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叶泊枫 发表

这个问题应该问:“为什么每次经济下行,都喜欢大水漫灌?”

在黄渤的电影《一出好戏》中, 一群人流落到荒岛上。

张总是一个精通经济原理的奸商,他主张用扑克牌作为货币,来进行商品交换,并说岛上一共只有 2 副牌。

随着大家逐渐安定,对环境更加适应,也拥有了更先进的工具。他们捕到了更多的鱼,采到了更多的野果。

如果这个时候,扑克牌依然只有两副,那么鱼、野果的价格会下降,就会通货紧缩

然而张艺兴发现,随着交换的进行,他手上竟然出现了 4 个红桃 2。

也就是说,岛上的扑克牌,不可能只有两副,张总手上必定有更多的牌,并且拿这些牌和其他人交换了物资。

但是众人都没有察觉,因为用扑克牌标记的鱼和野果的价格是稳定的。

这套机制的 bug,在于张总什么都没付出,就凭空 “印出” 扑克牌换走了别人的劳动果实。可问题是,随着经济增长,不增发货币又不行,因为商品价格下降会抑制大家的交易热情,造成萧条。

最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张总又拿出一副扑克,告诉大家,要修条路,大家凭出力的多少来领取扑克牌。

这就叫固定投资,既增加了就业,又增加了流通货币,还多出来一条路来。

基建,就是以增加公共服务的方式增发货币和就业。

增发货币的俗称,叫放水,肯定是有好处的,不然决策者也不会乐此不疲:

1. 增加固定投资,刺激 GDP;

2. 贬值债务;

3. 制造通胀,刺激消费;

4. 制造泡沫,转移杠杆;

5. 超额分配财富。

财政发币,就是一手印钱一手花钱,没管好手的话,就是无锚印钞,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比如解放前的国民政府,由于庞大的战争开支,财政无以为继,只好印钞发军饷。结果就是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劳动人民的财富极大程度上缩水。

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是央行对民众的负债,债务的另一端是央行的资产如黄金、外汇、债权等。

美联储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资产中国债比例大增,而中国央行的资产中,大头一直是外汇。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美元的锚是美国国债,rmb 的锚是美元的原因。

外汇储备为锚发行货币是很容易理解的,赌场里不允许用现金下注,所以必须要兑换筹码,这些筹码是赌场对玩家的债务

玩家结束赌博之后,会将筹码换成钱带离赌场。

同理,外国人想到中国来投资赚钱,也需通过商业银行兑换人民币,央行印钱从商业银行手中将外汇回购,进行统一管理。

而外汇,虽然在央行负债表上是央行资产,但同时也是国家的负债

这个过程中,央行发出去的钱,就是基础货币,商业银行获得基础货币后,通过货币乘数进行信贷扩张,发出去的钱,就是信贷货币。

那么逻辑就简单了,超发货币 = 累积债务!

货币超发,又是怎么演化为债务危机的呢?

第一阶段——走出落后闭塞的深山
老王年轻的时候,一穷二白,虽然勤奋苦干,但是底子薄,加上一直待在闭塞的农村,生产力低下,再怎么努力耕田,也挣不了几个钱。
于是老王就学隔壁李雷、韩梅梅,走出了闭塞的山村,进城打工。
接触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花花世界。 老王勤奋苦干,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做,而且价格特别低廉。
城里的有钱人们,都愿意把自己不想做的活交给老王。于是老王的收入就慢慢涨了起来,每月可以挣到 1000 元了。
第二阶段——迈开步子大发展 老王越干越有信心,于是向银行贷款 10w,买了更高级的工具,还添了一辆小货车,老王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收入更是成倍增加,每个月可以挣到 5000 元了。
于是之后的老王贷更多的款,买了更多的工具,换更好的车……
可是老王的投资收益,并不是按比例增长的(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老王第一次贷款 10w,每月收益增加 4000 元,可是第二次贷款 10w,每月收益只能增加 2000 元了。
第三次贷款 10w,只能增加 1000 元……
总之,老王在配置好各种工具和设备之后,每月收益达到了 10000 元。他勤俭持家,很快还清了贷款。
第三阶段——借贷消费
老王被当成了村里的榜样,所有人都说他是农家子弟的奇迹。
老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于是,老王的梦想就是想要像李雷、韩梅梅一样,成为一个城里人。
老王便贷款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还本付息,每月要 7000 元。
老王咬咬牙,想着,只要自己收入在涨,就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阶段——拐点到来 老王每月挣 10000 元,还贷 7000,还有 3000 元可供开销。
他住在电梯房里,望着外面的热火朝天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工地,内心十分满足——虽然在城里,他还是个中下等收入者,但是离村子里的人已经是越来越远啦。
然鹅,接下来的日子,经济下行,城里的钱不好赚了。
老王由于住进了城里的房子,人也变得牛气了,所以收费也渐涨。
城里的人发现把活交给老王,成本也没有低多少,于是就把活揽在自己手里。
老王的收入,涨不上去了。
第五阶段——债务滚滚 老王为了刺激自己的收入上涨,又开始贷更多的款,购置更多的工具,可是老王的收入始终上不去。
现在新贷加上旧贷,每月要还 11000 元了,可是老王每月才赚 10000 啊。
就算自己不吃不喝用来还款的话,也还缺 1000 块,还不上钱的话,银行就会收走老王的房子。
怎么办呢?
老王就只能继续贷款,用来还旧的贷款。
新的贷款与旧的贷款一直累积,这个月,还款 11000 元,半年后就要还款 15000 元 / 月,再过半年就要还款 20000 元 / 月,而老王的收入仍是 10000 元 / 月没变。
于是老王就要不停地借更多的钱,才能维持周转。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老王发现,借钱比挣钱要来的容易,借来的钱不仅用以还贷以维持现金流,还可以用来搞奢侈消费——借钱花,真爽。
于是老王醉心于借钱,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本应该投入时间精力去提高工作质量。
第六阶段——爆雷作死
债滚债,老王早已经资不抵债了。而这时候老王已经需要还款 20000 元 / 月,收入还是 10000 元 / 月。
上个月老王每月还能借到 15000 元,20000 用来还债,还有 5000 可以用来装阔。
这个月,老王每月只能借出 12000 元了,20000 还贷,只剩 2000 元用来消费,生活就过得紧巴巴的,消费就降级了。
再过一个月,老王就只能借出 8000 元,就一定会有部分债务还不上,而造成违约……
直到有一天,老王发现城里的银行都被他借遍。
老王没了积蓄、没了房子,还上了征信黑名单,以后不能拥有存款,不能贷款,更是连火车都不能坐……

老王的问题出在哪?

当他的收入没有增长时,他以为增加投资,就可以改善状况,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是城里的活一共只有那么多,购买更多的工具,也无法揽到更多的活,已经产能过剩了。

这时候应该做的不是增加信贷,加大投资,而是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把其他同行给 PK 掉。等经济回暖后,再扩大信贷,便能吃掉更高的市场份额。

老王是个人,借新贷还旧贷,我们称呼他:败家玩意儿。

老王是个公司,我们称呼他:僵尸企业;

老王如果是个国家呢?

上面这个故事,放大了看,就是国家超发货币的过程,也是其债务累积的过程。

老王的例子告诉我们,借钱搞发展,在资本形成和积累阶段是很有好处的,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就要及时转换思路,若是靠印钞就能发展经济的话,那津巴布韦不就是最富裕的国家了吗?

当经济增长停滞,印钞再也无法推动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的时候,货币政策就必须要走向拐点。

既然特色不能聊,就举个腐朽堕落灯塔国的例子。

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历了二战后的快速增长之后进入了衰退期。越战使美国财政不堪重负,快速崛起的西欧和日本也在到处抢夺市场。

美联储轮番采取宽松政策试图复苏经济,降低失业。然而,两次中东战争石油危机冲击了美国的供给体系,制造业成本飙升,通胀快速抬头。

美国的决策者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通胀问题,临危上任的保罗 · 沃尔克快速采取强硬的加息手段,代价则是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

沃尔克顶住了来自民间和白宫的压力,保住了美元信用,稳定了美国经济大局,为赢得冷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只有货币价格稳定了,市场才能逐渐恢复秩序,消费者、投资者、企业家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市场自愈、自我调节的机制才能启动。

所以根本不存在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问题。

知乎用户 Justin Lee 发表

那些说以工代赈的,只触及到大基建的皮毛。

大基建其实是乾坤大挪移,向未来借钱,一方面解决当下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为未来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想弄明白其中的原理,我们不妨回到一个最简单的公式:

GDP = 消费 + 投资 + 净出口

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居民购买力减弱,首先是消费萎缩了;因为国外也在闹经济危机,购买力同样也在减弱,所以中国的商品出口遇到困难,净出口也会锐减。

换言之,遇到经济危机,构成经济增长的消费和出口,都出现了萎缩,唯一能拯救经济的,就只有投资了。

投资包含了基建、房地产、企业设备投资三大主要部分。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因为市场萎缩,生产也只能随之收缩,也就不可能增加设备投资。

剩下能拉动 GDP 的,就只有基建和房地产了。

房地产虽然能拉动 GDP,但如果没有基建作为作为支撑,房地产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个道理容易理解,比如你把房子改在一个人迹罕至,没有交通连接的地方,这样的房产价值几乎 = 0,所以需要以基建为依托。

也就是说,基建,是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拉动经济的最好抓手。

说到这里,需要再补充一点:如果关注政府政策,会发现这次新冠疫情,政府出台很多拯救经济的措施,比如各地发放消费券,这是在刺激消费上做文章;比如提供给出口企业更优惠的退税政策,这也是在鼓励出口,所有的措施都是围绕着上面说的 GDP 构成公式做文章。

下面我们来接着聊,启动基建能起到什么效果。

说简单点,就拿修一个机场为例,首先你需要采购物资,这就能拉动生产这些物资的企业生产、投资;其次你建机场需要设计、施工、监理,由他们又衍生出物流、后勤、财务、审计等等生产性服务业,这些相关的单位也因为这个项目有了业务;再就是通过项目,以及上下游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需要雇佣人员,这些人员因为被雇佣,有了收入,才能去消费,他们一消费,又激活了吃喝玩乐这一生活性服务业链条,这些都是财富创造的过程。

简而言之,经济危机的时候,因为个人的消费意愿降低,企业的投资、出口能力下降,整个市场的经济活力降低,所以需要政府充当投资人,进入市场,从而弥补民间经济力量的不足。

接着需要讲的,就是所有人都会很关心的问题,投资需要钱,钱从哪儿来?——政府要搞基建,钱需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得来,也就是向购买政府债券的金主借钱。

说搞基建是乾坤大挪移,向未来借钱,玄机就在政府债券上。

比如政府发了一笔总额 1 万亿的 10 年期国债,支付每年 3.5% 的利息。

虽然这个收益率对很多没有投资能力的金主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按照经济学者的测算,中国过去 20 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 7.2% 左右,全世界过去 20 年的资金回报率为 10% 左右。

这就意味着,政府发了 10 年期的债券,向 10 后借 1 万亿,虽然每年需要支付 3.5% 的利息,但 10 年后再还这笔钱,是很划算的。

即使不考虑通胀和资金回报率的因素,因为当下出于经济危机,所有物资的价格都处在低点,这个时候采购物资搞建设,成本会比经济繁荣时要低得多,这样你现在花 1 万亿搞出来的基建,要比你在经济繁荣时期花 1 万亿搞出来的要多得多。

经济危机时搞基建,能为未来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其实也容易理解:比如你建设了机场,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便捷地来到你这里;你这里通了高铁、铁路、高速公路,人流、物流不仅会更加便捷,成本也会下降;你这里建了深水港、国际货轮可以停靠,那进出口企业肯定更愿意向你这里聚集;你这里修了水电站,电力价格下降,那企业来投资用电成本更低了…… 所有这些基建,如果能在未来的经济复苏的时候,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都会变成经济发展的要素,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政府税收增加了,理论上(注意,是理论上,因为实际上还不还还得两说)就有钱用来偿还发国债欠金主的钱。

注意,上面这段有个非常关键的表述:

所有这些基建,如果能在未来的经济复苏的时候,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都会变成经济发展的要素,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在经济危机时候搞的基建,危机过去之后没法参加到经济活动中,就没法变成经济发展要素,经济发展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不仅是政府没有税收还不起债的问题,而且还影响对当地民生、新的经济设施投入的,很可能会陷入负债累累、经济不行、人员大量外流的死循环,成为鬼城、空城,收缩型城市。

通过以上分析,我想是时候得出核心结论了:

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政府勒紧裤腰带,少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是对的,但千万不能勒紧裤腰带不搞投资,恰恰相反,越是经济不景气,越是需要政府发债投资,而且应该把钱投资到有利于企业减少生产成本的领域。

而经济形势大好时,政府可以多花点钱提高公职人员福利,但以为自己税收多了,手里有钱,还继续大量投资到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的领域,反而是有问题的;经济形势好时,应该更多地把钱投在医疗、教育、公园等有利于居民提高生活品质的领域。

最近独山县花 400 亿搞古风博物馆、水司楼、体育馆的新闻很火,很多人跟着起哄,以为他们的问题出在经济形势不好还大手笔投资上,其实不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投资是对的,他们的问题,出在投资的东西,基本不太可能转化为生产要素的领域。

知乎用户 俗不可耐​ 发表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就是这么干的!

那个时候有大概三种路线,

第一,是德国日本路线,也就是入侵他国转嫁危机。最后我们都知道的,被阉割成了太监,百年强国梦毁于一旦,无论谁当老大都只能做奴才。

第二种是苏联模式,没收私有财产,政府统一调控,生产自给自足。最后结果也很明显,官僚机构臃肿,社会缺乏活力,意识形态僵化,最后解体。

第三种就是美国模式,加大财政赤字,大搞基建,还不还得上钱先不管,反正先修路,修房。钱就是一个数字,等到危机结束,谁的基础建设好谁的国家产能就高,只要国家产能高,管你是打仗还是生产,都将是垄断地位。只要垄断就有垄断利润,还愁还不上钱?

事实证明,美国搞完基建,产能翻倍,待到二战后各国急需物质,分分钟成了超级大国。所以这招搞基建,只有中美这种体量的国家能用。因为你搞不成产能第一,坐不上头把交易,没有垄断利润,无法保证国家安全,那你的基建就是给别人搞的,而且钱要是还不上你还不能赖账,到了时间,就不得不牺牲国家主权,比如出让港口和铁路的使用权。

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都在大搞基建,最后好多没办法还钱,只好把港口租给中国,或者出让某些权益。

反过来,如果国家体量大,基建是实实在在提高产能的东西,越是别国稀烂,借机提高产能就可以在后面得到更多优势。就算最后没办法还钱,靠着军力别人也不敢催债,还能接着拖,经济这东西总有周期,拖一拖就可以迎来春天。这一招美国早就用过,只是今天的美国没法选出罗斯福这样德高望重的总统,排除党争的总统来专心建设。

药方还在,拿药的在故意掺假。大基建利国利民,可是并不见得利于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

知乎用户 晏之敖 发表

遇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最关键的是怎么把钱发到底层吃不饱饭的人民手里。

到目前为止,大兴基建是国内外实践过效率最高的方法。

其他的都是把钱送给金融资本家继续吸食国家血液而已。

虽然笨,但是它有效,所以它是好办法。

2020.3.10


这个 “效率最高” 是指,比起别的经济刺激手段,最后输送到吃不饱饭,收入后 90% 人口手里的钱,可能只有 1%,甚至千分之一。大型基建,大概能输送超过至少 5%。您也别觉得这 5% 少,哪怕是糠麸,能活命,那就不会造反。

所以呢,加速发展数字货币,全民每月发 1000 活命费是缝补当下社会的必须。你要说稳定压倒一切,那么这个事就必须大力,快速,一定要完成!

知乎用户 伏罗希洛夫射手​ 发表

因为中国基建缺口极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都面临重度交通拥堵,这是轨道交通极度匮乏、道路面积比例极低的体现。在城际交通方面,机场极度缺乏,城际轨道交通负载极高,冗余度极低,需求稍有增加(都不说春运,就清明端午这种三天小长假甚至普通周末)就会发生爆满买不到票的情况。近几年只是勉强解决了用电短缺的问题,在燃气、网络等诸多方面,都常年处于低冗余度运行的状态,俗称裸奔,一旦需求量发生短时间上升,就是抓瞎。

对于我们这种刚发展了几十年的后发国家而言,基建是个无底洞,你就填吧,你就无脑填,不管你修多少,基本上不存在过剩的可能性,除非你非要往喀斯特区里修好几条高铁,那可能是脑子确实有点瓦特。

所以,并不是中国出现了危机需要启动大基建,而是中国什么时候都必须要无脑大基建,这完全就是在补欠账。可以说这么多年来的基建,把中国从一个 80 厘米的侏儒拉成了一个一米四八的…… 半侏儒,离长到一米八还有相当的工作要做啊同志们。

知乎用户 赫岑多夫 发表

赫岑多夫:中国经济奇迹的发展轨迹——09 至 21 年中国经济情况概述

8.16 原帖无法更新了,为避免本回答也有问题,以后就在专栏更新了。

8.15 白天 本文主要还在上文链接更新为主,有时候作者会忘了更新这里……

8.7 白天 第三部分更新完毕,主要讲述了 2014 年至 2016 年期间的第一次危机,坦率的说,14 年时我本人正处于工作的蹉跎期,有些玩物丧志,沉迷于酒色之中,其实对这轮危机感受不如 2018 年和目前深刻,本次更新自我感觉质量不高。但是 2014 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由快速增长,向逐渐减速切换的元年,任何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文章都绕不开这一年份,所以我只好硬着头皮就着网上的一些资料来班门弄斧。如果有错漏之处,还请各位能够原谅并指出我的错误。

8.1 白天 今天更新了第二部分,调整了前文的标题,修复了一些口误。之后的部分暂定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介绍 2010 年至 2018 年的中国经济情况、2018 年资管新规的影响以及 2021 年目前的形势。另外所有对我国阴阳怪气的评论我全部折叠了,请各位读者自重。欢迎大家和我交流,欢迎给我发私信,谢谢。

7.30 夜间 今天不更新,商品被血洗了,没功夫更新了。

7.29 夜间 今天把第二部分又耕耘了一些。坦率的说我今晚花了很长时间斟酌措辞,生怕有部分读者误解我的意思,并对我进行一个报的举。在这里我想告诉各位读者,我目前写的所有内容,都是官方承认的,并且也是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只是限于我的时间以及全文的逻辑性,我没有把目前尝试的解决方案写出来。还请各位理性讨论,不要简单的站队批判。还是那句话,你只有知道问题在哪你才有可能解决,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扁鹊见蔡桓公不是什么特别艰深的文言文,有兴趣可以再重温一遍初中的这两篇课文。

7.28 夜间 今晚应酬归来有些晚了,再加上喝点酒,第二部分只更新了个开头。但是把第一部分的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将原本提到的通货膨胀问题留待第二部分更新。

7.28 白天 本人工作至今已十余年,目前在一家贸易型企业,同时为该企业的二级单位负责人。我本人是工科出身,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并非是我的专长。但由于从事铁矿石、钢铁行业多年,是中国经济中广大基层工作者的其中一员,不可避免的和各位一样都对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在同事、朋友及领导的帮助下,辅助以网上大量的资料和数据,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产生了一些谬论,供各位看官指正。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和你认知中的中国经济情况并不相符的观点,还请各位能够冷静看待。**如果你认为我错了,请你指出我的具体错误并帮助我改正;如果你认为我正确,但你并不爱听,也请你手下留情,慢点举报。**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我和你一样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蓬勃发展,老百姓和打工人都能够生活的蒸蒸日上。但想实现这个目标,讳疾忌医、鸵鸟政策是不行的。首先我们得知道问题在哪,才谈得上改正。

最后,本文会大概分为三次更新完毕,每次更新后,视观众老爷多少决定是否继续更新。

  1.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策略

想要搞清楚 2021 年中国经济的情况,我不得不先要科普一下中国经济的前世今生。由于我本人参加工作在 2008 年,而 2008 年恰恰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因此我将首先通过 2009 年发生在中国经济系统中的大事——四万亿刺激政策,来给各位观众老爷们梳理一下中国经济自 2009 年以来的发展动能。

在 2009 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尽人皆知的事件,由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国经济在 08 年四季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进出口总值出现负增长、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下降到了 6.1% 的低位、同时第三产业也出现明显回落,增长率来到了 7.4%。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次危机明确指出:**这场危机来势之猛、扩散之快、影响之深,百年罕见。**中国经济的 GDP 增速在 08 年四季度下降了 4 个百分点,形势不容乐观。为了避免中国经济 “硬着陆”,中国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 2010 年底约需投资 4 万亿元,这就是所谓的“四万亿刺激政策” 的发生背景。

为了避免行文枯燥,影响各位阅读,这十大措施我不一一罗列了。简而言之,主要的措施都是在政府主导的工程投资领域的重大举措。如果玩过 Paradox 公司出品的 Victoria 系列游戏,可以把他看作是国家资本主义政府的投资行为,而践行这些投资行为需要的资金大约就是 4 万亿。

这里我要引入第一个想讲的概念:四万亿从来不止是四万亿。所谓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是一个象征,他代表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更加的激进,发行量从这一年开始也显著增加。我们来看一张表格:

年份当年末 M2 指标值(亿元)当年发行货币量(亿元)
2007 年40.34 万亿5.79 万亿
2008 年47.52 万亿7.18 万亿
2009 年61.02 万亿13.50 万亿

以上数据是公开数据,可以互联网上随意搜到,欢迎各位核实。换句话说,自 2009 年四万亿刺激政策推出以后,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辅以央行的多种政策工具,全年发行的货币量超过了 07 年和 08 年的总和,更远远超过了四万亿刺激计划中的数据。

在这里我不会做基础经济学知识的科普,默认所有阅读本文的读者都对经济学的知识有一定基础认知。因此如上文所述,2009 年可谓是中国 “货币超发元年”,不断扩张的货币从 2009 年起刺激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大量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高铁的建设也改善了原本并不太方便的省际交通,因国际金融环境恶化而面对危机的中国制造业也得到了流动性的注入,扛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从不批评 2009 年的四万亿刺激政策,政策出台对于当时的中国经济来说是必要和合理的,结果来看也达到了该政策设计的初衷。

我想表达的是第二个问题,即自 2009 年起不断超发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最终都流向了哪里。在陈述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阐述一个基础观点,即现代货币总量的扩张(即老百姓所谓的 “印钞”),本质是信用的扩张。我通过一个例子来详加说明:

假设有 A、B、C 三家企业同时向银行申请贷款,毫无疑问银行要审核三家申请企业的资质情况。根据最终审查结果,A 企业得到了最高分 85 分,B 企业稍差但也有 70 分,C 企业被银行认为经营情况不佳,仅仅得到了 60 分。在 2009 年以前,假设该银行规定 70 分以下得企业银行不得对其批复贷款(当然,实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刀切,我仅为说明而简化举例),那么上述例子里 A、B 两家企业可以得到银行批复的贷款,并且 A>B,而 C 企业很不幸没有获得贷款。

但在 2009 年后,由于前文所述全年的货币总供应量提升了,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了更多的的货币。对银行来说,货币是负债,贷款是资产。现在货币供应多了,如果没有更多的资产去匹配负债,银行自己的资产负债率就会提升。但是符合前文银行 “70 分标准” 的企业总量不多(甚至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变得更少了),所以银行不得不降低门槛,要么将评分标准放宽,要么将允许贷款的分数线降低,以便向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这个评分标准降低的过程,意味着银行愿意承担比以前更大的风险,也就是银行的风险偏好提高了,同时也意味着社会的整体信用得到了扩张(以前没信用的变有信用,以前低信用的变高信用)。

在明白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假设读者你是某家银行的行长,你的下属向你汇报有 A、B、C 三家企业来向你申请贷款,其中 A 企业是某央企的二级公司,B 企业是某著名头部房地产公司,C 企业是某著名制造企业,你会给谁更多的贷款呢? 根据银行的审贷原则,申请贷款的企业要么银行认为该企业完全没有风险,对其进行无抵押贷款;要么提供抵押物(或者其他企业的担保,等价于抵押物)来进行抵押贷款。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来看这三家企业:

A 企业作为央企,背后有国家信用做背书,毫无疑问在【信用】的金字塔上处于塔尖的为止;

B 企业是著名房地产开发商,他虽然是一家民企,但是他拿他的土地和开发的房产做抵押。听起来这两样抵押物都是很棒的,不仅贬值的可能性极低,而且流动性很强,想要出手随时可以出手;

C 企业则很遗憾,他提供的抵押物是他的厂房、设备。作为一家银行的负责人,你并不太了解产业,在你看来这些设备虽然是德国进口的,但和废铁无异。

这么一梳理结果似乎就很明确了,如果每一个金融从业者都是对自己负责的,那他毫无疑问首选央国企,其次是能够提供有价值抵押物的房地产企业,最后才轮到制造业和其他无法提供有价值抵押物的企业。在信用体系里,房地产行业是最特殊的,因为只有房地产行业天然生产信用。他的产品就是最好、最强的抵押物。也正因此,超发的天量货币向着国央企和房地产企业汹涌流去,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同样的一组数据可以证明这个观点:

年份当年土地成交总金额(万亿元)
2008 年0.96
2009 年1.59
2010 年2.71

以上数据同样来源于网络,是公开的数据,如有疑问请自行查阅。通过以上数据毫无疑问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有着天量货币的加持,房地产企业才可以从 2009 年起疯狂的跑马圈地,土地成交金额也因此水涨船高。而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上至建筑设计、钢材水泥需求、建筑施工、物流运输;下到家电装修、物业服务、餐饮商业等领域都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订单。而政府财政收入随着土地出让金猛涨而产生了显著的增加,加之政府通过城投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方法利用国家信用同样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后文会讲到),各地政府变得更有余力去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这同样给与上述各行业更广阔的业务机会。可以说 2009 年起,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房地产行业成为了中国经济回到正轨并快速增长的双驱动引擎,围绕这两个引擎,整个中国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频繁,2008 年的金融危机也得到了克服,重新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第一部分暂且到这里,如果有人看,接下来我会来讲述中国经济第二和第三个周期,即 2011 年至 2019 年的情况。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2. 货币扩张产生的隐忧

2009 年是中国 “货币超发元年”,大量货币流入市场的好处相信不用我赘述,其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各位读者实打实能够感受得到的。在这第二部分的开始,我想讲讲货币超发带来的副作用

第一点就是中国整体债务率的上升。社会整体流通的货币的扩张,本质上是融资人在承诺支付一定利息的前提下,以未来的收入做抵押,提前支出这部分未来的收入(当然这个过程取决于融资人在金融机构的信用,这和我们之前说的 “信用的扩张” 并不矛盾)。拿房地产行业举例子,在整个商品房开发的过程中,所有的企业都只是货币扩张的二传手。开发商向银行借钱,购地、建设、营销最后完成销售,就可以实现货币的回笼最终偿还给银行(当然这是极端理想情况,请勿抬杠)。只有一个环节是未来的真正透支者,那就是——商品房的购买者。购买者通过银行按揭贷款的形式,向银行透支了 20 至 30 年不等的未来收入,实际上房地产开发商向银行的借款化整为零,通过一个个商品房按揭合同转嫁给了商品房的购买者,并由他们最终承担起了货币扩张的重担。

这里我要用家庭收入占 GDP 比重来说明居民负债对货币超发究竟有多大。如下图所示,家庭债务在过去的 12 年里占 GDP 的比重越来越高。我数据仅仅节选到了 2018 年(因为数据库到期了,哈哈),而同样的数据到 2021 年已经超过了 60% 以上。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政府主导的投资上。政府以未来的财政收入作为担保,在愿意支付一定利息的前提下,提前支出了未来的收入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各位读者无法想象在 “货币超发元年” 的 2009 年至 2011 年这三年里,地方政府举债有多么的容易和无序,大量的货币通过地方政府成立的一个个融资平台流向了地方政府,并转化为了今天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客观的说,这种野蛮生长确实起到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这里我必须要指出,我虽然通过家庭负债率和政府负债率两个角度,描述了 2009 年以后中国债务率整体上升的情况,但我始终不认为债务率上升是一个问题。有投资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读者一定能够明白,适度的举债对于公司和财产的保值增值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有问题的是过度举债,而这很不幸恰恰发生在了当时的中国。

家庭和个人的过度举债相信不用我赘述,各位读者在质疑这点的时候请摸一摸自己被房贷和按揭掏空的,干瘪的六个钱包,想想自己年轻时种种小布尔乔亚的理想和爱好以及自己目前骨感的现实就能理解过度举债的副作用。比过度举债更可怕的是他带来了一种恶性循环:随着房价的起飞,商品房不仅满足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 “安家置业” 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成为了全社会最好的投资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举债购房,这不仅锁死了中国家庭未来的部分可支配收入,同时也带动了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房价快速上升,使得商品房作为抵押物的价值越来越高,银行也越来越倾向于将资金通过各种途径配置给房地产发商;开发商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和经营就会更活跃;最后也就更吸引新的投资者来透支未来,替开发商偿还银行的债务。在这个循环中,家庭、社会和经济被房地产行业深度绑定,整个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存度也就越来越高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上,而且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建设这些值得我们为自己家乡骄傲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样需要支付建设资金,按各地政府原有的财政收入能力,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有能力同时开启这么大规模的建设的。因此自 2009 年起,几乎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通过各种地方投融资平台,以政府的财政收入作为担保,获得了大量的流动性。但很显然,一个家庭、一个企业或是某地政府的举债能力是有上限的,他不可能无限抵押未来的收入。

设想一下,你目前接掌了某省美丽的某地级市,发现上一任市长已经把 90 年以后的财政收入都抵押出去了,并且让这座美丽的城市旧貌换新颜。你作为新任市长,如果你不建设,你肯定在老百姓的口碑中获得一个 “不作为,不如上任市长” 的评价;你建设吧,你既不是张麻子,你也没有汤师爷。在现实中,大部分的 “你” 最终的选择是无奈的抵押了第 91 年的财政收入,指望这个击鼓传花游戏能够延续到你的下一任。

上图为安徽各地级市 2017 年的负债情况,相信可以说明我的上述观点。而这还只是地方政府的显性地方债,隐性地方债在表中不仅未统计,而且也无法统计。现在我恳请各位读者稍微离题一下,思考一个其他方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总说教师、公务员工资收入待遇极低,但多年过去迟迟得不到改善? 当你想明白这个问题,相信你就能够理解我想表达的超发货币带来的第一个副作用——过度举债了。

最后我还是想说,让子弹飞真不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过度举债,货币过度超发带来的第二个副作用,就是由于国内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损耗增加

我们首先站在银行的角度来思考贷款的流向问题,对于银行来说,申请贷款企业的行业细分实在是太细碎了,作为银行从业者来说想要完全了解产业、评价贷款企业的优劣和经营情况不仅非常困难,而且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沉淀和积累甚至是试错。但紧迫的宏观经济形势,没有给银行留下足够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强抵押物(房产)和强信用(国家信用)就像一个吸铁石一样,把银行和开发商为代表的强抵押,以及国央企、政府为代表的强信用结合到了一起,并让他们成为了货币扩张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实事求是的说,马云曾经对我国银行系统 “做的是当铺买卖” 的评价,应该是切中了我国金融系统的痛点之一。

在这里我们抛开开发商为代表的强抵押企业不谈,仅谈谈国央企。相信所有有国央企工作经验的读者都有和下文类似的体验,国央企其实在 09 年之后一下子获得这么多资金,自己也是蒙圈的,而与大量资金同步到来的是水涨船高的任务。子弹多了,却不知道靶子在哪,而 1231 的考核节点一天天逼近。与此同时,社会上需要使用资金却苦于无信用,无抵押(或低抵押)的企业有很多。在以上情况下两者迅速结合到了一起:国企在获得资金后将资金二次放贷给了需要的企业,自己通过赚取息差的方式获得收益;而需要使用资金的企业,则通过缴纳保证金的形式,从国企获得了资金杠杆的加持,以跟上整个社会流动性大幅扩张的外部形式。

两者各取所需,各得起利,表面上看是一种双赢的行为,但实质上并不是如此。如果整个金融系统的信用体系中没有国家信用这个强磁极,本来有很多企业是可以通过银行进行直接融资,并支付较低的融资成本的。现实却与之恰恰相反,但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不会改变,被迫接受了国央企做 “资金的二道贩子”,支付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融资成本。除了国央企以外,大量的 “资金掮客” 也应运而生(国企本质上也充当了这一角色)。这些掮客对于银行主要起一个保险丝的作用,银行只直接对这些掮客,由掮客再向细分市场提供资金。一旦细分市场的贷款出现问题,则由这些掮客想办法为银行兜底。关于资金掮客的问题,在之后的资管新规和非标环节中我还会详细讲到。

以上这种行为,事实上将商业银行和真正资金的需求端硬生生的割裂了,形成了央行、商业银行外的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在充当保险丝的同时自己也挣取了大量的息差,最终不仅**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流转环节,并蚕食了真正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的利润。**我本人 09 年 - 14 年期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公司的安排下从事影子银行的业务,见证过影子银行的诞生,繁荣和最终被国资委抑制。这部分的内容,各位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是给我发私信,我可以做更细致的讲解。


货币过度超发带来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副作用,就是最终会因为边际效益的递减作用而让货币经济无法执行

货币就像是成瘾品。在使用的最开始,他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你马上进入迷幻状态。但随着你身体对成瘾品逐渐适应,慢慢的你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剂量来达到第一次的刺激效果。而货币也是同样情况,你的企业投资了一百万获得了十万的收益,收益率 10%。但假设你扩大到一亿投资,你企业的人员规模和管理规模也被迫同步扩大,内部的损耗也因此增加;不仅如此,由于其他投资者也看到了获益机会,整个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即内卷也因此开始),最终结果就是你不一定能保持 10% 的收益率,获得一千万的收益,这就是边际效益的递减作用

除了边际效益的递减因素外,投资效率不高也在加速这个过程。在这里尽管我不是很想,但我还是不得不用政府的投资行为来举例子。请各位读者回想一下在过去的十年中你老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很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笔政府投资都是有收益的。比如你老家新建的图书馆,文化广场等等,很多政府项目其实是有公益性质的,本身并不产生投资收益。但是如前文所述,这些投资所花的资金都是通过对未来财政收入的抵押而提前透支的,地方政府仍然需要每年为这些没有收益的项目还本付息;另一方面,即使是部分有投资收益的项目,也有可能因为对投资收益的判断错误而产生亏损。比如就是被广为称颂的高铁和地铁项目,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全国大部分地铁线路都是亏损的,而且金额还不小;而高铁除了几条主要线路(比如京沪、京广等)也鲜有收益。这些表面光鲜的建设的本金全部是靠未来收入抵押获得的,而项目本身不仅没有收益,反而还需要财政收入去填补项目本身的亏损,地方政府不得已只能抵押更多的收入来换取当期的资金以继续维持新的投资甚至是填以前的坑。

我们通过 M2 总量和 GDP 的比值来对第三个问题进行总结。

想象一下读者你和另一个同事分别负责两家公司,考核指标只有营业收入这一项。起始资金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效率越高,谁年底的营业收入就越高,考核结果就越好。M2/GDP,顾名思义指每拉动单位 GDP 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结合前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数据反应了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效率。截至 2020 年年末,中国的 M2/GDP 比值达到 2.15 的新高。而同期美国的 M2 余额为 19.18 万亿美元,GDP 总额为 20.9 万亿美元,M2/GDP 比值为 1.09。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中国每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撬动了不到五毛钱的 GDP;而美国每一美元可以撬动 1.09 美元的 GDP。即使不考虑和美国的 M2/GDP 差距(因为美元作为世界结算货币有天然优势),和自己 09 年的情况横向对比,数据结果也是不乐观的。

由于前述原因,我们整个经济体的经济效率在过去的十年中下降明显,变得更加依赖货币超发带来的刺激无法自拔。通过这个数据,相信各位读者应该也能够理解,单纯的比较中国各省之间的 GDP 总量,或是不同国家之间的 GDP 总量,其实意义并不是特别大

到这里,第二部分货币扩张政策的隐忧就结束了。总结一下,隐忧主要是三方面:一是过度扩张的货币让家庭、政府和企业过度负债,锁死了政策的调整空间,并对货币扩张变得更加依赖;二是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或是畸形,大量资金掮客应运而生,增加了经济运作的损耗;三是由于投资效率不彰以及边际效益的递减作用,整个经济体的效率变得非常低下。接下来我会对中国经济在 09 年后的几个关键节点——2014 年、2018 年,以及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出简单的介绍。


3. 2014 年前后的第一次危机及化解

在 2009 年至 2013 年期间,我们不仅成功克服了 2008 年国际金融海啸的不利影响,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相信各位读者对此比我更熟悉、更自豪,在此我就不做过多赘述了。

但是,在中国经济过去五年(2009 年至 2013 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大量效率低下的投资项目和呆坏账被表面繁荣掩盖,但用一句已经被说烂了的话来形容,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希望各位读者不要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因为决策层其实比大多数人都更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根据决策层原有的意图,中国同样要逐渐退出激进的货币政策,把一些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活动严重过热的行业里的泡沫刺破,把水分挤出,实现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这个过程,按监管层原有的设想是一个缓慢的软着陆过程,要用新的动能去替换原有的动能,确保中国经济能够连续增长。当然现实往往不会按照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发展,虽然政策制定者有意逐渐收紧货币供应,但在经济热潮下货币的需求量是不会配合的,因此另一个潘多拉魔盒——非标业务在 2013 年被打开了。非标业务培养了一批资金掮客,整个中国的流动性因为非标业务把内部损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将在未来的 2018 年将深刻影响整个中国金融市场,这里先按下不表。

而外部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也打乱了政策制定者原有的部署: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新兴国家市场出现债务危机,全球经济活动频率降低,都严重冲击着国内市场的信心,使中国的股市、汇率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并进而影响了金融系统的情绪,让整个国内的传统行业、实体经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至 2014 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情况已经非常严峻了:

**我们首先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强大的动能: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4 年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 10.9%,增速比二季度回落 0.3 个百分点,创下近 15 年以来的新低。

在政府投资之外,另一项投资数据在当期的表现也不甚理想:2014 年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 1411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32.1%,降幅进一步扩大。土地购置面积,是衡量中国房地产投资未来趋势的先行指标,该指标的下跌,意味着市场未来的房地产投资意愿在持续走弱。

其次,中国 GDP 增长的另一架马车:进出口,受国际货币形势的变化和汇率的变化影响也表现不佳:当期全国进出口 2.04 万亿元,同比下降 9.7%。其中,出口 1.2 万亿元,下降 6.1%;进口 0.84 万亿元,下降 14.3%。

在数据之外,全国各地方陆续开始爆发债务危机,随着 “击鼓传花” 游戏的鼓点逐渐减慢,整个市场都开始担忧名为坏账的花最后会落在自己的手上,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其中 10 中钢债的违约就具有典型性,符合我前文所说的中国经济隐忧中的所有特点。而我们今天回顾 2014 年,往往称其为 “中国债务违约元年”

中钢债务危机背后:民企挤占百亿现金流_财经_腾讯网传中钢欠债百亿,还有一周到期的 10 中钢债能好吗?

