就做得比他好,让大家有理由选国产电动车。

总之,大家现在买电动车有了一个还算靠谱的比较对象,倒逼着国产电动车去改变,这才是目的。

知乎用户 火红​ 发表

特斯拉是手机行业中的苹果。如果了解苹果对整个中国手机产业链的拉动和促进,也就更容易理解特斯拉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也在中国,但整个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在关键的一些领域,如芯片,底盘控制等,还没有特别出众的企业。

特斯拉 在中国建厂,出于成本的考虑,必将更多的采用国内的供应商,带动国内供应商的发展。供应商,供应链完善了,反过来会对整个中国产业带来具有带动作用。其他厂商也会享受到产业链的福利。

另外,引进特斯拉也可以起到鲶鱼效应。国内新能源厂商有了竞争对手,在科技创新方面,必将面临竞争和压力。有了竞争和压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参考手机行业,整个供应链现在在国内已经完善,国内的手机厂商也在全球中处于领先。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走同样的路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未来可期,作为行业中的一员,身处变革之中,也感到了任务艰巨和幸运。

知乎用户 拓蓝集团 发表

有人说政府此举是为了刺激国内的新能源车企,让他们以此来奋发图强,提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真是这样吗?虽然有这方面因素,但是并非全部主要原因如果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免除关税即可,不用这么大费周章。我们知道在引进特斯拉之前,进入国内的外国车企比如奔驰、宝马都是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出现,外资不能独资控股,中方必须占股 50%以上。

而我们为了引进特斯拉,给出了非常优惠的条件:

——同意让他们 100%独资控股

——划了 1290 亩土地供他们使用

——租金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提供了 100 亿年利率只有 3.9%的贷款

而且就因为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直接导致上海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汽车在上海建厂的计划泡汤。花这么大的代价,把特拉斯给求进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引进特斯拉时我们提出的附加条件,也许就慢慢的就明白了。

——我们要求特斯拉在5年内完成对上海超级工厂 140 多亿元的投资

——同时还必须在 2023 年后每年上缴利润 22.3 亿以上

——三年内完成配件国产化率 100%

有人又会说,这算啥?特拉斯完成多少亿的工厂投资,也带动不了多少就业机会呀,因为它是一家高度自动化的企业,根本就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22.3 亿的税收对于上海市来说,也不是特别高,通过网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早在 2017 年,上汽集团的纳税就已经 900 多亿了,上海市百强企业里面的纳税平均数也有 40 多亿。

前2点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确实不算啥。

**但是各位注意第3点:三年内完成配件国产化率 100%。**我们都知道特斯拉的供应链十分豪华,包括动力总成、电驱、充电、底盘、车身、中控导航、多媒体等等各种各样的直接或者间接的供应商 150 家左右。

这 150 家供应商除了向特斯拉供货,还可以向国内的其他新能源汽车车企供货,而这种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后将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无法比拟的。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以相关行业举例。

10 年前,国内自主生产智能手机领域还是一张白纸。当时的苹果工厂来到中国,由富士康代工,直接在国内孵化了一条完整的手机产业链。就是靠着这条产业链,到了 2019 年 Q2 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占比达到全球市场份额的 42%。

剩下的才是美国、韩国、日本等瓜分。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规模之大,品种之多,全球第一。任何关于电子方面的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解决办法。而它也正是依托于国内手机产业链开始慢慢发展壮大的。

珠海市 1990 年引进了佳能,因为其打印机业务的快速发展,让珠海一下子冒出了 616 家打印耗材类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打印机耗材及零配件生产基地。从业人员占全球三分之一,珠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 “打印机耗材” 之都,并且被正式授牌。

1983 年,我们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成立到现在,其带动的产业链已经让我国连续 10 年产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

所以,引进特斯拉,通过它完善、促进、壮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才是我们最看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扬长避短,建立绝对的优势,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站在行业巅峰。

知乎用户 邹华 发表

反对那些说引入特斯拉, 奶大了国产新能源车行业供应链, 促进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

先从时间上来看, 特斯拉工厂开工是 2019 年, 投产是 2020 年, 但在 2019 年之前已经诞生了蔚来, 理想, 小鹏, 威玛这种新势力, 这个逻辑顺序不要颠倒了.

今年是国产新能源车爆发的一年, 过去的上海车展更是百花齐放, 但这和特斯拉关系并不大, 汽车产品研发的周期都很长, 短则 1 年半, 长则 2~3 年起, 更何况蔚来的 ES6,ES8, 小鹏 P7, 比亚迪汉都是在 2019 年之前, 2020 年中发布的, 研发更是早于 2018 年, 那时候特斯拉工厂连块砖都不知道在哪, 说特斯拉加剧了新能源行业竞争, 根本站不住脚.

其次, 任何行业发展都是需要基础技术的累积的, 这个过程可能 5 年, 可能 10 年. 第一批补贴不乏骗补和滥竽充数的存在, 也确实扶持了一批真心造车的企业. 诚然, 那几年大量骗补企业的造成充斥市场, 给消费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但这些品牌不是死了就是死透了, 市场已经给了他们最好的答案, 最后那些真心实意造车的企业活了下来. 大浪淘沙, 这才是国家政策扶持的意义所在. 新势力的蔚来, 小鹏, 理想, 威玛, 传统车厂的比亚迪, 吉利, 荣威, 这更加和特斯拉没有半毛钱关系.

今年国产新能源车的爆发, 本质是国家近 10 年来的行业扶持和行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积累, 到今年应该开花结果了, 特斯拉过来摘桃子了.

中国引入特斯拉确实有鲇鱼效应, 促进行业竞争的意识, 但一个行业的发展绝不可能靠一条鲇鱼就激活的, 而是要沙丁鱼们自己奋发图强. 特斯拉只是催化剂, 现在看来特斯拉这个催化剂的副作用远比催化剂要大.

最后补充一点, 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在投产前, 股价一度走低, 濒临破产, 上海工厂投产后股价才暴涨至今, 所以说不是特斯拉奶大了中国新能源市场, 而是中国市场拯救了特斯拉.

知乎用户 弯刀先生 发表

我是大棋党,认为国家下的是一盘大棋,引进特斯拉肯定是为了提升新能源产业链的水平,然后孕育我们自己的产业,就像手机那样实现反超。

我现在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我觉得上海在执行的时候有问题,说句脏的:我让你好吃好喝招待来做客的朋友,没让你陪人家睡觉给人家养孩子

知乎用户 阿混 发表

网上看到一个理想汽车 CEO 李想的发言视频,我觉得说的挺好的。作为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老板,他的言论我觉得也更具有说服力。

把十几个新造车企业资质全拿走的品牌,今天告诉我谁还活着?90% 全死了,还剩下生不如死的。”李想用 “应试教育的高手” 来形容过去几年大批量的新造车品牌。所有人都拿走了资质,却带不动市场的活力。李想在在线中放大了一些声量:“政府用那么好的条件把特斯拉引进来,大家想过这问题吗?三个字叫不争气。只有把鲨鱼放到鲶鱼塘里,这个鱼塘里的所有的鱼才有活力。”

的确,从引入特斯拉到补贴政策的引导,中国新能源市场过去两年里有飞速的成长,产品的续航里程也直线拉升到了 600 公里以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真做产品了。李想谈到:“国家对产业的选择要高远得多,例如当年引入苹果在富士康的生产线,如果不是建立了整个链条,也没有之后中国手机品牌的兴盛。

文章出处:【图】大神开讲:看清本质 李想的第三次创业_汽车之家 (autohome.com.cn)

知乎用户 肖恩 发表

很多答案都在那里捂着眼睛说瞎话,那时候蔚来这种顶级设计已经出现了,小鹏理想也已经开始开花,比亚迪更是新能源技术老大,电池产业链也已经崛起。

说白了特斯拉是来中国吃中国政策红利的!!!特斯拉当时还选了别的国家呢,还考虑越南还考虑印度还考虑美国本土呢,在那嚷嚷来嚷嚷去的,好像还不愿意在上海似的。为啥选在上海,就是因为我们的产业链已经起来了啊!!!那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各个看不清事实还是装着看不清的东西在那里找了这么多理由在那洗,真搞不懂是为啥图个啥,特斯拉搞得再好跟你有啥关系呢?建议还没提车的人还是退掉吧,即便你只是想再观望下,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理性选择。

知乎用户 名侦探科男​ 发表

结合当下沸沸扬扬的特斯拉话题,再回头看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特斯拉独资入华,更多的是政治因素。

从国家层面看,要维持中国对外开放的形象。特斯拉入华,恰好是在中美贸易战期间。中美两国你来我往,各种相互制裁,两个超级大国激烈碰撞的时候,其实其它国家是看的瑟瑟发抖的,尤其是各个国际资本。美国搞逆全球化,中国就大力倡导全球化。引进一个特斯拉,就是给全世界看的:这就是中国的态度。能吸引无数的国际资本,给国内无数的国际资本吃定心丸。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早已是人尽皆知的国家战略规划。从 2009 年国家提出 “十城千辆” 计划开始,已经高投入的持续推进了十几年了。

从产业层面看,引进特斯拉能够进一步加快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增强车企之间的竞争态势。特斯拉不同于苹果,苹果是实实在在给中国培养了智能手机的相关产业的,而特斯拉入华之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已经实力极其强大。单就说新能源汽车最重要部件之一动力电池,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有 6 个,外国企业只有松下、三星、LG 和 AESC。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实力和这几家企业不分伯仲。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斯拉以首个独资车企的身份进入中国。

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是松下、LG 和宁德时代,电机供应商是台湾福田电机,其它各种供应商也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从产业层面上看,特斯拉扮演的角色,仅仅只是鲶鱼。这是特斯拉在中国的定位,是中国政府给他的定位。

回到现在特斯拉沸沸扬扬的话题。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特斯拉在上海车展对用户傲慢无礼的态度,直接让官媒下场严厉批评了。

于是前几天就有特粉在知乎提问了:官媒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在事实没有弄清楚之前,为什么官媒站用户?

原因很简单:特斯拉没弄清楚自己在中国的定位。

中国并不刚需特斯拉,更不求着特斯拉进来。恰恰相反,特斯拉入华的这两年,鲶鱼的使命已经完成:这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国产品牌纷纷发力,推出的车型一款比一款给力。反观特斯拉的车型,渐渐没有了优势。之前被吹上天的 FSD,在华为推出自动驾驶技术后,也显得相形见绌。反而一些缺点开始不断的被用户吐槽。

插入一条新闻:

特斯拉赚翻:上海工厂 40 亿贷款完全还清

贷款已经还清,使命也已经完成。

一个已经没什么优势,也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外人,还想让中国政府待见他?可能吗?

或许又有特粉说这是卸磨杀驴。

朋友,这就是政治。

知乎用户 天狼 发表

那些说什么特斯拉是鲢鱼也好,提升国产产业链也好。忽略了一个问题。产业链是一两年就能建立的?鲢鱼效应是一两年就能形成的?

特斯拉 2020 年投产,今年才 2021 年。

事实上特斯拉能一年国产化不是特斯拉培养了国内产业链而是国内完善的产业链帮助了特斯拉。中国有 40 年的现代造车业,有完善的汽车工业产业链。有先进的电子产业链和电池产业。这些跟特斯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没有外资鲢鱼依然会有国内竞争。所谓骗补,只要有补贴肯定就存在骗补,跟有没有鲢鱼没关系。动漫产业,光伏产业没有骗补吗?依然有!但这两个产业都在崛起。

有些人把特斯拉类比苹果。但特斯拉跟苹果有本质区别。苹果是代工模式。特斯拉更像三星而不是苹果。没有人说三星带动了中国手机产业链。

工业制造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工艺。苹果因为没有工厂必须代工。而苹果的代工厂也是可以给其他手机厂代工的。

中国引进合资汽车这么多年为何国产汽车很长时间都起不来?很大原因就是工艺不行。

就如同你引进了台积电,芯片制造业就能起来了?工艺人家是保密的。即使你可以挖人,那也需要好些年头。

知乎用户 chulong​ 发表

爱丁堡。

当然更爱特斯拉。

知乎用户 空一格 发表

1、新能源汽车,每卖出一辆车,国家就会提供大额的补助。

厂子建在哪,补助就会流向所在地,那里就受益。

2、科技先锋的光芒四射,又有所在地兜底,各个有钱人都愿意把钱投进来。

我记得那会,新浪网上每天打出特斯拉工厂百亿融资的新闻。

3、特斯拉工厂巨大的一片地。

如果不是因为新能源项目,是不可能从农业用地变成工业用地的。

4、那个时候懂佛脱钩论正盛,可能也有打脸懂佛的考虑,给其他人做个表率。

看在哪才真正有肉吃。

特斯拉引进后,从快要破产到股票一飞冲天,企业界应该是看在眼里的。

5、拉进外国企业,一起做大新能源汽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不能说就一定能成功取代燃油汽车。

还要看市场的反应。

显然,参与的人越多、投入的资金越大,规模越大,超过一定的门槛值之后,成本反而下降,最终就做起来了。

反之就不一定。搞不好就成了一个特大玩具,风光几年就玩完了。

知乎用户 到此为止 发表

国家层面考虑问题不是点,而是面。

中国的新能源相关产业,可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 863 计划和火炬计划就已经规划好了的。

新能源相关产业中国属于是抢跑者,比西方国家早的多了。

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终于形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产业发展起来了,就要有人用,用的人越多产业优势就会越大,成本优势、技术优势、体量优势就会越大。

国家恨不得把全球所有的车企全招呼过来使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国家引进特斯拉,就是处于这样的考量。

如今国产特斯拉的国产化率已高达 90% 以上。

上海工厂是特斯拉最大的产能贡献者,去年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量是 45 万台,其中 16 万台出口到世界各地。

特斯拉虽然顶着美国品牌的标,其实是国产汽车。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知乎用户 掉脑袋切切 发表

这个问题,倒让我想到了另外几个问题:

为什么特斯拉在上海,而不是北京,不是深圳,不是西安,不是广州?

为什么其他外国车企进入中国市场,不是进口,就是合资。而特斯拉一开进来就独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总有人喷国产电动车贵,质量跟不上价格的。

那你们记得同期的特斯拉什么价格么?

2014 款特斯拉莫得 s 60 价格 64.8 万,上市时间 2014 年 5 月份,续航里程 390 公里,现在二手车估价 20 万左右。s85 续航 502,价格 73.4 万二手估价 20 万多点。p85 续航 502 公里,价格 85.25 万,二手估价 24 万多点。

同样莫得 s60-p90d 的 2016 款是 70.89-133.93 万,现在二手车估计 25-35 万。

你们心心恋恋的莫得 3 是 2019 年的 5 月才上市,续航只有 445 公里,按车长计算也就紧凑型到中型车之间款,价格也要 29.18 万……

你们忘了以前天天说特斯拉割韭菜了?买了车很快就降价!

你们忘了特斯拉内部禁止韭菜相关词了?

你们忘了以前特斯拉用 18650 电池时候,电池厂商是卖一节亏一节,就这样价格还 60 几万的时代了么?

你们忘了以前调侃特斯拉只坑有钱人么?

怎么有人坐不住了么?

明明是电池技术进步,成本不断降低的成果,怎么全成了特斯拉的成功?

特斯拉最大的成功在我看来就是把笔记本电池电芯 18650 成功用到了电车上,给了大家新思路,拓宽路面,快速压低成本。

不然谁都还是 60 万跑 400 公里,30 万跑 200 公里!

PS:

2013 年 10 月 31 日松下和特斯拉签的电池合同,20 亿节价格 70 亿美元。

算下来就是 3.5 美元一节,莫得 s85 用了 7000 多颗 18650 锂电池,电池组总重量超过 900 公斤,容量 85KWh。就是一节电池大约 20 多块钱,7000 节电池成本都已经 17 万了,这还是松下当初亏本卖的结果。其他的电机、电控…… 不要钱么?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靴子 发表

道理很简单。

和中国每天都在进行的千千万万个招商引资项目一样。增加本地工业生产总值,增进就业,丰富碳中和绿色能源生态企业。

第一,促进碳减排,碳中和。给消费者多一个电车的选择,油车的市场就少一分。

第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也同样强大,并不惧怕竞争。相反,激烈的竞争会加快促进产业变革,形成一批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这一点特斯拉粉丝常常拿来吹嘘。其实,在他们进来之前,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也已经开始行动,利用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建立起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国高端自主品牌。

只不过特斯拉中国建厂和中国自主品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两个时间点刚好重合,所以,他们就天天刷,是特斯拉让他们变强的。

在特斯拉进来之前。中国的产业能力,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是非常强大的。差的是把这些东西整个起来,卖出去的人!互联网创业者,有用户思维,体验思维,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思维。所以,他们去做这件事本身就非常容易成功。

所以,让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其实,就和中国大地上每天都存在的千千万万个招商项目一样,无非就是增加本地工业生产总值而已。

另外,特粉吹嘘的另一个点,就引进特斯拉带动中国产业链。

苹果产业链有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歌尔声学,欧菲光等等。

请问,那一家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是特斯拉带动的?

特斯拉,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招商项目。只不过在中美贸易战的节骨眼上,又是一直被保护的汽车产业 (其实电车和油车是完全不一样的) 却被神化成这样。实在是佩服特斯拉的舆论公关能力!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1、同意让他们 100%独资控股。

换句话说就是我方不用花一分钱呗。稳赚不赔。难道非要我方拿一半的本钱才爽?

2、划了 1290 亩土地供他们使用。

抱歉上海有的是地皮。至于为啥不盖房子给你住,你慢慢想。

4、租金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未开发(这里的开发是指建好楼)区域工业地本来就是免费,几乎任何地区任何大厂都是这样,或者说大部分地区都要倒贴钱给厂家。我不明白你这个十分之一是怎么算的。是指倒退钱给特斯拉贴少了?

5、提供了 100 亿年利率只有 3.9%的贷款。

你要知道央行每年增加 20 万亿的货币投放,就是说各级银行要负责把这 20 万亿放出去。你犯愁贷款贷不到,人家还犯愁放贷放不出去呢。

至于为啥不贷给你,和盖房子一样,你慢慢想。

知乎用户 王小板儿 发表

现在看来特斯拉就像是一条鲶鱼,是专门用来搅动电车市场的。

以 BAT 为例,这些家伙看着牛 AC 哄哄,但他们挣的钱有多少是国外的?比如:把某度放出去,把谷歌放进来,它能独立活过 3 分钟吗?

面对美国的科技霸权,最近我们经常能听到这些巨头们吹牛,但我至今没有看到他们联合起来去想办法,如何应对美国高科技平台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可以说只有政府在努力想办法,以及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在单枪匹马的苦苦支撑。更搞笑的是,其他几个手机生产商还高喊,华为不行了没关系,华为丧失的份额我们给补上了,但问题是,你们就没有跟华为一样的风险了?你们的芯片国产了?你们可以不用谷歌安卓系统了?

现在他们竟然更出息了,开始惦记区区的几捆白菜几根大葱,这股歪风如果刹不住将来 “百团大战”,共享单车这种无序竞争将在社区的菜店里重演,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地鸡毛,严重影响民生。

我认为政府应该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互联网资本相互勾结、无序竞争,挤压内部创新市场空间,降低经济活力,关系国计民生的高度认真对待严肃处理。

另外,对牛哄哄的传统互联网巨头,可以按照国际市场占比的考核方式,来评估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从而在各类牌照、政策和税收、反垄断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对那些国际市场占比越来越高的中国企业,应该加以支持,比如:抖音、小米、比亚迪等。而对于那些在国内市场呼风唤雨,在国际市场毫无竞争力的企业,要十分警惕,千万不要听这些企业高谈阔论。

当年美国企业发现日本半导体产业给自己形成竞争威胁的时候,立马就联合起来了,在打击日本的半导体产业的时候,美国基本上是倾巢出动,从政府部门到企业联合,而我们的企业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还在互相拆台竞争,加具社会得内卷。

今天把特斯拉放进来就是希望给这些躺在国家发展红利上挣钱,不思进取的企业敲响警钟。

居安思危最起码应该走出去。须知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知乎用户 高山县​ 发表

我还是那个观点

上海引进特斯拉是一个战略级错误

不错

我们引进是为了学习

但是凡事最忌教条

到了引进特斯拉的时候情况已经变了

中外在电动车上同时起步

并没有代差

这是中国汽车追上甚至引领市场的关键机遇期

这个时候最佳的策略

应该是应该扶植国产品牌

同时给特斯拉一个弹性的进口指标

随时调控它的进口 以此来刺激国产车

而不是直接给它开工厂

上海给特斯拉建厂

是在关键时刻给特斯拉补血续命

是非常严重的失误

改开已经四十年了

中外对比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引进与学习是对的

但是具体引进与学习的方式

则需要与时俱进

知乎用户 姚冬​ 发表

就是为了给特斯拉挖坑,然后好有机会埋了它。

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是国家大战略,是中国必须要拿下的领域,未来中国汽车企业能占有世界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

但是在这个战略进程中最大的绊脚石就是特斯拉,特斯拉的电动车起步早,技术领先,品牌高端,并且有美国资本和政府的支持,如果在电动车领域特斯拉取得了手机领域的苹果一样的市场地位,那么中国的汽车企业又会沦为低端品牌,众多中国手机厂商的利润总和还不如苹果的零头。一定要避免手机业的局面,在电动车领域重演。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搞垮特斯拉?

象美国制裁华为那样肯定不行,中国技术全面落后,是没办法在高科技领域卡特斯拉脖子的,也不能动用国家力量绑架马斯克家人。

硬的不行可以来软的

《战国策 · 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要先给特斯拉个诱饵,引它过来,让它对中国产生依赖,而且越陷越深,然后就可以关门打狗了。

特斯拉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问题,当时特斯拉虽然在品牌技术上领先,但是技术的领先是不能持久的,只有两三年的窗口期,必须要能在这个窗口期内扩大产能,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才能获得电动车市场的统治地位,当时特斯拉股票被众多机构做空,马斯克也面临资本方压力,要求他必须设法拉升股价。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马斯克需要产能,虽然马斯克明明知道这可能是个坑,但是他必须跳。

此后的事情发展大家都看到了,上海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超高效率,建成了特斯拉工厂,迅速提高产能降低价格,同时特斯拉股价一飞冲天,打爆无数空头,马斯克风光无限。

然而,特斯拉从此再也无法摆脱中国,他最重要的产能在中国境内,还要帮中国完善相关配套供应链,帮中国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离开中国特斯拉股价就会暴跌。

虽然中国依然没有高科技可以卡特斯拉脖子,也没有绑票马斯克女儿,但是特斯拉高高在上的股价就是它最大的软肋,而这个软肋就捏在中国手里。汽车的供应链比手机复杂多了,汽车里的中控屏幕就相当于一部手机了,手机不过是汽车的一个小零件。深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特斯拉,已经无法离开中国,离开了股价就会暴跌,特斯拉无法承受股价暴跌,但是中国现在则没有任何损失,反正厂房马斯克又带不走,除了中国之外,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提供这样的供应链。

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太拉跨了,特斯拉用了十年也没有建立起足够规模的制造体系。美国国内也就造个 SpaceX 的飞船还可以,反正每次就造几个,也不是太在乎成本,但是汽车是必须大规模低成本制造的,否则没法出口。

不要觉得政府蠢,政府里可能有个别蠢货,但是最为一个整体,绝对不蠢。上海市一个地方政府如此高调干一件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中央政府能不闻不问?中国就是要借此机会把特斯拉深入嵌入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从而达到控制它的目的,以避免当年手机业面对苹果的被动局面。这都不算阴谋,简直就是阳谋。

知乎用户 Kenny.Chan 发表

高度集成化,这个是 tsl 优势,国内,今年才开始,是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公司才开始往高度集成化方向走,这个是很痛苦的事情。比如说哈,拿 tsl 那个铸造件来说,以前 71 个零部件,现在一个铸造件,以前至少得好几个供应商吧,现在不需要供应商,这是强制淘汰供应商,产业链洗牌。这个仅仅是举例。在集成化方面 tsl 领先太多,比如说,model y70 度电比 es677 度电还要轻近 200kg,背后大量看不见的东西,tsl 直接在电池保护壳壳体上集成 dc 充电器,国产的,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还只是把零部件买回来组装,比如前备箱就可以看出来,大家在零部件的集成缩减方面差距多大。

tsl 领先 3-5 年是真的,那些鼓吹国产的厉害的,真的先等等。zf 引进 tsl,其中一个要求就是零部件全部国产化,而且是三年内,这也是通过销量来改变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机会,零部件供应商变了,其他同行可以快速跟进学习使用,跟手机产业链一样,现在手机市场,全球近 50% 是中国品牌,这才是 zgzf 最大的最真实的想法,以后中国电动车能追上超过国外所有汽车品牌,供应链也能创新发展

知乎用户 强壮的宝哥 发表

推荐一本书《隐形冠军》,完美解答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 寰宇视野 发表

看了所有的回答,都在牵强附会

中国政府有外国投资负面清单,你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上,来华投资都是欢迎的。

但是各地都有自己的具体招商政策,即地方政府的权限

新能源汽车当年本来就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类别

其次,特斯拉在华销量还可以,在中国有市场

因此马斯克决定可以在中国投资工厂,不然他怎么不跑印度去投资?

其次,特斯拉项目自动化比较高,并不会像富士康一样需要几十万工人

当然,特斯拉不涉及到高机密的技术,这才是美国允许特斯拉汽车在中国制造的原因

上海想引起的项目多了去,你信不信,要是荷兰的光刻机工厂要来华投资,或者台湾的台积电,来上海,得到的优惠政策会更多 ···· 即便他们想来,美国也不许啊

马斯克怎么不把火箭制造工厂也搬来中国?

还是不让,因为汽车这个东西现在已经不是高精尖,需要技术管控的东西。

中国的对外开放只会越来越大,国家想让各个行业做大做强也是正常的想法。

这些东西都在公开的台面上,所以,题主问引进特斯拉到底为了什么?

正确的答案是: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台前的考虑和幕后的考虑都是一样的,光明正大

只要不在中国的负面清单里面,大可以来中国,但具体的落地政策,可以具体再谈

欢迎关注知乎第一流氓,职场专家,传说中无所不能的老王 / 期货作手,原号:寰宇视野

欢迎关注公众号:交易哲学家

知乎用户 Time2Fly 发表

之前喷上海的那一段太情绪化了,主要想说的是上海的一些政策不够接地气,对本土成长中的行业不够包容,前瞻性和耐心不够,习惯于引进成熟方案。当然更希望是因为我一个斗升小民看不懂大局,像其他答主说的那样有更多其他的政治经济考虑。

至于特斯拉对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的帮助,真的不大,核心的电池技术比亚迪宁德时代早就掌握了核心技术,造车技术这些年进步巨大,国内市场已经可堪一战了,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也在前些年强力补贴下基本都有了,至于那些骗补之类的问题,随着整顿和降补贴已经能让大家看清楚谁在骗钱谁在踏踏实实攒技术,这些其实都跟特斯拉没啥多大关系。当然特斯拉作为新能源行业头部厂商,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电池管理也好,超级充电也好,整车整合,品牌营销,这些确实需要国内厂商跟着学,但这些东西特斯拉引不引进并不觉得有本质区别。至于说引进竞争的,补那么多钱和市场送给一个美国公司实在是让人心有不甘,着重补贴整合一下国内那几家踏实干事的不是更好吗

知乎用户 天青色水玉 发表

目的?拉老美入伙吧?

电动车是排放问题,排放问题带上老美便轻松多了。

欧圣母们天天拿全球变暖来扼发现中国家的咽喉,中国通过电动车策略起到了自伤 80,杀敌 1000 的节奏,这种节奏挨炮轰是迟早的事。

但拉上能源结构类似又铺张浪费的老美,两个能源大户战略同盟一下。

另外,引入鲶鱼弄一弄其他垃圾,引入大厂来提升一下产业链,都是有好处了,毕竟中国给大众的市场一给就是 30 年 。

不差特斯拉这点市场。

另外,我们那个头头们,也不是铁板一块… 各怀心务事…

知乎用户 老实人排行榜第三 发表

引进特斯拉,是当时政府最重要、最正确的决定。

1. 鲶鱼效应,刺激其他车企成长。

2. 培养国人的消费意识,过去电动车的形象是残疾人、老人开的,是低档的代名词,现在呢?

3. 引导汽车产业结构的转变,从汽油车转向向电动车。试想如果引进日本的天然气车的后果会怎样?一步错步步错。

4. 让中国车企有个奋斗目标,有个学习、借鉴、赶超的榜样,现在看来无论是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对我们帮助很大。

5. 增加税收、创造就业,不必细表。

6. 最重要的是塑造中国电动车的产业链,这是除了技术之外最核心的竞争力,这是基础,连拜登都说美国的电动车市场落后于中国了。如果说没有时产占有率最大的特斯拉的功劳,说不过去了。

现在特斯拉的作用基本完成了,可以出去了,下一步把市场让给我们,看中国车企自己了。

知乎用户 陆可水 发表

首先,上海政府肯定有几百页 ppt 的方案才有的决定。一上来就质疑的,窃以为,你最好也有一套方案理论,不指望太多,但是不能张口就来是不是?

