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发通知:「一对一」家教也不行,各地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冷月 发表

知乎用户 司马懿​​ 发表

这个政策不需要 100% 的落实,推出来就能达到目的。

这一类政策都属于典型的「民不告、官不究」的,如果一对一辅导,大家各自满意,并且也没有第三方知道,而补课本身也不造成社会危害,真的抓住了所谓处理,顶格就是行政处罚,也不可能入刑。所以这样的事情完全不可能也没必要像刑事案件那样,花费很多的精力去调查取证和处理。关键在于如何让「民」有动机去告,而事实上,这个政策存在本身就会非常有作用。

首先,以公司的形式合法补课就变得很难。公司是连接家长和补课老师的桥梁,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撮合交易。现在一对一家教违规了,那么开家教公司就基本上没戏了。那么这意味着再想补课,就只能依赖于口口相传的个人中介。这类似于黑市,交易成本远高于合法市场,并且补课的及时性和质量都相对更加的随机。而执法机关只需要通过举报来打掉一个节点,就可以成功的让很多链接给断掉。

其次,只要有这个政策在,补课人、家长、中介之间的信任链就会受到挑战。补课和黑市还不一样。黑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后大家再不相见。但是补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家长可能反悔,可能不满意,可以了解到其他人在偷偷补课而不满意。整个链条的之前之后,有很多可以举报的时间节点,这也增加了中介和补课人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体制内的老师而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为了补课费而被举报背上行政处分怎么看都不是很值得的事情。

第三,这是对补课老师资源的打击。大学生同样是受制于这项法规的管理,补课同样可能会背上处分,影响前途。去掉了相当一批的大学生,去掉了体制内的老师,又没有了专业的教培机构做这方面了,那么能心安理得一身轻松来给学生补课的人也变少了。

第四,这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自己的孩子有优势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另一个是不让其他的孩子接受补课。当「给自己的孩子补课」成本变得越来越高的时候,家长的策略就可能发生根本性转移,切换到「阻止其他孩子接受补课」上,那么这意味着即便是一对一补课,也可能会被其他的家长给侦查到然后举报。

所以只要有这个政策,其实不用担心怎么 100% 的落实,以上四条就很可能能够让政策实质上能够获得其希望达到的效果。

知乎用户 mileta 发表

作为一个油腻中年 80 后,年纪大了见得事情多了,会觉得很多事儿都是轮回。

我有一个朋友。

一,20 余年前,朋友在初三时有一门课学习成绩不好。于是想找老师补习。找到补习老师,四十多岁的中年老师。老师发现朋友对于一些概念性问题理解不足,为了给朋友讲透,于是带朋友到老师所在学校的实验室做实验给朋友演示。这么针对性补习了一个寒假,朋友这门的成绩极速提升。寒假结束后又补习了两个月,之后,朋友这门的成绩从短板变拉高分科目。

补习老师没有收朋友家任何钱,真★给了也不要。老师也很乐于教朋友,哪个老师都喜欢教快速涨分快速见效的学生。

朋友是怎么找到这么好的补习老师的呢?

朋友的一个干妈是某中学校长。补习老师是该中学的老师。

二,十余年前,朋友上大一,忙于玩、篮球、恋爱,荒废了高数。快到学期末,高数是必修,朋友害怕挂科,遂想办法找到一高数老师针对性补习。补习了一个多月,朋友高数不仅通过了考试,还考了八十多分。

高数老师年纪不大,和朋友称兄道弟,对于讲解非常上心,很有解题思路。

高数老师收了家教钱,大概是当时找个大学生家教的收费水平。

朋友是怎么找到这么好的高数老师的呢?

朋友家里恰好认识某大学某学院院长,朋友父和院长讲了孩子想补习高数,院长非常上心,专门找了一个年轻教师(擅长考试,会讲解题思路)。并且年轻教师求上进,对于院长布置的私事是真★尽心竭力。

多年后,朋友偶然一次看到 x 东方一对一家教的广告,才明白了原来自己以前的两次经历是一对一,怪不得提高成绩这么有用。印象里,当年的一对一广告中收费颇高。朋友当时感叹有钱家庭为了教育愿意花大价钱。

综上,我觉得教育部想取缔一对一家教肯定能够取缔,商业机构直接干死完事。

无非是回到一小撮人找朋友帮忙的老路上。这种补习的家庭大都有头有脸有里有面,不会干背后举报之类的龌龊勾当,家教老师也乐于补习,多个朋友多条路嘛,谁知道哪天需要人家帮忙或者自己的上司需要人家帮忙。此外,一小撮人占比太低,引不起新闻,更称不上教育内卷,无伤大雅。

知乎用户 迁跃之光 发表

哎呀,我就是玩一下赌片里面的公海梗,这么多人给我科普法律知识,我还是很感动的。但是我要强调,一,我不住在沿海。二,我没有钱租船出海。

——————————————————————————

沿海地区可能落实的难度高一些。

是不是到公海了?

已经到公海了。

好,大家把教具资料拿出来,开整。

还有就是国家对婚外情和包养第三者关系并没有相

应的政策规定进行管理打击。

那么说只需要家教和父母一方承认是那

种关系,那家教的收益都可以归为包养费。这样一

来家教是无偿给小孩补课,只是为了幽会的掩护,

也就不存在有偿补课的问题啦。

知乎用户 Pindleskin 发表

禁止 “一对一” 家教实际上不存在可操作性。毕竟教育部又不是 FBI,没办法爆破,人家在居民楼里你还能逼人 open the door?

教育部本身也不是执法部门,没有执法权,就算有执法权,像警察扫黄抓嫖,也是抓会所酒店为主,人家外围福利 J 私约根本管不了。

教育部最大的管理边界其实就是学校里面的老师和校外的办学机构,再细分下去真的就管不到了,再管能管到兼职家教的大学生,能管到 Q 群小班教学的?

所以这事就是表个态,该偷着补还会偷着补的,毕竟大家都不补,补课的优势就更大了,全班只有你会洛必达解压轴题的感觉不要太爽哈哈 …

好像很多人对洛必达感兴趣… 其实类似的东西在高中数学非常多,例如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三角形的射影定理,圆锥曲线的二级结论之类,用来秒杀和验算都是巨大优势。很多时候真的就差有没有人整理好技巧告诉你… 补课本身是不公平的… 跟人类的天性作斗争,真的非常困难…

还有人质疑补课的作用,那我讲个亲身经历:

当年俺只是普通班的一个小弱,高二数学的弱 J。后来找重点班的数学科代朋友偷卷子做,就是每次他派卷子就留一份给俺 (老师印卷子都会多印一些,多出来他就藏起来当草稿纸)。那种卷子是很专题化的,就是一个专题几十道题目强化训练让你钻透,给你总结些套路。然后同学还会传授点老师的应试技巧,例如整个卷子的时间分配策略,在原卷子上规范草稿方便验算。大概半个学期成绩突飞猛进达到重点班平均水平,在普通班里能碾压了…

这还只是没专人指导自己刷出来的… 不敢想象在专业指导下的效果…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以后私营企业开办员工子女免费教育托管可能成为一种福利。有利于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我想了一下,应该特别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办免费子女教育补习,这样工匠们就愿意进厂了吧?

知乎用户 雷竞 发表

在未来的某一天,

放学时间,

家长们都接完了孩子,

酒店的前台发现,

一个油腻秃头海澜之家眼镜肥男,

鬼鬼祟祟从学校门口,

带着两个背着粉红色书包的小学女生进了一家学校边的酒店,

露着猥琐的笑容,嘴上说着什么,

“叔叔我呀,带你们去学一点你们课上学不到的,小~知~识~哟”

“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回到学校不可以和别的同学说哟,这是我们的小~秘~密”

“而且你们要学的东西,可能对你们太早了点吧,这个现在可是禁~忌~哟”

惊恐之中的前台马上拿起电话报警,

他知道这种人要做什么,

他们酒店原来已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了,

他知道这个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过了一会儿,

FBI open the door!!

接到报案的特警破窗破门破马桶而入,

直接把该名男子按在酒店的地板上,

男子被黑洞洞的枪口指着脑袋,

一名带队的警察走进了房间,愤怒地握紧了拳头,

一把将地上的男人揪了起来,

一边怒吼一边挥舞着拳头,

“你这个畜生!!他们都是孩子啊!!!”

“你怎么敢!!!对你的学生补课!!!”

“你这种败类!!!就该去监狱里被其他囚犯打死!!!”

“她们才 10 岁!!你居然敢给他们上初一的数学课!!你还是人吗???”

“难道你自己没有孩子吗!!!你的良心呢!!”

然后第二天知乎就出现了

“如何看待小学老师竟然给小学女生补初中数学” 的问题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知乎用户 疯 2​ 发表

教育部要么就是没搞清楚当下中小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哪里,要么就是为整个国务院掩盖矛盾。

后者可能性大一些。

禁止补课了,中小学就不竞争了?资源就这么点,谁成绩好,谁能力强,就是谁的,马太效应一直会存在。不要说把学科培训禁了,就算把高考改掉,换一种大学的入学方式,也一样会有残酷的竞争。

大家如此热衷于各类考试,无非是想要一个体面的未来。我们的社会过于忽视普通的岗位,造成了人们对大学以及脑力劳动岗位的过度狂热,如果农民、建筑工人、清洁工、服务员也能获得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基本的养老保障,那么还有多少人会把大量精力投入到 “内卷” 中去呢?

世界各国都存在一部分的 “达利特”,在美国是底层黑人和红脖子,在中国是农民和城市体力劳动者,他们缺乏发声渠道、长期被社会忽视,没有社会资源,总是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在社会上被污名化却毫无反抗之力。如何避免成为这部分人,或者从这部分人中脱离出来,是一个人,乃至家庭生命中最重要的目标。

而如何让社会中不存在 “贱民” 群体,是政府应当追求的。

知乎用户 默苍离​ 发表

人微言轻,仅做建议:

1,针对一对一家教的打击,只能用举报 + 执法的方式,邻里关系和社区氛围成为关键点,孩子是否能够保守秘密成为关键点,有利于社区和谐和孩子的情商成长。

2,双减坚决支持,但之前不断的周期性教改几乎没用,之前这些教改改来改去,实际上是教改也形成了产业,一次教改,一堆专家能赚方案论证的钱,吃教育口的供应商能赚设备和装修钱,专家四处培训教改后的精神和课程能赚培训钱,这个产业教育部是否也应该自查一下??多年来多次教改搞了多少钱?是不是除了校外培训,这个 “产业” 也应该规范整顿一下?

3,一对一家教补习,如果家教不行,无偿的补习是否可以?私立学校收费高,在课程以外增加校内辅导是否合规?教职工给亲属和家人补课是否合规?既然要公平是否应该都细化出来?

4,现在很多智慧设备(台灯之类的),把拍题讲解搞成了 AI 模式,这个方式是否有悖于双减精神?是否应当监管?如果这个不监管,一对一的 AI 辅导是不是也合规?

5,录制视频课,卖 K12 课程,然后再开留言解答咨询,效果与一对一家教类似,是否应该禁止?

有些行政指令,往往忽略了执法难度和执行能力,很难完全公平落地。

监管要有边界感,不然就是一阵风。

损失的是行政权威。

知乎用户 哥淡定 发表

笑话越来越离谱了。一对一也不行?我就问你教育部如何强制执行?

有没有这么多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天天放着刑事犯罪、治安案件不管,天天去抓补课和家教?

互相举报?社会上那么多丑恶事件不去举报,天天吃饱撑了去举报补课和家教?举报人难道会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吗?亲朋好友、紧密关系网中的人们有几个会彼此举报?

当年美国禁酒,本来很多人以为禁的是高度酒,结果把啤酒葡萄酒都禁了,就连很多发酵食品都成了违禁品。后来呢?人人把禁酒令当成一纸空文,人们找到各种空子来钻。警察不管,禁酒执法机构人手不够也管不过来,或者这些人干脆摇身一变成为腐败分子专门收钱受贿。堂堂法律成为儿戏,黑帮横行,私酒遍地,自酿劣质假酒喝死喝伤一堆人,而且美国人那几年喝的酒竟然比禁酒前还多。

中国的教育如此卷,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度稀缺。好大学这么少,学生当然打破头往里挤。教育部不想着怎么努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反而在学生的补课、家教上找毛病,就是懒政。

不让孩子补课、也不上孩子玩网游,难道让孩子们都去谈恋爱、打群架吗?要不要再放几遍古惑仔电影复习一下?再现上世纪 90 年代的校园?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几年来的教育改革,有很多举措,我都非常支持。

比如削弱民办教育,禁止民办掐尖;比如名额到校,打断生源集中化;比如师资交流,好老师交流到弱校。

在知乎也写过不少文章为这些政策叫好。(如何看待 2019 年 7 月 8 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如何看待上海华二初中发的文章《到华二初中读书,你真的想好了吗?》?

但是,我唯独不支持现在对课外补习班的一刀切。

这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利益相关,在现实中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没有给孩子参加过任何课外补习班,没有家人和课外辅导有利益相关,也没有买过这些机构的股票,或者接受过其任何资助。写这个文章,纯粹是因为,这个办法不对。

先提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概念——「累进税」。

累进税,就是应税额越大,边际税率越高,高收入的人会碰到越来越高的税率。

用累进税来调整收入差距,征税后的税后收入差距,要小于税前收入差距。

但还有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叫做「累退税」。

累退税,是一种收入越高,边际税率反而降低的税种。征税完毕后,穷人反而被征收了更多的税,收入差距反而扩大了。

在教育公平上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也是如此,需要考虑这个税种到底是累进,还是累退的。

比如,义务教育改革中缩减民办的优势,那么比较富裕的家庭,是不是主要在民办学校呢?我们可以用 PISA 数据做一个计算 [1]

上图横坐标代表社会经济地位从最低到最高的 100 个百分位,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很明显,在右侧社会经济地位最高的家庭中,上私立学校的比重是最高的,左侧为 10% 左右,右侧接近 30%。

因此,削弱民办学校,能够削弱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家庭的优势,这样的政策,属于累进税。

再比如,促进教师交流,让好老师到弱校任教。这个政策在上海已经施行了很久,最近在北京也开始落地,这是累进税,还是累退税?

我们还是用 PISA 数据,看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所在学校的「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比」,可见下图:

上图横坐标仍然代表社会经济地位从最低到最高的 100 个百分位,纵轴为该部分人口所在学校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可以看到,在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的家庭,其所在学校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不到 2%,而在社会经济地位最高的家庭,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接近 20%。

因此,让好老师异校交流,也能削弱富裕家庭的优势,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这仍然是累进税。

再比如,校额到校,让非学区房所在学校,传统意义上的「差」学校有更大优势,这是累进税,还是累退税?

我们用 PISA 数据,看看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和他们成绩的关系。

上图横坐标仍然代表社会经济地位从最低到最高的 100 个百分位,纵轴表示其标准化测试的数学成绩。趋势仍然明显,长在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孩子的成绩也越好。

因此,采用名额到校,让好学生扎堆的「好」学校名额减少,但是差学校名额增加,一样能够削弱富裕家庭的优势,使教育更加公平。这也是教育的累进税。

现在再来看看「打击课外辅导班」。

先来看一对多的课外辅导班。在 PISA 数据中,有一个问题问到了学生是否在校外有额外培训,如果有的话,是哪一种形式,是一对一,还是 2-7 人的小班,还是 8 人以上的大班。

我们把一对一辅导以外的形式,归类为一对多的课外辅导班。那么,打击课外辅导班,到底是累进税,还是累退税呢?

上图显示了一百个百分位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参加一对多课外辅导班的比例。可以看到,参加一对多课外辅导比例最高的,是哪些人?

