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幸生活在不求稳定也能活得更好的时代
收录于话题 #浮世绘 9个 2021年末,“考公”的话题很热门。当一些行业风雨飘摇,一些行业已近灭顶时,毕业生们为了一个个体制内名额,开启了残酷竞争。就连几十年来一直以“宁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为自我标签的浙江,年轻人们也已将体制内视为最热 …
有一次工人通知我他们安装一些设施被城管叫停,问我咋办,于是我不得不去朝阳区某城管处拜访队长寻求解决办法,去之前我想象了各种情景做了一一的心理准备。
我在会议室等着,城管队长过来了,与我想象的形象不太一样,戴着眼镜、书卷气息很浓,于是我想了想提前准备的烟没有掏出来。
队长的语气很和缓,态度很令人舒服,跟我普及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告诉我继续施工可以但是需要符合 xxxx 标准即可,我表示没问题。队长态度诚恳,没什么虚头巴脑的套话空话,说了他们的职责、担忧和无奈。
队长让我先去继续施工,弄完了告诉他们去检查确认即可。整个交流过程条理清晰、节奏明快、令人满意、大大出乎我的预期。
有文化还真不太一样啊。
一名北大物理学女博士,让我们来设身处地的想想,她有什么样的职业选择:
1)高校及研究所;
2)企业;
3)中小学;
4)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
对于选项 1,高校及研究所,双一流和普通高校差异极大,有无编制差异极大。如果想去双一流高校 + 编制,没有海外经历抑或是顶级文章很难。如果去双一流高校 + 非升即走,那么很有可能留不下,而且蹉跎了岁月失掉了应届生身份。如果去普通高校,没有资源、没有经费,如果没有考核要求倒是能够躺平,但是有考核要求的话就要欲仙欲死了。
以上说的是理性层面,对于感性层面,又有多少人理解科研的无奈和痛苦,此处就不展开了。。。。。。
对于选项 2,物理学博士去业界的也很多,但是物理学也分了很多方向,各个方向之间风马牛不相及。有的物理学博士可以去华为、中兴这种大厂,有的物理学博士并没有对口的企业可以去。当然有很多物理学博士转做金融,但是我猜测这位小姐姐并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博士前几年并没有深入考虑过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或者说本来想做科研,但是遇到一些事情心态上发生转变。所以说她并没有在博士期间做一些实习,所以找工作方面有些措手不及。
以上说的是理性层面,对于感性层面,有多少人能理解大龄女博士的痛苦,毕业岁数逼近 30 岁,企业有很强的排斥心理,生怕去了公司之后生个孩子,而且博士成本比较高,还有就是并没有那么多 “高端岗位”,此处不展开了。。。。。。
对于选项 3,我觉得小姐姐可能也投了一些中小学,但是也不排除对当老师有抵触心理。
对于选项 4,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讲究可太多了。首先在专业上,物理学可吃了大亏了,但凡有专业限制的岗位基本不能报,没有专业限制的岗位卷上天。在地域选择方面,是否一定要去北京、上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如果去这些地方的话卷上天,而且这些地方一般对清北学生政策上没有什么优待。
所以选择北京朝阳酒仙桥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我非常理解这位小姐姐的心路历程,北大博士的 title 是一种光环,也是一种束缚,但是 so what,想干啥干啥就好了
本狐为知友们带来更多信息~
【惊掉下巴!公务员拟录名单出炉,北大女博士、海归硕士当城管…… 】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接连公示了两批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名单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职位名称、考生姓名、学历和毕业院校等。据统计,拟录用人员共 208 人,其中 95% 来自名校,不乏清华北大及海外顶级名校毕业生。让人吃惊的是,这批 208 个岗位中的 12 个城管岗位,拟聘用人员全是硕士学历,其中 10 人来自名校,既有北大女博士,也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外交学院的硕士。
拟录用 208 人,95% 是名校毕业,超 6 成是硕士博士
根据公示,朝阳区这次共拟录用 208 人,其中,第一批 131 人,第二批 77 人。
从学历来看,本科(学士)学历占比约 36%,其余均是硕士博士。
从毕业院校看,除了约 10 人是国内普通高校毕业之外,其他人都是名校毕业,不仅有国内的清华北大,还有一些国外的世界顶尖名校。
据不完全统计,这两批 208 人中,北大清华和国外顶级名校毕业生共 12 人,“名校比” 约为 95%。
北大清华共 5 人,其中 4 人是女性,2 名博士,1 名硕士,1 名学士。清华只有 1 名男性,学士学历。
第一批公示名单中,北京大学毕业生有 2 人,都是女性,而且都是博士。她们拟录用的岗位分别是酒仙桥街道城市管理执法岗、区市场监管局综合管理岗一。第二批公示名单中,北京大学毕业生有 2 人,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办案岗二拟录用 1 名北大学士(女性),区医保局审核岗拟录用北大 1 名硕士(女性)。另外,区教委的综合管理岗也拟录用 1 名清华大学学士(男性)。
至于另外 7 名海外顶级名校的毕业生,尽管都拥有硕士学历,但选择的岗位都非常 “下沉”,简况如下。
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国王学院,这都是英国的顶尖名校,与剑桥、牛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共同组成全球知名的 “金三角名校”。在 201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都排在前十名,伦敦国王学院位列第 16 名。
北大女博士当街道办城管
网友推测:为了拿北京户口
从录用单位看,部分热门部门,比如财政局,就吸引了大量名校毕业生报考。
比如,朝阳区财政局,拟录用人员分别来自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全部是硕士,除了北物全是名校。另外,朝阳区人社局、审计局、统计局、市场监管局,拟录取人员大部分也是名校毕业,其中还不乏世界名校。
同样,大批高学历人才也选择了基层的街道办。
比如,安贞街道拟录用岗位中就有中国政法大学和对外经贸大的高才生,八里庄街道吸收了矿大、北林的毕业生,东风地区更有英国 “金三角名校” 之一的伦敦大学学院和北理工的毕业生报考。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朝阳区这次街道一级 “城管” 岗位,也出现了非常多的名校高材生。这或许与城管部门近些年并不太受考生欢迎,报名人数少,竞争激烈程度低有关。
比如,北京大学的一位女博士就选择了酒仙桥街道办的城市管理执法岗。有网友通过查询发现,这位北大女博士本科为山东大学,学习的是物理学专业,于是推算出这位博士是因为就业难才走上报考公务员的道路。
有网友表示,现在的大学专业和社会需求有些脱节,北京高学历人才过剩,毕业生要留在北京工作,只能去街道卷了。
当然,也有网友提出,这位北大博士是为了拿北京户口,考上北京公务员就可以获得北京户口,这位考生考上街道城管岗也能拿到北京户口,可能拿到户口后,会另有打算。
12 名硕博士选择当城管
10 人来自名校,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外交学院,仅 3 名男性
通过检索发现,这次像这位北大女博士一样选择城管岗位的共有 12 人,学历全部是硕士,仅有 3 名男性。这些城管岗位基本都是 “乡镇街道基层” 岗,“负责城管职责内的行政执法工作”,学历只要求本科及以上。
地处北京东二环的朝外街道本次拟录用的两名 “城管队员”,就来自中国社科院大学和外交学院,一女一男,都是硕士。
另外,大屯街道、呼家楼街道、建外街道、六里屯街道、潘家园街道、金盏地区、孙河地区的 “城管队员” 岗、“城市管理岗”、“城管执法岗”,其拟录用人员绝大部分都来自名校,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澳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男)、中国石油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朝阳区崔各庄地区的一个 “城管监察” 岗更是迎来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女硕士,这所大学曾诞生过 25 位诺贝尔奖得主,该校位列 REF 2014 英国大学官方排名第 5 位,2022QS 世界大学排名第 27 位。
这些城管岗位中,只有 2 人来自非名校,分别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男)和北京建筑大学。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国考报名人数经连续 13 年超过百万
近年来,由于疫情来袭,加之教培、房地产、旅游业纷纷遇冷,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减少。但是每年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需求并随之减少,2022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 1000 万,僧多肉少。
这种情况下,公务员考试逐渐成为全国 “最卷”、“最残酷” 的考试,就业竞争十分激烈。
从 2009 年开始,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 13 年超过百万。去年,2022 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 200 万,刷新了往年记录,同比增长超过 30%;通过审查的人数达到了 212.3 万,比去年同期增加 54 万余人。由此可以看出,公务员的竞争愈发惨烈。
清北硕博扎堆深圳中学,人大武大毕业卷烟、名校高才生社区当干事、就连一线明星刘昊然也考取编制,关晓彤端起 “铁饭碗”,看起来“内卷” 在考公这条路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国考的冷和热,也从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对就业市场的理解,对未来前途的期待。
其实,宇宙的尽头并非只有编制,“体制热” 的浪潮裹挟之下,仍需保持清醒。求稳还是求发展,看短期还是看长远,都无可厚非。只是除了国考之外,也期待政府和市场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充分的就业机会,更稳定的就业预期。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网站、中国基金报、搜狐狐瞰
2020 年杭州街道办事业编招了一堆北大清华硕士博士你们这么快就忘了么?
再看看北京户口 + 公务员身份,城管这份工作,是不是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其他我经常拿来举例子的北大清华本硕博案例,比北京街道办城管更 “惨”:区殡仪馆、狱警、县市场局等等……
当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的最终选择:
不能光说北大,这还有清华计算机本科毕业去图书馆当网管。
对了,还有前些年耶鲁大学考上山沟沟乡镇公务员!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一起做狱警。
如果不想面对现实,我们可以把这些案例简单归为人各有志,或者干脆闭上眼睛喊名校毕业生只是考着玩玩而已,不会真的去,就算去了没几天就辞职了。
往深里讲,那就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现在是 2022 年,不是 1992 年,没有大学毕业包分配了,公务员事业编逢进必考也搞了十几二十年了。
如果说以前公务员考试不区分学校,导致名校毕业生只能跟二三本甚至大专业毕业生一起抢饭碗。那现在各省都有只针对双一流院校、境外名校的定向选调生以及仅限部分顶级名校毕业生内部推荐的中央选调生,已经是对名校毕业生大开方便之门了。
一个让人尴尬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就是:“沦落” 到这些让人错愕岗位的顶级名校毕业生,其实都是已经在各种定向选调生、事业编人才引进中被淘汰的那一批人,还有在校没有好好规划导致连报名资格都没有的人……
而这些人,也往往也是最想得通的人——比起那些在高校卷非升即走、996 猝死在大厂办公桌上的同学,自己有份公务员工作,已经是非常幸福了。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配置,只要保证大多数资源正确配置就没有啥大问题。少部分人因为个人原因导致的 “尴尬” 事件,我们还是习惯就好。
至于乐呵呵吃瓜的非名校毕业生,我还是要提醒一下,笑完别忘了想想,自己下一步要面临的是更卷了,还是更简单了?
我是化肥哥,一个靠谱的 考公 / 考研 类答主,欢迎关注我~ 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记得点个赞哟~ 喵喵~
公考相关知识,欢迎看看我的 公考回复 收藏夹。专栏 体制内入门指南 转载了同名公众号部分文章,有兴趣也可以读读。高考考研类问题欢迎关注我的 高考考研类问题 收藏夹,这些都是免费的。
如果你是知乎会员,想从 0 开始全面了解考公,免费听个 LIVE 也是不错的办法:
想有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我的专栏(更新中):
如果需要个性化建议和指导,可以走 付费咨询, 知乎付费咨询 2021 年度业绩第一名答主为你服务。
黑化肥发灰
4198 次咨询
5.0
577847 次赞同
去咨询
在某个国家,你跟民众谈起牛顿的历史功绩,说他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几个定律会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社会轻蔑地表示:
牛顿算老几,他是处级还是科级啊,他有户口吗,他有养老金嘛,他生病了能住干部病房吗,他是管着几个人呢?
这个时候的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说牛顿是国家科学院院长。
社会: 那还真厉害啊,这等同啥级别了,这是啥水平啊,他是真的厉害,不愧是技术大牛,还是我们推崇的榜样。
第二个说牛顿只有 “三大定律”
社会会轻蔑地告诉你:
三大定律算老几啊,能当饭吃吗?
那说白了不就是穷酸工人讨饭的吗?
ps: 牛顿当然是厉害的… 他的出身自然也是好的,例子合不合适的大家可以评判,但我只是阐述一个现象… 在某些地区,人们对技术的价值并不看重,他们只看重技术能带来的头衔。
现在越来越多硕士、博士考取基层编制岗位,有人说是因为户口,不见得,因为北京外的地区也有这样的现象。
我觉得主要原因有几个:
1、这两年 “出国” 这条路因为疫情、国际局势等变窄了,很多高材生不能出国,只能在国内内卷。
2、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好,“慢就业”,很多本科生不好就业只能读研,硕士读完发现依然不好就业,只能硬着头皮读博。不一定是真的想要做学术研究,就是延缓就业焦虑,想求个更好的未来。当然,他们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让他们自己满意的工作。
结果就是越来越多 “高材生” 被延迟到了硕士、博士阶段,最后再来和本科生争夺以前只有本科生争夺的职位,降维打击。
3、硕士、博士 “通货膨胀” 厉害,现在的一些学校的硕士、博士,水平可能不如 20 年前的本科生。因为扩招,宽进宽出。本科生多了,硕士、博士也多了。当中依然有很多优秀有才的,但也有顶着硕士、博士头衔的庸才,滥竽充数。所以是不是大材小用不好说,可能就是庸才正常用。
总之,这个世界只会越来越卷,以后硕士、博士去做服务员,你也不要惊讶。
微信:罗超频道(luochaotmt)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作为顶级做题家,人家的选择肯定是有道理的,我们外人不好做评价。的确,现在经济形势下,就业压力高,哪怕你是名校的硕士、博士,想找一个安稳的工作也是困难,更不用说还有裁员的风险,那自然是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了”。
但当我们把维度放长远一下呢,看看过去几年几十年的历史呢。曾几何时,去外企是时髦的象征,去互联网公司是高端的代表,而选择当公务员则是没出息的体现,别的不说,你把 15 年前的公务员考试题和现在的题对比一下,难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再往前一段时间,90 年代的下海热,多少体制内的青年才俊选择去商海搏击风浪,你看看现在多少富豪都曾经在政府机关工作。
历史是螺旋发展的,当时就有人发出感叹,这么多人才离开体制,当体制内吸引不到人才的时候,岂不是国将不国了。结果呢,现在的舆论反过来了,现在的舆论却是,这么多人才选择体制,当体制外吸引不到人才的时候,岂不是国将不国了。合着人才去不去体制都是不对。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发展自有规律,保不齐过个几十年之后,舆论的风向又一次反转也说不准。不过我个人是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够进入体制内的,因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有很重要意义的,现在导致官民冲突的很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部分公务员能力素质赶不上民众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所以,为了国家能够更加富强,人才进入体制内也是必要的。
将军起于卒伍,宰相出于州部。又有一些人说,那些名校博士去街道简直是人才浪费。可是,学历再高,不也得接点地气嘛,更何况街道只是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呢,不能以静止的状态观察事物啊,要有一种发展的眼光啊。那些念叨着浪费人才的人请放心,人家最后能达到的高度肯定比你高。要是不从基层开始,让这些名校博士毕业后就直接当市长,估计这帮人又要念叨高分低能了。
从这次某市疫情的爆发可以看出,基层的重要性,那是真真正正能影响到老百姓死活的关键一环,所以说,还是让高学历的人才来吧,没准这些人能把基础治理的更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好事,至少一个好的基层政府能在疫情爆发的关键环节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修身养性定乾坤
307 次咨询
5.0
239480 次赞同
去咨询
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卷到天上去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这么说。
北大清华的冷门专业,硕博也不好就业,我相信也有不少人会这么说。
但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公考答主,我真的觉得少见多怪!
北京的公务员,一直都是特别卷!不信你翻翻 2021 年的录用名单,什么通州的岗位,最后一公布,清一色的名校学生。
为啥这么多名校学生热衷于北京市的公务员岗位?
还不是想留京发展,博一个未来,顺便拿户口呗!
毕竟北京公务员那点工资还能养家户口吗??别开玩笑了,处级干部也才 20 万一年。
凭我这么多年的接触,外加上找香樟哥咨询北京公考的人就分为这么几类。
一、北京土著类。二环三环各一套房,就想留北京找一个稳定,不那么累的工作。于是来问问我公务员备考及北京公务员的情况。这种人一般学校都不太差,毕竟他们当年高考不难呀!
二、外地土豪类。这一类尤其以留学生居多,他们不少高中就不在国内读书了,家里经商,积累了不少财富,就想考国家部委,想以后从政走仕途。他们之中不少人,真的很有爱国情怀,钱都不是事,就想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或者说,他们希望去北京,去大机关,大平台,想去奋斗一把。
改革开放 40 多年了,中国早就积累了一大批富裕阶层,他们的孩子真的不差钱~
三、小镇学霸女青年类。这一类清一色小镇女性做题家,脑子很好,至少是 985 的硕士,因为男盆友在北京当程序员,或者体制外高薪工作,就想考个北京公务员,稳定,可以拿户口,以后可以照顾家。或者单身没对象,自我感觉可以以后相亲,自己出户口,男方出钱,这样可以在北京买房立足。
这一类的女孩子人数极多!