反正大家都在,那我也猜好了

我个人认为,其实就是吸引外资的一个广告

外贸外资间接带来 2 亿人就业,目前来看,中国离不开外资。如果你想让中国撇开外资,那第一步,你先给我解决 2 亿人就业好了。


全球外资就这么多,不吸引到中国,那人家去了越南印度怎么办?
中国就业离不开外资
中国需要外资带来技术和经济
上海的地理位置决定要对外
中国需要让外资信任和依赖
不对人家说中国市场大,那人家怎么投资

有的市场,中国不缺钱,不缺人才缺的是成熟的管理体系,技术指导平台,我们看上外国人的这个了。我们需要摸着外国人过河。

通俗的用大白话来解释一下,你一职场新人,你想要职场精英的 ppt 模板,计划表,工作日报。你想从中学习成功经验,争取提高效率,你说你是不是要认识认识人家职场精英?

国家发展无外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方式很多种。特斯拉全球知名,给中国带来了引流,这最终意味着全球多少人渴望中国市场?

全球这么多人知道马斯克,知道特斯拉,因此也或多或少能知道特斯拉在中国混的多好。这样中国市场不就是有了特斯拉这样的品牌,马斯克这样的名人做宣传了吗?

全球想要来中国做生意的企业,哪一个老板不希望认识中国政府的人?

中国为什么对海外留学生十分重视?因为有一部分海外留学生就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和一个国家做生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和当地政府搭上线和当地有钱人保持联系。

吸引他们来中国留学,并不是为了所谓的 “面子工程”,就是想跟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政府做生意。有钱的想要他们的投资,有能力的想要他们的技术,穷得叮当响的,是想要他们的矿产。。。

中国对特斯拉的好,其实就是想说: 外资们,来中国投资,有市场,有未来!!!不相信你们看看特斯拉!!!只要你们有技术,有钱,那我们中国提供人力物力和市场!!!

上海要的不是特斯拉,而是特斯拉们。

与其对上海给特斯拉优惠而骂骂咧咧,还不如想办法帮中国发展经济。

上海乃至长三角珠三角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地理位置决定这些地区适合发展经济,既然你适合,那你就要为中国人民而奋斗。

最后,欢迎外资来,我爱中国,我爱上海。

知乎用户 夜轩 发表

2019 年 1 月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开工,到 10 月 17 日,为该工厂生产运营供应电能的首条线路正式送电,这个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只用了短短 10 个月时间就建成了。

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一个超级工厂,一期年产 25 万辆国产特斯拉。

而上海,这个曾经在上世纪 80 年代见证了国内首批合资轿车项目落地的城市,这个如今集聚着国内外大批汽车梦想家和工程师的地方,在风云际会三十余年后,将再次敞开大门,迎接远客。

选择在华独资建厂的特斯拉到底因何而来?

中国汽车产业即将面对的,到底是虎视眈眈的 “饿狼”,还是产业大棋局中那条入水的 “鲶鱼”?

引进特斯拉,上海有什么大企图?

“送上门” 的特斯拉

1979 年,新中国第一部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正式出台。

彼时,绝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 “合资” 是什么,也不清楚促成这一法案出台的由头其实正是轿车产业。

1978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访华,率先和中方提到了合资经营的概念。可是对中国来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起办企业还是不可想象的事。

关键时刻,邓小平在一份有关此事的简报上做出了批示:“合资经营可以办”,这才为中外合资企业的诞生打开了第一道大门。

随后,上海方面向全球知名的几家汽车制造厂商都发出了盛情邀请,希望能够引进一条先进的轿车装配生产线。

然而结果却令人无比失望:外资车企普遍不看好上海轿车项目。

就连当初给中方普及了合资概念的通用汽车,也在深思熟虑后认为,中国既没有轿车市场,也没有生产轿车的条件。

直到 1984 年,上海才真正迎来了大众汽车这位远客。1984 年 10 月,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奠基典礼在上海安亭举行,中德双方踌躇满志。中国第一批合资轿车企业——事后也被证明是最成功的中外合资车企项目之一——揭开了序幕。

(图为 1984 年 10 月 12 日上海大众奠基典礼

尽管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当接手上海大众项目的德国高管马丁 • 波斯特来到安亭,看到几座 “几乎要倒塌” 的车间时,还是着实被吓了一跳:

“有那么一刻我停止呼吸,目不转睛盯着眼前这些落伍的厂房,脑子一片空白,难道这些遍地尘土的简棚陋屋竟是一家汽车制造厂?就是在这种地方,大众要和中国人一起制造汽车。”(摘自马丁 • 波斯特回忆录《在上海的 1000 天》)

不仅是厂房破旧,那时的上海还不是今天的 “魔都”,整座城市看起来似乎和汽车这类现代化工业产品 “沾不上边”:全城只有寥寥几座公共加油站;上海大众的高管办公室里甚至连一台制冷空调都没有。

时光荏苒,中国上海迎来了一位主动上门的 “远客”,也是目前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汽车界明星企业——特斯拉。

与 1979 年中方在全球苦寻合作伙伴的情况不同,特斯拉此次来华投资建厂,几乎可以算是火急火燎 “送上门” 的。

2018 年 5 月,当中国刚刚宣布降低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时,特斯拉就迫不及待地下调了在华销售车型的指导价,以期能够赢得中国新能源市场的 “民心”。

没想到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的 7 月 6 日,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产能刚刚达标的特斯拉瞬间又掉入了自己国家挖的 “关税大坑”,不得已抬高了在华产品售价,各款车型价格分别上调了 14 万至 26 万余元不等。

4 天后,“莫等闲” 的马斯克火速奔向上海,与上海市及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未来,双方将聚焦推进电动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马斯克雷厉风行的一系列操作,清清楚楚表明:特斯拉需要中国。

由此,特斯拉成为中美经贸摩擦后,高调宣布在中国扩大产能的、最知名的美国企业之一。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中美经贸摩擦事件本身,给了特斯拉入华这 “临门一脚”。

10 月 17 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特斯拉项目实质性落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规模将超过 1200 亩(逾 86 万平方米)。

今年 1 月 7 日,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超级工厂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一期年产规模为 25 万辆纯电动整车;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该工厂年产能将达到 50 万辆纯电动整车。

(图为上海特斯拉生产线 图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今年 10 月 17 日,为该工厂生产运营供应电能的 220 千伏电力配套项目首条线路正式送电,标志着整个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进入投产前的冲刺阶段。

同日,工信部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及已准入企业变更信息情况予以公示,特斯拉赫然在列,量产准生证即将到手。

从签约到土地摘牌,再到开工送电,该项目至今只用了短短 15 个月的时间,也跑出了上海对外开放的新速度。

某种程度上,特斯拉的到来,为上海三十余年来的轿车风云故事又添上了一个新章节。

为什么是中国?

有意思的是,当特斯拉正准备风风火火在华建厂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呼唤本国车企 “回去建厂”:

2018 年 9 月 9 日,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文:“CNBC 说,因为美国的关税将要提高,福特公司砍掉了在美国销售中国产汽车的计划。这就是个开始,这款车以后会在美国生产了,而且福特也不用再缴纳关税了!”

但尴尬的是,第二天福特公司就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将继续坚持在中国生产,这是因为 “鉴于在美国的年销量不超过 50 万辆,在美国生产

![](data:image/svg+xml;utf8,)

福特福克斯 (参数 | 图片) 不会有利可图。”

精明的美国车企不会意气用事,只会 “用脚投票”。

作为全球汽车界的 “黑马”、电动汽车产业的 “明星英雄”,特斯拉选择来中国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从最直接的成本因素来看,据特斯拉内部人士核算,算上运输成本及进口关税,特斯拉目前的销售成本比在中国本土生产的车辆高 55% 至 60% 左右,直接在华投资建厂,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这对于在华缺少价格竞争优势的特斯拉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特斯拉也可以选择将工厂建在其他不受关税抬高影响、人力或其他生产要素成本更低的地区,为什么宁可去触美国总统的逆鳞,也一定要来中国呢?

首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从 2018 年开始,美国、欧洲和中国三大区域汽车市场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 “寒冬” 景象,但新能源汽车产销却是“一枝独秀”,基本实现了逆势上扬。而这一点在中国市场展现得尤为明显:

201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7 万辆和 125.6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8.6 万辆和 98.4 万辆。而这一年,美国的电动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 35.86 万辆,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为 201.8 万辆。

照此推算,中国几乎占据了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同年,特斯拉在全球的市场销量数据同样可观,全年共交付 24.5 万辆新车,约 20 万辆是在美国本土出售的。

在中国,Model 3 直到今年 2 月才实现了首批交付,其后续市场表现还有待考察。

当占据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半壁江山的 “销冠”,看到了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销半壁江山的巨大市场,怎能不心生向往、行亦趋之?

更何况,中国汽车市场虽然在近两年经历了一些波动,但是和美国、欧洲、日本等早已步入成熟汽车社会的国家相比,整个市场还在成长的过程中,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中国虽然位列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但千人保有量只有约 140 辆,相当于美国的 1/5、日本和德国的 1/3,这说明中国汽车市场的刚需远没有封顶,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特斯拉想要为自己的未来找到一片最合适的生长土壤,放眼全球,恐怕没有比中国更合适的地方了。

再来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力。

前不久,一部名为《美国工厂》的纪录片火了。

全片以中国企业福耀玻璃在美国开厂为切入点,引发了人们对于中美制造业实力和企业文化差异的大讨论。

实际上,目前中美制造业各自的优势领域不同,所处的价值链位置也不一样,现在就给中美制造业孰强孰弱下一个简单的定论,恐怕并不科学。而仅仅从特斯拉来华建厂事件,就得出 “美国汽车制造业已经落后中国” 的判断也有失偏颇。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诸如特斯拉这样的新晋电动汽车企业而言,“中国制造” 这四个字,的确已经成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无论传统汽车还是电动汽车制造业,中国几乎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供给还有着效率高、成本低、质量佳的优点,更不用说物流配套体系,产业工人的素质和技术能力,在全球都广受赞誉。

在上海,汽车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

2019 年 1-6 月,上海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了 54.9%。其中,一些知名汽车企业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总成建设制造的布局。同一时期内,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攀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41.1%,在营商环境方面,中国持续开放的政策信号,也给了特斯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在今年 10 月 24 日世界银行刚刚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 2020》中,中国排名跃居全球第 31 位,比去年提升 15 位,是全球改善幅度最大、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在外商投资环境的改善方面,从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到负面清单管理,再到即将实施生效的《外商投资法》,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进口博览会等创新机制,充分彰显了其坚持开放的决心。

(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开放” 二字更是近两年来的关键词。

2018 年 7 月 1 日起,我国降低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将汽车整车税率为 25% 的 135 个税号和税率为 20% 的 4 个税号的税率降至 15%。

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

其中,2018 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 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 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明确有力的政策信号,才促成了后来华晨宝马合资股比调整、豪华进口车降价、特斯拉独资建厂等一系列汽车界的大事。

在今年 10 月 16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 “优化汽车外资政策,保障内外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修订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允许外资在华投资的整车企业间转让积分。”

这意味着,像特斯拉这样的外资电动车企,一旦实现投产,其新能源汽车积分就可以根据新规实现转让或出售了。

实际上,吸引更多世界级汽车企业以不同的投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营造良性竞争的发展环境,正是这一轮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调整的初衷。

这一切都在表明:在政策的持续 “松绑” 下,未来中外车企要在同一个跑道上一决雌雄了。而对于几乎可以享受到同等国民待遇的外资车企而言,看到了如此开放公平的投资热土,怎能不急着“送上门”?

上海的底气与格局

当迫切需要中国的特斯拉,终于喜笑颜开地敲开了上海的大门。

上海为什么要 “开门迎远客”?

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系统性的分析特斯拉在华建厂,能够给上海带来什么。

从税收方面来看。汽车一直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近年来,各地争相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的确,外资车企对于上海地方税收的贡献度很大。

根据上海市商务委和市外商投资协会联合发布的 “2017 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在“外资纳税总额” 一栏的排行榜上,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三家车企分列前三名。

前十榜单中还有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玛莎拉蒂(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外商车企占据了前十名中的 6 个席位。

而根据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申报文件显示,特斯拉就其上海工厂的土地使用权,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为期 50 年的经营租赁协议。

协议安排,特斯拉需要在未来 5 年内完成对上述工厂 140.8 亿元(约合 20.3 亿美元)的投资。同时,从 2023 年底开始,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年须上缴 22.3 亿元(约合 3.23 亿美元)的税收。

但如果说,上海仅仅是为了这 22 亿元的税收才 “开门迎客” 的,未免把上海的格局看小了。

何况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这些年度纳税额超百亿的 “大户” 在,特斯拉的到来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带动本地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完善甚至降本虽然也是原因之一,但仅凭特斯拉一家企业的规模销量,短时间内见效恐怕并不容易。

既然如此,上海到底看中了特斯拉什么呢?

这就要从特斯拉与一般制造类企业的不同点说起。

首先,特斯拉作为汽车业的 “黑马”,更是全球创新型企业的标杆。尽管在某些领域,特斯拉过于超前和大胆的理念、技术和实践做法遭到了一些非议,也的确存在着诸如技术、性能、安全等问题。

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大量先进的技术理念,还是其特立独行、大胆创新的企业精神,特斯拉的成功都是值得业内外人士深思。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就认为,特斯拉此次来沪独资建厂,是更偏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投资。这与多年前一些外资企业来华,仅仅只为寻求更低的要素成本、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甚至是限制更少的环保条例是大不一样的。

相对应地,接手这类企业的城市,其收获也会是极为不同的。

且不论传说中拥有 “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被誉为“自动化程度最高” 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会给上海带去多少发展全自动生产和智能生产线的经验;

以及特斯拉独特的电池组设计、“直营店 + 订单生产” 的销售模式、智能化的驾乘体验…… 这些开创性的技术和理念,能与在上海集聚的传统汽车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互联网企业等产生多少深层化学反应,从而进一步激发整个城市的创新活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特斯拉的到来,树立了一个外商来华投资的新标杆,并很有可能推动或刺激更多走在科技前沿领域的、有着创新理念与热情的跨国企业来沪扎根。

而这样的愿景与上海目前的城市定位是极度契合的。

当前,上海正在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如何建设?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话来说,就是要 “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创新浓度。”

“高浓度的创新” 需要大批国内外创新型企业和优秀人才的加入。为此,上海近年来不仅积极发展和吸引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还着眼于在更广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为全球创新创业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实现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创造条件。

今年 3 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简称上海科改 “25 条”),其中就提出要 “支持外资机构在沪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具体到汽车领域,上海,这个见证了中国轿车产业起步并发展壮大的城市,这个 35 年前还不被全球顶级车企看好的轿车市场,现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外优质车企和先进技术聚集和发展的沃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汽车梦想家,在这里创业、做梦、奋斗和扎根。

作为全国汽车重镇,上海目前正在以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在上海汽车产业中心地区——嘉定,曾经让德国高管面对旧厂房忧心不已的安亭,已经成为工信部批准同意的国内首个国家级的 “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目前累计为 40 多家国内外企业提供 460 余天次、超过 5000 小时的测试服务。

(图为今年 9 月在上海嘉定举行的 2019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可见,以智能化、电动化起家的特斯拉,与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定位是吻合的,车与城、企业与产业之间的创新互动,毕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当然,特斯拉身上并非没有问题和弊端。相反,它给汽车行业监管都带去了不少难题。

比如,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安全问题、对消费者驾车数据的使用问题、电池安全问题…… 等等。而在这些前沿领域,创新者和管理者都是 “新人”,各国的技术手段、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几乎都不甚成熟,存在着大量的空白或漏洞。

但对于一座有心的城市来说,这些问题同样也可能转化为宝贵的经验,甚至为树立新的行业标准或政策法规提供启示,推动整个行业走向规范和成熟。这需要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局限于 “一己之利” 的狭隘格局之中。

是 “鲶鱼” 还是“狼”?

上海与特斯拉的这次牵手,对双方的益处不言而喻。

但业界和舆论的担忧一直存在:

特斯拉来了,以后国内电动车企——特别是自主品牌车企的日子会不会不好过了?

毕竟,在国内车市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国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来说,虽然中高速发展的势头还没有完全被扑灭,但受国家补贴退坡、外资品牌降价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未来道路走向何方还是一个的巨大问号。

特斯拉独资建厂一事,无疑进一步打破了几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玩家门槛,使得自主品牌要直面外资、正面交锋。

因此甚至有评论称,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率先打开大门,迎来全球市场表现一骑绝尘的 “明星车”,无疑会狠狠打击一部分自主品牌,相当于是 “引狼入室”!

不可否认,无论是强势外资企业的进入,还是国内汽车市场本身的波动,的确会给中国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压力。

这意味着,失去了国家产业和经贸政策 “全方位保护” 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将会被逐渐放归到适者生存的国际竞争海洋中。

![](data:image/svg+xml;utf8,)

(图为今年 7 月在海南博鳌举行的 2019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那么,保护与开放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哪一个才对本国汽车发展最有利?

首先,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对部分产业实施扶持性的政策的确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汽车领域尤其如此。

日本在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提出过汽车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一系列支持与保护性政策,为丰田和日产两大汽车厂的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韩国在上世纪 70 年代也曾推出过类似的举措,为现代汽车的生存发展巩固了基础。

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比较分析东亚各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时认为,政府在产业建立初期提供扶持政策,的确可以扫清信息、协调、外部性等障碍;但只要是符合国家比较优势的产业,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善自身经营管理等获取正常利润,培养自生能力。

相反,一昧的保护、补贴,只会滋生腐败、阻碍进步。

从 1994 年新中国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颁布,到 2018 年市场开放的信号越来越有力,中国汽车产业也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迈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时代。

当中国已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产业链比较优势凸显的时候,只有充分竞争的产业格局才能 “出英雄”。

再退一万步来讲,没有政策保护就出不了好企业了吗?

日本通产省上世纪 60 年代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其实只为扶持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却意外刺激了 “被挡在政策门槛外” 的三菱、铃木、马自达等一大批重工企业,后来这些企业中依然有不少顺利走上了国际舞台。

在中国,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为外来者设限的政策门槛每降低一点点,整个产业水平就能向前一大步。

正如原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安定所说:

“每一次主动,或者被迫脱下一层沉重的 “防弹衣”,中国汽车业就迎来一片光明,涌现一批经得起摔打的企业。今天,能够在世界汽车业立足的中国本土品牌,哪一个不是在与世界强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中国汽车业只有在“世界杯” 级别的大赛中与对手一争高下,中国才能有望成为汽车强国。”(摘自李安定著作《车记:亲历轿车中国 30 年》)

可见,现如今的中国汽车企业也并非 “羊群”,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完全具备遇强则强的潜力和应对新竞争格局的实力。

因此,与其把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力量入华比作 “狼来了”,还不如说是“引鲶鱼入水” 更为准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发改委特邀专家张书林曾预判,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汽车产业为夯实应对扩大开放的实力基础,将有可能出现六个趋势变化:

企业间将加快强强联合;

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将会全面提升;

加速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汽车产品品质快速提升;

新型产业形态将逐步形成;

中国汽车行业加快进入法制化管理时代。

而这六点变化,对于根治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许多顽疾——低端产能充斥、企业总数多规模小、法制化管理水平亟待改善,等等——无疑是精准到位的良药。

可见,新角色的加入和愈加开放的市场,将形成倒逼中国汽车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机制,从而进一步激发中国车企的创新发展活力,甚至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形态、结构和发展模式发生变革。

某种程度上,特斯拉们的到来充分说明,中国汽车制造业有实力、更该有自信应对变革时代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令世人惊叹的 “中国建厂速度”、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明确有力的政策导向…… 这些资源要素利好正是“特斯拉们” 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优越条件。

如果说上面这些只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固有优势,与多年前吸引外资车企来华的原因大同小异,那么,特斯拉此次入沪还可以视为创新要素在中国加速集聚的一个缩影。

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洗礼的中国汽车产业,也将在这股外资来华的浪潮中得到新的发展机遇,并不断向着价值链高端攀升,摘取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赢得的果实。

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大批 “特斯拉们”,带着他们对于科技前沿领域的洞见和成果,到中国寻梦扎根,并与这片土地上有着同样创新探索精神的企业和个人产生良性互动,共同服务于人类社会更美好的未来。

知乎用户 诗与星空​​ 发表

有一个回答,我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是特斯拉奶大的,结果被业内人士批评。

这句话有些绝对,毕竟比亚迪发展的非常好。但比亚迪大部分核心配件都实现了自力更生,很难讲对整个产业链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特斯拉不进来,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未来暗淡的。

当年满大街的新能源车长啥样:

这是知豆,卖到快 20 万。

这是北汽新能源 2016 年的 “新” 车,实际续航 80 公里,卖到也快 20 万。

一直到 2019 年,中国的纯电动车产量刚刚 100 万辆。

而上海特斯拉 2020 年一年的产能高达 25 万辆,2021 年预计 45 万辆。

特斯拉带来了什么?

庞大的产能,让整个产业链吃饱了,逐渐成长起来,有能力搞技术创新,让小米等新来者整合产业链比较容易,从而让整个行业欣欣向荣。

知乎用户 红炉雪 发表

知乎真是 XXX 大本营啊,看看这些答案一个个的,啧啧啧。

还记得特斯拉国产化之前这些 XXX 咋说的吗?特斯拉来啦,对国产电动车的屠杀开始了!特斯拉来了,国产电动车完蛋了!

怎么着?进入中国后特斯拉不屠杀了?改做慈善了?专门帮助中国产业?

不如本课代表来总结一下这些 XXX 的神逻辑:

1、如果特斯拉来了,国产电车不行了,那就是,我早就说了特斯拉才是宇宙之光,国产都是骗补的垃圾,特斯拉牛逼!!!

2、如果特斯拉来了,也没把国产电车怎么样,甚至更多人认清特斯拉的垃圾本质之后发现特斯拉其实还不如国产电车呢,这时候 XXX 则会说,看吧,国产电车能有今天的发展全部要归功于特斯拉,特斯拉牛逼!!!!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都证明特斯拉牛逼!你说一条 X 都舔到这份上了,我还能说啥?我也只能跟着喊一句:特斯拉牛逼!然后祝愿这些 XXX 都能买一台特斯拉,用马斯克的火星科技刹车失灵技术送他们上天。倘能如此,他们为梦想献身,国家少了内奸,我会十分欣慰的呢。

知乎用户 异形难骟 发表

希望各位明白我的观点:

特斯拉是优秀的企业 但也不是全能的 甚至可以说是有非常明显的短板的

国内引进特斯拉对其帮助非常大 特斯拉对国内产业链帮助也很大

两者属于互惠互利 并不存在什么要依靠特斯拉才有国产新能源

如果您确实认为没有特斯拉就没有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尊重您的看法,但我们确实没有讨论的必要

谢谢

=========================================

引进特斯拉,是为了引入一条鲶鱼,也是为了弥补上汽发展过于缓慢的缺陷。但绝对不是什么要靠特斯拉才能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2019 年 11 月之前,特斯拉面临产能受限交付能力不足,市场广泛质疑其生产能力,股价萎靡不振。直到 2019 年 Q3 季报出现明显改善。

2019 年年底特斯拉来上海建厂,此时国内已经存在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新势力车型,并且比亚迪已经推进 dragon-face 外观改善,并早在 2018~2019 年就推出唐宋改款以及元等车型。

2019 年底特斯拉在中国政府全力支持下,克服疫情影响迅速建设,并在短时间内出产。但值得注意的是,彼时特斯拉国产化率在 30% 左右,预计要 2020 年底才能实现基本全面国产化。

2020 年全年,除 Model 3 销量优秀以外,新势力造车的蔚来、小鹏、理想等,以及比亚迪汉等新能源汽车销量均非常亮眼。很难想象 2019 年底来华的特斯拉是 2020 年新款车型的直接推手,如果是真的,那国产汽车企业的研发能力严重低估。

2020 年特斯拉持续降价,从此前 2019 年 10 月,国产 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发布时,售价 35.58 万元,伴随着其上海工厂产能逐步提升,一路降至目前的 25 万左右。

如果你说特斯拉是条鲶鱼,我认可;但你要是说特斯拉奶大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那我只能当你在搞笑。

拿众泰、知豆这些车型和现在的国产车去比,毫无说服力。最差也得拿众泰和五菱宏光 mini 比一下吧?

不要拿特斯拉当做神车,看看特斯拉欧洲销量,真的好吗?到底是产品过硬,还是粉丝效应因素更大一些??

还有说上海希望引入特斯拉,一想起这个我就很无语。上汽在 HEV、EV、PHEV、FCEV 都有很长时间的储备,但是在产品上就是那么缓慢,我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反正之前是有不少师兄师姐曾经在上汽的研发待过。

知乎用户 细致入微 发表

引进特斯拉是好的

对国家而言,是培育国内完整的产业链,把握新能源制造强国地位,复制手机领域的发展路径,中美两家一起横扫日本欧洲老牌汽车企业,推进汽车升级换代,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而后降低石油依赖,提高能源安全。

对消费者而言,是倒逼国内新能源降价,加速纯电普及速度。以比亚迪为例,唐 ev 的售价已经降低到 27 万,汉 ev 降低到 22 万,宋 plusev 降价到 17 万,以比亚迪原来的个性肯定是不可能的。又比如福特野马和大众 id 系列不可能给这个价格的,这都是锚定效应。作为消费者我是举双手赞成特斯拉引进中国的。然而作为屌丝消费者仍然觉得太贵,我只想说特斯拉赶紧降价,什么时候 model 3 降到 15 万?model y 19 万?gkd!!

总的来说引进特斯拉在战略上稳步推进,也达到了预期,这样的阳谋不服不行。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随着日韩欧在汽车领域光环失色,其衰败是可预期的。比亚迪 dmi 的超级经济性让人眼前一亮,说实话这玩意如果用在潜艇上,给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应该的。

特斯拉有他自身的问题,比如安全性。不过鉴于其主力消费人群(家庭年收入 40-80,年龄 20-45 之间)普遍存在的小资情节,这个品牌和产品很有吸引力。这部分人对美国文化、美国精神、美国产品还是向往的,特斯拉车主在乎安全性吗?我觉得不在乎,只要品牌调性在就好。反过来说我们反特斯拉的本质也是在嘲讽这种调性,安全我们真的在乎吗?不,我们也不在乎,我们只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最近上面开始关注特斯拉的数据安全、信息安全,这方面特斯拉必须妥协,不妥协就学 google 滚蛋。不过上面也看到了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只要肯把数据留下,我们还是很大度的,换做美匪肯定是威胁国家安全直接禁售了。

知乎用户 RaistlinMejere 发表

首先肯定不是什么 “鲶鱼效应”,这个基本上属于某些没有经济学基础常识的人的 YY。在开放市场下竞争本来就是充分的,国内多少企业在做电动车?互相之间还不是因为抢夺市场斗得你死我活?难道特斯拉国产之前,国内的车企在玩价格同盟踢默契球?可以说非常好笑了。

我个人的理解是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 下的必然选择。面对即将到来的电动车时代,特斯拉无疑一直是市场份额的领跑者,也是最可能的胜出者和最大赢家,你不让特斯拉开厂人家就不在全球和国内卖车了吗?你总不能找个什么人权理由把特斯拉禁售,再找个什么国家安全理由把特斯拉供应链的某个关键必要零件给禁售了吧?既然挡不住,那就不如加入咯。

而如果网传的特斯拉与上海的对赌协议为真,那么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特斯拉为了完成销售目标,除了扩产外主要还要做到两点,分别是降价(压缩毛利润,降低成本,品牌价值受损),扩点(销售网点和售后服务团队的突然暴增,往往容易造成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达标,影响售前和售后体验);其次,全零件国产化,有利于国内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来看,这个对赌协议对特斯拉的影响已经开始体现了。频繁降价、售后环节处理不当,这些事情造成的一次次公关危机和媒体狂欢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内社会对特斯拉车主的印象。

知乎用户 老彭 发表

非常不赞同很多答案提到的 “鲶鱼说”。

狗屁鲶鱼。事实上,当时特斯拉(包括整个纯新能源车企)都快黄了。因为新能源电动车,本来当时就不被看好,短板太明显,长板又没啥实际用处,如果不是强制燃油车排队限号之类的手段,根本卖不出去。

作为我国,肯定不希望这一摊子要黄啊,毕竟投入了这么多真金白银。新能源的旗子要竖起来,并且要在全球竖起来,只能竖特斯拉了。特斯拉要是倒了,电车代替油车的故事就讲不下去了,传统车企会更保守的看待这个事,国家能源替代计划这盘棋就更加难下了。

所以说我们救的其实是池塘,而不是啥放条鲶鱼。电动车的结构相对燃油车简单之及,电机电控和电池我国都可以做,并且做的都很不错,且如果市场认可,我国本土车企之间都可以形成充分竞争,根本不需要啥外国鲶鱼。

新能源车想要真的站稳脚跟,必须在 10~20 万这个区间(这个区间才是真正的老百姓乘用车选择区间)能打燃油。特斯拉迄今为止在这个区间还没有产品。用特斯拉来看新能源市场,如同用北上广深来研究中国,会极度失真。

市场认可电动车,靠的是整体产业链技术的升级,短板被弥补了一些,这一切没特斯拉的参与中国新能源市场也照样会按照这个步调前进,把中国国产车的进步归结于特斯拉,这是特粉吹牛逼给特斯拉脸上贴金呢。

为什么是上海?因为自贸区刚刚搞起来,要有个足够分量的样板,这是政治任务。特斯拉和上海基本上属于瞌睡碰上了枕头,就这么简单而已。

知乎用户 周博士 发表

节选自中国引进 “特斯拉” 是为了电动车产业链发展?国家:你想得太简单 http://www.toutiao.com 2021-03-07 16:16 原创老孟解读 2021-03-07 16:16:34

国家为什么顶着巨大的争议在敏感时期强势引入特斯拉?又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砸钱来发展特高压技术呢?
表面上看,是解决中国缺电、用电难和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的机会,但国家谋划的,其实是一场关乎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大战略。

中国引进 “特斯拉” 是为了电动车产业链发展?国家:你想得太简单
1978 年,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我国能源消耗需求量急剧增长,从 5.7 亿吨标准煤,增长至如今的 50 亿吨标准煤,标准煤是一个能源计量单位,并不是指煤炭。这么大的能源需求量,哪里来呢?

