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懂车帝近期发布的封闭高速辅助驾驶测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直言 发表

谁跟你说智能驾驶可以开车睡觉,

出了事你就去找谁索赔,

在美国,这样宣传,

不光车厂能被罚到破产,

高管说不定都被抓进去了

知乎用户 飞天小女警 发表

特斯拉:意外之中,一直没吹,你们还真的当我没实力。

小米:虽然菜,但是不会有人因为智驾买我吧?

BYD:虽然一直被友商黑智驾,真有人帮我洗刷冤情了。

小鹏:我就说我智驾不错吧,你们偏不信。

问界:懂车 D 收钱了,测试不公平,我必须遥遥领先。

智界:必须遥遥领先。。。。。

知乎用户 罗那 发表

我还是抖个机灵吧

懂车帝是真的坏。夜间卡车测试第一个测的 M9,没过,一顿怼。紧接着就是最便宜的秦 L,稳稳停住甚至还给你道歉刹车太急。啪啪打脸

坏,大大的坏。

知乎用户 古尘 发表

ota 速度还挺快

懂车帝测试有问题的有没有想过一个事,跟车距离和车速都是各家辅助驾驶自己默认的

环岛上大把车辆辅助驾驶对限速 40 的标志视而不见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话了?

知乎用户 居仙州台 发表

好多洗的 只看第一项测试。整个视频好像 2 小时多,后面还很多测试呢。就比如 ADS环岛那段全部倒地。。 不行就不行,不去鞭策车厂让好好改进,反而矛头都指向测试机构干嘛。

知乎用户 一片混沌​ 发表

我看了很多回答一直在那说有些车的条件不一样,这才导致我输了。

这让我十分诧异,这是一个测试,为什么你们这群人一直想的都是 我要赢!我要赢!我要赢!呢?

这是比赛吗?

你关注的不应该是车到底能不能自己通过复杂路况吗?辅助驾驶的能力到底在哪?

知乎用户 YKshum​ 发表

根据高速模拟测试视频的极简总结:

遥遥领先并不领先;

理想不是很理想;

小鹏 G6 与蓝山相对好些;

比亚迪除了腾势好些,其它都不太行;

广汽、广丰出乎意料地比很多新势力要好;

米轿车避让策略极保守靠不住;

特斯拉被你们笑了这么久,但却是真领先真牛逼,可是它还不完美;

至于剩下的极氪领克、宝骏、乐道、广本、零跑,全零蛋交卷;

总结:

不是牛逼吹得响就牛逼。

如果你完全盲信任何厂家的智驾宣传,估计迟早会撞得很惨。


ps: 不能只有在赢的时候,才认可懂车帝。

知乎用户 莱布尼兹之梦 发表

先回答一个问题,懂车帝为什么能做到使用封闭高速段测试?

回答明白这个问题,这意味着回答了另一个问题。究竟谁才是这次测试的测试方主体?


政府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下一段封闭高速,这事儿懂车帝做不到,央视新闻也做不到,广电总局都做不到。

想明白上面两个问题,再回去看这个结果。茅塞顿开。


具体一个举例,问界的智驾系统在发现前车减速的时候,会自动变道。但是,让你用封闭高速的部门,会允许你推崇自动变道吗?科一都考过吧,这个状态下,标准答案是什么?

所以,你只要想变道,哪怕能变,也是错的,如果这个行为不被认定为错的,那就没有这期视频了。

动用了政府的关系,包下了封闭高速路段,还是对外公开的视频,那所有东西都得上秤。现在的 AI 驾驶,有能上秤的吗?


或者说,他们上不了秤,就是视频的本意呢?

知乎用户 青云 106 发表

呵呵,友商大规模攻击小米智驾不行,大家基本上不抱希望,反而这次出来没人说小米什么了。

友商是 XX,含金量再上一层。

我的第一辆带 L2 功能的车,是 2018 年的奥迪。

基本就是车道保持 + 自适应巡航

可用,但不是很好用。

去年购入小米 SU7 MAX, 可用,比奥迪好用很多。

但是谁要告诉我,L2.999999…,L3, 可以睡觉不用看路,我会觉得这逼是想害我。

每次看到什么智行鼓吹,买了车等于送个老司机,我都觉得他们是在谋杀!

谁爱信谁信,老子坚决不信,辅助驾驶就是 TMD 的辅助驾驶。

就算是狗屁智驾,心智正常的人也不会开车睡觉吧?

知乎用户 梅狸猫 发表

你不能只在懂车帝给你好评的时候才认可懂车帝的测试结果。

知乎用户 sirenfly 发表

先说评测本身,这种难度和规模,成本高到难以想象。
目前国内汽车评测的专业程度,已经远远领先国外任何汽车媒体,连接近的都没见过。

然后对于受测的汽车:
1,传统燃油车全线垫底,且绝对能力远远落后,属于可依赖性基本为 0 的程度
2,纯视觉方案的 Tesla 遥遥领先,表现明显超出所有竞品一大截。但其它品牌的纯视觉则无任何明显优势,所以目前而言,Tesla 的表现好并不说明纯视觉方案就一定更好。
3,激光雷达方案的表现很迷,同品牌内能力忽高忽低,表现的下限上限和硬件配置都没啥关系。这也符合一直流传的,激光雷达方案不能靠纯机器学习,要大量依赖人工条件设定的说法。编程预设条件满足了,就表现很好,不满足的就直接玩蛋,而机器学习的结果有明显的中间能力渐变区间。
4,方向盘还是要握在手里,辅助驾驶可以开启,但一定不能依赖。目前表现最好的 tesla,也明显不如人类司机。

这些情形除了野猪那个,我本人基本全都见过。我相信长跑高速的老司机一个都没见过的比例应该很低。依赖所谓 “自动驾驶”,见到一次,出现了评测中结果的话,就是最后一次了。


补充一点,我看很多答案在纠结什么故意设置难题,情形不够标准化。 比如什么跟车距离一致,什么变道被司机阻止。
我想说你是哪家无量车企的水军吧。
跟车距离就是由智驾自主选择的。测试智驾,当然是开启后就交给智驾了,不停的人工干预跟车距离之类的,这还算是智驾评测吗。这是评测人类用智驾的技巧。
然后说高速行驶种智驾变道被驾驶员阻止,所以,撞到了前车是因为没留给自驾完全的权限发挥空间。我看震惊了。那测试时旁边的车道里面那可是真车,明显变过去会极高概率会撞你不让司机阻止,测试员死伤了你负责? 主要是,这个嫌弃没有统一控制跟车距离的,和认为应该放任智驾高速变道硬加塞的是同一个答案,那到底是要不要给权限完全交给智驾啊。

再补充下:
测试智能驾驶,换句话说,就是考核 ai 开车的能力,而不是做物理实验。和人来考驾照时面临的考核逻辑是相同。 跟车距离不合适,就是 ai 对综合情形判断决策能力差的表现。
认为驾驶员应该帮 ai 设定统一的跟车距离才公平的,那你们考驾照时候,考官会帮你控制跟车距离吗?

智驾测的是 “智”,开车的水平,不是车子本身的物理特性。只是这个 ai 被装到车机上了,没做成个人形机器人放在驾驶位上。但本质完全不变的。

这个本来我都想不到会有误解的地方,一堆人都在混淆这两个概念。我不相信中国的人逻辑能力这么差,那么到底是为什么?

再补一张图,多人说测试员不许智驾向左变道,限制了智驾的发挥,所以才撞车了。
图中车辆都是在限速附近保持匀速行驶。这情形,放任智驾变道,是想要测一次牺牲一个测试员吗?

知乎用户 zjackson47 发表

xxx: 我们要鼓励真牛逼 打击吹牛逼

特斯拉: 还… 还有这种好事?

知乎用户 Yang 发表

年初我就说了,fsd 只是国内没路测,一堆人追着我喷。

fsd 训练投入了多少,花了多少钱买 H100,整个华尔街都是看着的,每一次进步马斯克都出来官宣了的,哪里还不满意,马斯克自己也承认了的。

这已经算是非常透明的研发进展了吧。

也没吹 fsd 哪里好,人马斯克自己都不满意,直言达到他的要求至少要 2026 年了。马斯克可不是不会吹牛,移民火星都吹了十几年了,吹个遥遥领先谁不会?但在智驾上还是不敢乱来,不行就是不行,那是要出人命的。。。

马斯克说不行那是相较于他的标准,人家谦虚几句你还真当真了。一个网络小丑的 12 分直接全网高潮,在国内 fsd 直接成了科技下水道。为什么会扣 12 分,那个小丑不知道吗?fsd 怎么训练的他不懂?fsd 为何国内不开放路测他不知道?但他就是要流量,车友也愿意听。

相反的,国内一帮子显卡都没买几个的企业,ai 也没搞过的团队,过程中一点浪花都没有,不声不响的智能驾驶就在这神奇的土地上遍地开花了,各家企业一年研发全部经费都不够 fsd 买显卡,但就遥遥领先了,就碾压所有了,就是这么神奇。

科技发展真的有弯道?就算有,你什么软硬件都没别人好,还真能在弯道超车?直道放开你踩个油门都追不上,弯道你还想超?

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是架不住 99% 的人都不相信。他们只信遥遥领先。连国家接二连三出来踩刹车了,他么不都不信。

自己的命,不如肉喇叭吹几句来的重要。中国车圈就是这样神奇,这一点倒是真的遥遥领先,地球独一份,没人学得来。

知乎用户 Topyeah Howard 发表

不用为华为喊冤。

有些人质疑的无非是两个点:一个是保持距离不一样,使用华为 ADS 智驾的车型明显更短,50 米左右,而特斯拉则有 100 多米,说是测试标准不公。

第二个是华为 ADS 智驾原本的策略是向左变道规避障碍车,但是驾驶员硬掰回来导致刹车距离不够撞车。

针对第一点,很多人已经给出了回答:就是车辆间距控制是智驾自己设的,懂车帝把保持距离参数都设置为中等,特斯拉 fsd 无法设置也由智驾自行设置的保持间距,跟懂车帝无关。另外实际车速也都是智驾自己控制的,懂车帝的驾驶员并未干预。

也就是说,懂车帝让智驾按照自己的标准自己设定的速度行驶,不做任何干预,哪来的标准不公?自己的参数不合理不能怪懂车帝开的不对。

针对第二点,如果看过上一期城市内道路测试那一集,就知道了。华为 ADS 智驾的变道策略就是硬挤,是惯犯了。你以为他是计算好了安全距离可以安全通过?实际上他才不考虑这些,就是硬加塞的。

根据上一级测试视频来看,如果不是后车及时踩刹车避让,早就撞上了。

还有各种违章实现变道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在高速封闭道路测试时驾驶员要硬掰回方向盘,因为他不想死啊。你以为华为的 ADS 是计算好车距和速度可以精准完成变道?实际上他就是莽进去而已,真实环境里你如果任由他这么变道,估计早死好几回了。

仔细研究了一下视频,发现 ADS 变道不是被驾驶员掰回去的,而是它要变道然后下一秒变道窗口关闭然后启动 AEB,就是 NCA 和 AEB 打架导致了错失制动窗口。如果驾驶员掰回来 NCA 就会退出了,还得手动打开自动驾驶。懂车帝设置的车流就是基本没有变道空间,所以 NCA 这种硬挤的策略就失效了,因为硬挤的策略就是在极短的变道窗口下拐进去,但他也需要一个时间间隔


我以前说过懂车帝就是最大的车黑,但是从没说懂车帝测试造假。我说他车黑,是因为他总是夸大好的结果以及极度贬低差的结果,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反差感。所以我说他是车黑。但至少他还不至于造假。

当然核心原因还是主播,某些主播就是死命黑。还不让我说名字,还举报我,哈哈。大 V 就是有面子,咱普通人就是惹不起。(本段应知乎要求已修改)

知乎用户 Metatron 发表

放两张图

都是今天新鲜出炉的

首先是公安部发言

接着是懂车帝联名央视新闻

我觉得懂车帝就是奉旨来打击吹牛逼,撕掉行业遮羞布的。

就测试结果来看,什么 L3、自动驾驶、脱手脱眼开、上车开会。都不如放下手机,握紧方向盘,时刻观察交通情况。

知乎用户 年轻肥皂 发表

不针对任何品牌,说一句大实话:

这一次测试没有通过的车型,只能代表辅助驾驶系统在懂车帝这一次测试没有生效,不代表下一次测试,或者你在现实中遇到类似状况它依然不会生效。

同理。

这一次测试通过了的车型,只能代表辅助驾驶系统在懂车帝这一次测试中生效了,不代表哪天你遇到类似状况的时候,辅助驾驶系统会 100% 生效。

不要相信任何厂商的宣传,哪怕未来 L3 法规落地。

厂商都赔得起一车人命的钱。

但你的命只有一条。

请在使用辅助驾驶系统时,务必保持对路况的关注!

做好人机共驾!做好人机共驾!一定要做好人机共驾!

知乎用户 老婆比刘亦菲漂亮 发表

不知懂为何 懂车帝微博吧视频。删除了。

其实我认可这个测试,我觉得要大面积宣扬这个测试,让大家知道特斯拉第一,让开特斯拉车的人都爱开智驾

知乎用户 切乎 发表

学校的公安部老师搞了次物理科小测验,本意是让同学们戒骄戒躁,别一天到晚以为自己物理很行,实际是大家都不行。

小特: 隔壁班学霸,考了 60。考完表示我还得练。

小迪: 本班勤工俭学的学霸,考了 40。考完表示果然物理不用花那么多钱,也能跟上其他同学进度。

小米: 体特保送生,考了 30。考完表示嘿物理真有意思啊。

小为: 物理竞赛生,考了 40。表示考试不公平,学校被资本的大手操控了。

知乎用户 故园海棠 发表

多数车企反应都不大,甚至没什么反应,大家都是卖车的,智驾只是加分项,不是全部,谁也不能说因为智驾做的不好这车就一文不值。何况公安部都站出来说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汽车都还不具备自动驾驶的功能,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也就是最多具备 L2 级辅助驾驶的功能。

只有一家只卖智驾的破防了,因为他们说自己有 L2.99999

知乎用户 没用的阿吉​ 发表

不行的东西就不要宣传。

去看车的时候,小米销售是怎么告诉我的?卧槽大哥我们智驾不太行,数据量太少了。

极氪销售:你就当这个玩意没有,你知道吧?我这为你好!我们这个玩意没什么优势…

领克销售:我日了,你知道我们性价比为什么不行吧?tm 随车送个垃圾,根本不能用。

smart 销售:什么智驾?这就一个 l2 好吧,我们没有智驾,你看我们的加装钻石 logo 漂不漂亮?

比亚迪:这个功能不大好用,不如自己开放心。fsd?那个得六万呢,你有这钱不如买俩车,一个小车通勤,一个 mpv 出游!我们海鸥才多少钱?

