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目洋子称「将改回本名李嘉琦」,如何看待艺人放弃类外文名,回归本名?

by , at 03 September 2022, tags : 江青 目洋子 名字 艺人 日本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叔叔不愧是被广电殴打无数次,掌握了被调教的经验… 文件一出还没指到自己头上就改的比谁都快,比这帮明星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只要我跪的快,就没人能举报我”

知乎用户 JeremyX 发表

韩红连夜改名中国红

知乎用户 胖了个胖的 发表

不管是艺名还是本名、都挺没有危机感的

知乎用户 BruceSilent 发表

也许是这个原因?

以及其余开会的内容

知乎用户 返璞归甄可爱 发表

讲点台湾往事吧…

当时台湾拍《天龙八部》,当中有一段,两个人打架时王语嫣在一旁说,这是蒋家的名招 “过往云烟”,于是《天龙八部》被禁了。

《射雕英雄传》因 “只识弯弓射大雕” 被禁。后改名《大漠英雄传》在台出版,又因为黄老邪住在岛上自称岛主被禁。

陈映真被抄家,抄出马克吐温全集一套,审官曰:马克吐温乃是马克思的弟弟,这个明显是通匪有据。判了 12 年。

柏杨翻译《大力水手》父子二人跑到荒岛上竞选总统那段时,把 “fellows” 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结果激怒当局:这句话只有蒋总统能使用,这是在用《大力水手》漫画挑拨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感情,打击最高领导中心,且在精密计划下,安排在元月二日刊出,用心毒辣。判 12 年。

柏杨后来在给自己作序的时候写,有一部电影叫作《师妹出马》被禁,后经高人指点改为《师妹出关》方才过审,至今不知其中缘由。

大家喜欢看我就再加两条吧。

左拉的所有作品被禁,因为他译名中有左。

国立政治大学学生代联会主席许席图,筹办了一个统一社,因社名引发台情治单位注意被捕入狱,受严刑拷打而致疯。

知乎用户 北山抄 发表

可以改成 “江边洋子” 嘛,然后说这是上海名字。

知乎用户 安好心 发表

嘴上喊着自信,做最不自信的事

知乎用户 凯文西 发表

宁这是趁李佳琦倒了,借壳上市呢?!

知乎用户 新世紀嘴炮戰士​ 发表

以后别人提到 li jia qi,你第一个想到的究竟是李佳琦呢还是李嘉琦呢?

知乎用户 宋君苔 发表

我觉得她可以改名叫 “辣目祥子” 啊,不是很本土化很接地气吗?而且乍一看都看不出来区别。

还方便那些找她代言的商家产品更改包装和海报~

知乎用户 Redwolf Luo​​ 发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项天鹰 发表

辣目洋子宣布改名为李嘉琦一事登上热搜,随后汪海林发布微博表示辣木洋子改名是迫不得已,因为上面不允许叫外文名,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咱先不说,毕竟汪海林隔三差五就出来骂骂这个骂骂那个蹭热度,消息的来源也有待考究。

单就辣目洋子改名这件事来说,估计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之前那部因为服饰过于倭风而被抵制下架的剧,再加上她的艺名听起来就像个 r 本人,现在她的路人缘已经跌到谷底了,所以她改名也是迟早的事。

只不过她改名之后不少人才发现原来她的本名和某位网红是一样的,现在又有不少网友质疑她蹭热度了。其实说她蹭热度大可不必,要是放在以前说她捆绑营销倒还有可能,现在另一位能不能复出都是个未知数,她又怎么会主动卷入 “漩涡” 之中呢?

只不过目前来看辣目洋子改名并没有重获大众的喜爱,有网友吐槽表示自己之前开了个素人 “李嘉琦” 超话用于记录朋友的生活,没想到现在这个超话就被封了,而他们之前发在超话的内容也不见了,现在网友纷纷吐槽辣目洋子靠着背景为所欲为,路人缘不增反降,爆客觉得辣目洋子想要翻身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她当初走红也是靠吃了缓解容貌身材焦虑的独立女性人设红利,而不是靠着实质性的影视作品,现在改名也只能起到很微小的作用罢了。

知乎用户 明星爆料客 发表

辣目洋子要叫李嘉琦,杨颖不能叫 angelababy 了,想想就觉得好笑。

据传,广电最新要求,艺人们不能再使用外文名或者疑似外文的名字作为公开活动时的署名了。

现在辣目洋子已经正式更名为了她的本名李嘉琦,杨颖暂时还没有任何动作。

用了十几年,已经被所有人熟记于心的名字,说不能用就不用能用了,就像你爸妈为了你好养活,给你起个贱命叫 “二狗”,但突然有一天国家规定,人类不能叫动物名字,那喊惯了你二狗的人,都要重新适应你的新名字以及新形象了。

不知,如果口喊杨颖 baby,是否会被允许呢?

知乎用户 和正 发表

其实可以叫李辣嘛。

papi 酱等人瑟瑟发抖。

知乎用户 慢枪手幻可可 发表

“爷爷,你的青春真的回来了”

知乎用户 冷鹿 发表

我要举报!我要检举!

你们看,PDD 这个名字,不就是 “嫖断 Diao” 的缩写么?!

太黄太暴力了!

让小朋友看到了,以后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溯白​ 发表

说明:李佳琦是真的凉凉

之前网传李佳琦被永久封杀,一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算是锤石了。

明星偷税漏税、吸毒嫖娼都可以复出,一代带货天王却这样无声无息的退场真是令人唏嘘。

淘宝直播也随着李佳琦被封杀突然走向了死寂,不仅在直播界无法撼动抖音、快手的地位,卖货也被 拼多多绞杀,彻底告别了黄金期。

知乎用户 思语 发表

都要回归本名,那བསྟན་འཛིན་བརྩོན་འགྲུས怎么办?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zi mou 发表

女舞蹈家因与江青同名文革遭批斗 3 名亲属自杀

辣目洋子啥的,比起下面这位还是好得多了。

请看:女舞蹈家因与江青同名文革遭批斗 3 名亲属自杀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因为一个名字,她一生被迫与政治牵扯不清。在中国大陆、在殖民地时期的香港、在戒严时期的台湾、在资本主义心脏的美国,无论在哪里她都注定无法逃脱那个身份的牢笼

  67 岁的艺术家江青已经习惯于向每一个人解释,自己不是 “那个江青”。8 岁那年,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实现共产、摒弃个人主义的号召,母亲把她的原名 “江独青” 中的独字去掉了。59 年来,这名字没让她消停过。

  她一生经历的传奇并不亚于人们所熟知的那一个江青。她成长在新中国,10 岁开始在北京舞蹈学校学习中国古典舞、接受教育,却机缘巧合地去了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香港、台湾,在台湾,她成为国民党统治下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

  她与毛泽东夫人江青在经历上有很多奇妙的契合点,比如两个人都与电影和舞蹈有关。1964 年,政治人物江青第一次把照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让全国人民熟知她时,艺术家江青开始在港台走红;前者风风火火地推行样板戏时,后者获得金马奖影后;文革如火如荼之际,艺术家江青放弃在台湾的一切,前往美国从事现代舞创作。

  江青特殊的名字和经历让她的一生紧紧跟政治联系在一起与 “那个江青” 主动介入政治不同这种联系一直是被动的。今年 4 月,她于 22 年前创作的回忆录《往时往事往思》终于在中国大陆出版,她传奇命运终于被简体字书写。

  “此岸的江青,彼岸的江青”

  每天早上必须喝咖啡,晚上则爱喝红酒,因为已经去了西方太久时间。在北京舞蹈学院旁的一个咖啡馆里,江青这样慢条斯理地介绍自己。她正发愁怎么把这次在国内找到的一堆样板戏资料弄回纽约的家有一个外国朋友有兴趣做一个关于江青的剧本,“当然,我是指毛泽东的夫人,” 她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008 年,她曾跟音乐家刘索拉在德国一起合作过一个关于江青的舞台戏,名叫《红都女皇》,表现 “江青年轻时候不顾一切往上爬” 的故事。创作这样一个跟自己同名同姓、在几十年里一直被迫扯上莫名关系的人,她倒挺轻松“就是一个名字呗”。

  然而生活远没有那么轻松。1960 年代中期,已成为台湾著名影星的江青才知道,原来大陆还有另外一个江青。台湾媒体为了区分,经常加上定语:“此岸的江青,彼岸的江青”。还好,那个江青在政治版,而她在影剧版。文革结束后,身在美国的江青想回大陆探亲,可因为这个敏感的名字,她申请了十几个月都拿不到签证。

  1978 年,香港亚洲艺术节邀请江青在美国创办的舞蹈团到香港演出,但香港方面对舞蹈团的名字审了又审,无法通过。“四人帮刚倒,这名字尤其敏感,不能用,”香港方面对江青说,最后舞团改名为 “纽约江上数峰青舞蹈团” 才得以演出。

  那一年,四人帮被审判,而江青也终于可以回国她为此匆匆跟男朋友结了婚,以随行家属 “青 · 彭贝克” 的名字成功拿到签证。回到老家上海,她发现家里亲戚在文革时成为重点批斗对象,外婆精神失常半瘫在床;二姨常年被监督劳动拉人力大板车;更有三位亲人不忍屈辱自杀一项重要的罪名便是,亲属江青叛国投敌,还竟然故意与伟大领袖毛主席最亲密的战友、同志、爱人江青同名。

  1979 年,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陈锦清对江青说:“你不知道文革时因为你的名字我吃了多少苦我竟然培养出了一个又敢叫江青、又敢叛逃到台湾的学生。”1980 年,在陈锦清的安排下,江青改名为 “江菁” 在中国做了第一场演出。后来,《舞蹈》杂志为江青做封面报道,没想到陈锦清突然出现,坚持江青的名字和历史背景风险太大,请他们无论如何把报道拿下来。

  那段时间,国内有人会对江青说:“你的名字我叫不出口,你就不能稍微改一改吗?”“一想到她心里就别扭。”直到 1987 年,才有人觉得 “江青” 一名“大家过目不忘,有利于宣传”,江青的舞团才第一次用本名在全国八个城市巡演。她回忆,这是她这辈子因为这名字“第一次占了一点点便宜,扬眉吐气”。