在前文我们提到了,货币的扩张需要信用的扩张来配合,货币和信用就像是两个共生关系的生物,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实现刺激经济的目的。但在前述 2014 年的经济环境中,出于对未来的担忧,信用率先退潮了。每一家金融机构都恐惧自己是下一个 “10 中钢债” 的债权人,都在争先恐后的从实体经济中退场确保自己的安全。我本人从 09 年负责的一家山西的钢铁企业,就在 2014 年春节后因为 I 马赛克 B 马赛克的抽贷而破产(当然,他老板比谁都清楚自己企业的情况,早就提前把财产转移了)。银行收紧了信用额度并不意味着银行停止对市场提供流动性,只是银行对于风险的偏好变得更低,对抵押物的质量或是数量提升了。

提到 2015 年,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融资融券对股市带来的冲击。我用网上找的一张图来说明两融业务在 2014 年至 2016 年的变化情况,而对于两融业务来说不是我的专长领域,我思前想后,就不在此班门弄斧了。

以上凡此种种都在让整个社会的信用处于收缩的周期。吴秀波和林永健的《黎明之前》里有一句话,失败的连锁反应往往是加速发生的,这句话用在经济发展上也是如此。面对如此现实,政策的制定者不得不放弃原有的 “挤泡沫,软着陆” 的想法,重新走上放水的老路。

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国的 M1 增速自 2013 年以后一直在下降,而 M2 增速在 2008 年后迎来了历史极值(接近 30% 的年增速),而在这之后呈现缓慢的下降态势。各位读者可以看到 M2 的增速自 2009 年以后其实一直处于缓慢的下降过程,中间偶有波动幅度也不慎太大。但在 2015 年 12 月前后 M1 的增速突然起飞,这也就是 2016 年的放水不同于以往的地方——他直接绕过了皮下组织,直接向静脉注射成瘾品了。

在当时,政策制定者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恢复市场的信心,避免信用进一步收缩让中国经济走进衰退周期。而阻止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已经绑架中国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和地方债规模已经失控的地方政府爆发债务危机是避免信用坍塌的重要一步。因此,像 2009 年一样仅靠中央财政发力,推出规模宏大的基建项目的是不够的,这轮放水的核心目的还是帮助已处于债务危机边缘的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化解存量库存,让这些企业重新周转起来,而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是一个重要手段。货币化安置,等于直接向已经一潭死水的三线以下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强心针,你原有的房子被拆了,新房还没有建设完成,给了你一堆货币,你总不能住宾馆住到房子盖好吧?而恰巧 2016 年之后的几年是中国棚户区改造建设最为疯狂的几年。因此如果各位读者一直关注全国的房地产价格,应该可以回忆起来中国房价从 2016 年开始迎来了第二次起飞,真正让普通老百姓完全不可能购房的涨价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政策制定者的这一次放水决定是否正确,我认为我并没有能力进行评价,毕竟我和各位读者任何一个人掌握的信息都是非常有限的,不能准确了解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究竟是什么险恶局面,也就不能对这轮放水做过多苛责。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全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各级政府因为这轮放水消化了部分前期失败的投资,化解了存量库存,延迟了债务危机爆发的时间,并重新获得了开发新业务的子弹。就他们自己的感受来说,“击鼓传花的鼓点突然又变得更快,更清晰了”。而中国经济因为中央政府重新使用货币刺激经济,再次克服了本来应该到来的危机,守住了 GDP 增长率 7% 的底线。


4、中场休息——寻找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尝试

尽管我对于 2016 年这轮新的货币刺激不置可否,但我们还是应该梳理一下从 2013 年新一届政府组建后整体的政策思路。应该承认,自 2013 年新的政府班子组建以来,政策制定者始终对于投资、房地产拉动中国经济的 “传统模式” 有着清醒的认识,绝大部分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着让投资和房地产行业软着陆,同时将中国经济的引擎切换到新的行业或是领域的时间换空间政策。这里我想重点谈一谈后者,也就是政策制定者关于中国经济新引擎的探索。

在过去的八年里的探索都包括哪些呢? 我斗胆帮助各位读者梳理、回忆一下过去八年里的一些重要经济决策:首先是 13 年 9 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至 2020 年全国已经有 21 个自贸区;2014 年 9 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隔年,在 2015 年 2 月国家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5 月,引发**《中国制造 2025方案;紧接着同年 9 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包括 “新四大发明” 在内的 “科技创新引领新发展” 口号…… 以上种种,有些看似虚头八脑无从下手,有些被人广为诟病,有些一度成为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本质都是政策制定者对于新发展动能的探索,以及试图将货币向房地产以外行业引导的尝试。

即使一些被人广为诟病的政策,我个人认为也是无可厚非的。其实在过去十年来总有一些中国百姓本着朴素的爱国热情,批驳一些国外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测。但就我浅薄的认知来看,过往的发展模式出问题就是早晚的事,毕竟王权没有永恒,古往今来全世界也没有一直保持增长的经济体。过去十年没有问题不代表未来十年就没有问题;过去十年没有问题不代表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在过去十年没有多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与将倾的果断决策。因此任何对新模式的探索,我认为都是有必要的。**既然是探索,那么犯错误也总是难免的。**可能有些读者希望我多谈谈 “错误”,出于对我辛勤耕耘的本回答和我本人还算幸福的正常生活的爱惜,我不想也不能谈太多。但是同样出自我浅薄的认知,至少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摆脱国家投资和房地产开发这两个压在我们肩膀上沉甸甸的枷锁,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但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杠杆扩张的速度都是政策制定者无法预期的,在巨大的压力下,维持社会和经济体系的稳定成为了更急迫的需求,因此才有 2016 年中国新的一轮货币扩张政策。在当年度的降低首付比例、棚改货币化安置、发放购房补贴、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2016 年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显著,截止当年 11 月全国房地产库存量已经连续 9 个月下降。本已处于违约边缘的房地产企业再次得到了输血,并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这次的扩张的是三线以下城市,最终让全国再也没有低房价的伊甸园。而政府债务率也在资金加持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至少暂时到期的债务全部得到了清偿,新的投资项目也在上马,看似中国经济又一次走上了快速增涨的轨道上。

但是今天回头观看,本段开始时所陈述的政策制定者的根本目的——时间换空间,始终没有改变。给心肌梗死的病人打了一针吗啡并不意味着以后每次你犯病都有成瘾品在边上伺候着,2018 年一场新的风暴就要出现。


5、新的风暴:非标业务与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推出

在这里首先要说一个在 2010 年至 2018 年期间几乎每个成年人都知道、参与的金融活动——银行理财。这期间可谓是银行理财的黄金年代,著名的口号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就诞生在这段时间,银行理财的总规模也从 2012 年的 5.58 万亿增加到 2016 年末的 33.64 万亿。在此期间,各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特点就是收益固定、保本。很多读者可能并不清楚银行理财对于银行究竟有什么意义,也不清楚为什么 2018 年以后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为什么逐渐消失了,接下来我将逐一回答这两个看似和百姓日常息息相关,但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经济命脉的问题。

在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非标的概念。债务分为标准化债务和非标准化债务,所谓标准化债务指满足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公允定价和在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债务;相对应的非标准化债务就是不满足以上条件的其他债务,最典型的就是在 2010 年至 2018 年期间风靡中国的固定收益类公募资管产品,比如公募银行理财和资金信托计划。

在这篇长文的开始我们提到过银行大致的对外贷款流程,也就是标准化债务形成的过程。虽然在 09 年以后社会整体信用是扩张的,但仍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很轻易的从银行得到贷款(或者叫做标准化债务)。这里边有企业本身的信用问题,有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原因(比如 17 年以后的房地产行业),不一而足。但中国经济当时仍在高速增涨的轨道上,这些企业只要能够获得资金,收益仍然可以覆盖相对高企的融资成本,这就给了非标准化债务的出现和快速增涨提供了客观条件。

除此之外,非标准化债务对于银行来说还有规避巴塞尔协议和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意义。考虑到过多的专业词汇对读者的阅读体验影响,这里就不深入展开介绍资本充足率和巴塞尔协议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百度查阅。简单来说,首先各位读在银行用来购买理财的资金是不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因此银行可以自由利用这部分资金而不用考虑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其次,在 2018 年以前理财资金的去向并不是穿透式管理的(不追究最终用款人),因此只要简单的嵌套一两个资金掮客,这笔资金的去向就是完全合规的。最后,理财资金的受众都是无法通过标准化融资来获得资金的企业,这些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流动性往往愿意接受高额的资金成本。三者共同作用,就能解释为什么银行宁可付出比同期存款利息高的多的费用,也要千方百计的忽悠各位读者去购买他们的理财产品。看似读者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获得了 5%-7% 的高额固定回报,但在最疯狂的年代,银行和他们的通道轻易的挣取了高额的利息差,而通过非标准化债务融资的企业也由此稳定了现金流并通过投资获得了足够偿付以上成本的收益,是一个老百姓、银行、通过非标融资的企业皆大欢喜的结局。围绕银行理财的天量业务需求,白手套、资金掮客们蜂拥而至,充当着银行和实际融资企业之间的保险丝、安全垫。这些资金掮客的存在不仅推高了非标产品的融资成本,大量的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也在肆意增生。

这个看似美好的多赢童话,随着前文提及的货币扩张产生的问题逐一暴露,而变得愈发现实。实际融资企业由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放缓,边际效益递减的作用,以及整个经济体内部损耗的增加,投资回报率慢慢无法覆盖非标债务高额的融资成本,呆账坏账因此形成,但由于银行这部分资金并不纳入资产负债表(属于表外业务),风险并没有被真实暴露。而本应被 “房住不炒” 严格调控限制的房地产企业仍然可以轻松的依靠非标融资获得输血,受严格控制的地方政府也可以轻松绕过严格控制的显性地方债规模,通过城投公司或是其他非标融资方式拿到资金继续着各地的 “锦标赛”。2016 年以后,随着新的一轮货币扩张导致中国政府,家庭和企业的债务率再次抬头,16 年所面临的呆坏账问题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但没有解除警报,反而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对非标监管就越发变得迫在眉睫,这也就是 2018 年针对非标融资的资管新规推出的背景。

经过 2017 年底的意见征求稿后,2017 年 11 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资管新规” 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他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打破刚性兑付:银行如果要推出理财产品,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被禁止承诺保本付息,也就是说银行不得再为客户的本金或收益兜底,通过告诉投资者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来缩小理财规模;

2、防止期限错配:比如你买某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是 1 年,但银行理财将你的钱投资到另一个产品的期限是 2 年,这就是明显的期限错配。禁止期限错配的意义在于**打破固有的资金池,**换句话说,以后只允许一个萝卜(一个理财产品)一个坑(对应一个投资人),不允许把萝卜统一放在一个大锅里随用随盛。

3、打击资金掮客和通道业务:在原有模式下,假设 A 银行从央行拿到一笔钱,原本应该贷款给企业,但实际过程中它借给 B 银行 - C 信托 - D 券商 - 实体经济,资金在金融业内空转,过程中大大抬高了资金价格,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负担,让边际效益天花板到来的更早。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从银行到最终用款企业之间的业务结构被大大简化,不仅打击了挣取息差的掮客,同时也让穿透式监管变得更加容易,对于具体行业(说的就是你,房地产)的调控措施会变得更有效。

4、将银行的表外业务回归表内:以上三点都是为了此条服务的,资管新规的最核心目的是将以前银行的表外业务拉回到表内,拉回到银保监会的监管范围内,受坏账率、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指标的约束,从而避免金融风险爆发让中国经济硬着陆

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于 2017 年 11 月发布)的出现无异于在金融市场上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如果各位读者能够耐心看到这里,我相信一定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即某项政策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很可能因为现实的困难而推行不下去。资管新规在推出伊始即面临这样的窘境:

首先,经历了多年发展的银行表外业务一夕之间让银行转回表内就有些不现实。姑且不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否满足扩张表内业务的要求(这两项还可以通过扩充资本、降低准备金率来实现),单就从实际用款企业来说,以前靠非标输血,愿意承担动辄月息 1 分(月利息 1%)以上融资成本的企业,他要是能走标准化融资谁愿意靠非标输血呢? 不恰恰就是因为通过标准化债务他拿不到钱,才被迫走的非标吗?

其次,打击资金掮客和通道业务出发点是好的,但客观上两者也给银行起了隔离风险、充当保险丝和安全垫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从业者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意愿快速退化。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银行被要求对投资对象进行直接管理,无异于一个之前备受呵护从未踏入社会的苏联儿童,现在直接给他发了一把枪让他去斯大林格勒抵抗德意志国防军第六集团军。

最后,整个中国经济也将因为资管新规面临巨大的考验。各位读者可以假想一下自己是一位靠非标债务融资输血的企业主,没有资管新规的情况下每年非标债务到期后再重新续一笔同等金额的,对自身企业的影响不会太大,即使是有一定的时间差也可以靠过桥资金妥善衔接。但资管新规的推出,让你到期的非标债务必须转成标准化债务。如果转不了,你只有两条路可选:**违约或承受现金流的硬损失。**可以想见未来整个中国经济将面临大量债务违约的压力,经济韧性面临空前挑战。

在这样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和巨大不确定性下,中国经济迎来了关键性的 2018 年。


6、诸神的黄昏:2018 年后信用债违约的常态化

可能各位读者觉得我有些危言耸听,我们先用一组数据来回顾一下 2014 年至 2020 年信用债违约的情况:

年份违约信用债个数违约信用债总金额
2014 年1015.59 亿元
2015 年33114.94 亿元
2016 年80222.41 亿元
2017 年1648.02 亿元
2018 年117888.33 亿元
2019 年122715.37 亿元
2020 年77656.21 亿元

通过以上表格也可以证实我们前文的结论,2014 年开始整个经济活力开始下降,信用违约风险开始暴露,在 2016 年迎来了短期高点。但得益于当年大量的货币扩张政策,2017 年信用债违约从数量到金额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而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在 2017 年底的推出直接让 2018 年全年信用债违约金额超过了 2014 年至 2017 年总和的两倍,可以说 2018 年是中国的信用债违约元年

在严厉的资管新规下,整个中国经济再一次迎来了信用的拐点。由一个循环向另一个循环切换,在新的循环下,流动性受资管新规管制无法按原有路径流入信用较差的企业——> 这些企业被迫尝试从非标融资向标准化融资转型——> 在此过程中这些企业的流动性出现问题,信用债出现违约——> 违约后信用评级降低——> 这些企业的标准化融资失败,陷入危机——> 金融机构对市场更加担忧,加强对标准化融资的审核——> 更多的企业标准化融资失败…… 从而形成了一个**负面的连锁反应。**另一组数据明确反应了 2018 年至 2019 年整个中国经济信用快速收缩的现象:

知乎用户 Prometheus​ 发表

【因为,“以工代赈” 这一事物,是中国人发明和熟练的。】

古代中国封建政权的一大社会功能,就是灾害应对。每个地方,除了有相应配备的军队,还有粮仓。专门用来应对灾年,向老百姓发放赈灾粮。有些地区封建政权小,地方地主大,那么,就让地主自觉或不自觉的当灾年的赈灾角色。

赈灾,经济上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度过饥馑时期,在灾年过去后重新成为生产单位。政治上的目的是避免因为灾民穷途末路时揭竿而起。但赈灾并不是直接开粥场了事,赈灾人士发现,灾民每天都在当地等着吃明天的赈灾粮,没事干。——————哎?这个挺好。只要施粥,灾民就给干活儿。

这是便宜的不能更便宜的劳动力。

发现这个大福利后,政权和地主就开始了 “以工代赈”。

晏子知道吧?“去狗国才钻狗洞” 的晏子,使楚那位。有一年他的老板齐景公不顾民间饥馑,要修个筑台办公。晏子这人不错,为老百姓着想,觉得是个救灾民的好机会。于是擅自把图纸搞大了,把灾民用工费调高了。三年才把工程干完,追加了很多次预算,最终的筑台异常超标,特别豪气。齐景公这时候良心发现了,说你把筑台弄的太好太大,劳民伤财。晏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不是,晏子说,工程干的时间长,灾民被救济的时间也长,你算办好事儿了。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后来以工代赈的情况非常普遍,每到灾年,地方官员报一些需要开工建设的项目,皇上一看,嗯,行,批了。地方官就开仓放粮,工地上也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很多古代大工程,还有地方大地主的大宅院,基本都是在灾年修筑完成的。

所以我们在参观旅游一些地方大宅院的时候,不用想地主又怎么剥削老百姓自己骄奢淫逸了,你想一想灾民有活儿干就有了粮食吃就行。

也是因为地主在部分地区的赈灾功能,灾民到了灾年,理所应当的跟政府或者地主要粮吃。周杰伦的歌儿《乱武春秋》里面唱:放下刀,若想吃饱,去跟皇帝老爷讨。————凭什么?凭你皇帝老爷平时跟我们收粮食税,你有灾年救我们的义务。还有,冯小刚电影《温故 1942》里,灾民里面有平日里的无赖站出来,出头率众跟地主要粮吃,为什么那么理直气壮?为什么没什么不要脸的感觉?因为——————你地主平时跟我们收的佃租,也有点儿税收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以工代赈仍然被人民政府继续保持,吃返销粮、吃救济粮的老百姓,会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修水库,修水渠等水利工程。四川省广元市,至今都有以工代赈办公室。

正因为以工代赈的有效、经济性,其也被利用到宏观经济层面,美国罗斯福那才哪儿跟哪儿啊,我国的四万亿、N 万亿、一带一路,包括最近的 32 万亿才真正的牛。

大基建是真的需要的,高铁真的太方便了,想象不到新疆那么广阔的天地,居然还没有特别发达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络。在中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钢材和水泥都生产过剩的时候,国际铁矿石价格极低的时候,不搞大基建,简直是对不起机会。

综上所述,一句话可以回答:做必要基建价格便宜,同时还能带动经济。

(本文配图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郡王府,由答主摄制,版权所有。)

知乎用户 huang liu 发表

逆周期基建啊,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各种生产要素便宜,劳动力也便宜,国外的技术转让门槛也低,这个时候中国巨大资金优势就可以获得最大发挥。

1973 年西方石油危机,中国启动 43 方案,大力引进设备和各种基础设施,中国的化肥乙烯生产线,一大批核心重工业都在那个时候启动,彻底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穿衣问题。

1979 年西方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国启动洋跃进,宝钢这样的超大项目上马了,还有一大批大乙烯项目,还启动了很多铁路。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启动高速公路大基建,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大项目,中国实现了高速公路的大跃进大大促进经济发展。

2008 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启动了高铁,几万亿资金砸下去,中国的高铁得到了疯狂的发展,高铁大大促进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力量,实现了真正的跨越而在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也加快建设,基本很多地方都做到了每个县通高速,还有就是启动大规模的地铁轻轨建设。

今年这次大规模的基建,也是全球疫情之下的一次大规模启动,这次主要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比如 5G,第二个是人工智能和天网,第三个是地铁和自动驾驶,第四是补上中国尖端工业的短板,第五是一带一路,这波希望可以彻底解决中国大城市拥堵的问题,加快互联网 5G 下的新业态,加快中国制造 2025 计划,一带一路拉开全球市场,这波完成了又可以上大台阶。

这次基建完成基本不出意外中国将登顶世界霸主了,到时候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和中国的基础设施比,这种基础设施爆发红利是不可想象的。

知乎用户 朱定好律师​ 发表

一、基建投资会带来农民工就业、钢铁、水泥等原材料和工程机械需求上升,基建关联的行业是一个很长很长的链条,然后相关行业的人员收入增加带来消费,如此最终刺激经济复苏。基建投资建设和经济萧条时候国家出台补贴政策、减免汽车购置税刺激汽车消费一样,都是刺激经济复苏的手段。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大萧条,凯恩斯主义盛行,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期间修建了大量基建工程。20 世纪 30 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 “大坝时代”,典型的代表是胡佛水坝(1935 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 221.4 米的胡佛水坝宣布竣工)。因为美国积极的国家干预,美国是最先从这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危机当中走出并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家,基建具有逆周期调解经济、平滑经济周期的作用。

上世纪 80 年代的 “美苏之争”,里根经济政策包括“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加军费支出” 等;那时候美国推供给侧改革,赤字率很大,大量减税;而美国的互联网基础建设和研发投入实际上是在里根时期开始的,尽管美国那时的赤字率比较高,但它培育了 90 年代以后,美国 IT、互联网新经济的繁荣;而且 90 年代之后,美国的财政得以改善;2000 年前后,美国的财政甚至出现了盈余。
98 年金融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又遇到大的洪水,当时经济很困难,国企 1/3 亏损,失业下岗。那时候财政也很困难,但是,当时的朱镕基总理要推动什么?每年发 1000 亿国债项目投基建。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国债投资项目修了很多的路,道路、桥梁等等。其实,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软的,比如 “商品房改革、2001 年加入 WTO、国企改革” 等等。总之,硬的软的都有。尽管这在当时增加了赤字率,但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以后,投入的这些基建设施,它的巨大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就把中国的货物通过港口、公路、铁路运向世界,把中国制造运送到全世界。
我们知道,2000 年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财政收入高增长,中国出口高速增长,中国外汇储备攀升到世界第一,这些恰是因为我们在 1998-1999 年困难的时候,搞了新基建,公路、港口、机场就是中国当时的新基建,还有加入 WTO,成就了 2000 年后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黄金时代[1]

二、2020 年春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沉重打击了中国经济,近期举行的中央高层会议多次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将 5G 基建及应用、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 7 大领域归类,并冠以 “新基建” 这一概念。

30 年代美国的大坝,80 年代美国的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08 年中国的高铁,2020 年中国以 5G、充电桩为代表的的 “新基金”,内容不同,但目的和作用相同。

2019 年,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57%、32% 和 11%。疫情影响之下,消费、出口受到严重打击,剩下就只有投资可以拿来做突击发力。 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基建增速每提升 1 个百分点,拉动 GDP 增速 0.11 个百分点左右。2019 年基建增速是 3.8%,要实现今年 5%-6% 的经济发展目标,基建增速至少要达到 10%。所以,大家近期被 34 万亿基建投资给刷屏了,很明显,2020 年基建要发力了。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 3 月 1 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 13 个省市区发布了 2020 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 8 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 33.83 万亿元。[2]
 33.83 万亿是什么概念,达到了 19 年全年 GDP99 万亿的三分之一。基于很多省份还没公布投资额,实际上的全国总投资额会远超这个数。这个数字的背后,有一个最近特别火热的概念,那就是:新基建! 何为新基建?先来看下老基建,老基建就是过去我们常提的 “铁公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水利设施等的投资。这是过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一把利器。 新基建这个概念,其实最早是在 1 年前, 2018 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会议提到 “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冠爆发以来的最近 2 个月,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新基建被频繁提起。[2]

参考

  1. ^ 任泽平:第一次面对面讲新基建,播下中国未来的 “种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9f6700102zqzi.html
  2. ^ab 和讯评论 - 全球经济危机边缘,“新基建” 能让中国度过难关吗? http://opinion.hexun.com/2020-03-12/200605920.html

知乎用户 许任飞 发表

罗斯福新政和希特勒新政,您选哪个?

知乎用户 马俊 发表

8 亿农民是基本盘,800 万大学生每年稳定供给,你的拿出那么多就业岗位,都没饭吃就乱了。

一个大基建项目,上至采掘业,下到快餐盒饭,能解决很多岗位。

知乎用户 闲云老叟 发表

大基建就是放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放水,惠及大众。

基建开始,各个供货也都有了市场,内需也解决了,市场也解决了,工作岗位也解决了,甚至是贫富差距也可以降低。

因为基建越来越涉及到农村,西北,西南的偏远之地,变相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因为发达地区早就已经基建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小幅度的调整。

而把普通地方的交通打通,就会让当地的经济有一个质的改变。

比如贵州,我去了贵州真的和我印象中的十万大山简直天壤之别,黔西南州甚至可以达到县县通高速。

经济的发展真的让我这个西北人羡慕不已。

这就是基建的力量,甚至是不二法宝,把通货膨胀和泡沫用在基建上,是最保值的一种,因为把泡沫变现了,变成惠及大众的基础设施。

所以看一看这次基建的地方,就能了解到是哪一块是未来几年内的黄金之地。

知乎用户 现实主义理想者 发表

不然呢?

参考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度过危机的 “先进经验”?

参考我大英,危机转嫁殖民地?

你建州也配有殖民地?

参考我大德意志,抢劫犹太人 + 开启世界大战

且不说建州有没有可抢掠的对象,单说热战。

我大萌好歹也有宁锦大捷,时机不成熟,入关也不是这么入法。

参考昭和日本,军部独走?

咋地,还嫌不够召核?

参考我大美利坚,罗斯福新政 + 二战坐收渔利?

我寻思罗斯福新政的高速和水利设施,这不也是基建么?

大兴基建乃新朝雅政,建州入关也要讲究个名正言顺不是。

认真的说,基建能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对经济未来发展也有帮助。

至于房地产,的确不排除适当放松。

但真把这个当主力,还嫌制造业压力不够大?

的确有部分地区基建过度、重复建设。

但从全局看,增量虽高,存量相比发达国家仍然不足。

仅就交通而言,相当多地区的高速仍然容易拥堵。特别是高铁网、机场覆盖明显还不够。

而且,新时代的基建,未必一定是传统铁公鸡。

最明显的例子是 5G,这个是国家政策。

据我所知,5G 基站等已经在加单了。

其他还有城市管网、超高压输电、大型储能电站、污水处理厂等等,短板还很多。

知乎用户 陈磊 发表

记得政委在几年前的讲座里讲过:现代化就是用钢铁把国家装修一遍,美国建国以来,人均钢铁消耗量是 40 多吨。

中国人均钢铁消耗量才几吨(时间太长忘记了)。

所以,中国还有很大的基建课要补。

美国在 1910 年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 40 万公里。

美国当初 1929~1933 大危机也是靠罗斯福新政来摆脱的。

当初也是启动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只不过是摸着鹰酱过河。

知乎用户 Copper Friddle 发表

就是为了缓解货币信用危机嘛.

人民币必须和美帝保持汇率稳定. 不能稳定影响我国制造业.(你工业产品价格不能高,高了就去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去了). 影响制造业就是影响就业。

但是美元放水 (印钱). 那美元放了多少水. 人民币也必须放多少水. 否则汇率不稳定.

美元放水. 不能是凭空的. 否则就通胀了 (美元贬值), 那么就需要稳定币值. 怎么稳定. 用增发美国的债务来代表美元的实际价格. 因为相信市场肯定反正有人买.(不买. 是瞧不起美国的大西洋舰队?)

那么这些放水的货币, 就会通过很多渠道. 从固定汇率来到中国. 因为这边的货币其实更加值钱(毕竟能直接换工业品)..

来多少美元就必须发同样的人民币(为了汇率稳定)同时政府拿到手的美元就会去买美国国债

但是人民币的增发就会造成通胀. 造成生成资料上涨. 毕竟这样搞会闹革命. 这个选项中国不能接受.

那聪明的你. 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嘛?

国内印货币. 对冲美元的输入. 然后把这个货币的购买力搞基建. 那么美元输入的钱就变成了中国的国内债务. 留在了房市和基建里面. 所以嘛.

中美两国的债务都很危险. 要么还债, 要么继续借债. (美国必须还国债,中国是地方债)

假如不想还: 要么疯狂贬值. 要么疯狂违约. 贬值的问题不要说了. 那就是钱的价值一夜蒸发. 后果不要我多说. 就是经济危机啦.

要么就违约. 不好意思. 违约意味着你的信用同样崩溃.

那么中美两国都是采用的同样策略. 继续借. 直到一方再也借不到崩溃了. 另一方就可以停止放水并用自己的货币去置换崩溃的货币来购买实际资产.

中国就是当美元进来的时候. 我通过地方债务来吸引多印的钱来沉在地方债务. 只要是债务. 不能现在可以提取出来就可以减少通胀风险. 同样假如市场上货币多了 (就是货币又开始变多了). 继续大规模基建. 继续吸纳货币. 因为投资。有啥投资比政府的信用更高的?(美元同样是)

同时基建这种东西虽然收益低和慢. 还不稳定. 90% 不太可能按时还贷。

但是对中国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啊. 这些基建带来的收益降低了工业生产的各种成本. 又把金融资本的购买力发给了已经在完全生产过剩的工人 (这些人按市场来说应该是没工作的). 只是把债务关系沉在了政府那一端.

什么时候中国政府能把地方债还了? 想多了. 以后债务就是货币的基础了. 来印出的钱还基建的债. 成本是大家出的. 收益也是大家的. 变相通胀而已

知乎用户 天天 发表

这是逆周期调节啊 虽然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房地产价格升高,比如投资回收比,但能解决当下的就业和经济危机,不过这里面的债务黑洞一直是存在的,不过因为拉动了经济,会一定程度制造通货膨胀以及其他经济发展的红利会抵消一部分债务问题,也就是

会把当下危机向后挪,并逐渐化解一部分,如果后续经济发展的好,会化解绝大部分,但依然有隐忧,如果按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应该搞顺周期,不过顺周期的后果就是当下危机会爆发,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会当下爆炸引起一连串政治社会危机。当然逆周期调节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和组织管理能力,一般国家还真做不了

知乎用户 马卡卡 发表

因为中国还有潜力可以挖,所以投资基建才有意义。

基建并不是单纯的修桥铺路,这只是基建的一种,当然这个很主要,别的还有,搭设通信线路,建设体育场馆、修建水利设施、重新建设很多旅游景点。这些都算在基础设施之内。

投资基建有什么意义?

修桥铺路的意义不用说了吧,沟通两地,降低运输成本,这个大家都明白,但是有一条大家可能不太注意,就是中国的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很多,制造业发达,比如浙江某地的童装,已经卖遍了全世界,以其物美价廉挤垮了当地大小童装企业,长三角一带的小型机械厂、福建一带的鞋帽加工厂、广东一带的电子产品,玩具。以前这些地方跟所在省的港口城市沟通比较方便,所以出口比较多,但是随着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硬化的道路成为基层的毛细血管,加上淘宝电商平台的兴起,足不出户的中国人,可以买到世界上最好的商品了。

以前农村很少有家庭买电冰箱和洗衣机,电视机和电话普及很久了,冰箱和洗衣机也没有进入普通家庭,原因当然和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电价太高,相比于电视机这种娱乐性非常强的工具,和通讯高度需要的电话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的性价比并不是这么强。后来大规模的建设新农村,村村通,户户通,同时用电价格迅速下降,这时候中国农村爆发出的购买力,把中国从 08 年的经济危机中直接拖了出来。这说明中国农村不是没有购买力,只是购买力被抑制住了,而这种被抑制的购买力是可以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所释放的,所以我国才有大规模兴建基础设施的必要。

我曾经追过一段时间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我看了大量的新闻报道,还有专家的各种意见建议,有国外媒体和国内媒体的,总结出来一点,这个玩意确实不太好弄,新加坡还是哪里的一个专家曾经坦然不看好,他说,如果是信誉好、回报短的基础设施,也并不是没有投资者的,欧美资本也是很愿意投资的,这部分的份额中国人抢不走,那么中国只能找一些信誉不是那么好,回报期不是那么长的项目,这种项目黄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这些项目仅仅是工具,工具本身没有需求,工具本身更带来不了需求。我们辛辛苦苦给巴基斯坦某个地方修了一条路,最后这条路都是放羊的人走来走去的,没有什么车辆经过,更没有沟通两地之间的货运,那么这条路就没什么意义。而这种项目在 “一带一路” 中,不算多,但是也总有那么几个。

因为那些穷国没有制造业,也就没有沟通物流的需求,人民没有什么闲钱,自然也就没有改善生活,增加娱乐的需求。这时候修基础设施,并不会加快经济增长.