所以结果出来以后,以上车主完全无感。

知乎用户 白胡子 发表

懂车帝未获得国家相关部门(如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授予的汽车测评资质

懂车帝没有专业汽车测评人员,没有专业汽车测评设施,也没有专业的测评标准

懂车帝根本不具备做汽车测评的资格

那么问题来了,他天天在那对撞测试、冬测、夏测,钱是哪来的?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如果说的不对那就是来自 deepseek,和本人无关。

知乎用户 大飞 发表

这个测试,

最先受不了的肯定是花粉。

心情最平静的肯定是米粉。

最喜出望外的肯定是迪粉。

最应该开香槟的肯定是特粉。

这个测试有反直觉的一面,产生的结果非常有戏剧性。

号称智驾第一与在国内被虐的(水土不服)体无完肤的 FSD 能力在这一测试中产生了对调。

人们最忽视的比亚迪成绩却出乎意料。

小米一如既往的 “稳定发挥”,由于智驾倒数第一的帽子被扣的结结实实,反而成为了测试中最不令人意外的存在。(测试的是 su7)

看了很多人鸣不平,说懂车帝控制变量不行,测试不公平等等, 但这次测试更像是为了配合政策的测试,就能包真实高速公路这一项来看,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是打配合了。这种测试应该理解为某种特定场景下的极端情况测试,不具备普适性但主题还是告知人们不要过分依赖辅助驾驶,虽然我设置的场景你可能很少碰到,但碰到一次时候,你的生命也会只有一次。

为什么央视新闻联合懂车帝要搞这样的测试,高速上开智驾睡觉的,打牌的,已经屡见不鲜了。这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也威胁到其他交通参与者。尤其是吹智能驾驶最狠的那一家,各种阴阳国家掣肘,各种说友商拖累了整个行业,一会自己是 L2.999999,一会又是率先 L4。

这个测试一上来就是直接左抡一巴掌右抡一巴掌,最后来个面门肘击,一点也不客气。当然其他厂商上来都轮流挨了一巴掌。

上午一个穿白衬衣的强调了现阶段的智能驾驶都是辅助驾驶,出了事故,驾驶员是完全责任人。

所以懂车帝测试的项目目的不是谁智驾牛逼,而是告诉大家,现阶段的智能驾驶都必须人机共驾,驾驶员必须全神贯注盯着前方道路情况。因为现在的所有智能驾驶都不成熟,达不到 L3

汇总两点:

1 告诉驾驶员,所谓的智能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都必须人机共驾,驾驶员是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出了事你得负责,不要甩锅给企业。

2 告诉车企,你宣发的时候,别信口雌黄,自己是不是自动驾驶是由国家说了算,在座的都达不到 L3 级别的智能驾驶,别吹牛逼了。

所以,

这更像是一场课题在前,解答在后的测试。(现阶段能完全依赖辅助驾驶吗?)

结论是

“现阶段的智能驾驶就是不成熟的,不要过分依赖”(测试结果负责佐证)

而非看谁的辅助驾驶谁更牛逼。(场景不具备普适性)

但遇到一次

生命只会有一次。

不过好像人们的关注点偏了。一次考试而已,这次考的好的不会真以为自己赢了吧?以前的尖子生,因为这次不能赢就破防了?平时就考的差的因为这次 “稳定发挥” 难道还来个沾沾自喜吗?。

现在还有谁在质疑,泼脏水,甚至还在对比谁的智驾更厉害的,这就是没审题的沙雕。

特别是各种截图佐证测试没有控制变量。测试的主题是完全依赖智驾的隐患后果,速度控制,避让策略,都交给每家的智能驾驶决策。但前提是不能对其他车辆参与者造成更大的伤害范围,这个需要人为修正。(特别是,前方有障碍,不管左右车道车流硬插的)每家的智能驾驶都不同怎么控制变量?甚至硬件都不同!给每一家都来个特调?要控制变量也行,特斯拉要不要顶几个激光雷达再来测试才更显公平?

**现在还在争论测试的,有一家算一家,是在比谁被挨的耳光更响嘛?**毕竟都挨抽了。

知乎用户 清茶​ 发表

问界老车主 随便问

遥遥领先粉丝急麻了

知乎用户 岩寒 发表

央视新闻转发测试结果,公安部交管局局长同步接受新华社采访正面警告现在市场上自动驾驶均达不到自动驾驶水平。

显然是交管局内部数据已经大到不能忽视的地步,不然不会用行政力量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宣传。

某些车某些宣传适可而止吧,人命关天。

知乎用户 一碗青春痘 发表

按照菊粉的道理

就好像测试里没有特斯拉他们就能通过一样

也就是说

他们承认自己烂

就不见不得别人好。

知乎用户 克里米亚的甘古特​ 发表

充分说明现在的智驾远远没有达到哪怕是 “差强人意” 的地步

很喜欢懂车帝这样的节目,连同后面的城市测试扯开了所有宣传 “智驾” 品牌的遮羞布,那些在别的测试中表现优异的智驾系统反而弄巧成拙,露出了激进调教和效率优先的内里,也希望之后这样的节目能越来越多

简单评价一下各家的智驾表现。

特斯拉:纯视觉方案能有所有参测车辆里最优秀的表现,不得不说确实让人意外,说明 FSD 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高速路上的决策精准而正确,AEB 的介入也十分果断,在城市里的智驾也相对文明稳定,但是对车身状态的把握有些莫名其妙的差

华为 ADS:漫天吹牛,落地还债,明明有着所有车辆里最为优秀的传感器配置和不算落后的算力,有着所有主机厂里第一梯队的训练条件和数据集,但决策之鲁莽,反应之善变,完全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实力。所谓 “L2.99” 的幻象只不过是极为激进的智驾策略造出的虚假的流畅。在测试过程中,华为系的车基本都出现了各种迷之自信,即使条件不允许也是各种变道加塞,横冲直撞。这样的现象甚至波及了同样使用华为 ADS 的方程豹上,不过阿维塔系整体的情况反而好上不少。

比亚迪(天神之眼 C):作为场上配置最差的两辆车,其表现出了与其价格不相符的性能,有些时候起到的作用比比它们贵四五倍的车还要好。总之,天神之眼 C 绝对对得起它的价格了。

比亚迪(天神之眼 B):整体还不错的智驾系统,对于各种时机的把握不错,但是也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小米:偏保守的智驾系统,但是明显太保守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点,第一是决策保守,很多时候制动力度都显得不够,一些事故明显大力刹车就可以解决,但是却明显优柔寡断;第二是识别问题,对车的识别还算不错,但是对别的的识别能力明显不行,尤其是桩桶,围栏,小孩,电瓶车等等。

小鹏:我看一遍视频,印象里的还不错,应该是特斯拉之下最好的了。

蔚来:ES6 的还行,萤火虫和乐道的就只能沦为背景板了。

传统车企(大众,奔驰等等):你相信这个智驾还不如相信 2019 款帕萨特的 A 柱。

传统车企(丰田):铂智的这一套调教也很保守,但是比别的传统车企强多了。

吉利:拉了坨大的,从极氪到领克,从大型 SUV 到轿车,没一个是表现好的,一个岔路口,不往左不往右,就冲着绿化带开。甚至测试人员都吐槽让它回炉重造。

剩下的懒得评价了,基本都是平均水平,平均的差。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智驾没有一个靠谱的(包括特斯拉,过两个路口就给你驾照分扣完了)还要指出这些智驾几个共性的特点:碰撞前退出智驾,把自己的锅甩得一干二净。通行效率优先,不遵循交通规则。如果识别方案没有大的改进,芯片算力没有大的突破,智驾方案没有大的升级,智驾都是不可用的。

知乎用户 tktkkgjf 发表

懂车帝 + 中国中央电视台 + 公安部 + 小米 + 特斯拉联合起来给华为做局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不 发表

我本来已经决定把 m7 置换成 m9,看了中央电视台和懂车帝联合发布的测试视频以后大受震撼,我深深地认识到了特斯拉才是最强大的智能驾驶系统,中国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危险了,我认为这样的产品必须全部销毁。我已经开始收集证据,准备让华为退一赔三,然后买一辆特斯拉。

知乎用户 Marin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不吐不快,本人 modelYM9 双车主,还有其他油车,十四年驾龄一次事故没出过。

我去年买 M9 的时候只去了店里一次,试驾提出体验智驾,在广州城区表现超出我预期,直接下订,等了一个月提车,也开通了 ADS

modelY 是本来我老婆开的,后面生意回款有余,加上网上一直吹 FSD 的厉害,脑子一热花了 6.4W 开通,现在真是后悔。

我日常一个月开车行程是 3000 公里起步,范围在省内以及广州城区,FSD 的表现很差强人意,前不久在高速上还撞了地上轮胎导致散热器被击穿,修了五千多。我后面还专门去加了车友群以及问了维修中心,可惜群里买 FSD 的人太少,买了的也是普遍反馈不怎么好用。

M9 我是从高速上用慢慢到城区也用,我公司在白云,现在基本都是家里上车直接一键智驾到公司,有经过一小部分城中村道路,车友群大家每天都热衷分享智驾的视频以及应付突发情况的视频,有几个还在抖音火了,下面是我最近的智驾使用率。

很多测试视频个人觉得还是看看就算了,尽量去体验下,还是自己感受为主,测试项目里有一些我在高速上也碰过,消失的前车、乱窜的动物等,起码我这台 M9 还是游刃有余的,FSD 可能国外完整版的也会表现很好,但国内一直都是阉割版的,我也不知道测试车辆是不是我们平时就能买到的车辆,而且很多网友也提出了一些证据质疑,这是我个人作为车主的看法。

知乎用户 风吹沙草 发表

完整看完一个半小时测试视频,大概了解了一下现在国产智驾水平。

懂车帝功德无量,估计可以劝回来一大堆该死的鬼

知乎用户 啊对对 发表

懂车帝你真该死啊

倘若你把冞车放第一

我们还能骂你是收了冞冞的钱

知乎用户 嘘别说话 发表

正经回答一下,就是针对国产智驾方案高度依赖雷达的特点卡你 bug 欺负你

没金属骨架的布壳子跟正儿八经铁壳刷油漆的车雷达反射信号能一样了?要不要我设计个场景再欺负你跟你比一下

你都用中空布壳子欺负我依赖雷达了,那我用迷彩伪装欺负一下你纯视觉不过分吧?

让子弹飞一会儿,等着看乐子就行

激光雷达跟被下了降头一样

合着中国车企都有病是吧,都非得花大价钱装一个丑丑的还降低智驾能力的激光雷达?信这个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夜间高速大卡车那个场景,同样是比亚迪天神之眼,带激光雷达的汉 DM 汉 EV 不行,Z9GT 那个基本可以算不行了,纯靠刹车数值救的,没激光雷达的秦 L 海鸥

同样是问界,激光雷达更多的的问界 M9 不行,问界 M8 表现还挺好

到了夜间事故车那个场景就更离谱了,做手脚的迹象更明显了,很多车都是远远的就识别到了,然后早早就开始处理,甚至开始踩刹车,但就是不踩死硬撞上去,你说奇怪不奇怪?用他们自己主持人的话说就是犹犹豫豫,为什么犹犹豫豫你懂车帝心理没点 B 数?

这个场景下的假车用柔软布料模拟的,并且没有金属骨架,尤其是车头的部分完全是柔软布料中空的,而中近距离高精度测距主要依赖车载毫米波雷达

这玩意儿明显是针对根据国内智驾方案重视雷达数据的特点设计的,在不同场景距离下给不同类型雷达的优先级不一样,利用毫米波雷达容易穿透布料难以形成回波信号的缺点干扰智驾判断。也就是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判断有东西,但毫米波雷达判断没有东西,而到了中近距离毫米波雷达的数据优先级高。

所以你会看到明明系统已经早早识别到车并精准的画出大小和位置,但问界一直在试图靠左侧规划路线,因为雷达信号跟你肉眼看到的不一样。而理想路线规划更是直接穿模显示可以通过, 视车子为空气,明显就是在卡毫米波雷达的 BUG,正常车子车身轮廓是金属材质的,雷达反射信号和肉眼看到的基本一致

所有场景设计都是在利用国产智驾方案重视雷达数据的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卡 bug 的

纯视觉特斯拉确实有优势这没的说,国内的优势是高度工业化拉低成本的白菜价雷达,不同的工业基础下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国内更加依赖雷达数据,懂车帝搞的那堆布壳子摆明了就是欺负你

车子形状的假车和真车对纯视觉来说没有区别,但是空心布壳子跟钢铁骨架油漆外皮的真车子雷达信号能一样了?

知乎用户 q9adg​ 发表

老实说,我对这类测试的关注度不大,因为它没有遵循一个基本的程序逻辑——

检测方法的提出和检测实践应该分离。

也就是应该由 A 给出检测方法,而由 BCDEFG 来依照此方法进行实际检测,合并得出检测结果。

A 可以作为一个检测者提供一份数据,但 A 不能是唯一的实践者。

否则该测试方法就缺少客观的权威性。

举点例子,类似中保研做的一系列标准碰撞测试就都是有严格的方法定义的,可以相当程度上保证在中保研测试的结果在任何一家厂家按同样标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

“可独立重复验证” 是任何拥有客观权威性的检测方法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检测方法达不到这个程度,那么这个检测方法就是不完善的,缺少足够的参考意义。

而 “可独立重复验证”,要害就在于这个“可独立” 上。

意思是换一批人,换一个地点,还是可以测出同样的结果。

这个测试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存疑。如果这方面存疑,那么测试结果的价值就要打很大折扣。

第二,测试本身存在设计合理性问题。

举点例子,拉大跟车距离当然可以大幅的提高避免事故的概率,问题是中国普遍的交通实践是如果你真的拉开这么大车距,就会有等不及的车辆插入你与前车之间,导致你的车距对折。想要保持这样的车距并非后车可以自行选择的选项。

如果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现实选项,基于这一选择而得到的 “较为安全” 的结果就并无实际意义。

类似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

如果说暴露了什么,倒不是暴露了特斯拉比较安全,而是暴露了现有的智驾其实还不足以应对中国本地高度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交通现实。

那就更不提印度这类著名的交通秩序混乱的国家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交通法规可以得到完美的执行,那么智驾早就可以以低得多的智能水平完美实现——例如我们的地铁系统就是 “交通法规完美执行” 的例子,而地铁系统早在九十年代就实现了智能化无人驾驶

问题就在于这个 “完美执行交通法规” 的前提不存在。仅仅这个 “后车不接受前者保持的合规车距” 就已经将问题严重劣化,使得以现在车辆的机械性能根本不足以解决通行效率与应急闪避之间的矛盾。

只有三十米车距,百公里时速发现了险情也无从闪避起,这其实不是 ai 本身的问题。

而特斯拉这个更安全的智驾呢?在这种场景下或许足够安全,但一旦开启,司机都会觉得它谨慎得令人难以接受。

其实一切以安全为首要考量的辅助驾驶 ai 都有这个问题——过于 “懦弱”,频繁要求接管,勉强只有高速保持车道和自动泊车可用。

而那些 “胆大心细”,敢于在车流中左冲右突,深得中国老司机欣慰“颇类我” 的 ai 呢?其实就如这测试揭示的那样——那是还没遇上鬼门关,遇上了你就有牢狱之灾。

但严格说,这恐怕并不能看成是 ai 的问题,因为即使换了人类,也未必能躲过这些极端挑战。

这也是我再三强调 “真正的无人驾驶必然是在法规禁区内实现” 的原因

必须先由法规为无人驾驶车辆开辟出 “无人化禁区”,然后交通问题才会简化到 Ai 足以胜任的水平——类似“无法自主保持车距” 这类看似简单实则无解的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

无人驾驶下一步的瓶颈并不是技术,而是立法。

这才是这个测试真正揭示的问题。

另外,它实际上意味着中国车企的 ai 是在主动挑战更复杂的交通现实,而不是中国车企的技术不如特斯拉——恰恰相反,特斯拉反而是 “坚持在学前班考满分,干脆拒绝参加高考” 的那个。

特斯拉反而是技术落后方。

不信拉到真正的大街上跑跑看。

知乎用户 panda - 李 发表

很多人看不明白,还在争论这次测试谁被黑了、谁充值了,那是你站的位置不够高。

你看看这次为懂车帝测试站台的是谁,是央视新闻。

同期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介绍: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 “智驾系统”,都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 的目标,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

感受到什么了么?

