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的人民公社为什么积极性不高?
知乎用户 Bint Shanghai 发表 人民公社的 “积极性不高” 主要存在于那些评工计分的场合,如果是定额包工的话,农民往往会表现得非常 “勤奋”。然而定额包工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经常会出现农民干活只顾数量不顾质量,“抢工分” 的现 …
好吧,我不是批判,但有几点疑惑,希望有人能解答一下
现在看来,一刀切的 “包产到户” 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上明显是失败的,联产承包真正的积极作用不在农业,而在工业,在国家的总体发展,在于放开了农村劳动力流动,保障了乡镇企业和合资外资企业对非文盲的廉价劳动力的庞大需求。
1、粮食安全问题让耕地匮缺、人口增长迅速的新中国如燃狱中的囚徒,如果不能在人均耕地下降到 2 亩(1974 年)以前尽快工业化,建成最基础的重工业,提供数千万吨的化肥、农药、农膜和良种,即使再多的 “反对党和自由媒体”,最公平最理想的粮食分配方案,中国也必将陷于饥馑绝境之中。
2、提高粮食亩产只能通过建立:A、雄厚的重工业基础;B、完善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C、完善的农田水利系统;D、适宜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如果没有工业化因素,谁能为我解释,数千年 “包产到户” 粮食平均单产从不曾高于 100 公斤,1984 年怎么就上了 240 公斤?是菩萨供的高还是风神龙王入了党?
3、人民公社是当年尽快工业化唯一可行的方案,只有人民公社可以为工业化准备资金、资源、市场和劳动力,这是小农经济无法完成的任务。
只有人民公社可以最快地 “破坏原有的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宗法制度”,兴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农田水利系统和适宜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4、事实上,1982 年 “包产到户” 具备可行性有两个前提:
一是 1978 年我国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构成,已经从 1952 年的 43.1:56.9,变为 75.2:24.8;农业税(直接税收,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由 1950 年的 39% 下降到了 5.5%(1979 年)。所以在 “包产到户” 后农业税条例规定的全国平均税率为 15.5%,而且因产量定额较低,农业各税 / 农民所得比例实际从未超过 4%,加上提留后也没超过 12%,远低于公社时期。
二是人均耕地虽然减少到建国初的 60%,但平均亩产增长到了建国初的 3 倍。
5、“包产到户”后,农业税由于公认的 “土地分割细碎的分散的小农经济造成农业剩余量少且过度分散,客观上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从农业提取原始积累的必然要求相冲突。政府与分散的农民之间的交易费用过高”(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 / 温铁军),征收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你一个人要面对 100 人收税,绝对是件一年也完不成的麻烦事,但如果这 100 人是一个公司的就简单了,找公司财务半小时就解决。这也是小农经济时代“皇权不下县” 的根本原因,如果是真正熟悉农村的人就应该知道 90 年代乡镇 “中心工作” 就是 “催粮催款,刮宫引产” 却连工资也无法足额发放的窘境,当时绝大多数乡镇政府的唯一职能就是维持自己的生存,农技推广、农田水利维护管理等工作自然就无人问津了,甚至出现大量村小因发不出工资导致教师流失学校关闭。
所以说,“超前发展”和 “政社合一” 是人民公社的两大弊端,由此造成的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苦难。
但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其强大、迅速的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又是 “盘剥” 农村,兴建农田水利和农技、农机推广,建立规模化工业原料基地等所必须的。
6、经历 20 多年 “最大限度压缩消费和最大程度地盘剥农村” 后,1979 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 3 倍多,农业税(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下降到了 5.5%。在工业体系基本成形的情况下,维持 “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已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7、仅就农业农村发展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当不再需要 “盘剥” 农村以农补工后,1980 年人民公社应当剥离“为盘剥农村而附加的行政职能”,政社分离重组为单纯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而不应全面解体,复辟小农经济。
但是,考虑到沿海发展过程中对非文盲的自由廉价劳动力的庞大需求,及各地情况差异极大,如四川深山区耕地散布于山林沟崖之间,根本无法集约化规模化管理,只能解散公社包产到户,再在适当的时候退耕还林。50% 以上的条件较差(平均水平以下)的人民公社可以解散并包产到户。
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的人民公社应当用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促进,以 “法规明确、制度规范、自愿参加、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技术援助、政府补贴、保险保障” 的原则,或以队或大队或公社为基础重组为类似基布兹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或重组为类似莫沙夫模式的 “合作社”,或其它形式(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等)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种子” 保留下来的这三种模式应该各占 10% 以上。这样,经过经济转型和市场冲击后,每县有 10~500 家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发展壮大,起到探索道路、引导示范作用就极为理想了。
8、毫无疑问,包产到户满足了千年以来农民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成为自耕农的愿景,因而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克服了 “人民公社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 等弊端,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到 1984 年时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但是,如果仅仅靠积极性就能解决问题,岂不又成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事实上,除了包产到户因素外,80 年代农业的丰收至少还有以下四个重大因素:
第一,种子。50 年代末以矮脚南特等品种为代表的水稻矮杆化,60 年代以桂朝 2 号等品种为代表的水稻中杆化,1976 年以后以汕优、岗优系列为代表的 “三系杂交稻”,以及玉米、小麦的良种化,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水稻品种的数次全国大替换,在其它因素共同作用下每次都将水稻全国平均亩产提高了 20~30%!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袁隆平成功的背后是什么?是始于五六十年代,盛于七十年代 30 多万人次参加的 “南繁”,是“县选社繁队制(用)” 的完整推广体系,杂交水稻只是这一措施的成果之一,所以中国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已在全国所有适宜地区全面推广。对比印度,引入杂交稻制种技术自 1987 年起至 2008 年(只能找到这年的确切数据)已 21 年,在 6 亿亩水稻播种面积中杂交稻不到 0.23 亿亩,占 3.8%。
第二,化肥。建国初中国没有先进的合成氨工艺,N 肥只能靠积农家肥。农家肥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依靠侯德榜的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工艺一步步的积累扩张达到了年产上千万吨,但国产氮肥确实有质量差成本高的问题。所以毛泽东在尼克松访华后即调动所有外汇启动了 “四三方案”,所引进的 26 个项目中化肥厂就占了一半,设计产能合成氨 390 万吨、尿素 620 万吨,这些装置到 1979 年时绝大部分刚好建成投产,迅速增加了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这在长期以农家肥为主的田里起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第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77 年和 1965 年相比,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增长 41%,全国机电排灌面积和水电站机电总装机容量分别增长 355.58%和 643%;1975 年全国机井数比 1965 年增长 935.89%。抗自然灾害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全国受灾面积基本相同的 1976 年与 1965 年相比,成灾面积由 53.9%下降到 26.9%。这些农田灌溉和排涝条件的较大改善为包产到户后抗御旱涝灾害的侵袭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至今我们的水利设施的 80% 还是 70 年代及以前完成的。
第四是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缩小城乡产品剪刀差,这对于增强农村购买力,繁荣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 1979 年 3 月开始,陆续提高 18 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粮食从夏粮上市起全国粮食统购价平均提高 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 50%;棉花从新棉收购之日起,全国统购价格平均提高 15%,北方另加 5% 的补贴,超购部分再加价 30%;食用植物油统购价格全国平均提高 27%,超购部分加价 50%;生猪收购价格平均提高 24.6%, 其他产品也分别提高 20%-50%。79 年 11 月开始,又对猪肉、牛肉、羊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牛奶等八种主要副食品提高销售价格。1980 年又先后提高了棉花、羊皮、黄红麻、木材、生漆、桐油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全国农副产品价格总指数,1979 年提高了 22.1%,1980 年又提高了 7.1%。同时,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有计划的下降了 10%-15%。这样 1979、1980 年两年国家每年用于调价的开支达 80-90 亿元,国家财政收入可以正常增长的部分基本都用于农业了,这是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分配的一个大调整。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79 年农业生产即取得了少有的大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9、但是,小农经济的 “积极性高涨” 只能在化肥农药、良种良法、农田水利齐备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有增产效果。所以在长期农业增长曲线上看,正常运作的人民公社时期(1962~1980)19 年中,在 “盘剥” 之下,粮食单产年均增长速度为 4.91%,远高于 “包产到户” 之后(1981~2012,2.15%)。
即使是 1959~1980 年的粮食单产年均增长速度(2.90%)仍高于包产到户后(2.15%)。
事实上直到 1984 年及至整个 80 年代,农业的增长因素依然主要是杂交水稻、工业化成果等。至于 “包产到户”,起初农民确实积极性很高,但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机、水利等设施的破坏积极性同样也很高,维护保养要求较高的大型拖拉机、提灌站、机井系统等在数年内就拆解、锈蚀、损毁殆尽,以至抗灾、增产能力锐减。等到人们想起不是什么都可以分家,放缓(不是停止)对农田水利体系的破坏后已经迟了,1985 至确定“以工补农” 政策的 2003 年间,19 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速度仅为 1.09%。
10、包产到户最大的问题在于小农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对立,土地的分割细碎、小农的保守、生产单位的小、散、多,对失败承受能力极弱等情况,及其导致的农田水利困境、农技推广困境和产业结构调整困境等等,正是农村荒废、农田荒芜的 “三农问题” 的根源。
[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469993/answer/106120227)
最为遗憾的是,在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村的作用居然是由阻力转变为助力再转变为阻力的反复,而没能在全面工业化过程中善始善终,悄无声息地由工业助推器到接受工业反哺到城市化,“三农问题” 至今无法解决。
面对 “小农经济” 这艘必沉之舟,政府必须积极介入,逐步推行农业保险补贴、粮食储备计划、生产控制、贸易保护和信贷支持等政策,以 “自愿参加、自主经营、政府补贴、技术支持” 的原则,引导促进合作社(或农协)组建、运行、成长,让小农经济在有序可控的情况下退出历史舞台(关键是应确保流转后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社保体系),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最终实现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和就地工业化的合作社(或农场)生产。
“三农问题” 绝不是国家单纯地在农村农业投入资金就能解决的,工业反哺资金应该被用于促进土地流转,促进集约化、产业化、合作化农业,让小农经济在有序可控的情况下退出历史舞台(关键是应确保流转后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社保体系),而不是用于让小农经济苟延残喘。
11、只有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农场和合作社才能跟上工业化信息化的步伐,快速地提高科技水平、生产水平。并且产业化集约化的种植业更利于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更利于农技推广和机械化作业,可大大降低边际成本,提高产量和效益。
只有股份制合作社(公司)这种深度整合,“农、工、贸”一体化,劳动、资本、技术密集投入的模式,才能农、牧、渔、果、加工业协调发展,在需大量短期劳力的水果、药材等种植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配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间游刃有余。而配套的工业可以容纳剩余劳动力,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减少中间商环节,增加产品价值和利润。最终以 “城镇化” 部分代替农民的“城市化”,在区域化种植、集约化养殖、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让留乡和进城农民都能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
12、所有一听到 “人民公社” 就高潮,认为 “包产到户” 是必然和完美的人,不知是认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是认可“人有多积极地有多高产”?