中国引进 “特斯拉” 是为了电动车产业链发展?国家:你想得太简单
国家当时出台政策 “有水快流、大中小煤矿并举”,一方面,中国当时可解燃眉之急的能源只有煤炭,另一方面,大力鼓励煤炭企业发展。
在政策支持下,各类煤炭企业迅速发展至 8 万多个,仅山西一个省,从 1978 年到 2007 年,外调至其他省的煤炭就达 58.6 亿吨,是改革开放前的 7.4 倍。
煤炭能源为全面改革发展贡献了巨大的价值。但是,煤炭解决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第一污染大国的称号。2013 年,雾霾来袭,PM2.5 爆表,煤炭成为罪魁祸首。

中国引进 “特斯拉” 是为了电动车产业链发展?国家:你想得太简单
有人说,煤炭不行,可以用石油啊。依然不行,为什么?我国的能源储量中,96% 是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加起来的储量也仅仅只有 4%。指望这点能源,只能喝西北风了。
在这种环境下,既要保证环境,又要满足极大的能源需要,只有一种办法,就是用清洁的电能,取代煤炭,石油。这就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

中国引进 “特斯拉” 是为了电动车产业链发展?国家:你想得太简单
黄天不负有心人,过去十几年,在国家大力投入,千千万万电网研究人员、建设工人的努力下,中国电力技术不断突破。
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20 年前,我生活的农村,天天停电,如今呢?家里连根蜡烛都没有。2015 年 12 月,中国最后一批没有用上电的 4 万人,也通上了电。这意味着,中国再也没有人用不上电。
放眼世界,中国电力成绩更是所向披靡,电网规模全球第一,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全部世界第一。世界唯一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特高压尖端技术的国家,中国标准就是世界标准。
但是,就在我们认为终于可以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清洁电能可以取代煤炭、石油的时候。却大失所望。2020 年,中国反而成了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5 亿吨石油进口,花了 11520 亿元,仅次于芯片。那么石油用在哪了呢?燃油车用了 4 亿吨。
另一方面,中国发电设备却大量闲置,2014 年,甘肃发电比用电多 168 亿度,电是不能储存,要及时用掉的,但是,却无处可用。导致发电风车放在那里停转。
2010 年到 15 年,1015 亿度风力发电被放弃。而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闲置情况。这边大量电被闲置,那边却消耗大量石油。如此巨大的悬殊,是因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一环,掉了链子,中国新能源车产业,没有得到预期发展。

中国引进 “特斯拉” 是为了电动车产业链发展?国家:你想得太简单
1992 年,钱学森钱老就写了关于发展电动车的一封信,目的是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国家也早在 2008 年,出台相应政策,大力培养新能源汽车发展。从 2009 年到 2017 年,累计投入 3900 亿元。
但结果呢?新能源车企汽车质量不过关,汽车壳子套个电池就算一台新能源车出厂,用其骗取补贴,整个行业混乱不堪,消费者即使知道新能源车的各种好处,也失去了购买信心。
十几年过去,中国民众购买汽车依然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远远未达预期。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会顶着巨大的争议在敏感时期强势引进特斯拉,且给予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既然国内车企带不动,那就让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外来车企上位。

中国引进 “特斯拉” 是为了电动车产业链发展?国家:你想得太简单
一方面带动国内整个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增强国人购买信心,提高电动车销售占比。2020 年,Model 3 从 1 月突破 3000 辆,到 3 月突破 1 万辆,再到 11 月、12 月接连突破 2 万辆,全年销售近 14 万台,要知道,倍受国人喜欢的奥迪 A6,在 2019 年,也仅仅卖出去 13 万台。
特斯拉极大刺激国内消费者购买力。而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特斯拉 100% 国产化后的结果,只有中国,才能实现其快速、低成本的量产。使特斯拉从濒临破产的境地跃升至年产量 25 万台车。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引进刺激国内车企迅速发展,踏踏实实搞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虽然一定程度上可能搞垮国内部分电动车企,但剩下的,一定会在未来扛起中国征战国际市场的大梁,也必然会在不就的未来实现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

知乎用户 好好炒白马股 发表

为了跟上时代啊。跟上宁德时代。。。。

知乎用户 小鱼​ 发表

很多人一直说特斯拉 19 年建厂,但是小鹏蔚来 1415 年就成立了就开始做事情了。所以所谓的扶持特斯拉来完善国内供应链就是伪事实。

问题是各位有没有看到光特斯拉一家的销量就能有多少?同时随着品牌光环带入群众视角的影响又有多大?

不下十次我的小鹏 p7 停在路边,然后被路人认成是特斯拉。什么叫品牌效应?

你去问你周围的不了解汽车的亲戚。说到纯电动车听到或者说知道特斯拉品牌的有多少,知道蔚来理想小鹏的有多少?反正目前我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听到认识特斯拉 有一小部分说有听到蔚来的名字 小鹏理想根本就没影,更别说什么威马哪吒爱驰零跑和极氪智己。还有多少人对国产电动车的印象还停留在艾安 s 比亚迪秦几何 01 北汽 eu5 这些滴滴性质的车。

如果没有特斯拉国产带来的巨大销量。很多人在现在对于电动车的认知还停留在高高在上跟保时捷一个等级的特斯拉和只能拿来跑滴滴的垃圾国产新能源。

现在新能源市场才多小啊。就想着特斯拉是买办,是来抢国产电动车的恶霸。

现在是电动车一起对外抢市场增加知名度的时候啊。

蔚来为什么成立 xpt,因为在那个时候中国国内根本没有供应商提供合适的车用电机,只能自研 同样的小鹏是和精进动力一起研发了四年才有目前的合适的电机。

其实我自己一直一直觉得 2020 年是新能源市场的里程碑。

从这年开始,真正的有了完整的布局,从 10-50 万你都可以买到足够产品力的产品 (单永磁电机或者双永磁或者前永磁后感应的平台 60 - 度以上的电池) 而不是只能买 eqc 和 etron 那种双感应电机的续航只有 400 的产品。

而且不止电机 特斯拉在 3 年内 100% 国产也就意味着得有国产供应商能提供 300 马力永磁电机 碳化硅 igbt 的电控 一体铝铸件 高性能铁锂和三元电池。也就是说在中国大陆上你可以直接制造一台 model3p 和 modelyp 这样标准的产品。你跟我说这对国内供应链不是一个巨大的影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第一、因为救带明就是救建州,带明的老财有难建州不舍身去救,建州必然被犁庭扫穴。

第二、海州作为榷场老租界,请一个带明人上人过来,和拉一个本地包衣上去,叙功的时候说法都不一样。

第三、海州作为榷场老租界,给包衣造的轿子连牌子都不发,从根本上杜绝了和带明鲶鱼竞争的可能性。

第四、能给带明信仰充值的根本看不上包衣造的玩意,赛道不同不存在竞争。

第五、带明不是铁板一块,建州更不是一块铁板。

第六、所以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本质上就是建州财富所有权的问题,建州发展的再快再好,也只是带明边缘的一个蛮夷。更何况贝勒们再是人上人,把建州这点财货都搬回家也有可能掉脑袋啊,那卖给带明的老爷再吃回扣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知乎用户 隔夜烏龍 发表

我个人认为国家有两个目的:一是为 5G 技术找商业应用项目;二是在汽车制造领域乃至今后自动驾驶领域掌握核心技术。

5G 现在缺什么?应用场景啊。工业应用当然是一定的,但商业上的应用呢?面向消费市场的应用才是 5G 能收回投资的方向啊。光靠短视频、4K8K 的视频这些,根本带不动 5G 消费啊。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车产销量要到千万级规模。新能源车可不仅仅是改变能源方式,也是改变驾驶方式。自动驾驶必将也一定进入新能源车。

5G 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都是为自动驾驶诞生的优选网络技术啊。

特斯拉在新能源产业链,汽车制造、税收上来说都算不上什么。

但在自动驾驶上可是大佬啊。

国家引进 tsl 的目的为了什么还不清楚了吗?

我们有全球最顶尖的 5G 技术,有覆盖最广的 5G 网络环境,有最好的 5G 设备供应商,有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自动驾驶技术必须要有我们的厂商来主导。

知乎用户 多云汽车 发表

虽然特斯拉最近几乎人设崩塌,负面不断,但不得不说一句,没有特斯拉就没有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今天。

准确的讲就是:没有中国的引进,就没有特斯拉的今天;而没有特斯拉今天,就没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今天。

举个手机行业的例子。

为什么如今华为、小米、oppo 等国产手机厂商,都能纷纷涉足高端领域呢?以往的国产手机品牌不都是走廉价路线吗?

因为苹果在中国庞大的供应链给予了它们这样的能力。

不妨再回忆一下,在新能源浪潮之前的几十年,中国燃油车品牌的高端产品为何常常都像商量好的一样,定价都在三十多万徘徊?

答案其实也很清晰——这不就是 BBA 国产化车型的主要价格区间吗?

换言之,BBA 三五十万车型的国产化供应链,也给予了中国燃油车品牌涉足这一段位的能力。

看到这里,一些敏感的朋友可能会骂汽叔是外资走狗,崇洋媚外。

别急。

汽叔也并非认为没了苹果中国手机厂商都会死翘翘,更不会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全是外资的功劳,只不过我们要厘清,一个企业的牛逼,究竟是自身的产物,还是产业链的作用。而倘若要真的排序论道,能激发最长、最全产业链的企业则无法避免的要坐在首位,不管它来自何方,出身如何。

也就是说,无论这是来自美国的苹果还是中国的苹果,也无论这是特斯拉还是哥斯拉,只要它们都是历史碰撞中恰好走到这一关键位置的角色,就不得不在其所构筑的坐标系中,寻找其他品牌和企业的位置。

据统计显示,2020 年苹果供应商名单前 200 名中,中国占 86 家,占比高达 43%,其中仅 A 股企业就已有 30 多家。

当时,关于特斯拉在在上海建厂大开政策绿灯的热议里,理智的人也都看到了国家的良苦用心,明白此举是希望复制苹果供应链的模式,让特斯来也来带动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兴起。

杠精们可能会说,我们就这么不自信吗?不能自己来吗?

国家也曾一度相信中国企业们也能自力更生,所以在特斯拉建厂之前,中国给予了国内车企长达十年的红利期,结果…… 我们看到企业们除了争到巨额补贴没人争到这口气。

蔚来的创始人李斌曾经笑谈与特斯拉的竞争,说到 “特斯拉的到来让我们反而卖的更好了”,他的本意是想说特斯拉把蔚来衬托的更优秀。

而事实是,以特斯拉国产化为新起点,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都迎来了大幅度的销量增长,因为当特斯拉将 “品类” 做大,而其中的每一份子都将受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规律,各行各业都不外如是。

汽叔相信聪明的李斌肯定知晓这一点,否则也不会在遥远的多年以前,看到大洋彼岸有一个叫特斯拉的公司冉冉升起,自己便突发灵感,不顾一切的舍弃原本财富自由的人生,全身心的开启蔚来的创业之旅。

所以新势力的创业者都心知肚明,只要特斯拉能把这件事做成,那么他们就能借势而起。

只不过从营销层面必须对得揶揄对方。也正是所谓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那这种产业链的带动效应究竟有多恐怖呢?

我们知道,特斯拉在上海建厂以来,当时只国产化了一款产品,即 Model 3,而仅仅这一款车,就拉动了全球 130 多个供应商应运而生,其中中国企业占据一半,且很多都涉及到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例如在锂电池板块有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科达利、璞泰来;在车载通信有中科创达;在中控系统有均胜电子、长信科技;在外观有拓普集团、华域汽车等。

有的人可能仍疑惑,为什么不说是中国这些企业哺育了特斯拉呢?为什么非要妄自菲薄呢?

我们假设,中国事先拥有 50 家至关重要的供应链企业,那么请问,这些企业如何正常的活下去?那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巨大订单。那又如何获得这些订单?那就得有那么一两个车企,拥有规模可观的市场规模和销量,否则吃不饱啊。

而如今在电动车销量层面上一骑绝尘的,全球范围内只有特斯拉。你指望造车新势力平均几千辆的销量养活这 50 家供应链企业?这不现实。这就好比你让大众的全年销量从一千多万变成一百多万,你再看看不可一世的博世还能气定神闲不。

上海为特斯拉开出免费土地的条件,也证明了这一点。换算下来,到 2023 年,特斯拉每年至少也卖出 50 万辆才能保证政策优惠。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严格要求呢?

要知道,作为最早在中国国产化的豪华品牌奥迪,花了近三十年才达到这一体量。而目前造车新势力的三小只(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加起来也才刚刚超过十万辆,三年后就算翻几番,总和达到三十万已经了不得了。这也就决定了在宏观上,它们并没有养活大规模供应链企业的能力。

当然你会笃定的说,这三家是要做豪华品牌,不能用数量论成败。

这就又回到前面一开始的那个问题,没有匹配的供应链,它们拿什么做豪华品牌?靠嘴吗?

要知道,BBA 之所以定位豪华,不是靠价格,而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它们能够大规模的养活汽车工业从中端到高端的供应链,这就使得品牌必须全球通杀,而不是局部为王。而雷克萨斯、沃尔沃、凯迪拉克、捷豹等同样定位豪华的品牌,本质上是与 BBA 差在这里。

同样,如果没有苹果在现成的、根深蒂固的高端产品供应链企业集群,华为和小米想要进行高端化转型,就得大费周章的再走很多年弯路。

注意,汽叔并不是说中国企业没有高端化的能力,只是说在实现的过程中会把时间拉长。就像你说没有牛顿难道人类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依然会发现,只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而究竟得多长,谁都说不准。

当有强大的供应链做支撑,哪怕曾经的波导手机、金立手机、尼彩手机、天宇手机、乐视手机等一个个都烟消云散,中国依然能继续崛起小米、华为这样的品牌走出国门,杀向海外。

同样,只要有人能帮我们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养的又白又胖,哪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造车新势力们都垮了,中国依然能继续诞生新的品牌,直到在国际市场站住脚跟。

强大的供应链能帮助我们进行快速的行业迭代与更新,这就使得在激烈的竞争中除了让企业倒下的很快之外,也能让后起之秀生的更快。例如在特斯拉国产化的同时,有一个微妙的细节变化大部分人都没有察觉。

以往,中国的新生品牌的产品从发布到量产,往往要两三年的等待,而如今,则缩短到了一年。就像最接阿里和上汽高调的 “智己汽车”,就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年内上市。

这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像吃了大力金刚丸,一夜之间突飞猛进?不,是供应链的成熟度能满足他们的进度而已。

所以,汽叔才会 “崇洋媚外” 式地说,不管特斯拉定位什么段位,蔚来之所以有能力去做高端化,主要源自特斯拉所催生的供应链所赋予的。

如果它真的能独立做高端化,早在特斯拉诞生之前就做了。早早将特斯拉摁死在襁褓里不好吗?怎么突然就觉得自己很行了?

本质上,强大供应链所带来的势能,帮助中国车企们把一个又难又对的事,变得容易实现了。

需要再强调一下,汽叔并不是说特斯拉有多牛,它是恰巧的出现在历史的这一位置,就算没有特斯拉,也会冒出哥斯拉、尼古拉、唐古拉来接住这个局面。

汽叔和每个中国人一样,都希望这样巨大的历史机遇是由中国企业自己完成。然而…… 正如卢克文所说——国内电动车这十年的发展太不争气,拖了国家大战略的后腿,国家才坚定地引进世界最强的电动车公司,来帮助我们向前一步。

知乎用户 frank 发表

第一,肯定是政绩。引入特斯拉的对赌协议,对于促进当地税收和就业肯定是一本好买卖。而且,对于浦东自贸区也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联系到当时的中美关系,不排除大棋观上,可以拉拢美国内部势力,对抗特大统领的政策。

第二,对想带动电动车的配套供应链。对特斯拉的要求是国产化率,靠的是特斯拉拉动国内的电动车配套供应商在技术和规模上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宁德时代这样的上游企业也是收益者,有了更多做大做强的机会。

第三,还是对电动车市场本身的激活。毛豆 3 之前,电动车还是一个偏政策和小众的细分市场。毛豆 3 之后,其在某些城市已经彻底干掉了同级别宝马入门豪华燃油车的销量。更多的用户体会到了电动车好处,达到了很好的教育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敲打某些不争气的本土车企,让他们不能再舒舒服服卡着政策拿补贴,拿出吃奶的劲来好好做产品和服务。

知乎用户 洪安兴 发表

为了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了就业和税收的增加。

也就是很多人都讲过的所谓连鱼效应,鱼只有连起来,才能形成规模,提高效率。

连鱼效应是国家为了解决汽车行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毛病,而做出的规划。

引进特斯拉就是规划里最主要的点,特斯拉不负众望超额的完成了任务,怎么夸奖都不为过。

特斯拉国产化虽说才一年出头,但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带动作用,超过了以往几十年的总和。

现在大家热议的蔚来. 小鹏. 理想. 比亚迪. 华为. 大疆等等企业,哪个不是因为特斯拉才有今天的他们。如果没有当初特斯拉的引进,他们今天还存不存在,都要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他们的成立远早于特斯拉的国产化,表面上确实如此。

蔚来. 小鹏. 理想是不是在 19 年底都面临生存危机?是不是在 20 年随着特斯拉的国产化而起死回生?其中的关键点就是特斯拉的国产化,这也是蔚来李斌推崇特斯拉,感恩马斯克的原因。

以前的比亚迪更擅长电子代工,华为专注于通信相关的行业,大疆只会无人机。他们借助特斯拉国产化的东风,短期内在汽车行业都混得风生水起,这不是特斯拉的功劳,那是谁的功劳?难道是键盘前你我的功劳?

以上的种种,无不证明了特斯拉的伟大,证明了特斯拉对中国汽车行业的贡献。

这么简单易懂的道理,居然还有这么多人不知道。

做人要讲良心,做为中国人,应该要感恩特斯拉,感恩马斯克。现在不但不感恩,反倒去搞过河拆桥这样无聊的事,谁看到都会寒心。

现在大众对特斯拉的态度,已经被人为的切割成了泾渭分明。

一部份对特斯拉继续保持着笑意,另一部份见了特斯拉就攻击

知乎用户 阿三哥 发表

这事需要结合当时的时间背景来看

彼时中美贸易战正酣,当时美国政府极力推动产业回归,甚至喊出了和中国脱钩的口号。显然这对于中国一个十分依赖海外资本和市场的新兴经济体十分不利。

恰好,特斯拉送上门来。特斯拉是美国新兴权贵的代表,后面是美国华尔街和一众资本大佬。上海迅速引入特斯拉,至少实现了两个目标:

一是。进一步绑定和美国的贸易关系,你脱钩,我就继续挂钩,找一切机会和你挂钩,把中美的利益交织在一起,让美国越来越难用强力来搞脱钩——如果美国真的要脱,需要顾虑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在华利益;

二是。表明中国进一步开放经济的态度,当时中国为了 “破解” 美国封锁,可以说加快了开放的步伐。中国是全球汽车最大的市场,这几年中国就取消了外资必须占股不超过 50% 的限制。现在引入特斯拉独资企业,更是相当于一个重大变态——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将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去坚定全球资本对中国的投资信心。

目前来看,上面两个目的是达到了,当然特斯拉只是各种手段中的一个,中美贸易最终在危险的边缘稍稍退后了一些,特朗普下台后,美国对贸易战提的很少了,中国对美出口再创新高……

当然,引入特斯拉或者还有一重目的,就是壮大中国产业链。

即便放到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百家争鸣,如果没有特斯拉,中国新能源产业依旧要退一大步,毕竟特斯拉占据了中国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半壁江山;

更不用说决定引入特斯拉的时候,国内新势力正处于生死边缘的挣扎中,国内的产业链尚不健全,而特斯拉入华,给产业链上下游大笔订单和机会,也能迅速催熟产业链的成长,整体上也会降低产业链的成本,这也由于主国内新能源行业。

尤其当我们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候,不要总盯着 “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可能更重要,即便让特斯拉在中国大卖特卖,中国只要在产业链上不断完善、向上攀登,涌现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通、索尼、三星…… 掌握核心技术,就能分食相当大的一块蛋糕。

当然目前来看,特斯拉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

知乎用户 一株冬青​​ 发表

谈谈观念的和消费者的改变,

以前:谁买电动车谁 XX,

后来:谁买国产电动车谁 XX,

现在:国产电动车太香了。

品牌,性能,配置,做工,价格,国产目前属于吊打国外汽车公司的,特别是配置和性能,做电池出身的比亚迪,做梦都没想到,老坛子还能出新口味的酸萝卜,还挺酸爽,爽的是消费者,酸的是别的公司

加油吧,比亚迪,

加油吧,吉利,

加油吧,奇瑞,

加油吧,每个国产车品牌,不骗补,不把消费者当 XX,新生代的我们会买单的。

知乎用户 张 yz 发表

——划了 1290 亩土地供他们使用

——租金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这个完全是想当然。实际上,上海临港那代的工业用地就是那个价格,特斯拉拿地的价格和周边企业没什么差别。

这是临港最近拍卖的一块用地,算起来单价几乎和特斯拉那块地一样:

自贸区临港重装备产业区 L01-02 地块 - 上海市土地招拍挂 - 3fang 土地网

而且看下面这个排行榜,大面积的工业用地价格基本上都在 1000 块钱每平米左右:

上海土地交易排行榜 – 房天下产业网

知乎用户 白起 发表

让国产车树立自信,做得更好。

知乎用户 泡沫拉面 发表

过年那会有个新闻,有人用无人机拍的,大约有 1000 多辆特斯拉的右舵车等着出口。

引进特斯拉,首要目的就是成为第二个苹果,整合产业链,并且 made in China,同时培养造车界的华为小米,占领全球市场。

论工业底蕴,中国相比欧美上百年的积累还是有差距的。有些时候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的。

知乎用户 皮蛋 XXXXL 发表

一句话答案:“国内俱乐部为啥引进外援,政府就为啥引进特斯拉”。 自己品吧。

几句话答案:

1,国内市场为啥需要特斯拉。当然是希望把市场搞活,提升国内选手竞争水平,最总提升整个产业规模和水平。

2,特斯拉为啥需要被引进。说白了,能在美国混的好的顶级是不可能当外援的。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特斯拉在美国是没有任何机会打败传统车企。因为美国在 2050 年以前都是石油能源为主的国家,在发动机主导市场,特斯拉没有机会也不是他努力方向。地球上只有中国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大规模能源环境。

另外多说一下,未来能源布局竞争基本面。

1,能源来源。美国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不一定说谁做得到,只有愿不愿意做的问题。 包括核能,风能,水利水电,太阳能等。

2,能源运输和分配。基于电力的新能源覆盖。大规模电力网,特超高压技术和基础建设。

3,能源存储和利用。涉及电池,氢能源,分布式光伏等末端技术。

知乎用户 左右一锅烩 发表

本非心甘情愿,多少有被迫的味道。当时特不靠谱关于不对称贸易的指责咄咄逼人,合资控股(不让外企独资)屡遭诟病,特斯拉独资设厂谈判多时不获审批正是美方舆论攻击的焦点之一,为了展现我方进一步开放的姿态,也为后续谈判获取筹码,好让美帝在进口商品加税等举措中作出让步,速战速决立马批准特斯拉来华设厂,变被动为主动。现在回头来看,特不靠谱后期直至拜登政府上台封堵依旧,未见分毫松动,火线决策网开一面、独此一家的上海特斯拉显然没有达成我方的战略目标,舍了孩子却并未套住狼,没钓到鱼反被吃了饵料,自然就萌生了悔意,这很容易理解,只是不好明着毁约。

知乎用户 叶商秋​ 发表

引进特斯拉是为了固定新能源的赛道,把赛道固定在化学电池的赛道上,这方面中国有优势。美国和中国都在化学电池的赛道上,还有其他赛道的事吗?

知乎用户 小号苏 发表

1、做大新能源车这个市场。

就像 iPhone 开启了智能机新时代之后,国产手机紧随其后干掉了索爱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市场做大了,才有人愿意去了解,才有人去做配套,不然光靠北汽这种工业垃圾,指望国内新能源市场能有什么发展?国产手机和 iPhone 比肩也是最近的事,指望北汽打败大众和两田,就像指望 2010 年之前国产 mtk 山寨机能打败诺基亚。

2、培养产业链和产业人才。

给特斯拉的一个条件是全国产化,这对国内汽车产业的整体升级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参考 iPhone 培养的一批国内供应商。

3、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上海临港建设了很多年,但是说实话没有什么特别好拿出来宣传的,需要有个龙头来带一带。

知乎用户 雨路青松 发表

我国特斯拉现在出口量是每月 1-2 万。

我们碾压特斯拉的造车新势力在国际市场又是什么表现呢?

这就是引进特斯拉的意义。

真强还是嘴强,不比一比怎么知道?

知乎用户 鸿大 发表

这是一个好问题。

不过对象选择有问题。

你应该去质问上海的那个开发区(请原谅,名字我不记得了,也懒得去查)

知乎用户 养车用车 发表

为了给后来者有一个明确的超越目标,特斯拉是参照物,后来者有:比亚迪、长安、小鹏、蔚来、威马、F911、理想、北汽、长城、奇瑞、、、

知乎用户 dfyuan 发表

1. 加快创新及新技术、新能源体系建设,占领新兴产业链的配套产业及基础产业建设。

2. 增加税收,带动国内经济及消费。

3. 解决就业问题等。

知乎用户 我是大于 发表

特斯拉在产品宣传上我想了下大概有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贵,各种大佬站台,高科技。

宣传的是因为松下的高性能电池靠着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堆出 8000 节。

所以当时人们接收到的印象是豪车,八九十万。 ,加速快续航长。是当时最先进的电动车。

吹的最牛的一点就是电池管理系统。就是到了今天还有人信那一套。说要不是特斯拉开放专利国产新能源有今天?