如果还没有,那你再看这次懂车帝测试的环境,是一条临时封闭的高速路段。

高速公路的正常道路(主线及附属设施)不可以出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

  1. 所有权与经营权归属:高速公路主线及附属设施(如行车道、桥梁、隧道等)属于国家或政府授权的经营管理者,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出租或转让。
  2. 禁止性规定:法律明确禁止擅自改变公路用途或出租核心设施,仅允许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对非核心资产(如服务区场地、广告位、闲置设备等)进行出租或开发。

例外情况:若涉及高速公路改扩建、养护等特殊需求,经省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可临时使用部分路段,但需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承担相应责任。

看到了么,事实上懂车帝是哪个被要求配合的对象。国家把宴席的菜谱拿出来了,懂车帝只是那个按菜谱做菜的厨子而已。

你现在再想想,懂车帝是被谁充值了?

知乎用户 股鼎记 发表

我建议花粉直接冲央视和公安部,要打就打硬仗,抓着懂车帝不放太小家子气了。

知乎用户 半山庐到四方楼 发表

央视新闻已被 ota

知乎用户 黄雨森 发表

假的,华为粉丝不要信,按照余大嘴教你们的那样开车就行了。懂车帝用心不良,故意抹黑。

知乎用户 义勇军进行曲 发表

有那么一家企业的智驾

不是强在算力

不是强在算法

而是强在真能花钱买流量

强在高管真敢胡说八道

强在出了事能快速 ota

真的找一个比较公平地测试环境

立马就拉了

至少看不出真遥遥领先来

因为利润足够高,所以死人也不怕

知乎用户 张子枫 发表

emm,公安部交通部央视新闻封了一整条路做的测试,请问还不严格吗?是必须华为得第一才是公证客观严格测试吗?

知乎用户 路过人间的贝壳​ 发表

挺搞笑的,洗的人基本上统一口径说的是车速和跟车距离没有统一。

就说消失的前车,那他妈是开启 NOA,车的动作不一样才正常,跟车的车速和跟车的距离那不就是厂商自己的标定和策略决定的吗?你非常自信方案激进你就跑快点跟进点,你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方案保守那你就整慢点离远点,保证前车各项动作不变才叫控制变量,后车动作就应该有区别,很难理解吗?

我说实话这样的测试比传统找个空地统一初始速度的测试有价值多了,这才能稍微的接近真实道路,体现真实标定真实策略。再说一遍,保证前车各项动作不变才叫控制变量,后车动作不一样才是应该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华为自信过头激进过度,小米基本符合预期(的差),比亚迪有惊喜但不多,蔚来理想小鹏各有各的问题,只有特斯拉差强人意但也算不上多好。总结为目前的方案都是图一乐,有的不顾别人死活,有的不顾自己死活,有的选择当成年人我都不顾。生命只有一次,辅助驾驶请谨慎使用。

知乎用户 鞭长莫及 发表

发现某家的智驾就像中医。

不测时,我就是天下第一,最好的。

只要拿出来对比测试,他就说你测试不公平。

你即使再公平,只要他不是第一,他都能找出不公平的点。

比如你每辆车压过路面的原子不一样,你的车轮走过的位置比它偏了 1mm,你经过这个位置和我经过这个位置的风速差了 0.00001m/s……

那问题来了,既然集体公开统一测试,你都觉得不公平。

那压根没有集体公开统一测试时,你是怎么得出你就是最好的呢?纯靠嘴赢?

知乎用户 新星 发表

看了懂车帝测评,我只能说,很多自嗨的人根本没去看视频。

特斯拉进环岛那个,第一次进自行车车道,不扣分。

重新来第二次,结果呢那龟速都没进环岛,后方测试车辆就开过去了。

这竟然算通过? 那我就不懂这到底测试了个什么。

然后大部分国产智架车都面对的情况是后方来车?

我想请问这到底想测试啥吧?

然后华为车辆测试高速前面有障碍车这个,很明显在华为智架系统里识别了可以转向,结果手动动了方向盘,不让华为转向。

测试就连基本的去除这些人为因素干扰都做不到? 为什么还能叫测试?

既然方向盘都不动,那就都不能动,你一下动了别人方向盘,其它车辆又不动。

知乎用户 实名用户​ 发表

揭开了号称被行业内友商拖后腿,实际上自己也在拖后腿的某供应商的老底。

懂车帝这波唯一对场景模拟得不到位的,就是驾驶员没有睡觉,遇到车辆不顾左侧车道密集的车流,为了避免侧向碰撞还是人工介入。这唯一一点已经被高赞回答自己指出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他场景吧

撞大卡车

撞停着的事故车

亲亲前面的可爱小车车

以及晚上加餐吃猪肉


其实懂车帝还测了城市的场景

进环岛不让环岛内车辆先行

导航说右转但车喜欢左转

就算开到右转道路也不愿意走

但喜欢左转不等于喜欢左转掉头

赏完风景后,想明白了之前自己不让环岛先行的错误,道路上是有优先通行权的,于是对不遵守秩序的车辆展开制裁。

给对方一个小小的教训

发现前面特斯拉测试成绩不错,试图模仿一下特斯拉,但模仿的是另一个方面


当然,优秀的方面也要说

首先,对于以前吃过的亏,也是有所长进的

以及对于小孩的识别也做得很好

知乎用户 臻 77 发表

突然发现,这次测评之后,其他所有厂商该怎么卖车就怎么卖车,没啥大影响,就某一个群体直接就是各种舆论黑了,也幸好这次是公安部➕央视➕懂车帝一起,要不然就懂车帝一家直接被冲垮了,就这三个加在一起,都有这么多人黑,不敢想象那个群体有多疯狂

知乎用户 er1cw00​ 发表

看完第一集《消失的前车》

唯一的感受是外企在中国还真是遵纪守法!

不仅遵守劳动法,也遵守交规.

知乎用户 无涯 发表

这事儿跟当年人民日报邀请高晓松一个道理

只能说明庙堂之上的那伙人脱离群众了

懂车帝的口碑老百姓清楚的很

玩砸了想切割来不及的

这波本以为是测试靠后的几个车企的危机

现在会演变成懂车帝的危机了

知乎用户 不告诉你 发表

那些给华为硬洗的,我就问一句,既然懂车帝联合央视的测试不权威,那么张口闭口说华为智驾第一的,这个结论来自哪里? 有依据吗?有拿的出手的更权威的测试吗?还是余承东已经口含天宪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不容置疑了?

一更: 真的替花粉的脑子感到捉急,当然了,毕竟是华为智选筛出来的。想洗地就攻击央视的权威性,懂车帝收钱了。可是我的问题是,既然央视和懂车帝有问题不够权威,那你们说的那么斩钉截铁的,逢人便吹的华为智驾第一,这个结论又是哪个权威测试论证出来的?不会是满嘴跑火车的余承东的一句遥遥领先吧?哦,当然了宗教组织的教主说的话,放的屁对教众来说的确都是无可置疑的无上权威,宇宙真理,大道本源。

知乎用户 破晓 发表

奇怪的地方在于,其他车企都很平淡,得了第一的特斯拉没有炫耀,排名倒数的小米也没为自己辩解,只有一家供应商很急,至于为什么急很简单。其他车企去除智驾仍然是一辆好车,只有那家供应商的车去除智驾之后就是个垃圾。

知乎用户 项空月 发表

不是…… 这个测试,如果把懂车帝的所谓 “假设两边有密集车流” 的前提忽略掉,那不就是一场典型的人机对抗导致的事故吗?

智驾:前方有车,两侧无车,开始往两侧避让。

驾驶员:虽然现实中两侧无车,智驾探测两侧无车,但是在驾驶员的 “幻觉” 中,两侧有着密不透风根本插不进去的车流,所以必须直着开,硬把着方向盘,撞了也要直着开

智驾:Man!What can i say……

这种的放飞机上已经进空中浩劫片场了。

知乎用户 达克效应 发表

看到那么多回答在骂懂车帝,我就知道遥遥领先这次成绩一定不怎么样

知乎用户 橘叶​ 发表

说明公安部和交通部受不了发改委和工信部还有某企业继续搞事了。

创收能不能成功不知道,出现恶性事件一定是公安和交通两边擦屁股。

或者说被压下去的恶性事件已经多到公安和交通两边看不下去了。

知乎用户 波波 发表

一个半小时的视频,看完了,特斯拉遥遥领先。。。

知乎用户 逆转录 virus 发表

某为整天吹华而不实的智驾,现在智驾被扒皮了吧。还有手机搞什么华而不实的折叠,所谓科研都是些歪门邪道的东西

知乎用户 原来我是小菜腿 发表

真的,这个视频看完之后我的感觉就是,这都是什么玩意?

不管是车企的智驾,还是 deepseek豆包,全都是扯淡的

这个视频一直在说拟人,拟人度,我就想问了,哪个车企的智驾真的拟人?

就说城市篇,你从一个司机的角度来看,匝道汇入项目里,有多少车是压着白虚线进去的?

你说摄像头能看见虚线吗?那肯定能,那你就不能思考一下虚线是让你干啥的吗?不会是画着好看的吧?那是提醒你保持车道的,没事别乱压线,不会代码里写的就是虚线 = 无所谓吧?

更有甚者某为的车全部都是靠左贴着故障车汇入的,动用一下你的大模型,你就不能思考一下左边有障碍物挡着视线,那肯定是靠右边车道汇入能观察更多路况啊,还要贴着故障车给自己找盲区?

昨天晚上又想了一遍,这些车企所谓的智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突然我就悟了,不是总说什么大模型,人工智能吗?你 AI 识别了虚线但是不按照车道行驶那说明你不理解这个虚线是干啥的,你 AI 非要靠着左侧障碍车汇入主路说明你不理解什么叫盲区,不理解光线是走直线的,那你连最基本的物理都不及格,小孩儿都知道捉迷藏的时候不能有障碍物挡着自己的眼睛观察,在你的模型里没有基础物理知识,那你拿什么来保证遇到相似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你的代码和传感器里可以计算其他车的速度、距离,但是你理解不了基础的物理知识。那你只不过是一堆 0 和 1 电路开关而已。

这是什么?这就是激进,把智驾调的很激进,然后去赌大部分社会车辆都会让你。然后碰到测试场景里的假车不会惯着你,然后全军覆没,活该了吧。

昨天又看了一遍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我发现有些车企不是傻,而是真的坏。

问界 M9,贴边走的时候已经检测到了主路行驶的车辆,但是他不减速不避让,就是仗着自己硬气想让主路车辆主动让行。这种水平的智驾你们自己评价。

而且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届车的系统根本没有识别出来这条路是两车道,而是整整一条车道,怪不得他会主动向左贴着障碍车汇入了。可能在他的系统里他还觉得自己没错走的是正中间呢。真的离谱!

其他的花系智驾无一例外全部都以为是单个车道,你们还相信智驾的传感器吗?


再说这个转盘入弯,有很多车因为左侧车队不让变道就在那徘徊、转圈。如果说拟人的话,正常人都是停一下打方向等后方来车让一下或者等车走完再进入。

他们宁愿徘徊转圈都不愿意停一下打方向,他要带你去哪儿?这就很不是人类你懂吗。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堆代码在做 yes or no?

左侧能变道吗——不能——那就继续往前开——跟着导航走——又到这个路口了——左侧能变道吗?——不能——继续往前开

跟那种扫地机器人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这些智驾啊,智能驾驶啊,真的都不配叫人工智能,跟人搭配补上一点,真的。


我看有不少花家的水军在洗地,说什么控制变量,人为干预,巴拉巴拉的一大堆,但是他们始终意识不到一个问题。

就拿第一个项目消失的前车来说吧,还是说拟人度,正常人开车怎么开?前边有个货车挡住路况了,那我是不是要变道?一时变不了道,那我是不是要减速拉开车距?多少新手司机被告诫过高速不要跟大车,不要跟大车?为什么?一是因为大车本身就有风险,二是大车是真的会遮挡视线遮挡路况。你蒙着眼跑路不怕吗?

回到这个项目上来说,其实考验从起步就开始了,你的智驾在观察到前方是个货车,会明显遮挡路况的时候就应该想办法变道了,比如减速等左侧车辆过去了变道左边车道。

不变道也行啊,你减速拉开车距行不,给自己留足反应时间。

花家智驾是怎么做的?设置 120 限速允许超速 10%,他是真的敢超到 130 啊,不带一点含糊的,他是真的想带你去超度啊。

那你从一开始就错了啊,跟着个货车一路狂奔,你爹是这么教你开车的吗?说好的拟人呢?别说拉开车距了,还主动拉进车距,等遇到路况了,你不死谁死?

你家智驾觉得自己技术好可以从左侧插缝钻进去变道成功,智驾敢赌因为他不疼,他没有家人,你敢赌吗?你家人敢赌吗?


还有一个更大问题,那你都看到了前方有障碍物了开始减速了,从 130 减到了 114。

然后 114 的时候因为前方货车变道出去了,自己又想加速变道。

这是什么?典型的左脑肘击右脑,膀胱代替思考了。

那我们来问一下 AI 模型,让他计算一下变道允许不允许

问界 M8 前方 75 米处有一故障车,现在 M8 的当前车速为 114km/h,左侧车道后方 5 米有一辆以 120km/h 行驶的其他车辆,请问 M9 可以通过加速变道来躲避前方的故障车吗?

