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作家流浪的蛤蟆在微博上对英语学习的评价?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个题目里面有这么几句话,读了颇有些感慨。 这个观点,构成了很多人评价英语这门学科在初等教育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我看到有很多人在答案中抱怨,说自己很聪明,数学买本习题集,就可以学得很好;但是英语因为没有资 …
额,看到这个问题,正好有一点工作之余的想法想吐槽一下:
我是一名教育媒体的记者,工作地点主要在北京。
咱可以先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问题:
第一,买了学区房,为了让孩子进入附近的好学校就读,是否是个好选择?
第二,让孩子在普通学校念书,和在好学校念书,就有那么大的差别么,有数据说明么?
本文数据来源于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
**
咱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在重点学校旁边买学区房,进而可以通过电脑划片,使孩子就近进入附近的好学校就读是不是个好选择?
择校,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北京而言,择校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是小学升初中阶段,即 “小升初”。1993——2012 年,北京的 “小升初” 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1997 年,学生就近在划片区域内选择学校就读。1994 年第一次提出了” 择校 “,以教育大区海淀为例,从严控制比例,一般以 3%-5% 为宜。
这一时期的小学升初中,如图
第二个阶段,1998 年——2002 年,1998 年,北京借鉴香港的经验,将电脑派位引入了小升初
第三个阶段,2003——2007 年,入学模式多样化:
分为划片就近、回原户口所在地入学、进入寄宿学校、特色实验班、特长生。
除了划片之外,特长生为主要入学模式,控制在 3% 左右。
第四个阶段,2008 年后,小升初的四大渠道形成:
先来认识一下四种渠道:
第一,指的是在学校附近有房子的孩子通过电脑划片,进入该校就读。感谢知友 chenqin、 SHI Wenxin 的补充指正,“关于表 1-2,入学方式的比例,其中 “50%” 是指该地区初中招生总数的 50% 属于电脑派位,并不是说这个学区的小孩只有 50% 的可能能上好初中。”
第二,推优。这里的” 优 “,有一个打分结构,不只是三好生一个称呼。打分结构混乱,比较主观,比如大队长一分,突出进步两分…… 这个方式的本意是鼓励素质教育,但是这个标准衍生了给教师送礼等等陋习。
第二个个方式,是特长生入校,无数的孩子没有童年了,这还用多说么。
最值得说说的是,第四种方式
“**占坑班”,**是指公办重点学校自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面向小学生的学科培训机构,可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升入本校初中。
“占坑班”起源于 1998 年,由于当时 “小升初” 由统一考试改为 “电脑派位”。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进入薄弱校就读,而重点学校为争优秀生源也不愿意接收“电脑派位生”,于是出现以“奥数” 培训为主的培训学校充当起替重点中学选拔学生的功能。目前,各个名校都有自己对口的培训学校,只有进入该校就读,才有可能将来被 “点招” 进入该名校,是为“占坑”。
其中,最有名的是人大附中的” 任华学校 “仁华学校_百度百科,2012 年被关闭了。
共建” 是具有北京特色的 “小升初” 政策,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与重点学校通过 “合作共建”,满足本部门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的需求,是典型的“以权择校”
所以,综上所述回答第一个问题,买了学区房不见得就可以上好学校了。或者如果其他条件允许,想让孩子上好学校,可以考虑一下其他几种办法,也许花钱比买学区房要少一点。
以下列出 2011 年,几所著名小学的择校费。
第二个问题,让孩子上好学校有必要么。
先上数据。
学校差距过大是择校的第一原因。这个差距在哪里?
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继续扩大。择校竞争最为激烈的海淀区,部分名校与普通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如表 3-1 所示,教师资格上的差距最为突出,普通中学与示范校高中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人数的均值相差 2.24 倍。以北大附中为例,它拥有特级教师 11 人,占教师总数的 8.5%;高级教师 77 人,占教师总数的 66%。
差距是明摆着的。
以上是数据,再说几个我工作中的小故事:
故事一,在采访朝阳区一个重点学校时,一个政治老师在讲国家职能时,一个学生站起来,以有点激动的口气,让老师讲一讲国家的职能到底是如何体现的。暑假里发生了 7,23 北京大雨事件,针对这个事件学生责问,为什么国家不早早进行道路规划?
这件事,让我非常震惊。我当时在想,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思考这个问题。他的眼界和看问题的眼光有超出年龄的成熟。
故事二,还是朝阳区的一个重点学校。他们有一个课外活动,是和通用电气合作,经营一个二手废品公司。学生们自己经营,运作得很好,并且盈利。两个孩子考上了国外高校,念商业本科,就是因为受这个影响。采访结束后,我和编辑走在他们学校,这个编辑和我感慨:“人生路原来早就不一样了。这么大的小女孩当老板,在我老家,估计就生孩子嫁人了。”
故事三,采访一个石景山的普通小学。一个语文老师兼教学主任,接受采访时情绪激昂。一直试图将爱国主义融入到教学之中。联系时事讲到钓鱼岛时,言辞激烈,说日本人实在是欺人太甚云云,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好知识,努力保卫国家云云。注意,她用的词,不是右翼势力,不是日本政府,是日本人。我观察孩子的反映,有几个小男孩已经喊出来,打死他们,打他们!
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是让我回答第二个问题,我要给他 / 她一个我可以承受得起的最好的教育,从初中开始。是为了给他 / 她一个更好的眼界和健康的价值观。
——————————
对于知友们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的评论,我回答一下:
1,普通学校不是一无是处,也是会有兢兢业业的好老师的。
2,相对于重点学校,普通中学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牢固。
3,通过观察,经历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老师的人格素养和学识都是非常看重的,这个时期遇到好老师,对孩子的三观确立有很大的帮助(在学校的时间,和老师、同学接触的时间要远远多过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所以尽可能的让孩子在初中时就接触好的老师)。
4,如果客观条件做不到的话,就多提供些优质的阅读和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切不可厚此薄彼。
看入读的大部分家长的职业和教育水平。
案例 1:
我入读的小学别说重点,它原本就是一个乡村小学,四周是农田,上课会闻到一些刺鼻的臭味,校舍全部是平房,有时候我们会爬到上面去玩,直到小学快毕业才修了第一栋楼房,而体育课和音乐课上课的教室异常糟糕,天花板是我们四川人叫做篾席子补的,门上经常各种木板钉上去,因为已经破烂不堪,地就是土啊,没有水泥啊。
我们机关在一个山上,那么整个山就只有这一个小学,机关原本大多数为南下干部,也就是北方人,但是随着高考恢复,很多四川人,比如我爸这种凤凰男,通过努力进入机关,所以他们到了 80 年代末期,就开始面临大量小孩要就近入学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而且我爸为了省事儿,甚至去改了我的出生日期,以便让我提早入学.
于是,我们入学的时候,画风是清奇的。
全校就一个厕所,我虽然小时候在农村待过,但是我每次回去家里的土厕所至少是打扫干净的,但是学校这个厕所,真的烂到什么程度,它真的就是土墙啊,地上好多蛆,我第一次看到蛆到处爬就是在我们学校了,还不是在我们老家。
进校第一年,有我们学校的一个师兄,好像是杀了人还是犯了什么重罪,(我们是全国暴力城市),然后他手带手铐被众人带上我们小小的升旗台,给我们这些小孩看。
你说就这么一个破学校,而且老师都是毕业自一些什么偏远地方的小师范,你压根没听说过的地方(但是那个年代老师们很负责),我们隔壁班女同学不也在爱情公寓里备受好评嘛,我自己班上大量同学后来也去了北大复旦,我自己小学毕业成绩拿到我们国家级重点也是第一名啊。
原因很简单,当时虽然有些同学仍然是周边农民孩子,但是大多数都是我们一个机关里的,父母是属于才进入机关的年轻大学生,正好处于上升期挣表现的这个关键时刻,你像很多南下干部世袭家庭的孩子,比如我楼上统战部部长和党校校长家的姐姐,她就不读我们小学,她被送去读的很远的市中心的一小,也就是重点,她后来中学也读的我们中学,是不是考上的就未知了(嗯,她不努力,最后高考去的成都本地某二本)
这种年轻的小公务员父母对孩子教育无比重视(虽然我爸不重视),所以才导致出现了我原来帖子里探讨过的很多异常现象:我同学在小学的时候开张玉凤的玩笑;我同学借我溥仪的传记,下课探讨他们读过的战争与和平,青年近卫军(直接导致我这个时期为了装逼买了《复活》和《牛虻》之类的前苏联作品);我们老师辞职之后我们全班因为不满意新的班主任所以班干部商量和组织全班步行去很远的市教委找我们原来老师谈,希望她回来带我们;我们班在小学最后一年自发成立学习小组,晚上会去同学家 3-5 人一起复习(我们都住一个机关,所以步行就到,我当时去的财政局小伙伴家里);中午 1 点全班会自发到校进行知识点互相抽查,这个时候是 2 人一对一(我的男神每天负责抽查我,然后嫌弃我懒,人家后来初中去了划片区的烂中学,以二流子闻名,高中才回我的国家级重点,但是也不影响他北大中文系本硕连读)
我们班有消极力量的,比如我爸妈离婚之后,我们班主任觉得我老实不说话,所以只要有同学太调皮,基本就会调来跟我一起坐,所以我经常被我同桌男孩子打,比如我从里面出去他打我一下,没事儿打我一下,我妈送了礼也没辙,因为毕竟她几个月从成都回来看我一次,而手工课每周我妈妈新买的剪刀之类的工具总会在我离开桌子的那一刻被偷,被偷 N 次之后我妈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来学校找老师。
我不是歧视,但是确实这些行为不端的同学,基本都是是周边非公务员子弟,父母从商或者是农民的孩子,但是我们除了这些小摩擦,后期在我们班干部的管理之下,相处非常融洽,也是齐心协力,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中间遇到农民家庭同学因为经济情况退学也会积极为他想办法。所以今天想起来,真的是有强大管理能力的班干部在用凝聚力把全班聚拢,抵消消极因素,并且起到榜样作用。
所以,很多人一直很好奇,说你家庭 89 年离异,父母平时都完全不管,你最后怎么小升初第一名。
我想说,你跟优秀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不会自暴自弃的,你会很想要成为那样的人,获得他们的赞许,甚至最后超越他们。而且这样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也就是你陷入低谷,或者逆境的时候,你会很清楚,世界上有一部分人是和大部分人不一样的,他们的存在会使得你坚持下去,所以与其说国家给我希望,不如说我遇到过的各种异常优秀的人,给我希望。
所以,我一直强调,好的学区比学校本身更加重要,但是好的意义不是 “贵”,而是要看入读孩子的父母们,这些父母一定要像我们当初的父母一样,正在上升期,有理想有抱负,因为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那些暴发户,利益既得者扎堆的地方绝对不是好学区。
案例 2:
在成都,多年包揽状元的,以及初中全市排名第一的,还有重本率最高的,清一色是私立,而不是公立。
私立虽然也有关系户,但是需要考试,这是和公立摇号最大的区别。
而我在培训多年过程中,我遇到双商都很高,而且绝对在全川都是出类拔萃的孩子们,无一例外来自某所私立的本部。
这些家长,正好符合我说的:有点钱了,因为在努力奋斗中的城市新中产,所以希望孩子也和自己一样,能够再奋斗一些在 social ladder 上爬的更高一些(其中大部分还是着眼高考,少部分出国)
但是,还没有土豪到去读我们市里的一些学费上 10 万或者 15 万的国际学校和国际部,这些国际部和国际学校,我说实话校风不好,这一点只要是成都本地的孩子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应该是无异议的,当然,读里面的孩子肯定会反对。
请问,当你到了一个学校,你发现同学生日请客一条鱼都是 1000 元,在利苑这种米其林吃的时候(这家反腐之后垮了),你的价值观会遭到怎样的冲击?
所以,如果一个学区聚拢了土豪,那么我是坚决不会选择的,我不需要所谓 “人脉”
我需要我孩子有一个正常的价值观,有属于一个阶级的同伴,他们知道你所经历的,他们会给你一个榜样作用,因为他们也在奋斗中。
案例 3: 我接到出国的孩子,因为家里条件不错,所以基本都是学区房读了本市最好的小学中学,但是基础差到有的时候我都很绝望啊,earth 读不来,音标不认识。其中一个女孩子还主动说妈妈已经把她未来一辈子需要的钱存到香港了,我当时心想:这个妈妈事业这么成功,人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能让孩子知道她不用努力了?
