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问我:你们怎么什么都没让孩子学
岳母大人曾经不止一次批评我:你们怎么什么都不让孩子学啊!亏你还是个心理学家呢!你看那个小谁,比我家还小两个月,一个礼拜要学5门课,美术、数学、英语、逻辑、社交…… 我想了想,是啊,学心理学有什么用呢?可能是,省钱吧…… **相比于泰然的佛系 …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108 篇文章
Photo by Linus Nylund on Unsplash.
作者:任竹晞,一出学社联合创始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直到 9 年前投身教育创新事业一举成为“别人眼中的疯子”。公众号:一出学社(ID:yichuacademy)。
写在前面:
疫情期间,青春期孩子在家上学,最崩溃的人是谁?
当然是爸爸妈妈们。
家长们突然发现,原来孩子上课是这样的:
老师在电脑那头侃侃而谈,孩子则眼神游离,“身未动,心已远”;
明明到了上课时间,孩子还在打游戏,或者还没起床;
爸妈看不过去说一句,立刻引爆家庭大战……
有家长戏言:比消灭病毒更遥远的,是到达孩子心里的距离。
对这个话题,我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我目前在运营一家针对 12-18 岁青少年的学社,面向的学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学习困难,这些孩子其他事情干啥啥都灵,就学习不行;第二种学生因为心理、情绪障碍而不能上学,休学在家;第三种学生,行为叛逆,自称“教导处的常客”。
这三类学生看上去很不一样,但他们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点:和父母关系极其紧张。我们学社有一门课叫“好好吵架”,来的学生都是想学习怎么和家长吵架。就算是线上上课期间,这门课气氛也极其热烈,每次下课时间到了都停不下来。学生们还提出,要做一本父母奇葩语录,就命名为《家长口吐芬芳100句》。
家长对孩子无奈,孩子对家长吐槽,有解吗?
01
孩子挺聪明,怎么就是不能好好学习?
我接到过来自五湖四海的家长的求救:
我孩子挺有头脑,但上初中后就对学习渐渐放弃,我怎么说都不行!
孩子老是给自己定学习目标,但永远都不完成,这孩子就是这样,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老师天天请家长,老师家长一起着急上火,孩子跟没事人一样!
家长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
孩子们怎么想呢?我在我们学社主持过一个关于学习的讨论:你认为学习应该/不应该给你什么感觉?
一位同学说,学习不应该让自己感到担忧、生气、害怕、孤单、尴尬……
而当我问到,学习真正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ta 又圈出了一模一样的词:担忧、生气、害怕、孤单、尴尬……“所以我不想学”。
▲讨论截图。
家长听到这种话,往往痛心疾首:学习哪有那么快乐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就你感情用事,这么矫情?就不能用脑子好好想想?
真的是这样吗?
有过一个脑科学实验,科学家监测成年人和青少年做出决策时的脑部活动。科学家发现,和成年人相比,青春期的孩子们确实会做出很多“愚蠢的判断”。有趣的是,科学家们看到,当成年人做出判断时,他们大脑中活跃的是与情感有关的部分,而孩子们大脑中活跃的是理性判断的部分。
也就是说,孩子们做出“愚蠢判断”时,其实经过了大量的理性思考!而大人们调动情绪做出的决策,却更加合理。原来,成年人在过去丰富的经验中,留下了许多“情绪标签”(当某事发生时,我的情绪是负面的,因此它不是件好事),正是这些情绪标签让我们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孩子们的人生经历还太浅,没有情绪标签的积累,只能依靠还不成熟的理性大脑做出判断,这判断也往往是“愚蠢”的。
这个实验给我一个启示:情绪才是行动的舵手。想让孩子们在学习上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能光讲道理,还要关注他们给学习贴上的“情绪标签”。
再回到我和同学们的讨论,当时另一位同学直接说:“理智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情感告诉我,我不想学。”
这句话可能在家长看来非常幼稚,但其实非常好地概括了青少年对学习的态度:我不学习不是我觉得学习不重要,而是它带给我的情绪太沉重了,我无法承受!“担忧、生气、害怕、孤单、尴尬”,如果孩子们给学习贴上的情绪标签是这样的,他们还会想学吗?
