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跳桥:城市中的新悲伤
太原最近已经发生多起跳桥自杀事件。有媒体采访有关部门,得到的回应是:属于个人原因;知道此事,会和领导反映。 这样的回应总觉得有点怪怪的——这些苦难和自己无关。它是个人悲剧,或者是领导应该思考的问题。 不过,这证明 …
这几年思考的事情越多,越觉得身处的世界更像是一场游戏。
你,我不过是这个游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
初始来到游戏中,你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不可思议。
你有兴趣去学习任何东西,在了解游戏的同时,你也在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游戏的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个阶段有的人觉得这游戏也就这样了,没意思,于是放弃了继续探索。
只是跟随人生的顺序主线走下去,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直至死亡。
也有的人根本不想按主线的方式走,于是开始自定义自己的游戏方式,或去极限冒险,或去追求诗和远方,或去归隐山林。
但不管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好坏之分。
贫穷或者富裕,
身体肥胖或者瘦弱,
心情开心或者抑郁,
人生一帆风顺或者大起大落,
这些统统属于游戏体验的一部分。
只不过是我们人为的定义了好坏而已。
我现在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理解:
看似是我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实际上是我的灵魂进入到了现在这个角色的身体里,去体验这个开放世界游戏的一切。
这种感觉类似于,你在屏幕前以第一人称视角去操控屏幕中的角色,你能够感知游戏中这个角色的一切,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触碰到的。
这个游戏非常的逼真,逼真到你都忘了是你的灵魂驾驭这个角色。
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
因为在前年有一段时间,我因为踢球把脚弄得关节脱离,在家躺了一个月。
这段时间我仿佛失去了这只脚的控制,但是又能够感受到它给我带来的肉体痛苦。
这本应该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理应不会产生任何快乐的情绪。
但是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能不能选择快乐的情绪面对这件事情,而不是糟糕的情绪?
答案是可以。
我想到一般人是不会有机会体验到只有一只脚的生活,但是我可以通过这次机会感受一番。
这不就是一种新的体验。
接下来一个月我单脚跳去上厕所,去晾衣服,去喂猫,
突然觉得很好玩,很快乐。
后来我才明白,你灵魂的情绪、思考可以不受到你身上这个角色的影响。
不论你的身体在这个现实世界里遭遇了什么,你的灵魂都可以选择好的情绪,好的态度,往积极的角度去想。
用一个极端点的比喻来说,你在玩游戏,你操控的这个角色不管她是生孩子,还是缺胳膊少腿,都不会影响到屏幕前的你。
你可以影响你的角色,但角色无法去影响你。
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游戏,都会面临游戏结束。
在这个游戏中,游戏结束也就意味着死亡。
在我看来,琼瑶阿姨高龄自杀,对她来说已经把游戏玩尽兴了,是时候把游戏结束了。
体验过游戏的主线任务,在游戏中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玩游戏,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
如果你喜欢刷知乎、小红书、抖音、B 站这些软件,你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身处内耗中。
在生活中无法释放自己激情,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一直压抑着自身。
被动地接受互联网娱乐信息的冲击,被动地熬一天过一天,这不像是玩游戏,更像是被游戏玩。
对于琼瑶阿姨来说,她不仅是个高级玩家,还凌驾于游戏之上。
她遗书中有这样几段话: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
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她不想被游戏安排的时间去结束,她要自己掌控游戏的进程,自己来决定游戏的结束时刻。
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
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
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对她来说,在游戏尽情地体验了完整的游戏内容,已经无憾了。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
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
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快乐的「归去」!
她还对游戏的玩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去感受、去体验、去面对游戏的内容,无憾了在选择游戏的结束方式。
相信对她来说,这个游戏玩得很爽,没有辜负这场游戏,这就够了。
希望在屏幕前的你们,也能够尽量地玩好这一场游戏。
纵使这个游戏并不完美,也请尽情去体验,活得潇潇洒洒,毕竟来都来了,不多玩玩岂不是亏本。
是个狠人,主动性极其强悍。。。
相对来说,人都是越年轻越不怕死,上了年纪就越老越怕死,这个年纪敢在生死上决绝很难得,尤其她看上去行动自如还很健康。。。
这类人应该是那种不怕拔管怕插管,因为一旦插上,拔不拔就不是自己说了算了,她要让自己的肉体消弭在头脑混沌之前。。。
外婆 90 多岁,大家闺秀,耳聪目明手脚麻利,微信抖音刷得飞起,坚持独居,种了一院子的蔬菜。每个月收几十个快递,都是孙子孙女外孙们从世界各地寄给她的零食衣服。这样的老人是不是很幸福?
她私下和我妈说了很多次说她想死,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会莫名其妙的很累,不是疼,就是累。年轻时累了休息睡一觉就可以缓解,老了累是持续性的,不论休息多久都累,站着累、坐着累、躺着累、睡着了做梦都累。
但她说又不敢寻短见,因为我舅事业做得很大,孙子外孙都对她很好也很有出息,如果她自杀了,流言蜚语会对家里的晚辈不好,所以她只能一天一天的熬。
——————
评论里有热心的网友建议去医院检查身体,其实外婆每年都会做一次全身体检,甲状腺、微量元素、骨密度、肿瘤… 全查个遍,有一个什么项目查心脏的需要过夜,还要住院两三天。结果就是:什么毛病也没有。有网友说的维生素 D,除了体检查外,还额外查过一次,刚放开时不是说超量服用维 D 可以减轻症状吗?我舅带她去查了。
可能人老了肌肉不断流失就会累。就像一栋房子,钢筋很坚固但外面水泥却掉光了的样子。
——————
说是独居,只是自己单独住个大院子,她喜欢种菜,小舅一家就住隔壁。城郊小别墅,我每次去她家都能遇见几个一起跳舞聊天的老太太,但越来越少了,这也可能是她心累的原因,每年都要送走一两个老伙伴。
绝大多数自杀的人是因为想不开,而琼瑶选择自杀恰恰因为她想开了。
看了网上的琼瑶遗书,其实没什么想不开的,就是岁数大了,无法也不想忍受病痛的折磨。
我觉得整个遗书中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文字: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快乐的「归去」!
亲爱的你们,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这世间,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种意外的喜怒哀乐!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精彩!
我觉得这段话三观还是很正的——我自己选择死亡是在我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做出的选择,年轻的朋友千万不要学!
一个已经决定离开人世的人,依然能够注意到自己最后的文字对年轻人可能造成的影响,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值得钦佩。
另外,“安乐死” 这一制度随着琼瑶的逝去,必将再次引起人们的讨论。
八十六岁
浑身老人病,天天躺在 ICU 里插呼吸机
骨骼钙化,肌肉萎缩,下不了床,走不动路,干什么都要人伺候
作为人的尊严缓慢消失
如果有的选,大多数人到这时候,都不想留在世间了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要经历一段
自己想死但孩子不让
自己想活但孩子不想
自己想活但孩子没钱
一套颇为狗血但让人唏嘘的流程
几乎每个家庭都要经历
她就算不懦夫,最多也就多活三两年
现在自行了断,少受些罪,算得上喜丧了
从道德上,我一点也不反对安乐死想要自杀的老人。
因为这跟给战场上重伤濒死的战友来一枪没区别。
但在法律上,我坚决反对安乐死合法化。
至少在中国社会现阶段。
法律需要考虑的是大多数人。
我们村有个老头,半夜上厕所回屋,说了句:老婆子,我不行了。就死了。
全村老年人都赞他 “修得好!” 死前无痛苦。充满羡慕嫉妒恨。
这些年我看过了活活疼死的人、活活饿死的人、活活折磨得死前毫不成人形的人…… 觉得生命的结束,真是一场悲催无比的酷刑。
这一次琼瑶有了新玩法。
让修得没那么好的人,和修得好的人,无限接近了。
老年人的自杀和年轻人的自杀不一样。
越年轻越不怕死,越老越怕死,能选自杀的老人排除生活困苦被迫的,就是想开了觉得没必要了。
因为病痛折磨,因为日渐衰老,与其慢慢恶化,不如自己选择终结。
其实我一直觉得变老,是灵魂被束缚在衰老的外壳中,精神其实并不会变得接受这件事,所以越清醒认知越高的就会越痛苦。
我在今年经历的父亲肺癌晚期离世,他其实已经放弃治疗了,又没有自杀的决心,还是想活。所以一边拒绝进食,一边用吊针维持。他以为自己忍耐几天就会走,实际上吊针维持了五个月。
一个逻辑清晰的技术专家,慢慢变得谵妄,失禁,实际上以他的自尊根本接受不了,他还清醒的时候会和我说你们不要再对我好了,帮我解脱不行吗?
我奶奶老年痴呆了,反而毫无内耗能吃能睡。清醒又虚弱的人才是心理压力最大的,到了这一步,想死都动不了了。
隔壁房间一个老太太,吊针维持八个月了,子女在国外,有钱,老太太不行了就输血抢救,甚至连身后事都托付给护工了,他们觉得自己花了那么多钱挽留母亲的生命是最大的孝顺,实际上但凡来陪过,知道他们的母亲清醒的时间都在哭喊自己痛死了,会不会颠覆他们的想法呢?
我最近被前老板从躺平状态拎起来,她打算在养老方向创业。我和她去考察的过程中,有一个国企公办的养老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水准直逼日本新加坡,能入住的老人都是交得起上万费用的,房间宽阔明亮设施齐全没有异味,三餐营养师负责搭配。
能住在里面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呢?靠自己的话,应该是在之前的工作中奋斗到相当高的地方了,靠子女的话,子女也应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
我看见他们的下午活动是一个护士带着一群坐轮椅的老人做抛接球,工作人员们真的很有爱心,每天还给失能老人做针灸理疗什么的。
回来做总结的时候,随行的护士说这家真的不错,因为接收的绝大多数是失能老人,老年痴呆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玩自己的排泄物,这里没有异味真的做的相当优秀。
而我想到的是离开前在理疗室见到的一个接受红光治疗的老人,他面容呆滞,流着口水。也许之前是什么局长或者老板,现在只能坐在轮椅里流口水。
无论奋斗到什么阶层,最终阶段都一样不体面,区别是穷人可能没人管死的更快,富人是在阳光明媚的别墅里缓慢死亡,到底哪个更幸福真不好说。
如果是我,可能会选非诚勿扰里香山的做法,在自己还能动还清醒的时候结束,这也是自由的一种。
活了 86 岁了
这个年龄就算是自杀,在我这儿也认为叫寿终正寝
你可以说琼瑶小说的剧情狗血,文笔一般,可以说她私德有瑕,小三上位,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是表里如一的人,这一点很多大文豪未必能做到。
微博上有博主怀疑琼瑶是被丈夫谋杀的,原因是 “女性第一时间非正常死亡,应该怀疑自己的老公”。。
评论区有人提醒博主,她老公五年前就死了,结果楼中楼评价道:“都死五年了,还不放过他的妻子,真的是太可怕了”;“死了五年就能摆脱嫌疑吗”。。
https://weibo.com/6059492811/5107979056057258
看看某博的推论
看了一下她的遗书,突然很理解尊严比生命重要的那种感觉了。
如果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毫无尊严的活着,那活着是为了什么?单单是为了活着吗?
自杀是需要勇气的,她在八十六岁的这一年,选择了想要的生命结束的一种方式,翩然离去,这是她的选择,而我佩服她的选择。
一代人的言情大梦,划上了句号。
就在刚刚,各大门户网站争相报道一个惊人消息:
琼瑶在家中自杀离世。
终年 86 岁。
她留下的遗书里写着:
**“**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
……”
她儿子告诉记者,琼瑶早早交代秘书,中午记得回家看一下。
等秘书到时,她已经走了。
影响一代人言情小说家、造梦者,就这样告别了人世。
恰如她在遗书中所言:
“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这很符合她一贯的生死观。
早在丈夫平鑫涛重病时,医生说要插管治疗,才能维持生命。
琼瑶就不同意。
她说,平鑫涛清醒时写过遗嘱,一旦病危不得插管。
后来拗不过孩子,她妥协了,让平鑫涛接受了插管治疗。
但那时候琼瑶就很痛苦。
她每天见证丈夫的痛苦,也每天思考,自己离去时应该如何告别。
“…… 我在想,我用什么方法,把自己了断了是最好。”
2019 年,平鑫涛去世。
2024 年,琼瑶用她自己选择的方式,也告别人间。
她说:
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
我是「火花」,我己尽力燃烧过。
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
她选择这种离去的方式,我一点不意外。
原因有三:
1,文艺工作者对苟活的忍受程度,比一般人要低。
2,她见证过苟延残喘、缠绵病塌的残酷。
3,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浓重的死亡阴影。
她出生后,正值战乱,一家人为了活命,到处东躲西藏。
1944 年一天夜里,炮火和哭喊声惊醒了村庄。
他们的农庄被烧毁。
父母拉起琼瑶与两个弟弟逃亡,因弟弟太小,父亲又雇了一个挑夫,将两个弟弟装在箩筐里逃命。
可没走几天,父母惊恐发现,两个弟弟与挑夫一起消失了。
父母悲痛欲绝,想到死。
两大一小,往河水深处走,越走越深。
慢慢地,琼瑶发现自己呼吸困难,朝母亲大喊:“妈妈,妈妈,妈妈……” 哭喊声一句高过一句。
就在快要窒息时,父母终于清醒过来,回到岸上。
这是琼瑶第一次有记忆的面对死亡。
这个场景,在以后数年,一直埋葬在琼瑶的记忆深处。
后来她的作品,大多有很强的生死感、宿命感。
女主不能自主。
仿佛命中注定要遇劫。
而给她造成的影响,就是悲观主义。
上岸后,一家人一路向西,看到了一辆免费火车。
上车后,人挤着人,到处臭烘烘。
一个受伤军人跑了过来,说:“我见过你两个儿子。”
“他们都在桂林的一个部队里。”
此后,他们调整行程,前往桂林寻找儿子。抵达之后,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居然还是找到了。
一家五口,又马上逃回台湾。
那一年,琼瑶 11 岁。
后来,她继续上学。
也就在此时,她爱上写作。
16 岁那年,她发表了人生第一本小说《云影》。
语文好,但数学极差,父母经常指责。
天性敏感的她,一度想到死。
有一天,父母不在家,琼瑶将一瓶安眠药,一口气吞了进去。
这是她第二次面对死亡。
好在命不该绝,她被发现,送往医院急救。
对死亡的近距离对峙、打量、思考,会使得她的笔更独到,生死观也与常人不同。
后来就是她的师生恋故事。
她遇见了她 40 岁的国文老师。
相恋。
父母暴怒,严厉制止。
他们还将琼瑶的厌世、自杀,全归罪于这段师生恋。
似乎生与死,只是加重爱的浓烈程度的道具。
而琼瑶笔下的痴恋男女,动不动就要死要活,可能也与此有关。
后来她结婚。
生子。
生活一地鸡毛。
她未出名,丈夫没钱。两人穷得叮当响,甚至交不起房租、水电费。
为了生计,她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写作。渐渐地,作品越来越多。
写完《窗外》后,她将小说,投给了《皇冠》。
而平鑫涛,是《皇冠》杂志社的社长,已与林婉珍结婚,有孩子。
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随着《窗外》出版,爆红,一夜成名,平鑫涛与琼瑶也发生了婚外恋。
他们的初遇也挺有意思。
平鑫涛邀琼瑶去台北电视台专访。当她走出火车站,一男子迎面而来:“你是琼瑶吗?”
琼瑶问:“你怎么在人群中认出我的?”
男人回答:“从《窗外》里认识的,从《六个梦》里认识的。”
两人一见如故。
两个家庭,却开始矛盾不断。
琼瑶丈夫看了《窗外》后,终日争吵:
“我知道你心目中只有老师,我娶的只是你一个躯壳,我知道你离开我,一定会到老师那儿去,你滚吧,马上到你的老师那儿去。”
琼瑶决定离婚。
那一年,她 25 岁,独自抚养儿子。
离婚后,她甚是高产,相继写下《几度夕阳红》、《烟雨濛濛》、《幸运草》等小说。
因离了婚,又因深度合作,她与平鑫涛越来越密切。
平鑫涛是有妇之夫。
琼瑶理智上知道不可以。
可他们最终决定选择彼此,也是一次死亡阴影带来的。
有一次,他们从台北开车到台中,谈到许多爱而不能的事情,心中愤怒悲伤。
开到半路,下起大雨。
平鑫涛将车开得飞快,一不留神,车子滑出公路,撞在一棵大树上。
所幸平安无事。
就是这次死而复生,平鑫涛铁了心,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他的追求方式也很有意思。
琼瑶在小说里写什么,他就送什么。
琼瑶写女主爱穿印尼布的衣裳,平鑫涛便定做一件送来。
琼瑶描述女主爱狗,他又送来一只纯白小狗。
琼瑶写女孩爱紫贝壳,他照着书里描绘的模样真送来一颗贝壳。
慢慢地,风言风语,传到了林婉珍那里。
她主动与琼瑶见了面。
也不知说了什么,见面后,琼瑶主动向平鑫涛提出分手。
但平鑫涛接受不了。
他听了琼瑶的话,猛地打开车门,将琼瑶推出去,随后发动引擎。
等琼瑶一看,车子对着悬崖,就要冲过去。
你看,这是这种以生命为代价去证明爱意或痛苦的桥段,但因为琼瑶吃这套,平鑫涛赢了。
琼瑶扑到引擎盖子上。
大叫:“不可以,不可以。”
两人关系又回到从前。
1976 年,琼瑶因心中苦闷,外出旅行。
刚到第三天。
她就接到一通电话,是平鑫涛打过来的,他说:“我离婚了。”
三年后,琼瑶与平鑫涛结了婚。
纠缠了 8 年的三角恋宣告结束。
她从此被认定为小三。
但琼瑶说:“鑫涛对我来讲的话,我是会被爱而爱……”
结婚以后,她的事业直上青云。
《婉君》、《六个梦》系列、《烟雨濛濛》、《梅花烙》全被搬上银屏,拍成了影视剧。
特别是《还珠格格》系列,让琼瑶火遍华人圈。
她红遍了华人圈,拥有了财富与声名。
但此时,平鑫涛病了。
失智症。
林婉珍的孩子们坚持要插管治疗。
最终,平鑫涛接受了插管治疗。
琼瑶见证了他在生命末期的痛苦,见证了他在怎样被动、狼藉的情况下,一点点走向死亡。
这段时间,她对生死,重新有了自己的认知。
同时有了自己的计划。
那就是: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离去。
2019 年,平鑫涛去世。
琼瑶选择了花葬。
一身黑衣,手持竹篮,篮中是五彩花瓣。
在爱人墓前,她将花瓣洒在地上。
她在千字悼念文,说:
“鑫涛,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生也依依,死也依依!依依又依依,再见不可期!
走笔至此,我又哭了,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为你流泪!
你若有灵,保佑我在生之年,只有笑,没有泪,活得像火花,行吗?好吗?永别了,我爱!”
像火花,这是她的自我写照,也是她的自我期许。
她不渴望生命的长度。
但奢望生命的质量。
就像火花,璀璨盛放,结束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它曾照耀过,灿烂过。
她这一生,写了 64 部言情小说。
主持人问她:那你以后还会写吗?
琼瑶说:“我说了,只要我活着,只要雪花还没有落地之前,我都是火花。”
而今,“火花燃烧过”,“火焰已熄”。
她在最后的告别里,淡然地说:
“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
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 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
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维特根斯坦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恺撒说: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
或许,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也是生命观的一种。
再见,琼瑶。
愿火花在天堂,继续燃烧。
愿雪花永不落下,走在路上的人,步步生莲,月圆春满。
看来经济是真不好了,赵薇这么有钱都好几年没换手机了
高寿,喜丧。
但是时机太好了,好得不真实。
她完成了她活着的历史使命,但是对于某些人,也许她还有死后的使命没有完成。
在这个节骨眼上,警惕颜色革命趁虚而入。
安乐死绝不能放开,世俗伦理绝不能被颠覆。
一个 86 岁的老人,最后的遗书,写成了一首诗,而且劝诫年轻人,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不要因一时的挫折打击而放弃。
讲真,这个感性的老太太,体面到了最后,而且对世人的善意也到了最后,给世人的美好也留到了最后。
同样是自杀,前段时间很火的 “上海女子赴瑞士安乐死” 事件,一比较,就可明显看出琼瑶的思想境界是真的高,上海女子的安乐死,录视频鼓吹 “自由主义” 极端扩大,扩大到宣扬吸食毒品自由化、器官贩卖自由化、自杀自由化,且没给她这样的自由是他人和社会的错误和原罪,相比之下,这无疑给一些精神脆弱思想摇摆的年轻人树了一个极坏的例子。
琼瑶奶奶是 1938 年生人,1949 年到台湾,主要成长时期都在蒋氏军政府严格的 “戒严” 之下,同时台湾没有经历深刻而广泛的革命,保留了大量封建余毒,我们要考察作者作品的意义,不能不考虑到时代背景。
虽然琼瑶奶奶的很多价值观在现在不被接受,比如主角的爱情至上观,为了情感冲动啥都不要了——经典台词 “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但她失去的宝贵的爱情啊!” 但是在她年轻的那个年代,可是妥妥的反封建自由斗士,封建老僵尸的眼中钉肉中刺。
琼瑶奶奶作品中关于 “小三” 的问题在当今社会确实值得说道说道,但是要考虑到她那个年代,她能看到的上一辈人哪个不是包办婚姻、哪个不是妻妾满堂、哪个不是封建礼教、哪个不是三从四德……
在她成长的那个年代,台湾几包香烟就能换穷人家的大姑娘,考虑到这种大前提追求爱情似乎跟 “小三” 是有某种契合的,毕竟那个时候婚姻中没有爱情。
所以说我们考虑作者的思想与价值观,必须要考虑到时代背景,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无法脱离自己的时代。在一个年代中先进的价值观,也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过时,就像每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都会变成垂垂老朽一样,这是时间老人的辩证法。
然而毛主席说得好:形势比人强。现在文艺界思想大滑坡,各种恶臭价值观沉渣泛起,相比较来看,琼瑶奶奶这种上个世纪的爱情文学,都有很多比现在先进的地方。
比如《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紫薇真心把太监、丫鬟们当朋友,进宫荣华富贵之后也不忘大杂院里的柳青柳红,跟他们平等相交,一起吃饭、一起闯祸、一起被罚…… 就这个理念比现在 90% 的古装剧宫廷剧都先进了:琼瑶奶奶这格格和下人做朋友;现在古装剧搞什么嫡庶之分,嫡出比庶出更有道德、更有才华、长得更帅——这是价值观的开倒车。
以现那在宫廷古装剧的尿性,小燕子这穷苦出身,绝对被设计成一个心狠手辣的奋斗逼、心机怪、害人精:对紫薇恩将仇报,盗用紫薇身份,迫害紫薇甚至还想杀人灭口,慢慢黑化成反派大 boss,最后被正义的、身份高贵的、血统纯正的、颜值超高的主角团所团灭。
近年来涌现了很多所谓 “反琼瑶” 的作品,结果一个比一个不堪入目,一个比一个开历史倒车。
我以为的 “反琼瑶” 作品:用全人类解放的“大爱”,去替代男女之情的“小爱”。用共产主义理想,去替代小资产阶级爱情至上的价值观。
实际的 “反琼瑶” 作品:尊卑有序、嫡庶有异、男女有别。用封建主义保守价值观,去反对冲破身份、冲破家庭的自由恋爱。
求求你们搞点资本主义吧,这样封建真是太 low 了。
想起毛尖老师也吐槽过:“影视剧就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按颜值分配道德和未来。上个世纪,左翼电影千辛万苦把清白的良心还给了底层,一百年不到,我们的影视剧又把心机和穷人,天真和富人进行了链接。”
“穷人更容易败坏吗?也许,但一定是富人先堕落的。但我们的国产剧只讲半截故事,而且,最讲出身论。大钱胜小钱,有钱胜没钱,正出压庶出,正室压侧室,好不容易有个庶女当主人公,但此剧又名《庶女攻略》,意思更保守,讲的是庶女翻身成正妻的故事。”
“伤痕文学时代的逻辑贯彻至今。什么意思呢,如果富人中有一个坏人,肯定不是最富的那个。官人中有坏的,也肯定不是最大的那个。而纨绔子弟,只要足够尊贵,都能改浪归正。真不知道这是网络时代的势利,装备越精良活得越久,版本越高越有活路,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已经想象力殆尽。”
这里我给大家拓展一下,毛尖老师提到的 “伤痕文学” 是什么套路:就是一群城市中的、条件好的、所谓的 “知识青年”,去了发展不如城市的广大农村,希望能支援乡村建设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然后当地的老乡让他们住最好的房子,给他们杀了家里下蛋的老母鸡吃,唯一一个要求就是要他们跟农民一起劳动。
然后呢,有一小部分知识青年们:住了老乡最好的房子还嫌破,吐槽这里是给牲口住的地方,是 “牛棚”;吃了老乡下蛋的老母鸡还不够,还要把村里打鸣的公鸡偷来改善伙食;把老乡的闺女肚子搞大,扭头就不认…… 最后终于回到城里了,马上写文章哭诉一下——这是人生最黑暗的时光,他竟然让我们跟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是“浩劫” 啊!
