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佟丽娅的演技?
知乎用户 晚晴小筑 发表 一位三十岁的女演员,你可以卖萌,你可以演青春剧,只要颜值、扮相能打,那么大众也是乐于接受的。 30 岁之后,你要再恃靓行凶,恐怕就有些不合适了。因为前有实力派演员堵着,后有 20 岁左右小花迎头赶上。论实力、拼颜 …
冯院长的艺术成就,由于资历浅薄所以不敢妄谈一二。
但是!
冯院长的艺术影响,我却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后悔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人物刻画已经超越演技范畴了,像是发生在自己生活的小区一样。
在这部剧里看到的不止是警示,更或多或少的成为不少家暴者模仿和施暴的借口,更是让不少女性年少时就出现恐婚不婚的念头。
但是我想说的这不怪他,因为他只是个演员。也不怪导演,因为创作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也不怪人性,因为真正的恶是上不了电视的。
很喜欢网上说的一句话: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了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去治愈了童年。
画风一转
《天下无贼》戴个卡通面具、手持兰花指、一口娘娘腔,和范伟出场 2 分钟,却成了经典!
听过他对这段表演的回忆,他说,当时很匆忙没有台词和范伟全即兴发挥!
能成为院长应该是综合实力,所以有此成就应该实至名归!
在当下这个影视圈,冯远征是货真价实的表演艺术家,能发自内心地尊称一声 “老师”,和那些“208 万日薪” 的明星们,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作为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流派,在中国的唯一传人,冯远征的纯演技水准,一直是业内公认最强的那一档,
即使和奖项等身、荣誉无数的同年龄段大咖们,比如号称 “乾坤五绝” 的(唐国强、陈宝国、陈道明、张国立、葛优)们相比,也是有过之无不及;
甚至可以和李雪健老师这位 “扫地僧” 级别的“内地演技之神”,差相仿佛。
至于冯远征的奖项和主演作品,当然不能与上述几位艺术家相比,既是因为本身形象限制,也是因为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话剧舞台。
即使在影视界小试牛刀,也交出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种直接写进中国电视剧史,成为 “家暴男” 永久形象代言人的传神之作,连拿金鸡奖和白玉兰奖的最佳男配角。
冯远征更一直以个性耿直、直言不讳著称。早在影视圈变成 “娱乐圈” 之前,他对传统的影视教育,就多有尖锐批评:
「我们的教学太落后。我们的老师都不会演戏。」
「我们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在禁锢我们的想象力。」
「那么多人都心里承认中国表演教学有问题,不说出来,其实,这就是纵容了。」
从 2013 年《宫锁心玉》,2014 年《古剑奇谭》,一批批娱乐资本操控的流量明星、饭圈经济,把整个影视圈搞成了乌烟瘴气的娱乐圈之后,
冯远征更是年复一年地公开抨击,抵制种种乱象,而且,不止是人云亦云,流于表面,把责任都推给流量明星,直指幕后的娱乐资本:
「为什么现在这些‘小鲜肉’不会演戏,叫‘僵尸脸儿’?问题是你为了收视率为了点击率,才花大价钱去请他。你说这个事儿是赖小鲜肉呢, 还是赖制片人呢?」
「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同行之间都不会去讨论:表演是什么?现在再讨论的话人家会觉得你很事儿。」
「很多大的制作,它是靠流量(明星)来撑一个市场,他们旁边配的其实都是好演员,他们其实也认清了,一部剧的艺术质量靠的是哪些人,但市场是需要这些人(小鲜肉)的。」
而且,冯远征还一直呼吁,**电影应该立法,应该分级。**让老人、成年人、儿童,看他们(各自)的电影。
现在,这位一直敢说敢言、直言不讳的冯远征老师,就任北京人艺院长,正式成为中国文艺界的大佬之一。也期待他能发挥更多作用,匡正目前影视圈的种种不良习气。
另外,说到北京人艺,一直是资深影视迷与话剧迷,一致公认的最高艺术殿堂。
人艺版话剧《茶馆》六大主演,王利发(梁冠华)、常四爷(濮存昕)、刘麻子(何冰)、松二爷(冯远征)、唐铁嘴(吴刚)、秦仲义(杨立新),不但是话剧界最顶级的角儿,而且每个人都有爆火的电视剧角色,拿过权威奖项。
然而用这几位老师自己的话说,他们又哪能算什么 “老戏骨” 呢?他们心目中的“老戏骨”,得已故的于是之老师这样的演技大神才配得上。
前一阵,某位顶流明星,和他两个同为中戏毕业的大学室友,考编国话剧院之事,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其实,这些年来,国话招了那么多平时根本不演话剧的明星演员,给他们正式编制,为的什么,谁都心知肚明。
很多年前,雷恪生老师(国话老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接受采访时,就曾直言不讳地说:
【现在话剧演员的收入远不及影视剧演员,收入根本没有可比性,演话剧既没名又没利益,完全是赔本赚吆喝,所以我在的国家话剧院里很多年轻演员不愿演话剧,但我们剧院有规定,每个人每年必须演一个话剧,如果一个不演,就要向剧院交钱,才能保留你的编制和福利。】
比如某位著名影后,中戏毕业后,正规流程考进了国话,此后二十年,一次话剧也没排演过,但每年都要给国话交一大笔 “劳务费”,来保住她的编制,有了这个编制,她就能维持 “体制内”的待遇,可以获得各种头衔,也包括参评 “国家一级演员” 的资格。
而类似这样的知名演员,明星艺人,在现在的国话剧院多的是,
去年的 “国话二十周年华诞”,纪念视频《你永远可以相信》,出镜的中青年演员,大都诸如此类。真正如刘烨、秦海璐、袁泉这样,排演过多次话剧,对得起这个编制的知名演员,反而是少数。
而那些真正挑大梁主演话剧,长年累月辛苦排演的 “真话剧演员”,反而没资格上本单位的纪念视频。——就因为他们没有大众知名度!也不可能和挂名编制的明星一样,给单位带来不斐的外快收入。
相比于国话,作为话剧界齐名当世的另一艺术殿堂,北京人艺的规定,要严格得多。绝不存在在编的演员,不演话剧,还能交 “罚款”,或者说劳务费,就能保留编制的现象。
比如蓝盈莹和宋轶这两位年轻女星,从中戏毕业后,都考上了北京人艺的编制,而且是整整四年之内,仅有考上人艺编制的两人,论个人能力,肯定是同龄段年轻演员的佼佼者。
可惜苦熬了多年之后,随着她们在影视圈名气的提升,影视资源的好转,还是纷纷以 “个人原因” 请辞了,忍痛放弃了来之不易的编制,这也是个人的事业选择:要利,就不能再留名。
这也正是此前的冯副院长,现在的冯院长,对年轻演员的严格要求与殷殷期望:
「好演员就要有自己的梦想,做演员就不要做明星,想做明星就要放弃演员。年轻演员,要明白自己想做演员还是想做明星,是选择名利还是选择梦想。」
别啊,他打老婆。
9 月 14 日,据央视新闻消息,冯远征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党组副书记。在 14 日下午的话剧《杜甫》媒体探班中他表示:要继续发挥人艺 “传帮带” 的传统,让更多的年轻人在舞台上成长起来。
据北京日报,冯远征是北京人艺有史以来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
北京日报报道称,9 月 8 日,冯远征正式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但是冯远征并没让剧院立刻进行官宣,而是在朋友圈里写下了一句感言:“从一个怀揣梦想的文艺青年走进北京人艺,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一辈子做人艺的演员,做像许多前辈艺术家那样的好演员。”
而他第一次以人艺院长的身份公开亮相,选择出现在其导演并主演的话剧《杜甫》的发布会上,也体现了他对戏剧舞台和演员身份的深厚情感。这也让所有观众都可以期待:冯远征即便担任院长,也依然会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之上。
冯远征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始建于 1952 年 6 月,自成立至今,人艺历任院长为:曹禺、刘锦云、张和平、任鸣、冯远征。
截至发稿时,北京人艺官网上,冯远征仍显示为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艺艺委会副主任。
冯远征出生于北京,1985 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89 年应邀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戏剧表演(主攻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1991 年回国,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2013 年受聘北京电影学院特约教授,担任摄影系 2012 级表演课主任教员,结业表演话剧《哈姆雷特》;2014 年第一学期担任 2013 级 MFA 艺术研究生班戏剧表演主任教员,并导演《足球俱乐部》和《等待戈多》两部话剧;同年 11 月担任电影学院摄影系 2012 本科及研究生表演课主任教员,执导话剧《死无葬身之地》。代表作品有话剧《茶馆》《足球俱乐部》《知己》《玩家》《司马迁》等,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老农民》等,电影《非诚勿扰》等。
编辑 | 卢祥勇 盖源源
校对 | 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北京人艺官网
一个家暴打老婆的人,有命案犯罪记录,参与过列车抢劫,事后碰瓷整容成廖凡逃避警方追捕,而且性取向也和主流价值观不符,这样的人都能当人艺院长?别整天骂小鲜肉了,真正的问题出在老艺术家身上!
