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官方新冠死亡人数引发质疑
上海官方新冠死亡人数引发质疑 记者:王月眉, JOY DONG, AMY CHANG CHIEN 2022年4月20日纽约时报 单从数字上看,上海是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如何拯救生命的典范。据官员通报的数字,虽然在本轮疫情中已累计发现了40多万 …
确实需要,这应该算是善意提醒了吧。
我所在的小区 3 天前突然被封了,只进不出。我那天还在外面吃饭,回到家就发现被封了。一点征兆都没有,更没有准备时间。
后面才知道隔壁楼栋发现了阳性,我们要封 7 天,做 4 次核酸,没问题才能解封。
赶紧跟公司说明情况,这周的活动,拜访全部取消,会议改期,实验让同事帮忙做。
当时冰箱里没有囤够吃的,网上紧急买了一些菜,又被告知运力不足,有种梦回 3 月的感觉。
虽然上海之前的大面积封控算是解封了,但最近疫情一直都在反复。情况看起来仍然不乐观,加上出现了传染性更强的 BA5 病例,真说不准你的小区会不会突然这么来上一下。
「家有余粮心不慌」,古语诚不欺我。
附上之前发过的囤货指南:
还有其他和「封控」相关的文章:
上海疫情,有哪些能帮到大家、值得传播扩散的抗疫攻略或者实用信息?生鲜蔬菜怎么才能保存到最久?
没用的,自从整体转运,入屋消杀兴起之后,储备已经失去意义了。无锡三小时内转移五千多人,江苏卫视还把这作为无锡政绩宣传。等你回来,你大冰箱里面东西还有没有都两说。
上海倡议「做好 14 天左右食品和医药储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众所周知,居委会回应「属友情提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我应该如何看待和解读此项倡议呢?
小编我也不知道。
但是背后的原因让人暖心。
也许是善意的提醒,但是在非常时期,你倡议书的用词,稍有不当,会引起居民的恐慌和不安。所以居委的任何文告,都要用词严谨。
还有就是: 如果责任再一次下沉到居委,居委对大家说的就像家长教导的话,外面不安全,躲在家里最安全,至于你的工作,你的前途管他们什么事,只要没阳就是胜利。
最后一层含义:“我已经提醒囤菜了,回头封了。没菜吃,别来找我居委。关我 P 事”
就算居委会不告之你,看上海这波疫情趋势还是需要囤积点货,已经上了一次当,难道还不够吗。
14 天的食物,按照一家三口的标准,那要多大的冰箱?不知道现在上海是盛夏吗?下面有个小妙招:
新鲜的蔬菜用热水过一下,捞出来不用沥干水分,分装到每一个小袋子里,放冰箱速冻,吃的时候化开,和新买的基本一致。罐头,咸菜,耐放的可以备一点,日常药品和必备品备充足了,这样封控也不受影响,我们这里年后封控三次,第一次三十多天,一次也没有抢过菜,解封之后先把冰箱和必备品补给充足,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大家,同时也祝福大家只是虚惊一场,并不需要这些物质!
封控是行政强制措施。执行封控的单位必须要保证被封控者的生活必须品供应。
这还不够明显吗?要不要这么直白啊,气氛都烘托到这了,不要那么不解风情啊!
7 月 11 号下午,上海两居委倡议居民**‘做好 14 天物资储备’告知书**迅速走红网络,引起万千热议。
尤其是在经历过长达几十天静默的上海同胞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恐慌得不行。
倡议居民购买 14 天储备物资?
这是不是意味着又要开始新一轮的静默?
对此,上海相关部门回应倡议内容只是友情提醒,防患于未然。
那么,上海两个居委的倡议书,到底是善意提醒还是制造恐慌呢?
就此事,饮水君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有不足欢迎斧正。
自 7 月份开始,当奥密克戎 BA5.2.1 登陆上海后,上海每日感染者数量基本都在 50 人左右。
如今一个星期过去,这个新增仍旧没有回落,这不禁让人感到心慌。
再者,随着疫情的多点开花,上海 16 个区域中高风险地区不断增多。
截止到 12 号得到的最新消息,上海共计有 234 个中高风险地区。
数量之多,难免让人生出一种被疫情包围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两个居委会发布倡议书,倡导居民‘有条件请在家中做好 14 天物资储备,有备无患’,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
要知道,最近上海疫情来回反弹,生活在上海的居民朋友们,本就容易产生恐慌情绪。
这份倡议书一出来,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上海是不是又要开始静默了?
虽然当事居委很快回应,这份倡议书只是友情提醒,但这种行为真的不会造成另类的恐慌吗?
据悉,当这份倡议书流传出来后,**多个配送平台上的菜品被抢购一空,配送全部被预约满,**这足以证明上海居民的情绪,有多么的不稳定。
这种‘善意的提醒’或许是出于好意,但在这种特殊的时刻,反而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继而形成了另类的‘恐慌’。
不然也不会导致居民,在各平台再现抢菜大战。
上海作为经济化大都市,在经历了长达 80 天的静默后,早就‘不堪重负’。
无数微小企业和个人店铺倒闭破产,就连龙头企业也纷纷裁员。
在 6 月宣布全面复产后,上海就在穷尽一切拉动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疫情出现反弹,也不可能再出现大规模的静默。
原因很简单,上海的经济,已经不允许再进行大规模封控了。
按照饮水君的个人猜想,这次上海爆发的多区域疫情,**上海应该会采取‘点对点封控’的措施,**尽可能将静默区域的范围降到最低。
只是这样一来,会造成东边小区正常出行,西边小区天天居家的奇特场面。
对于上海两地居委,发布的倡议‘居民做好 14 天物资储备’一事,你怎么看?
你认为此次上海疫情,会导致上海再次进行大规模静默吗?
欢迎留言讨论!
创作不易,喜欢的请点击关注评论加转发!
居委会和防疫办,谁说了算?
