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客观地评价李银河?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杨棵 发表

其实前段时间我还和另一个喜欢王小波的朋友讨论过这个李银河,我那个朋友非常反感李,觉得李用王炒作,而且还再婚了,他觉得不能接受

但我个人认为李是一个很有想法和见地的人,首先李银河是真正的白富美,在美国学习那段时间王小波吃她的喝她的用她的,也不工作,她一个人养活两个。再看爱你就像爱生命里,她个人的回信收录的很少,没有任何喧宾夺主之意,说李银河就想踩着王小波出名,我觉得真的太夸张了,王的生前远离主流文坛,几乎是在当时作家群体里没有名字的人,而他死后的名气,最初几乎是一手靠李银河和刘心武带起来的。

说王小波一定不喜欢这本书出版,我觉得这是对的,因为他一定觉得私人的事,太肉麻了。但不可否认这本情书集是有很大的价值的,那里有最真最美的文字了,影响了很多人的爱情观,欢乐颂里的赵医生也和曲妖精说,他想要的是王小波式的有趣恋爱。

就像木心生前也拒绝让文学回忆录出版一样,但陈丹青在他身后还是出了。也因为陈丹青不留余力的宣传,木心这个人和他的艺术成就才逐渐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只有在主流媒体中出现,在市场上活下来,才有另外一番希望。

至于再婚的事,李银河说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她说为什么小波死了我就不能再喜欢别人了呢,哪怕小波活着,我也有可能喜欢别人的。

这话很勇敢,也很诚实。

-————————————-

以及。

朋友们,有时间可来微博找我玩 @杨棵觉得还行。

时隔那么久突然编辑这个答案,是因为发现自己去年一不小心开通了一整年的知乎会员,我却如今才发现。

不得不说,appstore 免密支付和自动绑定这个功能设计的太邪恶了,本人感到十分悲愤。

知乎用户 海小呆 发表

很可惜,我开始看王小波的时候,王小波才刚刚开始获得大众名气。那时候网络没那么发达,只能买书看。王小波的全集还没出版,想看还得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凑。等全集出版的时候,王小波已经在迅速失传了。

所以,李银河在我这儿一直不是什么太有名气的大人物。王小波的书信集我当然也没读过,只在别人的怀念文章里看过只言片语。所谓李银河先生只不过是我读王小波的背景板罢了:他们一同出国求学、回国后搞过同性恋问题的田野调查。有学问、有成果。仅此而已。

直到我有一天,我买了一本李银河先生的书《性的问题》。

序言 第一章 性的规范 性的意义 西方的传统性规范 中国的传统性规范 性规范在现代的变化 第二章 违法的性 有受害者的违法性行为 无受害者的违法性行为 性立法思想与量刑 第三章 违规的性 婚前性活动 婚外性活动 自慰 口交、肛交与性交体位 性交频率与快感 老年性活动 同性恋 其他异常性活动 第四章 性别角度 性的性别差异 淫秽品问题 卖淫问题 家庭暴力问题 女权主义的性政治 第五章 性的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与本质主义 性身份政治 性与权力 性的多元论 酷儿理论 跋 参考文献

看,15 块钱的一本书。里面一个一个介绍关于性的问题,这每一个问题历史上的智者们都有过什么思考,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曾经有过什么荒诞的做法。

这本书没有太多作者本人的原创思想,还是以介绍各种学说、厘清历史为主。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可贵之处正是在这里:没有猎奇的视角、正视一个一个问题。而这一个一个问题几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思考到的,不论出身不论贵贱。这些问题甚至会以各种形式纠缠人的一生。

就这么薄薄的一本书,告诉你:

  • 你碰见过的问题是人类共有的问题,历史上如此多的灿烂人物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并不比你表现的更好。
  • 你感受过的压力来自于人类文明史的层层累积,你的疑问、你的困惑、你的愤怒并不完全是你的错误。
  • 权力一直都对你的身体感兴趣,甚至你的身体的一部分都是权力塑造的。
  • “刑法跟宪法有冲突,要么修改刑法、要么修改宪法。如果什么都不做,就是在鼓励有法不依。”
  • “性解放,更要从性里解放。”

在知乎这个社区里有太多的关于性的问题和答案,里面有太多的观点思潮,说老实话我没有看到太多类似那本 20 年前的小册子里的文字:冷静、不猎奇、讲问题。

现在我可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你对李银河这个人怎么看?”

我对李银河先生的私生活所知不多、就跟我对她的人生经历所知不多一样。我知道的是:

作为一个社会学学者,李银河先生尽了自己的本分。

作为一个公民,李银河先生一直在守护、拓展你我自由的边界。

我感激李银河先生多年以来的努力,祝愿李银河先生的退休生活快乐平安。

知乎用户 王漂亮 发表

来补充一点儿八卦吧:

十几年前,我在北京一家报社工作,有个活动请了李银河老师来做访谈,拍视频。

见到本人,说话声音极细、速度极慢,肢体的动作也极慢,似乎总是处在一种对外界小心翼翼的害羞当中,与她的文字感觉十分不同。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桌上有一捧鲜花,算是为了迎接她而设。她看见后,目光就很难离开了。与我们谈话的间隙,也忍不住总是移开视线去注视这捧花,并且喃喃自语: “真好看……”。于是我们表示这就是送您的,一会儿请您带回家。她十分喜出望外地给出反应:“真的可以吗?” 然后很珍惜地把花捧在手里,看得出来很高兴。

那束花没什么特别,只是活生生的鲜花。我当时心想: 真是一个对美很敏感的人呢。

然后,她对外界的那种反应模式和节奏,我还没有在第二个人身上看见过。当时我们同在一个物理空间,却感觉分属不同的宇宙。她不是我们习惯的人。

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知乎用户 嘟嘟酱 发表

2020.2.2 更新

关注了李银河团队侵权事件。

微博​m.weibo.cn

认真听了录音,真的是大型失败沟通现场。大家自行判断吧。

[如何看待李银河及其团队侵权还辱骂受害者这件事?​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185817/answer/995823070)

————————————

之前的回答,忘了具体日期了↓

我无法代表客观,只能主观地说一句:我实在太爱这个女人了。超前、坦诚又勇敢。

同性恋被归入性变态之列,她站出来反驳。影视作品被套上样板规则,她站出来抗议。每一次她都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她是一个不怕在雷雨天与鬼魅同行的人,好像雷雨是艳阳,鬼魅是常人一样。正如微博一个网友说的:她几十年如一日,同从无知到恶意的人,和和气气讲道理。

所以除了超前、坦诚、勇敢,她还有难得的善良。

几个小时前她被禁言了,特来答此问题。
真的不想让她孤独地发光。

知乎用户 万德尔 wonder 发表

不说别的了,在现在这个时候,李银河老师仍然 “顶风作案”,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真的勇士” 了。

就这两天李银河老师微博截图:

今天上午我自己的微 信 公 众 号被封了,因为转载了一篇有关 “性取向自由,文化自由,媒体自由” 的文章,并且还整了个不伦不类的中文日文混合版。

注册新账号时,我找小姨帮忙用她的身份证注册运营者,因为我的身份证之前已经注册满五个号了。小姨是一个连文章配图里有句 MMP 都会十分严肃地认为这是一种对女性的侮辱的人,她一开始不愿意帮我害怕我的言论会牵扯到她,毕竟她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直到我换了一种方式让她顶替我做了另一个公司号的运营者后,我才能用自己的身份证注册新的号。

是啊,大多数人都害怕,我也害怕呀,倘若那个号有几十万关注者,我还会那么轻易就做出决定推送敏感内容吗?

昨晚也在睡前于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那些前几年在网络上高调支持同性恋的明星、自媒体们,怎么这次默不作声了?”(今天找了下,好像搜不到了)。

默不作声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人家多年的心血,可不能像我那号玩自爆,毕竟不管你是大是小,要封都一样。再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是得相信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好。

但仍然有大 V 在利用着自己的话语权为性少数群体去污名,李银河老师,被删了微博后,又重新发了出来,可以说是令人非常敬佩了。

拥有越多责任、羁绊、资源的人确实是比一无所有的人需要更多勇气去冒险。

你说如何看待李银河老师这个人?

我就问你服不服?

新号求关注,关注后会发送个人微信,以防再走失(微信二维码如果被屏蔽,请在微信添加好友中选择公众号,然后搜索:wonder 万德尔

知乎用户 cOMMANDO​ 发表

我始终认为是李银河女士在影响甚至引导王小波上升。

在 1999 年左右,我看到王小波的时候,还只有很少的作品和很少的作者在谈他谈的那些东西,比如《一只特行独立的猪》。到了现在,王小波所传达的思想和主张可能已经被大多数人接纳,未必是看他的东西得来的,是社会文明程度进化了。

而李银河的思想和主张则可能在 10 年甚至 20 年后才会被大多数人接纳和学习。

有朋友在评论里说王小波的作品后期能看出李银河的影响,我也这么觉得。小说尤为明显,当然,有年龄阅历增长,有笔力增长,但关键是气质和要追求探索的东西整个提升了。

知乎用户 安雅 发表

我曾经在知乎写过一个回答,里面说,不管男性女性,人生终极目的都是自由。既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也有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的自由——我觉得李银河是我知道的人里面,非常接近自由的了。

她想要爱,年轻的时候和王小波相爱,前夫死后坦坦荡荡和大侠相爱,中间好像还穿插了一些小插曲?真是让人羡慕;她不喜欢生孩子,年轻的时候就不生,后来想要孩子,就领养了一个智障男孩,好好地抚养;她想做研究,自己研究的领域里做得扎扎实实,出书,出小说,做节目,上哪都是招牌;她想说话,被删了也说,被删了也说。

她长了一张别人钳制不住的自由的脸。

我希望到自己年纪更大一点的时候,也能长一张这样的脸。

知乎用户 H Zheng 发表

我今天专门去看了李银河的微博。
置顶了一条关于出王小波逝世 20 年纪念特别本的微博。

原微博:“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小波离去竟然已经二十年了。小波真是幸运,斯人已去,却留下这些文字,令我们哭,令我们笑,令我们沉思,令我们反省。他的文学成就还是让文学史家去评论吧,我看重的只是他给我带来的当下的快乐。”

看到这个微博,我第一反应是 “你好哇,李银河”。跟前面的答友一样,我是从《爱你就像爱生命》里了解她的。所以我对她的印象其实是,她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子,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这应该是王小波眼里的她。
有很多人也渴望着拥有那样的爱情。

二十年过去了,情书还在,银河还在。
我很喜欢王小波的文字,自然我也就喜欢字字句句都在赞美的那个人。
而她一直会是书里描写的那样,聪慧,美丽。

知乎用户 纽太普 发表

1. 有可能的话请不要这样提问,上一个 “李 xx 其人其事” 可是上过央视,由 “他” 搞出来的大事情。

2. 我是小波门下走狗。但评价李银河,无需考虑小波。李银河就是李银河。

3. 很多时候我对李银河女士的观感不好。但她自有让我等路人不爽的自由。或者这么说,李女士也好。王小波也好,都是追求自由的人。既然追求自由,就无需为了讨好任何人而改变自己。

4. 李女士给人观感不好的很重要原因,是她研究社会科学,并且走在研究的尖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大区别在于,自然科学家往往无法也无需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自己的生活,弦理论、数论和计算机语言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择偶条件(但有可能让人找不到配偶)。而社会科学家如果研究并信奉某一个理论。往往也会成为这个理论的实践者。李女士的研究成果常人无法理解,她做出一些常人难以欣赏的事情,很正常。

5. 在心理学和性学上,李女士对中国人居功至伟。有一位答主

@任天涯

说得很好:很大概率上,一个人对李银河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个人到底活在什么年代。
我们这个年代,李银河太少而不是太多。只要看看前几天官方一旦有认可 “同性恋是性变态” 的暗示,就有一大群看上去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那里大喊“同性恋是残疾、病毒、废物、变态”。6. 题外话。我至今一直觉得,微博给中国人带来的浪漫当中,最美好的一次就是大家在李银河微博下面接龙留下的“你好哇,李银河”。

知乎用户 叶小图 发表

与诸多人相反,我是因为李银河在女权方面的著作及主张认识她的。后来才知道她是王小波的妻子。
抛开她的情史不谈,李银河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性学家,LGBT 研究者,女性主义者。她在这些方面的建树,不需要多言,明白的都明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有句话很有名的样子,大概是: 美貌的长相千篇一律,有趣的内心万里挑一。
后来又被人接了一句: 能欣赏到那些有趣的心灵的人,也是万里挑一。
所以李银河是万里挑一的李银河,王小波也只有一个王小波。