四、野心勃勃 diao 丝男类。这一类人固执的认为,自己只要考上北京的公务员,组织就会发对象,介绍对象。介绍的都是什么上市公司老总的女儿,厅级高官的女儿。自己只要考上了北京的公务员,那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政治局。只要考上了,就会有光明的前途。
这一类人也不在少数。
你发现了这四类人的共同特点了吗?
他们没有一个是考虑着考自己的工资买房的,都是靠家里,靠另一半。。。
在北京当个小公务员,一年不吃不喝,工资加公积金全加一块也就是 10 多万一年。北京房价多少钱一平?四环开外至少七八万吧?
就靠这点工资,猴年马月能买得起房啊?
这辈子是够呛了,下辈子吧。可能下辈子的公务员工资也不够,只能下下辈子呗?
我同学 2016 年硕士毕业,当时在北三环芍药居买了个 90 平的房子,就花了 800 万。是八百万呀!我们就算他现在这房子值 1000 万好吧。
一个北京公务员,一年收入我们算 15 万吧,不吃不喝。十年也才 150 万啊!你还能十年不吃不喝吗?22 岁本科毕业上班,65 岁退休,工龄 43 年。这也就是 645 万啊!当然考虑到他会升级,提职,加薪,那他一辈子最多也就是赚 1000 万啊!
不吃不喝一辈子就买一套房。你还要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吧?那不就是下辈子再买房呗!
北京公务员条件限制多高啊,一个户籍卡住多少人啊!
举个例子
以下内容来自于 2021 年北京市考公告:
招考职位面向 2021 年应届毕业生的,限于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 2021 年应届毕业生报考,包括:
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
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
京外普通高等学校中最高学历学习期间获得校级以上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或者校级一等以上 “优秀学生奖学金” 的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除另有限定外,报考特殊职位的不要求上述资格条件)。
2020 年 8 月 1 日至 2021 年 7 月 31 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职位。包括: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留学回国人员;符合《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京政发〔2009〕14 号) 要求的非北京市常住户口留学回国人员。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还不是一句:非京户口和当年应届毕业生(国内学校的还得各种优秀荣誉获得者),别的你就别想报名了。
自古帝都居之不易!一堆名校学生去当北京的基层公务员,且行且珍惜!
还是稍微普及点常识吧
城市管理岗,指的是街道办城管科的公务员。
城管队员,指的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心的执法队员,除了中心的主任副主任以外,全部都是政府雇员。(刚刚问了北京的朋友,他们这个岗位有参公,我们里还是以政府雇员为主)
民众意义上的 “城管” 指的是原城市管理局下属各城管执法队的政府雇员(所以出事就是临时工)
这俩部门不能说十分相似吧,只能说毫无关系。
优秀人才愿意去街道办工作,这是好事啊,有啥值得吐槽的。
我特地去查证了一下,这个 “城市管理执法岗” 还真是跟城管有关,但应该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城管。
朝阳区各街道的岗位比较杂,要求也各不相同,有的叫 “城市管理执法岗”,有的叫 “城市管理岗”,有的叫 “城管队员” ,真正出外勤的,应该是 “城管队员”,看下六里屯的几个岗位设置:
一个街道,既有城市管理岗,又有城管队员,那二者的工作属性一定是不一样的,否则就直接按一个岗位招了。
城市管理岗的岗位职责在朝阳区不同的街道,公示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我选两个街道办的描述给大家看下:
1、负责街巷长、河长制相关工作;负责辖区防汛抗洪工作;协助开展辖区环境保护、节约用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施工监督管理、供热采暖管理等工作。
2、负责本地区城市管理运行有关文字起草工作。负责城市管理队伍的教育工作。
很明显,城市管理岗的文字工作偏向性较强,换句话说,室内办公概率比较大。不过在基层,哪有分得特别清楚的时候,人手不够的话,大家都得上。
这位北大博士,又是一位女性,被录取的城市管理执法岗应该偏室内工作,隶属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的官方机构职责我也放一下:
负责辖区市容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管理,协助开展城乡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工作。负责街巷长、河长制相关工作。负责辖区防汛抗洪工作。协助开展辖区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节约用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施工监督管理、供热采暖管理等工作。负责保障性住房管理,指导、监督辖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相关工作。
跟上面讲的城市管理岗大同小异。
即使是城管,那也有个体差别。
比如大家都听过,公安部门有正式的警察、协警和辅警,基层队伍里有着大量的协警和辅警,他们没有正式编制,也没有民警所具备的执法权。在出警时,我们看到一大队人马,其实里面的话事人只有两三个,人员结构就是由一位民警配几名辅警或协警,最终得由民警敲定案情,其他人辅助。
城管部门也是一样的,公务员城管的待遇和地位,至少在一个执法大队里是不低的。深圳就曾经明确,城管执法须两名以上正式人员带队:
昨日,市城管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区(新区)城管局,市城管执法监察支队,市、区各委托执法单位,进一步加强文明执法和规范执法工作,要求执法过程中,必须由两名以上正式执法人员带队执法,同时在查封、扣押或先行登记保存必须出具查封、扣押财物文书或先行登记保存文书等内容。
换句话说,大家平时在街上看到的一堆乌泱乌泱的城管执法人员,其实大多数是协管员,里面只有两三个是正式队员。
当涂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2021 年公开招聘辅助岗位工作人员公告,这就是明确的只招录辅助人员,跟公务员招聘是不一样的。
但不管如何,一个北大博士,跑去街道办上班,的确是科研人才的极大浪费,那么多本科生难道就不能胜任了吗?要知道,北大博士的论文发表要求可是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 2 篇论文,都读到博士了,前功尽弃多可惜?
现在看来,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程度的确难以估量,也就是短短的几年前,北大博士去地方还可以直接拿到科技副县长的 title,而现在已经降到了普通街道办岗位,即使是皇城,博士配个副科级按理说没问题吧?竞争太可怕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北大的博士可不一定都能在北京当公务员。。我就认识北大博士朋友毕业后去浙江当公务员的。现在可能大家脑子还没转过弯来,再过几年就见怪不怪了。老话说得好,“学而优则仕”。
这不是已经见怪不怪了吗?
2020 年的时候杭州一街道办清北扎堆,清华 2 个,北大 6 个,有两个还是博士,其他全是硕士!
运河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新闻传播学硕士
乔司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软件工程硕士
临平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中国哲学硕士
东湖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法律硕士
南苑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
仓前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中泰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法律硕士
五常街道办事处录取的是北大生物学博士
今年北京一街道办城管是北大博士!北京还是首都呢,北京户口号称价值 200 万!
评论里有说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体制内稳定的工作在当前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这几年公考卷成啥样了,我估计后面这样的新闻还会有!
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各位也不必过于吃惊!
**我高中母校这两年招到的老师里,也有清华的博士,要知道放十年前,浙江师范的本科基本就稳稳进了好吗。**现在大家普遍学历高了,这就好像,如果钱印多了便会不值钱,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同样的,现在,拥有 “高学历” 的人多了,或多或少就会导致 “学历贬值”,你的学历就会变得相对不那么值钱,就业门槛会被进一步提高。
至于我等 “无编人士” 就不用替人家北大博士瞎操心了,既然做出这个选择想必也是慎重考虑过的。
清北去体制内就业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之前余杭街道办入职的人员,不都是清华北大的硕博吗?当时不也是抢破头了吗!
很多人总是想当然,认为清北硕博就应该去攻克 “卡脖子” 项目,问题是人家自己都不想啊。清北硕博去互联网大厂,去搞金融,会被批判年轻人眼里只有利益,郭嘉培养你们是希望你们在基础领域做出贡献的;去当公务员,会被批判,为什么学历这么高,来做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我寻思人家想来为人民服务不是好事嘛。
大厂裁员,教培倒塌,实体不景气,其他各大行业或多或少受疫情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对于公务员的向往只会有增无减,更何况是北京的公务员呢!
“避风港” 形容的倒也不是特别贴切,因为这段时间不管是国企,还是公务员确实都有降薪的流言,但只能说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等到体制内的同事哇哇大叫的时候,体制外的大多数 “无编人士” 的情况,只怕是会更加糟糕。
之前听过一句非常有趣的调侃,“新时代不孝有三——不考研,不考公,不靠编”,虽然考研上岸并非是真正的上岸,但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或许就是为进一步去考公,选调打下良好的基础。
公务员这条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各地的公务员待遇晋升千差万别,可能既挣不了大钱,后续的晋升之路也或许一眼望到尽头。
不过,公务员作为一个相对保险的选择,在私企 “狼性文化”,互联网大厂 “996” 裁员毕业,各类制造业工厂加班加点的裹挟下,对于普通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已经足够大了,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不外如是!
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 恩格斯说:“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笑话一则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雷考上了帝国理工大学,我考上了河南某师专,本以为我们三个人的命运不会再有交集,结果我们最终在监狱成了同事——公考就是这么神奇!
话说去年我曾经回答过这么一个问题。
27 岁女生,公务员编制,上岸复旦研究生了,要不要辞职去读呢?
把那个答案的第一部分,放在这里。
1. 有了幻想,就丢了远见
世界上最缺乏的就是远见,为何?远见的前提是得实事求是,可人脑子里从不缺幻想,对人的、对事的、对自己的对世界的,幻想的太多,无法实事求是。**在诸多幻想中,“名校崇拜” 是学生党的标配。**你观察一下,会发现那些学生党会津津乐道谈论各种名校排名,社会人听到这些谈论,会觉得幼稚得很,这很正常,社会让人清醒,一个清醒的人听到胡话当然觉得幼稚。
**付出就有期待,期待就有幻想。**高中生为了冲刺名校起早贪黑,疯狂学拼命学,付出这么多能没点期待吗?正是这种付出产生了期待,正是这种期待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幻想。很多人毕业四五年还有这种幻想而不自知,比如——考上复旦就如何如何了。
说实话,你去看看清北那些人,看看他们想些什么,就明白了绝大多数人的幻想,不过是刻舟求剑而已。我很爱和清北的学生聊天,很多年前——这年头得 11 年了,我看到一个北大社会学的毕业生进入一个边疆地级市的区,非常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不 “星辰大海” 一下,他一脸严峻的跟我说了如下一句话:
“我这学历在北上广,不值钱”。11 年前北大的学生就有这种认识,更何况如今呢!
你要知道当时他这一句话给我带来的极大震撼!我一个三流 985,当然觉得进了清北就横扫天下了,可是人家自己拎的很清。为何?**因为我有幻想的空间,而清北的学生没有。**我遇到社会上的毒打,会认为自己学历不够。而他们遇到了社会的毒打,没法认为自己的学历不够——他们是顶级名校,还怎么自欺欺人呢?
所以,经常看到清北的人主动选择一些初中当老师,主动选择去县区组做选调生。当社会还在热议他们为什么如此自降身价的时候,他们早就对真实的就业行情 “春江水暖鸭先知” 了,早就以实际行动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作出了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就是清北的风格!
而其他二流三流 985 的学生呢?还在这里谈论着名校排名,幻想着名校光环的护佑。清北人已经直面时代浪潮作出选择了,这些二流名校的呆瓜们还在这里 “刻舟求剑”,意淫昔日名校光环的加成能给自己的命运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天的北大博士还能在北京干城管,等再过两三年呢?今年大学毕业生有多少人?1020 万!
三年后,那位届时 30 岁的复旦女硕士,从复旦这样一个 “二流名校”(请原谅我,在我心里,清北是一流)毕业后,要不要和北大的博士一起竞争考公务员呢?
问题是,如果绕了一大圈还是个公务员的基层岗,为啥当初不好好准备遴选进入中央部委或者省直机关呢?
是是,遴选很难考,小镇做题家思维很不适合考遴选,可是总比你努力一大圈又考公务员强百倍吧!遴选进可攻,退可守,总比你三十多岁千军万马冲杀公务员竞争少吧。
你看看现在考公务员的成本,那么多毕业生,动不动拿五万大洋报辅导班,很多人一学学一年。
可是遴选呢?现在那些机构连个像样答案都写不出来,大部分人考遴选连两个月都学不了。
怎么看都是考遴选直接啊,怎么会跑去辞职读研呢?
可能性一:这些人都很傻。
可能性二:
我不会用任何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谴责任何一位就业者,无论他们的选择是多么让人意外。当然了,前提是从事的行业不违法不违德哈。
20 年前有北大毕业生开个小摊卖猪肉,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在说给北大丢人了。有什么丢人的?自食其力不偷不抢,不缺斤短两不偷税漏税,谈何给母校丢人?
如今讲究行业平等、以人为本,做基层和体力工作就是低人一等、给母校丢脸,这种说法变得政治不正确了,就换了个说辞叫 “浪费教育资源”。
我想问一句,浪费教育资源是就业者本人愿意的吗?大家都想活着,想过好日子,这有错吗?不都是形势所迫嘛!
如今北大博士进街道办,还有人这样说,这么高的学历做基层工作,浪费了教育资源。浪费教育资源是她愿意的吗?她想做高大上的工作,无人给她机会啊,如果有配得上北大博士学历的高大上好工作,她会不去吗?
之前还有清华美女当游戏解说,北大帅哥当网红的,也都被骂浪费教育资源。我想问一句,如果搞研究或者做其他与教育背景相符的工作,能比游戏解说和网红赚钱更多,他们大概率就会选择本专业,不会浪费教育资源吧。
如果说有错,那么错的也是就业环境和资源分配方式,永远不是就业者。因为就业者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想活着,想过得更好,他们没有错!
典型的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其实幸灾乐祸也好,冷嘲热讽也罢,大家都乐得见到这类新闻。
总会有一种 “来看看落魄的凤凰是怎么不如鸡” 的心态。
对于公考机构来说,更是宣传考公焦虑的绝佳机会。
——连北大博士都来考城管公务员了,就这,还不能证明宇宙尽头就是编制吗?
而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种客观上的资源错配。
除非你认为这位北大物理学博士去干城管,那位中国地质大学的行星学博士去做社区干事, 是真正的 “发挥所学,扎根基层,发光发热”
反正我是存疑。
这就是人才浪费。
不过,与其幸灾乐祸、鼓吹焦虑,不如认真的分析一下:这些名校博士到底踩了什么坑,错过了什么机会,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通过这些教训,让自己在就业的时候打好手里的牌,拿到一个好 offer,这才是 “有效的知识摄入”。
下面就听听狐狸老师的分析吧。
(声明:分析仅仅是依据网上信息以及猜测,并非针对某个具体个人)
既然都参加了北京市考,说明之前参加的北京定向选调肯定是黄了。
有可能被刷了,也可能根本就没报,我个人更倾向于被刷了,这里面有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对于自己的学历优势过于自信。
不少人觉得,我是博士,高端人才,走定向选调生不是妥妥的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定向选调根本就不缺博士。
我在这个回答里面写的很详细了。
以 2022 年的北京定向选调生为例,没有一个岗位要求博士。
专业上就更惨了,物理学专业仅有 3 个岗位可以报考。要不,就只能去卷不限专业。
而博士面对公务员考试,则是完全的劣势。
和比自己年轻 3-5 岁的硕士、本科生比拼《行测》和《申论》?
乂…… 纯粹是反向的 “田忌赛马” 了**。**
另一种可能,是对于笔试压力预计不足。
北京定向选调生的时间发布一般是毕业前一年的 9-10 月,像北京这种内卷之地,平均报录比大概在 50:1 左右。
这种情况下,想要稳妥一些上岸,起码要提前 3-6 个月准备,也就是差不多毕业前一年就得开始准备了。
可能最后一年科研压力也很大,没有拿出这么多时间来复习;也有可能是单纯轻敌了,不过最后结果就是 GG。
至于说有的朋友还抱着 “定向选调生门槛高,名校毕业生岗位报名就送” 的心理,甚至还有裸考的,那就没办法了。
现在很多地方的定选,比如广东、北京、上海、山东,竞争激烈程度不比省考差多少 。
还有一种可能,对于面试的翻盘性判断不足。
北京定向选调生考试非常特殊,绝大部分岗位的进面比是 1:8,而面试成绩最高要占 70%。
报考定向选调和 “优培计划”Ⅰ 类招聘岗位考生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笔试成绩占 30%,面试成绩占 70%。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计算方法为:笔试成绩占 30%,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占 20%,面试成绩占 50%。
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你是笔试第八名进面,也极有可能面试直接翻盘。
就问你刺不刺激?
