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西文革天坑杀人案

by , at 07 March 2020, tags : 民兵 地富 村民 文革 天坑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坑杀后的第一天,老人的哀嚎、小孩的尖叫、女人的哭喊……混杂着从半径五米的洞口散出

唐云洪、唐家美、唐映翔与黄天爱。

摄:许炀阳/端传媒

1967 年 10 月 3 日清晨,43 岁的唐家美闻讯飞奔回娘家时,哥哥们已不见踪影。祖宅的房门早已被踹烂,上面留下大小不一的脚印,屋内家具七零八乱。唐家美瘫坐在地上,脑袋一片空白,眼泪瞬间涌出来:「造了孽了!造了孽了!」

就在前一天深夜,一场屠杀地主、富农 (下称「地富」) 及其子女的秘密行动席卷广西全州三江大队全境。共有 76 人被带至邻村黄瓜冲一个洞口半径五米的天坑旁,然后,一个接一个被推入坑中。

半个世纪后,2017 年 1 月 1 日,9 名洞穴探险队员赴黄瓜冲天坑探险,寻访历史的痕迹。两年后,端传媒在桂林辗转找到他们,还原探洞的六个小时,亦数度走访涉事村庄,希望能拼凑出 50 年前惨案的轮廓。时间冲淡了红砖墙上「革命委员会好」的字样,覆以「扫黑除恶」的标语;亲历者大多步入耄耋,或溘然长逝;但坑杀在人们心中剜下的洞,却至今未能填补。

「都过了那么久了,你们怎么还来问?我都快死了,死了就好了。」2019 年 3 月 29 日,端传媒初次探访大宅村时,95 岁的唐家美这样说道。

1. 土改来了

白色吉普车开到海拔 800 多米的东山乡清水镇,已接近 2017 年 1 月 1 日中午,探险队员们穿上橙色冲锋衣,徒步前往黄瓜冲。

组织者阿牛走在前头。他 1989 年出生,河南焦作人,因对洞穴探险痴迷,常在网上搜集桂林附近的洞穴。2016 年夏天,他发现「天坑杀人」的故事,迅速将信息散入群里,结果一呼百应。队伍里的精灵 (化名) 是桂林本地人,他个头不高,生得壮实。「广西洞穴多,适合杀人。」精灵说,距桂林市区一小时车程内,「这样的杀人坑就有三五个。」此外,还有广西一间高校的表演老师老唐,他今年 40 多岁,听过文革时期广西人吃人的残暴,这天想来「真实地见证历史」。

探险队很快来到天坑口。队长蜘蛛 (化名) 开始设定锚点、指挥布局,他与阿牛同年,有丰富的洞穴救援经验。

洞穴探险队员赴黄瓜冲天坑探险,下坑前焚香祷告。

图:受访者提供

纸钱点燃,青烟升起,队员们在天坑口前例行拜祭。村里的老人们上前劝阻:「你们不要下去啊,下面有恶灵!」「我们路过都要绕道走!」这时,老唐才发现,附近的草丛里散落着纸钱、塑料花和燃烧过的蜡烛——原来这些年,村民们一直在祭拜——「或许是在赎罪吧。」老唐想。

隶属全州东山瑶族乡的黄瓜冲位于广西边缘,距最近的县城也要 37 公里,它与湖南交界,翻过几个山头、趟过山野险径,便可抵达那边的零陵地区。

今年 3 月,端传媒初次拜访黄瓜冲。恰逢雨季,村民们包着头巾,裤腿高高卷起,拉头牛,在田间地头劳作。八个月后,待作物成熟,他们再揹着成袋成袋的野菜、辣椒和芋头,到另一头的湖南找买主换钱。日子虽不余裕,但在村民李太兰看来,「也安稳、踏实。」

这也是唐汉鸠一生的构想。在女儿唐家美的记忆中,父亲「聪明、勤奋」。小时候,四兄妹鲜少见到父亲,「每天天没亮,他就下地了。」

「他也是农民出身,从湖南过来,有次放牛才看中这里。」如今 73 岁的孙女唐映翔还记得爷爷说过,「他喜欢这里的安静。」

民国 19 年,靠「种豆子、磨豆腐」,唐汉鸠攒下第一桶金,在大宅村后山买下六亩地,种上水稻、玉米。很快,唐汉鸠举家迁到这里,在村东购置了一座大宅,「六间房,对开式」,唐映翔记得最清楚的是,从大门穿过客厅,还要经过两个天井,「村里人都羡慕我们」。

唐家美的大姐唐老俊 18 岁时,被父亲许配给同村的地主。姐姐的新家是一幢灰色吊脚楼,由青砖砌成,两层高——在家家户户还是茅房、瓦房的年代分外耀眼,就连二楼的窗户都雕刻着「富贵」二字。「那是我见过最好的,宽敞、气派,特别美。」唐家美说,她盼望自己日后出嫁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每逢农忙,唐映翔起床都会看到家门口坐着一排农民等着派活,工钱每天一毫五仙。逢年过节,唐汉鸠还会给长工们派发米粥,他因此在村里赢得不错的名声。

那时,村里人不用「地主」这种词汇,也没有阶级概念。下亩田村位于大宅村西北方向三里处,村民唐顺福五六岁时,每天和唐玉福一起放牛、玩泥。

「玉福他爸在村头有很多地。」唐顺福比玉福小一岁,出身贫农,「我们几个小孩这里跑,那里闯,谁管谁是地主的儿子,什么阶级。」唐顺福说,「那时,我们还不懂中国的现状。」

对于地主,如今 82 岁的三江村民黄林爱 (化名) 至今心怀感激。1940 年代,她在当地一户地主家做农活,逢年过节,都被分到两袋 5 公斤的米和一筐玉米。年底,他们还会和地主同桌吃饭,热腾腾的桌上,有菜,有鸡,也有鱼。

