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天的网络上充满戾气? | 施展札记19
01 “黑命攸关”与疫情日记 最近,美国爆发了名为“黑命攸关”(Black Lives Matter)的抗议运动。在我看来,相比于50年前的黑人民权运动,这场运动更多是一种立场和情绪之争,鲜少有基于逻辑和理性的论辩。 图 | “Black …
突然想起早已丢失了的若干账号,和泯然众人当中的旧识友邻。我们这群人的共性,大概是成长于城市,向往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上大学时英语已经足够好,因此不需要富裕的父母,在21世纪初年靠自己就能够争取到很多到处看看的机会。那时候在人人网和校内BBS,我们抒发着来自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时的激动和体悟。无论是国际机构实习、留学交换还是在青旅或咖啡馆打工,我们竖起了耳朵倾听不同国家的人讲述他们的故事,试图从观点的碰撞和有趣的误解中一窥某种文化的全豹。今天葡萄牙小哥讲的一个段子,明天他的亚美尼亚女友在非洲的支教经历,都被我们如饥似渴地吸收和转述,继而使我们更加渴望也能过上这种四海一家的生活。
那时候,大家对中国的看法并没有那么两极分化,觉得她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不过是世界上各种各样国家的一类,既不是2030年的世界中心,也不是被某某集团群攻的对手。那时候,有很多的机会跟世界上的年轻人平等交流,只需要做自己,一个愿意尝试和自食其力的年轻人就好,而不需要时刻摆出大国风范的地主样子或说服别人我们的制度优越性。那时候,想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有模拟联合国、暑期工作签、AIESEC、各种NGO和访学奖学金,不需要什么英式贵族运动美式领导力培训班,也没有人鼓吹什么身土不二的奇谈怪论。那时候,我们跟别处来的年轻人讨论政治、性、音乐和语言,却不会认为对方代表着TA所在国家的意识形态。那时候,我们真心相信不管未来各国走向如何,世界会越来越开放扁平,年轻人对别处的文化会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我以为自己站在了时代的潮头,是最有前瞻性的未来主流。现在才发现,我可能其实是最后知后觉的,世界上大多数年轻人也许并不是,或者说,并不想做一个开放、好奇、懂得尊重和倾听、愿意过不同生活的人。大陆之间仍然相距遥远,人们用先入为主的想象和戒备将陌生的他者拒之门外。
我悲哀地看见,很多人已经不能理解尹希探索基础科学那种纯粹的喜悦,甚至不能理解科学研究不分国界属于全人类,只要有最好的志同道合者、有最好的科研环境,就是最适合的地方。大概很少人还会记得,学科中的“人文”(Humanities)到底是什么意思。人文假定世界上所有的人在共同的人性之上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化,而从这多样的文化和思想中是可以感知到共享的人性的。因此人文不分国界,无论种族,自由、多元和共情是这些学科的基石。在我年轻的时候,这些显得那么自然而然,以至于二十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问我“你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会去研究古代爱尔兰语?”“爱尔兰人看见你会不会很惊讶?”,我反倒觉得惊奇了。在我一路求学和研究的历程中,同行来自五湖四海,以至于大家从来没有想过个人文化背景会跟学术追求和能力有什么关系。也许现在“人文”和“人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是陌生的概念,血统、种族特殊性、文化决定论才是中国社会的共识。
变化了的还有教育。常年浸淫在马基雅维利主义政治和资本市场经济双重熏陶下,教育不再是个人应得的权利,更不要说兴趣和追求,而变成了锱铢必较的投资。国家出钱教育你,难道不是为了换取你为本国利益服务的吗?富有的父母为子女出钱买更好的教育资源,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你寒窗苦读十年,凭什么能胜过别人三代积累?更有甚者,教育对人性和能力的解放被故意狭义化成了挣更多的钱;于是我们看见强制语言和职业培训,不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拥有更多的选择,发出更深刻的质问,而是训练出更熟练的工人,更听话的奴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育不再是为了解放和赋权,而是为了奴役;还是说,根本就没有提供过教育,有的只是培训?
有时候辩来辩去,脑袋绕的嗡嗡响,猛然一抬头,才发现白说了。国家存在的目的、它与公民的关系、教育和科学的本质这些根本问题,争辩的双方根本没有共识,最后不是纠缠于缺乏可靠信息的细节,就是变成自说自话。在新世纪的头几年,我们一小撮年轻人以为大众在这些问题上都取得了跟我们类似的共识,实在是too young too naïve。
二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用冷酷的当头棒喝告诉我它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些共识,也不打算变得更开放和平等。当有人被损害和侮辱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愿意或敢于伸出援手。也许我生活的世界从来没变过,只是我周围的泡泡不能再保护我。
01 “黑命攸关”与疫情日记 最近,美国爆发了名为“黑命攸关”(Black Lives Matter)的抗议运动。在我看来,相比于50年前的黑人民权运动,这场运动更多是一种立场和情绪之争,鲜少有基于逻辑和理性的论辩。 图 | “Black …
" 为何健康码的推出一帆风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反思和质疑。直到现在它将成为我们长期佩戴的枷锁,我们依然没什么意见。 国内外的一切事务,事情发生之时,我们毫无察觉,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开始评论其智慧或愚蠢,令人感动或令人生气。 愤怒和 …
**文 | 李厚辰 ** 上篇关于方方的文章发布后,激发了骇人的讨论量。且坦率地说,过半数留言对文章内容都不认同。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当各国疫情逐渐平息之时,舆论上当然会出现更多涉及中外言论争议的事件,国内也会出现更多的“方 …
“后浪论”刷爆全网,我在《翻转电台》中拿出了自做电台以来几乎最激烈的批判,毫无疑问遭到群起而攻。 在对这个“后浪演讲”的捍卫中,有两种言论引起我的注意,其一是“这不就是个广告吗”,其二是“这不是给后浪看的,而是给前浪看的”。言下之意,其内容 …
" 公共言说中,言论从来不是语句所表示的内容本身,言论包含了一系列构成我们日常“信念”的前提。言论与行为、承诺的不对等,构成了虚伪,究其根本是社会“真诚性”的丧失。 一个缺乏真诚的社会,是没有价值的。一切要么是利益,要么是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