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在此之前有过哪些价值和意义?这些价值和意义是否有值得商榷之处?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张俊森:The evolution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its effects on family outcomes. 2017 年发表于_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_。链接如下。

https://pubs.aeaweb.org/doi/pdfplus/10.1257/jep.31.1.141​pubs.aeaweb.org/doi/pdfplus/10.1257/jep.31.1.141

王丰、沈可、蔡泳和 Gietel-Basten:Is demography just a numerical exercise? Numbers, politics, and legacie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2018 年发表于_Demography_。链接如下。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3524-018-0658-7​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3524-018-0658-7

这两篇文章基本已经能够完整回答题主的问题。对计划生育这个话题有深入的兴趣的知友,或许可以考虑将这两篇文章下载下来,对照着后面的参考文献读一遍。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应该也会比较清楚了。从强制一胎前的计生政策,再到独生子女政策出台的思想源流和决策过程从评估政策的预期效果——少生优生,实现了吗到针对预期之外的效果的研究,两篇文章都有提及。两篇总结中列举的许多英文文献,不少也已经以翻译等形式,进入了中文互联网世界。

为了方便嫌麻烦的知友,我也从两篇文章的结论里翻译了可能是核心结论的两句话,放在这里供参考:“一胎化政策的实施,虽然有可能轻微地加速了(may have mildly accelerated)中国的生育转型,但也带来了高额的(substanial)成本…… 回首过去,我们或许要质问:是否有必要在中国引入一胎化政策(张文第 16 页)”;中国的一胎化政策,将会成为历史上在坏科学(bad science)的基础上实施的、失败的社会工程的教科书般的例子(王、沈、蔡等文第 19 页)”。

这个答案接下来的部分,会简述这些学者给出如此判断的理由。实际上,他们对作为整体的、在 1970 年代已经颇为激烈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态度并非如此负面;以上结论,主要针对之后铺开的独生子女政策。支持这一判断的,主要有以下两点因素:首先,在 “少生” 和“优生”两个维度上,独生子女政策,或许都没有实现当时宣称的、如此宏伟的效果——当然,这不等于说完全没有效果;其次,政策的推进,或许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激进。后面一点,或许比前面一点更重要。

一 如何评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这更多是一个方法论上的问题:怎么在政策推行后、人口发生的各项变化之间,与政策间建立起因果?我们知道,能确证因果的,只有随机实验:随机将人口分成两组,一组推行政策,另一组不推行政策,然后做比较。然而,计划生育的实施遍及全国:除了极少数试点的地区,我们没有办法划分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就必须去找一个合适的对照组(这其实就是

@chenqin

提到的 “基准”),来和实施了政策的地方做比较。二者的差别,即是政策的效应。

这个对照组要怎么找呢?首先,汉族和少数民族、城与乡,实施政策的力度都有所不同。如果能在其中各方面特征相对类似的群体,比如东部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比较就可以做;其次,如果当地政策的实施足够突然,让人来不及有时间反应。政策实施前后的当地人,也可以用来做比较;再次,不同地区的执法力度——比如罚款数额——有差异,这也能够成为比较的契机;最后,在计生实施十分严格的地区(如部分城市),生下一胎和双胞胎的家庭,也可以用来做比较。

之后要提到的研究,几乎都隶属以上几种方法之一。比如张俊森和 Rosenzweig 2009 年的经典研究,就是在计生实施相当严格 [1] 的昆明,比较是否生育双胞胎的家庭,子女教育程度的差异。接近随机实验的研究设计,得到了接近因果性的估计结果:计生政策将教育程度提升了 4%[2]。不过,如果是范围更大的比较——比如国与国的对比,合适的对照组就很难找了。此时,研究者只能尽量控制变量,期待 “实验组” 和“对照组”间尽量接近。在这篇答案的末尾,我会简述国际比较的结果。

本节注 1:在昆明,第一次生育一胎的家庭,超过 95% 只有一个小孩;第一次生育双胞胎的家庭,超过 99% 只有两个小孩。

本节注 2:除受教育年数外,上大学几率、在校成绩、健康程度等方面估计出的影响也不大。

这一节用到的文献:Rosenzweig, M. R., & Zhang, J. (2009). Do population control policies induce mor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wins, birth weight and China’s “one-child” policy.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6(3), 1149-1174.

二 计划生育,实现了预期之内的目的吗

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简化:1970 年代末之前的计划生育,以及之后的独生子女政策,有没有实现 “少生” 和“优生”的目的?有关独生子女之前的计生,近年来的研究有以下两个发现[1]:1970 年代的计生,并没有之后描述的那么 “温和”许多之前认为是 1970 年代末开始的粗暴措施 [2],1970 年前中期已开始应用;实际上,通过比较不同时间建立 “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的省份生育率趋势的变化,一篇 2018 年的文献估计出:计生政策,可以解释 1969-1978 年间生育率一半的下降 [3]。

那么,独生子女政策,有没有实现 “少生” 的目的呢?这方面,现有的结论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严格的一胎化政策,一方面确实降低了各地区(尤其是城市地区和汉族人口)的生育率,另一方面也大幅降低了家庭生育第二胎的概率 [4];其次,尽管政策取得了成效,但效果可能并没有 1970 年代末期之前的政策那么显著。此外,同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解释相当一部分——很可能是绝大部分——的生育数量下降 [5]。政策带来的变化,只是同期变化的一小部分。

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是 “优生”:计划生育有没有提高人口素质?答案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在个体层面,提高了一点;在社会层面,可能是降低。包括前面提到的双胞胎研究在内,一系列研究均发现生育数的下降,对孩子的教育程度或身高等指标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6]。然而,对教育的正面影响不能过高估计:近两年的研究,共识大致是 0.3 年 [7]。女孩受的正面影响大些;男孩方面,这一影响未必显著。此外,由于 “城市 - 农村” 人口比例的变化,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可能因此降低了 [8]。

本节注 1 详细的论述都可以在开头的两篇文章中找到。

本节注 2 记录月经以 “防‘患’于早孕”、联合家庭施压要求流产、不给“计划外” 生育的孩子办登记等手段,在这个时间段都已经开始应用。“没有强制”的描述,并不全面。详情见用到的文献的第八篇。

本节注 3 这个数字是 1.5(期间总共下降了 3)。具体请见用到的文献第一篇。

本节注 4 这注定是个要引起 “争战” 的问题。知乎之前的讨论,集中于以前流行的 “四个亿” 和

@chenqin

算出的 “数千万” 之间。实际上,如果双方都来答题,前一种说法或许会被 “锤爆”:当时的专家直接假设 1950-1970 年之间的生育率趋势将一直持续,将假定的人口走势与实际比较,然后将之间的差值全部“归功” 于一胎政策。这一算法,恐怕远不如第二种计算精细。王、沈、蔡等 2018 年的文章对这一过程有详尽的论述。实际上,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McElroy 和 Yang 早年的文章(用到的文献第五篇)认为,对政策导致的生育率下降给出了 0.3 的估计;李宏斌等学者的文章(用到的文献第四篇)认为,政策让育龄女性生育二胎的概率下降了 11%。最新的估计(用到的文献第二篇)发现:一胎政策大致能解释 1978-2010 年间 17% 的生育数量下降,绝对数量在 4000 万左右。

本节注 5 详细的论述请见用到的文献的第七篇。

本节注 6 详细的论述可以在张 2017 年的总结中找到。

本节注 7 详细的论述请见用到的文献的第三篇和第六篇。两份研究,得到了一致的估计结果。

本节注 8 详细的论述请见用到的文献的第八篇。

这一节用到的文献:Chen, Y., & Huang, Y. (2018).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China’s family planning leading group and the fertility decline since 1970. 链接:https://www.econstor.eu/bitstream/10419/177821/1/GLO-DP-0204.pdf

Garcıa, J. L. (2018). The household-and aggregate-level fertility consequence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链接:https://bfi.uchicago.edu/sites/default/files/file_uploads/jmp_04022018c_jlg.pdf

Li, B., & Zhang, H. (2017). Does population control lead to better child 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one-child policy enforcemen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45(2), 246-260. 链接:Does population control lead to better child 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one-child policy enforcement

Li, H., Zhang, J., & Zhu, Y. (2005). The effect of the One-Child policy on fertility in China: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链接:https://core.ac.uk/download/pdf/6271003.pdf

McElroy, M., & Yang, D. T. (2000). Carrots and sticks: fertility effects of China’s population polic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2), 389-392. 链接:http://www.jstor.org/stable/pdf/117256.pdf?refreqid=excelsior%3Aabb2e47a95b79b50a347e13c40020b98

Qin, X., Zhuang, C. C., & Yang, R. (2017). Does the one-child policy improve children’s human capital in urban China?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45(2), 287-303. 链接:Does the one-child policy improve children’s human capital in urban China?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Wang, F., Zhao, L., & Zhao, Z. (2017).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and their labor market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30(1), 31-68. 链接: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ies and their labor market consequences

Wang, X., & Zhang, J. Beyond the Quantity–Quality tradeoff: Population control policy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Forthcoming,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链接:Beyond the Quantity–Quality tradeoff: Population control policy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Whyte, M. K., Feng, W., & Cai, Y. (2015). Challenging myths about China’s one-child policy. The China Journal, (74), 144-159. 本文有中译版,链接:哈佛教授:独生子女政策四大误识亟待澄清

三 计划生育导致了哪些预期之外的影响

面对覆盖范围如此广泛的社会工程,少有人能提前预知政策实施的所有可能后果。除掉生育率和人口素质的变化,其中许多,大家或许已经耳熟能详:首先,广泛存在的性别选择现象,导致部分区域的性别比出现失衡。比方说,李宏斌等学者的估计结果发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致可以解释 1990 年代性别比变化的接近 60%;大家同样熟悉的结果变化之一,是在诸多只育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女孩地位出现的 “前所未有” 的上升 [1]。由性别比的变动,又派生出了诸多影响 [2]。

独生子女的影响不止于此。在张 2017 年的总结中,他指出政策的实施对诸如离婚率、男女劳动参与率、人口迁移等一系列因素均有影响。比方说,政策实施的强度,与当地的离婚率高低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政策实施较不充分的地区,“超生” 的比率更高,这一点与当地的男性劳动参与率显著负相关,对女性的劳动参与相关性不显著。此外,“超生” 比率的高低,与当地人迁移的比率也是负相关。不过,张也指出:独生子女政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最后,也是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究竟有没有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问题上,已有研究的结论,可能和前面提到的 “计划生育有没有促进” 教育一样:或许有,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李宏斌和张俊森早年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政策在当地的推进,确实对 GDP 总额的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廖珮如之后的估计显示:计划生育政策在 1980 年之前的影响可能为负;1980 年代之后取得的增长中,独生子女政策可以解释 12%。随着研究的推进,这些结果还有可能发生变化 [3]。

本节注 1 然而,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同样不能毫无保留地接受:在 1980 年代前中期的性别比变化中,相比于独生子女政策,包产到户的解释力要更强(用到的文献的第一篇)。实际上,具体到劳动力市场——包括平均工资与就业比率等指标——计划生育带来的影响,政策的影响并不大(比如说,在收入差距方面,政策缩小了 1.5 个百分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请见用到的文献的第七篇)。有关女性地位上升,早年的研究(用到的文献的第三篇,也是引文的来源)做了许多十分有意义的观察;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开始重新关注性别观念的 “顽固”,及其对两性地位消长的影响(用到的文献的第八篇)。李宏斌等学者的原始估计结果,在用到的文献的第四篇。

本节注 2 比较新的综述,可以在用到的文献的第二篇中找:性别比对储蓄率、性别比、犯罪率、不平等程度、经济增长等因素都有影响。

本节注 3 两边的观点,分别请见用到的文献的第五和第六篇。

这一节用到的文献:Almond, D., Li, N. H., & Zhang, S. Land reform and sex selection in China. Forthcom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链接:http://spot.colorado.edu/~shzh6533/SexRatio2017.pdf

Cameron, L., Meng, X., & Zhang, D. (2016). China’s Sex Ratio and Crime: Behavioural Change or Financial Necessity?. The Economic Journal. 链接:https://scholar.google.com.hk/scholar?hl=zh-TW&as_sdt=0%2C5&as_ylo=2014&q=sex+ratio+and+crime&btnG=

Fong, V. L. (2002). 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Empowerment of Urban Daughter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4(4), 1098-1109. 链接: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Empowerment of Urban Daughters

Li, H., Yi, J., & Zhang, J. (2011).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the one-child policy on the sex ratio imbalance in China: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emography, 48(4), 1535-1557. 链接:http://www.jstor.org/stable/pdf/41408201.pdf?refreqid=excelsior%3A4f4d288f719dc29b2c50fa8181a743a9

Li, H., & Zhang, J. (2007). Do high birth rates hamper economic growth?.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9(1), 110-117. 链接:MIT Press Journals

Liao, P. J. (2013). The one-child policy: A macroeconomic analysi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1, 49-62. 链接:The one-child policy: A macroeconomic analysis

Liu, H. (2011). Economic reforms and gender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9(4), 839-876. 链接:

Loh, C., & Remick, E. J. (2015). China’s skewed sex ratio and the one-child policy. The China Quarterly, 222, 295-319. 链接: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china-quarterly/article/chinas-skewed-sex-ratio-and-the-onechild-policy/25FC67FB57904AAEB473093984C369A6

四 国际比较的视角看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不是中国特有的政策。1950 年代时,洛克菲勒已经捐资成立了 “人口理事会(The Population Council)”,研究相关理论、提供资金和实物援助;1960 年代时,以瑞典向斯里兰卡等多国援助计划生育项目为标志,成规模的国际合作在大范围内启动。自 1970 年代前中期起,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都启动了各种类型的计生项目。理解中国的计生政策进程,不能脱离国际进程;讨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有效时,国际比较是非常有必要的视角 [1]。

借助联合国人口政策数据库这一资源,De Silva 和 Tenreyro 评估了世界范围内、各类计生项目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控制人均 GDP、婴儿死亡率、城市化率和人均教育年限之后,以下三个反映计划生育的指标,都与该国的人口增长率显著负相关人均计生项目支出计划生育项目的执行力度,以及计划生育项目覆盖的人口比例。诸如教育、城市化和教育年限等变量,在回归中的符号并不稳定。这一研究说明计生政策很可能有实质影响,但因果性还需要进一步确证。

具体到研究中国,有许多学者尝试寻找各方面特征相似的发展中国家,作为 “基准” 来和中国比较:印度、越南、墨西哥等,都曾经成为备选对象。比方说,在 2012 年发表的研究,王丰和蔡泳选取了 1970 年时人口在 100 万以上,而增长率又和中国相近的 16 个国家,来比较之后 30 年的人口趋势,结论是官方严重夸大了独生子女政策的 “成果”[2]。直到 2017 年,也就是去年,仍有诸多学者就这个题目展开争论。任何这方面的结论,都应该和前面提到的、微观层面的结论结合起来理解。

本节注 1 对这段历史的详细讨论、相关文献,以及之后的数据分析,请见用到的文献的第一篇。

本节注 2 请见用到的文献的第二篇。

这一节用到的文献:De Silva, T., & Tenreyro, S. (2017). Population control policies and fertility converg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1(4), 205-28. 链接:https://pubs.aeaweb.org/doi/pdf/10.1257/jep.31.4.205

Feng, W., & Cai, Y. (2012). Population, policy, and politics: How will history judge China’s one-child policy?. Population and Public Policy, 38, 115-129. 链接:http://dragon-report.com/Dragon_Report/Challenges_files/Wang_pp115-129.pdf

五 总结,其它零碎的结论,以及一些可能有用的读物

总之,我们可以尝试作出以下结论(随着新研究的推进,这一点应不停地修正):计划生育政策,包括其中 1970 年代后期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都对减少生育率有成效。然而,早期的一些结论,在高估政策效果的同时,低估了前期没有那么激进(但也谈不上温和)的政策的效果。至于人口素质、经济增长等其方面,目前看来,政策的效果没有宣传的那么明显。考虑同期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计生政策,以及本国 1970 年代前的情况,是否有必要如此激进,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也牵涉到两个有意思的观念。一是 “科学决策”。查阅对当时决策过程的研究,我们或许会印象深刻于当时的科学家们的自信:他们使用大量数字和计算(尽管其中隐藏了许多非常可疑的假设),并用“震撼人心” 的方式展现计算结果,以尝试说服决策者这些 “科学” 的结论 [1]。从今天回首过去,我们或许会惊讶于其论证之粗疏、逻辑“跳跃” 之迅捷。然而,如果短短二、三十年间,一类思考方式已经显得 “原始”,我们今天思考决策时,是否也该考虑自己之后显得“愚钝” 的可能性呢?

二是 “人是负担”。这一问题与上一段一脉相承:将资源视为固定,将人口视作消耗(或许会加上一些“惯性”“阻尼”“反弹” 之类的奇怪项目),以此作为控制人口的依据,将千万人的命运,简化为 “数值操演(numerical exercise)”。然而,在新材料、新证据的发现的基础上,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使是工业革命前的时代,马尔萨斯的理论也未必是定律[2]。实际上,无论是“资源” 的定义和数量,还是未来人口的趋势,这几点和现有人口的关系,都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本节注 1 Greenhalgh 著作中,一个引用自当事人言论的小标题非常有趣:“这是真正的科学,不是社会科学”。后面列举文献的第一、二、三、四和第六篇,是这个话题上值得阅读的几本书。

本节注 2 罗马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具体请见用到的文献的第五篇和第七篇。

这一节用到的文献:李中清和王丰 人类的四分之一。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8515/

梁中堂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69720/

彭珮云主编 中国计划生育全书。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59923/

田雪原 中国人口政策六十年。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25117/。

Erdkamp, P. (2016). Economic growth in the Roman Mediterranean world: An early good-bye to Malthus?.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60, 1-20. 链接:Economic growth in the Roman Mediterranean world: An early good-bye to Malthus?

Greenhalgh, S. (2008). Just one child: Science and policy in Deng’s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链接:Just One Child

Harper, K. (2017). The fate of Rome: Climate, disease, and the end of an empi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链接:The Fate of Rome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人说

@chenqin

的图表里没有印度,不知为何没有人去做一个呢?
Google Public Data Explorer 里面搜索就可以了,举手之劳。本题相关的链接是: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 Google Public Data Explorer
截图贴在下面:

我是色盲,哪条线对哪国标注在最右边。我比较的是世界,东亚和太平洋,中国,星港澳,印度。
其中只有中国强制计划生育,但是星港台也曾经倡导计划生育。另,大陆计生委成立于 1964 年。
中国先是上升超过印度,然后迅速下降低于世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变化几乎完全受中国影响。
有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自己点开我上面提供的链接,去比较其他国家或地区,动动鼠标的事。

数据我就不解读了。只是

@chenqin

的图中我确实一眼看出了哪条是中国。
现在去掉韩国的干扰,加上世界,印度和东亚三个比较,是不是感觉更明显了?

知乎用户 荔枝​ 发表

我不太同意最高分的答案,虽然数据言之凿凿。
数据是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是稍微滞后的,数据没办法解释最最开始的时刻,那个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数据会告诉我们银河系是个螺旋,但是怎样从星云到螺旋,谁让恒星旋转起来,这个最初的动力,数据没办法解释。

妇女的教育程度提高会导致生育率下降,这点是大家都赞同的。
问题是妇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动力在哪里?
印度的例子告诉大家,只要家里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成为劳动力,照顾下一个孩子,以此类推,就能生四五个孩子。中国漫长的古代也是如此。
但计划生育,既对超生罚款,又补贴独生子女。这令父母开始算一笔经济账:
要么再生一个,交一笔罚款,然后让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如果是姐姐照顾弟弟,那么弟弟念书,姐姐嫁人。
要么就把那笔罚款省了,或者罚款都交不起。
有人就愿意把交罚款那笔钱,省出来,让一个女孩子接受义务教育。
女孩受教育并且有了选择生育或者推迟生育的权利,这使得生育率下降。
计划生育,在一定程度上,给了父母一个第一推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计划生育的力量,并不是说强制堕胎,或者强制结扎,而是让父母有了一个 “体面” 的选择,选择将家中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向一个女孩倾斜,或者干脆就贯注在这一个女孩身上。这在过去的中国,是极其稀少的。
虽然,我认识的女生中,有的在家里,爸爸会管她叫 “儿子”,
虽然还有一些女生,名字里有个 “楠”,超楠,胜楠,但这已经是个改变。
有一些就是想要儿子的父亲或者家庭,在计划生育面前,不得不做出了选择,承认这这种现实,并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让一个女孩子接受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哪怕爸爸一直觉得还是男孩好,管女儿叫儿子。
但这确实使得女生教育率提高,生育率下降,迫使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到更高层次发展。
计划生育是一个推动力,也是第一推动力,它先推了这个国家一把,然后才有了后来普罗大众的自我选择。
直接去消灭人口,去结扎,去堕胎,制造人间惨剧,这是有悖人伦,这是地方干部的丧心病狂。但是计划生育没有直接杀灭那么多中国人,把它和法西斯和日寇相比就太过分了。
计划生育没让本来不孕不育的人生出孩子,也没能让铁了心要儿子的农民减少生育,
它实际上,令在中间摇摆的人,有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去选择将家庭的财力和教育,都贯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尤其这其中有女孩。
这代人成长以后,将会改变此后的无数代中国人,深刻地改变中国的一切。会补偿十年浩劫里,中国人口素质的缺失。
就像广州登革热,防疫部门知道直接杀蚊子根本杀不完,干脆投放了更多的蚊子,但是投放的是改造过,没有生育能力的蚊子。

如果没有,最初被计划生育影响的一代人,可能中国也会在之后进入一个低生育率的阶段,但是太慢了,就会丧失机会。
就会像今天的印度一样,班加罗尔和孟买再强劲,也带不起身后庞大的人口一起腾飞。

也反对有的答案用日本的高人口密度举例子,来证明我们国家再多的人口也能承受。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十个农村的贫困人口,也不如一个大城市小资的购买力强,过多的人口,会把这个国家的购买力和市场,牢牢禁锢在满足温饱的低级阶段。
大部分人的愿望都是不要饿死,那谁来让小孩接受教育,谁来发展工业,谁来让土地上种出更多粮食。
中国能养活 16 亿人吗?养活 20 亿人和让 10 亿人幸福生活,哪个更正确?
我还是认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了,但好在没那么多。计划生育让这艘万吨巨轮,在触礁的边缘驶过,有了远航的可能。

工业化是个龙门,跳过去就是龙,跳不过去就是案板上的鱼。
马嘎尔尼看到了中国广袤的人口,以为人口就是市场,幻想着每个清朝人的袖口增加一寸,英格兰的织机便可昼夜不停。然后有了后来夏衍写的包身工,有了十几万劳工去欧洲挖战壕,去北美修铁路。一寸枕木下面都有一个华工的血。
一个人口庞大的非工业国家,容易被资本奴役,不停提供廉价劳动力。
一个人口适中的工业国,在资本家眼里是一个广袤的新兴市场,是需要巴结需要尽力本土化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地方。
拿日本的人口密度举例子的人,有没有假设过。如果日本没有赚钱的能力,没有跨国公司,能不能养活那么多人。
如果中国的人口比现在膨胀得多,会不会还是代工工厂的阶段,会不会还没因为劳动力短缺而倒逼重视市场并产业升级,会不会一旦差距拉大,就怎么努力都追不上了?

我不想为计划生育站台,中国因为计划生育而产生的惨剧真是浩瀚之极,评价计划生育好与不好,都不能否认这个政策带给中国的巨大改变,计划生育是计划经济的异化产物,把生育等同于国家经济运转的一部分来调控。数据只反应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亚洲四小龙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这样的市场经济地区,生育率和中国一样都是下降的。却忽视了中国在那个年代的经济形态。

我个人的结论是,计划生育,这一有悖人伦的 “计划”,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班岗。计划生育用计划人口的方式,使中国在走向市场经济的时候,不至于产生过多的劳动力,促使女孩接受教育,增大了社会和家庭在教育上的投资,提高了人口素质。导致了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因为廉价劳动力短缺,而被迫进行产业升级。并且老龄化没有畸形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计划生育是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我猜想,中国会因为劳动力充足,在世界工厂这一阶段停留很久,于是富士康的工人依旧是 900 块人民币一个月,耐克运动鞋还是在中国代工而并非印尼,但 iphone 并不会因为中国市场而单独定价,于是苹果手机真真正正成为了奢侈品。
贫富差距会更加悬殊,等那条生育曲线真正因为老百姓生不起小孩而掉下来时,中国已经在世界之后很远很远了。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80 年代初,中国开始执行强制性的一胎化政策。整个东亚地区,实行了强制性计划生育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下图六条线分别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六个地区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你猜得出哪条线是中国大陆吗?

(最上面蓝色的那条是中国,数据来自 worldbank、“中华民国” 本部戶政司,中国 00 和 10 年数据经过普查调整)
1985 年,山西临汾地区翼城县得到了一个二胎试点的机会。在满足 “晚婚、晚育、生育间隔” 这三个条件的前提下,翼城市民可以生二胎。下表是从 1990 年到 2010 年临汾所有县市区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你猜得出哪个是翼城县吗?

(翼城的行政区划代码是 141022,第一行是临汾总体。数据来自 1990、2000、2010 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日本从未实施计划生育,但日本的老龄化程度世界第一。下图是日本从 1950 年以来的总和生育率。
你知道 1992 Projection, 1997 Projection 是什么吗?

(数据来自 Junichiro Takahata(2013))
90 年代时,日本的老龄化程度已经令人咂舌,但低生育率却让他们毫无办法。那些 Projection,是日本人天真的以为自己的生育率已经到底了,马上就要反弹了,可现实却接连抽了他们两个耳光。2006 年时,日本总算做了一次低于真实值预测,可这些由非婚生子女带来的生育率反弹能持续多久呢?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以上三个图,想说三个简单的事实::
1,有没有计划生育,生育率都会下降。
2,让生二胎还是一胎,生育率一样下降。
3,生育率从来不听从人的意志,他就是在下降。
所以,每次我听到有官员说计划生育让中国少生了 X 个亿,就感到好笑。的确少生了,但那和计划生育真的没什么关系。许多文献研究了计划生育对中国生育率的减少程度,比如用每个地区的罚款力度差异来代表政策执行强度的差异,分析不同执行强度的地区的生育率差异,结论是:完全取消计划生育,生育率上升 0.33。(JSTOR: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0, No. 2 (May, 2000), pp. 389-392);比如研究两群其他性质都相似的人口的生育率差异,其中一群是汉族,另一群是少数民族,结论是:由于计划生育,汉族妇女平均生育第二胎的概率下降了 11%。(cuhk.edu.hk 的页面);比如看政策收紧前后出生的两群人口在育龄的生育率差异,最后发现计划生育仅能解释生育率下降的一小部分(ub.uni-muenchen.de 的页面)。计划生育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生育率的降低来自其他原因。
有人就要问了,那印度呢?印度的生育率为什么没有降低那么多?很简单,印度没有抓到降低生育率的关键因素,而所有东亚国家都抓到了,那就是女性教育。中国为女性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极大的降低了生育水平。从 1990 年到 2010 年的数据看,一个县、市、区的女性受教育年限平均上升 1 年,总和生育率就下降 0.4,平均少生 0.4 个孩子。(根据前面的第一篇文献,1 年的教育水平就相当于整个计划生育的效应)妇女教育水平从小学教育提高到高中,每个妇女就少生 2.4 个子女,东亚地区的妇女教育水平都比较高,于是大家的生育水平都在 1 徘徊,难兄难弟。

这个答案只要说计划生育的价值,他的负面效应我就不多写了,但最严重的一点我想应该是性别比例的失衡(由选择性堕胎导致)。如果说有人支持计划生育是因为他确实减少了人口,那么在我看来,计划生育连这最后一点价值也微乎其微,说他加快了老龄化还真是抬举了它。计划生育就是一个浪费了很多钱,闹出了很多问题,还没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东西。
+++++++++++++++++++++++2013 年 4 月 23 日 ++++++++++++++++++++++
讲一点分析问题的方法,类似的问题就不一一回复了。
在你分析问题时,脑子里最重要的不是逻辑和故事,数据也只是辅助,基准(benchmark)才是你要牢牢把握住的东西。
在这个问题里面,基准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中国的基准是谁?
中国实行了强制一胎化,那没有强制一胎化的基准是哪个国家呢?很多人说应该拿印度来做比较,这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我们已经找不到比印度更好的基准了。但显然,台湾和韩国比起印度来,无论在人种、气候、文化、发展模式、前期的强政府干预、出口导向、第二产业优先发展、城市化进程… 任何方面,都更加适合作中国的基准。印度除了面积大之外,没有半点因素比韩国、台湾更接进中国。说韩国台湾因为更早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所以不适合跟中国对比,中国只能和印度比较,非常荒谬。
2,一个人受到了计划生育约束,他的基准是谁?
一些人说,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他会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他会上不了学云云。或者说,如果我在的农村没有计划生育,生好几个不奇怪等等。然后可能用上很多逻辑推理,讲一大串故事。
这是一种基准,叫做"如果"。但是,当我们使用"如果"作为基准时,整个分析的可信度就接近于无。国内外有许多生育意愿调查,最后发现真实生育率总是比意愿生育低 1 左右。不仅是生育意愿,由于人类掌握信息的局限性,任何主观报告的东西,和真实发生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差别。用"如果"来作基准的,也正是在用主观意愿来代替实际情况,这非常不靠谱。
好比我们想要调查清华学生和其他大学学生的职业选择差异,我们将如何收集清华大学学生的职业?难道去问一个差几分考上清华的学生"如果你多考几分上了清华,你现在会做什么"吗?当然是去问考上了清华的学生的真实情况。计划生育也是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要去研究少数民族、双胞胎、计划生育试点县的人口生育和教育情况,因为这些人的出生,不受计划生育影响,或者最起码受到的约束更少,研究他们,要比"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我要有好几个兄弟姐妹还会辍学"可靠得多。
数据在这里有两个作用:
1,通过多个维度的比较,帮助你找到合适的基准。
2,找到研究对象和基准的差异。
那什么时候我们不得不用逻辑推理呢?
1,全世界都实行计划生育,没有基准了。
2,中国实在太特殊,没有国家可以做中国的基准。
3,你也许能找到基准,可是你什么数据都没有。
当你发现以上三点必居其一时,你才可以放心地使用逻辑推理,或者说 “不得不” 使用,因为如果别人找到了基准,还有数据,那你的分析就一文不值。但要记住,逻辑推理也是有基准的,你必须有一个公认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已经在其他数据中得到验证了,否则就等于扯皮。以后有好问题了,再说说怎样才能不扯皮。
+++++++++++++++++++++++2014 年 1 月 11 日 ++++++++++++++++++++++
列一篇关于计划生育的作用的最新文献,作者将计划生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 1963 年,主要是宣传,发放避孕工具;第二阶段始于 1971 年,即 “晚、稀、少” 政策,此时的政策会对超政策生育的家庭有经济上的压力,对公务员也有政治上的压力;第三阶段于 1980 年开始,即普及全国的严格一胎化政策。
作者使用了 CHNS 数据与 duration model,估计每一个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不同时期出生妇女的生育影响,结果如下:

图中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策对妇女的影响很小,最多仅能让总和生育率下降 0.2 左右;第三阶段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于 60 年初出生的妇女,强制一胎化的政策使其一生的生育水平下降了 0.3 左右,但该效果逐渐减小,对 70 年代出生的妇女,生育水平的下降只有 0.2 左右。
将育龄妇女少生的数量与育龄妇女总数相乘,我们可以算出——强制性一胎政策减少了 7000 万左右的新生儿。如果加上他们的后代,整个计划生育的效应可能会达到 1 亿人。

这个结果,在我的答案里提到了(完全取消计划生育,生育率上升 0.33),在评论里也提到了(1980 年到 2011 年 30 多年来由计划生育而减少的人口差不多是 9000 万左右)。在答案里,我说计划生育的效应 “微乎其微”,那是因为相对于计划生育的投入来说,他的效果却十分有限,还不如育龄妇女的教育年限上升一年;更是也远低于计生委自己的估计(计划生育 40 年 少生 4 亿人)。

这么清楚的结果,有人却非要看完第一个图就来发表观点——只看第一个图,你的观点能和我的答案能有什么关系?评论在我的答案里做什么?