直到 1950 年,一场革命轰然而至。唐家美记得,解放军进村了,拿抢指着她,「说你是地主,就是地主了。」

今年 6 月,大宅村村民下地种田。

摄:许炀阳/端传媒

2. 民兵崛起

两块砖头大的石头丢下去,没有响。

蜘蛛蹲在天坑边,以 9.8m/s 的重力加速度估算洞穴深度:60 米——在众多洞穴中,它并不算深,但阿牛很快得出个残忍的判断——人掉下去,大约百分之六七十会死,「死不了的会非常非常疼。」

下午两点,蜘蛛带领队员们下洞。距离洞口四五米深处,老唐轻触洞壁,「冰冰凉凉的」,他将双脚向洞壁蹭去,「完全撑不住。太滑了!」在水流经年冲刷下,天坑洞壁笔直、光滑。「就算世界攀岩的高手也爬不上来。」言及于此,寒意爬上老唐的背脊。

寒意从 1950 年就弥漫开来了。据当地县志记载,当年 12 月起,全州全境 260 个行政村在短短四个月内完成了土地改革 (下称「土改」)。全县共没收 18.06 万亩土地,收走了 1.64 万间房屋和 495 头牛。

在 1950 年 6 月发表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中,毛泽东提到,「土地改革的完成是获得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首要条件」。但实际上,「就是把枪头对准地富,」研究川东 (编注:原四川东部) 土改的学者谭松说,「利用土改夺财」。

以全州境内其中的 109 个行政村为例,土改后,地主和富农的人口比例均下降至不足 10%,中农、贫农则分别从先前的 24.37%、12.67% 升至 32.58% 和 47.56%。

暴风骤雨的土改运动将两千多年的乡绅文化连根拔起,并代以马列文化,以达至统治「基层政权」的最终目的。「就是肉体上消灭后,文化上再摧毁,让受害者恐惧,得益者感恩。」谭松解释道。

「如果你叫地主,那就比狗都还要贱。」唐家美说。土改后的头几年,但凡有人从她家门外经过,都要进来唾弃,「人人都说我有罪。」

母亲的死成为她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1952 年,瓜分土地之后,大宅村民兵进而对地富展开抄家。四五个人闯进唐家美的家,抢走金银、煮饭的锅,连母亲身上的衣服也被人扒了。第二天早晨,唐家美推开门,看见一根粗实的绳子系住母亲的脖子,「她上吊死了。」

彼时父亲唐汉鸠已病逝多年。母亲去世后,唐家子女被人赶出宅子,住进隔壁的茅草屋。丧礼也草草结束,哥哥们把母亲的尸体用席子一裹,葬在了后山。一年后,哥哥唐家清被干部们诬陷「藏枪」。在群众专政年代,指控不需要证据,几个干部商量好,案件「一锤定音」,他被关进了全州监狱,直至 1964 年才被释放。

今年 95 岁的唐家美是大宅村地主唐汉鸠的后代。

摄:许炀阳/端传媒

唐家美也没有如愿嫁入地主家,为改变身份,她嫁给同村的贫农,相继诞下两个儿子。1960 年,全县大搞「反瞒产」运动 (编注:大跃进时期,粮食征购困难,政府认定农民有粮不交、隐瞒产量,遂展开反瞒产运动),出现大量浮肿病,两个儿子相继死于饥荒。

唐家美的女儿刘俊香记得,那以后,「我妈每天坐在家门口,总说自己『造了孽了』,『造了孽了』,我们问她,到底造了什么孽这么苦啊?」

三江大队的村民们进入了一套新秩序。权力塔尖上的村干部统管生产,决定每一个人的工分,(编注:工分制多见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主要用于衡量每个人的劳动量,并以此决定其劳动报酬)。在饥荒频发的六零年代,「那 (工分) 就是我们的命。」一位村民回忆道。

三江村贫农黄有才曾因劳作时间太长,冲撞了村干部,结果工分被扣光,遭到打骂训斥,两天两夜没吃东西。饥饿难忍,他很快向干部们认错,接受每天长达 15 小时的高强度劳作,「耙地、挑粪、蒿草……什么都要做。」

守护这套秩序的是民兵。下亩田村的民兵唐玉才回忆,那时,民兵分两类——普通和基干民兵。前者可以深入百姓的私人生活,监控并记录每个人的举止、态度和言行;后者可随意拦截路上的村民,盘问其身份、阶级、家庭信息……用唐玉才的话,「那是更勇敢的民兵」。

「勇敢的民兵」拥有特权,他们 5 人为一组,配备枪械,遇到「不听话」的地富,「打打他,骂骂他」,也可以随意抓捕、关押——「一切为了社会稳定。」唐玉才说。

这是 1949 年后建立的准军事制度。它沿袭自民主革命的「农民协会」,成员大多由农民构成。1927 年,在《湖南农民考察运动报告》中,毛泽东曾提到:「这是革命力量中最坚定的一支」,他们「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 (都) 压抑不住。」

「这也是一群流氓无产者。」谭松说,他们大多出自底层,「无所事事,一无所有,素质很差。所以,下起手来,也特别狠,特别毒。」革命年代,为打击地富,这样的人经常得到提拔,并构造出一条「夺财、害命、劫色」的流水线。

三江村委下辖的桥头村是民兵营长黄天辉的出生地。在他被枪决后的三十年,村民们仍谈虎色变。「他霸道、喝了酒会发疯。」一位村民模仿起他大摇大摆的走路姿势,「走路都横着走的。」那时,谁家小孩不听话,也用这个名字吓他。

正是黄天辉让唐玉才当上民兵的。1950 年,因在土改抄家运动中表现优异,唐玉才一家九口得到了 7 亩地。「你不能乱想,不能乱说」,更重要的是,「毛泽东讲个什么政策,你要跟着走,跟着共产党走。」凭借忠诚,他当上了民兵。

