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吗?有没有开挂的科技,帮我们避免下一次的新冠?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李雷​​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一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堪称 “神预言”。

2019 年有人做了一个脑洞研究,如果圣诞老人得了传染病,那么会带来如何的影响?

他们假定圣诞老人得了传染病,然后在圣诞节的时候拜访全球的小孩,结果发现,如果圣诞老人得了流感,那么全球儿童的流感会增加。

不过由于流感症状轻微,且是常见的可以治疗的病,威胁还好。但是如果圣诞老人感染了麻疹这种比较传染性和致病性都很严重的疾病的话,那么后果就比较麻烦了,会引发全球的麻疹大爆发 [1]。

当趣谈圣诞老人染病的作者在 2019 年 11 月 17 日发表了这篇脑洞大开的研究时,很多人一笑而过,毕竟,圣诞老人是虚构的,而且在医疗发达的今天,怎么会有这么一场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的呢?

然而全人类都没意识到,几乎在同一时间 [2],有一种病毒已经出现在人类中,并且暗暗的潜伏着,直到在 2019 年年底,引发了一场至今仍未被战胜的疫情,它,就是新冠病毒

其实圣诞老人论文的作者并非预言家,他是专业的传染病研究人员,而他用这个奇特的角度为公众介绍传染病也并非偶然,因为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实在是太巨大了。

这里做了个视频来和大家一起瞅瞅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吧。

[

解码人类 “痛点”:为什么传染病那么可怕?

李雷的视频

 · 29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08859196226809856)

看了上面的视频,相信大家对传染病的肆虐历史有所了解了,传染病可以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直到今天,依然有肝炎、艾滋病、疟疾、流感等一系列传染病在人群中肆虐。

————能否避免传染病————

题目问到:“有没有开挂的科技,帮我们避免下一次的新冠?”

很遗憾,目前依然没有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和传染病战斗的历史。

神话传说在末日审判人类的天启四骑士之一,就是瘟疫。

事实上,在人类的文明史里,每一次大规模的瘟疫爆发,都会大幅影响人类的历史走向,从古雅典爆发的四分之一人口死亡的大瘟疫 [3],到导致欧洲人死亡三分之一的鼠疫 [4],以及导致拉美人十不存一的天花 [5],抑或是造成全球近亿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无一不是整个人类的巨大伤痛 [6], 都是传染病给人类留下的惨痛教训。

事实上,直到今天,威胁全人类的存在中,传染病依然是位列 top 的存在,除此以外,就是饥饿、气候变化、战争等内容。

面对看得见的敌人,我们尚且可以努力防御,是看不见的敌人,就真的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提高人体免疫?我们做不到,这是进化的力量,目前人类还没能力大规模突破进化。

预防?怎么防?上天入地,微生物无处不在。

而且还有很多人类根本没发现的,比如病毒,目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 记录的病毒才 5000 多种,而根据《Science》上发表的关于人类启动的全球病毒组工程(global virome

**project)**预测,地球上的病毒种类预估在百万级别以上 [7]。

这几年随着全球变暖,冰川里释放的古老病毒也开始增加了,就像前段时间青藏高原发现的 28 种全新的病毒 [8]。

而且病毒还会进化,根据我对病毒进化的了解,未来预估会有许多新的病毒。

可以说,我认为,只要人类无法抛弃肉体的存在,那么,传染病就始终是人类的威胁

当然,要说绝望,人类从来都不是被动的主儿。

蒙昧时代人们面对疫情,有的人喝符水,有的人求神拜佛。不管如何,这也是应对,尽管无效。

古代医书中关于防疫的记载就是人类应对疫情的经验总结。

中世纪的时候找到的鸟嘴口罩,爱德华詹纳推动的牛痘接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疫苗雏形。后来科赫和巴斯德开创了微生物学,弗莱明找到了抗生素。

而今天,我们应对传染病的手段已经更先进。

我们用全新的技术,几天就鉴定出了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

我们通过高通量筛选药物,我们很快找到了一系列药物联合治疗。

我们紧急攻关疫苗,并短期内开发出了疫苗,目前已有部分疫苗问世。

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绿码成为了对抗疫情的有力法宝。5G 远程诊断,协助了疫情推动,AI 影响识别可以让疾病诊断更加便捷。

所以有人抱怨,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期待更高。试想百年前,一场西班牙流感,导致了近亿人死亡,那才是恐怖。

对更多有关医学前沿知识感兴趣的,刚好今天下午 2 点线上直播召开腾讯医学 ME 大会,请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医学专家,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 Eric rubin、钟南山院士、葛俊波院士、黄荷凤院士和张文宏等作为嘉宾,也许可以听到他们关于医学以及抗疫的新分享。

2020 腾讯医学 ME 大会

其实,

人类就是在和传染病赛跑,看谁能跑的更快。

我们只有越来越强大,才能越来越好的应对病毒。

所以,下一次疫情,也许依然会爆发,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对抗。

ref

1 Furuse, Yuki. “What would happen if Santa Claus was sick? His impact on communicable disease transmission.”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211.11 (2019): 523-524.

2 Chaolin Huang et.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The Lancet, 2020

3 Littman, Robert J. “The plague of Athens: epidemiology and paleopathology.” Mount Sinai Journal of Medicine: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 76.5 (2009): 456-467.

4 Alchon, Suzanne Austin. A pest in the land: new world epidemics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UNM Press, 2003.

5 Diamond, Jared M., and Doug Ordunio. Guns, germs, and steel. Books on Tape, 1999.

6 Johnson NP, Mueller J. Updating the accounts: global mortality of the 1918–1920 “Spanish” influenza pandemic. Bull Hist Med. 2002;76(1):105–115.

7 Carroll, Dennis, et al. “The global virome project.” Science 359.6378 (2018): 872-874.

8 Zhong, Zhi-Ping, et al. “Glacier ice archives fifteen-thousand-year-old viruses.” BioRxiv (2020).

知乎用户 腾讯医典​ 发表

关于大规模传染疾病这件事情,你站到一个更宏大的宇宙角度去看,其实很有意思,几十亿年前地球上没有人类,细菌病毒这些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后来人类诞生、进化、遍布地球,在细菌病毒们看来,可能人类才是 “大规模病毒”,而 2020 证明了,地球上的现任主宰者和地球的第一任主宰者之间的恩恩怨怨,谁输谁赢,还没有定论。

就人类的历史进程来看,感染性疾病这个概念其实相当 modern——

1675 年,当荷兰人列文虎克在突发奇想之下把雨滴置于显微镜下时,人类第一次看见了细菌——那些在雨水中无数奇形怪状蠕动着的不明生物。那么距离 1675 年三百多年的现在,我们又看见了什么?

我们看得更深了,我们看见了细菌和病毒们的基因,就像这次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这陌生的微生物时,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仅仅用了 3 天,就完成了对该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按照今天的技术,在微生物世界里,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真相,接近 “看清” 这个拥有 38 亿年以上历史的神秘 “个体”。

但是这不代表我们看得更广

PART 01:人类的历史进程,从来就一直伴随着细菌病毒

自从认识细菌病毒以来,人类与细菌病毒之间,就是一场关于生存空间的博弈。

细菌病毒作为 “猎食者”,生存空间从自然的河流土壤,到植物动物,再到人畜大规模传播,其侵略程度可以从最初的攻击,到致命,到最后霸占宿主,再传播到其他宿主……

当我们知道了污水有细菌,我们开始处理污水、找干净水源;知道细菌会跟随食物、饮用水进入体内,我们发明了消毒灭菌法;知道鸡狗等日常接触的动物可能带有病毒,我们研制了鸡霍乱疫苗、狂犬疫苗…… 我们必须对任何所能接触的空间事物加以小心,因为微生物无处不在。

自打人类开始聚集,群居,进入农业社会,细菌病毒的介入就有可能会引起爆发。

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瘟疫,古人们不知道那是细菌病毒的感染,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关于瘟疫的描述,两千多年前的张仲景提出了一些关于热病等等的概念,他那个时候虽然还看不见这么微小的生物体,但其实已经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等到了近现代,即便列文虎克看见了细菌,也要再等近两百年,等到巴斯德提出了病菌这个概念,创立了微生物学基本方法。今天我们很熟悉了,所谓的 “感染性疾病”,就是某些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引起人类疾病。可是你看,感染性疾病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

我们同样很熟悉的是,细菌病毒的历史比人类历史长远多了,它们在地球的生存年龄有三四十亿岁,那时远没有人类,连哺乳动物都没有,你甚至可以说,微生物是人类的鼻祖。而微生物在不断的进化过程当中,又会形成新的微生物,然后再进化再循环——可想而知,整个地球,上天入海甚至地底下,这庞大的微生物世界,我们所看到、所认识的微生物,还不过是一小撮!

至今为止,很多已知的细菌病毒人类都还没能完全搞清楚或者完全控制,比如说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耐药的细菌,人类唯一战胜的病毒只有一个,那就是天花病毒。

可是我们要知道,人类之所以战胜天花,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得过一次天花的人可以获得终身免疫,所以接种天花疫苗才可以杜绝天花肆虐——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这么 “弱” 的。

2020 年初,是现代社会的一次至暗时刻,新冠病毒以其突然、强大的大规模侵袭,使得忙碌的现代人一下子全部停止了脚步,回想起原来传染病依然是人类最大的 “痛点” 之一。据美国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 10 月 16 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近 3900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为 109 万例。

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去应对,就是因为我们还不认识它,所以它的名字才有 “新型” 两个字,因为陌生,所以它的侵袭才让人类社会措手不及。那么,是否面对类似新冠这样的全球性流行病,人类只能束手就擒?

可能是,但可以不是。

我们已经意识到,跑在传染病前面,学会和微生物共处是人类繁衍发展的必然。

而互联网大数据,或将实现人类在传染病预防领域对微生物的精准 “绝杀”。

PART 02:每一次的新发传染病,人类都应该学着更谦卑一点

事实上,人类和微生物的历史,就是不断遭遇未知的微生物,而后又将不断与已知的微生物斗争。

在今年腾讯医学 ME 大会上,张文宏医生说:曾经我们以为人类可以掌控一切,现在越来越意识到人类应该更谦卑。每一次新发传染病进入人类社会,都深深地让人类感到疼痛,而每一次疼痛,也应该使人类获得一些新的力量,对如何与整个微生物界相处有一些新的认识。

就拿新冠病毒来说,我们已经和它打交道大半年了,按照现在的情况,有人猜测,也许它将在人类群体中常驻,就像流感一样。

全球是一个抗疫的共同体,在与新冠的这场对抗中,人类还没有赢得胜利,其实全国的医务工作者和研究团队都在面对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而继续努力,为这一疾病得到最终控制而努力。如今新冠防控已经走到了接近曙光、世界重启的一个时间节点,这是怎样一个节点?

在这个节点上:

一是继续寻找最佳的防控方法。

我们仍在不断分析新冠病毒的特点,试图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寻找出一个最符合当前国际形势、最符合我们国家特点的疾病控制模式,而这需要传染病专家、从事疾病控制的预防专家全都携起手来。

二是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全国范围内乃至于全球范围内,都正在进行一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实验,希望这些临床实验尽早获得好的结果,为在早期能够阻止疾病的进展或者最终治愈新冠,获得新的武器。

三是我们要跑得比病毒更快。

世界的疫情没有结束,即便中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因为在这个时间节点,大家最担心的是,第二波疫情是否会由国外向国内蔓延。

所以在中国仍然必须采取一个断然决然的策略,即——今天当局部地区不时出现小规模病例时,就会迅速对其进行集中控制,同时对相关接触人群进行大范围检测,因为如果你跑得不比病毒快,反过来病毒会蔓延,一旦蔓延,我们就会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把这场疫情重新控制住?

张文宏:《如何走出至暗时刻》-2020 腾讯医学 ME 大会_腾讯视频

PART 03:新冠面前,疫苗意味着世界重启吗?

这一次全球新冠疫情,展示了互联网技术对医学研究的强大助力,从最初中国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到后来全球共享基因组序列,再到现在各国研制疫苗,现在大家都在等的绝杀武器,就是疫苗。

当疫苗到来,整个社会群体的病死率就会大幅下降,当病死率大幅下降的时候,世界重启的机会就来了。

当前很多疫苗生产厂商都在不断释放信息,中国疫苗生产的研究工作者以及厂商释放的信息是,到 10 月底和 11 月初,整体三期临床研究的数据大致就会出来,如果数据非常理想,中国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上市疫苗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国外也在做一系列的疫苗,包括 MIA 疫苗和载体疫苗,按照不同国家的消息来看,全球范围内疫苗的问世,应该是今年年底和明年第一、第二季度陆续到来。

在这个过程之中,全球不断开始加大疫苗的接种,来获取对新冠疫情的掌控,明年应该会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

会有人问,疫苗问世以后,疫情是不是从此离我们而去,病毒从此消失?很不幸,不是的。世界上曾经诞生过无数的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但麻疹、水痘都还在,每年秋冬季节流感也要再来一次,更何况:

第一,我们还要面对很多其他输入性疾病比如非洲疟疾,我们对微生物那庞大纷繁的世界还有很多不了解,敌人尚且不认识,何谈侦测、防御?甚至我们现在还要想办法对付耐药的细菌。

第二,新冠病毒尤其证明了,如今人类早已是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或者民族可以在传染性疾病面前独善其身。

当然还有第三、第四、第五种种原因……

总而言之,我们的科技发展、自我管理和人类团结,应该使我们得以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同时,更加智慧地与这些微生物相处。

参考资料:

[1]:2020 腾讯医学 ME 大会,张文宏

[2]:《解读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生物技术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腾讯医学 ME 大会” 微信公众号

知乎用户 米团​​ 发表

病原学角度来说,由于目前我们无法提前预测病原(细菌、病毒等)的变异,进而难以在一场由未知病原造成的疫情发生前进行防控布局,所以还很难做到把未知疫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若想要将一次未知的疫情提前扼杀,最大的黑科技就是 —— 一种提前能够预判病毒变异,而且在感染人之前能提前判断出该病毒对人有致病性的黑科技。。。目前来说这种黑科技还太遥远了。就像地震、海啸等其他天灾一样,如果无法做到提前预判,就永远只能被动应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法律上瘟疫被列为不可抗力的原因)。所以个人认为,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内,人类恐怕还是要继续和传染病斗争,至于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那就不知道了。

但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漫长的斗争中,咱们人类并不是无计可施,事实上,在和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类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的。在长期的斗争中,人们慢慢发现了有效对抗传染病的模式:有效的治疗 + 合理的防控。有效的治疗就不必多说了,通过对有传染性患者的及时隔离,尽可能的减少传播规模,再加上一系列抗菌 / 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减少了人们内心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毕竟真正会让人们对传染病产生恐惧的,是死亡率而非传染性)。合理的防控在多年的探索中也积累了很多心得,例如曾经烂熟于心的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洗手常通风”,“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了吃”等等,就是人们在千百年来和传染病的对抗中,积累的宝贵心得。而这次新冠疫情,让人们知道了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对于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性。而人们对新冠疫苗的热盼,也说明了,大家普遍认识到,疫苗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武器 —- 这也促使更多人主动、积极地接种疫苗。

虽然真正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一种,但是传统高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大大下降。不说太远,哪怕在建国初期,痢疾、鼠疫、伤寒、还有各种寄生虫(蛔虫、阿米巴等)病,都还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疾病已经不那么常见了。

当然,目前对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控,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治疗上说,病原的耐药性现在成了越来越让人头疼的问题,超级耐药菌的出现,让人们又开始依稀浮现当年传染病无药可治的悲惨画面。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由于病毒的生物特质,导致抗病毒药物研发缓慢,而且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防控方面,由于病原的变异,可能会导致原有的疫苗失去效果,从而让疫苗的预防效果打了折扣。

所以,现在要说终结传染病,还为时过早了,除非到了某一天,我们能有效的阻止、或者预判病原的耐药和变异,我们才有可能在这场对抗中取得真正的主动。

知乎用户 荔枝糖​​ 发表

首先我们要明确病毒和我们共同拥有这个星球。病毒无处不在,科学家在 2600 万年前形成的水晶洞里取水检验, 发现每一滴水都含有两亿个病毒;在健康人体的肺中,甚至也平均存在 174 种病毒,并且其中 90% 都很陌生……

传染病的认知过程,是从未 知到已知、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和逻辑思维过程。在古代中国,由于战争、大旱、大涝、饥荒、蚊虫 蚤虱害、卫生条件差等因素,导致疫病频发。早在 《内经》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着 一类具有区域发病、症状相似、易传染、死亡率高 等特点的疾病,并将其称为 “疫” 或 “疠”。17 世纪 80 年代,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 的开拓者安东尼 · 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从此打开微生物世界的大门。19 世纪 50 年代起,科学家们发现了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 “罪魁祸首”,而电子 显微镜的发明让人类对病毒的了解更加深入。

时至今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认知的深入,传染病逐渐发展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发生或流行,都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和人群易感性。在充分了解这三个环节就找到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突破口,为此我们建立了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培养了感染科医生,又发明出了对抗各种病毒的有效武 器,呼吸机、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疫苗等。

从艾滋病、天花、马尔堡、埃博拉、SARS 再到近来的新冠,我们会发现人类通常都需要以惊人的耐心和代价对付每个素未谋面的新敌人,我们可以看到传染病不是人类的宿命,但也无法避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团结一致、迎难而上。

知乎用户 二手的科学家​ 发表

看了不少回答,虽说从历史上详细列举了多次传染病的历史,但对于想知道的开挂的科技倒没怎么看到。

———

如果纵观历史,的确可以看到,人类所面临的传染病可以说非常之多,且骇人的也不少。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我相信人类抵御传染病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强。

要说未来有什么开挂的科技,想了半天,我认为倒是有一个技术,虽然做不到一劳永逸地避免下一次传染病,但肯定可以在下一次传染病来临的时候,做到极其快速地反应,从而可以将传染病的传染范围极大地缩小。

这就是:mRNA 技术 + 单克隆抗体

注意,这里我不是想说单独的两个技术,而是一个整合了上述两种技术的技术。

通过西非埃博拉疫情和新冠疫情的教育,我们大略都知道了大概两个事实:一是抗病毒单抗(尤其是单抗鸡尾酒疗法)在治疗病毒感染时往往显示出比化药更快的开发速度、更好的疗效以及更低的副作用;二是 mRNA 疫苗在传染病暴发时仅用时一个多月即可完成临床样品的生产。

目前,之所以两种疗法均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我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方案目前均各自具有其局限性。

抗病毒单抗其实开发很快,在疫情初期发表的好些篇 CNS 文章中均报道了好些个单抗,且在体外试验中表现出极好的中和活性,但单抗的治疗需要反复注射很大量的抗体至体内,对于产能和成本是极大挑战,很难短期超大规模推广应用;

mRNA 疫苗开发也超快,但由于 mRNA 本身是新技术,其搭载的抗原蛋白也人体也从未见过,因此存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大量的疑问,导致需要大量临床试验积累数据验证,进展虽已经超快,但仍旧难以抵挡快速进展的疫情。

而 mRNA 技术的另外一个应用场景即装载单抗的表达序列,利用自身细胞大量表达单抗,将体细胞变成可以表达抗体的 “浆细胞”。

想象一下,当有下一个传染病来临时,只要有感染者或者康复者,就可以在其体内直接筛选分离具备高中和活性的抗体表达基因,然后将该基因装载于 mRNA 框架中,利用 mRNA 生产技术平台快速规模化制备成品。此时,由于产品的核心序列是 mRNA,其安全性早已在大量的上市产品中进行了大规模验证,并且其装载的单抗产品安全性和结构没什么特殊的。因此,整个产品仅仅是相对于以往的同类产品更换了其中单抗可变区的部分序列,对于成品的成分,以及编码的单抗结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新鲜的、有毒副作用的、不可控的部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当在临床前验证了有效性之后,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三期临床,甚至直接有条件获批进入高危人群的紧急使用。从产品开发到使用可能仅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足以应对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爆发,将其控制在局部范围内。

以上所说虽然不是什么新科技、黑科技,但我认为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知乎用户 赵泠​​ 发表

传染病不是人类的宿命。我们很容易想象出能够高效率破坏病原体的地球型碳基生命,例如一些多孔动物(海绵)在合成多种抗菌物质的同时还与非常多的细菌、古菌、真菌共生,共生微生物会通过挤占空间、夺取营养素、分泌抗生素等手段去压制偶尔遭遇的病原体。

“开挂的科技” 本来号称是有的:《Science》于 2016 年 12 月 2 日发表了北京大学周德敏、张礼和课题组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将病毒转化为疫苗的技术,还能让此种疫苗发挥治疗效果。这在世界上引起了关注。

那时的新闻是这样的:

2017 年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于 2018 年 2 月 27 日在北京发布,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德敏教授 / 张礼和院士研究团队研究成果 “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 入选。那时的报道例如这个:

驯服病毒!将病毒直接转为疫苗
健康时报 》( 2018 年 03 月 30 日 第 23 版)
日前,科技部公布 “2017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我国科学家找到“驯服病毒” 的革命性手段,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
北京大学药学院周德敏、张礼和研究组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实现流感病毒由致病性传染源向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重大转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蒋建东研究员说,这是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首次重大突破,该方法将是研发活病毒疫苗的一种通用方法,可针对几乎所有病毒。
《科学》杂志评述该进展为病毒疫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自然》杂志称其为 “驯服病毒的新方法”。
健康时报记者胡丹萍整理

这类报道里,“诺奖预定**”“里程碑” 之类赞誉还有很多,看起来好像在称颂能击破所有病毒的万能神术**。其实这是不能实现 “针对几乎所有病毒” 的 [1]。我们不用多做论述,上面的报道里说得很清楚:

2020 年初,新冠病毒发动疫情,中国疾控中心在数星期内全球首发了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信息,并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动新型冠状病毒 mRNA 疫苗研发。强生公司首席科学官保罗 · 斯特费尔斯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相信强生公司可以在未来几个月研制出一种疫苗,但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才能将其推向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表示,制备疫苗要有个过程,拿到疫苗株需要一个半月,之后还需要一个半月的审批过程。那么,你的 “驯服病毒取得的疫苗” 在哪里?

新冠病毒的基因不稳定,复制错误频发,变异迅速,未必适合这个技术。就算适合,这样搞出的疫苗是否安全、能不能让人产生中和抗体还需要实验,它能不能抵御感染也还需要临床研究。实践中多次发生过抗体依赖增强作用 [2]:从未感染某一病毒的人或动物使用能产生中和抗体的某疫苗后,再被病毒感染,反而发病更加严重。哪怕这些都解决了,它的量产也不是那么容易,要在半年内开始给全国人民供应疫苗根本是天方夜谭。

在这之外,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建立了可以生产人源化抗体的转基因牛平台。 经过遗传工程改造的这牛产生的不是牛抗体,而是人源抗体。将病毒注射到牛体内后,就可以持续获得大量的病毒抗体血清 [3]。用大剂量的抗体去对抗病毒是今后可以更多关注的手段。

  •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是通过转基因或转染色体技术,将人类编码抗体的基因全部转移至基因工程改造的抗体基因缺失动物中,使动物表达人类抗体,达到抗体全人源化的目的。人类早已建立多种方法生产全人源性抗体,例如噬菌体展示技术、转基因小鼠技术、转基因牛技术、核糖体展示技术和 RNA - 多肽技术。

此外,我们还有别的手段已经在小范围应用:

  • 约百万分之几的人每天被隔绝在无菌环境里、接受消毒饮食,他们无法被正常的病原体感染。
  • 病原体的靶器官可被暂时麻痹甚至取出体外后强力治疗或等待免疫系统狂杀病原体、抑制此过程中病原体的增长和误杀。这方法在北美已经数次治愈已经发病的狂犬病患者 [4]
  • 虽然许多人不洗手、一些人用手擦屁股,但还有些人出门戴着护具、家里点着紫外光

用来攻击病原体的纳米机械、改造人的基因组来迅速对抗病原体之类技术都在搞早期临床实验。

参考

  1. ^ 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有反向遗传体系,也就不一定可以通过质粒转染不死化细胞系来制造病毒。 即使是论文里提到的流感病毒,实验用的毒株是适应在细胞系里增殖的,而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并不是这样。 对于膜表面蛋白突变高的病毒,使用这种人工病毒技术生产的疫苗不能一劳永逸,还是要年年制造新疫苗。
  2. ^ADE 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六点: 1. 病毒、抗体复合物与细胞表面的 FcR 相互交联提高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率; 2. 通过病毒、补体激活成分形成的复合物与细胞上的 CR 交联提高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率; 3. 补体成分 C1q 与 C1qR 的相互作用引起 ADE; 4. 抗体直接激活病毒蛋白增强病毒的感染力; 5. 抗体介导的病毒蛋白构象变化,促进病毒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6. 进入细胞内的病毒的复制,抑制了细胞内抗病毒基因的表达。
  3. ^J Beigel et al.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a novel, polyclonal human anti-MERS coronavirus antibody: a phase 1 randomised, double-blind, single-dose-escalation stud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DOI: 10.1016/S1473-3099(18)30002-1 (2018).
  4. ^https://health.ucdavis.edu/welcome/features/2010-2011/06/20110615_precious.html

知乎用户 kkhenry​​ 发表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 vero 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 “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 52 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 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 - 识别 - 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 “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 DNA 或 RNA 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 DNA 或 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 DNA 或 mRNA。这些 DNA 和 mRNA 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 mRNA 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 “传染病三要素” 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知乎用户 极萨学院冷哲​​ 发表

宿命啊,一听就想到佛家的宿命论了。

传染明不算不算宿命不知道,不过从我们有历史以来就与传染病进行着长期艰苦的斗争。

目前我们对传染病取得的最大的两个胜利。

第一是疫苗,疫苗可以说是近代医学最重要的一个发现。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上医治未病,也就是当疾病没有发生或者刚刚发生的时候就阻止它的后续发展。疫苗带来的免疫学真正的做到了这个地步。通过简单的注射就可以让我们免疫一种或者几种还没有被感染的传染病。

第二个采用的就是物理隔绝,这个有非常的悠久的历史了,从古代的部落的瘟疫天灾,到后边的黑死病等等,一直到现在的新冠病毒,即便没有疫苗,没有药物,我们也可以采用物理隔绝的方式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这招是目前能用的终极方案了。

但是肉眼可见的时间内,我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避免下一次的 “新冠”。即便是疫苗也是针对已有的病毒才能想办法去防治的,而对于未知的病毒,我们仍然还是无从下手。

那么既然题主的问的是开挂的科技,那么我们就要往长远角度来看了。

目前我能想到的大概有 3 种开挂的科技可以解决传染病的问题。

第一,生物工程。这就要对我们自己下手了,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免疫系统极其复杂,但仍然不够完善。如果能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让我们的免疫系统有更多的更强的能力来抵抗传染病的侵袭,不失为一个办法。就像一些科幻小说里边的情节,通过基因改造制造出百毒不侵的肉身来。

第二,纳米科技。这里指的是纳米技术的终极方案,就是纳米机器人。

你用高射炮肯定打不到蚊子,但是如果用蚊子大小的炮弹呢? 如果在人体内外加装一层微观纳米机器人,在免疫系统之外多一层保护伞。在有未知传染病入侵人体的第一时间,由纳米机器人分析识别并清除。而且纳米机器人还能在非常多的地方起到应用。

第三,这是一个终极方案,就是舍弃肉身。

这里边可能有 2 种不同的思路,思路一是把自己的意识上传,搞到电脑里成为二进制的幽灵。思路二就是器官替换。把身上的零件替换成其他仿生的不仿生的设备。这样从根本上一劳永逸的解决了传染病的问题。你一个碳基生物病毒还想管到我硅基生物的头上?

目前我感觉肉眼可见的未来这 3 个技术都很难实现了,如果从难易度来分的话应该是 1,2,3 这样的难度。

知乎用户 基因宝 Genebox​ 发表

其实现阶段就已经有一些技术可以发现和预防一些传染病了,比如 AI 技术、3D 疫苗技术等。

一、AI 技术

1、通过 AI 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分析新冠患者病例的 CT 图像 [1]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部分定点医院 CT 检测量井喷的情况下,一些研究者基于 50 万份临床影像学大数据,运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技能前沿技术,开发了基于胸部 CT 和 X 光片的新冠肺炎 AI 辅助诊断系统,准确率高达 80%-90%。

相对于医生需要花费 15 分钟左右,通过 AI 可以快速诊断新冠肺炎,平均每 20 秒就可以完成疑似患者的 CT 检测和判断,相比于省级三甲副教授的水平。其次,可以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能帮助判断患者是否会从普通型转变为重型,或从重型转变为危重型,有利于医生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死亡率。最后,AI 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估,通过对患者用药前后的 CT 影像进行分析对比,判断药物是否有效,并指导临床用药。

在 3 月 19 日,阿里云宣布向全球医院免费开放新冠肺炎 AI 诊断技术,目前已在日本启用。这套 AI 系统已在全日本 160 多家医院上岗,帮助诊断 34 万病例,可显示病灶位置、新冠肺炎相似度等。

2、AI 通过听咳嗽就能识别出新冠患者 [2][3]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 AI,开发了一种听声音识别无症状感染者的方法。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发出的咳嗽声与健康人存在不同,其中细微的差别人耳很难分辨,但 AI 可以。AI 可以敏锐地发现,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便没有明显的症状,声音产生的方式也会有所改变。

研究人员收集了人们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主动上传到网页 http://opensigma.mit.edu 上的 20 多万条录音,并对其中的咳嗽声和说话声的音频样本对 AI 模型进行了训练。随后,在向模型输入新的咳嗽声时,AI 准确地识别出了 98.5% 的新冠核酸阳性患者和 100% 的无症状感染者。

后续人们只需要每天登录,对着手机咳嗽几声,马上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感染新冠,在得到警告后可以及时通过核酸检测来确认。

二、3D 疫苗技术

3D 疫苗技术,帮助预防癌症以及诸如 HIV 一类的传染病 [4]

由 Wyss 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注射可在体内自发组装成 3D 结构的一些可编程生物材料,在体内建出一些 3D 结构,再通过微创传送来富集和激活宿主的免疫细胞,在体内靶向和攻击有害细胞,从而达到帮助预防癌症以及诸如 HIV 一类的传染病。

研究人员利用二氧化硅形成的可生物降解的小型棒状结构(可以被加入生物和化学药物的组成部分),并通过针孔传递至皮下组织。这些小型棒会在接种疫苗处自发装配形成三维支架,就像将一盒火柴倒在桌上形成火柴堆一样。堆积的介孔二氧化硅棒的多孔空间足够大,能够填满树突细胞 (可以监测身体状况并在监测到有害存在时引发免疫反应)。一旦 3D 支架获得了来自身体的树突细胞,介孔二氧化硅棒里包含的药物将释放,后者将被树突细胞所监测到,从而启动免疫反应。激活的树突细胞将离开支架前往淋巴结,在那里它将拉响警报指导身体免疫系统攻击特定细胞,例如癌细胞。

由于这些疫苗是通过触发免疫反应来起作用,这种方法可用于在感染之前通过建立机体的免疫抵抗来预防疾病。后续可以通过 3D 疫苗帮助对抗一系列的致死性感染,包括常见杀手如 HIV 和埃博拉病毒以及癌症等等。

上述的一些科技是对于已知的一些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科技手段,但对于一些未发现的传染病,一个国家级传染病疾病监测系统至关重要。

虽然我国在 2003 年的 SARS 后,政府开始建立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其中,建立新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以便及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满足对突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监测与预警,是该体系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似乎这次新冠疫情中并没有发挥出预警作用,主要原因还是**国家自动预警与响应机制需要依靠传染病报告卡逐级上报的数据,**医生需要填写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身份证号、详细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但是患者挂号时通常没有提供详细地址,医生需要现场询问患者,导致医生在填报传染病卡时花费了大量时间。

除此之外,在传染病报告卡上报过程中,医生先是要提交院内审核,院内审核后提交给区县和市级疾控中心审核,最后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卫生数据交换平台送往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心。**这种层层审核,逐级汇总的方式影响了传染病上报的及时性。**并且,在审核过程中,如果有数据遗漏,还需要医生进一步补充信息。

所以后续,需要建立一个传染病疾病智能监测系统,在医生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时,会自动填充患者信息,并能够每天从医院各大系统中搜集诊疗数据,筛查是否存在传染病风险,并对诊断、病程、影像等进行语义分析,并根据专家知识库模型进行传染病、疾病认知分析,分析后生成的预警数据会推送给具体医生,并在各大医院专网进行互通,问题较为严重甚至直报中国疾控中心。

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传染病疾病监测系统,建立电子疾病档案,实现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疾病进行监测及上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又一个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

  1. ^https://arxiv.org/abs/2003.05037
  2. ^https://news.mit.edu/2020/covid-19-cough-cellphone-detection-1029
  3. ^https://www.embs.org/ojemb/articles/covid-19-artificial-intelligence-diagnosis-using-only-cough-recordings/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bt.3071

知乎用户 老王 发表

根据历史记载,各种传染病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结核、麻风、疟疾等都曾袭击过中国古代大地,一个也不少。古人对这些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生理过程一无所知,只能在漫漫长夜中展开无可奈何、收效甚微的臆想。把所有的传染病一律笼统称之为 “瘟疫”,表现出现代医学诞生前中国古人对疾病和死亡的原始恐惧。

从 1500 年至 1911 年不到 500 年中,共发生大疫 238 次,平均两年就有一次。尤其明末清初的大瘟疫,惨烈程度尤胜于东汉末年,死亡在 2000 万以上。从历史记载中,我们看不到在任何一次瘟疫流行中,有任何名医以神妙的医术降低过死亡率,更不曾有任何 “上医” 以传说中的 “治未病” 神术防止过瘟疫的发生。这种情况持续到现代医学进入中国才发生根本改变。

中医,在历史上对于 “绝症” 的定义,根本没有改变过,凡事你可以想象到所有被中医定义过绝症的病,自发现这种病起,就永远是绝症……

现代医学,已经战胜了很多种 “瘟疫”,并将继续努力,人类最终一定能战胜所有的传染病!

宿命论,那是宗教的概念!而科学没有尽头,科学只负责一直往前走……

知乎用户 逍遥散人​​ 发表

在人类悠久的文明历程中,传染病始终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因素。它不仅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

远的不说,进入 21 世纪以来,人类就遇到了好几次破坏性较大的传染病。除了这次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有 2003 年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而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提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这一概念后,不到 15 年的时间里,世界卫生组织就先后五次宣布了 PHEIC——分别是甲型 H1N1 流感(2009 年4月)、脊髓灰质炎(2014 年 5 月)、西非埃博拉疫情(2014 年 8 月)、寨卡病毒病(2016 年 2 月)、刚果(金)埃博拉疫情(2019 年 7 月)。实际上,造成流行和大流行的疾病远不止这些——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列举了足足有 20 余种:

随着对传染病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发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需要同时满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这三个基本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个基本条件,传染病就难以蔓延开来。

相应地,要防控传染病,就要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着手。

  • 管理传染源,主要是尽早发现传染源并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防疫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对患者和病原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其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消毒。
  • 保护易感人群,一方面是通过改善营养、锻炼身体等提高人群的非特性免疫力;另一方面,就是预防接种,包括接种疫苗、免疫血清等,从而提高特异性免疫力 [1]

然而,对于一种未知的传染病,早期由于还没弄清楚病原体的特点,所以疫苗和防疫药物的研发就有明显的滞后性。此时能做的只有严格管理传染源,做好消毒、隔离,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在不违反医学伦理的前提下试用一些可能有效的药物。这就意味着,如果发生了一种未知的烈性传染病(兼具传染性强和致死率高的特点),这些手段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因此,人类确实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应对未知的传染病,比如知友

@二手的科学家

提到的 mRNA 技术 + 单克隆抗体 [2]

个人觉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将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最近在第三届进博会亮相的智慧公共卫生城市管理平台,可以对突发传染病进行智慧化监测、预警和预测,并提出防控建议 [3]

另外,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药物发现的过程,筛选可能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以助防疫药物研发一臂之力 [4]

还有便携式医疗空间,在疫情出现后可用作发热哨点、核酸采样点、临时隔离室等,将使控制传染源变得更加高效和及时 [5]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开挂的科技,帮助人类应对传染病。不过,光靠科技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防控传染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比如,完善传染病疫情防控预警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这些举措都很重要。

作为公众,我们也可以做出应有的贡献,比如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通过合理膳食、适当锻炼、接种疫苗等途径提升免疫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拒绝食用野味,并且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因为很多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上述行为将在无形中增加罹患传染病的风险。

总而言之,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一种传染性强且致死率高的传染病,确实有可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开挂的科技作为防御武器。还有一点毋庸置疑:防控传染病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毕竟,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绝对的孤岛。

参考

  1. ^ 李兰娟, 任红. 传染病学(第 8 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 ^ 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吗?有没有开挂的科技,帮我们避免下一次的新冠? - 二手的科学家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9068570/answer/1563081037
  3. ^ 健康报记者带你探访公共卫生防疫专区:“战疫” 智慧在这里集聚 https://mp.weixin.qq.com/s/Wo6G7ZPsD67hnziKK49dpQ
  4. ^ 直面传染病,用科技和进步「反脆弱」 https://mp.weixin.qq.com/s/-VtNVsWzXrEWRF6PCS8fcg
  5. ^ 传染病防控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严防死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https://mp.weixin.qq.com/s/t_q569flfBUAfzR3BLWq4w

知乎用户 看星空的仓鼠​​ 发表

论说人类的最终宿命与传染病息息相关,恐怕是的,因为人类也好,仓鼠也好,其进化轨迹与传染病的更新迭代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联╮(╯▽╰)╭

从上古时代的大瘟疫,到横扫欧亚的鼠疫(黑死病)、舞蹈病、猩红热、霍乱、伤寒,和困扰人类数千年的天花、流感、肺结核,这些传染病传播高速且致命,杀伤力强,破坏力广,在一次性带走成千上百万人的生命的同时,却也促进着人类及其相关物种的进化,和科技的强行改变、革新。

在黑死病时代,鸟嘴医生们发现老鼠的可怕效果,于是意识到清洁流水、干净卫生和猫咪是必需之资源,困扰欧洲千年的卫生环境终于开始改善成今日我们所见的场面;在霍乱和伤寒强有力的侵袭之后,中古时代到近代的各个城镇开始修筑下水道以区分饮用水和废水;为抵抗天花对人的侵害,中国有人痘接种,稍晚时期的欧洲有牛痘接种,终于将天花永久封印;这些都是人类在传染病侵袭和逼迫之下,作出的科学革新与自身调整ヾ (=・ω・=)o

甚至在人类文明的黎明时期,许多大规模传染病改变了人体结构,上世纪有种假说提出人类线粒体就是入侵的细菌,但随着漫长演变,入侵者成为细胞的一部分,也是适应了环境,作出了进化。

人类与传染病之间,其实密不可分。比如肺结核,在新冠出现之前,这是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一度人类发明强效抗生素与之对抗,却因以美帝为首的百姓滥用抗生素,导致结核菌抗药,从而酿成更严重的变种,导致人类与之战役难度增加,却也令人类限制使用抗生素,保持强健体魄而非依靠药物ヾ (o・ω・)ノ

以及这次的新冠,作为少数成功抗衡病毒侵袭的国家之一,我国以人体健康与外部科学两手皆抓之作为,实现了一次文明整体的进化。虽然说起来很荒唐,但人类前进的脚步已经无法完全远离传染病。

像天花一样,再强力的传染病最终都会被封印在实验室深处,但那不过是大自然又一次更新迭代而已。传染病终将孕育更新的一代,无形中促使着人类前进,如同永恒的天敌,始终令人类文明保持着警醒 (>ω・*)ノ

人类可以有开挂的科技改变一切,远离大地,长生不老,但,只有传染病无法避免。或许,科技能帮人类远离传染病爆发,但始终不能完全躲避。

就说到这里。

知乎用户 南湾已秋​​ 发表

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吗?有没有开挂的科技,帮我们避免下一次的新冠?