  1991 年,江青的《往时往事往思》一书快要写完,传来另一个江青自杀身亡的消息。可江青没有想到,一直到十几二十年后,自己的名字在大陆还会继续保持敏感。

  2008 年北京奥运年,由她担任编舞、导演、舞美,谭盾担任作曲的歌剧《茶》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但最后她却发现海报上自己的名字用的是英文 “CHIANG CHING”。她十分生气,歌剧上演结束时甚至不肯上台谢幕。

  直到如今,名字的故事也还没有结束。今年清明前,为了《往时往事往思》一书的出版,她正准备前往北京,忽然接到出版社的电话:“您先别买机票,可能有问题。” 江青觉得,自己的名字就是一个测量中国政治气候的测温器。

  “贼的儿子必须是贼”

  1990 年代以后,江青开始探索更广阔的艺术领域。1992 年,她 “突发奇想” 想做导演,便把自传中 “上海童年旧事” 一章写成了电影剧本《童年》,并一举获得 1993 年台湾优秀电影剧本奖。

  江青童年的故事始于 1954 年。那一年,在 8 岁的江青面前,外公因为 “历史反革命” 的罪名被戴上手铐带走。之后,舅舅被南开大学物理系开除,所有亲戚的子女都因为家庭成分问题不能报考大学;妈妈也被隔离审查。江青在《童年》剧情大纲里这样描述当时的政治环境:“贼的儿子必须是贼”。

  江青一生几乎都在与政治进行心理角力。外公被捕后两年,小江青一边在学校里唱 “镇压反革命” 歌曲,一边抬不起头来。10 岁时,她考上北京舞蹈学校,家里人不愿她那么小就离开家,但她为了 “甩掉污点”,态度坚决地“逃离” 了上海。在《往时往事往思》中,她写道:“在一个新环境中,我将又是干净清白的。”

  《童年》获剧本奖后,曾支持《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影片拍摄的台湾人邱复生本有心投资这部电影,可由于剧本没有 “光明的结尾”,江青又拒绝修改亲身经历,拍摄一事不了了之。

  童年的遭遇对江青产生了很大影响。即使 10 岁后到了北京,她还是小心翼翼,对家庭话题讳莫如深。不但谨言,她还懂得慎行。回上海时去监狱里探视外公,她特意没戴红领巾一个少先队队员去探 “反革命” 的监,她感到言行上 “太不相衬”,又生怕鲜红色太扎眼。她渴望见到外公,在亲人和“政治正确” 之间深深纠结。

  尽管有如此遭遇,但那个火热的时代仍然灌输给小江青自己就是 “不折不扣的新中国小主人翁”。她曾得到机会去机场随周总理向国外领导人献花,也热爱在学校里跳舞。大炼钢铁时大家都不睡觉,疯狂的集体主义生活自有一股氛围,让她意气风发,十分沉迷。

  江青上学期间曾两度前往香港探亲父亲 1949 年前就一直留在香港,母亲也于 1957 年带着弟弟投奔父亲但江青数次跟父亲发生口角,父亲认为她在大陆被 “洗脑”,她倒认为香港 “太物质”,父亲 “不爱国”。她想,毕业后,“祖国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红色中国香港和台湾

  但她还是成为祖国的 “逃兵”。1962 年,毕业前最后一次赴港探亲,父母把她“扣压” 在了香港。因为她若回到大陆,将直接成为弟弟们出国升学的障碍。十七岁的她十分痛苦,一边是“孝道、义务、自私”,一边是“理想、前途、逃兵”。她拒绝吃饭,又偷偷地写了封信回校,说明自己需要补领新的旅行证件。

  数日后,一位陌生人神秘地给了江青一封信说明有人会在某日安排协助她回校,并让她不要带行李。她又害怕起来:回校后,他们让她与家庭划清界限怎么办?她做不到。最终,她留在了香港。“很羞耻,可是又没有办法,” 江青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江青自暴自弃拒绝念书。她反感香港,觉得那里终究是殖民地。内地的报道都是 “形势一片大好”,可香港的报纸上这里放火、那里小偷,“这个社会好肮脏,” 她想。

  百无聊赖时,她报名参加了邵氏电影的南国演员训练班。“别人当然知道我是从大陆来的,但我只是一个编舞,没什么特别的,” 她说。

  不久,导演李翰祥筹拍《七仙女》,听说江青是北京舞蹈学校来的,便找她做编舞。后来女主角因故罢演,江青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当上了女主角。可戏开拍没几天,李翰祥要脱离邵氏,前往台湾另起炉灶。

  于是,在离开内地一年后,江青随李翰祥前往台湾,她提出的条件是:不能为自己打 “反共艺人” 的旗号。《七仙女》让她一炮走红,她也只对媒体说自己出身于邵氏的演员训练班,没人知道她在大陆的过去。

  5 年后,江青凭借琼瑶的影片《几度夕阳红》获得金马奖影后,大红大紫。但她仍行事低调。在台湾呆久了,看到一些反共标语,就联想起过去大陆说台湾人在吃橡胶皮、草根,“大陆一拍电影,国民党都是丑化的,那边一拍共产党,也都是凶得不得了,” 她已经觉得十分可笑。

  无国籍艺术家

  1987 年,音乐人刘索拉第一次认识了江青。在她的印象里,江青这个现代舞蹈家 “洋气,特别有艺术范儿”。但一直到 1990 年代初江青找刘索拉聊自己的舞台剧本《六月雪》,喝红酒有了醉意,才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盘托出。刘索拉听得目瞪口呆。其实,一直到离开台湾之后,江青才肯坦然谈及自己的经历。

  从学生变成电影明星,她有自知之明:那不只是自己努力的结果。7 年拍了 29 部戏,她感觉自己 “好像一直生活在动物园里”。1970 年,江青婚变。重压和痛苦之下,她离开台湾,“逃” 往美国。

  从上海到北京、从北京到香港、从台湾到美国,江青在书里都用了 “逃” 字。“我每次都别无选择,”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到美国之后,她重新捡起中断 7 年的舞蹈,并在三年后创办了自己的舞团。同时,也慢慢地学会面对自己的过去。

  早年在内地的生活经历让她对政治和时事有特别的敏感。在美国,她每天看中文报纸和电视,关注中国时局。1970 年代末江青回国,觉得自己作为最早一批出国学习现代舞的舞者,有责任把现代舞介绍给中国,也总觉得自己要落叶归根她在香港和台湾拿了很多年的无国籍护照,直到 1973 年才申请了美国护照。1990 年代初写作《往时往事往思》时,她还是有很重的中国情结,“总是觉得我是中国人,我应该怎样怎样,” 她说。

  但这样的想法渐渐地越来越淡。江青现在觉得,你首先是一个 “人”,然后才是一个 “中国人”。“我现在好像又回到了无国籍状态,也可以说是世界公民,倒不是说形式上,是心理上。”

  今年,《往时往事往思》大陆版总算能出版,另一本介绍她艺术探索的作品《艺坛拾片》也即将出版。而当她在海外周游半个世纪之后,中国大陆的许多读者感兴趣仍然不是她的艺术实践,更多的还是她的名字以及这背后的离奇命运。

中国新闻周刊 2013 年 5 月 记者:万佳欢

知乎用户 狼叔 发表

辣目洋子一点也不日本,正如 anglebaby 一点也不外国一样。

一个是根本没有日语读音,一个是尴尬到爆的英文名,我觉得说起那名是为了崇洋媚外那我想笑。

知乎用户 桐生院幸直​ 发表

那以后影响力巨大的知乎大 V 会不会要实名上网?人均痛失网名。

知乎用户 树大师​ 发表

广电:你别过来啊,明明是你那部倭风剧搞的路人缘清零,怎么现在又想碰瓷我骗廷杖??

辣目这招挺损的,本来她的倭风剧已经在历史迷中掀起了抵制热潮,她这么一顿操作,一下子变成了政治迫害者的感觉

对了,天使宝贝这个名字真她妈 low 穿地球了

知乎用户 北条泰时​ 发表

不是很好评价,举个有点类似的例子吧。

在日本昭和时代初期,国粹(对应汉语民粹)主义盛行。一些名称类似西文的企业在这种社会形势和上层的压力下,纷纷改称较为传统的日本名。其中最知名的是光学企业 “美能达” 在 1937 年将名称改为了“千代田”。二战后,这些企业大多陆续改回了原名。

知乎用户 LazyNetter 发表

前一段,听小道消息说李佳琦要复出了,我都算好要买啥了。,弄了半天,是这个李嘉琦。

知乎用户 李尧​ 发表

不是应该叫楚楚 baby 吗?

知乎用户 今晚打老虎 发表

广电总局让的,她想不想改都得改。

知乎用户 不是博士 发表

果然,有些人崇洋媚外是刻在骨子里的,动不动就要发作一下。

这是绝症,没得治!!!

知乎用户 施恩​ 发表

再不改就乳了。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妙。

上面那个答案里全部都是被外国文化训了狗的中国人,而下面那个答案里全部都是 “tg 药丸” 的代名词。

知乎你太 tmd 妙了。

知乎用户 陆离先生​ 发表

冷知识

姜文的闺女叫做姜一郎、

![](data:image/svg+xml;utf8,)

两个儿子,分别叫做姜太郎和姜次郎……

![](data:image/svg+xml;utf8,)

还有灰太狼,

一听就是日本狼!

宝子们,我们对于这两个要不要抵制?

这是文化渗透啊!啊啊啊啊啊(破音)!…… 咳咳咳咳~~

我要大声疾呼!气得我都咳嗽了!

辣目洋子太日本,那就土一点,更名:

洋辣子?

这不比李嘉琦好记?

好吧,我正经一点。

前段时间关于苏州和服事件,我发了一条回答,表示我简直不可思议难以想象,我们广大民众,连最基本的法无禁止即许可,这一最最基础的共识都难以达到。

现在我算明白了,本应该提倡法治的官府,应该做个榜样跟表率。

结果呢?

三四十年前有吃饺子不蘸酱油被抓罪,现在有唱歌被拘留罪。

说好的:中国人你要自信呢?