希望后来的评论者把答案看完,别看完第一个图就去评论里放跑,也别再重复已经说过很多次的东西了。

知乎用户 Anomyous 发表

@chenqin

本来想简单保留一下意见就撤的,结果发现排行第一的回答有个大问题,于是把回答由评论改为直接回答,希望能重视些。废话少说, 请出链接:东方早报 - 2011-06-23 星期四 · 社论 · 来信
也就是说,中国不是唯一计划生育的,韩国 60 年代已经实施了,目前已经刹车;中国实施得晚了些,目前还在继续。

然后继续原先的思路
1. 中国的基准问题。
从文化和许多方面来说,韩国和台湾确实比别的国家要好一些,但在这个问题上未必能好太多。韩国总人口 5 千万,首都就聚敛了一千多万。台湾人更少,所以他们只能类比中国的一个省。看下这个链接:台湾:人口限制政策,一路走来不后悔?台湾在 1983 年还在担忧人口膨胀——也就是说,到了它这样的发展程度后,就可以放开计划生育了。大陆什么时候赶上了这个水平呢?(不要忘了,他们食品可以完全依赖外部提供,但中国呢?买啥啥涨价,解决温饱问题都难)

2. 个人的基准在哪里
本人 80 年代江南农村出身。就我父母两方面的亲戚来说,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前,多数家庭是 3 个孩子;开始执行罚款后,排行比我家大的和小的各有一例生了二胎。然后即使是我们那边,小学开始就有不乐意交学杂费不让孩子上学的,初中开始每学期都有流失。所以至少对于江苏来说,计划生育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个目标。这些都是事实,不是如果。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会觉得直接研究人的生育意愿,结果会不如研究少数民族以及那些不执行计划生育的试点。
对于那些试点,前面一些回答已经提到了,非严格的计划生育还是计划生育。对于少数民族,他们有汉族这么强的传宗接代的意愿么?强烈的大家族的偏爱么?难道这些文化经济上的差异还不够消弭掉计划生育这个政策的差异么?总之,从自身能接触到的事实和材料来看,完全否定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处理由并不充分。如果有更直观的东西颠覆我的这个认识,非常欢迎。

总之,计划生育有原罪,目前应该松动,这些观点我都赞成,新形势有新做法吧。但要全面否定,那是不负责任的。网上发言想说服人很难,就说到这各自保留观点吧。

知乎用户 nonesuccess 发表

回数据帝的一句话吧:

2,中国实在太特殊,没有国家可以做中国的基准。

这句话我严肃的认为是正确的

知乎用户 爱新觉罗二逼 发表

和楼主探讨一下。我国自古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国家,而计划生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问题,因此我国女性的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若不实施计划生育,将会有很多的女童失学(经济不发达的家庭总会牺牲女孩儿教育来完成儿子的学业),如此一来,按楼主的观点我国的生育率自然会上升咯。求楼主虐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认可教育水平与生育率的关联. 可是投票最多的答案举的例子出了中国以外,无一不是经济较为发达,教育较为先进的国家或地区。人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经济发达国家的问题,再看美国的时候,我们也要看看旁边的墨西哥。看英国的时候,也要记得看其中生活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非白种移民(并非歧视,而是普遍的事实,这与生活环境,家庭经济条件有关)的所占人口的不断增长。

不要说什么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几第几,数据是从 60 年代开始的,而且一看人均,根本就不和日本,新加坡比,这个是客观事实。

那现在就来看看各个大洲大家比较熟悉的国家。分析就不用了,前面的各位都说过了,大致相同的看看就好了。

还有,这个数据是增长率。所以不是说现在降下来和中国一样了,所以中国之前的计划生育就没用了,再加上之前中国本身的基数,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不计划生育,你觉得我们会是哪条线,反正不会是 UK 那一条,而且近些年的增长和印巴二代移民数增加也有一定关系。

最高票答案说了这么三个点
“以上三个图,想说三个简单的事实::
1,有没有计划生育,生育率都会下降。
2,让生二胎还是一胎,生育率一样下降。
3,生育率从来不听从人的意志,他就是在下降。”
我一定程度上认同,因为世界的生育率一直都在下降。但是从我的图中也能看出仍然有国家保持着很高的生育率。而且所谓的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仅仅是教育女性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办女子学校?所以这是全社会对女性的尊重不断提高,女性不断追求平等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很难单独的分离出来看成女性教育程度提高。

回到之前的,我觉得关注的点不在于世界生育率提高还是降低,如果你选择不去控制它,他最终的确会下降。而是对于你这个国家而言,资源都有个临界值,在生育率下降甚至负增长之前,你的资源,你的经济成果能不能承担起人口增长的压力。如果不能,强制的措施总会采取,只是或早或晚。10 个人赚了 10K,第二年多出 10 个人,就算赚了 19K,平均来算也还是下降了。

总的来说,我更加认同教育程度,人均收入程度,决定增长率。在教育程度,收入程度无法快速增长时,过快的人口增长只会更加拖累人均分摊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一直下去就是不断的恶性循环直到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如果把计划生育看成打破这个循环,尽早提高平均教育医疗卫生水平的无奈之举。我觉得计划生育至少还是有那么一些用处的。

知乎用户 郭东 发表

计划生育政策在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方面功绩是不能抹杀的。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估计很多女性都会沦为生孩子机器,特别是农村的女孩子。上世纪不有很多家庭将女婴送人、贩卖、丢弃,甚至溺死的吗。非常真实的事,前年我一同事生孩子,男孩,他老公说 ` 还好你生的男孩,要是女孩,我妈第二天就走,不会给你看孩子的 `,呵呵,这可是 2012 年哦。想想换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女性的地位吧。我一大学同学姐弟五个,上面四个都是女孩,因为她妈妈没生出女孩,家里的叔叔婶婶婆婆公公都瞧不起,还欺负她母亲。最终她妈妈生了老五 - 一个男孩。还有我大学好多男同学上大学,是牺牲他们家姐妹的上学权利为代价的。现在城镇化发展迅速了,生活结构变化大了,养孩子压力也大的,似乎忽视了上个世纪的重男轻女及家族观念的国情了。在当时情况下,没有计划生育,女人在家族中永远是卑微的,甚至吃饭女人都没权利和男人同桌共席。其他什么人权啊、老龄化啊这些大道理对我没多大意义,但作为普通的女人,我是计划生育的受益者,因为有计划生育,我才有可能获得更多资源上学、获得父母更多关爱、结婚后有个正当理由拒绝婆婆家人提出的必须生男孩的无理要求。老龄化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日本、美国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不也是出现老龄化问题吗,所以计划生育政策不是导致老龄化的原因。另外,孩子多了,养老就有保障了?不见得,网上和现实中不是有很多老人,明明有四五个子女,老了结果没人管没人问,睡草棚吗。不管怎么说,作为女性,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政策的,计划生育政策起码让中国女性对生育权利有了自主。当然,任何政策都不是完美的,随着社会发展,计划生育政策肯定是会调整的,但这个调整最好是逐步的,以防重男轻女观念和家族观念死灰复燃。

知乎用户 蛋糕 发表

我觉得计划生育还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在人的控制之中实现了生育率的下降,第一个得票最多回答用数据否定了计划生育的意义,可是这些数据是在 30 多年后得出来的,站在现代的角度去评论历史,大拿历史的不是说不是,看似很有道理。

如果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下,试问,在 30 多年前在决定是否该计划生育的时候,那些认为不该计划生育的人能保证不实施计划生育自然地让生育率降下来吗?他们在当时拿什么来保证?即使有国外数据理论又能保证在中国适用吗?没有保证就是不科学不严谨,国家大事,事与愿违谁负责?所以政府采用了计划生育这一现在看来虽有问题但能在掌控之中减低生育率的政策。正所谓计划生育。而不是炒股票一样忐忑地盯着生育率曲线是升了还是降了,计划生育它一定会降。

而且反对计划生育的人很多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说计划生育,没有在其他角度看问题。一线大城市家家户户管的严,生一胎基本得到控制,而在三线城市县区农村,偷生超生是很普遍的现象,我是 90 后,我父母双方都有很多七八个兄弟姐妹,还有些当年没养活的,每个大伯叔叔阿姨婶婶都有 2 到 4 个孩子,我家是最少的 2 胎,十几个家庭 1 胎的没有,都是当年交了钱上的户口。如果不是当年的计划生育,我估计现在会多很多兄弟姐妹。所以我想你应该是在城里长大的,没有考虑其他地方的情况,眼里只有统筹数据,既然你说你是用数据来断论计划生育的弊端,那么当年制定计划生育的专家何尝不是也基于一套数据理论?你是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空虚寂寞冷反感计划生育吗?你也可能没有体会到众多兄弟分家争家产的烦恼,我都在怀疑这算不算是伪数据伪科学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不能分清 “计划生育”、“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强制一胎化”、“计划生育的实际执行” 这些概念的不同,讨论会变成鸡同鸭讲,然后吵成一团浆糊。
计划生育并不等于强制一胎化,即使在中国也不等于。计划生育在中国是指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在具体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中政府的强制、官僚、野蛮,和计划生育政策本身也不是一回事。
高收入人口少生,底层多生是一个普遍现象,欧美也都是这样的,而且比中国要严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说在抑制这个趋势上是取得了成绩,而不是相反。

知乎用户 秦始皇 发表

减少生育

分为自觉与被动

美帝有个计划就是用粮食来控制世界,当时中国粮食紧缺,人口众多大面积失业没工作,要么被美帝用粮食控制你,让你世代为为其打工,要么自己控制人口忍耐发展。

计划生育这种政策使得中国冲出了美用粮食控制人口计划,另一个失败的印度各位如果觉得控制人口没必要你们去下印度就知道了。任何政府凡是一个合格政府对人口控制是其基本职能,多了要减少,少了要增多,使其能在本国能承受范围之内。

知乎用户 叶月 发表

我只从切身体会说一点:计划生育解放了广大妇女。
我外婆一共生了四个子女,奶奶五个,两位老人都一辈子没法工作,她们的人生就在不断的生产,繁重的家务劳作,孩子的哭闹和男人的打骂中渡过。
外婆因为没有经济收入,过去困难的时候,家里的饮食顺序是:唯一能赚钱的人,我外公吃的最好,舅舅(家里唯一的男丁)其次,至于姐妹们和外婆自己,有的吃就不错了。三年困难的时候,外婆还要从自己的口粮里省出粮食给外公和舅舅吃。
我外婆 60 岁的时候就瘫痪了,因为生了孩子以后没人照顾,还要继续做家务,冬天很冷的时候还要去河边洗所有人的衣服,每一个孩子的出生对于外婆来说都是灾难,本来已经十分繁重的家务又多了一分。
我奶奶辛苦带大五个孩子,一辈子没上桌吃过饭,对于男人而言,她们的价值就在于生孩子和做家务,你又不赚钱,靠男人养着,凭什么上桌吃饭?
70 年代初我舅舅刚结婚的时候,小镇上还没开始计划生育,但我舅舅生了一个女儿以后坚决不生了,照他的话说,是看见自己的亲妈一辈子活的太辛苦。
我知道有人要喷我说:以前女人不都这么活过来的,怎么现在不信啦?
没错,以前女人都是这么活的,你这么爱以前女人的生活就削了 jj 自己去照着过嘛,如果所有男人都愿意像我外婆和奶奶那么生活,那今天的中国闹个 p 的女权啊?
计划生育,给了妇女一个不要生育的理由,如果没有这个理由,今天仍然会有很多妇女,在丈夫,婆婆,七姑八姨,甚至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拚命生育,最后失去自己的人生。
所以,在反对计划生育之前,每个反对者,尤其是汉子们,自己先摸摸良心想想,生了一堆孩子后,你愿意承担比你妻子更多的抚育辛劳吗?你愿意为了家务和孩子放弃你的一部分甚至全部事业吗?你保证孩子生病的时候,丢下工作抱孩子去医院的一定是你而不是你心力交瘁的妻子吗?别以为养孩子就是播个种,按月给生活费就行了。虽然这是中国大多数男人的做法。
以中国现在的家庭模式,抚养孩子的绝大部分辛苦都是女性承担,结果却是一帮甩手党的大老爷们声嘶力竭地反对计划生育,还摆数据讲哲理,但却没有一个老爷们敢拍着胸脯说:让我媳妇生,我就算辞了工作当家庭妇男也要带好孩子,让她坐月子的时候不用担心婆媳吵嘴,让她恢复以后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让她回家就能面对干干净净的家里和孩子们的笑脸。——你 tm 这些都做不到,你怎么好意思让你媳妇跟头母猪一样使劲生?

知乎用户 李绍唐​ 发表

对于社会科学,一定要谨言慎行。

顶楼的同学用教育降低生育率和随现代社会发展生育率会降低两个常识而论断计划生育没有意义,因果是不成立的。

临汾的数据为什么好也不错呢,因为他们也实行了生育限制。其他地区的政策相当于四面包围,总会有突围者,临汾则是网三放一,二者殊途同归,当然临汾的手段更高明一些。

什么是科学的手段,就是用理论导出公式,而这个公式又能预测出一些可以验证的现象,我们才接受。而顶楼给出的理论本身是个经验的认识,更何谈数据预测能力。

科学讲究对照实验,单一变量,计划生育的中国只有和没有计划生育的中国相比才靠谱,达不到,那么统计永远成不了科学。

所以这个问题要靠常识来判断,问问自己的父母叔姨,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会不会生二胎,人口增长的结论便可以得出来了。依照毛当政期的生育习惯和中国的人口基数,说中国少生的人数在亿的级别没什么不靠谱。

知乎用户 Luo Patrick​​ 发表

计划生育是在有毛病的体制下、基于错误的经济政策而制订的一项人口政策。

错误的经济政策,是指对外封闭,中国庞大的人口资源只能关在自己内部,不能对外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这是挨饿的根源。
有毛病的体制,是指以政府计划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归政府管,如果个人遭遇了饥饿、疾病、贫困等等,政府必须承担完全责任。这是政府干涉个人生育的根源。

简单地说,在那个体制下,中国人很可能挨饿,挨饿就是政府的问题。所以政府必然会控制人口、减少贫困与饥饿人数,以减轻自己的政治压力。
这项人口政策对政府很有价值。
至于对社会的价值,我认为和战争差别不大——有一些人死了(或者未能出生),活下来的人能多吃一些饭。

但是三十多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已经对外开放,人口从一种负担转变为一项宝贵的资源;而且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也有很大变化,普通人原则上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由政府去负责。
今天绝对饥饿、贫困的人口已经不多,即便有,也不应该由政府控制人口去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
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没有意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极度重男轻女家族中的女孩,我打心里感谢计划生育

我高三那年爷爷去世,我们经常见面,但记忆里他一次也没有叫过我的名字 (空气般的存在) 大部分见面的场景就是我躲在爸妈身后,一起被他痛骂,因为我爸既不肯把我送人,也不肯因此离婚再娶,导致爷爷到死都不肯原谅他,见一次骂一次,骂我妈更是用尽了人间最恶毒的词汇

我爸不肯把我送走和离婚,并不等于他内心就很坚定,实际上,他夹在父亲亲戚和妻子女儿之间摇摆了一辈子,直到爷爷去世和我长大

老家里有一个亲戚家的弟弟,是 “公认” 要来继承我们家财产的人,这件事一度也得到了我爸的认可。于是弟弟和他爸妈到我们家就跟在自家一样随便,看我们家的东西就像太子视察领土一样,把我妈妈当佣人一样使唤,言语公然挑衅,把我当空气一样无视。他们家盖房子,从头到尾由我爸爸一人出钱出力,弟弟的学费生活费入学就业住院生病等等,他爸妈都直接交给我爸,而我爸鞍前马后跑得比我的事还勤,到我妈手上的钱仅够生活,爷爷和叔叔那边会无止境地要。我妈敢抱怨,爸爸就跟她吵架闹离婚。家暴,砸东西,辱骂,哭泣,妥协,无数次重复。

直到弟弟在大学里连续挂科被劝退,我爸才突然醒悟了一点,开始渐渐少管他的事,他觉得毕竟弟弟不是他亲生的,弟弟除了要钱要东西也不会来找他,他的那些包含深情的教育建议人生哲理我弟弟从来只是应付一下… 于是重心开始回到我身上。在我看来,为了这么一个又懒又蠢的坏坯子,花了不知道多少时间钱和精力,忽视亲生女儿和妻子,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十几年,我爸也是蠢得够可以。

但是老家的人是很不满意的,不断地有人来劝说甚至训诫,我爸走到哪都被教育,在他们看来我爸必须管弟弟的事,弟弟也一定要继承我们家的所有。随着我和弟弟的差距越来越大(弟弟三本肄业,无业至今,单身至今,成天不务正业,我一本毕业,工作和男友都不错)然后弟弟又惹了一些事,也许还有我爸的良心发现,他心中的天平终于坚定地向我和妈妈倾斜,他二十几年来终于向老家的那些人开了火,我工作几年后,集全家之力在大城市买了房子,然后我们全家都搬离了那里,彻底远离了那些人和事

之后我们的生活终于宁静下来,最开心的是我妈,爸爸的脾气也好了很多,他们终于不闹离婚了,刚开始他们闹过一次,爸又要离婚,而我妈这次很痛快地答应了,爸吓了一跳,从此不再提。这让我意识到即使爸爸二十年来几乎败尽家产去填老家的坑,但他可能从来都没有真的想过离婚,一直是用来吓唬妈妈的,老家的氛围也一直助长他的坏脾气。后来我们家就越过越好。我妈有一次对我说,她过得比以前好多了。逢年过节时我弟弟一家一定会打电话来要来看望我们,爸至今没告诉他们住址,老家的人也不知道我们住哪

回到正题,计划生育有什么意义,我这样的小老百姓无力无心去操心大的层面,但是计划生育确实实实在在改变了我和妈妈两个女人的命运

如果我不是独生女,我不可能有去读高中的机会,为了我读高中还是中专,家里照例大闹一场,毕竟我是独女,所以爸最后还是同意了,但是看看当年我周围认识的同龄女孩,基本没有读高中的,大家都认为女孩早早挣钱或嫁人才是正确的,上大学光耀门楣是儿孙们的事——即使他们考不上。女孩的人生轨迹基本是——初中毕业——中专或技校——早早去打工——早早嫁人生孩子——回到老家或者在大城市里打工。

如果我不读出来,我也不可能有帮助我妈妈的机会。如果我自己没有实力,爸不会从心底瞧得起我们娘儿俩,我妈还是会一直受欺负,流眼泪。如果我没有站起来,我们家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实力搬离那里,永远也摆脱不了那样的环境。住到我这边之后,少了那种氛围我爸就像没了臂膀,气焰一下就小多了,爸妈终于开始比较平等的交流了。爸说有一次他心烦了想摔东西,结果左右一看没一样东西是他买的,看起来又都很贵,于是想想还是忍着脾气坐下来了

如果我有个弟弟,最大的可能是我会在小时候就受尽他欺负,初中后去中专或者技校,毕业了去打工,挣的钱都交给家里,找一个差不多的小伙子嫁了,现在也许是在卖水果,也许是在端盘子。家里的钱和我半毛不相干,买房子这种事想都别想,只能寄希望于婚姻改变命运,但多半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而我妈妈就要永远待在那里,受一辈子窝囊气直到我弟弟娶个媳妇给她欺负,女性的悲剧会一直延续下去

可是我爸妈只有我一个,所以我可以上大学,找到不错的工作,在父母的援助的下顺利在大城市安家,找到优秀的另一半过上还不错的生活,带着父母彻底远离那里,让后代永远不会再重复我小时候那样的噩梦

如果…… 我大概也不会来到知乎吧 ^_^

-———– 以下针对评论区 ———-

-—– 评论里有人觉得别家来继承这种事不可能发生,我来解释一下来龙去脉。我爷爷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们下面只有弟弟这一个孙子,所以他打出生就十分宝贝。我爸是他们这一辈中混得最不错的,当然在大城市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只能说在兄弟姐妹间相对好些,同时也是最听爷爷话的。爷爷在计划把我送给老家一户生不出孩子的人家失败之后,又提出一个方案,就是把我和弟弟调换,让弟弟来享受比较好的家庭条件。弟弟的爸爸,也就是我叫叔叔的人,脑子不大正常,不养家,经常在外面流浪,回到家正常的时候会酗酒打老婆孩子,我爸爸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又拒绝了。爷爷非常生气,就说如果不换,以后爸爸的房子存款什么都要留给弟弟,并且弟弟长大以后的所有事他都必须管,这次我爸算是同意了。但是爷爷还是很不满,他终其一生还是希望把我爸和他的孙子配成一家在一起(这个孙子并不一定非要是我这个弟弟)为达成这个目的,他是很希望我和弟弟交换 / 我妈被离婚 / 我死掉 / 我被送走的,但很遗憾一个方案都没有如愿。而我爸爸因为没有达成爷爷的心愿一直心存内疚,导致后面十几年里他一直无原则地满足爷爷的其他各种要求,以及尽力把最好的都给弟弟一家。

-—– 关于弟弟一家的品性。我这么描述吧,当着我爸面他们会收敛一点,但是爸前脚一出门,他妈妈马上就开始挖苦嘲笑我妈,弟弟则开始满屋转悠,看见什么喜欢就放兜里,叔叔得意地坐那欣赏,而妈妈还得忍气吞声做饭给他们一家吃,做好了他们一家在桌上吃饭,我则窝在厨房吃,当然妈妈会留好菜给我 (^^),然后这一天就算和平度过。如果他们一家哪件事觉得不爽了,就跑到爷爷那去告状,或者在爸爸跟前挑唆,最后倒霉的反正都是我们家,最倒霉的是妈妈无疑。那时我小,他们也不避着我,长大之后,我把他们一家的言语行径叙述给爸爸听,他大发雷霆,认为我满口谎言,当然,现在他完全信了。

——关于如果是亲弟弟这一切就不会发生,我父母也会感情好。我想说别搞笑了。世界很大,有很多很有爱的亲姐弟亲兄妹,但在我们这,和睦的前提只能是女性一味地奉献牺牲,但凡是个三观正的女性那 100% 和睦不起来,所以有很多直接远嫁了不管娘家了,因为压榨根本没有止境,没有底线。第一我肯定上不了高中了,第二我肯定会天天受欺负,第三我小小年纪出去打工还得寄钱回来贴补他。这样搞不好我真的会心理扭曲,变成网络喷子什么的哦 (⊙ o ⊙)

知乎用户 第一大宗师 发表

计划生育,古代就有。比如,佛教徒,不准信众邪淫,不准动淫念。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养孩子要花钱,钱给孩子花了,佛就没有花的了。

佛教鼓励奉献,名曰 “布施”。不要孩子,才能全心全意地布施。象西藏这样的,一千年前是一个三千万人口的帝国,攻陷长安奴役百万汉人,信佛之后,全部变为农奴,解放前只有五十万人,不如中国一个八线县城的人口。蒙古信佛,从元代三千万人口,蜕化为解放前五十万人口。这就是真真正正的计划生育。目的就是为了骗钱。

而我国的计划生育,实际上是一种去供给改革。过去免费分房,免费看病,免费上学,当然一个学期是要三块钱的书本费的。如果这样供给下去,国家受不了了。所以计划生育是早期的去供给改革的必然产物。

当去供给完成之后,就可以放开计划生育了。生多少国家皆不供给住房,生两个也无所谓了。

张三,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可以生十胎!张三只有苦笑,老婆都娶不起,如何生孩子,一个胎都生不起的。所以呢,只要财富集中于少数人,还是得走向老龄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出台配套政策,未婚女性也可以生两个孩子。玄机就在于此处:未婚女怎么就能养起两个孩子呐?因为有钱人养,那有钱人可以养几个?随便养,只要不结婚,养多少个都可以。百子千孙可以实现。这个实际上就是古代的一妻多妾制。这个完全可以解决老龄化问题。几千年来,中国就是这个制度才成为人口第一。这才是二胎的实质:明面一对夫妇两个孩。其实,一妇无夫也可以两个孩。那咋能这样呢?那就是这样!这些孩子也分成嫡出、庶出。

然而,阿 Q 就惨喽!他想娶吴妈这个保洁员,吴妈也看不上他地。王胡也差不多,这两个喷子还打架呐!

然而我的确生了二胎,可是我老婆还很年轻,还想再生一个,为了解决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国家却不许。我要再生两个就得养一个小三。可是,对于我这样忠于爱情的人,我不会也不想养个小三。即便有时候也动心,可是老婆一定和我拼命,我又打不过她。如果,国家再给我两个指标,那多好啊。

其实,王胡和阿 Q 即便有了两个指标,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有胎。他们只能去刑场,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既然他们白白浪费指标,不如卖给我,他得了钱没准就能买起房子了,一个指标换一个房子,不行吗?我认为孩子比房子重要,他得了房子我要了指标,公平合理。

他有了房子可以娶九斤老太这样丧失了生育能力的女性当老婆,有了老婆管着就不能去那个刑场,对不对。或者把钱捐给布达拉宫,混一个喇嘛当。我就可以多养孩子,为国家解决老龄化的难题。

知乎用户 李昊​ 发表

地方政权发展到现在,裙带关系也还只是松散的非直系血亲关系,优秀寒门子弟还有机会进入其中。而且没有以直系血亲结成的利益联盟,基层对上级的改革命令没能力死抗到底。这便是计划生育的作用之一,釜底抽薪地抑制了大门阀的产生,计划生育的受惠者是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帮助普通家庭积累财富,大部分普通家庭的财富积累主要靠两条路实现,一是高储蓄,二是举债稳健投资获取财产性收入。说简单点,就是存够钱,然后付首付贷款买房。如果不是独生子女家庭,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很难。而独生子女家庭下,支出少储蓄多,存够首付难度降低,同时由于一个子女没有遗产分割问题,房产投资变得操作性强。最终的结果就是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更容易实现连续的房产投资,从而成功实现家庭财富积累。以平常 5,60 年代出生的父母,独生子女家庭,通过贷款买房可以成功让家庭总资产数倍于实际工资总收入。和非独生子女的家庭财产,差距更大

知乎用户 梁覠 发表

首先,二十年前的计划生育,提高了今天二十岁年轻人的平均素质,一个鸡蛋、十块钱,养两个人和养一个人,结果是不一样的。有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 80 后、90 后、00 后牙齿整齐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皮肤好坏、智商、学历等,最有意义的是同一代人中,同等收入家庭的独生子女和多子女的对比。

其次,二十年前的计划生育,减轻了二十年间的人均资源拖累,本来需要安排一千万人的教育、医疗、吃饭、住房等的问题,可能只需要安排六百万了。腾出来的资源,按照当下知乎的热门话题来说,可以用于研发芯片、航发,进行基建,或者用钱来拉拢第三世界国家。

在其次,今天,中国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工人的待遇得以上调。否则,企业主可以继续用三千块每月的低价去哄骗云贵川、冀鲁豫的农民工来三高企业干活,37 号技师还是每单两百块,快递全国包邮。遍地都是所谓的 “人口红利”,再低的价格也有廉价劳动力上门工作。

最后,延缓了阶级固化的速度,减少了历次改革的阻力。“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退了儿接班,再加上今天的萝卜坑招聘,这可不是信口胡诌。说不定中国的高校教育也早就实现了完全的 “校长推荐制”。知乎诸位 985、211 的平民子弟用户,都应该感谢计划生育对公务员群体的严格执行。否则,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中多了很多智商捉急的官二代了。

我说的这几点都是互相耦合的。

知乎用户 破旗峪少年 发表

我是来反驳数据帝的。

@chenqin

第一,问题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有哪些意义和价值?』,数据帝的答案给是『计划生育对生育率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粗暴地减少了中国总人口,我们这群 85 后看看自己身边,如果没这个政策,多少人会多至少一个兄弟姐妹,也会对中国产生多少影响?

而数据帝的逻辑,因为全世界以及国内试点地区的生育率都在降,所以对全国来说,计划生育对生育率没有影响。

第二,不能单纯地看数据,还要看数据背后的材料。

翼城二胎实验:宽松政策或有利控制人口增长

原文如下:
在梁中堂看来,翼城模式的成功,是一个孤本案例,本身并不具可复制性。
从 1987 年开始,甘肃酒泉、广东南海、辽宁长海、山东长岛、黑龙江黑河等全国 11 个县市和地区也进入二胎政策的试点。

注:梁中堂为试点的发起人。梁中堂博客地址:梁中堂的日志 很多关于计划生育的研究。

弄清这些试点活动,可看此文集。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及启示

虽然这些地方有二孩政策,但是也是有条件的二孩政策。
酒泉的条件如下:
1,上年无计划外多孩生育的乡镇;
2,历年计划生育奖政策兑现好、超生子女费征收率达 80% 以上的村;
3,间隔 4 年;

关于翼城,我没能找到具体的政策,但找到了人口包干管理的指标。

二是对我县人口发展进行科学的测算,使大家认识到实行晚婚晚育加间隔的办法符合基本国策,不会突破我县人口包干指标。到 2000 年我县人口包干指标是 30 万,据测算,如果每对夫妇都在 23 周岁生第一胎,30 周岁生第二胎,全县从现在起至 2000 年将生育一胎 44,997 人,生育二胎 29,013 人,共计出生 74,010 人。若死亡率平均按 7% 计算,85 年至 2000 年全县将死去 34,773 人,生死相抵实际净增 39,237 人,届时人口总数将为 294,537 人。实际测算的结果,使大家认识到实行晚婚晚育加间隔的办法突破不了我县的人口包干指标,从而解除了疑虑。来源:翼城县计划生育领导组:关于晚婚晚育加间隔生育试点报告
这不算是「计划生育」吗?

知乎用户 Creamy 络 发表

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至少你能在这里喷计划生育。

键盘国师真让我感动的青翠欲滴,明明自己被劳动力过剩,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导致的竞争压力大逼得苦不堪言,还在一边鄙视着为了一点收入不要人权的农民工,一边觉得放开了生自己就能过得更体面。

哼哼,你也知道没人权不爽啊?生孩子是人权,生了养不起教育不起好像人权就不受损了。

日本是老龄化,你能有日本人的社会福利,日本人的 gdp 也行?

欧洲发达国家是少子化,那是他们工业社会呆久了,知道一个优质的孩子能创造猪仔(廉价劳动力)很多倍的价值,获得很多倍的收入。
反正我知道英国人可不只考虑生,还考虑养,在乎孩子是否能有体面快乐的生活。
不可思议吧?哼哼,我知道生殖崇拜的家伙一般都被爹妈当赚钱机器和生殖机器培养长大的,生了孩子首先考虑的估计也是这一点。
自己天天喊人权,就不考虑孩子的人权问题,也是丑态百出。
您没欧洲人的生活质量也就罢了,起码追追人家的觉悟?

美国黑墨绿是能生,生的基本全是猪仔,除了给资本家当廉价劳动力外,就是制造美国治安问题了。

绿闹大一点,怎么就产生野蛮的子宫能战胜文明的机器的错觉了?

你见过哪个国家靠玩命生孩子变成发达国家的啊?

知乎用户 pino 曹 发表

忧国忧民的孩子…… 什么事情没有意义呢?
——既然已经站在国家的高度来思考,不妨再站高一点,环顾一下四周,看看什么叫孤岛。
——我们的问题从来不在于计划,而恰恰在于没有计划:想多就多,想少就少;有的地方严,有的地方松,那些被国家遗忘的角落则完全成了计划外。
——尽管整体人口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地缘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人口密度向大城市极端倾斜。这一点不是计划生育能改善的,恐怕恰恰相反,原因见上一条。
——计划生育减少了碳排放、就业压力和为了争夺资源而爆发战争的风险;但是另一方面人口结构老化趋势已经很明显。当你在开车下坡的时候,踩刹车是对的;但是已经在费力爬坡的时候,就别踩了。

知乎用户 很多很多 L 发表

一个 13 年的问题吵到 15 年。
计划生育和一胎化要区分开。最高赞其实说的是强制一胎化对减少人口效果只有 7kw,远比 4 亿的宣传要少。这个违背常识的结论当然被人喷。
这个结论对不对先放一下,现在人口振幅最大的地区是印度,其次是非洲。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怎么最快而且有效的控制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口?
1。杀。杀光最简单。所以黑哥哥们天天打仗,没事搞个种族灭绝完全无压力。印度人倒是比较和平,平时也就溺死个女婴,不过高达 5.6% 的 5 岁以下婴儿死亡率和千分之 7 的母婴死亡率也异曲同工的奇葩,因为居然和战火连天的南非州差不多。(13 年数据)

2。自己控制。合理避孕和打胎。对不起,黑哥哥们没钱买避孕套,也导致艾滋病泛滥。三哥们表示用了神油不能带套。数据来源是各国避孕套使用量,爪机就懒的给链接了。打胎就更不用说了。msl 居然敢打胎,真会被烧死的你敢不信!

3。政府强制控制。印度搞过,结果政府差点下台,三哥的民主大法好啊,立刻变成随便。非洲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控制。黑哥哥的 sex 能力怎么控制。

结论就是,这些地方无法自行控制人口,生育率一直保持在 2.4 以上。非洲因为人均寿命低,55 左右,所以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爆炸还不是触目惊心,而印度的人均寿命虽然才 65 左右,但是人口已经突破 12 亿,人口压力必然是印度发展的巨大危机。

那么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等人满为患后用饥饿,疾病,战争消灭人口。另外一个就是管住 jb 少生一点。傻子也知道选哪一个了。

至于为什么 gdp 上去了生育率会下降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知乎用户 windfuture 发表

吐槽:回答此题的绝大多数为男性,知乎上坚决反对计划生育的也是男性,生育权到底在谁?是否存在和话语权不匹配的现象?而且此题答案有多少是回答「价值和意义」的?

从小处以自身经历回答此问题。
我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汉族,90 前,独生女。奶奶家在内蒙东部农村,生 2 男 5 女(不包括夭折的),我爸总排行老三,男的里排老大,那时候的农村不注重教育,也穷,我爸很有志气点灯熬油考上大学,二叔和姑姑们最高学历高中,最低小学肄业。姥姥家在内蒙西部县城,生 3 男 3 女,我妈排行老四,女的里最小,我妈也是认定教育改变命运的,读了大学,其余舅舅和姨姨学历小学至大专不一而足。我一出生,奶奶就跟我妈商量要把我抱走,让她再生一个。我妈坚决不干,再加上我爸妈工作原因,此事就此拉倒。
二叔在农村,生一男一女,我奶奶常夸我哥「四十里地一棵苗」,我妈不大爱听。她认同男女平等,但我奶奶还是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我爸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但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孝子他一定会坚持再生。我爸上面两个姐姐年岁较大,在农村,生孩子时没有强制的计生政策,都不止一个。三姑比我爸小,也有计划生育,生了两个女孩不满足,又生男孩,如今日子过得非常困苦。我大舅家也是一男一女,但由于非农业户口,后来生我弟时被罚了款。
由于生在民族地区,我们这边和少数民族通婚的不少,可以生两胎。我有蒙族回族嫂子,跟她们聊感觉她们对于生育是无所谓的,一两个都好,此时我哥的态度就很重要,他们都有一女,后来娶蒙族的哥哥又生了一个,还是女孩,我姑父就不高兴。
读书时候比较有意思,小学至高中皆是一半汉族一半少数民族,即便如此,却基本没听说谁有兄弟姐妹(仅有一个回族女同学上面还有个哥哥),我认识的蒙族回族满族维族达斡尔族同学也都是独生子女。在广东读大学才发现不少同学非独生,特别是第一胎为女的,下面往往有个弟弟(是否经过了人工选择?)。最极端的例子是某潮汕地区的女生,传说家里有七个孩子,她排第二,上面有个哥哥,家里很穷。广东人观念传统,地域差异可见一斑。后来出国,遇到的中国同学又恢复到基本都为独生的状况,而他们的上一辈却不是这样。

我个人结论是**普通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所生子女越少。而且不懊悔或反对自己的基因只能传给一个后代。**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人囿于传统,总喜欢要个儿子传宗接代。计划生育的确明显降低了人口数量。

那计划生育是否有效提高了人口素质呢?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政策是综合性的,牵涉面很广。
首先,医学方面普及避孕知识,进行婚前检查从而降低了畸形儿的出生概率。部分省份有免费的避孕套发放,医院实行免费婚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其次,计划生育对家庭和学校教育都有提升作用,促进了男女平等。生越多平摊到每个孩子上的资源越少,后生的未必比早生的得到的多,但男孩往往得到的比女孩多。家族里无论是父辈的还是我这辈的,生两子的都比一子的压力大,教育投入也不一样。特别是男女都有的家庭,明显男孩得到关注更多,学历更高(成绩未必更好),女孩,总是被牺牲的那一个。男权社会下,很多女生在学校里未必有男女不平等的感觉,但工作以后能明显感觉到不平等。如果计划生育不实行,不抓女性教育,没有机会公平,男女只有更不平等。
再次,加速城市化,可以和印度比较。麦肯锡分析如下:
1950 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前者为 17%,后者为 13%)。但从 1950 年到 2005 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远远超出了印度——前者的城市化率升至 41%,后者为 29%。麦肯锡全球研究所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 的新研究显示,该趋势将继续:预计到 2025 年,中国城市人口将新增 4 亿,占到该国总人口的 64%;印度城市人口将新增 2.15 亿,占到该国总人口的 38%。

最后,做个个人表态,我不反对计划生育,但此政策显然有可商议之处。
汶川地震后很多母亲痛失子女,我开始思考一个孩子的弊端。之后出国,明显感觉一个孩子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有点残酷。计划生育带来中国家庭观的变化,不仅是少了兄弟姐妹,姑舅表堂这些亲戚也可能慢慢消失,扩展家庭变为核心家庭,人口老龄化,以后的社会未必更好。
至于是否应该废除此政策,我回答不了,不过希望废除强制引产。

有一点好奇,为什么知乎讨论户籍并不热烈?这个不是现阶段最该先废除的吗?