冯远征,原名安嘉和
现年 60 岁,北京人
职业医生,副业演员
安某某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期间他长期殴打张小雅(第一任妻子),致使其无法承受皮肉及精神痛苦,3 年后选择自尽。
安某某后来与梅某某新婚之后继续实施暴力,由于怀疑梅某某串通叶某帮助她离婚,将怀孕的梅某某打流产!
由于叶某拍下了安某某施暴的过程向安某某敲诈勒索,后被被安某某杀害,梅建刚由于也看到了安某某施暴过程的录像带想要揭发他也被安某某杀害。
安嘉和,别以为换个名字我就不认识你了。
我相信看到这个新闻的绝大多数人,例如我,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他最脍炙人口的电视剧角色——《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家和。
电视剧演完了,但看过电视剧的都觉得他不是演的。同事不信,岳母不信,有人扎轮胎,街上有人找茬,吃饭有大姐骂。
在今天看来,拥有国民知名度对于一个演戏工作者真的很重要。可惜的是这种题材和这种角色,导致冯院长在电视剧行业的发展直接打了个两折。
当然,话剧实际上是直接面对观众的的一种表演形式。人艺是一个做话剧的单位,他们在话剧界的地位不用我说了。冯院长在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话剧界的第一线,对于话剧的理解不容置疑。但我还是想说一句,相比起今天的规模,话剧实际上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要是推广运营得好,这种艺术形式的市场绝对会比今天大十倍百倍。冯院长演出的能力有了,也希望他能在推广上再下一城。
1991 年从德国学习回来,冯远征最大的愿望是教课,推广格洛托夫斯基的表演方法。
两年后,北京电影学院办了一个业余培训班,正规的老师都不愿意带,牟森和冯远征两人接了手。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自我感觉长得像张丰毅或巩俐就能当演员了。上课第一天,冯远征就对他们说,估计今后你们这些人里,一个演员也出不来,但学完了以后,起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这是冯远征的第一堂表演课。他带着学员们排话剧《彼岸》,制定了一套形体训练方法。在电影学院的一个教室里,《彼岸》连演 7 天,轰动京城艺术圈。下面坐着年轻的戴锦华、吴文光、张颐武,崔健也来了,回去就写了首歌,也叫《彼岸》。
“现在看来,那可能是中国先锋戏剧在当时呈现的最好状态。” 冯远征对人民文娱记者说。戏演完了,演员们返回各自的生活,其中的 3 个男孩回到农村,攒了一部话剧,给村子里的几十个老人演了一场。舞台就是田间地头,道具就是拖拉机、土坑、柴火堆。
20 年后,冯远征给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上表演课,面对的依然是一群零基础的非专业学生。18 天后,学生们进行汇报演出,演《哈姆雷特》,没穿戏服,也没化装,但每个人都进入了角色,前来观摩的表演系老师都感叹,奥菲利娅疯得逼真。
此后 5 年,冯远征每年都为摄影系的学生上 30 天表演课,让一群 “素人” 进入表演状态,并最终在舞台上呈现。
在《冯远征的表演课》里,他用简单的文字,写下这些年的授课心得和教学思考。“现在教表演的书都很厚,学生连 1/3 都读不完。我写这本书,很薄,但该说的都说了,除了讲技术,还讲了我的经历,讲了塑造人物的方法。”
30 天很短,学生又是零基础,冯远征敢教,因为相信格洛托夫斯基的一个观点:任何人只要智商没问题,都有成为好演员的天赋。所以,表演老师不是教授者,而是开发者。
34 年前,德国人露特 · 梅尔辛成为 “开发” 冯远征的那个人。
1986 年初,林兆华邀请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的梅尔辛教授来人艺,教授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方法。这套方法,要求大量使用身体技巧来激发演员的潜能,包括翻滚、跳跃等运动技巧,很辛苦。一些同学有抵触,吴刚就说自己有脚气,逃避上课。翻译把脚气翻成 “脚上有病”,梅尔辛教授一听,以为他骨折了,马上准假。
学得最好的是冯远征,各种高难度动作都能完成。“我特喜欢这种感觉,超越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过程很痛苦,但超越了之后,你的潜能就爆发了。” 有一次,他在热身运动后,徒手爬上了排练厅墙上的撑柱,一直上到房顶,有 8 米高,下却下不来了,大家找来换灯泡的长木梯,七手八脚才帮他安全下来。
1989 年,27 岁的冯远征坐了 8 天火车去西柏林进修,到那儿的第二天,柏林墙就被拆除了。他继续跟着梅尔辛教授学习,最长的一次热身训练做了 5 个小时,32 个动作,有跑、有跳、有滚动、在地上爬,学蛇、学猫、学鹰……
这套方法给他的冲击很大。“最近有些人说,中国演艺界出现了‘僵尸脸’,这和我们的教学有关。我们注重塑造人物,注重声音表现,唯独不注重身体。而一个好的表演,除了台词、表情外,身体也是重要的表现工具。”
他给学生上课,每天上午都要进行大运动量的身体训练,看似简单,但很有力度,“他们跟我练一个 20 遍的口腔练习,结束后,说脸都麻木了”。“有些演员说演出完很兴奋,睡不着觉,其实是他们之前没热身,通过演出把声音打开了,身体活跃了,回到家正处于最兴奋的状态,而这个状态,其实应该在舞台上呈现。”
冯远征的表演课,由此显得与众不同。一个演员接了一个演瘸子的戏,演着演着就忘了腿上有残疾,冯远征就拿了支圆珠笔,拿掉笔盖,让她把笔头那部分塞在鞋里,一起身就得硌一下,一迈腿就得瘸着走; 学生们排《雷雨》,演繁漪的孩子表达不出被禁锢的状态,冯远征就把她推到空调的木头罩子里,让两个男生顶着,让她在里面待一会儿,等她再出来,就有了在牢笼里的感觉;他给 “90 后” 们排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不解释纳粹和存在主义,让他们把这个戏当成职场戏来演:想跟老板告密?挤兑死你,他们就秒懂生死险境了……
他教台词,也跟大部分艺术院校不一样,不用西方的美声发声方式,用的是人艺的方法,用京剧、大鼓、戏曲、相声来训练,所以没有 “话剧腔”。练吐字归音,他就用一个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像“红凤凰粉凤凰” 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这种都没用,嘴皮子是松的,“中国话要嘴皮子紧才说得清”。
当下说一个演员 “演技炸裂”,会说他跳不出角色,入戏太深。冯远征不信,“我演安嘉和,可我没有回家就打老婆,还是回归正常的生活里。”“演员不可能完全沉浸在角色里。在舞台上,你要控制你的形体、音量、台词的节奏、表演的节奏,对方演员忘词了,要想办法圆回来;台下手机响了、孩子哭了,得把这个事情压下去。拍戏也是,摄制现场不是真空的,你要照顾灯光,照顾摄影机,如果对手演员很矮,还得半蹲着或给他一个台子站上面。” 他说,“所以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控制,不能跑偏。”
这两年,表演类的综艺节目火了,很多人问冯远征的意见。他说,那就是个真人秀。“我们剧院何冰说得好,如果两三天就能成为好演员,那还去北电、中戏学习 4 年干什么?要准备一个角色,不是我跟你探讨探讨就解决了。”
