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22 年城投债迎兑付高峰期,4 万亿城投债到期?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执伞者孙羽​ 发表

光是借城投债这么简单的玩法早就不能满足地方政府了,前两周有个城投公司找我们做康养项目可行性报告,开碰头会的时候对方老总亲口跟我们说该公司有自己的银行(当地某城商行)而且准备在 23 或者 24 年搞个保险牌照,叫我们研究可行性的时候把保险和养老产业的联动也考虑进去。

再考虑到城投公司很多已经深度介入企业融资这块生意(比如百亿规模的苏州相城区母基金,近年地方政府有大量的资金流入了政府引导基金这块)估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城投公司打着城市建设的旗号玩金融的奇景了……

知乎用户 李猴 发表

随便写的,没想到居然有人看,就再多说几句不该说的。

其实每年压力都很大,跌跌撞撞二十来年,不借新还旧很难撑到今天,所以续发依然是最有力的抓手之一,关键在于方法。不熟悉这块的人肯定会觉得 zf 隐性债务规模大到逆天了,说到底也就那么回事,中西部看起来一屁股债,其实沿海省份也灰头土脸的,难兄难弟一家人嘛。

个人认为公开债部分短期内无需担心,毕竟人活一张脸,公开债信用就约等于一个地区的老脸,砸锅卖铁也会保住这张脸的,但是远期说不准。至于七七八八的非标融资,就不要搞什么信仰了,这东西就是个屑,和民间借贷没有任何区别,不服可以来辩。有多少金交所产品管理人都成实际债务人了?不要自己骗自己,请投资人也远离这些不上道的玩意,对自己负责。

就在 12 月底,某家西南省份地级市市区的城投通过我一个朋友,来向我个人,注意是个人,提出借三个月 100w 过桥的诉求,理由是因为没钱兑付成了被执行人,公司账户全部被冻结了,希望用子公司名义凑几百万资本金去撬动一下贷款。这个事情让我非常震惊,也给各位提个醒吧。部分高风险区域的债务问题十分严重了,化债工作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务必正视现实,正视风险。

以下为原答案:

宝,别怕。你看今年烟花炸的多美:

都这样了,玩非标的老哥们还在吹城投信仰呢。我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发财,就是缺乏这样的心理素质。要向老大哥们学习。

其实明年不仅到期的多,回售量也不少。但是捂住耳朵盖住眼,又是形势大好的一年!奥力给!

知乎用户 BEST-FLawyer 发表

谢邀。

首先要说明的是,城投债高峰也不是明年才到。2015 年公司债开闸,第一个兑付高峰是 2018 年。当时靠着交易所公司债借新还旧勉强应付过去了。

其次,要看看目前债券市场的政策。今年以来,政策一天一个样。红黄橙绿,借新还旧,压减规模,限制区县级,限制募集资金用途等等,城投公司早已叫苦不迭。

表面上看,确实要撑不下去了。但还有几个因素要考虑:

1. 公司债是少了,但是地方专项债多了,后面有一个置换的过程。阳谋。再一个,债券市场讲的就是借新还旧,跟银行贷款一样,不给人家续了,那肯定要违约。交易所也好,证监会也好,不可能一下子把城投债的口子扎死,那要出大事。所以有一个借新还旧,逐步压降的过程。这个过程目前来看,是有序进行的。所以接下来几年,城投债该发还是发。

2. 还要考虑到地方政府的信用问题。要是真城投,地方政府可能不会容忍其违约。一旦违约,以后这个地方想要融资,基本上是死路一条了。

所以进一步说,有个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博弈问题。中介机构在里面扮演了不太好的角色,为了承销费,一味鼓励怂恿城投公司发行。这个品种不行,那就换个品种;这家券商发普通债,我家券商就发绿色债;你家发公募,我家就发私募……(这个地方会引起喷)

几个朋友聊天,说现在有钱就要把市场上的城投债全部收掉,核心逻辑在于两点:

第一,城投债在目前政策打压下,会越来越少。

第二,城投债不会违约,永远不会。

看来这些人都是很看好城投债前景的。

但是话说回来,一家公司是不是城投,城投属性强不强,由谁决定的呢?