知乎用户 李铁柱之冠​ 发表

她为啥会红才是该讨论的问题。她会啥?贾玲为啥可以红?她会啥?我们也许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装傻卖呆就可以走红,那绝对是对人类文明的嘲讽。那也是一个苏珊. 雅各比写的一本书中提到的主题: 反智。还记得另一本尼尔 · 波兹曼写的书《娱乐至死》?愚乐时代繁荣的代价是啥我就不用写出来了。

唉。为了搞笑胡谝乱造,装疯卖傻就和郭德纲的相声一样俗还有低级。

赵丽蓉老师如果还活着也会觉得好笑。她老人家的小品有一些是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还有一种积极的力量。现在的小品和所谓喜剧电影呢?我们该要反省了。

看到辣目洋子这个名字我突然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些小日本电视台制作的搞笑视频。 其中一个是一个男搞笑艺人假扮野兽 - 我记得好像是狮子 - 靠近其它的猛兽。看看它们的反应。然后还要和猛兽拍合照。为了收视率也为了饭碗,这个穿着狮子装的男搞笑艺人居然真的走到猛兽的身边,虽然显得很狼狈,局促不安。当时在演播厅的其他日本艺人哈哈大笑。

这好笑吗?说实话,一开始我觉得挺有趣。 接着是好奇,很想知道他会不会遭到攻击之类的。这个搞笑艺人在日本算是花心男这种, 虽然长得有点丑。不过看完整个视频以后我没笑。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我反而很佩服这个男搞笑艺人的勇气。在日本据说这种搞笑艺人数量不少,竞争很残酷。如果你不愿意配合电视台的剧本演出,就没有演出机会了。为了生存,这种搞笑艺人是整人节目的常客。这种级别的艺人常常被整,包括搞笑女艺人。为了收视率,日本电视台也会拿长得还算是好看的女艺人开涮,包括有些名气的。以前还有日本女偶像团体在节目中故意出洋相。为了收视率, 小日本脑洞大开。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他们都做。搞笑艺人也为了生存豁出去了.

相比之下,贾玲还有辣目洋子这种我国搞笑艺人过的太安逸了。一个个像是小姐一样被人宠;贾玲小姐还不忘抄袭韩国人的小品。 还自称导演。

这才是最好笑的.

知乎用户 johnrich 发表

这位别改名了,能直接退圈吗,太尬

知乎用户 amber 发表

2014 年 3 月 13 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我是老门,门老师,祝好。

知乎用户 老门 发表

说明这个名字至少值一个亿;

这是哪个大师给起的?

从今天起,我也改名,叫李加琦。

知乎用户 步行街鲁迅​​ 发表

这名咋这么耳熟,难道我有穿越时间线的能力?

按照记忆中这人后面应该火了。

知乎用户 战斗力激昂的伯爵 发表

有时候觉得,自己成了滑稽戏里的路人甲。

老舍先生最后一段路上想的是什么呢?一定觉得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幻了。

知乎用户 羊舌存旺 发表

@一栗沙子

知乎用户 开心一笑 发表

辣目洋子是个什么外国名? 这不就是辣眼睛么

本名?李佳琦 这… 这是要去卖口红带货了么

别人不知道 辣目洋子这就是挺没底线的蹭 如果李佳琦能吸引眼球 她就不会用辣目洋子这昵称了

至于其他人换名字 应该是为了领悟精神吧 毕竟一个中国人在中国做公众人物 没有必要非得起个外国名

就比如杨天宝 我感觉她这辈子改成啥名 也没有比杨天宝更深入人心的了

知乎用户 si zhao​ 发表

终于不用辣眼睛了。

知乎用户 克罗雷拉 发表

那 cctv 怎么办???

标志是英文,设计标志的又是日本人。。。。。

知乎用户 每天只睡 23H​ 发表

提名辣目洋子为 2022 年度口碑滑坡十大艺人,没人反对吧?

哦不,从现在开始应该叫李嘉琦了。

好好地突然改名,抛掉已经积攒下认知度的艺名,有不少人正奇怪呢……

编剧汪海林的解读一出,直接把讨论拔到了一些超越个人意志的东西。

不过她本人被送上风口浪尖,还是因为一个骚操作——

辣目洋子恢复本名后,疑似占了素人李嘉琦的超话。

根据网友的爆料,这个超话本来是自己和几个朋友自娱自乐,用来记录平凡生活的小趣味;

没成想,这颗代表友谊的珍珠,被轻而易举地夺走:

一个 21 年就开通的超话,早不关晚不关…… 偏偏在辣目洋子官宣改回原名的关口被封了。

要是没有舆论的发酵,以上种种大概都会不声不响地湮灭于虚拟世界。

但没有万一,这个超话已经被火速恢复。

经此一役,辣目洋子本不富裕的路人缘又一次雪上加霜。

——要知道,去年这个时候,她还是大众眼里 “肥而不腻”、幽默可爱的自信女孩一枚吖。

说起来,这年头口碑滑坡的主儿,不是劈腿瓜,就是法制咖……

但这些大错,辣目洋子从来没有沾边;

闹到如今,她有的是些说大不大的小马脚。

对其他艺人来说,可能是一笑而过的尴尬;但对她而言,杀伤力十足,让口碑一次次走低。

仔细琢磨这双标,大概也和辣目洋子一路走来的方式有关——

成也路人缘,败也路人缘。

01

今年之前提到辣目洋子,大多数知道她的人,脑海里都是两个标签。

一个是打破大众审美的 icon,另一个是努力追梦的普通女孩。

至少,我第一次记住她,是 18 年底的一支艺术体操。

那是一档明星运动会综艺,在场也不缺身材曼妙的女明星,但辣目洋子突出重围,恰好靠着她的 “非常规身材”。

光身材还不够,她的笑容和不怯场才是关键。

至少看完的大家会发自内心地感叹:好自信!好可爱!

抛开其他,辣目洋子的骨子里也有自我悦纳的 DNA。

打个比方,同样是靠着草根喜剧人的身份入圈,李雪琴的标签是 “丧而清醒”。

你可能不记得她是清华还是北大的,但总知道她是一个因抑郁症退学的社恐学霸。

所以,同样是拍《男人装》,李雪琴一抬眼就怯怯的,露出一股委屈……

反观辣目洋子,满脸都写着 “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

同样是展现身体曲线,雪琴会让看客怜爱: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辣目则活色生香,好似少了一斤肉都没有这个效果。

没有拉踩的意思。

成片会有高低好坏之分,性格并没有。

只不过在展现美丽这件事上,李雪琴是被拖出舒适区,而辣目本来就靠这碗饭起家。

——两个人都代表了被某阵子社会风潮选中的那个人。

你看,辣目洋子会大谈那些关于美的定义,如何真正爱上自己的身材和脸;

会被邀请合作,以 162cm 的身高走上纽约时装周的 T 台;

她的存在本身,一度被看成是对传统审美的挑战。

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自信的女孩最美丽。

从 A4 腰到直角肩,那些年关于女明星的颜值评判标准一直在更迭,娱乐圈本就是盛产容貌焦虑的一大源头。

而辣目洋子闯进去了,所以最初也被视作——

一个普通女孩逐梦演艺圈的胜利。

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普通家庭,她却早早确定了做演员的梦想。

高中生李嘉琦在日记本上写下:“如果想找个漂亮的女演员,随便一抓一大把;但想找个丑得有特点、有自信、会搞笑的女人,就我一个。我不美,但仅此一个,绝版了。”

没办法走常规的路子出头,她就另辟蹊径,正巧赶上了短视频自媒体的热潮。

从一开始的简单模仿,到后来紧着那个或热门或经典的影视剧恶搞……

等到《延禧攻略》热播,她的胖版魏璎珞还被于正翻牌。

看着平淡无奇的一条评论也成了她的人生转折,被于正带着一起上了演技真人秀《演技派》。

——有了这次积累,才有后来的另一档综艺《演员请就位》。

在这儿,她得到了一向毒舌犀利的尔冬升导演大赞特赞,也终于成功被业内看到。

要知道,在此之前,哪怕拥有自媒体的流量,她也接不到什么好角色。

最多就是客个串、打个酱油,从影视剧的全世界路过。

但综艺里一场细腻而松弛的哭戏,没有撕心裂肺,却有难得真诚。

直接让辣目洋子从喜剧人,变成了有无限可能的潜力新人。

她好像真的,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距离梦想一步之遥的今年,这一跤还是狠狠摔了。

看起来很频繁地 “翻车”,其实就是赶在前后脚发生的三件事。

头一件便是综艺《桃花坞》里的 “尴尬九分钟”。

如果说宋丹丹是个缺少柔性沟通能力的强势大家长,

那辣目洋子的表现,让不少人联想到职场里的墙头草:

虽然一开始约好了,和好姐妹李雪琴站在 “反内卷” 的统一战线;

但在举手表决环节被宋丹丹拍倒之后,她便进入了随长辈摇荡的状态——

最开始只有宋丹丹想开联欢会,其他嘉宾都想办运动会。

她便悄悄倒戈:“其实我两个都想要”。

后来聊到表演节目,大家兴致不高,汪苏泷也说自愿报名不强求。

辣目又跟在宋丹丹后头建议说,大家还是一人准备一个节目。

好姐妹倒是奇怪她怎么那么卷…… 辣目直接用一句 “为了大家好” 堵死话口。

等到李雪琴扇了自己一个大耳光子,像极了一些被枪打得倒霉出头鸟。

辣目还在那儿笑嘻嘻地看眼色。

就这一次,辣目洋子的评论区都沦陷了,底下的关键词不外乎是精明、圆滑、虚伪……

等到后来,把朋友精心挑选的礼物挂上闲鱼卖,似乎又成了新鲜出炉的佐证。

不出所料,最后所有毛病都得丢给打工人:

艺人说是助理的疏忽,而自己错在没有好好沟通。

助理随后的道歉长文,也都在 “怪” 自家艺人太好,让自己迷失了,才会丧失边界感。

字字句句,贬低自己夸赞艺人,看客反正是不买账了。

当初和买家如此熟练地讨价还价,还能是一次疏忽带来的意外吗?