近几年 “嫡庶神教” 妖风四起,我看过一部烂片《上阳赋》。本来我是冲着 “章子怡演电视剧” 这种噱头去看的,结果里面各种封建出身论,这是这部剧官方的介绍:“上阳郡主王儇出身望族,拥有令人艳羡的容貌与才情……”
这个郡主哪哪都完美,才貌绝代无双,人品白璧无瑕,唯独就是 “总有贱人想害我”,而想害她的人全是平民背景、底层身份,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就是一个个低智商版的祁同伟。祁同伟好歹还有逻辑有所求,这部剧里的反派似乎就是见不得上阳郡主这么完美就要报复她,没有缘由地坏。看不到大结局我就弃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宫斗剧、大家族剧里,正妻可能是好的或是坏的,但是跟女主作对最多、最恶毒的那个人一定是小妾,而且一定是家族出身不好、奋进心机一定要往上爬、使出各种心机勾引我们单纯善良耳根软的男主、疯狂嫉妒与不择手段坑害我们高贵圣洁出身好女主的那个小妾。跟它们一比,琼瑶的 “小三恋爱观” 都显得那么面目清秀了呢。
《泰坦尼克号》这部作品为什么经典,我们来看看它的价值观:女主被包办婚姻嫁给了上流社会旧贵族,能够满足她无敌豪华的物质生活——比如那颗 “海洋之心” 项链,现在都是价值连城的珠宝。但是女主不幸福,她要跟穷小子一起“私奔”。
这就是《泰安尼克号》隐含的价值观:真正的爱情是无法用物质衡量的,穷小子也能收获真爱,被传统父权定义的 “淑女” 也能勇敢追求爱情。
注意看男主和女主的衣服,女主就是贵妇人的豪华服装,男主就是 20 世纪初标准的无产阶级工人服。
所以女主算不算出轨?男主算不算第三者插足?毕竟女主已经是有婚约的人,她妈妈还接受了价值不菲的 “彩礼”。
你说算,也可以算,但为什么《泰坦尼克号》的观众们对于萝丝杰克的评价不会纠结于 “出轨” 的问题上,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是包办婚姻,她不是真正的爱情,她抛弃虚伪的荣华富贵去追求真爱的行为值得肯定。
《泰坦尼克号》中还有很多类似价值观的情节,比如头等舱的晚宴中,充斥着虚伪、试探、利益衡量、尔虞我诈;而三等舱劳动人民的生活,则是热情、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一段三等舱的舞蹈堪称影史中的经典段落——
《泰坦尼克号》是一部二十五年前的作品,琼瑶更是五六十年前了,其所展现的价值观,比我们现在很多人、很多作品都先进,咋就越活越 “出溜” 了呢?
虽然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指导思想,但是自由主义精神的本质却往往是反资本的——因为垄断资本从根本属性上就是 “反自由” 的存在。于是为了指导思想匹配社会制度,自由主义在不断“修正”,产生了新自由主义、新保守自由主义等一系列时代思想。
当前最为流行的新保守主义思想,是自由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交媾的孽种,其核心思想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下大概是这样的:你穷你活该;你穷你有罪,不要质问为什么富人那么有钱,反思一下你为什么不努力;如果你 996 钱还不够花,那你为什么不能够 007 呢;你过劳死不能怪资本家太压榨,只能怪你自己身体太弱,为什么别人一样 007 却没有过劳死呢?
所以琼瑶奶奶那一辈纯纯自由主义爱情观,在现在竟然也显得 “格格不入”:因为现在不讲自由恋爱了,现在讲 “门当户对”, 现在讲家族背景对齐,现在讲收入职位匹配,有编制的不能跟没编制的谈恋爱,体制外的不能跟体制内的通婚……
简而言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现了那么多 “嫡庶神教” 的文学影视作品,是因为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也正是社会存在的变化,琼瑶作品的价值观才在 “毁三观”“好先进” 中左右横跳。
所以罗斯福说得好啊:你太高看他们了,他们哪里懂什么市场规律、充分竞争、自由精神?自由主义当年是要人性解放、人人平等的,修正资本主义敢解放谁、平等谁啊?所以说修正主义是最坏的资本主义,他们顶多把封建老僵尸和法西斯请回来,再搞 “你穷你活该” 那一套 PUA,一起来压迫追求自由的人民。
罗斯福大概似乎是说过这些话,不过我记不太确切了,大体意思绝对是没错的。
其实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经过不断迭代的审美,确实已经看不太下去琼瑶小说了,但是我对于作家去世的感慨,更是在于我们当今的作品竟然还不如上个时代的价值观先进。别说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了,连不滑坡都没有做到,真是有愧于那些探索者。
千言万语说不尽,最后,祝福大家健康快乐,活得潇潇洒洒!
我就想知道她的自杀方式,用的什么工具 / 药物?她这样的人,选的一定是痛苦比较小,死相不太难看的方式 / 药物。
琼瑶自杀事件感觉有点稍微高调了一些,应该是为了刻意证明,当初对晚年的平鑫涛在是否继续治疗一事上的选择并没有在道德上输给林婉珍。
琼瑶离世前特地录了一段读一首诗的视频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潇洒与热情,还留下了一封遗书,并选择在离世后公布于世。其实以琼瑶晚年的生活习惯,这有点高调了。因为琼瑶的病还没有恶化到到插管子的地步,却提前结束了生命,并且公布于世!
2017 年,89 岁的平鑫涛在失智后需要插管子的情况下才能活下去,平家选择继续保持治疗,琼瑶选遵从平鑫涛的遗愿放弃治疗。在此之前,平鑫涛有过交待,希望在面临插管子的情况下,不要再继续治疗。
但平鑫涛的孩子们认为,只要父亲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抢救。林婉珍更是站在道德的高度认为琼瑶不同意插管,是不想再照顾丈夫。
在这种情况下,琼瑶只能让出照顾权,妥协让平鑫涛插上鼻胃管维持生命,并在其间多次劝说平家孩子们尊从平鑫涛的遗嘱,直到三年后平鑫涛 92 岁时过世。
其实人最怕比较。和林婉珍相比,琼瑶觉得自己在平鑫涛治疗一事上处于下风,会让世人觉得自己在爱情上不够纯粹。所以平鑫涛离世后,琼瑶一直心存芥蒂,并多次证明。
2022 年,琼瑶曾经公开自己对于 “失智” 一事的重视,并说明万一将来失智了,不想插管子。
琼瑶的这些行为都在说明,她为当初的选择一直都有着很重的心理负担,并试图以此证明自己对平鑫涛的爱情并不虚假。
其实琼瑶大可不必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问心无愧即可,不必向他人证明什么。
在平鑫涛失智后,两个女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斗争!
2018 年,林婉珍写了一本书,名为《往事浮光》。书中她毫不避讳地指出琼瑶是她婚姻的插足者,破坏了她和前夫平鑫涛的幸福,并引用了一些琼瑶写给平鑫涛的情诗,其中包含一些肉麻的情话。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大众对琼瑶的质疑与指责。
出书次日,琼瑶直接发文反击,引用了和尚开示的话 “晓得刘姐走了,这一天不太平静,想到了些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儿,心里很有感触”。琼瑶所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应该是指自己辛苦创作,和平鑫涛做大了公司,而平鑫涛的前妻和子女却坐享其成。暗指林婉珍出书贬低自己,其实是不知好歹!
平鑫涛病重时,琼瑶还写了一本书纪念两人的爱情,但拒绝由皇冠文化出版,正式和对方决裂。之后琼瑶收门回自己的 65 本书的全部版权,不再和皇冠文化签约,而自己的书也被皇冠文化封杀。
直到平鑫涛去世,这场战争才划上了句号。其实斗争的起因源自平鑫涛对事业上的追求,他在不同时期选择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林婉珍的父亲不愿意在教育上投资孩子们,所以林婉珍勉强读完了初中,而后到台湾寄居在大姐姐家,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便在台肥(台湾肥料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打字员工作。工作期间,结识了小三岁的同事平鑫涛,平也是单身漂台。1949 年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后在台湾肥料公司任职会计。
当初,林婉珍长相不错,是有点看不上贫穷的平鑫涛的,只是找不到更合适的。虽然林婉珍家里还可以,但是她的父亲有妻妾两个和活下来的 11 个子女,而且其父并不在意他们的教育。再者,当时两地互不来往,林婉珍除了姐姐一家,也是孤岛一个,况且学历不高,要想找有钱的,除非嫁给大她二十岁左右的男人。
后来因为结婚能分到一套房,直接促成了两人的婚姻,所以这场婚姻对双方来说,也是一场将就。
平鑫涛当时一边在企业工作,一边在《联合报》副刊兼职,又于 1954 年创办了皇冠杂志社。很坊间传说,是林婉珍家人出资帮助平鑫涛创建了公司,但是从平鑫涛一边创业一边上班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具体可以看他的自传!
平鑫涛是一名普通员工的时候,选择了林婉珍,找的是一个能生儿育女,辅助自己事业的女人。但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注定了在发达时会有其他的选择。
《皇冠》成立之初销量不佳,当初的合伙人纷纷退股,只有林婉珍又当妻子又当员工,还为他生了三个孩子。
平鑫涛创办《皇冠》杂志 8 年有余,却始终不温不火,处于半亏空状态。
直到 1962 年,杂志在刊载了琼瑶的《情人谷》《黑茧》《幸运草》等几篇小说后,销量陡增。第二年琼瑶完成了首部长篇小说《窗外》的创作,小说一经刊载就爆红大火,原本无人问津的《皇冠》杂志卖到脱销。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婚姻,琼瑶是不会把自己的所有作品投给平鑫涛的。平鑫涛为了自己的事业,一边用情感拴住了琼瑶,一边维系着原有家庭,直到 16 年后正式离婚。
在往后的 40 多年里,琼瑶一共出版了 60 多部小说,由此改编成 50 多部电影,600 多个小时的电视剧。她和平鑫涛二人一个负责写稿,一个负责出版和影视制作,在事业上深度捆绑,也相互成就。
琼瑶曾经一封给继子女们的道歉信,写道她后悔与平鑫涛的这场相识和相爱,诉说自己的委屈和悔恨。琼瑶觉得自己努力了大半生,却是为他人作嫁衣,并且名声扫地,实在不值,这个选择让自己受够了委屈。
琼瑶最后是觉悟了,以为自己在爱情中占了上风,其实爱情有什么用?到最后,到死都要证明自己的爱情,个中滋味实在是无法言说。
其实当初是琼瑶更占优势,有了优秀作品,早晚会出人头地。平鑫涛的事业沒有了琼瑶作品,却可能一败涂地。平鑫涛曾说:“没有琼瑶的皇冠不再是皇冠,没有皇冠的琼瑶却还是琼瑶。”
平鑫涛才是那个罪魁祸首,结果却是两个女人不断的争斗。
琼瑶因为平鑫涛对自己的百般护佑,所以对过段爱情死心踏地,并且行为和言语上都曾对林婉珍很过分。林婉珍在关健时刻出手,利用平鑫涛插食管事件让琼瑶在道德上落于下风,又出书毁了琼瑤的名声。
爱情,是会让女人变蠢的。
对于琼瑶的作品应当如何评价?琼瑶小说三观不正吗?如何评价林婉珍的《往事浮光》?琼瑶和继子女的矛盾与争执,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86 岁自杀,人家大富大贵,活腻了,
你天天打工吃苦,不一定活到拿退休金。
这就是贫富差距。
琼瑶自杀离世:要不是丈夫平鑫涛说,如果失去她,将会枯萎,才明白她离世的真正原因
今天看到 86 岁的作家琼瑶自杀离世的消息,第一反应特别的震惊不已。
她的离世声明说朋友和家人不要为她哭泣,她翩然的化为雪花飞走了。
她一辈子灿烂过,轰轰烈烈过完此生,犹如花火一样绚丽,没有什么遗憾。
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她想在身体可以做主的时候选择离去,不想遭受病魔的折磨,更不想没有尊严地离开。
她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一点点枯萎,死亡这件大事自己作主。
她希望朋友开心一点,生命的终结不是悲剧,而是幸福的终点。
她在人生终点的位置选择轻生,劝诫年轻人一定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最后,她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勇敢做自己,好好生活,不辜负来这世间一趟。
琼瑶把遗书都写得那么美好,死亡在她面前犹如梦幻一般的美丽,感受不到悲伤的气氛。
上周琼瑶还去悼念丈夫平鑫涛,一周的时间后选择了离去。
要不是丈夫平鑫涛说,如果失去琼瑶,将会枯萎,就明白她轻生的真正原因。
01
琼瑶自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没遇到平鑫涛之前,人生黯淡无光。
琼瑶在家里不受父母的喜欢,成绩也不好,也不想考大学,又和老师谈了一场恋爱,让父母感觉脸上无光。
琼瑶的弟弟和妹妹学习成绩优秀,深受父母的喜欢,一对比,琼瑶感觉父母的爱太稀少。
琼瑶的前夫庆筠,两人都喜欢文学和写作,聊天很有共同话题。
一次她发烧躺在床上,卧室就在厨房的隔壁。
厨房正在生煤球炉,熏得她咳嗽不已,庆筠把厨房的门加了一条弹簧,又用胶带纸封住门缝。
他的关心一下子让缺爱的琼瑶破防,泪流满面。
琼瑶并不爱庆筠,和老师失恋后的创伤一直没好,父母一直让她继续考大学,不支持她写作,苦闷的她只想逃离这个家。
庆筠向她求婚,她正好借此机会摆脱家庭的牢笼。
哪怕庆筠穷得只剩一件西服,两条裤子,琼瑶一点都不嫌弃,对生活充满了梦幻,不考虑现实的残酷。
琼瑶婚后并没有得到很多很多的爱,反而一次次地被伤得体无完肤。
琼瑶在家写作投稿赚钱,庆筠上班养家。
庆筠微薄的收入,让琼瑶吃尽了生活的苦头。
庆筠想写一本轰轰烈烈的小说,却总是迟迟下不了笔,要么就是写了撕掉。
琼瑶的写作收益越来越多,作品不断,庆筠颗粒无收。
庆筠苦闷,迷上了打扑克牌,把工资输光,孩子的奶粉钱输掉,经常彻夜不归。
琼瑶在一次次失望中彻底绝望,选择离婚告终。
02
琼瑶和平鑫涛相互成就,她缺失的爱可以在他身上得到。
琼瑶的成功离不开平鑫涛这个伯乐,发现了她的才华,一次次地鼓励她创作。
琼瑶的作品大卖,又让平鑫涛苦苦支撑的《皇冠》出版社赚得盆满钵满。
平鑫涛能读懂琼瑶,会在她写的小说里给她制造浪漫,满足她的浪漫情怀。
在一次次工作的接触中,两人都陷入了爱河,深不可拔。
琼瑶痛苦万分,不想伤害他幸福美满的家庭,想和他分手。
一次平鑫涛开车,为了分手的事情,两人又吵了起来。
平鑫涛让琼瑶下车,她听见发动机的轰鸣声,看着他要把车开向悬崖,吓得直接趴在汽车前盖上。
吓得瘫软的琼瑶经历生死瞬间后,默认了两人的关系。
平鑫涛迟迟不离婚,陌生的女子打电话大骂她插足别人的婚姻,她想要结束这种痛苦的关系。
她接受了汤的求婚,平鑫涛不肯分手,说如果失去了她会像个花朵一样枯萎。
那一刻琼瑶发现自己如同平鑫涛一样,如果没有爱的滋养,生命毫无意义,以后的生活都是凋零。
平鑫涛就是爱的养分,琼瑶彻底离不开他。
平鑫涛这次火速离婚成功,等了 8 年的琼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琼瑶的一生都在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像火花一样绚丽。
失去了平鑫涛,琼瑶失去了养分,活着就是一天天的枯萎下去。
琼瑶选择了轻生,以她的方式过完了这一生。
这一生她活得轰轰烈烈,死得潇潇洒洒。
我是四月海豚,关于琼瑶,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源自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如果你们喜欢,请点赞、在看支持,谢谢。
为她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琼瑶式的句号。
之前上课的时候老师说,现在才是需要琼瑶的时代。这两年有同学问他,为什么喜儿不能做黄世仁的小妾,这样她的生活水平就能大大提高,他说他那个年代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廊桥遗梦》里一生只有一次的确切的爱,评论里都在批判女主对家庭的不忠,可是女主的一生除了那四天都给了家庭给了责任。有的人的世界就是非黑即白的,没有一点过渡。
从古至今,文学都不是也不该是卫道士的唾沫星子,文学是对人性的发掘。
虽然琼瑶去世了。
我更悲伤的是:绝大多数人竟然还在上班。
琼瑶去世了,我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大部分人活着的主线竟然是 “上班”。
除了上班之外的所有事情,都要靠请假来完成。无论是结婚、看病、旅行、陪父母、看孩子……
这些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都要在上班的夹缝中来完成。这是很讽刺的一件事情,因为连大自然里的野生动物都不需要上班。
请假的时候似乎还有一种负罪感 [捂脸] 就拿上班这件事来说,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在浪费生命,但是却无法停下来,因为他们有房贷要还,有孩子要养。
自己已经成了行尸走肉、赚钱的机器。我即将结束上班时,意识到个事:实际费的时间比上班费的时间长。
因为上班占用的时间点是固定的,强行把时间分成许多不连贯的小块,从而无法用大块时间办自己的事。像屋子里放着许多铁杠子,无法放置大床。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你是真正地生活了 1 万多天,还是只生活了 1 天,却重复了 1 万多次。
人活着的三种境界,辛苦地活着叫,生存;体面地活着叫,生活;只有明白地活着,才叫生命……
尤其是穷男人,如果你没钱不帅还想找女人,我只能送给你一句话:越让人知道你饥饿,越找不到食物。自己去品一下吧。
赚钱与不赚钱的人,每天来看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每个月来看,差异也是微乎其微的;在每年来看的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在 5 年来看的时候,可能已经是财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 10 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你从小喜欢的球员退役了,你一直在追的综艺结束了,你特别崇拜的作家去世了,这样的告别多了,你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儿了。你该长大了,你该学会赚钱了。
20 岁到 30 岁,人生充满想象的十年,十年一过,坠落凡间。
如果你想评判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意思、有价值,你就要像琼瑶阿姨一样问问自己:我们活了这么多天,清晰地记住了哪一天?
人生是否精彩,就在于精彩的回忆够不够多。你的回忆越多、越丰富多彩,你才会觉得人生越有意思。如果你把一生都活成了一天,那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小提示,避免河蟹,更多犀利的内容,请移步公从号:【情小韵】。我写的很多话都会被平台删掉,但在工众号不会被删除。
主流价值观:好好读书,勤奋工作,你会慢慢变有钱。结果为导向的实践:摸清规则、明白人性、了解社会需求、关心新科技,站在资本的角度看世界,你会更快变有钱。
我在知乎上写东西还是有很多顾虑,不敢大放厥词,否则会迎来正义人士的口诛笔伐。大家如果觉得不尽兴,可以去我简介区看看,那里写的文章更没下限、更毁三观、更过瘾。
不得不说,她在家中自己烧炭选择自我了断,
比起去瑞士高价安乐死并高调宣传安乐死,
也是人间清醒。
12 月 4 日 13 点 22 分,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在家自杀了,享年 86 岁。
秘书发现后立即通知急救,可惜救护人员抵达时,琼瑶已无呼吸心跳。
她写下遗嘱:“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飘然的去了。”
琼瑶说自己喜欢 “飘然” 这个词,因为代表着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
她把自己比喻成 “火花”,已经尽力燃烧过,还录下了最后的视频 “当雪花飘落”。
或许是亡夫的去世对她打击太大,琼瑶感慨上苍对生命的过程设计的不好。
当人老了,要经历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最后还可能成为插管为生的卧床老人。
五年前,琼瑶丈夫平鑫涛去世,他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有多痛苦她比谁都懂。
她提出让丈夫 “尊严死”,反对为丈夫插管,也因为这一提议与继子女们发生矛盾。
琼瑶成了众矢之的,于是她宣布关闭脸书,“这次是‘珍重再见,后会无期’了”。
不能决定丈夫的 “尊严死”,琼瑶的 “尊严死” 总该由她自己说了算吧?于是她走了。
大多数人对琼瑶的印象还停留在爱恨纠葛和家庭人伦的 “琼瑶剧” 中。
未曾想到,琼瑶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部活脱脱洒狗血的 “琼瑶剧”。
琼瑶有两段婚姻,第一段因为女强男弱分开了,第二段就是和平鑫涛轰轰烈烈的爱情。
琼瑶和平鑫涛在一起时,平鑫涛已经有妻子林婉珍,并且妻子在他事业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琼瑶找到林婉珍,提出要两人一起做平鑫涛的妻子,正如琼瑶剧台词写的那般:
“我不是来拆散你们的,我是来加入你们的。”
怎料琼瑶得到平鑫涛后就开始怂恿他和林婉珍离婚,抢别人老公,还让别人看开点。
琼瑶的三观太炸裂,恬不知耻的爱情被世人骂了多年,她毫不在意。
但不可否认,琼瑶真的很爱平鑫涛。自杀前一周,她还写了一首诗《不如归去》悼念亡夫。
“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两个世界,几许痴迷,几载的离散,欲诉相思…… 不如归去。”
平鑫涛离世的时候,琼瑶拿着玫瑰花瓣、牡丹花瓣和整束的文心兰为他披上,让汗水和花瓣落在花冢上。
琼瑶说是平鑫涛教会了她浪漫,甚至浪漫到在家里有宾客时扮作北极熊 “突袭” 她。
平鑫涛曾写卡片送给她:“今生佳侣,相约来生。”
琼瑶用离去回馈这份爱情:“你,已然归去,我,不如归去。”
能被琼瑶不择手段的抢到手,平鑫涛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他于 1954 年创办皇冠杂志社,1963 年接任中国台湾《联合报》联合副刊主编。
代表作有《苍穹下》,译作有《原野奇侠》《丽秋表姐》等。
平鑫涛领导的皇冠杂志和皇冠出版曾 4 度荣获 “金鼎奖”,2005 年“皇冠文化集团” 获得台北市政府特别誉扬。
可惜人老了疾病缠身,晚年的平鑫涛患有血管性认知症,这是一种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琼瑶为彻底失智的平鑫涛是否插管与继子女们闹得不可开交。
人就是这样,对这种生死面前的豁达观念持欣赏并支持的态度,甚至将其冠以 “处世哲学的人生洗练”。
但奇怪的是,琼瑶将这种观念延伸到家人身上时,却遭到了非议。
毕竟平鑫涛不是琼瑶一个人的,他也有子女,是否插管关系着整个家庭。
在亲人与病人之间,在亲情与人伦之间,冲突在所难免。
琼瑶为丈夫所做的抉择,不仅是其个体生死观的体现,更是在挑战一种传统的生死伦常。
试问当你的亲人进入生命末期,你会让其 “安乐死”,还是倾尽所有延续其生命?