国内的债券团队,基本上以城投公司为主要客户。特别是经历 2018 年至今的产业类和民营公司违约潮,现在民企不配融资,地产也呵呵哒,那就只有城投公司还有需求。

在逐步压降城投债的大背景下,债券投行团队的产能过剩现象会更加突出。

已经很久没有从事债券工作了,回答可能有谬误,欢迎指正。

知乎用户 迷途小书童 发表

现在很多人指责许家印为代表的地产商豪赌,他们就是赌财爸央妈不会坐视不管,会刺激房价地价进一步上涨。只要房价上涨,恒大近两万亿债务就不是问题,甚至还能大赚一笔,重新上演 2017 年一整年股价从 4 块多一路冲到 27 块的奇迹。

那么像镇江这种债务率快拉到 700% 的地方政府,又何尝不是在豪赌呢?他们赌的东西也一样,赌地价上涨,赌土地财政还能维系,赌上级不会坐视不管,这样他们的债务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如果你看过几年前的戒赌吧,那应该清楚——对已经债务缠身,高利贷债主找上门来的赌徒来说,他们的第一选择永远不是戒赌老实挣钱去还钱。而是再去借一点,梦想着靠这些借来的钱当本金,再赌一次,一次翻本上岸。因为如果选择前者,他们这辈子都没有一丝机会能翻身了。欠那么多债,老实打工几辈子才能还得起啊。当然,这样的老哥往往是越欠越多,最后被高炮逼死的也不在少数。

当你欠了银行 100 万,你会想着能不能老实打工还钱。当你欠了银行 100 亿,你会想着,去你妈的,劳资直接开摆。甚至想再多借点,再爽爽。

知乎用户 杨晓怿 发表

不会放烟花,城投债的本质仍然带有浓厚的地方债务色彩,隐含的是地方政府信用,公开市场的债务只会出现个别债务风险事件,不市场化的东西注定不会通过市场逻辑去解决。非公开市场的非标债务虽然早就雷声一片,但总体也还是以协商和延期为主,和企业债务是不一样的。

明年的城投债问题焦点,也并不在到底有多少钱要还,重点问题有两个:

  • 一是城投债净融资的规模是否还能持续增长,这决定了城投真正的债务压力。毕竟城投债务一直是借新还旧,只要净融资规模仍然保持正增长或持平,那付息的压力地方还是可以解决的,无论到期多少钱都没啥问题。但现在的监管思路是压降城投的杠杆率,尤其是含有地方隐性债务的城投主体严格限制债务增长,即使明年的货币政策比较宽松,在严格审批的情况下,城投债的市场增量仍然是相对有限的,但基本持平没有太多问题。
  • 二是区域间金融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是否能有一些改善,这决定了部分区域的流动性问题。城投债市场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市场风险高发的情况下,市场流动性高度向东部地区集中,既导致部分区域过度融资、潜在风险提高;又导致部分区域在没有出现风险事件的情况下出现融资净流出,推高了当下的风险因素。因此央行今年提出要解决区域金融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已推动一批省级商业银行落地,并推动大行在额度分配上作出一些调整;这一举措的落地力度,决定了一些经济发展较弱的区域能有多少力量来解决省内的债券流动性和风险问题,毕竟地方债务风险的处置思路是 “谁家的孩子谁抱”。

至于到期规模非常集中的事儿,核心也不在于债务规模,主要是近年来市场感受到了城投债的潜在风险与可能的压力,于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期限日趋缩短,近两年的平均发行年限有明显的下降,不仅导致期限错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使得投资者相互踩踏的现象非常集中,集中到期已经成了普遍问题,城投债市场还是太年轻了。