等到那位送礼的朋友留言,这份虚情假意的尴尬浓度也抵达最高点……

辣目洋子:虽然我们认识了几个月,但我道完歉才想起来回关你的账号。

连着发生两桩指向艺人品性的事儿,一般都说冷处理吧,偏偏辣目洋子还没法避风头。

——她这两年的作品正在扎堆播出。

观众的想法也简单啊:我打开网站追个剧有你,跑去电影院又有你,想看个综艺取乐吧居然还有你…… 凭啥啊!!!

最后倒好,哪怕是剧作本身的争论,作为流量最大的女主角,招黑反正是冲在第一线了。

连带着她的艺名也被吐槽 “倭风”,成了第三个争议点。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但咱说实话吧,这三件事可大可小。

就比如辣目洋子的大名,从她在网上成名起就一直用着。辣目是辣眼睛的意思,而洋子出自她的小名洋洋。

处置礼物的乌龙,估计也是没怎么在意,直接一堆丢给助理处理。虽然她不是啥大明星,但也不至于穷到把礼物拿去卖吧。

还有最开始的修罗场,说是墙头草,也可以理解为和稀泥,换个好听的形容词,就是打圆场。

辣目洋子这人,一向是八面玲珑的。

好处是愿意突破,可以迅速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边界的人也能很快走进她的世界。

所以闹出尴尬九分钟后,是她在宋丹丹和李雪琴两人之间充当缓冲剂。

这种热络的性子,就像街边卖衣服的老板娘,能很快把自己推销出去。

你看,宋丹丹还会记着她在上一季的付出,而同样参与其中的李雪琴就没有这个待遇。

不过这性格也有两面:和谁都有话说,和谁也都是点到而止。

八面玲珑里的精明,在镜头的呈现之下,露出了一丝傲慢。

但哪怕只是一丝,也是致命的,因为这几乎是对她原有标签的彻底消解。

她以前靠什么发家呢?

是特立独行,是敢作敢当,是真实鲜活,是普通女孩的 wannabe。

但我觉得,这也不算糟糕的结果。

神像从造好的那一天就迎来了毁灭的倒计时,而代言符号被启用的那一刻,也注定会有褪色的一天。

早一天迎接这必然的结果,便能早一点为潮水褪去之后做准备。

辣目洋子的演技,在现实主义题材的舒适区,能夸一句松弛有潜力,但短板同样明显:

至少,演起《小时代》的顾里,她更像是乡镇女企业家。

后面几部作品,也并没有挑中适合的路子。

没有 “整容式演技” 的呈现,就答不了观众对其资源的质疑。

如果能从此开始思考改变,以上种种绝对算是一堂超值得的人生课。

怕的就是毫无长进,那这一次的教训,估计会成为此后最便宜的一堂课呢。

知乎用户 热搜迷 发表

真不怕乱子大啊,就不能换个艺名?这俩哪个都危危险险的。

知乎用户 公孙九娘 发表

…… 这个名字不该归金靖么?你们讲不讲基本… 的继承法了?

知乎用户 奥贝斯坦​ 发表

未来的影视剧、综艺会越来越烂。

知乎用户 咕噜咕噜 发表

把辣目洋子封了更好,人也不好看,演技也不行,天天跟个小丑一样上蹿下跳

知乎用户 荔枝 发表

“使劲瞎折腾"✘

“创新治理方式"✔

其实起个名字,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老百姓谁在乎。

外国人不也有叫中国艺名的吗?

知乎用户 种子期 发表

一开始我以为她是在搞笑………

现在我只是想问,她真名真是这个?

知乎用户 Ku Kl 发表

你猜王思聪是在乎自己账户里有十亿或是百亿,还是在乎王健林是不是万达大 BOSS 是不是他爹呢?

同理,真有文化自信谁会在乎……

知乎用户 韦页林 发表

这也要管那也要管,又要当爹又要当妈,我国人民都是些未成年是吧

以后不准叫 cctv,只能叫中央电视台

知乎用户 黑猫警长 发表

这么说,那个半藏深林也得改吧

知乎用户 那个夏天 发表

那成龙是不是以后也要叫陈港生。

知乎用户 天空 发表

李佳琦或成最大输家

知乎用户 山正道人​ 发表

不妨把 “辣目洋子” 缩略为“辣子”,这样肯定深受西北、西南地区人民的欢迎

知乎用户 whenhear 发表

艺人改名是行规,艺名起不好,连工作都难找!

现在需要改原名,经济环境不理想,娱乐行业业务收缩,不得不为之,毕竟连老牌明星都工作不易,更不要提刚刚冒头的小明星。

知乎用户 zqsm 发表

要不别这么费劲了,直接一步到位整个国民行为、语言、文字使用的白名单吧。

知乎用户 crydoll 发表

这个记得十年前就有了吧,当时不是不让出现英文么,什么 CCTV,NBA 都不让说了。

现在你就想起英文名,以后你还想干啥?

知乎用户 后天​ 发表

本名有点东西的

知乎用户 孤鹤​ 发表

她们叫啥名,我根本就不在意。

只是因为这个名字想起了李佳琦,看起来他真的凉透了

知乎用户 这谁顶得住啊 发表

改就改,没人说什么。

但是,明明是上面下的规矩,必须改。为什么非说是听妈妈的话呢?到底是不是因为妈妈说本来的是最好的所以才改的,自己心里没数吗?广大网友没数吗?

立这个人设好玩吗?

知乎用户 百里方欣 发表

中国人!用本名吧

知乎用户 月宝 发表

底线是不断试探并且降低的

政策是不断尝试并且收紧的

艺名可以有,但是不能有 XX 倾向?

谁来确定是否有 XX 倾向?

是你?是我?还是广大人民群众?

是的!是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来代表广大人民群众

说要改名!

文化自信就是这样的强势

下次在网上说话之前先上传身份证,想好了在发言!

喜滋滋~

知乎用户 知北游​ 发表

我觉得吧

挺好的

你也没见过哪个好莱坞的明星叫李铁柱啊

好好的中文名字

你要是真觉得风水啊啥的

去改身份证户口本啊

别人说你不好不行

啪叽,身份证呼他们脸

知乎用户 聆听 发表

这是在建立文化自信。

大家总在说中国没有文化走出去之类的,可是大家想一想,中国真的没有文化走出去嘛。就拿影视产业来讲,把影视产业拉回到十年前,我们可以发现,有相当多相当多的优秀影视剧,在豆瓣评分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豆瓣高分影视剧,基本都是一个年代出来的,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翻看一下十年前的电视剧,都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说《虹猫蓝兔七侠传》,当年横扫国际所有大奖。所以难道真的是我们劳动人民创造不出好的文化嘛。非也。让我们随时间看一下,很突然的中国影视剧就变成垃圾了,连个过渡期都没有,直接变成垃圾。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影视剧连个过渡期都没有就突然变成垃圾了。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中国这么大的影视产业呢。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很多人会问这和改革开放有什么关系呢,你先听我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中国影视剧突然变成垃圾的同时,日本动漫产业与美国影视剧在中国迅速发展,超越了中国本土产业。

我在说的直白一些,中国影视产业突然变成垃圾,日本动漫产业与美国影视突然超越中国影视产业。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今年有个万众瞩目的毒教材事件,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谁干的。那么日本为什么能改动中国的教材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日本与美国开始意识到中国不断增长的国力,所以他们为了扼制中国的发展,采取经济措施,不断的收买与贿赂中国部分腐败官员,使之为他们服务,特别是文化这一块,他们不停的用经济贿赂与文化有关中国腐败的汉奸官员,使之抑制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

吴勇不就是个例子嘛。身处文化产业却为日本工作,抑制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妥妥的卖国贼一个。

中国不是没有优秀的文化,而是负责文化这一块的人出现了大问题。中国的汉奸太多太多了。大家可别忘了,抗日战争里汉奸超过三百万,而日军才二百万。

现在是和平时期,我愿意称呼这些人为文化汉奸,不停的抑制打压中国本土文化,引进日本与西方文化。

就比如说上次的和服事件,这是日本人在挑战中国人的耐性! 凡是为和服发声的,一律都是狗汉奸!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必须清楚自己的身份才能做事,我是一名中国人,我必须无条件的为中国战斗! 当这些人放弃了自己身份而打着服饰自由的名义为日本人说话时,就是狗汉奸。日本与中国可是七百年的世仇!

言归正传,此举乃是建立文化自信,杜绝文化入侵的举措。纵然有些有待商榷的地方,但也无伤大雅。

可能会有人说,中国导弹系统也有英文缩写啊,可是负责导弹系统的人员不会是汉奸啊,也有人说中央电视台自己的名字也是英文啊,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是面向全世界的,等到中国回到世界中心的时候,他们就把名字改成中文了。还有有人说,b 站里什么东西啥的。陈睿整个就是一个狗汉奸,你说里面的东西需不需要清洗。

我在此还可以大胆的预言一下,在未来,中国的考试极有可能是用文言文考试。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而文字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中国现在是一个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被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撕扯侵蚀的国家,面对这样的现状,必须先从文字入手。

这只是开始! 狗汉奸和小鬼子还有洋鬼就等着瞧吧! 中国文化已经开始复兴了! 你们的垃圾文化将会被中国彻底撵走!

评论区有很多骂我的人。

如果你不赞成我的观点,那么请你拿出足够的事实依据和理论分析来反驳我。我并不是听不见他人意见的,相反,你们的意见我会认真的思考。

可是你一上来就给我扣个帽子,并对我进行言语辱骂。请问是否合乎道德标准呢?

让我们且看未来吧,前几十年是中国的经济崛起,军事实力略微崛起。现在正是中国文化崛起与科技崛起的时候,那些日本与外国的垃圾文化终将通通被撵回老家。

言尽于此,请诸君自思。

知乎用户 年年 发表

辣怎么样不太想关注,但是广那个单位真是 shi。

知乎用户 故石 发表

因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可以太现实

知乎用户 26 维度​ 发表

殖人要破防了,没有外文名字,那狗还是狗吗?美爹会不认识的!

知乎用户 还没想好一个名 发表

如果有艺名的卧底矢志不渝坚持了下来,

最后李建国王建军张国富赵国强出卖了自己人,

那可怎么办啊?