知乎用户 龙 65​ 发表

没计划生育你们一个个工资都得低一半→_→
别说什么自己能力强不怕,跟你一样有能力的人也变多了。而且占据高位的人也变得更多,你就算有能力人家不走你能上去? ╮(╯_╰)╭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993 年的一个冬天,在中国的一个一线城市远郊区的卫生所,一个女孩出生了。
听说是个女孩,孩子的奶奶带着孩子的两个姑姑走了。临走对孩子的父亲说 “早点办出院,住这里一天要十几块呢”
那天夜里,女孩的母亲抱着女孩,走了大概一公里路,回到了家。进家门时,女孩的父亲卧在沙发里看电视。
女孩出生十五天,女孩的姑姑带着她的孩子来了。那是个七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在家里闹啊闹,正在做月子的女孩的母亲心里烦躁,对女孩的父亲说 “赶紧让他们母子回去吧”。女孩的奶奶听了不高兴,女孩的父亲便说 “他们来家里做客,哪有赶出去的道理”
女孩的母亲觉得委屈,说了两句,女孩的父亲生气了,动手打了女孩的母亲,说到 “生孩子怎么没把你们母女俩都生死”
女孩的母亲带着女孩回到了娘家。
女孩满月了,女孩的父亲来找女孩的母亲,道歉,请求原谅。两个人回到了城市,继续打工,生活。
女孩的父亲上过大学,在国企工作。女孩满一岁的时候,女孩的父亲对女孩的母亲说 “我们再生一个吧”
女孩的母亲说,计划生育管得严,若是被发现了,工作就没了。
女孩的父亲想了想,得不偿失,还是算了。
女孩三岁的时候,该送去幼儿园学些东西了。女孩的父亲对女孩的母亲说,送幼儿园还要花钱,你干脆带着她上班去吧。
于是女孩跟着母亲去上班了。女孩的母亲在工地上工作,技术员,每天整理也会材料,算帐。女孩每天和工地上的工人师傅一起玩,看着工人师傅筛沙子,绑钢筋。
女孩六岁的时候,该上小学了。小学入学测试时,女孩只会数数,不会写字,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会被三字经和百家姓。女孩哭着问母亲,是不是因为自己太笨了。
母亲只是流泪。女孩的母亲知道,是因为没人教她。是因为上幼儿园太贵,女孩的父亲不舍得。
“再生一个吧。咱们女儿不认字,让小学校的老师给写个证明,说她脑子有问题,就能再生一个了” 女孩的父亲说。
女孩的母亲没有同意。
女孩的父亲很生气,他砸坏了家里的暖壶、花瓶、电视机。
女孩的母亲依然不同意。她带着女孩离开了女孩的父亲。
女孩的父亲的领导知道了这件事,告诉女孩的父亲不要动歪脑筋,带着女孩的父亲把女孩找了回来。
事情算是平息过去了。女孩的父亲不再想再要孩子。
女孩的母亲辞掉了工作,专门照顾女孩。
女孩从小学入学开始,就害怕别人觉得她笨。于是女孩很努力地学习。
女孩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拿了数不清的奖项,成绩也是年级最好的。
女孩上了初中。一天晚上,女孩哭着回家,问母亲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舞蹈学画画,我却什么都不会,只有数学好”
母亲问女孩,那你想学什么呢。女孩说,想学书法。于是母亲给女孩找了最好的书法老师。
初二的时候,成绩却不如以前。女孩的母亲不计成本地为女孩请家教,女孩的成绩一点点好了起来。
女孩初中毕业之后,考进了最好的高中。
女孩的高中,与初中不同。同学家里都很有钱,女孩觉得自己很土。
有一天,女孩跟母亲说了这件事。女孩说 “我不想跟他们一样,我知道我们家承担不起。可是我也不想显得太差。我们可不可去批发市场买些便宜的水货?”
女孩的母亲说 “不可以”。女孩很失望。
那个周末,女孩的母亲带着女孩到了市里最大的百货商场,给女孩买了第一套倩碧,第一件 zara 的连衣裙,第一件带着猫耳朵的 a02 的上衣和外套。
女孩的母亲说 “要穿就穿好的,没那么多钱可以少买。你今年可以买个月一件,一年下来你的衣柜里就都是像样的衣服了。以后每个季度买一件你最喜欢的新出的衣服。”
女孩的母亲又说 “我不知道这些牌子,我也记不住。你去跟你那些同学学着点,记住最好的,然后买最好的。”
那天晚上,女孩的父亲怨女孩的母亲乱花钱,女孩的母亲说 “你就这么一个女儿,你挣的钱不给她花难道要带到棺材里?”
后来女孩高考,考到了国内最好的大学。女孩成了父母的骄傲,女孩一家成为了邻里羡慕的对象。
女孩的母亲依旧常常对女孩说,用最好的,别舍不得花钱。
后来有了单独二胎政策,女孩的父亲说,要不再生一个吧。
女孩同意了,女孩也很想要个弟弟妹妹。
女孩的母亲不同意,给女孩讲了女孩刚出生时的故事。
女孩的母亲对女孩说,你的父亲是爱你的,他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爱你。但如果你有个弟弟,你的父亲仍然会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只是这份爱会减少很多很多。如果你弟弟早点出生,你可能不仅仅只是不能去幼儿园,或许初中时成绩不好就上不了高中,或许高中时因为太土被同学排挤而失去自尊与自信。

再后来,女孩有了喜欢的人,女孩开始和男孩一起规划未来。
男孩对女孩说 “我们以后要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女孩说 “如果是双胞胎或者龙凤胎倒是不错。否则的话,有一个女儿,就够了”
男孩说 “生了一个女儿,再生一个儿子,多好”
女孩说 “不要”
男孩问 “为什么啊”
女孩笑着说 “要生你去生,我怕疼”

-—–
关于男孩的故事。
男孩与女孩同岁,家里还有三个姐姐。
男孩单名一个 “赟” 字。男孩曾跟女孩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做小本生意的。女孩一直觉得男孩的父母一定是爱读书的人,才能在那个年代给男孩起出这样的名字。
后来女孩见到了男孩的三个姐姐。三个姐姐的名字分别是 “小花”,“小翠”,“小文”。
女孩不明白,为何只有男孩的名字起得那样好,三个姐姐的名字都那样随便。
女孩不明白,为何只有男孩那样聪明,和女孩同在国内最好的大学,而三个姐姐连大学都没有上。
女孩不明白,为何大姐在家里照顾店面,二姐在家看孩子,三姐在幼儿园做幼教,一家人挣钱并不那么容易,而男孩却可以拿着家里的钱游学欧洲,带着女孩看电影买衣服。

-—–
这并不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只是有着这样生活的女孩,如果早些出生,一定会为计划生育投上一票赞成。如果有人问女孩,怎么看待计划生育,女孩会很温和地回答 “有利有弊吧”。女孩并不认为计划生育能够真正控制人口,甚至女孩觉得计划生育下人口红利会消失,对于国家发展并不好。
但女孩知道,自己和周围许许多多女孩今日的地位,今日可以与许多男孩一起享受教育资源、获得平等就业权力的现状,都是因为当年的计划生育。因为身在其中所以明白,过去十几年间,女孩所在的这所全国顶尖的高校,男女比例从 7:1 变到 2:1,是因为有更多的女孩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也正是因为计划生育,这个国家整整一代人,至少有一小半被迫面临下一代只能是个女儿的现实,也被迫改变了立场,承认女性的价值。
但是这只是个开始。如果在此时此刻,计划生育突然不见了的话,女孩可以预见到二十年后这个国家的女性地位将会岌岌可危。女孩会义无反顾,拼尽全力离开这个国家,依靠当年的计划生育为自己带来的高等教育背景,依靠自己不断努力获得的技术能力,到一个可以认同自己性别价值,不会在未来被家庭与生育、偏见与歧视绑架的土地上。

-———–

看到有评论说最后一段败笔,希望各位看客知道,这只是女孩自己的决定。或许你觉得这不理性,你觉得这是讲故事,你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不是你的人生一样,你没有经历过,没有看到过,甚至没有听说过,也不能为女孩决定她的人生。

知乎用户 老巫婆 发表

严格的计划生育让孩子变得值钱了,拐卖儿童成为家长的噩梦。

当年我们六零后小时候,计划生育只是广为宣传,没有这么严格,农村家庭三五个孩子的挺多,城市计划生育开展早些,也多数是两三个孩子的家庭。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放学后到处淘气,家长没有担心过丢孩子。

今天跟朋友聊起来我小时候,大概七八岁吧,奶奶帮她的侄子,也就是我的表伯伯,买了几只小鸡,让我放学后给送去,我去过那个村,也觉得自己认识路,接过装小鸡的篮子就上路了。

走啊走,只知道经过两个村庄,第三个村就到了,但我进错了口,在村里绕来绕去,找不到亲戚家。天已经黑透了,收工的社员从地里回来,发现一个小姑娘,在路上慌慌张张,到处转圈,问我找谁家,我说了亲戚的名字,把我送到他家的。天那么晚,自然没有回去,第二天早上,伯伯送我回家,拿上书包去上学的。

那次我坐了自行车!自行车好快耶,昨天走了半下午的路,一会儿就到了!

知乎用户 井田 发表

计划生育的初衷就是生存权和生育权的选择,当时的中国人口对比中国的资源和生产能力而言实在太多了。
30 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这个政策问题很多,但不能说在政策制定的年代,活着的人为自己争取生存权是错的。

实际上常上知乎的群体中有绝大部分是这个政策的获益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先说立场:赞同有引导有政策倾斜的计划生育(对独生 / 不生的补贴),反对野蛮计划生育。
2、如果没有计划生育,那我至少兄弟三个,如果严格计划生育,那我不存在。现状是 2 个,80 年代初。计划生育对于降低人口数量是明显的,如果没有计划生育,那条数据线不会下滑这么明显,或者在 70 年代的上升期会上升得更久。其实只需要看为什么有那么多 “计划生育社会事件” 就能了解传统的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持续三十多年的现象揭示了一切。
3、这几年周围要小孩的,有经济实力的都选择要两个,哪怕是交罚款。如果 “养小孩” 的成本没那么高,那选择两个小孩的会是大多数。

知乎用户 川普倒下变三普 发表

我只说一点:独生子女无参军义务

知乎用户 印一 发表

第一代独生子女来回答一下顶楼的同学的说法:
可能顶楼同学习惯了用西方成熟体系下研究出的一些理论来研究中国现有或者历史的问题,比如就用教育降低生育率和随现代社会发展生育率会降低两个常识而论断计划生育没有意义,也许自身觉得可以从很多国家的数据分析中得出此结论,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有点不对路的,毕竟各个国家国家的体制不一样,发展途径不一样,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是依赖一些学者做出的数据图表就单独的给出某些论断,我觉得这个仅仅是文人自己玩玩的游戏,或者说仅仅是纸上谈兵罢了。脱离了现实谈问题,也许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美妙或者很炫目、很有说服力,但是实际上那只是所谓学者的游戏罢了。为什么这么说?
1、看看中国历史,看看中国文化根源,看看中国现状,看看中国近期的发展轨迹:一个以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西方几百年的转变,完成一个社会体系完全不同的华丽转变,而且其中还经历了一个十年的道德伦理、社会价值体系的断层和颠覆,你要说一个制度完全是正确的、没有问题的、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就像现在西方很多法律条文上也有很多限制现代发展但是又没有进行及时改正的状况一样的,每一个特定的政策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它的作用是要用现实来验证的,就如其自身讲的不要用 “如果” 来推断问题的好坏之分,就拿中国的现实发展,我觉得这项政策是成功的,虽然这是建立在一些不合法理的基础上的,但是现实说明你无法抹杀其功绩;
2、看现代中国人对生育后代的看法:中国目前最失败的、或者说问题最大的,我个人觉得是因为荒唐的 10 年颠覆了中国固有的或者说刚刚发展起来新的道德伦理体系,使得新时代的人完全失去了基本准则,而与此同时西方价值体系又恰逢其会的蜂拥而至,而政府在到时又是仅仅选择了发展经济压倒一切的最功利的选择,虽然这也是无奈之举,这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目前社会整个价值体系的多元化、迷茫化、无奈化,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目前整个国家的道德伦理体系、价值观体系是如何的混乱,面对这些国人的选择必然会多样化,比如受现代精英教育的人士会受西方价值体系影响多些,会更多的认同西方价值体系和观念,同时农村的国人更多的选择了退守原有的道德底线,默默的重拾原有的价值体系,而生儿育女又是国人原有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这也导致了目前即使是在计划生育制度下的,沿海城市人不愿生二胎,甚至不愿生育,而很多农村人口还坚定的抱着多子多福的观念,或者拼死要生个儿子传宗接代的理念,当然现在也在慢慢的改变,不是绝对的,这也许也验证了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生育观念的改变是显著的观念,其实其根本就是人生价值观的改变和确立;
3、看看现代城市人是什么原因不愿意生:两个最能回答目前主要原因(不是指部分群体而是从全体来看的,当然也没楼上同学那么强的数据支撑的):压力,如果要加个定语,那就是生活的压力,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做个简单的统计,你可以选择周边朋友简单的划分一下收入层次,你可以问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不愿意生二胎的,他们的回答也许更有说服力,更能说明问题,此点不多阐述;
4、最后回到政策上来说,政策好坏?是不是要马上修改?这个不是说任何政策都是这么快速解决问题的,有些被视为国策的比如计划生育就不是说想改马上就能开个人大会议改掉的,更不要说这一政策在中国目前还是有其效能的,这个我就不过多讲中国的现实或者说所谓的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等等,其实如果大家多关注一下就会发现国家已经在慢慢的修改这项政策了,特别是结合各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调整了,虽然还是带有计划性、强制性,但是至少说明政策在为时代服务。
特别补充一点的是:讲权利和义务,其实当大家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国家法律时也许这些问题就自然而解了,就不要楼上部分精英人士在呼吁、讨论什么的了!!!呵呵,不信,你去有些重男轻女思想很重的地方试试你的言论看看,有人理你吗?!不被打死就不错了,呵呵呵呵呵呵

知乎用户 小泽马大哈 发表

硬要说正面效应的话,那大概是加快了提高人口素质的速度。在青少年中普及教育是需要钱的。控制青少年数量,自然就可以低成本做到高水平普及教育,迅速提升人口素质。举个例子,假如国家的现有资源足够建立每年招生 1000 万人的大学,如果能将每年出生人口控制在 1000 万,那么这一年出生人口就读大学比例可达 100%,而如果不控制人口导致出生 2000 万人,那么这一比例会降到 50%。经过多年积累,一代人的平均素质是会发生极大变化的。

我想,计划生育的逻辑可能是,能够享受到公共资源的人口是生产力,而难以享受公共资源的人口会拖后腿。

这种观点在推行计划生育的年代是否合理我不知道,但在现在一定是不合时宜了。按照上一段的逻辑,当公共资源总量上升时就应该允许更多人出生以让人口红利持续。不过这种刚性的行政方式不容易调整是真的,还容易造成权利寻租和暴力执法。假如当初计划生育采用经济方式调整,比如每年拍卖 1000 万生育券(可以给贫困地区提供专门限额),那么现在发现苗头不对根本不用取消,直接把限额变成 1 亿就好了嘛。

当然,上面只是从国家利益角度说的。如果站在人权的观点上看,任何强制计划生育的行为都是错误甚至不可原谅的。

知乎用户 格厘芬 发表

在我看来,计划生育当然很必要。
人口太多,资源有限,必然导致教育落后、文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
至于人口老龄化这些伴随而来的问题,就要好好权衡了,综合利弊考虑,弊大于利时候当然就是计划生育放松之时。

很多反对的声音出现,我觉得其实是 道德在作怪,道德总是希望每个人都生存,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数量显然是和生活质量成反比的。
如果道德的力量没有这么发达,不发达到足以影响社会立法,那么社会应该存有更锋锐的优胜劣汰,那么便是一个数据上更漂亮的社会。例如人均收入、社会保障等。(也就是说,穷人没有志气没有技能就得被淘汰。当然,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大起怜悯之心)
其实,如今这个道德尚可的社会何尝不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呢?只是冲淡变慢而已。

知乎用户 臧大为 发表

**人类是一切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一切用危害、减少、消灭人类来解决问题方法都是最荒唐、最错误的事情。(**这句话什么意思?打个比喻,有个人的小孩消化不良,去看儿科,医生诊断一番后说,你这个小孩吃不好饭,治疗得花钱,你养着也浪费钱,不过我有一个国外专家给的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接着不由分说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手枪把小孩一枪爆头了。医生吹了吹枪管的硝烟,接着说,你看,小孩消化不良的问题解决了,你也会更加富有,这是我们巨大的成就。不用谢我了)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1. 经济面临严重衰退
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劳动生产率 * 劳动力数量。
30 年一胎化政策使得今天劳动力面临严重短缺,从 2012 年开始中国劳动力就开始进入快速下滑通道。中国经济随之开始不举。李开了很多药方,但是见效不大。因为经济的本质放在哪里。
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增长。
人口增长带来财富和劳动力数量增长,才可能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研发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日本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年代是 60~70 年代,主要是战后婴儿潮人口的推动。
也就是说,人口增长使得经济的两个基本分子:劳动力数量、劳动生产率同时增长。反之亦然。所以从历史来看,
========================
经济增长率 = 人口增长率的平方
========================
1500 年世界人口 4.75 亿,GDP 2470 亿美元。2001 年世界人口 60 亿,GDP 37 万亿美元。500 年间人口增长了 12.6 倍,GDP 增长了 149 倍,GDP 增长正好是人口增长的平方。
推行过计生政策的国家都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比如日本。日本短暂推行非强制性的计生政策,仅限于宣传。但是日本生育率也受到极大影响,从 1995 年开始,日本劳动力比例开始下滑,到今日仍然在下滑,日本经济因此从来也没有走出低迷状态。日本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下降很多。

**上图:**中国劳动力人口衰退趋势

上图: 日本劳动力数量与世界 GDP 份额之间的关系

**上图:**日本总抚养比与 GDP 之间的关系。蓝色为 GDP,红色为总抚养比。在低抚养比的两个时间段,日本经济表现都很好。1995 年之后日本抚养比一直没有下降,日本 GDP 发展也是长期低迷。(总抚养比 =(老龄人口 + 未成年人口)/ 劳动力人口)
而地球上只有中国推行过严酷的一胎化政策,其后续劳动力下降幅度非常惊人,后果要比日本可怕的多。中国由于计生带来的巨大人口危机,经济将进入长期的停滞和衰退,短期内不可逆。

上图: 早在中国经济还坚挺的 2011 年,基辛格就淡定的告诉美国人不要担心中国崛起。为何?因为他就是国际计生运动的主要策划者!基辛格现在应该如释重负了,因为他早在三十多年前就通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怂恿资助 “计划” 中国的人口而将中国的崛起 “计划” 掉了。

**上图:**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世界人口预测 2015》预测,到 2050 年印度经济将占全球 GPD 的 17.5%,明显超过中国的 13.9%。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http://weixin.qq.com/r/QHXy-S3E0hOthzyenyBk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上图:**到 2100 年,中国只能跟尼日利亚去比拼经济了。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2. 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老无所依几成定局
只生一个好,政府给养老。
计生干部这口号喊的很好听。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政府是一个花钱部门,政府如何养老?还是靠收税嘛!税收哪里来?劳动者劳动。请问一个国家劳动者比例大幅度下降,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大幅度增加,那么政府哪里来的资源可以给你养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归根结底,养老就是本质就是靠年轻人劳动,当年轻人严重不足的时候,无法提供足够的产品和服务,老人还能指望什么?
表现在明面上,就是养老金的巨大亏空。现在还有 70 后婴儿潮人口劳动支持就已经这个样子了。等 30 年后 70 后婴儿潮人口靠谁养老?我估计除了学秦始皇 60 岁活埋人也没有更好的出路了。当然我们可以起个好听的名字叫:计划死亡。

3. 国家安全面临挑战,独立完整受到威胁
一个国家人口不断减少,其结果就是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不断下降。一胎化会导致一代人口减少 50%, 一代也就是 30 年而已。计生政策已经执行了 30 年,之所以我们还没看到人口大幅下降是因为老人还没有死,如果一胎化再执行 30 年,我们国家将失去 75% 的人口。将成为只有 2~3 亿人口的国家。但是全世界可没有计生了。届时印度人口应该会超过 15 亿。越南人口将匹敌中国。不要说印度,就是越南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都将超越中国。
同时,由于少数民族没有计生,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口将占中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当一个国家主体民族没有优势数量的时候,往往就是四分五裂。科索沃就是最好的例子。
计生 30 年。汉族从 98% 的绝对优势比例,狂泻到现在的 90% 多点。中国人口比例从 1950~1980 年的 22%,下降到今日的不足 20%,这是非常吓人的减少速度。
50 年后,中国这个国家能否保持完整和独立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上图:**世界主要文明人口相对比例的变化趋势(1820-2100 年)
注:中华文明含中国大陆和港澳台,1950 年前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史》(1988),之后来自 2010 年人口普查的推算,假设 2014 年完全放开但不鼓励生育。其他国家 1950 年前来自 Maddison(2008),之后为联合国人口署中方案预测。)
由于现在中国人口依然在增加,而且还会持续一些年,有人认为不如等中国人口停止增长再放开。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人口趋势有极大的惯性。现在人口增长的原因是,接近生命终点的老年人口也不多,只是中青年人口较多。等到 60 后开始老去,中国人口将急剧衰减,持续时间将持续几十甚至上百年。根据我们之前最乐观的估算,即使 2014 年完全放开,如果不大力鼓励生育,中国从 2030 到 2070 年,每年也都将减少上千万人,40 年内减少 30%。这种衰减在人类历史上将是空前的。与此相比,过去 20 年遭受所谓人口衰减灾难的俄罗斯人口下降不过 3.4%,扣除移入人口的自然下降也不过 7.8%。—— 携程网主席 梁建章 ————–
4. 最简单的算术:一对夫妇(2 个人)必须生 3 个小孩,这个民族才能保持人口不减少。
任何一个文明如果不能保证平均一对夫妇生育 3 个小孩,这个文明必然灭亡,这只是时间问题。最简单的算术。但是,中国的不孕率已经高达 12%,还有大量的晚婚族、丁克和同性恋,这要要求一对有生育能力的夫妇必须生 4~5 个孩子,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延续下去(不减少而已,更不要说保持增长了),请问如果现在还坚持一胎化,那不就是自杀吗?
全面二胎不过是由快速自杀变为慢性自杀,不会对中国今后的大衰落有太大影响。

5. 国际计生谎言渐渐被识破
许多人认为计生是中国的土政策。其实不然。计生运动的主要策划和推动者是约翰 ·D· 洛克菲勒及他的助手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亨利 · 基辛格及美国政府。
洛克菲勒他们早在 1920 年就开始对或秘密或公开的对外国人进行绝育。1970 年之后,洛克菲勒财团通过其代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将削减第三世界人口定为一项美国国家政策(国家安全备忘录 200 号,简称 NSSM-200)。从福特政府开始实行。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在此政策的投入已经超过 173 亿美元。(小布什时期迫于美国宗教界的压力美国政府短暂终止了对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资助,但是奥巴马上台之后这个政策和资助又恢复了。)
快速参考:
人类生命国际(Human Life International)Brian Clower 博士所著的《Kissinger Report 2004》估算,1965 年到 2004 年美国共投入了 173 亿美元的经费用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主要投入到美国国际开发署;其次是投入到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

这 173 亿美元如何花?你直接这么搞人家没人会上当,美国政府就通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美国国际发展署这些三方机构来进行,宣传所谓 “人口危机”(人口危机快没人信了,他们下一个宣传主题是“气候危机”),渲染人口是问题,然后他们就跳出了“帮” 你解决 “问题” 了。他们打着幌子诸如 “生殖健康”、“关爱女性”、“关爱女童” 这些看上去非常人性化的名字,行使绝育第三世界妇女之实。
同时,他们会资助和培养 “人口学家”,为他们的人口政策摇旗呐喊。你去查查中国的所谓人口学家,有多少没有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背景?
中国的计生在 1979 年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会 5000 万美元赞助,然后大规模展开的。1979 年的 5000 万美元是什么概念?

我们看看从洛克菲勒资助的美国大学毕业的计生干部给大家带来什么理论:
计生说辞 1: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西藏、新疆都不合适人住,所以没法跟外国比。”
真相:
这个说辞的谬误在于:把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及 1/3 国土不适生活视为特别现象,但是实际是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普遍现象。
全球发达国家的人口普遍居住在少数的大城市中,分布都不均匀。根据马太效应,大城市人口会越来越多,小城市或者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少,因为集中居住效率更高。越是发达的国家,人口分布越不均匀。比如日本东京地区人口就占了全国人口的 25%,莫斯科一个城市人口占了全国的 10%,英国伦敦人口占了全国的 13%,巴黎都市圈占法国人口的 18%。
在看 “西藏、新疆等 1/3 国土不适生活” 这个说法。换个说法:中国 2/3 的土地都是适合人类居住的。这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非常高的宜居水平。而中国宜居面积高达 500 万平方公里,仅次于美国。某些国家比如埃及,96% 的面积都是沙漠,以色列 45% 都是沙漠,可耕地不足 20%。日本 75% 面积为山地丘陵,不适合人类聚居。整个欧洲的平原面积也不过 60%,还没中国多。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聚居的地方,历史上中国最多占了 45% 的全球人口,这就是明证。
计生说辞 2
“10 个人可以分到蛋糕吃,想象下 100 个人分会怎么样?饿死了!”
**真相:
这个说辞的谬误在于:蛋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人的劳动的结果。
得有人种地、有人养牛、有人磨面、有人烘焙,这十个人才有蛋糕吃。假如说 10 个人有能力做一个 1 公斤的蛋糕,那么 100 个人将会有能力做一个 100 公斤的蛋糕(人的生产率增长是人口增长的指数关系)。现实情况是 10 个人根本没蛋糕吃,因为 10 个人根本达不到生产蛋糕的需要的分工数量。
计生说辞 3
:” 人多占用资源多,资源不够用了,人越多人均资源就越少了 “
****真相:
1. 资源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产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石油、煤炭、矿石存在了亿万年,如果没有人的智慧和劳动开采利用,根本就不是资源。同样,铀矿、海水、太阳能这些之前都不是资源,但是未来人们可能从水中提取几乎是无限的聚变资源,或者利用太阳能提取不尽所谓清洁能源,只要人口在不断增长,人类的能力就会不断增长,能开发的资源也就越多。
2. 所以,随着人数量的增长,人越多个人能获取的资源也就越多,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
3. 土地资源。有人说耕地这些资源是有限的,人越多肯定越少,一定有极限,人太多肯定喂不饱肚子。让我们看看事实:1900 年小麦亩产 50 公斤,人口 16.5 亿,2000 年小麦亩产已经突破 600 公斤,人口才只有 70 亿。100 年中小麦亩产增加了 12 倍,而人口仅仅增加了 4 倍多点。也就是说虽然现在 70 亿人,但是对土地的需求反而比 100 年前更少了!实际上农业发展是人类所有产业中最慢的,因为土地多的是,人口增长非常缓慢,随便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没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增产。要知道在半导体领域每 18 个月性能就可以增长一番。
4. 食物、服装、水电、电器这些产品在我们支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要知道,中世纪人有一件袍子都是很贵重的财产。这说明人创造资源的能力在随着人口的增加在不断增强。
计生说辞 4
:” 看看现在城市里多拥挤了、房价这么高!还要那么多人干嘛?“
****真相:
1. 中国城市确实拥挤,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太多,而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大量原来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建设不力,跟不上城市化发展造成的。特别是耕地保护政策,严重制约了城市向城郊扩张。
2. 高房价是土地垄断限量供应及禁止非房企建房造成的。实际上中国人人住别墅都没问题,我们计算下:13 亿人 * 每人 35 平方 / 别墅 0.5 容积率 =9.1 万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 0.9% 的国土面积即可住完,这相当于现在重庆市大小。如果你说住别墅太奢华我们住低密度小区吧,按照容积率 2, 则只需要 2.3 万平方公里,也就是相当于二级城市大庆市的面积即可。晚上大家回家睡觉,中国其他 99.7% 的地方都空无一人!
3. 纽约东京等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人口密度平均为 1.5 万人平方公里,这包括了住房、休闲、工作的空间,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中国全部 13 亿人住在城市里需要 8.7 万平方公里土地,正好相当于一个重庆市的大小。
关于中国大城市发展之怪现状和原因,我写的另外一个回答:我国人口预计 15 年内是会逐渐分散在大中小城市,还是继续向大城市集中?我们应留在大城市发展吗? - 臧大为的回答
计生说辞 5
:” 要怪就怪毛爷爷鼓励生育生的人太多了,现在必须计生 “
真相:1950 年中国人口 5.6 亿人,世界人口 25 亿,中国人占比 22.4%。1980 年中国人口 10 亿,世界人口 45 亿,中国人占比 22.2%,可见所谓毛时代鼓励生育人生太多了,纯属子虚乌有,不过是跟世界人口发展同步了而已,甚至还略低。战后 30 年是所谓”婴儿潮 “时期,和平环境带来了高生育率,全球人口大增长,带来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史称” 黄金时代“,中国生育率只不过是没有落后太多而已。
计生说辞 6
:” 少生快富,越生越穷 “
****真相:
**1. 经济发展的第一因素是人口增长,这学过经济学都知道。经济的本质就是:消费 + 劳动力数量 * 劳动生生产率。1500 年世界人口 4.75 亿,GDP 2470 亿美元。2001 年世界人口 60 亿,GDP 37 万亿美元。500 年间人口增长了 12.6 倍,GDP 增长了 149 倍,12 的平方 = 144,**GDP 增长是人口增长的平方!**这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一个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增加了一份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从中获益!
2. 人不是猪,养猪都能产生价值,养人产生的价值更是不可限量!因为世界只有人是有创造力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纳税人,我们每个人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家人,还能创造产品和服务,养活和提供给其他人,我们每个人还有纳税养活政府。实在是我们每个人养活了社会,而不是社会养活了我们!
3. 计生 30 年,减少了至少 1.5 亿人。我们算算 1.5 亿人的价值,按 2010 年中国人均 GDP 2 万元,70 年寿命创造人民币 182 万元价值。这是按照不变的 GDP 计算的,实际上科学不断在进步,社会也是,人民是在前人的智慧之上进行生产劳动的,所以创造价值的能力会越来越大。那么 1.5 亿人就是 182 万 * 1.5 亿 ,273 万亿,也就是说计生 1.5 亿人造成 GDP 损失总计超过 273 万亿元人民币。更不要谈这些人能带来的其他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了。

计生说辞 7**:“只生一个好,政府给养老”
****真相:
1. 一个民族一对夫妇必须生育 2.1 个孩子才能保证未来不至于灭亡。如果只生一个孩子这个民族会 8、4、2、1 的快速衰退和灭亡;
2. 所以一胎化相当于一代灭绝 50% 前人 DNA,2 代灭绝 75% 前人 DNA,3 代 4 代下去,我们民族就比大熊猫还稀罕的物种了!这些灭绝的 DNA 都是 5000 年风雨流传下来的,岳飞、文天祥、李白、杜甫、关羽、秦琼、文王。。。。他们的后裔和基因都要消失在一胎化下了,未来的中国爱因斯坦、爱迪生、甘地、孙文也都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比大熊猫还珍贵千百倍。
3. 养老金的本质是用现在年轻人缴纳的资金养老人,就跟老鼠会是一样的,必须不断的有年轻人加入才能维持,计生下的中国未来年轻人将会急速下降,养老金体系必然崩溃。
计生说辞 8
:“中国环境承载不了那么多人,生下来你养啊?”
****真相:
**1. 随着人数的增加、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地球在人类科技的推动下,其承载力是在不断增强,而不是减弱。环境保护只在于人类的意愿,人口越多,其能力越大,保护环境、改进环境的能力就越强。举例:日本人口密度比蒙古国多 200 倍,但是日本的环境保护比蒙古国好的多。**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里充分肯定了人类意识对物质世界的重要性。诚然,没有人类意识的参与,宇宙就犹如黑暗里的宝石,无人知晓、无人喝彩。而且,人类的意识是我们可感知的宇宙中唯一有创造力的东西,按照薛定谔的观点,正是人类意识的参与,才让虚空的原子变成了现实的世界。我试着这样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创造了世界。正是我们人类的自主意志赋予了宇宙实在的含义。那么,越多的人类,将有越多的创造力,我们的世界将越加繁荣精彩。
借用史蒂文 · 兰兹伯格在《性越多越安全》一书中,在 “多子多孙多福气吗” 这一章里的结尾:一个有更多人口的世界不仅会有更繁荣的景象,我们也能够有更多的朋友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愁,陌生人之间可能会有更多的点滴感动在心头,我们也更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我们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世上。
**
重温下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话共勉。虽然时间已经过了近百年,但是他的智慧仍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我们现在把世界人口的增加率,拿来比较一比较。近百年之内,在美国增加十倍,英国增加三倍,日本也是三倍,俄国是四倍,德国是两倍半,法国是四分之一。这百年之内人口增加许多的原故,是由科学昌明,医学发达,卫生的设备一年比一年完全,所以减少死亡,增加生育。他们人口有了这样增加的迅速,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用各国人口的增加数和中国的人口来比较,我觉得毛骨耸然!
从前满洲人不能征服中国民族,是因为他们只有一百几十万人,和中国的人口比较起来,数目太少,当然被中国人吸收。如果美国人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
百年前有一个英国学者,叫做马尔赛斯,他因为忧世界上的人口太多,供给的物产有限,主张减少人口。曾创立一种学说,谓:“人口增加是几何级数,物产增加是数学级数。” 法国人因为讲究快乐,刚合他们的心理,便极欢迎马氏的学说,主张男子不负家累,女子不要生育。他们所用减少人口的方法,不但是用这种种自然方法,并且用许多人为的方法。法国在百年以前的人口比各国都要多,因为马尔赛斯的学说宣传到法国之后很被人欢迎,人民都实行减少人口。所以弄到今日,受人少的痛苦,都是因为中了马尔赛斯学说的毒。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斯学说所染,主张减少人口的!
中国是全世界气候最温和的地方,物产顶丰富的地方,各国人所以一时不能来吞并的原因,是由他们的人口和中国的人口比较还是太少。到一百年以后,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化,还要灭种。象从前蒙古、满洲征服中国,是用少数征服多数,想利用多数的中国人做他们的奴隶。如果列强将来征服中国,是用多数征服少数,他们便不要我们做奴隶,我们中国人到那个时候连奴隶也做不成了!6. 最严重的问题:30 年全面系统化一边倒的洗脑式宣传和教育之下,中国人还能不能立即醒来,还是在 30 年后奄奄一息、遍体鳞伤之后才会醒来?
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推动下,中国把计生定为国策,写入了宪法。这在全世界可没有第二家!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家了。洛克菲勒财团、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资助并培养了大量的所谓人口学家,来形成系统的思想,编织好这个理论大网,从小学到大学,到社会,我们都能感受到国际计生运动的宣传威力。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中国人均资源稀少。中国人太多。中国人太多都是废物,中国合理人口应该在 xx 亿,人越少,国家就会越发达。久而久之,大多数人都被成功洗脑,形成了定势思维。什么叫成功洗脑?就是提出一个问题,他想都不要想立即就给出了答案。你说给不一样的观点,他还跟你急。这是应为人的大脑是一部机器,当神经元形成永久连接之后,改变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我们面临几个问题:
1. 由于长期宣传,大部分国民都已经失去了对计生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反思能力。我见过很多人,从三轮车夫、公司白领、到资本家、领导,都很少对此问题有清醒认识和警觉的。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沉睡了,而且永远唤不醒了。
2. 计生有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这也是基辛格的计划之一。基辛格说过一句话,官僚机构一旦成了,就难以取消。出处我找不到了。但是我记得是基辛格说的。所以计生官僚机构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和权力,一定会极力保持计生持续下去。
3. 所以我并不看好中国今后在人口问题是会迅速向好的方向发展,除非真的天开了眼,奇迹出现。中国可能会慢慢的二胎到全面取消计生在最近几年,但是中国的计生思想很难得到立即清除,毕竟 30 年的宣传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那么,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仍然可能会继续保持在 1.2~1.3 之间,不会有明显改观。并且即使清除计生思想和生活社会中的影响力真能非常神奇的成功了,中国生育率仍然不会有很大改变,应为从国家社会的经验来来看,一旦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低于 1.2,将进入低生育率陷阱,长期无法恢复。
也就是说,中国今后的人口老龄化、人口衰退、经济衰退、养老问题、国家安全等由于人口减少引起的问题,已成定局,基本是无法改变的。虽然我在这来啪啪打了万把字,基本并没有什么卵用的。
那么,我为啥还要写这么长。我只是说我们犯错了,我们固然要承受代价,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停止再犯错,至少我们可以做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至少可以选择不再犯错,坦然无惧的积极面对前人失误带给我们的挑战。
人类是一切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一切用危害、减少、消灭人类来解决问题方法都是最荒唐、最错误的事情。
“一个不靠外来移民的办法,不靠归化,不靠殖民地的政府,而在客观存在的治理下公民人数繁殖和增长得最多的,就确定无疑地是最好的政府。那个在它的治下人民减少而凋零的政府,就是最坏的政府。”——卢梭《社会契约论》
-——–
参考资料及来源:
联合国人口基金在 1979 年就与中国签署了 5000 万美元的资助项目,资助中国计划生育。参考来源:易富贤博士《大国空巢》。中国商务部 : 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华无偿援助简况