是社会经济地位处于 20-40 之间的中等偏低阶层,他们之中有 30% 参加了一对多形式的课外辅导班,个别分位点比例达到 40% 以上。

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参加一对多课外辅导的比例越低,在最高的百分位,比例降低到 20% 以下。

我们再把一对一和一对多辅导的时间占比按照社会经济地位画出来。

上图从左到右显示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学生的一对一辅导时间和一对多辅导时间占比。在这张图中一样可以看出一对一时间占比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显著提高,在最高百分位,80% 的辅导时间来自一对一形式的辅导。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最穷的学生也能请得起一对一吗?是的,在数据调查的范围内确实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PISA2015 年的调查地点是上海、江苏、北京、广东,这四个地区都属于中国较为富裕的地区,所以这里的「中等偏低阶层」也是针对这四个地点来说。

但别忘了,中国的高考是按省录取,一个身处上海的中等偏低阶层固然可能比一些中西部省份的平均水平拥有更高的资产和收入——毕竟房价摆在这里——但他最后高考时的竞争对手,仍然是同处于上海的这些富裕学生。

因此,打击课外辅导班,对这些地区的学生来说,会削弱相对贫穷的家庭,使富裕家庭巩固其优势,最终扩大教育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性,增加教育的不平等,是不折不扣的「累退税」

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问,就像这个题目说的那样,教育部这不是又准备打击一对一家教吗?这是不是说明这个政策在往好的方向改进呢?

如果一对一真的能那么容易被打掉,被限制,那这个问题倒也确实解决了大半。

但从常识看,从这个问题下的几百个回答看,一对一辅导,是那么容易被打掉的吗?

凭借现在的行政资源,能限制住的一对一,也就是些强扭的瓜,出头的鸟。来了几个举报,闹大了,不得不处理下。对于家长、教师、学生已经完全形成攻守同盟,下决心要和其他人甩开差距的家庭来说,怎么可能会有举报?谁会来管?又怎么能限制得住呢?

除了一对一辅导以外,更大的缺口在家庭辅导中。CFPS 数据询问了家人辅导的情况:

通过 CFPS 数据,我们将家庭收入分位十个等级,分别去看这些家庭来自父母辅导和课外辅导的时间对比,如下图所示:

上图从左到右是家庭收入等级由低到高的十个分位。可以看到,课外辅导时间(该时间同时包括一对一辅导和一对多辅导)随着收入升高而提高,但在收入达到 70% 百分位以上时,课外辅导时间的提升已经不甚明显。

与此同时父母辅导的时间却显著提高。在收入最高的 10% 分位,父母每周给孩子辅导的时间达到了 274 分钟,比该群体的课外辅导班时间高出 103 分钟。

这很好理解,很多双职工家庭不是没有钱,他们有钱给孩子购买课外辅导班,质量或高或低,都能上。他们缺的是时间,在书桌旁辅导自己的孩子,虽然不花钱,却是一种奢望。

因此,就呈现了这种形式——

对机构的课外辅导班,铁拳管理。

对更隐秘也更昂贵的「一对一辅导」,名义管理。

对父母教育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组织起来的教育,没打算要管理。

这样的策略如果继续施行,在上海、北京等地区,教育的不平等程度势必会随着政策增加,而非减少。

讲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说,那些不受政策影响的家庭,最后都出国啦,本来就不参与国内的高考竞争,因此不会有影响;或者是这些家庭再怎么限制都限制不住,因此不必在意。

这种看法从双减落地后就不断地传播,但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如果一个税种从收入顶端 0.1% 的人口开始逐渐收不到税了,那么这个税种对前 0.1% 的人口来说就是累退税,他会增加前 0.1% 人口的不平等程度。那么对这种情况,你或许可以说,这个税种虽然是累退的,但是他对普通人「没有影响」、「不必在意」。

而本轮教育改革的累退税,不是从 99.9% 的人口开始的,在上海、北京等地,是从 30% 的人口开始的!只有社会经济地位在 30% 以下的人口,才能因为双减而降低教育不平等程度。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 30% 分位点以上的,都会受到这个「累退税」的影响,越富裕的家庭,受到双减的影响越小,优势越得到巩固,不平等程度提高。

第二,放眼全国,这个「累退税」的拐点可能不会出现在 30% 那么低,但通过 CFPS 数据计算,也就出现在 60% 这个水平左右。所以,取消课外辅导班,可能确实可以提高全国范围内职校、专科和本科之间的区分程度,提高这些学校的筛选效率。但对于更好的学校来说呢?

每一年高考,考入 211 及以上大学的,占该年龄人口的 3%;考入 985 及以上大学的,占该年龄人口的 1%。更别说再往前的清北华东五校,占比不足 0.2%。增加职校、本科分界线的筛选效率,却进一步降低头部学校的筛选效率,提高这些学校的富裕家庭集中度,真的是政策想要达到的效果吗?

第三,许多富裕家庭送孩子出国,就是为了避免国内激烈的竞争压力,现在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响,一方面贫穷家庭不让参加课外辅导班了,富裕家庭发现自己孩子的优势反而更明显了,竞争没有以前那么激烈了,他们难道就不会选择放弃国外留学,回到国内高考轨道分一杯羹吗?

再举一个例子,本次双减中被一并禁止的「拍照搜题」。

拍照搜题,被禁止的理由是为了「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诚然,确实有很多学生用拍照搜题来抄作业,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但对另外一些比较聪明,但家庭情况一般的学生来说,则并非如此。

在这些学生所在的学校,很多难题,老师不讲,甚至自己也不会做,这些学生可能没有课外辅导班,也没有一对一讲题,父母当然也不会,但是拍照搜题,却使得这些学生能够有机会获取知识。至少在这个瞬间,这些学生与那些有各种资源的学生,是拥有同等水平的学习资料的。

而取消拍照搜题,无疑则是将这批学生的最后一道防线冲毁,让他们彻底失去参与竞争头部教育资源的机会,进一步加剧教育不平等。

教育改革是很困难的,一些政策,虽然可能会让其中一大部分人更加公平,但也可能对另外一群人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而政策是否应当施行,往往就在这两群人的占比中走平衡木。

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对不同的区域开展差异化施行,根据本地区的一对一教育和外部辅导的占比拐点,决定是否应当在本地区实施课外辅导的一刀切。而我国高考的分省录取,也正是给分地区差异化施行提供了现实基础。

如果一个地区只有头部家庭参与课外辅导,那么一刀切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大部分人的教育公平都会得到提升。

如果一个地区大部分家庭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参加辅导,富裕家庭甚至已经退出课外辅导,开始密集地线下团课,一对一,此时再砍掉机构化的课外辅导,对教育公平适得其反。

此时应当做的反而是更加大规模的名额到校,给差的学区更多的名额,让获得好成绩本身无利可图,甚至有反效果,才能打破人们追求好成绩的欲望,减少富裕家庭在学习中的优势。

就像是一场赛跑,大家站上了起跑线,突然裁判说,本场比赛,禁止使用常见代步工具——溜冰鞋。为了彻底禁止溜冰鞋,将严查溜冰鞋供应商,发现一双,查处一双,一查到底。

13 赛区的小明知道自己跑得飞快,要是穿上溜冰鞋,可以跑得像小汽车一样快,但是他还是脱下了溜冰鞋,准备和大家一起公平竞争。

然后裁判继续说,也不能开车哦,要是有人举报的话,选手要被罚停车五秒。

在 31 赛区,手握方向盘的小刚有点紧张,「我这辆跑车,应该不是很显眼吧?」

裁判举起发令枪,准备开始比赛,11 赛区的小强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我什么事儿,原来开飞机是被允许的呀。」

[

【透过数据看世界】课外辅导班消失后会发生什么?

chenqin 的视频

 · 124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21439360063049728)

参考

  1. ^PISA 是 OECD 对全球 15 岁学生进行教育评估的一项调查数据,包含了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的信息,以及学生的标准化测试成绩 https://www.oecd.org/pisa/data/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以后不用查水表了呗,直接查一对一家教?

知乎用户 菌落军 发表

是时候开发一个游戏了,游戏内容就是一个做题目过关的游戏,题目参考补习班内容。游戏名字叫模拟学生,分小学,初中,高中关卡,一丢丢剧情,然后要你考试,考过关了才能升级

以后就不叫课外补习了,改叫游戏攻略解说,攻略嘛,说详细一点不过分吧。

单机游戏,避免每周 3 小时的限制。完美

如果单机游戏也要限制时间的话那就不玩了,单纯看攻略吧。

不过话锋一转,即使你不给我玩游戏,也没说不能不能做游戏相关的事情啊,例如不能玩 MC,但是可以在纸上画点设计草图,不能玩王者,可以在纸上模拟加点配铭文什么的。那么同理,即使我不能玩模拟学生,还是可以在纸上做他的考试题目的嘛,就叫模拟模拟学生考试。依然完美

如果还是不允许,那我们玩桌游吧,剧情大概是,你被坏人追赶,你看到一道门,上面有一张试卷,解出答案可以打开,现场有名校教师做 DM,他会说明剧情顺便告诉你相关解题技巧

嗯。。完美 X2

还是不行就改小说,某龙傲天升初中了在考试中出了 XXX 题目,他解出来了,方法是 XXX,然后变成小说解读小组,完美 X3

还是不允许的话,家长补课总可以了吧?老师一对一帮家长补课,小孩在旁边顺便旁听

依旧完美

知乎用户 禾人写书 发表

建议小孩从出生开始,全日制托管,不准出校门,一直关到中高考结束,这样就能完全公平。


上面是最初的戏谑键政,没想到有这么多点赞和评论,看来大家对最近的各项教育政策都存有疑虑。

我这几天也和朋友讨论了一下,一致认为近期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都是为了鼓励生育而制定的。

众所周知,智商存在均值回归,父母是 985 毕业,生出来的孩子却并不一定能上高中。

那么补课市场的主要出资者,就是这些对自家娃不满意的家长了,他们总觉得努努力,多花些钱请老师辅导,就能让自己的孩子上个高中,怎么也能参加高考,最不济上个大专吧。

遏制住这部分需求,就能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早点失望,并且没有任何挽救的措施,只能寻求别的办法保住下一代的阶层,比如多生一个,或者多生两个?

反正不用带孩子补课,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那就做些别的事,比如帮自(国)家再养个娃吧。

我朋友认为,这些政策的关键问题在于歧视。

既然不希望内卷,指望一半孩子乖乖去职高、技校,以后乖乖地去做蓝领工人,那就不应该对考公做任何门槛限制。

凭什么考公对学历有要求?你可以将卷子出的难一些,让职高、技校毕业的孩子考不上,但凭什么限制他们参加考试的权力?是担心万一有人考上,打了老爷们的脸?

以后还有杨工人→杨翻译→杨正国的神话出现吗?工人阶级就活该被统治呗。

知乎用户 娄葑大表哥 发表

父:我找了一个女大学生做三儿,每年给她十几万让她周末来我家陪我。

你们管的这么宽吗?我老婆都没反对你们管什么管?

我让我小老婆帮我带带孩子怎么了?

我凭本事让小老婆带孩子你们也看不惯?

知乎用户 不爱吃蛙蛙 发表

不是都觉得补课没用吗?我建议直接别学了,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就搞一个全国统一智商测试,择优录取。取消小学、初中、高中,该智商测试直接决定本科教育的学校,学校直接从 7 岁开始培养,直到找工作。完美解决了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也筛选到了你们想要的,天然聪明的、不需要从外部获取信息,通过课堂教育和自学就能完全掌握知识的人才。

知乎用户 别总叫我大叔 发表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你把那最看分的环节取消了就行。

这道理谁都懂。那么往深想一层。。。。。

难道是要给废除膏烤制造舆论?

知乎用户 成尚水 发表

去瑞典玩时,瑞典朋友给我介绍了他们一条很奇怪的法律——卖淫合法,嫖娼违法。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规定,朋友解释说。以前卖淫和嫖娼都违法,结果很多人白嫖,卖淫女又不敢报警,因为报警自己也完蛋,后来政府就搞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规定,用来保护卖淫女的权益。(很大程度是女权主义者推动的。)同时因为存在这样一个表面上不平等的法律,嫖娼者因为顾及被卖淫者举报,不敢嫖娼了。性交易活动反而比规定卖淫嫖娼都违法的时候更少了。

感觉禁止 “一对一” 家教和瑞典这条法律很类似,只不过是反过来的,保护的是消费者一方。政府肯定不可能挨家挨户查补课,所以家长满意,不去举报,就没事。但如果双方有纠纷,一举报一个准。民不告官不究。同时,虽然政府不能挨个查,但是老师会顾忌家长举报,也不敢补课了。威慑效果已经起到了。

我甚至觉得这个模式可以用在反腐上试试。如果规定 “受贿犯罪,行贿无责”,贪官顾忌行贿人反咬一口,贪腐率会不会下降很多呢?

知乎用户 难得糊涂​​ 发表

杭州教育局回复,大学生家教要先有教师资格证。

但是,根据规定,教师资格证,大学本科生大三才有资格报考,随后凭学历证申请教师资格证(有的地方弹性处理,可大四下学期申请)。

所以,大学生家教?

大学生家教历来是学生勤工俭学的重要途径。

我看完政策文本,本次 “双减” 针对的是培训机构的资本化问题,针对的主体也是培训机构。

那么,大学生是培训机构?大学生家教是所谓的资本化?

知乎用户 Tzar Xe 发表

操作难度?

有什么操作难度?

举报 + 奖励,你看看不是封闭式生活区家属区的,有没有人专门蹲进来当朝阳群众?

早就说了这一波政策,事实上是 “优先保障大单位”,“部分保障小单位”,“没单位的不保障”。

现在的政策轮廓是什么?

第一,基本禁绝从公开市场上购买升学辅导类服务的可能性,变公开市场变非公开市场

第二,不鼓励但也不限制非货币资源交换,即没有把易子而教作为非法行为加以禁止

第三,对大众传媒上曝光的信息,特别是那些有助于损害升学辅导服务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互信的那部分,对其报道和伴生舆情根本不加以限制。事实上的不干涉,起到了破坏其信任链的作用。

如果我们带入社会现实:

1. 高等级单位新职工学历直线上升,硕博学位持有人比例迅速提高

2. 高房价使许多新职工不能随意买房,安家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集体帮扶

3. 高等级单位,因为其等级高、编制规模大,因此职工专业背景覆盖范围更广

那么结果就必然是:

第一,大单位,人多,子弟多,而且会集中解决住房问题,那么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封闭小区

第二,大单位,人多,入职标准高,专业覆盖范围广,每届子弟凑足高水平叔叔阿姨的几率就显著的高

第三,大单位,很多人是要在单位干一辈子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不会像单位外的人一样为了补课的事情互相举报。

第四,大单位,人多,势力大,还怕没有对口高校输送毕业生过来带娃? 关工委出面组织日托,家长集资发津贴,合理合法,管?怎么管?

这叫优先保障大单位。

小单位就完全看一把手和职工的觉悟,领导负责觉悟高的就有的玩,没有就玩蛋去。

没单位的(主要是指体制外就业的),要么钱多到养外籍家庭教师,要么就哪凉快哪呆着去。要社会资源没有,要人品背书没有,要社会信誉也没有,谁会冒着丢工作的风险来提供升学辅导服务?

知乎用户 冷画屏 发表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补课弄到了黄赌毒的地步?

是因为从业人员太高尚了吗?

是因为职业待遇令人羡慕了吗?

是因为专属假日额外学习提高吗?

其实,你教育部把高考科目从数理化改成音体美,你说老百姓谁还补课数理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成人躺平可耻,

学生内卷不对,

魔幻的世界

知乎用户 归伶昌​ 发表

我觉得韩国没什么参考性,毕竟那是个西式 MZ 国家,如果因为限制补课导致底层人民认为他们的上升通道被堵死,那么韩国 ZF 是可能会被搞下台的。但是我国没有这个问题,ZF 完全有能力控制教培行业而且自己的 ZQ 不会出问题。

阶级流动性这种东西,落在每个人身上是一座大山,但是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说根本无足挂齿:到底是一个广西凤凰男逆袭进京当了公务员还是北京拆二代无痛分晚在北京当了公务员对国家根本没有一毛钱差别,甚至后者能为国家节省更多的人力成本:这个广西佬在南宁呆着不是也蛮好?他家为什么要豪掷 5000 块给他上教培?他正常考考到个广西 xx 学院,然后在广西找份工不行吗?他家因此省下的 5000 块又可以养个娃了,他在南宁找份工,22 岁可以结婚生娃了,或者回村里面,18 岁就可以结婚生娃了,还不用买房。你现在让他家人豪掷 5000 块给他补课,好家伙他考上北大了,在北京当公务员,一个月 5000 块工资,100000 年都买不了房娶不了媳妇生不了娃,还不好意思回家,心想家里为他花了 5000 块巨款,他都考上北大了,不做个奋斗 13 怎么好意思回家?然后就在北京孤独终老郁郁寡欢。然后北京拆二代因为他少了个公务员名额觉得北京已经不是北京人的北京了太卷了于是只好拿着 10000 亿的拆迁款移民美利坚了,这故事里面到底谁受益了?是那些 “寒门出贵子”“人人都有翻身的机会” 的理念们吗?哦,还有美利坚。

说什么高等教育培养科技人才什么鬼,结果现在科技人才硕士博士发完 Nature 就去考公务员要么去明星高中当老师了,那这些卷卷卷去清华北大 985 的对国家的意义究竟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意义:你们人人都爱卷出来去公务员中学教师,那我还不如让北上广深的富二代拆二代学二代直接无痛分晚子承父业直接去清华北大 985?他们出来是不是比你们这些奋斗 13 花了 18 年为了考高考考完后找个稳定工作的人对中国的学术事业对科技进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有帮助?

blablablablabla…

(以上内容不代表本人意识形态)

知乎用户 威尼斯嘟嘟 发表

老公加班,老婆在家出轨素质单男 985 校友。

叔叔技能冷却的时候顺便点拨一下娃娃做题。

这样总可以了么?