知乎用户 Ed Unixon​ 发表

原因在于文化管制越来越严格了。对于艺人的外文名,广电管得松了,还能用一用,管得紧了,就得修改。现在国内对于文化方面越来越在意,艺人的外文名肯定要管一管。

讨厌中国某些艺人起外文名是个人自由,而中国艺人起外文名字也是个人自由。这些个人自由,应该得到尊重。

我在网上看到一群人对艺人改外文名字拍手叫好,压根没意识到比艺人改名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尊重。

温水煮青蛙,青蛙感觉烫了都会跳出来,人也该知道水一直在加热吧!

知乎用户 卫则光 发表

最近几年舆论变了,我也觉得变好了。

今年过去发现什么都没变,还是老味道。

知乎用户 我整个人都裂开了 发表

其实前几年就已经有这种苗头了,而且当时更厉害,要杜绝一切英文名称;

然后就发现这样做基本不可能,比如大家熟悉的 NBA 以后不能叫 NBA,要叫:美国篮球职业联盟,这样操作成本太大;

现在想想还是柿子捡软的捏,先从艺人名字下手。

知乎用户 hikaru2046 发表

官方的红头文件呢?有没有啊?贴出来看看呗

知乎用户 流云​ 发表

为了挣钱嘛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知乎用户 狼牙风风拳 发表

太有意思啦

我乎友在此之前日常看不惯明星

一口一个「戏子」

但凡涉及到偶像剧、耽美剧、仙侠剧以及流量明星参与的剧集,鄙视刻在鼻孔里的大批特批。

什么「天价片酬」「既得利益者」「工作轻松还叫苦」,反正就是你明星和我不是一路人,不属于人民群众。

现在政府有整治的一点迹象,那立马风向就变了。

这偶像、耽美剧的事,能整治么。它就是文化,整治就是「文化不自信」。明星就是文化圈的人,属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整治就是「铁拳」「迫害」。

什么?你同意整治?那你就是「还没被铁拳教育过的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既得利益者」。

我建议:下次粉圈中哪家流量明星犯了什么事,粉丝们可以偷偷举报自家鸽鸽一波,让政府相关部门整治一下。

我广大乎友自然会举着「灵活人民群众」的大旗,冲烂、冲垮无能部门,还鸽鸽一个朗朗乾坤。

这不比只会打榜高端多了。

知乎用户 乂笙 发表

身份证户口本上的名字是见不得人吗?藏着掖着的!喊一下就觉得丢人?

知乎用户 在何之周 发表

这是一件好事。

小时候学英语,爷爷总是说我们学鬼语,他们年轻的时候怎么怎么样… 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时候的态度应该是一种既不支持又支持的态度。爷爷的心理想的还是我们不够富强,不然对于这件事就不会这么看重。

![](data:image/svg+xml;utf8,)

而现在我们富强了,我们总是会「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所以由此也能说明我们强大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2978 发表

很简单,改成俄式的名字就不会乳华而且还会受欢迎了,比如辣目洋娜

知乎用户 Major Tom 发表

其实本来就是一个自嘲式的代号,用作艺名,就跟网络上注册的 ID 一样。

但现在树大了都招风,鬼才知道哪天会惹得龙颜不悦。

所以,各部门都拿出努力争取 “动态清零” 的干劲来,非要把影响乌纱帽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可。

知乎用户 唐师傅 发表

本人 80 后,快奔 4 的人了,angelababy 确实是我这么多年见过的第一个取外文名字的大陆明星。然后就有了辣目洋子,真 tm 辣眼睛。以后还不知道有什么。及时踩刹车也挺好。

不要用名字来哗众取宠。

知乎用户 鑫 2050 发表

人的名字从来不是个人事务或者仅仅一个代号,汉姓华名是华夷之辨的重要内容,也是夷入夏则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正因为如此,北魏汉化需要鲜卑所有人取汉姓,中原皇帝对于少数民族投奔来的将领也要赏个汉姓华名,外国来的求学生传教士也因为或仰慕中华自愿改名(如阿倍仲麻吕自名晁衡),或被强迫改名(康熙对于西欧传教士)。而反叛的异族第一件事就是抛弃汉名回复旧姓,如努尔哈赤放弃汉姓佟回复爱新觉罗。

到了现代,因为政治斗争的缘故,怎么称呼外国人,他是否有汉姓华名成为区分亲疏的重要标志。最典型的例如蒋该死逃台后,为了营造美国主子喜欢我的气氛,对美国主子都是什么艾森豪、甘乃迪、詹森这一套,仿佛美国主子真是自家人一样。而大陆为了表示对美帝头子的蔑视,都是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这种一看就是夷狄的名字。还有我们接受陆克文这种自取的汉名,却都称呼哈里斯而不是同为她自取的汉名贺锦丽,就是暗示了对两个人的亲疏。

总之以后要渐渐树立春秋大义,夷夏之辨,尊王攘夷了。先从娱乐圈开始,是非常好的举动,我完全赞成。

知乎用户 壬生浪 · 陈野狼 发表

我怀疑广电局可能违法了。

参《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七条: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现在争论重点应该在于,广电局有没有决定什么是违背公序良俗的权力。

知乎用户 Eridane 发表

应该整治国籍,而不是艺名

知乎用户 大家好我是丁同学 发表

这种事都是很无聊的

啥叫外文?“摩托”算外文么?我吃 “大列巴” 算崇洋媚外么?

陈佩斯,算类外文名么?

这几年还有一帮抵制过圣诞的

有啥可抵制的?

能说出来的由头无非就俩:一是从外国来的;二是有宗教背景

腊八不也过着呢么?咋不抵制呢?

知道为啥有些抵制有些不抵制么?

因为无知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腊八是佛教节日

那帮鼓捣文化自信的,我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文化是啥

如果这帮人一旦什么都知道了,其实就会发现自己说不出话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能理直气壮地感觉自己抵制得对呢?

因为自己啥样儿自己不知道

所以啊,想一想赵英雄说得那句话 虽非本意,但还是有道理的

知乎用户 飞天神熊 发表

这是我最近听过最抽象的越南笑话

知乎用户 因为怕痛全点防御 发表

那本名就叫林某某的艺人怎么办?日本有没有姓辣目的不知道,但日本是真有姓林的啊!

那如果一个艺人姓田,排行 “中” 字辈,第三个字随意。

(湖北蕲春久长山田氏字辈:“本金宗再可用仁礼义相传必发兴祥耀光辉星斗极庆云绵远乐升平槐高实荫千秋业桂长芳馨百世荣华国文章尊孔孟箕裘圭碧振家声永怀祖德垂南宋久缅临淄启雁门荆萼广培兄弟睦根源远溯子孙心大成玉牒开新纪伟绩瑶笺证古今砥柱中流人不乏凤毛龙种满地春”。)

那他这名字能叫吗?

知乎用户 六翼 发表

或许是因为不想出现这个情况:

明星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他们起洋名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者出于商业的考量或者个人偏好,或者脑子一热就那么地了。但他们不会考虑这个名字啊对粉丝们的影响会有多大,一代一代的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形成上面的效果吧

普通民众起什么名字是有很大自由的,中国人起洋名其实从五四运动时就开始了。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英文名 Eileen,译为爱玲,所以叫张爱玲;鲁迅给许广平写信时署名 “EL” 或“ELEF”,就是英文和德文 “大象” 的前几个字母;三毛的英文名 Echo。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考据出 “华陀” 是源自于天竺语(古印度语)“agada”为 “药” 之义。旧译为 “阿伽陀” 或“阿羯陀”,省去了前面的”阿“字,成为华佗。

虽然前人已有起洋名的先例,不过他们还是以洋为中用,把名字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不是简单地借用更不是哗众取宠、假借洋名提升个人的传播度。

知乎用户 沙木​ 发表

艺人不能用外文名也能理解,但是为什么 b 站什么什么姬,什么什么娘也不能用了呢

知乎用户 相对忘机 发表

这下文化自信了,这是人民群众应得的,众望所归。

知乎用户 冲浪派上尉 发表

文化自信、包容、同化、闭关、锁国

这个时代依旧是七八十年代的延续。

当代年轻人掌握社会的时代在三十年后,所以现在社会的掌控者是三十年前的人,所以价值观总是不同于当代。

三十年后掌权的,不变的虽是继承,但总归会有些变化,毕竟那时候社会和现在类似,年轻人是活跃的,老年人却是控制的。

所以这种事情也就不难理解。

只是你的文化自信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就是最早封杀 “吃个桃桃好凉凉” 事件我的观点。

大把的人因为目前一刀切封禁的是自己讨厌的对象,就呼大快人心。殊不知这把刀没有规则约束,下一个砍的就是你。

这不,上个月是和服,这个月落英文名上了。

下个月是啥?早晚轮到你。

知乎用户 chris 发表

辣目洋子等艺人放弃外文名回归本名只是一个信号,会议影响后续将波及到影视剧、演艺、小说、动漫、书籍创作出版等领域。

艺人放弃外文名改回本名,是在迎接 D 的二十大召开的背景下,广电总局重点文艺节目创作推进会会议精神的具体实施。

这次会议的核心是创作单位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创作,推出展现时代风貌、彰显中国气质的精品力作

会议提出 4 个重要会议精神,并且可对应具体的行业措施,此举也将影响行业格局:

一、格局气象要大,**要有大情怀、大格局、大担当,**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认识自身的职责使命,在选题上多下功夫,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对应的行业措施:

![](data:image/svg+xml;utf8,)

行业未来影响:

基于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选题,小说创作、IP 改编、影视剧创作等领域现实题材需求增多,古装和仙侠题材会有所收缩。

将会引起领域变革,所以作家、小说作者、剧本创作人员的写作方向和领域都要提早做出调整,以免不了解政策,创作心血不符合市场需求。

二是价值坐标要准提升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审美功能。

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亮出鲜明的价值底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精神情操;**培育深厚的文化底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向用中华美学风范引领时代风尚

对应的行业措施:

![](data:image/svg+xml;utf8,)

行业未来影响:

基于正确的审美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求,对创作题材和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基本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来看,早在年初七猫、晋江、番茄等大网站都已经不收耽美题材的稿件了。

其次,为了让作品能够逻辑自洽立得住,创作者做大纲时,不仅要在创作背景上下功夫做扎实,还要在服饰、饮食、称呼等等与情节相关的细节方面做好知识积累和把控。

三是创作导向要正,让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让人民站上文艺节目舞台的中央,让生活成为文艺节目最好的舞台。

