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宁夏某高中连续 27 年组织学生 15 小时徒步 54 千米祭英烈?

by , at 12 April 2025, tags : 学生 孩子 徒步 我们 学校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哇哒西蛙​ 发表

我是弘文中学 16 年的初一学生,当时有幸亲自走过这段路,现在已经上大学啦。看到很多网友的言论真的很愤慨,忍不住来说两句。

弘文中学的每一届学生都要经历任山河之旅,这是磨砺挑战,是大家共同的回忆,是任山河让我们有了归属感自豪感,让每个班,每个年级都极具凝聚力,让我们知道自己也是很厉害的追风少年。

其实从进入学校后我们就开始备战了,在学校里每天跑操,体育课上也会有体能训练,帮助学生们锻炼身体,提高耐力;贯穿一个多学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所有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和应对方式;书包里其实没有多少零食,水、水果、葡萄糖、饼干之类的就够啦,出发前所有的同学书包会被检查一遍,乱七八糟的东西会被要求拿出来。所以在真正出发时,学生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以班级为单位行进,举着班旗、班级横幅,每个班跟着两个带队老师和蓝天救援队成员,全程跟着学生一起走,有的家长想一起走也会跟到队伍里,校领导和年级主任在前面带队,体育老师忙前忙后组织。也有急救车医生警车陪着我们,大队伍后面有家长的车,载着每个班的吃饭物资。也有我们称之为 “狗熊车” 的车,坚持不下去的同学可以在车上休息。班里年级里都有备有纱布葡萄糖,可以说准备很充分,不会有很大的危险。

那天包括之前的好长时间,大家都很兴奋,我那天也好晚才睡着。早上五点从学校出发,我们唱着之前学会的军歌,戴着每个班的班帽,穿着校服,拿着班旗,举着横幅,开启这段 108 里任山河之旅。真的很兴奋很快乐,从天黑到天蒙蒙亮,从城市到郊区乡村,从柏油马路到山里土路,我们一步步用脚丈量着红军长征之路。欣赏沿途的风景,和老师、同学、救援队的哥哥姐姐们聊天,到指定的地点休息,偶尔路过旁人会感到很自豪。大家为自己的班级争光,没有同学愿意轻易上 “狗熊车”。有时候前后拉得太开,整个队伍就会停下来重新排好,休整点名,确保大家都在,所以不会有丢人掉人跟不上的情况。

烈士陵园后,陵园也会为我们的到来做好准备。同学们排好队,把帽子拿到手上,在陵园里站好。免不了的领导老师学生代表讲话,然后大家各自拿着花,排队到烈士碑前,低头默哀。也确实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亲自扫墓的仪式感让这次旅程更加有意义。扫完墓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坐下吃饭,时间不长,便会再出发。

晚上,踏着夕阳归来,我们唱着歌,铿锵有力,那些歌至今记忆犹新,“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团结就是力量”“哪里有我,哪里就有——”“狼烟起,江山北往”…… 有的前后班级合唱,接力唱,歌声和笑声一路飘扬。

回到市区时,交警早已开好了路,我们走在宽阔的马路上,周围是市民们为我们放的烟花礼炮,是一句句加油鼓劲声,是叫好声夸赞声,是同学们的笑声,真的很有成就感,很自豪,很骄傲!虽然同学们一个个灰头土脸,衣服鞋子不再干净,步伐也不再轻盈,但是都充满了精神气,脸上带着笑容,互相搀扶,胜利归来!

在这之后,每个年级会出一本任山河之旅的书,会收录同学们写的作文和感受,旅途中的照片,精心排版,书后附有光碟,我到现在还留存着。

感谢学校,感谢培养我们长大的小城,让我们体验到很多别人不敢想象的美好经历。上了高中大学后,和别人谈到这段徒步之旅,都会有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我们的青春,是我们灵魂深处的宝贵回忆!

这段旅途是很长,长到很多网友一听 108 里就直呼不可能,猜测学生被迫走而不是自愿,猜测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我想说,少年啊,就是充满激情热血,就是一群人可以完成一个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里是贫瘠甲天下,但是穷山僻壤可以孕育坚韧的品质和爽朗的性格,可以孕育出一批批不一样的、骨子里有冲劲的少年,他们从大山中出发,去往遥远的地方和富有挑战的未来,能吃苦耐劳,永不服输,向下扎根,向上窜长,都有光明的未来,像革命先辈一样,造就中国的光明未来。

知乎用户 坂上之云 发表

说一个冷笑话:固原中学第一任校长在 93 年看见意林上的一篇世界名著《夏令营的较量》。看了之后校长很不服气,觉得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能可以。然后就组织学生第一次徒步 108 里祭拜先烈

这一走就是三十年了。

后来我们知道那篇名著就是中国作者瞎几把编的!但是我们的孩子走了三十年。以后也会一代一代接力继续走下去

知乎用户 小杠杆​ 发表

有担当: 不因为怕担责任啥事不干, 或者直接取消活动

有能力: 组织了 2000 人的大型活动, 事前的规划和准备, 事中突发情况的保障, 这些工作可想而知

有传承: 连续开办了 27 年

组织这种纪念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徒步运动

我我还能说什么?

我只能给学校点赞, 再来一句 “牛 X”.

学校的领导, 老师, 学生都是好样的.

知乎用户 深度社交抗拒者 发表

根据校友提醒,现更正

校长名为 “韩宏”,非韩红

不好意思…

————————————————————————

来回答

是真的

校长也在走

韩红校长

一直到现在,虽然他退休了,固原人提起来还是满满的尊敬

而且不止是祭拜烈士

当初韩校长奉行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记得前两年有个大学校长站在门口迎接新生的事儿上了热搜

韩校长执教期间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上站在学校门口等学生

上学那会儿我的语文老师叫陈旭前,固原人

本来都接受自治区文化厅(那会儿好像叫文体厅?)的邀请去银川了

韩校长亲自去银川三次把陈旭前老师请回来给我们教语文

这个人百度上还能查到

二中的教学环境,教学质量都是在韩校长期间提起来的

哦对了,他还自己掏钱修学校来着

根据我二叔(也是韩校长的学生)说,那时候上的厕所就是,露天,没顶,顶被风刮跑了

韩校长叫人修的,自己掏钱

西海固,这么贫瘠的地方,他是第一个开始设立全英文班

虽然后来因为师资不行,没达到目的,但那一批学生的成绩的确很好

还有,走完第二天是放假休息的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我觉得还可以再加一句

庸人不可以语于勇者,残于脑也。

一个乡下学校,举办跳绳、体操、乒乓球、篮球等各种运动的比赛,同时还要求学生铭记历史,感恩国家

这种人,有的人一辈子也没见过,所以觉得不可能

还有啊

回答里有位上海的小资称呼我们为泥腿子

(截图删了,不挂人)

我很喜欢这个称呼

今天固原下雨了,我的确溅了两脚泥

这个称呼很贴切,但并不亲切

只是我想纠正一下

如果可以的话

还是希望你称呼我们为

同志

也并不是像其他人说的,学生们觉得不用学习了,所以很开心,只要不学习,做什么都可以

西海固学生们的求学欲望,自懂事的时候就很旺盛了

什么时候懂事呢?

也许是放羊的时候,也许是拉草料的时候,也许是十一二岁就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

但绝不是坐在明亮教室里的时候

我们是挺穷的,扶贫攻坚最后一年,我们这里还是贫困县(西吉)

但西北地广人稀

有时候拾土豆拔胡麻累了,抬起头也能看见四海平川,也能想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们满意

但如果你们没在我的回答里找到想要的答案,变得更不满意了

那我会很满意

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知乎用户 普豌也想变机枪​ 发表

很多人已经忘了中学生的心理了,

只要不上课,干什么都是香的,更别提一边走路一边聊天打闹了。

绝对坚持得下来五十公里。

知乎用户 初学分布​ 发表

那个收容保障的大巴车,被学生们称作 “狗熊车”!

对于学生来说,只要不上课,让他 / 她干啥都行!

附甘肃地震小姑娘的笑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05 级弘文小学部,2008 级弘文初中部。以前只让初一学生去,一个年级不到 600 人,现在这阵势可是越来越大了。

任山河徒步一直是我们每届学生心目中的某种成长仪式,至今仍然是我们长久以来面对各种困难挫折的精神力量源泉。

至于 108 里,我们甚至走的不全是平地柏油路。翻黄峁山梁的时候有大段还是山路土路。

我们徒步那天凌晨 4 点就要集合,不到 5 点出发,12 点左右到任山河,中途只有短暂休息。大多数同学到任山河的时候都是脚上起水泡的,但是没人会去抱怨。返程的路更辛苦,尤其最后 20 里再到黄峁山梁走山路,后勤车已经过不去了,这时候不坐车就只能走回去。回到学校一般是晚上 78 点,走的慢有时候到 9 点。

徒步之后刚好赶上清明假期休息,就能稍微恢复一下,脚上起泡肌肉拉伤都是小问题。

我看有回答对这个事挺质疑的,不妨自己走一遍去实地考察一下。反正路在那里,人在那里,28 年风雨不间断,早些年没人宣传甚至为了避嫌还要悄悄走的时候照样也走了,照某些人的逻辑我们可能是在给老天做宣传。

关于有没有强制这个事,你们瞎猜也没用啊,当事人可是兴奋的要死。我们这一届初一的时候因为某些外部压力不让走了,学生集体抗议,硬是争取到初二给我们补上的。出发都是自愿报名,身体不好可以不去,可是就连我们班那个一到过敏季节连眼睛都睁不开的同学都抢着证明自己可以去。

至于说什么先烈高不高兴领导开不开心的,你们内心这么阴暗,小时候一定是没爹妈疼吧。学生出发前几个主要负责的老师领导还得提前踩个点走一遍。当天整个年级所有没课的老师都要跟着的,校长领导带头,班主任管好各自班级,体育老师跑前跑后得照顾所有人,刚毕业 20 多岁的女老师个子还没我高也得去,50 多岁心动过缓的班主任能坐车都不坐得陪着我们。

苦是真的苦,幸福也是真的幸福。最好的朋友和你搀扶着坚持下去,路上可以帮暗恋的同学背包递水递零食互相鼓励,就连平时不对付的同学在那种环境下也会互相照顾。回到南城路的时候周围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在为我们鼓掌欢呼,路过的每辆车都会鸣笛致意。就是累得要死腿脚都不听使唤也不哭,可是马上到终点了被人群拥促着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了感动的止不住想哭。

有时间去质疑什么过度宣传,形式主义的,不如自己去走走啊,我们可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用脚丈量过黄峁山的。就冲这一点我就看不起键盘崽,可能是某些人天生腿短没志气吧。

图里最呆的那个仔当年自己满脚水泡还一路掺着我才让我坚持着走下黄峁山,毕业后又回到固原从扶贫做到乡村振兴再到经济发展,现在可是结结实实的青年才俊中流砥柱。尊重先烈尊重历史尊重自我磨练的,唯有对这片土地爱的最深沉的人。

知乎用户 江中好河水 发表

学校组织徒步出游,好!

目的地是烈士陵园,不好!

你那是讨厌徒步?是怕学生累?

你那是不敢明着搞历史虚无主义,不敢明着反革命,不敢明着和群众对立罢了

知乎用户 断水流大师兄 发表

我对某些知友的观点嗤之以鼻。什么不顾学生安全,什么滥用权利。

在宁夏这个地方,你不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宗教就会把他们组织起来到清真寺礼拜。

虽然未来这群孩子长大以后还是会有很多人回归宗教。但是起码这位校长在这个宗教浓郁的地方,在孩子们世界观形成的阶段种下红色的种子。

大赞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当地的校长,老师 27 年来,争取的,保佑的是宁夏的未来!!!

知乎用户 穷理合一 发表

主要是 祭英烈 几个关键字触发了某些人。徒步不重要,距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祭英烈,不能讲爱国教育。

如果改成学生徒步游行 54 公里支持民主自由。肯定一片赞扬之声,祖国的未来就有希望了。

知乎用户 Shoko.Makinohara 发表

你可以质疑新闻真实性,但你顶着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的 IP 发 “有些地方富不起来是有原因的” 不觉得搞笑吗?

我还以为大伙真的想先富带动后富呢(乐)

知乎用户 时不我待 发表

这事居然还有这么多人质疑?

你们不信这个,我再给你们提供一个新闻

关键字,陕西宜川中学,徒步,瓦子街

也办了很多年了,交警,班车,各种吃的用的,包括医生什么的,学校组织的很规矩,你们就别瞎操心了。

家属曾经是宜川中学老师,参加过三次,这帮学生可比评论区这帮矫情的东西强多了。

知乎用户 程达也 发表

如果换成美国的尼因西亚州的孩子徒步 50 公里去祭拜他们的阵亡军人,那整个互联网将是一片狂欢。

学校这个活动教育意义很好,孩子们也很棒,恶心的是那些崇洋媚外的狗 。

知乎用户 令狐瞎冲 发表

假如,我是说假如,标题换成这样:《日本中学生夏令营 一天徒步 54 公里》。

你猜现在中国互联网上是什么反应?

