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的造词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观察到现代汉语中一个十分简单顺手的造词法,就是在职业前加上一个“女”字,表示女的某某,构成的新词尽管功能与意义和原词相同,但语境却有所差别。 比如在新闻中,常提到“女大学生”一词,但鲜见“男大学生”的字眼。涉事大学生为男性或者主要为男性时,新闻一般会默认写作“大学生”,若为女性则会在标题或导语中强调指出。同样的规律常常见诸各类型的职业,女博士,女司机等,出现此类词语的新闻常常具有某类社会导向性,个别会有博取眼球追求点击率的标题党嫌疑。因此看这类新闻时一定要采取谨慎态度,分清主次。 在看恐怖片时,“女鬼”几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角色,即使电影里面不说,看电影的人也会自动为女性鬼魂贴上女鬼标签,但鲜有“男鬼”一说,提到男鬼时则直接说“鬼”,不会加性别。虽然从汉语造词规律的来看,男鬼一词并无差错,只是传播率远不如前者。 “女王(皇)”一词,特指君主制国家中继承了王位的女性,然而“男王(皇)”是从未听说过的,当王的性别为男性时,一般都直接称为“王”或“国王。这是汉语中约定俗成的。当然在英文中,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词。 从古至今,社会语境都是以男性的存在为前提,很多行业和工种都是以男性打头,因而很多词语的属性都默认为男,而当女性——这一在从前便从属于家庭与男性的角色,自一百多年前冲破性别禁区后,各类行业便逐渐出现她们的影子。因其数量和生理上的劣势,当今的社会舆论导向,以及人的某些猎奇心理作怪,在某些行业中,其存在仍是特殊而鲜明的,所以常常被人单独挑出来讨论。因此,这些硬造的新词也就自然而然地广为流传。(如“女司机”一词的地位相当于电竞中的“小学生”) 当然,汉语中也确实存在规律相反的词,比如“护士”,一般提到时都默认为女性,只有当男性担任护士时,才可能会强调其性别,因为在今天,男护士还是个极少数的存在。 人们常常会在对话或文字中把未提到性别的职业或类型预设为男性或女性,前者如教授,医生,警察,导演,老人等, 后者如保姆 ,护士,家教,小三等,这明显是种刻板印象。单纯就具体某种职业讨论的话,其实并无严格的性别划分。说不好是种性别偏见,说好是一种惯性思维。(推理小说中常常利用读者的此类思维制造出惊人的反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