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导致了哪些有趣的中国特有的事物?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仲长统​ 发表

中国当前的确存在很多逻辑上的错误,而且历史上的很多被传颂的典故其实也属于逻辑谬误。但我不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事物,如果说是特有的事物,似乎又回到民国以来批判最多的关于 “民族劣根性” 的声讨,实际上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并不是某国所特有的。虽说欧洲建立了成体系的逻辑学,但也只是少部分知识分子会去完整的学习,大部分民众的逻辑依旧堪忧。比如从这次疫情所报道出来的各国民众的反应,并未看出在逻辑上有哪一国家的民众格外出众。

不过这个问题提的挺好的,可以梳理一下中国古代典故中有哪些在逻辑上有问题。挖坑待填,等我先写完手头的论文再整理(意味着可能永远不会整理←_←)。不过我不是逻辑学专业,也不一定正确,期望能够抛砖引玉。

在此之前,需要知道哪些类型属于逻辑上有问题。《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是美国哲学家罗伯特 · 所罗门和凯恩琳 · 希金斯所写的教科书,由北大的张卜天老师翻译的,这本书对新手很友好,非常适合非哲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主要因为其他的书看不懂)。这本书最后的附录三,专门梳理了常见的非形式谬误,可备一览。手打如下:

常见的非形式谬误

许多论证尽管从形式上说是有效论证,但它们却是谬误。也就是说,它们并不违反推理规则和演绎论证的正当形式,但却仍然是不好的论证。比如说,重言式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论证(“如果 P,那么 P”),但在一次讨论或在一篇哲学论文中,这样一种论证显然对于问题的深入起不到任何作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几乎总是不好的 “非形式” 谬误:

  • 只作断言

  • 你接受一种观点这一事实不足以让别人也相信它。陈述你的观点并不是对它的论证,除非你只是在回答一次公众意见调查,否则每种意见都需要有论证作支持。当然,有一些陈述是大家都会照字面接受的,所以你用不着去论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法争论,因为如果遇到挑战,即使是常识中最明显不过的事实,也必须被论证——这正是大部分哲学所要讲的。

  • 循环论证

  • 另一种谬误虽然看起来像是论证,但实际上却是把要被论证的结论当成了前提。比如说,假定你主张人人都应当成为基督徒,理由是《圣经》是这样说的。这也许对你来说的确是结论性的,但如果你试图说服的对象不信仰基督,那么他也许同样不信《圣经》上的话。因此,诉诸《圣经》是一种对成为基督徒的循环论证。循环论证往往是由一个经过改装的结论组成的,比如,“这本书将会提高你的分数,因为它能帮助你在考试中表现得更好”。

  • 恶性循环

  • 循环论证与另一种通常被称为 “恶性循环” 的论证相似。让我们考虑上面那种谬误的一种更为精致的表述。一个人声称自己知道上帝存在,原因是他看到了一种宗教场景。当被问及他怎么知道这种场景是宗教的而不是他所吃的某种东西的反应时,他回答说,这种复杂而强烈的体验只能由上帝引起,而不可能由其他东西引起。当被问及这又是为什么时,回答是,上帝亲自——在场景中——告诉他的。再比如说,“他一定是犯罪了,他脸上的表情可以作证”。“你怎么知道他是犯了罪,而不是被吓着了或正处于悲伤之中?”“因为它就是做那件事的人!”如果你用 B 来论证 A,用 C 来论证 B,却用 A 来论证 C,那么你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它之所以是恶的,是因为就像循环论证一样,你已经假设了你所要证明的东西。但需要记住的是:凭借着那些只有接受其余的许多信念才能加以辩护的信念,也许所有的观点最终会形成一个整圆。宗教信徒和无神论者之间的争论往往就是如此。自由市场的支持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争议也是一样。长时间的争论清楚地表明,每个人都接受了一个人的信念体系,所有这些信念都依赖于其他的信念。某些逻辑学家把这称为一种“良性循环”,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恶性循环存在。一个良性循环是一整套世界观的发展,它需要进行充分地思考和组织。而恶性循环则像循环论证一样,它通常只是思考粗心的结果,而不能通往任何地方。

  • 离题

  •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他对一种观点进行论证的方式是提出别的东西,比如抛出一堆统计图表,或是对宇宙的状态大加抱怨,或是说一些笑话。总之,什么都做了,就是不谈正题。这也许是一种拖垮对方的技巧,但却不是说服别人同意你的观点的方式。无论一则论证可能被打扮得多么华丽,如果它偏离了你所要辩护的主题,那就没有任何用处。

  • 人身攻击

  • 最使人不偷快的一种离题是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反驳他的观点或立场。你所要反驳的人有可能会说谎、穿着很不讲究、秃头或面相丑陋、还不到选举年龄或者老得干不动活,但唯一重要的是他说的是否能被接受。对对方的外表、声誉、举止、智力、朋友或财产品头论足,有时也许会对你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持这样一种立场有所帮助,但它并不能对这种观点本身进行证明或否证。对对方的动机、私人考虑进行考察,也许量少了是适当的,但量多了通常就会冒犯别人,而且往往对你更有害。所以,务必尽一切可能避免这种类型的论证。它往往表明你自己没有任何好的论证。

  • 结论含糊或变动

  • 读起来最令人头痛的论证之一是那种结论含糊的或每一段文字的结论都变动的论证。如果某种事物是值得捍卫的,那么它就应当被清楚地表达出来,并且得到坚持。如果你主张服用药品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并没有说清楚这些人是指吸食海洛因的人,还是服用阿司匹林的人,那么你的观点就没有考虑的价值。如果你说你指的是非法的毒品罪犯,那就不要主张药品对你的身体有害,因为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药品都同样有效;如果你说你指的是服用安非他明的人,那么当有人向你解释安非他明的几种药用价值时,就不要转而谈论药品是否非法。一定要搞清楚你正在争论的是什么,否则你的论证就会没有目标。

  • 改变含义

  • 有时一则论证虽然表面上看是有效的,但其实却含有谬误。比如:

  • 只要人们可以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是自由的。

  • 监狱里的罪犯可以不受约束地为自己打算。

  • 因此,监狱里的罪犯是自由的。

  • 之所以会得出这种悖谬的结论,就是因为 “自由” 一词的含义模糊不清。它在第一句话中是指一种心理的自由,而在第三句话中则是指身体的自由。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这样一则论证,它通常被认为是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 · 斯图亚特 · 密尔提出来的:“人们想要(desire)的东西就是值得要的(desirable)东西。”请注意,这则论证是拿英语中的一个含糊之处做了手脚。并不是每一件实际被欲求的东西都是应当被欲求的(比如酒精被酒鬼所欲求),所以这则论证是演绎无效的(不过密尔认为,X 是值得要的唯一判据就是人们事实上想要它)。请注意你的论证中的关键词项一定要自始至终保持相同的含义。

  • 分散注意力

  • 另一种常见的谬误形式是 “用题外话引开别人注意”,即没完没了地去讨论一些偏离主题的话题。例如,在一则关于心脑关系的论证中,一个神经学家也许很乐于详细地告诉你神经学中的一些奇特事实,告诉你他所做过的一些脑手术,还有对神经学一无所知的哲学家过去曾经提出的一些愚蠢的理论。但是如果这些与所谈的问题没有关系,那么它们就不过是一种挺不错的周末消遣方式,而不是消除歧见的步骤。当论证的时间有限时,分散注意力是一种特别有利的谬误(这也就是为什么它在课堂上特别盛行的原因)。

  • 伪问题

  • 有的时候,谬误源于所问的问题。例如,有些哲学家认为像 “心灵是怎样与肉体相联系的?” 或者 “上帝能否创造一座连他也搬不动的山来?” 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些伪问题;也就是说,它们看上去像是真正的问题,甚至是深刻的问题,但由于它们所基于的一些无意义的假设,所以最终是无法回答的。(具体到这两个例子,他们认为心灵与肉体之间没有合理的区分,因此任何有关它们是如何 “相联系” 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第二个问题则预设了上帝的 “全能” 包括了他可以做逻辑上不可能的事情,而这是荒谬的。)同分散注意力一样,伪问题也把我们带到一条很长的死胡同里去了,只不过在伪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连出发点都是错的。

  • 不可靠的权威

  • 我们较早前曾经提到,近代哲学是基于我们有权——有时还是一种责任——对权威提出质疑这一假设之上的。然而,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那些特别有智慧的 “一部分人”,我们的大多数知识和意见都是基于权威的。不诉诸权威即使不是极为危险的,也是极为愚蠢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如此复杂的世界中。我们会问一个经济学家如果利率下跌会发生什么,会问礼仪小姐食用沙拉应当使用哪副叉子。如果我们问错了人,问的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那么就可能出现这种谬误。比如说,当内科医生被问及有关核政策的问题,或是物理学家被问及有关高中教育的问题时,他们在一个领域有专长并不说明他们在另一个领域也同样如此。是否应当诉诸出版物上的观点要看该作者或该出版物的权威,印刷出来的东西并不必然就是权威性的。

  • 滑坡

  • 隐喻往往会弥散到整个论证之中。一个较为常见的隐喻是 “滑坡”,即一个打滑的斜坡,人一旦踏上去,就必定会滑到底部。(在政治上,这有时被称为“寒蝉效应” 或“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有人主张,任何对自由言论的干涉,甚至是禁止一个人在拥挤的礼堂中喊“着火了!”,都迟早会导致包括有益的、负责任的政治讨论在内的一切自由言论的消失。但我们通过攻击一种极端的情况,就一定能危及整体吗?有时也许是这样,但更多的情况是,滑坡隐喻会使我们认为存在着这种不可避免性,但事实上它并不存在。

  • 攻击稻草人

  • 拥有过硬的论证的真实对手有时是很难反驳的。因此,转而攻击一个论证很容易反驳的假想的对手真乃轻松之策。这被称为攻击稻草人。

  • 例如,法国存在主义者让 - 保罗 · 萨特主张人有 “绝对自由”,意思是他们总能找到对付某种困难处境的方式。但不赞成他的批评家们马上就把他的主张解释成一个人可以做任何他所想要做的事情,比如通过扇动耳朵飞到月球——他们以为用这么愚蠢的例子就驳倒了萨特。

  • 同情(以及诉诸其他感情)

  • 有些形式的谬误诉诸我们的某些较好的部分,这甚至发生在它们对我们脆弱的逻辑能力构成挑战之时。诉诸同情往往就是这样一种论证。受苦人民的照片也许可以很好地刺激社会行动,但在我们的同情——这是一种无可否认的优点——与相应的社会行动之间的关联并不构成一种论证。诉诸同情(以及对所有感情的诉诸)在哲学论证中有着完全合法的位置,但这种诉诸本身却不是对任何特定立场的论证。一个演说者也许会使我们恼火,但我们对相关问题所要做的却必须是进一步论证的产物。

  • 诉诸力量

  • 身体的力量永远也不能造就哲学上的正确性。有时一个人会受到威吓,但他却并不因此而被驳倒。有时我们不得不用力量来支持一种哲学信念,但力量却构不成对这种信念的辩护。

  • 不恰当的论证

  • 我们最后要提到的一种谬误与方法的选择有关。当强有力的归纳论证反对你的时候,你却坚持要求用演绎论证,这同样是一种谬误——也许不是一种错误的论证,但仍然是一种逻辑错误。比如说,假设你正在演绎地论证某个国家不会有任何刑讯逼供存在:因为Q先生正统治着这个国家,而且Q先生是一个好人(这里隐含的前提是,“好人不会允许刑讯逼供在他的国家存在”)。但如果有成百上千的可靠的证人公开描述他们亲眼见过或经历过刑讯逼供,那么你最好还是放弃这个论证。在这种信息面前仍要坚持你的演绎是愚蠢的。这也许告诉不了你论证的问题出在哪儿:也许Q先生没有这么好,也许他被推翻了,也可能他听不到汇报,所以就无法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等,但无论如何,这种论证都应当立即中止。

  • 反过来也是一样。某些抽象的问题似乎只能通过演绎来回答。比如当探讨宗教问题时,寻找建立一种归纳论证的证据可能就是愚蠢的。这里关键的地方是你关于宗教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作为相关事实的证据可能是无关紧要的,非常抽象的问题往往只需要进行演绎论证。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谬误几乎都是令人窘迫的,而且往往会危及你的整个论证。如果你想论证一件事情,那么就要用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去论证它。说服别人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巧妙地把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结合起来,再辅以类比和对其他立场的恰当的批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意见很重要,那么没有什么能比用最好的论证去支持它们更值得做了。