我估计离亡国不远了。

知乎用户 o.O 王吼​ 发表

这里是二答,分割线下面是原回答

主要是来补充一点,这个活动不需要交钱,学生来回的食物是自己带的,但是午餐由我们当地的餐饮企业免费提供(羡慕的一批我们当时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 分割线…………

不用你看待,本人参加过这个活动,现场解答一些离谱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活动不是被迫的!是学生自愿报名的!有的学生身体弱是不允许参加的!

这个活动一般是早上四点到学校集合,翻越黄卯山到达任山河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后再返回,全程 108 里,官方名称叫 “108 里壮行任山河

我们在参加这个活动前,要进行两个月的体能训练,本人当年八百米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体能训练结束后八百米 3 分 18 秒,当然了 108 里的路走完谁都疼,哪哪都疼,一宿睡了 9 个小时,起来后除了肩膀和脚,其他地方完全没事。

学生们需要翻越黄卯山到达烈士陵园,不完全是大路,有 5/4 的路程是非常偏僻的山路,在开始之前学校的体育老师们会去探路,确保学生安全,我们当地的消防和武警部队会全程陪同,后面有补给和救护车随时待命,学生走不动可以选择坐车(但是基本没人坐,大家都说那是狗熊车),也有非常多的家长陪同和赠送补给,但是学校有规定家长不允许开车跟随,只能步行。

活动结束后就是为期三天的清明节假期,这个活动每年只有初一学生参加,假期不允许给学生布置作业,全体在家休养(其实也没啥好修养的,好多同学头天走完睡一觉第二天就出去接着玩儿了)老师们不强制要求体能活动,因为学生一辈子走这一回,老师三年就要走一次,真的熬不起,但是老师们都会在返回时最艰难的路上步行陪伴学生。

对于现在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在十二岁那年和朋友一起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可以拿出去吹一辈子的事情,很多女孩子来着例假都要去走,其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知乎用户 大山背面是海 发表

你以为的:那么远 不得累死 膝盖会受损 无意义的活动 强制的

实际上的:一天不上课 还能带手机 还有额外的零花钱 还能边走边吃边聊 还有一群玩得好的聊一天

至于对身体的伤害 人没那么脆弱的 另一个 大伙应该都记得五岁到二十岁的情况吧 不管多累 一觉睡醒就满血了 浑身充满了力气 不像现在 睡特么一夜还能睡累了

知乎用户 天芒星 发表

这个活动,学校愿意,老师愿意,学生家长也愿意,学生亲历者们,纷纷表示非常愿意,并终身难忘。

轮得到你们这群牛鬼蛇神反对?

  • 组织野外徒步,你们赞成。
  • 目的地是烈士陵园,你们反对。

你们那点龌龊心思,谁不知道?


二年级小姑娘 6 小时能走 30.7 公里,就今天逛西湖,有图为证,初二学生两天 15 小时走 54 公里,小意思而已,不要拿废柴打工人体质和经常运动的学生比。

今天清明节,学校放假,学校和老师没有组织去烈士陵园,女儿主动要求去去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顺便带她逛西湖。

烈士,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记,不敬重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杭州各个景点走下来,最热闹就数烈士陵园,九成是由父母带着自发跑来的小学生。

这个国家,将来必定有伟大光明的未来。

知乎用户 编辑个人资料 发表

看了一圈,说能走下来的多数是宁夏 ip,或者是其他地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说不能走下来、违背自然规律的,一个亲历者都没有,甚至宁夏 ip 的都少见。亲历者现身说法能完成的回答下边,评论里好多冷嘲热讽的,说什么 “穷是有原因的”,“你们从小被骗的好惨”,真的服

知乎用户 唐宋元明清 发表

网上看到的图。

知乎用户 未言 TXT 发表

非常好

我是 2011 级的,那年好像是因为换校长什么的,家长也闹,觉得不安全,本来每一届初一就要走的没走成,新校长协调了一下我们那一届初二才走了

清明三天假,第一天我们,第二天是初一的

班主任前一天说能走的就走,实在走不动的可以中途上车,多拿几个鸡腿或者鸡蛋补充蛋白质,我拿了五个大鸡腿

早上四五点集合,快六点出发,走出城我就肚子不舒服要上大号,那天出货还格外的多,班主任都气笑了

路上从队头走到队尾,和班里哥们一起唱水手,帮女生拿包,很开心,班主任也在和我们一起走,他们每一届都要走一次的

十二点多到任山河烈士陵园,默哀之后开吃,吃完直接在水泥地上躺着休息,远远看去像是我们都牺牲了一样

我人胖,那会儿十三岁就一百四五十斤了,个子也才一米七五,两条大腿内侧一直在磨,走到下午都磨出血痂子了

五六点走到黄峁山顶,大腿内侧实在疼得走不了了,我就一脸羞愧地上车了,上去一看,我们班大胖子早就在车上了,吃的正开心呢,狗贼,他那会儿一百六十斤

我们先坐车回学校,等到八九点大部队回来了,我就顺势融入队伍中

晚上回去虽然累,但是很兴奋,头一次觉得我干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最可惜的就是没有坚持下来,太遗憾了

知乎用户 贺仙 发表

好的,已经在撰写《春令营中的较量了》,马上翻译成越南语。

知乎用户 胡悠 发表

2023 年 4 月,77 名日本孩子来到宁夏,与 2000 余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春令营

说来也巧,就在日本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得酸痛的双肩,轻松得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焕发,还千方百计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中国孩子的后面。尽管有男孩子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公里的路就病倒了,蜷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宁夏奶茶的清香。

中国孩子也是孩子,也照样生病。矮小的男孩子穆雄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更是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待? 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 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大口大口地喘息! 只过了一会儿,他又爬起来继续前进了。

下午,风雨交加,草原变得更难走了,踩下去便是一脚泥水。

当晚 7 点,队伍抵达了目的地——大井梁。孩子们支起了十几顶帐篷,准备就地野炊和宿营。中国孩子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这就是晚餐了。中国孩子先礼貌地请大人们吃,紧接着自己也狼吞虎咽起来。倒霉的是日本孩子,他们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该保证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话。于是,有些饿着肚子的日本孩子向日本领队哭冤叫屈。饭没了,屈有何用?

第二天早饭后,为了锻炼寻路本领,探险队伍分成 10 个小组,从不同方向朝大本营狼宿海前进。在茫茫草原上,根本没有现成的路,他们只能凭着指南针和地图探索前进。如果哪一组孩子迷失了方向,他们将离大队人马越来越远,后果难以预料。

出发之前,某地一位少工委干部驱车赶来,看望了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孙子接走。谁知,他只鼓励了孙子几句,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这让人想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垮时,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

中日两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何等的不同! 我们常常抱怨日本的令和废宅娇气,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成天只知道看片,可这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呢?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中日两国孩子胜利抵达了目的地狼宿海。

当村令营宣告闭营时,一位少工委干部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中国孩子:“草原美不美?”

2000 个中国孩子齐声吼道:“美!”

“天空蓝不蓝?”“蓝!”

“你们还来不来?”“来!”

这几声大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日本人。天哪! 这就是中国人对后代的教育吗? 这就是华夏民族精神吗? 当中国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

在这群中国孩子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中国社会。

据悉,这次由宁夏民间团体组织孩子探险的活动得到广泛支持。政府和新闻机构、企业不仅提供赞助,政界要员和企业老板还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参加探险队。许多教授、工程师、医生、大学生、小学教师自愿参加服务工作。活动的发起者、该团体的创始人与其 3 位女儿都参加了探险队的工作。他们的村令营向社会公开招生,每个报名的孩子需交纳折合 7000 元人民币。一句话,中国人愿意花钱送孩子到贫困地区历险受罪。

中国人满面笑容地回到大家,神态很轻松,但留给日本社会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刚上路时,中国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 而有些日本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装样子,只背点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日本孩子便把水喝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他们的生存意识太差!

运输车陷进了泥坑里,许多人都冲上去推车,连当地老乡也来帮忙。可有位日本少年却站在一边高喊 “加油”、当惯了 “官儿”,从小就只习惯于指挥别人。

野炊的时候,凡是又白又胖抄着手啥也不干的,全是日本孩子。日本大人批评他们:“你们不劳而获,好意思吃吗?,只配做一辈子宅男” 可这些日本孩子反应很麻木。

在咱们草原上,中国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可日本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

短短的一次春令营,暴露出日本孩子的许多弱点,这不得不令人反思我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问题。第一,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要培养的是什么人? 光讲大话空话行吗? 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中国人特别重视生存状态和环境意识,培养孩子的能力加公德; 我们呢? 望子成龙,可是成什么龙? 我们的爱心表现为让孩子免受苦,殊不知过多的呵护只能使他们失去生存能力。中国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死宅不是我们的对手! 第二,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还面临一个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是布道式的,还是野外磨练式的? 敢不敢为此承担一些风险和责任? 许多人对探险春令营赞不绝口,可一让他们举办或让送自己的孩子来,却都缩了回去,这说明了什么呢?

很明显,我们日本孩子有很多问题,这都表现在我们平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上。我们不能说中国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值得提倡,毕竟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国情,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意识却差的很远。我们可以爱孩子,但是请以正确的方式爱孩子,不要成为孩子意识的主宰,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傀儡。

知乎用户 等你下课 q​ 发表

徒步走过 108 里任山河烈士陵园的现身说法

2002 年我在固原弘文中学(以前叫固原二中)上初一,每年二中传统是初一的学生每年清明要徒步去任山河烈士陵园扫墓。初一那年,因为某些原因,在清明节前我们校服都没发,出发时还穿着小学时的校服。晚上就准备好第二天吃的早点,其实也没准备什么,也不像现在小孩出去装很多零食,我记着我的书包里就装了水壶、饼子还有苹果和瓜子。凌晨四点多就骑着自行车到学校开始集合,班主任带队,教导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都在,一共四个班,我在一班,五点出发时个子高的同学举着队旗,我们边走边喊口号,过了黄茅山,前面几乎都是土路,前一天还下过雨,路上都是泥,我记着看到很美的日出,当时整个人都很兴奋,唱起红歌来也特别使劲,中途也短暂休息了好几次,吃点东西喝点水补充体力,跟好朋友聊天互换东西吃,哈哈哈哈哈,想起来都觉的有趣。天气也是一会晴一会下雨的。

大概中午十二点多到达任山河烈士陵园,我们整好队进去,学校准备好的花圈也由老师和同学摆放好。老师也为我们讲了任山河战斗是西北解放战争的一场激烈的战斗,解放宁夏第一仗从这里打响。我们掏出准备好的抹布给烈士们的墓碑擦灰打扫,我到现在还记着,我一边擦着墓碑一边心里念着墓碑上刻的字,有的墓碑上刻有烈士名字、生辰,能算出来烈士们去世时的年龄,可有的墓碑上只有无名…… 小学的时候学校也组织我们去小西湖的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但都没有任山河给我的冲击感这么强,那时就在想,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丈夫,父亲,为了我们宁夏的解放,就在这长眠于此。

祭扫完学校给我们每人都发了盒饭和水,吃过盒饭又整队往回返。走了不久队伍就散了,原因是去的路上精神抖擞,同学们的精气神都用了一大半了,回的路上就有些走不动了。我捡的树棍,和我的好朋友相互搀扶着走,往回走都这样,能走动的拉着走不动的一起。往回走的路怎么这么远啊,真的是在咬牙坚持,学校也准备了大巴车,但我真没想过要去坐车,完全凭着一股精气神在坚持,快到黄茅山时又开始整队集合,这时候喊口号也没力气,歌也唱不动了,看到城里的灯火时同学都一阵欢呼,胜利在望了。

快九点四十到的学校,这个时间刚好高中下晚自习,学校门口围了很多家长,迎接我们的有鞭炮声和高中生的掌声!那时候我们都十三四岁,有些同学有家长来接,但是我环顾了一圈,就是没有我爸妈。我只能骑着我的自行车自己回家,那时候腿有千斤重,一个小坡都骑不上去,到家后脚磨出了水泡,两只鞋全是泥,裤子上也沾满了泥点,我爸妈还在沙发上看电视呢!

很高兴母校的传统在这个时代仍然延续了下来,看到这些学生就像回到了我当初的时候。一边看着视频一边给八岁的儿子炫耀说,你老妈我当年可是全程自己咬牙坚持走下来的,满满收获一波儿子崇拜的彩虹屁。放两张初中微信群里发的照片,是我们班几个男生,当年一个个青涩少年。

知乎用户 之乎者也 发表

这个事不是第一次报道,今年怎么多质疑声、反对声?真是意外。

随便看了下,质疑者多集中在认为 2000 人不可能都做到一天徒步 108 里,肯定是做假,理由很多是以古代军队的行军速度来比对。反对者认为没必要,这是作秀,还不如车来车去……

这项活动据说搞了 28 年没有中断,28 年前是 1995 年,有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

对了,正是那篇著名的《夏令营的较量》(事发生于 92 年,但是引起热议要到几年以后了),文章里说:日本要求 10 来岁的小学生负重 20 公斤+徒步 100 公里,连续数天。为了照顾中国孩子,改成 50 公里,其他不变,结果中国孩子都完成不了,日本孩子都没问题。

然后当时一帮人把日本夸上天,把中国以及 80 后孩子彻底用唾沫星子给淹没了,总之就一个意思:中国这种劣等种族永远不可能追上优等种族……

今天这些质疑者和反对者和当初那批夸日骂中者是标准的精神传承。体现在对常识和数字的不熟悉、不理解。

一个营养良好的现代人偶尔一天走 100 里根本不是问题,早 4 点,晚 8 点,16 个小时,除去 1 小时活动和进餐,15 个小时走路,平均一小时 3 公里出头,空手(最多背一顿午餐和水一两斤)。

古代行军,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至少背 20~30 斤(衣被、干粮、武器、铠甲)连续长途行军,当然一天只能走 4、50 里,这两者哪有可比性?

