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版本的主要针对穆斯林国家的「马歇尔计划」各位有什么看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在未来劳动力萎缩的情况下,提前将资本布局到全球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但也不要乐观得太早。马歇尔计划实施前,西欧的基础设施受到了严重破坏,但是政治制度已经很成熟。中国要投资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情况要比当时复杂很多。

我讲一个前天听到的笑话:

一个尼日利亚的官员到中国来访问一个中国的官员。
中国官员领他到一个市中心的高级公寓的楼顶,非常豪华的公寓,观看全城的风景。尼日利亚官员很羡慕,问,你哪来这么多钱?
中国官员说,你看远处那个体育馆了吗?
哎呀,体育馆很好!
我拿了 5%。看到那边高速公路的吗?
高速公路也很好!
我拿了 5%。
过了几年之后,这个中国官员回访尼日利亚官员。这尼日利亚官员开着直升飞机把他接到了山顶的豪宅。中国官员非常羡慕,也问,你哪来这么多钱?
尼日利亚官员说,你看到远处那个大桥的吗?
我怎么什么都没看见?
你当然看不见,我拿了 100%。

知乎用户 acel rovsion 发表

其实和 “马歇尔计划” 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因为 “时不同,且事不同”。

虽然都是某一区域的天然经济中心,向外(中生位国家)进行资本输出。首先背景不同,美国马歇尔计划是明确对欧洲的援助,中国则要化解过剩产能;美元当年已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霸主地位,而人民币目前尚未自由兑换,国际影响力有限。而我朝更多依赖的是对于区域经济的主导地位。

我朝的计划有两个比较明确的目的,那就是:
1,消化过剩产能。
2,人民币国际化。(包括消耗庞大外汇)

具体到规划上就是 “一带一路”。
1,与中亚国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2,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先期的的背景是,上海自贸区的试验,国家境外投资政策的改革也卓有成效。不管是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即 9 号令,还是商务部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即 3 号令,都给中国企业赴境外投资松了绑,大幅下方管理权限之余,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的审批和备案流程,以备案制取代了核准制。商务部的 3 号令更是已经实行了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而先期的政策在于
1,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设立丝路基金。

消化过剩产能方面包含这样一些内容,是通过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来完成,主要就是对于新兴国家基础设施的融资和实投。标志性工程,要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故而首先是对于新兴国家的高铁产业输出,并沿大陆桥,与中亚国家环带通过交通沿线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区域,然后再通过基础设施,诸如电力,通信设施,建成新的伴随着陆上贸易新形成的沿线贸易城市,最后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在这个答案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意味着什么? - acel rovsion 的回答 我有具体谈过一些。

而海上丝绸之路在于,《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正在推进的《中国—东盟国家友好合作条约》等框架下进行产业政策合作。主要是临港、沿边产业园区,包括一对一的两国合作园区,比如中越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其次是借着中国电信业在东南亚已经取得的成就,进行信息产业的扩大,包括中国—东盟国际互联光缆工程,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东盟信息服务业,诸如 IDC,国际呼叫中心等信息服务业的建设。

人民币国际化,本身也是建立在上面一系列实业投资上面,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基本上是互补的。亚投行本身是中国全面主导的一个体系,首先是由于中国本身从东亚起始到整个西太平洋框架的天然经济向心能力,并与现有亚行体系功能分割开的一个组织,对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来说,亚行提供的贷款远远不够。亚行每年有约 130 亿美元的新贷款、新项目,保守 10 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 8 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年 8000 亿美元。故而,在功能性上与亚行的融资重点分隔开。其基础是建立在好规模庞大的外汇的消费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输出计划,将这个基础体现在人民币体系的实业融资上。
而金砖国家开放银行基本上类似于新兴国家自己,类似 TPP、TTIP 的金融版协议,当然目前的问题在于作为一个多变贷款机构和独立金融体系,由于金砖国家产业关联度还不够高,故而主导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还是值得商榷的阶段。而中国主导的,东亚 - 东南亚 - 中亚通过贸易的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外扩,实际上不仅仅是亚投行实投基础,也给予了金砖国家内部通过合作参与这一区域经济的建设以及扩大,来巩固互相的产业联系,尤其是俄罗斯现在也主导环中亚带和东欧之间的产业集群合作,印度也在南亚做同样的事情,故而新经济带的互相合作是金砖开发银行的契机。。
而丝路基金就是直接产业投资执行机构。