相信上海被封过的人,心里都有数。
听人劝吃饱饭。
我觉得还是储备点好,虽说目前看起来好像是不会封。
但是这个事情,谁又能保证呢?
上半年被封之后,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什么时候再封一次,我也不会那么慌乱了。
前几天我在 b 站搜到生存狂的柜子里放的水和食物。
看了下内容,床头柜放了小瓶矿泉水和罐头,还有照明设备,衣柜里放了 5 天分量的水和食物。大瓶装矿泉水和袋装食物,看不出是什么样的食物。
但我建议疫情之下,凡是有可能失控的城市里,居民都备点类似的罐头和瓶装水。
不只是短期内突发的疫情、密接引起的封楼,还为了应对一旦出现的长期 “静默” 中导致的高价食品买不起的情况。
但是,同样是在 b 站,有一个一度很火的视频 “我在 3 平米的房间里住了 2 年” 系列。这位 up 记录了疫情期间自己在小小的合租房房间里的生活,他的居所只有 3 平米,实在没有多少空间放过多的食物和水,说实话顶天也就是放个 5 天分量的罐头,瓶装水是肯定不行了,只能期待 “静默” 期间不断水。
不是每个人都住在大城市的大豪斯里。
上海疫情彻底击碎了武汉抗疫建立起来的自信心,让人根本不能指望抗疫期间由公共事务部门主导的补给。
在上海,要相信被辟谣的谣言。
在上海,要执行那些友情提示。
因为它们都很真,真的特别真。
所谓的信息,就是要早人一步。
谣言比上海的辟谣要早几小时。
友情提示也比真实早几个小时。
我昨天晚上也似乎嗅到了异样的感觉,昨晚出去屯了点调料和速食,冰箱本来就是满的,再多也放不下。
我只是我自己的感觉,并不推荐。大家随意看看。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些人信誓旦旦说上海不会封的,你们哪里来的信心?这玩意和做核酸一样,做熟练了,效率会越来越高,现在封,物流保证,闭环生产,基层人员配置驾轻就熟,远比第一次来的顺当,老百姓呢?前几个月这么苦都埃的过去,现在有啥抱怨的,反而会感恩, 看看外地不是吗?只要大礼包到位,各个感恩戴德。
而且现在怕啥,怕不稳定,封城时候是最稳定了,安安稳稳开完年会,多好。而且啥失业率也不用担心,都呆家里等于全部失业
百年大计,好日子还在后头。
是时候清零蟑螂了。
我觉得一个居委会是不会知道 “会不会封城” 这种事情的。
人在上海,疫情期间无休干了两个月不到,我觉得不太可能再次封城。
很简单,如果再次封城,经济就真的崩了。谁也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本人坐标上海,在接近 80 天突如其来的封控生活之后,深深的知道了,疫情是不会跟我们提前打招呼的,更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不封或者解封。
所以居委会的提示很有前瞻性,暖暖的,很贴心。
米,面粉,油,盐调料,药品可以多准备一些,囤一些。
其他的像肉,蔬菜,水果,鸡蛋,,,,完全没必要现在囤。
因为上海只要快递外卖不停,半天足够囤货了,
就算今天上午告诉你封,下午六点之前囤好东西也没太大问题。人在公司的可以点外卖快递囤。没工作不上班的叔叔阿姨随时可以去超市买。
我感觉用 “突然死亡” 来形容现有的封控政策再合适不过了,事前没有缓冲期,何时解封也没有定数。作为六一解封后上海首批 “突然死亡” 的体验者,颇有感触。从封控日说的 7 天,到下发文书成了 14 天,再到 14 天期满当日又变卦延长成 21 天,如今再回想起来,除了无奈也再难抒发愤恨。
“做好 14 天左右的食品和医药储备”不过就是居委会预示了自己可能 “突然死亡” 的命运,这句话在内容上的实际意义几乎没有。因为就算你没有预备粮食,它也不会把你饿死,甚至你可以试着申请直接入住隔离宾馆,一日三餐总归是到位的。医药储备更是如此,你说你断药了,它可不敢不管你。即便你要求得亲自去医院配药,也不是不行,提前申请审批合格就能得到专人看管专车接送的服务。
居委会的 “友情提示” 最多也就说到这个层面上了,总不可能直接写“请做好被关 14 天禁闭的思想准备”。但其实这剂预防针居委会就算不打,身居上海的市民朋友也早有觉悟了吧,毕竟也不是第一次在角逐决赛圈了。
我跟你没有友情。
说真话也挨喷,上海人怎么了?
不愿意听可以闭嘴,过度解读以后再没有人说话,倒霉的是大家。
有的话照听照做没坏处,即使东西买多了也花不几个钱,真要是需要不至于麻爪。
是不是这群鸟人尝到了隔离红利,从三个月前的死活不隔离到现在千方百计要隔离。
也算是良心提示了
毕竟比起辟谣,这样的提示至少没有什么坏处,真的封了,该囤的也囤了,没有焦虑,也不用抢团购。
如果没封,那就当为 “报复性” 消费出一份力了,反正囤的都是必需品,该吃吃,该喝喝。
其实上海人现在怕的不是再来一次,或者说最怕的不是再来 2 个月的封城。而是没完没了的不停的封这封那。明明是输入行的毒株再肆虐,却让城里的老百姓跟着瞎折腾。这天已经够热的了,还瞎折腾的 JB 呀。
别怪我说脏话,现在除了堂食还没被禁止,一切娱乐场所都被叫停,不只是娱乐场所,还有所有的运动健身场所。那么问题来了,你让老百姓怎么消费?经济怎么恢复?那些个体工商户怎么生存?
暑假又到了,你让学生们暑假都关在家里吗?那是要出现那种拿着刀跟别人对着干的小孩子了,别说小孩了,大人也受不了啊,换谁,谁能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非正常状态的生活?怎么疏导这些出现的心理问题?拿什么给大家发泄?
