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企业搬迁到东南亚,为什么不搬迁到中西部呢?

by , at 19 September 2022, tags : 中西部 东南亚 企业 成本 沿海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rektboiz 发表

当然是因为东南亚沿海啊

5000 块工资都开不起的厂整大几百公里的陆路运输那不是要人的命吗

知乎用户 空一格 发表

搬是搬了一部分的。我老家现在出省务工的就不多了,都在县城小厂子找个活。

但是,现在制造业形势有一点变化,和以前不同了。

1,现在的生产集中度太高。沿海一个厂子几万人、十几万人!

一个厂子就能作死一个产业。现在你在亚马逊(对应的是国内的制造业出口)上买东西,经常会发现几个牌子的产品外形、部件都一模一样,唯一不能的是商标。都是厂子按经销商贴牌生产。这个厂子可能把这一类产品都包圆了,供经销商贴牌。

这种大厂子还有一系列零部件商、材料商、设备商。要搬迁难度太大。需要当地部门下极大的决心才可能吃进来。也只有像河南这样的大省才有机会引进。南方一些山地、丘陵为主的省份,很难。

所以,现在转移进内地的以一些中小厂为主,还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2,人工问题。

就我们那的人,都不是太愿意进工厂,每天工作时间太长,经常加班,12 个小时是常态,一天一个动作,难受,有事不让请假,规章制度也多。

还不如送快递、做小买卖、打摩的、养殖、餐馆工作、保安、保洁、保姆等之类的,相对自由的多。

3,进出口问题。

内地的产品要到沿海清关,原材料要在沿海港口办清关手续。大多数贸易商现在也都在沿海。加上来回运,这部分成本怎么降下来?

重庆据说以前成立了公办的运输部门,帮他们免费覆盖这部分成本,就是为了解决就业。

现在开通了 中欧班列,据说规模已经到了每年 100 万集装箱,但也只想到于一个小港口,而且是重庆、郑州、西安好几个地方一起产生的这 100 万出口。所以,陆路现在的劣势还是很明显的。

这些问题如果搬到国外的港口反而可能更容易一些。

总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需要时间。

中欧班列如果能提高 10 倍的运量,那中西部情况就会改善很多。

但是俄罗斯轨距又和其他国家不一致,换轨又是一项成本。

难哟!

美国好处是三面沿海,中部也是没落的。

估计东西部呈梯度变化趋势,难以避免。

知乎用户 瓜瓜 发表

我觉得有几个误区,

1、实际上很多企业会在中西部建厂

2、大多在中西部建厂的企业,用搬迁一词不准确,大部分是开设新工厂,而总部仍然在东部沿海城市,或者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3、所谓沿海搬迁到东南亚一词,也不准确,比如大部分外企,他们在中国有工厂的同时,大多在东南亚也有工厂,只是在近些年中国大陆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以后,这些企业会考虑产能的调整。

比方说,扩产东南亚,减产中国大陆的工厂。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有的企业要建厂,

一则市场、二则产业链,

市场是来自终端的拉力,而产业链的完善与否,则是能否建厂的必要条件。

这些外企,他们之所以把工厂设置在中国大陆,并且大部分放在了沿海地区,在市场考虑上,主要就是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针对中国市场,毕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没有哪一个跨国企业愿意放弃

第二、针对海外市场,这些沿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销售给中国,还要销售到海外,比如欧洲、东南亚、美国等等。

而在产业链的考虑上,中国的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通俗的说,一个产品所需要的的零部件,你都能在国内找得到,

而在产业链的布局上,中国可是花了非常大的投入的,从改革开放开始,有多少政策,用来鼓励引进外资,来料加工等等,慢慢把自己的完整的产业链给培育起来了。

企业考虑的事儿很简单,“盈亏”,任何企业在做投资建厂的时候,都在考虑这一本账,所以当他们做出要转移产能的时候,都是经过一本精细的账了。

4、我们没必要为企业转移到东南亚建厂,感到过分的担忧。

第一,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你的人工成本上涨,那些处在低端链条上的组装,加工等等,势必要朝着低成本的区域流动,这是经济规律,没有那个国家能够逃得过去。

第二,转移这些低端的组装总成产业,也是给我们中国经济一个产业升级的良机,或者是一种被迫性的刺激,我们必须要去做自己产业的升级

第三,以我在东南亚工作过的经验来看,虽然很多工厂设置在东南亚,比如越南,泰国等,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主要的部件,还是要以 CKD 或者 SKD 的形式,从中国大陆进口过来,我们可以理解成,我们主要转移的建厂,是总装厂。事实上,日本早年也走了同样的路径,这是避免不了的。

东南亚这些国家,想要和中国一样把全产业链全部搞起来,难度大得多,真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这取决于很多方面,比如,

a)强有力的政策,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体制优势,我们可以利用顶层设计,来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举一个例子,就像高速公路一样,这是做产业链必须的基础设施,没有那个国家可以像我们中国一样,短短几年天堑变通途。

b)强大的市场拉力,这个庞大的市场虹吸能力,会让很多外企,主动的在中国建立起产业链,慢慢的会把我们自己的产业链也完善起来。

c)最后不得不说一下,我们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看上去有点虚,但是只要你和其他的国家人们相比较,就能体会到,中国老百姓的精神,这是传统。

最后总结一下,题目的现状,是历史走到了这个拐点,接下来就要看我们怎么面对。

知乎用户 万金油 发表

搬迁到东南亚运费低工资低,很多人已经说过,

这些我就不讲了,讲一些别人还没有说过的吧。

国内这几年环保标准越来越高,而且变得很快,

好不容易改造得符合要求了,过两年又不行了。

这一任领导引进的企业,已经通过环保评价了,

下一任领导一上台,立马就不符合最新标准了。

想要继续开工,那就得再花大价钱来更新设备,

同时打点好上上下下的关系,这才能勉强生存。

在不少地方环保标准已经成为吃拿卡要的借口,

不论是否真符合,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就算真的符合条件,碰上了环保考核也很麻烦,

到年底如果全年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就得停工。

这个冬天就有很多地方因为空气不好停了火电,

很多工厂即使环保合格也因为缺电不得不停工。

还有一个就是欧美国家对不同国家产品的待遇,

欧美国家对我国和落后国家产品的待遇不一样。

对我国产品要吹毛求疵,各种各样的条件很多,

劳工权益环保绿色若不达标,动不动退款退货。

但欧美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有专门的政策来照顾,

不仅少收或不收关税,各种条件也放得特别宽。

所以这几年很多国内企业把工厂迁到孟加拉国

这个国家几乎最穷,欧美国家对它的照顾很多。

其实欧美国家对东亚中日韩三国企业都很不满,

于是这三国都在东南亚国家换个马甲生产产品。

知乎用户 菠萝不是萝卜 发表

搬到东南亚的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说白了就是靠省下人工成本赚钱。中西部工资低是低,但再低不会低于东南亚。而且社保费用也一样承担。中西部优势在于依托全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的产业链完整性和统一标准化。中西部再落后,他螺丝标号也得按国标来。一颗螺丝你在沿海打个电话当天就能买到,你在中西部打个电话当天也能买到,没货的发个物流三五天也到了。但你在东南亚,一颗螺丝就是一颗螺丝,没有就是没有,要么自己造。要么从国内运,这个成本谁顶得住?再者你下发技术标准,中西部当地的技术人员照样看明白,人家和你拿的一样的书念着九年义务教育,思维模式和你完全一样。你去东南亚?只能国内派技术人员过去,会汉语的没几个。

所以去东南亚的企业不会考虑中西部,去中西部的企业也不会考虑东南亚。两者不是同一类型的企业,前者是最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服装,玩具,来个人就能干。后者是汽车装配,家电装配,机电制造这种对产业链完整性要求比较强的企业。很多企业目前都是设计中心在一线城市,生产中心在中西部。

知乎用户 大剑游侠 发表

其实沿海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的并不多,转移到中西部的也很少,因为非常不划算。

以毛绒玩具制造业来举例,最早的毛绒玩具制造业是在东莞一代,渐渐地转移到了上海,再到扬州。扬州一度是全国毛绒玩具之都,玩具厂遍布各个村庄,围绕毛绒玩具制造也兴起了裁床 / 电绣 / 物料 / 配料等多个配套产业。随着本地工人工资地上涨和劳动力的减少,相关产业渐渐地向北方转移,目前山东济宁 / 枣庄这些地方成为了毛绒玩具制造的主要基地,再过十来年可能就是转移到河南。

大势是这样的,但是偏偏有人不信邪。前两年扬州和陕西安康达成了对口扶贫协议,扬州当地不少玩具厂图那个优惠政策,就转移去了陕西安康。也有少部分听信了网络传闻,去了越南、缅甸这些地方开设工厂。

结果这两波人都亏了本。

安康政府虽然给出了税收优惠,当地工人很年轻、人均工资也很低,但是工人上班一直在摸鱼,工作积极性很低。勤奋工作的反而成了异类,遭到排挤,甚至有人直言:“你们是来扶贫的,就应该发钱给我们……” 除了工人难管理,出货也是个大问题。安康出货需要从天津港出,从天津港调一个集装箱的费用大概在 6000(可能更高),而扬州的工厂从上海调一个集装箱费用在 1000-2000,从南京调的话大概在 800。一条柜差起码 4000 块钱,一年出 100 个柜就差了 40 万,我们的工厂一年大概要出 1200 个柜,运费远高于省下来的那点人工成本和税收。

去越南和缅甸的日子也不好过,其实那边的工人工资并不低,只比国内少了 10% 左右。国外的劳动法执行力度也比国内大得多,工会也不是吃素的,人工成本划下来并不比国内低。更难的是国外没有完整的配套产业,材料 / 工具等都还需要从国内采购,一来一回很耽误时间。这么一算下来,还不如在国内生产,所以没多久这些人又都回来了。

中西部地区想要发展,一方面是工人的思想要转变,另一方面要解决出运的问题(铁路运输到港口或许可行)。

知乎用户 弹吉他的胖达​ 发表

之前写得荆州作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帖子。

近些年主要批复的六大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近年来国家共批准设立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 (跨山西、陕西、河南 3 省) 等 6 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下面以荆州的转移示范区举例介绍。

弹吉他的胖达:如何评价湖北省提出 “一芯两带三区” 的产业布局计划?

1 荆州市为首的江汉平原地区拿到的资源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覆盖范围囊括了:荆州、荆门、仙桃、潜江、天门 5 市,基本是江汉平原的全部。

这个示范区的产业方向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化工产业、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现代服务业。

就是承接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农副加工产业以及一些相关的石化工业设备产业。

都是干货。

其次,在交通区位上,投入了不少资源。

比如沙市机场运营了,荆荆高铁还有之后的荆常高铁也不必多说了。

沙市的港口、机场、再加上铁路,公路。

综合交通多式联运荆州也在上报。

随着三峡建成后,对于荆江段的防洪作用巨大,国家也开始大范围布局相关产业在荆州了。

水果湖给荆州的定位是长江中游两湖平原中心城市。

实际上是联接湖南,做大荆州为首的江汉平原,实现湖北和长株潭城市圈对接的核心枢纽城市。

顺便提一下,从最近的国家整体规划看,和荆州靠近的宜昌相比,国家层面 “好像” 有些更看重荆州。

其次从地形图上看,除去水患后的荆州地区地形好像比宜昌好一些。宜昌山区县市有点多。

“一芯两带三区” 实际上叠 buff。

两带是湖北两条主要河流,汉江和长江。

三区实际上是

鄂东转型(从传统工业转型成高新科技产业区),

鄂中: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实质上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

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限制性开发。比如旅游业。

一芯:一主两副

从定位上鄂中已经是定义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机械化工设备产业的转移目的地之一。

我省地市和各区域政治经济中心基本上都集中长江经济带和汉江沿线。基本上各市都在已经建成或正在申报多式联运。

荆州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

第一,江汉平原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第二,恢复开通的沙市机场配合最近三座长江大桥的开通,汉宜、荆荆高铁,以及一批高速公路筹划。公铁水空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多式联运正在申报。

第三,三峡大坝建设后,江汉平原土地平坦宽广,适合工业建设。

港口建设,荆州港作为一个内河港口已经相当不错了。

2021 年 1 月 21 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开发布政务信息,2020 年湖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37976 万吨,与上年同期上升 23.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1832 万吨,下降 7.1%。排名前四依次是武汉、宜昌、黄石和荆州。
武汉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10539 万吨,比上年增长 1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为 1045 万吨,同期下降 14.7%;
宜昌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8119 万吨,比上年增长 1.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60 万吨,同期下降 18.9%;
黄石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4713 万吨,比上年增长 4.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689 万吨,同期增长 9.7%;
荆州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3556 万吨,比上年增长 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38 万吨,同期下降 14%。

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北极人​ 发表

前几年参与了一个内陆省份产业园项目,项目前期陪同当地领导在江浙沪调研考察。

我印象很深的是参观一个昆山园区的工厂,这家工厂的产品是自动化数控机床(类似下图),厂房面积不大,4-5000 平米,一共有核心技术工人 5-60 人,年销售额接近两亿,(记不清了,大概吧)。

负责招商的分管领导向公司负责人询问是否有把工厂搬迁到内地的想法,负责人说,我们的人力成本不低,我确实有过把工厂搬迁到内地的考虑;但是后来发现走不了,因为数控化机床已经在昆山形成了产业集群,中国最好的一批公司,都聚集在附近的三四个园区里,包括上下游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公司。这个集群是任何一家工厂都无法轻易离开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需要采购螺栓,就和长期合作供货的螺栓厂家直接拿货,这家厂的质量非常稳定,提供的螺栓完全不需要产品检测检验,这就省却了大笔的时间与成本。同理,我的工厂所需的各种配套零部件,都有稳定的本地供货厂商,螺栓只是一个相对低技术含量的部件,也许在内地也可以找到合格的供应商,但是剩下的其它的核心部件,复杂零部件还有很多,离开昆山的这个产业集群,我几乎无法保证数控机床的稳定生产。所以,即便内地产业园区的政策十分优厚,我也很难真的把工厂搬迁过去。

这个事情我一直记在心里,今天看到这个题目,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因为在各种转移支付的帮助下,中西部已经没有想象的那么穷了,搬去中西部并不能节约太多的成本。

2020 人均 GDP,按现在的汇率算

陕西 10500 美元

河南,宁夏,江西 9000 美元

新疆,西藏 8500 美元

云南,青海,贵州 8000 美元

山西,广西 7500 美元

甘肃 5500 美元

东南亚:

印尼 4000 美元

越南,老挝,菲律宾 3000 美元

缅甸,柬埔寨 1500 美元

泰国 7000 美元

马来西亚 9000 美元

现在你需要廉价的劳动力,你是搬去 group 1 并承担内陆到港口的运费呢,还是搬去 group 2 且仍然享受沿海运费呢?

知乎用户 望云山景 发表

选择去东南亚而不是中西部的企业,基本都具有以下部分或全部特点:

1、产业链短、对配套要求低;

2、生产量大、对运输成本敏感;

3、劳动力密集、对薪资敏感;

4、规避关税、服务于当地市场。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因为很简单,劳动力趋势。

开厂的选址和投资有时候是一回事,大家看的不是现在的成本,而是未来的成本。

中国的劳动力现在以每年千万量级退出供应市场(2000 年中国出生人口 1765 万,这些人今年 20 岁,而今年 55 岁的人口是 2700 万),这个趋势在 20 年内都不会改变,而且还在增速。因为已经出生的人口年龄分布是个确定结构。这意味着未来劳动力价格和供应对于企业来说有双重压力。说句现实的,有时候中国经济发展的越快,对某些企业来说越是灭顶之灾。

ps:要注意一点,今天的东南亚每年出生人口其实也在下降,但是未来 20 年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那批人口是已经出生的。所以在未来 20 年尺度上东南亚劳动力供应曲线只会越来越好看,直到本世纪前 20 年这一波人口过去。这里讨论的并不是出生率或者人口增长,是每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到达 18-20 岁)和退出劳动力市场(55-60 岁)这批人之间的人数差值。举个例子,今天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越南人是在越战前后出生的,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越南出生人口不是太高(而那是正是中国出生人口的峰值)。

ps:劳动力人口趋势是出生率的延后反应。中国出生率峰值是 40 多年前,但是劳动力峰值是 10 年前,人口峰值就是最近这 2 年的事。所以虽然东南亚出生率也在下降,达不到替代率,但是 20 年内不会对他们的劳动力供应造成什么影响。

有人说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和产业链提升来应对成本上升,说的对,但是做得到这点的企业为啥还要去西部?呆在原地扩张不是更简单?

