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大多数「华人工程师」为什么不愿意来中国?

by , at 22 August 2020, tags : 回国 加班 硅谷 孩子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刘博仕​ 发表

对比一下中美中位数收入,再对比一下各自的中位数房价,我不认为这个问题有什么深入讨论的价值。

知乎用户 Xi Yang 发表

不见得全因为这个,但如果说没有这个因素我是不信的。

房价收入指数

https://www.numbeo.com/property-investment/rankings_current.jsp

Disclamer: 该网站属于一家塞尔维亚个体公司,地址是贝尔格莱德,创建人和拥有者是塞尔维亚公民。与美国政府没有明确的利益往来。

计算方式

  double calculateMedianHousePriceOutsideOfCentre() {
    return getBuyPricePerSquareMeterOutsideOfCentre() \* 90;
  }

  double calculateMedianHousePriceCityCentre() {
    return getBuyPricePerSquareMeterCityCentre() \* 90;
  }

  double calculateMedianHousePrice() {
    return (calculateMedianHousePriceCityCentre() + calculateMedianHousePriceOutsideOfCentre()) / 2;
  }

  double calculateHousePriceToIncomeRatio() {
    return calculateMedianHousePrice() / calculateMedianFamilyDisposableIncomeYearly();
  }

  double calculateMonthlyPaymentFor20YearsMontgage() {
    double monthlyInterestRate = (getCreditInterestRateAnnual()  / 12) / 100;
    double leaseAmount = calculateMedianHousePrice();
    double monthlyPayment = leaseAmount / ( (1 - (1 / pow(1 + monthlyInterestRate, 240))) / monthlyInterestRate);
    return monthlyPayment;
  }

  double calculateMortgagePercentageOfIncome() {
    return calculateMonthlyPaymentFor20YearsMontgage() / calculateMedianFamilyDisposableIncomeMonthly() \* 100;
  }

  double calculateAffordabilityIndex() {
    return 100 / calculateMortgagePercentageOfIncome();
  }
  
  double calculateAverageYearlyRentPerSquareMeterCityCentre() {
    return (getRent50SqmCityCentre() / 50 + getRent110SqmCityCentre() / 110) / 2.0 \* 12.0;
  }

  double calculateAverageYearlyRentPerSquareMeterOutsideOfCentre() {
    return (getRent50SqmOutsideCentre() / 50 + getRent110SqmOutsideCentre() / 110) / 2.0 \* 12.0;
  }

  double calculatePriceToRentRatioCityCentre() {
    return getBuyPricePerSquareMeterCityCentre() / calculateAverageYearlyRentPerSquareMeterCityCentre();
  }

  double calculatePriceToRentRatioOusideOfCentre() {
    return getBuyPricePerSquareMeterOutsideOfCentre() / calculateAverageYearlyRentPerSquareMeterOutsideOfCentre();
  }

  double calculateGrossRentalYieldCityCentre() {
    return calculateAverageYearlyRentPerSquareMeterCityCentre() / getBuyPricePerSquareMeterCityCentre() \* 100;
  }

  double calculateGrossRentalYieldOutsideOfCentre() {
    return calculateAverageYearlyRentPerSquareMeterOutsideOfCentre() / getBuyPricePerSquareMeterOutsideOfCentre() \* 100;
  }

知乎用户 南星​ 发表

为啥北京的学生不去河南参加高考?

知乎用户 ARCHER 发表

求求贵乎用户别一提工程师就是拿几十万刀的码农,生物狗和基础医学狗的绝对数量也很大的好吗?那些做 research 的 我看大部分都是我们这行的。

刨除镀个金就走的访问学者,长期留在美帝拼教职的生物医科狗们,卷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国内。国内怎么掉头发国外一样怎么掉头发,你看杀博士这种千老都靠骗钱为生了(手动滑稽)。我同学里面比较稳定的除了转商业转经济就是转生信,其他全都是靠老板的基金生活的薄厚。你以为他们不想回国吗?国内的 offer 现在都是锦上添花,绝无雪中送炭了,回国也只能做薄厚啊!摔!

我这个年纪的美漂千老薄厚,基本上是历史原因选择漂洋过海来到了心目中科研的理想乡,但是发现同实验室一堆十几年的中国人千老在看着你,个中滋味啊…… 啧啧啧 我一个师弟,去呆了两年,及时止损回国去了试剂公司,现在已经是有房有猫的单身贵族了…..

最后跟我念一句:生物人(gou)也是人!昂!

知乎用户 Balalaika 发表

问过在 google 的同学,在国内家里没背景,买不起房,不想 996。

知乎用户 InsaneGuy​ 发表

我来说一个也许不一样的角度。在互联网行业中,中美职场环境对工程师的要求不一样。

在美国码农作为「工程师」可以一直干下去,高级别的工程师主要还是技术上更加精进、对行业具有更好的视野、能更好的看到未来的方向,也许会带一些手下,但很少会连带管理项目进度、提出产品新机能,这些是专门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的角色。也就是说,你要拿到高工资,很多时候选择继续钻研技术就够了。

但在国内不一样,国内稍微高级一点的工程师,都【不得不】【被迫】做上【管理】的角色,然后往往身兼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的角色,各种撕逼抢资源,各种劳心项目进度。级别越高,【管理】的角色就越多,在一定级别之上,就根本没有时间精力来继续钻研技术了。

在美国的高职级工程师也会有管理的责任,但一般要职级高得多得多才会有这样的要求。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比如 Google 的 L4 甚至 L5 里的一部分,主要时间还是在研发、写代码的,但国内比如阿里 P8 写代码的比例有多少呢?可能 50% 的时间在 IM 上跟人撕逼,50% 的时间在写 PPT 写需求文档吧。L5 回国,一下子变成要做以前他 leader 甚至 leader 的 leader 该做的工作,更别说还要适应 996——工作时间变长了,工作强度变大了,工作内容又是不熟悉的,你堂堂 P8 搞不好被对面 P7 耍的团团转,当然不乐意回国了。

大部分出国的工程师多少都有些小富即安的心态,再加上职场天花板什么的,L5 可能是许多人一辈子的坎。但即使一辈子做不到 L5 也能足够快乐足够有尊严,想买车买车想买房买房,想旅游旅游想吃龙虾吃龙虾,想想还是爽。

虽然我不太喜欢曹大佐的观点,不过说实话,如果没有语言障碍,放开签证的话,国内这些工程师占领硅谷还是很轻松的,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印度。真要比起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咱们才是祖宗啊是不是?

知乎用户 章佳杰​ 发表

因为中国内地社会不善待专业技术中产阶级。

知乎用户 Neruthes 发表

以前呢,我还年轻,不愿意回国工作是因为思想高度不够,以为自己不够爱国,不肯降薪。

现在呢,我不愿意回国工作主要是思想升华了,更好地理解了爱国精神,找到了更好的为国效力的方式。因为我这种一周就干 4 个小时(大多数时间还干不到)现在又不用去办公室的工作,从全局高度怎么看都是打击美国霸权的行为(相当于一个在美国混吃等死的庸吏)。所以我留在美国肯定比我回国 996 加入内卷抬高房价对于改变中美力量对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更大。毕竟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中国做贡献,挖美国的资本主义墙角则是为国做更大的贡献啊。在解放区搞建设和在沦陷区搞破坏,肯定是后者更难啊。

一正一负,殊路同归,孙子兵法 - 作战篇: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所以从中国赶超美国这个历史性任务来说,1 个在美国拼命摸鱼的我作用 = 20 个在国内努力奋斗 996 的我。

**这里我们有一说一啊,并不是每个美国的华人工程师都像我这么爱国的,大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那些在美国的 FB 亚麻 Netflix 这种血汗工厂从事 965 的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就不能算爱中国,只能算建设资本主义。一般在 IBM 和微软摸鱼和以及美国华为 965 的同志们,则大概率是爱国的。同理如果有人在中国一周干 4 个小时摸鱼拿钱不能算建设社会主义,属于汉奸。**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下包括

@vczh

在内的很多华人工程师也是走爱国路线的,当然他们没有我的思想高度,没有能够提炼出先进爱国理论来指导实践,还属于小知识分子的无意识爱国行为。这点你们可以参考中学历史书里面的农民起义的革命局限性来帮助理解。

现在你们可以发现不仅建设中国是一种爱国,有时摸鱼美国则可以更爱国。教员曾经说过:“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所以爱国的关键是方法论,要掌握好加班和摸鱼的位置,做题家们才能挖掘自身潜力得到最大化的爱国最终实际效果,达到自身和爱国的双赢。总之借用评论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加社会主义班,磨资本主义洋工。爱国 = 在华为阿里 996/007 = 在外企摸鱼。**千万不能做反了,变成怠社会主义工,加资本主义班,那就好比别人投资叫你买美股,结果你跑去买了大 A,别人叫你买深圳的房子,你跑去买了鹤岗。

PS:前一段华为阿里有些工贼试图去外企推行 996,在逃避社会主义加班的同时,居然还想通过加资本主义班来破坏中国超越美国的历史性事业,还好这种叛卖行为被爱国的外企工程师们抵制了,这说明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劳动人民最伟大:

如何看待网传华为阿里员工跳槽到微软后被一部分员工抵制?

而像陈平国师这种拿着中国的钱来付他老婆孩子在美国的生活费的,这个路线就有点…….

当然,我个人荣辱得失是无所谓的,如果组织上有一个让在国内价值 20 个 996 阿里工程师贡(收)献(入)的岗位需要我,那我义无反顾,明天就打包回国。

ps:而且我业余时间在美国买房这事也算是一种价值观输出:

在中国炒房,对中国不好。

在美国炒房,对美国不好 = 对中国好。

所以你看我的副业虽然被知乎鄙视,但是因为是在美国,实质上更加提高了我的爱国含量。而反过来,如果我回国整个百八十万收入的摸鱼工作同时买房收租,对伟大复兴有什么帮助?

当然我这个工作的爱国含量这么高在美国确实也是比较少的(反正我认识的所有朋友包括公司的同事都还达不到我这个程度,他们轻松的一般每周怎么也要打卡个 10-20 个小时吧),这也是我做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才找到的。所以现在这种对于这么爱国的岗位我也不能轻言放弃,FB 和谷歌的面试邀请我都因为爱国情怀断然回绝,虽然他们大概率付的更多,可是肯定会影响我的爱国质量。要不是为了潜伏敌后,削弱美国的实力,我早就回国当美食博主了。

坚持到美国崩溃的那天,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无名英雄真是太难了……

=============== 更新:分享一下潜伏的生活 ================

到今天为止,我在纽约已经 12 年了,至今坚持不看美剧不看美国电影(娱乐都是中文综艺),除了 LinkedIn 上有简历以外不使用任何外国社交媒体(除了要截图答题以外也不浏览),可能的情况下都吃中餐。不和老外社交,日常中文,只说 broken English 和使用高中英语语法,不超越 4 级词汇量(我们大学同学群几个月前用小程序测了一下英文词汇量,我才 2600,在所有参与者里倒数第一)。

一句话,尽管身在国外我还是能做到坚持不访问那些不需要的不良媒体,尽最大努力和在国内的生活保持一致(除了 P 站)。

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在讽刺,但确实就是个事实描述。

PS:评论里有人问我为啥来知乎,不上 Quora。其实说真的如果我不上知乎,都不知道有 Quora 这个网站,我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知道 Quora 的?美国人的生活就那么香吗?你们能不能有一点出息,不要崇洋媚外,就不能当这些网站不存在?凡是有 FB,Twitter,instagram,Quora 账号的,都别和我提爱国!!!

[北美小地主​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249935070871683072)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很多人真的只是懒。说什么这个那个都是过度脑补。

回国得重新找工作吧?面试刷题找 Recruiter,研究公司背景和结构,了解国内薪水和各种坑,烦不烦?

谈下好 Offer 了,还得搬家,还得重新适应各种生活和习惯。证件和手续全得重新学。

美国的房子车子还得变卖,孩子上学怎么办,老婆工作怎么办。还得重新买房,还得重新买车,还得重新入学,想想就头疼。股票呢?401K 呢?银行账户信用卡,全是事。

人际圈子一下子归零了。一切还得重新来过。

有人可能说这都是多简单的事情。不是的,至少我知道很多工程师的自理和社会能力都极差,很多人都是靠老婆打理家庭、孩子和社会上的各种事情,这也导致华人很多全职主妇其实社会地位很高。

而且别看这些人说中文比英文溜,本质上很多人就是说中文的美国人:大学一毕业就出国,然后一呆 10 年 20 年,别看圈子里都是华裔,在家全说中文,但骨子里已经非常习惯美国职场和生活习惯,一度假全世界乱窜跟美国人一个德性。换个角度,国内很多北京移民 40 岁了在北京呆了 20 年,你问问他们愿意回老家么?

那有人可能不服:他们当年高考、考 GRE、刷题、读书、做科研时怎么那么有劲儿有斗志什么苦都不怕、胆子那么大、什么都会?

那时候他们年轻啊。除了年轻是资本,大部分人什么都没有,还敢挑三拣四?多年过去,他们什么都有了,随便上上班就能享受,自然就懒了。此人性也。

再说吃苦就像高考:吃一次苦是为了以后不吃苦,要是高考 3 年一个周期来回播放,谁的人生受得了。40 岁了还拖着行李家具一家好几口子来回奔,真当自己是匈奴人?