真的别把心理问题不当回事,我算是一个比较能自我调节的人了,即便关在家里 2 个月,也没有什么家庭矛盾,也没有对老婆孩子出现厌烦,但真的架不住天天这样啊,毕竟我们是人,我们没有被关禁闭,也不应该无缘无故被关禁闭。真的,新冠会死人,抑郁一样会死人。神经病还可能影响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因为这出了事,谁负责?难道命跟命还不一样?得了新冠是命,得了其他病,就不是命了吗?
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火柴聊聊
全网最大匿名聊天平台
随机匹配异性,同城交友
这里的女孩子都是老司机
男孩子聊天请系好安全带
得罪人的是真话。
感动人的是真诚!
谢邀!
上海居委会的表现是好样的。
这是居安思危,痛定思痛,谁知道当地防控部门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前不久的上海一波疫情,感染人口 60 多万,居然没有问责,老百姓还是怕了,是真的怕了。
上海的常态化封控,其他地区常态化核酸检测,可能都是在考虑是清零还是共存这两者之间选择性的摇摆。
条件许可的话,上海人,每家多买一个冰箱比较靠谱,保持常态化的生活姿态,足矣!
这是实事求是的提醒,但是,对于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抗癌靶向药等常用药两周肯定不够的,我们都是备三个月左右的。
他说 14 天,你最好屯半年的。
小学一篇课文,猎人雅各布。
似乎各个民族都有类似的民间故事。
解读个屁,居委会的话,要信!
囤起来!
别看他们胡扯,
关键是上海的上游供应链爆发疫情了啊,拥有华北地区最多的物流从业人员的城市随时可能封城。
前几个月上海封城是某种原因运不进去,这次则可能是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全都吃不上菜。
上海的疫情和经济一样,直接关乎全国。
现在防控越来越松,已经急不可耐的要走向共存,我看大家的心理有没有办法接受吧。
就是辟谣了才真实啊……
这几个居委会是塔西陀陷阱里为数不多的的人性光辉
安禄山一直上报边境危机,有外族入侵,于是不断以防御之名,行苟且之事,直至扭转大唐运势。
这就是无解啊,有人反对安禄山,他说防御外敌有错吗?这是保护你啊,现在谁赞成,谁反对?
你说没外敌吧,真有外敌。
你说没有一点入侵吧,真有零星摩擦。
但是 748-750 这两年间,外敌只有很少的危害了,和李隆基登基时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
安禄山很好的掌控了舆论,大唐也就随其发展,只要安禄山按时上缴税款,唐明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闯根已埋。
长安居民能做什么呢,上面要求什么就照做咯,就是安禄山杀过来的时候,长安居民也一样做不了什么,御林军和杨国忠自己去斗好了。
入户消杀如梳如篦,屯什么能经受得住这种考验。。。
看得我脊背发凉,这又是咋了?不要吓我
居安思危多么良心的居委会。
现在生活就像抽盲盒,一觉醒来可能你就 “黄” 了;被拉入某一微信群,就云感染 “红” 了;
想要被 “绿” 回来,首先你得出的去,亦或是熬得过 14 天;
以后
学校安全教育加一个课程:
《如果自理自己的 14 天》
经济学加一个课程:
《如何控成本完成社区团购 14 天项目》
心理学加一个课程:
《14 天的孤独》
家庭学加一个课程:
《14 天不吵架、解封不离婚》
还是住得离上海太近了
黑五类:
1. 无非常必要都不敢去上海
2. 有钱人都应该逃离
3. 外国人已经在劝退
4. 没钱无房的也该撤了
5. 留下来的都是无路可走的,看这架势,先看 1 年为 1 期
怎么看待?
这个还需要看待?
在疫情遥遥无期,我个人认为已经不可能通过常规手段来消灭的今天,只要国家一天坚持清零,大家务必做好囤货准备,14 天我认为都算少的,米面请至少 2 个月的量!!!
上海本来第一次说隔离 4 天,结果一下子 2 个月,现在上海 41 度,病毒照样传播,说明这个病毒传播性真的很强很强很强
之前那些疯狂 DISS 上海的,你也别着急
前天上海,昨天北京,今天安徽,广州,明天就不会是你家???
别太天真小朋友,我告诉你,你肯定是也会经历,一波,两波,三波,四波,这个病毒从科学角度就已经没办法封控了,当然如果国家突然想通了,开放了,那倒是没什么了。或者干脆我们学朝鲜,全部进出口不要了,那也可以封住!
好了,吐槽这么多,大家如果想讨论躺平还是开放还是清零政策,请出门右拐,我这里不想讨论这个
我就说说在上海 2 个月,我是怎么靠囤货基本没有买团长东西的把
疫情前 2 天,我连续 2 次去了山姆,买了 2K 的肉,给丈母娘家一部分,其他都放冰箱,蔬菜我妈有菜地,(住郊区),所以 2 个月我基本没花冤枉钱,团长肯定恨死我
来看看我的冰箱,左边的冷冻区很丰富,各种肉类都有,右边冷藏里也有不少饮料,鸡蛋也买了 2 盒;吃的;加上家里住青浦,老妈有那么几块小小的自留地,蔬菜可以自给自足,因此这次真的体会到了囤货的优势,想不到也有今天哈哈哈,之前一直被家人 DISS 囤太多 了,想不到这次发挥了作用,而且还可以接济亲朋好友,在隔离前的那天,我去山姆买了最后一波 1500 的食物,然后让老婆给也在郊区的老丈人送去,一下子提升了家庭地位!