大约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印度的软件业声势很大,班加罗尔不是号称印度硅谷,而是号称亚洲硅谷,人们预测淘宝、京东一类的电商平台,应该是会出现在印度的,但是跟大家预计的很不一样,淘宝一类的平台反而是出现在了中国,原因就是在于,中国跟印度比,差的只有软件方面,印度跟中国比,额,没有什么可比性简直。印度大多数人民并没有参与到国际分工里面来,各地的分工也没有形成,大多数地区生产的东西都差不多,以农业产品为主,所以没有迫切沟通各地区的需要;印度人民既然不参与国际分工,自然是靠农业生活,手中的闲钱就很少,也就没有改善生活,增加娱乐的能力,所以即使沟通两地,也没有购买力,也就形成不了良性循环。

也就是说,不能认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就能促进消费,从各国的具体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的,而中国可以的原因,主要是中国还有潜力可以挖,这种潜力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来释放,这才是合理的逻辑。

我在基层工作过一段时间,走乡串户,最起码去过五、六十户农村居民家中,跟他们畅聊过。我发现他们花了很大力气,有可能还是借债盖起来的新房,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用处,大量的空闲起来,没什么东西放,也没有那么多的人住,很多时候连一层都塞不满,二楼三楼基本是空空荡荡的。我曾经很不明白,既然没什么用,为什么还要盖的那么大,还要盖三层呢?当地居民扭捏的不肯直说,最后的回答一般都是:“别人家都盖了,你家不盖不是没有面子吗?”“你不盖就说明你家穷,儿子找不到老婆的。” 也就是说,之所以盖这么大的房子,并不是真正的需要,主要作用是攀比和炫富。如果从实用还改善住房条件的方面来考虑,小一些,实用一些的房子不仅用起来更方便,而且更便宜,花费也更少,这样大家就能有些余钱花在别的地方上面了,比如养老问题,比如医疗问题,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当时在我的提问中,还有这样回答的:“如果最近几年挣的钱不拿来盖房子,最后也就是用来吃吃喝喝,没几年花完了什么也剩不下,还不如拿来盖房子,最起码还能留下个东西。” 这其实表明的是农村没有比较好的投资项目,没有更好改善生活的设施,只有盖大房子这样的事情花钱路子能够让农民都愿意花钱来干,那么必然造成资产的浪费。

如果国家还要再启动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话,根据我的一点微小的经验,给提个建议,就是要在基建开始之前,让舆论配合,引导普通居民的消费观念,把他们引导到国家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解决的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去,树立一种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去攀比的新风尚,不然,可能效果不是特别大,因为基建这条路,走到这一步了都,也不是一用就灵的了

中国还有潜力可以挖,只不过再想挖就要费点心思了

知乎用户 MasterPa 发表

因为只要中国人还有一天对生活变好充满向往,那基建一天就是不会做错的选择。

你刷抖音看董德升的时候,会卡吗?卡的时候难受吗?想解决吗?

人民有需要,人民有需求,人民有欲望。三有项目,咋能不干呢?

两三年前的时候,有个投资人问我们如何和某家新三板企业做竞争。然后我查了下,发现该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每年是 2000 万人民币左右,这我们比不了。但问题是这个钱要分成七份,有七个方向需要研发。然后再一看,具体到我们这个方向的研发投入每年不到一百万。然后我们就放心了。因为按照我们对市场行情的了解,这个价格干不了啥。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很多事道理都一样,看着特大号,仔细瞅瞅是几个大号带着一堆小号练级。今天下个副本带起来几个小号,刚想歇歇;妈呀新手村又来仨,得,继续干吧。

**很多人都把基建当成修个高铁,建个 5G 就概括了。这太简化现实了。我们现代社会的运作极其复杂,复杂到不管投了多少钱进去,都发现还有一堆可以优化的地方。**我就用通信来举个例子:

多年前我上学的时候,住在学生宿舍里。这个宿舍没信号。我只有把电脑放在窗台上,才能收到信号。我相信你肯定也有过一样的体验。

后来我带着好奇心研究了研究,发现光是让我能收到信号这件事,就贼麻烦。

首先,你要被信号覆盖。这就需要依靠基站来发射信号。**基站这个词你肯定经常看见,是一种会被因太阳辐射导致脑子不好使的人骂跑,然后又被同一批人哭着喊着求回来的东西。**基站叫站,顾名思义自己就是一整套系统。你一般能看见的部分,主要是天线和铁塔——那个铁塔本身可不是天线,那就是个,铁 塔。铁做的,塔。为啥我会特意强调这点呢,因为小时候我就以为铁塔就是天线,天线就是铁塔。天线要安装在铁塔上。不过因为社会发展,脑子不好使的人开始识字了,懂仨俩科学词汇就真以为自己是个科学家。所以他们经常哭叽尿嚎打着「有辐射」的名义开始冲塔。这和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电信运营商也学会了打掩护。所以你现在可能还会看到一颗特别直的树,那就是伪装的仿生塔。还有伪装成空调、广告牌和路灯的。

不过我见过最牛的还是把天线伪装成仙人掌:天线有辐射,仙人掌抗辐射,两大谣言之王。最强的矛与最强的盾合体,不知道能不能治最野的脑残。

言归正传,基站是一套系统,不光有天线。我们现在常见的 LTE 基站,有三个部分组成:天线、RRU 和 BBU。

天线和 RRU 中间使用馈线链接,然后 RRU 和 BBU 之间使用光纤连接。RRU 是 Remote Radio Unit 的缩写。中文有不同的翻译,我一般叫他射频拉远模块。简单来说, RRU 是一个信号放大器。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e 基带处理单元。BBU 负责把数据连接到承载网(一会解释)。BBU 就像是一个 Carry 的大手子,一个 BBU 可以带好几个 RRU,然后 RRU 再去带天线。这样就能解决大型室内场地的覆盖问题。

一个基站的简化版结构就是这样:

BBU - 光纤 - RRU - 馈线 - 天线

基站也有很多种,我们看见有大铁塔子的叫宏基站。虽然有宏基站,但没有小基站,有的是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这几个一个比一个小,合称「微小站」,一般用在室内。

整个基站,被称为「接入网」,顾名思义,用户的设备要通过接入网来接入整个网络。

接入网的下一步是承载网,承载网说白了就是大量的光纤,主要用来传输数据。

承载网之后,是核心网,这才是真正负责处理数据的真 大手子。核心网这名一听就 hardcore。核心网处理完毕数据之后,负责把信息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去,这个功能术语叫「路由」。路由是个好翻译,它其实是 routing 的音译。路,道路;由,经过,一下子就把 routing 的功能给描述清楚了。信息数据经过核心网之后,就到达了真正的互联网。

这整套流程想想就麻烦,想想怎么把这套流程搭建起来的就更麻烦了。就用咱中国来说,为了在全国铺开 4G,我们建设了超过四百万个 4G 基站,占了全球 4G 基站数量的一半还多。与此同时,我们还有 200 多万个 3G 2G 基站,和即将铺开的 5G 基站。这结尾是百万啊,扩散性百万基站王!

说到 5G 基站,因为覆盖面积没有 4G 大,所以数量会比 4G 时代还要再翻一倍。预计需要 800 - 1000 万个 5G 基站,扩散性千万基站王!

你看,为了能让人在公交能上网外放抖音,背后就究竟要干多少事!

大基建的钱看着多,然后看看有多少地方需要花钱,中国有多大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泥牛入海系列。

也正是因为基建的复杂性,所以不管是高铁还是通信背后都带动了不止一条的产业链。每一条产业链上又会有 N 多条附加的小产业链。当我知道高压电网的铁塔上那个小金属铭牌都是条产业链的时候,大 震 惊 。

所以,基建浑身都是宝。上能带动产业链,下能带动每个人。当然也不是说一味的基建就是对的。基建方向也很重要,比如这个年代搞煤矿基建,意义就不大。这里面说道也多,但这不是今天的重点。有机会再说。

还有个问题是步子大可能会产能过剩,那这就是

@寒冰射手曹草草

去非洲 or 去什么地方入关要解决的问题了。我们加速发展主义者不对这部分计划外负责(跑

知乎用户 游公子 发表

不基建就得打仗,还必须得打赢。

为什么历史老是循环,隔个几十年上百年社会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必须得打仗?

因为贫富差距随着时间越拉越大,民众的收入在缩水,他只好缩减支出,少买点东西,导致老板的收入下降,东西卖少了嘛。于是老板为了节约成本,降低了员工的薪水,员工收入又缩水了,只好又少买东西,于是老板收入又低了,又降低员工薪水…… 这特么是个圈啊。

以前是租田给地主种地,现在是写字楼给老板上班,一回事。

所以贫富差距到了一定程度,民众活不下去了,只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改朝换代,大家把地主家抢了,重新分配财富,打土豪分田地,日子又能过下去了,可以管个百来年。

这是本朝模式。这个不阐述。

一种是对外战争,抢别人的市场来给国内用,顺便解决失业人口和生产过剩的问题,只要打赢了能管个几十年。

这是美国模式。

当年美国大萧条,罗斯福搞新政,其实治标不治本,但是运气真不错,二战前全世界备战,美国两头做生意缓了口气,等二战一开始顿时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失业的青壮年进部队去,失业的中老年进工厂去,妇女也进工厂有收入,空闲的工厂全力运作,上下游企业都活了,造就世界第一强国。

问题那是打赢了。

德国何尝不懂,它进攻欧洲也是想走这个模式。

日本何尝不懂,它内部经济崩盘,也想抢殖民地来回血。

但是他们打输了。

这条路风险很大,不到万不得已,谁想打仗。

那只能退而求其次,减缓贫富差距的拉大速度,把危机延后爆发。

怎么减缓,创造工作机会,禁止拖欠民工薪水,给农民拆迁款,下农村大力扶贫,都是方法之一。

启动大基建就是创造工作机会,盘活上下游企业,保证这些企业的员工不失业,他们不失业房贷就不会断供,不断供房地产就不会崩……

记住,哪天大基建都不管用了,就赶紧回农村老家修个地堡躲起来,囤积很多瓶盖,以后用得上。

知乎用户 甄昊元​ 发表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注明的政策模式,叫 “以工代赈”。有人考据说这种操作最少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了。

当社会出现大规模经济困境的时候,当中下阶层难以为继的时候,政府会启动一些公共工程,招募贫民参加工程发放口粮。

有两个好处:

  1. 降低社会矛盾;
  2. 降低大工程的成本。

危机时刻启动大基建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一方面可以消耗过剩的产能,另一方面则因为在相对萧条时刻,物资成本和人工成本都比较低,是政府低价格购买到大工程的好时机。

中国这种历史足够长的文明,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尝试过了太多的东西,一旦出现危机,我们回去翻翻日记本,总能找到一个用过的办法。

知乎用户 崔磊​​ 发表

要不然呢?

抛开拉升经济、创造就业岗位不谈。

除非发生战争,把所有基建付诸一炬,否则哪怕未来发生了最最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基础设施躺在那里也不会消失。

退一步讲,哪怕发生了战争,基建都是战争胜利的基础。

危机过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等也会是未来经济复苏的基础。

之前公知各种吹美国的高速公路免费。

为啥?

因为那些高速公路大多是半个世纪甚至近一个世纪前修的。

所以人家美国人有这个资本搞免费的高速公路。

美股道指一度跌超 2000 点!触发熔断暂停交易 15 分钟

你还别说,巧了。

就刚刚,美国股市直接跌停,百年一遇的情况。

全球股市是一片绿。

这是啥,这是全球面临百年一遇的经济金融危机,甚至是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

要不是现在各个主要国家手里有核武器,要不然现在搞不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夕。

3 月 9 号,全球股市暴跌,美国领跌 7%+

3 月 10 号,中国 A 股逆势上扬 1.82%

欢迎来到当下最安全的国家。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只要有人支出,就有人获得收入,经济发展就不会停滞,极致的凯恩斯主义,这就是为什么大基建总是应对危机的杀手锏!

其实基建即可以改善生活环境,又可以刺激经济的,现在很多人听到基建就会联想到房地产泡沫,问题不出在基建本身,而是在于财富分配与金融投资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的资金流向单一问题。

1、财富分配

基建往往伴随着刺激性货币政策,比如降息,刺激信贷也就是市场上钱增加速度会高于商品的产出,那就是非常高的通胀预期,通胀就会驱使人们尽早的购买资产保值或者消费掉。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途径在于增加支出,降低储蓄,原话是你每存 5 美元,则一个工人因此而失业。其实凯恩斯主义并没有深入讨论分配问题,比如谁在降低储蓄谁在增加收入,结果就是懂得人在基建来临时大量的增加负债,买入资产,当时的国企央企大量负债拿地就是典型的例子,等货币超发后,所有资产价格上涨,总资产也会水涨船高,便成了货币持有者购买力大幅贬值,负债购入资产者身价暴涨,完成了财富的再分配。

2、金融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资本流向单一

原本的刺激经济以基建为锚点印钞,并且期待钱流入到各个领域,达到刺激整个经济体发展的作用,但其实超发货币时,往往滋生房地产泡沫,股市表现差强人意,表现出极强的不确定性,08 年以来多是牛短熊长,这类市场是很难吸收货币的,房地产就成了大众能接触到的唯一投资方向,不仅基建部分为锚点发的货币流转后最终进入了房地产,并且高的预期投资收益下,房地产自己为自己印钞的锚点,房地产抵押再投房地产成了前几年的常见玩法,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效果逐渐变弱,甚至出现引发的房地产泡沫反噬实体经济的现象。

未来的基建难点在于,刺激经济总的有成本的,也就是说凯恩斯主义下总有人要增加负债率,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远不如 08 年以前,利率水平已经是金砖国家里面比较低的,降息刺激信贷的基础是储蓄者与负债者之间的财富转移,而现在居民已经没有那么多储蓄可以挖掘了,表现在 GDP 增长上是 15 年 5 次降息带来了 16 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涨价去库存,但预期的 GDP 反弹并没有出现,反而很快的下降到 6% 左右,这其实是一个信号,未来的大基建紧靠货币政策刺激和增加居民部门负债是很难达到预期刺激经济的目的,就和以往的文章结论走向一致,现在唯一可以加杠杆的部门是 - 政府部门负债也就是未来刺激经济的成本大概率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赤字,毕竟我们的政府负债为 50% 左右,远低于日本的 250% 和美国的 110%,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读者可以在未来大基建发生时的政府负债变化,回头考证这篇回答。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因为每次危机出现,都会有人大谈拉弗曲线,大谈量化宽松,大谈注入流动性。

从历史经验来看谈拉弗曲线,一般数活不过 3 年。

通过减税来振兴经济,是死的最干脆的。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凯恩斯无非是通过政府赤字,来振兴经济。

还有个著名的 “挖坑” 例子。

![](data:image/svg+xml;utf8,)

直观感受是好像挺过某个阈值,就可以挽救经济。

甚至还拿罗斯福新政作为例子。

在我看来就是扯淡。

现在的经济学家一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

基础设施对经济的贡献到地有多大

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

" 以工代赈 “是中国之传统,不过” 赈 " 的对象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

简单的说中国的 “赈” 是有具体经济指向的

第一次大兴土木是高速公路,其后中国汽车业开始爆发。

第二次大兴土木是高铁,其后中国的产业链开始大规模融合。

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基本逻辑是:盲目投资的产能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

请你告诉我政府举债养着这些过剩产能的意义是什么?

无非是大家一起熬,看谁先死罢了。

高端的大兴土木是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铺路搭桥,基础设施是经济的基础,基础有多硬成就有多高。

产业链、规模经济、新兴经济拼道最后拼的就是基础设施

中国为什么危机时喜欢大兴土木,简单的说就是我要用投资环境压死你。

当然要把具体的说清楚这个非常复杂。

这里举个例子:

假如现在要施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算了什么毛线的货币政策,就是大爷我印钱了。

有一万亿,那么这些钱该怎么用?

假定这一万亿,指定扶持汽车业。

有四个选择。

1、大规模针对性的减税,这是拉弗曲线。

2、对购车贷款施行负利率,这是增加流动性。

3、满世界的修高速公路,这是以工代赈。

4、满世界的修充电桩和定位系统,这也是以工代赈。

你觉得哪一种最靠谱?

不要把经济学搞的太复杂,复杂道大家只看到到专业名词。

直观感受就是第四种选择最靠谱的,一旦成功就是降维打击。

当然我这里只是个简单的举例,并不是说第四种就是一定可行的。

这就是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升级

不启动基建,这么多的钱你要这么处理?

放在股市里面吹泡泡玩吗?

没有内容的金融,难道不是吹泡泡?

这种市场在玩什么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无非就是投机心里。

现在中国突然砸一万亿,支持 5G 及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你跟不跟?

继续制裁中国之高科技企业是把?

中国股市在开辟一个以 5G 为基础的高科技创业板块,并且该板块不对外资进行限制。

我甚至可以把它设立在三沙市,并设立为经融自贸区。

我看你美国股市是否能够爽上天?

什么市场信心指数,什么企业信心指数,叫你一泻千里。

所有的经济学理论在纯粹的现实力量面前都是扯淡。

我让你去美国股市抄底的欲望都没有。

不基于现实基础的繁荣都是泡沫。

基建就是现实基础的基础。

大哥该醒醒了

再浮华的外表都掩盖不了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梦总是要醒的。

所以危机时大兴土木,是升级基础给实体经济一个新的成长空间。

知乎用户 特洛诺米 发表

直接撒钱,大概率被金融机构和大企业高管截流。08 年金融危机华尔街已经让我们见识过一次了。

按人头打钱,不论多少钱,十四亿人一平均毛用没有。一万亿扔下去人均几百块,买双鞋就没了。

所以还是要在产业链顶端花钱,一笔钱进去拉动整个产业链转起来,人民有工作不至于饿的上街游行,各种税费能收回来一小半,折腾完了还能留点固定资产在那摆着,以后早晚用得上。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2020 年新基建和 2008 年后四万亿基建是不同领域。

2008 年后四万亿基建更像是 30 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兴建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运河港口房地产等。

2020 年新基建更像 90 年代美国克林顿总统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建设。新基建核心是高科技——5G 基站,AI,电动汽车充电桩,物联网大数据,芯片软件,新能源新材料,高铁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有本质区别,何况新基建有第四次工业革命萌芽。

知乎用户 Xiuquan Yu 发表

经济增速必须保

否则影响就业

失业人口是社会不稳定因素

维稳需要

宏观调控分货币和财政 两只手

货币调控就是三板斧

降息 降准 回购

现在打到了第二板

财政就是搞基建

我国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

很多地方还处在

从头开始修路修电线修基站的程度

这些地方基建本来就是必须要搞的

没有危机 按部就班的搞

有了危机 大大的搞 只是加快点速度

反正早搞晚搞都得搞

基建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第一步棋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翻译过来就是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另一部分还很穷

本来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穷 因为大家都穷

现在一部分人不穷

一比较 他们过上好日子的需求就增长了

知道了原来日子还能这么过

人还能这么享福

那肯定就有矛盾了

国家又不能简单粗暴的没收有钱人的钱

白给穷人

最理想的情况

靠收富人的税 给穷人发福利

但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富人有一万种方法避税

顺便黑掉穷人的福利

所以国家只能

通过间接的手段给穷人输血

修基建就是一种手段

因为基建有外部效应

国家出钱修 所有人都享福

修好了路 穷人富人都能走

修好了基站 穷人富人都能上网

有了基建 穷人穷地方才能慢慢致富

穷人富了 才能提高生产力

才能消费 参与经济循环

官方意识形态有个词

叫解放

你以为解放是让你上天享福?

错了 解放是解放生产力 不是解放你

把你解放了 你才能劳动

劳动了才能致富

解放前 西部有农民 被地主剥削的太狠了

实在活不下去了

被迫逃到深山老林里 像动物一样活着

吃野果 喝脏水

难道他不会种地,不会放羊吗?

在正常的情况下

一个有手有脚的青壮劳力

完全有能力喂饱自己

还特么劳动的很开心

但垃圾的生产关系

阻碍了他正常的劳动

让全社会平白无故浪费了一个壮劳力

劳动权都给人家剥夺了

多狠啊

现在中国的穷人也是同样的情况

除了少数奇葩

他们不是不想干活 不想致富

是没有活干 没有条件干 没有能力干

基建就是解放他们的劳动力

让他们能开开心心的做苦力

打破落后的生产关系

解放生产力

这叫啥

这叫不忘初心

知乎用户 neo anderson 发表

不谈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说说腐朽堕落反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

罗斯福时代,大搞基建。

有人问为什么?

给老百姓盖房,要触动多少人的利益?

给老百姓解决医疗和教育,要触动多少人的利益?

搞基建,施工方挣钱,房价、医疗、教育上涨,皆大欢喜。

知乎用户 杜方舟​ 发表

谢邀,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和一个在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工作的金融民工,我想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来谈一谈:为何基建会是中国式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为何基建会是地方政府优先的政策选项、以及大基建政策的边际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

1. 理论上的原因

**首先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出发,投资基建生成固定资本是最可靠的推动 GDP 增长的措施。**在凯恩斯模型当中 Y=C+I+G+NX,C 代表居民和企业采购产品和服务的消费,I 代表投资(主要是生成固定资本),G 代表政府采购产品,NX 代表出口顺差。在凯恩斯模型中出口顺差基本是外生的,宏观政策难以有效调控,政府采购基本当作一个常数,那么宏观政策的调控集中在投资和消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理论上可以通过税收、货币政策等进行调控,但问题是相关政策需要通过消费的循环进行传导也就是所谓乘数效应,关键就在于乘数效应的影响因素太多难以量化,通俗点来说政府通过货币刺激投入消费市场 1 万元,如果整个市场活跃大家都愿意消费,那么投入 1 万元可能创造 2 万元的 GDP 出来,但是也有可能投入 1 万元大家都存在账户上不动,所以创造的 GDP 为 0。

相比之下,投资于基建,形成固定资本的路径较为直接,基本上只要能投资最后都能形成固定资本,对促进 GDP 增长当然是立竿见影的,在中国的地方政府政绩 KPI 导向的背景下,通过基建来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是地方主政官员很自然的选择。

2. 实务方面的原因

从实务方面来看,选择基建的原因更加直接。

**从中央政府层面来看:**通过基建投入,为 GDP 保底,连带着维持就业、税收稳定格外重要。尤其在目前面临中美贸易争端和疫情的背景下,比起效果相对不确定的产业振兴和产业纾困,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更为立竿见影。

**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在 GDP 增长考核的 KPI 导向下,比起培育产业,大量通过其控制的国有企业或政府平台投资于基础设施能够快速形成 GDP。除此以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炒作题材,提升土地出让价格,获得更可观的土地出让收入也是地方政府推动基建的主要动机。从我的工作实务来看,很多地方经济其实是 “基建—卖地—基建” 的发展模式循环,很多地区固投在 GDP 中的比重甚至超过 40%。

**从银行和金融机构层面来看:考虑到中国企业资信体系的不健全、民营企业经营的不规范、产业风险相对不可控,对基建项目投资是更有吸引力的投向。**也就因此在债券市场上一直有 “城投信仰” 一说,同等资产规模和评级的情况下,基建类、城投类相关行业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低于产业类企业和民营企业,这是金融机构追捧基建类业务的结果。

**从参与基建及后续运营的企业层面来看:单纯从经济可行性来看,绝大部分基建项目是很难收回投资的,但参与基建的企业却能从其他很多方面 “找补” 回来。**你比如说地铁项目,绝大部分城市的地铁后续经营是完全无法覆盖前期投资的,但是相关建设或运营公司(当然都是国企)的关联房地产开发公司可以从当地以较低的价格在地铁沿线拿地进行开发;或者在土建和维护环节给基建参与方更高的报价;再比如不少基建项目是代建性质的,后续有持续性的税收返还和财政支持。而且在会计处理上,实际上我国的会计制度给了基建类企业相当大的财务操作空间,例如地方政府平台类企业的所谓代建业务形成的资产其实不计入 “固定资产”,而是以 “轧差” 的形式放置于 “存货” 或“其他非流动资产”科目,后续年度不计提折旧,也有部分地铁运营公司由于前期投入太大所以也未计提折旧;再比如建设企业的融资利息大部分可以资本化计入 “存货” 而不用计入“财务费用”,上述会计处理方式和国际会计准则差异较大,实际上会使得国内的基建业企业的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账面上比起国际同业更好看,这样在世界 500 强评比,包括 GDP 核算上当然会有一定上修(因为相当于前期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后续年度不产生折旧,当然会导致 GDP 一定上修,但不能说是 “注水”)。

综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与金融机构、基建企业均有动机和意图参与基建项目,而且确实能带来上述各方的 “绩效” 增长,何乐而不为呢?

3. 基建业务发展的边际条件和风险

应该说在过去 15 年至 20 年中,基建项目似乎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 “灵丹妙药”,遇到问题,“一抓就灵”,但是基建刺激还是面临边际条件和风险的,并非没有天花板。

**首先从经济学理论来说,就是投资基建对 GDP 的贡献本来就是边际效应递减的。**和大开大合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不同,新古典主义模型是有严格约束条件情况下求解的模型,在理论上看基建投入对 GDP 增长的贡献会随着投资本身金额的增加而减少。从直观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单纯靠修路修桥能带来的交通、物流的便利能够导致的产出增长会越来越小,因为相关的基建需求会随着城镇化而逐步萎缩。

**目前的基建模式,仍然面临货币政策、债务规模、政府信用的软约束,持续性推动基建扩张,长期来看存在一定的系统性违约风险。**目前的基建模式,基本还是靠货币政策驱动的,货币政策与债务规模本质就是一体两面的,所以也就无外乎中国的广义货币发行量 M2 是 GDP 的 2.50 倍且和美日欧三大经济体 M2 的总和基本相当,基建相关贷款的增幅也大于 GDP 的增幅。同时在地方政府层面地方城投公司债务余额 + 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即广义地方债)对 GDP 的比例超过 200% 是很常见的事情。靠信贷 + 基建推动的 GDP 增长其实对微观经济主体并不一定有利,很可能导致 GDP 增长但企业利润、一般性税收财政收入下降得情况。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个地区 GDP 是 100 亿元,地方城投公司债务余额 + 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可能就有 200 亿元,假设该地区 GDP 增长了 7%,同时全区的实际债务加权利率为 4%,那么第二年新增的产值 7 亿元还不够支付全区 8 亿元的广义地方债利息,那么就需要区内企业利润或财政来支付这 1 亿元。长此以往,基建项目本身会面临严重的再融资问题,而为其背书的政府信用的作用也会下降,一旦市场的 “城投信仰” 消退,系统性违约的风险就会存在。

除此以外,大基建、房地产、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其实是三位一体的。在目前调控房地产泡沫的大背景下,再搞大基建的效用其实会明显下降。

综上,其实我在目前的具体工作中看,目前 “大基建” 并没有大举推动,估计中央也在做政策的取舍,毕竟推大基建就如同给宏观经济“吃兴奋剂”,其效果立竿见影但后续副作用也不小,需要格外的谨慎拿捏。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基建最大的好处是它是实打实的资产而不是泡沫。

现代社会的经济危机,大多数时候都是金融危机。的金融产业的确来钱快,但金融跑得也快。一个金融投资者,昨天可以跟你浓情蜜意,但今天就可以一分钱都不留卷款跑人。可是投资了基础设施,就算你想跑你也只能拿走钱,公路、铁路、机场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留在现实中的。

拿现实中的例子来说,苏联解体之后,世界金融资本与俄罗斯寡头携手洗劫了俄罗斯,但地铁、铁路、公路这些东西,他们最多只能拿到控制权,而不可能把铁路拆了运回美国去。到现在,苏联已经死了快 30 年了,但是大量苏联时期的基础设施仍然能支撑起俄罗斯的社会运行。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之所以能搞基建,还因为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搞基建的空间和潜力。过去几十年,我们的基建能力强、速度快,但还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用人口来做对比,美国有 3 亿人,欧盟有 5 亿人。如果我们以美国或者欧盟作为未来的发展标准,那么我们还需要几倍于他们的基础设施。

而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来说,如果这次新基建中的所有项目都能落实的话,那么这次基建的意义可能不同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大规模基建。经过这次基建,中国将会成为未来全世界信息与通讯领域最大的生态圈。假如说你是一个卖远程医疗设备或者无人驾驶汽车的厂商,你肯定会优先把产品卖给中国甚至直接在中国投资设厂,这样才符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这又会带动更多的就业。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不过,基建也不是全都有利无害的,它有可能带来通胀等一系列问题。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之下,这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相比于基建可能带来的远期问题,当下的民生与就业是优先要解决的。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危机之后谁最需要安抚?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和城市贫民。没有吃的开仓放粮,没有钱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挣到钱,而对于他们来说,大基建最能提供就业机会,建筑工人占农民工一半以上。

除了让这个群体受惠,还能惠及很多产业,虽然权富阶层可能受惠更大,但起码做到雨露均沾了。

中国的优势之一,就是内部市场够大,可以形成一个自我循环的小世界,美国都不行,只能靠财政赤字大发债券来续命,苏联只能靠暴力平均主义,德日则玩火。

但是这玩意不能一直玩,现在还有大基建的空间,将来等各地基建不欠账了,就不太灵了。

知乎用户 si zhao 发表

历史证明以工代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知乎用户 鱼头好吃鱼尾好吃 发表

因为是真实需求。比买手机非要加钱上 iphone 的需求真实多了。

当年 4 万亿,基建中没用的是绝对少数。大多数在后面十年产生了直接收益。

现在的问题是,基建也进入了深水区,回报收益周期更长了。像深中通道这样开通就整个片区几千万人受益的项目越来越少了。或者需要的资金成本和工期越来越长了。有些直接就变得很鸡肋了,比如琼州海峡大桥。

但是,只要能做到开工后二十年内基本持平。也是值得做的。总好过欧美一边发钱到个人,一边全力帮助银行催还贷,结果这钱本质上都给了银行。对比之下,至少马路,水库,铁路,广场,旧改还是实打实的东西留下来了。而且不会投钱加十几倍,几十倍杠杆去金融市场收割老百姓。

===========

有很多人提到了直接发钱,其实最欢迎这样的就是利润率高,员工少的公司。比如卖房。比如金融。

直接发钱的本质就是为了让领钱的能直接改善生活。但如果物价和实际贷款利率增长了,发出去的钱就会被金融或垄断部门直接抽走,普通人生活改善很少。还带来货币贬值的副作用。

所以只能追求提高就业为主。就算直接发钱,也不该是普通货币,应该是实物券。那种商品解决就业越多,就补哪一种。比如直接补贴到大米。

但这种做法还是有商品流通环节中的垄断商人打劫的问题。比如补助牛奶券,有那么一丝可能是伊利蒙牛赚走,奶农毫无改善。

所以最好就是这个食物券,最后由劳动者直接去兑付。比如大米补贴 20%。那么采购商家必须提供大米的收购价,然后将钱转给国家。农民拿着券直接兑换现金。这里有可能有人转空子,但毕竟比某渠道商压价要容易抓。

但是,这样太麻烦了,监管太难了。正好现在农民工比农民多。基建就是直接发钱到好办法。现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是罚很重的。也就更有保障了。

知乎用户 李燃末 发表

我是非常赞同搞基建的。现阶段非常赞同农村基建。

因为在很多农村地区,群众彻底改善生活条件,离开了农村大基建根本没希望。

我也赞同,不要再向北京投入大量的基建资金。应该把钱多花在落后地区的基本生活、生产设施改善上。

东部省份还有很多县,高速都没有。

农民住的房子很差,冬天取暖全靠硬撑。天然气,自来水,很多用不上。

有人反对让农民上楼,腾出土地指标给市区,我也反对这种行为动机。但是没办法,旧村改造还是比不改要好一些的。

知乎用户 GanZH 发表

其实吧,我个人比较喜欢美帝给每个人发 1200 刀这种办法。要说过去中国这种办法容易被上级克扣,现在中国互联网建设 20 多年了,除了操作系统和开发软件这块,应用软件世界第一了,比美国还发达。我相信只要顶层愿意,钱是可以发到中底层老百姓手上的。下面说说基建的方案和美帝的方案优劣。

基建的方案。

1. 中国基建存在局部过剩和局部不足的问题。比如广州地铁,坐过 3 号线和 5 号线的都知道广州地铁严重不足,最宽松的线路是非广交会期间的 8 号线。目前看建设进度,2023 年 18 号线,13 号线,11 号线能缓解 5 号线,3 号线番禺方面的问题,也要 3 年后。中国这种公交不准时,地铁不足的城市还有很多。

说到高铁,我老家是好几年前就有高铁了,今年老家到长白山的高铁也会通车,以后去长白山从开车 1 小时变成高铁 15 分钟。就好比广州人开车去清远 1 小时漂流泡温泉一样。当然广州去清远玩肯定是开车方便,高铁不直达景点。但是像长白山高铁站直达景区是方便的多。中国有 400 个地区,除了新疆青海西藏位置特殊,其他还有很多地级市未通高铁。

说完基建缺失的,还有基建过剩的。我曾在广州珠江新城住过 2 年,每天走路上班 10 分钟。某特殊时期,人行路面全部拆了翻新,导致 3 个月上下班非常麻烦。而路面翻新后质量跟原来差不多。网上这种路面基本没坏而反复修理的帖子相信大家早习以为常了吧。

2. 基建的资金投放。这几年 doufuzha 工程比较少了,我相信是投资足够多了,毕竟 2000-2020 年,M2 翻了十几倍,层层 kekou 外,落到实处的钱还是足够保证质量的,相关工人也能拿到工资。

3. 基建的长期的价值,除了鬼城和路面的反复翻新外。有效的基建是可以带来长期价值的。固定资产这块会算折旧,就是这个道理。基建都是短期投资大,回本要按长期计算。

说说美帝的方案。

1.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对比纽约,香港,上海随时间变化的图,可以看到纽约,香港前面有变化,后面几十年无大变化。原因就是美帝已经过了基建狂潮时期了。这时候过去的基建虽然老旧,但还能用,属于赚钱的。

2. 路面的反复翻新,和基建层层 kekou,我相信显然不如直接发钱。

我们现在知道社会已经发展到产能过剩,消费不足的社会。鬼城和路面的反复翻新就是证据。将过剩产能免费租给穷人或者直接给穷人发钱购买这些,我觉得这才是那什么 XX 主义吧。

最后提前回怼一下可能出现的杠精,说路面反复翻新可以让农民工挣到钱的人,直接发给他们不可以吗?还不会被招标,包工头等等这些人拿大头呢

知乎用户 十年一 发表

别的国家也想,但相对于我们的大政府,国外能启动此类项目的资本在私人财团手中,政府没有这样大的实力。

这是大政府与小政府,社主与资主的区别。

实际上,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全都对或者绝对全都错的体系结构,各有所长,我们的改革,就是改掉大 ZF 相对小 ZF 的弱点,这是当年我们总设计师最令人佩服的事情之一。

知乎用户 David Dong 发表

因为这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从现有的历史来看,甚至没有之一。

可以简略分析一点:

现代的经济危机基本上都不是生产不足,而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

由于供给和需求并不是对立的,当供给和需求形成结构性问题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在自由市场下,消费不足会使生产方利润减少甚至破产,生产方利润减少甚至破产又会进一步减少消费。危机并不是说短时间的经济不好,而是经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基建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解决方式。第一,基建补充了消费,这样在结构上可以平衡一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就可以缓解经济进入恶性循环的趋势。

第二,危机并不是永恒的,而是一种供给和需求的一种失衡,当消费重新进入正向循环的时候,就是经济重新恢复的时候。基建本身有正外部性,当危机度过之后,基建的生产和消费都对未来的经济建设有正面作用。

第三,基建本身是一种资产,资产就有抵押价值,有抵押价值的资产才能用来做扩张。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应对危机,必须主动去平衡生产与消费。当已经进入危机的时候,不能去削减生产,否则会进入恶性循环,所以只能去补足消费。补足消费的过程中,当你不知道该消费什么的时候,就消费基建,因为正外部性的关系,对未来总归是有好处的。其实消费教育和医疗也是有正外部性的,只不过在我国教育和医疗没有那么容易转化为资产,所以首选了基建。但实际上如果将教育和医疗打包成公共资本,然后以这个资本做抵押进行扩张,应该也是可以有效应对危机的。

知乎用户 陌上一只狐 发表

知乎的财经版真的是水啊,包括原油暴跌等热门额问题下的高赞答案全是公众号,没有一个是投研从业或者专职做学研的。

-—————————————————————————————–

按个人认为最简单的模型讲。

货币投放三种路径,财政、信贷、结汇;和经典的经济产出方程,Y=C(消费)+G(狭义指政府购买,广义请结合中国特色理解)+I(投资)+NX(净出口),可以大概建立个简单的对应关系(这部分是我的私货):财政对应 G(公共部门需求,加房地产),信贷对应 C+I(I 中刨除房地产和基建)(私人部门需求),结汇对应 NX(外部需求)。

这种对应关系不是严格的,交叉部门的情况不考虑,谨慎理解,重要的是体会思路。提这个对应关系,不是单纯为了扯淡,而是为了讨论货币投放(政策工具)和经济增长(名义量)之间的传导路径。

好了,现在的问题就从 “货币投放的路径问题” 转化成了 “经济增长驱动力选择” 问题,以及 “经济增长依靠谁” 的问题。用白话说,就是总需求管理,要拉动哪个部门。

拉动外贸出口?这个不多说了吧?不仅是客观环境不允许,汇兑投放货币路径在主观层面也存在严重的弊端,相当于部分放弃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属于屁股坐歪了的问题(个人感觉复兴门现在挺忌讳这个)。2013 年之前是特殊历史选择,以后难成主流。

拉动私人部门经济?对于 C,六个钱包都空了(让子弹飞里那句税交到 2010 年真的是神来之笔),再加上新三座大山这个镣铐,跳不起来。终端弱,上游受连累,私人部门拉动 I 是指望不上的。宽信用吹大的都是金融资产价格和估值,大白话说就是复兴门的水都流进少部分人的口袋,进不了实体、也和大部分人无关。此处请 14 至 16 年那轮双牛中成功割到复兴门韭菜的前辈们分享人生经验。不过,这也不是国内的独有问题,欧洲北美也那样,记得去年欧央行有篇 WP 详细说了这个问题,有兴趣可以去找找。所以,总体来说,事实已经证明了金融和信贷扩张这条路很难走通。

说句题外话,不要瞧不起中国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放到全球环境下真的是一枝独秀。但是,某朝的特色,就是金融市场和实际增长放到长期内是脱钩的,股债都一样。五年前那轮股牛债牛和基本面有一毛钱关系吗?(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看宏观看利率的都是短期观察员,谁都别笑话谁)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就不是个问题,选择这个选项的逻辑不是因为它对,而是因为排除其他错误选项。

放到中期以上的尺度来看,复兴门就是个水龙头,三里河才是水管背后的大池子。当然财政收支两条线,但是收入工具由于外在时滞等问题,相对支出工具没有那么好用。近几轮积极财政已经出现从宽支出到收支并宽转换的迹象,但天朝税制的结构性问题冰积已久,而且减税需要社保制度配合才能产生理想的收入财富效应。综合来看,不是说收入工具没用,而是不那么有用。

财政二选一,只剩支出工具。公共部门支出的 “生产性”(巴罗,1990)虽然存在规模效应递减(邹恒甫,1994),但只要乘数效应是正的,支出工具的有效性就不会消失。而且,中国特社环境下,财政支出基建和欧美的情况还不一样,我们的都是实打实的产能、GDP 和就业。所以,不是 “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基建”,而是 “财政在危机后都喜欢启动基建”。

个人认为,事实上唯一能影响积极财政持续性的关键,就是某海对财政平衡的耐受力。当然,MMT 的出现已经从理论上点开主权债务永续化的技能树,至于这个技能是不是邪功,只能通过历史来观察和回答了。毕竟,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最后说一句,最近几年 MMT(如果真的可以被称为 T)等所谓新思维,个人感觉其实就是全球范围内有人逐渐认识到了货币财政化这个命题的客观性和自洽性。

知乎用户 羽扇 发表

因为基建最好干.