特斯拉那套电管系统复杂是真的,但是对国内一上来就走大单体铝壳方体电池的车企来说那玩意儿屁用没有。

但是靠着媒体宣传,很多人都说特斯拉电池管理系统先进且万能连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了。

第二阶段 model3 的宣传

这差不多是在 16 年还是 17 年,车还没有卖的时候国内就开始宣传你看人家特斯拉多实在,续航比你长价格比你便宜,当时对比对象是比亚迪。 但是当时就没有一个人说 model3 是一个期货,二三年后才能实现期货和现货对比。

然后 model3 出来了,但性能种价格对国产车来讲并没有优势,但品牌竖的好。也就是这时全球第一从比亚迪变成特斯拉。

最后就是上海建厂,终极进化,一下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大救星了……

我直呼内行啊。你特斯拉第一年就能完成国产化靠的不是我国成熟的产业链而是特斯拉太牛了扶持出了我国产业链。然后特粉把国产车说成是工业垃圾。什么没有特斯拉时国产车都什么样…… 也不看看特斯拉 model3 上市时能对标的国产车有好多啊。

知乎用户 Steven 汤圆 发表

引进特斯拉,就是让你们放心大胆买新能源电动车!就这么简单。不论国产其他品牌还是特斯拉,有了特斯拉,拉动整个产业链投资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国产化的特斯拉也能让用户多对比各种国产电动车,正向推动其他品牌的发展,对于特斯拉,对于产业链,对于其他新能源电动车,都是相互成就,做大新能源这个巨大的蛋糕。

知乎用户 casablancosky 发表

为了行业发展

知乎用户 八里土人​ 发表

有人怀疑特斯拉带动供应链和生态链,说国产车也可以。

一方面,特斯拉电车上海产卖全球,一下子带动多少供应链产能,国产几年内不可能大规模出去吧

二方面,特斯拉有不少新技术新理念需要提供给供应链。一旦基本原理被供应链掌握,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国产的电动车

三方面,特斯拉搅动了市场,淘汰掉那些骗子供应链公司

知乎用户 银多多 发表

特斯拉进入之前。

国产新能源受制于 “国产品牌”

价格根本拉不上去,几个所谓的新势力,也改变不了大众对新能源的认知。

反而加深了 “新能源是小众玩具” 的印象。

特斯拉进入之后,

民众接受了新能源的概念,新能源不再是 “不确定” 的未来。

而是真正,新的一个品类,不再是玩具(玩具这点其实还是有)。

好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卖的更贵一些,国产品牌可以集体发力冲击新的价位段。

传统汽车,20 万门槛真的难,不是顶配,是起售价格。

但作为新能源,拥有技术和完善基建的优势,更容易冲击 30 万门槛。

对于供应链的提高其实不像 iPhone 国产一样。

供应链能力国内一直有,只不过大家都觉得投入无法换回利润。

投几个亿研发,到头来车还是只能卖 15 万。

不过当时特斯拉也是当 “轻奢” 品牌引入的,现在降价也属实有点快。

要是不降这么快,估计国产车发展还能更好一点。

知乎用户 James Tang 发表

为了更好的开展新能源

知乎用户 Johnson 发表

特斯拉没来之前,国产电动车除了新势力这 3 个牌子。 其他厂家都在干啥? 骗补才过了几年这么快就忘了?

其他品牌出了事故,甚至连个名字都不配有。 不知道是消费者的喜悦还是悲哀。

知乎用户 iMaki 发表

2015 年到 2019 左右,在特斯拉全系进口,获得特斯拉车标成本在 50-100 万左右的时候。且合资车企在华纯电动车接近空白的时候。中国车企交出了什么答卷呢。35 万的比亚迪牌中级 SUV,25 万的北汽牌 A 级车。

在没有绿牌这场闹剧的时候,自主紧凑级车的售价在 10 万元左右,自主品牌中型 SUV 在 15 万元左右。就因为这场闹剧,我们要花 2-3 倍的价格买一台续航缩水的电动车。

而特斯拉决定国产的 2020 年,其他外资车企是个什么情况呢,要不然还在沉迷油改电,要不然还在画饼。那你在不引进特斯拉,你是想买 40 万的 b 养的,还是想买 30 万的猪鼻子。

知乎用户 晨水 发表

中国要继续往前发展,要赢得和美国的竞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在于能源

如果无法有效解决能源问题,那么中国要么通过一场战争彻底将东亚到中东的通道掌握在自己手里面,要么就必须要始终受到美国的钳制。

通过推动电动车的发展,再加上中国在风电、光伏、超高压输电等方面下的苦工,一旦形成成熟的体系之后,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国对中东化石能源的依赖。这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发展之基的事情,关系着中国未来如何走的问题。

在这整个体系里面,中国最薄弱的就是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终端,比如电动汽车等。

特斯拉不管怎么说,都是目前纯电动车市场的领导品牌

引进特斯拉,而且是以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引进特斯拉,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特斯拉的龙头效应组建起一个完整、成熟、有效率的国产电动车产业链。

当整个产业链成熟之后,中国既能补强可再生领域的薄弱环节,同时还能在汽车这一领域弯道超车,摆脱长期以来汽车市场,尤其是高端汽车始终被外国品牌垄断的局面。


想想吧,到时候中国广泛普及电动车之后,对石油的需求将会大幅下降,这有助于提升国家的能源安全,对环境保护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啊

知乎用户 紫罗畅想​ 发表

我们擅长引进,培养人才。然后发展本土技术,管理团队。外资进入中国,就会有大量员工进进出出,出来的员工就会被国内同行吸纳。吸纳的到本土企业的员工会有意无意的把国外经营,技术,管理方法带到该企业。

知乎用户 你说的对 发表

各取所需,合作共赢!

反过来也可以问特斯拉为什么想来中国建厂?本来是一个共赢的局,但是被特斯拉最近的表现整垮了,最终可能演变成共输!

正视问题、提高服务很难做到么?相信每一个维权车主对特斯拉的感情是复杂的!30 万以上的车选择少么?选了特斯拉就是用自己的行动给特斯拉投了票,很遗憾特斯拉没有担起对广大车主的责任!

我相信没有车主会无缘无故地恨特斯拉,特斯拉对事故车主的冷漠真的伤了车主的心!

本来希望特斯拉进入中国,一来,优化新能源产业链,增加行业竞争,挤出骗补的垃圾车企!

二来,特斯拉可以得到当地政府的各种优待,便宜供地,及成本更低且高素质的各类人力!

三来,喜欢特斯拉的用户可以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喜欢的车!

多美美好多方共赢的局面!

很遗憾!

即便现在特斯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作出改变,可能也为时已晚!

相信理智的消费者会选择更重视用户的企业产品!没有人希望遇到产品问题都要声嘶力竭地掰扯!精力不允许,时间不允许,买辆省心,安全的车比什么都强!

知乎用户 AutoManiac 发表

特斯拉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u968W0 发表

为了啥咱不知道,但是能带来国产电动汽车的发展总是有的,引进我是支持的,但是全资我不太支持。

过去所有车企进入中国都是合资,你购买的国产丰田、奥迪、宝马、奔驰等都是和一汽、上汽、广汽等国产车企合作的。

但是特斯拉是特例,100% 独资,完全由外资掌控,这个车先不说刹车的事,就这玩意整天在大街上跑,将视频等各种数据上传,数据完全归特斯拉所有,这带来的安全隐患简直不要太大。

我真是觉得这次弄错了,给特斯拉的特权太大了,开的绿灯也太多了,别鲶鱼没引进来,却引来了狼,那可就太糟了。

知乎用户 围观群众 发表

引进特斯拉不是错误,个人感觉是正确的。就像养殖鳝鱼的人会在池子里面同时养一些泥鳅,因为鳝鱼不好动,泥鳅好动,可以给鳝鱼群增加活力,刺激鳝鱼动起来,对鳝鱼有好处。特斯拉就是那条泥鳅,为车企带来汽车的另一面,刺激车企进行创新和改革。一定程度和中国乒乓球的全世界养狼几乎差不多。所以引进特斯拉我认为不是错误。

错是错在我们的监管方面,很多监管部门对外企还是有盲目的崇拜,认为对于外企不用管,不想管或者是不敢管,所以导致这些外企自我膨胀的厉害,变得非常豪横。最近都几起的特斯拉维权事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拒绝提供事故车数据资料,指责事故车驾驶员刹车踩的不深,指责维权车主假怀孕,将事故车当做二手车销售,甚至找清华教授证明切割车比原厂车更安全,处处充满着豪横和狡辩。这其中如果不是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或者纵容,特斯拉也不至于嚣张如此。

希望有关监管部门能重视起来,我们需要新技术,需要看到一样的未来,但是监管措施一定要跟得上,不能让普通民众做小白鼠或者试错石。

知乎用户 卖章鱼小丸子滴 发表

艺术行业有一个相似的案例——西方人买中国当代艺术品,到底是为了什么?

90 年代中期,西方人热衷于购买中国艺术品,那时候,中国已经经济开放,文化开放正在破土,中国学习西方诞生的当代艺术,也有了雏形,但是技术上和美感上,都和成熟的艺术沾不上边。这时候,西方人带着钞票,来到北京到处撒钱。往小了说,这是个投资蓝海,往大了说,这时候用先进培养几个做视觉艺术的,未来说不定就能控制几亿中国人的舆论导向(不信你看现在的乌合麒麟)。于此同时,刚刚解体的俄罗斯,新出现的寡头阶级接盘了西欧近 1/3 的近代艺术品,一下子,一大笔曾经属于俄罗斯人民的钱,流通到西欧去了。

他们走进一个艺术家工作室,今天你画多少我买多少,现金结算。那时候买空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大概也要个几十万人民币,不小的数目,但是外国人觉得值。直到奥运前夕,据闻京郊有位艺术家早晨起来穿上一件芦苇帘子,身上洒点墨水,往纸上滚,一天收入也有个两三万。外国人傻吗?

不傻。因为奥运之前,早期投资中国当代艺术的人,纸面收益率起码都在 1000%-2000% 之间。而且他们贵得很,在中国交易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交易给中国人看~ 几乎就是在说 “嗟,中国人,你们听着,当代艺术赚钱,嗟~”。

奥运之后,新出炉中国当代艺术一下没人要了,与之相对的是,西方人原先买走的那些东西价格越来越高,纸面收益率 5000%-20000% 都有。这时候,中国人坐不住了,入场!买!

结果呢?西方人 90 年代中期在北京 5 万买的一张画,都没拿出过北京,就用 500 万 - 1000 万卖给中国人了。想想当年毛子拿钱,换回来的起码还是莫奈梵高毕加索啊~

所以,这些代表了中国最自由开放前卫的一群人,没错,就是当代艺术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西方人,除了套现,还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渠道,在他们看来,这条渠道太好用了,就像走城门一样,路上遇到事,还有求必应。。中国当代艺术第一章告一段落。

2010 年之后,西方人带着西方艺术品,顺着渠道又爬回来了。然后呢,就是一堆西方不知名的艺术家,在中国大倾销。里面还夹杂着,朋友,想买一张毕加索吗,我有货,但是得搭着 1000 张毕加索重孙子得画一起卖哟~~

拿艺术的例子和引进特斯拉也许并不十分恰当,但是里面有很多逻辑是相同的,我看上的不是特斯拉,而是渠道和供应链。

知乎用户 好久没去海底了 发表

本来是想给那些国产骗补的一些压力,万万没想到的是 2017 年引进,2018 年马斯克在一次采访中暴露了自己是个吸毒垃圾,人设坍塌,上海好政策 + 贷款已给出去,骑虎难下。

知乎用户 果粉之家​​ 发表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迅速发展,电动汽车所需的原材料锂、镍等价格上涨供应失衡,原材料价格猛涨,而这些原材料涨价,有可能缓解电池成本下降的趋势,并阻碍电动汽车的普及!

甚至有相关机构作出了预期:” 由于原材料的限制因素,电动车快速发展将造成巨大供需缺口” 另外,行业人士更是引发这样一种预期——未来,谁掌控了原材料、谁就能掌控电动汽车的市场。

编辑

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埃隆. 马斯克多次在采访中提及镍、锂等原材料供应的重要性,马斯克在今年会议上再次提起有关锂矿的话题,他表示:“锂已成为限制全球电动车普及的根本要素”

特斯拉作为全球的电动汽车巨大,正在奋力寻求全球各地供应商签订镍、锂和一系列其他电动汽车金属的供应合同,由于特斯拉的订单暴增,特斯拉可能需要更多这类的金属材料。

编辑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马斯克发推文指出,锂价高企可能迫使特斯拉将自行生产电动汽车的电池金属,这也让不少相关专业人士猜测,特斯拉将有可能会选择收购一家矿业公司。

美国当地时间周二,马斯克参加了英国《金融时报》主办的 2022 年未来汽车峰会谈到了许多话题,包括特斯拉的业务、推特的愿景和对中国市场的看法等等。

编辑

在谈及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中,最让人担心的是锂、镍、铜和等其他金属十分欠缺,这些金属供应可能不足以满足未来十年的需求,同时针对此引发许多人对特斯拉是否进军采矿领域的猜测马斯克作了回应。

马斯克回应称并非没有这种可能,另外,他补充道,我们不想收购矿业公司,但如果这是加速转型的唯一途径,那么我们就会那么做。这也意味着,如果未来趋势发展的需要,特斯拉有可能会收购一家矿业公司。


快速判断 iPhone 是否翻新机?有锁机,黑机、BS 资源机、扩容机等教程!

果粉之家:快速判断 iPhone 是不是翻新机?有锁机,黑机、BS 资源机、扩容维修机等教程!


iPhone 越升级越卡,教你一招屏蔽 iOS 系统自动更新!

果粉之家:iPhone 越升级越卡,教你一招屏蔽 iOS 系统自动更新!

知乎用户 Braun Ge 发表

题主罗列的很多信息,是不少马斯克教徒所选择性失明甚至根本不清楚的。

但应该注意到当时特斯拉在上海稳定利好之前是个什么状态,可以说是又一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度可怜的产能,卑微到帐篷厂房,一度跌到糟糕的股票。而对于我们,引进特斯拉说到天上 “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不师他,我们一定会死吗,还是特斯拉没有上海更可能会死?

另一个,当时处于贸易战交锋的背景。上海特斯拉获得破天荒的待遇,与同一时期 NXP 与高通合并被卡形成鲜明对比,连筹码都不算。不少答主说拆特朗普的脱钩台,当时只是主要开始是加关税,还没到脱钩一说,脱钩是后期才开始。另一个,阻挠合并,” 已经通过了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韩国等 8 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监管机构的批准,只剩下中国政府还没批准。“向全世界展现的是什么样的营商形象?还吸引别人来?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再看看高通光是赔偿就付出多少,两家股票砸成什么样?而且两家合并还自己延期宽限了一次,就为了等批准。

【中国会否放行_高通 (QCOM)_ 收购案? 外交部这样回答】美国时间 7 月 25 日是美国高通公司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最后期限。如果高通得不到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批,按照此前约定,该交易将终止,高通将为此付出 20 亿美元的解约金。中国是否能向高通开出绿灯?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 25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此问询表示,高通和恩智浦都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企业。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中方有关部门正在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依法对高通公司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股权案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中国的有关部门与高通公司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汽车事业部的营收占整个恩智浦半导体 (NXP Semiconductors) 营收的一半左右,恩智浦汽车事业部技术长 Lars Reger 原本预期高通 (Qualcomm) 与恩智浦会顺利合并,因而规划了汽车技术发展蓝图。然而,在 6 月中从旧金山 (San Francisco) 飞往法兰克福 (Frankfurt) 的这 11 个小时航班里,他的期望落了空。
那位陌生人说:「高通与恩智浦的合并案破局了。」他指的是路透社 (Reuters) 针对南华早报报导所做的后续追踪,文章中援引三位消息人士的说词,表示他们并不知道中国当局已经批准此项交易,文章中也提到了一个造成事情转折的原因:美国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可能会因此破坏这笔交易。
并购消息公布的 20 个月后,这一笔价值 440 亿美元的大型合并案仍悬而未决,中国政府似乎拥有最终决定权。Reger 飞往法兰克福时原本欣喜若狂,现在则感觉世界整个被颠覆一般的绝望。他问自己:「这是场闹剧?」,他随后又想:「这样的话,我失去了什么?」
直到 7 月,也就是一个月之后,这笔交易面临重大危机,高通执行长 Steve Mollenkopf 决定放弃对恩智浦的收购案。

当然,第一层肯定是刺激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带动新能源产业提升发展,而且已经初见成效。最逗的还是现在的布林肯,“中国现在是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可再生能源专利。如果我们再不迎头赶上,美国将失去塑造未来世界气候的机会。” 川普要求制造业回流,民主党抓住此点作为攻击要领,讽刺不。建议布林肯先生查查最大生产国怎么做到。

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乘你之危,还予你优厚待遇,看看马斯克手中哪些公司,豁然开朗。

离开上海特斯拉,股价分分钟教马斯克做人。

知乎用户 丁尹越 发表

特斯拉需要我们国内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实现马斯克在股市上跟股东吹的牛皮,咱们需要特斯拉这个千金马骨给世界一个态度,告诉大洋对岸,我不是你嘴里 bi bi 歪歪的那个封闭的,垄断的,非市场经济环境,你看你这个在我这活蹦乱跳乐不思蜀的,同时也告诉国内那一众躺着骗补贴却不好好造车的企业,再不认真搞,就真得关门了。

引进特斯拉这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之争,也不仅仅是各个省份之争,更多的还是中美之争的一部分内容。特斯拉背后的民主党及其金主爸爸是我们在和美国抗争过程中需要拉拢的对象。对方往死里整我们的时候,不会是铁板一块。

特斯拉进来还是有那么点鲶鱼作用的,你看看今年,华为下场了,腾讯百度下场了,就连造手机的的小米魅族 360 也都下场了。行业大繁荣啊,等再过几年经过激烈搏杀,养出咱们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大怪兽,那就可以全球通吃了。毕竟,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话语权和技术制定权是咱们势必要争取的方向。一个特斯拉不够玩的,单就国产那几家,也撑不起来。大家打打合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常态。

题外说一点,日本的氢燃料电池技术那么厉害,为啥中美不屌他非要另起炉灶搞纯电新能源?一个身体不完整的人妄图通过某个领先全村的技能让两个大哥低头交钱,这事儿大哥就不同意,所以没得玩。

知乎用户 河南精神病院主任​ 发表

为了钱呗

难不成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吗?

知乎用户 遗墨 发表

特斯拉快两年的车主,原别克君越车主,开油车有六年左右。

一句话总结:没有特斯拉,我根本不会买纯电动车。

原因主要是换车时,我根本没打听过电动车,第一选择是买 BBA 的油车,最想买保时捷卡宴或帕拉梅拉,但是奈何钱包窘迫。

之后前前后后选过好几台 bba 对比,但始终不满意,当时也说不上为什么不好。

后来意外关注到特斯拉这个品牌,查了下,发现竟然是马斯克的,作为一名宇航迷,当然知道这家伙。

“一名造火箭的企业家造的电动车”,这点对所有宇航迷都很有吸引力。于是开始关注调查,最后试驾。

当时试驾完我回家和老婆商量完立刻就决定买了,原因并不是觉得这车多好完美,而是觉得这车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很有新鲜感。这新鲜感直到现在还伴随着我,这是我对特斯拉最大的满意点。

首先我是比较喜欢高科技的玩客,对新生事物很有兴趣,讨厌落后老土的设定。

例如:我特别讨厌传统车钥匙,造型浮夸携带麻烦,我老君越发生过几次忘带车钥匙、车钥匙锁进车尾箱的事情,每次都特别耽误事。

但是特斯拉主推的手机蓝牙钥匙就基本完美解决了以上问题。再配合家里指纹锁,出门带一个手机足矣,再也不怕忘带钥匙。

还有油车的点火手刹挂档也特别烦和讨厌,但这些到特斯拉后全都被精简了。

当时我试驾 model3 时第一感觉就是,马斯克实在太懂我这种科技迷了,他的清楚知道我讨厌什么,想要什么,不在乎什么。

时代在变化,每个人都在变,传统车企的车依然是好车,但他们已经落后了已经逐渐不明白我们这种车主想要什么,不在乎什么。

我已经不再在乎车钥匙好不好看能不能用来装逼,我也不再想听汽车启动的轰鸣声。甚至我也不再想自己操控开车了。

同时特斯拉对我还产生了改变,最大的变化就是认可了电动车。因此我不但了解了特斯拉,还了解了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目前还没考虑买,但已经开始支持身边的朋友买这些新势力电动车,对买的人发自内心的支持和认可,就像同志一样。

综合以上在我眼里,国家引进特斯拉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原因,我觉得国家初衷就是:

引进先进观念与技术,彻底改革国内市场,完善与发展全面产业链,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乎用户 wanghaibo 发表

想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传统汽车行业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很难突破专利壁垒和对手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品牌和服务优势,因而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实现弯道超车,大家搜索一下前科技部长,现科协主席万钢的履历就能窥管见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几代人努力钻研,不断积累和突破的过程,真的是筚路蓝缕,每走一步都不容易

这里,应该感谢这些勇敢而又远见卓识的先驱们!

但是,当先驱们开辟出了坦途,新能源汽车曙光初现的时候,各路资本蜂拥而至,不管有没有实力都想分一杯羹,出现各种骗补,乱象横生,泥沙俱下

因此国家引进特斯拉有激浊扬清的初心,确实是想通过鲶鱼效应,让市场化形成百花齐放,最终实现大浪淘金,实现优胜劣汰

但因此认为特斯拉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救世主,那就太目光短浅了!

国家二十多年的布局,全世界收购上游锂矿资源,培育出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世界级的电池企业,培育出自有的三电设计研发生产体系,这种种努力,不正是中国人自强不息才取得的吗?

———————

说回主题,引进特斯拉,是为了引进条鲶鱼激发市场潜力,从而促使这个行业良性发展,可不是请来个祖宗供着!还傲娇的说啥我没问题,绝不妥协

知乎用户 张博士 发表

引进 “特斯拉” 背后的这些原因你想不到 http://www.toutiao.com 2020-12-25 15:44 原创 simaaixiangru2020-12-25 15:44:36

前几年特斯拉在上海的落地,中国不仅给钱,还主动给其免息贷款,行政审批上也是一路绿灯,效率之高,就是央企亲儿子,也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引进 “特斯拉” 背后的这些原因你想不到
想当初,马斯克的特斯拉正被多起负面消息缠身,公司更是面临破产风险,面对记者的采访还潸然泪下,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中国给马斯克递上了一根救命稻草,这不仅让马斯克喜笑颜开,更是在中国特斯拉工厂建成那天开心的跳起,那么我们为什么倒贴也要引进特斯拉?
一方面,是我们国产的电动车行业实在是不争气,拿着我国上千亿的补贴,不是想着怎么好好造车,却在挖空心思怎么套取新能源补贴,不仅让国家血本无归,更是让那些买了新能源汽车的普通大众遭了殃。既然自己的儿子不争气,那就只能请个 “洋女婿”,来好好治治这帮人了。这跟当年我们引进了各种电视机的生产线,后来我们的电视产业便突飞猛进,到后来引进苹果的生产线,可以迅速帮助我们的国产品牌崛起,类似华为、小明等民族品牌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引进 “特斯拉” 背后的这些原因你想不到
新能源车取代传统内燃机车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十年,电动车必将实现对汽油车的主体替代。而这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是最大的希望。内燃机车发展了百年时间,外资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品牌方面都有悠久的积累,再加上中国传统汽车工业本身的发展滞后,现在想追赶已经十分困难。新能源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要想在这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拉动整个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中国就必须尽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汽车是个工业大类,在这个工业大类中,中国本土汽车产业过去的表现可以说是十分糟糕,至今汽车制作还是主要依靠进口。
相比较传统汽车,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具有产业优势。新能源车的技术基础跟传统机车存在极大不同,传统内燃车的技术积累,在新能源车上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双方都处于同一个起点。受益于中国电子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在电池、电机、电控相关工业领域拥有夯实的基础,这是电动车的三大核心要素,在国际的比拼中不会逊色多少。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具有弯道超车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国家这些年疯狂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群。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希望将产业规模迅速做大,就可以形成稳固的产业集群。而只要集群建成,凭借中国世界工厂的优势,这里就将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生产中心类似于 10 年前的手机行业一般。

引进 “特斯拉” 背后的这些原因你想不到
但是不同于手机的火爆市场,人们对于国产的新能源汽车总是敬而远之。没有市场就没有工业需求,想要扩大工业产业链就必须要有广阔的市场。既然比亚迪、蔚蓝、小鹏等引爆不了国人的的新能源消费热情,力帆、贾跃亭之流又胡求乱整,那就只好招一个能引爆大众消费热情的品牌,而符合这个标准的,放眼全球,只有特斯拉。以特斯拉的品牌力,国产化后再来一波大幅降价,死水一潭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会彻底爆发。一旦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做起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就被彻底激活,而到时候中国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也会随着这股春风快速成长。
调节能源结构,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石油的国家,但是石油的话语权却掌握在西方国家,而且随时可能出现上世纪的 “石油禁运” 风险。而要想破解这个困境,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新能源。既然要新能源替代,首先就要把新能源汽车普及。可虽然国家在引导方面也出了不少政策——比如直接给新能源车发补贴,限号的大城市不限新能源车、公交新能源化等等,但市场有市场的惯性,消费者就是不认这帮国产品牌,所以只好引进特斯拉了。以特斯拉的品牌力和产品力,能够激活新能源汽车市场,帮助发展新能源,连充电桩布局都可以在短期内大幅增长,这就进入了良性循环。随着新能源对汽油车的替代大大加速,中国对海外原油的依赖自然也就逐渐降低,这样既达到了中国制造产业升级、培育新产业集群的目的,又能规避美国可能的能源封锁的目的,对于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特斯拉的引进是利大于弊,功在千秋的政策。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得不说这个政策还是很高明的。

知乎用户 十字架上一把刀 发表

我之前也信了国家引入特斯拉是为了孵化产业链。推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

而且也初见成效了。

直到我看到了上海不让五菱 mini 上牌,我发现事情可能还有反转~

觉得上海没那么好心~

咱这种分析不出来一二三的还是继续坐等吧。瓜慢慢吃

知乎用户 DOGMAN 发表

要求全部国产呀~

知乎用户 海星辰 发表

让国人认识到,所谓国际大牌,不过尔尔

知乎用户 喝茶上瘾 发表

特斯拉来了之后,电车才真像个车,以前骗补的,夺笋呢,我亲眼见过湖北某郊区成排的电面包车挂着绿牌晒太阳。

知乎用户 无 V 少年 发表

看到很多人在骂 tsl,说它算个什么东西,说它没技术,说他…

特斯拉第一款电动汽车是 2008 年上市,那时候中国电动汽车在干嘛你知道咩?

2012 年上市了 modle S,续航 420KM 左右,2013 年传统车企宝马出了第一款电动车 i3,续航 130-160km。

当然,没有特斯拉,可能世界上会有另一个品牌的电动车能带领人类进入电车时代,但是大概率不会是中国的品牌。

声明:不是我不爱国,这和爱国真没关系。

我记得是 09 年前后那几年,中日之间什么事情导致国内出现了砸车事件,看到日本汽车老百姓就砸 (具体忘记了,懒得去百度了)。如今 2021 年了,虽然大家被节奏带的飞起,还好没发生那可怕的一幕。

只要政府没说 “滚出去”,就要感谢它的到来,让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有了“真材实料” 而不是骗补的老头乐天下

知乎用户 电动知道 发表

特斯拉真正的机器人呼之欲出

过去的这个十年,科技巨头纷纷推出了幽灵般的数字 “助理”,可以回答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不论是要关灯,还是要知道夏令时什么时候开始,Alexa 和 Siri 都能做到。但亚马逊和苹果仍然是昨天的技术。特斯拉将这些技术大大地推进了…… 推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下一代的 AI 将不再为你选片,也不再向你提供文本输入时的自动完成(我也许应该加上:往往是不正确地)。特斯拉正在全力开发一款真人大小、有些玲珑可爱的机器人。
“特斯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马斯克解释说。“我们的汽车基本上就是装着轮子的有些意识(semi-sentient)的机器人(半感知机器人)。” 并称,“将这些机器人转换为人形是有意义的。”
然后,根据彭博社的说法,“马斯克挥手指向科幻小说的新领地:真人大小的人形机器人,用来从事繁重无聊的日常工作…… 这是特斯拉 AI 日上最吸引人的部分。在 AI 日的活动中,特斯拉的工程师对自动驾驶的开发工作作了了非常技术性的演示,演示的目的是招揽人才。”
“开发下一代的自动化系统,包括一个通用的双足人形机器人。能够执行诸如危险的、重复性的、无聊的任务,” 特斯拉网站上一则新的招聘启示这样写道。
等等,什么?很明显,据 CNET,特斯拉这款机器人可以,譬如,被告知到商店去买一些日用品。马斯克表示说,“基本上,将来体力劳动将是一项可以选择的事情。如果你想做,就可以做,但你不必一定要去做。”
“我们应该对 AI 保持警觉,“马斯克在 AI 日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强调说。” 我们在特斯拉所从事的,是做有用的 AI,被人们所喜欢的 AI,并且是…… 毫无争议地善良的 AI。“
“它将是与人类友好相处的,” 马斯克开玩笑地说,“能够无碍地穿行在人类的世界中。“ 并称,原型机器人最早将在明年推出。

知乎用户 Hotaru​ 发表

马斯克 2018 年至暗时刻,重要关头拉他一把的是兔子:

美国特斯拉最初规划,Model 3 应该在 2017 年第三季度达到周产能达到 1500 辆,2017 年年底周产能将达到 5000 辆。但实际产能却远远低于计划产能,2017 年第三季度,Model 3 只生产了 222 辆,第四季度生产了 1542 辆。

且 2017 年之前 15 年间,特斯拉发展中仅有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其中 2017 年亏损达到 22 亿美元,成为特斯拉最差年度业绩。而现金消耗和持续亏损正成为 “华尔街” 看衰特斯拉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8 年 3 月份,特斯拉在资本市场出现跳水,市值直接蒸发了超过 200 亿美元,此外,特斯拉因为产能等问题,连续被穆迪、标准普尔等券商下调评级和负面报告。

2018 年 4 月份,因为产能问题特斯拉股东将特斯拉 CEO 马斯克告上法庭,指控马斯克等人在 Model 3 产能目标方面误导投资人,结果使他们在对特斯拉进行投资之后蒙受损失。

后来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说,“2018 年(的经历)让我感到老了五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熬的一年,特别痛苦。” “主要是 Model 3 产量问题......我们需要修正 Model 3 生产系统中的漏洞,有很多。”

还曾发出 “整日整夜,没有孩子,没有朋友,除了工作,一无所有” 的自述。

和中国地方政府签投资协议,是利好,但是当时的美国投资者对中国速度和 “钢铁侠” 速度还没有深刻认识,直到工厂建成、产品下线、产能迅速提升的时候,

特斯拉上海工厂,从 2019 年 1 月 7 日动工,到马斯克来出席第一批车交付仪式,正好一年,或者说是 357 天,这之后的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基本实现了了马斯克所有目标(吹过的牛 X)。

和在美国的 2 号超级工厂、迁延 2 年才建成相比,马斯克喊出了照上海速度,上海工厂可实现年产 50 甚至 100 万辆目标…… 而且建造成本比美国的 Model 3 生产线降低了 65%……

可以说,没有中国,就没有马斯克和特斯拉的今天,中国引进一条鲶鱼,也在美国找到一个利益相关人。美国搞的是精英政治,而马斯克恰好就是那个立场摇摆不定(并不偏向民主或是共和党),又受到老牌精英排挤的 “新贵”,而且是美国的 “顶流”(推特 4500 万粉),是比较合适的拉拢对象。

至于拉拢之后如何操作就不可言了。

当然没有永远的朋友,比如通过特斯拉的负面新闻,敲打一下。

知乎用户 福卡智库 发表

撇开特斯拉品牌不谈,汽车是整个工业经济的主场,而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从方方面面去迭代调整,去适应这个大趋势,而不是一味地抵制发展,让趋势回过头来适应我们。

知乎用户 没心二少 发表

引进来,吊打他。

知乎用户 BO CHEN 发表

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啊!引进外资本来就是国内的政策啊!