对应的行业措施:

**行业未来影响:**对于小说、影视剧等作品中的人物设定提出了要求,创作者在创作时需要注意把控,不可以丑化配角,人物在经济、精神领域不能刻意搞对立,不能反差过大。

四是艺术表达要新,增强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审美趣向的前提下,**不断推陈出新,加强技术赋能,**加强融合传播,实现传播最大化。

对应的行业措施:

行业未来影响:不管技术有多新,都要服从精神。可能改变植入广告的传播形式。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可能会有偏颇,但大家可以讨论。

知乎用户 遥岑​ 发表

看来广电认为出不了优秀影视作品的原因是管的太松了

知乎用户 不唠 beaker 发表

终于知道她为毛起了个艺名了 不然谁听她名字都以为是个带货主播

知乎用户 易凡 发表

她谁啊

改个名字都要占据一个热搜

差不多得了

世界不是围着她转的

知乎用户 宣大总督卢象升 发表

文化过度不自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这种 p 事儿也能上热搜?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吧,我并不觉得辣目洋子犯了什么错

知乎用户 何必 发表

太正常了,这些艺人,为了吸粉变现无所不用其极,杨天宝,宣扬自己八分之一德国血统,起英文名,辣目洋子,蹭日本文化的车。

艺术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是意识形态的群众化表达。还想在中国吃这碗饭,那就得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文化自信,艺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劳动者服务。

这样,才能从艺人升华为艺术家。

知乎用户 真啸风 发表

就如同穿和服一样,中国人穿和服只能在中日两国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才能出现,1905 年中国同盟会的革命者可没少穿和服,但是 1935 年的时候,同样是这批人,再穿一个试试?是不是想当汉奸。

可当 1975 年的时候,情况又不一样,现在叫做 “中日两国文化一衣带水”,穿和服是中日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象征。

那么请问 2022 年的局势又是什么情况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确实不喜欢 “辣目洋子” 这个名字,从一开始听到就不喜欢。她本人我倒是觉得还好。

但还是觉得这样整改太过了,不让用外文名反而更不自信。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并不能决定这个人的品质、影响力、社会地位和能力。

但是 zf 总有自己的考量吧。我管不着。

知乎用户 懒蓝不姓懒 发表

谁在上纲上线捏

知乎用户 时雨佳奈子 发表

再次体现了广电那种 “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的能量

大量艺人是都纷纷行动起来发声明了,但广电真正有发过什么官方规定吗?没有,全是据传,传闻,猜测,内部消息

就好像尚气、蜘蛛侠 3 这些电影,不让上没问题,可以理解,为啥从来不肯发一个官方声明出来?我记得永恒族在某些国家不让上映,人家官方是大大方方直接说了,你这有同性恋,我这接受不了,不让上,但我们的广电永远是一个薛定谔的状态,每一次都不会明确说这部电影我们上不上,也不会说为什么,然后随着日子逼近上映时间,民间就会有大量所谓的内部消息,传闻,据说,据传,但从来没有官方通告发下来过,永远是一股我让你猜,猜到最后我让你怕的态度

我对艺人改名、电影上映不上映一点意见都没有,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就一个文娱的事情不能有点透明度,为什么要一副从不大大方方说清楚、要别人猜和怕的感觉

知乎用户 左手 发表

难绷

一个李佳琦倒了

就会有另一个李嘉琦站出来!

(我初中同学就有叫李嘉琦的,字都一样)

知乎用户 Alyti​ 发表

先改的地名。19 年。

知乎用户 蒙娜丽兔 发表

之前好名字让人占了,现在终于可以翻身做自己了。她应该感谢谁?

知乎用户 五仁火腿冬瓜糖 发表

中国人,主要业务在中国,文艺作品走出东亚都 tm 费劲,搁这装什么外宾呢

知乎用户 hhh233 发表

从清末开始,中国从明治维新引入大量的日本造汉语词汇。保守估计现代汉语词汇中大约有不少于 3000 个词汇来自日语。大概可以分以下几类:

1,日本用汉字去西洋语发音而形成的词汇,如俱乐部,浪漫等;

2,源自纯粹日语的现代汉语外来词,及日语原有的汉字组合,但是在中国汉语里本没有这样组合的,如服务,方针,解决,申请,想象等;

3,日本以汉字为素材,来表达西洋语词的意义,如立场,场合,手续,取消,取缔,引渡等;

4,日本借用中国古汉语固有词汇,来翻译西洋的词语,如经济,宪法,共和,法律,封建,社会等;

5,中国开始使用,但却在以后未能广泛流行,后经日本采用,并与西洋学术一道作为新名词逆输入到中国,如权利,文法等。

中国语言学家和文字学家都一致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意译词汇,大多数不是中国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拿来主义,把日本人的原译直接拿过来用。

日语新词对汉语影响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文史哲经法艺数理化天地生医农,书面用词和口头用语,几乎无科不由,无处不在。

如科学文化几乎全面采用日本新的词汇。在法律方面,明治时期日本的法律术语,原样不动地被引入中国语言。而社会科学方面,差不多中国所有文本上使用的基本语汇都是来自日本,在现代哲学方面,中国人完全依靠日本输出的词语。

根据中国方面学者的统计:

在哲学,社会科学(含政治,经济,法学,外交,文学,历史等)方面,列出的有社会,政党,政策,政府等 105 个词;

在自然科学,医学,艺术方面,列出了自然,物质,宗教,代数,物理,化学,生物等 55 个词汇;

在日常生活用语方面,列出了直接,间接,古典,现代,表情等 47 个词汇。

此外今日中国人所广泛使用的现代汉语的大量复合词中:

凡是以学结尾的词汇,如:财政学,经济学,生物学等,

凡是以化结尾的词汇,如:特殊化,现代化,科学化;

凡是以式结尾的词汇,如:速成式,问答式,简易式;

凡是以炎结尾的病症词汇,如:关节炎,气管炎,脑炎,胃炎等;

凡是以性结尾的复合词,如: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等;

凡是以界结尾的复合词,如:文学界,思想界,艺术界等;

凡是以感结尾的复合词,如:美感,好感,恶感等;

凡是以点结尾的复合词,如:观点,要点,焦点等;

凡是以观结尾的复合词,如:悲观,乐观,人生观等;

凡是论结尾的复合词,如:一元论,宿命论,无神论等;

凡是以法结尾的复合词,如:辩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以及凡是以方法,作用,问题,时代,社会,主义,阶级等次为结尾的复合词,例如:心理作用,土地问题,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农民阶级,等等。也都是来自日语的词汇。

另外在 “的” 字前加上某些词汇,以表示 “具有某种性质或形成某种状态” 的意思,这种造词形式也是从日语中引入的。例如:科学的,主观的,现实的,彻底的,现代的等;

在词汇后面加上 “力” 以表示具有某种“力量,能力,’之意,如理解力,潜在力,生产力,战斗力等;

在词汇后面加上 “率” 的词,如:安全率,生产率,出勤率,合格率等,也全部是从日语中引入的。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植物学的书译大都是当时日本的植物学家利用既有汉语词汇从西方有关著述创译的,其 95% 都被中国植物学界原样采用,如:杂交,原叶体,重复受精等 231 个词汇都是日本植物学家三好学所创译的,如:变态,球状体,闭塞细胞等 220 个词汇都是由日本植物学家安田笃所创译的。

有一个著名的笑话:

湖广总督张之洞对手下幕僚起草的文告颇为不满,在上面批注:所用名词大多为日语词汇,实为不妥。结果辜鸿铭当场就顶撞道:大人所用的名词这个词就是日语词汇。结果搞得张哑口无言。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号中,除了中华为固有古汉语词汇外,其它两个:人民和共和国都是从日语里引入的新词汇。

20 世纪初,中国的报纸曾经对当时中国从日本大规模引入新词汇的盛况有过生动描写:“新名词,新术语,裹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学问,狂风暴雨,排空而来,铺天盖地,无处不在,搅得出版界,教育界,新闻界,学术界沸沸扬扬,面貌大变。青年学子,撰文著书,演说谈天,满纸满口新词新语。老年学究,看书读报,皱眉蹙额,孤疑满腹。”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出版机构不失时机地推出名目繁多的解释新名词的字典,如《日本新名词》,《新尔雅》,《汉译法律经济词典》,《日本法规解字》等工具书。

应该说当年古汉语输入日本,促进了日语书面语的诞生。而汉语在日本又得到了复兴和再生,反过来又从日本反哺中国。如果把从日语引进的汉语新词汇去掉,那么现代汉语也就面目全非,不能再称之为现代汉语了。

即使是进入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依然有不少日语词汇被吸收进现代汉语中,如:刺身,卡拉 OK,新人类,过劳死,慰安妇,动漫,物语,花嫁,写真,登场,上班族,追星,精品等。

知乎用户 几桶人 发表

《进击的语言》

第一话:致两千年后的你

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语言被支配的恐惧

直接快进一下吧,全体失声,当个没有思想只要会动会听指挥的工蚁得了呗,反正你现在想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个虫群式的社会么

哦对还有,B 站不能有各种【XX 姬】【XX 娘】,嗯众所周知有的人是没有娘的

哦对还有还有,麻烦这个话题下想引战,非要带上电竞的那个人,可以放过我们这个圈子吗?资本一进来,一堆追星妹妹们已经让圈子风气变得很乱了,别再搞了求求了,谢

知乎用户 09 营销的冯豆子 发表

面对不断逼近的红线,辣目洋子选择主动跳入雷区,史书称其为三十年文化大自信最美逆行者。

知乎用户 凉川​ 发表

易烊千玺表示那我改成啥?

知乎用户 余以为 发表

这有啥的,我们家这边有个小区,原来叫塞纳河畔,现在改名叫盛隆佳园。

知乎用户 鲲之翼 发表

那些资本明星已经赚够普通人几十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普通上班族为了几千块工资,一样要被迫开会培训接受公司文化,一样要被迫应酬,被迫说客套话。

对比之下谁更可怜?

普通人与其操这份心,还是多关心自己加班,房贷和孩子教育实际一点。

知乎用户 巨福星​ 发表

人嘛~ 不双标就好~~~

而且,人家叫杨颖 “很久了”~

拿这个说事儿,各位真的是第一天看电影、看电视?