知乎用户 picurqiuer 发表

我有一个感觉,只有李银河才配王小波爱得这么热烈真诚。
而李银河?你怎么看我又和我有什么影响,我做得坦率直接,一切都是发乎自己的意愿。
暂且不说李银河老师对最近同性恋的那些的三观有多正,做法有多勇敢。就说最近她发的这条微博,可见态度。我实在太喜欢她了。

世上没有一桩爱情是错误的。

知乎用户 周宓 发表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小波)

谈不上怎么看。觉得还没资格去评价什么,被他们的感情感动是因为触达了人灵魂深处的真善美爱,感觉接受不了是因为现在看 “非主流”。

讲几个他们之间的故事,从我这种普通人的人视角,讲讲看金锄头的耕地方法。

李银河和小波在一起的时候,小波是个街道工厂的工人,李银河是山西大学毕业生在《光明日报》做记者。
这是七十年代,放到今天,这种社会身份上的差别,和世俗世界的女强男弱,是引人注目的,需要双方足够有勇气。
现在你能看出小波好和才华,是很正常的。
当年能欣赏他懂他嫁给他的是她。

后两人留学美国,小波吃穿用度都靠李银河的奖学金,她不让他去打工,觉得浪费他的头脑。
养男方,这种事,能做到的人其实不多,能满心愉悦、满心珍惜、不抱怨的,就少之又少。

从收入和学历,始终阴盛阳衰,但李银河却很崇拜小波啊,坦言道:“因为真正的东西我是比不过他的。”

说什么李银河借小波炒作,小波身后火起来,不是很大程度依靠于李银河的努力么。
以李银河的成就,没必要炒作吧,这动机太 low 了。

一个纯粹的人,你没见过,但你不可以说他 / 她不存在。
一些人一辈子处于凑和层和配合层,眼光也不开阔,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思维理解不了融合层的故事。

小波死后。
她和大侠在一起,没什么看法,就是很正常。
小波在也不会要求谁为自己守寡。
至于她是要和男性在一起,还是女性在一起,完全是个人自由。
接受 LGBT 没什么问题。

你觉得惊世骇俗的语句。
回归到身份上来说,她是性学家,社会学家。
她要思考的问题,不是三观正的东西,三观正的那些东西原本就是主流社会基本认同的东西。
她思考的是在三观正以外,不影响第三方以内,那一块的东西。
媒体喜欢摘取一些断章取义的句子做标题,如果你去看过全文,便觉得没太大问题。

不要动不动觉得社会被谁搞坏了,觉得不行了,应该回到清朝去才保险和安全。
不要一惊一乍,“忧国忧民”,觉得伤风败俗。

什么是风,什么又是俗呢?
谁定义的?规则谁立的?为什么立这个规则?遵守的人是为什么?谁可以不遵守也不会被惩罚?
想过吗?

我大二那年,有机会听过黄盈盈老师[人大老师,师从潘绥铭教授(中国性学第一人)]的课。
上完课后,有个讨论环节。
我上课之前专门看过不少社科院上 LGBT 和嫖娼非罪化的论文,接受完全无压力。

我们讨论同性恋,跨性别,讨论婚姻等等等。

黄老师说:“你口中的传统是哪种传统,什么叫做传统什么叫做现代?你怎样来定义性别?靠生理性还是社会性?什么是婚姻?每个人的期待是不同的。不要用两元论来思考问题。”

当年,这段话是很震撼我的。
当时,我以为我足够包容和理性,但那一刻我又发现我的思维被那么强烈的束缚着。

再说一个事,之前不是讨论老年男性的性需求如何解决问题么。
我答案里写过我和我妈的讨论结果。
有人就说你和你妈还能讨论啊。
非主流生育期的成年人就不需要有性生活吗?难道性生活存在的价值就是繁殖?显然不是。
很多事情情理不能接受,但就是人性上会发生会存在,怎么尊重人性,妥善解决才是正道。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674141/answer/166069043

一些人谈性色变,像洪水猛兽,要不就面露淫秽,眼露淫光。
如果能有一个稍微 “正” 或者说 “稳” 的态度和观念多好。

社会不会被搞坏,只会进化成它本来要进化成的样子。
如果一个社会被人三言两语搞坏了,你敢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么。

知乎用户 任天涯​ 发表

基本上,我是说很大概率上,一个人对李银河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个人到底活在什么年代。

。。。。。。。。。。。。。。

我实在是见过太多孩子明明只有十几二十岁,却好像长了一颗百年前的脑袋。

知乎用户 zibuyu9​ 发表

佩服李银河女士敢说话的精神。陈寅恪先生曾为王国维先生写过一篇纪念碑铭,至今仍刻在清华大学一教旁的树荫下,我觉得其中几句话很适合她以及一切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知乎用户 ScottDong 发表

(从来没有把李银河作为王小波夫人看待,因为我很多年之后才听说这么一位作家,且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作品)

李银河当年带头狂怼**《婚姻法》**气贯长虹(婚姻法修改论争),简直神一般的人物。

知乎上这些鼠辈,呵呵,可发一笑。

利益相关 1:关于《婚姻法》离婚条件的思考_百度学术 作者。下图是李老师在我的论文上的签名:

当时苦于自己是个初中生,崇拜李老师却离论争的战场太远,好不容易折腾了中考、高考,上了法学院,学了婚姻法,发了一篇文章出来向李老师致敬。虽然不赶趟了,但在我的心里,李老师是永远的英雄。

利益相关 2: 超级直男癌 + 反同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一个追逐自由的灵魂,一个勇敢的女性,一个富有研究精神和独立思想的学者,一个敢为弱势群体发生倡导理性的老师,一个真诚的知识分子。

但她也是一名妻子,一个情人,一个凡人,一个学生,有她的悲欢离合和人性的缺陷。不管怎样其光芒是普通人能发出的接近理想的光芒。

知乎用户 王庆国 发表

简单几句话评价:

受到法兰克福学派规训的社会学家。

1、她的调查方式采取田野调查,属于受到严谨训练而且成果在国内独一无二(在性学领域还有_潘_绥铭,但是方向不同)。

2、世界上所有的社会学都是偏白左的,李银河在学术内的所有言论都是合乎社会学正统的。包括对卖淫、LGBT、SM、群 P 等的看法。

3、她对政治学、文学的认识存在很大局限,所以我的建议是社会学之外的言论应当忽略。

PS:题主眼界太浅才关注她的私人感情问题。关于她的家庭出身可以看祝华新的《叫一声同志太沉重》。

再 ps,最近似乎很多人对银河老师最近言论惊诧,要封圣了。你们对这位成名数十年会进入历史的当代最著名社会学家太不了解了。作为大院子弟她是有傲气的,你所知的很多异议分子都是大院子弟。然后她受到的良好的法国左派学术训练支持她发出对言论自由和性自由的辩护。但是,她的政治学水平为零,她的自由主义是蹩脚的。

知乎用户 咸鱼 发表

我是不知道王小波只知道李银河的。
李银河做研究非常认真,拿数据说话。
李银河的理论和观点,我是很赞同的。
李银河的修为和气质极好,即便与人激烈讨论或政策与其观点完全背道也总是心平气和。
这一份平静源于她庞大且完整学识所支撑的坚定的信念。

知乎用户 清衢 发表

给所有类似 “王小波看上的人不会太差”、“相信王小波的眼光” 的言论都点了反对。

无知也该有个限度。

王小波是文人,李银河是搞学术,王小波知名度高于李银河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普及文学的门槛比学术要低。

但是说李银河是消费王小波博出名。或者说李银河需要借助王小波的名气。。呵呵了

先查查李银河的成就再来说话谢谢。

知乎用户 李燃末 发表

见了王小波我会脱鞋,“你好哇,王小波”,和他去泥地里走一遭,一人一根烟。

见了李银河我会脱帽,恭敬得站好,“您好,李老师”,向她鞠躬致敬。

知乎用户 kEKe​ 发表

一开始,
你以为她,
是附着在高大橡树上的凌霄花,
当你走近之后,
却发现
她是高大火红的木棉
甚至更加美丽,更加夺目

附上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知乎用户 大尾巴陈圆圆 发表

没喜欢过王小波,对性学也没兴趣,对李的论调并不完全同意,但是很佩服此人。

李银河是一个一生我行我素的人,很明确自己要什么,完全不忌讳世俗眼光的人。

这在中国值得大多数人钦佩,无数才华、资源、情商、学历都高的人,一辈子按照俗世的标准兢兢业业地活着,不太敢在大事上考虑自己的真实意愿,李银河敢承认并欣赏一个没什么赚钱能力却才华横溢的男人,愿意为他的才华付出,敢于打破王小波光环的社会影响力丧偶后再找,敢于找个跨性别者,还是个社会阶层完全低于自己的出租车司机,敢于接受各种新观念,不怕出风头或者被谩骂。

这是个罕见的,内心强大的人。

若问,她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幸福吗?我觉得很大可能是幸福的,因为,自由是最幸福的。

知乎用户 张近微 发表

尊敬李银河老师。录音事件我也知道。“爆出”这个 “料” 我不意外,我们和公众人物本就处在一种极度紧张、互相试探、危险、尴尬、不耐烦、今是昨非的关系当中。单声部的世界线里面,叙事者君临天下的声音决定了雷锋永远是雷锋。在今日视角破碎的互联网上,多声部的世界线里,无数人在心里小声地议论雷锋内裤的颜色,好奇他死时是否处男,打不打手枪。这并非人心的阴暗面,意识无序地流向各处,谈不上阴暗不阴暗,比如我刚刚说这段话的时候,你就已经想到伟大的雷锋的内裤了,你阴暗吗。用成型的语言箍住意识的走向,不过是词的暴力罢了。**可以说,当一个人被一个形容词定性的时候,人们就在等待着这个形容词被搬弄得过了度的尴尬,不管这个词是伟大、善良、矫情、悲苦、才女、绿茶婊,还是别的。**当全网黑杨超越黑得那么诚恳的时候,当我 19 年以及之前翻烂了知乎都找不到八月长安的一点黑点时,我就被动地期待着她们的舆论 “反转” 的时刻。关于人,不会有结论,也不会尘埃落定的。我早就看腻了这互联网连续剧。饱了就吐,饿了就吃,这就是舆论对待一个活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人长期地生活在舆论的中心,却始终以同一种形象出现,口径一致,十有八九是某种力量,在有意识地利用和操作舆论而已。在舆论的漩涡里,无凭无靠的善良的人,也可能被击打得风雨飘摇。一个真正的邪恶之人,反对他的声音却极为微小。这种情况下,私怨和利益,超越了人的真实。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讨厌而无能为力的事情之一。我看到其他答主描述的李银河老师,很生动,如果有机会,我会送给李银河老师一束花。我没有记错的话,王小波本人是认为智慧近乎道德,而眼界狭窄愚昧保守近乎邪恶。我见过她熠熠闪光时的样子,真心敬佩她走出的高度、深度和锐度。一切辉煌坚固的东西不过是写在水上的字,**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瞬间的倾盖如故,在我即为永恒,**不管互联网如何 “爆出” 她的“黑料”,在她名字旁边加上抄袭、小三、包养、绿茶婊、洗白、公知、叛国、性侵、强暴、锤爆、新锤、狗头、nmsl、大瓜、如何评价、如何客观评价、你为什么讨厌,我都会始终记得那一刻的敬佩和感激。你觉得我是史前的人吗?我是幸福的人,我是身在互联网而隐居在信纸时代的人。


公众号:偶然在此的生物

知乎用户 开轩面场圃 发表

中国人的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我真没看过王小波的书,但对我言,李银河就是试图拆掉屋顶的人,现在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倒退了,虽然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用,但我们需要李银河这样的人,所以我很尊重李银河,也希望大家不要对她太苛责

知乎用户 鹿野蘭丸 发表

“你给我一种最好的感觉,仿佛是对我的山呼海啸的响应,还有一股让人喜欢的傻气”

读李银河的文字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王小波所说的这种傻气。那是一种真诚到单纯的傻,让李银河在耳顺之年依旧保留了少女般的纯真。

李银河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王小波,大侠和她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工人阶级。看到他们融洽的生活点滴的时候,我有点为自己以前一定要 “门当户对” 在一起才会幸福的想法感到羞愧了。

李银河老师提出的 “成人、自愿、私密。” 简单的六个字能够解决大部分关于性的常态,异态,形式或是内容的种种问题。

她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同时也在为各种亚文化少数人自由的权利不遗余力的努力着。

她 7 月 1 日在微博上写道: 严格说,性也是个民生问题。它与食一样,是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天下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等等。但是老祖宗总是把食与性并列为人的两大基本需求: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她说:“万一有幸遭遇爱情,愿终生沉溺其中。”

知乎用户 Ahmed Abdulahad 发表

原教旨主义者,也就是了解之后对于同类问题,不需要看就知道她会怎么说的人。而且真的相信自己所说的,并且毫不顾忌一些所谓的压力。在很多问题上可是作为一个代表人物来参考。

至于观点对与错,可不论。她不会改变,大多数有自己成熟观点的人也不会,她也已经过了那个提供知识给大众的阶段更多的成为了一个布道者

知乎用户 杨静海 发表

摸摸你两腿中间那个最最隐私的地方吧,它不但属于你,也属于 XX!