**本文图表大部分取自易富贤博士发表的文章和书籍。
**
易富贤博士。湖南洪江市(黔阳县)人。1988-1999 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习,获临床医学学士、药理学硕士、药理学博士学位。1999-2002 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医学院做博士后。2002 年起为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 “母胎医学奖学金项目”(MFM Fellowship,由“美国妇产科董事会” 推进)研究员(Senior Scientist) 。
-————————–
1961 年洛克菲勒三世在联合国讲演:“在我看来,人口增长是当今社会仅次于核武器控制的头等大事。” 在洛克菲勒三世等人的推动下,1969 年设立了联合国人口基金。
1969 年洛克菲勒三世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 “人口增长与美国未来委员会” 主席,并向尼克松总统提交了减少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报告。
1974 年 12 月 10 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颁布了《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 200 号:世界人口增长对美国的安全及海外利益的意涵》(1974 National Security Study Memorandum 200: Implications of Worldwide Population Growth for U.S. Security and Overseas Interests),简称《NSSM-200》。《NSSM-200》是由犹太人亨利. 基辛格主导下完成,因此又称《基辛格报告》。
基辛格是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他不仅仅受雇于美国总统,他还受雇于一手栽培他的犹太裔洛克菲勒家族(这个家族从 1940 年代以来一直对美国中央情报局具有关键性影响力)。基辛格只是《NSSM-200》的捉刀人,站在他后面的是洛克菲勒兄弟(纳尔逊. 洛克菲勒和约翰. D. 洛克菲勒三世等人)等重量级人物。其中约翰. D. 洛克菲勒三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NSSM-200 参考资料 :National Security Study Memorandum 200
NSSM200 pdf 解密档案。美国国际开发署可以下载,这是美国政府迫于压力和法律公开的文档,是不是经过修改、删减过就不得而知了 : http://pdf.usaid.gov/pdf_docs/PCAAB500.pdf

上图: NSSM200 已经解密了。英语好的自己去看看上面写了什么。33. We must take care that our activities should not give the appearance to the LDCs of an industrialized country policy directed against the LDCs.33. 我们必须小心我们的行为,不能表现出这是一个工业国家直接反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政策。
这难道不是一个阴谋吗?难道你还要基辛格自己写上这个一大阴谋吗才能相信吗?那些整天阴谋论阴谋论的人,你们难道不睁眼看看美国政府的正式机密公文的白纸黑字上写的是什么吗?难道你学会阴谋论这个词之后,世界就不存在阴谋了吗?
《NSSM-200》制订了一个详细的控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计划:
1、基辛格明确提出:美国要将政府援助作为 “国家权力的工具”,美国直接通过政府援助计划,将接受减少人口计划作为得到美国援助的先决条件。对那些接受援助的国家来说,要么绝育要么挨饿。美国将告诉各国,用在发展援助和卫生项目的基金将逐步减少,而用在人口计划的资金继续增加。
2、人口控制的关键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
3、鼓励堕胎合法化。
4、通过经济资助,鼓励这些国家增加其堕胎、绝育率,并普及避孕措施。
5、进行性教育,改变传统上的性的唯生殖目的论。
6、给儿童灌输反生育理论以改变其生育文化。
7、强制性地实行计划生育。
8、降低妇女的生育意愿(因为妇女是生育的主体):
1)提高妇女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现在中国计生委正在通过 “关爱女孩” 来贯切这一计划,并计划给女孩高考加分)。
2)、提高妇女就业率,从而减少她们养育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高达 86%,世界罕见,高居全球 17 位)。
3)、改变养儿防老的模式,让生育与养老收益脱钩(中国计生委一直宣传 “计划生育好,政府给养老”)。
9、给各国培训人口学家和官员。
按照 1948 年联合国宪章的严格定义,这种政策是一种种族灭绝政策。基辛格自然明白,如果美国政府积极在原材料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中推行人口控制政策这一图谋一旦暴露,美国政府就会被扣上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种族灭绝甚至更难听的帽子。他耍了一系列宣传花招以掩盖真实意图,在《NSSM- 200》里说:

“译文:为了有助于避免(其他国家)指责美国支持人口控制背后的帝国主义动机,美国应反复重申这一支持是源于以下关注:(1)夫妻有权自由地、负责任地决定他们生几个孩子和生孩子的时间间隔,并且有权获得信息、受教育及其手段;(2)对于贫困国家的基本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人口的迅速增长既是普遍贫困的诱因又是其结果(中国计生委所宣传的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估计是来源于这里)。进一步,美国应该采取行动将这一信息传递出去,即控制世界人口增长代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NSSM200 解密后,巴西议会、巴西卫生部立即就调查计生问题。巴西政府震惊地发现约 44%、年龄在 14~55 岁之间的巴西妇女已经永久性绝育。这些都是美国各种 NGO 组织包括国际计划生育联盟、美国开拓者基金会、自愿外科避孕手术联合会和国际家庭健康组织搞的。
美国所谓优生学历史 wiki 参考资料:Eugen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优生学的主要资助者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研究所和哈里曼财团。 这三大财团也都是骷髅会成员。
美国对穷人绝育的罪恶历史: 美国真的曾对穷人进行强制绝育吗? - 人权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坑爹的项目之一:合肥长丰县试点姓氏革命:孩子随母姓有奖金
这个就暴露他的目的了:把中国人后代计划了,然后移民他国人来替代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为中国老龄化支招: 移民他国年轻劳力
后记
尊敬的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在寻找计生理论错误的证据时,我发现证据从来都是信手拈来,从来没有任何数据和事实能够支撑计生宣传的那些荒诞说法,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计生从根本上错的离谱,完全与世界的真理和良心背道而驰。
判断一件事情正确与否可以不需要任何知识,只要静下来倾听一下你良心的声音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话:判断一件事情可以不需要任何知识,只要静下来倾听一下你良心的声音。面对计生带来的种种悲剧。你摸摸自己的良心,问问你的良心有没有对此感到同情、悲伤和愤怒。如果此时你的 “理性” 跳出来说这是活该、这违反了什么什么规定,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的所谓 “理性” 和那些道理是昧良心的知识!与真理背道而驰的!
直觉思维是神圣的天赋,理性思维是它的忠实的仆人,而我们现在却创造了一个社会—— 它给仆人以荣耀,却忘记了自己神圣的天赋。——爱因斯坦

===============================================================
每一个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增加了一份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从中获益!
===============================================================
最后我还得说一句,计生歪理邪说不彻底批判,中国人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信。连自己后裔都是为废物、洪水猛兽的民族还有什么自信可言?!还有什么未来和前途可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计划生育之父” 田雪原:只生一个孩子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被外界称为 “计划生育之父” 的田雪原,已过了古稀之年,在此前的几十年内,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直至 2009 年,时值计划生育政策实行 30 年,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的文章,提醒决策者这一国策已到转型之际。

  此后,田雪原以最初作为计划生育决策参与者的身份,逐步公开了当初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过程。且将之看做自己的 “责任”。

  对于自己被限定的身份,他告诉新浪《新闻极客》:“只不过在历史阶段当中,由于种种原因,参与了决策。” 即使被加上种种罪名,也都无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自己的理论他也是如此。“我是站得住脚的,是问心无愧的,而且我认为我是完整的。问题出在哪儿?出在你没有真正的这样去践行,那不是我一个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篇幅有限,先附上原文完整版地址 “计划生育之父” 田雪原:只生一个孩子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后文为部分节选。

提倡只生一个孩子,我向来不认为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提倡生一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中国要大力控制人口增长,情况在那儿摆着呢。经济要发展,人口下来一点才能比较平衡,因此我认为当时这样做是应该的。
我赞成不赞成?还是赞成了,解决这个矛盾,是一个比较快的办法。我们要是有其他办法,就不一定选择这个。
但是有其他的办法么?经济上调控可以关停并转,人口(调控)总不能让一部分人先死了。
控制人口只能在出生率上做文章,其他的没法做文章。控制生育率,提倡生育一个,是一个办法,然而我不赞成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不是最好办法的含义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中国讲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普遍真理。 这种决策的负面影响是什么,会不会引起智商下降、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衡?会不会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这肯定是会的,而且不容忽视。
如果单纯为了控制人口,越少越好,那这些问题就会严重。
所以关键问题在于提倡生育一个孩子多长时间。如果时间很短,搞三年五载,可以,但效果会被慢慢抹平;搞长了,五十年、八十年,甚至有人提出来中国搞一个 “无婴年”,那是不行的。
最后提倡只生一个孩子既非权宜之计,也非永久之计,而是一定时间。就是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二十五年左右,不超过三十年的时间。
把这一代人控制住以后,下一代再做父母人口数量就下来了,这样一代一代下去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了。

控制一代人生育率,可以有效控制人口的代际增长,同时带来的一些问题又不至于过于严重。
比如老龄化,搞一代人,下一代就可以生两个了,甚至还要多一点,老龄化到下边收了一点,到后边又逐渐放开,这样金字塔不会倒立过来。
还有劳动力,这一代可能少一点,中国不是劳动力过剩么,少一点有利于就业。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容量可以大一点,劳动力也不至于下降的很多,甚至可能回升,带来的副作用不至于很严重。
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
老龄化,当初就认为这个问题肯定要出现并且做了预测,现在可以说基本在原来的预料当中。不过我认为当时对老龄化问题的阐发还不够深入。
继续生育政策不变,问题就会很严重。劳动力供给成了问题,社会负担成了问题,整个社会节奏、活力出了问题,对经济发展也不利,这应该避免。
我不赞成人口生育率下降是政策的结果。
光政策就行了么?那不行,得有一定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观念、教育这些方面才是基础,在这些基础上政策才发挥作用。
但我也不赞成否定,说政策没有作用,生育率下降是完全自然而然的结果,也不是这样的。
经济发展,孩子的成本—效益不一样了。叫你生育三个四个,行么?

孩子的成本—效益决定,经济越发展,培养一个孩子需要的成本越高。
农村过去流传:“一只羊得赶,一群羊也是放;添人不添菜,只是加双筷。” 贫困出人口,这是规律。
但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现在在北京市有个孩子,你不让他上学,能么?将来怎么办?要考大学、研究生、出国留学,只有这样将来才能够有出息,有高收入,活的有尊严有质量,(培养)一个孩子成本太高了。
但是孩子带给你的效益怎么样?现在的城市里面,有多少人靠子女养老?效益越来越低。
人们生孩子谁也没计算过我这孩子成本—效益怎样,但并不等于就不管。老做赔本的买卖干什么,所以自动就不干了。
现在还要发展自我。女孩子不能成为生孩子的工具,自然放弃了过去那种多生多育的观念,这是很重要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意义就是,我们那里的人,只要没被计生委的人抓到就会生,就会生到不想生。我认识的一家人,为了生个男孩,连生 7 个女儿。最后交完罚款照样上户口,所以,你要是说计生无用,我完全不同意。最高票不基于中国现状和国情的数据,没有任何说服力。而且,计生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改变了女性的地位。一个家庭,如果不是很有钱,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的话,父母会选男孩还是女孩呢?这个不用我说了吧。例子比比皆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必要之恶吧。

有的人说生育率效果不够明显,不过重要的是总量。

某人说 “汉族妇女生第二胎的概率下降了 11%。但也就是 11% 而已。”
不管数据可信不可信,基数摆在那里,11% 乘以相应育龄妇女人口也不是小数量。

资源总量一定,人口可以指数增长,计划还是应该计划的,但手段应该更温和。

然而如果计划生育不能实现效果,那么只能加剧优胜劣汰。
战争、瘟疫都是调节方式。

等看印度人口超过中国。

知乎用户 张华 发表

先放结论:计划生育是立国之本,是中国发展奇迹之源头。

计划生育价值之巨大,以至于这个政策对中国人口数的影响根本无需讨论。

三点:
1 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利和地位(虽然很多地方还不足,但是优于相当多发达国家),极大提高了中国人受教育水平(因为母亲受教育水平高了);
2 打破了中国传统农业家族观念。
3 使得中国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稳定壮大的上层豪门阶级,确保了各项改革能够进行。这一条确保了中国只要保持计划生育,经济社会必然会持续好转。 (这一条是救命的,反之也是致命的)

先说 1:
中国教育资源不足是普遍现象 —–》 农村子女,必然向男生倾斜,造成恶性循环。女性过早辍学又会必然导致多生劣生。

2、 独生子女给中国家庭带来了巨大思想转变,以传统的”家族利益 “为核心转换成了” 子女利益“为核心。

3、体制外是可以超生的,计划生育最严厉的执行是在体制内,所以现在所有的,至少大部分:
中央官员、 省级官员、地市官员; 各层医疗工作者、律师、各层学校教师、各层法律系统人员
这些人,都是独生子女。
如果是传统观念 + 多子女,必然家族利益为重,加上各种连襟情况,必然会出现一个愈发膨胀的、血缘为纽带的、惯性无法阻挡的利益集团。
此种情况,由古至今、英美日韩、概莫能外

而 “子女利益” 为重的观念 + 独生子女呢?大部分中国人以独生子女爱好、幸福为重。很多官员子女出国了,或从商,或自由职业。 二代们受到父荫庇护,但是极少能”体制性、规模性“传承权利和资源。

看看除了中国以外全部亚洲国家,政治豪门家族是怎么回事儿,就知道计划生育对中国到底多重要了。
这还不包括更为庞大的中层体制内的家族膨胀,占据核心资源。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 祖辈是农民的各位知友(三代以上农民,也就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难以进城,能不能上网都是问题。

重重三:
计划生育是立国之本,是中国发展奇迹之源头。
计划生育是立国之本,是中国发展奇迹之源头。
计划生育是立国之本,是中国发展奇迹之源头。

有计划生育一天,中国就永远会持续进步;
一旦取消计划生育,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可能构建起尾大不掉、牢不可破、指数膨胀的利益集团。

PS:只指计划生育的意义,不涉及计划生育具体生一个还是生两个。

知乎用户 太平洋 发表

你们有些人现在这么抨击计划生育,有过河拆桥之嫌,只是事后诸葛亮。当初 80 年代人口那么紧张(还有根本预料不到现在会人口生育率这么低),如果不计划生育,社会承受能力会有很大影响,具体怎么分析抱歉我不是专业的。另外如果那个时候人口继续过快增长,经济不一定有现在这样发达,人都会占用一定资源,可能房价更贵。因为中国没有经历过经济发展起来的情况,外国经济发展起来后人口也生育率还是在 2 以上,所以参考他们的数据,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影响了人口生育率。现在面对这个情况是要行动起来,放开计划生育,找出可行措施,而不是抨击之前的人。计划生育当初是符合国情的,事后诸葛亮是不受尊敬的

知乎用户 han han 发表

农村种地的间苗而已,谈不上多么伟光正。政策没有考虑退出条件,以至于形成部门利益后导致了未富先老,历史会谴责计生办的所有人。

知乎用户 伊利亚布拉金斯基 发表

在下真是罪恶啊!居然是单身主义者并且还要单身至死!

咳咳咳咳咳咳,回到正题。

看了本题答案,大部分都是说执法手段的,还有人去说人口减少对于国家发展会怎么危险。

说执法手段的,都是把执法手段和政策放一起说去了。可是执法和政策是根本不同的啊亲!一个是执行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决策方面的问题。顾及到的面都不同,你们究竟是如何才能把这两个混为一谈的啊!

说人口减少会怎么样怎么样的,亲。你们的逻辑无非就是,人口就是财富,人口就是资源。你们最常拿出来炫耀的一个论据就是卢梭《社会契约论》里面的 “一个不靠外来移民的办法,不靠归化,不靠殖民地的政府,而在客观存在的治理下公民人数繁殖和增长得最多的,就确定无疑地是最好的政府。那个在它的治下人民减少而凋零的政府,就是最坏的政府。”
哦对了,上面那段话出自一个引用到基辛格他们的 “阴谋论” 的答主处,手机无法艾特,抱歉。
你们的逻辑就是这些么?

你们说发达国家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举步维艰。可是你们看看啊!有哪个发达国家是纯粹依靠着这两种产业发展起来的?!
发达国家是现代社会的代表,在下想这个论点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就拿仅仅发展 200 来年的美国来说吧,美国被大家公认是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假设这个公认是正确的吧。美国发展初期,借着英国的工业革命的风起飞,开始发展第二产业——工业,然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酝酿,终于使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本国胜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电脑的国家。然后,美国成了这个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苹果手机大家都知道吧?微软、谷歌,这些都是很著名的世界品牌了。美国硅谷也很厉害。还有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大成本制作,剧本精彩,品质良心。这些都是美国的作品。
然而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少?0.9,是 2015 年的数据。

日本的三大支柱产业为汽车、动漫、av。

人口增长率低,问题自然会有。比如城市空心化、岗位无人应聘等。这些问题自然存在。
但放眼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例外是有这些问题。你一个中国,凭什么就能够免除?

低工资岗位无人做,可是我又必须要有这些工作?怎么办呢?有了这个需求,越积越多,需求反过来倒逼市场开发新的商品。在信息化的浪潮之下,高科技产品越发吸引人,于是大家去开发高科技产品。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机器人代替了人类,自然解放了劳动力,大家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真正想要干的事情。你看全世界都说要促进高科技发展,就是这个原因。

很多人说印度的。
在这里在下展示一些数据,不说话。
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 1.312
印度人口死亡率 8.9%
印度人口出生率 27.2%
印度城市化 30.1%
印度 gdp 2.15 万亿美元

至于说民族问题的,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在这里不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是沿海地区的农村,计划生育非常严格,同是重男轻女,我这一辈尤其是 1985 年后出生的家里基本上只有俩姐妹或者两姐弟或者或者独生子甚至独生女,唯一看到的超生是家里生了一个男孩后又生了个女孩,反正再多也就两个孩子,而且两个孩子年龄间隔在五岁以上。单独政策出来前,表哥二胎生个女儿还准备了要交十万罚款,当然最后赶上了政策没有交,给孩子上户口的时候才知道条件不符合生二胎的整个镇也就十来个。

想我刚出生时,我妈说我爷爷都打听好了把我送走,让我爸妈再生个男孩,当然最后我父母不舍得。我不敢说是因为计划生育,如今我们村经济很不错,而且观念先进,虽然还是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但在婚姻观念上已经和城里接轨了。双方都独生的,无所谓嫁过来或者娶进门,双方父母都需要赡养,小夫妻可以另外置房居住。招婿也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受歧视了,招婿的家庭不管第一个孩子是男是女,都可以生两个,有些人家还会让两个孩子跟父母各一边姓,当然这些入赘的男性基本出生在执行严格计划生育之前,大概 1985 年前,想必之后出生的男孩应该不会入赘别人家了,因为都是独生,或者上面有个姐姐,但总体上对这种事还是包容的。

我很感谢计划生育政策,要不然我应该不会出现在知乎上,我父母肯定会继续生男孩,一旦有男孩,在当年那种条件下,我到时候辍学打工是再正常不过的出路了,而不像现在这样对我无条件的支持。若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我父母应该也会更辛苦。现在连我八十岁的奶奶都没法理解,我们村里涌入的外地人,手里拉着一个,背上背着一个,肚子里怀着一个,生存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好好抚养一两个孩子,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不行吗?

可能是计划生育让我们村的人不再于温饱线上徘徊,让他们有更多的心思和空间去考虑致富之道。请不要只看到我们沿海地区条件好,浙江的平原地区就杭嘉湖那么一点点,其他地方都是山地,没什么资源,我们一家现在七口人,两亩地。以前种田养蚕,一年好几轮,农闲时候也都是打零工赚钱,一年到头也就过年那几天打个牌放松下,其余时间都在忙碌,像我奶奶七八十了还没闲着,念佛或者做点小手工赚钱(当然也算打发时间)。现在很多人家做生意,或者帮人打工,老板和雇工每天七点出门,忙到半夜十一二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任何节假日,一有生意就上,码农们也有法定节假日的好么。所以这种富裕的背后是当地人的勤劳勇敢的品质,并且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善于改变、勇于开拓。

知乎用户 郁尔 发表

让女性充分参与了竞争(学业排名和奥赛、工作后的职位),得到了和男性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力。

知乎用户 琅琊仙客 (吴梦楼)​ 发表

不邀自来。说个细节,你们感受一下。
-————————————————————————————————————————————-
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结亲连心,下基层走访,于是乎收上来一大堆表格,还要用三种形式分别录入,即 200 份名单 ×3 种表格 = 600 张电子表格……. 本人幸运的逃脱了顶着毒太阳下乡的摧残,于是乎电子录入的任务理所当然的落到了俺头上。
好吧,且看看这些表格都有什么内容。大儿子,二儿子,大孙子,二孙子….. 一串排下来好壮观啊。可是我就不信这么大的一个家族,没有老婆、儿媳、孙女…… 好吧,上面那种家族男性成员大团圆只是特例啦。
咦,这是什么顺序,三岁的弟弟排在十二岁、十七岁和十五岁的姐姐前面,这个出生日期的排列好凌乱啊…… 知道啦,带把把的最重要,其他随便排啦……
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儿子没有媳妇,请帮忙解决。噗——三个闺女的婚事你咋不着急?
-————————————————————————————————————————————
好吧,我是来吐槽的。只陈述细节,你们自己感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一个亲戚姐姐辍学打工供弟弟妹妹读书,他们家四个。
知乎何不食肉糜的风气实在是让鄙人感叹啊。

知乎用户 不躲不藏 发表

我是坚决反计划生育的。
支持计生者不外乎就是人口 / 资源那一套滥话。但要系统地反驳计划生育非三言两语所能,要翔实的数据和分析。适逢易富贤先生的《大国空巢》在大陆出版,有兴趣的同志们可以看看,尤其是为计生辩护的人。(皮艾斯:我不是卖书的托)

知乎用户 伏龙肝爱地浆水 发表

土地。我不懂,但我国的政策,农村有户口似乎是可以分耕地还是宅基地的,富裕的地方还有按人头分红。

要是超生也可以无偿上户口并享受同等福利,那么可能

1 很多农村都会为了不吃亏(别人占了便宜自己不去占叫吃亏)而早婚多生。然后抚养、教育、留守一系列问题,短期迅速以至平衡打破,国溃

或者 2,先取消分地政策,再放开…… 没有再了,国破

再说,大家都为了养孩子离家去打工,耕地抛荒的问题也要解决。

所以……^_^ 我猜了但我不说

知乎用户 唐毅 发表

多数人毕竟是自私的,骂不骂计划生育政策,其实只不过因为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已,私欲罢了。你跟他们讲公义,他们跟你讲人权,鸡同鸭讲的,没有意思,就比如说骂计划生育的问题,附和者一大堆,你这种赞计划生育的问题,连搭理都没几个人搭理。以后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靠山的话,不妨强硬一点,独断一点,要是还看不懂这点人的小心思,是要吃大亏的。

知乎用户 Sentinel 发表

计划生育政策,跟中国历史有关。历史上多次人口爆炸以后的大饥荒进而引起天下大乱和改朝换代,给中国人留下了血淋淋的记忆。电影 1942,就展现了一段并不遥远的悲惨历史。天朝在二十世纪的人口爆炸,确实形成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直到现在,中国凭借全球第一的粮食产量,仍然无法自给自足,必须放弃大豆才能保证其他粮食的生产种植。而且没有人能保证随时能进口粮食或者拿到国际粮食援助。

可以说,制定计划生育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决策者对于人口爆炸的恐惧。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想想也确实很可怕。

说到政策执行,城镇明显强于农村。城镇的人口增长放缓,间接给后来的大规模农村户籍的人口进城缓解了压力。

知乎用户 华文工厂 发表

我在这里指出

@chenqin

的一个逻辑错误,他在文章里说,计划生育大概减少了 7000 万人口的降生,结合他们的后代,大概有一亿人。

他说这句话的逻辑显然是默认这 7000 万没有出生或者被扼杀的孩子们的生育率只有不到 1 的水平,所以才会衰减一半还多,但实际上如果按照正常人口繁衍的生育率 2.1 来推算,这 7000 万人口会产生至少不低于自身人口数量的新生儿,也就是至少不会少于 7000 万人,当然,前提是计划生育得到了彻底清算之后。也就是说,即使按照他的逻辑来计算,计划生育政策所减少的人不会是 1 亿人,而是至少 1 亿 4000 万人。

这些都是本来可以存在的青年劳动力,有他们在,本来是可以缓解我们已经非常严重的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的。

中国人口占世界比重在宋代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并长期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多的比重。可是我们未来的新生儿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首当其冲,在中国的新生儿占比已经不足百分之九十。甚至,将来中国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时候,只能够从亚非拉国家进口劳动力。这些,可能都会发生在不远的将来。

难道这样残酷的现实还需要用数据来诡辩吗?

知乎用户 阿肯 发表

我想问高票

@chenqin

三个问题,虽然我点了感谢。

第一:您是否可以预测三十年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并制定符合经济发展的相应计划?

第二:您是否体会过思想相对封建的家庭氛围?

第三:您是否认为在中国计划生育之下偷生超生是占据绝大多数的现象?

我出生在一个思想还算宽松先进的家庭里,父母是大学生,虽然是三代单传,但是小时候几个堂姐都天天欺负我抢我电视看,家里人也不怎么在意。

但是我知道我奶奶家的房子会留给我,虽然我不想要。我知道小时候我一哭闹,小姑妈就打我姐姐哥哥给我出气。我知道小时候去后山,偶尔能够看到婴儿的襁褓,还有里面鼓鼓囊囊但是已经一动不动的 “东西”,都是女的,我知道。

我也知道知乎上绝大多数反对计划生育的都是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因为那些拥护计划生育的基本都不知道知乎这么高端的地方,各种原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很多人一点都不在乎人口对地球的沉重负担,还说什么现在可以转移到国外,知乎上依旧有很多这种三观尽毁的答案,失望。

知乎用户 付宏 发表

说的好像 79 年中国能预知到今天中国经济能进入 10 万亿 GDP,袁隆平能研究出超级稻,中国制造业能强过日本和德国,国际政治能出现今天的变动,美国会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如果预料不到,如何让当时那么一个 9 亿人口,5 亿没接受过系统教育,工业落后,耕地严重不足的穷国,完成工业化人口转变才是头等大事,现在能在知乎刷手机的各位有多少人敢说没吃计划生育带来的教育,医疗,营养水平提升带来的提升,79 年的中国农村已经到了人口的承载极限,再继续生育怕不是石乐志。在空调房吹空调的各位,又开始矫情起来为啥要计划生育,没有计划生育各位能接受高等教育进城市的可能都不存在,被农村死死困住才是正常。
在城里吹空调思考农村人口下滑,怕各位不知道农村因为土地问题每年械斗死的人有多少。

知乎用户 在意大利过夏天 发表

带来了一代人生活水平和人口质量提高。
有人也许会问,我怎么没感觉到呢,甚至跳着脚的骂计划生育。我会回答,您先看看您这一代兄弟姐妹几个,从哪年开始每家一个孩子的,还是从来就没有独生子女,咱再继续聊。 我们这自 80 年代初就每家一个孩子了,最大的独生子女是 1979 年出生的,也就是说实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两个孩子的那是双胞胎或者老大有残疾。比那家家生一堆的有发言权吧,我们这几乎没有骂计划生育的。
以我家为例,我们在这个环境里,就是一个老百姓,或者我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跟知乎上这些人尤其是近些年有了手机才能上网的人来比较,算是金字塔尖上的人了。但是我们一直到 90 年代的时候还是住房困难的,那时候七口人挤在一个两居室里,这要是没计划生育,生个两三个,四五个,你说怎么养。至少生活水平肯定直线下降。90 年代初去老莫吃西餐,买个电子琴花一千多,上游泳班,英语班,这些事情都别想了。我们这又不像有些地区似的,养个孩子的要求就是多双筷子。不过我家的条件跟那些住平房的人相比又算好很多了。他们更困难。
跟上一代相比,更是如此。我最近坐了一次邮轮,我就发现,现在六七十岁这代人,也就是我们的上一代,比他们的上一代,生活水平高太多了,邮轮上基本都是天津人,也就是说计划生育执行的比较好,跟我们这差不多,好多都是带着孙子辈出来玩的。很大因素是因为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我姥姥有四个孩子。我出生的时候我姥姥才 48 岁,我小姨还在上中学。我姥姥显然不可能跟现在的这一代姥姥似的,有时间看我。她的五十多岁可比我妈五十多岁的时候辛苦多了。
你要说计划生育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说计划生育并没有统一实行,只在大城市开始的,有些地区实行太晚,有些地区根本就没落实。像我们这实行了 30 多年的计划生育,出生率很低,节省了很多资源。确实在我们的青少年时期,有很大好处。我们这个年份出生的人是婴儿潮,因为我们上一代出生的年份也这样。但比我们小的孩子,出生率逐渐降低,适龄儿童逐渐减少。那时候上学什么的都不费劲,甚至因为孩子太少开始关学校了。但是因为其他地区没有实行,导致现在我们看不到这个成果了,我们也是为人父母的年龄,孩子上幼儿园,中小学,比我们那时候要费劲多了。医院也是人满为患。

知乎用户 黄韬捷 发表

最成功的饥饿营销,没有之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幸好政府还算聪明,没被知呼这帮聪明人误导。
没深入了解过农村人心态的请别武断的说计划生育没用。
我在乡下不止一次听他们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做老太爷,下面一堆儿子,孙子。
跟别人吵架都有气势。
淳朴的不行。
幸好有超生罚款这东西。
我真心不想生活在印度。
当然计划生育到 2020 左右的时候,中国肯定会废除或放宽到 2 胎的。那时候除了富豪应该也不会有人想多胎的事情。

补充。
其实人口自控能力是很好的,特别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
当密度大,生存状态拥挤的时候,大部分家庭都会少生。
相反人口密度小,住房宽松的时候,人口会自然增长。
对比日本欧洲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生育数据就很清楚结论了。

大家不用担心。

知乎用户 吉木仓 发表

计划生育的前提是:每个人生来就是要消耗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每个人生来就要拖累了国家而不建设国家的!如果认为把已经在孕妇肚里的孩子强制流产的制度还有意义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为偷车掐死六个月大婴儿的贼颁发计划生育锦旗了。

补充一下,计划生育其实最根本邪恶性在于,政府的权力大到可以决定个人的生育自由。

很多女人其实是拥护计划生育的因为各种原因。但是她们完全没有想过计划生育可以赋予政府权力以资源有限为理由让女人生一胎之后强制结扎,明天同样也可以用劳动力不足强制每个女人必须生满三胎才可以去工作。
当年我跟一个拥护计划生育的丁克女这样说了之后,她就没回应了。

再补充一下,我觉得所有的争论归根结底分歧在于:你是否承认生育自由的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如同生命财产权利一样不可侵犯?你是否承认你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中国人,最后才是劳动力的一部分?
如果你认为你首先是社会主义的螺丝钉,然后才是一名中国人,最后你才是一个人。你的生育自由是可以并且应该被计划的。那么我无话可说。

知乎用户 枣树 发表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绝难如此迅速的完成普及义务教育。
而所谓高素质人口就是依托于义务教育的普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楼上的回答都专业,我不专业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虽然计划生育实行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强迫上环,强制流产这些行为都不鲜见(本人坚决反对这些行为!) 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除了人口的下降,至少有两个好处:
1、提高了女性地位
这个结果绝对和计划生育的本意无关,但是目前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能得到家庭资源的集中,实际上改善了女性的地位。
还有重男轻女思想也被一刀切了。知乎这里精英较多,估计没啥体会,请上天涯瞅瞅。即便在上海,这边平均学历也够高了,历史传统也比较偏向女性,但还是有少数人重男轻女,可见积习难改,还需要一到两代人的努力。
2、提高了教育水平
这个貌似和楼上的数据不太一样啊,我是通过观察同学朋友的家庭状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有点武断,独生子女会更加有继续深造的意愿,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可能会因为照顾弟妹的关系选择先就业。
有的家庭,父母开个小杂货店,却养了 4 个小孩,不要提上学了,能吃好穿好就不错。这样倒是有生育权了,可是孩子的权利由谁来保障?

