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7 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 2417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目前情况如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看客小 h 发表

2.2-2.5w 箱体震荡,目前接近箱体下边缘,有望加速下行破位,但清零遥遥无期。


在有秩序的社会,遵守规则,有道德束缚感的人可以得到社会的奖励。

但是在现在这种失去了秩序的社会,有道德束缚感的人在家里自我禁足寸步难行,买不到生鲜,冷冻团购化了拿不到货。而没有道德和法律束缚感的人,早已经通过各种歪门邪道进入社会,拼命赚钱了。


国展方舱日记更新完了,最后说几点观察到的问题

  • 转运不能做到日清的时候,应该优先转新确诊,而不是老的名单上面的人。病毒特性决定了发病 2-5 天病毒载量最高。现在转运优先级是反的。以我为例,我 8-9 天前确诊的要转,小区 2-3 天内新发的只能等。
  • 出院病人的消杀工作很不完善,非常潦草。就是工作人员带着 84 消毒液来问你要不要喷一下,完全靠患者的自主选择,人性是复杂的,对于这么高浓度的 84,很多人不会选择喷自己的衣物和行李。我去问过护士台,有没有消杀东西提供,比如一人一瓶消毒液喷雾,说没有。方舱隔离都已经花那么多钱了(一个人少说 2000),最后一人发一瓶温和的消毒液(次氯酸喷雾之类)要求自行消毒,其实并不难。否则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九了,最后一哆嗦没做好,还是白搭。就说关于被子能不能带,昨天方舱都是来回横跳,不能带走 > 能带走〉不能带走,通知了几次。最后看大量外来务工者都带走了被子。

  • 大量违法团购猖獗,回小区等着进去的时候,看到一辆团购车来卸货,是外地牌照破旧不堪的五菱宏光,我就愣了下,操作人员明显没有什么物流素质,卸货都不专业,连平板推车都没有,再看车前面挡风玻璃压根就没通行证。现在黑市那么暴利,而现在绝大多数的小区的封控其实就是靠几个月工资几千块钱的保安来实现的。只要糖衣炮弹搞定了这几个保安,就可以到社会面上来了,然后现在社会面的警力严重不足,街上根本没有人查你的通行证,只要你不上高架,黑团购就这样跑起来了,车轮一响,黄金万两。而对于道德法律束缚感不高的人,你希望他能遵守防疫规定每天核酸吗?还记得资本论吗。

知乎用户 import 潘多拉​ 发表

昨天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我遇到的,一件是听来的。

昨天做志愿者帮忙给居民发团购的饺子,饺子就放楼下,大家测核酸下楼的时候拿。

一对老夫妻下楼的时候,老头看到了饺子很开心,说今天发饺子吗。

我说不好意思,这是人家订的,不是发的。

老头又说,我们不会订,你能不能卖给我一些,我已经很久没吃到饺子了。老太也说他们吃的很简单,买不到东西,也不会买。

我有些心酸,但是我又不能卖给他们,我只能说,你可以去找楼组长,让楼组长帮你们订。

老头又说,楼组长自己也是老人,也不太会,他都是找居委帮忙团购。他们也不好意思麻烦楼组长。

说完就去排队做核酸了。

我无法帮助他们。

另一件事情是其他楼发团购物资的志愿者说的,一个老太下楼看到物资后,一定要拿一包,志愿者说这是人家订的,不是发的,老太说自己已经好几天没吃的了,硬是拿了一包。

后来群里一个团购的居民说算了,他不要了,就当捐赠了。

都是这些小事情,很普通,很悲伤。

知乎用户 超声科李医生​ 发表

现在正在前往上海支援的路上,来写下新一天的回答。

昨天的数据出来了,这次是 2417+19831!无症状终于降到两万以下了!

如果你对前两天的故事感兴趣,可以点击前两天的回答:

4 月 16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238 例、无症状感染者 21582 例,目前情况如何?4 月 15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590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923 例,目前情况如何?

来说说昨天的故事吧。

昨天去了宝山区一个超级大的小区做核酸,因为前天人均一千起步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昨天气温又升高了,所有降低为人均七百左右了。

很可惜,昨天去的小区物资准备不够充分,降低了工作速度,主要还是没有液体状的手消毒液,只有凝胶,虽然凝胶效果更好但是容易打滑啊,一分钟搓手才可以消失,有时候咽拭子都拿不稳,两只手超级滑,希望以后可以多一些液体状的手消毒液。

但是,很庆幸的是很明显昨天去的小区居民们的防范意识高了不少,很多居民出门还会带上一瓶消毒水,在做核酸之前先喷一喷环境,有趣的是,大多数喷一喷环境,穿着雨衣的居民反而在摘口罩的时候,依旧接触外表面,这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方式!!!

再次分享我的这个视频,希望看到的你可以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人,以后做核酸可以减少这种做法,降低感染的风险,我们医务人员真的很为之着急!!!

[

大部分人这样做核酸都会感染?一线采样医生教你如何保护自己!感谢坚守在一线的志愿者

超声科李医生的视频

 · 365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98267157499002880)

还有一个就是,希望居民们继续学习如何正确暴露咽后壁,这样子我们做的也快,采样也标准,居民在我们面前停留的时间也短。经常有居民吐槽我们为什么捅这么深,之前的医生都舌头上点几下就好了。。。

不知道是谁做的,但是很明显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以后出现这种情况,希望居民们可以及时指出来!

昨天看到网上有一条热搜,就是说 10 多例重症例子里只有一个接种疫苗,我自己之前在采样扫码的时候也发现,依然大约有一半的人没有接种过一针疫苗,虽然有部分人不相信这个疫苗的作用,甚至有觉得年纪大了顶不住的,还有条热搜,110 岁老人接种疫苗!!!所以说和年纪大没有关系,请大家及时接种疫苗,无论怎么说都算是一道屏障!

相信接下来六天的连续核酸 + 抗原,加上已经接种的疫苗,我们终会取得战斗的一个新阶段!

上海加油!

知乎用户 菲利普医生​​ 发表

谢邀,人在上海,刚测完核酸……

身在上海,却一点都不想回答关于上海疫情的任何问题,因为你从任何角度回答,这座城市都有反例。这座 2600 万人口的超级城市里,窘迫和从容有时候就是一墙之隔。有的社区一直没出现过阳性,有的社区连续十天无新增阳性突然蹦出来一个;有人物资多到吃不完,有人买不到蔬菜;有人拿着通行证畅行无阻,有人看病屡屡碰壁,最后留下遗言寻短见;有人在疫情期间担心自己的店面租金不能免除、担心现金流中断、担心失业和破产,有人在混乱中大发其财…… 一场疫情让上海的割裂暴露在聚光灯下

不过随着每日新增人数的稳定和趋于下降,我相信疫情总会好起来的。而且只要把作对的事情坚持住,大大方方承认有些地方没做到位然后努力改正,社会面基本清零的这一天不会遥远的。毕竟,依靠公共卫生学的经典操作,人类在 19 世纪就能解决城市霍乱爆发,甚至更早些时候还解决了黑死病

即使是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靠严格执行公共卫生策略也可以控制,甚至终结传染病的大流行。这不是神话,不是美好的憧憬,这就是近代历史告诉我们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条铁律颠扑不破

外地援助的医疗人员和物资让上海核酸采样及 PCR 检测的力量一下子充足起来,可以看到最近全域核酸筛查的频率越来越高,从过去的 10 人混采几乎是一夜间变成单采,这就大大缩短了发现并隔离阳性人员的周期不得不说,外地来沪支援的医务人员和检测力量是上海赢得转机的最重要力量

然而,个别上海人对来沪支援的医务人员说:

原因是生活条件不能满足她的需求,对医务人员的 “服务” 感到不满意。

真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不知好歹的人存在。外地来沪支援的医护被居民打骂的事情不是没有过,因为极度混乱不能开展工作而负气出走的支援队伍也有几支了。求求这些 “人上人” 快当个人吧,外地源源不断来沪支援的医护、物流运输人员、安保人员,以及疫情期间依旧留在上海的保洁和维护人员都是这个城市的希望所在,好好配合人家工作,给人家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收起你那令人作呕的傲慢和偏见吧!

人人生而平等,但人格确有高下!

知乎用户 zpeng​​ 发表

论小区太大对于疫情管控的影响。

知乎用户 公元前 1894​ 发表

也就当个谣言看看!!!在孟买,不把印度人当人的,永远是印度人。

我相信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肯定能让那几百个白名单企业安全复工,无一感染。让我们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辟谣了,看来是谣言。辟谣灰常的快!

但是,看了一圈这个事,一旦企业复工,有员工阳性,企业就得停运,隔离十四天。那企业的物资生活谁来保障?所有责任都让公司背?

知乎用户 光阴的故事 121 发表

原武汉市市长周先旺

1,关闭离汉通道是非常艰难的决定,只要能把疫情控制好,我们不怕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2,只要有利于人类生命安全,我们承担什么责任都可以,因为关门人民群众对我们有意见,我们革职以谢天下,只要把疫情控制好我们都愿意。

钟南山院士:

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

如今,上海。

封上 3 天 5 天,封上一周,行不行?不行!上海我们这个城市承载了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我们这个城市还承载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上海大妈:“你们以为你们来上海干嘛来啦?是来服务我们的,否则就回去,我们上海不欢迎你们的。”

上海辟谣。上海辟谣。上海辟谣。上海再次辟谣。上海再次辟谣。

全国人民:**** 评论筛选可见。

知乎用户 冷哲​​ 发表

今天上海公布的数字第一次出现了新冠死亡,总共 3 例。

死亡病例 1,女性,89 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
死亡病例 2,女性,91 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
死亡病例 3,男性,91 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
3 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高龄老人,未接种疫苗,有慢性病。入院后转为重症,抢救无效死亡。

我大概看了一下几个发达国家的数据,新冠感染的高峰和死亡的高峰并不重叠。从轻症转为重症,重症发展到药石罔效,都是要经历一段时间。从国外看,新增传染的顶峰和新增死亡的顶峰之间相差差不多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死亡案例,可能只是一个开端。

要给这几位接种疫苗,也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没办法苛责其家属没有说服他们接种疫苗。

说到底,还是尽力减少传染数量才是根本。

在防疫这块,面对奥密克戎的特点,三区控制策略也在不断细化,比如广州的最新策略如下:

封控区是指阳性个案居住地,根据流调将发病前 4 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测出前 4 天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空间密闭且大量人群居住的场所划分为封控区。
管控区是指阳性个案发病或阳性检测前 4 天高频次活动轨迹覆盖的区域,或多个封控区所在的小区、社区、村,或经评估存在传播风险的场所及周边。
防范区是指封控区及管控区所在的街道 / 镇的其他区域。

并且对核酸采样的时间也进行了细化:

封控区足不出户、服务上门,隔离 14+7,第 1、4、7、10、14 天核酸采样。
管控区足不出小区,隔离 14+7,第 1、4、7、14 天核酸采样。
防范区控制出入,减少聚集。

可以看到,随着我们对奥密克戎越来越熟悉,相关的策略也在变化。

来,我们继续今日的分析和不靠谱的预估。

检测数和感染人数问题

照例计算昨日数据:确诊 2420 人(含 853 例无症状转归),无症状 19831 人。

总新增病例数 2420-853+19831=21389,比前天 23643 下降了 2254 人。昨天的**预估 4.2**(16、17 日新增数据应该比较接近)算是半对半错吧,变化的幅度比我预想的还是要大一些。

每天早上上海的新闻发布会的信息量海参很大的。仔细了解之后还是能挖出许多有意思的信息。比如说今天就说:

后面几天的安排如下:**封控区内,今天起到 21 日,每天进行 1 次核酸检测。4 月 15 日前 5 天内有阳性感染者的楼栋(宅),上门采样;5 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的楼栋(宅),错峰下楼采样。**对管控区内所有人员,18 日、19 日、21 日各进行 1 次抗原检测;20 日进行 1 次核酸检测,错峰下楼采样。对防范区内所有人员,7 天进行 2 次抗原检测,这几天我们已做过一次,21 日再做 1 次。

之前有人诟病的,有阳性的楼和其他楼混合采样可能导致传染的问题,终于开始解决了。

可以看到最近这几天的关键点就是把封控区的疫情压下去。绝大部分核酸采样能力都投到封控区去了。管控区(定级时,之前 7 天都没有检验出核酸阳性的)都只是抗原检测,保个底,20 日再普查一遍。防范区风险不大,就只是抗原检测保底了。

抗原检测目前的假阴性概率不小,但假阳性概率很低。如果发生社区传染,可能就会有多人被感染,这些人做抗原检测,大概率总会有人是阳性。现在这样使用抗原检测的目的,是在核酸检测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当前非重点区域有个基本的监控,看看有没有出现新的社区传染。

按照上海政府的计划,16~18 日刷过高风险区,19~21 刷过低风险区. 现在看这里说的还是封控区内的高风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考虑每日 400 万管的检测量,6 天就是 2400 万管,封控区大概有 1500 万~ 2000 万人。去掉封控区一人一管,就还剩 400~700 万管,这些主要用于管控外人员、防范区高风险岗位,管控区 20 日的检验,以及封控区的每日检查(肯定是 10~20 人一管的多人混检)。从检测能力来说,应该是完全可行的。隔离床位方面的话,

我看到网上有一些据称是内部信息的,说是政府预期在 20 日可以宣布已到达拐点。虽然不知道真假,但算一算也是有可能的,18 日刷完高风险区,19 日再普混管复核一次,20 日应该差不多可以判断了。不过要说稳妥的话,肯定还是等 22 日,综合全部封控区的结果,加上 20 日管控区的混管复核结果,就能得到相当准确的结论了。无论如何,本周末之前,我们就能看到很大的进展。

至于有外媒声称政府内部要求 20 日社会面清零。这报导就是十足十的鬼扯了。按政府的计划,20 日连封控区都还没刷完,哪里可能社会面清零。国内有类似消息说是要求金山、奉贤、崇明这几个新生病例数比较少的区在 20 日实现社会面清零,这个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三个区现在还是每天二三十例新增,要想快速解决,肯定要投入一人一管的检测资源进去,在 21 日以前(尤其是 18 日以前)政府应该会优先把检测能力更多地向那些新生病例密集的区域倾斜。先把那些区域的传染压制住,才能回过头来搞一些鼓舞人心的样板工程。更可能的是这几个区在 24~30 日之间实现社会面清零。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外媒所言的 “社会面清零” 是指确保管控之外的新生病例数量接近 0。虽然这从目标上听上去相对合理一些,这我也不觉得是有多少可能性。

预估 5.1:本周日之前到达拐点,大概率会在 22 日左右宣布。

预估 5.2:4 月 30 日之前(含 30 日),金山、奉贤、崇明中至少一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

隔离床位数问题

这两天关于方舱医院的消息少了一些,今天只搜到一个新的:上海黄浦区龙华东路方舱医院完成改建:共计 680 张床位。当然,不排除还有很多其他未报导的或者我没搜到的。另一方面,考虑到这两天的隔离人数和出院人数越来越接近,有可能方舱医院的建设已经快要告一段落了。

昨日有 19473 人解除隔离。相比于 16 日(10337),确实是个高点,不过又没有高过 15 日(19800),所以预测的 “一天高一天低” 的模式倒是对的,但是**预估 4.3**(17 日解除隔离人数超过 2 万人)是错的。短期预测果然还是很难的(捂脸)。

没关系,不靠谱的短期预估总是可以一套接一套,大家就姑且一看,对了就点个赞,错了就嘲笑嘲笑。

假如说我昨天说的那个一天高一天低的模式继续的话,今天解除隔离的人数应该是比昨天显著低。但是呢过去两天都是在攻坚,如果按照有些政府朋友的说法,从 16 日开始方舱医院应该是重点核算筛查的地方。16 日、17 日两天连续两次核酸检测之后,今天放出去的人应该比较多才对。这两个方向都有可能,我就选个我觉得概率更高的方向吧。

预估 5.3:18 日接触集中隔离的人数比 16 日高,同时至少不显著低于 17 日。

供应链问题

昨日管控外新增人数为 155+406=561。相比前天的 722,又下降了 161 人。所以昨天的**预估 4.4**(17 日和 18 日平均的管控外新增病例数会比 16 日有所下降)目前对了一半。

按之前的新闻看,快递小哥是两天一检,所以还要看看明天的数据才能知道具体的发展趋势。

昨天看到有人说有的快递小哥是让别人冒充去检验。还有很多小哥是在管控外,很难一一查验到。这块确实是个非常大的隐患。不知道上海政府后续要怎么应对。

这块今天没有预估,明天才能看到昨天的**预估 4.4** 是不是成立。

明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其他地方的疫情进展。

知乎用户 张婷​ 发表

年初算命的跟我说,你今年为情所困。

万万没想到,居然是疫情!