她不是唯一案例,经常有 70 后,60 后家长当着我们的面说,家里反正也不缺钱,不求她有什么出息,开心就好。(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心里会翻无数个白眼)
我很多学生都跟我说不用太努力,因为她们看到我家里有房子,说我以后可以继承我家的房子
我每次对这些言论简直是,,,(哎,又想骂她们了)
这种价值观,你放到再好的学校她都不会努力的好吧,然后这种学校里你也别指望其他人努力,因为其他人的父母基本也是类似的,以为环境的力量可以改造一个人
我目前已经脱离机关系统,所以我可能没法安排孩子去机关子弟扎堆的地方了,虽然是首选,所以如果是在成都,我首选私立,而不是公立。
我需要我孩子周围大多数都是通过自己本事考进去的孩子,而不是投机取巧摇号进去希望别人带动他的
而他们的父母最好是以下职业(根据我对我学生的观察):公务员(尤其外地考上成都的公务员,非世袭的);教师,工程师;律师;医生;公司里面像被打了鸡血一样爬升很快的职员;
我小学读的是 1 楼那张小学择校费用表里的某校。 初中读的是 1 楼列的那个 FESCO 共建单位的某校。 高中的名字出现在了 1 楼那个占坑班的列表里。 高中以后就出国了。我个人觉得上好学校遇到好老师的几率很大,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不过。。。我来稍微唱点反调。
1. 我一直读普通班,说实话市重点校的普通班师资无法与别的区重点或者普通校的实验班相比。 不夸张的说我读的都是市重点校学习最差的班级。老师基本都是大学刚刚毕业,没有教过书。
2. 我小学的数学老师,因为我上课说话调皮,或者回答问题答不对,她用三角板打我,几个月内打坏了好几张三角板吧差不多。 我没有写数学作业,她的做法是,把我带到全年级各个班,给大家示众。
3. 我初中的老师因为我周末补课迟到,和校长说让我退学。我和校长和老师说你们这样做是犯法的。之后的一周天天被请去校长室谈话。 我当天早上上吐下泻,来不及开病假单或者医院证明,我就打算先去了学校再说,毕竟当时初三得准备考高中。
4. 我高中的时候和老师基本没有沟通。 除了一位物理老师和英语老师,他们对我帮助甚多,但可惜,他们都不是教我所在班级的老师。
5.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我逆反期来的很早,去的很晚,他们用各种方式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个人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另一个是要奋斗,不要找借口。 再加上从小到大莫名的狗屎运,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是每次升学的关头都有咋舌的发挥。 所以看似很顺利。
6. 我也很感谢我的同学们,大家的关系一直很融洽,该怎么说,大家都是一致和老师作斗争吧,哈哈。有时候想想简直是个恶性循环,入学的时候大家都是天资最差的,所以有点自暴自弃,老师也没有太多手段制服我们,我们就跟老师斗嘴斗智,然后老师就觉得哎呀这帮孩子真他妈头疼爱谁谁吧,然后就恶性循环。。。
我想题主如果您是家长的话,请您一定要记住自己身上的教育责任,这个责任老师是无法承担的,当然老师的教育责任您也很难去承担,所以我认为学区房是次要的,您对孩子怎么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现阶段我们基本不太可能改变学校对每个班教师的配置,如果真的是遇到了不够优秀的老师,我觉得也没什么,只要您的孩子肯学,或者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比如想做程序员,想成为漫画家,等等等等,只要他整个人的心气是在努力的那种就行。其次同龄人之间的影响也很重要,您别看我一直读差班,说真的我们班孩子们都是特别仗义特别痛快的人,只是因为成绩和重点班的孩子比不了大家才遇到一起,成绩上大家实在是能力有限,但我们每个人都保留着很多美好的品质。而且成绩这种事情,大环境好自然很好,大环境不好,难道就不考大学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吗,您说是不。
学区房我觉得唯一的好处就是离学校近,您可以给孩子每天做一餐丰盛的晚饭。该怎么说,您和您的配偶加上您的孩子在哪儿,哪儿才是家。
(我估计这条也没什么好转载的)
看到这个问题,觉得答题有一点误导,自己的一点感想。
不是不相信国外的各种研究报告,也不是不相信各种时间段的同环比数据。很简单,首先,数据被平均了,其次,再怎样的比例,不管差异小到多少,放到个人身上,就是 0 和 1 的区别。
我自己的例子。
小学初中,父母在厂区,所谓的双职工,几万人的国营厂区,同学都一样,没觉得什么。高中,到市区上学,普通高中,立刻不一样。我说普通话,别人说本地话。居然,因为这个,进了校广播队。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差异。
高三了,父母问我是否需要去本地的重点高中读一年?(当地两个重点高中,很明确的是,读重点高中,才能考上大学。除了这两个高中,其他的高中,近 5 年内,没有出现过大学生!所以,我们可以在重点高中借读一年。当然,多交钱罗)
自持在这个高中成绩还不错,也年轻拼了一口气,还因为,这笔钱不少,1 年下来,约小 1w,家里不容易。所以,我拒绝了。
结果,意料之中,依然 “光头”(没有人考上大学)!
颓废一年,晃荡一年。
第二年复读,在本地重点高中离退休老师开的复读学校,师资以两个重点高中的老师为主,其他学校老师为辅。
第一天上数学科,讲去年高考的数学卷子。一个 70 岁的高瘦 “老头”(抱歉老师,这么形容您),轻轻的站在讲台边,一手拿个卷子,一手插个裤袋,就那么轻飘飘的站在那里,15 分钟,就把所有的选择题讲完!没有打任何的草稿,没有做任何的板书,只用推理和逻辑判断!这对当时的我,心理上的冲击巨大!直接颠覆了我对课本和课本上例题的认识!
我当时普通高中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数学老师,40 岁左右,高考数学卷子,有些题不会做!如果做错了,被我们纠正,他的口头痰是 “你们年轻,反应快”。这是第二个差异。
客观来说,这个普通高中,也不是没有好老师,明白这一点时,也是一个震撼,也是第三个差异。普通高中隔壁班的化学老师,在这个复读班任教,而且水平牛逼!但是,当时隔壁班,化学考试,成绩极差!现在来看,可以理解的是,这个老师的心思,完全不在自己本班的学生,而是在外校补课。
我自己的例子,到这里,可以看到,这两个学校,真的有如此大的差异!
对我自己,1 万 VS 2 年,孰轻孰重?
对我而言,这笔 2 年的学费交出去,应该要学到一些东西。
名校和非名校,差异到底在哪?
1、看得到的师资,看得到的硬件条件;
2、看不到的学习环境,看不到的氛围压力;
3、感觉不到的眼界和格局对人的影响;
4、更重要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这个事情,不管拿出什么样的数据,不管做出如何对比,丝毫不能影响我的立场,因为,国情如此!孟母三迁,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在中国教育投入占 GDP 只有 4% 的情况下,资源投入的倾斜,教育的不公平,现实存在!
所以,我买了小学学位房,将来,我还会买中学学位房。我希望,我那两年的经历,不会再在我小孩身上重演,我能够给她有更好的选择的权利。这,就是我 2 年学费的价值。而且,我会在家庭可承受的最大范围之内,提供给她能得到到的最好的教育!
通过购买学区房,家长为子女 “选择” 了更” 重点 “的学校。子女能否从中获得 “更好的教育”?
一,进入重点学校本身与学生的学业表现关系不大
直观地想,让子女上重点中学,肯定有不少好处,但 Cullen, Jacob 和 Levitt 在他们 2006 年的文章 The Effect of School Choice on Participants: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Lotteries 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以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CPS)为对象进行该研究。CPS 允许芝加哥的初中毕业生选择城市中的任意一所学校。在选择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高中(标准化考试成绩高,毕业率高)将会收到超出其招生数量的申请。此时,CPS 采取了抽签的方式,让申请者们随机进入他们想要进入的高中。这造成了一项人为的随机试验:一些申请者们进入了好的高中,而另一些在个人特征上差不多的申请者却因为抽签失败,进入别的学校。对这项实验的分析表明,通过抽签进入心仪高中的高中生,相对于那些没抽到签,但其他特征类似的同龄人来说,并没有表现得更好,甚至可能更差。
通俗地说,一对双胞胎 A 和 B,一起申请了省重点一中。结果一中名额已满,只好用猜拳的方式来决定 A 和 B 谁录取,谁淘汰。最后,A 录取了一中,B 进入了非重点,五十六中。三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中毕业的 A 和五十六中毕业的 B,在毕业率、考试成绩以及出勤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更让人惊讶的是,抽签进入了一中的 A 相对于抽签失败者 B 来说,不仅没有在学业上表现得更好,反而由于自身能力赶不上学校进度,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游,辍学率显著上升了。
二,家长为子女 “择校” 的行为,可能与子女的学业表现正相关。但 “择校” 本身并不起作用
虽然重点学校不起作用,但一些文献还是发现,参与择校的家庭,其子女在学业表现上的确更好。比如 Cullen 等(2005) 发现,在 CPS 系统中,放弃被分配到的学校,选择其他学校的学生,比同样特征的学生的平均毕业率高出 7.6%。Rothstein(2006)也表明,择校者云集的学校,考试成绩更好。但这些看似由 “择校” 带来的学业表现,并不来自 “择校” 本身,而是来自选择了择校的家庭和个人特征。选择择校的家庭,往往有更高的父母教育水平、更重视教育、子女自身也更加努力。这样的相关性常常让人们有种错觉——选择更好的学校,将带来更好的教育,但 Cullen(2006)和 Rothstein(2005)将这些个人和家庭特征带来的学业成绩效应去除之后,结果都表明:“择校” 本身,并不会带来学业上的好处。
三,虽然重点学校和择校对学业表现没有好处,但对一些非学业表现仍然有帮助。
例如犯罪率。Cullen 等(2006)发现,在职校,抽签的作用较为显著。此时,重点职校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被捕比率,提高自律的能力。据此他认为,所谓学校的环境、师资差异,只有在提供职业教育时才有分别。Deming(2011)进一步观察了学生毕业后 7 年的表现,发现学生上重点高中确实有助于其犯罪率的降低。
四,家长购买学区房,推高了学区房价格,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同学,而非更好的成绩。
尽管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表现主要由其家庭特征和个人特征决定,进入更好的学校并不能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家长仍然趋之若鹜地购买学区房。Do Better Schools Matter? Parental Valua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发现,学区房的价格效应十分显著。如果一条街的两边分别属于 A 学区和 B 学区,那么 A 学校的学习成绩每比 B 学校高 5%,家长就愿意多支付 2.5% 的房价。但 Rothstein(2006)发现,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是为了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而是希望找到一群更高阶层的同学。反过来说,“好同学” 能带来的好处(Peer Effect)并不能反映在子女学业表现上,家长们的动机,也许体现在其他非学业的方面。
总结:
学区房和重点中学,与通常所说的 “教育质量” 并不相关。只有父母的教育情况、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其他家庭和个人特征,才能为子女带来更好的教育。
然而,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也许会促使他们购买学区房,让子女上重点中学。这会使子女拥有更好的同学(虽然不能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和更低的犯罪率。
回到这个问题,父母花大价钱购买学区房,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教育?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 “教育”,比如文明举止,比如好同学,都可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但至少,不要指望学区房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看了半天答案,没看到什么有说服力的数据,比如随机对比实验什么的。好像就《怪诞经济学》里有过一个实验,结论是否定的:成绩本身没有差别。但是孩子最后的出路:上什么大学,干什么工作,却和父母很有关系。说明学校之外的因素非常大。
我比较赞同 Thomas Sowell 的观点,套到中国来,就是以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投入,就算是没有重点中学,他们也会制造一个出来给自己孩子去上;就算是没有好工作机会,他们也会安排出来更好的工作机会给自己孩子去把握;就算没有美国,他们也会建立一个美美国给自己孩子去留学。
父母都想给子女更多的正向选择的机会。一次没把握住,就再来一次,两次没有,就十次,十次没有,就二十次……
穷有穷的方法,富有富的方法。资源多的父母,终归方法多一些,也决不会止于找个好学区。
自己刚刚经历过国内小中高教育不久,感觉父母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远远大于学校 “好坏” 的影响,而且不一定所有孩子都适合最好的学校,有些时候适合最好---中等学校的 “优等生” 比最好的学校的 “差生” 好多了。
如果在关注这个问题的是父母的话,建议你们把花在调学校和向孩子抱怨给他们找学校多名困难的钱和精力花在真正启发孩子,和他们花时间做有意义的活动,鼓励他们自信,快乐的成长上。
很多人说学校老师区别很大,我小学时候老师影响很多,父母的教育中和了很多不好的因素;上了中学高中有一些判断力,自己也可以选择,而且没有绝对的” 好/坏 “老师,和学生自己也有关系。
根据我的观察,从一个学校出来的人,其三观和行为会明显地带有该学校学生的普遍特征,即使在五六年后仍然不会改变。所以这不仅仅是更好的教育的问题了吧。
ps:对于初中,一般太好的民办学校的学生价值观与主流偏差较大。
我就是北京人。我的人生结论是:买好小学的学区房对于读好大学太有用了!如果你有学区房,孩子 60% 进入了 985 大学,100% 进入了首经贸这种普通学校了!——然而,学历那么有用么?
每年北京四中、人大附中,高考考生的四分之一都会考入了北大清华,大约是每个学校 100 + 人,而整个朝阳区每年有不到 20 个学生可以考入北大清华的。懂么?一个朝阳区考入清北的数量不到一个学校的四分之一,一个区不如好学校一个班。
更残酷的时候,四中和人大附最优秀的学生很可能已经放弃了高考、申请了美国常青藤——人家放弃的,确实你苦心造诣追求的。
这就是重点学校的重要性!
下面用亲身经历,揭露一些你不知道的北京教育资源的小秘密~~~
1 朝阳区的重点初中升学率真相
先要告诉大家,中考升学率怎么计算。我初中就在朝阳的区重点。升学率的计算是以参加中考的人数计算的!!!比如学校 100 人,只有 10 个参加了中考,全部上了重点,升学率是 100%!
100% 中考升学率的背后,残酷的真相是:那 90 个人都在老师的动员或者压力下,选择去了中专或者职高,根本没有参加中考!我所在的区重点,就是这样。250 个学生,最后参加中考的不到 100 人,升学率和重点率非~ 常~ 高~ 做为家长的你,想没想过你的 baby 是那参加中考的 top 10% 还是那被淘汰的 90% 呢?
——要知道,朝阳区虽然比不上东西城和海淀,但是教育水平比延庆、房山、大兴等区还是好很多的。以朝阳距离,望各位家长深思。
所以,不要迷信公布的那些升学率呵呵哒~
2 名校分校学区房的真相
分校学区房,其实就是个安慰奖。我一个小闺蜜在北京某 top10 学校当老师(正式老师啊,有编制的那种)。我曾经很忧心的问过她学区房和分校。她跟我说了 2 点:一、记住,只有最次的学校会被吞并成为分校,成为分校之后,本校一般会派遣一些年轻老师强制性去分校轮岗几年。虽然能考进来的新老师学历都很高,比次学校原有老师素质高一些,但和本校师资力量完全没有可比性。以为孩子上了某名校分校就杀入了升学竞争的头部,是非常可笑的理解(当然,进名校分校还是比读个次学校强很多)。二、很多学校入学的时候,是报本校的孩子和报分校的孩子一起参加统一入学考试,然后按照考试排名录取。比如前 100 名进入本校,后面的都去各分校。所以,有时候_买学区房只是给了 baby 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_,能不能考上本校还是要看 baby 自己的素质!!
与其在朝阳区上个某某名校分校,孩子考试能力又不强,不如去东西城或者海淀读一个正经的、没被吞并的普通学校。
3 中考的时候,跨区考名校多难考?
北京市内各区学校跨区招生都是限制名额的。比如高考的时候,清华在北京收 200 个,在山东可能只收 20 个。那么,山东考生考清华北大,就肯定比北京考生更难。人大附在海淀区收 20 个,在朝阳收 1 个,朝阳考生难度大多少?何况朝阳基础教育非!常!烂!(后面我会说到)
实际上我中考的时候跨区考入了海淀的一所市重点。我所在的高中从初中部直升上来的学生有 20 多个,考上来的学生还有 60 多个!而这所高中,在整个朝阳区只收 20 个学生。本校生 VS 朝阳考生一起考市重点的难度多么不同,可见一斑。
——初中部的本校生,就是家里有学区房的那些孩子,他们真的赢在了起跑线上。
4 朝阳区的房子 VS 西城房子——到底意味着啥?
2017 年北京四中计划招生 435 人,其中朝阳、丰台、房山、昌平各招收 3 人,通州顺义大兴 2 人,石景山门头沟怀柔等区各 1 人。统招朝阳 10 人,丰台 3 人,石景山 3 人,燕山 2 人,通州 3 人。
我们算一下:
西城区分配名额 144 人 + 统招 66 人 + 道元培养计划 30 人 = 240 人
朝阳区分配名额:10+3=13 人
丰台分配名额:3+3=6 人
顺义分配名额:2 人
那么 2017 年各区考生是多少人呢?