而且美国这环境,游戏规则简单明快机会又不那么多,大部分工程师真工作 10 年,基本都能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大厂、小厂、创业厂,主力、辅助、万金油。别看一个个喊天花板,真正触碰到了天花板的,不是已经回国了,就是在偷偷摸摸地创业,人这种人是极少上知乎的,脑回路基本也与正常人不同,毫无可参考性。

再说很多人都能看明白:美华工程师就像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一对一任何步兵都不是敌手,战力强大,但前提是有足够的火力、后勤、空优、舰船支持;单把单兵拿出来,在同等状态下,想一打七盖掉对方的数量优势基本不可能。国内的主要战术还是性价比阶段时,美华工程师没必要去凑热闹;等到国内开始真正的产业升级、开始讲究单兵作战效率的时候,再入场不迟。

工程师的群体效应极强。就是你把任何一个人拿出来,好像都不怎么牛 X 或是都不重要;但一旦成规模,那种战斗力就很可观了。

最后:很多美华工程师其实也都是胸无大志的普通人,只是被时代洪流裹挟到这里的。真正能到钱学森、杨振宁那个级别的,还是极少数。这些名人的选择更随机和因人而异。大部分人也就是老老实实打一份舒服的工、过相对安宁的日子就满意了。

知乎用户 硅谷 IT 胖子 发表

没错

就是那令海外华侨闻风丧胆的 996

今天我们亲华侨名算帐

以时薪为基准把这些加班时间都给它算进去

用国内北上深互联网巨头对标硅谷 FLAG

看看国内互联网巨头要给硅谷工程师开多少钱

才能匹配其在美国的时薪

首先假设美国公司严格遵守 965

即每天工作 8 小时(+ 午休 1 小时)、每周 5 天

那么一个月硅谷工程师的工作量为 8 小时 * 20 天

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

工作日的加班工资为正常工资的 150%、双休日 200%、法定假日 300%

我们把国内互联网加班的时间

额外乘上这些系数

假设 11 天的法定假日国内有 6 天在加班(不为过吧?)

而美国通常年假至少 15 天

因此国内相较于美国多 “加班”10 天

则国内互联网 996 工程师的工作量由以下几块组成

  1. 正常不加班的工作量:8 小时 * 20 天
  2. 平时每天 3 小时加班:3 小时 *20 天 * 150%
  3. 每周六 11 小时的加班(每个月 4 天):11 小时 *4 天 * 200%
  4. 法定节假日加班(折算到每个月 5/6 天):11 小时 * 5/6 天 * 300%

我们做如下计算:

11 小时 *4 天 * 200% + 11 小时 * 5/6 天 * 300%)/ 8*20 天 = 2.284

假设硅谷工程师在 FLAG 一年 Package 15w 美刀

从 965、15 天带薪年假的工作强度转变到国内 996 强度

年薪瞬间变成了 15w*2.284 = 34.27w 美刀

由于中美物价和生活成本的关系

直接乘以汇率并不恰当

网上只搜到一个 2017 年的购买力平价指数 4.184

由其增长趋势我们预测 2020 年该指数为 4.3

34.27w 美刀按照购买力平价折合成人民币 147.34w

也就是说

在硅谷拿着 15w 美刀 package 的工程师

国内 996 大厂得给到约 150w 人民币

才能保持其时薪价值不变

这里还没有考虑跳槽加薪 10-20% 这一行业基本惯例

以及很多高赞回答提到的 – 美国工程师日常划水每天工作 2-3 小时

还有

35 岁中年危机


最后

附赠给欧洲(德国)的粉丝

[如何看待 Python 之父关于帮助中国程序员应对 996 工作制的讨论?​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202685/answer/646444270)

在上面回答

我也计算了个比例:2.542

(因为欧洲普遍 30 天带薪年假)

在德国大厂当颗螺丝钉

半年试用期后便手握 “终身合同”

除非整个部门被砍

否则就是 “铁饭碗”

(即使啥也不做也很难把你开了)

知乎用户 留德华叫兽​ 发表

我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国内的招聘启事,条件列的倒是挺清楚,要求聘请前端设计师。我当时没忍住就回了一句说,这要求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儿啊。结果被发招聘启事的朋友怼说,你是在美国把人都呆懒了吧?

其实并不是我懒,而是我非常了解他们招聘的需求,一边希望招来的人什么都做,一边不舍得给大价钱。更关键的是,真正这些方面全部满足要求的人,早就去做领导了,怎么可能还在前端苦兮兮的做开发?

而且真的是术业有专攻,不是说懂设计必然懂开发,或者认为懂开发只要稍微带点设计就好。还要求负责对产品性能开发和优化…. 我就想说这怎么可能呢?我干这行走过这条路我知道啊。

但是国内很多的老板就是这样的期望。他会想用入门级别的钱(要求 2 年工作经验),来雇佣什么都会还都做得好的人。他也不尊重你的专业,他觉得这有什么的,不会的话抓紧学就好了,学点皮毛就算。他不懂得你的专业和经验都是靠过去的吃苦和学习积累出来的。但这是国内老板们的普遍心态,他只想雇佣廉价的劳动力获得高额回报。你跟他说尊重专业,他说你太懒… 那我何必呢?

知乎用户 马丁韩庄 发表

新华网都说了,

“工程师红利” 将会取代 “人口红利”,

现在来中国的工程师,

那该是怎样的勇士。。

[中国经济不改向好趋势 “工程师红利” 将接替 “人口红利”- 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0-02/10/c_1125552936.htm)

知乎用户 壮士请收下我的赞 发表

你的生活水平突然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你愿意么?

为什么一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这么多人去找各种借口呢?不真诚。

另外:美国的华人移民工程师真正在中国需要的战略性产业工作的很少,几乎没有(美国人也不给这种机会。),所以也不存在什么高薪请他们回来国家的发展就能如何如何的问题。

知乎用户 李星河 发表

没有绿卡,没有美国国籍,称不上 “华人”。所以强答一下。

对我个人来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穷。找得到工作的地方买不起房,买得起房的地方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有选择地情况下实在是不想当房奴。更不想啃老,把父母和未来岳父母的口袋掏空来买房。现在在国外工作,不仅不花家里钱,还经常接济他们。回来就得他们接济我了。爹妈辛苦这么多年,我希望他们赶紧享清福。

不是说国外就不用当房奴了。国外有些地方房价也高的可怕。但即使是宇宙中心硅谷,考虑到收入房价跟北京上海一比还是小意思。而且你可以选择不当房奴。租房跟买房权利相同。对租客法律保护也相对健全。国内各种福利跟住房绑定太多了。在你立足的地方,没房可以说没有人权。

我算是个乡土情结很重的人。经常想家,想回国。对西方那一套生活方式也不感兴趣。这个时候只要看看房价,就可以让自己清醒一点。


既然有人看就再补充一下关于 996 的观点。我算是比较能吃苦那种人,只要钱管够,强行让我 996 也不是不可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之前的回答没提 996 的原因。客观上讲,不考虑房价的话,国内 IT 大厂收入其实很不错了,但是如果把 996 给算上,多数岗位恐怕还是低了一点。另一方面,我对技术还是很有热情的,经常主动加班(没加班费)。而且我发现主动加班的同事还真不少。经常晚上 9 点甚至接近 12 点还能看到同事的信息,邮件或者 git commit。但是没有人强迫我们要不要加班,我可以选择今天要不要加班,什么时候加班,我甚至可以选择今天要不要早退,反正我能按时有产出就行了。对我个人来讲,按照我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可能工作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说到底大家都是打工的,你给钱,我办事。钱没给到位,然后强迫我一天呆满 12 个小时还要加个” 自愿 “的名头,我会由衷的产生反感和厌恶。而且我相信这种情绪一定会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划水将成为常态,真 · 自愿加班更不可能发生,最后工作产出相较于现在也不见得能有多大提高。更何况收入这个东西,边际效用会递减。有不少人,即使你多给钱他也不愿意 996。与其说在乎的是不是 996 本身,不如说更在乎我是真自愿的还是被自愿的,我是不是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利,以及我的选择是不是能够得到尊重。

知乎用户 无线充电宝 发表

很多人说工程师在美国的收入远高于国内、房价相对远低于国内,这是事实。当我的工程师朋友发来他们在斯图加特或者加州那种从容的下班时间、体面的别墅、一年动辄 20 多天的年假时,我也是内心崩溃的。

@鱼非鱼

曾经和鱼博探讨过:在加州一名大厂工程师的生活质量其实比国内大公司的中层甚至高层管理者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工程师不愿回国是比较正常的选择。

但这只是结果。

本质问题是,美国作为科技领先的第一强国,他们的产业链是构建于大量的基础研究、原创商业化之上的。这样的产业结构需要大量高级工程师,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在国外工程师社会地位是很不错的。

中国的产业结构是制造为主,因此主要的研发需求是相对简单的制造环节研发。就算有一群优质工程师,跑到一个典型的珠三角制造企业,他们也派不上用场啊。

产业链的微笑曲线决定了,前端研发和后端销售最赚钱,中间制造很苦逼。

中国在价值链上主要是中间制造,也有一部分面向本土大市场的销售。

这就解释了为何在国内,一名大房企的年轻房地产销售(这个产业以国内品牌为主,销售端比较少被外资侵蚀利益,不像汽车行业)年薪 50 万很容易,但一名本土制造加工企业的资深工程师收入要过 30 万都比较难。我看不少回答里的朋友也提到了,在中国,工程师是不够受社会尊重的。一名工程师在一家企业的地位和收入通常低于一名销售部小经理。实际上,恕我孤陋,我在国内还没有见过一家企业的工程师部门地位是高于销售部门的。

再举一个例子,美国福特的工程师在研究的是如何设计出一台车,这是 How to desigan 的研发问题。中国合资长安福特主要解决的是在中国搞个工厂把车生产出来的问题,这是 How to apply 的问题,附加值是完全不同的。做 How to design 的,全球就那么几个品牌,就那么几个国家。而汽车制造厂全球到处都是,印度和东南亚也都有。

我有一些大学同学是非常有才华、智商很高的人。他们毕业后进入了国内汽车行业最好的工程师工作:一线大合资车企。非常可惜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在底特律、慕尼黑和丰田市工程师的精华成果上,再做一些相对微小的贡献。他们的才华远远没有被充分发挥。这其实就验证了那句话:一个人的命运既要看个人努力,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利好的情况也有:小米、吉利、DJI、华为、京东方这一批中国自主的企业开始崛起,正带着中国在产业链上向上爬。但千万不要看到这几个名字,看了一些时政媒体爽文,就觉得中国腾笼换鸟了。中国企业千千万,你没注意到的,才是这个国家的基本盘。

知乎用户 一苒​ 发表

李国杰院士已经解答了。


LinkedIn(领英)是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覆盖全球 6.7 亿会员及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领英致力于打造 “一站式职业发展平台”,帮助职场人了解行业信息,拓展职业方向,咨询行业专家,优选学习课程,自我技能诊断,提升关键能力,连接工作机会。用 LinkedIn 领英,走好职业发展的每一步。

LinkedIn 领英 的推荐

LinkedIn 领英,帮助职场人走好职业发展的每一步。

立即下载

顺便给大家推荐下如何科学使用领英的回答集合,领英对于全球各地的找工作和建立社交都是极其有效的。Linkedin 对用户的价值主要是三层。第一层是 identity,也就是你的身份。这一层的主要产品是 profile。这是对用户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功能,比如展示自己的经历,别人写给你的评价,你的联系方式等等。第二层是 insights,可以叫做情报或者内行资讯。这些包括了你的人脉中发生的事、你所在行业的相关新闻、你崇拜的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等等。第三层是 everything else,包罗万象。这可以是各种公司的信息、工作机会、任何人的简历等等。

[如何有效利用 LinkedIn?​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308578)

【限时免费】超全大厂 AI 面试资料,轻松拿下算法 offer

知乎用户 平凡​ 发表

**说的实际点就是海外留学经历并没有带来太多的附加价值,也还是普通人一个,没啥溢价。**拿程序员这个职业来说,我觉得自己在美国干几年并不能显著的比在国内干几年获得更多的经验,反正大家都是靠 Stack Overflow 编程,也没啥本质区别。

就像那个经典的问题,在美国生活好还是中国生活好?其实在哪个国家不重要,而是所处阶级决定了你的体验。同理,假设程序员在两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差不多,也没啥特别的加成,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就不值得跳回国了。毕竟实事求是的说,以我们绝大部分人掌握的技术和水平而言,放眼四海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在哪都是普通人。所以选择在哪更多是取决于在求职那个阶段哪边刚好有了合适的机会而已,有很强的随机性。当然,假设你在程序员的行列里面走上了更关键的岗位,比如大型系统的架构师,或者各种有很强稀缺属性的科学家,或者是成为了点石成金的创业公司老板,那个时候可以再发愁怎么选择不迟。

另一点就是工作强度。对于体质一般的人,比如和我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已经开始慢慢面临各种各样的身体问题了,比如肠胃与消化问题,现在聚会已经不太会喝酒了。晚上吃饭一定要早一点,比如六点半左右,这样晚上睡觉时肠胃会好受一点。美国的工作环境总体而言,程序员群体加班不算严重,一般 965 可能就是最繁重的那一类的。当然裁员哪里都有,但因为程序员这个工种在西方历史稍长一点,所以留给老程序员的希望和尊严多一点。

总结一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普通程序员在哪其实不是选择,而是刚好碰上有那么个机会就留下了,哪天有了合适的机会说不定又回去了。程序员这工种也不涉及国家安全,一般都不会争,也不会防,所以大家都挺佛系的,本身来去自由。这也就是很多答主说的,只要给钱多点,加班少点,就回去了。你看,这根本没有门槛,也不存在意识形态,就这么简单的的事。

假设程序员是个重要的群体,值得知乎上大规模讨论招安。我有一计,比如可以引入终身制(tenure),仿效大学教授给海龟程序员铁饭碗,不允许开除,加班自愿。那肯定大家又要说,程序员用不着吧,又没那么缺。所以这就明白了,还是个供需问题,也是个重要性问题。在哪个国家真的不重要,所属阶级、是否是稀缺资源才重要。

我家在国内是三线城市,我有一群叔叔阿姨天天唠叨让我回国,说国家一定会抢着要。我自己心里这点 13 数还是有的,一个毛头小子,除了嘴上吹个牛逼,在 AMC 看了几百场电影,擅长在 costco 买生鲜以外,和国内的程序员也没啥不同的。

与其思考回国了是去阿里 P9 还是去清华当教授,不如多想想今天的代码里有多少 bug,PR 都 merge 了吗?当然如果有类似的岗位能给我安排的话,也请联系我。机票也总是能买到的,我努努力 :)

知乎用户 微调​ 发表

为啥要让华人工程师回到中国?这些工程师有四个胳膊六条腿?中国缺的是工程师?