![](data:image/svg+xml;utf8,)
所以,综合以上种种可能,最终导致北京定向选调生落榜,只能去卷北京市考。
其实 top 2 院校在某些省份的定向选调的政策上,是非常有优势的。
不过很多人因为不了解,白白浪费了这些优势。
比如,不少省份有专门面向清北等少数院校的提前批招录,上岸难度低、岗位质量高。点名山东、河北、四川等。
定向选调工作分期分批开展,先期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选调职位及计划见附件。其他定向选调职位及计划另行发布。
今年我省定向选调生招录考试分两批次开展,第一批面向同济大学和部分知名大学(如:暂定清北、中国人大、复旦、上海交大、南开、浙江大学、中科大、南京大学、哈工大、西安交大等);第二批公告预计将在第一批面试后发布。
据官方消息,10 月 8 日,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分别发布了河北省 2022 年度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定向招录选调生公告,这标志着河北省 2022 年度面向清华北大定向招录选调生考试工作正式开启。
这些提前批招录的定向选调生,不仅竞争小,岗位好,而且很多不限专业,没有党员资格条件要求。
就一个字——“香”。
又比如,有的省份还有只面向清北的引进生等特殊的定向选调生政策。点名福建、湖北。
这种引进生政策,范围更窄,竞争更小,而且未来发展更好。
比如这位 90 后县长,就是人大的博士,2018 年的福建引进生。
以上的机会,都是基本只提供给清北等名校毕业生的,自己没有抓住,也只能表示遗憾了。
别的不说,我这边咨询辞职的北京公务员就有好几个。
正所谓 “长安居,大不易”。
假如你本身家庭条件很一般,一线城市公务员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如果是为了北京户口而去考基层公务员,作为清北博士,属实有点大可不必了。
如果是为了北京的教育资源,作为基层公务员,没有买学区房的情况下,这点和你关系也不大。
如果是为了医疗资源,作为基层公务员,没有钱的情况下,这点和你关系也不大。
如果是为了工资收入…… 额,北京公务员的收入倒是可能给你一个 “惊喜”
最后,给各位毕业生们一点建议:
稍微花点时间,好好做一做职业规划,把自己的院校资源利用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这个重要性不比你发论文差。
就这些。
我是狐狸老师,一只选调 / 公考 / 人才引进的靠谱答主,欢迎大家点我~
国考 / 省考问题可以查看国考 / 省考问答合集;选调生问题可以查看选调生问答合集;广东省考 / 选调问题可以查看广东省考 / 选调生问答合集。
每天给你带来体制内有用干货、备考经验、疑难解答,有问题可以直接付费咨询。
相信光的狐狸
35 次咨询
4.9
17968 次赞同
去咨询
忘了疫情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了吗?
他年考得编制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分两个批次公布了 2022 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从公示的名单来看,多数拟录用人员毕业于名牌大学。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一个街道的城管执法岗位的拟录用人员,获得了北京大学博士学位。
**
**
朝阳区此次公示的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职位名称、学历、所在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等,拟录用的单位涉及部分政府部门及街道,设置的岗位包括城管、党群工作岗位等,拟录用 208 人。
在拟录用的人员中,全都取得了学士、双学士或硕士、博士等学位。不过每经小编统计发现,学士和双学士在拟录用人员中仅占约 1/3,其他均为硕士、博士。
其中,朝外街道拟录用两名城管队员,分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交学院;
大屯街道拟录用的城管队员,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
崔各庄地区拟录用的 “城管监察”,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海归硕士。
最引人注目的是,酒仙桥街道的 “城市管理执法岗”,拟录取一名北京大学的博士。
上述这些岗位的招考要求基本都是 “乡镇街道基层” 岗。比如朝外街道的城管队员工作内容是 “负责城管职责内的行政执法工作”,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专业要求则给得比较宽。酒仙桥街道的“城市管理执法岗” 同样是乡镇街道基层岗,“负责城管职责内的行政执法工作”,学历要求同样只是本科及以上。
此外还有一位北大博士拟录用为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管理岗。
有网友戏称,连北大的博士都开始抢城管的饭碗了,也网友认为,这是每个人的选择,“只要合法自己又愿意就没有错”;还有网友表示,主要是很多人看中了公务员职位的稳定性,无口厚非。
**
**
近年来,带着名校或科研明星光环的人选择去基层工作,曾多次引发热议。
2021 年 8 月,微博话题 “发 Nature 论文硕士回家当公务员” 冲上热搜。据浙江理工大学新闻网消息,2021 年 8 月 18 日,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撰写的论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正刊发表。8 月 23 日,该论文第一作者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已入职安徽省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虽然选择当公务员,但他不会放弃所学的化工专业。“其实我报考的这个岗位就是负责经开区的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管理工作。因此之前的学校和科研经历并不会浪费,反而会在工作中更好地帮助我。”
8 月 25 日,光明日报发表评论《Nature 发文硕士回乡当公务员,可惜吗?》,其中提到:一个优秀的人,手里握着的不只是一篇论文和硕士学位,还有选择的权利……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有人生的舞台。希望他在哪都能出色,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021 年 9 月,一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地质学女博士报考社区干事也曾引起热议,这位博士称,想和男友留武汉发展,多尝试点其他机会。不存在浪费人才的问题,工作不分大小。
另一方面,从每年国考也可以看出,走公务员这条路的竞争正越来越激烈。
2021 年 11 月 28 日,2022 年度国考笔试拉开帷幕,本次国考计划招录 3.12 万人,而报名过审人数首次突破 200 万,达到 212.3 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 68:1。
据中新网报道,自 2009 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 14 年超百万,2022 年度国考报名人数更是突破 200 万。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表示,国考之所以 “热”,一方面是因为公务员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务员考试公信力强,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足够优秀者能够在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造就了国考热”。
观察笔试阶段的竞争程度,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郑文照对媒体表示,从报名过审人数和录用规模的比例观察,近三年来,国考平均竞争比在 60:1 左右,今年达到了 68:1,竞争程度提升明显。“从历年数据看,报录比呈平稳上升趋势,与此同时,考生的成绩也在整体提升,国考竞争程度在增加。”
编辑 | 卢祥勇 盖源源 杜恒峰
校对 | 程鹏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 500553198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红星新闻、中新网、中国青年报、中国基金报
太卷了,刚刚看到人大硕士回农村做主播,现在看到北大博士去做街道办城管,那是不是只有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办公室做白领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杭州街道办招聘清北博士,北京街道城管执法岗位录用北大博士,武汉社区干事招聘博士,河南中烟一线生产工人岗位录用海龟硕士。
低学历人员:读书无用,读名牌大学也不过如此。
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太内卷了!
公考培训机构: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快来考公!
好吧,我们找出来这几篇新闻的共同之处。
专业:高能物理
专业:“生化环材”,星球地质与比较行星学,社会学
3、清北硕博去杭州街道
专业:“生化环材”,土木工程,汉语国际教育
这些人大部分是因为就读了 “生化环材” 或者冷门专业,存在就业难的困境,所以选择就职体制内基层岗位。
之所以就业难,一方面专业对口的出路少。
例如 “生化环材” 想在本专业就业,最好的出路是一路念到博士,到高校任职。这种才是真正的 “内卷”,不能对外就业,只能不断向内就业。不少人把这类专业比作传销组织,从就业方面看,的确如此。
像北大的王同学,她想获得本专业对口的职业很难,学生始终比老师多,而教职只有一个,只能等待老师退休,或者国家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提供研究岗位。
另一方面,高薪、待遇好的岗位,往往对专业要求严格。
像计算机、芯片制造等高薪岗位,有严格的专业要求和壁垒,其他专业的学生想跳槽到这些行业比较困难。
太差的岗位不想去,好的岗位去不了,这是他们面临的问题。本来教培行业是这些高学历人才的好去处,例如王同学本来可以去学而思教物理。但去年教培行业也爆雷了,所以体制内 “三不限”、各种引进人才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
有些人会疑问,为什么体制内高级别的单位去不了……
**因为部委、省厅、定向选调生之类的岗位,往往也有专业要求。**一般是计算机、法学、汉语言文学(汉皇法帝)、经济学等专业,“生化环材” 和其他冷门专业,也只能考基层岗位。
其实稍微搜一下就能看到很多信息: 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论文是 BESIII 实验上寻找轻子味破坏过程 J/ψ->eτ。
说实在话,这个论文我连题目都看不懂。
盲猜这个女博士要么是北京本地人,要么是外地人想留北京有户口,所以才会上这里来。
假如是北京本地人,自己家就在北京,毕业后不想去外省,就只能找北京的工作。
假如是外地人想要户口,公务员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专业限制比较大,所以只能报街道办城管这样的岗位试试看。
其实我觉得媒体不需要刻意炒作这些玩意,就业本来就是个人的自由选择。
没人说读博士就一定要为科技作出多大的贡献,水硕水博多了去了,有时候教育也只是经历的一种。
真正带动人类科技进步的,永远是最顶尖的那么一群科学家,他们是不会去考公务员的,也不用惋惜。
大家惊诧还是觉得 TOP2 学历没卖上价吧?
duck 不必,学历早就卖不上价了,你是没见过这些年有些金融单位招人,收到的简历之吓人!
我一个某金融单位的朋友说,一到招聘季,看着满桌子的简历,就觉得自己真的对不起自己屁股下的椅子。自己何德何能,竟有资格来挑选如此优秀的才俊?
更何况,不是天天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么?去为人民服务,比进金融机构为人民币服务光荣多了吧?
另外,其实很多博士找工作也挺难的,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再加之今年这个就业大环境。
这位求职的博士,能一毕业就拿到 BJ 户口,拿到编制,已经不错了。
何况只要进入了,也还有别的上升空间,按照知乎的说法,这不是妥妥的降维打击么?
对于广大被服务的群众,基层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学历和素质越来越高,这难道不是大好事么?
第一,真正清北本科去的比较少,因为清北硕博含金量其实比本科低。所以不要听到清北就那么在意。
第二,有人是图户口去的,不代表不走。
第三,有人可能家里不差钱,就图安稳以及隐形福利,比如去朝阳教委的。
第四,其实挺好,把高薪职位给更需要的人。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公布了 2022 年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从这些拟录人员毕业院校来看,大多是知名高校,其中不乏海内外顶尖高校,从学历构成看 95% 以上都是硕士和博士,本科生反而是凤毛麟角。
有媒体注意到,此次公考最 “卷” 的岗位居然是城管——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两名硕士考取了朝外街道的 “城管队员”,曼彻斯特大学的一名硕士考取了崔各庄地区的 “城管监察岗”,酒仙桥街道的 “城市管理执法岗” 更厉害,直接拟录取一名北京大学的博士。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单从个人角度而言,职业选择是每个人的自由,外界无权作出过多的评判。多年前就有北大毕业生选择去卖猪肉、清华毕业生选择当保安,当下我们更能尊重多元的职业选择,这也是社会更包容、市场更细分的自然选择。
城管,作为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的执法者,每天奔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维护市容秩序、查处乱搭乱建、清理卫生死角,对促进城市畅通有序、良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既往印象中,城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执法简单粗暴,在管理过程中常引发公共冲突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目前,关于城管的相关深度改革已经进入议事日程,但至少从社会美誉度来看仍有待提高。更多高学历人才的加入,无疑有助于这种改革的推进,对整体行业的提升大有裨益。
北京朝阳公布公考拟录用名单又一次引发热议,或者说此类学历与职位未能实现 “最佳配置” 一次又一次引发热议,足见各方对此并未达成一致。有人认为,无论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北大博士,都属于高学历人才,应该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这样的职位 “低配” 就是一种内卷。也有人认为,在当下就业环境中,有编制、有户口就是上上之选,换句话说,安全感是最重要的。
那么在这些争论背后,真正值得警惕的问题在哪里呢?在一个社会中,年轻人特别是毕业于一流院校的高学历人才的职业选择,常常预示着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与前几年相比,中国年轻人就业偏好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制造业及科技服务业的情形有所变化;疫情后,高校毕业生倾向于更稳定的工作。从清华大学发布的 2021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我们也能看出,清华学子进入体制内的比例明显增加,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 15.8%、30.3%、23.8%,合计占比为 69.9%。无论是考公热还是考编热,都是这样一种偏好最直观的体现。
体制内的工作,常常给人带来打不破饭碗的安全感。但当一个社会中最优秀的高学历人才都将安全感作为职业选择首先考虑的因素,满足于工作稳定、缴纳五险一金,不用面对 “996”“007”,也无需担心失业,那么一个社会的活力与冲劲又能体现在哪里,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创造力又要靠什么来支撑?
进一步说,这样的现象也冲击了社会对于 “教育改变命运” 的期待与预期。在以往,考上名校、获取高学历、有留学背景,意味着能够开阔眼界,充分地施展自身才华,实现阶层流动,获得更高社会认同,同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作出更多社会贡献。而过度追求安全感的职业选择,无疑会使人们产生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的怀疑。虽然个人的选择值得尊重,但当越来越多的人都持有相同的就业偏好并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我们不禁要探究引导人力资本流向的价值评价体系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整。
毛姆在《月亮与六个便士》中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写,“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让我惊惧不安的东西。” 这是一个对社会有特殊观察的智者之言,愿它能助年轻人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光明网”,作者 “光明网评论员”)
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公务员。
有没有可能,她最后选择了这份工作,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
北大博士为了混个正式工作,也是不容易了,居然跑过去当北京的城管了。
虽然说是北京的城管,但是工作起来,那也是相当累了。如果是一线工作的城管,那面对的都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也就是北京最穷的那批人,各种胡搅蛮缠的什么人都有。
只能说是现在正式工作太香了,大家都被外面的裁员给吓怕了。
毕竟正式工作再差,好歹是旱涝保收,而且收入通常不会低于当地的中等收入。
如果说买了 1000 多万的学区房,孩子又很争气的真的考到了北大,最后出来做了个北京的城管,这个学区房如果房价不涨,买的还值吗?
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高考,不是因为考试好的、聪明的就理所当然去好的大学,而是因为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把这些优质资源培养更聪明的人,让他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贩卖焦虑,也不唱正能量,客观分析这件事。
清北博士去街道办工作,显然是和公众的认知有较大的反差,不说去科研院所、高校做科研,按常人的理解,即使去做公务员,至少得去个省级、市级机关吧,怎么来街道办了?
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和大的经济环境下行、考公考选调热持续升温有重要关系,特别是疫情以来加速推动了这一进程。
2015 年前后,清华北大的博士去地方选调,福建、广西等省份都可以给到副处实职,没错,就是副县长,而且里边并没有什么内幕,政策都是公开透明的,考试也更加侧重于对人综合素质和工作意愿的考量,几乎不存在卷这种说法。这批校友现在总体发展的非常好,都在地区和部门的重要领导岗位甚至是区县一把手,可以说,他们赶上了比较好的政策红利期。退一步讲,当时即便不愿去基层工作,去一个省级单位还是相当容易的,原因很简单,名校毕业生考选调的意愿并没有现在这么高涨,清华北大的学生更是香饽饽,一年如果能招过来几个人,无论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还是对外宣传,都是不错的结果。
从 2015 年到 2020 年,考选调的热度在持续升高,但这个阶段的热度,大体讲是曲线缓慢上行,每年增加个 2、30 人,虽然人数逐年增加、竞争逐年加剧,但普遍来讲大家都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省级机关是什么竞争、市级机关又是什么竞争,沿海一线地区是什么竞争、中西部地区又是什么竞争,多数人是可以估计、衡量的,这个阶段虽然不像初期那么好考,但对于 TOP 校的毕业生来说,只要复习充分一些,大面上的选择还是有不少的,毕竟不少地区面向清北单列招录名额,能缓解很大的竞争压力。
从 2020 年以后,情况发生了迅速的变化,毕业生报考公务员、选调生的人数呈倍数增长,比如北大 2021 年选调生数量为 800 人,较前年接近翻倍,清华的情况类似,其他高校更不用讲,引爆这个变化的导火索是疫情,背后真正反映的是经济环境持续下行造成社会就业的压力和复杂国内国际环境让稳定这一价值的重要性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从 T 大、P 大毕业去体制内工作的同学,当然不乏一部分有情怀、有抱负的校友,但同样有相当部分的同学是出于职业性价比这个角度考虑下作出选择的,最起码旱涝保收不会中途 “被毕业”、工资收入稳定维持在当地中等水平,这一点可能平时听起来索然无味,但如果你结合疫情以来发生的种种,就知道 " 稳字当头” 来之不易。
定向选调是限定院校范围的公务员考试,竞争难度上总体看要低于同级别岗位的国考、省考,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像浙江、江苏、北京等热门地区的热门岗位,报录比现在也动辄达到 100:1 以上,而且你的竞争对手也都是学习能力很强的名校同学,我一位师弟跟我讲,他们计算机系按理说就业质量算是比较好的,找一个年薪 50w 的大厂并不算难,但即便这样感觉身边的同学也都在尝试考公,考试难度已经超出很多同学的预想。所以我想,在这样一个考试内卷的环境下,即便是北大的博士,如果光凭 “北大”“博士” 这两个 title 收获满意的 offer,难度并不小,如果学的是工学、理学、农学等公考弱势专业,那考试难度还要再加大。
这就是当前考公、考选调大的形势,竞争激烈程度很高。
第二,这位同学本人在职业规划、求职策略等方面可能考虑不周全、准备不够充分。
事实上,很多同学在秋招求职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什么思路呢?我要在什么地区、找什么样类型的工作,我的保底是什么、更高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进度?如果万一没有达到,有没有什么挽救措施?是延毕再来一年还是直接就业?我们知道,一件事只有你自己先想明白了,才能干明白,求职更是这样,这么多工作机会、一场接着一场的考试,该怎么去平衡精力同时把握好机会,这关系到一个节奏感的问题。
具体到这位同学身上,假定她的专业是冷门专业,即便如此,可以选择的就业层次高于街道办的也有很多。去二线城市的二本院校当老师行不行,江浙那边有很多这样的院校在人才引进,薪资待遇相当不错,考核聘任压力也没那么大;去在京 985 高校当辅导员行不行,别看是辅导员,性价比要比街道办高多了,寒暑假、子女入学、工作环境这都是实打实的优势;投一投央企、国企二级子公司的岗位行不行,发展、待遇总体还是要比街道办强…….. 还有很多选择面,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讲了,如果能够在求职前就认识到这些机会面,然后多去投简历、多关注一些信息,北大博士拿一个看得过去的 offer 并不难。
当然,我并不是讲街道办公务员不好、不要去,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从我们个人的角度看,肯定都希望能够去更好、更大的平台展示自己,这两者也并不冲突。作为这位同学的隔壁校友,我也没有任何冒犯的意思,仅是针对一种客观现象进行分析,如有言辞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分析这件事,更多地是希望给后来的师弟师妹们一些经验和启发:第一,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即便是清北的,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轻视就业难度的权利,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第二,客观形势的卷我们不能改变,越是这样越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充分的准备去应对;**第三,**职业起点不等于终点,即便一时的就业不太理想,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向上走,博士去街道不会让你去干执法,往写材料这个方向发展,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抓住机会能调动调动、能遴选遴选,祝好运!