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我们不能凭借传统的观念和主观意愿,就作出让病人生或死的抉择。
即便是深思熟虑,也要兼顾生者身心和物质的付出与价值对比。
既然选择不了丈夫的自由,琼瑶能做的就是对自己生命的豁达,于是她选择自由体面的离去。
正如她在告别视频所说:“如雪花与火花同时绽放,我将飞向可以起舞的银河。”
海德格尔曾强调 “向美而死,向死而生”,好好地活着,不避讳死亡,其实就是最大的尊重。
有尊严地死去,才是生命最初意义的体现,这大概就是琼瑶选择 “尊严死” 的原因吧!
现在的年轻人三观都这么脆弱的吗?几本小说就能毁了三代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写的是死亡笔记
她自始至终是个体面人。既便最后知道了枕边人原来是个腌臜货,也始终保持体面。
有看到说老太太身体已有小恙,所以提前给自己选择了离开的方式。
她已经 80 多了,不想过失能失智的生活。可以理解。她也一直热爱生活,爱家人爱读者爱祖国。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篇章:
红尘作伴 活得潇潇洒洒
策马奔腾 共享人世繁华
对酒当歌 唱出心中喜悦
轰轰烈烈 把握青春年华
足矣!
年轻人自杀是因为想不开。
年纪很大又生了重病的老年人则是想开了。
生老病死是世间最残酷的法则。试想一个人,如果看不见、听不清、走不动,还要时时忍受病痛,那是何等幽闭残忍的惩罚?比无期徒刑还要恐怖百倍。
然而那是很多人真实的人生归宿。
琼瑶在还有能力写字的时候,留下遗言向世界优雅的告别。
自杀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勇气和潇洒也让人敬佩。
“爱情至上” 的主题叙事在这个时代已经过时了。
琼瑶的一生经历过 4 次自杀。
第一次自杀发生在童年。那一年,4 岁的琼瑶因为战乱,跟随父母从湖南迁往重庆避难,慌乱中,她的孪生弟弟和小弟丢了,父母一时间万念俱灰,准备带她投河,混沌之际,母亲不忍年幼的琼瑶身消命陨,她捡回了一条命;
第二次自杀发生于青春期。那一年,数学考了 20 分的琼瑶拿着成绩通知单回家,被母亲嫌弃不如妹妹,于是在母亲沉睡以后,留下一句 “一个破碎的我无法拼凑出一个完美的我,就让这个不够好的我消失吧!”,便吞下了一整瓶安眠药;
再后来,琼瑶爱上了学校里比她大 24 岁的国文老师,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不仅如此,那一年的高考琼瑶落榜了,被母亲大加指责,一时想不开,又吞了母亲的安眠药。
只不过每一次,母亲都将她救了回来。
事实上,在丈夫平鑫涛确诊失智症之前,她感动于朋友殉情自杀的经历,一度央求丈夫选择一个日子,两个人相约赴死。丈夫比她大 11 岁,拒绝了她这个请求,“人就应该自然死亡”,他说。
第四次就是现在了,不过这一次,她 “成功” 了。
12 月 4 日,媒体报道称琼瑶在台湾淡水家中轻生离世,终年 86 岁。
人们震惊于她的溘然长逝,但对于这样的结果,却表达了最大程度的谅解。——她早就说过了。
几年前,就 “是否给丈夫插鼻胃管” 的问题,琼瑶与她的继子女们在网络上展开一场舆论攻讦战。在那场夹杂着陈旧情债的风波里,双方各执一词,只是围观群众透过这场骂战,了解了琼瑶对死亡方式的选择:“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意义重大!”
所以,当生命来到终点,不想被病痛折磨的琼瑶,选择亲自结束这种痛苦。故事最终按照她曾经设计的那样,跟观众挥手告别。
存在于琼瑶身上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
王宝钏寒窑挖野菜 18 载,终于等来薛平贵王者归来,于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她被反复歌颂。琼瑶苦守空闺 13 年后,也终于等来那个已婚男人与她喜结连理的交代,于是在人们的茶余饭后,她也曾被反复咀嚼。
只不过这两个故事走向完全不同的女人如今都有了同一个特征:不合时宜。“爱情至上” 的主题叙事在这个时代已经过时了。
琼瑶说:爱情在我生命中,一直都是我的主宰。
在琼瑶的作品中,时代、阶级、伦理、道德、家族恩怨等等因素,都是她爱情主题的幕布,只为衬托主角们热烈的轰轰烈烈而存在。比如:《婉君》讲述的事三个男人爱上同一个女人的故事;《烟雨濛濛》中,两个姐妹爱上同一个男人;《新月格格》中畸形的 “父女恋” 至今还在被观众诟病……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往往只能在男性给与的爱情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是琼瑶小说里常有的对话。
而她小说的情节,又多来自于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如《窗外》的原型,就是年少时那段未遂的师生恋,紫菱的角色设计,来自于长期生活在妹妹光环下的琼瑶本人,《庭院深深》又是自己与第二任丈夫之间的爱情纠葛。
图:《窗外》剧照
如果你曾翻阅过琼瑶的 Facebook,对于这一点的认知也许会更加清晰:在丈夫确诊失智症后,琼瑶希望他仍可以每天对自己说一句情话,在那场与继子女们的风波中,一条 “您每次总要追问父亲爱不爱您” 的指摘,将琼瑶推向了风口浪尖。
稿如其人,知行合一,琼瑶展现出了对自己绝对的诚实。但时代已经变了,她所信奉的爱情至上,更早地被当代人抛于身后。
影视作品从来都是反映时代风向的最佳参照物。我们来看:
1990 年,琼瑶联合湖南卫视拍摄推出《六个梦》系列第一单元电视剧《婉君》,这个系列的合拍电视剧一经播出,立马称霸当时的电视剧市场,小婉君的扮演者金铭成为了当时最红的童星;
1998 年 - 1999 年,她又主导创作拍摄《还珠格格 1》、《还珠格格 2》,成就了当时湖南台的收视奇迹,该剧第一部全国平均收视率 47%,最高 62.8%;第二部全国平均收视率突破 54%,最高 65.95%,主演们赵薇、林心如、周杰、范冰冰等人的名气瞬间高涨,成为最炽手可热的明星;
2001 年,琼瑶又将《烟雨濛濛》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情深深雨濛濛》,该剧创下了韩国中文引进剧最高的收视率。
但时间到了 2006 年,局势开始出现转变:
那一年,琼瑶推出了《又见一帘幽梦》,节目播出后,略显狗血的剧情和台词受到了观众的质疑,此时颓势已经显现;到了 2011 年,推出翻拍剧《新还珠格格》也扑街。
2012 年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琼瑶的套路式剧情安排让电视剧饱受质疑,收视率降到同时段的第六名,在台湾地区,该剧收视率仅为 0.50 点,未能进入收视榜单,豆瓣评分未及格,如今更是作为演员们的黑历史在网上流传。
收视率与口碑双双跌倒,琼瑶再不复往日的神话。
另一边,我们再来看一下今年引起热烈讨论和关注的影视作品:
从年初的《热辣滚烫》,年中的《玫瑰的故事》,再到后来《出走的决心》,《女人的世界》,以及最近大热的《好东西》,这些影视作品在题材、类别、主题等方面横跨多个领域,但它们相同的地方在于,女性是其中绝对的主角,以及——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依靠和意义。
时代已经走向一个与琼瑶过去习惯的叙事相反的方向,走入了她的老对手亦舒的叙事节奏了,在那个宇宙,女性靠自己努力奋斗才是根本。
变化同样映射在消费市场。以女装市场为例,琼瑶剧大火的年代,淑女屋、阿依莲正在大杀四方。它的特征包括粉色、浅蓝色、荷叶边、小碎花、蝴蝶结,甚至内部要求每件衣服必须集齐 5 种以上女性喜欢的这些元素——一如 “琼女郎” 传递的乖巧之感。
图:《情深深雨濛濛》剧照
如今的女装品牌却基本成为运动时尚风的天下。Lululemon 让女孩们敢于穿着瑜伽裤上街,将身材展露无遗。在一线城市,高跟鞋基本被沦为时代弃物,在优雅与舒适之间,大家默契地选择了后者。
因为优雅是给别人看的,而舒适与否,只有自己知道。
社交平台上,年轻人对于爱情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2024 年,一所重点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时提到,自己一直给学生上心理健康的选修课,会提前调研学生们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她发现,大约是三年前开始,她的学生对恋爱话题不感兴趣了。他们甚至会问:“我能不谈恋爱吗?”
2021 年,中国人民大学有项研究调查了全国 22 个省份、共 9775 个大学生的婚育观,发现超过四成的大学生都没有恋爱的打算 ,其中,女生的恋爱意愿相对更低,有恋爱打算的比例只有 54.42%,低于男生的 56.88%。
年轻人群体中,还相信恋爱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大学生们,是现在的异类。一些不谈爱情的年轻人,甚至把 “恋爱脑” 当成一种 “当代绝症” 在看待。“智者不入爱河”更是作为流行金句在短视频平台疯狂传播。
知乎上,一个 “你是因为什么不谈恋爱” 的问题下,网友们提供了近 5000 条回答,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没有时间和精力。
这一切都有迹可循。2019 年,一项中国人时间利用调查报告显示,某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每天工作 10 小时,通勤时间接近 2 小时。仅仅是这两项,就占去了他们一半的时间,在搞钱面前,爱情被迫让路了。
另一个关于爱情的数据证明便是结婚率了。
据《2021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自 2013 年达到顶峰的 9.9‰后,国内的初婚率就一路走低,至 2021 年结婚率已连续八年下降,而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 474.7 万对,同比去年下降了 16.57%,创近 40 年来的新低。
关于爱情的数据透着悲观,人们谈论爱情时又难免带着计算与鄙夷。似乎它也跟琼瑶剧一样,成为上个时代的遗物。
琼瑶的爱情信仰过时了,但琼瑶本人却没有。
琼瑶的人生剧本起初并不算顺利,与原生家庭之间的矛盾藏匿在那 3 次未遂的自杀里,战乱、漂泊、父母的不认可、离异、独自带娃,被舆论攻击…… 但她还是撕出了一条口:
在所有造星神话的标签中(琼女郎、谋女郎、冯女郎、晶女郎、岩女郎,伦女郎),琼瑶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在出版界和影视界游走的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她捧红了近百位明星,赚得了上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两段婚姻中,琼瑶始终掌握着经济话语权。
这本就是独立女性的剧本。
可是琼瑶身上带有着一种拧巴,正如她的作品一样:很多时候,她通过对女性苦难经历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男权制对于女性的物化,但另一方面,这些女性又被琼瑶禁锢在 “贤妻良母” 的牢笼里,一番任劳任怨的自我牺牲后,以换取大团圆的美满。
她本人也是如此,她的人生是 “亦舒女主” 般独立的存在,可她仍然逃不开用 “琼瑶” 的罩子将自己约束起来。
站在个人角度,她几乎拥有了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一切:事业、荣誉、地位、财富,关怀,以及那个很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爱情。
在公众视角里,她与丈夫的过往是一段无法抹灭的黑历史,但在一段友人的记录中,她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
琼瑶夫妇一起吃饭,平鑫涛给她夹了每一道菜,一顿饭吃下来,琼瑶没有自己夹过菜。后来她们在饭店里打电动游戏,琼瑶玩得挺带劲,平鑫涛马上买了 4 台一人高的街机放在她家;琼瑶喜欢打保龄球,平鑫涛就给她在家盖了保龄球馆;她还发现可园那座古色古香的凉亭上安着纱门,原因是丈夫怕妻子在里头写稿挨蚊子咬。
十几年后,《还珠格格》的剧组来做宣传,赶上周杰失恋,琼瑶在书房陪他聊到凌晨两三点。周杰坐在地毯上要烟抽,琼瑶点了头,平鑫涛半夜下楼去买;再十几年后,演员张睿到这里宣传新专辑,琼瑶留他在家吃晚饭。桌上有平鑫涛亲自炖的牛肉和卤了几个小时的蛋。张睿坐在琼瑶身边,不知道说什么好,把菜一道一道拍下来,存到硬盘里。
平鑫涛还在写作的间隙陪她旅行,游遍了世界;给她的情书从年轻一直写到老,七八十岁了,写卡片还要叫她 “亲爱的老婆”。他们都是外省人,都在贫穷里度过青春。哪怕在取得经济自由之后,他仍鼓励她写作,共创事业。琼瑶的才华在丈夫这里是不允许被浪费的。
他一直照顾她,让琼瑶的幸福保持在稳定状态。
——GQ 报道
琼瑶的女主角们大多凄凄惨惨戚戚,但她本人是体面的,她总是保持一个精致又优雅的妆容接待到访的客人,不曾有一丝倦怠。
琼瑶又是坚韧的,76 岁那年,她还能举起战旗攻向抄袭的于正,并且赢得了胜利,与其说她信仰爱情,不如说她信仰自己——凡是自己想要的,该得的,她都会想办法得到。
甚至连最终离开的方式,她也如愿以偿。在经历过平鑫涛最后岁月的煎熬,她决意捍卫自己的 “善终权”,要以体面的方式,翩然离去。
就这样吧,斯人已逝,那些围绕着她的争议与热爱也终将散去,观众也会慢慢离场,她从不标榜自己是艺术家,只说自己是个卖辛苦的商人,但她留给时代的,也注定会被历史记住。
“那些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那个我,那个我,始终追寻着日出和日落……”。
头图来源 | AI 制图
作者 | 二毛
编辑 | 原野
她走了,两岸间再无如此量级的文化纽带人物了。唯一能跟她稍微比一比的是邓丽君,但邓丽君走得比她还要早。
她一生宣扬爱可以冲破一切,爱是最伟大的力量。这个理念对于个人,对于两岸之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年轻时主宰生命,临终时主宰死亡,这不是勇士是什么。
我要提一个人
一个普通的人
24 年 8 月,中部乡村
一位农村老妇
和琼瑶一般年纪
癌症,已扩散
她要求自己要死在家里
死在自己的房间
于是她从住院大楼回到了家里
停掉了止痛针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
门前的河照常淌着
青蛙和鸟照常鸣着
只是山岭里的松林
长出了密密麻麻的
黑色的刺
一根一根的扎在她的身体
疼痛,疼痛
每一分每一秒
她的子女围绕在她的身边
既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她
被癌细胞折磨
又怕转身躲避的一小会儿
错过了她的离开
在几个连黑带昼的抚摸之后
她走了
没有人知道
3 公里外的庙会照常庆祝着
黑神话的热度照常涌动着
她死了
正如其他千万个普通的农村老妇一样
不会惊起任何波澜
琼瑶是幸运的
以一种没有痛苦,体面的方式结束
她也是幸运的
如愿在自己度过一生的地方离开
以一种极其痛苦,极其残忍的方式
这是两种不同的勇敢
她选择死亡的方式给我对生与死的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勇气
继续面对生活的狗屎
她是我的外婆
一位普通的,平静的,痛苦的面对死亡的老人
一、
12 月 4 日下午,琼瑶在台湾淡水家中轻生离世,享年 86 岁。她用琼瑶的方式,给琼瑶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唯美的句号。
家人在房间里发现了一封 “遗书”。
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 “翩然” 的去了!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 “自主、自在、自由” 的“飞翔”,优美而 “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 的化为雪花飞去了!
这是我的愿望,“死亡” 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 “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 “作主”。
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 “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 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
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 “插管维生” 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
我是 “火花”,我已卖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我要说的话都录在我《当雪花飘落》的视频里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多看几次视频,瞭解我想表达的一切。
朋友们,不要为我的 “死亡” 悲哀,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惑如仇,活得轰轰烈烈…”
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 “活过” 了,不曾辜负此生!
我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和你们。“爱”紧紧的系着我心,你们都是我最最不捨的。为了让我的灵魂 (不知道人类有没有灵魂),也能“翩然”,大家为我笑、为我高歌、为我飞舞吧!我在天之灵,会舆你们“共舞” 的!
别了!我至爱的你们!庆幸此生,曾经和你们相遇相知。
注意,我 “死亡” 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
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 “老人” 们,快乐的“归去”! 亲爱的你们,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这世间,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种意外的喜怒哀乐!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精彩!
千言万语说不尽,最后,祝福大家健康快乐,活得潇潇洒洒!
琼瑶 写于淡水双映楼 2024、12、3
这虽然是遗书,但却更像是 “临别感言”。里面有琼瑶对于生死的看法,也有她自己的人生感悟。
这个方式确实意外,但又很琼瑶。她就像《还珠格格》里的香妃,飘然而来,翩然而去。
她不是一个完人,但绝对值得人记住。
万小刀谨以此文,带大家回顾一下这位传奇女性的故事。
二、
1938 年,琼瑶出生于四川的一个书香世家,原名陈喆。
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母亲也是一名知识分子。她还有两个大名鼎鼎的表亲,一个叫金庸,一个叫徐志摩。
这个家庭条件超越了 90% 以上的家庭,但唯独选错了年代。
四岁那年,琼瑶先是跟着父母从四川搬到祖居地湖南衡阳。两年后,他们又举家逃亡重庆。
在重庆住了没几年,他们一家人又迁徙到上海暂居。
或许是因为天赋异禀,又或许是因为颠沛流离。
少年时期的琼瑶就已经初具文学造诣。9 岁时,她在《大公报》上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
9 岁就知道什么是可怜?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琼瑶是知道的。
因为她除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还要忍受父母的冷眼以对。
有一次,琼瑶全家因为躲避战火,导致弟弟不慎走失。父亲指着她的鼻子骂:“为什么丢的不是你?”
琼瑶不知道如何回答,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好在的是,后来弟弟找到了。
1948 年,10 岁的琼瑶再次跟着家人回到湖南生活。一年之后,她又随着父母迁居到台北。
这一路的颠沛流离,为她日后文学创作埋下了悲凉的基调。同时有父无爱的生活,也让她开始在其他成年男性身上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而这也为日后那些比书里还狗血的爱情故事,埋下了伏笔。
高中时期,琼瑶就爱上了比自己大 20 岁的国文老师。
在那个年代,“师生恋” 被世俗定义为 “乱伦”,口口相传的流言蜚语威力不输给一架冒着蓝火的加特林。
父母知道后,曾拿着 “世俗” 这架加特林横扫琼瑶的心。
少女心被打得千疮百孔,琼瑶曾一度自杀了结生命。所幸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琼瑶两战高考,却都名落孙山。
死不成,考不上的琼瑶无奈之下,只能把自己少女的万般愁绪,化作篇篇字符投入了文学的海洋里。
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少女的自救?
可她没想到的是,狗血先于浪漫一步找上了她。
她怀孕了。
三、
1959 年,父亲为了堵住外人的嘴,逼着 21 岁的琼瑶跟自己的学生庆筠结婚。一年后,琼瑶怀上了第一个孩子。
孩子出生时,庆筠因为被公派出国,一直不在琼瑶身边。琼瑶只能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起笔头,开始文学创作。
因为如果不写,她和孩子可能就会饿死。
1962 年,琼瑶的多篇小说开始在一家叫《皇冠》的杂志上发表。这些小说不仅救了琼瑶的命,更是把《皇冠》杂志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当时《皇冠》杂志创办了七年,一直没有任何起色。就在杂志濒临倒闭的时候,遇见了琼瑶。
而创建这本杂志的人,正是后来与琼瑶纠缠一生的有妇之夫,平鑫涛。
1963 年,琼瑶在平鑫涛的鼓励下,把自己 “师生恋” 的经历改编成小说《窗外》。
《窗外》发表后,引发社会轰动。25 岁的琼瑶一炮而红,蜚声文坛。
如此一来,许多的故事,也就由此开始了。
1964 年,26 岁的琼瑶应电视台邀请,去台北参加一档访谈节目。
节目的主题是,向读者讲述《窗外》的创作故事。不过琼瑶之所以答应,还有另一个小心思。
她想见一见,自己神交已久《皇冠》杂志的创始人,平鑫涛。
那天的平鑫涛身穿深色西装,面如冠玉,完全符合琼瑶对于男主角的所有想象。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两人接触下来,平鑫涛谦谦君子的举动,也给琼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是《窗外》的爆火,却引起了琼瑶父母的不满。
因为在小说中,父亲专横霸道,母亲蛮横无理,父母觉得琼瑶是在用文学故意报复自己。
与此同时,琼瑶的丈夫庆筠也是一脸黑线。因为《窗外》讲述的是琼瑶初恋的故事,这让大男子主义的庆筠很是尴尬,外面的各种流言蜚语,更是让庆筠感到无地自容。
后来丈夫庆筠通过报刊,发表文章贬损琼瑶的文学不入流。夫妻两人隔空交战,婚姻自然也很快走到了尽头。
1964 年夏天,琼瑶与丈夫庆筠离婚,结束了这段让她痛心的婚姻。
而在琼瑶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与丈夫的无理取闹时,平鑫涛一直坚定地站在琼瑶这边,给她加油打气。
于是离婚后,琼瑶没有去找 “旧爱” 老师,而是奔向了 “新欢” 平鑫涛。
不过两人只是彼此欣赏,并没有做出过分的举动。
平鑫涛在自己家对面,为琼瑶租下一家房子用来写作,还替她雇了一个保姆帮忙照看孩子。
但有些事情,该来的总会来。
两人随着空间被无限拉近,彼此的感情也逐渐开始升温。
一开始,平鑫涛的妻子林婉珍仗着家里条件优渥,并且为平鑫涛生下三个孩子,根本没有把 “穷书生” 琼瑶放在眼里。
可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林婉珍的想法。
四、
1965 年,琼瑶的小说《六个梦》被改编成电影《婉君表妹》,搬上了大荧幕。
电影播出后好评一片,掀起了琼瑶小说改编的浪潮。
紧接着,琼瑶的小说《窗外》也被搬上大荧幕,而她创作的《几度夕阳红》《烟雨濛濛》等多部小说,也为《皇冠》杂志带来了火爆的销量。
琼瑶一跃成为当红的文学作家,平鑫涛也借着琼瑶的光一飞冲天。
两人彼此救赎,如今又相互成就,如果不是婚姻的束缚,已然是一个绝美爱情开始的蓝本。
林婉珍意识到不对劲,主动找到琼瑶谈判。
琼瑶深知对方的来意,用一句 “只要你不给他机会,我就不会给他机会” 给林婉珍吃了一个定心丸。
但这颗定心丸的保质期,远不如几人想象的那么长。
60 年代中期,琼瑶大量文学作品被先后改编成影视剧,捧红了包括林青霞、秦汉、秦祥林在内的一众演员。
1976 年,38 岁的琼瑶跟平鑫涛成立了 “巨星电影公司”,琼瑶亲自操刀把自己的作品搬上大荧幕。
没过多久,“琼瑶出品”就成为一块金字招牌,高居 “聚宝盆” 中心之位的琼瑶,在享受平鑫涛挖空心思制造的小浪漫、小感动之余,内心的不平衡感也与日俱增。
有一天,琼瑶向平鑫涛摊牌,问他愿不愿意娶自己?