回归正题,我们怎么囤货?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每个家庭人数不同,需要囤的量肯定是不同的,我一般的原则是 1 个月的基础口粮,肉类半个月,蔬菜因为有自留地,可以忽略。
库存的话需要控制,因为僵尸肉毕竟也不太好。(当然实际我认为冷冻肉类,一两个月是没问题的,毕竟我们吃的很多标准化工厂出的也都是冻肉,保证别二次解冻就好
上一个点只是保证你饿不死,但是想在隔离期间过的好,那还是需要一些技巧,比如买肉类,还是尽可能鸡鸭牛羊都备一些,鱼我不太推荐,冷冻的鱼味道太差了。 我这次就是各种肉都有,因此隔离了十几天的菜品丰富程度还是很好的。
中国人炒菜离不开油,当然这里的油尽可能还包含一些调味品吧,但是调味品一般也不会用量很多,平时不屯也 OK,家里的盐保证能有 2 包的量也就足够了
[
多力葵花籽油 5L+238ml 食用油 物理压榨 含维生素 e(新
京东
¥105.90
去购买
南方多屯米,北方可以多买些干燥的面类,很耐储藏,我家一直保持 4 袋 5KG 的大米的量,因为我爱吃东北五常大米,我也写过大米横评,横向对比十几种大米,这款是我认为最好吃的,有各种活动叠加的话 50 左右一袋,还是可以的
[
五粱红 五常大米 稻花香 2 号 黑金尊享 5kg
京东
¥71.50
去购买
我这次囤货基本都是去山姆囤的肉,山姆涨价不多,性价比在这个时候比较高(平时偏贵),而且肉类比较丰富,新鲜程度也不错。
如果习惯网购的朋友,鸡肉我推荐泰森的,老品牌,比较放心
[
泰森 Tyson 鸡胸肉 1kg / 袋 冷冻 白羽鸡 鸡大胸肉 鸡胸
京东
¥39.80
去购买
猪肉的话其实选择不多,猪肉真的建议就近菜场吧
牛肉的话,我网购比较多,澳洲牛口感我更喜欢一些
[
恒都 澳洲原切牛肉片 500g / 袋 冷冻 进口草饲牛肉
京东
¥37.20
去购买
好价
332 天历史最低价,入手立省 0.8 元
这次疫情,其他我都不缺,水果是最稀缺的,因为水果很难保鲜,冷冻的话常规水果也不行。所以建议买些罐头,憋久了,人会特别想吃甜食,想吃油炸垃圾食品,罐头虽然营养可能不太行,但是不含防腐剂,解解馋还是很好的
[
欢乐家 混合水果罐头 送礼礼盒整箱装(黄桃 256g*3、橘
京东
¥53.80
去购买
肉类罐头也准备些,毕竟不会做菜的,真的是罐头非常好用,打开就可以当一个菜了
保质期还贼长,理论上你可以不理会它标注的保质期,只要不开裂,盒子完整,不鼓包,过期一段时间也是没问题的
[
思念 中华面点 鲜美猪肉包 750g 25 只 早餐 烧烤 包子
京东
¥29.80
去购买
我其实没这个问题,老妈很会做菜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会啊,还有好多住群租房或者 LOFT 的,没有煤气灶啊,最多有个电饭锅煮煮,这时候虽然速食食品整体不太健康,但是能解燃眉啊
建议选大品牌,这个饺子我买的最多,包子大家也可以屯写,都是可以冷冻的,不怕坏
[
必品阁 (bibigo) 鲜香牛肉王水饺 600g 约 24 只蒸饺 煎饺锅
京东
¥50.00
去购买
你上海了我,还一笑而过!
你猜,所谓的层层加码,是什么?
为什么说 “上海发布” 是给外地人看的?“居委发布”是给上海人看的?
附近小区的段子,刷屏过魔都朋友圈的。
好的,居委都说了 “友情提示” 了?那我们,也只能答 “听我说谢谢你,温暖了四季” 了。
最后,来份官媒的上海大样本数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告,镇楼保平安。
我不知道 张文宏医生,在外省是否被骂出天际,在上海我们绝大市民还是更信他,而绝非某些红袖章或蓝卫兵的学术专业。
除了新冠,还有精神忧郁症 / 狂躁症,甚至 “拿刀砍人事件”,也是重症,也会死人的。
做好防疫的同时,还是要解决基本民生!解放自由的灵魂!追求生活的小确幸的!
@吉力话公号随喜更新。一起做有趣有用有温度的人
员工离职被 HR 呛声 “猝死了再说”,离职时和公司谈不拢应如何协商?
上海团长:谨慎开团
上海疫情 5X 天后,我的世界在崩塌,除了它
也欢迎欢迎吉力话私聊,加我时,请自我介绍,并注明来意。我相信优秀的朋友,也是善于沟通的人
这不中考也结束了,今天下午也没发布会,形势暂时没新的变化
物资能买点就尽量多买点,好多人趁最近一个月置办了冰柜,正好用起来
这还是前天的帖子……
作为一个有着曾在小区内封 60 多天经验的上海居民,面对当前的疫情,也有一个友情提示:14 天左右食品和医药储备不太保险,家里常备 2 个月储备为妥。
当然,蔬菜储备 2 个月不大可能,万一的话还得靠团购,但荤菜只要冰箱足够大就没问题,另外可以考虑罐头食品。至于药品,一般常用药上海的医院已经可以一次开 2 个月的了。
居安思危吧。
怎么可能!政府都说不会封城了,肯定是美国派来的奸细
与其没有公信力的辟谣,还不如顺应民意顺便鼓励下报复性消费
看看去年商务部的提示,当时听了的人,第一次疫情就 手中有粮,一点不慌了
善意提醒挺好的,总比措手不及,到时候让我们唱歌强。
居委会说得对
今年 3 月末的时候也是说只封四天,然后封了两个月
我现在每天都在担心,晚上回小区,明天早上不给出来了,周边案例不少,坐标杨行,目前仍在封控的有和家欣苑 B 区,友谊康苑,春江美庐等小区。日期是 2022.7.12 日
其实提醒也没毛病,因为现行的 2+5 并不代表你小区真的只关 7 天,如果第六天的时候有人又阳了,接下来又是 2+5,而居委蔬菜保供是需要反应时间的,虽说现在还能快递外卖,但凡事说不好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恶意提示
一本万利的通知,言中,可以捞取政治资本。
没有言中,对居民生活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哗众取宠,还在炒作疫情吗?这点破事还在演吗?