不用跟我科谱一大堆技术专业名词,或者什么什么专利。

基建最好干的原因是不需要考虑市场的问题,因为它是单一排它主体的,或者讲,它是垄断的。

你只要建出来,全民买单。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政府从来不会跟人民商量,投资 200 亿建一条高速公司,每年你们多交 1000 块的税好吗?不会。

只要不需要面对市场,好坏你都得买单。这生意,政府才干得下去。

换句话说,只要是面对市场的生意,我们的政府都干不好。

曾经,我们为了对抗 gogle,成立了一家国企性质的企业做 “人民搜索”

让一个练体育的人操盘,然后败光了 20 亿。

这只是这么多年来,政府面对市场主导的企业失败案例中的冰山一角。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即得利益者出来鼓吹那些垄断国企的时候,让人发笑的原因。事实是,只要放开这个市场,国企那种低效,无能的组织结构,很快会被狼性的民企干掉。

所以,政府不是喜欢大基建,而是没得选。

知乎用户 电商狗 - 老李 发表

因为实践证明,这么干最有效,效果是立竿见影。

基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中国和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本来就缺大量的基础设施,比如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公园、车站、市场、电站、通讯基站、水厂、学校、图书馆等等。以前,只不过是希望慢慢地建,均速建,可以长期给经济注入动力。还怕增长太快让钢铁水泥产能太高,以后不好收拾。

经济危机出现之后,市场上流动性不足,就业机会少,大家都没钱挣了,消费会大受打击,经济面临通缩和衰退的风险。这个时候,政府通过发债筹措资金,将其通过扩大基建规模来向市场上注入资金。这样一来,企业有钱赚了,老百姓多了工作机会,消费自然不会衰退。大家都有工作干,社会也会趋于稳定。而基础设施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不仅可以提高居民幸福感,也能改善当地营商环境,也能促进消费,而且是一个长期产生效益的项目。

再说了,经济一出现危机,钢铁、水泥、电力和人力等都会面临过剩,这个时候用来做基建,不需要额外扩大钢铁水泥电力的产能,正是扩大基建规模的好时机,又怎能不用呢?

精彩推荐:

扫地机器人哪个牌子好?2020 年优质扫地机器人评测推荐

平板电脑什么牌子好?2020 年高好评平板电脑推荐

笔记本电脑什么牌子好?2020 年高评价笔记本电脑评测和推荐

拍照手机什么牌子好?高评价拍照手机评测

智能手机哪个牌子好?2020 年高口碑、高销量智能手机推荐

知乎用户 瞌睡者 发表

这段时间非常的忙,上面要求我们为民营部门加强纾困力度,所以一直没有时间上知乎回答问题。

前几天跟某朋友聊天,现在他们省税务局要求各地税务局站在企业立场,要求税务方面落实减税降负,缓解企业压力。

一方面要降税,一方面又要积极财政提振经济缓解困难,今年不管是谁都很难。


很多人都说了为什么要搞基建,我不谈这个问题了,这个回答也跟经济没什么太多的关系,没太多的干货,关注我的朋友可以不看这个回答。

回答简单介绍了 08 年中国面临的一些外部的、内部的状况,并且解释了为何我们要实行基建以及基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来复盘一下 08 年的中国:

一、不是危机启动了大基建,而是危机刺激了经济加速下行

这里有一个定义上的问题,不是每次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比如 2004 年非典以后我们并没有启动大基建,这里的危机是一个很广泛的词语,疫情啊、地震啊、洪水啊、冰灾啊,都是危机,但是并不是说都需要靠基建去解决问题。

那为什么看起来危机和基建是双生子的关系呢?

1. 危机让人看到了不足之处

08 年地震和冰灾让国家看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我们的电气化铁路系统,当时京广线已经实现全线电气化,但是湖南、贵州地区的输电塔并没有做好应对那种反常的冰灾准备,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没电,电力机车自然无法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大量的火车积压导致数十万人春运返乡人群滞留在广州火车站,最后只得从北方调来内燃机车应急。

这就让国家有需求,有动力去解决一些之前发展中忽视的地方。

2. 在经济下行时,危机加速了这个过程

地震与冰灾恰逢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你很难去认为是次贷危机导致了地震、冰灾,地震和冰灾是否反过来影响了次贷危机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这次美国带来的经济危机,对当时以外贸出口型为主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私营部门,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我在这里不再啰嗦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否以外贸为主,这点大家应该都会体会。

本身世界经济危机就带来的经济结构最主要的出口的衰退,而我们的消费能力受到了出口衰退的影响,导致了大量沿海企业的破产以及无数人失业,这里大家可以搜索 “珠三角 倒闭潮” 这个关键字。

当时的沿海生产出口型企业大部分是低端制造业,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率极低,属于知乎鄙视的典范,但是这类企业解决了无数人口的就业,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仅仅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年轻人来说,前往珠三角的工厂就业是当时很正常的选择,但是在 08 年,这个选择没有了。

08 年的冰灾和地震加速了这个过程,受到了难回家刺激的务工人群,面临的不仅仅是工厂破产了,还有对于未来可能回不了家的恐慌,对于四川的务工人群来说,可能还有家没了的绝望。

二、基建带来了一些麻烦,更多的是机会与信心

1. 重建带来的债务,在中国远比欧洲好解决

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面临:

1. 外部全球经济的萧条带来出口的不确定性

2. 大量的出口企业破产导致了失业潮

3. 冰灾让人看到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疲弱

4. 地震带来的重建需求

经济有三大马车:消费、出口、投资。

08 年我们面临的是出口完蛋了,带来的失业潮让消费也难以提振,那么,投资是当时适逢其会的选择,加上我们也需要投资,需要重建。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万个亿计划,很多人说四万个亿计划有什么什么问题之类的,其实很多人对政府有个错觉,好像政府做的事就一定要是完美的,不能存在缺陷的,只要存在一些不良结果就是错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一个方法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带来的好处大于坏处的时候,这个方法就不能说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的确四万个亿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结果,这里不想洗什么,但是对于中国而言,一个能够主导经济发展的政府,以及能够受掌控的货币体系,那么对于这个国家而言,四万个亿带来的结果仅仅是一些不良影响,作为绝大多数为内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债务,它带来的更多的是一些短期的、面上的问题,谈不上像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

四万个亿最主要的三个方面:铁路航空建设、农村设施建设、安居工程。

这里不管是哪个方面,都实打实的留在这里,并且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整体发展,它的益处肯定是大于坏处的。

2. 为何是基建?

我们来看一看基建的属性:政府投资、启动资金大、所需耗材多(单位价格微小变化对总价影响交大)、所需劳动力较多、能够影响的行业较多。

而在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社会一般会出现:资产特别是原材料贬值、失业潮、各行业连锁反应。

基建近乎完美的符合了所有要求,而且基建也为下一次经济繁荣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就像我之前回答里回答过的

如何看待 “中国不会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长期持续通胀会导致的信贷过度,透支了未来经济,非健康地提高短期投资收益,提高整体债务。
而通缩是更多的会出现在一个债务出清的过程,它有助于修复经济,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资产下跌的速度永远比上涨的速度快。
所以通胀是会长期存在的,而通缩更多是短期的、迅速的。
不论是通胀还是通缩,它们之间不存在好和不好,只是一个事情发展会出现的两种状态而已。长期通胀,投资回报率下降,出现通缩,资产价格下降,债务出清,金钱购买力上升,投资回报率上升,为了提高投资回报率,开始新一轮的通胀,这个过程周而复始。
为了防止债务出现大规模出清,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通过逆周期操作,熨平经济波动,我对这个操作是否正确不发表态度。

经济不会一直萧条,必然会有触底反弹的时候,而基建可以提升社会整体效率(高速铁路、5G 通信等),能够给民众充足的底气去在繁荣时期分一杯羹(医疗系统建设、农村设施建设)。

3. 基建重建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信心

在这里我很难不去说 08 年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如果说绝望,那段时间是太多人绝望了,高涨的失业率、破产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带来一种全面洗牌的情绪,虽然有奥运带来的全民兴奋,但是过两个月以后股票的 1664 更给人对经济危机到来的寒冷有种真正的体会,而三鹿奶粉也在夺人眼球,我们就如同一个想要获得世界承认的少年,本来急匆匆地想在世界舞台上大展风采,结果发现世界舞台一下子垮了,而我们自己却也还没发育好。

如果说地震带来的更多是哀伤,但是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众志成城全民一心的团结和坚强。

08 年的中国和中国人,在短短的一年内,受到了巨大的从大悲到大喜,最后发现世界都崩坏的冲击,这个时候,不管是四万个亿也好,还是什么其他的也好,我们需要一些东西,需要一些能够表明我们依靠自己也能过得很好的东西。

四万个亿,带来的消费提升、投资提升,以及我们看得到、摸得着的一些新科技发展。

大规模基站建设,为 3g、4g 奠定了通信基础,这是手机制造商、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起步;

大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家电下沉、农村扶贫提供了保障,电网百分百覆盖,公路百分百覆盖;

大规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建设,这个就不用说了。

中产的迅速崛起,提振内需,加大投资,让整个产业资本在国内流转而不是流出国外,带来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一批中产的崛起。

任何诞生在经济大跨越、大发展时期的人,都会有一种自信,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整个国民带来了的国民自信。

本篇回答仅仅只是一个剧情回顾,没有什么太多专业的内容。

知乎用户 一觉醒来又赢了 发表

其实我也不明白。

疫情发生到现在。我看到很多国家采用的是” 派钱” 的手法来保民生,没看到有啥国家是搞基建的。

打个比方吧,湖北有一家人,平常已经没啥存款。发点钱给他们再怎么杯水车薪那至少也是水可以解解渴啊。

但是搞基建,能分蛋糕的就那么一堆人。其他不相关的根本分不到羹。

很多答案都谈到了没法保证派钱能真正去到人民手里或者历史上有贪官截流赈灾款的事。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按户口本统计,每家提供一个账户直接打款不就完了。互联网那么发达,看有谁头铁敢截留试试。其实如果真正是想操作的,肯定是可以执行的。

我不否认基建的坏处。但在福利均沾这层面,派钱是最实际的。我相信如果国家真派钱(是有这个可能毕竟后续要促内需),大家一定会很高兴很愿意接受。而不是像这个问题里的有些答案一样陈列派钱的坏处。

知乎用户 一水遮夏 发表

这叫逆周期调节的 “做多”

从建国初期就开始用的策略

98 年大危机林毅夫建议朱总理开启大基建保高增长 20 年

现在这招依旧好用

这次提出的是新基建,和以前修路修铁路不太一样

别忘了,还有新农村建设呢

不过,债务问题依旧严峻,还是需要谨慎对待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L60kqV 发表

因为,反正,最终都是会死的,但是活着不好吗?药不能停,日后缓过来了,还可以有机会动手术改造改造,继续活着。

全局上看,国与国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是,分配蛋糕的东西一直都是一样的,谁拳头大谁强大谁说了算,这可能是最接近历史的现实。只是,现在这种现实暂时被核毁灭压抑着,保留着所谓的人类文明。

个人虽然渺小,但却是组成大国的微元,经济也是如此,无数个人(或者机构)的交易组成了经济整体。

启动大基建的另一面,则意味着对全国人民启动了新的大债务。

「常理来说,债务好坏,在于是否未来可以偿还,是否可以更广泛的分散分摊债务(为什么要分散分摊,因为,债务太过集中,承受有极限,也不够实际,容易发生系统性债务崩盘),所以,后面的十年,我们会有新的 “房地产” 出来,继续承担着新的债务,也会继续醉生梦死或者被人继续盘剥,所以,在此之前,大家可以多留一些心眼,人一辈子,不太可能接很多次盘,接个一两次,差不多一生也过完了」

但是,大家也肯定清楚,目前国内的居民债务杠杠,已经很高了,要继续加,还要再怎么加呢?尤其是房地产杠杠,基本上,现阶段是到顶了,再加效果也反而更差了。

至于,后面需要加到什么地方还回来,其实,无非就那么几个,医疗、教育、住房等。

另外 ,可能大家会有一些疑问。

  1. 这是新的一轮超级货币超发吗?

货币超发并不是都是坏的,正常情况下,只要物价水平 CPI 是相对稳定的,货币超乏没有什么大问题,注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即可。

但是,货币超发,一方面提供货币购买力,另一方面,提供了一份需要未来偿还的债务。所以,关键还是这其中的分配,是否可以提供满足最小限度的最大化分摊债务的韭菜的分配机制。

2. 新的基建真的可以有效拉动增长带来新的繁荣吗?

大家需要明白一点的就是,基建和出口基本涵盖了经济产业链中的绝大部分行业,在出口不理想的情况下,重新大搞基建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选择。

而作为最广泛的中小企业,牵扯着最为广泛的国民,中小企业普遍处于整个产业链(出口、固定投资)的下游,产品以及品牌力都比较弱,且在一个市场化环境去竞争,主要还是靠量以及微薄的利润去生存,对量和价非常敏感,量主要靠需求,利润主要靠减税和降低融资成本(这方面,通过政府政策即可调节),而需求,无非就是吃吃投资、出口、消费三大类的底下产业链求生存。

投资,外资(外资投资优先级)、房地产(房住不炒)、基建、制造业(顺周期),所以,其实算下来,其实也就是外资和基建可以争取一下,做一些增量;

出口,全球疫情大爆发,加上中美贸易战还在,短时间内,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增长空间;

消费,短时间内国内增长空间大的主要是汽车和电子消费,其他的消费回缓随着疫情缓解幅度低,增幅不明显;

所以,这么下来,要稳定这个总需求,也就是要稳定这个中小企业的钱袋子,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基建、加大吸引外资、减税降负(有限)、刺激增加国内汽车以及电子消费等下手。

至于,新的基建(新基建和老基建),主要是通过全经济链的投资形式,去创造一部分就业岗位,以及稳定一些经济预期,来创造一部分需求的,有效肯定是有效的,但是,预期不要太高了。

毕竟,欠的债总是要还的,而且,基本是需要全民来负担。

知乎用户 圆胖肿 发表

因为当经济出现问题之后,产能过剩,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导致产能过剩,所以你初中政治书上里面的例子,小姑娘问,妈妈,天气这么冷,为什么我们烧不起煤?小姑娘的妈妈苦笑道: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入下水道,也不肯分给穷人

资本盲目追求剩余价值,使得劳动者无法完全占有劳动成果,而剩余价值经过资本的大规模生产等手段,会被放大,剩余价值会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但是资本家又花不了那么多钱,你赚 100 块钱一天的时候,吃饭吃一碗 10 块钱,你赚 10000 块钱一天的时候,难道你吃饭会吃 100 碗吗?不可能的嘛,所以当财富过度集中之后,就会导致剩余的财富无法进入市场流通,而被资本家囤在银行里,然后银行还要给他们利息,理财等等,如此利滚利,最后贫富差距疯狂扩大

那就出现了一种局面,一边是广大无产阶级在呻吟,没有工作,也就没有了收入,另外一边资产阶级却在过着吃利息就能生活,不事生产,每天花点钱吃喝玩乐,成为社会的蛀虫

那这种社会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各种社会动荡的源头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劳动者,在他有能力劳动的时候,不事生产,找不到工作,终日无所事事,又饿着肚子,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那怎么办?

社会主义调控,国家出面,投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几乎一定是亏本的,但是国家通过税收,对企业收税,然后把财富转换成基础建设,这样原先没有工作的,被裁员的无产阶级因为基建的需要,就有了工作,有了工作也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生活也就有了保障,同时工作需要占用他们的时间,所以他们也不会在社会上游荡,同时这些工作也解决了无产阶级家乡基础建设不够好的问题,在基础建设建好之后,他们的家乡也会出现各种商业机会,使得这些无产阶级也能够有成为中产阶级的可能性,这样缩小了贫富差距,降低了失业率,并最终将无产阶级劳动成果转换成全民的社会福利,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危机来临,都要启动大基建的原因,必需指出的是,这跟是不是中国没有必然关系,全世界都这么干,上个世纪初 1929 年时候,美国爆发了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恪守保守党精神,小政府,行政不干预市场,一切让市场自行解决,结果呢?结果是整整四年,造成了美国历史上经济最糟糕的四年,史称大萧条,其创伤至今刻在美国人民的心头肉上。然后胡佛只干了一届总统,就滚蛋了,然后罗斯福上台,强化对劳工阶级的保护,美国工会就是那个时候搞出来的,然后政府出面,搞基础建设,美国今天很多高速公路,机场,都是那个时候建的,所以美国很快走出了经济危机,而这一系列社会主义政策,就是罗斯福新政,写在你的历史教科书里面,全世界人民都在学习的榜样

所以这不是说中国是这样,全世界都是这样,这是对付经济危机最有效的手段

资本主义出了问题,必然会由社会主义出面来解决,那就看是什么主张的社会主义,值得提醒的是,当时不仅仅是美国这么干,欧洲的德国,苏联也都这么干,所以这三个国家是二战期间最强的三个国家,你玩过 hoi 就知道,其实二战,就是美德苏三国演义,其他都是陪衬,你只要能把这三个打趴下,其他的,加在一起都不是你的对手,这三个你打掉任何一个的时候,你的实力就已经超过了世界上除了剩下两个的其他国家的总和

举个例子,比如你能把德国干趴下,那么这个时候,你把美国和苏联拿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都不是你的对手,不管他日本英国法国还是什么国家,你的真正对手,就只剩下美国和苏联,当然随着你选的国家不一样,第一个打掉的国家也会有所不同,比如选加拿大,那肯定第一个揍的是美国

可见当时动用政府手段,干预市场的社会主义手段卓有成效,而这种手段,其实都是搞基建,元首当时对于德国人的承诺是面包和工作,苏联则是五年计划,这些跟罗斯福新政一样,都是在搞基建,所以这三个国家很快走出了危机,并有了称霸世界的实力

所以大基建是符合所有人利益和需要的政策,理当启动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本来启动大基建是好事。

最前面的回答写了很清楚了。

但是,他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我认为应该标注加黑加粗。

这句话是:做**必要**基建便宜。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必要?

我认为要对这个词进行充分的补充说明。

路修得不能再修了,去青藏高原修一条 100 米宽的大马路,是不是基建?这东西有没有用?

这个问题很显然,我认为有脑子的都知道回答。

那么我问一个不怎么显然的。

4g 基站建得不能再建了,于是全国隔几百米去建一个 5g 基站,是不是基建?这东西有没有用?

这个我就不谈了,不然又要沸腾了。

任何单边投资都会面对边际效用的问题。

这是很简单的常识。

所以,并不是每一次危机,都可以靠大基建混过去的。

混过去一次,两次,三次,乃至四次五次,都有可能。

但是,京沪高铁一条就够了,上次危机搞京沪高铁,下次你搞什么?

搞去非洲的高铁?你会搞美国不会搞啊?法国英国不会搞啊?

那么一条去非洲的高铁,给谁搞?这次搞完了去非洲的,下次搞去哪儿?北冰洋还是南极洲?

所以,终有一天基建也是要饱和的,饱和了怎么办?

没人敢提。

因为会背锅。

反正饱和了损失的不是我,我为什么要出来提这个事儿?

不让搞基建了搞啥?搞啥都不行,搞了就是改革,改革就要变王安石,我凭啥去当王安石?

前朝王安石尸体还没凉,当今某人至今还挂在鞭尸名单上,我提这个意见?我怕不是疯了。

基建。

你们去搞基建好了。

大家反正都信这一套,去搞呗。

又不是我担责,真到那天高速公路造完了没得搞了要去给青藏高原修盘山高铁的时候,也不是我拿主意,管我鸟事。什么长效机制啊,我只要短期混过去就完事儿了。

是的,“管我鸟事” 才是为什么每次都喜欢启动大基建的原因。

再强调一遍:我不是说不应该搞基建,我也不是说搞基建不好。

我说的是:延续这个选择原因不是每次都是它最好,延续它的原因是管我鸟事。

======

最后放个思考题。

大萧条的时候,罗斯福是搞基建,把铁路铺满了整个美国。

牛逼啊,无敌啊,这动员力!

那么,问题来了,后来呢……

80 年代呢……

20 世纪末呢……

08 年呢……

美国总统还铺铁路吗?

为什么他们不铺了呢?

知乎用户 Bill Yu 发表

只是大基建比较显眼而已!而且基建的东西都可以留存比较久,一直会在那里提醒人们。

其实每次出现危机同时出现的东西多了,谣言,神棍,传统医学验方,跑路的,发国难财的,这些那一次灾难少了,可是这些灾难一过,就没有人再记得住了。

但是基础设施不会,SARS 之后建立的公共卫生系统和医疗保险系统,这次抗击新冠肺炎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就连军队的大杀器运 - 20 都被拉出来表演了一下;这些年建立物流系统,在整个湖北差不多瘫痪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还是得到了基本的保证;村村通保证了信息和物资能够顺利的达到每一个角落,一时间全国人民都知道出门要戴口罩了。这些基础设施就算没有疫情,每天都在咱们身边,提醒着我们记住。

加上这些东西属于大投入,也容易引起媒体关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放水需要有人借钱。

小白们对 “放水”,“印钞” 的概念还停留在实物货币年代,以为货币发行就是央行在造币厂把钱印出来,然后发到银行去。

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里,贷款创造存款,先有贷款后有存款,货币的本质就是是债务。

既然贷款 = 印钞,就需要有合格借款人来承担债务。什么制造业,什么科技,什么新基建,统统都是芝麻绿豆的体量。真正能造成 “货币超发 “的,只有基建 - 土地 - 房地产的链条,俗称土地财政。

政府成立一家城投公司,拨款 5 个亿,找银行贷款 20 亿,修一条 25 亿的路。在此过程中,发行了 20 亿的货币。银行凭什么贷款给城投公司?因为政府承诺未来卖的 100 亩地收入归城投公司。

这 25 亿工程款经过层层渗透,有的进了工人的腰包,有的进入了水泥厂老板的腰包,有的进了小舅子的腰包。一切成本归根结底都是劳动力成本,反正总有人拿到了钱。

眼看贷款要到期了,当地启动土地出让,打造 “高新区产业新城” 概念,把市政府也搬到了新区。各大地产商蜂拥而至,拍出一个又一个地王。房价的 50% 是地价,20% 是税费,20 亿信用货币兜兜转转,最终大部分成为了土地出让金和增值税。

这就叫做 “房地产是货币超发的蓄水池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基建继续搞,房价就不能跌。

在此过程中,养活了银行,养活了水泥厂,养活了给基建项目做帐的会计,养活了公务员老师医生。基建是百业之母,诚不我欺。

知乎用户 五个橘核​ 发表

有人从工程的角度分析,说搞必要的大基建是有利于摆脱危机的。

读一读凯恩斯的书,哪怕是付钱让大家一起挖个坑,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模型下也是利国利民的。

当然凯恩斯的理论后面被证明不一定对的。

知乎用户 马桶上的思考者 发表

怒答一发,所说全错!

因为基建是市场经济蛋糕做大的前提,换句话说,市场经济在客观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是有上限的,只有改变客观环境才能继续发展。

举个例子,假如杭州到上海有一条高速公路,上海到苏州只有一条国道,那么上海和苏州的经济交流一定不如上海和杭州,也就是上海苏州经济必然受到道路限制而只能达到国道的最大承载,国道承载显然低于高速的承载。

一天,苏州决定与上海通高铁,那么苏州与上海的经济交流必然超过只有高速的杭州,那么苏州的经济一定是加快的。

除了高铁,通信技术等其他基础性载体类建设,是大幅度提高效率的,是扩大市场经济发展上限的前提。

但是,这一类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慢,投资高,是不受自由资本喜爱的,有些甚至一直亏,所以这就是,大家都想把好做的生意做强做大,而支撑起做强做大的基础又不愿意冒险去搞,所以只能有国家去做,哪怕不计成本。

路修的宽且快,当然汽车就会多起来。每次经济危机,其实都是经济增长危机,没有那么大的获利空间了,所以,搭建新的基础框架,提高收益空间,就能继续发展而避免危机了。

然后从另一个层面讲,出口和消费,本质上都是消费,消费的总潜力一定是低于商品的总价值的,毕竟用来消费钱绝大部分都是商品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就算把所有所得拿出来消费,也一定还会剩下商品,商品过剩是必然的。扩大消费并不能实际意义上去解决危机。

所以,解决危机就剩了两条路,一,战争,搞死别人,吃战败国的肉,但是代价巨大,要是玩脱了,就真的完蛋了。二,继续做大蛋糕,那么就得改变客观条件,把基础设施进一步建设,提高效率的同时,创造新的机会。

知乎用户 超级大笨狼 发表

经济潜力和火特别像,比如没有明火引燃,柴火和煤块不会燃烧,航空煤油这种东西需要雾化和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否则拿喷枪都点不着,就算氢气,也有一个爆燃比的问题。

这些外在的条件,和牛顿第一定律非常像,如果不给他施加外力,它会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在运动中的,有阻力会让它慢下来,甚至后退。

现在经济不是没有潜力,而是巨大能量闲置于其中,缺少爆发的机会。

经济受潮了,没有足够外力,不温不火,旺不起来了。

有些物体像柴油和重油的对比,柴油燃点低一些,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这好比某个经济项目带给人的信心,资本市场倾向于投资易燃易暴项目。但很多人不知道万吨巨轮是烧重油不烧柴油的,重油具有更大的能量和规模效益,但是需要更大规模的雾化设备和复杂精确的条件来引爆它。承担这个任务的最好是大机构,换到经济领域,就是代表全民意识的政府,万亿规模的资金来引爆赚钱的项目。

什么是有效的基建?地方能收回投资,国家提高整体社会效率的才是有效的基建。

基建不只是修路盖楼,以前修路卖地段,七通一平的基建,收回投资的方式,现在大城市依然局部有效,但凸显乏力,有些小地方负债累累,无法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型,转移也是基建,比如以前众多钢铁厂和大规模耗电产业在东北某城市群,因为该区域有水电站,以前是够用的,但现在城市发展,电力紧张,电费成本显得昂贵,而恰好内蒙兴起了大规模坑口电站和风光电互补,电费不到原来的一半,而且要多少电有多少,还有其他原材料和成品运输优势,明显产业集中转移是合适的做法,但是这种转移是需要百亿千亿资金和大量社会人员安置的,说白了,旧技术的老工人没人要,旧设备搬不走,这些都不是新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建我的新厂,需要少量技术人员就够了,一千人干你以前十万人的活,产能还是你总和的十倍。这时候就得政府出面创造新的产业,比如留在原城市的旧企业员工转行做环保产业,新技术,新材料产业。整个多产业和多地段的转移,是一盘巨大的棋,这盘棋有希望,但东北那噶哒规模和难度非常大。我个人觉得国家投资东北,应该率先发展新基建,尤其是可以向外输出的新产业,东北人东北企业走出去,造血赚外边的钱,建设自己美丽环保的家园。

巴基斯坦的路现在是放羊,是因为还没修完,如果瓜港和喀什三千公里连接完,配套各种工业园区,能源管线,就厉害了,是布局中亚,面向三大洲的枢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 13 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安排今年及后续 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匡算总投资约 1.29 万亿元,能够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约 6.6 万亿元,年均新增就业岗位约 80 万个。这些工程实施之后,预计可以新增防洪库容约 90 亿立方米,治理河道长度大约是 2950 公里,新增灌溉面积大约是 2800 万亩,增加年供水能力约 420 亿立方米。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经济的三个驱动能力,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是内需消费,一个是国际贸易。相比起来只有基础设施建设效率是最高的,主动权掌握在国家和政府手中,贯彻政府的意图是最坚决的,收效也是最快的。

危机的时候往往国外也危及指望扩大出口不现实,内需消费,一方面主动权不在国家手里面,有的时候你干着急,就是上不来你也没办法,其次牵扯到教育医疗等等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教育医保等等,这些事情没解决之前,老百姓有后顾之忧即便有钱就不会放开手脚的花钱消费。所以搞来搞去,还是只有基建立竿见影见效最快第一时间将钱投入流通领域。GDP 也是应声而涨

知乎用户 祝大山 发表

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出口、消费、投资。

经济危机时要拉动经济,不管你采取措施无非都是规在这三样里。

其实我们不是每次危机都全靠大基建,而是三样都用过。

**出口:**80 年代中国引进技术、引进外资,导致外债很高,外汇又少,还债压力大。那位在南海边画圈的老人七十年代出访的时候,搜遍了各大银行只凑了 3.8 万美金。90 年代初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实行了极为严格的紧缩政策,结果导致了经济停滞和三角债的问题,1994 年才宣布实现软着陆。然后 1994 年人民币一次性贬值 50%,然后外贸出口占 GDP 的比重一下子上升到 21.62%。

**消费:**消费也用过,就是用的不太常规,不是鼓励消费,而是逼着消费。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宣布不以货币贬值作为刺激出口的手段(o(╥﹏╥)o 因为 3 年前一次性贬过 50%)。出口不行了就想到了消费。可是中国人不喜欢消费啊,好不容易赚那么点钱,都喜欢存着。于是就教育市场化、住房市场化,留了个医疗没改放开。这可是刚需啊,看看现在一套房掏空六个口袋就知道多刚需。98 年取消福利分房,房子货币或、商品化,那位闯地雷阵的老人说:住房的建设将要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信了 o(╥﹏╥)o)。

那为什么现在我们感受上,一有危机都是靠基建呢?

因为 90 年代我们出口依存度提高后,尤其是 2001 年加入 WTO 之后,我们成为全球经济大家庭的一份子,越来越休戚与共。危机一来就是全球性的,各国都危机了谁愿意从你这里多采购东西?所以出口就指望不上了。

消费吧,都经济危机了,还指望人们大似消费?

剩下的就是基建了。因为我们的 ZF 是全世界资源最集中的 ZF,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通过基建广泛拉动水泥、建材、钢铁、重型机械等产业的发展,还能让广大劳动人民赚到钱,然后拿赚到的钱给孩子凑首付,再通过房地产建设再拉动一波对水泥、建材、钢铁、重型机械产业的发展。而且把铁路、机场、公路建好了,基础设施配套好,未来老外愿意来投资,国内产业发展也有利。这简直是太太太好了,win-win-wins。

不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只有利没有弊的,一阴一阳谓之道。

基建最大的问题就是债务问题。基建投资额大,资金全靠借,有借就得还,甭管你是 person 还是 government。但是投下去的铁公基,你想想回款多慢啊,靠高速公路收费、卖高铁票分成,多少年才能把投资额收回来啊。典型的短债长投啊。

这轮 2017 年、2018 年去杠杆的过程中热议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就是上一轮大基建刺激的时候冒出来滴。

而且基建也不是永远有效的灵丹妙药,一次用生龙活虎,两次用龙马精神,三次、四次就有阳痿的时候。毕竟,基础设施都超欧美了,再建,实际用处就小了嘛。你花 40 亿建个功能齐全的机场和花 80 亿建个富丽堂皇的机场,实际用处真的差那么大吗?

知乎用户 耳屎菠萝味 发表

这里就不再讨论就业等经济问题了,只给大家一个更简洁的感性比喻。

这就像咱们做数学卷子,一个普通学生,基础题做了就能拿到大部分分数,而最后两道大题那种,做了也不一定会……(这里当然排除了学霸、学神或者反向极端,基础题也基本不会的那种)

基建,比如一栋楼,投钱,修了,它就会有,相当于基础题……

“基础” 题,“基础” 建设,你品,你细品……

我们假设危机的时候,投入同样多的钱进入科研领域,毕竟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还是生产力,尤其是科技这种第一生产力的进步。

科研它属于最后两道大题,你做了也不一定能做出来……

最好的办法是做基础题,后两道大题看答案,比如标准答案,或者学霸的答案,

一看,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现在学生面临一个危机:

高考!

怎么办?

题海战术!

你玩命的做题,发现 99% 做的都是不断重复的基础题,最后两道大题该做不出来还是做不出来……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意义,基础题也有各种题型变化,你也练习了手速、题感等,使得考试能力不一定提高,但尽量不下降,你不做题直接上高考考场试试?(这里还是排除学霸学神等例外生物)

比如这次疫情,连基础题都做不了,多么可怕?你做了基础题起码能及格……

还有那些已经放弃基础题(基础产能)专攻最后两道大题的国家,

同理,咱的基建能力确实因为大量建设变得比较强,人称外号,刷题狂魔,哦不,基建狂魔。

——————分隔线——————

话说为何通知显示有人点赞,可以过来一看,却显示根本没有赞数?