至于 10 来岁的小孩背 20kg 一天走 100 公里,连续走几天,那是奥特曼……

有意思的是,当时宁夏的校长看了那篇文章,为了不输给日本小孩,才开始搞这个活动。即使这样,也没法和日本奥特曼比,不知道参与活动的历届师生是不是也深受打击——这么玩命,还是比日本人差那么多,我们是不是真的不行?

直到日本 311 大地震,当初那批奥特曼长大变成了平成废宅,估计所有参与者才心头十万匹羊驼奔腾而过,你妹啊,老子当年被骗得真惨。

从根子里把中国人就是不行的种子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深处,是当年公知持之以恒做的事,而且还真的有效果,今天一帮精神继承者还在干这事,无非从吹捧外国人改成了诋毁中国——你们就是不行,如果行了,那就是做假……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a26z7G 发表

我倒是觉得最牛逼的地方是校领导没有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就不举办大型户外活动,

不仅举办了,而且举办的规模不小。

不像我们那犄角旮旯的学校,因为担心出事,野炊、春秋游这种事,上了初一就成了回忆。

知乎用户 前燕吴王慕容垂​​​ 发表

快请大翻译运动,速度翻译一下!

如果把这个视频发到 TIKTOK 上,配上英文和事件解说,美国人是不是更得破大防?

你看抖音在中国教导孩子热爱国家和强身健体,tiktok 净给美国孩子们推电臀舞和奶头乐,tiktok 在毒害美国孩子,救救美国孩子!Save America!所以,必须封禁 tiktok!

知乎用户 小平 发表

看到有人用部队行军速度来证明学生们一天走不了 54 公里。

这是我们的冬季大拉练,为时十五天,一天五十公里左右,中间穿插夜行军急行军,从云南走到贵州再走回来。

全程携行具 + 装具 + 武器,一共三四十斤,学生们背书包装点零食多重?

徒步行军时,通常开始行军后 30 分钟小休息一次,尔后每行进 50 分钟小休息一次。小休息时间通常为 10 分钟(第一次小休息时间可稍长)。大休息通常在走完当日行程一半以上进行,休息时离开道路,进入指定地区休息,时间通常为 2~3 小时。大休息时,可以就餐、补充饮水,治疗脚伤,注意武器、装具始终不能离身。

部队行军途中都会组织小休息、大休息,你猜学生们有没有?

多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警车开道,大巴车收尾,救护车跟随,保障有力到位。

某音上那么多相关视频,下面的评论一片支持。到了自诩高人一等的某乎,根本走不下来、宣传口又在编故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人弘文中学 2006 级校友,时任校长韩宏,教导主任邓志田,班主任马亮。

这个活动已经持续近 30 年了。而距离本人参加该活动 16 年后的今天,2023 年的今天,这种答案还能获得最高赞:

下一步就是开锤亲历者吧?慢慢锤,我已经润了。

知乎用户 德川家康薛定谔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组织度就是比贵岛强上一万倍不止。

知乎用户 Cheryl 有点伪文艺 发表

一件事情,只做一次,是新鲜感,可以说是为了噱头;

但是,如果一件事,坚持了 28 年,

难道不值得敬佩吗?

一定有很多学生,能从这样的徒步里,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会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感知不到其中的正能量。

初心不改,惟向光者生。

支持!

知乎用户 昔年 发表

我是第十九届任山河之行的学生,我体育很差,属于那种跑八百米四分半就要死要活的那种。

这个活动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简单的春游,也不是简单的烈士纪念,我觉得更恰当的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走之前体育课要练体力,身体不好的也不会让你走的。虽然锻炼了很久但走的时候也真的很累,我当时走到最后真的一边走一边流眼泪(废物行为),但是真的没人愿意坐车,虽然有车在后面,但是只要不是真的晕了的人,没一个乐意去坐车。班里有一个同学快走到的时候(还有几里的地方),脚崴了,他也不愿意坐车,想咬牙坚持。班长就背着他走完了剩下的路。

哈哈哈我还记得当年我们班的口号:“东风吹,战鼓擂,优胜三班谁怕谁,头可断,血可流,校车面前不低头!”

笑死,中二但感动,现在想起来走任山河的那段旅程我都感觉感动的眼泪打圈圈。

知乎用户 世上人辣么多 发表

杠精太多,我再补充一些吧

1 有些人说是故意折磨学生,这还真不是,身体差的可以请假,也不会被老师说,甚至老师会劝一些身体差的同学不去。

而且我们这个中学,坐落在《山海情》电视剧的背景西海固地区啊,大家都很能吃苦的。虽然班里一半同学也是固原城里的(比如我),但是从小在这个海拔 2000 左右的地方长大,成天上山下洼的西北孩子身体素都不错。西海固家长也没大城市家长那么事儿多,而且就算有些人身体素质差一些 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不会差。班里那些从小在农村帮长大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有的农村同学一趟走下来真的和郊游一样轻松,我问我一个农村同学 “你为什么这么能走?” 他告诉我“在考上弘文中学前,我小学在老家每天上学走的山路都有十里,从小割麦子挑水放羊,早都锻炼出来了。尤其是放羊的时间也是成天在大山沟壑里陪山羊爬上爬下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西夏的精锐部队横山步跋子军队,他们就是黄土高原上锻炼出来的人,从小在山壑之间锻炼,在山地奔跑可以如履平地

顺便一提 陕北横山离我们这也不远,当年西夏和宋军的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就是发生于西海固地区的)。

我记着之前班里有个学霸女同学,是那种每逢体育课必逃的那种人,老师苦口婆心劝她别去,她执意要去,还在班里哭,那天出发前 4 点半出发的时候,她准时报道,老师被迫同意她入伍,最后她也坚持走完了全程。

我好兄弟也是家里心疼他,不让他去,他自己天天和家人吵架才争取来的机会参与徒步的

我们那时候一想到去任山河烈士陵园徒步 108 里,就一个比一个兴奋,我晚上都兴奋的睡不着觉,就想着怎么在暗恋对象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出发前家里给我包里装了四五个肉夹馍…..

2 还有人质疑队伍怎么可能不掉队,首先身体素质过差的可以不参加这个活动,剩下的大部分人身体素质都不错。然后而且每个班都会构成一个方阵,从一般到 12 班都是一个接一个排着队前进的,一个接一个排着队前进的,每个班还会分成我们班还被分成了 12 个排每排都有排着,然后时时刻刻排长都会核对自己排的人数。

整个队伍都是军事化行进,我们不仅会提前几个月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进行队伍操练。徒步的时候,如果前面的方阵要是走得太快了,就会被命令等待或者走慢一点,等待后边的方阵跟上来,中间的方阵要保持速度均匀,以防发生塞车。后面的方阵有时候也会去跑步或者快走去追赶前面的方阵。

因为有同学之情和军事化队伍的加 buff,我们才可以走得又快又不掉队,就像天空中的大雁一样,只有排成整齐的队伍,它们才可以飞得更远更快。说句实话,你让我一个人这么走,可能走不了 20 公里,脚稍微疼了就会气馁放弃。

而全校的老师都被动员的起来,都在做后勤保障工作。最末尾会有校长和教职工构成的一道收尾队伍(校长也参与徒步)。再之后则是由多辆很多面包车和救护车构成的最后收尾车辆。

——————以下为原回答———————//—-

当事人来说话了, 这个活动就是我的母校,西海固的固原弘文中学和固原二中

唉,有的知乎 sir 真的嘴比石头还硬,自己做不到就死活不信。我们西海固的孩子可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孩子。

硬是不信,来回有 54 公里,看下面的地图吧,其实一趟都 28 公里了,一个来回是 56 公里,我们都谦虚了 2 公里,只说是 54 公里

当事人来说话了,那是十五年前吧,当时我就在弘文中学读初一,我们是每届初一都要走一次。算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十八次了。

我们那时候很开心的 不上学春游 去扫墓。

过了十几年了我还是很怀念那段青春,记着走 108 里路的前一晚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那时候提前两个月每天拉练跑步,然后各种组织,身体不好就直接请假,又不强迫。还有大巴车在后面, 只是大家都不乐意上去。后面还有面包车和救护车跟着,每个班都按照班级号顺序在路上前进。(但感觉那几个大巴车就算拉满也最多 200 人,95% 的同学都是咬牙走下来的。轻伤的也不好意思占这些宝贵的大巴座位)

那时候徒步去任山河,凌晨四点半集合,五点出发,中午 12 点前就到了,往陵园出发的 27 公里真的有说有笑,大家包里都装满各种好吃的零食,都当郊游了。

然后到陵园后,祭奠半小时烈士,休整一个小时,然后开始往回走 27 公里

不休整则已,一休息完整个腿都充血,刚开始就开始痛苦,每个班又都争集体荣誉,不愿意拖后腿丢自己班脸,就像《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台词一样,“队伍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让我们有了自尊心”

我记着我走到最后十公里的时候都快哭了,脚上磨了好多水泡走一步疼一步,身体和灌了铅一样重,真的纯靠意志力走一步算一步,不知道走了多少步才看到城里的灯火。

差不多晚上八点多回到学校。回去之后在同学面前还装一下逼,我父母来接我之后直接就瘫倒在车里,回去都是他们扶上楼的。

我现在大学毕业好几年了,还是怀念那段青春啊 和初中好友偶尔在街上见面,还会谈起这次徒步。上大学后也会偶尔吹吹 “劳资当年走了 108 里” 的牛逼。感觉和日本学生回忆高中夏日祭时的感觉一模一样啊,唉,那些年陪我走过任山河的朋友啊,现在已飘散在四方……

可能东部沿海城里人没法想象,我们西海固孩子是多么能吃苦多少人从三四岁开始就满山的跑,身体素质都挺好的,否则怎么会得到一个外号 “山狼” 呢

放一张故乡的美图吧,前天开车陪我侄子走任山河的时候拍的,他的爸爸也是当年第一届走任山河的学生,现在轮到初一的他来走了

这就是传承吧

知乎用户 弗兰肯的坏游戏 发表

大乐事。

这所学校之所以有这个传统,起因就是当地校长信了公知名篇,赫赫有名的《夏令营的较量》

所以才搞出这一套来锻炼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的能力。

你可以说这一套不科学,但身为一个神神,你得承认他们确实做到了你们鼓吹的那套东西。

当年 PUA 中国的孩子软弱,被宠坏了,道德败坏,只知道考试,不团结,不懂创新。

现在人家做到了,你们还在冷嘲热讽。

这就充分说明你们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以上。

知乎用户 三线 发表

几乎同一时间第一届北京市中小学高尔夫球比赛在北京电视台体育休闲频道播出。

知乎用户 清墨 发表

在充分准备和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学生乐意,家长同意,学校愿意,哪轮得着你们这些牛鬼蛇神在这阴阳怪气。自己没有少年的朝气、充沛的体能和乐观的心态,倒是敲键盘的时候一个个都劲头十足。

知乎用户 断续 发表

一群城市战五渣弱鸡以自身为蓝本质疑一群青春洋溢的学生的节奏。

凌晨 5. 多出发,10. 多左右到,5 个多小时,步均 5 公里每小时,路上坚持不住的直接坐大巴。

很难吗?

别搞笑了,我小时候清明还有分墓糕活动,我们从一座山头爬到另一座山头,就为了能分到一些饼干,冬瓜茶之类的零食,持续不断的爬一天都不觉得累,一群学生把这当春游,踏青,会累?


还有一些人说纪念烈士活动,可以,但是没必要,更扯了,别人纪念烈士还要你允许?