人民公社问题多,问题严重,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 这些我都承认,但它有一个优点是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永远也不可能有的——就是利于农技推广,利于产业化。只要它有这个优点,即使有再多的问题,在剥离 “为盘剥农村而附加的行政职能” 之后,在进行 “法规明确、制度规范、自愿参加、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技术援助、政府补贴、保险保障” 的制度改革之后,仍然有巨大的优势和发展的前景。而无论包产到户有多么美好,只要它不利于农技推广,不利于产业化,它就是没有前途的绝路。
===================================
谈下:“人民公社是工业化的唯一可行方案的依据”
[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212331/answer/287757032)
================================
的问题:
1、人民公社如何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如部分公社冗员多,或生产队长、公社会计及其家属等不干事却有收入,同时利用自己的生杀大权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如何解决?
2、多数农民干活不积极,不参与劳动,或劳动偷懒不出力,导致生产萎靡,年年吃国家周转粮,如何在公社制度下提高积极性?
3、如农民不希望继续从事农业,而希望前往城市工作成为 “农民工”,或希望读书上学、接受高等教育,其诉求能否在公社制度下实现?如不能实现,是否能有效阻止其外流?
回答如下:
5、……
所以说,“超前发展”和 “政社合一” 是人民公社的两大弊端,由此造成的管理者文化素质差,制度不完善,管理僵化科学性不足,监督奖惩机制不健全,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苦难。
但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其强大、迅速的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又是 “盘剥” 农村,兴建农田水利和农技、农机推广,建立规模化工业原料基地等所必须的。
6、经历 20 多年 “最大限度压缩消费和最大程度地盘剥农村” 后,1979 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 3 倍多,农业税(不含提留、剪刀差等)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下降到了 5.5%。在工业体系基本成形的情况下,维持 “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已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7、仅就农业农村发展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当不再需要 “盘剥” 农村以农补工后,1980 年人民公社应当剥离“为盘剥农村而附加的行政职能”,政社分离重组为单纯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而不应全面解体,复辟小农经济。……
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的人民公社应当用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促进,以 “自愿参加、自主经营、政社分离、民主管理、形式多样、因地制宜” 的原则,或以队或大队或公社为基础重组为类似基布兹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或重组为类似莫沙夫模式的 “合作社”(也和日本的 “农业协同组合” 相似),或其它形式(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等)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
至于
及其他人因不看文章而提出的其它问题和反驳,请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春过雪消: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
春过雪消:1949 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
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
春过雪消: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国家一个政策或者法律,你会改变什么?
春过雪消:有哪些农业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农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看这个答案一定要具有系统辩证思维的,否则你可能看不懂这个答案。比较难懂,也比较长,找个安静的时候慢慢看,但是,一定要先点赞。
我们先要说明几个基础问题。
私有制社会怎么过渡到公有制社会,或者说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怎么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这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一系列的复杂的运动的结果,最终两者都达到共产主义就行了。什么意思呢?经济基础,一个国家可能会产生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但却是私有制的上层建筑,比如苏联。这个时候,要么经济基础把上层建筑革命了,变成相对公有制上层建筑,然后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然后生产力再发展,然后再把落后的上层建筑革命了,如此交替前进,直到全球共产,这就是中国的 WG。或者,反过来,私有制的上层建筑反作用把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灭了,培养出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再进一步促进私有制的上层建筑的发展,最终蜕变会资本主义,这就是苏联解体以及中国的资本主义式的改开。这段话比较抽象,自己找生活中的例子比对吧。
往共产主义方向走,有两个要点,一个就是全球统一,暗含的条件就是生产资料的集中,这是经济基础的一个必要条件,还有就是上层建筑的改变,从等级制逐渐变的平等,比如让干部参加劳动,反对官僚主义。整个过程,脑袋里想一下,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和平等这两者的程度和范围逐渐扩大的一个动态过程,这就是社会主义阶段。
往资本主义方向走,资本的目的是什么,增殖,扩张。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下,随着资本互相吞并,生产资料也会集中,最极端的状态就是集中到一个终产者手上,上层建筑很可能变成极端的等级制,任何两个人之间都不是平等的,60 亿人就有 60 亿个等级,比如中国公务员的中间等级比以前多了好多个。
这两个方向,我们看到了,有个共同点,就是生产资料都在集中。
好,基础问题讲完了。现在来看中国的土地的变化。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搞的是新民主主义,也就是说,土地是分到农民手上的,大家单干嘛,当然延安的群众很聪明,自我组织,开发了互助组模式,效果很好,也就是人民公社的前身,记住啊,人民公社不是拍脑袋搞的,是劳动者们在劳动中自己开发的模式。紧接着,毛主席就开启了社会主义化,也就是公社化运动,农民不再单干,而是结为生产大队,后来有几个大队之间合作修水库,修公路的例子,农民们尝到了合作的甜头,进一步扩大,组成了公社,然后全国推广。这个过程看明白吧,从互助组 -> 生产大队 -> 人民公社。
有的人又要无脑质疑公社了,那么你静下心来,想一个问题,首先,两个人合作,如果出现 1+1>2 的效果,那么,是不是要比单干好,其次,你在公司工作,是不是也要互相合作,怎么在公司里可以合作,耕地就不能合作呢?然后,你可能注意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时候会出现 1+1>2 的效果呢?当然是两个人平等,大家按劳分配的时候。想一想,老板让你加班不给工资,上司霸占你 的功劳,你愿意和他们合作?当然不,而且还会互相背地里捅刀子,这个叫办公室政治,所谓的三个和尚没水喝。在系统论中,前者叫做协同,后者叫做竞争(此竞争非彼竞争,可以理解为矛盾)。公社化的效果怎么样呢?成绩很好的。因为土地不再分散,大家又可以合作,一方面,可以推进机械化农业,加上大家组织起来劳动,粮食产量节节提高,用的人却越来越少,这些人去哪儿呢?当工人去了。这个就涉及到两种工业化方式,一种叫资本主义工业化,方法就是圈地运动,反正各种暴力手段,坑蒙拐骗把农民的土地集中,然后这些人当血泪工人,就是。还有一种,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方法是公社化,工农业等价交换,公社交了粮食,用来发展全民所有的工厂,工厂造了机器,再分配给公社,当然,农民也是这个工厂的主人之一。双方等价交换,互相促进,最终公社进一步公有化,成为国营农场,最终全民所有,农民也就变身为农业工人了。当然,我国当年太穷,形势不好,公社交的粮食发展工业底子,一段时间确实没有太多工业品反馈给公社。注意,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是社会化大生产,也就是说大家都需要互相交换产品,区别就是社会主义是公平交换(喷子要注意事物变化过程,过程就是从一开始的不公平逐渐越来越公平,前面讲过),资本主义是马太效应,吸农民的血。
那么,我国工业化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是什么时候呢,79 年左右,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工业就要开始发力了,公社投入的本钱也该收获了。当年的农业技术大攻关的成果就是杂交水稻,医疗事业大攻关的成果就是全国农村医疗体系,工业上就不说了,奇迹不要太多。有的人又要说当然这不行那不行。我就问一句,什么叫科学?科学就是美国人能造的出来的,我们也行,否则那就叫玄学。钱学森作为总设计师,准备的是社会主义版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带着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起飞。当然,中间出了岔子。。。
我为神马要提前问一下有没有人看,那就是因为要搞懂土地包产到户,就必须了解背景,算是把简化版的背景讲完了。
刚才说了,走向共产主义,一定要生产资料集中。那么,土地包产到户,与这个过程完全相反,等于把原来走了一半的农业工业化的路程倒退回建国时期。。。那么,要发展生产力,土地还是要集中啊,但是肯定不能走老路,于是只能搞资本主义式集中,也就是这几年的土地流转,把农民土地剥夺了。资本主义式的集中可没有社会主义式的集中那么爽。不管工作,不管吃住,不管教育,自负盈亏,当然,多半是亏。
刚才说了农业中的协同问题,包产到户直接导致公社解体,然后农用机械什么的一户又用不起,没有了 1+1>2 的效果,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这个自己查历年农业产量,要记得考虑作假,你们懂的。记住,农业也是系统,决定其生产力的就是农民们所使用的工具及其生产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使用的工具和生产关系都退步了,生产力往下跌是必然的,当然,这个过程中,杂交水稻和化肥为农业续了一波,你可以理解为如果工具和生产关系都跟上了,中国的农业产量会爆表。这个地方很多人想不明白,影响农业的因素不止一个,要用系统观来看。至于什么积极性问题,当个屁放了就行了,基本是胡说八道,不再阐述这个问题,自己看上面的内容找答案。
对上层建筑也有极大影响,农民们本来是要一路升级变成农业工人的,也就是说最终会成为无产阶级的一份子,待遇也会和工人一样,增加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力量,这个阶级力量又会影响上层建筑,也就是所谓的路线斗争。记住,任何政治斗争都是为了阶级利益,斗争双方的力量来源于阶级后盾。那么,包产到户等于突然增加了几亿的小资产阶级,当然,农民还是亏了,本来这个地就是他种,而且还有全民所有的工厂的股份,结果股份莫名其妙没了,自己还是在种原来的地。那么这些农民就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后盾了。当然,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像婊子一样,用完了还是要扔掉的。
也就是说,如果当年没有搞包产到户,不搞国企私有化,而是搞社会主义版改革开放,中国应该能提前十年以上到达现在的水平,甚至更好,为啥,自己想。。。
然而现在有擦不完的屁股。。。教育,医疗,房地产,农业,还要把当初废掉的工业补回来。。。还产生了大量了资本家。。。还有废掉的全球共运。。。
还有最重要的,广大群众对党的无限信任。我把党来比母亲,结果母亲要害我。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个视频吧,一个是法国人拍的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的纪录片《愚公移山》,一个是 65 版《东方红》舞台剧。大家可以抽时间看看。还有一些相关文献,也推荐给大家。
【法国】愚公移山(1976)(全 12P)_人文历史_纪录片_bilibili_哔哩哔哩
在我写这个回答的时候(2017 年 11 月 21 日),本问题的高赞回答(100 赞以上)有
147 赞 ,
531 赞,
257 赞,
372 赞。
大体可以分成两派:
一派是 chenqin 的回答,主张包产到户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一派是以
、
、
为代表,主张包产到户作用没那么积极,甚至有些消极。
从赞数来看,chenqin 的赞数仅仅为 147,远不及另一派的三位高赞答案,这反应在这个问题上,对包产到户持消极态度的观众人数要远远大于持积极态度的人数(1160:147 的压倒性优势)。
然而从问题回答的排名来看,情况就完全颠倒了——chenqin 的回答排第一,排第二的答案是
,排第三的是
,其他高赞答案全部没有进入前三。从前三的回答质量上看,第二和第三的回答质量完全无法与几个高赞回答相比,却能位列第二和第三位!这是个及其不正常的回答排名顺序。
这简直是传媒学角度极其完美的案例!
知乎的回答是前三的回答不需要展开其他回答就可以观看,其传播能力要强于其他的需要展开才能看到的回答。那么如果在前三的回答中,如果只有一个 chenqin 的回答有足够的质量,那么想办法占到第一的位置,而另外两个回答用质量不高的回答占住前三的位置,并且这两个质量不高的回答其主要主张与我的主张相同。这样就可以较大程度上让新的观众主要关注的是 chenqin 的答案,并且会认为其他观众的主张与 chenqin 的回答相同。
如此就可以用较小的传播成本在未来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将意图传播给其他人,同时阻断持相反主张的人的观点传播。事实上如果不是
点赞,而深海和任我行各自有一定数量的关注者,估计这三个回答已经被挤找不到位置了。
最后,
、
、
已经提供了很多论据,其结论也是我深以为然的。然而却缺乏一定的定量分析,折让他们的回答有时看起来不是那么具有可信性。未来几周我将提供一些比较容易验证的定量分析,弥补本回答下几个高赞答案的不足。
我大奶奶是大队书记,她是个很强势的女人说一不二。她的一个职责其实就是负责给各位社员记工分,那么工分怎么记呢?凭心情咯!
