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流亡意味着什么?|接力访问042 曾嘉慧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收录于合集 #接力访问 42个

接力访问

 小鸟文学 

如果你也觉得这个世界无比沉闷,那就到了我们找到彼此的时候。

曾嘉慧是 1992 年生人。在她 27 岁的时候,也就是 2019 年,她开始追踪一位叫 Djawoto的、已经去世 26 年的印尼知识分子在世上的痕迹,当时她计划创作一部 Djawoto 后半生流亡史纪录片,还有一组摄影,通过他人的叙述、遗留材料和历史记载还原 Djawoto 的后半生。

这个计划一直牵引她走到现在。最近她的博士论文开题,研究中国在苏拉威西和马鲁古的镍矿企业对当地的影响。“从资源边疆的角度出发,中国的钱是怎么飞到了这样的地方,引发了一场像工业革命的场景。”

这个研究看似和当年那份创作计划没有关联,但其实是她对印尼另一面的探索。在过去的四年乃至现在,印尼流亡者从未离开过她。理解他们的经历、决定以及背后的情感,让曾嘉慧沉浸式地进入印尼这个国家,如果矿业人类学研究是一种更当下的进入,那么和流亡者的交流则会让她进入 1965 年印尼“九三〇屠杀事件”之后的历史,以及这个历史后续涉及的全球各地现场。

曾嘉慧试图触摸的是一种人类状态,只不过它以印尼流亡者的身份被表达出来。这样一种状态可能在任何一种政治环境、时空场景里出现,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和社会状态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这也是为何她在聊天的时候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流亡意味着什么,或者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此曾嘉慧的特殊之处在于,她同时兼具了“他者”的观察思考视角,以及近似于亲历者的共情能力。她并没有把印尼当作自己的“研究课题”,而是在思考一种生活的可能。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流亡”这样的字眼只是在文学或者历史文本里出现的概念,如何在具体的生活里去理解它,即便是最轻微的触碰,也需要相当的勇气。

以下是曾嘉慧的口述,谈话顺序有调整。

我曾经给一个超级富豪做美术馆策划,在北京市中心。我工作的时候有很多谜团,项目迟迟没有开展,一直在等待和想象,直到泡汤。我在 2019 年离开了工作了三年的公司,获得了一点点补贴,然后当时又拿到了单向街水手计划的支持,就特别痴迷地投入到一个电影计划当中,寻找 Djawoto,后来正式的片名是《没音没字歌》(Only the Deaf Can Hear Well),取自历史学家 Rudolf Mrazek 写印尼大文豪 Pramoedya Ananta Toer 的一篇文章,文章特别动人。

我是非常偶然地知道 Djawoto 的,他是 1965 年之前,就是“印尼 9·30 政变”之前是印尼外交官。这个人的前半生很有意思。他做过记者。在印尼,记者变成政治家或活动家是一个常见的 pattern,因为最早在荷属东印度的殖民地社会里有反抗意识,想要去唤醒民众的一批人,绝大部分是记者。当时就很想拍一个跟 Djawoto 有关的纪录片,他在 1965 年反共屠杀后十几年流亡在中国,后来去了荷兰,在荷兰去世。

从他开始,我了解到有一批这样的流亡者在 1965 年后流亡中国。2019 年,因为想要拍摄这样一个流亡者群体,我先去了巴黎市中心的印度尼西亚餐厅(Indonesia Restaurants),然后去荷兰,再到印尼,这样的一个很短的旅程,让我整个人被彻底震动了。

这些流亡者离开了中国之后——从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初——去到一个新的国家。当时法国移民政策非常开放友好,这是为什么一部分人会选法国,即使他们在法国没什么朋友。有一个人跟我说,他入境法国的时候,海关官员给他开了一支香槟,庆祝他来到自由世界。他们来到法国的时候,已经四五十多岁了,完全不符合这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了,能做什么?开餐厅是一个求生选择。同时餐厅特别好的一点是有一个空间作为活动基地。