知乎用户 王嵬​ 发表

我好奇,您怎么执行…?

知乎用户 走地鸡​ 发表

我国近期查的东西有点多啊。

公务员数量不是无限的,行政资源不是无限的,这样消耗下去是会枯竭的。

知乎用户 图农 TV 在 19 九酒 发表

说到底高中根本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你怎么禁,到了高中马上急速卷成马。

小学初中放肆浪,一升高中出社会马上重拳出击,离心机内卷。

落实了又如何,我读小学时候也九点钟睡觉。高中照样一周上 7 天,真正累的难不成是小学啊?

知乎用户 古史 发表

笑死,能不能先翻译翻译,什么叫 “一对一私教”?

是不是哪天我教我儿子写个字,也要被举报 “一对一私教”?

以后家长们别教小婴儿说话哦,要送学校去,不然就是违规的 “一对一私教”。要这样的话,我天天能把举报信塞满教育部门的信访箱。

那要是我教我儿子就不算 “一对一私教”,那么对“小侄子”、“小侄女”、“干儿子”、“干女儿” 教可不可以呢?如果可以,那口子就开了嘛,多认几个 “亲戚” 就行。

如果不行,教亲戚不可以,只能教自己户口本上登记在册的孩子。那我 “一对一私教” 儿子的时候,“亲戚”们旁听可不可以呢?我又没教他们,是他们主动听的。如果可以,那这口子又开了嘛。如果不行,那我反手又是把教育部门信访箱塞满举报,举报父母教小婴儿说话的时候被别的孩子旁听到了,属于违规教学。

即使划定一个范畴,九年义务教育内容不能教。那还是回到那个问题,有一天儿子问我:1+1=?。我只能回答:别问你爸,否则违规?不然又回到那个开口子的情况。

所以说嘛,想出这条禁令的人简直都该去看脑科。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后果的事,居然由一个正规部门给公布出来。

分析一下,很容易能想明白。家教和培训班产生的根源在于需求。不从需求和源头下手,光靠禁令禁止形式上的开班授课,只能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这个需求就是人们有补课的需求,明面不能满足就只能暗地里野蛮生长。为什么有补课的需求,是因为高考。高考关乎着一个人一生的权利、财富、地位等等,也就是说人们有追求功名利禄的需求。除非把高考与功名利禄的联系给剥离,那么除了少部分热爱学习并上得起学的人,大部分人都不会再去热衷高考,转而去寻找别的能获得功名利禄的方法并展开竞争。(举个例子,在没有科举的年代,九品中正制甚至更早的贵族制,限死了底层人的晋升通道,即追求功名利禄的方法。怎么办呢?这套规则玩不转,就就会有人用新的规则去继续追求。具体点就是秦国的军功进爵制,以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取消高考也不能消除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需求。人们不在乎追求功名利禄的方式是军功进爵还是高考或是宁有种乎,只在乎能够切实追求功名利禄。如今高考作为一种方法,一个载体,自然会引来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激烈的竞争。)。

知乎用户 刘一一​​ 发表

风头一过,该补的还是会补!
只是资源会向少部分人倾斜,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触到。而对于普通学生上升空间的影响,实际上更为有利。

**“**高考作为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既照顾到了底层劳动人民,也平衡了中、高层人士的需求,在短期之内也算是较为低成本的阶层逆袭方式。一旦教育机构横行,本质上是堵住了大部分国人向上跃迁的路径。”
前几天在刘一一老师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内容:某发了一张聊天截图(图就不放出来了),自己是开美术机构的,大致意思是 “学科培训机构目前正在被大力整顿,但对素质教育机构没什么影响。相反,学科教育被整顿了,素质教育就要迎来春天。”
看到截图后,我笑了一下午。
这么没脑子,也能做教育?行业能不被整顿吗?
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五十步笑百步…… 这都是语文老师教过的词语吧?咋就交回给老师了呢?
当然,笑话归笑话。我们还是来分析一下素质教育的春天吧。
那就回到我常用的分类分析法上,将目前参加校外培训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做个分类,你仔细品品政策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社会高层:**噢?教育机构被整顿了啊?挺好的!以后我孩子又少了很多竞争对手,之前还想着留学和高考两手准备,现在看来即使留学申请不到什么好学校,在国内高考也应该能读个 985、211 吧。
看到了吗?没有半毛钱影响,再怎么打压,也不会影响到他们一直以来给孩子做的规划,该学习学习,该努力努力,培训的事情,还得继续做。
**社会中上层:**太好了!教育行业早该被整顿了,孩子学校各个班上的孩子都在培训,那怎么行呢?现在被整顿了,以后那些钱少、没人脉关系的家长,就不会再给孩子培训了吧。那我孩子考国内名校的竞争就小很多了。本来还考虑再准备一下国外学校申请,现在看来不用了。
这就是现实!中上层群体想努力的跟高层群体在一起,实现阶层跨越。
而社会中产又想跟中上层一起,也实现阶层跨越,社会资源就这么多,就如图钉一样,所有人都是针尖上的那一部分,那图钉底盘上的人又该是谁?
社会中产层:
**孩子优秀的家长:**早该整顿了!听孩子说,他们班上 2/3 的同学都在外面培训奥数,我家孩子一直数学挺好的,如果班上学生成绩都被培训上来了,那怎么行呢?
这么整顿一下,长期保持在班上前几名,以后考个好大学应该没多大问题。
**孩子普通的家长:**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前几天还在想着,报个英语培训班,把英语加强一下,至少能有个本科读。现在这政策一出来,不直接把阶层给固化了吗?
还是得通过关系,想想办法,哪怕多花点钱,也得把孩子成绩提高了。如果读不了本科,那以后能干啥啊?
**孩子平庸的家长:**太好了,本来在大城市刚刚立足,还完房贷、车贷剩下不了几个钱,还要给孩子报培训班。现在国家统一整顿,所有人都别上了,也挺好,靠孩子自觉和实力竞争。
自己多花点时间在日常辅导上,有个大学读就可以。再说,如果大家都辅导的话,补不补也都差不多,卷来卷去的,没意思。
**孩子偏差的家长:**太没人性了,本来孩子就跟不上,还不让我们培训,那我们家孩子基本与大学无缘了……
社会中下底层:
**孩子优秀的家长:**这个政策来得太及时了,而且是全国统一整顿,未来我家孩子凭实力考上理想的学校,在大城市立足也没什么问题了吧。
之前还一直有愧疚,自己拼不过其他孩子的家长,没钱报辅导班,现在太好了。感谢国家感谢党。
**孩子普通的家长:**教育行业在整顿?听谁说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打压我们,一直以来都没花钱给孩子培训,能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呗。
**孩子平庸的家长:**双减?两把剪刀吗?卖剪刀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呀?
你品,你仔细品!出了王炸就能有春天?
春天?你以为是在斗地主吗?【内容版权归属深学邦刘一一,转发请注明出处。】(**刘一一,“深学邦” 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微信号:**sxblyy02)

知乎用户 郭嘉 发表

教育部是在制定他没能力执行的规定。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文件中,教育部说 “一对一” 家教不行,其实说的很没有底气,有编制的教师归教育部管,这个很合理也有法可依。但是没有教师资质的普通人,以个人身份提供劳务服务(咨询),这个事教育部怎么有权利管的?在这个文件里面依据的是《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

有经验的朋友看到这个办法估计要笑死。这个办法是典型的没有操作性的法规。

一是没有界定 “无证无照经营” 法与非法,那些是合法,哪些是非法。

第三条 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
(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

你看,上面这些说了和没说一样。

二是也没有界定主管部门,按照这个办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建立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机制。

也就是没有那个职能部门是专管这个的,只能零时组建部门运动式执法。

三是这个零时组建的部门,只有查处权,没有执法权;执法权归工商行政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进行查处,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
(二)向与涉嫌无照经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进入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与涉嫌无照经营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对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可以予以查封;对涉嫌用于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对涉嫌无证经营进行查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

那么问题来了,查处 “一对一” 家教按照法律程序,需要县以上人民政府组织零时机构来查处,然后由工商部门来执法。教育部的通知是发给各地教育局的,各地教育局能否搞得定上述流程?同时应该考虑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最不愿意管无证无照经营的。无论在哪里,端早餐摊的都是城管,咱们什么时候见过工商去管早餐摊的。而且在工商这里,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是合法的;要向不合法,教育部得先立法,把学科教育变成前置许可,工商这里才有执法权。

个人不看好打击 “一对一” 辅导的政策能够落地。教育部不具备落地这个政策必要的法规支持和执法能力,各地最多运动式执法一下,就完事了。

回到补课这个事。

在全国人民的教育观念彻底扭转,全体家长一起躺平之前,补课还是会存在。最多变成 “黑产业”,“黑产业” 他也是产业,没有明规则,就会有潜规则。

初期可能会有一堆家长,补课了不认账,让老师退钱,不然就举报。这两天不就有这类新闻了嘛。政府有举报老师补课奖励 500 元的政策家长举报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老师补完课家长举报老师

但是补课这个事,如果变成黑产业,他基本上算是个卖方市场。不保证补课老师的权利这个产业就不会存在。那么就要引入第三方了,把简单的家长和补课老师的二者关系,变成三者关系。

在家长和补课老师这里,他是免费的;不收钱总不违法了吧,做公益总可以吧。资金流向变一下,比如家长在第三方这里消费一个什么东西,然后赠送一个免费辅导。甚至进一步,资金流和业务完全分离。第三方和补课老师之家的资金流,那办法可不少。这样虽然家长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会出现 “诈骗”,可还是会有人接受的。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查缺补漏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钱,教育部只是分蛋糕的。谁还说换了部长就怎么样了,都说了他能做的很有限。

目前地方集中精力抓在编教师,但在编教师跟你打人民战争,要挨个抓太难。未来估计会给在编教师挂手环或钉钉类定位 app,会不定时查人查位置。

真正难点是在野教师,如果搞一对一就算邻居举报也没用。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公立教师待遇和扩大公立教师队伍,把社会闲散老师诏安。再用社会化教育,不仅把学生拴在学校,也把老师拴在学校。

社会上教师供给少了,课外辅导成本会大增,起码中产阶级想要低成本获取额外教育资源就更难了。至于富人,人家都是别墅加私人管家保姆,随时出国,本来也很难管。

但不要把私立学校彻底打死,富人有钱没处花就会把孩子送出国接受国外政治教育。我们需要保留部分贵族私立,甚至可以是官办贵族公参民,对他们征收重税。本来富人子弟更需要的是圈子共享资源,鼓励富人把孩子送进去,像湖畔大学你封了也不过是马云他们出国去换个地方玩。直接高学费高税收突出政治教育的贵族学校,把钱留在国内。

听说现在小学新发教科书已经有学习新时代了,我都怀疑教育部的同志是不是去翻 50 年前中央的各种指示,把名词换了下直接就用了,文件开头也得必须加奉天承运。历史果然不是简单循环,是冷幽默循环。你说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有什么区别,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总是得抓牢。

知乎用户 Elysium​ 发表

Great show

知乎用户 凡人 发表

我很悲观,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也解决不了

看看隔壁韩国就知道了,韩国是全世界补习行业最发达的国家,区区数千万人口的国家竟然有几十万所补习班,韩国家庭花在补习上的费用之高,仅次于房价

为了抑制补习风气,韩国政府于 1980 年推出禁补令,采取严厉的法律措施取缔补习班,结果却发现有钱人花高价请上门家教,家长甚至会主动替补习老师打掩护,导致上层阶级进名牌大学的比例大幅上升,社会反而更加不公平,政府迫于民间压力,在 2000 年再度开放补习班

只要有学习的需求,就会有学习的产业。需求越大,产业就越大

我国扫黄几十年,手段严厉、态度坚决、花费高昂,结果怎么样?黄色行业越来越多样,玩法越来越新潮,从来没有一天被禁绝过

等到有一天中国的名牌大学里全是有钱人时,我相信政府一定会再度开放培训班的

知乎用户 入关人 x 狂战狼 发表

主要问题是行政意志试图消灭合理客观需求。解决方案是行政方面的官僚主义和客观需求方面的黑市繁荣。

知乎用户 坚叔 发表

补课这事啊,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知识贩子要重罚,知识买家也要罚啊。

我建议:补课的知识贩子,抓到就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如聚众贩卖知识、组织教唆他人贩卖知识、贩卖知识造成他人聪明的,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补课的知识买家呢,剥夺其中高考录取资格。

有人说要不买卖双方都判死刑吧,我不认同,我怕知识贩子把知识撕票了。

知乎用户 要学的太多 发表

“暑期’海贼王’公海之旅”

诚邀孩子们踏上追梦的航程!!!

现仅余 14 席位,还等什么,

快来追寻宝藏吧!

PS:“海洋环保小组” 报名已完结,

小旅行社生机涌现!

知乎用户 hYY​ 发表

短期之内,禁止教培和双减会迷惑一批人,但几年之后他们尤其是城市工薪阶层的孩子,就会被成绩锤死,沦落到跟过去无法与他们相比的城市个体户的孩子一个水平,而他们大概率还没人家有钱。几年之后下一批人自然会想办法反抗、钻空子,补习班老师门不用慌,熬过几年之后就能触底反弹。你的筛选标准不变,指望靠禁令指挥全国,委实有点 nt 了,就像当年素质教育也迷惑了一批人,许多学生自我安慰虽然成绩不够好,但是参与活动积极,老师同学评价好,量化赋分高,各种奖状也有,看上去也不差,结果中考一脚把你三年为之奋斗的那点分踩在脚底下,赤裸裸的只看考试成绩,几年之后素质教育那套玩意就忽悠不到人了,大家又开始卷了。

另外这个政策并不会增加职业教育学生数量,因为很多地方高中升学率早就是 50% 甚至更低了,只不过中考家长学生不怎么警觉罢了,现在把这件事挑明了,反而造成恐慌,增加竞争压力,最终结果就是竞争压力下移。

职业教育的拉垮是多个因素造成的,大批既得利益者靠吃学生人头挣钱已经不是秘密,能杜绝吗?决计不能啊,因为职业教育作为成绩更差一层的孩子的出路,怎么可能在高中糜烂的情况下独善其身?另外随着国企从制造业领域的撤退,企业附属职业学校几乎绝迹,在现代劳动力市场下,企业的培训学校是负担而不是资源,你不能指望民营企业去做这件事。

另外,自诩底层叫好的人往后站站吧,教育上真正底层的人不回来看也不会评论,回忆一下你上学的时候,班里家长是个体户的重视教育还是家里是工薪阶层的重视教育?父母自己的学历和他们接触的环境(环境影响典型是过去国企工人家庭)决定了父母的教育策略,你们呢也用不着代表真正的穷人说话,就老老实实站在自己的立场看看,普通白领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子女最后一点脸面都没有了,过去在学校他们因为父母舍得投资教育还是能扬眉吐气的,现在跟人个体户子女比,您配吗?人家爹妈大概率比你爹妈有钱,部分生意做的还行的还能给孩子留一条路,说到这,应该能理解什么人是受益者了吧,受益者包括真正城市贫民、工人及城市个体户,这些本来就不会为子女教育投资的人,增加劳动力供给的优秀政策,但受益者不是你们,这么着急叫好干什么呢?