他给学生上课,举过《演员的诞生》里一个例子。两个演员演《一九四二》的一个片段,演技都很好,哭戏的爆发力也强,但唯独忘了一点,这两个人物是在逃荒,浑身没劲,会把每一粒米都捡起来吃到嘴里,但那个米掉在地上,演员只看了一眼就完了。
“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就在这个瞬间,是不是顾及到人物最本质的、最基本的先天条件。” 当年拍《一九四二》时,为了演出饥民的状态,必须迅速减肥,靠吃泻药,靠纯饿,冯远征、张国立和徐帆几乎不吃不喝,饿得气息奄奄。刘震云来探班,张国立就指责他,写词写得太多,真正饿的人是不想说话的。
《演员的诞生》播出那会儿,冯远征发了一条微博,回忆 1986 年排话剧《北京人》时的感受,说那个过程才是 “真正的演员的诞生”。
考入人艺学员班的时候,冯远征是班上影视剧表演经验最多的学生。1984 年,他就拍了第一部电影《青春祭》,电影在云南拍了 7 个月,导演提任何要求,他都努力做到,学抽烟,学开手扶拖拉机,连续 4 天没洗澡,被咬了 670 多个包。学赶牛车的时候,当地的牛只懂傣语,还得学会傣语的种种驭牛口令。
“那时,完全靠原始的本能在演戏。” 冯远征称之为表演的初级阶段,是 “大俗”,没有技术,只能用真情实感。“哭戏哭不出来,导演会问,你在家里跟谁最好?你说姥姥。导演又问,你想不想姥姥?你一想就哭了。但这不是人物的哭,是你自己的哭。”
排《北京人》则意味着 “一切从零开始”,融入人艺特有的演剧风格,也就是 “合槽”。这是冯远征在人艺参演的第一部大戏,夏淳导演亲点他演大儿子曾文清。第一天进排练厅,光是一个撩帘亮相,就撩了一上午。导演让他下次来,穿布鞋、梳背头,借一身大褂,回家以后,吃饭做事都穿着。
从排练厅一出来,冯远征就直奔王府井百货大楼买了一盒 “金刚钻” 牌发蜡,又去 “内联昇” 买了一双圆口布鞋。他还按导演的要求,练习国画和书法,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每天在家临摹梅、兰、竹;还买了柳体、颜体的字帖,用报纸叠好小格,每天写两张。为了表现曾文清修长的手,他留了几乎一寸长的指甲,经常往指甲上抹点儿香油做保养。还向一些行家请教怎么养鸽子,怎么喂食,怎么让它们自己洗澡——做完了这些功课,曾文清的 “一撩帘” 才算过了关。
当表演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强,就到了第二个 “大雅” 的阶段。从德国回来后有 6 年,冯远征一直在拍影视剧。“那时是用纯技术在表演,该哭哭,该笑笑,演完立刻就收,也挺唬人的。”到了 2001 年左右,有一天坐在片场 ,他突然特别不高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用表情演戏,“这场戏是什么?怒,1 号表情就来了,那场戏是什么?哭,5 号表情就来了,已经有一点不‘动心’了。”那正是他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那是我最好的表演,但我知道它不是”。
之后一段时间,冯远征重新回到人艺剧场,不再接外面的戏,认认真真戏地用两三个月排一部话剧。几年后,他发觉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有成熟的技术,而且有了生活阅历,已经体会到人间的酸甜苦辣,会从台词中寻找情感的爆发点,然后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台词。这个时候,哭也好笑也好,都是人物的情感”。这就是表演的第三阶段,还叫 “大俗”,但本质上已经不同了。
“现在很多演员,演戏时才去体验生活,或者不体验,全凭想象。” 当年在人艺学员班,班主任林连昆每星期都让他们去外面观察生活,回来后设计一个戏剧冲突,当练习作业。有一次冯远征犯懒,和同学编了一个带有喜感的故事,在课上展示的时候,大家都笑了,他们俩心里正得意,就听林连昆说:“编的吧?编的不错。明天交两个观察生活的作业。” 从那以后,冯远征就再也不敢编了。
“对一个演员来说,观察生活应该是持续一生的事情。” 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没法从生活中找对应角色,冯远征就给妇女热线打电话,问关于家庭暴力的事儿。接电话的人就给他举例子,还说了一些数据,让他听得毛骨悚然,弄明白了安嘉和该怎么演,也因为演得过于成功,让他屡次登上社会新闻,专注家暴违法配图 20 年。
《非诚勿扰》里的艾茉莉也是。接戏的时候,他只拿到两张纸,就在记忆库里迅速搜罗这类人物的形象,再和化妆师沟通——戴一个钻石耳钉,脸白一点儿但别夸张,眼影有一点儿但别太女性化,嘴唇涂一点儿但绝对不用大红,染红指甲但不全涂,只涂小拇指。开拍时,他和导演说,决不能夸张,不能有兰花指,声音也不能娘里娘气。这个角色,也因为演得过于成功,成为独立于电影的经典形象。
从大俗到大雅,再到大俗,冯远征走了 20 年。这 20 年,也是北京人艺更迭换代的 20 年。
1992 年 7 月 16 日,老版《茶馆》的原班人马在首都剧场演出。这是《茶馆》自 1958 年首演以来的第 374 场演出,也是超龄服役的老演员们的告别演出。那一天,冯远征拿着一件大 T 恤,在后台挨个找人签名。他在侧台看完了整场演出。谢幕时,台下的人都站起来涌到前面,一片静默后响起了长达 10 多分钟的掌声,后排的一位观众大喊,“于是之老师,再见了!” 冯远征的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1999 年,林兆华导演的新版《茶馆》拉开大幕,人艺拿出了最强的接班阵容,梁冠华接于是之的王立发,濮存昕接郑榕的常四爷,杨立新接蓝天野的秦二爷,冯远征接黄宗洛的松二爷,吴刚接张瞳的唐铁嘴,何冰接英若诚的刘麻子。
最初,他们挨了五六年的骂。“老艺术家们已经演到登峰造极,新一代接班肯定会受质疑,观众期待的不是王立发、秦二爷、常四爷,而是‘小于是之’‘小蓝天野’‘小郑榕’。所以我们站到台上,他们会说‘不像’——梁冠华那么胖,于是之那么瘦;冯远征那么高,黄宗洛那么矮。”
如今,新版《茶馆》已成为新的经典,一票难求。20 年里,冯远征和濮存昕搭戏最多,几乎每一年都能从对方身上觉察到一些微小的变化,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积累让他们不断发现剧本中新鲜的、深层的东西,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表演。
2018 年 6 月,《茶馆》迎来了第 700 场演出,蜂拥而至的祝贺声中,当年的小梁小濮小杨小冯,也到了老艺术家们告别舞台时的年纪,北京人艺新一轮的更迭换代正在开始。
“以前,我只想着演戏,反正天塌了有老的顶着,地陷了有小的扛着,我在中间挺自在。但这两年突然发现,濮存昕也退了,杨立新也退了,怎么办?只能我撑起来了。”
1985 年 4 月 19 日,这个日子,冯远征永远都记得。他第一次来到人艺排练厅,参加剧院的复试。主考老师是林连昆,当时考的什么,他全忘了,只记得一进考场,人就晕了,刁光覃、朱琳、于是之、蓝天野、郑榕、英若诚、朱旭…… 北京人艺所有的大腕全在场。
彼时的他,苦练 4 年跳伞却无缘进入专业队,又错过了高考,在一家拉链厂当工人,上遍了北京的表演培训班,去北电考试,专业成绩前三,却因为形象一般,“帅不过唐国强,丑不过陈佩斯”,没被录取。所幸柳暗花明,人艺的大门向他敞开。