参考文献

罗伯特 · 所罗门 (著), 张卜天 (译). 大问题: 简明哲学导论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知乎用户 罗心澄​ 发表

我瞎几把吐槽一下,以下内容并没有经过统计调查。


中国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的后果,就是容易产生一种对于逻辑的皈依者狂热。导致很多问题都被归结到逻辑上去。

演讲需要逻辑吗?需要一定的逻辑来保证观众能够理解。比如说,需要前后一致(consistent, coherent),因此我们知道演讲者持有一个什么样的观点;需要论述连贯(cohesive),因此我们知道一步步是怎么展开的。但是核心是修辞话术,需要具有足够的煽动性。某些大哲学家讲话滴水不漏,然而学生却是坐着睡着。

考虑一个类似的问题:广告有逻辑吗?比如说,你看到 “累了就吃 XXXX” 第一反应是,这东西真的有用吗?有足够的实验证据吗?第二反应是:它也没说吃了 XXXX 就能不累,其实是我自动地将这两者关联起来。但是如果仅仅是我自动将这两者关联起来,那么即便它说的东西 consistent,但是却不满足 cohesion 的写作标准。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没有逻辑。—— But who cares? 根本上来说,广告宣传的效果能不能达到才是重点。

如果你只是要说诸葛亮和王朗之间的骂战没有逻辑的话,我想提醒一下你,战争本身就是诉诸暴力。Love & Peace 比心 ❤~!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这个事情,这是为了文学写作而创作的一段故事。虽然我不想引用阿虚名言,但是考虑到虚构性对于语言的影响,不妨来看看一般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夸大:随便选一段莎翁戏剧的长台词,且不论逻辑与否——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这样说话的?就算比不上戏剧,“电视剧台词夸张到什么程度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本身就是一个微妙的问题。电影、电视剧的脚本,戏剧剧本和小说、诗歌、散文各自有分析的套路,而即便是文学作品,本身和学术写作之间也隔着一个鸿沟。

(话说回来,其实骂死王朗算不算某种超限战?比如说以非战斗的方式实现战斗的胜利?)

总之,并不是所有语篇都能用学术写作那一套思路来分析。


当然,另一方面,如果你做的是非形式逻辑,你也可以强行分析一波。但是非形式逻辑中对于学术写作的那种严格性就没那么重视了。比如说,有一种论证模式叫做权衡论证。分别列出正面理由和反面理由,然后以一句 “但是总体上正面理由盖过了反面理由” 结束。大体上这样:

  • 陈述正面理由;
  • 陈述反面理由;
  • 总体上正面理由盖过了反面理由,因此结论成立。

显然,这种论证模式之所以有效力,不是因为它是某种省略形式。如果它是如下形式的省略,那么把权衡论证中的反面理由的部分去掉反而会增强论证的效力,因为对于论证的巩固实际上是在 “逐条分析为何正面理由盖过反面理由” 这一步完成的:

  • 陈述正面理由;
  • 陈述反面理由;
  • 逐条分析为何正面理由盖过了反面理由;
  • 总体上正面理由盖过了反面理由,因此结论成立。

只要你坚持较为严格的判定标准,你很难解释为什么权衡论证是一种好的论证形式,因为你受到的写作教育是:如果你陈述了反面的理由,你得把反面理由解释掉才算完事。要不然你就直接不写反面理由。——虽然这会受到老师批评,但是起码你的文章是完整的,你没有留下一部分工作没做。如果你非要留下反面理由,你就需要把结论改成 “有待研究”,这虽然是一种未完成,但是和上面那种未完成比较又稍微好一些。

事实上,权衡论证中反面理由的引入起到的效果是增强说话者信度:“我”是公允的,“我”同时考虑了两方理由,因此 “我” 的话更加可信——就文本本身而言,虽然反面部分的直接作用是削弱论证效力,但是从提升我个人的信誉的角度来说,陈述反面理由(即便不分析为何正面理由盖过了反面理由)能够使得我看上去更加中立客观。这种 “误导” 效果使得不加论证的独断 “正面理由改过反面理由” 以及结论的信度增加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便严格的形式意义上诸葛亮的说辞不好。而且,在一些基本的就事论事的角度上来说诸葛亮个人身攻击也不好,但是结合上述这种形式的 “增加我方 / 降低对方说话可信度” 的角度,这种论证策略未尝不可接受。

但是更多的分析已经不能从纯粹语义的角度展开,而需要从用户 / 读者心理和修辞,或者文学批评的角度去展开,这在某种上来说,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逻辑分析在这种地方会直接破产。


事实上这篇回答是自指的:我将重点归结于皈依者狂热,通过这种手段暗示自己是冷静的,可以理解成一种通过降低提问者信度的方式来提升我自己的信度。通过添加虚构创作标识暗示自己是公允的——但是实际上呢?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中国的逻辑学的确有问题,但是大哥你把诸葛亮骂死王朗当成逻辑学问题,那只能说明你根本没看懂这个辩论的目的是什么。

问个简单的问题。在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个场景中,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王朗的目的又是什么?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王朗的目的是为了 “劝降”,而诸葛亮的目的是为了 “北伐”。

在这个场景中,双方的目标是不对等的,所以王朗不可能对诸葛亮说重话——因为一旦过度刺激诸葛亮,他肯定不会投降。而诸葛亮对王朗丝毫没有顾忌,恨不得王朗死了才开心。所以,诸葛亮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辩论的输赢,而在于如何搞死王朗。

跟这个类似的一个场景是赵云七进七出护着阿斗杀出重围。是曹军不能打吗?当然不是。要不是曹操非得活捉赵云,曹军强弩乱箭早把赵云射死了。

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中,大多数时候逻辑学只有在纯粹的学术场景——甚至是哲学中的 “逻辑学” 这个方向下才有价值。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多数时候人是屁股决定脑袋,而不是逻辑决定思维。学术圈里,人情、派系的力量比 “逻辑” 要大得多。

知乎用户 周逢喜 发表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虽然它的表意笼统而概括,但我想很多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在自己心中都会投影出一个自己的理解,甚至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想起它,又会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了解了很多学习的方法却依然无法取得成绩。

比如和很多陌生人相处的很融洽却和亲人关系紧张。

再比如了解了事情发展的过程却无法预测事态的变化等等。

我觉得这句话,或者是这句话所指代的无数种场景,都共同指向了一种确实存在的矛盾,即实证逻辑有时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抛砖引玉地举个例子。