西城区 7122 人,朝阳区 9420 人,丰台区 4827 人
北京四中各区录入比率是:西城区录取 3.37%, 朝阳区 0.14%,丰台区 0.12%
明白了么?在西城能考上北京四中的孩子,在朝阳参加中考就考不上了。再下端西城初中小学普遍教育质量高、上端西城区重点高中多录取名额多。西城和朝阳考重点高中的差距,等同于北京孩子和外地孩子考一本的差距。
4 不读好小学,通过华 X 学校进入人大附中?
楼上赞最多的,我要补充下他没写的东西。所谓人大附中的对口 “华 X 学校” 确实能推荐孩子进入人大附中,但是!!!单纯的宝宝,让我告诉你,想进入华 X 学校是要考试的!考试的名额大多数是分配制——分配给重点小学,由学校推荐学生参加考试。也就是说,如果您的孩子没有在重点小学就读,基本是没有资格参加华 X 学校考试的~~~
惊不惊喜?腻不腻害?
5、论教育不平衡之,朝阳区教育有多次(我认为这个真的很有代表性,因为朝阳区地大、人多、经济发展不错,还有著名的国贸 CBD,然而教育这么烂。何况远郊区?)
我中考的时候非常幸运离开了教育狗一般的朝阳区,进入了海淀的市重点。
当年有 20 名朝阳学生进入我的母校,我是里面的第一名。入学的时候我有点不懂,为啥海淀学生看我都一脸鄙视。第一次摸底考试之后我懂了…… 当时我总分全班倒数第一,比倒数第二低了 30 多分…… 懂朝阳教育质量有多次了么!!!!!! 通过一年的学习,高一结束后,我排名在班里 25~30 名(共 50 人左右)。高考的时候,我学文科,考了年级前十,大概第 7、第 8 的样子吧(具体记不清了)——这也是我特别要说,我在下面要很仔细的说!
反观我初中的同学,当年我们初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依次是:
高中 朝阳区 80 中 大学上了 北师大学 物理
朝阳区陈经纶中学 大学上了 石油大学 经济
朝阳区日坛中学 大学上了 上了二外、工商大学
中医学院附中的复读了 2 年死了心上了一个大专
前三个的成绩在他们的高中中,都是中等偏上偏上的!(前三个高中是目前朝阳目前最好的高中)
我当时也可以很轻松的考日坛中学,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但我选择了每周往返 4 小时(那时候都坐公交车,所以时间特别长)去海淀住校。最后,我上了一个 985,是世界 500 强,算是 985 里比较好的吧…… 我学经济。
因为————高考移民压榨了北京本地生源!
实际上,当年高考我本该是年级第一,因为在我前面的所有人都是高考移民。这也是北京一般的市重点为了抗击四中、人大附等 super 高中无奈的办法——引进外地考生。
毕竟,只有他们才有阻击 super 高中的能力。
我们高中和某个大型企业有合办关系。那个企业在山东有个基地还是什么,反正他们外地的员工来北京落户之后,孩子都直接进入我们学校读高中。**我们高考的时候,年级前十除了我,身份证号都是 37 开头的山东人!**我们年级当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高二结束后,从山东转学过来的山东人。在山东,他们高一就学完了高中三年所有的课程,高二就把高考复习得差不多了,高三来我们这里就是放松下心态而已……
实际上,我们高三的时候,一个班的山东人有差不多十几个,他们当然承包了大量 985 名校指标,而北京娃娃大多只是上了一个类似首师范、首经贸的一本而已…… 我们班一个考上了北外西班牙语系的男孩,曾经跟我说:以我的成绩,在山东也就上个三本而已……
——教育不公是全国的事儿,也是北京的事儿。
而这种情况,在北京的高中里,绝不是孤例。
简单说,考上北大清华的北京考生基本分布为:
【绝大多数】来自 super 高中:四中、人大附中等(能剥去超过一半的名额)——他们是从小有学区房的北京孩子
【少数】市重点的高考移民:基本是年级前 3、前 5——都是高考移民!我们学校那种
【凤毛翎角的少少数】一般市重点的北京本地考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幸运儿
懂了咩,如果你的孩子是从小在北京土生土长土读书的孩子,又进不了 super 高中,基本就是和清北无缘了!
如果你孩子是一般高中?那如果成绩不是年级前 20,真的只能上私立民办了……(朝阳可是有不少高中,上个最次的一本,都会敲锣打鼓张榜公布的。在这种学校如果还进不了前二十,不如去学个厨师什么的)
你们真以为北京考试都是北京人么?无论比学区房、还是比户口。最后,比的无非是父母罢了……(当然我也是父母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北京,才能吃父母的红利)
总之,做为从小就在北京的人,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基本都是有学区房,从小接受非常好教育,中考占大便宜考入四中 人大附的那些。
这里有几个误区,一定要澄清:**第一,市重点的孩子们也有好学生和坏学生啊。“**好学生” 阵营还有名额外地的高考移民,你家 baby 能杀入能考入 985 的 “好宝宝阵营”,是很难的!**第二,市重点的特级教师资源,也是有限的。**就算都是特教,也有好特教和一般的特教(这个很好理解吧,都是部门总监,也有业务能力强的总监和业务能力不强的总监啊!世界 500 强公司的高级经理,都比 20 人小公司的总监能干,也很正常啊!)毕竟特教就是个职称而已。举个例子,协和的主任医师肯定比三线城市医院里的教授职称医师水平高吧?
实际上,好的老师都扎堆集中在几个最好的高中,因为人家待遇好、福利好、资源好嘛!所以北京四中的高级教师,比一般市重点的特级教师水平更高,也很正常啊
我读的高中,虽然也是市重点,但比人大附差远了…… 当时我们学校讲究教育分配,就是 A 班:数学特教 + 语文普通老师, B 班:语文特教 + 数学普通老师。争取每个班都有好老师、都不掉队,副作用是导致没有一个班能成为拳头班。最终,所有同学都能马马虎虎上个一本。(实际上如果有拳头班,那必然有一个最次班拉低学校升学率,估计这个也是学校不想看到的)
我高一的时候,数学老师特别次,班级月考平均分在 40 左右(满分 100)而另外一个数学老师很好的班,平均分在 80 左右(月考学校出题,难度远远比区里市里出题难,所以大家平均分略低)。
高二的时候,我选了文科,进入了数学老师很好的班(2 个文科班有一个享受数学特教),天煞的是我们语文老师简直 low 炸了! 高考的时候我数学考了差不多 140,语文考了 90,作文考了 40
我想 PS 的是:
论父母:我父母都是高考头三届的大学生,2 人都是 TOP5 学校中文系毕业的,都是文字类工作,正高职称!
论小时候:宝宝真是一岁能背诗两岁能写字,中学 6 年,参加 6 次全国作文奖次次拿二等奖——包括高三都在拿奖!(sorry,一等奖高考加分,难度很大)
考研以专业课成绩第一入读了某校中文类专业,我的专业在全国是排名第一的哦……
可我高考作文考了 40 分,高考语文考了 90 出头!
真真是人生的奇耻大辱!宝宝没办法!上课听不懂啊!上课老师讲李白,居然能背出一段逍遥游让我们记,说是李白的诗…… 考试是毕竟一种技巧训练,和真正的文学能力没啥关系。老师讲不出考试的技巧,我们真的抓不住重点啊!
老师讲课方式有问题,比如老师经常会讲好多好多分析方式,我们玩命记。20 分钟后,吐沫横飞的老师说:以上分析思路就是错的!!!妈的,全班惊呆了!
宝宝们上课都是在懵逼中度过……
都 PS 到这里了,我就再 PS 一段:
反观我一个朋友,在人大附中读书,和我同一届。
他父母全是工人,他是全家第一个大学生,在家的时候是没有任何长辈能辅助他学习的!但是他父母拼了老命给他买了一套学区房(我们小时候,人们对学区房概念没那么重,学区房也没那么贵,所以平民家庭努努力,换房子还是比较容易的)。
于是在他电脑派位中,顺利进入了人大附中初中部。他后来进入清华电子工程系读书,有一次话剧社的跨校活动,聊到曹禺。他问我 “曹禺是谁”,我:我说曹禺是雷雨的作者。他问我:雷雨是什么。我:?!
要知道,爷爷可是在清华的图书馆写出《雷雨》的呀…… 我问他你没看过语文课本么,里面有曹禺节选。他说不是必读,我就没看过。
↑酱紫的素质真的适合清华吗?(当然后面有朋友留言说,不知道谁是曹禺不代表什么。我说这个,只是想表达,考试成绩好真的是一种无关素质教育的,纯技巧训练。你家娃要学挖掘机,去蓝翔技校学挖掘机,和跟着隔壁王二麻子学挖掘机,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要知道,他所在的人大附高中班,高考数学全班平均分 149——你懂什么意思么?呵呵……
全班就 2 个没去清华北大,被所有同学 BS~(一个去了我爹地的母校复旦、一个去了人民大学)
——————————————————美丽的分割线————————————————
总之,我大学含恨去了一所 985,成为了家里学历最难看的人。以至于,我父母内心一直觉得愧对我,我现在还没有娃,就在思考以后我娃能上什么小学了…………
愧对的原因是这样的:我小升初的时候,参加了一所私立学校的考试,并且被录取了。当时,私立学校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教 2 万人民币的赞助费……(那个年代两万很贵的!可能相当于现在 20 万吧?)我父母很犹豫,一方面是那笔钱对我家来说非常大!另一方面是,我爸妈是高考头三届,我麻麻还是某市的状元,他们的学习生涯贯穿文革,主要是靠自学,没有重点学校一说,所以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在升学考试中,学校和老师都只是辅助。
最后,他们决定让我放弃那个入学资格,就近分配去了一个很烂的初中(在朝阳已经算不错的区重点了,但在全市都数不上号)。我中考是以年级前十的成绩,才考入了海淀的市重点。
而我小学的发小,和我一起参加了私立初中的考试。她爸爸是开出租车的,家里条件好(那个年代开出租车的司机可比我父母赚得多多了!)她家咬牙给她出了 2 万块钱。后来,中考她去了四中,高考去了人民大学学国际金融(其实当时她的成绩是可以去北大的)
——说完我的故事,总结一下吧:
我不敢说我特别优秀或者特别聪明,但我敢说:我比大多数的同龄人,家庭启蒙教育更好、对学习更用心、更努力。
那个不知道曹禺是谁的清华男曾经说过一句话,深深伤害了我的自尊,他说:我看你也不蠢啊,怎么没考上清华?
——嗯…… 可能是因为我父母没有给我买学区房吧。
我到现在都忍不住会想,如果我也有幸在人大附中读书呢…… 当然这也是我父母心里的一个遗憾吧~
——在我 18 岁的时候,我最大的耻辱就是没有考入清北。
我承认,清北给一个人的大学生活,和一个普通 985 比不了。我大学毕业那一年,感觉无论见识、对人生的感悟、逻辑能力、分析能力、职业技能都和他们有很大差距。
转回来,和我普通小学的同学们比较一下。
现在,用老一辈世俗的眼光看,我比我小时候的同学们 “优秀很多”,我最终考上了好大学,在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工作,我成了小伙伴父母眼中的 “别人家的孩子”。我是个有五险一金的小白领,赚得不多,但社会保障多多,不用风餐露宿。我去小学、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发现我和小时候的玩伴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而我的很多同学都从事技能性工作,比如厨师、家具店销售、滴滴司机等等
然而,伴随着我脱离这个群体的是,我多年的寄宿生活,我在 15 岁就去海淀读书了,一周只能回家过一夜(再说一遍,当时来回都坐公交,每周往返要好几个小时,比现在去天津读书还远)。大学,我为了上一所 985 并且学一个好专业,也报考了外地的学校。我父母在我青春期和成长期关键的整整 7 年时间里,和我几乎没有太多沟通交流(那时候也没微信什么的)。以至于我后来一直跟他们亲不起来,直到我工作好几年并且结婚后,理解了父母的不易,才能慢慢和父母亲密起来。
想想也是有一点点难过。
我也曾经扪心自问过,如果我从小就上了一所名校,以我的努力,我的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我会不会有更愉快的青少年时光?有机会去读更好的学校?有更广阔的未来?有更多可以选择的人生?
最后说下现在的我吧
真的特别希望你能耐心看到这里!
现在,我硕士都毕业了。不好意思我硕士只读了一个 211。
我工位对面就是北大毕业的男生,我的斜对面是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女孩,我左边是一个澳洲 6 星大学毕业的女孩,我们都过着一样的生活,拿着差不多的工资。我不觉得自己比他们中的谁差。(当然,有网友留言说,那是因为我是北京人,吃了父母的红利。这个我当然不否认。但不是所有吃父母红利的北京人,都可以和我一样对吧。人家自己还是有努力的)
我甚至觉得自己比同龄大多数女孩更加独立和成熟,我会做饭、我会自己装修房子、我会照顾老人、我有正当体面的职业、我能负担自己的生活。
我们单位也有不少家里条件很好,开奔驰、住 7 万一平房子、留学回来的姑娘。但是与她们相比——我真的让父母省心一万倍……
钱也好、学历也好,并不能决定人的人生。
三十年前的中国是学历社会,没有学历寸步难行。
现在的社会,早就翻天覆地了。学生时代,只是人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就像早饭吃饱了,不代表一天不饿一样。
我想结婚后给孩子选好的学区房,是因为我爱他,我希望我能给他最好的一切。但我也会告诉他:人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而不是靠房子或学历。
对了,最后说一下那个清华的男生,他毕业之后,IBM 要他,但他去了 BAT。他说 IBM 里他这种人太多了,而他去 BAT 直接就可以当经理。去了之后,发现 BAT 他这种人也很多……
由于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关爱,他只待了半年就愤而辞职,去了一家创业阶段、模仿开心网的社交类网站。不到一年,他又离职了——他觉得副总水平没自己高,却总对自己指手画脚。
之后他去了一个做云计算的公司,几个月后又辞职了,他说要出国读书,国内环境太差了,他要离开中国。
在我看来,他的人生是不太顺的…… 也许他自己很幸福吧~
重点中学升学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马太效应即是悖论。
所以与其相信数据。不如我来说说亲身体验吧,这就是小马过河的道理。
我的小学、中学、高中。分别可以概括为两种学校。
1. 省市级重点中学、生源好的普通学校(往往是区域重点)、硬件好能吸引老师的普通学校——以下简称重点学校
2. 生源不好的普通学校、硬件太差不能吸引老师的普通学校——以下简称普通学校
★★★ 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有什么区别? ★★★
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两个。
1. 硬件
2. 师资
先说硬件。以我熟悉的 IT 为例。
我所在学校硬件较为落后,如果不是家里提供的特殊条件,将会直接导致我比同龄人的 IT 知识大幅落后。
当初学校 IT 硬件落后,其实主要还是师资的体现:主管领导不重视 IT、老师完全不懂 IT——我犹记得 98 年左右,我问他们 “互联网和新浪网是啥区别啊”,无人能答。
所以,归根结底,学校之间的差别还是师资。
但是,重点学校,不代表师资一定强。
我所在的重点学校,一个优秀教师,虽然同时在几个班级任教,但是教育质量是不一样的。这不仅仅是责任心的问题,有的班级风气不好,气氛压抑,也会导致老师没有热情。
同样是在该重点学校,有些非重点的班级,教育质量就更差了,他们的任课老师,并不比普通学校强多少。
★★★ **一个优秀教师可以带来哪些呢?我举例几个细节。**★★★
师资的强弱,才是我们追逐的根本。所谓师资,具体而已,就是你的班主任 + 每一个课程老师。我当初上高中时候,所在的班级,一半以上的任课老师是特级教师。教学效果之强悍几乎不可以想象。我举例几个细节。
1. 课堂质量(分为新课和习题课两种)非常高,讲得非常透彻。我的有一门课,从来不做作业,只凭上课。遇到考试券时,每一条都非常熟悉,自然是高分。——同样这一门课,此前的老师喜欢上课讲故事博大家一笑,他讲课内容云遮雾罩,我智商低,听不懂,考试的时候,题目都不知道如何解。
关于课堂质量,我最喜欢(也最收益)的是一位数学特级教师。大家都知道,有所谓 “公开课”,公开课的时候,老师讲课节奏、准备和内容把握都比平时高。——可是我的这位数学特级教师,每学期的每一堂课,都是顶级公开课的标准,有一个细节是,每次都是 45 分钟结束的一刹那,他讲完最后一个知识点的最后一句话!你可以想象吗!他还时刻关注每个!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所以,我毕业后一年,他被上海的名校高薪挖走了。
2. 优秀教师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门英语课,老师教给我们细节和规律,从而提升效益,比如最简单的:t 在 s 后面出现的时候,发 d 的音(亲,你会说现在有 baidu 啊,可是,亲,我只是举个例子知道不?你能万事 baidu 吗?)。这个老师在任的时候,全班高分。后来换了个中学,老师的口头禅是 “这个是固定用法,没有规律!你们多做题就知道了!”,结果自然很悲剧,大家只能题海,没有解题规律——我们这个重点班级的英语平均分,比另一个重点中学低 10 分。
当我步入大学后发现。我曾经从优秀教师身上学来的许多细节知识,很多大学同学完全不知道(顿时优越感),甚至连大学老师也不知道。——亲,你觉得,单凭这个,高考能多几分?