知乎用户 这里是安全滴​ 发表

许世友将军在江苏时,也和宁夏一样,非常注重师生身体锻炼的情况,以南京大学为例。

南大全校师生员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迫离家启程,不管老弱病残,身负行李,一律徒步去溧阳分校,说是在那里隐蔽并建立劳动基地。师生们被安排从事修筑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和上山砍柴等劳动。细节如下:

中文、历史、化学、生物、原校部机关和原后勤,兴修南大五七农场水利工程;物理、数学,支援上兴公社团结水库水利工程;外文、地理,支援旧县南渡水利工程;地质、气象,负责上山砍柴,天文、政治为机动,等候通知。

1970 年 8 月,中文系从溧阳农场返回学校,就由各系各单位轮流派人去农场劳动;当年,学校承担了南京市人防工程通过南京大学的 500 米防空坑道的建造任务即 “500 工程”,数百名教职工参加了建造坑道的劳动。1970 年底,全校教师中 183 人在农场,96 人在人防工地,122 人在工厂。1971 年 2 月至 4 月,又组织野营拉练,135 名教职工步行 1000 华里,从南京出发,途经江宁、溧水、溧阳、宜兴、武进、金坛、句容,再回到南京。

知乎用户 大雪纷飞何所似 发表

高中的时候,你别说徒步 54 千米,你就是徒步一百公里,只要是全班全校一起去,那就是天赐的郊游。

不但得琢磨琢磨带啥吃的喝的,要不要给喜欢的人准备点啥制造个惊喜,还可能跟哥们姐妹好好规划路上玩啥。

高一高二得高兴疯了。

高三除外。

高三得考虑徒步回来有多少卷子要补。

知乎用户 WildNo96 发表

我真的要笑死了

知乎用户 张小北​​ 发表

别说两千中学生了,能组织两千成年人徒步 54 公里,都是一个很花功夫的事情。无数后勤和安全问题要考虑,我看下面有亲历者回答,为了保证安全和顺利,还要部分老师提前一两天全程步行一遍检查细节。

但对于那些经历过的学生来说,这一定是一次美好难忘的回忆。在青春期的美好时光里,和同学朋友暗恋对象一起徒步行走一天,绝对是人生中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中国人讲究「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能够在十几岁时徒步行进在道路上,对年轻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一定是有帮助的。因为你会第一次领悟到天地宽广,地平线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等待着你去发现。

我上中学时,每年春游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去徒步爬山,到了山顶后能看到青海湖,然后再徒步回家。

放大图片能看到山顶的风力发电机。我小时候没有。我拍照的位置距离集合出发的学校步行时间半小时左右。上山没有路,就是那种野山,个别地段得手脚并用。

我以前从来没量过这个距离,因为当你不知道它的大小时,它永远是我心目中的那个全世界。

我今天用百度地图量了一下,往返大概 30 公里左右。对于当年那些半大小子们来说,这也就是撒欢跑个大半天的脚程。

但在未来的很多年里,我都会回忆起每一次爬山春游的经历。当我们不断翻越山头,终于来到最高的山脊看着远处的青海湖时,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值得不断去努力的,只要足够坚韧,我们终将收获最美的风景。

知乎用户 就当这 ID 不存在 发表

我记得这篇文章的时代,全是日本孩子牛 X,你国孩子小皇帝。

现在一个个说 54 公里没必要、欺负孩子?

你们就不能统一一下文案吗?

另补三张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怎么这都能质疑,20 多年了。

54 公里很远,但也不是遥不可及,新闻里都说了,清晨五点出发,晚上九点回到学校,14 个小时,来回 54 公里,除去祭奠英烈 1 小时,13 个小时走完 54 公里,每小时相当于 4 公里多点。连逛街速度都整出来了,是不是在你们世界里,不去赚钱不去逛街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某些人啊,收起你们冷嘲热讽的文字吧,当初就是这些英烈把伪政权赶到小岛上,怪不得 1450 们这么跳。

知乎用户 小鸡炖蘑菇 发表

那不去祭英烈,那干点什么呢?

连续二十七年组织学生 15 小时徒步 54 千米环线?

期间

学校领导班子在相关部门同志协同下做为队伍先导,预先处理徒步路线上的突发情况?

各年级主任下沉至各年级第一线调度指挥?

班主任班干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照顾体力不济者,确保不让一人掉队?

多次进行行进间补给?

多次进行急行军?

多次反复穿越多条重要交通线且不发生任何意外?

不扰乱公共秩序?

确保队形三人一排,窄路变二人一排,通过窄路再变回去,并保持不发生混乱?

负重不低于 15 公斤?

除喊口号,唱红歌外,不发出大的声音?

徒步沿途不制造任何垃圾废弃物?

完成徒步后士气依旧高昂,能立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晚自习的紧张学习中去?

知乎用户 晓梦沉浣溪 发表

日本学生步行百里,评论画风:为何他们学生体质这么好?我国学生体质这么差?不应该反思吗?

中国学生步行百里,评论画风:编也不会编的像一点。就算是真的,问过学生愿意了吗?这么搞有什么意义?

典中典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夏令营日本儿童一天能走一百公里,是中国孩子不行,要反思

中国高中生一天走五十四公里去祭拜烈士,你们就是来反驳了

夏令营中的较量:

1992 年 8 月,77 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 30 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 20 千克,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 11 岁—16 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 50 千米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 100 千米。

《夏令营中的较量》地方作者,孙云晓先生,伟大的教育家,骂我是日本人的山东属地 ip 的人的老乡,ヾ (●´∇`●)ノ哇~

知乎用户 曹哲​​ 发表

挺好啊,可能很多人已经忘了孩子们的心态了,对于大多数整天被困在教室里的中学生而言,只要不上课,怎么都好ಥ_ಥ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宣传口水平太差了,没有一点点常识,编新闻不会编

54km,我就算你来回 54km

一个人日常逛街的速度也就 2~3km/h,5km/h 已经算是快走了,谁能不间断逛 10 个小时?

还走 54km

2000 学生,走 20km,没人掉队,没人晕倒算你校长走运

补充一下:步兵常行军不大于 5km/h,日行程 30~40km,急行军日行程不变,速度 10km/h,大于 40km 日行程的算强行军,就是 PLA,也不是轻松能完成的

你们说一帮学生,没经过任何训练和挑选,能一天完成 57km 路程,那你们比 PLA 厉害

烈士陵园扫墓当然好,坐个大巴或者去个近一点就心不诚啦?非要弄点能人所不能的才行?强烈赞同扫墓,但是应该严厉反对这种夸大宣传。


我上面不删,承认错误,我的看法片面了。大家共勉。

经过翻查 21、22 年的抖音,和多位当地人的证实。活动确实存在,学生们确实也完成了路程。大概是 4~5 点集合好出发,中午抵达,中间悼念活动 1 小时,然后返程,晚间 7~9 回到出发点。在翻查视频过程中,还看到了有人打绑腿的,有经验了。

有视频这几年学校方面安排还是科学的,有补给、有后援、有应急。不知道当地天气怎么样,21 年遇上雨夹雪这种恶劣天气活动还不暂停我觉得还是欠妥的,学生基本就穿一校服和塑料雨衣是十分危险的。如果前面没有记录、后勤保障没那么好的那些年天气还是这么恶劣的话,没出事真的是走运。

是我以己度人,这个强度的活动,我 30 岁走不了,回到 13 岁也走不了,也不会鼓励孩子参加这种长途徒步运动。当地学生们能走下来确实厉害,很佩服。能人所不能。即使中途吃不消的,也很厉害,起码我参加都不会想参加。

评论区里面打地图炮,说沿海地区怎么样的,不知道你们能不能陪孩子走完全程,还是让孩子去参加这类活动,美其名曰给孩子锻炼锻炼。

扣帽子说我 1450 的,如果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你可以摆事实,讲证据来说服我,我给出我的理由,你不同意就提出你的理由,只会扣帽子只能证明你无能狂怒。

至于行军速度,这是步兵行进速度,不是古代行进速度,现代摩托化部队肯定不止这个速度。单纯带装备走路,这个速度是正常的,急行军,强行军是要付出非战斗减员代价的。红军长征从乌江吴起镇,行军速度是不到 75 华里每天。说自己无前期准备的情况下轻松走个 54km 的,自己想想可能吗。

还有很多自己走过 20~30km 就觉得 54km 也能走下来的,你这路程才是人家学生的一半,还得走回来呢,你确定走得了?各大城市搞的徒步活动,完成率都不高。这还是自己觉得自己行才去报名的了。

最后,我不认可这种 “吃没必要苦” 的活动

知乎用户 morninggor​ 发表

有的人百般挑刺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去的是烈士陵园,不符合他们的审美

知乎用户 萝卜 发表

54 公里,15 小时,2000 人
这组织能力真的好强

说实话有点好玩。

不过对 70 名老师很不友好就是了,
毕竟一群高中生就和大型牲口一样,走完睡一觉就能满血复活
对 40 岁左右老师来说,54 公里可能有点要命了

知乎用户 sky Sports 发表

犹记的当年有一篇公知文章,讲中国学生,日本学生,美国学生去内蒙古大草原徒步。最后中国学生不堪重负半路掉队,而日本和美国学生到达终点的故事讽刺中国人不行。而现在,中国学生真的走了 50 公里,阴谋论马上就是校方搞面子工程,脱离群众之类的。嗯,不错,知乎越来越有那味了

知乎用户 近战型自干五 发表

别拿自己在办公室养的快残废了的体格和正值青春年少,龙精虎猛的高中生比。

一天徒步五十多公里没想象的那么难,而且这种活动是有保障车在后面跟着的走不动了就上车,而且也可以不参加。

十多年前我上学时候的初高中年年这么走,不废学生。

就是比较废老师,老师岁数太大的扛不住。

知乎用户 会发光的蓝盒子​ 发表

宁夏人现身说法,这种形式祭先烈,实际是春游超级快乐的好不好,一路上和同学聊天欢声笑语,只要不在教室上课外面空气都是甜的,充满动力根本不累。

看各个回答评论区一堆人各种阴阳,气死了。

知乎用户 M711 发表

日本幼儿园冬天穿短袖跑步,行!

中国初中生走 108 里长征路,不行!

他们是真的担心孩子受累吗?我看怎么像是害怕孩子受到红色教育呢?听到革命英烈四个字有些人就肝胆俱裂了吧。

知乎用户 马格纳斯的犄角 发表

笑死了,大好春光,相当于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不用窝在教室里上课,走在路上和朋友嬉笑打闹,这恐怕是每个中国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吧?怎么你们这些团建的是没读过初高中?

知乎用户 羡鹿​ 发表

“我看到四川一个材料,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周恩来总理在一九六一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

知乎用户 太师国王木华黎 发表

如果改成 “日本学生”,在一些人眼中那就是“这样的国家值得尊重,这样的民族不可战胜!” 而且是条件反射般地赞美。

可惜不是日本。于是,各种看不顺眼,各种冷嘲热讽,各种忧心忡忡。 ​

知乎用户 缴灶布 发表

闺女初中的时候,学校也组织 15 公里毅行活动,每年我都陪同参加,与孩子们一道,朝着目标地进发,途中有志愿者家长们提供的补给站,小游戏站,甚至沿途公共厕所都是提前探明的。不要小瞧了这帮娃儿,成年人走不过他们的。绝对比你先到目标地。

我小的时候念书每天中午吃饭,来回总计 14 里,一路小跑回家土灶上烧饭,完了大部分时间冲个酱油汤下饭,偶尔家里能有猪油来上一小块搁汤里,能美上几天,一年 8 个月上学时间,每天 24 里路,雷打不动 6 年,不也过来了?我们那个时候也去烈士陵园扫墓,也是走着去的。这又有啥?

那些质疑的,冷嘲热讽的一定没看过 20 年前的《知音》,日本娃儿,11 岁,负重 20 公斤,团建活动要走 50 公里诶,50 公里明白不?

这个活动延续了 28 年,我丝毫不会怀疑学校的组织保障能力,更加不会怀疑这帮 00 后,10 后的毅力和体力,也不会相信强迫参加这些子虚乌有的猜测,搁我,要知道有以 “红军长征” 的方式祭奠先烈,第一个报名参加。

前面有个回答说每天微信计数 1 万多步,很累的,就别扯了,我 1 个 70 后,阳康以后还每个礼拜 6 天,每天 2.3 万步起,我太知道怎么回事了,您就别扯了,回去该减肥减肥,该调理调理,别闹。

知乎用户 楚霏梵 发表

学生没说不行,家长没说不行;

老师没说不行,校长没说不行……

这届网友坚持认为一定不行!!

知乎用户 莫小米 发表

等会儿!你说有警察开路,还有民众加油鼓劲?我问句,游客能不能参加?

我代表我家娃补一句:哪个 xx 代表我?不让我出去玩一天?我恨这种 xx 一辈子!不共戴天!xx!

知乎用户 太极​ 发表

徒步,学习日本学生,夏令营的较量?

你滴,看意林,大大滴好!

纳尼,祭扫英烈?

大大的不好!

知乎用户 贝克街的梅子 发表

给这位知乎 er 科普一下,飞夺泸定桥时红军一昼夜奔行 120 公里并且拿下了泸定桥

顺便放一下我之前的一个回复,因为这个人老让别人走个 10 公里试试

知乎用户 精神女同异装癖 发表

按照我多年学生的经验,多举行这种活动有助于降低学生自杀率,然后好多阴阳怪气的玩意,我只能说可能这帮家伙绝后也不希望别人家孩子好。

IP 江苏的怎么敢阴阳怪气,是觉得你们少年 jump 少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acyQd 发表

固原本地人,强答一波。

首先,从原州区的二中弘文到彭阳的任山河的路程已经不只是五十四公里的路程,

你得要考虑当地地形!

那条路坡度又大,而且几乎全程都是泥路!

基本上车一开过去,车尾边扬起一阵飞土(毕竟黄土高原吗,可以理解)

不像那帮子顶着东部地区 IP 阴阳怪气的,那地方可谓是一马平川堪比飞机场,如果某天我再去任山河的时候我拍一张照片以证明我的话!

何况还有一个问题:

去任山河的路上,由于山地地形影响,实际距离肯定不是地图上的距离,实际的路程是要偏大的!

另外,我有几位亲戚在弘文上学,他们说在走任山河之前是需要训练的,而且走完下一天放假(不太确定,欢迎补充)

另外,后勤保障做的足足的,不要太担心。

我们的班会课上也提到了弘文学子徒步任山河的事情,我们的班主任对那些学生很敬佩。

至于说这种路不是人走的话的东西,

你们可能早已经退化到不是人了!