经历过 3,4 月份的隔离,大家都怕了,也是防止万一,目前这种情况是要储备粮草休整,不然到时又手忙脚乱。
听说数据还有没公布。。。
我多次批评动态清零。
但上海的问题在于,6 月 1 日的解封属于 “掩耳到零”,因此局部会出现反复。
下面就看上海地方政府执行 “掩耳到零” 会到什么程度。
夏天又到了,小编建议大家给自己放个假,去外地旅游,舒缓一下心情吧!
有备无患,总比挨饿强吧
明天再去家乐福买点东西,应该来得及
遵循形势行动吧,多储存点食物,即使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又不会亏多少,以后慢慢地消化也没啥。
也不要拿非典囤盐来说事,别人囤那点盐真穷不了,伤不了多少血。
何时休
历史是一个轮回,这个轮回在上海只有四十天
可以买点罐头,就算不封也能存久一些不会浪费
就问你,害不害怕。
反正我准备了两个月的储备粮(疫情前就有储备的习惯,不过一般都是一两周的罐头量)。
家里也把我的房间和书房阁楼用来放了一些米油干货罐头和生活用品。
我也一直建议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囤积一些,至少要可以支持 14 天。
我同事上周回家的时候忽然被告知小区封了,她和我说听我的准备了东西,心里确实安稳了很多。
所以,你问我的建议,囤一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总是没错的。
只要疫情还在继续,那么未雨绸缪囤一些就有必要,用不上也比到时候没有强。
上海居委会说的话 半个字都不要信
曾在在上海生活过半年的经验
上海倡议 “做好 14 天食品医药储备”,疫情有没有改变你的生活习惯?
7 月 11 日,上海普陀区新湖明珠城居委会、上海虹口区广灵居委会,发布了 “有条件的请家中做好 14 天左右的食品和医药储备,有备无患。” 的六项倡议。
很多网友说生鲜蔬菜不耐保存,网上有许多关于这个倡议无脑之类的评论。
你怎么看呢?
疫情三年,你觉得上海人的生活习惯有没有被改变?
你的生活习惯,又有没有被改变?
问了我的几位上海朋友,经过三年新冠,尤其是今年上海的奥米克戎疫情,
不用等到居委会倡议,他们早就已经有囤货的观念与习惯了。
曾经,我很羡慕上海同事的生活观念,有品质而又节制,食物量少而精致。
每天的饭菜是精准用量,不会有剩菜剩饭的,因为剩菜剩饭吃了不健康。
因为菜市场的商品新鲜充足,许多上海阿姨,配料用的香葱、大蒜,那都是论一根、一个买的。
我还将上海品质生活的理念作为榜样,给喜欢囤货的老爸老妈科普了好久,希望他们能少买东西存在家里。
然而,现在上海的那些朋友,是这样苦口婆心地劝说我:
“你一定要买个冰柜,猪肉牛肉鸡肉都要多买,速冻食品也要常备多买 “
” 酒精、消毒水一定要多买,女生的卫生用品也要多囤货!“
” 我们家现在还补充储备了压缩饼干 “。。。。。。
“国家都必须有战备粮,你也要备点。“
唉,拥抱不确定性,与时俱进吧!
现在我家的冰箱里,也囤满了各种肉类、速冻食品、芝士、速冻蔬菜包。
也堆了满橱柜的方便面、意面。
储藏间里放满了各种洗衣液、消毒液、卫生纸,等等。。
压缩饼干实在咽不下,就没有囤。心想,这个应该归类为战备物资吧。
《增广贤文》有句:“积谷防饥,有日思无”,
适度的储备,才是人生各阶段的底气吧!
“密接也要封楼” 这句话我深有体会。
之前北京某酒吧爆阳的时候,本来还在吃瓜,突然瓜就落在了我自己头上。
恰好前一天刚去附近的菜市场屯了一堆肉,菜倒是只买了一两顿的,想着肉能放,慢慢吃呗。
两斤排骨,两斤虾,一只小三黄鸡。
5 斤牛腩…… 买多了,但不怪我,割肉的老板娘在我手还没离开肉之前,刀子就落下去了。
以上这些,只有我一个人吃。
回家拍照给我妈,我妈还问我买这么多干嘛。我为了逃避责骂,只好说防止封小区。
呵呵,一语成谶。
第二天一早,是大白敲门把我叫醒的,上来就要我拿手机。
我一脸懵逼,一边回卧室拿手机,一边奇怪为什么要上门做核酸。
大白笑着说,您还不知道呢?小区封啦,您这个单元有密接造访。
啊?啥时候封的?我怎么不知道?
昨天晚上 12 点封的。来,扫码,登记,进这个群,张嘴———
哦。
关上门我才看到,物业凌晨两点发了条封小区的微信。
对,第二天是中考第一天。
考生和考生妈都要疯了。
我是没影响,恰恰好的不行。
有吃的,本身也宅,这半年又一直没工作。呆着呗,还有人给我扔垃圾挺好。
就是没想到,到下午两点,一话都说不清楚的大爷又敲开了我的门,里头好像是真空,露出来的脖子处都是汗,大白服紧紧贴在身上。
看着就不容易。
但看到他要干啥,我立马气乐了。
他要给我家贴门磁。
我说,我一没密接,二没去过风险区,码也是绿的,凭啥给我贴门磁?
我以为他要跟我吵,结果大爷脾气莫名的好,他就让我在纸上写不愿意贴,还说,没事,自愿的。
我看了看对门邻居也在,他也在跟另一个志愿者说着啥。但他很快就进门了,好像也没贴门磁。
然后我就踏踏实实搁家宅了 4 天,两天核酸,中间两天抗原自测。垃圾有人扔,中间还有志愿者送错了菜。
看到临时楼群里各种说帮忙拿快递、外卖、买菜、各种吃个饭等一两个小时的消息,我真的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终于第四天,群里说到晚上十二点以后就解封。
一片欢腾。跟解放了似的。
十二点的时候,我专门带上口罩准备自己去扔个垃圾庆祝一下。结果转身锁门的时候,看到了我门上贴着一个奇怪的玩意。
呔!!!丫怎么还给我贴上了??