知乎用户 袁牧​​ 发表

城投债的用途是城市基础建设,形成了城市固定资产,其产权最终实质归属城市全体居民,其偿还来源往往是城市卖地收入,其买单者是购房居民,其收益者也是购房居民,

理论上抵押资产都在,即便公共设施无法拍卖,其相关的居民房产也都在,就像模拟城市类游戏里一样,卖地收入和居民产生的税收等费用是可以覆盖基建投入的,不存在还不上的情况。

在” 城投债 > 基础设施 > 卖地收入 > 人口税收还债 “这个财政经济闭环设计上,原本是很圆满的。


但是前面说的只是理论上,实际上由于基础建设金额巨大,是腐败的重灾区,参与者往往倾向于不断扩大地方债来扩大基建,然后裙带企业大赚特赚,基建本身的社会效益却未必明显,也就造成相应的卖地收入和居民税收达不到立项时所吹嘘的标准,结果就是基建本身出现亏损,这种基建项目相关的城投债可以说是入不敷出的。

这些年很多地方搞得新城、新区,名义上是发展产业,实际上单纯为了卖地而卖地,比如华夏幸福搞得不少产业园,基建投进去了,不但产业没有搞起来,连附带的住宅建设都赚不到钱,地卖不动了,税收也没有,结果就真的还不上了。

当然这基建投入是政府城投债背,还是开发商背,技术处理上各有不同,但大家都不是傻子,大体结果就是都倒霉,多方一起来排雷。


所以中央对地方债是严格管控的,传地方债暴雷已经不是一两年了,央妈表示绝不背锅,绝不搞刚性兑付也不少年了,实际上也确实管得很严,不但正规发债管得严,隐性债务一样考核,我就见过区政府因为不敢增加隐性债务,把央企开发商回绝掉的。

总体来说,中央政府还是很谨慎且严格的,把土地,债务都管得很严,地方政府越往下越胡,县一级就很生猛了,不管也不行。

中国两千多个县,一方面放权放的还是比较充分的,县里权力那是相当大。但一些敏感领域管的也很紧,比如环保和土地,现在没几个地方敢碰红线的。
这一点上,比起历朝历代和当今世界各国比烂,这一届中央还是信用最好的。


但是现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又出现人口即将下降的情况,制造业普遍产能过剩,高科技突破非常艰难,之前几十年改开红利,也就是衣食住行和基础建设的空白基本被填完,高速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常态低增速去产能都五年了,再来个疫情两年,上上下下的钱包都快掏空了,这时候付地方债真是要了命,总不能真去拍卖道路桥梁吧。

说到底还是过去太穷,又不像西方国家可以满世界殖民掠夺,经济发展补课的成本是跑不掉的,欠的债总得还,还不上就得一起吃亏白干。

其实就是施工、建设、开发企业准备亏钱打折呗,实在不行财政多收点补贴给农民工和购房者把工钱和房子交上,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说到底就是全体民众有一部分活白干了,只不过其中谁赚了钱,谁白干的多,玄妙就多了。


虽然基建、城投这些是内循环,说来说去是左口袋右口袋的问题,但这个制度设计主要是为了考核投资效率和建设价值的,也不是可有可无。

现在明确的需求大、效益好的基建项目都干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鸡肋建设做还不做就是个问题。

比如农村的村村通,全面实现水电、通信、铺装路是有巨大社会效益的,但下一步还是不是给每个村继续提升道路宽度质量,提升通信标准,就是个问题了。

实际上乡村振兴战略里明确了有相当一部分乡村是没有发展必要的,归为撤并类,这就非常合理。很多村镇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再去发债搞基建就是纯粹的浪费。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全中国的城市发展问题,城投债背后就是城市基建和城市发展的未来。

还得起的城市,说明还可以继续发展,债都还不上的城市,说明没必要继续投资了,该撤撤该缩缩。

过去中国也有资源枯竭型城市逐步废弃的,但那是少数特殊情况。未来中国恐怕会比较多的出现一般性的小城镇衰落的情况,至少乡镇级别的彻底废弃合并是可能的,就像日本出现的那些一样。

随着老龄化和人口下降,以及经济产业布局演化,到底中国的城乡规划布局会演化成什么形态,应该建成什么样子,这在业内也是有争议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个叫 “新型城镇化”,至少不是唯大城市论,不像网上说的,除了一线城市,哪哪儿都是没有未来的小城市和农村。

但也不会是遍地开花到处大搞基建,实际上很多三四线城市确实就是没啥前途的,至少没必要再举债建设,该紧缩的要紧缩,减员增效才对。

中国城市发展格局参考:

国内哪个城市合适永久定居呢?