周围:上海真是搅屎棍

上海:周围真是一坨屎

![](data:image/svg+xml;utf8,)

普通人只是时代的炮灰,国家的耗材,家庭的接力棒。

身逢乱世,风雨飘摇。

当你长大时,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一只用来帮助别人。如果你向上苍求助,说明你相信上苍的能力;如果上苍没有帮助你,说明上苍相信你的能力。

小的时候,街头有那种摆象棋残局摊的,只要赢了,就能拿一百块。

当然,输了也得赔一百块。

某菜市场门口,常年蹲着一个男子,摆象棋残局。

每次我上学路过时,都会在那停留 1 分钟,然后轻轻松松挣上一百块。

看到我这样一个小毛孩子都能破解残局,许多围观的路人也会手痒痒。

不过他们只有输的份。

输完棋后,他们大多拍拍脑袋,不情愿地掏出皱巴巴的人民币,甩在棋盘上,然后往旁边的绿化带里啐上一口痰,走人。

这些愚蠢的人呐。

没两把刷子,还敢在这刷碗?丢人现眼。

每天赚的一百块,我只会花十块钱。

剩下的钱,我会带回家。

一张张捋顺,恭恭敬敬地递给我爸。

然后他会给我一张棋谱,让我背熟。

第二天上学时,来他的残局摊,接着领零花钱。

西方社会不怕争议,而我们社会对争议的承受力则显得弱得多。然而这一次,我们不仅要战胜奥密克戎,而且必须要克服自我的不适感,建立起对争议更加强大的承受力。

为此,我们首先要不断确认这场超级战斗的基本逻辑,尤其要反复厘清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的抗疫路线必须是全国一体化的,而且它必须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符合大多数的意愿。而且不管出现了多少争议,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维持动态清零的基本格局,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

第二,吉林和上海两地的疫情冲击显示出奥密克戎与以往毒株的明显区别,中国内地出现无症状感染者远多于确诊、轻症占了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极少的情况,但是鉴于世界各地仍在出现大量死亡,迄今为止尚无奥密克戎的危害真 “比流感还轻” 的确凿证据。现在放开将使中国动态清零的优势毁于一旦,它是赌博,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太冒险了。

第三,中国抗疫与时俱进必须是稳健的,过程可控的,这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第四,抗疫带来的损失是不均匀的,国家有承受力,不代表具体的企业和一些受损严重的群众有承受力。国家和地方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帮扶,这是抗疫期间社会正义应有的实在内涵之一。

我们看到了一些路线性的其他主张,其中旗帜性的要求是学习西方的放开,它们也有依据,但那些依据不能不说是选择性引用的结果。故意或者下意识地选择、剪裁事实,或者突出一面,淡化其余,配上激烈而成功的修辞,那些主张和论辩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

应当承认,我们的确面临困境,而且一时没有完美的解决之道,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探索前行。而孰轻孰重,本来就存在见仁见智的空间,而且这与利益有关。

中国最能够在困难时刻真正从大多数人利益出发思考政策的,毫无疑问非党和政府莫属。这当中不仅需要意愿,还需要对全局情况的把握力。一些激进主张的倡导者可能愿望也是好的,但他们缺少对复杂局面的统筹力,而且很容易受限于某个或某几个群体的利益,他们对国情的认识也会受到价值观的干扰。

大量争议的存在是现实,但决不能让那些争议削弱我们社会统一行动的能力,越是情况复杂,互联网上众议纷纷,我们社会越要加强统一执行动态清零路线的实际能力。各地的探索也必须坚定围绕这一路线进行。我们在行动上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对争议的最好超越。不能让争议导致治理层面的各行其是,不能让它们成为对一些人不配合防控措施的鼓励。

虽然各地抗疫中会不时有官僚主义表现,暴露社会治理的短板,出现具体乱象,但这一切都不是质疑国家整体抗疫路线的理由。我们必须相信动态清零是治理善意和尊重科学的共同结果,相信国家会采取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大政方针,这是一种理性,也是信仰。

经济是另一个关键项,它需要受到与动态清零的同等关注,因为它是动态清零保持可持续性的根,也会被广泛看作动态清零综合效果的一个验算式。之前中国动态清零的的经济效果几乎全球最好,但现在,这个问题面临了空前挑战。我们必须正视它,破解它。

最后我想说,如果奥密克戎加速衰减,全世界都会好起来。如果疫情注定是一条长期赛道,那么中国决不会是跑到落后位置的那个国家。我深信这一点,这么多年了,时间从没有让中国输过。

当地时间 4 月 15 日,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传统的群体免疫概念可能不适用于新冠病毒,这意味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冠病毒不会在人类社会消失”。

在这篇报道里,CNN 显得很科学和理性,指出 “群体免疫” 生效需要三个前提:极为有效的疫苗、极小的病毒变异、成功的儿童疫苗接种,美国正是靠着这样的免疫战胜过荨麻疹;但是新冠病毒并非如此,报道援引福奇的话称,仅仅两年的时间,新冠病毒就出现了许多变异,从阿尔法到奥密克戎,至少有五种独立的变异毒株,而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也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荨麻疹疫苗是 “一针免疫终身”,但是新冠疫苗做不到这点,意味着人们必须不断接种疫苗以获得免疫能力。福奇称,“奥密克戎” 和麻疹病毒很相似,传染性都极强;但是麻疹病毒很稳定、变异极少,而且还有极为有效的疫苗,这些条件都是应对新冠病毒所不具备的。

早在 3 月 31 日,牛津大学的医学期刊《传染病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论文,题为《传统群体免疫概念可能不适用于新冠病毒》,福奇也正是作者之一;但是说真的,美国以 8000 万感染、100 万人死亡为代价,到现在终于发现 “群体免疫” 并不是应对新冠疫情有效途径,我们是该夸他们一句 “严谨” 呢,还是该夸他们一句 “坚强” 呢?

西方那些媒体现在开始讲科学了,当初鼓吹 “群体免疫” 和“躺平抗疫”的时候,那些暴论犹在耳边;对中国的 “动态清零” 政策的各种污蔑和攻击,简直是辣眼睛——而且还成功带偏了相当一部分人,进而导致了全球疫情泛滥,西方国家和媒体对此难辞其咎!

眼下中国正在面临着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们也注意到,网络上确实有一些杂音,沿用西方此前的话术,反对 “动态清零” 的政策;这些声音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他们自己心理清楚。我们要说得是,“动态清零”政策是中国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抗疫措施,并且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因为一直坚持 “动态清零” 政策,我们迄今为止依旧是全球受到疫情影响最轻的主要经济体。

现在福奇也站出来承认,此前西方鼓吹的 “群体免疫” 是不可取的,美国不仅付出了惨重的人员生命和健康代价,也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供应链依旧紧张、经济依旧危机四伏;同样在煎熬的还有英国,最近英国出现了不少儿童患上肝炎的病例,部分新冠呈阳性,尽管原因还在调查,但也为疫情变化增加了不少变数——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训,还在为西方那套混账理论张目,不是蠢就是坏,要么既蠢又坏。

无论尸体在别人眼中有何种含义,但对法医而言,它只是一个证据,而且,不是人证,是物证。不信你去问任何一个学法律的,看我的分类有没有错误。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我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对我自己的亲人。

父亲是 06 年被确诊肝癌的。我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半年的平均生存期。我知道一切努力都是白费,我还是给他找了亚洲一流的外科医生,在他腹水压迫剧痛难忍的时候,也曾经一天 4 个,5 个白蛋白的静脉注射,如果他能好一点,哪怕稍微好一点,我会带他出去走走,我很感谢老天奇迹般的赐予了我们半年多的平静期,那半年父亲和没事人一样,于是我们经常去没去过的地方,吃没吃过的东西,我很快乐,他也很快乐。

但是,躲不过去的事情最终你还是无法躲过的。08 年十一我回家,发现父亲有肝性脑病昏迷前期的表现。父亲得病以来,我无数次痛恨过我是学医的,对父亲的病情我其实完全无能为力,也许我的医学知识唯一能起到的作用是,预见父亲病情的发展,从而将我的苦痛翻倍:第一次是我预见到他的苦痛将要发生的时候,在他的痛苦还没有真正出现之前我就预习了他的痛苦,而第二次是他的苦痛真的到来的时候,对他的痛苦我总是能做出最清晰的判断,从而对他的苦痛感同身受。

也许这一次是一个例外。那天晚上我在想。我很清楚晚期肝癌患者导致死亡的四大并发症:消化道大出血,肝癌结节破裂,肝昏迷和严重感染。如果我的确没法让他继续活下去,也许我可以帮他选择一个痛苦最少的死亡途径,何况机会就在眼前,真的昏迷了痛苦也就应该不存在了吧。

我在医院的走廊徘徊了一夜。那一晚我没停止过观察父亲的病情。所以等我第二天和医生谈话,签字表示放弃治疗的时候,我很清楚父亲已经从肝性脑病昏迷前期,在几个小时内快速的越过昏睡期而直接进入了昏迷期,我很安慰,我相信此时对他而言痛苦已经过去了。而且,还有个发现我没有对医生说,父亲现在每分钟有 2-3 次早搏,我相信那是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律失常,也许等不到肝性脑病夺走他的生命,一次偶然又及其必然的心跳停搏,就可以安静而毫无痛苦的让一切了结了。

我不知道的是,对他而言痛苦已经结束,对我而言,折磨才刚刚开始。

父亲的身体非常好。我指的是,除了肝癌之外他机体的其它部分都很健康。甚至因为每天游泳两公里的缘故,他的体型都保持得非常好,我指的是腹水出现之前,现在大量的腹水让他的腹部比孕妇还要膨隆,难忍的胀痛是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原因。我当然想把腹水放出来,非常想,可是我不能,因为就算放出来也用不了几个小时就会重新充满,这个时候他的血管和到处漏水的筛子没什么区别,而且,腹水只不过是它的名字,它的成分和血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有谁又能禁得起每天失去几千毫升的血浆呢。

所以父亲的心跳就在肝昏迷和早搏的状态下坚持跳动了一周,整整的一周。对我而言那是怎样的一周,怎样的 168 个小时,怎样的 10080 分,又是怎样的 604800 秒啊…… 每一秒我都在质疑自己中渡过,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对的,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残忍了,也许奇迹还会再一次发生,他还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我很清楚,父亲其实是被我活活饿死的,是我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我时时注意着他的脉搏,每一次他早搏的出现,都可以让我的心脏同时停止跳动:我在祈望它停下来,就让一切结束,一切痛苦都成为过去吧,但在内心,却有一直有另一个声音在呼喊,坚持下去,爸爸,奇迹总在再坚持最后一下的努力中出现。

所以毫不奇怪,我是最先发现父亲心跳停止的人。我没有哭,实习生来做心电图发现有不规则曲线的时候,我其实很想发火,果不其然,等他的指导老师来后发现不规则曲线发生的原因只是导线和皮肤接触不良。我甚至拒绝了医生做毫无意义的胸外心脏按压,虽然最想做胸外按压的其实是我自己。

我找医生要了一个桶,还有一根连着橡皮管的针。我知道,现在我终于可以把腹水都放出来了,就是它们,这些腹水让父亲如此的痛苦。

然后,我拿出来准备好的衬衣,还有西装,我知道放掉了腹水,身材不再走样的父亲,穿上去应该很精神。

我还知道,要是想把西装整整齐齐地穿好,好到一丝凌乱的折痕也没有的话,最理想的办法是将死者翻过身来,脸朝下双手向后反剪,然后将两只袖子同时套进去:那是给逝者穿衣的最佳方式,特别是身体开始僵硬了以后。

但是我不愿选择这种和文革坐飞机类似的姿势,那太痛苦了,生前,病痛折磨他还折磨得不够吗。我的解剖知识给了我第二个选择。我坐在床上,和父亲面对面,然后双手搂住父亲的腰,将他环抱着坐起来,就如同热恋中相互偎依的两个情侣那样。

父亲的体温还在延续,只是心脏已经不再跳动。他一周没有刮脸,胡子扎在我的脸上有些许轻微的刺痛。我让他的头靠在我右边的肩膀上,就好像他还没有去世,只是在我的肩头稍事休息,我的胸口和他的胸口贴在一起,我感到他身体的余温,正缓缓地向我传递。

我没有哭,只是泪水在无声的滑落。我在心里说,父亲,我就是你生命的延续。

知乎用户 游戏外设​​ 发表

现在辟谣部门和团购公司忙的飞起

突然有个想法,人民的名义第二部能不能去上海拍啊,应该很精彩

打牌输了 100w,如果一次性告诉妈妈会被打死,于是改成每天都说输了 5w 左右?

![](data:image/svg+xml;utf8,)

好像都是一个人啊,衣服都不换吗

其实我有个建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就是可以考虑给阴性建方仓

咖啡魔幻情节:

没沦陷前网红带头推销最贵的药。

沦陷后失联多日的大夫带头吹最轻的病。

全国各省捐赠着最多的物资。

咖啡 ER 们吃着三年来最贵的菜。

大型物流企业全部拿不到送货批文。

我的团长我的团有钱啥都能给你找车拉到。

调了最多的康复者血清。

报着全球最少的重症。

改着规矩按 CT 结果到肺部有症状才叫确诊。

一堆高烧咳嗽的都没 CT 照给你算无症状。

喊着全城不离沪。

一个流浪汉都可以坐高铁去嘉兴逛幼儿园。

算了,不数了。看官们心里都有数。

三界清净久了,真真是好久没见过这种场面了。

上海十大冷笑话:

1. 防范区不是放飞区。全放飞了

2. 我们不封城。只封浦东和浦西

3. 不建方舱医院。不只建一个

4. 拐点到了。向上拐的

5. 打断了。直接上天了

6. 我们物资充足。不代表市民物资充足

7. 物价平稳。一直处于高价确实很稳

8. 精准防控。防控评论区最精准

9. 抗疫第二,辟谣第一

10. 一天两万多。但我们是低风险

11. 市民吃不上饭,给你们办场晚会补充精神食粮

这个季节,天气温度都适宜,本来是去佘山春游的好时节,可惜了

今天又做抗原了,关家里一个月,人瘦了,鼻孔大了,喉咙长老茧了,太难了

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

知乎用户 粽子​ 发表

刚刷到个视频。

上海大妈:“你们以为你们来上海干嘛来啦?是来服务我们的,否则就回去,我们上海不欢迎你们的。”

支援上海抗疫人员:啊对对对。

知乎用户 极萨学院冷哲​​ 发表

试试这个能发不?不被夹的话再继续更新下后续的内容。


被踩成这样子,又没得评论,懂了,大家还是不想让我写,那就祝福大家岁月静好啦。


有这么多人点赞,我还是简单的写几句正能量的。

按发布会的消息,截至 4 月 17 日 24 时,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有 16 例。

4 月 17 日,上海市新增死亡病例 3 例。均为高龄,同时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入院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第一,需要关注重症感染者数字,因为前边发布的重症患者就是 16 例,那新增的 3 例死亡病例应该也是从之前的 16 例重症患者里出来的 ,也就是说,16 没变,死亡病例 + 3,重症病例 +3。

第二,所有的死亡病例都是未接种疫苗,这也再次提示所有人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必须要纠正 2 个非常错误的疫苗接种观点.

1. 年轻人适合接种疫苗,老年人体弱不适合。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从通常角度来说,即便年轻人不接种疫苗,死亡率也远低于中老年人,中老年群体才是最需要接种疫苗的人群。

2. 身体好的人适合接种疫苗,我有很多毛病打疫苗风险更高。这也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同样的老年人群体,合并有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的人群,是更为有限需要接种疫苗的群体,这些人接种疫苗的收益要更高。而且这个群体需要关心的并不是疫苗的副作用,而是疫苗的效力,因为这些人免疫机能下降,接种 2 针疫苗所激发的保护力并不足以支撑起防御线来,需要接种最少 3 针,甚至要考虑 4 针疫苗才能构建起足够的防御能力。


回答还在,那我就在多写几句。

很多人在争论新冠的毒性,或者说新冠的致死率,以及到底这个患者的死因是否是新冠。

这里边涉及到临床的判断方法和统计方法。

比如我们最简单的认知,如果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那么他们会被认为死于新冠病毒。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统计的。这就导致很多人觉得这样会过于夸大了死亡人数,他们认为需要以临床医生的判断为准。

医生要判断病人最后的死因,如果是因为非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比如突发心梗或者大出血一类的死亡,就不应该算到新冠死亡病例之中。

我承认这两种统计方式各有各的好处,但我仍然赞同前边这种,并不是这种简单,而是因为在临床诊断来说很多时候是很难做出准确划分的。

如果说打个比方,就有点像车祸现场的交警责任划分一样。很多时候并不能找到全责的一方。不管是对开还是三七四六的划分责任,很多因素都参与其中。

你说 3 成责任不是主责,但没有这 3 成不就不会有车祸了吗。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保持着许多微妙的平衡。当某些平衡被打破的时候会出现许多连锁的未知反应,如果这台机器处在一个整体健康的状态,这种平衡被打破还能有修复的机会。但如果本身这台机器因为老化磨损,或者本身就是带伤维护着使用,就已经处在一个踩钢丝的状态上了,任何一代外力的介入打破平衡,都可能造成机器的彻底崩溃。

为什么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最容易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呢?就是这样的情况,很多中老年人一身基础疾病,比如三高这样的代谢疾病或者心脑血管的基础疾病,尤其是肾衰这样的严重基础病的,他们平时就依靠着大量的药物维持身体功能,本身就出在一个脆弱的平衡态上,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虽然病毒感染本身不严重,但在这种脆弱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在想回复回去就非常难了。最后很可能就导致死亡。

所以我是想说,什么 die with 和 die of 是没有意义的,次责,就不是责了吗?