我们学社的同学里,有以前考试年级第一,在无休止排名中崩溃的三好学生;也有其他方面堪称全能,一谈学习却浑身无力的不及格学生。可能在大众眼中,他们截然不同,但在我看来,他们其实非常相似:学习带给他们巨大的不安全感,在学习中不断感到被否认、被打击、“我不行”,最终放弃学习。很遗憾,这也是在我们的淘汰制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感受。
所以我们学社的课堂有一个最高标准:创造情绪的峰值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快乐。在数学课上,学生用数学解决游戏上分问题,通过打扑克牌体会数学的价值,第一次对应用题有了情感共鸣;在语文课上,同学们为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宝姐姐设计综艺节目;在英语课上,庆祝每一次小的进步……很多同学第一次发现,原来学习可以是快乐的。
▲学社日常照片。
很可惜,学习带给孩子的无力感,爸爸妈妈们却不太能理解。在“好好吵架”课上,学生们提供了各种被家长批评的例子,比如:
**妈妈:**你看看那个谁谁谁,学习那么好,你也要像他那么好啊!
**我:**不,那只是他。我为什么非要和他一样,我有我的优点就行了
**妈妈:**那你就这么浑浑噩噩的下去吧,到时候害的是你。
(不欢而散。)
在这门课上,学生们热爱吐槽家长,一个说“我爸那次和我吵架特别奇葩”,另一个就说“不,我爸妈更奇葩”,如果家长听到,一定会痛心疾首:真是一片苦心被狗吃了!
但是有一次,在热烈的吐槽声中,老师说:“看来你们超级在乎父母怎么评价你们,所以爸妈一说你们,你们就反应特别大。”
平时特别聒噪的同学们突然严肃:“是啊。我不在乎他说什么的话,还吵什么?”
这一刻,我好像突然看懂了这些孩子们,表面倔强叛逆,“油盐不进”,内心其实都藏一个渴望父母认可,害怕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小孩子。虽然家长说话,表面上孩子可能沉默,可能顶嘴,但家长的每一句话,孩子都会听进去,甚至放大十倍记在心里
家长说:你怎么不学习?!
孩子心里会对自己说:我就是这么差劲,我爸妈都不相信我。
家长说:你怎么不能自觉一点?
孩子心里会对自己说:我爸妈对我失望透了。
害怕别人对自己评判,对自己说 no 的孩子,时时刻刻也在对自己说 no。在学社,这些孩子常常是这样的:
一道题做错了,就说:“我太差劲了”;
和同学有分歧了,就说:“我是不会有朋友了”;
想到未来,就说:“我是不配什么好事情的”……
孩子们这些想法听上去是不是很奇怪?为何要把一件小事放大成对自己的全盘否定?有一次学社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一定要我评价 ta。当我说了我观察到的很多优点,ta 斩钉截铁地说:你怎么不说我的缺点,我觉得我只有缺点。咱们学社的老师都太温柔了,和我平时在学校和家里听到的都不一样,这太不真实了。
怎么撬动这些习惯否定自己的孩子呢?
02
和他们说“yes”
我们学社有一个兴趣小组,疫情期间每周都要碰头 4 次以上,有时甚至到深夜。大家不错过一次学习,每次坚持几个小时之久,对新的技能进行刻意练习,甚至会主动增加训练;参与校际比赛,失败之后仍然不会放弃;平时一言不发的同学,在这里是照顾同学、指挥团队的“带头大哥”;高段位同学会主动辅导低段位同学,分享经验,加油打气。
这样的学习状态,是不是令人渴望?到底是什么,让这些痛恨学习的孩子能不眠不休?