知乎用户 坚持乐观吧​ 发表

跟美国历史上的禁酒令一样。

知乎用户 Dr. 神经大怡妈​​ 发表

最近教育部几番明令禁止,给各种形式的校外补课堵死了路口。

最忧心的还是家长们,虽然能省下补课费了,可孩子的成绩可该怎么提高呢?

在这只视频里,我初步为您讲解了一个心理学上的著名效应——“测试效应”。请听我来分析下,为什么禁止补课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家长可以如何聪明的利用这一心理效应,帮助孩子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

具体文字版,可见我前高赞回答:

如果觉得有帮助,请帮我点个赞呀~ 再加个关注看后续更详细的讲解吧~

我是研究睡眠、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科学博士麻麻

@Dr. 神经大怡妈

,长期分享基于脑科学知识的儿童成长干货。欢迎关注!

知乎用户 feces 发表

和我有不同观点的,请先默认我什么都不懂,您说的都对,我就是个 2,您才是对的。

校外做一对一的基本都不是在编老师,根本不归教育部管,这个东西,就是在当下局面的一个进一步表态,给 “超懂的”、“叫好的” 看的。

但做出这个表态的人,能非常轻松地找到本地最好的老师给自己的和自己亲戚家的孩子上一对一,或者孩子已经出国了。

最近的政策要真是为了教育公平,那中国最大的教育不公平不是老师间的差距,不是学校间的差距,而是不同地区间的重本录取差异和城乡差异。但这里面要不就是利益纠葛太大,要不就是困难太大,都解决不了。所以,认为改革是为了公平的,您是对的。

现在的问题是,蛋糕很难做大了,极少部分人群人大口大口把蛋糕吃光了,然后抹了抹嘴跑了。锅家想拦住这批人,但失败了,财富大量外流了,局面更难看了。

每一个普通人,都在这个过程中,遭受了巨大损失。蛋糕不够分了,产业升级失败了,需要更多人去做底层工作。

所以我现在听我周边人说的最多的话,是看好自己小孩,教育好自己小孩,后面会更惨烈。我们过去这些年做的很不错,但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了,目前看来困难重重。

当然,您都是对的。

—————————————————————

反正也没人看,我就多发会牢骚吧。

教师补课这个东西,有一定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分。上世纪 80 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政府不作为和本身财政收入的低下,导致了了教师工资低的令人发指且往往长期拖欠。我问我一个老同事工资的情况,作为一个省会城市,2004 年的时候他月工资为每月 600 元,最长被拖欠过 6 个月,且没有现在的一次性补助。很多人脑海中的 “老师想尽一切办法” 赚钱其实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事情。这一时期也导致了一大批老师对政府不满,一大批学生对老师不满,影响一直到了今天。

随着政府收入的提高,和我打从心底里感谢的 “六安事件”,教师收入在最近几年才终于能看得过去了,达不到公务员,但大多数还是能高于当地平均工资的。绝大多数老师,特别是新入职的老师并不想把教学做成生意,只想安安静静教书,实现自己教育理想,不然在学校是待不下去的。所以,政府把钱给好了之后,大家真的安贫乐道,违规补课的情况真的是少了太多太多,对政府的意见也少了,不可能没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但是,我并不觉得教师是 “铁饭碗”。国企下岗潮、公务员下海、医疗私有化….. 没有什么是一尘不变的。比如很多农村地区,老师数量比学生还多,需要裁撤,那有部分老师就是没得到安置。后面出生人口锐减,这个局面会愈演愈烈。老师就算不教学生了,我感觉大部分还是会做各种教育类工作吧……

现在制定教育政策的这批人,大部分成长、成熟于改革开放后那段混乱岁月,没意识到 00 后成长起来的这批人的成长轨迹和中国几千年来都不一样,大多数 “不知道战争为何物” 且“不愁吃穿”;独生子女;在社会巨大的财富差异下公立学校却一视同仁;信息爆炸等等…… 利益纠葛造成了更多的混乱。

改革一直在路上,从疫情稳住那刻开始,后面真的困难。经济增速放缓所造成的冲击,超出了我的想象,毕竟我就是个 2。希望,后面能越来越好吧。

————————————————————

今天一个家长打电话给我。问我意见。

他家小孩的分数达不了线,想花几万块钱把孩子送到外面全托上一年学。

孩子平时考试离往年最底线差 100 多分,家境也不富裕。

我觉得就算送出去学达线也很悬,而且到底是哪个给他提的这个建议?到最后可能是人财两空。我心底里是不建议的。

但我怎么能说出口!家长那一句 “哪怕钱花了也想让孩子试试,以后别怪我” 就已经让我什么都说不出口了,太正常的想法了!所以,我就打马虎眼,心底难受。

其实家长心底里已经有决断了,只是太难了。

所以整个社会所有讨论补课问题的人,我全都瞧不起,包括我自己。叫好的,根本不清楚情况。叫差的,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有方案也是漏洞百出。带节奏的,冷静分析的,也都根本影响不了这些决策。

难啊,真难… 这美好而残酷的世界。

知乎用户 技术官僚​ 发表

问:画面中的几人可能是什么职业?

答:她们很可能是 “老师”。

问:是《老师. avi》里的老师吗?

答:混账,是真 • 老师!




小时候不好好学习,这把年纪再补习,晚啦!

大型补习班现场~

抓获多名失足教师和后进学生。。。

集中销毁非法教学杂志和光盘等材料



好,机灵抖完,讲正事。

**首先,**文件对机构类培训的监管效应是空前的。

然而。

机构本来就已经躺倒了一大片,暂时已经完全没有了违规能力。

所以,再附加监管也就是聊胜于无吧。

今后主要目标是打击私教。

所以其次,文件对变异形态、也就是私教做出了规定。

语气上是非常严厉的。

可是,私教意味着是 “个体”。

真搞过监管的都知道。监管个人的难度是监管机构的几十倍、几百倍。

个人是完全分散的、自由的、无序的,监管成本高的吓人,根本没有效果。

因此懂行的人,在观察监管文件的时候,主要是看惩罚条款。

在没有惩罚的情况下,“不得怎样”、“禁止怎样”,形同废话。

我说你不得把老奶奶推倒在地,有用吗?

屁用没有。我就是喜欢推老奶奶玩儿怎么了?

这时候,我只有说,推倒老奶奶涉嫌人身伤害,可以拘留甚至判刑,并附带民事官司,严重的可以让老奶奶成为你真正的 “奶奶”。

这样你才会感到害怕,才会从此绕着奶奶走。

可是,通观文件,我发现说到底惩处手段只有两种:

一是根据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二是探索将违规培训的机构和个人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也就是说,针对前述多种违规和变异违规行为,看似规定的很细、很全、很接地气。

实际上落地处罚的手段相当匮乏。

**先说《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这个文件的执行部门是工商局。

说到工商,我就来气,可以看看我的上几篇文章,早就看穿工商的本质了。

连有证有照的机构,它都监管不过来。更何况无证无照了。

投诉工商的举报件,多半石沉大海,剩下的也就是建议你走司法途径,相当搞笑。

工商真正(无可奈何)监管的,主要是食品药品、危险品和无证行医之类威胁到人身安全的行为,锚点还是人的生命财产。

开个私教你情我愿的,工商会管么?

所以,这一条就权当聊以慰藉了。

更何况,它就是想管,也对个人根本没有约束力,不能逮人、不能限制自由。

罚款,可以不理你。你又不能查封账户,怎么,你还能用刀抵它脖子说出银行密码?

实际上,你就是请他出示身份证,他都可以不理你。

绝大多数的无证无照无场地经营,基本上是连主体对象都找不到,枉论处理处罚了。

看来唯一有点威慑力的,只有征信了。

然而,我又要泼冷水了。

“征信” 这个东西,虽然字面上似乎很好理解,其实它是由不同的系统构成的。

一般在金融领域,主要是限制你借钱贷款;在工商领域,主要是限制你开公司当法人;在司法领域,主要是限制你坐飞机坐高铁和出境等。

因此纳入征信也要看纳入哪些,真正有威力的是信用卡消费贷款和坐飞机高铁。

但你要纳入这些征信,也没那么简单。你得设计一整套纳入、评估、退出的机制,还得解决尺度和滥用的问题。

否则,征信部门会面对大量纠纷,变成 “你爽了我买单”。

谁干啊。

再说了,我曾经专门写过老赖。这么多人欠钱不还,搞的别人家破人亡的。就算法院判决了、征信了,有用吗?

欠钱的还不是大爷!?

所以你看,文件里也只写了个 “探索”,说明八字还没一撇,不好操作,操作了用处也不大。


最后,说到底这是一场证据缺失的监管。

门一关,谁都不知道屋里在干什么?

吸毒可以验血,扫黄还能找到个套套什么的。私教只要把书一合,翻开边上的尼采和罗素,那我就是在和孩子谈心谈话、聊哲学、聊人生,你管得着吗?

这种事,只要家长不是内部举报、录音录像,哪怕隔壁邻居举报都没辙。

你又不能踢馆子,也没本事偷窥是吧。

而绝大多数家长,恰恰和老师是利益共同体。一定会和老师串通一气,除非发生纠纷,谁会断了自己孩子补习的路呢?

所以,说得容易,其实主动查证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于今后么,谁的手机里没几个小姐的微。。。哦不,没几个老师的微信呢?

当然,我坚决支持国家的政策落地,以确保公平公正。我也相信国家这次的决心,只能说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相对于培训班和网游,一对一培训和单机游戏具有更大的作案隐蔽性。要杜绝两类现象,最好的处理措施是疏而不是堵。

比如说,可以把进电子厂实习的年纪降低,让初中生放学就去免费实习,到晚上 9 点下班,或者刷某一指定 app 每天 3 小时。这样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无论是培训还是游戏都可以大幅度减少。

而小学时具有更强的可塑性,不妨用马前卒的社会化抚养。每天统一学习、统一劳动、统一吃饭、统一着装。对了,还有统一剃头。

知乎用户 嘉慧 Lincoln​​ 发表

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家长的想法:不补课——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毁了;

学校的想法:不补课——升学率太难看——招不到学生——坐等关门;

学生的想法:我也不想补课,但是我说了不算啊。

说白了还是因为经济下行导致人力资源过盛,不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是治标不治本。

知乎用户 维加斯老姐 发表

关于双减的政策已经越来越精细了,但有没有发现,全是否定性的:

禁止 xxx,不准 xxx,减少 xxx,取缔 xxx

能否来个肯定性的,让忽然被打乱阵脚的从业人员、家长和学生有个方向?

禁止 A,大家准备 B;禁止 B,大家准备 C;禁止 C,大家准备 D…

这不是打游击队,能不能一次性说完?

一对一也不行,问题是一对一怎么查?

请出台《关于稽查教师 COS 上门家教的标准流程》

各地会遇到很多问题:

初心都是为了学生好,层层下来就变味了,人人自危畏手畏脚;

政策时刻更新杀个措手不及,不能做任何长远打算;

升学考试压力在,刚需还在,只能变着法子找对策;

怎么解决?

请出台《教培从业者指南》《鸡娃家长指南》《学生自力更生指南》


教育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做一个充满爱的人。

真心推荐各位从业者和家长绕开迷雾,静下心来,读读这位兢兢业业,用心爱着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家的话。

知乎用户 ymcrsw 发表

好事丫!

1,

司机 “她捅我!”

警察 “她是女人,我们没理由抓她”

司机 “她是个家教!她要给我做一对一辅导,我不从,她就捅我!”

坦克女被判了。

2,

大学生 “我爆料,黑人外教杀了个人”

记者 “哈~ 欠~”

“…… 是补课的时候杀的”

“什么?补课可是违法的!干活了干活了!”

结案

3,

“知道吗,某加拿大艺人因为糜烂生活被抓了”

“我也听说了,据说他每天都找十几个女家教做重点辅导,这得比别人多学多少东西啊!”

“最重要的是违反教育部规定,带坏社会风气,估计这一判出不来了。”

吴签 “都说了我没有补课,我只是 qj,你做做 dna 验证啊!”

“没补课,为什么听得见英语单词?还说不是英语课!”

4,

伏地魔 “我要教黑魔法防御课!不让我教我就诅咒你!”

邓布利多 “行,你去教吧”

伏地魔因为私自补课而落网,现场抓获 100 名食死学徒

知乎用户 江湖再见​ 发表

先把我没孩子写在前面。另外就算我有了孩子我也能在家给孩子补。我既有时间又有能力,禁止补课了我孩子享有的资源就更是独一份了,外面买不到了,拼家长了。评论区不用针对我,我就一吃瓜的。

看了规定,要有教师资格证,要在规定时间地点补规定内容。上 985 需要全省排名前两千,一个省请得起一对一的家庭几千家总是有的。实在补不出来太笨的剩下点名额给请不起一对一的家庭的智商拔群的孩子。其实几十年前没有培训班的时候,一对一家教也没断过,只不过现在有补课意识的家长比当年多多了。

博弈论,补课的人越少,你补课的收益越高。自己跟自己比,只要补课能考得比不补更好,就是有收益。我表弟,资质平平,他妈硬是给鸡出了本硕都是 985。不鸡估计也就是个普通一本。评论区里叫着国家就是要选出玩着也能上 985 的天才的,你就那么自信你能生个天才出来?

参加高考,补得起一对一的人数比以前培训班时代更少了,也就是更多人赤膊上阵更少人带着刺刀了。赤手空拳能空手夺白刃的高手毕竟是少数。

现在部分有钱人不拼高考直接出国是拼不过。只能国外读个野鸡好歹本科。又不是人人都能申请上 T50 本科。改一对一了孩子国内高考也能考上了,有一批人就会在国内读了。省下的几百万学费补课完还能剩不少。

高考是跑步比赛,补课就是跑鞋。培训机构的跑鞋是鸿星尔克,一对一是耐克。现在鸿星尔克不让卖了,你要么光脚要么买限量版耐克,利好谁?反正只买得起鸿星尔克的也退出竞争了。

叫好的诸位家里一定都有智商拔群的娃,光拼天赋就能 slay 全场,绝不是分流去职高那个,笔芯。

我没娃,不用说我歪屁股,就是看着那些喊着要拼天赋的人觉得好奇,你们的孩子个个都有天赋?

我终于知道为啥有些人叫好了,评论区里有个家长,自己有时间有能力在家鸡娃,自己正在鸡着呢,叫好取消补习,这样没能力没时间只有钱的就没法鸡娃了,她娃的竞争对手就更少了。

我没娃才说两句,我要是有娃,我现在天天号召大家不要补,我自己在家给娃补。花钱都买不到的资源就更稀缺了,完全是拼家长了。有能力还得有闲。评论区还有个家长,在那说他自己有能力在家给娃补,然后说出钱给娃补的家长不管孩子。虽然我没娃,我也得说句公道话,你这样不是更堵死了没文化父母的路?他们自己没有能力补,还不让花钱买,合着知识世袭呗?对于两口子都没文化只能起早贪黑赚点辛苦钱想给孩子补习的父母,你这样说话不亏心吗?

我小学的时候,放了学直接去我妈单位做作业,不会的题问浙大高材生,杭大毕业生要给我讲我还嫌弃,只肯让浙大的给我讲。我有这资源倒是不用补课,那些父母单位没有浙大高材生的呢?

有人说补课完家长反手一个举报,你敢保证你孩子高考前一次都不需要再补课了吗?你家名声臭了谁敢再来?或者,以后老师只敢给有头有脸的,有钱的,有编制的家庭补课了呗?对于普通出身的孩子除非你是天才,不然就别挣扎了直接准备去工厂拧螺丝呗?

一个孩子只要读了本科,宁可在家啃老也不会愿意去工厂了。一半职高硬性分流,禁止补课,为了什么自己品吧。

评论区吵翻天,有啥好吵的,你赞成不补习你孩子就不要送去补啊,人家喜欢一对一人家就去补呗,反正最后大家是同场高考同场拼刺刀的。

(最后友情提示一下,你想不补课躺赢,找个聪明的对象。男孩智商完全遗传母亲,女孩智商父母一半一半。我可见到太多聪明的教授找了漂亮但笨的老婆生出了不会读书的儿子。给笨女生:找个 985 本科的老公,生女儿,就算你把他的智商中和了女儿也不会太笨。)

知乎用户 喜欢晒太阳的葡萄 发表

我小时候学下棋,我爷爷只告诉了我一个原则:

不能按照别人希望你走的路去走。

十几岁的时候经常跟我爸吵架,他喜欢说:

亲者痛仇者快。

长大了发现,这两句话其实是相通的,而且很多事都能套用这个原则。

包括炒股票,也包括鸡娃。

2016 年赵薇发了一个照片,然后共青团中央的微博被删了,现在大家都懂这背后的意义了。

那么现在不妨想想,这些通知如果都百分百实施了,最高兴的该是谁?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十几年以后会怎样?如果你想不了那么多的话,不妨只想想你家会怎样?你们能怎么样?