答:1,传染病不可能是人类的宿命。能灭绝人类的只有人类。

2,针对传染病,开挂的科技其实早就有了啊,只不过大家忽略了罢了。

疫苗,就是一个极其开挂的科技。少说拯救了十几亿人的生命,这难道还不是开了挂的科技吗?真正的救死扶伤神器。

我想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疫苗出现的重要性。我接下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疫苗吧。

世界上真正科学意义上疫苗的研发者是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 · 巴斯德。巴斯德也被誉为历史上最完美的科学家。就连爱因斯坦牛顿都不是最完美的,而巴斯德却是。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他的生平和贡献。

其实,在巴斯德前就有人提出病毒这一概念,但并没有重大发现,而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存在,这为他研究疫苗做了铺垫,随后提出杀死某些病菌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案。

对于狂犬病,巴斯德从之前的研究发现:经反复传代和干燥的物质可减少毒性,注射入体内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熟知的故事就发生了,当时就有一个被疯狗咬伤的男孩去请求巴斯德的帮助,巴斯德抱着一试的心态,最后利用新研究的成果救治了男孩,从那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人类这一大公敌造成的威胁了。

之后巴斯德在疫苗发展仍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人类现在活着的人,都有受过巴斯德的恩惠。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由于巴斯德等伟大科学家的巨大贡献,使这一时期成为免疫接种的标志性年代。19 世纪后期,巴斯德以极大的兴趣研究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

●1881 年, 利用高温培养获得了炭疽杆菌减毒株,制成炭疽疫苗。

●1877 年发明鸡霍乱疫苗。

●1885 年, 巴斯德制成狂犬疫苗,巴斯德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减弱微生物毒力,获得减毒疫苗,为实验免疫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此以后,各种疫苗应运而生。

大家可以看看在疫苗研制出之前的世界和之后的世界,在面临传染病时是不一样的。

过去,大家都是在靠人命去喂饱传染病,死伤无数,被动防治,可有疫苗之后,人类就开始了自己的反击之路。

大家可以看看历史上传染病的可怕。

搜狗搜索引擎 - 上网从搜狗开始

但现在我们不用这么害怕了。靠人命扛过传染病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甚至人类彻底灭绝了天花的存在。这是人类的巨大胜利。

通过接种疫苗已灭绝的传染病是

疫苗还不是开挂的科技吗?

纵观历史,面对传染病都是人类在挨打,在死亡,可疫苗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势,挽救了无数人类的生命。

传染病是人类的 bug,但疫苗确实传染病的 bug。

我愿称疫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知乎用户 心内科阳地黄​​ 发表

人类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无论是抗生素发明之前占主导地位的传染病,还是近几十年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慢性病。

汉代著名的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可以说,《伤寒杂病论》的产生向我们生动的阐释了:推动人类医学发展的源动力实际上就是新的疾病的出现,医学的进步永远是落后于疾病的产生的 [1]

因此,不存在一种能够未卜先知的科学技术帮助我们抵抗新发的疾病,包括类似新冠这样的破坏性较大的传染病。

“实践出真知”,面对突发的未知的疾病,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从已有的疾病防控经验中汲取教训,将损失减到最低。

在离我们最近的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中,代表着全世界最先进医疗技术的美国及欧洲控制得相当失败,而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国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思考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打赢一场传染病的防控战役,只依赖先进的医疗技术,或者说医务人员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有一种制度,能够协调社会各个阶层,并最大限度地将他们的力量团结起来。

所谓 “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中国抗击疫情模式的成功并非是 “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究其历史源头,就不能不提起建国初期开展的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

在建国初期,由于长时间的战乱以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我国的卫生状况十分恶劣。各种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天花,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的传播极为广泛,几乎每年都有大的疫情爆发。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全国人口的发病数为 1400 万,死亡率为千分之 30[2]。恶劣的卫生状况造成了人口的锐减、村庄的毁灭、生产的破坏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受到的严重冲击 [3]。与此同时,解放前由于国民党政府及其不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卫生服务能力极其低下。据 1949 年统计 “全国中西医专业技术人员 505040 人,同期总人口数为 54167 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在人群中的密度仅为千分之 0.92。全国仅有医院 2600 所,病床数 80000 张,每千人口仅 0.15 张病床。”

此外,1952 年初,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从 1952 年 1 月份开始,美国出动战机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阵地,以及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投放了大量含有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跳蚤,毒虫,此举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4]

在上述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全国人民参与到传染病的防治和细菌战的反击中来。1952 年3月 14 日,经政务院第 128 次政务会议通过,以周恩来总理兼任主任委员、由党政军民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中央防疫委员会(后改称为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宣布成立,掀开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序幕 。卫生工作与群众性卫生运动相结合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原则 。

一般来说,建国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持续约 10 年时间。1952 到 1954 年属于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消灭虫媒疫兽的卫生防疫运动,而 1955 到 1959 年,爱国卫生运动则进入到了除 “四害”,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和消灭疾病的阶段。

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除了粉碎了美国侵略者的细菌战计划外,更为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建国初期恶劣的卫生状况。

在大中城市,仅 1952 年半年的时间,就清理出垃圾 7000 余万担,疏通沟渠 28 万余公里,新建和改建厕所 490 余万个 [5]。比较著名的例子有北京的龙须沟被改造成了宽敞的大马路 [6],而上海的肇家浜被改造成了人民公园。与此同时,农村的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天花、霍乱、痢疾等传染病由于传播媒介、传播途径被切断,发病率大为下降。而全国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7]

在消灭传染病的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血吸虫病的防治。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与肆虐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建国初期,病害流行遍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 12 个省(市)的 350 个县(市),患病人数约有 1000 多万,受到感染威胁的人口则在 1 亿以上 [8]。在疫情严重蔓延地区,土地荒芜、房倒屋塌、“绝户村”、寡妇村” 众多,侏儒患者多,劳动力匮乏。当时有歌谣描述其荒凉悲惨情景:“爹死无人抬,儿死无人埋,狐兔满村走,遍地长蒿莱。[9]” 在生长于湖南农村、对农村情况极为熟悉的共和国领袖毛泽东看来,血吸虫病的肆虐对刚刚打土豪、分田地的疫区翻身农民来说,仍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他酝酿着如何动员新生政权的力量来搬掉这座大山。在经过充分调查的基础上,1956 年 2 月 17 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出 “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 的伟大号召 [10]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被广泛发动起来,而医务工作者也积极地应用专业知识参与到血吸虫地防治工作中来,用科学知识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破除了封建陋习和愚昧无知。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截至 1957 年底,全国血吸虫病疫区共有 13 个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还有 343 个乡镇基本消灭了血吸 虫的中间宿主钉螺;全国各地治疗了 50 万病人,其中包括 10 万左右的晚期病人。在 1958 年防治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中,全国各地先后收治 300 多万病人,灭螺面积达 33 亿平方米,治疗病人数与灭螺面积均超过了前几年的总和 [11]。至此,我国消灭血吸虫病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1958 年 6 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的长篇报道 和《反复斗争,消灭血吸虫病》的社论。当时正在杭州视察的毛主席,于当天晚上阅读后,兴奋之余,即兴创作了《送瘟神》律诗两首。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并同时撰写了后记:

“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余江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十二省、市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现在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一个或者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一万万人受到疫情的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今之华佗们在早几年大多数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劲渐高,因而有了希望。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12]

“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建国初期爱国卫生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抚今追昔,温故而知新。

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毫无疑问地还是因为坚持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的结合。

这是中国模式的优势所在,也是中国为人类抗击新发传染病提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纲领和宝贵的智慧结晶。

@知乎科学

@知乎日报

参考

  1. ^ 张大庆. 医学史 [M]. 8 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2. ^ 黄永昌,中国卫生国情.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9
  3. ^ 万心. 建国以来余江县防治血吸虫病的历史经验研究 [D]. 江西师范大学, 2013.
  4. ^ 制止美国侵略者进行细菌战的滔天罪行.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5. ^ 陈海峰. 中国卫生保健.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20
  6. ^ 何成云. 从 1952-1954 年北京地区的爱国卫生运动看培育社会主义 “新人”[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02):29-33.
  7. ^ 李娟.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爱国卫生运动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8. ^ 中华医学会:新中国血吸虫病调查研究的综述[J]. 人民保健,1959(1).
  9. ^ 魏文伯:六亿神州送瘟神[J]. 人民保健 1960(4)
  10. ^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毛主席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血防工作的指示[Z]. 1967.3.
  11. ^ 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6.
  12. ^http://www.globalview.cn/html/history/info_36512.html

知乎用户 加拿大哲学系疯子 发表

不是传染病是 “宿命”,

毕竟对于人类而言细菌、病毒这种无意识的外在不可能使得 “宿命” 成立。

要使 “宿命” 这概念成立就必须引入某 “最高实体”,该“最高实体” 使得 “传染病” 成为人类无法抗争的痛苦,也就是“宿命”。

题目中指的 “下一次新冠” 的意思是“下一次大型传染病”。

至于 “有没有一种开挂般的科技帮人类度过此类危机” 嘛,

我个人持悲观态度,我认为瘟疫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发。

别问我为什么,

走着瞧。

知乎用户 李劼 发表

我能想得到的是,微纳米技术。

将微纳米机器人注入人体,改造人体(免疫系统),相当于每个人都自带一个 “小医院”。

而且是从防病到治病再到最后临终关怀(安乐死)的一个综合性小医院。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规律。

任何疾病都只不过是这一规律发生作用时的一种表现。

管他是癌症,心梗,器官衰竭,传染病…… 总要有某种(或某几种)机制担当 “杀手” 的角色吧?

既然人必有一死,那就 “统一设计” 死亡的形式。

改造人体自身,采取 “围三阙一” 的战术,具体又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植入微纳米机器人。改造、完善并辅助人体免疫系统。当人类处于青壮年时,这一系统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不停自动检测、甄别、阻击、灭杀一切有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病毒,癌细胞)并修复受损细胞。这一阶段的目标是阻止一切病痛的产生,称为 “人生的绝对安全期”。

其次,当人类进入中老年时,上述改造过的免疫系统因为长期的工作负荷终于出现机能减退(如果宿主作死比如不健康生活方式,上述系统退步的更快,“绝对安全期” 也就更短)。

这时候就进入了 “相对控制期”。这一时期采取的策略是内部系统战略防御与体外医疗支援相结合,目标不再是对有害因素赶尽杀绝(也很难做到),也不再计较体检数据的轻微波动,而是压制症状,以体感为主,继续保持舒适正常的生活状态。

比如,有可能出现某种 “理疗仪”(或广谱抗病药),都是日常家用型,也不强求一定要根治,不需要杀到一个都不剩,只需要配合前面说的 “系统”,抑制有害因素的数量和规模,把症状控制在不影响日常生活,不会给人造成严重不适感的程度。

只要治疗手段够方便,就好比剃头,长了就剃,剃了又长。

最后,步入暮年,生命进入倒计时,进入 “终末期”。

前文说的 “系统” 已经消耗得残破不堪所剩无几。外部的治疗(控制)手段也即将黔驴技穷。
这时,上述 “系统” 开始战略收缩。

仅以有限的资源保护足以影响人类生活舒适度的重要器官与部分,而其他失去保护的部分就是 “围三阙一” 的“一”,是故意留出来的“通路”(个人倾向于大脑,而且具体到大脑的特定区域)。

任何有害因素都将沿着这些防护薄弱的通路 “定向爆破”,沿着设计好的道路转移、扩散、生长。给人最后一击,让人在感受不到痛苦的前提下,在短时间内非常体面的陷入沉睡并死亡。

而且,作为给逝者最后的 “福利”,在这从沉睡到死亡的很短的弥留之际,在“定向爆破” 时还会作用于大脑的特殊区域,带来《盗梦空间》里 “筑梦” 进入极深层次梦境的效果:

在最后的,很长很长的美梦中沉入永眠。

我们不需要战胜每一种疾病。只需要保证每一个人活得长(和舒服),死得爽。

知乎用户 李虹 发表

开挂的科技?有啊,完全 AI 化实现了就行,到时大家都呆家里,需要的都是机器人送上来,机器人随时自动消毒,没有了接触也就没有了传染病。最牛的,搞成黑客帝国那样,人都泡在营养液里过虚拟生活,只要系统不设置传染病不就行了。

知乎用户 老巫婆 发表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可以在人和人、人和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也是生物,也需要生存和繁衍,需要各种各样的生存条件。

只要人类还是生命,还适合做某些病原体的宿主,就会有病原体在人类身体内出现,繁衍生息。

知乎用户 特洛诺米 发表

唯科技论不可取,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才是对抗传染病的不二法门。

搞疫苗最快的中国,疫苗还没完成三期实验。

传统医药科技强国,疫苗挨个出严重不良反应。

在疫苗诞生、完全接种之前这段时间,只有社会组织能力才是最有效的保障。

知乎用户 阿范 发表

我大学读的预防医学系,毕业时相信人类在几十年内就可以消灭传染病,因为很简单啊:控制传染源——发现并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接触病人时戴帽子口罩手套,接触前后洗手,必要时消毒;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不接触病人。

做到上述三条中的一到两条,就能让疾病不再传播了。

现在我知道了,要求某区域内所有人做到其中一条都是很难的。

另外,从食物链来讲,病毒和细菌才是地球的主人,它们数量多,繁殖快,生存需求少,生命力强,人类与之相比,弱爆了。

而且人类为了开疆拓土,四处游走,充当了微生物的交通工具。

所以人类永远无法消灭病原体。人类需要极度努力才能消灭有限几种传染病。(天花是唯一被消灭的)

知乎用户 明镜磨心 发表

我觉得只有开挂的措施和制度了。一旦出现大规模传染病的苗头,立刻进行人工干预和防疫消杀。

也就是防疫常态化。

封城以下的举措全面照搬到未来可能的传染病上,才能避免造成封城级别的传染。

知乎用户 白露霜碎 发表

传染病不会是人类最终的宿命。

不要太看得起人类。人类与其它生物一样,都只是这个星球上生物圈的一环。共生的同时,互相攻击。

只不过大家选择的进化方向不同,人类主要进化大脑,其它生物各有方向。

比如细菌,因为朝生暮死,更新换代极快,交叉感染等原因,所以很容易生出耐药性,抵抗现有的抗生素。

比如病毒,病毒的分类有四种,双链 RNA 病毒,单链 - RNA 病毒,单链 + RNA 病毒,逆转录病毒,新冠病毒为单链 + RNA 病毒,因为单链的原因,容易在复制的过程中出错,进而表现出变异。

目前没有开挂的技术可以帮我们避开下一次的新冠。因为传染的三大要素,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一环即可。我们很难控制传染源和易感人群,通常选择控制传染途径。毕竟无法控制别人不生病,也不可能一直让易感人群处于保护性隔离状态。

传染途径中较为常见的方式有粪口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虫媒传播,土壤传播,各类分泌物传播等。

卫生条件的提交以及中国倾向于熟食摄入,令粪口传播大福下降。手卫生的普及可以稍微控制接触传播。捂嘴打喷嚏可以降低飞沫传播的可能。

但仅限于此,如果不是特意针对一种疾病,选择切断对应的传播途径,人们不可能做到万全的防护。毕竟为了避免空气传播而出门就带 N95 口罩,这不太可能。

至于疫苗,并不看好新冠病毒的疫苗,毕竟病毒变异很快。

与其指望着黑科技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烈性传染病。不如踏踏实实生活。

毕竟能杀人的又不止传染病。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到。

知乎用户 君忘 发表

如果真有这种科技,我想那可能是纳米机器人在人体的大规模应用。

目前人类应对传染病最好的方法是在饱受传染病折磨后,不断总结经验后形成的 “三板斧”: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实践证明,这 “三板斧” 无疑是威力巨大的,靠着这套看家本领,人类一次又一次地瓦解了传染病发动的侵略,但是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1346-1350 年 黑死病 五千万人死亡

1665-1666 年 伦敦大瘟疫 十万人死亡

1817-1961 年 七次大规模霍乱 三百万人死亡

1918-1920 年 大流感 至少五千万人死亡

1957-1958 年 亚洲流感 两百万人死亡

1960 年至今 艾滋病 三千九百万人死亡

······

列表还可以拉很长,到今天新冠疫情全球确诊病例超 4853 万,累计死亡病例超 123 万(数据来源澎湃新闻),而且还远远看不到它结束的迹象。但是相比初期遭遇新冠的慌乱,目前人类已经从容了许多,生活状态已逐渐恢复常态,而且新冠疫苗马上进入量产,人类再次战胜传染病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但是,这种防守反击的策略是在太过被动,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什么时候,人类才可以 “御敌于国门之外”?在传染病发作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呢?在和传染病的战争中,防守可以赢得战争,但只有进攻才能终结战争。

而我要说的医疗机器人可能就是终结战争的核武器,理想形态的纳米机器人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他们可以昼夜不停的在我们的血管中流动,帮我们监控身体的各项指标,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我们可以实时掌握身体的各项数据:从最基本的体温、血压、血糖含量、心跳频率到各类细胞的数量、浓度、甚至生长速度。而进化版本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在人类的授意下与我们的身体进行友好互动,比如清理血管内沉淀的死亡细胞,捕捉微小的结石颗粒,精准投放药物到身体的指定位置,促进 / 抑制身体相应组织的生物反应。

到那个时候别说传染病,哪怕是一个普通感冒引起的身体数据变化都能在第一时间被纳米机器人感知,然后它们就可以顺势调动身体原本的武装组织直接投入战斗,在你还没感冒之前,感冒已经被治愈了。

目前纳米机器人最新进展是人类已经可以实时控制纳米机器人,让它们准确抵达人体某个部位,进而让纳米机器人实现药物递送,或进行智能微手术。但是距离我所说的理想形态还差很远,因为目前的纳米机器人还算是人体的 “外来户”,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无法长时间留存在人体内,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知乎用户 神棍 发表

如果说现在,没有,如果说像科幻小说畅想一下,那当然有。

首先是人工智能取得大幅进步,每个人配备一个智能生活助手。

然后是基因检测技术和各种生化检测技术成本大幅降低,速度变快。由机器人每天采集你身体的各类标本进行检测。

然后就是设计药物能力大幅提高,如果出现问题立刻上传数据由系统为你设计药物和治疗方案。然后工厂生产药物直接送达治疗。

病毒变异再快能赶上人工智能的计算速度么

知乎用户 大叔 206​ 发表

1. 人体基因组里面含有病毒片段

2. 人类是经过筛选后的人类,包括了传染病

筛选不单单在人类,也在动植物上面发生

3. 传染病可怕的地方在于致病率,传染性。控制的是烈性传染病,对于一些比较弱的传染病,并没有太积极的控制

3. 古代人来现代,现代人去古代,都有可能很快毙命 (也包括现代人去与世隔绝的地方)

5. 可以基本很确切的说,人类不会因传染病而亡种。

知乎用户 君莫笑​ 发表

传染病,特别是新发的传染病,是没有什么开挂般的医疗技术来治的。

其因之一,病症传播途径倒是固定那么几种,大范围的多是包含空气传播,这个除非对人体呼吸系统能有什么突破性改造,或者每个人都有日常性的一些佩戴式医疗器械习惯,技术上能实现,去保证每个人都戴也是个难题。比如感冒好治吧,自愈就能好,带口罩就能预防,但还是不能避免有人得感冒。

其因之二,病症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方式多种多样,能大幅度减少甚至避免损害的话,基本上大部分病症都要被人类克服了,这个路径非常遥远。最能算靠谱点的,是发明一种阻断剂或者冷冻技术,在病人确诊后立即阻止病情发展,随后慢慢治疗。

其因之三,上两点都是无可避免的会有人受到感染,那么想从源头治理呢。这根本不是一个和医疗科技有决定关系的问题。但凡医疗没到一种几乎玄幻的水平,比如随意改造基因让人百病不侵,比如公共性的各种免疫空间的创造。一种传染病爆发的时候,只要它的传播途径够霸道,它的传播对象没有得到防护(不是没有防护条件,而是没有使用这些防护条件),就有可能重现。

大范围的病症,从来都是社会管理技术。

因为即便有无敌的治疗技术,吃片药就好了,也会有人大范围得病,而当社会治理到达巅峰,即便是无药可医的病症,也同样可以度过。

如果有这么一天,这种技术应当类似于遍布所有场合的检测技术,类似于天眼,或者更科幻一些的类似北斗,能全地域 24 小时覆盖的检测系统,配合顶级的社会管理,任何疾病第一例就能瞬间发现并开始实时立即隔离,这样最极端的恶劣情况,是十万人级别聚会有人突发,不过集中了也好排查。

传染病就是这样,当考虑大面积治疗的时候,它就已经赢了大半了。预防性的病理免疫,百毒不侵,路径还很远,人类对自身的了解程度还不如对宇宙的了解程度。治疗性的技术在这方面更是拉胯,属于事后亡羊补牢,不能解决大范围传播问题。

好在不管是社会管理,还是医疗技术的突破,我们的得分都属于班上学霸,还有一些隐藏 “科技”,比如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法律建设从源头上阻止病源的产生。没有奇奇怪怪的食物,没有科学狂人,严格的出入境检测,遏制了源头,才是正道的光。

知乎用户 寒阳碎雪 发表

艾滋病、埃博拉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领域的研究人员们为何在取得重大突破时,往往会离奇地遭遇各种意外事故(例:邱香果程克定、普鲁默、刘兵)?

在科技进步的现代,哪个国家极力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 “生物国防” 并吸纳了德国及日本的研究资料与研究人员?

哪个国家在全球部署了超过 200 个生物实验室?又是哪个国家极力阻挠《生物武器公约》的核查机制与实施近 20 年的时间?

回答以上问题,了解当代传染病的前世今生也许更能帮助我们找到开挂的办法。

https://www.zhihu.com/answer/1212861213

-–

【关于疫情起源的相关事实整理】

复杂问题需要设法关联动态庞杂的多领域事实证据,明辨与建构【完整事实】才能接近其本质,试举一二:

01 年美国炭疽邮件事件(国防部最高荣誉奖 布鲁斯 · 艾文斯博士在被逮捕前离奇死亡)成功促成 02 年 6 月 12 日美国第一部生物国防法的诞生,此后三任总统不断颁布大量的法律文件和财政拨款大力推动生物国防建设,以 “防御” 的名义,不断加大对第二代生物武器技术的研发投入(例《构建安全之网: 美国生物国防计划评析》);

美国在全球积极部署生物实验室,尤其是在非生物武器缔约国。; 19 年 12 月 6 日外交部: “近 20 年来,美国一直独家阻挡生物武器公约的核查机制。”; 15 年 6 月 11 日俄外交部:“美国和格鲁吉亚当局刻意隐瞒美国陆军机构真实的活动内容和方向,即研究高危传染病。”; 国科罚(2015)2 号:我国部分遗传信息已违法违规传递出镜。;

15 年 11 月 9 日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一个 SARS 样的蝙蝠冠状病毒群显示感染人类的可能性》显示其实验室在 SARS 基础上制造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利用 SARS 病毒的反向遗传学系统,我们产生并鉴定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结果表明,【该新型冠状病毒能利用 SARS 的人类细胞受体(ACE2)的多个同源基因】,在人类呼吸道细胞中有效复制且复制能力强大,并在体外获得与 SARS 传染性相当的效果。” | 比对 SARS 的 “缺陷”—— 在 14 年 SARS 冠状病毒专家组组长徐德忠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逆向进化:SARS CoV 非自然起源之关键》显示:【经验证与传播力密切相关的 ACE2 结合位点重要基因 479、487 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改变,回复为早期动物(果子狸)版本】。同期(03~04 年广州爆发的)SARS 冠状病毒的传播力及毒力锐减,最终销声匿迹。

“赤色传染病 ·2019”推演 (Crimson Contagion 2019) 是由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 (HHS) 在 2019 年 1~8 月间进行的由数个小型推演构成的大规模推演活动,该活动测试了美国联邦政府及 12 个州在应对源自中国的严重流感大流行病时的能力。推演中想定的一个场景:一名从中国返回的游客从芝加哥开始在全美境内传播呼吸道病毒;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该病毒感染了 1.1 亿美国人,其中超过 50 万人因病死亡。1 演习结束时发布的报告概述了美国政府应对大流行病的能力有限,联邦机构缺乏促进有效应对这种病毒的资金,资源和协调能力。

19 年 7 月 16 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众议院要求调查每年使 40 万美国人感染的莱姆病是否为生物武器外泄所致;

19 年 8 月 6 日,全球唯二保有天花病毒活体样本的实验室 “美国德特里克堡” 发生紧急关停事故。

2019 年 9 月美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安妮 · 舒沙特敦:“我必须特别强调(这种肺部)病症伤害的严重性,事关重大,我们需要为防止新增病例采取措施” 大力督促民众停止使用雾化型电子烟。

19 年 10 月 3 日美国疾控中心:“染上病因不明的严重肺部病症(“白肺病”)病例累积达 1080 个,遍布美国 48 个州和一个海外领地,比截至上周的累积 805 个病例大幅增加;死亡病例累计增至 18 个。”

此后,美国食药局官员朱迪 · 麦米金:“已经收集超过 440 种雾化型电子烟产品用于实验室检测,迄今没有发现任何一种致病成分。”

19 年 10 月 18 日,比尔盖茨基金会联合美国最大的医学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医学中心等在纽约主办了一场名为 “EVENT 201” 的抗冠状病毒预演, 与会者包括 CIA 的前副局长艾薇儿 · 海恩斯。“Event 201”假设一种名为 CAPS 的新型冠状病毒,如 SARS 一般致命,又能像感冒一般轻易的传播,由于还未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因此能够迅速传播,导致一场全球性的瘟疫大流行。预估死亡人数 6500 万。

-

19 年 10 月约翰霍普金斯中心还参与发布了《全球卫生安全指数》,用 “全面框架” 评估了 195 个国家防控传染病的能力,结果显示美国防控能力指数全球第一,且近乎两倍于全球排名仅 51 位的中国。

【·5 月 5 号,日本筑波大学博士福岛润也发表研究声明表示,2019 年 8 月新冠疫情入侵,并在日本大规模传播。日本筑波大学在 2019 年 9 月封存的血清中检测出了新冠抗体。

·5 月 4 日,加拿大及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关玉莲(华裔)在央视连线中透露,美国加州三位没去过中国的新冠肺炎患者尸检结果表示,美国病例最早的感染时间或在去年 10 月。

· 据美媒报道,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维尔市长迈克尔 · 梅勒姆(Michael Melham)4 月 30 日表示,自己在 2019 年 11 月就已感染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也显示,他已拥有新冠病毒抗体。

· 医学期刊《国际抗菌剂杂志》网站显示,法国巴黎东北郊塞纳 - 圣但尼医院集团主持撰写的短篇通讯论文已于 5 月 3 日上线发表,其标题为《新冠病毒 2019 年 12 月底已在法国传播》。论文指出新冠病毒 2019 年 12 月底已在法国人当中传播,比 2020 年 1 月 24 日官方首次确诊病例早了近 1 个月。由此也可推测,在 2020 年 1 月期间法国或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他们造成了病毒的进一步扩散。论文还称,这一发现改变了对于法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认知,此前相应的研究模型需要就此作出调整。

· 意大利知名医学专家朱塞佩 · 雷穆齐 (Giuseppe Remuzzi) 在三月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最早一些家庭医生就细心地发现,他们接触到的重症肺炎,跟普通流感不同。他们在 10 月、11 月、12 月就看到了这种病毒,因此这种病毒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这意味着在我们知道中国的疫情暴发之前,病毒至少就已经在意大利的伦巴第北部地区传播起来了。”

· 据意大利安莎社 3 月 25 日报道,在伦巴第大区卫生局协调下,14 家研究中心在学术论文平台 ArXiv 上联合发表的论文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早在 2020 年 1 月 1 日就开始在伦巴第大区流行。英国《自然》杂志在其网站上评论称,新冠肺炎疫情在被发现前已在意大利发展了数个星期。也就是说,2019 年 12 月新冠病毒就已在意大利 “活跃”。

·CNN5 月 5 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对全球 7600 名患者身上提取的新冠病毒进行基因分析表明,该病毒从去年晚些时候就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且一定是在首例感染后快速地扩散: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发表于《分子流行病学和传染病进化遗传学 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报告写道:“我们的结果与先前的估计相符,到 2019 年底前所有基因序列都具有共同的祖先,这证明在这一时期,新冠病毒进入人类宿主。”

-

CNN 称,这说明该病毒早在官方报告之前就已经在西方传播。”– 北京晚报 2020-05-06

·5 月 7 日,位于法国东部城市科尔马的阿尔贝 · 施韦泽医院发表公告称,该院医学影像部负责人施密特重新研究了去年(19 年)11 月 1 日到今年(20 年)4 月 30 日拍摄的所有胸片底片,总计 2456 张。研究发现,最早出现带有典型新冠肺炎症状的病例可追溯到去年 11 月 16 日。很明显爆发地并非中国。】

20 年 2 月 23 日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电话中明确回复南方周末记者:“武汉军运会期间【19 年 10 月 18~27 日】,我们接收的五名外籍运动员,患的都是疟疾,与新冠肺炎病毒毫无关系。”;2020 年 2 月 19 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六版)》发布。抗疟药品氯喹在新冠肺炎临床试用研究的作用被证实。;

20 年 3 月 16 日屠呦呦等来自中德英的 14 位专家在《柳叶刀》发表评论文章《疟疾爆发地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做好准备至关重要》:“新冠患者的早期症状容易与感染疟原虫症状相混淆,因其都包括发烧、肌痛和疲劳等,存在早期误诊可能。”;

20 年 1 月 22 日央视网:“美国爆发 40 年来最致命流感,已有 6600 人死亡,超 1300 万人感染。”; 20 年 3 月 11 日美疾控中心主任承认:“一些 “流感” 死者可能实患新冠肺炎。”

央视 19 年 8 月 30 日新闻:美国政府拨款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等 “非政府组织” 在全球煽动颜色革命。; 19 年 12 月 2 日外交部:“中国政府决定自即日起对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人权观察”、“自由之家” 等在香港修例风波中表现恶劣的非政府组织实施制裁。大量事实和证据表明,有关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反中乱港分子,极力教唆他们从事极端暴力犯罪行为,煽动 “港独” 分裂活动,对当前香港乱局负有重大责任。”;可以看出,当时美国正全面反中,且已不择手段。动机条件(例石井四郎、《优化管理布萨特行动法案》)前科(例《国际科学委员会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报告书》)尽有。

20 年 2 月 22 日南科大发表了论文《冠状病毒 SARS CoV-2 病毒变异进化的分析》:“研究人员进行了全基因组数据选择进化压力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冠病毒高度保守的基因内,发生过多频次的同义替代,这种替代远高于非同义替代。】 | SARS 冠状病毒专家组组长徐德忠教授团队 14 年发表论文《逆向进化:SARS CoV 非自然起源之关键》中亦存在类似现象:“正常进化中,最保守区域基因被淘汰的概率应远低于 Spike 等基因,但实际却相反,为进化史之反常。最保守序列不适应人类,可能仅一个:其经历了非自然进化,即基因改造。”

知乎用户 BIG 梦想家​​ 发表

疫情之后,医疗行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用户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以及数字医疗时代下四大新兴行业的崛起。

尤其在疫情期间,十几亿人居家隔离,每个人被封闭成一个个 “孤岛” 式单元。用户会更主动地搜索和选择自己想要获知的信息和服务。举个例子,以前患者看病通常会先去医院就诊,挂号、分诊到见到医生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找对对口的专业医院,整个流程都得推倒重来。虽然患者怨声载道,但面对专业的医院,加上求医心切,患者几乎就是 “懵懂” 的全场被动听指挥。

事实上,这背后的问题是用户需求与信息之间的严重不匹配,所有的信息靠一次性发布,必然是碎片化和断层的,互联网则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在整个信息网络中,处处都是抓手,把人、事、物、信息进行动态连接,并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来呈现。而用户可以通过一个 “窗口” 去获取他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这个 “窗口” 就是互联网,用户已经习惯了搜病症、搜名医、搜药品、搜医院,这些信息点串起来,其实就是一条就医的完整路径。但现在,互联网做的事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精确地了解用户诉求之后,把最适合用户的信息和服务给到用户。

从疫情透视到日常生活,我们发现腾讯医典正在建立和重构一种新的互联网医疗模式。“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在互联网的加持之下,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随身健康助手或将成为的一种新常态。

诊前这一环节极为重要。首先,基于腾讯大数据体系构建行业人群定位,为公域流量中的精准触达打好基础。其次,发挥腾讯新闻、微信公众号和腾讯医典等内容矩阵的价值,向消费者输出大量健康内容,满足公众对于医疗科普知识的需求。

这些信息侧的精准触达,可以有效帮助消费者提高对疾病、健康的认识,为决策链路的快速和精准打下基础。

当患者有症状产生的时候,就从知疾阶段进入治疾阶段。这一链路的递进,是从产业信息到产业服务的流程。产业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医疗业务的打通,有效地指引患者到正确的治疗思路上,为后续的服务或者医疗产品的提供打造更完整的一条链路。

通过腾讯私域场景,以及 AI 辅诊和慢病管理等一系列运营服务工具,这条链路下的转化可以变得快速。比如腾讯医典,做信息普及和资讯获取,同时打造高黏性用户的产品和第三方平台,比如相关电商资讯的产品、电商服务的获取,甚至电商的专家,实现一站式打通。

由于小程序的加入,打通了线上线下场景,转化既可以在线上也可以在线下。在线上,小程序是购买转化和线下服务预约的承载者;在线下,小程序是信息和服务的承载者,购买前扫一扫小程序码了解更多信息,购买后扫一扫获取更多售后服务。

这种全链路最终帮助传统医疗机构整合用户和业务资源,给患者更顺畅、更完整的指引,提高留存率,深度连接患者进行长期健康管理。

知乎用户 林威​ 发表

发现很多回答没有好好审题。

1、传染病会是人类最终的宿命吗?

①审题,先看→传染病。

其它回答也涉及到,细菌和病毒比人类更早的出现在地球上。从进化论的角度说,人类,是细菌和病毒,在漫长的时间中,共同进化出来的多细胞生命体。

既然同属于地球生命,那么细菌和病毒导致的人体传染病,也就成了地球生命体进化的一个正常现象。只不过,原先人类群体只能靠堆人头的方式,形成群体免疫来抵抗;副作用也很明显,大量人类个体的死亡也严重削减了人类文明所拥有的 “知识块”,以及知识块重组的机会,人类文明的科技发展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中世纪以前,人类文明都是一直和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用最古老的方式进行着抗争。或许不叫“抗争”,叫“共存” 更合适。

而到了现代,人类终于从牛痘疫苗开始,借助各种生物技术以至于基因技术,可以制造各种疫苗,从而让人类可以避免大规模减少个体数量。人类个体存活多了,知识块大量产生,并重组出新的知识块,形成了现代的技术爆炸。具体体现就是:文艺复兴以后,人类的科技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②审题,再看→人类

随便上网一搜索就不难定义 “人类” 这个词:

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真核总界 动物界 后生动物亚界 后口动物总门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羊膜总纲 哺乳纲 真兽亚纲 灵长目 类人猿亚目 狭鼻猴次目 类人猿超科 人科 人亚科 人族 人属 智人种。人可以从生物精神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

要注意,问题中的 “人类” 只是一个定语,隐藏了一个“的”,所以接下来我们继续审题。


③审题,“人类的”→“最终的”→“宿命”

把定语和主语连接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最终问的是 “宿命”,而且是 “人类的”,“最终的”。换一种方式描述问题:人类文明是否在灭绝之前,都会一直受到传染病的困扰?