以上就是通过对外实业投资,和人民币主导的多变贷款和融资平台,通过消耗外汇,输出实体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资本输出并辅助民间资本输出,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方式。。

知乎用户 Orz 辉​ 发表

经济学上关于援助有很多研究,很多专著。比如伊斯特利的《白人的负担》一书,以及他那本最新的《威权政治》一书,也稍微涉及点此领域。

伊斯特利基本对援助持负面意见,为此还特别表扬了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接受援助比较少的国家,但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不过我不打算讲学术,我打算讲个真实的故事。。。

几年前,HTC 还非常流行的时候,非洲某国到中国寻求援助,而陕西某厅负责其中一项援助项目的谈判。非洲国家方面负责人是某个部长 X,以及他的助手副部长 Y。我一个亲戚参与了一次会议。

亲戚后来回忆说:

会议结束后,中非领导坐到一起闲聊,突然 X 部长说 “我手机呢?哎,我手机怎么不见了。”

听到翻译后,中方领导人有点尴尬,还正在想办法,只听 X 部长大骂:“操他妈的,一定是 Y 副部长偷了我的手机!!!我现在找他去。”

后来一查,还真是这个副部长 Y 偷了。。。

听到手机找到后,中方领导不敢笑,大家默默地不说话。直到送走非洲方面的人后,领导才给部下讲了这件事,于是我亲戚也知道了。。。

后来每次家庭聚餐,只要聊到非洲,这个亲戚都会讲到这次奇遇。

我估计西安很多人知道这件事。大家想想吧,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很多资金就到这类国家了。即便中方不贪,对方简直不敢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个正常的战略决定,但没有特别领先其它国家。非洲作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已经被各大势力关注很久了,只不过国内不太报道外国的某些动向。比如,我们公司的老美,最近你邀请他来中国看看,人家都退说忙,不来了。那去哪儿忙了?去非洲了。
不过中国投资非洲有一些特别优势。不像欧美国家,中国一般不谈太多政治,主要是搞好和政府关系,埋头做生意。另外中国在基建和一些初级产业有绝对优势,比较适合现阶段的非洲。

知乎用户 未名 发表

冒死一答,私以为,这种大规模计划,基本上就是里应外合,政客 + 央企一起忽悠党妈妈钱的事情,接下来几年,中外利益集团勾结在一起各种绞尽脑汁编项目,管它有没有经济性,管它能不能收回成本,只要能让国家给钱就行,然后大家高高兴兴分钱,留下一堆没有经济性的烂项目最后不了了之,援助的坦赞铁路现在早废了;自己曾参与中国目前最大的对外优惠贷款项目,贷款额度和实际成本相差到令人咋舌,内外勾结分钱分到手抽筋,真心对这种看起来很伟大的事情彻底失去信心了。
-——————————————————————————————————————————
感觉第一次写的答案有点偏激,我不反对这种授人以渔的援助方式,项目做得好话又能帮助消化过剩的生产力,又可以未来获得稳定的海外现金流,而且能帮助他国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只是自己短暂的从业经历让我认识到海外投资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可行性研究,财务模型,法律框架这些 Modelling&Documentation 并不是海外项目投资的核心驱动力;当牵扯到动用国家的钱在外国进行投资时,更多的取决于各方的关系和纽带,需要一个很有力的一方来 “协调” 整个项目的前进(往往这一方也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比如工程承包商),当项目不是按照商业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核以及融资时,就有了许多不规范和不经济的地方,重大的政治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都可能被故意的忽略绕过以推动上马,最后项目做完了没有经济性还不上钱或者东道国政府翻脸不认帐什么的。