所以他们除了给巴黎人提供好吃的印尼餐,同时也是要成为一个活动场所,成为一个聚集场所,成为一个联络站。他们当时一直在做流亡者通讯,发给整个欧洲的流亡群体,自己印报纸,自己写一些关于印尼时事的评论,然后还有一些流亡者群体内部的消息。

关于流亡这件事,我在接触之前没有特别认真地思考过,因为当时觉得离自己很远。我是一个特别需要经验性的东西来促进思考的人。如果只是读一些东西,或者想象一些东西,(就不太行),但是如果有人跟我讲述了亲身经验,然后我被感染到了,我会去想很久,我会觉得这个事情跟我也有关系。

不光是这些流亡者经历了什么,也不光是他们意识形态部分,而是我想要知道他们到底是谁,是怎么过上了这样的生活。我发现我必须要对印尼的背景、族群、宗教、地方、历史有更多了解。2019 年之后,我觉得自己要不断重访这个地方,不然的话你也搞不懂他们这些人跟我说的那些话背后是什么意思,看起来是明白,但其实没有明白。

我 2019 年就开始学印尼语了,虽然很多人都说印尼语是东南亚最好学的语言,但对于我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一直到现在才将将过关,四年过去了。我觉得要找一个机会更深入地学习这个地方,所以才申请了后来的博士项目。其实从 2019 年开始,我对他们的故事和流亡这个状态非常感兴趣,这个题目从来没有真的离开过我。

比如说我这次在雅加达见到一个流亡群体里的老先生 Martin Aleida——我们现在以朋友的关系在互动,而不是说我需要听你的故事采访,关系轻松了很多——他谈到对荷兰印尼流亡群体的一些批评。后来从他的批评当中,我就想到一件事儿,“9·30  大屠杀” 2015 年在荷兰海牙有一次国际法庭公审,当时需要很多的目击证人。很多已经获得了荷兰国籍的印尼流亡者,明明相对安全,他们都是躲在帘幕后出席,反而是这位朋友,一位 80 岁左右的作家,以真名、没戴口罩,直面镜头出席了那场审判,结束后他还要回到雅加达继续生活。

他的批评就是,久居荷兰的流亡者已经无法理解现在的变化了,他们永远活在两种时间当中,一种是新土地的时间,另外一个是故土时间,对他们来说,即使每天阅读新闻,也不见得真的能理解和感受到故土的变化。印尼在 1998 年民主化改革后,社会上确实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则仍然活在 1965 年的恐惧当中。

虽然 1998 年之后社会空间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真正去促使社会、公众承认这件事情,承认它旷日持久的恐怖,承认上百万家庭的创伤,还有怎么去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和官方的正确记忆对抗,是 1965 年之后到现在从来没有停下来过一场浩大的文化运动。因为要拍摄流亡者,我幸运地和 1965 作为文化群体建立了联系,其中有记者、作家、艺术家。他们在讲述,在记录,在利用一切公共的机会,去改写这段官方历史。

因为好几代人的持续工作,这场文化运动获得了相当的成效。最近印尼政府公开承认了 1965 年的这场暴行,当然另一方面也没有那么乐观,当时的一些知名刽子手,人们能够清楚地说出他们的名字,现在这些人仍然安然无恙,但是能够迈出这一步去承认之前的这场屠杀,已经是转型正义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当中,我和 1965 群体产生的友谊,也让我觉得有责任去更深地理解这个故事,而不只是把他们的故事当做作品的一部分。

最早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开放接纳了我,没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干这个事,为什么要把我最深处的故事讲给陌生人听。他们知道必须要在死之前把它讲出来,不然这些事情就会被遗忘。

有一次去拜访一个老人,他在自己家建了个图书馆,他家很小,政府公租房,收满了各种各样跟 1965 相关的图书文件,什么语言的都有。他也是一个独居老人。社群一定要让我去见他,让我去读那些书。我当时就懵了,我怎么看得懂,他们把很多材料给我,我只能拍照,期待有一天可以读,他们为了帮助我完成采访,甚至找了一家人来陪我翻译。现在看当时视频的截图,我整个人是懵的,我其实是被他们放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现场。