四月八日,附上一张图

知乎用户 Tristan 发表

本人初一走了一次,在当地学生家住一晚,第二天走回。高一又走了一次,当天返回。

起因是当年的校长韩宏老师看了某篇文章后大受震撼,不希望我们比岛国小孩差,所以有了这项活动。

作为两次亲身经历者,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绝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很高,我们那时没有警车护卫,没有后勤车,绝大部分人也都坚持下来了,回来后不少人脚下磨出了水泡。高一当天往返,第二天还要继续上课。

学生在行程中有相互扶持,有脚力比拼,还有暗生情愫的,很多简单而又美好的片段,是平时不会展现出来的,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确实也有少数人当天以各种理由请假没去,对于个别因为怕苦怕累而借故缺席的人,韩宏校长的担忧难道错了吗?

放张行军照吧,高一那年去的,23 年了。

那些揪着新闻稿里一点时间和距离上的细节反复质疑的人,真是杠精啊。事情的真实性已经有这么多亲历者作证了,你们倒是找出哪怕一个当地人来证明这事儿是假的啊?

别再用你那点小学数学知识论证这事儿不可能了,实在太闲的话自己明天试试不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luwenhua​ 发表

高一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给第一任校长扫墓。

富锦一中第一任校长张进思烈士,中共地下党员,执行任务时被日特跟踪,抵抗时不幸中弹牺牲,葬与城西噶尔当村。

后来问过同校的师兄弟,才知道这个活动没有坚持下去。

每年多给烈士扫扫墓,缅怀一下先烈,感念于他们的牺牲,激励一下学生的斗志,一中也不至于现在拉垮到这个程度吧。

知乎用户 Pluto 发表

人家走个路神神和 1450 都能破防?你们精神这么脆弱以后去了美利坚怎么和人家老墨卷啊?

知乎用户 不玩知乎了​ 发表

27 年了,一个连续 27 年的传统活动。

原来都没啥新闻热度,突然就在网上被炒了一把。

看来有人对中国的国防教育很反感,对中国人不忘历史感到很着急。

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要坚持的。

知乎用户 红枫 发表

多年以后,这群孩子们可能早就忘了课堂上学过什么,但不会忘记曾徒步十几个小时去祭奠英烈!

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很多学校都不带学生去烈士陵园了,到底是害怕集体活动出事,还是某些人刻意想让我们淡忘历史?

知乎用户 寒星 发表

和知乎 er 说一下,拿破仑时代部队行军没有柏油路,除了食物衣物,还要带枪,要推大炮

知乎用户 癸酉书生 发表

一开始,他们说不可能,根本没人能 15 小时徒步 54 公里。

等到当事人出现,他们又说这是形式主义,强迫孩子,用孩子作秀。

反正核心就一句话,中国就该是落后的,野蛮的,不人道的。

我花了两个半小时检索本提问下所有反对者的主页,粗略估算了一下,有半数人在俄乌问题上支持乌克兰。

另外的半数反对者,大部分是觉得会对孩子的身体会造成负担,影响孩子健康,而他们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更偏向于中立,或者是从中国的利益角度出发。

怪不得我的老师一直教导我,看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知乎用户 家里有狗 发表

《读者》1993 年第 11 期,1996 年作者考虑到日本奥特曼们可能过于昭和了,把数字更改了一下。

夏令营中的较量 (全文)

日本人原定要走 100 公里。

所以中国孩子比日本孩子差远了!

宁夏这次不也才走 54 公里么?

还没带 11 公斤的行李。

另外,我查了一下,这个夏令营还真的存在,也确实是背 10 公斤的行李,步行 20 公里。

但是走了不到一半,多数中国孩子的背包因为质量问题,肩带全部断裂,日本孩子的背包是专业的背包,所以没有问题。

孩子们确实抱怨了,也把包放在马车上,但是,当老师说 “马车不是用来拉行李的”。他们就把包拿起来了,或者抱着,或者扛着,或者用铁丝绑着。

这种情况下,中国孩子负担比日本的孩子更重。

中国孩子互相帮助屡见不鲜。

日本的孩子善于个人忍耐,中国的孩子善于群体协作。

最后领队喊的是 “日中友好” 和 “中日友好”。

没有那些有的没的。

80 后是垮掉的一代,90 后是脑残的一代。

我看都挺好,倒是公知们真是老太太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了,只能玩扣眼珠子、扬沙子的手段恶心恶心人了。

这不就来了么?

论废物是怎样练成的。

某些人不是质疑能不能完成,他们就是单纯的以己度人。

知乎用户 井天 发表

啊,好像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也去烈士墓扫过墓。虽然没有这个这么远。

这没什么不好的,反正有假放,就当郊游了。孩子最特么牛逼的地方就在于,只要你凑齐一把子人,他们就能乐呵。

曾几何时校园的户外活动还挺多的,后来安全考虑,就统统取消了,这样不好。

问题在另外的地方,为什么我所在的城市明明有烈士墓,但是城市内没有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雕像?为什么烈士陵园就不能修城里,我就乐意每天都看,不可以么?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的纪念碑满地都是,战争遗物一扔就是个纪念碑,我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也得有这个待遇!

宁可把二十四孝图当公园宣传资料?每次路过那个宣传二十四孝图的公园我特么都想举报。考虑它是个市政工程,容易把自己玩进去,还是忍了。

黄金扔一边,大粪供起来。

知乎用户 嘿嘿呦呦 发表

我就直说一句话

你可以对现在的社会现状不满,因为这是现在的现状,现实。

但你不能对历史不满,眼睛不瞎,就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是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否认的。

中国老百姓解放前过的什么日子,没点数吗?

知乎用户 奉义天涯​​ 发表

有些阴阳的,你们在怕什么?

知乎用户 不伤心 发表

很好的活动,为最初制定这项计划校领导的魄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点赞,能坚持二十八年实属不易,中间发生任何一次意外就可能导致后续活动的中断,希望可以作为一个传统坚持下去,不会因偶然发生的小波折而中断。 我相信这对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一次难忘的回忆,会在他们此后的人生里不断被提及,过程应该是一定的程度的艰辛,但相互扶持,饥餐渴饮,共同面对的经历依然令我非常羡慕。这些孩子正走向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希望我的孩子也有机会进行类似规模的远足。如果能遭遇降温,降水的恶劣天气,则效果更佳,每当看到这些充满稚气和朝气的小脸上,一脸偶遇挫折导致的倒霉相,我就发自内心的快乐,呵呵,这个年轻段的孩子太可爱了。

知乎用户 lori​ 发表

刚好母校,一般是初一和高一新生,我两次都参与了,大约是 95 年和 98 年。这是第一任校长留下的一个优良传统,扫墓是形式,但确实起到锻炼精神意志的效果。

很多同学说不可能,夸大宣传。但作为亲身参与者觉得到不难,大约和趴一次峨眉山或者上下一次华山的感觉差不多。我当年都是租二本小说,一路来去,小说看完,也就晚上到家了。

当时我记得路上老校长会带领大家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尤响在耳。

其实呢,这本来就不是个什么事情,只算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去年突然有人宣传,就火了一把,今年又来宣传,感觉成为一个网红节目了,其实这不好,你有大力宣传这个,不如把每天的早操恢复了,让学生每天锻炼,效果比这好多了。早操,多好的事情,居然没了。

———————————————————

看很多抱有怀疑态度的评论,我想说的是,所有事情,自己亲历过的感受才是真的,没亲历过只是脑补,都是不切实际,而现在很多人只会脑补口喷。

知乎用户 请叫我 plum 发表

如果是一个没什么耐力运动习惯的人,54km 的强度还是很大的。但是根据该校学生的回复,学校在活动前一个月会进行适应性训练,那么完成这个活动是完全可行的。

在准备、策划、保障等各方面做全工作的前提下,我完全支持这种活动。

鲜衣怒马少年时,这一定会成为印象深刻的回忆。

知乎用户 starmk 发表

前几天刚走完,看着这些脑瘫似的言论,一图胜千言。

知乎用户 elvis30901 发表

就我個人感覺,

這是個很有意義的活動,

人年輕的時候受點體力上的挑戰,

對未來的整個人生都是很有幫助的。

自律的人在未來的人生中都會不斷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

比如跑馬拉松什麼的,

過程痛苦,

但結束後只有滿滿的快樂與談資。

知乎用户 LaUnidadPopular 发表

回应一下评论区的这两位朋友。

第一,我当然不能代表落后地区,但是我知道,要是真的关心落后地区,应该考虑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和如何进行转移支付,而不是搞线上圣母心态。

第二,有的地方吃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全国劳动力自由流动还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主导的大规模基建的便宜,却自以为发展就靠什么 “尊重人”,属实是有点乐,再说了,你们尊重当地学生的意见了吗?

——————————————

有的 IP 是发达地区真的是何不食肉糜,真觉得全世界的学生都是肥宅或者是一看见集体活动就觉得 “可怜”。

当然,我没有开地图炮的意思,但是发达地区的小布尔乔亚确实是对于社会真实情况缺乏了解。

我高中是在山东某乡镇中学读的。

之前每届都组织远足,对于我们那些天天关在学校里面泡在书山题海,一两个月甚至有的半年才回一次家的中学生来说,我们真的都把这些当成放松和春游的。

毕竟当时我们在学校看个焦点访谈,看个新闻 1+1 都很高兴,就和看电影似的。

有的同学因为身体原因或者是不愿意参加可以和老师请假,学校会安排他们坐车在队伍最前面或者是最后面当志愿者,和老师一起帮忙指挥个交通或者是搬运一下矿泉水啥的。

要是你可怜为什么当地学生没有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搞个远足就开心的不行,也请收起白左式的圣母心态,认真考虑一下增收财产税和再分配还有地域之间转移支付的问题,再不济,去支个教也行。

知乎用户 根据 发表

近日,宁夏固原二中 2300 多名孩子,凌晨五点出发,徒步前往 27 公里外的彭阳县古城镇任山河烈士陵园,他们赶到以后,还要敬献花圈,擦拭墓碑,缅怀先烈!

活动结束后,还要徒步往回走,回到家基本都是晚上了。

真的很感动,据说这个活动到今天,已经坚持了 28 年,感谢当初韩校长为学校留下这个传统!

很多参加过的学生,虽然已经步入社会,但是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都会充满感情,这成了他们青春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是他们与众不同地方。

家长和老师们强烈支持学校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

往返徒步 54 公里,这对孩子们的心理和体力充满了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恶劣天气,顶风冒雨,道路泥泞,也会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烈士们的坚韧不拔,同时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真替他们感到骄傲!

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时以为是那个学校得一场搞形式主义得作秀,可看到这是一个坚持 28 年得活动,觉得自己真的太狭隘了,有的时候自己习惯把自己的偏见归于社会得变化,自己不得不这样想别人,但主要还是自己不能独善其身,没有自我,也亏得自己最近复读《大学》,再次拜读才知道自己空活三十年,一直都在重复着一天得生活,今年让自己安静下来,只为修身,修身是立世之本,切不可再有这样的小人之心,慎记 1!!!!

知乎用户 舆情观察师 发表

说实话我 45 岁了,依然不理解这种 “我做不到所以是假的” 的思维方式。

时间,地点都有,参与人数更是几百人。有些人为什么就是看不到?活在梦里么?

知乎用户 白夜 发表

我代表个人强烈支持这种活动

我女儿学校算深圳排的上号的学校了,上周家委会说了,学校因安全问题,不组织学生春游踏青啥的户外活动,家长可自行组织,就是怕担责

我对学校很失望

知乎用户 飞羽之箭 发表

一、我从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看到这个新闻时我的第一反应也确实是想 “拿学生当形象工程”。

二、但我认真看了下面这些答案,了解了这个活动中不仅学校做了万全准备,校长老师带头上,整个小城的多个部门甚至部队都出动做保障,而不是把孩子们甩在路上灰头土脸,领导自己油光瓦亮去吹。

三、没有人必须活的 “有意义”,但应当保持对有意义的尊重——这件事毫无疑问是有意义的,所以哪怕不喜欢,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更何况,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欧美日韩,肯定会被不遗余力的吹捧。

知乎用户 图总裂夫司机 发表

部队日行军的速度,不是贴着军人步行速度定的。部队行军当中还有很多 “业务” 要同时处理。大部队前后左右都要有侦查兵搜索警戒。要沿途设置补给和医疗点。还要建立和保持通讯联络顺畅。

如果情况紧急,也不用业务打折扣。只要把走得慢的辎重、机关一甩。速度立马提高。

知乎用户 石二郎 发表

汶川地震有个小学,全校师生没一个受伤的,因为校长以前经常组织全校师生演习撤离,所以地震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慌,按演习的流程有序到操场集合。

以前这个校长组织演习的时候,这个回答下的答主都在旁边讽刺讥笑,折腾学生,不务正业,面子工程。

108 里的路程,组织了 27 届,从来没有学生断气的新闻,人家不比你懂,你们都是懂王。

知乎用户 实名用户 发表

考虑到这里是知乎,主力工作是空调房里 Ctrl C,Ctrl V,下班后的娱乐一个是玩原神,一个是对着镜子低头哈腰练习 “sir this way”,喝可乐喝得身高体重一起报,不带单位能让人分不出来

质疑人家孩子一天走这么长的路很正常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我只好奇一件事,到底有多少家长会随行啊?

