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导演自述:关于创作缘由、一点回应和许多感谢
以山东“拆村并居”为题材的纪录片《何以为家》近日在网上引关注。这部纪录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何以为家:沉默》目前已经制作完成,讲述了“拆村并居”之后几个村子拆迁之后的处境。5月6日,导演张金隆在豆瓣网上写下了自己创作这部作品的缘由和导 …
讨论真实性和主观性,首先得看自己的历史观站位。后现代史学有一派观点,认为所有的历史记录都是主观的,因为都是人用自己的大脑驱动自己的手,用笔写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没有客观的一说。这与纪录片的真实性探讨殊途同归,即当你举起摄像机的时候,便有了画内与画外的区分,也就有了拍什么和不拍什么的价值判断,那么纪录片也都不是客观的真实的。
如果持这种看法去阅读历史和纪录片是毫无意义的,除了让读者思维逻辑混乱,形成价值判断的迷失,你不会从中获得任何营养,甚至你的大脑也会在臆断真假的过程中,陷入 “审核” 模式,将自己与书形成二元对立,愈加对立就愈加排斥,于是就难以深入文字,难以深入也就难以理解和体会,更无法感知作者的中心思想了。作者书是编码,读者读书是解码,你长期处于无法解码或选择性解码的过程中,读书的过程也就从获取转为一种消耗,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这种史学观在早期是很亮眼的,某种程度是颠覆传统史学的,而且带有去中心化的民粹色彩,一时间官方论述也变得失色不少。但也确实影响人类认知实践,毕竟没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了,世界也失去了规律。当然不乏很多人坚持如此。但大部分人还是运用传统的价值判断,比如相信大部分的官方史籍,相信被学界认可的历史研究,相信专业出版社的编辑人员等。当然,并非这些途径来的信息都要全然接受,个人的独立思考更加重要,只是不要将独立思考变成一种排斥的态度。
话说杨继绳的作品,我只读过墓碑一点点。个人的判断是,真实性是有的,夸张也有,主观是有的(毕竟大部分素材来自个人生活经历),客观也肯定有。但不能因为有主观和夸张就完全否定他的作品,以及他个人。另外从他个人履历、从事的专业与获得的成就的多元程度看,他也并非一位靠编造事实蒙骗读者从而攫取功利的伪作家。所以我会接受他的作品,并认真品读,对于他表达的中心思想我也会接受,并深入思考。
这里贴一点他的早期履历:
1960 年,杨继绳考入清华大学动力系拖拉机专业,学制 6 年。1964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 年毕业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爆发,1968 年 1 月加入新华社天津分社任记者。任记者时发表多篇社会探讨性文章,如 1972 年的《天津驻军大量占用民房严重影响军民关系》、《天津劳动生产力调查》,80 年代撰写学术性文章。在新华社工作期间,杨继绳先后担任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高级记者,《经济参考报》编委兼理论部主任,新闻出版中心主任,新闻调查部主任,香港《中国市场》杂志总编。杨继绳 1984 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 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1 年,杨继绳从新华社退休,先后担任《中国改革》、《中国企业家》、《方法》等多家杂志的编委,继续评论写作。2003 年初,任《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
最后,杨继绳的一些作品虽然看起来像是口述历史类型,但如果划归历史读物范畴是不合适的,所以从评判史料的角度去打量,也是不公平的,于是后现代史观那一套放在他这里也就没什么用了。大可不必咬文嚼字,对数据、对年代、对出处孜孜以求。纪实文学也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是报表不是数据,总有它的艺术性绕不开,就像纪录片一样,你如何去要求一位导演对他的拍摄、剪辑以及撰稿中的每一句话负责呢?要给每一个镜头加注释吗?艺术的美好何在呢?这又真的会增添观影乐趣吗?有点荒唐了吧。
他有作品吗?
怎么没看到过
[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稳定?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03907/answer/31439734)在断粮以后,公共食堂寻找了各种代食品:
吃稻草。稻草是喂牛喂马盖房搓绳的材料。现在,人们先用铡刀把稻草铡碎,放在大锅里炒干焦,再放在石碾上碾成碎末,再用石磨磨,磨完再过箩成面状,再掺上百分之三十红薯干面再做成窝窝头。
吃玉米杆。玉米杆是农民烧火做饭的燃料,平常年景连牲畜也不吃,现在也成了食品。吃的办法是,去掉外皮,放进锅里炒干切碎,磨成面,掺上红薯干,做成窝窝头。
吃白鹭屎。白鹭是一种水鸟,以鱼为食。屎呈青白色,不臭。饥饿的人们把白鹭屎挖回家,用水洗洗,放在锅里蒸熟了吃。
野菜、花生芽、老鼠、麻雀、草根、树皮、蚌壳、棉絮等都是很好的代食品。
人说这书有假,我没看过这书,但单看这句话 “玉米杆是农民烧火做饭的燃料,平常年景连牲畜也不吃,现在也成了食品”,就假地可怕假出天际假到没天理。玉米杆本就是家畜日常食物,家畜本就是日常吃草料的,居然说 “平常年景连牲畜也不吃”,这是从没在农村生活过也没任何生活常识的人才能写出的鬼话,牛要不吃玉米杆,是要光喂粮食吗?不怕把反刍动物给吃死吗?就是现在不缺粮食,牛每天也必须喂草料。
连玉米杆家畜也不吃都能编出,还有什么不敢编。牛羊爱吃玉米杆,玉米杆就是牛羊的主食,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最最基本的常识它都能造假,我难以想象其它的话真实度有多高。
说家畜不吃玉米杆,这就是是在说北方人不吃小麦、南方人不吃大米,你说有多么可笑。
据说作者是高级记者,我只能理解又是个脱离现实纸上谈兵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出身于城市,没什么乡村实际生活经验,就是喜欢各处走马观花看看,就觉得比当地人更懂当地,比业内人更懂业内,这也是记者们的一大爱好。
估计能看到他作品的很少吧!
