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窦文涛知道的东西这么多?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姜天师的月之暗面​ 发表

把之前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人名替换掉
————————————————————————

装俗,扮孙子的背后,窦文涛是个真正达观的人,思想境界很高,如果连这点都看不出来,也只能说锵锵三人行白看了。

节目之外的窦文涛很沉闷,不善言谈与交际,甚至孤僻,我一直觉得一些有天分的艺术家都有这种反差,相似的还有周星驰,罗宾威廉姆斯。

知乎用户 大白纳多​ 发表

在 2020 年的 6 月 24 日,窦文涛老师在今年第一次露了面,还是在给武大新传院的师弟师妹上的一个讲座上,这次讲座他自己都说不太好起题目,就给了一个” 学习 · 工作 · 生活 “,说是给如何起一个新闻标题的负面教材。

那么我也做一个负面案例,蹭着一个老师的话题,说说我听过老师唠嗑后的感受。

首先是他半年都没出门,一个人在家,然后一下子看到了这么多人(300 个),聊天起了兴致,直接聊了两个多小时,也通过这次疫情反省了很多自己本身的问题,发现他自己在知道了很多事情后一直太过于考虑自己,话多必失,而且他说自己也是比较被动性,有工作安排就做,因而我们其实就很少在节目以外的场合公开地见到窦文涛老师,这可能也是我们之所以感觉他知道的东西很多的原因之一吧。

知道的东西很多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知道的东西很杂,饱含有样样不精通的意味。

这也正给到他做谈话节目的优势,都能跟人聊的来,这个他一直有重复强调过,给到我的启发很大。

现在媒体行业不好做,从清华取消本科开始,又给到人们一层印象是” 新闻无学”;一位学财经专业和一位学新闻专业应聘一个记者媒体职位,人们往往会选择财经专业的,因为他专业,可以做财经记者,而一个新闻专业的,什么学一点,什么都不精;现在,无论是新媒体,亦或者是传统记者,一个大趋势是,要求细分领域的记者,如一直深耕做体育类的,一直深耕做法律类的。

对此,我之前的一直想法是,找到一个特定的领域切口,了解擅长,而我又是体育新闻,这又是一个优势,帮助我利用身边资源,继续奠基拔高。

但这次,窦文涛老师说到,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绝对权威的行内人,例如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他们可以直接与公众进行交流,说大白话,用接地气的形式让我们普通人理解接受,这意味着部分细分领域的记者也不需要了,因为以往的这部分记者的存在,是因为那些经济学家、物理学家说的话太专业,他们无法让人们听懂,才需要这部分专业的记者来进行转述。

日后,随着机器可以做新闻的普及,这部分的记者很可能就被更专业、更权威、又能接地气的 “学家“代替,那我们这些” 学艺不精“的又该去哪里呢?

一个方向,就可以是做窦文涛老师的这种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就是要什么都懂的人,充当接线员,激起嘉宾说话的欲望,让话聊的来,嘉宾又不会显你播音腔,观众听的爽,嘉宾讲的舒服,主持人会接话、串话、总结。

当然,这种节目的没有提前备稿,大家都是就同一个主题即兴发言,给观众的感觉就会很真实,拉近了距离,人们才会继续看下去,这也是像《锵锵三人行》这么持续十几年一直火的原因之一。

这个给主持人的知识涵养的就高了,因此他也建议我们要会审美,多去欣赏艺术,像看看画、听听音乐,这个是我们与其他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可以让我们找到一条人们还没有涉足的道路。

而对于审美这一点,他对播音主持艺术这个专业有一些看法,既然是艺术,我们就不能把当成标准来看,老一辈的人像赵忠祥老师,我们都很仰慕他的《动物世界》,是因为我们听到这样的很少,也符合我们对于美的追求,但当以这个为开端发展下去的话,当我们所欣赏的艺术成为这个领域的人都要遵守的标准时,它就变味了,反而成为了我们很多人反感的 “播音腔”,说话不正经,这尤其是在谈话类节目中是一大弊端,让与嘉宾的聊天没办法聊下去,窦文涛老师早期就在这吃过亏。