人艺的排练厅里贴着四个大字——戏比天大,再大的角儿在这里也只是一个演员。1987 年排练《秦皇父子》,主角在前面排戏,冯远征、吴刚等一帮学员演士兵,在后边看激动了,说悄悄话,只听演秦始皇的郑榕一声:“谁在后面讲话,滚出去!” 舞台监督立马将这帮孩子从排练场轰了出去,在楼道里罚站。
30 年后,当年被轰出去罚站的冯远征,成了演员队队长。排练厅的墙上,新添了一个不大的相框,赭红色的纸上印着 “演员队后台管理制度”,一共 5 条。自他接手以来,牵头制定了 13 项管理制度,排练厅的、后台的、舞台的、签约的、请假的、合同的,细节到不能迟到、不能乱丢剧本、不能随便碰导演铃,一点一滴地恢复北京人艺的传统和规矩。
去年 12 月,15 名学员入选人艺学员培训班,年龄跨度从 20 岁到 40 岁。这是时隔 15 年,人艺再办学员班,老师包括还健在的第一代老先生和几乎全部中坚力量。冯远征每天早上 7 点起来,给学员班上课,和他们一起发声、练基本功,和二十几岁的人一起做热身游戏,别人累趴下了,他还不累。
冯远征的表演课,还在进行中。
即将 60 岁的演员冯远征,本来已经跟妻子梁丹妮做好了明年退休生活的安排,却迎来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次变化——被正式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党组副书记。在北京人艺历史上,他是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
今年是北京人艺 70 周年大庆。6 月 19 日,前任院长任鸣突然因病去世,哀伤一时笼罩,院长位置就此空缺。9 月 14 日,北京人艺历史大戏《杜甫》在北京人艺三楼排练厅与媒体见面,同时宣布冯远征上任第五任院长。
在《杜甫》的排练厅,冯远征是最忙的人。他既是导演又是主演,不仅要调度全剧的每一处细节,自己要登台,还要兼顾刚履新的身份。《杜甫》不仅有老演员,也有一批刚进人艺的新演员首次登台,对冯远征来说,这样的安排是早在他担任北京人艺副院长的时候就在考虑的事情——未来几年,北京人艺将有一大批 60 后老演员退休,他需要为将来 20 年准备好新的演员、新的观众。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 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1 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 335.85 亿元,话剧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演出类型。观众心目中 “中国话剧艺术最高殿堂” 的北京人艺,其票房之火是毫无疑问的市场标杆。今年 6 月 9 日至 14 日,北京人艺为庆祝 70 周年,启用 1999 年的演员阵容上演《茶馆》,开票 2 分钟,五场演出全部售罄。6 月 12 日,《茶馆》进行在线 8K 高清直播,全网累计播放量超过五千万人次。
但另一面,北京人艺也面临着多重挑战。除了《茶馆》《雷雨》《蔡文姬》《窝头会馆》等经典之作,还需要更多反映时代的新作品。在影视剧、网剧的冲击下,如何培养并留住年轻演员,也是话剧舞台面对的困难。
对新任院长冯远征来说,人艺的规划、人才的培养,剧目的创新,都是他未来要面对的挑战。
演员冯远征
冯远征的形象总是与 20 多年前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难以分割。但这 20 多年里,他出现得最多的地方并非影视剧,而是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冯远征一举成名
“北京人艺是赋予我艺术生命的地方。” 冯远征曾说,他考进北京人艺之前,也演过影视剧,但他的艺术土壤扎根最深的,还是北京人艺。他的职业生涯大多在这里度过,把这里视为 “艺术归宿”。
他一直记得自己参加人艺学员班考试是在 1985 年 4 月 19 日。那时他在北京龙潭拉链厂做临时工,跟工友一起业余学表演,先后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因形象不符合要求被刷下。
身边人劝冯远征,回到厂里,好好做拉链工。他坚定自己对表演的热爱,想做演员、当艺术家。在写给父亲的一封信里,他写道:“不撞南墙不回头。30 岁就是我的南墙,如果到了 30 岁我还没成为一名演员,那我就随便找个职业去做。”
23 岁的冯远征终于如愿考进北京人艺。新演员进人艺做汇报演出,第一任院长、剧作家曹禺来看演出,跟他们讲话,跟每一位年轻演员握手,感叹了一句,“年轻真好”。如今,冯远征再见到今天的年轻演员,也像曹禺当时一样,遥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闯劲和冲劲。
在北京人艺表演班中,冯远征是最勤奋的一位,给老演员跑腿,跑龙套就干了五年,内心多少有些苦闷。成正式演员后,剧院请来梅尔辛教授为新演员指导格洛托夫斯基表演,看到冯远征对表演的热爱和悟性,梅尔辛教授提议带他去德国学习。
1991 年学成回国,冯远征又回到人艺,重新开始在舞台上跑龙套。这一次,他耐住了寂寞,打磨演技。2001 年,他因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爆红,医生安嘉和的形象塑造太过深刻,被很多人视为 “童年阴影”。很多人问他,怎么能如此精妙地把握一个外表温和、内心阴暗狂暴的知识分子角色,“我回过头来仔细思考,我是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在表演上对人物认知有了不一样的地方。”
冯远征在影视剧上并不高产,从《美丽上海》《天下无贼》《非诚勿扰》《钢铁年代》到《老农民》等作品,每一部都扎实有力,有口皆碑。他每年只拍一两部影视剧,更多的时间都留给舞台。
1999 年,林兆华导演复排《茶馆》,给冯远征分配了胆小怕事的松二爷一角。从那时开始,这个角色他每年都演,一演就是 20 多年,熟练到每一句台词都成了日常的松弛对白、每一个动作都成了熟悉的肌肉记忆。
冯远征认为,一位演员能在青春时站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留下青春的身影,“对一辈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9 月 8 日,在被正式任命为北京人艺院长那天,他在朋友圈中发了一条:“一个怀揣梦想的文艺青年走进北京人艺,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一辈子做人艺的演员,做像许多前辈艺术家那样的好演员。”
承上启下的新院长
“70 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到古来稀了,但对于北京人艺,我觉得是正青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冯远征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走委员通道,当时他在想,自己要讲些什么?最后他讲的是北京人艺的 70 年,是老一辈的艺术家们。
1992 年,留学回国不久的冯远征,坐在台下看《茶馆》。演出结束,老一代艺术家集体谢幕,也意味着那是他们退休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冯远征在台下哭得一塌糊涂,“老艺术家退休,新一代的我们还没有成长起来,怎么办?”