我是内圣外王,定向选调生一枚,专注于中央选调、定向选调、国考省考、人才引进等体制内就业的职业规划、职位选择、复习备考、面试指导等,欢迎关注我。
如有个性化问题,欢迎通过咨询提问,一顿饭的成本让你少走弯路;提供长期咨询辅导,一站式解决你体制内就业路上的困扰,欢迎私信沟通。
重要提示:不要较真,不要非去钻牛角尖,非要说一下到底哪个部门有权无权,大概看一下答案即可。
知乎真的是年轻的用户越来越多了,我这样的都算绝对的老茄子了。
许多年轻的朋友,没有跟政府机关打过任何交道,除了办理身份证之外,所以觉得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公务员有什么好当的,钱又少,不如程序员厉害。
那真是太小看公务员了。
这个答案下面,许多的知乎朋友对我冷嘲热讽,认为我在瞎胡扯。
我今天忽然想明白,这些朋友没有一个是 2010 年之前频繁坐火车的,所以他们不知道到底啥概念。
顺带提一句,再往前一点时间,八十年代,火车卧铺不是人人想买就能买的,是需要介绍信的。
说回这个问题。
首先说一个概念,就是,政府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做为一名公务人员,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点,他是在这块儿版图里的一个点,他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人,他是一个组织的个人。
具体到事情上,是什么意思呢?
最简单的例子,你去了个街道办,街道办属于政府的派出行政单位。
你就里面一个打杂的,那么你就认识了当地的工商,税务,卫生,派出所,市政等等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也许你并不认识什么真大领导之类的,但是,用老百姓的话说,这路子算是有那么一点了。
有这么一点路子,有啥用?
比如你一个朋友,他想去一个学校的某个班听老师讲几节课,有偿无偿均可,这事儿让你朋友自己去找校长?这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你认识这个学校的哪个老师,这就真不是什么事情,打个招呼,听几节课。
你可以自己大概想象一下,基层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面对许许多多这样的小事情,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如果单凭自己,就要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稍微认识一个人,就是一个微信的事儿。
我们再来一个报道的,公开的例子。
事情很简单,2021 年 9 月,80 老太太,小区被狗咬,狗主人在场,并且有监控。
这事儿够简单吧?监控都有,调查都不用调查。
不懂法律也可以知道,咬人了,道歉赔钱,不就完事儿了吗?
并不是。
太长不看版。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狗主人拒不承认自己狗咬人,上级单位胡扯八道。
就这么清楚的事情,硬是到 11 月才承认。
以下为具体链接,有新闻具体截图。
“安阳王新刚被撤职” 冲上热搜!网友:案子不复杂,事情很复杂
你以为这就是极限?往下看。
狗咬人牵出旧案:“安阳王” 老婆诈骗 100 万,立案 8 年未结_腾讯新闻
这是公开报道,腾讯新闻。
简单说就是,安阳王老婆 10 年前诈骗被立案侦查,到现在啥事没有。
看到这里,你以为安阳王是个局长领导?
不是。
王新刚,男,河南省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原食品药品正科级稽查专员。
许多知乎的朋友,比较年轻,想的事情的确比较简单。
没有钱办不了的事儿,有钱啥都行。
就如这个简单的事儿,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
注:以上均为公开,百度可查的报道,信息,无任何非公开信息,可放心浏览查阅。
再说回博士当城管的事儿。
从私利来说,就是,权力确实不小(虽然受监管,北京肯定严格许多),工作稳定,收益是肉眼可见的大,办点儿小破事,易如反掌。
从国家层面,高素质人群当基层公务员,是对我国的公务员队伍有着极大的好处。
最后,希望这位博士认真工作,认真执法。
慢叔叔
2022 年 4 月 15 日
14:17:51
想想当年中专肄业就能当城管的时候,真是黄金年代呀!
有人会说高材生考上拱吴圆后,办事更加有效率,更加讲逻辑,
额,
给你办事的 90% 是临时工,10% 是体验生活的正式编,
正式编大部分时间,你是看不见他们的,他们要么是开会,要么是考察,要么是给升鹳准备资料
什么事咱们都要从好的方面分析,起码说明这些人都是内卷出来的做题家,不是凭关系上来的!
一方面国家提倡减负,另一方面,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的招聘条件……。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社会上的热点岗位、热门行业似乎离普通家庭、普通学校出身的孩子越来越远了。
任何城市,任何部门都欢迎高端人才,至于低端人才,我们常用的词是 “shujie”。
专家们批判:片面的追求高学历是中国人的集体困境。但不这样又能如何呢?
以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习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还能为国出征;现在是❌治不正确。
以前玩游戏是不务正业;现在游戏打的好不仅能名利双收,还能为国争光。
以前是没有好学历进不了好单位,现在是有了好学历还要有好身体,因为博士也有可能去送餐……
这里我有个大胆的(政治不正确) 的建议:以后所有的牛❌单位全部只招收专科学历的学生,如此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博士们也可以安心搞科研不用担心那么内卷。
至于是否可行?我不知道!
但作为过来人,我知道面对大势,年轻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听父母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一线城市的对比中,北京和上海 “” 公医教”的标配很早就是名校硕博,他们的存在提高了北京和上海户口的价值,是正循环。
与之相反,深圳 “公医教” 群体中,名校硕博数量很少,这些人还是最近几年薪水提高以后才涌入深圳,总体比例非常小。
但是,有趣的现象是,北上舆论中,似乎已经习惯了硕博高配版 “公医教”。深圳舆论中,不仅不习惯,而且排斥名校硕博从事 “公医教”。
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北上户口存在,接受 “公医教” 服务的人以固定的具有定居能力的人为主,深圳则是流动性的务工人员(包括程序员在内)为主,后者生存压力大,基本不会留在深圳,自然不愿意为这个城市的“高档服务”(打个比方而已,仅指学历,不代表实际工作能力)买单。
小知识 1:华南十强三甲医院,深圳一个没有。大病重病基本都要去广州,甚至,一些小病也不得不去广州。这是很奇特的现象。
小知识 2:深圳 985 和 211 工程高校一个没有,南方科大和深大虽然财政充裕,大量引进人才,也依然没有上述身份。深圳中小学教育水平也一言难尽,距离北上差了很多省会和强三线城市。这也是很奇特的现象。
深圳经济很强,教育医疗很差,这种看似非常矛盾的情况,可能要持续很多年。
这是博士理性的选择。
去大厂 996 太累,业绩压力大,随时会被裁员;
去民营企业,工资低不稳定;
去做公务员又稳定,工作也没那么累,还永远不会被裁员,而且北大博士去街道那就是降维打击啊,升迁也是妥妥的。
北大的博士智商肯定是杠杠的,如果说他们单纯是想为人民服务,那大家肯定是不相信的,去做公务员肯定是博士深思熟虑后最佳的选择。
如果说这个博士有宏图大志的话,他从基层开始做也是很好的,他会了解到基层一线的想法和做法,进行流程改进,这对我们国家基层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就像这次上海居委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是因为没有高学历的人才。所以我支持作为北大博士基层当城管。
而且她现在去街道办,不等于她永远在这里吧?或许过几年她当市长也不一定!哪个领导不是从基层做起?
编制有了、户口有了、朝阳区位置又好的很~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正常现象!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也就是常说的,物以稀为贵。如果一样东西太多了,必流于滥,哪怕贵如黄金,一旦俯拾皆是,那么就只有掉价的份了。
而北京朝阳区公务员算是一个挺好的选择了!
就好像在上世纪的工厂门口,满是排队求职的农民工,那时的工厂老板也肯定不会给工人更高待遇。同理,博士也是一样。在 “满城尽披博士袍” 的今天,博士生早已经走下了神坛,其含金量与竞争力也已大不如前。
近年来全世界的博士生人数已经明显供大于求,且超过了学术系统的负荷。而真正相关的就业出路又太窄,主要是大学以及各大研究所。所以僧多粥少就是目前科研界的职业现状,这不仅使得科研职位的竞争越发激烈,也让博士这个最高学历越来越白菜化。
在面对硕博扩招、海归回国的浪潮,高学历者的机会竞争越来越大,读书所能回报的期望满足也越来越小。5 年前,一流大学的博士可以留在一流大学做教职,5 年后,一流的大学博士只能走到三流的大学做个知识苦工。
所以绝大多数研究者迫于无奈只得另辟蹊径,转入其他行业继续摸爬滚打。
虽说转行是一个选择,但毕业后离开象牙塔,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这里给大家一些博士转行的准备,希望对有这样困扰的博士们一些帮助。
常言道,转行要趁早,那么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离开学术界,就应该及早做好万全的准备,而博士们应该要主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 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博士阶段,无论是做实验、课题汇报还是实验管理,都可为你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期间不管你所执行的任务是有趣、无聊还是令人沮丧的,把它们统统写下来是很有用的,长期如此可从中确定适合你自己的工作模式,并决定哪些任务可构成你未来的工作。
**2. 培养一系列技能。**博士生们最好从博士学位的早期阶段就意识到并积极发展可转移技能,如团队合作、初级学生的流水线管理、项目和时间管理、书面沟通和会议演示等。此外,还可以在实验室外寻求提供进一步经验的活动,例如组织活动、教学、公众活动或撰写博客。
**3. 咨询职业顾问。**大学中的咨询职业顾问会对你大有裨益,显然,职业顾问对求职市场有一个更宏观的概念,他能帮助心有疑虑的博士生构建自我评估,可将你的兴趣和技能与特定的职位相匹配,并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同时也能帮你处理转行过程产生的情绪问题。此外,博士还可阅读招聘广告,了解雇主寻找的职位和技能。另一个有用的资源是科学职业招聘会,在那里你可以遇到潜在的雇主。
**4. 组织会谈,与前辈多沟通。**不要仅仅依赖在线文章和博客文章来了解某种职位的真实情况,而最具实质性的见解往往来自于与实际拥有这些工作的人交谈之中。其实,那些决定离开实验室去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都知道转行是多么困难,并愿意谈谈他们的经验及教训。因而多和这些前辈沟通,也能帮助自己做更好的定位。
**5. 建立你自己人际网络。**LinkedIn 个人资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用于跟踪你的人际关系并提供有关你的相关信息。如果你向在研讨会、会议或展览会上与之交谈过的人发送后续消息,那么当你向他们寻求建议或工作经验时,他们更有可能记住你。
**6. 向博士生导师寻求帮助。**虽然大多数导师可能对非学术职业知之甚少,也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为学生提供访问此类信息的机会,但自由开放地探索不同的职业选择需要一个鼓励学生花时间进行职业探索并积极帮助他们找到相关信息的工作环境。而在 Nature 期刊 2017 年研究生调查报告中,指出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从其导师那里得到了有关非学术职业的有用建议。
博士转行的其他选择
其实,除了科研,以下 10 种职业对于博士生而言也是不错的选择。
1. 咨询
咨询类岗位会涉及到一些大局的问题,通常都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等方法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推荐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对理工科博士需求很大,因为理工科博士有强大的技术背景,受过专业培训,能够解决棘手问题。虽然可能对数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大企业一般都有针对性的上岗培训,所以并不要求你岗前掌握所有相关技能。
2. 创业
如果你有好的想法或者产品,那就没有什么比创业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如果你在技术领域,有通过申请专利开发一个产品的机会,那这之后你还可以围绕这个建立一个企业。不过创业耗时长、风险高、压力大,对资金和个人能力要求也高。
3. 金融
可能你的博士专业和金融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在学习期间获得的专业技能和定量分析的能力,金融界极需。博士转入金融界最常见的选择就是定量分析师,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机编程,提出建设性方案来确定何时何地交易应该发生。
有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量化” 相关专业的理工科博士在这一岗位很受欢迎。不过,随着生物技术行业中金融交易的增加,也有许多生命科学专业博士受聘为定量分析师。
4. 公务员
如果你胸怀服务人民的大志,那政府有很多职位供你选择。当然有些军队旗下的研究领域也有不少研究工作,也可作为一个备选。
5. 法律
现在许多知识产权律师事物会聘用博士作为技术评审专家,撰写专利申请。如果你的专业属于技术领域,例如计算机、工程、生命科学等,那这些知识产权律师事物所就很需要你了。许多公司都需要聘请技术专家作为注册专利代理人工作一年,有的公司甚至还会出资让这些专家去法学院进修。
6. 生物 / 制药
生命科学和化学类的博士加入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任内部研发岗,也是比较常见的选择。当然如果合适,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业务开经理、法规事务专家等也可以!
7. 销售
如果你喜欢交际应酬,那选择销售作为职业生涯也是不错的。许多企业生产技术复杂的产品和精密仪器,他们就需要博士出售这些产品。如果你的论文中涉及使用特定仪器和技术,并经验丰富,那对这些公司来说你就极具吸引力了!
8. 技术转移
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具有一些专利的生产技术,那要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商业化产品,要么就是与合作的公司一起,要么就需要开发新的合资企业,这些过程就需要博士参与。
9. 风险投资
如果你不愿被束缚在一个公司,那可以作为风投帮助其他企业家建立他们的公司。作为一个风险投资家,通过各方面的调查确定最可能成功的公司,调查包括公司的管理团队,技术和产品的合法性、潜在的破坏性以及有效性。尽管是不容易进入的行业,可一旦进入回报相当可观。
10. 写作
博士特别适合特定过程的写作,因为完成论文使得他们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可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写关于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如果你属于技术领域,那你或许有机会成为制药或者生物技术公司中的医学作家。
总之,现实严峻,未来迷茫;博士读罢,人生半坡。学术之路的枯燥乏味和低回报率,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所以完全可以尝试选择其它的路,用你的知识积累和学术训练,说不定能够更好地发挥潜能,实现美好的人生图景。
分税制改革、住房市场化改革、非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户口绑定福利与居民管理
一边说对抗疫情基层管理能力不足。
一边对高级人才就业基层冷嘲热讽。
北大怎么了。
朱易都能去读的学校,当个城管还屈才了?
不开玩笑不酸了,本人顶头上司就是北大法律系的,当年全市文科状元,让她知道我背后这么编排她母校掐死我都会。
套用某政法口领导九十年代的名言,北大就是一帮孽畜,要么骑你头上当领导,要么搞事当你敌人。
但这帮北大仔如此热爱北京市民,一心一意扎根基层服务北京百姓我是不太信的。这不太符合北大思想自由(精致利己)兼容并包(好处全收)的学术精神。
就我跟北大仔打交道的经验,就是不要理他们妖言惑众,他咋做你咋做,最后肯定不吃亏。既然北大仔选择当城管,那就一定跟浙大仔送外卖一样,里头有利益的内在考虑。
根据以往的经验也没那么复杂,就是混北京户口以后辞职而已。
北京很大一部分公务员就是这么动机不纯,拿了户口闪人的。因为户口加成,北京公务员那个乞丐工资,都能招一群名校的大神。
不信你去查查北京公务员离职率就知道了,几乎中国公务员辞职率都是北京贡献的。
名校毕业最后做城管。
不管做这件事的人目的是什么,反正报道这件事的媒体赚麻了。
大部人看到这样的新闻想的是。
哎呀,看看去北京的这些毕业生,不是名校出身,就是顶着高学历头衔。
都有那么大的成就了,结果就选择做一个城管,是不是屈才了。
一部分人是惋惜。
同时还有一部分人会觉得,现在就业形势真是特别差,差到一种地步,明明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却招了那么多无论是专业还是能力都大概率不符合的人。
是一种人才浪费。
但这种人才浪费,其实可以抛开选择她的人。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是说,一部分盯着高学历,但是不会选择就业方向的人选择了一个大部分都大跌眼镜的选择,是我们国家对于学生职业思想教育分配这一块完全搞杂了。
诚然,这些名校出身的人学习能力,思想肯定是没问题的。
毕竟高学历头衔已经证明了这件事。
但是对于职业的选择,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完全空白的,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学习能力≠职业能力。
尤其是顶尖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
说真的,大部分职业都搞一个赚钱能力,一个人有赚钱能力,很多人就会说她工作能力很棒。
但是学习做研究和怎么赚钱真是毫无关系的几件事。
这一部分人,在研究上可能顶尖了,但是说真的,做研究是一件事很卷的事。
大部分研究人员,其实不是把求知求真作为人生谏言,而是要考虑怎么研究出来一种能赚钱的东西。
数学的话偏向算法,医学比较简单,就是能不能研究出特效药品。
一个算法,一串数据,变成商品,其实是很的事,且这件事和研究本身是毫不相关的两件事。
既然没有把研究变现的能力,自然就会想着往更高端走,但说真的,顶尖人才可以不考虑变现,同样,顶尖人才的竞争其实更考虑东西变现的能力。
比较绕吧!但这是事实,如果一个人能成为顶尖的研究者,其实他的其余能力都不会太差,或者说,他完全不在乎其他能力的发掘。
可以自由的想干什么干什么。
但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出现在新闻报道或是某个订刊书籍的作者栏里。
看吧,顶尖人才也是卷的。
那么既然顶尖挤不上去,做变现卖东西又不愿意,那相对的来说,一些能维持自己标准的工作就变成了更好的选择。
虽然不清楚朝阳区的城管真的有那么香吗?但看起来这样的选择也并不是完全无法理解。
以上。
北京卷成这样,看似不合常理,其实是今年经济形势严峻的必然结果,工作岗位不够,人才却过剩,只能大材小用了,虽然谈不上资源浪费,毕竟要从基层做起已经是约定俗成了,但有一点,年轻人可以忍辱负重,却不能一直看不到希望。
这不是很正常吗。
我想说的,倒不是北大博士考上街道办公务员,这事儿,很正常,
博士毕业和三本专科毕业,大家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有光明的前途。
我想说的是,北京公务员?年 20,在北京买得起房吗?