另一方向就是学会多尝试,在尝试一个新的事物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自己擅长什么?而对尝试,我有这么三条标准可以帮你确定:

1. 这个事情,你喜不喜欢?是否热爱,代表着你能走多远,而不至于成为你不得不前行的累赘。

2. 这个事情,你擅不擅长?能力的大小,就意味着薪水的高低,帮你确定你的能力上限。

3. 这个事情,有没有用?无法为社会产生价值的事业,最终面临的只能是淘汰,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哪些职业?又会产生哪些职业?

在 30 岁以前的年轻人,最不缺少的就是尝试的机会和试错的成本,到了不惑的中年,即便是一个小的错误都很可能会 “家破人亡”。

这次的讲座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尝试,我自己从小就是什么书都看,对于很多东西都知道一点——“一知半解”,没有对某一个领域方向深入了解过,兴趣爱好也比较杂,我之前受到的讯息也都是” 这个社会要的是专才而不是通才 “,所以我就一直困恼过自己要选择什么,因而这次给了我一个点拨,可以去尝试一下,即便是相关的工作也可。

知乎用户 闫小颜​ 发表

和光,也同尘

知乎用户 四方果 Eric 发表

知识丰富的人多如牛毛,而文涛最让我欣赏的是,他懂得越多越不倚老卖老,反而很包容这个世界,哪怕那些很肤浅很物质的事情,他也不去愤世嫉俗,反而反思自己固有的想法是不是太有局限性。

看了十几年锵锵,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愤青一枚,当时以为锵锵敢说真话,甚至有些 “反动”,看着看着发现怎么主持人一直在和稀泥,那时还觉得文涛太没骨气,不够硬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意识到老窦的思想才是更加智慧的结晶,那是一种温和的中庸的人生观,不偏激才能更长久。很遗憾锵锵暂时停播了,没有老窦的日子里我自己做了个公众号,一天一集锵锵三人行,播给自己听,仿佛它并没有离开我。跟我一样喜欢文涛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这个公众号,名字是文涛当年拍的情景剧: 老窦酒吧。遗憾的是,这个剧网上找不到了。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窦文涛个人还是比较喜欢

嫌他没文化的人也比较好理解,平时说话有点油腔滑舌的,
天天窦文涛也常聊黄赌毒热点低俗话题

跟百姓站在一起,互动啥都很亲民、生活化,姿态放的低。
聊的时候总是嘿嘿的笑,也不会觉得高深严肃

做节目得讲效果收视率,每个人也都有很多面,至于你看不看的到一个人的全部内心,
不止是他有几斤几两,也在于你修炼到了哪个层级。你至少得跟他持平或者更高,
才有可能窥见其真实模样

知乎用户 跳跳 发表

因为他天天和这么多了不起的人聊天,他就是那个搬个小板凳坐那听的人。再加上这人为人谨慎,谦虚,我觉得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他肯 “装孙子”(褒义词)。耳濡目染,常年的累积让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更加有自信和底蕴了,所以说出的多小声的话都这么有力度。

知乎用户 朱珉 发表

梁文道是深思熟虑过的东西拿出来讲。窦文涛很多人都是从主持功底来评价,这个我不多说了,因为我看一个谈话节目是冲着话题和话题深度去的。窦文涛没这个让话题快速进入深度讨论的能力。。。磨磨蹭蹭,讲了网上大家自己也能查到的东西。。。这么说吧,我期待的是这次话题尽快进入深层讨论,如果最后双方能有已理由说明清楚的观点出来,哪怕未能说服对方,我觉得都是这期节目留下的东西,是好东西。
但窦文涛自身给不了不说,还越老越拖节奏,甚至 homework 都不认真做,有一期讲权力游戏的,什么 Gary RR Martin 都出来了。。。这种错误如果认为是口误或者不熟,那么他之后压根就说 “我虽然没看过,但我看了很多的影评”。。。。。。我晕,你没看过,你前面十几分钟和人家谈得热火朝天的是干嘛。。。。节目一开始还一副要释疑“此剧为什么越来越火” 的深挖态度。。。就看了所有剧集里 S05E08 里一个特效打斗场面,就来讨论 “此剧为什么越来越火” 了?