唐玉才今年 88 岁,国字脸,小眼睛,膝下有 7 个子女。他至今相信是那封信为命运转变提供了助推力。信是早年北上投军的哥哥寄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上甘岭……他为这个国家去了 18 年!」

收到信的头几年,他家里总来干部。六十年代,村村寨寨闹饥荒,但逢年过节,干部们抱着大袋的粑粑、野菜、粮食前来慰问,浩荡的队伍至少有 100 人。「原来你家有个军人啊。」干部们纷纷惊叹。

唐玉才洞悉命运变化的原因——「他晓得你家里有军人」。但关注越多,负罪感却越重:「我矮小,没学识,无法像我大哥一样参军。」当上民兵后,唐玉才反复告诫自己,要更积极、更卖命。

3. 批斗大会

强制劳动如影随形。干部们一声令下,地富们全部成为免费劳动力。零下几度的大冬天,唐家美曾上山砍柴、到大队生火。干部们饿了,他们赶去大队里做饭。各村放红色电影,也由地富们扛起一台老式放映机,在六个村落「吭哧吭哧」来回搬运。

唐家美曾向干部们提出质疑,自己嫁给中农,为什么还要做苦力?「你们小时候也享了福」——那是她得到的唯一解释,也是第一次懂得什么叫作「连坐」,是「身上的罪永远也洗不掉了」。

贫农出身的唐磊记得,邻居「塘边奶奶」土改前嫁给了地主。阶级斗争最剧烈那几年,每天有人捆绑她的手,踹她到墙角,在她头上拉屎,民兵唐玉才的儿子还在她嘴巴边撒尿。

唐磊的父亲唐惠普 (音) 心疼「塘边奶奶」,为她煮粥,却被村干部打成「漏网地主」——「让她饿死也不能和她来往。」唐磊的姐姐唐芳记得,那时父亲每天遭到全村人的拳打脚踢,家里的粮食也被收走了,还被赶到村外修水库。直到有一天,唐磊推开塘边奶奶家的门,发现她一动不动,浑身爬满蛆。

虐待愈演愈烈。80 岁的村民黄爱花 (化名) 至今能数出 9 种惩罚花样——「吊、跪、绑、蹲水缸、剥衣服、坐老虎凳、变狗叫、在头上压石头、放火烧阴毛。」

「没人挨得住。」黄爱花的哥哥在大队里挑柴火。有一次,因劳作太辛苦、随意抱怨了几句,被民兵惩罚「蹲水缸」。他们揪住哥哥的头发,强行按入一米深的水缸,反反复复——从那以后,哥哥每次耳朵进水,就会浑身颤抖,大声痛哭。

说到底,还是批斗大会最可怕。它杀伐果决,肆意妄为,没人躲得过,形塑起那个年代的集体暴力。

彼时在各村公堂前,有一座水泥台,村民们称为「总厅」。平时总厅用来开大会、放电影,全村的婚丧嫁娶也在这里举行。1952 年,它成为阶级斗争的舞台。村干部把「犯错」的地富们五花大绑,让他们在台上跪成一排,再提起削好的竹片挨个儿打,「脑壳、背壳,打得到处都是伤」,唐家美说。

她记得,也是从那一年起,针对地富们的监控系统启动。每天傍晚,地富们被民兵带到大队接受干部的审问——今天做了什么,家里每个人做了什么。

一开始还有些抵触的唐家美见识过批斗后,迅速学「乖」了。「他问什么,你说什么,说了他就不打你了。」再说了,「你干嘛骗他们呢?」

下亩田村民的唐磊记得,批斗台上的口号总是在变:今天是「你是猪,你是狗,你是万恶的寄生虫」,明天又变成「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

「你每天听,每天听,到最后,你根本分不清对错。干脆不管了,只要地富,统统都有罪。」唐磊说。

1956 年,唐顺福在批斗的高台上看见失踪于田野的童年伙伴时,他会隐隐作痛。「几个五六岁的孩子被人绑着手,和大人跪在一起。」背后竖着的破烂木头上写着「万恶的剥削阶级」。

「可五六岁的孩子能剥削什么啊?」他将疑惑丢向大人,但大人们也没有答案。后来再有批斗会,唐顺福也参加,有口号,他喊,地主被批斗时,他也上前踢两脚,踢多了他才知道,原来暴力会上瘾。

再次撞上旧同伴,唐顺福告诫对方:「你别和我走太近」。他知道,如果不划清界限,「人家会说我『对毛主席不忠』,『对无产阶级不忠』。那是天大的罪。把你绑起来,吊起来,打成地富,一辈子活在耻辱里。」回忆起那段往事,他用了一会儿功夫才冷静下来,「那时候, 我们不把人分好坏,只讲阶级。」

批斗会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唐玉才回忆,1965 年以后,每月至少有 4 场批斗,每年 3 次大会。每次大会前,村民们就马不停蹄地搜集举报材料,材料没有边界,包括邻里的表情、态度或仅仅只是日常聊天。

大罪加小罪,构成了三江大队的警戒线。唐玉才记下了这样的规定:下地生产时,偷懒、讲闲话算作小罪。小罪被定性成「破坏作用」,犯人只须接受思想教育。与之相较,「说毛泽东不对,说共产党不对」就是「反革命」的大罪——会有干部专门上报,上级作出批示,甚至发生过对「犯罪者」实施私刑的案例。

曾参与文革平反的地方干部王德佳告诉端传媒,他在 1984 年走访中发现,在东山乡白宝木岭村有一片一百亩的大草坪曾执行过私刑。开批斗会时,干部们会将革命积极分子安排进群众队伍中,煽动仇恨,制造杀人气氛。紧接着,干部们带头问:「要不要杀他」,没等群众回应,「民兵举起马刀,就把人家的头给砍了。」王德佳说。唐玉才记得,他曾用此法解决了四名与自己有私怨的地富。

