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李外长巧遇戈尔巴乔夫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今早一打开手机,刷到了戈尔巴乔夫去世的新闻。讲真,这个消息实在谈不上有多震惊。

中国人常说,盖棺定论。但戈氏没有盖棺时,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似乎早已有了定论。

去年底,苏联解体三十周年时,我室写过一篇小文章。今天就再捞一捞,略作修改,算是给这位逝去的历史人物,做一个微小的注脚吧。

01

2004年6月,美国政府为前总统里根举行国葬。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德国的科尔,当然还有戈尔巴乔夫,都去了。

代表中国参加的,是时任外长李肇星同志。

葬礼结束后返程的航班上,李外长意外地发现,戈尔巴乔夫就坐在他的前排。

他们上一次见面还是在1989年5月。

当时,戈氏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访问中国,李肇星作为新闻司的司长,两人的级别差了一大截。

如今时殊事异。

李外长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走到戈氏身边,问这位“失去了国家的总统”:

为什么那么大的苏联,短短的几年内就解体了?

为了避免尴尬,他还补充了一句:这个问题不太外交,您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李外长回忆说,听到这个问题,戈氏的面色变得有些凝重。

但是,他还是回答道: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告诉你的是,在各国领导人当中,我最敬佩的是邓小平先生。而我们那里没有个邓小平。”

言毕,戈尔巴乔夫没有再往下说什么。

02

苏联确实没有邓小平。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十月革命”以前出生的领导人,死的死,衰的衰。

戈氏之前的两任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在岗时间都没有超过两年,双双死在了任上。

算上1982年去世的勃列日涅夫,莫斯科三年搞了三次国葬。

勃列日涅夫的葬礼。

他们年龄很大吗?

也并没有,都比邓小平年轻,去世时都没超过80岁,属于天不假年。

苏联实在经不起再来一个“中道崩殂”的领导人了。时年只有54岁的戈尔巴乔夫,被大家研究决定当总书记。

不过,在资历深厚的元老面前,在众多的加盟共和国面前,戈氏实在是太年轻了。

太年轻,就可能压不住阵脚。

对比中国。邓小平在1977年再次复出时,已经具备了无可比拟的威望。这种威望来自于三点。

第一,他漫长的革命资历。

早在1927年12月,邓小平就是中央的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工作。如果说那时就算进入核心团队的话,到“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作为核心成员的资历,已经有半个世纪。

第二,他带过兵打过仗。

尽管没有授军衔,但邓小平几乎经历过武装斗争的全过程。从1929年百色起义到1949年进军西南。在讲究“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中国,带过兵的人威望不一样。

第三,他有业绩,得人心。

1975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时,大力整顿混乱的经济,还跟“那四个人”狠狠斗了一番,赢得了民心。

拥有这三个巨大优势,并且还相当长寿。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当邓小平凭借极高威望推动改革时,不仅一切会顺利得多,而且保障了国家的稳定。

03

戈尔巴乔夫也搞改革。

中国的改革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来就给出宏大的计划,还没整出什么名堂,就开始出书。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邓小平。

那阵子,他号称“新思维”“公开性”“民主化”的改革,基本已经进入了死胡同。

面对邓小平,戈氏是抱着“朝见”的心情来的。行前,他在内部说,在邓的面前,无论从哪方面看,自己都是个小字辈。

邓小平一生跟苏联的关系很深。

1926年,他从法国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戈尔巴乔夫还没有出生。1960年代,邓小平率领代表团跟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吵架”时,戈氏也只是苏联一个农场的职员。

但是,邓公对这位苏联来的小字辈,却表现得相当“克制”。通常对细枝末节不太在意的他,在会见前却专门跟工作人员打招呼说:

见面时,只握手,不拥抱。

这个不寻常的举动,既表明了对中苏关系的定位,或许也表明了对这位苏联客人的态度。

当时中国内部,也鲜有人看好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耀邦同志就说过,“戈尔巴乔夫先搞政治体制改革,不知道这个冒失鬼最后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邓小平会晤戈尔巴乔夫。

04

后来,也是在2004年,邓小平诞辰一百年前夕,戈尔巴乔夫接受记者的采访,把话说得更明白了些。他说:

“邓小平的贡献是:他创造了改革的气氛和条件,他没有在改革前就制定一整套改革计划,而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正确的……

我想通过我们惨痛的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这时的戈尔巴乔夫,说的应该是真心话吧。

参考资料:

《说不尽的外交》,中信出版社

《中苏中俄关系亲历记》,世界知识出版社

《戈尔巴乔夫:邓小平是20世纪的伟人》,光明日报

关注这个传达室

并且设为星标

或****点击文章末尾的“在看”

才容易收到我的消息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戈尔巴乔夫:自愿限制自己权力的当权者

撰文:尼尔·阿彻森 翻译:陶小路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1 那是1990年的春天,从华沙到维尔纽斯的列车越过了边界。列车从欧洲的铁轨抬升到俄罗斯的宽轨铁道,窗外是鲜绿色的森林,那是当时仍然属于苏联的立陶宛。我有 …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知乎用户 九斗 发表 苏联到最后基本盘究竟是什么其实是个问题。所以导致最后的苏联形成了一个很奇葩的一幕: 特权阶层不支持苏联,因为只有打破苏联的体制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广大人民群众厌倦了旧制度,认为变革寻找新出路才能获得更好的前途; …

如何评价苏联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这个样子,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也非常厉害。只不过实际操作极其困难。新中国学了十多年,苏联专家手把手的交了五年,中国连门槛都没有迈进去,只是在门口看了看,由于实在太难不如自己搞吧。 中国的 “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