而做不到的的企业,要么打算挣几年钱不做了,要么去劳动力趋势展望更好的地方试一下。所以如果对沿海本地发展没信心的企业,搬迁去西部做什么,等 3 年后再关?

昨天我和一个企业家朋友聊天,他在萧山大概雇着 500 人,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生意非常好,特别还从德国订了新机器来扩大生产。这次疫情他起码比平时的年份多挣了 8 位数人民币。但是他觉得好日子大概就是剩下未来 3-5 年了。他说越南现在产业链扩张的势头太猛,主要是资本的力量。特别是以香港为基地的供应链资本。去年利丰在他们的上游直接又砸了几个亿在越南扩大规模,而利丰本身是他这个行业很大的订单管理者。当年香港资本在大陆也是先直接投资,然后再慢慢退出改成扶持本地企业控制供应链。

这些都是明牌,利丰也不掩饰,一般下单的时候都是挑明的,所以他很多的同行也只能跟着去越南投资,否则未来接单会很困难。我这个朋友当然也在准备海外投资办厂,只是在孟加拉。不过去年被疫情耽误了。至于搬迁到西部?他宁可去孟加拉碰碰运气也没有哪怕一秒钟考虑过去中西部。

知乎用户 Po Wong 发表

运输成本太高。港口城市有他天然的优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工作的县作为中部小县城,经济水平算是不错了,这两年想尽办法、拿出各种优惠政策,才让宝五的一个项目落地,一年能够提供上亿的税收,大大舒缓我们的财政负担。

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说,中西部人口密度太低,缺乏充裕的廉价劳动力,而且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源源不断吸取广泛内陆地区的人力资源,内陆地区往往成了单向的劳动力输出,缺乏相关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行业等工业系统,很难吸引很多大型企业落户。

东南亚的人口密度和低人权优势,为劳动力密集行业提供了沃土,当地政府同样也会给优惠政策和支持,更别说还有地方强人乐于做买办,提供有力的维护。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土地面积 681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71%;人口约 3.5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8%。

知乎用户 故人归​​ 发表

大多数家具工厂,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特别多在东南亚建厂。

疫情之后的展会,碰到很多的东南亚工厂(但是大部分是中国人开的)回国参展,以前这些地区的工厂几乎都是出口为主,极少数返销国内,特别是中低端的木制品家具和板木结合的家具。东南亚的人工异常便宜,出口欧美还不容易被针对。

在疫情初期需求跟不上产能,欧美市场消费疲软,这些工厂产生了大量闲置产能,于是回国参展希望能够拓展一些国内市场。来弥补外销急剧减少带来的损失。结果没想到到了下半年,疫情导致东南亚工厂大量停工。大量订单的生产再次转回沿海企业。

我们的出口业务下半年也有一个小爆发,甚至还有一些上十年没联系的客户都找回来找我们生产订单。只要有人生产,价格根本不是问题。这也是许多家具企业从 10 月开始零售端和批发端(经销商)涨价的原因之一(原材料涨价,外销又供不应求,导致国内市场跟随涨价)。

我们本身出口和内销的产品还是以中高端为主,还没有涉足低端市场,如果我们的生产规模持续再扩大到开始切入低端家具时,也要考虑去越南等地建厂了。在很长一段时间,东南亚国家的成本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当然,疫情也给很多工厂主一个新的警示,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国内的环境还是相对更安全一些。

也有一些朋友将工厂搬迁至中西部,不光是中西部,还有北部。其主要原因是回乡 “养老”,就目前看到的情况,中西部既没有人工成本优势,也没有政策优势,回乡建厂的朋友,在脱离了成熟的供应体系之后,只剩下一点乡情支撑,算是基本杜绝了壮大的可能。且目前对于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异常严格,很多小工厂都是黑作坊,压根没有生产资质。即使是环保达标获批建厂以后,也还会面临限电停工,城市空气不达标停工,消防检查停工,森林检查停工,村镇的乡民过来闹事停工。想要发展的中小型家具企业,基本不会考虑去中西部建厂。

以上观点只限于家具行业中小企业。大的生产企业往往有许多生产基地。不在此讨论范围。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题主有个常识性错误。

中西部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22 个省(区、市)。

不是不搬,而是有几个省没必要搬。而其他省都承接了沿海地区的一部分产业转移。这里面工业 GDP 比较差的几个省,云南海南对环保要求太严。西藏高海拔,新疆太远了,除非产品直接卖中亚。陕甘青宁,自然条件不太好。而且这些省份几乎都没有什么人口红利可吃。

真正中西部的核心区是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重庆。这些省都去搞大工业高科技了,对于吃人口的那种初级制造业根本没有什么兴趣。然后中西部核心区人少出来点,沿海地区就吸不到人,只能把这些靠人的初级制造业往东南亚搬。

知乎用户 先请而后教 发表

中国沿海的劳动力难道不是中西部来的吗?

全国的劳动力都老了,难道中西部的不老吗?

中国的劳动力是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如果企业因为低工资搬到中西部去,难道劳动力不知道去沿海高工资打工吗?

知乎用户 大熊喵​ 发表

生产成本去掉物料、电力等以外,至少还包括人力成本 + 物流成本。由于远离海洋,又没有发达的水路航线,中西部的物流成本比东南亚劣势太大,而人力成本又没有优势,这样的话竞争优势就很差了。

同样是西部,四川靠着长江航线,不就发展得有声有色么?

假如黄河现在瞬间变身,航运能力达到长江的水平,那至少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和陕西必然能迎来一波大发展。然而现实是黄河不断流就不错了。

连华北现在都在艰难挣扎的状态,西北那就更不要想了。

知乎用户 太胖了不好 发表

因为资本主义的社会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没有一个别人陷进去的坑是可以被跳过的。

当初站在高点嘲笑的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的各种弊端丑态,你会发现你一个也躲不过,一个也跳不出。

产业积聚的时候,人和社会是多么的激进向上,产业流失的时候,人和社会就有多么的萎靡无助。

产业转移,那么多国家那么多地区都过来了,你是谁?怎么确信你可以和别人不同?

知乎用户 swlf 发表

说一下外企吧。近些年外企都喜欢把支持部门(Finance operations、HR operations 和 IT)这类职能搬迁到东南亚。主要还是成本:

1、主要还是工资问题,同样的职级,国内一线城市工资是 10k 的话,二线就是 9k,三线是 8k。而这部分职能往往都得是二线以上城市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而以马来西亚为例,同样职级只需要国内一线城市工资的 80%,但是国内社保公积金、工会费等等加上去,10k 的员工要花 14k 左右,而马来西亚就只有 13%-16% 不等的一笔公积金,8k 只要付 10k 不到的包裹。成本相当于国内的 60%-70%。当然也要考虑到马来西亚公共节假日比国内多了将近两倍(据说有 31 天各种假期),他们实际的有效劳动时间大概是国内的 90%。

2、东南亚市场对于薪酬涨幅要求不如国内那么激进。国内每次升职一般涨幅在 20%-30% 左右(话语权大的公司甚至更高),而马来一般 10%-20% 就差不多了。

当然我们也经常提到劳动力素质的问题。可惜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后线部门的劳动力素质在财报上是无法体现的。劳动时间也是无法体现的。

总的来说,工资的上涨必然造成产业转移,这是无法避免的。前两天和马来的同事聊天还说到,上海房价高,造成了员工对工资要求也高,工资要求高了公司就只能把职位往工资低(房价也低)的马来西亚转移。所以,按照激进民族主义的观点,就变成了 “东南亚国家偷了我们的工作岗位”。

作为小螺丝钉,也是没办法的,那就只能喝茅台缓解心头的抑郁之情。结论,利好茅台!

知乎用户 hullo​ 发表

企业设在哪里,搬到哪里,主要由四个原因决定——

第一,产业链,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去哪里,是第一决定因素。

第二,市场在哪里,关税,和配额是第二决定因素。

第三,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环保成本等等是第三决定因素。

第四,税费,监管等营商环境是第四决定因素。

不得不说,中国很多行业的龙头,特别是外贸行业的龙头,主要是日韩,欧美,和台资主导的,这些龙头企业搬到哪里,其他配套的企业大多就会搬到哪里。

如果不是这些年很多韩国企业,日本企业搬到了东南亚,典型的就是三星,跟着搬过去的企业绝对不会这么多。

欧美,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也是加剧企业搬到东南亚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中西部,相对于东南亚,人工,物流,环保等成本都不具有优势,是企业搬迁的另一个原因。

东南亚,特别是越南为了吸引外资,开出了极为优越的税费政策,监管也比较宽松。

其实,很多企业搬迁到东南亚也是好事情,首先,如果这些外资龙头企业不搬走,中国大陆企业始终被这些外资龙头压制,很难取而代之,这些行业龙头去了东南亚,反而给了大陆企业赶超的机会。其次,依赖外部市场,依赖外贸出口,对于中国这样的巨大经济体而言并不是好事,国内市场,内部循环才是攀爬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

所以,从龙头企业的赶超取代,和产业升级的角度考虑,外资龙头企业搬走,长远来看对中国反而是有利的。

依附外资龙头,依赖对外出口,很多中国企业只想赚快钱,缺乏进取心,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内部良性循环,就很难真正实现。

知乎用户 李牧之​ 发表

也有搬到中西部的,只不过比例不高。

为啥呢?因为中西部的工资也没比沿海低多少,但中西部的物流成本、政治成本要高不少。

现在的最低工资,沿海是比中西部高一点,也就几百元吧。

上表可以看到,在沿海的广东,第五档也才 1410 元,而在西部的四川,最低 1550 元,比广东还高。

那么,这样的最低工资水准,沿海城市的企业,为什么要搬到西部呢?

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企业搬过去了,主要是好招工。

现在广东的工资水平虽然不高,但招工也不好招了,因为外地的普工,这个工资水平没有诱惑力,都回家乡就业了。

但如果搬到孟加拉、缅甸、越南呢?

人家一个月工资是几百元,中国的几分之一。

所以,很多以出口到欧美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有了搬到东南亚的动力了。

当然,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的企业才愿意搬。比如外贸服装业,人工成本占据大头,在中国也是做衣服,在越南也是做衣服,但在越南成本低得多,自然愿意搬到越南了。

知乎用户 农村卖油翁​ 发表

同一个经济体内,同一种货币,同一个通胀程度,沿海每天的生活成本在西部也在承担。当地工资 3000,深圳 6000,搬迁解决不了问题,搬到内地,差别是工人连宿舍都不用,还可以吃住在家,但是年轻人是不会干的,因为去沿海工资更高,对于企业来说,运费更高,东南亚可以 2000,为什么要去西部?

会搬迁只有一种模式,当地补贴,创造就业岗位,但是这种就业岗位带来的并不是最有质量的发展动力,反而内地不应该走工业化道路破坏环境,而是承接都市搬迁的学校,建私人研究所,旅游业,种植业,最好。

知乎用户 宋君苔 发表

很多外资企业当初选择中国,那是因为中国的人工便宜,而选择在中国沿海,不是因为中国沿海经济发达,所以锦上添花,促进中国沿海进一步发达。而是因为沿海有港口,方便进口的材料在沿海城市加工后,再通过港口出口到境外。

甚至衍生出了出口保税区,在沿海地区划一块地,然后圈起来,然后境外的原材料直接运到保税区,不准出保税区,保税区内原材料不缴纳进口税费,直接加工好了,直接上船拉走,不缴纳出口税费,节省海关一个一进一出两个税费。让商品的税费降到最低,也就是降低商品成本价。让中国出口商品更具有价格竞争力。

然后你让这些出口型企业建在内地?虽然人工是比沿海便宜,但是首先一个运输费,不管汽车还是火车还是轮船,中西部到沿海港口,都是不小的一笔费用。其次出口型企业在内地怎么搞保税区?没有保税区。怎么保证没有进出口税费,怎么降低出口成本?怎么让中国出口商品具有价格竞争力。

所以出口型企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必须去东南亚或者印度的沿海地区,而不是中国内地。

知乎用户 呆蛙 发表

问题前提不成立。

许多沿海大厂也在西部建厂,劳动力成本低。

一些去东南亚也是建厂利用当地劳动力成本低,把部分工厂建那边去了,不等于就搬迁过去了。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谢邀。

还是有的啦。

首先,企业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企业。对于制造业而言,一定要有产业链的概念。

最典型的,产业园区。

你是个耳机组装厂,你在一个电子产业园区内,而这个产业园区一定是 “万能” 的。

蓝牙模组不是你生产的吧?耳机主板的贴片环节难道是你做的吗?你没必要自己建个射频测试实验室吧?你有钱屯上百个型号的喇叭么?

一个电子产品里有多少个模块,就得有多少个业务分工,而每个业务分工周围至少都得有一个专业的服务节点。

有一批喇叭声音呲了?一个电话,一位秃顶的测试工程师会骑着小电驴半个小时内晃悠悠地杀到你厂,开始干活。

所以当你这个组装厂说要搬时,搬的还有整个配套产业链。你可以不必把人家喇叭厂也搬过去,但你至少要搬过去一个服务支持能力。

富士康搬郑州时,至少还拉动了近千家上下游企业赶赴郑州设点。

你一家企业搬,那就是鱼离水。

别以为只有电子工业的产业链要求高,连传统的服装产业都不容易搬迁。

你周围没有面料产业企业,那谁给你供应布料?谁来染?谁来提供足够丰富的拉链扣子等辅料?

之前搬越南的很多服装厂都出过类似破事:吊挂、缝制等设备出故障停机了,还得去广州中大市场喊个师傅,出国去看一眼。

所以现阶段迁移东南亚的工厂,基本都是大规模手工流水线型,以生产高度单一的标准产品为主。因为品类少标准程度高,所以原材料及流程出问题的几率也低,成本总体可控。

但凡有一定设计调整需求的订单,你不可能派去东南亚。倒不是说东南亚没有好的设计师,而是他们连灵活的改衣工作室都没有。

注意啊,不是说越南人不会改衣服,而是他们没有成熟配套产业链,因此缺乏 “随时能改出产线上能批量生产” 的柔性能力。

海外大牌现在都是找国内来出款式,出完款式还要给出具体的面辅料和生产信息,还得进行一定的产线导入培训,然后才能启动批量生产。

施法前摇这么长,那就去做单款量大的袜子和 T 恤卫衣吧。

沿海企业现在不是要离开沿海,而是 “被离开”。

要么是像深圳那种,支付不起高涨的地租及整体生活成本(地租乃百租之母);要么是像北京那种,“10 亿规模以下麻烦给我滚”。

他们之所以还没法全面迁移至中西部,一是前面提到的产业链原因,二还有外贸与内需权重的原因。

20 万件 T 恤运往西雅图,杭州郑州的运费不是一个概念。轻货,杭州到连云港估计也就是五六十块一个立方;郑州到连云港估计得上百,而且时间至少得延长一天,发货频次还肯定比杭州低,起发量也比杭州高。

而郑州已经是中西部的物流高地了。

这就跟打车拼车一样。

如果内需市场能起来,郑州这种天下之中一定会成为新工业中心。华北、西北、东北的三北市场会加速把沿海产业给 “拉” 过去。

但现在不是还没起来嘛。(而且南北差距还在拉大…)

沿海产业迁中西部肯定比迁东南亚要好。至少在我们实现数据孪生之前,尽可能不要转移至东南亚。

(也就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据模拟,并从此将产能知识垄断在自有系统里,这样就可以高度自由地转移生产板块,而不丧失垄断收益。

粗暴地说,就是我们成为大脑,工厂彻底成为无意识的四肢,所有指令依赖系统。)

中西部地方政府其实这两年都在大力引进沿海 “低端” 产业(过半都是被政策和房价逼成的低端),因为沿海地区的去工业化已经是事实。

现在各行各业磕磕绊绊的工业三化改造(系统化数据化在线化)也能一定程度上加速这个进程。

如果中西部能够顶住沿海的去工业化,维系住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地位,至少又是十年增长。

但这需要有力的需求侧改革和大规模内陆投资,看国家意志吧。

Made in China 已经不够了,咱得 Made in Henan。

知乎用户 锐鸣 发表

如果考虑五年以内,搬迁到中西部是比较划算的。但是如果考虑十年之后呢?