知乎用户 喵喵不理你 发表

解决不了,很快就没有了。

教育部总想在教育领域解决社会问题,然而教育部一无财政权,二无人事权,三无行政执法权,全靠其他部门帮衬。然而今天其他部门有空,卖个面子,明天没有空自己的事情都干不完,这事就玩不下去了。。

知乎用户 九乡河龙牙​ 发表

你们真的是太年轻啊….. 这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补课要上门呢…..

你要知道,当年韩国全民禁补,依然有 “别墅教师” 存在,甚至民间都知道这种模式存在,但是就是无法解决,彻底让富裕阶层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进入无敌模式,垄断韩国三大高校生源,别人比你聪明比你有钱,为什么你会有莫名的自信靠着用脚都能想到的方式能抓他们的一对一?

知乎用户 Gaarmat 发表

有些事情,不是现代政府能办到的。文件最忌讳的就是发下面单位完全做不到的通知,而且这份通知也没有写配套措施和考核标准,我理解,就是一个样子货。

知乎用户 育新区 新人​ 发表

如果每家每户都装上电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发明出来电幕(

知乎用户 黑白漫步 发表

从线上到线下长期监控十几亿人口,教育部有几个师?

知乎用户 吕嘉仪​ 发表

现在搞双减,据说打击校外辅导班、培训班的工作已由扫黄部门接手,那以后的情景会不会是这样的?

黑暗中,一间小楼的窗户隐隐约约透露出昏黄的灯光,两位警官对视一眼,目光中透露出多年心照不宣的默契,这里有情况,上!

他俩手握武器,目光警觉,脚步迅捷却轻快地跑到门口,一人撞开门,另一人高声喊到:“警察!里面的人不许动!双手抱头蹲下!”

结果一开门,傻眼了,原来屋里有老人濒临去世,就剩一口气儿了,亲人们关了灯,点了蜡烛专门给老人 “送行” 呢。这一撞门,老人受了惊吓,直接过去了,警察万分愧疚,结结巴巴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们是来扫黄,啊不,扫培训班的!实在对不起!

屋里人握住警察的手:“没关系,扫培训班是当前的基本政策,利在当下,功在千秋,我们理解并坚决配合警察同志的工作!”

警察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泪水瞬间涌入眼眶,一抬头看到了屋外的月亮,今晚的月亮仿佛更圆更亮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这篇作文能得多少分?

知乎用户 华沙​​ 发表

真想治理家教和不可能问题,只处罚和管理培训者是没有用的。

如果想要治,那就一起处罚家长。

比如的确可以让培训者退回费用,但是孩子在这段时间内的考试成绩作废。

家长知法犯法(现在宣传的这么广),比如公职是不是要处理?如果没有是不是也罚款?

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家长和补课者的交易就没有家教行为。

毕竟补课老师也没法冲进人家家里,强行补课再收费,不是么?

知乎用户 交易艺术家 发表

解决个毛线球。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让愿意读书的孩子有书读,让读好书的孩子受尊重。

首先要明白教育三定律:

教育第一定律:教育是为就业服务的。

教育第二定律:教育的本质是公平。

教育第三定律:教育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

1. 教育为就业服务。

这是基于人类社会分工,因为现代社会分工太细致,必须每人专长一个技能,才能最大的发挥人的效能,提升社会整体效率。那么,难道不是为了鼓励大家多接受教育,以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吗?高考为什么不取消?因为必须通过高考来挑选教育效果最好的那群人,来从事更复杂难度更大的的社会分工。你指望一个职高生给你研发芯片还是工程力学?那么,应该公开鼓励孩子们自己选择合适自己的教育,而不是封杀,堵死。

妖魔化校外培训机构的人,一定是没有陪伴孩子上过课的人。我亲自陪孩子上学而思,心田花开,新东方,我看到的是什么?是我的孩子,能够做出在公立学校课堂不敢做的事。培训机构的老师态度都很好,激励学生回答和思考,课堂上不举手的孩子都能被情绪感染到踊跃发言。下课后老师不厌其烦地回答家长的问题,分析孩子的学习比家长还用心。这些公立学校做到了?既然做不到,凭什么不让家长自己购买服务?

2. 教育本质是公平。

学而思,新东方这些机构,卖的课程算白菜价了吧?让我一个天天搬砖的人,一个月省一条烟钱,就能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接受敬业的辅导。我的几条烟钱,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的可能性,就算事后证明我孩子不擅长读书,我也认了。一个能坚持每周上课的孩子,他的自律性一定比没有接受培训的孩子强。那么,现在被封了,意味着我没有能力再选择教育,必须接受仅有的公立教育。你要是能把我的孩子送进北师大附小附中那我也无话可说,可你能吗?我自己挣钱给孩子购买教育服务,我还危害社会了?

一律封杀的背后,真正有权有势有资本的家庭,有的是办法开小灶。高考只有一次,以后的高考优生,会出生在什么家庭,用脚趾头都想得到。

有本事取消机构,你咋不取消高考呢?你咋不全国一张试卷,拉通排名录取呢?说好的公平呢?

3. 教育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

这个世界上,天才没有那么多,更多的人,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自律,才有所成就。一群不愿意学习的人,闹一闹,就把愿意学习的人的机会封了,再没有比这更魔幻的了。

努力学习不一定能学好微积分,不努力一定学不好微积分。

我在工作中,真的很感谢高考,他帮我筛选出来了认真负责的人,努力的人,211 全日制毕业,用起来就是顺手,执行力强自律性好,要是招个中专生来,你一放松他就摸鱼。

那么现在你把这些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的学生,校外培训的路断了,他们本可以通过努力上 211,结果他们可以廉价接受的教育被禁令变成买不起的黑市,等到高考决战,他们拿着步枪去和拿着等离子炮的对手竞争,他们该有多绝望?

自主招生已经被证明了就是个权钱交易的笑话,还来取消考试取消培训,上车早的嫌门焊得还不够死吗?

如果说这些拍脑袋决定是为了解决了生育率,那么可以预见,将会带来更低的生育率。你们都把门焊死了,我还把孩子生下来好读中专给你们当劳力?谁知道今后你们会不会再来拍脑袋,命令空余时间必须背完论语四书五经,不然不给毕业呢?

知乎用户 xiaowait 发表

囚徒困境问题

假定高考模式不变,简化模型如下:

甲补习,乙补习,分数都提高,录取分数线也提高,只能拼临场发挥

甲不补习,乙补习,乙分数提高,录取分数线不提高,乙进大学,甲进厂

甲不补习,乙不补习,分数都不提高,录取分数线不提高,拼临场发挥

现在,国家实行双减,是希望出现第三种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如果有一方偷偷补习,那么就能从中获利。再严格按照囚徒困境的逻辑分析,假定甲不知道乙的选择,那么甲推断乙不补习,那甲补习的话稳进大学,不补习的话五五开,那甲应当补习。甲推断乙补习,那甲补习的话五五开,不补习的话稳进厂,那甲应当补习。综上,无论乙如何选择,甲都应当补习。

所以双减只会因囚徒困境,让大家补习都得更加疯狂,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偷偷补习,也不知道对方的分数。

没双减,大家都老实,你如果知道你没法赢,反而可以选择躺平,双减之后,万一对方不补习,你偷偷补习或许可以偷塔成功,是不是更应该补习呢?

知乎用户 sen2020 发表

教育部:一对一家教不符合规定。

请问法律的位置在哪里?

知乎用户 设计流工作室​ 发表

再接一条:互相举报有奖。

知乎用户 大头象 发表

教育部这个通知明显违法:我实在是想不出教育部对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个人一对一补课行为,依据什么法律制止,通过什么行为处罚。你教育部能管老师,能管学校,你还能欺负欺负在校大学生不让人补课,你特么还能管的着一个保姆给孩子传授知识吗?知识你家的啊?

知乎用户 王子长​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下面很多人都说鼓励家长补完课再举报的,所以我想说一下目前一对一补课的情况,事前说明,我自己没有从事这类补课,只是从同事那里了解的。

首先,必须有熟人介绍,这是刚性要求。如果一个家长在没有通过熟人联系的情况下,贸然给老师打电话请老师补课的话,他大概率会听到以下回复:现在咱们讲的内容还不是很难,不需要补课,某某(家长孩子)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样不用补课也能学好。

其次,在有熟人介绍的情况下,要了解这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如果是那种课堂表现非常差,没有主动学习意识的孩子,一般是不接的,因为搞不好会被学生自己举报。家庭背景上,公务员、教师、医生、国企员工、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家庭,一般都会接。因为大家都是吃一碗公家饭的,要是干了不体面的事儿,以后就没法混了。家里做买卖的,看买卖大小,买卖大的可接,因为不会为点小钱影响自己声誉。一般什么样的家庭不接呢?工、农、做小买卖的等,原因就不解释了。但有一种情况,是无论家庭背景如何都不接的,就是和老师闹过矛盾。无论任何原因,哪怕是老师有打孩子这样非常大的过错,只要家长闹过,就不能接了。因为这样的家长极有可能心怀对教师群体的仇恨,所以万万不能接他的孩子。

知乎用户 啾啾 815 发表

难道现在传播知识也罪大恶极了吗?

知乎用户 王东来 发表

赶紧把有孩子的老师们抓起来,他们绝对在搞 “一对一” 家教!

什么?不抓有孩子的老师啊,家长给孩子辅导功课没罪啊,那我给我 “侄子” 辅导功课怎么了?

你说他不是我 “侄子”,你凭什么这么说?我跟他爸爸,可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啊!

你凭什么抓我?

知乎用户 风色幻想​ 发表

如果抄作业的话,可以看一看东亚邻国韩国走过的路。

在朝鲜战争之后,韩国就在废墟中开始了重建之路。

停战第二年,韩国就推出了第一个 “初等六年免费义务教育” 计划。五年之后,韩国入学率达到了 95.4%,位居当时世界各国前列,毕竟是上学不要钱不上白不上,不然还得在家看熊孩子多烦人~

很多人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啊!大家都开始拼命读书,结果升学压力越来越大。考不上的就要逼着孩子复读,怎么也不能当泥腿子。

所以复读班应运而生,有的家长一看自己孩子确实不大行早晚也得复读,就直接未雨绸缪提前上补习班吧……

囚徒效应初现:

补习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一看这不落后了吗,咱们孩子也不能亏了。结果家长用脚投票的结果就是 43.1% 的初高中生表示学习压力大,其中 4.7% 的孩子因此进行过自残。

家长这面也是苦逼的不得了,补习得花钱啊,直接影响了家庭收入支配,导致补习上升到了严社会问题,毕竟有学生的家庭消费能力都受到阻碍了。

囚徒效应再次显现:

朴正熙执政了

1968 年 7 月 15 日,韩国推出了 “初中免试、就近入学” 制度,就是不看成绩,根据居住地决定初中去哪儿上。

可能因为也了解这些家长们能干出学区房这种事,所以配套政策是:

1、多建学校;

2、在师资、设施等方面搞均衡化,比如教材是一样的,增加差校的各项补贴,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小学家长的焦虑被解决了,毕竟初中免试谁愿意花那个冤枉钱?

不过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这不就和咱们眼下一样吗?虽然九年义务制了,但是要中考啊。而且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也不高,中考还是个成才门槛。

于是这批家长可能就是小学升初中被迫让孩子补习的那批家长。一看周围孩子都上补习班了,那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自己孩子也继续补习班……

三刷囚徒效应

朴正熙一看,这是个 bug 啊。于是升级系统——取消中考。

1974 年开始,韩国开始实施 “平等、平均、平衡、公平” 的教育,让高中之间的差距缩小,缓解中考压力。

把重点学校的名号取消,把重点班裁撤,让老师流动起来,每四年换一次学校。效果立竿见影,学校之间的差距明显变小,学生水平也差不多了。这政策大家觉得耳熟吗?

而且进一步的政策是把公立、私立高中都划到 “学群”,最终采用抽签的方式分配学生。这也是我们看一些韩国电影,里面的私立高中却有一些家境一般甚至是贫穷学生的原因——不是和咱们一样家长拼了花高价上私立,而是 roll 出来的……

不过补习班一点也没少。

大家一看就知道怎么个事,因为高考啊!而且高考的竞争无比惨烈。

为啥呢?

因为韩国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是个财阀政治体制。如果一个年轻人可以去这些财阀的公司工作,就能生老病死都有保障,一辈子就在这,而且从政,这也需要强大的人脉关系,校友就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比如我们看的不少韩国电影里面一个特别正义的检察官开局也得找老大哥给帮忙安排个工作。

大家都知道韩国大学不少,入学率也不低,以至于我国大量民办大学的学生都能去韩国留个学。但是好大学也就是 “sky”——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基本上意思就是和现在咱们这差不多——考大学不难,但考清华北大可能一个城市就几个人。

可见名牌大学基本上等于一辈子都有保障,大家都想拼一把,万一呢~

继续你补习来我也补习,白天咱俩是同桌,晚上补习班咱俩还坐一块。

这么一来,70 年代的韩国教育内卷就越来越严重了,在 1960 年代初,韩国共有学院 500 多个,在实施平准化教育后,1975 年就达到了近 3000 个,当时的社会主流认为,补习是常态,不补习是变态。于是大多数孩子都在上补习班,除了补习学院喊好,其他人都在抱怨。

中考都取消了,总不能把高考也取消了吧?

讲道理,韩国政府混蛋是混蛋,但这次是真想把这个好事做到底。1980 年,韩国推出了 “7.30 教育改革政策”,核心政策有 3 个:

1、增加大学入学考试次数以减少考试的激烈竞争程度;

2、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系统,提供低价的课外补习;

3、所有大学生和学校教师一律禁止提供有偿的私人课外补习,违者都将受到处分。

这招力度太大,看起来是想把补习这条路给断了,但是,家长们完全不领情。

高考考几次但还是要考的,学校提供课外补习没问题,但这完全没法让自己的孩子保持竞争优势,怎么办?还是继续补习吧。

因为当局有专门的执法队查处违规的补课行为,所以,家长们开始斗智斗勇,为了躲避高峰时段的检查,有老师深夜 11 点到家里提供辅导,还有的老师伪装成亲戚或家政阿姨,条件好的家长直接把老师接到别墅一对一教学,条件差点的家长开车送孩子到老师那在车上授课……

反正是各出奇招,学习成绩不知道是否提高了,但是补课费用是上去了。

到了 90 年代末,这一份禁令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没有不补课的学生,1997 年,韩国家长们每年花在补习上的费用已经达到了韩国 GDP 的 3%,和整个国家花在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几乎持平了。

看起来 1980 年的政策是白扯的?

当然不会,用心的家长们一定会为孩子钻营出空子的!

深刻的内卷

90 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后,韩国的决策层发现,他们推行多年的均等化教育,并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有特点、长项突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怎么改变这一点呢?他们的办法是推行 “特目高”,有点类似高中的实验班,主要针对的学科是外语、科学、艺术、体育等等。

很快,这类高中出现了几十所,招生人数超过 1 万人。

这类学校的突出特点就是一个字——贵,学费是普通公立学校的六七倍起。但是贵也有贵的好处,没几年,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进入 “sky” 的比例就大幅上升,这也意味着,传统学校进入 sky 的比例在大幅缩减。

这么一来,很多家长就不干了,在他们看来,有钱人的孩子能交得起高昂的学费,最终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也是有钱人,他们更有机会进入名校,前景更好,这是很大的社会不公平。

于是这事就升级了,在各方的推动下,2000 年 4 月,韩国最高法院出手了,对禁止补课的法令予以取消,理由是 “禁止补习侵犯了儿童的受教育权。”

这也表明之前都是白扯了,政府干脆不管了——让你站着你非得跪下,带不动带不动

没有了限制后补习文化在韩国疯狂增长。三星经济研究所估测,韩国家庭收入的 70% 都花费在了私人教育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表明,韩国是全世界在补习上花费最多的国家。

这还引发了严重的债务问题,有个调查显示 28% 的韩国家庭无法偿还债务,只能在微薄的收入下艰难度日,债务压力最大的是房贷,第二就是教育。

最终的结局

成绩下滑了干啥孩子惨,家长压力更大。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老子学的不好老子遭了半辈子罪,你还想让老子跟着老子的孩子继续遭罪?