平鑫涛以三个子女尚幼为由,拒绝离婚。
转过身,琼瑶切断了与平鑫涛的一切联系,并在不久后答应了另一个男人的求婚。
这波 “催化剂” 威力无比,获悉消息的平鑫涛彻夜难眠,他再三权衡后,终于亲手结束了这段 “三人行” 之旅。
1979 年,41 岁的琼瑶和 52 岁的平鑫涛步入婚姻之城,琼瑶长达十余年的 “小三史”,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而这只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
五、
1988 年,50 岁的琼瑶第一次回大陆探亲,随后把琼瑶作品也带回了内地。短短十几年间,《婉君》《哑妻》《青青河边草》等一系列电视剧横空出世。
这些剧通通只讲一件事,就是爱。相爱的人可以打破世俗和道德的羁绊,可以为爱奋不顾身、至死不渝。
如此贞烈之爱、坚守之情,给内地观众带来极大的精神冲击,无数少男少女,对此如醉如痴、走火入魔。
1993 年,《梅花三弄》系列电视剧再次引发轰动,剧中男女生死相许的绝恋,将爱情的缠绵与悲戚刻画到无以复加,一举捧红了 “咆哮帝” 马景涛。
四年后,22 岁的蒋勤勤在电视剧《苍天有泪》中,饰演性格温婉柔弱的萧家大小姐 “萧雨凤”,成为观众口中的 “古装第一美女”,星途一片璀璨。
但更多人知道琼瑶,是她另一部 “出格” 的作品。
1997 年,写惯了 “苦情戏” 的琼瑶,以北京 “公主坟” 为创作背景,写出了一部 “无厘头” 式的宫廷喜剧小说《还珠格格》,并在同年与湖南台合作进行电视剧制作。
这部低成本的电视剧播出后一骑绝尘,成为中国电视剧的一部传奇,轰动亚洲,风靡全球华人圈,并打破了中国电视剧的收视纪录。
当年演技青涩稚嫩的演员们,也都藉此改命,“小燕子” 赵薇一飞冲天,成为全民文化偶像,林心如、范冰冰、周杰等人广受热捧。
可后来伴随着大量题材丰富的电视剧涌现,电视荧屏异彩纷呈,“琼瑶剧” 开始走下神坛,再无浪花。
但琼瑶并没有在这场盛宴中离席,她以另一种方式,再掀狂澜。
六、
2017 年,90 岁的平鑫涛病入膏肓。
79 岁的琼瑶以一篇《背叛─别了!我生命中最挚爱的人》为题,与平鑫涛所生三位子女就 “是否同意平鑫涛插管治疗” 产生争执。
平鑫涛子女认为,父亲只是失智,并未病危,还没有达到 “自然死亡” 的时刻。
琼瑶无奈投降,同意让平鑫涛插管治疗。可当她看见丈夫插管后痛苦的模样,她留下了心疼的泪水。
有些决定,或许就是在那一刻做下的。
后来双方在报刊上互相极限拉扯,把家事抖落在众人面前。
最终琼瑶在一个采访中向平鑫涛子女道歉,并且负气地说 “不再相信人间有情”,也不再去医院探视平鑫涛。
但两人过去种种的美好,依旧无法让琼瑶彻底释怀。
于是在 2018 年,80 岁的琼瑶出版了纪实文学《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追忆她与平鑫涛共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两人的故事在琼瑶的笔下极尽美好,这本应该是故事最完美的结局,可却遭到平鑫涛子女的指责。
他们跳出来说,琼瑶是破坏他们家庭的第三者,没有权利歌颂炫耀她口中的爱情,这份爱情是建立在另一个女性的牺牲之上。
与此同时,作为平鑫涛子女口中的 “另一个牺牲的女性”,隐忍了五十多年的林婉珍也出了一本小说,《往事浮光》。
她用这种方式,揭开了琼瑶的 “夺夫谜团”。
在林婉珍的笔下,琼瑶成为了 “主动勾引” 平鑫涛的妲己。她用尽各种手段,来跟自己抢夺平鑫涛。
很多书友在看过之后,口出国粹。似乎突然看懂了琼瑶书中的 “各种彩蛋”,原来琼瑶笔下的小三如此栩栩如生,是因为小三竟然是琼瑶自己。
一时间,琼瑶的口碑急转直下。她那些风靡了半个世纪的爱情语录,成了世人诟病的 “罔顾道德边界的荒谬论调”。
2019 年 5 月,92 岁的平鑫涛病逝。一年后,琼瑶发文 “告别”,带着自己 60 多本书的版权,离开了皇冠。
任由外人如何评说,她也从未解释过任何。
几年间过去,世人渐渐忘记了琼瑶的名字。只会在一些短视频上,看到抨击琼瑶 “奇葩” 台词的内容。
甚至有些人,给她冠上了 “小三鼻祖” 这样的恶名。
事实是否如此呢?
或许,琼瑶早就已经不在乎了。
因为有一个决定,她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做下了。
七、
琼瑶晚年多次在采访中说,自己最不愿意变成卧床老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或许是她早已看破生死,又或许是她见过了平鑫涛最后的样子,不愿意再经历一次。
可谁都没想到,她会真的用这种 “体面” 的方式,来告别人世间。
琼瑶去世后,秘书发出了她最后的 “声音”,是一个琼瑶生前自己录制的视频。
她念了一首小诗,是她最后的作品《当雪花飘落》。
当雪花开始纷纷飘落
我心里轻轻的唱着歌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生命里的雪季没错过
这趟旅程走来辛苦颠簸
且喜也有各种精彩唱和
经过了山路的崎岖不平
挨过了水路的骇浪风波
留下了… 留下了…
我那些字字句句的著作
是我今生为爱燃烧的热火
谁在雪地插了鲜花一朵
阳光映着玫瑰如此鲜活
正像我心中的雪与火
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那个我… 那个我…
始终追寻着日出与日落
相信人间有爱 初心如昨
这是我最后的选择
时间已到 生命不会更好
不拖累所爱 也超越病魔
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乐
当此刻… 当此刻…
有如雪花与火花同时绽放
我将飞向可以起舞的星河
从小诗中可以看出,琼瑶的离世并不匆忙,而是 “蓄谋已久”。
只是很多人没想到,她会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
但这种方式,又何尝不好呢?
生亦何欢,私有何惧?
或许琼瑶用自己的离开,为所有人重新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
如果生能尽欢,死就无所畏惧!
挺好的,死得很琼瑶。
补充一下:给我点赞的,似乎女性居多。我随便点开几个点赞人的信息,都是女性。
2017 年,琼瑶女士和二婚丈夫平鑫涛的子女发生骂战,原因是琼瑶反对丈夫插管治疗,琼瑶认为丈夫应该体面地离世。当时国内也很多人批判琼瑶三观不正,不食人间烟火,不接地气。
2024 年,琼瑶女士在自己有意识的情况下,选择体面的轻生离开这个世界,留下遗书,不愿等到插管维持生命,无意识不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
琼瑶女士自己践行了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当初批判她的尔等凡夫俗子,安能理解一位理想主义者和体面人。
她和自己笔下的女主角一样,主动决定自己命运的走向,
琼瑶的高龄自杀,说明了安乐死合法化的存在合理性。
人有权力自主选择自认为体面的死亡方式。
这是我们社会普遍缺乏的教育:死亡教育。
正是因为没有对死亡的认识,所以才有了对自杀这一行为的偏见:
人生很重要,值得认真对待,但人生没有那么沉重,人生本就是轻飘飘的来,轻飘飘的走,什么都不带走。
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当你正在玩一盘游戏,你有没有权力选择:“我累了,我不想完了,我厌烦了,我要挂机”?
当然是有的,因为人生都是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
琼瑶以 86 岁高龄自杀,人活到这个年龄,身心多少都会受到身体的各方面折磨,身体逐渐失能,需要依赖别人帮助才能生活,进而有很大概率造成心理疾病的产生。
琼瑶是著名作家,写作的作品很多都宣传了女性独立,女性觉醒意识,不可谓不先锋。但即便这样在思想上,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作家,也不可避免衰老带来的各方面负面影响。
这就是对死亡教育的最好说明,自杀从来都是自主自决的,不需要别人来做任何道德审判。
尊重琼瑶的选择。她的人生很精彩。
————————
评论区一些人,真是 100% 映射 papi 酱的一期视频,看见地洞马上就钻。
我说琼瑶的自杀,代表了安乐死存在的合理性,这是事实,她不愿意承受高龄的痛苦折磨,这理所应当。
但偏偏有人会把这等同于 “我支持安乐死合法化”。安乐死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我只提了合理性,而且也没深入,我本篇的重点是死亡教育。
妈的一些评论就纯神经病,跟条件反射一样,一张嘴就是 “答主夹带私货,支持安乐死合法化”。
我再说一遍,我只提了安乐死对于琼瑶这类老人,自主自决,是合理的,没毛病的。至于它的不合理性,我没说,也不需要在这里展开。
我觉得骂琼瑶小三上位,作品三观不正的人,真的很让人费解。
琼瑶有着大量的粉丝,她的小说以及影视作品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但是那些粉丝并没有三观不正。
如果说一个写小说的能毁掉一代人的三观,那我强烈建议我们把琼瑶,金庸,莫言这样的作家送到美国,毁掉美国的未来。
另外,那些骂琼瑶作品三观不正的人,我挺好奇你们是怎么知道琼瑶的作品三观不正的?你们看过多少琼瑶的作品?如果都看过,那么显然琼瑶那不正的三观没有影响你们,如果没看过,那不就是人云亦云乱下判断吗?
琼瑶的作品也许有些腻歪,但是她的作品无疑为那个时代的人带去了一些精神食粮,从这一点说,我认为她跟金庸一样,没什么大问题。
至于私德,不予置评
多说一句,我不去评价琼瑶私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始终坚持 “人无完人” 的观点。再坏的人也有优点,再好的人也有缺点,如果只揪着对方的缺点不放,甚至因为缺点否定整个人,那是不对的。
毕加索,欧洲著名的艺术大师,情人妻子一大堆,私生活混乱,渣男一个;
哈珀,合成氮的发明者,诺奖得主,而其研发合成氮是为了提升德军军械的效率;
牛顿与人搞学术辩论没问题,但是拿着胡克的长相说事儿,再想想关于微积分,想想莱布尼茨,也真的拿不出手;
至于瓦格纳、大仲马、居里夫人…… 太多太多的名人在私德上有问题了,但是不能因为私德的问题去否定他们取得的成绩。
二更
好吧,我错了
我高估了某乎网站用户的学历了
我以为某乎网站的用户至少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初中二年级政治课本里的辩证法,但是没想到他们并没有,尽管他们喜欢用诡辩法喋喋不休。
我以为我的语文手法和水平能让小学六年级以上学历的人看到我的答案后会心一笑,没想到他们连 1966 年代的扣帽子都会了,但在阅读理解的能力上却极度匮乏,无法理解我那水平超级低级的反讽。
只能说,一声叹息啊。
不过用辩证法来看,至少这个答案帮我反向筛除了一群网友,也算是好事儿了
问问上海那个某个市长,ICU 住了多久了,家里人开心极乐
我看了几篇报道,也在知乎上看了很多回答,都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轻生是个什么死法?
上吊就说上吊、服药就说服药,都这么讳莫如深,让我不由猜测是有什么避讳或者是隐情。
=========================
晚上我和老婆说起这事来,她说是在浴缸溺水身亡的,消息未经确认,仅供参考。
坚决反对公众人物自杀公开化。
自杀的人没资格教育别人不自杀。无论你有多完美的说辞,自杀就是放弃,你的行为就决定了你没资格教育别人。你的行为会给知晓的人传达你认命的态度。我尊重个人的选择,不反对出于实际情况而选择安乐死,但是,你默默去做,不要公开化。有些事可以做,但不能公开做。死亡就是如此。说辞再美丽,绝望的人只会看到死亡,不会去看那些完美的说辞。你可以,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对生命的敬畏,琼瑶女士显然没有做到。却还要在离去前为自己的行为进行美化。她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仍然如此做,说明对于她来说她做的没错,但又害怕离去后被人否定,才有了这出大戏。她若觉得自己完全正确,不需要去解释这么多,去解释,就是社会化的她并不认可她的选择。站在社会发展对角度来说,我坚决反对公众人物公开化自己自杀的行为,无论她的说辞多么的完美,放弃对于个人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个坏选择,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放弃绝对是一个弊大于利的选择。自强不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才是生命的本色,人类不是靠放弃而达到如今的富足,是不屈的精神。死亡可以讨论,每个人可以有每个人的选择,但不要用行动去参与讨论,死亡是经不起实践的。
最好的武侠作家和最好的言情作家都不在了……
逝者如斯夫,莫过于此。安息吧。
当然,她的去世注定会招来风言风语,但无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逼乎上变态扭曲的人有点多。
那真的是每一字每一句里透露着狠烈的戾气,和莫名其妙的仇恨。
不要美化自杀,活得艰难的人多的是,
想想尹锡悦,
翩然什么翩然,我最喜欢的两个字是勇敢
琼瑶和平鑫涛婚姻是典型创伤性联结,最终也能看到强迫性重复最好的发展就你找到了最接近幻想中那个能够填补内心黑洞的理想父母会是怎样的结局
琼瑶是被忽视否定的那个孩子,亲子关系倒置被剥夺了童年去承担照顾弟弟妹妹责任,于是不出意外养出讨好问题,越是对子女刻薄的家长反而更容易养出孝顺孩子的规律
童年创伤会驱动他们企图修复破碎的亲子关系于是后天致力于不断去讨好家人获得认可
所以她会被平鑫涛那疯批式爱的表达戳中,从没有人这么 “重视” 她过,重视到不和她在一起就痛苦到要一起死,从这就能看到琼瑶父母对她是多么的冷漠
所以平鑫涛那情绪价值拉满的看似无比重视她的所思所欲对什么感兴趣立马大张旗鼓为她取来的爱的表达会让她欲罢不能又彷徨下一秒这份爱还能否存在要每天都要平鑫涛亲亲抱抱说我爱你才能暂时被安抚到,同样能看到早年父母对她作为孩子的需求是多么忽视掉的。特别吃情绪价值是母亲的失职,没有接纳孩子的全部情绪还给与有条件的爱,反过来要孩子迁就父母的体验才能得到关注。
有条件的爱会让琼瑶在关系里主动物化自己,她自认为自己是没有被爱的价值的,只有满足了别人的需求才能不被抛弃有被关注得到爱的可能,所以她会对平鑫涛前妻一家如此慷慨不计较
没有自救而是沉溺在平鑫涛这个父母替代品怀抱中那自然最终离开了理想父母她还是无法独立行走于世间的,逐渐心如死灰撑不住还是被梦魇吞噬掉了
再次证明自恋是脑子里哪根筋的问题,和这个人智商没有联系,就平鑫涛那智商还 pua 琼瑶呢,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当然平鑫涛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和林婉珍在一起他要扮演力林婉珍眼里那个能够填补她某些缺憾的平鑫涛,到琼瑶这里他又要察言观色满足琼瑶对理想父母的需求,长期压抑真实自我的痛苦可想而知,当然平鑫涛这种软饭硬吃也是一眼见有他的创伤情节的,创伤性联结是夫妻共谋的结果,就俩人在这段关系里都有好处才会痛并快乐着过一辈子的。不存在谁占谁便宜谁 pua 谁的情况。
PS 自救实例可读:《我的骨头没有忘记》《早安,怪物》,自恋者把心智问题扳回正常人范畴后遇到的心仪伴侣会是同样健康的持无条件的爱的类型,和平鑫涛这样的妖怪根本不是一个画风,也不是琼瑶夫妇这样的一方带一个拖后腿及其前妻一家飞升模式,而是双方共同起飞那种,早安怪物里的劳拉和史蒂夫,玛德琳和安东就是典型~
01
12 月 4 日下午三点钟左右,惊闻作家琼瑶轻生去世的消息。
一时诧异?
怎么可能,这么突然。
稍后就看到了琼瑶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的遗书,她已「翩然」去了。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
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做主」。”
通过遗书我们得知,琼瑶选择轻生的原因是来自身体上病痛的折磨,86 岁了,身体日渐的老去,枯萎凋零,病痛一天天折磨自己,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痛。琼瑶的生死观是非常洒脱的,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而死亡也是每个人最后的一件大事,能为自己的大事做主,也是一种幸运吧。
“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病、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
琼瑶曾目睹「插管维生」的惨状,指的是她的丈夫——平鑫涛。
平鑫涛生前因血管性失智症中风卧床 3 年,他插着鼻胃管的模样令人心疼。琼瑶也曾因为那根鼻胃管跟平鑫涛的子女们掀起了一场家庭风暴。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2019 年 5 月 23 日,平鑫涛去世,享年 92 岁。
年纪大了,早晚都要去世,可如果成为「插管维生」的老人,又何尝不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呢?正因为自己亲眼目睹过,痛苦过,挣扎过,琼瑶还是希望自己可以体面的「死亡」,还得是她自己做主的。
平鑫涛去世的时候,琼瑶说:
“你若有灵,保佑我在有生之年,只有笑,没有泪,活得像火花。行吗?好吗?永别了!我爱!”
她的文字永远都是那么美,浪漫且充满柔情。
蛮让人感伤的。我们是看琼瑶阿姨的小说长大的,也是看琼瑶剧长大的,她的作品影响了太多太多人,80、90 就没有不看琼瑶剧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又见一帘幽梦》等等。
琼瑶的一生是充满争议的一生,她本人的故事也挺琼瑶剧的。
也有人说琼瑶的爱情观毒害了太多人。
甭管怎样,这些所谓的争议都一块随着她的去世被带进了坟墓里。2019 年,平鑫涛走了;2024 年,琼瑶也去世了,那些过往的纷纷扰扰也早已经不重要,许是应该看淡吧,这一生临到「死亡」了,还有什么放不下。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
她已经活出了自己最美的样子。
今天这篇文,回顾下琼瑶和平鑫涛以及原配林婉珍的爱恨情仇。
02
琼瑶和平鑫涛,原本是作者和出版社编辑的关系,后来接触多了而生情,然后又是一段复杂的 “三角恋” 关系。
平鑫涛是成就了琼瑶,作为琼瑶的 “出版人”、“ 经纪人”、“保护神” 的平鑫涛,始终扶持她,使其创作源源不断,发行之处,总是引发购买与收视的狂潮。在他的帮助下,琼瑶的小说、电视剧创下了风靡整整四分之一世纪的神话。
平鑫涛是一个特别喜欢艺术的人,他在自传中也这样说过 “我一生对戏剧的热爱,几乎到了发疯的地步”。或许这也跟他后来接触出版业,然后爱上琼瑶有一定的关系。他喜欢艺术,必然跟浪漫相关,也就跟琼瑶越来越近。
平鑫涛后来创办了一个出版王国,在他早年的创业经历里,有一个女人是他的贵人,这个人就是林婉珍。
林婉珍长得很漂亮,甚至于看起来比琼瑶还要漂亮几分。林婉珍还特别有才气,只是她为了平鑫涛成为贤妻良母,把丈夫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林婉珍付出了太多太多。
林婉珍即便是放在现在社会,也是一等一气质出众的美人。美女会偏爱才子,当时有很多人追求林婉珍,她都没看上,可是最终还是在平鑫涛的强烈攻击下被拿下了。
平鑫涛是一个很有才的男人啊,女人们都喜欢浪漫,当平鑫涛把《基督山伯爵》整本小说的情节念给她听,还给她写纸条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等表达爱意,林婉珍动心了。
每一个女人都经受不住才子的甜言蜜语和热情,因为他们的才华给感情添加了一些感性的东西,会让你变得不理智,会让你心不由自主的靠近他。
平鑫涛和前妻及孩子们
林婉珍在嫁给平鑫涛之后,她就成了一个 “贤内助”。对内她为平鑫涛生了两女一子,而且是孩子的好母亲,是一个家里的优秀的女主人。对外她是平鑫涛的得力助手。
因为林婉珍本身也很有才华,她会国语、日语、台语、上海话的林婉珍,是刚刚创办的皇冠唯一的客服。林婉珍在嫁给平鑫涛之后,就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国画,一心的为丈夫的事业打拼。
在事业的初创期,平鑫涛很拼,但同时林婉珍又何尝不是身兼数职,她成了《皇冠》的员工,包书、做会计、当客服,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工作。
可以说,如果没有林婉珍,他平鑫涛事业也未必能起来,林婉珍是功不可没,付出了很多心血,吃了不少的苦。
按理说,因为爱情而结合,夫妻两个人共同历经风雨,好不容易事业起步,本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结果,但是谁料到他们婚姻的第三者,琼瑶出现了。
年轻的琼瑶
03
琼瑶原名叫陈喆,因喜欢古典文学,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的“琼瑶” 两字,做了自己的笔名。
她个人经历也注定她是一个受原生家庭之伤很是缺爱的女人。琼瑶的父亲是大学老师,但是因为琼瑶除了国文其他成绩都一塌糊涂,因此也遭到了父母的冷眼。
也因为文艺少女的孤独感,琼瑶爱上了写作,16 岁就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作品。
16 岁时,琼瑶第一次以成年人口吻创作小说《云影》,但她的文学天赋,并没有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肯定,只有高中国文老师给予赞赏和鼓励。于是一直渴望着温暖的她,爱上了这位来自大陆儒雅细腻的老师。可是这场 “师生恋” 在当时民风淳朴、保守的社会背景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后来她发表的成名作《窗外》写过这段跟个人经历有关的懵懂初恋。
琼瑶说:“那次恋爱几乎毁了我,又重新创造了我。我开始明白生命中有许许多多遭遇是你必须去面对、去体验的。”
电影《窗外》剧照
琼瑶在 1959 年不顾母亲反对嫁给了台大英文系老师庆筠,结婚后是属于一边写作一边带孩子,但是她婚姻过得很是艰难,并不幸福。
1963 年,琼瑶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机,她写出了《窗外》,并投到了《皇冠》杂志社,然后受到了平鑫涛的赏识。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对彼此的欣赏,他们之间也慢慢的互生情愫。就算刚开始只是业务往来,到后面也会慢慢的对彼此有好感而动心。
《窗外》爆红,琼瑶原本是一个生活很苦的家庭主妇,结果一下子成了畅销书作家。
琼瑶后来直接带着孩子住到了平鑫涛家的对面,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近。
事业上往来颇多,感情上也是慢慢成了炙热的。林婉珍比较单纯,刚开始并未意识到琼瑶会破坏自己的婚姻,她甚至还邀请琼瑶来家里吃饭。林婉珍只是把琼瑶当成普通作者,并没有往第三者的方向想。
直到后来,林婉珍的帮佣告诉她,平鑫涛和琼瑶之间的关系不简单。因为琼瑶会穿着好看的衣服来问平鑫涛好不好看。平鑫涛是有老婆的,你一个不相干的女人问这种问题岂不是很暧昧。
林婉珍还发现了二人的情书。琼瑶这样告诉平鑫涛:“我一旦动了真感情,就会把生命撞进感情里。夜深了,现在你已经躺在你的妻儿臂弯里,何奈、何奈!”
关于这段婚外情,林婉珍后来在书里这样写道:
“我还有三个小孩要照顾,我要煮晚饭,要盯他们写功课、洗澡、上床睡觉。我的心情再不好,也不能亏待我的孩子。
老实说,我也曾经想过学她那种狂奔、痛哭、呐喊、寻死觅活的爱,我做不到!我不是那种活在梦幻爱情里的人!