每每想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可以控制身体那个最隐秘的地方的 XX,从法律到道德,都要给你管起来的 XX,它觉得它有义务有权利有责任管起来的 XX,我有时候感觉的是愤怒,有时候感觉的是悲哀,有时候感觉的是绝望和无奈。

到底是管起来,还是关起来?

它到底属于你我,还是属于 XX?

从外到里,别人**有!权!**掌控着我们的输 X 管子宫的每一寸,每一厘,每一毫。

这样的事实,你已经多久没有面对了?

如果是这样,我这么看待李银河。

她是女神,我等只能望其项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知道什么叫 “客观评价”,我看了几个高赞答案,不都明明是主观评价么?

对于李银河,这个人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行为反传统,行为反传统这种表现本身评价起来并无意义,有意义的恐怕是反传统的动机。

许多人可能都在揣摩她的动机,在这些人当中分为了两派,一派是鸡汤流,一派是反鸡汤流。这个不用说,社会上总是鸡汤流占主流,毕竟这方面需求一直很大。

鸡汤派就是把李银河反传统行为往好了想的,在另一个关于李银河的问题下,有一个回答表达的意思是 “有些人没有资格评论李银河,给你看下她的履历,她很伟大,不多谈”,这个答案砍下了最高赞。在支持李银河的言论中,这种风格的居最多。

废话不说了,不管踩李银河也好,捧李银河也好,所有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之所以缺乏一个方向,缺乏一个中心,归根结底还是不知道李银河这个人的真实想法,所以留下的都是雾里看花的评论,区别只在于有人说那是好花,有人说那不是好花。

李银河是个谨小慎微的人,至少在隐藏自己想法这一点上,她做得很好,迄今为止没有人知晓她想什么,全是靠猜。

在我完全不了解李银河的时候我的想法和很多人一样,认为她勇于实践和开拓,而贴吧上那些骂人的都是封建卫道士。

但是李银河发表的言论中有几个细节让我一直很在意,而这种不够官方化的发言往往能够或多或少体现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

1、当被问及对于亲子鉴定的看法时候,李银河是不持支持态度的,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她给出的理由是会去亲子鉴定说明感情不稳固,缺乏相互信任。

这个理由给得太不冠冕堂皇了,这和网络上的田园女权的口径是一模一样的,完全就是一种为女方开脱的立场。她是个学者,学者的基本素养就是全面地看待问题,但是为什么她在许多其他问题上力求全面看待,而在这种地方就选择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2、在新京社的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自认为是女权主义者时。李银河说自己当然是女权主义者,她还说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是女权主义者,只要是认同男女平等的,就是女权主义者。

在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网络上就有一个说法,叫作 “被代表”,起因是某些组织如地方政府所做出的民意调查实际上并不代表民意,而是直接宣称我们调查的结果是群众都很满意,于是网民纷纷把这种现象称为 “被代表”。而今日我们又被李银河代表了,我想自己定义自己是不是女权主义者,她不给我这个机会啊,她说我是我就是。中国绝大部分人都直接被她钦定了,革命瞬间胜利了!你是学者啊喂!

3、记者问及如何看待女星出轨被热议的现象,李银河第一句话竟然是 “呵呵,说明女性地位提高了呗”

这是什么鬼?从逻辑上说好像没错,但为什么有股得逞了的感觉?这微博女权即视感是怎么回事?

4、希拉里没被选为美国总统,她专门发文评论 “他们终于还是没有选出一位女总统”

这篇文章被知乎吐槽得很厉害,大致是说文章用了一堆弱相关的材料,核心价值观却是把结果平等等同于女权。

从以上事例感觉李银河这个人…… 格调有问题啊,而且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上私货不少。

李银河的行动轨迹略奇怪,自己生活古板,却从不限制别人滥。在我印象中性学家的理论根基是都是赞扬性的快感,但是李银河自己却像是个性枯竭者,她的心理不会是有毛病吧?

一个人如果有理想的社会模版,那么除了什么可以做之外,必然也会有什么不能做的规定,但是李银河没有谈及具体,她除了反主流社会还是反主流社会,那么她到底想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有人知道吗?或者说,其实她的快感其实就是反主流社会带来的,她真正热衷的事情是这个。

我觉得这个人动机有问题。

知乎用户 姜毅 发表

她很好,她睿智,她特立独行,她才华横溢,她刀刀见血,她走在时代的前列,她……
但是我不喜欢。
请问知乎各位大神们,我如果就是单纯的不喜欢她,我觉得她咄咄逼人,甚至有时候在强词夺理的风格让我不喜欢,这算不算我的言论自由?

知乎用户 天日昭昭 发表

李银河: 给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一封公开信
网易博客欢迎您李银河给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一封公开信
李银河: 给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一封公开信
昆明市委仇和书记,您好。

我想就昆明小学生卖淫一案及随后衍生的陈艳卖淫案、其父容留卖淫案与您沟通一下。根据我对记者采访资料的分析,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案件疑点都很大,可能都是冤案。

第一个案件:刘娜娜(15 岁)、刘婷婷(13 岁)卖淫案。
此案已经被警方确认为卖淫事实不成立,警方为此让六名民警停职,并做了通告。
第二个案件:陈艳(16 岁)卖淫案。
在《云南信息报》于 6 月 3 日报道了第一个处女卖淫案之后的几天里,其父刘仕华索要高额赔偿,激怒警方,以两女孩的姐姐陈艳卖淫为理由,于 6 月 6 日把一家人全部抓进派出所,逼供诱供达一个星期,最后得出陈艳卖淫的结论。
我为什么怀疑陈艳卖淫案是冤案呢?因为我看到当事人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问:你知道什么是站街吗?你站过街吗?
陈艳答:我站过。我等朋友。有时我们不能同时到,我就在街上等他们。有时我们也在街上走,一大帮人,一起吃烧烤的时候,也是站在街上吃的。
记者问:你有没有和别人发生过关系?
陈艳答:会和社会上的朋友一起玩,吃烧烤,唱 KTV,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好的时候,有和人发生过关系,但没收钱。
在我看来,一个不懂得什么叫 “站街” 的 16 岁女孩子实施卖淫的几率是很小的。
第三个案件:刘仕华容留卖淫案。
6 月 29 日上午,记者陪同两名律师去西山看守所见到了刘仕华。他已经在看守所里关了三个星期,见到律师时,“手激动得发抖”。他向律师否认了 “容留卖淫”。他在公安机关所做的有罪供述,是在胁迫的情况下做出的。他说,警方说,只要承认自己容留女儿卖淫,一家人就可以被放出去。
记者问:你为什么承认你大女儿卖淫?
刘仕华答:如果不承认,全家都会被关进去,我不想家里人受罪。
从上述资料看,这三个案件疑点很大,很可能都是冤案。
仇和书记,早听说您是以公正廉洁著称的好干部。如果在您的治下出现冤案,不管案情有多么复杂,不管制造冤案的人出于何种动机,我想您是一定会追究到底,也一定有能力将案情弄个水落石出的。
现在,全国媒体都在关注这个案件,这个案件已经从一个小派出所的小警察欺负小老百姓的小案件变成了一个关系到司法公正、警察形象、政府形象的大案件。请您一定在百忙之中关注一下。我希望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银河
一点说明:
这封信是应南方人物周刊记者之邀写的,希望案件能得到妥善的处理。除案情具体细节外,这个案件还牵涉到一些一般议题,例如,目前卖淫现象的普遍存在,警察一般情况下对卖淫案的处理办法,警察在特殊情况下对卖淫法律的利用,拘留法规的滥用,殴打、体罚、欺侮犯罪嫌疑人现象的频繁发生等等。
一个重要问题是对未成年人卖淫的处置方法。尽管这个案件的调查结果多半是卖淫事实不成立,但是对于这种现象该如何应对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在卖淫法律法规的改良问题上,我早论述过卖淫非罪化的观点,论证内容繁多,高度概括地说,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在我国消除卖淫现象;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不是目前的刑事化(扫黄)办法,因为扫黄不能达到消除卖淫的目标,反而会造成警察腐败、官员腐败和卖淫被黑社会控制,所以正确的途径是卖淫非罪化,为卖淫妇女提供其他就业机会,培训谋生技能,提高妇女地位,推进男女平等。

知乎用户 胖胖猪 发表

下面是她往期的公众号内容,她在追求个人的自由境界的同时,呼吁大众重视性教育,向人大上书同性婚姻提案。

知乎用户 Finch 发表

大学里听过李老师的讲座,毕业论文选题就选了 androgyny,queer 相关。

真正读了很多性学方面相关的论文后,我才真正从对性取向自由这一点懵懂甚至有些随大流的支持到发自内心的认可。虽然我只是为了毕业论文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探了解的还不深刻,但真的感觉到有被重塑了三观……
以前我只是觉得恐同的人很老古板,后来我就直接觉得恐同的人真的很愚蠢而且姿势水平明显不行。

人类社会,从来就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
人,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不是那群行将就木的老腐朽大手一挥就可以划分出的二元对立的两个阵营。
认为意识形态可以凌驾于生理自然,真的很棒棒。

如果你知道性别分社会性别,生理性别,心理性别等等……
如果你知道无论是性取向还是性别都可以是流动的……
如果你知道 FB 对性别的定义高达 56 种……
如果你知道性向的定义也很复杂…… 比较常见的就有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和泛性恋了……
如果你能意识到在性别和性向的作用下,一个人对于配偶的选择又该有多复杂……

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还区分不了异装癖,同性恋和变性人吧……

所以李老师既可以和认为自己是男性的男性在一起,也可以和认为自己是男性的女性在一起,当然她也可以和认为自己是女性的男性在一起,也可以和认为自己是女性的女性在一起……
这还是只讨论了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的情况下……

说到底都是个人的选择,因为【性是流动的】。

早在 1832 年,Virginia Woolf 就写道:“一个伟大的头脑一定是双性同体的。”
距离现在近两百年。

【两百年】

还记得李老师声音挺细挺柔的,语速非常平缓,说话做事都有条不紊,很有自己的一套章法,干货很多,独立思考也很多。听她的讲座是一种享受。
这样一个看上去甚至有些柔弱的女人,在几乎所有大 V 都装傻充愣的时候,顶着官僚压力,顶着愚民对她私生活的不理解和嘲讽,发了一遍,被删,那就再发一遍。
你以为她是绕指柔,其实她是百炼钢。
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有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憧憬,没有别的想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李银河早年在西方学习社会学性学,极力追捧西方自由派的腐朽文化,此人近年在国内打着释放人性和所谓女权的旗号,鼓吹西方腐朽思想,极力鼓动性开放,宣扬婚姻和家庭崩溃论,鼓励青少年释放自己的欲望和多人发生关系,甚至出轨、卖淫都极力美化,妄称女人红杏出墙是地位提高的表现,称要实施开放式婚姻可以在婚姻期间和配偶以外的人发生关系,并把很多保守的人污蔑称封建,把对感情专一的男人扣上直男癌的帽子,还反对国民指责在华欺骗感情的的外国人

知乎用户 hang hu 发表

独立
有趣
言行一致

知乎用户 七心海棠 发表

李银河把人看做了动物想怎么爱怎么爱,我想说的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人类社会的进步正是因为人类摒弃了某些原始欲望。人们天天都想着去做爱了,社会还怎么发展。真想打死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应该是目前中国同性恋人群几乎唯一的精神支柱了吧。。。
台湾同性恋婚姻合法的时候,想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她微博底下评论。

知乎用户 尤他 发表

在微博上面看到的
侵删

知乎用户 粉红猪小弟 发表

先拍两张图,我在当公关之前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情趣用品行业。

从业期间看了很多关于性学的书,获益良多。
这里不说李银河老师的学术,免得有些班门弄斧的妄谈。
————
我成长的时代以对性的无知为荣,认为愚蠢是种纯洁。拥有这些知识,或对性抱有好奇心的人,往往被贴上流氓的标签。
如果一个人以某种知识为耻,那我们就不要对他(她)的理性抱有太多的期待。