不说买不买得起房,北京就年 20 万,去珠海佛山东莞苏州无锡宁波这些地方去拿年 25 万,不是更爽?
武汉长沙合肥南昌,也都是年 15,和北京上海的年 20 哪个更舒服?
我说了一万遍,北京上海公务员的性价比极低,家里有钱的不用看,
家境一般的,回老家省会、老家地级市是最好的选择。
StoneChuanm
73 次咨询
5.0
中共中央党校 政治经济学硕士
4179 次赞同
去咨询
平板用来学习看书不错。
博士太多,按照人口比例,也就相当于过去的举人姥爷,也就在街道县衙谋个 8、9 品的差使。
在这充满不稳定性的环境中,人都渴望旱涝保收,于是很多人都渴望进入体制内。
体制内用人跟体制外用人一样,都是择优录取,而名校的高材生,在众多候选人中当然是属于那个 “优”,因此被选中也是情理之中。
体制内待遇越来越疯狂
傻子也选择去体制内
体制内就不能降点待遇吗?
应该规定报考公务员的只能是国内的本科,而且不能是 985 或 211。
不求什么飞黄腾达
安安稳稳有口饭吃就行
这是大多数人的奢求
哪怕是所谓状元,天之骄子
归根结底还是个普通人
科研的道路不是那么好走,专业不对头也找不到什么金领工作
由于家境,眼光,格局等等的差距,可能本科四年也缺少前途的规划
懵懂四年之后一头扎入人才市场
用多年做题积累的知识简单建了个模
发现所有行当里,这条路期望值是最高的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考呗
这么多年做题过来了,也不差这一哆嗦了
何必冷嘲热讽呢
毕竟,真有能力的,早就出国保研直博选调引进滚大厂了
剩下的,可不就是没什么路子的做题家了吗?
而且,如果上海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这样学历,这样素质
这次抗疫,会如此拉胯吗?
如何看待?
我看到的就是高考那点猫腻呗。
北大物理博士去当城管。
韩国电影寄生虫的台词,一个保安有五百名大学生竞聘。
这有什么可看待的,都说了多少次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当头一棒。
想毕业,体验人生下一阶段的滋味;
又怕毕业,毕竟毕业后工作还没着落,
而已招录的名单又是这么的吓人。
肿么办,这玩意咱也不能指责别人,
毕竟人按照正规流程录取,他们确实就是很优秀,
谁不想要优秀的人呢?
怪不得,
考研人数一年年增多,
考研竞争一年比一年刺激。
以前是,上了大学就很厉害,
现在是,读完研后你算个啥?
而在疫情这波的影响下,明年国考公考的人数指不定蹭蹭上涨。
真的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工作之多艰。
从上海这波疫情就可以看出
基层单位的高素质人才作用还是很大的
统筹能力,沟通能力,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一个博士和一个本科生差别都很大
遑论一个博士和一个普通人了
我是支持公务员全面高门槛化的
水坝平时在那待着,你看不到他的作用
洪水来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多牛逼了
昨晚我在我的梦里说梦话:
最近几年也不喊创新、超越美国了,当高学历的年轻人都拼命挤进体制内卷起来,不为了真心服务群众,而是为了铁饭碗,这些年轻人还有什么未来。
趋势上: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中国,名校毕业,基本可以代表这人是个比同龄人聪明且努力的人。也就是人尖子。
人尖子选体制内说明什么?可能是体制外不好混了。
主要是其他常规赛道太挤了,搞不好赛道就没有了。
名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几条?
1. 体制内,稳定,名校毕业还有机会。什么机会?现在掌权的大多是 70 后,快退休了,退休前研究出来干部年轻化的用人导向。谁年轻?他们的孩子 00 后。
2. 创业,约等于作死。家里有矿的都撑不住,何况没矿的,内部社会改革,经济下行,外部形势动荡,疫情肆虐,创业者都是好汉。
3. 打工,进厂,领 996 福报。好点的大厂卷进去了,搞不好明天行业没了,或者被裁员了,差点的破厂,没人愿意去啊。而且现在的白领,会是未来最尴尬的一波人。看现在教育政策,经济政策,看到什么了?以后不是科研就是技工。白领是干啥的?高管是金领,白领就是打杂的。
4. 科研,高校疯狂抢人,确实是一条好路,可惜门槛较高,而且要长期坐冷板凳,最后也不一定有成果,要是没成果,还是得重新找工作,因为现在高校的新人都是聘任制了。
不想贩卖焦虑,可是现在社会对三十到四十岁的人真的不友好。
年轻大学毕业生还有点政策保护,尤其体制内直接给了优选和应届的特殊通道,00 后刚好赶上窗口期。
80 后和 90 后呢,大家还好吗。
途径上:体制内逢进必考,可能是学霸在考试上有优势吧。
结果上:优秀人才进体制其实是好事,社会运行越顺畅,其他行业越容易发展壮大。
资本猖狂的时代,人才就是旗子;
当泡沫破裂时候,什么人才、什么名校都是渣渣…………
避险,就去政府机关!没什么大财,贵在旱涝保收………….
所以,今后五年内,这类现象会更加剧!!
很不正常。
能拿到全国顶尖学府硬核理工科的博士学位,一定是资源 + 努力 + 天赋三者累加的结果,这样的毕业生最完美的是去科研院所当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次一档是从政,考个相关行业的部委,顶层设计建立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环境;
再次一档是当老师,为祖国下一代青年提供养料;
再不济可以去大厂或者金融机构,把数理功底变现,不讲情怀讲 money;
最差的出路是为了户口和基本生活保障选择一个完全用不到所学知识的工作。
请问城管执法如何使用专业的科研能力和高深的物理知识?是去和摆小摊的贴膜专业户 battle 膜结构?还是和流动煎饼摊大爷探讨碳纤维煎饼车?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正确的社会分工本就是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从而发挥所有人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让社会整体的运转效率最大化,而一位花费大量社会资源培养的人才选择去做最基础的执行工作,一定是不正常的。
寒门和贵族的精英,如果不出国其实选择不多
肯定,这有什么意外的吗?
现在公务员你没有个硕博,别说普通的国考,你就是去了省考科员,你估计都很难去街道办,你以为竞争压力更大,都是三不限的那种专业,而且就算是专业对口和匹配,你要面对的竞争也都是各种各样的考公现在的大军。
再说,按照现在的目前角度来说,国内的内卷压力这么大,都愿意去找稳定的工作,那什么人都会去考只要是硕博都有学历的,不论是海外的还是国内的名校的,也都愿意去屈身于在体制内,或者是说在一些低端的这种岗位,只要这个工作是稳定比较不需要特别操心待遇的。
所以,这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就是现在国内的学历压力或者是国内必须要有一个学历的态度才能够去找到更好的工作的这样的一种环境带来的问题。
[
考研还是留学,考公还是留学,工作还是留学,家里蹲?应怎么选择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的视频
· 1549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34574845149761536)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204 次咨询
5.0
北京宇青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资深顾问
90320 次赞同
去咨询
国际教育展后记 —- 国考的狂热,考研的疯狂,那么反过来,留学为什么是最好的选择留学早知道 —- 哪些留学归国的专业适合去考公务员的,到底海外留学回来的学生能不能报考公务员呢?(正常申请,非项目)
现在国内的高校就业率如何,就业看什么?疫情逆势而上去海外留学?(附西,英院校新政和雅思托福考试日历)
目前正常的现象,疫情原因,连定向选调的报名人数都越来越多。
很多人虽然是名校硕士,博士,但是专业不好,可选择性较少。去私企可能 996,但是还面临着很大压力,冷门专业薪资也不高。
名校研究生,如果选择公务员这条路,那么符合定向选调,人才引进的条件,也一定会报考的。他们可能定向选调没考上,又报名了京考,各种省考,有一个最终上岸的,也是不错的机会了。
如果最后有一个较好的出路,不仅学校要好,专业也不能太天坑。
毕业的时候也要尽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早点抉择自己是去私企,外企,有没有一个较好的 offer,赚年薪;或者去体制内。
如果想选择进体制内,一定要尽早复习,早点学行测,申论,结构化面试,不打无准备之仗。报考时候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和岗位,争取早日上岸。
博士生做初中生就能做的工作,比博士生做博士生才能做的工作,收入高、福利好、安全感强,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分配机制出了问题。
当然我说的初中生就能做的工作不是指街道办城管,泛指很多工作。
如何看待?已经不让看了
简单说一下我们单位,副局级,机构架子大但是人少干的是非常基层的工作。
就我们一个 30 多人的支队,北京邮电大学本科(985),纽约州立大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本科(985),美国某全球前二十财经院校硕士,英国某全球前一百重点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本科(985)香港中文大学硕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双一流)好几个。
有曾经在 IT 行业做编程的,有曾经帮金融街某国企成功港股上市的,有曾经在某国企私募投资过快手、奈雪的茶等大型企业并成功上市的、有曾经在金融街英蓝国际上班的,有曾经在国贸中国尊上班的,有全国大学生炒股比赛第二名的股神…
然后来我们这个破单位干基层工作… 卷死了!
其实,这是有两面性的,对于公务员对于来说,有大量优秀人才的引入,有利于更好的管理和服务。而且家庭经济基础不错的,也能挡住小恩小惠的诱惑,更加廉洁公正,没必要为小钱冒风险。
另外,就是这些高精尖人才,比如学应用数学学编程的学金融学房地产开发的,都跑到基层做基层工作,也确实是当前就业市场的悲哀,他们本应该做着更有利于 GDP 增长的高端工作,但因为那些企业大多保障不到位,996 也好,35 岁离职也好,导致他们纷纷逃离年薪数十万跑到体制内避险…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也是很讽刺的一段话,但说到底,我现在依旧希望以后我的孩子能进体制内,谁知道以后就业市场会不会有所进步呢?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考公比考研更卷。
**2022 年考研平均报录比约 5:1,2022 国考平均竞争比为 59:1!**而根据 22 国考发布的岗位需求来看,硕博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明显上升。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选择岗位可以不受户籍限制,只要不是仅限大专、本科、博士的岗位,研究生均可报考,可选择余地更大
综合以上数据显示,2022 年,公务员国考报录比近 600:1、公务员省考报录比近 40:1、考研报录比约 4:1
同时,根据公布的职位表详情显示,有大约七成的职位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发展前景也更可观。
北京市朝阳区公示的两批 2022 年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职位名称、考生姓名、毕业院校等。
这份名单来看,985 高校和顶尖专科学校林立,而且 95% 以上是硕士和博士,学士反而成了稀有物种。
就连基层街道的城管岗位,名校硕士也是 “标配”,甚至出现北京大学的博士。
朝外街道此次拟录用两名 “城管队员”,都是硕士,一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另一名来自祖国 “外交家摇篮” 外交学院。大屯街道的一名 “城管队员岗” 则来自农学全国第一的 985 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崔各庄地区的一名 “城管监察” 岗,吸引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海归硕士。
查了一下这些岗位的招考要求,基本都是 “乡镇街道基层” 岗。比如朝外街道的城管队员工作内容是“负责城管职责内的行政执法工作”,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专业要求则给得比较宽。
最吸睛的是,酒仙桥街道的 “城市管理执法岗”,本次拟录取一名北京大学的博士,基金君差点惊掉下巴。
基金君查了一下,这个岗位同样是乡镇街道基层岗,“负责城管职责内的行政执法工作”,学历要求同样只是本科及以上。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在毕业生就业压力增长、研究生招生继续扩张,加之近年受疫情影响,留学生归国趋势愈发明显。根据《2021 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1 年海归总体规模指数相比 18 年增长了一倍。在留学难度增加等因素的刺激下,许多应届毕业生以及往届毕业生,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竞相加入考研大军,整个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不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想要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真的是不容易
今年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布了 2021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从签约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来看,“留京” 仍是清北学子最主流的选择。北京大学来看,本科、硕士学历的毕业生分别有 42.33% 和 45.63% 选择留京,而博士毕业生留京比例则超过一半,高达 53.1%。
去年有曾是高考状元的北大本科生报考重庆区县公务员,今年有北大博士生报考街道城管岗,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就业比较难,公务员越来越卷。
看了两批的全部名单,共录用博士不足 5 人,某一个来自名校的博士去了街道办城管部门工作,不能成为一个管中窥豹的抓手,纯粹的偶然事件,因此,无需感到惊讶或者不解。
看了一下那位博士是个女孩,追求稳定的生活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当她身边还多人还在追求缥缈且内卷的长聘教职岗位时,她已然上岸,虽然北京市公务员不分房,但收入尚可,姑娘在北京把日子过起来,是完全没问题的。
明智的选择,祝福!
清华 6000
就是找份工作 谁还不要吃饭呀。
央财金融学硕士,2021 年一战上岸上海公务员,我用亲身经历作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务员考试已经拉开序幕,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查看岗位,选择好岗位,然后填报志愿。
关于志愿的选择,你要结合自身情况,绝大部分的情况是,好多专业的人都的去考不限专业的岗位。在填报是要注意一下几点,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之谈:
1,关于你的专业限制,对于这个,你要看岗位要求的专业,如果专业限制那里有 “相关专业” 几个字,你一定要查找自己是否属于那个大类,这样可以加大你选择岗位的范围,有机会的,都不要考不限制专业的岗位,因为竞争过于激烈。
2,不清楚自己专业能否通过审核,就先报了再说,趁早报,你报了之后,对方会花大约半天到一天时间来审核,如果此时审核没有通过,你还有时间改报其他岗位。
3,对于基层经验,很多人被这个吓到,往届生,只要你上过班,都算基层经验。如果指明要党政机关经验,你就不能胡乱报了。
4,选择岗位的时候,如果你只想报你的家乡的,你不要只在你们市的公招里面找,还要去省直属单位里面去找,关于这个,我曾经也错过,你们就不要再错过了。很多人会忽略掉省直单位驻守本市的岗位。看公招岗位的时候,一定要一个个都拿找清楚。
5,要注意岗位对于身体,户口,年龄,等方面的限制,一定睁大眼睛看清楚。
6,如果你有选择,男生尽量选择实权单位,女生尽量选择清闲点的单位,在志愿之间犹豫,可以在网上百度或者谷歌一下,或者找认识的公务员系统的人咨询。
7,志愿报好了,记得要去付钱,付钱的时候,系统会很卡,自己耐心等着,整个考试从前到后,耐心必不可少。
处理好细节之后,确定自己已经报上了岗位,就安心开始复习,关于培训班和书籍:
1,我笔试面试都是第一,但都没有参加过培训,我认为培训班是个鸡肋,有钱有闲的可以去开开眼界。和我一样是穷人的,就好好闭门造车吧。
2,书籍的选择,我省考国考用的都是中公的,最开始买书的时候也在犹豫,后来选了中公,因为喜欢他的编排。华图我没有看过,我只能说自己看过的。中公的书好在,他给你的是一种思维模式,掌握了这种模式之后,不管考试题目怎么变化,你都能够对付。书籍总结:(我买的全部是中公,不是打广告)
(1)教材两大本,行测和申论,请一定买最新的,这样心里才有底; (2)行测申论的近些年真题,越多越好;(国考,省考,联考,最好都买了) (3)申论的热点准备一本;(有本热点后面有申论标准表述,如果你买的申论后面没有,我建议一定去买本申论的标准表述。) (4)常识一本(因为我模拟的时候常识很烂); (5)有时间的还可以买本行测模拟题。
3,关于去哪里买书,我是在京东和亚马逊,看哪个有货,哪个便宜,就在哪家买。相比较而言,京东的发货速度超级快。不要去淘宝,淘宝邮费贵死。
4,找好看书的地方,书桌收拾好,特别是往届生,你看书的地方直接影响你看书的情绪。这个细节一定要注意好,不然情绪已影响就是连锁反应。
现在要着手做准备工作了,别小看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1,做好后勤保障。
(1) 计划好钱怎么分配。(2) 作息时间分配,每天一定保证 4 个小时候以上看书时间。(3)吃什么也要计划好,千万不要拉肚子浪费宝贵的时间,买好必备的感冒发烧肚子痛的药,女生还要买好乌鸡白凤丸或者大枣和红糖,因为考试的紧张会让女生莫名痛经甚至月经不调。如果有感冒的征兆,立即喝 39 感冒冲剂,不能让感冒蔓延。(4)穿的衣服计划好,首要就是保暖。(5) 喝水的杯具。
2,关于女生的大姨妈(大姨妈痛得死去活来的妹子最好调整一下大姨妈时间),你要先看好考试的时间,然后调整月经周期,考试最好避过经期,因为考试时间紧张,一点不舒服都会影响你。要加快月经早点来,就吃乌鸡白凤丸或者当归炖乌鸡;要延后经期,就在上次经期结束,不断吃黑木耳;或者夸张点可以去医院调。
3,学习工具,看书的地方找好,整理好,黑色中性笔,笔记本,草稿本,缓解压力的休闲书籍一本。
准备做好,现在来复习计划,我准备了两个月,我的复习计划如下:
1,基础篇
自行分配时间,集中火力,把行测和申论的两本教材看完。一边看,一边总结,小结每种题型解题的方法,一定不要只是盲目看书,那样浪费生命。
每天晚上,把今天看的内容,用笔记本总结一下。一定要看快一点,这里的速度一点要快,每天要达到二十页,因为重头戏在真题。
【这一步是打基础,要快,要全面,每个点都要复习到,每种题型都要把解决的方法总结出来自己的经验。行测的五大题型,申论的各种问法的回答,以及大题的思路。一定要做到关上书本就能知道。】
对于自己看书确实看得慢,难以掌握的题型,先跳过。
在基础篇上,不用额外准备,就好好看仔细中公的那两本教材。
关于复习准备时间:
大家切记,复习时间不要太久,两个月足够了!再长不要超过 3 个月。公务员只有两门课,两个月到 3 个月,完全够了!