前阵子看到消息,这个老先生刚刚去世了,采访我现在还没有去重听,因为在另外一个硬盘里,没有带过来。但现在我能够听懂他说的每一句话了。

我还去过荷兰的一个小城 Zeist,在阿姆斯特丹边上,一个多小时的火车。我去拜访一位女士,她叫 Tatiana,是 1965 年印尼共某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女儿,父亲被杀之后,她先在中国流亡一段时间,觉得中国实在是很难受,因为当时搞文革,一天到晚就是政治教育,她也被下放到江西干校去了,就想要离开中国。

那想要去哪里?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想要去欧洲,法国、荷兰……就是去西方世界,然后她偏不,她觉得当时已经有点不太能够理解中国了,就说要去一个真正革命的地方,然后跟爱人一起去了古巴,在哈瓦那大学教书。

在哈瓦那大学教了几年书之后,其实她跟印尼的家庭还有联系。因为印尼所有的政治犯家庭,身份证上面都会写“前政治犯”(ex tapol),这样的身份证就很难获得任何正式工作,经济非常困难。她的家庭希望她能够给予一些经济支持,她肯定要负责任,因为家庭是对印尼人很重要的,哪怕最叛逆的孩子也会尽到对家庭的经济责任。

她当时在哈瓦那大学教书。为了赚钱,她搞到了签证,暑假去巴黎打工。因为很短,可能是旅游签证过去打黑工。她去做女佣。

去到一个人家,发现那人家里有很多清洁设备,她根本就不会用,因为没见过。那人是个画家,画巴黎街头观光明信片的。她战战兢兢打扫完之后,可能说了一句什么话,类似于称赞一下他的作品。画家很惊讶,一个女佣还能有这样的评论,就把她请到工作室,请她看那些作品。他们就聊起来。

我问她,你有没有告诉他你是谁?她说没有,当然不会了!然后就离开了。她把暑假挣的钱全部寄回了印尼,对于印尼来说是很大一笔钱,她非常高兴,又回到哈瓦那。后来她移居了荷兰。

当时听到这个故事,想象那个场景,特别震动。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法语结结巴巴的日结女佣,背后是那样风起云涌的历史。后来我又见过几次 Tatiana,我特别想和她维系女性友谊,可能因为我们聊过不少她和“同志们”的八卦,她是唯一一个还会热情地唱中文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其他流亡者对中国的记忆并不那么美好。我不是说 Tatiana 的很美好——她混杂了对领袖的崇拜,因为她当时非常年轻,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情绪,她离开中国的时间也相对比较早。

Tatiana 独居,她家里基本上所有的家具都是捡来的,状况都还蛮好的。她说,你看,这就是资本主义。它会迫使你不停淘汰足够好的东西,这些完全是可以用的。她住的那个地方也很有意思,在中产甚至中产以上的街区,只有她那一排房子是政府提供的联排公屋。

她家有非常多的照片。因为当时我已经认识了其他一些流亡者,所以我也认出了一些照片上的人,那些照片贴在厕所门背后。我上厕所时看着那些照片就百感交集。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印尼共的后代——女性后代——的聚会照片,有吃饭的,有唱歌的。当时就觉得,她们的生活世界是我特别想明白,不只是对她们经历了什么的事件性的了解,我想知道她们的情感,那些事情发生之后,她们是怎么变化和涌动的。

“前线”是漂移的,人们的处境也是漂移的,有一些人可以一直跟着“前线”移动,而有一些人却被时间凝固在那里。

我一直都非常想拜访,可是至今还没有得到机会的一个人,是其时间没有被流亡胶住、随着印尼的发展变化自己阵线的人。这个人后来和 1965 群体里关系就不太好了。他是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在巴黎有非常中产的生活之后,突然有一天就离开了自己的家,飞回了加里曼丹,和一个 Facebook 粉丝生活在一起,做一些原住民教育相关的工作。他很有争议——离弃婚姻、离弃社群——但是我对这个人一直是好奇的。

