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保安:疫情之下的一种社区系统失衡

by , at 08 March 2020, tags : 保安 小区 城市 疫情 封闭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昨天回家,我遇到了件有意思的事儿。

疫情袭来以后,我们小区八百年不能用的门禁终于通电了,大门口也第一次出现了保安,是两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他们白天晚上轮流值岗,大冷天的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室外,挺不容易的。

因为我每天骑摩托车进出,走行人的通道不大方便,但我没有机动车道打开电子栅栏的钥匙,所以我每次出入,都要喊保安帮我开一下门。时间长了大家便互相认识,到门前点个头,他们就会帮我开了。

昨天回来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向保安点点头请他帮我开门,结果他突然走到我身边来,说要请我扫个什么东西,我戴着头盔也没太听清楚,以为是物业的登记表什么的,就掏出手机扫了个二维码,结果扫出来一个特别简洁的页面,点了个确认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觉得挺纳闷的,回头有空了去网上一查,很生气地发现自己被“利用”了:

我扫的那个二维码,是代他人解封违规微信号的。这个保安在线上接了单,只要找够足够多的人扫码,成功解封一个微信号,他就能获得几十块钱。——这其实是一项长期存在的、有组织的地下黑产,没想到,竟然被他“巧妙”的利用到了疫情封堵下的小区门口,显然,我并不是第一个“受害者”。

——而这次扫码是完全没有痕迹的,这样我甚至很难维权。如果我帮助解封的那个账号再次被封的话,我的微信有被所谓“降低权重”、甚至有被封号的风险。尽管被封号的概率很低,我也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侵害,但这种行为无疑是让人反感的。

回头来看,我遇到的这个情况,当然只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例子,但这其中反映出了一些有趣的普遍性问题,是关于小区保安这个职业本身的:

为什么我在进入自己合法居住的住宅中的时候,要经过这样一道“权力”的盘剥?尽管这种权力微乎其微、而且是靠蒙骗取得的,但这无疑给我和我的邻居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早在疫情之前,我身边就不止一位朋友,和自己家小区或其他地方的保安发生过冲突 。这在本质上,是因为保安的权力并非来自业主,这使得他们常常会站在业主的对立面(图片来自网络)

换一个角度看,这位保安辛辛苦苦地在大冷天里站着,一个月只有五六千块钱,想赚点儿外快,十分正常。尽管他走了点儿歪门邪道,终究还是因为营生艰难,实在可以理解。

只是,为什么会有人从事着这样明显不合理的工作?或者说,小区保安这样一个职位,在这个城市中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个我们须要明晰的前提是: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机体,那么,相比于世界上多数采用街区制的成熟现代都市,我们的城市实在谈不上玲珑。

出于种种原因,一座中国大城市可能淤塞着许多臃肿庞大的块状物,它可能是一个园区,一家庞大的医院,一家实力雄厚的单位,一片过大的公园,不一而足,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被我们称为“小区”的、或大或小的独立住宅社区。

宇宙第一社区天通苑

——在不少中国人的观念中,“小区”似乎是住宅的必要条件。人们继承了从福建土楼、山西大院流传下来的朴素汉族住宅观,认为深宅大院、高墙禁卫,能给自己带来某种集体温暖和安全感。基于此,“封闭”始终是中国小区的一个强标签。

但是,在客观层面上,大面积的封闭小区其实是和现代都市的游戏规则不相匹配的。这些被栅栏和岗亭区隔起来的小社会,严重阻塞了城市的细部循环,也给居民带来了许多不方便。

而城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有机体,所以,直到本次疫情以前,这些刻意被封闭起来的小区,它们的封闭性,其实正在或多或少地被种种因素自然瓦解:

根据个人的经验来看,似乎没有哪个小区是你真正进不去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防卫森严的小区,随便登记个什么东西也就溜进去了,更不用说大部分小区根本就不会对任何人进行盘查和登记。

电商,特别是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发达以来,快递员和外卖小哥成了城市气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进一步促进了这种封闭性的瓦解,毕竟没人希望每天步行五分钟到小区门口去拿外卖。