我有那么一瞬间的冲动,想说我一定会随行,哪怕旷工,我也会去。

但打了几个字,冷静下来了,我他妈的哪走得动啊?半路要救援,多他妈丢人啊。

所以,我还是先去烈士陵园等着吧。

这么有意义的事,不见证一下,多可惜啊。

什么?我不关心孩子累不累?

我关心个毛线,54 公里而已。如果你的孩子连 54 公里都走不了,你不觉得你应该反思一下吗?不应该更关心一下你的孩子的健康状况吗?

如果我的十几岁的孩子连徒步 54 公里都不行,那我会学习很多关于如何增强体质的知识,帮助他强身健体。

难道你们不是这样的吗?

如果不是,那你真的要好好反思反思了。

真的有人觉得十几岁的孩子连 54 公里都走不了是正常的吗?

孩子的体力这么差,你都不多关心一下,你这么不负责任的吗?这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属于虐童了。

体力不好体质好?啥玩意儿啊?体力不是体质的其中一个方面吗?

我是不是该重修语文了啊?

知乎用户 月斜东壁​ 发表

又到了

学生说行、家长说行、学校说行,

只有网友说不行的时候了……


一群人说 “走不了那么远”,我在百度地图上搜了一下,

这是我中学时候上学的路,单程 16 公里,一个月大概往返两次,当年丝毫不觉得多累。

读本科的时候,我三不五时会跟同班的蒋明一起,从学校步行到会展中心一带再返回学校,单程近 17 公里,当时也没觉得多累。

这是我 2020 年 10 月 7 日当天用智能手表记录的运动轨迹,此时我已经是死肥宅且一路看风景、放无人机,12 公里也就两个半小时,还不包括未记录的至少 5 公里行程…… 当时也没觉得多累呀……

知乎用户 陈少卿 发表

看到好多人质疑,我就想问问,意林(还是什么杂志上)上日本幼儿园小朋友都可以负重 20 公斤,日行一百公里,我们初中生无负重日行 54 公里!我们比日本还差的很远呀!!!所以这有什么好质疑的!

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西凉河的葛三叔 发表

办了 27 年,没有一个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吐槽抱怨,也没有家长在自家娃毕业后投诉或痛斥。反倒一群不知是人是妖的网友破防了,日本夏令营,美利坚童子军它们舔的不亦乐乎,一边夸赞人家民族有希望,国家强大是必然,顺便痛斥国内只会让孩子们学习。轮到国内,双标玩的 6 不说,吃了吐的跪舔样令人咋舌!真的,这群人的双标行为可以出一本《24 孝图》了。

知乎用户 江北烟雨人​ 发表

中国孩子太累了。30 年前在夏令营里与日本较量,30 年后在春令营里与越南较量。

30 年前,他们说中国孩子软弱、自私、被惯坏、目无尊长、极不团结,除了考试一无所知。

30 年后,他们改口说,中国学校怎么可能举办如此枉顾学生安全的活动?完全难以置信。

中国还是中国,一些人从来都是冷嘲热讽,无非是换个角度。足以见得,他们急了。

他们曾经吹嘘的目标,我们实现了。现在轮到他们哑口无言,着急忙慌地拾起尊严咯。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oydf0 发表

这事儿最破防的是谁?

不就是类似毫无人性 “衡水” 模式出来的人么

说实话各地因材施教,你不能指望西藏新疆各个地方都像北京四中一样办那么洋气的舞会,但是各地有各地的传统。

毕竟穷有穷的教育法,富有富的教育法。

穷乡僻壤的孩子从小翻山越岭皮惯了,徒徒步开心开心增添乐趣,增进友谊生活有活力 。学习之余锻炼身体,落下美好的回忆活的挺好。徒步这事说白了就是人家独特的校园文化,延续几十年的那种,这历史和文化氛围甚至可以秒掉很多一流高校的文体活动。

“上东区” 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 “纸醉金迷”,办舞会社交丰富生活,也就这样过去了,这也是人家延续几十年的校园文化。

反正看网上的评论,两边亲身体验的孩子都觉得很自豪很不错很幸福,最起码生活除了枯燥的读书,最起码生活还挺多姿多彩有回忆。感觉这些学生能有这些感悟和学习,也真的不亏母校曾经的氛围和教育,都是很好很有特色和底蕴的学校。

反倒是一群中学生活在 “衡水” 这种惨无人性模式下的孩子心理相对扭曲。一边觉得徒步苦不可能实现,一边对高中办舞会瞠目结舌大呼不可思议,一边对自己死水一样压抑的中学生活感到极度不满。

毕竟在他们心中,初高中孩子一定要像他们一样,什么都不能做,只有早起晨读跑操夜以继日的学习。他们既体验不到一整天不用学习还可以凌晨跟最好的朋友喜欢的男孩女孩走在马路上光明正大的看星星,周围都是爱护着自己的老师、军警,以及走到哪都会被投以鼓励和期待的路人眼光。也体验不到穿着喜欢的礼服和喜欢的同学挑一只交谊舞的心动瞬间。

这无非就是证明了近十来年 “衡水” 模式的极其短视、失败和对人性的摧残而已。也注定 “衡水” 模式是没有未来的。

无论是 50 公里徒步还是校园舞会,都经历了几十年时间考验,是无比正常的学校文化模式。比所谓的 “衡水”“鸡娃” 更经得起历史考验。

以上。

知乎用户 伊利比亚步兵 发表

且不论是不是形式主义。

这组织度够高的了。

两千多人。有男有女,一天来回 54 公里。没跑丢几个人。

有个成语叫退避三舍,这里的舍指古代军队一天行军的距离。大约十二到十五公里。

也就是说,一群有男有女的学生一天跑了古代军队四五天的量。即使抛开扎营的时间也是相当优秀的水平。

另外,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如果这群学生是古代士兵的标准,跑到陵园的时候,就只剩下一半人了。回到学校时,校长都走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即使你体重 200 斤,近视 500 度,咬咬牙一天也能走 50 公里。

无非是速度更慢一点儿,时间更长一点儿而已,但也差不到哪儿去。

人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弱,50 公里死不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lFQav1 发表

平原市区徒步,12 分钟一公里绝对不算慢,一小时 5 公里,5 个小时 25 公里。走过户外徒步的,也肯定知道,山路走起来绝对比城市道路慢,尤其还得排好队形,举着红旗唱着歌。所以,2000 个孩子,最慢的那个都是户外大神。

补充一下,固原二中到烈士陵园 27.5km,出发点 1700 海拔,途经上海路—309 国道固古公路,为双向单车道盘山公路,最高点海拔 2040,初步测算了一下等高线,预计往返爬升 1000,下降 1000,全程 55 公里。

这群娃不是户外大神是什么。

知乎用户 鬼火​ 发表

我说实话,学校和当地各级部门一定是下了大力气进行组织、保障和后勤的。

这种大型活动随便组织一次都知道前期安排千头万绪,实时突发状况层出不穷,后期还要收尾总结,非常麻烦。

但是这么多人愿意不惮辛劳不惮烦地搞了 27 年,承担各种风险,学生们很幸运。

知乎用户 yyyy​ 发表

我回来更新了…… 上次没找到照片就也没再记起来这件事,今天上来发现居然还有朋友在蹲,连夜去翻相册翻出来了 orz,但是其实也没什么,那个年代的照片嘛也比较糊糊,但是对我来说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以下是原文:

我是弘文中学 2015 届的学生,第十九届走任山河的那一批。开心啊,真的很开心,而且很有意义。

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宏大和完善,但是学校也做了万全的准备,跑前一个月每天都跑操会多加一圈锻炼体质,走之前老师们会多次开班会告诉学生应该准备的东西和一些远足技巧,当天的活动是自愿参加的,也配了大巴和补给点。回来以后会组织总结活动,还有征文,集优打印成册分发,完成全程的会获得一张奖状。走完就是清明假,初一的会多放一天在家休养。

我记得当时我带了一包肉和一包馒头,我爸妈不让我带零食 orz,班里有个女生带了三瓶 1L 装的饮料,橙汁,桃汁和矿泉水,还有三根火腿肠,去的时候大家嘲笑她,回来的时候大家羡慕死了,走远路真的吃不下什么东西,水是最缺的。

累确实是累,我家里人还没来接我…… 走了 108 里然后又腿儿着回家,第二天真的全身都疼,但是第三天就好了。我好姐妹带了手机,拍了照片,前几天发给我了,一时半会找不到了,找到了回来更新。

知乎用户 hmily​ 发表

4 月 3 日我儿子学校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走路去,需要爬一点点山。

臭小子 4 月 1 日把脚崴了,肉眼可见的红肿。

但是 3 号我要给他请假,他坚决不同意。

知乎用户 墨点倾城 发表

好事,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走过一百里路才能体会先烈万分之一的不易。

祭奠英烈的视频传到外网,众多老外都震撼了!连外国人都赞扬都明白的事,许多国人在却这装理中客呢。

在 youtube 上相关视频下,瑞典网友提问:为什么每年到了 4 月,中国人就会大规模去山上看那些墓碑,谁能解释下?

海外学生解答,你们不会懂!

那是我们中国的清明节,后代们上山祭拜我们的英烈和祖先,是他们付出生命抵抗外敌侵略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和平。

你们西方人崇拜的是上帝,我们拜的是我们的祖先和英雄,你们西方人很难理解我们中华民族这种情感传承的。

俄罗斯网友在线警示岛国,中国人不会忘记。

岛国看到了该担心了,中国人这些小孩都没有忘记岛国曾经对他们的国家带来的伤害和耻辱,他们不会忘记的。一旦机会到了,他们会报仇,他们有句谚语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韩国网友紧跟着回复了,顺便内涵了一下自家总统。

我们大韩民国每年的 4 月 5 号也会这样,去祭拜祖先的怀念我们永远不会原谅岛国对我们的侵略和伤害,但是,我们现在那个愚蠢的领袖居然让我们自己帮岛国赔偿我们的劳工,耻辱。

德国网友赞叹中国人的团结,并再次 diss 岛国。

中国人太团结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先和历史、还好,二战我们没有打中国,但是我们那个愚蠢的岛国盟友以后得担心了。

美国网友阴阳怪气,不知道这个提问下的理中客是不是有样学样。

中国人很多事情都让人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我们对他们了解得太少了。看到这些小孩所做的事,不知道以后会做出什么行动。

越南网友看不下去了,现身教育美国人。

看到那个小孩吹号角了吗?当他们吹响号角的时候,就是你们美国人噩梦开始的时刻。去问问你们的祖父,那把号角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又一位俄罗斯网友现身,给美国人科普历史,并再次 diss 岛国。

还记得朝鲜战争吗?当我们的朋友吹响冲锋号角的那一刻,就是进攻的时刻,也是你们噩梦开始的时刻。现在那把号角一代一代传承到了这些小孩手里,他们可没忘记你们美国人曾经对他们做过的事,还有岛国。

老挝网友最后点题,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不要战争。对于小国家来说、战争永远是被欺负的一方二战的时候,岛国给整个东南亚都带来了伤害,我们没有忘记,中国更不会忘记。

俄罗斯,韩国,德国,越南,老挝网友都在感慨,都在赞扬我们不忘历史不忘苦难。

有网友建议,这种活动定为国家的一个专门缅怀先烈的节日,全国中小学全部执行,一来,真正感受到当年先烈们的不易,二来,知今天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吾辈自强,三来,为后代提供好的榜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2021 年,天降小雨也没能阻挡学生们的步伐,翻山越岭,走泥泞小道……

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亲身实践,终生铭记!革命先烈永远活在一代代人民心中!

有些人,他不懂我们对先烈对英雄的缅怀,他不懂我们为什么药牢记历史,他更不懂我们传承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些人,别说跟宁夏的高中生比了,连油管上的外国人都比不上!

知乎用户 柚羊 发表

我们高中高三组织的放松春游,就是走 30 公里到野外烧烤什么的。虽然也可以请假,但大部分人都去了,然后家长再开车把烧烤炉子送过来。当时虽然累但是真的快乐啊,好些人走回去后还去打球呢。那个年纪浑身用不完的劲儿,更何况还不用上课。每次春游后都会放假,哪年不给搞春游那个年级还闹呢

知乎用户 mine 发表

如果是假的我是很反感这种宣传的,但是我根据图片去地图找到了线路上的三个点,并且确定了线路,从学校到烈士墓是肯定走去的,两地直线距离 20 公里,符合网上的单程 27 公里,回来的没找到图片,但是根据网友所说也是走回来的,这种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平时我出去骑车骑一百公里也是很累了更何况一天走 50 多公里,而且那么多人,不过一些自媒体说的没有一人放弃我不太敢苟同,虽说是步行速度慢,但是一些低血糖什么的也是吃不消的,还有一些网友评论要是让自己孩子走一程,但是如果他们孩子学校真的组织,那些家长会不会举报呢?

下面我会放图。

线路上的第一个点,也是离学校最近的一个点:

第二个点,在整条线路偏中间:

第三个点已经是在烈士墓附近了:

下面是整条线路的情况:

这三个点前中后足以确实这些学生确实是步行到烈士墓

知乎用户 李发强​ 发表

不管你们外人怎么说,对孩子们而言,这一天是无比快乐、终生难忘的一天,比任何节日都更快乐。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会不喜欢在上课的时间参加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集体活动。

1999 年春天,我们陵县第一中学 98 级全体同学七百多人,骑自行车往返一百多里路,去陵县烈士陵园扫墓。那天真开心。比过年还要开心。我相信先烈们不会对我们有任何不满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想让我们过上快乐的日子吗?