3. 优秀教师能引导人生。垃圾教师毁三观。优秀教师如何引导人生?咱举个例子,知乎的写手们,你们有多少人是被语文老师吸引,然后走上写手之路的?
至于垃圾教师毁三观,我曾经目睹一次,此老师和同僚在公共汽车上对话:那些笨蛋垃圾学生,太 ** 差价了,太……,我……。——大家自己顿悟吧。
我还有一个同学,自小被老师耳提面骂(优秀教师不会这么做的,体罚是垃圾教师和旧时代妈妈的武器),现今长大成人,内心极度自卑、阴暗,曾偷偷虐杀了一只猫,这只猫是他和女朋友共有的。
★★★ 我的结论是,如果你不出国。那么,还是尽可能上重点学校吧。 虽然重点学校不是万能的。但这确实是中国教育资源稀缺的产物 ★★★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总结几条。
1. 你上了重点学校,不意味一定遇上优秀教师,但是概率更大,优秀的教师让你的人生可能性更大;你上了普通中学,只有更小概率遇上优秀教师,却有更大概率遇上垃圾教师,总而言之,你是在博人品。
2. 小城市的优秀教师都被大城市的名校挖走了。
3. 如果你智商高,只有重点学校能让你平步青云;如果你智商低,但是很努力,重点中学可以让你平白多几十分;如果你智商一般,但是不爱学习,那么重点中学可以培养你良好的三观。
4. 不要以为加入重点中学,可以有好的人脉。亲,现在时代变了,即使在一个班级,宝马接送的小孩是不会跟海马接送的小孩玩的。
……
我回顾我的小学和中学,每一个值得赞誉的片段和成就,几乎都是优秀教师带来的。“巧合的是”,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现在都在省市级重点学校,剩下的都在区域重点学校,并且都是在学校重点班级任教。
前段时间我们谈及有关老破小的问题,所引发的碰撞超出了想象。而细看回复的评论,就很玩味,老破小拥趸们投资的执念,都很整齐的落在学区。
而昨天深夜,我把粉丝累积的投资问题都回复后,哪怕不用统计,全凭印象,词频中最高的那个,学区房。
看来大家对投资学区房这件事,很执念啊。
这在楼市投资上,从任何角度,都显得很政治正确,就像我们去任何一个售楼处买房,开口询问的权重,排序上差不多都是学区,地铁(看城市能级),生活配套三个递次立面,而如果有一个好学区的光环,那么成交基本就算完成了九成九。
其实这样一个很魔性的话题,模棱两可才是安全的,但直接点,在我眼中,投资没必要执念学区房。
01
先和大家分享一次我对学区房的投资经历,是失败的那种。
本质上这没什么避讳,所有对楼市投资最成熟的认知,必有一面是来自你深刻的学费,这点上,犯过错误的人比那些完美无缺的,会更有价值。
早年在一个能级还不错的城市寻找标的,城市正处于急速扩张期,所以最好的标的板块,一定是这个城市全力投资的新城区。
初始基本面上,大家都差不多一穷二白,选筹没那么纠结,水位差也很平衡。而市政府的迁来,把这个板块切成两块,西面名牌商业,地铁上盖,东方,只能说 “生态良好”。
我不知道各位会怎么选择,想必也有读者猜到,为了平衡新区布局,紧张的优质学区资源,确实配给东面。所以,站队西面的我,在这些年,收益率上完美跑输东面了。
没错,这个错误不是买了学区房怎么惨烈,而是没买学区房跑输了走势。
也许我的孤例比较偏颇,但抛开肉身的感知,来自腾讯财经的数据统计,**学区房和非学区房在涨幅上差异,达到 27%,**并且随着时间轴的拉长,趋势是扩大的。
说起来,是不是还挺打脸的,尤其是用事实打脸,还真没脾气。
02
我记得圣经说过,左脸被打了,请把右脸伸过来,学区房除了房价跑的快,还在楼市的熊市中非常抗跌。
去年的上海楼市由于调控介入最深,在全国的大池子中,水温是最寒的那块。但拿出这段艰难时刻,最真实的上海二手房价格的恒星指数,以学区为切割,分化的就很有意思。
这段时间上海楼市开启了回调,是市场公认的事实,二手学区房却有点倔强,站位到上涨那边。
好,我们再拉长一点,再真实一点,一房一万帮我们统计了,从 2017 年 5 月到 2019 年 2 月的上海楼市二手房态势,整体下降了 13.3%,而与之对应的学区房的跌幅仅为 6.0%,也就是说,在抗跌这件事上,有学区的至少更具有稳定性。
图片来源:一房一万
坦白讲,除了那次失败的学区投资外,我本身也是个学区房的受益者,所居住的苏州工业园区,现在是全国楼市只涨不跌的 “妖股”。但很少有人知道,园区由于调控比较早,回调盘整甚至还早于上海。
那段日子,大家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但我发现我家涨了。
后来,为了这个事,我还和周边好几个中介聊了下,理由也简单,我们板块的学校虽然新,但起点还算高,头两年考试排名还挺靠前,这样市场就认可了。加上,当时园区房价态势很平坦,换过来压力不算大,这样平静的水池找到缺口,纷纷这边涌。
说白了,楼市的熊市本质上就是盘整市,上学的需求是一直存在,和周期不重叠的,既然优质的学区现在能够的上,那干嘛不够一够,上更好呢?这样子,优质学区的二手房换手频率就会很高,不断有活水注入,水位反而会抬升。
好了,左脸和右脸都打红了,涨的快,耐得操,如此的投资品简直完美,那还有什么不满意呢?
03
越完美的投资品,往往命门越致命,不过在聊聊学区房的命门前,我想和各位分享最近一件投资趣事。
这个五一,我应邀去拜会一位私募大佬,够筹交错间,这位大佬很是惆怅。理由听着有点无厘头,就是当他发现八百多清仓茅台股票后,市场上很难找到同样确定性的替换标的,局面就很尴尬了。
实际上,这也是之前资本市场的真实业态,从北上资金入局开始,如今大量优质蓝筹筹码被牢牢掌握在机构手中,还不轻易吐出来,这样能在散户手中流通的筹码就越来越少。反过来,又把这些蓝筹价格和估值越推越贵。
那么不是好事吗?但从历史复盘看,每一次这样现象出现,下面剧本就是蓝筹泡沫膨胀,然后破灭。
其实就是投资中最底层的逻辑,首先,你投资的标的价值,估值是否合理。
从这个视角,我们来看学区房,买学区房就是买教育资源和成长圈层,房子的本身才是附属品,这样的认知某种意义上,已经深入骨髓的固化了。
因此,当你在上海的市中心看到即使一街之隔,这样的老破小 300 万卖家还要让价。
但对面好学区加持的老破小,500 万买家争着接盘。
先不说这样的学区房,在我市调过的很多城市中,大量真实的存在,也不谈父母为了孩子在生活上付出了什么,这样的学票溢价,市场是真实买账的,这点上,有大把愿意接盘的人,估值也称不上不合理。
更重要的,就像讨论蓝筹,对于学区房,市场的共识是非常单向的。在投资界有个极其的经典的术语,叫 “戴维斯双击”。
什么意思?简单说,当时以低估值买入潜力股时,随着股价提升,估值也水涨船高,市场也更加认可,这样收益是倍乘效应,就是名利双收。
这样子,市场对学区房的预期是稳定,理解这个模型,就能明白学区房价格被不停助推的的底层逻辑。
可市场往往有分歧才是好事,最怕的,就是预期太过一致,而越一致,风险越大。
04
说实话,最近看到一张照片,看着有点唏嘘。
图片来源:大胡子说房
背景是这么回事,这些都是深圳福田区东海花园业主,而这小区是个 13 万每平的学区房,让事情本身更耐人寻味。
就在 4 月,小区对口学校由 “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 改名为“深圳外国语小学”。然而,就在业主们踌躇满志准备用这个概念去中介那调房价时,结果,第二天政策宣布“东海花园一二期不再有学区房资格”。
也就是说,学区房没了,这种场景也就不难想象了。不过,学区房命门也基本铺开了。
首先,先考虑下学区房的接盘者是谁?我们看到很多天价的学区房存在,让人觉得这是个有钱人轮传的游戏。也不能说他错,但实话说,真正富人基本不会参与到这样的赛道中,他们早已为孩子备好了其他跑道。
我曾见到一个豪宅扎堆的学校真事,一个学生的父亲觉这学校国产的空气净化器不好,就出钱全部换成进口的了。
而那些知道自己短期够不上的,也就不折腾学区了。所以,“中产” 这个词虽然别扭,学区房基本上就是他们之间轮换的游戏。
实际上,我身边朋友们很大程度状态是这样的,天价学区房,牺牲生活品质咬咬牙也能够的上,但更能支撑他们的是,未来可以加价卖给下一个读书的家长,补偿回来。
而这样就很明朗,强势的群体,不在这个游戏中,有能力的不会去维护这个体系,**而依靠这个体系的,面对体系的政策操盘,基本是无力的。**我至今对有一年的园区学区变动记忆深刻,再委屈再不满再闹,最后该接受还是接受。
05
但这样的政策操盘本质也没错,并且教育公平化的势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北京 “多校划片,摇号入学” 打响第一枪,到这次深圳龙岗区实行学区积分制,本质上都是面对越来稀缺教育资源,进行烫平,操盘改变预期。
反过来,与前文的 “戴维斯双击” 对应的,**是 “戴维斯双杀”,过高的预期没有兑现时,跌幅也是乘数效应,**你也不难想象那些被划走学区房子的房价下场,当初涨幅有多欢快,跌起来就有多痛苦。
而相比同为有着示范效应北京和深圳,上海做法也许更值得咀嚼。
众所知周,上海是中国民办教育最发达的城市,这背后是教育市场化做的很好结果,虽然凯撒归凯撒,上帝归上帝,但双轨制并没有更好扭转学区的稀缺性。
但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数据,就是印象中统治级地位的**内环学区房,占比已经不足 45%。**而这原因倒不是上海怎么把内环的教育资源往外迁,而是产业外迁升级。
图片来源:住在上海
这样的大量的新兴产业在内环外崛起,更好的前途和待遇必然带来更多的人才,而人才聚集实际上就带来教育圈层的抬升。比如像上海的张江,北京的西二旗的 “码农子女”,就开始反过来推动学校能级。
这样通过产业升级的手法,带动学区房变迁。
06
总之,这样一股势头已经开始在一线漫延,也许其他城市觉得很远,但未来总比我们想到要快。
这点上,投资学区房以前是 “戴维斯双击” 没错,但长期看,各种不确定性在累积,而任何一项黑天鹅,学区房回报大概就是 “戴维斯双杀” 了。
当然,投资房产是综合因素考量的箱体,学区房只是一个切面,但至少投资上,我不会再放到第一的位置。
最后,抛开冰冷的投资,说点人情味的。最近看巴菲特的年会,有点感慨,看到 11 岁孩子在股东大会上向股神提问,挥洒自如。
后台,我和团队做了一次《戴维斯王朝》读书分会上,问到一个问题,你会给孩子留下什么?一笔钱,几套房,还是一套值得传承的价值体系。
最后,祝各位的孩子都能上到心仪的学校,也期待我们以后不会再问出这样的问题。
时间会改变一切,但事实上,一切必须由你自己来改变。
对了,楼市投资,学区只是一项重要元素,更重要的是全体系的考量,如果想了解更多,请在公众号 “三鱼投资说” 后台回复“体系”,我把我对房产投资体系的建议发给你看,未来我也将在那为你解读更多楼市和财经的真相。
以上为正文,来自三鱼
好吧,我来谈谈这个话题。只是,我谈的,也许和这个话题貌似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个话题的本意是说,通过学区房,上重点学校,能否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呵呵,吸引力法则告知我们,你追求什么,其实是表示你还缺,还担心,还不了解背后的实相。
是的,我的态度很明确,在这个话题上,我认为,靠学区房、靠重点学校,都无法保证让你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我可以保证一点,当你纠结在这一点上时,你的孩子已经不可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因为,这关系到教育的主体 – 孩子。更关系到教育的本质。
看了楼上很多仁兄的文字,我同意很多。名校的资源,特别是优秀的高素质教师,确实对孩子的影响会非常大。其中最大的影响,是这些学校给了孩子们一个光明未来的可能。而这种暗示,对孩子生命的成长,真的很重要。
只是,当他回到家里,看到你们,两位付出所有的努力,并期待着投资变现的可怜家伙,在学校得到的那一点点光明,我想,马上会荡然无存了吧。而其他的一切,都不会成为动力,反倒容易成为压力。
所以这个问题的真相,其实不言而喻。
如果父母充满自信,做好了自己,在力所能及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当然愿意支持重点(我更支持海外,呵呵)。
只是我相信很多家长其实是背负大量压力,甚至有些孤注一掷的执着,呵呵,抱歉,我觉得重点不重点都不能带给你孩子任何生命品质的提升,反倒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你越求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这是真相吧。
教育这个话题太大,其实谈的是生命。而对待孩子的生命,我们浙江人有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自己去经历自己的生命吧。我们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生命品质。如果能做到,已经是最好的教育。而且我深信,比起重点,你的改变对他的影响,更重要。
谢谢邀请,能让我和大家一起思考。
从教 11 年,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小学老师要毁掉一个学生比中学大学容易得多,这不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够弥补的,千万不要得罪小学老师,她一句话就能发动全班一个学期孤立你的孩子,打击自信心,关于低龄儿童教育问题不要太特立独行,随大流,听天由命吧。
没有数据。
如果你指的 “更好的教育” 指的是 “学历教育”,那结论是肯定的:进重点学校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是压倒性的。重点小学 -> 重点初中 ->重点高中 ->重点大学,这就是中国教育最速通关流程。其中,初中之前需要家庭有基本的置业能力(根据所属市县级别不同,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也就是在重点学区拥有房产和户口。之后的事情么,如果小孩不是 IQ 太低,基本就是水到渠成的。
如果你指的 “更好的教育” 指的是 “教育” 本身,很遗憾,这方面重点学校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教育,重点学校能保证你成功升学,但未必能保证你的孩子能成才,甚至不能保证他成为一个没有人格缺陷的人。这一切暂时都只能靠家庭教育来补充。这对家长本身的眼光、学识、素养的积累都是很大的考验。
所以,我觉得家长应该做到:①多赚钱、买学区房 -> 保证孩子的学历教育;②多充电、注重家庭教育 -> 补充应试教育带来的各种弊端。
能做到以上两条的,如果孩子不算太笨、太懒,应该能成才吧,我觉得。好吧,我乱说的,真心没有数据支持啊。
经我感觉,真的有影响!如果孩子质量好(是指头脑)影响会更大!