知乎用户 鹿心 发表

基建本身占比就大,而乘数效应最强。建一百公里的公路,意味着新增几万吨水泥、钢铁,几十台重型设备,而为了这些水泥、钢铁、设备,你有需要增加几万瓦的发电量,而为了发这么多电,你又要新开采几万吨的煤、天然气… 如此循环,当然这还没算为了这些人的运输、吃饭需要的生产力。基建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大头,而乘数效应更放大了可以撬动的杠杆。

不要以为基建的办法老土,长远来看关键还是看到底建了什么。罗斯福的 3R 新政,最终使得美国在二战中打成一锅粥的时候,没让一颗炮弹落到本土上,也让坐拥大量生产力的美帝在二战实现了闷声发大财的蜕变。真正怕的是落后产能的基建,建再多也只是准备了一堆未来的废铜烂铁,实现不了资本增益。所以我们避免 “旧基建” 避免 “大放水” 的老路,鼓吹的是“新基建”。

当然更直接的原因在于它最直接地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就业。危机下的最大问题是人力的流向。而这也是为什么除 1933 的罗斯福外,为什么以往的美国和横向的其他国家最终都只能靠战争出清危机(1857 后的南北战争,1933 后的德意日军国主义)。

不同于西方盯的死死的就业率数据,在中国,我们现在从来不提这茬。但我们都知道,“失业人口” 在中国古代有个响亮的名字:流民。

14 亿人口的中国,经济治理服从于 “保就业,促稳定” 的六字箴言。“稳定压倒一切”的共识下,没有 “就业” 就是最恐怖的“不稳定”。

知乎用户 神魔会说话 发表

每次基建的重点都不同,这次一方面是查漏补缺,另一方面是为 2025 产业升级计划打基础。

知乎用户 灼若芙蕖 发表

鉴于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肯定很很容易被某些人拉进 “你不会下厨,你有什么资格评论我的厨艺” 这种话题,我这次给出的回答并不是给出我对此事的观点,而是“什么时候做基建有效,什么时候做基建收效很低。”

这种话题可以理解为从上世纪初到世纪末的两大终极流派的较量,凯恩斯 VS 海耶克。首先简单总结一下什么是凯恩斯,什么是海耶克。通俗的讲,就是认为政府有权利或者有义务在必要的时候干预市场经济的运作以提升国家经济的发展或者复兴的做法,就是凯恩斯的思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凯恩斯虽然支持政府在大的经济层面上操控市场经济,但他本身并非是社会主义的支持者,也就是说,他心里面本质上信奉的还是资本主义那套。而海耶克刚好相反,他的思想较为古典经济学,认为政府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干预市场,应该任由市场自己进行调整,甚至到后来 (大概是 70 年代后) 发展为主张小政府的国家运行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国家除了必要的服务(如国防治安及民生福利业务) 外,其他的服务尽可能外包给私人机构,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使得人们能充分地享受自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凯恩斯主张经济景气循环触底时,政府应该透过公共建设自行创造就业 (为什么是公共建设而不是其他,因为公共建设做出来的东西总会有用,而且公共建设总需要做,只是时间的问题),尽管公共建设会带来额外的开支,但却能减少失业率 (由此可以减少失业补助的开支,当然,这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才有), 带来的好处立竿见影。同时,通过乘数效应 (即重新就业的 A 有了收入就必然会产生消费,A 消费给 B,B 消费给 C,这样的消费行为所带来的收益远超过支付给 A 的薪水)。而海耶克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央行调整利率的措施干扰了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奥地利学派都相信包括货币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终将达到制造商品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均衡状态。因此他主张,操弄价格机制反应市场走向均衡的趋势,任何操纵价格的尝试最终都只会带来不良后果。贸然的制造需求只会将资本的均衡流动人为扭曲化,由此会带来新的不平衡 (相关行业收益,其他行业变相受损),不排除最后会引起部分物价膨胀或收缩的情况。所以海耶克相信,忠于自然利率,经济体的货币便能 “中立”,在此环境下,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只会受其他因素的变化影响,如新产品的研发和新发明。

因为有罗斯福新政做例子,表面上看来,凯恩斯那套似乎总是有用的,很多回答也是把这个作为招牌,仿佛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但是到了越战爆发,美国参战之后情况马上逆转,由于国防开销严重超支 (1965 年 495 亿狂飙至 1969 年惊人的 812 亿美元)。此时预算虽然仍有盈余,但已经在快速萎缩中,同时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发酵,在 1968 年达到 4.2%, 同年为抑制物价而额外增收的所得税对平衡经济并未发挥太大作用。继任者尼克松总统无力再维持布雷頓森林体系 (美元和黄金挂钩), 接着又批准美元贬值;以减税和扩大开支的财政刺激措施使联邦预算陷入 400 亿美元的赤字,为保护航天公司洛克希德不致破产,刻意提供宽松的联邦贷款;1971 年 8 月,对高物价和工资发布禁令。到最后,尼克逊甚至放弃自由贸易,实施 10% 的进口税。但这种凯恩斯式的做法,最终还是未能挽救经济,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美国全面进入滞涨时期。而凯恩斯主义主张失业率和通胀率不可能同时攀升,被证明是错的。

凯恩斯解决经济危机的处方笺是公共事业,海耶克已经证明这样的政策终将劳动力引入一旦外力撤离便无法运作的产业 (即这种方法只是输血而不能造血)。他批评凯恩斯,当一经济体深陷衰退泥淖,其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需求,而是充分但不过量的货币供应。设定正确货币水平能带来“自然的就业水平” 而不一定是充分就业。

用这次疫情做例子,搞大基建,会使得相关行业从业者得益,然后希望依靠乘数效应把经济盘活起来,但这次时间不等人,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很多服务业和娱乐业垂死挣扎,比如饮食业停业→养殖业血亏→上游农副产品和相关企业跟着倒霉,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拯救,政府是不是确定有足够的钱,在保证大基建的同时,能让上面这些链条的参与者渡过难关呢?

最后我举一个例子,广州最近一个大基建的工程动工了——连接广州塔和海心沙的步行桥,这种步行桥的建立是不是真的能惠及全体广州市民,是不是没有比额外建多一条步行天桥更好的方法? 这些大家自己评估一下就是,不过可以肯定一点,附近的房价有理由再一次上涨。

参考资料:

1 KEYNES vs HAYEK:The Clash that Defined Modern Economics

2 Economics in One Lesson

知乎用户 鸟川芥​ 发表

我用大白话试着答一下

传统的大基建就是修高铁、修桥梁, 建房子, 大规模城市化.

现在提出的新基建就是 5g、人工智能、特高压、大数据、新能源等.

先说传统的大基建,

经济危机首先会造成人们的资产萎缩, 不敢花钱, 从而导致大量需求萎缩,

需求萎缩之后, 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 进而导致大量企业倒闭, 裁员, 降工资

裁员、降薪导致大量的人口失业和消费萎缩, 失业人口及对未来的悲观会引发社会动荡, 消费更加萎缩

这就是一个向下的恶性循环.

极端情况会引起社会变革, 触发战争.(比如 1930 年的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

而大基建就是为了解决需求的问题, 进而解决就业的问题, 最终把危机化解掉.

拿建房子为例

建一座房子早期需要用到巨量的水泥、钢铁、运输、工程机械, 大量的建筑工人、设计人员,

中期需要玻璃、各种合金装修耗材、装修人员,

房子建好了, 需要卖出去, 这时又会给庞大的房产中介提供工作

最终房子卖出去, 房子要住, 又需要各种家电、家具、家居装饰,

这整个流程会吸纳大量的人就业, 不仅带动上游的矿产、金属冶炼、能源保障部门, 中间大量的建设工程部门, 还有下游的消费产品,

人们个个有工作, 有收入, 兜里有钱了, 就敢消费了,

换手机, 买家电, 整容做头发桑拿洗浴, 经济进入了景气周期

一切完备, 形成规模后, 最终传导会传导到服务业 (这个是提供就业最多的)

所以, 城里的房子虽然老但还可以住, 怎么办?

创造需求, 推倒重建.

西部地区山高路远怎么办?

打山洞, 建桥梁, 修高铁.

我们国家 “基建狂魔” 的名号就由此得来.

城里房子修得多, 收入更好, 就业机会多, 也就吸引农村的劳动力和小镇青年来找工作

最终形成了群聚效应, 小镇青年见城里那么好, 也想在城市安家落户, 于是辛苦攒钱买房子, 城市化应运而生.

大量的劳动人口从小镇和农村聚集到城市, 成就了经济的飞速增长

在农村造成了空心化, 老人没人养, 留守儿童没人教的问题.

在城市, 最早积聚资本的一群人见想买房的人多, 而政府为了财政收入, 攒着地皮惜售,

看准这一点的商人花天价拍地, 眼疾手快的小市民大量囤积房屋.

于是房价呼呼地上涨.

早买房的人洋洋自得, 没买房的后悔不迭, 买不起房的大骂世道不公.

以上路子在发达国家都发生过

比如美国 1930 年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 经常在科幻片里露脸的胡佛大坝就是这时候建成的

你会不会有一个疑问

既然基建那么好, 那就可以把老房老路老桥统统炸掉再修一遍, 经济不就一直上去了吗?

我们国家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我回老家八线小县城, 县境内几十公里的山路修了四个几百米的山洞, 五六座超高的高架桥, 一个高铁站正在建设中, 县城登记人口只有十几万, 大量人口都在外地就业, 县城三万人不到)

但这并不能永远持续下去, 一个核心的问题:

钱从哪里来?

我们用的钱, 并不是国家金融机构印一张, 市场上就增加一张这么简单.

发行货币得根据经济的总体增长来, 轻微通货膨胀是好事,

若不加限制地印发货币

就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民国时期的金圆券, 扛一麻袋的纸币能买一笼包子)

货币信用丧失.(委瑞内拉的例子)

实际上流通在市场上的钱大部分都是信用, 占到货币总量的 95%, 只有 5% 的货币是观念上的钱.

举个例子:

你去咖啡馆喝了一杯咖啡, 50 元, 但没钱付账, 于是给老板说, 我下回来付给你, 老板同意了.

于是咖啡店今天的营业额上多了一笔收入, 但却没收到钱.

对你来说, 你多了一笔 50 元的负债, 对咖啡店老板来说, 他多了一笔 50 元的资产. 对社会经济来说, 这形成了一笔信用.

社会里大量的资产都是以信用的形式存在的.

说回到建一栋房子,

小镇青年来到城市努力工作, 拼命攒钱, 想从房地产商或炒房客手里买一套房成为新城市人.

房价已经涨到 100 万,

但他掏遍六个钱包也只能凑到 30 万, 其余的钱从哪里来?

贷款.

央行下调准备金利率, 银行有了更多充裕的钱,

于是一边给基建公司放贷, 给房地产老板放贷, 让它们加足马力修建城市, 修建房子

一边给小镇青年放贷, 让他们掏出所有的积蓄, 加上贷款买房子.

买完房子还有消费贷, 买家电、买衣服, 买买买.

小镇青年此时与银行之间就存在了一笔信用. 小镇青年多了一笔负债, 银行多了一笔资产.

因为大量的货币是以信用的形式存在的, 所以这个经济形式并不能无休止地循环下去.

比如

当房价高到一定程度 (资产增值), 总会有一些嗅觉灵敏的人会率先发现

随着几十年的增长, 手里的资产已经很贵了, 赚的足够多了

而国外的资产增长慢, 因而显得更便宜, 更有价值

于是, 这些聪明人在小镇青年埋头苦干攒钱买房的时候, 开始抛掉手里的资产, 转而去买国外的性价比更高的资产

(2015 年的李嘉诚抛售香港和大陆的房产, 去抄底英国资产)

也有一些反应快的城市居民, 房地产红利的获得者, 发现了这一点, 跟风卖掉手里的房产, 转而去欧洲, 加拿大, 澳洲炒房, 顺便移了个民.

自己的国民购买海外资产, 没问题. 因为财富还是自家的. 所以 15、16 年国家没管.

但把钱汇到国外, 买了资产不回来了, 这就是资产外流了,

这是决不允许的, 所以就有了近几年的外汇 /// 管制.

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 就意味着,

用基建刺激经济的路已经变成了刀刃上的一根线, 在上面跳舞需要超高的平衡技巧, 一不小心绳子就断了.(日本 90 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

即便绳子不断, 只要经济不景气, 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 背了一身负债的小镇青年收入下滑, 甚至失业, 便会还不起房贷, 导致银行坏账, 银行为了处置不良资产, 会把收回来的房子法拍.

法拍房会流入市场, 加速房价的下滑, 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崩盘 (08 年美国次贷危机)

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房住不炒, 为什么要限购, 为什么要保经济增长 (经济每下滑一个点, 就会有很多人失去工作岗位)

为什么要扩大硕士招生 (因为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太多了!)

2020 年, 突如其来的疫情, 国家一直小心平衡的绳子不得不再次承受压力.

疫情导致经济停摆, 大量中小企业危若累卵, 外国疫情肆掠, 会导致出口需求下滑, 从而引发一些以出口导向的企业倒闭, 造成大量失业和国内需求下滑.

要解决这个问题, 本来不想再搞的大基建只能继续搞了.

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房子已经拆了又盖, 公路挖了又修, 就只能把重心放到西南地区了.

所以你看到, 这次大基建的投资额, 云南贵州是江苏浙江的好几倍.

同时, 因为贸易战, 国家真正意识到, 科技才是卡脖子的问题,

所以这次大基建, 重点提了新基建这个概念,

5g、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些 都是我们国家比较领先, 或和灯塔国有一拼的领域.

最后, 说到利好.

疫情总会过去, 而大基建的刺激是必然的, 央行这次放水, 对流向房地产会谨慎而又谨慎,

因为如上所说, 这个领域是在刀刃上跳舞, 危险系数太高

而估值比较地的资产洼地, 一直被人们唾弃的股市, 因为能给一些需要资金的企业直接融资, 所以极有可能成为蓄水池.

而在这个蓄水池中间, 与大基建直接相关的企业会最先受益.

另外今早看知乎推送的几个话题, 加上上周读了一篇达. 里奥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 关于疫情的世界影响的宏观分析文章.

我觉得很多高赞知友的爱国热情值得赞扬, 但民族主义的情绪容易让自己蒙蔽双眼.

达. 里奥说, 这次是近一百年最像 1930 年的时刻, 疫情引发的危机最严重可能导致大国敌对.

他的意思当然是指中国和美国, 世界各国出于经济和安全的考量, 会选择站中国还是站美国.

中国目前利率还有充足的调整空间, 而美国已经快零利率了, 通缩近在眼前,

中国又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工业制造国, 疫情导致的危机会最先恢复. 而美国是全球霸主, 高科技和军事占优.

若美国包括欧洲等国真因为疫情爆发不可控, 金融危机而导致内部混乱割裂, 很多知友觉得很激动, 拍手叫好. 说: 中华民族要真正崛起了.

但这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 制造大国生产的东西得卖出去才能赚到钱, 卖不出去国内的工人会失去工作, 企业倒闭, 内需萎缩, 一样会出现经济危机.

读点历史就会发现, 面对危机而无法解决问题的大国, 为了创造需求和统一民心, 都会先找一个敌对国, 转移注意力的同时, 用战时状态刺激经济.

我们为什么仇视另一群完全不认识的人, 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种情况, 二战前期的欧洲大国, 日本, 冷战时期的东方和西方阵营,

回看历史, 会觉得这是好事吗.

只要发生战争, 不管是经济战 (贸易战), 还是热战 (战争), 最倒霉的是我们普通老百姓.

但愿这次疫情如愿尽早结束,

不管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外部, 都不要引发更大的混乱.

知乎用户 陈光 发表

有很多原因,有一条是比较有中国时代特色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之中。

如果是前工业化阶段、或城市化完成之后,那么大规模基建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了。

知乎用户 壮士请收下我的赞 发表

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外,

七千多个睿智用户被这么低水平的回答忽悠,

也很说明知乎用户真实收入水平,社会地位了。

最后悄悄告诉这七千位,

一个睿智如你们(应该)也能理解的事实:

把钱直接发到吃不饱饭的人民手里效率最高的办法,

真心不是什么大兴基建。。

就是直接把钱发到吃不饱饭的人民手里。

知乎用户 郑庄公 发表

基建是化解危机的万应灵丹。

因为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商品卖不出去,企业停产了,倒闭了,要化解这个危机,启动基建,就可以创造出来很多需求和工作岗位,让许多企业死而复生。

凯恩斯主义。

然而基建是要占地的,地皮不够怎么办?

所以最近又出了新规定,以前规定的永久性耕地也要给基建让路。

《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国发 2020 四号)

可以想象,什么时候中国的土地全部被建满,连一颗草都种不下的时候,基建化解危机的办法才会终止。不过,也可能扒了再建。

口粮算什么东西!可以买外国的粮食嘛。

知乎用户 杨微粒 发表

中国的基建确实距离发达国家还远。国内大城市其实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了,但是小城市和农村就差得远。长崎 [1]40 万人小城市,有 5 条有轨电车线路。长崎体量和仙桃 [2] 差不多,但是湖北现在有轨道交通的就只有武汉,宜昌和襄阳都没,更别说仙桃了。

参考

  1. ^ 2020 年 415,516 人 https://www.city.nagasaki.lg.jp/syokai/750000/752000/p023436.html
  2. ^2018 年,全市年末总人口 154.30 万人,比上年下降 0.1%。其中,城镇人口 42.04 万人,乡村人口 112.26 万人。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99%E6%A1%83/170535

知乎用户 阪泉君 发表

为了 GDP 数字好看

知乎用户 梁覠 发表

1. 国家层面社会正常运行的本质,其实是最大限度地让人 “各司其职、高效劳动”,经济层面其实是更接近水面的表层现象。前面说的才是里子。

所以,都不需要提罗斯福,在中国,以工代赈确实是两千年来普遍采用的招数。

只有绝大多数人没有停止劳动,依然在进行足够的社会产出,经济这个循环系统,血液冻住的病征就会被慢慢消解。

前提是神经系统一定要足够的指挥控制能力。

2. 还是提中国,温铁军老师举的例子很有说服力。

新世纪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合着全国搞的大基建,在奥运会前后,大部分农村完成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网、通气(部分)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当 09 年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影响到中国的时候,前期的新农村建设就成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才搞的出口退税转补贴,进行 “家电汽车下乡”,挽救了制造业和相关金融口一命。按照马前卒的提醒,我们所说的一代神车 “五菱宏光”,就是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乡镇家庭的第一辆家用运货两用车。

想想,如果没有前面长周期、大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你的汽车、电脑、洗衣机,村民会买来用吗?没有基建衍生带来的农民家庭收入大幅度提高,村民有钱买吗?

你看看彼时没能力玩这种方法的资本主义国家,今天是不是相当于十几年前害了一场大病,现在还后遗症不断?

3. 一带一路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号翻版,难道诸位还看不出来嘛?所以才一直说是双赢的大棋。

你看,不还是基建打头,给当地居民创造工作岗位和需求,后来我们的制造业才能卖出产品?

港口建设、公路建设、电路建设、网路建设、设备提供…… 这一条龙服务,就是让本地人用社会劳动和自然资源,最后来换取国内的制造业产品。

把这一条的好处展开来讲,数不胜数。单说国内制造业能在市场驱动下技术升级更快这一项,就能大大减轻中国工人在全球经济链条中的受剥削程度。就更不用提消化过剩产能、保障就业等等老生常谈的内容了。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大基建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正确的,解释成 “出现危,供给过剩,所以大基建” 是错误的。

硅基生物:凯恩斯主义的逻辑漏洞和资本的阴谋硅基生物:经济萧条的本质——产出决定需求

大基建与供给过剩无关,其实真正的唯物史学家应该知道,真正的几次”大 “基建中。至少有一次,正是” 供给极其不足“时期的产物。

具体的情况因为有 cfz 们盯着,不能细说。我就提一点点。你知道五常为什么能产大米吗。

大基建本质上是 zf 投资,如果只看到基建本身,或者把目光放在什么”创造就业岗位 “之类的地方,那么结果难免会出现” 睡前消息第 140 期“里那个东西。

投资就是要有收益,拉动就业不算收益。你取买一亿部苹果手机扔进太平洋也拉动就业。基建就是要有正盈利。

这个盈利不一定是账面上的,比如建地铁,买票收不回成本,但是真正的收益是什么?是沿线居民的便捷度提升——具体反应就是房价。地铁通了房价就涨,这就是收益。

但是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地铁投资的事 zf,花的事纳税人的钱。得力的却不是全体纳税人,而是买了房的人。

还是那句话,因为 cfz 们盯着,这个问题不便深讲。睡前消息头铁,你们可以去看他关于房产税的那集,和我的两个链接综合看,懂的自然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亞里士多德曾對僭主制有過一段譏諷,一位僭主要想保持權力的話必須防止有特殊才幹的人脫穎而出,必要時得採用死刑與暗殺。他必須禁止公共會餐、聚會以及任何會產生敵對情感的教育。決不允許有文藝集會或討論,他必須防止人民彼此很好的互相了解,必須強迫人民在他的城門前過著公共的生活。他應該僱傭像敘拉古女偵探那類的暗探。他必須散播糾紛並使他的臣民貧困。他應該使人們不斷從事巨大的工程,如像埃及國王建造金字塔那種做法。他應該授權給女人和奴隸,使他們也都成為告密者。他應該製造戰爭,為的是使他的臣民永遠有事要做,並且永遠都需要一個領袖。

知乎用户 仓鼠队长提莫 发表

就拿我现在上班的湖北省利川市举例吧。

这地方你听过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湖北省的县级市。

好歹是一个县级市啊,2009 年才通高速公路 G50 国道,高铁那是后面的事了。

这么说,利川市当初规划还是有点超前,把高铁站和高速公路路口都放在市区南边,新成立一个开发区,离利川的老城区不远不近。

然后现在被利川市民骂死了。

骂的是什么呢?一到了节假日,利川高速公路入口的匝道必定堵死,然后这个赌点会延伸到城内,堵的司机们不停的问候各路先人。

后来好不容易开了一条支线高速公路,G5012,给了利川市第二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利川西。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照例是利川匝道堵死。

2018 年 G50 因自然灾害堵了一段,走 G50 的过路车辆需要从利川站下站,走城区公路,再到利川西上站。

然后,利川市的市内交通直接炸了。

利川市最后铁了心,宁愿自己掏钱,也要再增加一个利川东站,不然城区动不动被高速公路影响堵死,这日子难过啊。

但这一切都和危机启动大基建没关系。

因为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基建需要补课的实在太多了!

利川人吐槽最多的是你看恩施州城!恩施东、恩施、恩施西、恩施北、松树坪、龙凤坝……,人家那才叫环城高速!我们这叫路过高速!

而恩施州城的一脸羡慕的看着宜昌,宜昌一脸羡慕的看着武汉。

你看,实际上中国还在补课。

知乎用户 不知名股市砖家 发表

因为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啊。

参见:https://www.zhihu.com/answer/545595246

同样的经济危机下美国也是印钞,美联储独立那就是个笑话。只钞票拿去打仗了。还不如搞基建呢。

这次搞基建不同,一些高科技产业也算在 “基建” 内。

遇到危机,大家都是印钞。关键是把钞票花在哪里。能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

知乎用户 陆哥财经 发表

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对此要高度重视,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会议强调要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要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很多人说,这段话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其实他的信息量不小,主要提到了这么几点内容,接下来我将结合年中的会议内容,一一给您拆解。

首先,这个会议一般 7 月一次,10 月一次,12 月一次,7 月给下半年定调,10 月复查,承上启下,12 月定调下一年的上半年。所以 10 月的会议往往是 12 月会议的风向标。

其次,这次明确提出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 7 月的提法是,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可见经济形势已经越来越紧迫,这次直接点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有所暴露,可见上面十分清楚企业运行状况,并对微观经济心知肚明。所以提出了,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这里稳就业是第一位的,而谁承载的就业最多呢,那就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他们承载了全社会 70% 以上的就业量。所以后面还特意补充了一句,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那么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呢?其实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信贷资源。这个必须要进行货币政策的宽信用调整。另一个是税费负担偏重。亟待一场更大规模的减税。

第三,这次会议提到了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实属罕见,之前很少关注资本市场,老齐认为主要是这次股市下跌,超出了上面的底线,所以才引发了更多的关注,那么既然上有授意,鼓励和支持资本市场的政策,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密集出台。所以自此之后,大家可能听到的都会是好消息。毕竟把股市拉起来,把资本市场搞活,让企业在市场上直接融资,既可以继续去杠杆,化解风险,也是一个纾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重要方式。

第四,要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这条,很明显就是要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给经济托底,而财政政策能做的就两点,一个是减税,刚才已经说了,还有一个就是基建。7 月份会议的时候,我们及提出过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那会老齐也预测说,大基建的强周期可能会启动,但是 3 个月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在数据上看到基建启动的迹象,3 季度投资增速仍然下行,而昨天,国办也发布了《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算是给基建再次定了个调,不过鉴于上次的经验,我们还是要提醒一下,说归说做归做,我们还是要等大基建启动的明确信号,一个是铜价上升,另一个是 PPI 反弹。

第五,这次会议没有提到房地产,7 月表态的时候,还说道因城施策,供求平衡,而这次没有再提,这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对之前观点无变化,继续执行,第二个是对目前的调控总体满意。只需要继续保持。而就在前两天新华社发文表态,其中提到了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改变”;“决不会允许房地产调控前功尽弃、半途而废” 如果把这几天的新闻合起来,我们判断,房地产调控绝没有放松的可能,就目前来看,并没有再启动楼市去拉动经济的意图。所以楼市至少在明年上半年应该依然是继续回落的态势。

综合来看,未来大概率会出现,基建带动强周期启动,利好不断刺激股市上涨,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开启宽信用周期,疏解民企资金困难。财政减税,给企业减负,从而促进就业。而楼市将继续保持高压状态。这几个方向都会去努力做,至于效果怎么样,还有待观察。

知乎用户 Terminus​ 发表

因为只学过美国大萧条却没学过法国大衰退和法国人口危机

知乎用户 低调雾雨霏霏​ 发表

投 6 个亿到基建行业,可以安排几百名民工兄弟干 1~2 年,还能带动上下游的水泥、钢铁、运输行业就业,最后收回总价 10% 左右的税收。如果运气蛮好,项目能够持续运营,那就可以源源不断收税了。

相比之下,成都投 6 个亿给锤子手机,连个水漂都没见到。


除了基建,还可以投资到哪儿呢?无非就是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制造业和能源行业。这些行业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可能还不如投入到基建中去。

除了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外,其他城市把钱投入到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基本就是打水漂,想要成功的难度比较大。

以成都为例,除了给锤子的投资打了水漂外,还有给格芯的投资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这种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的马太效应极为显著,赢者通吃,而处于后面的追赶者基本没有机会。如果成都这样的城市都运营不好这种项目,那和成都同级别乃至更弱的城市就更没必要重蹈覆辙了。

在经济危机下,投资制造业也是一项技术活,难度更大。因为要促进制造业发展,给钱让企业扩大生产只是第一步,还必须想办法给企业的产品找销路。比如,德法搞了空客公司以后,空客飞机质量和技术够牛逼了吧,但是每次还需要两国领导人经常向世界各国推销飞机订单。问题在于,经济危机下,大家都自顾不暇,谁来买产品呢?

至于投资能源行业对绝大部分城市就更不靠谱了,除非城市真的有矿,否则投资也是白费。

知乎用户 Jason 李 发表

谢邀,中国喜欢启动大基建就是经济特色决定的。

前天回答了,国务院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的问题,在我看来在我看来这是疫情之下又一个变相的大基建、刺激经济、拉动开发的大招。

此次新冠疫情之下,失去的时间和消费基本不可挽回、别听信什么报复性消费(全民撸串也挽救不了餐饮),何况整体服务业都受影响。GDP 下降板上定钉,唯一能挽回弥补的就是国家主导大基建项目,审批快,数额大,用工数量多,当年开工的话,年终账面统计比较好看。

但是,就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看,外贸和房产依然是拉动 GDP 主力,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已经没什么支付能力了。所以无论从税收层面还是就业层面,房产和公建开发不可替代,无非是国家层面不搞了,各省因地制宜,所以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到省级政府,说白了和房产的 “一城一策,因城施策 “一样。

至于各地农用地建设什么项目不好说了,我个人觉得建配套服务的公建没大意义,不如直接建廉租房,和共有产权,既然安居乐业,那就降低煮饭门槛,促进消费。连恒大都全网 75 折卖房,就表明了当前国内房产没投资价值了,正好相应 “房住不炒 “的理念。至于为什么国内房产没投资价值,可看前段文章分析。

Jason 李:恒大全网卖房火了 投资价值完了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我认为,中国的基建,本来就是,或者说应该就是,永永远远,远远永永地,不够!!!和危机没一毛钱的关系。有一句话我是同意的,不同意的,咱们友好商量行不行?这句话是:备战,备荒,为人民。什么叫"荒"?这次新冠疫情就是。医院就建得不够。医院按什么建?一个大城市有一半人生病要住院,就可以住院!你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社会没那么多需求?你怎么知道的?再说地铁,我认为可以考虑两层楼三层楼的地铁!居然要挤地铁就说明地铁不够!高铁?我认为要在现在开始建时速六百公里的高铁!造岛?我主张在南海造象上海那样大城市的岛!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国和四十年前相比,已经变得不认识了,例如我想回我上中学的德州市看看,完全不认识。我大前年到西安,和我当年在西安上大学时,完全不一样。我主张中国再过三十年,和现在完全不一样!金壁辉煌!美仑美奂!一定要做成中国人去美国旅游,是去乡下旅游!

知乎用户 蔡先生 发表

因为存在下面这种恶性循环:

一个人的收入等于另外一个人的支出 -> 出现经济危机 -> 整个社会支出减少 -> 整个社会的收入减少 -> 缩减支出偿还债务 -> 收入进一步降低 -> 债务负担加重 -> 信用度降低 -> 能从银行借出的钱变少 -> 所以支出进一步减少 -> 继续循环

整个社会支出减少 -> 整个社会的收入减少 -> 债务继续负担加重 -> 卖掉资产偿还债务 -> 资产价格下降 -> 房地产和股市暴跌 -> 资产缩水 -> 作为抵押物的资产的价值下降 -> 人的信用降低 -> 信用度降低 -> 能从银行借出的钱变少 -> 所以支出进一步减少 -> 继续循环

破解上述恶性循环的一个办法就是政府站出来,增加整个社会的支出,而支出需要用钱,来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印钞。

印出来的钱要花出去,钱的去向就多种多样了。比如,购买资产将资产价值拉高,使拥有资产的人信用变好,让他们从银行借出更多的钱去支出、比如通过投资拉动就业;

或者政府之前给困难群众发钱,让他们消费去;

再或者,政府直接拿钱去投资,比如去修房子、修高铁、修桥梁。印的钞票变成了基础设施以及原材料供应商的收入和工人的收入。人们有了收入,偿还一部分债务还能继续消费,消费提升了,支出就提高了,从而打破上面提到的恶性循环,使经济恢复。

知乎用户 夜半卧听风 发表

能让底层具有购买力,是经济危机中最核心的目的。怎么实现这一目的,则掺杂了各国政府的政治考量。

最粗暴直接的,就是全民发钱。往往适用于发达经济体,基础建设较为完善,金融体系与消费市场极为发达,本土的实体产业不需要直接刺激(或者根本就没有本土实体产业),只需要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就能实现资源优势配置(企业盈利)。

经济弱一些的地区,由于市场调节相对发达地区滞后、低效,怕直接发钱无法让本地区企业盈利,形成促进本地生产的正循环。则比较喜欢采取发购物券的方式来提升底层购买力,刺激本地消费,促进本地生产。

经济再差一些的地区,资源配置被扭曲(一些资源由于稀缺,而过于重要),市场功能被限制,无法实现有效调节。福利保障缺失,消费意愿被抑制(买房不算消费,算投资),全民发钱会迅速在资产端沉淀,抬高资产价格,而无法带动消费市场。政府组织大基建,“以工代赈”,以工作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给人安全感,刺激消费,还能顺便提升下基础设施,促进生产。

我国地区之间差异极大。落后点的地方,喜欢搞大基建;发达点的城市则喜欢发代金券:港澳则直接发钱。

题主会形成我国喜欢用大基建度过危机的印象,是因为这个方式一直以来,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落后的现况,所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是说我国政府偏爱大基建,或是大基建本身比发钱、发消费券更具有优越性。

因此,没有必要过分贬低或是夸大大基建的意义。不能因为曾经靠大基建度过了危机,就形成路径依赖,抱着大基建不撒手。我国发达地区和城市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和积累,该尝试转变度过危机的方式了。

知乎用户 小洋粉 发表

1 块钱理论

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你和我。

有一块钱,在你手里。

我老婆特别爱钱,于是我做了一个板凳给你,换回来 1 块钱。

你老婆发现 1 块钱不见了,于是你做了一张席梦思给我,1 块钱又被你拿回去了。

我老婆也发现 1 块钱不见了,于是我又帮你种了一个礼拜的地,1 块钱给我了。

你老婆织了一条毛衣,从我老婆手里又换回了 1 块钱。

我又做了一双鞋给你,你又把 1 块钱偷偷拿给我。

。。。

如此来来回回,1 块钱还是那块钱,

你得到了我的板凳、一个礼拜的种地劳动力、一双鞋。。

我的到了你的席梦思、毛衣、等等。。

根本不是什么向未来借钱,而是钱本身的内在驱动力。

如果你死攒住那块钱以备不时之需,只有娃上学,生病看医生,买房,买车才肯花。

任凭我跳脱衣舞你都无动于衷。

那么,什么板凳、毛衣、席梦思,不存在的。

知乎用户 坏嘟嘟 发表

因为不会干别的。而且凯恩斯也就教过这一招。

知乎用户 Yang Wang 发表

基建有没有效是看基建产品最后能否产生效益,

否则是饮鸩止渴。

比如高速公路建完后没有车流量

知乎用户 邓文博 发表

这个问题是不是正确的都值得衡量。

90 年代的逆周期调节没有研究过,上一次大基建是在 08 年,但是 08 从我国的产业周期上来看,启动基建是很合适的,为后续的制造业、区域经济交流奠定了基础,那个时代本身就属于高铁、建筑、高速公路、产业园区的一个时代。

这次还会不会启动呢?我认为很难说,当前整体预期都往大基建去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年有 GDP 翻倍的目标,但是今天从产业周期的角度上来说,即使启动基建,可能也只是补短板 + 几大城市群的基础设施。第二个原因,当前政体形成的定力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很强,有可能,牺牲总量目标去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

所以对比起 08 年,整个产业结构以建筑业为绝对核心,拉动基建、地产自然能解决大量的问题;而现在对比起来,当前的结构性问题是消费服务业、就业、制造业、以及全球产业链受到冲击,是启动基建无法解决的。这个时候可能还不如向居民发放消费券、折扣券对结构性问题的帮助大。

知乎用户 月入杯中 发表

为什么每次…… 都……

这其实是一个万能金句,因为无论是对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们的行为都是由特性和惯性决定的,他们以前怎么做,以后也大概率会怎么做,除非遇到重大变故,才会相应地调整一点。

为什么中国每次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因为以前就这么做的,现在这么做,第一,阻力最小,非议也小,如果提出一个新想法,会遭遇各方面的质疑,第二,负责执行的人熟悉,执行效果最好,如果是一种新的做法,下面的人不会去执行,出问题的概率很大,最典型的就是王安石变法,出发点是好的,设计也很巧妙,但一则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二则没人懂怎么去实施,最终遭遇失败,并为北宋灭亡埋下了祸根。

所以无论从感性的角度,还是理性的角度,继续原先的政策,无论该政策是否合理,往往都是一个最优解。

知乎用户 dzqwym 发表

启动大基建,其实是很妙的一步棋。

首先,出现了危机,说明大家没钱了。怎么办?如果直接发现金到个人手里,如同澳门、香港一样,当然不行,引发的首先就是通胀。发食品券,也是一个办法,但是并非最佳的部分,因为大家的生活不完全是为了吃吃喝喝,总还得娱乐、学习、供房什么的。

所以,最佳的办法是发项目。

发项目,其实也是一个技巧。有些项目,比如给几个地区发几个纺织厂,对经济的刺激有限啊。产业链太短。而且,本身这些个项目就是过剩的项目。投下去,可能依然过剩。

启动大基建,就有些意思了,一方面可以说,基建项目寿命长,而且不会过剩。5G 总比 4G 爽一点吧,城轨总比大巴舒服一些吧。另一方面,产业链长啊,不但是技术密集型,还是人力密集型。

所以,危机出现时,启动大基建就是较优选择了。

大国都如此。

知乎用户 仟壹一哥 发表

无利不起早,我想大多数国家出现危机时候会想到去补救,用经济刺激消费,就比如美国的 08 年危机,今年的股市救市,都是采用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发行债券转移风险。

所以你可以发现 08 年之后,中国持有的美债占比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这种方式是最直接的没错,但是后果就是大量欠债,借了也借了,美国把这部分资金拿来干嘛?原来是直接去刺激消费,今天每个人发个 100,明天每个人发个 1000,但是这钱你不能存,只能拿去消费,这样就刺激了整个行业,带动整个行业循环,但是有个致命伤,底下会说到

而为什么中国采取大基建?