但我真的心痛极了,甚至考虑过自杀,想着是不是干脆从三重埔的桥上跳下去,一了百了!但对三个孩子的爱,让我打消了念头。”
当自己的丈夫喜欢上琼瑶,林婉珍的日子是不好过的。琼瑶也很纠结,她结束了一段痛苦的婚姻,可是她爱上的人却是一个有妇之夫。
或许就像琼瑶后来为自己辩解的:你我都是二度婚姻,当初明明是你拼命追求我,长达 16 年。
即便是琼瑶这样说,但平鑫涛和林婉珍婚姻关系破裂怎可能跟她无关?
平鑫涛和林婉珍于 1976 年离婚,和琼瑶于 1979 年低调成婚。
但是后来 88 岁的林婉珍又在琼瑶 80 岁生日时,出版了回忆录《往事浮光》,详述了当年三人的感情纷争。
林婉珍的发声,被称为 “88 岁原配手撕 80 岁小三”。一时间,很多人讨伐琼瑶,琼瑶也无法洗刷掉自己是 “第三者”。
不过都是过去的恩怨情仇,过多追究也没了意义。人生爱又如何?到最后不还是归于尘土。平鑫涛最终在 92 岁的时候离世,这段长达 56 年的爱恨纠缠,终已落幕!
林婉珍和平鑫涛的儿子平云,也曾为这件事发声:
“妈妈为了保护我们从来都不说,我知道妈妈曾有轻生念头后,很不舍得。妈妈虽然没有表现在我们面前,但接受口述时,前两、三天都会失眠。”
现如今,琼瑶也走了,往事的爱恨情仇也都被带到了坟墓里,谁是谁非,也已然没那么重要了。
04
琼瑶在去世 6 天前,曾在社交平台上悼念亡夫,写,不如归去。
“你的离去,因为过程太漫长又太惨烈,还包括许多对我诬陷的事。这些,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痛。这种「痛」,是我一直不想面对的,一直在逃避的。最近,我忙着为我的人生做一些「收尾」工作,快要八十七岁了,我要把一切都安排好,我不能步上你的后尘!”
能够体面离世,也是人生一件幸事。
跟几个朋友在群里讨论琼瑶的逝世,一位朋友评价:才女和渣女。
我回复:都到了这个年纪,也没什么渣不渣了,都放下、释然和看开了。过往的那些是非对错 ,纷纷扰扰,都带着进了坟墓里。
就此跟琼瑶告别吧,她「翩然」去了,像火花一样尽情燃烧过,她这充满争议的一生,也都随风而逝了。
END.
作者:YIBAO,情感原创作者,百万情感博主,婚姻家庭咨询师,以身践行写这个世界温暖的感情事。
现在批判琼瑶的人又该上升一条罪状了,带坏老年人群体自杀倾向化。合着人家遗书里对年轻人对死亡对挫折的谆谆教导又又看不到了,错在她是一两代人的记忆,不论选择哪种死亡方式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批判人家小三上位的,人家是在台湾,港台 80 年代可还是有妻妾文化的,没见多少人批判金庸鲁迅成龙李嘉诚等之流,更何况琼瑶作为一个供养者,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皇冠,打造出自己的商业价值和财富,男人作为既得利益者又美美隐身了,性别一换,男小三苦苦哀求,原配及其孩子实现了阶级跨越,男人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放在普通人身上大家真的不羡慕么?
批判人家作品三观不正的,带坏一代人价值观的,可真是会为自己找替罪羊,价值观三观更多的是来自于家庭的塑造,大部分人还是分的清现实和梦境的,琼瑶文学作品的价值观还有突破封建阶级、人人平等、勇敢追求自我、思想独立、不要男尊女卑……,好的怎么不学呢?
任何一个人,任何作家文人的作品都有时代局限性,拿今朝剑指前朝的人,也是闲的没事干只能通过批判他人找存在感了
生如春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一次,我是绝对佩服琼瑶的,她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当年因为她丈夫平鑫涛插管不插管的事,跟平鑫涛的子女闹翻,可多人都说她冷血无情,或者是自私。现在她用实际证行动证明人家就是持这种人生观。
而且我觉得最可贵的是,她的遗书的最后一部分,还提醒年轻的读者:你们的生命还很长,我是因为走到了暮年的尽头,所以才选择用这种体面的方式告别。但是,你们在人生中遇到挫折时候,千万不要这样… 你们要好好享受美丽的人生…… 我觉得这个寄语非常好,真诚而动人,这是一个阅尽千帆的老人给年轻人最后的忠告和祝福,我太佩服琼瑶了,非常钦佩!
愿天堂快乐!
精彩的一生落幕!
琼瑶阿姨,做了我计划中的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惊讶于啊怎么和我想的死亡方式一样,那个人居然是琼瑶阿姨,她是如此的通透,她先做到了,因为我还年轻,只是我早早的计划了这一生的落幕。
2018 年外婆脑溢血,做了手术就没有醒来,从六月到十一月,全身上下插满管子,看着就心疼想哭,毫无尊严、赤身裸体的躺着,从鼻子、嘴巴、喉咙打洞、下体全部插满管,护士会对身体翻来覆去,护工也会对身体翻来覆去,吸痰仪器叉进去的时候,人会不自觉的抽动,看着就疼。从那个时候起,家里想得开的老人就说,癌症或者突发心脑血管疾病都保守治疗,不做手术,不想死得那么痛苦 ,完全没有任何尊严的任人摆布的死去。一生要强且保守的外婆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会以这样的形式离开。
而我就开始计划,以后我老了,记忆不清或肢体活动困难的时候,就选择阳光明媚的一天,穿着自己喜欢的旗袍裙子,穿着喜欢的高跟鞋,画一个淡妆,平静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我现在也在开始着手写自己的经历,写作水平有限,但是也是记录自己精彩的一生。
活着的时候,大家就好好活,不要辜负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爱想爱的人,看想看的风景,吃想吃的食物。
其实我也是这么计划的~
等孩子羽翼已丰,不再需要我。
等我历尽千帆,享受过爱与孤独。
等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提前去布置下一世的家。
我去参加了提一个项目的答辩,答辩完成的那一刻,无比的轻松,我像所有的人一样,开心的离开了会场,打开了手机,看到了一条消息:琼瑶自杀了!?
她们说,她是一个第三者!
他们说,她是一个第三者!
我从不不关心一个陌生人的生活状态,自己还顾头不顾尾,别人的生活不是我该关心的。
但琼瑶不一样,如果她从未进入过你的生活,当我没说。
我第一次看的影视剧是《窗外》,第一次知道的明星叫林青霞和秦汉。
那时候,我刚十五岁,在自己的床头贴了一张林青霞的海报。
老师让我扯下来,我没有,我不明白一个漂亮的人贴在自己的床头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你喜欢那个秃头的校长,但我说不出喜欢。
我是和同学在地下剧场偷看的港台剧,只遵从自己的喜欢,你可以管控我的生活,但左右不了我的爱好,那个贴在我床头的林青霞,从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喜欢,她做错了什么?
那是 1988 年,所有来自港台的,都被定义为腐蚀和靡靡之音,包括邓丽君。
我被关了禁闭,但流泪也不想扯下林青霞的海报。
那时候,我不知道,那个剧的作者叫琼瑶。
老师在警告了我几次之后,因为学习成绩放过了我。但同学没有,每次回到宿舍,他们都说我变态,床头贴了一个靡靡之音的女人。
我承认自己变态,但不想扯下床头的林青霞,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懂,那张海报陪伴了我的青春。
我谈的女朋友也是照着那张海报去的,年过半百,依然不想说谎,可能说出来会对不起老婆孩子,但,那是我的青春,谁还没有肆意张扬过。
我在地铁上叫了几个人出来喝酒,后来喝多了,笑的像一个疯子!所有的人都以为是项目成功了我才高兴,没有人在乎琼瑶的自杀,尽管《还珠格格》陪伴过他们的童年,但都被网络上主角的错误和琼瑶的第三者形象冲淡了。
没有人在乎背后的真相,网络的力量阻断了正常人的思考能力。
当一个人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你还是命运的强者,但凡你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什么都不是。
命运从来不同情任何人,无论你贫穷或富有。
琼瑶告诫我们,年轻的时候不要学她,要学会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如果和她一样,到了 86 岁的高龄,不能随性的生活,那就优雅的告别。
我想,有一天,我也会优雅的告别,不是舍得喜欢的人,而是,不想给爱过的人带来负担。
我是一个疯子,不要以正常的思维对待疯子,我走过的路,远比你们看到的艰苦,经过的年代,远比你们想象的复杂;光着脚站在冰上思考过人生的人,坐在温暖如春的地铁上,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
琼瑶说:我已经翩然而去,人老了,都有一段痛苦的感觉,在能自己做主的时候,选择了最好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
我们都是普通人,离奇的告别不会带来惊涛骇浪,从容的应对,才会体验世间的冷暖,没有告别,是因为这人间值得。
2024.12.05 北京
琼瑶在遗书里,对于她的离去,特意使用了 “翩然” 这两个字来形容。
而说到这两个字,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一种蝴蝶扇动翅膀的特殊姿态,因为蝴蝶的身体相对于翅膀来说非常的小,相较于其他昆虫的灵敏而迅捷,蝴蝶的飞行是有些 “被动” 的——巨大而华美的翅膀托着纤细的身体,在气流中慢慢的舞动,比起主动的飞翔,更像是漂浮悠游在空中,优雅美丽,自然自在。
或许,她对于自己生命的理解也正是如此,她的才华就像是她的翅膀,托举着她的灵魂,在这个世间轻盈的遨游,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只是为了潇洒的活,所以不贪恋不执着,来去自由。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活成她这个样子,这不只需要精神境界,也需要物质保障,她的作品和商业头脑保证了她优渥的生活,在此基础上,她可以尽情的探索生命的边界。
她活了 86 年如此高寿,而她的生命和创作,更已经有别人的几辈子那么精彩,此时此刻,她以翩然形容自己的离去,确实恰当,而我等普通人,没有她那样的才华做翅膀,也只能像普通的昆虫一般,汲汲营营只为谋生,无论来去,都很难 “翩然” 了。
关键是为什么自杀,她这一辈子的事业可以说是相当成功,虽然感情不顺也不至于捱到现在才下定决心?身体上寿多则辱?还是人际关系折磨?
看起来是身体撑不住了
安乐死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的需求。但是仅限于文明社会。丛林社会要是开放不知道会有多少残忍的事发生。
港台媒体报道,知名作家琼瑶在淡水区住家内轻生身亡,享年 86 岁。
琼瑶的 63 岁儿子表示,母亲留有遗书,交代秘书中午回家看看,入屋后才赫然发现琼瑶已在房间内轻生。
秘书见状立即通知 119,但救护人员抵达时,发现琼瑶已无呼吸心跳,明显死亡,因此未将她送医。
她的社交媒体更新了一则 “遗书”,“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她说:“不要哭,不要伤心,我已经翩然过去了。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
她说:“相信人间有爱,初心如昨。这是我最后的选择,时间已到,不会更好,不拖累所爱,也超越病魔,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乐。”
从她的字里行间,一言一行,我们能看到,虽然面对死亡,但她的内心是快乐和从容的,这是她最后的选择,她选择了有尊严的离去。
她的一生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琼瑶生于战乱、长于忧患,童年受尽流离之苦,少年尝尽愁滋味,爱情到访却百转千回,所以写作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伊甸园、避风港。
琼瑶,这个名字,如同一抹温柔的光,照亮了无数人的青春岁月,从《一帘幽梦》的浪漫缠绵,到《还珠格格》的欢笑与泪水。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共鸣,陪伴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让我们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也理解了爱。
她的书和影视剧陪伴了我们无数 80 后,90 后的成长,让我们的童年不再那么孤独。
在我的脑海中至今还萦绕着每年暑假坐在电视机前追着《还珠格格》的画面。
经典依旧在,人已驾鹤去。
遗书全文如下:
琼瑶的离去,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让我们不得不正视那个似乎总是被刻意回避的话题——死亡。
在现代社会,衰老与死亡,如同两朵带刺的玫瑰,美丽却又让人不敢轻易触碰。
人们往往因恐惧而避而不谈,但正如日出日落,四季更迭,生命的轮回,是自然界不变的法则,死亡,亦是每个人生命旅程中,无法绕过的一站。
我们的一生要经历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身体的细胞会老化凋零,大脑的功能会变得越来越退化。
老年性认知能力减退最典型的表现是记忆力丧失,最后身体虚弱,身体染上多种慢性疾病。
当岁月无情地流逝,当皱纹慢慢地爬上脸庞,当青丝已变白发,当健步如飞变得蹒跚而行。
衰老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善待生命,如何善待生命的后半程?
学会从容地告别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知道如何面对死亡,才更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生活。
在我们的成长教育过程,对于死亡教育的缺失,导致我们天然的恐惧死亡。
以至于,当我们面对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离去时,只能机械地推进着治疗进程,恐惧地面对着余下的生命。
生命教育一定包括爱的教育与死亡教育,因为生命本身就包括死亡。
如果回避讨论死亡问题,如果不能真正地认识死亡,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就很可能陷入恐惧之中,甚至崩溃。
陈晓峰说:“没有认真思考过死亡的人,本质上都是活在侥幸之中。只有面对并正视死亡、从容接纳死亡的人,才能有真正高质量的生活。”
在中国,每年至少有成百上千例濒死抢救案例,人们一生 75% 的医疗费用都花在了最后的无效治疗上,有时甚至会为延续亲人几天的生命而倾家荡产。
作为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之一,中国的死亡质量却在世界排名极低。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医生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治疗病人,永不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
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属背负了巨大的情感压力,觉得即使倾家荡产,也不可轻易放弃亲人,放弃就意味着不爱、不孝。
而此时,病人自身已经丧失了决策能力。
结果就是,人们的死亡已经被过度医疗化了,这不仅给当事人及其亲属带来了折磨,还导致了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
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临终负责,清楚地思考如何面对不可逆转的衰老与死亡,如何告别人世,补上人生重要的一课。
当然,要改变这一点,除了个人,还需要我们的社会以及医疗系统共同努力。
在肯 · 希尔曼的《从容的告别》中,深入探讨了衰老与死亡的相关议题。
书中详细描述了衰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如跌倒、认知能力退化、虚弱等,并分析了为什么我们很难优雅地谢幕。
这本书打破了我们对衰老与死亡的固有印象,让我们意识到这些过程并非完全不可控,而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合理的规划来更好地面对。
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面对死亡时,那份超越生死的宁静与从容。
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以一颗平和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珍惜每一次的相遇与别离。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告别,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是爱与记忆的延续。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更是一次心灵的慰藉。
衰老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次旅程,我们应该学会享受这段旅程中的每一个瞬间。
面对衰老与死亡,我们无需恐惧和逃避,而是应该以一种更加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它们。
以为会是一片哀悼叹息,没想到还是有一部分网友评价相对是负面,我也就放心的回复一句:
作品写得很好,愿天堂三观都正。
死者为大,一路走好。
从琼瑶作品体现的思想来看,她的定位就是立意在性权力 / 审美维度的作家,用爱情消解父权,所以她不会太注重性秩序之外的伦理,对她来说关于性秩序、爱情的美学标准就是最高的伦理了,也正因如此她才会选择自杀——审美维度恰恰可以扬弃生存维度——不美的人生不值得活。
琼瑶的精神处于一种前父权的,从母系部落向父权制过渡的状态,所期待的是一个温情的舅舅式的父亲,跟资本的自由主义完全是两码事,跟小资产阶级也不搭界,小资产阶级的男性为了爱情归属高低得决斗意思一下,毕竟资本主义的公民的前辈是贵族啊。
不要小看资产阶级父亲的家庭责任感啊!资产阶级清教徒自杀是要下地狱的啊,懂不懂啊你?
所以某人指责琼瑶没有用解放人类的大爱来反封建就很搞笑_(本文两个截图还是跟他那里粘来的)_,你套层「解放人类」的皮也还是父权奴隶主啊!你反封建又不反专制,什么「解放全人类」跟父权专制的「天下为公」话术本质上就是高度一致的东西啊,跟西欧和西周的分封建制有什么关系呢?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是要经过「法权」和「民主」中介的,自由主义的自由是在法律秩序中小确幸的自由,不是从父权退行到母系社会以情欲为政治核心的自由,琼瑶的主人公从来都是「儿女」而不是「公民」,你硬要套模板,那也应该是莎士比亚模板,而不是曹禺模板。
所以泰坦尼克的自由是爱情与资本实力的冲突,琼瑶那里是爱情与父母之命的冲突,阶级叙事只是背景板的背景板,你所谓「解放人类」只是新时代大儒募集父权、奴役大众的话术罢了,琼瑶跟资本主义中间恰好隔了个你,把自己当缝衣针了属于是。
罗斯福试图用父权把人管起来,所以才会用前父权的纵欲来批判自由主义——因为他要违法啊!他要动摇的是资本主义法权啊。
而修正主义恰恰是最进步的左壬,因为起码他们认识到父权行不通,但他们又不愿意放弃父权规训的大棒,所以两边都不讨好,一边被古墓父权左壬认为是修了,一边被资本主义那边质疑不合法,毕竟你们自己身体都很诚实了。
本来我是不想谈琼瑶的,不过小时候在电视里也看了不老少,当时自然没有意识到琼瑶剧的意识形态是那么原始的东西,没有分辨出那些持弱守雌的男主角们道家的气质,更没有想到有左壬拿琼瑶来批判自由主义那么魔幻。
琼瑶的死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她说怕自己影响年轻人,殊不知她已经影响了一辈子,靠时代背景_(民国时期)_的误导让没有分辨力的国人把「小资产阶级」与「前父权的母系社会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跟这个比起来,她的自杀真的是危害很小的了,毕竟独立法权才是当代东大的时代门槛,而她连父权都要解构。
感觉她对生死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做了很傻的事,人自杀的话得到的反噬是非常大的。
2021 年底,我回日本时候发生了一场车祸,当时大阪下了飞机,正常核酸,拿行李,助理来接我,当时疫情原因比较严格,尽量不让坐公共交通工具,我们准备从大阪自驾车开回广岛,当时天比较晚了,下了高速,碰到一个没裹夜明衣的电线杆(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应该叫什么,就是电线杆上会包裹一层夜明的布,防止撞到)~
当时这个电线杆,我们是完全没看到,车子一下子撞上了,安全气囊弹出,车头都撞瘪进去了,我当时觉得胸口被一个东西强烈撞击,特别疼,把门踹开我就跳车了,我这边的车头,当时撞的是最严重的,完全撞进去了,我的眼镜都撞碎了,我同事也全身是伤,但我毫发无损,警察来了都不可思议,觉得我是个奇迹!至于我为什么没受伤,大概有很多原因!
我这辆车,是我在日本读书期间买的一辆丰田二手车,跟随我已经五六年了当时,我平时非常爱惜它,甚至会跟它说话,它见证过我最贫困的时候,我那时候工作不顺,我经常就住在车里,跟它说的话,倾注了我很多感情~它不止车祸那次,之前也若干次救过我的命,比如大雪天,每次电瓶没电都是快开到家里的时候,从来不会在高速路,或者很远的地方~你能感觉到它对你是有感情的~
好了,其他的不多说,我被撞的那一瞬间,有一两分钟,我是神游的,说出来大部分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我是灵魂出窍,飘在车子上空,看着我自己,那一瞬间我恍惚了,我完全离开了我的身体,我在哪里,为什么我会躺在车里?我想下去晃我的身体,但是我根本触摸不到我自己,我同事拼命拉着车门,警车的声音,甚至附近的邻居听到动静都出来围观,我就这样就看着我自己,我的同事,我的车,……
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天啊,死亡并不是结束了,而是另外一个开始,更可怕的是,大部分人觉得过的不开心了,也许死亡是解脱,但这个前提是:死了就没了……
如果你想自杀,还是真的要把死亡搞明白……
我说的很多话,大部分人没办法理解,甚至有的人觉得是笑话,其实我自己也一样,我读博士之前是完全的唯物主义,读博士后,发现很多东西,是科学没探索到的领域,其实并不是不存在,尤其是我留学时候的导师是一位高僧,他对我说的很多事,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当时隔壁研究室是研究生命科学的,他们接触到有很多死了几天又活过来的人,大部分濒死体验很糟糕的人都是自己结束生命的人(他们有很多学生会跟着法医去案发现场,或者在医院 icu 接触到这些人)
很美好的濒死体验都是自然结束生命……
有一个写论文的师哥对我说,他有一个案例(自杀的人)被抢救过来后,握着医生的手,跪下说谢谢,他说他这几天一直在阴冷黑暗的地方呆着,但是对面就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载歌载舞,有一个人跟他说 “因为你是自杀,命定的寿命还在,你需要等既定的命到了才能出去”
一般的自杀的人是活不过来的,连告诉你这些可能性都没有……
大部自杀的人都会后悔,知道真相后会有强烈的后悔的心,所以才有机会回来。
还有很多自杀的人跳楼的时候,高空坠落会用手撑着地的姿势,其实那不是求生欲,是高维的我苏醒,意识到了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地狱般的开始,但大部分人后悔已经晚了,死亡绝对不是解脱。
我们是不会死的,很多人去修心去脱六,如果死能解脱的话,所有的修 X 人一了百了,那所有的 PS 都愿意做那个最大的那个恶人,去给你们了生死~
灵魂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往哪死呢?
如果自行了断,只会让自己往三恶走,无尽的地狱,只有自己改了,自己修了才能往上走。所以目前的意义就是修自己~
那有的不明理的人还说,那些修的特别好的也有早走的,我留学时候,教授是个和尚,大修行人,做好事无数,60 多岁的年纪走的,也不算特别长命百岁,跟修行人就不要比活得久了,大修行人是来了,完成一个使命,完成后,人就走了,不像凡夫,本来来这一世是办事来的,结果不想回去了~
当然修自己也不是为了下一世,这一世也很必要。
人的生命是有定数的,如果你用外力结束了它,它就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事,不自然的事一定会有不自然的结果!
那有人说了,死之前有非常让自己痛苦的事怎么办,其实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享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痛苦,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有前因的,如果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话,你就会发现你所有的痛苦都是「曾经」的印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完成「曾经」没有完成的功课,而每次的痛苦也就是我们可以毕业的,了缘的好的机会,让你越过去!
其实,你可以想想,如果你失恋了遇到了一个渣男,如果你不改变,你下一次还会碰到同样的人,永远也走不出来,直到你的认知提升,这件事就过去了!
游戏里的魂斗罗一旦死了,就会重新降临,再次去通关,以让真正的我们完整的体验这个惊险刺激的剧本,根据游戏规则,因为魂斗罗不可以跨越关卡,这就决定了没过的关卡可以反复体验,听到这里,你悟道了什么?
这不和我门生活中遇到的人生难题一样吗?越逃避,它越出现!
你以为换一个另一半,换一个公司,换一个工作,一切都会好吗?只要你的内在问题没解决,那么这个就是你的课题,也是你的心魔直到你面对他们,并且从中获得感悟!
内醒才能破局,自杀不会!
了悟生死,了悟人生,越早越好!