复习时间太久,人会容易疲劳,反而得不到好成绩。必须抱着速战速决的心态,不要打持久战。
我后面还会给速成方法,给那些只有一个月时间准备考试的。
基础篇说完了,现在到了最重要的一环,这个环节将会贯穿你整个笔试的过程!——就是,做真题,不断做真题。
做真题,关于做真题:
1,卡好时间,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有条件还可以按照考试具体上午下午时间来。这个各省时间不一样,大家现在网上查询,你要参加的考试的具体考试时间,9 点开考,你就 9 点开始模拟做题。
2,态度,每次做真题,都要当做是考试,当成考试来做,这个非常重要,这个的目的是给考试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就是拿着题,你就能做,什么外在事情,什么身体原因,身处什么地方,一切抛开。中途千万不要去厕所,我考试的时候就是吃了这个亏,考行测的时候我去拉屎,上午考完没把我气死。大家一定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3,做真题的过程当中,行测,如果遇见一道题,你耗费了一分钟以上,还没有思路,立即放弃,随便选一个选项,开始做下一题。行测的时间非常宝贵。做申论,一定不要偷懒,每道题都要写!不管你会不会做,一定要写上答案,因为,你的答案,就是你的思路,这对于做完题目之后的分析,很有好处。
4,做完之后,自己打分,错误的全部用红笔标出来。
5,改正错误。行测,一定要找出自己错在哪里?是马虎,是具体知识没掌握,是解题方法不对,是解题思路不对,一定要分开。知识没掌握的赶紧回书上找,搞懂,去网上查;思路没对的,当晚就要立即纠正过来,因为思维定式一旦形成,考试的时候,你很难改过来,一定要在模拟的时候纠正思路。行测考的就是一种思维模式!
(申论,很多人觉得申论难,其实申论非常好得分,你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写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对比,看看自己遗漏的点。对于遗漏的点,一定要分析,这个点属于什么性质,例如,题目问你,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就要答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大家一定要记得,不同的申论小题的问法,答的点是不同的,你要自己拿个本子总结,这样问该怎样回答,一定要包括些什么要点,然后将要点牢记于心。仔细分析真题,分析完再分析。下次做真题,就要把上次从真题中学到的运用开来。
对于申论大题,我建议还是选择保守型答法,因为在考场时间紧张人也紧张,你想超出发挥,文采飞扬,几率很小。牢牢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文章开头结尾平稳过渡。多看看申论标准答案,把一些好的话语记下来,用到下次考试当中去。)
6,每天找点时间,看看申论热点。一般来说,压热点都是压不到的,你看热点,为的是拓宽知识面,以及进入申论的语境。
现在来讲一个月的怎么复习,对于这个,我的方法很激进,我所以,很怕大家用了我的方法反而效果不好。但是,我还是觉得,也许有人适合这样的方法。要用一下方法的人,一定是极具爆发力的,如果爆发力一般的同志,你还是自己再总结一下学习经验吧。
其实我省考的时候,就是只复习了一个月,省考分数不高,但还是算上了,省考的面试,我没有翻盘。因为省考笔试占了百分之七十的比重。
所以,省考的话,大家一定要初试足够高,面试才能高枕无忧。
我省考的时候一个月速成法是:
1,(这个看自己的选择)赶紧烧香拜佛,明天早上就去!为什么?求的是一个心理安慰,让你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心里还有那么点考上的希望。心里要想着,因为神佛在庇佑你,所以,你现在看的内容都是会考到的,你自己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暗示。
2,心态:你要牢记,你只有一个月,因为时间紧迫,你会延伸出各种心态,总害怕看了这里,那里却没有看到,总害怕有所遗漏,你要放下这一切的心态! 心里只想着(1)自己每天要做的那套题,只想着,今天(2)要分析完哪些错题,今天(3)要总结完哪类题目的解题思路。(4)今天要看几个常识,(5)今天要看几个申论热点。 在这有限的一个月时间里,除了去打准考证之外,除了以上 5 件事情,你什么都不要想! 不要瞻前顾后,只想着今天的任务!
3,教材,热点,时间要是不够,就先什么都不要管。立即卡时间做真题,当你看完我这个帖子,就马上去做真题,行测申论都要做,一天保证 6 小时以上复习时间。会不会做也不管,反正要给个答案。
4,做完真题,你肯定一头雾水,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回到书本,将真题自己做错的,自己马不是实在的,回到书本去看,这个题目应该怎么解决,同时,在题目旁边写出解题方法。要做到,做了一套题,就能顺带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和方法,用显眼的笔,在书本上圈起来。 做题——回到书上——掌握此类型的解题方法。 申论也是如此。
5,保证每天做完一套行测,一套申论。一天一小总结,三天一大总结。每 3 天,拿半天稍作休息。
6,再多的具体,参见我前面写的真题环节。
对于一个月速成,我能讲的就是这么多了,望天。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考试前一天以及当天要做的:
1,今晚和明天早上,都不要吃生冷的东西,出去吃东西,宁愿吃热面也不要吃冷的米饭套餐。早餐不要喝冷牛奶,会肚子不舒服。牛奶也少喝,容易有尿意。
2,进了考场,不要看其他来参考的人,因为会造成你的莫名紧张。
3,一定在正式考试前把屎尿拉完。
4,早餐要吃饱。
5,遇到不会做的,就跳过,随便蒙个选项。
6,一定要预计涂机读卡的时间,考试结束前 10 分钟前一定要开始涂,哪怕你的题没有做完。
7,申论,看好时间,草稿的时间不要太长,下笔后就不要再紧张,当做是平时的练习就行了。把卷子看完,题目一定要答完。
8,申论的大题,把题目看清楚再下手,好好审题,别审题错了。
9,做题目的时候,心无旁骛,竭尽全力!心里只看到 “卷子和时间”,其他什么都不要想。
笔试结束,查看分数,看看有没有进入面试。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要提醒没有进入面试的同学,就是,【【留意调剂】】!!!!
到【你报名的网站】,以及【你们市的人事考试网】,我见过调剂居然翻盘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再次提醒这个重要的事情——留意网上调剂,看看能不能以替补的身份进入其他职位的面试。】要进入替补需要提交申请,到时候一定要密切留意【报考的网站】,【职位所在市的人事网】的信息!!!!
这点非常重要,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忽略了公务员考试也有调剂。一旦报考职位没有考上,这就是最后需要把握的机会。
现在是面试:
面试,时间一个月足够了! 我没有参加培训班,但是你有钱有闲,也可以去参加看看。 我的书籍是:《中公面试真题 1500》,《中公的结构化面试教材》,就是这两本。 我国考省考用的都是这两本,买的是国考那版的,大家买书的时候,如果是省考,一定要买本省的!!但是真题记得再买国考的 1500.
关于书籍的适用,我的经验是,用一周的时间看完面试的教材,在看教材的同时,就要考试模拟真题,用真题 1500,一天最少最少模拟 2 次,自己模拟面试的场景。
以上五个问题需要些时间搜寻,以上解决了,自己用个本子记下来。
然后,你就要开始进入面试模拟了,模拟面试一定要尽量接近你要参加的面试。
在最开始自己模拟的时候,尽量多点,一般来说面试是 15 分钟,这个各省不同。也就是你模拟的时候,要以 15 分钟 3 道题目来进行模拟,模拟就用真题 1500.(时间和题量各地不同,大家自己去搜寻)
1,最初模拟,要一个版块一个版块,跟随书的顺序。一天至少模拟 4 次,也就是早上两次,下午两次,有时间的,我建议一天 6 次。
我当初是一天 6 次,有时候一天 10 次,一次 3 个题目。每次模拟都要卡好时间。
2,我还用了手机录下自己模拟的声音,这个非常重要,每次模拟完,你都可以分析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语速,语气,自己的答题的思路,自己回答得不好是因为什么。
3,心态,最开始模拟,你要做的就是张开嘴巴说话,一开始你会说的一坨屎,因为脑子会空白,这个时候不要着急,因为在你模拟 7 次之后,你会有飞速的进步。
4,还有一本书,就是《面试有话可说》。
5,当一个版块的模拟结束,你就要自己总结答这类题目的必备要点,这个非常重要,这个就是形成自己思路的过程,一定不要缺了这步。
6,仪态,这个在最初可以不刻意,但是到了两周左右,你就要开始注意了,我是在模拟的时候从入门开门的动作开始模拟的。
7,时间控制,你们模拟的时候,大概用两周时间自己在桌子面前独自联系,两周过后,你就要开始找面大镜子,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联系,看自己的神态,自己讲话的小动作,自己的眼神,自己张嘴说话是什么样子,这时候开始控制,控制到讲话的时候没有小动作,没有夸张的面部表情。然后最后一周,你要找人联系了,这时候为的是脱敏训练,这时候找亲人朋友当考官,进行模拟。
关于面试,我现在能够给大家讲的只有这些了,总之就是不断进行模拟,不断张嘴说话。祝大家顺利通过面试。
关于模拟真题,大家要在模拟之前,上网搜索,或者找人打听,弄清楚一下几个事情:
1,自己参加的省的面试时间长短, 就是从你进门坐下到答题完毕是多长时间,
2,面试是几道题目,是结构化面试还是其他面试方式
3,面试的准备答题的时间,就是给你的思考时间
4,面试是采用看题还是听题模式,
5,面试的题型大概有哪些,是人际题目还是组织管理还是情景应变还是资料分析,务必找到报考单位的真题,真题可以网上搜索,我当初就是在网上搜索的。
以上五个,大家务必弄清楚!!!
面试讲完了,现在是体检,体检之前有两件事很重要,你必须去做:
1,去配新眼镜,至少要矫正之后看到 1 点 0,最好一点五.
2,去查有没有肝炎,越早越好,如果有,趁早找医生给你调理,大家一定要懂得变通。
体检当天:
1,尿检的时候,你最后不要用进去体检中心后的第一泡尿,抽血之后,你就去喝水,然后去尿了,然后再喝水,然后再去尿检。
2,抽完血之后,一定要吃东西,为的是心电图和心跳那两项。
3,心跳和心电图,大家一定要早点去做,因为这时候你要是查出来心律不齐或者其他,你可以和医生沟通说,你紧张了,让他先别记录,说你等会平复了心态再来。对于心跳确实很快的同学,我建议提前去医院,有种药物可以缓慢心跳了。大家一定要懂得变通,我还是这句话!
4,体检要讲的就是这些了,另外,怀孕的不要照 X 光,还有,女生一定要给医生护士或者领队的讲清楚,是未婚!这个一定要记住。
体检没有通过的,不要着急,因为还有复检。
【现在插播面试当天环节】,刚才给忘了。
准备工作: 带好面试要带的东西,看清楚时间地点。
到了面试当天,你要早点到达考场,如果 8 点半入围,你就要至少 8 点到场。 入围之后,到达候考的场所,手机上交,这时候很多人在候考室等候,然后会有考官进来念名字,然后就是抽签,抽签决定你去哪个考场面试,决定你排在第几个面试。落实信息之后,我可以去上厕所。
然后有考官带你到达了你面试的教室之后,你这时候要在屋外好好地整理着装,平复心情。到了你面试了,面带微笑走入考场,站着对考官问好,然后鞠躬,然后坐下,然后主考官会对你说话,然后你看题或者听题,然后准备思路,然后答题。
答题完毕,你退场,出去等候,然后成绩出来了。
插播,关于转运。
还有,说几句题外话,公务员考试,运气特别重要,下面我说说,怎么累积自己的运气。想要转运,想要运气变好,记得一下几点:
1,不要吃牛肉,吃牛肉对人的运气影响特别大,想要走运,先把牛肉给戒了。 2,不要杀生,不要吃点杀,杀生对运气甚至是命运走向的影响都特别重大,想要走运,绝对不要杀生,包括不要吃点杀。 3,要行善,做好事,人的心态会变好,运气也会变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看到路边的乞丐,给他买点食物,让他吃一顿饱饭,看到露宿的乞丐,给他一件衣服让他不受冻。 4,放生,放生可以改命。
大家谨记,唯有行善,才可以改命,才可以改运。
体检结束,现在是政审。
政审,分为(应届生,在职人员,无业人员) 对于应届生,政审的人会直接到你们学校,查你的档案,以及找你的老师谈话,还有就是让你去学校所在的公安局开无犯罪证明。
在职人员,会去你的单位找领导进行会谈,去档案所在地查阅档案,然后让你去户籍所在地公安局开无犯罪证明和社区开无犯罪证明。
无业人员的比较简单,去你档案所在单位查档案,以及让你去户籍所在地公安局开无犯罪证明和社区开无犯罪证明。
对于政审,我要说的就是,要懂得变通。政审人员来了,好好接待去一起吃个饭,吃点当地特色什么的,政审对你来说就是一个接待工作。来政审的以后都是你单位的领导以及同事,一定要把关系处好。
政审结束,你就等着公示,公示完毕,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就好好玩等着上班就行了。
插播面试资格审核
这个你在面试名单出来之后,就要网上查询该单位去年资格审查要带些什么,提前做好准备。等具体的资格审查通知下来之后,再进行补充。
资格审查各个单位不一样,没法具体说,大家自己留意。
从复习备考到政审,整个过程你都会非常痛苦。我明白你们的感受,因为我曾经也是那样,孤独,绝望,孤立无援,万念俱灰,自我否定。但是,一定要抗住,因为人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也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就必须去承担。
当真的觉得难以负荷的时候,就去看看喜欢的连续剧,放松一下心情,找个帅帅的男主花痴一下,找个美女 YY 一下,不要把那根玄给崩断了,一定要相信前面的路会走得越来越好,一定要给自己这样的暗示,一定不要觉得命运已经抛弃你。
内心一定要有个盼头,一个信念,一定不要自我否定,一定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多年以来我一直梦见一个男人,一旦我觉得难以负荷就会梦见他,直到有一天我在梦里看到他的脸,那个男人其实是我自己。然后我明白了,支持我们走下去的,只有我们自己。不要把坚强的希望放到别人身上去。
一句伴随我多年的话语:等待,忍耐,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
祝大家都美梦成真!
好了,暂时就聊这么多吧。
本文断断续续写了 5 天 7700 + 字,如果对你有些帮助,欢迎你动动小手点个赞,方便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支持,是我深夜码字最大的动力~
公务员事业编考试最新资料【纯干货】最新全免费学习资料,只为你的满意!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南风集思录
理、工、农学科门类 + 法、管二级学科,已经无限接近三不限了,北大博士很有可能因专业限,没有别的岗位可报,退而求其次。
在建筑类专业涉及的岗位中,级别最高的就是朝阳区委教工委,他只是选择了最优岗而已。
步入 “十四五”,朝阳踏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正紧紧围绕落实首都 “四个中心” 城市战略定位,聚焦 “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 主攻方向,实施高质量发展“五大提升工程”(国际化能级提升工程、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工程、文化活力提升工程、消费潜能提升工程、服务效能提升工程)和高品质生活“五大示范工程”(大尺度绿化示范工程、现代教育示范工程、卫生健康示范工程、城市更新示范工程、智慧治理示范工程),努力建设首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文化创新引领区、国际交往中心区、绿色宜居标杆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朝阳区 “高校毕业生选培计划” 是为落实区委《关于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优化我区公务员队伍结构,发现和选拔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朝阳区各机关工作的重要举措。自 2018 年以来,每年计划招录 100 人,通过提供人才公寓、给予考录补助等 10 条配套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高校毕业生加入朝阳选培计划,并以专题培训、以干代训、参与重点任务等方式进行全方位锻炼培养。
2022 年 “高校毕业生选培计划” 围绕我区 “十四五” 总体规划,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高品质生活示范工程目标任务,重点招录六类专业人才,即:党建政工、高新技术、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重点引进 100 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具体招录计划待北京市公务员招考相关政策出台后明确。
1. 非京籍生源毕业生解决进京户口;
2. 优先提供人才公寓;
3. 按有关政策,可优先解决两地分居;
4. 鼓励继续进修学习;
5. 给予一次性考录补助;
6. 纳入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优先推荐参与国家、市区重大活动、重点任务;
7. 开展针对选培生职业成长的专属培养计划;
8. 适时选派到中央国家机关、市级部门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9. 有计划地安排多岗位任职锻炼,丰富工作经历;
10. 持续跟踪考察培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提拔使用。
如果信息正确,本科是葱的。那这个选择真很正常。
让精致利己主义之花插遍山头,插进我们队伍每一个人的心头
说明有限的岗位竞争越来越内耗。
公务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学扩招的主要意义是为了延迟就业。
但质量已经不如 2010 年以前
可是就业的池子就那么大,容不下那么多鱼了
聪明的鱼也要吃饭阿
所以这种情况还会持续 5-10 年
而有钱的鱼都溜到了资本主义的鱼塘了
毕竟勤奋而努力的中国制造鱼在那边竞争压力小,
还有足够的饲料繁衍生息。
可以现在各个鱼塘都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病毒袭击
环境比较糟糕
没法实现移动自由
可不就得跟着卷呢
所以社会主义的鱼塘的鱼比较累
为了搭个窝
不惜 20 年的时间
赚钱还贷
为了 GDP 增长贡献出一份力
名校的学生参与这种岗位
一定是他们基于自身利益的最佳决策
很正常
以后闹不好当个服务员都得本科以上了
其实对于体制内的工作来说,这并不算什么。
我觉得她倒是个明白人,体制内的路,是一条特别特别长的路,我相信她肯定也是想了很多,考虑了很多,包括也尝试了很多岗位以后,选了这个岗的。
其实进入体制内只是她的起点而已,路还很长。
深圳是没有必要去了,苏州无锡上海东莞广州珠海也没有那么必要了。
企业嘛,降薪的降薪,裁员的裁员,工作又忙又累不说,还得应付公务员的各种检查。
还不如留在北京做个公务员算了,忙是忙了点,但旱涝保收,还能检查别人。
关键是还有北京户口。
就这。
高学历的人,最擅长的其实是考试!
