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风波中,被忽视的“公共言谈真诚”
" 公共言说中,言论从来不是语句所表示的内容本身,言论包含了一系列构成我们日常“信念”的前提。言论与行为、承诺的不对等,构成了虚伪,究其根本是社会“真诚性”的丧失。 一个缺乏真诚的社会,是没有价值的。一切要么是利益,要么是权力。 …
对县城青年来说,这份演讲词和《小时代》没什么区别。
文丨闻韶
五月四日早上起床的时候,朋友圈「后浪」排了一屏。
我没点开看,想,后浪在 B 站打广告了呀,效果不错呀。
我认知里的后浪是一家图书出版公司,我买过他们出版的拉丁语教材。
中午的时候,各种「前浪」出现了。有人要对「后浪」吹毛求疵,有人说拒绝处于同一条河流。朋友圈里的各种嘲讽也出来了。我只点进去看了「 bilibili 献给爷一代的演讲《前浪》」,笑得很开心。
我大概知道「后浪」是什么意思了。这是 B 站给用户的献礼,也是个 B 站的推广。朋友圈里的广告位,应该不便宜。
晚上,在一个读书群里,一位朋友说:「后浪都在高房价下面挣扎」「要么买房,要么租房,都是房奴」「所以很多后浪都成了废材」。
我当时在跑步,没说话。一边跑,一边想,「我是后浪吗?」
实话说,我根本买不起房,因为想要出去读书,不光没积蓄,反而还倒欠了朋友们好多钱。当房奴是想都不敢想。
我的房租占收入的三分之一。疫情来了,长租公寓爆雷,还垫进去了两月房租。
快跑完了,我得出结论:比起受到献礼和赞美的真正的「后浪」,我只能算个「前浪」吧。
回家点开看了「后浪」的演讲视频,才发现得出这个结论一点都不难。视频里说的东西,根本和我不相关呀。
我 1993 年年底生,在县城长大。我没有「从小」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时,我如愿去学了电子琴。我当时站在琴行老板旁边,看着他弹,学会了弹《两只老虎》。琴行老板说动我爹妈,让我去学琴。
第二年,我数学考了 80 多分,我爸打了我一顿,再也没让我去上过琴课。后来,家里的琴被偷了,我的音乐之路就此断绝。直到今天,我还会,也只会弹《两只老虎》。
我从小喜欢读书,但是家里没有太多书,邻居家订阅的《知音》《家庭》,我每个月都追着看。因为没有其他阅读材料,我记住了很多食品添加剂的名字。一直到现在,我都很羡慕有家学的人。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和县城少女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县只有一条街道,顺着街道一直走,能到达我所有朋友家。
小学四年级时,班里有位同学转学去了市里,我羡慕极了。
读初中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搬到了市里,可我的生活环境还是只有从家到学校的范围。
我爸酒后跟我说,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不如初中毕业就去当服务员挣钱。
高二高三的时候,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第一次来到了省会。
那年网上都在说,自主招生题目雷人:「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谁大?」我也想了很久自己要怎么答。但想了也白想,笔试的题目我都看不懂,更别说进复试了。
印象最深的是,回程没买到火车票。我妈带着我坐了过夜的长途大巴回去,我被脚臭和呼噜围攻,一晚上没睡着。
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出省,去了首都北京。但是北京的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还是和我一点关系没有。
我的大学在昌平,进一趟城要两个小时,周围还是和县城一模一样。可能这就是我现在还很土的原因之一吧。
开学前的暑假,我在家里的饭店做了一个暑假的服务员,加上亲戚们给的红包,终于买了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花了 3500 块。我在去年研究生毕业时,以 50 块的高价卖给了蹲守楼下的贩子。
开学之后,我才认识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高考英语 130+,但是开学之后,才发现周围人英语好我太多。有同学的英语,比我初中高中英语老师的发音都标准。
读本科的时候,尤其是一二年级,我根本没想过留学或者保研。我的头脑里没有规划,也没人给我建议。我知道自己没钱出国读书,别说出国读书,我连雅思和托福都考不起。懂事的县城少女是不会对父母提出过分的经济要求的。
本科三四年级,我逐渐依靠给杂志写稿实现了经济独立。在清华读研之后,因为有学校的补助和助教工资,再加上我零星写点东西,我终于考得起雅思托福了!当然,不报辅导班那种。
三次考试之后,我的雅思考到了 7.5,但我依然很怯懦,不敢开口说英语,也并不会比大一英语课的我更加勇敢。
我的欣赏水平也很捉急。
前不久,朋友圈里有人感慨,大概是因为出身县城,他能欣赏贾樟柯,但是欣赏不来侯孝贤。
一个同样出身县城的朋友喜欢古典乐。有天,走在路上,他跟我说,我感觉自己一辈子的欣赏水平都追不上某某,我没有从小的积淀和培养。他没和某某说,而是告诉了我。
我不一样,我从不忌惮显露自己在艺术方面的无知。想过去恶补以跟上高雅的审美,但最终觉得没必要而主动放弃。
我也没去过什么遥远的地方旅行。第一次出国是去泰国,花了 888 元从天津往返曼谷的特价机票,和闺蜜玩了六七天。
闺蜜是富家女,但比我会省钱多了,我们两个每天吃 711 里的面包维生。
一放假,朋友圈里就是世界各地的景点打卡。但我已经没有那么羡慕了,我清楚,迟早有一天,我也能去的,我也会去的。
今年,我 27 岁。我不怀念和留恋自己的过去,现在是我最好的时代。
但我承认自己确实有幸遇到了这样的时代。
我在法大读本科时,还自认左派,被共产主义理想鼓动,是个国家主义者。我不喜欢老师上课动辄批评社会,但我仅仅是不喜欢他在毫无关系的地方大肆批评,我觉得他不敬业,还不中立。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也不知道还可以举报老师。
我在清华读研究生之后,才真正有好老师带着我读书。但是一两年之后,其中一位就不能出现了。
稍微晚生几年,我或许就不是今天的我了。我庆幸自己不是后浪。
对我来说,这份演讲词和《小时代》没什么区别,悬浮的人设,悬浮的社会,悬浮的中国。
那谁是后浪?