然后谈谈这个政策的缺陷,不胜枚举!
1、人权
大家都懂的,现在某些人已经不是在限制公民的生育权,而是杀人了。
2、失独家庭
这里我倒是要说一句,我说的并非老人无人赡养的问题,即使它更加严峻和现实;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这不应该父母养育子女的目的。
失独家庭的问题主要是心理上的,尤其在我国现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状下,会有很多麻烦,但只要政府加大对养老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过 20 年这问题就不大了,本质上不是独生子女政策的问题。
3、独生子女构成的新型社会结构
好像有这方面的论文,不仅是养老之类的,还牵涉到独生子女的心理会导致的社会变化(我自己也是独生子女,没必要打自己脸,的确是想法不一样,没有对错)中国会面临很独特的挑战,新一代的年轻人不仅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独二代,还是用 ipad 启蒙的,我森森地怀疑这一代人类和之前的人类不是一个物种。

我认为计划生育的政策虽然有种种不足,但目前还是符合国情的,只是在方式上不能如此野蛮!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有一个祖婆婆 (我爸的祖辈) 排行第九,应该九十多了。她的父母光辉而伟大的一生,献给了种族繁衍的事业,有着十几个孩纸,因为死亡夭折太多,所以具体是十几个,年纪大也记不大清楚了。
缺乏娱乐的农耕社会,晚上唯一的娱乐就是造个小人造个小人什么的,所以在基本对半的死亡率下呢,存活下来了八个孩纸,有 6 个男孩。孩子一多,就不怎么重视了,医疗什么的就土方子,尽人事听天命。
教育是纯天然的,识字什么的就呵呵。
那时候生育五六七个感觉都是平常事,关键是死亡率太高了,各个年龄阶层都高,一般没结婚的死了,通常好像是没有坟的,小孩死了,一个席子埋了,没多久,家里人就不怎么记得了。
那时候,农村一般男丁多的话,是占优势的,可以互相帮衬抵御风险。而且种地劳力多,需要养的不多,必然光景会好些。所以一般生孩子的话,七八岁时起的作用,必然比一头牛大。自己生病了,有事了,家里总有人干活的。
记得我那三个祖爷爷,就联手杀掉了敲诈的地痞,据说地痞手里有枪,然后他们就预谋在我们那儿现在已经废弃的一个小路边,手持各种杀器,估计是木棒板砖什么的,没讲过。
隐入拐角处,拍翻了地痞,然后抛尸河中,完成了那个时代他们的第一次,或许是第一次杀人吧。
关中首善之地,都彪悍到这种地步,可见只要一家男孩多,那是万万没人敢欺负的 (支书什么的都不敢),就可以欺负别人,掠夺好处。穷山恶水出刁民。可见生育有时是跟生存挂钩的,同族越多就越安全。一般大聚居地有乡约族法,但是同族之间还是丁口多的厉害。
所以人口是生产力,是战斗力。家人和族人争,同族和外族争,延伸出去就是家天下。
而计划生育就破坏了这一点,现在打架找人什么的,花钱不说,还都不讲义气。所以违法乱纪成本就高了,民众就是一盘散沙。唯一团结的就是宗教团结起来的那些人,以前我们那里回乱的时候,同族聚居地那是很少有人去骚扰的,全民皆兵,都是亲戚,打起仗来,杀起人来,什么的都很少有负担 (不会出卖,不怕官府查)。团结在祖先这旗帜下,比什么劳什子神更具信仰力。
所以多生也是一个族群的生产力,战斗力的保证,厉害的大族,完全可以让政府知道什么叫国中之国,当然,基本红线还是要遵守的,要不你再屌也干不过军队。
国家要发展,得有兵源,收税得有丁口,人口也是保证。国家要敲诈勒索耍流氓也需要人。
然后这五千年的思想都是多生多育,利国利民,可是到了现代社会,世事变了! 人口再多也抗不住原子弹,人口对战斗力没用了,有了各种机器,任劳任怨不造反。人口对生产力没用了。
活让机器干了,大部分狗崽子没事干,无事生非,扰乱治安。最关键是都要吃饭,吃饱饭还要求吃好饭,吃饱吃好,穷极无聊,就成天逼逼这民主自由,要追求什么精神。
而吃不饱的狗崽子,沿着五千年的惯性制造更多吃不饱的狗崽子,医疗水平提高等因素,导致无限爆兵,没资源就只能干了,打打仗,死死人。然后地也够了,女人也够了,官位也有了,就安定了。(万一异族入侵什么的,就更安定了)
所以说汉民族生育导致了强大,生育也导致了衰弱。国家民族安稳强大的存在,说到底好处最大还不是做出决策的那几个人,他们不可能发疯似的自废武功。
所以计划生育是必须的,理性的人接受,感性的人反对。(天朝生产力没怎么发展起来,人口率先历史最高,奸商豪绅地主被砍完了,屯粮的人少了,粮食勉强够吃,) 不刹车,不计划生育,那就真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了 (不要指望快饿死的人,有着什么不饮盗泉的觉悟)。
没有计划生育,平均每个人怎么着也得多三五个兄弟姐妹,十二,三个侄子侄女,老了能有三四十个孙子孙女。两个老人就繁衍一个班了。计划生育四二一,一个小孩跟一个班。
今天十三亿人,都抱怨人多,抱怨空气,抱怨就业压力,抱怨医疗,抱怨教育。不多说再添两亿人。得多少岗位,多少粮食,多少房子,得多少医院。

知乎用户 王指环 发表

无意中看到这篇数据帝文章 看似逻辑严密 言之凿凿 但凡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会付之一笑 其他不说 说计划生育没有大用处 你相信吗?多少罚款 革职 强制上环都挡不住有些人顶风作案 你还想放开生育?其结果是什么 就是中国人永远是为了养活众多人口而疲于奔命 何谈振兴富强?再去看看现在多少人在骂计划生育的 这些不都是有强烈生育意愿的吗 这次放开二胎 超过六成的人要生说明了什么 显然是计划生育压制了人口数量 这有何争议?如果没有计划生育 中国目前会有多少人?另外数据帝拿中国同发达国家比显然是鸡同鸭讲 经济社会越发达越文明则生育率越低 这是社会发展规律 问题是中国离这个阶段还差十万八千 怎么能套用这个理论?中国当然只能同印度比 而且很多地方还不如印度 印度现在也不得不计划生育更说明了这是必须实行的政策 至于大家说的所谓老龄化 失独问题 这相比资源崩溃 社会动荡来说算得了什么 总不能因噎废食吧?总而言之 这篇文章只能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书呆子所作的哗众取宠之作而已

知乎用户 天外的琴弦 发表

现在应该放开二胎,不等于过去计划生育就不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仅针对第一名答案补充线之前部分评论:

原文 I:「80 年代初,中国开始执行强制性的一胎化政策。整个东亚地区,实行了强制性计划生育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

(1)其实,中国大陆并没有实行强制化的一胎化政策。

计划生育并不等于一胎化政策。而是 城市的严格一胎化 + 农村二胎政策 + 少数民族地区的其它政策。

原文 II:「最严重的一点我想应该是性别比例的失衡(由选择性堕胎导致)」

(2),性别比例失调泛泛责咎于 “计划生育政策” 显然不合适的,而应当确指为“一孩半政策”;而这一点被该答主一笔带过。

一孩半,又称一胎半独女户二胎,即第一胎是女孩的夫妻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是中国大陆 19 省区农村的一项计划生育政策。其余省份中,六省市(四川、江苏、四个直辖市)农村实行更严格的一孩政策,三省区(海南、宁夏、新疆)农村和两省农村困难户(云南、青海)实行更宽松的两孩政策,西藏农牧区提倡不超过三孩。
(详表见后)

原文 III:「1,有没有计划生育,生育率都会下降。
3,生育率从来不听从人的意志,他就是在下降。」

(3)然而,答主所引的地区,大都有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又可称家庭计划,family planning。
中国的强制性计划生育是其中一种。
该答主在结论中做了概念的偷梁换柱。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曾经有 “两个够晒数” 运动。The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台湾推行过 “家庭计划”,宣导口号为 “两个孩子恰恰好,一个孩子不嫌少”。一個女性經驗的家庭計畫:臺灣家庭計畫早期的發展 (1954-1964)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新加坡在人口下滑之前,也采取过计划生育政策。事实上,中国的计划生育就借鉴过新加坡;可惜没有学到其经济手段。Asian Strategic Centre
韩国在 1960 年初也开始控制人口,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在 1996 年才取消了控制人口出生的政策,并进行经济奖励生育。

所以,该答主到底是想说 强制性计划生育 还是 计划生育 / 家庭计划?

原文 IV :「所以,每次我听到有官员说计划生育让中国少生了 X 个亿,就感到好笑。」

(4)官员在讲人口数量,而答主在讲生育率?大家可以算下,大基数情况下,生育率变化一个点,会是多少人。
**后面该答主认为大家对其观点理解有误,但这 “误会” 似乎并非无凭无据。
**

附,一孩半政策

注:官方为了避免 “性别不公” 之诟,在正式文件中,并没有写明 “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有第二胎”,而是“农村…… 某些群众确有困难要求生二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这也许是国人把“计划生育”=“一胎化” 政策误解的由来。
这个政策的影响,请大家自行体会。

知乎用户 张恭谨 发表

意义在于 你我都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既得利益者
没有计划生育 你可以想想 你身边围着的一群兄弟姐妹从小时候的嬉戏打闹到现在的勾心斗角 画面太美
社会资源有限如果没有计划生育 你我现在的得到的一切至少都要减去一半

知乎用户 枕水 发表

反智的人口增长理论可以休矣(一)反智的人口理论可以休矣(八)
中国不应该放松计划生育
我个人的看法,所有反对计划生育的理由无非是:1,人权;2,人多创造的财富也更多,所以不怕人多资源不够。
这两个观点都不能成立,首先人权的问题,这到底是不是人权?如果满足了你的人权而牺牲了他人的人权,那是不是还要尊重你的这个人权?谁规定了人权?人权不是你随意规定的,他必须符合至少是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这部分人至少有能力惩罚那些违反了他们制定的规则的人,那么这部分人是谁呢?必须也只能是政府,所以在政府的法令中,全都是在侵犯人权,譬如:罪犯为什么要被惩罚?难道惩罚一个人不是在侵害他的人权吗?
假如我想规定每个男 / 女人都有强奸另一个女 / 男人的人权,可不可以?理论上这也是合理的。而且这个人权在古、今、中、外都能找到存在的例子,所以人权也并不是高尚而不可侵犯的。
所以结论是拿人权说事完全没有意义,当一个人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来生存时,他必然要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付出一部分义务,而这部分义务中就包含了一定的人权的牺牲,并且随着条件的变化,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权被法律尊重,但也有可能有更多的人权被牺牲。这正如欧洲各国加入欧盟之后,一些本来是国家主权的东西现在就不能够自己国家说了算了。
我认为这完全就是不言而喻的,许多人都只记得卢梭的天赋人权,却忘记了卢梭的整本书都是在讨论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关于人权的反思,可以看这个脱口秀,虽然比较偏激和民粹主义但我还是赞同关于人权部分的观点,美国超级爆笑小段单口相声批判美国社会(仅适用于美国 视频
如果你说我要保留所有我愿意的人权,那没问题,那你去找无政府主义者,或者一个人去原始森林里,接受丛林法则的约束。
顺便吐槽一下现在虽然有不少人已经不再被美帝的人权理论洗脑了,但仍然还存在一些死忠抱着那个人权理论不放,你去看看美国人自己在乎人权吗?他们把印第安人撵到哪去了?根本就是个拿来操作的理论工具而已。

========update=========
评论中有人指出:人权是一个道德概念,我不反对,但这等于没说,这世界上有着太多的 “本应该” 却“不得不”的事情了,计划生育就是其中之一。况且换个说法,以现在的状况,难道放开计划生育就是尊重人权了?就是道德的?
==========update end======

关于第二个理由,首先从数据上可以肯定,以现在的科技手段,人多了肯定资源是不够的,这一点在我上面发的链接中已经详细分析过了,但有些人会说你凭什么认为未来科技不会再进步了?我相信将来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不会成为瓶颈,那个时候这个理由是可以成立的,但目前来看距离那个时候还很远。
并且,你不能拿一个还是未知数的东西来作为目前行动的理由,正如你目前一个月工资 2000 块,你非要供一个月供 3000 块的房子,你说没问题我将来肯定会涨工资的,问题是你就那么肯定你会涨工资?这种思路用在一个人的行事根据上或许算是自信,但若是用在国家政策制定上,这种思路完全属于愚蠢。一个合乎逻辑的做法应该是先等待科技的突破,证明以新的技术手段,目前的资源完全可以养活更多的人,那个时候再去放开计划生育。
所以对于那些鼓吹人多力量大的人来说,且不说老毛时期就已经这么提过并且实验过证明是错的(多生的后来都饿死了),我就单问一句:凭什么你认为多出来的那些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

当然也可以换个思路,现在外国不都在骂中国政府搞计划生育侵犯人权吗?那么好,我们就拼命生,将来国内资源不够了,我们就都四面八方出去偷渡,偷渡到外国去,消耗他们的资源,占用他们的工作机会,现在中国人已经占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了,要是再拼命生,等占到世界人口的二分之一的时候,我看那些老外会不会过来求着中国搞计划生育。

知乎用户 高冷 发表

身为 90 后独生女,我只想说,计划生育至少促进了切实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地区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尤其在教育方面,又导致现今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即使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生育率起伏不会较大,同时有二胎的家庭也不再会压缩女儿的教育资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现在在思考一个问题。

上一代在结婚生孩子的时候遇到的困难也不小啊。

我们现在结婚要房子,他们也要房子。他们那会儿放在十几万一套,可是工资也少啊。我们现在要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他们也要啊。但是他们还是想生两个甚至三个娃。更别说爷爷奶奶那代了,我是想不明白,怎么还会有生十个娃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房价太高,教育成本高昂 balabala,但是上一代面临的问题也不比这个会好到哪里去,况且上一代生活的又不是天堂,如果他们那会儿生活更适宜,那中国也确实不用发展,难不成越发展越倒退了。

所以 我觉得影响生育率有一个原因:社会资源达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时候,他就会降低。要是你穿越回二十多年前,正经奶粉都没有 ,你还敢生孩子? 我小时候就没吃过正经奶粉,就只吃糊糊长大的。

当然计划生育确实限制了特别是在城市的一部分有财力的人的生育欲望。这部分人是被这个政策掐的比较死的。

不过以我观察,家里生了俩孩子的妇女和生了一孩子的妇女精神面貌上也有很大差别。。

下一代的观念越来越追求自我,我不太清楚还会不会延续上一代为孩子掏心掏肝的传统。。

知乎用户 C Vincent 发表

我始终坚持计划生育是我 D 为数不多的正确决策之一

  • 解放劳动力,只生一个两个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让很多人能够离开家庭外出工作,尤其是类似于代工厂,建筑工之类的低端劳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 提高了社会总体教育水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使得家长更加重视教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教育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明智而有效的举动。为后续产业升级做了铺垫,否则一家四五个孩子,可能两三个上不了大学,一两个能上个中专。而社会更无力提供研究生以上高学历教育,产业升级无从谈起。
  • 减少了人口,缓解了资源环境压力。
  • 促进社会稳定,纵观世界各国一个世纪以来的激荡的青年运动,二十年前必有一个婴儿潮。
  • 解放了妇女权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农村千年的小农思想。
  • 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建立在以上四五条以上。
  • 符合科技发展潮流,随着技术进步,机器换人,现代化的管理推广,交通网络发达,更少的人可以做更多的事。欧洲老龄化,但一样失业率居高不下。未来二十几年,是信息时代,机器换人的时代,大量低端岗位面临消失。而产业升级需要的是少而精的高素质人口。

总之,计划生育是一条好政策,大家作为计划生育的受益者,不要吃饭砸锅。
第一名那个数据帝,数据不要太搞笑,会个拟合就敢称帝。
拿中国和发达国家地区比。中国现在大城市确实可以算世界领先,但农村真还差的很远,你拿一个有着大量农业人口的国家和工业人口比,比啥呢?竟然得出计划生育没有用的结论?计划生育可能用处没我们想象那么大,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城市人口 80,90 年代也许会生两个而不是 4,5 个,但经济起飞慢,群众受教育机会少,这不和你教育水平降低生育率的结论自相矛盾么?好像教育机会是从天而降似的。
十几年前中国教育资源极其有限,二十年前我小学 60 人的教室塞了最多 87 个孩子,上课生不如死。我大学同学很多来自农村,学习努力,可是英语极差,口语更是哑巴,因为中国至今也无力提高足够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英语在科研工程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还有农村孩子,独生子女不多,放心,上学的肯定是男孩。
数据帝一句提高教育水平就解决了,哈哈哈哈。为什么我们总感觉很多小富二代成绩不咋样就能上国外大学?为什么台湾大学生毕业起薪那么低?为什么很多国家不需要统一高考一考定终身?(先说一下 SAT 这类不是一回事,免得有人胡搅蛮缠)。因为这些地方,上大学根本就不算个事儿,名额多的是。有个问题是为什么 1992 年出生人口 1875 万,而 2010 年高考报名人数只有 957 万?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去看看回答,很多贵乎人吃惊的是在中国能上个大学就不容易了,每年还有 100 多万复读生(把人 18,9 岁最青春的两年拿去做两遍题目,简直是残忍!)
数据帝高论还有根据某文献研究计划生育只少生了一亿人,我勒个去,一亿人还较少?计划生育只有 35 年,35 岁以下年轻人有多少?这一亿人都到育龄又能生多少?
我在国外看到,很多小城都有非常不错的大学,而国内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宁夏吉林这些人口大省,一个省能拿得出手的大学都屈指可数。教育资源不是从天而降。就算所有钱拿来办教育,还是没法在短时间内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的,何况你还没钱。
对于中国,教育是果,不是因,人口少了,才能让孩子进学校。有人拿富士康招不到人来形容中国人口问题严峻,这些人也不害臊,敢情中国人就是命贱?得世世代代做廉价劳动力?给兔小将涨 GDP 给二鬼子颐指气使当买办的机会?

知乎用户 坂田银时 发表

数据帝的回答隐藏的关键在于数据帝举的是二胎试点对生育率的影响,计划生育实行不实行的关键是生一个还是生几个的权力,二胎试点数据不能证明多胎对生育率没有影响,二胎政策仍是一种计划生育政策,用计划生育对比计划生育去证明计划生育没效果显然是不对的!

多胎政策对中国的生育率是有影响的!数据可参见建国到计划生育开始实行期间的 36 年,中国的生育率是在下降但也同比远高于表中所列其他国家和地区。计划生育不实行中国的生育率也会下降我赞同!但同比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生育率也会继续高于邻国如韩国日本。高出的生育率加上中国的人口基数会多出数量可观的人口,而这些人口将会继续在未来为增长人口方面做贡献,人口增长率和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关且成反比这是一个事实规律。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在图表最后几乎与韩国台湾新加坡相等,但中国的发展程度均不如上诉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生育率在三十年内就实现与周边发达国家等同,说明计划生育确实有效的降低了人口增长率。当然女性受教育水平也确实有利于降低人口增长率,但中国女性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显然不如日韩。

计划生育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长,它采用的方式是强行下降人口增长率,防止雪球滚的太大失控,图表正好说明它做到了!至于这个政策对国家有利有弊不好说,正如

@chenqin

所说,没有和中国一样的国家作基准来对比。另外计生委的宣传是控制人口增速吧,他们做到了。至于生育率,这是用来衡量的尺子不是结果。生育率在国家发展程度不高的状态下达到和发达国家一样的水平,说明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有效的。作者写这么多其实只证明了生育率下降是恒定的,然而这个结论和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你证明一个两斤的西瓜确实是两斤重,然后说这个西瓜是个坏西瓜。作者是偷换概念的高手。

知乎用户 陈云华 发表

亳无意义

知乎用户 包龙图 发表

Birth control is the worst solution for over population problem, except for all those other solutions that have been tried from time to time.
——Unknown source

知乎用户 Li baoling 发表

chenqin 文章论证的重点在于,人口下降在于女性教育率的提高,但实际上女性教育率的提高在中国是计划生育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另一方面,即使在发达地区,生育率的降低也不是因为女性教育或者地位的提高,而是更加根本的原因——工业化或者城市化的发展,或者更大点,现代化的发展。
只有整个现代社会建立了,符合现代社会的产业发展了,能容下更多的职业女性,女性通过创造的价值远比农业社会时期在家生孩子的多,她们才会走出农村,落脚城市。这时候生育对于她们而言反而是生产的障碍,所以意愿降低,所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国家想要继续人口的延续必然要走向生育补贴。这也是二胎政策开放以后大城市生育没有预想中积极的关系。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行了上百年,相比而言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教育的获得反而显得落后。但是由于对工业生产力的需求一直存在,一旦女性教育提升,女性生产力得到释放,她们马上就能在产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例如二战的爆发,男性生产力的不足就是女性获得生产地位从而具有社会话语权的重要契机。如果没有相应的现代产业(不仅工业还有服务业),大量女性根本没有受教育的必要,受了教育也找不到工作,她们仍然只能回归家庭生孩子。
归根结底,生育率低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结果。而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当年,全国有多大范围的工业和城市?有多少工业和城市人口?如果不进行计划生育(说计划生育仅限于城镇是不对的,农村是不限一孩但不是不计划),会有多少人口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逻辑生下来?我们国家计划生育和工业化城市化同时进行了,所以生育率下降得比原来预计的快。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我国经济超预计发展的结果。

知乎用户 曹沁枫 发表

计划生育的前提,即人口越少越好,就是错误的!阐明这个道理,就没必要去争论什么成效啊,影响啊,等等。
计划生育应该实行的前提是,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或者国家尚未工业化。因为在这两个情况之下,生产效率都是极为低效、无法提高的,那么,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就会异常突出。毛时代百姓的普遍饥饿,与当今国人的大鱼大肉,能说明是人口多导致粮食短缺吗?
如果将石油、天然气、铀矿等能源物资送给古代人,你觉得他会怎么想?不就是一堆垃圾嘛!计生支持者以及其它一些悲观人士,总爱吹嘘资源将在 xx 年内被用光,却无视上述情况。还有,如 “石油将在 40 年内被用光”,上世纪中期就已经有人这样喊了。可事实上,全球探明石油储量一直增加。还有什么 “如中国人口暴增,全世界的粮食都无法养活”,同样属于此类。
他们从来都没意识到,可利用的资源总量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资源具有替代性。煤炭的大规模使用,遏制了木材的滥砍滥伐;而石油、天然气、铀矿等能源的兴起,使浪费更多的煤炭渐渐退出舞台。现在尚未发生 “能源短缺” 的兆头,然而新的能源已经开始研发。在未来,这些更清廉、高效的能源也会取代现有能源。科技在大发展,过去如此,未来依旧如此。
而在这背后,则是市场经济的激励。工业革命的迅猛推进,正是有自由市场保驾护航。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商家们紧盯成本低而需求量大的能源。每当资源开始短缺时,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商家利润空间增大,从而激励他们找成本更高的地方开发能源,或者开发成本更低的新能源。
至于什么 “东部城市人口过密产生各种问题” 之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要挤在东部而非西部?为何人人想去北上广深?资源配置不平衡,和计生一样是计划经济的遗毒。
至于 “放开生育是否人口突然增长”,参照一下城镇化比较高的国家吧,道理自然明了。
至于教育,我只想说,读不起书不是因为没有计生,而是因为贫穷。之所以贫穷,因为中国的城镇化不够高,中国的市场化还不够完善。向计生这种暴行,只会加重中国人的负担,并逐渐地丧失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

知乎用户 魔王 发表

计划生育之后的一代,素质明显比计划生育前的要高,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计划生育集中了教育资源和生活资源给独生子女,在中国穷困的时候依然有相对小康的生活环境和优良的教育。

百年树人,等计划生育颁布 100 年纪念日的时候,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是现在的反计划生育的人想不到的。

知乎用户 西月 发表

我爸告诉我,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我会多了两个妹妹。

知乎用户 柴犬和二哈 发表

我想知道如果没有夫家的压力,完全出于自己意愿,一个女人真正愿意生几个孩子?绝对不是百分百的 2 及 +
——所以计划生育用一种极端的做法,剥夺多生的权利,但是保护了少生的意愿(不要说没用,哪哪一样照生,我也会说哪哪就可以有借口不再生了,这么打个例嘴仗没意思),特别是在那个女性很难为自己的肚子做主的年代,有的女性因此不需要违心地去多生了。

我说几个身边的例子,就是在今天,已经放开单独二胎的情况下,我身边的例子:
** 隔壁单元租房的,终于第三胎生出了儿子,估计肚皮战到此结束
** 一胎是女儿,二胎孕 40 天的时候,采血保温箱寄到香港验染色体,好决定打不打,可以不用到大月份看 B 超引产。这种做法各个妈妈网站有不少帖子,有专门的机构来做,提供全程的材料,你只需要找个小诊所抽点血就可以。我听着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说的时候,下巴都惊掉了,如果你真觉得她是完全自己的意愿,那我就当你智商是负数好了

所以生育权利,我不瞎 BB,我知道有的人就是爱生,我也希望他们能如愿。但更希望每一个女性,能主宰自己的肚子,可以生两个,但也同样可以决定只生一个或者不生而不会承受各方面的压力。

知乎用户 姜指涯 发表

计划生育最合理的做法不是从 80 年代开始只生一个,而是从 50 年代开始只生两个,会有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人口红利。

而且计划生育在城市贯彻的好一些,在农村基本很少有只生一个的。 现在农村出来打工的 90 后小孩,几乎没有人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的。 (这句跟题目不太搭噶)

现在的问题已经是老龄化问题, 计生已经不合时宜。 但计划生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不只是计生委利益集团,吃整个计生工作饭的人那是很多很多的。

知乎用户 kove 发表

如果你不出生在某些地区,你永远相信不到所谓封建陋习的影响有多深入骨髓,我妈一直以她生了一个男孩为傲,离婚后还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生了儿子,应该获得大部分家产(实时她也的确得到了)。

在她的影响下,我一度就认为生男孩就是正义,甚至想过如果以后自己没有儿子就把家产什么的给侄子继承(你说这洗脑有多可怕,多刻入骨髓的扭曲)。当然这种陋习想法我早在很多年前就与之诀别了,包括我妈,已经彻底断绝关系很多年了)

知乎用户 jameslun 发表

研究过一点人口经济学,惊恐的意识到:“计划生育” 所基于的经济学理论完全是错误的,不是利弊三七开,而是完全错误。
人是资源而不是负担,自然资源随着科技进步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经济增长出生率下降和婚育年龄下跌是必然的。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好处是虚幻的,打个比喻:借了一笔高利贷放眼前自以为赚了一大笔 “红利”。
负面影响至少有:大量骇人听闻的系统性人权侵害,巨大的行政成本,严重扭曲的性别比例和教育观念,悬崖式的人口年龄结构……
单就最后一条,预计未来 30 年中国经济将永远放弃高增长,税收社保费用和退休年龄将极高,大量村镇将沦为底特律,资产将贬值,投资将匮乏,而一旦这些形成了螺旋式自我加强,那就,扯远了…

知乎用户 无道 发表

@chenqin

写的东西是就被 “chenqin 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回答” 关闭评论所想表达的内容:
首先 chenqin 关闭评论设置是害怕人的反驳吗?
其次,他对计划生育政策非常主观且片面的说法也很有问题。将断崖式的生育率降低简单的归结到别的原因,说女性教育对生育率的影响为什么印度就不可以作为参照,女性得到公平教育的根本难道就不是计划生育政策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我去过印度,引用一句我在英国留学时听到的评语:我不知道地狱是什么样,但我认为是印度那样。而且印度还是拥有被无数 “知识分子” 羡慕的自由民主制度的。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普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言论自由程度,法制程度,人均收入,人均资产总额……… 有哪一项能够和中国比较?计划生育政策在诞生之初就定下实施大概 30 年的计划,所以计生部门用的是 “计生委” 而不是“计生部”。这是在特殊时期没办法实施的政策。
一句话概括,计划生育政策是有意义的,事实上也是有成效的。

知乎用户 make easy 发表

意义当然有了,奥巴马说:不能让中国这么多人过上好日子,地球资源承载不了;

灭霸说:人口太多要杀一半,另一半就能过上好日子。

请问奥巴马、灭霸是对是错?

答案是:是对是错都没有意义,你根本没有和灭霸平等对话的基础,人家只是一个响指的事情。

知乎用户 黑色光驱 发表

已经烦透了类似的包含预设立场的问题了。也有些厌烦关于计划生育的争论了。
题主,你的问题是,计划生育的存在有没有意义。显然题主已经修改问题,我就不跟着改了。
我不看你下面充满了个人感情和试图引导答案的补充说明,仅仅就这个题目给你一个完全合乎逻辑和现实的答案:
计划生育提出的时候,无论你或者你父辈是反对或赞同,对这一政策的出台都毫无意义。
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执行,无论你是反对或赞同,对这一政策的延续都毫无意义。
或许有一天计划生育会终结,到那时,无论你是反对或赞同,对这一政策的停止也毫无意义。
而计划生育对你我而言,本身就是意义。
简单点说,put your feet on your own shoes!
更恰当的考虑角度可能包含并不限于以下问题:
计划生育在未来是否有可能废止,抑或一直延续到我退休?
这一政策废止会导致何种情况?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又会导致何种情况?
在废止或延续政策的两种情况下,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安排自己的晚年?

知乎用户 砖头 发表

@chenqin

的帖子里,引用了大量数据,并根据数据做了分析推论。但我有一些疑问。
首先,大家都认同的结论有两点:
1. 提高妇女的教育程度可以大幅降低生育率;
2. 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后,生育率必然降低。

@chenqin

根据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的对比,得出结论:即使中国不采用严格的计划生育,生育率也会和以上各发达国家一样,在 90 年代降为 2 以下,并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严格的计划生育仅仅少生了 9000 万人。
但是通过与印度、东亚经济差不多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生育率明显在 70 年代初开始陡降(城市开始强制二胎化),这逻辑说得通吗?
山西临汾地区翼城县的例子就更有意思了。这是一个人口流出地区,90 年代后,适龄年轻人大部分迁移走,统计它的生育率有意义吗?

知乎用户 胡小飞 发表

支持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支持一胎化的化违反反人类了。

知乎用户 peng wu 发表

大家没关注过 50 到 60 年的生育率和政策吗?50 年以后就仿照苏联鼓励生育,50 年代出生的有五六个兄弟姐妹是很常见的事情。然后人口疯狂增长,到了 60 年代的时候,政府感觉好像不太对,又开始反思生育政策,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一胎化。

这种政策走极端不仅仅体现在生育政策上,很多政策都是不断左右摆动,走极端,为什么呢?自己考虑,就不点穿了。

知乎用户 山田 发表

爪机党无力啊,先简单怒答下。

觉得上面答案都不靠谱,人口既不是负担也不是资源,新马尔萨斯人口论和马寅初的人口论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人口最终会作为一种负担,很多鼓吹取消计划生育的人都认为人口可做为一种优势资源。

这两种看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认为人口是可以调控的,都可以通过政府的强制力量来改变,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可以让人口控制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来最好的配置资源。

但市场往往比参与其中最聪明的个体还要聪明,减少政府的宏观调控,让人口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只有在这基础上,再来讨论问题。而不是同样的夸夸其谈人口增长的利弊。

知乎用户 周初 发表

“计划生育是否已经成功实施并且有没有所谓价值存在”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都是值得考究的
我本人就是独生子并且知道在我之后有两个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的小生灵消失了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所谓的 “计划生育的价值和意义” 的体现
并不是从个人的感性角度出发
而是事情本身发生的基点
用原话回答 “我养你都够了,再养一个不就要买血啦!”
没错,其实一楼那位数据什么的说的理由里除了女性教育那一点
应该还有一点是整个中国的生存压力比起以前是大大提高了
什么老龄化加剧然后延迟退休年龄
什么大学生就业困难然后呼吁什么从基层做起不要眼高手低
什么通货膨胀,金融危机
什么未成人犯罪率升高
什么官员腐败
什么社会公德心沦丧
什么房价持续升高不降
什么一出生就要排队去幼儿园报名
什么上个小学要交多少多少万的择校费不是这个区域户口的还不让报名啊什么的
…….
先不说以上提到的都涉及到了什么领域
我想这些都能让人体会到的就是社会生存压力的提高
一个人或者说一对夫妻感觉自己的生存压力特别大
那么他们就会考虑生孩子的年龄甚至于生不生孩子
一个家庭已经被孩子的学杂费,择校费,补习费,生活费,恋爱费… 费用折腾的精疲力竭的时候
那么是否选择生二胎或者留下二胎也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超生游击队的出现
而且他们大多数都还是贫困且文化程度低的家庭
我想问的是那他们中有以生孩子为乐么
他们中又有多少是生了男孩又非得生个女孩的
他们中又有多少是每个孩子都受到了高等教育的
别忘了贫穷的后面跟了个文化程度低
那也就意味着父辈把改变贫穷的指望落在了下一代的身上
那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点的筹码呢
这也是一种生存压力的体现
前一段时间时间我在微博里看见的
父亲卖瓜养活三胞胎的感动千万人事件
那如果他能选择那一胎是怀一个呢还是怀三个
他会怎么选呢

我以上说了这么多什么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人口的减少
就是想说因为人口太多导致了生存压力加大
而生存压力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人口的减少
就像高中生物学的那样
一个物种的数目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饱和度之后就会大量的减少
很不幸的是人类一直称自己为高等动物
也逃不过动物两个字
那么在人口过于饱和之后人口数目的减少
那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是么

那么 “计划生育政策” 就是幸运的选对了时间提出
而 “计划生育政策的价值和意义” 就是得了便宜卖个萌
反正只要愿意,媒体是能把 50 捧成 100
更何况还有那么确实的 “证据” 存在呢
那么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在此之前有过哪些价值和意义”
还有什么立题的意义呢
直接来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是否有值得商榷之处?” 算了
我想会有更多人感兴趣还不会歪楼

知乎用户 杨海东 发表

那个教育水平—生育率的图是我见过的最扯淡的图
那个教育水平—生育率的图是我见过的最扯淡的图
那个教育水平—生育率的图是我见过的最扯淡的图
那个教育水平—生育率的图是我见过的最扯淡的图
听说文章一定要长

知乎用户 macguffin 发表

所以说你们都不是做公仆的材料。
计划生育当然有好处,问题是谁来付出,谁来得好处,又由谁来承担后果!
生个孩子出来,前 20 年‘养儿’,20 年后才收获‘防老’的好处。**而现在的 zf 是 10 年一届啊!大老板还是‘禅让’的。**你今天养小孩,等 20,30 年他长大了,为下下届 zf 工作,那时的大老板既不是你儿子,又不是你定的接班人。他一边被你养大的孩子供养着,一边骂你生这么多人口要他来喂饱。自从某某被美帝炸死,某某就开始算这笔账,虽然他数学很烂,但他会抓主要矛盾。
那么,美国为什么不计划?人家总统连 10 年都蹲不满呢。1 没这个权利 2 省下的钱也不会给他用,财政收入再多,他也是吃盒饭,他的家丁也是吃盒饭,而且他的家丁不多。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老爷要这么多家丁,而且还越来越多呢(这里有惊人数据可查,数据帝可出动)?因为家业越来越大(27 亿刀多不多?),姨太太越来越多,所以家丁要多。奴而优则才,升级的老奴也要给他配家丁。我不想在知乎讨论这些,可这问题主要矛盾就在这里。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我们这个政策还有一个特殊效果。计划生育真正执行到位的是城市,农村实际上并没有控制住。也就是说需要财政负担的更值钱的城市人口被控制住了。那些不值钱的农奴们想生就生吧。农奴多一点,又不增加多少财政负担,还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可以轻松地把汇率放到十块钱换一美元,大量快速倾销农奴们的汗水。在上个世纪城市,事实上每一个消极怠工的工人每一个打毛线的营业员每一个看报纸喝茶的科员都是剥削者,你以为你那点劳动在当时的生产效率下可以换来那样的生活么?真正造成资源困难的是城市里的这一小撮人,广大农奴根本不占用资源,只提供资源。国家不把这帮享受 XX 主义优越性的人计划一下,二十亿农民也供养不起这种优越性啊。

所以根本的问题是,一个被计划过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必须配合一套一个不均等的生育制度。

知乎用户 水军 发表

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的执行,最大恶果是让有一大群人忘了,生育权是人的最基本权利。
最基本的权利都可以践踏,何况其他。

女人的子宫自己做不了主,还以为自己的地位提高了。
不知道这错觉哪里来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计划生育的影响并不局限在人口,生育率等方面,它还深刻影响了我国性观念的改变。原本被 “生殖目的” 捆绑在一起的性,借助计划生育的影响,出乎意料地,竟然独立了。

简单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性生活是不可以用来取乐的,性,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生孩子,传宗接代。而在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严格执行之后,生孩子的目标很快就可以达成了,那之后几十年,夫妻之间总不能不发生性生活?那么脱离传宗接代的目的之后,这样的 “夫妻生活”,当然只是为了获得愉悦了~

不要小看这一步,承认性生活是可以用来取乐的,并让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得到大众认可,看起来,只是改变性观念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却是中国性革命中的一大步。

想要理解这个逻辑,需要回顾一下中国社会之前的性风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 “性” 这个概念的。性这个字,只表示性质的意思,而没有现代意义上,性生活,性别的含义。我们只有 “色”。然而“色字头上一把刀”,好色固然是人之常情,但也不是值得宣扬的东西。原始儒家固然不排斥“性”,认为“食色,性也。” 但也从来不认为性是什么上得了大雅之堂的东西。

直到近代在翻译西方相关著作的时候,翻译家们发现了发现了这块空白。便给 “性” 这个词多加了一个含义,性便成了 sex 的中文释义。我们才有性这个概念。

性,既然都不存在,自然也就毫无地位。在中国古代,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殖。(“为后,非为色也”)为了生殖,为了传宗接代,反正就不是为了愉悦。哪怕道教发明了许许多多 “房中术”,但那也是为了 “采阴补阳,得道飞升”,比方说,西王母传说中就是先辟谷七日,然后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啪啪啪,最后得道成仙(如此说来,孙猴子为了吃蟠桃而抛弃七仙女,简直就是本末倒置)和单纯为了嗨皮一下这种肤浅的目的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说原始儒家对性还保有人之常情的话,那么 “存天理,灭人欲” 的宋明理学诞生后,就彻底抹杀了这点人情味。明朝有一个段子,据说有个教官,中年续弦。他那帮深受他荼毒的学生们很好奇:这一本正经的教书先生在洞房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于是就跑去偷看。

没想到这位教书先生不愧是道德典范,在洞房花烛夜依旧不失君子的仪态。只见他顶带卦袍,冠冕堂皇地走进洞房,轻轻脱去新娘的衣物,点头赞叹一番,然后后退三步,恭恭敬敬对新娘子鞠了一个躬,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家族香火,今日不得已只能唐突夫人了。然后办事。当真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铮铮然君子也~

这个观念一直到近代都没有很大的改变。新文化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史上最激进的一次思想运动,在性这件事情上,就没那么张牙舞爪,突飞猛进了。民国大师们可以毫不留情地批孔倒孟,将一切传统的中国思想文化弃之不顾,甚至主张 “全盘西化”,但对“性” 骨子里,他们还是很保守的。

故而,当时的知识分子们,选择了引进较为保守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性风尚,并将其 “本土化”,大致内容有:

只承认男女之间有性,不承认同性恋;

只承认一夫一妻,小妾嫖妓情妇都是不对的;

性是很私密的,不能公开宣扬,否则就是不文明;