最擅长的其实是考试!
最擅长考试!
考试!
你不能阻止人家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另外,普通院校考北京街道的城管执法岗位的可能几百几千上万,但是北大博士中可能只有一个人去尝试了,你们以前高考的时候,考试考不过人家学霸,现在靠公务员考试还考不过人家学霸,就不允许人家学霸去考吗?
这是赤裸裸的歧视!
泻药。
凡是不说专业,只说毕业院校跟学历层次,就是耍流氓!
别的不说,关于那位选择城管岗位的女博士,强烈赞同 fangksing 大神的高赞回答
如何看待北京朝阳区公务员拟录用名单显示多数人员毕业于名校,一街道办城管是北大博士?
包括之前深圳中学教师录用,语文英语等文科类,有个人大等强势 985 的硕士足够了,哪怕音乐体育美术也是一样;数理化生呢?清一色清北或者海外 top 的天坑专业博士。
作为一名全日制工科硕士,这个问题看的真心心痛,索性借鉴《琵琶行》,胡诌一段吧~
自忆本是做题家,家在县城小镇住。
十八高考报工科,志愿机械第一录。
金工曾让教授服,高数每被同学妒。
早晚自习争上游,优秀奖状不知数。
机械制图难不住,工程实训谈笑间。
今年努力复明年,七年本硕匆忙度。
毕业入职郊区厂,继续宿舍硬板床。
车间倒班几度秋,耳朵渐聋发渐秃。
加班大干一百天,全力冲刺四季度。
昨因疫情守机床,车间冷清风夜凉。
夜深忽看公考网,工科无岗复心伤。
博士城管人叹息,深悔学工重唧唧。
同是提桶跑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产业转型升级过缓(就不用失败这个词了),导致高技术岗位需求过少。
政府对于人才与科研的重视,仅停留在宣传上,大部分城市推出所谓的 “人才政策”,实质都是“房地产去库存” 政策。
所以才会出现,一方面高端技术被卡脖子,一方面北大博士去当城管。
技术人员在中国不吃香,
销售人员才吃香。
毕竟产品好不如卖的好,
为欧美老爷打工赚点幸苦钱就可以了,
产业升级???????
八百万曹工……
全国的青年才俊纷纷放弃体制外高薪工作,转而争相进入体制。这就是德政的结果,人才高度向上聚集。从生产的人,变成分配的人。
分配比生产重要的多!
有了这些人才,疫情防控,土地财政都将不成问题,在这群天才的操作下,充分利用土地财政可以生财、生大财!
只要这波人才开始发挥作用,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总结:北京人的好日子在后面呢
一点都不浪费,挺好的,博士引入城管,可以增加城管的素质水平,值得大力推广。以后呢,逐步实现保安也要有博士人才的高素质社会,不能让欧美看不起咱们。
城管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样纸。
北京的情况我不了解,看这个公告北京城管隶属于街道办,不好评论。但是其他地方单位的城管,很多是独立机构,城管局下辖城管执法队、市政、园林、环卫、公园等单位,执法权限很广,以前住建局、国土局等部门的执法权大多都划过来了,甚至包括水上执法。很多老百姓对城管的认知就是驱赶小商小贩,但这只是城管职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属于城管局下属执法队再下辖的一个大队的职能,群众的认知有以偏概全之嫌。城管就单位体量和权力来说,是个大局。整个局编制也很多,是其他诸如环保司法住建等局的好几倍,尽管其他有些单位听起来比城管好听,但是城管局长的岗位热门度要高很多,而且由于领导岗位多,提拔也快,就编制数、权力清单来说,其他很多单位都是小局了,小局意味着干活的人少、事情多,领导岗位数不足、难提拔。在城管,普通一个中队长大队长就是副科正科(而其他单位,诸如教育局建设局,很多城区或县里的副局长也就是副科),聘用的人员也多,人多了干活不累。总之城管算是个蛮实惠的单位,不用觉得城管就低人一等,毕竟体制内在哪个单位干活工资都一样,这年头也没有好单位福利好这种说法了,都是一样的收入,算上提拔的概率,真的比很多单位都强。
太卷了,太卷了,名校毕业的的博士去当城管,真的是人才浪费…
考的还是城管执法岗,一般都有最低五年的服务期限,如果博士是毕业是 30 岁了,那么想拿到户口就跑基本上不现实了,毕竟都超 35 岁了… 还能去哪高就呢?
这么高的学历去当城管,有人还说能定二级主任科员,我想说:那也得看你去的啥层级的单位,北京的街道也就是个正处级别的,刚毕业的博士能给你定正科(实职),咋可能呢?
何况执法岗位,也不是完全做办公室的,我所了解的执法岗位真的是加班、值班少不了,巡逻少不了… 大半夜乱到垃圾的你都得去管…
希望街道少点内卷,能考虑到她是名校毕业,也希望他能给遇见一个伯乐,那没准还能有些许发展吧…
不然,博士毕业,岁数不小了,又是女性,将来遴选都没得机会,又是在基层,可惜了…
既是对国内顶级高等教育浪费,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每个人选择不一样
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且工作对社会有利,挺好的
高工资越来越难赚的当下,更多人去选择能赚到幸福稳定的生活岗位,可以理解
gwy 工资被注意到后,热度还能不减反增,是值得研究的
当一线基层公务员都是二本或者大专生甚至中专生的时候,您嫌弃人家素质低,能力差。现在素质高了,就又觉得人家卷。同样的一个通知,本科以及以上学历的人,跟中专生理解的就都不一样
应届女大学生考上核心地区核心城区城市治理岗位。
抛开北大博士的 buff,抛开大材小用的观念,人家这就业不好吗?多少人羡慕还考不上?
公务员铁饭碗,北京户口,基层中最容易提拔的 “无知少女” 干部,简单说赢麻了。
加上了北大博士,大家却在嘲讽博士干本科生活,读博浪费资源,有本事你也考个北大博啊,你想咋干,别人管得着吗?
从铁饭碗到下海经商,再回到铁饭碗时代。
之前说政府效率低,工作人员素质差,如今高效率高知分子要进政府了,你却说大材小用?
名校生进入政府参加社会管理,难道不好?
有人说高学历人才不会来事?你说的来事就是跟你一起吃老百姓,喝老百姓,拿老百姓?
没有陋习就是不会来事?瞧不上人家高学历实际上就是当年考不上大学考不上研究生的自卑。
不合群是错的?众人在酒桌上皆醉,我独醒。你说我不会喝酒水平不行?
顶尖学府的高级知识分子进入一线基层岗位真的挺好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对于老百姓办事是友好的。以前办事塞红包,要回扣,卡你脖子现在不都少了甚至没了吗?高级知识分子不屑于干这种龌龊的事。
清流与浊流对抗,清流越多才会风清气正,激浊扬清。现在政府办事不是比以前方便多了吗?
谢邀。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多数人没有提及。
博士毕业后一年转正,应该定级为主任科员(现在不知道叫几级科员),朝阳区街道办书记和主任是正处,副主任是副处,各科科长是主任科员。
如果你是一个街道办普通干部,会惊人的发现,今天街道办招了一个新人大学生,明天他 / 她就成中层领导了。
你以为招的是城管,结果招来了城管队长!
这也是很多基层不愿意招博士的原因。
安排不了
这纯粹是媒体搞大新闻。
城管部门是城市的重要部门,当然会招公务员补充新鲜血液。
首先你要明白,抓小贩的城管执法队,街道办事大厅的前台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大概率不是公务员,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没有编制的临时工。
公务员的行政编,事业单位的事业编,没有单位和外包公司签合同的临时工,是三个天差地别的概念。
他们可能同样坐在一个办公室里,但地位截然不同。临时工干着公务员 3-5 倍的活,拿着公务员 1/5-1/7 的工资,还没有任何保障。过年过节单位发粽子都没临时工的份。
你觉得北大博士通过正规公务员考试。考上的会是哪一种岗位?
你跟风笑北大博士没出息,觉得读书无用论很爽。别人笑你没有北京户口,没有行政编,没有长期不裁员饭票,没有优厚的医保公积金待遇,没有各种明面和暗面的福利 (比如子女入学便利,这在北京有钱都未必能买到)。
而且北大博士起点高,注定不会一直在基层,会不断往上提拔的,城管部门的公务员岗位仅仅是入体制内的一个起点罢了。
如果他们不是天坑理工科专业的,大概率还可以考去税务,司法等好单位。他们这不是没得选嘛,只能卷一卷城管,市监之类的岗位。
干脆全部恢复国企算了。
工资调整按年限,不存在 35 岁下岗,朝九晚五,坚决抵制 996。
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和谐稳定大团结。
记得是英国一个学校,名校,牛津剑桥那种级别的。
有一个博士生很有才华,导师也非常满意。
等到他快毕业的时候,他导师在和他最后一次讨论完他的学位论文,满意地坐了下来,然后问这位博士:你毕业之后是想去 xxx,还是想去 xxx 呢?(xxx = 某世界名校或者著名科研机构)
他答道:我想去卖猪肉。
他导师傻了: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他说:因为我喜欢猪肉。
导师各种劝,你如此有才华,前途如何好一类的。他听不进去。最终不欢而散。
很久之后,他导师气也消了,终于忍不住想去看看这学生到底过得怎么样。于是去了他的肉猪养殖厂。
这位博士看见导师来了,也没多说什么,招呼坐下,然后指着圈里一头猪说:
这头猪中暑了,干脆把它烤了吧。
猪烤好之后,他给导师分了一块大的。
导师尝了一口之后,看了看自己的手机:看来你真的该开一个养殖厂。
如果一个人花 10W 两银子捐一个县官,那他一定是确信有办法在任上把 10W 捞回来
这就叫没人会做亏本的买卖
很好啊,这种人多了才说明社会在飞速发展,期待所有高素质人才都加入,然后中国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建设出更强的中华民族
干 得 漂 亮
这位同学竟然和我是同一个学院同一个方向的 [1],我最近很少关注师弟师妹的就业去向,所以看到这个结果还是有一些意外,毕竟此前有一些对口方向的机构可以去,比如曾被提起的几家 bw 等等。
我对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转行都是特别鼓励支持的,因为中间承载了个人的判断和对信息的把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淘汰了大量候选者,每一例注定都是极为精彩不凡的。除此之外,并不想针对她个人的选择或者大环境做出过多片面的评价。
anyway,还是祝福这位同学获得了录用资格,希望她在未来的生活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yulang:“隧穿” 物理职业发展互助小组理工科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签约就业的北大毕业生中超过四分之三进体制,如何看待越来越多名校生进入体制内的趋势?
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多数人更愿意去市场里打拼。
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好。
而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多数人更愿意进入体制内。
只希望自己的生活不要变得更差就行了。
再说了,学而优则仕。
这在集权王朝一直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滴个乖乖,酒仙桥曾是我的常驻点,那里跟国内的十八线乡镇差不多的一个地方,居然弄个城管要北大物理系博士。
我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我以为之前一个清华微电子博士去深圳当小学老师已经够够的了,哪知道卷王之王在这里!
坚定持有北京房产。
你们知道培养一名理工科博士要消耗多少资源吗?
那么多钱和资源培养出来的北大物理系博士,去当城管?
职高毕业都能当的城管,一个北大理工科博士去当,说一句极大的浪费资源没有问题吧!
这个社会已经到了吃人才红利的时候了,利好资本家。
我老板听说我要考幼儿园会计,惊讶得瞪大了 。还说什么大材小用什么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形势。
说明就业形势不好。十八线县城,社区招聘临时工(不会在 zzb 和民政局备案的),待遇 2600 元 / 月,无其他的。现在社区工作任务有多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待遇你能想象一堆 20 出头的专科生甚至本科生来应聘麽?至少五年前,在我们县城,本科生是一定会选择有编的方式进单位的。
看到这个案卷数据…………
竟然对今生最大的遗憾………… 没能读大学不那么遗憾了
…………………………、
她叫王梦真,恭喜她,她的梦想终于成真
一个正处级单位通过考试,招录了一名二级主任科员。
就这,还要如何看啊?
如果改成某博士考入某地级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听起来是不是更能接受一些?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两者并无区别。甚至前者(首都的街道)会更加有优势一些。不要认为没有什么前途,好赖是北大的博士,在首都的街道,发展空间还是有的。
我甚至想起有一年,我老家有个伙计考到了北京西长安街街道,家里敲锣打鼓给送走的。当时有个老头就说,这是到了皇城里的人。话糙理不糙,只要能力上线,总归是有机会的。
很明显,争议不是在于博士去了街道,而是在于很多人认为博士干了城管。首先说,她去的岗位跟城管队员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不是一个岗位。
即便你们依然不理解,那么换句话说,一位北大的博士毕业以后选择投身首都地区的城市治理工作,一心一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更好听一些了。
好事啊
这说明现在的高材生都觉醒了
都变得乐于服务于人民了
这就是人才红利
北京市十多年前不少街道招聘工作人员就已经要求 211 毕业,党员,英语六级,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以下是朝阳区下属望京街道某年的工作目标,各位可对照看看是否匹配它所招的人才:
2018 年望京街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聚焦新版北京市城市总规,带动城市建设管理的新规范;聚焦文化望京,带动科技、宜居、和谐望京有新突破;聚焦国际人才社区,带动社会建设和社区自治有新提升;聚焦依法自觉,带动地区政治生态和发展生态有新秩序),以 “六个强化、六个提升” 为主要着力点,努力解决居民关心的突出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 “精心治理” 疏通血脉,以 “依法治理” 保驾护航,以 “共治善治” 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新望京” 的建设和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提升统筹水平,高标准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按照区委、区政府对望京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2018 年是配套设施建设的关键一年,在硬件设施上达到国际化水准,同时在软件服务上营造 “类海外” 的人文环境。今年和未来一段时期,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与此有机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协调,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从而确保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获取高成效。
(二)强化问题导向,提升精治水平,高质量落实 “疏整促” 工作。坚持精治法治共治,按照三年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计划,高标准完成市、区任务指标,深挖空间、精准发力、统筹规划,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 强化主体责任,提升协同水平,全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固化 2017 年在重大政治活动服务保障中形成的群防群治长效机制,加强地区安全委员会和防火委员会的统筹作用,抓基础,重基层,强防范,坚决捍卫区域安全稳定底线,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四)强化社区建设,提升共治水平,精心打造宜居幸福楼院。从硬件和软件进一步强化社区基础性工作,健全 “社区吹哨、部门报道” 的条块联动机制,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切实破解治理难题,提高治理的社会化、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科学化和协同化水平。
(五) 强化需求对接,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统筹为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为老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 “五大中心” 建设,不断完善功能,精准对接需求,突出标准化、体系化、多元化、品牌化和国际化。高标准创建国家卫生城区,通过开展居民生活圈内的“微服务”“微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六) 强化纪律约束,提升作风能力,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 “十九大”精神,深化构建 “一轴四网” 党建工作格局,围绕思想建党、制度治党、人才强党三轮驱动,完善和强化地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的统领和社会建设委员会的协调作用,统一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动 “四新望京” 发展。
韩信带净化,现在的工作稳定就是一切,哪怕是天天扫撤硕,只要有编制,也是香得不行。以后体制内的撤硕清洁工程师岗位必然是硕士挤破头。
人才真不是这么用的!
但是疫情这几年,我等普罗大众所见到的全额事业和公务员收入基本不受影响的事实是存在的,
但是高学历人才也要吃饭,
该怪谁呢~~~
这能说明什么呢?
说明公务员非常吃香?连博士都选择去做?