十年之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会变得明显,人口流动趋势依然是全国的一部分人口向沿海集中,另一部分人向各城市群的中心集中,但是这些流动人口数量会越来越少了。

东南亚无论是目前还是未来十年,都会具有人口、土地优势,对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依然非常友好,而中国将会在自动化生产的行业继续领先。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有一个朋友在东莞开了一家精密模具厂,厂子一直生意还算不错接的都是海外定制单,伴随国内人工工资提升和产业政策变化,他的东莞工厂开不了。

这位朋友是山东人,山东商会动员他将自己生意搬回老家去,老家现在工业园和招商引资政策配套非常好。这位朋友跟随商会组织的商务考察团回去考察,从老家地方政府给的招商政策到工业园环境都看的很仔细,大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推杯换盏,谈的非常开心。

不过,朋友还是放弃回老家的想法,他说出老家两个不足:

1、自己招不到合适的技师和工人,老家是劳务输出大市,大部分人外出到北京和江浙沪地区。

2、招商引资,一届政府一个样板,不确定因素太多。

3、老家乡里乡亲多不适合搞生意,在外混好混坏没人背后议论。

这位朋友三点顾虑是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担心的,于是朋友最后选择在越南的华资工业园租赁工厂,那里廉价工人和免税优惠政策都有利于他的发展,消费水平低的越南让他可以活出富翁模样。

我还参加过广东韶关招商引资会议,招商主持人是韶关副市长,这位副市长是东莞市派去挂职负责产业转移对接的,韶关区县负责人到场一一介绍产业优势和招商政策,这样其实是广告大于招商,因为广东省内部消化了区域经济产业平衡,肥水不流外人田,外地招商很难动广东奶酪。黑龙江省与深圳结成对口城市资源互换,黑龙江想要深圳上市公司在哈尔滨建北方总部,而深圳市则务实从哈工大挖了一批又一批半导体和互联网人才,深圳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到黑龙江打了一个圈就回来了。不过,深圳倒是在新疆对口支援高速公路和工业园,深圳前海农产品交易中心与新疆农业市场建立期货交易指数。

综合而言,产业转移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中西部在新基建建设中还有很多短板要补,对于转移东南亚的中企来说一直在等中西部营商环境改善和劳务人口回流机遇窗口。

[

中国制造:追赶的创新战略与治理结构研究

京东

¥217.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55652121027690496-0&p=AyIGZRhfHQARDlMTWRUyEgZUGFwWBxACVxhcEQMiQwpDBUoyS0IQWhkeHAxfEE8HCllHGAdFBwsCEwZWHFgQABcFVhxfFB1LQglGa0cBVwAyXh9tYXR9FnMcQ0FCDj0bOEMOHjdVElsXChMGVRxYJQITBlUfXhYBFAZlK1sQMlNpVRpfEgEUBlQrWiUCFQdRE1MWBRYEUBJdJQIaA2XN9YHXmriMq%2F7DqLzS2KuOnKnGudMrayUBIlwATxJQHhIFUR9cEQESBFUaWBMFGgZQE1wJAyIHVBpYEgQVAFcSNRYEFgZSEjUXAxMGUx1TEwUVN1UrWCVcfAYGGwlCCkEDO0EHQFhCQxFGNRcCEAJUElsSMhAGVBlZ)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有些国人很喜欢一厢情愿,或者说陷进了自我美好怪圈。

只会盯住自身的优点,当然想不通为什么那些产业要走。

还有,本回答下的高赞回答还是别太当真了,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讲故事的内容,偏差太大了,都说 1000 个读者有 1000 个哈姆雷特,那么,1000 个小老板就有 1001 个故事了,故事看多了只会影响对大局判断的准确度。

我喜欢看数据,数据说话,而不是讲故事!

世界产业链重构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美国换了总统,依旧不改变中美竞争激化的格局,拜登上台,迟迟不和我们打电话,还是等到我国春节,才磨磨唧唧打电话,这个态度还不清楚?

下面这三个假设可以打破某些人对拜登的幻想:

  1. 如果你假设拜登政府是资本家的傀儡,那么中美冲突肯定激化,因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就是在和美国大资本虎口夺食;
  2. 如果拜登是想美国永远伟大,做一个名垂青史的美国总统,那么,依旧会率领美国和我们争分夺秒对抗,因为,目前,我们是美国唯一最大竞争对手;
  3. 如果拜登政府是我们的内应,ok,那就是中国之福啦,但是,可能吗?

目前,世界的产业链重构是从芯片开始的,多国政府已经给钱给人给地要求台积电去设厂了,不仅是台积电,还有三星。

关于全球的去中国化,我 19 年 7 月就写过一篇文章,如下图所示,可以说 “极端假设” 完全命中了接下来的世界进程。当时,我写那篇文章很担心极端假设很多人受不了,会骂我,所以建议别看。


我个人认为,我国的预想落空了,原本国家战略可能就是想着全球产业链从东部沿海往中西部转移,但是,没想到,别人直接跳过了,去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了。

我们中西部最近成本其实上升很快,根本就没有优势,何谈承接产业转移啊!?

我个人认为,中国之后世界再无世界工厂!产业链撤退我国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我谈外资撤离我国的时候,有人总会拿什么国家公布的外资还是增长的啊,殊不知历史数据显示增速下滑明显,而且,原本打算投资我国的资本也转投他国。但这些数据,并不在所公布的数据里面。

去年中旬,我也就香港外资撤退分享过一篇文章,内容如下:

有消息表示,最近香港居民向跨国银行询问离岸开户的数量暴增,比如汇丰和渣打询问数量跳增 25-30%,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城市,本来离岸开户不算什么事情,但是依旧暴增 25~30%,说明中下层的香港居民也在考虑 Plan B
同时,新加坡和台湾省也涌入了不少来自香港的资金。去年开始,新加坡的国际资本流入增速就比较漂亮,今年上半年更胜。新加坡金管局曾表示:“截至今年 4 月底,新加坡银行体系中的非银行外币存款总额为 7,810 亿坡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
新加坡增长的资本一方面有从香港跑到新加坡的,另一方面有本来想去香港结果转道新加坡的。

其实,对于我们大陆来说,也是这么个情况!

不仅原本属于我们的选择了其他地方,而且是我们国内的民族企业,也要纷纷在东南亚印度设厂,因为很多产业体系中,我们的企业只是代工厂,话语权很低,如果不搬迁,就会被其他代工厂取代。

比如苹果就要求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等要在大陆以外地区设厂!

去年,有个新闻引爆国内媒体,这个新闻就是 “立讯精密及其控股股东将出资 33 亿元人民币,收购纬创资通直接及间接控制的全资子公司纬创投资 (江苏) 有限公司及纬新资通 (昆山) 有限公司 100% 股权。”该新闻可能意味着立讯将成为本土第一家代工 iPhone 的企业

很多人把这解读为苹果故意打压富士康,所以扶持大陆本土企业。个人认为,这样的解读还是太浅薄了,完全忽略了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

我的解读如下:苹果此举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疏解中国的代工影响力,为转移苹果供应链做准备。

中美冲突激化的当下,台湾也处于风暴中心,因此苹果也要考虑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政治风险,如果海峡两岸矛盾升级,大陆会不会迁怒在内陆的台企呢?而且,中美贸易战下,为了降低关税等成本,也需要将苹果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地区,以此来摊低风险。

**苹果要求纬创将代工厂卖给立讯精密,长期的打算可能是大陆本土的厂商生产大陆所需消费的手机数额,而全球其他市场的手机份额将由大陆以外的代工厂生产。**苹果的此举还可以给富士康、和硕、纬创以及其他代工厂施压,迫使他们加速产业链的转移。

而立讯精密呢?则是苹果在大陆为富士康等整机代工厂所找的替代品,因为立讯是大陆本土企业,几乎没有政治风险,选上立讯一方面其是本土企业,另一方面还是得益于立讯代工质量有保障。

同时,我们可以顺其自然的想到,苹果将来肯定会进一步扩充大陆本土代工厂商,比如比亚迪,以此来优化苹果在大陆的供应链,毕竟一家独大是不好的。

而富士康等其他供应链呢?应该会逐步将中国的产能转移出去,长期看,这些台资企业可能会将大部分的产能转移到其他地方,这一点和裕元鞋厂类似,如果富士康、纬创等这样的整装代工厂都转移了,那么其零部件供应商必然也要跟着转移,不然就会被苹果清除出供应链名单。

这也是为什么立讯精密等国内厂商也有去越南设厂的原因,不去不行的,苹果这条产业链,基本上是苹果说了算,蛋糕的几乎完全由苹果分配。当然了,少数台积电这样的不可代替企业拥有比较强的话语权。

总的来说,立讯精密收购纬创没有那么简单,这其实是苹果主导一场苹果产业链大重构,苹果未来几年会加速苹果产业链重构的进程的。

**这不,前几天就有新闻爆出:**许多苹果供应商被施压,要求它们将 15% 至 30% 的生产业务搬出中国。也验证了我的结论和判断,还有,大家别以为 15%-30% 就完了,这只是苹果的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肯定更大,最终的模式可能就是中国大陆的厂商生产中国大陆市场所需要的苹果设备。

同时,媒体已经爆出富士康印度工厂已经可以生产 iPhone11 这样的高端机,可以预见,不久就可以同步大陆富士康的进程,生产 iPhone12 以及后续的更迭机型。这也进一步打了某些人的 “劳动力高贵理论”,再说一遍,流水线工作,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门槛。

那么,有个问题就出现了,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资金会流向何处呢?瑞银的数据显示,越南是最大的赢家,其次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中 / 东欧等国家或地区。

牢牢记住:当前的全球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产业链重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

对于未来的世界产业链,资本将不会押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考虑到世界再难有其他国家 / 地区像中国这样拥有庞大的体量培育全产业链,中国之后,世界可能再也不会存在单一国家 / 地区的世界工厂了,因为世界工厂太脆弱了、也太危险了。

印度来说人口的体量是够了,但是其他方面可能不足够,培育世界工厂,“集中力量办大事” 发挥了重要作用,难以想象地方政府为了给富士康招工那么卖力的(感兴趣朋友自行搜索 “部分公务员未完成帮富士康招工入厂而要顶工”),这在其他地方是难以想象的,印度没有这样的制度保障。

未来,跨国企业将会根据市场的大小、供应链物流以及原材料成本,精准智能的规划工厂以及配套供应链。你有多大的市场,可能就给你配多大的工厂。

同时,由于智能制造和先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力成本的劣势将逐步被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解决,供应链回归老牌发达强国也是可选之一。

重要提示:以上内容节选自我的 3 个月前写的文章《中国之后,未来将再无世界工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悟空新之助)阅读全文(注:本文象征性收费 1 元)

知乎用户 BiuBiuBiu 哈哈哈 发表

利益相关,人在柬埔寨,另在泰国入股了朋友一间纸浆厂。(我是合伙人之一,不负责具体运营。)

这个厂开到泰国的原因只有一个———环保!

大股东一直在这个行业做,最早在东南沿海起家,后将厂子搬迁到西南地区,又在前年在泰国开了这间纸浆厂。

不用过多深入分析环保问题了吧!

其实,我们的客户都是国内的!

其他行业,以我在东南亚的经历来看,转移的也是对人力成本比较注重且并不是很吃配套产业链的行业为主。(服饰鞋帽之类的)

比如在柬埔寨很多的制衣厂,成衣主要出口欧美,原料主要从中国进口。

柬埔寨只是承担一个中转来料加工的角色!

我个人并不觉得东南亚对我们的制造业有很大的威胁,那些说我们能从以前发展到现在,那么别的国家也可以的。

真的,我在这说句不太雅的话。

人跟人之间那真的是有差距的,就如印度跟我们,一样是人口大国,当年印度各方面条件都比我们好,现在呢?

再说东南亚承接我们制造业最大的优势—人力成本,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优势那么大!

首先,我先给出一个不太精确,但在东南亚的国人都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

东南亚人的劳动效率最高大约只有我们的七成!

在此观点之后,我要说一点,东南亚最大的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以柬埔寨为例,月最低工资从不过百(美元)不到十年间,已经涨到两百多了(如果去年、今年没有疫情因素的话,今年柬埔寨最低工资应该是 240-260 美元以上了。)

按一贯以来每年低则 10%+,高则 20%+、30%+ 的最低工资涨幅,产业还没承接过去呢,工资就涨的受不了了。

这种趋势在前几年就已经出现了,近年来孟加拉就因为不到一百美元 / 月的工资,从而吸引了不少服饰鞋帽企业投资开厂。

其实,对于产业转移,我觉得要抱一种平常心来看待,蓝星上跟我们一样全产业链的国家,屈指可数。

现代制造业越来越精细化分工,也就意味着必须要有效率的打通全产业链上下游,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有些产能,你想留也是留不住的!

知乎用户 看娃老爹​ 发表

因为用工的成本太高,在 2003 年的时候,有一次做调研,去了当时新希望在当地的一个饲料公司,进去之后就发现 1 个问题,所有的装卸工都是四川人,当时我就很奇怪的问负责人 “为什么要从四川那么远的地方招工,不用当地人?” 负责人很无奈的笑了笑说:“你当地人太懒,四川人每天工作 12 小时,一个月休习 2 天,才要 2000 块钱,你们当地人每天干 8 个小时,还要每周休息一天,还要 2000 块钱,而且工作的时候慢慢腾腾、拖拖拉拉,说他两句第 2 天就不干了,所以真的是用不起。”

明白了吧,有时候不要把我们的老百姓想的太美好,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人们已经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已经习惯了拖拖拉拉的工作,如果把企业放到中西部地区,那么将大概率会招不到人,招到人也会很大程度上提高用工的成本。

有的时候有些地方的穷并不是因为没有资源,没有工作,而是这个地方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懒散的工作生活状态,很难接受企业那种高强度、高标准的管理模式。

知乎用户 农夫三拳 发表

不稀罕呗,中西部用地也紧张,投资强度税收指标达不到是拿不到地的。

一亩地 300 万投资强度,你当那些作坊能达标?

知乎用户 吴师傅​ 发表

富士康现在给到工人的工资大概也就是 4、5000 元。

而我们这个山区小城市的三轮车搬运工,最低起步是 50 元 / 趟。如果稍微远一点,100 元那是常态。而他一天只需要出两趟车,就足够超过富士康的产线工人了。

要是在建材、家具、钢材等批发市场附近揽活儿,这也太容易达成目标了。

富士康的工人要在产线上规规矩矩干满 11 个小时,还要被拉长骂得跟孙子一样。

而三轮车老司机两趟活儿大概就是 3 小时搞定,其余时间都是在跟同行斗地主,或者闲扯。

中国的中西部并不是郭员外这样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家压榨剩余劳动价值的天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没法通过让东西部人民同工不同酬来解决的。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必然衰减,工程师红利必然替代其。

或许再过两代人,就不知道富士康了。就像今天的 00 后不知道食品公司和供销社是一个道理。

知乎用户 老吴爱说话 发表

一个地区的 GDP 增长率基本就可以等同于这个地区的竞争力。尽管我们这里经过了多年发展,人口素质和消费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产业的集群效应达到了蓝星目前的最高水准,按道理来说我们的地区竞争力是在提升了,而且很快将吸引巨额投资,跻身世界中心的水平。

但是,由于这么几个原因,我们的竞争力水平,其实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和东南亚、印度这样的地区持平。东南沿海高于东南亚水平,中西部低于东南亚水平。

1、不科学的城市与交通规划,相对于人口规模来说,迷你级别的大城市,疯狂扩张的四五线县城以及亏损连年的交通,导致了市场容量受限,生产成本上涨;

2、由于不科学的城市规划,导致刚需品供应不足,价格飙升,随后带巨额的信贷压力,导致消费能力萎缩,市场规模扩大受限,产品品质提升失去了动力;

3、频繁的支付转移意味着不以效率为引导的财富分配,通过土地出让、通货膨胀等方式,变相增加发达地区的税务成本,最终使外来人口承受一切压力,导致劳动积极性受损;

4、不公平,不以效率而以权力为中心的信贷与信用机制;

总的来说,一个巨大规范的秩序体以及高素质工人所带来的优势,基本已经快要被趟平了。我们相信东南亚的人口素质什么的还会上升,但是我们的壁垒,不讨论了。

@陆铭

知乎用户 四叶大人 发表

中西部想建厂就建厂吗?

不说交通运输的问题,只说地吧,有能建厂的地吗?

四川为什么举全省建设成都?