这个小组的名字叫做“王者荣耀”,顾名思义,就是一起打游戏。
王者小组的成员们,有的人原本一听到“上课”两个字就翻白眼,有的人“在学习上特别爱放弃”,有的人“不会和人相处”。他们所有人,都因为打游戏和父母交锋过,被父母吐槽过:干啥啥不行,游戏第一名。他们也被父母抱怨过:这样颓废下去,你就毁了!
怎么让孩子把对“打游戏”的热情放到学习上呢?
我们学社有一门很受欢迎的即兴喜剧课。同学们本来很不喜欢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但在这门课上,面对种种意料之外的状况,他们却能努力接住变化和挑战,让表演精彩继续,我很好奇,即兴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孩子们变化这么大?
于是我看了一本关于即兴的书,其中最让我触动的是这么一句话:我们的成长环境教给我们时时刻刻说“no”,对我们看到的事物处处挑刺,总认为它不够完美而深感无力;但如果我们能试试说“yes”,总是看到事物中带来的“礼物”,就会处处都看到希望。
这让我恍然大悟,说“yes”的力量(及时给予孩子肯定,看到孩子内心的需要),就如同游戏制作人刻意设计的一个个有“即时奖励”的关卡一样,能高频、具体、有效地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感到自己是被接纳和鼓励的,产生积极情绪,让他们更愿意主动投入精力进行下一轮的练习。
听着简单,也是我们都懂的“大道理”,可为什么父母和孩子间就是那么难做到呢?
在“好好吵架”课上,有位热爱游戏的同学提供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对话记录:
**爹妈:**你就是不喜欢学习,你就是沉迷游戏,你就是逃避学习……
**我:**不,我玩游戏只是为了寻找快乐,寻找成就,我用游戏缓解我内心的巨大压力,我用游戏破解学校老师给我的惩罚,我用游戏夺回我自己在同学面前丢失的尊严。
**爹妈:**什么呀,学校那么多人都在坚持,就你在这搞特殊,还学校给你的压力呢!我看就是找借口。
**我:**才不是呢,那么多同学在学校坚持难道他们乐意吗?难道他们不和我一样吗?他们真心喜欢学习和作业吗?你们就根本不懂自己的孩子!
**我爹:**你再犟一个,我给你一顿捶信不信。
……
这位同学还亲自为对话配图:
这幅画上,我看到了父母心中的 no,愤怒、失望、无助:“孩子天天对着手机,沉迷游戏,话都不跟我说一句,就知道犟嘴,我怎么对 ta 鼓励得起来?”
我也看到了孩子心中的 no,委屈、不满、沮丧:“游戏带给我的安慰和快乐,父母为什么就看不到?”
我有一次和这个孩子聊天,问 ta:诶,你来学社有什么收获呀?
ta 说:我组建了一个“我的世界”(游戏)俱乐部,参与的人特别多,还有老师加入,我带大家一起学习。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我以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现在我特别有成就感。
ta 原本“特别容易放弃”,但现在运营自己的俱乐部,责任心爆棚,从不掉链子;变化也不只局限在游戏上 — 最初在我们的数学思维课上从来不交作业,在以前学校不交作业肯定是被一顿痛批,但我们的老师看到 ta 特别爱画画,邀请 ta 为数学题配插图。最初 ta 因为读不懂题意,画的不到位,但和老师一次次讨论修改的过程中,ta 自己也理解了这道题的道理。从那以后,每一次数学作业都会交。
学社还有一个同学特别爱否定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说自己“是个小垃圾”。但 ta 在我们每个季度的总结答辩上说:“在每次打完游戏复盘的时候,听到伙伴和老师们的肯定,我发现我其实有很多优点,我不是什么都不配,我很配。”
这句话直接让我泪崩,我已经陪伴这个休学回家的孩子一年了。每次别人想告诉 ta,其实你很棒,ta 都听不进去,每天在自我否定中痛苦徘徊。但在学社“说 yes”的氛围里,ta 通过反复地、真实地成功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成果,ta 终于感到了信心。现在,ta 主动开始和老师探讨学英语的习惯、写作的灵感……
所以,与其说是游戏/即兴喜剧课/“好好吵架课”改变了他们,不如说是说 yes 背后的“被接纳”“被肯定”“被认可“让他们有了力量。说 yes 不等于 100% 同意孩子的想法,而是看到他的深层需要。可能是第一次有人让他们感到:你爱某件事,是有很正当的原因的,我愿意看到你的需要,陪伴你去回应这些需要。
习惯了被说 yes 的孩子,才会更多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才会有尝试学习的信心。
不少同学对数学、英语、语文学习百般抗拒,即使来到课堂也什么都不做。有一个孩子,最初特别反感上课,故意在英语课上“口吐芬芳”,似乎期待着老师批评 ta。但老师只是平静地说:你能来就说明有好奇心,有学习的愿望,我会等着你哦。过了好几个月,ta 开始非常认真地学习英语和数学,每天都问:“今天上什么课?”“现在是不上课就无聊!”这个孩子在一个季度内,完成了公立学校将近一学期的数学进度。他还到处跟别人安利,说“你只要有这样的环境,迟早有一天会想学习的!”