千万不要觉得是因为中国新能源车垃圾才引进来的啊!

那些说什么过河拆桥 我也服了!

桥拆了 然后呢? 很多企业都是自己做死啊!

知乎用户 天煞孤星 发表

为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特斯拉卖的越好,我越对中国未来电动车有信心.

中国电动车永远赶不上特斯拉. 就像中国手机永远赶不上苹果. 但是,我们借助特斯拉的产业链低成本,以及本土超强供应链,一定比其他国家更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借助这种低成本供应链,中国的电动车比其他国家更有利润空间. 必然导致中国电动车市场将是一场血雨腥风,百家争鸣. 也会在这场厮杀中,有人含泪退场,有人稳居老二.

只要能维持住自身品牌特色,与特斯拉差异化竞争. 就能在这个市场上大放光彩.

这是中国最有机会一次,国外绕开汽油汽车的技术专利壁垒,发展出自己的产业链,而且是超完整产业链.

—————-

但新能源电池也不可能取代汽油车,因为 “核聚变发电厂还没建立. 中国乃至世界电力系统都无法负担 电动车的彻底颠覆.

知乎用户 我去给你买个橘子 发表

表面上是招商引资,引进鲶鱼。

实质上是为新能源汽车开辟全球需求。

一个新产品的面市是需要去消费者的。

全球范围内创造需求,开辟市场,和传统燃油车争夺份额。

这些能力是国产汽车不行的,所以让特斯拉去国外打头阵,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稳定了,再去和特斯拉竞争海外市场,这就各凭本事了,再不济,特斯拉厂可是在中国啊。

知乎用户 长弓玄刃 发表

身为上海人明确反对特斯拉,这是一辆辆数据采集车,真有事的时候就是祸患。

知乎用户 六点三刻​ 发表

都觉得自己比上海市长牛逼,实际么。。。


你看高赞的几个,连鲶鱼效应是啥都不知道,往池塘放,远洋船上的沙丁鱼哭晕在厕所

知乎用户 西云服务 发表

不请自来!

西云君认为凡事都有因果,在引进特斯拉前,国内的汽车产业中也有着不少电动汽车企业,但当时国家依旧积极和海外的特斯拉握上手,其必然存在相应的利益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两者一拍即合下,引进特斯拉并给予其不小的支持都不是件难事!

特斯拉是国内第一个入驻国内纯电动车型的车企,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设计且落地了针对自动驾驶自研芯片的品牌。

在汽车界中,特斯拉当之无愧是电车领域的标杆人物,因为在这个领域,其常走在行业的最前沿!

曾记否,那一年,国内和特斯拉达成了合作意向和需求。在短短的几年间,特斯拉便完成了从厂房搭建到产品推广的过渡。

如要用句话来形容这种状态,西云君不得不竖起拇指感慨:真的非常快!当然,这也或出于当时国内和特斯拉双方 “愿打愿挨” 的“曲段儿”。

上文说过,特斯拉当时作为一个新能源车企之一,其不仅在技术方面很强悍,而且在当时的汽车市场中绝对是执牛耳的层次。

国内或出于盘活汽车行业这潭 “死水”,引进特斯拉这条“鳗鱼” 后所起到的连锁反应是有显著效果的。

如今国内纯电动汽车行业能有如此高度的发展水平,特斯拉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有 “苦劳” 的。

不过西云君认为当时引进特斯拉的 “鳗鱼效应” 并不是最为重要的目的,因为 “汽车零部件三年国产化” 才是图穷匕见的根源!

试问整辆汽车的零部件有多少,所涉及的产业链又有几何?

全部国产化啊,其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还可以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此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只要国内的基础奠立的够深、够稳,那么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有希望!

不得不说,当时国内引进特斯拉绝对是大赚特赚的一笔合作交易!

当然了,除此之外,引进特斯拉也有战略需求的原因。

纵观工业革命的发展史,国内都出于某些原因而先后错过,尤其是在与汽车息息相关的领域。

工业革命多起始于西方欧美国家,所以在发动机、变速箱等领域,其多拥有最高水平的造诣。

也正因为如此,欧美国家的汽车发展异常的快捷,这就是好车多出自国外的根本原因——到底是有底子的啊!

而特斯拉是在诸多车企品牌中声名较为显赫的一个,引进特斯拉可让国内在短时间之内拥有相应的技术和工艺。

错过了几次工业革命的教训值得我们反思,但抓住特斯拉这个历史机遇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国内外汽车水平的距离!

当然了,国内不盛产石油资源,而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却不小,这意味着为了经济的发展,满足这种双向需求必然存在受制于人的局面。

如若能逐渐摆脱传统汽车燃油的消耗转而普及纯电力,那么国内在诸多方面的发展多无需看人眉睫!

不过最近特斯拉事件被传得 “风生水起”,安全隐患时常被我们揪着 “小辫子”,那么当时国内引进特斯拉的时候是否也有考虑过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呢?

西云君觉得每一辆汽车都或存在一定方面和一定程度上的隐患!

针对将 “特斯拉打回原形”、“赶出中国” 等云云只能作为一种应对安全威胁的可考虑措施。

不过即使可以实现 “请神容易,送神也不难” 的目的,但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只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呢?对此的最终决策,我们多会慎重考虑!

因为引进特斯拉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发展的需求,假若将特斯拉 “请出” 国内,是否也会是一种失去未来发展机遇的可能性呢?

综上所述,特斯拉的引进是基于满足双方的需求,也就是说属于各取所需、“愿打愿挨” 的一次合作。

不过,引进国内的特斯拉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没有辜负借鉴、协作发展国内汽车行业的需要。

所以即使如今的特斯拉因安全事故被推上了风口,但西云君觉得本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针对其所具备的安全隐患,如何进行更好的处理才是解决危机的根本办法!

知乎用户 Dennis 发表

其它不说,最简单的,政府要求特斯拉零配件百分百国产化,如果特斯拉卖得好,那能带动多少行业?还有缴税。就光这两点,就很有用了

知乎用户 螺蛳粉爱好者 发表

我怕等他站稳脚跟,想卸磨杀驴都来不及了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当然是为了学习模仿。

不光是特斯拉,只要是外国先进科技工业管理制度等,新中国都先引进来学学,消化吸收。好的学习模仿,坏的或者不适合的改正。如果不知道是好是坏,先引进来做个实验。

知乎用户 Alfie 发表

参考汽油车。一汽汽车厂新中国同龄建立。到现在快 80 年了。同时,本田汽车也差不多那个时候建立。

我们看看现在,以全国之力,一汽造出来什么? 就算你刚开始自己的发动机辣鸡,但只要从那个时候开始,以我们国家人民的爱国热情。你五十年优化不了发动机变速箱?

而本田现在的发动机几乎年年世界十佳。

现在一汽有一款自己的车吗。你输入法输入一汽两个字看看后面联想的是什么。输入本田是什么

电动车不让特斯拉来降价降价再降价,国产的蔚来,这些为了生存能不努力造车吗? 看看之前那些骗补的,多少亿的资金打了水漂?

有人比你好,卖的比你便宜,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争取做的比他好,不然就死了。

知乎用户 白色皮卡丘 发表

其实就是在中国新能源市场里放进一只大鲶鱼,都在玩补贴漏洞,产品都是油改电,为积分而造新能源,完全不想持续长期发展,各个品牌都在安逸中应付自如天时地利人和,之后上海政府有地找新势力车企谈了,刚刚开始找理想,好像是因为资金问题就没谈拢,给的条件比特斯拉还好。当时放出特斯拉来华的消息后,其实各个厂家都很慌,好家伙,这大 IP 一来大家都没好果子吃。结果就是特斯拉特别好卖的同时,这两年里国产新能源车无论在设计,还是产品特色上突飞猛进,出来一大堆大屏幕和高能量密度电池,还出了一堆分支高端品牌,可见就是我们能造好车,就是差一条大鲶鱼来搅活市场里的其他鱼,这就是特斯拉来的意义。

知乎用户 林林林​ 发表

看了高赞,感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荣登世界第一了

知乎用户 李不白 发表

进口车国内售价是国外 2-3 倍 (工资就不提了)。特斯拉国内售价和国外差不多吧!其他就不说了…… 特斯拉你营销全球还老是降价挡着别人的道了

知乎用户 辛德林记 发表

特斯拉可以说是对电动汽车最好的宣传,光是其超高市值,就在标志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这样教育了市场,培养了用户,有利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宏伟产业,至于特斯拉自己,相比于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过个十几二十年,可能只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知乎用户 一点 发表

上海工厂的特斯拉是卖给全世界的,不仅仅是中国。

而比亚迪,蔚来等主要是买给国内。

一个是挣外币,一个是挣人民币。这下懂了国家引进特斯拉与苹果这种顶级外企的目的了吧。

知乎用户 whillims 发表

引进特斯拉是为了强化产业链布局

知乎用户 织席贩履之辈 发表

这话可以提前一百年问:我大清有车马无数,为啥还要引进汽车这劳什子?

知乎用户 金箭 发表

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了鲶鱼催动骗补的一群熊孩子。这种事情,上海本地说了不算的,肯定要高层通盘考虑斟酌利弊才能拍板。

知乎用户 比叡咖喱 发表

主要是为了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特斯拉是号称要做 100% 国产化的。

知乎用户 Henry LYU 发表

引进一条鲶鱼,搅动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能再靠骗补生存,净化电动汽车发展环境

知乎用户 菜鸟互啄 发表

作为制造业大国,必须引进。上海作为曾经的租界,长江口,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承接外资的。

至于对行业的影响,供应链产能增长,必然让整个供应链各个厂家有钱做技术创新与储备。这对车厂是有利的。所谓鲶鱼,指的不是特斯拉,而是中国,可以说电动车这一块,其它地区毫无胜算。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DTvcq2 发表

偷鸡不成蚀把米。

知乎用户 银翼 发表

当然了,我希望所有的美国企业都来中国建工厂,一时占点便宜也无所谓。这样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就要想一想了。

知乎用户 溱湉渝涸 发表

鲢鱼效应,加速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知乎用户 潘潘达 发表

鲶鱼效应,但目前来看,特斯拉的技术优势基本没什么了

知乎用户 日弓长月 发表

各种阳谋论阴谋论的想多了,其实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行大道正中,居天下广正就行了。中国想不想搞电动车产业,想,特斯拉是不是全球旗手(而且当时要被空头们玩儿死了),是。OK,用了很多年的引进套路拉一把一起干。至于阴谋阳谋的分析,肯定有相关道理,但不会是总体决策的思维重点。

知乎用户 Aaron 发表

为了销毁你们对电车的三观,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充电爆炸,刹车失灵,天冷的时候无续航,这些问题还不够么?

知乎用户 998 党魁 发表

这种事情根本不是题主决定的,获得的东西也绝对没有给题主。去猜测那几个人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并互相获得了什么好处。

对于我是没有这个动力的

知乎用户 希尔瓦娜斯 发表

知道的人不会告诉你,能告诉你的人知道的信息都是片面加自己臆测的

知乎用户 虾米 发表

我觉得最主要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杜绝国家级别的竞争对手,特斯拉国产化,它就不在是一个纯粹的美国企业,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其他国家能培养出可以媲美中国的电动车产业链。

二、为了世界市场,特斯拉国产化,国产的特斯拉销往全世界,那么以后其他自主品牌出国自然要容易一些。

知乎用户 mary 发表

就业,供应链,技术。

知乎用户 万物皆可团 发表

特斯拉没进中国前,国产电动汽车骗补的,高价卖低质电动车的车企到处都是,大家对电动汽车大都持观望态度,特斯拉进中国后,搅混了水,而且特斯拉供应商的国产化也带动了电动汽车供应企业的技术提升和规模提升,挺好。

知乎用户 ye tao 发表

难道就是特斯拉吗?为什么要引入苹果,引入 intel,引入飞机… 不引入过着古代生活吗?

当然我们也是要发展自己的技术的,引入了加上学习模仿,消化吸收,最后弯道超车。

比如说一直要干掉苹果的华为,现在可以放苹果一马,磨刀霍霍地看着特斯拉了

知乎用户 李 · 白 发表

可以参考诸如赛麟汽车之流

知乎用户 黑暗的公正 发表

因为中国加入 wto,承诺放开汽车业。特斯拉是第一个可以独资的汽车外资企业。其实跟毛衣战也有一定的关系。

知乎用户 mac mico 发表

这不是国家层面的行为,是上海市政府的地方行为。

税收是地方政府第一考量的要素,然后是就业,同时也是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特斯拉落地上海之前,全国各地各种电动车、类电动车企业,基本完成布局,产品质量也不错(部分企业),可以说虽然骗补不可避免,但是总算是翻过去了一页。

引入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毕竟上海本土也有电动车企,而且特斯拉没进来前,价格跟国内电动车企直接竞争不大,所以觉得问题不大,就引入了。

谁会知道特斯拉降价那么狠,这还是捏着刹车降下来,不然来得更猛烈。

特斯拉降价也过去一段时间了,已经证明跟国内电动车企其实不是竞争关系,反而是一个战线的伙伴,比亚迪,电动三傻等,消费者也没抛弃他们,销量增长虽然不及特斯拉,但也实打实一步一个脚印,品牌和号召力那特斯拉和马斯克没得比,但起码站得住脚,甚至产品质量和口碑还超过特斯拉,这也正常,不然谁还买自主品牌。

知乎用户 牢靠 发表

这不是我这样的人能回答的问题。

知乎用户 姬寒潔 发表

原文链接今日头条

作者卢克文工作室

2021 年 1 月 7 日,特斯拉股价狂飙,每股股价超 800 美元,话事人马斯克身家超 1900 亿美元,超过贝索斯,成为新的世界首富。

2020 全年,特斯拉全球一共交付了 499550 辆电动车,比上一年增长了 36%。

其中中国上海 2020 年的产能,就达到了 25 万辆左右。

也就是说,一半特斯拉的生产是中国人搞定的。

2021 年,预计特斯拉光上海工厂的产能将达到 55 万辆,预计到 2030 年,特斯拉年产量将达到 500 万辆。

2020 年,中国人不仅帮特斯拉生产了一半电动车,还贡献了 25% 的销量。

马斯克曾在 2020 年 11 月发推特,说特斯拉曾经一度离破产只差一个月时间,主要原因是 2017 年中期到 2019 年中期,Model3 的产量无法提升,2019 年初,Model 3 的季度产量还不到 6.3 万辆。

“那时候简直是生产和物流的地狱。”

在马斯克最痛苦的时候,中国拉了他一把,马斯克在上海开建特斯拉工厂时,真正见了世面,说上海特斯拉工厂是他:

“见过建成速度最快的建筑。”

从濒临破产到世界首富,中国凭一己之力将马斯克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前天在微信群里聊天时,有人发出马斯克登顶首富的新闻后,群里沉默良久,终于有人忍不住问:

中国为什么要救特斯拉?

2021 年 1 月 9 日早上,当中国人从严寒天气中醒来时,看到一则让他们震惊不已的新闻。

还有 11 天任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推特账号被永久冻结!8000 万粉丝瞬间灰飞烟灭。

各平台落井下石,对特朗普赶尽杀绝,脸书、油管冻结了特朗普账户或删除了部分内容,Instagram 对其禁言,Snapchat 不允许特朗普分享新内容,谷歌将深受特朗普支持者欢迎的 Parler 从安卓应用商店下架。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一长串外号里,最有名、也最让中国人费解的是 “The One”,我们把他翻译成 “天选之子”,代表他是红脖子深爱的新教福音派神子下凡,他代表着中底层白人利益,在 2020 年 11 月美国大选最激烈时,我们时常看到特朗普铁粉白人跪在投票站外,嘴里念念有词替特朗普祈福。

这种场面不就是有些中国人跪在寺庙外口称 “南无观世音菩萨” 么?特朗普这个“The One”,为了中国人更好理解,其实可以理解成“弥勒佛转世”、“观世音之子” 一类。

翟东升教授说他以前去美国交流学习时,参加华盛顿政治精英演讲,台下的从政人员只要一听到特朗普的名字,就会哄堂大笑,那还是特朗普当选前,甚至那时特朗普根本没看到当选的可能,特朗普就成了精英圈的笑话,觉得特朗普粗俗滑稽,根本不敢相信他会成为自己长达四年的上司。

仿佛上海深圳某家科技公司,突然空降了一个白莲教教主来当 CEO,天天表演刀枪不入,还要开坛作法,给服务器开光。

中底层白人对特朗普的态度恰恰相反,是彻头彻尾的迷信,无论东林民主党怎么攻击特朗普的私德,都对他毫无杀伤力。

一个底层宗教偶像,带着一群资深宗教分子,统治了华盛顿的精英圈四年,这是什么奇怪的历史现象?

早上蹲马桶刷抖音时,看到 1995 年北京的一则视频。

视频里一个年青小伙子在接受电视台采访,主持人问他新年有什么愿望。

小伙子说,他很想去美国看看,美国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有最发达的科技,最好的社会环境,他很想去美国。

1995 年的美国,美国伽利略号无人驾驶飞船向木星释放了探测器,而 1995 年的中国,才刚刚铺通了京九铁路,中国人只能在铺好铁轨后抬起头来,仰望向太空进发的美国人。

这种心情我特别理解,我至今都记得美国第一次发射探测器到火星着陆时,我身边同事看新闻时那种瞠目结舌的表情,他说:

美国真是伟大啊,我们上了火星,都成火星世界眼里的外星人了。

谁能料到仅仅 21 年后,美国人选出了一个宗教偶像型总统,这个花花公子出身的总统,没什么文化、英语词汇量缺乏、时常在推特上拼写错单词、热爱出风头和高尔夫、喜欢选美、来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房地产行业,但中底层信教的白人如此爱戴他,将他视为大救星。

因为在这疾速而又漫长的 21 年里,全球化飞速发展,大量企业为了寻求更低成本,或者美国国内为了治理环境,迫使一家家公司搬离美国,加上廉价的墨西哥人涌入抢夺工作机会,致使美国各个小镇上大量中底层白人失业。

没有工作不仅会断绝一个人的经济来源,也会使人陷入极度空虚。

于是这些白人陷入了吸毒、酗酒、纵情声色,又毫无安全感的境地。

当这些小镇上的白人去到东西沿岸的大城市时,又遭到精英白人的鄙视,因为他们是资深福音派教徒,不会玩帆船、马术、高尔夫,穿得又土,戴一顶棒球帽就管这个叫时尚,小镇白人们得不到尊重,他们只好回到宗教的怀抱,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并越来越狂热。

早些年,他们被称为 “红脖子”,那是“光荣的劳动人民” 的意思,叫这个名字时,别人眼里有一丝亲切感,现在管他们叫 “红脖子”,那就是“土里土气的乡巴佬” 的意思,叫这个名字时,别人眼里只有鄙薄之意。

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未来,他们失去了人生支柱,失去了尊严,只有吗啡、冰毒、芬太尼、烈酒,以及宗教。

他们是被精英阶层忽略的底层白人世界,他们是被人贱踏的乡巴佬,当有一天特朗普在班农的辅佐下突然提到他们的名字,要为他们的利益呐喊时,他们就忍不住激动得哇哇大叫,管特朗普叫 “The One”,并将一个被精英政客们嘲弄的房地产商抬进了白宫。

不知道 1995 年那位北京的小伙子最后有没有移民成功,如果他现在身在美国,在华盛顿体验到一场又一场红脖子们的游行,目睹一次又一次宗教的冲击,那他现在不仅仅会体验到发达的科技,也能体验宗教的魔幻了吧。

我看到那么多关于描写美国社会的资料,大家从各个角度来解释今天美国的乱象,有的用 “民粹” 来解释,有的用“富贵病”来解释,有的用 “种族分裂” 来解释,有的用 “散装” 来解释,有的用“新教文化” 来解释,每种解释都能写出几十万字,我读完后反而越来越觉得模糊,只觉得都解释得太复杂,事情应该是很明显的,是可以用一句话说清楚的。

今天在去公司的路上,我边走路边回想特朗普推特的内容,以及他被封推特时推特公司的解释,突然间,就像被电击中一样,猛然想明白了。

下面这两句话很重要,大家请拿起笔来,准备划重点:

现在的美国,其实是两个平行世界,一个是科技世界,一个是宗教世界。

美国东西部沿岸以高科技和金融为主,是美国的科技世界;而美国的五大湖、中部、南方地区则是以传统制造业、农业为主,是美国的宗教世界。

如果扣除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因素,其实从 1965 年以来,美国五十多年时间,大部分平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到达顶峰时,没有再提高,而是悄悄下降了。

而美国家庭的开支是一直在增长的,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医疗开支,从 1965 年人均年支出 146 美元,上升到了 2018 年 11172 美元,美国现在的卫生医疗支出占到了全国 GDP 的 18%,而中国是 4%,医疗支出已经成为了美国国家财政的重负。

从 1965 年开始,美国启动了全球化,大公司开始陆续迁出美国,带动了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到今天 56 年时间,美国东西海岸的富人赚得盆满钵满,而美国的五大湖、中部、南方地区则开始出现空心化、锈带化。

1965-2016 年美国各阶层平均家庭收入

越来越富有的东西海岸拥抱了科技,在玩特斯拉、医疗、猎鹰火箭、操作系统、半导体、高端军工等等,依旧是全球最牛逼最先进的国家。

而越来越贫穷的五大湖、中部、南方地区拥抱了宗教,主要在玩失业、酗酒、吸毒,变成了中国人看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国家。

而在增加美国人支出最多的医疗产业里,麦克森公司、联合健康集团等大部分位于美国东西两端,属于高科技产业带。

同时为了快速发展科技,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美国实业只能选择全球化,**像特斯拉这样只有进入高效率的中国才能得以生存,在美国非得玩破产不可,**也无形中加剧了美国的失业率。

其实我们可以归纳为:

美国的科技世界,正在剥削美国的宗教世界。

科技,正在打败魔法。

只要了解了美国今天是科技与宗教的两个平行世界,就能很好地了解美国,消化美国无比怪异的新闻素材。

你就能理解:

为什么 2020 年大选,支持特朗普的人数高达 7200 万人,大部分是中部和南部的选民投给他,而支持拜登的人数高达 7700 万人,大多数是东西海岸的选民投给他。

为什么特朗普的选民会戴着印有 MAGA 的棒球帽,会跟狂热的信徒一样崇拜特朗普,而拜登的选民听他演讲时,为了安全居然坐在各自的汽车里。

为什么今天的美国一边有人疯狂制造高科技产品,一边有人表现出迷惑的宗教狂热。

为什么大多数科技公司老总都厌恶特朗普,特朗普的主要金主会是科赫兄弟,而现在特朗普还没下台,科技公司又忙着将他赶尽杀绝。

美国在没有分裂前,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见分歧也没有这么大,但是从 1965 年开始,慢慢形成科技和宗教两大平行世界后,共和党和民主党就变成了两个水火不容的党。

从奥巴马上台后,科技与金融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宗教的力量越来越弱小,特朗普的上台,是宗教世界最后一次挣扎,从那以后,美国将很可能不会再有代表中底层白人利益的人,登上历史舞台。

按 2020 年美国最新的各族裔生育率统计,现在只有拉美裔(就是老墨他们)生得动。

民主党从黑人选民和拉丁选民中往往能获得更多的选票,除非共和党改革换血,科技势力将会在以后碾压宗教势力。

回到最早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要救特斯拉?

我们何止是救了特斯拉,还买一送一了一个新的世界首富。

因为当美国部分人企图完全和中国决裂脱钩时,我们要拉住当中的一股势力,和他们贴身近战。

我们实在没有兴趣去跟福音派合作,难道要跟他们一样搞宗教狂热么?这气质也太不社会主义了,所以我们只能选择科技派,给他们当中的特斯拉,奉上大礼包。

用科技打败魔法,用特斯拉牵制特朗普。

我们不仅拉过来美国部分力量,还要将欧洲、东盟、日韩能拉过来的力量尽量拉过来,让他们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以在忙着签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贸区、CPTTP 等。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自己对宗教的控制,似乎出了点问题。

这两天因为疫情防控,引出几张河北石家庄宗教场合的照片,里面有大量未成年人参予其中,引起了大家激烈讨论。

无论如何,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世俗政府,我们不会像美国一样,有一天会面临站科技还是站宗教的历史问题吧?

文章的最后,给大家做一点小总结,方便大家理解。

1.1965 年是美国分裂的起点。

2.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美国开启了产业全球化,造成了东西海岸和中部世界的分裂。

3. 失业的中部白人因为被人看不起,更加迷信宗教,东西海岸则在拼命发展金融和科技,造成了今天美国种种奇怪的社会现象。

4. 从 1965 年开始,美国东西富人越来越富,中部穷人越来越穷。

5. 特朗普是中部人民的希望,可惜失败了。

6. 因为人种变迁,将来美国会是科技势力的天下,宗教势力很难崛起,特朗普现象很难再出现。

7. 为了长远发展,中国将美国科技势力拉下水,拯救了特斯拉和马斯克。

知乎用户 普通的顺劈斩 发表

为了不闭门造车。

为了解决就业。

为了拉动内需。

为了 ZZ 目的。

有些事情就这么简单,没必要长篇大论。

知乎用户 陈思炜​ 发表

说白了,初期肯定是 win-win,谁也不傻,谁也不可能倒贴跪舔对方。

两边的初心具体是什么是真不好说,但目前的情况有点像是,创业公司引进技术合伙人,然后技术问题频出后,CTO 不认账、不买账,态度强硬,然后被无情撵走。很显然,特斯拉这么干很危险,似乎他并没有明白他自身的定位,也没有看清楚其价值是目前已无限接近临界点了。合伙做事情,一拍两散的事情太多了,两边总是各执一词,一般情况下外人根本看不明白,到底是初创团队无良,骗取 CTO 技术就赶人走,还是 CTO 本身就有问题确实不适合团队。

现在的情况,不是无名小公司的内部问题,而是摆在桌面上全社会聚光灯下的热点事件,孰是孰非会有相对更多元的信息渠道。

当然了,如果最后是散货告终,我大胆预言,那边肯定会喊 “过河拆桥!不讲商德!”

come on!你能进来,本来也不是单纯的商业合作好嘛,马老板几十年的火星计划都早早算清楚了,这最坏打算难道就不在你意料之中吗。关心特斯拉的兄弟们尽管放心,如果真的要算笔总账的话,再怎么样人家也亏不到哪去的。

知乎用户 放逐之刃 发表

国产化特斯拉才是最终目的。有些产业链很容易被替代,比如纺织业,但是汽车产业链一般国家根本替代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旦成熟,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就算特斯拉成为全球巨无霸,他也无法离开中国市场,想在其它落后国家培养出汽车产业链那是不可能的,就前期成本,汽车厂商就吃不消。

知乎用户 云云白白​ 发表

我于前日承认,确实刹得住。

引进特斯拉,是为了创造财富,扩大税收,以市场换技术。

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

知乎用户 557 发表

应该和引进苹果的意思差不多?君不见这两年开始井喷的新能源潮流,是时候让国内那些虚假骗补的厂家醒醒了!已买一年挺香(家庭用不建议买 3,噪音大,底盘硬)

知乎用户 第欧根尼 发表

看看特斯拉和上海市的协议就清楚了,

一个核心就是产量,

靠产量倒逼供应链成长进化,

吃头部企业发展红利。

车子是千万量级的市场,

只有规模化才有发展前景。

国内造车新势力没这个能力拉动整个供应链。

所以需要特斯拉这样的来拉一把。

知乎用户 吴显 发表

如果没有引进这条鲇鱼搅动国内的汽车市场,恐怕我们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没有现在这么迅速。摸着石头过河,是我们悠久的传统。

知乎用户 陈博上了硬座 发表

贴一个自己的文章:

鲇鱼进来几年了,池塘怎么样了?