这其实就是公社制度的真正毛病,叫政企不分。企:就是生产,政:就是分配,政企不分意味着就是激励失灵。所以,这才是公社制度的问题。至于大锅饭,养闲人,tanh90 度。
说到包产到户。虽然修正了政企不分的激励失灵,但是留下的后遗症太多。举个最简单,就是菜卖不出去。市场经济之后,你一个小农要想把你的菜卖出去,买个好价钱真的太难了。你面对强大的对手,二道贩子,是无力的。更何况,一个小农,你自己解决不了运输,储存,信息收集,销售渠道等一系列问题。我二姑奶奶,年纪很大,每天还要 4 点钟起床,把菜收集好,骑着她那个破三轮(现在换电动),然后拉到菜市场去,她租不起摊位,只能到自由摊去,早起是为了抢占好位子。至于储存,下个雪很多菜就会被冻坏了,所以有时还要去雪地扒菜。我们那个地区还算好了,公路发达,农机化肥普及都是全国前列。如果是一个落后地区,公路不通,车开不进来,你说那里的小农该怎么办?更何况,她们不掌握信息,哪种菜好卖哪种菜难买,两眼一抹黑……
所以,
所提到就非常好,就是如何建设一个政企分开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政就是政,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同时把党组织建设继续加强,避免农村出现黑社会化。同时,企就是企,实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多重要素配合,实现农工科协调发展的生产销售体系,同时保障农村分配正义,进而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经济不是很懂,就说说历史吧。
1. 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行郡县。汉随秦制,太,文,景,武,昭,宣六代强盛。
究其根源,一言以蔽之:“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具体说来,就是国家将组织力量深入民间,对地方豪强,朝中利益集团进行持续性,针对性地翦灭(景帝削藩,武帝推恩令,盐铁令,告缗令,徙陵制度等),以保证中央对国家资源最大的动员能力。
2. 汉元帝放弃外儒内法的国策,放纵豪强实力扩张。短短半个世纪,豪强演化为门阀雏形,王莽改革失败,光武帝虽有开国之威,但也已经无可奈何。可以说由此开始了近千年的门阀政治。
3. 明朝开国,洪武皇帝对官僚扰民深恶痛绝,所以定下皇权不下县的规矩。随着地方势家,功勋家族,各地王室的膨胀,明朝对地方的控制力日益下降。万历皇帝,为了支持三场国战,加收矿税,商税,被文官集团骂到狗血淋头。崇祯好面子,不忍心动手,然后就吊死在煤山了。
4. 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什么能同时打赢对内对外两场战役(朝鲜和剿匪)?正是因为在地方土地改革,铲除地主阶级,建立广大地方基层力量,如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支撑大脑;在中央没有来得及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至于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关于这个问题,要紧跟党中央。
比如最近几年的土地流转。
包产到户那么好,为啥要流转?
一盘散沙的小农经济是最落后的,没有之一。
不服气的可以看看国内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除了美帝那种土地足够富裕,全世界都是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合作社经济为主。
或许有人说什么提供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目前被称为农民工,多数只能干些一线的简单体力劳动。如果集体农业组织形式还存在,所谓的农民工是很容易快速转化为产业工人的,效率高多了。
人在社会环境系统中组织结合成系统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延续下去。一盘散沙只会被剥削并且毫无反抗能力,更少有自我成长的可能。
先引用一篇资料,这篇材料比较客观地说明了包产到户之后带来了哪些变化,几个比较重要的变化我加粗了。
关于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的报告(提要)
中农研〔1986〕14 号
中央书记处、国务院:
经中央书记处同意,农村政策研究室于 1985 年初,组织协调 28 个省、区、1 市(缺西藏)农村工作主管部门,对 37,422 户、272 个村、93 个乡、71 个县(其中有牧区的 755 个牧业户、10 个牧业村、4 个牧业乡、4 个牧业县),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直接参与这次调查的工作人员达 8,680 人。现在全国汇总工作已告结束,谨就调查中反映出的一些重要问题作简要的报告。
一、调查材料表明,农村经过调整改革,商品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据农区 36,667 户调查,农户家庭收入中,商品性收入已占到 59%。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粮食的商品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据农区 89 个乡的材料,粮食商品率达到 33%,摆脱了长期在 20% 上下徘徊的局面。虽然商品量还不大,商品化程度还很低,但发展是比较快的。
二、城乡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农村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增长了。据乡点调查,六年中,第一产业收入增长 1.3 倍,第二、三产业收入增长 2.3 倍。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童,第二、三产业由 16.3% 上升到 31.4%。乡村居民就业门路拓宽,社会购买力随之提高,商品交换亦随之发展,农村集市贸易额六年中增长了 2.5 倍。城乡分割状态有所改变,城乡经济交融的局面开始出现。
三、农民生活显著改善。1984 年约有半数农户的人均收入在 200 元至 500 元之间;有四分之一收入在 500 元以上,另四分之一收入在 200 元以下。但有 3.9% 的农户由于劳力弱,人口增长过快,或由于生产安排不当,经营失利等不同原因,收入比 1978 年下降。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首先是在农业领域恢复了合作经济内部的家庭承包经营形式,它显示出极大的经营活力和管理弹性,将成为我国农村种植业长期不变的主要经营形式。农民怕变更这种形式反映出他们对集体经济旧模式改革成就的肯定。
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节余劳动力约占农村总劳力的三分之一,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充足的劳力资源,出现了一批兼营个体工商业的农户。据农区 67 个县的调查,1984 年底,领有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已占总农户的 4.4%,其中 76,8% 兼营农业。**在个体经营发展的基紬上,产生了雇工经营。**据农区 36,667 户调查,私人雇请长工的有 203 户,占调查户的 0.55%,平均每户雇工 4.1 人。其中雇工 8 人以上的 25 户,占调查户的 0,07%,占私人雇请长工户的 12.3%,平均每户雇 18.5 人。1984 年底,个人所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已占农村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的 32.4%。1983 年至 1984 年,一般农户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増加 23.6%,专业户增加 51%,收入万元以上的大户增加 62%。1984 年初,入均收入 500 元以上的农户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为人均收入 200 元以下的户的 2.7 倍,当年前者増加 42.1%,后者增加 15,8%;到年底,前者为后者的 3.3 倍。调查反映,小型个体企业的活跃发展,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并为农村经营提供了涌现、培育人才的机会,対农时经济建设是有益的。
允许个体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占绝対优势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危险,不过需要加强管理和指导。据调查,大户的纳税率比其他农户和单位低,群众对此不满,应运用经济杠杆加以适当控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五、农村中的合作与联合的趋势也在发展。原来的集体经济,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取得了扎实的发展。据 **262 个村调查,从 1978 年至 1984 年末,这些村的集体生产性固定资产平均增长了 53%。分村来看,34% 的村是增加的,66% 的村是减少的。**前者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郊区和江苏、浙江、山东、黑龙江等省;后者主要在中等经济水平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产业看,集体的工副业机械、运输机械及生产性用房增长了 1.6 倍,集体的农牧渔业机械、牲畜、农具等则减少了 10.7%;减少的主要是转化为私营部分,因而按社会保有总臺计算仍是增长的。新的经济联合体则发展比较快。据 67 个县调查,1984 年底共有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 59,486 个,参加户占农户总数的 3.2%,从业人员占劳动力的 3.4%,固定资产值占农村固定资产总值的 3.3%,资金约有一半是自筹的。新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冲破了所有制的界限,显露出一种新的趋向。农户与集体联合的占联合体总数的 3.2%,农户与国营企业联合的占 0.1%。
农村发展合作和联合,产生于两种性质的需要。一种是农户有困难,通常的情况是生产要素不完备,要通过互助合作解决。据农户调査,在他们所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中,有 15% 是与他人共有的,其中,农机合有的比重占 42%,役畜和铁木农具占 20% 以上。这表明,为了形成生产力,除自购外需要合作与联合。另一种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生的需要,在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的情况下,家庭经营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需要在某些环节上建立服务性的合作。在调查中, 很多地方反映信息不灵,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困难,公共设施缺乏,技术不过关,和其他部门不够协调等等,希望有共同的社会服务组织。尤其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这种需求更显得日益迫切。
六、农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有待深入进行。粮食由于城市价格尚未放开,还是双重价格制。蔬菜中小城市放开了,大城市仍有待进一步改革。生猪时而限购,时而派购。木材还没有真正放开。农民对市场风险的承受力还很薄弱,国家经济控制系统尚不完善。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城乡改革进入同步发展,统一市场的范围日益扩大,使农村自然经济痕迹随着旧体制作用被新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取代,才能最后解决。
从近年的供销情况看,对于粮食、猪禽及某些生产资料价格放开的承受力,农村弹性要大于城市,证明改革后的农村在实行完善市场调节方面具备了先走一步的条件。粮、棉、油、猪、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已基本可以满足目前消费水平的需要,这就为改革统购派购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如果再回到旧体制,必将引起统购派购产品生产的萎缩。必须将农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深入进行下去,引向最后成功。
七、一部分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地区,出现农民种粮兴趣不高的迹象。主要原因是种粮的比较利益下降。调查反映,1979 年提价的好处,有不少部分为近年农用生产资料提价、税收和各种地亩摊派费用增加所抵消。同时,与其他多种经营项目比较,粮食的赢利最低。据 3.6 万户调查统计,1984 年每亩粮食平均净收入 85 元,经济作物为 175 元。平均每个工日的收入,种植业为 4.9 元,牧业为 4.4 元,农副产品加工业为 8.4 元,商业饮食业为 8.6 元,运输和工业品加工业为 15 元。目前,平均每户承包耕地 8.35 亩 (平均分为 9.7 块),靠这点地种粮,仅能果腹不能致富,因而就改变投入方向。浙江温州的农民说:“过去种田是主业,前两年种田是副业,现在种田是冤业”。在多种经营发达的地方,很多农民耕作粗放,投入减少,甚至出现撂荒或 “明种暗荒” 的现象。由于农村各种非农产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到处具备现实条件,在乡镇企业发展不足的地方,或经济作物面积已达饱和的地方,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能继续保持。**从长远来看,需要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需要实行 “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搞好有关服务工作,稳定或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适当减少合同定购数量,扩大议购数量,以利于增加物质投入,改善生产条件。
八、 近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没有什么增加,基本上靠吃老本过日子。大部分调查点的机耕面积缩小,有九个省区的调查点减少 40% 以上。**机井的数量及其灌溉面积有所增加,但自流灌溉面积减少了 3.4%。农户自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是增加的,但较好的工具都集中于大户。工副业方面,生产装备较好,农用部分比较简陋。平均每百个调查户有役畜 47 头,畜力犁 54 张,胶轮车、手推车 41 辆,电动机 4 台,小型拖拉机 3、台,脱粒机 1 部,柴油机 1 台。这表明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物质技术基础很脆弱。这种状况和 “七五” 计划对农业的要求很不相称。
九、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不多。据村点调查,1984 年平均每村投入生产性资金总额为 54.4 万元(包括工副业),用于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只占 19.9%,用于流动资金的占 80.1%。在总投资中,国家无偿扶持的占 1%,集体投入的占 53.6%,农户投入的占 39.9%,新经济联合体投入的占 5.5%。
**农户支出以生活消费为主,平均占总支出的 55.1%,家庭经营费用占 30.9%,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只占 5.3%。**人均纯收入 500 元以上的户,生产性投资较多;收入少的户投资有限。农户投资又多用于发展家庭经营的工副业,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很少。
在集体经济力量雄厚的地方,集体投资占有突出的地位,但主要是在乡镇企业方面,如上海市郊区的投资,81% 投入乡镇企业;在乡镇企业薄弱的地方,集体投资很少,江西的调查点集体投资只占 0.6%,湖南只有 0.3%,云南、青海的调查点则完全没有集体投入。
改善生产条件的生产性投资问题,必须在 “七五” 期间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十、调查表明,农村的基层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大部分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过去吃大锅饭时期,那种干部武断专行,压制民主,多记工分,群众报之以消极怠工、乱偷乱拿的风气已基本改变。但在新情况下,约有 40% 的党员不起作用,有少数党员以权谋私。**据农区村点调查,党员平价购买的尿素、柴油、水泥等物资比一般群众多 30% 至 70%。另外农村的宗族、迷信活动显著增加。有的党员、干部支持续族谱,宗教徒中有 1.1% 是党团员。还有些党员、干部参加赌博。农村中拐卖妇女、娼妓卖淫、传播黄色书刊录像、刑事犯罪等屡屡出现。云南有些地方还残存着吸鸦片的恶习。
农村文化教育很薄弱,文盲占劳动力的 27.4%。甘肃一些调查点甚至高达 84.3%。部分地方农民的实际文化水平还在下降。农村科技人员十分缺乏,平均每万个农业劳动力才有各类技术人员 4.6 人,科普工作人员 25 人,而真正在农业第一线的更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很多地方还没有引起注意。这种情况,妨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各地正准备通过农村整党整顿和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向党员进行路线、政策和理想、纪律、目标的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改进工作作风;整顿和配备好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分期分批轮训农村基层干部;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农村师资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目前,农村正处在一个改革和转变的时期,情况变化很快,地区差异很大。此次选点按经济水平看似乎偏高。要全面了解农村情況,掌握农村社会、经济动态,仅有一次性的调查是不够的。需要在这次调查的基础上,対调查点稍作调整,固定下来,作长期的连续观察,不断补充新材料,形成农村调查的网络和制度。从今年并始,已部署各省、区、市农村工作主管部门,每年对固定观察点搞一次经济活动分析,若干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把它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建设。
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1986 年 4 月 1 曰
包产到户带来的几个大的变化,好处看,第一个是解放了劳动力,农民获得了能够做什么的自由,第二个是农民获得了支配收入的自由;坏处看,降低了固定资本积累率,减少了农机使用,出现了土地细碎化。从目前的答案来看,主要有两个问题:
1,土地重新集中是对包产到户的否定吗?