如果你觉得工程师回归会让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强,那我是不以为然的。中国足球就是个例子,有了归化球员,又怎么样了呢?

知乎用户 北南​ 发表

房价啊,美国 2 线城市大别墅 3、4 十万美刀,凤姐这种半文盲在美国月薪 4 千多美刀。

月薪 4 千人民币的中国人,花 3、4 十万人民币,恐怕连 3 线城市 100 平米的公寓楼都买不起吧!?

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还把房子炒起来了,真是邪门得厉害。

知乎用户 刘化搴 发表

沉没成本太高,收益 cover 不了。我就不算两边的 package 了,只说说金钱之外的东西,毕竟勃勃说得好,全球最富有的 1% 还谈钱就太俗了。

像医学口不管哪个国家都是学阀当道,比如以前 JAMA, 中华医学会, BMJ 的期刊就是大佬们的后花园,后来鼓励发 SCI 之后才稍微公平一点,现在国内掌握了 SCI 的玩法又开始要求顶刊,马上又是国内顶刊(不夸张的说,现在发同 IF 的 SCI,国产期刊难度远大于国外),可以说海归风口已经过去了。

那么人家 Mayo, Cleveland 的人又不是傻子,社会关系都在那边干什么回来吃饭,真一腔热血拿千人有点危险当个 guest PI 不违法吧?

国内哄抢饭碗已经很厉害了,不缺这几十万人,大家互相体谅点就好了。别天天卷卷卷,卷 nima

知乎用户 钟宇斐 发表

回国

1)买不起房

2)经不住 996,比不过国内先进的体力

3)国内 2018 年还很看得起海外程序员;现在根本看不起

知乎用户 猎魔杀手勃洛特 发表

中国的主要矛盾之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当人上人需求,和落后的人上人官位数量之间的矛盾……

工程师,即: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是学术泰斗,也不是有象征意义的政治旗帜,属于一般的劳动力……

然后你猜中国劳动力供给是不足还是过剩……

既然走了现在这条市场经济现代化之路,让其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代价(马前卒:超 前 扩 招)多一个选择,一般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就算他们为敌人服务,无非也是增加己方相对运行成本(大家都是量产型人 力 资 源,谁瞧不起谁啊……),而既然劳动力过剩,你把人留在国内,也会消耗资源,增加运行成本(难道指望发奶头乐?钱从哪来?饶了农民吧……),两相比较,甚至没准前者更便宜……

什么?让他们进厂当工人,不当人上人了?问就是上山下乡 ptsd 警告,你先去问问六个钱包买学区房的家长们愿不愿意……

何况,在全球化比较正常的那些年份,中美也不算全方位的敌人,当时的中国并不寻求彻底击败美国,真能出几个斡旋家,不还是意外之喜么…… 这件事上大家一定要摆正心态,搞市场经济就要讲市场经济的逻辑,也就是:过量(边际收益为负)的一切资源都是负资产,包括劳动力。给负资产找个出路是止损,用负资产换来一些斡旋家是赚,让负资产潜伏敌营搞出成气候的政治势力那叫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史诗级胜利,大可不必拿 “没有达成史诗级胜利” 去指责什么……

看遍地斡旋家不爽?请设想一下没法给各路带学生找到人上人工作,三天两头 xx 风波骑脸的画面有多美……

知乎用户 汪萌 发表

不扣帽子

不谈主义

不讲情怀

在以上三个原则下,我们可以认真的来谈论下这个问题,因为中美两地跑过多年,我也曾经认真的思考过多次这个问题。曾经从生活环境、大房子、工作、文化、饮食、亲人、孩子教育、甚至自己未来的退休规划等各方面对比和考虑过两边的优劣,可到最后,真正(我)想明白的原因,确实极其世俗和简单的:钱(穷)

我是 0x 年就通过非常大的努力出国了的,从我个人的情况来看,我回国后真的是 “一无是处”:

  • 工资不会大幅上涨
  • 工作却会变的更累
  • 居住环境变的更小

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靠出卖自己的 “劳动力” 获得安身立命的报酬,工资很一般,税前 20w$ 左右,比起稍微牛叉点的大厂的程序员来说,这个很一般。但这个钱在美国可以支撑我买得起自己住的 house,前年又买了个 2Bedroom 的公寓用来投资,解决了生存温饱问题。中间我曾经试图多次回国,但 Offer 的薪酬基本就是 200w¥ 左右,和动辄回国创业功成名就和作为高层直接空降到某个大厂的牛叉人物不同,我就是个普通人,相信大部分 “华人工程师” 应该都是普通人,按照概率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接受 offer 回去,虽然会有一些期权的 “希望”,但不确定性也很大。何况创业公司和国内的大厂都很累。其实在米国一点都不轻松,工作也很累,但有一点最明显的区别是,这边“累” 的时间自由些,5 点钟基本我就可以回家了,虽然晚上我自己加班到 12 点的时候也很多,但很少、极少会必须要求我在办公室完成某个工作或者加班到 12 点。而且 5 点回去之后,我能去健身房撸撸铁,还能购物、做饭,或者出去溜达下,然后 9 点开始加班的话,到 12 点和 1 点也是经常的事情。但我不觉得特别”累 “,因为时间是被我自己” 掌控“的。

另外就是国内的房价,如果按照税前 200 万人民币的年收入,税后可能 140 左右,如果刨除租房、生活、养车等各种花销之后,节省点应该有 80 万的积蓄,这样我在深圳也买一套 2 居室 800 万的房子,估计至少要 10 年,而且是房价不涨的情况,还需要先凑够首付,而我在美国这边的房子是 5% 首付购买的。

我买了两个车,一个是宝马 x5,不到 6 万美元买的,另外一个是二手的一体的房车,其实更好的选择应该是想体验的时候租一个房车,这个当时脑子抽筋买的,但周末开出去确实很方便,也算占了便宜,一个回国的哥们贱价转给我的。所以我周末的日子过的很安静,要么在家里除草,要么开车去湖边、山里露营。

还有一点,我没有体制内的任何资源,也不认识行业大佬,所以无法通过一些资源玩一个高难度的资本或者其他游戏。注定了我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要靠出卖自己的 “劳动力” 来获得收入。我当然羡慕那些一个 ppt 都能拉来投资的“大人物”,但也只能羡慕。

国内这些年的发展真的太快了,我回来总担心跟不上节奏。

所以普通人考虑的还是 “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根本没有太多的“情怀” 或者很高大上的理想,而我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

如果你真的只是想生活的安逸一些,有一份不错的还稳定的工作,在美国生活的应该会更” 舒心 “一些,尤其是喜欢安静的人。

如果你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在美国也许是不合适的,这边只有极少数特别优秀的能做到高层,大部人都只能是普通的”屌丝 “,我见过很多国内“少年班” 出身的聪明人,做着普通的科研工作,十几年如一日的,没有喧嚣的热闹,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媒体的曝光,带着 team 做着课题,发着论文,参加着论坛,在美国大农村过着自己普通的日子。普通到走在深圳的街头,你会把他当成屌丝,但他的年薪可能在 30-50w 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的中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理想中的新中国吗?​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6966660/answer/561470225)

有技术的人回去干嘛?给城市当人肉电池,给土著交房租养大爷,最后被当成药渣吐出去?

水浒传都明白的道理,满腔热血,只卖与识货的。用一句爱国情怀就榨人家一辈子的事情,谁看不出来。光知道邓稼先钱学森回国造出了原子弹,不知道他们国家分房,研究员平均工资是看齐地市级的,一级研究员对标省军级。做科技类的工程师,无论码农还是半导体,比不上这些高人前辈,工作求个正常上下班,有房住有饭吃养得起孩子不过分吧?比不上领导待遇,至少凭着对生产力的贡献,总不能过的比房哥房姐土著大爷差吧?但是国内有几个地方能满足这些的,还问为什么人家用脚投票?以为情怀就能搞出高科技了?真以为读书的人脑子读傻了,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一个个卷的像人肉电池一样,不知道要租多久的房子,还迷之自信自己比别人强,巴不得海外工程师落个天灾人祸不得好死,也不知道是啥心态。

看看现在各个研究所那些刚毕业的硕博药渣生存状态,看看知乎上各种工程师工资和房价的吐槽,看看 996251 这些新时代卖身为奴的人…… 外企还好一些,国内公司什么鸟样自己没数?这些现状改不了,你让哪个脑子正常的人回去贡献技术?我的确不排斥回国,毕竟这是自己的祖国,还有文化认同和乡土情节。不过如果我回去,估计是赚了足够多的钱回去当包租公剥削别人吧,就像现在这些大城市的包租公们一样。毕竟,如果无法打败他们,就去成为他们的一员。

赚了国人的钱然后消费拉动内需也是爱国对不对,谁说只有技术爱国一条路的。反正一堆同学都是抱着国外工作攒钱回去买房开店养老的想法的,卷是打死也不会卷的,只有收收租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当年两弹一星那些归国华人的科学家,知道他们什么待遇么?

北京最好的航天桥苏联专家楼住,普通北京人都是住的筒子楼,相当于今天住钓鱼台 30 号

专门的小学解决孩子,专门的医院负责保健,相当于今天北京最好私立学校和私人医生,钱学森家对面住了一个班,就是负责每天化验钱学森吃的东西喝的茶叶是不是有毒。

出行专车,而且是号码牌随时换的那种,相当于今天有迈巴赫专门接待

出远门那是专机,当年是国产运系列和苏联的图系列飞机,相当于今天的湾流专机出行。

吃饭都是最好的,那个年代老百姓吃糠咽菜,科学家有肉吃,保证蔬菜粮食供应,而且最厉害的还有罐头吃,绝对是保护最好的,相当于今天的米其林主厨专门开小灶。

邓稼先回国是娃娃博士,什么都没有,直接安排了民主人士许德衍(九三学社创始人,此人多厉害可以查一查)的女儿许鹿希嫁给他,这种待遇直接回国就有白富美。

当年因为待遇太好,有人都攻击聂帅说他搞大科研主义,挤占了太多社会资源。

请问今天的中国能给回国华人怎样待遇?拿着过去那种困难时期的情况来对比今天,刻舟求剑,拿着几十年前没有变化的待遇来说今天,然后说要艰苦奋斗你骗谁呢。

别说美国,就是苏联,他们科学家也是莫斯科顶级公寓一人一套,就是朝鲜,他们的科学家也是待遇最好的,平壤最好的黎明大街公寓,未来科学家大厦,都是分配给朝鲜两弹一星科学家住的,有了这样的尊严地位,朝鲜才有两弹一星,以后朝鲜就是灭了,朝鲜科学家那也是纳粹科学家的待遇,是宝贵财富。

未来科学家街住宅楼实景图

尊严是根本,钱多钱少真的无所谓,国内精英不如国外精英,国内屌丝不如国外屌丝,但是国内精英必然好于国外屌丝,请问国内人要引进人才为什么不明白这个道理。

知乎用户 huang liu 发表

就算这些工程师拿到了一样的薪水,他们在中国需要忍受:

10W 一平的房价

奋斗到死只为和碌碌无为的拆二代坐在一起喝咖啡

被拆二代的老爹老妈们盯着垃圾分类,骑车带不带头盔不由自己做主,不能开摩托

限行,摇号

低效率的公司管理

有的人说,为了引进人才,我们愿意给这些人发房子,送车,就像杭州一百万引进快递员一样。

但是每一棵树曾经都是幼苗,这些人一穷二白孤苦无依的时候你又为他们提供过什么?

知乎用户 老吴爱说话 发表

中国缺乏 “士官文化”。

什么叫士官?有着强力的战斗技巧,不负责指挥,只负责打仗的,就是士官。

这些人虽然不是军官,没有指挥权,但待遇和地位都不低,也很受到尊敬,甚至一些年资长的士官,连直接指挥他们的军官都得给他们几分薄面。

而中国是没有士官文化的,只有官场文化。

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你要么能当个能管人的 “官”,要么就只能当被人管的 “兵”,而当不了不管人却依然受尊敬的 “士官”。

而按照这个定义,“工程师” 就是很典型的 “士官”,因为这些人大多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没有也当不了工程师),但却不想参与管理,只想把眼前自己的事情做好。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些 “士官”,放着好好的把士官当士官的地方不待,非要跑到一个把士官当小兵的地方去呢

知乎用户 博爱之城 发表

+1 的微软都比 + 86 的微软爽那么多,可想而知要是去其他互联网公司是个什么体验。

当然我也不会把话说死,万一哪天走投无路了呢(逃

知乎用户 vczh 发表

可能是大多数华人工程师不幸超过 35 岁了。

知乎用户 苏大煌 发表

根据我在国内和美国工作的实际感受对比,说两个小点你可能就知道到大部分工程师为什么不愿意回来了。

1 工作模式不同

国内 · 更注重形式主义

根据我浅显的经验和理解,国内一般喜欢搞快速迭代。大多数产品经理的任务就是迅速把拍脑袋或者模仿而来的东西卖给老板,老板一同意,工程师马上加班加点给搞出来。一旦上线发现数据不好,立马换方案,如此迭代。搞的大家都整天气喘吁吁,平时 996、大小周,到临近上线时还来个 007。

至于新上线的功能效果如何往往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期间迭代了多少新版本,添加了多少个新功能。**你看看知乎 app 现在有多少功能(可能比微信都要多了吧?),每隔几天就发布一版新 app,平均每多少分钟就会发生一次异常闪退你就知道了。我的是大约 2-3 小时绝对会出现至少一次闪退,另外 80% 的新功能我真的用不着!