其实题目并没有对 “人类” 进行严格的定义,所以,答案有多种。

答案 1:根据网络上搜索到的人类定义,即将题目的 “人类”,狭义定义为地球上的人类文明,简称地球文明。答案:。地球文明在灭绝之前,都一直会受到传染病的困扰。地球生态圈本身就包括了众多生命体,生命体之间渗透繁殖,一部分体现为共生共存(比如我们人大肠中的菌群),另一部分体现为传染病。


答案 2:审题③的描述,其实就隐藏了后面几个答案。我自己先来杠一下:灭绝个啥?宇宙这么大,太阳系又不是只有地球,凭什么说地球上的人类才是人类?空间站、宇宙飞船的人类不是人类么?将来月球、火星的人类文明不是人类么?你这是在搞种族歧视!

没错!这样我们就出现了一个广义的 “人类文明”,包括“地球文明”、“星舰地球”、“火星文明”、“星环城文明” 等等。

随着地球人类文明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可见的将来我们将开始殖民太阳系。一旦新的殖民地可以不依靠地球资源就可以独立生存、发展和进化,那么新的殖民地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类子文明。这里子文明诞生于母文明:地球文明,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个独立的文明了。地球历史上,北美洲大陆就演绎过一轮类似的剧情。

那么,如果把题目中的 “人类”,定义为“广义的人类文明群” 呢?答案是:。为什么呢?

生物学进化是基于生物圈的。每个不同的子文明拥有不同的生物圈,对应软件工程的说法是,每个子文明都是不同的 “实例”。那么不同的实例,在生命体、科技树等所有方面,自然会有不同的进化演化方向,生成的知识块也各有不同。甚至有的子文明环境不存在微生物,有的子文明个体任何微生物都不会感染,有的子文明没有生物实体接触,不存在传染概念。

具体来说,人将成为 “非人”,或者说,火星人、星舰人。每个不同子文明的人类个体最终会出现生殖隔离。在生殖隔离的情况下,人类的狭义定义就要改了。

传染病传播,也是根据基因的不同,有物种限制的。所以如果人类文明宇宙殖民化以后,传染 “病” 没有被完全解决,在地球文明仍然有,反而是 “传染” 本身被解决了。那句话怎么讲的?“解决不了问题,就把提出问题的解决了”,嗯,差不多有点这种意思。

同样,基于上文相同的推导,“最终” 也会成为一个无法定义的词。人类最终的宿命,在太阳系以至于宇宙中开枝散叶。



2、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又有没有开挂的科技,可以帮我们避免下一次诸如新冠这样破坏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

终于到了第二个题目了,这个题目只是用了 “我们”,那我们就是狭义人类吧,所以换个说法描述是这样:

将来 100 年内,有没有避免传染病爆发的黑科技产生?

我也看了很多答案,说到很多疫苗的生成技术,把疫苗也做成一个答案。没错,疫苗是科技,但是最快的 mRNA + 单克隆抗体至少也要一个月才能制成,量产也要时间,运输注射又是时间,等全民注射免疫完毕,这体验也不够黑科技了。

所以,未来的地球人类,想要避免各种新出现的传染病大规模传播,不能只是在医学知识块范畴内,想着怎么在肉体内抵抗细菌病毒。我只能告诉大家,要多想!所有时间和空间都要有抵抗,才叫黑科技。

既然是未来的黑科技,就不用太考虑当前的量产水平以及价格。只要原型机能做出来,中国社会工业的量产能力就已经是一种黑科技。量产后的成本降低也是正常现象,参考心脏血管支架的故事。

我下面胡诌几个我想到的,各位大神如果有奇思妙想也可以评论写出来,或者新开一个回答。

1、对于空气传播的病毒:

(1)电动通风口罩 / 面罩。当前已经有成品,但是价格较贵,续航也不佳。续航可以外挂电池解决,价格可以量产解决。

(2)零号病人传播跟踪定位体系。5G 定位 + 边缘计算 + 个人实时健康数据 + 健康出行系统。健康出行系统是健康码系统原理,其余都是 5G 时代必然实现的技术。结局无非也就是一个《镜像》的世界。

(3)室内垂直负压新风系统。实现所有室内空气从向下向上流动,避免病毒飞沫传播。室内包括各种管道和地铁通道,甚至是学校运动场所。负压实验室就有类似设备,社会化普及,其实就是看量产能力和基建能力。北京就有一些学校的运动场有防雾霾棚子。

(4)低阻力高吸附鼻塞、口罩。基于材料科学的创新,现有口罩的进化:更轻,更薄,更无感,吸收量更多。

(5)阿凡达。机器代理人系统,电影《代理人》《阿凡达》已经拍得很不错了。其实初期要实现,并不需要思维控制机器人,只需要机器人有摄像头,可移动,有双手,5G SA 网络低延迟即可。技术原理和当前的远程手术机器人差不多。

(6)移民太空或其它行星。虽然物理上避开了地球传染病,但是其它的潜在风险反而更刺激了。

(7)纳米材料全覆盖皮肤。相当于一个薄薄的宇航服。

(8)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修复能力超强的后代人种,不畏惧任何感染。绿巨人?

2、对于血液传播的病毒

其实现在就防御得不错,将来只需在快速验血方面有加强,即可避免输血传播。

3、体液传播的病毒

如果出现烈性的体液传播病毒,人死了反而传播不远。比如埃博拉就传不远。

如果是类似 HIV,参考上文 1(2)。



最后一点,可能是出题者没有想到的,使用黑科技完全避开传染病之后,人类文明的进化和人类物种的进化问题。

凡事都有两面性,传染病虽然导致了大量生物个体死亡,但从物种进化而言,又是进化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一旦隔绝了微生物,虽然避开了传染病,但也和地球生态圈之间修了一堵 “边境墙”,最终墙内的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还是永恒不变的无故事王国,就只能看造化了。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有,如果说社会科学也算是一种科技的话。那中国已经证明了社会组织能力就是传染病的克星。

传、染、病,就是先传播、然后感染、最后得病。没有传播就没有感染,没有感染就不会得病。所以,解决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杜绝传播,二是避免感染,三是治疗疾病。

治疗疾病的科技人类掌握了不少,研究更多,但是,就已知疾病而言,都还有很多很多无法治愈,更别说是未知的 “新型” 病毒了。所以,如果从这方向去寻求“开挂的科技”,那估计是不可能的。

避免感染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强人体免疫力,二是避免接触感染源。疫苗就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其中一个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但其制造速度大家已有目共睹,无论如何都到不了 “开挂” 的程度。如果有可能 “开挂”,那就只能是从“避免接触感染源” 入手。

杜绝传播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彻底消灭,二是彻底隔绝。彻底消灭绝对是一种 “开挂的科技”,但是这种挂谁都开不出来。所以要开挂就只能彻底隔绝。

所以,“开挂的科技”,只能从 “彻底隔绝” 和“避免接触”上寻找,这就脱离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了,只能从社会科学上寻求答案。中国交的答卷就挺好啊,再修正一下,离 “开挂” 也不远了。

知乎用户 鱿鱼丝真好吃 发表

先说结论:可以说有这样的 “科技” 也可以说没有这样的“科技”,而且人人都应该知道,而且老祖宗也用教训告诉了我们,毕竟历史都是相似的。

既然要知道这种绝杀的武器是什么,那就先从这次新冠的源头开始:

从 19 年年底就开始有第一例案件,传闻是因为吃野生动物?蝙蝠?传出来的,由蝙蝠→人→从→众,这样子人传人传的越来越多。

首先先问一下蝙蝠应该不属于我们人类的食谱里面的把? 一些人为了最求刺激而一味吃野味,何况这个时代我们不缺东西吃啊,还没落到要吃蝙蝠这种没啥肉的动物…..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也十分罕见,可是为什么传播的那么厉害?

非洲有些穷人吃不起人就会买便宜的猴子肉吃,而且这些猴子有的埃博拉病毒的宿主。

几乎所有病原体都有一个自然宿主。自然宿主就是带着病毒但是不会出现症状的动物。自然宿主内有该病毒的抗体因此可以和病毒一起生存并把他传播给别人。
“埃博拉” 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 50% 至 90% 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病从口入,换句话说埃博拉病毒 / 新冠之所以那么严重都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拒绝吃野味,不乱吃东西也是一个开挂的 “科技”

咱们国家的鸡鸭之类的都是从小就打了针的,基本上消除了宿主体内的病毒,而且这个产业也已经工业化也很完善。

大家听过霍乱病吗?

霍乱病是在欧洲发生的,发生在一些穷人居住的地方,而且他们居住的地方脏乱差,老鼠众多。

在这样脏乱环境下,有许多老鼠蟑螂,而且他们和人类公用一个水源,最终水源被污染,一种叫霍乱弧菌。霍乱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病人饮用了含有霍乱弧菌的水。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造成人体分泌性的腹泻。腹泻的很多人最终因为脱水休克严重着肾功能衰竭。

霍乱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症状包括水样腹泻,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短时间内严重脱水而死

所以卫生条件一定要做好,保持好家里的卫生环境,减少鼠患繁盛,也是一个开挂的的科技。

同时国家也要对食品安全,水源安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这样的话,像新冠这样的病毒,来一个我们给他去一个。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

个人: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乱吃东西,正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万一有病就是死定。

国家:严格监管食品、水源、宣传不要吃野味。

知乎用户 andyanancy​ 发表

有人说:xx 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

这句话反过来也会适用。即:xx 在打开了一扇窗的同时,又关上了一扇门。

所以,当你拥有超级利器的时候,超级麻烦也已经暗暗相随,而超级责任也已经稳稳扛在肩上。但是,你自己的基本盘,或者说你自己的身心是否能够承受这个压力,将决定这是一件幸事,或是一件憾事。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好与坏总是相互结伴同行,一切都在于你自己。包括你自己的能力,看法和应对。

老子曰:祸福相依。诚不我欺。

知乎用户 James 发表

中医啊,不管病,只看证,万变不离其中

知乎用户 负教化所有都人祸 发表

社会告知器 APP,可以做到,就是把所有即时发生的恶性传染病即时通告所有中国人民,无法拖延,不存在人为操作滞后,

该告知器,同时将防御损失,扩散状态,暂时预防手段,国内外新闻访谈,以避免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可使中国人民及时才采取措施来控制局势,包括各种社会管理机构的行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WAU7Jo 发表

如果说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那么被治愈就是传染病的宿命。没有谁完胜的局面。

如果有这样的技术,这次新冠就不会发生。

知乎用户 狗东西黄经理​ 发表

开挂的科技?小学生都知道。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孤独的一个人在家写作业。

做到这三项我任这个传染病再牛,

他终究还是感染不到地球上最后生还的人类。

啥叫传染?

就是 A 给 B,B 给 C,C 给 D。

我都是一只孤独的单身狗了我要传传给谁去?

以上情况是基于理想情况所发生的。

人首先最基础的要吃饭,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学习如何种土豆还是很困难的。那就不可避免的会与人有接触。再加上单身狗一个人也挺孤独的,就一个人活着约等于人类的慢性死亡。那我们假设的确有这么一种传染病,厉害到可以通过呼吸传播,也可以通过胃肠道,体液,皮肤粘膜,性传播。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这个病毒的致死率不会太高,病毒也不傻,把致死率弄那么高人都还没传染完自己先把自己的传播媒介给搞没了那不是来搞笑的吗?

我们再进行一波假设,真的就是有那么一种病毒致死率和传播率都极高(假定是埃博拉病毒),那么对于人类来说也总有那么几个幸运儿可能会染上这个病毒,然后体内产生相对应的抗体来应对这个病毒。这个属于概率游戏了,像我之前从事过的细胞建库筛选工作就有点这么个意思。那这些人的后代就有可能会对这个疾病产生免疫,之后人类的数量又会回复到正常水平。

按传统病毒的点到为止,它已经输了。以人类的尿性总会大 E 没有闪。那这个时候病毒再来,骗,来,偷袭。反正到最后还是会靠变异再来一波。

反反复复,这或许就是毅种循环。这种循环持续多久了?远的不敢说,从猴子下树变成智人的那天起,直到今天。

所以我可以很放心的说,传染病不会把人类毁灭,人类也不会消灭传染病,(至少以目前的理论来看)。

那能毁灭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知乎用户 安安 发表

黑客帝国培养基

知乎用户 葡萄糖 发表

传染病发生 可以看成是人类和微生物两大物种之间的战斗,微生物 包括细菌 病毒 各种微小的病原体,很多微生物的历史 比人类都古老的多,在人类诞生前几千万年前就有了。人类从猿成人这个过程,就是和其他物种抢夺自然资源的过程,自然也在和微生物不间断的战斗。几千万年来,人类没有灭亡,逐渐强大,微生物或许有的灭亡了,但一定不是因为人类,其他的也都世代相传,却也在不断变化!

现代文明之前,人类都不知道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一直躲在 “暗处”。直到显微镜的出现,让我们清楚的看见那些无处不在的敌人。人类和微生物的战斗才走向双军对阵的正面战场!就人类而言,发现这些微不可见的敌人,已是阶段性的胜利~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都在致力于寻找敌人弱点及克敌制胜的武器,我们发现了高温、酒精、碘伏、氯己定、抗生素、病毒唑… 这些都能对敌人造成伤害。打的敌人节节败退,鼠疫、天花几乎全军覆没,我们越来越强大了!我们取得了空前的战果!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种族大战就是这么残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微生物不想被灭亡,举起了起义大旗,流感风卷全球,非典应声来援!接着埃博拉响应、新冠异军杀出!反抗起来也变得越来越凶残~战场上越来越激烈,双方都在舍命搏杀。

在这场关乎种族命运的战斗里,可谓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我距离胜利还很遥远!

知乎用户 白银君 发表

看了许多回答,很少有开挂的技术,那么请让我来展示一下我们香港城市大学的黑科技——石墨烯口罩

我觉得这种技术可以在人类针对传染病的阻击战中让人类取得快速胜利。

该篇文章由香港城市大学学生我手动翻译自香港城市大学新闻中心

由叶如泉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快速,经济地制造抗菌石墨烯面膜。

化学系助理教授叶如泉博士及香港城市大学(CityU)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快速、经济地制造抗菌石墨烯口罩的新方法。这种口罩还具有抵抗病毒的潜力。

常用的外科口罩是不抗菌的,因此有害细菌可以保持活性数小时——这将会产生继发感染的风险。然而,石墨烯以其抗菌特性而闻名,科学家们就此研究了制造石墨烯面罩的可能性。

“在几年前进行的先前研究中,我们发现使用商业用二氧化碳红外激光系统在商业用聚酰亚胺膜 [一种聚合塑料材料] 或其他生物材料上进行直接书写可以生成 3D 多孔石墨烯,这使得制造石墨烯口罩的过程快且简单。

抗菌石墨烯面膜的初步研究已经在进行中。“我们的激光诱导石墨烯 [LIG] 材料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大肠杆菌和雾化型细菌。杀菌作用是由石墨烯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太阳的光热效应下,LIG 材料可以在 10 分钟内以 99.998%的效率杀死细菌。

多数含碳材料可以使用商业 CO2 红外激光系统转化为石墨烯。

此外,研究团队最近开始测试 LIG 材料的抗病毒能力,并取得了非常乐观的结果。在对两种冠状病毒的初步测试中,LIG 物质在 5 分钟内灭活了 90%以上的病毒,而在 10 分钟内灭活了所有这些病毒。

制备石墨烯的传统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也就是高温下在多孔衬底上生长石墨烯,然后将其蚀刻,接着将氧化石墨烯聚集在一起并在热水中同时还原的水热法。

但是,这两种方法对产品形状的控制较差,并且需要高温条件、漫长的合成工艺和高额成本。

叶博士的突破性进展将石墨烯的制备和图案化整合为一个简单的步骤。该方法既省时又节省成本,可以帮助解决原材料采购问题。大多数含碳材料,例如纤维素或者纸,都可以转化为石墨烯。

“我们也可以使用生物质或生物材料。这是一种绿色技术。” 叶博士指出。

此外,转换可以通过激光系统——一种在大多数车间里都可以找到的系统,在自然环境下开展。“我认为生产流程将会很简单,而且价格应该会介于医用外科口罩和 N95 口罩之间。” 博士这样说道。

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将 LIG 图案化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各种形状。通过调节激光功率以改变孔的大小,使口罩舒适呼吸。

叶博士演示了石墨烯面膜原型。

叶博士说:“我们的下一个计划是评估防病毒率并制定可重复利用的策略。”

LIG 材料还具有一系列其他应用,例如制造抗菌医疗器械。

叶博士补充说:“我们已经制造出一种口罩原型,并且具有最佳的结构。我们希望在获得认证测试后不久将其投放市场。”

这个团队还制造了一种由人的呼吸驱动的湿电发生器,并可以对口罩自身的状况进行报告。细菌或大气颗粒在 LIG 材料上的粘附会改变表面性能并影响水分诱导的电势,从而提供有关面罩状况的信息。这种口罩提高了防护效果,对一线工人尤为重要。

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团队包括黄哩鹎、苏建军、宋云和博士生,已经许司愉、硕士学生。他们都都来自化学系。该工作是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中教授、南开大学的朱春雷博士和香港卡罗琳斯卡学院的陈思杰博士一同合作的。

英文原文链接:https://www.cityu.edu.hk/media/news/2020/09/08/graphene-face-masks-battle-bacteria

知乎用户 昕薇日化 发表

在大自然造物面前,人类是生命体,新冠病毒也是生命体。共同的目标就是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繁衍下去。在各自为自己能生存下去所做的一切对本群体来说都是应该的。新冠病毒如此,人类也是这样。不是被新冠打败,就是打败它们,这无可调和。可以说,即便没有新冠,还会有其他的病毒或是其他的生命体威胁人类。本来,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与大自然的抗争史,只有不断地消灭各种威胁,自己的种群才可以长足远行。在不断的与自身的痼疾和外部的挑战的斗争中使人类得到不断进化和发展。开了挂的科技是必须会有的,但是在未来一定也还会有不可预知的危难在等待考验人类。在这条路上,没有侥幸可言,只有打起精神全力应对才是最必要的态度。

知乎用户 Jun Chang 发表

我认为即使不是这次新冠疫情,也会有其他人类无法抵御的灾变发生。因为人类太过贪婪,太过不平等。

贪婪是对自然的索取,现在的消费主义恨不能让大家无节制的追求物质,甚至把未来几十年的劳动成果都能提前预支。如果这种逻辑用在物质上,相当于全人类提前透支未来几十年所需要的所有物质。随着人类族群的不断壮大,这个需求是指数增长的,即使如地球这样庞大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也终将难以满足。

不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有的富人过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浪费无数的资源和能量,只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而有的穷人还在为一日三餐能吃饱喝足而忙碌。虽然人类族群逐渐形成了圈层,似乎老死不相往来,但是终究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富人掌握的资源也要通过穷人的服务和顺从来体现。长此以往,矛盾必然越积越深。

在科技不断快速进步的时期,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生产力进步和发展的红利,矛盾不显;当科技进步放缓时,这种矛盾必然会爆发,不管是以天灾还是以人祸的形式。这也就是各国都很重视科技发展的原因。

我觉得这次疫情对人类是一个警告,同时也让一部分人开始反思,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是否应该任由资本的狂欢放纵自己的欲望,还是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人,应该怎样生活?只是目前我观察到的现状告诉我,并没起到太大的作用,人们依旧我行我素。

最后,用小时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在墓园的思考来作为结束,希望能引起大家反思并自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人,应当赶快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

知乎用户 道舟 发表

群体避免,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从古至今,从来不可能把感冒彻底断绝一样。从群体整体上看,不可能避免。没有这样开挂的技术。

但具体到个体,却是有可能的。就是说,少数群体,仍然是有可能,通过预防,主要是提升自身免疫力,来达到个体免疫的。

因为,提升自身免疫力,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财力成本,也就是养生。

正如同,不可能所有人都要求养生一样,并且养生得当。所以也就造成了,最终只可能是少部分养生者,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而个体性免疫

但群体,除非每个个体都提升免疫力到一定程度,否则从整体上看,就不可能出现集体免疫。该到来的,在每个循环周期,始终会如期而至。自古皆然。

知乎用户 涂山鹿鹿​​ 发表

开挂的科技是否存在我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在医学科技上我们人类永远只是学习者。

可以预见,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我们从未接触过的疾病和传染病,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同时向这一代代为抗击传染病的医者们致敬。

以下是节选自我校湘雅医学院的抗疫与探索之路。

一、战 “疫” 功臣汤飞凡

1938 年抗战时期,中国首位投身病原学研究的医学家汤飞凡带领中央卫生防疫处被迫一路南迁,最终到达昆明。当时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属军事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将有关技术严密封锁。1944 年末,在汤飞凡主持和樊庆笙参与下,中央防疫处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成了国产青霉素。当时,青霉素市场价格高昂,汤飞凡却规定,在医生开具证明并经防疫处审查后,青霉素可按每支 1 元的价格供应给急重症患者,对确实需要的贫苦患者予以减免药费。

抗战胜利后,中央卫生防疫处在汤飞凡带领下,回迁北京,在被日寇破坏的原址上进行重建,于 1947 年元旦建成了万余平方米的中央防疫实验处总处。汤飞凡利用美国医药援华会捐赠的一套青霉素实验生产设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青霉素生产厂,于 1948 年生产出堪比进口产品的每支 20 万单位的青霉素。

![](data:image/svg+xml;utf8,)

解放战争期间,汤飞凡的防疫处增加了青霉素、卡介苗和丙种球蛋白的生产,并支援解放区牛痘苗 10 万支。1949 年,汤飞凡担任新中国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仅两个多月就制造出菌苗 900 余万毫升,控制住了中国北方的鼠疫疫情;之后,又打破国际封锁,研制出黄热病疫苗,贡献于国家的外交事业;并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大量高质量的牛痘疫苗,为中国提前消灭天花病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 年,中国人口中有 50% 患有沙眼,边远农村地区更有十眼九沙之说,无数人因此失明。汤飞凡果断将研究方向定在了沙眼领域。1955 年,他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世界上第 1 次分离出沙眼病原体,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并开辟了人类微生物学领域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衣原体目,被称为 “衣原体之父”。汤飞凡的发现使治疗沙眼的药物被迅速找到,将中国的沙眼感染率大幅降低。此后,汤飞凡转向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纪念他对人类的卓越贡献,1981 年 5 月,国际沙眼防治组织 (IOAT) 追授他“沙眼金质奖章”;1992 年 11 月 22 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汤飞凡的纪念邮票。

2、李振翩安顺灭霍乱

1914 年,李振翩考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附设男女护士学校,1918 年考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医本科,是湘雅第 5 届毕业校友。1925 年,李振翩被推荐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系任职,开始猪霍乱的研究,并找到了防治猪霍乱瘟病疫苗的制造方法。而后他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并同谢菲尔一道研制出预防脊髓灰质炎的 “李氏 - 谢菲尔” 疫苗 (或称 LS-C) 而享誉世界。

淞沪抗战爆发后,原在南京的李振翩随民国政府陆军医学院迁至贵州安顺办学。1941―1942 年,一场规模空前的霍乱横扫粤、桂、黔多省,李振翩所在的贵州安顺地区也发生了霍乱,他率助手们全力灭菌防病,封闭导致疫情的水井,将漂白粉溶液倒入水井中消毒,并反复检测,直至井内细菌完全消失。有 5 万人居住的安顺地区,因霍乱致死的人数被控制在 11 人;而另一个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的村庄,900 人中就因霍乱死亡了 90 人。李振翩惠民之功卓著,被擢升为陆军中将。

1945 年抗战胜利,李振翩随校迁回南京,担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主任,并被陆军医学院任命为血清研究所所长。1949 年 2 月,李振翩赴美后经人介绍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并成为该院黑伯尔博士实验室的助手,发明了把第 3 型脊髓灰质炎患者的病毒血清注射到老鼠脊髓的方法,被称为“李氏 - 黑伯尔” 脊椎内注射技术。1951 年,他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第 1 型毒株的培养法(即 LS-C 法),多年来被用于生产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

三、湘雅人揭露常德细菌战

1941 年 11 月 4 日清晨,日军一架飞机在有 6 万人居住的常德县城上空低飞 3 圈,未扔炸弹,却投下了许多夹杂着棉花的谷麦。敌机离去后,常德县防空指挥部、警察局及镇公所收集日军投下的少许谷麦,送到广德医院请求检查。

负责化验空投谷麦的是广德医院副院长谭学华 (1938 年毕业于湘雅第 12 班) 和化验员汪正宇。他们通过细菌培养与动物实验,初步报告为疑似鼠疫。常德县政府迅速将该实验结果汇报给时在长沙、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的薛岳将军。谭学华还向《国立湘雅医学院院刊》报告了他收治的病例。与此同时,担任湘雅实验诊断实习教学的吕静轩医师 (1936 年毕业于私立湘雅医学院),作为当时湖南省医学检验方面的权威,在接到谭学华转来的标本后快速检验,并将结果呈报省卫生处专管防疫的邓一韪处长 (湘雅肄业校友)。重庆国民政府卫生署也派来防疫专家陈文贵 (湘雅肄业校友),与邓一韪、王祥麟 (湘雅医学院第 16 届学生) 等深入常德疫区一线,对日军发动的常德细菌战事实进行了科学的认定和揭露。事隔 60 多年后,常德细菌战民间诉讼团发布的资料称:《国立湘雅医学院院刊》是第 1 份向世人揭露日军发动常德细菌战暴行的媒体。

四、抗击 SARS

2003 年,SARS 肆虐中华大地,湘雅人又一次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2002 年 12 月,湘雅 60 级校友谢金魁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最早发现和最先报告了 SARS 病例,并及时开展防治工作,由其团队负责诊治的 19 例 SARS 患者,无 1 例死亡。2003 年 6 月谢金魁被中共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其事迹以 “谢金魁创造四个最先” 为标题载入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广东抗非群英谱》。

2003 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胡成平教授将 13 岁的孩子与身患晚期癌症的老母亲托于他人照料,毅然奔赴排查现场,多次为湖南省 SARS 群防群控工作提出重要建议,为湖南省培训了一批又一批 SARS 防治的一线医护人员,全国妇联、卫生部授予她 “三八红旗手” 光荣称号 [6] 。湘雅二医院第一时间决定组织 3 批 SARS 防治、抢救预备队,建立应急系统。号召发出以后仅一天时间,就有 1 450 名医务工作者、300 多名机关后勤职工报名。老专家孙材江教授、泌尿外科陈仙博士、五支部陈晓群书记,重症监护病房、消化内科全体同志向党委递交了请战书。

五、抗击流感

甲型 H 1 N 1 流感对人类致病性高,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湘雅医院成功救治一例重症甲流孕妇》(2013 年)、《孕 37 周感染重症甲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助母子跑赢生命赛跑》(2018 年)、《湘雅三医院 “人工心肺” 帮助重症甲流患者正常呼吸》(2019 年)…… 一则则新闻报道反映出湘雅人在救治重症感染患者、防控疫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 年,湖南省 H 7 N 9 禽流感患者数量多、病情重,湘雅人依然是湖南省防治抢救工作的“主力军”。湘雅三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杨明施主任为湖南省人感染 H 7 N 9 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 4 个分组组长之一,负责长沙、株洲、湘潭、岳阳 4 个市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医疗救治的技术指导,以及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等相关工作。湘雅医院抗击 H 7 N 9 专家医疗队多次到湘潭、岳阳、邵阳、株洲、益阳等地为当地百姓服务,还将 H 7 N 9 禽流感的诊治技术教给基层医务人员,帮助其提高防治水平。随着诊治技术的推广使用,医务人员对 H 7 N 9 禽流感的警惕意识和防治水平大为提高,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直到现在,我们应该明白,新冠肆虐的全球内外,我国之所以有如此安定的环境,离不开所有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更应该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成果。

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三十年后,我们也会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警醒后辈。

知乎用户 和光同尘 发表

实际上,完善的下水道系统,良好的卫生习惯,先进的医疗条件,城市和野生动物的隔离,已经帮助人类远离了无数传染病了。要不是现代的各种优良条件,早就瘟疫四起了。限制古代城市人口上限的条件之一就是瘟疫,人一多人口一密集瘟疫就容易滋生而且传播很快。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02k2w 发表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和感冒糖浆等最近用来对付他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豪发。让我们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从物种进化的角度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

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影响。你越是琢磨高危病毒,就越会觉得他们不像寄生生物,而是越来越像猎食者。

猎食者的特征之一就是会无声无息的潜行。最可怕的是,一切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人类的野心和欲望注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中世纪的残酷写真,较之血腥暴力的场面,杂交恐怖片和文艺片,或者叫文艺恐怖片,恐怖的是一切都有可能成真。对大自然的索取总是要还的,震撼人心,直击你的心灵。不仅仅疾病,想想人类与几个世纪以来的大瘟疫的斗争。时常威胁全人类的传染病的爆发,人类于致命病菌共存博弈的百年诗史。瘟疫仍旧会随着人类的进展而存在,希望此次疫情可以在人类共同合作下而平息。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水质的安全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人畜粪便等生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类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这些都可通过水体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因此,在加强水污染治理的同时,提高人民对水资源的认识,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普及水资源的宝贵性至关重要,减少水污染从基层做起。呼吁人类要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明白今天的人类需要怎样保护环境,才能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阿奇霉素杀感冒病毒,头孢杀一切。开挂的东西或许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来分析病毒的突变种种。

如果真有开挂就试试中药吧,或者从萨满,藏族医点找找看,或许有些中草药和矿物有效果。

知乎用户 信守合同 发表

1. 隔离,永久隔离。

2. 过滤空气

3. 隔绝空气

最后,最简单的还是口罩。

知乎用户 分享你吹 B 的故事 发表

提早隔离母体。

知乎用户 水无趣 发表

人类作为动物,得疾病是正常的。传染病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人是群居动物。你就不能避免和别人接触,也不可避免和自然界接触,只要接触的事物足够多,就会产生疾病。有可能是过敏,产生不耐受。更多的是因为接触了更多的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病毒在不同动物身上引起的反应是不同。

非典就是一个例子。在蝙蝠身上没事,但是到了人身上就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染病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目前来看,传染类疾病的毒性变得相对弱了,传染性变得更强了。从天花到非典再到新冠,比较明确的展现了这种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人类在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总结出很好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通过这三类大的方法,大多数传染病都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控制住。

二是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多开始进行预防。我们从很小就接种疫苗。对于病毒的认识比以前更深刻了。科技可以帮我们了解病毒,了解病毒的结构。分析病毒的致病原理。研究出预防疾病的疫苗。

现在帮助我们开挂的科技,其实就是现代医学从这么多年的和疾病的斗争史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就像新冠开始的时候,虽然我们还不完全了解新冠,也没新冠疫苗。但是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通过经济活动按下暂停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住疫情。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正常的复工复产,经济也复苏了。这一切的胜利,还有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愿意为集体付出自己努力。

就算拥有最好的科技和医学,但是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也是无用的,例如。对于传染病来说,现在的科技足以应对。更多的还是需要人们团结在一起,拥有强有力的执行力。

知乎用户 德国师爷德国法律​ 发表

增强人的免疫系统,避免那些侵害人类免疫系统的疾病。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wyDb1o 发表

应该是锻炼之后超强的体魄和强大的免疫系统。

我记得 nba 有几个得了艾滋活的好好的。

知乎用户 YZCheng​ 发表

科技可以帮助人类防控许多传染病,但很多传染病是难以根除的。有许多传染病不断出现,一个传染病还没消灭另一种传染病又出现了。天花之所以能被人类消灭,是因为它是一种以人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并可以通过疫苗预防,但今后人类不一定会这么幸运。现在著名的传染病很多都是人兽共患病,鼠疫、狂犬病、埃博拉…… 这些传染病通常难以根除。此外,许多病毒会不断变异,这对于疫苗的研发有巨大的挑战;许多细菌会产生耐药性,这对疾病的治疗有巨大挑战。我个人认为人类的科技虽然不一定能消灭所以传染病,但可以与许多传染病所抗衡。

知乎用户 武汉理工大学余运彪 发表

“余老师”个人的观点是没有。因为人类所遭遇的疾病是层出不穷的,假如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或者说是什么科技,那就相当于说会有一种科技或技术使得人长生不老或长生不死,而这种事情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况且,人类医学的发展是滞后于疾病的出现,人类不可能 “预想” 某种疾病 “有可能” 会出现而花费时间精力财物等去制造“铠甲”。生老病死就是宿命,人类只能坦然接受罢了。

知乎用户 had 发表

疫病、灾荒和战争,是历史常态,只是很幸运,我们这代上网的人见得少而已。

知乎用户 包包大公 发表

在古代也没有开挂,是用人命来感受疾病

不干净的食水,糟糕的卫生间,人类和家禽一起混住,蚊虫孳生导致的打摆子,每一条都是人曾经经历过的病,甚至夺取生命的病

现代也没有开挂,不要妄想开挂,能够走过来,都是察觉到细菌的世界,才一步步走过来,更卫生的家居,更安全高效的水体处理,家禽饲养,屠宰的环境,是靠着科学的力量

减低传染病,应该是正视传染病源,不因为传染病而给病人一种病耻心理,一旦发现有传染,立即采取行动,绝对不能拖,

肺结核跟着人类走过那么多年,它是传染病,它还存在,专门防治医院是不是真正有足够多的医疗来医疗病患,是不是病人还有很强大的病耻之心,这都是属于公共心理问题,需要不是外挂,是正视问题的决定。

更好公共卫生,随地吐痰的处罚力度,人不因为看病太贵而选择不看病,而是让他们感受,去医院不是烦恼,可以得到很好体验,传染病就可以防范了。

任重而道远啊

知乎用户 奎哥说​ 发表

这次辉瑞制药不是说有 90% 的抗体效果吗?!我看靠谱!