还不是因为没有平地多山,就成都平坦一些能建大型城市群。

当然,中西部平地自然也不少,但用地是有指标的,不是想用就用。

知乎用户 si zhao​ 发表

人工便宜 货运便宜 政策倾斜

知乎用户 鱼我所欲也 发表

因为江浙沪嘴上不承认他们发展好是因为靠大江大海有大港口。

不承认是因为地理位置优秀才发展起来的。

不承认其实全国人都很勤劳,只是他们运气好。

然而嘴上不承认,身体很诚实呀。

劳动密集型大工厂离开方便的水运基本就死了。

沿江沿海也就辐射个两三百公里最多了。

再往内陆走,运输成本急剧上升,就不赚钱了嘛。

解决方法也简单,人是活的,厂不能建在贵州,那就用贵州的工人。

但是不能告诉工人是因为自己要赚更多钱,就想了点冠冕堂皇的理由 pua 其他地区,什么投资不过云贵川,不过山海关,这种顺口溜张嘴就来呀。

然后一边用着其他地区的廉价工人,一边说对方家乡营商环境不好,人情社会靠关系。

现在工人稍微涨了点价,立刻跑东南亚去了。

这种嘴脸。

he tui~

知乎用户 专注绿化王胡子​ 发表

先问有没有,再问为什么。

沿海企业是有搬迁到中西部的,多数是以分厂分公司的形式。

中西部相对沿海地区,劣势很多,优势很少,仅有的几个优势,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成本优势,也在逐步缩小。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中西部已经基本没有优势了。

就建筑业为例,中西部的优质建筑工人,基本都去沿海发展了,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的建筑企业招工难,工价高,工人素质低(技术)等问题。甚至很多企业得从东部沿海地区调技术工人去中西部。

东南亚的优势,比中西部地区多很多,劳动力成本,运输等。缺点是,政局不如中国稳定,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意愿不强。

中国不管东西部,劳动力成本这块优势,基本已经没有了,剩下的优势,就是政局稳定,政策延续性强,政府相对高效廉洁,劳动力素质较高。所以,迁出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知乎用户 辟雍 发表

人工成本、产业集群、土地 / 能源 / 税收政策配套等等,还有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运输。

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四选一。符合成本足够低,规模又要特别大,哪个?

答案是轮船。

中国生产很多中低端产品,这些产品单体利润率低,需要靠走量才能实现规模经济。飞机、火车、汽车,在向海外出口的过程中,不经济且规模不足,货运承载量相比于轮船而言,处于劣势。

航运不光运费便宜,巨型轮船所能装载的货物规模,是前面三者无法企及的。

这几年为什么要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有争端,和新加坡争夺自由贸易港地位,拉一个东亚自贸区联盟,实质都是在保障海运为主的出口经济和规模,航运线畅通事关国家安全问题。

不过内陆城市中也有例外,重庆,为什么是它?因为重庆有港口!

通过长江内河运输走上海口出海融入世界航运体系,是西部地区唯一拥有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优势的特大城市。有别于其他中西部城市的关键点,就是水,航运因素。

所以沿海加工企业在选择异地搬迁的落脚点时,不得不考虑运输中的经济性,这也是为什么看不到往中西部集中搬的原因。

知乎用户 陈圣 发表

在沿海是这些工人,到中西部还是那些工人。图什么呢,图交通劣势吗。

知乎用户 Amori Bay 发表

以上的世界贸易航线图和巨型港口分布图,显示出了越南东海岸、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岸线附近航线密集程度非常高(这已经是比较旧的图了,现在越南东海岸和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岸线附近航线只会更繁忙)。还有就是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密度极高。

再考虑到河流和平原条件,中国东南沿海是建设世界工厂的黄金位置,如果我是上帝,要给世界工厂挑个厂址,我会选一号世界工厂:珠三角;二号世界工厂:长三角;三号世界工厂:越南东南沿海的湄公河三角洲;四号世界工厂:马六甲海峡两岸的马来西亚。

而中国中西部?不在考虑范围。原因很简单:不是海运航线密集区域。

为什么海运航线这么重要?那当然是因为便宜。集装箱货船从深圳到洛杉矶,这已经是很长的航线了,运费:1000 人民币一吨,约 5 毛一斤。油船、矿石船、粮食船则更便宜。

而相比之下,公路铁路运输价格都十分昂贵,长江、黄河、珠江的河运较便宜,但是原材料要在沿海卸货,算上在河流中往返的成本,也不便宜。中国主要是做廉价工厂,对价格非常敏感,人工工资的低廉会被高昂的运输成本所抵消,所以中国工业往内陆转移的很少,且转移的也多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沿岸。

另外,中国中西部人工便宜,那么直接把他们运到沿海来剥削,不方便吗?何必把厂搬到中西部呢?

把厂搬到中西部(×)

把人搬到东南沿海(✔)

知乎用户 吴梦楼​​ 发表

追逐短期利益的资本家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哪里成本低(含人工、交通等)收益高就去哪里投资设厂。资本家是没有祖国的。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长期耕耘、先富带动后富,还得靠国家队,包括国企。

知乎用户 老疙瘩汤 发表

中西部已经承接了很多沿海地区的产业。

比如我熟悉的聚酯纤维行业,正在从江浙沪加速向内地,如安徽,江苏北部,湖北,重庆等地迁移。也有不少沿海地区企业去东南亚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巴基斯坦,越南等地投资办厂。主要是人家在用地,用工,税收等有一些优惠政策,而且,对外投资可以拿到一些补贴,比如一带一路项目,有一些优惠贷款。

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是否稳定,是否比国外优惠,交通物流是否便捷,配套成本是否更低一些?这些东西,都需要考虑。

投资嘛,主要靠政策支持,有了好的政策,好的营商环境,当然会吸引大家来投资。

知乎用户 听月上官 发表

比较优势理论适合做策略,产业有序升级才是战略。

况且东部沿海地区彼时彼地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中西部地区此时此地的比较优势。

西部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中部工业化水平并不低。

知乎用户 乌合 发表

河南郑州和西部的重庆不都是沿海企业搬迁比较成功的案例吗?

不是所有都搬去海外。其实原东部沿海的企业搬去海外很正常,海陆运输其实还是性价比最高的。而且东南亚劳动力确实很便宜。相比之下,中西部并没有太大优势。

郑州和重庆比较成功。是因为当地真的下死力气把整条供应链给搬了过来。这得为当地政府点个赞了。毕竟去东南亚的只是市场自发过去,很零星。不能像两个地方的政府那样,有组织的进行。

知乎用户 塔哥 FRM​​ 发表

到网上搜了一份全国各地平均工资表格。

以陕甘为例,月薪基本不到 6000 元。

而越南前几年的服装鞋帽等行业的人均工资是 1000 元左右,所以从工资水平上来看,越南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的成本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迁址时,越南较中西部有优势。

不过,这个数字是前几年的。

由于外资投资火爆,导致越南的制造业成本上升较快。

目前在胡志明市等热点区域,房租也是相当高的,基本也快持平深圳上海了。

而劳动力成本也在飞速上升,目前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也得在两三千水平。按照这个速度,留给越南保持成本优势的时间也不多了……

所以,现在的企业再搬迁越南时,就得过过脑子了。

越南如果想继续吸引外资,仅靠劳动力便宜这一优势恐怕持续不了太久。在这个优势消失之前,它要尽快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出来。否则等成本优势消失的时候,越南就会陷入被动。


(2 月 16 日)人均收入这个事确实比较难达成共识。

前面说 6 亿人 1000 元大家不也是议论纷纷吗?人家说的你都要质疑,所以你说什么是什么合理统计?

中位数可能更合理些,不过也不影响这里的结论。

不过着实建议某些人心平气和些,真是不理解为啥那么大的气。这个状态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很舒服吗?


(2 月 18 日)上面的工资数据是从网上直接摘下来的。确实没有验证数据源头。

但是我身边有位朋友,他的员工月薪必须在 5000 以上,否则招不来人,这也是一个让我偷懒的现实因素。

不过在评论区知友的督促下,我决定还是自己来找找数。

国家统计局 2020 年 5 月 15 日全国数据通报如下图所示。

通报显示,中西部年薪分别为 43927 元和 46777 元,考虑到制造业高于平均数,那么估计制造业月薪在 4000 元左右。

这一数据基本跟我那个朋友的工厂情况相符,仍然显著高于越南的工资水平,所以不大影响上面的结论:

1、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成本敏感,而中西部劳动力成本高于越南,所以企业选择迁往越南(富士康从深圳北京转向郑州成都、越南,身体力行得回答了这个问题)。

2、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确实很快,留给越南保持成本优势的时间不多了。

3、人均收入这个事容易带情绪,连宰相说都要议论半天,所以比较难达成共识。所以希望大家求同存异,不要颐指气使——事对不对先放一边,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知乎用户 孙可林​ 发表

要电没电,要人没人,交通闭塞,出口成本与制造成本都大大超出价值了。上下产业游等于零!政策和地方政府层层叠叠推进缓慢。大城市里看个病上个学消费等等没有做到方便快捷保障有力啊!

知乎用户 大白 ending 发表

因为人是长脚的啊。中西部的工资比沿海低,所以人力成本低,可中西部的劳动力会涌入东部来赚比家乡高一倍的工资,谁也不比谁傻啊。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Yb1cU 发表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评论有几个看过中国地图?有几个清楚中部是几省?

有多少人不知道京东方的合肥基地,分了一个配件厂到我老家六安?

有多少人不知道雅迪电动车在六安市下面的金寨县设生产基地?雅迪老板就是金寨人。

有多少人不知道湖南株洲是车辆生产基地?

有多少人不知道襄阳有多少工厂?

多少人不清楚洛阳有格力,中航分厂?

多少人不知道吉利在宝鸡有生产基地?

多少人只知道酒泉卫星发射,不知道酒泉一堆风电企业?

有多少人不知道以上城市在哪个省?

都在颅内搬迁东南亚,去工业化?

知乎用户 朱老师 发表

有很多人喜欢唱衰中国的发展,把在华低端企业,也包括苹果手机配套厂的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印度说得很严重。

其实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外资企业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有过很多外资企业,但都做不大,做不强,这个不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厢情愿就能做到的。

至于印度,那就更有问题了,印度的人均 GDP 一直在下滑,已经低于孟加拉国等国家了,在 80 年代的时候,人均产值印度可是比中国还高的,现在已经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了。

中美贸易争端只会给中国带来一点困扰,但无助于美国强大。不管美国挖空心思搞事也没用。

最新的消息,中芯国际在 14 纳米芯片工艺上合格率已经赶上台积电,现在在试验 7 纳米技术工艺。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长期的过程,不用太担心。

知乎用户 八月的狮子座 发表

问题有毒,中西部不是亚非拉,富裕靠自强!

1. 企业因成本搬到中西部,这种企业除了带动就业,低工资、低福利、高污染等就要中西部承担了…. 中西部的人民又穷又傻?

2. 中西部不期望因成本企业搬迁过来,更期望的是因为市场份额、发展时机等因素来在中西部投资建设,这样不仅带动就业,还会有市场研发、设计,带来发展空间….

3. 中西部开始最需要大型龙头央企、国企来带动产业链,从而产业链良性循环带动其他配套企业投资……. 而不是自己先卖家底建产业链吸引沿海企业搬迁过来,难道要风险都是中西部承担,利润都给沿海搬迁的企业?

4. 中西部自身也有进取心,只要政策不倾斜沿海,比如出口退税之类,中西部也有自主创新能力,也能产业升级甚至将来同沿海竞争…… 而不是现在舆论上单方面跪舔沿海….

5. 中西部高校也多,教育素质不差,轻、重工业基础也有,山水都有待开发,干嘛非要自贱自己定位亚非拉….

6. 别空喊沿海带动中西部:利润中西部得的多,沿海那不是傻么?利润沿海得的多,中西部不就是傻么?

所以富裕还是得靠中西部人民自己!

知乎用户 中东 发表

前两天发物流:

洛阳 - 周口,200 元(大约 200km);

周口 - 项城,150 元 (大约 20km);

项城物流公司 - 我居住的小区,120 元 (大约 2km);

所以,直接让我对我的家乡彻底死心!

知乎用户 陈东 发表

海运价格与陆运价格的区别, 还有产业链配套的问题, 这些都是硬件方面, 明面上可以看得到的. 其他答主都已经说了. 还有个同样重要的, 软件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文化差异.

中国沿海居民, 向来有出海闯荡的传统. 全世界都可以遇到潮汕人, 台山人, 温州人, 这些人无论认不认识, 有没有亲戚关系, 见面都是自然亲的. 相信中国沿海企业搬迁到东南亚, 多数也是投奔了当地的亲友. 老乡拉老乡, 自然就能抱团取暖, 守望相助. 而内地偶然也能听说存在温州城, 潮汕帮, 但很难有这种气氛.

打个比方说, 沿海有个精密机械厂进入中西部, 过不了多久, 旁边就会产生一个本地的精密机械厂. 结局如何, 不言而喻. 这才是中国产业链梯次分布的关键所在. 大家可听说过 “投资不过山海关”?

而中国企业扩散到东南亚, 多半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当地人如果看着中国企业不爽, 无非是勒索敲诈, 甚至一砸了之. 不会 Copy 出一个副本出来. 所谓 “拿钱能解决的问题, 都不是大问题”, 那么, 拿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是大问题了.

知乎用户 美颜盛世半夜敲窗 发表

说一个原因吧: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这个东西对于企业的经营很重要。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宁可多花点成本,也要有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国沿海地区的营商环境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要好很多。

营商环境好坏,不只关乎你企业成本高低的问题,而是直接关乎到企业生死存亡。

例如前几年,北方某城市为了迎接营商环境大检查,所有的临街小饭店和农保市场被勒令停业半个月,也没有任何的补偿。

这叫人怎么做生意?

还有河北,由于冬季要保证某地能看到蓝天,几乎每年冬天都给企业拉闸停产,人家可不在乎你养活多少工人,创造多少税收,停产会丢订单甚至面临赔偿。结果就是很多企业干脆搬出河北。

这就是营商环境。

三天两头因为各种原因让你停产,你就算人力成本再低,企业能承受得了吗?

知乎用户 汉武谛 发表

中西部就一定看得上沿海不要的产业吗?不一定吧,比如武汉,合肥,都有自己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心,而且中部土地红线很严,尤其是武汉,土地供应完全跟不上,很多好项目都落不了地,更不要提那些被淘汰的产业。

你看广州佛山,那工业产业比武汉高 50%,但是增加值也就跟武汉差不多,产业含金量还不如武汉,有什么好产业能往武汉转移的,广州佛山不要的产业,武汉根本看不上。

知乎用户 吴大志兄​ 发表

公司设厂要看很多因素,主要几个原因吧

1 - 成本。东南亚成本较低,人力也好,运输也好,原材料也好,厂房成本等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大抵搬迁东南亚而不去西部的,估计在原材料和运输上不占优势。。

2 - 市场。东南亚诸国最近发展较快,市场需求旺盛,就地设厂就地产销,离市场最近,这就是利润点,就是资金的周转率。我知道的很多企业搬去东南亚,主要是跟着客户走。比如,他的客户是某西方大企业,搬去了越南,他就跟着在当地设厂,方便提供产品和服务。西部地区越来越吸引人才了,但是有些产品不一定有市场,当然不会去西部设厂。

3 - 产业链。东南亚诸国经过数十年发展,部分产业链是齐全的。能够在东南亚扎根的企业,多是配套能跟得上。西部地区毕竟没有那么完整的配套产业链,肯定有没有门类齐全的产业链,那些没有配套的产业必然留不住。

4 - 政策。企业还会比较各地政策情况,能去东南亚的,自然有些政策给的优惠足够。中国整体上在提升企业的质量而非数量,西部地区也一样的。比如环保问题,并非只有东部地区企业才面临的升级难题,西部地区也是如此。东南亚国家环保方面的政策较为宽松,那么对企业来说,就更具吸引力。

其实,还有很多因素,去东南亚有去的好处,去西部有去西部的好处。整体上来说,还是有很多企业选择中西部地区的,主要看企业自己的需求。我和一个企业老板聊天,说到过这个事情。湖北的两个市 (一个是 YC, 一个是 JM) 来杭州招商,都是副市长带队,当场鼓励企业去设厂。老板下来和我聊天,说湖北是他老家,他也有意汇报乡梓。就跟我比较这两个市的优劣势,最终他决定去 JM 市设厂。我问他考虑过越南吗?他说考虑过,但是去那边考察了一圈,不适合。他说了主要两点原因:

1 - 人的因素。人力成本真的很便宜,但是那里的人不像中国人那么吃苦耐劳。每周准时下班,一下班就把钱花完了,然后再来赚钱。常常一个人拿了工资就不见人影了,你又得重新招人,培训。他说,你可以重新来一遍,但是客户不会等你重新来啊,一次两次后,客户就不信你了。

2 - 配套设施。那边厂房也便宜,但是配套跟不上。找个零部件还得跑到华强北去,产品的材料好找,设备的零部件还是要回到中国,设备一出问题就是个死结。搞备件,太费钱了。在国内,从深圳调过去,也就两天时间而已,加急一天就到了。

我想不论选择去西部还是去东南亚,这都是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最终看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的竞争力比较。

知乎用户 弓正字明 发表

做过点小生意尤其是办过厂的应该基本都知道 中国的运输费用成本和隐形行政支出有多高。。。。。

知乎用户 老铁稳​ 发表

拉到西部得走公路,这钱你出?