知乎用户 木事儿打个盹儿​ 发表

我小时候每到清明这天,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而且是自带食物和工具,打扫卫生,清理杂草,给烈士墓碑擦干净,小学的还有入队仪式。做完这些基本就到午饭时间了,各个学校各自组织学生找地儿吃饭休息,最后组织学生回校,周一或周五交一篇感想,来回都是步行,也就十来里地,每年都是。

我挺喜欢干活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说一些英烈的事迹,从那会儿我就知道了杨靖宇,赵尚志,张自忠,刘胡兰齐亮,江竹筠,宋振中,罗盛教,邱少云等英烈。对我以后家国观念影响挺大的,所以我对小日子和小西八一直是持仇恨态度的。

现在我们这的学校已经好几年不组织学生去了,主要原因一是不安全,二是交通压力大,一个学校一两千孩子同时出门光租大巴就得是个不小的车队,同时后勤保障也非常的麻烦。所以我很佩服固原的这所学校的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在这个充斥着质疑、讽刺和阴谋论的并不和谐的大环境里一直坚持着,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这才是最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不仅是一次铭记于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同学间情感的升华,来回五十多里地,坡陡路滑满身泥泞,同学们相互搀扶相互打气,坚定顽强的走完了这段祭扫英烈路途,对他们以后的影响是有积极向上的意义的。

知乎用户 SicKRose 发表

2023 年 4 月、77 人の日本人の子供が寧夏に来て、2000 人余りの中国人の子供と一緒に草原探検春キャンプを行った。

言うのも偶然だが、日本の子供が悲鳴を上げている間に、リュックサックの紐が次々と折れてしまった。製品の品質が悪いことは彼らが怠けているのに素晴らしい理由を作った。彼らは先を争ってリュックサックを馬車の中に投げ込み、凝った肩を揉んで、楽に言ったり笑ったりした。残念ながら、きれいな女の子が背負っているのは軍用迷彩バッグで、紐がしっかり結び付いていて、バッグを馬車に投げ込む理由がないようにしています。男の子は自分のバッグを背負って力がなく、女の子のリュックサックのために元気になっただけでなく、あらゆる方法で彼女を喜ばせた。彼らはけんかをして騒いで、中国人の子供の後ろに落ちた。男の子の世話をしていたにもかかわらず、このきれいな女の子は数キロ歩いたかと思うと病気になり、縮こまって震えていたが、医者の涙を見ると玉のように泣いていた。そこで、彼女はベースキャンプに戻され、再びシモンズベッドに横になり、寧夏ミルクティーのすがすがしい香りを味わった。

中国の子供も子供で、病気も同じです。背の低い男の子のムウはお腹が痛くて、顔色が青白くて、汗が豆のように出ている。中国の監督は発見した後、彼にかばんを置いて行かせ、車に乗ってもらうのはさらに承知しなかった。彼は「私はトレーニングに来た。脱走兵になったのは恥辱だ。どうやって帰って教師と保護者に話すのか。私は耐えられる。私は必ず最後まで行か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言った。医者の勧めで、彼は芝生の上で仰向けに横になって、大きな口で息をした。しばらくして、彼はまた起き上がって前進を続けた。

午後、風雨が激しくなり、草原はさらに歩きにくくなり、踏むと泥水になった。

その夜 7 時、チームは目的地の大井梁に到着した。子供たちはテントを十数張り、その場でピクニックやキャンプの準備をした。中国の子供はキュウリ、ソーセージ、ピーマンを混ぜて炒め、またおかゆを煮た。これが夕食だ。中国の子供はまず礼儀正しく大人たちに食べさせ、その直後に自分もがつがつ食べ始めた。運が悪いのは日本人の子供たちで、自分の前にご飯を届けてくれる人がいると思っている。少なくとも誰もが持っていることを保証すべきだろうが、それは童話だ。そこで、お腹を空かせている日本人の子供たちが日本人監督に泣き叫んだ。ご飯がなくなったのに, 屈して何の役にも立たない。

翌日の朝食後、道探しの腕を鍛えるため、探検隊は 10 のグループに分かれ、異なる方向から大本営狼宿海に向かった。広々とした草原には、既存の道はまったくなく、羅針盤と地図を頼りに探索するしかない。もしどのグループの子供が方向を見失ったら、彼らは大隊の人馬からますます遠くなり、結果は予測できない。

出発する前に、ある地方から少人数の労働委員会幹部が車で駆けつけ、両国の子供を見舞いに来た。この時、孫はすでに 1 日以上高熱を出しており、多くの人は孫を迎えに行くと思っていた。彼は孫を少し励ましただけで、迷わず車で立ち去った。昨日のことを思い出す。洪水で道路が崩れているのを発見したとき、宮崎市議の郷田実さんはすぐに自分の子供を車に呼び、難所を疾走した。

中日の 2 人の保護者の子供に対する態度はどのように異なっています!私たちは日本の令和廃宅の甘え、自立能力と苦労精神の欠如によく文句を言って、一日中映画ばかり見ていますが、この板は誰のお尻に叩けばいいのでしょうか。

2 日間の長い旅を経て、中日両国の子供たちは目的地の狼宿海に成功した。

村令営が閉営を宣言した時、ある少人数労働委員会幹部がまとめた。彼はわざわざ大声で中国人の子供に「草原は美しいか」と尋ねた。

2000 人の中国人の子供が声をそろえて「美しい!」

「空は青いですか?」「青い!」

「まだ来ないの?」「来て!」

この数回の大声はその場にいた日本人一人一人を震撼させた。なんてことだ!これが中国人の子孫に対する教育ですか?これが華夏民族精神ですか。中国の子供が顔を上げると、誰もが目に涙を浮かべていた。

この中国人の子供たちの後ろには、彼らの保護者、ひいては中国社会全体が立っている。

今回、寧夏の民間団体が子供の探検活動を組織することが広く支持されているという。政府や報道機関、企業は協賛だけでなく、政界の要人や企業のオーナーは自分の子供を探検隊に送る。多くの教授、エンジニア、医師、大学生、小学校教師がボランティアに参加している。活動の発起人、同団体の創始者とその 3 人の娘が探検隊に参加した。彼らの村令営は社会に公開的に学生募集を行い、応募した子供一人に 7000 元を支払う必要がある。一言で言えば、中国人はお金を払って子供を貧困地区に送って苦労したいと思っている。

中国人は満面の笑みを浮かべて戻ってきて、表情は楽だが、日本社会に残された思考は重い。

出発したばかりの頃、中国の子供のリュックは膨らみ、食料品やキャンプ道具がいっぱいになっていた。しかし、日本人の子供のリュックサックの中にはほとんど空で、格好をして、食べ物だけを背負っている人もいる。まだ途中なのに、水を飲み干したり、食糧を食べ尽くしたりして、他人の支援を頼りに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日本人の子供たちがいる。彼らの生存意識はあまりにも悪い!

輸送車が泥沼にはまり、多くの人が車を押しに行き、地元の同郷人も手伝ってくれた。しかし、ある日本人少年はそばに立って「がんばれ」と叫んだり、「役人」になったりして、小さい頃から人を指揮することにしか慣れていなかった。

ピクニックの時、すべて白くて太って手を写して何もしないのは、すべて日本の子供です。日本の大人たちは彼らを批判した:「あなたたちは苦労せずに得て、おいしいですか?、一生オタクになるしかない」しかし、これらの日本の子供たちは反応が麻痺している。

私たちの草原では、中国の子供が使った雑物はすべてビニール袋に入れて持って行った。彼らは百霊鳥の卵を発見し、すぐに木の棒で囲んで、踏まないように注意した。しかし、日本の子供は道を歩いて物をなくしてしまう……

短い春キャンプは、日本の子供の多くの弱点を露呈し、私たちの育成目標と育成方法の問題を反省せざるを得ない。第一に、同じ少年児童組織で、育成するのは何人ですか。大きなことばかり言って空念仏でいいですか。どの民族も子孫を育成しており、中国人は特に生存状態と環境意識を重視し、子供の能力と公徳を育成している。私たちは?望子成龍、でも何の龍になるの?私たちの愛は子供に苦労をさせないように表現されていますが、あまりにも多くのケアは彼らに生存能力を失わせるしかありません。中国人はすでに、あなたたちの世代のオタクは私たちのライバルではないと公言している!第二に、同じ少年児童組織であり、子供をどのように育てるかという問題にも直面している。布道式なのか、野外磨き式なのか。そのためにリスクと責任を負う勇気があるのか。多くの人が探険春令キャンプを絶賛しているが、開催させたり、自分の子供を送ったりすると、縮んでしまうのは何を説明しているのだろうか。

明らかに、私たち日本の子供には多くの問題があり、これは私たちの普段の学校教育と家庭教育に表れています。私たちは中国の子供のすべての行為を提唱する価値があるとは言えません。結局、1 つの国には 1 つの国の民族文化と国情がありますが、私たちは子供の観念と意識を教育しています。私たちは子供を愛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が、正しい方法で子供を愛してください。子供の意識の支配者にならないでください。子供をあなたの傀儡にしないでください。

知乎用户 浩瀚 发表

不开玩笑的讲,

给这些学生每人一把枪就能在非洲建国,在加上学校的组织能力,在非洲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更不在话下,

至少这个校长比蒋校长更会微操

单论组织能力全国各地的高中有几个比得上固原的中学,能够拉出两千余人的队伍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教育远胜一筹。

新青年们成功的走成了与英烈们一样的队形

知乎用户 歌未竟 发表

我们小学时学校没有电脑,每个月要去镇里上一天微机课,来回徒步二十多公里。

想必在某些知乎城里人看来,这属于虐待儿童了。

我们自己爽翻了好吧?

对你们城里人来说,微机课就是玩四十分钟电脑,对我们来说就相当于放一天假啊。

知乎用户 Arrhena​ 发表

当年就跟着走过,当时并不觉得累,走着路聊着天,也就到了,活动参加完,跟着大部队,慢慢的也就走着回到家了。当时年纪小,真不觉得往返居然要走那么久。反而在那个没有什么春游踏青去处的时代,徒步去任山河是我们非常期待并且兴奋的一次出行。

况且现在后勤保障都这么完备了,还有消防武警救护车。我们当年去的时候,那个条件,路上连车都没有几辆,可真是徒步去徒步回,根本没有考虑过除步行以外的方式。也一样高高兴兴去,尽兴而归。

知乎用户 不得闲 发表

身为老师,很佩服。

看到答案下许多曾经的学生出来证明、拥护,突然有些泪目。

他们 ip 来自各地,心却同样炙热如初。

也相信他们的未来肯定比某些这个答案下的键盘侠好得不要太多。

知乎用户 西风 发表

挺好。就希望学校顶住一些夸大其词的舆论压力,把这个活动继续办下去。

全程有保障团队,医疗,食物都有人管,老师校长带队徒步。身体不好的可以请假,坚持不住的可以上车。

既瞻仰纪念了英烈,又教育了孩子们。既锻炼了身体和意志力。也亲近了乡土和自然。

这会是孩子们终身难忘的一次春游踏青。

我女儿她们学校组织的是去参观什么安全教育园区。一人交费 300,我在微信群质疑这些活动不应该是公益活动,为什么要收这么多钱?答曰学校组织的活动,自愿原则,在我表态我女儿不去后马上就有人私信劝说。晚上孩子就被动员给我打了电话想去。没办法交了钱。回来后女儿就吐槽玩又没什么玩,吃得也一般。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知乎用户 试试能不能改名​ 发表

4 月 1 日 5 点,学生们从学校步行出发,于当日 11 点 30 分抵达烈士陵园,13 点启程返回,20 点左右回到学校,往返一共步行 54 公里。

所以单程 27 公里,去时 6.5 小时,返程 7 小时,去程平均速度 4.15km/h,返程平均速度 3.86km/h。

我认为高中生参加这个强度的运动,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缅怀英烈,培养崇高爱国情操,是很好的活动。

所以那些叫唤中学生走不了这么远的,叫唤学校虚报公里数的,你们的青春期是遇上什么事了吗?

知乎用户 墨迹​​ 发表

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点赞!

近日,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组织 2000 余名师生徒步 54 公里祭拜革命先烈,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尤其是学生的安全是否有保障。

1、学校初衷可赞。任山河烈士陵园是什么所在?园内安葬着 391 名烈士,其中 156 名没有留下名字,他们多数是解放宁夏牺牲的解放军战士。清明时节,祭拜先烈,是传统,也是传承。每年组织学生往返徒步百余里祭拜革命先烈,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传统教育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请注意,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连续 27 年的不懈坚持!

**2、学生精神可嘉。**天亮启程,天黑返回,往返徒步百余里,孩子们在心灵上受到了教育,在身体上经受了锻炼。在答主看来,2000 余名师生的长途跋涉,就是新时代的长征缩影。不用说在陵园组织敬献花篮、宣誓、擦拭墓碑等主题活动,就这爬山涉水的过程,就是传统教育的途径。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弘文师生,身体力行!

