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在加拿大写中国的问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原创 彭远文 往事和随想

有一种问题,只要你回答你就输了。比如那些拿我IP说事的,一个人只要说出这种话,就可以划到人群中认知最低的5%里去了。所以,我从来不回,如果非要回答,那就是:我想写,我有能力写,你管得着吗?

我当然不会无聊到为了回应这么低级的问题专门写一篇,我真正想写的是异域生活对我的思考写作的影响。

我是23年9月到多伦多的,算起来有两年了,再过三个月,准备回国不再过来,这段时间时不时会想:这段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

刚到加拿大的想法是:我既然到了加拿大,就要多写加拿大。所以我第一篇文章写加拿大为什么有些路口用停牌?我想从最小最细微的地方写起。然后我写了这里的图书馆和公园,写了我的教堂经历,后面还写过一下这边的学校教育。

那时有点刻意回避写中国问题,觉得既然到了一个新地方,就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开放心态,好好观察体验吸收,同时,觉得对中国已是隔岸观火,少了日常生活切肤的感觉。

这种心态,有点类似出国刻意选择去中国人少的地方,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出国”。但慢慢意识到这种想法不一定对,在多伦多,不同族群都是扎堆住的,印度人、韩国人、伊朗人都是如此。我现在写东西的图书馆外面,正有一个穿黑色正装,头顶小帽子的人走过去,附近是以色列人的聚居区。后来我写了一篇出国需要远离华人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而从今年开始,我完全没有写加拿大,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写中国的农民养老金问题上了。但正因为如此,我反而找到了国外生活经历对我的意义。

如果是以前,我写农民养老金问题一定会把重点放在农村老人的现实处境和养老制度的不合理上面,但现在不一样,几乎每一篇都加入了国际比较的视角。这件事的由头是我偶然知道加拿大的老年保障金(Old Age Security)不需要缴养老保险,而且一旦你退休金高过一定标准,老年保障金就会递减直至归零。这就打开了一扇窗,由此我不仅会拿加拿大与中国比较,还会拿更多国家进行比较。

然后知道新西兰之所以实行非缴费养老金制度,是因为大量农民和匠人缺乏稳定的收入,才明白原来制度设计上就应该考虑这一点,而且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知道财政补贴应该按人头平均分配,即便日本厚生年金把补贴和缴费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做到这点,绝不能以“多缴多得”的名义多占财政补贴

知道几乎所有国家的养老制度都在“劫富济贫”,即便最强调自由竞争的美国,也在通过分段累进替代率来降低有钱人的收益率

如此种种,几乎贯穿了我近一年的写作,我开始有了国际视野。下图是暑假回国我买的书,大部分是关于国外社保制度的介绍。

如果你一直生活在一个地方,就很容易把周遭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比如很多中国人就会觉得养老金一定要缴了养老保险才有。有人甚至会觉得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他们会说历史上哪个朝代给农民发过钱呢?这就是向前看与向外看的区别,难怪复旦唐世平会说要少看一点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文明。只有横向比较,才会凸显异常,进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因此,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两年我对加拿大的了解有多深(区区两年时间能了解多少呢),而在于开拓了视野,影响了思维方式,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其实,你去任何一个新的地方,都会有这种收获。遥想当年从四川去广东打工,对我的冲击和收益,绝不亚于从中国去加拿大。这并不夸张,以中国发展之悬殊,从农村到大城市,当然比从大城市去国外的冲击更大。然后你再回老家,难道不会不停讲大城市是怎样的,不会不停拿老家跟外面比较?毫无疑问,走出去就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

换言之,人生经历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对我来说,我的人生就是47年的中国+两年的加拿大,而在中国的47年,还可以分成农民、农民工和媒体人这三段,所以,用国际比较视野来写中国的农民养老金问题,就再适合我不过了。

有人说:你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说国外怎样,容易激怒国内的某一类读者。我理解他的好意,但当然不行,这是我这两年最大的收获,怎么能不提呢?国外生活成本这么高,花了不少钱,我不仅要说,还要多说,这样好歹能够赚一点回来。

前面提到我因为老年保障金(Old Age Security)才开始写中国农民养老金问题的,这个信息对加拿大人来说一钱不值,但我却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由此延展开去,全世界有多少华人,知道多少信息,这是一笔隐藏财富。如果IP成了打击人的武器,动辄被说是“行走的五十万”,然后在国内互联网上,海外华人连正常意见建议批评都不敢说,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损失?不要以为只有带回钱和技术才算回报祖国,这未免过于狭隘了,制度观念可能更重要,想想市场经济对中国这几十年的影响有多大就知道了。

再想想,上一次“全民抓间谍”还是什么时候,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股歪风邪气其实并没有几年,可以休矣。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养老金为什么不能“多缴多得”?

原创 彭远文 往事和随想 前几天写了一篇《养老金十问十答》,其中第二条就是反驳“养老金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说法,但那篇文章写得极其简洁,未及展开。几天下来,发现很多人对此完全缺乏认知,值得大书特书。 先说结论: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是错 …

农民养老金十问十答

反对提高农民养老金的各种理由,我基本上都反驳过了,但登陆任何一个平台,在任何一条相关讨论下面,仍然充斥着这样的套话,令人不胜其烦。 为方便传播和大家使用,我收集了最常见的10个借口,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请大家截图保存这篇文章,再看到这种不 …

“退休金要有一个额度”,兼谈明年养老金应该怎么涨?

赫然发现,#退休金要有一个额度 成了微博热搜第一,这个话题我肯定要参与一下。 说明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情绪了,很多人辛辛苦苦上班,还没有退休老人拿得多,而且他们的退休金还靠自己交社保支付(现收现付),怎能没有怨气? “退休金要有一个额 …

往事和随想|关于中国养老制度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 5 个常识

最近四个月呼吁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问题,一共写了十多篇文章,做了十期视频,一个深切感受就是:有很多所有人都该知道的常识不为人所知。 所以尽可能简略地写了 5 条:这里面有最基础的,比如多数省份农民一个月基础养老金不到 200 元(很多人城里人 …

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真的不可能吗?

最近开始做视频,所以经常有农村老人给我留言,说希望我是个大官,说话能算数的大官,这样提高农民养老金有希望了。听到这样的话,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广州学而优书店,我做了一个“农民问题的书单”的海报贴墙上,有个农民模样的中年人来找我,希望我帮他解决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