一个很好的例子,前后不分割的例子
曾经的小将,后来的先锋
就其作品来说,对的起他的记者一职,保留了大量真实记录,而且在客观中立上,他做的很不错,相比同时代的人,他的作品在带有立场的条件下,仍然做了公立的评价,在有人鼓吹抢劫时,他是为数不多没有被冲昏头脑
保持了清醒,指出后果和问题的人。
就书中一些事记,虽然有夸大,但总体来说
也是相当可靠的,不过因为成书年代较早
里头的一些观点,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被推翻。
总而言之,杨先生的书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渠道,无论站那边,都是值得一看的。
真实性有待商榷,书的价值对于我来讲还不错。
杨先生为了完成他的写作及叙史理想披沥肝胆,成果丰硕,有目共睹。他越后期的作品思想越成熟(我看过三本)。对于想要了解那一段历史的朋友可以一观。
我本人的祖父母都在某段时期被打倒,家里的长辈也经历过某段饥荒,因此我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质疑书的真实性。历史和事实在光线的照耀下宛如一面马赛克,是由无数角度厚度颜色不同的玻璃组成的。当我们关注和回归自己的生活时,我们往往是通过其中一面来观察,这往往是事实,但也是片面的事实。因此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完整的事实需要大量证据和调查。
但这就足够了吗?
当然不足够,因为观察一个世界,需要有光。
但是包括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在内的文本都有明显的,受作者承认的主观色彩或者偏见,因为他们的光源不同,他们的光源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内心。
杨先生的身份,经历决定了他观察世界的光源。这束光是尖锐的:因为他的父亲死于饥荒,他也在经历中受苦反思,从而急迫地寻求真相;光束的氛围是清澈的:因为他所属的时代正是反思和批判的时代;但是光束的路线不够广远,时长不够久,因此所见到的是世界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想要拓展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最好观察一下这些特殊光束下的成果,而不是彻底否定。
他的使命做的不错,他对于经济理论不够了解,对于西方世界也并不真正了解,他甚至对于中国本身都不够了解,但他还是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时代变化之飞快,在电光石火间这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所揭露出的新的理论,新的真相不断地剥落着既有知识。
如果你读过杨先生的书,就 “决定不考公务员了”,那恭喜你你确实有所收获,你的思想有所改变。在改变之前,你的思想如一只蜗牛,改变之后这只蜗牛钻到了别处。
如果你读过之后,你思考并研究了,书中那些符合事实,那些不符合事实。
那些改变了,那些没有改变。你可以随之如何调整方式实现你的理想,你甚至可以大胆推动这种信仰的前进。
杨从始至终都知道,哪些人有伟大理想。
真实性不高,太多主观臆断,很多时候简直一派胡言。看过几本。不想在看了。
以山东“拆村并居”为题材的纪录片《何以为家》近日在网上引关注。这部纪录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何以为家:沉默》目前已经制作完成,讲述了“拆村并居”之后几个村子拆迁之后的处境。5月6日,导演张金隆在豆瓣网上写下了自己创作这部作品的缘由和导 …
今天是国际反家暴日,给大家推荐中国第一部以反对家庭暴力为主题的纪录片《中国反家暴纪事》。 这部纪录片里有逃跑的女人、有痛哭的女人、有反杀的女人、有充满仇恨的女人、有差点被烧死的女人、有被抛下楼摔死的女人,还有无辜的孩子、无助的老人。这一张张 …
品葱用户 Vitgd 提问于 11/18/2020 建议边看边查阅Wikipedia 第一集:https://parler.com/post/3017341b4bc44e91ad1bb1ec3aa68baf 第二 …
品葱用户 你們小蔥蔥 提问于 9/19/2020 坐標被滲透成篩子的土澳 我藝術老師是華裔 不過上去好幾代才是中國人 他本身也不會說中文 整個文化背景就完全是西方式,想法也很純粹 學生裡很多中國人有錢人小孩 唯一去過旅遊的地方是上海 這種影 …
侯虹斌 全文见我的公众号:侯虹斌客厅(ID:houhongbin01) 前些天,看到网上有这样一组孩子们接受采访时的话。 孩子们大概8岁左右。 “日本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全是坏人。”“他们很坏,经常杀人”“国家zhu席是谁?”“毛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