知乎用户 怀疑自己做了假律师​ 发表

说实在的,政府效率是个问题。沿海效率高,东南亚效率低甚至无,中西部甚至为负数。

我认识一个在东莞做电子废物回收的工厂,几十个工人拆拆拆一年利润居然上千万。但是现在环保是个大问题,废物不能随意堆放了,得放在大棚里面。开什么玩笑?电子垃圾还用大棚盖住?没错,所以直接搬到东南亚,继续拆。

在佛山做陶瓷的,一开始把工厂搬到肇庆去了,没几年肇庆抓环保,锅炉证办不下来了,十年租期一到工业园直接不续约。现在搬到越南去了,污染直接排大海,呵呵。

还有粤西种植桉树的,也搬到越南缅甸了,东南亚林地简直不要太多了,都说桉树吸水厉害,人东南亚年降雨是广东的两倍,完全不是问题,种一茬以后直接换地,有毒?谁在乎?比种罂粟赚钱多了。

说到缅甸,大家发现现在的红木都是哪里的吗?缅甸红木那是好啊,随便砍伐,各种花梨木,现在缅甸家具城也多了,顺德老板很多投资过去了。

知乎用户 南京路车神 发表

1,海运真的非常非常非常便宜;

2,内陆的人工真的不便宜。

知乎用户 可乐布丁 发表

因为搬迁到中西部赚不了钱,工厂老板都是用脚投票的,哪里能赚钱去哪里。

就只是中小企业,像三星、富士康这种大企业的管理层或者老板我也接触不到。

1,首先是配套企业,也就是常说的产业链。一个工厂搬迁,不是说自己觉得 OK,搬过去就完事了。要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商,机械厂,配件厂,模具厂等等都要有。中小公司搬迁跟大企业有很大区别,大企业想搬到哪里,他的下游供应商为了供货方便,会一起搬迁或者建新工厂。

中小企业自己搬到中西部,经常面临各种原材料短缺,配件不及时,模具等好几天的问题,有两家在广东经营不错的公司搬到了中部,两年就被这些问题折腾的倒闭了。

很多人说国内物流发达,用顺丰寄本上隔天就能到,怎么会有这种问题。其实这种问题真是存在而去不是快递能结局的。

比如说配件,在广东上午一个电话,中午就到了,下午试机不行,直接开车去找配件厂老板再多拿几个回来试,还不行就直接让配件厂的工程过来,晚上怎么都能搞定。在中部就得这个两三天。

而且这种配件厂在广东有很多,这家没有去那家,这家忙再换一家,在中部没有这么多选择。这些看起来不大的小问题,积累起来可能就会拖垮一家厂。

2,运输问题就不多说了,都是做出口的,海运重要,配套的报关公司这些也多。

3,政策问题,西部地区我不了解 ,就以河北举例吧。跟河北对比,在沿海开工厂真的省心很多,没有各个部门来上门折腾你和要钱。我舅在河北开了家小工厂,今天消防来,明天环保来,后天税务来,大后天工商来,这一周好不容易过了,下周又接着开始循环。反正就是变着法的敲钱,前段时间工厂外面要贴什么标语,一个字一千多,一共十几个字。

北方一直喊着要发展经济,有整这些幺蛾子,谁敢来。

不是地域黑,我就是河北人。中部有些城市又搞过了,政策弄的太好,有些人去骗了一波政府补贴。

4,税的问题,在东南亚无论是公司要缴的税还是出口的税都有优势,这一点沿海比中西部也有优势。

知乎用户 铜墙铁壁方校长 发表

1: 工资没那么低。

2:“勤劳”的打工人多半不会选择回流,或者说,对个别搬迁的企业而言,不能使得 “勤劳” 的打工人回流,而留在当地的,嗝。

3: 产业链问题。

4: 营商环境。

知乎用户 薄荷硬糖 发表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哪里更容易挣钱,就会跑到哪里,东南亚有港口海运的交通优势,东南亚国家有低廉的劳动力,一些低附加值的加工厂选择在这里发展可以更有优势。

如果希望中西部有更大的吸引力,需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让铁路公路运输的成本降低。当然这就是中国现在正在做的事儿。修路架桥需要时间,中西部的优势也需要时间。等中西部建设得更好了,总体优势超过了东南亚港口城市,那些企业自然会用脚投票的。

知乎用户 1P 和 1N 发表

我来和你说吧

一个一千万的项目,放在东南亚

从签订投资合同到产品出来,国内三年算快的。国外最多一年。

环评加安评,能省至少 100 万

土地 + 规划(国内的规划条件简直就是弱智),能省至少 500 万

贷款,方便快捷效率高

货物出口,比国内方便太多了(国内海关简直就是坑啊)

税费,很多国家提供免税

和政府部门人情世故往来,一年至少能省几十万。

另:去中西部小城市建厂,政治风险是比去国外还要高的,是高的!

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

其实还要加一条

投资不出新一线。当然你如果本来就是地方上大佬那另外算。

综上所述,开去东南亚不香么。可能只有国企才会去中西部吧。

知乎用户 Kevin​ 发表

中国中西部还是中国境内啊,劳动力、物价很贵,根本没什么优势;

东南亚的话,是因为受欧美政策福利保护,而且那边劳动力、资源廉价。就好比越南,你看看美国对越南收的税跟美国对中国收的税哪个高?

所以你问这个问题,暴露了你对外贸领域的知识不足,好好补课去吧。

知乎用户 世间乏矣 发表

因为资本无国界。

知乎用户 王茜 发表

摊大饼式的发展不是个好选择。

都知道现在国际产业竞争很卷,东南亚虎视眈眈。但中国交通建设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很可能跑不过国际产业转移到人工低廉的东南亚。

怎么办?

集中资金办大事。不要蟹会主义的排排坐赤果果,每一个地方都均摊到国家宝贵的铁路和其它交通投资。而是要重点投资水路和中国沿海发达都市圈有联系的地方,因为贴里有朋友说了,对于最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讲,物流成本是生死线,而水路成本最低。

重点投资水路和沿海有联系的中部地区和长江地带,就是生。继续摊大饼,就眼看东南亚把底层生意从中西部地区抢走。

这一点上海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为了发展郊区,以前管理层曾经搞过 “一城九镇”,摊大饼式地发展郊区。结果微薄的资金投到大海里,一个响都没听到,一个也没发展起来。现在吸取教训了,收缩战线,重点发展 “五大新城”,才是正道。

知乎用户 wonder 发表

中西部有海吗?

没海你说个锤子!

顺便互联网企业西进势头倒是很明显,这个倒真可以观察一波(保守评估,因为目前好多西进网企败的灰头土脸)

知乎用户 半蓑烟雨 发表

因为海运的价格优势无可比拟

其实,对于现代贸易来说,最好的领土地图是全部沿海,就像罗马那样

但是这样的国家活不长久

因为没有任何战略纵深

知乎用户 yougen Sao 发表

因为成本,除了运输成本,还有资源成本、基础设施成本、排污成本。中国的好地都在东部,水源也是东部多,基础设施发达,不缺水点,排污也容易。资本需要最低成本、最高利润,从不会考虑什么国家发展和民生问题。

知乎用户 LA 马丁 发表

水运成本比陆运低得多

其差距大于东西部人力和地价成本

为了躲高成本而搬离东部沿海的,搬去西部等于搬了个寂寞

而东南亚还有许多水运条件优秀,其他成本也还低的地区

知乎用户 小蜜蜂远程工作​ 发表

中国的制造业能不能去西部?下面的文章提供了参考:

制造业能不能去西部?_腾讯新闻​new.qq.com​new.qq.com​new.qq.com

西南虽然地理上属于南方,但是由于其并没有出海口,并不属于传统制造业的最优地,但是随着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建设,电价便宜,这些地方也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作为幅员辽阔的国家,我们又更大的转圜能力,甚至有了 “拿深圳高薪、住长沙低价房” 的口号来吸引人才回流内陆城市。

https://mp.weixin.qq.com/s/gS4viKp4_7hi511WTl498g​mp.weixin.qq.com​mp.weixin.qq.com​mp.weixin.qq.com 而随着基础建设的完善,中西部与东部的硬件差距将逐步缩小,远程工作的模式也成为常态,以后在中西部生活拿一线工资的情况将变成现实。

www.xmf.com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dD85Mb 发表

1. 沿海城市也很三六九,很多沿海城市还属于四线五线城市,工资不高,消费水平却不低,这类沿海城市的收支压力不亚于一线,后面不断变化的人力薪酬调整是顺应市场经济,顺其自然的。

2. 综合考虑,在物流的选择上,有些行业和产品针对的客户比较适合海运。

3. 关税问题。

企业要生存下去,才能能谈就业、研发、慈善之类的问题和社会责任。

假如某个产品常年销往某贫穷大国,最好的办法是前去建厂,当地工资低,还不用缴纳关税,当地还会有补贴之类的政策, 要是拉几个当地投资,建个子品牌,还能以国货自强在当地收割一波, 并且能突破西方对我国的制裁和封锁, 钱当然是给他们赚的多,我们能拿到的只有一部分投资收益,但重要的是不断发展所积累的客户群、对市场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不断积累的技术。

可以参考某芯片公司,卖给那些不研发芯片的手机组装公司,由他们去竞争市场,打的头破血流, 谁要是敢研发芯片,那就是制裁。 不论那个企业,工人都是糟粕和蝼蚁,只要手握一定资源,就能不断发展,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可恶之处。

知乎用户 鸠摩罗什树 发表

中西部有可能缺水,一年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寒冷,缺人,还留不住人,地质灾害,海拔可能有点高,山多、谷深,运输不便且成本高,营商环境不透明,原材料不易采购。其实沿海都还有很多很多地方没有充分开发(可能沿海大城市三十公里外就有成片村镇、小县城),成本也低,还可以利用大城市辐射出来的交通设施、人力,单从成本上来考虑,并不一定需要转到中西部和境外。而转到境外,也有分散风险、抢占价值低洼区的考虑。

知乎用户 hope 发表

实际上就是,中西部那边的政府,是非常强势的,而且处于难以搞懂的状态。

在沿海地区那一套,去到中西部真是难,除非有大佬罩着,否则完全无从下手。

东南亚简单点,就是有点乱。

知乎用户 旺财 发表

因为港口。

你去看全世界任何一个经济还算可以的国家,它最繁荣的城市几乎都是离港口近的。

这是有一个名词儿的,多少年不上学已经忘了。我记得深刻是因为当初我留学的时候班上中国人有三四个,我们那个老师还专门跟我们讲了一下中国在港口建设上的投资之大以及原因。总之今天的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以船运为基础发展来的。

理解这个的话就知道为啥要去东南亚也不去内陆了。

知乎用户 霜晨月 发表

个人觉得,如果产品是内销,搬迁到中部(不会是西部)是可行的。可如果要外销,必须在沿海。东南亚国家海岸线很长,港口发达的地方也不少,劳动力便宜,如果产业链逐渐建立,自然是东南亚地区更加合适。

知乎用户 XJX 发表

这个问题台湾人已经做了最好的回答,最近这几十年,要说台湾哪个行业发展的最好,那莫过于代工业务了,富士康、台积电大家都耳熟能详,而台湾真正的代工企业鼻祖,则是专门给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鞋类品牌做代工的企业,其中宝成国际集团最是有名。全球超过 40 万员工,还有台湾的丰泰、钰齐、清禄在国际制鞋行业都是家喻户晓,

当年台湾鞋厂因为各方面原因,需要搬迁海外或者在海外投办工厂,这时出现两派:一派是到了中国大陆这边投资建厂,一派是到了东南亚投资建厂,宝成集团在东莞的 “裕元工业园” 占地 3360 亩,总投资超过 10 亿美元,在巅峰时期,工业园的工人超过 10 万,号称当时的东莞第一大厂。如今早已不复当初盛景,也已经逐步的在向东南亚转移,国内的很多企业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得从国内外近些年翻天覆的的变化说起:

1. 中国当年的人口红利时期已经过去,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随之而来的就是劳动力成本过高,而代工业务多半又存在人口高度密集的特点,相比较东南亚国家,人口众多,人口结构相当年轻,有着丰沛且更加低廉的劳动力以及崛起的消费力。

2. 在海外投资建厂除了需要充足且低廉的劳动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国家政府为了寻求快速发展,在土地、税收等方面也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当然每个国家都会这样的政策,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比起来力度更大。

3. 在海外投资建厂还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配套,比如原材料、供应链、交通、物流快递行业等,虽然现在任然有很多原材料还是由中国这边的公司提供,但近些年东南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生态链正在逐步完善,配套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 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业疯狂,打压,比如通过与东南亚国家协议取消或者降低制造产品关税,降低制造非关税壁垒等等,如此一来,东南亚的制造品在欧美国家更有竞争力,进而可以降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来达到限制中国发展,看看 tpp 大致内容就很容易理解了,虽然 tpp 已经夭折了,但是美国从未停止过它的这些手段。

知乎用户 慈眉和善 发表

富士康搬到郑州,然而富士康的招聘却在周边各省铺天盖地下发,甚至要沿海省份都来弥补。河南这种内陆 1 亿人口的大省都满足不了用工需求,这种低端密集制造业转移中西部根本没带来多少成本优势,不是河南劳动力不够,而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市场,这种密集制造业对劳动者来说根本毫无吸引力,而且还附带潜在的阶级矛盾。所以转移到大西北都没用,只能往穷国东南亚转移才有出路

知乎用户 啾太郞 发表

首先不能说叫 “搬迁”,这应该是一种产业转移。

产业为什么要进行转移呢?

原有地生产的物质成本过高,为了寻求更高的利润。

中国,西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

这些省抛开现有发展的水平之外,我们说说他的优劣。

有人会说,地价便宜,适合大规模的建厂。但这些省区大都地形条件复杂,相关施工成本高。

有人会说,劳动力价格低,确实比起东部沿海,人力资本花费确实少一些。

但我们忽视了一点,就是交通运输成本。试想自己的大量产品要运输到原有市场,在相同的路程距离下,时间成本多;在相同的时间下,路程多。

而东南亚。

人口稠密,劳动力多且价格低。

大多平原,适合建厂。

交通便捷,海陆运输都很发达。

还有个马六甲海峡,不仅可以发展国内市场,说不定还能面向环太平洋地区,发展海外市场。

况且大多数国家对我国一些企业还有政策扶持。

何乐而不为呢?

知乎用户 未来你还在 发表

因为中西部不是一个国家啊,我们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市场也是相通的。东部人力贵,中西部就不贵了?哪怕现在不贵,搬几个厂子过去很快也就贵了,所以没必要。

知乎用户 邓子秋 发表

因为中西部没有工人,那里不出产粮食,人口很少,语言不通,没有贸易环境,远离市场,运输成本高,没有发展潜力,没有廉价劳动力。发展需要的原材料从世界各地购得,西部的运输时间太长成本太高,西北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水资源短缺,比如你在东南可以加便宜的油,便宜的电,可是中西部加油涨价一倍,电力也涨价,五十块一度电你接受吗,招工困难,

知乎用户 岩湘 发表

工厂之所以在东部沿海是为什么?

还是出于成本考虑,运输成本也是一项大的开支。

知乎用户 SIRVA 全球人才派遣​ 发表

原因有三:
**1. 基于国际形势考虑。**现在受国际形势影响,从东南亚国家出口产品到其它国家可能更加方便快捷,且税更低,也没有任何贸易壁垒。

**2. 基于成本考虑。**虽然国家提倡搬迁到中西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搬迁,中西部经济也迅速崛起,各方面的成本有所上升。而东南亚各国的物价成本相对较低,搬去东南亚可以节省更多企业成本。

**3. 基于搬迁方面的考虑。**现在很多搬迁公司,比如 SIRVA,都提供一站式的搬迁服务,包括搬家咨询服务,打包服务等多项服务。

知乎用户 那时 发表

成本不只包括人力成本这一项

随着中国法制的完善,社保公积金税务银行工商环保…… 哪一项的合规工作不是企业的成本啊!