老子不生了!!

韩国现在基本上是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可能到时候统一朝鲜半岛的未必是朝鲜,而是补习班……

曲线救国

富裕起来的韩国人民当然不会屈服!所以现在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甚至是东南亚,都有很多韩国学生在留学。不是他们热爱这些国家,而是同样花钱干嘛不让自己选一个 easy 模式?

所以韩国家长走过的路,很可能是我们逃避不了的路。但是我相信依照我们政府的智慧,起码不会走韩国的老路。

但是我真有一个今年开始上学的孩子!!

没办法,我已经开始研究 easy 模式了……

谁知道以后呢?

知乎用户 风温 2019 发表

你养了三娃,工作忙,自己教不过来,想请个家教,教育部不让,你什么心情?

教育子女是家长的权利,如果你生的孩子不许你教育,你还会生孩子吗?子女教育的权利属于家长,不属于教育部,这是起码的社会道德底线。子女教育的权利是生存权的一部分,不容侵犯。

其实我是想生二胎的,赶上计划生育,没有二孩始终是人生遗憾,现在经济条件宽裕,养二胎没压力,但这次的教培整顿直接打消了我生孩子的念头,我得先搞清楚了我生的孩子是不是我自己的了。

允许家教存在应该是一个起码的底线,独生的女儿已经不打算生中国娃了。两位关系很好的同事,一个女儿清华的,大美女,三十三四了未嫁,另一个女儿硕士,拿过洲级模特大赛奖励,三十多了也没嫁,我特么也是女儿,愁死了,我们三个都是独生女,时代造成的。

所以我感觉教育部的教培整顿,直接干掉了国家的生育计划。现在的年轻人太聪明了,我懂的,他们也懂,其实我也不是非得要生二胎,孩子不肯生,只好自己来。

我是非常反对教培整顿的,因为我自己就是学霸,非常清楚家长的教育水平对孩子影响巨大,中小城市在家教方面处于弱势,整顿教培,无异于封堵了寒门子弟上升通道。生物学上有个递弱代偿原理,清北家长也有不少学渣,他们会甘心下一代沉入底层吗?精英家长同样也处于危机之中,教培整顿这个明显倾向大城市的政策,已经让精英阶层和中下层不安。这些仅仅是个人家庭层面上的问题,政策落实涉及到权力部门,比较敏感,我就不描述了,就仨字:看日本。总有一天大家会发现到底谁 “不行”。

教育内卷的根本原因是大学扩招,扩招导致就业门槛升高,我国试图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但经济上却只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这必然导致生存竞争加剧,加上贫富差距和官民矛盾,多数人幸福度都在下降,教育内卷并不是教培导致的,整顿教培主要是有些教培赚的钱太让人眼红了,其实只是一场纷争,能不能落实,就看大家愿不愿意斗下去了。

其实教培也卷得厉害,教培老师也要有教师证,这个就太荒谬了,首先教师证不是长期有效,得定期考核,教培人员的教师证会失效,除非一直干教培,这个是比较坑的,而且教师证提高了从教门槛,直接把优秀人才拒之门外,谁家人才会执着于当老师呀~制度的问题,整顿人,你们知道这叫什么。最该整顿的是滥用的权力和野蛮的资本。

知乎用户 杭州小摩托 发表

最大的问题就是

作为家长,我不同意

我明确认识到自己家的娃不是天才,是个普通娃

我也明确认识到好的工作必须要好的学历

所以,我的娃必须补课!你教育部领导的娃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再不济直接出国。

我的娃我要对他负责的,大不了多花点钱把老师请到我家里补课,我再包接送!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过细的政策是没办法执行的,顶多是表明一个态度。

在此之前,教培行业的整顿政策之所以能够迅速到位,是因为所有的教培都依赖一个公司。相对于个人来说打击公司是容易的多了公司有明确的负责人,有明确的地址,有明确的经营范围,而且你收钱是铁证如山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由于打击的公司上千万的教培行业,员工面临下岗或者已经下岗,这些人在开展补课行为的时候,不再以公司形式而转为以个人的方式,通过私下撮合,而且教育过程和付钱的过程有可能是分离的。

比如我看到过的有些私营企业老板,年薪 30 万,自己公司招了一两个老师。平时可以干些其他工作,有空的时候给老板自己的孩子或者适龄的员工的孩子补课。这性质上就成了 “有特长的员工免费辅导同事家孩子”,那你无论如何也管不着人家呀。

再比如他所提到的通过家政服务的方式。一个家庭花大价钱请老师到家里面以家政服务的名义辅导。如果这个老师是个人而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话,你怎么管?教育部可以处罚学校可以处罚在职老师,但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清洁工,你有什么权利去管人家?你怎么处罚?报警把他抓起来了?

所以这个规定其实没有太大的执行意义。一方面从机构转向个人以后,其实你已经没有太大的处罚力度了。而过细的政策必然到来执行成本的问题。查补课也不可能不计成本的去干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利益相关:某中部省会 “四大名高” 之一的高三学生

从实际上来说,这个政策对我们这些学校没有一点用处。我们身边的培优机构还是照常开,最多被整治后换了个位置。我的英语和数学一对一仍然在上,价格和原来也没有变。但是数学老师跟我说现在很多培优机构被打压,一对一中低端市场萎缩,所以高端市场缺乏竞争,价格升高。我们学校培优的算便宜的,四大名高中最厉害那一所据我老师说一节一对一一千五左右(他给他们上过课)。

一对一家教是很难被检查的。教育部没有进入民宅搜查的权力,而且家长、学生和老师始终会站在统一战线,就算能进入家中搜查也有无数的理由可以掩饰,家长还能让他们找不到一丝证据。相较于家庭私教,整治网课、线下班课等更加容易,所以前期才会有那么多机构被打压。但是整治这些家教何谈容易?

很多名校和我们学校一样,有着自己的 “圈子”。大多数家长不会让孩子去大机构培优,而是借鉴上几届家长“传帮带” 的经验在固定的培优圈子里挑老师。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省重点以上在职老师(正高级甚至特级)或者有多年教书经验的培优老师,本身口碑很好并且有一定的关系。更不提那些家长。事实上,大城市中的教育垄断早已形成。我们学校大多数同学的家长广泛分布在医师公系统或者经商,而且都是通过中考进来的(这些家庭给孩子们提供的资源不是普通人能比的。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这点,后来才发现自己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推动。虽然对我教育固化很无奈但是这就是现实,北京和上海比我们在这方面卷多了)。更不提这些学校自己就是省教育局的宠儿,一直以来受到他们的庇护。在这三重关系网下,很难真正对培优开刀,更不提那些家庭一对一了。

高考公平的前提是教育资源和录取名额平均分配,财富也需要尽量平均。抓死大部分培优固然是好事,砍掉了大部分家长的无效付出。但是这种圈子会持续存在,教育公平也会越来越得不到保障,最终的结果是教育资源向中层和上次倾斜,底层更难改变命运。那些教惯了好学生,收惯了一节课几百户或者上千的老师,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ps 呃呃四大名高是武汉的,华师一、省实验、二高、外校。文中说的那个培优很贵的是华一,我不在那所学校

知乎用户 拼六郎 发表

所有小学,初中,高中,最终的落脚点都是高考。

但是就这一个高考,分为全国一卷,全国二卷,还有各地方卷。然后高考还包括普通学生,特长生,艺考生~~。

落脚点的高考考试内容不一样,阅卷标准不一样,录取分数线不一样,录取标准不一样。所以高考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考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公平,很不平等的事情。

然后现在不去想办法解决这个最终结果的平等与合理的问题,却一直对前期的过程部分搞一刀切,搞所谓 “公平” 统一的处理方式,这真的 “公平” 吗?

北京的孩子推崇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减负。然后 21 年高考 “985” 录取率为 6.08%。

河南的孩子推崇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减负。然后 21 年高考 “985” 录取率为 0.84%。

高考 400 分,依靠健美操特长进入清华的奶茶妹妹,最终成为知名公众人物,人生赢家。

高考 600 分,普通小镇做题家进入普通一本,选择生化环材专业,毕业享受 996 工作制,35 岁被优化。

一定是小镇做题家自己不努力,没有游学欧美而缺少国际化视野,没有乡村支教保护小动物而缺少博爱奉献精神,不会钢琴芭蕾缺少审美情趣~~~~

只会做题活该他们分流进厂,成为一个合格的打工人。

知乎用户 禁与千寻 发表

最大的问题是有能力一对一的,很多家长不会举报老师。

甚至一些可以一对一的,是政策执行者监督者。

这是最大的问题。

知乎用户 一言难尽​​ 发表

有人说,中国这么搞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韩国也这么搞了,没搞成。笑话,中国真的要搞成很简单,转化惩罚的主体就可以了。

你先要搞清楚韩国没搞成的原因是什么,韩国是单轨制教学结构,高考的对象就是大学,你禁止别人参加高考当然不行,而且韩国很多高校都是私立学校财阀建的,每年都要给政府交税的,收学生就是为了挣钱,当然禁止学生读大学不是断政府和财阀财路?

而中国是多元制,高考的对象是大学和大专,公立为主体,运营大学和大专的就是政府,包括建大学到聘用老师,政府还要贴不少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高校政府说了算的原因。

禁补课?只要规定一经查出有补课行为,记入档案,不管高考多少分,都只能被大专和私立高校录取,你看谁还敢补。

改变高考规则即可,很方便,很实在。

知乎用户 柳若溪泽​ 发表

今天一早朋友给我微信发过来一个图片,我一看这不是我家小区的一个小门吗?琢磨了一会他发这个图片干什么,也没想出来个一二三,正想打电话问他什么意思,他给我打过来了。

他问我这个小门在哪里,我告诉了他位置,然后问他怎么个情况?

他先大骂了一句,随后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儿子原来的补课班都停了,老师都搬到家里去补课了,老师家就在那个小门边上,又闲聊了两句就挂了。

后来安静的时候想了想这个事,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我不是药神》**吗。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明之捣洞药是违法的,后来不想捣洞药了,不想赚那份钱了,但是却被周围的人痛骂,因为没有药他们就得死,人在江湖人不由已,还得继续捣洞药,到后来已经不是为了赚钱去捣洞药,再后来进去了,用电影里的话说,确实违法了,但确实是好人

现在呢,明知道补课被禁止了,但是还要去补,为了补课家长给老师出招想办法,这情节不和《我不是药神》一样吗?唯一不同的是在电影里徐峥后来已经不为赚钱了,而现在的补课老师呢,有免费的吗?

我是免费的,我也喜欢给别人讲题,但是有几个是免费的呢,套用电影里的话说,他们确实违法了,但确实谈不上是好人

为于禁止补课这事之前也说过我的想法,今天再聊点。

之前也说过,根本就不可能全面禁止,把别人请到家里去补课还能禁吗?而且那样的话补课的费用更高,穷人更接受不了。

出于好奇,今天还去网上查了一下,看了眼标题,住家家教(可以说是亲戚掩人耳目)年薪 30 万的题目有的是,也没具体点开看,但是价格肯定不便宜还是有信心的。

但是昨天开车的时候听广播,这种 1 对 1 的家教也禁,我还是搞不明白,怎么去禁?教育部又不是 FBI,还能逼人 open the door,去人家里去查吗?光靠举报能查着几个?

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可以用很多正当的理由去掩盖非法的目的吧。

这种严防死守最多也就是管着学校里面的老师和校外的办学机构,这两种人好管,抓到了就开除,就罚款,要是再细分下去,真的是没法去管了。

除了这两种人就没人补课了吗?当然不是了,能补的人太多了吧,所以该偷着补还会偷着补的,而且砍掉了一群不补课的学生,补课的优势就更大了,实则更不公平了吧。

设想一个最理想的状态,真的都全禁止了,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家长给学生补课总归合法了吧,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阶层更加固化了吧。

在《我不是药神》里面,后来改革把药费降下来了,这算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

而现在双减和禁止补课这事,依我看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根本就没刨到根,要把孩子们以后的出路问题一步步都理顺,这才算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

转自公众号 “青杨柳”

知乎用户 崔丁 发表

这是要把学科培训的路子给堵死啊,相关从业人员是真的难了。

只要政策和宣传口对一对一家教持否定态度,以后即使有这类需求的家长和能给与这样服务的老师都没法在阳光下正常的交易,当一对一的老师缺乏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时候,这份工作是做不长远的。

今年对教培行业真的是狠抓狠打。

知乎用户 无尽星辰 发表

这个双减政策对谁影响比较大?

我感觉是对城市中产阶级家庭。这部分家庭的特点是,父母双职工,或者一方收入较高,家庭整体收入稳定。

这样的家庭,如果重视教育,那么肯定舍得为孩子补课。同时因为其收入稳定,补课作为固定开支,可以长期进行。但由于补课费用高昂,会降低家庭收入的节余,而中国家庭又往往量入为出,补课的费用必然会降低生活其他方面支出,因此对孩子期望较高。

也就是说,虽然父母收入高,但是宁愿降低生活要求也要给小孩补课,想让孩子考个好学校,有更好的发展起点。

所以对他们来说,补课不仅仅是需求,更变成了一种信念追求。

不同于广大县城及农村,往往只有县一中是省级示范学校,在地级市一般会有至少三四所好高中,这些高中往往会由高考升学率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档,二档,三挡。

我当年工作所在的城市,顶级学校,保送清北较多。一档学校,瓜分剩余清北保送名额,争取全省考上清北名额,三档则各有各的保送路径,同时升学率较高。以及剩余的省示范高中等等。

虽然中考成绩并不能完全决定高考成绩,但是不同层次的学校学习和竞争氛围不同,家长们各有各的目标。

所以补课就不是说单纯的想要掌握知识,而是精益求精。

你说豆腐上面雕花,豆芽里面塞肉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就是,体现了师傅的手艺。

补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是学个手艺。只不过有些人学的是豆腐雕花,有些人学的是萝卜雕花,还有些人一直在学切土豆丝。

补课意义有多大,其实存疑。但是确实花钱。

现在国家从学生角度出发,为了孩子的未来而禁止培训,或者规范培训。

这个事整体来说是个好事,厨师关键是把菜做好吃,好看并不是关键。

一档二档三档,档档都是好学校。除了普高,还有私立高中,还够职高,路其实很多。

但是这个事又没有完全禁止,还出了个白名单,以及规范价。

这个事就很有意思了。他有意思在哪呢?

有意思在减肥要么就不吃肥肉,吃了你就认清现实,后面好好锻炼。但是你说你只吃了一口,我咋觉得这一口有点古怪呢?

学某思当年发展的时候,讲究要先有好老师,再开新班级。然后常常传家长因为没报上名砸了前台,家长连夜排队等等消息,这些小道消息可是领导们的光荣。

后来 17 年还是 18 年左右,从杭州开始,全网议论这家公司,是不是搞饥饿营销,是不是制造焦虑。

补课如果有用,北京高考的分数应该逆天。可实际上逆天的主要是河北,规律饮食还是要看军队,或者看守所,这个卖减脂餐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说不得会在菜里加油,加盐,加糖?

难题学的是思路,这个思路学了能不能用好,又需要熟练度。这个熟练度,除了自己刷题,老师是帮不了的。老师只会告诉你,你完蛋了,熟练度不够,考不上一档。

你要说这不是焦虑吧,反正家长听了烦,孩子听了也烦。

你要说补课有用吧。

老师制造完焦虑,套路也教了,孩子回家会练熟练度吗?

减肥训练营里出来的胖子后来瘦成闪电了吗?

没有。

减肥是不是需求?

是。

减肥需不需要教练?

需要。

校医院的老师告诉你怎么减肥?

少吃多运动。

减肥训练营里怎么训练?

搭配饮食,禁止外卖,每天定点规律训练,同时反复测量,效果每天呈现。

出营之后会不会反弹?