简版结论:

​不可以加速变道,风险极高!​

理由:

  1. ​时间不足​​:
    故障车仅 75 米前(M8 以 114km/h 行驶时,约​​2.4 秒​​后会撞上)。
  • 即使 M8 全力加速到 120km/h,仍需约​​1.7 秒​​,变道动作至少需​​1-2 秒​​,总时间超过 2.4 秒。

​后方车辆太近​​:
左侧车道后方仅 5 米处有车以 120km/h 驶来(相对 M8 快 6km/h)。

  • ​5 米距离极危险​​(高速下不足 0.2 秒反应时间),变道极易引发碰撞。

​安全距离不足​​:
高速变道需至少 50 米以上安全空间,而当前后方仅 5 米 + 对方更快速度 → ​​无安全变道条件​​。

看见没有,全力加速需要 1.7 秒,变道动作 1-2 秒,总时间超过 2.4 秒,真信了你家的智驾那就是直接躺棺材板里了。

我又看了一遍视频啊,懂车帝的这个测试,旁边车道的车辆速度不是固定的,比如说特斯拉减速到了 110,左边车辆同速,问界开 130 旁边还是这几个车辆,如果固定一个车速的话,要么被 130 的问界速度甩开,要么超过 110 的特斯拉。所以旁边这几个车的速度应该是根据测试车的速度来的,就是用来当移动路障的。那么之前的数据就都是错的。

假设问界开到 130,那么旁边的车辆至少也得跟到 130 才能保持住路障的角色,问界 M8 刹车到 114 的速度然后又想强行变道至隔壁接近 130 时速的车道里,不用想也知道不可能。怪不得懂车帝说没有掰方向盘,其实是车辆自己左右脑打架放弃了,我有些理解了。

OK,我们再来看 M7 啊,

依旧是接近 130 的速度紧跟货车,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同样是想要变道,123 的速度想要紧急变道。但是啊,但是

他自己监测检测到左侧车道有车,没有变道条件,看见没有,左侧车道红了,这个时候还在一边减速一边变道,又一个左脑肘击右脑的案例,111 的速度变到左边车道,并且左边车辆 120 的时速行驶,不用问 AI 都知道不可能。

驾驶员给掰回来避免一次真人事故。

接下来是问界 M9

依旧是将近 130 的速度近距离跟车,他们在对你超度的策略上是出奇的一致。

依旧是一边减速一边想要变道,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真信了花家的智驾,坟头草都几丈高了。


然后针对网上几种幼稚的言论点评一下

一、懂车帝控制变量不会,每辆车的跟车车距不一样。

拜托,这测的是智驾,不是测 AEB,要测 AEB 还更简单呢,直接找个弹起装置不香吗?还找什么货车领航?

还是我之前的回答,测试从起步的时候就开始了,就看你家智驾能不能识别这种场景:高速、跟货车、视线受阻。如果你没有考虑到这个条件不会减速,那么你永远都是失败的。可能这次通过强行变道活下来了,下次碰到前边是个货车你开了智驾他还是会莽到 130,最后变成烟花。

二、有没有可能懂车帝把领航车速度设置的不一样,以此来作弊?

说的很好,我自信思考后觉得很有道理。特斯拉的领航车速度 110,那么特斯拉就能以 110 的速度刹停,问界的领航车速度 130,那么问界就得面对 130 的速度刹停。

但是你仔细想想,如果特斯拉在 110 的速度能保持车距 100 米,为什么问界都跑到 130 了车距反而更近了?反而变成 65 米了?最基本的交规不遵守也就算了,连安全原则都不要了吗?速度越快车距应该越大啊。

再反过来想一想,领航车车速都一样是 120,整条封闭高速也就 15 公里,起步位置一致,从起步开始如果要保持更远的车距特斯拉是不是要降速到 110?同理问界想要保持较近的车距是不是得加速超过 120 来到 130?这样一想不就都合理了?

领航车速度一直,特斯拉可以通过识别场景判断需要保持车距从而减速到 110,而届车不理解场景没有减速意识,反而要需要加速到 130 来保持更近的车距。

三、懂车帝可以通过控制隔壁车辆身位来误导车辆可以变道从而作弊。

上边已经说了,隔壁车道的车辆是作为移动路障的作用,所以速度会跟随测试车而变化。特斯拉 110 的速度隔壁车也是 110,界车 130 的速度隔壁车也得加速到将近 130 才能保持路障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界车每次都加速到 130,然后隔壁车道也是将近 130 的时速,遇到障碍车后无一例外的都是先减速然后变道的策略行不行得通?不用想都知道行不通,哪怕隔壁车辆距离你 10 米,在你第一时间减速的时候就已经不具备变道条件了。这个东西用 AI 工具算一下都能得出来的结论不想多说。

这就是典型的左右脑互搏:发现障碍物第一时间先触发 AEB 减速,然后 NCA 寻求变道策略,检测到侧后方车速过快没有变道条件又拉回来,继续触发 AEB 减速,但是已经晚了。

而且不止这个测试是这样,另外一个高速施工测试也是先减速再变道,然后没有条件撞锥桶,夜间高速货车障碍测试也是一样的,减速不彻底,想寻求通过道路,直到最后都没有条件,最后撞了。

知乎用户 呜呼哀哉 发表

看见回答全是各厂水军,就知道他们是真急眼了。懂车帝又打了个漂亮的。

我是阿维塔用户,ads 长期使用者,测试结果很符合预期。说说那些喷子的扯淡逻辑:

1 时速 130 超速:你是多久没开过高速了?超速 10% 内不违规。主流限速 120 高速,很大部分人就是定 130 巡航开。完全实际情况

2 碰撞时车速不一样:这不是 aeb 测试,都开同速巡航,智驾自己升速降速本身就是反应到一部分,有的车很远就开始降,有的愿意冲,怎么就条件不统一了?退一万步,就算一个测试有偶然,那 6 次呢?如果真这么偶然,结果就应该大家表现拉齐。可现在呢?Tesla 过 5 次,主流过 2.5 次,差距不是 50%,而是 2 的 2.5 次方,那就是 550%。但凡有点统计常识,就知道根本不可能。

3 人为啥握着方向盘,为什么有的最后踩了刹车:这种测试里智驾搞不定,人当然会兜底。准备着方向盘和撞后踩刹车当然是政策反应。

4 懂车帝收黑钱黑国产车:纯纯搞笑。这里能收谁钱?除了从来不给媒体 pr 费的 Tesla(不信去一个个大 v 问),还有不能算自家品牌的华为。剩下所有厂牌母公司,加起来,市值也抵不上一个懂车帝母公司字节跳动——你咬着牙凑出 1000 红包给王思聪让她为你说话,你问问人干吗?懂车帝赚钱靠车辆线索和二手车交易,压根不是苍蝇腿都不是的广告费。车媒体平台现在只有 1.75 个了,车厂还有几十个。谁求谁先搞搞清楚。你们觉得任何一个这级别公司管理层会蠢到放弃 100 万的正经生意不做,非去收个一百块的生意。当他们和你们一样没脑吗?p.s. 这次是和央视合作,品客们怎么不敢骂 av 了?

最后说下结论:高速这种决定自己能不能活的场景中,除了国内极难出现的野生动物横穿场景(美国欧洲很多,我早年在美国开车撞死的兔子就好几只),model3 全部通过,且是唯一,断崖式领先。这些场景中起码有两个,人类司机也大概率要撞车——不要告诉我你肯定看得见。测试时你有上帝视角,知道要发生什么。真实场景下你每一秒都可能碰到,且提前不知道。

实际结论就是高速这些要自己命的场景,能力排名:model3(5)> 大部分人类(4)> 其他智驾(0-3)。Tesla fsd 断崖式领先。

在城市场景中,Tesla 因为用了明显弱于高德的百度地图,所以道路规划能力极差,走错车道,拐不进弯都发生了。但对于行人,电动车和汽车的风险场景,除了一个极慢速的小刮蹭,其他依然都通过了,还是遥遥领先。

我是华为系阿维塔 ADS 用户,买的时候就知道会比问界强,目前也确实如此。目前在开阿维塔的时候,出门 90% 时间城市道路也让它开了。但根据表现,我也知道规则引擎的上限在哪,知道什么情景可能处问题。经过整个测试,华系表现符合预期。在另一个工作场景,已经订了 Tesla——我可以接受它走错路,但自己的命和路人的命我都赔不起。

知乎用户 Merky​ 发表

测试结果发布完,所有车企里面只有一家这几天在疯狂投钱,在抖音上不管是多少粉丝的号都在洗这个品牌。人家 0 通过的品牌都没说啥,这家现在激动的不得了。

不过一想也很正常,智驾是这个品牌的基本盘,基本盘被打成这样可不是要多投点钱了。

有意思的是这家粉丝之前黑小鹏,理想 AEB 不行的时候用的还是懂车帝的测试。

央视这段时间估计会被打成三流媒体了。


这极端粉真的太可怕了吧

知乎用户 奇奇怪 发表

三更:评论区里面一个某品牌理工男粉,大家可以去评论区家访看看是哪家的粉丝。我就不猜了,很难猜。

就国家花了大力气告诉你,辅助驾驶是有缺陷的,有物理上限的,不能闭着眼睛睡觉开车的,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开车。

这个评测从头到尾,没有表扬哪一家公司,也不知道你们急什么。哪怕是排名第一的特斯拉,也不是百分之百通过测试,一样存在缺陷。

告诉你智驾不是万能的这才是目的所在,只是特斯拉相对较好罢了。不要扯什么开车的时候可以睡觉,可以办公,可以娱乐,智驾现阶段,每一家都是菜鸡互啄。老老实实把着方向盘,盯着路面开车。

这些他不信,理工哥宁可相信 L2.9999999 智驾。可以一边睡觉一边智驾。还只相信实验数据,全网某友商一堆智驾失控的又视而不见。某智驾里程三巨头,哪个没在医院里面发帖子。

“现在提什么央妈,官媒,就是心虚”,啊对,央妈和新华社那一定是联合起来,祸害我们本土企业吧。

嘿,连官媒什么的都被你们打成买办了,欲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真有你们的。


很有意思的是,这次评测完了,特粉在沾沾自喜,但是全军覆没的其他车企,基本上没有一个急的。

只有一家的 kol 和粉丝在急,极力的告诉大家,央妈也不严谨,新华社也不可全信。

具体哪一家我就不说了,比较难猜。

好好好,国家官媒都不严谨了,不可信了。真是不够爱国。


请各位 kol 留意一下,洗地的时候悠着点。

这次懂车帝敢一次性得罪这么多车企,是联合了央妈一起发布的。

啥意思呢,国家一直不肯通过智驾 L3 L4 这个东西,一直强调现有汽车是辅助驾驶。这是国家意志,明白吗?

必考题,五分摆在这里了,爱背不背。

知乎用户 烟之骑士蕾姆 发表

你要测智驾避障能力,那就让车自己开,躲开或者刹停都算成功。

你要测 aeb,那你开车道保持,看它能不能刹住,这时候它要是自己躲了,那就算它失败,刹住才算成功。

你要测极端情况,那货真价实的在旁边安排一辆车卡位,哪怕安排一辆假车。

你不能 “左边有车卡位,但左边有车卡位不太可能”,因为激光雷达能看到路上的车,看不到你脑子里的车。

而且既然你脑子里左边有看不见的车,那为什么身后不能假设一辆完全刹不住的百吨王呢?

知乎用户 钧天 发表

看了下各大平台下的评论区,各家粉丝都挺平静的,只有一家一会骂特斯拉,一会骂小米,一会骂懂车帝

刚看到的,我只能说遮沙壁疯了。

知乎用户 苍山負雪 发表

几个项目下来,问界 m8 和小米 su7 一个成绩。

我是真绷不住了…

建议雷军下次别吹智驾第一梯队了,也吹自家是 l2.99999

知乎用户 张少游 发表

居然能封闭真的高速路来做测试,看来这次确实有主管部门指导啊。

其实不只高速,还有城市道路测试,我目前只看了城市道路那部分。这个视频央视新闻微博也发了,姑且认为它有一定可信度。

简单评价一下最受关注的两家吧:

小米的感知能力一般,道路通行基础能力尚可,也有两次不认路的情况(都是 ultra);高危场景应对能力严重不足,决策既犹豫也不高明,有时候甚至完全意识不到危险存在,偶然能过的场景也有很多运气成分;对交规还算比较遵守,缺点就是效率不高。

华为系 ads 感知能力优秀;对常见高危场景训练到位,比如电动车鬼探头和路边倒车车辆,表现很好;道路基础通行能力有所欠缺,掉头和环岛是难点,还不认识地图;驾驶习惯以效率为先,霸道不爱守交规,可能是训练数据里有太多「老司机」的不良习惯。

其他的就留给各位自己去看吧,欢迎在评论区里帮我总结。

他信了辅助驾驶 234 次,结果再也没回过家_懂车帝​www.dongchedi.com/video/7530116235644666414

另外如果这次测试如果是央视新闻发起,懂车帝执行的项目的话,那就说明国家确实有意在遏制辅助驾驶大跃进之风。有人带头放卫星,导致其他人也不得不放,甚至得放更高更大的卫星,这不是什么好事。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米车帝,米视,米安部。。。。。

再发展下去就是米国了。

咦,米国?

这就对了,因为我是华国啊!

知乎用户 疯学长​ 发表

特斯拉居然位居第一。。。等着吧,最近一年集火忽略了你,马上安排给你上点强度。

知乎用户 知多少 发表

一开始看了单独小米的,我直接评论小米辅助驾驶也太垃圾了。

然后后面看了视频长度更长的,感觉天天第一梯队的也就那样了,还是不能太依赖辅助驾驶。

最后,相对而言,特斯拉还是牛逼的。

知乎用户 彼岸花开 发表

我怀疑是小米快顶不住千亿军费,于是想了一祸水东引损招,冒充特斯拉去懂车帝充值,给特斯拉拿了个第一。

我看见雷军悄眯的乔装打扮成马斯克,拎一箱牛奶一提鸡蛋进懂车帝大楼了。

知乎用户 liuwhu 发表

前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答记者问时的发言堪称经典:华为唯一的原罪在于华为是中国的。

这句论断的经典之处在于,它在美国,在中国,居然都是适用的。

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遭受非议,诽谤,黑爆,遭受重重磨难的本质根源。

懂的人都懂。

知乎用户 oldlion 发表

还能怎么评价?懂车帝的麋鹿测试,比亚迪用了更好的成绩诠释了中规中矩,卡罗拉用更差的成绩说明了技惊四座;为了避免冬测故意针对某些车型额外操作被厂家拿数据打脸,特地将车子运到海外;只能说当下对于智能驾驶,还是尽快把国标推起来

知乎用户 刘三姐​​ 发表

懂车帝联合 CCTV 的,还封闭了高速路段,很显然这次测试想搞事情搞猫腻是不存在的,还找了相关专家,目的也就一个:科普辅助驾驶。

省流不看具体内容的,直接看央视微博结论就行。

感兴趣具体内容的,往下看。

第一个项目:模拟高速日常驾驶前车突遇事故车变道的情况。这个模拟的车速很真实,可以看我的截图。

我在很多回答里面说过,即便是相同版本的智驾也会因为车辆形状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因为感知元件的安装位置是不同的,在这个测试面也很好的表现出来这一点。

比如问界全系都测试失败,而且都在犹豫是让速还是让道,最终介于两者之间撞了上去。而同为华系智驾的阿维塔 07 却是毫不犹豫 AEB 主动刹停,最后产生轻微的追尾,但是阿维塔 12 又是和问界一样的情况,测试失败。而智界 R7 因为车身比 M9 矮许多,同样也触发了 AEB 但是就没 M9 表现的好。