最重要的是,性,终究还是为了传宗接代,不可用来取乐。

当然,这种性观念比之传统文化还是有进步的,至少他承认了性的存在,也承认了爱情的存在(夫妻之间)。比起传统文化中无性无爱婚姻,好太多了。

只不过,民国大师们这次的 “西化” 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老师,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不仅保守,而且虚伪。当时,尽管社会普遍不认可用性来愉悦,在一切有关性的问题上也是非常矜持,“绅士”。实际上,当时,英国妓女的数量达到顶峰,私生子数量达到顶峰,梅毒患者的数量也达到顶峰。泛滥的性病甚至影响了大英帝国的最引以为傲的海军的战斗力(那个时代的海军,是娼妓最大的客源)。

中国的男青年们也没有好多少,尽管也有天体运动啊,自由同居,等性自由运动,但社会主流还是很保守的。性学家潘绥铭教授的母亲,去女校上学时候穿了一条裙子,就被当时大部分自以为先进的男女青年团体所反对,认为女生大庭广众穿裙子还是有伤风化的。

其实,在新文化运动差不多同时,欧美发达国家也迎来了他们第一次性革命,佛洛依德,艾利斯等心理学家,性学家们的著作纷纷问世。到 1932 年,光是现存可以查到的,翻译过来的性学著作就有 576 种。可惜,没有引起特别大的社会反响。

之后内战开始,国共双方都把性道德作为作为自身宣扬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高地的有力武器。果党攻击 tg 共产共妻,tg 表示贵党官员个个包二奶养小妾你们才是共妻了。

随后,双方都开始执行严格的性纪律,国民党开始扫黄,当然这个政策和果党大多数政策一样,没得到认真得执行,只在部分地区惊扰了一批嫖客妓女,敲了敲竹杠,便烟消云散。

而 tg 则恰恰相反,不仅打击 “沿岸” 的性自由运动,甚至把苏区的 “恋爱社” 定为反 gm 组织。(为什么恋爱就反 gm 了,这个逻辑真是难以理解。。。)

wg 十年中我们迎来了更加彻底的 “无性文化”。具体有多彻底,举几个例子:1972 年版的《新华字典》删去了娼妓嫖等字眼;

各地都出现了,新婚之夜因为新郎 / 娘要对自己动手动脚,就被自己的妻子 / 丈夫斥责为耍流氓的段子,严重的,甚至有报警;

Wg,更使得当时男青年平均首次自慰被推迟到 19.5 岁,对比一下:解放初期的平均首次自慰年龄在 18.5 岁

连打飞机的自由都没了,这无性文化当真令人瞠目结舌。当然个中原因,为了避免小管家又喊我 zzmg,就不分析了。

不过幸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单位制度的瓦解,人口流动的增加,乃至 1980 版《婚姻法》的修改(首次规定:是要双方感情破裂,不需要任何理由和组织的批准就可以离婚),年轻人口的急剧增加(得益于 wg 时期大家闭口不谈性,专心只造人),中国社会的性解放,也真正开始了。对比一下,男青年首次自慰年轻在 1989 年第一次突破 18 岁,达到了 17.9 岁。

希望当今各位男青年不要忘记,我们在 18 岁之前打的每一次飞机,都是中国社会性解放的宝贵成果。

因此,我们会说,计划生育,尤其是严格执行的一胎政策,对性观念的解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因为计划生育,大家终于开始承认,性,是可以用来获取愉悦的,而不是单纯为了传宗接代了。这大概就是计划生育带给我们的 “意外之喜” 吧。

知乎用户 古月半 发表

好处自然有很多 我来说说有可能存在的坏处 说有可能是因为没法论证我不知道大数据 我就说身在北方的我身边的两个例子
1 小学时期的一对双胞胎同学 两个男孩长得几乎一样 像镜面一样很可爱 待人接物很有礼貌 学习很好 奥数班第一第二就是他俩 有一次去他们家里玩见到了他们的妈妈 非常非常温柔美丽的女性 在大学里教油画 他们的爸爸经商 不常回家 但他俩的生日他一定会回来陪他们过 还有运动会 他们家不算大富大贵 但是生活很滋润 房子大 家里布置得非常温馨优雅 他们俩小时后姥姥回来帮忙 大一些就全是妈妈带了 他俩的奥数是他们妈妈辅导的
描述的比较乱 太久远了记忆有点模糊 不过我深深记得与他们全家接触时候他们给我的感觉:从容 优雅
后来我转学 偶尔回去转转的时候听说他俩也搬家转学了 一个学了医 一个在生物领域 都在国外定居了
我想 这样的家庭就是能教育好孩子的家庭吧 如果他俩不是双胞胎 那么他们家就会少一个优秀的孩子
2 高三时候某高考大省转来的高考移民 弟弟在我们班学文 哥哥比他大一岁多 在理科班 他说他家还有两个女孩 (其实应该是三个 如果他们的奶奶没有把他们的姐姐一出生就扔到河里)一个在外打工 一个将要嫁人 他说他们家那边 他家算孩子少的 一般怎么不得 5、6 个 女孩是不给上学的 有很多义务教育都没接受过 还有的家庭直接把女儿半卖掉去卖淫赚钱补贴家用给家里的男孩娶媳妇什么的 他家算好的 让女儿念到初中毕业 当然女孩们的学校跟他俩念的不是同一所 那一年他俩复读 但花钱办成了应届生 一个人 10w 他姐姐嫁人就是为了凑这 20w

北方农村地区也有很多家庭不止一个孩子 很多是 “散养” 没有好的教育 没有像样的家庭
旅游时往南走一走 好多家都是两三个孩子
有时候很好奇 计划生育 究竟计划了谁的生育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只是个人经历确实太片面 而这方面的具体数据又没有

知乎用户 智慧型女神阿库娅 发表

我个人认为如果屠杀比计划生育成本更低的话,那他们应该会选择前者吧。

知乎用户 邢行 发表

生育权只有女性有,男性没有。
我们想不想生,生几个,跟国家没关系,跟男人也没关系。
任何将女性物化,无视女性权利,一味讨论数据的人,呵呵。
所以那些说计划生育不对,女性应该多生几个孩子的人可以滚蛋了。
计划生育管的就是你们这群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人类诞生之初到历史上第一个文明,黄河流域文明诞生,再到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出现,

从诞生几万年的时间到有史记载的几千年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对人类的生育进行强制,只能生一个。从来没有,

更让人愤怒的是,计划生育的实施主体只有汉族,少数民族并不在计划生育的范围之内。

知乎用户 孙大少 发表

个人感觉,暴露了地方政府领导为达成政策指标不择手段的嘴脸。

知乎用户 钟小逸 发表

对 @chenqin 表示一下质疑。 首先比较赞同把女性教育程度与生育率关联起来的研究切入点,不过对楼主的的整体观点不赞同,粗略一看,似乎所有观点都是基于完备的数据提出,但是不知楼主的数据出处是哪里?其他研究文章数据本人不够了解,不予置评,单就临汾各县的总和生育率数据而言,基本不符实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计划生育相关真实数据的获得难上加难,楼主可能根据某地区发布的某次数据直接引用,却不去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以至于竟然有总和生育率会低于 1 的地区?最近几年,在国内汉族地区的非城区县,真实总和生育率低于 1.4 的地区少之又少。数据是研究之基础,但是前提是要有真实的数据。

知乎用户 zxtwtw 发表

@chenqin

看到了这么多人在激辩,而点赞最多的观点(chenqin)是 “数据证明,生育率随着 XX 因素就会下降,一些国家都是如此,有些国家没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实行了,没啥区别。所以证明实行计划生育和生育率下降联系不大 “先不说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即便是真实,用逻辑来否定这个观点或者说找到这个结论的论证逻辑漏洞是很容易的。

这个观点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而比较法最大的前提就是比较双方能否进行比较。即比较双方的条件性是否一致。而很多人也对此产生了质疑,而楼主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模糊的说了能比较,因为没啥区别(如果是没啥区别,我的理解是条件都一样。)但事实是,这些国家不是没区别,而且区别很大。这个区别就导致了楼主比较法论证的不成立。即逻辑论证不成立,而非论据本身” 不正确 “。

不能因为都是国家,就能比较,因为生育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说生育观念(多生或少生),生育政策(鼓励或抑制),生育环境(经济水平高低 家庭收入多少),生育条件(生育年龄之类) 从逻辑上抽离,大体上影响生育率的无非两个,一个是有利于多生的条件,一个是不利于多生的条件。任何一个国家 任何一个家庭的生育率都是受这两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影响。 那么,如果两个国家可以比较,进而抽离出其中一种因素对生育影响的差别(生育政策),进而试图证明这个因素对生育的影响不大,那么在比较之前就要明确其他条件是否一致,即,对比的这些国家,生育观念 生育环境 生育条件等等对生育率有影响的亿 in 苏都应该一致或相似,不仅仅方向要一致(有利于或不利于方向),而且程度也要一致,如果这些条件都一致,且观察的这些国家生育率并没有明显差别,才能得出 " 计划生育没有对生育率有明显影响” 的结论。
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并用比较论证法来得出结论,看哪一种论证逻辑更有说服力。问:颜值对我找女朋友是否有影响。(容貌是否能对吸引女性产生影响)
先要明确一点,影响我找女朋有的因素有很多,金钱 颜值 性格 魅力 能力 工作 其中 “+” 代表有利于 “ -”代表不利于。现在有 A 男和 B 男,C 男 E 男 ,其中 A 男颜值 +,其余三男的容貌都是 -,但是比较发现,A 男和其他男子的女朋友更换次数以及频率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呈现稳定性,那是否能证明颜值对找女朋友没有影响呢?当然不能。如果这些男人 的其他因素 比如金钱 性格 魅力 能力 工作 等等所有能被观察到的因素都是 +,容貌的 + 或 - 自然不会对他们构成影响。如果这些男人,金钱 性格 魅力 能力 工作等等都是 -,那容貌就会成为影响他们能否找到女朋友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这些男人中,这些要素有的是 + 有的是— 而且 + - 的程度都不同,那这种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因为条件性的不一致。这种比较也不会让你得出任何关于 “容貌是否影响找女友” 的结论。但通过常识,我们都知道,容貌确实是择偶的标准呢之一,数据要想体现这一点,就得符合我刚才所说的标准,即在比较的时候突出这个因素,而不是弱化这个因素,同时要保证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一致。所以,比较分析法要想服务于结论,逻辑要求非常苛刻,也必须十分严谨。才能有说服力。论据可以主观选择服务于论点,但逻辑的漏洞是无法骗人的。
回到你的这个论点。在中国,生育率降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其中计生政策在中国对生育率降低的影响是 -,而在其他国家则是 + 或非 -,那么想要论证计划生育不影响生育率,就必须要明确其他因素的一致性,只有满足这个条件 ,你的论证才能做到逻辑合理。否则,你根本无法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其他国家生育率降低,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生育率降低。这些影响因素的差别多少 程度大小你也是说不清楚的。自然比较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你选择性避开这些问题,那你的这篇答复顶多算是辩,谈不上论和证…….

我全篇的意思并不是否定你的论点,因为计划生育对降低生育率有没有影响,影响大还是小,我并没有建立模型去论证。但我个人是选择倾向于有影响的,且影响很大的。事实就不列举了,只从逻辑上来看,毛泽东鼓励 “人多力量大” 能对生育率影响很大,那从逻辑的相反层面来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国家鼓励“少生 优生”,自然对生育率影响也不会小。

我最终的立意是:即便(假设)” 计划生育正对降低生育率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这个结论是对的,但你的论证方式也并不能服务于你的论点,这也是很多人对你的结论产生质疑的原因所在。质疑的并非是数据本身,而是这个数据是否能服务于你的结论……….. 如果你想丰富你的结论,那还要请你补充很多详细的说明,即对影响生育率的所有因素进行详细对比,形成交叉,以更全面的分析。那时候,你的结论可能就不再围绕计划生育这个政策了…….. 可能是其他因素了。
在类似这种复杂的成因系统中,经验往往比数据更可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喜欢这种冰冷的数据。毕竟数据的去条件化本身就可能将人 “引向别处”。所以,数据观察更多的是服务于具体样本系统,越具体 条件越少 越能还原真实,这也是为什么微观领域喜欢用数据观察,而人类对宏观系统的观察喜欢谈普遍和经验…. 当然在宏观多条件 多要素系统中并不是不可以谈数据,但数据多服务于观察,而很少用来服务于观点……. 不知道你看不看 NBA,在篮球专业论坛里有很多深层次的数据理论以及观察法,高阶数据很多,但颁发 MVP 以及 DPOY 或是最佳阵容乃至全明星,依然不用数据来决定,而是用媒体 教练 球迷的眼睛(投票)…………. 而这些数据,只是用来观察,而不能用来论证,即便数据综合在一起。更何况你所举的这个数据还有很多方面的不充分………..

知乎用户 康妞妞 发表

无论对社会有价值与否,计划生育都是一个极度血腥粗暴的政策。我甚至觉着讨论其价值,很有一种冷血的意味。

其实把穷人全杀掉,或者把富人全杀掉,或者随机杀掉几亿人,对社会也有一些价值,是否也可以探讨一下可行性?

在我看来,计划生育和纳粹暴行距离不远,将来应该有人因此而长跪太庙。

知乎用户 曲九 发表

不明白同意数量第一的答案。

导致中国产生多子女家庭除了受养儿防老这一思想影响之外,重男轻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答主总是在强调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身边会发生怎么不公平的事情” 是一个不存在或者不能进行讨论的 “如果”,那我也可以说,答主所有的 “数据” 都是基于虽然现实存在但是并没有 “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不存在” 的对照组对比而得到的伪科学数据。

我不知道该答主到底是生活太理想化还是怎样。即使是现在的中国社会环境里,依然普遍存在多子女家庭女性受教育不公平的情况,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现实状况。事实上多数家庭也确实受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有被强迫的,有交不起罚款的,有自己愿意响应政策的,当然也有本就不想生二胎的),才会减少生育,在教育落后、重男轻女思想大行其道的落后环境下,女性才会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这不是该答主一句 “不存在如果” 就可以忽略甚至抹去的客观现实。

作为独生女的我对于这一点绝对有发言权。没有计划生育,我肯定会有一个甚至更多的弟弟,这不是 “如果”,这是一定的。

而且我的大学同宿舍友也是一个让人心疼的活例子。她的家庭重男轻女的程度令我不能理解甚至难以置信,她的遭遇让我感到心疼与愤怒。“如果” 她不是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 不是强制施行计划生育政策,那么,现在她就是一个无法受到教育的无知妇女,她将永远生活在田间一隅见识不到外面的世界,她将无私地拱手献出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供弟弟上学,她将要一边为家人做饭一边被家人骂废物,甚至吃饭也不被允许上桌。就是有那么多如果。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努力上学,有能力养活自己时,带上母亲,远远地离开那个地方。

这不是写小说,这是现实。

虽然没有亲兄弟姐妹让我确实感到有些遗憾,但我更多的是庆幸自己生在一个不重男轻女的家庭,更庆幸即使我的家庭重男轻女也不会让作为女性的我受到更多伤害的生育政策。

知乎用户 八月之光 发表

我对经济学和人口学没有什么知识,就自身生活经历说一下自己的判断。

在 2010 年之前,计划生育在公众舆论中是属于正面形象的(当然地方基层政府在执行层面出现的问题不是正面的,但是并不影响这一国策本身 ¥,随着 2010 年之后,对人口结构和关注和老龄化问题的凸显,计划生育的价值遭到了怀疑,近几年甚至处于否定状态。这一转变本身和计划生育无关,而是和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利益关切有关!

在 80 年代和 90 年代,中国尚处于农业社会、农业人口具有决定性的比重,当时国家面临的国内人口主要问题就是粮食安全(让每个人都吃饱的问题)和人口就业问题。一方面,随着化肥种子等绿色革命的推进和部分农业机械的使用(不是农业机械化),农业人均产量上升、农业剩余人口增加,农村出现了隐形失业现象(部分数据显示,农村人口平均每年劳动时间不足三个月),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养家糊口涌进城市、成为农民工。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慢慢消除靠的是 “01 年加入世贸带来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和 03 年之后房地产行业的兴起” 对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需求!

到了 00 年代尤其是 10 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人口过剩转变为部分产业相对的人口缺失。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慢慢普及,人口素质的提升!国内的人口问题被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所吸引,老龄化问题凸显、庞大的内需市场及规模效应让人看到了人口众多的好处,公众舆论转向!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的生育率自然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降下来,但是十年的时间差恐怕也足够重新塑造一代人(如果我们 80 后不是独生子女一代?你可以朝这个假设想象一下历史会变得什么样)。很多微笑的变化,一代人之后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 08 年经济危机来临之时,80 后的人口规模是现实中的 2.5 倍(假设 80 后的母亲们在 80 年代平均生育 3 个,不算多吧),影响会有多大!80 年后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会会比目前下降多少多少?更不用提庞大的房子需求?

知乎用户 贺瑄​ 发表

基辛格说的话…… 消灭大部分人口,剩下的人赛博化。Oder out of chaos

可以搜菲尔施耐德,2029 计划消灭人口 3/4or6/8。人类精英操控着历史进程,导演着世界。

知乎用户 安跃斌 发表

其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主要是控制总人口。因为中国的人均土地资源、人均淡水资源都是世界上倒数的国家。目前国家的饲料粮、油料已经开始短缺,严重依靠进口。主要粮食也已经无法自给自足。所以就有了泰国的高铁换大米之说。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正在受到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和苏联的打压之中。同时还需要靠联合国进口大量的粮食来养活人口。那时粮食是定量供应的。全国人口的大部分都处于半饥半饱状态中,人们普遍面带菜色,缺少基本脂肪。如果不控制人口,可能国家早就崩溃了。我们也不可能在这里坐而论道了。
现在粮食微机依然非常严重,美国人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早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就写了一本《谁来养活下个世纪的中国》的书。主要论点是当一个国家发展到大规模城市化时,农村土地、人口的大规模减少,就会导致该国的粮食严重短缺。如台湾、日本、韩国等莫不如此。这些人口小国对世界粮食产量的需求总量很小。但中国不行,中国人口太庞大。如果中国粮食不够吃,到世界上去买粮食时,必然会导致世界的粮价暴涨,而全世界的余食也无法满足中国一个国家的需要。中国就是把全世界的余粮都买走也不够中国人吃,就会发生严重的粮食短缺。这时政府如果出高价到世界购买粮食,就会导致经济崩溃。如果不去买粮食,就会发生严重的饥荒。届时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也会导致政府崩溃。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不发生美国人的预言,我认为还是仍然执行计划生育好。人没有生出来,就没有人权。人口太多了也不可能顾得上人权。只有保证了温饱之后才能顾上人权。
不过计划生育也应当做出比较大的改变:加大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与补助,特别是对独生女孩家庭的奖励与补助。由惩罚超生为主变成鼓励少生为主。同时加大对独生子女父母的政策性优惠。如进入养老院优先,国家发放独生子女养老金,生病住院发放独生子女父母陪护费等。尤其是要加大对失独家庭的补助和奖励力度。因为这些人是对国家、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到老了也需要国家给予相应的补偿。否则不仅天理难容,而且也会是计划生育政策名存实亡。那时国家的灾难就到了。有人预计按照目前政策,到 2030 年以后,中国人口停止在 16 亿左右。2050 年后中国人口开始缓慢下降。而中国比较理想的人口数量是 10 亿以下。也就是二十世纪 50 年代出生的人都离开后中国人口才能开始下降。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当然,严重的饥荒和内战除外。

知乎用户 老浊旧 发表

高票答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开宗明义一句话,少子化是好事,少子化不是问题,少子化从来就是目的,少子化的反面人口爆炸才是真正的问题!

上世纪 30 年代~60 年代,称之为 overpopulation period(人口爆炸期)
之后的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的几年内,人类拿出了解决方法,也就是 depopulation program(少子化计划)

少子化计划包括:性解放运动,鼓励色情业发展,同性恋运动,性别平均主义,计划生育运动,第一届人口大会。

性解放会直接导致结婚率生育率下滑,起源于北欧的性解放思想传到哪里,哪里结婚率生育率就剧烈下滑,这还需要解释嘛。

色情泛滥呢,如大家所知,日本是一个色情业大国,他们用色情业把男的性欲都喂饱了,然后,居然还抱怨男性草食化了,不追女性了,对婚姻不感兴趣了,大家不觉得搞笑嘛,你把老虎喂饱了,它当然就懒得捕猎了嘛!所以日本根本不存在 “草食男” 日本只有 “饱食男”

同性恋嘛,不多解释了,两个男人也生不出孩子,当然,两个女人也不行,所以同性恋运动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 “政治正确” 了
PS:补充一点,科学家找了那么多年,都找不出一个 “同性恋基因”

性别平均主义嘛,就如同经济平均主义会瓦解经济生产效率一样,性别平均主义也会瓦解人口生产效率,也顺理成章的变成 “政治正确” 了

计划生育嘛,大家都是中国人,就不多解释了,是唯一不打击婚姻制度,同时仍然可以降低生育率的唯一方法,可惜的是,快要被废除了,原因是老百姓的觉悟还是太低。
很多人反对计划生育,说什么生育自由是人权,其他国家都有生育自由,可别忘了,你有生育自由是其一,其二呢,国家也有给你生育自由下绊子的自由,结果呢,那些国家不还是一个个少子化嘛,那么低的生育率还有一大块穆斯林的加成,别忘了,穆斯林 3,4 个孩子根本不算多。

还有人说,其他国家都在鼓励结婚生育,NAIVE!鼓励结婚生育≠只在鼓励结婚生育,鼓励结婚生育的原因是:打击结婚生育打得太狠了。
比如日本,你问日本政府,你们是不是在鼓励结婚生育,他会回答 “当然”
你再问日本政府,你们是不是 “只在” 鼓励结婚生育,他立马顾左右而言他了
你再多问一句,你们是不是在打击结婚生育,他立马直接转身走掉,这问题没法回答
睿智的日本人会告诉你:表では少子化対策,裏では少子化政策