至于辣目洋子,《刘金凤》是个啥情况自己没点儿 AC 数?人家想自救,你们是真想让她死啊~

知乎用户 坐怀不乱登徒子 发表

看成了 洋辣子….

知乎用户 大芒果 gaga 发表

“有一个人姓科,名叫科比。”

这是大师超越时代的理解。

听懂掌声。

知乎用户 aaa​ 发表

我不喜欢辣目洋子,但是我坚决维护她叫辣目洋子的权利。

知乎用户 Apatheia​ 发表

这不,脱口秀第 5 季出了一个小破站 up 主,据说是上了央视新闻的小楼长 <拉宏桑>。

(她的其它各方面我无意关注。)

恕我孤陋寡闻,我不知道 <拉宏桑> 是个日本名字,还是个藏族名字… 或者其他什么的…

(有懂的请帮我普及一下,谢谢!)

但在节目中她的名字,字幕打的只是 <拉宏>?!

看来笑果很聪明,你很听话?!

那看来这个 <桑> 和东边儿的岛国,多少是不是有点儿联系?!… 这个我也不知道…

以上都是字面意思上的疑问句。

但我觉得网络上这个 <子> 那个 <酱> 的小姑娘们应该是多和岛国有关。

…………

改回李嘉琦?!

早改呀 ,早改还能够直播带货呢。。。

知乎用户 掌一点儿小故 发表

以后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干预越来越广泛,没有能幸免的,我的建议是普通人现在啥也不要想当个傻子赶紧自觉结婚生子,生三个,不要等到到时候被自愿了,那样大家都很不好看。

知乎用户 泵管我 发表

李辣

字嘉琪

号目洋子

杨颖

字北碧

号天使宝贝

大佬的家属闲着能不能就吃吃喝喝出国买买买,别啥人都往后勤和文娱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重开之不学冶金​ 发表

这个问题太恶毒了,艺人明明是被迫放弃类外文名。

知乎用户 望山 发表

广电不让她叫辣目洋子,她也不让别人叫李嘉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几个我不喜欢的人被一个我不喜欢的方式整治了……

知乎用户 白梓​ 发表

什么?嘉琪回来了?

知乎用户 zxZzzoa 发表

民族主义升温呗。

现在跟美国日本这么对立,你弄一个外国名,大家心里难受啊。

不过说实话,广电出来直接管这个事,真的不至于啊。

知乎用户 边牧王十一 发表

高球发迹以后,就叫高俅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能用孙中山称呼孙文先生吗,如果不能那中山公园,中山路……… 好多都需要改名吧!

百度百度:孙中山(1866 年 11 月 12 日 - 1925 年 3 月 12 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知乎用户 大邑匽 发表

我还以为是那个主播解封了。

知乎用户 马头山哭哥 发表

本人在政府网站上举报过辣目洋子,粉丝们不要打我,纯粹是看不惯中国艺人用个辣眼睛的日本名字

知乎用户 TimeBug 发表

全世界的艺能娱乐领域,艺名五花八门无论哪个国家都有的大杂烩,只有中国是这样的。虽然很讨厌日本但是去日本看看,外国人入籍都必须改日名,再去看看他们的艺能娱乐,没有一个艺人会用英文名字,就连那些出现在日本娱乐领域的外国人,名字里都不会出现一个英文字母。再去看看美国,清一色英文名字。没有任何其他语言。就中国,英文也有中文也有法文也有,日本演员演中国剧也不要求改成中文。想表达中国文化圈包容天下的意思吗?这在其他国家都不用出台法律中国还要明令禁止。已经怎么样了?中国拿得出手的剧都是十几年前的,那时候演员没有这么杂清一色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题材限制也不大,反而现在题材限制演员名字要是不仔细看光看 case 表还以为是一堆世界演员一起演戏呢,(去好莱坞看看,那是真的一堆世界演员一起演戏,但是看 case 表,你起码表面上看不出有外国人参与好像全是美国演员一样。)但是质量越来越差,演出效果越来越假。确实是该整整了。哪怕回到我们十年前那种百花齐放的时代去。也比继续这么摆烂下去好。现在的娱乐领域都已经是病态发展了。再不整治也不用什么文化侵略,国人会自己去外面找外国文化看的。恶性循环下去。这十年最差劲的就是买一堆日剧韩剧来翻拍,比如深夜食堂。国情都不一样你怎么可能翻拍的出来。我们以前的少年包青天也算是融合翻拍日本漫画,但是,就没人觉得它不好。区别就在于一个编剧动了脑子把日本漫画尽量结合本土化。所以虽然是日本漫画里的桥段也不失成为我们的一大经典作品,还间接吸引了国人接触到日本漫画,等于同时安利了两部作品。但是另一个编剧不动脑子照搬过来,显得不伦不类格格不入。拍出来骂声一片。更加不会有不懂的人看了以后会有去找原作的冲动。这些都应该整治整治了。我们不是没有好的文化,只是这几年崇洋媚外严重,娱乐领域门槛过低,导致中国文化在世界影响力逐渐脱节。以前中国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亮剑这些可是在国外都有不少粉丝的。最近几年拍出来的作品拿的出手吗?还能在国外吸引到粉丝吗?以前的电视剧没有一个名字是外国人反而能吸粉。现在的电视剧演员名字国际化十足,反而没有多少外国人看了。到现在还需要立法规范艺名。希望这只是开始我们能回到十年前那个电视剧电影质量高能出海的情况,而不是成为艺能界越来越差的情况。最后再说一句,艺人名字在电视上播出不是用的本国语言文字,这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出现的。现在只不过中国也像他们一样正常了罢了。但还是需要立法来规矩。

知乎用户 kasaihiroki​ 发表

我真心觉得国家干得好。不男不女什么玩意

知乎用户 陈以希​ 发表

回答区经典的上纲上线,一堆自诩独立思考的人进行了充分的的阴阳怪气

能从一个整治的政策读出这么多内容,是说你们独立思考呢?还是闲的没事干。

不就是让艺人把艺名改成中式的吗?这有什么难以理解和过度解读的点吗?就非得显你们有 “自由” 精神呗,在中国的演艺圈,让你把艺名改的中式一点,又不是不让剧里出现国外元素,这也叫文化不自信了啊?

美国明星或者中国去美国的明星我也没看人家用汉字表示自己的名字,成龙不也是 jackie chan 吗?怎么你们的美利坚也不自信呗。。

总有一批人不管颁布什么政策,都能找到一个点来阴阳怪气,中国好像就没有能让他们满意的政策。一点小变动,就能让他们非常不爽,或者说他们就是要找不爽,他们不会理智的说这个政策到底哪里不对,也不会分析这个改变会有什么不利影响,他们只是发泄自己的戾气,表达自己的毫无根据不满。

知乎用户 七 sq 发表

这货有身份证吗???????

辣木改名叫李嘉琦????????

以前还没多讨厌她,现在觉得这人又反又贼,本命真的叫这个????????

知乎用户 人参无患​ 发表

才出狼穴,又入虎口

知乎用户 酒保带人 发表

CCTV 可能是拼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们知道我们知道原因, 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原因,但是他们依然这么干了。

这几十年,五千年文明古国,除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还能输出什么文化吗?

知乎用户 我的肝很冷​ 发表

可以叫洋辣子,比较符合其形象

知乎用户 种田娃 发表

大清笑话一则

李鸿章:我大清堂堂天朝上国,文化源远流长,然而现在人人都使用日本传过来的名词,这种歪风邪气决不能任由其增长。

下官甲:李大人,名词一词也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知乎用户 阿道司 · 赫胥黎​ 发表

矫枉一定要过正,不过正不是矫枉

知乎用户 墨隼 发表

叫杨辣子就是中国名了

知乎用户 逆水行舟​ 发表

台风以后都得改叫中国风

知乎用户 citrus 柑橘 发表

我愿称之为翠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她这本名可比艺名还敏感。。。。

知乎用户 静隐鸣蜩 发表

这种人都能成明星我是万万想不到的……

知乎用户 邵利民 发表

生活在自由的国度,呼吸着自由的空气,真的非常幸福!

知乎用户 凯音 发表

文化自信?

自信麻了

恩碧 A 禁播→绝无回旋余地→恩碧 A 复播

知乎用户 守望者 发表

大扫除马上要来了

腿脚好使的已经跑了

腿脚不好使但是嗅觉灵敏的,已经提前整理衣裳了

知乎用户 黑火​ 发表

文艺界的虹色空部捏

知乎用户 Administrator 发表

伊祁放勋是什么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洛甫同志和博古同志应该庆幸他们已不在人世了

知乎用户 五更瑠璃​ 发表

怎么搞都是乳化

知乎用户 Blazer 发表

不如改成黛玉晴雯子

知乎用户 慢慢来 发表

这下老保赢麻了

知乎用户 豆酱葱 发表

我敬仰布尔什维克,我相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我给自己一个笔名就叫做乌米扬诺夫。你们现在可以来打我了。

知乎用户 乌米扬诺夫​ 发表

请问怎么屏蔽辣目洋子这四个字,知乎在强推吗?挺辣目的

知乎用户 云淡风轻 发表

小辣这个艺名既不上口又指向不明,还不如叫小辣椒,能凸显她泼辣、讨喜的特点。李嘉琦因为和口红一哥李佳琦同音,虽然也能让人快速记住,但指向不明,不能让观众快速想起她的特点。建议她今后专注往喜剧路线发展,起个接地气的艺名。

知乎用户 奇猫国 发表

这是马上要开直播卖货的节奏呀!

上一个音同名者已因为众所不知的原因突然凉凉,这个时间,赶紧改名顶上,蹭一大波热度,估计会大赚!

估计肯定会卖美白护肤品,毕竟一白遮三丑,这货也就是肤白了。千万不不能卖什么减肥食品、用品啥的,毕竟一胖毁所有,这货倒霉就倒霉在胖上面,你卖减肥的玩意,骗鬼呢!

知乎用户 岳霖​ 发表

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明。

知乎用户 墨明棋妙 发表

照这么搞,不留辫子说不过去吧?