**3、无端指责可恶。**真是看不惯那些钻牛角尖、动不动就挥舞舆论大棒的 “杠精”,也从心里瞧不起那些鸡蛋里挑骨头、动不动就上纲上线、钟情于发动网络口水战的所谓 “公知”。师生们在擦拭烈士墓碑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抽烟喝茶侃大山,胡说八道炒热点。口口声声说爱国,却崇洋媚外瞎得瑟。这种人,早该下课了!

知乎用户 毕老 C 发表

如何看待?

巴不得我女儿的学校也能组织一次!

可惜,他们课间都不让去操场玩!

更别说这么多人徒步走这么远的路了!

能组织这种规模的活动,那学校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和风险呢,这是很不容易的。

还有质疑同学们走不下来的,一个人也许走不下来,但是这么多人就能坚持了。

我们的英烈,哪场战役不是靠着双脚走下来的?

这既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清明的意义。

清明节本就是祭奠先人和英烈的节日,现在的孩子只是把清明节当个假日过了,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对于死亡和牺牲是没有概念的。

还记得我小学时候也是学校组织去烈士陵园,但是没有这么远,大概十几公里左右,大家路上一起走路聊天,走累的相互帮助。

东北的 4 月份,还是有点冷的,但是这么多人走在一起并不觉得。

到了陵园会有代表同学讲话,虽然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但是听着那些烈士的故事,同学们无不肃穆尊敬的。

特别是看到那墓碑,想着曾经也是和我们一样的鲜活生命,因国家和人民而牺牲,确实内心很受触动。

清明节前看到这个新闻刚刚好,距离我们最近的烈士陵园只有 1.9 公里,也带我的两个小家伙走路过去祭奠英烈。

知乎用户 卫凌贞 发表

我大二上学期的时候用时 4.5 小时,独自从南开大学津南校区走回了八里台校区,距离差不多 26 公里。

孩子们,你们比我强多了。

知乎用户 愚者 发表

当年长征的很多先烈也就他们这个年级

知乎用户 wanzhijuan1986 发表

清明又快到了,去年报道的 2000 多名师生徒步祭英烈的活动,今年又已经开始了,去年的时候还下起了小雨,可想而知路途有多艰难,估计一路走来衣服和鞋子都得湿。

想想徒步 54 公里可不是短距离,早上 4 点就出发了,中午估计都是在路上吃的饭,不知道回来的时候得几点。

54 公里要走几个小时呀!我不敢想象自己能不能走 54 公里。估计走完,接下来的几天身体也得吃不消。虽然学生们正值年少有活力,但累肯定也是累的,这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累点也是值得的,估计好多家长也是理解的。

而且这种方式的祭英烈活动这个学校一做就是 28 年,想想还是挺有魄力的,既用身体力行教育了孩子,又让他们体验了一把当年烈士们走的路有多艰辛。我们的国家走到今天不容易,都是这一批批烈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生活。

都说 “最好的教育是亲身经历”,烈士们当年走的路我们也要走,烈士们可不止走了 54 公里,他们走过了 “万里长征” 才有了今天。

​就像学样领导们在出发前说的那样:“我们要用脚步,去丈量先烈艰难的行程!我们要用心灵,去感悟先烈崇高的长征精神!我们要用行动,来体验奋斗成果来之不易!”

知乎用户 随风​ 发表

这件事最大的问题是不应该发生在中国,但凡是日韩欧美,ta 们都能嗨上天,徒步仙人,国民意志,民族未来,教育差异什么都能给你反思出来。

可惜啊,发生在中国,怎么办,只能咬着牙喊一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知乎用户 被窝探险家 发表

实际意义远大于一般教育意义

亲历者来答

因为这是每年的传统

所以,可能是每个亲历者要考虑这会不会是此生仅有的机会

振新华夏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每个人在活动的开始的很久就开始准备了,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早上 5 点钟在学校准备,6 点准时出发,走到陵园时在午时 1 点半左右,回到市区大概在晚间 8 点左右

然而基本每个人回来后脚疼得一周……

韩宏老校长在本地是出了名的牛逼,包括但不限于此事,一般在冬天的时候,早上第二节课时候,在操场身着单衣跑的满身大汗的就是他老人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是快 70 的高龄

说实话当时在参加此事的时候对于长征的历史意义体验不会有多深刻,更多的还是远距离步行带给自己的挑战,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或多或少会给自己有鼓励意义 (当年 108 里都走下来了,这点事算什么)

虽然防止安全问题会准备大巴车,但是几乎不会有人会主动选择去做,因为那时大巴车被我们称为狗熊车,毕竟你上了车会被认为是自己认怂,娘炮的表现

如果上了车可能会因此在整个初中生涯里在学校抬不起头

在走完之后可能会对长征以及红军历史有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也没想到母校会因为此事出名,甚感欣慰

请记住我们的校服!固原弘文中学!

知乎用户 龙宇 发表

1937 年 11 月,由于北平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师生迁至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但开学仅仅一年,局势急转直下,很快长沙不保,1938 年 1 月中旬,根据国民政府指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难当头,为了保留中国文化和科研的火种,长沙临时大学师生不得不掩泪打点行装,昂头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

师生们分成三路赶赴昆明,前两路分别由樊际昌和朱自清、冯友兰带队,走水路或者乘汽车取道安南再走滇越铁路到昆明。

而第三路最辛苦,由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黄钰生领导,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等 11 名教师带队,率领 290 名学生从长沙穿越湖南、贵州,云南徒步走到昆明。

徒步,从湖南走到云南昆明;这难度不比 54 公里祭奠英烈低吧?而且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枪林弹雨;安全根本无法保障。

最终这群师生翻山越岭,日夜兼程 68 天,跋涉 1600 公里,终于到达了昆明。一路从北京到长沙,再转至昆明,完成了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大迁徙,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在昆明他们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知乎用户 yudl 发表

此事发生在西海固。对,就是电视剧《山海情》那个地方。

当地人民吃苦耐劳,剧中李水花一个女人,曾经拉车拉了七天七夜,拉着残疾丈夫,带着孩子,把家搬到了闽宁村。

知乎用户 零卡州​ 发表

一个举办方开心,参与方开心的活动。

唯独旁观者不开心。

旁观者不开心的理由,我稍微总结了一下就是 “你去祭奠英烈了”。

一个持续了几十年的活动,真实性有心的去问一下就行了,不仅没问反而一直以己度人,那最终理由就只有这个活动的目的了。

坏滴很啊。

说起来,以前也看过一些视频,标题多数是深圳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点进去一看就是咔咔十几二十来个引体向上,看评论区说他们能做到的理由是中考要求的且学校重视。

我觉得在不知情之前,可能这事也会被当做不可能事件。

知乎用户 Francis - 萌 发表


有的人就不能点开导航看一看么,天天说 4km/h 的,另外大家都是成年人,谁不知道正常人(非体育生)的体力巅峰就是中考体育的时候啊。

知乎用户 门前的仙女山 发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在寻思这特码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具备,与其网上争论,不如去采访一下当事人,顺便走一走给出的路线。这不就出结果了?非得网上争来争去

思来想去我回忆我自己小学五年级独自去外婆家的路程,刚刚拉了一下地图。三个小时左右 13.1 公里。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中学生是完全可以做到步行 50 公里的,

知乎用户 龙城逐洛 发表

如何看待,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他们纪念的那些先烈,有的死亡时比他们还小。

只有当天往返 54 公里的小孩,才不会去无端质疑志愿军的行军速度。

只会抱着手机坑队友的人,怎么可能相信很多同学宁可被同学架着拖着往前挪,也不肯坐保障车。

相对于那些拿着手杖的同学,那前排扛旗的又是何等的雄壮。

那些本身自己体能已到极限,还在拉着比自己弱的同学往前走的同学,是何等的勇气。

成天有人质疑我们的兵还能不能打,敢不敢打。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们的老百姓,我们的娃娃,比你们那些主人的特种兵更能打,更敢打。

中国人的勇气,骨气,傲气。只是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掩盖罢了。

战争打起来, 我相信把子女往前线扔的官员会比带着财产跑路的更多,而且多得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废话没用,不信的就自己等着事实来证明。

知乎用户 探寻者 发表

真心的太羡慕了。。。。我们上学的地方没有这种活动真的太惨了。

知乎用户 何妨吟啸且徐行 发表

我看完了亲历者的回答,非常感动!

我想对质疑者说:

你看过山海情吗?

请你们自己就算不能实地考察,也别拿着高德地图当真理。

没有调查就是没有发言权的!

那是走出了 李水花 的土地!

什么样的母亲自然会养出什么样的儿女!!!

而儿女们又会养出儿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西北不会遗忘!

中华不会遗忘!

知乎用户 光明下的影子 发表

九几年,我上小学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远足,单程 13 公里。

包括老师校长甚至扫地的阿姨和看门的大爷,几乎全员参加。

别说学生了,就我们那 50 多岁的校长一整天都面带笑容。

我至今都记得校长那秃顶 + 白发 + 笑眯眯的样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学校:学校传统,校长老师参与,学生自愿参与,医疗队跟着,大巴跟着,救援队跟着,交警开道,提前一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没有危险,没有问题

市民:鼓励,很有意义的活动,没有问题

家长:孩子得到锻炼,没有问题

学生:坚持坚持能走下来,是学生时代的珍贵回忆,没有问题

网友 A:编的,吹牛不打草稿,我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天都不可能走这么远

网友 B:过度宣传、形式主义

网友 C:不顾学生身体健康,腿伤不可逆,风险太大

我读高中的时候,升上高三最期盼的几件事

一是搬进有空调的教室

二是成人礼

三是毕业班春季徒步活动

我们的春季徒步来回 30km,校长老师跟着一起走,一千多号人,早上 8 点左右浩浩荡荡从学校出发,以班级为单位排着长队,走车少的僻静路段,有交警在路口指挥,走走歇歇,中午 11 点左右到达目的地,就地午餐 + 游玩,在景点少说也要再逛上三五公里,歇上两三个小时,下午 4-6 点陆续返回学校,甚至还有家长跟着一起走

每年如此

没有发生过事故

没有一个学生因此受了不可逆转的肌肉损伤,甚至没有一场运动会受伤的概率高

最严重的一个脚趾甲掉了,立马安排车送回了学校,后来连续一个礼拜被背来上课

其他普遍是防晒没做好的晒伤和脚上磨出来的水泡

我们班身体最弱的一个姑娘也走完了全程,虽然最后几公里是我和另一个同学架着她走回来的,腿和晒掉了皮的地方疼上一个礼拜也好全了

我们大概是 5km/h 的速度,算他们平均 4km/h,早上早点出发,中间不歇那么久,一天 54km 确实是可以走出来的

再多不过腿疼上一两个礼拜

但留下来的快乐和意气风发的记忆,十年来治愈了我无数次的深夜 emo

又想到 08 年下暴雪的时候,行不了车,我爸背着行李走了 29 公里回家,也不过是从早上八点走到下午六点

知乎用户 不写影评梁鹏飞 发表

这个问题最好玩的地方就是 一开始很多质疑的 现在统统被打脸了

质疑的人其实也不无道理

按照常识来说这个事实确实有点离谱

想不到这居然是真的

我想这个事情最大的意义恐怕就在这里。它带给我们的启发,值得深入思考一下。

就是为什么一开始会有那么多质疑,为什么这些质疑会有这么多认同?这些反映了什么样的心理?

得知这确实是真的以后,又能给我们何种触动?

这真的是新闻传播学一个经典案例啊。

知乎用户 幼稚中年 发表

质疑的人在质疑啥呢?

比起欧美磕药滥交的 “快乐” 回忆,这样 “自己真的能干牛逼事儿” 的回忆显然更有意义更能培养人的自信。

还是说你们就不喜欢自己牛逼,而非要做个猥琐傻逼?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不愿在沉默中灭亡,于是在“安娜草堂”呐喊

原创 倪刃 倪刃 这两天,一个视频火了。一名男生做了很多人当年在想象中做过的事情,他在学校公开典礼上抢过话筒,大喊“有钱修安娜草堂,没钱修学生宿舍”,严厉斥责学校不将钱花在学生身上,而是满足校领导的私欲。 这是云南文山富宁第一中学文体艺术 …

一所重点高中的心理自救

黄花春是广西省崇左市一所重点高中的副校长,也是一名任教多年的英语老师。她观察到,从2021年开始,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紧迫性是从每年高一新生的心理普测数据体现出来的。2023年,1500名新生入学,就测出100名左右的学生存在不 …

县城里的心理教师,和学生一样在崩溃边缘

县中的孩子,连抑郁都是矫情 这两年,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去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10-16岁的未成年中小学生中,约有14.8%存在抑郁风险,相当于7人中就有一人。在西部、农 …

小学老师生存现状:上课成了“副业”?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10月31日,郑州一小学教师吕某的姐姐发帖称,妹妹在10月26日留下遗书后坠楼自杀。其家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布了吕某的遗书,她写到“我从来没想过,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会这么的难,面对学生很想真的做到教书育人,但 …

取消课间十分钟,图什么?

最近有一个热搜: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前央视主持人李小萌也站出来呼吁,不能忽视孩子心理问题。 为此她“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强制恢复课间10分钟”。 怎么,现在连课间十分钟都没有了吗?孩子们从早到晚在教室里要干坐一天? 看到这些话,我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