这就不得不说大基建的好处,大家要知道基建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专项债,但是跟美债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国的专项债首先是通过债券市场直接发售。老百姓通过购买后可以转成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这里面的各种手续费就变成这些地方专项的主要资金来源。

地方政府拿着这笔钱做老城区改造,建学校,建科研基地,建医院,建地铁等等各类公共事业,然后是建筑工程公司承包建设,装修公司设计装修,各种灯光照明,园区建设,再到最终这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以上行业的发展

根据已有经验,基建投资增速提升 1 个百分点,将带动名义 GDP 增速提升 0.11 个百分点,其能够产生近 1 万亿的 GDP 产出;

最终怎么偿还这些债券那,那就是税收,所有的公共设施承包商还有最终的消费者都要交税,个人完成文化,餐饮,医疗等的消费拉动,这些税收就变成了这些所谓的专项债的偿还金。

所以中国的基建实则也是通过经济刺激,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间形成一道经济循环,让钱在社会形成一种良性流通。而美国上面说了,只是把钱给百姓消费,这其中少了很多创造就业的机会,无法带动各个产业链的发展,充其量减少了生产剩余库存。虽然有部分刺激了各个企业的生产与发展,但是没有真正的用到实处。

知乎用户 Elmer 发表

嘿嘿,罗斯福希特勒的例子都说烂了。

我给你扯扯最有名的大基建。

1、大禹治水

不说了吧,一个国家的诞生

2、秦长城、秦直道

秦始皇不是闹着玩的

3、汉长城,汉武帝坎儿井

4、隋大运河

知乎用户 老肥牛 发表

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知乎用户 老吴爱说话 发表

凯恩斯主义的适用期并不长,也就管二三十年的用,现代工业能力太恐怖,就算二战打烂的欧洲日本,复原也不需要多少时间。持续到七十年代,凯恩斯主义已经寿终正寝了。

我们就更糟糕了,我们的目标是摊大饼,基建是绕着没有产出的大西部进行的,急需要城市建设,规模扩张的交通枢纽和港口城市经历的是前所未有的资源压榨。

所以呢?你修了基建还得雇人维护,债务造成长期失血是一方面,而维护也是一笔钱呢,最坑爹是供需失衡导致一二三线刚需一起暴涨,形成的泡沫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债务造成危机是有可能的,靠它解决危机?活见了鬼了。

西部人也是人,所以请各位小中产老爷们给他们一个进入东部城市的机会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rJVVX 发表

中国需不需要刺激?需不需要额外发力去避免经济的下行?

我们可以说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我们的疫情现在控制的情况还不错,我们国内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新增的了,大部分新增也都是从外部进来的或者外部进来之后受感染的。这是一个好消息。

疫情在好转,复工的情况也在改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金融体系的运转相对来说是比较正常的。尽管也有一些波动,但是功能还在正常的工作。

但是除了这些好消息,我们也有一些困难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经济的停摆的力度是比较大的,我们到现在很多小区还处于一个封闭管理的状态。而且我们的时间比较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经济活动大幅度的降温,不光是餐饮、零售、建筑、房地产、旅游、航空各种各样的,几乎绝大部分行业的销售收入可以说是几十年都见不到那么大幅度的下降。收入大幅度的下降,这会制约总需求。

还需要考虑的一点是什么呢?经济运行它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一个正反馈作用。各个部门之间在相互反馈当中共同成长。我们有很多部门是连在一块,是一个大机器,很多零件放在一起才能工作。如果一个机器出现故障,它会让整个机器的运行都会出现问题,而我们现在一定程度上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还有坏消息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短期内戴着口罩,不管是出于防范疫情的需要,甚至我们的心理因素。哪怕是很多专家讲,现在在外面公园,在外面开放空间里可以不用戴口罩,但是口罩短期内看来是摘不下来的。这对我们的需求复苏是有影响的。

同时,现在因为海外的疫情这么严重,国外需求也会大幅度的下降。今年大概率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全球贸易负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全球供应链条上,供应出现问题。我们现在面临供求双杀,两方面都面临很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之下我们有数千万的就业机会受到威胁。他可能有工作,只是大幅度缩小工作时间。现在到餐厅去看,到现在很多商店去看,它开门但是没生意。短期内还能熬得住,时间如果再拉长,那很多就业机会就会面临很大威胁。中国经济在这一点上来看也是在往下行。

中国需要刺激吗?中国需要学国外那样去放更多的水,做更多的财政刺激政策吗?

这也有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就说,你现在放水不行,放了水之后,钱都去了房地产,都去买房子,然后有房价泡沫。这个我刚开始的时候已经解释了,你不能说他说得不对,但是你要看到这个事情的另外一面,如果贷款条件更好了,我能够有更多的住房抵押贷款。

新增的住房抵押贷款,这笔钱并不是说就是给了开发商,而准确地说是什么呢?是通过开发商给了千家万户,全社会。因为我这新增了一笔 500 万的贷款,使得我的全社会又新增加了 500 万存款,全社会新增加了购买力,企业、居民、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在收入方面都会多一小笔钱。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对房子购买力可能会增加,它可能确实会让房子上涨。

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我想提出的一种解决办法是,高房价问题不应该绑架货币政策,不让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不让信贷,不让大家借钱。这个不是你解决问题的手段。如果大家都不借钱了,大家都没钱了,确实房价可以不涨,但是经济陷入衰退,大量的失业,那样代价很严重,代价很大的。

解决高房价问题,更应该立足于供给方。我们知道中国的大都市房价确实是很贵,但如果跟国外对比的话,我们中心城区的房价也说不上太贵。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中心城区房价跟纽约、东京这些中心城区房价其实差不了多少,甚至还没有别人贵。

我们贵是贵在郊区。如果说放在国外大城市,它的一个中产收入家庭在中心城区可能也买不起房,但是它能够支付得起在郊区买一套住房,它也可以靠近大城市生活,它的收入是够的。我们这个郊区房价是特别贵,比如我们中等收入家庭,别说在中心城区买不起,在郊区也远远不够。

郊区为什么房价贵呢?很重要一个原因还是人口都希望流入大城市,改善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大城市的住房供给有很大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大城市买房,60%、70% 其实都是付了土地的价格。是因为我们缺地吗?也不是这样,跟我们的土地政策有很大关系,跟我们郊区的公共服务配套有很大关系,跟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城轨交通还不够便利不够高效有很大关系。

解决高房价的问题更应该从供给方面改善,而不应该绑架货币政策。绑架货币政策其实就在绑架大家的钱包,绑架全社会的购买力,绑架就业机会。没有必要说,为了北京、上海、深圳这几个一线的城市房价不要再上涨,全国人民都跟着让经济陷入低谷。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

还有一种声音说放水的钱都去了国有企业,不能够改善效率。这种说法我们要看一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它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误解的成分。如果看我们过去几年信贷增长,最快是针对居民的贷款。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信贷资源进入这块特别多,还有就是对融资平台也有很多的贷款。

如果只是对工业企业,特别是对制造业来说,你可以看到过去几年信贷资源在国有的工业企业跟非国有的工业企业之间的配置上来看,其实非国有的工业企业他们的负债,他们借的钱在全部工业企业里面的负债,占比是在上升的。如果都是工业企业,银行并不会说你是非国有的我就贷给你的款更少,不是这样的。

非国有的工业企业的贷款,它的负债在过去几年在总负债里面是上升的,不是下降,从 2011 年的 35% 上到 2018 年的 70%,这上升比例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并不是说歧视非国有的工业企业。这里面有一些经济结构转型的原因,我们今天没有时间详细展开。

还有批评的是什么呢?你这个放水了之后,刺激政策之后会刺激金融系统的风险。我们确实是看到我们过去几年杠杆率有个快速的提升,金融系统性风险是在上升的,这个是刺激政策造成的吗?跟刺激政策有关系。

我们首先看一下系统风险从哪来的。我们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说我们掰开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看,居民部门大概没有问题。尽管杠杆率上得很快,但是偿还利息偿还贷款是有保障。你可以看看银行里对居民住房抵押贷款是高质量的一块资产,坏账率很低,在目前来说还是有保障的,这是居民部门。

对于政府呢?也没什么太大问题。如果说政府的这一块,预算内这一块,官方承认的债务率也不是太高,支付起来也没有问题。国债还是非常受欢迎的,说明大家相信这一块债务能够得到偿还。

那企业呢?如果说看我们的私人企业,其实它的负债率也是在下降。坏账率确实在上升,但是总的规模是比较小的,拉长时间也能消化。

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最主要的是地方融资平台。地方融资平台在过去十年里面借了很多很多的钱,但是相当多的地方融资平台就是靠借新钱还旧债,自身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偿还贷款的本息,而且这个规模很大,有不同的估计。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融资平台做了很多的基建投资,欠了那么多的债务还不上。我们知道地方融资平台过去也做基建,现在也做基建,十年前的基建增长速度比过去十年要快得多,那个时候 10% 几 20% 几,现在慢慢慢慢降到个位数,现在反而还不上钱呢?这里面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个,地方政府的收入是在下降的。我们工业部门在减速,我们税收从工业部门是一个很大的来源。工业部门在减速,它的收入在下降。还补充一点,地方政府做基建项目跟过去也不一样。过去地方政府做基建大家都说是铁公机,不同程度上它能还一些贷款,铁路也好、公路也好,机场也好,它能够带来现金流。

而我们现在基建和过去十年基建的结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我们的基建支出越来越多偏向一些城市公共设施。有 50% 都是城市公共设施,而这些城市公共设施大部分是公益类的项目,没有什么现金流,现金流很差。

我们一年修公园、旅游景区花的基建项目比我们一年修铁路花的钱还要多,城市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水利,这些方面花越来越多的钱,但这些项目本身收益很差的。你可以看到一方面政府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做这些项目更多是公益和准公益的项目它的收益也在下降。

还有就是成本方面。地方政府去做项目的时候,钱从哪来呢?它并不是说利用政府的信用去发债,发国债或者地方政府债,很多钱是从商业金融机构借的,而商业金融机构借的这个钱利息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发国债可能 3% 到 4% 的利率,从商业金融机构借这个钱。

刚开始从银行借,后来从影子银行借,10% 甚至更高都借过,你想用这么高的资本成本去借钱,然后做没有收益或者收益很低的基建项目,自然而然这个账还不上来也是很正常的。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些基建项目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包括基建项目设计的不合理。

总归来说,我们地方融资平台最主要的问题是找商业金融机构借钱做公益项目,那它一定会形成坏账。为什么?这些项目不赚钱,而且商业金融机构借的钱又太贵。

还有一种批评是基建搞了很多鬼城,浪费很多资源。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确实基建布局是有问题的,有些地方不应该做那么多基建,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那你不能说搞了很多鬼城浪费了很多资源,都把所有的基建都不应该做,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基建。

事实上过去十年城市化推进的进程还是比较快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城市生活,没有相关基建配套这点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城市发展,我们的人口,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也是需要这个支持。

还有批评刺激政策的是认为刺激政策会加剧产能过剩。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产能过剩不过剩,不能说现在产量多了就是过剩,生产能力大就是过剩。十几年前,我们说钢铁一亿吨两亿吨说是过剩,到了今天 8、9 亿吨也很难说它一定过剩。

所以说是不是产能过剩,不能直接从产量上去判断,不能直接从供求去判断。为什么?其实你不知道未来的需求会有怎样的变化。判断产能过剩更适合的是间接的办法,就是这个产能积累过程当中有没有政策的扭曲,有没有特别多的补贴,这些东西是难以持续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症结应该是把政策扭曲去掉,而不应该直接就说我不生产。

知乎用户 没头脑 发表

因为对政府来说用搞基建这种方式提升 GDP 最简单,速度最快!

GDP 核算的经典公式是投资 + 消费 + 净出口。消费这个虽然体量最大,但从这些年财政赤字来看,政府消费的潜力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老百姓手里有点儿钱,但现在很多人有房贷压着,不愿意不舍得花钱消费。出口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提振的,除了搞好科研,提升产品竞争力,最好的方式是人民币贬值,但是现在美国盯的紧,也不是说操纵就能操纵的,因此唯一剩下的就是投资了。

投资这一项的占比最大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建了。每次搞个基建计划动不动几万亿,这几万亿花掉的话是直接反映在 GDP 的核算上,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手段。

况且,我们国家还有一些基建操作的空间:高铁、地铁都相当能花钱,很多地区也非常有修的必要。对比美国的基础设施很早就非常完善了,美国如果现在搞基建的话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而咱们现在还有不少的基建操作空间。虽然空间越来越小了,但这是后话了。

不过这种大搞基建方法会上瘾,而且以后效果会越来越差。

知乎用户 韦伯 发表

不大基建咋办?

基建了还有道路,桥梁地铁体育馆留下来,普通人也有就业机会。要像美国那样 qe,有股票有大城市不动产的发财,普通人还是苦逼。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学罗斯福新政,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经济学的引进比较慢,得到免费的旧版权,翻译成中文,学了人家淘汰五十、一百年的东西,很正常。第二,由于 “我们这里” 喜欢上面负责计划,下面负责听话,由财政主导的大规模行动,很配胃口。

知乎用户 tonyp 发表

08 年是无奈之举,因为 “扩大内需” 效果不是特别好。

今天也是危机之中,但更多的是一种 “上次效果还不错,那我们再来一次” 的惯性。

其实,基建也有很多种,希望别再修路架桥盖大楼了。一个县政府办公楼盖的和白宫一样,有啥意义呢。

搞搞医疗体制建设,搞搞智能城市,在一二线城市搞搞新能源设施,多盖几所大学,升级一下教育体制,甚至搞搞城市翻新, 都可以啊。这也就是今天说的 “新基建”。

但现在只希望别钱最后还是到了传统基建行业。我们的路够新了

知乎用户 阿飞 发表

大基建的本质,是劫贫济富。

一个村子要修一条路,1000 个人。每人 30 块强制摊派。公平吗?合理吗?

表面看起来很公平,很合理。

30 块对富人来说,无所谓,路修好了,开上车做生意去了。

30 块对穷人来说,是他儿子明天的早饭钱。

边际效用不同的。

大基建的受益者,永远是在金字塔的上端。下端的人,只是铁轨下的枕木。

-—————————–

凯恩斯主义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维持一个大政府。

回忆一下本科教程。

国内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批判完微观(古典)经济学之后,就下一个结论:需要用 “看得见的手” 来指挥“看不见的手”。

然后就缩起头来做乌龟。不讲 “滞胀”,不讲走出“滞胀” 的新古典(芝加哥)学派,不讲警惕 “通向奴役之路” 的奥地利学派,不讲制度学派。

“当他们需要提出一个政策的时候,他们才会把我的书翻出来,然后说,这是某某的建议。”

知乎用户 蹲坑拉寂寞​ 发表

就国内现在这基建水平就是再来上两轮也不多。市区路太窄,动不动就堵车,很多城镇道路还有的坑坑洼洼,还是双向单车道,以后道路最起码四车道起步,很多农村还没有下水道,没有天然气,都是瓦房。

高速现在还是限速 120,全部加宽,限速提高到 150,高铁线路太少,甚至还要倒车,贯穿全国的高铁大动脉再来几条,三四线城市 5g 覆盖太少,而且没有地铁,没有轻轨,机场线路少,价格高。

人均居住面积太小,住的都是鸽子笼,干脆以后城市规划的时候住宅区不准超过四层,容积率不准超过 1.5,中国不缺地,只要 ZF 把地价降下来,现在的建筑成本又不高,大家完全买得起复式,住的起别墅,到时候全民换房子,把城市再盖一遍都行。

知乎用户 王香香 发表

搞基建这个事,你可能没记住历史课本上说的,另外,放眼全国,注意,我说的是全国,我们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和完善,社会发展对基础建设的需要还有很大的缺口,所以,无论危机与否,我们的基建仍旧不能停止。

知乎用户 独行 发表

这招不一定高明。说白了就是放水呗,如果社会的等级结构是按权力分配的,那么放再多的水,也不过是加大贫富差距而已。很好理解,比如国家启动一项基建,要造桥修路。那么谁消息灵通?官员亲属可能听了消息就自己去成立公司,或者提前去买地圈地了,轮得到底层民工吗?最后国家发现放大水,都水漫金山了,底层怎么还是渴的要死啊?

所以我认为与其搞基建放水,还不如按人头发钱,连基建项目都不需要搞。别笑,这样放水才能普惠众生,还能避免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地方债务。

知乎用户 疯苹果 发表

在现代社会,你不可能又种田,又养猪,又造手机。所以商品流通很重要,人们用大米换猪肉,用猪肉换手机,用手机换大米,社会欣欣向荣。

如果遇到危机,商品流通链条可能会断裂一环或几环,导致流通不畅。出现很多人失业→买不起牛奶→奶农牛奶积压→奶农破产→买不起其他东西→其他行业积压。。。

如果在这个时候国家出面,买下奶农的牛奶发给其他买不起牛奶的人,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缓解。但是这不是养懒鬼吗?于是国家就说牛奶给你们,但是你们也出些力气,于是基建走起。基建一般周期比较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起到稳定商品流通链条的作用,这让国家和市场有时间去恢复正常的流通链条。

现实表现就是,国家危机→市场萧条→商品流通链条断裂→失业率上升→人民购买力下降→进入恶性循环→国家开始基建→创造就业岗位→失业率下降→购买力上升→商品流通→商品流通链条恢复→危机解除。

解除危机,关键就是创造就业岗位,其实不一定是基建这一种方法。但是基建本身就会带动制造业,原材料,运输业等等行业,影响力强。而且基建建成的东西投入使用又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刺激生产,而且还能方便民众生活,提高幸福感,所以选它没毛病。

知乎用户 传说中的胖子 发表

别闹行么。中国的基建包括软件方面的基建缺成了什么样子,看不出来么。

随手举个例子吧。北京房价高,新移民很难住下来,似乎已经是一个共识了。但是在距离天安门公路里程只有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些比北京市内大一居还便宜的联排别墅。因为这些地方如果要进城,考虑到在入城的几个主要路口上的堵塞,实际上单程交通要按一个半小时来考虑。

深圳也是一样啊,在距离深圳市民中心公路里程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联排别墅端头位,套内建面 200 平米,院子 200 平米,其价钱想买个五十几平米的大一房都还得买在关外。开车行程大概也是要接近一个半小时。

深圳的例子比北京的例子可能更典型。因为我看过的那处地方附近就有高铁站,二百公里速度的城市快线到深圳的火车运行时间是 26 分钟,票价 20 元。——然而你可以打开买票软件试试买票要提前多久。没有可能通过火车上下班,如果每周都有一两天回不去家,怎么过日子?

也别说什么路修完了空荡荡的。前年我在一条高速路上两百公里塞了超过十小时,那条高速是 2010 年底通的,2011 年元旦假期我经过的时候全程前后视野中从来没有超过过 5 辆车。京沪高铁从被喷 “运椅子” 到一票难求,用了多久,大家都还有印象吧。

就算铁路公路的硬件基建搞完了,软件基建呢?最基本的,当地的学校能跟深圳城里的学校比吗?这还是深圳的学校配置已经是一二线城市中的反面典型的情况下。

其实我觉得只要一个人有最起码的眼力并且屁股不歪,都能看出来基建还是很不够的。那为什么很多人在那里整天抱怨基建多呢?

说句难听的话,就是很多人分不清人我,规则只对自己一个人变化和对所有人一起发生同样的变化时的影响不同都分不出。我见到很多人的两大迷惑思路:

一,觉得好像不搞基建,钱就可以多发给他,他自己就有钱买房了。就不想想都有钱了你的购买力比别人如何。这也是我为什么上来先举两个房子的例子说明基建不够。咱们不唱高调,哪怕就是为了自己买房,也应该支持基建。

二,觉得搞了基建,房价就更贵了。举例来说就是地铁沿线随着计划宣布和正式开建会涨一波。就想不明白涨一波是因为原来在城里闷着的一部分购买力冲过去了么?那你在城里的购买力增加了啊。这种抱怨实际上想的是幻想着等自己买了之后立刻开通——做人能不能有品一点。

所以结论是,不是什么启动基建,是通常在压制基建,避免经济过热。不要把放松压制叫启动。

知乎用户 Mad Wiki​ 发表

我反对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基建是一种高效的把钱派到民众手里的经济刺激手段。

因为如果它的目的是这个,那效率真的差的可以,远远不如直接给老百姓发钱。这个投资拉动的过程,不仅不会如某些幼稚的答主想的那样缩小贫富差距,反而是扩大贫富差距的加速器。如果真的想刺激消费,那真不如直接给老百姓上 ubi,对消费市场和实业的促进是立竿见影的。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一方面消费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小老百姓想买这买那却兜里空空。我知道会有缺乏常识的人出来说:『ubi 夭寿拉,发钱怎么行啊,恶性通胀啦,津巴布韦啦』

这里要指出两个常识误区,一是投资拉动所释放的流动性也会造成通胀,这个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需要全民买单,一样要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

再一个,通胀实际上不光取决于释放的流动性,也取决于国内的供给能力。实际上消费品大多是可批量增产的商品,消费的增加可能造成消费品短时的价格上涨,但是后续需求很容易满足的,价格又会掉下来的。

(而不动产则不同,不动产资产不能批量量产,这些一旦涨起来,才是要了亲命了。而基建的不均匀流动性派发,会造成少数人获得更多的资金,他们的钱不会进入消费市场提振实业,而会选择投资不动产,最后还是要通过房价房租等等把成本转嫁劳动人民,这又会进一步挤压消费。)

津巴布韦也好,委内瑞拉也好,他们的问题不是流动性释放太多,而是国内的供给能力太差,实业太辣鸡,所以他们印出来的钱就真的只是草纸而已。但我们有能够供应全球消费所需的世界工厂,面临的反而是产能过剩和库存的问题,至少大部分日用消费品是这样。如果真的发钱消费,通胀并不会多明显,实业商家赚取利润投入再生产,产能就适应新需要了。

如果食物价格上涨,也会通过国际贸易得到一定的平衡。我们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简化来讲就是用工业消费品换食物,因为如上所述工业消费品的通胀是可控的,因而食物价格通胀也是可控的,至少发出去的钱,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很划算的。(对有钱人来说就相反了,毕竟这是个『劫富济贫』的财富重分配过程)。

因此,如果是为了给民众提供消费能力,那么没有比直接发钱更有效率的了。更别提自上而下的基建投资这种刺激方式有多粗放了。如果直接作用于消费市场,可以多养活非常多的中小微企业,就业岗位的大头还是融资难的中小微企业啊。而老百姓拿到了钱 / 消费券,至少可以购买更好的电器,更舒服的家具日用品,让制造业可以回笼资金,对产业升级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国家是为了低成本地建设基础设施,为了获得更好的基建红利,顺便给社会提供流动性,带动一下消费。而不相信为了更好地给底下的老百姓发钱或者『以工代赈』会是主要目的。新的货币是按什么先后顺序派发到各个人手上的,大家心里都清楚才对。

知乎用户 泽德 发表

此次新基建或许不会创造就业反而会带来失业潮。新基建参与者更多的是国企央企以及基建产业链上的民企,不在该产业链上的都可能受到信用被夺取的风险。不是黑国企,国企占有过多的资源创造的就业岗位却并不是很多,国家有意放水给民营企业但如果新基建一来将会夺走本该属于那些民企的便宜资金逼着他们破产或借高利贷苟延残喘,大量的民企倒闭裁员将会带来更大的失业潮。小部分人得力,大部分人担责,这个责就是政府的债务暴涨以及可能到来的恶性通胀。

再说说一直有人提的罗斯福新政,既然效果这么好为什么美国不每届总统都搞大基建,特朗普为了他的选票应该选择大基建而不是给美国人民一人发点钱直升机撒钱这选项啊,毕竟美国人民不比我们更了解罗斯福新政吗。直升机撒钱确实会带来通胀,但所有人至少都获得了利益,但新基建带来的通胀确实少数人盆满钵满大部分人忍饥挨饿,要知道现在世界衰退的原因不是贸易战不是病毒,是贫富差距过大是分配出了问题。

再说新基建,新基建政策有他适合的条件和不适合的条件,不能不管什么情况都新基建,新基建有大基建的优点肯定也有弊端,那现在重启大基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真如之前人说的 500 人挖沟 500 人填沟社会就富裕了人民就幸福了,这不是扯淡吗,低效能换来进步吗,首先这次新基建的新的 5g 之类部分占比很小,据说只有 10%不到,剩下 90%铁公鸡,在中国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时候可以,但现在村村通地铁,市市建机场合适吗,之后更是无尽的资源浪费产能过剩。

再来看看谁吹新基建最厉害,谁为新基建背书,谁是新基建的既得利益者,是任泽平吹的嘴凶,是恒大在背书,房地产是最大既得利益者,每次放出去的水不是一部分流向房地产,钱当然往利润最丰厚的地方流,这段时间地王频出是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这次大基建,不过是换新鞋走老路,地产救国的新借口。

记得 2018 还说那会要是没 4 万亿,而是发展高科技,收购美国优质企业,谁敢和我们打贸易战,这还没 2 年就又吹起新基建了,夏虫不可语冰。

知乎用户 老实人 发表

经济危机是因为产能过剩造成的,要消化产能过剩,一个是启动对内投资,还有一个,就是通过战争解决。

上世纪初的二次世界大战,很清楚的说明了通过战争解决产能过剩代价太高,特别是现在几个大国都有核武器,如果通过战争解决产能过剩,到最后一定会打核战争。一旦打起核战争,地球上能住人的地方就没多少了。

所以,通过各种和平手段消化过剩产能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比如,各种消费主义洗脑,还有国家搞大基建,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

知乎用户 短笛大魔王​ 发表

1、创造 GDP 快,效果显著。基建可以瞬间全额创造 GDP,而减税降费等措施都需要时间转化成投资消费等。一般官员的任期 1-3 年,等不及长期效益。

2、相关单位很积极配合。承担基建的单位在金钱的刺激下会很积极主动,并且基建项目会带动地产、工程设备等配套行业,而减税降费虽然企业喊好,但执行单位没有动力配合,甚至某些利益集团还会阻挠。

3、其他刺激手段缺乏操作经验,欠缺能力运作。基建是建国以来我国最擅长的手段之一,工人也从来不缺,而减税降费等手段需要经济学专业经验来操作,我国在执行层面缺少这样的人才。

4、基建容易上瘾。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而越来越大的规模带来越来越大的相关设备投入和劳动人员积累,一旦规模大了就像滚雪球一样很难刹车,否则将带来设备报废损失和人员失业等问题。

知乎用户 王小智 发表

因为发不出钱,

代金券都不一定每个省能普及,

基建是调动银行工具,

变相印钱,

大城市里的商场空空的,

你再建个商场?

这不对的,

房子太多了,

也买不动了,

你继续盖房子?

也不对的,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真正的繁荣,

是它的人民,

大到一个城市,

小到一条街道,

没有人流都是假的,

真的,

好好把社会保障制度先搞起来,

在基建成效还没显示出来之前,

让这些没有钱的人先能保障基本的生活,

不然都在考虑卖房卖车不开店了,

你搞基建真的有用?

苏联解体前,

还在西伯利亚搞基建!

——————————————

要把最高赞发到我评论里面来的,

我不太欢迎,

但那是你们的自由,

还是那句话,

中国搞了十几年的基建,

农民工仍然是农民工,

认为基建是 “以工代赈”,就说明真的需要 “赈”,

我无法接受那套旧官僚思维

那只不过是既得利益者最喜欢看到的,

国家又拨钱给某个地方了,

又可以进某些人的口袋了而已,

请你们记住,

有一天人民会看清这些套路的。

知乎用户 张湛 发表

除了对外战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但是战争在现代社会并不现实。大基建本质上就是分钱,如果通过其他金融手段,钱最后只能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如果学澳门那样人均发现金,最后只是央行开动印钞机的一个游戏。大基建就是给国家机器加了一把火,让机器转的更快。

知乎用户 胡静怡​ 发表

上面主导的放水

知乎用户 豪叔股期二十年 发表

评论里很多人都在反对基建和房地产,因为房价高企、透支消费。

很有道理,你们说的很对,问题就是现在经济休克了。

类似于一个人因为非典病重了,然后医生打算用激素激发他的生命潜力,先把人抢救回来再说。

只见有人大声制止:

且慢!地产基建,不对,激素疗法对人体的长期负面影响很大,甚至会引发内理失衡、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症状!我们不应该这么做,这样,我们先假设一下,这个人能活过来,然后我们应该用中药医方调理身体,理顺病根,这样才不会有后遗症!

然后大家就去讨论药方,接着熬药去了,人躺在病床上口吐白沫。

你们说的意见都很有道理,那么请问有什么温和的调理身体的药方可以解决目前的经济失速和可能的失业潮呢?

知乎用户 longjf126 发表


1、
经济危机、经济下行
大基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客观上 带动、辐射 到 受 基础设施 影响所及 的 更多配套链条产业环节、相关的影响链条产业环节以及 消费、物流、贸易 等领域的经济循环,增加就业岗位,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秩序
大基建计划,在客观上确实有一定的以工代赈效应,甚至可能决策者 在推动大基建计划之时也考虑过 以工代赈效应,但不是主要的——以工代赈是救急和救命的应急措施,不是日常和常规的治理措施。
2、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关联性
经济增长有可能受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

例如
诸如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地球等名目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低投入、高产出、高带动的特点。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 (1) 通信网技术;(2)光纤通信网 (SDH) 及异步转移模式交换技术;(3)信息通用接入网技术;(4)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技术(例如大数据以及大数据相关产业链条);(5)移动通信及卫星通信,数字微波技术;(6)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系统和接口技术;(7)图像库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8)多媒体技术等等,但又不仅限于上述所列举的领域。实际上是需要构建一个基于数字主权的开放包容且可控的信息技术生态、数字生态,涉及核心关键的硬件、操作系统、数据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
据国外统计测算,信息基础设施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就能够给美国和英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分别带来 1.54 和 2.04 个百分点的增长。
而据估计,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 9% 左右。
但想要完全计算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对整个经济影响的确切数据是不太可能的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 以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还体现在对产业转型的推动和城市经营效率的提升上。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现有产业优化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本身就是通过提高技术要素投入,减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消耗,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三废排放),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既可以使制造业产值大大增长、用工量大大下降, 还可以助力金融资源流动聚集,降低地理禀赋条件对金融资源流动的限制和影响,从而有助于推进产业融合,创新产业业态,提高劳动生产率

公路、铁路、航空、船舶和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所产生的直接、间接和诱导经济效益
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 需求, 改善投资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扩大内需,使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也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永恒的,但需要平衡和改进基建投资的规模和效率,应该让基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管理和调控 基建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那一面。


例如
房地产行业对上下游的拉动十分强,会深刻影响钢铁、水泥的产量以及相关行业的就业、税收和财政。


例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举措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途径。
我国城市水、电、汽、热管网建设不足,一些居民区还用不上管道煤气,享受不到集中供热;有的管网严重老化,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和输电能力;
不少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跟不上城市扩容的速度,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大多数城市存在着地铁、轻轨等公交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影响到广大居民的日常出行。
又比如城市的综合排水管网体系建设滞后,在城市受到暴雨强降水侵袭时,城市城区容易受到内涝影响,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甚至还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再比如城市的公共卫生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公共医疗体系(医院、社区医疗、疾控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医药医疗、疗养护理、养老等关联设施体系)
再比如城市社会教育、社会培训体系构建
上述几个方面成为城市发展中的瓶颈,制约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由于这些领域的公共产品属性较强,居民自身并无能力改变。
加大这些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成为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包括城市水、电、汽、热管网的建设,也包括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还包括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是当前城市基础设施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对于提高人民日常生活水平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通过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拉动居民消费的作用。
既可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又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造福广大群众、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

1、

基础设施是构成城市与区域系统的基础要素,一般可分为经济性和社会性两大类。
经济性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能源、邮电通讯等设施
社会性基础设施包括教育、科研、卫生等设施
基础设施,我们一般主要指经济性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
经济发展,受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深刻影响。
出口主要受国外需求的影响,国内政策的影响受到巨大限制;
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行为,受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政府调控效果最为明显的还属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加大投资力度,就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必要举措。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有何影响?