意识形态的狂潮迭起,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地富数量急剧增长,民兵也随之增加。1965 年后,三江大队招募了一批新民兵。端传媒走访六个村落,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 1967 年 7 月,三江大队下辖的六个村共有约一百名民兵,监控着 76 名地富及其子女及近 800 个村民。

在这套严密的监控系统里,不同位置的人遵从着各自的行为规范,像是设置了固定问答功能的机器。唐顺福记得,1965 年前后,村里开批斗大会时,台上的干部们面对地富呼喊:「打不打他」,底下的他们只能回答:「打他」或者「杀他」!不可以沉默,更不允许其他表达——语言单调,如同《1984》中的「新话 (New Speak)」。

而一份文件的发表令局势雪上加霜。1967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公安工作的若干规定》:「地、富、反、坏、右……坚持反动立场的家属,一律不准外出、不准改名换姓、伪造历史、混入革命群众组织。这些分子,如有破坏行为,要依法惩办。」

《规定》触发三江大队监控进一步升级。多位村民向端传媒证实,从当年 8 月开始,三江大队的每位地富都增设了两名民兵看守,白天出门前,点人头;下地干活时,被看守;入夜归家后,民兵再用牛绳将其房门锁死,贴上红色封条,防止地富出逃。监控长达一个半月。

这是一个被忽略的危险信号,背后是长达 15 年的宣传渗透。谭松说,1950 年后,包括诗歌、文学、戏剧、影视等丑化地主的作品相继问世,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白毛女》(编注:1951 年上映的电影,讲述贫农的女儿被地主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部变白,后被八路军解救)、《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编注:1957 年发行的歌曲,主题是妈妈向孩子们回忆自己遭受地主迫害的经历)……在谭松看来,这些作品目的就是「把对地主树立为阶级敌人,将仇恨根植在人们心中,融入到血液里」,为打击地富、抢夺其财产,构建合理性。

一种可能性却被忽略了。群众仇恨一旦得到培植,「上面稍有煽动,底下就容易造成屠杀。」谭松说,历史上,典型案例如二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 (Zygmunt Bauman) 在《现代性与大屠杀》(Modernity and Holocaust) 中,引用过哈佛大学社会伦理学教授赫伯特·C·凯尔曼 (Herbert C. Kelman) 的结论。他指出,变成集体罪行的罪犯需具备三个条件:暴力被赋予了权威、行动被例行化、暴力受害者被剥夺了人性。第一个是前提,后两者是暴力的加速器。而三者具备,屠杀的剧本就已谱好。

三江大队的人们没有听过屠杀犹太人的故事,也不知道齐格蒙是谁,彼时,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吃饱、会不会被斗。

「妈的!谁知道他要杀人啊。」问及那场屠杀时,三江村民刘乐富 (音) 朝地上啐了一口,恨恨道。

4. 最后一夜

探险开始两小时后,五名队员已抵达洞底。气温不到 10 度,队员们搓着手、哈着气,精灵猜测:「他们会不会被冻死?」

但也可能被砸死。天坑洞底大约五十平米,凹槽遍布,四处碎石——「村民说,这是推下地富后,民兵搬石头砸下来的,砸碎了。」阿牛说。

队员们走上右前方的斜坡,一边走,一边踏过疑似地富们的遗物和后人的祭拜物:橡胶鞋底、碎布料、啤酒瓶子……但没有发现骨头,「我们还以为搞错了。」老唐回忆。

「太冷了!」站在洞穴中央,蜘蛛打了个喷嚏。他俯身捡起枯枝,打火,烟雾升腾。白烟向上飘扬时,蜘蛛「哇——」地叫起来——在阳光和火焰烟雾交叠下,洞口「血红血红的」。

就像 1967 年,风暴的前夕。

「听说要杀地富了。」这是屠杀发生大约 20 天前,在大队做生产的村民黄肖唐 (化名) 听到的消息。但他后来依然没能救下地主出身的姑姑和叔叔——那时,民兵之间也互相监视。

屠杀的气氛酝酿已久。1966 年夏天,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000 名学生被迫停课,20 岁的学生黄塞阳从北京回到桂林时,发现家乡的人「都疯了」。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20 岁的黄赛阳被迫离开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回到家乡桂林。

摄:许炀阳/端传媒

在桂林下辖的临桂县,党政机关被群众攻下,包括县委副书记在内的 19 名干部在批斗中遭到群众处决;在 246 公里外的武宣县,干部带头将地富挖肝剖心的「人吃人」运动也将在一年后上演……「全部都疯了!」虽患脑梗,如今 73 岁的黄塞阳依然坚持发动当地志愿者记录广西文革。他想弄清楚:为什么家乡的文革那么残暴,「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死?」

学者宋永毅曾对广西文革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他指出,广西是文革重灾区,全区冤假错案近 23 万件,据档案记录,有名有姓有地址的被打死和迫害致死者至少有 89700 人,加之无名死者和「失踪者」,死亡人数实际高达 12 至 15 万,居全国之首。

宋永毅提到了一个关键人物。在全国所有省市的第一书记或被打倒、或被调任的十年里,广西自治区第一书记、广西军区第一政委、号称「广西王」的韦国清却始终不倒,并得到广西军区各县武装部和基干民兵的极力支持。

韦国清坚固的地位来自军功和革命年代的战略地位。他是红七军、新四军出身,国共内战期间,曾出任有名的三野苏北兵团司令;1950 年,法越战争 (又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期间,他任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参加指挥边奠府战役;1955 年,42 岁的韦国清被授予上将军衔。

文革爆发后,中国正处于「抗美援越」之际,毛泽东想借此与苏联争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权。与越南交界的广西则是「抗美援越」的大后方——韦国清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