知乎用户 好大的太阳 44 发表

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病毒的发展史,病毒这一个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亿年的物种,正在以他们不断的变化时刻准备着攻击人类。

近代随着抗生素的出现,使我们对抗病毒已经有了几分底气,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为了避免像 14 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的悲惨后果,我们的科技发展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创造出保护人类的疫苗与药物。

其实人类从远古到现在,像这种大灾难经历了无数回,欧洲的鼠疫只是他们中的一次,而正是这一次的灾难,就夺走了 2400 万人的生命。

大家要知道,那时候的人口密度跟现在的人口密度真是无法同日而语,以 14 世纪的人口密度就能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如果在今天出现这种超级病毒的话,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那时候的交通还不算便利,传播的速度相对较慢,如果换在今天,飞机满天飞,相信病毒会在几周之内传遍世界各地。

虽然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样病毒也会在人体中随着人体的变化而进行进化与变异,所以国家现在大力控制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出现,就是防止超级病毒出现的措施。因为每一具人体都是行走的培养皿,如果你常用抗生素的话,那么你体内的病毒就会慢慢适应这种抗生素,它变异的结果就是完全对抗生素免疫。当你在发病的时候,吃这种药就会无效。

所以抗击传染病并不全是科学家的事情,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应该严格的约束自己,从生活的习惯着手,努力的去控制病毒的变异。这样才能让我们人类能够继续的繁衍下去。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病毒也会相应的增强,我们不可能完全预防它,但是随着我们科技的发展,当它出现时,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去控制它。把他的伤害控制到最小。这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并不惧怕它。

知乎用户 连仔 发表

在我印象最深刻的传染病,除了这次以外,其余的两次一次算得上是黑死病,另一次就是天花。

在公元 1348 年到 1666 年,这 300 多年期间,出现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毁灭性的疾病,试音鼠疫带来的,后来被称为黑死病,他总共造成了 2500 万人的死亡,同时,这场被称为黑死病的瘟疫所产生的影响更是历史性和世界性的。而公元 1520 年,西班牙在入侵,墨西哥的时候带来了天花,造成了 300 余万人的死亡,在此后 50 年里,墨西哥因为天花上诗了 2000 万人,使得阿兹克特帝国从此消失了,而历史上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传染性疾病,最后要不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要不就是人们想到了抵制他的办法,发明了疫苗,最终人们也将会抵御它。

如果说要靠什么样的科技彻底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个人感觉这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各式各样的传染性疾病源头又是各式各样的,我们的科学技术无法抓住,是什么样的源头来产生出这样的疾病,所以自然也就无法避免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能更快更稳准狠的控制住,只要先把传染的速度控制住,然后医疗的跟进,可以快速的制作出疫苗来,那么这总传染疾病就并不可怕了 。

实际上不论是细菌还是病毒,一直在人类的历史中扮演着超级重要的角色,毕竟人类自身的体内就会含有有益菌和有害菌,而体内的病菌又容易和其他的病菌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病菌来,如果这个病菌特别容易传染,二又不容易治愈的话,那自然就会出现大规模的传染了。都说病从口入,只要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相对来说注意一些,那么不单单是对我们自己的身体有好处,最重要也不会造成大的疾病传染。

知乎用户 球吧剪辑师 发表

不完全是人类的宿命。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帮我们避免下一次新冠。学习原始社会人类的『原始状态』

流感和新冠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它们的症状很接近,早期我们没有办法进行鉴别诊断,所以公众得了流感之后,很可能要去医疗机构就诊,如果同时有新冠患者的话,也增加了感染新冠的风险。所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实际上是减少去医疗机构就诊的机会,减少在公共场所、在医疗机构获得新冠感染的风险。

没有出现这么多发热的病人,相关机构就不需要按照新冠疑似病例去处理,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所以实际上是减轻了对新冠疫情防控和病历管理的要求,当然也会减轻医疗机构就诊或者住院的负荷。往年没有新冠疫情的情况下,在冬春季,医疗机构也经常满负荷运转,所以减少流感的发病对医疗体系有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早期的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存在共同感染的情况,而且双方协同作用会导致重症比例增加。

因为新冠和流感病毒都会对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破坏作用,此外,感染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之后,还会引发一些继发的感染,比如一些肺炎球菌的感染等,都会引起更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从个体的角度预防流感,来防止流感跟新冠共同感染,降低一旦感染后可能转重症的风险。

接种流感疫苗,一是 “不用被迫去医院”,能减少在医疗机构被感染的风险,二是 “不添负担”,助力维护公共卫生防护体系、医疗体系的平稳运行,三是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避免流感新冠共感染转重症。

1、一些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小流行也不容忽视。国庆前后有一些人感冒,但并不是流感,比如有的是鼻病毒造成的,也有的是细菌等造成的。

2、流感活动当前比较低。今年的流感疫情目前处于低位。一个数据可以给出更具体的情况,近期各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每周检测 8000 多份流感样病例样本,每周只有 3-5 份检测出流感病毒。

3、流感季尚未开始,仍需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好的社交习惯。按照往年的经验,流感活动一般 11 月份开始慢慢上升,到 12 月份就会有明显的增加,1 月份左右会有一个高峰,之后再慢慢下降。

生活方式

1、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训练

尽量不要长跑、马拉松之类的,也不要整天泡在健身房做力量训练建议中等强度的训练,比如瑜伽、普拉提等等,力量训练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另外,适量的跑步、游泳都可以

2、每周花 3 天时间做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在动物研究中发现:肌肉能增强个体的先天免疫反应。但也要坚持适度原则,30-45 分钟即可,同时,力量训练后,要增加一些动物蛋白质摄入,帮助增肌。

3、注意运动时间

晚上睡觉前不要做剧烈运动(可能影响睡眠、导致暴食等等),早上锻炼更好些,也可以尝试适量空腹锻炼。

4、确保 2 次锻炼之间有休息,一般建议隔天做一次力量训练,保证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除了适度锻炼之外,饮食方式也是另一个抗衡病毒的主要方式,建议不要吃太饱,现代人要学习原始社会人类的原始状态,吃得不是很饱,饿不死

知乎用户 备用张呈栋 发表

以现在科技发展速度来说,尽量避免是可行的,但是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为千百万年来,从人类诞生的那时候起,传染病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也可以说,传染病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也造成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改变。

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很多的大型传染病,给人类造成了无尽的伤害,据记载,公元前 431 年,古希腊就曾经发生过雅典大瘟疫,那时候他们的两大城邦斯巴达与雅典爆发了战争,但是战争刚刚开始就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瘟疫,雅典爆发的这场瘟疫持续了三年之久,有一位当时的历史学家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他说人们像羊群一样的死亡着,即使活下来都会落得终身残疾,这场瘟疫直接导致了 1/4 雅典公民的死亡。

13 世纪欧洲爆发了,著名的黑死病,这场瘟疫持续了七年,在这短短的七年时间里,这场瘟疫夺走了 2500 万欧洲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 1/3,并且此病在随后的 300 年里不停的在欧洲泛滥,致使很多人对当时欧洲的基督教失去了信心,对欧洲今后的历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像这种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很多很多,传染病就像一头洪荒野兽一样,我们只有驯服它,而不可能完全消灭它。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染病对人类的伤害已经越来越小了,近几年几次突发的大型疾病,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同时我们疫苗的研发与生产速度越来越快,这也是在与病毒争分夺秒,虽然病毒在不停的进化与变异,但是科技总会迎刃而上,在最短的时间扑灭传染。

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重视,高效的应急手段与快速的应急措施都可以使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所以我们也不必恐慌,当传染病来临的时候,我相信整个社会都会共同努力,把这头凶兽驯服。

知乎用户 仔仔仔 发表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传染病并不是人类的宿命,人类也不会因为病毒而灭绝,只会因为它的挑战而变得越来越强大。

就像题主所说的自从人类诞生那一天起,病毒与传染病就一直陪伴着人类成长,可以说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历史上很多大的事件都与传染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无数的灾祸,造成了无穷的伤害。

14 世纪,欧洲鼠疫的大流行,造成了 2400 万人的死亡,想想当时欧洲总体人数,就知道 2400 万人占当时欧洲人数的比重了。这还是在 14 世纪的欧洲,当时超级大都市还没有出现,人口的密集程度远远没有今天这个样子,那鼠疫病毒还造成了如此的伤害,如果换到交通便利的今天,人口密集程度也大,再有这种超级传染病的出现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呀!

病毒与灾难是总会出现,但是我们的科技也是在不断发展中,每一次当人类面对危机的时候,科技也会飞跃式的进步,各种抗生素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人体的寿命,为抗击各种病毒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但是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病毒总是随着人体而不断的进化与变异。当人体用的药越来越好的时候,病毒的耐药性也会越来越强,这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我们不要过度恐惧,因为人类始终是高智商的生物,他们会使自己的科技水平不断的发展,以迎接不同程度的灾难与考验。

再有社会预防公共健康突发事件的措施越来越完善,即使有强大的高传染病出现,相信以我国这种高执行力与快速的应急措施反映,都会使病毒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

生活总要抱有希望,如此强盛的祖国,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必恐慌于病毒与传染病,因为人类终将伴随着他们继续发展。也会继续与他们相爱相杀。

知乎用户 文四爷笑一个 发表

木有

知乎用户 师横遍野​ 发表

没有,不能,不可能!

知乎用户 三丫 发表

感觉即使科技发展的再快,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病毒的存在,即使真有那样的神迹出现,科技把所有的它全部杀死,那样会使人体越来越娇弱,更加的弱不禁风,也会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完全改变,这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远远抵不过对环境的伤害。

其实病它是与我们相互依存的,能造成传播的病毒只是一小部分,我们人体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只是我们身体已经对他们产生了抗体,所以平时他们不会出来捣乱,但是往往你的健康情况出现异常,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他们就会出来作威作福。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机体免疫力。

说的有点远,我们言归正题。高效的传染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交通异常发达的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飞机网络,会使它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样就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觉得科技发展方向不应该光从医疗药物着手,也应该针对发达的飞机网络,制造出有效的阻击手段。比如说发明一种设备,在没有它的情况下,也可以随时监控出入机场的人员身体健康情况,如果发现异常的话,及时通知机场的工作人员,对怀疑人进行咨询,并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治疗。这样会大大减少传染的传播,虽然会增加机场的防护难度,但是面对高昂的突发事件的付出,这点投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感觉还有好多这种科技的发展方向,都说现在的医院都可以智能诊病了,以现在电脑的运行速度,一天能够诊断多少人啊?而且他的知识量会存储的异常强大,在他强大的数据库里,能够随时调取可疑病人的症状相关信息,这就大大减少了诊疗的速度,能够更快地发现可疑病情,并予以报警。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种智能医院是也是应该及早普及的。

知乎用户 夜雨​ 发表

这是一个相当为难的题目,因为疫情的产生方式,传播方式,致死方式都是未知的,如果把我们所有能想到的漏洞堵上,这就和我们做网络安全的一样,不连接互联网是最安全的,但是即使这样仍然具有被入侵的风险,而对于下一场疫情也是一样,避免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而这次疫情我们国家就是这样做到了,所以我们才有了这个对国家感到自豪的 2020.

回归正题,我觉得开挂的神器应该是口罩,随着国家的扶贫工作的进展以及对卫生环境的要求,最可能大范围的传播途径就是空气传播了,那么口罩就是性价比最高的疫情防御手段。

知乎用户 四宝 发表

人类这么多年的历史,到现在就连感冒这样的小病毒都无法搞定,只能预防、隔离、提高免疫力等措施,让人远离病毒,而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内,目前没有彻底杀死病毒的方法,像感冒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内,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直接杀死病毒而不伤害人类,只能依靠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

而体外的病毒则很容易杀死,无论什么病毒,加热、紫外线、消毒液等等,都可以比较轻松的杀死病毒,杀死率可以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在以后的未来,在体内杀死病毒的医疗方法目前还比较难,只能依靠疫苗预防,另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就是减少与病毒的接触机会,例如不吃野生动物,甚至不吃生的食物。

未来人类进行星际探索的时候,太空城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可以彻底避免与外界的接触,进而隔绝各种病毒。

知乎用户 凡几册​ 发表

从生命哲学的维度看,人体是由本我,病毒和细菌的复合体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

传统医学把病毒和人体对立起来,但不能忽略的是病毒与人体是共生关系并且处于同一生命体。在杀灭病毒时也同样会对人体自身造成很大伤害。而且病毒具有复制和自我生存意识,某种层面上也是生命现象。为了自身存在会不断进化而导致药物的失效。

基于上述情况的推理,我们应该树立基于系统平衡的新医学观来认知疾病。

传染病不是人类的宿命,它是人类生命有机体的伴生。

通过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以及中医,西医,功能医学等的整合进行会聚研究。相信伴随着生命科技的不断发展最终一定能与新冠病毒和谐相处。

知乎用户 MadCC 发表

非医学专业,谢邀。

个人认为干细胞技术和基因编辑等的研究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暂时抛开技术带来的道德问题)。但对于普通人来讲,仍旧会存在很多壁垒。

提高免疫力和加强防御措施相对更合理。

截止回复此问题期间,查帕雷病毒在玻利维亚出现。

知乎用户 秋风月十八 发表

由于目前我们无法提前预测病原的变异,进而难以在一场由未知病原造成的疫情发生前进行防控布局,所以还很难做到把未知疫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若想要将一次未知的疫情提前扼杀,最大的黑科技就是 —— 一种提前能够预判病毒变异,而且在感染人之前能提前判断出该病毒对人有致病性的黑科技。。。目前来说这种黑科技还太遥远了。就像地震、海啸等其他天灾一样,如果无法做到提前预判,就永远只能被动应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法律上瘟疫被列为不可抗力的原因)。所以个人认为,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内,人类恐怕还是要继续和传染病斗争,至于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那就不知道了。

但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漫长的斗争中,咱们人类并不是无计可施,事实上,在和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类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的。在长期的斗争中,人们慢慢发现了有效对抗传染病的模式:有效的治疗 + 合理的防控。有效的治疗就不必多说了,通过对有传染性患者的及时隔离,尽可能的减少传播规模,再加上一系列抗菌 / 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减少了人们内心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毕竟真正会让人们对传染病产生恐惧的,是死亡率而非传染性)。合理的防控在多年的探索中也积累了很多心得,例如曾经烂熟于心的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洗手常通风”,“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了吃”等等,就是人们在千百年来和传染病的对抗中,积累的宝贵心得。而这次新冠疫情,让人们知道了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对于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性。而人们对新冠疫苗的热盼,也说明了,大家普遍认识到,疫苗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武器 —- 这也促使更多人主动、积极地接种疫苗。

虽然真正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一种,但是传统高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大大下降。不说太远,哪怕在建国初期,痢疾、鼠疫、伤寒、还有各种寄生虫(蛔虫、阿米巴等)病,都还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疾病已经不那么常见了。

知乎用户 精神可嘉 发表

新冠,这种级别的病毒,在古代,连瘟疫都算不上,根本没资格被载入史册。古代屠城灭国级的瘟疫到处都是,是真的屠城,无一活口,潜伏 + 空气传播 + 百分百致死,一场瘟疫,死亡人数数以千万计,乃至数以亿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十次。

都知道张仲景治伤寒,但你知道伤寒是什么吗?东汉末年,十年伤寒,全国五千万人变一千六百万,三分之二的人口病死,建安七子病死四个——放到现在,那就是全国八亿人病死。所以民不聊生,黄巾起义,战争爆发,三国征战,又死一半人口,此时人口仅剩七百万,达到华夏历史最低点。

三国志 · 蒋济传》: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张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

三国志 · 武帝纪》: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伤寒杂病论 · 序》: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续汉 · 五行志》: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后汉书 · 郡国志》:

汉桓帝永寿二年,户千六百七万九百六,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

国史大纲》:

蜀亡时,户 28 万,人口 94 万。吴亡时,户 53 万,人口 230 万。魏平蜀时,户 66.3 万,人口 443 万。三国合计:户 147.3 万,人口 767 万。

说到这里别跑题了,其实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毒的适应性。

曾经看过一篇统计,从人类开始与病毒对抗至今,人类的科技进步与病毒的进化几乎旗鼓相当,也就是说,人类找到的有效药物在一步步减少,而病毒在借着进化的无限可能逐渐的变强。

如果要有什么黑科技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唯有基因改造了。

人类如有哪一天能探索到基因层面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基因,不论是哪种疾病或者是缺失的器官,亦或是你不喜欢的脸庞,身高,都可随意改变,不在话下。

知乎用户 钱军德正 发表

病毒肯定会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的麻烦,但是我不认为它就是人类的终结,也不是人类的宿命,人类的科技发展中将会战胜传染病,让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让人们健康快乐的生活。

随着时间推移 ,那些曾经给我们造成危害的传染病,都已销声匿迹,比如说霍乱与鼠疫,虽然还偶尔有所传播,但是大规模的传播也基本上没有了。

鼠疫曾经给欧洲带非常严重的灾害,在十三十四世纪的欧洲鼠疫曾经大范围的有流行,短短的几年中,造成了 2000 多万人的死亡,那时候人口非常的少,然而,这种疾病却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可想而知它的威力,当时欧洲人的医疗技术很落后,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医治,也不知道,应该把犯病的人隔离多久?那时候他们参照诺亚方舟躲避大洪水的天数,设定为隔离的天数是 40 天。但是仅仅是隔离,并没有阻断病情的传播,病情还是在整个欧洲大陆肆意蔓延。时过境迁,如果这种疾病发生上当代的话,我相信以当代的科技进步与医疗水平,应该很快的,就控制住病情,而且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分享各地的救助经验,不像那时候的欧洲消息那么闭塞,隔了很久才得出米兰当时的做法是最有效的,所以才推广开来,这完全耽误了控制病情的时间,也体现出消息不通畅的弊病。

所以现在的医疗水平与科技发展对防治传染病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国家对医疗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在疫苗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有突发的病情出现,国家也能在最短时间内研制出疫苗,这就为防治重大的传染病提供了最好的方法。

科技在不停的进步,虽然我们不期望他能研制出长生不老的仙药,但是杀死小小病毒还是有可能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知乎用户 十二语宇 发表

先说结论:个人认为把传染病看成人类的宿命,有点夸大了,还谈不上到这个程度,开挂的科技,避免下一次新冠,避免也有点难,但预防和限制是必要的。

正如题目详细描述所说,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历史中总有一席之地。

自人类诞生以来,传染性疾病就一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已经被战胜的天花,还是等待攻克的结核性疾病以及今年的新冠。

纵观历史,不提欧洲黑死病,我国古代的天花,就审视一下近代的东北鼠疫。

1910—1911 年起于东北满洲里一带的肺鼠疫大流行,这场瘟疫染遍东三省,且波及关内数省,最终致 6 万人死于非命。当时的清政府没有我们现代的医疗技术,但也做了一切努力。

除启动了尚处于草创阶段的卫生行政应急机制外,还采取了封关、封海、焚化疫尸等断然措施。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一度威胁大半个北中国的瘟疫才全面退却。


但一场疫情过后,总是要反思的,谭嗣同在经历一场规模大的传染病后,改字复生。传染病我们不知道可不可以避免,但不断地建立现代化的机制是必要的。

近代东北鼠疫期间,当时的伍连德和他的助手们大力提倡每个人都要佩戴一种他发明的简易口罩:用外科手术用的洁白纱布制作,被称为 “伍氏口罩”,这在之前的公共卫生中是没有的。

而这次新冠过后,大家有没有发现,常态化的防控,一些公共空间的测体温,红外体温仪,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备了口罩,有了更好的卫生习惯,无形中,大家的卫生意识都在提高。

这个问题的题目描述里说道,无论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留下不可磨灭疼痛记忆的,还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一直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紧密相连。

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每次疫情过后,人类都会变得更加坚韧,我对未来的社会依然很有信心,不仅是在科技方面,更多地是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知乎用户 路遥 发表

专家提醒,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仍处在关键阶段,提醒大家不可放松警惕,返岗、复工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居家、办公多开门窗通风,避免聚集就餐,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封闭场所。《黄帝内经》引《上经. 尚时》曰:“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

中医一开始就知道,这次是 “瘟”,是来自于江海鳞甲(海鲜市场),而不是非典那次的 “疫”,来自 虫兽毛羽。所以素食能够让人远离病毒 “宿主”。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会带来健康隐患,而其中对野生动物的偏爱又有更大的风险。

其中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由于动物和人类身体的相似性,远超过植物与人。所以许多传染性疾病有 “人畜共患” 的特点。简单说就是: 一部分动物会得的病,人也能得。

事实上, 人类约有 70% 的病毒性传染病都与动物有关,比如著名的 HIV、SARS、埃博拉以及各种禽流感、猪流感等等。

其原因在于: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它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且种类和数量繁多,因此成为孕育各种细菌和病毒的 “自然宿主 “。细菌和病毒在这些动物的体内存活,并不断变异、进化,最终就有可能出现能够感染人类的 “新型病毒”。

如果说,这些身体上显现出来的恶性传染病,能够让我们明显地看到与动物相关性。那么, 肉类在能量层面的 “病” 则没有那么容易被观察到,而这反而是更普遍的“毒素”。

比如,在动物被宰杀时,动物的恐惧能量会强烈地影响其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样地,动物的细胞内还铭刻了被圈养时的苦闷、被抽打时的愤怒等情绪能量。因此,很多肉类在能量层面已经或多或少有些污染。而这种 能量会被食用者身体吸收,更容易表现出易怒、情绪不稳、头脑混乱等情况。

《大戴礼记 · 易本命》曰: “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

肉类饮食为主的确能够带来明显的肌肉力量,使人勇武有力。但是在精微的能量层面,比如情绪和心智上,肉类却带来更多扰动,因此往往不如食用五谷为主的人更能表现出智力方面的能力。

因此,调整饮食结构,可以从逐渐减少肉类摄入做起,尤其是所谓的 “野味”。这样,不仅接触致命新型病毒的机会更少,还能够让身心进入一个更轻盈、更敏锐的状态。

有科学家统计过,人的一生大约平均会感染上百种病毒,但是因病毒而丧生的人数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体免疫系统是决定性的因素, 绝大多数的病毒性疾病,最终都是靠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才能彻底化解。简单说就是:身体的能量饱满,外邪才不易入侵。

知乎用户 会飞的鱼 发表

从文明出现曙光至今,病毒一直伴随着我们,困扰着地球上所有的文明和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病毒有了深入的了解,但依然无法阻止和战胜它。病毒是一种最原始的有机体,但它似乎比人类更 “聪明”,变异的速度比人体识别它的速度总 “领先一步”。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它,科学是最有效的对抗武器。10 月 30 日至 11 月 1 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也是一场对抗病毒的 “接力赛”,一位位“最强大脑” 站上舞台,讲述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人们信心和希望。 我们不知道下次病毒大流行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但每一次人类抗击病毒的经验和教训,将成为我们与之抗衡的“免疫力”。新冠疫苗或等到明年对于人类能否成功应对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新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病毒学家哈维 · 阿尔特在接受视频采访时,充满了信心。

因 “发现丙型肝炎病毒”,阿尔特和迈克尔 · 霍顿、查尔斯 · 赖斯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阐述了大家所关心的丙肝病毒方面的研究,表示现在人类还不能根除丙肝病毒,因为我们并没有针对丙肝的疫苗。“丙肝病毒的本质就好像艾滋病病毒一样,这些小 RNA 病毒很难研发出疫苗,它们太容易逃脱抗体反应了。”

阿尔特感慨:有时,收获需要时间。这既是对自己丙肝病毒发现之路的总结,也适用于当下人类正在进行的新冠病毒之战。“目前人类如此关注这场疫情,是因为它持续的时间比人们预期的长得多。另外,如果人们遵守规则,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科学地佩戴口罩,感染率就会低得多。”

在阿尔特看来,新冠病毒不同于丙肝病毒,研究周期不会那样漫长,人们目前已对新冠病毒有相当多的了解。他所在的团队,已经检测出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并对病毒蛋白及产生的抗体完成了所有测试。阿尔特表示,他不认为新冠疫苗可以在今年面向大众广泛使用,最快预计也要到 2021 年。不过他相信,在全球科研工作者的齐心协力下,病毒研究和抗疫的进程一定能大大缩短。面对新冠小纳米有大用场 2006 年美国物理学会詹姆斯 ·C· 麦高第新材料奖获得者戴宏杰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前沿话题讲堂中,带来了纳米材料应对新冠病毒的最新进展。

“人类正在面临真正关键的危机时刻,其中包括两个重要主题。” 戴宏杰严肃地说,“一个与环境、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有关,另一个与生命科学、生物学和医学有关。” 疫情期间,戴宏杰参与了和新冠肺炎诊断有关的项目。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新冠病毒的重要研究成果即将发表。

“病毒检测非常重要,掌握和检测相关的因素将有助于免疫评估和疫苗开发。” 戴宏杰告诉大家。为了能更好满足研究需求,戴宏杰团队开发出了一种不需要任何血液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我想介绍‘黄金纳米膜’,这一概念是指将纳米结构的金膜涂在载玻片上。采用这种方法能通过信号的放大,完成更为精确的检测。”

据了解,和其他检测方法不同,黄金纳米膜测定法具有敏感的特性。最重要的是,它只检测受感染的人而非健康人群。通过 2014 年 1 型糖尿病和寨卡病毒爆发的两个事例,戴宏杰表示,利用这种方法,检测出新冠病毒的抗体,并和其他种类冠状病毒予以区分,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从人们以前的感染经历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交叉反应和潜在免疫的知识。事实证明,即使有些人只是普通感冒,他们实际上也产生交叉反应,会具备一定免疫力。” 戴宏杰称,“利用这种非常敏感的纳米平台,实际上可以只提取唾液并检测唾液中的抗体。即使浓度很低,仍可以检测出来。”

疫苗临床前资料 “中国出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是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创新药物的研发。他告诉大家,尽管未来关于冠状病毒的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他非常自豪自己的团队能够从原子层面来提供帮助。

眼下,新冠疫情仍在继续,全球科学家的当务之急是齐心协力了解它更多秘密,并开发出对抗它的治疗方法。作为大型 RNA 病毒之一,冠状病毒拥有特殊的基因组,它们就像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一样,属于β4 型冠状病毒。

多年的积累体现了出来——饶子和团队自 2013 年非典爆发以来,重点研究了这些病毒的 16 种非结构蛋白,并在复制机制上形成了转录。经过今年半年多的努力,最终得到了新冠病毒序列。在测算出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质结构,并筛选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大约 1 万种化合物之后,研究成果被蛋白质数据库选为 “二月分子”。这是饶子和团队从依布硒啉中筛选出的一种化合物,在美国已获准进入第二阶段临床试验。除此之外,另一种能够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官网上被查询到的,被称作双硫仑的化合物已经被批准进入美国和英国的第二阶段临床试验。

少为人知的是,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制的第一本临床前资料,也是饶子和团队的贡献。为了确保疫苗的免疫原性,聚焦于维持融合前的构象,饶子和团队优化了灭活病毒的纯化,并对这种疫苗进行了稳定性及生物物理和生化特性分析。为下一场流行病做好准备昨天,汇聚了四位病毒学 “最强大脑” 的病毒之战——世界顶尖科学家病毒峰会举行。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这场峰会引人瞩目。2015 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琳妮 · 马奎特多年来专攻人类疾病的细胞机制领域。她在讨论环节提到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安东尼 · 福奇博士。“福奇博士很早以前就提过他非常担心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没有专门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病毒检测装置。” 马奎特指出,“这就是全球流行病的隐因。”“我们最终必然会克服新冠病毒,但是下一个潜在的流行病病毒也一定会在未来出现。可能是类似的病毒,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病毒。” 马奎特表示,“因此,我们需要为下次的流行病做好充足的准备。” 她认为,这将会是未来的热门研究领域。

新冠疫情,让病毒研究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在人类与病毒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一种新的武器正在研发使用中——糖生物学。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前沿话题讲堂,糖生物学创始人雷蒙德 · 德威克表示,糖生物学在未来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未来药物发现将与传统的药物发现大不相同。“尽管无法直接药到病除,但只有科学家循序渐进的发现和研究才能更有效地对抗我们生活中面对的各式各样的病毒。” 国际合作的科学最有效

在科学态度大师讲堂,2009 年诺贝尔化学奖、英国皇家学会主席文卡 · 拉马克里希南严肃地说:科学是全球性的。“这场疫情使得国际合作的需求成为焦点。” 拉马克里希南敏锐地指出。国际合作使人类发现病毒的惊人传播速度,全球都在为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做出努力,从而更好地了解病毒、攻克病毒。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也在竭尽全力地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与潜在的疫苗。“目前的疫情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与其在疫苗研发上竞争,不如鼓励各国合作组成全球疫苗联盟,采用并行方法研究,共享研究成果。”

拉马克里希南说,当疫苗和药物被研发出来时,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确保其分配公平?如何允许贫穷国家获得成果?如何避免疫苗的使用或分发引起的政治问题?而放眼更远的未来,如何确保各国能够抵御可能更为严重的另一种疫情?应该出台哪些做法和措施以检测现有疾病和新疾病的爆发?我们如何协调全球对此类事件作出快速反应?

与此同时,拉马克里希南引入另一个因疫情淡出人们视野的重大威胁:抗生素的耐药性。“我们又该如何合作起来,通过良好的公共卫生实践、早起预警系统来开发更有效的抗生素并防止耐药菌传播?” 他说。

为应对新冠疫情的迅速发展,生物多样性等某些进展较少的领域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拉马克里希南说,明年 5 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举办,这是一次国际合作的大会。“既然问题是全球性的,那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实施生物多样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全球合作。”“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办法。” 拉马克里希南再次重申,“促进合作本身也是科学家的责任。我们不乏成功的合作案例,当面对更大的研究议题、更大的全球挑战,无论是科学家群体还是非科学家群体,都需要消除合作障碍,共同推动发展。”

知乎用户 Blank 发表

每一次新发传染病进入人类社会,都深深的让人类感到疼痛。每一次疼痛以后,人类就获得了新的发展的一些力量,让我们自己变的更加谦卑,觉得应该如何跟整个的微生物界相处,而且如何通过我们的科技发展和我们人类的自我管理和人类的团结,我们来获得对这些传染性疾病不断的控制。

事实上,直到今天,威胁全人类的存在中,传染病依然是位列 top 的存在,除此以外,就是饥饿、气候变化、战争等内容。可以说,我认为,只要人类无法抛弃肉体的存在,那么,传染病就始终是人类的威胁。

当然,要说绝望,人类从来都不是被动的主儿。古代医书中关于防疫的记载就是人类应对疫情的经验总结。中世纪的时候找到的鸟嘴口罩,爱德华詹纳推动的牛痘接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疫苗雏形。后来科赫和巴斯德开创了微生物学,弗莱明找到了抗生素。

今天,我们应对传染病的手段已经更先进。几天就鉴定出了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通过高通量筛选药物,我们很快找到了一系列药物联合治疗。通过互联网科普,我们构筑起全民抗击疫情的新防线。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绿码成为了对抗疫情的有力法宝。5G 远程诊断,协助了疫情推动,AI 影响识别可以让疾病诊断更加便捷。

其实,人类就是在和传染病赛跑,看谁能跑的更快。我们只有越来越强大,才能越来越好的应对病毒。所以,下一次疫情,也许依然会爆发,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对抗。

知乎用户 风飞沙动 发表

感谢邀请!

万物生存皆有灵,不能说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这种说法太过片面,不够严谨。

怎么说呢?存在即合理,传染病的存在并非人类的宿命,而是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依赖共生的。传染病的存在,可否理解为是人类优胜劣汰进化的必然方式之一呢?

我们先俩看看什么是传染病?

人与人或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被称作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 3 类,共 39 种。

传染病的传怎么进行传播的呢?

传染病是一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并广泛流行的疾病,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的个体、感染者的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传播、粪口传播等。

因此传染病并非人类的宿命,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受到各类环境的影响,其出现是必然的,每一次的出现都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到它,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虫媒的地区分布,增加虫媒繁殖速度与侵袭力和缩短病原体的外潜伏期。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和其它虫媒病毒性疾病。

那么有没有开挂的科技,可以避免下一次类似今年的 “新冠” 呢?

我们前面也说到,传染病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有些是认为的,有些则是收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毕竟人类一直都在进步,没道理传染病还停留在远古时代吧,这和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也不符合。

所以要想避免下次的新冠,个人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从个人做起,一些基本的卫生措施是必要的,比如勤洗手,锻炼身体,定期体检,不要不当回事,毕竟身体是自己的,一旦出了毛病,那有可能就是大毛病。同时要嘱咐身边家人亲朋好友也要注意,不要接触和吃不干净的东西,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在这里本人个人呼吁,某些国家或者机构不要试图打着提高人类免疫力的幌子,研究各种危害人类健康安全的病毒。可能你最终研究出来的不是疫苗,而是高级病毒。一旦流出到市场或者出口到其他国家,那么破坏力不可预估。

其次是关于医疗科技方面,这方面很关键,怎么说呢?一个国家的医疗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提现了其国家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比如我们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次新冠的出现,就提现了这一点,检验了国家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素质,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与其去想着那些开挂的科技,倒不如接着这次新冠,进一步完善国家医疗科技,医疗设施,这样可能还比较靠谱些。

最后,希望大家在遇到类似传染病问题,不会再次惊慌失措,而是镇定自若的去应对。加油!我们会变得更强!!我们国家会变得更强!

知乎用户 正派大兔子 发表

我认为所谓开挂的科技更多的应该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

疫情之前学校上方的天空一到冬天基本见不到太阳,天空是什么颜色? 是厚重的灰色。

而现在的冬天: 满满的幸福感~

我好喜欢。

可能疫情对我们很多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场大灾难,但是对大自然来说这是治疗它们的良药,疫情警醒了我们战胜病毒从源头上来说首要条件就是保护环境低碳健康生活。

知乎用户 小包子 发表

不是人类的宿命,“对于传染性的疾病来说,如果危险的病毒隐藏在空气中,或者随手可碰到的地方,人类只要呼吸就会染病。我想是有的,有效的治疗办法应该会比疫苗早出现。理想的情况下,这将减少需要采用呼吸机等措施的重症监护病例。盖茨基金会已经组织了一个 “治疗加速器”(Therapeutics Accelerator)项目来发掘最有前景的治疗办法并汇集整个行业的能力。我期待能催生出有前景的方案,可能是抗病毒药物,抗体或其他治疗办法。

目前正在探索的一个办法是使用已被治愈病例的血液(血浆),其中或有抗体能起到保护作用。如果确实有效,这将是保护医护人员和危重症患者的最快方法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对他们提供帮助。只要发现一例阳性,就应该进行报告以追踪这个病例在哪里出现,并决定是否需要加强隔离。韩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建立了数字化的追踪系统。2020 年被疫情挡在家里和将疫情挡在屋外的人们,都经历着人生中不曾想过的难。面对这样的短时间爆发国家也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快速准确的反应:隔离防控、分离毒株、研发疫苗、建设医院。

早在在新冠肺炎发生前,人类就已经曾经历过几次生存与死亡的抗争,每一次的抗争人类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也是这一次次抗争将人类推向新的进步针对新冠疫苗研发,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回应称,从历史上人类应对疫情到今天人类对病毒的认识,疫苗仍然是当前战胜新冠病毒的根本之策,各国也把研制疫苗摆在重要位置。但疫苗研制是非常复杂严谨的科学活动,难度大周期长,因为是科学研究所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YdO08 发表

人类的生老病死是生存在这个大自然家庭里的必然规则。不管是传染病还是非传染病都跟人类息息相关。只要有生命就有病原体的存在。传染病应该是人类宿命之一呀。人类进化轨迹与传染病的更新迭代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联。

从古代到现代历经了多少次的传染病?很多了吧。比如说猩红热、霍乱、鼠疫、天花、流感、肺结核,以及去年开始的新冠病毒传染病……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些传染病传播高速且致命,杀伤力强,破坏力广。在一次性带走许许多多的生命的同时,却也促进着人类及其相关物种的进化,

和科技的强行改变、革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方面的进步,很多传染病得以扼杀,人类的生命得以很大的保障。但都是建立在传染病发生以后。

我想现在应该还没有这么先进的科技,可以检测到未来。未卜先知,那是所谓的仙人呀。新冠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不古,不团结,不持之以恒。想避免下一次的类似新冠传染病有点高难度。宿命在此呀。

个人观点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倾听那一季花语 发表

传染病并不会成为人类的宿命,因为人类科技越来越发达,相信在不就后的将来一能发现有效防止各类传染病的方法,就拿这次新冠来说我国已经研发了很多治疗和预防新冠的方法比如使用干细胞等新技术、新方法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结果安全有效,且对于防止肺纤维化、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独特的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研攻关组第一时间启动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研究应急攻关项目,包括全球首个获批开展治疗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的干细胞药物以及完成严格的第三方检测获批开展临床研究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研究团队都经过了扎实的临床前研究和质量检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另外,干细胞对于肺纤维化进程的阻断以及促进肺部损伤修复的作用,显示其对于防止肺纤维化、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独特的优势,除干细胞治疗外,比如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在试验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IL6 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胸部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呼吸机支持平均天数减少 7.7 天,ICU 监护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至于预防方面,就需要大家瑾记,预防做到位比治疗方法可重要多了。包括增加自身的营养、抵抗力并锻炼身体,因为这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力自愈的。也应该从自我做起,做好手卫生以及戴好口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做好手卫生以及戴口罩可以接切断这两个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人传人的疾病,因此应该做好防控措施,尽量待在家里不出门或者少出门,不参加聚会和聚餐,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保持一米以上。

有了这些方案相信下一次新冠到来定然伤不了我们分毫。借此和疫情期间奋战在最前线的医护工作者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知乎用户 追光者​ 发表

疟疾:人类史上最大的杀手之一,这种疾病好像一直都存在于人类身上,大约是从 5000 年前,疟疾从非洲西部出发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天花病毒:

宿主——人类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传播时间:约为 3000~4000 年前

传播区域:天花在亚、欧、非、美洲都曾大规模流行

患者症状:初期高烧、疲累、头疼及背痛;2-3 天后典型的天花红疹会分布在脸部、手部和腿部。2 星期后开始结痂,后发展成疥癣,痊愈后脸上会有麻子,因此称为 “天花”。

重大事件: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消灭天花。

病死率:约为 30%

以上两点只是一个代表。

要说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我觉得不一定。

虽然病毒在不断进化,可我们人类也是在不断进化的过程。

一方面理论认为:人是动物, 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无法逃离大自然生存法则, 无法凌驾于法则之上去超越自然.(理科, 自然生态学界)

另一方面理论认为:人虽然是动物, 但已经凌驾于万物之上, 不能用自然法则来左右人类.(文科, 人文社会学界)

自然只会淘汰 “部分”,环境的影响及大自然的选择(大自然的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要与环境相适应,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58 年 7 月 1 日 C.R. 达尔文与 A.R. 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人称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达尔文 - 华莱士学说。达尔文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其核心自然选择原理的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 “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有没有开挂的科技,让我们避免下一次新冠,个人观点是目前还没有。

毕竟,我们对冠状病毒还是了解甚少

知乎用户 我有小栗子 发表

目前没有开挂的科技能帮我们避开

当前的科技能帮助我们预防、预测和快速识别出病症。

科技结合人类当前的手段可以比以往更好的预防传染病。比如超市和商场提供的全身消毒的机器。再或者红外线测温仪,将传染源扼杀在源头。

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建立模型去预测他的传播速度。从而更好地去减少传播数量。人口聚集是否会加速传染速度,具体能加速多少,或者禁止人口聚集又会造成多少经济损失,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我们可以更好的制定政策,减少各项损失。

预测模型:基于组合神经网络模型的新冠疫情传播预测分析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动力学模型主要有 SIR 模 型、SEIR 模 型、SEIHR 模 型、SEQIR 模 型。将粒子群用于神经网络训练过程,将湖北省公布的数据作为数据集,用于检测所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否准确。

被传染之后,我们可以针对传染病具有的特殊病症结合科技去建立智能识别系统,加快识别速度。在传染病暴发的初期,医院人手调度不足时,利用科技的手段去减轻医院人手不足的压力。

快速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影像智能诊断系统 [2]

基于肺部 CT(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的人工智能诊断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使用神经网络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切片内和切片间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 COVID-19 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集早期筛查、病变评估、病灶分割功能和肺部及病灶像素分布直方图等功能于一体的 COVID-19 智能诊断系统。通过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采集了 247 名 COVID-19 病患、152 名其他肺炎患者和 92 名健康者的肺部 CT 图像,并制作为训练数据集用于网络训练。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在验证集上的筛查任务和病变评估任务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 88.63% 和 89.65%,算法模型中每人平均诊断时间缩短到 0.4 s,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又或者传播期间物资不足,需要更为准确快速的调度系统。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去建立新的调度系统

目前没有科技能帮助我们避开传染病,但是有开挂的科技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度过难关。

[1] 吴志强, 王波.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模型的新冠疫情传播预测分析 [J]. 软件导刊,2020,19(10):15-19.
[2] 唐迁, 杜博, 恽爽, 高莉, 吴爽, 张超, 兰猛, 陈紫业, 李亮, 查云飞, 张良培, 李平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影像智能诊断系统 [J/OL].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1-8[2020-11-08].