知乎用户 喵大人 发表

社会面大概每天减少 100 个,今天是 550,五天前还有 1200,绝大部分集中在浦东。不幸去世三个,一个 89,两个 91 岁

知乎用户 ranger 发表

新闻发布会说了多少次保障医疗、开辟生命绿色通道了?

听听就好,病人主要靠认命。


以前在油管上看到印度人吹孟买,都是嘲讽的心态。

以后对东方小孟买真的吹不起来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妖刀明月​ 发表

农夫与蛇:援沪医护与上海老太太。

东郭先生与狼,吕洞宾与狗,

农夫与蛇,援沪医护与上海老太太。

中国从来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在疫情期间,自己都吃不上菜,还要在网上爆出来我们不要外省乡下菜的言论。

上海官媒发声指责过么?当事人有没有被批评处理?

北京正黄旗大妈,事后舆论发酵,被拘了。

这事儿处理了(拘了),那就是个人行为;

不处理(没拘),那就是这个城市的态度!

崇洋媚外是十里洋场开埠以来的标志。

上海自疫情爆发以来,被曝光的排外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只给本地人发菜、

不给外地志愿者提供食物和防护服、嫌弃外地物资品质丢弃捐赠蔬菜、让山东大姐流落街头等等。

上海的鄙视链:外国白人 > 外国黑人 > 港澳台 > 本地人 > 外地人。

医院都可以抛开自己同事不救,逆行保卫洋大人丁丁。

老太太这种怒骂外地医护又算啥呢,是她的常规动作而已。

这疫情真是照妖镜,比病毒可怕的是人心。

上海人为什么这么让人讨厌?

为什么都对上海人印象不好?

A、精英傲慢:一句话讲——就是摆不正位置。

上海精英有一种极其强烈的——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我们比你们更文明” 的诡异优越感。

吴凡那个上海不能封——

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还承载了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

这话说的真特么:联想是世界的,上海是全球的?

上海港口多,深圳港口不多吗?

为什么深圳可以全员核酸,上海不可以?

再着比如一封上海市青浦区致武汉的感谢信:如今上海有难,轮到湖北投桃报李?

看得人们目瞪口呆。

这是上海致武汉的感谢信?

有这样写感谢信的吗?

上海的官方行文,除了自我表扬,就是把对别人的帮助挂在嘴上,投桃报李用在这个地方,也是没谁了。

如果不是内心傲慢如斯,那就是文风反映作风。

上海防疫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无缘由的。

看到网上尬吹所谓的上海气质?

——上海媒体和宣传部门自己不觉得尴尬吗?

还有网红医生一句:你中国不要牛皮哄哄。

这个你字,把一个精神美国人的本质表达的淋漓尽致。

只要你稍微多看他几个视频,你很清楚地能感受到网红医生是多么大的恶意对待我们国家,

你说:中国这么小的庙,还能放下这些人么?

上海作为中国的超级城市,实际上虹吸了各个层面的资源。

这些上海中层精英居然认为:

——上海的地缘优势是他们个人自己的本事。

搞笑的是:上海封控最大的困难竟然不是方舱不够。

而是连菜都发不明白。

说的难听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没有深圳的实力与效率,没有武汉的责任和魄力,

没有广州的低调和务实,作为一个东方城市却有着西方的傲慢。

辟谣扯蛋他们是认真的。

应该是随身都带着避雷针了呢。

B、城市傲慢:造神作秀。魔都变废都。

全国各地只有上海这样做的:

  1、造神作秀。

  上海沪联网和媒体捧红网红医生带节奏,鼓吹共存。

  上海疫情爆发前,全国每一波疫情,上海沪联网和媒体都要炒作抄上海作业并且拉踩该地,连十八线小县城都不放过。

  2、对抗中央。

  国家要动态清零,上海市政府就要躺平。

  国家要封控,上海就要一刀切,国家要保障民生,上海就让人民吃不上饭。

  3、没有党性。

  发布会没有官员配戴党徽。

  防疫至今未打出一面党旗,难道上海是地下党吗?

  4、发国难财不受处分。

  屯积物品,高价卖出发国难财却不处置。

  建党时,上海人在投机倒把。

  抗战时,上海人在投机倒把。

  解放战争时,上海人在投机倒把。

  抗美援朝时,上海人在投机倒把。

  现在,还在投机倒把。

  5、无情无义。

  全国各地物资援助上海,上海本地媒体不报道;全国各地医护援助上海,上海人为难外地医护。

  6、鄙视链分明。洋人 > 买办 > 官僚老爷 > 本地人 > 外地人。大学疫情封控期间聚众给洋人过生日,医院洋丁丁保卫战。

  7、放毒全国。

放毒祸害全国,确诊和阳性比例反常,拒不划分高风险区。水搅混了,大家就一样脏了。

上海自己在考场上考个 0 蛋,还要撕掉其它考生的卷子?

4 月 11 日,上海恢复了南京和杭州每天两班高铁。

很多人都感到迷惑,恢复这两班高铁的意义是什么?

莫非这就是上海疾控中心和辉瑞战略合作协议中的:

——助力健康上海?

——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发展什么?发展疫情?

上海疫情,每天新增 2 万 +!

这种局面之下,为何要恢复去往其他城市的高铁?

  8、恩将仇报

  自己在考场上考个 0 蛋,还要撕掉其它考生的卷子?

全国各地支援上海人财物抗疫,上海放出小阳人祸害全国各地。

4 月 7 日凌晨 4 时,陕西临潼高速卡口发现了一批援建上海方舱医院的返陕人员。

陕西省并未接到上海方面的信息通报,而且相关人员已经有了核酸阳性检测报告。

上海方面做事极为不负责任。

陕西支援上海,上海却悄悄投毒。

已经有阳性报告了,既不给隔离治疗,也不进行信息通报,恩将仇报无过于此啊!

上海东方卫视曾经是中国大陆所有省级卫星电视中唯一的一家在每晚 7 点不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的媒体。

上海折叠,折叠的不只是防疫标准,折叠的也是道德和公义。疫情大考,全国基本上都及了格。

困难如新疆广西,富裕如广州深圳,无一例外。

深圳是民族资本家的集聚地,上海和香港是买办资本家的集聚地。民族资本家再坏也还有一颗中国心,买办资本家再好也是香蕉人。

这是深圳秒杀疫情而香港和上海反常的原因。

一夜之间——魔都变废都。

C、城市底色:码头文化+买办文化。

100 年的历史——

码头文化+买办文化经常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主流潜规则。

码头文化和买办文化的核心就是:一切向钱看,一切向西看。

说句不好听的,上海这座城市从久至今、从上到下,都充斥着洋人、买办、富豪,还有精致利己的小资产阶级。甚至不乏政府和各类事业机构有这类群体本身或其代言人的存在,所以才有 “上海不只是上海人的上海” 不搞封城,才搞洋大人的“丁丁保卫战”,才有长期共存的专家声音传出来。

码头文化+买办文化最大的短板是无根。

所以本质是:因为文化无根,所以极度缺乏自信。

为了遮敝这种无根和自卑,所以表现为极力看不起外地人。

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旧社会能变成新社会,新社会也能变成旧社会。

网红误国,公知带路,买办操盘。

对于买办来说——

洋人必须是最强大的,否则买办就一钱不值了。

他们对资本低眉,全忘了基础在何处?

他们对国外洋人屈膝,却忘了这个国家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上海不仅是洋人的暂居地,不仅是汤臣一品们的乐园,不仅是肉食者们的城市,更是千万普通上海居民的居住地。

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不是西方的上海。

大量的负面事件暴露一部分官僚和买办遥相呼应——

都说是精英治国,可这些精英们怎能把一个城市搞成这样子?

这已经不是基层组织能力差的问题了,这是部分官僚和买办在勾结外部势力做空中国。

如果上海抗疫是一场战争,现在是什么局面?

—— 我们的战士要和敌人拼命,结果后方一群人舆论上疯狂的制造杂音行动上故意捣乱。

简单地说:买办和权贵合体的买办集团,才是国家和人民的敌人!

激进和懒政的现象同时在上海发生。

诡异的是——

起码封城 10 天前基本上老百姓都看出要出大事了,那些研判的砖家看不出来吗?

上海此次疫情人民群众见识到比资本家更可怕的东西。

卖解药的往往是投毒的:

比如说郑州金域核酸检测涉嫌投毒案。

上海的病根很清楚,买办资本家泛滥成灾。

从上到下全做起了买卖,宁愿搞病毒共存卖药赚钱,也不肯搞清零救人命。

上海的诡吊:不是主义就是生意。不是人才就是人精。

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有目的。

说白了,或者人精们的生意经才是所有反常的本质。

所有表面的冠冕堂皇,都是因为背后的生意。

门派不清理败类,门派就会被江湖鄙视;江湖不清理败类,江湖就会被普通人鄙视。

可以基本确定的是——

  此次疫情之后,上海基本上宣告跌落神坛。

  往后相当长时间内,不论上海再怎么辩驳,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和形象可能很难逆转。

——清零治标,锄奸治本。

上海或者需要再次解放?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99 发表

玩弄数字罢了。

上海疾控主任朱谓萍

上海这一波疫情,几乎百分之一百的感染者,不打针不吃药,会在十天左右,顶多半个月内自己痊愈,核酸转阴。(得病没事儿)
如果被通知新冠阳性,目前最佳的应对措施,就是居家隔离。(社区传播)
上海自 3 月 1 日到 4 月 1 日,没有发生一例重症,更不要说死亡病例,上海卫健委没有丝毫隐瞒。(以后重症死亡医疗挤兑不关我的事儿,我只是疾控专家)

上海疾控没整顿之前,这些数字都是虚幻的。

知乎用户 运动医学万医生​​ 发表

情况就是这样,继续做核酸,qd,直到清零

知乎用户 王治钧 Lawrence​ 发表

整体隔离 D38

蔬菜粮食问题不大了,就是价格贵贱的问题。

但是一些弱势群体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

这几天在小区门口做物资转运的志愿者,一些基础药物已经可以快递了,但是更多的弱势群体服务还是严重缺乏的。

比如,今早,一个老人实在没有招儿了,已经不顾及颜面,在群里开始问尿不湿了。如果谁照顾过老人就知道,老人哪怕是在医院也都非常害怕提这种需求的。

若干邻居也想了些办法,恐怕不得已得用小孩子的尿不湿临时将就用了,但是依然没有渠道。

老年人不是仅仅吃饭问题,医疗照料这些算是小众市场,所以没有谁做这个团货的…


温情的:

邻居们团购了一大批晃悠蔓越莓蛋糕、瑞士卷、大枕头面包,昨天我在大门口消杀搬运了同批蛋糕,知道这个时候应该价值不菲,看到还流了下口水,知道媳妇手慢,就是那批没抢到蛋糕了。

下午六楼的邻居突然敲门来找楼长——我妈,说都团了一份蛋糕,请楼长务必给本楼的志愿者分发下,我妈本来想说是不是给孤寡老人的,人强调下,是给志愿者的。我在里屋听的一阵感动,主要是感动了口水。

不过一会儿,一位远在外地的业主突然也给老妈发了微信,请楼长去拿下蛋糕,我妈就有点懵了,反复确认了下,原来是这位邻居虽然没在楼里住,但是女儿在,这段时间她看到女儿一人在家住,也明显成长了,家长看到楼长带领志愿者们把这个小社区管理井井有条,和睦相处,全都一路安全健康,也没什么能尽力的,就团购了一份蛋糕,请务必转发给志愿者。

我妈倒有点犯难了,因为志愿者都是小伙子小姑娘,第一反应都是不需要蛋糕,要给更需要的人。

我在里屋听得一阵感动。

都是好邻居。

知乎用户 莱布尼茨​ 发表

忽然发现,古代的律法好严酷啊,贪污赈灾物资的官员,竟然都是要砍头甚至按照户口本满门抄斩的。 ​​​

————

4 月 17 日新增 2723 例本土确诊,新增 20639 例本土无症状。

这个数字到底是如何传染的?

都已经封到现在了,还每天两万多的传染,到底哪里传的,之前说有数据检测滞后导致,但你想想今天滞后的算三天前的,那三天前也是两万多,这么推理还是说明一定出现了社区传播才可能有这么高的数据,否则根本解释不通。

那为何出现了社区传播,只能解释成转运不及时,导致了聚集性感染。

上海是很多人生活在群租房、集体宿舍、简易房,以及石库门老房子,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多人一下子突然被封控在某个菜场,医院,批发市场。

——

上海人口是香港 3.6 倍,老年人比例高于香港,医疗资源不如香港丰裕。

上海老年人疫苗接种比例甚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香港病死人数超过 9 千,按比例计算,相当于上海病死 3 万人以上。

上海的医疗资源是全国最丰裕的,但现在上海已经需要全国重症团队不断驰援了。如果上海躺平,其重症数量至少会比现在至少多十倍以上。

如果全国都躺平,那上海肯定无法再得到全国支援,那些医疗资源远不如上海丰裕的省市,会面临远比上海险恶的局面。

知乎用户 iDamon 发表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其中 85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09 例确诊病例和 19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 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我只关心非隔离管控内新增。

2417-853-1409=155 非管控确诊

19831-19425=406 非管控无症状

数据看起来比昨天好。

是否和传说的昨天大规模抽检快递,以及提级管控有关,要再多看几天。

快递抽检事情如果是真,那足以说明了没有集中统一调度,完全依赖市场化企业的行为,就是赛博朋克的前奏。

知乎用户 东姑也游​ 发表

疫情让很多事暴露出来。比如:

①都在上海被关,有的人吃鲜喝辣,有的人喝白粥吃咸菜;

②有的小区物资保障还可以蔬菜没断过,有的小区 3-4 户人加起来收到完整的一人份物资;

③当地那么多有背景的零售商竟都默契地神隐了。居民都指望京东、美团和叮咚买菜这种市场化的运力;

④都是官媒,口径还不一样……???

⑤累计 30 来万了,什么时候设置高风险啊???

⑥上海—江浙以及其他地区的交通设备,有没有人管管。把人家苏州居民逼得自发买光车票……

魔都不愧是魔都。

知乎用户 Ph 迪​ 发表

1、新增感染者 22248 人,较前值 24820 回落,符合昨天预测。

本周上海新增感染人数有望回落至 2 万以内的中枢。

昨天的预测值为 23839,误差 7.2%。

社会面小幅回落至 561 人。参考之间的回答:高基数情形下,很难实现社会面清零。

网传的 20 号清零,个别行政区可以做到,可以看下面分区的图,我增加了社会面新增情况。

2、浦西连续两天反弹,但突破峰值 1w9 的概率不大。

浦东回落幅度较大,但有很大可能还会反弹。

3、预测 4 月 18 日公布数据为 21450 例,平台期从 2W5 转战 2W。

4、累计感染 37 万例,黄浦每 27 人就有一例感染。

最早有望实现社会面清零的是金山、奉贤、青浦、松江、嘉定、宝山六区。

崇明需要社会面清零攻坚,野生占比一直很高。

5、无症状感染者平均入舱时间(或居家隔离时间)已经达到 6.72 天,出舱速度会越来越快,方舱挤兑情况正在缓解。

(修正了算法,之前入舱周期假设为 21 天,目前实际为 10~15 天)

6、出院 + 解除医学观察累计 20206 例,在舱人数基本稳定。

但最近无症状转为确认的病例正在增多,在院治疗人数不断上升。

知乎用户 李乐贤​​ 发表

现在上海面临的选择是电车难题:

我只希望不是第三种选择。

**选择一:封城,**已经封一个月有余,新阳性患者还在高位震荡,清零遥遥无期,医疗挤兑导致次生死亡越来越多,甚至超过奥密克戎。社会经济基本盘逐渐消失,外资无法继续坚持陆续撤离。欧美开放移民通道和政策试图收割一波 “高净值人群”。比如阿里副总裁已经“逃回” 加州,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利的。人跑了,钱也留不住的…

**选择二:放开,**病毒将随着发达的高铁飞机网络,快速席卷全国,虽然奥密克戎的致死率比德尔塔低,但是传播极快依然可以导致死亡总数大。几乎所有没有能力选择清零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现了奥密克戎不是 “良药”,野生鹿群鼠群达到 60% 以上感染都无法产生免疫屏障。病毒无孔不入的快速传播,并且可能变异成更有杀伤力的病毒,中国 14 亿人口,将为此“埋单” 的老弱病残孕不计其数。

前期没有压制住,为时已晚,现在怎么选都是错的。只能等缓速传播到一定量,希望形成免疫屏障才行。

这一次,上海的牺牲是种必然,在电车难题面前,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在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这一次依然是默认功利主义,选择了 “救” 更多人,拉动拉杆。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

并没有。

电车难题看似是在两方之间做选择,其实不然。电车难题的三方都是受害者。铁轨上被绑着的两方都是没有选择的受害者,被迫安排在那里负责拉杆的也是受害者,因为他在那里拉与不拉都是罪人,双手都会沾满鲜血。

**选择三:疫情依然严峻,选择性解封。**医疗资源依然会被挤兑,医院因为救治阳性患者继续封闭,“应收尽收” 更加收不完,并且在短短几周其他城市也会陆续爆发疫情,到时候都在自保可就没有所谓的支援了。

恭喜,您实现了双轨漂移!这就相当于电车前面轮子刚过交叉口,立刻改轨道,电车前后轮分别在两根轨道上驶向人质。有可能电车会提前翻车越过人质,大概率可能会导致全部人质都压死。

那么站在第三者做选择的立场看:当事人质都没了,也就没有办法变成目击证人了,没有后续的控诉与连绵不绝的 “担责”。也没有人会为难,第三者只需要与罪过相伴长埋心底。

所以,站哪派根本不重要,我们面临的问题已经如此。**就把有效政策坚持下去,那些死循环的愚蠢政策尽快解除,有底线思维,实事求是。**我们的体质是更擅长去解决问题的,祝我们好运!