针对 996,国内上班打卡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般早上会卡点到打卡,然后吃早饭喝茶,完了再来个带薪如厕。中午则会来个午休,下午刷刷知乎、微博,然后开开会吃吃晚饭,之后开始所谓的 “漫长地” 加班。大家都在那耗着,完全没有工作效率可言。

美国 · 更讲究工作结果

美国的大部分公司则更自由也更高效。首先在确定做一个功能之前,产品经理和老板们会反复开会研究,把各种可能的结果都了解清楚。在这个基础上,工程师介入然后出一个 design doc 让整个与之相关的大组 review。在 review 通过之前是不会开始写一行代码的。

早上来不打卡,下午想走随时走,只要确保分配的活能按时保质保量干完,同事之间如果有需要,可以(远程)支持即可。

关于休假就更简单了,因为那可以说是大事,大部分时候个人 schedule 比工作本身重要。很多公司休假是不需要直线经理批准的,只要你有假期就可以随时休。如果不发邮件,其他人可能只能从你的 calendar 上看到你今天是否接活。

我经常会根据自己其他的安排来一个 work from other place,顺带在那个地方玩一玩。正好由于疫情现在全民在家办公,很多同事基本上是四处游玩,到各个不同的地方办公的状态。

2 身心健康重视度不同

国内 · 更加重视集体从而忽视个体自身的需求

我举两个比较累的细节。一个是心累,因为大家都太过聪明,时时刻刻要会融入大集体和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使在公司正常工作,也需要时刻注意大环境别站(错)队。如果是女生,还要注意被潜规则之类。

而且国内的社交模式注定会非常的心累。再加上各种拼爹,攀比。学区房近地铁,进口车国产车,劳力士欧米茄等等。有了孩子还要继续各种攀比,公立幼儿园双语幼儿园,钢琴补习班英语补习班,孩子估计也累。

其次是身体健康,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由于长期从事编程相关工作对着电脑,我患有高度近视。在国内时每次去配眼镜基本上都已经矫正不到最佳视力。由于矫正视力不够在国内已经无法开车,晚上更是看不清楚,而且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时间一长眼睛就会非常不舒服,即使带隐形也很难解决。

美国 · 自己 / 家庭的事永远是最重要的事

在美国我特别喜欢的一点是公司里所有人上到 CEO,下到周围的同事都会认为:**自己 / 家庭的事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身体不适,即使有多重要的工作也要先休息;如果家里有需要,真的可以放下手中的活儿立马跑回家的。那种老婆临产,丈夫还在一线处理 bug 的情况我在这边还没有听到过。

在美国大家的社交模式都非常轻松,没有那么多 judgement。不管是在公司还是朋友间,都是自己过好自己的即可,没有太多担心、被穿小鞋之类。

另外来美国之后我视力情况大大好转,虽然还是高度近视,但是有很多选择。例如好的配镜师配出来的框架眼镜和隐形都非常舒服,不管是长期佩戴还是开车都能很好的满足需求,即使是晚上也看得清清楚楚。再加上每天都不会出现用眼过度,眼睛问题已经被缓解,几乎和正常视力没什么两样。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制度,我现在由于是高度近视可能随时会有各种并发炎症的发生,例如视网膜脱落等,配镜师专门给我 refer 到一个本地比较著名的眼科机构,找了一个很好的眼科医生每几个月定期复查我的视力情况,还长期配有药水每天滴用。每次去复查费用保险基本全都包括,我只需要支付 30 美元的门诊费。

牙齿也是一样,来了美国拔掉了智齿,所有蛀牙都补好,牙齿也做了矫正。现在每半年检查、洗牙一次,确保没有新的龋齿和缺口产生。冷热酸甜基本上都没问题,想吃啥都不是事儿。不是说国内做不了这些,而是很难有这样长期的预防机制。

当然我认为国内的眼科、牙齿医疗技术都是又高超又便宜(当然好的医生排队是个问题),超高性价比是美国比不了的(但这样会不会又导致医生的工作 / 生活质量下降?)。但问题是缺乏这种长期的预防机制,出问题时已经晚了,到时候受苦的实际上还是我们患者。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我相信如果哪一天我没有这些工作、生活上基本的担忧,肯定也会第一时间回国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到那时我还能在国内找到一份像样的专业相关的工作吗?

知乎用户 一个小老虎 发表

回中国接受 007 还是 996? 顺便攻击一下他国人民懒?

知乎用户 大韩民国 21 发表

这件事情我想大家可能各自有各自的原因。 这里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原因吧。 因为我对国内不了解, 很多事情都是道听途说, 不代表国内实际情况, 也希望大家指正。 我的想法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走到今天的过程, 可能有点像

@老吴爱说话

他的答案中提到的:“但是每一棵树曾经都是幼苗,这些人一穷二白孤苦无依的时候你又为他们提供过什么?” 我并不是有什么怨言, 只是有很多事情不是我能选的。 小时候即使我再想回国, 中考、高考都让我没办法回去。 销户口、收房子, 让我们在国内没有家, 也都是把我们往外推的做法。

第二部分是现在我的状态和对国内的印象(来自于朋友、宣传、网络(等等)), 以及这些事情让我会做出的选择。 回国从金钱和风险上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个人习惯上也有很多会非常痛苦、难以接受的事情。

为什么之前没法回国?

我是 2001 年和爸爸妈妈来美国的。 当时我上初中。 我很不愿意来。 我觉得在国内感觉学习和生活刚刚上正轨:我总算有了几个朋友;也刚刚遇到人生第一位启蒙老师; 第一次住上装修得很漂亮的新家, 有地板和漂亮的蓝天白云的玻璃吊顶; 第一次有了空调和太阳能热水器;第一次有了我们自己的封闭式阳台 (不用担心楼下捅蜂窝会蛰到);第一次有了一台不错的电脑: 可以玩《星际争霸》, 还可以上网, 可以做模型, 可以做 Flash 和 Photoshop, 可以跟朋友一起做网站。

我们在国内住的地方是一个很美丽的在山脚的大学校区里。 爸爸妈妈当时在国内当老师。他们都是从很穷的农村出来的。 在 1990-2000 年期间, 大学老师还属于较高收入的人群。 至少我当时是这么想的。 他们感受到的城里人对农村出来的人的歧视, 我当时也没有什么意识。妈妈当时对国内食品安全的担忧、经常在菜场徘徊来去不知道买什么给我吃才安全的事情, 我也是在接近 20 年后才知道。 妈妈说, 因为她是种田的,而且也经常跟菜场的人交流, 所以她知道这些人对食物都做了些什么。

我当时很喜欢中国。 我自认为在中国的童年是美好的, 我想以后长大了也为国家做点什么。 而且在当时很多国人还觉得美国是天堂的 2001 年, 我就对美国没有什么好感。

更小的时候我在一个被美国欺压的国家住过。 那里的人民很淳朴, 但是被美国的经济制裁压得喘不过气。 只有中国在为他们一直输出人才, 去给他们搞教学援助和基建。 爸爸当时就是去那里的老师之一。 在当时我的看来, “美” 这个字, 在美国这个名字里就是一种讽刺。对于美国的这些问题, 我的观点到现在也并没有改变。

来美国的时候爸妈对我的说法是, 过几个月就可以回去。 实际上就是一直没有回去。

第一年我在美国很痛苦。 意料之内的, 我语言跟不上。 我从小社交就不太行。我还争强好胜、自以为是, 朋友很少。 还好小朋友们损我的话我当时也听不懂。 当时历史老师在我交的白卷上给了 A, 我还觉得是侮辱,很难感激对方的好意。那一年我感受到的只有对前途的恐惧, 孤独, 和想回国。

第二年结束时我在学校可能已经是排名前 10% 了吧。 虽然英文课还在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ESL) 混, 大多数课程已经没问题了。 当时我读的大多是普通班, 所以不是很难。 我还是想回国… 但是回国这件事却已经开始有点难了。 如果我当时回去, 我面临的会是中考, 而且是毫无准备地中考。 我大概率是无法升上我们那个大学的附属高中的。 我很想我国内的同学, 虽然回想起来我不是一个好朋友。

中考这段错过之后, 回国已经很难正常上学。 即使想办法去了高中, 真正还能回去的也就只有高一或者高二。 然而这两年很快就过去了。 接下来又是因为无法与人拼高考而无法回国。

这个时候我们在国内那个只住了一年多的新家好像已经不是我们的了。 不知道是不是单位收回去了。 爸爸妈妈之前好多积蓄都花在装修那个家上面了。至于家里的东西,都有亲戚帮忙运走了。

我呢, 很自私地还在妄想报考国内的大学。 自大的我对没有能跟国内的同学比拼高考而居然在沮丧。 可能没有经受过高考的痛苦所以有点叶公好龙。 最后当然还是非常理所当然地在美国读了大学,也理所当然地在美国找了工作。 这个过程中, 我没有哪一天不想回国。 我不喜欢美国平淡无味的生活;我的朋友也很少。但是我知道, 回国了我连基本的生活都做不到。 我在国内没有学校读书, 也找不到工作。 也是这个期间我才知道, 因为省里那年刚好有些奇怪的规定, 我们出国之后就没有户口了。 因为我出国时还小, 所以身份证也没有。 后一年出国的人就没有这些问题。

工作之后的早些年, 是有可能外派回国的。 但是考虑到因为身份问题, 当时回国意味着放弃在美国常驻的机会。 因为我家里都在美国, 所以不能这么来。

这之后又过了一些年, 我才慢慢不怎么想这个问题了。 从我来美国, 到不怎么特别想回国, 大概花了 17 年左右, 比我在国内总共生活的时间还长了 6 年。 这期间我只回了一次国去看奶奶。 我还是很喜欢国内的生活氛围。 但是我知道我没有能力回去。 而如果无法常驻, 那么回去只是徒增烦恼。 在美国生活依然很孤独。 但是可能我已经习惯了孤独吧。

在美国这边的根, 当然也是越扎越深。 最主要的不能回国的原因当然是我家人都在美国。 但是即使除去这点,很多国内的事情我可能不会很习惯了。

为什么现在没法回国?

我现在如果回国, 最对口的工作是做软件开发。 但是我有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国内能对我有吸引力到我愿意回国的收入, 大概率不是我能胜任的职位。 我们这种做了一些年的软件开发的, 在美国基本上不愁吃不愁穿, 也没有国内那种 35 岁危机。 大概率可以稳定工作到退休,而且工资会越来越高。 而回国风险则很大。 传言有一些从国外招人之后拿到投资就开人的, 或者开价高, 但回国后实际薪水低的做法。 再要不给两年高薪水就开除或者公司倒闭, 也是很讨厌的。 所以心理上大概得预付我现在生活水平年开销除以 0.07(最高的稳定投资年利率)才行。换句话说, 得让我丢了工作生活也有保障, 不然没法对应回国的风险。 那么按照我现在的情况, 国内公司大概得开到接近 1000 万人民币(根据 10 万美金一年的开销除以 0.07)的签约奖金或者无条件离职补偿, 才能够对应到我回国的风险。 这还仅仅是对应风险, 不代表有吸引力。 因为单纯从钱上而言, 我现在的工资就够用了, 回国并不算提升。 更何况我值得国内公司上来就给我 1000 万人民币吗? 我觉得我不值得。 国内比我优秀的人才很多。 他们也比我听话、更适应国内环境。没有必要找我这种。 而且,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 这样给我钱的风险也非常大。我要是拿了钱就走人呢?而且就算公司愿意给, 我这样空降回去不招人恨吗? 所以我回国对于国内公司和我自己, 至少在金钱和风险上, 是双输的。这是让我们这类人无法回国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然了, 哪天我自己如果先财富自由了, 回国的风险也就小了, 也就不需要这么多钱才能回去了。 就现在这种情况而言, 找我们这种 “华人工程师” 回国, 对双方性价比都太低。

国内公司如果想调和这个矛盾, 最有效的做法不是给海归开高工资, 而是给国内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保障。 如果我听说国内一家公司做软件开发的工资都相当高、生活工作协调、职业都相当稳定可以做到退休, 那么也就不需要那么高的风险保障了。这跟找对象是一个道理。 我们对对象的要求往往是要对方人好, 而不是只对我们好。 一个在餐馆对服务员辱骂的人, 很难保证在热恋期后对我们不是那样。 一个公司得让我能羡慕它现有的和我同级的老员工, 才算是有吸引力。 光给我一个新人海归开高薪, 只能更让人心寒。

除了这些之外, 下面还有一些别的我道听途说的事情, 也让我很难有勇气回国。

在我现在的地方住房压力相对较小。 租房可以很舒适和稳定。 买房方面, 我现在大概也每五年能存到一套走路能到公司的中端的房子钱。 我听说在国内这是很难的。 现在我的大多数钱可以放在生活和其它投资上。 我觉得我回国之后可能很难做到这点。

在我现在的地方, 投简历和面试不看年龄、长相、性别、婚姻状况、子女状况。 我听说国内会看这些。 我不希望我老了以后会难找工作, 也不希望要是我以后如果有女儿, 她会在找工作时被人因为她的婚姻、子女计划被人刁难。 我很想要个女儿。

在我现在的地方, 没有人会因为我们家是从农村来的对我们有歧视。 但是我们当时在国内确实被人歧视。 不知道现在如何。 从知乎关于 “凤凰男” 的问答来看, 我并不乐观。 至于在美国对华人的歧视, 我个人还没经历过。

在我现在的地方, 任何性骚扰后果都是很严重和直接的。 我听说国内有潜规则之类的事情。 我不希望以后我的家人在职场或者任何地方遇到这种事情,即使概率再小。

我听说国内有时候会有 “应酬” 一事。 很多地方会有 “劝酒” 的做法。 我这里虽然也见过类似的情况, 没有人会真的逼我喝。我酒精过敏。

我听说国内很多室内公共场所都有人抽烟, 包括饭店、旅馆、甚至公共交通上。 我现在的地方虽然也有人在外面抽烟, 但我没见到过室内抽烟的。 我不是很喜欢那个味道。

我听说国内现在以 “狼文化” 和“996”为傲。 我觉得这不符合我的工作、生活、和管理理念。 我可能很难会适应这些。 我个人更相信效率。 这意味着我在国内可以选的公司可能很少。