知乎用户 等风来 发表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又和野生动物有关系。王教授和我的感觉都是~ 这一天终于来了。

新世纪后,野生动物疫源疾病其实是越来越多,但影响比较大的就是 SARS,到现在相隔 17 年,这个时间其实比我预想中要长,坦白说,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的一些习惯,那么类似的疫病还是会出现的,现在隔了 17 年才出现这个规模,应该说人类社会还是在进步的,很多事情是做到位了!

我跟王教授聊过,研究人和野生动物相互作用是一个大命题,下面分成两个小命题:一个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人是怎么欺负动物的;另一个问题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也就是动物怎么 “报复” 人类的。

这次新型肺炎疫情。涉及到的冠状病毒 “2019-nCoV”,不太好念啊~ 它属于冠状病毒下的β冠状病毒类群。这个类群主要是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和之前的 SARS 实际上是高度相似的,所以主流的观点认为疫源还是蝙蝠。

以前的 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都提到过蝙蝠这个物种,包括狂犬病毒,蝙蝠也是大户。主要也是因为蝙蝠基因比较强大,让这些代谢快、寿命长、数量大、物种多、历史悠久的开挂生物 “百毒不侵”。

疫源除了蝙蝠,还有研究者认为是蛇,一些研究者把这次的病毒的序列转译成氨基酸,得到它的蛋白质序列。再把这个蛋白质序列和几种我们中国人消费比较多的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和蛇身上的病毒最接近,因此得出前面那个结论。当然作者本身也是很谨慎的,他就是提出这么个观点来供大家来思考。有个说不过去的地方。王教授说,现在是冬天,很多蛇,包括一些蝙蝠都在冬眠,那它们是怎么接触到人类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你不要忘了,病毒也好,细菌也罢,像这一类的病原体,它在跨门类的过程当中,其实差异是非常大的。毕竟人和爬行动物之间还是跨纲呢,它们是爬行纲,我们是哺乳纲,病毒要跨纲传染人没那么容易的。所以到底是不是蛇,王教授他是存疑的。

这次疫情也引出一个大话题,人兽共患病。其实人类 75% 以上的传染病,最初都是野生动物引起的。这么高的比例,我是很吃惊的。

鼠疫、埃博拉、肝炎、禽流感,还有前面提过的几种传染病,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野生动物疫源。什么叫野生动物疫源?就是和人没关系,它本身在自然界中是真实存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好比野外永远存在一个机关,如果人类触发了它,那么就对不住了。

知乎用户 大头妹 发表

今年,是很不一样的一年,从一月份春节前期,大家就都开始重新思考人生,重新面对现实,重新对健康更加重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提起新冠,大家都已在生活中做好自我防范,思想上重视还不够,还有几种医疗健康的行业特别值得关注:

一、科技化体温测量仪

举个栗子,我们在疫情期间出门的话,戴好口罩,进入公共场所都用体温枪测脑门,后来发现手腕是更好的选择。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旷视在人脸识别的技术之上,研发了无接触体温感性设备,解决了公共场所测体温和筛查的重要作用。

二、病房里的机器人

除了商城、酒店之外,机器人在医院也有了特别重要的岗位。比如,我所在的北京海淀医院里,机器人可以在病房里辅助医生护士的工作。

机器人在住院处可以开展导诊及初步诊疗、远程巡房以及防控知识宣传,大大减轻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感染风险。还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上传与同步、数据的分析和决策,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

三、全民医学科普平台

简单来说,在今年这个不平凡的一年,大家除了关注媒体报道之外,更多的时间都在学习和了解防范预防新冠的方法。还有一个更明显的感觉,大家都十分关注大健康这个领域,不仅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养生等等。

未来不久,我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预约、看病、开处方,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更高效。

在此,感谢腾讯医典平台提供了很多专业医疗知识,还在平台上可以找到更多著名大医院的医生。目前,腾讯医典还在和全球医疗机构合作,我们也希望以后可以实现线上看病。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r9S22 发表

传染病,没有谁听到传染病是不怕的,人人自危,在目前科技下,还有人员下,传染病还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这个是会传染的,对于医务人员,一个不可怕,就怕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甚至会感染更多的人。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以后,产生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不一定具有传染性。传染病的发生应具备三个环节,分别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只要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就能治疗或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及发展。疫苗的出现就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就是切断传染源的途径。

这个时代是科技发展繁盛的时代,也是问题很多的时代,总是有好就有坏嘛,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就是有的国家没有,但是国家的人去了有传染源的国家,然后在回国,这就是一大问题了。所以说传染病这难题,治愈率不高,还危险。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以及远程控制,这还是很好的,这科技也运用在了今年的新冠疫情,就是因为有这些,才避免了更多的感染,医务人员也不用这么劳累,真心的感谢医务人员,对呀一名学医的我,看到这些真的很感动。

而避免传染病,我觉得科技还是不太够,还需要继续发展,因为消灭了新冠,那还有旧冠呢,这些问题还是很严峻的。我们不仅仅要依靠科技,还要本着自身,因为我们人才是问题,要在饮食方面做出调整,不吃野生动物,注意个人卫生,还需要提升自己免疫力,免疫力高的人治好的机会也比较大,所以我们也要加以锻炼。现在不好说,我相信以后肯定会有开挂的科技帮我们避免下一次的新冠。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LEfjQT 发表

一听到传染病,大家脸色都会变化,因为这些病不仅仅是对于一个病人来说,而是对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地方,都是难以控制的,一但得病了就很难治好,就算治好了对身体伤害也很大。传染病顾名思义的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而它的特征就是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播 、水源传播 、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 、土壤传播。听到这个,无疑是一种担忧,从今年的疫情来看,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乃至更多,毕竟这是个很难控制的问题,还好我们国家及时发现,及时的控制了,才没被造成更大损失,这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强大,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仅仅用了几天就竣工了,还有一些企业前来安装 5G 基站,空调等设备,科技的发展势不可挡,而我们可以运用科技,避免下一次新冠的发生吗? 这是个大问题。

随着 5G 技术,远程医疗以及远程生活服务等的普及,有了这些,我们可以用机器人操作,家就避免了人员之间的接触,就减少了感染的机会,科技这是一大好处,但我们自身的呢? 也是需要加以补充,传染病也是免疫力下降的体现,所以我们可以锻炼身体,在饮食方面也要控制,注意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样生病次数就会减少,就算生病了也会好的比较快,这比较有事例的,所以说单单考科技是不行的,虽然科技现在发展的很迅速,但是还是有很大部分的难题还未解决,不要想着只有 1,还有另外一个 1 呢,提高身体机能,那么 1+1 不就是大于 2 了吗?

知乎用户 zhangx 发表

通信技术与安全健康码系统

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这种架构的巨大价值,人类社会终于进化出了快速反应的非特异性免疫雏形。

可完全溯踪是对传染病的降维打击

知乎用户 summer 发表

目前还是没有这样开挂的技术能够避免新冠的。今年的新冠肺炎来的凶猛,打的我们以及国际措手不及。但即使如此,国家的速度还是让我们战胜了新冠。那么这次战胜了,下一次我们还能战胜吗?

我认为我们应该要相信国家,不管能否和有无研制出一种开挂的技术,我们都要听国家的,信任国家。即使有下一次的新冠,在我国只要遵守国家的发号施令就一定会健康平安。

传染病,每个人都会害怕。毕竟它可以如流氓般到处乱串。传染病一般具备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当传染病出现,我们首先是找出传播途径进而切断传播途径。才能控制住传染病的流氓性。但是切断传染途径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找出传染源,以及发现易感人群。只有找出传染源才能从源头切断传染病,进而对症下药。也只有发现易感人群才能更好的控制传染病的流氓爱好。只有最后研制出疫苗才能够更好的预防流氓的侵入。打疫苗也是有一定伤害的,我们也还是以提高免疫力为主。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也在进步,即使没有开挂的技术能够避免下一次新冠。但是我们的科技依然能够增强的,在下一次新冠来的时候能够不那么无措。比如 5G 技术的普及和远程操控,就为此次的新冠做出很大的作用。正因为 5G 技术的运用才能让更多医护人员以及普通百姓战胜了新冠。

光靠技术的进步还是不够的,还是要从自身出发,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更强大。所以我们除了要研发更高技术的科技外还是要强身健体更重要,只有足够强的身体免疫力,才能更好的对付下一次的新冠,即使新冠侵入病体,起码身体内有足够的免疫力对抗才能更好的配合新科技的运用才得以完全战胜新冠。所以我们还是要在提高免疫力上面下功夫才好。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HXc9dF 发表

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吗?

这个宿命两个字就让我有点疑惑,难道人类这个族群真的永远都无法避免扼杀传染病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染病。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data:image/svg+xml;utf8,)

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data:image/svg+xml;utf8,)

而这一次的新冠疫情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

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也就是说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使得它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而且它还有一段的潜伏期,特别像是感冒生病,让人产生错觉。

现在交通科技的发达使人们的出行越来越频繁,也是这一次新冠疫情可以那么大的传播,导致全世界陷入了恐慌之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data:image/svg+xml;utf8,)

关于新冠病毒的来源众说纷纷,有的人说是因为吃蝙蝠,有的人说是吃果子狸,也有的人说发源地其实不是我国,而是从其他国家传入的。

以目前的科技而言,并没有什么开挂的科技能让我们避免类似于新冠病毒传染病,而我们能做到的也就是预防。

尽量的将这杀伤力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当发现自己身体况不对的话,立刻到大医院里面自动接受检查,并且自愿的配合。

不要有那种很奇怪的思想。

明明还有活下来的机会,却又拉着别人一起去送死。

还有就是少吃点野味,那些野生动物不说是不是保护动物吧,他们的身体也携带着一些病毒,吃一些饲养的牲畜不更好吗?又安全。

而且听说某省这一次因为吃野山菌致死的人数比这一次新冠疫情的还要多。

知乎用户 Even 发表

义体改造,意识上传,血肉苦弱,机械飞升!

知乎用户 ma0012 发表

传染病自古以来就有,没有人能做到废除传染病。只能避免不被感染上。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染病的抵抗能力也在增强。

传染病指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以后,产生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不一定具有传染性。传染病一般具备三个环节: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易感人群。而我们一般都会先切断传播途径进而控制住传染病。疫苗的出现就是预防传染性疾病。

如今的时代是科技发展繁盛的时代。当然也是问题多的时代。好比今年的疫情,武汉处于疫情爆发之地,任何人但凡去过武汉均要进行核酸检测,还要隔离,因为其病传染性极其强烈。需要彻底切断传染源才能更好控制住疾病传染。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以及远程控制,真的是给了控制疫情很大的帮助,正因为有这些,才避免了更多的感染,医务人员也不用这么劳累,真心的感谢医务人员,对于一名学药的我,看到这些着实是很感动。

但避免传染病,我觉得单凭科技发达还是不太够,还需要继续发展,因为消灭了新冠,那还有旧冠呢,这些问题还是很严峻的。我们不仅仅要依靠科技,还要本着自身,因为我们人群自身才是问题,除了在饮食方面做出调整,野生动物是断断不能再碰的,还要注意个人卫生,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免疫力,只有免疫力高的人传染率才更低,如传染上了治好的机会也会更大,所以疫情过去后我们更要加以锻炼。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有没有开挂的技术能避免掉下一次的新冠呢?我认为我们应该相信国家的强大,随着人才的培养,以后肯定会有开挂的科技帮我们避免下一次的新冠。

知乎用户 不路不露 发表

哇嚓,看到提问就知道这是脑洞题啊。传染病那么多种类,然后希望有开挂的科技让人类避免传染病。

先说下传染病都有哪些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人类想要能够避开这么多的病原体,真的没有办法吗?人类就是在同外部世界的不断斗争走到今天的,脑洞开始,但肯定不严谨,经不起仔细推敲:

一、

改变人类的肉身。这个怎么说呢?有点涉及到人类永生的话题了,让每个人的记忆可以下载并存储到机器人的大脑中(当下就是电子存储器了),当人的肉身消亡了,留有个人记忆的机器人继续存活于世,这个时候,病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统统失去了作用了。

二、

无论病原体是细菌、真菌、还是寄生虫什么的,都是生物,在温度高到某个数值时,一个也别想活了,但又不可能让人类的肉体突然升到某个高温,那在杀死病原体的同时,人类自己也死亡了。有没有一种这样的科技产品,人只要随身带着,身体周围就会产生一种类似电磁场一样的防护区,肉眼不可见,但病原体只要接近人体、进入这样一种防护区,立即死亡。不过这种防护区杀死病原体的机理是什么呢?一定不是高温,但却可以干扰病原体正常的存活、繁衍。

三、

指望入类进入太空后或者真的遇上外星人了,人体的基因或者什么的发生了改变,人类的肉身与这些病原体生物不是一类物质了,不能共生,就如病原体面对石头一样。这点真的有异想天开啊,象科幻。

四、

这点最实在了,一种万能药物的开发,所谓 “万能” 并不是真的万能,只是针对入侵人体的病原体有特殊的作用。每周或每月吃上一片,这种万能药物就随血液循环游走在人体全身,异物一旦进入人体,立即杀死。

但开发这种 “万能” 药物感觉好难啊!

知乎用户 月亮邮递员 发表

在未来,或许会有更有的病毒从动物跳跃到人类身上,而如果能实现常规病毒检测,将病毒基因序列添加到数据库中供科学家监测与学习,或有助于降低未来发生大流行的风险。

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已半年有余,确诊病例 1200 多万人,已造成 50 多万人死亡。美国科学家关于 “病毒常规检测” 的想法,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行为,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话说回来,为什么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似乎变得越来越多了?


传染病的恐怖程度,堪比世界大战

纵观历史,影响人类生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分别是饥荒、战争、瘟疫。所谓 “瘟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人类历史上,较大规模的瘟疫有黑死病、天花、西班牙大流感、麻疹等。

比如,发生在 14 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可以说是旧世界的 “死神炼狱”,这种疾病以腺鼠疫、肺炎鼠疫和败血鼠疫混合的形式传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在英国死亡率在 45% 以上,仅在伦敦就有 10 万人因此丧生。

再比如,西班牙大流感被人称为 “杀人大流感”,它发生在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流感病毒钻进战壕里,士兵们高烧不退、全身乏力,仅军人就死了 43000 人。此后,流感横扫北美、欧洲、亚洲、巴西等地区,引起世界大流行,患病人数估计在 5 亿以上,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亡总数还要多!

而近年来,新发的传染病越来越多,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重的传染病有艾滋病、埃博拉病毒、典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禽流感,以及最近的新冠肺炎。

细细琢磨,你会发现,以上这些传染病无一不与野生动物有关,科学家普遍认为,艾滋病由黑猩猩传染人类,埃博拉病毒可能来源于大猩猩、猴子、蝙蝠、森林羚羊、豪猪等野生物,流感、禽流感由禽畜生物引起,非典与新冠皆与蝙蝠有关,鼠蚤叮咬则是黑死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为什么传染病越来越多?或是人类 “自作孽”!

实际上,地球上大多数的动物体内都携带着病毒,但由于这些动物可以和病毒和平相处,所以被称为自然宿主,比如禽流感病毒以野鸟为自然宿主。然而,病毒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病毒会发生突变,以寻找更 “优秀” 的宿主,实现“搬家”,如只感染禽类的 H7N9 病毒经过变异后,可以感染人类。

而人类为了自保,会与病毒卷入一场无休止的博弈中去,人们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分泌抗体来消灭病毒。然而,当人类感染了从未遇见过的病毒时,由于人体强大的免疫力会造成自我损伤,因此反而有可能会形成更严重的疾病,比如 SARS、Convid-19 就是这样的结局。

至于为什么近现代传染病越来越多,很多学者认为这与环境的改变有关,而环境的改变,又与人类社会活动有着莫大的关系。

本来病毒在野生动物体内 “高高兴兴” 地生存着,但由于人类 “贪吃” 的本性,随意抓捕、蚕食野生动物,这就容易导致病毒 “趁机” 感染人类,给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比如像今年的新冠疫情,一开始人们就认为与抓捕、食用蝙蝠有关。

另外,人类肆意砍伐森林,破坏地球环境,也是导致传染病急剧爆发的主要原因。比如,在 1997 年,人类将印度尼西亚上大片面积的热带雨林烧毁,改造成农田以促进农业的发展,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当地的果蝠只好 “安家” 在人类居住地,自此之后,整个东南亚地区不断爆发疫情。科学家认为,砍伐森林可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可令动物与人类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为各种传染病在人类中散播创造有利条件。

还有,人类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愈加发达,也是传染病能实现全球化的催化剂。过去车马很慢,从北京到山东需要几个月时间,而如今从中国去一趟美国,也就一天时间。发达的交通,令人口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同时也让病毒传播得更快、更便捷。新冠病毒 “坐上”飞机后,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另外一个国家,几个月的功夫就能在全球实现 “儿孙满堂” 的梦想。

当然,传染病越来越多,还与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科技的发展,让传染病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人们在各种关于传染病的信息 “轰炸” 中,会产生 “传染病越来越多” 错觉,可实际上,在历史的纵轴上,传染病一直都存在。


未来传染病将于人类相伴,我们能做些什么?

传染病是可怕的,而传染病的可怕之处,除了它们带来致命性的后果以外,还在于它可实现多途径传播。比如像流感病毒、SARS 病毒、新冠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霍乱、疟疾可通过苍蝇、蚊子等虫媒传播;HIV 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传播;多种多样的传播路径,让人防不胜防。

也正由于传染病传播模式的多样化,因此它们的流行范围可遍布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都需要参与到这一场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去。


那么,对于传染病,人类能做什么呢?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世界各个国家都应当投入更多的资源、精力去进行疫情的防控,采取检测、筛查、隔离等策略措施,严防严守,阻断病毒蔓延发展。与此同时,为预防未来有更多的传染病爆发,各个国家还应该积极开展疫情源头的探寻工作,投入资金研发疾病疫苗,颁发野生动物买卖或食用禁令,整顿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对于进入城市的新物种要进行密切的追踪观察,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等。

而对于个人来说,则要爱护好我们居住的环境,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垃圾处理和害虫防治措施,不食用野生动物,对大自然心存一份敬畏之心。

知乎用户 朱鸿斌 发表

人工智能可以算的上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不可缺少的部分了,更别说是对于病情的防控方面。

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可以让临床医学借助人工智能系统组织病床计划,还能及时帮助医生了解到关于病人的医学信息,不失为控制病情的有效途径。

再者,人工智能把物联网结的更加广阔靠牢,也能帮助人们发现潜在性疾病,让有可能爆发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X 光的扫描,对于心脏的测试,解析医学图像,在医学界的各个方面都不难发现人工智能的存在。

知乎用户 花青 发表

本来,我也跟众多大 V 观点一致,觉得传染病怎么可能是人类的宿命。传染病虽然一时比较跳脱,但是还不是被我们人类控制得死死的,但是写到后面,我产生了疑惑,是不是人类太自大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确定一下传染病是什么。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1]

也就是说,是病原体,中间的环节,人或动物缺一不可。我们熟悉的新冠、流感、乙肝、水痘、艾滋病、结核等都是。

传染病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小了,我们看上海市的统计数据发现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加起来都只占到第 9 位,几乎是第一位循环系统的五十分之一。

2019 年前十位疾病死亡原因和构成 [2]

为什么我们觉得传染病可怕?

  • 因为我们看到传染病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而且大部分传染病的传播都极其迅速,就像新冠这样令人措手不及。
  • 因为历史经验,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瘟疫进行抗争的历史,一次次瘟疫对历史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可怕的梦魇,人类的基因是有记忆的。
  • 因为今年的新冠,我们这代人目前为止遇到最可怕的传染病就是新冠了吧,它可以说是传播力与致病力的完美结合,03 年的非典说起来就是个小弟。

所以,我们害怕新的更加完美的传染病。

会有更加新的完美的传染病吗?

我觉得会有,病毒和细菌一直在进化,他们不断的变异,总会有机会变得更加完美。

那么我们有办法应对吗?

有。传染病的控制归根到底就是三个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易感人群。

  • 控制传染源,对新冠就是隔离,应检尽检,建方舱医院全部收治,尽快治好。哪怕再厉害的传染病都有个源头吧,只在尽快的把源头控制住,传染病就能控制。大数据也让我们能更精准快速的追踪到密切接触者。
  • 切断传播途径,对新冠是口罩,是洗手,是通风。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不同,有些是飞沫,有些是飞沫核,有些是消化道,有些是性接触或血液传播。消毒和个人防护都有比较靠谱的技术。
  • 控制易感人群,就是疫苗。目前疫苗研制的速度很快,技术相对成熟。

但是我们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 就拿疫苗来说,所有的传染病都有合适的疫苗了吗?

  • 所有的细菌、病毒在各种情况下都有成熟的消毒方式了吗?

  • 朊病毒、结核分枝杆菌都能对付得了吗?

  • 对冷链有成熟的消毒方式了吗?

  • ……

  • 个人防护用品的产能跟得上吗?对,一般的口罩没有问题,但是合规的医用防护口罩呢?合规的防护服呢?国内有几家生产线可以满足?

毕竟我们唯一消灭掉的传染病就只是天花,还是因为人类运气比较好。到现在肺结核已经肆虐了多少年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耐药肺结核又要卷土重来。

但是,我相信人类也不会被传染病打败,靠的不一定是科技,可能是人的意志。

[1] 传染病 [EB/OL].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

[2] 2019 年上海市卫生健康统计数据 [EB/OL]. http://wsjkw.sh.gov.cn/tjsj2/20200724/6ac31287f7074c869f563fefe79c75d3.html.

知乎用户 韶华紫薇 发表

人类从诞生伊始就与传染病不可分割,甚至在历史上有很多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东西都是因为传染病所导致的。

比如澳大利亚的原住民,100 年少了百分之八十,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欧洲人的传染病所导致的。

我觉得现在没有这种科技,不过我们可以幻想一下嘛,比如说如果我们现在随身穿戴的智能设备会根据我们的健康状况去判断我们是不是生病了,甚至到后来,什么病也会知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传染病如果出现,就会在第一时间被制止。

知乎用户 酒乃鱼 发表

现在为了避免新冠貌似是推出了 AI 多人体温检测方案。据说是可以在一分钟内实现对 200 多人的体温检测,再加上能够整合人脸识别技术,也可以准确锁定体温异常人员使用这套方案可以减少站内人员的滞留和工作人员与人流接触的时间,避免了交叉感染的产生,这种技术如果接下来好好利用的话,对预防下次新冠的帮助很大。

当然,传染病 = 宿命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人有生老病死固然是对的,但是传染病也不是必死无疑 / 捂脸,通过一定的方法还是可以治疗的

知乎用户 HongKong 发表

最好的对抗方式当然是当出现大规模爆发时,用最短的时间救最多的人,现在 5G 时代我们完全可以用信息技术做到用最短的时间确认最精准的病人,每一次新病例数据提交后都会上链并广播,这样一来便可以做到对上链数据信息进行跨医院交叉验证,确保了上报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加上现在的科学实验室都在研制疫苗,我们经历的苦难越多,能获得的数据越多,这样我们就会拥有更强的免疫力来抗衡自然界中的传染病,为我们子子孙孙带来前车之鉴,人类终究会胜过传染病,虽然可能不会是这一代人。

知乎用户 千仞绝川 发表

不用开挂 远程办公以及无人配送现在就可以避免下一次新冠 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工程技术难题

知乎用户 瓜瓜 发表

当然有,那就是全公开透明的行政。

这玩意吧它不需要开挂,不过有些人会不高兴的。

知乎用户 农村包围城市 发表

为什么要避免,如果把人类生存的所有威胁都消除了,那人类基因还如何自然筛选?难道要通过人工干预或是阶级筛选?这不符合自然定律,也不符合伦理道德!

知乎用户 如影丶随行 发表

传染病不会成为人类宿敌。因为我们有类似的治疗传染病经验,即使真的再次出现新冠这样的疫情我们能够进行科学防控,而且下到幼儿园大到城市国家都能有条不紊开展相关工作,还有日常的防控知识宣传,对传染病的种类也很了解。

团结一致,终将打败新冠。

知乎用户 医视屏课堂 发表

回顾人类第一次战胜传染病的全过程

知乎用户 你浪费你爸妈一晚 发表

手机

知乎用户 温宗训 发表

人的体质养好来把类是新冠病毒的东西当营养品吃了!

知乎用户 大地 发表

就因为许多不可预知的病毒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全人类都应该把发展科技和医疗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知乎用户 小张 发表

人类简史》这本书中 写道 战争,饥荒和瘟疫 是人类的三个敌人。这和《三国演义》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思想相似。

而《三体》《流浪地球》这些书中描写的未来世界,人类居然要像蚯蚓一样活在地下。

电影《大逃杀》《饥饿游戏》昭示了未来世界资源难以支撑人口的时候,社会形态会经过无数次的洗牌。

首先这个提问就是构建在 “太平盛世”的基础上。Cov-19 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源自于饥荒和战争的两座大山,已经很难触动我们的神经。所以 “小小的一场瘟疫” 让人们开始憧憬未来通过科技来预防全球疾病大流行的发生。

事实上在憧憬防控疾病之前,能否有一个太平盛世,更值得的关注。

无论医学科技如何发展,无非是更好的治疗手段,而公共卫生是关联了社会学乃至政治形态的科学。所以这项开挂的科技必先打造好一个根基。才能充分发挥出在医学领域的座用。

  • 环境问题

南极冻土层融化,暴露远古时代病毒。

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将病毒传播到人类。

核废料排放,核电站事故造成放射性污染可能引发全球的灾难。

  • 粮食危机

世界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大量人口遭受饥饿。

低收入地区艾滋病更容易流行。

  • 战争危机

一战的本质原因是世界资源分配的争夺,未来可能爆发是三战依旧逃不过这个原因。

全球内卷化,经济领先的国家全面进入低欲望社会,进而引发人口锐减,老龄化,退出历史舞台,新涌现的人口爆炸的国家由于人口红利,步入新发达国家行列,继而重复内卷 - 低欲望社会的过程。向前数 50 年和向后数 50 年的的一百年内四个典型国家案例: 日本 - 中国 - 印度 - 尼日利亚

病毒和人类何去何从?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一样,人类也会经历一个指数增长到平缓增长,到衰退的过程,最终走向衰亡,人类社会和人类个体的本质一样,有死亡的过程,瘟疫是历史长河中的调剂。人类再怎么认为干预,也不过是略微改变这条曲线上的弯折,不会对整个曲线的走向有大的影响。

病毒自己也有进化的策略,例如现在的 Cov19 致死率变低,但传播性显著提高。如果以 DNA 阴谋论的视角来看 COV-19 , 现阶段仍然是扩张期,未来的终极目标是毁灭全人类。

所以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但人类的宿命远远不止是传染病。

如果是传染病灭绝了全人类。那远远好过核战争,饥荒。

知乎用户 金阳 发表

从生物角度是两种生物间的斗争,从哲学角度,这种斗争永不会停

知乎用户 葱油饼 发表

人类这么强大,仿佛没有天敌,也只有病毒这种东西能够克制一下了

知乎用户 木有鱼丸​ 发表

人类是地球的宿命吗?有没有开挂的传染病,帮地球避免下一次的新冠?

知乎用户 零可可 发表

看过一本爽文,修真四万年里面就有一个场面,一个医疗科技发达的世界。

人们不断追求解决生病的科技

然后,他们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制造一个无菌室。

一个超级巨大无菌室。

这样,就从根本杜绝了生病。

但是后来,一个远古细菌入侵。

全部人,几乎灭亡!

而那个细菌,只不过是一个感冒细菌。。。

我认为,加入真的有那种办法,那必然是增强人类免疫力到一种极限,但细菌也会进化。

人类和细菌相生相灭,除非你成为数据人,这样就从根本解决,但这样,网络上的病毒,也不是没有,啧啧啧。

如同道家所说,阴阳两道,只讲究平衡,而不是破坏一方,只要有暗自然有光,有好就有坏

知乎用户 TTMW 发表

中国

知乎用户 sunny 发表

问题一不是,死亡才是,传染病只是顺水推舟,问题二没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可以预防但绝对会防不胜防。

知乎用户 吴义豪 发表

当然有当然科学技术哪家强,单数马克思主义呀,始终记得《资本论》当中有一句话,当传染病来袭的时候,一切封建,资本,制度都会面临严重的危机。只有统筹规划,统一领导,才能战胜传染疾病。所以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是资本制度和封建制度灭亡的宿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战胜传染病,自从新航路开辟以来,所有的传染疾病,都是资本主义的贪婪,封建制度的愚昧。造成的,西班牙大流感,天花,艾滋病,都是西方资本家造成的,今天对比这个,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这是一个极佳的战略时期。使我国告别了贸易战长期打下去的影响,无论是外国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身处之中无法自拔的时候。我国就会制造大量的商品出口发达国家,随时应对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及时捐助,扩大贷款,尽量是长期贷款,是加强版的马歇尔计划。虽然纯属意淫,但如果对到股市和全球市场的情况来说,中国市场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只要减少金融风险和房地产泡沫,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知乎用户 一起倒水吧​ 发表

一个非常有限的方法是,优化信息渠道。

什么意思?在 03 年非典的时候我们已经遇到过冠状病毒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建立起及时快速的防范机制。

即便在当下,我国的防疫工作可以说相当不错,但是在疫情初期,想必大家都记得我们有过一礼拜的 “混乱” 时期。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国的各个医院遇到突发事件没有快速反应的渠道,得先反应给当地政府。由当地政府研究后再上报中央,这其实是比较耗时的程序。

想要避免下一次新冠或者别的流行病,不需要什么黑科技,设立一个可以让各地资源直接反馈情况给中央的部门即可。

知乎用户 心有天游 发表

说到新冠,它传播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它被我们国人消灭的速度也很快啊,短短两个月,做到了零新增,而在这两个月里也有不少的新冠病人痊愈出院,这一切都要感谢辛苦的抗疫人员,也要感谢大家积极的配合,而在此次疫情之后大家很害怕第二次新冠的出现,勤洗手、勤消毒不能停,口罩也暂时不能摘下,面对疫情我们一直都是备战状态。

而且有了今年年初的基础,也有了不少机器人的出现,医院里的答疑机器人,家里的消毒机器人,还有路上的快递员机器人。

知乎用户 快乐是内涵​ 发表

最近刚好看了一本书,名叫《瘟疫与人》,从上古时期,瘟疫便一直伴随着人类,不论是肆虐新旧大陆的天花,还是说后来的鼠疫、霍乱,可以看出疫病是永久伴随人类的,对其中一句话特别有感触,“技能、知识和组织都会改变,但人类面对疫病的脆弱,是不可改变的”,科技与医疗技术都十分发达的今天,面对新冠这场新的疫病还是难以招架,在人类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一些新的疫病出现,区别就是昙花一现还是极具破坏

知乎用户 阿灿火山哥 发表

有啊!当然很多。你去 archive 上看,一大堆潮水汹涌的用机器学习解决 cvoid 19 新冠病毒的论文和方法,从人脸看面相检测到未来预测在人生哪个节点会得上。非常全套。一定要看!

知乎用户 湖畔荷花 发表

现在正是发展先进的下一代研发技术和方法的大好时机。

我们可以先通过利用目前存在的 AI 技术改进疫苗和治疗方法,保护人类不受传染病的侵害。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应该积极使用深度技术及前沿科技应对我们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

知乎用户 小弹窗 发表

避免说不上,以后查出来了病毒别瞒着,别压着,就能轻不少。

知乎用户 烟寒若雨 发表

没出现一种新的传染病就意味有新的病毒等待着我们去攻克,但是前期是很难发现有效成分可以应对这种病毒的,需要通过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研究,从而发现有什么特俗的成分可以抑制住病毒,但是病毒的变异速度有多快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所以我觉得既然出现了这种种传染病,是不是意味着有人的日常习惯是错的,而他的这种错误行为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有新的病毒出现,我们就要联合科技来消灭它,用最智能化的服务来避免人与人实质性的接触,减少传染的可能性。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胡椒很期待 发表

就个人角度看,口罩已经是神器之一了。

戴和不戴的对比,中国红和外国红

知乎用户 霞海云情 发表

传染病是一个很可怕的词语,它意味着这种新型病毒能够通过人与人的接触进行传染,稍微不注意可能大家都在日常生活中被这种看不见的病毒所传染,所以一旦它蔓延开了便很难控制,毕竟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既然出现了我们就要像对应的决策来解决这个问题,既然说 21 世纪是数字的时代,所以不少程序员就会开工设计出能够预防疫情第二波大面积传播的情况,靠外物的帮助只是能控制,但是靠自己的自觉就能做到彻底消灭传染病。

知乎用户 H.YJ 发表

AI 技术吧。

具体来说,利用 AI 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机信令等包含地理位置和时间戳信息的数据,分析绘制病患的行动轨迹。另一方面,根据病患确诊日期前一段时间的行动轨迹、同行时间较长的伴随人员,AI 技术可以推断出病患密切接触者。

知乎用户 竹林听雨 发表

传染病肯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

传染病有一定的根源,所以对于有根源的东西,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预防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批量的一对一电话呼叫,这样可以简单理解接听者语意,进行简单对话,为疫情的排查或者是回访、登记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效率绝对会成倍提升。

也可以开发无接触超市。今年的无接触超市就为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的建筑工人和医护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后勤工作保障,以后为了避免我们也可以多建几座这种超市

知乎用户 玉米程程程程程 发表

科技助力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疫情,而目前人工智能测温仪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机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加装体温监测装置,这一装置大多由两个摄像头、一个红外摄像头、一个高清摄像头组成。工作人员电脑上设置有警戒温度,有人经过就会传回数据,到达警戒温度即可触发提醒。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可以直接发现体温异常的乘客,无需工作人员进行一一检测。在各大交通枢纽,人群进出站没有阻滞,高高竖起的摄像头保卫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解决传统测温的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相应慢等缺点,也能帮助疾控部门掌握全局,做好相应部署。

知乎用户 依依然 发表

聪明的企业和决策者会结合使用不同的技术,根据当前数据提出可能的传播方案。

这些数据驱动的工具可以将警报从高风险区域发送到智能手机等设备,以确保人员安全。而且针对这次新冠疫情,一些国家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我相信以后我们会在这条路上有长远发展。

知乎用户 囍囍 发表

冠状病毒对已经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非常危险危险。为保肺部健康,免受环境刺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使用空气质量指数应用,避免前往重污染地区。在国内,官方和环保组织等都有推出权威数据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 APP,如果哪天手机上的空气质量应用显示,你居住地区的空气质量很差,就可以考虑给家里消毒一下了。拥有健康的、不受空气污染刺激的肺,才能更好得去面对新冠病毒的风险。

知乎用户 无法呼吸 发表

现在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因此加强日常的医疗系统建设,也可能帮助我们应对传染病的到来。如使用远程医疗和在线心理健康应用,虽然手机应用无法代替医生或治疗师的当面诊断,但现在,许多人可能更愿意在家接受治疗。在疫情期间,远程问诊业务在疫情期间迅猛增长。互联网上陆续推出免费医生咨询服务以来和有偿问诊服务,为大家提供了随时随地可以在线上进行诊疗咨询、心理援助等抗击疫情实时救助平台。而这一方式也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知乎用户 喔喔奶糖 发表

大数据的好处包括促进交流,这使得远程办公更加可行。使用人工智能来识别与病毒作斗争的新机会,以及可以通过利用物联网将外出需求降至很低。

大数据技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功不可没;以此类推,由于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对抗冠状病毒蔓延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大数据技术在未来必不可少。

知乎用户 思念夏天 发表

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在今年新冠疫情这场战 “疫”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个例子,一款针对防疫特定场景设计的 5G 防疫智能机器人,已经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投入工作。

这款由上海移动联合合作伙伴推出的智能机器人,通过 5G 云端智能技术开展护理、消毒和清洁等工作,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交叉感染风险、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相信随着技术应用的加强,越来越多数据会支撑起对于未来类似传染病疫情防控。届时,需要我们人力参与的机械劳动会大大减少,医护受感染的概率也会降低。

知乎用户 尚方小炳 发表

大数据成为这次疫情管控的得力助手。

当前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精确翔实的数据归集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能有效助力政府进行科学化决策。

比如各地利用大数据,可以分析疫情暴发后多少人流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多少人流向内陆广大农村,了解他们的分布态势,从宏观上预测多少人可能被感染,帮助政府决策物资投放和管控手段。

同时,大数据还能够精确掌握散落在各地的隐性传染者。这种基于大数据的传染病防控技术,未来注定会成为传染病防控强力的支撑点。

知乎用户 去了皮的大土豆 发表

在传染病突发时,为需求侧做的模型,其基础是传染病模型。

电商们虽然没有传染病的模型,在信息不流通的情况下,更没有突发病的数据,只有通常意义上的消费者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在合并到传染病模型中的经济模型里之后,可能会有巨大的帮助。

知乎用户 青山揽流萤 发表

目前,我国多个超级计算机中心正在发力,一同协助国内疾控中心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科研人员正在利用超级计算机中心进行靶点探寻、新药筛选、先导物及试验优化、药理毒理等研究工作。相信随着技术进步,传染病防治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下一次展示新型传染病的周期也会大大缩短。

而且,很多企业也相继宣布免费开放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只有具备了超级算法中心,才能更好利用科技对抗类似新冠这样的传染病。

知乎用户 柠檬味的橘子 发表

无论是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找到病毒来源以及传播宿主,还是研制病毒疫苗或者特效药,超算中心都大有用武之地。

例如传统的新药研发,需在实验室中对数百种药物成分进行生物测试,这一过程往往要耗费不少时间,超算可以极大加速这个过程。

此前在研制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时,英国科学家就利用超算运行专门的软件,该软件中记录了 100 万种药物成分的数据,并且会将这些数据与埃博拉病毒的关键蛋白数据进行配对,最终找到能影响这些蛋白发挥作用的成分。然后再通过生物测试进一步对它们进行验证。

知乎用户 名 - 字 发表

大数据也是 “必备技能”。

比如新冠疫情刚开始,基于大数据可以获知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前,有多少曾去过那里的人,通过跟踪他们的信息,进而获得精准防控能力。

同时,智能 AI 技术结合大数据技术,可以不断优化大数据动态分析,对风险人群的流动做到一定限度的监控。

知乎用户 Dera 陈 发表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用于分析个人数据,例如种族、年龄、性别、血型、体重、BMI、虚弱程度,以及一些可能令个体面临某些病毒风险增加的历史状况。

在获取了个体概况后,一些人由于自身存在某种脆弱性就可以收到针对特定病毒的疫苗建议。这样就能大大提升对于大型传染病的控制力度。

知乎用户 苦酒醉人 发表

清洁技术就是一种能够很好避免下次新冠的方法,运用紫外线消除病毒的技术。这种科技是将发出深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LED)的输出功率提高到了约 500 毫瓦。预计将来可以用其照射门把手和桌子来消毒。医疗机构一般设有用汞灯进行深紫外线照射的装置。使用 LED 的话,可以制成便携式产品。

还有预防感染以及重症化的疫苗也是令人期待的清洁技术。有不少科学家已经确定了变异体的共同点,并且正在加紧开发对所有冠状病毒有效的疫苗。

知乎用户 无言 发表

没有

知乎用户 和光莫同尘 发表

传染病一定不是人类的宿命,第一我们因为此前的事故已经在防范新冠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二只要人们齐心协力提高安全意识的话,认真做好防护不给社会添乱的话,完全是可以避免下一次的新冠的。

AI 智能在防范传染病当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微软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 AI 的 COVID-19 评估机器人,以更有效地治疗患者并分配有限的资源。该机器人可以评估症状,就下一步措施提供建议并跟踪最需要紧急护理的用户。

知乎用户 观洋白月 发表

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测量温度更是不能错漏一人。并且在人流量较大的场合,提高测温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医院、火车站、商场等场所。于是我们有了可以进行群体测温的双光快速测温智能识别测温仪。这是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公布的一台测温仪。这台测温仪结合红外线测温与可见光人脸识别技术,能在检测体温的同时锁定温度来源。并且它最多能同时给 11 人测温,每分钟通过的人数能达到 200 人。这为疫情防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效率可以说是大大提高。并且我相信在以后的防护中可能可以出现更高效率的测温仪!