知乎用户 清平安乐公​ 发表

经济学的课上讲过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

内需消费。

国际贸易。

战争。

出现危机,在这仨里想办法准行。

搞基建,就是拉动内需,自己消耗产能,把多出来的东西和劳动力用掉,转变成 GDP,危机解除。

如果基建搞完了,产能还是很大消耗不掉,就卖出去,给需要的国家,这就是国际贸易,贸易不单单是买卖实体货物,还可以买卖技术和劳动力。

如果国外也搞得差不多了,不愿意和你做生意了,怎么办?想办法干他娘一炮!打得他们什么都没有,不得不和我们做生意。战争哪里是什么仇恨,都是经济学原理而已。

所以,中国在目前维持国际贸易水平不变,又不想打仗的情况下,可不就剩拉动内需一条了?搞基建就这么回事。

知乎用户 牧云旺财​ 发表

美帝国主义在大萧条时期也建立了胡佛水坝,因为这样可以通过增加国家开支,让失业人口获得暂时的工作,一方面让人们糊口,一方面让人们不要闲得发慌搞乱子。

这是最基础的社会经济原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全世界都如此。

知乎用户 Bruce Shao​ 发表

小时候玩红警,打不过冷酷,只能选 7 个简单的电脑。

开局几分钟后,刚爆了点兵,7 家电脑轮番骚扰。

只要抗过了这段时间,那就是 showtime 了。

我不喜欢造一堆什么光棱,天启啥的推过去,我喜欢造塔。从基地不停的建房子,造光棱塔,造磁爆线圈,一直造到满地图都是,造到电脑家门口,虐杀。

知乎用户 Furion W 发表

因为需要在短期内扩大内需,并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

1. 两次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98 年中国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通货紧缩的现象。这也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90 年代末农民工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三农问题)。

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在 09 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了 4 个百分点,GDP 增长率只有 6.2%. 在 08 年年底至 09 年年初期间,国沿海地区有 2000 多万农民工失掉就业机会。[1] 在国际大环境疲软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

2. 可选的方案

遇到危机,各国政府通常采用积极的政策来刺激经济(投资和消费),亦即凯恩斯主义政策。政府可以通过使用货币政策(降息),或财政政策(发放失业救济金、进行基建)刺激经济。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98 年),货币政策的帮助是有限的。因为无论利率多低,借了钱终是要还的,只要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在现有的产业投资意愿仍然是下降的;同时,只要对未来预期不好,人们还是会储蓄。同样的道理,在 08 年,如果需求不增加,投资的意愿也是有限的。所以政府在 08 年施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

和货币政策不同,财政政策对需求有更直接的影响,但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国债的积累会非常迅速。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发放失业救济金,可是失业救济金不会提高社会的生产力 —— 钱多拿去吃掉了,比较难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实体经济。

98 年的产能过剩、通缩和 08 年的环球金融危机看似不同,但相似之处是需求不足。为了释放没有被满足的存量需求,我国政府采取了扩大基建的财政政策。

3. 为什么是基建

98 年危机

以 98 年危机为例,当时农村平均收入水平和 91 年时的城市收入水平是相当的,可是家电的平均家庭拥有率悬殊很大 [3]:

  • 彩电:91 年每百户城市家庭拥有 68 台,到了 98 年,然而每百户农村只拥有 32 台。虽然电视机的价格已经变成了在七年前的四分之一,农村家庭的收入也与七年前的城市家庭收入相当。
  • 电冰箱:91 年每百户城市家庭 48 台,98 年每百户农村家庭 9 台
  • 洗衣机:91 年每百户城市家庭 80 台,98 年每百户农村家庭 22 台

基础设施建设是形成这样差距的主要原因:

  • 比如,彩电的使用依赖于稳定的”供电 “和” 信号“,而当时许多农村晚上是会停电的。
  • 再如,电冰箱也是依赖供电的,在 98 年,城市电费一度 4 毛,农村 2 元。当时电冰箱一天一度电,让一家年入 2000 元农户拿出 700 元来养电老虎是不现实的。
  • 洗衣机不仅依赖供电,也依赖于自来水。没记错的话我的老家也是在 21 世纪才装上自来水的。

当拥有相同的条件的时候,农村是有可能达到和城市相同的需求(消费)水平的。比如说 91 年每百户城市家庭拥有 34 台使用干电池的收音机,而 98 年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 32 台。所以,98 年危机时,我国采取了发展基建的方式,来释放农村中没有被满足的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08 年危机

十年 (98-08) 过去了,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没有变的是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大量值得投资的基础设施和升级的产业。

一揽子计划中十项措施的第三项就是” 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基建投资的特点是,开始时**提高需求,完成时提高供给**。一开始的时候,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粘合剂等等(原谅我不懂材料),可以刺激市场;当完成的时候,这些路网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一个例子就是在 2007 年时,我国高铁年载客量是 0.61 亿人次;2019 年这一数字提升到了 22.9 亿 [4],年复合增长率 32%. 这些基建建成之后,都将极大程度的促进经济发展。

[1] 林毅夫:超越凯恩斯主义与 “新新常态”

[2] 2008 年一揽子计划

[3]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4] 维基百科:中国高铁年载客量

知乎用户 月半月半胖 发表

不然呢?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Yb1cU 发表

这问题问得相当无知。

什么叫大基建?一个大学招生多了 2000 人,多开个校区算不算大基建?一个城市人口增加了 200 万,多修一条地铁算不算大基建?

而且,“每次中国出现危机” 就喜欢启动大基建?这结论有任何依据么?

京沪高铁是因为危机建的么?京广高铁是为了危机而建的么?只要看看 GDP 的分布图就清楚了。

此外,麻烦也看看各地的城市规划,以及国家级规划。

这里就举一个例子,网上应该能够搜到 2018-2035 城市建设规划(或者叫类似的名称)。

其中一条就是武安杭高铁的设想,即武汉通过安庆,直接再向东通达杭州,形成武汉 - 合肥 - 南京 - 杭州通道的一个补充。

按说 2018-2035 年,能够叫 “危机” 的时间点一定不会少吧,这叫因为危机喜欢大基建?

真是公众号看多了自己都信了。

知乎用户 WANGGG 发表

很多人听说下一波大基建要发展 5G、万物互联、电动车,就赶紧往这些行业跟风扎堆。

这种想法就很有意思。08 年大基建,几万亿咔嚓砸在高铁上,开火车的暴富了吗?修铁路的暴富了吗?

没有,买房的和搞互联网的暴富了。

97 年大基建,财政咣咣地往高速公路上砸钱,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纷纷搞起来,工人赚飞了吗?收费站赚爆了吗?

没有,搞外贸和炒股的起飞了。

其实到头来很多人都讲不明白到底为啥砸高铁,还能把房子带富了。

目前普遍的逻辑就是,高铁加速城市化,人口流动带动房屋刚性需求…. 看着好有道理,其实好多都是马后炮。

这主要原因就是后者大部分都是在监管允许下自主发生的市场行为,较政策制定和基建规划这种东西相比,显得更加难以预测。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时间称之为商业机遇,而管一些刺激计划叫做改革红利。

不过既然是红利,作为普通人跟紧了,也是能喝到几口甜美的汤汁的,而做到分汤也并没有多难,多看看新闻联播就可以做到。

真正难的就是看懂基建背后带来各种机遇和动能的逻辑,这哪怕是仅窥一二,一辈子也能够躺着赢了。

然而可惜的是,这玩意几乎没逻辑,或者说,几乎无人能看懂。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 BAT 在一些新领域上同时出现大规模投资并购行为,堪称把所有企业挨个投了个遍,而非是精准押注。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机会了呢?我觉得也不全是。就拿房子举例,09 年之前押注房子的都是什么逻辑?

据我所知的主要两种,一种就是相信大规模刺激计划后,必然有资产作为抵押物水涨船高这个基本逻辑,楼股债资产配置合理,一波阳春美滋滋;一种就是见多识广,或者家里在国外有亲戚,知道国外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房价飞天的历史,所以他们相信大陆的房价肯定不止这点,早早就开始布局。

听起来是不是好像很简单?只要保持基本逻辑正确和清醒,多读书,多走走,多研究研究经济史,再联络联络国外同学就完了?

实际上那一年,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听信互联网上的所谓崩溃论,把北上广房子卖了,好好的一个中产移民去澳洲开洗衣店的。其间不乏那种若是继续保留资产的话,如今身价可以上亿的大佬们。

哎。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s0o75 发表

人口太多,若经济萧条,人口失业太多,会引起社会问题。

通过基建,提供经济发展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知乎用户 庄周 发表

在大危机下,进出口陷于停滞,消费被债务挤压,三驾马车中最有效的就是投资了,在正常情况下国家优先鼓励制造业投资,因为这是经济产业升级的唯一必经之路,其次才是基建投资,因为传统意义基建回收周期长,对经济增速贡献有限。但重病用猛药,当前制造业在供给和需求端同时遭受沉重打击,直接投资短期不能见效,而这一轮的基建又和以往钢筋水泥模式有不同,强调与新兴产业的结合,比如 5g、智慧城市,扩大民营参与,从而引导经济转型,可以说搞基建本就在计划中的,因为疫情又加快和放大了这一进程。

知乎用户 假装正经 发表

前面很多人说了 以工代赈,这是支持重启基建非常重要的理由。另外就是恢复经济。

但其实这有两个问题:

1. 传统铁公机增加了政府负债,地方债的量已经很大了。

2. 传统铁公机使得既得利益群体变相占据了新兴行业的资源,造成了相当程度的产能过剩以及贫富不均。

很早以前我曾设想过一个局面: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富裕创造力的高层次人才有属于自己的工作,但很多文盲、半文盲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机器的使用完全替代了他们,那么这些人怎么生存呢?

1. 直接由政府发钱养活,但这样会让人产生惰性,并且会引发社会问题,形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 由政府投资一些劳动密集型项目,这些项目盈利与否是其次,主要作用是消耗过剩劳动力的精力,比如搬垃圾。

其实现在看各国已经有很多这两种方案的案例了,效果。。。。

而且那是经济正常时候的情况,在经济受创时情况更糟,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局面会更严重。

所以我之前也是很支持启动新一轮基建的。

但是前不久我有了一些不同的思考。

以上场景想要发生,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基本前提,就是政府要有钱,有钱才能给底层发 对吧。问题来了,钱从哪里来呢?我想这也是这里诸多回答所没有考虑到或者说考虑完善的问题。

分析过程暂时不列了,直接上结论,在目前的政治经济框架之下,政府的有效投资来源只能是发债,这也就是我上文所提到的已经很大的政府债,(当然地方债的用途跟我们现在讨论的目的——以工代赈促发展,是不完全一致的),日本的国债规模也很大。

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政府投资的钱是借来的,那么拿什么还呢?所以借来的这笔钱最好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才可持续。

现在我们来看上面这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直接就不创造价值,在一些困难情况下是无法使用的。第二种方案要看项目的收益了。如果政府发起的项目投资的收益大于利息,那么这就是可持续的。

那么传统铁公机刚开始发起第一轮的时候边际效益很高,对经济的帮助很大,但是现在看再来新一轮的铁公机其边际效益估计就是负的了。这显然不可持续。所以我们看到随着一轮一轮的传统基建的进行,边际效益逐渐递减,政府也在不断推高房价扩充收入。而且随着这些项目的进行,也带来了诸如相当程度的产能过剩和严重的贫富不均 灰色收入问题。

所以这么看,投资基建的过程其实也是资源分配的一个过程,资源从有资产者手里通过政府转移到了另一些人手里。整个过程是否对社会有益,其实是看这个转移的对象是否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如果产生不了更大的价值,那就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现在政治局提出了 “要选好投资项目”,进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表述来看,包括了 5G 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铁、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全都是科技圈高大上的前端行业了。

所以这一轮的新基建或者说新投资应该倾向于高质量的新兴产业以及与此关联的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以用来提升税收、提升供给端、稳定就业,继而可以扩大内需,进入良性循环。

不过新一轮的投资能创造多大的价值?我们都希望所做的建设是适度超前的,但是目前我还是觉得这里面是有投机的,此轮占大头的,恐怕还是新型的铁公基。与此同时,政府能否控制好房价,我也保持疑问。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 其中能转移到真正底层的资源恐怕只有汤而已。

知乎用户 陆青久 发表

1、成效大家都看得见。修桥铺路,普通人都能用上。

2、产业链上的人规模大。辐射人数比较多。

3、经济危机的时候,大量小企业裁员,在人力相对便宜的时候,把基建水平逐步提升起来。因为再往后发展,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起来,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时候,基建成本就会非常的高。发达国家就是一个例子。

4、只能说在现阶段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知乎用户 Eric 发表

减税也可以刺激经济,就是不容易捞钱。

知乎用户 Michael Jackson 发表

对于统治者来说,你是羊,那么基建是什么?羊圈。

对于庄家来说,你是韭菜,那么交易所是什么?菜地。

有没有只赚不亏的生意?有,组织羊去拉砖盖羊圈,让羊更安居乐业产更多羊毛。

还有没有别的只赚不亏的生意?有,韭菜们互相击鼓传花的时候,菜地要收点 “手续费”。

我一直很反感并不解为什么城市里到处都建造 “围栏”,又费钱,又搞的出入很麻烦,

疫情期间,曾在小区绕了一圈,看看有什么破绽,全是围栏和摄像头,只能乖乖从大门和保安那里出入,

我终于明白了,羊圈里的围栏,终究还是有羊圈主人的深远考虑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在这吹呢。。一棒子顶着硕士博士名头的学生一点实际调查都没有在这吹大牛。

我跑了全国 N 个投融资平台。看了 N 个投融资平台的财务状况,

里面什么德行。

业内人心里门清。

还罗斯福新政呢。。 刻舟求剑的故事你们没听说过??

乱搞基建,修了太多毛用没有的基础设施。

有些东西本来只需要 花 1000w,修个 10 分的东西 ,结果花了 2 个亿 弄出来个 100 分的东西。

好不好么?好。值不值么?不值。

我后来想了想这例子举得不好,

应该是本来只需要花 1000w,修个 7 分的东西,结果花了 2 亿弄出来个 9 分的东西。

一条路 没两年就挖一次。这可不是梗。

我举个例子,广州有个挺有名的玩意叫珠江夜游。 游客不少。 不过盈不盈利我不清楚。

然后全国各地 N 多是个有江河或者小溪的地方 都搞了个 XX 江夜游。

我自己就坐过好几个 XX 夜游。

基建的钱么扔进去不少么。挣钱么? 别想了。

不过按照知乎隔壁高铁的帖子,咱们比资本主义强,咱们不需要盈利。

中国高铁只有 6 条线路盈利,那么其它亏本高铁的建设价值如何?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559574

乱搞基建,说白了只是肥了部分人。最后全体人民一起买单。

你以为基建的钱哪来的?都是借的。

怎么还??谁管呢。 领导过几年反正也会走。

前人栽树,后人还钱呗。

不过说多了也没用。

那些什么 5G,特高压 新基建我一个不信。

整天想着什么弯道超车。什么叫弯道超车?说白了就是投机取巧。

可是有些东西能投机取巧么?

那么多清北复交的你们不知道? 清北复交投机取巧能考上的??

不过讲这么多也没用。讲这么多好多人还觉得你在害他。

动物农场》看过没? 动物么 就是喜欢看大风车。

反正我知道这个,股票挣钱割韭菜就好了。

事实又有什么所谓呢。

知乎用户 super land 发表

因为有效,有效率。

要明确的一点是,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各种设施的人均拥有量都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很多东西都是要建的,无非早一点和晚一点。

知乎用户 杨光​ 发表

一方面受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在应对需求不足的衰退经济中,政府投资确实是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基建投资有效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九十年代到 2000 年初的中国基础设施确实比较弱。基础设施建设能带动经济,同时项目本身有不错收益。比如九十年代修一条高速公路会极大降低运输成本,一个高速路修好后一般都是车水马龙。但是经过 20 多年的基础建设投资,有效投资已经很少。很多高速路和高铁修成后没几个人在上面,不但不能盈利可能连成本的一般也收不回来。但是由于以前用的比较有效,凡事都有个路径依赖,各级政府习惯用这招,关键是能造 GDP。但是后果是地方政府债务膨胀

知乎用户 十肆 发表

不是中国,是世界上都是这么干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匹马,

内需,出口,投资,

表现出来就是家电下乡,出口退税,基建

知乎用户 jack xu 发表

现在投那么多钱基建 ,不如给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减负 ,提高市场经济活力。目前基建已经严重过剩了 ,一种东西如果过剩,继续提高它的数量能给社会带了的效益会越来越低。基础设施不是白来的,要调配巨大的社会资源才能获得,一个国家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搞一个社会效益很低的东西只会进一步加剧通胀。

知乎用户 库尔沃塔森林​ 发表

为了培养信心。

资本从本质上是不信任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如果在收益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资本一定优先流入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而不会选择中国。

而中国、越南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在近十几年内大量吸引投资(内资和外资)、保持市场信心主要原因的是其高回报率。

因此一旦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下滑,其经济发展速度与西方国家没有本质差异的时候,资本一定会选择抽身而出,投向更安全的地方。

所以维持本国市场的高投资回报率,就成了稳定经济、维持市场信心的当务之急。

本质上,这次的大规模基建与历次的大投资,包括 4 万亿计划的目的是一致的。如果说一定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可能是这一次的投资更有前瞻性,更加精准。

因此,我觉得在这里引用我对于 4 万亿计划的一点评价是十分合适的:

各国资本投入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来赚钱的。如果在这种金融风暴面前政府不作为,或者说只是不温不火的予以救济,是不合适的。这种做法会使得资本畏缩不前,国外资本大量流出,国内资本转而投向保值资产(贵金属,房地产等等),经济的前景将无比黯淡。
只有用强大的刺激手段,使得经济直接由冷变热,让中国成为摇摇欲坠的世界经济的避风港。才能塑造中国 “适宜投资” “资金资金在这里是有保障有收益的”的国际形象。
反观同时期的世界另外两大经济体,他们的应对措施就不及中国强劲有力(当然也是他们局限于债务和制度,可操作空间小)。经济纷纷陷于停滞。
于是,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资金纷纷流向最能增值和最安全的地方——中国。从这个角度上说,四万亿计划不仅仅把中国从经济危机中挽救了出来,更是奠定了 08 年后几年的增长基础。

这样果断的行动,使得 08 年之后中国迎来了逆势增长,而欧美则陷入衰退或者是低增长的陷阱。

相信这次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唯一遗憾的是:通胀是肯定躲不开了。

知乎用户 最多四两 发表

中国人均钢铁蓄积量才美国一半,搞大基建是刚需。

危机时候人工建材便宜,自然要大搞特搞。

知乎用户 啊哈 发表

经济危机出现是客观规律,开启大规模基建是有效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意识形态

知乎用户 三俗 发表

罗斯福新政。

生产过剩怎么解决?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对内就基建,对外就一带一路。

知乎用户 小猪大头 发表

翻翻历史,这个叫以工代赈。远的不说,电视剧《乔家大院》里面一个细节,灾荒年财主出钱盖大院,灾荒年不过去,大院不停盖建。不发工钱,只管饭。好处:一,减少了流民,降低了不安定因素。二,替政府赈灾。三,在民间落了好名声。不管灾民的下场是灾民造反,到时候抢大户,与其被抢,不如主动作为,一举四得。不赈灾的后果参见《1942》开头。

现在没有灾民了,人民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是要挣钱养家啊。危机出现没有这么多岗位。国家搞基建,工作岗位多了,人民有钱赚才有钱花。有钱花国家才有税收。而且基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早建早享受。所以,有危机就基建,翻翻历史,看看国外,不是什么新鲜事。

知乎用户 爱哲学 发表

大基建可以捞油水,你要是直接向民众派钱,不好从中下手啊

知乎用户 cat mad 发表

基建拉动经济最容易

不过这东西也就适合大家都穷的时候

因为拉基建等于国家主动拉全体人民负债

大家穷 可以负债的潜力大 就没问题

因为没地方跑

富了就不行 资金会跑

知乎用户 陵南皮皮侠 发表

因为这样简单且有效。还没有找到更简单且有效的方案,目前。

知乎用户 娱乐而已 发表

出现问题,出现什么问题?大概就是吃不饱饭,又没事干

如果直接发粮 还是有问题,第一 平均?有人多 有人少,有人需求多,有人需求少。

第二 闲人太多,闲的蛋疼就闹事。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反正这些物资要消耗掉,不然让人开动起来,建设些什么。

或者出去打仗,掠夺。

都差不多。

知乎用户 加油小 m 发表

主要是稳就业,基建投资形成资产,但也不能过度,所以现在政府强调有效投资

知乎用户 六出玉琼 发表

危机时劳动力便宜,

顺便吸收不稳定人流。

大基建有利于全民,

资产越大,获利越多。

古代官营资产最大,

物资流转全官商受益。

大一统帝国,几千年来都这样做。

ps: 平日里拔河堤圈水源是资本逆操作。

知乎用户 蒸汽鸡 发表

群众主要是怕钱又大部分又流到房地产上面去了,直接助推房价。真正放到基建如公路铁路飞机场高铁之类的,群众压根没有意见

知乎用户 白羽夜鸦 发表

“应对危机被迫启动什么” 的典型表现,是其他行业逐渐全都废了,科技被拉的越来越远,只有该行业及其链条顺风顺水。

举个例子:

德三启动军工行业 “应对危机”,非但实际上军工行业没拉开多大代差,还被追上了,德三海军亲自床下 “大建无用论”。陆军交错负重轮占了先发便宜,几年后迅速不堪,这可不像多成功。

还让德三有脑子的学术人士,乐观的学英语,悲观的学俄语。

如果不是这种效果的话,叫做经济发展带动某行业发展。

顺便,自己 com 泡沫崩溃开始一路打臭牌,被人家截了胡,天天骂人家 “喜欢怎么打牌”,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知乎用户 贫困少年​ 发表

基建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无效的基建(绝大多数基建不属于这一块)低效的基建(部分)以及基建带来的过高的杠杆。

而不合理的杠杆带来的问题之后只好用更多的基建和更多的杠杆来补救。

知乎用户 keySMILE 发表

美国是华尔街领导共和、民主党;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金融街。

知乎用户 宝寒 back 发表

不是说中国喜欢启动大基建,你去西部特别是贵州、广西、四川、云南、甘肃的一些县城去看看,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像北上广深那样宽广的马路,漂亮的高楼大厦和发达的交通。中国太大了,基建不是几年或者十几年能整完的,只不过遇到经济危机按下了加速键而已。

知乎用户 明哥哥​​ 发表

危机的出现,面临的除了是危险,那还有机会并存。

基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要问到 “为什么每次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 这里就大有学问了。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是会有波动性向前发展的,无论是社会结构、经济周期等,每次出现波动的时候,那除了外因影响,当然也会有内因的隐患引爆,一次性把隐患解决,重新洗牌部分夕阳产业,让经济和社会发展能走到下一个阶段;

知道了发展趋势,那怎么做出应对就很关键了,少不了的产业升级、扶持新型趋势产业、降低失业率以维持社会稳定等等,让各路投资人有信心,不断把资金注入到这个发展趋势大流里面,所有的集中体现,就是启动大基建

以当下的疫情为例吧,为什么会启动 34 万亿的大基建呢↓

首先这次遇到的 “危”,国内经济受到重创这个自不必说,但这个其实是导火线而并非根本原因。

其实我国近年来面临的暗藏问题也很多,还有国内制造行业的生产过剩、劳动力价值下滑、经济泡沫不断膨胀… 这些问题都被这次疫情影响所触发。

面对的机,其实是我们对冲眼前的 “危” 最好的解决出路。

现在大家也看到了,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国外却泛滥起来,影响倒更大的国际金融市场,原油下跌、熔断 3 次… 大家都说未来十年是很难,但这次的大冲击对我们,带来的机会也是显而易见的,医疗行业、医疗制造业、人工智能、大数据追踪等新兴产业在面对疫情是的发展。

回归到提问里面的为什么喜欢启动 “大基建”,而这次所启动的为什么是 “新基建”,新在哪里?

新基建,泛指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都是未来的经济发展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对比 03 年的非典,这次疫情传染性更强,又刚好在春运人潮大流动的节点上,我国能那么快控制下来,除了国士无双、天佑中华之外,还有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疫情追踪、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及时性带来给人们的警惕、移动互联网对各个相关部门的迅速反应与调动、甚至是人工智能对于隔离舱的支援控制传播… 无一不是 03 年非典时期无法媲美的,而这个基础上,还有我国飞速发展的国力与社会各级的响应,这些都是国外所达不到的,也正因如此,他们在控制疫情传播上远不及我们。

可能不清晰 34 万亿是什么概念,接近于我国一年 GDP 的三分之一(虽然不是一次性全部支出),众所周知,从支出角度看,GDP 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因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 GDP 增长的 “三驾马车”,这是拉动经济快速回暖的最常用的三种办法。

而这次大放水 34 亿投入到 “新基建”,不仅仅是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给大家信心。

更重要的是明确接受来自这次疫情所带来经济增长的挑战。

基建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新基建是未来 5G、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基础,我国长远的战略眼光自然不是我们能简单理解透的,但毋庸置疑的是,每次出现危机都启动大基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能存活下来的根性——每次遇到危机都采取最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书写历史新篇章

国泰则民安

国强则民富

知乎用户 泽洛​ 发表

错,你应该说每个有搞基建能力的大国在危机时都喜欢启动大基建。

基建可以带动下游很多品类的工业生产,同时制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是拉动经济增长,稳定社会的不二神技。

资本主义第二次经济危机,美国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新政中,大搞基建同样是核心政策之一。

美国政府带头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 18 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 50 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 2300 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划。

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 “引动水”。

所以说不止中国大搞基建,有能力的大国都在搞。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GG420c​ 发表

虽然如此,我真心觉得这次应该发消费券。特别西部地区跟东北。

知乎用户 周云 发表

还是发点购物券吧,促进消费,老百姓也有直接的好处。一堆钢铁水泥,普通人能有几个好处。

知乎用户 翊珹 发表

保证就业当前体系下最重要的的事情,确保将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实在的基础设施。基建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还能去产能呢。比造那些不能吃的枪炮好多了。

消耗民用产品的方法多的很,但是军用物资过多要怎么消耗大家都懂的。

这种政策不需要任何国际外力的支持,完全是自给自用的,避免了国际借款之类的东西,我们都知道经济殖民地是怎么产生的:前殖民地独立后全球的资本都争先恐后地求这些第三世界国家贷款进行国家建设,最后使得这些国家只能背负上沉重的国际债务,一个独立自主但只有自身国土为基本盘的国家是宁愿进行自身积累而避免对外求援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基建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

背后还有就业机会

有就业就会有恰饭购物,带动更多的经济

直接发钱发粮,没有工作还是会焦虑

发钱发粮也不能发一辈子

国家的这些决策,也是给了地方发展机会

给人民缓解焦虑,让大家都有钱挣有钱花

大家都说的非常笼统,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前我们那里修高速公路

施工队在我们当地招聘了一批年轻人

我妈妈开的小餐厅就帮他们解决一日三餐

他们还需要解决住宿问题,还会有日常购物

因为马上就要通高速路

房价涨了一波,房子也修建了不少

村里更多人涌入小镇

眼看着高速公路要修好了,他们要走了

然后收尾的时候我们老家上面评了 4A 风景区

知乎用户 毅本 发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毅本

如需了解更多国家民生经济方面的可以关注公众号

前几年去了一趟中西部地区旅游,在去往其中一个景点的路上,从导航上看有两条路,本着游玩的心态我特意选择了一条距离更远的山路。全程大多都是蜿蜒曲折盘山公路,由于旅游淡季全程都遇不到几辆车,但是这种路况山高路陡,真是一不小心翻下去了,找个人喊救命都没人听得到的,所以我开车都要全神贯注的那种。

由于出发时间已经傍晚,天气湿冷,车开到离终点剩 1/5 的时候经过一个村庄,这村庄从地图看上去很是偏僻,顿时有种像自己农村老家的感觉。

天色渐暗,出于安全考虑准备在附近找个住宿,勉强应付一晚,明日再赶剩余路程。本来想着这么偏僻的地方,住宿条件肯定也好不到哪去的,但是当我掏出手机的时候看到右上角的 4G 信号居然是满的,顺势就打开了某团 APP 搜索了一下,看到这样一共就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居然有十几家民宿旅馆,而且从详情页面的图片来看都还不错,就挑了其中一家付费下订,决定当晚就住在这村庄里。

当我车停在这家民宿门口的时候,看到这是一个很新的三层建筑,设计得很现代,老板娘是一个妇女,大厅里还有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拿着乒乓球在逗狗,这是典型的普通农村家庭。

由于淡季,我们是唯一的客人,老板娘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安排我们住宿的手续流程,过程中需要身份证进行验证,以及摄像头拍照登记。当我拿到房卡走进房间的时候,发现室内空调、电视、WIFI 配备齐全,可以说,常规酒店里有的都有了,而且还干净得多。

这跟我刚进村的时候产生的印象有着极大的反差,这个看似偏僻的村庄实际一点也不落后,只是我自己的思维 outdated。

第二天,起了大早,顺便向老板娘咨询一下旅游的攻略,老板娘是很健谈那种,交谈之下,得知这家民宿是他们家近几年盖好的房子,老公以前都是到沿海的城市打工的,现在自己家里建好了房子经营民宿,旺季时候老公也会在家帮忙打理民宿,淡季时候老公会到市里找活干增加收入,想回家只要骑车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回来。

随着附近的旅游业兴旺,他们村里已经越来越多人不再出外打工了,都是赚钱想办法回家建起房子经营民宿,因为旺季到来的时候根本不够住。老板娘说着还指了指她家旁边正在兴建的房子,那些都是她亲戚家的,来年也都不出省打工了。

同时,由于近几年村口通了双车道的水泥路,小孩子上学也不用走山路了,村口每天早晚各有三班公交车经过,可以去镇上学校上学,学费也是全免的。需要的生活物资村里商店也有,而近几年镇上也开了有超市,小到粮食衣服,大到家具家电一应俱全,随时可以到镇上买,镇上没有或不想出去的话还可以网购快递到村里,而这些都是最近几年才有的。

聊到一半的时候,老板娘的儿子拿着水果走过来,主动要跟我们分享,小孩子也是开朗大方。而自己小时候见了陌生人却是胆怯和羞涩的,话都不敢多说,有吃的东西甚至还害怕别人看到会抢。
在和老板娘和她儿子聊天的时候她们一家子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看得出来,这是幸福的笑,不是迎合的笑。

博主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尽管十二岁就到了城市生活,但那种农村贫困印象深刻到怎么样都忘不掉的,对比自己小时候的农村生活,他们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曾经一提到农村很多人脑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贫穷落后,只能向外输出农民工,甚至一些人还以书上说的 “贫穷是美德” 自嘲。

至少从我自己在农村里的记忆来说,贫穷绝对不是什么 “美德”,我所看到的贫穷,它使人变得狭隘,贪婪,愚昧,短视,自卑,而且也会让人性当中的阴暗面逐一的放大,它还是犯罪滋生的温床,在极端贫穷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其身上的特点一生都难以改变,从心理上,行为和三观上都是永远去不掉的烙印。

贫穷不仅不是 “美德”,反而是一种 “罪恶”,一切痛苦的根源。

那到底是什么让这个村庄能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仅仅只是因为时代变化了吗?

这就回到我们的标题了:基建。


在 2008 年,那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雪灾,512 的地震,举世瞩目的奥运,这些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有一项比较少人提及的,就是美国 “次级贷款” 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极大,短时间内各地依赖出口贸易的企业大量倒闭,PMI 连继急跌至 50 的荣枯线以下,短短几个月内跌至 38,国家紧急的推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刺激经济,以保证不会大量人口失业,这也就是被很多所谓经济学家诟病的 “铁公基”

这个俗称 “铁公基” 的就是铁路、公路、机场、水利、桥梁、隧道、港口、发电站之类的基础设施建设。

但这个 “铁公基” 称谓是带有嘲讽意味的,甚至可以说是个贬义词。主要是这些基建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是投资在 西部大开发” 和 “中部崛起”,而当时中国大部分产业都是在沿海省份,西部地区工业占比较少,在西部的投资短时间内难以发挥使用价值。

这也让各路所谓专家、公知对这个 “铁公基” 进行大肆抨击,称所谓落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更甚的什么狼叫兽之流的还称为一锤子买卖,资源浪费,根本不会有使用价值,很多民间不明真相的民众也跟风抱怨指责,在这种情况下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造成误解的除了公知煽动之外,更多的是普通民众对于国家战略没有认识和理解。国家推动的可不是简单的投资驱动经济,有着无数配套措施。

而这些投资为中国带来的变化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基建对就业的带动,以及施工技术人才培养。

基础设施本身对就业的带动就很大,从事设计,材料,监理,施工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员,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链相关的人,总计有上千万。

在很多人看来,基建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但其实不然,从地质勘探,设计规划,材料,力学结构,自然生态,样样都是尖端科学,绝不是这帮公知渣渣敲几下键盘就可以实现的。
不服的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有种的你来试试

一个名为 HighestBridges(那些最高的桥)的网站,梳理了一份世界范围内的大桥高度排行榜。结果显示,排名前 100 位的桥梁中,有 80 多座来自中国,其中 46 座来自贵州。全球最高的桥梁排名前 10 名中,排进前十的大桥中,贵州省的桥梁占了 5 座。

这些工程难度很多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没有一点经验可以借鉴,但在中国这样的超级工程却比比皆是,都是中国的建设者们辛勤劳动成果。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装备产业。

过去由于中国基建技术和装备的落后,在很多大型项目上需要求助国外先进国家屡屡被宰,远的案例就有三峡建设的时候,当施工到截流阶段时需要用到的大型矿山车,这些重量都是几百吨级别的,普通的几十吨小型运输车根本不够看。但当时国内这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完全空白,无奈只能大量进口,把日本小松和美国卡特的所有库存全买光了,一辆就要数千万,让这些国外企业赚翻了。

另一个案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港珠澳大桥,当年在建设沉管隧道这一环节的时候,由于国内尚无技术经验,找到了荷兰的公司求助,而荷兰人光是咨询费就开价 15 亿人民币,后来还是中国的建设者顶住压力,自己研发,省了一大笔开销。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不仅是省了一大笔咨询费用的问题,上海振华重工专门为港珠澳大桥研发 “振华 30” 吊装船,其排水量高达 26 万吨,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也为振华重工在国际上名声大噪。如今的振华重工在港口机器设备方面,已经在全球占有率高达八成以上。

如今 “振华 30”还在为另一项 “超级工程” 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是正在建设的 “深中通道”,如果说港珠澳大桥是一座政治桥,那“深中通道” 有多重要,你可以问一下在虎门大桥上堵车的人。

虽然同为 6.8 公里长的海底沉管隧道,但港珠澳大桥采用的是双向六车道,而 “深中通道” 所用的是双向八车道的,其难度更高。

随着国内的基建市场的巨大需求,对各类尖端工程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也大量投入,中国不但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境遇,技术还逐渐领先了发达国家,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大型基础建设的工程装备产业链。如今,高铁,桥梁,港口、机场大量中国的基建技术和设备开始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的又一张名片。

近几年部分发达国家纷纷进口中国的大型设备,或是直接让中国的建设公司去帮他们施工。

2013 年 3 月 29 日,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的码头上发表演说,美方刻意遮挡的起重机上 “ZPMC” 及“振华”汉字标志,就在奥巴马演讲时,一阵风吹落了其身后起重机上悬挂的美国国旗,这是美国制造业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场景。

在非洲,东南亚,那些相对贫穷的国家,没钱支付的,可以采取矿产资源的交换,或是矿业开采权交换,以及港口、发电站之类的经营权进行交换,给国家省去了大量的外汇。同时又可以绕过美元体系的捆绑。

这些都得益于中国基础建设者们,那些公知,键盘侠自己什么都没做,除了谩骂指责什么也不会。

三、缩小东西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

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大,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好事,很多国家的社会动荡,内部矛盾,甚至分裂主义,都是由于发展不均衡引起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产生的。

2019 年,世界各地爆发各种名目的抗议示威游行,很多都长达数月之久,甚至不少爆发流血冲突。类似西班牙,英国这些我们熟知的传统发达国家都不太平。

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闹了几个月了,苏格兰随着英国脱欧,闹独立的事会越来越频繁的。

而中国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倒也不是国家偏心才多投资沿海地区的,主要是早期中国自身没技术没人才,需要发展经济都是只能让外国商人来投资带动,中国只能做些简单的代工产业,这些企业大多都设在海边城市,所需要的基建投入相对较小。而中国的 Made in China 只能通过沿海的港口以大型货轮进行出口,如果设置在内陆地区,道路建设成本和运输成本过高,外商是不会来投资的。

曾经有人算过一笔账,同样一吨的货物,从珠三角运输到成都比从港口通过货轮运输到美国成本还高。而我们西部地区的地形复杂多变,要不就是喘气都困难的几千米大山,要不就是喝水都困难的大沙漠。其公路网和铁路网的施工难度非常大,当时国家实力不够雄厚,根本无力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要在中西部投资是需要魄力的,因为这种建设意味着投入大,见效慢,中西部的环境气候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产生收益,一些刚建成的高速长期没有车跑,路费收入连运营维护都不够。

有些人天真的以为,先进产业发展经济,有钱后再进行基建投资,可如果基建不行,企业根本就不搭理你。

这个时代想要引进产业,基本上是要把整个产业链引进来的,只是引进其中一个环节,如果买个零配件都要从珠三角或长三角长途运输过去,基建又跟不上,运输成本高,时效成本高,这种情况完全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就算是本地的企业家都没有投资的意愿,更别提其他外来资金了,毕竟企业不是扶贫机构,不赚钱光有情怀是没办法维持的。

而对西部地区来说人才问题就更是艰难,优秀的人才比企业更具有弹性,人才不光是只看重收入,如果在一个城市无法获得优质的生活环境,教育,医疗,娱乐、发展前景,随时可以走,人才能做到不流出就很不错了,更别提引进。

因此,要想富,先修路。

近些年随着中西部地区的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的大量投入使用,中西部的一些省会城市跟东部的交通上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而中西部地方逐渐形成了一批区域性大城市,主要是一些省会。
有了基础建设,这些省会城市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大幅降低成本,其中还不少是高端产业。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重庆和贵阳,重庆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西部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贵阳已是 “国家大数据中心” 基地,阿里、腾讯、华为、苹果相继在贵阳建设数据中心,这些产业在全世界来说都是先进产业。

这些都是长远的战略性投资,那些公知、键盘侠们哪里会懂,他们要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四、扶贫工程

2008 年,根据当时世界银行公布数据(每人每天消费 1 美元的贫困标准),据测算,我国在此标准下的贫困数是 1.35 亿,其中农村人口 1.26 亿。

对于扶贫,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关注贫困,这是中国制度优势的一大体现,如果要评一个超级工程,我个人认为中国的 “扶贫攻坚战” 当之无愧是世界最伟大的超级工程。

有的人以为扶贫就是撒钱,扶贫不是直接给穷人钱,直接给钱,你给多少他能花多少。扶贫的工作是让穷人可以自己创造财富,需要深入了解贫困的实际情况,细化到每一镇,每一村,每一户,每一人,都要了解。

每一镇适合工业生产,还是旅游开发;每一村的气候适合养殖家禽畜牧,还是适合蔬果农林;每一户是有成员残障,还是好吃懒做;每一人的学历知识,适合就业扶持,还是创业帮扶,全都要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政策。

而且很多人贫穷的不只是物质,更多的是思想,他们长期生活在贫穷的环境,其眼光短视,不思进取根深蒂固,扶贫干部给他们的,猪苗,树苗,种子,他们不是卖了就是吃了,要不就是根本就不愿意种,等着基层干部给他们送米送油。所以我们的基层扶贫干部工作量极大,有很多还是应届生,在家里都是宝贝,得去到这么艰苦的地方,还不被老百姓理解,在此也向基层干部们致敬!