————
原话大意,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

我在她的书中读到了和王小波一样的精神与勇气,那种敢于面对惨淡现实,并且热爱,甚至用自己所学尝试去改变的勇气。

我认为这应该就是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勇气

知乎用户 Emun 发表

题主说客观评价,我还以为可以好好看看社会学 / 哲学 / 经济学等等视角的学术分析,结果一水儿开头都是 “…… 王小波……”,嗯,很知乎。

…… 专业涉及社会学而不专,但忍不住想评论一下,我觉得李银河女士的性学著作大半属于 “普及性” 而非 “研究性” 叭……

说得直白点,感觉她就是拿中国现实往超前的西方理论语境套,社会文化差异也忽视了,自己的东西又在哪里咧?我是没看出来……

你要说她社会学研究学界影响力大 “你懂得”,也没见本科老师上课让学生读她的书,同样是戳中国社会研究痛脚,对比之下,她师父费孝通倒是专业必读叭。

你要说她女性主义研究影响很大,我感觉戴锦华老师可能比她还靠谱些。李银河女士的东西,读不出一个社会学家应有的一套完整的社会理论体系啊……

不过想了想,罢了罢了,一百个无关痛痒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NGO 和一篇晦涩但是触及核心问题的论文,大众是肯定看着前面的,至于后面的,不说大众看不看得懂,想看也是看不到的。

知乎用户 风葬秋冥 发表

为何你们评价李银河,总提她老公。
非常不凑巧,我是先听说李银河,查她百科时才看到王小波。

知乎用户 席瑞想当诗人 发表

可谓是 “一夫当关” 了。

知乎用户 Gabriel 发表

回答里太多的溢美之词了。世人都在称赞一个人,这个人未必是好人。但是这个人肯定是优秀的人。

我不否认李银河女士的优秀。

但是她应该是属于少正卯之类的人。

用巧言令色奇谈怪论带给社会负面影响。

孔子能诛杀少正卯,却没有一个英雄可以诛杀李银河。

借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杀人诛心啊,杀人不够,还得诛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确实难以理解
我曾是她的迷妹,关于女权主义的启蒙是由她开始的。
可是后来,看到她支持卖淫,鼓吹什么女性用性换取金钱是正确的时候,再看她支持性虐,我就不喜欢她了。我甚至评论’你老试试'

你可以去看看那些关于解救旧时代妓女的文章。纵使李银河这个人对中国女权主义,对性学的影响再大。但是有些底线不能触碰。一个支持卖淫的人你相信她真的站在女性一边吗?

也不要因为评论一方面地夸就轻信。这样一边倒的言论要小心了。毕竟这人已经滑入公知美分的领域了。已经开始发文要求全面放开媒体监管审查了。不觉得熟悉吗?

知乎用户 尘土笑归人 发表

无聊逛书店,看到这个腰封。

说实话,我一向很讨厌各类腰封,也不太喜欢李银河。我不知道李银河是不是一个好老婆,也不清楚她算不算一个好的性学家,但是在这个腰封看来,可能没人比她写得更合适。王小波真的成了某一类人的接头暗号,这类人大多无处安身又放浪形骸,自诩自由是第一生命又孤独得可怜。

而李银河,无疑也是这一类人,而且是这类人中的佼佼者,经济自由、思想自由,作为性学家,频频为女性、为同性恋发声。光是这份勇气与勇气背后的见解,足以令人佩服。

知乎用户 小猎犬号 发表

最开始是在 07、08 年看李银河的博客,感觉也就这么回事吧,她说的很多道理都对,但这些道理不是明摆着的吗。

后来慢慢才知道,这个社会荒诞得有多可怕,能知道简单的对错,有基本正确的三观,这个人就已经是人群中的几十万、几百万分之一了。

对李银河是有一点亲切感的,因为发现她的很多见解和我不谋而合。当时觉得她普通,不过因为没说出什么新鲜的,我一直都这么想的;后来觉得她的难得,是因为,在这么个世界上,在她成长的那个年代,身为女性,真的太难得了,千万人中无一。

知乎用户 陶韵 发表

既然你们都这么喜欢夸我就来说点反对意见了:我是一个极度讨厌李银河的人。

李银河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估摸着是个唯心主义者,她的思考模式里有非常恶毒的一点,那就是她的一切研究都是为了说服自己,只要说服了自己,能够证明理论正确,她就不会去管事实如何了。

在学术上,她少有自己的创见,每天翻译外国理论当成自己的东西,以采访当调研,用自己的脑洞来补论据,经常拿过时几百年的理论出来忽悠人,且所有的理论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用各种我认为来代替客观事实,用各种感性的东西代替思考。你一个研究学术的人,几年写一本书还嫌不够严谨,一年出三四本书,到底研究了没有?

她还酷爱把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套进她的理论里,试图用她那粗浅的理论解释世界,与其说是解释世界,我倒觉得她更像是在寻找理论解释自己。然而解释到最后,我已经分不清到底她是在用理论解释自己,还是在用理论控制自己。

而令我最讨厌的地方在于,她活活的把一个好孩子教成了 “自闭症”。

李银河讨厌小孩,因此不给王小波生孩子,后来有了同性爱人,拗不过对方去领养了一个孩子,然而这两个妈都是一样的奇葩,嘴上说着爱爱爱,实际上对这个孩子都一点也不上心,几乎从来没有给过相应的教育,孩子从小就送去寄宿学校,日常没有交流没有关爱更没有教导,各种放任自流,当学校提出意见的时候,她竟然说:

“壮壮上三年级了,数学还是 20 多分的水平,我现在无法判断到底是壮壮不正常还是别的孩子不正常。听说美国和加拿大的孩子在三年级之前是没有数学课的,因为数学属于抽象思维,四年级开始学才正常。按照这个标准,也许壮壮得 20 多分是正常的,得 100 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

老天爷我看了这段话整个人都都黑人问号了好吗?这段话完全暴露了她理论研究的险恶用心,她找了各种论据来证明自己作为一个少数派的正确性,而为了证明这种正确性她甚至可以罔顾事实!

后来孩子被花式退学转学,她依然不管不顾,依然是全托寄宿,继续扔那里自我生长,从来没有一点的管教,这个阶段还一次次的强调 “孩子没有问题,一定是学校的问题,一定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后来孩子彻底废了,连加减法都不会做了,她又跑出来说 “壮壮从一开始就有自闭倾向”。

天呐,一个被她之前各种出来晒出来夸聪明的孩子最后变成了 14 岁还在 5 年级考不及格的人,她竟然可以毫不犹豫的甩锅到孩子先天智力障碍上?这样的人怎么看都有问题吧?而且这之前还声称自己 “找专家看过,孩子没问题”。

老公重病走向死亡自己不闻不问,孩子两岁收养,却总是被扔给寄宿学校,适应不了就不停给孩子换学校寄宿,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换学校换老师,不知道家庭养育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到孩子长大以后一塌糊涂就说孩子是出生时出了问题脑瘫或者自闭症。

李银河这种人简直是在直接展览自由主义左派的弊病,那就是沉迷理论救世,毫无现实责任感!

知乎用户 一棵有思想的韭菜 发表

作为左倾立场人士,又想在公众面前以科学家的身份出现,塑造自己客观公正的形象,在 half-truth 的文字和语言中,夹带这性自由主义,世界虚无主义的私货,作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布道者,又打造意见领袖的人设。

李银河的欺骗性,一般人是很难识别出来的。

知乎用户 钱难忧 发表

当她谈 “性” 时,你可知她一生所爱是自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公众人物,有些论调对社会发展不是特别积极有益,不要迷信权威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我来谈谈对李银河的看法。
我来自字母圈。大部分人对字母圈不抱有分毫的好感,我能理解,但是这对于我们字母圈内部的少数派也是一种伤害。SM 也包括 BD,也有像我这样单纯喜欢捆绑的爱好者,然而却常常背负着整个主流社会的骂名,走在边缘的边缘上。我也不喜欢动辄谈性的那种,只是在合法的范围内追求自己的绳艺圈。
有时想想我们这个群体同样很可悲,基因决定的爱好,同性恋大家或许因为长期抗争已经能够接受,可我们呢? 长久的无人发声,长久的自生自灭。行走在主流社会的边缘,我们一步之差就是万丈深渊。
或许更多人不能理解,世界上与自己不同的很多,哪怕只是极少部分人与极大部分人的观念有所不同,只要是在符合公共道德与法律的基础上,这些爱好一样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可我长期所感受来看,这几句我的理想只是空话罢了。这些在圈外来看,都是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我只希望有人为我们正名,有人能告诉世界我们只是不一样的烟火,不要歧视我们。
说了这么多,所以我感谢李银河教授。当年的梨家大院把她的话语奉为圭镍,我几乎在任何一家圈内网站中只能瞥见她的言论。现在想来,不为别的,只是长久以来华人圈内只有她一位有分量的人物为我们这个亚文化圈正过名,还是在言论思想更为闭塞的二十年之前。仅凭这些,我感激李银河教授为我们发声,为她的开明与勇气喝彩。

知乎用户 李喵喵 发表

李银河是已故作家王小波的遗孀,但她并没有依赖这个响亮的名号安静的做一个小波夫人。

她有自己的事业,提出支持(自发性)同性恋、虐恋、自愿不育等关于性学观念和反对基督教等公开主张。虽饱受争议,但就目前看来,她多年前的主张大多已经为人们所接受。

李银河老师的支持不只是口头支持,她公开自己的新伴侣是一位生理性别为女性、性别认同为男性的跨性别者。

她有没有犯过错误我不清楚,但她的成就是实实在在的、无法诋毁的。

·

我只读过李银河写的《虐恋亚文化》,虽然不能完全认同,但受益良多。

贴个节选:

虐恋的定义 我对虐恋的定义是这样的:它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性活动。必须加以说明的是,所谓痛感有两个内涵,其一是肉体痛苦 (如鞭打导致的痛感);其二是精神的痛苦 (如统治与服从关系中的羞辱所导致的痛苦感觉)。如果对他人施加痛苦可以导致自身的性兴奋,那就属于施虐倾向范畴;如果接受痛苦可以导致自身的性兴奋,那就属于受虐倾向范畴。

知乎用户 独行动物 发表

客观评价的前提是足够了解。

了解她除了王小波妻子的身份,还在学术研究领域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对社会观念产生了哪些影响,了解她这个人经历过什么,如何选择了自己的路。

人与人总是这样,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就互相理解了。


李银河,是社会学学者,女性主义者,虐恋小说作家,是王小波的一生挚爱,跨性别者大侠的伴侣。

她年轻时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做过工农兵学员,从这动荡中体会了刻骨的迷茫与绝望。之后又通过大量的阅读,从无边的荒唐中重生,建立了对美与爱的坚实信仰。

她跟着兴趣做事业,研究性学与性别,为边缘群体发声,写虐恋小说,自然坦荡。

她的爱情故事被传为佳话,一生爱得热烈,被坚定地选择了一次,紧接着又一次。小波和大侠,都是极度浪漫,坚定,炽烈的人。被如此的爱所滋养着,做人做事自然底气十足,百无禁忌。

原来,所谓的特立独行,不过是从心所欲。

经历过绝望,化为对生活的渴望

李银河那一代人,是经历过刻骨的迷茫与绝望的一代人。

文革中极端反智的社会气氛,亲朋师生之间互相举报的洗脑号召,“思想改造,斗私批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她全经历了。如今看来荒唐透顶的历史,是那一代人真实走过的人生。

在上山下乡时期,李银河去了内蒙古建设兵团。在粗粝荒凉的戈壁滩上,把林场改为种粮食的农场。知青们在盐碱地上挥汗如雨,只得到少得可怜的麦子,还被牧民指责破坏了草场。

那一段日子,人人都像往山上推圆石的西西弗斯,流血流汗地做着无用功,青春虚掷在盐碱地上,一片白茫茫苦涩的咸。

出于理想主义的狂热,归于毫无意义的绝望。

三年后,李银河才从内蒙古回到北京。回想那段日子,李银河在回忆录中写道:

“虽然当时我才刚满二十岁,一切的天真烂漫已经离我远去,我受不了它。”

“我感到心中一些最美好的东西被毁掉了,丧失了。”

但是,有力量的灵魂,总能在废墟上重建精神家园。

经历了极度迷茫绝望的李银河,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在绝大部分书籍仍被视为 “毒草” 的环境下,读所有能够找到的书,雨果,车尔尼雪夫斯基,奥威尔,塞林格……

“在世界的文学宝库中的这次漫游使我获得了基本的审美鉴赏力,获得了脱离周围愚昧环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将追寻快乐作为此生唯一的目标,而这快乐仅仅来自美与爱。”

她从书中得到了救赎,奠定了此后一生的信仰。

热情投入事业,把真理肉身化

李银河是一个事业心极重的人,这包括学识、研究上的深入,在所在领域引领进步的担当,还有她个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

为什么研究性学?