知乎用户 阿兴 发表

没有

知乎用户 给自己五年的时间 发表

在具体的技术方面,有高效的红外人体温度快速筛检仪,它可以快速在大量人群中检测出体温异常的旅客。

这类设备利用红外技术,能对大规模移动人群进行快速体温测定,它们通过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方式,只需要在人流密集场所进行快速扫描,就能精准地完成人体温度测定。

知乎用户 疯狂的奥利奥 发表

传染病在以前我们叫天灾,因为古人不知道如何消灭细菌,没有正确的手段,所以他们很害怕传染病的出现,也把它叫做没有应对方法的天灾。如今的传染病一出现,我们知道需要用隔离的手段将它与人群隔开,每一位疑似感染的人都需要进行自我隔离,避免出现新的感染人群。

通过网络我们发现不少护士、医生因为感染新冠而在家自我隔离、吃药,即使每天住在同一间屋子里也见不到对方,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但有了监控的出现,让我们能用网络的形式见对方一面。

知乎用户 MZ 小白 发表

没有人什么都不用担心

知乎用户 小白熊 发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觉得迟早有一天人类能终结传染病,毕竟除了大脑,身上的其他器官都可替代,想象一些,如果人除了大脑之外,其他都是机器组成,是不是就基本终了传染病。但就目前而言,怎么避免大规模杀伤力的流行病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传染病在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时代就存在,但在一万年前转向农业生活后,社区创造了更多的流行病可能性。疟疾,结核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天花等在此期间首次出现。

西元前 430 年:雅典

最早的大流行病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该病经过利比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之后,随着斯巴达人的围攻,它越过了雅典的城墙。多达三分之二的人口死亡。

症状包括发烧,口渴,喉咙和舌头血腥,皮肤红和病变。该疾病被怀疑是伤寒,大大削弱了雅典人,并且是他们被斯巴达人击败的重要因素。

公元 165 年:安东尼瘟疫

牛顿瘟疫可能是从匈奴人开始的天花的早期出现。匈奴人随后感染了德军,后者将其传给了罗马人,然后返回的军队将其传播到整个罗马帝国。症状包括发烧,喉咙痛,腹泻,如果患者寿命足够长,则脓肿疮。这场瘟疫一直持续到公元 180 年左右,声称马库斯 · 奥雷留斯皇帝是其受害者之一。

公元 250 年:塞浦路斯瘟疫

塞浦路斯瘟疫以第一个已知的受害者迦太基的基督教主教的名字命名,导致腹泻,呕吐,咽喉溃疡,发烧和手足坏疽。

城市居民逃到该国以逃避感染,而是进一步传播疾病。可能始于埃塞俄比亚,它穿过北非,进入罗马,然后到达埃及,然后向北。

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中,反复爆发。公元 444 年,它袭击了英国,并阻碍了对 Picts 和苏格兰人的防御努力,导致英国向即将控制该岛的撒克逊人寻求帮助。

![](data:image/svg+xml;utf8,)

公元 541 年: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瘟疫首先出现在埃及,并蔓延到巴勒斯坦拜占庭帝国,然后遍及整个地中海。

瘟疫改变了帝国的进程,扼杀了查士丁尼皇帝的计划,以使罗马帝国重新团结起来并引发大规模的经济斗争。它也被认为创造了启示性的气氛,刺激了基督教的迅速传播。

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这些疾病的复发最终导致约 5000 万人死亡,占世界人口的 26%。它被认为是鼠疫的第一个重要出现,它具有淋巴腺肿大,由大鼠携带并由跳蚤传播。

11 世纪:麻风病

虽然已经行之有年,麻风病成长为一个大流行在欧洲的中世纪,造成无数麻风病为重点的医院建设,以适应受害者的广大。

麻风病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细菌性疾病,会导致疮和畸形,人们认为麻风病是对来自家庭的神的惩罚。这种信念导致了道德判断和对受害者的排斥。现在被称为汉森氏病,它仍然每年折磨成千上万的人,如果不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致命。

![](data:image/svg+xml;utf8,)

再看看近代

1817 年:第一次霍乱大流行

在接下来的 150 年中,这是七次霍乱大流行中的第一起,这一波小肠感染起源于俄罗斯,有一百万人死亡。这种细菌通过受粪便感染的水和食物传播,然后被传递给英国士兵,后者将其带到印度,那里有数百万人死亡。大英帝国及其海军的影响力将霍乱传播到西班牙,非洲,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和美国,在那里杀死了 15 万人。

![](data:image/svg+xml;utf8,)

1918 年:西班牙流感

禽流感在全世界造成 5000 万人死亡,1918 年的流感首先在欧洲,美国和亚洲部分地区发现,然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当时,没有有效的药物或疫苗可治疗这种致命的流感病毒株。1918 年春季在马德里发生的流感疫情的电报服务报告导致该流行病被称为 “西班牙流感”

到十月,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死亡,身体储存的稀缺达到危机的程度。但是,在 1919 年夏天,大多数感染者要么已经免疫,要么死亡,流感威胁就消失了。

![](data:image/svg+xml;utf8,)

2003 年:SARS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在几个月的病例后首次于 2003 年被发现,据信可能是从蝙蝠开始,先是传播到猫,然后是人类,然后是其他 26 个国家,感染 8,096 人,其中 774 人死亡。

SARS 的特征是呼吸系统疾病,干咳,发烧,头部和身体疼痛,并通过咳嗽和打喷嚏引起的呼吸道飞沫传播

隔离工作证明是有效的,到 7 月,该病毒已被遏制,此后一直没有出现。批评中国在爆发之初试图压制有关该病毒的信息。

全球卫生专业人员将 SARS 视为改善疾病暴发反应的警钟,并从大流行中吸取了教训,以控制 H1N1,埃博拉和寨卡病等疾病。

大家可以看到,传染病一直都存在,但每当刚在人类中出现时,会引起大规模的死亡。如果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不但能减少不必要的死亡,还能与传染病共存。

知乎用户 WEER 发表

这个问题关乎着传染病的起源。

首先我想说,大部分传染病都与人畜有关,比如说艾滋病,就有一说是与人畜性行为有关。因为人的细菌与动物外来的野生病毒感染,产生变异行为。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很简单,就是性行为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所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像这种由野生动物导致的疾病,都是因为这些病毒在它们身上并没有发病症状,而人类没有这样的免疫力可以抵挡,所以野生动物引发的传染病就会通过特殊渠道来传播。比如说今年的新冠状病毒。

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其实也有通过其他方面来感染的。比如说上面提到的性行为传播,很多性病都是通过这条途径来传播,我们古代所谓的花柳病,欧洲在 15 世纪盛行的梅毒,都是这样。

近代所逐步由接种疫苗所消失的疾病——天花。

![](data:image/svg+xml;utf8,)

它是通过飞沫吸入,直接接触,来传染的。

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总是有那么几条热闹的街市,让人们流连忘返,集中逛街。在那种车水马龙的地方,最容易得传染病。你咳咳,我吐吐痰,他打打喷嚏,地面如果很多积水,最容易获得病症。通过呼吸道感染。

如果说要有对付这些病症的绝招。那一定就是要依靠特别高倍的显微镜从而来分解病毒内部的结构,差分它们,从而达到对病毒毁尸灭迹。拥有了这项技术,我相信只要用一些染剂,就能达到效果。

最后逐步发明解螺旋病毒并攻克病毒的生理结构的疫苗,从而达到目的。

知乎用户 Thomas 发表

由于目前我们无法提前预测病原(细菌、病毒等)的变异,进而难以在一场由未知病原造成的疫情发生前进行防控布局,所以还很难做到把未知疫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若想要将一次未知的疫情提前扼杀,最大的黑科技就是 —— 一种提前能够预判病毒变异,而且在感染人之前能提前判断出该病毒对人有致病性的黑科技。。。目前来说这种黑科技还太遥远了。就像地震、海啸等其他天灾一样,如果无法做到提前预判,就永远只能被动应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法律上瘟疫被列为不可抗力的原因)。所以个人认为,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内,人类恐怕还是要继续和传染病斗争,至于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那就不知道了。虽然真正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一种,但是传统高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大大下降。不说太远,哪怕在建国初期,痢疾、鼠疫、伤寒、还有各种寄生虫(蛔虫、阿米巴等)病,都还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疾病已经不那么常见了。

知乎用户 难以抗拒你容颜 发表

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你要问传染病是不是人类的宿命?我觉得不然。我们无法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我们并没有办法非常准确的判断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而我们也没办法预测我们下一秒会遭遇什么样的灾难。

如果要问有没有开挂的科技能避免下一次新冠疫情,就我的想法来说,科技在进步,总有一天我们能找到能攻克新冠的药物和疫苗,我想这些能很大程度帮我们对抗疫情。确实我们现在也在做,也在向着这方面不断努力前进。陈薇院士也为了抗疫疫苗呕心沥血,早已白发。但我们仍然要知道没有什么是百分百确定的,病毒也会在不停的变异,我们也要不断的研究,研究不停,创意不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科技和病毒或者说是灾难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技术,灾难和病毒的程度也逐渐加剧,人们一次又一次被病毒侵袭,但没有被打败;一次一次在血的代价下我们不断科研不断创新不断解决问题,这是文明的过程,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文明的代价。没有什么事情是十全十美的,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现在遭遇的灾难和十几年前甚至是几百年前我们的肆无忌惮,对自然的无尽开发都是密切相关的。

我想,这样的例子应该是不胜枚举吧!拿大家最熟悉的来说吧,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对蒸汽机的改造带领我们进入了蒸汽时代,但早期蒸汽的燃烧是需要燃料是煤。的确当时英国有很多煤炭资源,价格也很低廉,但地球上的煤炭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煤燃烧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都对人体产生了大量伤害。所以 “雾都” 这个城市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在打个比方,新航路开辟下的三角贸易即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 (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虽然欧洲在这次行为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不仅使非洲劳动力大量缺少,阻碍经济发展,还把病毒带去了美洲,在种植园这种密集型劳动中简直是致命的伤害。

包括近现代我们追求快速的发展工业和经济,大量资源遭到了无节制不合规的开采,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煤矿,最有名的当属山西了。但早年间大量煤老板为追求经济效益,大量开采子夜,但并没有规范操作,大量泥土被挖后直接露天堆放,没有做其他处置,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未来前景就很渺茫,只能创新了。而在其他省份的资源型城市,也因为被 “掏空” 转而变为了一座“空城”。

所以正确对待科技创新,要在法律规范下和从未来发展的前景出发。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发展,成就更好的我们和未来!

知乎用户 回首 发表

病原学角度来说,由于目前我们无法提前预测病原(细菌、病毒等)的变异,进而难以在一场由未知病原造成的疫情发生前进行防控布局,所以还很难做到把未知疫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若想要将一次未知的疫情提前扼杀,最大的黑科技就是 —— 一种提前能够预判病毒变异,而且在感染人之前能提前判断出该病毒对人有致病性的黑科技。。。目前来说这种黑科技还太遥远了。就像地震、海啸等其他天灾一样,如果无法做到提前预判,就永远只能被动应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法律上瘟疫被列为不可抗力的原因)。所以个人认为,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内,人类恐怕还是要继续和传染病斗争,至于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那就不知道了。

但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漫长的斗争中,咱们人类并不是无计可施,事实上,在和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类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的。在长期的斗争中,人们慢慢发现了有效对抗传染病的模式:有效的治疗 + 合理的防控。有效的治疗就不必多说了,通过对有传染性患者的及时隔离,尽可能的减少传播规模,再加上一系列抗菌 / 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减少了人们内心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毕竟真正会让人们对传染病产生恐惧的,是死亡率而非传染性)。合理的防控在多年的探索中也积累了很多心得,例如曾经烂熟于心的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洗手常通风”,“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了吃”等等,就是人们在千百年来和传染病的对抗中,积累的宝贵心得。而这次新冠疫情,让人们知道了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对于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性。而人们对新冠疫苗的热盼,也说明了,大家普遍认识到,疫苗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武器 —- 这也促使更多人主动、积极地接种疫苗。

虽然真正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一种,但是传统高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大大下降。不说太远,哪怕在建国初期,痢疾、鼠疫、伤寒、还有各种寄生虫(蛔虫、阿米巴等)病,都还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疾病已经不那么常见了。

当然,目前对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控,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治疗上说,病原的耐药性现在成了越来越让人头疼的问题,超级耐药菌的出现,让人们又开始依稀浮现当年传染病无药可治的悲惨画面。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由于病毒的生物特质,导致抗病毒药物研发缓慢,而且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防控方面,由于病原的变异,可能会导致原有的疫苗失去效果,从而让疫苗的预防效果打了折扣。

所以,现在要说终结传染病,还为时过早了,除非到了某一天,我们能有效的阻止、或者预判病原的耐药和变异,我们才有可能在这场对抗中取得真正的主动。

知乎用户 敌场称霸 发表

在 “非典” 过后意识到了预防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性,所以在 12 年的时候传染病预防系统已经逐渐完善。这个系统可以对全国范围内已知的数十种传染病进行数据监测和收集,并自动进行分析和预警应急响应。

这十分有利帮助政府及时响应并调配资源进行防治。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开放透明等特点,将能很好地帮助这个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进行升级,拥有这项成熟的技术,我们就和开了挂一样。

知乎用户 我酷你随意 发表

回顾 20003 年 “非典” 促进了中国电商等数字产业的高速发展,区块链技术则是在此次疫情下展现出的作用不可小视,疫情期间各大互联网公司肯定会对对区块链化生态建设进行改进,这或将促成区块链技术发展进入更高的层面。

这必然是人类对抗疾病的一大利器,最显著的就是中国,区块链的技术帮助中国在 3 个月内完成了全国人口的排查加上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在这其中信息技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信息的传播途径造就了控制住疫情的局面,未来这将会是我们手中的武器。

知乎用户 心之王 发表

每个阶段都会有出其不意的传染病出现来扰乱我们的生活,而且病种突变的速度不在意料范围之内,甚至有时候打得人类措手不及。

再开挂的技术也没办法完全杜绝传染病,只能养成更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吧

知乎用户 岁月了然 发表

在 1 月 24 日的时候,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发布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病毒毒种信息及其电镜照片。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以来第一张面对世人的照片,这给所有人看到了这个病毒的真面貌。

除了给世人看到之外,成功分离可以使得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国内首次发布的重要权威信息有了更真实的依据,这有利于国家研究这类病毒的原理和研发疫苗,当我们下次遇到同类型的传染病就会有很强的免疫力。

知乎用户 白头 发表

我记得原来看小说就看到说到天花的那段历史的时候,整个社会都是被那种恐惧和无所适从笼罩的,好像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生命是不是就会在某一天突然结束。

但就算是医疗技术非常不发达,医疗资源非常有限的古代,有些时候自然环境还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人们都可以战胜看似无坚不摧的传染病,换到现在,我们有更加精良的设备,我们有更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还有更好的就医环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被疾病轻易打到?

现在如此,更不用说未来的世界了。

知乎用户 夜曳 发表

无法避免

知乎用户 走过忘川 发表

在时代前进的大转盘下,很多传染病灾难是不可控的,我们依旧不能颓废要在这其中找到启发,如何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这也是灾难带来的机遇。

就像经历此次肺炎疫情,区块链技术的价值肯定会被更多的专家看到,然后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而区块链技术或将很快会迎来一次极大的飞跃。

知乎用户 感谢经历 发表

我觉得未来肯定会建立那种全球突发性传染病从预警、监测到快速应对的医疗研究体系的,因此就算是现在,中国在传染病病毒检测和控制方面实力都已经很强了~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再深耕个 3 到 5 年,去实现我们期望中的疾病控制和应对能力问题应该不大~

但这些就是确实需要投入非常大的时间、精力和经费才能推动这个医疗科技的发展,对国家而言考验其实挺大的,尤其是那些本身经济水平就非常一般,人民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国家就更难了~

知乎用户 于她是自由 发表

以后会有,暂时没有

知乎用户 谁的年少不轻狂 发表

真实的情况是,医学专家们其实每天都在发现各种新的病毒和细菌,所以他们已经在尽己所能的帮我们避免很多潜在的疾病风险了…

像新型冠状病毒这种大型传染病有的时候真的是偶然和必然因素结合的一个产物,但是说传染病一定会终结人类我真的不赞同阿,就不说人类在整个动物发展史中有多么顽强了,就光是有这样的想法也太忽视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了…

我们让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倒不是说什么开挂的科技,这应该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实力…

知乎用户 半岛晴空 发表

首先要说科技的话现在已经有了,就是区块链技术,这个传递信息的技术在当今世界无人能敌,完全的私密性和真实性精确到了每一个人。

通过区块链的数据只对国家控防中心和医院等机构成员开放,一旦达到一定的传播阈值之后再自动接入权威媒体进行透明化披露展示,让我们大众也可以知道也不必造成恐慌。

知乎用户 拼个未来 发表

怎么讲呢,与其寄希望于某个开挂的科技,不如还是将传染病的预防的希望放在人类的身上,毕竟各种各样的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甚至是变异,其实都和人类的行为、态度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真的应该吸取这一次新冠疫情的教训,从个人出发,提高自己的传染病防范意识,就从感冒的时候出入公共场所一定戴好口罩,日常勤洗手这些基本的事情开始,从源头上避免,比当疾病已经发生等待科技战胜来说,成本更低,给人类带来的损害也更少,这才是最有效可行的方式。

知乎用户 时光倒影 发表

我个人是觉得不论科技如何发达,去面对一些突发性,或者说未知性非常大的东西的时候还是都会显得有点捉襟见肘,毕竟科技事实上也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已,如果人没有能够对未知疾病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完全依靠科技去实现百分之百的阻击难度还是挺大的。

所以我会比较倾向于认为很低的可能性会出现这种开挂的科技,但是人类的宿命肯定不会是传染病,因为传染病也只是人类生存发展史上众多挑战当中的一项,还不足以致命,人类只会被自己打倒。

知乎用户 怪性笑人 发表

人定胜天肯定是有依据的,在面对新冠是我们从不胆怯,所有科研人员齐上阵,每日都有新的消息每日都有好消息。

真正的科技就是人类不断突破的决心,和活下去的决心,不论是以前的非典还是现在的新冠能避免的方法就是听从国家安排。

知乎用户 Magnolia 发表

传染病当然不会是人类的宿命,出现今年这个情况只是说明以我们现在的医疗水平面对突发性传染疾病的时候可以做到检测、医治,但是还没有办法去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新型传染病,所以面对新冠的时候全世界其实都显得非常被动。

但是现在医药学专家们其实已经在布局非常多的前瞻性研究了,所以假以时日,我们通过前期对野生动植物的是持续观察研究会帮助我们在疾病传播之前就发现病原体并且及时有效的进行预警的。

知乎用户 敷衍 发表

不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无论是抗生素发明之前占主导地位的传染病,还是近几十年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慢性病。没有开挂,因此,不存在一种能够未卜先知的科学技术帮助我们抵抗新发的疾病,包括类似新冠这样的破坏性较大的传染病。从病原学角度来说,由于目前我们无法提前预测病原细菌、病毒等的变异,进而难以在一场由未知病原造成的疫情发生前进行防控布局,所以还很难做到把未知疫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若想要将一次未知的疫情提前扼杀,最大的黑科技就是 —— 一种提前能够预判病毒变异,而且在感染人之前能提前判断出该病毒对人有致病性的黑科技。所以个人认为,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内,人类恐怕还是要继续和传染病斗争,至于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那就不知道了。但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漫长的斗争中,咱们人类并不是无计可施,事实上,在和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类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的。在长期的斗争中,人们慢慢发现了有效对抗传染病的模式:有效的治疗 + 合理的防控。有效的治疗就不必多说了,通过对有传染性患者的及时隔离,尽可能的减少传播规模,再加上一系列抗菌 / 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减少了人们内心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合理的防控在多年的探索中也积累了很多心得,例如曾经烂熟于心的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洗手常通风”,“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了吃”等等,就是人们在千百年来和传染病的对抗中,积累的宝贵心得。而这次新冠疫情,让人们知道了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对于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性。而人们对新冠疫苗的热盼,也说明了,大家普遍认识到,疫苗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武器 —- 这也促使更多人主动、积极地接种疫苗。虽然真正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一种,但是传统高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大大下降。不说太远,哪怕在建国初期,痢疾、鼠疫、伤寒、还有各种寄生虫蛔虫、阿米巴等病,都还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疾病已经不那么常见了。当然,目前对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控,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治疗上说,病原的耐药性现在成了越来越让人头疼的问题,超级耐药菌的出现,让人们又开始依稀浮现当年传染病无药可治的悲惨画面。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由于病毒的生物特质,导致抗病毒药物研发缓慢,而且效果不尽如人意。

知乎用户 重阳 发表

如果可以用卫星检测病毒就 ok 了,将病毒的信息上传至卫星,可以随时检测,如果有开挂的科技,这就是我想的未来

知乎用户 秋雨桂花香 发表

听过以前地理老师讲的一个话题,很有意思。

人类永远无法防止地震!

如果地震出现了,那就是没有防止;如果防止了,那就不是地震。

这个问题本身就挺矛盾的。

知乎用户 浩哥 e 发表

说到传染病大家都会人心惶惶,深怕自己得了某种传染病而不治身亡,可是如果每个人都能自律一点,做到健康生活,我想也就不会有传染病的出现。

应对传染病的出现,我们也有不少的措施,比如今年因为疫情大家开始了网购,为了避免人与人的接触而设立了无人送件的智能化配送,这样也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其实开挂的只能有人多,有跟医疗有关系的,也有与医疗没有关系可是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智能化出现。这一切都是我们应对传染病而出的新的决策。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qX8g85 发表

说起传染病不得不说一下天花

30 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毒,这个在 20 世纪夺走了 3 亿人性命的病毒,已经被人类消灭,这是人类抗病毒历史上的伟大胜利。

  天花也是唯一一个被人类消灭的病毒。目前,世界上最后两个天花病毒样本分别被保留在了美国和俄罗斯。人们一直在讨论是否要将这最后的两个样本销毁以使得人类不再对天花病毒有后顾之忧。最终在 1996 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销毁最后的样品,只是销毁的最后期限一直没有决定。

  2007 年,政府人员和科学家在一起经过激烈讨论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把销毁病毒样本的期限延长四年,而四年之后的今年,2011 年 5 月 24 日在世界卫生大会两轮的磋商之后,大会决定将这个销毁期限再往后推迟三年,但同时大会再次重申,在有关研究机构完成 “有必要” 的研究之后,病毒样品必须被销毁。

大天花病毒感染人体后将会引起严重的致病反应,并且死亡率高达 30%。如果患者在接触到病毒四天内接种疫苗,一般可以抵抗病毒侵染。

  天花病毒主要有两种类型:大天花和小天花。当人被这两种病毒感染时将会造成类似的皮肤损伤疱疹。大天花病毒感染人体后将会引起严重的致病反应,并且死亡率高达 30%; 但小天花病毒感染后的病理反应则要轻很多,致死率也仅有 1%。还有另外两种极不常见的天花病毒,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几乎有完全的致死率

  被天花病毒感染后,病毒潜伏期一般为 12 至 14 天,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并且不具有传染性。潜伏期过后,会有突然的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出现,如高烧、疲惫、头疼等。

  两三天后患者高烧症状消失但伴随而来的是皮疹的出现,从面部、手和前臂开始一直到身体躯干。疱疹也会在鼻黏膜和口腔黏膜出现,并且迅速破裂释放出大量的天花病毒。皮疹会最终形成脓包并且会流出含有病毒的液体,然后脓包会软化结痂,最终脱落后形成无色素的疤痕。

  患者在被完全治愈之前一直保持有传染性,但是最高传染性的时期是皮疹出现之后的一个星期。病毒的传染主要通过空气,如人与人面对面时唾液飞沫的传播,同时病毒还可以通过污染的衣物和床单传播,虽然后者的传染性较前者低。

疫苗: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接种天花疫苗后十年之内是不会被天花病毒感染的,不过即使超过了十年,被感染的几率和感染后的症状也会轻很多。

在我看来,传染病不是人类的宿命,但,是人类要一起面对的困难和挫折。

知乎用户 陪你去流浪 a 发表

尽管进入 20 世纪,人类的科学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人类仍然无法快速地消灭传染病,以 2019 年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该传染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席卷全球。

到 2020 年四月底为止,全球感染确诊人数达到 100 万人以上。20 世纪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人类交通的发达,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全球化,都让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难逃此次传染病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以旅游业单项为例,在疫情爆发初期,全世界 96% 的旅游目的地关闭,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预估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全球旅游业损失至少 220 亿美元。

在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尽管人类的能力有限,但也数次成为赢家。人类在与鼠疫、霍乱、天花、梅毒、肺结核的战役中都留下过 “辉煌战果”。除了抗生素等化学药剂,人类开发出的最成功的武器便是疫苗。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当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类似。但疫苗又不会像病毒细菌那样导致严重疾病,从而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传染类疾病。疫苗的英文 “vaccine” 源自于爱德华 · 琴纳所使用的牛痘。“vacca”为拉丁文,是牛的意思。当人类接种牛痘后,就能对天花病毒产生抗体。免疫接种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是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历史上,乙肝、风疹麻疹、天花以及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都通过疫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对免疫力弱的人群,如婴幼儿,老人,孕妇等人群,很多疫苗更可称之为救命稻草。疫苗极大地减少了传染病的爆发,对人类有极其重要的贡献。目前世人类已经通过疫苗成功消灭了天花,其他大部分传染病在接种有效的疫苗后,感染人口数目巨幅减少。但由于疫苗的普及程度,各地卫生条件的限制,以及多数疾病存在人畜共患性等,这些感染性疾病并没有被成功灭绝

疫苗尽管是有效而安全的,但是针对某种特定传染病,疫苗并非完全有效,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引发特定传染病的病毒毒株可能存在变异性。例如很多人都经历过即使注射了流感病毒疫苗还是会罹患流感,这是因为引起流感的病毒不仅种类非常多,而且非常狡猾。它们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生变异,流感病毒疫苗只对其中某些病毒产生效果。

因此科研工作者每年都在不停地监测当年流感病毒变异趋势和流行毒株的种类,从而实时更新流感病毒疫苗。疫苗的开发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经过反复且长期的临床实验,才能达到安全且有效的基本要求。

此外,对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尽管科学家花费数十年进行开发,都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能够走出实验室。为了使疫苗的开发速度能够追上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人类仍然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知乎用户 兔角 发表

病原学角度来说,由于目前我们无法提前预测病原(细菌、病毒等)的变异,进而难以在一场由未知病原造成的疫情发生前进行防控布局,所以还很难做到把未知疫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若想要将一次未知的疫情提前扼杀,最大的黑科技就是 —— 一种提前能够预判病毒变异,而且在感染人之前能提前判断出该病毒对人有致病性的黑科技。。。目前来说这种黑科技还太遥远了。就像地震、海啸等其他天灾一样,如果无法做到提前预判,就永远只能被动应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法律上瘟疫被列为不可抗力的原因)。所以个人认为,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内,人类恐怕还是要继续和传染病斗争,至于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那就不知道了。

但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漫长的斗争中,咱们人类并不是无计可施,事实上,在和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类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的。在长期的斗争中,人们慢慢发现了有效对抗传染病的模式:有效的治疗 + 合理的防控。有效的治疗就不必多说了,通过对有传染性患者的及时隔离,尽可能的减少传播规模,再加上一系列抗菌 / 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减少了人们内心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毕竟真正会让人们对传染病产生恐惧的,是死亡率而非传染性)。合理的防控在多年的探索中也积累了很多心得,例如曾经烂熟于心的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洗手常通风”,“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了吃”等等,就是人们在千百年来和传染病的对抗中,积累的宝贵心得。而这次新冠疫情,让人们知道了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对于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性。而人们对新冠疫苗的热盼,也说明了,大家普遍认识到,疫苗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武器 —- 这也促使更多人主动、积极地接种疫苗。

虽然真正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一种,但是传统高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大大下降。不说太远,哪怕在建国初期,痢疾、鼠疫、伤寒、还有各种寄生虫(蛔虫、阿米巴等)病,都还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疾病已经不那么常见了。

当然,目前对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控,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治疗上说,病原的耐药性现在成了越来越让人头疼的问题,超级耐药菌的出现,让人们又开始依稀浮现当年传染病无药可治的悲惨画面。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由于病毒的生物特质,导致抗病毒药物研发缓慢,而且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防控方面,由于病原的变异,可能会导致原有的疫苗失去效果,从而让疫苗的预防效果打了折扣。

所以,现在要说终结传染病,还为时过早了,除非到了某一天,我们能有效的阻止、或者预判病原的耐药和变异,我们才有可能在这场对抗中取得真正的主动。

除非人和电脑合体,免疫一切生理疾病

知乎用户 青春诡辩论 发表

纳米技术,微观机器人拯救人类。

知乎用户 Pppppovo 发表

不请自来。我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想对的概念。某些病毒和细菌对我们来说有害,当它们具有传播而且伤害我们的能力的时候,它们就是传染病!但是反过来,假如我们是那些细菌和病毒。我们在某个犄角旮旯里面好好的生活着,是一个快乐的病毒,每天过着不知道在哪个细胞里快乐的日子。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人类身上出现了我们,然后他们开始生病,一切的源头都是来自我们,他们开始消灭我们,我们想要抵抗。(站在这个角度说话真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吗?我认为是的。开始这种细菌或者病毒就是存在的,但是他们还没有在人类身上存在。就拿艾滋病来说,艾滋病是人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所以全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人免疫缺陷病毒只感染人,不会感染其它生物,关于这种病毒起源目前不太清楚。但是多数人认为人免疫缺陷病毒是由一种在非洲猿猴中传播的猿猴免疫缺陷病毒变异而来,并迅速在非洲大陆人群中传播,并传播到全世界,首先发现并命名这种病是在 1981 年的美国。那么为什么非洲猿猴身上的变异病毒会跑到人类的身上呢?这一切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们知道 人类进化途中是一直伴随着传染病的。比如古代的天花,欧洲的霍乱,03 年的非典以及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

有没有开挂的科技,帮我们避免下一次的新冠呢?单说硬件的科技的话没有,但是软件的科技还是存在的。我认为这个开挂的科技就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控制好人口流动,特别在现在气温低的时候不要去密集的地方,多多锻炼,不吃乱七八糟的食物,不去乱七八糟的地方我认为一般人是不会感染到的。而且新冠的死亡率并不是特别惊人!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克服这一难关的!