一些答案说,现在的方向是土地要重新集中起来,这说明了包产到户被否定了。
这个看法本末倒置。土地集中的前提,正是农业劳动力流出。农业劳动力不流出,资本在农村的比较优势根本就无法体现出来。那么多要钱的行业,国家去投入一个三亩地一个人的劳动力过剩行业,图个啥?
只有农村基本上没人了,而且留下的人都是种地比打工更赚钱的种田能手,大资本进入农村,重新集中土地,才能带来进一步增产。
从前面农村政策研究室的调研报告看,也能发现当时人们也是鼓励土地集中的,「从长远来看,需要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没能集中起来,原因就在于生产力还没达到,农业劳动力人口大量过剩,集中无利可图。现在达到了这个阶段,土地集中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2,为什么不在保留农村组织的前提下将农民产业工人化?
又有人问,在集体化的情况下,一样可以让农民变成现代产业工人。总之,劳动力转移,也是可以在不放弃农村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嘛!为什么要打散组织呢?
碰到这个问题,我又要引用 chenqin:大数据技术是否有可能拯救计划经济?这个答案了。
在计划经济下,必须牢牢抓住生产资料公有,一切自由化,一切小资产阶级小生产,都有可能会对计划经济体造成癌变似的打击。
而为了让这个癌变不要发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阶级斗争。一旦放弃阶级斗争,重新回到经济发展的路线上来,那组织解散根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用不着外力作用。
换句话说,农村发展副业越好,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越快的地区,资产阶级小生产生长得越快,组织解散得越快。而要是想避免农业组织解散,那压根就别想搞什么副业发展和农民变成产业工人了。
这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想要一面不想要另一面,那是做梦。
我们举两个例子。先说一个在文革时期的社队工业办得特别好的典型,苏南农村。
1975 年时,全国农村的社队工业加起来产值 86.8 亿元,其中苏南就有 8 亿元,全国十分之一的社队工业办在苏南,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很多人在说到农业产业工人化的时候,总会提到苏南,仿佛人民公社在苏南把工业化搞得有声有色,结果被谁谁谁掠夺了胜利果实。那让我们来看看,苏南农村的社队工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如果说人多地少、农工相辅是社队工业兴起的内在动力,那么触发它发展的外在因素则是 “文化大革命” 这个特定的社会条件。吴江县乃至苏南的农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因祸得福”。正是在此时,社队工业狭处逢生,发展起来了,真是“乱世出英雄”。对这种情况,起初教授亦颇感意外,后来了解了一些社队工厂的发展史,没想到城市大打派仗和干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两件事,竟然成了农村小型工业兴起的必木可少的条件。铜锣镇有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工厂,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1968 年,一个城市青年插队到吴江一个公社,这个青年的父亲在化工企业工作,他打听到有一个工厂的一种化工产品因派性纠葛濒于停产,而这种产品又是另一个企业的必需品。于是他就帮助这个公社与需要这一产品的企业挂钩,这个企业把原料、技术、设备,甚至一部分资金都包了下来。就这样,农民便在几亩地上办起了化工厂。类似的工厂比比皆是。社队干部说:那时办厂的“条件”,多数是大中城市主动“送” 下来的。
大中城市为什么要主动送 “条件” 下来,让社队办厂呢?道理很简单,“文化大革命”中城里的大、中型企业搞停产闹革命,但社会生产和生活须臾离不开商品,尤其是外贸商品必须完成计划。当时农村的局面比城市稳定,于是城里不能生产的就转移到乡下来了。那么,由谁来牵线,实现这个转移呢?从吴江的情况来看,主要是那些家在农村的退休工人以及下乡知识青年和下放千部。尽管他们做这件事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实际上他们巳经成为城乡经济的中介人,做了一件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其意义的事情。社队工业就是在社会需要大于社会生产,农村局势相对稳定,而且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有了中介人的条件下产生的、等到 10 年内乱结束时,苏南的社队工业巳度过了最艰难的初创时期,进入发展阶段。
农村社队工业同原第二轻工业部系统的一部分工业和城市街道工业一样,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成分的工业。这一点,使它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工业显著不同、它不可能依赖政府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但也因此而不必受国家集中度很髙的计划管理体制的束缚。相对而言,其活动空间比较大。城市集体工业与农村社队集体工业相比,具有地缘优势,有利于其分享城市工业的聚集效应,受惠于远较农村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脤务,因而有助于降低成本,増进效率;但由于地处市区,又容易受到挤压,发展比较困难。在这一点上,生存在城市外围的社队工业就显得自由得多。这又是不同于城市集体工业的。社队工业与农业的 “血缘” 关系,更是与所有城市工业都很不相同的。这一特点,注定了它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劣势杂然相间的二重属性。尤其这一时期正是社队工业初创阶段,仍旧 “寄生” 在农业身上,工业范围并没有它的 “户口”,国家计划中也没有它的位置。因而,在机器设备、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的供应以及产品的销售上,都没有可靠的来源和正式的渠遒。在这些方面,它甚至比不上城镇集体工业。这种特殊的情况,逼着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努力将不利因素化解为有利因素,从而锻炼出来一套很强的生存发展本领,使它具有比城镇集体工业更为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 1. 由于它处在 “两不管” 的夹缝之中,即身在农口工业不管它,在农口又不务农,农口也管不了多少,这就使他们得以享有比较完全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有较高的灵活性,只能努力去适应环境,谋求生存和发展。 2. 因为计划部门没有它的户头,所以它一开始就同市场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在竞争中安排供、产、销活动,并接受市场机制的考验与检验,使它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3. 它同农业有着直接的联系,较早地吸收了农业劳动管理中的优点,实行了比较灵活的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较少有城市工业那种僵硬、呆板、干篇一律和吃 “大锅饭” 的积弊。所以,在装备程度低的情况下,能够有较强的竞争力。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66-1978》
一个没有计划经济户头的社队工业,超出国家计划的社队工业,由市场缝隙而生,与市场有先天联系的社队工业,简直是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资产阶级小生产的调调。
而江苏省在文革时对这部分工业可以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能发展经济嘛,就让他发展呗,正好可以解决公社和大队里多余的农业劳动力。放任这样的资产阶级小生产,结果怎么样呢?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系列文件:
生产队对作业组、专业组或个人,不论实行哪种岗位责任制,都要坚持生产队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统一生产计划和品种布局,统一调配劳力,统一使用耕畜和大中型农机具,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责任制建立后,要定期检查,认真执行,奖惩要兑现。
《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的意见》,1979 年 2 月 7 日
通过调整,分配了 1962 年以后出生的人口和婚进人口的自留地,合理调出了人口减少户的自留地,解决了人多自留地少和人少自留地多的矛盾, 增强了社员之间的团结。不少地方反映,自留地调整以后,有关这方面的人民来信来访基本上没有了。为了安定团结,稳定人心,根据新《六十条》的规定,今明两年在全省范围内调整社员自留地。
《关于调整社员自留地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1979 年 9 月 3 日
要发动千部和群众认真总结今年增产增收的经验,行之有效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办法,都要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地分別落实。对于试行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 实行超产奖励的办法,也要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
《关于认真做好今年农村人民公社年终分配工作的通知》,1979 年 11 月 22 日
大家普遍反映,这种责任制度,是切合农村实际,合乎农民心愿,多快好省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办法,“责任制与产量挂上钩,粮棉高产,五业兴旺,既增产又增收”
《关于全面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1979 年 12 月 29 日
岗位责任制,超产奖励,按劳分配,这些方法重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到一年时间,公社大队对责任制的态度已经从保留变成了欢迎。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小生产对于计划经济,就是癌,不去治他,还放任他,来一个多种管理制度大竞赛,那根本没法比嘛,小生产手段肯定排名第一。
再然后,定产到组,定产到人,联产到组,联产到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这一步步下来,压根不需要什么强制推行。相反,阶级斗争的弦一旦松下来,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看完苏南典型,我们再来看看广西。广西和苏南相反,是一个阶级斗争弦时刻绷得很紧的地方。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材料:
1974 年的报告:
1975 年的报告:
1976 年的报告:
砍资本主义尾巴,抓野马副业,不允许劳动力流动,向一切资产阶级小生产发动主动的猛攻,非常的无产阶级专政。按照广西的标准,苏南那一套体制外的「社队工业」,在广西早就被斗死在摇篮中了。
于是,整个广西省在这三年期间,社队工业的年均增长只有 2.6%。到了 1976 年的时候,社队工业总值达到了 2.75 亿元,最多只有苏南的三分之一(苏南的社队工业产值 8 亿可能是偏低的数值)。社队工业占全省工业的比例,也差不多只有江苏省的三分之一——4% 对 11%。这个样子,能吸纳劳动力吗?能达到让农民升级为产业工人的目的吗?