知乎用户 NickCai 发表

计划生育给中国带来了神马?作为一个经济学学生还是怒答一记!
~~~~~~~卖个萌~~~~~~~
这里基于索洛模型做点简单的推导,用它模拟一下经济走势是很有用滴!
索洛模型是宏观经济增长中最简单的但是也最具备代表性的模型,基本含义是经济增长依赖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用数学的方式推导就是:

另外资本的积累来源于人们的储蓄与资本折旧之差,也就是

用这个方法能从宏观上模拟出经济的增长。多说无益,简单的从几个经济事实当中对数据进行模拟。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从 1991 年开始对中国经济进行计算,从统计局调出数据后能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1. 中国劳动人口平均增长率为 0.8%,劳动人口占比 60% 左右
2. 人们大约 50% 的收入都用在储蓄上
3. 折旧率很难统计,根据经验在 10% 左右
4. 技术进步的平均增速为 6.7%
基于上述几个简单的假设可以得到中国 1991-2014 年的模拟经济增长路径为

可以看到拟合效果非常好!!!!这个给了答主强大的信心进行下一步推导

我们用这样一个模型简单的去计算一下如果开放计划生育会有怎样的影响。这里我们调整两个参数,一个是劳动人口增长率,拍个脑袋假设翻倍达到 1.6%,另一个是储蓄率,因为孩子多了肯定要消费更多,拍个脑袋假设为 0.4。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将为:

可以看到两者的总体 GDP 基本一样,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更应该取决于人均 GDP,那么我们对比一下两种模拟水平下的人口,总 GDP 以及人均 GDP:

可以看到不计划生育的情况下 2014 年人均 GDP 大约减少了 21%

简单的说,我们牺牲掉的生育权利大约换来了 20% 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全是可以用 3 年的追赶上来的,所以计划生育的政策的效果只能算没神马卵用 = = 还我弟弟妹妹!!

知乎用户 Jadedrip 发表

个人觉得,计划生育最大的改变,就是把中国人 “多子多孙”、“儿孙满堂” 才是幸福、”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等旧观念强行扭转了。
汉族靠这些” 陈旧 “的观念扛了 5000 年,以后是个新的时代了。

知乎用户 孟祥申​ 发表

看了点赞最多的回答,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首先,可以肯定一个观点:随着文明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出生率会一定程度的随之降低。

(这个应该是废话 w)

原因随便写两个,1. 教育子女的成本不断升高,出现负担问题;2. 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比如吃喝玩乐)等等。

这个可以随便问问走在马路上那些不想要第二个孩子的人的想法就知道了。

二、中国计划生育对于降低人口有没有效果?有效果。大不大?这个太难说了。

执行计划生育一胎政策的时候,当时的适龄生育的人正是 1960 年代出生率爆发年代(婴儿潮)的人。所以个人理解 1980-1987 年出生率(出生率 = 当年新生人口/当年平均人口)在不断升高,也就是 1988 年(1988-1962=26,适龄女性的范围)很可能也应该增高(而且 1988 年是龙年,生活富裕以来人们开始在意子女的生肖),但是却不增反减。你要说和计划生育有关,我觉得绝对有影响,但你要是说基本没关的话,上面光靠数据这些还是很难让人信服吧。

毕竟人口统计数据本身都存在很大的误差。

效果这个东西,应该是 “不计划生育的真实新增人口” 和“计划生育的新增人口”之间的差距。涉及的因素太多了,没有人能分析的一点不漏。

三、回答下题主的问题吧。

计划生育提前了出生率的下降,我觉得这个不是个很好的政策。

它正面带来的价值,没有它的副作用大。

国家的发展说白了是人的发展,也许现在还看不出来,到 203x 年的时候,中国老龄化问题将会非常棘手。

也许有人会说,计不计划生育都会老龄化,这个我承认。但是计划生育加快了这个速度(估计没人敢不承认,但幅度大小这个存在争议)。

如果进入老龄化的时间变长,我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去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政策。

所以如果 202x 年,我国房地产泡沫不破裂的话,我们将迎来辉煌的顶峰。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们将面临如今日本一样的问题,缺乏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衰退。

重点来了!!!

为了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们携手并进,努力造人!

知乎用户 StatisticCoder​ 发表

国内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今天 80,90 后的农村妹子基本上读完小学二三年级就会被家人送到黑心工厂当童工赚钱给弟弟交学费。城市的也别高兴, 90 年代的下 岗潮就凭你家那点家底多两个弟弟妹妹,就按照你目前的消费今天学钢琴明天新东方,过个两天星巴克玩自拍,这样的消费 X3 你父母早就在外卖血卖器官。
现在批判计划生育无非三类人:
一类国内权贵阶级, 常年依靠国内廉价劳动力压榨百姓获得巨额财富,如今奴隶价格越来越高,房子又不好卖,自己又没本事拓展海外市场,一想到国内还有一帮玩互联网的跟自己操 蛋,国外又在搞什么工业智能化,这要不给他补充个上亿廉价劳动力给自己出苦力那咱们这钱上谁家赚去?孩子在欧美的学费总不能真靠全额奖学金吧。最悲催的是 作为一个个各自领域的大哥,出门车来人送,台上风光无限。一回到自己五万一平的别墅里面的就一个女儿在那写作业,一想到电视里古代豪门家族的威风,这清明 节都没脸回乡下老家烧纸钱。

第二类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小清新,他们没有经历过中国 80,90 年代因为人口重压下的社 会动荡和经济崩盘,对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种田园式幻想,认为民风淳朴、秩序井然,在计划生育 “迫害” 下民不聊生,对中国社会底层的基本国情缺少起码的常 识。为了反体制而彰显自己民主人权的圣母之光。实际是 too young too simple。套路嘛你懂得,三句话不离生育权为天赋人权不可侵犯。但是真正的人权是什么?是一个孩子从摇篮到坟墓的幸福生活,如果做父母的以及社会的发 展阶段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人口,请问这种做爱后的荷尔蒙宣泄就是天赋人权?? 请不要将不带套的打炮让一个无辜的小生命去承载你那虚伪的人权。

第三类凤凰男女,这里并非指代通过自身努力从农村走出的男孩子,这当中优秀之人大有人在。这里特指拥有高等学历皮囊,骨子里却是一堆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等落后的农耕社会思想的人。 为什么不批判滋生这样思想的农耕人群,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这样思想的受害者,而且他们也不会将这样的思想传播到乡村以外的地方,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也会转变 思想。但是凤凰男女不一样,他们试图掌握话语权,将其包装成中华传统美德甚至国学,将自己的落后的思想强加于现代文明社会,尤其是婚恋阶段的对方家庭。这 点我就不多赘述了,知乎里满满的女孩子的血泪控诉。他们这样的人跟 IS 之间仅仅隔了一把 AK47。

计划生育其实完整口号是 《计划生育 优生优育》。目的是让当时贫困的家庭能够集中力量培养新一代的中国人,其实我们今天能在知乎上乱喷的人士皆是这场运动的受益人,这一代年轻人比起我们的父辈,祖辈一代已经在知识文化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而如今很多人喷计划生育故意选择性无视优生优育的初衷,妖魔化计划生育其背后目的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在计划经济思维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所谓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今天应当重新改名为优生优育政策以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房子不好卖了嘛,土地财政也玩不下去。不怂恿那帮大傻蛋去生二胎这么多库存房不能真炸了吧。但是赵老爷呀!这房子都这价钱了,您让我再多生几个儿子去接您的盘,送您去美利坚养老,卢瑟我虽然穷但是也不傻呀。

有人说计划生育带来男女比例失衡更是胡说八道。TG 让你做 B 超了?还是村干部拉你家女婴去打胎?中国的男女比例自古就是处于失衡状态,杀女婴是中国社会的传统。 因为在农耕经济中只有男性才是生产力,在很多地方至今称女孩子叫赔钱货。只要抚养不起女孩子就在生下没几天弄死 (不服气的自己去百度古代杀女婴的各种手 段,保证小清新们三天吃不下饭)。有人说那古代男女比例失衡我咋没看见呢?请自行查找清末传教士描述太平军,捻军,义和团的回忆录。很多资料都将这些人描 述成性饥渴下的暴民,金城武在《投名状》中那句经典台词:**进舒城,抢粮抢钱抢娘们!**并非随口而出,而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以下是给伪数据帝们的中国国情科普时间:首先占中国社会总人口 50%~80% 的中国农村社会(80 年代至今)从来就没有实行过一孩制一孩制仅仅存在于城镇户口。 两个孩子是起步,三个以上大有人在 (真心跪求各位高贵的知乎衙内们,如果不嫌农民脏的话随机去乡下转转,你们这样何不食肉糜还在那秀优越感,一方面看不起 农村人另一方面又在那给农民争取所谓人权,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这样真的很好吗??)。第二在在中国乡村有两个实权机构一个是乡政府,另一个呢就是基 层派出所。这两个机构在政绩考核上有一个重大利益冲突点,那就是人口普查,一方面派出所要准确的户籍数据,黑户越多基层派出所后面被扣的屎盆子就会越多, 但是乡政府不一样,计划生育可是乡长调县里的重大考核指标。对于农村人口的数据则能瞒则瞒能少报就少报,基层民警在做人口普查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障碍往往不 是超生户而是当地乡政府的人员。直到 2009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清点黑户)国内的基层民警才真正了解自己辖区内的人口数据。

在说下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很多人上来就把屎盆子就扣计划生育头上。大意就是目前的人口继续发展下去我们的养老金就不够养老了。我要说的是 今天养老金就已经巨额亏空 今天养老金就已经巨额亏空 今天养老金就已经巨额亏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目 前我国还没有进入人口老龄化,为什么就已经大规模亏空?本质就是交养老保险的那点中产阶级实在是养不起体制内大量不交养老保险和农业社会交一点意思意思的 农业人口了,2016 年 2 月 15 日全国范围内体制内人员开始缴纳社保,为什么?也是这个原因。根本不是什么下一代人养不起上一代人的问题,而是交社保的主 力——中产阶级实在是养不起不交或少交社保的其他阶级群体。

比起中国社会老龄化,很多人忽视了未来社会另一个关键矛盾——阶级固化。随着中国社会资本产业的分工逐步细化明确。底层民众通过大锅饭形式的高考、公考打破社会阶层隔阂的机会越来越小。很多社会底层的人拼命的生殖,来自于对概率的自信,比如:隔壁老王家生了那么多孩子,最后某某孩子现在在城里干包工头发财了,城里的独生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什么教育培养的,我多生几个说不定哪个就发财了

这种中国福彩式的育儿思维在农村社会非常普遍,生的越多,中彩的概率就越大。这也是滋生目前流行在农村社会读书无用论的根本所在。但是实际情况呢,随着中国社会资本社会的发展和阶级逐步形成他们的梦想正逐步破碎,因为中国社会的上层正在门第化, 从政讲究根正苗红,玩金融的看家庭背景。县城以下逐步由党的领导转向几大家族势力说的算。而乡村一级早已沦为家族势力的地盘。为什么上层阶级急于抛弃计划 生育,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很多大佬在掌握了大量政治权力和社会财富出现了无人接班的尴尬场面。他们急于恢复古代名门望族的传统,在如今大量的影视剧和文宣 系统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造势场面。

社会门第化的几个显著特点:1. 学区房名义下用资本对优质基础教育进行垄断,虽然高考一张卷,但是失去优质教育资源的贫民子弟在高考中获胜的概率则大为减弱。2. 素质教育名义下的推荐制,无论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推荐制正在壮大美其名曰更看重综合素质,实际就是古代举孝廉的现代翻版。3. 社会职场尤其是体制内晋升家庭背景作用明显,很多人说公考是公平的,考编制也是公平的。可是然后呢?一辈子待在底层岗位?还是 40 岁左右感叹朝中无人莫做官?4. 影视剧主题的贵族化,国内的影视剧的幕后往往是金主价值观的展现,如今的电视剧的剧情都是不是皇宫贵族就是民国大家的家族史,就连抗日神剧这种题材也从李云龙的神勇转向了富家少爷的千秋家国梦。说好的无产阶级革命觉悟呢?说好的地主阶级的消极抗战呢?其实这一切是给现在的小朋友从小就灌输一种思想,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属于上层贵族的。 等到有一天官富二代正式接班的时候,看了十几年《芈月传》、《甄嬛传》等宫廷戏的 00 后屌丝们也就习惯了大少爷、少奶奶的称呼,等长大后在被二代们指着鼻 子骂的时候,就会条件反射地说出 “奴才该死,是奴才没有伺候好老太爷”,而忘记了工人阶级才是国家的主人(为什么我自己都会笑呢?)。

补 充说明:很多喷我的人士主要论点是 80,90 年代很多强制引产的人伦惨剧。这点是事实,在那个年代还有很多践踏人权的惨案,所以我的主张是计划生育必须建 立在保障人权基础之上(实际 TG 在 2001 年孙志刚案之后这类惨案基本消失,个人也是对于过去不人道的计生手段也是强烈反对,所以一直主张通过加强优生优 育宣传,尤其是财政拨款上面加强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失独家庭的国家养老机制,让老百姓因为优生优育获得实质利益上的好处和养老上国家保障)。我们如今是要客观公正结合国情地看待计划生育,而不是为喷而喷,我很清楚在知乎这样的小清新占主流的地方,反计划生育是一种政治正确,但是作为计划生育的受益者我们不能忘本,中国的富裕仅仅才十几年

那些说中国富裕是靠人口劳动力换来的,根本没有计划生育必要的人,你们应当跟你们的父母辈谈谈,在 90 年代那个下岗潮时代有哪个家庭能预料到 2000 年之后的经济腾飞,多少家庭吃了上顿没下顿。我看着小时候救我命的叔叔因为下岗想不开就从楼上跳了下来,不是有丰富的劳动力就一定就有广阔的市场等着你去创业发财,就一定会有满世界的工作来等着你来挑,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我们周边的人口大国印度、孟加拉、印尼还有着十几亿的人口过着畜生般的生活。加入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是一套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率的中央政府、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和太平的社会治安。这一切的努力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用双手和大脑去努力才能换得,别忘了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那些安利人口才是生产力的家伙们明天会不会宣称杜蕾斯是美帝的阴谋?日本 AV 文化才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一个简单的游戏道理,主力英雄技术不行屯再多的兵也是送人头。
**作为一个 80 后经历过 80~90 年代那种人口膨胀和经济崩盘下的饥寒交迫似乎已经离自己太过遥远,这种几乎从朝鲜到韩国的生活对于不同 年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我并不指望有多少人相信那个年代 80 多个小学生跟牲口一样挤在一个狭小昏暗的屋子里,下课吃个方便面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谁家父亲 开个破吉普都能引来女同学羡慕的眼光,而明天谁家的妈妈下岗后去做小姐才换来儿子下学期的学费。历史的车轮刚刚从我们的身上碾过一回,不能因为你们说那时我们没有看见就狂热地挂上了倒挡。

知乎用户 汪乔年 发表

很多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人应该都会对 90 年代农村严厉的计划生育有印象,即使自己年龄太小也应该听父母长辈说起过。在那时候的农村,计划生育严厉到藐视人权的地步,计生人员简直就是土匪,罚款罚的倾家荡产,家里的猪牛被牵走,电视家具被搬走,更有家里男人被关进 “小黑屋”,女人被强制流产的,这其中也不可避免的发生死亡事件。在我小时候,我们家来了一个“侉女人”,大概来自于阜阳,就是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躲到我们这边的,那时候中国的“超生游击队” 遍布大江南北。时过境迁,我们如何来看这个事情?很多人说,计划生育不人道,可是在我们这个多子多福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不采取这种强力的手段能怎么办?用土匪式的工作作风对抗腐朽愚昧的传统思想,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不止一次听到长辈闲谈,某家连生几个女儿,为了生儿子,竟然把小女儿溺死或是捂死,有多少女孩被父母剥夺了出生的权利?有多少女孩刚出生就被蛇蝎父母害死了,只是因为父母想要个儿子?再看如今中国悬殊的男女比例,不计划生育能行吗?不用土匪工作作风能遏制罪恶的传统思想吗?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些生几个儿子的家庭过得怎么样呢?娶媳妇要钱,买房要钱,兄弟几个还抢财产,家庭幸福指数远低于独生子女家庭,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养儿防老,也被无情的现实击的粉碎,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成家了,现在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而他们还在给几个儿子娶媳妇操心。到了今天,我突然发现,随着政府工作作风的进步,直接导致一些腐朽罪恶的传统思想死灰复燃,同为女人的婆婆,竟然逼迫儿媳妇打掉女孩,造成人伦惨剧!这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有时候我真是搞不明白,都是女人,婆婆为什么要逼迫儿媳妇生儿子呢?还有啊,假如没有计划生育,很多农村孩子,尤其是女孩,根本没有上大学的机会。

知乎用户 弱者 发表

也许对政府可能有意义,但对我来说,只想操他妈的,敢不敢以身作则

知乎用户 钥匙​ 发表

排行第一的回答逻辑有问题,本文正面打脸~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计划生育政策从一项基本国策变成了群起讨伐的标靶,以《大国空巢》为代表,一系列判断中国进入 “低生育率陷阱” 的论调开始出现,认为中国将面临劳动力来源枯竭、老龄化乃至民族灭绝的严重后果,再加上强制引产等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负面报道,好像这一政策穷凶极恶,已经到了宣判死刑的时候。这一点更被用来针对制定和落实该项政策的各级政府及领导人,认为他们要为历史负责,是民族罪人——走到这一步时,可以看到议论的基调已经变了,国内的舆论大抵如此,不激烈不极端就不会有如此多的信众,盲从者多而理性人稀缺,一些支持决策的论调被轻而易举的贴上 “五毛”“御用学者” 的标签打倒在地,在野的始终可以代表大多数(例如呼吁救市的五教授十教授等等)。为辨明是非,我特地把《大国空巢》又找来看看,再比较下前沿的论文及国内外公布数据,把情况记载如下:

先来看看生育政策的来龙去脉:

这是王金营、赵贝宁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一文中的综述:

新中国成立之后 20 年时间里,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为 30‰~37‰(个别年份高达 43‰),妇女总和生育率为 5~6.5 之间,处于高生育水平状态,人口处于高增长状态。在这期间,党和国家对人口问题和人口形势的认识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随着人口规模增长加快,主要是青少年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在吃穿住行以及教育、就业等方面都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压力,开始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计划生育,并且建立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初步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这期间的计划生育政策相对来说比较模糊,没有明确限制家庭生育孩子数。执行政策的方式仅限于宣传教育,没有强制执行,并且由于大跃进以及 “文化大革命” 的干扰,节育活动受到重大挫折。

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计划生育在城乡全面实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先后强调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1973 年提出了 “晚、稀、少” 的政策。1978 年《关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 好一个,最多两个,生育间隔三年以上。”1978 年又将计划生育纳入宪法。相比之前,这期间的计划生育工作与政策力度有所加大,有明确的生育政策,执行政策以宣传教育和群众自愿相结合,辅助于行政手段。此外,这时已经有了处罚规定。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满足了人们对节育服务的需求和生育意愿。这期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由 1970 年的 33. 43‰下降到 1979 年的 17. 82‰,总和生育率也由 1970 年的 5. 81 下降到 1979 年的 2. 75,我国进入了生育水平快速下降时期。

1980 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简称《公开信》) 。《公开信》提倡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与此同时,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计划生育法规或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从而将计划生育纳入法制轨道。这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明确,有刚性的生育指标,政策执行方式以行政干预为主,有明确的处罚和奖励办法。在整个 80 年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口波峰到来,生育数量的调整使人们对政策连续性产生质疑,使得我国的生育水平处于徘徊时期,人口出生率在 20‰上下浮动,妇女总和生育率在 2. 5 左右徘徊。并且在此期间出生了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

进入 90 年代,党和国家继续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政策的执行方式转变为以优质服务、利益导向机制和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模式。于 1991 年开始,在每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期间召开一次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领导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度。2002 年 9 月 1 日起,《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更加的有法可依,也更加肯定了计划生育这项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的基本特征。在这期间,我国的出生率呈不断下降的大趋势,至 2009 年已经降低到 12. 13‰,妇女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

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的控制了人口增长

所谓总和生育率( TFR,Total Fertility Rate)就是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是按照某一年度的妇女生育水平,计算每个妇女度过其整个生育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计算公式即:总和生育率 = 分年龄妇女生育率之和。这种计算模式并不代表妇女们一生生育的子女数,而是基于妇女的育龄期,国际传统上一般以 15 岁至 44 岁或 49 岁为准。 从世界银行下载的数据如下(TFR 单位:‰)

顺便吐个槽,这个总和生育率指标,国内并没有准确的数据,2010 年人口普查出来的数据是 1.18,大家都疯了,觉得不可能这么低,学者们都说是人口流动、漏登导致的,但又有人说漏登的不止是作为分子的出生数,还有作为分母的育龄女性人数,所以并不能说生育率被低估了。集聚了国内众多研究力量完成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 表示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1.8 左右,并稳定至今”,但并不能和人口普查结果相印证。很多学者各显神通的估算,似乎主流意见是近年来中国的 TFR 在 1.3 至 1.5 之间,远低于官方公布 1.8 的水平(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郭志刚)。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不同于自然变化的美、英、日三国的 TFR 变动曲线,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和韩国都出现了生育率快速下降的情况,最终与自然变化的国家趋于统一。这张图给了我们两个启示: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在特定时期起到了快速降低人口增长速度的作用;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整体的生育率呈下降趋势,未采取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经过自然变化过程,生育率也将在未来降低到相同的区间内。而计划生育政策似乎加快了这一进程,通过未采取计划生育政策的印度作比较,更能得出这一结论。

那么计划生育政策到底让中国少增了多少人口?国家计生委的官方口径是 “40 多年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少生了 4 亿多人”。我自己简单测算了一下,同样是依照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口增长率在 1970 年底达到顶峰,约为 2.76%,如果以 1970 年人口总数为基数,保持这个增长率的话,2014 年中国将会达到恐怖的 27.86 亿人。但是,显然增长率的自然变化是长期下降的趋势,那么如果按照印度未加干涉的自然增长率数据,以中国 1960 年 6.67 亿人口为基数,那么中国 2014 年的人口将达到 18.75 亿人,比实际多出 5 亿人。所以看起来,这个官方数据还是有比较靠谱的。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计划生育政策对于迅速控制人口增长有着显著效果(这不废话嘛)。并且,从社会意义上说,计划生育让许多家庭有了独生女,女孩得以享受原先只有男孩才能享受的生活、教育和生产资源,拥有了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发展机会,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缓解了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这是计生政策的好处,它的坏处呢?

计划生育政策有哪些为人诟病之处?

一是侵犯了公民的生育权——法学专业出身,自然要把这一点放在第一位,虽然党国对人身权利的限制乃至剥夺已是司空见惯,但无论如何,在没有经过民众同意、法律授权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强制措施和歧视手段来干涉公民生育自由,甚至剥夺胎儿生命,绝对是一种非法的恶行。(这个我们也只能道义上批评一下,都是然并卵)

二是《大国空巢》等文鼓吹的 “中华民族灭绝论”,即中国人口将会呈现大幅减少的趋势。

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达到 2.1 是平均的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说一个育龄妇女生育 2.1 个孩子(这多出来的 0.1 是为了消除男孩更多、女孩育龄前死亡等因素),就可以维持人口总量不变。但中国当前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已维持了 20 年以,根据郭志刚的论述,“如果按中国平均世代间隔为 26 年来计算,1.5 的生育率对应的人口减半时间为 54 年”,也就是说,从中国 TFR 值下降至 1.51 的 2000 年开始,如果生育率保持稳定,则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的人口将只有世纪初的一半。如果按照 1.8 的较高值来计算,也仅需要 117 年的时间。

并且,这 “仅仅是借助稳定人口原理所做的理论探讨,它忽略了实际人口结构的影响…… 由于人口转变速度太快,所以现在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非常畸形。新中国建立以后三次出生高峰人口,现在都处于 20~60 岁。2009 年,新中国的同龄人正好 60 岁,跨入老龄阶段,其他出生高峰人口将在今后 40 年内相继进入老龄。这些年龄组的人数要远大于 1990 年以后每年的出生人数,就意味着未来祖国人口大家庭中的老爷爷老奶奶将特别多。也就是说,现有人口结构的影响将导致 21 世纪前半期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特别快,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会非常严重,继而又会导致 21 世纪后半期人口总量削减也会十分迅速,所以实际人口缩减速度肯定会大大快于以上推算的内在人口减半时间。”(中国的低生育率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郭志刚)

同时,有学者认为,低生育率本身一旦形成,即拥有了一种自我强化机制,很难被扭转,这就是 “低生育率陷阱”,它的自我强化机制有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种:

人口学机制指的是人口的负增长惯性使未来出生人数越来越少,低生育率会使未来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缩减,出生人数持续下降。这个过程是一个出生人数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过程。

社会学机制围绕个人理想家庭规模建立,年轻一代生活在家庭孩子数比较少的环境中,通过社会化过程,受父辈生育孩子数少的影响,他们的理想孩子数也会减少,从而影响实际生育行为。

经济学机制建立在伊斯特林的相对收入假设基础上。一方面,随着低生育率的持续,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发展前景和形势不容乐观,年轻人的预期收入降低;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物质消费要求和欲望较高。这两者之间差距的扩大使得年轻人认为未来自身经济状况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减少生育数量,推迟生育年龄,从而降低了时期生育率。

虽然这一理论被其他一些学者和发达国家近年来的剩余数据所证伪(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事实与启示,靳永爱——好文推荐),但它所描述的三大强化机制的确有合理的因素,尤其是在长年接受计划生育政策洗脑、受到严格监管约束且人均收入水平仍然不高的中国。

茅倬彦等人 2010 年在江苏进行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地区生育意愿主要集中在生育一孩和二孩,想生育更多孩子的几乎没有了。(在符合二胎政策的育龄妇女中,“想要一个孩子”为 1274 名,占所有被调查者的 53.80% ; 回答 “想要两个孩子” 为 1093 名,占所有被调查者的 46.16%; 回答 “想要三个孩子” 只有 1 名,占所有被调查者的 0.04%。被调查妇女的意愿生育率为 1.46 个。)从生育行为来看,只出现了 “生育意愿高于生育行为” 和“生育意愿等于生育行为”两种情况,尚未出现 “生育意愿低于生育行为” 的现象。尚有 30% 的被调查妇女处于生育旺盛年龄,在项目观察的三年内尚未生育第二个孩子,未来是否会实现其生育意愿,还需要继续跟踪。但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所有 “生育意愿大于生育行为” 妇女都实现了生育愿望,生育率仅为 1.46,依然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2.1(符合二胎政策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差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茅倬彦)。

石智雷等人 2014 年在湖北开展的实地调查也发现,“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明显低于预期”——截至到 2014 年 7 月 31 日,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申请领取二孩《生育证》的为 17240 例,已经领取二孩《生育证》的为 13822 例,分别占所有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但未生育二孩家庭数的 4.65% 和 3.73%。

——在所调查的 10030 个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有效样本中,有 23.26% 的人明确回答 “要二孩”,有 57.29% 的人明确回答“不要二孩”,有 19.45% 的回答“还没想清楚”。在所调查的 6958 个符合“单独二孩” 政策的样本中,只有 21.51% 的人明确回答“要二孩”,有 59.17% 的人明确回答“不要二孩”,有 19.32% 的回答“还没想清楚”。符合双独政策的人群中明确想要二孩的比例最低,只有 13.3%。符合一孩半政策的人群中明确想要二孩的比例最高,为 30.55%。由于问卷调查中,所设问题是“您是否打算生育二孩”,询问的是二孩生育安排,有部分人不一定有明确的生育时间表,但明确回答不要二孩的比重会接近真实意愿。可以认为没有明确回答不要二孩的,都有较强的二孩生育倾向,占比在 40% 左右(见表 1)。

同时,经济压力大是导致人们选择放弃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在所调查的 10030 个家庭样本中,明确回答不要二孩的比例达到 57.3%,在问及不要二孩的原因时,50% 的家庭回答是因为 “经济压力”; 其次,19.6% 的人回答是因为“一个孩子就挺好”; 再次,因为“工作太忙” 占 11.6%(符合 “单独二孩” 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石智雷)。

这些实证数据表明,当前中国家庭的生育意愿并不高,中国的低生育率水平在短期内也较难扭转,近年达到人口顶峰后总量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必须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宣传力量,解决个体家庭在抚养成本、看护时间上的忧虑,才能真正为生育水平的提升打开空间。

但我绝对不会相信中华民族会走上 “灭绝” 的道路,几千年的风雨磨砺,我们从黄河流域走向了整个亚欧大陆,即将征服全球,哪里会被区区的计划生育政策绊倒。又不是所谓的民主国家,屁大点事都要论证几十年,党国的宣传机器和激励政策双管齐下,有的是矫枉过正的手段,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三是经济学意义上广泛讨论的课题——人口的多寡对一国经济发展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这一代从小就被各种理论洗脑,其中一种就叫做 “总量高、人均低”,泱泱大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无不丰沛,就是人太多,一按人口平均就少了,我们经济落后、生活贫穷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太多,如果人口减少了,每个人分得的资源就多了,日子就能过好了。这种简单粗暴的理论,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为代表,宣传起来的确有他不可阻挡的力量,但它隐含的前提就是,在相对落后的技术条件下,每个人都只是社会生产成果的享用者、寄生虫,等待着固定总量资源带来的定量成果,而忽略了在现代生产技术条件下,人口本身才是社会生产的核心资源,更多的人将有能力获取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生产成果。

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论研究有很多,最终的结论却莫衷一是,想想也是,不同的民族、政府、组织结构、历史特征、技术水平,最终的结果必然会千差万别。实证研究也有很多,左学金在《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提到 “斯特林(Easterlin)将 37 个发展中国家按其在 1957-1958 年到 1963-1964 年期间的人口增长率分为六组,然后检查这六组国家实际人均收入增长率的频率分布…… 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来支持人均收入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笔者曾对中国分省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增长率作出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分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明确一致的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可以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在宏观水平的分析上,两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相互抵消。”

另有些学者做出了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似乎体现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存在一个倒 U 形的关系,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不利于经济增长,体现了中国传统的 “过犹不及” 的中庸思想。但这仅仅是特定时点时做出的模糊估算,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蔡昉的观点是,这张图最能反映的不是各个国家间同一时点的横向比较,反而是对同一社会群体不同发展时段的描述,他认为“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有互为因果的促进关系。”

这就是人口红利的概念,蔡昉认为:在死亡率下降与出生率下降之间的时滞期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处于上升阶段,需要抚养的少儿人口比率相应提高。再经过一个时间差,当婴儿潮一代逐渐长大成人,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依次上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趋于降低,随后逐渐开始人口老龄化。换句话说,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随后下降形成一个倒 U 字型曲线变化之后,以大约一代人的时差,劳动年龄人口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轨迹。因此,当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最富有生产性的阶段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被称作人口红利。相应地,一旦人口转变超过这个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因老龄化而在总体上不再富有生产性时,通常意义上的人口红利便相应丧失,也就大概相当于所谓 “刘易斯拐点” 的到来(关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的若干认识误区,蔡昉)。

中国似乎是这个理论最好的例证,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正好赶上了五六十年代高生育率诞生的那拨婴儿潮,又遇上了计划生育政策强行扭转的低生育率,大量抚养负担较轻、储蓄率极高的劳动力进入市场,使得国家获得了极高的人口红利,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生育政策在历史上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那么在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持续多年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会是什么情况呢?有学者经过测算绘制了下面这张图(中国人口:从现在走向未来,顾宝昌):

可以看到,我们的 “人口金字塔” 将在五十年间由近似正三角形变化成柱状,年轻人减少,老年人增多,劳动年龄人口逐渐成为“窄端”,社会扶养率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另外还有这张图(中国人口:从现在走向未来,顾宝昌):

这表示到 2050 年,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将只有 2010 年的约 40%。还有这张表(生育水平下降后果及生育政策研究,盛伟):

按这张表的估算,从 2015-2020 年间开始,国内的劳动力人口总量就将开始下降,到 2050 年,需要扶养的老年、儿童占比将从 2015 年的 27.6% 增至 46.7%,想想今天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和税负水平,如果 2050 年再加重 70%,会是什么状况?简直不寒而栗。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目前还一直保持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将会严重影响未来的劳动力供给水平,减缓经济发展速度。**但 2014 年已放开单独二胎的限制,后续应持续关注这一政策的影响,看看生育率会不会有显著上升,以决定是否采取更有力的鼓励生育措施。另外,从这些资料也可以看出,延缓退休,以提高劳动力人口总量,绝对是不可改变的趋势;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完善职业教育等手段来挖掘现有人口的劳动价值,也是当务之急。

四是造成性别比例的畸形。

王金营、赵贝宁: 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一文中论述如下:

中国是一个自古拥有浓重 “重男轻女”、“养儿防老” 思想的国家, 对于男孩的偏好是极其明显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使得人们无法通过不限制的生育孩子来满足 自己的男孩儿偏好。所以,人们在有限的生育孩子数中会人为地采取婴儿性别筛选等非自然手段。这就造成出生婴儿性别比严重失衡, 女婴死亡率升高,这是计划生育这项公共政策的负激励效用的一种表现。虽然并不能将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完全归咎于计划生育政策,它是经济发展和我国传统思想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但是计划生育的负激励效用对此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资料和研究显示,2000 年至今,我国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仍处于高位运行的趋势,并且短时间内不会消除。

可以看看这张图: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于 2007 年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认为,已经发生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将导致,2020 年时 20 岁—45 岁男性比女性多 3000 万人左右。2005 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婚姻挤压问题凸现,低收入及低素质者结婚更难,其所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与出生性别比不变方案下,2040 年、2050 年和 2080 年的 45 岁—49 岁男子因婚龄女性短缺而找不到妻子的比例分别为 7%、10.6%和 9.9%。(中国新生儿性别比失调 10 年后 5000 万男人打光棍

所以,我的结论是,计划生育是特定历史时期出台的特定政策,除去本身合法性存疑不论外,决策本身是具有合理性的,对中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也带来了加速人口老化及减少、性别比例失衡等负面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调整政策内容和执行方式,正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来源逐步萎缩的现实,从原来的严格限制生育逐步转变为对有条件的家庭鼓励生育,以维持人口正常的世代更替水平,保证经济发展拥有足够的推动力量。

最后,呼吁有条件的家庭多生优育!

知乎用户 灵魂画手​ 发表

我其实想说,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总有获得利益者和失去利益者,这都是平衡的,所以必然有积极的价值也有消极的价值,针对这个问题而言。

积极的价值:上面提到很多了,促进男女平等,提高女性价值

消极的价值:父母一代失去了生育的权利,失去了被赡养方式的选择权

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说白了就是牺牲了上一代,成全了下一代。下面展开下讨论。

积极的价值:

在知乎里说有积极价值的同志,基本都是年轻人,女性,因为计划生育的最大受益者是你们,能得到更好地教育资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些无疑都是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

消极的价值:

上一代人无法选择生几个孩子,无法选择自己老去时是否会有更大的被赡养可能性,作为独生子女,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赡养好父母呢,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后浪推前浪的过程,人老了价值低了,国家不养老,子女养不动,是不是就会面临被放弃的命运呢?国家说服了他们计划生育,所以最大的牺牲者是他们,这种牺牲不是生多生少的牺牲,而是选择权的牺牲,也就是所谓的人权牺牲。

所以说,大家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但我觉得单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讨论的答案不是本问题的正确解答,希望读者能分辨清楚

知乎用户 沉思者​ 发表

彻底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宗族制度,加强了对基层的统治力。

知乎用户 大胖熊 发表

计划生育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透支未来获得的发展,其埋下的隐患比环境污染更严重,中国未来的市场及发展将受到惨重挫折

知乎用户 西早木公​ 发表

一个大汉民族 (少数民族不搞这),不去竞争发展,跟自己的生殖器开战,主动阉割自己据说为了更好生存……。思想上先把自己当成了地球的祸害,这心态!

知乎用户 yq wu 发表

吐槽一个。有 N 多人说,计划生育是并无卵,不实行结果也一样。同时还有 N 多人说,计划生育有多残酷,有无数人被强制。

我只想说,你们两派能商量一下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对最高票答案 「有没有计划生育,生育率都会下降。」

如果一个限制人口的政策对人口几乎没有影响,则该政策是影响非常小的政策。很容易被历史遗忘。不会遇到阻力,不会写进基本国策,更不会在知乎引起广泛讨论。

计划生育几乎在各大论坛都被广泛讨论着。不像是一个没有作用和影响的政策。

知乎用户 蛋炒饭里面的青豆 发表

只能说无比感恩 deng 公,改变了五千年来的生育状态。

知乎用户 外行看门道 发表

反对排名第一的说法
无非就是为了抹黑计划生育。且不说你的数据是否准确,也不说你这样单纯的不加区别的只看年代,不看具体国情如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对生育的态度这种比较是否有价值。你那么喜欢数据,那你怎么不去问问你的七大姑八大姨楼上楼下左邻右舍这些七八九是年代的育龄妇女以及他们的丈夫,它们是不是就要一个孩子,如果没有限制,他们会要几个孩子,如果没上环一旦怀孕孩子生不生,做点脚踏实地的调查再出来说话才有说明里。另外看韩剧日剧里面大部分家庭都是 2-3 个孩子,看很多明星的资料也可以看到,韩日家庭也多数是 2-3 个孩子,你觉得这样的情况和中国计划生育后的情况基本吻合可信吗?

再看看你下面网友的切身回答,有说不计划生育他家会有三个兄弟,严格计划生育将没有他,网友回答里面例子很多看看现实的例子你说计划生育没有效果。不可笑吗?抹黑也来点高级的吧

补充个观点 果树还得疏花疏果呢,为了更好的繁衍就必须控制过度繁衍。人多了自然界也会通过瘟疫的形式,人类自己也会通过战争形式消减人口,那时候更残忍。

知乎用户 信陵公子魏无忌 发表

不同意顶楼,完全是事后诸葛亮

知乎用户 贤之风 发表

极大的提高了至少两代女性在中国社会的地位。虽然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有些手段值得商榷,但是它的利还是大于弊的。可预见,随着二胎的开放,中国女性的地位可能会随之下降。可以移步隔壁话题: 二胎还是女孩,想生儿子怎么办?或者可以在知乎搜索相关话题,结果会让各位看官大跌眼镜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样生不能一样养,不能更同意。
母亲有个朋友,大女儿已经读了大学,二女儿刚上小学,儿子两岁多。父母双方都要上班,怀了儿子后,实在没有精力,于是把二女儿送回男方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现在已经上了村里的小学。这里是北京。
哪怕我知道政策背后不知是多少女性的血泪伤痛甚至是生命(讲道理,绝对不仅是政策的锅),我还是无法讨厌它。相反,当我看到二胎政策完全开放的时候,我的心涌现出了巨大的惶恐。

知乎用户 yong qian 发表

前面已有很专业的回答,也有从个人感情方面来讲述的。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要讨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价值和意义,可从它得到目的方面来考虑。它的目的没达到,其它的价值和意义,那就都是虚的。它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通过控制出生率,来减缓人口的快速增长。为何要控制人口增长?因为我国的环境资源压力大。