知乎用户 Ricki​​ 发表

继续记录生活。

-

昨天我们这幢小洋楼的单管核酸结果出来了,全员阴性,非常好的消息。刚刚做完了抗原自测,又是全楼阴性。看来可以保持一下谨慎乐观了。

今天盒马没对我们开放,但这几天美团的供给量突然提上来了,今天买到了紫燕百味鸡的两个小菜,以及许久没有喝到的燕麦奶。对乳糖不耐的人来说真的是过年了。

早上还去楼下拿了公司送来的第二波物资。其实是昨晚送到的,但在小区门口放了一晚上。保安大叔早上会统一派送昨晚送来的东西。幸好,鸡蛋就碎了一个,但肉和鸡都已经解冻了,所以等会老婆直接下厨把这些材料用了。

当然最高兴的是公司物资里有芹菜!女儿最爱吃的蔬菜就是花菜和芹菜,已经一周多没吃过了。这两把芹菜真是来得太及时了。

-

这几天最热的事儿,就是所谓的新闻摆拍事件。

事实上我根本不在意这个拍摄是真的还是假的。大家来回查看一下各种不同版本的新闻和辟谣,就能发现网上的版本有谬误的成分,但也并不是完全失真。比如,金山区确实已经给市民在特定时间开放去超市购买所需品,但同时,超市里的物资并不充足,价格也不合理。

知乎有相关问题,下面有很多讨论。不赘述了。

我真正在意的,居然在这样的时间点,向上海和全国人民传递这样的信息,不仅是上海的新闻媒体,更是央视。本质上,这和之前想要办什么抗疫晚会没有什么区别。在上海目前依然每天两万左右阳性感染的前提下,哪怕是歌功送得,是不是也早了点?

虽然在上海人民眼里,这些新闻都很可笑,但事实上,它们确实起到了非常强的传播效果。我有不少朋友,包括四个球鞋群里的非上海群友,都经常问我,你们那里情况到底咋样,缺不缺东西。我们看网上各种物资在支援,新闻也看起来你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恢复了不少。

甚至,我的一群里有一位女群友,气得要和男朋友分手。他们俩虽然不在上海,但女生在我们群里,能看到几十位上海群友生活的真实状态;而男生则基本看新闻和媒体传播的信息。于是,两个人的认知出现了巨大差异。

-

写到这里,我还是要分享一些朋友目前的情况。因为客观来说,我们小区和街道这里,除了没怎么发物资之外,管理还算有序,但这样的有序,不代表全上海的情况。

一位居住在浦东的朋友,她老公周末参与了小区志愿者,负责快递物资的发放。结果,同一批参与志愿者的邻居,在工作之后被查出阳性。所以目前来看,社会面的快递流通依然没有清零,也有传播链。

一位居住在宝山的朋友,目前生活物资只能说是饿不死,街道没有发放,靠公司物资支撑下去。附近只有盒马开了,然后通过盒马抢到的物资在楼里做置换;

另一位居住在浦东的朋友,小区里阳性很多,目前依然坚持每天抗原 + 核酸。但是他们的核酸,并不是我之前提到的,单独在小洋楼楼下错峰做,而是集体下楼做。所以交叉感染的情况依然严重。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上海市规定了封控区从今天开始到 21 号,要每天一次核酸。如果还是这种不够严密的管理方式,这一波大检测之后,数字依然不会下来的。

-

保持好心态…… 保持好身体……

知乎用户 顽皮的虎鲸 发表

4 月 10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914 例、无症状感染者 25173 例,目前情况如何? - 顽皮的虎鲸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7212478/answer/2433354047

这个回答里我说 “如果检测能力并没有比之前更差且数据并不比之前更滞后,那么上海的新增确诊(指阳性总数)应该会在 3 天之内见到其最高峰。”

看来是说准了。

不论数据是编出来的,还是滞后的,它也能反映整体的趋势,顶部仍然可预测。

当年武汉的顶我照样预测出来了。

现在看基本上再有一个月疫情差不多能结束。

我就盼着一个月后中央怎么秋后算账了。


之前没细看,居然漏了死亡病例。昨天上海出现了三例死亡病例。按之前预测 “4 月中旬应该会开始出现死亡”,这个出现得也算合理。再看几周,看看事后有没有追回吧。

我一直不愿意怀疑死亡病例造假,这个太过分了,而且风险很大没什么收益,所以我之前一直是优先考虑病程的问题。

4 月 4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268 例、无症状感染者 13086 例,目前情况如何? - 顽皮的虎鲸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6078055/answer/2423750491

我还专门写了新西兰累计 15 万 omicron 病例的时候仍然连续 10 天零死亡的情况,去论证病死需要时间。

但是 4 月中旬开始一直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我有些失去耐心了。尤其是看到很多不知道是否是谣言的养老院求助信息。现在开始出现死亡病例了,时间点也还算合理。

再观察观察吧。

知乎用户 不懂材料的材料人​ 发表

知乎用户 nesmto​ 发表

建议推广货车进上海换司机的操作,以避免上海疫情对全国公路网的影响

一,本日数据

上海市卫健委 18 日通报: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其中 85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09 例确诊病例和 19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 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数据趋势

上海日净新增 21395,20834 人为隔离状态下检出,561 人为社会面检出, 占比 2.62%。

目前上海郊区的清零进度较快。

二、货车进上海换司机,就可以避免司机感染的问题

1. 目前开始运行的中转站情况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进上海的货车司机感染严重(浙江每天都能发现进上海送货返回后染疫的司机),造成了司机缺乏的问题。

为了解决跨省物流不通畅的问题,在国家的部署下,浙江平湖、江苏昆山两个上海市外生活物资中转站和上海市内的西郊国际中转站,均已投入使用,为来沪运送物资的司机提供保障,全程闭环管理、无接触式接驳货物。

据悉,浙江嘉兴平湖市中转站,位于距离上海金山区亭枫高速枫泾出口处约 1.5 公里的浙江省嘉兴市平湖进口商品城,占地面积 4.5 万平方米,每日最高承载货车 200 台次,满负荷运力约 4000 吨 / 天。江苏苏州昆山市中转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杜鹃路 302 号,占地面积约 1.3 万平方米,每日最高承载货车 50 台次,满负荷运力约 1000 吨 / 天。[1]

2. 数据计算

根据杭州数据推算,上海市每天需要运输生活必需品 1.3 万吨(人均 7kg),考虑到其他物资的需求,按 2 万吨估算。

只需要将中转站能力扩大到 2 万吨 / 天以上,就可以一方面保障进上海的运力,还可以避免上海疫情扩散,周边地区生产受到影响就会减小。

三、物流方面的建议

1. 加强快递员管理

目前上海大多数未清零小区已经维持静默的状态,不同楼栋之间的交叉感染不是很严重。

现有的物资配送网络在本地分拣,再分散配送,容易形成小区 - 快递员 - 分拣场地 - 快递员 - 小区的传染链。

应安排快递人员在指定地点单间住宿(避免不同区域快递人员一起休息造成疫情传播),并至少做到每天一次核酸检测。

在无法将所有感染者集中隔离的情况下,快递员等活动范围广的人必须日清日结。

所有小区应当核实快递员的核酸证明,也可以考虑让最近的痊愈人员承担配送任务。

2. 清零区域和未清零的区域采用两套物资保障体系

清零区域可以恢复市场化供应,但负责市场化供应的分拣人员、运力不进入未清零区域。

3. 其他省市点对点供应上海有疫情小区

对于有较多病例的小区,建议用社区团购 + 外地对口支援 + 集装箱装载分户打包物资 + 专列的形式供应生活物资,减少本地分装和配送工作量 ,通过减少人员聚集控制疫情传播风险;

京东提供超 1600 万件米面粮油,饿了么 2800 名骑手重返岗位,对于上海疫情防控有哪些积极意义?122 赞同 · 0 评论回答 132 赞同 · 0 评论回答 139 赞同 · 0 评论回答 142 赞同 · 0 评论回答 145 赞同 · 1 评论回答 146 赞同 · 1 评论回答

4. 建议京东做业务模式调整,分拣打包业务放在无疫情地区,所有配送人员不在上海吃住

4 月 15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590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923 例,目前情况如何?837 赞同 · 0 评论回答

参考

  1.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473665.html?sdkver=771db3e7

知乎用户 特例的猫​ 发表

真的累了,别说我们这些身在上海被隔离的,就是外省的朋友也被这个话题搞麻了。

目前上海情况怎么样?说情况好转是没有良心,是情况恶化是没有脑子。

说多了又被和谐,无话可说,就这样吧。

知乎用户 行人逆旅 发表

所有数据都在转好,但我的心情愈发糟糕。

昨天早上小区全员抗原,有一个老人两道杠。居委嘱咐多试几次,不过是颜色深浅的差异。上报镇上,晚上 8 点多通知医生已上门采样,现在超过 12 小时,结果未出。

怎么说呢?小区 32 天封控,三月来 46 天全阴的记录大概率要被打破,我甚至觉得早一点破也许更好。

这么久的安全记录不容易,但大家的思想也松懈的多。从夫妻散步到成群结队,从个人运动到不戴口罩跑步。由于疫情大家确实熟悉了不少,但物物交换更多,甚至上门时有发生,在家的人很少戴好口罩开门,比如我室友。

一旦有病例出现,几天的功夫就传遍每一栋楼。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更何况小区现在防护薄弱。

能怪谁呢?

居委就几个人,他们能管得了小区 3000 人?没有物资,居民不团购怎么生活?那些不守规矩的人确实该骂,小区群里对此深恶痛绝,但他们从没出过小区,病毒进来的最大爷不该是他们。

哲学上说内因是主导。但有时候毁灭你并不是因为你错了,或者只是因为那点虚无缥缈的运气。或者足够强壮就能抵御一切灾祸,内因只是不够强吧。

复工复产在即,我们还有人还被外面传递的物品感染。快递小哥说了有半个月,至今没有实现核对身份证,一日一检,阴性上岗。或许他们够强吧,感染了还能工作。

我真的疲累了,感觉在和虚空对话,无论怎么热血,都没有回应。

知乎用户 素心的猫妖 发表

被封的第 36 天,已经不关心什么时候解封了

公布的数字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话题下的热度肉眼可见的至少减半,无论是疫情中的我们,还是骂累了的喷子杠精,还有前期煞有介事的 “分析师”

每天例行的早起,抢菜、抗原、抢菜、核酸

是的你没看错,我们一天要抗原一次,核酸一次,已经一周了

问题是我们小区也没多少只羊,隔几天冒一只,而且都集中在出过羊的楼里

不做消杀,不禁团购黑商,只反复抗原核酸,形势主义

我们楼天天在那搞各种吃的,那几栋羊楼成天生活在恐惧中,我在家紧闭房门与世隔绝

整个小区的楼近在咫尺,生活却水火两重

据说有的小区开始禁外卖禁团购实行静默,希望尽快全市普及,不这么搞真的毫无希望

以上,今天就这样吧


补个冷知识:昨天有羊的小区,解封之日已经是 5 月 1 日哟


知乎用户 爆料咖​ 发表

关于此类话题的回答在知乎上充满了谎言与欺骗…..

再发这条结论时,笔者其实已经编辑发布了两条答复,均被知乎莫名其妙的删除了(无任何提示)


上海的现状现在可以说是人心惶惶吧!

平台上的菜便宜抢不到,团购的菜很贵却容易买

有的楼道封控前没有阳性,封控了半个月却有了

媒体说上海物资供应很充足,小区的居民却感到物资很缺乏

严格清零下居然出现 666 家复工企业 [1]

……

说多了害怕又被莫名其妙给删除了,呵呵呵….

参考

  1. ^ 上海第一批 666 家复工企业名单 https://mp.weixin.qq.com/s/PRWvPzjRHDPQ4irwPa7_4w

知乎用户 心倦 发表

2417+19831,新增的绝对数值有所下降。

85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09 例确诊病例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853+1409=2262

19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也就是说,

155 确诊 + 406 无症状感染者在管控外发现,数值下降较为明显。

感觉出清的迹象较为明显,社会面数据下降比较快,再看一天数据吧。

知乎用户 亦君 发表

用一句话形容上海人现在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核酸复核酸,核酸何其多。终日等核酸,万事皆蹉跎。”

楼组长像灰姑娘的男朋友一样,总是拖过午夜十二点,才能发出通知:明天早上 7 点以前要交抗原,请大家发到群里。

伊也不是故意折腾人,因为晚上 9 点多有居民问他,要不要做抗原,他还回答说不知道来着。

以至于我常常幻想,有那么一个做决断的人,天天冥思苦想,犹豫不决:做抗原 or 不做抗原,这是个问题。

一直要等到 11 点过后,他才会下定决心:还是做吧!

经过层层传达,等到我们接到通知,已经过了 12 点了。要求我们必须早上 7 点前把结果发到群里,再把用过的废弃物挂到门口,等楼组长来收,免得给人钻了空子。

于是我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到底是半夜把娃挖起来捅鼻子,还是早起把娃喊起来捅鼻子。

考虑到我自己早上也爬不起来,我决定还是晚上搞定。

趁着夜黑风高,我拿着一根棉签,做贼一样悄悄潜入女儿房中,就着手机的光,把棉签弄到了她鼻子里。全程她都没醒,只是打了个喷嚏。我赶紧拿回棉签,娃翻了个身又会周公去了,当真睡得跟猪一样。

几乎每天,我们都在做不做核酸,做不做抗原中等待。大多数时候是要做的,偶尔会有说好要做,却并没有做成的情况。

对于做抗原我并不算反感,虽然我最近擤鼻涕时经常能看到血丝,平时总是觉得鼻子又痒又疼(请问我是一个人吗?)。但是核酸就不一样了。每次都让我如临大敌,即使我们楼没有 “阳性”,仍让我感觉怕怕的。

即便戴了两层口罩也不能打消这样的顾虑,毕竟做核酸的时候,是要脱下口罩,和前面那位呼吸过的空气进行亲密接触的。我已经很久没呼吸过外人呼吸过的空气了。

下楼做核酸可以说是最近唯一的集体活动了。有人像我一样精神高度紧张,回家要遍身喷酒精,也有人将此视为互相交流的放风时间。

聊天的也就算了,只要不是凑得太近,我也就当没看见,但是有的老爷叔,一听到做核酸就很开心。人家下楼戴口罩,他们口袋里揣香烟,一见面像失散几十年的兄弟,就在楼道上点了烟抽起来了,一边抽一边还要一边交流。

众所周知,抽烟是无法戴口罩的。倘若他们之中有一个 “阳性”,他们才会深深理解,什么叫 “香火之情”。

上海疫情到现在,可以看到绝大部分上海人都是乖乖的,让做核酸就做核酸,让测抗原就测抗原。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清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按照我的理解,做核酸的目的应该是快速筛查出有传播性的 “阳性” 患者,尽快将他们和周围人群分隔开,避免扩大传播。

但是现在 “阳性” 转移并不及时,另外 “阳性” 信息也不透明,小区内新检测出的阳性,居民没有任何渠道可以得知究竟哪栋楼有阳性。不但居民不知道,志愿者也不知道。居委会可能知道,但是他们绝口不提。

我有个朋友是非常积极的志愿者,从浦西开始封那天,她就成了志愿者,负责维持核酸的纪律,帮助居民配药,运送分发物资…… 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她还要居家办公,家里还有两个上网课的儿子呢。

就是这么一个热心的人,最近也觉得非常寒心。

她们小区的核酸结果,她是一概不知。之前她还总是给隔壁楼的居民送盐、送纸巾,最近她才得知这栋楼就是小区里第一批检测出阳性的楼。

后来她自己楼栋的居民检测出了 “阳性”,她也不知道,只是被通知,说楼里其它杂务她不用再管了,但是居委还要求她给一户居民送药。后来她才知道,让她去送药的那户人家就是检测出“阳性” 的人家。

这些一概没人告诉她。她们楼栋的人都向她打听楼里的到底什么情况,都以为她是志愿者,一定会知道,但是她一问三不知。

她又去志愿者群里询问,一片寂静,没人回应。后来有人私聊她,告诉她哪栋检测出了阳性,但是又千叮咛万嘱咐,这事群里不方便说,让她也不要说出去。

她就很不理解,患者的隐私需要保护,志愿者就不需要保护了吗?