知乎用户 晏之敖 发表

续肯定是要续的,借新还旧呗,但是这时候就能看到各地政府真实的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了。

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肯定借着这个机会,压低借新的利率水平,从而让自己融资成本更低一些。

不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新借款的利息反而更高了,这种政府,就是需要直接给它破产一下杀鸡儆猴的。

当然,普通老百姓们都看不到这个利率水平的变化,所以哪些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哪些政府不为人民服务,需要专业人士来给大家指认。


其实在资本环境,债权人第一怕你不还钱,不还钱本都没了。第二就怕你不借了,你不借钱他把钱借给谁去?!尤其是各地城投,哪怕再糟糕的政府,其信用水平也比大多数中小企业强吧。

你总不能拿着这钱去炒股吧。

所以利用这两点的矛盾,在一个比较灰暗的市场氛围下,就可以把接下来的债务利率降下来,毕竟这是债务不是银行贷款,没有 LPR 底线,你真谈个一年 2%,3% 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现在借的钱,10% 以下的占比没多少。通过这种方式来延长债务危机,其实也是比较可行的裱糊方式呀。

知乎用户 HHHH 发表

债务根本不会还清,只需要偿还利息就行。只要还在经济总量增长,就没啥问题。

关键是现在经济有些涨不动了,还有一些地方连利息都还不上了。。。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在美国 30 万亿国债那个问题下,俺的回答是区区 30 万亿只能带来几千亿的利息,和美国每年新增的 5 万亿亏空相比算毛问题。

这个 4 万亿城投债也是如此,看看各地十四五规划的投资计划,一年几十万亿的城投那是小意思。4 万亿到期债也就是个零头,起不来波澜。

在科技树不爆发,对方还不死的情况下,中美都只能看着身上的炸雷越来越大。

知乎用户 雅楠市血液中心 发表

内债不是债。

怎么看?

早餐小笼包从七块涨到九块,不会再跌回去了。

以后会更贵。

知乎用户 Boris​ 发表

这个没啥问题,因为可以借新还旧。

中国经济在倍数增长过程中,出现相当比例的各级债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一点债不欠,那发展速度一定很慢。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大比例负债。比如大英帝国和荷兰这两个例子。

公共债务是 GDP 的 200%,300% 都是有的。

中国才 GDP 的 60-70%,毛毛雨,不要少见多怪。

一帮好事的公知大吹全盘西化,怎么这个问题上就不能向西方学习学习呢?

工业化过程中,标准的经济现象就是高税收,低福利,高债务,无一例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各!位!观!众!请!看!这!里!

河北霸州市出现大面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67 天罚了 6700 万,有哪些信息可以关注?

知乎用户 silentdarkness 发表

2021 年城投平台会打破刚兑吗?

知乎用户 Larry 发表

本回答给大家看看(1)招行理财聚益生金 90 天款非标准化债权持仓中疑似城投企业、房地产持仓(2)2021 年四季度债券基金重仓债券中疑似城投债持仓占比,与 2021 年三季度进行对比(3)2021 年三季度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疑似城投债持仓(4)公众号 “恶意唱空” 中国经济案例

小心点什么招行的聚益生金这种黑箱理财吧,给大家看看招行官网披露的聚益生金 90 天款非标准化债权持仓里疑似城投部分:

再给大家看看房地产企业部分,这个利率,我草,9%,真他娘的暴力啊:

以上部分更新于 2022-02-15,数据来自于招行官网,如下网址,欢迎大家对上述结果进行审核(我朋友给我的):

我朋友这几天还统计了债券基金 2021 年四季度持仓,也分析了疑似城投债(被全面压降持仓比例):

原文在这里:

货基、债基四季度重仓债券调仓分析

以上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天天基金网披露的债券基金重仓债券部分。

以下是原始回答:

鉴于城投债数据只存在于 Wind、Choice 等地方,大家一般搜不到,给大家提供几个侧敲旁击的思路:(一)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前十大重仓债券中的城投债占比;(二)公众号负面案例。

(一)(依据 2021-09-30 公募基金三季度披露报表)极少数货币基金前十大重仓债券确实有疑似城投债成分,债券基金里更多。

债券基金数据里搜索城投债相关的重仓债券(2021-09-30 三季报结果):

朋友的工作在底下:

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重仓债券对比​mp.weixin.qq.com/s/coys45Hp-Q2dSE-PYVaY9w

货币基金结果如下,同样依据 2021-09-30 三季报披露的结果:

(二)微信公众号违规案例,朋友分享给我的——大家可以去腾讯公众号助手里找到相同的:

知乎用户 茕痕 发表

杞人忧天,贩卖焦虑,恒大都没事,城投债背书不比恒大强?

国内的债本质上就是一场游戏,可以看看日本是怎么操作的,一般说的债务危机主要还是外债,展期,转永续债,手段多着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

知乎用户 夏夜​ 发表

怕什么,展期,借新还旧。降息,用长期低利率换短期高利率。严控增量是第一条,其他不是事,不会大规模违约的,少数逾期后也会慢慢还上。别怕债务,无限展期无限低利率就是永续债。

知乎用户 猪猪侠 发表

城投债?

不就是把国字号外加土地金融等公信力

一并汇个公司招牌,来揽储或集资吗

这好像不是长远之计

国企优质资产越来越少

知乎用户 木剑先生 发表

经过 20 年房地产运动,房地产商欠了十几万亿债,老百姓欠了几十万亿,你现在说政府也欠了一屁股债,那钱都跑哪里去了

知乎用户 jzyk08 发表

央行直接下场购买各种地方债,赤字货币化,货币贬值,收铸币税,让所有持有人民币的人为政府买单,一直以来都这样做,就像以前的万元户现在只是贫困户

知乎用户 as 蓝月儿 发表

有魄力就放烟花,没魄力就继续稳

知乎用户 水混子 发表

我更想知道理财这类的基金还能买吗,低风险理财一大部分都买的城投之类的债券。

还是赶紧赎回来先

知乎用户 青谷 Leo 发表

如果要真正狠心医治这颗毒瘤,2022 年的房市可能还会要有 25% 的下调,甚至不少地方都会出现五折或者骨折的现象。唯有这样才能释放出恐慌性的交易量,进而启动真正当下最需要的流动性。当然,这可能会因为系统性的连锁反应,导致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或者社会危机。可是不这么长痛不如短痛,没有人愿意为这个教训买单,囚徒困境的结局就只会越拖越惨。最后甚至很有可能需要像之前美国和日本历史上都出现过的大萧条一样,来进行更长期的治愈。

另一方面,从去年 5 月份开始,国民品牌比亚迪就像是触发了销量暴增的开关一般,销量一路上扬、甚至翻倍。去年 5 月销量突破 3 万辆,6 月破 4 万辆、7 月破 5 万辆、8 月破 6 万辆、9 月破 7 万辆、10 月破 8 万辆、11 月破 9 万辆。据说现在订购新车,也都差不多需要等上三个月左右了。除了疫情环境因素刺激和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之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突破和国民品牌认可程度提升以及整个产品线精细化覆盖,都让民众有了更多消费选择和消费动机。