因为她所处的时代,正是性文化激烈变迁的时代,从反性、禁欲的时代,走向正常看待性的时代。

比如,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年,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性感” 这个词还是缺位的,用电脑打拼音,这个词并不会跳出来。这说明,人们对性、性感方面的理解是非常浅薄的,极少被讨论的。

从那时到现在,借着互联网,观念的发展极为迅猛。在这过程中,有无数新旧思想理论的碰撞,有群体认知的改变,也有无数个体的迷茫、挣扎和解放。正是如此,让这个问题显得尤其尖锐、有趣、有研究价值,也就吸引了 “最受不了枯燥” 的李银河。

为什么研究性别、家庭和婚姻?

因为要从年轻时就树立了信仰:求真相、求真知。

李银河说:“我这辈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打破偏见。”

打破偏见,就是要通过揭示真相、传递真知来完成。

在我们的社会上有很多偏见,打着传统和习俗的幌子,贬低和压迫女性,排挤和污名化性少数群体,过去有,现在依然有。

“女人在智力上不如男人”——无数女孩被取名 “胜男”,“赛男”,本质还是女不如男的思想;

“不生孩子的女人不完整”——生殖崇拜,生育焦虑,长子宫是怀璧其罪;

“瘦即是美,胖就是不自律”——审美单一,男性凝视,身材焦虑……

偏见,会让人恶毒残忍而不自知。

李银河说:“我有责任用我的研究来纠正这些偏见”。

读她的研究,时常会得到一些启发——原来事情可以这么想。

比如,中国强调家本位文化,以 “孤独终老” 为凄惨和耻辱,同时伴有强烈的生殖崇拜。

李银河指出了一个思考角度:这是中国这个无神论国家的世俗宗教。家庭价值相当于西方宗教信仰的价值,对生孩子的执念,所谓的延续香火,传递基因,可以对应宗教中对不朽、永生的追求。

每多读一些,就更明朗豁然一些。

因为有兴趣,所以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因为有担当,所以努力修复这个世界中出了问题的地方;因为有能力,所以引领着人们的观念向更先进开明的方向发展。

当时代的需求与个人的热情相重合,大家就诞生了。

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

提到李银河,总绕不过王小波。

记得大学的时候,读《爱你就像爱生命》,看到王小波在五线谱上写给李银河的情书,一句 “你好哇,李银河”,能唤起无数关于爱情的美好意象。

李银河每每提到爱情,总用一个词 “激情之爱” 来形容,她的两段感情都是如此——突如其来,烈火烹油,不顾一切。

李银河与王小波,恐怕是出名最早的 “穷游” 情侣了。

他们用一辆破车,自驾横穿美国,一路上住汽车旅馆,扎帐篷,在路上,恣意飞扬。

他们拿着李银河微薄的奖学金,买火车学生通票,一路游历欧洲,在剑桥的草地徜徉,去莎士比亚故乡朝圣,在海德堡的木椅上刻字,约定到老故地重游。

尽管,后来小波没有守约,好在,在可以相爱的所有日子里,他们拼尽全力地爱了。

李银河现在的生活伴侣叫大侠。

李银河与大侠,一位是王小波遗孀,一位是生理性别女、心理性别男的跨性别者,二者的结合,谈来似乎总有点猎奇的味道。

可在感情里面,任何两个人的结合,都不应该用 “奇怪” 来形容。

七八年前,我和一个好朋友夜晚散步,她告诉我,正与一个女生在交往。我开心又惊讶,问她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女生的”,她回答:“我不是喜欢女生,只是喜欢她。”

我扎扎实实地被那个时刻打动了许久。

感情,从来都只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事。

读李银河的书,看到她写:“从迫害异端,到蔑视少数派,到能够容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进步,走向文明。”

深以为然。

这就是开放与包容的意义,这就是要让观念转变、进化的原因,这是能让更多人活得更快乐、更自由、更有尊严的途径。

伸手摘星,人间采蜜

最近读完了李银河的回忆录《爱过,活过,写过》,看她的人生经历,所思所想,总让我想起李奥贝纳的一句话:“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至一手污泥。”

李银河的一生,真的是伸手摘星,人间采蜜。

以往读回忆录,总带着一股人到暮年,尘埃落定的味道。

而李银河的自传,很真诚,很天真,毫无顾忌地自我暴露。就像闺蜜间的夜谈,洋溢着浩大的激情,文字中的朴实真诚令人无比信服。

她感受到的,就真诚地讲述出来,关于性的启蒙,关于爱的触动,青春里的躁动迷茫甚至愚蠢,她都如实记录。

她擅长的,一点都不假意谦虚掩饰,自传中很大一部分在讲述自己的学术生涯,能感觉到她压制不住地想要探讨得更多、更深。

她不足的,一点也不试图掩饰,她承认自己文学造诣不够,又不无骄傲地表示,这成就了对王小波的爱意。

她确信的,就言之凿凿地写出来,她反对的,就旗帜鲜明地批判。字里行间,都是坦荡。

在这个人们很容易互相看不顺眼,抓住一句话就彼此指责的时代,读到这样的文字,真是很觉得庆幸。

又想,因为她是李银河呀,所以这些话由她说,毫无问题。

她说:

“对于一个活得清醒自觉的人来说,生活中是不可以没有哲学的。”

“我酷爱这所有人造的美,不可或缺。”

“人的生活本身就应当是个艺术品。”

“在中国,我常常痛感自由的稀少。我愿意让我的研究生涯和我的话语像一股自由的飓风,吹开中国人拘谨、压抑、麻木的心灵之窗,使我们从此能够自由地生活、自由地呼吸。”

“我的身体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感觉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的身体是否舒适,我的精神是否愉悦,这就是我存在的全部意义。”

自传的阅读体验是非常直给的,能读到作者明确地写下:发生了什么事,自己有什么感受,读了什么书,从中获得了什么认知。

读这样的作品,是接收作者人生经验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认识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

很高兴认识你,你好哇,李银河。

知乎用户 喵鬼鬼 w 发表

人总是会变的

知乎用户 云深处 发表

前几天恰巧在图书馆看到李银河老师的自传《人间采蜜记》,语言很清朴。
在此之前我并不了解她,看了她的自传,用她自己的眼光来看她自己,觉得写的很好,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有的人生在别人看来很辉煌,很荣耀,但在她自己看来就是很平常的事。在书里写的王小波写的很可爱很有趣,和大侠之间的相处也很可爱。
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是洛克的教育漫话,他说: 优雅的态度总是讨人喜欢的,只要对此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优雅的举止是一个人在恰当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做着恰当的事,他的心情也和当时的情境相符。当我们遇上一个温文尔雅、友善殷勤的人时,不可能不感到愉悦。一个人若是能落落大方,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控制自如,既不猥琐狭隘,也不孤高傲慢,没有沾染什么大的缺点,没有人会不喜爱他。从这种完善的心境中所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是内心的真实表现,当然也会让我们感到高兴。而这种行为是内在精神和气质的自然流露,自然会显得从容自如,毫不做作。在书里,我看到的就是一个温柔踏实、优雅认真的人,她每一段的生活觉得做的都是适合的事,看不到后悔啊那些负面情绪,整本书感受到的是一种厚重的、悠然的朴实感。
使我记忆犹新的是她说自己看经典名著的时候 20 来岁,觉得那是奠定她人生观的基础,对我也有所感触,想要多看一些书。
如果想要了解李银河老师的话。就去看看她的自传吧,你能看到一个真正的李银河。
看了以后我是很尊重李银河老师的。

知乎用户 佛奶奶 发表

在当下情况下对待性的态度还是不要太开放了。是北电侯亮平太少了还是职场性骚扰太少了。大部分人还是邱莹莹,没有多少开放的资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初升高的暑假,一不小心接触了 sm
那个暑假没有作业,每天就在网上 google(那时谷歌还没退出中国)sm 的动漫图片看
夜深人静的时候以为自己有病不正常,15 岁的小女孩自己主动汲取这方面的东西是不是心理变态。
直到某天翻到了李银河的著作。
真的很谢谢她。
所以我是先知道李银河,过了好几年才知道王小波。
能被这么爱着,很羡慕。

知乎用户 卫琳 发表

真的特别不能理解喜爱王小波的人为什么会那样理解李银河,如果热爱王小波,应该至少会热爱自由吧,会对特立独行心存敬佩吧,会追求一个有趣独特不被束缚的灵魂吧。这不就是李银河也一直在追求的东西吗?况且她还是一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追求的学者,在王小波的文章中多次表达过对李银河的研究的敬佩。
如果真正读过二位的作品,应该会觉得这样的两个人就应该会相爱吧,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的

知乎用户 颜时彦 发表

要评价李银河大概三方面。

一是她的社会学研究。她 90 年代对中国同性恋人群的调查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波了。从西方引进了不少材料,填补了这部分研究的空白。是否有特别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我无从判断。

二是她多年来一直为同性恋群体和女权发声。给人大提案,上各种节目,在各个平台宣讲,被各路网友变着法地骂了快 20 年了。其实我感觉其思想观念并不是特别先锋,她用自己的影响力还是一定程度上科普了很多观念,同性恋族群还是有不少人推荐她的书,推崇她这个人。

三是她的个人生活。王小波名气很大,《爱你就像爱生命》写的很好,不少人对她的形象也有幻想。她在王小波去世以后的婚姻、爱情选择也引来不少争议。不过我个人不喜欢在没啥负外部性的私人生活领域做道德裁判,也无权要求她拥有什么形式的爱情。

第一方面,自有学界评判,估计大多数知乎观众也没啥兴趣。第二方面,看你屁股坐哪儿,可以不同意她的观点,也可以不在乎她所代表的族群的利益,但搞人身攻击、泼脏水就 low 了。第三方面,我觉着基本 “关我屁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也是 “关你屁事”。

凭着记忆写的,如有错误望海涵。

另外,本人对王小波的作品很是推崇,但不全然认可李银河对王小波作品的解读,这事在此题不重要,也懒得详述了。

知乎用户 Freeze 缄 发表

我觉得她的思想观点还不成熟

我个人认同她所说的性自由,但不认同什么卖淫合法化,任何东西沾染上金钱 。。呵呵了

所谓同性恋行为,既然彰显的是真爱,能否获得婚姻的结果又如何呢 毕竟婚姻就是用来约束情感稳定 有利于人的生存繁衍

我觉得她不如说赞成一切自由的行为,解除婚姻不要规则(x_x;)

除了最近的侵权事件还有之前和各大公众号一起恰蓝钱支持抄袭的你。。

这个人是真的被资本同化了吗。。

她的学术研究并非无可取之处,但仅限研究,其有高学术价值却并不适应社会发展,但她貌似倾向于拿自己的观点当主义了。。

正因为她所研究的领域较少人涉及,所以读者更需谨慎,更需要辩证地看待,但很不幸,诞生了一堆她的脑残粉。。

她很优秀,但她是不是个好人有待商榷,她真的仅仅是个学者吗,她更像是一个商人

有人说喜欢她的仗义执言,如果你是说她为同性恋发声,这没错。但她并不只为这事情发声,如果是不谨慎极具迷惑性的发声,那些煽动话语的发言就是煽动激进群体,就是危害社会。毕竟,希特勒也仗义执言。

还有说因为王小波,所以李银河一定不会差的。朋友,喜欢一个人并不等于肯定她的全部,甚至喜欢他的偏激接受他的缺点。或许她灵魂有趣,但不一定高贵。况且,人是会变的。

不敢说客观,确有我主观色彩,但至少从这几点,我自觉李银河并不是一个值得推崇的人。我只是给知友提供一个新的观点,在一众推崇的言论中有一点不同的声音,供大家参考。

知乎用户 Y.X2 发表

谢谢邀请

他是国际犹太人在中国的代理人。

他的使命是推广文化马 KS。

文化马 KS,是近代摧毁西方文明的红色幽灵利器。

知乎用户 angelina 发表

微博听了录音过来的,侵权还咄咄逼人,现在的她和王小波笔下那些美好的文字无关,不配被称作老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谈论李银河总是不可避免提到王小波,比如说她和王小波的爱情,王去世后她另有新欢,以及她那些引起广泛争议的性解放的言论。

李和王小波的爱情,当然是一段佳话 ,这个无需多说。二人情书,谈情,谈爱,谈理想。都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她和王都致力于性学研究,王以性解构生活和政治,李毕生关注同性群体。我认为这些都有她的贡献。她在王之后找了别人,不是很正常吗?一个致力于性解放的人,丈夫死后,如果还要守着所谓的贞洁,那才奇怪呢!