我听说国内面试, 尤其从知乎和九章算法来看, 主要面一些需要背的深层的技术知识和其应用。 我觉得我面不过。 这也和我现在培养的能力方向不同, 所以以后我也面不过。我个人在这方面的想法比较复杂。 这里不谈。

我猜测中国公司里会用中文做技术交流。 我所有的技术词汇都是英文的。 短期内会重新面临语言问题。 这会很痛苦。

不知道国内实际职场上是什么状况, 但是至少中国的电视剧里上下级关系跟我所熟悉的关系是相反的。 我从入职以来遇到的每个经理的主职都是为下属服务、帮助下属更好地完成项目。 他们为我的成长和生活提供了各种宝贵的意见和选择,为我职业上的试错提供了避风港。而国内电视剧里似乎不少经理是下属的权威、是下属服务的对象。他们甚至可以干涉个人的一些事情。在我看来经理本职的事情, 电视剧里更像是一种施舍或者人情。 电视剧里更常见的是下属需要照顾家人、回应家人, 可却因为工作原因被经理逼着留在公司、甚至和家人失联的剧情。这种需要在家庭和事业间做选择的事情我看了很害怕。

我现在的生活, 跟赚我 10 倍、100 倍钱的人的生活虽然有差别, 但是差别不大。 我们可能还是会逛同样的商场, 吃同样的东西, 穿同样的衣服, 得到同样的服务。我们的生活一样体面, 一样有尊严。 我听说国内有些有钱、有权的人可以践踏和歧视比他们穷的人。 听说各个阶层的生活差异也很大。实际上也有朋友遇到过这种事情。 这类事情我比较害怕。 我害怕不论混得多好, 总有人因为我赚得没他们多而把我不当人。

美国这边当然有很多我不喜欢的地方。不然我也不会那么想回国。它自私的外交政策让我很难受。 爸爸当年教学援助的国家已经被北约和美国闹得四分五裂。个人生活方面, 美国的生活确实非常的平淡。 没有什么夜市, 也害怕枪支所以晚上不太敢出门。 医疗非常昂贵, 总觉得自己被有没有保险这事威胁着。 短程公共交通也不是那么好。 长途比起飞机, 我更喜欢火车。 但是美国的火车产业因为汽车财阀的压迫一直发展不起来。 我也总觉得美国很多执政能力不太强。 比如 Maria 和 Katrina 飓风, 美国之后救灾都做得很糟, 让人没有安全感。 最近各种闹事和排华政治, 也让我很害怕。财阀对政权的影响也导致美国陷入了中东战争, 以及多年的化学排放 (DuPont) 无人管理。 保健品、化妆品的安全管制也因为同样的财阀影响做得不到位。 食品健康方面也因为各个财阀和广告的影响弄得非常容易让人长肥。 人力资源非常贵、且低质量,请人来修个房子你好好伺候着别人还不一定会给你修好。给孩子请保姆差不多可以抵消大多数普通家庭一个人的工资。 这几年教育也越来越贵。 我读硕士的时候, 即使我们家都在美国, 还是花光了爸爸妈妈的积蓄。

怎么说呢, 只能说我现在能接受、已经习惯的那一套问题, 是美国这边的。 难以接受和习惯的, 是中国那边的。 真要没得选,当然怎么样都可以。 如果给我选择, 我不会选择改变这些已经习惯的问题, 去适应那些不习惯的问题。 美国不论从外交还是内政, 都是一个很糟糕的国家。 但是我习惯了这里的问题, 而不那么习惯中国的问题。 我能做的, 只有尽量去帮助美国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希望美国能够有更友好的外交政策, 和更有力的内政。 我希望美国能够更多地去帮助别的国家, 而不是因为财阀的影响到处惹事。 当然我也希望美国富强, 因为我大概去不了别的地方了。

我还是很憧憬当时在国内自由和冒险的那种感觉、的那种浪漫,憧憬中国的山水和文化底蕴, 憧憬中国有人情味的社会, 而不是美国这种拘束、无聊的生活和社会,以及平淡无味的景象。 但是我也知道, 那样的生活的代价, 我已经很难再习惯。当时的代价是爸爸妈妈在扛着, 我自己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 爸爸妈妈跟我说, 即使现在, 他们还经常做回到了当时的噩梦。 很多城里人对他们很好, 但是也有很多城里人让他们很难过。 也是因为他们扛下了那些,所以我才可能一直对国内有着美好的幻想吧。 而我没有他们坚强。 让我选, 我不会去扛下那些。 我只能幻想有一天中国的企业文化、阶级关系、和财富秩序能够变成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知乎用户 GXSC 发表

这个和 “北京的工程师” 为啥不愿意回 “河北沧州” 一个道理。在美元体系下必然最高收入是硅谷纽约,入关之前他们甚至在国内都找不到对应的工作——比如说芯片设计海思刚刚追一下世界领先就被制裁了。

知乎用户 Eidosper 发表

其实很多人只是单纯懒得折腾了而已,没那么多考虑这考虑那的。

我个人原因则是因为还没种够菜。

知乎用户 喷喷最健康 发表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是为了生活,于是需要赚钱养家糊口。

那么哪里待遇好去哪里。

就这么简单。

哪里的水草肥美,马儿就往哪里跑。

国内的水草如何我不知道。

但是国内的宣传往往是,这马儿很好,吃苦耐劳不怕艰辛勇往直前云云。

如此而已。

知乎用户 禁与千寻 发表

知乎上这类海归海不归的无聊嘴仗最近有点太多了。回答大致有三种类型:1. 某些高等华人的阴阳怪气;2. 国内移民未成恨国党的悲愤;3. 国内粉红的恨铁不成钢。各类型的回答都未免有些坐井观天或者人云亦云之嫌,这样的话题我看多了,忍不住多说几句。

本人背景:工作于美国某大厂,到今年 8 月在美国刚好 10 年,博士 5 年 + 工作 5 年。对美国社会生活已经比较熟悉,但是由于休假和出差都经常回国,对国内状况的认知也不脱节,属于半边脑筋还在国内还没把自己当 “华人”、“外宾” 的那种。根据我从国内国外两边的体会来衡量,为什么不愿意的根源有以下三个,其他的都是很次要的原因,重要度按降序排列:

  1. 两边在相同背景和投入之下所获得的物质水平和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其中房价和工作强度是两大重要催化因素。
  2.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很难下决心转向一个完全新的环境重新建立生活面对未知挑战和不确定性,即便那个地方是你的母国。
  3. 人各有志,有些人就是不喜欢。

再详细说说这三点。

一、就收入而言,中美整体差距仍很大,但是在某些点已经有所接近。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略资深的工程师来说,国内一线大厂的码农、数据工程师 / 科学家、硬件工程师等泛 IT 类工程技术岗位开出的薪酬,虽然仍显著低于美国湾区、NYC 和西雅图三大热点区域(高管和极资深人员这里不谈),但是跟美国中部以及如达拉斯、亚特兰大、DC 周边之类的美国 “二线城市” 相比有大致接近甚至超过的趋势。考虑到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实际所得是要超出美国收入的。比如在美国二线大城市休斯顿的炸鸡侠

@立党

老师,我估摸一年顶多也就挣个 10 万刀出头,换成人民币基本和国内类似于阿里 p6 这一档码农的收入水平差不多 (不知立党老师现在是否已成功在 FLAG 刷题上岸?又或者在美国疫情中的大面积裁员潮里不幸中招,正在 grace period 的倒计时中苦苦刷题?) 我有个哥们,EE 博士毕业在达拉斯 Raytheon 工作,前一阵微信上和他聊起我在华为深圳拿到的 offer 总额下巴都要掉了。然后立马也动了回国的念头。然而国内的房价问题和过高的工作强度,始终是两个巨大的阴影,对人民币收入本该具有的购买力优势造成了严重的对冲。

二、在美国呆久了,面对国内新环境的未知风险,和网上摄取到的大量关于国内或真或假的负面消息,害怕自己在美国过五关斩六将才打造的职业和财务基础会因为回国毁于一旦。从留学开始,考 G 考 T、申请学校、读硕士博士、削尖脑袋和全世界的聪明人竞争找 sponsor 移民的工作,和千军万马的三哥扔在一个池子里求运气抽中 H1B 签证的签,在绿卡排期到之前保住工作不被一轮轮的 Layoff 砍头狼狈回国,几乎每一步都是走独木桥,稍有不慎就掉下队了。若非实在有强烈的回国动机,没有几个人会愿意放弃这些虽算不上是成就但确实是投入了大量血汗的东西。所以我可以看到最乐意回国的人大概有三种:未毕业的留学生、刚毕业三年之内的年轻工程师、50 + 功成名就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工程师 / 教授。

三、就不用解释了,这是个两极化的问题,谈不上对错,都是个人取向。留美与海归是好处和坏处都非常明显的两个选择,但是本人非常厌恶部分一根筋的专职发帖人员如

@壮士请收下我的赞

的言论。

再来说说最近的变化吧。就这新冠爆发和中美关系恶化的半年以来,基本上从论坛上和我身边看到的形势是,决定海归和考虑海归成为一种在美青年技术工作者的趋势。这里说的趋势,不是指所有人都会这么想,而是说指每十个人里,总会有那么四五个人这么想。从社会趋势的角度来讲,美国这个社会的内部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被 covid-19 事件以及并发的一系列社会失智和无序暴露无遗,从个人角度来讲,川普政府以及美国两党一致鼓噪的中美对抗越来越严重,导致在美中国人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两国对抗炮灰的风险日渐增长。很多在美国习惯了岁月静好的中国人突然看到了在美国长久生活巨大的不乐观面。

就我身边的情况。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中,已经送走了 5 个回国的熟悉的同事了。不出意外,今年年底之前第 6 个就是我自己。加上前面几年回国的朋友和老同学,落脚地基本有两种,BAT\TMD \ 华为一类技术大公司的技术岗和管理岗,高校 tenure-track 制的助理教授。而刚毕业就立刻回国没有在美国工作过的人里,去国内的外企分部则比较常见。

在我这半年来面试的近 10 个国内职位里,面试过程中接触的面试官有美国工作背景的海归接近一半,甚至有整个团队除了 HR 几乎全部是 2015 年以后的海归人员的,所以近年来回国的人其实远比我之前想象的要多。另外和国内工作机会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数量不小的台湾人和马来西亚华人在技术领域的大陆职场里刨食。我年初的时候面上海一家外企的 Director 职位,在国内和美国的面试几轮都聊得不错,最后却没拿到 offer,一问猎头才知道是被一个长年在国内发展的马来西亚人挤掉了,这些都是我近半年来联系国内机会过程中比较意外的发现。

此外,在面试和事后找朋友同学打听消息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网上流传的一些认知,和实际有时候并不完全相符。就比如知乎上众所周知的华为 35 岁大限吧,面试我的几个华为面试官,从第一轮的技术民工到最后一轮的几个大领导,目测没有一个人低于 35 的,视频面试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大爷模样的人头发都全白了(当然不排除人家其实年轻只是在华为累得头发都白了的可能)。而其他大互联网公司的 996,真正具体到各个团队似乎也没有那么普遍,据我的目测,平均下来恐怕是 10-9-5.5 这么一个水平。哪怕是阿里系企业中加班恶名最昭著的蚂蚁金服,面试官也跟我说其实他们并没有真的那么狠,至少整个 team 在周六大体还是休息的,间或有周六加班,但并非定点加班。

很多现实细节如果没有亲自在这个过程里了解一下是不会知道的。所以越发觉得这个问题里很多坐井观天人云亦云,单纯跟着起哄的回答非常可笑。

根据面试经历以及我海归了的同事朋友同学的背景,我大概总结出了海归人员两个比较集中的特点:多数人都是国内本科名校出身——及 / 或——国内一二线比较大的城市家庭出身。就比如我 5 个回国的同事,一个清华的、一个北大的、一个北航的、一个天大的、一个厦大的,均成长于国内省会及以上大城市。我认识的国内一二三本普通高校的朋友在美国扎根之后还会回去的几乎没有;农村及小镇做题家出身虽就读名校,愿意回去的也很少,如来自三本名校浙大的郴州做题家

@猎魔杀手勃洛特

,谈国内工作而色变。我有个关系非常好的校友兼同事,湖北一个小地方的农村长大,看他在 linkedin 上加了一大堆国内猎头,估计也是看到国内机会心痒,但是每次跟他聊起考虑不考虑回国都狂摇头。说起来就是因为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很苦,成长的日子就是终日埋头做题苦学,国内读完本硕就出国了,到现在对国内的生活场景几乎没有任何眷恋和怀念,所以也不太可能放下这边经过奋斗得来的的简单富足的老婆孩子大 house 生活。所以 “回不回国” 这个问题,个人的经历背景心态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大。

旁边最不抗拒回国的,就是清北本科毕业的、和在北京上海长大的朋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来中国的都不再叫华人工程师了

知乎用户 纳米酱 发表

来干嘛?等着 35 岁被清退吗?

知乎用户 马默 发表

我上网做了一下调查,

总的来说,硅谷的房价是深圳的 1/3 左右

中层(资深)工程师的收入,硅谷比深圳高 5 倍左右;

也就是说,硅谷的买房压力比深圳要低 15 倍。

细节如下:欢迎求证

硅谷比较中心地区的房产税率:

Moutain VIew: 0.87% (相当于深圳南山区了)

随便找了这里的一间待售的房产(有据可查):

255 S Rengstorff Ave APT 136, Mountain View, CA 94040

$787,000 / 935 Square Feet,也就是 5469728 元 / 87 平

算下来就是 62870 元 / 平 + 546.969 平 / 年

相比南山区,我家住在深圳,所以比较清楚;

基本是 20 万 / 平左右了,龙华都要 10 万 / 平起步!