但韦国清并不是毛泽东的嫡系。文革初期,毛泽东发动造反群众对韦国清进行「炮打」和「火烧」,检视他的忠诚度,但又不把他撤离,仍要他担任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的组长。

中央的态度为韦国清和造反派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宋永毅指出,韦国清不敢对支持造反群众的毛泽东和文革有怨言,而「一旦他大权在握,对那些反对了他的干部群众就决绝不会心慈手软了」,宋永毅在《血雨腥风中的广西文革》中分析道。

正是韦国清的默许,广西文革期间发生过屠杀『四类分子 (编注:土地改革时出现的政治标签,主要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和坏分子)』的阶级灭绝行动和相当规模的『人吃人』运动……「这是中国大陆和平时期从来没有过的。」宋永毅在 2018 年接受端传媒专访时说。

这是天坑杀人的背景,不是它爆发的直接原因。在宋永毅看来,作为广西文革洒下的「第一滴血」,天坑杀人与地缘有更大关联。

「天坑杀人的内在理路和湖南道县屠杀几乎一模一样。」留德历史学博士梁强彪 (化名) 告诉端传媒,它们都是通过「制造四类分子趁机造反,进行阶级报复的谣言,再煽动屠杀,先发制人。」

1967 年,湖南道县针对「四类分子」的屠杀持续爆发。在《血的神话:公元 1967 年湖南道县文革大屠杀纪实》中,学者谭合成记录道,从当年 8 月 13 日至 10 月 17 日,贫下中农组织人民法院判决,并以活埋、枪杀、刀砍、沉水、身上放炸药等方式杀害「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 3576 人及他们的子女 4057 人,贫下中农 1049 人。在零陵地区,「杀绝黑七类」、「打倒黑五类」的白底黑字已贴满了街道。

这股「杀人风」很快飘到了广西,风暴一触即发。

1967 年 10 月 2 日,三江大队召开了一场干部大会。参会的大队会计黄天爱对端传媒回忆,当天上午,「天辉去区 (东山区) 里开了个会。」他至今不知道会议内容是什么,只见他回来后,「很兴奋,眼红红。」

当天深夜 10 点,黄天辉于大队召开会议,向在场大队 30 名干部下达屠杀令。「湖南道县红华的四类分子要暴动,群众起来杀了一批四类分子,我区斜水公社也开始行动了。」他鼓动干部们,「我们也要动手,先下手为强!」

「没一个敢说不。」黄天爱回忆。

公社医师唐富坤支持黄天辉的决定。他表示,地富子女也「要一扫光」——「人不断根必有祸,草不断根必有生。」

大队治保主任杨隆义提出质疑:「我们做事要讲政策、讲策略。」他再三问黄天辉,屠杀地富是不是上级的决定?现场,杨隆义的质疑得到了民兵干部唐甫元、党支部委员黄于祖的支持。

迟疑很快遭到了压制——「其余的地富子女给你们管,你们管得了吗?」黄天辉呛声道,「哪个不同意,就是和地富有联系!」

此时,唐甫元再次请求黄天辉请示上级。

「我区里开了会,难道这点不晓得,一切由我负责!」黄天辉一口回绝。

黄天爱说,「有贫下中农到地富家招亲的,也有地富及子弟到贫下中农家招亲落户的,杀了不好,会引起动乱的。」

干部们遂主张区别对待,最后定下标准:和地富家联姻的贫下中农男女不杀;娶了贫下中农女子的地富家男子要杀;嫁给贫下中农的地富家女子不杀——酣睡的唐家美、唐映翔就这样逃过了大屠杀。

接下来讨论行刑地点。大宅村民兵营长王光裕建议,将地富们丢入黄瓜冲天坑——那是一片险恶之境,在当地有「无底洞」之称。小时候,唐映翔与爸爸一同去附近犁地,「石头丢下去,它 (天坑) 哐啷哐啷地响」。就在坑杀的五年前,李太兰还记得它「吞掉了」两头牛——天坑由此成为村民心中恶的象征。

零点将至,黄天辉向干部们下达最后通牒。「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不能通风报信,谁走漏了消息,就接受地富一样的待遇。」这场会议记录在 1987 年 5 月的《全州县「文革」大事件》中,至今被大陆官方视为机密,遭到封存。今年 5 月,端传媒通过身在美国的宋永毅获取了这份文件。

会议结束,已是凌晨两点。杨隆义统计被丢坑的地富名单。以村为单位,黄天辉分配杀人任务,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屠杀狂欢中的干部们宰猪、加餐。

黄天爱找了借口回家睡觉,「那是杀人的事,犯法的!」他向端传媒回忆。但直至清晨六点,他都未能入眠。

而此时,酣睡的地富们并不知道,他们已被强制推进了生命的最后一夜。

5. 坑杀

傍晚六点,9 名队员们全数抵达洞底。沿着斜坡,队员们走向最深处。阿牛忽然叫起来:「哇,这么多!」眼前,数十根白骨从泥土里露出:成排的牙齿、背骨、腿骨、胸腔骨……混着青草味、扎实地嵌在土里,仿佛刺入历史的细长铁钉。

「原来这里有个洞!」斜坡尽头,阿牛又有发现。他旋即招呼队员们过来,翻查地图。「那里原本有条地下河。」阿牛分析,如果被丢下去的地富们没死,或许可以从这里逃生。

这个猜测旋即被推翻——洞口被很多砸下来的碎石堵住了,「或许是石头坠落后,被水流冲过来的。」阿牛猜测。

尸骨遍布的场景揪住了队员们的心。在洞口,裸露于湿土的尸骨越来越多,「光露出 1 米厚的粘土就全是骨头」,阿牛说,下面或许更多。

老唐走上斜坡,张开双臂,平躺在尸骨上,「原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躺在这里,望着上面的光,却上不去了。」老唐感叹,「好绝望啊。」

