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隔离时间,压缩封控范围会造成疫情扩散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点击蓝字关注,多点在看防失联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1. 关久了反而怕被放了?

双十一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出台,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重点包括压缩密接、入境隔离至5+3,取消次密接判定与中风险地区划分等[1]。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热议。

关于这20条举措,之前做过详细分析(20条详解)。就我个人而言,对这20条若有什么担心的话,也是能否落实,特别是广州、重庆、郑州等地明显处于感染暴发阶段,北京病例也显著上升。这种背景下很难说具体的管理者有没有决心去执行这些“减负”性质的优化措施。

可网上很多人——属于那些被防疫措施管理、影响的人,居然对减少隔离时间、封控范围极为忧虑,甚至还热议家庭制氧机购买事宜。真是被关得久了,突然开门反而不知道怎么走路了?

我理解“减负”和“放弃”容易混淆,但防疫措施不是只有“求全责备”才能有效防控。具体措施的有效性要看其科学性,最后的结果取决于谁的方式更科学合理,不是谁下手更狠。如果从科学原理出发,参考真实数据,会发现包括压缩隔离时间,减少封控范围,都不会影响疫情的管控。甚至考虑到多个地方有破防迹象,这些“减负”措施如今异常必要。

2. 密接者不是感染者

20条措施里最引人关注也是网上很多人担心会导致疫情“外溢”的是隔离时间的改变。无论是密接,还是入境,都由7+3改为了5+3:

一些人担心有“感染者”会因此被“释放”。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我们来分析一下两项措施里的密接、入境者隔离目的是什么,以及那些担心的实质是什么。

首先,这里隔离的人不是感染者,只有感染者才能传播疫情。密切接触者只是和感染者有过接触,不代表他(她)也是感染者。被叫做密接而不是感染者,就是因为他(她)还没做检测或检测出来尚是阴性。入境在这里也是一样,因为境外感染病例多,入境后被假设发生过密接。

密接人群的隔离,目的和感染者的隔离不同。感染者我们已经知道他(她)感染了,有传染性,隔离他(她)们,目的是让他(她)们在传染期过去前不要与他人接触,阻断传播。这种在英文里是真正的隔离——isolation,把人“孤立”起来。

密接隔离的出发点不同,他(她)们现在不是感染者,但是从暴露于病毒下(密接)到能确诊感染需要时间,也就是潜伏期。密接者的隔离,是要等病毒的潜伏期过去,确认他(她)确实在密接过程中没被感染,再回归正常生活。这些人的隔离准确说是检疫隔离(quarantine)。检疫隔离的过程,不仅是等,也是观察,在这一期间观察密接到底有没有感染。

因此,不能将密接隔离解除早就认为潜在感染者被放出来了,而是要考虑解除隔离时有没有排除感染可能,只要能排除,别说7+3改5+3,改得再短都没有问题。

3. 5+3不够长?

把密接和入境者的7+3改成5+3,如果要有人被“错放”,那意味着这个人的潜伏期长度超过了5+3覆盖的时间维度。考虑如今流行的病毒株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缩短,5+3实际覆盖的时间维度绝对足够,遗漏可能性几乎为零

一项综合5个奥密克戎潜伏期研究(829人)的分析,发现奥密克戎中位潜伏期只有3.42天,比德尔塔少了一天[2]:

一些人会说这是中位,最长多少?5+3能覆盖吗?

我们来看上述分析涉及的原始研究,其中奥密克戎中位潜伏期最长(4.6天)的研究来自韩国[3],分析了当地最早确诊的80例奥密克戎感染者(BA.1),潜伏期范围2-8天,也就是最长8天

有人或许会说这研究人数太少,要注意可靠的潜伏期分析需要明确具体暴露的时间,发病时间,中间还要排除其它暴露场合。即要有充分证据是甲传给乙,中间没有什么丙丁戊己等等来搅和。所以这些研究讲究的不是人多,而是要精细。

像韩国前几例奥密克戎是最容易确认传播链的,别看人少,但够准,就值得借鉴。类似还有挪威的研究,中位潜伏期是3.33天,这是一个117人的圣诞聚会发生了超级传播事件,导致65人确诊,15人疑似[4]。因为暴露的时间非常确定——就是聚会的时候,潜伏期直接从聚会时间数起就知道了:

最晚的一个,刚好第8天出症状

另外中位潜伏期3.2天那个研究来自挪威,这是分析了258例奥密克戎与255例非奥密克戎(德尔塔)感染,最后有潜伏期的模拟对比[5]:

奥密克戎潜伏期显著缩短,且超过8天的概率极低

由于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缩短了,5+3是可以覆盖密接者如果确实被感染,可能的潜伏期范围的。对于以往的病毒株这么做会有问题,比如针对原始株的潜伏期研究[6]:

当时2.5%的人从暴露到有症状,潜伏期超过11.5天。这种情况下7+3都不够,所以以前密接隔离时间全世界都基本是14天起跳。

可现在病毒变了,它的潜伏期变了,再守着原来更久的密接隔离时间,那不是防止疫情扩散,是墨守成规,刻舟求剑。隔离的关键从来不是时间长短,而是能否覆盖潜伏期(密接)、传染期(感染者)。