01

鲇鱼的到来

2018 年,上海市政府与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达成包括零部件全国产化,纳税额等一系列协议后,允许特斯拉以 100% 独资进入上海临港建设超级工厂。几个月的后,第一辆 model3 成功下线,惊人的上海速度让马斯克兴奋到尬舞不止,并在推特上语无伦次。

彼时,中国电动车市场还没有今天的热闹光景。续航 100-200 公里的廉价电动车,甚至几十公里的低速 “老头乐” 在电动车本身微不足道的市场份额中占据着绝对主流,“骗补”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今天风光无限的“蔚小理”都已经成立并且发布了自己的首发车型,但还没能用量产交付回应 “PPT 造车” 的质疑。比亚迪汉应该已处于开发阶段攻坚阶段(一年后汉 EV 在 2019 上海车展横空出世),王传福是否已经与前奔驰设计总监达成了审美一致也不得而知。

“鲇鱼来了”,是特斯拉入华前后听到最多的话。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在 2018 年的语境中,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电动车企业躺在封闭市场和政府补贴的舒适温床中,缺乏主动竞争提升产品的动力,而引入特斯拉这条 “鲇鱼” 来搅动这一潭温水,则是政府下的一盘 “向死而生” 的大棋。更多的人则在质疑:特斯拉这凶猛巨兽会不会变成鲨鱼,吞噬所有还未成气候的后发竞争者后独霸这方池塘?

三年过去了,笔者无意揣测决策者的决断动机,但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员,也的确为颇为今日行业欣欣向荣的景气氛围鼓舞:鲇鱼看上去活力十足,纯电销量霸主的宝座似乎连一系列的负面新闻也无法撼动;长成鲨鱼的预言暂时还没成真,蔚小理与比亚迪并没有被特斯拉挤压的失去生存空间,相反在各自的细分领域狂飙突进,就算是与 model 3、model y 在价格或是级别上贴身肉搏的车型也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二线新势力威马哪吒零跑纷纷迭代车型,步入正轨;老牌自主车企同样不甘寂寞,极氪、岚图、极狐、智己、欧拉在 2021 上海车展各领风骚。2021 年九月份,在燃油车饱受芯片供应短缺之苦的时候,新能源汽车整体销售渗透率悄悄突破了 20%,如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三年过去了,池塘变大变深了,除了特斯拉,池塘里还多了几条个头不小的大鱼。但关于鱼的话题,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剩下的时间里,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方池塘:水里这么热闹,池塘怎么样了?

02

池塘的故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三十多年前,汽车领域内一位更为重量级的选手,大众汽车,在与中国政府商务部门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漫长磋商后,与上汽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拉开了中国汽车行业中外合资的风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绝对霸主地位,市占率在 1990 年甚至达到了 50%,德系车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欧美日韩车企合资入华带动了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孕育了一个广阔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默默消化着日益崛起的世界工厂天量的工业产能和一茬一茬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理工科学子。引进外资车企以培养配套产业链,同时限制合资股比,设置高昂的进口车关税,政府意欲扶持本土汽车产业的用心不可谓不良苦,可在国外巨头们在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上动辄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和森严的专利壁垒的保护下,自主品牌车企暂时还没能重演如同家电和智能手机的逆袭故事。这一片红海中的厮杀惨烈而又乏味:占据优势的巨头们在专心致志地拉皮,套壳,加长轴距,减配;后来者们靠着高配置,性价比贴身肉搏。但你问我我家 2019 年买的马自达 cx-5 和 2010 年买的丰田 RAV4 在体验上有什么质的提升,抱歉我真的想不到。

特斯拉入华,搅动了这潭水。

巴西球迷可能永远难以释怀 2014 年 7 月 9 日这个夜晚,巴西国家队在世界杯半决赛中被德国国家队以 7-1 狂暴屠杀,那天晚上的朋友圈不停有人或心碎或兴奋地直播:4 个了,5 个了,6 个了…。类似的朋友圈直播盛况我也见过,不过隔几个月才会出现一次:150 了,200,300 了,400 了…,不过那是幸福的宁德时代持股员工在分享自己公司股价节节上涨的喜人势头。

19 年初开始,马斯克就希望推动松下快速扩大动力电池产能以满足快速增长的 model 3 销量需求,但碰了个钉子,众所周知日系企业在扩张常能的节奏把控上是极度保守的,而且松下昂贵的价格也难以满足马斯克强烈的降本诉求。2019 年下半年,临港超级工厂靴子落地,宁德时代和特斯拉开启了几个月不间断的绯闻纠缠,直到 2020 年 2 月 3 日, 宁德时代披露公告,确认了与特斯拉的合作事宜,供货时间为 2020 年 7 月 1 日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协议生效为期两年,尘埃落定。两大巨头的联姻刷新了资本市场对双方各自未来前景的预期上限,各自股价开始一路狂奔。随着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国产 model 3 开启交付,销量一路走高,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本就稳固的垄断地位看上去更加牢不可破,在大盘快速扩大的市场进程中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有率始终稳稳保持在国内 50% 上下,21 年前三季度的装机量数据更是把全球市占率从 22 年的 22.6% 扩大到了 30.9%。

宁德时代本身就属于在锂电池产业链下游巨头,“养活” 着一大批上游材料供应商,除了大家耳熟能详正负极,隔膜,电解液,导电剂,粘结剂,还有设备厂商如先导智能,大族激光,结构件厂商比如科达利等等。以先导智能为例,早期就成为宁德时代主要设备供应商,2020 年后更是通过宁德时代战略入股的形式达成了双方的深度绑定,发展势头猛烈。至于原材料供应商,关注股市的朋友对于恩捷隔膜,天赐电解液的股价神话应该也不陌生。

除了锂电池,电动车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总成结构还给供应链带了了新的机会。在降低能耗提升续航历程的动力驱使下,电动车有更强的动力采用大量的整车轻量化材料。特斯拉的底盘使用了大量的轻量化压铸铝合金材料,model Y 使用了一体化铝车身,主要铝合金供应商包括拓普,万都等。由于电池包的存在,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更为复杂,技术要求也更高。老牌制冷设备厂商三花智控是国产 model 3 和 model y 热管理系统重要供应商,提供了水阀,水泵,管路,冷却器等多种类零部件。热管理类汽车零部件业务自 2020 年起也成为了三花智控重要的业绩增长点,该公司因此被长期看好。

总体来看,国产特斯拉一方面受跟上海政府对赌协议的约束,要求零部件全面国产;另一方面马斯克本人现阶段的思路就是疯狂降本降价,竭尽全力抢占燃油车市场,因此其零部件国产化进度很快,电池系统几本全面国产化,电驱电控目前自产;车身及底盘结构件,内饰部分基本由国内厂商承接;控制器,高精度传感器,执行器,芯片等电气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部件更多来自于自产和外资在华工厂。

主机厂采购零部件跟普通人去超市购买商品完全是两码事,因为非标零部件的开发和供应涉及到 OEM 和供应商大量的前期审核,合作开发,设计验证工作,高水平的 OEM 往往会对供应商研发和制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其苛刻的技术规范能帮助供应商企业提升自身的能力,就好比智能手机行业的供应商如果打入了苹果供应链,本身就是一种强力的品牌背书,而苹果严苛的供应商质量和技术管理体系也促进了供应商的快速成长,电动车行业的特斯拉与国产供应商也有类似的关系。就算是采用外资品牌的零部件,如法雷奥,博世,意法半导体等,由于国产的要求,也会促进这些外资企业发展其本土化研发团队和生产制造能力。因此,特斯拉这条鲇鱼进入中国这块池塘,不光刺激了比亚迪,蔚小理门的活力,也对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03

世上没有救世主

看上去似乎特斯拉这条鲇鱼造就了中国的电动车产业近几年的迅猛势头?

其实特斯拉入华和三十多年前的大众入华,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只看上文提到的几个例子,宁德时代在 2019 年已经是行业巨无霸了,脱胎于 ATL,通过宝马项目一炮打响,经过数年的高速发展,研发人员过千,数百位博士,技术路线和工艺制程,产能良率成本控制等指标都极为优秀,除了特斯拉外还供应了 150 多种其他电动车型;先导智能 2002 年成立,2015 年深交所上市,本身也是锂电设备行业的龙头;三花智控的前身 1994 年就成立了(创始人父亲和上海交大合作,儿子自己考上交大毕业后阶段,也算一段佳话),进入 21 实际后一直是电器用制冷系统的龙头企业,其 2021 年营收预计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占比也没有过半,商用制冷业务仍然贡献应收占比大头。

所以故事其实是这样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中国产业链中的很多企业,在技术和制造能力上,已经储备好了为包括特斯拉在内 OEM 整车企业提供供应链保障的能力。特斯拉的入华,为产业链中优秀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向上的机会;中国产业链的成本优势,技术能力,也成就了特斯拉提量降本占据市场的战略方向,更不用提中国火热的电动车消费市场贡献的营收。

一条强壮的鲇鱼来到的,是一个本来就水草丰美,面积宽广的池塘,三年后,池塘中的生态更为茂盛健康,但这是池塘的建设者,鲇鱼特斯拉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种鱼共同的功劳,这就是我眼中的故事。

结语

“物理学大厦已经落成”

“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 - 玻尔兹曼理论上”

中国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振奋人心的景象之上,也漂浮着两朵乌云,我们暂且放到下篇文章再聊吧。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黑铁尘埃,像绿皮硬座上谈天说地一样交流新能原汽车行业

鲇鱼进来几年了,池塘怎么样了?​mp.weixin.qq.com/s?__biz=MzkxNTIyNTM5MQ==&mid=2247483669&idx=1&sn=d2f17fdaf50f8efe8ba65a64e35ca50f&chksm=c1632f55f614a643af55cd9af6d8b52ba8569cd0ced163af821ad90d85d13c33dfb6c33ac72f#rd

知乎用户 重庆吴戈 发表

【无可靠信息来源】 为了避免对您造成误导 · 请谨慎甄别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电池成本仍占据电动车整车成本的大头。此前有统计数据显示,对于经济型电动车来说,其电池成本能够占据到整车价格的 40% 左右。

而对于特斯拉这样的电动车而言,电池成本可能没有占据整车售价如此高的比例,但是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对于增强特斯拉车型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是具有重要意义。

引进特斯拉就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

其它的 “为什么” 都在在合同条款中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读者所有

转载无须联系作者

一己之见 · 仅供笑阅)8,879

知乎用户 望云山景 发表

引进特斯拉的核心条款就是百分百国产化,意在培养产业链。

以中国车市之庞大,一旦形成全产业链,价格上能暴打欧美。

国家不是只收整车制造商的税,所有软硬配套单位都会交税。

产业链成熟起来后,参照手机产业,自然会有本土品牌崛起。

电动汽车前途无限,大家都刚起步,没有卡脖子的核心部件。

汽车是人类最大产业,拿下这个行业,一只脚跨进发达国家。

丰田章男极度焦虑,若汽车产业保不住,日共上台都有可能。

知乎用户 嗯嗯嗯嗯嗯 发表

原因非常简单直接。反对” 反对鲶鱼论”

  1. 智能化电动车是大势所趋。我国必须有所为,必须大有所为。为什么说是大势所趋,因为确实更环保,安静。电动化是智能化的必要条件。(说电池污染不环保的可以详细了解锂电池,在此不赘述)
  2. 引入特斯拉可以快速普及电动汽车,快速增强产业链。迅速提高渗透率,在德国工厂迟迟无法形成产能,国产特斯拉大规模出口。养肥国内诸多供应链企业。为供应链企业资本与技术积累提供可贵的机遇。(详见 20 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与 LG 电池出货量,以及 21 年一季度宁德时代与 LG 出货量)
  3. 电动车门槛低,利于弯道超车。电池方面不输任何国家,智能化方面也有信心。目前缺乏的是品牌口碑与质量管控。

另外,吸引外资营造好的经营环境的样板,促进就业等是顺带好处。不是主要目的。

知乎用户 小黑侠 发表

别在这洗特斯拉了,说到底是国家政策使然,就算没有特斯拉也会有李斯拉,王斯拉,说什么特斯拉是行业标杆,引领了行业,都是扯淡,是因为政府决策,政府对新能源市场的态度和引导,承认特斯拉引进之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确实做的牛鬼蛇神,所以才有特斯拉的引进,国家希望特斯拉进入后能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向的发展,而且也确实成功了,蔚来,小鹏,比亚迪,特斯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奈何特斯拉政府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自己不争气,反过来找消费者的问题,就是自己作死,怪谁?

刹车刹不住不让别人说,想咋?难道要特斯拉车主都刹不住出车祸去世了,就不会有人维权了!

回答里那些洗特斯拉的我都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我只能希望下一辆失控的特斯拉是你们开的车。

知乎用户 你管我​ 发表

我也有这个疑问,请那位大佬给解释一下,先说下我的疑问,说为了产业链的,首先并不是特斯拉带来了产业链,假设中国新能源年产量是 100 万台,那么假设现在特斯拉原地爆炸,只要能保障年产量还是 100 万台,那么产业链依旧还在,也就是说产业链和特斯拉没有什么绝对的关系,只要有市场产业链就会有,除了软件方面其他的配件电动车基本都能通用,夸张一点,今天给比亚迪配套的厂商,明天就能给领克配套。反而有时候产业链会带来坏处,比如苹果的产业链,导致不能禁售苹果。苹果和特斯拉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苹果有技术壁垒,苹果全球销量远高于特斯拉,不容易替代,而特斯拉替代难度远小于苹果。

知乎用户 海角奶爸 发表

为什么不引进?引进时,特斯拉全球最顶尖的电动车企业。其实直到现在,特斯拉也是全球最顶尖的电动车企业。

个人感觉,“刹车门” 事件之所以闹这么烈,可能也正是因为在中国是独资企业的原因,在中国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

知乎用户 小龚同志 发表

最近十几年,国家不惜血本大力扶持电动汽车产业,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巨额补贴,为电动车提供燃油车不能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比如限牌城市不限电动汽车上牌,有些城市专门为电动汽车划设停车位、停车场对电动车停车免费,等等等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1、我在大战略系列里都谈了,将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锚会是电力,也就是我经常说起的电力人民币(相对于 “石油美元” 说法)。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提供无限、价低、清洁的电力,扩大电力使用范围,制造各种用电产品,其中就包括电动轿车。我们不仅要有,还要好。

2、在汽车制造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赶上世界一流。

在汽车制造领域,我们发展很快,现在很多国产车质量非常好,而且非常便宜。我五年前就说过,合资汽车在中国还有十年好日子过,之后就会走下坡路,就像家电产品一样。30 年前,我们购买家电,基本都会选择进口的或者合资的,国产买的少。而现在,大家看看家中的家电产品,98% 都是国产品牌,对吧?到今年,已经过去五年了,今年上海车展优质国产车井喷式的出现。再过五年的话,大家在看中国轿车市场,国产品牌至少会打下一半江山。

燃油车的制造,我们所有的技术数据都可以与国外汽车作比较,但有一个指标我们永远也赶不上:时间检验!说到奔驰、宝马这些品牌,人家往往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有上百年的制造历史,我们的技术经过了上百年的检验。而中国汽车产品,前三十年的我们就不说了,就从上海第一条桑坦纳生产线生产开始吧,我们现代造车时间不过 40 年。所以,我们不能跟他们比拼燃油车制造技术,那是以短敌长。我们要的是田忌赛马,用我们长项去跟他们短项去比。

从进入 21 世纪开始,我们就开始谋划和布局新能源汽车,扶持和补贴力度巨大,鼓励企业生产,鼓励消费者使用。如果不是如此,我们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不会这么快。而这时候,西方对制造电动汽车不上心,或者说根本没想上心。因为燃油车是他们的天下,何苦要去发展电动呢?如果电动车发展起来,我们的燃油车卖给谁呢?这就跟以前的柯达一样,柯达最先发明了数码相机。但是为了不影响柯达胶片产业,于是柯达把数码照片技术申请专利后束之高阁。最终,日本突破了数码照片技术,胶片时代很快结束了。

发展电动汽车也算是一次汽车革命,西方企业怎么会主动去革自己的命?当然,美国还是很牛逼的,虽然电动车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因为他们拥有的科技领先优势和创新思维,又突然冒出来一个电动车狂人马斯克,设计制造了特斯拉,一下子就领跑全世界。就像苹果手机一样,在诺基亚一统天下的时候,苹果智能手机出现了,一下子把诺基亚拉下神坛。从这一点看我们,我们是笨鸟先飞,而且非常坚定执着,才有了今天国产新能源车大爆发景象。

3、主要是环保了,可以降低城市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一点不多说了。

这时候你回头看,上海的眼光是不是很牛逼?八十年的时候,撤掉了当时还供不应求的上海牌轿车生产线,引入了大众桑塔纳生产线。他们当时与大众合作的条件非常优惠,上海除了股份占 51% 以外,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只要达到 3% 就行。换句话说,大众只要把整车运进上海,然后装上中国的轮胎、收录机、方向盘,这就是合资品牌了。实际上,利润都在德国生产厂,中国分 51% 的利润,也仅是那 3% 国产配件利润以及在国内销售利润的 51%。上海人傻吗?肯定不傻,现在上汽的规模已经非常大,合作生产的乘用车品牌非常多,已经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乘用车生产基地。

现在,他们又率先把世界上技术领先的特斯拉引进中国,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又一下子占据了高地,这个高地不仅是国内,在国际上也算高地。当然,我们现在与马斯克的合作条件不会像当初与大众合作时的条件一样低了。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了,上海方面与马斯克合作有一个对赌协议,大致是中国提供所有的土地和厂房、设备,美方要在五年内生产多少特斯拉,给上海缴纳 22 亿元的税收。如果美方完不成,那就如何如何。上海真的是看重这点税收吗?当然不是,一旦产量和销售上去了,给上海带来的不仅是税收和工作岗位,主要是给上海带来一个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如果建立起来,上海又够吃好几十年的。尤其是到了 2035 年,我们要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和销售,以后主要是新能源车了。

当然,马斯克愿意与上海这么合作,也有点迫不得已。在与上海合作前,特斯拉是赔本卖车,订单无法完成。他迫切需要有一个地方扩大产能,而且投产要快,连一年他都等不起。上海给他的承诺是,四个月,新厂房建成投产,这种速度只有中国能做到,马斯克还有别的选择吗?可以这么说一句,是上海 “救了马斯克的命”。

所以说,上海的眼光是非常超前的

知乎用户 思达高 发表

引进特斯拉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言以蔽之,我国在传统燃油车方面,与其他国家差距很大,为了规避被别人从车和油两方面卡脖子,所以只能拼一把,尝试是否可以在新兴电动车上弯道超车,这也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

作为前新能源行业某央字头企业风力发电机的一名普通工程师,先说观点,我非常看好电动车,虽然无论从技术瓶颈、市场培育还是安全监管等多方面来说,突破和发展需要时间,但新兴电动车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大趋势。

随着百度、小米、华为等纷纷挤进电动车市场,你可以看到这个趋势。

那为什么会有人非常看衰有人却非常看好新型电动车?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原因如下:

1、价格和成本。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目前电动车购车价格昂贵,后期维护成本不低,无论特斯拉、蔚来、理想还是小鹏等等,花了大价钱却只买了个大玩具,不值。这样想的人,是否站在车企的角度看考虑过,你是电动车企业的目标用户吗?第一辆汽车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比例极低。以个人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电动汽车只是其精准目标用户的第 2、第 3、、、第 N+1 辆车而已。认为花了大价钱只买了大玩具的人,质疑目前电动车实用性有限,你质疑得很对,说电动车贵的,你说得也很对,但,你并不是目前电动车企的目标客户,至少目前不是。

2、便利性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政策的倾斜和规模效应的影响,电动车核心部件(比如电池、发动机、传感、判断和操作系统)在性能上会不断优化,随着个人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的不断增加和普及,便利性会快速提升。

3、我国在传统燃油车方面,与其他国家差距很大,如何规避被别人从车和油两方面卡脖子呢?所以只能拼一把,尝试是否可以在新兴电动车上弯道超车,这也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知道为了前东家落地,从省,到市,到园区,给了多少优惠政策和实实在在的支持吗?还记得前些天的《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吗?报告中提到,在投资方面,和以往拉动地产等旧基建不同,今年格外强调的是 “新基建”。“旧基建” 指的是,以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铁公基”,而 “新基建” 指的是,5G、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政策方面的信息,值得我们持续重点关注。

4、无论什么新兴行业,什么新兴产品,刚面世难免一堆质疑。这是几乎是必经之路。

5、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电,风电、水电、火电、核电等发电方式不同,但可以科学调控合理布局。不要忘记,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一个倾举国之力倾举国之财体现国家意志的新兴行业未来会怎么样,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之前在微博有网友提到,电动车使用便利需要两个条件:1、数量足够多的充电站(同现在的加油站一样),2、充电同加油一样快,起码相差别太大。

相对市场培育、安全监管等,充电桩数量问题反而是最好解决的。而充电速度则属于技术问题,请想想现在和十年前,手机的充电速度发展得有多快多好?所以这两个条件都较容易满足。

最近上海车展上特斯拉女车主关于刹车失灵的维权、特斯拉公司的声明和一系列公关动作,电动汽车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关注,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是好事!不同的声音,可以督促这个行业和身处其中的人,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像 08 年温州动车事件那样的代价,希望可以少一些,再少一些。

最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危和机,不赚自己认知以外的钱,不与国家意志对着干,顺势而为,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定会在某个节点给你惊喜。

(结束)

我是思达高,我爱这个世界。

平凡的人们给我很多感动。

知乎用户 真龙 发表

还不是国产汽车不给力,一群骗补贴的货,国家投入那么多钱,一个核心技术都没。不靠补贴谁会去买国产电动车?

2020 之前买的 300 公里续航不到国产电车那个不骂娘的。

特斯拉进来是唯一独资外企,为什么让那么狠。

一是对外环境不好,需要特斯拉这洋巨头进来赚口碑。

二是国产车企让上面失望,车企中外合资,本质人家进来建立生产线,我们学技术,慢慢自主生产。结果呢一个个变成了坐地收钱,你看看华晨,北汽自己产的车子多么垃圾。华晨欠资百亿,盈利全靠华晨宝马,这不是典型穷庙富方丈嘛。

三 截止目前为止电池也不是一个级别,一开始特斯拉和国产电车续航差距不是很大,因为特斯拉用的是 18650,跟手机充电宝一样,可是在特斯拉支持下,锂电池能效突飞猛进,从最初的 18650 到 Model 3 的 2170,体积能量密度提升 20%,再到最近 “风声四起” 的 4680 电池. 而国产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和特斯拉高性能锂电池续航上面根本没法比,特斯拉高性能锂电池保证重量前提下提单个电池能效,而比亚迪电池因为电池技术原因,增加续航只能通过增加电池重量。当然比亚迪再搞什么刀片电池,不过没有量产,看着数据不错,只能等量产后看实际效果了。

知乎用户 乐云天 发表

好多答案都特别狭隘,这配不上知乎的高大上啊。

特斯拉之前,中国有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但是产业链不够大,不够完整,不够专业,而且行业标准太多太杂。特斯拉进来以后以后,以其体量,整合了产业链,给一些厂商的生产兜底,配套厂商有信心活下来,才能支撑国内其他车企生产。所以特斯拉来了以后没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头。

特斯拉入华,在逆全球化的时候。就像个模特,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欢迎全球化,吸引外资,吸引全球资本,拥抱全球化。

特斯拉入华,在懂王贸易战的时候。通过吸引特斯拉,既拉拢了华尔街和硅谷的资本实现拉一派打一派,又展示了国家的开放包容反衬懂王的狭隘偏激。

特斯拉入华,在中国处于石油劣势的时候。能源安全一直是短板。新能源汽车开发会降低国家对石油的依赖,短时间效果不大,但随着科技发展,会越来越明显。

特斯拉入华,在欧洲炒作气候变暖的时候。我国想要在 2050 年达到碳中和,新能源汽车是必经之路,而且环保是欧洲的政治正确,通过特斯拉能够拉拢欧洲。

特斯拉入华,在国产汽车不能打的时候。国产汽车这几年还行,但始终到不了国产手机的高度。原因在于汽车产业发展太久,短时间的拼命追赶始终追不上别人百年积累。但新能源车是个新赛道,即使特斯拉早了几年,那晚这几年也就追上了。

特斯拉入华,在产业升级到达瓶颈的时候。通过吸引更多高科技公司,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特斯拉入华,在临港自贸区初建时。自贸区初建立,缺个有国际知名度,又有科技高度,而且自带光环的活广告,正巧,特斯拉也快活不下去了。

基本就是这样吧。

知乎用户 广州无介好房 发表

“顶流” 特斯拉,又掀起了一次 “城市大战”!

起因是,前两天 “辽宁发布” 公众号文章中提到了一句“结合文官片区城市更新,……,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奠定基础”,瞬间全网哗然,特斯拉第二工厂真定在沈阳了?

不过,打脸来的有点快,特斯拉官方辟谣:没这回事!

虽然特斯拉对第二工厂的选址事宜进行了辟谣,但从其公布的 2030 年全球年销量 2000 万辆的目标来看,扩产势在必行

官方只是否认了选址,并未否认第二工厂的存在。

工厂选址悬而未决,各个城市都在摩拳擦掌,暗自发力,争夺这个名额。毕竟,拥有了特斯拉工厂,就相当于拥有了 “印钞机”。

2021 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 1600 亿元,同比增长 200%;其中,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了超过 1500 亿元!

看到上海吃到了第一口螃蟹,其他城市说不羡慕是假的。

为了争取到特斯拉第二工厂,“城市大战” 一触即发。王牌 “汽车之都” 广州,申请出战!

汽车之都,实至名归

**广州,绝对是中国最强的汽车制造大城之一。**不管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广州都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建立起了中国最完备的汽车产业链之一。

产量和产值,杠杠的!

2021 年,广州汽车总产量高达 296.64 万辆,超过上海的 283 万辆,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

自 2017 年全国汽车产量达到峰值近 3000 万辆后,连续三年产量负增长。而广州汽车产量却能够守住了防线,2018-2020 年全市汽车产量稳定在 290 到 300 万辆之间,占全国比重稳步上升

目前,广州已构建起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智能创新企业汇聚的汽车创新产业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拥有近 20 家整车制造企业,超 500 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元。

产值上,广州汽车产业从 2012 年的 2721.29 亿元,到 2018 年的 5489.89 亿元,增长率为 101.73%

传统汽车方面,广州有广汽这张王牌。

作为广州汽车制造业的领头羊,广汽集团汽车产量占比广州总数的 6 成以上,占据绝对的比重。

2021 年,广汽集团汽车总销量达到了 214.44 万辆

新能源车方面,目前广州已经实现新能源汽车量产的整车企业有广汽新能源、东风启辰、广汽比亚迪、北汽乘用车及小鹏汽车,此外还集聚了宝能汽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广汽蔚来、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等新造车势力。

但与上海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2021 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 53.5 万辆,广州的数据还没出来,但与上海 63 万辆相比,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若有特斯拉工厂加持,广州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将会如虎添翼!