更难的是有些生活在一些偏僻的乡村小镇里,那些山村近乎世外桃源,听起来好听,由于交通不便,很多人是一生都没走出过小镇,里面就算有优势的农产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也无法形成产业化发展,外面的工业产品进来的运输成本也极高。

这种世外桃源跟外界的经济是完全脱节的,对于这些贫困地方,政府出资帮助他们实行搬迁,转到人群相对聚集的地方,实行通路、通电、通网,建学校、医院,解决基本教育、医疗问题。提供技术提升生产力,降低物资的进出物流成本,协助他们开发旅游业,引进轻工业,解决就业问题。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穷人减少不是因为时代进步了,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时代越进步他们的差距只能越大,靠他们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致富,他们的是因为有个强大的国家,同时这个国家政府始终没有遗忘他们。

在前几年,国家实行企业扶贫优惠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资贫困地区,帮助他们,在中国已经有上百家大企业都有在全国各地实行着各种扶贫工作,这种都是一大创新。

国家政府还组织分配了一些东部发达城市,针对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实行一对一的帮扶,虽然这也加重了一部分东部地区的财政负担,但 “同胞” 这一词不是用嘴上说说的,同样是中国人就应该把 “先富带后富” 这句话用实际行动去体现。

所以中西部的扶贫工作,其动员之大,影响之广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扶贫标准也逐步提升,到 2019 是年收入低于 3747 元(约 543 美元)即需要扶贫,相较于 2011 年提高了 60%。

根据 2019 年末的最新标准数据统计,中国农村贫困数量仅剩 551 万人,比上年减少 1109 万人。到 2020 年目标是,收入达到 4000 块钱左右,并且做到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希望要达到这个标准彻底消除贫穷。

这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从没有过那么多的人口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消除贫困的,可谓前无古人,甚至可能会后无来者,而我们邻居阿三,建国之时跟中国经济差不多,到现在还有几亿贫困线下的穷人。

这些数据在公知、键盘侠那里从来不会说的,他们只会喷这些是 “铁公基”,形象工程,还美其名曰的代表底层,代表穷人发声,他们有给山村里的穷人一包盐还是一袋米吗?

五、东西协同长远发展

“西部大开发” 和 “中部崛起” 就是打通中国的大后方,打通这个大后方的交通网络之后,大量中西部特有的农业资源可以极低成本的输送到全国各地,中西部想要获取东部特有的工业品资源也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有了祖国这个大后方,数亿人的大市场,相当于又多找到了一个美国的市场,让中国的企业在全球的竞争格局中,无论是市场规模上,研发投入产出比值,具有巨大的优势。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全是内部市场,不用担心汇率上的风险和贸易战的风险,不会受制于人,为中国的企业提供安全保障和发展动力。

在旅游方面,以前去西部一些旅游胜地,交通时间长,路程远,动辄两三天起步,沿海地区的人也不愿意去旅游,但是现在高铁、机场、高速建设,使整个中国完全融合,也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不必出国。一些中西部的著名旅游景点每逢节假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流,人山人海。

我们也期待以后可以更多的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去到任何的山村都可以窗前听风吹竹枝,深夜寂静听虫声,可以在青山绿水之上闻风送花香,可以与鸡鸣同起迎朝阳。

这种全国性的基建公路网络还极大的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2008 年中国汽车销量还是 900 多万辆,到 2018 年高达 2808.1 万辆,翻了三倍。可现在不仅城市堵车,连农村都到处堵车,没有完善公路网的基础建设,那么多车,就真要把马路当停车场了。

发达国家每千人汽车拥有量都在 500 多以上,美国更是达到了 800 多,而中国 2019 年才每千人 173 辆,这不仅仅是因为比我们有钱,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均公路里程也比我们多,不然他们的车都是能在天上飞的吗?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改善追求,物流,旅游出行都会大幅增长,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会只多不少,可以说越发达的经济,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就越多、越全、越先进。

未来自动驾驶的普及,人们对于汽车的数量和使用频率都会爆炸性的增长,目前的道路标准也会有重新的定义,中国的基建还任重而道远。

2008 年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仅为 35.3%,到 2019 年消费对 GDP 贡献为 57.8%,涨了 22.5%
而能对消费起到这么大的带动,相当大的部分就是西部的城市群建立起来了,农村乡镇大幅消除贫困了。

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这一条条公路铁路网,就是一条条经济血脉,打通了另外半个中国,盘活了半个中国的消费市场。

曾经被砖家们以 “铁公基” 之名嘲讽的基建,压榨民生经济的基建,到现在变成了 “基建狂魔” 这样自豪用词,根本还是老百姓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基建带来的好处。

基建就是最切实的民生工程。

可能有人会说,博主不过是 “事后诸葛亮”,没错,你说得太对了。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未来确实没有那么强的战略眼光,但是这也正说明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很多人连自己家的那点账都管不好,而要去指责国家战略是非常愚蠢的。博主至少还是个 “事后诸葛亮”,但又有多少人连“事后诸葛亮” 的水平都不具备的呢?

中国有 14 亿人,哪怕有 1% 的人相信了公知,就是有 1400 万人,如果这批人跟着公知在网上无端的攻击指责,在信息化时代,能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呢?基建是长远的发展战略,想想你们为什么都拼死累活的要送孩子上学,都是几十年都不见得有回报的。

六、病毒疫情

最近随着火神山,雷神山神速建设,大众再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基建强国的好处。尽管疾病爆发期间,许多人对当地政府处理这一事件的方式感到不满。就算让你上,你也不见得处理的很完美,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虽然没办法前往一线帮忙,但至少做到不添乱,基层防疫人员的的工作尽可能的配合。但是谩骂是最容易的,理性反倒是最难的。

因为有一大批公知带路党,在这段时间里蜂拥而出,在各大网站造谣抹黑。

下面这两张图就是完美地体现他们的嘴脸。

最后
我的国家很大很大,人口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总和还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再小的问题乘以 14 亿,都是大问题。

但同时,再大的问题,相信只要 14 亿中国人团结一致,都不是大问题!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默默辛勤付出一线医护人员、防疫工作人员,以及中国的建设者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毅本

如需了解更多国家民生经济方面的可以关注公众号

知乎用户 刘誉儊 发表

表面上看都是基建,但基建和基建是有区别的。

这种区别不仅仅体现在基建的领域,更重要的是基建的战略目的不同。

我们与 2008 年相比,时代背景不同,基建的战略目的就不同。

2008 年:

处于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衰退期。美国是技术先导国,中国为技术追赶国,表现为信息技术在中国范围内的全方位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我们的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出口换汇能力强,使我们具备了资本要素 => 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全社会生产效率,又促进了全社会生产成本降低 => 表现为 GDP 高速发展,人均收入提高 => 因此我们才得以开启了以房地产拉动基建时代 => 基建的建设又进一步促进了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是我们在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那么此时的基建目的是追赶,尽力完成城市化。错过此机遇,就再也没有了。这是第五次康波周期衰退期赐予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使命。

2020 年以后:

处于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衰退转萧条的转换期。而萧条期是孕育引起下一次回升期的技术发展的关键。

而前四波康波周期表现如下:

前四波康波周期

第一波周期造就了大英帝国,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逐步早就了美国的强大。而在第五次康波周期中,中国已经逐步追赶上。

那么未来,我们比拼的就是谁能抢占第五波康波周期的回升期。因此我们不难得出,此次的基建,必然是新基建,其目的是孕育下一次技术发展,抢占先机。

谁赢得先机,谁将在未来引领世界。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沧海一粟的每个人,都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把握每一次机会

知乎用户 雲四野 发表

投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货物,中间层次是资本,最高层次是创新资本。

货物可以让人们在未来消费,资本可以让人们在未来有更多数量的消费,但是创新资本既可以让人们在未来有更多数量和种类的消费,还可以加速既有货物的折旧。所以,获得创新资本最为重要。

通过创新资本的视角,我们能理解最近的很多现象,譬如,为什么大力投资 5G 那么重要?为什么各国在 5G 技术上竞争得如此惨烈?因为 5G 投资是创新资本投资,会带来很多新的商品,这些商品会创造性毁灭很多存量商品。新领先者几乎要把旧领先者的市场份额全都拿走,所以,5G 领域的竞争是极其残酷的——任何手段都有可能。

在创新领域,数量庞大一点意义也没有,不是一个维度上的,这有点《三体》里的降维打击,二向箔可以轻松毁灭一个庞大的星球。事实上,在科技领域被降维打击的庞然大物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诺基亚和柯达了。每一次技术更迭,总有很多牺牲品,谁都不想做那个牺牲品。

盖房子,搞 “铁公基” 自有它们的优势,容易上量,可以迅速填充总需求的缺口,但是,无法让我们在创新领域保持优势,避免我们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们需要的是某种平衡,既要把握住未来,也要把当下的总需求保持在一个合意的水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乎用户 单车周边 发表

中国应该搞电动汽车下乡。农村充电方便,加油站少,现在电动汽车已经价格做到十万以内了。国家再补贴一点,把农村新能源给普及起来。充电多便宜,多方便啊。而不是本末倒置去大城市推广新能源。没地方充电,加油也比农村方便。

农村不禁摩,可是电动自行车出现后,摩托车农村人多数也不骑了。为什么? 加油贵,第二是加油不方便,很多地方两个乡镇才有一个加油站。90 年代很多人用塑料桶在家里存汽油。造成很多人死人伤事故。

我的老家,苏北某县改的区,在前几年,满街都是低速电动汽车,农村加城里起码上万辆。很多车也 3/4 万块钱,也不便宜。续航也就跑个两百。老百姓需求是很大的,只需要国家推一把,给点小甜头,推广起来了,中国在新能源霸权就稳了。

知乎用户 一个长期主义者​ 发表

因为基建跑不掉。美股泡沫,资本出逃。

你有听说过中国基建泡沫,基建跑路吗?

知乎用户 幸运的老秦 发表

美国危机出现后,只能把钱送到华尔街。他们也是很愿意搞基建的,只是搞不起来。

1929 年美国大危机,罗斯福上台钱就给了基建,资本主义短期内变成了国家资本主义。集中力量克服了困难,还因祸得福,得到了非常好的基础设施。这些钱变成了沉淀资本,再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助力了其他产业的走向繁荣。

08 年危机,惹事的是资本家,美国只能救银行的命,不然就要崩溃,而且这次算是金融危机不算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主要是债务关系,经济危机不只是债务关系还有生产消费关系。08 年美国把钱投进华尔街,购买大量资产把房地美房利美收归国有,等于是拿纳税人的钱为资本家的贪婪买单。这两房公司也是罗斯福新政的遗留问题,当年带来了好处现在带来了麻烦。

中国危机基本上是经济危机,算下来有十次,以下内容主要出自温铁军老师的八次危机一书。可以找找视频更棒,视频是十次危机,有两次时间比较近不能说

第一次是刚建国时期,国民党带走国库黄金,留下通货膨胀一地乱摊子,主要靠战时管制度过难关,军队关闭交易所,禁止囤积居奇,打击投机商,用人民币交易禁止用银元,金圆券,运用计划分配,给农民分地等等,缓和了物价上涨,确定了货币体系。

第二次是 1952-1960 年,朝鲜战争时期着重发展了军重工业。战后军重工业没办法带来生产。枪支弹药只有战时有用,没办法种地,或者生产其他有利民生东西。农村耕地小且分散,不能使用拖拉机重机械,用不起油。后来将小农户集中起来建立公社,公社由财政可以贷款来购买拖拉机。靠大量动员兴建了水利设施。而后与苏联交恶,苏联撤走外资工厂专家,经济下降,中央政府为了继续工业化,于是下方发展权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没有经验,演化成了大跃进,造成资金浪费,劳动力从农田脱离出来。城市工人失业。经济危机出现。后将城市失业工人动员上山下乡,解决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财政吃紧便有了勒紧裤腰带偿还外债的事情

第三次 62-70 全球环境紧张,战乱频发,西方城市武装斗争,游击队,美国反战嬉皮士运动等,我国面临空前的战争威胁,于是就有了三线建设,将重要生产基地转移到深山老林中去。这期间没有产生利润,反而投资巨大。第二次危机还没有完全扛过去,就面临如此局面。同时,苏联的意识形态已经在军政学媒等意识形态领域扎了根。为了防止意识形态苏化就开始了对意识形态的纠正。也就是那啥运动。这次渡过危机同样是上山下乡。

第四次 69-75 这次我国倒向美国,开始大量引进外资。为了不让引进的外资占领我国重要产业,保持我国产业的独立自主,因此引进的多事设备和技术。等于是自己出钱买装备买技术。造成了财政的赤字。财政赤字导致投资不足,城市失业人口上升。这次同样是靠青年下乡解决。

第五次 78-80 新上台领导人,没办法完全控制局面,导致原本定下八年引进的外资计划,仅仅用了两年就完成了。花的钱猛地太多,造成了财政赤字。城市工人失业上升。这次没有人有能力继续动员青年上山下乡,于是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把农民分散开,扩大了需求,允许乡镇企业出口,催生了千万计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扩大了需求,也需要更多的货币,接受了中央为了应对危机增发的巨量货币。

08 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我国变成了经济危机,我国是出口国。美国是消费国。出口压力过大,货物积压,造成大量出口企业倒闭。这时一方面搞了家电下乡,将出口的商品转移到农村,缓解了压力。同时搞基建,把失业的劳动力吸收过去,这也是近些年大学建筑专业火爆的原因。再加上我国基础设施尚未完备,趁此危机也可发展基础设施。

所以并不是每次危机都喜欢大基建,而是大基建是个好东西,不是所有国家都能玩得起的。要有一定的工业实力,劳动力,基建空间才可以。

这次为了解决危机制定了新基建计划,和以往的铁公基不同。相当于是对系统的一次升级。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得益于这次的新基建,很多的好的项目,经济增长点都会出现,因为国家为新技术发展最大的成本买单,大量的资金扔进去沉淀,形成沃土。就像 2000 年的美国 IT 业一样,是之前美军对信息科技大量的投资,微软等企业将这些投资变现一样。搭好了戏台,就看谁能技惊四座了。

知乎用户 取次花丛懒回顾 发表

想说什么?不应该搞基建么?每个国家在这个周期都是搞基建过来的。说白了你问这个问题只不过是你活的太短了。

1. 中国基建还没完成,城市化还可以继续狂奔十年,欧美日本早就干完了。

2. 其他中小国家地区也在搞,马来 泰国 台湾地区 韩国不一样是六七十年代搞过来的。

3. 现在不搞,再过十年城市化完成了就搞不起了,人工成本,物价水平,环保要求会更高。

大基建还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就是提升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向内解决矛盾。

知乎用户 弦言碎雨 发表

其实一直我也不太明白这样做究竟缺点在哪里。

基础设施维护是需要钱吧,但是只要保证物资生产和基本二次分配,钱难道不是随便印的?

基建其实有利于物资生产和二次分配。

至于债务,了不得违约嘛,你要利息,总得承担风险。

真正的问题在于找各种借口设计供给门槛,例如国内的高房价(耕地名义),高肉价(环保名义),美国的高医疗价格(提高质量名义),香港的高房价(环保名义)等等,本质上都是别有用心者设置供给门槛的原因,这才是大家应该广泛反对的吧。

基建让大家更容易进行郊区居住,扩大有效房屋供给,其实更好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发展晚、人口密度大、山区丘陵多、大江大河多,需要修的太多了。

近期目标,胡惟庸线以东南,争取实现:

大城市铺够地铁,

卫星城修通勤铁路,

市市通高铁,

县县通动车,

镇镇通高速,

村村通公路,

每个省修够支线机场,

沿海沿江修满码头。

不趁现在把这些搞完,

今后要付出十倍代价…

早晚要修不如早修。

经济低估,正好一群人没工作,

劳动力和物资价格都处于低谷,

还不趁机多修点?

知乎用户 设计菜鸟乙 发表

制造一批有钱人

知乎用户 窝果卜丝师 发表

很多经济学家都提到过一个数据,根据统计,GDP 每下降 1%,就意味着少提供 100 万人就业,而我们目前来说每年还有 800 多万大学毕业生要进入工作岗位,所以过去几十年国家最头疼的就是就业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以往我们国家要反复强调保 GDP。

大危机当中不仅仅是无法提供新增的就业,而是会产生大批量的失业潮,因为中国以往的经济过于依赖外部市场,过于依赖出口了,结果就导致往往全球性大危机中国会出现大批量的失业潮,怎么去安排这些人的就业是最主要的问题。

从 1997 年开始大规模基建就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手段,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基础设施落后啊,中西部还很贫穷,你有这个大搞基建的潜力,同时基础设施也能促进未来经济增长。

2008 年的时候推行新农村建设,给农村修路,通水,通电,通网,中国毕竟有几亿农村人口,很多在之前的打工当中也积累了一定资产,上面四通以后,再推行家电下乡,政府给财政补贴,把出口退税 12% 拿来补贴国内市场,这几亿人就在短短几年内消耗了大量的汽车,家电,手机产品,因此帮助中国解决了大危机下生产过剩的问题,保证了这些厂家的订单也保证了工人 的就业,同时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大幅度改善,因此这是一举多得的问题。

如今来看老基建 “铁公基” 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出现边际效应,带动 GDP 的效果越来越小,因此政府又提出新基建,效果如何还需要我们来亲眼见证,但是,整体来说过去 20 多年的基建效果是成功的。

在这里还想说一点,很多人把大规模基建和大规模放水划等号了,认为如今货币超发,房价上涨以及通胀严重是因为基建政策导致,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

根据温铁军的研究,中国发行的货币 2/3 来自于对外资进入中国的对冲增发,也就是说外资每 1 美元进入中国,他都会去找央行换 7 人民币,然后央行就增发 7 人民币,而大批量的外资进入中国逼得你不得不增发货币,因为如果你不增发,那人民币就升值,市场流动性紧张并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竞争,同时外资本国在增发货币,他们可以拿美元来大量购买你的资产,因此你也得大量增发货币来对冲。(从这一点来看,其中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货币主权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这个问题至今还无法解决)。

那么这么多被迫印的钱该怎么办呢,投资基建无疑是非常适合的选择

第一,既能解决大量就业问题,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为将来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政府投资的基建往往是国有企业承担工程,因为这是央行增发的货币,属于全民所有,一旦投资一些民营企业,那么必然导致国有资产进入私人钱包,而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的,由他来承担不会导致国有资产外流。当然部分基建项目例如棚改,仍然使得大量的民营房地产公司参与并获取大量利润,进而也变相在 2015 年 - 2017 年那一波推高了全国房价。

知乎用户 放逐之刃 发表

不搞基建没有任何高精尖技能的农民工怎么办?国内大小企业需求不足怎么办?大基建利国利民,钱很重要可有时候也就是个数字,基础打牢都能回本的。

知乎用户 星河​​ 发表

因为基建有几个特点:

  1. 拉动整个产业链条
  2. 创造需求的见效快
  3. 建好了作用大持续久

知乎用户 周小淇 Colin​​ 发表

这个问题问得好!

一般遭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一般都是 “双宽松”: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宽松。

货币政策的宽松,就像这几天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市场都对于央行决策翘首以盼,期待各国央行能够开闸放水,缓解流动性危机。

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般包括:

1、降低基准息率:降息;

2、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准;

3、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回购债券。

不过,由于货币政策的效果都是短期的,还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


什么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 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移支付 transfer payments:

是指社会财富再分配;具体措施包括调整税收政策,或者转移社会财富。

例如:香港特区政府在 2020-2021 年财政预算案中,向所有香港永久居民派发 1 万港币现金,就是转移支付策略。[1]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6 日)上午在香港立法会上公布 2020 年至 2021 年度财政预算案,他在会上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向 18 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每人派发 1 万元(港币,下同),惠及 700 万人,涉及 710 亿元开支。

而大部分国家都会采用 “减免税收” 的策略。

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3 月 11 日晚间发言中,呼吁国会通过减税条款。[2]

报道称,特朗普发表全国演说时说:“我呼吁国会立即减免美国人的薪资所得税,希望他们可以慎重考虑这件事。”
特朗普表示,他将指示美国财政部让受到疫情 “负面冲击的部分民众与企业” 延后缴税。他说,此举可为美国经济提供超过 2000 亿美元的流动性。

转移支付的效果是短期的,减免的税款和派发的现金,在短期内就会流入市场,增加消费。

2、消费性支出 current spending:

是指政府以消费者的身份,立刻到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及劳务。

消费性支出的效果也是短期的;其中,对于劳务的支出,可以有效增加就业机会。

3、投资性支出 capital spending:

是指政府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市场进行投资。

“大基建” 就是典型的投资性支出。

正如很多回答提出的,大基建所带动的投资性支出,具有长远效应,在大萧条时期不仅特别有用,而且屡试不爽。

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从疫情中恢复的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且中国有做大基建的资金实力和物质基础。

大基建在短期内,会增加政府赤字;不过从长远来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特殊时期需要 “双宽松”,然而由于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减税等财政政策的效果都是短期的;大基建所带动的政府投资,不仅仅在短期可以增加政府投入,快速增加社会消费水平,更对于整体社会发展有长远的促进作用,是为良策。

参考

  1. ^http://news.ifeng.com/c/7uNLaOVFWhU?_CPB_404_L7
  2. ^https://www.sohu.com/a/379596884_114911

知乎用户 猪猪侠 发表

都在鼓吹大基建的好处

钱从哪里来,政府发行债务可以转嫁或核销,但巨量货币可是投进到了市场里了

让你们感受到物价的快速增长,手里有多少银子掂量清楚,适当举债可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如何顺利进行的,不就是欧美经济危机,苏联顺利把欧美技术装到自己口袋里。

三星半导体最爱玩的就是反周期,每当半导体行业进入衰退期,三星就开始逆势投资,等待新工厂建好,就是一轮牛市。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企业界一片哀鸿,内存行业也不能幸免。DRAM 颗粒(内存原料)价格从 2.25 美金雪崩至 0.31 美金。但就是在大家苦苦挣扎的时候,三星却举起了屠刀——将 2007 年三星电子总利润的 118% 投入 DRAM 扩张业务,故意加剧行业亏损。随后 DRAM 价格一路飞流直下,2008 年中跌破了现金成本,2008 年底更是跌破了材料成本。
2009 年初,全球排第三的德国内存厂商奇梦达首先撑不住,宣布破产,欧洲大陆的内存玩家就此消失。2012 年初,第五名日本尔必达宣布破产。就在在尔必达宣布破产次日,三星股价大涨。

逆周期是在繁荣阶段,企业往往增加投资并且成本较高,在随后的衰退期中很可能会遭遇损失。

如果能够把握这种经济周期规律,合理运用,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繁荣阶段,应避免大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大幅扩张经营规模等;

在萧条期,固定资产及股权的价格均大幅下跌,此时可以逆势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购入股权、扩张经营规模等。这就是 “逆周期” 战略。

国家也是如此,这些年基建一直都在进行,这些钱肯定都是要花的,但是世界马上随着 5G 到来,马上就要步入新的时代,中国这几项新基建也是在未来布局,不是简单的修公路。

反周期需要领导人有极大的勇气与眼光,不是几个键盘侠能够理解的。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够以国家之力,进行全局调控的国家,而且这么大的投资不需要进入议会的扯皮阶段,要不然等到大家明白重要性的时候,估计议会都已经讨论还几年了。

欧美就是没有办法进行这么巨大的反周期投资,他们的议会连带个口罩阻止,这么大的反周期投资,估计没几个人会明白,即使明白也要反对,因为选票永远比未来重要。

知乎用户 as 蓝月儿 发表

可以刺激 “信封” 的消费,拉动制造业。

知乎用户 超级帅的虫子 发表

中国也是跟美国人学的啊!!!上世纪大萧条时期,美国开始大修土木、公路、水坝,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把人都分下去干活去。

只要人不闲,有事做,这个世界就稳定。

知乎用户 三涂蛋 发表

我写一个比较唱反调的观点

不可否认的是,住建基础设施的目的是,提供就业岗位,造成暂时性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冲抵经济萧条带来的危害。

你看那林立的高楼,不仅仅是建筑工人的汗水,还包括卡车司机,采矿工人,车间师傅,等等各行各业人汗水的结晶。考虑到目前建筑行业利润被无限压低到,一个 10 亿的项目,其实由各行各业的工人成本累计而出,平均工资 5000 的话,大概够 1 万人吃上 20 个月的。如果没有这些工程呢?这些人该回家种田的种田,该失业的失业。

我国目前的困境是,明明掌握了可以不劳动密集的方法,但是却又必须采用劳动密集的解决方式。

而且大家逐渐遗忘一个道理,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钱自然是从纳税人的口袋里掏出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让你做出选择,来,掏出来 1000 块钱,下个月咱们在新区就有高铁站了,到了下个月又说,再掏出来 2000 块,咱们多修一条环线!如果有人这么告诉你,你是否会同意出钱呢?

人们还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是,建筑物是有使用年限的,50 到 70 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又该何去何从?曾经大力兴修的基础设施又该怎么处理?

知乎用户 超越者 HY 发表

因为汶川那时没办法房子塌了要重建

这次又因为泉州酒店垮了要重建?

知乎用户 北院后门大白猫 发表

哪都靠基建啊

不光是咱们这儿

消费短期提振不起来啊

有些盘子小的又依赖于服务业的除外

进出口又有待于外需

所以基本盘子大的,短期保就业,稳增长都是靠投资

这个逻辑关键在于快速稳定市场信心

重点在于稳和快

目标就是增长和就业

问题在于用什么抓手?

你只要把稳字儿,好用快上,立竿见影放在第一位,你就明白投资最容易被选上

所以不靠投资靠啥啊?

所以有些打转儿的项目直接批,批了的赶紧干,项目融资一路绿灯,发债建

另外,我不认可有些人说的应该发消费券,发了消费券就要发国债平衡赤字,以全国之力建设一个地方,历史上屡见不鲜,以这么大盘子稳消费?他们出来就一定去饭馆吃饭吗?一定去健身房健身吗?一定去小店购物吗?回头再被人收了

而且现在大部分省都面临着收支不平衡

别的省市损失也很大,面临的不确定性也不小啊

这不跟直升机撒钱一样么

当然投资也不是永远正确,他的目的也是为了下蛋,产生利润

远了不说就说上次,gdp 一下上去了,起到了稳就业,保增长的目的,但是没持续多久问题就又暴露出来

大干快上的背后很容易出现一些低效投资,重复投资

毕竟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

盈利不了那就变成了像后来被改革过剩的钢铁行业

再后来就是为了防范风险,避免脸着地,又得缓慢出清

所以,话说回来,未来的需求谁知道呢?也就没必要纠结是新的还是旧的


另外,如果真的不靠卖地,很多地方都很难活

09 年那阵总提 “买房就是爱国”,说这话的被骂好几次,仔细想想,政府性基金不靠卖地靠啥?靠混改吗? 财收难道靠加税吗? 你们乐意就行

几乎能在这用知乎的所有人都享受着举债带来的便利,但是你们还希望他不卖地?

其实想想不卖地也可以

那很简单啊,那就加税,你们觉得怎么样?

先从之前免征的税,咱一项一项加,农业税,房租税,利息税…… 都收呗

还说卖地都是错的吗?

都恨不得不加自己身上,加别人身上,福利自己还能享受

这互联网思维真是用到了极致

而且张嘴闭嘴滞胀

行啊,你觉得哈耶克好,那咱早就该出清了,也别逆周期,没被市场淘汰的也别五十步笑百步,你们撑得住吗?能撑多久?

到时候别喊救市

适者生存是你们自私的法则


在井里拖着等梯子,结果梯子没来,来了只黑天鹅,真倒霉

至于未来是日本,还是魏玛

随行就市吧

至少这两个月,大伙心都齐了,这是好事儿

知乎用户 A 股你莫愁​ 发表

刚出 ICU,就进大宝剑!

以往大家看不上的大基建,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虽然目前板块已经出现分化,但论贡献,老大哥功不可没。

有统计显示,目前包括河南、云南、福建、四川等 13 个省市,推出了 34 万亿的重点投资项目!

这么多?中国去年财政收入才 19 万亿,哪来那么多钱啊?

别慌别慌,这个只是计划的总投资额,在几年内分批完成,2020 年计划完成的投资也就 3.5 万亿。至于钱从哪来?财政拨一部分,剩下的大头,估计还得要靠地方专项债来补足。

那这么庞大的基建工程,到底要造些什么?会不会走房地产的老路呢?肥肥这就和大家详细梳理一下基建的概念。

基建,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很多人觉得基建就是搞房地产,其实有失偏颇。理论上说,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投资都归在固定资产投资内,他们是独立的三块,但产业链上会有交叠。

我们知道,拉动 GDP 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为:投资、消费、出口

受疫情影响,消费增速少了一大块,出口?看海外这样,估计也得凉一阵。那就剩投资了。投资里面,制造业投资增速比较平稳,基本在 3% 左右。房地产去年是 9%,今年央行三令五申不能用它刺激经济,大幅加码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而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公路、铁路、水利工程这类,去年的投资增速只有 3.3%,处于历史底部位置。那还等啥?赶紧上啊!

根据机构测算,今年基建投资增速要在 7%-9% 之间,才能完成 5.5% 的经济指标。所以,政策来了、周期来了、钱,也就来了。

上周科技股调整以来,基建相关产业链,就吸引了一大波资金来避险。市场的炒作逻辑就是估值修复 + 景气周期

上游的水泥、机械设备是基建的领头羊,不管你造什么,最先受益的就是他们。就拿水泥来说,由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所以业绩好、弹性大。如果处于景气周期,水泥股的表现往往更突出。此外,行情还会向钢结构、玻璃等建材传导。

基建的中游则是以央企为主的建筑公司,也就是施工大队。中字头、盘子大、利润也较薄,所以股价长期躺在地板上,好在股息率高。基本上一拉起来就会套住一波接盘侠。

基建下游就是各种各样的投资项目了。大致分为三个方向

像地方政府普遍喜欢的房地产、轨道交通、收费公路,这些都属于能够带来消费的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可以辐射到园林、环保、水利工程,乃至后期的装修、电梯、家电等行业。

另一块则是最近很火的 “新基建”:包括 5G 基站、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云计算等。这一块更多和科技沾边,前期炒得也挺高了。由于体量有限,新基建在整个基建项目中的占比不会特别高,大概在 20% 以下。

最后一块是老百姓迫切需要的民生基建:比如环保、公共卫生、教育、养老这类,基本上都是历史欠账,投入大产出少,至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嘛,Emmm… 你懂的。

所以说,基建股是有较强的周期性的,波动也极容易受到政策变化的制约,把握机会也并没那么容易。而且纯正的基建产业链中,也就房地产和水泥这类 ROE 比较高。

预计接下来,大基建还会是脉冲行情,等海外疫情好转了,政策刺激的预期就可能变弱,资金大概率还会回到科技股的炒作中。

最后,关于基建还有一个很 “社会” 的逻辑。以往只要大搞基建,最利好的还有啥?茅台啊!不信自己去看,这里就不展开啦~

知乎用户 江南红豆 发表

这个问题是不对的。

我看了前排高赞的答案,基本上是以 “以工代赈” 这个名词来解释历史,以 1998 年之后到现在的发展来解释当下,都是宏大叙事风格。

我猜之所以这么答,一是历史剧的教育,二是大家年龄比较小,只多多少少了解 1998 年之后的历史。

以 “罗斯福新政” 为例,我们国家正式借鉴 “罗斯福新政”,启动基建,是在朱镕基时代。亚洲金融危机后,我们的出口市场一下子宕机了,为了解决就业,必须要采取应对举措。1998 年林毅夫在分析局势时向中央提出,中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我们可能采取的政策只有一个,那就是“罗斯福新政”,而且明确说,依靠基建,我们可以维持二十年的繁荣发展。我们也才有了后面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发债,大规模基建,也才有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新农村建设、中部崛起” 等一系列国策。之所以我国可以走“罗斯福新政”,是因为我们有广阔的内陆市场,可以长期维系,小国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那么建国到 1998 年之前,我们就没有危机了吗?当然不是。

以 1980 年为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知青回城政策的陆续落实,城市里的人口一下子增加许多,但是相应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增加。

无事的年轻人是社会的不稳定源,为了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左与右进行了充分的争吵。比如,资本论中说,超过 7 个人的企业就是剥削,傻子瓜子超过 7 人的辩论事件、浙江 “八大王” 事件等,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为了解决社会稳定等原因,私人摆摊、开店的政策才一点点落地。时间的轮回,到了疫情期间,现在热的一塌糊涂的“地摊经济”,有没有觉得很眼熟?

前两天开会时,克强总理的一句话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情返程,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 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事情。

不仅是八十年代危机,毛时代也遇上危机,那时候解决就业安置的策略是 “上山下乡”,把年轻人的热情洒在大地而不是闹事上。

所以,不管是何种政策,能解决就业问题的就都是好政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 “大基建”。

知乎用户 螺丝 Loscock 发表

当生产过剩了,做出来的东西满地都是。现在问题来了,什么东西在满地都是且卖不出价钱的时候,还能够保持极高的使用价值呢?

就是基建。

也就是说,既然经济危机无可避免,既然清算日总会到来,那么我留一地的房屋道路网线,总比印一地的纸钱要好。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既然基建是拉动 GDP 的利器,为何不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用?

知乎用户 Bill Yu 发表 很多国家都采用过,也获得了广泛的成功。 美国在大萧条时期建立的公路到现在都还在用,有一次我开车经过 US-31,觉得好奇,查了一下,果然是二战之前修建的;美国的州级公路,就是 I-xx 的,是在艾森豪威尔总统 …

基建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到底有多重要?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看了很多工程科普,所有的大佬,局座,徐小刀,三一博士等都有提到基建狂魔这个概念,但基建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其他国家反而没有那么重视?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最近这段时间,各种基建类的话题又登上了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