况且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就给了谣言滋生的土壤。

就比如我们小区,次次查询都榜上有名,但就是没人知道 “阳性” 在哪里。于是说什么的都有。直到居民被大白带走,我们才知道到底是哪一户。凑巧的是,这户人家前一天,还参加了小区的 “包子、馒头” 团,团长说等了他半天,他才姗姗来迟,来的时候口罩都没带好,鼻子都没遮住,把这团长吓得半死。

永远不要考验人性。

有的人 “阳” 了以后非常小心,足不出户,生怕感染到别人。有的人 “阳” 了以后,发现自己症状不严重,就不当回事,依然到处闲逛瞎走。还有的人,则心理阴暗,想着拉更多人下水。我有个群友就说,邻居大伯阳性以后坚决不肯去方仓,大白来了几次,都拿他没办法。后来有邻居看到他在电梯里吐痰。

上海人已经在家闷了很久了。可是每天还有将近 2 万的新增。如果把大家圈在家里做核酸有效,那么 14 天过去了,为什么数量一点也不见减少呢?

有的人可是连团购都不参加,除了下楼做核酸,啥也没干,怎么也会 “转阳” 了呢?

据我观察,做核酸的时候,医护人员只会用免洗手液,或者消毒液洗手。并没有对空气进行消杀,如果队伍里有阳性患者,很有可能会感染后面的人。

一轮又一轮做核酸测试,不仅要花钱,还要劳烦周边的医护人员一次又一次赶来上海支援。这件事虽然劳民伤财,但我们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出效果来。

我有两个不成熟的提议。

第一,对于小区内的阳性结果,一定要有官方渠道通知到所有居民。一方面可以避免各种 “小道消息” 和流言,另一方面可以让居民和志愿者有所防范。

不要认为保护隐私高于一切,要知道,越是黑盒操作,“阳性” 居民就越肆无忌惮,事后被邻居发现的时候,人们也会感到更加愤恨。

事实上大家并不仇视阳性,我们小区无论是不是志愿者,都会热心帮被封的楼团购,把物资放到他们楼下。有所准备就会有所防范,大家互帮互助,心都是暖的。

相反,你在不知情的时候帮助阳性居民搬运了物资,或者跟他们近距离聊天讲了话,事后得知他们被转运了,心里难免会又生气又郁闷。

第二,针对核酸测试带来的感染风险,我认为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或者改善的。

完全可以设计一个手动按钮,或者设定时间间隔喷洒消毒液的这么一个自动消杀装置。

它的外形可以是棒子状的,下面盛放消毒液,如果是做核酸,就放置酒精,这种对人体危害不大的消毒液。上半截是一个雾化装置,可以将消毒液气雾化定向喷出来。

医护人员可以设定每隔 30 秒喷一次,也可以做完一个,在给手套消毒的时候按一下按钮,喷出雾化酒精,对空气进行消杀。(灵魂画手的示意图,不知道能不能看明白)

这个装置从技术上来讲,完全不存在问题。雾化装置也不是什么高级玩意,我家就有一个手持酒精消毒器,喷出来的酒精很细密,不会造成浪费。

而且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比方说小区门口的快递架旁就可以放一个,每隔 10 分钟喷洒一次,对快递的外包装进行全方位消杀。这里面可以放更便宜的消毒液。

另外,阳性患者楼道或者家门口也可以放一个,既作为 “阳性” 标志,提醒大家注意,又起到了消杀效果。事实上,目前大多数居委都没有能力和人手对楼道进行消杀,这也是造成病毒在小区蔓延的一个原因。

安装这么一个消毒装置,可以让志愿者运送物资的时候更加安全、放心。

成本的话,如果大规模生产,硬件应该在 50 元左右一个(可能还更低,没啥技术含量),和这么多人每天关在家里对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消杀所需要的人工,以及供应给居民的物资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如果问题没解决,那就继续想办法吧!

如果你们觉得我这法子好用,麻烦帮忙转发一下。

知乎用户 猪麟麟 发表

冷知识:上海病例比全国各地加起来还多,但是上海依然还不是高风险地区

知乎用户 杨建东​​ 发表

高位震荡

知乎用户 黄阿玛 发表

根据上海发布数据整理:

新增确诊短期高点已现

新增无症状数据在 2 万例左右震荡

各区现存确诊数据增速大体趋于平缓,相对来说,虹口区、嘉定区增速较快。

数据来源:上海发布

知乎用户 淮阴不二生 发表

本来的确已经不想再回答这个主题了,但是

@瓜不错保熟吗

特意提到了我。

我不知道为什么之前天天回答的时候他不 @我,为什么不回答了反而 @我。

我就这么招人稀罕吗?

他说我天天复制粘帖蹭热点。没错,我是在蹭热点,也的确复制粘帖了,但是他一定没仔细看。

本来我是保证所有回答都是最新内容,后来只保证最近几天。

最近的回答,我已经不再纯粹的复制粘帖了。

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复制粘帖也依然有人看呢?特别是像

@瓜不错保熟吗

,他居然还去一篇一篇比对了。

感谢这些热心读者!很多人看完转头也就忘了,稍微好心的会看我码字贴图复制粘帖不容易,随手给我点个赞。

但是真正热爱我的人就是

@瓜不错保熟吗

啊!只有他还会记得 @我,督促我赶紧出来写东西。

写到这里,眼眶都不禁湿润了。

2022 年 4 月 18 日,阴转晴,上海疫情亦阴晴不定。

小区里出现阳性,已被转运,但是我们依然只做抗原,不做核酸,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在跨小区的团购群里,我们发现隔壁小区严格执行足不出户,所有团购物资都是志愿者搬上楼。但是就隔一条马路的我们,也是封控区,却是自己下楼拿外卖快递。

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电梯?

我已经抢不动菜了,冰箱里有了足够的物资,就连啤酒,也要下个礼拜才能喝完。

小区群里,提起团购,大家都是懒洋洋的,已经完全没有前几天那种争先恐后,买到就是赚到的气氛,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出让自己觉得不需要的物资,感觉大甩卖即将开始。

好了,就写这么多,

@瓜不错保熟吗

,你还满意吗?

知乎用户 微眠浅醉 发表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都封了一个月了,每天还有这么多新增确诊?问题是我们除了每天的抗原或核酸之外,根本没有和任何家人之外的接触?是怎么感染的?

还是 tmd 为了感染而感染?没有患者制造患者?疫情越严重生意越好做?


这世界 现实永远比小说更魔幻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我家小区第三次上榜了。

小区里第三次检测出阳性应该是 4 月 8 日。

这是个比较好的消息,说明库存在不断减少。

目前的情况

4.1 对应 4.13

4.4 对应 4.16

4.8 对应 4.18

4.10 对应?

4.12 对应?

4.13 对应?

家里团购了 49 一箱的水果和 1 元 1 个的鸡蛋,感觉供应链应该是恢复了不少。

另外,虽然强调 “阳性楼栋上门采样”,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人上门采样,阳性楼栋的实际操作是 “不做核酸”……

知乎用户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发表

现在上海周边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聚集爆发的现象也已经很果断地采取了封禁的要求。这个可能也是吸取了上海的教训了。

现在上海目前无症状感染者的这种筛查还在继续进行,看看现在上海的物资储备问题会陆续的放大化这个就考验当地的民众。

而且本身来讲这样大的城市突然间宣布封闭,很多人的心理准备可能现在已经到了就是最难以忍受或者是已经有点崩的边缘。

只能希望赶紧转好,现在气温回升的速度也比较快对病毒的影响力也削弱,最近出现了一些上海那边的比较严重的重症,但是,都是属于并发的情况没有说太多的年轻人重症,这个确实可能也会舒缓一些我们的紧张压力。

知乎用户 东南之秀 发表

你唯一的就是保持冷静,跟你说这不是我们警察造成的,这个是整个国际情势造成的!你们再这样闹下去我们中国没希望了!要跟美国打仗了你知道吧!你们还是这样子!对啊,没希望,没,没办法的!我们也没办法的!现在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了!

4 月 17 日:

  • 分到一大桶生抽
  • 深夜分姜蒜

小区统一购置的生抽老抽和姜蒜,我们楼按照住户报告的需求领到了 1.25 斤姜、18 颗蒜头、一箱生抽、一箱老抽,因为我老抽囤的非常多,但是生抽之前只有一瓶现在也快用完了,本来还烦恼以后做饭没有生抽自由了,最多还能撑 3 天。结果今天补给了一大桶哈哈。

然后再由楼长小姐姐领到手分给报告需求的住户。

浦西疫区深夜分姜哈哈

知乎用户 叶商秋​ 发表

如我 11 日的判断,上海疫情趋势已经下降了,但是清零遥遥无期。

正规的物流配送如果不跟上,始终让野团在那里流动,病毒传播不会停止。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调集物资,保证封控区居民的 2 周生存的需要。然后,禁止野团,调动纪律部队对封控区进行巡逻,禁止封控居民出户。

大力宣传居民自我防护知识,要求居民居家的时候最好也能带好口罩。宣传用塑料袋装水压在下水道口用来防止楼道内的下水管的病毒扩散。组织个人消杀物资,发放给个人。对哪怕是居委会配送的物资,也需要进行消杀。

核酸的时候,不能聚集核酸,必须保持 2 米的距离。可以要求每个小区划分排队等候线,每栋楼组织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通知居民下来核酸。按照小区的大小,分 20 户一测,或者 10 户一测。各楼楼组长都加入小区群,由小区物业发达下一批次的指令,由各楼的楼道组长在各自楼道群里进行指挥。这样,既不会降低核酸的效率,也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聚集。

每次核酸的时候,安排纪律部队到场,对不听指挥不配合的居民,不管年龄性别,直接转运到定点的相关方仓管理。执行个一两次,基本就没人不听从管理了。

这种措施下,2 周清零才可能实现。

另外,群免的大本营都有对群免的不同看法了,所以再叫着群免的能不能歇息一会?

知乎用户 yang leonier 发表

是 该 拐 拐 了!

看上去三个高龄死亡病例的上报是个信号,终于有时间去整理之前积压的大量数据了。

从舆情上来看,新的热点已经从征用无疫小区内学校 / 无疫长租公寓作为隔离点,变成明明已经转阴等复核却仍被拉往方舱、外地隔离学生要被拉回上海的宿舍、出方舱的人小区不接收等等了。关于物资的问题似乎还在僵持,不少小区、居委已经发现团购导致的问题了。

当然,一直都有 “赶快把小区的羊转运走”、以及“怎么怎么不要转运、转运受罪受苦” 的两种互相对立的言论。

知乎用户 溯白​ 发表

以后 “小上海” 再也不会是对一个城市的褒奖了。

无锡、启东、南通、苏州、昆山:“呸!你才是小上海,你全家都小上海!晦气!”

知乎用户 三木先森 发表

疫情下的上海,有两类人在闪闪发光。一个,是帮大家团购蔬菜的团长。另一个,就是每个居民楼里的楼长。

最近,一个上海的女楼长就引发热议。

事情还要从微博博主 @xxxipeace 的一条博文说起。

博主说,虽然小区里每天都有确诊的消息传来。

但她却并不紧张。用她的话来说,因为她们整栋楼都快实现高度自治了。

这都得益于她们有一位得力的女楼长。看了这位楼长的工作,忽然就明白什么叫天花板级别的防疫。楼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了一个业主之间的共享文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整栋楼的抗疫物资发放,信息传达及楼内消毒。

小到每家每户每日的核酸检测结果记录。大到楼内公共设施的消毒,及垃圾清理等工作。

全部都被事无巨细地统筹在了表格里。居民们每天应该配合什么,被她整理得又细致又有方向,一目了然。不仅如此,她还贴心地为大家计划了做核酸的路线。既保证了效率,又能防止交叉感染。不给志愿者们增加工作负担。

据说现在,她又开始带头帮大家团购蔬菜水果了。真是高手在民间。

有人说,不就是做了个表格吗,有什么难的?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可别忘了,这一切,都是从无到有。

她不但做到了排版简单清晰,计划明确有理。

强大的逻辑,以及设计、执行能力,让人叹服。而且还能照顾到大白们超负荷工作这样的细节。通知居民时,也简明扼要,言辞恳切舒服。

扪心自问,换作是我,是绝对做不到的。

![](data:image/svg+xml;utf8,)

楼长这份工作,大多吃力不讨好。家家户户,各有各的想法和习惯。要真正把大家都动员起来,很难。没有什么好处和报酬,纯粹出于热心揽下这份活来,绝非易事。这也是这位女楼长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知乎用户 种包子吧 发表

知乎用户 甄昊元​ 发表

就是觉得悲哀。

知乎用户 登顶国际升学​​ 发表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不服不行

知乎用户 酒饮山中月​ 发表

【上海疫情】关于 “生活必需品” 与“非生活必需品”

首先引用一篇 “人民日报” 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的节选

疫情中的这个上海小区,火了!
非必要不团购!播报预告统一团
来自居民们的良好反馈,也给了居委和志愿者团队继续把播报做下去的信心。
4 月 9 日第二期,除了增加志愿者团队公示外,李慧也把自己所在的数据技术组、以及防疫物资工作组的工作汇报收入其中。
从数据技术组的工作汇报可以看出,志愿者团队当天完成蔬菜、鸡蛋、纸巾三项团购工作,并即将启动肉类、调味等的团购。

而在这一期播报背后,是居委、志愿者们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管理、整顿小区团购和快递。
热心的志愿者们,面对米、面、油等物资,再苦再累,也都乐呵呵地迅速派送到位。但面对可乐、果汁、炸鸡等的团购时,就会感到有些无语。居委和志愿者们也认识到,大量的物流,不仅增加了物业和志愿者们的派送压力,更存在不可测的病毒传播隐患。
为此,海棠名苑居委于 4 月 8 日发出《致居民们的一份防疫告知书(试行版)》,重申非必要不购买:“快递数量巨大,既有保基础民生的,也有保生活质量的。所谓非必要不购买,‘非必要’指的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部分——除米、油、蔬菜、肉、鸡蛋、牛奶等外的基础民生物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很多人过惯了生活便利的安生日子,对当前这种紧张状况认识不足也算是情有可原。

在这种需求旺盛但运力不足的特殊时期,战时配给制或许就应该安排上了——运力紧张就应该优先配送保证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资,等运力充足了再考虑其他非必需品。

至于 “加钱” 支付保安和志愿者的有偿服务,来购买一些改善型生活物资,倒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们仍然要考虑到这一点:保安、志愿者的人手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他们的时间精力大部分都花在了不是很必要的事情上,就会挤占掉一些应当优先去做的事情,这对整个疫情防控工作是没有好处的。

再者说了,在这种接近战时管制状态的紧张时期,钱真的不是万能的,有钱没处花的情况随处可见。保安和志愿者已经很累了,人家也有个人生活也需要休息,有偿服务你想买,别人也不一定就愿意卖给你。

总结一下,我知道以上海的富庶与繁华,在封城期间很多人的生活质量确实严重下降了。但是我们不如将心比心,想想还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保安和志愿者都已经超负荷运转很久了,自己遇到的这点困难真的不算什么。大家还是要适当地放平心态,配合好防疫工作,等待全市解封那一天的曙光到来。

“共克时艰” 的深远意义

在于上海全体居民的各司其职与同心协力

在于咬咬牙坚持住的强大信念

与克服困难的无畏勇气


【上海疫情】2022.4.18:今日份的小吐槽

干豆角在我们那旮瘩真的是炖菜专用的特色美食,但是在上海这地界,太潮,它放不住。

至于腌制食品和各种辣椒酱下饭酱(对,我也发现周围的上海人,人均不太能吃辣,所以各种不辣的下饭酱在我身边更加随处可见),我估计在上海住单间公寓根本没条件做饭的广大年轻打工人,早就已经吃了至少十天半个月了。

咱虽然不是川渝湘赣这种辣子狠人,但是多多少少吃点儿辣还是没有问题的——别人不吃的辣,我吃!都可以给我!

说到这个问题,确实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痛点——那些住小公寓小房间的打工人当中,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平常根本不会做饭,没有调料也没有厨具,甚至条件再差点儿的小房子可能连冰箱都没有。

他们日常以吃外卖为生,现在外卖断供了,对于这些打工人来说,方便食品和预制菜包真的是刚需,新鲜菜肉送过来也只能看着干瞪眼然后发烂发臭。

这样,如果供应和运输新鲜蔬菜实在是遇到很大困难,咱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把各种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罐头食品、预制菜包什么的都安排上,还省得做饭了。

知乎用户 混蛋 Jerry 发表

分析这种数据,还有什么意义吗?

我这里直接说一个结论吧!