当然我提问界系列不是因为我是华为黑粉,因为我马上要说小米了,小米 SU7 两台版本的车,一样失败,区别的是,问界在决策上摇摆不定,小米是提示接管略微减速后直接撞上去并退出 NOA

鲁教授提到,如果把安全和效率作为奖惩机制,那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但是目前这个情况很难直接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鲁教授提到,AEB 应该是保底的决策,是必须要触发且有力量的。

但是现在都是 AEB 和智驾分离,很容易两套软件系统打架,这也是问界、智界、阿维塔不同车型在 AEB 上力度摇摆不定的原因之一。

这个测试项目里只有特斯拉 MODEL 3、 MODEL X、蔚来 ES6魏蓝山小鹏 G6 通过,其余全失败了。特斯拉能通过我个人认为是因为 FSD 国外的大数据其实和国内高速是比较像的,模拟了太多真人驾驶的训练方式,显然是比城区效果来的好。

蔚来 ES6、魏蓝山、 小鹏 G6 能通过的原因就是在高速上拉远了识别距离,可以提前发现问题,这个决策方式才是优秀的方式。

PS:硬要失败里面找成绩好的,那就是阿维塔 07,奔驰 C,埃安 RT 成绩较好,顺便说句,奔驰 C 都没激光雷达。

第二个项目:高速修路测试。同样是很真实的模拟场景,这 2 年高速都在整修,我相信一直走高速的都能很明确这个模拟的真实性。

在这项测试里面,第一项的优等生蔚来 ES6 摇摆不定最终撞了,魏牌蓝山更是撞了桩桶还变入左侧,要不是接管,左边的测试车都要一并遭殃真的出人身伤害。而小鹏 G6 更是直接让你接管,完全不具备上一项测试的优秀表现。

问界 M8 还是和第一项一样的错误,总是在是不是变道,是不是减速摇摆不定,仿佛想让自己打出高手操作但是有没这本事,问界 M7/9 也是如此,但是 NOA 这次的减速介入却很及时,刹停了从而通过测试。同样的,阿维塔 07/12、Model 3、智界 R7、腾势 Z9GT 也是直接刹停完事通过测试了。

遇到障碍物直接刹停,我认为没任何问题,任何司机,我都建议你高速遇到障碍物优先减速甚至刹停,再去想变道的事情。

有人吐槽桩桶摆放距离过近,我觉得真挺可笑的,大太阳视野清晰很远就识别了,既然能够识别,那么问题就是出在算法的决策上出了问题。

第三个项目:夜间施工路旁停着卡车,有央视支持就是牛逼,全球第一个卡车模型做出来了还符合国标。场景设计没问题,只是这个场景很少见。

这么高的难度基本都是全挂科的结果,但是比亚迪秦 L 可太无敌了,除了正常减速以外,竟然还会自己按喇叭去提醒周围的汽车,然后减速自己挂 P 档。我也是服了,这才是 10 万不到车啊。

同样的小米 SU7U 和理想 L6 也顺利通过测试,后面还有其他项目测试我没看下去,没必要。

因为在懂车帝这里测试成功了不代表你在现实会成功,反之也是如此。懂车帝这个测试并不是要测试出谁的智驾更加牛,而是告诉你们:

所谓的智驾,无非就是辅助驾驶,是需要驾驶员时刻接管的,而智驾是否优秀和车子价格更没必然联系,能够持续且大力的投入研发,才是优秀的根本。

知乎用户 韩韩 发表

任何东西,只有拿出来真的对比测试才知道谁到底是遥遥领先。

就这个测试榜第一名和第二名,给的镜头是最少的。

这次,央视,懂车帝,肯定还有交管部分一起配合做的测试,绝对是近年来最公平公正的智驾测试。

不说啥了,fsd 作为第四梯队能获得这个成绩,不是它有多强,应该说是全靠同行衬托啊。

知乎用户 十二点的知更鸟 发表

这件事我简单分析过了,就不再重复。

如何看待懂车帝发的问界 m9 消失的前车视频?1094 赞同 · 490 评论

随着网友火眼金睛,发现问题越来越多。

智界 R7 屏幕显示雷达被遮挡,人为干预。

这件事,连懂车帝出来的懂车老王都看不下去了。

可想而知这个测试有多滑稽。

知乎用户 骑墙感恩神神党 发表

这种安全测试不找国家机构,找个私营测评媒体,那也确实比较罕见

好多娱乐营销号都在昨天晚上给我一直推智驾华为怎么怎么拉垮了….

简直活久见

知乎用户 meikon 发表

做实验最基本的控制变量都做不到,那你被喷不是活该

知乎用户 失名用户 发表

懂车帝预设了一个场景,道路前面有一台抛锚车,测试车跟随前车行驶,在靠近抛锚车时前车突然变道,测试车需要及时刹停,避免碰撞,同时旁边车道还有大量社会车辆

有的车不光有 aeb 还有 aes智驾系统博弈后认为不会碰撞旁边的车辆。可以进行变道避让,懂车帝不让避让,驾驶员介入掰方向盘

那么问题来了,懂车帝可以假设旁边有社会车辆,不让避让,你能不能假设后面有台半挂在追懂车帝呢

知乎用户 上饶山里农民 发表

省流,特斯拉冠决全场,电车只有特斯拉和其他

(已经不敢想特斯拉在国内训练的版本会有多强了)

知乎用户 银多多 发表

懂车帝不是我说,每次都搞这种,规模很大,实验设计特别业余的大规模测试。。。。

有时候真的不如小 up 在家附近测一测靠谱。

懂车帝是没有理工科人才吗?

。。。。。。。

惹不起,懂车帝垃圾,但小米汽车天下第一!

。。。。。。。。补充一下。。。。。。。

只要华为有问题米粉就来帮帮场子。

连这种明显问题很多的测试结果都能认可,

小米可以不赢,华为必须输,

也太纯了。

讲讲道理,一个路上模拟测试,但车速车距都不统一。

这个结果有多少价值呢?

难道只看场面大不大?

懂车帝明明有资源和能力,做世界第一的智驾测试机构或者平台。

甚至未来全世界的汽车,可能都会以在懂车帝智驾测试成绩当做卖点。

因为懂车帝智驾测试,规模大,资源多,开始早,数据全。

明明能够做成世界汽车工业革新的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懂行业标准的价值吗?

破手机去国外测影像的价值,乘以 10000 倍都不止!

这是汽车产业的行业新标准,

懂车帝在这测的什么玩意?

成绩不重要,你实验设计得要挑不出毛病。

只要测试流程设计公正有水平,

结果不管是什么,都是必然都要尊重的。

你看看王垠老师的测试!

懂车帝这种不控制变量的,所谓的情景测试。

真的比小 up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固定路线多次测试的结果更有意义和价值吗?

懂车帝,现在是汽车行业整体转向的关键时期,

也是懂车帝未来成为世界级的汽车平台的机会

你以为我是因为结果不满意,我是觉得懂车帝可惜!

可悲!

知乎用户 北由鹿 发表

这测试直接笑晕,说是测辅助驾驶,结果测 AEB。说几点,懂得都懂,不懂装懂的就是 nt,来一个喷一个:

1. AEB 不需要开辅助驾驶也能触发

2. 辅助驾驶选择了更优的绕行,并且在华为系里显示了蓝色可变道,他准备加速变道,你不让变硬掰回来,他能刹住?

3. 可以把智界的激光雷达擦一擦吗?

4. 可以在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距离下测试 AEB 吗?

5. 再说一遍辅助驾驶跟 AEB 没有鸡毛关系

知乎用户 聆听​ 发表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复

特斯拉粉,没有骂懂车帝

米粉,没有骂懂车帝

迪子粉,没有骂懂车帝

理想、小鹏、蔚来等粉丝也没有骂懂车帝

而路人也就纯看个热闹,属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那种乐子人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在骂懂车帝呢?

知乎用户 哈五高 发表

无论这次 “懂车帝联合央视搞的高速辅助驾驶测试”,还是之前的 “车企统一 60 天支付账期”,其实都是在给即将到来的特斯拉 FSD“L5 时刻” 打预防针,敲打敲打那些还在搞恶意营销的国产车企。

特斯拉的 robotaxi 在北美高歌猛进,地理围栏迅速扩张,眼瞅着不需要高精地图的 L5 智驾就要实现了,异鬼大军都兵临城下了,你们还在这争什么铁王座呢。

新能源车作为东大支柱行业,这要崩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知乎用户 zsl 发表

如何评价??

既然非要分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

那请你保证考试的卷子是同一张。


既然卷子都不是同一张。

那考试结果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懂车老王​​ 发表

目录

写在最前

智能驾驶我已经说过无数次了,现阶段绝对是人驾大于智驾,盲目相信智能驾驶等于是在玩命。

很多人在叫好,然而,这次 “测试” 本身存在的 bug 却被忽视了。其实想一想也觉得挺感慨,以盈利为目的地媒体平台,要行圣王之道,然后说着一些完全正确的废话,搬出各种背书,就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

分享一则打油诗

原创不是我,在我 B 站的置顶评论,太有才了:

行驶速度不一,这是智驾自定,跟车距离不一,也是智驾自定,智驾提醒刹车,不行我就不踩,智驾降速变道,不行我掰回来,有利都是自定,避险我定干预,说是辅助驾驶,全当自动来测,结果真要自动,手又松不开了,控制变量何在?人机共驾何在?

加塞不考虑了?限速不考虑了?背后大运又不考虑了?既当司机瘫痪,超速不管,又要限制智驾,变道不准。左脑攻击右脑,尖尖代替思考

于安全宣传,漠视限速放弃智驾 “人机共驾”,宣传个勾把安全?

于功能测试,测试场景单一无法控制变量,测试个勾把功能?全是预设条件,纯纯招笑测试

-———————————————————————————————-

场景假设混乱

这类 “消失的前车” 测试,假设场景混乱(车型不同、距不同、感知能力不同),又缺乏标准化控制条件,很多人却还声称它“有意义”,还有人带节奏,完全是缺乏科学训练导致的,或者说这类人被洗脑的很严重,总是在说“虽然不可控但有现实意义”,这句话是最大的恶,因为是无知带来的。

另外,你把问界 M8 速度打成 122 和特斯拉 118 解释成速度误差我还勉强可以理解, 你秦 L 用 130km/h 来测试是几个意思呢?

还有,这个界面都已经报警说前雷达遮挡脏污了, 大家猜猜这个脏污是意外还是意外?

另外,这个激光雷达是用胶带盖住了吗?我眼神不好,大家帮我看一眼好吗

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测试?

卡尔 · 波普尔(Karl Popper)的科学哲学核心观点:科学命题必须具备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也就是说,一个测试想成为真正的 “科学验证”,必须满足以下两点:

控制变量——即输入可控,结果可重复——即不同时间 / 人 / 场景仍能得出相同结论;而某平台这种垃圾测试的 “每台车车距不同、每次消失路径不同、感知模型也不同”,属于变量完全不可控,这就导致测试结果无法被重复、无法定位问题根源,更无法给出定量解释或决策依据。说白了,这不配是一个测试,这只是一次无序而混乱的观察,任何结论都不可信。

任何有价值的工程测试,其目的都不是 “体验”、“观感” 或“拍视频”,而是构建数学模型比如 TTC 计算公式、优化距离触发逻辑之类的,要么就是指导系统优化和风险预控,那么此时,如果测试的输入条件不可测、不可控、不可重复,那你就根本不可能做风险边界建模,这种水平的平台更谈不上去做软硬件系统的调优写出有效的标准化文档和 SOP。主机厂就算知道自己有问题,也无法复现,也不能做问题追溯,真的纯纯给互联网上想骂主机厂的蠢货一些所谓的内容子弹而已。

真正的媒体责任,是在复杂现实中筛选变量、提炼真相、反复验证,而不是盲目带着粉丝去体验随机性。

其实定性这个所谓的智能驾驶测试很简单,大平台借官媒下场的大旗,狐假虎威夹带私货的落地体现,理性来说,它的初衷还真不一定是为了攻击某个厂商,但威慑厂商的目的是一定有的,什么叫影响力啊?影响力就是威慑力,它又不具备公权力,自然要强调自己的影响力,但因为自己水平不足,导致了多个维度的测试疏漏,没有达成威慑厂商的目的,反而把自己变成了跳梁小丑。

官媒的出发点是对的,因为想借助这种所谓的专业平台来科普教育,但信任的对象有待重新审视,因为这种垂直平台由于人员能力问题,导致试验设置的出发点就是错的,他们试图通过所谓的成绩列表等盘点,硬着凑齐所谓的相同场景给观众暗示成统一变量的模式,实际上变量多到根本不能控制,真正的有媒体责任的科普,就是应该用全车重度伪装让观众看不出来是什么车企,然后测试多款车均不能实现,然后再下阶段性结论,而不是假么假事儿的又是出成绩单,又是做暗示性对比,然后在文案里又装白莲花说自己没做对比呀,没有啊没有啊 ,这不是装逼是什么呢?而且这件事,央视完全能摘清楚,人家下场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智能驾驶目前阶段不靠谱,尚需发展而已,各位小伙伴只看到这个阶段,注意智能驾驶的这个用法,规范使用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把本次成绩表现代入到真实评价中,这里面表现好的,不一定好,也可能好,表现不好的,也不一定不好,也可能很好,因为这只是个例的体现,硬凑成了横评的假象而已。

而你这某个平台的这一期节目,就是个伪装成科普和教育的一期夹带私货试图、拉大旗、扯虎皮的方式暗示车企该与你们这个平台改善亲疏远近了,是暗示某车企该做点什么的一种威慑性的综合节目,是一种选择性说真话的媒体惯用方式而已,行业内的人几乎一眼能看穿,别装了。

关于懂车帝资本构成

2023 年底,北京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工商信息变更,相关工商信息显示,大股东由此前今日头条变更为厦门懂车族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100%。厦门懂车族科技有限公司,新成立于 2023 年 12 月,法定代表人黄艳玲,注册资本 100 万元,何戬与赵静分别持股 60% 和 40%,何戬为懂车帝总裁。

2024 年 1 月,有媒体披露了懂车帝 “脱离” 字节成为独立实体的消息。懂车帝关联公司北京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由今日头条有限公司变更为了厦门懂车族科技有限公司。之前期公司员工有过一次全员合同换签,也是该动作的具体表征。

知情人士透露,General Atlantic红杉 Sequoia、KKR & Co. 和高榕创投是本轮融资的联合投资者,此轮融资对懂车帝的估值接近 30 亿美元。相关报道整理,字节跳动在早前就启动了分拆懂车帝的计划。

2025 年 7 月底,懂车帝制作了智能驾驶测试,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进行了转发,称:“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 对此次智能驾驶测试表示:“不予置评”,其他车企未对本次智能驾驶测试发表官方评价。

截至发稿,字节跳动和高榕创投没有回复置评请求。General Atlantic、KKR 和红杉 Sequoia 的代表不予置评。

以上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不明真相的小伙伴如果你现在还认为懂车帝属于字节跳动,可以学习一下以上信息。

央视移除了联合 X 的字样

最新我看央视新闻把之前的联合给编辑掉了,大家怎么看?

