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揭中科院原生理所研究员徐科剽窃成果和他的学术水平
再揭中科院原生理所研究员徐科剽窃成果和他的学术水平 作者:范世藩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细胞体和由它伸出的神经纤维 (神经) 组成,后者通过电位变化 (动作电位) 传输信号。过去人们已知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最快约为 120 米/秒,它得自高等动物的 …
揭露中国科学院原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徐科对虾神经工作又一剽窃成果之作
作者:范世藩
1960 年春我在青岛测得对虾大神经的传导速度最高达 200 米/秒,当时已知神经传导速度最高只有120 米/秒,随即写了简报投<科学通报> (1961 年 4 月51-52)。徐科从未测量过对虾大神经的传导速度,可是在 1984 和 2013 年两次发表编造文章,宣称是他首先“发现”对虾大神经的高传导速度,而两次编造的情节却又不同。我曾于今年 7 月发表文章<中国科学院前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徐科在对虾大神经工作中的不端行为>,揭示这两个不同的版本。这篇揭示文章在搜索网站“百度”、“Google”和“Yahoo”中,用搜索词“徐科,对虾”都可以查到。新近我在 <科学网>看到另一个更荒诞无稽的编造版本。为了让读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我先简单叙述 1984 和 2013 年那两次徐科编造的内容,然后再列出 <科学网>中的版本。
徐科 1984 年编造的版本:1983 年生理所考虑徐科由副研究员提升为研究员,被所学术委员会否决,否决的原因是徐科对神经生理学的基础–神经的膜电位和动作电位缺乏基本了解。随即1984 年在上海<自然杂志>出现一篇由陈国治等具名的文章,宣称徐科于 1960 年春独自“发现”对虾大神经的高传导速度,而且宣称这项“发现”是如此重要,引起了外国权威科学家的重视和惊讶。徐科意图用这篇编造的文章来证明他的学术水平很高。可是经生理所调查,徐科并没有在 1960 年春测量过对虾大神经的传导速度。调查结束后徐科曾几次向我道歉,陈国治也向我道歉,说对虾工作他并不了解,文章是按徐科说的写的。陈国治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来生理所的,在生理学报编辑部工作,专业是外文。
徐科对膜电位和动作电位缺乏基本了解,指的是由于实验错误,他没能在对虾大神经测到静息膜电位,就在1978 年的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上宣布,Hodgkin 和 Huxley 关于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的理论已经被他推翻。Hodgkin 和 Huxley 的理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提出的,要点是动作电位是细胞膜对钠、钾离子通透性选择性改变的结果,这已为大量实验所证实,Hodgkin 和Huxley 也因此获得 1963 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可是徐科将这个理论錯误地理解为有了静息膜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他认为他已证明对虾大神经沒有静息膜电位,可是仍能产生动作电位,因此Hodgkin 和 Huxley 的理论已经被他推翻了。
徐科 2013 年编造的版本:徐科所称他于1960 年春“发现”对虾大神经高传导速度,在1984 年被生理所的调查否定后,29 年后出现了另一个版本。2013 年徐科和一位日本科学家出版了一本对虾神经的书,书中将“发现”时间由1984 年编造的1960 春提前为1959 年秋,“发现”的人则加上已去世的陈芳顺,改为徐、陈两人,“发现”地点是青岛。可是 1959 年秋,徐科和陈芳顺两人根本都没有去过青岛。
2009 年,在中国科学院等合办的网站“科学网 (Sciencenet.cn)” 12 月 20 日的【科苑记事】栏中出现一篇题为<对虾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首次测定> 的短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4364-280106.html)。文章是这样写的: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始开展海洋动物生理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合作,组成以徐科为组长,郝斌、孙海宝、谭德培、陈芳顺、邹顺兴、徐鸿儒等参加的研究组,应用电生理学技术开始神经生理学研究工作。他们研究对虾巨大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胍离子对乌贼大神经的作用、对虾神经纤维双折射性质、钙离子和镁离子对对虾牵张感受器的作用等。他们精心设计,测得对虾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速度高达200 m/s,明显高于哺乳动物最快的神经传导速度120 m/s,这是中国科学家的首次发现。之后,他们对对虾大神经纤维相继进行了形态学、超细微结构、生理学和生化学等的深入研究,得到了极其有价值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按照这篇短文,“发现”对虾大神经高传导速度,既非1984 年所称的徐科一人,也不是2013 年所称的徐科和陈芳顺两人,而是徐科等七人以上的一个研究组;“发现”时间既非1984 年编造的 1960 年春,也不是 2013 年编造的1959 年秋,而是含糊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神经的高传导速度是1960 春我发现的,当时在青岛海洋动物生理实验室只有我一个人在研究对虾神经的生理。这个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生理所和海洋所,按照中苏两国科学院的合作协议于1959 年春建立的。1960 年春天,短文中提出名字的七人中,徐科负责和海洋所以及苏方的行政联系协调工作,谭德培担任苏联科学家的翻译,孙海宝在上海生理所进修,邹顺兴还是在校学生,徐鸿儒还在海洋所的一个研究室工作,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以徐科为组长的研究组,当然没有徐科率组发现了对虾大神经高传导速度。徐科本从事经典条件反射研究,对电生理不熟悉,基础差。1960年春他曾试图记录离体对虾神经索的电反应,可是不能鉴别刺激伪迹和动作电位,更不知道怎样测量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这篇短文由徐鸿儒具名。徐鸿儒是1960 年秋天后,由海洋所安排到青岛海洋动物生理实验室,可是在所有徐科发表的科研文章中,不论是作者还是参与技术工作人员的名单中,徐鸿儒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可知徐鸿儒从未参加过对虾神经的科研工作,上述短文显然不可能出自徐鸿儒的手笔。早在 1984 年徐科已曾安排别人具名发表文章,编造徐科“发现”对虾大神经高传导速度,25 年后又出现由假称参加“发现”工作的徐鸿儒具名发表编造的文章并不奇怪,它们都是不折不扣、明目张胆地一再剽窃成果之作。
(XYS20141118)
◇◇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再揭中科院原生理所研究员徐科剽窃成果和他的学术水平 作者:范世藩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细胞体和由它伸出的神经纤维 (神经) 组成,后者通过电位变化 (动作电位) 传输信号。过去人们已知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最快约为 120 米/秒,它得自高等动物的 …
科学发现的首创人应该得到尊重 ——评徐鸿儒的<对虾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首次测定>一文 作者:江振裕 (原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 近日读到 [科学网] 2009 年12 月 20 日的【科苑记事】栏中徐鸿儒的<对虾神 …
手机辐射会让人长脑瘤吗? ·方舟子· 现在手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有线电话,而且大家打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手机会产生电磁波辐射,会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就成了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最近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研究所发布了一项相关研究的初步结果, …
看上去很美的神经营养 作者:热拥军 来源:科学猫头鹰 在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中,神经系统是一个神秘又特殊的东西。从情感、学习、社交,到吃饭、睡觉、排泄都离不开它的主导和支配。而同时神经又是极端脆弱的,在所有细胞中,神经细胞最死不起,死了就无法 …
给肖传国盖棺定论的那一根钉是什么? 作者:倪清 来源:第二诊疗意见 最近看到一篇发表在NEJM的文章,是关于上海华山医科大学的中风康复研究,创意很新,大体意思是在病人中风5年后接受颈第7神经的转接,把健康侧的C7神经转接到患侧的C7神经,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