1967 年 10 月 3 日凌晨两点 15 分,第一波剧烈的踹门声冲进大宅村。从梦中惊醒的村民以为是「日本鬼子杀回来了」。但当他们发现是民兵后,却更加胆怯,「不敢出声,不敢动。」

那一夜,抓捕行动持续了三个小时,打斗声、哭号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弥漫了整个村落。同一个时间,三江村、桥头村、东江村、宅乐坪村也相继展开抓捕。

唐家美说自己那晚睡得特别沉,没听到任何声音。不过,这个陈述遭到女儿刘俊香的质疑。当晚,刘俊香也被剧烈的撞门声惊醒,她起身看到母亲在被子里翻来覆去,「声音太大了,她根本不可能睡着」。

村民刘满军 (音) 听到外面的求救声,他躲在瓦房的窗口背后,双腿发抖,狠劲儿地捂着嘴,却捂不住「砰砰砰」的心跳。

今年 73 岁的唐映翔是唐家美的侄女。

摄:许炀阳/端传媒

三点多,唐映翔循着撞门声出去救人,却发现家门口站了两个民兵,门也贴上封条。「你根本出不去!」不敌恐惧,她又将身子缩回去了。

不断有地富们被牵出家门。他们的左右肩被民兵用牛绳各绑了两次,双手反剪,腕关节也打上死结了。当晚参与抓人的唐云洪向端传媒示范起抓捕动作:「这样他们才不容易跑啊。」他笑起来。

天蒙蒙亮时,被捆绑的地富们被丢在各村公堂前,下跪。

透过窗户的洞口,刘满军看见「一共 30 多个,脸上都没有表情」,「没有人哭,也没有人闹」,只听到民兵不停地辱骂。

不久后,历经彻夜抓捕、辱骂、殴打的地富们被悉数推上石板路,埋着头,一个接一个,连成一道近百米长的队伍。没有一个村民敢出来营救,当年只有 10 岁的村民唐礼成 (化名) 目睹这列纵队在村尾的转角处消失。「我们太小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今年 4 月,在村民的带领下,端传媒重走这条「死亡之路」——它和 50 年前一样荒草满地,行至高处,石板路宽不足半米,若人不慎踩空,便跌入百米下的山林。

1967 年 10 月 3 日下午两点过后,第三次抓捕行动在下亩田村爆发,唐顺福正与父亲从山上割草回家,撞上 30 个民兵冲进村里抓人,捉走了 4 户地主、4 户富农。他吓到腿软,以为全国都在抓地富了,「以为是毛泽东下的令」,「那是毛泽东决定的!谁敢救?!」他说。

下亩田村的地富后代唐幸林 (音) 拼命挣脱绳索,奔向山下数百米外的平地。但跑到一半,民兵还是追上来了,在黑葱塘岭的水塘,将他包围。令唐玉才至今无法理解的是,唐性林没有投降,而是冲破了他们的封锁,奔向百米外的水潭,纵身一跃。

这一举动并未激起民兵们的同情。唐玉才说,唐幸林无论如何都要死——「他活下来了,知道你要杀他,还不杀死你吗?」他说。

10 月 3 日下午,黄天辉再次下达屠杀令。一些入赘到外地的地富子弟亦未能幸免。根据全州县的文革档案记录,三江村的蒋能奇入赘黄龙公社弄岩村,当天返回公社捡药,被民兵发现后,丢入坑内。第二天,民兵们又将在零陵羊岩头和长家湾入赘的地主唐保安和唐建春抓回,一并坑杀。

在 10 月 3 日清晨,黄瓜冲村村民李清连 (化名) 看见了缓缓走来的队伍。「他们五六十人,男男女女,孩子骑在大人身上,没有哭,没有闹。」一个中年男人从队列里走了出来,蹲在水潭边,捧水洗把脸,又自觉回到队列中了。李清连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跑啊?」

清晨六点半,地富们身体挨着身体,站在天坑边,乌压压一片。民兵给出两个选择:要么主动跳入坑内;要么遭到一顿暴打后,再被推入坑中。

蓄积已久的绝望终于爆发了。

大宅村地主刘香元首先跪在天坑边,哀求道,倘若他主动抱着一个孙子跳坑,是否能换取另一个孙子的生存权。另一个地主唐老金也向黄天辉求情,如果他抱着 1 岁的孙女跳下去,「能不能把我孙子留给我媳妇 (贫农出身),他没有罪。」

这些请求都被拒绝了。

当地民办老师蒋鸾莺掏出毛主席语录本:「你们这样做,有无这样的政策?」

「谁管你政策不政策,不给你讲话。」黄天辉回呛道。她很快遭到一顿暴打,也被民兵推下坑中。

民兵们甚至饶有兴致地品尝着嗜血的滋味。宅乐坪地主王绍荣快被推下坑时,被民兵杨雨生叫住:「慢点儿,等我打一枪再推嘛。」他撑起枪杆,将王绍荣顶入洞内。

人们声称没有听到哭喊或求救。家住在距离半山 100 米的李太兰笃定地说:「那天我去镇上教书了。没看到。」距离天坑不到百米的村民李天夫说:「我们哪里听得到,都在睡觉呢,这是三江大队的事。」

坑杀爆发的第二个下午,消息传到了县城。李太兰回忆,「是县里下了文件,叫他们不能再杀下去了」,屠杀才被遏止。

但为时已晚。据官方文件记录,这场屠杀共夺走了 76 名地富及子女的生命。其中,在 1950 年后出生的、彼时尚不满 18 岁的共 31 人,最小的不足一岁。最多的一户共有 9 人被坑杀,逃亡失败的两人中,一人上吊自杀,一人投河自尽。