小学类似择校。
那时候分片分得很不巧,因为住在街南面就要到一个 “外来务工人员子弟” 小学上学。那个学校是交钱就能上,校长才不管本地的孩子来不来呢,外地孩子上赶着送钱,一个孩子 5000 往上吧。经常看到那个学校的孩子打打闹闹,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撞死了好几个,问题是警告不要走铁路也不听。我爸妈就使了一些小手段,让我得以到另外一所名声好点的学校去上课,而表弟和堂妹则去了那所“子弟小学”。因为正好家里有 3 个孩子在一个年级,所以我们的成绩经常被拿来比对。我在班里也就前 10,但是每次都能和弟弟妹妹班里的第一第二 PK,后来他们班里的第一转我们学校来了。不过我觉得我上的小学的质量也一般,因为也遇到几个挖苦、打孩子的老师,甚至老师的总结让孩子给写!
初中时候我觉得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大,就摇号了,摇到了附近的普通高中。初中的老师开学就根据长相和名字判断某 W 学生不是好人,前途没戏,也是这个孩子不争气吧,真的打架斗殴,最后被成功逼退,老师以此胜仗为豪。我当时入学考试不到 80 分,班里最高 92,年级最高 98,班里比我分高的人很多!**但是我最后是第一,可是也只是这一片所有学校大排名里的靠近 100 名的位置。听我爸说离我家稍远点的一个村,第一名比我低。**我们这个初中打架斗殴的很多,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和同学很少交流。初三经常和一群打架斗殴的倒数几名坐一起,老师天真的以为这样能拯救班里的平均分,但是我挺反感作弊的,所以我只是保证自己不变初心,所以最后我们还是两个极端。**打架的那帮人曾经多次引来警车围堵校门;曾把一个学生头朝下往地上戳!曾动过刀子,通过人,但是学校不开除就记个过;曾因为老师公开我在日记里对这些人的抱怨而被某些人盯上!**另外,你以为和这些人接触的就都是打架能手么?不是的!我们班里有几个学习好的,年级拔尖的那种的,和打架能手们谈恋爱,做朋友,称兄道弟,说话脏字乱飙,还多次像小大人似的在自习时劝说他们别旷课出去什么的,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人家还是走了,并令这些好学生帮忙兜着!而原本安静的教室里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初中的经历让我明白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因为我总想保持年级最好就行了,那时候有什么考试老师还偷偷泄题,只为了一次考试的排名。
中考,我考到了市里面一所重点,当时很多学校不收我们这块的学生,而那个学校在我们这里只要 8 个,我是第八名,是加了三好生 5 分才上 540 的。当时我们初中还还抛出免学费给奖学金的策略留学生,但是那时候我已经注意到了环境对我的影响,我只是保底把本校放在了最后,而我堂妹则报了我们这块的第一学校,然后就是本校,后来她有些后悔了,可能是她考了年级前几名才上了一所普通高校。
高中入学考试没复习也没在意,结果被分到了 “普通班 “,就是数学英语都不行的班级。初中英语是靠背,但是也记不住什么,考得好的都是在外面上补习班的,我没上过,英语不好。但是英语课老师全英文教学,开始我真的一句都不懂,后来能懂些了。学校办选修课,挺多的,我报过历史和化学还有物理。**历史选修还组织过全年级去故宫,而我们给大家做导游讲解。化学选修课上做了很多实验,例如给 5 毛镀锡(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讲课的老师很厉害,是九三学社的。**物理选修课是为物理竞赛准备的,我无力不是很好,听了一次,讲课的老师是最强实验班的班主任,从读题到写完答案不过 10 分钟,我还没理解什么,已经擦完了,因为很多同学表示听明白了,之后我就在没去过了。当时有个很厉害的人,拿了数理化三科奖学金,最后考取了你知道的。高三的时候数学不好,老师很担忧我,可是也没有说什么我不适合学理科的话,只是很委屈的说,你在仔细研究一下错处,你可以的,然后我也没怎么样,高三下数学就上去了,虽然也不是特高,我同桌是个数学疯子,什么课都研究数学,小测、周测作业什么的,只做最后一道,老给我讲题,奈何我脑子不好使。曾经听老师说实验班的同学,英语考试做完了,没事干,在卷子背面研究数学问题…… 有个女生考听力的时候流鼻血,人家在洗鼻子的时候同时听完了听力…… 物理考试我正算着能不能及格,实验班某同学和老师讨论最后一道题到底是谁的方法错了……
学习氛围很浓厚,但是又不是死学的那种,放学后很多人会约到一起出去玩儿。打架斗殴根本没见过,由此据说因为某比赛两个班对上了,但是谁也没敢动手,因为主任说谁动手记大过。抽烟的也没有,我爸曾经在家长会空档抽烟,结果被提醒是无烟校园,就不敢抽了。据说有人见过 KISS 的学生,但是我没见过。二代很多,但是很低调,毕业后才知道,原来那些同学的背景那么牛 13。
高考后觉得班里挺吊儿郎当的上了比我更好的学校,出国的也不少。而我感觉高中没怎么用脑子,多数是自己刷题,考来现在这所普通 211。同学聚会能来半个班,大家不攀比,只是简单聊聊生活什么的,挺好。
我没怎么学过英语,都是靠上课听点,下课不学,高考考了 100,很低,但是留在初中本校的同学貌似连这个分数都困难。
我堂哥就是在一所普通高中读的,他说他是第一,但是他从小学习就不好诶,有次我看到他们年级的成绩,英语及格的竟然只有几个,而他当然没及格。
高中我才知道:
原来奖学金并不是只有大学才有,还有数理化比赛;
原来三好生不是老师说了算,体育测试不行也不成;
原来男同学不是打架斗殴泡女生,也可以画画很好,不抽烟喝酒;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谈论网吧游戏,还有美剧英剧歌舞剧;
原来学习好的人也会谈恋爱,但是学习还能更好;
原来数学好还能自学物理……
———————————————————————————————————————————
总之,环境对于一个人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年龄越小影响越大。
我和老公都是在北京 211 理工类,学历博士,家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男孩但工作在离市区比较远的六环,我们为了工作方便,就住在单位附近,孩子也就在附近的一所极其普通的学校上学,学风一般,但为了离家近,接送方便。我们是正常班,工作还算轻松,下班了以后我们俩基本就是打羽毛球,看一些投资理财书,我还喜欢国外的一些文学期刊杂志,生活状态很简单。我们没有刻意教育孩子学习读书,不过他好像挺喜欢看书,所以在学校里成绩还不错,上学期还代表学校出国交流了一周了,平时遇到他不会做的题目,我会让他在 mooc 上找一些课听。因为我和老公学习了这么多年,我们都觉得学习是一生的事情,父母只要提供孩子思路就可以了,具体的学习任务交给孩子自己完成。我说了这么多,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在要求孩子,或者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教育环境时,我们做父母的是否称职。希望大家都从我做起,那么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召唤
老师和
黄 Sir。
http://lingli.ccer.edu.cn/pf/work/2007_09.pdf
这篇论文虽然不算是完全准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
非数据,亲身经历。
如果有数据,我猜从数据表面上看,好学校学生成才的确多。
同时观察下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可能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 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上重点的人,成才的比例很高;
2. 所谓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
但是,
3. 重点小学里普通人特别特别多,有点本事的几乎都成了我的高中同学。
差别不在于送孩子上什么学校,而是父母把孩子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重点学校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能有当然好。但是别被数据蒙蔽,忽略掉家庭教育。
一套学区房,真不如陪孩子看看书,陪孩子聊聊这个世界,敢于让孩子不做多余的作业。实际精力和买房差不多。
============================================================
价值观这种东西,在家庭建立,在学校修正。
只是教育失败的家长不愿承认这一点,总认为学校起决定性作用。
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被送到重点去做升学比例的分母。
要全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但是重点别搞错了。
我觉得有影响,但是最重要的不是学校重点不重点的影响,而是老师好不好的影响。重点学校里也有体罚学生不好好讲课灌输错误三观的坏老师,普通学校里也有尊重学生认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但是有一点是,重点学校里好老师的比例会高于差学校。
所以我很担心这点(虽然我还没结婚更没孩子):如果因为我能力不足,让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得不到好老师的教导,那么我怎么对得起孩子呢?用家庭教育弥补的话,需要很多精力,难道只能辞职牺牲自己的事业吗?= =
至少,我希望我未来的孩子,在体制内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开拓眼界,把求知求实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不必再像他爹一样,想看看教科书外面的世界,不得不先与整个体制为敌,不得不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常常被旁人甚至自己质疑的『愤青』『问题少年』『不良分子』开始做起。
米粒妈最近写了一篇有关学区房的文章。通读全文,我注意到的不是房子,而是房子里的人。
先看一下学区房的两个数据。
数据是 2016 年的,基本局面近几年不会有多大变化。文章就是在这个事实背景下写的。
米粒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根据自身经历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该不该买学区房》。借助她的现身说法,我看到了居住在北京的不同的人类。学区和学区房正是区分不同人类的一个标志。
米粒妈本来住在丰台。家庭教育普通,小学普通。她没上过任何英语、奥数之类的辅导班,虽然同学已经有上辅导班的了。但米粒妈当年依然班级第五名,感受不到有什么差别。从她的论述来看是家长比较开明,在心理和智力发展上没有受到多少阻碍。
后来小升初,米粒妈有机会入学海淀的初中。于是,她进入了另外一个 “物种 " 世界。她的同学们大多是重点小学毕业,比如中关村 123 小,史家胡同,实验二小等等。米粒妈看到了不同的人类。
下面为了行文方面,把青少年时代的米粒妈称为米粒,看看一个少年看到不同的人类是怎样的心态。
英语
英文方面,米粒小学四年级开始学英文,到小学毕业没上过辅导班,只会 26 个字母和简单的单词,比如 cake,apple 这样的。
米粒的海淀同桌,幼儿园开始学英文,小学已经背下来了一本牛津大词典,能把十几本厚厚的英文名著全文背诵,如《夏洛的网》《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等。同桌英文流利又地道,跟外教对答如流、谈笑风生。
关键是,这位同桌根本不像米粒那般痛恨英文,而是发自内心地爱英文,爱阅读。刚上初中同桌,已经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原著了。
米粒还看到班上的同学,家常便饭般的听写英语。每天早自习,她为了磨耳朵,会用 10 分钟听一首小甜甜布兰妮、后街男孩之类的英文歌然后默写下来歌词。要知道,10 分钟只能听三遍。
数学
数学方面,米粒没学过奥数,没参加过杯赛。入学考试时,米粒的数学非常努力地考了 38 分。
坐在米粒后面的男生,早已自学完了初高中数学,自习课没事就做做大学数学爱好者的《吉米多维奇习题集》。
这里评论一下,大学里只有数学爱好者才有可能做《吉米多维奇》。大学里只有数学和部分物理专业的人才学习《数学分析》这门课,比高等数学难得多,配套的高端习题就是吉米多维奇。但即便是这两个专业的人,做这套习题的人也只占少数。
在米粒眼里,后桌男生就是数学天才。他非常谦逊平和,可米粒还是不敢向他问问题,在他眼里显而易见、1+1=2 一样简单的答案,在米粒眼里有千山万壑才能到达。
这里不展开了,许多科学家在青少年时代不但有很高的造诣,而且他们的自学能力非常强。例如,费曼在《别闹了,费曼先生》中写道,“事实上在这之前数年,当我还只有十一二岁时,便曾经从图书馆借过一本关于三角的书来读,不过那本书早就还回去,不在手边了,依稀只记得三角谈的净是正弦及余弦之间的关联。于是我动手画了些三角形,把所有的三角方程式弄清楚、一一加以验算证明,我又从 5 度的正弦值开始,利用自己验算出来的加角公式(addition angle formula)及半角公式(half-angle formula)计算出 10 度、15 度…… 等角度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值。”
语文
米粒能从丰台考到海淀的重点初中,当然是有实力的。比如,语文就是米粒的强项。
米粒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写作,作文经常发表在各种儿童杂志上,获过奖,还入选了 “中国作家协会” 下属的“中国少年作家班”。
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
米粒的语文课代表,酷爱古文,熟读了原版西大名著、四书五经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古书。无聊的时候,喜欢把古文翻译成英文,再把英文名著翻译成古文,并对比两种语言的共通之处….
