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家政女工的心事只有自己知道 | 谷雨
为了不错过每一个故事,大家记得将谷雨实验室设为星标🌟哦,期待每次第一时间与你相遇! 作者** |**** 叶雯** 编辑 | 张瑞 出品** | **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 …
有阵子经常看到来自新加坡或者香港地区的本地居民在网上吐槽,说中国大陆过去的这些新移民,对“菲佣”实在太好了。
好到给她们买生活用品、零食咖啡等等,好到“坏了行业内的规矩”。
有雇主说自己绝不会雇佣会讲中文的菲佣,因为这些菲佣几乎都是在华人家庭里干过的,很不懂规矩,就特别难管。
还有的说华人太宽容了,菲佣过去就会作妖,但在严格要求的家庭就很乖。
所谓“作妖”,其实是雇主单方面的说辞。
我曾经听说过一件事。
有个香港大姐,回内地探亲,把菲佣也带上了。但这种行为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因为菲佣的合同就是在香港干活,离开香港就可以不干。
这大姐就是想赌一把,觉得菲佣可能不懂法,能忽悠一下,结果发现没忽悠动,于是回头就抱怨菲佣不懂事、没规矩、难搞。
可是,明明没规矩的另有其人啊。
还有雇主嫌弃菲佣不知道自己几两重。
理由是他让菲佣早上7点30开始工作,晚上10:00后休息,菲佣却抱怨睡太晚。
他周日给菲佣放假,菲佣自己选择回家后把当天的碗洗好,还嫌没休息好。“又不是我们让她当天洗的,第二天洗也可以啊。”
潜台词就是,虽然休息,但该干的活不能少干,只能自己从别的时间补回来。
很多雇主的抱怨,近乎不近人情。
觉得菲佣动不动就要开热水洗东西、洗热水澡,或者是要求吃鸡蛋喝牛奶,不懂事。
嫌弃人家偷偷开空调吹,是人品问题。
还觉得她们在一个家庭待久了,就会浑水摸鱼,脾气变大、态度不好。
有的觉得菲佣“没眼力见”,晚上回房间休息后,就不知道出来帮忙给小孩换尿布了。
她们家人去世了在家里哭,也经常会被怀疑是故意在偷懒,或者是骗安慰金。
当然,也有不少吐槽菲佣品行不好,爱搞小偷小摸,还容易被搞大肚子的。
后者恐怕是香港雇主们最害怕的情况了。因为他们必须养着这些怀孕的菲佣,或者直接给她们结清整个孕期的工钱,再送人走。
这时候,香港IP开始羡慕新加坡IP了。因为在新加坡,菲佣怀孕是违法的。
为了更好管控这些菲佣,雇主们会收取经验,彼此分享。
香港每周末都会有菲佣们的聚会,她们会直接在马路上露营,分享日常和心得。
不少雇主反对她们参加这些活动,因为心会玩野,人会被带坏,百害而无一利。
更严格的,不办当地电话卡,不会给她们单独出门的机会,也不给太长时间的假。
还有人开课教学,教育其它雇主:菲佣不是管家,是需要去管理的,要给她们规定工作的完成时间,做不完就让她们加班做。
反对让菲佣用洗衣机,也不给她们额外的食物,都是等主人吃完了再吃。
最让人震惊的,是一位雇主分享的自家菲佣的工作清单,事无巨细到令人发指。
按照这个清单,菲佣每天6:15起床,9:45睡觉,午休半个小时,一个月休息两天。
照顾孩子的同时,一天做三顿饭、拖洗两次地板、刷一次马桶、全屋清洁一次,全家衣服要手洗,自己的衣服不能一起洗。
此外还有一些堪称严苛的条例:
只有周六晚上能用手机;
不能和别人的女佣说话;
。。。
这么多内容,我光是看着都觉得头皮发麻,很难想象到底什么超人才能完成。
评论区里却冒出了很多人表示羡慕,夸她御人有术,真是找了位好女佣啊。
看多了这种言论,会发现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菲佣就是低人一等,自己才是主人,所以要立规矩,要严格要求,大惩小戒,绝不心软。
他们看菲佣,就像看那些养不熟的白眼狼。每天都在担心对她们好了,会被蹬鼻子上脸。
于是,理直气壮地,不对她们好。
以前只听说菲佣多厉害多能干,现在才知道原来她们是**“牛马中的牛马”**啊。
雇主们不以为然,觉得自己给钱,菲佣们提供服务,是多么正当的雇佣关系。
可是,如此劳苦功高的菲佣们待遇如何呢?