如此种种,本来已经在业主、物业和保安门卫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不少小区的门禁永远都是坏的,保安永远只是呆呆坐在那儿,成为封闭小区的尊严和城市方便性之间的平衡者,没有人指望他真的去做什么。这份工作,被普遍被“站着或者坐着呆一天就好”的概念定位,因此,一个城市中的保安的数量始终被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也没有雇主给这个职位多高的薪水。

然而,这份平衡,被突然袭来的疫情打破了。

图片来自网络

当鼓楼的胡同都被大量志愿者大妈大爷以街区为单位封死以后,封闭小区在此次特殊状况中的优越性迅速显现。至于小区保安,他们的职责明显被加强了,他们开始有权盘查进入小区的人,也有权拒绝外人进入小区,保安话语权的提升,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我上文描述中事件的发生。

下载一个boss直聘,如果你把自己的求职意愿写成保安,一小时内,至少会有二十多个中介联系你。原来有保安的小区,大多都增加了保安去守卫那些平时不大照顾得到的小门;像我家小区这种原本就没有保安的,如今也都有了保安。

这些劳动力像棋子一样,被五六千块钱的月薪,吸引进城市中的各个机枢。可正如我前面说的,封闭即意味着倒退,一个健康的社区,并不需要那么多门岗和守卫,他们反而会给社区带来种种的症结。

疫情终究会结束,城市终究要恢复往日的繁华,我终究可以随便带朋友来家中聚会,外卖终究要送到我家门口,届时,这些保安在疫情中获得的权力将被以何种形式收回?他们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

“保安”须要被专业化,在确有安保需求的地方,譬如医院,我们须要那些警觉、能打的专业保安,一些安保公司也的确走的是这样的路线,这才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而正如我不认为遍地是封闭小区的城市是健康的城市,我也不认为现在我们随处见到的这种“保安”是一项健康的职业。你要真是在北方小城里,道上方方面面有点儿实力,在那儿坐着就真的能起到“保安”的作用,也就罢了。但是,在发达、遍地监控、治安常年良好的现代都市,我们实在不需要那么多“一站站一天”、“一坐坐一天”的保安。

包括北京公交车、地铁车厢里所谓的“安保员”,我并不能看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和那些小伙子旺盛生命力的匹配。事实上,说起价值,我认为在大部分情况下,除了“添堵”,他们并不能给这个城市带来丝毫的便利和动能。

前几天我路过一个小区门口,看见门口的保安在和等住户下楼拿东西的盒马小哥聊天,看起来是在打听行情准备跳槽,这挺好的。希望劳动者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生命力,在城市这个复杂系统中加以最大的杠杆,发挥最大的价值。

今天看啥 -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BNrH4chhOo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武汉封城日记|第四十一天

经过这场疫情的教育,我们都知道了,基本传染数「R0」——平均一个带病者会造成的理论感染人数——的值被认为是评估流行病扩散速率的核心指标,当「R0」大于1的时候,若是不迅速加以控制,传染就会发生指数级增长的可能。 这个公式有点像那个流传甚广的 …

疫情黑天鹅飞出,营销人的敏捷应对之道

无论在金融市场、商业、经济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称那些极其罕见的、出人意料的风险为“黑天鹅事件”。 一般而言,黑天鹅事件有两个特点:第一,它具有意外性,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第二,它会产生重大影响,通常会引发各种连锁的负面反应甚至灾难。 这次 …

人类与瘟疫:一场西西弗斯式的战争

作者丨陆离 监制丨阑夕 如果从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拉响全民共抗疫情的警报算起,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才过去了47天。对于国人而言,这47天却恍如一个世纪般漫长。 截止3月5日晚24时,除湖北外全国其他省市新增确诊病例17例, …

疫情之下,媒体如何将信息送至每个角落?

文丨阑夕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形成「一城一报」的格局,这场重要的新旧交替运动,让许多老牌报业被市场淘汰,同时也推动着纸媒从零散、多元逐渐迈向统一、趋同的形态,随着市场选择的尘埃落定,媒体工业结构化的时代也就此开始。 在此后的数十年 …

任志强:文章一篇

2月18日落笔了“记忆与反思”,本想就此罢手了,尤其是不愿再碰触2月19日的伤疤。 四年前的2月19日,我在转发“央视姓党”的微博照片时,加上了“当所有媒体都有了姓,并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时,人民就被抛弃到被遗忘的角落了。”的一段评论,于是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