明面:北京 朝阳区街道 执法岗 公务员
暗面:清北博 解决北京户口 落实住房补贴 谈好晋升条件
没在体制内工作过的人,会觉得街道办很 low
但是懂行的人知道,至少北京的街道办,是一般公务员行业中的顶层人口
原因也很简单,街道办不是完全的死工资,有绩效等等,但其他大多数公务员岗位没有。街道办科长,甚至比同城有的处长到手都多
确实,如果真能毕业就进大部委的核心部门,确实可能更好,但谁进的去呢?相比之下普通人能进街道办,已经非常厉害了
尤其是这些人的爸妈很可能在对应街道有人脉关系,进去就是关系户,躺着休息还升职加薪
不比去外面从头开始强么
又或者家里趁几千万,不指着孩子赚钱,孩子挂个闲职公务员,腾出时间画画、摄影、踢球什么的不是也挺好么
所以街道办自然抢手
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即使是清北毕业,也无法保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疫情影响下,各大行业都不景气。教培和互联网两大高薪行业都遭到打击,教培更是被连根拔起,断了北大 “天坑” 专业的一条常用退路。
未来的不确定性太高,真正旱涝保收的只剩下体制内的工作,导致公务员、教师等职业近几年十分火爆。
北京大学 2021 年选调生人数首次突破 800 人,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中国灵活就业者已达 2 亿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灵活就业?较传统就业模式它有哪些优势和弊端?
去年找工作的时候,一些一二线城市著名高中来北大宣讲,往往座无虚席,随随便便就能收到几百份简历,不乏有人愿意去偏远的分校区。
公务员也是如此。江浙沪等发达地区选调生竞争极其激烈,很多人连面试都进不去。上海某郊区的事业编 “储备人才” 总共才招几十人,光在北大就收到数百份简历。即使是中西部的一些欠发达省份,都能招到不少清北毕业生。
清华大学发布 2021 毕业生就业报告,超五成清华毕业生选择京外就业,反映了哪些趋势?
我当年也报了北京的公务员。北京选调和京考不限专业背景的岗位很少,要么是这种综合执法岗,要么就是街道办。
按照这位博士的履历,如果继续做科研,进入某某研究所,在北京的地位未必比城管更高。平时要办点杂七杂八的事情,拥有一点基层权力可能比在国家部委当处长都管用。体制内旱涝保收,就算工资不高,至少也不用担心失业。对女性而言,可以放心地生儿育女、照顾家庭。
政治权力大于一切是中国数千年的政治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外资才进入中国市场,民营企业慢慢崛起。即使贡献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岗位,但民企一直都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不管看起来多么如日中天,只需一纸公文就能改变一家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命运。教培行业便是最好的例证。
如果所有人都想当公务员,那一定是其他行业出了问题。
北大博士当城管,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除了个人选择的因素,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科技产业不够发达,无法给人才提供足够的岗位和相应的待遇。
在社会氛围上,“学而优则仕” 的传统观念一直没有改变,大多数人依然对体制内的金饭碗充满向往,即使是北大清华的天之骄子们也不例外。
多少人曾经想要改变世界,最后却发现连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都找不到。
在历史和现实的洪流面前,个人就像一粒沙,只能随波逐流,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还是建议非专业急需的公务员应该主要录取当地本科以上有房家境不错的人
你这非本市的高学历人才考了个是人都能干的岗位
工资不够买房,现在也不分房,光给你个户口,有啥用?
都是这种人当公务员,她能踏踏实实干那些琐碎的基层工作每月拿那点死工资吗?
到时再上知乎上抱怨房价太高,公务员工资待遇不行的是他们
为了在体制内升个小官,拼命加班卷同事的是他们
升了小官,拼命捞钱不顾吃相的还是他们
有产者才有恒心,做事的时候才会顾忌吃相
肯定有人会喷我没考虑当地无产
别担心,知乎上已经为你们考虑了,润国外就好了
中国人很多,人才也很多,觉得自己是人才,自己付出了劳动,没有获得对应回报的,去你们觉得能获得回报的国家和地区就好了
皆大欢喜!
博士很聪明,先占个编制,随时会遴选。就是本区也很快会被两办一委一部抽走。
不错的选择了,一是在一线城市较繁华市区(东五环内),二是公务员铁饭碗,三是基层的公务员收入应该不错(相对部委)。
套用隔壁一个答主的回答:
在北大四五六七年只混了个毕业文凭,这是对学历的亵渎。
如何看待「873 名优秀运动员获本科保送推荐,樊振东、朱易在列」,这对运动员们会产生什么影响?
公务员学历越来越高了
俺们有世界上最强的 Gwy 队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愚蠢的还在想着做大蛋糕从而自己分到更多,聪明的都在考公切大蛋糕给自己
读这么年念书 不能当公务员不白读了
奇怪么?不奇怪,今早还在说 2022 年毕业生为 1076 万。
这么多人,
去哪儿工作? 名校毕业毕业,普通学校也罢,大家都得生活,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虽然大家都想创业当老板,赚个盆满钵满的,走上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
可是,疫情当下,地产震动,双减加持,国际风云突变,你怎么保证你的创业成功且可持续?
就连最近的互联网裁员风波,还有多少个行业是独善其身的?
我工作过的新零售行业,有几个愿意去干,天天 996,累死累活的。
不说北京那么多的地方,给户口给稳定工作,
就连我的家乡,相对北京就是五线小城市,我给你看下最近的一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硕士分布:
有一所是普通大学么?不适 211 就是 985,不然就是留学归来,还都是好学校~
怎么玩儿呢?卷吧,使劲卷。
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
如果你不是想创业,且创业能大概率成功并可持续化的话,那宇宙的尽头还是编制最香。
千万不要相信他们真的一个月只有 3-4k。
如果你的人生还来得及,一定多读书,学历越高越好。
MBA 清木学长
16 次咨询
5.0
电子科技大学 MBA 在读
595 次赞同
去咨询
如果当一个城管性价比很高的话,那么北大博士选择这个还是基于理性的。问题是,为何几乎人人都能胜任的城管这个职位性价比会比很多职业都高?这是社会理性决策之后的结果吗?这才是值得深思的。
只能说,宇宙的尽头…… 公务员。
大家一起卷!!
俺是耕田的。虽然木有文化见识,但是能看到聪明文化人在干啥领导子女在干啥,俺就知道干那个啥好
现在内卷比较厉害,五年前博士正常情况应该能去某个县担任科技副县长,十年前,博士直接担任代县长或正处级干部的新闻也不少见。
北京的街道办按直辖市的道理应该是正处级单位,但是由于政治地理的因素,这个正处级应该比其他的县要高一些,就算按十年前的行情,也基本不能直接担任领导职务,那这个地方的性价比就很低了,因此十年前大家都喜欢去县里,但是现在卷起来后,直接去某个县很难的情况下,担任某县的局级领导也不太靠谱,头上的分管领导太多,对空降干部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因此在街道办反而成了一个更好的选择,这里的工资水平,生活便利程度,现代化建设都远超县里,至于升迁难度,那只能说都不容易,相比之下,还是要比在县里机会更多一些,所以综上,博士的选择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利弊权衡,并非是三十年热血滚烫励志为人民服务终身的选择。
北京朝阳区公务员,已经秒杀 95% 公务员了,做城管?体制内有能力,换个岗位换个部门容易得很。
没毛病啊 为什么公务员就得学历低?每当想起去政务服务中心看到那些忙着玩手机 没好气 不耐烦的关系户小姐少爷们当差我就恨
强烈字词 等我毕业了给我开个二十个 W 我也去
当代年轻人四大出路:
大厂卷
家里躺
出国润
事业编
高考算院试,考研算乡试,公考才是会试。
按这个排名,秀才举人考再高,搞个同进士也很正常。榜上有名就不错了。
什么叫利出一孔、权出一孔啊?!老祖宗的智慧
说实话挺正常的……
首先要了解一下考试规则。北京市考区别于大部分省考市考,北京市考要求考生有北京户口或者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外国的我不清楚)所以说绝大部分考生已经限定在这个身份内了。要是放开来信不信北京公务员百分之 90 不是北京人……
现在最公平的应该就是广东省考了,上海江苏苏南限制户口,深圳公务员应该是普通人能考上的公务员天花板了。
关键是国家公务员
为什么可以找到高学历的人呢
简单
工资不高 ,待遇一般 就是有人往里冲
简单
工资不高 不缺钱花 有车有房 还有存款
你还纳闷嘛
很多人往公务员里扎堆
这么多人才都聚集在京城,可能未来小学高中下课在朝阳区某小区露天运动小公园做作业,路过的清洁工大妈是北京航天物理硕士,咖啡奶茶店卖饮料的是首都师大数学博士。他们这些陌生人路过顺便都可以帮高中生解决一道十分钟高考模拟压轴题。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这种衣食住行人文环境人才集聚。房价涨到五十万一平都不奇怪。
既然都卷成这样了,为什么没人往林业系统走?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林业系统有能力的可以了解下。
中国的教育真的太成功了,一帮全国最好的脑子居然绞尽脑汁怎么进体制,做人上人,指挥差遣老百姓,对的,这样子中国产业就能转型了,终于不用再做世界加工厂了,终于不用再为全世界人民生产衣服,塑料盆和玩具了。靠谁?靠大知识分子带领我们老百姓铜墙铁壁、刀枪不入。
畸形,悲哀、无奈且现实的选择~~~
朝阳区群众已经牛的不行了 多少明星被他们抓住 朝阳区公务员那不得鼻孔朝天了 至少可以 bs 全国 99.99% 的人
成例在前,迂回之计,先搞到户口,再去干别的,过去太多人这么干了。
人才选拔判定机制有问题 + 人才待遇问题。
自古,中国社会就在解决一个问题
唯一一个问题
生存
不是绝对的生存
而是相对的生存
所以李约瑟难题
想必也可以得出答案
对于个人来讲,这是一个无论从哪个角度都透着有理的选择。
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是教育资源巨大的浪费。
对于市场经济国家,培养这样的人才是必然的。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这样的人象征着失败。
劳动因为地域、稳定,价值变得如此扭曲实在是有悖于现行社会价值原先自豪宣扬的劳动价值观。
呵呵呵
人家基层锻炼几年,就因为工作能力突出,业绩优秀升迁了
一大帮累死累活考进去的继续艰苦奋斗
敢不敢把家里三族公示一下
挺好的。
我们去看看上海,上海居委会必须会说上海话才能招,所以里边都是年龄大的。思想跟不上时代。
出乱子了。
这是外卷啊!!!兄弟们!
人家把普遍认为鸡肋的工作给顶了,不就把好的工作留给别人了吗?
只能说,赢麻了啊
学历高不代表是强势集团!混不好没啥用处!考公务员倒是根救命稻草!对于老百姓普通人家!
“你好叔叔,我是一名插画创作师”
岳父:该溜子。
“你好,叔叔,我是开饭店的”
岳父:该溜子。
“你好,我是一名大夫”
“不错不错,快进来坐”
“我是公务员”
“哎呀哎呀,来就来呗,带什么东西,这孩子,孩儿他妈,赶紧给咱儿子做饭”
在很多家长眼里,考上公务员就可以说是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
吃着国家饭,跟着国家干,端着铁饭碗,领着五险一金,这是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终极梦想。
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公务员的地位就越高,越是靠北的城市,越是明显。
职业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稳定对于百分之九九的人来说,都充满着无穷的诱惑力。
总的来说,人各有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使是北大的女博士,也许也有着一颗想为人民服务的内心,同样值得尊重。
尤其是这两年,疫情当下,多少人断贷断供,没了工作,生活压力轰的压了下来,如今看来,公务员的确是非常吃香。
最好,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这样很正常啊。
这是别人的一个正常的择业自由啊,不能说人家是北大毕业的,就不能够去报考这个职位了。
别人北大毕业的在基层工作的岗位上,照样也可以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呀。
也要允许别人兴趣的转移。不能说我年轻时选了这个方向,就要不管兴趣,一条路走到黑,也得给人一个矫正的机会不是?
有兴趣科研的自然会在科研岗位上,没兴趣科研的,你以北大毕业生为由强按在科研岗位上,也是产出有限并且个人痛苦的事,何尝不是一种违背人意愿的不人道?何尝不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只有发挥人才的主观意愿,人尽其才,才是对人才的最大尊重,才是真正的不浪费人才。
看下这次上海的疫情,就充分暴露出了基层组织动员、智慧执行力的重要性。
基层的工作方式更要灵活,创新,不能守旧老套。否则会导致工作不能有序开展或一刀切,是要肠梗阻乱套的。
相反,深圳与上海同时爆发疫情,还面临香港疫情外溢的压力,愣是通过勇敢、实干、灵活创新的作风,一周时间的暂停键就把疫情给按住了,不得不说是各方人才的奇思妙想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北京招这些高素质人才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当地人的福祉。
你想啊,你去政府机构办事,不喜欢碰到个高素质以礼服人的人吗?不喜欢碰到个与你交流无障碍,并迅速 get 到你说话点的人吗?
大家固有思维地认为,北大毕业生好像应该干什么什么职位,能干什么什么职位。那是大家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强加给北大的这些孩子们呢?
他们自己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每个人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需要别人对她的职业规划来指手画脚。
因为子非鱼。
因为他们要对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因为你只是个吃瓜群众,仅此而已。
既不用对选择负责,更无从插手选择方向的权利了。
话说是你自己,或者是你的孩子,你会接受网友的指责或指挥不?让你不考公,不去事业单位,只能去科研?
是不是觉得很可笑。
啥时候全民可以影响我个人的择业方向了,是不是很魔幻?只因我是北大毕业的?
一边有人鼓吹读书无用论,一边别人凭读书的真本事竞争到了好职位,又说别人书读的那么好,还来卷,是不是很矛盾呢,让人又如何是好?
是不是让人觉得里外都不是人,横竖都被指责,只因是北大清华毕业生,就活该被舆论消遣,全网狂欢……
是不是有点无厘头的小酸在作怪。
什么时候大众平常看待北大清华的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择业,不再诧异了,那什么时候咱们就是一个理性理智的高素质网民了。
说点题外的:
话说,有一个传奇的地方叫 hui 民火葬场……
了解过情况的人知道,人家根本不火葬……
so,懂得都懂。
羡慕哭了。
管理人员全是本科,管的辖区企业全是博士这就能管好了?
如何提供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学历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好事呀,我国高学历人才都愿意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国家的现状啊
没办法 就是体质内待遇好
等我们下一代考上北大毕业后得去物业收水费了
咱学习就真不用卷了
说明专业比学校重要
挺正常吧,毕竟是北京又是体制内
以后不能看不起城管了,搞不好人家北大清华毕业的
难道要禁止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吗
北京的城管委是委办局,合并以前的水务局,级别不低的。
即使最下级所或者街道,这个活也不错的
而且实权不小的,几乎涵盖城市各个方面。
北京集中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
当读高的学位不是个人真的想做学问,而只是满足家长的期待,或者不想工作而被动的去读个博士时候,那么毕业去街道这样的职业选择也可以理解。
这个涉及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我国不仅中学没有教会孩子探索职业兴趣,大学也没后职业方向的指导,很多人到博士毕业的那一天都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随大溜,找个能解决户口的就成为了一种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当名校的毕业生进入公务员体系,最优秀的群体进入可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准,是个好事。起码目前我们看到很多一线城市公务服务的水准和效率还是极大提高的。能从客户角度出发,想客户所想,技术背景人员的加入也提升了日常服务的系统升级能力,最终收益的都是老百姓。
所以我看好名校毕业生入基层,是个进步。
想奋斗赚钱弄几套房的,就不用干公务员就了。你要是为了公共事业服务,倒是可以去。每个人对成就的理解不一样。
挺好的,书读的越多人活的越明白
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支持
你问我怎么看,我能怎么看,我只是个带砖
什么时候不那么争着当官儿了,咱们才算真的解放了
冬奥会团体第五名之一的都能保送北大,北大博士进街道办很稀奇吗?
看多了就不新鲜了;看新闻觉得心很伤吗?
“伤你妈的头!”
收录于话题 #浮世绘 9个 2021年末,“考公”的话题很热门。当一些行业风雨飘摇,一些行业已近灭顶时,毕业生们为了一个个体制内名额,开启了残酷竞争。就连几十年来一直以“宁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为自我标签的浙江,年轻人们也已将体制内视为最热 …
知乎用户 只有时间陪我老 发表 个别兄弟私信表示我这个回答跟问题根本不沾边,就是我自己在卖惨,所以在前面加一点点。 根据抛开计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原则,请问一下这些热闹非凡里面,高学历人士占比有多少?他们敢说出来吗?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活 …
知乎用户 只有时间陪我老 发表 个别兄弟私信表示我这个回答跟问题根本不沾边,就是我自己在卖惨,所以在前面加一点点。 根据抛开计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原则,请问一下这些热闹非凡里面,高学历人士占比有多少?他们敢说出来吗?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活 …
知乎用户 碧玉寒冰 发表 机关里面,有两类人: 一类人 “起得比鸡早,做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 另一类人 “一杯茶水一根烟,斗斗地主聊聊天,吹牛打屁似神仙”。 一类人 “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另一类人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知乎用户 远方青木 发表 今天看到个新闻,说公务员下班后开滴滴、送外卖,原则上不算违纪。 这话是中纪委说的,来源是共青团中央,所以具备权威性。 这消息简直太好了,我举双手赞成。 上一次听到公务员开滴滴、送外卖的消息,还是在 2016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