大湾区消费能力不容置疑

作为万亿级产业,国内市场是汽车工业的重要支撑。而靠近核心市场,无疑能降低物流成本。

广州,不管是自身的消费能力,还是所处的大湾区的消费能力,完全可以撑得起这个庞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2021 年,全国主要消费城市排行中,广州和深圳均排在前十。

而细分到汽车领域,甚至是新能源汽车消费领域,广州和深圳都名列前茅。

特别说明一下,以上的榜单还没把香港、澳门算进去。

咱就是说,咱大湾区有钱,舍得消费,不愁卖不出去。

哪个区最有机会?

南沙,大概是呼声最高的。

**首先,南沙具有明显的港口优势。**毕竟在全球化时代,靠近港口,就意味着靠近国际市场。

这里拥有独特的深水港和码头资源,并且自从划为自贸区后,优势更上一层楼。

今年,南沙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南沙港区国际海铁联运码头等规划项目建设。

其次,南沙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底子很好。

作为广州新能源汽车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南沙不仅拥有广汽丰田、小鹏汽车等企业,还有广丰发动机、日本电装、芯聚能第三代半导体、联晶智能 LED 车灯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形成了整产业生态链,形成了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南沙实在太受宠了!这些年广州喂了多少资源给南沙,大家都有目共睹。

据说,早在第一次选址时,特斯拉就曾有意南沙,当年的 FF 地块,传就为特斯拉而留。

土地便宜,还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汽车产业底子好,特斯拉,很难不心动吧。

小结

综上,在争夺特斯拉第二工厂方面,广州拥有绝对的优势

这里不仅已经培育了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同时地处富裕的大湾区,市场购买力极强,而作为 “千年商都”,广州港实力不容小觑,货物吞吐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五!

一个成熟的 “新能源汽车之都” 所要求具备的苛刻条件,广州全部都符合。

此外,广州还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华南理工大学,被誉为 “新能源汽车的黄埔军校”。

广汽的曾庆洪、小鹏的何小鹏、宝能的姚振华、威马的沈晖、宁德时代的曾毓群、TCL 的李东生、开沃的黄宏生…… 这些大佬,都是华工校友。

特斯拉,广州欢迎你!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国民经略、博主 Killer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人都喜欢给自己加戏,愣圆出了一大堆引进的好处。说到最后连自己都信了。

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想法,本身中国就是奉行开放共赢,与全人类合作分享利益,欢迎外资,欢迎外国人来中国留学等等,欢迎程度大家都清楚,而且并不图回报,中国是全世界经济最开放的国家没有之一,就算没 “好处” 也一样会优待引进特斯拉。

对地方来说,引进一个外国知名品牌本身就是成绩,脸面有光,至于说把蔚来赶走,正常,以前美特斯邦威等牌子在上海的实体店因为不够洋气都被关店了。

那些自行脑补出来的所谓的 “好处”,如果真的是“好处”,那么它们一定不会让特斯拉来建厂的。之所以它们允许它来,那么它所带来的所谓“好处” 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好处”。

如果台鸡电能把 3 纳米生产线搬来上海,这才是肉眼可见真有 “好处” 的。期待那一天。

不过,你觉得可能吗?

千万别觉得全世界就自己聪敏,人家在全世界称王称霸这么多年了,分得清什么事情是占便宜,什么事情是吃亏,你们要对他们的智商和道德水平有信心,他们一定不会让中国占到特斯拉一丝便宜的。哪怕表面上占到一丝便宜,它们得到的回报也一定是百倍千倍,足以让那些表面上的便宜一文不值。

就别拿那些引进特斯拉所谓的好处自我陶醉了。

知乎用户 神之子民 发表

党领导国家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四十多年了,也因此创造无数经济奇迹,怎么到现在还有人问这种问题?

知乎用户 Francis Zhang 发表

产业链套娃。

电动汽车产业链就不说了,参照苹果带动的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
要知道在 2010 年之前,国产手机和诺基亚 / 摩托罗拉 / 三星 / LG 完全就是两种事物,
质量 / 易用性 / 品牌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现在好像除了苹果,国产手机根本没有对手。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 2010 年之前,无锡尚德短暂地火过一阵;
创始人施正荣一度还做过中国首富,但企业很快就陷入危机。。。
后续几年很多太阳能企业也走过类似的过山车模式。
去年开始,锂电池 / 风能 / 太阳能又开始火了;
此处暂且不表,给后文留个引子。

国家电网是很多学电力 / 电气 / 自动化专业同学的终极梦想;
这家企业也确实在业内独步天下,其中一项绝技是特高压输电。

好了,我们现在把三条链套起来,会得出以下结论:
1. 根据中国的工业实力,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一定是独步天下,
我们暂时不用被发动机卡脖子了;
2. 电动汽车产业会带动锂电相关产业,这里要注意:
锂电池只是现有储能技术中比较靠谱的方案;
最根本的问题是电从哪里来?
电动汽车替换燃油车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耗电量的上升,
所以我们要搞风能 / 太阳能 / 氢能 / 核聚变。。。
3. 新疆内蒙那么多隔壁,海边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核电站,
距离太远一定会有输电损耗,但是我们有特高压。

一句话总结,我们有了大规模极其经济环保地利用新能源的产业网!

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 (只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就不止 3000 亿)?

我们不用过度依赖石油,
我们不用过度依赖马六甲
我们不用过度依赖瓜达尔港
我们不用说服多国修建克拉运河,
我们不用过度依赖吉布提军事基地,
。。。。。。

阳谋且明牌,
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
还要看着我建设社会主义的样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引进特斯拉才几个钱?

这么多年电动车骗补都多少钱了?

关键是,钱骗了,毛都没发展起来。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dD85Mb 发表

他们能带进来一些技术、人才、设备,名头越响的企业就越能吸引人才,能一定程度缓解中国人才的外流,并吸引国外人才,让那些人才安稳的买车买房、娶妻生子、落地生根。

中国大陆允许美国企业办厂,那么相应的,美国就应该允许中国企业在美国办厂。

中国企业质优价廉的产品,在任何国家都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这里应该说明一点,中国在美开办企业与那些能掌控政治的大财团,没有直接的或较大的利益冲突。

当更多的美企根深蒂固的时候,美国不会轻易对华做大动作,毕竟有美国政府与资本家之间有某些胡操狗吊的联系,得罪那些在华办厂的资本家,对美方某些官员而言是危险的。参考:肯尼迪

举个真实却很滑稽的例子:英国人离不开红茶!可英国不产茶,我喝过几款英国进口的红茶,从中国南方生产,贴中英双文标签标识,拉到英国港口,再拉回来的” 英国红茶 “,这就是所谓的进口。

知乎用户 安静的蘑菇​ 发表

简单讲讲我的想法:

1、国家需要行业头部企业帮助打造中国的成熟供应商体系;

2、鲶鱼效应,良币驱逐劣币,快速淘汰投机企业,促进优秀企业发展,加速新能源产业转型;

3、拉动上海的工业产值,众所周知上汽集团占上海的 GDP 大头,随着传统车市场下滑,需要新能源市场来补漏洞,当然也能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

4、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体验,打开国门看世界,侧面可以推进技术,服务,管理等的长足发展;

5、配合国家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需求拉动供给;

6、带来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国自己的人才;

后续持续更新。。。

知乎用户 自在游 Jack 发表

引进特斯拉前:

各种知豆,Z100,油改电 QQ,比现在的宏光 minev 更糟糕更贵。

有些企业弄虚作假赚补贴,

新能源御三家,蔚理鹏,投入巨大不见底。

与其花人力物力整改,不如引进鲶鱼加补贴退坡。

不是人家特斯拉多好,而是比特斯拉更认真做电车的,在那之前太少了!

自从引进特斯拉,整个产业链都活过来了,引进特斯拉当然是为了打败特斯拉,起码今年的上海车展国产电车不虚了,坚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新能源从业者,央企员工。

对你们来说不确定的新能源,对中国来说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不要说问题,只说怎么解决问题。

从国家层面来说,最难的不是扶植几个整车厂,从蔚小理到智己高合,我们想搞几个未来能跟特斯拉抗衡的企业并不难。甚至关键零部件也有比亚迪这样什么都行的 。花钱就完了,从 17 年到现在,每年新能源补贴额度在 200 到 400 亿元。宁德时代可以说是补出来的。

那么难得是什么。

难的是改变用户习惯,没人买电动车,电动化战略自然无从谈起,中国发电量世界第一却没有能源安全,国家命脉交由他人之手控制。这种情况谈什么国家崛起,能正常活着都是仰人鼻息。

你看看前几年怎么说的,中国是美国重要合作伙伴,是美国第一贸易伙伴。人家都要打你了,说这种屁话当然是因为腰板不硬,认怂认输。

区区汽车业,怂了几十年了,在国家层面不重要,乘用车再烂又不是不能开。何况落后百年的吉利长现在也能风神水起。

同理,国家层面也不在乎你用的是华为小米 ov apple。在乎是是我们有没有 asml 有没有中芯国际。

知乎用户 杜蔷薇老公 发表

就是为了让崇洋媚外的人在买电动车的同时关注到国产车,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是迈扣啊 发表

国家战略就是在民用领域普及电气化取代化石燃料,因为我们不产石油,有什么事人家把海运一掐关系到国家命脉,宝贵的石油储备要让给飞机军舰。光靠国内那些工业垃圾骗补贴终究不是办法,引进特斯拉是为了让汽车电气化这个进程加速。

知乎用户 一个坏人 发表

好处太多了

1、贯彻落实中国走进改革深水区,更加全面的开放态度。

2、特斯拉的成功会吸引更多外资、外企入场,形成示范效应。

3、3 年达成零部件 100% 国产化,加速形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建设。

4、提升国内新能源汽车科研、科技水平,提升新能源汽车相关制造业水平。

5、加速淘汰新能源汽车行业垃圾企业(骗补)。

6、建立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产能、科技头部优势,形成商业壁垒。

7、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8、扩大全国就业(包括当地工人和配套生产企业员工)

————————————

一个特斯拉养活的不只是一个特斯拉超级工厂,还养活了数百个零部件供应商,同时供应商为了提供合格的产品,间接提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加上国内超大市场,极易形成头部优势,更高的汽车品质和更低的生产成本,让其他非在华车企几乎丧失竞争能力。

中国要的是全产业链的全球竞争优势,其他的都是次之。

知乎用户 阿闯爱说车 发表

这是中国政府的一招秒棋,可以刺激国产电动车的发明力度,打倒哪些薅政府羊毛的羊毛党(ppt 造车听说过吧?),也是一种变向的技术引进。况且签订对赌协议,我们也立与不败之地不是吗?

知乎用户 Richardson​ 发表

引进特斯拉,更多是为了增加中国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竞争中的确定性。

中国不缺市场,电池技术也是全球领先,但是科技革命这件事,几年技术就可能换一茬,政策制定者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所有路线全部推进。国产新能源继续扶持,外来的和尚也有的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特斯拉一定会在亚洲设厂,与其设在其他国家,不如直接引进来,给点甜头让它供应链本地化,带动一下本地上游企业。起码比设在韩国日本强不是吗?

这事儿就是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2021 年的节点上,我们看到国产新能源确实竞争力起来了,但是三年前,特斯拉确实是全球最强的电动车品牌,不管是品牌力还是性能,都没有量产车与其媲美。特斯拉是最早做到技术与产量平衡的公司。商业社会,把合适的技术、成本,批量生产出来,很重要。ppt 画的再好,做不出产品也不行。

新能源是中美大国博弈的很关键部分,中国最稳妥的方式,就是一边扶持国产,一边引进领头的外资,两条路线并行。国产如果比特斯拉强,那就损失点小钱(市场给特斯拉了),供应链在中国不会便宜东南亚;国产如果不争气,那特斯拉对供应链带动作用相对大,国产也能抄抄作业分一杯羹。

大国博弈,赌徒思维要不得,赢面大很关键。成年人,全都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主要是鲶鱼

  1. 刺激市场及消费者——逐渐带起电动车消费习惯,当然目前看这个最大阻碍在于充电桩
  2. 刺激电动整车厂——看看前几年电动车整车厂都是都是什么玩意
  3. 刺激供应链——似乎是要求特斯拉都用中国本地供应商,能供特斯拉就能供比亚迪
  4. 刺激中美关系——脱钩?谁答应
  5. 刺激临港——超级工厂也是一个很大的虹吸的效应

只是没想到特斯拉口碑倒得这么快

不过这波似乎上海也不亏,据说签的是对赌协议,多少年特斯拉要交税多少才能免土地费用,不然请补缴

知乎用户 海专精算比比懂 发表

海专精算比比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冒 - 义 - zhan 的产物,可惜人家吃好喝好好像不领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国际关系: 打脸懂王,吸引 “国际资本”

国内关系分比较多种

2,新能源车企,刺激车企

3,新能源产业,扩大产业

4,SH 市,稳赚不赔,农转工,空地换产业,换投资。

5,金融,韭菜多多

最后有个问题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特斯拉地位比上汽高?

发布媒体稿想强占临港被拒绝。

发布说免税,结果是对赌,2023 年不在 SH 年产 50 万辆,特斯拉就是亏,到时候全球供应链他能拿哪里的产能填补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Time2Fly 下回答不能评论,我想从近行业人士主要是电机电控,谈谈我的看法,相互讨论一下。

下述内容仅是讨论,千万别杠,就事论事。

有说到,特斯拉之类的外企没有什么技术,这一点是很牵强的。我们的电机电控水平发展迅速离不开国外这些优质企业的带动,那时候丰田普锐斯的电机公开专利所以国内基本上都是抄个差不多的方案,基本保证电机能转就可以上车。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国外的零部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电机电控进入高速发展时代,但是说实话每个划代产品基本上都是外企开始定义的。从单电机电控的分体式到三合一,从圆线到扁线,从水冷到油冷,从 400V 到最新的保时捷 800V 平台,我们的一直是追随者。

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但是放弃幻想,认清现实还是很重要的。

在三电领域,我们绝对没有优势,相反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任需努力。

知乎用户 bob56621517 发表

反对某高赞答案说 “某政府崇洋媚外”

1. 某城市的部分特点是重工业,不引进工业反而引进 996 大厂,什么逻辑

2. 就是要玩金融,也需要牌照且接受监管,而互联网企业因为业务 toC,流量大,都是金融资本换皮

3 轻资产公司随时会跑路,而且对于地方政府真的是大而不能倒,

4. 看看暴雷的企业,在暴雷前哪个不是独角兽,真是薛定谔的独角兽

知乎用户 马又虫 发表

先把人搞进来,然后联合无耻的民企一起把人搞死,这就叫优化营商环境?

知乎用户 楚竹 发表

我是局外人,不懂车。有些看法,用词不一定准确

为什么引入特斯拉?

早期:鲶鱼;用产能与国内车企一起对在华产业链不断完善与发展

中期:成为造车新旧势力之争的火力焦点,为国产电动车提供一个舆论、质量等各个方面的保护伞

后期:作为一个标尺告诉世界,中国电动车比他们以前曾经或憧憬,或买过的特斯拉要好得多,便宜还可靠

现在应该是处于早中期阶段。说卸磨杀驴还早了一些,毕竟国产电动车造出来了还得让人信服,卖得出去卖得好,而且不会像目前这样仅仅只在国内

知乎用户 Danny 发表

没有 oicq,就没有腾讯

没有 quora,就没有知乎

没有特斯拉,就没有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建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引进特斯拉那年,中国刚刚宣布外资可以独资在中国进入许多以前不能进入的行业,比如金融和汽车。特斯拉可能是那个时候树立的一个典型。之所以选择特斯拉,原因应该是那个时候中国电动汽车风生水起,看起来可以与特斯拉一战,可惜上头低估了下面民众崇洋媚外的程度。至于某些答主所谓其他厂家造的车怎么怎么差,这在特斯拉建厂两年之前的 2016 年是存在的,但是特斯拉建厂以后大部分国产电动车符合一分钱一分货的商业逻辑。某些特斯拉吹也应该去翻翻那个时候特斯拉的车又怎样,马斯克自己都吐槽的车,好意思吹自己来做什么鲶鱼?

ps,据说一线城市有钱人许多都去买友邦的保险,可能保险业也沦陷了。汽车和金融行业里,可能银行业是外资唯一掰不过手腕的一块阵地了吧?毕竟汽车业长期的崇洋媚外底子,保险业有财产转移需求,而银行业比的是利率高低和暴雷可能,中国的 gdp 增长速度可以保证银行业给出更好看的数字,而外国银行只能靠吹。

知乎用户 顽皮的小狐狸 发表

为了让特斯拉有点逼数,市场越大用户越多,就越快从通稿的神坛上跌下来

知乎用户 枫雪六月 发表

中国乘用车行业兴起至今也没多少年,从起初的代工 - 合资 - 自主,经历了很多困难的时期,最早我们是造不好一款成熟的乘用车的,而且我们的造型设计基本上等于没有,大部分起步都是逆向造车,一大堆的问题随之而来。加之供应商水平低下,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造的车不是在修车店里就是在修车的路上。可以毫不客气的讲,我们造车,至今都是用的是别人的标准,不管是德系 & 法系 & 日韩系等,都是在沿用别人的标准。即便是现在成熟的汽车厂:吉利、长城、北汽等以及新能源汽车厂:蔚来、小鹏、理想等,有没有一家公司敢拍着胸脯讲我是完全自主研发,我们有适用于整个造车体系的一套完全自主的标准!答案是不会有!

当初,蔚来计划是在上海建厂,后来因为引进特斯拉而把蔚来三振出局,原因很简单,特斯拉是个成熟企业,有一整套完整供应链,上海引进特斯拉其中一条就是供应商须在中国建厂。蔚来作为自主品牌,在那时也就是 PPT 造车,市场反响还是未知,眼瞎都知道该怎么选。我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都认为自主电动车已经超越特斯拉了,即便蔚来 & 小鹏 CEO 也估计没这个胆量在现在拍着胸脯讲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了。

上海愿意把寸土寸金的土地给特斯拉建厂,一方面是希望引进其整条供应链,不一定是服务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最起码是会增加上海税收及汽车产业多样化。另一方面是看上特斯拉的潜力,在电动车市场,特斯拉目前老大的位置还是比较稳的。

说这么多并不是鼓吹特斯拉,刹车失灵还有显示屏故障都是影响消费者生命安全的隐患,这里我们肯定要谴责,并依法对其处理。但是切莫狂妄自大,我们在汽车市场及电动车市场及汽车产业链优化上还有很多路要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需要这条电动车产业链,以确定在全球电动车浪潮中把握先机,或者推动电动车浪潮代替燃油机,所以不惜砍掉蔚来的厂子,几乎是贴钱把特斯拉引进来,中国要的不是特斯拉(鲶鱼效应),中国要的是美国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2、打破技术壁垒

国内几乎所有燃油车都是在给欧美专利打工,中国占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却只挣到了组装的零钱,大头都被欧美专利大户拿走了。如今日本在氢电池方面绝对领先,中国想要发展就必须绕过燃油车和氢电池技术壁垒,集中全力发展锂电池。看丰田总裁天天抨击锂电池就知道他有多着急了。

3、内循环

国际形势紧张,而中国自身市场体量巨大,发展内循环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安全有效的办法。与特斯拉签订的全部零件国产化的协议,一方面给中国创造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就是实现内循环。在以后的竞争发展上不会像芯片那样被限制。

所以,再跑题回答一下特斯拉会不会黄的问题,在国内完整产业链形成之前特斯拉都是稳的,在这之前不会拿特斯拉开刀,即使它的刹车系统铁定失灵。

知乎用户 白居不易 发表

这个问题明显是站在今天看过去。

是,这段时间特斯拉口碑是不行,负面频出,产品也不断被 “祛魅”,不像过去那样自带光环。但别说五年前,就是两年前、一年前,全世界哪家车企有特斯拉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即便现在,也只有特斯拉有带动一条产业链的能力。你在 A 股能看到特斯拉概念股,有蔚来概念股,小鹏概念股么?特斯拉一年全球销量超过 50 万辆,全世界大部分纯电车企 5 万辆都没有。

而且特斯拉是上海临港片区高端制造业代表,全国唯一 100% 独资车企。落户上海时创下一年审批、一年拿地、一年开工的 “特斯拉速度”,可以说上海给特斯拉的优待一点不比奥巴马政府当年的 4 亿美元贷款少。

花这么大力气引进特斯拉。往小了说是为上海,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对外窗口。往大了说是为了在这波新能源变革浪潮中,真正让中国站稳全球领头羊角色。

纯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混动、氢能源成为未来汽车主流技术路线,让中美两国有机会掌握全球汽车工业话语权。中国就不说了;美国 08 年经济危机后传统车企大批衰落,底特律再也没有昔日 “汽车城” 荣光。但因为特斯拉,美国汽车工业重新回到世界中心,这是真正的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中国纯电动车虽然做得早。但前些年基本都是 B 端消费,或者中低端消费。倒不是说一定没有车企能做好,主要是消费者不认哪。做一辆二三十万的纯电动车等于送死,没几个人会买。

特斯拉前些年在美国也被华尔街空头和媒体搞得够呛。趁机会把特斯拉主要产能搞到中国来,相当于把全球新能源旗帜插到中国。你看看这几年媒体报道、各大车企公关文稿,哪个不要提一下特斯拉。不管是吹是踩,有特斯拉就有流量。特斯拉帮中国市场完成了新能源用户教育,要是没有特斯拉,国家再补贴个几千亿估计也没有现在的效果。

而且客观上说。要 “比特斯拉更好” 也确实促进了国内新能源车企产品、品牌升级。蔚来倒闭了还会有下一个蔚来,特斯拉没抢来就是真的没抢来。现在特斯拉这张虎皮中美对半分,中国还有蔚来小鹏一大堆车企,可谓攻守之势异也。欧洲跟日韩不出意外今后只能跟随,特斯拉对中国那一批新能源车企打击真不大,受打击最大其实是大众丰田这些传统巨头。这就是为什么给特斯拉独资不给大众宝马独资。

知乎用户 我不是我 发表

引入特斯拉促进电动车被人接受

知乎用户 克己 发表

没特斯拉前,国内电动车新车里比例有这么高吗?

知乎用户 Onli 发表

一个企业需要员工,需要管理,而他在中国建厂这些人都得从中国找。

就相当于派实习生去特斯拉学习,学完出来建设自己的电动汽车产业。

知乎用户 Weryiqi 发表

吸取 5g 的经验教训,欧洲,美国一定要拉上一方瓜分市场。

5g 被制裁的很大原因是太先进了,欧洲美国企业和中国的差距太大,没有替代品,所以美国政府才有机可乘,联合欧美日市场封锁中国。

传统汽车力量比较大的就是欧洲,日本,在电动车领域特斯拉很强,要么和特斯拉全面竞争要么和特斯拉合作共同对传统汽车欧洲日本开战。欧洲日本还是汽车老大的情况下,和特斯拉联合更有利

国产汽车应该积极的走出去,尤其是日本欧洲市场。

知乎用户 亦舒 发表

我觉得引入特斯拉最主要的是带动国内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认可,迅速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你不得不承认的是,特斯拉成功在美国引领了一波电动车潮流,我们国内比亚迪 08 年就开始造新能源车,但是群众不买单啊,你车造的再好,没人买就没有消费市场,消费市场不大你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就慢,难道还得需要国家继续扶持几十年吗?国家大战略上耗不起时间。你不得不承认,引入特斯拉的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迅速扩大,市场逐步扩大,群众也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就拿我来讲,三年前绝对不会考虑买一个新能源汽车,因为我不信任他啊。但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这么大,慢慢产生规模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开始呈几何级数增长。用户群体形成规模,市场认可度提升,国产新能源车企的用户群体也迅速扩大,迅速带动国内新能源市场。尤其当前国产新能源车企起步早,积累了技术优势,比如现在的比亚迪汉、唐等中高端国产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也在扩大。这么来看,特斯拉是不是成功在中国带动了一波新能源浪潮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他回答的格局都好大,一上来都是国家层面。简单来说不就是上海自己没扶植起来在新能源领域能打的选手丢脸了,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想靠外援帮衬一下。特斯拉也需要扩大市场,两边一拍即合。

特斯拉最大的优势是不怕黑。中国汽车行业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是,自吹自擂,踩着别人上。自己好不好是其次的,首先是别人不能比我好,尤其是某吉。仗着优势特斯拉真有一大堆黑料就是扳不倒,当然这是所有外资品牌的传统优势,只是其他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实在拉胯。

知乎用户 话不投机半句多 发表

给美国资本华尔街交保护费, 新能源这块大蛋糕,没有美国大力参与,中国也不可能独吞。

如果特斯拉没抗过去死了, 美国新能源产业拉胯, 中国新能源崛起,占领大部分市场, 那么美国重新扶持日本,联合欧盟, 开启另外一条路线, 这也是大概率发生的事。

特斯拉是 中国产业链和美国华尔街 合作的典范, 当然美国吃肉,中国喝汤。

亚洲,就是因为日本、韩国、新加坡被美国控制在手里, 否则整合的亚洲根本不用看美国的任何脸色。

知乎用户 147369 发表

没了税,顺手再放一条狼进来。

知乎用户 AI 介媒 发表

提及新能源汽车,许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特斯拉,但你知道吗,其实特斯拉也有 “副业”?除了投身登陆火星事业,以及准备开办大学之外,近日,特斯拉还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款手机概念视频。这款名为 Neurasmartphone Model π的手机,拥有诸多超越时代的功能,令人惊奇的是,这款手机还可用于 MarsCion 挖矿。

相比于特斯拉还处于概念阶段的手机,同为智能纯电汽车品牌的智己汽车,则推出了用户数据权益平台——CSOP,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可以借助用户数据完善自身,用户也可以通过数据来获得收益,从而实现企业与用户共同成长。

智己汽车 CSOP 模式顺利推行的秘诀在于企业价值。不久之前,智己汽车向外界透露了通过 4.9% 企业初始股权收益背书,逐步发行 3 亿枚原石资产来实现 CSOP 用户权益平台核心链路。简单来讲,就是智己汽车将股份收益化为 “原石” 的方式发放给用户,使其获取收益。

那么,用户将如何获取 “原石” 呢?智己汽车为他们设计了两种方法。其一,是用 “水晶” 兑换“原石”,即通过参与 APP 互动、官方活动、开通指定功能来获取“水晶”,进而抽取“原石”。其二,是通过用户车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直接换取“原石”,提供数据价值越高、数量越大获取的原石数量也就会越多。

这一整体玩法看起来与如今大热的比特币玩法相类似,但仔细分析,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对而言,比特币只是一个天才设想的社会实验,或者说是 “游戏”,而 CSOP 下的“原石” 是有企业的价值来背书的,更像是一种“数字股票”,其差异不言而喻。

当然,智己汽车也将在 CSOP 平台的运营中获益良多。未来,智己汽车将用户数据视为驱动企业前进的核心生产资料,通过获取用户的驾驶数据,结合 AI 智能算法,不断优化提升智能驾驶的用户体验。

而在更多人关心的用户数据安全方面,智己汽车将和全球顶级互联网巨擘合作,应用诸多的前沿科技,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同时,智己汽车杜绝采用人脸识别等涉及用户隐私的综合性生物信息,仅会利用智能识别技术采集更加安全的脱敏信息,给用户数据又加上一道保险。

聪明的企业懂得如何运用数据,与用户实现双赢,让自己更具竞争力。智己汽车打造的 CSOP 平台将为其他汽车企业树立典范,推动探索用户价值导向的科创型汽车企业新形态,让汽车产业进入真正的 “用户时代”。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1. 拉动经济,因为外资引进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例如 兴建工厂,电池、分销渠道等等,拉动国内经济正循环(受到疫情影响,中国很多制造业已经出现当头一棒的危险情况)
  2. 提高本国劳动者的专业素养,提升生产率
  3. 学习、借鉴技术(新能源这块)
  4. 通过贸易获得外汇,又或者说调整中国储存美元的外汇量(为了数字人民币)
  5. 获得税收收入(直接)
  6. 市场良性竞争(例如,有标准减少新能源汽车骗补等行为)

知乎用户 挽 心 发表

对比苹果,

美国设计,中国生产,生产配件国产化百分之 100,也就是说美国只管设计和公司运营,其他所有的制造零配件全部是国产。出口全世界赚美元。五五分成。

苹果也是美国制造业,中国生产,只不过零配件国产化率顶多百分之 70,但是他的产品是卖到全世界的,最后二八分成,甚至一九分成,我们还高兴的不得了。

现在特拉斯给的条件,简直不要太好,五五分成,你就知足吧!看看特拉斯的出口量你就知道不亏。

外国人不认比亚迪啊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人家就认特斯拉,不然你查查出口数据就知道了。

欧美设计一项产品只需要 2 年(特斯拉成立电动汽车也就三四年),然后提供品牌,中国提供一套代工生产和所以的零配件,可以生产 100 年到产品退市。

这是现状。

知乎用户 强尼哥 发表

上面了解下面的企业,没啥信心,引进一是这个创造就业,二就是合资企业的路子

知乎用户 逆流 发表

特斯拉是一匹狼,狼不进来,草场上面的羊就永远学不会跑,你当国家愿意让利给外国企业?还不是因为某些老牌油车不争气,明明十四五都把新能源定为国策了,还一个个在哪里慢慢爬,仗着市场得过且过。

知乎用户 70 后大爷 发表

产业链,倒逼国产品牌,你看现在不是有效果了吗

知乎用户 乐自游 发表

发展国产电动汽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评论下柠檬精太多了

第一在差劲儿也是第一

引进第一还错了不成

就算是个倒数第一如果有值得学习的

也该虚心点啊

感情你们生活工作中都是这么挖苦身边优秀之人呐

你就是成了第一不虚心

照样还得有落后那一天

知乎用户 李江 发表

使用我的引荐链接购买全新 Tesla,您可获得 1,500 公里的免费超级充电额度:

知乎用户 泛舟 发表

为了发展我国的电动汽车事业,特斯拉刹车失灵的热炒,普及了电动汽车知识。热炒后的冷静思考会让我们的民族更加沉稳、更加努力、更加强大!国民的素质会像我们的电动汽车技术一样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强屹立世界之林!