就上海那群领导、专家、媒体,他们简直就是下面这些不知道什么东西的灵魂野合出来的鬼东西。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小石头 发表

菜已补到,预计能耗 36 小时,米面油盐还够 120 小时。

知乎用户 白衣古剑 发表

我在想,这波疫情过去,上海得有多少人患上仓鼠症?

以后上海人买菜还会只买半根排骨三根香菜么?

知乎用户 中国网​ 发表

17 日 0 至 24 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18 日上午,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 17 日,上海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 733 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9473 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
  • 截至 18 日 9 时,上海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 353427 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 294598 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 17 日,上海市新增死亡病例 3 例。均为高龄,同时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入院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 浦东新区、松江区和青浦区疫情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闵行区、徐汇区、黄浦区、宝山区、杨浦区、虹口区、长宁区、嘉定区疫情总体处于平台波动状态;普陀区和静安区疫情有所反弹;奉贤区、金山区和崇明区疫情持续低位,基本趋稳。
  • **18 日起至 21 日,上海市封控区内每天进行 1 次核酸检测。**4 月 15 日前 5 天内有阳性感染者的楼栋(宅),上门采样;5 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的楼栋(宅),错峰下楼采样。对管控区内所有人员,18 日、19 日、21 日各进行 1 次抗原检测;20 日进行 1 次核酸检测,错峰下楼采样。对防范区内所有人员,7 天进行 2 次抗原检测。

如何开展居家和办公场所消毒?

  • **清洁为主、消毒为辅。**通常情况下做好环境清洁工作,对确有风险的环节和对象开展消毒,消毒应在完成清洁的前提下开展。
  • **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为辅。**优先使用包括开窗通风、机械换气、加热煮沸、阳光暴晒等消毒方法。
  • **预防性消毒与随时消毒相结合。**日常做好各类物品、电梯、扶手、卫生间等消毒工作,每天 1-2 次。出现污染情况,随时开展消毒,随时做好手部清洁卫生。
  • **消毒强度与风险高低相一致。**频繁接触的物品,消毒频次可以高一些,污染严重的对象消毒浓度适当提高,消毒时间适当延长。
  • 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不仅要防病原体感染,也要防消毒液对人的刺激和损伤。

常见消毒误区

  • 对蔬菜水果喷洒消毒剂。通常情况下,可对蔬果外包装消毒,**蔬果本身只需清洁,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以免影响食品安全和口感。**确有消毒需要的,可使用有蔬果备案的消毒剂,根据说明书上使用浓度浸泡 10-30 分钟后,使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液。

  • 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说明书相应对象的浓度进行正确配置。消毒液浓度并非越高越好,高浓度的消毒液通常腐蚀性、刺激性等副作用更多,去残留的工作量也越大

  • 对人、对衣物喷洒消毒剂。一般来讲,个人外衣携带新冠病毒的几率较小;其次,用化学消毒液对人体直接喷洒时会对人造成刺激和损伤,同时因为喷洒时间太短,喷洒量少,起不到消毒效果

  • 在室内使用加湿器进行 “预防性空气消毒”。这种方式消毒效果难以保证,且人群很容易受到消毒剂的伤害,如呼吸道刺激、灼伤和造成过敏等。

知乎用户 不胖的羊 发表

上海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数据没有参考价值。

从四月六号开始,上海的数据就在两万二三徘徊,这是核酸极限,还是检测量下去了,还是政治红线?没有人知道。

确诊和无症状比例在一比八,一比十这样子,又是国际首创。二十几万人感染,无重症无死亡,还是国际首创。

也许要到哪一天,上海的数据正常了,我们才看得到疫情的拐点

知乎用户 平凡​​ 发表

忍不住吐槽一句,这真的是一个到了各地主动自适应,并且完美符合统计学特征的病毒

知乎用户 磨叽的蘑菇 发表

我们八零后是看抗日神剧长大的一代,从小就就觉得汉奸之类的实在又可恨又愚蠢。

长大后仔细看看那部分历史,才疑惑起来,当我们真的身处其中的时候,谁能看得清楚。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都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而到了 1937 年七七事变的时候,已经又过去将近四十年。

历史书上是一个个需要背诵的年份和历史事件,而到了真实的生活中,已经过去了三四代人了。

回首已是百年身,谁能想到我们终将能取得胜利?而现在距离我们新中国成立才不过七十多年。

当我们身处历史进程中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不知道小小的鸦片是将来亡国的导火索。

谁也不知道新冠终将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但我们已经无法回头。

有人说美国人是若为自由故,生命皆可抛,中国人太有服从性,所以新冠才能遏制得住。

我更觉得,中国人的民族性中,本身就有一种舍小我保大家的特质,这不是别人逼着我们选择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

有人说新冠是,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任何人头上都是一座山。美国人说新冠没啥影响。

但我却觉得,新冠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不可怕的,因为落到个人头上死亡的概率很小,但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危害却很大。

我们的很多人正是意识或者潜意识中明白了这一点,才自觉遵守国家的各种防控制度,不让个人头上的一粒沙,堆积成国家头上的一座山。

还有人说,上海防疫的结果这么坏,所以一开始就不应该要求动态清零,这个思路一上来就是错的。

我想说,在我们与外族侵略者搏斗的百年历史之中,有过很多次失败,但我们没有被失败吓到,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一两次战争地失利,可能有工作组织不力,可能有内部思想分歧,可能有战术策划失败,但不能说一上来没有投降就是错的。

最后,我们与病毒,将长期共存,我在国内病毒在国外是一种共存,我在国内,病毒也在国内,我们与他们打游击,也是一种共存,我既不是共存派也不是清零派,但我一定是抵抗派。

知乎用户 二民​ 发表

上海疫情期间,只要不解决肯花钱什么都买得到的弊病,防疫始终流于形式。

至于数字,10000 跟 20000 区别不大,离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都要走很长的路。

全域静态管理,新名词拿来用要学会其精髓。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老设问:一列火车,经过一个岔口,一边铁轨绑一人,一边绑十人,你怎么扳道岔?前两天不好举例子,因为,如果我要说零死亡,跟死亡三人,在统计学上没差别,肯定很多人认为我冷血。现在可以对比了,一边是 O 型新冠死亡三人,一边是防死的,即所谓次生死亡,看到一个回帖统计,已经一百十几了。后者证明,要隐瞒前者的大规模死亡,是很困难的。就假设,前者不止三人,后者不到一百,比大小还是很明显的。

知乎用户 太空铁​​ 发表

公布了三例死亡病例,均为 90 岁左右的高龄老人,有基础病,统计数据真实性更强了。

风险人群感染人数又有明细下降,昨日已降至 560 人,但是经过一周时间从 800 + 降至 500+,速度还是有些慢,希望这周这一数据能有明显下降。

——就医难问题依然萦绕上海,网上又爆出上海老人因送医不及时跳楼自尽

可能买菜吃饭问题并不是当下最严重的问题,只是老百姓反映得很激烈。可能老年人就医才是最突出的问题,只是由于老年人不擅上网导致反映得并不激烈。

建议上海能够重点筹集力量解决 120 送医问题,或者请各地支援非新冠就医资源。

——之前网传上海快递小哥多名抗原阳性是谣传,官方已经辟谣

——物资配送方面,蔬菜配送力度在进一步继续加大,京东运力将在本周恢复到 80% 以上

疫情期间有条件囤货的,可以先囤一囤

【万字长文】疫情囤货指南之一——食品篇(主食)

知乎用户 莫寒山 发表

希望苏州和嘉兴要顶住

知乎用户 82 年的贴吧老哥​ 发表

很开心,又是零收入元气满满的一天。

知乎用户 小 K 配方师​ 发表

日经贴。。

每天早上起来看上海发布的数字,依然维持在高位,看的都麻木了。

外地的亲戚朋友问我上海怎么样,菜还够不够吃,我只能苦笑道:上海依然很严重,菜嘛,除了政府发的两次和公司发的一次,其他的都需要自己找团购群团购,短短半个月,加的团购群比我一整年加的都多!即使每天群里消息都爆满,我还不敢退群,毕竟隔一段时间还是要到群里买菜的。

本来我小区是连续 14 天都没有小阳人的,但是隔壁小区和我小区共用一个大门,导致我们依然被定为封控区,不能出门买菜,唉。

至于做核酸,抗原,我也是搞不懂了,已经不记得做了几次核酸,做了几次抗原了,市民都这么配合,但是每日的感染者依然这么多,也不知道这封城,做核酸的意义在哪?难道不想想到底哪里有漏洞吗?

难道就一直这样僵着,之后两手一摊:你们也看到了,都封城了,还是控制不住,这就不能怪我了吧?

这几天在群里看到一个聊天记录,说上海政府要求金山,奉贤和崇明早日清零,给其他区提振士气!最搞笑的是后面那句:怎么搞经济发展的时候就没想到郊区三兄弟呢?

反正现在是看开了,不管何时解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就是最大的胜利!

知乎用户 密码无效 发表

从现实角度看,想要真正 “完胜疫情”,唯一的终极密码就是 “战胜恐惧”,而从眼下来看,我们仍需统一思想,坚持 “动态清零”,理由如下:

一、有哪些迹象可以看出当下新冠的实际伤害,已经变成地地道道的 “弱鸡”?

理由一:当下奥密克戎毒株比流感症状还轻,越来越像感冒。详见:这里。

理由二:新冠重症率急剧下降,当下已经低至不足千分之一。详见:这里。

理由三:近期大陆新冠死亡率极低,约十万分之二,计算过程详见:这里。

或许上面计算方法还是不够直观?这里有个更简单的算法,国家卫健委宣称 3 月累计本土感染者 103965 例,而因三月间死亡 2 人,因此 “十万分之二” 的死亡率是个非常保守的估计,毕竟还有数量未知的感染者被漏检。

所以,与流感约千分之一的死亡率相比,如果当下新冠不足千分之一的重症率、远低于万分之一的死亡率都不叫弱鸡,那啥才叫弱鸡?另外,如果这么低的重症、死亡率都不能打消一些人对新冠的恐惧,那究竟需要低到何种程度的奇葩概率,才能安抚那些瑟瑟发抖的灵魂?

醒醒吧,大家能想象一下 “不足万分之一” 的死亡率意味着什么吗?它意味着很多人脑海中构筑的 “必须严防死守,一旦破防必定酿造屠家灭族惨案、必将引发末日浩劫灾难” 剧情,纯属虚构!而现实世界的情形是,哪怕是花样作死、一心求死的人,哪怕其作死技巧惊人、准备充分、气运逆天,想要靠感染新冠来实现离世愿望也是极不现实的。

比如因为致死率过低,甚至连大多数年纪过百的老人、大多数癌症晚期患者、大多数长久经历慢性病折磨的病人感染新冠后都会自愈。想想看,连这些极度脆弱人群中的大多数都排不上号,其他人哪来的信心能够插队成功?难道凭脸大?更何况,如果一些健康人连这么渺茫的机会都要霸占,这对那些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生不如死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何其残忍?


二、新冠当下已经如此 “弱鸡”,动态清零是否还有必要保持?为什么?

虽然新冠当下已经非常弱鸡,但个人认为 “动态清零” 依然很有必要,这是因为如不能帮助人们克服新冠恐惧症,贸然开放可能引发以下严重后果:

**1、**恐慌可能导致大量轻症冲击医疗资源,严重干扰破坏分级诊疗制度的正常运转导致医疗挤兑,医疗挤兑之下,很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超额死亡。

我们为何要尽力帮助社会消除恐惧?这是因为从当下重症率已经低于千分之一的情况看,如果 “恐慌性就医” 的问题不能得以解决,哪怕占绝大多数的轻症患者中只有十分之一因恐惧冲击医疗资源,那国家提前清空再多病床也不够用。

2、随着感染数字飙升,社会上大多数人将陷入严重不安全感,恐惧会让不少人为了保命而逃离岗位,这将造成巨大的经济破坏力。这类情况越南曾经历过

**3、**恐惧将严重侵蚀人们的心智与心态,会使人们越来越焦虑敏感,这种焦虑敏感会无限放大事物的阴暗面,而忽略掉事态积极的一面。

比如前段时间吉林因新冠死了两个人的信息一下子引爆舆论狂潮,我观察了一下相关评论,绝大多数都是各种忧虑、各种反思、各种追责;这些声音当然并不是全无道理,但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到国内新冠死亡率已经低到令人难以理解这个现象。例如,有多少人意识到之前国内一段时间内死亡率已经低至**十万分之二**的程度?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感到玄幻的数字?

所以,这就是克服新冠恐惧的重要性所在,如果不克服它,无论未来再多良性进展,人们也只会从中抽取负能量,负能量越足,人们就会越焦虑敏感;越焦虑敏感,人们就会越关注事物消极的一面,排斥积极一面。长此以往,社会心态将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恶性循环之下心态失衡、消极绝望、歇斯底里、受点刺激就爆炸的现象,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而且我们完全应该能想到,当下社会对于共存最大的阻碍,已经不是病毒的杀伤力了。更多的,是人们出于恐惧,正在拒绝一切与新冠共存的可能,否则 “十万分之二” 的死亡率无论放到哪个国家,应该都是开放共存之路的 “梦幻开局” 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连十万分之二的死亡率都不足以支持我们共存的信心,那需要多少才适合?都低到十万分之二了,再低又能低到哪里去?再说即使更低的死亡率出现,对于那些只聚焦死亡人数的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三、要帮助民众克服新冠恐惧症,应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宣传?

一、要克服新冠恐惧症,最首要就是帮助人们深刻了解当下毒株的低害性。

比如我们既可以科普新冠 “比流感更轻微” 的症状,又可强调其 “不到千分之一的重症率”,还可以将最近一段时间国内 新冠死亡率接近十万分之二” 的事实展现给民众。

二、要帮助民众克服新冠恐惧症,还需帮助民众找到导致过度恐惧的 “思想根源”。

第一重误导:先入为主。

由于武汉疫情最开始曾传出 “SARS 样冠状病毒” 的流言,导致很多人 “先入为主” 将新冠与致死率超过 10% 的 “SARS” 相提并论。比如,很多人一提到新冠杀伤力,都会联想到武汉初期 7% 的死亡率,然而从**抗体研究发现武汉感染率高达 6.9%** 来看,可知当初武汉过高死亡率是因为漏掉了大量分母,而疫情之初除了湖北地区,其他各省死亡率也确实大多低于百分之一。

所以 “先入为主” 对观念的影响真的可怕,一旦某些源于误解的 “第一印象” 形成,往往会形成持久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再经过经年累月、潜移默化的自我催眠之后,恐惧甚至可能会渐渐变成一种不可动摇的“执念”。

第二重误导:刻舟求剑。

很多人对于新冠致死率的了解,仍停留在原来没有疫苗保护的水平。比如,2020 年 10 月**世卫曾经介绍**,新冠感染死亡率约为千分之六,比流感高得多,值得各国认真对待。然而这种观念早就过时了,因为那时根本没人打过疫苗,病毒也没变异到当下如此废柴的程度。

三、要帮助人们克服新冠恐惧症,不要忽略网络水军可以起到的巨大作用。

比如这个回答里提到了**美国民众对疫情的淡然心态**,那美国民众对于新冠的淡然心态是一开始就有吗?并非。比如我发现欧美网络上一些比较奇特的现象,欧美网络存在巨量网络水军经年累月给民众洗脑。

他们反对积极抗疫的理由实在太多了,诸如 “为了自由”“为了工作”“口罩无用”“疫苗有害” 等等数不胜数。其中不少观点在我看来都是无理取闹,不过正如 “谎言重复一千遍” 的原理,人家就是贵在持之以恒,也正是因为这些坚持不懈的洗脑,使得民众越来越倾向宽松防疫政策。

那么现在的我们是否也能组织起这样一批水军?且我们的水军需要做的也不是反智、反科学,只是尽最大努力将病毒低害化的数据与事实传达出来罢了。或许,在主流媒体不便全力下场的情况下,由不需要考虑节操的水军来挑起帮助民众克服新冠恐惧症的大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随便想出的几个标题:

是自甘堕落还是人性滑坡?娇羞美女患者涩问新冠重症几何?变态男神医师竟然这么说……

差不多就行了?不,行百里者半九十!为了你与家人的健康, 这一针绝非可有可无……

还在犹豫啥?国产疫苗告诉你,只要做到这一步,重症威胁将远离你心爱之人……

太扎心!病毒峰会某冠强行自封大哥名号,流感这牲口竟憋笑憋出猪叫……

丧心病狂!近期大陆新冠死亡率竟会让人如此不可思议、难以理解……

惨无人道!为了生存,昔日大魔王竟然自甘堕落到这等地步……

四、要善用 “热搜”。

要帮助人们克服新冠恐惧症听起来复杂,但实际不就是要大力宣传吗?而又有什么比日以继夜的保持在各大热搜前排更强力的宣传?