我再看对门。
呔!怎么没给对门贴???
啊啊啊!
气死我了,当时我就徒手给掰下来了!
想来想去,我觉得这口气我得发出去。但我又不敢扔,就回房间写了个便条,大概意思是凭啥给我贴、很气什么什么的。(有点脏话……)然后把门磁全扣下来,装塑料袋里准备挂门上。
就在这时……
电梯门突然开了。
两个穿着 T 恤短裤的男子走出电梯,其中一个还拿着一个比我的大了不少的塑料袋,里面装的都是门磁。
好嘛,这半夜偷偷贴,还想半夜偷偷摘??
我一时血气上头,正好刚写完词也熟,就巴拉巴拉一顿输出,疯狂输出,也没那么疯狂,反正挺气的。
哦,我还没戴口罩。写字的时候摘了,那时已经不打算下楼庆祝了。
但那一瞬,愤怒让我忘记了社恐,开启了喷子模式。
可没想到,他俩竟然也脾气好的惊人,一个一脸笑嘻嘻的说抱歉,可能弄错了。
另一个就有点过分了,竟然伸手要接过我装门磁的塑料袋,还说,诶呀谢谢,你还给帮忙摘了下来。
…………
太阳!
我特么恨不得摔他脸上!
但最终我只是愤愤的说了一句,我都想给你扔了。
不管如何,说完之后,我摔门进去的动作还挺帅的。
以上,就是我在上一波北京疫情期间亲身经历的无语故事。
所以,别拿 zf 发布的提醒不当回事,他要真封你,真不带跟你商量的。
上次说几天,结果是几天?所以,14 天,相当于几天?什么发布也可能是零时工写的。辟谣的作用近乎制造恐慌。都见识过葛委会有多厉害,所以他们说的会错吗?
听说九亭又开始了
勿谓言之不预也!!!
票圈已看到好几个小区的居民楼因有密接被封控,瑟瑟发抖。
感谢居委会的友情提醒,老老实实囤货。
能确定的是,如果各居委会真的收到准备大规模封城的通知,现在肯定会有消息泄露,比如在 tg 上。
因为上次就有。
但目前这次,暂时还没看到比较确实的证据。
所以说到底,这就是个别居委会的友情提醒。
到底会不会大规模封,不知道。
但我比较认同他们的建议,有条件,不嫌麻烦的就稍微屯一点。
有备无患嘛。
就算不会大规模封,万一正好封到你的小区,也不至于吃糠咽菜。
另外我个人建议屯物资的最好通过网络渠道,比如叮咚买菜、京东之类的。
因为这几天的超市人流量明显有增加,以前能放到关门的东西现在都能卖没了。
万一最后你成了你们小区的封闭源头就得不偿失了。
别恐慌,但也别不做任何准备。
只是一个提醒,多囤一点物资储备没有什么坏处。今天的上海高中低风险地区随时切换,明天与密接不知道哪个先到来,一不小心就没了自由被合围进去了。所以对于这个善意的提醒你愿不愿意听都随你。
全上海封城的概率是小之又小,即使不幸被封小区了,也可以让亲戚朋友帮忙买食物。至少不会像三月那样的突如其来的封,六月那样突如其来的解封,其他日子都是遥遥无期的等待!当然其实我们从来也没有承认过那几个月是封城,我们只是分时间分地区的有效率地管控。
所以对这个倡议,不用过份解读,猜想,人为恐慌,就像朋友聊天间的一个似真似假地话题。
坐等打脸,我头铁打赌上海接下来绝不会绝不会再来一次大规模的区域封城。
依然会延续现在的隔离管控政策:哪里有阳封哪里。
理由只有一个——没钱了,没有足够的财政支出来进行全域封控。
再一个,如果再封,老百姓就真的活不下去了,北上广深这种特大型城市如果接二连三地封锁,人员流失的损失实在承受不起。
说实话,这几年但凡是官方出来 “倡议的事” 最后都证实是提前通告了
说明上面双方正在博弈,西安集中管控 7 天 ,效果显著,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目前上海中高风险有 250 个之多 ,有向全城蔓延之势,如果上海中高风险区最后高达 400 个以上,可能会考虑全城临时封控 7 天的措施 ,之前上海封控达两个月之久 ,民众多有怨言,如果在封控两个月时候 ,在设 7 天临时管理措施逐步放开的话,那就好多了,力都有惯性 ,洪水过去后都有余威,强震过后也会有余震,任何事情发展都有规律,开始,发展,高潮,低谷,结束,都有缓冲时间,前两个月上海防疫就是犯了错误,封得太晚,解得太早,解封也要有缓冲期,期待上海早日清零,恢复正常秩序
经过年初疫情的上海,一改往日的捂盖子手段,可见防疫是有效的
不抓他五百个以上的卫健委居委会街道干部以及所谓志愿者公开判刑,这疫情永远结束不了。
近几个月的实践表明,高频核算对小城市管用,对大城市似乎不大管用,所以,居委会说的没错。至于什么时候解除 14 天食物药品警戒线,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告诉你答案。
下意识看了下时间,感觉现在好混乱,那边说上海不会风控,但是不代表小范围不会风控,对于普通人还是只能做最坏打算了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我下面附上的链接是山东省发布的。
其实各个省市都有官方发布这种建议清单,这个是个很有意义的参考。
结合自己地区和家庭的情况,做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很有必要。
比如你家有娃,奶粉、尿不湿、辅食的储备是不是充足,
家里一些酒精、退烧药、拉肚药、创可贴等必备药物是否有准备,
家里有慢性病人的,常吃的药物是不是有储备。
三年以来,封控想必每个人都有经历,对武汉、上海等地区的人,可能体会更深,
常态化防控的今天,谁也无法预测疫情的下一个爆发点。
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未寒积薪,
老祖宗诚不欺我。
强烈建议下面的碘伏棉棒,灰常好用,比瓶装的碘伏方便实用。
[
葵花卡通创可贴防水透气儿童可爱医用伤口止血创口贴透
天猫
¥3.90
去购买
[
手电筒强光可充电专用超亮远射多功能小型便携迷你家用
天猫
¥9.90
去购买
[
开丽碘伏棉签一次性新生儿肚脐带消毒婴儿碘伏棉棒消毒
天猫
¥17.90
去购买
好居委
昨天还是前天还搁那叭叭辟谣呢
敢于说心里话给老百姓听 还不好吗
人快疯了
李强呢
各位准备好了吗?下一次表演要开始了哟~
遥遥领先的预言?