另外,还有地价

知乎用户 虎杖 发表

首先是运输不方便

包括原材料运进去和成品出口

中欧班列可以解决一部分销售运输

但出口北美和南美以及非洲大洋洲

就不行了;

其次是工资成本与工作效率比较

第三是土地成本

包括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税

第四企业搬迁东南亚积累国际投资经验

中国的企业总要全世界布局的

第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不适合大力发展制造业

比如三江源有水但要保护水资源

再比如甘肃全省缺水。

中国制造业属于世界第三档次

与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吻合

升级产业结构

才能成为发达国家;

闭门造车肯定无法实现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才有机会

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积极互动深入合作

才能快速发展;

因此要反对与发达国家为敌的思想

避免中国发展减速

避免国际关系恶化

避免摩擦积累造成和平不再。

知乎用户 大白萝卜 发表

当初企业在沿海创办的时候,它就必然利用了沿海的便利性。

中西部并没有这种便利性,至少地理上不存在。那么当然东南亚是更方便的选择

知乎用户 恒山派掌门仪琳​ 发表

运输成本

走水路肯定是比走陆路省钱的

知乎用户 求你答我 发表

问题涉及面太大,产业链,水运陆运交通,工人薪水,环保,法律,中美关系,关税…… 太多了因素了。

存在即合理。既然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改革的方向。

知乎用户 上海老爷叔 发表

因为几十年前顶层设计就搬过了,他们已经否定了。

知乎用户 一战封神邵伊古​ 发表

这就是区域经济的问题。

不提工人工资,996 工时,节假日加班,这些都是浮云。

但是海运费用比铁运要便宜十倍,这个需要牢牢记住。

海上可以 50 吨巨轮直达全球所有深水港,而这些深水港必定连接着客货铁路和最直接的消费人群。

全球商业重镇和文明中心基本都沿海分布。用最便宜的运费直抵最终端的消费人群,是颠扑不破的商业真理。

在这些海轮眼里,去宁波还是去岘港没什么太大区别。

但是你把工厂搬到湖南或者江西,就别提甘肃和宁夏了,就这么长的陆运。就会吃掉你大部分利润。

你说是搬去哪里好?

知乎用户 7QQQQ 发表

什么企业搬到东南亚了?中西部之的是省会还是乡镇?

首先,搬到中西部是肯定的,但是肯定从大到小逐级的来!

做生意的都知道,生意好的量大的,多开几家都没事,没生意的量少的就应该关停!

其实城市乡镇也一样,有些乡村注定走合村并镇的道路,有些乡镇注定缩小!

今天的沿海城市,各大省会城市注定也会做大做强,全国的劳动力都会来到这些地方,而这些就包括中西部的人!

假设,一个机床厂从沿海搬到中西部乡镇或者小城市,工资不变,1 万!这时候你愿意在哪里上班?实际上还是大部分去大城市!这是时代的变化!农村的房子又大又宽敞,城里买房的钱,在镇上买几个商铺出租,自己上班或者做点小生意挣的钱好像差不多!为啥非得去城里?人需要进步!

富士康建在犄角旮旯的乡镇就不是富士康了,茅台摆在村里的小店里真的也是假的!

另外,有些明显多出来的厂,走出去,一是另辟蹊径,二是文化输出!并不是坏事!

知乎用户 雲四野 发表

企业发展什么最重要?

成本、配套、市场。

中西部运输成本、人力成本哪个比东南亚低?配套一定比东南亚好?市场比东南亚大?

知乎用户 行人 发表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不想污染中西部

知乎用户 喵喵喵 发表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了那么久,

有大学生有产业工人的地方,

为什么去一波被坑一波?

口号可以喊得山响

套路也可以跟着变

知乎用户 烽火连城​ 发表

你这问题很妙啊

我觉得直接办到塔克拉玛干更好一点。

不然罗布泊也行

知乎用户 逝影绝忧 发表

向中西部搬迁的为数不少,所以只说不去中西部的原因。

第一

沿海企业的搬迁首先是内部消化,逐步进行产业转移,

沿海地区不能等同视之,同样存在可以承接转移的地区。

第二

沿海的特点是海,意味着海运与世界市场的链接,交通线是重要的因素,

中西部的沿江城市武汉等也是获得了发展,重要的铁路城市也获得了机会。

这条路是无法令中西部如山东、江苏、浙江一样全面致富的,

只能导致资源的进一步虹吸。

但是对于部分行业海运是无法替代的,海运的成本低得太多了。

尤其对于大宗廉价商品而言,而这又与东南亚的人力契合。

第三

去中西部是承接责任,去东南亚同样如此。

东南亚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是市场。

工厂的布局有利于东南亚市场的开展,

当初外国工厂进入中国可不是因为中国工人效率最高,

市场的潜力和影响力不容小窥。

第四

中国人口之路无法挽回,

政治军事影响力却在扩张,

存在对东南亚整合可能,

存在对东南亚移民开放可能,

东南亚是新的金矿,而中西部会面临和东部一样的问题。

知乎用户 常非 发表

东南亚靠海,中西部不靠海啊。你以为为啥中国制造业中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因为靠海,有大江,水运便利。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我好像回答过这个问题。保护费要有一个定额。在东南亚,你给当地老大一份干股,保你从此没事。你去内地开厂,有关 XX 的有关人士,跑来问你 “借” 辆车开开。过两天,有关人士又来了,说前面那辆没了,要再 “借” 一辆。你无法预测你未来在这方面的支出。这是过去答的。

现在你把公司开在一线城市也没用了。过去内资为啥喜欢到一线大城市开公司?万一有人敢来 “借” 车,找媒体一喊,这位有关人士的老虎皮都得扒下来。现在你往哪里喊?所以现在一线城市的商业环境,很可能向十八线城市靠拢。

人都是坏的,有点威势就上天。但是,只要有固定的规则 and / or 可以喊出来,生意就可以做下去。两条都不成立,创业就是个笑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东部很多出口加工企业的市场在海外(无论是美欧、非洲、南美还是澳新、日韩)而不是国内,这些企业非常依赖海运这种廉价而量大的运输方式,本身利润就很薄,搬迁到西部固然人工和地租会便宜一些,但由此导致的运费增加会导致无法弥补的竞争弱势。因此他们宁可搬到东南亚其他沿海地区进行出口加工,也不会搬到内陆。

知乎用户 wex 发表

只说成本因素的都是错误答案。

澳吧码是这么说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724087

知乎用户 脚轮 发表

在东南亚国家里,只有新加坡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泰国和马来西亚却是在 97 金融风暴中被打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如今还在奋力冲刺 1 万美元的中高等收入国家的路上,再就是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等还是刚刚跨入 3000 美元人均 GDP 的门槛或在奋斗的路上。而沿海企业搬迁的主要还是以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欠发达国家为主,这就是成本因素决定的。

我国人均 GDP 在 2019 年突破 1 万美元,进入了中高等收入国家。虽然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均 GDP 要高出中西部地区不少,如广州的 GDP 接近重庆,可重庆却是用 2 倍于广州的人口数量实力;同样,浙江的 5800 人口创造了 6.5 万亿的 GDP,排在全国第四。而河南人口数量 9640 万却只有 5.5 万亿的 GDP,浙江人均 GDP1.75 万美元,河南人均 GDP8800 美元。也是相差一半。但却是接近了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水平。

我国的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就如同转移到泰国和马来西亚,可是大量的企业转移是流向经济水平更低的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欠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才 1000 元人民币不到,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人工成本却以超过了 3500 元,相差 4 倍之多。这样带来的产业成本就是如同我国上世纪 90 年代水平。水往低处流,最低端产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种产业的转移还不是现在才开始,只是现在更加的明显。从 2008 年我国人均 GDP 进入 3000 美元以后,经济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人口红利消失、环境要求提高,企业成本增加,一些最低端产业就开始转移。

而且,还不仅仅转移到东南亚国家,还有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以及非洲大陆上的欠发达国家。产业开始进行升级换代,从最低端产业向现代制造业、科技产业、金融产业、高端服务业及高附加值传统产业发展,而且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今还是牢牢抓住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改变。

中西部地区未来面临的压力要远比沿海地区大,沿海地区经过了十多年里的腾笼换鸟,已经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可中西部地区如今却是进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最低端产业不能上,另一方面高端产业却又上不来。如今只能靠基础建设、房地产业等支撑着,一旦失去基础建设这个发动机,经济又该何去何从?

在我国经济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地区,东北三省这些年的经济随着人口流出显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剧。另外,在西北地区,除了西安一枝独秀,其他地区的经济也是不见好转。

但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这些年却表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动机,但主要还是基础建设和大交通带来的发展机遇,这种趋势在转移支付和大交通完成之后还会继续保持吗?显然需要转型升级,而一些环境好、气候宜人的地区还是可以获得生机,其他地区就需要努力了。产业转移是不可能的,只能寻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才可能保持长足的发展势头。

知乎用户 吐槽星人 发表

已经搬到中西部很多厂了,比如四川和中原。西部人少,基建差,人工并不低。东南亚也就是越南周边,人工更低,而且有港口优势。

知乎用户 佛门走狗熏悟空 发表

讲个故事

西部大开发已经进行二十年了,今年是第二十一年。

过了二十年小屁孩早就长成大帅哥了

知乎用户 Schumann 发表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运输成本高低成为产业链布局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海运河运远比陆运成本要低得多!因此放眼全球,经济发达的特别是制造业发达的城市一般都位于沿海 200 公里以内。当然长江沿线的城市可以理解为沿海城市的一种延伸,相比纯内陆城市而言更具优势!

有一个例外,当年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将大量工业企业迁建于中西部,是基于备战的时代背景,在这个原则下,运输成本因素让位于安全和防敌人打击的因素!

知乎用户 长青​ 发表

对于一些行业的优秀企业来说,有些地方的成熟商业生态是很有吸引力的。

[一些优秀公司去东南亚投资发展,那里有适合特定业务的商业生态 399 播放 · 0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60209085124751360)

知乎用户 Billow 发表

有很多搬到中西部的企业呀,

比如重庆的笔电、京东方、紫光。

分享一片特别适合这个问题的大文章。

制造业能不能去西部?

来自饭统戴老板

知乎用户 Dr.L​ 发表

搬迁是做生意,不是做慈善

知乎用户 北京路 发表

翟东升教授在有期视频里提到,他曾经被云南省政府咨询过这个问题,最后结论是转不过去。

劳动密集产品一般都是微利,所以对运费很敏感,这个大家都提到了。

但是,翟东升说,更大的问题其实是汇率,长期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铁定是会上升的,而汇率上升会轻松吃掉本来就不高的利润。

所以他的看法是,要下决心在中西部建立高水准产业,没必要也无法阻止微利行业外移。

知乎用户 六耳普通人 发表

运费、运费还是运费。内地能发展的恰恰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些利润可以覆盖掉运费。低附加值的产品只能在沿海发展。海运的价格远低于其他运输方式。作为来料加工出口的产品只能在沿海。人工价格的优势会被运费直接吃掉。跟官员啥关系都没有。不信看看某沿海大省的限电操作。

知乎用户 第一百零九号好汉​ 发表

有个概念叫 “地缘经济”。

设厂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当然是恰饭啦!是市场啊,然后是供应链,人工成本放在后面。

沿海城市好在哪?当然是因为沿海的地理位置啊!离港口近。做贸易荒便。贸易商从国外飞过来,看完货直接下单。然后企业安排生产,各供应链运转起来。等企业到指定仓库交货,货柜车连夜运到码头。

与此配套的,是沿海城市各行各业此起彼伏的展会、供应链、批发市场、贸易商。

若是企业设在中西部,会发生什么后果?每交一次货,货柜车都得从西到东几天几夜才到港口。给企业排得紧紧的交货期雪上加霜。时间成本、运费成本、货运的风险都增加了。

设厂东南亚的话,首要考虑的也是市场。产品可以在当地产、当地销一部分。老美的优惠政策又能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出口订单。中西部和人家东南亚比,还真的不占地理的优势。

我去过几个国家走过市场,发现快消品的工业区基本都是设在港口城市,展会都是在时尚、经济的重心城市。这些巧合不是没有道理的。

知乎用户 一个钻石 发表

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前店后工模式,现在沿海工资上升是因为廉价劳动力不足,人少工作多工资自然上升,而沿海的廉价劳动力大多是来自中西部,沿海工资上升证明也直接证明中西部没有工资足够低廉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外国企业迁移到中西部,又有什么用呢?

知乎用户 问谁 发表

历史轮回。

没人会相信?

走南洋,走马帮,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

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企业,因为市场需要。

市场会死亡。

时机到了,也会重生。

不要讲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环保压力。

这些都只是构成企业产生运行的要素。

催生企业的,

只有市场。

历史从来如此。

知乎用户 巴别之路 发表

因为抢劫 不光是中国 全世界都是这样

抢劫太厉害了 人权女权动保环保的白左思潮 老爷们的明抢暗偷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走人呗

先从欧美搬到四小龙 没想到四小龙也跟着学这套东西 那接着搬到大陆 而大陆现在也在往这方面靠了

那就继续搬 去东南亚 东南亚至少二三十不会白左化

为什么不去中西部 中西部抢的更厉害 投资不过山海关 其实中西部和山海关外的情况是差不多的 去中西部找虐吗 宁愿多花点时间精力去打通东南亚的关系

补充一点 抢劫和市场竞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市场竞争是出于买卖双方自愿交易的 自愿的事情一定是共赢的 因此哪怕成了垄断寡头 那也是在增长社会财富的

但是抢劫是一方强取 非自愿的 一道行政命令下来没得选的 你可选择不用无视微信支付宝 但不能无视法令

知乎用户 Recuperation 发表

因为沿海企业是外循环一部分,搬到内地运费没优势,建设中西部要靠内循环

知乎用户 好好炒白马股 发表

还是运输成本 海运比陆运便宜很多。

知乎用户 寇不知 发表

这不正好证明,资本确实是不存在国界的吗?

知乎用户 浅岸石 发表

运输是最现实的问题。

知乎用户 青梦浮衣​ 发表

因为大宗货物海运便宜啊!像上海这种又靠海,又吃长江出海口的地方自然是远东的巴黎了。

知乎用户 奶爸变成记 发表

中国的确有部分企业,开始在东南亚建厂,转移生产线,特别是转移到越南!

先说为什么这些厂会搬出去!

1. 人工成本上升,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这让人口密集型产业,不得不转移!像一些服装厂,电子厂!

2. 中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而且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让很多高污染企业的生存空间极度降低!

这两个大原因,让这些企业不得不搬走,同样也能看出来,为什么他们不搬到内地!

环境保护是全国性的,国内没空间,人工成本上升也是全国性的,至于三四线城市,适龄工人其实出现了一定的空心化,招人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配套产业链同样非常不完善!

3. 一些外企,特别是这次疫情后,很多西方企业,需要把产业链分散,不敢把所有制造业都放在中国,这也加快了这些企业转移产业链!

至于为什么搬迁到东南亚,刚说了,主要是搬到越南,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稳定,政策持续,人工成本相对中国而言,非常低!

但是一带一路的的繁荣,的确可以让很多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内地,运输成本降低,速度提高,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原因?

知乎用户 zhazha 发表

很简单啊,搬去西部干啥,本来就是人工太贵,搬去东南亚只需现在 1/3,1/10 的工价

知乎用户 灼魂之炎 发表

因为东南亚成本低,而这种场恰巧对成本更敏感。

知乎用户 币天下 发表

因为海洋

知乎用户 昇而为人 发表

东南亚劳动力,地皮便宜一些啊

知乎用户 Fangdarling 发表

1. 中西部青年都跑去沿海打工了,企业搬到中西部,劳动力人口没那么快回流,短期企业搬迁成本太大。

2. 国内生产材料,工人工资,物流仓储成本远高于东南亚

3. 做出口类型的企业搬东南亚,这些沿海国家出口物流走海运还是有优势的,搬中西部难道要空运么,成本高,或者公路 / 铁路 + 海运 / 空运,时效差,可能算下来成本也不会低。

知乎用户 变化之瞳 发表

靠海远,这就是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

知乎用户 海边钓鲨鱼 发表

问题是,你真的确定:中国沿海企业搬迁到东南亚,不搬迁到中西部?

知乎用户 西部小镇荒野猎人 发表

这个提问逻辑非常不严谨,沿海企业办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搬迁? 企业在当地买或租用了的地,盖了楼和厂,设备什么都配置好了,员工都在好好上着班的,员工住宿吃饭都在当地自我解决了,企业为什么要搬?