比如要向民众宣扬 “病毒低害性”,**这篇文章题目完全可设为 “国家卫健委郑重官宣:奥密克戎重症率低于千分之一”这篇文章**题目可设为 **“顶级专家直言,如今新冠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而要大力提升民众对疫苗接种的积极性,这样的信息就应不断花样翻新对热搜进行轮番轰炸才对当然形式上最好更加简单明,比如这种对比方式**显然更加直观。

总之,像 “推动全民打疫苗” 以及 “缓解新冠恐惧症” 这类宣传,对于未来实现平稳过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绝不能顺其自然或成为三分钟热度的花边儿。这是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而且显然越早启动越好。

五、要善用 “精神胜利法” 创建心理平衡。

这里精神胜利法并不是狭义上自欺欺人的阿 Q 精神,而是说看待事物可以有很多角度,而很多对我们原本产生巨大思想压力的困境,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或许会发现事情完全没有那么糟,之前之所以陷入困境,并非是困难本身真的有多可怕,而是我们自己钻牛角尖了。

精神胜利法一:

从历史角度做纵向对比,比如如果研究**古人平均寿命**,会发现先秦 18,汉朝 22,唐朝 27,宋朝 30,清朝 33 岁。而平均寿命如此低的原因之一,就是古代由于医疗条件低下,很多人可能会因当今看来一点儿小病就送命。

然而,即使情况如此恶劣,也没听说哪个朝代是因疫情严重而崩溃终结。那么现代人类因疫情因素令七八十的人均寿命有所退化的情况,真有那么可怕吗?这种平均寿命随便拉一个放古代,那就是人人艳羡的 “福寿双全” 吧?何故当下的一些人不但没有感觉身在福中,反倒像是入了火坑一般的歇斯底里,又像天要塌下来一般绝望哀嚎?一个致死率不足万分之一的病毒,真的至于吗?

精神胜利法二:

之前计算过近期在大陆新冠实际致死率大约十万分之二,我们假设未来开放后新冠致死率平均十万分之五,再假设一年感染 10 亿人,计算下来,一年因新冠死亡可以达到 5 万人,这个数字在很多人眼中会不会 “很可怕”?

然而我们可以做一个横向对比,比如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有 8.8 万人死于流感,甚至文章接近结尾还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本研究只考察了流感所引发的呼吸性死亡,不含其他原因死亡,因此 8.8 万仅反映了所有流感相关死亡中的一小部分。”

好吧,如果 8.8 万只反应了流感相关死亡的一小部分,那总数会有多少?是三十万还是五十万?过去又有多少人因这些死亡瑟瑟发抖?少之又少吧?那究竟为什么换成新冠很多人就开始歇斯底里,惊恐万状?到底是因为我们对于新冠太在乎,还是因为我们知道太多了?

精神胜利法三:

我们还可以再做一个横向对比,吸烟虽不具传染性,又是慢性致死,然而不论如何其 “每年导致巨量死亡” 这个事实,是无可否认的,比如**这里显示我国超过三亿烟民,每年因吸烟而死亡超一百万**。

如果每年 100 万的死亡人数都没引发全社会绝望哀嚎,大多数烟民该咋吸还咋吸,大多数人民该咋过还咋过,为什么换成了新冠却能令我们如此恐惧?难道只有新冠致死的才是人,吸烟而死的人就不是人吗?为何因吸烟死这么多人社会能够淡然处之,而因新冠死了人却能让人们惶恐至斯?到底是因为我们对于新冠太在乎,还是因为我们知道太多了?

精神胜利法四:

一个例子,比如在路上被陌生人踩了脚,如果大家相互包容,这也只是 “一笑而过” 的事, 但如果一个认死理,一个死不认错怎么办?事态就可能会不断升级,比如由最初的口舌之争,不断升级为动手动脚、大打出手、不死不休、世代成仇……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啥?说明虽然百折不回、宁折不弯是一种可贵品质,但也有更多时候,人生就好像一门逃避的艺术,就好比古时韩信早年的经历,人生中的确有一些事,如果你非要死磕,它就会变成翻不过的大山、一个逃不掉的死劫;但如果你肯绕开它,它不过是你生命宏途中路边一根无足轻重的 “电线杆”;如果你肯无视它,它就好比在你生命中无所不在,却又存在感极低的空气。

那么新冠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不是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一定要和一个死亡率已经低于万分之一的流行病死磕到底,那最终吃大亏的会不会只能是我们自己?但如果我们尽量做到战术上重视它、心理上蔑视它,那它对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实际影响,会不会真的微乎其微?

精神胜利法五:

虽然现实中有一些逐步放开后形势严峻的情况,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国家的积极变化。比如新加坡,又比如越南。特别是越南,刚刚开放之初确实经受了一波严重挫折,那么时间过去了这么久,越南有没有因新冠凶猛,或因后遗症严重而陷入崩溃?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条信息,要特别注意其中 “第五点”!“第五点”!“第五点”!或许这种一家之言反映内容不够全面,但至少应该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新冠到底真有那么可怕吗?它的实际破坏力有多少源于我们的恐惧?会不会只要我们往死里吓自己,就好比这种情况它就真能要命**;但如果我们能完全克服这种恐惧,那它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就好像存在感极低的空气?


四、特别警示!千万不要将上述 “精神胜利法” 误解成对 “开放共存” 的呼吁!

为啥?比如 “如果能克服恐惧,新冠就好比缺乏存在感的空气” 这种论调,看起来有点道理,也有那么一点诱人,但它完全是建立在 “如果” 这种假设基础上,然而事实上我们当下恐惧心态非常严重,一旦罔顾事实陷入 “如果” 的臆想中,在没有克服新冠恐惧的情况下贸然开放,新冠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绝不会是 “似有还无” 的微风,而是 “摧枯拉朽” 的飓风!越南开放之初所遭遇的严重挫折,将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这里需要提出一个反问,为何我个人会如此重视 “社会恐慌” 这个因素?这里有没有可能只是自己的神经过敏?有可能,我也非常希望这只是自己的精神过敏,我真心希望中国民众对新冠的恐惧程度根本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严重。不过,就越南的开放的惨痛经历来看,我们似乎无论多么高估社会恐慌的危害都不为过,又或者说在有越南这个前车之鉴的情况下,我们仍过于看轻 “社会恐慌” 的危害性,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首先我们要先想清楚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为什么容易疏忽 “社会恐慌” 的危害?那是因为当前的 “动态清零” 把我们保护的太好了,由于我们处于 “绝对保护” 中,所以我们会获得一种 “绝对安全感”。然而如果未来随着不断变异,病毒传染性强到动态清零无法压制该怎么办?随着全国各地感染数字的激增,我们的生活将真真正正的和新冠短兵相接,那时“新冠恐惧症” 的威力才会真正爆发。

换言之,新冠恐惧的负面效应并非不够巨大,它只是被我们当前近乎完美的防疫措施给 “掩盖” 了,它就好像一条潜伏在阴暗处不断汲取恐惧能量壮大己身的毒蛇,只要我们忽视它的威胁,那么一旦我们未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主动或者被动开放共存,这条毒蛇一定会展现出惊人的攻击力与巨大的毒性。

这就好像**越南的经历**,越南刚开始的积极防疫也将越南民众保护在绝对安全的心理环境中,然而去年 4 月底雄王节之后疫情逐渐失控,民众开始人心惶惶;再到 10 月完全开放后越南出现严重逃工潮导致大量工厂倒闭大量外资逃离。现在看起来越南的确开始缓过劲来了,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这个 “缓过劲” 也是建立在越南积极引导民众走出新冠恐惧阴影的基础上。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越南民众始终走不出新冠恐惧的心理阴影甚至越陷越深会如何?那将会使越南经济与民生陷入怎样的灾难之中?

再说回我们自己,我的回复区曾经有朋友表达过这种担忧——“上海如果继续到五月还是封控,全国的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将会大面积停产”——这种担忧或许有道理,但大家似乎没考虑到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如果现在真的完全放开防控,全国各地疫情数字疯长的情况下,那时面临瘫痪危机的,可能就不是仅仅上海一个城市,而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只是,那时造成社会与经济瘫痪的元凶,或许将不是严厉的防疫措施,而是那条潜伏已久、凝聚了无尽恐惧能量的 “毒蛇”。

所以,当没有真正完全放开之前,我们将很难知道那条潜伏在暗处、准备蓄势一击的毒蛇凝聚了多么狂猛的力量与毒性,但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未来要克服新冠恐惧的难度应该比越南大的多,一方面新冠最先被我国发现,“武汉惨剧” 对中国人的心灵冲击太过巨大,先入为主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使我国要克服恐惧本身就比国外更困难。另外,由于越南并非西方反华势力的关注焦点,因此它的开放过程很少受到 “信息战” 影响,而我国网络早已经被各种反华势力渗透到千疮百孔,可以想象,这些势力的幕后黑手,肯定更希望中国因恐惧陷入动荡与自闭的时间,越久越好。

因此,他们很有可能组织大量水军,通过渲染恐惧、贩卖焦虑、道德绑架、网络暴力等方式,疯狂打压任何敢于 “呼吁人们战胜恐惧” 的声音,以此阻扰、破坏我们战胜恐惧的努力。


五、关于一些细节的小建议:

**1、**先花一定时间在宣传上大力推动全社会 “疫苗有效性”“病毒低害化” 认识,可通过长期霸榜热搜来实现对舆论战场的绝对制空权,对新冠恐惧症形成 “全天候无间隙” 降维打击;再借助水军灵活机动、无孔不入的特性,清除一切舆论死角。

**2、**然后逐渐放出风,鉴于病毒弱化以及疫苗接种不断完善,国家已经考虑逐渐开放,这一步是先让民众有一个思想准备,同时,在这个时期可大力宣传个人应对疫情各种注意事项,比如在药物、饮食、作息、心理等方面可以做哪些积极准备来缓解自己与家人病情、促进自愈,另外大力普及就医指南,比如对 在什么情况下去医院比较好、“具体就医流程” 等方面做出详细指导,免得大多数人遇事之后抓瞎。

**3、随后,即使开放也不要迈步子太大,尽量经历一段感染数量增长基本可控时期,借实战检验如何确保分级诊疗制度**有效执行,并通过不断差缺补漏来检验、提升各地医疗系统的承受力、战斗力。

4、要警惕未来一些势力在我们开放的进程中进行信息攻势,比如,疫情之初一些外部势力的谎言套餐就层出不穷,比如这种这种;那么未来我们开放的过程中,又会有多少加剧恐慌、制造混乱、抹黑中国、激化矛盾的套路在等着我们?虽然对方未必真会丧心病狂、人性泯灭至此,但我们的信息管控部门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总之整个过程既要谨小慎微又要着眼大局,可以追求尽善尽美又要避免贪大求全,特别要明确主次、明确轻重、明确取舍。要知道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比如一些制度实施可以令绝大多数人受益,但难免又会与少数人利益产生冲突,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如何改进来将各方损失降到最小,但应避免因贪大求全或耳根子软被某些舆论道德绑架,陷入 “因小失大”“朝令夕改” 的窘境。


六、观点总结:

虽然认同未来与病毒的共存不可避免,但并不建议将当前开放脚步推进过快,毕竟国内民众的心理准备与各地医疗资源准备仍不完善,且提升疫苗接种率也需要一定时间。

另外,由于我国最先发现新冠并且经历过武汉疫情的冲击,国民大多对新冠的恐惧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要治愈全社会的 “新冠恐惧症”,不但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这项工作越早启动越好,否则,等到病毒传染性强到防无可防的时候再 “临时变风向”,就有些来不及了。

总之,“坚持清零”是基于当下社会新冠恐惧严重、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率不足的务实选择;而 “消除恐惧” 则是为了实现未来与病毒共存过程能够平稳过渡” 的必要心理基础。“清零” 与 “反恐”,一个是 “立足当下”,一个是 “着眼未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矛盾,完全可以双管齐下。

知乎用户 冯一 发表

知乎用户 马特奥 Mateo​ 发表

隔离第四十一天!我应该是在这次隔离时间最长的了吧!

今天运气爆棚,竟然抢到了肯德基!!我快哭了!!快乐原来就这么简单!!

虽然说面对疫情想躺平,但是那其实这是一种自嘲。并不是真正的躺平。

慢慢很多店开始开了,感觉希望就在眼前了!

其实从这次疫情也告诉很多人一个道理。人生并不是非得要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生命本身。或者是一顿火锅、或者是肯德基!

知乎用户 巴布豆 发表

2022 年 4 月 18 日 20 点 53 分

上海的兄弟说

明天早上

4 点起床测核酸

要是

结果还是阴性

就能回家了

希望他明天给我报喜

今晚是

他在方舱

的最后一晚


前面有回答过

需要详细的可以去看看前两天的回答

这里简单

陈述一下

一个上海的兄弟

4 月 9 号 / 10 号两次核酸异常后

通知做好随时转运方舱的准备

4 月 13 号 18 点 55 分

上大巴车前往方舱中转点

4 月 14 号 3 点 25 分才到达方舱中转点

期间用了差不多七个半小时

到时候吃了一个盒饭

盒饭还可以

有肉有菜

4 月 14 号 - 4 月 16 号

在方舱中转点继续等待 3 天

住在教室里,8 人一间,不分男女,只有一日三餐,没带脸盆没办法洗头发,真的难受!

因为是中转点,没有医生,没有核酸。

4 月 16 号下午 6 点终于迎来转运,3 个半小时候来到外高桥方舱,前身是一个垃圾焚烧厂,门口有个大白住在外面,听说这边的大白日薪 2000+!!!

垃圾焚烧厂不需此名,路边的味道真的酸爽!

下车准备入住,左边一排是移动卫生间,非常… 不干净…

运气不错

分到的是小套房,不是大通铺!

只是卫生条件堪忧,还有前两天下雨漏的水,他整整拖了 6 遍地,调整了格局,成功住上了干净的标间!他们房间也成为本幢楼的模范间接受参观、学习哈哈。

一起从中转点过来的舱友,分到的是大通铺

然后排队领物资、排队做核酸,晚上 2 点入睡,早晨 6 点被薅起来做核酸,头昏脑涨。

生活条件上,除了房间凭自己努力打扫的干干净净,没办法洗澡,卫生间很脏,不好出门(方舱原来是垃圾焚烧厂,路边味道很是难闻),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待着和舱友聊聊天。

食物上倒是不错,三餐不愁,有水果有零食,没自由。

2022 年 4 月 17 日

核酸阳性第 8 天后的中午,终于等来结果,阴性!

但还要再做几次核酸,次数和时间都不清楚,只能等待。结果出来后,方舱也有了小小 “歧视链”。

整个方舱转运和入住过程中,最贴切的形容词莫过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什么时候去哪里、做什么、发不发物资、什么时候放饭、出舱条件是什么,全部不知道,门口大白也一问三不知,只有一句话:等着。

至于网上的方舱广场舞、打扑克、喝啤酒,一样没见到,大家都还是很紧张的,昨天晚上领物资有个老阿姨没戴口罩,被很多人要求回去戴上口罩再出来排队。

虽然大家都是小阳人,但对待这件事情还是很严肃的,睡觉都戴着口罩,也都害怕再次感染或感染其他疾病,毕竟方舱人非常多,整体环境堪忧。

大家近期出门也一定要做好防护,争取永不感染!!!

即使不小心感染了,也不用害怕,基本流程就是发烧 2-3 天,咳嗽 2-3 天,然后就是轻微的咳嗽转阴了,过程和感冒一样。

如果已经打好了疫苗,自身没什么基础病的朋友,更是不用担心,流程很快。但最好还是永不感染,做好防护,等疫情过去再出来开心耍!!!

知乎用户 新一 发表

社会面还没清零。

其实我们看一下香港和韩国的数据,这个奥密克戎就是天降老年人杀手,不管你打没打疫苗,香港是没打疫苗的多,韩国是世界上疫苗接种率第二高的国家,但是一点用没有,奥密克戎降临之后,死亡数字翻了好几倍,而且 90% 死的都是老年人。这病毒只能御敌国门之外,如果自以为 nb 把它放进来,那就是先击穿医疗阵地,然后大杀特杀,上海的老年人比例可不比韩国少。

上海疫情出现死亡病例了,这还是在积极防控、早发现早治疗当下,如果真如部分人声称那样放开,不但前功尽弃,甚至会在一些地方出现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第一大宗师 发表

就是啥,啥。上海人,就是馋。

如果,不吃,不喝,对不对,就没有疫情,不呼吸,挺好挺好的。

大口大口吃,大口的喝,大口呼吸空气,不就得生病。

只要十天不吃饭,不喝水,不喘气,疫情就结束了,嗯,记得,十天别吃饭。嗯。

五常上三国,元首都得了,当然了,普京不得病:

他怕得病,嗯。

老逼,怕得病毒,嗯。

知乎用户 工人兄弟 发表

情况还是很严重的,对经济的影响尤其严重。因为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一封,整个中国经济都在受到牵连,大量工人失业,或者因为开工不足在家息岗,没了收入,失去生活来源。在这危难关头,作为央企的华润集团,不但不思为国分忧,反而趁机大幅度上涨出租住房的房租,这是和国家要求降低房租、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政策背道而驰的。随着三供一业分离工作的结束,华润集团接收了天量的国企剥离资产,包括写字楼、商铺、出租房。凭空白捡了天量的财富,华润集团还不满足,不顾我国发生重大疫情,老百姓生活困难的现实,为了谋取更多利益,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悍然上涨出租房的房租,涨幅高达百分之三十,搞得租房百姓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在民众中的形象,离间党和群众的鱼水情,华润集团这么做,就是党和国家的千古罪人!!!