但是,从 30 年供的购房贷款到 3-10 年供的购车贷款,从总价动辄 300-500 万以上的总价交易到 15-30 万左右的销售金额,如果进一步简化地来看,就是之前一个人买一套房所实现的消费拉动整体经济效益,现在需要一个人买 10 辆车才能大致持平。当然,随着全球净零碳排的协议目标,全球性的绿色清洁能源汽车更换潮势必还会带来一大波结构性刚需消费。加上长尾市场的需求空间,我们是否又真的能让购车市场来替代购房市场的整个产业产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呢?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房市没有流动性,那么全国锁定在房产上的无比庞大、乃至三代的资金流怎么激活流动起来?这就回到本文开头提到,我们怎么适当打折促销以实现共赢的目标。而如果房市资金不解套,加上近两年疫情对民众腰包老本的蚕食,我们又还有多少现金流可以流入新的消费场景领域,即购车方面?当然,央行也提出要更加精准地释放资金加强流动性,放水派钱,尽全力去打通各个环节供应链需求。面对全新的结构化转型,老路绝不可取,那么是不是要首次进行大规模的现金派送?

除了要防止新钱走上老路,避免新钱又进一步流入了效率更低或者需要被淘汰的落后产业,怎么引导国民买房还是买车就极其关键了。毕竟有恒产者有恒心,就算一个恒大倒下了,似乎也还未能叫醒更多的人。作为决策者就需要看到,更多底层的恒产置业需求应该是还没有被满足,而中上层的资产性消费又未被真正刺激流动起来。这也是为何一定要先解决了这块的流动性,才能再印发新钞的缘由。否则,新钱又必将因为资产性的附着优势,全部又回笼到了老路上。乃至进一步垒高了堰塞湖的水,只会让之后的问题更难解决,最终所需要大家一起面对和承担的危机,不论是金融、经济还是社会危机,都必将更加严重和持久。

2022 年,你买车还是买房?你的房子还能卖出去吗?你需要降价多少才能卖出房子?你又愿意降价多少才愿卖出房子?你会购买一辆车还是 10 辆车?你会贷款买车还是全款买车?你会倾向购车贷款越长越好还是越短越好?

欢迎给我留言,一起来以底层民众的视角探讨整个时代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出路。

知乎用户 莱德队长 发表

去年、前年难道到期的少很多吗?

知乎用户 我来学知识 发表

违约了的都不算真城投

所以,城投永远不会违约,over!

知乎用户 材料品质价格 发表

先把他弄破产,然后他就贱卖资产,有些人低价收购资产。

这套路,我熟

知乎用户 还是混子 发表

放烟花是不会的,降息倒是有可能。

知乎用户 没事就瞎折腾​ 发表

还不完的债,做不完的事!

一、城投融资的钱都投到哪里去了?

很大一部分投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中了,而绝大多数的项目并不产生收益,甚至很多项目每年还要花钱去维护、运营。所以指望城投企业自己赚钱还债短期内看不到希望。从这个角度看,城投还款目前最靠谱的方式就是:借新还旧(或者叫续贷)。

二、城投的项目大部分都看不到希望,还要不要继续投?

很多人会说,项目没有收益就不要投。但实际上很多项目并直接产生收益比如修路、建桥、老旧小区改造等。但是这些项目能有效的提高社会运营效率,从而为整个社会财富增加做出贡献。因此城投的项目还得要继续投、项目还得继续运营。

三、现在城投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地区城投前期项目投的太多、太大、太集中,对应的就是融资集中、还款集中。前几年融资成本低,借了很多钱,这两年要集中还了,但是项目没有收益、融资成本高起、地方土地财政持续下滑~~~ 总得来说就是前期想的太过美好,步子迈得太大了,扯着淡了~~

近期也偶尔出现平台公司违约的声音,但后续基本都完美解决了,没有产生大面积的违约现象。

四、未来会怎样?