30 年,他坚守舞台,从青年演员走到退休年纪,北京人艺也重回一票难求的巅峰期。但冯远征知道,今天的北京人艺又回到 30 年前新老接替的节点。当上新任院长,对他最大的挑战就是培养新一代话剧人。
冯远征出演影视剧较少,大部分精力都留给了话剧舞台
去年 9 月,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正式对外运营,这个总建筑面积 2.3 万平方米的北京人艺新地标,拥有 1 个 700 座的 “曹禺剧场” 和 1 个 200 余座的小剧场。与北京人艺现有的首都剧场、实验剧场、菊隐剧场等构成错落有致的剧场矩阵。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上演的第一部戏就是冯远征执导的新版《日出》,以及濮存昕、闫锐分别执导的全新版本曹禺名剧《雷雨》《原野》。巧合的是,三部戏的主演都是 1997 年生人。
冯远征开始担心,年轻观众会不会不接受新版名剧,没想到,来看戏的都是 90 后、00 后观众,他们把这里当做 “网红打卡地”,拍照、参观新剧场,然后看戏,上座率非常高。
这一年里,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上演了《日出》《雷雨》《原野》《榆树下的欲望》《关系》等剧目,演出场次超过 100 场,迎接观众 4 万余人次,也承接了北京人艺 70 周年的重要活动。
新剧场落成,演出场次就会增加,剧目也要增加,这是北京人艺面临的新挑战。
从 2016 年担任剧院演员队长,冯远征就开始有意改变招聘演员的策略,重新启动学员班模式,14 位演员有 10 位留在北京人艺。在他的计划里,青年演员的数量要达到四五十位,才能为北京人艺未来的 20 年储备出足够人才。
冯远征常回想自己年轻时,老一辈艺术家几乎是手把手培养他们这些新人,那是在为今天的北京人艺做准备。15 年前,他与濮存昕、丁志诚、梁冠华这帮演员成长为北京人艺的台柱。现在,薪火相传的责任落在他们肩上。
跟过去不同的是,他们入行时,是带着对舞台和艺术的热爱,那是纯粹的艺术家梦想。但今天的年轻人考表演,更多是憧憬明星梦,在成名的诱惑与生存的现实问题夹击中,一个甘于留在舞台上经受打磨的戏剧人才,变得越来越稀缺。即便培养出年轻人才,也需要挤出时间去拍影视剧补贴生活,这是舞台从业者直面的新时代困境。
9 月 23 日,《杜甫》将跨越国庆假期演出 15 场,对刚上任的冯远征而言,这是颇有深意的一场戏。
未来两三年,他认为会是北京人艺的发力之年,自己则是 “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在 60 岁这一年接下重任,他想的是如何为后人做更多铺垫与努力,延续北京人艺的传统和艺术风格,带领人艺步入新时期。
安嘉和,你一个家暴渣男、伪君子,凭什么换个名字就能当人艺院长?!
我猜你在接受任命的时候,肯定会这么说:
但是我终生会记住你的表情:
虽然冯远征自己说:
但是,你还是安嘉和,那个不允许梅婷跟男人说话,把梅婷往死里打的安嘉和!
最后,恭喜咱们名副其实 “德艺双馨” 的冯院长。毕竟您享受国务院津贴,是中宣部 “四个一批人才”,还在 2015 年获“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称号(嗯,那年你演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15 周年)。
先不说艺术成就,冯远征你看着梅婷那几十年都没消掉的黑眼圈,你好意思?
不要和冯院长说话
如果非要和他说,就小声点儿
以后人艺的演员要安心演戏,少和陌生人接触了。
前一段以为濮存昕老师会接手。
就凭借《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能在观众中留下巨大的阴影,让部分观众一看到他就有恐惧心理。
就值得了吧。
真的演的太好了,都怀疑现实中的他就是这样的人。
我以前一直以为
他叫
安嘉和
哎,他就不应该去拍什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搞的我到现在看着他都有点膈应。
他的演技让我发怵。
强烈反对家暴男当院长。
我有他当初家暴的监控录像。
第一次知道他,是电视剧《针眼胡同》里的男一号,表演自然,让人印象深刻。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都是后来的事了。
另外,他和梁丹妮的爱情,很有意思。
一门里有人当了面子,有人当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一代宗师》丁连山
上个月,刚看完了濮存昕老师的《林则徐》,太不容易了,整场 2 小时这份精气神无懈可击,虚岁 70 岁的濮存昕老师,这份表现已经超过了于是之晚年时 60 多岁的表现了(容易吞字、遗忘、状态不在线)。作为曾经的人艺副院长,卸任后还那么有爆满的艺术热情,是非常难得的。
冯远征老师,作为老戏骨的一员,现年 60 主持人艺的工作,毫无疑问是面子了。何冰、宋丹丹、濮存昕、梁冠华这些二度梅得主,无疑是里子了。
冯远程师从德国的表演大师,能够原原本本的将海外其他表演体系沿用过来,在话剧领域,和丁志城、吴刚、王刚、高冬平并称人艺五虎,在影视领域,靠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为了反家暴的典型先锋,属实躺枪的很有点门道,很刑了;后续常年冯式喜剧客串,踏踏实实的塑造着《天下无贼》里面打劫的娘娘腔、《非诚勿扰》里面的 gay 建国、《1942》里面的拉着二胡的瞎鹿,都算是实打实的配角。
希望冯远征老师,如果有一天卸任行政职务,能够投身话剧舞台,再度产出更多配角。
他能管易公子吗?