知乎用户 心态 发表

从病原学角度来说,由于目前我们无法提前预测病原(细菌、病毒等)的变异,进而难以在一场由未知病原造成的疫情发生前进行防控布局,所以还很难做到把未知疫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若想要将一次未知的疫情提前扼杀,最大的黑科技就是 —— 一种提前能够预判病毒变异,而且在感染人之前能提前判断出该病毒对人有致病性的黑科技。。。目前来说这种黑科技还太遥远了。就像地震、海啸等其他天灾一样,如果无法做到提前预判,就永远只能被动应付(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法律上瘟疫被列为不可抗力的原因)。所以个人认为,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内,人类恐怕还是要继续和传染病斗争,至于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的宿命。。。那就不知道了。

但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漫长的斗争中,咱们人类并不是无计可施,事实上,在和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人类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的。在长期的斗争中,人们慢慢发现了有效对抗传染病的模式:有效的治疗 + 合理的防控。有效的治疗就不必多说了,通过对有传染性患者的及时隔离,尽可能的减少传播规模,再加上一系列抗菌 / 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降低传染病的死亡率,减少了人们内心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毕竟真正会让人们对传染病产生恐惧的,是死亡率而非传染性)。合理的防控在多年的探索中也积累了很多心得,例如曾经烂熟于心的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洗手常通风”,“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了吃”等等,就是人们在千百年来和传染病的对抗中,积累的宝贵心得。而这次新冠疫情,让人们知道了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对于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性。而人们对新冠疫苗的热盼,也说明了,大家普遍认识到,疫苗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武器 —- 这也促使更多人主动、积极地接种疫苗。

虽然真正被完全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一种,但是传统高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大大下降。不说太远,哪怕在建国初期,痢疾、鼠疫、伤寒、还有各种寄生虫(蛔虫、阿米巴等)病,都还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些疾病已经不那么常见了。

当然,目前对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控,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治疗上说,病原的耐药性现在成了越来越让人头疼的问题,超级耐药菌的出现,让人们又开始依稀浮现当年传染病无药可治的悲惨画面。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由于病毒的生物特质,导致抗病毒药物研发缓慢,而且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防控方面,由于病原的变异,可能会导致原有的疫苗失去效果,从而让疫

知乎用户 TUT 发表

很抱歉,作为一个受过高中生物教育的带学生,只能说做不到。

就我的了解,病毒,对于人类来说是大坏蛋,但是对于大自然来说它确实合理存在的,在地球眼里,人和病毒是没有区别的。

因此,无数种类的病毒在地球上存活,包括 “人” 这个病毒也在地球上存活。(人是病毒,病毒也是人,是不是有点绕。人和病毒在自然界面前平等的。)

生物是最最最麻烦的学科,它太复杂了,复杂到任何一个细胞,都比人类最强大的计算机更复杂。(这个话我记得是高中生物书上写的)。

人类研究如何杀死其中一个病毒,ok,没有问题。

如果杀死一类病毒,也 ok,假设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中有一部分正好可以被标识,那么干掉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病毒有很多很多类别,人类不可能做全的。还有一个问题,病毒未必是直接害人的,也许它能一夜之间把所有的猪都整死,人类也一样遭殃。

唯一的办法,就是普及日常的防护,完备和警觉的防疫系统。这样就可以将病毒遏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将损失降到最低。(感恩我党世界第一的执行力,太强了)

知乎用户 勤学好问 发表

不是说有了新的高科技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新冠我们就不需要约束自己,只有每个人不断的约束自己才是真正的对抗新冠。对于开挂的高科技,我想说确实有不少,而且已经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

对抗新冠人人有责,把口罩戴好,少聚众,勤消毒,才是最好的对抗新冠的出现,还有高科技产品的帮助,新冠迟早被我们消灭。以前的非典,不也是照样被我们消灭了,靠的还是人的自觉,高科技只是适应了时代的变迁,便利以及帮助我们。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0zC2f 发表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向前。

继 1 月 31 日将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后,世界卫生组织(WHO)3 月 11 日宣布这次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

不同于 endemic(影响范围相对有限的、长期的疾病,如 HIV),和 epidemic(短暂爆发的疾病,如流感),大流行病指的是甚至可能波及全球的爆发性疾病,如 1918 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两年间就将世界 5% 人口置于死地。

WHO 此举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极其严峻,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之间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协作,相关经费和资源将会以有组织和指向性的方式进行分配,尽快阻止全球疫情扩散。

Coronavirus|Joint Base San Antino

「SARS 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兼具很强传播性和致病性的病毒,是不容易存活和持续传播的;而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 2 月 19 日表示。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助理教授陈希,同样认同「新冠病毒和人类将打长期战役」,「我们应当习惯于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存,这是可能出现的情况。」他表示。

自 1918 以来的百余年,人类从尚未认清瘟疫的「元凶」,到现在能够做到及时上报,力争预警,奋力抵御,科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尽早截获致病原上,微阵列和基因测序等生物科技充当的是最先看到风暴的「眼睛」;在大数据侦查上,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媒体「可以在大约三分之一英里内找到一个人」;AI、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也显现出了更落地的一面,比如国内 AI 医疗公司嗅到了「帮医生看片子」的需求,开发的算法能在几秒钟内生成准确率超过 90% 的结果。

风暴之眼

经历过 2003 年的 SARS,中国开始建设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这套预警系统的流程是从发现病例,到医疗机构、疾控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层层上报,到疾控系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最后相关部门向社会发布预警、启动应急预案等。「乡镇卫生院的电脑里都可以看到这个网络系统。」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年初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提到。

生物科技的不断进化,使得人类识别感染源的能力增强了。一旦感染源从动物跳到人类身上,我们就要拉响流行病的警报,及时阻止一场欲来的风暴。比如,《病毒来袭》作者 Nathan Wolfe 曾在非洲的村落设立了检测点,采集微生物样本,再通过错综复杂的国际协议运送出去,进行实验室研究。就这样,团队发现了一种已经开始传染给当地人的「猴泡沫病毒」,但这种病毒以前在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任何公共卫生机构都毫不知情。

Nathan Wolfe|湛庐文化

所以在 Wolfe 看来,仅靠病例上报系统还不够。人们必须将病毒最早发起的恐怖袭击,及时送到「安全局」的案头。

而微阵列和基因测序这样的科技,可以在最早期识别病毒。前者排列着一个完整的病毒家族基因信息,用于诱捕病患身上对应的病毒序列;后者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来自宿主组织样本中的所有 DNA 或 RNA 信息,以此找出未知病毒的踪迹。

不过时下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来自哪里?在疫情爆发三个月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无法清晰说明。追本溯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因为及早地获得了病毒的基因序列,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才能顺利进行,对有效遏制疫情传播提供了先发优势。

数据沙盘

手机信息、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等,每天都在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定位,应用程序、互联网记录的信息等)反倒成了能够迅速侦查出重要人类事件的潜在传感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套研究工具,用于从事与上面所讨论的生物技术进步有所区别又互为补充的研究工作。」Wolfe 指出。

比如,人们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的信息,直接成了有利于疫情预测的「素材」。甚至在 2009 年的流感趋势预测上,Google 研究团队还击败了美国疾控中心。Google 通过搜索与流感及其症状、治疗相关的单词,建立了一个预测流感趋势的系统。相对美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流感统计,Google 能够即刻获取搜索数据,而后者需要一定时间来收集、发布和报告数据,有「数据滞后」的问题。研究发现,Google 系统的预测准确率更高。

利用易得、廉价的互联网信息,作为传统流行病数据收集的补充,本质上就是将疫情侦查工作实现群众外包,将患者们提供的零散信息汇集在一起,勾画出从疫情开始到随后扩散的实时画面。

疫情统计图|Pexels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Facebook 已经与几个国家的卫生研究人员和非营利组织合作,通过「疾病预防地图」(disease-prevention maps)项目,「向外界提供的最细粒度的数据可以在大约三分之一英里内找到一个人。」Facebook 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驻守在手机后台分享位置信息。工程师们经汇总整理后,可以计算出一个城市或城镇的人访问另一个地区的可能性,以及有可能在哪里传播疫情。

中国智能可穿戴厂商华米科技,也利用人们的腕上设备,采集了湖北地区以及相邻的安徽地区,总计 11.5 万人的 2676 万条睡眠数据(含静息心率),验证了专业医学杂志《柳叶刀》关于肺炎疫情和用户「静息心率」异常之间的神秘联系。

根据《柳叶刀》的报告,急性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静息心率升高,并且会改变日常行为模式。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异常人群」,论文指出该模型标准下的「异常人群」占比与实时播报流感感染率相关,这是一个宏观上大数据的统计分析。

尽管目前尚无法区分不同年份和地区之间异常峰值的差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流感引起的,又有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种可能的推测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武汉地区的这个异常趋势提前了。当然,这个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来证实和确认。而如果这一推测成立,人们就有了在检测试剂和 CT 影像之外,一种更方便快捷预测流行疾病的能力。

武汉地区 2017 年至 2020 年异常人群比例变化趋势图|《柳叶刀》杂志

华米 CEO 黄汪认为,目前的研究仅仅是第一步,「未来希望借助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帮助,通过对健康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从而更早地对疾病流行的趋势进行预测甚至预警。」

AI 落地

除了大数据在疫情防控监测过程中暴露出的无尽潜力外,先进的人工智能则展露出了更「有人情味」的一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定点医院 CT 检测量井喷的情况下,落地的 AI 技术承担了「帮医生看片」的重任。

据《南华早报》3 月 17 日报道,中国 AI 创业公司依图、华为和阿里巴巴都在利用 AI 技术 帮助医院诊断、分析疑似病例的 CT 图像。天津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表示,天河一号可以在 10 秒左右处理数百张 CT 图像,并给出诊断结果。该机构人员称,系统检测准确率超过 80%,且准确率每天都在稳步提高。目前,这套系统已向世界各地的医生开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 20 余款 AI 系统应用在湖北武汉等抗疫的一线以及全国数百家医院,服务人群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达到数十万人次。」3 月 25 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称。

据《财新》报道,随着疫情主战场转至海外,中国的 AI 系统也随之出海。3 月 19 日,阿里云宣布向全球医院免费开放新冠肺炎 AI 诊断技术,目前已在日本启用。这套 AI 系统已在全日本 160 多家医院上岗,帮助诊断 34 万病例,可显示病灶位置、新冠肺炎相似度等。

AI 为研发加速|Pexels

而除了能够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人工智能同时也被用于加速疫苗和防疫药物开发的进程中。

众所周知,药物开发同样是个漫长的过程——一种新药从被发现到进入市场可能要花 10 年的时间。但先进的科技提供加速选项。

科学家们已经征募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IBM 公司建造的 Summit 投入战斗。这台超级计算机的地板空间有两个网球场那么大,计算速度可达每秒 200 千万亿次(大约是普通笔记本电脑的 100 万倍)。

上个月,研究人员用它筛选了 8000 种已知的药物化合物,以寻找最有可能有效对抗冠状病毒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品、草药和天然药品等。Summit 在两天内将数据集缩小到了 77 个。如果使用普通电脑,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耗费好几个月的时间。田纳西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家 Jeremy Smith 认为,如果未来再次爆发新的和治疗方法未知的疾病时,人们可以使用世界上 500 个左右的超级计算机来模拟药物发现的过程。

一种病毒将毁灭全人类|Pexels

回到流行病(pandemic)这个词面上。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 pan 和 demo,前者的意思是「所有的」,后者是「人们」。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病毒将毁灭全人类。

面对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会惊叹于大自然的破坏力,生出脆弱渺小的心态。但另一方面看,与百余年前对病毒一无所知相比,人类现在手里也握着科技和进步的工具。这次疫情夺走了众多生命,但也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进阶考验。

人类的科技不应只用来打赢战争,只用来创造财富,只用来娱乐至死。科技作为一种人类文明不断进阶的能力,应该去证明这种文明有自我进步的能力,进而在历史长河中赢得延续和发展的资格。

这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科技企业,每一个极客们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标。这也是对每一位被传染病夺去生命的牺牲者,真正的「不遗忘」。

知乎用户 神明​ 发表

传染病,从古至今以来,似乎成为了我们眼中的障碍和桎梏。似乎每一次人类战胜传染病,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中国古时的疟疾,长期存在于历史的长河当中。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疫情发生在周代,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大灾就是大疫。限于古时人类的卫生消毒知识的匮乏和对微生物了解的短缺,疫情变得相当严重。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如何正确的防疫和控疫。比如在 1695 年,张璐在《医通》中记载:“迩年有种痘之术,始自江右,达于燕齐,近则遍行南北。” 医生于茂鲲称:“近来种花一道,无论乡村城市,各处盛行”。这就是牛痘疫苗的前身,所谓人痘接种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人们在对抗传染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成文的规章制度。1 将传染病患者隔离,并留有一定的观察期。2 控制源头,封锁疫区。3 注意自我防护。

至于传染病会不会是人类最终的宿命,我持否定观点,纵观历史长河,那一次传染病将人类灭绝了?我们将会长期并一直处于和传染病的斗争之中。正所谓,人类无法杀完虫子。传染病也不会将我们灭绝。

若要说有什么黑科技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例如新冠这样的大规模全球性传染病,我认为在生物方面,很难有更新的进展。人类现在还不能真正的认识到一个细胞的内部结构和运转模式。我上文已经说过古代的疫情防控措施。我们是不是可以发扬光大呢?我们不妨想想其他道路,或许造物主封死了我们这一条的科技树,我们可以另辟蹊径。现在都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且伴随着 5G 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库,并建立一个类似智脑的疫情检测防控系统,根据人们的活动轨迹,接触人群,人类总体基因等,来预测疫情的发生,做到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隔离并预警。当然,这个也可能会做不到。

知乎用户 阿森 发表

谢邀!!!

由于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的大多数人一个猝不及防,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从人类诞生时期开始,传染性疾病就一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与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传染性疾病一直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紧密相连。无论是已经被战胜的水痘天花,还是等待攻克的结核性疾病以及今年的新冠;无论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留下不可磨灭疼痛记忆的,还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那么,传染病会是人类最终的宿命吗?

其实,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染是因为这个病带有病毒,靠着人类这个寄主生活繁殖下去。那么病毒有哪些种类呢?其实,病毒的种类很多有流感病毒、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艾滋病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等。有这么多种病毒,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它们呢?因为不同的病毒传染方式不全相同,因此预防病毒感染的方式也不同。最重要的还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首要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传染方式为呼吸道的传染病,如果流行季节,建议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建议平时多饮水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平时注意保暖,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与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为主,需切断传播方式来预防。目前有些病毒有疫苗预防,因此提前注射疫苗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但就这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如何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有效预防呢?那么请做到以下几点:1、戴口罩,这是最直接有效杜绝传染途径的方法。建议一般公共场所佩戴简易口罩,到医院或人群密集处可佩戴双重口罩,到疫情严重地区应佩戴 N95 口罩。

2、勤洗手,如果到了公共区域,常常不自觉接触一些不健康的病毒,这时候要做到勤洗手。另外春节期间,在家休息时间多,出入家门都要保证洗一次手,以免病毒被带入室内。

3、不聚会,一定避免去人群较多的地方,减少接触病毒感染的机会。家里亲朋聚会时,尽量实行分餐制,餐后碗筷一定要消毒。

4、多运动,通过运动和早睡早起,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增强抵抗力。

5、保通风,在家中时要适时打开窗户,保持家里的空气流通,防止病毒传播。雾霾不严重时,一般在晨起和傍晚通风为宜,家中空调、加湿机、空气清新机要定期清洗。

现在我们国家的这次疫情控制的还是不错的,但是也不能轻易的掉以轻心。只要新型冠状病毒还在,就要一直保持警戒心!

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更就会有人想问又有没有开挂的科技,可以帮我们避免下一次诸如新冠这样破坏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

我的回答是:没有绝对的开挂科技,可以做到绝对避免下一次,诸如新冠这样破坏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我们能到的只能是提前预防!!提前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前期没有在意,那么到后期感染人数就会呈指数增长,到时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知乎用户 看日落 发表

不是非常懂医学的这些专业知识,但是觉得经过这次疫情之后,各个国家肯定都会在传染病预防和医治方面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的,所以未来肯定是会有非常强大的医学技术去避免这类破坏性那么大的传染疾病。

但我就是觉得医疗科技总归会有它的滞后性,就像法律一样,要先出现了问题,才能想出规范的方式,这样整个过程肯定还是免不了一部分人要遭受疾病的折磨。

或许这也是真正考验医疗科技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是总是病毒出现了再去战胜就还是晚了一步。

知乎用户 枕花眠 发表

其实现在很多大型传染病已经在很初期的时候就被科学家切断了,但也是因为已经避免了大规模传播,所以大家对这个 “避免” 没有任何的真实感受而已。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大多数只是说一部分没有实现完全控制,所以还是会有新型冠状病毒这种意外发生,我觉得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要说未来科技能够完全战胜,把所有的病毒都扼杀在摇篮之中,我还是觉得很难,能在爆发初期实现控制我觉得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应对了,完全避免这种要求还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知乎用户 冷夜 发表

智能医院的出现应该可以避免下一次新冠的出现,通过技术的加持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查,同时提高出结果的效率,那就能遭死神手中争取更多的时间。

传染病不是宿命,但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它已经破坏太多的家庭了,做好防控才能避免再次伤害。

知乎用户 步步皆殇 发表

并非是宿命,虽然传染病的确给人类带来了比较大的威胁,但通过一次次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我们始终能够战胜它,所以它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现在各方都在有序开展防疫工作,我们都有重视新冠,自然不会给它第二次伤害我们的机会。

知乎用户 余生无你 发表

第一个问题还是挺好回答的,不是。

以前医疗水平一般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找补一下说一场疾病一夜之间结束了一个社会,但是按照现在的医疗水平来讲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儿了,宿命这东西还是比较发生在人和人自己的对抗上。

第二个问题,不知道。

为啥说不知道呢,虽说科技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但对于有些疾病来讲,科技有时候需要战胜的并不是疾病,有可能是发明科技的人本身,所以很难说这样的科技是不是会存在,就算存在能够有用也需要打个问号。

知乎用户 夕照深秋雨 发表

将 AI、大数据和小数据技术结合在一起,疫苗的分发就能够规模性地以更精致准确的方式进行。

实现上可以是通过 AI 分析一些诸如遗传学之类的个人数据,预测每个个体对特定疫苗的风险和潜在敏感性,然后再利用 AI 设计出针对每个个体的经优化过的个性化疫苗。

知乎用户 观沧海一粟 发表

不要喷我悲观,这也许就是自然法则,优胜劣汰。

知乎用户 繁星 发表

就目前中国的智能化来说,我想说出现新的高科技或者开挂的科技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别说有可能了,说不定已经出现了,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

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很少会关注到这一点,可是对于研发这一方面的人来说,他们就需要时刻关注这个问题,尽快做出我们需要的高科技出来,让我们能够安心的迎来冬天,不是说疫情的返点会是今年的冬天嘛,所以希望这样的产品尽快科普到家家户户,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有了新的突破。希望大家还是戴好口罩,勤消毒。

知乎用户 Altair 发表

科技不太行,制度更靠谱。

对比非典和新冠还没想法?

知乎用户 平常心 发表

开挂的科技可多了,现在什么都讲究智能化,连医院系统都变得很高级,不仅有消毒机器人,还有各种新的高科技引进了医院。

现在云智能时代,连看病都能网上看了,如果是新冠的话,在家被诊断出来,就会有穿戴整齐的医护人来来接你去医院进行隔离,其实这样更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情况,所以即使是下一轮的新冠,我们也可以很好的避免它大范围的扩散,云看病的出现,其实就是一种智能防控,开挂的科技非它莫数,对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一种新的保护罩。

知乎用户 酣泰 发表

要啥高科技!?勤洗手、多通风、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吃珍禽异兽。足以。

知乎用户 李先生 发表

除非你的免疫力超过新冠肺炎,加上这些防护措施。

知乎用户 Andy 发表

疫苗。

用减活或灭活病原体让人体获得对特定细菌病毒免疫力这法子,真的蛮天才的。如果这个细菌或病毒变异不够快,那疫苗一出基本就宣告它的灭绝了。历史上被疫苗逼进实验室的病原体可不少。

不过现今的一些病毒变异太快,往往疫苗刚研制出来,病毒就变异了。人类对疫苗的研究还是要继续下去。

知乎用户 遨游 发表

别想了,有的话这次就不会爆发了。

知乎用户 二木 发表

在经历过一罩难求的时期之后,出现了全员在家办公的场景,不少人在这个时期里学会了做菜,学会了新的手艺,或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开启一个新的账号,发布自己的作品,让喜欢自己的人看到,这都是在疫情的作用之下衍生出来的不同画面。

你看,即使是不出门我们也可以很好的活下去,有事情做,不会无聊,这都是智能的科技在帮助我们。而我们能够安逸的生活,背后里有多少防疫战士用 24 小时的轮休来守护我们的健康,有了新的科技,也有了新的勇士。

知乎用户 乘风凯越 发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设计开发了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能够在第一时间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在 1.5 小时内一次性检测,检测时只需要采集患者的空、咽拭子等分泌物样本,过程简单出结果也快,大大减轻医院的负担。

知乎用户 Ryeong 发表

现在开挂的科技挺多的吧,就好比云数据,上公交以及地铁,扫一下码就能知道你去过哪,在哪个时间段上下车,方便统计也方便事后寻找到你,其实智能化已经慢慢的深入到我们的日常,我们每天都在跟各种智能产品打交道,面对疫情我们也是如此。

疫情期间开会可以在家里开线上会议,看病可以通过云智能找到医生问诊,买药也不需要出门了,线上下单即可,这样的事情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需要出门也可以满足一切,智能时代就是这样。

知乎用户 祝熙 发表

此前的疫情促使了线上教育行业和线上办公科技的快速发展,推行居家办公和网络授课,花在路上的时间减少,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增多。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自由时间的价值,以各种形式发挥自己能力的意愿高涨。应该也会萌生出不少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

知乎用户 又爱又恨的夏天 发表

说到传染病,我觉得离我最近的一次就是非典了,那个时候我还小,并不知道它有多可怕,只知道家里有很多醋,妈妈每天都会用醋熏家里,长大了经历过疫情,可是武汉离我很远,我不能感同身受它的威力,只知道大家都待在家不敢出门。

而现在也跟之前不一样了,非典那会智能化产品还没开始普及,到了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码出行,到了室内都是健康码蓝色的人,我也就不用担心是否有危险因素的存在,可是口罩还是戴的很紧,不敢轻易摘下。

知乎用户 野崎君 发表

我知道的,纳米科技也参与了助力抗疫防护事业。位于广东的一家名为广纳诺斐科技有限公司就生产制作了纳米防护口罩—恩伊口罩, 再创水洗抗菌使用新高度。利用双纳米技术做到口罩真正意义上的超持久防护, 并且可水洗重复使用。

知乎用户 夏盼薄 发表

我觉得为了预防任何疾病,特别是传染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哪怕是最坏的结果,群众也要有知情权,这样大家才能自觉遵守制度,为自己的生命和行为负责。否则谣言四起,人心惶惶,那么这对我们的工作没有任何益处。加强科普知识,网络平台履行自己的责任,没事多看看辟谣新闻,对我们抗击任何病毒都是有利的。

正如疫情期间,微博上每天都会有辟谣的总结,知乎上也会有各种辟谣的专栏,推荐大家都去看看。

知乎用户 希望与光明 发表

口罩已经成为 2020 年时下必备单品了,防护作用极强,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更是加大了戴口罩的必要性。但总有一些人口罩佩戴不到位,人工检测人力成本高、检测标准不一。新研发出来的人工智能防疫监测方案,就可以实现口罩佩戴检测。它利用人脸识别确定人物面部位置,继而获取口罩信息。如果有人没戴口罩或者不规范就会出现弹窗警告。除此之外,人工智能防疫监测方案还能够筛选外来人员,戴着口罩,它就能 “摸清” 你的身份。可以说是非常智能了!

知乎用户 宗趁 发表

我关注的地方可能比较日常,类似于保鲜技术的先进性其实对于疫情防控也是举足轻重的,举个例子,在疫情的时候有很多热心的人士,运送着一车车的蔬菜水果去往武汉支援,送给火神山医院的工人,大量的食物的存储技术就很需要保障,把制冷的时长加长,把制冷的效果提高,把制冷的成本降低,这里面包含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

当然,有针对性的冷藏,比如如何保存血液袋,如何保存我们急需的疫苗,如何保存我们不得不长时间运输的其他物资,都是疫情期间在制冷这一方面带给我们的技术疑问。

知乎用户 茅轩嘉 发表

病毒危险等级识别器不是应该有吗?

知乎用户 向前进 发表

细菌病毒真菌都处于微观层面,并以大基数群体进行生命活动,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可避免,新的传染病诞生也不可避免,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尚且不可能对于地球的动物界了如指掌,更何况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

天花肆虐了 3000 年,在 1979 年以后才几乎绝迹,而人类要灭绝一种大型动物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

人类对抗传染病的方法往往是宏观的,药物疫苗,隔离,等手段对于一个以兆亿为单位物种的往往却变成超级致病源筛选器

我们需要一双能够探向微观世界的手,将一粒粒致病菌斩除。

知乎用户 元达 发表

新冠只是小儿科,人类的最终宿命就是生化危机末世求生。

知乎用户 雪风 Les 发表

我的回答是,会有的,人类的聪明对应对这些传染病中,已经让我们都有所闻了,虽说传染病的来临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是在科学的预防之后,传染病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也让我们逐渐找到新的门路去对应新到来的疫情。

我认为现在很火的红外感温仪,可以快速的测试你的体温,稍有一点高温的地方它都能感知,比人体测温要精准的多,而且还能知道热源的主要来源,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新冠主要是肺部感染,所以可以更加准确的观察到每一个人。

知乎用户 风与蓝天 发表

20 世纪里有三大突破:消毒、免疫和抗生素,三大突破改善了人类健康,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至少延长了 20 年。

在过去的 100 年里,人类对病毒发起的挑战比过去几千年的挑战还多。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新的传染病仍在不断出现,其中的一些病导致了大爆发甚至流行病。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得我们有了一种紧迫感,我们要改善目前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目前可用的技术可以采用几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数据科学技术应用于规模性的个性化疫苗接种。另一个方法是利用 AI 优化免疫的管理。

知乎用户 须念雁 发表

说传染病是人类的最终宿命,未免过于悲观和严重。纵观我们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每一次,我们都从中汲取了教训,并迅速运用在了下一次的战役中。

从早年的黑死病、天花,到如今的非典、新冠,其实我们与之对抗的能力在提高、损失在降低。所以我相信,我们终将迎来不再惧怕传染病的一天。

知乎用户 Perfume 染烟 发表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而且还要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另外,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蝉螂等害虫也是很关键的。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如果有发现传染病人,他们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科技因素的介入能够提升这些措施的效果和效率。

知乎用户 春风十里 发表

传染病大流行时,感染病毒的人数增加,因而增长速度也随之增加。科技和传染病大流行都呈指数发展,而病毒和微生物的流行源头却是以双倍指数发展。

这些包括了自然病毒,但也可能包括用于武器化病毒。武器化病毒的一个例子是将流感 + HIV 病毒内置于蚊子,用于生物战。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消除这一不平衡关系,使生物制药商可以赶上大流行的发展速度。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减少大流行的威胁,即便不利用新一代 AI 系统都能取得好的进步。

知乎用户 后知后觉 发表

我在疫情期间除了躺在床上就是看手机,其实完成了之前很火的段子,让你呆在一个房间里有无限的 wifi、无限的电量你能呆多久。

答案是几个月都没问题,现代已经可以让我们所有人在家足不出户都可以好好的生存着,还有什么是我们解决不了的。

知乎用户 缘来是你 发表

一般对于我们普通人,尽量做到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这些就能大大帮助控制传染病。然后医院的测温仪、写字楼的口罩检测、社区的智能管控系统等等高科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后,也为我们的生活铸起一面坚实的 “防护盾”。

知乎用户 羽叶 发表

现在的互联网发展到不可估量的时代,但是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所以我自己呼吁对于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这一方面的建设还是要加紧一些的。

我们借助这次疫情,不难看得出,大数据帮助我们向四方申请援助,帮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向需要的地方献一份力,也帮助我们提高医疗速度,但是因为大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在最多的数据里面识别真正有效而且真实的内容其实也很困难,所以对于互联网数据的甄别,就是在目前为止我觉得需要大力建设的环节,这样效率更高。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PgDtj 发表

新型传染病的发生,一定意义上就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报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对大自然的不知敬畏造成极大的大灾祸。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是时候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了。

为了我们的健康,善待人类的朋友,新型传染病的发生,一定意义上就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报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数据显示,有超过 70% 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野生动物。HIV 病毒来自于非洲的星星或白眉猴。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尼帕病毒来自于蝙蝠马尔堡病毒来自于非洲猴子,拉沙热病毒来自于老鼠、麻风杆菌一是来自于犰狳…….. 学会爱护动物,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病毒不是冲着人类而来,肆虐人间造成疾病的病毒虽然来自动物,但人类的野生动物市场和餐馆才是他发展的舞台。从中东呼吸综合征,尼帕病毒到埃博拉病毒,人类社会遭遇的每一次新的伤痛,实际上都是长期捕杀野生动物侵蚀其自然栖息环境的恶果。侵袭人体的病毒原本生活在野生环境是人类破坏了他们的家园,而病毒在人类世界中的传播是正在衰亡的生物圈的回升,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所有人平静的生活,相似的情况曾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根据是对疫情的不完全记载大规模病疫在周代发生过 1 次,秦汉发生过 13 次未尽,发生过 17 次隋唐发生过 17 次,两宋发生过 32 次,元代发生过 20 次,明代发生过 64 次,清代发生过 74 次,合计起来至少在古代发生过 238 次以上。

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历代疫情的爆发次数并不少,古代没有现代医学知识,没有高大上的医疗设备。古人没有消毒药剂,没有防护服,甚至没有口罩,那面对来势汹汹的传染病,古人是如何防疫呢?古人重视内求,认为正为本,邪为标,预防感染,首先要扶正,正气盛则邪气不能内侵,这个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学会爱护动物,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知乎用户 火影劫 阿虎 发表

科技创新与突破是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关键。进入 21 世纪以来,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并与纳米、信息、精密电子、先进制造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带来产业模式革命性转变和技术全面升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传染病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

当前,传染病防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呈现 “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 的动向,将改变人类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时的被动应对现状,可实现及时、快速、精准而高效的主动防御。

知乎用户 耀世红颜 发表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病毒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反应,有些人可能反应轻,有些人可能大一点,有些人可能会成为病毒超级携带者,所以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式去分析每个人的基因,从而可以在发生各种疾病的情况中最快的给到每个人怎么样去应对的方式,尽量减少损失

知乎用户 慕容风趣 发表

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应通过学科交叉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开拓传染病防控的新范式。

在十多年前非典爆发的时候,诊断一种从没见过的传染病是极其困难的。非典和普通肺炎、流感的症状表现可以非常相似,所以只凭症状诊断不行,必须要结合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技术,把这种特定的病原给’揪出来’。

现在,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帮助下,‘揪病原’已经没那么难了。这次的新冠状病毒由多家大企业争抢,在出现两周之内就完成了基因测序,并设计生产了 30 多种诊断试剂盒。

知乎用户 一派​ 发表

传染病的概念很大,想要避免传染病不太现实。也许有黑科技可以帮我们避免某种传染病。

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人类目前上优势很大,但是有一个恒有的概念容易被跟人类忘却。“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共同享有这颗星球”。

人类毕竟只是构成生态的一环,在生物圈里所有存在都逃不脱彼此制约,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也许我们不能离开传染病。

信息横飞的今天,新冠的突然爆发为舆论创造的制高点,恐慌传播的同时也给百无聊赖的网友打了一针鸡血,关于源头的谣言分分钟一个版本。面对这样的传染病我们最欠缺的不是科技,而是一些原理性的传染病知识、以及对突发疫情的准备和态度。

科技要为意识服务,意识更在科技之前。尽管未来无限,但我们也能尽力而为。就比如基础医疗物资的储备、调配渠道、发生紧急情况的多种备选方案。

传染病就是一种宿命,不仅是人类逃不开。

知乎用户 热门汽车快讯 发表

说到开挂的科技,我倒是突然想到 5G 崛起。都说 2020 是 5G 元年,那么随之而来的智慧医疗是不是也该来了?

试想,一旦在某地发现潜在的传染病爆发可能,或发现有病人出现疑似症状,我们就可以借助远程医疗手段,以最快的速度汇集专家会诊。在疫情初期,时间就是一切。早一秒确定病因,控制器恶化的把握就增加一分。另外,远程医疗还可以免掉医护人员异地奔波的辛苦,更减少了疾病传播、感染的危险。

当然,这离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同样是值得期待的。

知乎用户 mk 莎莎 发表

其实这个事情我之前是想过的,很多时候传染病可能是挡不住的,但是如何在它发生的时候最快的去制止传染病的扩张是很重要的,所以如果能有那种很厉害的消毒的方式,比如说用科技手段去分析解码,然后迅速的制造出对应的消毒剂,那么就能很快的大面积的去进行消毒方式防止扩散。

知乎用户 忘记 发表

现在应该没有吧,如果真有的说,人类说不定早就长寿了,而且不符合自然规律,所以不可能,但是在未来的科技里有可能会免疫去一些基本病症,而传染病可能会有效避免一些吧

知乎用户 若悠 发表

我觉得疫苗的常态化、大面积普及是势在必行,也是事半功倍的。像我们国家,为儿童注射天花疫苗的覆盖率已非常之高。近两年普及的 HPV 疫苗也在迅速铺开,我家人也在考虑去接受注射。越是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传染病疫苗的重视程度和普及率就越高。但是在非洲部分地区,无法接受疫苗注射的孩子还是很多的。

从这次新冠的传播情况就可以见得,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一旦某一地区爆发疫情,全世界都要受到波及。所以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推动落后国家、地区的疫苗普及度。

知乎用户 一个冷酷的 boy 发表

完全依靠技术的解决方案经常是非常乏力的,国内顶尖的病毒研究实验室,因 SARS 而建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在这次疫情中都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就是病毒的可怕之处 - 捉摸不定。

当下次疫情来临时,那时中国肯定已经想方设法的研究出区块链 + 隐私计算技术加持的行程交集查询系统、区块链技术赋能的物流溯源和跟踪系统、基于区块链的善款和捐赠物资管理系统等严阵以待,更希望那时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这些新技术新系统的力量,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像这次也有有不必要的牺牲。

知乎用户 小木 wood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未来会出现一种衣服,这种衣服可以在遇到传染性病毒的时候迅速启动自己的这种防护系统,然后对人的周围进行消毒,但是不会影响到别人,只会对自己进行消毒,这样就算遇到病毒的时候能够迅速反应。不过这个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对于这个类传染病,都必须要有成熟的应对体系才可以~

知乎用户 noah 发表

国内有很多的传染病研究院,在新冠疫情期间每一天虽然都有感染人数的增加新闻,也有每一天哪所医院传出来对毒株有进一步发现,有哪所传染病研究院传出来消息说如何提前防范新冠病毒,在家可以做什么防护措施。

现在科学信息的发展,在新冠抗疫当中中国也采用了区块链的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自动收集健康数据,保持数据安全,并记录访问者信息,其目标是帮助减轻中国新冠肺炎感染情况排查的庞大工作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nFkv9 发表

不不不,怎么能说是宿命呢?我们人类和病毒明明都是《地球 OL》这个游戏里面的玩家。

细菌、病毒和其他生物原本在游戏里面玩得好好的,虽然病毒一族势力独大,但是游戏的基本平衡还是有的。

然而某一天,突然冒出来人类这么个新物种。好家伙,出现也就算了,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化了这么多代、增加了这么多数量。能力也比老玩家们的要高级的多,不仅生存能力比其他动物更强,破坏性也极强,甚至还能够创造游戏里面没有的物品。

简直就像开挂一般,直接威胁了病毒一族的地位。

由于它太强的能力,游戏内部生态和平衡被破坏,一部分老玩家玩不下去了,索性直接退游。病毒和其他物种抓住这个机会,向《地球 OL》的游戏官方发了举报信。

收到了太多举报,官方也很为难。虽然系统检测人类确实开了挂,但是人类毕竟大大改变了游戏,部分原本弱小的玩家甚至地位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怎么处理这件事确实是个难题。

倒不如平衡一下各类玩家的能力。

大部分生物实力远不及人类,有的是数量上优势不足,有的是能力上难以匹敌。而现阶段能勉强与人类分庭抗礼的物种就是病毒了。

于是,人类被削了防御力,病毒增强了传播能力、变异能力。

就这样,人类与病毒在一段时间内战火不休,两族势力都有所减弱。两方认识到这样下去游戏环境可能就真的坏了,于是签署了相关条约,保持着整体冷战、局部热战的态势……


至于什么开挂的科技……

说实话,连杀毒软件的病毒库都是要病毒出现才能更新,我们又要怎么样才能直接避免呢?

知乎用户 梦遇 BigBang 发表

LinearDesign 技术就是黑科技之一,它是通过动态规划算法实现的,将原先海量的搜索空间,压缩为三次方空间。LinearDesign 追求的战绩远远不止于速度,其优越性更是体现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用最高的效率得出最优化的方案。

百度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正在与全球科研机构与企业一同通过生物实验验证 LinearDesign 设计的序列的稳定性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等。如果进展顺利,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生命科学将会广泛使用 LinearDesign 技术。 LinearDesign 不仅能用于新冠病毒 mRNA 疫苗的研发,还能用于流感疫苗、肿瘤疫苗等多种疫苗,以及抗体和药物的研发。

知乎用户 辰曦不微向阳光 发表

印象很深刻的就是疫情刚出的那段时间,深圳市就出台了健康码、出行申报等等一系列的小程序公众号,普及所有人的咨询和哪里出现病情了哪里不能去,这可能就是中国的开挂神奇吧。

能让大家知道现在外面疫情是什么情况,能不外出就不外出,外出了要申报你去哪里,去了回来走的行程,同行程有谁感染或者有疑似的都可以检测到及时排查,这就和预知未来一样,让病毒无法穿破这一道科技的防线。

知乎用户 库布里克在划船 发表

之前就听说过 AI 医生。新冠病毒的确诊方式有很多种,其中 CT 影像的运用是重中之重。据了解,实际临床中,每名患者可能 2-4 天要复查一次 CT,一次 CT 要拍约 300 张照片,加上疑似病患、密切接触者筛查,每天新产生的海量 CT 影像,对一线影像科医生而言,是巨大的工作压力。

也正因此,此前几年中陆续在各大医院 “小试牛刀” 的 AI 阅片,被紧急应用于新冠肺炎的诊疗中。作为一种辅助手段,AI 大大减少了问题影像被 “漏看” 的概率,同时,在药物筛选、流行病预测等领域也被寄予厚望。

知乎用户 何樂而不為 发表

互联网医疗吧,传染病最危险的地方就是人员聚集地,冬天的低气温可能会引起第二波新冠,但如果我们的防护工作做得好的话,也不是不能避免。

现在的互联网医疗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包含健康管理、自诊、自我治疗、导诊、候诊、治疗、康复、后续跟踪等一系列服务内容。互联网医疗虽已呱呱坠地近十年,然而通过这次疫情,很多人才真正接触互联网医疗。

而互联网医疗在之后的防范工作中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避免线下医院人员密集导致的交叉感染。

知乎用户 好学的番茄先生 发表

出门在外,测温是我们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除了水银温度计、额温枪,一些科技感超强的体温计也纷纷横空出世。就比如戴在身上的体温计——蓝牙体温计,这是一个穿戴式体温计,它像一根表带系在手臂上,测量的温度通过蓝牙发送至手机软件,无须等在测量者身边,实现远距离 24 小时动态监测体温。有了它,就能够一手掌握所有家庭人员的体温,社区疫情防控也不必上门测温,大大减轻了社区人员的工作负担。这在以后的传染病防护里也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知乎用户 蓝琳 ming 发表

我认为大数据和 AI 智能的预测对于大型传染病的迅速传播是可以起到控制作用,比如就拿这次新冠举例,以往查病人要去溯源和查经过的路径,大部分都是人工来,效率低,往往起不到及时止损的效果。但用到大数据和 AI 的预测,就会很快,而且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最快给到方案,这样就算发现了类似新冠的疾病,也能搞定,减少扩大。

知乎用户 咕噜噜鹿鹿 发表

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除了像新冠病毒这种没有爆发史突然发生的传染病外,很多传染病都可以有针对办法来治疗了。

因此个人应该加强防范意识,很多传染病不都研制出疫苗可以帮我们避免患病了吗?那就尽可能去打下疫苗吧。

知乎用户 青岛小仙女 发表

其实回顾以往 2003 年中国的非典,这场席卷中国的传染病最后的以夏天的到来病毒生存环境不好结尾,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战胜病毒,只是大自然将病毒压制了,可是我们又在后续研发了非典的疫苗,这足以证明我们还是有能力抗衡病毒的。

这次的新冠病毒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我们中国对比于全世界的抗疫来说就像是开了挂,用最快的速度封城,用最快的速度封锁住源头,目前我们预防下一次新冠最好的黑科技就是,时刻保持警惕,齐心协力出现问题就及时上报。

知乎用户 rose 南歌子 发表

今年的新冠病毒肺炎让我们见识到了传染病在人类中间散播速度之快,但也是这场疫情发生后从政府到人民再到科学家们的应对反应让我们坚信虽然疾病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可我们总会想各种应对办法渡过的,人类最终宿命绝不会败给传染病。

虽然我们个人无法阻止传染病的兴起,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防止再次疫情的再次反弹以及避免让自己成为传染病的传播载体。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练提高免疫力保护自己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知乎用户 DW 瓜瓜 发表

想要防止类似新冠病毒这种全球性传染病的出现,我觉得有必要通过一些途径进行宣传。因为很多人并没有这方面的常识,他们出现类似传染病的症状也许就会以为是很普通的感冒发烧症状并不在意。

所以进行一下全民的传染病知识科普还是挺有必要的,一旦出现发热、头疼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拖延,这样对于本人来说有利于及时诊断、治疗、康复,同时也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传染病,这对于总体的传染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知乎用户 惜梦凝忆 发表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我认为也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一种变相体现,是病毒 “选” 人类的一个过程。

人类是很庞大的生物群,即使某种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由于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当传染病毒在侵染人体的防线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抵御能力,当身体成功抵御后就不会被传染病传染,那么生命个体就是安全的。

所以抵抗力在战胜传染病中是尤为重要的,在医学方面,研发增强抵抗的药物;对个体而言,加强身体锻炼,人类肯定会最终战胜传染病。

知乎用户 鹿八​ 发表

一些传染病都是纸老虎

知乎用户 前瞻视野 发表

可以将它形容为人类进程上的拦路虎,但是宿命这个词太过了。

宿命应当是一种势均力敌很难分出结果的状态,而人类战胜过很多传染病,甚至将它们当成难关一个一个攻破了,所以无论是现在的新冠还是以后奇奇怪怪的病,终将是人类的手下败将。

知乎用户 总会发光 发表

人类的病毒历史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关于传染病的抗争历史

  • 从早期的瘟疫再到如今的新冠,传染病一直在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影响了人类的文化习惯,也推动了人类医学科技的发展,它非常强大,也的确拥有毁灭人类的力量,但如今我认为,我们可以更理性的去看待它。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传染病的治疗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增强了传染病传播的速度和扩散面积。对于传染病的防治我们也变得愈发的小心起来。

  • 但如今,虽然科学对于某些传染病虽然依旧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人们对于传染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我们这一代经历过新冠的人更是如此。中国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做得很好的国家,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科技方法能提供太大的帮助,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一项项早已普及的技术,一项项能对此有帮助的方法加以利用,靠着这些科技含量不算很高的技术使得我们的疫情得到了抑制。所以,我认为即使没有哪些惊为天人的科学,利用我们的人人齐心协力的群众的力量,利用我们普及的健康码,行程卡,在公共场合人人戴口罩的这些普普通通的小科技,小习惯,也许说不定效果也不比那些科学差呢?