再来看看 “高级工程师” 的待遇:(不算奖金,就算算奖金,你也比不过)

硅谷,谷歌,“士大夫” 工程师:基本工资 153 万元 / 年

深圳,腾讯,差不多等级的资深工程师:基本工资 32 万元 / 年

知乎用户 蒋融 发表

中国是一趟拥挤的列车,大家过的都很憋屈。如果有人下车去别的车上,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

应该鼓励大家向外移民,不论以何种方式。

对于大多数在美华人,生活比较宽松,为何要回来内卷?

知乎用户 lymph 发表

听说有人想回国???

罚款十万,三年起步了解一下。

二、回国发展

他说服了这些人一起回国发展,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刚回到中国的孙夕庆成立了一家叫做中微光电子有限公司,想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不过因为刚回到国内,对一些市场行情还不太清楚,他的公司生意后来就不怎么好了,效益非常低,这时候就有很多其他的公司想要瓜分他的公司,并且在这紧要的关头,他还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说他挪用公款,依法将他逮捕,并且判处了他三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只不过当时孙夕庆并没有挪用过公款,可他又拿不出证据,于是就只好入狱了,而且还被罚了 10 万元的罚金,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可是当时的他就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三、入狱 3 年半终于洗刷冤屈

他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他在监狱里面打过 114 次官司,不过大多数都是维持原告,并没有多大的效果,他这打官司的次数,完全可以破吉尼斯的世界纪录了,最终在 2019 年的 8 月份,孙夕庆的坚持终于让自己洗刷了冤屈,可是此时的他什么都没有了,他也向国家提出了 2 亿的赔偿金,不过最终只获得了 54 万的赔偿,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很多人都觉得他得到的赔偿太少了,如今的他也不像在折腾了,觉得有了一个自由平淡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图片文章转载自网络,侵删。

原新闻链接 https://my.mbd.baidu.com/r/7WGJYeNyyA?f=cp&u=18b62a33d65985c2

知乎用户 粉丝 258 号 发表

我的病友圈有土澳、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的华人工程师,基本从事 IT 行业。

我看他们发的朋友圈

蓝天、白云
美食、大 house
自驾游、度假、健身、party

我认为,这才叫活的像个人样

我的病友圈还有 “阿里”、“腾讯”、“华为” 工作的工程师,更多是中小互联网公司的程序猿。

我很少看到他们发朋友圈

为了写这个回答,我特意翻了十个几人的朋友圈,看看他们近 3 个月都发了些什么。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他们更新朋友圈的时间段集中于晚上 10 到凌晨 4-5 点

内容多是,终于下班了、吃宵夜

周末、节假日他们干啥呢???

如果不加班的话,就是睡觉、宅家里打打游戏。

顺便提一句,中国程序猿没传说中那么有钱。

阿里、腾讯、华为的工程师在工作地买房后,掏几万块的治疗、训练费用还要考虑个把月。通常情况下,成不了,觉得太贵了。

知乎用户 doctor 尹​ 发表

因为大多数在美国的华人工程师都没办法回国找到一份国企工作。

我前同事,之前在 xxxx,他在 34 岁的时候毅然决然参加了某世界 500 强国企的社招。

最后按照正科级技术人才被引入该国企。

虽然收入只有 xxxx 时期的 60%,但是他从此过上了 855 的日子,而且工作内容非常简单,和他在 xxxx 时期实习生干的工作内容差不多。

xxxx 加个班,一晚上集能干完的活儿,他在国企需要干一周。

以前他在 xxxx 除了写代码就是加班写代码,他入职国企后居然开始打羽毛球、游泳、玩 ps 游戏,他自己说入职国企一年多,下班后电话就响过三回,两回都是说周五部门聚餐的事情,只有一次是和工作有关。

而我另外一名后来去到谷歌的前同事,人家早就过上 965 的生活了,每周都在朋友圈晒他爬山、钓鱼、烧烤、带娃旅行的图。

据这位同事说,谷歌几乎从来不加班。

在美国基本不加班,收入普遍在 10 万美元,享受一磅牛肉 5 美元的物价,他们吃饱了撑的要回国,过 996 才能挣到 60-70 万人民币,一斤牛肉 40 元,过了 35 岁想方设法裁掉你的日子?

图什么?

知乎用户 菜头会飞 发表

认真回答一下吧。我理解提问中的华人工程师主要是指硅谷的软件和计算机工程师这类人吧。以我所见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 工资待遇:这个可能是最实际的原因。毕竟人为财死鸟爲食亡,现代社会当然需要钱财的地方很多。在硅谷的软件工程师是美国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各种社交网络泡沫,共享经济泡沫,催生了大批的独角兽企业。而原来的老牌互联网企业 FAANG 的股值也在高速增长,导致很多软件工程师的薪资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前段时间流传硅谷的贫困线在 50W 美金一年。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就我知道的情况,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硕士毕业工作一两年 30W 左右的年收入比比皆是。回国的话,如果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你能拿到 200W 的 package?可能除非是那种最近火热的领域,比如说 DL 这种才有可能。即使剔除两边的 cost,在硅谷工作仍然是要比国内工作待遇好一大截。
  2. 工作环境:国内这几年发展有目共睹。有一大批龙头互联网企业比如说阿里巴巴,腾讯,还有华为这样的国际通讯业巨头。但是,这几年的工作环境却是很难尽如人意,996, 007,35 岁劝退,一些知名企业家比如说 A 家的 M 爸爸所谓的福报论,不一而足。这些工作环境的挑战还是很劝退的。在硅谷的互联网企业里,虽然也有加班,但是大部分时候属于自愿,而且也不会是每天 996。如果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即使回国可以拿到差不多的 package,可能犹豫一下也会留在美国。毕竟年纪大了有家有口的也不大拼得起。在美国 965 的生活其实也不错。
  3. 职业发展:回国最主要的吸引力在于职业发展。也就是在美国遇到了职业天花板,回国可能可以冲破这样的天花板。比如说在美国只能做 IC,但是回国可能可以建立团队带领团队,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这也是我知道有人回去的主要原因。但是,这其中是有很大风险的。第一,一般这样的人在美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已经适应了美国的工作生活节奏。回国意味着要重新融入重新适应。比如说每天 996, 真的不是谁都可以适应的了的。第二,国内的职场文化和美国还是差别很大的。其实更大的差别是从 IC 到 lead 的变化。IC 意味着你只做你分内的事情,你专业里面的东西做好了,其他的事情不太需要你操心。但是 lead 意味着你要去和你的 team 打交道,你要去和其他 lead 打交道,你得去找你的领导要人要物要资源,还得和其他团队撕逼。这些并不是很容易能够得到的技能。更何况还有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不少海归最后有归海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现在国内的年龄歧视也劝退了一些比较有经验的想要海归的人。35 岁之后就没用了,就可以被 layoff 了,这样的事出来会让大家有一点 concern 的。
  4. 家庭考虑:对于年轻人,这个可能并不是一个考虑因素,毕竟单身的话完全没有家庭问题。没有娃之前也其实都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对于年纪稍微大一点,有娃的人来说,这就是个巨大的抉择问题了。第一,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国人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不论在国内还是在美国。所以,教育是不是可以有延续性,回国之后孩子只能去国际学校,今后孩子回美国上大学找工作是不是会有劣势,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摆在那里。这一条就劝退了很多要回国的人。第二,如果只有一个人回国而另一个人留在美国带孩子,身边是有这样的例子的。那么就要面对家庭两地分居,夫妻感情,和孩子的互动等等问题。第三,现在国内其实会有一些女孩子道德感比较低,很多在美国的老婆其实对这个比较有防范。毕竟 T 家的 Jiang 姓老总例子在前。万一自己老公回国发展好了,那家里这正宫能不能守的住还是问题。这也是很多在美的老婆不想老公回国的一个原因。最后,还有国内性别歧视的问题。国内对于已婚孕龄女性的歧视其实很严重。那么对于和老公一同回国的女性就有职业上面的更大考验。综合这些因素,回国对于很多已经在美国有家庭有其是有娃的人就不一定是一个优化的选择。

肯定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我就不细说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经。

最后,我觉得不能认为不回国就代表不爱国。疫情期间在美华人其实都很关心国内的情况,捐款捐物。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找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已,不需要上升到那么高的道德层面。当然,最近的中美关系紧张,可能会有一些人更想要回国。这也算是被动的促进了在美华人,尤其是高技术人才的回流,是好事。希望国内可以以更加包容和欢迎的态度去迎接这些人的回流。

以上。

知乎用户 金毛憨憨 发表

很简单,因为中国不需要他们回来,美国非常需要他们留下,就这么简单的事儿喽。

因为中国说我不需要你,回来了也没钱,所以别人自然就不想回来了。而这个时候美国又刚好在说,我相当需要你留下,并且为了证明我的诚意,我愿意拿低廉的物价以及高额的收入,来证明我需要你留下的观点,所以别人自然就会留下了。而留不下来的人,自然都是失败者,失败者要回来,我们自然也没法阻止别人是吧?

知乎用户 沈先生 发表

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中国的学术科研环境不好,房价太高,以及其他的一些让人失望的因素。

第二,中国的留学生回国率是逐年上升的,八九十年代的留学生,十个都不一定有一个回来,现在十个大概有七个回来,留下的不是笨蛋,难道回来的都是笨蛋?

第三,是国家发展起来了,回来的人才多了,而不是相反,搁二三十年前,可能有人情愿在美国刷盘子也不愿意在中国做工程师。

最后,美国现在是第一强国,对全世界人才的吸虹效应明显,无视这点只拿中国对比显然不客观,美国不但吸引中国的人才,欧洲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的人才一样被吸引,论学术环境,欧洲差吗?但为什么去美国呢?因为美国待遇高啊,为什么高,靠着军事霸权、金融霸权、科技霸权吸全世界的血呗,军事霸权、金融霸权、科技霸权互为犄角,一旦一个出现问题,另外两个都要崩盘。很多人说中国把什么都做成白菜价,是中国想卖白菜价吗?是抢市场,一旦中国的产品在世界上别的国家无法替代,一样会卖高价,要不然你当中国的资本家都是雷锋呢,一旦美国不能吸血全世界的时候,人才自然会大量流失。

所以美国为什么要搞死中国的高科技?你不让他吸血了嘛。

知乎用户 水陌轻寒 发表

这些都是没有福气的人,他们只能在资本主义国家过着天天被万恶的资本家剥削的日子。

我们这些有福气的就不一样了,在人民企业家的带领下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国家的 996 福报。

要懂得感恩啊!

知乎用户 我想吃辣 发表

我认识这样一个典型的 “华人工程师”,父亲曾是台湾核物理专家,他本人从小就在美国成长,在华语和英语双重教育下成长,算是文化上非常接近中华文化圈的“华人工程师” 了。

有一次他们组需要派一个人来中国分舵 rotate 岗位,所有人(包括很多华人)组员都不愿意来,因为感觉这是一 adventure(冒险),最后还是这位华人工程师自告奋勇来 rotate 了。

在中国的这几个月里,他陪中国同事吃最辣的川菜,喝最烈的白酒,玩最嗨的蹦极…… 算是很深入地玩了一把,然后回美国去了。

后来去美国出差遇到他,他感叹:“你们太强了!”

我:“哦?”

他:“我知道你们以前都说 copy to China,去了中国一趟才知道现在是要 copy from China,比如电影院里那个扫码按摩椅,你们怎么想出来的呀!”

他是真的发自肺腑地钦佩我国,但他的态度就是 “你们”,中国对于这样典型的“华人工程师” 是另外一个国家,这和很多国内工程师出国了就觉得自己是美国人完全不一样的,我想,这就是他们不想来中国工作的原因。

——更新分割线——

各位,在评论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看自己有没有搞清楚概念:

  1. 什么叫做 “华人”?
  2. 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3. 台湾裔算不算 “华人”?

知乎用户 程墨 Morgan 发表

翻译一下最高赞

@一直住顶楼

的答案吧:

“我就是喜欢享受美国霸权带来的短工时高收入,怎么滴吧?

此君在结尾说:

坚持到美国崩溃的那天,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可见他对国家实力和经济的关系认知非常清晰,知道强者才能带给他想要的 “磨洋工”。所以,此君的答案是非常中肯的。只是各位看问题一定要像我这样看到本质,不要被表象给迷惑了啊。

看他的答案,配合我的翻译,一起食用效果更佳哦。不过,此君说漂亮话的功力确实非我所及,惭愧,我是个直男。

知乎用户 萧生 发表

高票答案已经说了收入水平,房价,996, 家庭背景等因素。我再补充一个,逆向文化冲击。

在美国呆的时间久了,尤其是非华人聚集区(非南加州,非大城市中国城地区)的那些华人,岁数已经不小,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很难面对回国后的再次适应,搞得不好容易抑郁,身边就有这种例子。

在美国没人管你个人生活,回国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灵魂拷问。

在美国没人攀比,回国没套假名牌都不敢出门。

在美国大家公德心较强,在公共场合都能装的很礼貌乐于助人,回国要面对社会上各色人种在你眼前放飞自我。

在美国可以享受华人的模范少数族裔光环,平时不用怕被欺负被潜规则,可以依靠警察和法律体系获得相对公平,回国…. 会更好!社会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对老百姓最好的!鄙视美帝的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

知乎用户 郭斯特 发表

欧美过上体面生活的门槛,基本是只要有一份工作。

而在国内,想过上体面生活,要么家里城市出生,有六个钱包,211 学历,要么白手起家,30 + 混到 P8。

欧美是 So easy 模式,下限高,上限低。

国内是 Very Hard 模式,汇率是真实存在的。

但国内没有天花板,也是真的。

知乎用户 熊熊​ 发表

开贴慢慢谈

本人是英国博士毕业后在英国工作了三年,目前从事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类似于猎头,主要是给长三角地区的知名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和科技类海外创业项目。平常主要接触有三类,第一类是海外高端人才,一般要求博士学位加三年海外工作经验,这几年各行各业差不多接触了几千个;第二类是各大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的用人主管或者当地明星企业的老板,比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浙大人工智能研究院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主管;第三类是各地政府人才办专门制定海归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决策人员,特别是江浙一带。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也不少,我翻了一遍以后也印证了我做人才引进工作后形成的一些想法。

首先,国家和地方其实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有计划有目的去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而且各地区特别是江浙每年都有各类品牌活动,报销国际机票,提供五星级酒店邀请海外人才回国考察,比如嘉兴,靠近上海,目前是个价值洼地,最近制定了硕博倍增计划,发钱吸引人才过来就业落户,在一个市区房价一两万的地方,一个青年博士最高能拿到四五百万各类补助,光今年我们就有累计几十个海外博士在申请嘉兴的人才计划了

除此之外,每年的海外英才北京行,深圳的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广州海交会,南京留交会,苏州精英周,宁波科技人才周,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嘉兴星耀南湖峰会,湖州南太湖精英峰会,绍兴名士之乡峰会,台州人才大会等,都可以理解为各个地方掏钱请你回国找工作,都会安排当地的龙头企业举办各类海归招聘会,具体信息可以看我们的网站的各类活动通知,基本都是报销回国机票的,而且有的时候欧美回国直接报销一万人民币,正常情况下已经可以来回商务舱了; 如果符合条件的话可以在找工作的同时试着申请国内的人才计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购房补助加安家补助加一次性奖励加薪酬补助大几百万是有的,最差的市级也有几十万,更多信息可以去我们公司官网查询 https://techtalentsuk.com/zheli/

其次,对于不能一下子下定决心彻底回国的,各地也制定了各类国内灵活柔性的人才计划,鼓励国外人才和国内高校、研究院或企业兼职或者全职合作,具体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比如职务聘任、短期讲学、联合研究、合作开发、技术攻关、企业诊断、技术入股、创办企业等)。一般拿到人才帽子就意味着至少 80 万的买房补助,50 万安家费,一次性 150 万到 400 万现金奖励,以及最高每年 100 万连续五年的薪酬补助,也就是最高有 1000 万左右,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

知乎用户 irayscut​ 发表

我是一个企业主,我也是个工程师

我也想出去

为什么?