可能抑郁了吧。琼瑶作为名人和富人,锦衣玉食,也没传出来有多大的病痛,放着这种好日子不过,肯定是有精神疾病了,精神一旦有病,就会丧失生的欲望,甚至只求一死。
琼瑶的选择无疑是高尚的,比这岸有些子女为了让父母多挣几年工资强迫父母插上各种如刑拘的管子要强的多,低质量的生命让当事人很痛苦的同时也浪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医疗费用。
琼瑶说怕鼻胃管,
这玩意儿我刚好有点经验,
因为我护理过中风的祖辈,这玩意可以拆
除了脑中风、消化道穿孔、老年痴呆 (不知道吞咽),其他疾病给你插鼻胃管,那都是为了嫌你麻烦呛着了需要抢救而设置的。
琼瑶老公是中风 + 痴呆,这些其实还是可以避免的,她这是把自己吓死了。
中风,大陆两三千万中风患者,两三亿 65 岁以上人口,算一算,就 10%,多问问人家住院的人测啥指标,你会发现和你日常体检指标、指标阈值根本不一样。
有挖空心思自杀的念头,不如多问问。
你要是家里没人得过中风,很简单,直接 QQ 群一搜,搜 “中风、偏瘫” 等关键词,好几个大群。
随便群里问问,就会有人告诉你他们在测哪些指标。
鼻胃管后期是可以拆的。
大概有人觉得,带上后拆不下来了,有恐惧感。
我(不是我亲手操作,是我们家)给我外婆拆下来了,现在在家养着。
不能拆的是那种神志不清、中风导致深度昏迷的,中风也不全是深度昏迷。
①多使用 QQ 群,QQ 群可以用关键词搜索各种群,微信不可以,台湾流行的 Line 也不可以,有的人觉得自己在台湾、发达国家就高人一等。发达国家注重隐私,你没法通过搜索群聊提前知道一些药物、手术的弊端,提前知道一些冷门的检查指标。尤其你日后飞黄腾达,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也一定要多多使用 QQ 群,你知道了别人医疗过程中的隐私,你才能日后自己提前避开。
②打打游戏,对脑筋有好处
以及消除大脑粥样硬化的食物、补充剂多吃。
③做好中风指标检测。什么?你 65 岁以上居然没中风还领退休金?
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所以为什么要在体检时让你知道呢?等你中风了去康复医院,好好宰你一笔,最后写你 “平静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既把钱赚到了,又宣传了人文关怀,那不是对社会的一大利好么?
也许大家都正面理解并支持她的做法,但你看完我的回答,大概率会有所改观
人是不可能体面的老去的,身体的病痛也在时刻提醒这不争的事实
虽然我不能断言,像这类知名作家等比较成功的人士,老了一定是无欲无求。但至少是有较为充实的获得感:有不少成功过的成就经历,过上了较为平静轻松的生活
那么此时老了就会面对一个局面,自己对生活的掌控能力正在逐步下跌,哪怕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她还是会面临需要人时刻护理的阶段,从不能自己上厕所,到不能自行更衣…… 包括啊,可能渐渐尝不到食物的味道、总是塞鼻咳嗽、甚至大小便失禁
但至少不是以前那样断崖式下跌,根据琼瑶去世前录制的一段视频,他在家和海边的活动看起来精神状态正常。并且在 2017 年,也公开表达过自己希望无痛离开的想法。
因此如果能逐渐接受自理能力的失去,与疾病共生,还是可以活很长时间。主要问题就是求死之心很坚定
这时候就要面对这个直击心灵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为什么还要选择活着?
虽然啊,对于病痛和自理能力的担心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用因此觉得接下来生活一片黑暗,都是痛苦。
在神经科学中,老年人仍然能激活多巴胺回路,感到幸福。通过参与慈善、创造艺术等,尤其是与身边亲近的人或动物互动(比如:养老院中为每一位老人引进了需要老人喂食的鹦鹉,之后那些老人甚至愿意每天跟那些鹦鹉说话好几小时,心有牵挂,这让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都积极了不少),做出自己喜欢的领域的贡献(不过这里作家可能觉得他已经写够了)
她想有尊严的离去,其实就是不能接受①失去自理,痛苦缠身的局面,但这个局面是可缓解的。
不过所谓失去尊严,不仅是感到失去自理的丧失主权,以及无法自主表达的能力丧失感,还有②担心自己已经无法创作出优秀作品。
但她其实仍然有创作能力,并且也没必要把贡献死死定义在要创作优秀作品上。更别说并不是没了优秀作品,人就没有活着的价值。晚年也尝试了解其他领域,看能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做出点新东西。哪怕是给楼下的小孩写写诗
对于①,在姑息治疗中,主要做法就是减轻痛苦、并且较大程度的保证病人的自控感(比如对于某些几乎无法治疗的局面,可能会采用止痛的类似吗啡的药物,痛的时候就按手中按钮,药品就从管子输进去)对于不是一心求死的人,这显然是较好的选择了
所以呢,自杀真的没必要
我看了评论区,宛如我想要强行扭转他人世界观,其实不然
这个回答是写给生者看的,我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不想悲观的人一点正面信念,咱成年人的观点有多难被扭转,这个大家是深刻知道的。
人生不需要什么华丽谢幕,我只是觉得早早退场未免太过可惜。
我其实很能理解琼瑶女士的想法。
我从小就接触过很多老人,对到了他们那个年龄所感受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很感兴趣,大家往往四五十岁记忆力就开始下降,之后便是一程 “失去” 之旅。
即使你曾傲于满口结实的白牙,也会遇到,曾经能轻易咬开的蟹壳上,一颗牙齿的意外驻留;
即使你曾傲于自己对信息的过目不忘,突然某天,旁人提醒你已经问了 4 次,今天是星期几;
也许你幻想着老年人生活,是摇椅,薄扇,树上的雀鸣,天边的云霞。但很不幸,目光所及,模糊的画面,宛如世界即将淡出
手上微微颤抖的茶杯,诉说着无力的事实;一次偶然的摔倒,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家人的累赘……
最害怕的,当然是老伴的离世。这打击之沉重,往往能直接把一个原本(看起来)正常的老人干成阿尔兹海默症(我爷爷就是这样)。现在一说到抑郁症,想到的大多都是青少年化,其实老人也是很容易抑郁的。
因此,除了劝说不用过度担忧痛苦外,我还说了尽量找到些幸福感,即使我们处于不断失去的现状。借用动漫常讲的一句话:亲人如果还在世,一定也不愿看到你一直如此痛苦消沉的样子,更不愿看到你选择轻易了断。
她没有从高楼上扔砖头换取自己的安乐死。
尊重她的选择。
作为被全网抄烂了的琼瑶区答主,讲个琼瑶的小众瓜吧。
这个一直在我的草稿里,很犹豫会不会背上 “三观不正” 的骂名,但现在人都不在了,有些事不吐不快。
提前说一声,大婆党别看,本瓜极为炸裂,炸裂到让不少讨厌第三者的人,看完后忍不住感慨 “原配一家” 无耻的程度(本人不支持第三者,不是指责原配,具体你们看完就明白了)。
发声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网上有个段子,如果小三每个月给八万块,不少人愿意伺候小三月子。
琼瑶的第三者传闻,和她的故事一样耳熟能详。
网上流行的版本是:林婉珍作为白富美原配,下嫁给平鑫涛这个穷小子,为了支持老公创业,林婉珍拿出了自己的钱给平鑫涛开皇冠出版社。而琼瑶作为一个柔弱的小白花,盯上了有钱有能力的平鑫涛,一边说着 “情不自禁”,一边卖惨勾搭平鑫涛,引诱他踢开原配,然后自己顺利当了皇冠的老板娘,不仅如此,还数十年如一日地霸占原配应得的抚养费,各种对外抹黑原配的名声。原配痛苦但优雅从容,选择在隐忍多年后 “发声说出真相”。
琼瑶的才华根本不值一提,能力压根不行,完全是上位后靠着平鑫涛包装的,皇冠根本不缺琼瑶这样的人才。而原配林婉珍不仅是一个白富美,而且是一个才女,她画画能力非常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画家。
——上述差不多就是网上非常流行的版本了。
也因此有不少网友代入原配,恨琼瑶恨得牙痒痒,小三上位抢占劳动成果,还好意思给自己脸上贴金。可怜的原配,自己付出了一切,结果被男方一脚踢开,一无所有。
这实在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因此,很多反琼瑶的小说里,把琼瑶描述成了一个看似柔弱、实则心机的形象。
但事情的真相,真的是网传的这样么?
给大家讲一点不同的视角吧。
为了避免琼瑶自我粉饰的情况,为此,我特地翻阅了一下平鑫涛的自传。
然后我惊讶地发现。
但琼瑶本人的成功,和 “上位” 几乎没有关系。
不仅不是琼瑶依靠平鑫涛才能火。
相反,琼瑶,才是平鑫涛的贵人。
平鑫涛多次的事业危机,都是靠着琼瑶才化解的。
很多人没读过平鑫涛的自传,琼瑶自己也没怎么提过自己当年的壮举。
但真相,不仅不是琼瑶依靠平鑫涛才能火。
而且是 “平鑫涛求着琼瑶帮自己把事业扭亏为盈”。
自以为自己牛逼,真自己来直接翻车的,是平鑫涛。
真正的 “救火队员”,才华横溢随便学一下都能写出大爆作的,是琼瑶。
觉得自己出版领域牛逼了,就去做电视剧。
琼瑶当是是坚决反对的那个人,而且平鑫涛也做出了承诺:不拉琼瑶下水。
结果呢?
平鑫涛踌躇满志地准备电视剧,距离电视【上档】一个月之前,剧本都没有搞出来。
平鑫涛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自己打脸,主动找琼瑶,求她帮助自己。
人家的原话:“你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琼瑶明明非常不愿意做这件事,但看在老公求她,只好亲自上。
但这样的琼瑶,首次接触编剧,打出了怎样的成绩呢。
三台收视冠军。
大热电视剧。
直接把一个岌岌可危的废项目变成了收视爆款。
甚至总经理都要特意感谢琼瑶帮助。
到底是谁靠谁?
这是平鑫涛的自传,自传嘛大家都懂,免不了粉饰自己。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平鑫涛依旧不得不承认——事情是琼瑶救回来的。
如果真的是一个没什么能力,需要靠男人上位的女人。
真的可以做到在【不了解新领域,边学边做还要赶工熬夜】的情况下,第一次就写出爆款么?
然后,第二个问题:
虽然目前市面上基本没有具体的琼瑶版税的数据**【划重点,这里之后要考】**。
但我在翻阅平鑫涛的自传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细节。
1982 年的时候,平鑫涛在签订合约的时候,强调违约一千万。
划重点!这是 1982 年!
就算按照新台币算,哪怕是现在的新台币(大约四块五等同于大陆的一块钱),都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数字。
更何况当时新台币的含金量,自然不是现在下行大环境能比的。
虽然我们不知道琼瑶具体的收益【划重点,这里之后要考】。
但平鑫涛能提出这样的条件,而且得到院线的同意。
说明琼瑶在商人眼里,《燃烧吧火鸟》《却上心头》是可以创造二百多万的收益的。
1982 年的 200 多万。
这还是琼瑶比较普通的 IP,放在琼瑶作品集里,非粉基本不知道的冷门作。
200 多万。
我专门问了一下学历史的朋友。
按照 80 年代的汇率,大概相当于当时的人民币 229 万。
八十年代的有钱人被叫做什么呢?
万元户。
请问现在有哪个流行作家能达到这个高度?
而且用的是不怎么值钱的 IP,且还没有打开大陆市场的前提下?
切换到现在,刘慈欣都未必有这个国民度。
琼瑶真的需要平鑫涛的钱么?
说到这里,咱们来讲讲前面的重点:
因为琼瑶,根 本 没 有 和 皇 冠 签 合 同!!也 没 有 签 过 授 权!
琼瑶,没 有 和 皇 冠 签 合 同!!也 没 有 签 过 授 权!
按照琼瑶的话说,她是因为和平鑫涛爱的约定,所以一直不介意这些。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琼瑶和平家子女因为插鼻管问题闹掰的 2018 年,琼瑶才收回版权的。
不了解版权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数字多可怕。
很巧,我还认识一点文化产业的朋友。
我们结合现在的情况估量了下,惊讶地发现:如果琼瑶是 10 年代的大陆作者,凭借她的国民度,哪怕仅仅是靠着还珠格格,资产几个亿甚至十亿以上都不难。
如果算上《情深深雨濛濛》之类的大 IP,数字会更可怕。
更不用说琼瑶手握的不是一个大 IP,而是有很多大 IP。
情深深和还珠只是因为咱们年轻人刚碰上,不代表她其他的作品不红。
相反,红到炸了好么……
如果看过相关书籍的话会明白:琼瑶,就是收视保证,就是金灿灿的摇钱树。
写了几本书在大陆比较红,如今早已文坛沉寂的郭小四,都能彻底改变命运变成富豪。
那大家觉得,琼瑶这种火遍两岸三地,沉寂多年不拍片依旧是网红顶流,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力的 IP,如果真的一本正经算版权费,她能赚到怎样的天文数字?
但这些琼瑶都没计较,直接没算版权。
她真的是一个为钱上位有钱人的心机婊么?她真的没才华么?
她的废稿都能全球卖座。
说到这,估计有人会说,琼瑶是有能力,可是她虐待原配的子女,牢牢霸占着家产,原配子女分不到钱多可怜。她还写自传洗白自己,原配一家好可怜只能忍耐。
说到这,再跟你们提个八卦吧。
琼瑶收回版权,大概是 2017-2018 年左右。
而平鑫涛的儿子平云,早在新世纪初(甚至更早),就已经当了皇冠出版社的太子爷。
这个阶段,琼瑶收回了版权么?没有。
撇开插鼻管新闻本身,这十多年里,平云深度参与皇冠出版社。
他真的没有赚到琼瑶的钱么?这话说出来你们信么?
如果琼瑶真的签了合同,她能这么突然收回版权,不和出版社做任何交涉么?
要知道,这是琼瑶最赚钱的时候。
不管是还珠格格三部曲,情深深雨濛濛,还是一帘幽梦,都是收视率的扛把子。
不要觉得影视剧和出版公司无关。
光她的原作小说,都卖到爆了。
现在有几个爆款作者可以第一版就销量百万的?
更何况对应的写真集,周边书,也是相当可怕的数字。
谁小时候没买过还珠格格的周边呢?
你们自己算算这得有多少钱?
琼瑶如果真的苛待原配子女,那她为什么不阻止原配儿子来皇冠?她自己也有孩子。
就算阻止不了,她总可以收回版权,或者要求重新签合同吧?
琼瑶做了么?没有。
她默许原配子女拿钱,也没把他们当外人。
如果琼瑶真的签了版权合同,那她为什么可以突然收回版权?
知识产权的版权之争,签了合同得走法律程序的。
否则为什么皇冠会吃 “突然被要求下架” 的这个哑巴亏?而不去闹大呢?
哦,原配儿子并不是什么都没做。
他一边赚着后妈的钱,一边想把后妈的作品毁掉。
当然了,人家自己有说,有帮琼瑶出过 10 本书的典藏版本哦~
虽然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不懂,琼瑶六十多本畅销书,为什么只出这么点。
说到这估计有人说:谁让琼瑶写自传恶心原配了?她伤害别人的时候,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么?原配一家好可怜,一直要隐忍。
哦,说到这,再跟大家讲个冷新闻:
琼瑶的《我的故事》,出版于 1994 年,在此期间,反复再版。
小三做到这个份上,原配一家应该回应了吧?
不,没有。
2005 年的皇冠 50 周年庆典,平鑫涛来了,琼瑶来了,原配的儿子平云——也来了,还拖家带口带自己孩子。
就差把 “我是皇冠太子爷” 的 tip 贴上了。
《往事浮光》出版的时候,平云的意思是为妈妈鸣不平,妈妈一直隐忍,所以要说真相。
那为什么琼瑶最 “嚣张” 的时候不说?为什么不拒绝参加皇冠庆典?
为什么非要等到琼瑶老了不写了,平鑫涛躺在病床上说不出话快死了,才一脸悲伤地说自己受害者,隐忍多年?
明明为小三站台的时候笑得挺开心啊?
原因嘛,相信看到这,大家都懂了。
钱。
当年琼瑶如日中天,疯狂摇钱,原配一家不仅没有受到迫害,反而跟着阶级提升从中产变成巨富(皇冠是台湾初版龙头老大)。
爸爸对自己悉心栽培,后妈也特别大方客气,为了钱,委屈算什么呢?
当然是笑着站台啦。
如今爸爸老了病了,后妈老了没力气写东西了,这时候,当然要继续消费后妈了!历史不能忘记啊!你是小三啊!你这么多年伤害了我啊!
网上有个知名段子:如果每个月给八万块,可以伺候小三坐月子。
在介入原配的感情后,琼瑶给的,恐怕每个月八十万都不止。
我们讨厌绿茶裱,是因为绿茶婊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可是被骂绿茶婊的琼瑶,怎么一直在真金白银地付出利益呢?
是,小三可耻,原配一家受伤。
就事论事,只说这些事,到底谁才是那个绿茶婊?谁才是那个倒霉冤种?
再讲一个八卦吧。
网上有个八卦,说琼瑶抢走了原配一家很多财产。
但事情的真相是:
财产分配方案是,影视版权和可园给琼瑶,皇冠出版社给平家子女。
看上去平家子女很亏,但真实情况,相信看过前面内容的人已经明白了。
虽然不少人说,皇冠根本不缺琼瑶这样的人才。
但不管别人怎么说,皇冠至今为止,也只火了一个琼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作为让皇冠出版社走上巅峰的大功臣,琼瑶要一份继承权和份额,不过分吧?这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琼瑶和平鑫涛的婚后财产哦,和第三者完全无关的。
但琼瑶是怎么做的呢?
琼瑶直接放弃了皇冠的继承权,全部留给了平家子女。
她拿走的,也只有影视业务和夫妻常住的可园罢了。
或许有人会 diss,可园的价格也有几个亿,影视版权现在显然比纸媒更贵。
问题是,影视业务本来就是琼瑶和平鑫涛一手努力起来的。
甚至说难听点,是以琼瑶为核心扶持起来的。
不管是皇冠出版社,还是影视业务,琼瑶都是最大功臣,没有之一。
而且皇冠能变成几十亿的大出版社,靠的还真就是琼瑶。
彼时,琼瑶已经和原配子女撕破了脸,也把自己的书的版权全面收回了。
作为皇冠出版社的头号功臣和金字招牌,如果琼瑶要求分割皇冠出版社,严格来说并不是多么过分的要求。
毕竟,连平鑫涛自己都说了:如果没有我,琼瑶依旧是琼瑶,但我没有琼瑶,我什么也不是。
但琼瑶在原配子女反手黑自己的时候做了什么呢?
她依旧选择把和丈夫共同打拼的皇冠出版社,全部留给了原配子女。
说完原配的子女,继续说几个更有趣的议题。
为了考证这件事,我还专门看了下平鑫涛,琼瑶,林婉珍的自传。
因为林婉珍和琼瑶的自传最有名,我尤其看了下平鑫涛的自传。可是真的看到书的时候发现。
平鑫涛,前期基本没有谈他的感情经历。
他的注意力,差不多全都在他的事业上。
他关于原配的内容,前期只有这么一段间接描述:
我大女儿出生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公务员,那时代的公务员薪水微薄,养育初生婴儿十分艰辛,买不起奶粉, 用米浆或稀饭替代, 营养实在不够。 至少应该每天喂她一个鸡蛋,但真是惭愧,就是买不起鸡蛋。 公家配给的宿舍,小得要命, 但前后院都有空地,长满了杂草,我们就养了些鸡, 喂些菜叶厨余, 它们也会在草地上觅食, 倒也长得很快。 公鸡是逢年过节的好菜, 母鸡留着生蛋, 有时一天可以捡两三个,居然也把可怜的小娃娃养得壮壮的。
说到这,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八卦。
关于平鑫涛的原配林婉珍,刚刚也说了嘛,网上很多人说林婉珍富家女,才华横溢的女画家。
相当于,平鑫涛是一个凤凰男。
才女白富美爱上凤凰男,为了皇冠把大把的钱投了进去。
还有就是林婉珍的画家身份。
网上是这么描述她的:
中科院没搜到。
至于小区那个,呃,没有贬低原配的意思,但真的会有画家,给自己优先挂小区指导的 title 么?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从网上找了几幅林婉珍的画,美术行业的朋友自己来判断吧:
另外,这两个奖项,我也抱着考证的心情,专门请教了一下美术行业和策展行业的朋友。
他们的回复分别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三人的自传都看过的人。
坦率地说,我看他们三个人的书,有非常强烈的割裂感。
虽然他们的三角恋闹得轰轰烈烈,可是有很多信息,仔细考究的话,会发现很多疑点。
这个问题我困惑很久了。
但很害怕做完了,有人给我扣帽子,说我为第三者说话,说我雌竞,说我 diss 原配,三观不正什么的。
我很有求生欲,所以一直很犹豫要不要做。
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吗?
不带情绪,就事论事地捋清楚琼瑶、平鑫涛和林婉珍的三人恋情。
感兴趣的话扣一,我专门做一期考证。
大致就是,离婚后平会给自己生活费,但听说琼瑶的 “生活费”,是自己的好几倍,她好难过好伤心,可是为了孩子,自己没办法。
——说得好像是琼瑶臭不要脸绿茶婊白占了钱一样。
就算平真的额外给了琼瑶什么,这么一棵金光闪闪的摇钱树,分几倍 “生活费” 的钱当奖金,于情于理,不过分吧?
人琼瑶可是签合同都没有,默许皇冠多赚了更多更多的钱。而这些钱,有没有惠及林婉珍和她的子女,平鑫涛儿子都成皇冠太子爷了,你们觉得有没有。
把这个说成生活费,林和她儿女居心何在?
就细品。
知乎有很多关于琼瑶 “婊” 的回答。
当过第三者,被道德批判是正常现象。
但大家冷静一点想想:上面的这些造谣和伤害,真的是琼瑶应得的么?
作为后妈,琼瑶对原配子女真的不够好么?
我哪怕被人说三观不正我也要说:
关于琼瑶的谣言和八卦,远远不止这些。
包括但不限于,琼瑶是否霸占原配应得的收益,到底是琼瑶勾引平还是平追求琼瑶,原配到底当初给了平鑫涛多少钱……
有人感兴趣么?感兴趣我就继续写。
八卦值蓄力 ing……
但既然有些人觉得,琼瑶就该被人格侮辱,就该承受远超她付出的恶意,那有些事,还是说清楚的好。
35 岁失业,65 岁退休,4 个老人,2 个孩子,30 年房贷,大概率不敢死。
所以,对于东大的普通韭菜而言,这些到底是催命符、还是续命药?
有钱才能选择体面的死,没钱只能选择卑微的活。
琼瑶自杀,就是觉得活够了。
够了,就不玩了,AFK 了。那是真通透啊!
请注意,琼瑶说的重点是——体面的死去。
86 岁,一挺福寿的岁数,没啥。
琼瑶啥意思,其实就是,想活别磨叽,想死别唧歪。
林奕含,你唧唧歪歪的,有意思么?