但李银河普及观念有功,作为学者,我个人以为成就不大。我看过几本她的书,为了论证她预设的观点,逻辑上非常牵强。

当然,很多人关心李银河,是从八卦角度看待的。她的那些哗众取宠的过激言论,她关于王小波的评价,等等。王小波作为具有明星效应的作家,谈论他自然离不开文学。而李银河关于文学的言论,恰恰暴露了她文学修养的不足。

比如,她说冯唐是王小波之后最好的中文作家(大意),又说看了卡内蒂的自传后,觉得普通人也能写自传 (卡内蒂可是会多国语言,年轻时就受到许多大作家提携,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又岂是普通人)。诸如此类的还有不少,都说明她的文学眼光浅陋且狭隘。

另外,她的私生活不劳网民们过度关心。就算王小波地下有知,也不会去怪她的,反而可能会祝她性福美满。

知乎用户 诸神的恩宠 发表

在我看来,李银河是一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看她的书和访谈,能感受到她的纯真,而纯真,是传统知识分子身上最可贵的东西,当代知识分子身上,很少能看到这一点。总之,还是很喜欢李银河的,她是一位敢说真话、有良心的学者!

——以下为正文——

李银河:一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人生走过六十载,归来仍是赤子心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如敢洗稿,势必全网追究到底)
文 | 诸神的恩宠

1999 年,《亚洲周刊》评选出了中国 50 位最具影响的人物,李银河位列其中。

李银河是我国第一位研究性学的女社会学家,她身上有着诸多标签,比如,“社会学家”、“性学专家”、“作家” 等。然而,大多数人记住的,恐怕还是 “王小波遗孀”。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王小波李银河成为无数文艺青年的偶像,而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广为传颂。

近几年,李银河陆续出版了《人间采蜜记》《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等几本书。在这些书中,她褪去了社会学家的光环,变身为另类的 “哲学家”。

从社会学家到 “哲学家”,李银河为什么会有如此转变呢?原来,她年轻时就特别喜欢哲学,深受梭罗《瓦尔登湖》的影响。2015 年退休后,李银河专程去美国瓦尔登湖旅行参观。

望着梭罗那间小屋的废墟,她说:“瓦尔登湖就是我的圣地,我的余生就一直在朝圣的途中。”

01 李银河之恋:爱能治愈伤痛,死了都要爱

上世纪五十年初,李银河生于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父母都是《人民日报》的领导。李银河从小就是学霸,考试成绩永远名列前茅。

六十年代中期,国内掀起了 “知识青年山上下乡运动”。当时,李银河高中还没念完,就被迫离开北京,去往山西、内蒙等地插队。过惯了城市生活的她,第一次面对贫瘠的乡村,和愚昧的村民时,顿时陷入了迷茫。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村民们悲苦的人生,也让她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

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中,李银河也没有放弃读书和学习。**22 岁那年,她以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被山西大学历史系录取。**多年后,李银河曾多次公开说过,自己并不喜欢历史系,但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读书机会,只能先上再说。她一直对自己的工农兵大学生身份耿耿于怀,这个身份,让她自卑了很多年。

大学毕业后,她来到光明日报社做编辑。四年后,经熟人引荐,她被调到国务院研究室工作。

就是在那段时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王小波。当时,王小波凭借小说《绿毛水怪》有了一定名气,成为许多文学青年的偶像。见王小波第一面时,李银河被他的相貌吓了一跳,她没想到这个大才子竟然这么丑。后来,两人一聊天,李银河才发现人不可貌相,王小波风趣幽默,思想深刻,是自己的灵魂伴侣。

八十年代初,改革之风吹遍全国,一切欣欣向荣。此时,李银河已经和王小波结婚,但为了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她决心远赴美国匹兹堡大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之后王小波也去了美国。六年后,夫妻俩一同回国。

九十年代,王小波在中国文坛名声鹊起,相比之下,李银河倒并不引人注意。而事实上,从回国后到退休前的三十多年间,李银河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人的性、婚姻和家庭问题,并且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97 年,王小波去世后,李银河悲痛欲绝。恰在这时,大侠走进了她的生活。大侠是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比李银河小 12 岁,没有多少文化,却有一颗朴实而炽热的心。大侠用爱温暖了李银河的心,此后两人一直生活在一起。渐渐地,李银河的家人也接受了大侠。如今,两人已经在一起 18 年,还领养了一个男孩

谈及自己的这两段爱情,**李银河坦言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无论是王小波还是大侠,都是她的灵魂伴侣。**同时,王小波和大侠又完全不同,前者是 “酱油”,后者是 “醋”。这两个人完全没有可比性,但正是因为两人完全不同,才会对她构成强烈的吸引力。

大侠出身普通工人家庭,为人热情仗义。大侠的出现,给李银河的生活带来了满满的烟火气,李银河为此深深感激。对于和大侠的这份感情,李银河在自传《人间采蜜记》里写道:“耳鬓厮磨时间长了,我们两个人合二而一,变得像一个人一样,爱情成为亲情,就像渡过了激流险滩的小船,徜徉在宽阔平静的水面上。”

02 李银河之爱:信奉采蜜哲学,向往简单生活

退休后,李银河和大侠远离京城,把家安在了海滨城市威海。李银河自幼酷爱哲学,从二十多岁起,就读过大量哲学名著,并成为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粉丝。她曾说:“对于一个活得清醒自觉的人来说,生活中是不可以没有哲学的。”

李银河深爱哲学,而哲学也深刻影响了李银河。退休后,李银河的日子简单惬意,她曾在《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中说:“我愿自己的人生像蜜蜂飞入花丛,只采撷那一点点精华,然后就悄悄离去。”

![](data:image/svg+xml;utf8,)

这种人生态度,被李银河称之为 “采蜜哲学”。它的核心是,**给人生做减法,享受美,并创造美。**在威海的家中,李银河每天只做三件事:看书、听音乐、看电影。偶尔,也练练书法,画幅画。

李银河认为,放眼整个宇宙,人不过是一粒微尘。生命本无意义,是人赋予了生命意义。从本质看,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他对待生命的态度。有些人爱打牌、打麻将、打游戏,这是在消耗生命,生命如此可贵,只要多活一天,就要去追求精神的快乐。

追求精神快乐,就是要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去生活。在李银河看来,一个人真实地生活,固然会带来许多世俗的压力,但这样的人生,其实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李银河主张,要让人生过得充实,除了真实地生活,还需要有爱。**爱是人生最高级的滋补品。**按照爱的能力高低,李银河把人分为四类。

第一类人根本不懂爱。他们像小动物一样活着,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爱;第二类人没有爱的能力。这类人懂得爱的美好,却没有爱的能力,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一个人;第三类人既懂得爱,也有爱的能力,但一生都没有遇到灵魂伴侣,因此无法享受美好的爱情;最后一类人既懂得爱,也遇到了真爱,他们互相彼此深爱。这样的爱情可遇不可求。

李银河觉得,真爱不分阶层,不分年龄,真爱和房子、车子、票子等世俗的东西没有关系。两个自由灵魂之间产生的爱,便是最美的爱情。

03 李银河之悟:遵循内心的声音,才能终获自由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 人生的枷锁包括家庭、财富、身体等。人只要活着,就要受各种条件的束缚。

李银河认为,枷锁虽然沉重,却是人制定的。**人能定规则,就能破规则。**美好的人生皆源于自由的心灵。无论世俗的力量有多强大,只要我们怀揣一颗自由的心,就能挣脱束缚,过上理想的生活。

李银河向往简单宁静的生活,在威海家中,她每天上午写作,下午阅读,晚上看电影,早中晚三次去海边散步,平时不见任何人。她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获得心灵的宁静。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多数人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真的很难做到心灵宁静。对此,李银河在《一生所寻不过爱和自由》这本书里,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要对宇宙有清醒的认识。50 亿年后,地球会爆炸,人类会消亡,一切都将回归虚空。所以,心平气和地接受世界的虚无,便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第二,要对人生有清醒认识。从宇宙的高度来看,人的生命犹如一粒微尘,无足轻重。认清并接纳这一事实,就能摆脱焦虑情绪,获得心灵的宁静。

第三,是保持精神的平静喜乐。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快乐而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拥有纯洁的心灵,能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李银河坦言,她的人生目标是,平静地接纳自己的现状和命运。

![](data:image/svg+xml;utf8,)

李银河之所以有如此深刻的洞见,是因为她发现,物质能带来的快乐极其有限,而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所带来的快乐真实而持久。她认为,精神生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要多读多看多听经典的艺术作品,比如经典小说、经典画作、经典音乐等。欣赏这些作品时,我们能从中汲取营养,滋养心灵;二要和心灵相契合的友人的深度交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精神同频的朋友之间进行交流,能为彼此带来欢愉,甚至还有狂喜的感觉;三要多进行原创性活动。比如,作家写小说,画家画画,科学家搞发明,都是用自己的智慧为全人类创造艺术品,这种成就感足以让我们一生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李银河自己,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践行者。读书时,她心旷神怡;和好友聊天时,她身心愉悦;而写作时,她又觉得简直妙不可言。**李银河今年已经 67 岁,但她却纯真地像个孩子。**她说,自己愿以自由、简单、充满激情的人生态度,从容地走完余生。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 李银河说,她人生宣言就是:自由地去做喜欢的事,自由地去爱喜欢的人,自由地去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传统知识分子的纯真和执著。而这一切,皆源于她的独立人格和赤子之心。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生。**李银河的生活方式,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当面对自己的人生时,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像李银河那样洒脱,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至少我们能多接触美好的事物,不断滋养心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给世界增添一些美好。

生命有限,如何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问题。人生由无数个每一天串联而成,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便是最踏实可靠的人生态度。岁月匆匆,人生如梦,当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和世界挥手作别时,但愿每个人都能面带微笑地说:这世界,我来过!

[

李银河说爱情李银河

京东

¥ 34.2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11063898096762880-0&p=AyIGZRNZHQoVB1QaWCUGGgVWEl4VAxAPUSsfSlpMWGVCHlBDUAxLBQNQVk4YDk5ER1xOGVETWRYLFwdUGVMRHUtCCUZragBoUwZCXWNiUGFSHSxMaVAPEE1YUw4eN1USWxcKEwZVHFglAhMGVR9eFgEUBmUrWxAyU2lSG1oXARc3VCtbEQsSA1YaWxcAGwNXK1sdBiLR%2B4%2BOnb3Lt%2FDN8bvXn7eAkvDBvJQ3ZStYJVlHUxxeRxUBEgdUHFkcChsGXRxdEgEbDlQHWiUCEwZVE1IUABYGOxo1FQoRD1QdWBADEDdVK1slXVZaCCtZFAMQBQ%3D%3D)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知乎用户 Duckkk 发表

没有小波,银河还是银河。没有银河,小波还是小波。但他们两个在一起,才叫我相信爱情这种东西,让我对爱这东西破例地,有了偶像性的认识。

知乎用户 洛胭 发表

一直觉得她坦率,勇敢,自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李银河的研究一直是打着人性的旗号反人性。

我从不觉得王小波和李银河两个人有多么的好。

李银河的强大在于她懂得如何用数据去规避她不想要的结论。也就是可以验证政治正确。操控数据并利用数据。政治正确这东西只在吵架时管用。她足够特立独行吗?我不觉得,她在社会学上有建树么?有,当然有。但是,价值高低就很难说了。她符合公知得特点但是更加隐秘,她深知做了龌龊的事的人更需要有人支持,所以她火了。性本身既不神圣也不龌龊,很平常的一样东西。如有人都可以享受的过程。但是卖淫龌龊,群龌龊,出轨龌龊,多边龌龊。为这些东西解释的,站台的,更加龌龊。

还有她研究的东西几乎都是建立在她的意识之上的,包括群 X。她真的是不了解生理结构啊。生殖器是有使用寿命的。乱来真的不行的。

多读读马克思,广大劳动人民的伤痛不在风花雪月上。

最近考研,觉得之前的花里胡哨的思想真的不靠谱,马克思真的比其他人的理论靠谱。最起码,他替大多数人说了话。不然,我们最后都会被李银河代表。

我是人。不是禽兽。你可以支持禽兽可以解释禽兽行为的原因。但是,大多数都是人。禽兽,是一少部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任何一个时代,能够跳出自己所在的时代和阶层看世界的人都是稀有的。而小波和她都是这样的人。

知乎用户 小小猫 发表

于我而言,她就是一个单纯的,或者说纯粹的女人。
如果有听过她的讲座,和她本人交谈过,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王小波可以写出那些美好的情书了。

知乎用户 Uuiiiiiu 发表

大体上搞社科的人都有一个普遍的毛病:

仰望星空,看尽世间的繁华美好,带领着追随者们勇敢昂着头奔跑,追求着他们的向往。

最后呢?