看个人。

现在疫情期间,减肥训练营关门了。私教又出来了。私教怎么样?

mad,私教如果好,为什么还会有训练营?

学习是需要氛围的。

而且,没有班课,中产阶级的家庭补课,能知道家教的底细吗?

他说他是北大的,你信不信?

不信?信?

当真你就输了。

不对呀,这个对富豪来说也有影响啊?

富豪也不知道谁补得好呀?

富豪要么把孩子送出国,要么直接请学校的特级教师,给钱就行。

那不对呀?富豪可以出钱,公务员怎么办怎么办?

特级教师也没多少啊?

所以还有白名单啊。

家教有风险,保护好孩子。

知乎用户 caotic 发表

教育部又不是法官。

而且。

昨晚教师节和师妹们才聊起,现在有些老师都挂保姆平台上了。一对一辅导课变成一对一保姆服务。

知乎用户 安然 发表

这还不好办,有公司的老板们直接聘两个大学生去做行政,然后就可以让员工义务的给自己家孩子,甚至自己的亲戚孩子,甚至是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的孩子们义务补课了。

啊不对,怎么能叫义务补课呢?

就是雇俩人陪孩子玩儿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科末流 985,毕业换了三四份工作,诸多不顺。

我寻思,施工单位月休四天二等员工这都不是人干的,那些学历更差的同学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

其实我的期望一点都不高,家所在六七线城市,月薪 3k 有双休就成。

所有的好点的岗位,研究生起步……

已经准备考研了。


但说句实在话,要是能顿顿有肉,周周有水果,打游戏自由,955 身心愉悦地工作,

谁愿意这么卷?

谁愿意这么卷?

谁愿意这么卷?

我连结婚买房的欲望都没有了,还躺不平;那么别的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当服务员、发传单、跑销售吗?

说实话我并不觉得举的那三个工作就低人一等,但是当我走在路上看见那些服务员被集合起来训话、各种无意义的操练;销售人员迫于各种指标,满嘴跑火车;接了活之后恨不得把你当包身工的老板。


内卷只是为了竞争本应获得的公平。

知乎用户 老王老师 发表

关于 “一对一” 家教,请首长回答几个问题:

1、家长觉得,或者孩子自己觉得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想找个老师辅导,有这个权利没有?2、如果不准找家教,家长是否有权利要求学校必须给把孩子成绩提上去(哦,忘了考试是不公布成绩的)?3、课外老师辅导未学好、未学会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行为,是反社会还是反人类?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否定的,请问如何查处?周末和假期是入室搜查还是发动全民举报,或者是象防新冠疫情那样严格 “防控”?

事实上补课一直在进行中

王禁塾,子尽遣弟子。闲行村中,遇两小儿,问日之始出与日中去人之远近。 子欲言,有小吏趋而呵之,子默然归。曰:“三人行,敢为师焉!”

知乎用户 倪国东 发表

操作上的问题:

亲戚研究生,给外甥女讲课,叫不叫 “一对一”?

那作为讲师的老姨,给外甥讲课叫不叫 “一对一”?

这种情况其实和补课 “一对一” 基本没啥区别,而且也防不住的,这种亲戚资源在当下情况中很稀有,但挺普遍。因为,本科以上学历的 90 后大有人在,他(她)的 80 后哥哥姐姐家孩子基本都上小学了,作为舅舅,给外甥们(女)补课,也不是啥过分且有难度的事,不至于连小学都讲不了。

那好,再延伸一下,亲戚的校友或朋友,给外甥们讲课不要钱,叫不叫 “一对一”?

形式上和补课 “一对一” 没啥区别,但是人家作为舅舅或小姨的朋友,来串门都不行吗,所以,一来二去经常串门也就那样了,还是防不住。而且,80 后基本都往研究生使过劲,有点确实也是研究生学历,极个别 80 后都是博士了,而在沈阳这边,高学历密度还是挺高的,教育资源不错。这就导致了,连初中、高中都能教了,大学城附近和书店门口,经常有博士、研究生做兼职打工的,初中、高中基本没问题。只不过,这个被教的孩子是发小或闺蜜的亲戚罢了。

也许,公开的 “一对一” 或者门市教育机构的 “一对一” 没法公开招生了,也就这样。但是,这些老师总会有发小或者闺蜜之类的,这些人的亲戚总会有小孩的,有需求总会以友谊为纽带来请你给他(她)亲戚家的孩子 “串门” 的,这就是此方案的天花板了,操作层面基本已成定局。

解决方案:

也就是小区门卫管的严点不让进,这个最简单也更有效,除此以外没啥显著招法,不让串门除了小区因为没有门禁或者防疫要求啥的不让进,还有什么?暂时没有对策。

补课需求的底层思维:

其实就是分数。

为啥要分数不可?

因为学校要高分,才能入学。

所以呢?

1、如学校降低入学分数,且扩大学校规模,让更多学生入学,以此消化掉学子。

(若不行请看下面几条)

2、分流,让分数不够的学子,去技术类学校,并提高这类学校的质量(核心竞争力)。

3、对非 985、211 类学校,拿出资源来支持它们获得核心竞争力,而且对就业有扶持政策,吸引学生及家长的关注和引导其入学。

4、对技术学校的办学资质重新审核,精简和提高标准,至少不能有校园霸凌、校园犯罪、校园 “军阀”“坦克少女” 之类的 “工牌” 陋习。让家长放心,才能让家长舍得让子女花钱进来读书学技术。原则可以提高学费,提高技术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侧面上提高学校总体实力,无限接近 985、211 类学校的质量。

5、对私立学校进行一个 “试点”,就是一半是为了考大学的、一半是上技术学校的,以此来研究一下,二者的分水岭在那里(不是纯粹的分数高低问题),若是研讨成功,能更人性化的引导孩子去合适的教育场所学习技术,而不是机械化地拿分数来确定去留问题,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及家长的恐慌。

6、社会就业引导明朗化,最好在入学阶段就让学生明白关于就业及发展方向的事,而不是在学校除了学习啥也不知道,学生自己可以研究,但是学校的引导作用,学生及家长替代不了,需要学校告诉学生及家长,入社会上岗,需要当前学习什么、怎么准备它,并拥有它,它是将来的饭碗。

7、社会舆论需要官方引导,其实啥大学毕业也是要入社会上岗就业的,但是官方需要给企业及个体做一做心理疏导,哪些工作其实是不需要高学历的,也希望社会能普遍接受低学历人群的上岗愿望,新手到哪里总要有上岗培训的,也许效率有高、有底,可毕竟不能不让低学历人群进来。否则,缓解不了大众对高学历的热情及过高的期待,若社会没有在 “风向” 上给出讯号,大众还是跟着高学历走,单位默认把本科学历当成入职门槛,估价以后还是非要考大学不可,补课还是必需品。

8、加大社会工作岗位与入校间的联系,而不是让学校擅自与企业、工厂等对接,否则非常容易出现 “实习” 才给毕业证这种 “套羊型” 威胁(甚至有安全事故)。若是官方设计出合理的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方案,学生既能安全地学到东西,社会企业也能相对较低价格利用劳动力,变相地降低成本,而学校也能得到学费、官方的补贴、以及社会企业的分红,“一箭三雕”。同时,这种模式在官方的合理设计下,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往技术型学校投资,加大投资力度,这个行业自然能有质量,教学能力也能正面的提高,毕竟教师待遇上来了。原则上,学费也会随技术学校的质量而提高,但根据就业竞争力和安全性,家长多少能接受它。

9、媒体需要发力了,尤其是技术型学生毕业后过的好不好,是否生活质量有提高之类的,这种宣传是实际的,因为毕业后挣钱多少谁都会关注它的,很单纯很直接。而且,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也会因为此类宣传而变相提高它的运行质量和有效性,因为没人关注劳动者权益及维护他(她)们的利益,结局就没人愿意来了,也没人愿意让儿女进厂上班了,形象一旦长期处于负面,将来再建立良好形象就会举步维艰,名誉这种东西太难经营了。所谓:

种一颗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工厂形象,始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以及待遇,而非利用法律漏洞,压榨劳动者,否则,大家都知道工厂不是好东西,谁来呢?没人来工厂迟早要倒闭的,就算有人背后支撑,也是负资产。

所以,老老实实地对劳动者友善一些,形象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而且也能吸引投资者,工厂自身也能有正向收益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进厂,这是 “一箭四雕”。

【心得】

如果社会不能引导消化掉高学历对就业市场的 “垄断”,让学生及家长放弃“分数” 会很难。

知乎用户 琴梨梨 发表

建议改开发学习软件,软件不能成为这个政策的主体,自然也就安全了

整一个软件,打开后一个纸片人指导你做题

至于这个纸片人到底用的是神经网络还是机器后面塞个人,谁能有百分百把握呢?除了内鬼自爆

知乎用户 白云龙​​ 发表

想要推广政策?

太简单了——鼓励 “仙人跳”。

如果补课家长只需事后举报一下,就可以合理合法的收回补课费,甚至再多赚上一笔的话,我就不信还有几个人愿意冒着这种风险干赔本儿买卖。

我一个靠家教自给自足的学生党现在感觉很赣。

所以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知乎能给我奶一口了

¬_¬`


不过要说漏洞的话也是有的,境外公司行为现在不好管。

如果未来涌现出一批境外(皮包)公司搞网课的话,那还的确不太好管……

知乎用户 呆蛙 发表

最大问题是容易变成一次运动。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喊了不下二十年,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过去了又回归原样。真要禁绝就要下决心狠抓,要形成长效机制,彻底有效治理。

以下是离谱脑洞:

1、多部门联合组建缉培大队,规模和装备按照当地缉毒大队配置,将有偿补课与黄赌毒同抓共管。

2、培养一批优秀师范生做卧底,进入各类培训机构与中小学调查取证。

3、有偿补课入刑,量刑从重,参考贩毒。

4、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缉培联防,对于提供线索帮助摧毁培训窝点的给予奖励。

5、教师手机北斗信号定位直连缉培大队,一旦教师在某地非正常逗留过久即触发警报系统出动缉培警察。

以下是正常建议:

组建专门的检查队伍,日常就巡逻巡查,有举报第一时间查处即可。规模不用太大,有那么几组人可以机动即可。

知乎用户 骑士​ 发表

其实吧,虽然某种程度上用意是好的,为了减轻家庭和学生负担。

但是很多时候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太过粗糙简单,而基层社会的情况其实非常复杂的,顶层设计再完美,到了基层可能都很难执行。

最稳妥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行动,真正让家长学生以及整个社会从观念上扭转过来,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急于求成,可能会适得其反。

知乎用户 来生再见 发表

牛逼。

但是高考按照分数录取并且各地分数线完全不同,反而可行。

行与不行,__说了算!

咱们的心里啊,只有两个字

那就是

感恩!

知乎用户 紫慕​​ 发表

这个政策意义根本不在于执法和贯彻执行的难度,这种事情是典型的民不举官不究。其意义在于官方明确了补课是一个不受法律保护的行为,因为补课发生的一切纠纷国家都不会理你。打个比方说,国家严格禁止嫖娼,一对一一对多都不行,但是你约炮只要是成年人国家根本不鸟你,你觉得我只要不是组织职业嫖娼机构,只是干个体以约炮为名义偷着来似乎是个漏洞可以钻,那好了,你当然可以说我不是组织职业嫖娼机构,我是干个体的,我们也不是嫖娼卖淫,我们是约炮。那么请注意,“约炮” 的时候产生的嫖资纠纷之类的除非闹出刑事案件否则国家才不会理你(仙人跳那是诈骗另当别论)。出了事比如被白嫖了,发现货不对板发现消极营业这些,自认倒霉吧

这个政策使得补课变成了人告人的自发行为,有没有生源全靠口碑,而且动静还不能闹太大,可以说回到了这个产业最原始的形态(私人家教),其受众和普及面大大减小,该政策对于切实缓解教育内卷带来的养育压力的正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知乎用户 1111111 发表

记住两点

中国不可能走向素质教育

原因 1 全世界素质教育没有成功例子(全面素质教育没有成功的例子 小范围有 比如世界名校 比如硅谷) 2 中国没那么多钱

政府不可能选择 素质教育这种路线

只会选择 考试

这是唯一的可能

二 我所知 中国历史上所有减负 在最后都是加剧了竞争

分析下结果

1

政府减负 主要原因是 降低养娃成本 提高生育率

但是 政府不可能走 素质教育这种路线 最后还是激烈的考试

2 既然最后还是激烈考试

看起来非常公平的减负 最后一定是彻底偏向于一边

我估计 政府的后手 如果幅度不大 会失败

比如 1-6 年纪 减负 不补课 不内卷

那初中 3 年卷不?初到高 淘汰百分之 50 初到重点高中的竞争呢?高中到好大学的竞争呢?

如果政府 有办法 在初到高 初到重点高中 高中到好大学 这平台路线 不内卷 那就可以

可这是不可能的

根据中国政府的历史 这种减负 最后都是加重竞争

政府目前的后手 什么线上补课 规范教育(因为政府在整合管理教育机构)

我估计没用的

(减负并没有降低 整个教育系统的竞争)

我好歹也是中国人 中国人那个热爱考试 内卷 竞争 聪明

当我看到现在幼儿园大班小朋友认识 200 个字 读几百本绘本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

上有对策 下有对策

政府管的越严越好 民众一片欢呼 反正 有办法的会有办法的 最终会偏向一侧

知乎用户 石一​ 发表

透过猫眼,老黄又一次看到了那个女大学生,就站在对门老张家门口。

看得出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她四下张望后,急忙拿出手机打了一通电话,没接通就给挂断了。

———————

两个呼吸的功夫,门开了,老张把人迎进屋,然后快速关上了门。

———————

“第二次了,回回都是周末来,肯定是来补课的!”

老黄不自觉地咬了咬牙。

———————

老张以前也是开出租的,跟老黄是一个车队的车友。俩人一辈子同行,一辈子邻居。天天早起一起出车,晚上收车后就在家门口的石头墩子上喝喝茶,下下棋。

本来两家的日子过的差不多,谁知道前些年疫情刚起来的时候,这老张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买了一堆也不知是什么的黑底儿绿花儿的硬纸盒子,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搬。

———————

老黄看着新鲜,还问老张是不是把给孩子娶媳妇儿的钱用了。

老张从后备箱里抬出一摞来,大概有 5-6 盒,跟老黄说:” 你别阴阳怪气的,这东西以后能值大钱。“

说罢就径直往家走。

———————

老黄看着他后备箱里破破烂烂的盒子,心想:“这一堆破烂玩意儿,不就是一堆安着螺旋桨的电路板么,能值个屁钱。”

结果还真让老张赚大了,又是换车,又是出国旅游的,小日子过的特滋润。

———————

每想到这,老黄都不由得心生嫉妒。

“怪不得你老张那榆木脑子生的儿子,能考上实验一中,我就知道这里头肯定不对头!”

回过神来,老黄拿起手机,想给教育局打电话。

———————

拨完号,点击拨出之前,老黄犹豫了。

说起来,跟老张也算是门对门过了一辈子了。

这么做对人家孩子也不好。

孩子?我自己也有孩子!

为了孩子!

老黄想着想着,就愈加坚定起来,电话也就拨通了。

“现在我家孩子都不能补课,那你家孩子也休想偷着学!”

———————

晚饭的时候,老黄一家三口围着饭桌吃饭。

黄太太抬起头,听着对门嘈杂的声音,眉头皱了皱,说:

“真没想到这老张,人前老实了一辈子了,人后居然招嫖!还往家里带,真不要脸… 啧啧啧啧,听听他媳妇儿,哭的嗓子都哑了”

老黄抖落抖落筷子上的葱花,往门口方向看了一眼,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简爱:?