知乎用户 蜗牛很忙 发表

为了国内产业链布局,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就是要国家补贴来打开市场,把蛋糕做大国内的供应商就会自觉的占据产业链关键节点,而中国的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在巨大的市场前景面前中国的行业产业链也会保持高水平增长,甚至成为头部供应商。

中国把特斯拉拉过来并且让他国产化率越来越高,那么国外供应商订单就会减少,在产业链头部供应商之争中就会占据优势,而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国产汽车品牌也会百花齐放,说白了我们在传统汽车行业吃了太多的亏,市场换技术也不可能换到核心技术,这次我们出资金给土地让市场,但核心技术必须由我们率先掌握。

知乎用户 张田田 发表

为了产业链快速成熟起来

知乎用户 达达 发表

应该就是鲶鱼效应吧

温室花朵长不大

知乎用户 MADAO 发表

我记得南通被赛麟汽车骗了有貌似 66 亿元。

知乎用户 清风 发表

为了啥?不知道 反正新能源需要的锂矿被国外都瓜分完了 我们怕是又要被坑了 丫的 发展航母才是王道

知乎用户 知之乎糊 发表

难道不是 Space X?

知乎用户 达拉崩吧 发表

众泰那个 smart 大小的未补贴前 20 几万,补贴后 5 万,这就是国产电动车的希望

知乎用户 如意影视 发表

每个地区都提倡新能源汽车,因为 0 排放对大气层不会影响。但是新能源汽车现在的越来越多,价格也提高了不知多少倍,有很多人都入手不了。我感觉制作新能源汽车的厂家抓到了漏洞,所以才把价格提高几倍。我希望新能源汽车价格可以大众化,还有技术一定要时时更新,特斯拉价格贵,技术和服务真不咋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理由和目的很多。

  1. 时值中美贸易摩擦,情况愈演愈烈,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态度不明,很多资本在疑虑中国是否能撑下去,或者是否会保持对外开放的姿态。这个时候,国家允许特斯拉作为全球车企独一份,全资入华,给了很多国外资本一个定心丸:别走,我们依旧欢迎你们。
  2. 彼时国内的新能源已经历过一次大发展,但骗补、不思进取、糊弄了事的产品和品牌很多,明显对电动车市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此时引进特斯拉,就是要告诉所有的国内品牌,别糊弄事了,赶紧好好研发,再不抓紧,弯道超车反成被超。
  3. 特斯拉是全球电动车企业的龙头,产品有可圈可点之处(当然了,今天来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引进特斯拉,意味着推进了上下游产业发展,国内的配套企业可以继续发展一波,进而反哺国内的电动车企业。
  4. 上海市看似付出了很多,但和特斯拉也签了对赌协议,希望特斯拉能给上海在未来提供持续且丰厚的税收,这也是当地政府很看重的一块收益。和一些长期依赖土地财政和中央转移支付过活的内地城市不一样,上海对工业 GDP(以及第三产业 GDP)的需求很高,要不怎么养得起中国经济规模第一的城市?

知乎用户 李 zhifeng100 发表

就像苹果一样,只是优惠力度没有特斯拉这么大,你看只要苹果自己不作死,尊重中国法律和原则,美国和中国贸易战都没影响苹果销售,拉进了一只鲶鱼,小米、华为、OPPO、vivo 才有学师的机会,和提供手机生存环境。看看小米才成立几年就是已然大厂了。

知乎用户 0n1ysearch 发表

策略性引进一些狼,主要是训练自己的兔子做到去伪存真,茁壮生长。

当然,没有肉,狼是不会冒着危险陪太子读书的。

知乎用户 月照清荷 发表

从现在看

引进产业链,就像引进手机产业链一样

让国内车企有个 b 数把心思用在造车上

促进国内新能源相关技术突破和进步

大约全球三分一的新能源专利是中国的,所以完成了被卡脖子到卡别人脖子的转变。

知乎用户 山地骑士卡隆​ 发表

证明给特朗普看。

你的产业回归彻底失败了。

但仅仅只是证明罢了。

付出的代价,你我都知道。

知乎用户 柔韧生 发表

这哪里是个问题,题主自己的描述已经给了答案。

不过,目的更像是地方政府的目的:就业,税收,完整的产业链。

所以这么说引进的目的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是我要说随着引进带来的一些作用,很简单,就是竞争。

虽然说好像直接放开关税可以竞争的更彻底一些,但是放开关税根本没有这么简单,牵扯各方面利益和政策,远没有引进一家企业要来的简单。

只有竞争才能让我们产业真正发展起来,因为我们的征途根本就不止是国内市场,是全世界的星辰大海。

如果国内市场就是充分竞争,那么风靡国内市场的,一定可以风靡世界。

尤其现在的手机市场就是这样。

特斯拉不同于以往引进的合资车企,它是百分百控股的。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其他国际化的车企应该慢慢也会成立这样的企业。

只是时间问题,该来的迟早都要来,想必我国的车企也做好了迎接全面竞争的时代。比如吉利在全世界的布局,明显是在主动竞争。

到时候的获胜者,赢得的,是世界。

知乎用户 Sunday1010​ 发表

买办城市的买办惯性而已。。什么鲶鱼效应都是在找理由。。

知乎用户 青狼 发表

引虎炼猴。

知乎用户 太白​ 发表

1. 陪练养蛊,给国产电动车喂招。

2. 绑定产业链,把电动车产业链绑落在中国。

3. 借腹生子,利用特斯拉培养中国自己各个环节人才。

4. 提供就业机会。

知乎用户 何可可 发表

千金买骨。

为了让国外各个财阀大佬放心投资中国。

知乎用户 地球转啊转 发表

五年内配件全部实现国产化,给中国新能源造车铺好路。中国要做新能源的领先者,大量补贴给新能源车企,为的就是让这些国产车企争气点。

全球资源耗尽,相比每年大量进口石油和发展新能源,国家肯定是要往新能源走,还依托我们国家强大的国家电网,布局全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安排到日本去处理核废水

知乎用户 wanli longteng 发表

换取主场优势。让电动车的竞争之战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许多年以后我们有相关产业链,有以中国人的喜好为标准的电动车发展方向,让外国其他电动车都成为小众品牌,中国生产的车成为时尚最前沿。我们想要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电动车企业,而是那些不能被轻易取代的东西。就好像说起时尚我们想到巴黎,说起动漫我们想到日本,说起电影我们想到好莱坞一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们以为请来了一个对手,大家公平竞争,相互促进,结果是你买房买车,人家领包入住,还一副你欠她的样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诶?这才没过去几年

这就忘了当年国内电动车企业群魔乱舞骗补贴的盛况了?

这块市场是特斯拉进来以后,风气才变好的

这就是一针强心剂,告诉后来的企业家 “老老实实造新能源车(而不是骗补贴),在国内是有搞头的”,继而才有了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前赴后继。

知乎用户 朴德猛老元帅 发表

为了养活东土大唐的各种懂佛,棋菩萨,以及赢麻罗汉们

知乎用户 皓天剑 发表

学会他的技术,完善产业链,然后搞死他!

知乎用户 知了书 发表

刺激国内创新啊,还闹个好名声

知乎用户 守护幸福 发表

人类现今的能源科技上的瓶颈是:能量储存技术简称电池。

因为我们有接近无限且稳定且免费的能量源:地热和太阳能。

而国家希望第能源革命在中国爆发。

乔布斯说过:人生中所有的点,最后会连成一条线。

因为没有人知道最后到底是哪些点能连成一条线,所以国家现在要做的就是拼命点点。

知乎用户 介丘海加尔 发表

看看之前疯狂骗补贴的国产电车什么样子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PPPPP-C 发表

记得早几年,一台国产电动 \ 混动车,国家补贴 3.5 万,地方补贴 3.5 万吧?各地政策可能略有不同。那时市面上大量充斥着各种骗补车辆,价格虚高,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特别水,有的是稀烂,有的不咋地)

特斯拉进来后,资本下场,带动传统车企改革… 所看到的什么小米造车,华为造车,360 造车… 最终还不是和传统车企合作,技术融合搞互联网车企。

未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比例是必然的,发展电车依靠传统车企也是基本不现实的… 这个时候放特斯拉进来,至少对电车的推广,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孝子们就是电车最好的推广员。接受了电车的概念,电车的市场就打开了。

再就是引入特斯拉带来的鲶鱼效应了,一个知名度这么高,自带粉丝群的电动车企,突然价格拉到 30 以内,传统车企不拼命提高产品力,岂不是自寻死路… 这几年这么多优秀的国产车型,有特斯拉的一块军功章。

题目之外夹点私货。前几天 360 宣布下场造车,朋友圈看到个恨国党发圈,内容大概是说:一个能把卫星送上太空的车企,小粉红们天天质疑它造车的质量,一个手机都做不下去的企业说呀造车,却集体高潮了。

换个角度想想,不就应该是:造火箭的公司凭着自己的想象造出勉强称之为车的 “车”,国内资本巨头联合传统车企下场造车…

知乎用户 核冻梨小火车 发表

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引进特斯拉,特斯拉的屁股就会歪到中国来

特斯拉完全国产化,就意味着,我们的新能源车的产业链,是百分百完整的产业链,美国佬制裁不了我们,同时,如果美国佬的新能源车的关键部件全部是跟我们进口的……… 那,你懂的(狗头

什么 (・ω・) 你说人家可以开油车?那是他们的事!咱可是贫油国!咱能不烧油那就是个大喜事了你管别人是烧油的还是不烧油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开始以为它是一条鲶鱼;后来觉得他是一条鲨鱼;结果他是一条清道夫鱼,不但垃圾还要把其他鱼都弄死。

知乎用户 xiaoz2015 发表

个人理解是鲶鱼效应。

目前看来也确实达到了这个效果,最起码 BYD 和造车新势力三兄弟,这几个企业因为有了特斯拉的引入,近两年来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就如同田径赛场上,领头羊的速度和能力基本决定了剩下一群陪跑的人的成绩。

整车厂又带动了行业里面的上下游,比如动力行业和感知行业。

除了整车厂以外,其实也间接强力推动了能源行业上下游的发展,特别是各种锂业和宁德时代这种。因为从需求角度讲,有明确而且强力需求,要求电池行业不断突破技术极限,不断追求新的技术方案。

感知行业中,激光雷达,双目视觉,毫米波雷达这些主流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我都因为需求更明确,而有了迭代升级的方向。

知乎用户 visss 发表

个人认为引进特斯拉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国有品牌成长,根本目的是为了摆脱我国对石油的依赖。再往远了说,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车的主要目的是要摆脱我国交通对石油的依赖。

我们国家的石油消耗比例过高,国家很早就认识到问题了。2015 年左右的时候,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结果国内众多车企吃补贴也造不出物廉价美的汽车。当然,大力补贴也并不是毫无用处,至少培养了我们国内企业的电动车制造能力。这为我们国家在引进特斯拉之后的企业竞争打下了基础。

特斯拉可能是为了在火星上殖民,我们国家的想法其实主要还是解决我们国家的能源问题。同时顺带为国际气候问题做贡献。

知乎用户 王麾 发表

引进特斯拉不仅仅是电动车那么简单,特斯拉所代表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先进技术,上海政府要求特斯拉最后全部国产化,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嘛?他会带动我们国产新能源的进步,就像苹果手机在中国代工厂一样,我们国产手机崛起是一个道理

知乎用户 大相 发表

这种问题都可以讨论了吗?哪个城市引进特斯拉?当地谁主政?那人又是谁的人?明年就要开会了,你们这个时候炒作这个新闻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问这个问题的人你可以选择闭关锁国

知乎用户 皮皮兽 发表

确实有效的推进了 “正儿八经” 新能源车的发展和普及。

知乎用户 KAI​ 发表

引进特斯拉当时是为了鲶鱼效应,这个没错。但委实不该逼走蔚来汽车,将一个具有国内电动汽车领头羊资质的企业给逼到了合肥,在电动这一块,已经先输一阵。

知乎用户 小刘 发表

我提供另外一个思路。

电动车在这补贴的几年中没做出来什么好车,基本上都着过火,现在市场消费者对电动车信心不做,车厂不做电动车合计继续做油车,但是电池厂那么庞大的产能没有地,光靠比亚迪自己消化不掉,把特斯拉引进来能解决信心和电池产能的问题。哪怕特斯拉着火,中国人该买还是买。就像经历了 hm 事件,中国人该买 nike 买 nike,该看 nba 看 nba。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引进特斯拉,比亚迪、小鹏众电车的发展能有今天那么大吗? 什么德行

知乎用户 火花飞溅 发表

路径依赖。支持政策吸引外资是过去不断成功的方式,低成本低风险等于路径依赖等于有把握。

当时贸易战,华为事件带给的震动是有的。也许拉拢特斯拉能保护新能源汽车产业。

当时刚好响应深化改革的大方向。

上海引入特斯拉是花钱娶女神。花钱买心安。

当然让国内中产阶层接受电动车,是无心插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利用一些消费主义者崇洋媚外和对马斯克的宗教式信仰破除人们对电动车的陈旧观念,以毒攻毒,打开市场。然后国产品牌再通过产品质量竞争抢占市场。

知乎用户 Hester 发表

当然是倒逼国内电动车企发展啊,特斯拉引进了它的零部件不可能全进口,先发展电动车零部件产业链,等产业链成熟了国内车企就好依葫芦画瓢了,但是能占据多少市场份额,是适者生存的事,总有牛逼的企业能发展起来,就像引进苹果,不是逼出了华为和小米。

知乎用户 知青田野​ 发表

有一点是为了给在中美贸易的谈判中占领道德高地,释放诚意。我们开放了这么大的市场,美国政府也就没啥好说的了,也得向中国相应开放一些高端市场。

知乎用户 独立山头​ 发表

1. 产业链

2. 超级划算的超级广告

知乎用户 杨其 发表

打通电动汽车产业链。

参考 80 年代引进佳能,日立,三阳,松下。

10 年代引进富士康及苹果产业链。

知乎用户 小号 发表

某地政府投资锤子,投资贾跃亭到底为了什么?

知乎用户 白玉京​ 发表

得了吧,引进特斯拉是为了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知乎用户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发表

看了一圈答案,说这说那的都有,孰是孰非看官们自有判断。

个人认为,引进特斯拉一方面是向国际传达信号,另一方面是拉拢人才。

新能源汽车市场、产业生态之类的,并不是第一位考虑的问题。

知乎用户 D 调的周先生 发表

刺激刺激家里那群骗补贴的。

培养一下电动车行业的供应链。

搞点就业机会。

搞点税收。

搞点政绩。

给国际资本赚点甜头。

用市场规模绑架它。

结果来了个刹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F57Gv 发表

复习一下历史书,考虑考虑中国的社会性质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和王 4 发表

引进是为了

小管家不欢迎我发表观点。

总之,是共赢的,不能因为今天他出事了就否认引进合理性。

那就这样吧。我保留我的意见。

知乎用户 呼呼 发表

之前国内电动车企骗补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国内的环境还是太过于安逸,滋生了很多毒瘤车企,骗补事小,影响国内电车技术方面弯道超车事大,所以引进特斯拉这只大鲶鱼来刺激国内电动车行业发展,至少要追赶上特斯拉的技术,还要跟特斯拉打价格战,这样经过锻炼的电动车企业,才能将国内电池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有 Tesla,国产那几个货能把电动车卖到 50 万你信不信?

一个个没有生成资质、没有核心技术、没有任何造车经验,就靠互联网红利有两个闲钱就来忽悠大众。

知乎用户 流客 发表

鲶鱼效应

苹果之后手机有了质的飞跃

特斯拉之后电车也会有巨大进步

给国内行业一个标杆

干掉大熊猫你就是国宝

知乎用户 008Pro​ 发表

1、在引进外资上做表率。

2、促进产业链发展、控制全球电动车产业链

3、促进国内电动车市场规范竞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师夷长技以制夷。

首先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趋势,而特斯拉毫无疑问是全球领先的,引进特斯拉,国内新能源汽车生态链就慢慢的完整了。一旦整个链路通了,特斯拉存在与否已经不重要了,换个汽车厂商一样,供应链不愁,还怕出不了第二个特斯拉?

狡兔死,良狗烹。

知乎用户 lens​ 发表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没办法拒绝

知乎用户 saviollar​ 发表

肯定是为了 MCGA,难不成还是为了 MAGA?

知乎用户 本无心 发表

看看手机行业。

因为部分苹果手机在中国装配生产。

所以带动了整个手机配件的生产。

所以才有华强北,才有了很多手机品牌的战国时代。拼杀之后留下了华为小米欧泊维沃。

特斯拉进去中国有个协议貌似是一段时间后,零部件必须能够国产化。

小米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吧一流品牌的供应商产品拿来自己用,压缩成本。

小米为什么要进军汽车行业,无他,应该也是经过特斯拉的带动,中国电动车产业链趋向于成熟。

小米可以利用现有的供应链完成汽车的生产装配。

剩下的就看优化和成本把控了。

知乎用户 晓风残月 发表

是为了你今天能提出这个问题

是为了舔国外而喷国产

是为了石锤国内不如国外

是为了给鲶鱼效应站对

不然还能为了什么?

有可能还是为了少洗车

上 H 毕竟多雨,舔总比洗好!

知乎用户 Epstein kehr 发表

为了政策大局,践行深度开放持续深度交流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拥抱全球化趋势,向世界证明,别人是越来越收缩和封闭的,我们是越来越开放的,我们愿意带着全世界所有愿意拥抱全球化的伙伴们,共同发展,带动世界的未来。

所以特斯拉第一份角色是政策的工具企业,就是个工具,不是八抬大轿求过来的宝贝,而是个工具。第二份次要角色,是一条扔到死水潭里面的活鱼,让国内那些新能源有个竞争对手,是希望这个活鱼让国内的新能源别过分摆烂。不过现在看,特斯拉是不是入乡随俗跟着摆烂了,也说不清楚

知乎用户 ALPHA I 发表

为了引进鲶鱼,发挥鲶鱼效应。

可问题是现在这条鲶鱼变异了,它会分泌阿片碱了——肉质不怎么样但是会让吃了的人上头成瘾,这就要好好治治它了。

知乎用户 纹结大酥 发表

当然是

让国内厂商的新能源技术拉出来溜溜 ,别雪藏了,上海市政府请人陪练,在线挨打了。

有人说鲶鱼效应,说各种骗补的… 感情发展新能源没有成本的嘛?投资都还得亏钱呢,补贴政策最重要的成果不就是获得实力强劲的新能源车企嘛?目的达到了

现在各家企业新能源技术百花齐放,有人就开始质疑补贴政策了…… 无语

知乎用户 王二​ 发表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知乎用户 仔仔 发表

研究它技术 取而代之

知乎用户 潜木 发表

我虽然反对大家买特斯拉,但我并不赞同把特斯拉现在就打到推出中国市场的地步,特斯拉是一个绝好的挡箭牌和用来试错的石头,吸引所有欧洲车厂日系车厂的怨气和敌意(国产三大厂肯定扛不住最近这种级别的舆论战,分分钟胎死腹中),他就是完美的众矢之的,把国产新能源三巨头挡在传统合资车企的威胁后面,就像当年的摩托罗拉。
等国内的汽车市场天平彻底倒向新能源汽车之后,特斯拉最理想的结局也不是三星而是摩托罗拉,变成国产新能源企业的养分,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

真正的中美合拍。

知乎用户 他们叫我凯子 发表

是为了减持美元!特斯拉在中国赚的是人名币,想带走在中国赚的钱就必须要换成美元,而我国持有的美元外汇还有很多!正在全世界投资花美元呢!其他网上说的鲶鱼效应根本就是颠倒黑白,特斯拉没来中国之前都快活不下去了,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快速的办事效率还有巨量的人口红利,同时政策上还有补贴,可以说是双赢的结果。

特斯拉没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有很多有实力的新能源车企了,只是说一个新的市场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品牌入场竞争的,最后经过洗牌活下来的都是有实力的企业!想想之前任何一个行业不都是这样吗?

知乎用户 浪猫阿飞 发表

说一下我的观点:“引进特斯拉是为了树立榜样,表明我国全球化的决心。”

特斯拉的引进时间节点,正是建国同志闹中美脱钩最欢的时刻。什么日本政府贴钱帮助企业回流啦,韩国三星迁厂东南亚啦……

我想上海政府应该给了马斯克无法拒绝的优惠。

联想到杨洁篪在阿拉斯加的讲话,把老美骂的狗血淋头,自此风气开始,也许现在是拆桥的好时机。

个人观点哈,不同观点可以讨论嘛,别搞人生攻击,好吗?!

知乎用户 无知二五仔 发表

其实就我自己对现代工业的粗浅理解,所谓的 “鲶鱼论” 可能还真只是一个小小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我认为是产业链。

这个我是这样想的,“鲶鱼论” 的基础是需要目标对象有绝对优势,但更重要的是发起人需要对目标对象有绝对信心,按照我对上层人士的谨慎程度的了解,我不觉得他们能对特斯拉,或者说对马斯克信任到这样的地步,因此我个人更倾向这只是次要目的,也就是一石二鸟中的第二只鸟。

而第一只鸟则应该是完整产业链的建立与推进。特斯拉的进入,实际上不光是当地政府给开了不少绿灯,有不少条约其实不是当地政府能决定给不给、给多少的,言外之意这是再上一级点头的事。而完整产业链的建立从短期看可以更多吸引人才、提高就业率、推动消费,从长期看有更多的好处。

比如首要的就是应该想起国家一直在推动的完整工业链这件事,完整的工业链能带动工业体系的进步,其中工业管理体系结构的进步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后是完整的产业链能推进供应商之间相互竞争,带来更多新品研制的动力与需求,进而提高产品需求。

再往后则是在有相对完善的工业管理体系和产业链的情况下,会带动更多新品牌的诞生,老品牌也会增加优势,进而更促进消费,带动生产力。

如果一鸟完成了,二鸟就能更体现出优势。

就目前来看,一鸟完成的不错,二鸟也就无所谓了,上头也是看产业链建立得不错,那特斯拉留不留,影响不大,可以怼他了的意思。

知乎用户 sean.40 发表

不为什么,国内那帮孙子不听话,不好好搞新能源,天天想着法子换着花样骗补贴,造出的车一个比一个烂,价格一个赛一个贵,上面看不下去了,说好一起颠覆产业弯道超车干翻国外厂商争取主导权呢?你们心思都 TM 干啥去了?国家的钱就那么好骗?!干脆放条鲶鱼进来搅搅,就这么简单。

特斯拉会的其实国内厂商都会,技术不是问题、成本不是问题,管理有一点问题,关键是态度问题!

上边其实就是想给国内那帮败家子看看:什么叫做 TM 的态度!

你看现在五菱、蔚蓝态度就很好。当然还有态度不好的,不好好琢磨造车成天想搞搞舆论黑特斯拉,枪打出头鸟么,关键打倒了它又怎么样,消费者还是不鸟你!造的什么破玩意!还没老头乐靠谱。

知乎用户 季平 发表

引进特斯拉的条件之一就是三年之内国产化率 100%。中国的手机产业为什么能做到世界第一?苹果和富士康功不可没。虽然血汗工厂是原罪但是全产业链的建立是实实在在的。

引进特斯拉也是引进产业链。

知乎用户 欧叶 发表

其实题主说的对,主要就是建立中国的产业链,特斯拉居功甚伟。要不然今年小米怎么敢造车,其他企业也不敢造,乐视就是反面典型。

知乎用户 澔鍚 发表

培养我们电动车的供应链?

知乎用户 joky 偏爱 发表

先富的跪地了,当然看不上傲骨天成自己扛的国产了。

虽然穷,但也不是一条特斯拉能比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Uj8daw 发表

1. 给国内车企点压力,别成天养老。

2. 特斯拉进来之后得造流水线,流水线上的器械得用中国代工厂,中国代工厂拿到技术,改一改卖给中国车企,整合之后带动技术产业升级。

3. 特斯拉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员工,高级员工跳槽到国内车企,变相给国内培养了自带新技术的高端人才。

4. 技术,生产线追的差不多,特斯拉就可以拜拜了。

国内手机最早怎么发展起来的?跨国代工,学习技术,整合资源,山寨品牌,自主品牌。

电动车少了个山寨过程,因为这十年国人对自主品牌认可度高不少,没必要山寨了。

知乎用户 ECM CECELIA 发表

最重要目的是提升产业链。引进比较成熟的特斯拉,因为特斯拉量能,质量,盈利情况都比较优越,直接推动各种配件产业链升级,提升整个电动车产业链的质量。有了比较完善,高端的产业链之后,国内电动车也就有了整合产业链做大做强的资本,再通过品牌提升后,有资格在世界电动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当然,特斯拉也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工业用地,低息贷款,全资中国公司和临近的中国市场。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引进中国后,2020 年特斯拉,蔚来,小鹏,比亚迪等车企市值飙升数倍以上的原因。要知道,蔚来 19 年临近破产,靠资本输血才撑住,而 20 年股价最高翻了 50 几倍,超越奔驰。

前 10 年国产电动车要么量大低端,要么量小高端,大致上徘徊在低端化内卷,无法撑起电动车产业升级。总体看,引进特斯拉是成功的,引发有实力的企业,包括华为,纷纷进入电动车蓝海市场群雄逐鹿,国内电动车销量也直线攀升,构筑了比较有活力的市场局面。

知乎用户 北极螳螂 发表

是为了迅速把整个行业拉下水,从而才有中国的机会,不然燃油机时代永远没有机会,连门缝都没有!

不把特斯拉拉下水,电动车只能作为行业内小众产品,高高在上的一直 bba 会收割中国中产阶级。没有特斯拉,就靠家里几个人玩电动你的政策再优惠 bba 绝不会全心跟进,最多意思一下弄个油电混合骗政策优惠!特斯拉入场后 bba 看到油水并且销量锐减才能进场下注投家底拼刺刀。bba➕特斯拉都入场,整个行业才能弃油上电,全球老百姓才能信得过和真花钱!这时候你家蔚来比亚迪才能有机会和大佬们同台竞争!另外的另外,原来石油和发动机我们全靠进口,现在呢,查查全球锂矿的中资比例,查查电池 / 电机市场我们的占有率,对了,还有太阳能风能水电站等等发电设备这些发电朝阳产业都被中国硬生生干成了产能过剩,要是全球电车以后能占比超过半数,这些车天天跑起来还能挽救下这些产能过剩..

这些穿西装的大佬们一旦被拉下水,只能和我们赤膊硬卷,要说比卷我们不是吹,我们自己都怕…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特斯拉把技术带到中国了吗?

知乎用户 陌上秋 发表 不知道。 但网上天天营销号发的什么 6000 底薪,全年发十三个月,包吃住什么全是假的。 那段时间很多人特别亢奋,大夸特斯拉人类之光。 评论区一波接一波的吼着别让拜登打工资牌 我也不知道这和拜登又有什么关系。 …

李想:特斯拉将把大部分国产电动车打压至20万元以下

资料图:李想。图片来自IC photo 理想汽车此前曾打算赴美上市。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4月30日表示,公司近期没有更多融资计划 文 |** 记者 刘雨锟** 4月30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将降价至30万元之内,以适应 …

为什么中国很难出现马斯克一样的企业家?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疑似 PUA 派公知(或者 1450)内部培训话术。 话术操作指南:在无数细分领域中,找一个中国不行的,然后问中国为什么 XX 差,中国为什么没有 XX。 话术目的:引发 “独立思考” 人士反思——你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