琼瑶的遗书写的坦坦荡荡——我正面面对生活的坎坷,到头来我也坦然面对死亡。
,死若秋叶之静美,也算是不枉此生。愿琼瑶奶奶一路走好。
她的自杀是从容的、坦然的。是走遍千山、阅尽世间之后,生命的最后升华。
而不是年纪轻轻就开始作死,极度糟践自己身体,最后在自媒体大放厥词、轻松而去,留下伤心的年老亲人无人照看,还冠冕堂皇的所谓 “极好的一生”。
琼瑶的作品没什么文学价值,三观也有问题,不建议看。
影响跟毒教材有一拼。
早版咪蒙,没什么好说的。
死者为大,一笔勾销。
自杀和安乐死有一个巨大的差别。
自杀是无需知情同意的,是无需任何他者见证的,是一个完全的个人决定,是一个 “非交流”“非沟通” 的领域,在人的心灵当中,属于自闭位,是根本的孤独。
而安乐死,是充分的沟通、知情同意,他人见证下的主体选择。
自杀意味着,有一个心灵的角落里,存在着这个人感觉到,有一个和全世界隔绝的部分,不能、也无法和任何人交流。
琼瑶的遗书我读了好几遍,她没有说自己的病痛、没有说死亡的恐惧、没有说疾病、衰老、失去功能、孤独、焦虑、抑郁、绝望……
她说「翩然」,她说「火花」,她说「红尘作伴,潇潇洒洒」,她说「灵魂」她说「高歌」。
就像 1989 年说「我的死和任何人无关」,其实在说 “和每一个人有关”。
所以,琼瑶在说「囚笼」,在说「熄灭」,在说「就此离别,凄凄惨惨」,在说「肉体」在说「低吟」。而这些,是她感知到无法与世界、与任何人交流的部分。
当恐惧无法与人交流时,恐惧就是死亡。
于正现在开心的无以复加,琼瑶死了,以后可以肆无忌惮的抄袭,周迅因《如懿传》被请的水军攻的人设崩塌,自己的《延禧攻略》人气爆炸,以后继续邀请琼瑶的原班人马开拍自己的戏,你们所看到的琼瑶演员都是一些两面派,他们本质是于正的人。
台湾媒体今天(4 日)报道,知名作家琼瑶下午惊传在淡水区的住家轻生死亡,警方和消防人员接获举报赶到现场,发现死者琼瑶(本名陈喆)在住家房间内轻生,身旁疑留有遗书。救护人员发现时已明显死亡,未送医,享寿 86 岁。
琼瑶生前创作出无数作品,包含《庭院深深》、《几度夕阳红》、《烟雨蒙蒙》、《彩云飞》、《海鸥飞处》、《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其中最著名的影视作品就属《还珠格格》。
琼瑶自杀之心早已有之。在 82 岁那年就写过遗书,控告世间的不公!她也许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小说中,活成了小说人物的模样,要死要活的!
一个时代,一个人相继地结束了。
她以前的作品《窗外》在杂志《皇冠》发表,眼看日子就要好了起来,前夫自尊心作祟,用嫉妒刻薄的语言攻击她:“你只不过是在说故事而已,你连故事都没有说得很好!”
她后来在访谈里讲,她去问过她母亲,是应该继续维持下去还是离婚算了。她妈妈说:“一个坏鸡蛋,你咬了一口就知道是坏的,你还要把它吃完吗?” 离婚后,《皇冠》的社长成了她的丈夫。
访谈里主持人还提到过,琼瑶的小说女主角几乎都是出身落魄,但在社会阶级的落差里努力的人,会去奋斗,会去打破与生俱来阶级的限制。
琼瑶说她很小就意识到人必须自强自主:“我的女主角都是很有个性的,都不是柔弱的。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把她看成是柔弱的。我发明过一个名词叫‘矛盾综合体’,其实这句话是讲我自己的。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我有很脆弱的一面,但也有很坚强的一面。我有的时候真的很难过,大家看我的小说只接受(男女爱情)的情节,不接受我的思想。”
她对于自己的归处很早就想好了。她深爱的丈夫后期被病痛折磨,靠插管维系生命,而他最不愿意的就是这样。所以她面对自己的结局非常坦然,只要雪花没有落地之前,她都是火花,爱过恨过、红尘作伴过潇潇洒洒过,已经不负此生。
“时候到了,不用悲伤,为我欢喜吧!” 虽然一把年纪了,但做得比很多年轻人都好。
我喜欢琼瑶遗书的这句话。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70 后,她的小说我几乎全看过,虽然不认同她的爱情观,却对她的生死观很赞。
看尽了世间繁华,该吃的吃了该玩的玩了,美了一辈子,被爱人宠了一辈子,写作拍影视剧捧红了一堆明星,事业成功,有几个人能做到?
86 岁也算高寿,余生没什么值得她探索和有兴趣的事了,她不想未来缠绵病榻,失智失能,在有能力的时侯选择自已的方式离开,勇敢又体面。
早上和我娘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觉得,琼瑶奶奶的示范,怕不是想让后世者,都是到了 85 + 选择轻生吧。
毕竟人到老不是最可怕的,人到失能才是会真正拖累家人的。
失能的时候,站不了坐不下,动不了,甚至吃不下东西,想做什么都是不可能的。
那时候一天 24 小时真的漫长,睡觉可能睡不着,醒着又是听不见,看不清的。
就算听得见、看得清,身体条件未必让人能回应别人。
王朔编剧的《不老奇事》有过入木三分的描写,被 ICU 抢救过以后,虽然活着,但人就像始终坐在马桶上,这辈子的光辉璀璨全在这之后毁灭殆尽。
运气好点,有子女床前尽孝,好好的给口饭吃,运气不好,就算子女那时候 “懒得管”,自己也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活着要靠机器维生,只要有机器一直显示着数据,人就不可能走。
真到这地步,确实是很惨痛的。
我外公临走之前的那几个小时,医生也说要给外公进 ICU、切开气管紧急抢救。
到这时候,身为家人其实顶不了医生给的压力。
家人们到嘴边的:“这样能维持多久?” 都不敢轻易问出来,医生会说:“具体要看病人的情况。”
可是具体情况是什么?
进入抢救环节以后还能不能再立直了走出来?没有人知道答案。
同是医生的我妈妈,在思考了一下以后,让抬到床前的担架退回去,接受了外公将要离世的事实,让外公保持了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外公最喜欢说的一个故事是,他的外公,在他小时候,有一天给他的外婆说,给我去买我最喜欢的那种酒,有人来接我,我今天要走了。
外公的外婆去买了酒,外公的外公坐在房子中一口口品着喝着,中午太阳正盛的时候,人就安详的走了。
这可能是我听过最最善终的故事。
那时候我小小脑袋里装的是,外公的外公怎么会知道自己要走了呢?
外公说,可能人走之前能看到吧。
所以,离世不可怕,可怕的还是要走也不能好好走。
我知道我妈妈最希望的是不要抢救,体面离去,琼瑶这种,用自己选择的方式体面离去,不得不说很有诱惑力。
但是,作为小辈我也不愿意我妈妈选择琼瑶的走法。
嗯,就算老来失能照顾着辛苦,那也是我亲妈,可以照顾一下的。
不抢救没问题,但是自己选择离世对我来说是挺残忍的。
还有,我要不要这么给我的女儿腾开后路呢?
于是我们的话题就突然这么沉默了,过了一小段时间,我妈说:不过,自杀领不了保险金了。
哦!
是哦!!!!
突然有了光明灿烂苟活于世的动力!!
我们全家每个人都买了商业保险啊喂!
嗯,自杀的话,安葬金都拿不到,还得给孩子带去经济负担。
啊这样的话,不如我苟活几天,娃好好把我送终,反正彼时墓地肯定也是买了的,把我送过去就行,余钱拿着过日子,再好好延续好牛马的一生吧。
马克思不是说了,历史的前进,是靠着无数没有姓名的人,勤勤恳恳奋斗,一点点累积换来的吗?
不用太计较完美嘛,活到最后一口气就很好了。
在生命的终点站,选择了有尊严、体面的和这个世界告别。
正如她在《当雪花飘落》的视频所言:时间已到,生命不会更好。趁我还能微笑还能歌,不拖累所爱、也超越病魔。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乐。
她在年老的时候还有自己的选择权,已经是人上人了。喜丧,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等你七老八十的时候,也许用不了那么大岁数,家里有七八十岁老人不能自理的时候,就能理解她的做法了。
她就是自己给自己做了安乐死。
是个狠人吧。
我初中时听过议论曾看不上她
认为她很多行为和思想,她的审美情趣,
是出于不切实际、自我陶醉和自我欺骗
这种偏激一直到我长大,接触更丰富的世界以后才得以消解,而当时那种议论和初中生的思想扩大但依旧狭浅给我留下的影响就是
每次我看到她的名字,我就在心底里怀疑她
我不相信她对丈夫的 “花葬”,不相信她对死亡的浪漫,我觉得她写出的许多文字都是自我感觉良好
『而它们所依托的现实和人生远非如此』
我是平庸的,总处于人群中大多数的
……………………
一定会有人说她的 “自洽”
她的人生是她文字所依托的最后的补齐
86 岁,自戕而亡
这就是 86 年的论证
当谈到她作品中的姿态是否为矫作,能认识到的是她确乎是『翩然』的
新闻上说一氧化碳中毒
但煤气中毒是极为痛苦的自杀方式,我今年仅仅轻微中毒就已经感觉非常难受了
老小三走了
生前的时候靠文学和影视影响了几代人的三观,走后还在持续影响着。
与其讨论安乐死,还不如面对现实,安乐死有可能本人并不想死,但是自杀就一定是自杀,所以为什么要推动安乐死合法化?
写了大半生的小说,稿费和版权费是一笔惊人的财富,早在平鑫涛病危时,琼瑶老太的继子女就开始谋划逼死老豆,夺取继母财产。2017 年后,继子女和琼瑶老太就围绕财产分配针锋相对,琼瑶自杀时据说还是穿着红衣,估计老太的怨气挺大的。
真是个极致自我的人,跟我读她的书时感觉到的一样。
换句话说,对她来说,这世上最重要的,就是她自己的感受。
我头一次读她书的时候,还在上小学。家里有年轻的女性长辈买了她的《燃烧吧火鸟》放在书架上,被我摸去看了。
然后我那稚嫩的三观就被震碎了。
那本书的故事,差不多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一帘幽梦》。也是姐妹二人,妹妹自幼失明,因为嫉妒姐姐,抢了姐姐的男友,被姐姐原谅之后,又主动勾引姐姐的新男友,然后还理直气壮的告诉姐姐自己就是嫉妒她。
这么多年过去,故事的其他内容我都忘了,唯独对那个妹妹伤害了别人之后还理直气壮的态度印象深刻。
琼瑶作品里争议比较大的内容,大多都跟这种 “理直气壮” 有关。譬如费云帆的 “你失去的是腿,紫菱失去的可是爱情啊”,以及新月格格的 “我不是来拆散这个家,而是来加入这个家的”。
这种理直气壮的根源,大抵是因为作者的世界观就是这样的——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我自己的感受更重要。
她其实也知道这种极致自我会带来什么。她作品中的主角经常会受到道德上的责难,名誉上的污损,动辄被配角嘲讽得体无完肤,甚至遭遇世俗意义上的失败。
但是她笔下的主角就是要坚持这个路线。往往到了故事的结尾,主角会因为这种坚持而被整个世界原谅,获得一个 HE。
而现实中,她的自杀,就是她给她自己的 HE。
我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有人想过她的子女做好她离开的心理准备了吗?
为什么她没有选择去瑞士安乐死,而是选择在家中自杀呢?我想,是因为对她这种高龄老人来说,去国外安乐死这件事,是一定需要子女的协助的。
如果子女没有做好送别她的准备,安乐死就无法成行。与其在这件事上拉扯,她宁愿选择猝然告别。
甚至她自杀的前一天,还让儿媳第二天中午去见她。儿媳发现她已经死亡时的感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如果第一发现人是她的亲生儿子的话,儿子的感受会是怎么样的?
哪怕第一发现人不是儿子,儿子本人,她的孙辈,她的其他亲属和朋友,又要怎么在心理上去应对这件事呢?
事实上,老人身体慢慢衰弱的过程,不止是他们跟这个世界告别的过程,也是所有爱着他们的人跟他们道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会慢慢接受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其他人也会慢慢接受老人即将离开的事实。
然而很显然,琼瑶并没有给所有爱她的人这么个适应的机会。
毕竟她就是这么个极致自我的人。
她丈夫去世,也是她做主拔的管,号称是不想让丈夫继续痛苦下去,这事情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她这次的自杀,正是贯彻了她自己的理念。然而说到底,这是她的理念,可有人问过这是不是她丈夫的理念吗?
她丈夫是想再痛苦的多活几天,还是想立刻去死,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但是总之这肯定不符合他丈夫的子女的理念,不然当时也不会闹那么大了。
现在赞同她这种理念的人,往往是把自己的感受交叠在了她的选择上,想的都是自己将来死前会如何如何,可有想过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朋好友,也可能有一天会毫无预兆的离开自己吗?
更别提这世上还有那么多高龄老人,还有很多罹患绝症的年轻人,他们看到琼瑶自杀新闻的时候会怎么想?会不会影响他们跟疾病抗争的勇气?他们的子女,他们的亲朋,有做好他们突然离开的准备了吗?
名人的自杀总是会有示范效应的,何况这居然还是个备受舆论赞誉和理解的自杀,这种影响力是可以被一封遗书所抵消的吗?
说到底,琼瑶在最后的最后,很好的包装了自己这个极度自我的选择,让大家都被她的坚持所感动,就跟她笔下那些女主角一样,最后总是会获得全世界对她们爱情的理解和祝福——这当中肯定也包括了那些被她们伤害了的人。
我都能想象得到她写下那封遗书时的得意之情。她笔下的女主角,往往都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只是抢了别人的男人是不够的,必要到苦主面前炫耀一番,被对方骂到狗血淋头才好,非如此不能证明其爱情之伟大,之轰轰烈烈。
创作出这些女主角的琼瑶,又怎么可能普普通通的死去呢?她的遗书当然是一定要发布在社交平台上被所有人看到的,越有影响力越好。哪怕在遗书里,她还在为自己这 “强大的自我” 而洋洋自得。
这就是她最后的剧本,终极的胜利。
我无法共情,虽然网上都是一片赞扬~我尤记儿时, 战场九死一生的外公生命最后一刻都在求生,浑身插满了管子还不肯放弃生命,感受到抗战年代走过来的人对生命渴望。
阿姨生活在诗里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
不是一个世界
也无法理解她的作品~
说实话这个人写的小说毒害了我们几代人,这是国家电视总局的耻辱
以他最著名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为例
还珠格格究竟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满清王朝的那些爱恨情仇,而且剧情设定过于奇葩。不要说和历史事实相符,就和人类的最基本常识都不相符。
但凡一个正常的人,现在去看还珠格格当中的剧情设计,能把你直接恶心到死。
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事情。他的小说今天绝对不受主流价值观的认可。而且还珠格格里面的台词直接会让你毁三观。
容嬷嬷被万岁爷,安排仗打,一个宫女过去说万岁爷你还是赐死吧,别打了。
还有一些:我老实告诉你吧,4 个孩子没有一个是你的
《新月格格》中的剧情:剧中女主角新月被描述为一个 “小三” 角色,她对男主努达海的爱情被描绘得惊天地、泣鬼神,即使伤害了善良的原配雁姬也在所不惜。新月甚至说出了 “我不是要拆散你们,我是要加入你们!” 这样的台词,这种将第三者合理化的剧情在当时可能被一些观众接受,但在现代价值观中显得难以认同
《一帘幽梦》中的爱情观:费云帆对紫菱的痴恋被美化为真爱的表现,他不顾道德伦理,强行介入他人婚姻,并说出 “为你,我愿放弃一切,哪怕背负罪名” 的豪言壮语。这种将个体情感凌驾于社会规范之上的爱情观,在现代看来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与责任
不想多说,总之就是非常可爱,更加可爱的是让它流行起来的。
赵薇发文了
沉寂了 3 年呀
差点查无此人了
自杀这种方式的后果,到了下面她就知道后悔了
我这个年纪的 80 后,一般都是跟着被她捧火的诸多明星,叫她 “琼瑶阿姨”。琼瑶本人也喜欢以此自称,显得亲切。
在前互联网时代,阿姨的书,成为许多年轻男女的情感启蒙,阿姨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陪伴许多家庭,共度同坐在电视机前的那些岁月。
所以,琼瑶作为重要文化符号,且死因是 “自杀”,她的去世恐怕比当年金庸要更震动人心。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听到这个消息,一度萌生这样的担心:阿姨 “粉丝” 和读者众多,她的 “轻生” 之举会不会给某些人带来负面示范?是否需要借此机会,及时做好干预和疏导,避免扩大化?
然而,当琼瑶前几天所写的 “遗书” 旋即公布于世,担心犹如云开雾散。
许多自杀者留下的遗书,都不是特别适合公开。而琼瑶的遗书则是例外,甚至可以说,这份遗书的价值不亚于她留下的文学作品,这份遗书在当下值得万转!
因为,这份遗书不仅交代了阿姨作如此选择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她也用这份遗书,给世人上了一堂内核深远的 “生命教育”。
下面,我会摘录阿姨遗书中的部分内容,加上我自己的一些浅见,做一个简单的分享,以示缅怀。
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自己何时死亡?
自杀,是这个时代非常沉重的命题。近年来,自杀事件频发,又因为更加严重的谋杀式自杀(即在自杀前伤害他人)不断出现,导致很多人对于自杀不会感到太震惊,甚至有些麻木,甚至会对自杀者没有太好的言语,往往认为:
想死就死一边去,不要影响别人就好。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这种心态:如果精神非常痛苦,生活非常不如意,那么死亡可以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只要安静地离去,不要影响他人就好。这也导致自杀群体呈现年轻化甚至低幼化的倾向。
这也是为何像琼瑶这样的名人如果选择 “自杀”,我们作为心理工作者总要“咯噔” 一下的主要原因,因为内心泛起这种念想的人,往往就在我们生活的某个角落,可能这种 “自杀” 会成为鼓励他们也去试试的一个信号。
琼瑶笔下,也有不少 “自杀” 名场面,比如外白渡桥上依萍的跳海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琼瑶在遗书中,明确对年轻人说,不要效仿自己,自杀不应该是年轻人考虑的选项: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
这是一个非常及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选择自杀的琼瑶,并不赞成把自杀作为人生精神困苦的解脱之法,而是给自杀划定了一个限制条件:
是一个人老了,身体出现了机能问题之后,才可以给自己这样的选择权。
是因为身体,而非心灵,是一个人老去,已经临近人生的终点,而非一个人正年轻,还有许多人生之路要走。
琼瑶的自杀 “限定条件”,在当下这股 “自杀潮” 中,尤为需要被广泛传播:
现代自杀干预理念,并不认为需要去剥夺一个人终结生命的权利,因为确实人确实很痛苦的时候,有这样的想法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直接予以否认,本质是否定其痛苦本身。然而,不剥夺不代表认同,更不代表纵容,而是希望对方给自己一个时间:
反正总要面对死亡,再给自己一些时间,试试看其他的办法呢?
重点就在 “给自己一点时间” 上。
而琼瑶将这个 “时间” 做了一个度量,她的度量是八十多年:
先活到大岁数,再来面对死亡。
在此之前,且用更长的时间,去试试其他的办法。
这是她给我们上的生命教育第一课:
“自杀”可以是一个选项,但不要太早使用 “自杀” 这个选项,在你使用之前,且给足自己时间吧!
有些人认为,琼瑶是因为老伴离她而去,她忍受不了这份孤独,又没有了丈夫的悉心照顾,宠她如公主,所以她选择追随丈夫。这一点,有琼瑶在离世之前,写的一些文字作为佐证,好像煞有其事。
我认为,这多少有点脑补琼瑶作品中那些 “恋爱脑”,把琼瑶此举也看做“恋爱脑” 的体现,实际上,虽然她确实也很爱已经过世的丈夫,但是她本次选择主动结束生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身体衰老。
对此,琼瑶直白地写在遗书中:
「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
她这里提的 “目睹惨状”,就是指她已经故去的丈夫。
所以,确实和她丈夫有关,但并不是因为爱他爱的不想活下去,而是不想和他丈夫一样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过得那么痛苦。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
人在多大权利上,可以因为不想对抗疾病和衰老,选择离去?
我们中国人在这一点上,非常统一:
无论如何,都要在病床上,积极治疗,才是乐观的,才是对子女负责的表现。
谈到这里,要涉及一段琼瑶晚年的 “公案”。
2017 年,琼瑶曾坚决反对为丈夫平鑫涛插鼻胃管,延续生命,为此曾经引发巨大争议,并和其丈夫的子女产生激烈冲突。
大致情况是,当年 90 岁的平鑫涛罹患失智症,因二次中风进入急救室,医生表示需要立即插鼻胃管以维持营养,否则难以维持生命。
然而,琼瑶坚决反对这一措施,她认为插鼻胃管会让丈夫失去尊严和吃的快乐,无异于背叛了他。
而琼瑶与平鑫涛的亲生子女意见不同,双方闹翻,甚至公开决裂。
当时的舆论对琼瑶是有许多指责的,认为就是她 “自私”,因为是二婚,所以不想照顾老头,只想被老头照顾。
最终,琼瑶作了妥协,因为她只是妻子,没办法拒绝子女对父亲的 “爱”。
于是,她不得已面对这样的 “惨状”。
琼瑶在 79 岁的时候给儿子儿媳写过一封信,有如下嘱咐:
①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时让我作主,万一我不能作主时,照我的叮嘱去做!
②不把我送进 “加护病房”。
③不论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插 “鼻胃管”!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等于也失去吃的快乐,我不要那样活着!
④同上一条,不论什么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⑤我已经注记过,最后的 “急救措施”,气切、电击、叶克膜…… 这些,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意义重大!千万不要被 “生死” 的迷思给困惑住!
一晃过去很多年,她也步入可能随时要到这种情况的年纪。
别人的老爸,她作为妻子大概没有权利做主,那么,这次轮到自己,她便吸取教训,知道嘱咐了可能也没用,或子女会不得不因为背负 “不孝” 骂名而违背嘱咐,于是,她不给自己子女这个机会,自己做了一回主。
琼瑶阿姨在自己意识尚清醒,行动能力尚足够的情况下,很多人觉得这样 “不需要死” 的情况下,失去的主要原因。
因为她怕自己意识开始模糊,行动力越来越弱的时候,即便自己想主动了结,也没机会了。
这让我想到近年来国际心理学界的两件类似的事情:
其一是著名心理学大师、畅销书作者欧文 · 亚隆的妻子,因为年老又身患绝症,没有康复的可能,她在亚隆的陪伴下,实施了安乐死。这一段非常完整且细致地呈现在亚隆和妻子合著的《生命的礼物》中,给完全没有安乐死概念的中国读者一个小小的震撼。
其二是著名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师、年届一百多岁的玛利亚 · 葛茉莉女士,她在经历疫情康复后,又因为摔了一跤,感觉这次很难重新恢复到自己行走的状态,故而通过视频和全球同行和学生做了告别,然后从容地实施了安乐死。
这一点当然在当下中国大陆,也同样包括琼瑶所在的中国台湾,都是遥不可及,因为中国人的传统生命观念,是很难接受这种死亡方式的,好像这不是 “寿终正寝”。
但是,我们的 “寿终正寝” 里,又有多少是对当事人真正的人道呢?
作为老年人,作为 “伺候” 过老伴这样 “寿终正寝” 的琼瑶,对于如何有尊严的死亡,其实有自己的答案。
而她也因为没有办法,所以选择了一种次于 “安乐死” 的死法。须知,之所以会有 “安乐死”,就是和“自杀” 是有一定差别的,会更加的没有痛苦,给身边人带来的冲击也会更弱。
作为老者,琼瑶给出了她对生命的看法:不要只看长度,要看质量,如果只是苟延残喘,那不如不要。
当然,还有对年轻人的期许:
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快乐的「归去」!