我受够了国内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把那些主管部门的领导,所谓专家,都一个个拉出来,用鞋底狠狠摩擦他们的脸

并且大声说,你就是个 SB!你知道么!纯的!自己说一遍!响一点,我听不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老问题又来了。几个观点总结一下。

- 大多数人并非人才,到哪都是混口饭吃。

换一个地方涉及到找工作、孩子上学、媳妇的工作,房子,等一系列问题。有些问题想想就头大。既然到哪都是混,干嘛要折腾。

- 美国人才政策的核心是:毁掉他国的人才。

绝大多数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上升渠道严重受阻,终身碌碌无为。当然,由于美国强大的美元优势,这些人在美国赚的可能并不比国内的同学少,以前更是要高出很多,将来嘛,就不一定了。我们老板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93 年他一个同学留在美国当研究助理,他回国了。他同学一年 4 万多刀,开自己的车,住豪斯;他一年 1 万 5 人民币,约 2 千刀,骑自行车,到是分了单元房。现在他同学一年 5 万多刀,他一年接近 50 多万。

- 我国留学生回国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

虽然 985 的留学生看似回来得不多,但是比起印度等一些国家,这个比例还是高的。而且,目前这个比例越来越高。这些年,国家和地方都在推各种人才计划,吸引了大量优秀留学生回国,带动了国内科研的快速发展。在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这种人才政策。

- 随着中美差距的缩小,海外人才回国也面临着相当程度的竞争压力。

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华人对我们科技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贡献,这点无需否认。我国的对外合作主要通过华人教授完成。我国的留学生也主要在华人的教授下完成学业。美国毕竟比我们早一步发展,一些行业我们刚准备进军,而美国人早就已经在那里立足了。这个时候,借鉴美国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随着我国这些年的快速追赶,国内与美国的科技差距已经显著缩小,美国华人精英的贡献就没有以前那么显著了。现在更像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海外的人才也并不总是不可或缺的香饽饽。我以前在国外时的老板经常回国和国内的一些课题组进行项目合作或咨询之类的,走哪大家都很嗨皮,大家都喜欢申请项目时带上他名字,有点作为海外也有认同的意思。但是,让他回来,他的想法是:一旦回来,自己就成了和他们抢项目的竞争对手了。那个时候,就不是去哪都嗨皮了,就是 “仇人” 见面分外眼红了。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总之,年轻时一人饱全家饱,去哪都无所谓。成家立业后,瓶瓶罐罐一大堆,挪个窝不是一件容易事。

知乎用户 空一格 发表

别说在美国的不愿意回去,我在日本的都不愿意回去,在日本可不会被拖欠工资,去政府办事也不用看大人们的脸色,我一个年入四万百万日元的低收入人群在大阪买个二手旧房子也才一千多万,两三年的工资。我回去干嘛?是 965 没有 996 香?还是疫情期间真金白银发的十万大洋花着不爽?疫情期间国内那些为人民服务的大人给你们发了什么?100 元消费券吗?反正我是不会回去了正在考虑入籍还是拿永驻,永驻的好处是我还能是一个华夏子孙,如果有一天变天的话还可以回去建设祖国,入籍的好处是如果没有变天我的后代回去的话可以直接从四等人变成一等洋大人。唉走着看吧!

知乎用户 断水流大师兄 发表

因为他们不相信陈平的话,却相信陈平的身体。

知乎用户 鼓励生育马寅初 发表

自古以来,中国人重官僚不重视工程师。

大家想想,除了鲁班自己叫的上几个中国工程师名字?

知乎用户 波波 发表

这两百多万 “从事技术” 的华人里面,95% 以上,都是普通非敏感岗位的技术岗,说白了就是打下手的,国内根本不需要。同时,这 95% 的人也绝对不会回国忍受高房价,996。两方之间互相看不上眼,没什么好谈的。

剩下不到 5%,在中国被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敏感领域工作的。大部分人不想” 带技术一块走 “(犯法)。即使国内企业开再高的薪水,也招不来。事实上,这些华人心里面也明镜似的,高薪招过去,其实就是拿钱买他们手里面的资料,一旦回国几年以上,资料都消化了,本土团队培养起来了,老人也就没有价值了。

至此,题主大概心里应该有个数了。不管是员工还是企业,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目前的形式下,与其 “强求” 华人工程师回国,不如多点耐心,再发展个三十年,把房价物价,工业标准,企业管理都搞好了,自然就会有人诚意来投。

知乎用户 RoseofVersailles 发表

不鼓励美国华人工程师来中国工作。

不光是工程师,颜宁这样的科学家回国在清华工作一段时间又回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了。这证明了中国是自由的国家,来去自由。

单从人才市场供需来看,中美脱钩会催生一些工作岗位。因为以前直接买现在买不到了。催生的工作岗位是计算机专业大于电子信息工程大于机械大类。但是另一方面,世界市场要重新分配了。所以现在看局势还不明朗,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工程师的地位会提高。因为,以前哪里需要什么工程师,买办可以搞定一切。

我坚决认为世界视野很重要,应该运营世界,而不是北京东北京西上海南上海北的,格局太小。如果美国待腻了,可以去意大利工作嘛,意大利待腻了,还可以去玻利维亚,世界各地都见识后,可以在泰国东南亚扎根,毕竟,中日韩都已经走向老龄化,而东南亚才是未来。


更新!这个问题貌似挺火的,不妨多说几句。

我的核心观点就是:对于国家来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犹太人经历过风云剧变,现在无论如何权倾天下,都不会选择寄生,永远不会放弃立国。

那么薪火传承无非就是两个要素,1——土地。2——人。所以人要组合投资,不要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二,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说,我承认美国是最优解。**这也侧面证明了资本主义的有效性。**其他什么英国和美国比明显收入低一些物价高一些。但是,现在我不太确定,因为我也收到很多地方人才引进宣传,如河南许昌博士落户政府补贴年薪 50 万,带项目创业如果你找来投资 1 亿,政府将配套 1 亿等。

第三,公平的问题。美国工程师工资高其实很公平,因为他们做的贡献更大。中国工程师做的贡献小责任不在中国工程师,深层原因还是产业结构的问题。意思是说:不是你做不出贡献,而是你没有机会表现。比如制造业如京东方等起家时都直接买了日本、德国荷兰等全套生产线,你学的高端数学、力学、物理学都其实用不上的。买来的生产线,没文化的老板亲自上手摸索摸索都会了。就像汉景帝警告周亚夫:“不是我给你提供机会,你能有机会立下大功?” 所以对于过去来说,中国制造取得辉煌的家电等行业买办居功至伟。

美国内部也是公平的,美国有的工程师拿 6 万刀年薪,有的工程师拿 30 万刀。这是因为拿 30 万刀的工程师贡献高,而拿 6 万刀的工程师对公司的贡献只值这么一坨,因此自己心中最有 B 数了也不会乱动跳槽。

去美国的船票也是你和小镇做题家的公平竞争,如果你是普通的键盘侠,能不能竞争过小镇做题家心中应该有点 B 数,竞争不过就不要选择国家作为发泄对象。

第四,产业结构升级。现在中国有了人才基数的底气,是时候挑战高端地盘了,虽然受到了美国强力打压,但是这仍然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就像二战后德国日本仍然是强国,因为:你可以摧毁人和物,但是你摧毁不了知识。

最后说说个人经验,我之前辗转于国内外科研机构,本想走学术道路的。工资一直是最低的群体,比如在中科院时 6 千一个月。但是这其实符合我的贡献,我的研究成果实在是一堆无用辣鸡。后来学术界混不下去了空降到企业研发岗,很快我的薪水就提到了以前老东家的院长的工资水平。所以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人是灵活的,总是会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就像前不久收到一个俄罗斯驻北京大使馆的广告,招收雇佣兵,工作城市伊拉克摩苏尔,日薪 1 万,作战对象主要是叙利亚反对派和土耳其正规军。如果负伤将撤至圣彼德堡医院治疗至痊愈,住院过程工资减半。

还要澄清一点这里没有批评学术界的意思。我在学术界的日子是轻松的,周末办公室门紧锁,一个人都没有,还有寒暑假。但是我是属于那种学完机械学电子,学完飞机学汽车,学完图像学语音,不可能取得好的学术成绩的,我的研究连我自己都看不上更别说大学部基金评委了。但是我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知乎用户 神经云火控​ 发表

国内上班 996,离职 251,没事就沸腾,35 开滴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中国工资低 生活压力大 生活水平差

在国外有了孩子 还得考虑到孩子的学习问题 能否适应国内的生活吗教育

中美人均 gdp 差多少倍

中美人均碳排放 差多少倍

这都是很明确的

知乎用户 有限可能与概率 发表

简单的说的话那就是钱 没给够。

具体地说的话包括几方面,比如工作时间太长,有些人看起来拿到高薪了,但是要靠超时工作换,实际平均下来单位时间获得的收入还是很低。本身在国外生活久了的人就比较在意个人时间,更何况即便是知乎上,大部分人提到想回国的理由也主要是 “可以和家人长辈在一起”“有更多的选择找对象”“生活圈更丰富” 之类的理由。而一旦开始 996 这些就都不成立了。

还有国内生活成本高,虽然都说人民币的购买力如何如何,看起来物价比美国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内卷化带来的购买力的差异实际上是非常的不平衡的。一方面看起来劳动力价格很低,能够大量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很便宜。另一方面涉及垄断资源的” 商品 “和公共服务,包括土地,教育,医疗,法治水平等等,却是每天都在拍卖式的高涨。最终需要付出的代价远高于美国。这样一算,我觉得就算给我两倍美元汇率的收入都很难说服我回国。

深层次一点的话那就是多元价值观 vs 单一价值观的碰撞。作为一个天生的异见分子,少数派,我是一定要生活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的。这也是非常常见的两个推己及人的谬误:“做不到管理层”和 “不想孩子变美” 的由来。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就是官本位,社会地位就是看你管多少人,哪怕你是技术大牛,只要你还是独来独往那就是底层,那就是被领导压榨的。殊不知很多技术型人才就是讨厌人际,就是希望得到一个被尊重的独来独往的环境。而美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环境,在这里技术和管理是互相帮助的关系。同样的,单一价值观底下孩子是自己的延伸,所以教育也以 “和自己一样” 为目标,自然无法接受孩子产生独立的思考能力,更愿意拥抱美国的多元价值观。殊不知孩子虽然因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企图把自己的单一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因此而把孩子带回国的人,在我看来都不配做父母。

对于其他回答里韭菜号召韭菜们努力被割的言论,我们表示支持。至于说精致利己什么的,我现在看下来的总结就是你们对于精致利己实际上是毫无办法的。精致利己的核心在于他们的选择只对自己负责,而你们对付精致利己主义者最多也就只能在他们作出错误选择的时候嘲讽两句,在他们作出正确选择的时候酸两句而已。但一个人能活成精致利己主义者,前提条件就是他大多数时候都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啊。而且你们所崇拜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最后却培养出一堆精致利己的人才,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讽刺吗?

知乎用户 Wenkan Photo 发表

实话说,人均六万五的环境,跟人均一万比起来,会好得你意想不到。

别提疫情,哪家没有沙县小吃呢

知乎用户 SkodaAuto 发表

一起山口山一起 YY 的基友中,有一位旅日人士。

还是中国人,不过长期在日本,在日本和其它朋友一起搞了个小公司,运营 IP 授权项目。

好吧!有点扯远了。不过既然每晚在 YY 里开黑大米,聊天打屁,自然会扯到他在日本的生活工作。

然后这哥们就是各种日本好,中国不好。。。其实也无所谓,国人总是对国内看得更多,对国内的弊病也都清楚的。。。

但长年累月的日本好中国不好,未免有点腻味。。。然后,这哥们,就被我们称之为 “汉奸”。

直到前几天,可能真得惹毛了他,搞得他愤然下线了。。。

好吧!这种网络的吵架也就那样了。。。然后这几天又一起大米了。。。

不过想想也是,哥们大学没考好,进了个三流,毕业以后没找到好工作,自己家里出了钱到日本,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想来对国内没什么好感。。。

再加上现在人在日本,生意做得还行,处于上升期,未来虽然迷惘,但总是可期的。。。让他再怎么爱国,回国发展,也得有明确的方向给他吧!