你看,要是真用实力得到人民肯定的人,当院长都没人会质疑和反对。
“安院长,我再也不敢了”
9 月 14 日,60 岁的冯远征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任院长和话剧《杜甫》导演及主演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
他已被正式任命为北京人艺 70 年建院历史上的第五任院长,也是北京人艺有史以来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
冯远征和任鸣
经历过曹禺、刘锦云、张和平、任鸣四位院长领导的冯远征,今年原本将从副院长的职位上卸任退休,如今却伴随着新的身份和使命,将要挑起更重的担子,为北京人艺继续工作。
![](data:image/svg+xml;utf8,)
1978 年,还在读初中的冯远征进入北京业余跳伞队,并且为了成为一名专业跳伞运动员放弃了高考。然而,因为 “年龄太大、体格太瘦”,无法进入专业队,让他颇受打击。为了生活,只能在哥哥的帮助下进入一家拉链厂工作。
正是在这个时候,迷茫中的他第一次走进北京人艺,看到了由林兆华导演的中国第一部 “小剧场戏剧”《绝对信号》。剧中无业青年黑子的苦闷孤独,让有着同样境遇的冯远征在黑暗中泪流满面。他说,“太震撼了,那种‘震撼’就是想让人哭,那是对艺术产生的一种信仰。” 冯远征开始报名一些表演班,但瘦弱的他几乎被所有老师认为“形象不好”。他感到自卑,但并未放弃,辞掉拉链厂工作,专心投入到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中,虽然获得了主演张暖忻导演的电影《青春祭》的机会,但终因 “形象一般” 没能进入电影学院。
冯远征在北京人艺学员班
1985 年,22 岁的冯远征终于考进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学员班期间,夏淳导演就把他借调出来,让他饰演了《北京人》的主角曾文清。
冯远征的话剧代表作有《全家福》《茶馆》《哗变》《生 · 活》《知己》 《公民》《司马迁》《杜甫》《玩家》《日出》等。 电影代表作有《青春祭》《建党伟业》《1942》。电视剧代表作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钢铁年代》《老农民》等。
“在人艺,我很踏实,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我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扮演了很多角色,对我艺术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和事也都是在北京人艺。可以说,北京人艺改变了我的命运。” 冯远征曾这样说,“我的职业生涯大多是在北京人艺度过的,艺术生命也与北京人艺紧密相连。北京人艺是赋予我艺术生命的地方,也是我的艺术归宿。”
冯远征简历:
1962 年出生于北京市,籍贯陕西省韩城市,中国内地男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北京人艺艺委会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
1985 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89 年应邀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戏剧表演,主攻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1991 年回国,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2001 年与梅婷合作家庭伦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塑造心理变态的医生安嘉和 。2004 年凭借《美丽上海》获得 第 24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2008 年参演电影《非诚勿扰》,凭借 “娘娘腔” 娘娘一角提名第 30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2010 年在《万历首辅张居正》饰演太监冯保。2015 年主演的话剧《风雪夜归人》登陆国家大剧院,凭借《风雪夜归人》夺得第 4 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最佳男主角奖;凭借电视剧《老农民》获得第 21 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男配角奖 ;同年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荣誉称号 。2022 年,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 2022 春节大联欢》。
濮存晰是第一位吧
曾经和冯远征老师有过一面之缘,和电视中的那种形象完全不同,为人谦恭,说话温柔,和粉丝拍照也很随和。
看过他演的《最后的王爷》,非常好作品,哲哲不聋
能让小儿夜啼的人,这艺术成就妥妥的
对不起
我是真的对冯院长喜欢不起来
不是他演技不好、造诣不高
而是他演技太好,造诣太高了
童年阴影真的挥之不去好么
恭喜
但是心理阴影又复发了
我小时候我们菜市场有个私人牙科诊所 技术水平一流
可是只有附近学校的家长带孩子去他那看牙 哪怕家长自己牙正疼着呢 也不会选这位医生
因为这位大夫带上口罩之后 上半个脸和冯远征长得一模一样 再调皮的孩子也不敢乱动乱闹
而家长………… 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 “我也怕他打我啊”
那以前都是谁担任?官僚?
说实话,冯老师是我真心喜欢的表演艺术家
否则
说啥我也要用老师钓一下拳师
梅婷让他打的现在黑眼圈还没下去
严肃点儿,我们这儿打劫呢!
结婚率这么低有他的原因
这人人品及其低劣,因为他长期打老婆,甚至都上了电视。
安嘉和————
童年的噩梦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冯远征 1985 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89 年应邀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戏剧表演 1991 年回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参与或主演影视剧作品近三十部。 话剧代表作有《全家福》《茶馆》《哗变》《生 · 活》《知己》 《公民》《司马迁》《杜甫》《玩家》《日出》等。 电影代表作有《青春祭》《建党伟业》《1942》。电视剧代表作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钢铁年代》《老农民》等。
是北京人艺有史以来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
我刚刚和人谈了一下北京人艺的话剧票贵(线下)。现在就突然给我推荐有点吓到我了
搞不懂是知乎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恭喜,他是我敬仰的男演员之一,为人低调有操守,演技还特别好。大家还记得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里那个妖里妖气的造型师吗?出场几分钟吧但表演令人惊鲜。
感觉一般,考虑到前任院长都是戏剧届大手笔,特别是曹禺,现代戏剧奠基人。后面几任院长也是著作等身。再反观冯远征,与小鲜肉流量相比,专业素养是够资格的,但如果作为国家级先锋级艺术中心,他要走的路还很长。再结合他的年龄制约,应该对国内现当代艺术振兴作用不会那么显著。
所以,这只是一个干部人事任命,跟艺术的觉醒、审美的变迁什么的没有关系。
冯远征担任北京人艺艺术院的院长啦!什么?就是曾出演那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把老婆梅婷打的死去活来的安嘉和吗?嗯,镇定镇定就是他,不过他不是安嘉和,他是我们尊重的老艺术家冯远征老师!
相信很多人认识他,就是从那一部童年的心理阴影的安嘉和认识的,由于他精湛的演技,以至于冯老师走在路上,不是遭来了白眼,就是受到辱骂,有的甚至过来追着打他!而且有的人怀疑他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有家庭暴击倾向,还打电话询问冯远征的爱人梁丹妮,远征有没有打过你?如果有打过,别怕,告诉我们,我们替你作主!
这些大家看了是不是觉得好搞笑,但是这也体现了,冯远征老师的高超演技!
而这次冯远征能当选为北京人艺院的第五任院长,绝非偶然,与他的敬业与严以律己的精神密不可分!
在接受北京人艺如何挑选演员的采访时,冯老师谈到了北京人艺挑选演员的标准,首先要的是能力,而不是那种靠身形,靠跳筷子舞来参考的演员,而这种筷子舞都是艺考机构,在他们考大学时必教给他们的,学了四年,最后用这个筷子舞来考北京人艺,你有什么进步?你的能力在哪儿?这样的演员是坚决不要的!