知乎用户 爻艮兑 发表

方向肯定是对的,要为天朝人力资源衰退和技术升级做好准备,提前布局到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并充分利用目前巨大的闲置产能,要资源也要市场,政经都有收益。
不过啊!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其间寻租的空间巨大,你懂的,效率非常差,效果非常差。可是换做民营经济体又没发展到那个份上,可惜也可悲。
总之,目标是好,工具乏力,结果未知。

知乎用户 王昱 发表

重新审视几年前的 4 万亿计划,发现在祸国殃民的方面效果拔群。决定来个海外版的,祸害一下别人。
有可能最后钱没有投资到基础设施行业,都到了银行里空转。

知乎用户 雷云飞 发表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既是增强中国国家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手段,也是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以及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进一步融合的手段。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确实问题很多,然而并不是问题多就把问题绕开,要想办法在尽可能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努力创造互利双赢的局面,这才该是全球化的先进精神。

知乎用户 月轮 发表

真实版教学:巨额外汇储备如何转化为资源和潜力

知乎用户 照片修复师 发表

如果是 40 万亿还差不多 4 万亿太少了

知乎用户 猫叔 发表

中国这个所谓的 “马歇尔计划” 其实只是个伪命题,可怜李相接了这么个烂摊子,实在没什么办法只好什么烂招也试试了……
说起来中国多年来在非洲、拉美等地早就开始做了,只不过没给个名分而已,这不是个新计划,中国推出这一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多年大兴土木,造成了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生产项目疯狂上马,现在面临经济下行,一但基建投资跟不上将会造成连锁反应,这是我们不敢承受的。所以决定将投资引向海外,目前看来就是通过向一些丐帮成员国家贷款然后让对方用借款支付我方投资…… 丐帮弟子们欢呼吧跟着帮助有饭吃啊!
说到这个计划就不能不提美国,美国当年通过这个计划让欧洲从此沦为美国附庸,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援助都是金融、科技、设备等会让欧洲对美产生依赖性的项目,而中国主要是基础建设…… 建好了眼巴巴的等着人家还钱…………. 哪个更高明一目了然!
当然不论谁推行这个计划都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投入环节,这个简单容易做到。第二个回报环节才是重点!我就想问这些丐帮弟子有几个真的想还钱???看看这帮人以往履历哪里有什么信用可言!以中国目前的政治和军事实力有能力让他们还钱么?
君不见委内瑞拉公然在全国性报纸上声明不再每日向中国出口石油以偿还我们的贷款么!其国民还一片赞扬,说中国是吸血鬼就不该还钱……… 当初借款时的鲜花掌声早已不复存在!这些国家跟不就是债多不压身,你能拿他怎样?
我们把 30 多年来改革开放辛苦积累的财富不用来提高公民福利待遇,却投资海外,如果能有回报当然是很好,如果打了水漂!又有谁能够负责?

知乎用户 李新 发表

在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介绍中,我看到了庞大的叙事和逻辑描述,内容过于复杂以至于我根本没有看懂。只是字里行间有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这笔钱将以捐款而非贷款的方式支付”。

@向小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马歇尔计划”是美苏霸权时期的冷战产物。二战结束后,为了帮助也为了控制欧洲盟友,同时为和苏联对抗,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提出了支援欧洲经济重建方案,在欧亚大陆建构起东西对抗的经济冷战铁幕。其实质是经济战争,结果是对抗堡垒。而中国的 “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银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重大倡议和机制建设,致力于在亚太地区筑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性经济结构,将中国自身快速发展和同线国家利益联系起来,是顺应时代要求和沿线国家发展愿望的。中国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列车”,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切实营造平等互信、包容互鉴、互利共赢的和谐局面,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而努力。这与“马歇尔计划” 有着本质的区别!