比如关于性犯罪者常用的一套说辞——“你被侵害是因为你穿的太性感”。

对于这套说辞的逻辑解析和批驳我想常刷知乎的大家都有了解,它最终在女性舆论中导向一个 “我可以骚,你不能扰” 的结论。而很显然,这种对强盗逻辑的辩论胜利却无法在避免类似事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女士们为自己着装的合理性争得了逻辑支撑,但对于问题并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在一些以着装为核心的女性亚文化圈比如汉服、lo 等等圈子中,即使这种穿着的合理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性骚扰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事实上这并不难理解,性犯罪者往往不会以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人都是客观而理性的,生活也不是随处都有辩论席,逻辑思维也并非直接指导人的生活。

我觉得在处理很多日常生活的事务中人们存在一种朴素的逻辑,它具有一定的共通并独立于实证主义之外,比如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等,相较于从科学方法中总结的逻辑思维,它们的合理性更多地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认可和推崇,或者说有形而上的一面。

而这种朴素逻辑和实证逻辑的差异便造就了这种事与愿违的矛盾。

就像题干说的 “中国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虽然我看到有很多答主提出质疑,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认可的,只是这种认可更像是“心领神会” 而非严谨的论证。

我觉得很多人认可、学习并接受着沿袭西方系统的逻辑学内容,但很多看待问题的方式还停留在朴素的阶段。就像知乎法学领域日经死刑话题,很多人仍然坚持着 “杀人偿命” 的道理。注意,我并非是在说这种道理的对错,而是在人们对朴素逻辑的坚持建立在一个不充分探讨的基础上。

而朴素逻辑面对日益复杂的事件往往显得没那么中用,譬如坚信着杀人偿命的人会在未成年犯罪上陷入两难,这些人无法处理朴素逻辑的冲突,一部分选择用实证的方式探求解决方案,而另一部分则无视这种冲突继续坚持偿命的道理。就我个人看来,知乎上这问题的风气有向后者发展的趋势。

普京对瑞典环保少女的评价中有句挺亮眼的:“这个世界是复杂且不同的。” 我觉得在未来的几年里,这种朴素逻辑与事态发展的矛盾会增加,但我想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首先,有没有逻辑学教育和有没有逻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以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即便你开展了很成体系的逻辑学教育,最后只会发展成逻辑学,成为考试范畴之一,学生都能够熟练的背诵逻辑学相关的定义都可以熟练的运用逻辑学经典的原理进行论述题的表达,但是放下试卷与人交往和回答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该没逻辑的一样,没逻辑。

古代的状态也差不多,这就好比从古至今科举考试都要考忠君爱国,清廉自守,但是贪官从来也不少,这就好比现在,从小学到高中,大家都在学数学学英语,但是真正 25 岁以后,英语很好,数学很好的人已经算是很少数了。

其次,辩论比赛大家的立场是抽签决定的。所以在你所看到的辩论这个场合,大家都不太会去质疑对方的立场,因为大家都知道立场是抽签定的,所以辩论才能纯粹的,只考量逻辑关系。但在现实中很难无论是诸葛亮骂王朗,还是今天知乎上的辩论,立场争论才是首要的,其次才是逻辑关系。很少有人能够单纯的不谈立场,光谈逻辑。而两个人如果是立场冲突,那么逻不逻辑,其实就已经不重要了。就像知乎很多问题下面聊着聊着会演化为人身攻击,你以为真的学过逻辑学,他们就不会人身攻击吗?教授也是会打架的。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知乎下面的房价问题,你随便点开一个看看。如果你说房价会跌,那么无论你说的怎么样没逻辑,只要你的回答稍有调理,都会有很多人给你点赞,而如果你说房价看涨,就算你有理有据点赞的人不会多,抬杠的人会很多。还有很多人会把资本家逼工人加班,自己加班没有加班费等等无关问题也带进来。为什么?因为知乎的用户当中年轻人比较多,而年轻人大部分还没买房,而房价问题是最为明显,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有产者不希望房价跌,没房的人希望跌…… 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就算每个人都学逻辑学,没房的人仍然希望跌,有房的人不希望跌,不管什么逻辑

知乎用户 Sedari 发表

知乎有个最基本的问题问法,从而避免成为垃圾问题。

就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比如你的问题:前半部分,你要表达的是:中国现在的教育体系里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教育,还是中国从古至今没有相关逻辑学的体系,亦或者是其他意思?

如果这个前提没有说清楚,那么后面的 “导致哪些有趣的中国特有的事物?” 是不符合题主和问题本身逻辑的。

而你的问题详述里,提的 “古代辩论水平似乎长期处于诡辩的状态” 这个结论,接着论证你问题根源的事实依据是 “电视剧里的诸葛亮骂王朗”,及继续提出“设法证明辩论者对方道德有问题,导致对方说什么都有问题” 这个小结论来论证“古代辩论水平长期处于诡辩状态”。

从整个问题来看,题主的问题所有方面都存在逻辑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很难用逻辑学知识作为范本回答了。

只能连蒙带猜的根据自己的解析,给出一些 “不服逻辑” 的结论:

首先,中国有成体系的逻辑学,古有传统类似西方逻辑学的里相关逻辑思想的学说传承,现有基于西方逻辑学开设的相关课程;

其次,电视剧、及演义本身作为文艺作品在细节逻辑上肯定是存在逻辑问题,所以不具备作为依据和事实根源来支撑某些论点。(不过题主倒是很好的体现了很多基本的逻辑问题:节选其中的片段作为依据这个行为,提出某些论点,却没有给出事实依据及支撑等);

再次,如果你的主题干前半部分没有解释清楚,那么后半部分的答案,大概率是根据答主自己的理解随意解答了;

最后,如果是我来问这类问题,那么我会找个小点的切入点,比如:中国逻辑学教育处于什么状态,大众接受逻辑学教育的现状,基于前两个问题解答后:会出现什么样有趣的点。

在我看来一个问题扯上地域,那么大概率,这个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来找答案,而是找共鸣。不然题主可能还是学生,应该就要加强基础教育了,简单点说,好好学习吧,你这个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就能找到端倪。

知乎用户 月弦无端 发表

诡辩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更非中国唯有的现象。

在《墨经》中,是有一个逻辑学体系的,墨子设了辩科,并定义辩为明历害的工具。并且提出辩的方法是 “推”,也就是推理 。提出了“名”-“实” 这对范畴,提出 “类” 的概念,做出 “知类”、“明故” 的论断,确立了论辩的前提。所以这个题的前提是不成立的。