我有一位朋友,北京女生。有次聊天,她跟我说,小学毕业前后她已经把金庸古龙都读遍了。效果是,颠覆三观。我说,你厉害,我大学时才开始看这些,迄今还没读完。
所以这些人可能不仅智力发达,而且早熟。
老师
米粒的中学时代,大部分科目的老师都是鼎鼎大名的 “特级教师”,还有几位历年各学科的北京高考出题人。他们都发自内心地热爱所教授的学科,带领发现和欣赏各个学科之美。老师循循善诱,学生也出类拔萃,一点就透。
英文老师要求学生初中就背下来《新概念英语》3 和 4。米粒们当时很痛苦,现在却能出口成章了;语文老师要求初中三年,读完北师大中文系,大学毕业生必读的书单。米粒们当时痛苦地读完三五百册 “大部头”,现在却成了写作的基础。
父母
根据米粒描述,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各省市考到北京的大学生,都是全中国的精英,这些精英的孩子一代代汇集到北京。
虽然这些孩子的家长不完全是这种类型,但这个群体的比例很大。海淀应该是中国高知密度最大的地方了吧。
这些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米粒描述,他们大部分毕业于北大清华、常青藤、牛津剑桥,不少都成了行业精英。现在有上市公司老板,有美国大学终身教授,有华尔街金融界的大咖……. 米粒妈自嘲说,最差的可能就是围着孩子屎尿屁的自己了。可是,米粒妈是一个很厉害的自媒体人。
不同的人类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鼻子两个耳朵这种人类形象欺骗了我们。
什么是不同的人类?答案就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平时是根本看不到。无论小孩还是大人,我们通常看到的差别都是外在的,衣食住行之类的。那确实有天差地别。比如有骑自行车和玛莎拉蒂的区别,有露宿街头、租房和别墅的差别,等等。
而实际上最大的差别,是那些表面根本看不见的差别。正如米粒妈所描述的,是人的才能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别。更根本的,是学习能力的差别。
世界是不公平的
米粒妈妈所说的情况是事实,这很容易让人感叹世界的不公平。有房和没房的,一套房和几套房的,学区房和非学区房的。以及对应的教育不公平,收入差距,社会地位有别,等等。
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生而为人,生而为猪,当然有很大的不同。猪跟谁说理去。
人类历史上不断追求各种公平,因为人跟猪不同,人能够改变自己,还能改变环境。如果达不到想要的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就会出问题。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是如此。
认知是你最强大的武器
米粒妈劝能卖学区房的买学区房,劝买不起学区房的也有力所能及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想关键还在认知。
无论是对房子,学区房,对收入,对自身成长,对子女教育的焦虑,最终是个认知问题。 对于人而言,最大的差别在认知。最容易改变,必须首先改变,回报率最高的也是认知。
前段时间我在知乎上发文章,《两周自学完高中数学实际吗》,《两周自学完高中数学是怎样的体验》等,然后有的高中生初中生就这么去尝试了,而且还发回了图文并茂的学习报告。然后,有个博士跑出来说,怀疑造假。
我当时大脑一闪,难道说某些博士已经成为落后文化和生产力的代表了吗。除了本专业的,其它方面的书真的就不看、不读吗。比如 10 天学线性代数,一年学完 MIT 计算机系四年课程的斯科特. 杨写的《如何高效学习》。再比如《关键 20 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还有一大堆呢。比如美国 14 岁小孩、英国 13 岁造核反应堆的,等等。
又有个人在文章评论里说,“我是清华的,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好吧,您想表达这个意思,您身边的天鹅是黑的,天下的天鹅就全都是黑的了。咱们的逻辑不太一样。您是哈佛教授又如何呢,您的逻辑太高明,我听了都发蒙,弱不禁风的风都会被忽悠倒了。
有些人好像站在云端,看到这样的文章和书籍喜欢语重心长的说,现在的人怎么这么浮躁。也许是风凉话?云端一定凉飕飕的吧。《哈佛女孩刘亦婷》这类的书,他们会嗤之以鼻吧。好吧,您老人家不浮躁。您就在云端呆着吧,估计您一定是不腰疼的。
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讲逻辑。老子说了,“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在他们看来,米粒妈所述的这些孩子的父母和老师,看起来很愚蠢吧。他们相信孩子有强大的学习潜能,他们很笨的让孩子背住那些 “枯燥” 的文章和著作。他们应该还是很笨的、异想天开的弄了一大堆书,说不定他们真能读懂,比如初中就学个数学分析什么的。我还知道,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跟他们讨论什么空气动力学。哈哈
从我有限的人生经历来看,有两项投资的回报率是奇高的,甚至上不封顶,无论对于什么家境、什么出身、什么民族、还是什么国度。
第一,研究学习方法。
想想看,多少人学了十年的英语却不能随口讲出十句标准的英语。
想想看,多少人大学四年之后对所学专业却无法条理清晰的讲半小时,也无法清晰的写作。
第二,研究孩子的教育。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斯宾塞曾写道:
“孩子的生与死、善与恶、成才与否,最终责任都在于父母。把新一代的命运放在对教育没有进行过一点学习的,缺乏理智的习俗、冲动、幻想中去碰运气,再加上一些不懂事的乳母的建议和奶奶的劝告,这难道不是荒谬的吗?即使是饲养一头牛、一匹马,人们都知道要去获取相关的一些知识,而对于养育的是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件大事,难道不应该去学习吗!
很难想像,一个商人不懂得运算和薄记的后果会怎么样;一个人没有学习过解剖学,就开业进行外科手术的后果又会怎么样。也很难想像,一个对孩子身体、道德、心智方面了解甚少的父亲或母亲,如何去指导孩子。”
比尔. 盖茨的父亲老盖茨回顾初为人父时深情的写道:
像其他父母一样,有时我担心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胜任能力。
我感到非常好奇的是,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很少看类似 “如何当好称职的父母” 之类的指导教程,尽管周围不乏琳琅满目的此类正规训练课程和信息。
玛丽和我一起参加了我们的教会举办的父母培训班,但我依然感觉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我对那些正考虑为人父母的年轻人的建议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育儿知识和方法,以备未来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尽一切努力,在扮演父母角色时尽可能做到称职。认真思考你想成为什么类型的父母,并思考采取什么行动能实现这一目标。成为真正称职的父母也许是你今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
比尔. H. 盖茨. 《盖茨是这样培养的》. 北京:中信出版社,75-76
巴菲特高中的时候为了研究赌马,从图书馆里一口气借来 300 本有关赌马的书研读。从事养殖业的农民,无论种菜还是养猪,有不少人都会钻研相关书籍。而有些父母,养孩子还不如养猪。
不是学区房区分了不同的人类,而是大脑里的观念、是认知把人和人做出了区分。
在中国,考学和教育完全是两回事。
考学是将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手段(且不说现在是不是能称作公平),以极小一小部分知识作为竞争的武器,在中国,入学的竞争压力实在是非常激烈的,说考试是一场不流血的战斗并不过分。
真正的教育却是另一回事,在于教授人基本的技能,启发人的思想,磨砺人的品格,自由的接受广袤的知识。而品格,思想,这些通常是无法考核评估的,这些东西在考学过程中会成为一个竞争力强的学校彻底忽略的要素。
选择教育还是选择考学,这是一个问题。必须清楚的是,考学不能使一个人成功,考上好的学校只能说明学生比较能拼,会灵活使用考试规定的知识,和记忆住一些信息,但学生本人未必对知识充满向往,对思考有独到的见解。虽然如此,考上好的学校以后,如果能得到较好的启发和教育,也是值得去拼一拼。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国内读大学,你应该在冲刺的时候把他送到最艰苦和严格的地方去,让他接受最严格的考试训练。在这以前,你需要把他送到最严格的高中,最严格的初中,最严格的小学,他的人生将一片灰暗,将不得不经常和父母分离,而且最后能不能得到真正的教育也未可知。(参见南方周末 - 中国博士是否值得信赖 革新博士教育六建议)
我个人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如此开放,教育已经不再是只有高等学府的少数人才能接受的,人在获取知识上逐渐趋于平等。我更倾向于教育,而不是考学,因为一个人最终的成就,还是得看前者。
言下之意,我希望各位父母考虑让孩子去留学,或者去上普通的学校,这样一来,就不必去最顶尖的考学专门学校接受摧残,可以更自由地接受教育,而且可以和父母呆在一起生活(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奔四的人说两句:
1、你有没有发现,你同学里面,凡是现在当老师的人,以前成绩都是不算太好的?或者不是最好的?我就发现这一奇怪的现象,跟很多同事探讨过,发现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那就是:当前形势下,最优秀的那一批人都没有进入教育行业,他们那些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乐观的态度,都没有留下来。反而是那些以前成绩不算太好,学得很苦,心态很压抑的一个群体,最后辗转进入了教育行业,当他们背负着压抑、沉闷、孤独的过往来到课堂,教育你的孩子时,你能希望他们教会你孩子如何轻松、高效、乐观的学习吗?我持否定态度。
2、我坚信,重点学校老师平均素质高于普通学校。而且老师素质层次,高中 > 初中 > 小学。举个例子,我一个高中同学毕业后进了省重点高中(全国排前五),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而一般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就很难进这说学校。所以说,人才的门槛问题,也侧面反映了学校整体的教师素质层次。从另一个角度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流动。各学校都在追求升学率,造成的局面就是普通学校的优秀老师被重点学校挖走,市重点的好老师被省重点挖走。所以我想,重点学校的老师教会学生的,除了高质量的课堂知识外,还传递了诸如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受用终生的学习习惯等等正能量的东西,那才是最有价值的吧。
3、好学校校风好,管理严格。孩子的同学群体如果都是些充满朝气的孩子,当家长的也会放心很多,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跟一群问题孩子为伍。尤其初中阶段,孩子很容易学坏(我亲身体验,自己初中时差点走了歪路,成为混混,后来被老师点醒)。因此,为了提高孩子的成材率,避免社会不良风气,我坚决会把孩子送入重点学校,不一定要成绩好,但要保持淳朴、诚实性格,不误入歧途就行。
看到日报上刊登了数据帝的答复。很震惊。虽然数据帝是我在知乎上最尊重的人之一,但这次必须专门反驳: 在学区房这种中国特色浓厚的问题上,拿美国数据说话那是绝对的耍流氓!
中美教育基本国情不同,甚至中国的大中小城市的情况都不同。在这个问题上,更应该采纳的数据方式是某个城市重点初中升不同高中的比例及不同高中升大学的比例。
我没有那么多数据,但由于少年时上学的惨烈状况,许多大概情况记忆深刻。先陈述下。
我是一个小城市长大的,小学时候是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初。鉴于那时教育质量不算高,且人们普遍较为淳朴,除了单位分房也没多少房子可买,所以在小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基本可以认为在小升初之前学生质量是比较均匀分布的。当时我们城市的初中有二十多个,除去郊区外,在市区内部的大概 15 个左右。那时公认的重点初中共有 4 个。学区按照就近原则,但也有一些模糊区域。不过基于九十年代初小城市里后门能力强的人还是很少这个原因,小升初分校还算比较平衡。
当时对初中优异程度的评价主要来自此学校有多少升入市一高中的学生。我现在还大概记得我中考那年各初中升入一中的人数那四个重点初中升入人数分别是 98,72,45,20(记忆可能有错,但误差最多不超过 5)。而其余初中考入一中人数除有一个刚上 10,其余都在 5 以内,不少初中甚至一个没有。
至于一中在我们市是什么概念?考入一本率比二中多三倍不止,近九成的考入本科率(毕业那时候刚开始扩招)。在一中的一个中下等学生到了二中都接近上等,何况其余高中?而不同的初中,就注定你踏入高中的几率不同。
这就是现实状况!当然我承认,升学率高升重点率高不能简单认为受教育好,更不能认为必然成才,但是,这至少是一个重要参数!也是现实中对于每个个体或家庭来说,最好最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水平评判。我当年熟悉的朋友里,踏入重点的人未必今日都过的上佳,但非重点的朋友却几乎没有一个后来在学业方面成才者,整体生活水平也远逊于前者。
至于为什么差异这么大?我觉得最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教育制度下,教育部门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或升学率,对重点学校必须进一步保护。在充裕的经费和照顾的政策作用下,重点学校的师资力量相比普通学校无比强势,所以必然有更好的教育能力,且与普通学校的差距往往越拉越大。
而且,随着社会流动的增强,这种差距往往更大。因为重点学校更加充沛的资金,可以挖来更多名师;重点学校的升学保证,可以让更多学生设法进入,从而选择更好的生源。
因此,一个同样资质的学生,进入重点或非重点学校,受到的老师教育水平差异巨大,身边同学的学习努力程度差异巨大,你让学生本人怎么能够得到相同的教育结果。
记得谈政治时候有个很普遍的说法: 用脚投票最真实。今日学区房之火热,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据自己实践经验,选择的对于孩子受教育水平的最优做法了。包括答题诸位,若等到自己孩子上学时候,不努力通过学区房或别的方式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者,能有几人?
选学区房,除了对学校的筛选,更是对你孩子潜在朋友圈的一次筛选。
你愿意自己的孩子身边朋友都是些只会抽烟喝酒纹身旷课打架比富的拆二代,还是每天老老实实上课考学背书准备考级的学二代?更别提还有爹妈文盲每天可能还在打孩子的 X 二代。
到了高中家长甚至会把孩子送出国去,他们要的不是孩子以后要去拿诺贝尔奖,当博导年入百万。而是就算什么都不太优秀,找个同学嫁掉或者回国和同学创业甚至去小公司上班不会自己把自己饿死。
学区房给的一直是底线不是上线。
我从小学到高中,基本都是最烂的学校,虽然我不知道好学校好老师究竟有多好,但我却深深体会到烂学校差老师究竟有多么耽误人。所以,就在今天,砸锅卖铁付了一套学区房的首付。
说烂学校也能出人才的纯属屌丝自我安慰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和大家先理清几个概念。
体现为孩子上学时的学习成绩,大学文凭;未来的个人综合素质,职业选择,收入水平。
购买和父母收入和资产水平相符的 “学区房”,只是正常的投资与消费行为。
富豪之所以买价格昂贵的高尔夫会籍,可能只是因为和他收入水平一致的圈子里的人都在买。
这个层次的消费者愿意为了 “更高水平” 的服务付款。
北京家庭收入 80 万的中产买 8 万一平的 “学区房”,
三线城市家庭买市中心 2 万一平的 “学区房”,
乡镇居民买 “镇一中” 的学区房获得入学资格,
都是在不同购买力的情况下,为不同 “教学质量” 的教育资源付款。
1. 硬件资源不同
学校盖楼,买教学设备,提供各种教学环境都是要钱的。现行政策下,毫无疑问,成绩好的学校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提供更好的教学硬件资源。
2. 社交环境不同
学区房高昂的价格成了一道门槛和护城河,区分开了阶层。
学区房这张门票,让买得起的人聚在一起。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从社交人脉上,孩子能更早的结识高质量的朋友圈。
3. 教学水平不同
好教师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越是教学质量高的老师,越会被学区房所对应学校的好环境和发展前景吸引。乡村学校和一线城市的重点学校的教师学历、教学水平、师资力量完全天差地别。
4. 升学时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的概率和难度不同
以中考为例,好的初中有更高比例和直升重点高中的机会。
同在北京市内,差的初中可能只有 10% 的人能升上重点高中。
而好的初中因为 “优惠政策”,甚至提前可以签约直升如本校高中部。
跟何况北京市有 “锁区” 制度。
如果你想上西城区的北京四中,那么你在昌平区上学的话,名额不足你在西城上学的十分之一。
偏远郊区的学生想和市区的孩子竞争上市一流高中,就如河北省的学生想和北京市的学生竞争考清华。
“是否有数据表明购买学区房让子女上相对更重点的学校,会得到比非学区房区域的儿童更好的教育?”