毕竟通过网络也会传染病毒被判定为密接和次密接,体现出我们的 5G 先进性与科技的划时代性。
虽然昨天官方辟谣过了,但是今天就让储存 14 天物资,体现出我们以民为本,为民着想的高尚品质,是进步的,是可持续的,社区居民对我们的鼓舞就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我就是这两个小区里的其中一个,当时看到这条真是感觉制造恐慌 •᷄ࡇ•᷅
经历过的人心里有数,但是说法不一样,封城是不可能封的,可以叫全区静态管理,或者分区监控,亦或是分流,方法多了去了
短视频看到一个原中通员工,举报中通冷链勾结相关利益群体,故意传播新冠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
刚辟谣没两天吧? 能跑的赶紧跑吧。跑不了就买东西吧
这是一场人权危机
也是一场人道主义危机
官僚资本尝了一次甜头就欲罢不能!可惜上海老百姓已经被榨干了,没有什么油水了。
促进消费新形式
这个倡议,表明了居委会心里没底。所以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居委希望你准备好,我准备好,不封最好,封了也能过。
这次疫情后,你还选择居住在老破小吗?
一台 600L 以上的对开门和一台 200L 以上的三开门基本可以满足一家三口的储存要求。
我们家两台对开门、一台冰柜囤了 45 天以上的物资。
活火山了是吧,随时要担心喷发
前几天不是还在辟谣呢?
还是倪老先生说的好,妓女都比______讲信用!
谣言止于智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失足成千古恨,恨我没有再多囤些物资。
号召消费不好使
开始吓唬居民消费了
我都不用他提醒,家里一个冰箱两个冰柜,两冰柜一个都是肉类鱼类各种袋装速冻蔬菜,另一个都是速冻食品,小笼馒头肉菜馒头水饺馄饨手抓饼。冰箱里蔬菜水果牛奶酸奶冰淇淋,现在考虑再去买一个冰箱,多放点饮料冰淇淋这类上快乐食品。大米囤了将近 200 斤,面粉 100 斤,肥宅快乐水各类饮品 30 板 / 箱,各类罐头方便食品 20 箱左右。别说 14 天,2 个月不买都不一定消耗完。
ready ,go!
我不知道你你们,但是从疫情开始以后我就一直有储备食品和药品。关于储备的必要性我相信上海人感触远比我更加深刻。其实我感觉这个可能都不需要提示很多人也会储备特别是夏季高温到来最起码常用药品储备是必须的。食品这个我也是时常储备一下虽然不多但是一般情况下的静态管理还是够吃的。
今天小区隔壁楼封了,密接。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疫情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在身边 or 自己身上。如果可以做好 14 天的食品和医药储备,我觉得蛮好的,防患于未然,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消耗大,特殊食品药品需求多),还有不做饭比较少囤食物的小年轻,并且囤 2 周食物属于可接受可操作范围,提示完全 OK,不要过读解读。
上次没跑的,又要买高价菜了,就是不知道工资够不够
老话儿怎么说得来着?
——听人劝,吃饱饭。
高情商:为了防止疫情存在的可能,只能牺牲全国经济命脉的老百姓,忍痛向 zb 挥刀了
之前的教训还没有让你疼吗
经此一疫,我们会发现在疫情面前多好的规划都会被打乱,未来总是未知的;那不如我们平常心应对疫情封控,做好日常储备物品:
提醒大家:应加强防范有备无患,做到常检查、常补漏。
上海朋友赶紧趁现在给病友囤药,家里人屯粮屯菜,自己屯吃的,饮品,酒,烟等生活品吧。
预测 8 月上海疫情反弹扩大化。
近期不要去上海旅游
趁着还能出门还是买点吧,这封控搞得我宁愿让菜都烂在家里也不愿意看见空着的冰箱了
我认为封城期间保证基本生活物资平价供应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上一次上海居民不得已购买高价菜维持生活也许可以用疫情规模太大措手不及解释。下一次如果还是这样就难以理解了。
储备 14 天食品,什么食品能储存 14 天呢?脱水食品、密封食品、冷冻食品,蔬菜是肯定需要保供的。上海市政府还是多在管理上想办法吧。居委会倡议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是难以为继的。
下半年开始了同志们
近两年经济民生深受疫情影响,经济疲敝,就业困难,百废待兴。在这艰难的时刻,我想让经济重回正轨,带领全国人民走出现在艰难的处境。
新冠对老年人伤害较大,一般身体差的老年人容易出现重症患者,对青年人伤害较小,大部分年轻人一周后就自愈了。我觉得在年轻人居住的区域可以不用防疫,主要不让新冠病毒在老年人群体里传播开来,保护好老年人群体的安全,就算是防疫成功了。
而且大龄老年人基本上都退休了,在老年人聚集的区域做好防疫措施,不会带来太大的经济损失,在工业区和搞生产的区域,聚集的都是年轻人,采取宽松的防疫政策,全力发展经济就好了。
为此,我想把城市的青年和老年分开到两个区,在退休老年区正常防疫, 防止病毒在老年人群体传播,保护好身体差的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在非老年人区取消防疫,全力发展经济和就业的方案可以吗?
