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同性恋”如何提升对异性好感,“逐步改善性取向”?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小杜是一名医学生,他在进修的过程中看到《性心理学》这本书,这是一本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标明供本科应用心理学及相关专业使用,书中关于同性恋的内容让他读完感到极为不适。

这本由李荐中主编,许华山和曾勇参与编辑的教材,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18年8月第二版。

在《同性恋现象》这一章,这本书着重介绍了五种对同性恋的治疗方法,第一章就是臭名昭著的“厌恶疗法”,又称这种疗法对“真同性恋”长期效果存疑。**在“配对-淡化法”中,主要是让同性恋先看同性帅哥照片,一旦唤起性兴奋,立刻以异性照片替代同性照片,从而将性兴奋的余波转移至异性身上,通过多次训练,使同性恋者逐渐对异性产生性兴奋。**这个逻辑就像是说,当一个异性恋男子正性致勃勃的准备跟他老婆亲热时,把他老婆换成一个男的,经过多次训练,这个异性恋男子就能对男性产生兴奋了。

如果本书的三位编者是异性恋男子,当他们写下这个疗法时,哪怕认真想一下,换成自己能做到吗?自己信这些鬼话吗?

这样荒唐的方法,连ChatGpt都编不出来,我敢说最强大的人工智能都自叹不如。

而所谓的“认识领悟疗法”,主要是鼓励同性恋者自我认识到,“同性性行为对自己、家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达到真正的领悟。”其实就是让同性恋进行自我攻击,自我道德贬低,产生自我厌恶。而做这一切的前提,居然是“建立尊重的医患关系,使其信任心理治疗师”。就是以假装的尊重骗取同性恋的信任,然后在来访信任治疗师之后,利用治疗师的身份,引导同性恋自我厌恶,自我攻击,让访者进行自我道德审判,对同性恋身份产生自我羞耻感。如果,讲得这么直白一点,你觉得这符合一个心理治疗师的基本职业操守吗?这不是在摧毁来访的尊严和自信吗?

而书中还认为关键时期性教育, 能“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同性恋。”这样的结论,能找到任何研究证据支撑吗?所谓的“预防”概念,背后就是浓烈的潜台词:同性恋是不好的,我们得防住。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几个大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图,自行阅读。

2001年,中国第三版的精神障碍与分类标标(CCMD-3)已将自我和谐的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去除了,但到了2013年李荐中等人编写出版高校心理学教材时,还在引用过时且错误的信息,到了2018年再版时,仍然不做修改,让错漏百出的教材得以传播。这都不是无知的问题了,这是学术不端行为。

既然这是一本公开出版的教材,那我们就应当公开讨论这个教材中存在的错误,也希望作者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避免成为行业笑柄。

当全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今天,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由同性恋担任的时代,我们的学者还在煞有介事地讨论怎么治疗同性恋,这样的“谣谣领先”很不应该。

同志养老不能止于想象,应开启实践与探索

发展中国家正接力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爱同不是病,恐同才是病

爱同不是病,恐同才是病 ·方舟子· 前一阵子,一些中国高校LGBT团体的公众号被封了。“LGBT”是英文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转性别的简称。这些团体要维护这些人的权益,导致他们的微信号被封。有一个网名叫做“疫苗与科学”、真名叫陶黎纳的 …

如何看待 ‘未命名公众号’ 事件?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并不存在所谓 “十四亿变保守”,而是一直都这么保守,且总体在变得越来越不保守。唯一的变化是,过去,能在社会上留下声音的人,只有一小部分。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留下自己的声音了。 有关性别和性向的话 …

提问箱不要宣扬同性恋 我有歧视的权… 来自光明处是你我归处

【提问箱】“不要宣扬同性恋” “我有歧视的权利” 这几条可以说是最没有创意最常见的恐同言论,天天拿这几句说事儿的人,我首先就很可怜他们只能当复读机,连个像样的个人观点都想不出来。 一条一条分析一下好了。 1. “我不支持也不反对同性恋,但我 …

同性恋符合生物学规律吗?

知乎用户 饶毅 发表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我的实验室是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的,Gaberber 这位网友也在回答中提到了我的相关文章。 我认为: 社会上,常见关注男女间性关系,不过一般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科学上,鲜有研究同性间性行为,却有 …

如何看待李银河公开自己的取向这件事?

知乎用户 有书​ 发表 66 岁的她身体硬朗、气色不错,然而看起来面相有些生硬。 也许是因为长期面对口诛笔伐,在她紧抿嘴唇一语不发的图片里,能读出她的眼神里的执着、自我保护、不被人理解的落寞和累、世人对她的伤害,对生人的警惕和对理解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