▲聊天截图 — 向别人安利学社。
说 yes,不是只能在课堂上。有的同学说“我就是找不到我的长处”,老师们就积极创造机会帮 ta 看到。比如,外向、能言善道的同学,就邀请 ta 接待新同学;有艺术天分的同学,就请他们帮学社设计周边产品;爱看书的,即使看的是成人觉得没什么营养的网络小说,也邀请 ta 给我们分享;爱唱歌的同学,就创造学社 KTV,让 ta 的歌声被更多人听到。
现在老师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一次对话/活动/课堂之后,都会把看到孩子们的亮点以及证据都发给他们(没有证据孩子们就不相信)。这并不是老师的无原则溺爱,而是抱着发现优点的心态,真的能看到孩子们身上无数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孩子们在一件事上获得的肯定就会“溢出”,让他们在更多事情上有自信,愿意尝试。
这些,都是 yes(肯定和接纳)的力量。
▲入社仪式 - 我们接住你啦!
03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赋能点
常常有家长和我说,“都知道要肯定和鼓励,可是面对我家那孩子就好难。我一见他就着急上火,根本没法儿好好说话,怎么办?!”
我们先来看看,在家里和父母吵到不可开交的孩子们,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她的 5 岁女儿会在她开会时跑进来说:“妈妈,你现在必须陪我玩,要不我就不要你了!”
一位平时最毒舌、和家长吵架最凶的同学说:“老师,你有没有想过,你女儿是怕你抛弃她,所以她要先抛弃你?”
那一刻,我觉得听到了 ta 藏在心里的话。
同学们互相开玩笑,最烦父母说哪句话?他们最终提名的是:“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能不能孝顺点?”他们最讨厌父母说这句话背后的潜在指责:你这个自私的坏孩子,你辜负了我们的付出和期待。
小 A 和爸爸吵架特别激烈,但 ta 会自责地说:和爸爸吵架可能我就是没良心吧。
小 B 总是和妈妈为了零花钱争吵,但 ta 说:和父母吵架不就是想让他们对我好一点,温柔一点。现在精神上的我都不求了,求不到的。所以我现在只要钱。
小 C 和家长吵架总是吵不赢,ta 说:我想到了一个必胜的金句 — 我已经得了新冠肺炎了,你别说了。
其实藏在唇枪舌剑背后的,是同学们的渴望:爸爸妈妈,能不能不要一直否定我,而是肯定我一次?