中国历史上有高水平的辩论,比如范缜的神灭论,里面蕴含着很优秀的逻辑,是可以总结成一个体系的,或者说与《墨经》的体系是相通的,(当然这个在当时是政治不正确的),下面是转译

问:“你说精神是会消灭的,怎样知道它会消灭呢?”
答:“精神和形体不可分割,所以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衰亡了,精神也就消灭了。”[唯物主义,精神源于物质]
问:“形体是没有知觉的称呼,精神是有知觉的意思,有知觉和没有知觉,实际上是两回事,所以精神和形体不能合二为一。
答:“形体是精神的实质,精神是形体的作用,所以形体是从实体方面讲的,精神是从作用方面讲的,形体和精神是不能相互分割的。”[两重性]
问:“精神本来就不是实体,形体本来不是作用,两者又不能分开,这道理在哪里呢?”
答:“名称不同,本体还是一个。”[形式与内容]
问:“名称既然不相同,本体又怎能是一个呢?”
答:“精神对其形体来说,好像刀口的锋利和刀口本身的关系一样,形体对其精神作用来说,好像刀口本身和它的锋利的关系一样,锋利这一名称,不能说就是刀口,刀口这一名称,不能说就是锋利。但是离开了锋利,就无所谓刀口,离开了刀口也无所谓锋利,从来没有听说刀口没有了而锋利还在的,又怎样能说形体死亡而精神还存在呢?”
问:“刀口和锋利的关系,或许像你说的那样,但形体和精神的关系,却未必如此。木头的实体没有知觉,人的实体有知觉,人既有像木头那样的实体,又有木头所没有的知觉,难道说明木头只有一种特性,人却有两种特性吗?”[诡辩]
答:“人类如果具有像木头那样的实体,自然不能具备木头所没有的精神,但人并没有木头那样的实体。人的实体是有知觉的实体,木头的实体是没有知觉的实体,人的实体不等于木头的实体,木头的实体也不等于人的实体。”
问:“人的实体所以不同于木头的实体,不过因为人有知觉罢了。人如果没有知觉,那和木头有什么两样呢?”
答:“人不存在没有知觉的实体,就和木头不存在有知觉的形体一样。”
问:“死人的形骸,难道不就是没有知觉的实体吗?”
答:“死人是没有知觉的实体。”
问:“既然这样,那人果然是既有相同于木头的实体,又有不同于木头的知觉了。”
答:“死人像木头,并没有不同于木头的知觉;活人虽有不同于木头的知觉,却没有和木头一样的实体。”
问:“死人的骨骸,不就是活人的形骸吗?”
答:“活人的形骸不等于死人的形骸。”
问:“如果活人的形骸不是死人的骨骼,那么死人的骨骼就不应该是活人的形骸而来的了,既然不是由活人的形骸而来,那这死人的骨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是活人的形骸变成了死人的骨骼。”
问:“活人的形骸变成了死人的骨骼,所以死人的形体就是活人的形体。”
答:“这就像从活树变成枯树一样,枯树的实体怎么能说就是活树的实体呢?”
问:“活树能变成枯树,可见枯树也就是活树;好像丝体变成了线体,线体也就是丝体,有什么区别?”
答:“如果枯树就是活树,活树就是枯树,那就应当在树活着的时候凋零,树枯萎的时候结果实了。活树枯树全都一样,为什么不先从枯树变成活树,一定要先从活树变成枯树,又是为什么呢?。”
问:“活的形体衰亡时,就应一下子死去,为什么总是拖拖拉拉的呢?”
答:“这是因为一切形体的生灭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忽然发生的,也忽然消灭,逐渐发生的,也必逐渐消灭。忽然发生的如暴风骤雨,逐渐发生的如动植物。有的忽然发生,有的逐渐发生,这是事物的一定规律。”[变化的概念]
问:“形体和精神是结合的,手这样的器官也有精神吗?”
答:“都有精神的一些因素。”[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问:“如果都有精神的因素,而精神能思维,那手这类器官也应当能思维了?”
答:“手这类器官有痛痒的感觉,但没有辨别是非的思维能力。”
问:“感觉和思维是同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答:“感觉是思维的起点,粗浅的叫感觉,深刻的就是思维。”[有康德的味道了]
问:“如果这样,就应当有两种思维了,思维既然有两种,那么精神也有两种吗?”
答:“人的形体只有一个,精神怎能有两种呢?”
问:“如果不是两种精神,怎么会既有感知痛痒的感觉,又有辨别是非的思维呢?”
答:“比方手和足虽有区别,但总归为一个人的肢体,辨别是非和感知痛痒虽然不同,总归还是一个人的精神。”
问:“辨别是非的思维,如果同手足无关,那同什么有关呢?”
答:“辨别是非的思维是由心器官主管的。”[科学水平不足导致的事实错误,把心换成脑即可]
问:“心器官是指五脏之一的心,是不是?”
答:“是的。”
问:“五脏有何差别,难道只有心器官才具有辨别是非的思维?”
答:“七窍又有什么差别,它们的职司和作用各不相同。”
问:“思维是不受限制的,怎样知道它是心器官所主管呢?”
答:“五脏各有职司,(除心器官外) 没有哪一个可以思维的,所以知道心器官是思维的大本营。”[科学水平所限,只知五脏,四藏皆有所司,所以心主管精神]
问:“思维为什么不寄托在眼睛之类的器官上呢?”
答:“如果思维可以寄托在眼睛之类的器官上,眼睛为什么又不长在耳朵上呢?”
问:“思维本身没有一定基础,所以可寄托在眼睛这类器官; 眼睛自有基础,当然就不用寄托于其他器官了。”
答:“为什么眼睛有基础而思维没有基础呢? 假如思维在我身上没有一定的基础,而能寄托在任何地方,那么张三的情感可以寄在王二身上,李四的性格可以寄托在赵五的身上。这很荒谬。”
问:“圣人的形体和普通人的形体一样,但有圣人和普通人的差别,所以知道形体和精神是可以分离的。”
答:“纯金能发光亮,杂质的金不发光亮,发光亮的纯金怎会有不发光亮的杂质? 同样,怎会有圣人的精神寄托在普通人的器官之中? 当然也不会有普通人的精神寄托在圣人的形体之中。[这段逻辑是没问题的,与前面的人与木头如出一辙] 因此尧的眉毛有八彩,舜的眼睛有双瞳,黄帝前额像龙等等 [这个例子是有问题的,但问题出在史实],这些都是内部器官的特征。由此可知,圣人有一定的特征非普通人可比,圣人不仅在道德上出类拔萃,就是形体上也是超越寻常的。所谓普通人和圣人形体一样的说法,实在不敢附和赞同。”
问:“阳货的容貌像孔子,项羽的眼睛像大舜,舜、项羽、孔子和阳货,虽才智不同而形貌相像,这是什么原故呢?”
答:“珉像玉但不是玉,鸡像凤但不是凤,事物有这类现象,人也一样。项羽、阳货的形貌和圣人相像,他们的内心器官却不真正相像,虽外貌相像,也是没有用的。”
问:“孔子和周公的相貌不同,汤王和文王的相貌也不一样,这更可证明精神不依赖于形体了。”
答:“所有圣人的心器官都是相同的,但外形不一定相同,就像马的毛色不同却都可以是骏马,玉的色彩不同却都可以是美玉一样。”[可以把心理解为思维方式]
问:“请问《孝经》上说:‘建立宗庙,让鬼神享受它。’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圣人布道设教就是这样的,为的是顺从孝子的心情,并力诫忘恩负义,所谓‘神而明之’,正是这个意思。”[祭祀的目的是活人而非死人]
问:“伯有变鬼,身披盔甲,彭生死后,化为野猪出现,古书上有明确记载,怎能认为这仅仅是圣人的神道设教呢?”
答:“妖怪的事时而真,时而假。不得好死的人很多,没有听说都变成了鬼,为什么单单伯有、彭生就这样呢? 一会儿是人,一会儿是猪,不见得就是郑国齐国的两个公子吧。”
问:“《易经》上说‘所以知道鬼神的情状和天地相似而不违背’,又说‘装载了一车鬼’。这些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答:“禽呀、兽呀,这是飞和走的区别。人呀、鬼呀,这是明和暗的区别。至于人死变鬼,鬼消灭了又变人,这是我无法想象的。”
问:“懂得了精神消灭的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答:“佛教妨害国家政事,和尚败坏社会风俗,像狂风迷雾般到处散布着影响。我痛心这种弊害,想把人心从这种弊害的深渊里挽救出来。为什么人们宁愿倾家荡产去求僧拜佛,却不肯照顾亲戚,不同情贫穷的人呢?……”