结束了美术馆三年工作时,我特别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而工作。那个时候因为这样的一个 proposal,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帮助,才能实现(来印尼的想法),之后是印尼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去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次来印尼,回想起三年前扛着相机和三脚架在烈日下走街串巷,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比那个时候更有能力,更理解语境,也认识更多人,但是我可能不会再有那样的热情或者体力,几个小时地走在大街小巷。印尼基本没有人走路的。这是一个几乎不能走路的国家,很少有人行道。经常一不小心就走到了马路中间。

我特别不喜欢去思考自己是谁,或者要成为谁,我只是一个通道。有时会羡慕一些清楚知道自己是谁的朋友,有时也挺害怕他们那个过于热烈的自我,我没有,现在我也必须对自己承认。

2019 年时,有朋友好像看到了我的未来似的,他冷不丁对我说过一句话:be an Indonesian, don’t be an Indonesianist. 成为一个印尼人,不要成为一个印尼学家。不知道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跟我说,这句话到现在都对我有影响。

很多研究印尼的人是先学了语言,在不同的外语学校。很少有我这种一句印尼话都不会讲,刚来印尼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命轨迹如此奇绝的人,被这种丰富度所震撼、所感动,觉得要做这件事。很多印尼语流利的人在这边可能很多年也不会听到这样的故事,他们也不感兴趣。我进入印尼的路径的确是不同寻常的,带给我的影响可能也会持续很多年。

**Q:**最近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A:**今年决定不再使用“有趣”这个词。它有点被滥用。有一些事情我们觉得有趣,可能对其他人来说是很痛苦的,或者是对他们来说是特别日常的。在田野的时候,当我听到一个外面的人说“这样的生活或者东西好有趣”,当时会觉得 ta 说有趣是因为根本不生活在这里。

**Q:**最近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问题太多了,问题永远比答案多。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 troublemaker……可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怎么在人口密集,卡车极多的工业区骑摩托车。

我越了解印尼,越觉得我无法真正成为印尼人。我太“中国”了。比如我好像还是很喜欢工作,不太可以每天无所事事。在印尼,70% 的工作都是非正式就业,有很多形态,自己做个小生意,有时候好几个人的工作如果从效率的角度说一个人就可以了,这样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是等待,时间是大块大块亟待填满的,这是第三世界普遍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在 Guy Standing 大谈 precariat 之前已经是常态。而我更适应正式就业环境里的人的时间,比如时间是分段的,有时间点的,这可能也是一种特权。宏观来说,印尼人的时间观更加基于祈祷和节庆。我经历了无数次从伊莎到 subuh 的闲聊,讲故事,讲故事(cerita)特别重要,任何好的、坏的经历都会变成故事,你的故事又变成其他人的故事。有时候坐在那里听一晚,感觉像看了一篇特别好的小说。这样的环境你第一天会特别放松,特别欣喜,但是老这样,我好像会感到焦虑。

我最近很想把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写点什么,普遍不充分就业、对时间的认识、教育的高度私有化、大人物/老百姓、聪明人/笨人的二元分类……中国企业喜欢说印尼人懒,这其实不是懒惰还是勤奋的问题,这是对时间、教育、何为工作、工作的意义等等概念的定义问题。但我自己的时间好像还是分段的更加舒服一些。

**Q:**希望找谁来接力?

**A:**想提名格布。我和她还没见过面,网上认识了很长时间,对她的工作和生活一直很感兴趣。她做过一系列东南亚纪录片,在我看来她是野生的东南亚人,自己开路自己走,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

……

获取完整阅读体验

请下载“小鸟文学”app

题图来自 Fikri Rasyid on Unsplash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小鸟文学”👆

本月🐦

欢迎你带着好奇心阅读小鸟文学

首先需要在应用商店下载“小鸟文学”app;