总结

拿着排名说不关心排名,这个和首富说自己不爱钱有什么区别?

知乎用户 水长东 发表

这么近的距离,智驾已经准备开始变道,充值帝,一把给拽回来,说智驾太激进!

即便如此,aeb 也将速度从 120 降到 60。

当然,充值帝说左边车道还有其他车辆,可从视频看,撞上障碍物了,左边的车辆才超车的。

请问各位老司机,这种情况你们是选择左转变道,还是直挺挺的以 110 的时速撞前面的障碍物?

最后一点,极限工况下,左右车道都有车,直接硬钢的情况下,Aeb 及时介入,时速从 120 降低到 60 完全是救人一命的!(距离障碍物大概 4×6+4×9=60 米,按白线 6 米,间隔 9 米计算)

再来看看实际中,普遍是怎么做的

知乎用户 Navis Li​​​ 发表

我先问个问题:

假如数码博主评测续航,用 50% 的亮度,50% 的音量测试,那是不是要被评论区喷丝?

因为小学生都知道,每一个手机的 50% 都是不一样的,没控制变量的测试,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懂车帝就总该干这种事。

消失的前车能不能通过,其实就看两件事:

车速 + 跟车距离,跟其他的都没什么大关系。
只要车速慢,只要跟车距离长,那就能过。

这个测试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物理极限,
跟智驾能力不沾边。

为啥这么说呢,我们直接来看截图就行:

小米,间隔 4 根白线,车速 125
问界,间隔 3 根白线,车速 120
理想,间隔 6 根白线,车速 122
小鹏,间隔 4 根白线,车速 130

上面这些都没通过。

蔚来,间隔 6 根白线,车速没拍
奔驰,间隔 6 根白线,车速没拍
特斯拉,间隔 7 根白线,车速 115
蓝山,间隔 8 根白线,车速 120
G6,间隔 7 根白线,车速 121

所以你看,甚至同一个方案,有的车能过,有的车过不了,为啥呢?就是因为间隔距离不一样。

那车距和跟车距离不还是懂车帝自己设置的?是懂车帝自己设置的。

既然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懂车帝你设置的,

不就还是开车的人导致了结果不同,而不是车导致了结果不同?

既然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懂车帝设置的,

不就还是开车的人导致了结果不同,而不是车导致了结果不同?

既然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懂车帝设置的,

不就还是开车的人导致了结果不同,而不是车导致了结果不同?

⬆️重要的话说三遍。

按照懂车帝的逻辑,要是有人自己作死高速开 160 撞车了,最后责任应该是车允许人 160 没有限速 120,而不是因为开车的人自己超速?

懂车帝还在那说什么整车标定,策略,硬件不一样导致的区别,不都是扯淡吗,连基本的控制变量都做不到,就只会一句:都设置成了中档。甩锅给中档有什么意义呢?不同车的中档是一个距离?

难道你们懂车帝测零百加速的时候也都用标准模式么?

你懂车帝是想不明白,还是为了流量故意不想?

之前钻卡车尾也一样,看似专业分析很多,

结果就是看 A 柱角度和撞击 A 柱的位置,跟其他的东西关系不大。

我看懂车帝有点像 DXO 了

测试有没有价值?有。
排名打分有没有道理?没有。

感谢懂车帝能花钱做测试,也理解花钱做这个就是要流量,所以剪辑和文案都要搞得无脑一些,引流一些,但是你不能把观众当 ** 耍,然后坑帮你站台的专家吧?

可能懂车帝的受众就吃这一套吧。

但我必须要说:

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到

  • 小学 3~4 年级:可以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
  • 小学 5~6 年级:分析科学实验中的变量控制

所以让我评价 懂车帝测试:那就是实验设计连基本的控制变量都做不到,更不要提测试过程中还包含一些根本不应该的「错误操作」,连小学生都不如。

任何一个车企看到这样低级的,极为不专业、严谨的测试,都应该抵制;任何一个完成了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消费者,都能发现这个测试的问题,对其合理性进行怀疑。

所以我是不知道品牌粉丝为什么要在这种对每一个品牌都不公平的测试下面处于对品牌的喜爱或者仇恨,把舆论变成品牌之间的攻击。

极端粉丝对于任何一个品牌都是负资产,没有例外。

知乎用户 鱼调料 发表

这种测试有的是办法调排名。

智驾我只信一个,车主的使用率,车主使用率越高越强。

车主自己都不敢用的智驾,测评又有什么用?

要做点手脚简直不要太容易。

知乎用户 小蒜苗​​ 发表

懂车帝的这期视频引起了我的强烈不适,不吐不快。

视频的第一个场景就极度不合理,过程不合理,结果更不合理。

单向两车道高速,右侧车道有静止事故车,两车道上的行车在行车道上有静止事故车的前提下,都不让速,M8 前方有车,前车不让速的前提下绕行,M8 看到事故车的时候距离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处理?

视频的真实过程中是,问界 M8 选择了绕行。

然后,驾驶员否掉了这个操作。

导致事故发生。

为什么说这个场景不合理?

因为,当路上真实出现这个场景的时候,最前面的车,无论是左侧车道还是右侧车道,一定会让速的,因为有不可预知风险,比如前面的驾驶员可能在下车查看,整个车流的速度会阶梯形慢下来,这就是为什么事故容易造成堵车。

哪怕是这个极端场景,问界 M8 依然给出了合理的选择,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跟车加速绕行。

因为这个场景下,一旦你不绕行,就只能急刹,但,大家都知道,在高速上猛踩刹车是很危险的,一是猛踩刹车导致车内乘坐人员的风险,二是容易导致高速后车刹车不及时,追尾。

问界选择了更合理的方式,被驾驶员干预了,智驾的逻辑是,一旦你人为干预,它默认人接管了车辆控制权限,智驾让渡出来了。驾驶员接管了不踩刹车,这个显然就是人的问题了,哪怕未来 L3 落地,这个场景也必然是人的责任,否则大家都别做 L3 了。

这个时候驾驶员去干预车辆的正确选择,车子如果再去启动 AEB,会导致一个新的问题出现,车辆的最高控制权到底在人还是在车?如果是在车,车完全可以过滤掉认为的这个不合理操作,但这会引发的后果,大家可以想一下。

我们都说,优秀的智驾应该是模拟老司机的驾驶习惯,而不是刻板的规则化。规则是死的,场景是活的。结果智驾进化到了类老司机驾驶模式,你给他否了,明显是一个亮点和优势场景被认为干预变成了缺点和弱势场景。

这合理么?

当然不合理。

你开局就整这么大个 BUG 出来,你让大家怎么去信任你的测试结果?

知乎用户 红红红黎曦 发表

懂车帝测华为的那一刻起,他必然会被钉在耻辱柱上,这么多年海啸下来,只有小米挺住了,其他人谁碰谁死

知乎用户 黑龙舞兮云飞扬​ 发表

控制变量都不会 x

控制变量做得很好✓

分割线

再分割线

首先做实验对比要控制变量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那么在接受诸多特斯拉车主的指教后我们可知

特斯拉 ap 可以设置车速和跟车距离

特斯拉 fsd 跟 ap 是两个模式

ap 和 fsd 不能同时开启

好了请问一直在说变量已经控制好的大佬们回答一下

你开着特斯拉是怎么开着 fsd 同时又开着 ap 的车速和车距控制的

知乎用户 嘿呀呀 发表

有一种可能某些吹得厉害的智驾事故率太高了,虽然网上封的厉害,但是交管部门的数据背不住了,赶紧出来刹车。

知乎用户 小众点评 发表

其实某家的整体成绩并不差,虽然个别型号比较拉,但整体在国产厂商中还称得上优秀。

可是却因为赢不了被拉踩过无数次特斯拉,也没法跟部分便宜得多的厂商拉开明显差距,影响了一直吹嘘的领先地位。

现在其极端粉丝已经将懂车帝打成汉奸、卖国媒体。

真没必要这样疯狂,钱是厂家赚的,命是你自己的。轻信人家的那些 “开车睡觉” 的宣传,害的只是你自己。

(要是都买不起只是闭眼吹的话,请当我没说)


果不其然,极端粉丝闻着味就上来疯狂开骂,惯例地拉上其它垫背甚至人身攻击。

还有搞笑的是,说这是小米充值的测评?拜托用脑子想想,花这么大价钱,让大家知道自己智驾水平完全跟不上第一梯队,顺便吹嘘一下最主要对手——特斯拉。不知道这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觉得人家营销公关团队的智力跟你一样吗?

你们的评论大都不是我删的,是系统也看不惯你们。

知乎用户 清风车影 发表

我永远记得卡罗拉麋鹿测试 72km/h 优秀,比亚迪秦 plus—dmi,74/h 不佳的梗。

不是我对贡品帝有偏见啊,我想说的是互联网的网民有基本的智商和记忆。

知乎用户 端到端无敌大铁牛 发表

明明车子已经识别出来要往左走了。驾驶员硬是往右掰方向盘。

这种所谓的 “极限工况” 能给你列举出无限种可能。只要系统有边界。我就能出一点边给你出题。完不成就是系统垃圾。

这种测试除了完成金主的命令,其他的毫无意义。


针对评论区那一撮我不信任系统,但是我还要用系统,系统做的判断我还要反着来的人。你们是不是不爱吃盐,但是主动买盐最后盐也吃了还要嫌弃他咸呢?

知乎用户 Tesia 发表

懂车帝的测试有可信度吗?

信懂车帝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知乎用户 秋落至夏 发表

只能说懂车帝还是一如既往懂车帝。

车辆都已经触发绕行了,有用过的 ADS 都知道这玩意会加速变道过去,与后面车拉开距离。如果变不了道转向和中间线就是红色

强行控制方向盘不让变,导致直接 AEB

懂车帝测试!问界 M9 居然没有通过?变道失败撞击前车?华为智驾那么垃圾?_哔哩哔哩_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BB8wzFEtK/?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70cea3bb64d9f1c957423f4249402c74

ADS3.3 乱变道?不存在的!_哔哩哔哩_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Wb38zNENM/?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70cea3bb64d9f1c957423f4249402c74


实在不行你学学隔壁怎么测得

全网首发!8 大热门车,100km 城区辅助智驾横评,华为、特斯拉、小米、理想谁更靠谱?​www.bilibili.com/video/BV1VQ5EzhEcm?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sections&vd_source=70cea3bb64d9f1c957423f4249402c74

知乎用户 卓某人爱吃热干面 发表

有的人笑懂车帝不懂控制变量

只是

你以为的控制变量是其他条件都一样,就车不一样。进行测试。

懂车帝的变量只有钱多少。

你笑懂车帝不懂变量,懂车帝笑你不懂钱的重量。

知乎用户 青雀的单推人 发表

减速不让道是吧

利益相关,m7+r7 车主,下一台应该还是鸿蒙车,大概率问界,小概率奥迪。今天被恶心的够呛,反正我依然敢高速点个智驾就开始放空,有本事 fsd 用户敢暴雨天和晚上开 fsd?其他家也一样。

小艺超车那一下我在高速上应该是经常有这种出现的,直接停的没有,但是 120 车道龟速 60 的还是经常碰到的,小艺基本上都是选择变道,高速上低速行驶就是脑瘫,大减速也是脑瘫,你能保证后面的车反应过来吗,真左边去不了隔壁应急车道用来拉屎的?

一帮子吹 fsd 玩意不知道摸没摸过 tsl 在这里尬吹,难怪只能在壁虎这个提成低的要死的地方混,微博都去不了。

评论一起攻击我的乐子们我想问一下,如果你信了这个测试然后 tsl 智驾出车祸,特斯拉要负责吗,cctv 和懂车帝会负责吗?反正鸿蒙是有智驾险的。

知乎用户 walle 发表

命题小作文罢了。

主旨就是智驾不行。具体的视频内容经不经得起推敲我先不说了。

我就想知道,因为视频展示的问题,所以不能推 L3 法规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你定了 L3 法规,执行标准,没有车企达标就没有车企达标呗,你是怎么得出定都不能定的结论的?

L3 没达标的那就标 L2,L2 没达标那就标 L1 不就行了吗?整那么多破事干什么?

知乎用户 Sherlolock 发表

充值帝又开始完成主人给它的命题作文了


结合今天的各种推送,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主子下命令了,于是媒体和充值帝立马就把命题作文给端了上来

毕竟媒体是文科草台班子,这种变量都没法控制的测试,充值帝这么大的平台了还搞这玩意,跌不跌份啊?

知乎用户 重拳出击 发表

一拳打不开,招得百拳来

更新

智界的测试直接 override+ 雷达脏污

只能说常看常新

知乎用户 朱西产​ 发表

在流量至上的今天,不撞就没人看,所以必须撞。

这正是媒体评测如今最大的特色——制造冲突才有看点。不撞?观众根本不会点进来。

对 “懂车帝” 这次智能驾驶测评,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这次节目最大的意义是传播。

懂车帝联合央视新闻,把 “把智能驾驶当自动驾驶用” 这事的风险说得清清楚楚,帮公安部交管局那条风险提示做了很好的普及。

一句话——别脱手脱眼开车,现在的智驾技术还没达到真正的自动驾驶水平,出了事责任全是你的。

第二,技术层面,这不算一个合格的 “测评”。

为什么?因为测试不够公平。六个极限场景,各品牌车面临的具体工况差别太大了。

你看视频就能发现,撞了的车,面对的场景危险程度更高;没撞的,情况普遍更温和。所以这并不是一次横评,测的不是在相同难度下谁更强,而是——谁更 “惨”。

这种测试出个 “排行榜”,没意义。

第三,节目传递了一个让人误解的观点:智能驾驶很危险。

但事实是,危险的不是智能驾驶系统本身,而是错误的使用方式。节目里的驾驶员,压根没按规则来,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用,这当然危险。

我们得明白:智能驾驶≠自动驾驶。它只是辅助,司机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只要你盯着路,观察周围,及时接管,那些极端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最关键的,是人要和系统配合好。别把希望全压在车上——智驾不是魔法。合理使用,它其实比纯人工驾驶更安全。

最后,懂车帝这种 “撞撞撞” 模式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他们还搞过一次 “钻卡测试”,30 款车,56km/h 撞大卡车屁股,30% 重叠、副驾方向。这种设定本身就很极端,确实刺激,容易出 “热搜”。

现在外界争议最多的是测试条件不一致,这其实是单次场地测试普遍的问题。

解决方法也有: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大数据统计。

比如,城市 NOA 跑够 100 公里,高速 NOA 跑满 1000 公里,才有意义。根据车控 CHEK 超 10 万公里数据统计,就算是现在最强的辅助驾驶系统,掉头成功率也不到 30%。

中国汽研正在筹划 “懂车帝六大极限场景挑战” 的 SUPER AI 项目,很多车企已经表态会参与进来。

如果真要做这类极限挑战,除了比谁更惨、谁撞得狠,还应该加上对各车型在极端场景下的具体工况数据分析危险等级指标

这样,才不只是哗众取宠的流量秀,而是真正让用户看懂、学会、用好智能驾驶系统。

知乎用户 正宗湖南人 发表

某个群体比车企还急,我没想懂啊。

你作为消费者,某款产品被测出来与宣传不符,甚至很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你们不去质问相关企业(主机厂 + 某供应商),反而去质疑测试?