窦文涛是个聪明的,快速读教辅,评论,然后就能和任何人侃侃而谈的中学生,时间长了,每科每目他都能背出点精彩的话题性内容出来,吸引不了解的人有兴趣听,让懂的博士、教授觉得值得深层讨论,而他,就假装在懂的人身边,好像他参加了深层讨论,也是博士、教授一般的人物似的。。。。

然而事实是:
哪个精彩的话题性内容是网友的,不是窦文涛的;
深层讨论里那些藏在很多书籍缝隙里要这方面有足够积累,耐得住性子研读才能发现 + 分析出的细节,也不是窦文涛的。

但很多人却把窦文涛当成了梁文道。。。。。

知乎用户 酒精考验的斗牛士 发表

职业修养极好,文化修养极好,价值观正确。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因为他在学习啊,再说,也是锵锵给了他舞台去分享他所知道的东西。
还有我觉得徐子东老师也很有意思啊。超级喜欢子东老师和马家辉谈张爱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学问大是因为见识广读书多。

窦文涛最牛的地方是能把一群仙仙儿的牛人拉到地上,供俗人赏识。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一个人如何博学多识?

最基本的是经历无限的事,阅读无限的书,去无限的地方,接触无限的人等等。

在这个基础上,他本人还应该是一个成长型人格,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愿意认可别人的想法,同时做出判断,不断吸收不同的东西,再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

在这两点都满足的情况下,他还能愿意深耕这些本不是自己熟悉领域的知识点。

所以他的空间变得无限大。

窦文涛接触的都是什么人?至少在华人圈子,无论是学术,艺术,科学,经济等等,可以说他都能接触到最最顶级的人了,结合他自己的心态和天赋,可以说是当下的中国最独一无二了。

总想有机会好好写写他,公众人物里我最最最喜欢的人。但我的水平终究也不抬敢提笔。

目前看到的毒 sir 着的不错,但还是差那么点意思。是高手见高手,与吾辈能看到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也是因为他让我开始懂得欣赏成熟男性的魅力和美。

总是难以忘记一个画面,有一次提到特殊年代枉死的人和破坏的物,他泪目了说去广告。

知乎用户 啃大鸡 发表

每种职业都是有职业病的。

搞新闻的,大量接触社会上的负面新闻,容易把人想偏。

搞文学的、搞警察的也有这种现象。搞文学的,如果你写的都是太正常的人,可能就没人看,通常都会有艺术上的夸大,长期的进行艺术夸大,导致他们对世界的记忆和认识会发生一定的扭曲。比如经常看恐怖袭击的新闻,就会高估恐怖事件的概率,出个门也会变得神经兮兮。

心理学里面有个 “可得性启发式” 就跟这种现象有关。

为什么他懂得多?

一方面是学习多,另一方面媒体是特殊的机构,导致信息密度比其他行当要大得多。

知乎用户 顾左右 发表

播音学的概念里,备稿分为两重:一层叫广义备稿,一层叫狭义备稿。

广义备稿就是平时积累的知识,这个需要日积月累。你指的 “知道的东西多” 属于这个范筹。

还有一种叫做狭义备稿,简单讲就是根据当期的节目主题进行准备。你以为他早就知道,实际上也是现准备的。准备的多了,自然也就知道的多了。

以上

知乎用户 失控的胖子 发表

看《锵锵三人行》好多集,然后也偶然看了《超级演说家》中窦文涛作为评委的表现~他并不是凤凰卫视或者说主持界知识面广或者深的一个主持人,作为这个存活了十多年节目来说,他是一个很好的绿叶,因为常驻嘉宾马家辉、梁文道、许子东的深度都要高。作为主持人来说,曾经和许子东也有过谈话节目,主持了一段时间《非常靠谱》的汪涵在文化的深度和思维广度更赞!