那位每天按照清单工作的菲佣,一个月拿750新币,折合人民币4000出头。
相较之下。
新加坡的最低工资标准,从2024年7月开始,由1400新币提升到了1600新币,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最低收入群体。
早在2022年,新加坡聘用外籍白领员工的最低月薪就提高到了3000新币。
可惜菲佣待遇并不适用于这些条例。她们只能拿新加坡最低工资的一半,甚至更低。
全凭雇主良心。
香港也没好到哪里去。
香港官方要求给外佣的最低工资是每月4990港币,差不多4660人民币。
按照她们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5小时来计算,时薪差不多是13港币。
而香港现在的法定最低工资是每小时40港元,并且从5月1日开始就要上调至42.1港元。
差距可见一斑。
之前刷到有个香港博主住着100平的豪宅,窗户对着超级无敌海景,结果一转头发现她给菲佣安排的床就在灶台旁暗无天日的柜子里。
柜子下还堆满了行李箱之类的杂物。
每天菲佣工作完,躺进这个小小的、没有窗户的、连翻身都有些艰难的空间里,就像是把自己也当成某种工具收纳了起来。
这几乎是菲佣们普遍遇到的情况。
她们的床可能出现在房间的任何角落。
洗衣机和烘干机的上方。
收纳用的柜子上方。
某个多余的夹缝里。
香港歌手李紫昕,还在自家厕所里搭了个上铺,就是给菲佣住的。
上海规定租房时人均使用面积不能低于5平方米,可以横平竖直挤下十来个菲佣了。
如果房间里有空调,都是值得拿出来吹嘘的优待了。因为还有很多直接住仓库的。
我听说过最夸张的,直接在沙发后面打地铺,每天白天就把铺盖收拾好。
说难听点,这和狗窝有什么区别。
甚至,狗窝还不用狗自己收拾呢?
菲佣当然是不能和雇主同桌吃饭的。
有点良心的,单独把日常吃的饭菜分出来一份;没良心的,就让她们吃自己的剩饭剩菜,或者干脆随便搞点面包零食糊弄。
有些家庭里,洗热水澡是有时间要求的,要提前打报告的。次数不能太多。
大多数雇主还不让菲佣用洗衣机,于是她们每天做完工作,还要自己手洗衣服晾干。
用手机的时间是要被管控的,出门的时间是要听安排的,休息的时间也是不自由的。
有些夸张的,和外人交流都要看雇主脸色。
在某些地方,部分菲佣不仅没法按时拿到薪资,还会遭遇雇主虐待、性侵。
以及谋杀。
在一定程度上,雇员和菲佣的关系,确实无限趋近于封建时代的“主仆”了。
也难怪这些雇主会吐槽内地新移民对他们太好了,恐怕他们是担心菲佣有了更好的去处,不愿意留在他们这里当廉价劳动力啊。
肯定有人会问,既然这么辛苦这么低廉,为什么菲佣还甘心过这样的日子呢?
因为这已经是她们能拥有的最好机会了。
过去,菲律宾长期被殖民统治,普通民众缺乏土地和生产资料。二战后,菲律宾宣布独立,但马科斯政府的大规模腐败又导致经济停滞。
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成了超级富豪,而底层的工人们日收入甚至不到1美元。
严峻的贫富差距和持续的经济低迷,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改善,菲律宾政府颁布《劳工法》,鼓励大家去海外找工作机会。
菲佣也是从这时开始走向世界的。
现在,菲律宾当地经济环境依旧没有得到很好改善,本土教育体系薄弱,工作机会少。根据菲律宾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菲律宾人均工资为301.9美元,约2172人民币。
一部分女性出于养家压力,被迫选择出国务工,挑起养家重担;而另一部分则是主动选择远走,为了更好的赚钱机会。
毕竟走向世界的这些菲佣,虽然在新加坡、在中国香港等地拿着远低于当地水平的薪资,却已经比她们在菲律宾当地赚得多很多了。
如果她们能够顺利做到退休,完全能攒够一笔养老钱,回家过上舒服的生活。
到2023年,菲律宾海外劳工的个人汇款已经创下372亿美元的新纪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对菲律宾贡献巨大。
这些远在异乡的菲佣们,也被菲律宾包装成了“国民英雄”。当地甚至大量开设专门的家政教育专业,希望更加巩固“菲佣”这个品牌。
网络上也有一些声音,觉得既然菲佣这样好又这样实惠,为什么内地不能引进呢?
国家之间的历史渊源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出于对内地家政行业的保护。
我们简单算个账。
有家政平台进行过统计,2024年内地城市家政阿姨的平均月薪为7466元。
育儿嫂的平均待遇更高,能达到每月8000元;照顾老人的护工也差不多。
如果是月嫂,一个月至少要支付一万块,甚至更多;住家阿姨也接近这个水平。
她们的工资水平都是超出内地最低工资标准很多的,有些还接近和达到了中位数。
而薪酬水平远高于“菲佣”的阿姨,需要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菲佣”的一半或者更少。
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如果放开“菲佣”,很可能出现两种走向发展。
要么,让家政行业卷起来了。
以“菲佣”的工资标准,在内地找个做饭阿姨都很勉强,那么她们一进入市场,肯定就会对行业现有的薪酬体系造成冲击。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大家薪资标准都往下降,结果所有人都赚不到钱。
甚至被挤兑到没有工作机会。
要么,让雇主卷起来了。
隔壁韩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们从去年开始搞"外籍家政试点",原本是想缓解生育压力,结果被富人们卷到,“菲佣”工资狂飙到300万韩元,大约16000人民币。
比韩国某些公务员的工资还高。
搞得很多韩国人怨声载道,就不理解:要是能有这么高的工资,为啥不让本地人来做?