而环境资源压力大,除了人口方面的原因,还有利用方面的原因(资源利用率,浪费)。当时技术水平落后,这通过政策是解决不了的,而人口数量的增长,是可以通过政策来解决的。(先前的人口爆炸增长,貌似也可部分归结于政策?)。所以就有了这一政策的出台。
而现在我国环境资源方面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吗?这应该是值得商榷的。那么,这项政策的价值和意义,就更是值得商榷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

知乎用户 寒羽良 发表

我就是好奇,你们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是不是都以 “人多不好” 作为前提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精子战争》中说,权利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阻止其他个体更好得进行繁衍。

知乎用户 kylin 发表

理解为什么

@chenqin

的答案为什么受到追捧,他的答案其实很符合知乎人的受教育程度。并且我也不得不承认该答案点到了生育率下降原因。但问题是针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的讨论,我想补充一些:发达国家低生育,是他们相信(或不得不相信?)精英教育能够使后代更为优良。而在我国是 gov 出于各种原因,违反公民意志(当然不是指现在,不管一二三线城市家庭,80 前的普遍的观念就是稍有余力都会考虑多胎),强制拉低生育率。

@chenqin

的数据也许无法反驳,但如果没有政策干预,这条线是否会在中间长一些。**不可否认,居民生育观念还是受到了政策影响。**我记得有位北京大妈对我说过,那些人就是脑壳儿昏,计划生育不能放松,不然那些农村的低素质的人又得拼命生,给 gov 拖后腿,我听了心里挺不是滋味。

知乎用户 StephenCQ 发表

我支持计划生育。人类社会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种群,但在上帝视角中,跟一坨在培养皿上的细菌没什么区别。
不管有没有计划生育,在一个地域内,资源有限下,人口数量都会达到一个饱和,只不过是时间有所不同罢了。在生育率上做文章,是不可靠的。
什么教育问题,男女平等问题,社会经济问题,都只是这个种群里的内部矛盾。计划生育虽然加剧了内部矛盾,但快速有效的抑制了种群数量是事实。数量下来,内部矛盾才会慢慢得到解决。
人作为一个个体,也是生物,竞争生活资源是本能,也是人之常情。当种群数量得到控制时,加上合理的竞争规则 (法律与道德),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中,一个种群才会走的更长远。数量多了,不稳定因素必然会增加的。比如,有 1 个坏人的 10 人社会,比有 10 个坏人的 100 人社会,我想要安定的多。你要说 100 人的力量大于 10 人的力量呀。但我说,就算是 1000 人,不团结,也比不过 10 个团结的人。

知乎用户 刘先铭 发表

大家讨论得非常理性,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问题,关于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一群人都说唐朝就不该放任,一定要汉化,现在的民族自治也是错的,要汉化,不然一出现政治混乱他们就会闹独立。
很多时候政策制定和讨论没有什么关系,几个老不死的一点头这事就干下去了。
不过大家讨论的内容让人明白很多东西。

知乎用户 即食面 发表

我是觉得计划生育是很有必要的,但不是一下子下死命令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这样计划啊……
人口突然大幅度缩减会引起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将在未来暴露,比如说两个独生子女结婚的话,一般情况来说就要负担四个老人的生活。
另外如果你觉得中国很多人,建议题主去印度走一趟。

知乎用户 来做游戏吧 发表

很多答案又是说农村,又是说印度。农村哪个国家没有,好像就天朝的农村最为愚昧似的;又说印度,印度是个宗教味道很强的国家,你知道印度妇女的地位和中国妇女地位的差距吗,这本身就决定了拿中国和印度比不合适。

很多人感觉很多农村家庭没超生是因为计划生育,凭感觉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要说凭感觉的话,我的感觉就是那些真正想生的一般会想各种办法逃避计划生育的规则;而计划生育影响到的只是那种犹豫要不要生的家庭,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他们也可能还有其他的犹豫(例如孩自抚养,上学,教育等问题),所以计划生育影响到的只是这一小部分家庭,但是造成的悲剧却很多。

感觉是靠不住的,

@chenqin

的数据已经列得很多。计划生育或许在 10 年 20 年内有一点意义,不过到现在已经丧失了其基本作用。天朝就是这样,计划生育养活了一帮人,即使完全没有意义也不会取消。就算没有计划生育,加大教育的投入,难道不能提高人口素质降低生育率吗(很多人说因为生育率降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才能上的起学,这本身就是个笑话,拿天朝倒数的教育投入来证明孩子少了才能有好的教育,难道 ZF 是 eat shit 的?又有人会说那啥改革开前放一穷二白,难道民国的时候老百姓都穷的没底裤穿了?二战后日本也一穷二白,为啥别人现在发展这么好,又有人会说不能跟日本比,只能跟印度比我就只有呵呵了)。

计划生育本身就是天朝特色下的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而且又像天朝特色下的其他政策一样执行到后面就变味儿了,要说有什么好处:捞钱的工具而已,要说有啥意义:政府的政策越少越有意义。好,吐槽完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是 1945 年的课本
计划生育作为一个一刀切的政策肯定有很多弊端,但它无疑对女性地位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当然现在国情跟八九十年代不同它不再适合了

知乎用户 宋人 发表

数据帝的第一个表里没有拿印度做数据参考是因为觉得一旦拿出来,自己的论据就没说服力了吗?

经济发达,教育比较好的地区,生育率都会相对较低,反之则较高。以中国 70 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那会儿的现状来看,我们绝对不算经济发达和教育较好的地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必然是会导致人口剧增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改变了一代人的认知观(之前从不曾觉得这个政策有什么不对的)——作为一个完完全全出生在计划生育年代的独生子。长到十来岁看到班上竟然有同学有兄弟姐妹,那真是不小的震惊啊,觉得他们怎么会有兄弟姐妹呢?!估计和我有过同样感觉的 80、90 后不少吧。。。。。

知乎用户 贾艳春 发表

就看有这么多人反对计划生育,就知道中国人的生育意愿还是非常强大的,计划生育还是要继续的。因为中国福利不好,没有社会养老,所以一直有养儿防老的思想。而且中国人的宗族观念也很重,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很难想象中国的家庭会只生一个或二个孩子。
再有,社会舆论的导向是:父母是伟大的,父母是无私的,孩子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父母可以无所顾忌地生孩子,而孩子必须报答父母。这样的舆论是鼓励生育的。如果什么时候舆论变为:生孩子要对他负责,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父母的付出应该是不图回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不知还有多少人会生?

知乎用户 李勤钊 发表

让真正的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绿化之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坚决反对所有撕逼计生政策的答案。因为这是赤裸裸男权。
大牛们,看看你们都写了些什么,因为 “计生是美帝的阴谋!”、“计生是政府强权高过人权!” 所以我们要生好多孩子!
还有冠冕堂皇的 “我不反对计生,只是反对这之外映射的政府强权。”
喷子们,能省省吗。
男人们,能不要这么任性了吗。

鄙人性别女,南方人,华东出生,父母均受过良好教育,父母均不供职国企,在我们这,不在国企就意味着能生二胎【虽然生的不多】
但是没有生。
并非没有经济 or 各种条件,而是在这种情况下,生育孩子的成本会高昂。不仅仅是给她 / 他吃饱穿暖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教育、个性陶冶、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也就是买更大更宽敞的房】。

藏着掖着那也能是生?!生下来你有想过怎么养吗。
不管你们这些男权、喷子、美帝狗是十几岁还是二三十岁,只要你们不是那时候的人,就永远无法理解当时的情况。

我来扯个淡,在单独二胎没解禁的时候,我和我父母深刻交流了。

你说有 P 用?

我告诉你结果吧,我们家真就又生了一个。

在我上高中前那段时间,我们详细论证了是否需要再添一个人的问题,母亲坚决反对,因为生育意味着艰辛的付出,身为母亲,天生就没有拒绝孩子的能力,你的含辛茹苦,都可能是孩子的耳旁风。【叛逆娃难养】

身为女孩,我乖,不添麻烦,但还是希望家里多个孩子【那段时间被失独家庭的报道吓到了,我父与我均是怕死炼丹星人,所以自小怕死胆小。】

父亲则是积极游说各方【包括母亲娘家人,这在我们家很重要】,最后母亲一时脑热,和父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备孕。

可检查回来后母亲就坚持不生,【担心年纪大了孩子不健康、以及母亲对我的挂念】

父亲尊重她,但是想要孩子的心情,都挂在脸上了 -_-# 就像大型宠物犬

后来母亲还是怀了 -_-# 对我妈就是萌萌哒,傻白甜女主的属性被我爸宠一生 -_-# 莫名其妙发现自己怀了

最后留下来了,毕竟比起怀我时的一堆毛病并发症,这货根本就是甩也甩不掉好嘛!【我妈原话】

添了家妹,也没遇见鸡飞狗跳啊,家里又请了两个阿姨【好几年】来帮忙才照料好,如今妹妹已然可爱到爆,多少次感谢当初自己坚持劝我妈生下她。

但是母亲与我闲谈,我才意识到这对母亲而言是很不公平的事情,她原本可以做全职太太,与丈夫一起拉扯大毛孩子的事情早已是十几年前的过眼云烟,而现在她却要为了个莫名其妙闯入家里的小孩【虽然是她亲生】奉献女人用以自我填充、自我欣赏的时间,再去重复经历这个并不多美好的过程,而这一次,丈夫不再是原来那个时间充裕的愣头青,她需要在丈夫鲜少居家的情况里,照顾好这个大家庭【人多了,可不就是大么,而且我当时面临高考】

总而言之,她不能肆意买买买,吃吃吃,给我心灵鸡汤,给我爸洗手羹汤了。

都是因为那个 “小坏蛋”。

我妈告诉我,别生二胎,要生就连着解决、生完别带回娘家,丢给那些想带孩子的婆婆和找来的保姆去。
“女人的事业很重要。千万别像我一样,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工作。这世上不会有多少个你爸爸这样的好男人。”

我爸也是一边劝我妈生二胎一边告诫我以后别生 -_-#“女人经济要独立!这比什么都重要。”

哪怕,代价是牺牲那些生育 “计划生育数外” 的孩子。

你们这些男权主义者,请不要践踏女人拒绝生育的权利!不然,你们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来催婚,你们的女友老婆都会变成女权圣斗士 ( ̄▽ ̄)

本意不掐,匿了。

知乎用户 李鹏 发表

计划生育现在暴露的是人口结构和经济方面的问题,但它解决的是男女平等的性别平等问题

知乎用户 老虎爷们 发表

计划生育就是一种反人类罪行。

知乎用户 Jiang WaiWai 发表

计划生育旨在把人口控制在人口最优点(optimum popula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Optimum_population

人口最优点由科技,资源,机器等影响。
为保证在最经济点产出,必须保证资本人工比(capital labour ratio)
https://d396qusza40orc.cloudfront.net/macroeconomics/lecture_slides%2FLecture_3_part_5.pdf(第 4 页有图)
对于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相对于人工是稀缺的,所以为增长需要加大资本投入,但资本是不易筹集的。
https://d396qusza40orc.cloudfront.net/macroeconomics/lecture_slides%2FLecture_4_part_1.pdf
中国目前还处在人口过度的区域,为保证效率,人口要下降,资本要上升。

除了马尔萨斯认为人口需要控制,否则自然会重新平衡人口,
托马斯 · 罗伯特 · 马尔萨斯
还有盖亚主义者认为科技等的进步会自动补偿增加的人口。

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之间有对资源的争夺,人少了,争夺会少。

http://www.stuartmcmillen.com/comics_zh/st_matthew_island_zh/

崩溃: 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 贾雷德 · 戴蒙德 (Diamond.J.)- 图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假如不施行计划生育,中国还能不能像现在一样抓住互联网这个发展契机?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明白:

国家抓住机会需要能力,
能力只有通过发展获得,
发展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廉价劳动力过多参考印度。

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足够的教育,
开展足够的教育需要老师和钱,
老师和钱就这些,多了没有,
二十年前缺老师到什么程度?
高中学历就能教初中。

发展是必须的,
资源是紧缺的,
所以人口增长必须限制住,

1982 年中国文盲率为 34.8%。
(15 岁以上,识字数 1500 以下,小学 2 年级的水平)

现在减少到几乎没有,是因为什么?

不能说全靠计划生育,没有计划生育你试试?

—————————

计划生育手段残忍,然而,不残忍会怎样呢?

适当照顾和纵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可怜同情而去反对法律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计划生育是初期很温和,手段变得残忍,是在发现温和劝说和没有杀伤力的法律根本挡不住他们生一窝的生育欲望之后。

但政策考虑的依然周全,农村户口适当照顾,第一胎女儿让生第二胎,这也算给人留了余地,留了情面。

结果呢?

点子幸的两胎以内生了儿子,就此打住?
当然不是。
他们要很多很多儿子。
一个哪里够?能生多少是多少。

点子背的连生三四胎都是女儿,不行,要儿子,得继续生。

有的因为女儿太多养不起把女儿弄死,比如往头里身上扎针,比如溺死,比如饿死,比如打死;又或者送给别人,他们是真的养不起吗?

做个假设:如果是儿子呢?

还有,你以为计划生育时期他们只生了一个?

抱歉,这是对老师之类和体制内人员而言。要二胎还是要工作,只对他们有威慑力。

数据很清楚地表示:“计划生育从 1971 年全面开展,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快从 1970 年的 5.8 降到 1980 年 2.24, 接近世代更替水平。”

计划生育只不过是让 “平均一家生五六个” 减少到“平均一家生两三个”。

张着嘴说只让生一个不人道的、义愤填膺的答主,有几个是独生子女?这么严苛残忍的手段,挡住他们不停地生了吗?

我这不是在给计生洗地,倘若手段错误,即使目的正确,其合理性也值得讨论。它的手段残忍,过程丧心病狂,但是——这并不是当事人推卸责任的理由!

这么多人把 “害死孩子” 的锅【全部】甩给计划生育,仿佛当事人无辜到一朵白莲片片飞,不好意思,我只想呵呵你们一脸。

看过黄宏宋丹丹《超生游击队》的应该都知道当时风声紧到什么程度,检查严到什么程度,生存条件恶劣到什么程度(不是生活是生存),可是呢?

不管不顾还是要生。
死活要生。
生男孩,要儿子。
越多越好。

这种纯属靠本能和要儿子支使的繁殖,真的需要被纵容吗?

不客气地说,没有计划生育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这么多人在这玩着手机骂着计划生育,殊不知这些都是计生挣来的。

人出生时是愚昧的,天生是意识混沌未开的,需要后天教育和培养才能成为真正的 “人”,不加教育,只会变成比“狼孩” 好不到哪去的存在。

开启民智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从来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开始出生的时候,人是不算是现在社会的人,那时候更适合称之为动物,需要在宏观条件的大前提下,由微观条件辅助,共同给它开启心智,将它塑造成一个现代社会的人。

计划生育遭的骂,文革和改革开放也都遭受过,只是文革不仅预期结果没有达到,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和毁灭性破坏,所以它现在被骂的基本没人敢洗地。

当初改革开放也是遭到无数人变着法骂,耍流氓可以判 “反革命 ** 罪” 处死,跑长途的司机随身带着大砍刀的那个规章法律都十分欠缺的时期,其可怕程度一点不比计生更恐怖,但为什么现在没人骂了?

因为它让中国人的生活变好了。
就这么简单。
人们总是这么现实。
嘴上说的再好不管用,过的日子变好才真好处。

计划生育也一样,它是对的,也达到了预期的结果,那么,即使过程残忍血腥伤害人权,它也是正确的。

自古以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

宣武门弑弟杀兄逼宫王上这样残忍无情的事,都可以变成口口相传的 “迫于无奈的正义之举”;翻翻历史就知道,这事儿从来不稀罕。

无论现在怎么讨论怎么谴责,以后历史上只会这么写道:
计划生育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虽然在执行的过程中,小部分人犯了一些错误,但是结果依然可喜,不仅奠定了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使中国能够加速进入现代化的文明社会。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不是也走了一些弯路吗?

何况弯不弯,还待看。
创建于 03:3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汉族人口比例下降 3%,汉族新生儿比例不到 90%。
多了几百万失独家庭。多少家长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余无人送其终老。没有后代,意味着他们离世后便灭门了。
本就是个针对汉族的灭种政策,不然为何在经济凋敝的背景之下只有汉族被计生?别拿什么汉族人多少民人少的论调。没什么好洗的。

知乎用户 机语 发表

实在看不懂。
计划生育对于当时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农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国民素质整体低下的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是很棒的,见效快,疗效好,有些副作用也没关系。
那么现在呢。
争地不是绝对的需求了,在未来国家对农业方面的投入比重加大,我相信会进一步放开政策限制。
计划生育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或者土地养不起那么多人。
至于说生育观念,我也认为生活水平越高会导致生育需求和兴趣下降,但为什么生活水平越高会导致呢?还是生活水平的保障对强需求和观念的改变。
养儿防老,这是生产力低下(生产力低下怎么可能产生优秀的福利体制)的必然。
但是,在中国,养儿还多了宗亲,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导致不仅仅是防老,还有家族观念。
所以,就算就算丁克越来越多,对于广大的农村宗族的强需求,也会逆袭的。
另外,我亦鼓励逐步放开计划生育,但是必须要经济水平跟上啊。
君只说当初计生手段不忍睹,不见多少弃婴殍道途啊。
说的有点乱,还是鲜 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_^

知乎用户 不眠之眼 发表

有, 要知道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之所以那么穷, 就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增长全都被更大的人口增长给抵消了, 你今天的钱都是国家帮你从你没诞生的兄弟姐妹的亡魂那里抢来的, 至于这好不好, 我不评论. 本身人类不该扮演上帝, 可惜上帝也并不怜悯人类, 有些罪恶还就是得人类自己扛着.

知乎用户 噜超 发表

生育率自然下降?在中国是不现实的。为什么?你看看中国的穷人富人们哪一个不指望着家族的兴盛?这来源于封建社会家庭家族化的传统。赞同受教育程度影响生育观的观点,因为知识群体对于中国贫乏且不平衡的教育、医疗资源有着很理性的认识,而不是盲目支持有能力就 “应该” 多生,导致政策上放宽后中国更多的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早夭。另外选择性别生育是由于性别歧视,本质上还是受教育程度低导致,你让他多生他还是会选择多一个男孩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我很小的时候计划生育正在盛行,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计划生育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我知道的是我爸因为计划生育被村委会的人追到河里淹死了,我们家的房子也被村委会的人拆了,反正很小的时候就家庭破碎,童年也开始残缺,甚至现在觉得整个人生都有很大的残缺。这样悲剧性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我不知道算不算常见,那个时候才六岁,但是觉得生活已经很残酷。长大是一瞬间的事情吧,就在那一年开始。
不久前放假回家,看到村里很多地方都拉上了二胎政策的横幅,觉得挺讽刺的。
那个年代的牺牲完全没有丝毫的意义,我生命中本该缺失的那份父爱却再也弥补不了,我现在的敏感不自信自卑怯懦大部分都来自于童年的阴影。
但是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悲剧应该归咎于谁,好像谁都没有错,除了我的家庭谁都没有受到伤害。我只是有点不知道为什么十几年前那么苛刻的计划生育突然就没有丝毫意义了所以开始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我也不知道想表达些什么,就是替我那无辜死去的父亲抱个不平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妈是计生委的财务,我原来天天听她说他们单位的人下去罚款的各种事,给我的感觉是限制的都是公职人员(因为是一定要开除的),非公职人员想生的只要有钱怎么都能生,交了罚款就行,所以我一直觉得计划生育造成了大城市一大批孤单的独生子女以及以后的养老问题,但是完全没有体现公平性,而且还因为逼人引产和因此出现的溺杀抛弃女婴等现象在国际上屡遭非议。这政策就算不废止也早该改革了。太一刀切了,我觉得其负面影响可能到现在都还没完全显露出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首先要明确一点,只要人口过多(超出当时社会最适人口数),社会就会反弹促使人口减少,生育率下降,至于怎么降,就看你怎么选择,或者战争或者动乱的社会环境或人民抚养能力下降,总之社会能像狗抖掉身上的水一样,把多余的人抖掉。
计划生育就是平缓反弹,让人口减少的方式 能让大多数人能接受

知乎用户 daifar 发表

计划生育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很大一部分女性,一部分本来会被家庭抛弃,或者牺牲的女性,有了和她们的兄弟一样的机会,做人的机会。让她们可以逃脱生殖机器的命运。

反过来,这部分女性,成了职场主力,又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并将她们的下一代教育的更加出色。

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知乎用户 贾启航 发表

要看计划生育的效果,你也要按地域来看吧,看整体纯属扯犊子。在农村,最起码在我们这里,没有计划生育,肯定会多生很多人,家庭经济压力就会巨大,就会有很多人与高等教育无缘。谁不知道 “传宗接代” 四个字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是有多深。

知乎用户 淡淡然 发表

之前看过一个震到我的说法,看了之后觉得我以前真是目光短浅,缺乏深思。

原话不记得了,我努力整理一下我理解到的意思:

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人口的意义都不大,真正想要达到的效果是:慢慢打破社会阶级分层。
计划生育政策受限最严格的是有公职的人,他们如果超生就会丢了工作,如果像普通群众一样躲到外地生,还是会丢了工作。
假设没有计划生育,公职人员和普通百姓一样可以生好几个孩子,几个孩子里怎么也得有一个比较成器,会念书,能接班。等到孩子长成,他们的父母也往往已经从普通公职人员变成了或小或大的领导,你觉得,他们会不会让孩子接班?他们接班之后,如果自己的亲兄弟姐妹有事是不是会 “帮忙”?这样一两代、两三代滚雪球下来,差异就会很大。
而只有一个孩子时,父母更有可能尊重孩子意愿。孩子不愿意从政那就不愿意吧,仕途也不是那么好走的。然而岗位空着,总要有人干,于是正式招考(补充:中国 1994 年开始公务员考试,当时还未全国推行,不过慢慢的就越来越正式、广泛了),这样就有很多普通百姓家庭的子女可以考进行政体制。对原本家境不错的人,行政饭并不丰盛,可对原本家境差一些的,可以不靠天吃饭就是进步。而且,不同家庭背景、成长背景的人加入到行政队伍,可以缓慢地推动政策法律等等变得更加公平。毕竟,感受过疾苦的人提出的想法会更接地气,为以前难以发声的弱势群体说话。

看一下感觉我和当时看到的那段话差距好大 T_T 请将就看看吧……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中国人口问题,计划生育的意义是积极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计划生育根本没有计划到点上。
该生的不生,不该生的乱生。
别说我这话不讲人权不讲道德。自然法则是会在该打脸的时候狠狠把人权和道德连带你的脸皮一起打到血肉模糊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讲数据,仅说几点非专业的思考。生育控制的问题不仅仅是控制社会人口总数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是政府部门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的:比较贫穷,受教育较少的阶层总是倾向于多生几个孩子,而中产阶级即使你不去控制也不会倾向于生二胎、三胎,因为生育、培养一个中产的成本实在太高。这样结果就是底层的人口越来越多,而且年龄结构也愈来愈年轻化。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生育控制的结果就是很严重的了,表面上看不进行生育控制全国只是增加了一亿人口,**但要是这一亿人口 90% 都是只有初高中毕业,除了进厂打工没有专业谋生技能的人口呢,这些人的就业如何解决?当他们聚集到城市却谋生艰难,看着中产阶级锦衣玉食人数却远远少于他们,满身青春荷尔蒙的他们会干什么?**看看中东世界的近几年的乱象,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年轻而没受过高等教育、缺乏谋生手段的人口过多造成的。

知乎用户 依然故我 发表

人流,上环得妇女病的人很多,为医院增加了很多就业岗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八零后城市孩子,自认为自己是毛时代多胎政策和邓时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得益者。我知道这样说很不好,但我确实是受益了。而且我相信我也说出了很多同龄城市孩子的心里话。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八零后孩子比较自我中心,只在自己立场上看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农村的实行的计划生育是非常残忍的,强制结扎,堕胎,引产,在计划生育面前,只要生出来不是活的都可以不算超生,计生局的人就是用这个观念来强制执行计划生育,这不是刺裸裸的杀人吗?上环对女性身体影响是巨大的,连自己生育权利都没有的国家,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人权国家?现在失独家庭的数据每年在增,这就是当年相信政府帮养老的后果。

知乎用户 林爽 发表

补充

@chenqin

的回答。2013 年人类发展报告中 “母亲教育水平与五岁一下儿童死亡率和总生育率的关系 " 的数据。

知乎用户 Cyril Yin 发表

个人认为这件事只能说对错参半吧。对在减轻当年的人口压力,错在只许一胎易造成失独家庭,培养失败家庭衰落,还有就是老龄化。
一胎化的计划生育确实给了中国发展的机遇和基础。家庭负担抚养负担降低。大量女性投入了职业生涯。欧美生 3、4 个孩子的家庭很多母亲迫不得已全职在家需要照顾孩子,特别是有没上学还不能自理的孩子。一胎化也使中国家庭的培养走向精英化,可以为了一个孩子投入非常巨大的教育投入。
失独家庭真的是现在社会问题。我看了凤凰卫视一个关于失独者的纪实片,看着那些父母真的是太难过了,人生的大悲莫过于此。我甚至惊讶于各种子女的死法,疾病的,车祸的,新婚小夫妻煤气中毒的,最不可思议的是掉马路阴沟死的。
我舅舅家的表哥就是家庭培养失败的案例,舅舅望子成龙,超级严格的管理,表哥从小并不是天资很好的孩子,只读了个大专。大学成了我表哥出逃的一种方法,毕业了 6.7 年,去了外地再也不回来了,也不正经工作。时至今日还靠着父母打钱。
老龄化就不多说了,特别是二三线城市,你如果每天 10 点左右坐公交车,车上全是老头老太太。
其实一胎悲剧的根本问题就是一群闹革命的左派余孽思想搞得,中国式政治口号就是【****大力提倡】与【坚决抵制】,**那个时代中国人并不懂得持续发展,中庸之道更是儒家腐朽。**如果当时可以生两个,现在计划生育错误基本没有。

**人口多与少,始终要配上国家的生产力,确切的说粮食、教育、医疗这些生活基本要素供应能力。****当一个国家完成了吃饭的基本问题,释放了大量生产力就是振兴的开始。**60 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当时饿死几千万的悲剧一直被掩盖着,但是无论当时有没有天灾还是人祸。中国科技农业水平都无法让果然解决温饱,直到 90 年代末期【解决温饱奔入小康】才完成了目标,而现在的中国再多 5 亿人口也没什么问题。美国 1% 的农业人口就养活了 3 亿人,这就是美国强大的一个基本条件。反例就是印度,至少他在挣扎于温饱,基本卫生,基础教育上,虽然走了一个民主化道路,但是他没有中国这么大的施政魄力和改革效率。虽然被各种看好。我个人是否定他的。

**另外不得不说人口多是成为一个大国的基本条件。**经济再好,人口少,加拿大澳大利亚始终在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有限。这就是为什么普京一直做梦都想俄国疯狂造人,巩固俄国的地位。
**个人还是倾向于再松动一些的人口政策,鼓励生 2 胎,可以生 3 胎。**杜绝乞丐生葫芦娃这种事情。还是期望中国人能发扬光大一些。并不想看到时候地球被黑鬼,印度阿三,中东穆斯林占领。
东北亚人真的很优秀,不提中日韩多牛 X,只说穷的叮当响的朝鲜,吃不上饭照样能搞原子弹,世界上多少垃圾民族还搞不出原子弹。

知乎用户 稀树草原 发表

计划生育是国家政策,目的是为了: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缓解粮食危机,提高生活水平。
它在自己的历史时期已经起到了自己该发挥的作用,是一项有利且有力的政策。

当这个政策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自然是果断的停止了这个政策,换以鼓励生育。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我们的现状大概是:

ps,印度也在一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可惜了所谓 “民主国家”……… 根本推行不下去。所以……… 就继续挤火车吧。

这项政策从头到尾我都看到了集体主义和国计民生,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被解读为自私。所谓,胎儿的生存权利不能被剥夺。这其实是个悖论。

胎儿还未出生。他还没有对这个世界有一丁点的认知。用你的理性去思考一下 “人” 的定义,还未出生的胎儿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 “人”,它只是一个生命,只有在感知这个世界,拥有了自己的关系,“它” 才变成了“他”。

所以我当然反对强制堕胎,因为这其中有着很多野蛮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侵害人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必须得到禁止甚至是惩处!!!!!

但是父母依然拥有决定还未出生的胚胎去留的权利,更有响应国家规定的义务。你说明明都说好了,只能生一个,你既不用避孕措施,你还根本交不起二胎罚款,明知道自己孩子没户口将来影响孩子一生,你还硬要把孩子给生下来……… 你不觉得… 也是人们口中所谓 “自私” 的表现么。

所以计划生育政策既然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这一代人就只要在这项政策给我们带来的高教育水平,迅速提高的生活品质上去继续建设国家,并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吧。人也是 “政治人”,天生就带有政治义务。所以响应国家号召,不逞一时之快,在孩子出生前做好体检,并且确保生下来的子女能够顺利成长,是一件对父母来说极为重要的事。面对计划生育带来的各种遗留问题,去想办法解决,根本没必要去指责所谓的侵害人权或者泯灭人性。在这项政策上,虽然有弊端,但是我看不出国家层面在制定政策之处有什么“反人权” 的意愿。
管好自己,捍卫权利,但也要履行义务。
(做了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大概是政治不正确的那个。可能是我受西方思想荼毒太深,我觉得 one child policy 就是对人权的巨大摧残?天赋人权,那些无辜被强制引产的生命难道就无法避免?生个孩子要准生证,没有该证(北上某些人口超高密度地区)就不能生,生了也没有户口,这不是暴政,是什么?我不是这方面的学者,了解的也不多。说说我自己的精力,我是独生子,但并未享受到任何一点该政策应该有的福利,每年应该发放的独生子女费各种拖,而且与收上去的超生费根本差距太大。如果超生费不是用来补偿我们这些遵守规则的劳苦大众,那你收那个干嘛?给谁用?其次,本人现在大四,土木工程,找工作,中铁中建等国企会各种暗示不会优先考虑独生子,中铁二十四局直接明说,独生子不要投简历,算什么?你们是国企,居然这样,当年政府制定的法律,遵守了,福利没享受到,反而还要受歧视。这个国家,“违法” 从来不需要太多成本,当年农业税各种拖欠不交的人,在免除农业税之后也是各种有先见之明的表现,呵呵?我是独生子女,我不赞成独生子女政策,抛开小时候的各种孤独寂寞不说,就单单以后父母的赡养压力,我就想问,某党会有养老金给吗?P.S. 我是皖南农村的,我们那里大部分独生子,而我遇到的大学同学,皖北阜阳淮南,农村独子没有!用他们的话说,生两个是给共党面子。既然是国策,全国都要遵守,也都是汉族,怎么有些地方的人就有特权呢?哦,对了,他们也罚款,象征性几百块,几千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始终觉得一个人支持或者反对一件事是跟他的个人立场和利益、受教育程度有关的,所以未必大多数人反对的就是对的,小部分反对的就是错的。

知乎用户 张晓耕​ 发表

只有首先达成契约解,技术解才能帮助解决公共地悲剧问题。契约解就是对人权含义的修正,生育权不是不可动摇的,因为选择加入这个资源有限的社会,要使个人都能达成一定的社会价值,必然要有所妥协。攻击计划生育的,都自私且片面地截取人权的一部分定义,而忽视自己所应尽的义务。为什么中国不应理会其他国家的攻讦,唯一有资格攻击计划生育的是人口规模和中国差不多的印度,但他自己什么状况有目共睹。

知乎用户 小鱼鱼 发表

我有一个发小,叫菲菲,她有三个姐姐,她的性格活泼中带点泼辣,小学时候总是和男孩子吵架,甚至动手,很多男孩都怕她。
当他们骂不过她的时候,就会跑的远远的,大声的骂:“绝户头,逞什么能,绝户!绝户!” 那个时候我还不是很懂这两个字怎么写,但是知道这里面的意思,大概就是断子绝孙的含义,因为菲菲家里有四个女孩,没有男孩。每每听到他们说这个,菲菲都会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是很惊异于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连骂人的词汇都是如此生动且刻薄,令人发指。
农村的大环境不比城里,独生子女很少,基本上都是两个孩子,三个孩子,虽然倡导只生一个,但是对于农民们来说这显然没有任何吸引力和说服力。我们家四个孩子,在我到城里上中学的时候,还受到过同桌的嘲笑,仿佛孩子多就和贫困落后划上等号,我真是不明白独生子女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就是因为国家发的一个证书吗。
昨天晚上菲菲的妈妈来我家打麻将,玩累了就和我妈聊起天来,说起了以前计划生育的政策,当初为了生孩子东躲西藏,屋顶的瓦片都被计生办掀了一半儿,都不敢回家,两个人边说边笑,仿佛以前经历的苦难与自身无关。我是突然想起以前听说,如果抓到孕妇就会强制流产,于是随口问了一句,空气突然静止了一下,我妈把脸转向菲菲妈妈,带着惋惜的口气说,那个时候你怎么不偷偷跑啊,我是惊讶了一下,难道菲菲妈妈也有这段经历。
原来菲菲下面还有一个弟弟的,因为超生的原因,菲菲妈妈只能躲到她姥姥家,怀孕 9 个月的时候,快生了,才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觉的时间偷偷跑回家,在大门外面上锁锁住,制造一种无人在家的感觉,可是最后还是走漏了风声,乡镇的妇女主任带着几个大汉,翻墙而入,强行把菲菲妈妈抓到了医院,说到这里,菲菲妈妈有点激动,破口大骂:那个黑老娘儿们太不是东西了,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哎!” 到了医院后,菲菲妈妈试图假装上厕所逃跑,结果几个大汉一直在厕所门口守着,最后还是被强制在肚皮上扎了一针,扎完针后,一行人就离开了,医生悄悄告诉菲菲妈妈,毒针扎的不深,你也快生了,应该不会有大碍。
菲菲妈妈回到家,隔了一天就生了,是个男孩。她说,孩子生下来不哭也不闹,头发黑黑的,医生说还有心跳,只是到了第二天孩子的心跳就没了。说到这里菲菲妈妈的声音已经颤抖了。
这是 1991 年发生的事儿,正是计划生育最严的一年,我妈说那个时候好多人快生了就被抓去强制流产了,距离现在快 30 年了,然而时间并不会叫人淡忘。

知乎用户 龙渊 发表

说点自己的主观感受:
我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目标和方向上是对的,但执行上出了很多漏子。
第一点是对少数民族的偏颇,制造对立矛盾。这种一眼就能看到的弊端,我都怀疑是上面在主动制作矛盾;
第二点是超生罚款,立错了名目。应该改为 “国民教育基金”,明确表示当年国家穷困,教育投入有限。为了确保义务教育的顺利施展,有必要让生二胎三胎的缴纳教育基金,而不是以罚款的名义让地方政府吞了款项。

知乎用户 恬恬 发表

看看现在的上学难、开车难、工作难等等,我只想说,如果没有这三十五年的计划生育,现在会怎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大堆被批准出生的人在这里大谈意义,反正那些因为计划生育而不能出生的人又不会说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对高票回答 @chenqin
高票回答提到:
“80 年代初,中国开始执行强制性的一胎化政策。整个东亚地区,实行了强制性计划生育的只有中国一个国家。下图六条线分别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六个地区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你猜得出哪条线是中国大陆吗?”
日本从未实施计划生育,但日本的老龄化程度世界第一。下图是日本从 1950 年以来的总和生育率。
你知道 1992 Projection, 1997 Projection 是什么吗?”
那么我们看看当时的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新加坡、日本分别有什么人口政策呢?
日本:提出家庭计划
内容来自【大家】日本计划生育的教训

现有的手头资料:1947 年到 1949 年的 3 年时间,日本人口出生数达到了 270 万人,这就是日本的婴儿出生高峰时期。看到这个情况,日本政府(厚生省)的日本人口问题审议会认为如果人口这样增长下去,日本会被灭亡,于是就不断制订出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当时日本的报纸《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就可以看见为了控制人口,也就是日本的计划生育——家庭计划的动向的报道,现在重新读起来发现当时的文章是多么幼稚,如《关于家族计划的重要性的彻底教育》,有点某些国家宣传的味道。

日本家族计划的定义是,每一个家庭有适当的孩子数量,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间隔,生育孩子。每个家庭的怀孕,分娩都要计划。与一些国家的强制性堕胎不一样,在这里还是强调生育的计划性。

当时的具体政策就是日本政府从社会保险基金中出钱派发避孕工具以及各种避孕药品,特别是给低收入家庭免费提供避孕工具。特别要在这里说明一下,这里的避孕药品不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避孕药(口服),而是当时流行的杀精药剂。在 1948 年年底以后,日本政府一口气承认了约 80 种避孕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工流产变为合法,原因还是这段时间的日本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但是,当时日本的计划生育政策很粗暴,如日本人口问题审议会的控制人口政策中还有一条就是家庭补贴与孩子抚养补贴的废除,理由是,如果是平贫民的话,没有了家庭补贴与孩子抚养补贴就不会再想生孩子了。当时、日本大学生的毕业工资是 8000 日元(现在是 200000 日元),这个补贴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救命钱。

还有很多其他的控制人口的政策也是很不得人心,在 1949 年 4 月左右,日本政府特地成立了日本家庭计划普及会(现在的日本家庭计划协会),这个普及会的最大工作就是派发避孕套,这个工作在当时被认为是控制人口最有效的办法,可实际实施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一般民众的实际的需要,而民众对于限制生育也是很抵触,所以当日本家庭计划普及会工作人员到贫民家中派发时,遭到了多数家庭的拒绝,有的还威胁当地议员,要他们也抵制日本家庭计划普及会在当地派发避孕套的工作,否则就在选举时拒绝投这个议员的选票。

即使这样,因为日本家庭计划普及会工作人员的勤奋工作,日本的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工作还是慢慢地被推进,这样的结果是在 1959 年时,日本家庭的人口出生数被掌控。

新加坡:家庭计划与人口局

内容来自新加坡调整生育政策的启示

新加坡在 60 年代建国之初曾出现生育高峰, 相关文献显示, 高峰时期曾达到平均一名育龄女性生育 6 个孩子的水平。面对英军撤离后经济失去支撑的困局, 新加坡在 1966 年成立了家庭计划及人口局推动计划生育。起初, 新加坡只是鼓励家庭小型化, 到 1972 年还明确提出 “两个就够了” 的政策, 1977 年开始提倡晚婚晚育。政府采取了一些待遇区别化的措施, 借助经济诱因来推行计生政策, 比如, 只有生前三个或两个孩子时才享受产假。

新加坡的生育率在 1975 年降到了 2.1 的更替生育率水平, 提前几年完成了目标。不过, 政策调整却并不及时。到了 1986 年, 家庭计划与人口局正式解散, 但当时出生率已经低于更替生育率达十年之久。

韩国:

韩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很长,我搬几个重要段落: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初期,工作重点是普及避孕方法,推进信息传播、教育和说服工作,计划到 1971 年和 1981 年将人口增长率分别降至 2% 和 1.3%。

  政府首先开展工作帮助民众获取避孕方法,紧接着构建生育服务基础设施,大规模向民众提供计生服务,将 “少生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作为计生标语。1963 年,在总理的倡导下,政府所有部委均参加到计划生育工作中来。为能更好地制定和评估计划生育政策,韩国政府组建了人口调查与人口科研机构。

  农村居民被列为重点人群。政府积极向农村妇女宣传计划生育、营养、妇婴保健和基本家庭经济知识,并招募大量计生人员到乡镇展开家访,通过劝说使理想家庭子女数从五个降至三个。

20 世纪 70 年代,韩国政府将产业政策调整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此时,五六十年代高生育率下出生的人口多已成年,城市劳动力供给充足,韩国政府加大了人口控制力度,推进 “二孩” 政策。

这一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将绝育作为避孕首选方法,所有处于生育高峰期的群体都被列为目标人群。片面强调终止生育,加之其他避孕方法使用常具有不连续性,造成了年轻人过度依赖流产的问题。韩国 “六五计划” 期间,避孕措施转为多种方法结合,1986 年,20-29 岁妇女的避孕措施转为可逆方法。

台湾:共和国辞典:台湾 “家庭计划”

一、深入农村和城市基层社区,向生育孩子多且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宣传现代医学知识,进行避孕指导,提供安全、方便且经济的避孕药物和工具,希望他们能接受并经常使用,限制甚至停止生育。但这种宣传必须遵守两个前提:1、夫妻双方都自愿同意;2、不影响性生活和婚姻关系。

二、致力于改变民众的生育观念,1、改变 “多子多福” 的观念,倡导 “适龄结婚,适量生育”,提倡“两个孩子恰恰好”,每个家庭最多不超过三个孩子,宣传“子女少、幸福多”;2、改变性别观念,特别是重男轻女的观念,倡导男女平等;3、培养民众生育要有间隔的观念,最具代表性的是 67 年提出“五三” 口号,希望民众将生育间隔控制在三年:婚后三年才生育、间隔三年再生育、最多不超过三个孩子、三十三岁前全部生完,这样对妇女和婴儿的健康以及对家庭经济情况都有好处

香港,香港计划生育协会

这个资料较少,只找到这个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 只指导与服务没有管理与罚款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开办提供诊所服务,并成立了生育指导所。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指导会设于三十二间政府母婴健康院内的节育指导所交接给了政府医务卫生署。与此同时,指导会先后推出经腹结扎手术、青年辅导、终止怀孕、婚前体格检查等服务;并且成立首间妇女会及设立参考图书馆。而与大陆的计划生育工作节奏接近,指导会推出了 “两个够哂数” 运动。

随着香港经济发展,指导会工作逐步转向了对青少年的服务和研究,1986 年在铜锣湾成立首间青少年保健中心。此外,服务内容也开始多元化起来,为不育人士开办人工受孕服务,鼓励男士承担生育计划的责任而推出家庭计划运动,婚前体格检查也改为婚前综合服务。

澳门:这个地方我确实没查到相关的人口政策。

再给大家一个刷三观的消息,原来印度都有计划生育

为什么失败的印度计划生育却被人叫好?

摘几个重要段落:

印度政府早在 50 年代就开足马力宣传少生少育,并分发各种避孕器具。早期的计生政策比较温和,以劝导为主,并没有施加强制政策。然而,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在没有技术创新的情况下耕地的承载能力也越来越成问题。

虽然在紧张激烈的政治层面计划生育变为了事实上的政治禁区,但是在操作层面,计划生育工作却从来没有停止,只是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 “印度家庭计划部(Family Planning)” 把幌子换成了“印度家庭卫生和福利部(Health and Family Welfare)”,极具争议的男性输精管切除术也被女性输卵管结扎术所取代。面对世界上最快的人口增长率和最尖锐的资源矛盾,任何负责任的印度官僚(不是政客)都不敢放松计划生育工作,每年大量的资金和政策资源依然从联邦政府源源不断流入地方政府,用于落实计划生育工作。

……

最后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方向 – 理论 – 人民网

节制生育与反复阶段(1954 年—1959 年)。

计划生育思想复苏阶段(1960 年—1969 年)。

计划生育政策起步和趋紧阶段(1970 年—1984 年春)。

1980 年 9 月 25 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为标志开始进一步收紧生育政策,将 1970 年代 “最多两个” 转变为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孩子和独生子女政策。

1982 年:基本国策。

从上面这么多国家与地区的人口政策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整个东亚社会普遍认为人口增加过多是有问题的,而且各个国家也普遍制定了控制人口的计划。

所以 chenqin 答主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有没有计划生育,生育率都会下降” 显然就有问题。因为他的比较对象显然都采取了计划生育。

当然我们也从这么多国家与地区的经验看到,非强制的温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能够达到控制人口的目的。

至于为什么只有我国与印度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血淋淋,从经济、文化、思维、体制出发,又会是一大长篇论文,为了简单粗暴点,请 TG 把锅全部背了吧。

知乎用户 福建松 发表

计划生育政策在当年是相对合理的。在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喜欢生多子养老却无法将每个子女抚养成材的情况下,计划生育确实帮助保障了许多家庭中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减轻了家庭和国家的负担,提高了人口素质,使重男轻女的风气减弱。

但是在今天这个年代人民教育程度相对提高,社会的选择少子化趋向明显,这项政策显得很野蛮,常被世界诟病为:"缺乏基本的人类繁衍权的国家"。

好在国家发现了这个问题,准备讲计划生育一胎弄成历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首先,这个计划生育是不人道的。
但是,大家仔细想想,先不谈任何好坏,这个政策谁是受益者?我知道很多人云云什么减少阶级固化什么的,但是,这个政策是没有任何群体在当时明显受益的。官员们没法多生,穷人和富人也同样受损。
一个有着极大阻力而没有任何有明显利益的群体在背后支持的政策,能够推行,我觉的就这个政策而言,这纯粹不得已的政策。
第二,有人说人口生育率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会下降,这个问题,你要分在哪种社会制度下看。社会主义社会,考虑的是平等,你有两口吃的,就要分一半给别人,而且为了社会公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每个孩子都需要给到一份社会财富,这个和资本主义生育靠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现实是西欧社会给的福利远超 TG,这真是 ironic),在一个人人要分到口粮的社会,粮食不够分,这个才是计划生育的根本原因。

知乎用户 马致远​ 发表

我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本身是有价值的,但由于两个原因造成其价值缩水:

1. 时机。马寅初提出人口问题的时候,意识到了当前人口总量和社会承受力的不匹配,需要通过控制生育率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时候的生育率确实是极高的。但五六十年代的政策在七八十年代才落地,人口的不正常膨胀其实已经可以做到自然回落,政策价值属于亡羊补牢。

2. 执行。任何理论都需要精准的执行才能确保实施,但具体执行上没有考虑太多实际情况,比如未充分考虑重男轻女的观念会引起的比例失调,比如强制执行引起的个体悲剧,比如抚养费引起的对穷人的不公平。很多执行层面的具体问题也让政策本身引起了争议。

知乎用户 帕拉多克斯的骑士 发表

30 年来社会变化太快,政策变化跟不上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新生人口继续减少在警示什么?

知乎用户 Individual404 发表 既然资本家们鼓吹 “懒惰是穷人的原罪”,索性我就懒到底了。 反正日子照样过,没受啥影响。 我这点工资,不论怎么攒,都比不过房价上涨的速度啊。 还不如拿出来,淘点电子产品,拿去给家里人用;顺便淘点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