知乎用户 刀过人抬走​ 发表

这个决定有点蠢,改成俄式名字或者满式名字说不定还有一堆人去舔,你这么改不是白改了吗?

知乎用户 伊尔伽 发表

现在知乎上有一种风气,就是什么事都往政治上扯。

知乎用户 游走之萌新 发表

想改就改,以为中文是文化垃圾桶啊?

党和政府应该规定这种起了洋名的叛徒卖国贼永世不得再用中文名,子孙后代也不能再用中文名,让他们遗臭万年!

知乎用户 韦筝 发表

惨了,这名字是越改越糟糕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就是文化自信,不管你是哪里的说道,龙给我盘着,虎给我趴着,地头蛇就是最大

知乎用户 我的故乡天顶星 发表

严查比亚迪,听着就洋大人起的名字

知乎用户 人形自走炮 发表

好家伙,我还在想洋辣子的本地名怎么叫呢,带刺毛毛虫吗

知乎用户 刘然 发表

一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赚在中国的中国人在公众媒体使用自己在中国出生时自己的中国父母取的中国名字居然让一帮自称是中国人的人群情激愤。

知乎用户 巴尼​ 发表

都是被逼无奈,总局不让了。

知乎用户 胖胖鱼 发表

本人俄语生

建议各位艺人都取俄文名,最好是带点红色色彩的,看看广电是会同样禁止还是大力夸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以为,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所以先从艺人名字慢慢下手吧

知乎用户 万有引力蓝色空间 发表

因为我们越来越文化自信,文化的优越性雄踞全球第一了。

知乎用户 白玉京 发表

我以为她真是日本人。

知乎用户 雪尘 发表

小仓山房压力很大啊

知乎用户 猫头鹰 发表

事不过三,应该不会有第三个 lijiaqi 啦

知乎用户 小猫又 OvO 发表

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改一个不太容易引发误会(混淆)的名字呢?

知乎用户 流水落花春去也 发表

不改成楚楚北鼻我很不认可

知乎用户 始业 发表

其实重音改一下就行

辣目洋子(zi 轻声)多接地气

不行就读成辣目洋砸

知乎用户 emmmm 发表

不知道该不该说…. 他是不是在蹭…

知乎用户 去吧 皮卡 发表

嘴上喊的是文化自信,手里干的全是 PTSD 的事。

知乎用户 万叶 发表

辣目洋子真的对的起她这个名子。我原以为她就是走女笑星贾玲,马丽的路线了。不过现在发现我高看她了。至少贾玲明白自个的条件,没有走性感路线是不?没有穿着体操服卖弄肉是不?

马丽长的可比辣目洋子强无数倍了,也没有走那个方向吧。

知乎用户 敬业湖​ 发表

骆驼祥子瑟瑟发抖

知乎用户 嗷呜喵 发表

@庆春,骆驼样子抓紧改了。

知乎用户 老虎太贵 发表

什么经典重现

知乎用户 无敌火焰暴龙战士 发表

为什么艺人会用” 外国名字 “

我们国人起名一般都是有美好寓意,同样,你看李嘉琦,嘉,琦,都是有美好寓意的,取外国名字的人,就足以说明了寓意的倾向

当然这里有的人会认为是可能其他原因,比如,国外或者外企,硬说为了工作学习也说得过去,但是,国内的艺人,怎么说也不是这个原因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用呢?

不管你承不承认,还是有部分国人对于外国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一些美好的美国大片中,高科技,彬彬有礼越是不发达的地区这种情况越严重,因为没有客观全面的看待国外的事物,能接触的都是一些电影传达的信息,所以,基于这个现状,艺人取一个类似外国名字,主要目的为了造成外国人错觉,总会有人想了解一下,是什么外国人来国内发展了,从而获得更多关注,更容易脱颖而出

广电禁止使用这些国外的名字有错吗?

没有,这是禁止崇洋媚外的手段之一,而且是最容易的一个

那么最根本的做法是什么,不是单单停留于表面的控制艺人,而是真正的根本上把国家变得富强,在科技先进,生活满意度,文化自豪感等等各个方面,这是最核心的基础,只有自己过的比别人好,才是根本。

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知道、意识到;就现在来说为什么我们很多方面都是超越的国外,是世界第一,但是很多国外媒体也不顾事实,而且是经常使劲造谣也要不遗余力的黑我们?就是要他们相信中国不好,哪怕是通过欺骗的手段。要是让大家都知道都相信我们国家是过的比他们所有国家过的更好,而且要好的非常多,其他国家的人能不崇中媚中?你见过自己吃土都吃不上还能不羡慕邻居吃肉的么?


咱们国家的宣传口简直弱爆了,以前都是国外各种崇拜教员

知乎用户 小明白 发表

李佳琦大喊一声:不好,我成替身了。

这下被覆盖删除了。

知乎用户 rake​ 发表

放弃?

是爸爸剥夺好吗,哪轮的到自己放弃还是保留。

知乎用户 七仔​ 发表

刚看了一本外国侦探小说选,在前言中,编者说,侦探小说起源于西方,但是后来在日本发展比较兴盛,但是传到日本后就不叫 “侦探小说” 了,改为 “推理小说”,为什么呢?因为 1946 年后,日本进行了文字改革,限制日文中的汉字字数,取消了“侦” 字。所以,什么都有国界。

知乎用户 哎呦喂 发表

讲个笑话,周星驰的《少林足球》电影想在大陆上映,因不可描述之原因,未过审!

后经专业人士指点,《少林足球》改名《功夫足球》,即刻过审。

周不同意,电影未上映,卒。

遂观众纷纷看盗版。

知乎用户 九个太阳 发表

自卑到极点

知乎用户 bug 创造者 发表

大国小格局

知乎用户 无敌暴龙战士 发表

Ezawa Tami 要不要改?

知乎用户 杨电量 发表

这不应该的吗?

最开始听到 AB、辣目,我就有疑问。这玩意她签合同,楞签 AB、辣目。他要是违约了,跟你说你去告 AB / 辣目去吧,我身份证不叫这个。咋整?

知乎用户 王烨 发表

想红的赶紧换名 “辣目洋子”。

知乎用户 个人子料编辑 发表

可以改名叫洋辣子,只改动一个字,大家耳熟能详,又非外国名。

知乎用户 老龙 发表

先让人好好说话,没有关键词屏蔽,再谈自信吧

知乎用户 wdlaj 发表

有点好奇 如果有一天要求只能用本命,那我们国超、费霞怎么办?

知乎用户 huahua 发表

以后论文也得写中文,什么代码什么数学公式全部写成天干地支

知乎用户 Faridat 发表

1,把西方科技,工业,哲学和社会体系赶出中国。

2,马克思其实是中国人,马谡被杀之后,他们祖先逃出蜀国,去了欧洲大陆。

3,西方的美术,音乐都不能用。大家以后都要用毛笔,用宫商角羽徽重写曲谱,取消交响乐团和与之相关的乐器。

知乎用户 杠上开花 发表

别影响我在线观看井川里予的视频

知乎用户 叶月之秋 发表

好事,你一个中国人用啥日本名字?用啥外国名字?

这是过去留下来的崇洋媚外的病,得治!!

知乎用户 随心所欲​ 发表

Lijiaqi 竟然以我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归了

知乎用户 灵奈子 w 发表

她居然叫李佳琦!我记得有个带货主播也叫李佳琦!

知乎用户 啦啦啦 发表

李佳琦? 这是能问的吗

知乎用户 熊孩子 108 号 发表

群众老喜欢说有些老爷们尸位素餐,结果现在老爷们都在用力干活了,群众还是不满意。。

有些老爷们的岗位是真的不能有 kpi,都拼命的显示存在感,群众们扛不住。。

知乎用户 Eric Chai 发表

不演戏你就是自称钢板日川都没人管你。

知乎用户 威廉摇戟 发表

确实不那么辣眼睛了

我可以眼睛睁开点看

知乎用户 意在云驰 发表

强烈推荐一个好名字。

欢迎广大艺人使用

叫 洋辣子

既是中国名 又洋气 还老霸道了

知乎用户 黑鸡警长 发表

本来就不喜欢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不叫辣目嘉琦?反正她的确挺辣目的。

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嘉琦火起来之后感觉她飘了。

反正很多人都经不住钱的诱惑吧,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正好借广电这次改名的机会,重新认识一下自己。

知乎用户 飞机是 HR​​ 发表

我一直以为是 “羊毛辣子”

知乎用户 小五小猫 发表

本来想制造热点,蹭热度,结果依然没人理。

知乎用户 wise 发表

她们敢不放弃吗?国家规定的,要是国家不规定这些人绝对不会改一个字,从来不追这些所谓的明星, 只关注对国家有恭贡献的人

知乎用户 二火 发表

貌似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又觉得哪里怪怪的,至于吗?

我还是觉得,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知乎用户 多棱线 发表

中国法律:艺人登记不能用外文名,如果他想在中国大陆混,就要改中文名

知乎用户 迪迦 发表

他们老早之前不是给你们传授过人生经验吗?

闷声发大财,就一句话也不讲,就是最好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网友可以容忍满街的日系车,但是容忍不了和服?

知乎用户 摸鱼的周师傅 发表 知乎用户 Saturn V 发表 蔡洋都出狱了,李建利还是四级伤残。 知乎用户 人渣啸西风 发表 你倒是不容忍一下试试看啊。 别说开日系车的,穿和服的但凡不是个小姑娘而是个一身肌肉脸上有刀疤的壮汉,你看是不是容 …

如果日本向中国道歉,你还会仇视日本吗?

知乎用户 正义骑士 发表 德国政治家公开批评日本所谓的 “道歉”! 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这样评价日本: “日本以为他们对过去入侵的罪行不作明显的悔过也能继续下去,他们在教科书里隐瞒了令人不愉快的事实,这就把自己置于难以获得邻国人民更大信任的 …

中国人在敏感纪念日该不该穿和服?

知乎用户 Ace Zhu​ 发表 能不能先解释一个小小的疑惑,8 月 10 日是什么敏感纪念日?法兰克帝国分裂还是路易十六被捕? 知乎用户 伊莉雅 SAMA 发表 是的,故意选择敏感纪念日穿和服,一定别有用心! 就拿前面 8 月 10 日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