到了 1976 年,阶级斗争被放松了,不再斗争 “野马副业”,广西的社队工业才开始蓬勃发展,从 1976 年的 2.75 亿元上升到了 1980 年的 6.96 亿元,四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26%。
广西省 1976 年到 1980 年的社队工业年均增长率,是 1974 到 1976 年的十倍。但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工业开始小生产,农业也逃不过小生产的侵蚀,你可以看到和江苏省几乎一模一样的历程——
1,虽然实行了按劳分配,但对责任制仍然是坚决拒绝,连包产到组都不搞。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1978 年 2 月 15 日
2,放开口子,可以包产到组。同时推广「先进经验」,「典型示范」,劳动组织方式由社员民主讨论决定。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贯彻执行中共中央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的意见》,1979 年 1 月 15 日。
3,原来包产到组还挺好的!
自治区赴河池地区检查政策落实工作组的汇报,1979 年 12 月 14 日
4,包产到组那么有效,干脆给包产到户也开一道口子呗~
全区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纪要,1980 年 6 月 11 日
5,人民群众要搞包产到户,那我还得管管吧,还是得有个组织吧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1980 年 8 月 11 日
6,既成事实了,管不了那许多,随他们去吧(手一摊)
广西区党委工作会议纪要,1980 年 8 月 11 日
然后,就是自然而然的包产到户了。全国的路径如出一辙,人人都是一副 “我已经很努力地阻止了可是人民群众还是把人民公社解体了我也没有办法呀” 的无可奈何表情。
看完江苏和广西的例子,再去考虑下这种农民就地升级成为产业工人的天真想法——天天斗争小生产,谁给你办工业?给社队工业留条活路,谁听你继续搞阶级斗争?
在 1976 年后,中国选择了江苏省已经证实了行之有效的模式,放弃了阶级斗争,此时的公社解体就已经注定了。又想把社队工业办好,又想保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农村组织不解体——你做梦呢?
包产到户的作用在知乎不是被低估了,而是被黑化了。
我希望有的朋友可以到农村找几个年纪大的谈谈,这些人大多都还健在。既然崇拜他,最起码他实事求是的调研考察态度你们也学习下吧。
回到这个问题,用家里老人的话说,到了分田到户(就是包产到户)才真正有的吃了。
看了一堆答案,感觉一堆文革的理论再说来说去!
包产到户的,固然不是农业增产的根本原因。但是,也不能无视人民公社实在搞不下去的现状啊!
70 年代政冶局开会,讨论要不要砍掉女人用的发箍,因为钢材不够用!
还有什么,倒退四十年,只需要几百万人干农业,其他人都可以去搞工业,说这话的人脑子正常吗?10 来亿人搞工业化,说搞就搞?矿产,原材料,市场,能源从那里来?
小农经济固然落后,但是为什么不在国外买粮,国内储备粮食?什么都靠国内生产?在全球化的今天还谈这个?
包产到户最大的用处就是破坏了人民公社下面的农民世袭制,让人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你知道什么叫自由?这就是自由!
把人视同无感情无需求的动物,按所谓的大局,全国大搞世袭制,农民的后代当农民,城市的后代当工人,这个合理吗? 这是共产主义吗?是社会主义吗?
公社时代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但是为什么不让专业的公司修建,现在随随便便一个中字头的建筑公司,一年完成的工程量就远超公社时代一年的工程量!
现在中国的发展程度,按 70 年代的搞法,现在能达到?
现在一些人简直是空想社会主义病患着,记住邓公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什么作用?
1978~2013 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只有 0.9%,对比 1949~1978 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达到了 3.48%,基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时代带来的科技进步,只靠包产到户政策,粮食产量年均增长是下降的
大寨那个破地方,狗屎般的自然环境, 自己过得都比小岗村吃了无数量国家补助的好,你说什么作用?
包产到户就是 tm 的小农经济。
78 年开始大量自产化肥,农产产量就各种暴增,75-78 这几年粮食产量基本上维持不变,就是没化肥的产量最顶点。
分田单干,产量就涨,怎么不见我大清大批分田单干的产量涨起来?
楼上的深海已经回答得很详细了,我给他做点补充吧。
第一,拆掉人民公社,让农业工业化耽误了至少四十年。当时很多公社农机已经有不少了,而且还有配套的维修站,包产到户直接拆了农用机械,个体经营买不起农机,被分割的小块土地施展不开农业机械,几亿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如果按照人民公社的路线,普及开农用机械,中国也会只用几百万农民就可以耕种十几亿亩土地,其他大量劳动者将投身工业,继续提高生产力。现在想开放土地流转,搞集中经营,不但晚了四十年,而且国家对私人资本没有直接的调控力,是否投资土地经营完全看投资者个人意愿,在土地使用、利益分配问题上,投资者与当地农民还要扯皮。也就是说,耽误不只四十年。
第二,人民公社可以集中力量搞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和科学化的农业管理,包产到户不要想了。当年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是全国几万农科站给他选种子,包产到户后也无法组织农民选种,没法发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技术进步提供帮助。
第三,只有公社才能担负得起大型设备的采购,拆掉公社等于这些国企失去了市场,为十几年后的破产埋下了伏笔。
第四,公社就像一个国企,农民在里面有学校有医疗保障还能开展文化活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集体所有制产业里党组织可以直接发挥作用,而对几百户的私人劳动者,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极为有限。失去了这个集体所有制的产业,适龄儿童上学没人管,在家的老人也没人管,党组织失去了控制能力,为农村各式各样的宗教和愚昧的封建活动、犯罪活动留出了空间。
生产中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称之为生产关系。这个关系搞好了,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搞不好,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农生产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是极为严重的。为什么那时候可以吃饱饭,是因为之前的水利建设、化肥普及和良种研发产生的效应。包产到户阻碍了下一阶段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党天天吆喝生产力、工业化,却直接无视调整生产关系这最重要的一环。无视客观规律就会被客观规律无视。
经济基础也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现在看到的农村各种乱像,例如邪教、儿童不上学、拐卖人口、“嫁给大山的女人”,你能想象如果每一个村子都是被党组织领导的国企,这些活动还有发生的空间吗?犯罪分子逃到这里岂不是会被朝阳群众一样的公社农民拿下?
但是为什么耽误生产力发展,还要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才能保证资产阶级利益啊。国企不破产,私企怎么收购?公社不解体,怎么把几亿农业工人变成小资?土地不包产,怎么诞生农业资本家?而这样做对国家的危害,我们也看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必然是中国的蛀虫,也是阻碍中国发展的落后势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本质,是打响了消灭计划经济体制的第一枪!
本质上,就是给 10 亿人口更多的自主权!而不是被计划经济的锁链绑得死死的!
让 10 亿个脑袋动起来,自己给自己找生财之路,
总比国家计委那几个脑袋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替十亿人找出路、做计划更靠谱些,是不?
我常说的一句话:别脱离环境,光拿一个孤立的东西说事.
集约化大规模生产,苏联一直就是这么搞的,集体农庄嘛!
但是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没有,就依然还是个然并卵!
1978 年,小岗村偷偷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1980 年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
1979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以更多的自主权,
扩大对外贸易,同时决定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
1980 年,将 “出口特区” 改名为“经济特区”,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成立,拉开了中国用 “三来一补” 模式创汇的序幕,
中国农民不再被绑死在区区两亩地上修理地球,可以去当农民工创造更大的价值;
改革开放后,中国搞建设急需的宝贵外汇,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几亿农民工们的劳动是首功 !
1978 年以前的中国农民,说难听点,实行的就是中国版的 “种姓制度”!
.
计划经济时代,
农民的收入,跟是否提高单产关系不大,因为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养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 4 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要狠抓资本主义的小尾巴。
建议去看看 48 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复习复习当时那个年代是个啥模样.
土地的作用不只是种粮食!
承包制破除了以前死板的条条框框,让农民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致了肉类、禽蛋、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供给量的大幅增加,
食草型畜禽和水产品等节粮产品的比重大幅增加.
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是绝不可能发生的,这类行为也是被严防死守和严打的对象。
这些对口粮消费的替代作用巨大. 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巨大.
某些人的统计报表,只有主粮的统计数据,显然故意忘记了这些事实 !
真是 “以粮为纲” 的好学生啊 !
.
.
根据《肉类工业》 1990 年 03 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民的菜篮子里荤食品究竟增长了多少? 农业部部长何康提出了一个令人鼓舞的答案。从 1978 年至 1989 年, 全国人均肉类占有量从 8.9 公斤提高 23.7 公斤, 增长 1.7 倍; 奶类从一公斤增加到四公斤, 增长三倍; 蛋类从 2.4 公斤提高到 6.3 公斤, 增长 1.9 倍。
..
关于吃,中国有多少个 “人均第一”
中国在吃方面有多 “强” 有多强呢?很多方面总量第一,人均第一 壮哉我大吃国!
包产到户本质上是为了给农民更多的自由支配权。别信什么 “极大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使得农业增产”,这和夸大跃进时期的简直穿一条裤子,都是过度拔高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你再勤,没拖拉机,没新农具,没化肥,没水利,撑死封建时期的种地水平。
没有兴修水利,改良种子,生产化肥,推广机械化,光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是有局限性的。
你只是想干,但不会干,是干不出什么大成绩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这样:为什么小岗村「一夜解决了温饱,却三十年未过富裕坎」?
你看人家美国 2% 的农业人口,养活这么多人还能顺便出口,羡慕吧,但美国的模式能复制吗?看到几亿农民绑在土地上,包产到户土地碎片化割裂到个人,是没法提高效率的,只有黑龙江做得比较好,那就是土地流转后规模化机械化。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必须怒答一波,因为答案我已经看下去了!