6. 平反

探险结束两年后,老唐还常常在午夜梦回时想起那些散落的白骨,「那是人性的恶啊,几乎是最恶的一面了。」

坑杀后的第一天,老人的哀嚎、小孩的尖叫、女人的哭喊……混杂着从半径五米的洞口散出。李太兰把自己锁在家中,三天三夜不敢出门。

恶心,是大多数村民事后提到的生理反应。坑杀当天,唐玉才吃不进饭,头也昏昏沉沉,「吃什么吐什么」——激烈的呕吐持续了整整四天。

洞内的声音在第三天渐渐转弱,老人声最先消失,小孩的哭喊也随之绝迹,空旷的洞内,只飘散出年轻女人的哀嚎。

一个星期后,哀嚎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臭味。黄天顺那时在邻县做木工,每天经过天坑,他以为附近有蛇死了——「那是蛇死后腐烂的臭气。」一个月后,气味变成「死了 1000 条 (蛇)」。

村里集结了 20 个年轻汉子,搬来一块百斤重的巨石,尝试用它封住洞口,更重要的是,「不再让人作恶了」。

石头落洞,被激荡的气味反而越来越浓烈——它们穿过树干交叉形成的封锁线,飘散到方圆十几米。「那是来报复我们的。」李天夫想。

坑杀之后,村民亦渐渐修复起是非观。一些村民记起了那些被丢下的小孩:「奶都没吃够,(他们) 有什么罪?」另一些,则诅咒起施暴的领头人:「民兵营长黄天辉不被雷公打,也要被老虎吃!」

在 200 多人的大宅村,鲜少有人说得清那场屠杀是如何爆发的,又如何搅动过他们的生活。他们只记得,曾经历过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失去了几十个朝夕相处的邻居,没有更多了。

唐家美坦言,坑杀之后,她从未到黄瓜冲附近探听过亲人们的下落,「你看什么?去了连你都要杀。」失去了至少 5 个亲人的唐映翔也说,「你去看,他也活不了啊。」她只希望,以后「好好活」。

1984 年,全县成立处理文革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彼时毛泽东已于七年前逝世,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轰然落幕,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推动下,全国陆续开启文革冤案平反工作。当年秋天,全州县抽调出 300 多个年轻干部下到农村走访。据宋永毅记载,整个广西参与平反的干部数量高达 10 万。

「遍地都是冤案。」参与当地平反工作的王德佳记得,他们本来暂居在农民的牛棚,「冤案太多」,县里又分拨了几批干部,牛棚很快住不下。

调查中,干部们并不接受村民的随意指控,而是教导每一个人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栽赃,什么又是证据」,帮助他们渐渐纠回那颗偏离正轨的心。

1984 年,政府开始为受害者提供赔偿定案,以每条人命 200 元为最高赔偿标准。唐映翔家被坑杀三口人,她母亲从干部手里接过 600 块。「那是很大的数字了,就像现在的几千。」王德佳说。

可就连赔偿也略显随机。「我半毛钱都没拿到。」唐家美恨恨地说,那些年,「根本没人查,没人问。」

根据端传媒了解到的多方说法,一些钱也并非掏自政府的腰包。三江大队公社医生唐富坤曾因一句「人不断根必有祸,草不断根必有生」,被罚了 500 块。唐玉才因曾被派去湖南追捕地富,被政府追缴了 50 块钱。他为此借了 6 户邻居的钱,背上「巨债」。

但是,「这不是政权的犯罪吗?」王德佳反问道。

黄瓜冲村村民李太兰和曾参与文革平反的干部王德佳向天坑下探望。

摄:许炀阳/端传媒

在宋永毅看来,罚款也映射出毛泽东时代的统治术——土地革命时期,为让底层群众相互牵制,毛泽东挑动群众斗群众;文革后,策略转向「挑动群众斗干部」;平反则是「挑动干部斗群众。」「只有底下斗来斗去,相互牵制,上层的政权才能稳固。」宋永毅说。

权力是突然蒸发的。坑杀的第二年,和所有民兵一样,唐玉才被政府缴了枪,撤了职。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是『割了草,捐了地』,国家不要你了呗。」

他不明白政府当年「怎么做得那么绝」。平反那些年,政府的人「每天来,每天来」,逼他供出参与坑杀的民兵,「把我搞得要死。」「赔了钱就好了,他们还想怎么样!」

平反始终没能攻破民兵合力编织的防御。「根本没人说。」唐映翔记得,「所有的罪名都让黄天辉背下了。」而交易很明白——为了报恩,民兵们每人凑了 200 块,将黄天辉遗留下的 16 岁儿子养大成人。

同年,平反工作也草草收了场。在王德佳的记忆中,它仅仅持续了三个月。在处理文革遗留问题办公室,每个受害者家属领到一张协议。协议写道:「过去的一些不实之词,现在予以推翻,对其名誉予以平反。」「就这么格式化地结束了。」王德佳叹了口气。

而这段骇人历史,亦在官方县志中被轻描淡写,仅仅留下了 73 个字。

记录在全州县志中与文革天坑杀人有关的 73 个字。

摄:许炀阳/端传媒

如果有什么变成了永恒,那就是忠诚。

唐玉才至今相信,若不是毛泽东,他不会改变命运。「毛泽东是我们的大救星。」接受采访的那个午后,面对着毛泽东的画像,他细数起毛的恩情——他本来平平无奇,一无所有,凭着闹革命和毛的「平均主义」,才分到大片的土地、宅子,挺过大饥荒。

唐玉才家的客厅中央,至今挂着毛泽东画像,金光闪闪的头顶,上书三个大字——「红太阳」。今年冬天,发现画像褪色,他搭车到 40 公里外的县城,买来新的换上,继续感受「红太阳」的照耀。