前面已经说过, 这个问题可以类比于:
是否有数据表明,在收入水平适合买奥迪 A6 的情况下,强行买 A8,是否会得到更高的 “社交地位” 和“驾驶体验”?
是否有数据表明,在收入水平适合买 5000 元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买相对更贵的 1 万元的笔记本电脑,是否可以获得更高的 “工作效率” 和“产品体验”?
是否有数据表明,在装修预算 30 万的时候,花 60 万装修,是否可以获得更高的 “居住舒适度” 和“幸福感”?
学区房的本质,是一种商品。
既是投资品,也是消费品。
剥离学区房 “房产” 属性后,剩下的相当于对 “学票” 的投资和消费。
以学区房六年产生一张学票为例,
一方面,你对未来学票的价值做了投资。
另一方面,你消费了这张学票,获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至于孩子的成绩会不会因此而提高?获得更好的机会升入更好的学校?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更高的起跑线,还要看以后跑的快不快,跑的好不好。
对于家长来说,自然会在消费前问自己 “学区房” 真的如很多人宣传的那样 “好用”,“高效” 嘛?买了会不会发现买贵了,买亏了?
其实,价格是最好的参照。
与其问商品是否太 “奢侈”,
不如问自己愿不愿意为 “教育奢侈品” 买单,
有没有匹配的能力,
愿不愿意 “超前消费”,提高教育消费的比重,降低其他家庭消费的比重。
我们刚刚总结出了现在国内 10 个房价特别危险的城市名单,大家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西瓜说房」回复关键词 “城市” 取阅。
本回答已得到褚明宇同意
向他本人致谢
链接在文末
先说答案:学区房当然不该买,尤其是被中国房奴炒作出来的所谓学区房。
我在回答关于马太效应那个问题的时候说过,穷人家庭下一代翻盘的一个可行办法是搬家——搬到核心城市的中心地带。
上面这两个建议矛盾吗?
一点儿也不矛盾。房奴的一大本事就是,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能扯到买房子上去。你说谈恋爱,他说买房!你说离婚,他说买房!你说经济形式大好,他说买房!你说经济要不行了,他说买房!你说人民币在升值,他说买房!你说人民币在贬值,他说买房!你说要移民,他说不如买房!你说要回国发展,他说赶紧买房!……
想起我在美国上学的时候,学校的广播电台每天早上有一个听众电话连线节目,讨论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热点话题,有一闲人经常会打电话在这节目里出现,这人是一个狂热的人工流产反对者,他的一大本事就是,不管你说什么话题他都能给你扯到人工流产上去。一开始觉得他特烦,想电台主持人怎么老接这人电话啊?但次数多了反倒有一种幽默的效果,成了某种行为艺术了。
对于中国的房奴也是一样,一开始我还是挺替他们的智商着急的,但见多了我也就习惯了,现在还真有点儿懒得给他们上课了,听见有人跟我扯买房,我就全当成是一种行为艺术。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你觉得我的两个建议矛盾吗?
我说搬家,有人就立即扯到了买房——谁规定搬家必须买房了?我家附近有个水果店,老板夫妇是安徽人,就住在水果店的天花板上面隔出来的一个十几平米的空间里,前不久老板娘让我推荐一个相机,说她儿子暑假要去美国游学。
我见过她儿子,一个挺腼腆的中学生。
他家从安徽搬到上海,没买过房子,当然更没有买过什么学区房,但是你说,如果当初他们没来上海而是留在乡下的老家,那他儿子的前途跟现在会有什么不同吗?
我那篇文章里的数据和结论都很靠谱,而且,我从来没说过你需要买房。
关于学区、教育、买房、马太效应什么的,下面是我写过的一些文章,贴出来大家免费看吧。
一、关于学区
吴小土:褚老,之前听您说过买房增加跳槽成本,自己也觉得买房风险压力都大,可现在周边人不想买房的人,都面对着小孩上学需要户口上好学校的问题,您能谈谈买房为孩子上学这件事么?
如果有两个表现一样的员工,一个没买房,一个刚买了房,你觉得老板会给哪个人涨工资更多呢?
那个买房的,因为他经济压力大?错!
一个人的工资基本等于他的市场价值减去他的跳槽成本。任何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会给那个还没买房的人涨更多的工资。
当然了,这种事别人通常不会告诉你,除了褚老师。
至于买房为孩子上学,褚老师给你两个具体的、有数据支撑的、可执行的建议吧。
第一,学区的重要性被严重高估了。《Freakonomics》讲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案例,波士顿市政府为了让穷人区的小孩儿能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弄了一个把黑人区的小孩儿送到富人区上学的计划,问题是申请的家庭太多,最后只能抽签决定谁家孩子能去谁家孩子不能去——这在不经意中制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随机实验。
在评估这项计划成果的时候,统计数字发现那些抽检抽中去了好学区的黑人孩子虽然比不了好学区的孩子,但的确比他们原来学区的孩子们成绩要好。
这么说好学区起作用了?等等。
统计还发现,那些家里提出申请但没抽中的孩子成绩比本学区的品均成绩也高出一截,跟抽中了去了好学校的孩子没有差别!
家庭对孩子教育是最重要的,远比学校重要得多。
第二,学区房这么贵,花冤枉钱买房还不如交钱上国际学校呢。
当然了,最大的可能是,孩子上学只不过是房奴为说服自己买房找的一个借口。房奴在方面的本事大着呢。
二、关于教育
潘糯糯:褚老师,很少听到你谈小孩教育的问题。我的一些困惑是:小孩是不是要想办法进入本市最好的小学?家长除了以身作则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引导方式?如果家长教育程度不高,或者非富豪,小孩是不是成为优秀的概率就低一些?请褚老师谈谈。
一
孩子的教育这个领域,跟职场啊、情感啊、理财啊什么的领域都差不多——都充斥着大量鸡汤、各种毫无数据支撑的垃圾理论、以及大批靠贩卖鸡汤和垃圾理论为生的骗子。
比如说,李开复就一直声称,培养成功孩子的秘方是对孩子要鼓励不要批评——这样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之类的。当然了,这跟李开复贩卖的大多数其他成功学秘方一样,都不是他的原创,这其实是一种烂大街的所谓「正能量思维」鸡汤。基本思路就是,孩子得夸,千万不能批评,伤了自尊自信万万要不得。
这鸡汤听着挺动人的,但是,有任何实验、数据能支持这个说法吗?
你要是问鸡汤贩子这样的问题,比较可能的是他会讲另一个鸡汤来解释这个鸡汤,也许还会讲出一两个励志的例子。但是,就是说不出任何像样的统计数据。
「正能量思维」在教育中到底有效无效,美国人还真做过实验。记得是《经济学人》讲过这个研究结果,原始论文懒得查了,你就假设褚老师不会瞎编故事骗你玩儿吧。
一个年级的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不管作业、考试成绩怎样,老师坚持采取鼓励的策略——只许表扬不许批评,美国人其实特爱玩儿这套,不管考多烂老师都说:You’re the best! 之类的正能量鸡汤。而另一组则允许李开复坚决反对的批评策略,如果你期中考试靠得不好,老师会直白地告诉你说:「你考得不怎么样啊,再这样下去期末要挂了」,或者是类似的负面反馈。
跟踪这批孩子几学期之后,你觉得是哪组成绩更好呢?
一个让美国人很吃惊的发现是,那些正能量思维教育出来的孩子比另一组孩子成绩明显要差,而且造成的影响是长久的,毕业的时候这两组孩子的毕业率也有显著的不同。
看来所谓的自信并不能让你的孩子更成功,而且你想想,一个班里五十个孩子,到底是那个学习最好的更自信呢还是那个学习最差的更自信呢?除非你非要坚持装外宾,我想答案应该很明显。也就是说,你闹了半天正能量生怕伤害孩子的自信,这种行为到头来反倒伤害了孩子的自信。
你发现没有,生活中那些越是失败的人就越爱把自信啊自尊什么的挂在嘴上。你千万别让你的孩子沾染上这个 loser 的恶习。
二
接着用事实用数据说话。
关于家长教育程度跟孩子教育的关系,《Freakonomics》讲过一个挺有趣的「实验」。下面我凭记忆复述一下,如果有不精确或者虚构记忆的地方请原谅。
芝加哥一个区政府的教育局想提高区内孩子的毕业率升学率之类的教育指标,他们手头有一笔教育资金,想花在最有效的方。
经过调查研究,阅读文献,他们发现一个可靠的统计结论是:一个家庭拥有的书的数目跟这家孩子的学习成绩正相关。
同时他们又发现,区内很多低收入家庭里很少有书,而这些家庭的孩子又往往成绩不如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于是他们制定了一个简单、合理、动人的教育计划——给贫困家庭送书!由政府出钱买书送给那些没书的家庭,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书看。
既然花了纳税人的钱,政府必须对结果有个交代,当然了,这对官员展示政绩也必不可少——区政府不仅送书,还建立了一个相当全面、严谨的数据库,详细记录了每个家庭家长的教育水平、经济收入、民族、年纪等等一系列画像信息,并且连续跟踪记录这些孩子的成绩变化。更牛逼的是,这个数据库里除了有这些贫困家庭的信息,还记录了区内所有学生家庭的相关信息。
这无意中做了一个绝好的实验。
所以,被送了书的孩子学习变好了吗?实验结果区教育局长肯定很失望——没有。
也就是说,家里有没有书并不是导致孩子学习好不好的原因!这其实是个很常见的错误——人总是爱把相关性很因果性搞混。
比如,统计发现儿童溺水死亡的人数跟冰激淋消费正相关。天真的人就会呼吁减少冰激凌消费甚至禁售冰激凌——救救孩子!问题就是,冰激凌销量与儿童溺水死亡的相关性万全不能说明冰激凌导致溺水,这两件事其实都是另外一个因素导致的——夏天!
上面送书计划的失败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家里书多跟学习好相关并不能说明书多导致学习好,有一个「夏天」式的原因才是问题的根本。
那这里的「夏天」是什么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不是书有多少,而是孩子有没有读书的习惯——如果你送了书没人看,那不等于白送了吗?这个猜测听起来相当合理,但是有数据可以检验吗?居然有!
芝加哥这个区教育局办事简直太认真了,他们不仅记录了送给了谁送了几本书,还记录了孩子们花在看书上的时间,包括那些没被送书的孩子。
结果很惊人。
学习成绩不仅跟送没送书无关,跟你花了多少时间看书也没关。也就是说,一个被送了书的孩子就算你认真把书全看了,你的成绩还是不会提高!如果你出生在一个父母高学历家里书多的家庭,就算家里的书你一本没读过你学习成绩依然会好。
在从统计上排除了一系列可能性之后,作者发现在这个问题里「夏天」最合理的对应是:父母的教育水平。
父母学历高的家里书多,父母学历高的孩子学习好。去除了父母学历的因素,其他的都是噪音。送书、看书都不能改变父母的学历,所以都是白搭。
对于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这一定是个坏消息。
还有更坏的消息。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父母身学历不高、家里没什么书的家庭,但是父母很重视教育,经常带你去图书馆看书,那你的成绩会好吗?
统计结果是:不会。
三、
关于学区房为什么没用,有一组很有趣的数据,今天来不及了,等有空再给你讲吧。
三、关于买房
蔡俊可888:褚老师您好!我最近看了几本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系列的书,觉得书中的观点很新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过既然按照清崎说的赚钱可以这么容易,为什么「财商」似乎确并没有社会广泛流传呢?难道这真的只是少数人的秘密?请问您怎么看「富爸爸」?按照它的方式去做对于快速增加财富真的会有帮助吗?
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的确是一部值得研究的奇书。
倒不是因为这本书里有什么关于商务、理财特别新颖独特的视角或者特有深度的解析,或者像你说的有什么「少数人赚钱的秘密」,正相反,这本书的内容大都是一些最基本、最普通的有关财务方面的常识性的知识,比如——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但有趣的是,就是这样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财务基本知识,很多人居然在看这本书前根本就没明白过。从这一点来说,《富爸爸,穷爸爸》的畅销的确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做了一件好事。
这本书值得研究的不是它的内容,而是它本身在商业和影响力上获得的巨大成功——一本有关个人理财的小册子如何从一开始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到后来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成为销量超过两千六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直至先是在美国,后来扩展到在包括中国的世界各地常用语里生生地创造出一个新说法:「富爸爸」——这绝对是一个很牛逼的传播、营销案例。
这才是这本书特别值得研究的地方,尤其是在这个所谓「知识付费」的时代,所有在网上卖理财秘籍、成功学的人都应该跟罗伯特清崎老师虚心学习。
关于《富爸爸,穷爸爸》的传播学营销学套路和原理,我会找机会给大家仔细讲讲。今天褚老师先不讲这个,今天我想说的反倒是有关这本书「不那么值得研究」的部分——内容。
这本书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准确。
比如,《富爸爸,穷爸爸》里反复强调的一个中心论点就是:
Your primary residence is not an asset, but a liability.