其次,对于演员的素质,对于要考人艺的演员来说,非常重要,那些品行不端,爱背后搞小动作,耍心眼,没有德行的演员,就是演艺水平再高,喷艺也绝不会要!
北京人艺对演员挑选的标准,也就是院长冯远征的做人标准,只有这样优秀的院长,才能带领出一批批优秀的,真正为文艺工作而奉献的,能起到表率作用的文艺工作者来!
我们最近也看到了,一个个流量演员明星,在大众追捧的明星光环下,迷失了自我,一个个翻车毁了前程,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艺人素质品行的遏制,已经迫在眉睫!
因为他们影响力巨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如果在德行方面不严格把关,国家将来的文艺之路又会走向何方?北京人艺就需要冯远征这样的院长,以品德为先去挑选演员,才是文艺界的未来与出路!
让每一位年轻的文艺工作者,都能成为德艺双馨的好演员、好工作者。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冯远征院长对年轻文艺工作者的最有力的嘱托!
若如此,未来中国的文艺界毕竟会百花盛开,成为一片干净繁荣真正的文艺之地!
最后祝贺冯远征任北京人艺院院长,能为国家挑选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让人们在闲暇之余看到更多的优秀的文艺作品!
当你看到现在人艺院长冯远征时,还会和那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联系到一起吗?评论区说说!
[又一新闻,因拒绝给弟弟买房,竟被父母给告上法庭,索要 50 万!98 播放 · 1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52966659970924544)
[别诬陷我,小心律师函,昨天还义正言辞的李易峰今天被实锤刑拘 165 播放 · 0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52686540886900736)
[救 5 名落水者的英雄蒋正全,像刘泽军,温涛一样,以烈士名义追封!80 播放 · 0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553443725161766912)
我赞同他当院长。
我印象中记得他俩个角色,一个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一个是非诚勿扰里的娘炮。
这两个角色风马年不相及,他演得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尤其是娘炮那个,举止投足间,都能感觉到女人味,难得。
我只记得他那部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吓死宝宝了,童年阴影。
就这一部剧能让我记得几十年,我觉得冯远征在北京人艺担当院长就当之无愧。
我只看过他拍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印象很深。
那个剧里,我只记住了他还有被他打的梅婷。
好演员,老戏骨,别的了解不多。
这位是真牛逼,演技太牛逼了。佩服
好像看过他演的变态
让人分不清真假……
谁要是有意见
你站他跟前试试
哈哈,童年阴影。
9 月 14 日,冯远征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的消息,迅速地传了开来。这是因为,他是北京人艺第一个演员出身的院长。冯远征被大家所熟悉的作品有话剧《茶馆》、《足球俱乐部》、《司马迁》;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讲话》;电影《非诚勿扰》等。
演员,靠作品说话;院长,靠资历、能力立身。冯远征不仅能演,而且能导,他所导演的话剧《等待戈多》、《死无葬身之地》都受到了好评。因此,冯远征就任北京人艺第五任院长,乃是众望所归。
至少还是有演技的。
从哪个角度讲,对于这一任命都挑不出毛病。
是个好现象,说明文化在陆续回归本质!
人民剧院的院长就应该从人民中来,从演员中来,外来的和尚也念不了这个经!
尊重文化才能输出文化!希望国家陆续完善文化,重视文化价值!
为中国的文化输出站好岗!
支持
无他 就因为他是个好演员
实至名归,大家还有啥说的,全网都很平静。
反观贾某某进中作协和魔都卫健委疾控处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引发热议。
这说明了什么?大家都看着呢!心里跟明镜似的,糊弄不过去。
大家提到的基本都是冯过去的演绎生涯,但是光凭这些应该是不足以让他成为北京人艺的院长的,这可不是个荣誉职务,是有实权的,谁能讲讲冯在管理岗位上的建树呢?讲讲北京人艺的现状,冯上任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梅婷:害怕. jpg
小时候看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几十年了,还很怕安嘉和
正儿八经的实力派,服!
安家和,是你嘛…!!!!!!!!
不要过来啊啊~~~~~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害怕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童年阴影级别的演技
之前的院长,曹禺,刘锦云,张和平,任鸣
曹禺是谁就不需要介绍了吧?身份是剧作家
刘锦云,编剧
张和平,作词家,编剧
任鸣,话剧导演
so
我不认识他,但是我知道他打媳妇儿。小时候看电视记到现在了
除了他谁有资格接呢。
非常好,冯远征所演绎诠释各式各样的角色都非常成功,终于出现内行领导内行了!北京人艺应该可以做到逆流而上,为人们提供精彩优质的艺术作品。
恭喜!
还不如让何冰来当院长,何老师这段演的针不戳。
【【何冰早期作品】《民间戏圣》cut “你们居然还要给我唱狄仁杰赶考?我不听!”- 哔哩哔哩】
业务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剩下的是年龄、资历的考量。
扒拉下北京人艺有名点儿的中年男演员——
50 后,濮存昕(1953)、杨立新(1957),年龄偏大,不适合挑大梁,负责繁重的院务工作了。
60 后,冯远征(1962.11)、吴刚(1962.12)、梁冠华(1964)、何冰(1968)——是不是论资排辈儿,该着冯远征当院长了?
实至名归,德艺双馨,这个任命没水分
如果说演员有鄙视链,那话剧演员毫无疑问处在鄙视链的顶端,而北京人艺是顶端的顶端,冯远征老师的地位可见一斑。
据说冯老师是『反家暴』形象代言人。
艺术成就难以评价,但角色塑造却是最直观的感受途径,对冯老师的演技深感佩服。
提起 “冯远征” 这三个字,就想到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哈哈!一个角色深入人心这么多年 仍然被大家刻骨铭心的铭记才更说明老师的表演能力强,演绎的淋漓尽致! 现在又以新的身份为文艺工作贡献力量了,恭喜冯院长,实至名归!冯院长,如何才能抹去那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阴影哈哈
有这么个比喻
如果演技比拼是一场马拉松,陈道明骑马勉强能跟上步行的李雪健,等他俩前后脚要到达终点时,冯远征已经坐那抽了一袋烟了。
不要和院长说话
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为什么不能呢?
敬业而且专业。
我就认识他演的两个角色,一个家暴男,一个天下无贼里的娘娘腔。
但都是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演技十分精湛。
专业的人当院长,这本身就是件好事。
这种名副其实的事,听着就让我心里舒坦。
冯老师比较神奇的地方在于,虽然我看他的其他作品都不会出戏,串戏。
但一看到他,一听到他的名字第一反应永远是他打人的恐怖场景!
太深刻了。
在人艺现场看过他的《知己》,很震撼,并不是家暴男,娘娘腔。
天啊,我第一反应是于是之 濮存昕不都当过院长么,怎么冯院长就成了第一任演员院长,结果一搜,历任院长是曹禺,刘锦云,张和平,任鸣。
合着于濮都是副的。
小学时有爱趴窗口的班主任,
中学有爱四处走的政教处主任,
到大学了,有不敢与之大声说话的院长。
冯远征老师根正苗红。小时候看《读者》,有一篇他自述的文章,怀念父亲。他爸爸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官,级别不低。
大概是因为写了一篇满汉不平的文章得到了康熙爷的赞赏吧。
其实,我很想问我自己一个问题:我看过多少新话剧?看过多少人艺的新话剧?一部都没有!这是我的问题?还是话剧(这个行业)的问题?