首先,这个社会有很多看起来十分有道理的道理,可是他们却不是道理,因为不接地气不能落地,具体不解释了。人民公社就是其一,中国五千年(具体多少年我也不知道,套用五千年文明)的农业生态,农民又不傻,不要总觉得自己一拍脑袋就比农民几千年积累的经验更丰富。
其次,说说我大概了解的情况,毕竟我记事儿的时候生产队已经分家了,但是生产队的影响却还存在,譬如我们村儿当时叫队,乡政府叫新红公社,一直到我们小学四五年级村才叫村,新红公社才改叫新红乡。
我们村分家除了集体耕地,还有两台手扶拖拉机和一个磨坊。还有一些集体的房屋,当时大部分是土坯房,但是集体的房屋都是水泥块和水泥瓦的,算比较好的房屋,是的,房屋归了队长和另外几个有头脸的人,两台手扶拖拉机归了队长,磨坊归了另一个干部——文书。
我家从小用牛种地,不远处村长家用手扶拖拉机。据我爸说,生产队的时候他也没用过手扶,都是队长他们几个人支配,虽然是集体的,但是集体内也有队长和社员之分。
至于某些人说农民权力大,队长贪腐可以批斗队长,你去问问农村的老人吧,至少我爷爷和我爸,得到的答案是不存在的,斗谁你要听队长的指示,作为普通的社员你就老实的别多嘴,队长说啥你跟着喊啥,别出错就行了。当年的队长可是土皇帝,虽然变成村长权利小了不小,但和现在选举时代比那权利还是很大滴,我发小他爹当年的村长,喝点酒就爱挨家训人骂人,现在选举上来的说话最起码客客气气的,谁家也不得罪。好像有点扯远了。再回到人民公社。
知乎有一个中美农业对比的问题,回答的很全面了,差距是美国是现代化工业化的农业,可问题是中国不可能走这条道路,原因无非两点,第一点,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大面积的平地并不多,不利于机械化,第二点也是最要命的一点,农民人均耕地太少,产生不了多大的利润,甚至还有可能赔钱,不要说什么工业化规模大,规模大但是分钱的人也多,人均下来还是那么一点点。从全国来看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半,我去过河南淮阳同事家,他们加五口三亩多地,人均不足七分,当然我老家在东北地比较多,我们村人均我不清楚,我们家一百多亩吧!生产队解体后没多久,我爸说是第四年,卖了苞米买的——生产队搞了十多年的工业化,全村一百多户就两台还基本是队长私有,生产队一解体四年,我们自己就买上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身边大部分人家也都买了,我不谈吃饱饭不吃饱饭(我爷爷说东北一直吃得很饱,三年灾害有大量山东逃荒来的人都分给他们粮食吃)就谈农业工业化,单纯从农机利用率这一点来看恰恰解体很快就实现了,我们现在家家有农机,种地变得很简单,一百多亩一天半种完,打两遍药就不管了,然后进城打工,夏天在回来打一遍除草剂,继续进城打工,等到秋收的时候直接开车到自己家的地里脱粒,在地里直接就把粮食卖了,揣好钱,继续去打工,已经很工业了。
补充一点吧,很多人还谈什么工业化,在人均 1.3 亩地的情况下,工业化有意义吗?
人均 1.3 亩地能有什么成本可节约?不要机械 1.3 亩地种完也好快!适合机器化的地方无论任何时代都是机器化,譬如东北松嫩平原,伪满洲国就机械化,新中国刚成立,高岗就进口东德机器,始终机械化!更不要说北大荒农场了,当年开发北大荒都是机械开荒全机械种植的!就像我说的河南的同事,他们家五口人,三亩多地,这个成本还怎么摊?我去他家的时候正好端午节赶上种地,我还帮忙了,人工种,不用牛,两天半连割麦子带种玉米都完事儿了,还机械化节约时间有什么意义?节约到半天吗?那剩下的时间干什么?不还是进城打工么?
更何况以村为单位的公社本身就阻碍了工业化,河南这位同事加收麦子不是人工,机械据说跨好几个省,从南到北收的,收完你按亩数给钱就行,种玉米是我们手工种的。
市场下的收麦子的机械都跨省了,你们还想以村为单位搞公社?
我现在就在农村老家,站院子里拍了一张现在家里的四轮子照片。
无论是苏联、中国的历史还是我们村子的经历证明,计划经济那一套不管用,发展经济还是要靠人民群众自己的智慧,即便一百多亩的东北人民也要去打工的,那你让人均七分地的河南人怎么办?七分地啊,哪怕是工业化了,你让他能刨出什么来?除了吃饱饭也剩不下什么啊!
我和那位同事谈过这个话题,听说他们那里就不能家家买农机啊,一套农机下来也十万多(四轮子 + 挂车 + 拖车,+ 脱粒机 + 旋耕机 + 土耙)七分地怎么买?一亩地风调雨顺小麦玉米加起来顶天两千斤,扣去成本卖不到一千块,等赚出机器钱,他估计都死了。但是他们那里也有办法啊,他说他们一个乡有几家有机器,一种种好大一片,按亩数给钱就是,简单方便不用操心,市场完全能解决,为什么非要再去计划?除了再增加一些班子,集中一些权力,养活一些做计划的人,最后形成一个僵化的体制,能有什么用?
还有一点是我河北一个同事说的,他们那里人均耕一亩多点,以前搞过农民上楼,土地置换,每年一亩地给几百块钱,他说如果种地,那一亩地扣掉成本肯定卖不出那几百块钱,可是在农村种点菜,重点大豆换个豆油,养几个鸡什么的,把副食品的问题解决了啊,如果没有这一亩多地你要解决副食品的问题恐怕几千块吧,可真要转换到货币,一亩地能刨除几千块吗?(虽然我是学经济学的,但是这个经济学的问题我是解释不清楚的)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很多留守老人,子女基本不给什么生活费,你说不孝也好,说什么也好,但是现状就是如此,没有那两亩地生活都是问题,就靠一个月 60 月的养老保险真不够买粮的,可是有这两亩地自己吃点儿,卖点在解决一下种子化肥的问题,在没大病大灾的情况下,自己就养活自己了。(不要问我有大病大灾的情况,听天由命吧)
所以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是很复杂的,不要以为那仅仅是一亩三分地,可是这一亩三分地上的所承载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非一句话两句说所能说清楚的,五千年的土地私有不是没有原因的,不要总琢磨着把农村的土地收回去,把农村再次集中起来,我们好不容易摆脱了不用介绍信就能离开村子自由进城的命运,我们好不容易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了,我们好不容易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去成立买个商品房了,请不要再把我们拽回土地上好不好,虽然那仅仅是一亩三分地(中国人均 1.3 亩)可是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复杂问题不是一句集体化就能解决得了的,当然不仅仅是集体化,什么化也解决不了,因为有人要他解决家庭收入,用人靠他补充家庭收入,有人靠他养老,有人靠他补充副食品………. 没有一种农业方式能满足这么多需求,所以还是包产到户了,让农民按照自己的需求自由自在的使用土地吧。
最后放一下我们村现在的照片吧,公社化时代的土坯房的照片我也有,可是不想发,因为那段记忆太可怕。
来知乎没多久,喜欢的请点赞!
没啥历史作用,只是终于剥下了先进生产力的遮羞布,本来就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强行按上一个不适合的制度就是扯淡。
做个简单类比 公社和包产到户直接关系,就像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关系。都说包办婚姻不好,但是总有人举例说明包办婚姻是经过父母深思熟虑的选择,比起自由恋爱更长久。但是最后还是自由恋爱战胜了包办婚姻。各位站在旁边看热闹觉得公社好的,可以让你爸妈指腹为婚试一下。
中国公社有三宗罪:
1. 农民没有选择权力,公社最初是自由选择是否加入的,到后期就变成必须加入了。包产到户并不是强迫必须承包的,只是给了农民一个选择,于是公社就风吹云散了,可见农民对公社的态度。实际上还是有公社坚持到现在,这说明中央并不是强制公社解散的。即使当时解散了,农民要是喜欢公社,还可以再次组装起来。
2. 政治化,公社发展到后期就变成现在国企样子,唯政治论。农民在各种政治学习和由政治号召的运动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大跃进就是典型的政治运动启动的瞒报谎报放卫星。
3. 人身依附,在人均耕地少得可怜情况下,土地产出是很有限的,就算把土地种出花来,也只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而不能发家致富。大量富裕人口在以粮为纲的指导下,掰持那点土地。出个门都要开路条,社会已经蜕化到封建的保甲制度。包产到户后,副业大量兴起,繁荣了市场,农民也缓解了贫困。
还有三宗事值得探讨的
1. 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在公社时期建成。这是建立在公社的强迫劳动下的。如果各位键盘侠被自己公司强令必须加班,周日不得闲,各位是什么反应?这就和隋炀帝修大运河一样,功过怎么算?
2. 机械化建设在包产到户后废掉了。在农民人均耕地可怜的情况下,又无处打工前提下 是否有必要机械化?农民自己做出了更为合理的解决,仍旧走精耕细作的道路。到了今天,大量人口进城,剩下的农民选择租用机械作业的方法,进入机械化时代,说明包产到户根本就不是机械化的障碍。
3. 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没有增加。先不说是不是没有增加,但是也没有减产啊。农民摆脱了人身依附,蔬菜水果大幅度增加,养殖业也兴旺发达,这不就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吗。
其实讲那么多干什么,不想懂得人依然不想懂。认为包产到户好、包产到户牛逼、作用大的人就出来讲一下这种生产关系和中国搞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有什么区别就行了。 分田种地就那么大回事,一人一片田,能玩出什么花样?
从国家政策、阶级斗争层面分析的回答已经不少了,讲的也很透彻。但我还希望听听不同的观点作为参考,毕竟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嘛。
正好有人问了这几个问题,
好吧,我不是批判,但有几点疑惑,希望有人能解答一下
1. 人民公社如何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如部分公社冗员多,或生产队长、公社会计及其家属等不干事却有收入,同时利用自己的生杀大权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如何解决?
2. 农民干活不积极,不参与劳动,或劳动偷懒不出力,导致生产萎靡,年年吃国家周转粮,如何在公社制度下提高积极性?
3. 如农民不希望继续从事农业,而希望前往城市工作成为 “农民工”,或希望读书上学、接受高等教育,其诉求能否在公社制度下实现?如不能实现,是否能有效阻止其外流?
我就聊聊我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公社的细节,给大家做个参考。
我的父母都曾是公社成员,他们描述的公社组织其实已经包含了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方法。当然任何政策或方法都需要人来执行,并受到环境的制约,所以成效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
1. 民主评议、党的监督、上访——防止公社上层的腐化。
公社干部是社员选举的,通常能够代表当地大多数人的意见。同时公社干部受平级、上级党组织的监督。而个别社员有意见也可以通过上访来检举揭发。 理论上这可以解决公社干部腐化的问题。但实际上碰到了本地人欺压外地下放户、上级领导干涉公社选举的问题。
2. 工分制度——按劳分配,解决怠工和大锅饭问题。
公社的分配是按工分计算的,不同人、不同工种的工分是不同的。评定工分和上面一样是通过民主评议,并且接受党组织监督的。所以强体力劳动、复杂劳动、技术工种一般收入都比较高。 例如我父亲当年就因为胆大心细体力好又有文化,所以总能抢到耕田堆草上梁等技术活,十七八岁时收入就相当于两个壮劳力。 当然这过程中依然有家族相互包庇排外等问题。而且受农民知识水平限制,除农技、会计等直接相关的行业外,脑力劳动普遍被低估。
3. 人口流动问题——这是户口政策的锅,公社层面没法解决。
公社时期,农民是有途径进城的,如上学、招工、当兵等。今天的农民进城依然主要靠这几个途径。只是当时限于户口限制,途径极为狭窄。例如我的父母都是通过招工离开公社的。 另外当时其实也有临时工这一说。很多国企的季节性工作都会临时招聘农民来干活。对这其实很常见。
总之我父母回忆当年的公社,提的最多的是 “穷”,而不是 “懒”。甚至有时还说 80 年代的农民比公社时期干的活更轻松了,公社时每天都在忙,包产后只在农忙季节忙。
所以把这三四十年的农村变化通通归功于积极性的变化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然上面只回答了那三个问题,所以只说了好的方面。实际上公社中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上还是老国企、集体所有制企业那些通病——比如封闭排外啦、眼界狭窄啦、目光短浅缺乏长期计划啦、权力斗争严重啦…… 很多都可以算作小农经济以及封建残余问题。
公社里剩下的主要问题其实还是 “没钱”。
我认为包产到户也好、改革开放也好,实际上最大的好处就是做了个和平演变的假象,成功地从欧美资本家那里借到了钱。之后的二三十年实际上就是一个借鸡生蛋的故事,而我们直到最近十年才真正可以说能够自力更生、不用看别人脸色行事了。
我得说:“干得漂亮。”
但还是得说:“别忘了初心。”
所以当我看到最近十九大提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变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是很欣慰的——这就是在重提 “先富带动后富” 啊!