就好像买了国产某奶粉,而在某个机构的横评中该产品的营养成分不及格,一群家长站出来

“你这个测试不严谨啊!”

你作为消费者,你怎么能在测试机构告诉你情况时,第一个站出来指着测试机构的呢?

所以,你们应该去质问企业吧?不是说好 “想撞都难” 吗?怎么撞了?

至于机构测试是否公允,应该由企业去主张,相关企业可以站出来给一个更公允的测试成绩不是吗?

话说,某家辅助驾驶嘴上说着遥遥领先,这么久了也没见带领行业一起制定一个 “辅助驾驶标准化测试流程”,你那么有话语权,你完全可以设计一些环节有利于你们的算法,但是,你们连标准化测试都没设计,我是没想懂的。

既然你们自己不设计标准化测试,那么别的实体测试的时候当然可以有一定自由裁量。

知乎用户 不让说 190 发表

这次是联合央视做的测试,某些遥遥领先还说人家充值,服了

测的好了,说车牛,测的坏了,说人家充值,正反都是赢,永赢。

智驾一样,没撞吹智驾,撞了吹车硬,撞了人员有伤亡说车主不会开,就是赢

知乎用户 Kasrkin 发表

你看,领先不起来的时候,连央视也不权威了

我寻思几个月之前开风味 l3 发布会的时候你们也不是这个嘴脸呀

知乎用户 一只猥琐的肥宅​ 发表

整个评论区大部分都是这个状态

知乎用户 清雨影 发表

我作为一个前汽车工程师,对车辆多少也有些浅薄的认识。

我知道这个测试没有 100% 的严谨,因为按照网友口中严谨的测试,除了条件一样,还得让智驾放开了手脚开,哪怕是撞坏。在我看来,这些网友不过是屁股大于脑袋的乱喷罢了,与其关心一下 “哦,他们其实没有我们好”,不如问问自己。那些失败场景为什么都处理不了,怎么有脸说自己是 L3 的呢?

我也不去争论这里的细节,因为没有意义,我就一个观念:

L2 就是 L2,永远不能是 L3。

不是 L2.9 和 L2.5,甚至不可以是 L2.1。法规没准备好就是技术没准备好,不要拿法律的滞后性当挡箭牌。你最多说自己是 L2 方案中做的比较好的。

这是我用搜索引擎搜索 L3 宣传搜索出来的部分结果,有些汽车牌子我都不知道。但是没关系,现阶段所有宣称或者暗示自己已经达到 L3 标准的企业都是在谋财害命,没有例外。

知乎用户 执笔 发表

余承东:要打击吹牛逼,鼓励真牛逼。

知乎用户 菜鸟至尊 发表

那你们怎么洗夜晚模拟卡车停在路中间的那项测试?人家卡车一动不动在那直接撞上去,有啥可洗的啊?撞了就是撞了,没撞就是没撞,就这么简单。

我认为懂车帝已经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控制变量了。再者高速封路测试,是上面的大手子支持,哪来车企充值一说。。。。

第一关,有些人说车子已经规划左侧超车,那我问你,这只是一项工作,主持人要测那么多台车,万一不干预,导致左侧超车失败被后车追尾,怎么办?搞个节目还要把命搭上是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8isGP7 发表

大多数都没急,只有一家急了,说明测对了

知乎用户 天天真真无无邪邪 发表

一个懂车帝的视频,就一家急的要死。

不过也难怪,毕竟名声在外,有了私生子,大家的目光自然齐聚段正淳。

接下来小米暂时不是对手了,懂车帝 + 特斯拉,等着吧

知乎用户 Ispacc 发表

看来懂车帝这次确实够大胆,居然敢找了一个新场地测,这怎么触发各家的特调 AEB,肯定万物显型啊

知乎用户 谣谣领先 发表

所以天天踩特斯拉,结果还没人家阉割版的强吗,国内的营销真是太可怕了

知乎用户 白二 发表

现在问题在于,你说你的测试是真的,可人家陈震用 fsd 百公里一本驾照也是真的,人华为智驾用的人那么多也是真的,你测试结果和大家日常体验对不上,人家肯定质疑你啊,你又不是没有前科,央视,央视也翻车过啊,新闻联播牛不等于央视牛。

你看看人极客湾,测 iPhone 信号和 iPad 触控,人得出的结论和你一样,和日常用户体验对不上,可人也能找出可能的原因来,人日常的测评做的也比较严谨,你看有人质疑他吗?

知乎用户 汤汤汤 发表

看到这么多人在喷懂车帝,我就知道懂车帝又做对了。

支持真牛逼,打击吹牛逼。

知乎用户 社会主义好青年 发表

各位评论员真的看视频了吗?

左侧那么多车真的可以变道吗?

走右侧应急车道会被灭九族吗?

我何德何能,竟然有这么顶尖的超级驾照持有者来给我评论,受宠若惊了

知乎用户 人民 发表

这时候是不是应该用花粉的经典语录来回答?

《华为是我听过最厉害的智驾,特斯拉是我见过最厉害的智驾》

知乎用户 余世盃​ 发表

比起测试,我更害怕的是多数智驾通过无数路试大数据居然得出了同一个最优解(逆天结论):

后车肯定是 100% 毫无悬念会让我的。

补充,看了 B 站的两个高速事故切片,测试条件场景已经足够严谨。目前这个车损也已经很大了,再要较真:

真人全智驾跑第一遍,不允许任何接管

绑假人欺骗,再全智驾跑第二遍

左车道条件车假人,右车道测试车真人跑第三遍

左右互换,这样一共四遍,由此产生的车损人损?让叫的最狠网友来买单。

补充 2,汽车大侦探东门账号下有分车型的详细测试视频。目前争议最大的是在 “消失的前车” 这个场景下,到底要不要恪守让速不让道原则,相信聪明的智驾来极限操作呢?

这里只说智驾,DCD 同样有 “遇到野蛮加塞” 这个场景,我建议你仔细看看哪些车撞上去 duang 了,再结合消失的前车这个场景隔壁侧后方是这些车的话建议别头铁硬切,他们真不会让你。

知乎用户 yuanX 发表

充值弟的坏我知道一清二楚,也作了万全的心理准备。

可是某个很厉害的媒体这么蠢,我真的挺崩溃的,泱泱大国,别说要对外面的那些长枪短炮打得有来有往了,就在国内都能被一个小小自媒体耍得团团转。

温室花朵真的扶不上墙。

知乎用户 老猫上班在 发表

这个送给懂车帝

知乎用户 谢周武 发表

懂车帝其实很专业的,依然记得 S7 97% 拔枪充电。

知乎用户 小纯纯​ 发表

抖音刷到好几次,看了看底下的评论,很多花粉破防了,好多视频号要和懂车帝势不两立。

这次活动可是官方认可的,那么在国家和华为面前,不知道花粉怎么选……

知乎用户 PinkPig 发表

TM 第一次见消费者能这么卑微的,智驾的终极目标永远是让傻逼也能安全的从 A 点到达 B 点,而不是撞车之后抽自己一嘴巴,对不起我影响你智驾让你抹黑了。

知乎用户 luffy 发表

懂车帝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个场景只有 的车能过,其他都过不了,就不会被 骂充值弟了

知乎用户 顶花带刺丶小黄瓜 发表

笑死,,,,

0

知乎用户 Neptune​ 发表

当粉丝们还在讨论测试公不公平,辅助驾驶谁家的好的时候,真实世界的驾驶员们发现的是另一个真相:无论现在的辅助驾驶吹得有多牛逼,这几项测试没有一辆车是可以完全通过的。

你在实验在 pk 中可以失误无数次,但是在真实道路中,辅助驾驶只要失误一次,你就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以不要厂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生命只有一次,事故的代价也只有你独自承担

知乎用户 刘斯坦​​​ 发表

目录

TL,DR:

  1. 说明不了激光雷达纯视觉孰优孰劣,但能说明数据量大就是好!特斯拉数据量就是大!
  2. 大部分厂商规控都是一坨,然而他们还要裁掉大部分传统规控的人,现实证明,纯属人菜瘾大。
  3. 大部分车厂的 ppt 都是骗人的,但理想的端到端确实是真的,因为人家即便感知系统检测到了车子还是 follow 了一条直接撞车的轨迹,正经规控干不出来这事。
  4. 特斯拉检测不到中国的锥桶说明确实没有在中国的数据上训练过。
  5. 各厂运动预测基本没用上,Occ 基本都没有用好,occ flow 更是无从谈起,大部分车厂连个野猪都检测不到。
  6. 高速都这样,城区根本不敢想,就我个人体验,城区都很危险。

结论:中国智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L2++++……

第一个场景,高速公路上忽然出现的静止车辆:

首先肯定和激光雷达纯视觉之争无关,比如第一个测试,所有的车都检测到了前车,说明至少感知这块,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也不说明问题,因为这是照明良好的白天,基本上是对感知任务最友好的天气了,谁好谁不好,区分不出来。

最大的问题还是规控的问题,当然,可能仅仅是把和前车的车距保持的大一点,很多车都不会出问题。或者反过来说,特斯拉和前车车距保持的小一点,搞不好也会出问题,但毕竟问题还是出了,那就得去面对。

这个场景就高速而言是一个常见的场景,正常来说 AEB 要将车刹停,很多失败的案例,看起来是 AEB 的决策和城市 NOA 决策相冲突导致的,也有的似乎是优化算法优化到了中间导致的。无论是端到端还是啥,安全兜底方案都在,很多公司都是如此,如果再加上 AEB,AES 这样的主动安全功能,那可能有三个规控的方案在跑。一个端到端的,一个传统的,再来一个 AEB。

但最让人难崩的是触发了 AES 或者直接向左变道,完全无视社会车辆。这说明车辆的 motion prediction 做的完全就是一坨 。。。甚至很可能很多车企完全没有用上其他路面车辆 motion prediction 的结果。

事实上,如果有一个好的规控系统,面对正确的感知结果,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可以处理的。为什么没有,显然是整个系统的测试验证不到位就匆匆上线的结果。

按照许多公司 2023 年的 ppt,这样的情况都不可能发生。而按照现在的 ppt,咱们的车企可都是有 motion prediction+OCC + 多交通参与者博弈 + 端到端 + VLM + 世界模型的梦幻技术栈啊!

我只能说,按照 ppt 来看,特斯拉不一定有多先进。但按照实打实的实现来说,特斯拉可能是最老实的那一家。

第二个场景,施工路段

施工路段,仍然是一样的问题,特斯拉甚至都没有检测到锥桶,完全是按照 OCC 的信息就刹停了。而其他很多家,什么蔚来小米,其实都真真切切的检测到了锥桶,说起来感知做的比特斯拉(中国版)好,但表现就差一些,仍然是规控的问题(让你们裁规控工程师,你们裁啊,裁啊~):

第三个测试,施工路段 + 卡车,意思不大,不评论

第四个测试,幽灵车

这个理想 L6 是最难崩的,明明白白的一根轨迹穿过事故车,他仍然照着这根轨迹开了。和之前特斯拉端到端刚上的时候感知和规控脱节的现象一样。那可能可以说明理想算是个真正的端到端?你别说,你还真别说,理想同学的 VLM 多厉害咱不敢说,但端到端确实是真的!

第五个测试,高速上横穿的野猪

这个其实是真正检测数据闭环水平的 case,除非你有一个好的 occ flow 或者异形物检测,否则仅凭激光雷达,是无法处理这个问题的。

真正有效的异形障碍物检测和 motion prediction,必然基于大量数据才能做到,这个感知问题只有特斯拉做好了,其他家基本没有感知到。说明要么就是压根没考虑这个任务,要么就是数据量不够。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世界上动物这么多,无论哪一家国内的车企,迄今为止的数据量都无法与特斯拉相比,而异形物检测是特别考验数据量的,同时,这是一个和国家关系不大的 case,毕竟美国的野猪和中国的野猪没有区别。

知乎用户 南风寺山 发表

测试的结果我是有点奇怪的。

我没买问界,不是替华为吹,只是我确实坐过同事 M7U 出差,这车高速上智驾体验比我的唐 L 好,唐 L 策略保守,比如同样在中间车道,前边有个货车,唐 L 总是傻比希希的还要跟一下再判断左道有没有车,然后再变道。但是问界比较早就能发现前边货车速度比较低然后同时观察左道有无超车空间,然后就很丝滑的变道提速超车,很像一个老司机。

包括我看车时也去体验过问界,销售人员还是很自信的帮我打开智驾在城区开,我觉得还是很强的。

当然我上边说的没看数据,我只看实际效果是这样的。

PS 下:咱们不说测试结果,不赞同也不否定。

我提个问题,现在一辆问界 M8,一辆特斯拉,一辆小米 SU7,三辆车让你选,智驾高速 2000 公里,你选谁?

知乎用户 雾亥 发表

几乎所有品牌的车都翻车了,但是只有一家的粉丝哈气了。

原来这家没有别的能吹的,只能把跟大家差不多水平的添头功能吹到开天辟地遥遥领先,结果遮羞布就这么被撕了。

知乎用户 xxxx 发表

这就是余承东带领的华为消费者部门绑架华为集团,已经独走失控的例子。

已经无视政策法规到需要部委们做那么多准备来教训的地步。

华为不割掉消费者业务,最终就会被余承东这种营销部门夺魂研发部门,变成一个这种法外财阀。

资本主义盈利的需求才是企业最高准则。

因为资本盈利天生带有剥削性质,这种剥削性质会扭曲其他一切性质,让一个本来靠自强和爱国崛起的企业,为了赚钱反而带头无视国家法规,本质上走向了反体制的方向。

当华为消费者业务放弃出海,依赖中美脱钩下的爱国营销,本质是只做国内同时追求资本高利润时,华为消费者业务走向反国反体制就是注定的。

做生意,只有卖给外人贵点,才能对自己人赚少点。不做外人生意就只能赚自己人的钱,想要的利润率越高,就要赚自己人赚的越狠,就越会无视法律、法规、道德、权力体系。

知乎用户 玄雨 发表

还真的是脸都不要呢。。。

先看小鹏 p7+

虚线一白一黑大概是 15 米,从图上看,前车变道时后车距离故障车大概是 60-70 米。

再看铂智 3x

比 p7 + 更近一点,大概 50-60 米。

好了,重头来了,这是 model3

线我就不画了,请用你锐利的眼神把 model3 的轮廓勾勒出来。。。这个距离至少一百米以上了。

除了特斯拉其他的车也大致在 50-80 米左右,这里不放米厂和花厂的车了,免得说我黑子。

只能说 dcd 这就是冲着国产智驾来的,也不知道收了原神多少钱,为了赢,人为设置最不利条件,连最基本的控制变量都不要了,也就骗骗啥都不懂的小白。

而且我严重怀疑 dcd 在这次测试中作假。

正巧铂智 3x 的这套智驾我正好就在用。先来看视频中的智驾设置。

首先,这个描述就非常不严谨,这套智驾的跟车距离共有 5 个档位,由近到远有 4 档,再加一个 auto 自动档,视频中这个中间档到底是 2 档还是 3 档?