知乎用户 Jason Hu​ 发表

西方成体系的逻辑学研究也不见得提升一般人的逻辑思考能力。西方的辩论难道就没有诡辩了吗?我不认为所谓成体系的逻辑学对一般人的思维有一丝半点的影响。有无体系只能说有没有系统地了解某个学科而已,必然是发生在象牙塔,是少数人的行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造成了中国人喜欢用附会和简单类比推理事物性质的思维方式。

比如,古代认为人体有 365 块骨头,而不是 206 块。包括以实践著称的法医鼻祖宋慈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不是某个先贤找出副骨架错数导致的结果,而是董仲舒认为天有 365 日,以天类人,所以人也该有 365 骨头才对。就这么用没头脑的类比推出的结果,贯穿了整个古代都没人提出质疑或更正,由此可见一斑,类比思维对中国的影响。

还有一个就是改时的例子,古代一般把一天分 100 刻,一天十二时辰,这样十二时辰分 100 刻是没有办法整除平分的,计算上很不方便。于是有人想改成一天 108 刻或者一天 96 刻,这样就可以平分到十二个时辰,计算起就方便许多。接着支持 108 刻便和支持 100 刻的人展开辩论,争论内容竟不是算得的方便不方便之类的,而是双方都附会八杆子打不着的天人感应来说事,看谁附会的 “有道理”, 结果就是 108 刻或 96 刻制只实行了一段时间,又改了回来,最后不了了之。

这种用附会推理来争论的例子在古籍里数不胜数,了解多了,就知道中国古代为啥没发展出科学了。

知乎用户 哲学为何 p 开头 发表

問道,中国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导致那些有趣的中国特有的事物?
言道,西方哲学在中国从误译到误解惹的祸,中国哲学沒有系统的逻辑体系似乎还是件好事甚至很有趣?

1、形而上学外观→(↔×↔)←整体全面,西方哲学有系统的逻辑体系;

2、因此导致西方自然科学,→(形而下学↔内观 × 局部↔精密严谨)←,近代领先全世界。

3、中国哲学只有公孙龙说,→(黑马↔×↔白马) 非马←,当时就遭到孔穿等人的诘难,从此之后戛然而止;

4、这不但使哲学在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8 卦炉↔×↔练内功)←,虽然伦理道德讲得好,但自然科学很落后;

5、好在形而下学很快就要赶上,但如果仍然坚持→马非 (黑是黑↔×↔白是白) 非马←谬误,这件事可是很无趣,自然科学在中国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

5、最好伦理道德继续讲,→(8 卦炉↔×↔练内功)←,形而上学完全学西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比如,很多人以为狼人杀是个逻辑游戏?

知乎用户 求真即正义 发表

你怎么摆事实讲道理都没有用,有些人永远正确,放个 p 都是伟大光明正确的。。。。。

一件事情无论怎么反转,人们都无条件接受

知乎用户 子夏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觉得有趣,到底是看不起名家的 “合同异” 和“离坚白”,还是看不起墨家的《墨经》?说中国的逻辑学成不成体系,这是可以聊的,但扣上诡辩的帽子就没意思了。

就以白马非马举例吧,这里的逻辑其实非常清晰:

第一,马和白马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马的内涵是是一种动物而且还有一种颜色。

第二,马和白马的外延不同,马多而白马少。

第三,马和白马的共相不同,所有马都有马的共相,但未必有白的共相。

附上《庄子》最后一篇《天下》里列举的名家二十一辩,把这些弄清楚了就知道中国古代的争论到底是逻辑还是诡辩。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 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 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 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 、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 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卵有毛。鸡有三足。郢有天下。犬 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蹍地。目不见。 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 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 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

知乎用户 天为人纲 发表

再怎么吹西方逻辑,可它就是连摩西耶稣穆罕默德这种和张角孙恩一个级别的江湖骗子都解决不了,甚至连犹太人编造的六日创世这么粗疏简陋的狗屁童话也不能真正解决。六日创世的胡诌的致命逻辑漏洞在哪里,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恐怕永远也想不到吧!