目前各地政府对城投债务也关注起来了,好多地区都出台了具体措施。通过制定对应措施首先保证平台的正常还本、付息,然后还要进一步压缩融资成本,控制新增融资规模,总体思路就是用时间换空间,把主要问题放到后边解决。

2022 城投债可能会有问题,但绝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爆雷事件,总体平稳。

知乎用户 蜜蜂 发表

看了这就明白了,你的担心或不是没有道理,

每一个新闻的放出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之前 东北最先有人提出放开三胎一样,这不很快就有人实施了,

去年还放出许多国外城市破产的消息,也是在吹风吧,既然世界在发展过程中有这样的先例,那就跟吧

知乎用户 淮右布衣 发表

…… 不然试试债转股?

知乎用户 哈哈哈哈不郁闷 发表

继续借钱来还

不然等国资委给你钱?

知乎用户 水寒 发表

该查一查城投平台贪腐和洗钱的问题

知乎用户 文越 发表

去年 2021 年土地财政收入 7.3 万亿,相较于前年减少了 9500 亿。减少的钱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于每年 3 月所提交的预算,他是按照上一年的那么多钱来进行开支的,可是这个钱不可能每年都是那么多。毕竟这个是透支未来的钱,现在还接下来还要还债。已经走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方了。现在就处于 2015 年,当时所说的会造成更大的泡沫的时候。借债还钱就是负薪救火。

知乎用户 史蒂芬刚 发表

没有债主子对我很重要。

知乎用户 她叫我目头 发表

降息,发更多的债,这样利息不仅不增加反而减少了。

知乎用户 无畏提督方伯谦 发表

再印呗 又不是金银本位时代

知乎用户 索螺蛳​ 发表

没事,央行会兜底,顶多再印四万亿的事

知乎用户 哟哟哟 发表

4 万亿都让谁赚走了呢?反正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

知乎用户 叶孤城 发表

不要慌,国家兜底

知乎用户 Lucien 发表

第一,在国家向上的情况下,内债不是债

第二,提高到非常明显的位置的问题,大概率是问题,而不是风险

第三,看看今年城投债发了多少,官方允许的续借,发债等低成本长久期的,去替换信托、租赁等非标高息短久期项目,参考南通官方通告

第四,永远相信共产党,一心为民这是人尽皆知的,目前大环境很难,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

第五,参考希腊、西班牙等了,外债才是真正债,逻辑上来说,借外债属于国弱的情况,参考改革开放左右的中国,当时又信托从国外大量引进资金、技术。 北京经济建设、江苏仪征化纤、上海基建。 而且外债最可怕的是,弱势国家被强国捆绑了太多货币政策,这才是真正的(掠夺)

知乎用户 麟龙科技 发表

2022 年全年约有 40130.7 亿元的城投债到期回售(不考虑该时间区间内发行的短融到期)。2022 年 3 月和 4 月为到期回售的高峰期,规模分别为 4924.9 亿元和 4674.6 亿元,需关注阶段性偿债压力上升带来的信用风险。

1)城投债信用风险

在较大的债务兑付压力下,不排除未来政策上稳妥化解存量债务 + 局部地区尤其是债务压力较大地区尾部城投风险 “爆破” 并举的可能,城投资质分化是必然趋势 。

简单来说,就是大型系统性风险,大概率不会发生,但是个别的、债务压力较大的地区,城投债违约风险,还是存在的。

2)城投债的传导

地产向城投风险传导的可能路径主要在于对政府财力的冲击,尤其是 “土地财政” 方面;同时城投自身的债务兑付和滚续压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地方政府而言,地产降温,除了卖地收入减少的冲击外,与房地产相关的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税费等收入也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也颇为显著,因此在房地产的风险传导下,未来楼市降温或会从多个方面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形成冲击。

如果你还有更多类似的疑惑,或是想要了解更多财经讯息、股票行情,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下载财咨道 APP 进行答疑解惑。

财咨道

它的 7*24h 快报解读、专家名师视频解惑、社区互动实时交流等功能为广大投资者搭建了一站式智能化理财服务平台。年终钜惠,财咨道 VIP 直降 500 元,让你每天 3 毛看研报。全方位诊股,带你快速选牛股;紧盯大盘趋势,追在妖股启动时。还有惊喜好礼、热门影视会员、开心麻花门票等你抢!