另外,我严重怀疑 dcd 实际上就是用的最近的那档,因为我就是这么开的,120 公里,50-60 米的车距,这种感觉我再熟悉不过了。

回到测试本身,既然是测智驾那就让智驾系统根据环境速度和车流量自己选择跟车距离啊,为什么不把所有的跟车距离全部调到自动档来测呢?是不敢吗?还是说高贵的,售价 6w4 的 fsd 没有这个档位?


更新一下。

还有人在给跟车距离洗地,那我就给出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

大家可以去网上搜 fsd 的视频,全网所有 fsd 视频中特斯拉的高速跟车距离都在六七十米左右,与 dcd 测试中至少一百米以上的情况完全不符。而与之对应的,在其他智驾方案的相关视频中,高速跟车的距离均在 60-80 米左右,这与 dcd 测试中的情况是完全吻合的。

这里放一段 fsd 比较有代表性的视频,30 分钟,其中有多段跟车情况。

特斯拉 FSD 高速只能跑 110?老是走右侧车道?自动修复了? 视频很长,无加速无剪辑,一镜到底 还原真实 - 哔哩哔哩】 https://b23.tv/UGt1rQu

所以,dcd 为什么要为特斯拉选择一个现实中几乎不存在的工况进行测试?

知乎用户 有点意思 发表

我看到的是余承东带领的花粉,对抗国家意志,你们继续继续,我就看着你们的疯狂。

知乎用户 哼哼哈哈 发表

感觉有正常智商的人都能看出来,除了特斯拉,其它任何品牌都不行。

不知道你们在争论什么。

特斯拉没有那么好,就勉勉强强算是智驾吧,其它品牌只能算是辅助驾驶。不服气自己去高速上自己试呗!

知乎用户 城管大队长 发表

遥遥领先和他的水军团体又要掀起一场针对懂车帝的大批判了

知乎用户 starfield 启动 发表

我寻思特斯拉每次测试第一,怎么到了实战连倒数都费劲

知乎用户 hewii​ 发表

这次的阵仗挺大,规格也够高——央视出面,新华社、人民日报助力,懂车帝执行,公安部定调——如此的执行层,真不知道幕后 “把舵” 的是何等神圣。

于此其中,懂车帝只是一个跑腿的 “小弟”,它的观点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公安部的定调,

目前市售汽车所搭载 “智驾” 系统,都不具备 “自动驾驶” 功能…

除非,有人真想 “大嘴” 撼“大腿”!

知乎用户 看门的老大爷 发表

别的车企都没人说话,就宗教品牌急着对线,真是太幽默了

知乎用户 有巢式不粘锅​ 发表

懂车帝总能把测试项目曲解成其他项目,测冬季续航变成测空调,原地热车俩小时,这个消失的大车项目更搞笑,测 aeb 就统一距离和车速测呗,结果咱懂车帝能天才的想到 “测智驾的 aeb”,巧妙的把本该客观的问题搅成浑水,不同的车速和跟车距离一下就变的合理起来,“这都是智驾系统自己的决策,你看我们都是统一车机设置”,那请问智驾决定换车道怎么就给阻止了呢? 嗷,原来测的是智驾系统的 aeb 啊,那么请问必须走 aeb 策略才叫 “消失的大车”?

知乎用户 联邦 发表

这是央视联合懂车帝搞的测试

为了打假自动驾驶宣传

结果其他车企烂其他车企不哔哔

倒是一片沸腾质疑懂车帝测试造假

恰恰沸腾宣传开它家车可以睡觉可以办公

真是宗教

知乎用户 缴灶布 发表

充值帝那帮子不怀好意的理科生为没有充值的车企设置了一种情景。

而央视那帮子文科生是不可能知道更不可能从设置场景看出来,他们已经被充值帝当枪使的。

只能说,这么些年来,充值帝的歪门邪道是一道接一道,正事一概不干,所有的精力全往这方面使了。

而央视包括省市一级地方的媒体,正的有必要大换血了,记者一定要有专业性……

知乎用户 什么乱七八糟都想问 发表

知道『央视新闻联合懂车帝』什么意思吗?

哪怕不知道。

也应该有点常识,能封一条真高速,拿来测试,可不是一个公司能搞定的事情。

所以说,摆明了这是上面给那些还想把『辅助驾驶』模糊成『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的 “人” 或“企业”的通知。


摸鱼的时候,突然想到一点。

这个测试最大的问题就是 FSD 成绩太好了。

像央视在给 FSD 宣传一样,有点 zz 不正确了。


又是摸鱼的时候,想到的。

假设:六个测试,拿三分算合格

已知:

零分:15 辆;一分:9 辆;两分:5 辆

三分:5 辆;五分:2 辆

懂车帝要得罪多少家车企?

它哪来的胆子得罪这么多家车企?

它可是要靠车企吃饭的,而且它还有两个竞争对手『易车网』『汽车之家』。


叒更新,

事实上,比我说的级别更高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应用工作

知乎用户 你曾是少年 发表

嗨购唯一能吹的智驾这块遮羞布也被扯了下来,什么?你说小米也差? 人家纽北第三,量产电车第一呢。

知乎用户 Tyler XIa 发表

首先,这明显是懂车帝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的这次测试,如果觉得懂车帝有问题,那基本上就是你自己有问题。

其次,特斯拉 FSD 是绝对的领先,虽然有点水土不服不守交规,当然辅助驾驶就是辅助驾驶,30 分跟 90 分没有区别,一旦出错运气不好就直接开席。

最后,最受伤的是谁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阴阳友商还阴阳法规,不造车天天拉皮条吹牛皮,现在还有人洗地,看着吧,上面迟早大刀下来砍碎你们的信仰。

知乎用户 吨吨吨吨吨吨吨​ 发表

华为居然真的做到了,让这些境外势力,友商,躺着吃肉的汽车媒体,1450 之流拧成一股绳。

可想而知对于传统汽车行业的颠覆到底有多大

知乎用户 忍不住才回复 发表

华为跟车距离太近,刹不住发生事故,但华为是没错的。因为你跟车这么近的话,你也刹不住,你也会发生事故,所以你说他有什么错?

那么华为为什么跟车这么近呢?你管他为什么跟这么近?总之你记住,你跟这么近你也刹不住,所以你不能怪华为。凭什么特斯拉就跟这么远呢?对吧?特斯拉怎么能这么注意安全呢?这不公平,既然华为撞了,那么所有车都应该跟这么近,都应该撞!那才对!

-—– 这就是华为粉丝的逻辑。极品。

知乎用户 善逸 发表

我今天倒要看看这个测试结果华为敢不敢动用神秘力量全网夹

知乎用户 King 发表

央视新闻都被夹了…… 难道也不诚实不正直了?


现在恢复了。https://weibo.com/3272678210/PCpLU0b6b

知乎用户 汉风烈烈 发表

米:无所谓,反正也没几个人是冲着所谓的 “智驾” 来买我们的。

知乎用户 帅比郑 发表

长城的人急了吗,小米的急了吗,蔚来的急了吗?

知乎用户 这个手刹不太灵 发表

洗地的消息热度可比测试的视频高多了,是不是很诡异?

就是因为某个供应商要制造一个趴在中国汽车制造业上的吸血鬼,所以必须死吹智驾,容不得丝毫质疑,在舆论上保持绝对领先。

哪怕诋毁央视也在所不惜。

知乎用户 员外 发表

赢了就是遥遥领先,输了就是黑车帝,只要不利于遥遥领先,那就自适应辫经,先把水搅混再说。

知乎用户 小小罗 发表

看了这测试结果,我感觉要距离真正的 L3 还遥不可及啊,乐观点起码还得等个十年八年。

这几种场景已经相当简单了,好多粉丝还在纠结测试条件是否一致。

真正的智能驾驶可不是预设场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这么简单的情况都处理不了,你还放心把命交给这种弱智的辅助驾驶?我只能说下辈子就安心了。

知乎用户 Geek 群 发表

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参加考试

好多人不及格

米姓体育生表示,不及格就不及格,毫无压力

普通学生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取及格

某界姓团支书炸毛了,质疑考试出题人

知乎用户 菊花残满地伤 发表

小米:我水平就是菜了,怎么的,辅助驾驶就是辅助驾驶

南极人:不可可能,我绝对是最厉害的,我这可是 L2.9999999999 智能驾驶

知乎用户 绿护​ 发表

有啥好说的呢,我就是问界车主,也不怕黑子说啥,车子什么水平我很清楚。

咱就说前车故障,车子识别到以后想变道躲避,你非得给我掰回来导致智驾退出,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你就是不想活了?

知乎用户 诚实正直 发表

测试之前,鸿蒙牛逼。

测试之后,连哄带蒙。

知乎用户 傅立叶合格证合格 发表

小米和问界 M8 一个水平,

但那根本不是小米的卖点,却是某界的支柱。

怪不得它们那么跳,真卖不出了,一些人就断粮了。


家长问:你成绩单是多少分?

回答:我写的试卷多。[泪奔]

问:芯片是国产的吗?

答:每一颗芯片具备国产的能力。

智驾我不行,OTA 谁比得过我?!

中国交通法管不住他们?

0

知乎用户 莫如玖 发表

懂车帝的所有评测,我都认为带有任务。

知乎用户 梦魇 发表

吵什么吵?

觉得测试没问题的就去花 6.4W 买特斯拉智驾

觉得华为遥遥领先的就去买

觉得小米智驾不行开小米就别用智驾

皆大欢喜

不过说实话这种情况下你开问界,但凡你在睡觉或者玩手机,它都不会撞,因为它绕过去了,哈哈,但是你开特斯拉睡觉玩手机就不知道了,花了 6.4W 买了智驾的人可以试试(不建议哈,你非要试的话建议你保持跟车距离 200 米以上,开慢点,否则出了事别怪我)

至于懂车帝收钱,那没问题啊,一个自媒体它不收钱它怎么活下去?员工的工资不用发?至于这次是谁充值,那就不知道了?毕竟没有哪个厂商会承认自己充值了,你说是吧?

至于你问我哪款车更安全,我只能建议你去问车主或者保险公司

知乎用户 波波 发表

众所周知,懂车帝不是公益组织,大型横评的盈利模式是( )

知乎用户 xslhh 发表

懂车帝的测试项目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精确,也是最贴近现实中危险场景的了,和那些应试项目天壤之别。某个遥遥领先的所谓智驾测试中的惨状,和现实中三天两头高速撞大车的表现完全吻合了

知乎用户 梧桐 发表

除了特斯拉,其他品牌全军覆没…

但是,各家厂商均情绪问题,反而一个供应链上串下跳面红耳赤抹黑造谣水军出击………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呢?

为什么自从懂车帝发布视频以后,至今小米就再没有刹不住、出事故、骑绿化带、小米其他产品视频上抖➕了,理想再没有断轴了,BYD 也没有自燃过了…… 千亿补贴难道只能精准控制一个舆论点吗?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呢?

知乎用户 牛顿的火焰激光剑 发表

我是佩服那家粉丝的。

事情都到了这份上,数据都摔脸上,正手反手都抽了那么多大嘴巴子了。

还在坚持遥遥领先就是遥遥领先,还在胡搅蛮缠,试图搞浑水摸鱼。

评价是保健品买少了。

知乎用户 心胸宽广仙人​ 发表

已经开始明着逼牢任牢余独立建国了是吧,演都不演了是吧

知乎用户 Switch On 发表

懂车帝的测试,看到标题就能猜到各家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只和品牌有关系,从冬测到鬼探头,到今天的智驾,都一样


更新

反对测试的基本论点:跟车距离不同、车速不同、左车道车况不同、疑似雷达遮挡、疑似阻止变道

支持测试的基本论点:哎我草华为太坏了,权威媒体权威部门你们也敢质疑。海军又出动了,任正非孩子不跟自己姓,砖砸狗叫

哪些人是实事求是,哪些人是宗教狂热,不用我多说了吧?


你的设置条件限制不让变道,那不就是测 120kmh 主动刹车吗?这功能不是十年前油车就有的东西,为什么要套上智驾的皮呢?

知乎用户 海贼玩 发表

在消失的前车这个项目中,有几乎一半以上的车辆都选择了向左变道,其中不乏中控屏上明显探测出左后方有车,有快车的车辆,这暴露出一个很恐怖的事实,这些驾驶系统在决策时根本没有将后方车流的情况纳入决策过程中,相当于打 csgo 说自己从来不听脚步,这种系统你敢去相信它吗?

再进一步,该项目中全力制动的车辆真的合格了吗?如果测试改成左边没有车流而后面是一辆全速接近的全险半挂呢?此时选择变道的车辆就浑水摸鱼成功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由此可得出这些测试通过的不一定合格,不通过的一定不合格,这太可怕了,因为你如果再去仔细分析后面的测试内容和系统的决策去窥探一下黑箱的内部,你会发现更多如上述这般的惊人发现,比如说为什么所有车辆都识别出桩桶了有的会连吃好几个,有的却义无反顾得冲进维修区

所以纠结懂车帝测试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被充值,有没有拉偏架都不是重点,我们只是窥探到了黑箱中的一角就已经如同 “古董” 碗底下的微波炉专用一样,一票否决了。

知乎用户 清水物志 发表

原以为高速 noa 问题不大,结果全是菜鸡互啄。

知乎用户 弹错了曲 发表

这次搞的太明显了,什么玩意!

主要针对全中国的智驾

特斯拉刹车距离 7 格,前车消失让路

小米刹车距离只给 4 格

问界更可怜,只有 3 格,关键 M8 激光雷达遮蔽,智驾变道给强行拽回来。

什么玩意,操!

懂车帝到底是哪家的媒体?

那些开口闭口相信官方的,那么一定要相信下面的辟谣声明。

知乎用户 张三李四 发表

懂车帝:我是带任务的,破绽我也漏出来了,你们自己评判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评价懂车帝近期发布的封闭高速辅助驾驶测试?

知乎用户 直言 发表 谁跟你说智能驾驶可以开车睡觉, 出了事你就去找谁索赔, 在美国,这样宣传, 不光车厂能被罚到破产, 高管说不定都被抓进去了 知乎用户 飞天小女警 发表 特斯拉:意外之中,一直没吹,你们还真的当我没实力。 小米:虽然菜, …

如何评价懂车帝近期发布的封闭高速辅助驾驶测试?

知乎用户 飞天小女警 发表 特斯拉:意外之中,一直没吹,你们还真的当我没实力。 小米:虽然菜,但是不会有人因为智驾买我吧? BYD:虽然一直被友商黑智驾,真有人帮我洗刷冤情了。 小鹏:我就说我智驾不错吧,你们偏不信。 问界:懂车 D 收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