知乎用户 孙文 发表

读书和善于倾听!

老窦去年有点懒,也可能是节目多了或者是编导的原因!

很多期热点节目都抄袭知乎里高票观点!

知乎用户 tmlh 发表

你没看到幕后的编导们是多么牛呀!而且那个毕峰还是个萌妹子哟!看了她的采访你就知道啦

知乎用户 不绝炎刘 发表

他应该经历挺丰富的~~

有一集三人行 那个台湾人说什么民主运动抗议什么的 还说你们大陆的可能不懂这事

窦文涛马上接上 “我懂 我经历过 当年他们冲进来让我念他们的稿子 我不念 他们就打我 我就说你打我我也不念”~~~ 还有说什么我忘了 反正那个台湾人是一脸闷逼~~

经历丰富 自然懂得道理事情就多

知乎用户 苏翊 喵 发表

术业总是有专攻的。

可以对很多事情发表观点 并不代表这个人能真正懂这些事情,
真正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的人,对未知的东西没有一点敬畏心,这是可笑的。

至少我觉得 对于很多方面的事情,窦文涛的认知只停留在普通的科普层面上 而已

知乎用户 慕容月白 发表

题主不会真以为像窦文涛这样曾经异军突起,从内地杀到凤凰,能做自己主要主持的节目,成为凤凰的一张主要面孔,做任何一期节目之前,对话题不做研究,分析论点的提出以及转称。

节目背后的团队,就只是负责后期制作,没有前期资料梳理?

窦文涛本人全靠临场发挥和知识储备?

知乎用户 姓王 - 临时工 发表

我看过不少文涛主持的节目,特别是锵锵。因为主持人性质的关系,必须要涉猎大量的知识。锵锵上面的嘉宾来自各行各业,其中还有不少在某些领域的专家,这些让文涛被动的去摄取知识来作出更好的节目。

上面是外因,内因更重要。文涛在节目上很活跃,私下里其实是个爱独处的人。鲁豫,孟广美曾经在节目上说过,文涛是个很独的人,平时不爱于朋友交往。而且文涛不爱看娱乐节目,很多电影 电视是为了做节目才看的。剩余的喜欢在家读书,对于文涛来说读书是个快乐的事情,能汲取营养。文涛还对书画方面有相当的研究,在与曹星原,陈丹青这些嘉宾的谈论中能窥到一些。

知乎用户 钦若昊天 发表

多而不精既不能给大众普及真正的知识,又会让真正相关领域的人群嗤之以鼻,只适合那些追求 “更高层次” 想要通过知识与众不同根本不求甚解的文化小资人群。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觉得很多,相反他很多观点带着中年爹味,不太喜欢,在针对一些涉及到女性的问题上不能平等看,比如五岳散人那一期,他认为五岳散人的话没错我就觉得蛮离谱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评价许子东这个人?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都是从《锵锵三人行》这个节目了解他的吧。各位对他有何评价? 知乎用户 cshil 发表 许子东尖刻,狡黠还带一点知识分子固有的迂腐。 有一次窦文涛在节目中问各位嘉宾,如果知道自己一年后死掉,那最后一年里你会做什么。 许 …

如何看待许子东的政治立场?

知乎用户 发表 知道许老师最早是在现代文学的课间,我们老师播的视频有许老师的文学评论,因为很有好感所以特地了解了一下许老师,先后看了《锵锵行天下》和哔哩哔哩上《锵锵三人行》许老师的cut。基于这些了解我个人是很喜欢许老师。 我的疑惑点主要来 …

致高强同志的一封信

该文被转发至起点人文plus、演讲与人生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后均被删除。 高强同志: 您好! 这几天,我专门拜读了您在人民日报(编者住: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表的那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影响太大。我觉得,还是给您写封信比较好。以我有限的知识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