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万毕业生就业考验: “经历过生死,也要好好找工作”
▲2020年6月20日,武汉大学毕业典礼,660名毕业生代表在现场拨穗正冠,未能到场的毕业生则通过直播观看。(IC photo/图) 全文共4466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他们有的家里是经历过生死的,也得硬着头皮找工作,继续过日子。”一 …
图源Recraft Ai
——————
几天前上海某高校老师发帖:院长说我们外国语学院,今年毕业生就业率才到7.69%,一百多人就签了9人,叫我们老师给他们找找…
数据惨淡(据推测该校还是华东某知名985),但可信度非常高。去年这时候我们学院(985电子院)算上保研留学,本科落实率也仅有40%左右,要知道再往前几年,三四月份数据轻松能到80%+,每个同学最后都有较好的去向。
2025全国高校的应届生“就业落实率”为55.5%(包含考研、留学、自由职业等创新型就业),眼看离发毕业证只剩两个月,相信该高校作为头部学府,一定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期主要是分享一些提升就业数据的小妙招。
教育部在2021年将“就业率”更名为“就业落实率”,明确将升学、留学纳入统计范畴,此举显著拓宽了就业的边界,契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
毕竟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就只是上班工作,用劳动换钱,而当下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早已不局限于赚钱——有考公的、有考研的、有留学的…整体上呈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趋势。
以北大为例,2024本科生就业率高达93.81%,其中84.2%的毕业生选择升学(含国内读研和留学),实际协议就业比例突破10%,说明引入新的统计规则,确实能有效提高就业数据。
事实上升学率超过50%的高校放眼全国都没几所——湖南大学38.5%(985),福州大学38.6%(211)…虽然部分双非院校从大一就开设“考研学院”,择优录取新生一心考研,但从最后的就业贡献上看,性价比并不高。
不建议盲目考研,更不建议强迫考研失败的同学签订“拟升学”承诺书,虽然能解一定的燃眉之急,但次年的研究生录取数据不好统计。
尽管很多高校实践后效果显著,但同样不建议引导学生签假协议、交钱上班、扣留毕业证、以评优相逼等做法,轻则有违人伦道德,重则可能会把准备考公考编同学的应届生身份给搞丢…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重心应放在协议和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和创业这三个方面,其中“灵活就业”最为关键。
教育部在2020年新增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自由职业,这些均是合法的统计指标,像公众号博主这种门槛低到仅需手机号就能注册的灵活职业,可操作性极强。(建议失业的各位都去注册一个公众号)
当然不局限于以上几个,像什么做家教、摇奶茶、卖QQ号、闲鱼出二手等,理论上均可被认定为灵活就业,难点在于伪造“超过当地最低工资”的收入流水。
但其实也不难,公众号原创文章可以开通打赏,无需起号还不扣税,两手一倒就是一份包含实名信息的收入流水(没规定不能自己给自己转)。事实上都不需要具体的收入信息,每月的生活费截图也是可以纳入统计的,这样闲鱼再把二手卖给室友也能凑够数…
(直接转钱或P图固然更简单,但那毕竟是公认的造假,这里提到的方法都是在规则框架里完成的)
打开思路很重要,可以参考以下现实案例:
未签约毕业生只要发布≥5条抖音视频,即可认定为“新媒体创业就业”。
只要每周更新3篇小红书笔记,即可归为“互联网营销师”。
只要在朋友圈发布过广告、闲鱼有交易记录,即可认定为“电子商务从业者”。
只要是在备考公务员、研究生,就可认定为“教育咨询师”。
只要是协助家中小店,就可认定为“家族企业管培生”…
甚至只要承诺未来6个月内从事自由职业(如家教、代购),无实际收入也可计入就业率
(数据源于DeepSeek联网搜索)
教育部2023年查处的案例中,仅0.3%高校受到实质处罚。
对高校而言,靠“引导学生灵活就业”来美化数据虽有争议,但比起伪造文书,误导学生签劣质三方,此举不仅高效规范,还无比安全,数据上去了,经费、职称、招生名额自然就来了。
对学生而言,选择“灵活就业”不影响应届生身份(暂时)、不用花钱找人盖章、不再忍受导员的电话轰炸,签它不仅能继续二战三战四五战,还能为母校的“双一流申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防杠,本期用了修辞手法。
作者——李楂燃▍
排版——鲸丛 ▍
往期付费内容如下点击
↓
▲2020年6月20日,武汉大学毕业典礼,660名毕业生代表在现场拨穗正冠,未能到场的毕业生则通过直播观看。(IC photo/图) 全文共4466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他们有的家里是经历过生死的,也得硬着头皮找工作,继续过日子。”一 …
人是需要目的和意义的,大学生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目的,也没有意义。 这几年的大学生有多难?直观地说,比疫情那三届还要难……前途渺茫,意义缺失,堪称中国恢复高考以来最难的一批。 没有目的最难 读大学,所为何事?在我上大学的2007年,以 …
亮见 前两天有粉丝问我,怎么看待现在滴滴司机、外卖员岗位饱和的现象? 众所周知,网约车和外卖员,是失业人员的两大蓄水池,尤其是中年失业者。 门槛低、结算快、时间相对自由,只要肯干,收入还过得去,不至于月薪3000,更不会饿死。 最重要的是, …
又到一年高考季,围绕着张雪峰关于不要报新闻专业的言论,讨论一波又一波。多年前,我就写过《高考后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下称《选》文),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是有个结论的,“新闻系,最好还是不要报了”,但是我没有详细展开。 今天这篇文章,谈谈我的 …
收录于合集 #黑马经典文章 512个 近日,国家统计局的一句官方发言——“一周内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属于就业”被顶上了热搜。 该发言人说,我国的就业统计主要是依托国家统计局劳动力调查制度。“我国劳动力调查制度自建立以来不断健全完善,我国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