————分…… 割…… 线—————

明天要考试了,我是来默写一遍的。〒_〒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房地产产业不可持续性(作为三大支柱而言),但是国内建筑材料、人力必须消化。
如果高铁核电等基建能顶了房地产的缺,广大适婚青年压力会变小,国家资本增强,地方权力收编。延缓国家权力的碎片化。

知乎用户 Trader 发表

这应该将中国与其它国家相对比。政府拥有庞大政府资产、尤其是土地,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社会效益有很大比例转化为政府收益。其次,中国政府是有效管理的政府,即使有所漏出,如腐败。但总体而言,社会效益的主要部分是被政府获得的。反观很多发展中国家,其实并不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结合各国政治运行弊病,项目获得成功并具备充分的政治意愿保证归还中国资金,将成为很难保证的事情。

知乎用户 buttrue sad 发表

没海军就是送钱。。。

知乎用户 艾比耶 发表

近来国际学者开始将二战后美国领导的欧洲复兴计划 AKA 马歇尔计划和 “一带一路” 作对比, 国内学者则坚称两者并不相关。关于马歇尔计划,美国近代外交史专家 Melvyn P. Leffler 曾经撰写论文如此论述:马歇尔计划涵盖了国内,国际,经济及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可归纳如下:

第一,二战后期美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同时也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因此美国也需要开拓海外市场来消化国内的产能,因此美国开发了马歇尔计划去援助欧洲各国,将美国国内的投资及工业产品引导到欧洲市场。接受方被美其名曰 “受援国”。

第二, 马歇尔计划同时也是美元信贷的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总额为 130 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约 1000 亿美元。在欧洲推广美元,使美元成为稳定秩序的工具。为美国后来得到无限量化宽松的潜能打下坚定基础,即 “美元信贷计划”。

第三,美国希望西欧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完成战后复兴,体现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于共产主义制度,打击苏联的影响力。二战以后共产主义在欧洲逐渐座大,不少国家如意大利更是长期支持共产党,因此美苏争霸的第一战场头号阵地就是欧洲。作为冷战争霸的桥头堡美国不希望欧洲陷入经济衰退的局面,所以一定要从经济政治上强化美国对欧洲影响力达到遏制苏共的目的。

第四,美国希望通过马歇尔计划将整个德国纳入资本主义的阵营。因为德国在欧洲的地缘战略非常重要,德国拥有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卢尔(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德国位于东西欧的交界处,美国一定要严守防止德国全面倒向苏联。否则整个欧洲的权力天平将会失衡,苏联的铁幕统治可能会蔓延至整个西欧,这是美国和英国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第五,美国也希望拉拢东欧各国,企图瓦解苏联的影响力。因此也向东欧各国提出援助,当然条件是要求他们全面放弃苏共模式。撕裂整个苏共铁板一块的强权统治 。
综上所述,马歇尔计划诞生背景带有冷战时期强烈的意识形态争夺。附带经济引导功能。

知乎用户 蔫坏熊 发表

我的看法很简单:
物价又要涨了!

知乎用户 poiR 发表

且不论贪污或者能否真正达成目标

如果到时达成了,会不会发生劳动力市场的转移,导致国内就业下降?

知乎用户 大卫. 哈里发 发表

古谚说:
如果你欠银行 5 美元,那么你将有麻烦,
但如果你欠银行 500 万美元,那么银行将有麻烦。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怎样看待 “房价早晚要崩” 这类人?

知乎用户 谢左右 发表 如果对房价有厌恶,有恨,那其实说明还是有感情的,但现在是无感。 这个东西最大的问题就是为年轻人树立一道很难越过的高墙,让所有初出社会的年轻人 “砰” 的一声结结实实的撞到这堵墙上,有的人撞一次就不再撞了,知道自己几斤 …

原来中国一直在接受这些国家的援助

自 1979 年以后,包括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对中国进行了巨额援助,虽然后来逐渐减少对华无偿援助,也依旧以经济合作和技术援助的形式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即使他们自己年度赤字不断,也会拿出钱来支持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受 …

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缘何失败?

首发《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缘何失败? 1943年马歇尔抵达中国后与蒋介石会面。图片:奥托·贝特曼/Getty Images “我们曾经是赢家,但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了。”特朗普在竞选时就这么讲,当上总统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