掉进万丈深渊


补充一下:在生产力不发展起来,达不到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搞所谓的民权运动的人,可谓是 “非笨即坏”。


是隔好久,又补充一点:

看到有一句这样的高赞回答

@安雅

我仅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繁衍和发展生产力。(适当的自由,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自由也是个辅助的追求项)

如果你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自由,而支持李银河,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知乎用户 Calmoesicuro 发表

首先申明这是我个人看法。

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性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

我认为她很伟大,她不仅仅仅是一位社会学家,更是一位思想超前且对中国性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女性。她的成就十年百年之后将会得到人们的认可。这就像孟德尔一样。

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去研究她的作品。原谅我文化低不能很好得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很喜欢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也是因为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才知道了李银河女士。
之前对她没怎么关注,但最近因为一件事对她顿生好感。

6.30 下发的某通则,李老师对其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但是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该条被转发 10 万多次的微博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就在很多微博用户唏嘘之时,李老师在第二天又将该微博重新发了一遍。

截止刚才,该条微博已有 27 万转发和 4 万评论。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我觉得这是真正的学者精神。

向李老师致敬。

知乎用户 青皮土豆 发表

一个能够欣赏小波的人

一个被小波所欣赏的人

一个就算站在他面前,也不会被他的光芒所遮蔽的人

-———————————-

ps:国内的性学研究者

我最喜欢的是马晓年,其次就是她。

彭晓辉是沽名钓誉者,不足黑之。

知乎用户 风马 发表

一个被王小波先生 “爱她就像爱生命的人”
哪怕有局限,也不会太差,
相信王的眼光。

知乎用户 君羊莔 发表

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 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她可能真的做到了。

知乎用户 执念 发表

她是我的亚文化启蒙老师,我永远爱李银河老师。

我觉得总的来说,就是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尊重人性本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在看爱你就像爱生命的时候,其实并不觉得王小波的文字是用肉麻来形容的,他其实是用一种轻快灵动的感觉写出了最深沉的情感。 每一句的 你好哇 李银河,都是情书最美妙表达的典范。文学涵养,丰富情感缺一不可。那时候我觉得他真的特别有魅力特别有趣,特别喜欢他。
后来,我在想,这份恰到好处的轻快又深沉的情感,想要与之呼应。那么,它的对象一定也必定相匹配。一方过于沉重或者过于轻佻,这爱情都没那么恰到好处。从李银河与王小波的通信,和与王小波长久的相爱的方面看来,她完美且不多不少的能承接这份有趣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我挺喜欢她的。

再到现在,王小波离去了,她有另一个脱离爱情情感的,她自己事业的身份,她是一名性学家,是一名社会学家。她是中国第一个文科博士站的博士后。研究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性爱,同性恋,女性权利,两性关系。在 2006 年的时候她就已经第三次提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了。也在很多次讲话中,提到女权主义就是主张男女平等,重视性教育的建设。
在我看来,现在拥有另一名伴侣的她,仍是那个专注于自身领域研究,拥有独立精神的的学者。(王小波还未去世的时候,王小波与她一同进行过同性恋等的研究。) 并且她是一个走在很前面的人,并不是先驱者的身份去带领什么,是一个自由的灵魂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呼喊着。自由先进勇敢,独立踏实专注。

虽然她的一些观点我并不是是特别赞同,但是现在我在这第二个角度上我也仍觉得她不错。

知乎用户 斯图亚特 发表

说一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我不觉得王小波怎么样。跟他说类似俏皮话的作家一点也不少。李银河对于 LGBT 在中国的推动的思想明灯意义,绝不是王小波可以相提并论的

知乎用户 OOOy 发表

怎么说呢,我想我已经是银河护卫队的一员了。

知乎用户 嘶吼洛夫 发表

深奥的我说不好
不过书中的李银河被小波描述的太好
现实中的李银河,有点接受不了

看来还是小波爱她多一点

知乎用户 废材大天使 发表

很多人看到李银河,第一反应,是王小波的爱人。

我无法说我很客观,主观的谈:李银河是李银河,王小波是王小波,两个有趣的灵魂碰撞在一起很美丽,但是我也支持她有新的爱情,我很喜欢我关注的一个博主的话

大致意思是:我们在一起不是为了一辈子这种目标,而是相爱到不再相爱的那一天。

情感是自由的,她不是王小波的附属品,她是独立的李银河。

还有些人说李银河是靠着王小波的名气起来的,无论是不是,最后折服大家都是她的思想她的学识,而不单单是王小波,甚至并不是王小波。

我们可以赞美他们的爱情,但不可以随意的给他们标上一个标签。

知乎用户 喵美酱突然 发表

要理解作为学者的李银河,其实并不难,她的学术成就无可指摘,许多答案都列得很详细了。李银河 1998 年出版过两本书,一部《同性恋亚文化》,讲同性恋的。一部《虐恋亚文化》,讲 SM。数据调查非常扎实,援引了许多西方理论,读完受益颇多。她还做出了大胆假设,假设【中国人会对性快乐会有更高的追求】。如今快二十年过去,她的假设正逐步验证了。作为社会学家和性学家,我想即便她的有些观点较为激进,没办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可(eg. 换妻、取消聚众淫乱罪,etc),但是她作为一名学者,是担得起诚实、勇敢、严谨、创新八个字的。这点上,只要对她的著作去做一些了解,就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题主是要从他们夫妻的角度去理解她,要去理解一个非学者身份的李银河,一个跟自己的丈夫通信甜到齁,让王小波爱她像爱生命、想到她,自己的丑脸就会泛起微笑的李银河,那么其实大可不必管她有何成就有何功勋。私人关系里有很多事情是外人没办法观测和理解的,她为什么可爱,有什么好处,作为旁观者真的无法切身感受。作为某人的爱人,非当局者的你我永远无法完全地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她,也不需要,只有当局者才能明了。真正的【不足为外人道也】。

知乎用户 今天 发表

国内首批研究性社会学的学者,是开路人之一。普及了酷儿理论等,还翻译了一些社会学书籍。是对中国社会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看了前面的答案都惊了。中国社会学虽然早期发展不错,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学被取消了,80 年代才开始恢复和重建。中国社会学除了费孝通提的差序格局之外并没有提出多少自己的理论,国内原创理论到今天都偏少。社会学也不是只有实证主义的定量研究,也有建构主义取向,研究方法也有质性研究。各有所长,各有自己的研究范式。最后再偏个题,关于女性主义理论可以看看波伏娃的《第二性》、朱迪斯. 巴特勒的《性别麻烦》。其他还有福柯、上野千鹤子的书。简单版入门可以看艾伦 · 约翰逊的《性别打结》。国内关于性社会学的研究还可以看看潘绥铭、黄盈盈的书和文章。最近丁瑜写的《她身之欲》研究大众所说的 “失足妇女” 也挺有名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已经在我的界面上停留很多天了
我谈谈我的看法,李银河老师的部分观点实在不敢苟同,鲁迅先生的 “拿来主义” 各位应该都没忘,矫枉过正可不好。
比方说乱伦这个也被叫做性解放?
我支持平权,但没有节制的自由可不好,法无禁止皆自由?
到时又会有多少人打着自由的旗号大行其道
如果各位愿意听故事,我可以讲一个上段时间听到的故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前几天,刚刚通过的, 网络视听节目审核通则。
内容有多奇葩不必多说。这个时候,只有李银河站出来,大声质疑,为同性恋,为其他少数群体。
第一条微博转发过万,被删除。然后她又发了一则。

在诸多内地明星,作家,导演,歌手等等等等公众人物向来保持沉默明哲保身的情况下。
李银河在我眼里是黑暗里最后一盏明灯了。

有一天如果她的嘴也被堵住了,还有谁敢站出来,为少数派发声?

知乎用户 莫名其妙又被禁言 发表

性是美好的,但不至于在人生中占据那么多的位置;王小波是挺有意思的小说家,但也就是有意思而已不至于多么伟大;李银河不管是消费前夫声望也好,还是真的直抒胸臆也好,我对她研究的内容基本不感兴趣;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很多,干嘛非天天钻茅坑下水道活着……

知乎用户 花和尚说禅亦真亦假 发表

题主的问题是客观评价李银河。

我想你应该知道,其实真正的客观是最难的。

好吧。我尽量保持客观。

上面有知友梳理了李银河先生的主要观点:支持同性婚;支持卖淫非罪;建议取消聚众淫乱罪;支持多元的性关系。

从学术的意义来说,这些其实没有多么高明。我实事求是的说,可能那些黄色小说的作者们,都能提出类似观点。区别在于李先生是以严谨的学术性话语,将这些说了出来。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李先生是佛,有那么多人骂她,只能说,佛有心渡人,人无心自渡。李先生是真正的普世的女权主义者,如果她的意见都被接受, 女性的整体社会地位会提高。但是,少数女性所获得的超额利益可能会受损。说这么能明白吗?好吧,我们就以多元性爱为例,说的具体一点。

中国,评价人的行为有两种标准,一种叫法律,一种叫文化,有时候甚至很难说,哪种标准更大。就说女性出轨,从法律意义上说,无罪。但是,从文化意义上说就不是这样了。但是,这事和经济又有很大的关系,就像马蓉和小璐,大家骂马蓉骂的狠多了。原因很多,但是有一条原因很重要:马蓉不挣钱。就因为她不挣钱,她就一定得比哪些挣钱的女人更加恪守妇道,否则她就要挨更多的骂。在中国,男人要比女人挣更多的钱,要出彩礼;女性要比男人做更多家务,要更加遵守男女之大防。其实,从生物学意义上,女性的性需求比男性要大,你一定知道三十四十五十,如什么如什么。女性的更年期是怎么回事?王小波说,女性如果在更难期时,能多做几次爱,也就没有那么火气冲天,上房揭瓦了。(我忘记是那本书里了,但一定是在小波的书里)可是,在女性更年期的时候,同龄男性往往就差劲了。

可是,如果我说,两性均摊家庭开销,承担等量家务(所谓均摊和等量详细说明一下,就是要充分考虑两性先天差异,比如做饭收拾屋子这类家务,就各做一半,但像搬家,这种重体力活,男性多干。或者女性生理期,男人多干点。再比如开支,取消彩礼,公共财产均摊,比如买房。但女性孕期,哺乳期的各种开支,有男方支付。懂我的意思吗,就是在充分考虑两性先天差异的基础上的对等。)同时,男女两性都享有一定的性自由。男人也别拿什么处女不处女说事了,甚至孩子的姓氏可以猜拳方式来决定。那么,你觉得,如果这些成为主流文化或者主流意识,女性的权益是提高了呢,还是降低了呢?

我觉得,这是女性权益的提升。但是,这样的话,对于那些整天做梦不劳而获做少奶奶的女性来说,这是灾难。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女性都在做这样的梦,包括少数真正的美女,和大多数整天活在美颜相机里的女性。可是,实际结果怎么样呢?有更多女性不得不忍受孤独,做大龄剩女;还有更多的女性自己搬大件家具,还有自己开电钻的呢。同理,对男性也是一样,李银河就要男性,放弃那些处女,尊严啊,绿帽子一类的观念。告诉男性,即使是你的妻子,她也不是你的所属物,而是一个有着独立意识的人。妻子应该爱丈夫,丈夫也应该爱妻子,爱是什么呢,爱是让对方和自己都觉得快乐,多元的性如果能让大家都快乐,为什么不呢。

李先生的观点就是告诉大家,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美好梦幻,先谋求 “不坏”,在不坏的基础上再追求 “小好”。很可惜,佛有心渡人,人无心自渡。女性宁可沉寂在美丽(其实还是痛苦更多)的少奶奶的梦幻里,也不愿意就追求一点真实的平淡或舒适。男人们宁可沉寂在皇帝完全占有女性的梦幻里,也不愿意放弃那点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的面子。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也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醒过来,所以大家都骂李银河。李先生在一个节目里以 “药” 自喻,说自己像夏瑜一样,她为之奋不顾身的普罗大众,却还要吃她的人血馒头。李先生委屈啊。

最后,我得说,李银河和失败和挨骂都是必然的。她在跟文化对抗,世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跟文化对抗而获得成功的先例。

允许我再多发挥一下:其实,李先生是强调女性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谋求其在性和话语权上的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没什么好说的。而且,我觉得,这一点在未来完全可能实现,其实现在正在逐步实现。

