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关注】大声|时事评论家长平专访(1):笼子里的中国与其说缺少自由,不如说缺少对笼子的反抗
编者注:华语自由创作社区大声(大聲 - Dasheng)已授权中国数字时代全文转载。 访谈重点摘录: …… 就是一只青蛙坐上中国总理的位置,它也会是人民的好总理。人们会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只青蛙的儒雅帅气吗?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王子。” 这 …
原创 宋氏石男 新新新默存
自由、美与爱的孤岛
——新新新默存发刊词
文/宋石男
默存、新默存、新新默存都不在了。
今天我们再做新新新默存,因为手还在,因为心里还有自由、美与爱。而默存,就是自由、美与爱的孤岛。
我们建造孤岛,不过是因为早已陷入一个被分割成许多条块的社会。我们每天都看到海量资讯,但并不知道在我们的社会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其他人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知道自己小圈子里一些人的想法,通过社交网络也零星地揣摩到另一些人可能的想法,但我们不知道高层的想法,不知道底层的想法,也不知道中间阶层的想法,我们不知道无声无息死去的人的想法,正如不知道无声无息活着的人的想法。我们彼此之间无法自由沟通,而无法沟通的痛苦绝对不会只停留在个人层面。在阻碍沟通的时代中,自由、美与爱都随之凋谢,除非人们还有内心的歌,而且在任何狭小处、有人无人处,依然拍手作歌。
喝酒的时候我常拍手作歌。似乎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自由。可是,为什么人只有在喝醉时才能感受到自由呢?显然是因为,这种所谓的自由并不存在。
精神的自由不单是一种在他物之外,而且是一种在他物之内争得的对于他物的不依赖性,精神的自由之成为现实不是由于逃避他物,而是由于克服他物。这话太深刻,显然不是我说的。是黑格尔。
自由要克服的东西太多,而于我,当务之急首先就是克服虚无。
虚无的力量太大,人活一生,很难不被它击中。虚无的力量,在于人生的本质即是消逝。如同荒野呼喊,片刻即散,如同水沫,不能久聚。于是一切都再无意义,没有意义也就没有方向。虚无就是意义或方向的消失。人们不断给自己制造激情,不断追逐热点,但在根底上是冷冰冰的,这就是虚无。人一旦虚无,很容易庸俗。所谓庸俗,就是做低级的事,在无意义的东西上花费力气,对优美与崇高漠不关心。一个庸俗的人,多多少少也总是一个虚无的人。
克尔凯郭尔是最早论述虚无的大师。他认为,如果虚无在人身上完成,那么就不再存在什么意义重大的公共的或私人的问题,没有什么再能够让人敬畏,能够从人这里呼唤献身。无法献身是虚无予人最主要也最可怕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在深切的爱中,他不会虚无,因为他还有献身的对象,由此能感觉到现实存在的核心,而此核心之外的一切都不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坚定的信念中,他不会虚无,因为他同样能感觉到现实存在的核心,被真实具体的关切所召唤。无论因为爱还是信念,只要一个人能出于某种关切来界定自己并献身时,他的世界就获得了严肃性与意义感,从而居于虚无之上。
为了居于虚无之上,有必要为自己建造一个孤岛。默存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孤岛。自由、美与爱的孤岛。
关于爱,黑格尔早年有段很晦涩也很迷人的论说,爱就是拒绝生离、只能死别。能够活着分离的爱就不是爱。所以我们再做新新新默存,因为有共同爱的人不能活着分离。
阿伦特在《黑暗时代的人们》中说: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的生命,它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她说的,其实就是,自由、美与爱的孤岛,大家一起来建造。
编者注:华语自由创作社区大声(大聲 - Dasheng)已授权中国数字时代全文转载。 访谈重点摘录: …… 就是一只青蛙坐上中国总理的位置,它也会是人民的好总理。人们会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只青蛙的儒雅帅气吗?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王子。” 这 …
编者注:华语自由创作社区大声(大聲 - Dasheng)已授权中国数字时代全文转载。 访谈重点摘录: …… 就是一只青蛙坐上中国总理的位置,它也会是人民的好总理。人们会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只青蛙的儒雅帅气吗?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王子。” 这 …
为了成绩 失去如厕自由 「这一年,我没有一天拉便顺畅。」 山东一县城中学的高二学生乔某因紧凑的学习时间安排失去了便意。 从早上6点半踏入班级早读,到晚上21:50晚自习结束,乔某的每一分钟都被学校精密安排,不管是吃饭还是上厕所都需要在规定的 …
南方周末关于大量中学生便秘的报道,引发的关注远超预料。 它意味着某种伤痛已经触发大部分人的神经:一个社会的弊端,最终由无辜的孩子来承担;孩子们不但精神上受到煎熬,身体上也已经出现症状。 想想真的悲哀:很多年前南方周末呼吁的还是其他自由,如今 …
我与特朗普政府思想警察的交锋 作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2025年5月13日纽约时报 这封电子邮件是美国驻哥本哈根大使馆今年2月初发来的,里面的信息直截了当。它通知丹麦一个系列讲座的组织者——已安排我不久来讲课——需要他们在一份声明上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