说了很多的话,其实我的观点就是认为传染病不会是人类的终点,不会是人类的宿命!

虽然我也不相信什么人定胜天,但我也不会轻易对人类失去希望,心中长怀感动,回想中国历史,我们在列强侵略之时也不曾屈服,不曾被打倒,而小小的传染病而已,又如何能使我们屈服。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那一束唯一的光。

知乎用户 刘会 发表

想要彻底消灭传染病是不可能的。

虽然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对医学研究也足够的重视,现代医学已经把许多在过去被视为绝症的疾病解决了,抗生素、疫苗等方式已经消灭了许多传染病,但是疾病也在不断进化变异。历史上对人类造成重大灾难的传染病有很多,传染病的可怕就在于它的传播速度快,破坏范围大。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预防,比如发现疫情第一时间采取控制措施,从个人角度来看,有些人心理上认识不到传染病的可怕性,对防控疫情的好的习惯坚持不下来,科技能帮助我们,但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是更重要的。

知乎用户 farewell 发表

比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全市疫情一张图,强化对疫情数据的大数据归集和分析。

对疫情相关人员进行分类,形成疫情相关人员趋势图、所在县(市)区比例图。

再通过统计分析图的形式直观展示,支撑政府对疫情态势的研判和抗击部署。

知乎用户 一尾惊鸥​ 发表

如果避免的话,可能有几种情况:

1. 不会产生类似新冠的传染病(源头)

2. 产生类似的传染病却无法大规模使人类致病或致死(传播途径)

3. 人类免疫类似的传染病(受体)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中世纪的黑死病,曾经遍布全球的瘟疫疟疾,03 的非典到今天的新冠,类似新冠的传染病从源头来看是不可能杜绝的…

从传播途径来看,艾滋病,埃博拉,非典,新冠都是从以动物为媒介传递再到人身上,这个传播途径切断的话,可以防止一部分传染病的发生…

从受体来看,有部分人群先天缺乏艾滋病受体,从而不会感染,不过这个毕竟是少数,如果量产的话怕是得依靠基因编辑技术,伦理问题又来了…

综上:还是管住嘴最实在…

知乎用户 A 途思特 发表

提到传染病,人们往往都会特别恐慌,主要是传染病一旦爆发,破坏范围和破坏力太大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传染病有很多,黑死病,19 世纪的霍乱,都是差点把整个欧洲摧毁,同时人类也在不断依靠科学战胜传染病。

1980 年,困扰人类几百年的 “天花” 被宣布消灭了,那么人类科学进步的速度能不能赶得上疾病变异爆发的速度呢?

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的人,我觉得现在人类战胜传染病的一大优势就是信息传递的速度上,一旦发现疫情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大幅度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速度,这一点是以前的人类社会做不到的。

知乎用户 冷面枪王 发表

新科技的发展,总能让人直呼 “知识贫瘠限制了想象”!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曾展示过一张新冠病毒的完整结构图,把病毒整个亚结构解得非常清楚。

这是通过冷冻电镜断层成像技术,看清新冠病毒整个结构。采用分布拍摄的方法,和医学 CT 成像原理类似,不同的是前者使用电子衍射成像,而后者使用 X 射线衍射成像。高精度病毒完整结构图有助于我们开发出更高效的疫苗。所以,我们预防新冠是完全有可能的。

知乎用户 时零 发表

开挂的科技。。。很难吧,像古代的瘟疫鼠疫这些,也不是说靠真正找到什么病原体解决的,当年非典也是的,其实到现在的新冠也是,所以说想要依靠研发出开挂的科技去表面这些大型传染病的发生可能性还是很低的,感觉很多时候这些疾病的消失都像是和大自然的突然和解。。。

和解以后默默消失一段时间之后又突然冒出来兴风作浪。。。但庆幸的是人类好像从来没有被这些疾病打倒过,过去没有,我们现在比过去吃得更好,长得更好,连医疗条件也更好,更没理由被打到了。。。

知乎用户 那得清如许 发表

目前我认为没有绝对开挂的科技可以完全百分百控制住类似于新冠这类传染病,只能说尽可能通过我们的技术还有先进的医疗手段进行逐项攻破,比如说我们合理科学的防疫手段还有即将面市的新冠疫苗,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一种保护

知乎用户 圣光会谢谢你 发表

我觉得不是。

传染病最可怕的是你不把他当不当成一回事。

全民抗疫,传染病还不如车祸死亡人数多

民主自由,段子手现在都写不出段子了

我觉得几百年以后可能有某位大科学家能研发出更好的疫苗,来帮助人体进化什么的。

当然千年以后也可能把人都改造成半机械半生命体,也就不存在感染病了吧。

知乎用户 八月秋叶 发表

不会的,人的强大远超出自身的预想,从前它打不倒我们将来也不可以。目前的确没有无所不能的技术,但我们有很好的医疗资源有好的防疫专家,他们根据防疫经验提供了很多可行的方案。

防疫战斗并未结束,多学些医学知识是对生命的负责。

知乎用户 浑身病态 发表

在这次抗疫中,科技也发挥了很大的力量,可以运用到以后的传染病防护中。比如负压救护车,所谓 “负压” 救护车,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给普通的救护车带上“口罩”,使车内与车外做到完全“隔离”,此类特种救护车就是专为应对类似此次疫情或突发传染病等情况。

希望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能再次敲响警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也不能因为种种困难放弃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知乎用户 缘浅 发表

加强科普知识吧,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实大家对于传染病或者说一切事物的恐惧,都来源于未知。在了解了病毒的传染原理以及预防措施之后,大家也慢慢恢复了日常的工作生活,因此可以平时也多多播放抗疫进行时这类节目。大家可以去关注央视的新闻,毕竟与我们息息相关。

知乎用户 夜久泪长 发表

要说科技助力对传染病的防控,莫过于我们的生物医学迅速发展。

现代的生物医学可以在获得病毒样本后短短的几天里,迅速完成了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绘制病毒电镜图、摸索病毒培养方法等多项工作。特别是此次我国的科研团队对于病毒认知的专业性和应急反应速度,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开发出快速的分子检测方法,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地检测病毒,为设计分子靶向药物,以及疫苗的设计提供指导信息。这些生物学的科技手段并结合大数据,都在助力我们完成与传染病的对抗。

知乎用户 细雨灯花落 发表

传染病一直与人类并存,这不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仅有的现象,而是整个地球中的生物群普遍存在的现象。

天花、鼠疫、霍乱、麻风这都曾是让人类束手无策的传染病,但现在这些传染病基本都被攻克,之所以会被攻克说到底还是医学的进步,抗菌药物的发明,如青霉素的发明在鼠疫的攻克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为抗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国家给于多方面的支持,所以随着医学的进步,传染病不会是人类的最终宿命。

知乎用户 花树 发表

人口基数越多,爆发概率越大。西自然只是抓自然终究要平衡。

知乎用户 昨夜小楼又东风 发表

传染病是人类的最终宿命,这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不过我更倾向于人类最终走向灭亡,可能会因为科技危机或者环境危机。毫无疑问,当人类这个物种没有存在的必要后,便是人类灭亡之时。人其实自从诞生开始就与传染病开始了不断的争斗,上万年的积累,无数的经验以及以及数不清的牺牲造就了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盛世,与此同时,传染病也在不断的进步,以前的旧的传染病被消灭,而新的传染传染病,或者是传染性更强的疾病开始出现。自我感觉与传染病争斗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类不断生存发展,变得更加优秀的过程,是一个物种要繁荣昌盛必经之路。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全球居民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无数普普通通的居民受到了伤害,我们大多数国家也在建立抗击疫情,想要尽早度过这次难关。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开始有逐渐变异的迹象,或者说正在变异。科技的发展,医疗的进步,可以让我们在传染病面前变得更加从容,但是不能让我们杜绝每一次传染病的发生。我们所能做的尽量就是减少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当传染病发生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到积极有效的应对。

至于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开挂的科技?让我们免受下次传染病的发生,我想说的是没有科技的发展虽然说有很大的可能性,可是生物的发展也有很多的未知性,科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事情注定是要发生,不是我们想解决就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尽量减少下一次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我们需要发展科技,当下一次传染病到来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科技做武器争取战胜它。

愿未来安好!

知乎用户 LOVE myself 发表

传染病不可能是人类的宿命。

人类经过上亿年的自然筛选才成为生存能力最强的食物链顶端生物。传染病,自然灾害,天敌的出现等等,任何一个都可能毁灭一种生物,但是这种生物是否会毁灭并不是由这一种两种的威胁因素决定的,恐龙那么强大,它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地球上消失,恐龙的宿命是什么?是毁于火山爆发或是行星撞地球?谁也不知道,大自然的物种选择就是这么奇妙。至于人类的宿命是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传染病一定不是人类的宿命,我们已经战胜了天花,鼠疫等等比新冠肺炎强大百倍的致命传染病,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知的发展以及我们自身的进化,我们一定能避免下一次的新冠,以及艾滋病,狂犬病等致命疾病,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具杀伤力的传染病。

硬要说传染病是人类的宿命或终结这是不科学的,也是相当悲观的。我们人类可是地表最强生物,区区传染病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

知乎用户 宝宝拜 发表

会有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等科学技术足够发达,什么都有可能,改造人体之类的技术,可以免疫所有病毒。不过这个时间很长很长,以前提出的人类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了吗?

目前只能是无解,传染病会一直存在。

知乎用户 JNK 发表

让我们以瘟疫公司游戏的视角打开这个问题,传染病想毁灭人类得有三个重要的要素,传染性,致死性,隐蔽性。传染性越强被传播的人数越多,携带病原体的人越多才可能发病致死,但大范围传染病现在会有各个级别的监测,一旦出现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表现出一定的特征症状,那么必然隐蔽性较差,人类可以及早采取措施(隔离防扩散,研制疫苗等)。传染病的致死性是毁灭人类的必要保障,我们不会因为一场流行感冒而恐慌,因为感冒的致死性相对较低,且主要针对老人等本身可能有其它疾病复合发作,但致死性偏高的疾病必然会因为致死性偏高而使得传染性降低,因为病毒的携带者容易被杀死,便失去了传染源,例如埃博拉病毒每次出现杀死两位数的人之后很难大范围传播便又销声匿迹。且较高的致死性会导致隐蔽性降低。从而一种病原体不可肯兼具三种性质,人类终能生存下来。

但上述逻辑较为简单,因为如果加入潜伏期这就是一个不同的故事了,如果一种病原体没有明显的前期症状,很难检测出被感染,且有较长的潜伏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感染尽可能多的人而不引起症状。等到第一波病毒潜伏期结束开始出现症状,人类才开始发现重视,如果这个病毒不幸是比较多变的 RNA 病毒,那么人类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研发相关药物,且可能造成不可逆症状,那么药物研发出来也不能逆转现状。且如果这种病原体发病对人类的精神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多巴胺分泌紊乱,让人过度兴奋,出现较多的暴力事件破坏了人类现有的秩序,那么药物的研发可能就遥遥无期了。

以上条件较为苛刻,我们更应该把握现在,毕竟未来是未知的,现在是握在手中的。

知乎用户 风与路人 发表

不一定传染病虽然在古代那会厉害都是现在已经到了现代来传染病我们一定会把他们打败再说了现在医疗科技那么发达什么的肯定会好起来的只要戴好口罩配合治疗打开窗户通通风勤洗洗手消消毒什么的肯定没事最关键的就是少出门为国家省口罩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

知乎用户 无曜可医​ 发表

这个是无法避免的

病毒 就和木马一样,人的科技在提高,木马也在变强,相比于以前的电脑病毒

同理,人的体质和医疗卫生条件在变强和越发完善。环境改变生物,病毒为了活下去(或者说是感染其他生物,以求寄生),也会变化。

当我们知道一种病毒,就回去研究和预防它,但能让我们中招的,往往就是未知的病毒。病毒很小,小到稍微改变一点点就可能引起一场灾难,嘣~ 一个新的病毒诞生

好吧,就算我们科技发展到可以在皮肤表面镀一层膜,什么新冠病毒,100%死亡率的狂犬病,流脑都 “攻” 不进去。

(说的和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一样 Q(`⌒´Q),不过情侣之间摸摸哒成了一个问题,嘿嘿嘿,这不是我们这种单身狗该考虑的问题)

下面就请想象一下《生化危机》或者《异形》的场景。

人类总要面对一个个生存问题,不过我相信,脑子是个好东西,我们能赢!

知乎用户 北末 发表

我觉得是

毕竟病毒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十亿年

而人类不过几万年

知乎用户 石原的终极粉丝​ 发表

哦,我的朋友,人类你们什么时候这么自大了,一个出现短短 25 万年的物种,凭什么跟地球上存在的几十亿年的比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研发出疫苗,我就基因突变一下,你研发出药物,我就分裂一下,或者留下的就有耐药性了。

希望你们重视我们,弱小无知并不是生存障碍,傲慢才是,不然你们灭绝了,我们也活不下去。

知乎用户 li106121 发表

不需要开挂科技,你只需要 N95,这就是科学

知乎用户 初玖 发表

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

一群有着先履行义务再享受权利的社会成员

在当今世界背景下比任何所谓的开挂科技都会来的更有效。

知乎用户 船夫卡戎 发表

传染病不是人类的最终宿命。 —– 我们总是能在到达宿命之前 悬崖勒马

但是传染病会影响并贯串人类文明。——- 人们在这种事情上 总是记吃不记打

坏消息是我们没办法彻底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 因为我们的生活没办法彻底避免接触,人是具有社会性的。

好消息是我们总是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并且进行控制 —— 控制变量,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就控制哪里。

每一个从自助餐厅走出来的人,都是吃饱了的人。

除非这个人不想吃饱。

我们存在面对传染病的方案和策略,并且已经落地实施且效果非常好。

但是总有人(因为各种理由)不想用,总有人(因为各种理由)哪怕饿着肚子也不吃饭

总有人(因为各种理由)想让疫情在肆虐一段时间

把这次疫情比作是家庭作业

世界班里孩子海了去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做题思路。

做题思路不同,考的分数也不同。

但是就算再不开窍

每次考完试都不及格

那也该思考换一种做题思路了

家长不给零花钱最后都没办法去小卖铺买零食的孩子

也该知道抄作业了。

我国作为最早采取有效措施的国家,一直积极面对全国疫情,大力输送医疗人才对各个国家。

只是考的分数还是不够低,代价还是不够大,还对自己的解题思路抱着幻想。

但是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可以至少肯定出一点

我们是有成熟且落地保证有结果的方案存在的

用不用 和 有没有 是两回事。

就好比你和村口的王四葱一起吃油条豆浆,四葱是兜里揣着 200 万拆迁款,舍不得花钱,而你兜里只有 5 块钱。你是没得选,而不是选择了这个。

有没有是一回事,用不用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样的话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每一个从自助餐厅走出来的人,都是吃饱了的人。

除非这个人不想吃饱。

根据传染病目前观察到的特性来说。传染性强的致死力弱,致死力强的传染性弱。这里面还掺杂着可控性,治愈性。我们有确实的方案来管控住各种各样的传染病。

但是这样的方案很难落地。那么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就好落地了呢?

就是问题影响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也就是即将到达宿命却还没有到达宿命的时候。

人们会意识到 这个东西就在身边,这个东西是存在的。从而开始发自内心的去做这件事。

有些好笑的是这和尼采的道德主义核心逻辑是一样的。

我们的国家很好的在秩序中稳定住了疫情。把这次的疫情看作是一次模拟考,我们可以在该逻辑下求得稳定解。

疫情虽然看起来很吓人,咋咋呼呼的。但是在我们维持着社会运作的同时,有很多 非常多 特别多的医疗工作者。病理学研究者。在日以继夜的去研究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我们应该去相信这些同胞,因为他们值得我们相信。

知乎用户 奔走 发表

最终宿命?我认为不是。

人类作为地球的孩子,发源于大自然中,也在不断地从自然中汲取养分。我们可能受到其他生物、病毒的攻击,但必然也有能力战胜它们,与地球母亲相依生存。

传染病可能是任何物种都要经历的一个必然过程,但既然我们已有此前多次战胜疫情的经验,必然会在与其对抗的路上越走越稳。

知乎用户 如果不离开 发表

传染病的来临,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是随着我们技术水平的提升,我们也总能找到可以攻克的办法。

面对传染病,阻隔传染源,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同时可利用大数据行程码来判断近期的行程,可以有效的找到密切接触者,我相信大家已经在这次的抗疫过程中完全感受到了。不得不说,现在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正是这些数据的支撑,才能让我们准确迅速的判断传播途径,以及一些疾病数据的预测,如几天后可达到最大的确诊人数进而做出应对方案。这些看似简单的图形背后,其实都是大数据的功劳。

知乎用户 比光暖 发表

大家都知道,传染病会通过人人传染,使得病毒在我们之间迅速蔓延,因此找到传染源,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就像这次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特征就是高温。在人多的地铁车站、商场,传统的测量方式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这就不得不提到人群智能测温、5G 热成像技术,由人体测温声光报警系统和站点计算机组成,通过人员的体温实时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该技术运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热成像测温等技术手段,以非接触式体温测量方式,对大规模移动人群进行快速测温,不仅避免了交叉感染,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测温的效率。

知乎用户 自定義 发表

在很大程度上,有关病毒的重要信息是由于移动用户的关注而传播的。据估计,共有 51.9 亿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45.4 亿消费者可以使用互联网。

大数据应对大型传染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好处是通信。比如说,新冠疫情背景下,我们在不到 3 个月的时间内积累了如此多的病毒数据,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知乎用户 月夜流萤 发表

传染病还真的就是人类的宿命,甚至不只是人类的宿命,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的宿命,当然,病毒除外,要知道现在无法治愈的艾滋病就是通过黑猩猩传给人类的,不过你要问我如果传给人类的嘛,这个你就自己去品,哈哈哈。

现在传染病的来源大部分还都是来源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如果说有什么开挂的科技可以预防这一切,我觉得还是要从传染源入手,严格控制病毒从动物流入人类,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一个机器能够检测出到我们身上的病毒。

知乎用户 眸中月光 发表

我相信电商的大数据应该会有巨大的帮助,虽然目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这些数据对需求侧的帮助还很有限。

它们真正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应该在供给侧。中国轻工业基本都是民企,在电商那边,这些数据相当完整。通过对于药品、医疗器械的流向监测,可以给到我们最快、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知乎用户 TiAmo 发表

传染病一直是让人类头疼的一个问题,毕竟在原来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都会感到无比慌张。但是好在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可以杜绝谣言,让大家在疫情来临之时不会偏听偏信,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发达的交通,也让全国各地的援救物资和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这些科技的进步都为我们防控疫情提供了基础。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信心,强大的信念才能让我们用于面对任何困难。

知乎用户 葬花 发表

从传染病和人类历史角度看,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疫病与社会紧密相联,社会和人的生活导致疫病,疫病又重新塑造社会。

但事实上,即便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传染病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活动。当今,人们所面临的传染病有无数种,新型和新发现层出不穷,各种老传染病仍然有存在的方式,它们并没有完全灭绝。

由此可知,传染病和人类的斗争是无止无休的。而且我们很难预知新型传染病的出现,但是随着我们技术和经验的增加,出现了新型传染病也能很好控制住!

知乎用户 星遇 发表

我觉得传染病是对人类唯一有威胁的东西,要知道,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已经驯服了所有的动物,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已经站在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而且远远超过了第二名,甚至大自然都对我们无可奈何,我们已经掌握移山填海的能力,利用自然乃至改变自然都可以说的上是信手拈来。

但是传染病,我们是真的没有办法克服,曾经在地球上可不止有我们的祖先——智人,很多人种也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但也都是败给了传染病。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悲观了,至少目前而言,我还是看不到人类完全展示传染病的希望。

知乎用户 世间 发表

科技可以帮助人类防控许多传染病,但很多传染病是难以根除的。而且天花之所以能被人类消灭,是因为它是一种以人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并可以通过疫苗预防,但今后人类不一定会这么幸运。我个人认为人类的科技虽然不一定能消灭所以传染病,但可以与许多传染病所抗衡。

根本没有啥开挂科技能有效的预防没有发生的全球性传染病,一个传染病能让全球传染,就说明了这传染病已现在的医疗没有办法治疗,新冠病毒就是一个例子,出现新的传染病只能尽可能快的研发出疫苗。

以及这次的新冠,作为少数成功抗衡病毒侵袭的国家之一,我国以人体健康与外部科学两手皆抓之作为,实现了一次文明整体的进化。虽然说起来很荒唐,但人类前进的脚步已经无法完全远离传染病。

现代医学,已经战胜了很多种 “瘟疫”,并将继续努力,人类最终一定能战胜所有的传染病!而且我可以很放心的说,传染病不会把人类毁灭,人类也不会消灭传染病

现在说一下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主要是经过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措施的。1、管理好传染源,早期发现转移源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传染病报告制度就是早期发现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措施是包括隔离和消毒,其中隔离又包括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接触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消毒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的主要措施是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个方面。非特异性主要是改善营养,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水平,特异性的保护易感人群措施是采取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特异性的免疫水平。

知乎用户 hst983 发表

疫苗当然是现在最流行的解决方式。只是,疫苗的研发都是在传染病爆发之后,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希望以后可以通过对现有传染病病毒的基因测序,推测它可能发生的变异。从而做到在下一次疫情爆发之前提前研制出疫苗,避免损失。

知乎用户 雾锁千秋 发表

本杰明 · 富兰克林曾说过:“一分预防胜于十分治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常洗手以防止接触病毒,我们全球社会都需要对困扰我们的 “病菌” 多做一些事情。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可能感染驯养动物,家畜的疾病也同样可能毁灭最后的野生动物。

我们必须记住,人畜共患病经野生动物和人类接触传播,这既不是一次性事件,也不会只在偏远地方发生。我们已知的疾病有狂犬病、西尼罗病毒、鼠疫、沙门氏菌病、汉坦病毒和莱姆病等等。所以只有尊重自然,我们才能尽可能避免下一次 “新冠疫情”。

知乎用户 十分帅七分拽 发表

冠状病毒(如这次的新冠病毒)并不罕见。人类和动物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其中也包括冠状病毒。病毒会感染携带者,引起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但它们也可能对携带者无害,不受病毒侵扰的人类或动物便成为病毒的宿主。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所有感染人类的病毒中,约 60% 来自动物。这种现象被称为 “人畜共患病”。世卫组织发现,在过去 10 年中,75% 的新型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

如果要避免类似的传染病再次爆发,最好就是从根本上杜绝,也就是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动物食品。

知乎用户 蘑菇屯 发表

当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救灾的时候,采购是核心部分,采购应该努力跟电商合作,跟电商平台合作,这是可以大大帮助改善采购的机制。

而且高科技的测温设备也助力不小,这种设备不但可以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接触性传染的概率。

知乎用户 Animaio 发表

其实历史上,人类一直在努力避免这些疾病发生。看过一篇分析新冠疫情的文章,提到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健康都相互关联。

新冠疫情暴发直接提醒我们一个不容忽视的基本事实: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健康与福祉跟人类息息相关,并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没有传染病,还必须纳入社会经济、政治、进化和环境因素,同时考虑个体的属性和行为。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多学科方法,联合动物、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方面的专家,并为他们提供资金。

知乎用户 梦想启程 发表

在高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我们现在采用的是传统的手持式 “额温枪”“耳温枪” 。当面对密集的人流时,它们就显得不太够用了。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型体温监测仪器一定会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通过画面上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直接判断 “异常温度”。

知乎用户 踏笛声过桥 发表

我觉得可以从反面来分析。比如某国拒绝分享有关严重感染发病率和治疗结果的数据、征用医疗用品和药品,以及不愿意支持协调一致的全球卫生政策倡议这类行为是不利于避免大规模传染病的。

世界有相当一部分国家仍未执行牲畜生产和动物及动物制品贸易的全球卫生标准。大量城市野生动物消费根本没有标准,这些行为既不卫生,也不安全。全世界的人类都处于危险之中。所有这些行为造成了一种有害的恶斗心态,最终将破坏必需的协调与合作,从而难以避免无休止地跟着病毒全球跑的追逐游戏。

知乎用户 相望总有時 发表

避免是不太可能的,随着人类的进程推进,传染病的确会是我们的宿敌,只不过严重程度不一样罢了。但是好好利用技术的确能将传染病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比如说人工智能算法就能帮助我们将采取的新冠样本进行大数据计算,提高整个工作的效率,缩短攻防技术研究的时间,那就能找到治疗的方案。或者是提高无人配送的利用率,那就能减少人传人的现象,又能及时向前方输送需要的各类医疗物资。

我相信,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无论是什么病我们都能解决,不怕的。

知乎用户 财经资讯 发表

不是的,还是可以根除的,只是现在的医学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而已,要知道当时在 18 世纪,天花可是不亚于现在的癌症,在当时人的眼里,只要得上了天花,基本都撑不过一两年,当时后来也就是一个乡村医生从挤牛奶的女工那里发现了治疗天花的方法,而且还有了现在的疫苗,科学的发展在人类史上充满了偶然和机遇,或许现在的传染病对我们人类而言还是不可拜托的宿命,但是未来一定会改变的。

或许就在明天,一个机构就给出了方案呢。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1Etei 发表

像新冠病毒这样具有(快速)传染力的病毒,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感染病例,意味着所有地方都会被波及。如果在新冠病毒之后再出现新的致命性健康威胁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但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准备不足的局面是可以改善的。我们不知道下一次大流行病会在何时何地出现,因此改善所有地区的流行病防备能力,将更好地保护每个国家的人民。在对本国的流行病防备能力进行投入的同时,也要支持卫生系统较弱的国家做好流行病防备。

迄今为止,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经济已带来逾万亿美元损失,如果能够防患于未然,积极改善全球和国家卫生系统,所需承担的费用只是这些损失的一小部分,这是真正的成本节约哲学,即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

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染力非常强,所以人皆恐慌,特别是在武汉的人们。其实,这次疫情的遇难者中,大多数都是年老体弱且有长期慢性基础病的人,这个群体平素体质较差、容易被各种疾病 “光顾”,而绝大多数免疫力相对正常的人,即使感染了新冠肺炎,也都会完全康复。所以预防任何病毒的侵害,和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想要避免下一次的新冠,现在暂时没有什么厉害的科技能够避免,我们能做的只有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第二个避免染上病毒的最好方式就是勤洗手。这样可以除去手上可能携带的病毒,而且可以避免随后因碰触眼睛、嘴和鼻子可能发生的感染。

第三个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的出门戴口罩,以防自己被感染,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一直在家里,不要出去乱跑,以防被感染者传染。

要想依靠科技完美的避免传染病,这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在的科技暂时还没有实现出来,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用我们人为的方式来避免被传染。

知乎用户 西洲 发表

要想避免下一次的新冠,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我们的危机意识。如果在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能够再应对的及时一点,那么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现在已经做得非常棒了!)。因此我们面对每一个新的患者症状、每一个新病毒都不能怠慢,加强生物医学的研究,才能立刻迅速做出应对的举措。

知乎用户 安居旧巷 发表

除非我们在每个环节都做到位,不然传染病真的可以成为人类的宿命。天花、手足口病、流行感冒、新冠等等都是需要被重视的,它们就是抓着我们的防控漏洞进行病毒感染。无论我们有何种更厉害的技术、只要不足够重视问题并且小瞧它放任它发展,小病小痛也能变大。

最好的做法就是对病原体有基础性的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知道各种预防措施,这样就不会给传染病留下作案的机会。也得实时关注官方针对某一个传染病做了何种指示,避免以讹传讹吓自己。

知乎用户 西沙谜 发表

这次疫情的来临充分证明了数据的重要性,因此要想避免下一次的新冠,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做好数据的预测。做好这一工作,能够帮我们掌握每日发病的人数,以及未来几天之内会达到峰值,在数据的帮助下,我们才更能理智面对。

知乎用户 财经新视线 发表

我觉得人类的智慧是不会败给传染病的,总会找到应对办法,只是时间长短而已。但也不可否认每次爆发传染病都会给各行各业带来影响,今年的新冠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蔓延,经常在新闻上会看到某某地又出现病例了。

而秋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加之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增加了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所以因此做好秋冬疫情防护以及提升免疫力很重要,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知乎用户 Child heart 发表

真想要通过特别厉害的技术来解决新冠不如期待下疫苗的进程,它能针对冠状病毒进行疫情治疗。或者在防控的每个环节都注重智能技术的运用,那也可以尽可能让我们远离疫情。

比如说使用除螨杀菌的智能马桶,那我们如厕后就能及时对马桶内壁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残留与滋生,保证了卫生间的干净程度。也可以购入烘干机,大家在外活动逗留时间很长,衣服也有可能沾染各种细菌和病原体,在衣服洗净后进行杀毒烘干可以提高衣服的干净程度,还不被天气变化所影响。

知乎用户 修己安人 发表

其实不难看出,华夏文明经历了起起伏伏灾难,但这是一个时代发展带来的产物,在人类文明发展都出现过疟疾,天花等,但还不是被一一克服,相信不久将来也不在是个问题

知乎用户 北鱼 发表

不能说是宿命,只能说是一种阻碍一种挑战,当接触到各种致病菌的病原体时就有可能带来传染病。但是它并非是没办法解决的,从以前的天花再到现在的新冠,我们都在积极寻找办法,以前它不是人类的对手现在也依旧不是。

如果用宿命来形容传染病,只会在无形中加大自身的恐慌与压力,倒不如学会积极探索方法。比如说做好科学防控,提高家中卫生标准,减少人群聚集等等都是在尽可能阻断传染病传播的途径,我相信技术的发展一定能打败传染病。

知乎用户 悠浪 发表

随着 5G 网络的普及,远程医疗、远程生活服务的水平越来越高,在预防传染病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隔离阶段,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

如果食物、医疗诊断、生活必需品都能毫无障碍地送到全国每一个角落,那么在疫情爆发初期,大家也就能更好地安心居家,把疫情控制住。

知乎用户 夏日黑校 发表

传染病虽然可怕,但是也不至于上升到宿命这一点上,像今年的新冠,中国不也是控制的很好嘛,而且这个本来就是可控的,医疗人员的技术 + 科技发展 + 群众的自身防护结合,预防效果也很好。

像著名的科技有阿里达摩院 AI 算法,应用这个可以将 3-4 小时的分析流程缩短到半小时,医生就可以尽快掌握病毒是否有变异以及特征,为防控医疗提供更多依据~

当然,今年的 5G 技术发展这么快,在新冠防护方面肯定会有所贡献

传染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的控制 + 落后的技术,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很幸福的,不必恐慌

知乎用户 怀中猫 发表

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我们可以追溯传染病源头。

有了出行轨迹流动信息、社交信息、消费数据、暴露接触史等大量数据,我们可以进行科学建模,根据病患确诊顺序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信息,定位交叉点,进而推算出疾病传播路径。为传染病溯源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知乎用户 带不走的枯萎 发表

科技的话可以考虑一下机器人,这样就能够根据医院的需求分别执行递送物品、查房这种比较简单但耗力的工作,不过这样也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给他们减轻点压力,也能避免录路上感染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普及,接下来就看各家厂商怎么更新技术了~

除了机器人还有远程医疗平台。这种就是可以直接对接到远在北京、上海的各位优质医疗专家,这个可能比较简单点,就是云技术,外加 1080P 高清画质,看清楚就行,如果以后能够普及,对于提高病例诊断和救治效果的帮助也比较大。

知乎用户 Fat 龙猫 发表

先说下我的结论:人类不会让传染病成为自己的最终宿命。

今年的新冠疫情爆发突然传染性又很强是大家都想象不到的,但我们国家的医疗系统很完善,短时间内就采取了有限行动应对这场疫情,极力保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可以说新型冠状传染病毒就是一场来势汹汹的传染病考验,我们用医学知识成功控制住了它的进一步蔓延。

其实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过很多大范围的传染病了比如天花,埃博拉,肺结核和今年的新冠等,人类都把它克服了。何况医学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我们人类是不会被传染病打倒的。

知乎用户 晴天 er 发表

说说我的看法,传染病并不会成为人类的宿命。

也许在某个环节的确会出现不太好的情况例如前段时间的野生动物食用,但只能说监管不到位没有注意潜在的危险性,一旦落实并且加以防范就能解决所谓的传染,甚至通过控制来隔绝传染的途径。

知乎用户 远光 发表

是这样……

首先,宿命可能还谈不上,但是确实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以内,这个问题没有办法避免。因为病毒这种东西不是你用手一点就会灵异消失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历史上的大型传染病案件:除去那些时间过于久远的不算,第一次记载十分明确,后果十分严重的大概就是欧洲黑死病了。欧洲黑死病,是指中世纪时期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大瘟疫。患者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所以称为 “黑死病”。1347 年至 1353 年,这场瘟疫夺走了 2500 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 1/3。

这个时候,人类毫无应对方法。

历史前进两个世纪,在 16-17 世纪,欧洲人将天花病毒带进美洲,致使美洲土著人种受到极大冲击。研究者指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原住民。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这场灾难,带走了整整两千万人。

接着是霍乱。霍乱共有 7 次全球性的大流行,其中有 6 次是在 19 世纪,因此也被称为 “19 世纪的世界病”。霍乱导致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仅印度,百年间就有超过 3800 万人死亡。这仍是一种抽奖式的疾病。没中,相安无事,中了,快乐升天。

千年以来,传染病如同魔鬼,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直到 1885 年,巴斯德研发出狂犬疫苗。传染病的势头才逐渐遏制下去。

随着科技的发展,1970 年,世卫组织宣布彻底根除了天花这一疾病,科技也在以不可预测的速度发展。如今,我们拥有了完善的对抗传染病的机制,新冠疫苗也进入收尾研发阶段,甚至年末可接种。纵使是新冠,我们也终将战胜。

不会有神奇的科技一瞬间让传染病消失。

与传染病抗衡的,是人类的思维与决心。

科技在前进,体制在完善,“新冠” 只会越来越弱。

知乎用户 五一 发表

一到秋冬季节随着气温的降低,各种传染疾病也进入高发期,确实有必要掌握一下如何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的小知识。

新冠病毒的兴起就是一些人吃野生动物从而感染了病毒,一定要以此为警示不吃不洁食物,有发病症状及时就医。

而传染病的传播是需要一定的患病人数作为基数的,建议像学校大公司等人群密度大的地方定期检查人员身体情况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而我们个人也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知乎用户 嘢渡無人 发表

没有,地球环境让细菌进化,然后细菌感染动物人类让人类进化,不适合地球环境被淘汰。没有科技是不变的,可是细菌在不断突变,突变是不一定的

知乎用户 公主若华之雪陌伤 发表

没有,人类在进化病毒也在进化,新的问题引发新的观念,源源不绝,生生不息

知乎用户 不想做狗狗 发表

我认为是,没有人能逃脱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人类如何从疫情造成的影响中恢复?

知乎用户 元宿 six​​ 发表 谢邀,年初的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有 10 月,从世界范围内情况仍不容乐观,虽然专家称秋冬季可能还会反扑,但从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个季的经济数据和目前的社会秩序来看,很直观地表明了中国已经控制住疫情,所以这 …

疫情持续了 2 年了,后面会怎么样?

知乎用户 日月盈昃​ 发表 个人对新冠疫情的前景感到悲观。 整整两年过去了,全球真正做到规模化控制新冠病毒传播、变异、致死的国家,只有朝鲜和中国。(其实单从这方面来看,有朝鲜这样一个邻居帮我国顶住了陆地边境线的东大门,如果旁边的是韩国或者日 …

历史上存在没有疫苗接种却实现 ‘群体免疫’ 的先例吗?

知乎用户 李华梅 发表 有的。 1952 年,澳大利亚为了控制野兔数量,引进了美国的兔黏液瘤病毒,效果是当年就杀死了 99% 的野兔,但是好景不长,到了 80 年代末期,野兔产生了对病毒的免疫能力,种群开始恢复,到 90 年代末期,澳大利亚 …

你觉得新冠疫情会持续多久才能彻底结束?

知乎用户 框框框子​ 发表 感觉结束不了了…… 新冠在巴西玛瑙斯的传播已经彻底控制不下来了,按理说这个级别的感染率应该已经能达到最终的群体免疫效果,但是压根没用,甚至还进一步提升了,压根没有缓解。 按照刚才的最新消息来看,玛瑙斯的病毒不但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