知乎用户 真水无香 发表

公孙先生想要跟你探讨一下关于 “马” 的问题!!!

知乎用户 大成 发表

中国由于没有逻辑学,所以特别重视实体正义。西方由于有逻辑学,所以特别重视程序正义。

知乎用户 大汉皇帝 发表

中国是有成体系的逻辑学的,都包含在《墨经》中。

知乎用户 Mark ZZ 发表

看一个个回答,简直叫人心碎。

简单说:中国古代,现在有 “逻辑”。但这个“逻辑” 不是 Logic.

Logic 在任何场景下都是一致的。“逻辑” 就不是。这就是为毛天朝的即使有点某方面成就的人,也很难不玩 “逻辑”,因为这 TM 是遗传下来的嵌在了基因里。

懂得 logic 的人,基本上是 consistent 的,continuous 的。懂 “逻辑” 的人,基本都没法做到懂 logic 那些人的特质。后者,就是那些回答的“逻辑”。

“逻辑”is NOT Logic, keep that in mind. 世界上只有一个 logic, 但有无数的 " 逻辑 “。后者就是胡搅蛮缠,诡辩,没有丝毫智力含量。但 Logic 的有智力含量的,所以西方的” 诡辩 “都是找 logic 漏洞,中国的” 诡辩 “找的不是 logic 漏洞,而是” 逻辑“漏洞。

知乎用户 小学生 发表

用我发现自己生命时间,是一对两性联系原理和正中时间统一标准模型,都是无数个性核心生命,和单一共性空间时间,统一标准原理宇宙系统模型。发现中医学就是阴阳两性联系的时间生命原理模型,就是中囯特有自成体系的逻辑理论模型了。

知乎用户 庄建西 发表

中国哲学不是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中国人特有的是系统逻辑思维。如果说形式逻辑就像是算术减价乘除,那么辩证逻辑就像是代数,而系统逻辑就是高等数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根源就在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高于西方一筹。详细论述请看一下我写的《系统逻辑思维~ 中国人的智慧》。团结出版社正版图书网上有售,留一个邮箱给你发电子版的。

简单说一下,阴阳理论就是一个逐级放大的,扩张膨胀式发展的系统。五行理论就是一个循环超循环运动系统。阴阳五行系统理论是由两大类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型。

知乎用户 逆转力 发表

我也反问提问者三点:

中国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不成体系的逻辑学影响人拥有逻辑吗?

成体系的逻辑学能帮人能更好的学到逻辑吗?

ps: 拿小说举例说中国古代辩论是诡辩是否妥当?

知乎用户 阿胡拉玛兹达 发表

题主自称没有正式学习过逻辑学,那么,先科普一个小知识,普通逻辑学教材开篇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逻辑可以从形式上判断是否存在逻辑错误,但正确的逻辑推论并不代表推论的结论符合事实。逻辑正确不能为科学知识,社会科学论点做 " 担保″。

古代逻辑的三个源头,中国的名家逻辑,印度的正理 - 因明逻辑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其中,中国的名家逻辑没有形式方法,而印度和古希腊的逻辑都形成了自己的形式方法,印度的逻辑形式是正理派的五支论式和佛教因明的三支论式,古希腊逻辑的形式就是三段论。

三段论为演绎推理提供形式化方法,而三段论的判断核心则是概念的周延和不周延。这样,三段论逻辑形式由于概念的不同,无法避免结论的相对性,即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逻辑演绎得到,用三段论,既可以演绎上帝存在,也可以推理上帝不存在,优点不说了,缺点是容易陷入繁琐论证。《庄子》对此的说法很有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而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实用的,必须考虑结论的有效性,也就是要符合非此即彼的排中性质,所以,中国的逻辑思想从传统中,如老子的” 名可名″和孔老二的 “必也正名乎″发展出了中国的逻辑,即对” 名″的讨论,也就是如何定义概念的问题。对名的研究,对概念的定义,一直是中国逻辑讨论的重点。

1. 先秦诸子各学派都重视名的问题,如韩非子,李斯,吕不韦,荀子,黄老,都有关于名的议论,名的问题,不仅仅只有《汉志》名家那几个。

2. 各家的共同结论是,名与权力是绑定在一起的,正名,也就是定义概念,是权力的表现,不是小老百姓可以随便说的。这一点,对于逻辑学具有极大的意义,一是否定了逻辑的无限回溯,即逻辑必须有一个 “第一因” 或者上帝,从而构造了中国的无神论文化传统,其次,把逻辑学与历史联结在一起,构造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例. 如,秦王朝的易服色,改帝号,书同文,车同轨,以吏为师 (焚诗书) 都是正名的表现,也就是用权力认定概念。

3. 不管名的根源是什么,如根源于道,根源于天,名必须通过圣人的中介才有效,名不是从万物中来,而是圣人赐予万物的,圣人的范围可以是学者,如孔老二,门修斯,也可以是权力的操控者,也就是历朝历代的帝王。因此,中国古代的逻辑论证多釆用非形式逻辑的 " 诉诸权威″的模式。一般不论证,而是下定义,通过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调整,直接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形式化逻辑,如白马非马,墨辩就不需要了,也没有发展,成为了千年的绝学。诸葛卧龙和王朗不是辩论,而是互相定义对方,用西方的修辞学和形式逻辑去分析,是用错了方法。

4.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不高兴叫思想史也行),是以人为核心,即以哲学家为核心,并且特别在意传统,如儒家的道统,道教的祖师,佛教的教祖。其次,大量的讨论的是围绕核心的思想概念展开,如 “道″是啥,” 理 “是啥,” 气″是啥,“心″是啥,” 良知″是啥等等。不同的概念,含有不同的权力。

由于权力在名的定义中具有核心地位,所以,中国人一般不辩论,而是诉诸权力直接定义。例如孔老二通过少正卯定义 “言伪而辩,行癖而坚,记丑而博,心达而险,顺非而泽″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就避免了繁琐论证过程,大家一看就懂。再例如,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文公韩愈,通过” 人其人,庐其居,火其书″定义佛教。

如果追八卦,你就会发现,微博上的 227 和融雪剂双方,都是采用让对方陷入 “定义的陷阱” 为根本,辅之以诱敌和谩骂,来实现本方的目的。所以,担心传统文化丢失的人,根本就是杞人忧天,中国的传统逻辑思想,不需要形式化,也能传之久远。

中国逻辑,其之谓神乎!