赔偿并没能抚平受害者家属的创伤。王德佳记得,1984 年,要求讨回公道的家属越来越多,当地信访局几乎挤爆了人。「家家户户都有冤死的人。」

上访的人数实在太多,为平民愤,1985 年 5 月,在当地人民法院裁定下,黄天辉被判处死刑,遭到枪决。

「这根本不公平。」黄天辉的堂哥黄天耀说。遭到枪决后,政府的人用一台拖拉机,把黄天辉的尸体拉回来。「他妈的,就丢在了路边。」黄天耀恨恨地说。

「没有政府的允许,天辉敢杀那么多人?」黄天耀说,「妈的,把人用完就宰了。」但他们不敢质疑什么。兄弟们把黄天辉的尸体小心地抬回了家。在黄家大宅,族人为他治丧,按礼数设宴,丧歌悲怆,缭绕村庄三天三夜。

家人们在立碑时遇到了难题。「他做了这样的事,写什么好呢?」黄天耀说。毕竟,连黄天辉的儿子黄明桂也觉得,父亲的死「罪有应得」——「他杀了那么多人,难道不偿命吗?」如今年近 70 的黄明桂是当地有口皆碑、老实巴交的农民。关于父亲的事,他不愿多谈,话末挥挥手,转身走向了农田。

在桥头村的后山,一座无碑墓破土而出。墓前是垒起的几块花岗岩,顶上散落着清明扫墓时留下的纪念物。同年,黄天辉的死讯也成为村里的禁忌。唐映翔记得,村干部很快下令,禁止任何人提及、讨论。「哼,以为我们就这么忘记了。」

那一年,渐渐有受害者家属为死去的亲人立碑。拿到补偿后,唐映翔和母亲找了个尸工 (编注:当地对祭师的称呼) 为父亲唐家清请魂,又为他修墓,600 块的补偿所剩无几了。

请魂那天,唐映翔跪在天坑前给父亲磕头,尸工在一边念咒语。有那么一瞬,她想起不堪的童年——土改刚刚完成,贫农常常到地富家里抓人做工。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孩,父亲不看重,把她送去贫农家给人蒿草、守猪圈。但她才 8 岁,根本守不住,打开栅栏,猪一个个地跑了。她害怕得躲上山,几天几夜没回来。但父母也没去找,直至邻居撞见,才被母亲领了回来。

回家后,被贫农严厉训斥的父亲将她一顿暴打,并坚持要送走她。唐映翔搂住柱子的双手被父亲用劲儿掰开,前后抵抗了三次。父亲拧不过,才把她留下。但怨恨也留下了——「他简直不是人啊,恨他恨得要死。」

「但能怎么办呢?」替父亲修墓后,她每年清明都上坟、烧纸、供酒。

五十年后,三江大队的民兵大多已故去,大宅村尚在世的民兵仅剩下唐云洪。坑杀当天,唐云洪将人悉数押至执行地,发现漏掉了个一岁半的孩子。黎明前,他一路小跑,把孩子也抓了过来。

唐云洪 79 岁,终身未婚,无子无嗣,靠砍柴、种地度日。在近年如火如荼的「扶贫攻坚战」运动中,他有幸被划入国家社保体系,成为一名「五保户」(编注: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每月可以收到政府派发的 200 块。

他曾有过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那年他 26 岁,天坑杀人刚刚结束,村里的干部为他在附近的哑鼓岭村寻了个招亲的机会,他拒绝了,因为干部要他出让在土改中分到的宅子——那曾是唐家美的家。

这座宅子如今成为他毕生的最大财产。房檐处,是当年闹革命时留下的五个大字——「要斗私批修」(毛泽东于 1967 年视察文革成绩时提出:斗私,即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自己的「私心」作斗争;批修,是利用上述理论去反对修正主义,与共产党内一小撮资本主义当权派作斗争)。屋内,倒塌的墙壁和东倒西歪的桌椅上长满了青苔。

伴随困顿生活的,是如影随行的指责。「他杀死过一个一岁半的小孩」、「就是他,小孩都不放过」……提及唐云洪,大宅村人大多这样介绍。但他似乎已忘记那个夜晚了。在数次回忆中,他坚称自己从未到场参与屠杀,「我好像在大队守粮食。」他挠头笑笑。

应部分受访者要求,名字为化名。感谢王德佳对报导提供的采访帮助。
本文参考资料:

  1. 宋永毅,2016 年,《文革机密档案——广西报告》,明镜出版社
  2. 中共全州县委整党领导小组办公室,1987 年,《广西全州县「文革」大事件》
  3.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84) 刑二复字第 28 号
  4. 全州县志办,2016 年,《全州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
  5. 《炎黄春秋》2014 年第一期
  6. 罗四鸰 ,2018 年,《专访文革研究专家宋永毅:唯有甄别史料真伪,才能认识文革的实质性》,端传媒
  7. 谭合成,2010,《血的神话:公元 1967 年湖南道县文革大屠杀纪实》,天行健出版社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胡平:是谁下令杀害遇罗克?

据友人Y君说,吴德之子曾亲口告诉他,是周恩来下令杀害遇罗克。周恩来说:“这样的人不杀,杀谁?” 这很有可能。首先,遇罗克的《出身论》发表在北京,影响遍及全国。对遇罗克的定案决不是北京市一级就能拍板的,很可能涉及中共最高层。 其次,虽然在文革 …

专题:遇罗文:50年后 血统论依然大行其道

2016-05-18 50年前,23岁的遇罗克写下了《出身论》,对大行其道的血统论进行了批驳,4年后,他被判死刑遭枪决。9年后,他被宣布无罪,但此后,他和张志 新、林昭等冤死者,一直成为官方的敏感词。文革开始50周年之际,血统论依然是中国政 …

感觉要等到80后到了能当领导人的年纪,中国才可能真正好起来

看来文革对中国的祸害远比之前评价的更严重,包子就是文革余孽,感觉像是数学上的谐波,或者地震后的余震,是文革的一次延伸。 感觉要等到乘着改革开放东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进入政坛并获得影响力后(希望包子到时候也挂了),中国才可能好起来。只可惜,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