所以你想问,沿海企业在当地成本过高而搬迁?还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去异地开分公司或分厂?这是两个问题了。如果你想问企业为什么要搬迁, 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企业搬迁的步骤和考考虑,这还是另外一个问题。

沿海企业搬东南亚,到底有多少企业去了?是完全过去了,还是开分点的?首先你要把这个信息或数据讲出来,至少讲个大概。不然我都可以反问你,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搬中西部?中西部这么多省份,这么多城市,沿海企业来了上万家都不止。连我老家地市下面八个县,都有经开区,里面多的是沿海企业,连中国 500 强都过来建了厂房,东莞那边过来投资鞋厂,广州那边过来投资化工厂的。而且我老家是中西部地理位置很差的地方,靠近省城周边的县更是不得了。中西部大城市小城市,起码大几百个,每个地方 ZF 的官网和招商局官网,你自己去看,里面有更具体的投资建厂的信息。

你想要一家企业,举家全部搬迁,去另外一个地方,基本上要伤筋动骨了,每一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你想要这个信息,你得找这类企业老板问去。

知乎用户 刘涛 发表

有人对比过富士康在郑州的工厂情况吗?这是个典型案例,所谓内陆劳动力成本低的具体表现。

知乎用户 网络巡查员 发表

很简单,就三点,一用水排水,二交通,三人力资源。

知乎用户 卷不动 发表

往中西部搬迁的企业不少,湖北荆州市今年的两会又强调了作为承接东部企业产业落户转移。

知乎用户 吉哲 发表

中国沿海企业搬迁到东南亚、避税也行的通、企业看利润的、他们以最少的成本、换去最大的利润、不足为奇、反观之、如果中西部尽管有地理弱势、把招商环境不断提升、沿海企业会舍远求近、舍外求内。想想吧!?

知乎用户 cat nn 发表

港台企业搬到内地,教会了内地人,然后港台人边缘化。沿海企业搬到东南亚(南亚拉美非洲),培训了东南亚(同时培养他们的还另有港台和欧美日韩),然后中国企业也会淡出。留在世界大棋盘上的,只有各国的赢者。

重复:留在世界大棋盘上的,只有各国的赢者。靠先学棋先参赛留在棋盘上的时代,已经过了。

知乎用户 西西弗斯与石头 发表

陆上的运输成本是海运的十几倍,迁到中西部运费又高,离客户还远,迁过去有什么用呢?

知乎用户 飞奔的世界 发表

因为货运水运便宜。而作为大西北,上下坡消耗的能量巨大,不便于运输。

知乎用户 长风万里 发表

新疆到北京,单趟飞行 4 小时,4 小时,够飞泰国了,明白了吗?

知乎用户 麻山看客 发表

1,离市场近

2,资产全球配置,分散风险

3,洗钱

4,国际化发展需要

5,其他

知乎用户 Alexander 发表

主要三点:1. 房租地租,西部也不低,我国房地产价格是全国联动提高的。地租万租之本。进而提高人力成本。2. 营商环境,越到西部和内陆,吃拿卡要,裙带社会成本越高。东部是法律没禁止就可以干,西部是法律没明文规定就不允许。要是没关系敢在法律边缘试探,工商环保卫生各个部门轮番轰炸。3. 运输成本,水运是陆运大概三分之一吧。

知乎用户 浮云 发表

中西部地区不靠海,运输成本和配套资源稀缺都是一个大问题。企业要的是利润最大化。

知乎用户 西门吹水 发表

具体看什么产业,配套的原材料、供应链吧。

东南亚成本低,政策好就去呗,反之中部。

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市场资源互补的关系,合伙赚钱,是有必要的。

知乎用户 远山远海 发表

交通,交通,交通。

知乎用户 黄先生 发表

作者想表达什么?搬到东南亚去了是因为工资低,核心技术还是在中国手上,就说最简单的纺织行业的圆盘机如果零件坏了这台设备都要停机等中国的配件过去,更别提印染的核心技术了

知乎用户 手工黄豆酱油 发表

国家 10 多年前倡导西部大开发就是干这个事的,该去的都去了。干企业的有不是做慈善家,肯定算过账,那里赚钱就去那里。

知乎用户 知乎重置我名字 发表

你买一本《国富论》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无用 发表

你当年不也是农民工上流水线,其他配套小工厂慢建起来吗世界上什么事都有可能没有不可能的事。

知乎用户 大力王 发表

运输物流人工成本普遍高

知乎用户 风之伤 发表

你也说了是沿海企业,东南亚沿海,中西部沿海吗?

知乎用户 空小 发表

因为集装箱货轮开不到中西部,除非将来发明了反重力引擎

知乎用户 浪子背包客 发表

要是我也搬。

国内官方过分强势,倾向于搞无条件的指令、控制甚至压迫式管理,明显存在不按道理出牌,这对市场经济是明显的破坏性因素。

所谓的疫情期间有个消息:有个外资老板(不太大)不得已撤资了,说这地方太可怕了,随便就可以叫停一切,以后再也不来了。如此肯定不止他一个,而是一群。

另一个消息影响就更大些:因为 “防疫停产” 等原因,许多涉外订单无法完成,面临巨额索赔。国内官方是这么应对的:给开“不可抗力证明”,以此拒赔。商业角度这就是违法了。那是不可抗力吗?是人为的!这种情况谁敢来合作啊。

中国大陆对于外资的吸引力其实就一条:人多市场大,官方总喜欢拿这个公开拿捏人家,要求人家接受 “各种指令管理和一切解释权归俺”。还记得谷歌被赶走吗?因为它不接受官方的 “信息管制”。

这么乱搞的话,人家看在钱的面子上没准还忍一忍,忍无可忍或有其它选择的时候还不搬家?

东南亚那些小国偏弱,列强去了地位高,国内这方面可以吗?不可以,国内是官员大,还有各种私味势力和关系网——与他们相关的企业加上国企拥有不正常的竞争优势,外来者很难跟他们竞争。

外资如此态度,国内企业也会想。脑子活泛且外面有路的当然会考虑。

以上就是个大概印象。要是一些偏远地区,恐怕情况还会更严重些。还西北东北。拉倒吧。

至于去年今年,一看国内这种情况,老板们凡是有些头脑的,都会想了。

其它的因素,还有东南亚有些地方工资相对低,比如越南工资大概是内地工资的三分之二,要是跟北上广比还要更低,缅甸柬埔寨就更优惠,而且人口多劳动力足够,这样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个利好——也就是方便剥削廉价劳动力。

国内有些人总是不喜欢说实话,动不动就往意识形态上扯,往国家矛盾上引,这个很没意思。

知乎用户 流云似水 发表

问:企业搬迁东南亚与中国西部相比有什么好处?

答:①东南亚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②东南亚土地租金低,成本较低。③东南亚人口稠密,消费人口充足,该地距消费市场较进。④东南亚国际贸易发达,关税较少,利于出口。⑤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友好,东南亚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与优惠。⑥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自身实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楼上有做产业规划的同行写荆州的招商方向的内容,很巧,我自己是人才引进后回湘工作,进体制目前历经了招商局和产发局两个单位,和荆州地理位置很近。暂且从主观感受上谈一谈中部产业发展和招商上的困境。

第一点:产业聚集度和产业链的完备性都很差。我在北京一家咨询公司工作过,曾经做的一个项目,恰好是我们家乡经开区的产业规划,成果文件和荆州知友贴的是一种。作为国家级经开区,我们的工业也有几个南方大品牌,但其发展程度,完全称不上产业链化,我们也有深圳企业的分子公司在当地设厂(主要因为公司老板是当地人,支援家乡建设),我经常会在朋友看到他们求购零配件,而这些零配件的采购基本都还是要采购深圳等其他地区的公司,因为当地没有。而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合作、生产的互助性也相当小,之前当地有希望联合当地几个大型药企做合作研发中心,以申报实验室等,没有成功。通俗来讲,一个深圳企业转移到中部地区,采购、人力方面的成本会很麻烦,不仅仅是成本上,时效性、困难度都很麻烦。

第二点:信誉度很低。中部地区的招商,是一场实力与关系的较量。对方企业的实力还可以的,基本上是跪舔式,zf 私底下开出来的条件,明面上现在不能给税收优惠,实际上能谈到收支不抵也是很常见(补贴力度大于地方财力贡献),特别是好的企业和品牌,zf 是需要排队去求的,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在近几年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政策兑现难上加难,领导的变动、关系的维护、账上没钱都可能导致协议签订时的条款无法兑现。我自己经手的就有一家国内巨无霸企业销售公司来招商落地的,投资成本全部由地方 zf 承担,每年补贴运营资金 3000 万左右,现在也是玩的拖字诀,但是这个项目还是有上层关系推动,所以应该还是会给付。

此外,用地政策、人力资源等等,都可以详写一部分,我开始是怀着一点不切实际的理想参与这份工作的,中部地区的 招商 - 产业 - 经济发展 - 工资水平 - 税收 - 地方财政 - 补贴能力,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与深圳经济恰好相反,有时间再补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即便中国沿海企业搬迁到东南亚而不搬迁到中国中西部事实如此,也不过一个 “利” 字作怪而己!

商人重利轻别情,商人就是谈钱,谈感情伤钱。无论是政策利益,还是税收利益,还是廉价人工换来的利益,还是交通成本利益,还是对外销售便利利益……。只要有利可图,当然会心向往之。

对比的结果,哪里有 “利”,就往那里。

哪有那么多情怀?!

知乎用户 泥头车司机​ 发表

因为搬到中西部,工人的工资还是强势的人民币,搬到东南亚,就是更弱势的越南盾等等。

欧洲用了欧元之后,意大利西班牙的工业都不可避免地搬到了德国,因为他们没法贬值自己的货币增强本国可贸易品的竞争力。

再退一步说,如果非要在中西部压低工资开厂,到底收益的是企业主呢还是中西部广大人民群众呢?

知乎用户 极道胁迫 发表

一个简单的问题,运费谁出?沿海工业发达是因为航运啊

知乎用户 abaft 发表

为什么搬迁?因为需要扩大利润空间,政策压制,市场开拓等等。

中西部现在看优势还不明显。虽然国情和生产容易切入。但做生意都怕动荡,毕竟一次性投资大,稳妥的回报很重要。

另外几个私人观点。

一,工业化本来就是小而精。工厂流水线配套好以后可能一年完成几千万人的需求。英国迁美国。美国迁韩,日,台湾,香港,新加坡。后来迁到江苏,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城市。工厂实现集约化,根本无需摊大饼。在中国很多地方产业聚集到开始内卷了。。(在国内的厂可以辐射广大西部,海外厂可以辐射海外)

二,资本分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国际资本在全球流动,不可能仅仅为中国而停留。国内资本分两块。一块是国企代表国家意志。一块是私企代表市场走向。但私企在消费品生产领域特别旺盛,每个工厂老板和老板娘的决策肯定是逐利的。如果没有国家政策阻挠,她们肯定选最有利的地方开疆拓土。(没有人逼着去哪,他们自己看去哪划算而已)

三,中西部地区有多少人,已经积累了开厂资本,想回去创业的呢?大多数人,上班赚钱,月光消费,买房彩礼,存钱养娃。于是一直在上班,少部分赚一点钱开小吃店了,还有一些炒房了。资本家之所以称为资本家,在资本上有特别之处。中国绝大多数人都太喜欢稳定了。考公,考学,考证。所以呢?市场起起落落的,看似有一批人总赚钱。但实业并不总是赚钱,还需要理想,更需要一直投钱升级技术。所以难度系数大,做的人少也就正常了。(中西部产业发展最好还是靠自己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沿海企业搬迁到东南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东南亚海运比中国内陆的成本更低,但我国长江沿线特别是两湖和安徽,江西以及广西地区也有水运的成本低优势,而且在制度和交通,语言上更完善,建议污染低的大件运输制造业尽量向这些地区转移,而污染大的制造业还是迁移到东南亚吧,毕竟环保在国内也很难过关,长江对污染物承载能力比沿海还是小多了。

知乎用户 soto2000​ 发表

中西部的人工应该是比东南亚要贵的,对于那种劳动密集产业应该是东南亚更划算。

而且运费比较贵,中西部那种地方运费是重要成本。东南亚沿海,海运十分便宜,那种产品时效性不是很重要,丢到船上慢慢漂过去比较好,从东南亚走海路到上海的运费应该是比中西部到上海要低的。

知乎用户 冥冥之中兴​ 发表

翟东升老师在关于贵州的一次视频中讲到了三点。

第一点是中国沿海和中西部同属一个国家,资本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通,套利空间小。(即工资开太低,人就去东南沿海工作了,不会一直留在本地)

第二点中西部和沿海都使用人民币,中国进入老龄化阶段,会使得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抬高出口商品成本。

第三点中西部多数地区不沿海 / 江,运输的时间和成本高。

补充说明一下,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均 GDP 均为三千美元水平,中西部最穷的省也有五千美元水平,

套利空间并不大。

知乎用户 AP-Adam 发表

请阅读陆铭的《大国大城》,你会找到答案。

知乎用户 hello tomcat 发表

去年听过一位北大教授讲过这样的课题。

还记得大概。

  1. 离市场近的地方,比如三星由于在国内已经没有市场了,所以撤出大部分工厂。或者去到周边国家,进行组转。
  2. 人力成本,其实在整个企业成本里面占比很小
  3. 完整的上下游供应商,比方要造个手机,上下供应链都在周边城市齐全,这样成本压缩的很低,而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就是 (现在) 其他国家没有与之媲美的成熟上下供应链,这个是企业最看重的,所以搬去东南亚的其实都是一些生产的边角料,或者轻工业。当时举得的例子是苹果,苹果主设计,然后在国内找一堆供应商,今天设计 A 产品,国内一些厂、或者浙江那边的工厂,立马可以给你适配。很变态的适配速度。
  4. 关税影响,有些核心的硬件在国内关税比较重,但是来到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却很便宜,然后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完成半成品的组装,在来进口到广东这边,继续组转。
  5. 成熟的工人。在东南亚工作时长并没有国内长,当然同等时间生产的东西比国内生产少。当时还提到了,为什么国内生产时间会远比其他国家生产时间长 (996),是因为由于很适配速度太快了,今天你来不及转型,明天可能就会落后 (竞争太激烈),这个 996 的问题,是国情所决定的,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
  6. 运输,高速公路、火车、飞机、海运都很完善。今天可能在 A 地生产,下午就可能在了 B 地组装

综合上诉,我认为,国内沿海企业搬去东南亚的工厂,第一是那种比较吃国外进口硬件的工厂,第二则是进行简单的组装的,轻工业或者纺织业。很多企业都离不开中国这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快速帮企业打开市场,后续应该是搬去中西部。

知乎用户 一只烟的时间 发表

问这个问题的一定对货物的物流成本不了解。

同样的东西,在沿海生产和中西部生产成本不会差太多。物流成本就差很多了。

东部沿海的交通网,物流货运车辆数是中西部不能比的。

网购的江浙沪包邮让多少人心里不爽,可是江浙沪这一片的货物运输量摆在这里,用户规模优势拉低成本,中西部就做不到。

拿新疆来说,从新疆发个货物到东部沿海,运费可能就超过了货物本身的价值。

中西部现在交通条件已经改善很多了,但是运费的成本还是比不了东南亚的海运。

企业是逐利的,利益在哪里,他们就去哪。不要看他们说什么,看他们做什么就好了。

知乎用户 勃立二象性 发表

因为他们东南亚漂

知乎用户 王审知 发表

粗看了一下,巳经有不少优质答案,仅聊作补充。

首先,中西部仍同属于中国,那就无助于那些外向性企业获得欧美等目标市场的优惠关税待遇,或规避反倾销等等。而东南亚因此成了个 “曲线救市” 的良选。

另外,在同一个国家内劳动力自然会由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流动,并且薪资成本也会被带动上升。地域差距在缩小。

如果这些企业的目标市场就是(或包括)东南亚,那就更有动力移往那里而不是内迁了。

知乎用户 冉欣欣 发表

自然资源条件无法比较。

知乎用户 逐风 发表

资本是会用脚投票的,沿海企业需要的地理,内陆没有东南亚有,腾笼换鸟而已,我们需要产业升级了

知乎用户 咩 game 发表

东南亚出口欧美比国内税率低,中国为了拉拢东盟也给了不少优惠政策,而且运到中日韩,欧美都非常方便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3oAizZ 发表

陆地交通成本太高,西部邻居没几个有钱的。人口又少。搬到西部去那么大产能,还不造成产品倾销。赚不到钱。东南亚人力成本低,运输方便

知乎用户 Scold 发表

说到底还是成本与利润的问题,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

知乎用户 张古 发表

这多么简单的问题,成本啊,海运才多少钱,陆运走高速,你告诉我从内陆到沿海,运费得多少钱,钱少了保证不了质量,钱多了亏本,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ezDFSK 发表

很简单,因为在沿海受到的政策影响在中西部一样会受到。目前国家要求全国一盘棋,已经不可能像几十年前由得地方乱给政策和优惠,什么税务优惠,环保豁免,不好意思现在国家全部垂管,你不管别人的官帽谁管你地方要不要 GDP。甘肃葡萄的事几十年了照样翻旧账,只是情有可原没有一锅熟,说的不好听几十年前的优惠政策都在 xx 法上写着呢。

真正能找到当年环境的,还是得去东南亚,你投产要四五年,按照现在物价房价和员工价格,去中西部已经没有意义了。西安贵阳成都的房价都多少了。

知乎用户 桦君 发表

大西北有便捷的海运吗

知乎用户 五眼四枯 发表

因为东南亚是我们的后院。自古以来!