如果想看完整的收费文章,需要付费。同时,我们也一直为读者提供免费内容。

现在的价格是任意三篇(可跨界兑换,比如,一篇属于杂志文章,两篇在图书馆)收费文章 12 元,单独购买每月杂志 PDF 版 30 元,年费会员 588 元。小鸟别册 PDF 版也可单独购买。

年费会员指的是,自你付费起的一年内,你可以阅读 app 上的所有内容、下载所有杂志和别册的 PDF 版——简单来说,你购买的是一年期的阅读和下载权限,会员到期后,你将无法阅读付费文章,也无法进行下载操作(无论它们是否在你的会员有效期内发布)。

Android 可以微信或支付宝付款,iOS 只支持 Apple Pay。

小鸟的作者

李海鹏、杨潇、杜强、吉井忍、王竞、李明洁、熊景明、班宇、慢先生、彭剑斌、辽京、赵松、张怡微、苏方、陆茵茵、六神磊磊、彭浩翔、王占黑、周恺、许佳、戴潍娜、西渡、唐克扬、凌岚、潘博、路明、张依依、陈雨婷、黄璐、Christopher St. Cavish、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科尔姆·托宾、扎迪·史密斯、萨莉·鲁尼、刘宇昆等。

小鸟图书馆

《小鸟文学》还有一个经典短篇小说文库。在小鸟图书馆,你不仅可以通过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组成的专题发现有意思的短篇小说,也能搜索特定作者读到 ta 的作品。

非虚构图书馆

这个栏目旨在介绍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不仅有他们的代表作,还有他们的新作。非虚构是一个宏大的词,包括了特稿、纪实散文、报告文学等等一切虚构以外的词,如果说小说是时代解码器,非虚构的标本让人回溯过往,思考未来。

小鸟团队

目前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

李静睿,本土小说编辑,同时她也是一位作家;

彭伦,中国最好的文学编辑之一,他负责版权引进小说;

顾湘,小鸟图书馆馆长,她以专题的形式推荐图书馆里的短篇小说;

杨樱,《小鸟文学》主编,主管非虚构部分;

伊险峰,非虚构和档案的编辑;

沈非,版权编辑。

以上几位也都是《小鸟文学》的作者。

📪联系我们

info@aves.art

新浪微博|豆瓣 @小鸟文学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See Also

不做记者之后,她选择做一名刑辩律师|接力访问037 郭睿

收录于合集 #接力访问 37个 接力访问 小鸟文学 如果你也觉得这个世界无比沉闷,那就到了我们找到彼此的时候。 2023 年 3 月下旬,郭睿在成都做过一次分享,题目是:为何从一个新闻人变成了一个法律人。她当时说,如果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她还 …

喜剧是一场合法化危机

喜剧是一场合法化危机,以突如其来的丰饶结束。 Comedy is a legitimacy crisis followed by the sudden appearance of a cornucopia. 上面这句话,出自一本“竟然能过 …

一个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 | 谷雨

为了不错过每一个故事,大家记得将谷雨实验室设为星标🌟哦,期待每次第一时间与你相遇! 29岁的李树不想工作,也不想租房,在出租屋里躺了四年,耗尽所有积蓄之后,他搬了出来,以一顶橙色帐篷为家,住在一个废弃停车场里。 有人是强者,有人是勇者,而李 …

万玛才旦 「生命如风中的残烛,这就是无常啊」

5月8日凌晨,导演万玛才旦去世了。消息在下午时分传开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他才53岁。 这个春天,万玛才旦的行程很满。二月到三月,他在甘孜州巴塘县拍摄了自己的第九部电影《陌生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骑着摩托车的陌生男子,到一个藏族村庄, …

性骚扰「幸存者」:我是这样对史航们Say No的

收录于合集 #新青年观察 130个 撰文 | 张晶 编辑 | 杨柳 近日,编剧史航被二十余名女性公开指控性骚扰事件还在发酵,史航在有过两次回应之后,暂时沉默。 关于此事的舆论声量逐渐式微,结论也悬而未决。 有人一直在呼吁“程序正义”。但游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