您能先对孩子说 yes 吗?您是否相信:每个孩子其实想要的和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想要独立,想要挑战,想要上进,想要学到新的东西。他们现在还做不到,是因为他们需要感受到 yes,需要真切地感受到有人深深地相信,他们能够做到这些。
我们学社有一个理念:没有一个孩子是不能撬动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赋能点。
有的孩子,习惯了失败,需要的是一次有人陪伴着坚持下来的经历(不管是打游戏还是上课);有的孩子,习惯了被拒绝,需要的是真正感受到他人的善意;有的孩子,习惯了学习就是痛苦,需要的是快乐的学习体验;有的孩子,习惯了不被爱,需要的是持续的关注和无条件的接纳。
我们做的,就是看到孩子身上哪怕最微小的闪光点,持续地说 yes,变成撬动 ta 成长的支点。
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自己做不到对孩子说 yes,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也经常被人说 no。
我们学社有一个家长读书会,有一次活动,我问爸爸妈妈们,你生命中有没有一个人,对你是完全接纳的?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从这简单两个字背后,我感到了很多的沮丧和沉重。父母们,不也需要支持,需要看到希望吗?
我们学社之所以创立,就是为了支持更多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和父母,帮助他们打破互相说 no 的怪圈,看到孩子的潜力,实现孩子的潜力。
我们是一支既覆盖海内外名校背景,也涵盖教育界多元领域的团队,建立一年多以来,已经接触了上百个家庭,帮助了数十名来自全国的学生。
他们有的有厌学情绪、对学习有心理障碍、也有的是学习困难,多科不及格。他们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虽然对自己的状态非常不满,但却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前几天我上语文课,有个同学讲了这么个故事:“有一个小怪物,长得丑丑的。它一直在寻找幸运的四叶草,让它变漂亮。但它找啊找啊,都只能找到一些普通的三叶草,让它越来越来沮丧。直到有一天,它发现这样不断寻找的自己就很漂亮,它喜欢上了现在的自己,再也不需要四叶草了!”
这就是学社学生的写照:从不相信自己、等待拯救,成长为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为自己负责。
你的家庭,或者你认识的家庭,需要得到这样的支持吗?欢迎介绍/转发,让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赋能点,重获自信与内驱力。
一出学社位于北京,面向全国招收 12-18 岁的学生。目前,我们支持线上探社体验,也已经有了疫情期间“线上入社”的学生,同时对于不能全日制入学的孩子,开放少量线上课程参与机会。
如果你认为一出学社可以帮助到你的家庭或者亲朋好友,欢迎转发或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咨询群。
▲扫描二维码进入一出学社咨询群。
- END -
推荐阅读
[
你的孩子,离“问题学生”有多远?
[
一诺:你我皆凡人,寻宝人世间
[
来,教你怎么把孩子的起跑线往前挪挪
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
诺言社区
点一下
让我们知道你“在看”
岳母大人曾经不止一次批评我:你们怎么什么都不让孩子学啊!亏你还是个心理学家呢!你看那个小谁,比我家还小两个月,一个礼拜要学5门课,美术、数学、英语、逻辑、社交…… 我想了想,是啊,学心理学有什么用呢?可能是,省钱吧…… **相比于泰然的佛系 …
近日湖南多名婴儿喝假奶粉成大头娃娃引发关注,商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件事情发生在湖南郴州,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郴州永兴县的多位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上老出现湿疹,体重迅速下降,人越发瘦弱,头却越来越大,并伴有自己老是拍打自己头的异常情况。然后家 …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085 篇文章 题图:来自一诺和她的三个孩子。 作者:关军(天山老师),一土空间营地总监。日本NEAL认证自然体验师,芬兰赫尔辛基简快治疗研究所认证教练,两个孩子的妈妈。本文是一诺与关老师的对谈精华整理,来自《成长型父母 …
**【财新网】(记者 周泰来 实习记者 黄晏浩 陈怡帆 邓睦申)**新冠疫情下,一些留学英国的中国未成年人留学生无法继续寄宿在校,也很难回国。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北京时间3月18日晚接受央视采访时称,中国在英国有大约1.5万小留学生,英国是 …
我想所有做父母的人,在期待孩子到来的时候都对做父母是怎么回事,有一些自己的预期。这些预期,往往都有一些“轻松美好”的倾向,亲亲抱抱,欢歌笑语。好消息是,这都是可以实现的;坏消息是,路径是极其艰难的。需要翻山越岭化解无数障碍。而这些障碍物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