内地也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人那么多,有需要的家庭那么多,但是靠谱的“菲佣”也是有限的。那么肯定会有人,尤其是有钱人,为了留住她们而往上加价。
也因此,某些人畅想的那种“所有人都用得起”的场面,根本不会出现。
所以不管怎么看,开放菲佣对我们来说,都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更何况。
以我们接受到的教育而言,恐怕大多数人无法理所当然地享受“菲佣”这种性质的服务。
我们走过最苦难的历史,又经历社会主义的改造,还没忘记推翻的“三座大山”。
甭管你承不承认,其实我们大多数人还是相信人人平等的。
老板给你发工资,你给老板干活,但你不会觉得老板在骨子里高你一等,你会觉得你们人格上是平等的。
如果客户做的太过分,我们会拒绝,会发到网上,而网上大多数人也都会支持你,声讨老板。
像“菲佣”这种从深层就透露着不平等和压迫的工作模式,根本不适合我们的社会。
我们也不认同她们应该被如此对待。
反正我不行。
之前搬家找保洁阿姨来收拾打扫,我都会和阿姨一起收拾。要是看到有个“菲佣”跪在我家擦地板,完全就只剩下坐立不安了。
有时确实感觉,雇佣“菲佣”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享受某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然你看香港有些人家,整个就40平方大,自己都住不过来,还非要找个“菲佣”上门住角落里,图什么呢?
事实就是,现在很多雇主肯本不把她们当“人”,只是物化成“工具”。
他们以为花钱请了“菲佣”,自己也成了什么老爷夫人,忘记了人和人应该是平等的。
很多“菲佣”长期处在这种环境里,也习以为常,觉得就是不配、不该、也不能得到更多。那些雇主很怕来自内地的家庭给她们带去“火种”,让她们得到更好的待遇。
毕竟因为见过光明,就没人愿意忍受黑暗。
体验过被平等对待、被尊重的感觉,那谁还愿意跪下来给他们当牛做马呢?
有时候想想,全世界范围里,服务业做得好的国家,多半摆脱殖民社会不久,或者还有非常明显的三六九等制度。
比如去印度旅游,住好一点的酒店,会发现他们的服务员真的做得非常夸张。几百米的路,他们能让你的重箱子完全不沾地,说是不能沾上一点灰尘。
东南亚的一些服务人员也是一样,相信不少人都感受过。
而美国则基本没有服务,不但没有服务,还要收很高的小费,你不给他们还和你发火。
内地也一样。
在内地很多地方,大家会觉得服务员和吃饭的人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平等的,服务员只是我的工作,不代表我要对你予取予求。
有时候去那种老字号或者有名头的餐厅,你会发现老板做得一手好菜,但就是脾气不好。但依旧有人愿意上门来花钱,因为人家的卖点就不是服务,而是真金不怕火炼的手艺。
现在家政行业也卷得水涨船高,但几乎不会有人是因为单纯的服务态度好而涨薪,更多的是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比如会不同的语言,能够做很好的菜,能把家务都完成得好。
虽然得到的服务体验没那么极致,但我总觉得这才是社会正常的发展方向,是文明真正的体现。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的终极梦想,也不过是**——站着,还能把钱赚了。**
为了不错过每一个故事,大家记得将谷雨实验室设为星标🌟哦,期待每次第一时间与你相遇! 作者** |**** 叶雯** 编辑 | 张瑞 出品** | **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 …
一个年过五十的家政服务员,希望在休息时间自由写作,这种要求是否可笑、甚至荒唐? 在东北下岗后,尹晓炜只身北漂,16年来一直从事家政工作。 写作给了她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但也因为这个爱好,她找工作时需要做出更多让步,不过,“只要能让我看书,能 …
看到由宋小女的处境延伸到农村女性议题时,还有很多人在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农村女性出走到城市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当我们讨论一个议题,还是要接触那些真正做家政的农村妇女,了解她们的困境。 我在去年冬天的时候和女权小伙伴去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拜访, …
行业内, 这份工作也被称为“生活演员”。 文****|黄泽敏 陈悦琳 编辑****|吴擎 来源|南风窗(ID:SouthReviews) 封面来源****|Pexels “95后”成都女孩曹玫又“结婚”了。最频繁的一年里,她“嫁”了七八次。 …
“铁链女”事件远未终结:噤声、镇压和秘密反抗 记者:王月眉 2025年3月5日纽约时报 为了寻找一名因在极度贫困状态下抚养八个孩子而闻名的男子,一位视频博主来到了中国东部的董集村。这名男子已成为那些希望吸引捐款和点击量的网红们最喜欢的采访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