知乎用户 机器没有猫 发表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看过我们国家的地形图,是地形图,不是交通图,行政图,有兴趣的可以去书店买个,很有意思。很多答案都在以经济角度分析,我觉得大家去看下中国地形图和胡煥墉人口分界线就知道为什么中国企业会诞生在沿海地区,为什么沿海企业不搬迁到中西部去了,以下图片供大家参考。原因就是:中西部都是山地!山地!山地!交通不方便,种植业不足,水资源不便,人口也稀少!企业在沿海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人工费太高,其他配套都是完美的,企业搬中西部山区里去干嘛?归隐山林么?生产的产品再翻山越岭运回东部沿海,再装船出口出去?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ipm7y 发表

因为中西部也发展起来了,现在东南亚比中西部便宜呀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oLUBt 发表

东南亚工资低还有海运,成本明显比搬到中西部低。

知乎用户 erzhan 发表

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东南亚都比中国的东西部要低很多

知乎用户 顾心德和美 发表

搬迁东南亚和非洲,商业布局高瞻远瞩,欧美日韩早就去了,要想占有国际市场,必走。

知乎用户 soham 发表

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在劳动力质量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劳动力尽可能便宜的地方。

比如非洲劳动力便宜,但是劳动力质量达不到门槛,不方便管理和技能教授。中西部劳动力质量高,但是费用相对东南亚又贵了些。综合来看,对部分不需要太多技术设备支撑,原料易得的纯劳动力密集产业,最适合去东南亚。

知乎用户 是克里斯 发表

最直接的,是成本原因。

企业是趋利的,如果你去过东南亚,你会发现,那里的人工成本比中西部低多了。

知乎用户 爱美 发表

不是我们决定的

知乎用户 路小盲 发表

并不是没有搬到西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以前位于苏州的不少计算机硬件工厂搬到重庆,重庆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产量非常大。搬到东南亚的主要是服装、鞋子这类低毛利率走量的工厂,中国的人贵地贵,从西边运到沿海港口的成本贵,自然是留不住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jO931 发表

越南工人工资是中国工人的二分之一

印度工人工资是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

缅甸、孟加拉国工人工资是中国工人的四分之一

如果你是西部工人,工资愿意拿中国工人几分之几?更可怕的是沿海地区企业都招不到工人,跑去西部能招到?

产业集群,东南亚国家没有,中国西部也没有不具备竞争优势。况且西部货物运输只能铁路公路,不能走海运,运输成本几何增长。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污染、高能耗,全国各地都要淘汰!

中国国家发展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苦活累活脏活,能转移还是要转移。

国内产业升级和转型势不可挡,是大势!是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知乎用户 星火 发表

成本太高!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I40OlW 发表

中西部物流和人力成本都比东南亚高,不过不用担心,搬迁的都是低端制造业,中高端没有配套产业搬迁不了,你以为中国智造 2025 产业升级是喊着玩的吗。

知乎用户 cokey 发表

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污染环境的企业,现在西部也不愿意要了。东南亚有东南亚的优势,一是海运方便,二是人力成本低,等以后东南亚发展起来了,下一个搬迁目的地是非洲。

知乎用户 yyy 发表

说到底就是成本问题。现在大宗物资,原材料,大型设备主要还是走海运,所有物资到港,就地生产、组装成成品,然后装船,完事,这就是为什么改开后沿海经济腾飞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产业转移也是向东南亚沿海国家或者印度,而不是去中亚国家。如果一带一路建成,一部分行业能往中部转移,通过铁路运往西走,而新疆应该也能承接一部分纺织业,并且结合当地优质经济农作物,搞深加工出口。

知乎用户 太崽治 发表

这么说吧。

十年前,国内制造业仍处于外资和民营投资黄金时期时,苏州这种城市房价才几千块钱,而那时一个电子厂一线工资就已经三四千。

现在呢,苏州房价两万了。中西部一般城市房价也得大几千上万了吧。而电子厂一线的工资多少?四五千。

看明白了吧。再想想物价。你想想你现在去趟超市,一百块能买多少东西?

搬去中西部能怎么样?那边没产业链,没资金,没政策配套,房价和生活成本也不低了。去东南亚还能活个十几二十年。

知乎用户 斌哥读智造 发表

靠近市场,成本划算,出口免税。举例:从越南到深圳运费,可能比河南过更低,而且东南亚市场启动阶段。

知乎用户 大明 发表

对于需要长途重载运输原材料或者产品的企业而言。东南亚沿海的国家有很大的物流优势。

知乎用户 刘娜 发表

劳动力链接着产业和社会建构的两端。

知乎用户 水洗冰河 发表

有两方面的场景。

一个是外资企业为龙头的配套或者代工企业。如果想跟着混饭拿订单就必须配合把一部分产能迁到国外,尤其是产品涉及到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比如富士康为美国思科代工的产品如销往美国本土,思科就会要求放到泰国 celestica 或者越南 Foxconn 代工厂生产。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产品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制衣制鞋类。在国内生产销往欧美市场的优势逐渐被国内的工资上涨和进口关税抵消。如果迁移到柬埔寨和缅甸等国家,反而可以享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和出口减免关税的政策。

知乎用户 社会主义小板砖 发表

不是没有沿海企业搬到中西部,只是你没有看到~重庆的笔记本加工产业链就是从深圳搬过去的好像,利用了中欧班列的优势,不止重庆,西安,成都也有类似的例子,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查。另外也确实有一些低端的加工制造业搬迁出国,但中国的很少搬迁到东南亚,而是非洲~

知乎用户 皮皮哎哟喂 发表

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营商环境。

知乎用户 纵酒放歌 发表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新发展理念是对全国的要求

知乎用户 知吾 - 欧老师 发表

因为资本要寻租,它要找的是还没有被要素化的资源。需要的是低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沿海,交通便利。承接劳动密集产业的地区都符合以上的特点。而且越是能够快速集结资源的地区,越受资本青睐。

知乎用户 Anrryan 发表

西方走过的路,环境污染是第一位。中国已经加大力度保护环境,适者生存。

知乎用户 静水深流 发表

搬到东南亚的,多是外企以及与这些外企的配套工厂。

但从这几年搬去东南亚的效果来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东南亚虽然人工成本低,但是总体上人做事没有中国人那么踏实肯干,生产效率没有在中国好。

东南亚现在基础建设还是不够,有些很基本的辅助材料还需要从中国寄过去。不过这两年好像有改善了。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不太愿意去中西部发展。首先,中西部距港口远,不利于进出口。其次,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而国家对社保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工成本每年都在增加。特别是制造业招人难留人也难。对于工厂来说,现在新厂房,消防,环保,安全生产等的投入,至少几十万。据说内地开厂,维护跟 zf 关系上还得花不少钱。

知乎用户 爱斯基摩司 发表

政策扶持,交通,人力费用

知乎用户 熊朗 发表

TM 的都说沿海了,中西部有海吗?

知乎用户 褚皓天 发表

所有的企业都是逐利的,世界上资本家希望以极低的成本创造无限的收益

企业搬到东南亚有几个好处

1 人工成本低

国内的劳动法越来越完善,人们的薪资水平越来越高,企业在国内用工成本激增。现在的一些人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意去工厂打工,也导致了招工难,相比东南亚人口基数大,普遍教育程度不高,用人成本相对较低,比国内划算很多。

2 运输成本低

东南亚临近海岸线运输不要比西部方便太多好吧,像那种 nike 苹果生产完拉回美国贴标,直接上船就出港了,如果工厂开到新疆、甘肃的话要先火车再轮船无论从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划不来。

3 环境政策

搬迁的企业一部分是人工密集和重污染的企业,中国近些年打击污染排放的力度之大空前绝后,也让国内污染排放不合格的企业濒临倒闭,反观东南亚地区政府没有明确的限制,企业搬到当地还会增加 gdp 增加人口就业,当局政府也希望这样的中国企业搬到东南亚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综合以上 东南亚绝对是中国企业最理想的工厂搬迁地。

知乎用户 山间明月 发表

这主要看用工成本吧。

知乎用户 詹恒飞 发表

建设成本和运输成本太高了

知乎用户 糖炒荔枝 发表

迁单个厂:人力成本下降,运输成本大幅上升。

迁产业链:某环节在中西部又没优势,为啥迁?

知乎用户 作为怪乌​ 发表

未来的制造业分布会分散开来,不可能再出现中国这种全面、聚集型制造业大国,就算是印度也没法复制,这是时代决定的。沿海的制造业也会分散转移,一部分留在原地,一部分转移到中西部,一部分转移到东南亚,印度,非洲,美国等。

知乎用户 舌尖上的溃疡 发表

如果我是企业主,搬迁工厂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当地的产业链配套如何,其次是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当地政策稳定性等等。所以,个人认为可能就是东南亚在上述几个因素中比中西部更有优势。

一旦有工厂搬过去,那么他们的产业链配套就会越来越完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企业会搬过去,形成蝴蝶效应。刚开始搬迁的工厂其实都是有外资的影子的,一旦他们搬迁完成,帮助当地产业链配套成熟化,后续的搬迁便会变得特别自然了。

知乎用户 老斑鸠日记 发表

简单看了几个答案,都没写到点上。

我来回答下,看能不能提供一种新角度。

大了说,四个字:国家战略!

1 一带一路

我想请问国家大力发展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什么。

我说的通俗一点。

因为外汇储备和金融战略。

美元从布林顿森林体系建立开始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大的保护伞。不管是疫情也好,战争也罢,只要遇到危机美联储就开足马力印印钞票,向全世界输出通胀,自己在那里洋洋自得。

美国慢慢发现,只要维护好美元霸权。就可以安心的充当世界警察,永远的做世界老大。

曾经有个国家想挑战他,解体了;有个联盟想挑战他,现在都沦为了二流国家,曾经的宗主国也成了狗腿子;有个宗教想挑战他,如今内战不断,政局三天两头被掀翻。

时间来到 21 世纪,美国渐渐发现又一个国家威胁到美元的地位,并且趋势似乎不能阻挡,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这里先要说下美国是如何维护自己的美元霸权的。

只说其中两个点。科技封锁和外汇。

要明白,这个世界国家之间是有分工的。

美国的战略有一条,只要做好高科技领域霸主地位,把低端产业链输出到其他国家。原材料在其他国家加工,让其他国家赚点辛苦钱,自己用科技和知识产权形成贸易壁垒,贴牌后就可以以高溢价在卖出去。这中间不仅有高昂利润,还可以收取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参考苹果公司)。

尽管如此,中国人民用辛苦的汗水还是赚得了高额的外汇。

那么我们赚来的美元去投资西方的公司,投资美国股市多好。

很抱歉,不可以,美国对外汇美元的使用有严格的管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能把外汇花出去呢?

一带一路!

用赚来的美元给其他国家做基建,不仅创造大量工作岗位,将沿线国家与中国经济深度捆绑,还在海权向陆权转变的世界格局中抢得先机,更可以提高人民币的话语权。

一带一路不是一箭三雕,是一箭 N 雕了。

同理回到问题上,有向东南亚转移的机会为什么要转到中西部走内循环呢?

2 还是国家战略

事实上,中西部近两年才开始被逐渐重视。

尽管西部大开发一直在喊,但是真正进入国家未来规划,成渝经济圈的地位上升到国家战略也是近两年的事。

目前明确的 9 个国家中心城市,重庆,西安,成都占了 3 席,够给面子了吧。国家的战略重心已经可见一斑。

成渝经济圈被重视也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陆权时代成渝经济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 产业转移的问题

深圳因为地价,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已经出现了产业发展瓶颈。

这就不可避免的逼着企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事实上国家早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国家对于产业类型转移是有明确规划的。

重庆的笔记本,汽车产业做的如火如荼。

资源密集型产业正像前面说的,出力的事情转移到其他国家,是国家战略,更是一箭 N 雕的事情。

何乐不为。

知乎用户 大力 发表

人的意识和办事效率低的要死,今天这个领导不在,明天那个领导不在,好不容易办下来了,黑社会找上门了,这不是那不是,风风光光的进去,灰头土脸的出来,思想意识相差 50 年都不止,干嘛去。

知乎用户 潘宗耀 发表

在义乌开厂的供应商告诉我,收保护费会说收: 报纸费。让你过各种安全检查。稽查税收 增值税制造业是 15 来着吧

知乎用户 米差顿 发表

船运运费远远比公路和铁路低。

知乎用户 三亿少女的梦 发表

中西部的人口密度,没有东南亚密,所以不够廉价。

知乎用户 渺远的夸克 发表

这个 b 站翟东升分析过,产业转移是趋势,不可逆势而为而是保留配套小规模产业保证战略安全,重要的是制定标准,产业升级,这个做不到怎么谈复兴。不要想着产业转移专注产业升级才是正道

知乎用户 流木 发表

因为成本,做事是要计算成本和收益的

换句话说,除了国防和生命,人做其他事儿是要有利益驱动的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不赚钱的事儿不仅自己不会做,也不怕别人说

知乎用户 鸭梨山大王 发表

交通运输原材料,工人高管和市场,都不在中西部。

不完全!女裤看湖南,女靴看四川,更别说其他行业,中西部还是有一些厉害的企业和集群的。

无非是市场选择罢了,就像当初三线时期多少厂搬家到中西部,然而改开到现在,你看看,一切都是市场的选择。

知乎用户 懦夫 发表

运输成本。

知乎用户 一派胡言​ 发表

搬到中西部配套产业没有你一家在哪里干什么呢?再说一下各地员工素质问题,就我们这个行业,我在广州、深圳、上海、苏州、淮安、昆明都呆过。除了后面两个城市,其它城市的人员流动大,而且招个人很简单。但是另外两个城市哪叫一个难,而且它会把你的用工模式强行变为家人带家人带亲戚朋友,这对企业管理来说是最不利的。另外提一下当年富士康搬到淮安,管理层下班被员工各种 KO。

所以说这不是企业搬到哪里的问题,是地方产业链,人才来决定的。地方政府在进行招商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因素,首要解决产业配套,生活配套,我相信只要做足一定有企业愿意搬来。

知乎用户 William Lee​ 发表

中国应当要有顶层设计,引导沿海地区企业向内地转移。

要发挥京九铁路、陇海铁路作用,先行考虑企业向沿铁路中小城市转移,并延伸这些铁路至港口,形成通港铁路。

中部地区离长三角、珠三角都比较近,应当优先考虑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

中部地区各地应当有自身定位,一二线城市地区重点发展服贸,三线城市地区可以考虑重点承接高科技产业转移,线下城市则重点考虑承担制造业转移。不同的地区应当有不同的策略,发展交通,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公共服务。

知乎用户 玉兰花 发表

因为没遭受过海. 外的毒. 打,以为真的是自己的天赋异禀~经商天才。

事实上,不过是乘着国. 运大. 势,飞上天的猪。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合规,当然很重要,但是。。。

今天参与了新加坡一个线下分享会,有不少知名投资人,独角兽的创业者,很惭愧,我发现我又是全场唯一短裤拖鞋出席的。 那么很多精彩的分享内容,我直播里随便提了几条,其中有一条,我感悟颇深,想在这里说几句。 其实我旧文多次提到创业的合规成本,是的, …

为什么制造业向外国搬迁,而不向中西部搬迁?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制造业有什么大的缺点? 中西部本身对制造业来说有什么缺点? 东南亚(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制造业的因素是什么? 知乎用户 李锦瑞 发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我分享一下开发东南亚供应商的一些感受。 …

好声量

陈天庸 一位普通的上海商人,与普同的商人不同的是,他一直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 不久前一位生意人离开了中国,去了欧洲。 这位有家国情怀的生意人在飞机上写下了一篇很大文章。现在就可以公开的部分与网友们分享: 1、事关国运的首要问题还是经济。经 …

为什么好多西方年轻老外在东南亚流浪?

知乎用户 燕支 发表 吉隆坡住过一晚青旅。 RMB45 一晚。 唐人街附近,床铺干净,提供浴巾拖鞋,供应早餐。 早上烤面包的时候,看到一个白人老头儿悠闲地用餐刀抹果酱,然后抖了抖报纸,舒舒服服地边看边吃。 他和我们打了个招呼,很明显的美国口 …

官方回应「建议提供 1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这个政策看的我真是有点懵啊,无薪育儿假,那这和离职有什么区别?这三年企业不招人干等着?就不说三年之后,企业还有没有你的岗位,就说现在实体经济这么差,三年之后这公司还在不在都不好说呢! 就算企业能为员工保留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