我还记得,两个月前,有女孩因为没有上网课用的手机,羞愧自杀。这是后浪吗?大概不是。
B 站推出的典型 up 主们应该算是后浪吧。
我关注其中的两个,十音和影视飓风。十音,父母移民加拿大,读顶级私立高中,去英国读本科。拥有起码价值 100 万的奢侈品,手上一个镯子 30 万。
影视飓风的 Tim,据传是富二代。几十万的 Red 摄影机说买就买。
我看过何同学的视频,他在成名前就有了苹果全家桶。我到现在都觉得 AirPods 华而不实,无甚必要。100 块钱的真蓝牙耳机,不也一样戴吗?
我没有攻击任何 up 主的意思,相反,我很喜欢他们的作品,认同他们的付出与努力。
但是,差异是真实存在的。
我确实认识一些真正的「后浪」,这大部分来自我在清华学习和当助教的经历。
清华有个新雅书院,生源基本上是各省的状元或者前几名。我给新雅当过好几次助教。
新雅的学生,聪明、真诚、努力,见识广,而且他们也确实有许多选择机会。
我想都没幻想过我能考上新雅。我高考时,我们全市上下几年都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我读了研究生,我的高中,一个省重点,终于出现了一个考上清华的女孩,学了工科。
插一句,我妈一度希望我去念华北电力大学,因为毕业能进市里供电局上班。她觉得供电局是钱多事少地位高的好单位。我也想不到,自己会决定以学术为业。
说回后浪,武亦姝 2019 年进入了新雅书院,我没见过。但我读过她的报道,高中在名校,父亲是律师,相当重视教育。县城少女望尘莫及。
我法学院的同学中也卧虎藏龙,据说有副国级的孙子,省级也是一大堆,还有同学是统战对象,每年去人民大会堂吃饭。
在清华,我们短暂相遇,各自有光明的前途。
羡慕归羡慕,但我也是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
何冰老师在演讲开头说:「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我比我父母,祖父母的学历都高。我可能是我父亲家族里最有出息的人了。
我受惠于整个教育体制和时代的发展。虽然有人得到更多。
昨天的热搜是 #93年包租婆拥有400栋楼# 。
同为 93 年,我很惭愧。
用我那位同为 93 年县城少年的同学的话做个结尾吧:
「县城少年们刚刚享受到时代的红利,但这个时代就要过去了。」
点击徽章,进入大象公会小程序▼
" 公共言说中,言论从来不是语句所表示的内容本身,言论包含了一系列构成我们日常“信念”的前提。言论与行为、承诺的不对等,构成了虚伪,究其根本是社会“真诚性”的丧失。 一个缺乏真诚的社会,是没有价值的。一切要么是利益,要么是权力。 …
随着五四青年节的到来,最受年轻人追捧的B站携几家官媒共同发布一段演讲视频,认可、赞美、寄语年轻一代: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
煽动后浪的,得利的都是前浪 图/图虫创意 “后浪”一词突然在五四青年节火了。“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当演员何冰演颂出《奔涌吧,后 …
从昨晚到今天,我的朋友圈被B站的后浪视频给刷屏了。 这是B站请国家一级演员何冰老师做的一次演讲,因为台词精美,何冰老师出色的演讲能力,以及视频中的文案,让许多人产生了共鸣。 比如: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满怀 …
墙内反思 Original 将爷 人格志 2020-05-04 文丨将爷 大家好,我是老将! 今天是五四,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 “五四”是属于青年人,精神内涵是常青的。有十几年了,每到这日子,老将都会给报刊写些相关文字。 今年准备得早,想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