所以,人其实就是这样,总要给自己找个理由,给现在自己的生活找个理由。。。背离自己的事业,脱离自己的舒适区,面对自己一切未来都未知的祖国,再怎么爱国也是一句空话吧!

对于在美的 “华人工程师” 们也是一样的!既然只是工程狮、或科研猿,就说明不是什么大佬,不是什么领军人物,不是那种随便我到哪个国家,都只会被重视的钱学森类的人物。。。回国可以,不过,请给个明确的,可期的未来先!

没有的话,爱国什么的,没有老婆孩子热炕头重要!

知乎用户 朵朵他爸 发表

干几年买房,朝九晚五。干一辈子买房,996,你说呢?美国要是放宽对中国技术工人拿绿卡的要求,那得多少人逃过去。

知乎用户 丶皮皮珑 发表

因为他们不知道国内 2000rmb 过的比美国 3000usd 号。

知乎用户 Lee 滑稽果 发表

已经那么多年轻留学生回来给你们发工程师红利了 干嘛还老惦记我们这些老家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认识一 2sigma 大牛今年举家离开纽约回国发展,光搬家费就是美国一年的 pay,只要给够还是愿意回的…

知乎用户 洛沉 发表

回来让外行指挥内行么?中国的官僚主义让人家有生存空间吗?

知乎用户 哈贝尔 发表

这跟去高铁上问 “你们都买到票了吗” 有区别吗?

知乎用户 特洛诺米 发表

回来干嘛?互相卷着玩?卷到 35 没当上中层领导的就回家种地?

知乎用户 jusalun 发表

并不是不愿意回中国,而是想回,不能回。我们家试过了,回去了两年。赚的少不说还累的要死,累的要死不说还各种出事故(赶上疫苗了)。

我另外一个回答里面有相对详细一点的描述,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最终我们选择回来美国过赚的多点,休闲点,压力小点,稳定并且舒适点的生活了。

如果在国内能达到在美国一样的 work life balance,那我们肯定回国啊!

知乎用户 伊伊 K 发表

因为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居然可以享受到社会主义国的待遇享受八小时工作制,不用担心 35 岁随时被裁

为什么呆在中国的黑人不喜欢回非洲一个道理

知乎用户 苏果法 发表

[如何看待福建连江华裔阿根廷籍考生被北大录取?​www.zhihu.com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12746855)

我觉得近期所有涉及人们更不愿意在祖国母亲家发展的问题都用这个回答。

知乎用户 忽悠十四郎 发表

因为

这个国家总体更加强调要 “会做人”

ZZ 要排在很多东西前面

DX 机场运行以后,出了多少需要擦屁股的事情?

都是投运之前没发现?

知乎用户 考不停 发表

都过剩到输出了还要高薪把美国人请过来占工作岗位

知乎用户 WhitePawn 发表

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你看看一年前华为供应商,哪个不是在华为的人的羞辱和辱骂中过来的。中国的商业模式甲方羞辱乙方的旧观念在某些企业还是根深蒂固。领导骂下属,对下属呼来唤去也是家常便饭。领导者的傲慢依旧,溜须拍马绝对忠诚比能力卓越踏实肯干更重要。管理比技术更重要。这都是大家不愿意回国的原因,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知乎用户 星空妄想者 发表

因为不想连续 23 个月没有休息脑溢血死在工作岗位上。

知乎用户 cesium99 发表

我说直白点吧。

为啥 + 86 来 + 1 的读书的,很多都在转码,想当 + 1 的程序员?

搞明白这个问题,原问题得证。

听过一种说法,回去发展的人,攒了很多钱,还是会费尽心思送孩子出国。。。

如此一来,费那么大劲干嘛呢?

知乎用户 穷码农 发表

普遍存在的 “反智” 文化,导致技术毫无社会价值。

换言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谁也能干得了。换你上你也行。”
“什么都是虚的,只要给钱,不愁没人。”

随着国力增强,这种观点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流行了。并且这是全社会的问题。从打工仔到老板,绝大多数人都这样看。

我知道很多个 “老板赶走关键人才导致自己公司垮掉” 的例子。

知乎用户 曰若稽古 发表

你去美国生活就知道为什么了 在中国 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让我非常不舒服

知乎用户 Fredrick 发表

现阶段国内因为法制法规不健全,要学会与各种形形色色的恶势力斗智斗勇。对妇女儿童的保护、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劳动法、消费者保护法都极其不健全。如果这些法律现阶段能够达到美国 50%的健全程度,我可能会考虑拖家带口回国发展,法制健全会让生活中的压力与烦恼少很多,没有良好的法治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不讲规则、投机取巧、钻法律漏洞的人会很多,让真正的老实人吃亏,让真正脚踏实地努力做事的人得不到应得的回报,只有法制健全才能保证基本的人格平等。不讲法制不讲规则的社会秩序是不可持续的,长久下去只会内卷成性、恶性循环。很赞同!

知乎用户 自然 发表

1、因为我懒,吃不了 996 的苦,只能 10-5-5。

2、因为我穷,买不起北京深圳的房子,只能买得起湾区 House。

3、因为我笨,搞不懂什么服从领导狼性文化福报之类的,只知道干完活下班。

4、因为我渣,不会给彩礼也不会跪舔 3 分绿茶,最多就是回家给老婆做做饭。

所以像我这样的烂人,就烂死在美国吧,不糟蹋我深爱的祖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中国的富人可以投机倒把生活必需品

知乎用户 usebus 发表

对比物价房价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无心插柳柳成荫 发表

我有点中年危机,不介意回国工作生活搞票大的。老婆不愿意,娃娃们更不愿意。老大最近天天吵着要养狗,男人婚后家庭地位不如狗;大家懂就好。 既然不想和老婆孩子异地,就老老实实呆在美国了。

老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不仅不想回国,纽约以外的地方都不大愿意去。她以前还考虑伦敦香港,最近世道不太平也不想了。 娃娃们是 “移二代” 习惯了美式 996”快乐学习”的生活方式,对乐器和体育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便这样,以海淀盅场的标准他们是菜鸡,三四岁的时候英语词汇量两千都不到。身为做题家的我,前阵子还想把娃娃送到国内读书,老婆不愿意,说那是虐待儿童。 后来想通了,他们态度端正勤劳勇敢就好,其他的只能听天由命;然后默默的把娃娃们四年私立大学的费用存入单独账户。

家里老人退休了,英语水平能读能听能写不大敢说,来纽约短住时就找他们大学同学一起玩,约着一起去了加州佛罗里达阿拉斯加。纽约的中餐馆子哪家强,他们比我懂得多;貌似粤语和福州话也能听懂几句。

对于我来说,老婆是领导,孩子是祖宗,老人是责任;物价房价收入都是浮云。身边来往多的几个汉子也是这种状态。


解释一下 “盅场”,我对这个词持中性态度。作为一个东亚做题家,我甚至有点怀念国内重点中学那种紧张的做题环境。早年做题的经历让我受益终身。现在问题就来了,小孩愿不愿意做题,做题做的好不好是我无法掌控的,除非我采取用中式推娃大法。 如果希望小孩能做题走遍天下都不怕,海淀重点上海四校深圳中学,甚至某些二线城市超级中学都是极好的地方。考虑到以后中国蒸蒸日上的现实,小孩在国内有根基也是不错的。 可另一方面我的确也下不了手,不说了。

知乎用户 caduceus 发表

不知道立党回答过这个问题没有。

谁说美国没有 996?

2019 陈勤还记得吗?没绿卡就不算 “华人工程师” 吗?

中国每年都要雇佣大量外国技术人才来华工作,各地政府都设有 “外国专家局”。这些所谓华人工程师很多除了皮是华人之外,从思想到生活习惯都西方化了,他们不一定习惯中国的生活,而且从市场需求角度讲,国内不主动需求他们,t 们又何必非要到中国来?

2008 年金融危机时,很多破产的华尔街精英,都不用中国主动请,自己就跑到上海寻找机会。1991 年苏联解体,更不用说了。

同样,现在美国在全世界招揽医护人员去美国救民于水火,也不见中国医护人员去投名状啊。

知乎用户 知无不言者慎 发表

谈谈自己的经历,我前几年从国内一线城市到美国。当年为什么来美国,钱是一个非常次要的因素,因为我的收入从中国到美国涨幅很小,之前的工作也是外企一个经理吧,每天上班下班都很弹性,基本上一周去几天也行,晚去也行。但在国内首先交通,停车,环境都不好,也面临着小孩读书的问题,我那个小区学位一般,折腾学区房也是个大折腾。

后来碰巧一个机会到美国工作,工作跟原来差不多,但其他问题都解决了。在原来的城市,也算是比较宅,就是跟单位同事关系走得比较近,到了美国,人际关系就更简单,唯一失落的就是没有可以随便吹水的同事。但周边环境真心不错,小孩上学压力基本没有,小孩也开心,大人也随心。

当然,国内理解得华人在美国就是二等公民,说句老实话,除了跟公司同事打交道比较多,跟周围都 人打交道都比较少,在美国,在公司或者一些机构对种族歧视还是非常敏感的,就算心里有,没人敢摆到台面上。就算其他人想歧视我,也要有机会啊。

说白了,呆在美国喜欢自然环境和完备的公共设施,大房子,交通便捷,孩子教育好(轻松),高等教育质量比国内更高,生活简单。回国,自己很容易回去,但作为一个家庭,很难回去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诚恳地请成功海归的类似家庭给点建议~

最近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回~ 之前一直很想念国内的热闹便捷各种好吃的,觉得地沟油都香,反正吃了二十多年也没咋滴,叨叨要回国。老公拿到一个魔都 offer,算上股票,也有 200w,与他在美国的收入基本 match。我回国后收入会减少,家里两娃只能专注做贤内助,这是基本家庭收入情况。

回国成本:美国这边已经安顿下来,贷款买的学区房普通 house,2.8% 的利率,还有 15 年还完。与世无争一眼到头的小日子,两娃,大的已经四岁半,即将上小学。老公工作 955,不忙也不闲,我自己副业做做,收入尚可,每年扣掉各种开销,妥妥攒个七位数,总之就是按部就班岁月静好。

回国,就是刘欢唱的重头再来,三件大事:1,996 奔事业,这点老公说自己喜欢忙,身体 OK,完全可以接受,反正他也不在乎 work life balance。2,大人小孩的户口,尤其小孩的,美宝落户难,上不了户口就读不了公立,国际学校好的没资格,父母双非,差的花了钱还得想办法申国外大学,升学率堪忧。看看国内朋友鸡娃的鸡娃,感觉人到中年力不从心。特别是这些事情回国后就默认我是主力。3,买房压力大,网上粗略看了下魔都房价,只要跟学区沾上边基本千万起步,还不咋滴。首付➕添置家具税费等等,500 万启动资金还是要的,2 大 2 小的配置,怎么也得三房往上靠。然后每月当房奴。父母家两边都没办法经济支援,在美工作这几年攒的积蓄就差不多掏空。好在我两都同意魔都的房子也算扛跌,算投资,积蓄花了就花了。

总之,想想这些,感觉回国真累,尤其孩子,完全是 hard 模式。中国始终是心里的故乡,每天都在想,等真有机会重返故乡的时候,才意识到现实中的巨大鸿沟。说实话,内心还是希望能保留孩子美国国籍,给孩子留条后路,想上魔都户口,走公立。不然干嘛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要了,回去读国际学校跟无数孩子一起竞争申美国的学校~ 这一神操作估计能被美国的朋友邻居笑死

最近在网上搜了很多,鲜少看到拖家带口带孩子海归成功的案例。如果有,还望不吝赐教。男人到了脱发养生的年龄还想搏一搏事业,作为女人不想拖后腿,又感觉心有余力不足,这也许才是真实的生活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普通人没有非得家国天下的那种情怀吧。

不管人在什么地方,先把自己的生活搞明白,再说呗。

普通人的责任就是赡养父母,下育子女,在哪儿你们一家几口过得舒服就在哪过呗。

就目前我了解到的情况,这些华人工程师在硅谷那几家典型的公司拿到的 package 要比国内好很多,他们有什么回来的动力呢?

退一步讲,即使他们想回来,国内的那些大厂,不管是鹅场还是猪场,也得有他们的位置才行啊。

回来以后要是年收入锐减,还回来干嘛?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果有机会移民加拿大,你会去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于 5/9/2018 有赞同的,也有反对我的,都很正常嘛,只要不互相攻击就好,多交流就能开阔眼界。 我觉得大部分留学生,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学生,由于有本地学历撑腰,再加上适应英语,找一份5 6万刀的工作难度不大,我就是 …

孩子准备登船的时候,祖国怎能撤掉跳板|麓湖记事05

昨天早上,Levi结束了筛查检测,到达天府新区指定的酒店集中观察。 开车去送了一些日用品,发现酒店离家很近,周边很便利,可以点外卖,吃喝无忧。家长群里对成都的入境流程和服务大多认可,父母和学生都挺放心和安心。 然而到了晚上,民航总局突然发出 …

回国难:小留学生滞留英国 166家庭联名申请领事保护

**【财新网】(记者 周泰来 实习记者 黄晏浩 陈怡帆 邓睦申)**新冠疫情下,一些留学英国的中国未成年人留学生无法继续寄宿在校,也很难回国。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北京时间3月18日晚接受央视采访时称,中国在英国有大约1.5万小留学生,英国是 …

爸妈知道孩子被性侵会怎么样?

知乎用户 糖分 CON 发表 知乎小白,没想到有这么人评论,而且评论大部分都是女孩子,都有差不多的经历,我觉得非常难过。 小学六年级刚发育的时候,就有男孩子当着女孩子的面评论女生胸部的大小,去扯女孩子吊带内衣的绳子。长大了初中被男孩子拍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