知乎用户 贺兰山伯 发表

不该过分夸大逻辑研究的作用。学过逻辑学的人不见得逻辑清晰,没学过的不见得逻辑混乱,也没见有多少数学或物理学家是学过逻辑学的。看看这次疫情中西方人学习戴口罩的 “漫长” 过程就应该可以更明白这一点了。语言哲学研究到现在的结论是,人的语言是由人的意向性决定的,至于什么是意向性就没人知道了。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表达,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的意向性?

实际上,所谓的意向性就是人的情感倾向。人类与其它高等动物,都具有自己的依据情感进行判别的价值体系,人类至今同样没有逃脱,也不可能逃脱这个体系的操控。《重拾哲学》认为,人的思维分为,不可意识到的隐性情感思维,和可意识到的显性理智思维,情感思维来自对远古非人时代的传承,理智思维来自语言交流。

高等动物就已经具备了无意识的注意、归类、记忆、比较、判断等隐性情感思维的能力,情感强度就是它们进行注意、归类、记忆、比较、判断的 “价值尺度”。离开了这一情感判别体系,动物就无法生存,而高等动物的情感思维来自微生物,甚至单细胞生物的感觉,快感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动力。

人的语言和理智思维,是在原本已有情感思维的基础上,作为情感思维的助手,逐渐随着词汇的增加,缓慢地发展起来的,情感思维至今仍然支撑与支配着理智思维。预知更多,请看我在知乎上的文章,或听我在喜马拉雅上的音频 “从情感迈向理智”。

知乎用户 Mars-Antiserum 发表

我突然想到先贤殷海光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一下。

知乎用户 佳权 发表

中医

知乎用户 阿弥陀佛万世回眸 发表

二律背反

知乎用户 yanfish 发表

在我正常质疑您的论点有问题时,您对我的观点不但不同意并且删除我的提问,并且把我拉黑。

对此我只能把您的做法发出来了。

原文如下:

所以您回答的一个问题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还把我的回复折叠了,而且还对我个人进行了阅读水平的攻击,您厉害了。 您说的不讲逻辑只讲立场,应该就是指您这类人了。

@恶少恶言

知乎用户 李欣亮 发表

中国古代确实是没有明确的逻辑学的。

特有的事物就是中国的诗词。

集体看到话,诗词是就是一种感性的东西。天马行空的感情,微妙而不可言的一种请看。我认为这个是具体事情吧!

知乎用户 裁纸刀 发表

我觉得你大概指的是西方的线性逻辑体系。线性逻辑的确是中国文化里缺乏的,因为从老子开始,线性逻辑就被中国主流文化排除了,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背后有阳,你不可能用一条推理逻辑去概括福兮祸之所伏。

所以,因为我是文化唯物主义者,我认为中国文化处处都是这种复杂非欧逻辑体系的体现,也不用特别去举例吧。

知乎用户 研学龚大神 发表

只是因为我大研学未出世,尔等不知也

知乎用户 xbw 发表

科学无法证明的事情不能说明它不存在。

知不知道逻辑学只能证明有,不能证明无。

知乎用户 风心 发表

你把西藏包括了吗,西藏至今仍有因明逻辑学

知乎用户 小喵承负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其他的……

如果你所说的不是成体系的逻辑学,那么为什么固定格式要从道德方面上谴责呢?

所以,自己就把特有事物例举出来了…… 中国封建时期还有什么?唯心主义儒家思想?

知乎用户 zzzzzzzy 发表

建议了解一下先秦的逻辑学

知乎用户 执念爱夏娜 发表

最有趣的是导致中国没有严格意义的哲学体系思想,更有趣的是中国没有哲学思考也存续了五千年而屹立世界之林。

然而将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兼收并蓄,形成中国当代思想体系(不如就叫中国特色哲学吧)吾辈仍需努力。

至于所谓诡辩也好,逻辑也好,工具也,本无高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这个问题问的就很奇怪。

你问中国有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那请问美国有没有?英国有没有?俄罗斯有没有?瑞典有没有?日本有没有?法国有没有?意大利有没有?埃及有没有?巴西有没有?

事实上你会发现现在所有学科都不是以国家为分类条件的。不论那个学科都不是只有一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你这个问题问的。。。。

知乎用户 蠢三明 发表

先指出题主的个别问题,其他的我不会说,想明白了再说:

交流的性质要看对象是谁,立场的对等程度,目的和利益相关。不是所有的交流都是有效交流,有效交流有三大类,谈判、辩论和讨论——至少其目的都在对方和对方的所有物上。发生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王朗的对喊不是辩论,不是辩论,不是辩论。

至于说中国古代思想家,确实是抠逻辑的少,不讲逻辑的多,但是说他们喜欢诡辩那就是绝对污名化了。不说别的,我找一段相当古老的辩论,庄惠之辩,你看懂两个人三轮交锋的元逻辑了吗?他们在诡辩吗?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某位教授的国产思维和逻辑

之所以写出来是因为我的文字引发争论。这个教授的国产思维和逻辑很有代表性。 我:“一个人的阅读质量造就一个人的精神趣味品位。任何优质阅读都将沉淀并内化为审美。真正定义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不是他八小时之内的工作,而是他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是如 …

成都美领事夫人爆红 披露不为人所知的“贵妇生活”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7月27日讯】美中互关领馆致冷战升级,而美国驻成都总领事夫人庄祖宜则意外爆红。庄祖宜既是外交官夫人又是知名作家,她曾发表文章,讲述她在中国许多不为人所知的“贵妇生活”,令外界惊叹。 庄祖宜本身是畅销作家,著有《厨 …

十二种诡辩逻辑的特征与范例

【1】诉诸传统(appeal to tradition) 某观念符合传统或习惯,因此是好的。 「首先我支持中医,毕竟几千传下来的东西,必有他存在的道理,我个人觉得之所以西医受欢迎,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速效」(原文无标点) 「中国的中医有几千年 …

中国现当代为什么对鲁迅那么推崇?

知乎用户 归途由光铺成 发表 因为过去了这么多年,鲁迅笔下的人物不仅没有死,还个个都蹦跶得更欢了。 知乎用户 石川雪穗 发表 多年以前,曾听一位朋友谈起,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虽有数千年,但其实不过一个甲子,60 年一循环。当时听后付之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