知乎用户 FreedomorDeath​​ 发表

这个我有点发言权,我们给某城市几个区做融资,这个西部网红城市几个区的城投公司总和负债率都是 1 倍 gdp 以上,有些区每年融资利息费用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多,长久肯定是崩盘,但最近又开始放水啦,这些钱都是走入金融空转,流入地方政府城投平台去了,所以 2 年内不会爆雷(甘肃贵州等地我不知道当我没说),未来就不会爆雷呢,我不看好,因为这个模式我真的找不到解决的路(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卓阳 发表

反正国家已经出文件 清理 城投了。 谁也不要幻想 国家会为城投兜底。 谁买谁就买单吧。

知乎用户 Andy666 发表

土地不灭,信仰依旧。

知乎用户 勃然大怼 发表

不是要发 4 万亿么,这不刚好就填上了,完美、任性!

知乎用户 被禁言了 发表

土地依赖 40%,在国内的一大票地市里面那是非常健康的了。一大波 80% 以上的还活蹦乱跳呢!

知乎用户 薯片工程师 发表

投债是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是指债券购买人 (投资人, 债权人) 以购买债券的形式投放资本, 到期向债券发行人 (借款人、债务人) 收取固定的利息以及收回本金的一种投资方式。债券的主要投资人有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公司或投资银行, 各种基金组织。此外, 公司、企业以及个人也可以将闲置资金投放到债券上, 投资人以相当于债券票面价格的货币购买债券, 按照一定的利率收取利息, 取得收益, 在规定的期限到来时, 再收回本金, 债券按发行人可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三种。

[

薯片企服:个人所得税怎么申请退税?

薯片工程师的视频

 · 8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74100376575778816)

知乎用户 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发表

你有啥可怕的?最多就是打破刚兑,宣布破产,然后破产重组。慌个求

知乎用户 黑夜里的白鸽子 发表

怎么看?冷静的看呗

不排除有意外情况,不排除会传导到二级市场。但我们要控制好风险,坚决规避风险

知乎用户 Ooooh 发表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个可以鞭策我们戒掉依赖,提高财商!选对跑道!努力搞钱!真正成为金钱的主人的—宝藏博主!

宝藏投研

头部财经博主的付费课程,每日更新,免费分享,包含(先知研报小密圈,梅森投研,越甲策市,一叶孤城,孥孥的大树小密圈,卫斯理观察,锦衣卫特供,骑行夜幕统计客刊外,价投信徒亨特,思想钢印小密圈等)让你和机构视野同步,资讯,信息,炒股心得,超越普通散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刚刚,丰县把金融圈给炸了

丰县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目前,江苏省调查组介入丰县八孩女子事件。 01 金融圈,罕见地站了出来,对丰县城投债表达了某种集体性的厌弃。 2月16日,一家金融行业自媒体ratingdog(人称发债狗)梳理并公布了丰县城投债情况,文章瞬间刷爆了 …

政府信用突围

本文是2020年经济回顾的第四篇,讲述的是支撑2020年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政府负债。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首先给出的是2010-2020年的财政收支数据,注意涂了颜色 …

都说现在经济下行,大家收入下降,那么钱都到哪里去了?

知乎用户 杜方舟​ 发表 谢邀,作为银行业从业人员和科班出身的经济学硕士,我想结合理论和实际来回答一下你的提的 “钱到哪里去了” 的问题,这个问题深层次是中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的问题。 一、大量信贷派生与货币投放推动的中国式基建推 …

既然基建是拉动 GDP 的利器,为何不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用?

知乎用户 Bill Yu 发表 很多国家都采用过,也获得了广泛的成功。 美国在大萧条时期建立的公路到现在都还在用,有一次我开车经过 US-31,觉得好奇,查了一下,果然是二战之前修建的;美国的州级公路,就是 I-xx 的,是在艾森豪威尔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