4. 加上检测,5+3绰绰有余

此外,密接者隔离是检疫隔离,不仅有隔离,还有观察(检测)。帮助排除感染风险的,不仅是把这些人关起来不见人,还有同等重要的隔离期间的检测

例如对于密接者,5+3时期仍然有极为频繁的核酸检测:

入境者更是在登机前还有一次核酸:

隔离期间这些频繁的核酸检测,实际让5+3能覆盖的潜伏期比8天更长。为什么?之前我们看的研究的潜伏期是怎么算的?都是从暴露到发病的时间,也就是从一个人密接到这个人出现症状。而5+3要能错放出去,不是说这个人到第8天还没有症状,是到第8天核酸检测还测不出来。

核酸检测对应的是载毒量,一般新冠症状出现前两天,载毒量就已经高到可以让核酸检测呈阳性了[7]:

由于有核酸检测,5+3漏掉的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潜伏期超过8天,而是暴露后8天核酸仍检测不出的人,对应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潜伏期是10天以上

解释20条优化措施时国内疾控的专家也提到“密切接触者3天内检出阳性比例是81.4%,4天的时候达到90.1%,5天的时候达到94.5%,7天的时候达到99.7%”[8]。

对于如今的奥密克戎各亚株,5+3覆盖潜伏期绝对是绰绰有余。

5. 求全责备的危害不可忽视

类似缩短隔离时间,缩小封控范围的措施,如不再判定次密接和中风险,不能仅因为少封了些人就觉得会导致遗漏,而要考虑这些之前被封的人和区域,到底在疫情传播中起了多大作用

次密接,接触的是密接者不是感染者,除非这个密接者当时已经被感染且在传染期,次密接怎么可能有感染风险呢?又哪来的进一步传播风险?中风险也是类似道理,之前判定的标准极为模糊[9]:

实际上除非感染者停留时间久,且人员密集、环境封闭,发生传播的可能性极低。

这些风险低也体现在了疾控专家给出的数据上,次密接阳性感染率十万人中3.1人,中风险阳性检出率十万人中3人[8](当然,这些结论如果有更详尽的数据来源、分析方法披露就更好了)。一些人看到这些数据可能反应是10万人里竟然还有3个,那风险就不是零,不管这些了就是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对于这种想法,要考虑任何防疫措施都不是在真空中执行,要权衡实际效果和可行性。看看广州、重庆、郑州三个城市过去20天的每日新增感染:

11月以来均迅速走高,没有任何缓解迹象。再判定次密接和中风险,划下来的范围该有多大?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去管控?即便咬牙坚持次密接和中风险的划定,结果会是什么?大片区域处于管控中,大量居民处于封控状态,城市正常运作如何维持?次生灾害如何避免?

在如此多感染的情况下,密接者的隔离时间同样有着极大的优化必要。过长的集中隔离时间意味着需要大量空间物质资源。此外,大量人员集中隔离,隔离点本身也成了蕴藏风险的地方——上海疫情源头正是入境隔离点出现的社区传播。

我们没法排除有极小极小的概率,有密接者或入境人员的潜伏期会超过5+3能覆盖的范围;也不能排除极小的可能,某位密接者在判定为密接时已经是感染者,让他的次密接实际成为密接,有被感染的风险;同样不能排除极微小的概率,感染者偶尔逗留的中风险地区发生了传播。但如果我们“求全责备”去抓这些,是否相当于把全部身家用于买彩票?是否在实质上将整个社会暴露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5+3与取消次密接中风险,没必要看作是防疫的放松,而是根据科学事实对具体措施的优化。这些改变不会让国人的感染风险激增,因为过往的低感染风险,不是靠这次被优化掉的那部分获得的。

这些优化若能及时实施,大家反倒可以稍微松一口气——至少次生灾害的风险会小一些。

如果觉得此文还算靠谱,那么订阅一下这个公众号,转发分享

也可以微博(@生物狗Y博)上找到我

参考资料(滑动阅览)

  1. http://www.nhc.gov.cn/xcs/yqfkdt/202211/ed9d123bbfe14e738402d846290049ea.shtml

  2.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5489

  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728587/

  4. http://www.eurosurveillance.org/content/10.2807/1560-7917.ES.2021.26.50.2101147

  5. https://www.eurosurveillance.org/content/10.2807/1560-7917.ES.2022.27.6.2200042

  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150748/

  7.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p2117115

  8.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shipin/cns/2022/11-12/news943027.shtml

  9. http://www.nhc.gov.cn/jkj/s3577/202206/de224e7784fe4007b7189c1f1c9d5e85/files/504a946af7e744fb9ad7eb1e0f1f9923.pdf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两害相权取其轻,说到了问题本质

收录于合集 #雷斯林怎么看? 390个 01 最近很多城市都爆发了疫情,本土新增病例也再一次突破了五位数。 一些博主认为是现在防疫政策太松的锅,以为国家会出台一个更严格的政策,严防死守奥密克戎。 然而昨天,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二十条政策,不但把 …

3天新增76例感染者,莆田疫情暴露了学校这一薄弱环节

疫情又起。 3天,76名感染者,其中15名感染者为同一所学校的小学生。 这是德尔塔毒株在国内引发的又一轮较大规模的本土疫情。感染规模之外,本次疫情中,各方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学校成了传播的中心。 之后,便是流调、全镇全员核酸检测、社区封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