但是,不知道,李先生想到了没有,中国的性文化里还有一种与经济无关的因素的存在。这就是所谓 “红颜祸水论”。一般认为,红颜祸水论,是男性找女性来背黑锅,把亡国乱证的责任归罪在一个女人身上。鲁迅还曾写文章批判这个。但是,我的研究发现,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红颜祸水论,从来都不是正确的理论。不但今天的人不认为其正确,古人也未必认为其正确。但是,红颜祸水又真实存在,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将其概括为 “桃色掩盖”。就以吕布为例吧。演义上说的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掷戟凤仪亭。但是,貂蝉是小说家虚构的。《三国志》说,是吕布和董卓的一个小妾有染。我是从来都不相信的。真相我不知道,但一定是以王允为首的东汉官僚集团和以董卓为首的西凉军事集团残酷的政治博弈。历史上所有的红颜祸水基本都是这个情况。懂我的意思吗?红颜祸水的实质不是要让女人给男人背锅,而是要以一个桃色事件而掩盖风诡云谲的政治事件。再举一例,比如孔子的刘世祖孔父嘉,这个人在宋国做司马(军事主官),《左传》上说,孔父嘉有一个特别美丽的老婆,华父督为了这个女人,把宋殇公和孔父嘉一起做掉了。实际上,孔父嘉其人实在不怎么样,他是个类似波尔布特的战争狂人,弱小的宋国在孔父嘉主管军事的十年里打了十二仗。但是,为了照顾孔子的面子,就写成一个桃色事件。孔父嘉的混账举措不提了,一切只是因为他娶了一个好看的老婆。这就是桃色掩盖。

桃色掩盖,如果要成立,需要一个必然性的逻辑前提,就是桃色必须是有罪,起码是不好的。如果桃色是无罪的,是不坏的,桃色掩盖就盖不住了。

这种事,其实今天,现在,当下依然还有。比如上面要办谁,十之八九会说 “这人有生活作风问题”;又不如,谁犯了大过,但是上面要保他,就会说“不就是点生活作风问题吗”。看看,多么神奇的桃色掩盖。说是天大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说不是事也就不是事。这时候,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完全在于上面怎么说。(大家想想薛蛮子,他去嫖娼,竟然在新闻联播里播了。嫖娼是小事,但薛蛮子嫖娼是大事。当时我记得是南方周末还是环球时报,总之是一家大报的主编就说,是“有人” 要整薛蛮子。)这就是中国文化。李银河跟这种文化作对,焉有不败之理。如果李先生真正想到了桃色掩盖,并且要打破它。那李先生就真的是圣人了,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我个人愿意相信李先生是想到这些了,先行论定,桃色的无罪的,不坏的。将其与其他的事分离开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看到更多的真相。

再更一次:

今天又在知乎上看到另外一个题目:

[国外最新研究显示「做爱也能让男人心烦」,你怎么看?​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035042/answer/589240847)

这道题,我也回答了,这里不重复。总之,我觉得这些老外是严谨的,但也真够蠢。就这么一个结论,还用研究啊。

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对性的需要往往有两种形态:第一是单纯生理意义上的;第二是生理与心理相纠缠的。客观的说,第二种更多。

李先生的观点,就是将这两种性分开。如果你仅仅追求生理上的性满足,没问题,这是无罪的,但你要有足够的心理预期。所以,李先生支持卖淫非罪,包括男性卖淫和女性卖淫。取消卖淫嫖娼罪,会减少这种性爱中的心理因素。使一方获得他想要的生理满足,另一方赚到钱。(而且,双方是平等的,妓女如果遇到变态嫖客不妨大大方方地报警求助。这是在保护女性的权益。)

如果你想要的第二种,与情感缠绕的性爱。当然是最好的,将性从经济利益,伦理关系中剥离出来,男女相爱,并顺其自然地发生了性关系,都获得了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悦。这不好吗?

在中国,性或者爱总是纠结了太多的经济和文化因素。就像马蓉出轨,大家骂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马蓉不挣钱。当然,马蓉也的确不是什么好鸟。她喜欢王宝强嘛,至少她应该是喜欢作为知名演员和有钱人的王宝强远远多于喜欢作为一个男人的王宝强。好了,假设马蓉没有出轨,她只是在跟宝强啪啪的时候心理想着其他人,那么从法律,道德和主流文化的层面说,她一点错误都没有。那么,对宝强公平吗。如果这样的心理被宝强捕捉到了,不论马蓉长得多漂亮,跟她啪啪完了也会心烦。

其实,这样的婚姻在中国和外国都有,而且数量不少。就是夫妻双方都不出轨,还恪守着某种规矩,你找不出一点法律和道德上的错误,但就是不对。

那些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要让大家讲规矩。(这个结论不用质疑,我就是学文献学的,儒家经典及其注疏,除了周易外,我大致都看过。《论语》基本上可以通背。)

李银河先生说,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首先是批判。老实说,我也不是特别赞成,但是我很理解她。不过,在男女关系中,如果太讲规矩,就真的挺没劲的了。就像,一个阔佬包小三,他要求小三爱他,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李先生的观点,就是说,女性也应有自己的事业,自己也应该能挣钱。退而求其次,你以卖淫的方式来获得经济利益,好的,没问题。但你不能打着爱情的旗号。同时,你跟有夫之妇或者有妇之夫相爱了,性交了,这也很好,但你不要以这种方式来攫取经济利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李银河渣女!

伟大的爱情不应该保持贞洁吗?王小波去世后她同居…

还说小波活着也可能喜欢别人,这是恋爱、婚姻中应有的心态吗?

知乎用户 Water 发表

也行我们往往对死去的人宽容,对活着的人苛刻。

我也是因为王小波才知道李银河的,看了《爱你就像爱生命》我就特别想了解李银河,我想知道怎样一个人让小波这么爱呢

我觉得小波找到了和他精神灵魂相通的人,这是多么难得幸福的事啊,有人看重长相,有人看重金钱,有人看重理想与追求。我想他最爱李银河的地方应该是她关心社会,关心别人的生活。她是一个社会学家,研究社会现象,希望人们生活的更幸福。

我也理解有人不赞同或者不理解她的观点。我们的生活是个人现象,她研究的是整体现象,不是所有人都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她的出发地是好的。

只是生活是这样的,如果真想得到极致的快乐,是要经历痛苦的。也就是想要追求真理的话,怎能不经过思想的蜕变,甚至真实的体验。这肯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或者追求的。

知乎用户 不知道 发表

我只想说说人们为什么对作为王小波配偶的李银河不满,其实这才是大多数人的问题,而客观评价李银河必须首先分析她的社会学价值和学术贡献,这里暂不涉及。答案是——首先因为她不够漂亮。
“郎才女貌” 的传统两性审美情趣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远超大家自己意识到的程度。王小波如此才华横溢,他的配偶怎么可以相貌平平像个普通中年大妈?!这是成千上万直男小波迷内心忿忿不平而没有说出口的质疑。即使在年轻时代,王小波和李银河热恋时期,看她的照片也既不美、也不青春、更不性感时尚。就是个外表平凡的女生,站一起有点像小波的姐姐,不知道他们俩到底谁大。
其次,该低颜值大妈还不贤良淑德,不会做饭,不立贞节牌坊,到处宣扬一些惊世骇俗的婚恋性爱观,甚至在小波去世后爱上了一个女人!还胆敢说,即使小波活着她也可能会爱上别人!
这么幸运得到了小波的爱,竟然不守着小波的爱情遗产安然度此余生,这是怎样的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不是 “丑人多做怪” 是什么?!大家于是更加愤慨加不解了。
然而说到底,人们的不满主要还是基于她的外貌平庸。如果李银河有格温妮斯 · 派特洛的优雅性感,或者有大野洋子的雅痞文艺范儿,人们是不是就会感觉好些?应该会有不少反对派转而欣赏她的前卫、酷,承认她思想的先锋性吧?
如果她的社会情商再高些(简称世故),懂得低调婉转曲折甚至隐蔽地表达和践行自己的爱情观、价值观、社会观,人们对她的接受度应该会更高些?
不过那就不是让王小波写下 “爱你就像爱生命” 的李银河了。李银河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她比孩子还透彻赤诚、直击本质的目光,并且像孩子一样勇于表述。这直面自己、直面世界的一腔孤勇和通透,才是她真正美丽、闪闪发光的地方,只有真正聪明像王小波那样的人才懂得欣赏。

知乎用户 方三 发表

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高大上,伟光正的人,这个人某些观点符合你的思路,但不代表他所有的观点都正确,李老师只是一个有一些观点的平凡人,无需神话。你认同她一部分观点即可,不要盲目崇拜,辩证的去看待任何人或事。

知乎用户 朱毅 发表

90 年代初写男同的报告文学,还是需要点勇气的…
另外客观上说,没有李,王小波不会有现在的声誉和影响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是同性恋,追求男女平权,极度反感直男癌,也支持任何取向,对性非常感兴趣。看过她的一些书,也有关注她的微博,不得不说她是我最欣赏的作者之一。她的著作里的很多事实和观点简直令人醍醐灌顶。很多观点和我不谋而合,简直是知音。

但是我常常有一种她一个人孤独发声的感觉,大多数人只是看客,对她置之不理,甚至嗤之以鼻。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很多人会被一些清醒的声音激怒,仅仅只是听到了一些他们不愿意听的真相而已。他们才是最保守最无知的。

张北川见过一次李银河,评价三个字 “活菩萨”。不管人们如何谩骂,顶层如何无视,她从来平心静气,不诳不怒,但她有大悲悯,她看的是大人间

知乎用户 地母格格 发表

在知乎上看过有人对李银河的评价。大意说她的学术固然不错,但那名气多少还是沾了王小波的光。
正巧看完她写的《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恍然大悟,那完全是因为她一早就躲起来去过自得其乐的悠哉日子了呀!
在世人眼中,中年丧偶的她原本应该过着孤单无依的生活,但事实是,她活得通透,达观,真实,赤诚,并无限接近喜乐。
我想给中国每一位退休老人推荐这本书。毕竟暂时没发现比李银河更好的样本,且写的这本书简直可以用来当如何给(退休)生活找意义找乐子的操作手册。
文笔坦诚,更像是自说自话。很多地方的观点重复。若是平时,我一定觉得这作者肚里没墨所以笔头捉紧。但这次,我反倒感激。她的人生观意义观就在一次又一次重复或相似的表达中得到强化,也在读者的脑中得到消化和升华。她像是大家都熟悉的那些热情乡里,反复地往你手里塞着那些心意沉沉的特产,你来我往推推搡搡之间,反正你绝不会空着手回去。即使合上书走进生活,有些重要的东西早已印在心间,绝非像是其他一些书的观点让人看过即忘。
所以说,智慧是个好东西,它可以解决生活里遇到的绝大多数难题。看看李银河便是。但倘若自己的智慧不足以独立参透这些难题,那便去书里找答案罢。

知乎用户 18021026937 发表

对于她的其他学说我不予评价,因为我没有了解过。我只针对她提议卖淫非罪化做一个评价,她的这个提议是赤裸裸的资产阶级剥削思想,卖淫非罪化一旦通过,必然会造成从事卖淫人员被残忍地剥削,这在旧社会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对于同性恋留学生,出国真的让一切变容易了吗?

** 崔 乐** ** ▼** 在去新西兰留学前,作为一个男同性恋,我对那里有许多美好幻想。我以为终于可以逃离中国的压抑环境,无拘无束做自己,不必再为同志身份而困扰。毕竟,根据旅行指南 Lonely Planet 2014年发布的 “最同志 …

方舟子推特合集(13)2014.12.16-20

方舟子推特合集(13)2014.12.16-20 方舟子@fangshiminTWEETS1,334FOLLOWING22FOLLOWERS32K 勤劳十点 ?@qinlaoshidian Dec 16据说『很高兴遇见你南京』号称魔都最佳【 …

笑评前堂堂央视记者王志安同志的“调查”

笑评前堂堂央视记者王志安同志的“调查” ·方舟子· 以下摘录的王志安言论来自其接受媒体采访和微博。 【王志安:各位有钱的想着打个赏哈,调查安保资金丑闻光饭钱都上万了,还要应付方舟子对我的缠讼,先感谢。做这种调查没线人不行,线人的钱已经花了不 …

同性恋不是不正常的性关系

同性恋不是不正常的性关系 ·方舟子·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以此指导各网络视听节目机构开展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工作,规定了网络视听节目中含有某些方面的内容或情节的,应予以剪截、删除后才播出,其中有一条 …

在西方的LGBT葱油是否有受到过标签待遇甚至歧视?

品葱用户 mizuo 提问于 6/7/2020 我参加过一些LGBT聚会,当然其中是男性为主。 明显表示No asians的极端案例不谈。 我想知道是否有G葱油跟我有一样的情况: 我的形象是魁梧络腮胡圆脸单眼皮,在墙内就是俗称的爷们。我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