不忘初心,真的很好。
论文链接: How Much Slack Was There in the Chinese Economy Prior to its Economic Reform of 1978?
自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 9.7%(尽管近年来增速下滑至 6.8%)。根本说来,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第一,有形投入增长,包括物质资本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第二,无形资产投入增长,比如人力资本和 R&D 投入;第三,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第四,来自国外的技术转移,如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第五,规模经济的实现;第六,经济无效率的改善。
此文尝试估计 1978 年经济改革前所存在的经济无效率,并试图解答:1978 年后中国经济增长有多少来源于改革开放前经济无效率的释放?
以安徽省和上海市为例,文章对 1978 年经济改革的增长效应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1978-2014 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有 1.23% 来自于 1978 年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无效率改善,剩下的 8.49% 则来源于前文的其他五部分,如要素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
1978 年,安徽省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第一个试点,随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迅速拓展至全国其他省份,并延伸至城市部门。作为中央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地,在 1992 年,上海是最后一批实行责任制的城市部门,逐步将权力交还给企业并建立自由市场。基于此,文章试图以安徽和上海为例来估算 1978 年经济改革在农村部门和城镇部门带来的增长效应。具体而言,安徽省的三个时期依次为改革前(1973-1978 年)、改革中(1979-1984 年)和改革后(1985-1990 年),上海市的三个时期依次为改革前(1985-1991 年,考虑到 1989 年事件,时期多取 1 年)、改革中(1992-1997 年)和改革后(1998-2003 年)。
利用改革前、改革中和改革后三个时期的年均增长率进行差分,表 1 汇报了 1978 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带来的增长效应。其中,文章选取了五种指标,依次包括 real GDP、粮食产出、农业实际总产出、农业实际增加值及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平均意义上,较于改革前,1978 年经济改革提升安徽省经济增长率高达 56%,较于改革后增长有 42%。
表 1
表 2 汇报了 1978 年经济改革(实际年份为 1992 年)对上海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增长效应。其中,文章选取了三种指标,依次包括 real GDP、工业部门的实际增加值及服务业部门的实际增加值。较于改革前,经济改革促进上海市经济增长高达 49%,而较于改革后增长也高达 21%。
表 2
参考:Lau, L.J. and H. Zheng, 2017, “How much slack was there in the Chinese economy prior to its economic reform of 1978?”, China Economic Review, 45, 124-142.
一、
如果你看过一个叫 “铁证如山”、批判④人帮在福建搞包产到户的纪录片,就会明白一个道理:
所有数据上体现不出 1977 年之前④人帮包产到户的经济学量化分析,都涉嫌数据造假或数据挑选。
抱着造假的论文去分析数学模型是多么优秀,是没有意义的。
二、
小岗村按手印之前,已经包产到两到三户组成的小队了,小队内部多为兄弟、父子、父女等亲属关系,依然无法合作。
如果有人相信小岗村的神话,大概是认为两个没有发生过性关系的成年人是必然无法合作的。
对于这种人,我只想问问大学里分组大作业是怎么完成的。
三、包产到户是政治问题,而不是效益问题。
安徽万书记,80 年 1 月在安徽搞包产到户,4 月夏收前就升到中央做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了。
四、
人民公社在 60 年代就已经包产到小队了。
一个农民的收益,决定于团队 (小队) 效益跟领导打分。
事实上,世界上的大多数成功私企里的码农,也是如此。
基于个人数据 (代码量等) 而不是领导打分的绩效考察,大多成了笑话。
高票答案都看了,觉得很搞笑,结果都出来了,还在意淫。说的好像公社化多坚持十年,祖国大地能随时变出无数工厂接纳富余生产力,然后剩下的农民幸福的开着拖拉机驰骋在广阔无人天地里。
————————————————————————
有答主看到当年集体修建的水库很感慨,可事实上很多人真就为了能多吃几口去修水库(公家管饭),如果饭都吃不饱谁有力气给你扛石头。能有这么多的闲置劳动力才是真正的问题,城市安置不下,经济死水一潭。
————————————————————————
很多人选择无视因果递进关系,也不考虑历史进程面临的实际情况,讲车轱辘话。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不会因为你空口白话就信你的改革开放,甚至连打工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而且认为总设计师们搞改开是为了金钱和权力?你太小看那一批活下来的老革命家了。
当年历经公社和包产的人还活着,本人 70 后,也是看着改开前后的巨大变化长大的,你想象不到 80 年代为了一个工人身份多少人挤破头,却没人稀罕公检法这样单位(待遇太低)。
最后想说的是,宣传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拿一些过去的宣传数据并不能反映出当时实际的社会情况。
————————————————————————
当年我们出口创汇是个很光荣的事,你如果能翻一下当年报纸,宣传的创汇劳模基本都集中在传统手工艺品上。为啥,因为其他产品落后没有竞争力,出不去只能内部消化,当年李嘉诚在香港靠做塑料花发家,即使我们想做也没有生产线,如果等自己鼓捣出来估计市场都在卖绢花了(跟不上产业升级)。
改开之前是有国际环境的,中越战争中美交好,于是我们的廉价劳动力有了输出的机会,先给西方资本主义打工致富,把工作的机会从日本和台湾等四小龙手里抢过来。
理想是丰满的,这句话放在毛主席身上也是一样,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惜功竟未成,却是一地枯骨。
评价包产到户,当事人的说法是最有说服力的。我周围上点年纪的长辈,对人民公社可没有一个说好的。那时有一句话叫做:除了小偷就没人了。什么意思?所有人都是小偷,都会找机会偷偷 “拿” 集体粮食。因为实在吃不饱。
从宏观的角度讲,包产到户或许确实阻碍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但对苦苦挣扎的个体而言,这给了他们奋斗的动力。不管怎样,包产到户比人民公社要自由人性的多。
公社其实想象是美好的,不过当时实际上一团糟。
相信大家都听过老人们讲公社的时候,一起出去干活,记工分,到食堂吃饭。
天天卖力干活的是那么吃,出去耍一天的也能吃。这要是再摊上乱记工分的,那更酸爽。家里锅碗瓢盆都给上交了自己也没粮食。干多干少都一样你说我为啥要卖力干呢?最终就是生产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释放,集体懈怠,公社要死不活。
从宏观层面,联合起来是要更强,可是如果只是堆起来的一堆沙子也没有任何用处。反正大锅饭,多干了还是那样为啥要多干,其实这个问题现在国企也存在。同时,这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广大的农民是不是要一直待在公社里啊?理想中的公社应该是生产力大大提高,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在公社干活才对啊?真是那样可是多出来的劳动力怎么办?去当工人嘛!可是有那么多工厂吸纳劳动力么。同时发展工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理想中可以国家计划建立庞大的工业体系吸纳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可是事实证明,民间活力和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才能带动整个体系的发展。公社制度恰恰束缚了劳动力的转移,也限制了民间自由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一旦民间自由市场发展起来了,公社必然会被摧毁。现在也有很多集体化的村子,不过那已经和公社截然不同,更多的应该视为公司制,并以集体企业的形式参与到整个市场经济中进行发展。
说到底,怎么建立高效的现代化生产联合体(工农业都一样),才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年那个样子是没办法了,既然没办法立马建立高效的生产联合体,只能先救急实施包产了,今天吃饱了才看得见明天,不然信不信我党都要成历史。
现在反过来工业极大程度发展了,有条件也有必要对小农经济进行改革。现在不像以前,城市化快速发展之后,农业人口负担不再那么重,更有条件搞人少高效的集约化,你能想象当初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全在地里然后你跟他谈集约化?吃饱都成问题如何发展工业化?在公社再干十年就工业化了?工业化说不好听就是要剥削一部分人的,中国也确实走的是这条路。工业化的现在实施集约化的农业是更顺理成章的事情,集约化需要工业基础。不过现在的集约化再也回不到共产主义当初想象的人民公社了,要致力于打造农工贸一体的经济联合体。历史是曲折的,总体还是前进的。
很多人好像并不懂农业
农业是一种很辛苦但是又很清闲的工作
一般的工作朝九晚五上五休二一年十二个月
而农业,可能忙的时候一天 18 小时,一年最多有半个月,再加一些巡视管理,一年工作时间顶多四个月
就以我家乡为例,全村一两百人如今只有六七户人家种了全村的田,半工业生产,每年农活也就那三四个月,我伯父家就是这种情况。他每年还打几个月零工。
如果全工业化,农村起码富余 95% 劳动力,且 5% 的人依旧只需要工作四个月。
把农业比作国企没有问题
但是这个国企利润微薄,都是工人都没多少利润,再来几个管理人员
这个国企也没员工,以我们村而言,就六七个正式工
这个国企一年只工作四个月
你说一个国企怎么维持下去?
我们那边还有一个国营农场,到了零几年还是国营,现在照样维持不下去
面对这样的处境你怎么解决
再补充一下公共工程
首先呢水库水渠修一个能用几十年,不需要年年来
过去组织人工能修并不代表现在不能修
前几年村里有一次平田,刨了一个小山包,填了两个池塘,一片的土地整体平整
挖掘机作业,村里没出动一个人
估计费用几万块钱,要是全人工的,全村出动几十人大概一个月,工程效果还不如挖掘机
你们说怎么划算
纯农业角度看纯几把粹倒车作用。至于倒车作用多大不好算。仅仅从现在的角度估算的话。
据有关部门数据,我国目前共有种粮大户 (实际上主要就是家庭农场)68.2 万户,经营 1.34 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 486 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 353 公斤高出 38%;全国共有粮食生产合作社 5.59 万个,经营 0.72 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 545 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量高出 54%;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的粮食面积共计 2 亿多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大约 1/8,但平均亩产量高 38%~54%,
也就是说以今例古,因为包产到户,中国农业产量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八到五十四。
1979 年与 69 年相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 1 亿万千瓦, 有效灌溉面积增加 900 万公顷, 化肥施用量增加 650 万吨, 农村用电量增加近 190 亿千瓦小时,, 粮食增产一亿两千万吨。
1989 年比 1979 年, 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 1 亿 5 千万千瓦,,化肥施用量增加 1300 万吨, 粮食增产 8000 万吨。至于袁隆平等人良种推广的数据我没有,也不好算。
因此,包产到户到底对生产力造成多大拖后腿作用,无法算清。
无论是主粮还是副食品,包产到户前后增长总趋势都没有很多变化。也就是包产到户造成的副作用抵消了 78 年后化肥,良种等大规模运用造成的正面作用.