这家伙不是好人,打老婆。
做领导的,专业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不爱瞎指挥就行。
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高就可以
艺术出身的,比如那个美院,那个教材,有什么用?污染源
按照有些说法,首相狗来当都可以
当然,演技这个,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它算不算艺术
我感觉是不算吧
不了解,第一反应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面的家暴男,但我也没有看过这部剧,看了一些片段,但安嘉和这个名字就记住了。演员做人艺院长的确有点惊讶,我还以为他年纪不大呢。
他是第一位正式的演员副院长,但是于是之先生是第一位演员院长,只是是以第一副院长身份主持的工作,曹禺先生当时挂着院长名义。
至于艺术成就,恕我直言在人艺属于一般,05 年才拿到梅花奖,10 年才拿到金狮奖,而年龄比冯小的某位人艺演员 87 年就拿到了梅花奖,01 年二度梅。在同代演员中,冯的表演天赋表演水平都属于中等。
这个问题里的水军味道太浓了,冯在人艺的人缘一般,威望一般,能不能领的住不好说。希望他能铁腕治院吧,能把老演员管住才能谈得上秉承人艺传统续写新的光荣!
我怕被他家暴
冯远征演技真心炸裂,老戏骨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至今难以忘记,不过话说回来真的是童年阴影。感觉梅婷让他打的现在黑眼圈还没下去!
恭喜冯远征同志当选为北京人艺新任院长!
有一年冯远征到云南拍戏,到我们学校一个教学楼取景,我正好去那个楼,碰到了,就站着看了一会,我一看认出了冯远征,我就说这不是冯远征老师么,出于见到明星的兴奋和开心吧,就拿出手机准备拍个照发个朋友圈,还没拍,旁边就有个工作人员过来拉我,语气强硬的准备推我,我一把就火了,我说 “你干啥?你再推一下试试,不能好好说话?”,那工作人员也觉得有点理亏吧,看我火了就道歉了,而冯远征全程冷漠脸,可能看都没看一眼,我也是头也不回走了,从此对这些什么明星演员全呵呵了,就那样吧。
我还是匿名吧
《天下无贼》范伟 & 冯远征名场面_哔哩哔哩_bilibili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天下无贼》里面打劫的这场戏,是冯小刚临时加的,他都不知道要怎么拍,完全是要靠范伟、冯远征俩人自己发挥。
第一遍走戏,范伟用药匣子的口气,赢得了满堂彩,这让他来了劲头,正式拍的时候还加上了结巴,把 “打劫”,变成了 “打,打,打,打,打劫”,范伟老师是喜剧演员,驾驭这样的角色可以说轻车熟路了。
如果是一般的演员,这时候的风头肯定要被范伟压过去,成为范伟的独角戏,自己就没什么存在感了。但他是冯远征,一看范伟都那样了,自己也得使把劲儿啊,然后有了兰花指。
仔细看冯远征老师的这场戏,他的神态表情,非常的生动传神,把那种蠢萌蠢萌的劫匪,演的淋漓尽致。
无愧老戏骨的称号。
家暴劣迹艺人,举报了
冯老师都 60 岁了!
现场看过许多人艺的话剧。
其中冯远征主演的玩家印象特别深刻,最后冯远征砸花瓶的表演炸裂。茶馆里松二爷角色也是经典。
恭喜冯院长,希望能保持人艺话剧的招牌,以后能出更多更好的话剧。
他演的性无能让人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我看到现实生活中和他类似的人,都会觉得,那个人性无能,打老婆
人艺很多牛逼演员啊,茶馆那是真经典。
你要说让安老师当院长那我没什么可说的,人家是实至名归!
演绎的角色深入人心
我最想知道的是,冯老师的头发是怎们回来的
安利个纪录片,我在人艺学表演,难得还能看到一个真学表演的了
不行,看着冯院长笑的灿烂的照片也觉得安嘉和马上就要动手打人
邪门了
昨晚梦见他追着打我
早上起来把我累的
梦里他是安嘉和。。。
国内艺术学阀氛围比其他专业浓多了,搞艺术的处事不圆滑是不可能混到这种位置的
跟艺术水平无关
有些所谓院长教授的水平极差比人和狗还大,有些甚至连学生都不如,学院或者团里面往往越年轻的越厉害
匿了
多年前看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导致冯远征一出现在屏幕就认出来了,不管他演什么都把他自动带入安嘉和角色
赞赞赞
看了他的: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演技一流,但心里也留下阴影怕他
《老炮》拍的不错!
濮存昕老师退了吗?
很不错啊哈哈特别敬业特别科班苏联体系戏剧与影视经验。资历也够
童年阴影
是那个安佳禾吗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他吗。
德艺双馨
专业的人就得干专业的事
打老婆的那个?童年噩梦
冯院长的代表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放在现在能过审吗?
童年阴影
实至名归,演技和人品绝对是文艺界前几名。
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霍,这位可是恶人啊!这种真的算是演技和德艺双馨可以算得上是在一起的人了。因为我觉得对那种家暴男的印象,第一个想的就是他。你就可想而知他在我们的眼中,在某一个角色上面有多么的能够去塑造好。
而且,平常我看活当中的路透照片也都是比较的平易技能,而且平常也是演话剧为主现在。所以还是比较的生活的和随性一点的演员。并不是那么的去计较在娱乐圈的得失。
我觉得这样有原则的人反倒会好一点。
知乎用户 晚晴小筑 发表 一位三十岁的女演员,你可以卖萌,你可以演青春剧,只要颜值、扮相能打,那么大众也是乐于接受的。 30 岁之后,你要再恃靓行凶,恐怕就有些不合适了。因为前有实力派演员堵着,后有 20 岁左右小花迎头赶上。论实力、拼颜 …
2021年11月27日晚,现年45岁的演员张震凭借《缉魂》在第58届金馬奖拿下最佳男演员,在台上他说:“虽然我是一个非常懒惰的演员,但是我还算是一个有创意的演员。一直在追求一些没有做过的角色,一直想要突破自己,或者是说在角色中寻找自己。很多 …
▲44岁的张颂文已经度过了最难熬的十年,如今许多戏找他演主角,他却还下意识地想要试戏。图为《隐秘的角落》剧照。(受访者供图/图) 全文共9009字,阅读大约需要18分钟 “最近有篇报道里谈到我以前过得挺苦的,我的同学昨天晚上突然就转发了这篇 …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因为白昼时间长,光线好,夏天本是横店的剧组拍摄高峰期,比如去年7月6日至7月13日一周,这里就有32个剧组开机。但今年夏天的横店,在今年4月浙江金华市的一波疫情后,变得一片冷清,常驻群演数量断崖式下降。 我 …
易烊千玺等三位明星演员被国家大剧院录取的事情已经吵了一周了,舆论的焦点始终在【公平】二字: 你们大明星名气也有了,钱也花不完了,为啥还要多吃多占,跟普通人抢编制? 你们凭本事考上编制也就算了,凭什么不用笔试,凭什么面试走特殊通道? 你们抢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