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医学博士当卫生保健员,中学事业编比医生还香?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上海交大医学博士去中学当卫生保健员一事引发舆论热议。医生也好校医也罢,说到底都是个人选择。这个道理网友未必不懂,然而每次名牌大学的学生择业“下沉”,大众多多少少会生发一种本能的惋惜。惋惜的背后不一定是觉得个人选错了,或者鼠目寸光,而是忧心,是不是社会环境出了什么问题,让名校高材生们辜负多年所学,早早地选择安稳或躺平?

**文 **| 和光

6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一则拟招聘人员的公示引起了社会关注。其中一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博士,应聘的是卫生保健员的岗位。

复旦附中的工作人员回应,情况属实,卫生保健员岗位的应聘者非常多,还有不少是在职医护人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博士去中学当校医,很多人质疑是资源浪费、大材小用。

在大众印象中,不管是多好的中学,校医都是一个日常辅助、功能性的岗位,虽然有一定的专业门槛,但是也不需要太高。很多学校的校医都是退休医护人员担任。

复旦附中此前发布的招聘简章,对这个岗位的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最后却招到一个名校医学院的临床博士,校方恐怕也很意外。

实际上,每逢有名牌大学的学生考上基层单位的编制,都会引发类似的争议。不过,相比其他专业,临床医学的博士去中学当校医,更让人觉得可惜。

一方面,医学生从本科到博士,通常需要8年苦读。漫漫求学路,他们能坚持走下来,内心应该多少都有一点成为医生的希冀。

现在好不容易毕业了,却没能进入医院,这就像是一名闻鸡起舞、日夜操练的士兵,马上就要上战场了,却突然被召回家——总让人觉得此前的付出白费了。

另一方面,去中学当卫生保健员,基本上切断了成为一名临床医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医学生的专业壁垒高,但是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还需要大量的实操经验。

去学校当卫生保健员,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卫生保健和防疫工作,包括掌握全校学生健康状况,做好各项保健资料的记录和整理,建立健全教职工学生健康档案、慢性病跟踪管理等,这当然也很重要,但更多是文职工作,比起在医院临床一线的“千锤百炼”,专业技能上会落下很多。

学得这么辛苦,好不容易收获了这么高的学历,最终却为了“铁饭碗”折腰,这是很多网友倍觉可惜的点。

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现在不管什么专业,应届生们的就业压力都很大。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地方,哪怕是名牌大学的医学博士,想要留下来也很难,好的公立医院更是编制难求。

就算进到了大医院,未来发展也要苦苦熬资历,比如三年的规培生活,就是出了名的“活多、钱少、压力大”,让很多医学生苦不堪言,后悔学医。

反观复旦附中虽然是中学,但也是口碑很好的名校,待遇并不差,如果进不去大医院,能考进去有个稳定的工作也很好。有人说得更直接,这不就和考公上岸一个性质?

**而且校医的工作压力不大,跟教师岗比不用考核升学率,跟医生比不用熬资历,还有寒暑假,听着都让人羡慕。**尤其这位医学博士还是女性,考虑到婚育的因素,清闲的校医岗位,听起来也更友好。

走哪一条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医生也好校医也罢,说到底都是个人选择。从2月份看到招聘简章,到现在录用信息公开,这次招聘已经持续了半年的时间,这可能是当事人权衡之后,做出的最符合她个人发展的理性选择。只要是遵从内心做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当然了,这个道理网友未必不懂,然而每次名牌大学的学生择业“下沉”,大众多多少少会生发一种本能的惋惜。

惋惜的背后不一定是觉得个人选错了,或者鼠目寸光,而是忧心,是不是社会环境出了什么问题,让名校高材生们辜负多年所学,早早地选择安稳或躺平?

个人选择没有高下对错之分,只要爱岗敬业,任何岗位都有可能成才。但若社会就业面越来越窄,无法提供人尽其才的氛围,人们的不安全感就如影随形,个人选择多少会受到大环境的裹挟。

要让人才得到更好的配置,还是要靠经济环境的改善、人才流动选拔机制的透明和就业机会的丰富。

END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女权主义者也会厌女吗?

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日前看到王芊霓的一篇《学术妲己,向男导师摇尾巴的女人》。虽然她在文中说对两位当事人“感到几乎同等的厌恶”,但从标题就不难看出,她似乎对那位女博士更为厌恶。 为什么呢?因为在她看来,这个“向父权制摇尾巴”的女人“接受权力 …

“浪姐”早已淡化“姐姐”,在流行文化中失焦的女性主义

2020年,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靠着女性话题火爆全网,带起了“她综艺”风潮。今年第四季播出后虽然反响平平,但仍然算是一年一度的话题节目。只是话题从最初的中年女性困境,变成了王心凌回忆杀、徐怀钰表演划水。连节目名称都不见“姐姐”二字(第 …

听说要清退编外人员,35岁的我开始慌了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丽华 一个月前,偶然在短视频上刷到东北某市清退编外的新闻,当时我只是扫视了几秒钟就划走了,感觉那是离自己很远的事。**但最近半个月,不管是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