知乎用户 扶苏​ 发表

在当前形势下对一对一家教几乎没有办法查证,而对于不能执行的命令不仅没用还损害威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现在我有上中下三条计策可供选择:

下策:所有学生寄宿制,从幼儿园到高三全部寄宿,所有学生都在学校,互相监督,绝对不会有漏网之鱼。坏处是需要的资金比较大,好处是国家能全面贯彻新时代教育思想。

中策:给每一个学生佩戴一个微型监控器,有关部门随时可以调阅观看,这样就能随时掌握学生动态,没有人能违背禁令。坏处是可能带着不舒服学生可能会抗拒,好处是可以增加国家 gdp。

上策:彻底取消高考,通过推荐入学,这样补课也没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坏处,好处是可以消除一切阶级流动引起的不安定因素。

我推荐上策,不但解决了补课问题,还能促进社会安定和和谐。

知乎用户 呓人珠宝 暗影猫 发表

我以前以为中国教育有救了,就从学校辞职自己创业了。

现在看来并没有。

我又想回学校拯救中国教育,学校说不好意思你三十多岁超年龄了,进不了学校了。

于是我想通过做校外培训改革倒逼学校改革,后来发现这条路被堵死了。

也不知道人家诸位大领导是怎么想的,咱底层教育工作者想不通,也不敢问。


我是呓人,卖梦为生。

知乎用户 菜鸡啄米 发表

一件好事怎么搞着搞着就变味了呢?

目的是好的,减轻学生、教师、家长的负担,让更多的家庭生更多的孩子。

但是,方法和手段感觉并不是那么合适。

一对一和大学生家教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禁的干净,可能有些政策也是没有经过实际考察吧。

我和学生聊聊天,因为没有全程录像,然后被举报了;

学生有问题不会,又不敢问老师,然后问了一下我,然后被举报了;

教师家长课后给孩子补课,然后被举报了。

因为没有出路,成绩差的学生只能在学校里拼命学好,然后成绩突飞猛进,然后被举报了说偷偷补课;

那整个社会不就是全面反智了么?

如果一些家长会闹的话,只要发现有些学生的成绩增长了就举报该学生补课,这会不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危机?

我的观点:大家都知道教育制度存在弊端,但是受限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与素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是稀缺的,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进一步提升学历读研读博,这是一些人的比较好的出路。在没有比较的好的制度之前,不应该妄动,改革不是乱改,不是只要和以前不一样就是改革,我们改革的目的是比以前更好。

知乎用户 林轩羽​ 发表

《至 ×× 大学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办关于 ×× 同学无教师资格证偷偷从事家教行业赚钱的小报告》

知乎用户 王政 发表

等等我问一下:去日本报个辅导班是不是可行的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我理解不是不允许补课,而是只允许国家批准了的补课。

这进一步的导致了巨头的形成。因为一般的公司可弄不到补课的许可。

至于学生勤工俭学给孩子补课赚零花钱的道路,肯定是断了。进一步的加重了寒门学子求学的难度。

现阶段洗牌了,巨头还没有生成。但是在这个白地面前,谁先拿到许可证,谁就占领了先机。

知乎用户 洋耗子 发表

要不就变成直播带货行不?

甚至你买一件东西,就可以获得一次现场和主播直接沟通的机会。

感觉很好玩。

知乎用户 Mars 发表

这么说家教等同于嫖娼了?

关键是嫖娼都没管住啊。。。

知乎用户 sjinny sun 发表

家教本质上就是一种获取教育资源的形式,以前是你有关系或者有钱就能获得,关系和钱二者有其一就行,门槛也不高,无非是家教水平高低的差别而已。

以后就是有钱也不行了,必须得有关系,否则别人不敢给你教,没有关系你也不能保证被举报后能平事。

所以现在本质上是把家教门槛抬得很高——但是再高也有人比门槛更高。

要是一个年轻人去陌生的大城市打拼,他在当地能有几个熟识的教师、高知?但是那些在一个地方人脉广泛的本地家族就不同了,人家给自家亲戚补课你管不着吧?人家几代世交,给人补课你能找得到?人家找到熟人,寒暑假一起出去旅游,顺便补补课,你也没法知道吧?

不过大部分人视野内是更公平了,毕竟大家仰着头把脖子折断了也看不到金字塔尖。

知乎用户 刘志泉​ 发表

你以为教育部需要找人监督确保落地么?太年轻了,有几个奇葩家长就解决全部问题了,这么大中国找几个奇葩家长还算事?

之前不是有过例子吗?

家长求人,托关系请老师补课,考完试了认为老师同时给四个人补课其中有一个是老师自家亲戚没收钱,但是却收他的钱,于是把老师举报了。

现在教育部已经给你指明了,支持白嫖,大可放心找老师一对一,教的不好举报,教的好了考完了举报。考之前家长跪地下求老师,考完了老师跪地下求家长。那画面,想想就觉得美得慌。

老师可以安心在家休息了,别想些乱七八糟的,不然不被家长玩死也被同行玩死。

家长就去找在校生家教呗,反正教育部管不到在校生。

我觉得挺好的,老师减负,大学生赚生活补助,家长也能找到人辅导孩子,三赢呀。

知乎用户 老门 发表

可怜,堂堂大国机构,事无巨细,但鸟用没有。

笔者一直认为,只要公务员、事业单位、薪资高福利好的企业,一直去 985211 校招,则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至少考到 985211 才行。

除非,除非你国家公务员招聘的时候,允许大专、中专甚至初中学历的孩子参加考试,家长们才会任由孩子想学就学,不再干涉。

但是,果然如此,普通家庭的孩子更不可能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

这其中的逻辑,诸位应该明白。

综上,当学历成为普通人敲开更高层级门槛的唯一,无论上有无数政策,下亦有无数对策。

我是老门,门老师,祝好。

知乎用户 饿了吗预备云骑手 发表

教育部有资格吗?

你们领导的法律是湖南学的吗?

凭什么一对一家教不行? 换句话说,凭什么不允许两个人进行长达若干小时的交谈或者作客?

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不排除他真的觉得,二人聚会也是违法)

知乎用户 来来往往 414 发表

准备搞个航模训练,顺便给孩子讲讲力学,讲讲空气组成,讲讲质量和浮力,看样子也不行?

知乎用户 Episode 发表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本身这个通知明确了 “合法合规的范畴”,也就是第一段:

明确合规要求。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须在培训主体、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合规性学科类校外培训一般是指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在登记的培训场所和规定的培训时间,由其所聘请的具有教师资格的培训人员,按照规定的培训方式,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的符合培训内容要求的学科类培训服务。

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多不多呢?还是很多的。这也是各地 “白名单” 的缘由。

如果想让学生们去 “合规” 的机构,那打击不合规不合法的机构,就是必须的配套措施。

举个例子,目前学科课外培训,是不允许寒暑假期、不允许周末搞得。

合规机构,拘留得按照要求啦。那 “黑作坊” 呢?不合规的,那岂不是随便搞。

如果灰色市场比正规市场还大,那不白搞了么?

而且我们要回归本源,“双减”的方向是对的么?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进入超出年龄的、无尽的学业恶性竞争么?希望自己每个月要几千块上万块的去报各种班,就是为了获得所谓 “竞争优势” 么?被资本和宣传裹挟,天天焦虑,很爽么?

你要是被虐出了斯特哥尔摩综合症了,那请愤声疾呼:回到过去!否则,就请理性思考,提出建设性意见。

比如,大学生家教是不是被允许?多大程度被允许?时间上有什么要求?收费怎么算?

“双减” 的体系,或者说课外学科辅导的市场体系要重新规范,一开始的重拳出击是必不可少的,是容易矫枉过正的。后续是一定会有调整的,会进一步细化的。


【【山高县】不惧怕美国,是因为中国诞生于纠错,而美国将毁于纠错!- 哔哩哔哩】https://b23.tv/20PeNa

什么都做不到,什么都办不成,才是最可怕的。

知乎用户 不自由而无用的人 发表

马前卒或成大预言家,社会化抚养要成了。

知乎用户 三有苹果 发表

正经家长到底为啥焦虑,这是有关部门没数吗?

关于教育公平,我以前写过回答。现在知乎流行复古说一些什么工农阶级,无产阶级的话,怎么到现在都看不到人聊给贫困人口统一加分的事(不搞地区、民族特例,只考虑在当地以及全国的收入水平)?

还是大伙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教育公平是为了把老师打成臭老九是吧?

知乎用户 花花鼓​ 发表

需求就在那里,堵是没用的。不可行就是不可行,包括但不限于破四唯、禁止未成年人游戏、禁止补课、把生化环材放在提前批、调节租售比。。。。。。

知乎用户 徐老师爱吃猕猴桃 发表

哈哈。

二十年前,国内流行吃山珍。最著名的两样就是穿山甲和蝾螈。

一开始是禁止捕猎。结果没啥用,几个珍稀物种还是在锐减。为啥?

因为有需求。

消费端拦截,效果 upup。

100 年前美国禁酒令的颁布,并没有让酒变少。只能让酒变贵。让人更加渴望酒。为啥?

同样是因为有需求。

那么我们对待补习这件事。禁止有用吗?全禁了这些家长老师就真听话了?给孩子减负,也家长腰包减负了?

因为育儿成本的降低,生育率 “夸夸夸” 往上窜了?

不会啊。因为这件事也有需求啊,而且是硬性刚需。

需求源头在哪?中考 55 分流。高考决定人生。

怎么改?很简单啊。教改。改制度。改教学内容。

增加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让他们即使因为教育分流,也不至于这辈子永远抬不起头。

你搁这堵家教,网教。是不是有点头疼医脚那味了?

之后的新浪标题会不会是,“某高中老师周末兼职保洁。警察顺藤摸瓜,抓到地下补课产业链。” 了?

我们哪里病,就去吃治那里的药。谁不想教孩子一些有用的?八股是没用。但大清考八股啊。

感谢你的阅读。

祝你前程似锦,阖家欢乐。

随意吐槽,如有冒犯不用谅解。

知乎用户 笨蛋师傅 发表

这波可能是想管的是那种做中介给人乱介绍家教的。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周末找个名校小哥带孩子去公园游玩儿违法吗?

知乎用户 blueseason 发表

先看看后续人大会不会修订刑法,或者出台专门的法律。

对于父母就是高考完美通关者的孩子,竞争烈度减小,靠自身努力和家学渊源更容易脱颖而出。

对于父母本身学习就不行,孩子还不努力的,等同于中考直接分流了。

知乎用户 ferryman​​ 发表

双减,可能不少人对这个影响有多大,没什么概念。刚好这几天接触了几个这些人,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几乎上:全军覆没。

尤其小机构,之前无论哪个城市,各种花里胡哨辅导班培训班,花枝招展,应接不暇。

这次基本上一锅端了,只要带家教两个字的地方,全部关门。还有一些侥幸过关,只是把 “家教” 变成“托管”,也就是带娃的。

然后说起当代 “大学生” 生存状况,大家可能也没什么概念,“月光”是真实写照,二线城市,5000 左右的工资是常态,准确说是 2000 多的工资也不少,除去 1000 左右的房租,1000 多的生活费一点不夸张。

那是干啥的呢?就是托管,而且是临时的,想法就是一边临时干,一边考编,编这东西,大家都知道,不是想考就能考,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也不是不可能。

都是啥专业的呢?答:跟专业没关系,2000 多工资里面,有计算机的,有经管的,当然只有这些专业大家肯定不甘心。

那必然有人见人恨的生化环材。这下心里是不是平衡多了?

所以我说一旦谈到兼职,经验贴就是各种花里胡哨的投稿之类的,当然还有年入百万的自媒体,基本上对家教嗤之以鼻,时间长,工资低是代名词。以我的观察,会做家教的不至于落魄到两千多一个月艰难度日,倒是当年年入百万的自媒体人,以锻炼之名的实习工资三千多干了很多年,还在实习,美其名曰涨经验、学技术。

emmm,又到了最恶心人的好为人师环节,我想对刚上大学的人说,家教是来钱最快、门槛最低(相对),保障性最好的兼职。那不是有双减么?对,我们必须遵守规定,但不妨碍给人看娃养活自己,这是一门手艺,一向生存技能。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低估社会的残酷。

知乎用户 戴汉君 发表

“失业率” 成功实现 “跨越式发展”:

国家数据

对经济的无知程度,令人发指。

“生育率低下”的原因,不是 “房价高、辅导班”,而是“收入低”——如果能轻松找到“两倍月供” 的工作,房价再高也不是问题;如果能轻松找到体面的工作,就不必如此紧张“小孩的就业”,自然也不需要硬着头皮报各种班。

辅导班多就打压校外培训,非但于事无补,还会进一步恶化就业。

要想解决这一切问题,“搞活经济”才是唯一的正道——当前这种 “指哪儿打哪儿,哪儿热闹就朝哪儿泼冷水” 的恶劣氛围,三五年后会发生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知乎用户 谷子 发表

我小的时候,英语启蒙的比其他孩子早。

原因是当时我住的家属院里有一个英语老师是我妈的朋友,闲暇时在自己家辅导我。

后来变成每周周末我都定期去她家里上一次课,学点初等对话啥的。

那个时候,无论大学中学,老师是不允许在外面开班辅导的(俞敏洪差不多就是那个时候因为开班被北大开除)。但她也只辅导我一个,我家不说她家不说,没人知道。

虽然阿姨嘴上说「举手之劳要啥钱啊」(也是怕被学校处分),但我妈逢年过节时,还是会给人家送个礼,给她女儿包个大红包啥的。

我现在深深有一种预感,将来我要是有儿子女儿,那他有极大可能要和我小时候上一样的「家教辅导班」了。

毅种循环……

知乎用户 楚烈​ 发表

以学校为单位的重点班教育,已经转换成科学班、编程班、机器人班、

反而是艺术班、体育班目前还没有遭到荼毒。

至于托管班,你禁也不是,不禁也不是,

毕竟,家长每天晚上加班赶工计件,就为了给孩子筹备学杂费、房贷。

之前透支了多少年的未来,都会以各种形式慢慢的追回来。

禁得住补课行为,禁不住人心对于美好向往的追求,

大鹏扶摇九万里,来看一看地上的蝼蚁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啊?补课?这您误会了不是,我没有呀,这是我妈妈朋友,我就是来串串门的。

您说这书?诶呀,这不是前几个月阿姨家孩子过生日嘛,我们这也不知道送点啥,我妈想着孩子成绩不太好,给孩子送两套练习题。。。。诶,您别这么看我,这礼物孩子是不太喜欢,阿姨可喜欢着呢,这长辈交往,我妈这也是投其所好嘛

我这不是来串门嘛,唠唠嗑,看阿姨家孩子在那做题,挺勤奋的,就是有几道题不会,阿姨也帮不上忙,我这刚好会,就顺便给他讲讲,真不是补课呀,就讲两道题。讲题总不弄不让吧,您看这家长也不会做题,这禁止补课的政策一出来,放着假呢他们老师也不给讲,就怕被抓成补课的。这您看,总不能让孩子干着急吧,刚好我来串门,就讲两道题,算不上补课的啦。

您说这钱,诶呀,这不是补课费啦,这钱跟孩子没关系,我妈之前出国旅游,帮阿姨带了点东西,阿姨这是买东西的钱,跟补课可没关系。。。。您说这一笔啊,这一笔是之前阿姨老家修房子,我叫了几个兄弟过去帮忙,阿姨给点钱请我们几个兄弟搓一顿,跟孩子没关系。。。。哦您说三个月前的这一笔啊,嗨,这是我之前给阿姨她侄子写了个实用的小程序,阿姨侄子用着不错,给的开发钱,跟孩子真没关系。啊?您说看看小程序?嗨呀,这源代码已经交给阿姨她侄子了,我这边没留备份,要不您去问问阿姨她侄子?

天地良心,您可明察嘞,我真没给孩子补课呀!

——————————————————————

借口还不好找吗,这玩啥呢,看不懂。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现在打压校外培训机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知乎用户 一休哥 发表 花巨额财政拨款建设起来的义务教育体系,被校外培训干得几乎渣都不剩。部分学校老师和国家离心背德,以吃里扒外为荣。 K12 教育资源作为国家烧钱供应的廉价必需品,被资本活活炒成天价奢侈品。穷家长只能砸锅卖铁,背债供学,给 …

怎么客观地评价我国的教育体制?

知乎用户 老猫仙​​ 发表 题主,中国的教育体制本质上就像你提出的问题一样,非常的 “不具体,大,空,高度总结,实则在忽略细节”。 客观讨论中国的教育体制——谁会客观?需要谁的客观?如何定义客观? 别强调 “中国” 的教育体制,本质上所有国 …

如何评价现在仅 50% 的初中生能考入高中?

知乎用户 落木寂无声 发表 你这话说的,好像以前能进高中的比例挺高似的。 知乎用户 飞奔的马达​ 发表 之前在和知友讨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轨制如何能够顺利实行时,我们一致的意见是: 要是真想引导教育双轨,做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