考虑到各种良种,化肥的大规模运用,包产到户天知道副作用多大。
至于小岗村,简直是笑话了。小岗村一定会流传在中国政治笑话评选的名单上的。
包产到户就是 tm 的小农经济。
1960 年代到 1970 年代粮食增产一亿多万吨,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粮食增产八千多万吨。
这还是算上袁隆平,李振声等人的良种以及四三计划的化肥和水利的结果。
袁隆平。李振声两个人就起码让中国水稻,小麦各增产百分之三十。
如果去掉这些玩意,天知道恢复小农经济造成的减产有多少。
另外附赠一句预测:包产到户,土地流转,土地兼并。
你我有生之年都能看见的。走了前一步,后一步怎么走都可以看出来。
至于别的作用。
全家人从自己的菜园或小块土地上辛苦得来的东西,被资本家用竞争从劳动力价格中扣除了;工人不得不同意接受任何一种计件工资,因为不这样他们就什么也得不到,而单靠自己的农产品又不能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因为正是这种农业和土地所有制把他们束缚于一个地点,阻碍他们另找职业。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德国才具有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一系列小商品的竞争能力。资本的全部利润都用扣除正常工资的方法榨取出来,而全部剩余价值则可以白送给买主。这就是大部分德国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得令人吃惊的秘密。
天下没有新鲜事。
我国解放前不是一直都是包产到户吗,结果连小地主都过得不怎么样。没有大量的化肥,就没有足够的粮食。
还是让当事人说话吧。
以下是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老革命万里的回忆录,提出当时他为什么在安徽推动包产到户,供参考:
这是肿么了?左转公社风要刮起来了?一个个歌颂起人民公社来了?
还包产到户是倒退?!
人民公社只是牺牲了农民、有利于工业发展?
才吃饱几年饭就忘了饿肚子了?
在你们键盘侠眼里,再坚持几年人民公社就迎来现代农业的春天咋的?
跳出包产到户的历史背景,事后来看这个事情
包产到户确实是不利于发展生产力的
原因在于它把农民已经独立于土地的生产关系,从新绑回到土地上去。
看了几个高票答案,我还是想不懂,就连中学的政治都说了,要从实际出发,生产力的发展要和生产关系相适应,那公社这种超前的制度真能和那时候的群众素质相适应吗?搞工业的时候讲人口素质那搞工业化农业就不用谈人口素质了?那时候的条件那么艰苦公社真有像几位高票答案说的拥有那么多资源吗?公社制度那么优越怎么解释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私自搞包产到户?包产到户也不是一下推广到全国,而是搞了试点才推广的,为什么在中央首肯后,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包产到户?我认为那时候国家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源来支撑公社的发展,穷,可能有部分公社条件好,但全国来说公社的水平肯定不咋地,连农药都保证不了还搞农机?
希望大家解答一下我的疑问。
哪种制度好 就不讨论了,以前公社思想左倾压榨农民换取外汇等等。承包也没好哪去。
公社 年代远,没经历过。但是恶心的是承包之后打断了农村的工业化,还是一人一亩三分地。人口剩余以前知青返城你慢慢解决了,农村就直接 剪刀差继续剥削。
因为科技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是比以前提高了,但是以前地膜农民谁知道用啊?能不能别拿承包给私有 改开背书了。你指望二零零几年时 农民老老实实用种地赚钱买彩电冰箱,各位大神帮我算算我要种多少地 多少年。
之后的农民工 包工头 讨薪 春运 留守儿童 农民工子女上学 等问题,别告诉我不知道。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充当廉价劳动力,现在那几代人也已经老了,各位附近有建筑工地可以看看他们年龄。
年轻的 外出打工,人往高处走,谁也不愿意充当廉价劳动力。黑猫白猫,都是赚钱凭什么你比我多,有多少传销,诈骗,造假之类的都是一村一村的。嗯,基督和各种邪教也很有市场,若天下有变。。。
大邱庄禹作敏没那么干。发展工业。gdp 翻了好几百倍。。。
包产到户是历史一大进步,说明我国已经从把农村多余劳动力捆绑到土地上的 “封建” 经济所有制转变到能 “资本主义工业化” 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制度,是农村现代化开端
-———————————————————————————
历史意义堪比著名的 “解放美国黑奴宣言,俄国亚历山大沙皇废除农奴制,英国工业化助推器” 圈地运动“
把这个问题下面的毛左往朝鲜扔三个月就老实了。说到慰安妇的时候说老人还没死呢,咋说到前三十年就死绝了?公社好不好不知道问你家老人去?我农村长大,老人家从小教育说我们赶上好时代了,以前公社老人、小孩天天都得挣公分,吃不饱,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白面饭。小时候喂猪、喂鸡时用糠,老人说以前人饿了就吃这个,怎么到知乎一个个怀念那时代了?自己活得不如意好好努力,这社会有的是出路。至于说现在土地这啊那啊的,吃不饱饭,和减肥不吃饭,能一样?
高票的几个回答真让人看不下去,甚至有点可笑。
包产到户的历史功绩竟然还有人质疑,这些人是不是还活在三十年前?
这是典型的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1. 回到问题,包产到户是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就是说少了包产到户,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成果,但只有包产到户也不行,还需要农业机械技术的进步,化肥农药的普及。
某些回答里声称:“包产到户对粮食增产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是四三方案的功劳。” 这就好比,紧固物体用螺栓和螺母,有人偏要说:“物体的固定和螺栓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是螺母的功劳。”
请好好体会这个逻辑。
2.“何不食肉糜”。某些人觉得,当年不搞包产到户,就留几百万人从事机械化农业,剩下的都进入城市从事工业。
要是当时的工业水平真能吸纳那么多劳动力,怎么还有那么多知青 “上山下乡”?后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工人下岗?这只不过把农村公社的低效率,转嫁给了更臃肿低效的国企,最后农业工业一起崩溃。
包产到户后,农民可以更自由地选择从事养殖等副业,或者去沿海新兴企业打工,或者开办 “前店后厂” 式作坊。包产到户有着政令指导的公社无法比拟的活力,解放了劳动力,也解决了就业。
3. 题目说包产到户对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作用,这样的表述很到位。因为包产到户不仅释放生产力,活跃了市场,还尊重了人的重要性。在人民公社里,社员被指挥着统一劳动,统一分配,对组织有很深的 “人身依附”,自己的选择余地很小。包产到户后,个人的特长得到发挥,个体的选择得到了尊重,农民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种什么,从事什么职业。
某些人嘴上说 “人民万岁”,其实根本不在乎占人民绝大多数的农民真的想什么,要什么。
4. 有些人的想法很奇怪,说什么 “包产到户真的有用,古代就不会发生饥荒了”,或者 “包产到户是私有化,会导致土地兼并”。
制度上,包产到户只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租种集体的土地,没有土地所有权,不存在自由买卖,更不可能发生古代那种土地兼并。包产到户也不是解散所有基层合作,和古代的小农经济完全是两回事。
本质上来说,在现代社会土地只是一种重要但普通的生产资料,二三产业的占比早已超过农业。古代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对象,农业是经济命脉,收租子是地主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才有人去兼并土地。在现代,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发挥的生产效率也比种地要高。不去投资创业写代码去兼并土地,那不是傻吗?
5. 包产到户,与前面的公社化运动,后面的土地流转,看似前后矛盾,实则一脉相承。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施行的土地政策自然不同。解放后的公社化运动,让农村的产出剩余尽可能地通过剪刀差补贴到工业。实现重工业后,要通过包产到户释放对农村的束缚,解放生产力。生产力上去了,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再通过土地流转发挥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特长,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有些答案抱着 “集中力量办大事” 来否定包产,或者用土地流转来 “打脸” 到户,其实是 “刻舟求剑” 的表现。
6.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用不同的土地政策来发展生产力,正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包产到户是因农民自发而起,我党顺应民心而为,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四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已经充分证明了当年选择之正确,也让键盘左们能吃饱了肚子有闲暇来知乎发表高见。
当年王明等留苏的布尔什维克有再高的理论知识,也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而知乎键盘左的知识水平还不如王明们,却自以为比历经革命实践的老同志们还了解中国。
可笑。
实际上当时是因为财政困难,根本没钱投入农业,于是搞摔包袱,放开农业,让农民重新拥有土地的决策权。
由于有七十年代的化肥和杂交水稻的成就,农业产量并未缩减,但相对而言增长缓慢,不过当农业产能能让大家不饿肚子,这已经不错了,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争夺劳动力资源的问题,而中国是在解决了粮食问题后并在农村制造了大量劳动力富余,这为中国之后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而同时,这么多人离开土地之后并没有出现饥荒,这还挺不错的。
知乎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说法观点都停留在理论上,从不参考实际。我就说一个简单的问题吧,当年我们公社有一辆老式拖拉机,因为拖拉机属于公社,所以压根就没人爱惜,该检修的不检修,该换机油的不换机油,不到几年,一辆新的拖拉机就被弄坏了,我想 79 年就算工业再怎么发展,也不太可能三年给公社更换一辆拖拉机吧?在农民素质还普遍比较低的时候,谈实现农业机械化就是笑话。理论上,1+1>2,只是理论上。不是没有给集体经营制机会,二三十年的时间,真奏效,早起作用了。
当年经历过的人还健在呢,就这么多人为文革翻案了?!
说说从我父母那得来的信息,在单干(东北都这么叫)以前别说吃不饱,冬天连取暖的柴火都不够,地里的玉米杆子太细了,不够烧。一年时间要有一个月时间去野外收集柴火,夸张不?凌晨十二点出发七辆马车,每车七个人早晨到目的地,两个小时就装完了,太阳落山前回到家,这一马车柴火七家份,每家一个冬天至少三马车柴火才够,所以要去 20 多趟,再加上一些亲戚基本要去一个月。为啥不弄多点马车呢?因为整个生产队就这几辆,生产资料归集体,个人是没有生产资料的,也不允许有。
单干以后马上各家柴火都够烧了,粮食也够吃了。
我还很傻的问,粮食不够吃可以多养两头猪呀!结果我爸爸说养猪是很消耗粮食的,人都不够吃哪有东西喂猪?因为缺少粮食,养了两年的猪才一百多斤。当时农民可以养猪还是挺让我很意外的。印象中养猪是资本主义尾巴。
老家的村子还是全国模范生产大队呢!当地还有口号: 远处学大寨,近处学火星(村)。生产队长据说去北京看过毛主席。
知乎用户 Bint Shanghai 发表 人民公社的 “积极性不高” 主要存在于那些评工计分的场合,如果是定额包工的话,农民往往会表现得非常 “勤奋”。然而定额包工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经常会出现农民干活只顾数量不顾质量,“抢工分” 的现 …
知乎用户 春过雪消 发表 首先声明,我摘录这几段资料不是为了宣扬或否定什么,请不带任何偏见来认真阅读、或者至少看完本文。文章不看完就瞎扯的喷子请出门右转找卫生间。 一、 河北省晋州市有一个号称全国唯一完整地保存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 …
知乎用户 MasterPa 发表 之前有这个么树枝做的无人机特别火。 这时候有很多人就开始开嘲讽了: 但作为干过无人机行业的人,我感觉这恰恰是实力的证明: 如果你有基础的无人机知识的话,会发现这个小飞机上安装了电机、飞控、桨叶以及电池等原器 …
知乎用户 司马懿 发表 看了 @chenqin @Richard Xu 和 @暗香疏影月黄昏 的讨论,我感觉讨论的方向被 @暗香疏影月黄昏 带偏了,一直在纠结一公斤化肥到底能增产多少公斤粮食。而这完全不是孙圣民的文章应该回答和能够回答的问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这样一件事抱有怀疑: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经济到底有没有到崩溃边缘?有没有遭受严重损失? 由于长期只有一种官方宣传声音,连这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怀疑竟然也慢慢滋长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