其实,有些地方的人类,早就找到了,只是不能普照到这片土地。今时今日的琼瑶,只能做到退而求其次,但她希望未来的人们,可以沿着她打开的那条缝,努力探寻。
人总要朝着更有尊严的活法,也包括死法前进,这才是进步。
迄今为止,我们都是在谈论死亡。死亡当然很重要,因为没有死亡,人就不会那么重视生命的意义。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琼瑶如是说:
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
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为何琼瑶能够直面死亡?我想是因为她都拥有过了,所以此生无憾。而很多人之所以很难直面死亡,是因为回眸望去,他们的人生并没有留下什么美好的足迹,这是比死本身更难让人接受的事实。
关于琼瑶的故事有很多,我特别想谈两点:
一是,她不仅留下很多作品,围绕作品又衍生出诸多影视剧、音乐等,而且提携了很多年轻人。
眼下两岸三地文艺圈的诸多顶梁柱,当年都是琼瑶慧眼如炬发掘出来的,可以说,没有琼瑶,目前的文艺圈恐怕要大变样。
很多人对琼瑶的观点不太能认同,但是她愿意给年轻人创造机会这一面,恐怕没有异议。这一点,她比很多老年人,到了点还霸占位置不肯放手,亦或者总是想着侵占年轻人的利益为自己服务,真是一天一地。人的好,往往就是在这种比较中体现的。
这恐怕也是许多被她提携的人,这次齐刷刷站出来悼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琼瑶这样的肯帮助年轻人的,现在越来越少了。
二是,她不仅留下了作品,而且守得住作品,对侵犯其利益的行为,她可以坚决说 “不”,所谓 “嫉恶如仇”。
正是她的发声,让 “抄袭” 其作品的所谓名牌编剧遭到了猛烈抨击,而在这之前,很多人都拿他没有办法。
她为大家示范了其实守护好自己的边界,并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只需要你勇敢,敢于得罪人。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各种可能,在于各种 “能”:
去尝试,去突破,去造福更多人,同时也能自我保护。
而这一点,琼瑶确实都做到了。
一个人能够很好的活着,才能更好的死去。
琼瑶最后说:
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
和大家共勉之。
P.S 今夜准备找找 “情深深雨濛濛” 来看,你准备看点,听点什么呢?欢迎留言分享,纪念我们共同的琼瑶岁月。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听过许多人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500 小时,人际整合取向,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历史人文、社会心理学、哲学思想史。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琼瑶这事,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今天终于理顺了,不吐不快。
诚然琼瑶老师的成就有目共睹,这种走法也是个人选择,表示尊重。
但当我看到很多人把她的离开,视为勇敢、通透、浪漫时,我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对于生活幸福的人可能没什么影响,但对于那些处于泥潭中正在挣扎的人,看到连金字塔尖的人,都选择死亡,把死亡看成翩然归去,表现出的感觉是,那么美好,那么向往时,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呢?
之于年轻人
1、虽然琼瑶说,她是在人生的终点选择的,但其实从她的整体状态看,并未真正到达 “生命” 的终点。
一句 “生命不会更好”,更像是“希望” 的终点 — 没什么盼头了。
那别人会不会效仿她,只要觉得没希望了,不管什么年龄都可以这么做呢?
但年轻人思想还不够成熟,特别是青少年,容易情绪化,认知也很有局限。
她以为的绝望,也许未必是真的绝望,只是认知局限了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而已。
就像余华说的,小时候忘戴红领巾,感觉世界都要塌了,但回头看时,这算个屁啊。
如果因为类似这样的绝望而了结自己,不就是被认知的局限性耽误了吗?
2、她虽然在视频中劝告年轻人要珍爱生命,但实际的影响,却不一定如她所愿,她也低估了她的名人效应。
就像琼瑶想体面的离去,但最后却做了尸检。
想安静的走,却全网都知道,这就说明,她想的不一定能实现。
何况,谁都知道身教大于言教,她的自杀行为远比她说的话要有影响力冲击力的多。
之于老年人
1、对于本来没有自杀想法的老人,看到后,会不会觉得,如果年龄大了,不自觉点自我了结,是不是会被人说不通透,遭人嫌弃?
如果有这个担心,又不敢选择了结的,努力活着反倒觉得不应该似的。
如果有点小病小灾,需要依靠子女时,会不会觉得给子女找麻烦了,不敢理所当然的提出?
这种小心翼翼的活着该多么让人心酸啊,可是赡养父母不是我们做为子女应尽的义务吗?
2、对于和琼瑶想法一样的老人,也许本来由于各种顾虑没想这样做的,但看到名人这样,都被称为勇敢、超然、通透。
这种对死亡的美化,会不会打消了老人的顾虑,让他们更坚定的选择自杀,并走的心安理得。
之于家属
1、若是年轻人走了,就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的痛苦,想想都觉得窒息,那是魂儿都被抽离的感觉吧。
2、若是老人走了,做为子女的谁不伤心?有的甚至很多年走不出来。
但凡正常的,谁不希望自家父母健康长寿,哪怕什么都不做,仅仅是在那,都觉得幸福。
因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回去还能叫声爸妈。
若是因为这样美化死亡,而促使了一部分人离开,那么他们的家属该多么伤心欲绝啊。
自己是解脱了,却把伤痛留给了家人。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有人觉得,这是杞人忧天。
的确,大多数人是没这个勇气,但并不代表,有一部分人是真敢这么做的。
看看现在不断增长的抑郁率、自杀率,就知道行走在自杀边缘的人有多少!
而这些人是属于拉一把就上来,推一把就下去的一类人,也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一类人。
而那些认同琼瑶这个行为的人,其实不正好印证了,如果这些人老的话,也会有很大概率这样效仿吗?
那么担心的事情,不就出现了吗?
有人说,人老了,疾病缠身,你不知道多痛苦,这样选择,是最好的。
其实这种观点是最能让人理解的,从功利角度看,的确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从情感角度来说,丧失是人类最大的痛苦之一了。
走的人倒是什么都不想了,但活着的人,要多久才能走出来,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我知道患病的人最痛苦,放他走,可能是对他的仁慈。
但和家人一起和病魔斗争,不正是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吗?
而这种精神是可以传承的。同样,自杀的习惯也是会传染的。
何况,对于琼瑶来说,并没有到那种身患绝症,煎熬很久的地步。
就这样走了,着实惋惜。
有人说,这种做法,纯属私事,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的确,我也表示理解和尊重,就像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一样,她一定有她这样做的道理。
但理解和尊重,不代表这样的行为值得提倡和歌颂。
毕竟,这是和平年代的自杀,不是被逼无奈的为国捐躯。
如果自杀被赋予了勇敢、浪漫、通透,这些意义的话,那么这将会做为一种信念影响很多人对待自杀的看法。
看法就是认知,认知影响行为,都这样做这样想,那这个民族还有什么朝气可言呢?
当人们对生命不再敬畏,对死亡不再害怕时,那么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呢?
如果她不发这个视频,或者视频的内容不存在美化自杀,仅仅是安静的走了,哪怕被媒体曝光,都和普通的自杀没什么两样。
但她的走不同就不同在,明明是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却被美化成了向往、翩然。
被世人赋予成了勇敢、通透,超然。被认同着,鼓励着,这就不一样了。
何况她还是名人,她的自杀就不再是私事了。正所谓,名气越大,责任越大,虽然并不是她的本意,但影响却不可避免的发生着。
所以,当她的自杀行为被赋予勇敢、通透,被世人提倡时,我会隐隐的觉得危险。
希望大家,特别是年轻人,能够正确看待这件事,不是名人的行为就一定是对的。
不是说,是自己主动做的这个选择,就一定意味着通透和超然。
何况,我也不觉得她是想通了,才翩然离开,我倒是感觉她像恰恰是没想通才选择逃避。
因为,如果真的想通的话,就会和自己和解,和外界和解,好好过下去,而不是我很幸福,所以自杀。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我理解并尊重她的选择,但这种行为不应该得到提倡和鼓励。
琼瑶很好,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杨绛那种,就算亲人都接二连三离开,她依然选择一人留下来,替他们看着世界,自然归去。
这是我心中真的勇士,真的超然,因为敢于面对人生的坎坷,比死去更需要勇气。
我知道本文肯定会引起很多不同意见,我表示理解和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本文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望求同存异。
宗旨只有一个,望众生珍爱生命,愿我们活的热辣滚烫。
与其说是自杀,不如说她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离开的方式。我记得她说过,如果我失能,生活不能自理请结束我的生命。人是多面性的,她的三观一直惹人争议,但她对生死的态度一直很明朗,比起奄奄一息的存在,她选择了脱此樊笼而已。
逝者安息。
附遗书。
很难过,琼瑶阿姨去世了。
今天下午三点,台媒突然爆出一则重磅新闻:琼瑶阿姨在家轻生,享年 86 岁,儿子交代母亲留有遗书
在琼瑶的遗书中,她自曝不愿意接受生命逐渐凋零的身体折磨,也表示自己这一生已经足够精彩,所以选择了无遗憾地离开。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
她也嘱咐了年轻人不要效仿,要努力生活。
得知这个消息,羊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但看了遗书之后又释然了一点。
记得早在五年前琼瑶就透露自己的右腿已经疼了很多年,直到痛得走不了路才选择去医院手术。
或许是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被病痛蚕食,又或许是晚年的一系列打击让她对生命产生了某种顿悟——
她选择自己决定生命的走向,希望能在人生最后一件大事上手握主动权。
让人又爱又恨的琼瑶,就这样潇洒地走完了一生。
其实这并不是琼瑶的第一次「自杀」。
1938 年,琼瑶出生在四川成都,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无奈的是,战火飘零的岁月里,知识可能还不如一块馒头值钱。
1942 年,琼瑶跟随父母逃难,年幼的她在最需要关爱和保护的年纪,曾好几次被日本人用枪指着头。
后来,两个弟弟和他们走散了,一家人苦苦寻找未果,爸妈决定带着琼瑶一起跳河。
爸爸率先走进河里,然后按着妈妈的头,琼瑶紧随其后。
那时候的琼瑶还不太懂自杀意味着什么,只觉得呛了水好难受,只能大哭大叫着对父母求助。
琼瑶的哭喊一下唤醒了麻木的父母,他们放弃了,一家三口湿漉漉地抱在一起大哭。
但命运好像只是跟他们开了个玩笑,两个弟弟并没有走丢,几天后顺利回到了家人身边,而他们也选择在 1949 年搬到了台湾。
琼瑶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而安稳下来,可现实却是,琼瑶从此刻开始再次陷入泥潭…
琼瑶的第二次自杀发生在她的中学时期。
那时的她在自己的 “遗书” 中写道:一个破碎的我无法拼凑出一个完美的我,让这个不够好的我消失吧!
但是琼瑶不好在哪?
琼瑶在家庭里的「原罪」是不够优秀。
她的父亲是大学副教授,母亲是中文老师,从小对孩子的要求就高,但偏偏琼瑶是几个兄弟姐妹里的 “学渣”。
弟弟们作为男孩本就受宠,妹妹则会因为没考到满分大哭,只有琼瑶会拿着 20 分的数学试卷在家里活得忐忑不安。
琼瑶喜欢文学,9 岁就尝试发表小说,但却被父母认为是不务正业。
母亲对她向来不怎么重视,在父母眼里,琼瑶不仅不够聪慧,还因为她额头上的胎记觉得她嫁不出去。
“自卑感,我觉得这三个字,一直到现在,还深深缠绕着我。”
母亲对琼瑶实施高压逼迫,跟她灌输考不上大学就会让家族蒙羞的理念,在某一次争吵过后,琼瑶选择吞了一整瓶的安眠药。
在昏迷了七天后,琼瑶醒来时看到妈妈在她的身边,抱着她边哭边说:让我们像曾经那样再一次重生吧!
可妈妈骗了她。
在之后的日子里,父母依然没有重视她,在极度的敏感自卑下,琼瑶爱上了自己的国文老师。
国文老师很喜欢她的文笔,常常夸赞她的作品,琼瑶在这个大自己 25 岁的男人身上第一次找到被关怀的感觉。
两人的事情在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家里人也知道了她的师生恋,比曾经更猛烈的谩骂一股脑儿向琼瑶袭来。
后来琼瑶落榜,她躺在床上不吃不喝。
家里没有一个人在意她的感受,只有母亲在床边哭闹着让她复读。
那一天,琼瑶再次选择自杀。
当然,琼瑶又被救了,可这两次自杀也彻底激怒了父母,母亲跑到学校里大闹,把国文老师搞得身败名裂。
琼瑶也没有继续复读,她开始尝试发表小说,并逐渐和文艺青年庆筠产生了情愫。
在国文老师之后,庆筠是第二个认可她的人,21 岁那年,琼瑶不顾家里反对执意嫁给了一无所有的庆筠。
她的性子倔,每一次选择都随心——
“如果我命中注定要穷苦,就让我去掌握自己的命吧。”
庆筠是个妥妥的渣男,婚后第二年他就出去留学,每次寄信都是找琼瑶要钱。
琼瑶只能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写作赚稿费,处女作《窗外》就是在那几年写成的。
琼瑶把自己中学时和老师的故事写成了书,小说影视化后还捧红了林青霞
而庆筠回国后,不仅一个字不写,还看不起琼瑶写的言情小说,一边对妻子语言侮辱,一边在外酗酒赌博。
死心的琼瑶带着儿子离开,并和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图书编辑平鑫涛相恋了。
这就是琼瑶最著名的 “知三当三” 的故事,可这件事远没有外头传得那么难听。
琼瑶和林青霞
平鑫涛有家室,最开始对琼瑶百般照顾是因为琼瑶的书是杂志社的救命稻草,但后来却对琼瑶产生了感情。
琼瑶母亲最恨他,她对琼瑶说:这种男人要家庭要儿女要事业要风流,最后被毁掉的人是你!
琼瑶当然知道平鑫涛既要又要,她的底线是平鑫涛离婚,可当琼瑶提出这个要求时,对方却说——
“我的孩子太小,你愿不愿意等我几年?”
平鑫涛原配林婉珍
一直和平鑫涛纠缠,和原配拉扯的琼瑶终于心累了,可在她彻底和平鑫涛分手后不久,对方通知她:我离婚了。
这是她最后一段感情,虽然被骂得很难听,但两人确实相伴走到了最后。
近几年很多人骂琼瑶。
大家一提起琼瑶就觉得她毁三观,自己当小三就算了,还拉着剧里的人物一起 “堕落”
可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近十年来的小说 ip 改编电视剧时,总有人出来说某某某演不了男主,对女主的讨论却不多。
本质原因就是大部分小说对男主的刻画比女主更加出彩,但琼瑶笔下的女性人物却各有特色。
琼瑶的小说为什么受欢迎?
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刚刚脱离包办婚姻,渴望自由恋爱,也幻想着女性能有自己的话语权。
比如近十年的清宫剧,基本都在讲女人宫斗互撕,可《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从进宫时就保持着独立人格,不因出身自卑。
紫薇甚至敢对着乾隆指责:你否定了我母亲的人格,你配不上她。
小燕子为怀孕的女生说话,对世俗不指责男人感到愤怒。
就连香妃这个角色都是在倡导自由恋爱,整部戏的主线也是姐妹在宫里互相扶持、成长。
《情深深雨蒙蒙》的女主从始至终都靠自己的努力吃饭,傅文佩甚至会帮对自己仇视的雪姨说话。
“陆振华有那么多女人,从没对谁忠诚,为什么雪琴就一定要忠贞于他?”
方瑜在听说依萍要去大上海当歌女时,第一反应不是觉得 “脏”,而是问她:清清白白的女孩子如何在那种地方生存?
现在有很多人在反琼瑶,可琼瑶笔下的女性友谊恰恰才是这个时代最该宣传的,她们彼此理解,风光霁月。
琼瑶的小说完全聚焦于女性本身命运,质疑传统男权结构。
比如《我是一片云》中,妈妈认为女儿天生就该做家务,儿子进厨房则是没有出息。
在那个几乎人人都看《渴望》的年代,琼瑶造创造出了一堆天大地大都没我大的「恋爱脑女主」,来对冲当时电视剧经常塑造的贤妻良母味儿。
她促成的是奉献型女主向自我型女主的转变。
她甚至在自己的书里大骂 “妈宝男”——
“你需要一个木偶来当女朋友,木偶的头上手上脚上都有根绳子,绳子操纵在你母亲手里,她只需拉一拉,准能皆大欢喜。”
男主讴歌自己的母亲
当然,琼瑶有自身的局限性,毕竟她诞生的年代是民国的延伸,是共产主义刚刚在中国兴起,是香港还能三妻四妾的时代。
她当过小三,挑衅过原配,但羊无法讨厌琼瑶。
她在人生的前半段经历了三次自杀,在不被爱、被嫌弃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却始终没有真正顺从过谁。
她是个很自由的人,最先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个人感受。
考试落榜,她选择接受;家人反对写作,她就自己出去闯;在一段关系里,她开心就继续,不开心就离开。
一个冷知识:当时和庆筠离婚后,琼瑶给儿子改跟了自己姓。
后来和平鑫涛再婚,她没有选择继续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而是和平鑫涛一起搞事业,在和平鑫涛的出版社之外,还另起炉灶搞了影视公司。
时代的局限性让琼瑶笔下的女性多少有点恋爱脑,可她骨子里对自我的重视让她的人生了无遗憾。
而后期琼瑶也有在跟着时代进步,当《烟锁重楼》的女主为了改嫁被人追打,爬过一道道贞节牌坊的时候,羊觉得酷到爆炸。
晚年的琼瑶其实挺难的,不光身体不好,还深陷舆论纠纷。
平鑫涛病重时,琼瑶主张结束插管,让他有尊严地离开,被继子们公开讨伐。
平鑫涛前妻也加入这场战斗,写书审判琼瑶当年的插足行径。
琼瑶的口碑因私德问题坍塌,她本人从此跟 “小三” 绑定,大众对她的道德审判极端化到认为她写的所有作品都三观不正。
可当我们远离舆论战场,重新去审视琼瑶这一生时,会发现她的每一秒都没有白活。
一个缺爱、落榜、失婚、带娃的文艺女青年,用一支笔在 50 年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琼瑶帝国。
琼瑶手稿
琼瑶的火花燃尽了,属于她的时代落幕,可作为女性,羊会永远缅怀她自由的一生。
对私德的审判无法绞杀她灵魂的轻盈和文学成就,羊也永远记得琼瑶借林青霞的口在《窗外》中的呐喊——
“我不要做夫人,我要做江雁容,后来别人会知道我是江雁容,不会在意我的丈夫。”
她做到了。
不讨论她作品的好坏,我虽然没有照顾失智老人的经验,但也听家里人讲过老人院里没有自理能力子女又不怎么照看的老人的悲惨遭遇,以及亲戚里几次中风接近痴呆子女配偶都嫌弃的老人,比起他们来说,琼瑶能在自己变成行尸走肉之前体面结束生命,也算是死如秋叶之静美了。
而且难得的是琼瑶遗书里还告诫年轻人不要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寻死,更是有社会责任心的体现。
ps:尽管如此,安乐死这个口子还是不能开,否则会造成很多被自杀。
有人说琼瑶抑郁,所以自杀。
我不赞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钱,该享受都享受了,再活下去需要插管,换肾换血,生命毫无尊严,还要用别人的器官,你还愿意活下去吗?琼瑶什么器官换不起。
如果你是穷人,活下去拖累家人,你愿意吗?
我们讨论的人都是年轻人,可能并不能完全了解琼瑶的心情。
我爷爷 84 岁去世的,80 岁腿摔了后,就卧床了,被孩子伺候毫无尊严,83 岁那年就主动不吃饭了,慢慢就没了。我想他摔了之后,就有心理准备了,卧床的时候就给自己长时间心理建设了。
我们都会老,都惧怕死亡。但老而不死是为贼。所以珍惜当下,到时候坦荡些。
我其实还是很能理解她的决定的。
甚至对于大家群嘲的 “你只是失掉了一条腿,紫菱却失去了她的爱情”(原话是 “紫菱却失去了她的爱情和半条命”),我也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在有些人眼里,爱情就是大过天,比命还重要(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为失恋自杀?),何况是一条腿?而琼瑶显然是那样的人。
举个例子,如果以下两种人生只能二选一:1. 让你失去一条腿但是能得到迪拜王子的爱,从此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被各种仆人伺候着锦衣玉食,丈夫英俊多金爱你如命,甘愿当你的腿,把你照顾得好好的。2. 你四肢健全但是这辈子没有任何人爱你,你喜欢的人全都不喜欢你,经历的都是杀猪盘被骗钱骗色,最后要贫困交加,孤独终老。虽然一部分人会选后者的人生,但是我相信一定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选前者的生活。琼瑶肯定是选前者那种人吧。如果是我,我也选前者,因为有时候精神上的折磨远比肉体上的折磨要让人痛苦得多。
就好像知乎上有人说的,这句话说明,她对人的肉体缺乏敬畏。琼瑶这种追求极致情感体验的人,确实对肉体没什么敬畏,从来不觉得死是个多大的的事。
从她的《我的故事》里可以看出,因为两个弟弟在战乱中走失,她小时候父母就带着她自杀过。当时因为战乱家破人亡的人很多,都去自杀了吗?何况她弟弟又不见得找不着,他们甚至找都没怎么找,就要去跳河了。可见从她父母那里,就对自己的生命缺乏一定的热爱和敬畏。
而琼瑶自己,上高中时,仅仅因为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被她妈批评,而与此同时妹妹考了 97 分还在哭,所以她就吞下了所有的安眠药自杀了。这个世界上学渣多得是,你见过几个去自杀的呢?
后来她高考落榜,与老师的苦恋也看不到未来,就又一次自杀了。我要是她妈我也会疯了。高考落榜的人那么多,有几个去自杀的?
由此可见,对她来讲,自杀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当然对她家人也是如此。她妈为了抵制《窗外》这部电影,就绝食五日,也是个很执拗又很有毅力的人…….
所以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老人,越老越怕死,而她并不是这样的人。她在自杀六天前还写了给亡夫的信,可能依然处于失去爱人的伤痛中。加上老了或多或少有些病痛,正如她所说 “生命不会更好”,就觉得死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我唯一理解不了的是她为什么穿着红衣服走。我理解红色可能是她最喜欢的颜色,但是身为一个作家,她完全不知道有这个民俗吗?完全不考虑这个民俗吗?一种可能是她确实不知道,可能这个民俗说大陆人才懂的。一种可能是她想死都死了,也就不在乎别人什么看法了。
太原最近已经发生多起跳桥自杀事件。有媒体采访有关部门,得到的回应是:属于个人原因;知道此事,会和领导反映。 这样的回应总觉得有点怪怪的——这些苦难和自己无关。它是个人悲剧,或者是领导应该思考的问题。 不过,这证明 …
原创 小昼 极昼工作室 陈美霖,“坠亡姐弟”母亲 在2024年开了一家甜品铺 四年前,两岁女儿和一岁儿子被前夫从15层高的家中扔落坠亡。今年1月31日,得知前夫张波和女友叶诚尘终于以故意杀人罪被执行死刑,陈美霖哭了一整天,觉得心突然空了,似 …
01 前天晚上被韩国的事情惊着了,不停地刷新闻,看事情怎么发展。一直到尹锡悦宣布收回命令,才放心去睡觉。 第二天看到琼瑶女士去世的消息,如果换在平日,肯定会伤感一阵。毕竟人到中年,就容易怀旧。但当时不行,满脑子还是被韩国的新闻占据着,所以只 …
知乎用户 童先生 发表 很多负责人把公司当家,因为拿着高薪资和享受着更高的待遇。 但他们似乎忘了,员工可没把公司当家的想法。 所以你在工作时间耀武扬威就算了,都已经下班了还在那边瞎使唤,也难怪人家不理你。 结果就是爆粗口,觉得自己很 …
图源Recraft —————— B站某学生Up主发布的视频——《司机:我不是中国人;我:你是汉奸?》,引起轩然大波(火到国外),原视频已经被这位“正义之士”给删除了(b站有补档),相信各位看完以后,一定想冲过去扇他几巴掌。 起因是这位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