把城市的青年和老年分开到两个区,在退休老年区正常防疫,在青年区取消防疫,全力发展经济和就业的方案行吗?
上海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是辟谣了没有 百日封 也不会大规模封 那意思是小规模可能咯?
但说实话作为住在上海体验 3 个月的封闭生活后,听到这话反正很虚!
毕竟只要到时候来个 50 日封闭或者留有一个区没封闭都不算封城;之前的辟谣也算没说谎
最近上海可是 38-40 度 要真封闭了 这天气 志愿者怎么可能招得来!
感觉疫情之下大家的戾气都比以往重了,比如开车的时候感觉上海原来还文明点,现在别车的多了
真的受不了了,毁灭算了
痛苦啊
密接为何不能居家隔离?政府有这么多 吗?有 你倒是发给老百姓呀!
物资不够发,全国的也不够,像上次一样,所以你们做好自备。
倡议的好,居安思危,非常有远见
“有备无患” 这个词用的很好
瑟瑟发抖
目前的状况下,做一定的储备的确是应该的。
上海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安的什么心!给我抓起开!谁在企图搞乱上海?!既然是谣言为啥不抓呢?!
求辟谣求辟谣
某些账号要是不辟谣我还真不信
这 “友情提示” 真的很难不让人感到恐慌。封了两个月,真的怕了
国足反买,别墅靠海。
不会要封小区吧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7 月 11 日,上海两个居委会发布的倡议书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倡议书中向居民发出包括 “有条件的请家中做好 14 天左右的食品和医药储备,有备无患。” 在内的六项倡议。
“倡议书是真的,我们的考虑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现在疫情散发,经常性会有密接、次密接的封控管理;另一方面,也是想激发大家的防疫意识,还是要绷紧这根弦。” 上海市普陀区新湖明珠城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工作人员提到,发出倡议主要是提醒大家去参照执行,前面几项比如打疫苗、非必要不外出等也值得关注。
上海市虹口区广灵居委会工作人员也表示,这样倡议主要是为了提醒居民有备无患。
这位工作人员称,现在密接也要封楼,只想提醒一下居民,家里能够多备点物资。万一封控比较紧急,大家没有时间去买东西,会带来生活上的困扰奥,所以我们觉得这种情况跟大家友情提示一下。”
记者注意到,上海市卫健委 7 月 12 日通报,7 月 11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5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54 例,大部分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中 4 例住在普陀区,7 例住在虹口区。10 日、11 日的各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尚未通报,之前几日的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暂未涉及以上两个小区所在街道。
近日,不少居民对于封控问题较为关注。“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7 月 11 日文章的评论区内,有网友就上海疫情防控相关情况留言提问,“上海发布”对一些提问进行了回答。在网友 “有没有网络流传的中考过后大规模封控的情况” 留言下,上海发布回应称,没有这回事。在网友 “又有谣言说要浦东浦西鸳鸯锅封控和按区封控…… 静等辟谣” 留言下,上海发布回应:这就是谣言!
行为非常恶劣,制造恐慌,给他公章不是让他随便盖的!
到现在为止都不愿意、也不承认封城。
三月份早干嘛去了,当初早点封城至于搞成现在这样么?既然都已经关了两个月,六月份社会面首次清零的时候别着急立即放开,再巩固个 7 到 10 天,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快速反弹吧?
当断不断,该稳又不稳。
如果说都是为了保经济,那试问:彻底封城两个星期和反复折腾三四个月、耗全国之力救援哪个导致的社会效益损失更大?这么简单的算数都做不来的话,那也别指望能搞好经济了。
那些说不可能清零的,看看全国,除了上海还有第二个地方一直清不了零的么?西安?深圳?吉林?还是北京?
话撂在这里,如果还想真正清零的,除了下决心彻底封城别无他法。既要也要是不现实的,亡羊补牢,仍为时不晚。
好像说了,又好像没说
14 天怎么够,至少半年
这么热的高温天,居然都杀不死这病毒了?
希望我在六月一号的猜想不会成真……
6 月 1 日零时起,上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不要停下来,不要让战斗停下来!
我建议家里还有地方的,先多屯一个冰箱,塞满再说。
倡议上海市政府为市民做好 14 天左右食品和医药储备供应。
6 月份赢了!
现在又可以继续赢一次了
这就是双赢!
信我是不信的, 买是真的在买…
话不多讲, 超市走起
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假设不是谣言,那么确实有备无患
假设是谣言,诱导性消费,利好经济
反正都是赢!
上海官方新冠死亡人数引发质疑 记者:王月眉, JOY DONG, AMY CHANG CHIEN 2022年4月20日纽约时报 单从数字上看,上海是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如何拯救生命的典范。据官员通报的数字,虽然在本轮疫情中已累计发现了40多万 …
上海封控次生灾害频发惹民怨,中国领导层面临政治考验 记者:王月眉, ISABELLE NIU 2022年4月7日纽约时报 家长们组织请愿活动,恳求政府不要将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与家人分开。感染者要求向上级投诉隔离设施条件恶劣的问题。居民们就他 …
知乎用户 Nick 发表 参考两年前武汉,没记错是封城 83 天。当时病毒是未知的、初代伤害力也强,那会初期没有全员检测这么成熟的打法,但是每日新增算上漏检不比上海的日增 4000 少,而上海还在爬坡期(2500 万人口),最高峰有破万的可 …
3月份中旬,上海推行一系列严厉的防疫措施后,持续出现次生灾难事件。3月23日,上海东方医院护士周盛妮哮喘发作,无法在本院得到救治,最终去世。3月30日,处于封控状态的另一位哮喘病人,因120救护车拒绝救援而身亡。4月4日,上海将阳性儿童和家 …
知乎用户 陆家嘴搬砖 发表 晚封不如早封, 小封不如大封, 防疫不彻底就是彻底不防疫。 上海人口多,老龄化严重,人口流动性大,为了上海人民尤其是上海老人们的健康,一定要及时管控,及时全域静态管理。 在防疫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谈经济,谈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