我来翻译一下啊(英文不好的房奴到此止步,如果你是一个懂英文的房奴,抱歉已经太晚了):
你的主要住所不是一个资产,而是一项负债。
解释一下,就是说如果你有多于一套房子,那么你平常不住的那几套算是你的资产,但是如果您花光了你父母的存款勒紧裤腰带买了一个房子自住,那么抱歉,这不是资产。
如果你是一个刚才不听我话没忍住下看了的房奴,你现在最有可能的反应是在心里说:纯属胡说八道!然后愤怒然后迅速得出《富爸爸,穷爸爸》是一本不值得看的烂书,罗伯特清崎是一个毫无水准的江湖骗子这样的结论。
你不是第一个。
事实是,这本书在美国也有几个人一直骂,主要就是这个论点房奴不爱听。比如一个叫约翰里德的人,简直快把骂《富爸爸,穷爸爸》当副业了,那这位里德先生的主业是什么呢?哈哈,他是个房地产中介。
靠卖房子挣钱的人骂这本书我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这样的基本道理一但尽人皆知,那还不等于砸人家饭碗吗?在中国也不乏约翰里德这样的不愿意你明白这个道理的「房地产专家」,最著名的应该就是上面照片上那个发型独特的中老年男人了。
记得有一次他在微博上说:
买房是行为,置业是实质。从无产到有产的飞跃。
我是这么回复他的:
你是怎么入党的?「无产」的「产」指的是生产资料,住房是生活资料。无产阶级买了房还是无产阶级,不信你去问马克思。快去吧。
说实话这人脑子真够乱的。他说的「资产」在作为生活资料的时候是个自欺欺人的伪概念,作为生活资料,房子、汽车、家具、衣服没什么实质性的差别。马克思老师比他聪明得多,马老师只区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房子有可能升值不错,但是如果你买房是因为所谓的「刚需」,抱歉,这不是什么资产——拥有它不能给你产生任何正的现金流,正相反,持有它需要不断的现金投入,就像清崎老师说的——这本质就是一项负债。
当然了,最大的可能不是这老党员不知道什么是资产,他这么说无非就是要让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已。这是房奴们的一个悲剧,他们在需要关于房地产的理财建议的时候,不去找那些跟房地产业利益无关的人,而总是一窝蜂地听从那些靠挺开发商赚房奴钱发家的所谓「房地产专家」。
等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往往已经太晚了。
在《富爸爸,穷爸爸》成功之后,罗伯特清崎还在网上弄了一个「富爸爸骗局」系列,从富爸爸的视角揭穿各种理财错误观念和骗局,他说:
富爸爸骗局里最大的一个就是:你的房子是一个资产。
我想,既然这是一本畅销全球发行了两千多万册的书里的论点,那应该算不上是什么「少数人的秘密」了吧?
我想很多人不是没听到过这个道理,他们只是假装不知道。房奴们在给自己找安慰方面的才能和决心是惊人的。
若菜菜:您好,褚老师,我在深圳工作生活。感觉现在每次同事、朋友吃饭聊天,最后的话题都指向了房价,每个人都能讲出身边好几个身边幸运儿或是倒霉蛋的故事。在深圳的一个说法就是,只要你有房,你就是成功人士。现在的房价高不可攀,而且感觉未来只会离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请问作为一个毕业没几年已经三十岁但还很茫然的人来说,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社会现象?努力攒钱买房吗?是否在买房之外,有一条能够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生活方式呢?
昨天我回答了一个关于周立波的问题,嘲笑了一下这个无趣而自以为有趣的小丑。一位叫「童然禹博」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说:
现实里所有觉得周立波幽默的人全是无趣的,无一例外。
我的第一反应是,说得太对了!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又习惯性地开始「怀疑与自我怀疑」——在自己的观点里挑漏洞。我发现,我其实并不能验证这个说法的真伪,尽管从情感上我非常愿意同意这个结论,而且我也很希望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但是,我还是不能用我已有的数据去验证这个说法,至少不能立即验证,至少不能通过一手的数据去验证。
因为,我周围的人里没一个觉得周立波幽默。
如果我没接触过觉得周立波幽默的人,我又从何判断他们是有趣还是无趣呢?所以我能做的只能是假设「童然禹博」的观测和判断是正确的,然后回复他说:幸好,我身边的朋友没一个觉得周立波有趣的。
同理,你说你「每次跟同事、朋友吃饭聊天最后的话题都指向了房价,每个人都能讲出身边好几个身边幸运儿或是倒霉蛋的故事」,我的朋友们在饭局上极少谈到房价,我想了想好像还真的说不出什么幸运儿或者倒霉蛋来。
一个原因可能是很多我的朋友都是一直在租房。我本人也是,活了四十多岁,从北京到伊利诺伊州的尚佩恩到纽约再到上海,在好几个城市住过,但是我从来没买过房子。
虽然我一直没买房子,但是这不意味着我对买房有什么原则上的抵触,或者什么根本的不买房的原因。正相反,我相信买房本身是一件很有满足感的事情——我这人很俗,消费总是能够给我带来快感,而且,这种快感是跟花出去的钱数正相关的。
比如,花三千块吃一顿西餐就比花三十块吃一顿小笼、生煎、馄饨什么的快感要强烈,就算那个西餐其实未必有小笼生煎馄饨好吃。你瞧,我俗气吧?
如果连花个上千块钱买个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古董镜头这种消费都能让我盼望、高兴半天,花个上千万买个房子这样尺度的消费,那还不得让我激动坏了?
不开玩笑,我真是这么想的。
除了消费带来的一时快感,拥有一所房子对于一个雄性动物来说从本能上也会是一件很有满足的事情。美国人有一个说法,说「房子是男人最好的玩具」。没在美国生活过的同学们可能不知道,美国到处都是建材商店,普及程度基本就跟咱们街上的苏宁、国美电器差不多吧。很多美国人一到周末就往建材商店跑,买回一堆材料在房子里修这个改进那个的搞小工程。
我很能想象这种满足感。
比如上星期我在网上淘了一个古董红木凳子,木头的表面有点儿粗糙。关注我的微博问答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我上星期六一个问题也没回答。那天我花了整个一下午用了从粗到细到抛光八种规格的砂纸,把整个凳子打磨得很光滑很「包浆」。你知道我有多满足吗?这几天我天天把这凳子放在我床头,看着就高兴。
你瞧,就连修一个凳子都能让我这么着迷这么投入这么不顾一切,我要是有个房子,那估计我就再也不会有任何时间回答问题了。不记得是哪儿看到的了,说上海有个富婆,她的爱好就是把破败的老房子买下来,然后整理、修复,让房子恢复原来的面貌。
哎呀,说得我恨不得现在就去买一个。
但不幸的是,我是一个理智的人。
说了半天,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一直没买房子,但是这不意味着我对买房有什么原则上的抵触,或者什么根本的不买房的原因。但是,在我生活的不同时期,在我住过的不同城市,我都遇到过具体的、不同的、让我作为一个理智的人不能买房的原因。
小时候在北京,那时候住在家里,根本没有买房的需要。再说了,我小时候中国根本就没有商品房的概念,大家都是租房。
后来去美国上学,尚佩恩是一个大学城,我从没打算过在那儿安家,也不想当地主,所以也从没考虑过买房。说实话,学生买房在美国是一件很怪异的事情,我唯一知道的一个买房的同学是个中国人,她爸是南京一个小小的处长,但是全款为他女儿买了一所房子,等她毕业的时候又卖了。
当时我们只是对于中国官员的盈利能力很感慨而已,而且考虑到美国房价的平稳以及财产税买卖房子的律师费中介费之类,我们也感慨了一下这位官员对于理财的低能——那笔交易就算考虑省下的房租也还是个亏本买卖。当然了,省钱、投资可能并不是他在美国买房的初衷。
我第一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买房选择是毕业工作去了纽约,我在纽约住了十年,一直没买房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在居住需求方面,纽约的房价房租比在美国处于高位,也就是说,在考虑到买房、租房各方面的成本、收益以后,算下来租房比买房更合算。这不是一个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事实是,我在纽约很多做金融的朋友都在租房。这只是一个理性计算的结果。
第二是在投资需求方面,房子作为一个投资品有很多不好的特性,比如流动性差——你不是想卖就随时能出手,比如具有「结块性」——不像你有一万股阿里股票,可以卖掉一部分留着剩下的,房子要么全卖要么不卖,你不能说我把厕所先卖了挣一笔。关于这个话题,以后可以仔细给大家讲。
第三是从事业发展考虑,我以前说过,在人力资源部门眼里,你的工资约等于你的市场价减去你的跳槽成本。买房等于增加自己的跳槽成本,不说真的会影响你跳到其他城市更好机会的动力,就算在现在的公司里,你涨工资都会因为你买房而比没买房的同事不利——领导不傻,一定会把有限的涨工资预算给那些跳槽风险比你大的同事。
至于到了上海为什么不买房?哈哈,只能说我没钱,也没胆儿。
你说「在深圳的一个说法就是,只要你有房,你就是成功人士」。就在刚才,我还看到一个叫「深圳淘房志」的人在微博上说什么「月入一千万又怎样,咪蒙还是在北京没房」之类的。
我想说的是,房奴们就别替月入一千万的人瞎操心了。这就像要饭的总想着「皇上一定是天天吃饺子」吧?
皇上还真不一定顿顿吃饺子。
四、关于马太效应
Chloe 怡:褚老师,您好,都知道您曾说过「人不分三六九等,只分上等人和下等人」,今天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解开了有可能令我成为上等人哦,嘻嘻,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下,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呢?有什么原因?马太效应现象越来越明显,马太效应如何破?
「马太效应」这词最近好像很热门啊。你发现没有,有那么一类词,你总是听别人说,甚至自己也跟着稀里糊涂地使用过,但是从来没弄清楚过到底这词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比如我吧,经常听人说「三观」这个词,我自己也不止一次地使用过——嘲笑过以「三观正」自居的傻逼,但是坦白一下,我从来就不知道「三观」到底是哪三观,也从来没弄清楚过这个说法的出处。
我想「马太效应」对于不少人也属于这种情况。
据说「马太效应」的出处是《新约:马太福音》里的一个故事。故事情节是,有一人要出国,出国前找了三个仆人来,按能力每人分配了一笔资金让他们替他经营,一个发了五千一个发了两千还一个发了一千。过了一段儿这人回国,检查工作发现,那个拿了五千的做买卖又挣了五千,手里一共一万,那个拿了两千的也挣了两千,但是那个拿了一千的人居然把钱埋地里了一分钱也没挣到。他一生气把最后一名那一千收回给了那个一万的,然后把那人开除了。
后来有人用这个典故来描述穷的越穷富的越富这类现象,除了社会贫富,还有学术界——有名的学者越有来越容易有名没名的越没名,或者职场——一个团队的功劳总是被少数人占,而且占功劳越多的升得越快占功劳就越多,等等等等。
对于这类现象,其实用一个简单、明了的词就能说清楚——「正反馈」,不管是财富、名气、还是职运——好像都存在这种正反馈机制。但是「正反馈」这词太直白,远不如「马太效应」给人的感觉那么神秘那么洋气那么牛逼。
虽然我觉得马太福音里的那个寓言放在这儿不是最贴切——马太一开始就说清楚了是「按能力」分的钱,而大家在使用「马太效应」的时候,是想表达的是一种不是你能力导致的障碍。但是从传播的角度看,「马太效应」这个词很有效。
如果「马太效应」真的牢不可破,那美国人特爱说的所谓 upward mobility ——一个人经济、社会地位「向上移动」的可能性——就只能是一种幻想。
所以,「马太效应」到底有没有破解的办法呢?
哈哈褚老师永远是有办法的。
不仅有办法,还有实验数据能证明我这个办法是有效的。
九十年代中期克林顿当政期间,美国政府搞过一个叫 Moving to Opportunity (MTO) 的计划,翻译成中文差不多应该是:向机会搬家。一共有美国五个最大城市里的 5000 个贫困家庭参与。
比如纽约吧,有个著名的贫民窟叫「马丁路德金大厦」(哈哈讽刺吧?)这个计划呢是让一部分马丁路德金大厦的居民搬家,搬离贫民窟,住到更富有机会更多的地方去。
这项计划的想法,简单地说,就是想看看「马太效应」能不能破,能不能人为地、有效地增加经济社会地位处于下层的家庭「向上移动」的空间。
参加这项宏伟社会实验的家庭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是控制组,也就是留在贫民窟没搬家的家庭。第二组政府每家发一笔租房代金券,让你搬离贫民窟,至于搬到什么地方住没限制。第三组也是每家发一笔租房代金券,但是对你搬去的地点有个要求,就是目的地的贫困率必须不能大于 10%,也就是说,你必须搬到一个中等收入或以上的社区。
要是拿上海打个不那么贴切的比方,差不多就是如果你家原来住在崇明,政府出钱让你搬家,一种是随便你去哪儿,只要搬出崇明就行,另一种是你必须去静安、徐汇之类的。
十年后美国政府统计这个实验的成果,你猜怎么着?
结论是:失败!
统计发现,跟留在贫民窟的家庭相比,搬家去富有社区除了对健康有些好处,家庭收入、失业率等其他一些指标都没什么改变。所以说,人为增加「向上移动」的空间是无效的了?当时研究过这些数据的学者基本都得出了同样的令人失望的结论。
但是,你瞧但是来了。
但是又过了几年,当有学者再次统计这些家庭的状况的时候,一个显著的不同出现了。他们发现虽然搬到富有社区这些家庭的父母的经济、社会地位没有显著变化,但是他们的孩子,在收入、大学升学率等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没搬家的家庭!
第一次统计结果的时间还太早,这些孩子大部分只有十一二岁,而再次统计结果的时候他们已经成年,这时候搬家的正面效果开始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了。
这个结果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人为增加「向上移动」的空间是可行的,坏消息是:这帮不了你,只能帮到你的孩子。
所以,破解「马太效应」至少有一个可行的途径——搬家。从崇明搬静安,从三线城市搬到一线城市,买不起房子可以租,千万别为了买房从核心地带搬到偏远郊区的什么房奴小区里窝着,那样你可就真铁定成了「马太效应」的牺牲品了。
你说,逼着自己住在自己买不起房的地段,那不是装逼吗?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Fake it until make it ——从装逼到牛逼。
https://weibo.com/ttwenda/p/show?id=2310684124852771550796weibo.com
重点学校的升学率数据可以说明一切了。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个题目里面有这么几句话,读了颇有些感慨。 这个观点,构成了很多人评价英语这门学科在初等教育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我看到有很多人在答案中抱怨,说自己很聪明,数学买本习题集,就可以学得很好;但是英语因为没有资 …
最近我有个老朋友特别焦虑,头发一掉一大把。 原因很简单,他人在北京,孩子快到年龄了,要准备上学了,他要买学区房。 买学区房这事情其实没啥问题,唯一的问题是钱不太够。 他现在住着一个120平的房子,地理位置比较偏,学区挺差的,需要把这套房子卖 …
7月20日晚八点左右,20多位家长冒雨从30公里外的下沙赶到了杭州教育局,要为自家的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教育机会。 他们幼儿园刚毕业的孩子,被新的招生政策,“误伤”了。 几天前,杭州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结束,一些公办小学罕见地出现了“一表生爆 …
知乎用户 大可 发表 邀请我昨天晚上就收到了,但是我看完你的问题,我整个人是一种特别无力的感觉,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听说以前有种刑具叫站笼,半人高,长宽皆不过一尺。人进去,直不起身,也坐不下来,只能佝偻着站着。就算去铁打的汉子,进了这个笼 …
知乎用户 弗兰克扬 发表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在新闻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1]。 家长在买房的时候,心里是清楚地知道有 1911 政策的。 但是,因为这个政策在公布的时候没有写具体开始执行的日期,并且在政策公布后的时间里,都没执行过这一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