知乎用户 东方网​ 发表

上海 16 个区疫情通报:普陀区和静安区疫情有所反弹

近 3 日疫情情况:浦东新区、松江区和青浦区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闵行区、徐汇区、黄浦区、宝山区、杨浦区、虹口区、长宁区、嘉定区疫情总体处于平台波动状态;普陀区和静安区疫情有所反弹;奉贤区、金山区和崇明区疫情持续低位,基本趋稳。

截至 4 月 17 日 24 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有 16 例。

4 月 17 日,新增死亡病例 3 例。均为高龄,同时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入院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截至 4 月 18 日 9 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 353427 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 294598 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昨天(4 月 17 日),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 733 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9473 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这些出院出舱人员,是在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连续 2 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他们是完全符合出院和出舱标准,可以回归居住地的。请属地社区做好接返工作,社区居民要相互关爱,更不允许自行设置返回条件,不得阻拦

目前,上海正全力推进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我们要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全员检测筛查,及早发现感染者,锁定风险区域和重点人群。希望广大市民克服困难,积极配合,做好防护,做到 “应检尽检”,阻断病毒传播,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上海公布今起到 21 日 “三区” 人员检测安排时间表

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从 15 日开始对封控区、管控区内所有人员进行 “抗原 + 核酸” 组合检测筛查,对防范区内所有人员进行抗原检测筛查。后面几天安排如下:

封控区内,今天起到 21 日,每天进行 1 次核酸检测4 月 15 日前 5 天内有阳性感染者的楼栋(宅),上门采样;5 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的楼栋(宅),错峰下楼采样。

管控区内所有人员,18 日、19 日、21 日各进行 1 次抗原检测;20 日进行 1 次核酸检测,错峰下楼采样。

防范区内所有人员,7 天进行 2 次抗原检测,这几天我们已做过一次,21 日再做 1 次

再次提醒,整个过程中要做好防护。

针对市民反映涉阳楼栋消杀不及时等 上海正在加强消杀工作队力量

有记者询问,公共环境消杀专项行动已开展一段时间,目前进展如何?针对市民反映的阳性感染者所在楼栋出现的消杀不及时等问题,请问怎么解决?

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金晨介绍,3 月底本市启动预防性消毒专项行动,各区、各条线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积极参与到专项行动中,半个多月以来,全市共出动 680 万人次,对包括建筑工地、农贸市场、交通枢纽、学校、还有垃圾厢房、公共厕所等共计 5 万多处场所和设施开展了预防性消毒。

最近,根据要求继续打响 “环境消杀预防战”,再度启动为期半个月的环境消杀突击行动。这次突击行动采取聚焦重点和全面覆盖相结合,主要聚焦三大任务,分别是涉阳楼栋消杀全覆盖、城市公共环境大冲洗、持续开展十大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杀。

金晨重点回应了阳性感染者所在楼栋消杀不及时的问题。**这些涉阳楼栋量大面广,虽然这段时间专业队伍、物业队伍、社区队伍都在努力开展工作,但仍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为此,在这次涉阳楼栋消杀全覆盖行动中,各区和街镇都组建了消杀工作队,针对这些楼栋内的公共环境消杀进行重点攻坚

我们了解到,这些队伍中有专业人员,也有许多志愿者。为了提高这些队伍的操作能力,我们制作了《社区阳性楼栋消毒现场操作要点》短视频,编制了简单易懂的现场操作简明提示,对这些队伍进行技能培训。

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完善了涉阳楼栋消杀流程,发现阳性感染者后,由街镇消杀队伍及时按照技术规范针对楼栋公共区域开展重点消毒。阳性感染者转运后,由专业队伍开展终末消杀。终末消毒结束后,环境基本恢复安全,由物业服务企业恢复每日对楼栋的一般性预防性消毒,保持楼栋清洁卫生。

上海进行商品流通全链条消杀管理 专家提醒:不要疏忽包装底部和快递架的消杀

有记者询问,商超逐步恢复营业,市民收到快递包裹也多了。这些商品经过仓储、物流,最后进小区到市民手中,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好消杀?

金晨介绍,商品流通过程中,我们注重全链条消杀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源头,比如说大型商超,要求对货品的仓储和营业场所每日做好场所环境消杀,对商品货架、手推车、空调等设施设备加强预防性消毒。

第二个环节是物流,也有相关的消杀要求,比如市邮政局要求快递严格执行 “先消毒、后分派”,快递车辆或电动自行车要每天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对方向盘、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要重点清洁消毒。

第三个环节,是货物到达小区后,通过无接触式收货,要求物业人员对外包装喷洒消毒。这里容易疏忽的是包装的底部和快递架的消杀,对此,要求注意货物包装底部消毒,每天对快递架及周边环境至少消毒 2 次

第四个环节,居民收取货物,这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在这里也提醒市民,在取快递和货物时要戴好口罩、手套,拿回家后,先对外包装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再放置 10-30 分钟,纸箱、包装袋等尽量留在门外。如果是生鲜食品,可以使用慢速水流冲洗或浸泡清洗、擦干。处理结束后,要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 + 流动水,按 “七步洗手法” 清洁双手。

消杀专班和爱卫办一起推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家庭消毒指导手册》**,其中包括买回来的蔬菜水果肉类如何进行消毒,消毒剂如何使用,楼内有阳性感染者怎么办等市民关注的 30 个问题。相关链接在各个媒体的渠道予以发布,欢迎市民朋友关注和查看。

对蔬菜水果喷洒消毒剂?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专家解析常见消毒误区

有记者询问,居家和办公场所应该如何正确消杀?大家屯了一些消毒用品,如何安全存放?常用消毒用品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医师田靓介绍,在开展居家和办公场所消毒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清洁为主、消毒为辅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做好环境清洁工作,对于确有风险的环节和对象开展消毒,消毒应在完成清洁的前提下开展。

第二,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为辅的原则:优先使用包括开窗通风、机械换气、加热煮沸、阳光暴晒等消毒方法。

第三,预防性消毒与随时消毒相结合的原则:日常做好各类物品、电梯、扶手、卫生间等消毒工作,每天 1-2 次。出现污染的情况,随时开展消毒,随时做好手部清洁卫生。

第四,消毒强度与风险高低相一致的原则:频繁接触的物品,消毒频次可以高一些,污染严重的对象消毒浓度适当提高,消毒时间适当延长。

第五,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不仅要防病原体感染,也要防消毒液对人的刺激和损伤

常见的消毒误区有几个:

一、对蔬菜水果喷洒消毒剂——通常情况下,可以对蔬果外包装进行消毒,蔬果本身只需要清洁,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以免影响食品安全和口感。确有消毒需要的,可以使用有蔬果备案的消毒剂,根据说明书上使用浓度浸泡 10-30 分钟后,使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液。

二、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使用消毒剂时按照说明书相应对象的浓度进行正确配置。消毒液浓度并非越高越好,高浓度的消毒液通常腐蚀性、刺激性等副作用也会更多,去残留的工作量也会越大。

三、对人、对衣物喷洒消毒剂——一般来讲,个人外衣携带新冠病毒的几率较小;其次,用化学消毒液对人体直接喷洒时一方面会造成对人的刺激和损伤,同时因为喷洒的时间太短,喷洒的量也太少,起不到消毒效果。

四、在室内使用加湿器进行 “预防性空气消毒”——这种方式一方面消毒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人群很容易受到消毒剂的伤害,如呼吸道刺激、灼伤和造成过敏等,这也是个误区。

疫情期间,大家可能囤了一些消毒用品,在储备消毒剂时应当注意安全存放,密封、避光保存。消毒剂不能放在卧室、厨房等地方。家中有孩子的,还应防止孩子误取、误食

常用的消毒产品,在没有开封前,保质期通常在 2 年左右开封后,酒精类消毒剂建议在一个月内使用完,其他消毒剂建议在两个月内使用完。如果是配制好稀释过的消毒液建议当天使用。


就医保障巡游出租汽车今起可预约 仅供市民普通就医和出院使用

为缓解当前市民普通就医交通需求,确保就医市民 “出得来、回得去”,上海市交通委组织各相关巡游出租汽车运营企业,根据各街镇需求,提供相应运力,由区或街镇统一调度、管理和使用。就医保障巡游出租汽车仅供市民普通就医使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实行点到点运输,详见↓

目前,根据各区报送的街镇用车需求,保障就医的巡游出租汽车已和各区完成对接,作为各区所属街镇的运力补充。有普通就医用车需求的市民今日(4 月 18 日)起可预约,具体申请预约方式以各街镇通知为准。

另外,今日起中心城区各医院出院市民返家,可拨打巡游出租汽车预约电话进行预约,乘车的出院市民需持有医院开具的出院证明和 24 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宝山、闵行、青浦、松江、奉贤、嘉定、金山、崇明等区市民就医出行参照中心城区,涉及巡游车保障的由各区域巡游车企业根据街镇需求提供运力保障。

出院返家如何预约出租车?

1、今日起,中心城区各医院出院市民(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除外)返家,可拨打巡游出租汽车预约电话 62580000,进行预约。(预约请至少提前 24 小时)

2、出院返家的市民需持有医院开具的出院证明和 24 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知乎用户 Tale​ 发表

这是上海疫情刚开始的情况,如果在这时就采用果断的封控措施,疫情还是处于可控阶段。波及的区域也会更小

这是 3 月 28 日鸳鸯封时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疫情已经在处于爆发阶段了,16 个区全部上榜。注意看奉贤、崇明的数据,这两区是 28 号就进行封控的。

到了现在我们分析当前数据,明显看到了一个断档,那就是 金山、奉贤、崇明三区与其他各区的断档。后三者加起来的感染人数,还比倒数第四的青浦要低。

而在 28 号封控前,青浦是倒数第三,感染人数要少于奉贤。

这恰恰说明提前四天封控对疫情有着有效的阻击作用。如果全市都在 28 号进行封控,且物资准备充足,疫情也不会想现在这样。晚了四天,给浦西各区四天的传染时间。这四天反应在数据上就是,提前封控的三区已经在收尾了,后面的还在高位徘徊。

如果上海在三月有对公共交通做出停运,减少跨区流动,也会比现在好多了。

知乎用户 流浪的蛤蟆​ 发表

上海应该还要持续这个量级一段时间吧。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上海疫情算是给全国各大城市树立了一个很典型的榜样,面对疫情,只能是选择大面积的一刀切,小而美只能用于病毒传播性不强或者是确诊人数比较少时才能用,当病毒的传染性升级或者是确诊人数比较多时,还采用小而美的防疫手段,就不行了。

疫情在变,防疫的手段也要变,就像上海当时发现了疫情,就只封闭了一家店子,那个时候大家都夸赞上海的防疫手段比较好,尽量的减少了对居民的影响。以那个时候的传播力和确诊人数,当时上海的防疫手段的确是不错的,但是后来疫情严重,还保持着之前的防疫手段,就明显不行了。

现在上海基层人员的压力非常大,人已经是非常疲惫了,还好有全国的支援,才能有时间稍微轮班缓口气,不然就惨了。上海被隔离在家的人也快被憋有点不行了,一般隔离前半个月状态还行,隔离半个月之后,各种负面情绪就会开始有了。

唉,只能在坚持坚持了,上海已经有小区接触隔离了,应该快了。

知乎用户 子鱼 发表

知乎不要发这种推送了,真实情况平台都给屏蔽了,得编一些歌功颂德的才能过

知乎用户 庞九林律师​ 发表

不要刁难转阴回家的感染者

没有爆发式增长,已经非常好了。
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接近成功的时候,稳住。
可以不帮忙,但是不要给防疫工作添乱。

善待被感染者,他们没有错,不要歧视他们,尤其是转阴回家,一定不要刁难。

知乎用户 姆拉克爵士 发表

上海疫情首现死亡 3 例病例,这里真的建议我国所有的病毒专家,学者,公共媒体,认真,仔细,专业的评估一下,到底这三位是死于新冠,还是只是新冠死亡和自然死亡重合的人口。

到底国外数据是不是和我们国内数据有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才导致国民对新冠(特指奥密克戎)毒性造成了严重误判。

已经有几十万样本了,全国可能过些天可以找到上百万样本,这个足够专家学者们去论证了。

到底上海这些人救治(只计算专业医疗投入),造成了多少医疗资源。

如果大规模放开,预计会出现多少死亡?

半开放会造成多少死亡?多少死亡是和自然死亡重合的,多少死亡是真正像武汉毒株那样致死的?

这不是政治问题,这不是政治问题,这不是政治问题!

希望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给予明确的研究结论。

知乎用户 吃饱了晒太阳 发表

某些上海贵族的话:

外地佬多来一点啊!这点支援还不够塞牙缝。

有没有服务意识?果然是乡下人!

知乎用户 封面新闻​ 发表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 2417 例,无症状 19831 例,详情公布

知乎用户 padapasa 发表

新增死亡三例,甚至不配上个知乎热榜。

说什么都是高龄老人的,哮喘无法就医导致死亡的那一例也是老人吧,那时候激动的人都哪儿去了呢?

知乎用户 韩韩 发表

人在上海

12:10

目前小区里的羊越来越多。第一轮羊已经都拉走了,现在已经是第二轮了。

基本上确认就是集体核酸以后社区内传染的。

因为除了团购以外,没有人下楼。而团购基本上取货就这几个人,一般都分开下楼取的,基本遇不到。这样的情况就算从 1 日开始也 18 天了,封的早的已经 30 多天了。

羊了以后很多人主动上报,但防疫中心和居委会也没办法及时更新数据。造成本来羊不用敲门下去做核酸的,也给叫下去做核酸。然后感染一片。有特别注意的就没下去,但是有的人就是没注意,就是下去了。也不能怪别人了,毕竟很多老年人不懂。

不可避免的,集体下去做核酸就会聚集。所以每回测完一轮,就会多出几个羊。

前几天是上门做核酸的,诂计做了 2 天,医务人员累的不行,现在又改成下楼了,但是下楼就是集体聚集。

听说上海要连做 6 天核酸。现在这个核酸都做出教条主义了,搞的好像核酸可以解决新冠一样,一直做一直聚集,结果就是越做越多。

上海以前每天 120 急求过 1000,现在的数量只多不少,相当多人现在是很难得到急救的。可以想像一下每天得多少人出事。

知乎用户 华明强 发表

不敢说了,不敢说了,等下官方又来辟谣了!现在上海辟谣都成 2022 年的专有名词了!

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确诊超过 30 万 + 的上海还没有高风险地区,好魔幻啊。为什么上海不能设置高风险地区,谁能告知一下吗?

知乎用户 苏秦 发表

有些人发财了

有些人眼红,派一批人过来也要捞一笔

还有些人在跑群演

发财的人肯定希望不要结束

不愁吃的人无所谓

你呢

我没有赚钱的路子,就写个字参加活动

佳人们帮我点一下下面的回答

还指望这个吃饭呢

求求了

佳人们,不要点这条了,点下面的这个

哪一刻你意识到,阅读这件事依然无可替代?

我是靠这个吃饭的,这条没有用

一定点这个,佳人们

你是如何熬过生活中的艰难时刻的?

家人们,不要点了,这条没用啊

你想点赞同的时候进这两条里面

家人们,不要点这条,换一下不行吗?真的没钱了

不装了我,真的穷啊!家人们,上面两条随便点,,不要点这个

怕了怕了 大家不要点这个回答

上面两个都行

不是专业的答主 无人问津 所以求大家可怜一下

知乎用户 脑洞太开 发表

全国的核酸流程都应该改进 太浪费资源了 而且有传播风险

管子发到户 小程序扫码登记 自己捅鼻子 棉签头掰进去 密封 需要混采送到下一家消毒管子继续 最后收集起来消毒管子送检 又快又安全 不要动用医护人员 没有交叉感染风险

知乎用户 毛毛熊 发表

情况就是捅了这么大篓子,除了几只连苍蝇都算不上的倒霉蛋居然没有一个人下台?除非有上海高层负责人下台,否则爱丁堡发布的信息我一个字都不愿意相信。

知乎用户 李雷 发表

知乎用户 Frederick 发表

Frederick:上海疫情数字 - 截止 2022 年 4 月 17 日 24 点

还是官方数字说话吧。

市卫健委今早(18 日)通报: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其中 85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09 例确诊病例和 19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每日新增曲线:

各区汇总:

![](data:image/svg+xml;utf8,)

各区总量曲线:

各区每日新增曲线:

从 4 月 13 日起上海发布开始新增发布了一个出院和接触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详细数据。

![](data:image/svg+xml;utf8,)

后面是不是等净日增为负了就算是动态清零了?

知乎用户 1 齐看数据 发表

和之前的判断基本一致,上海疫情进入下降通道。

南开大学最新上海疫情研报称「上海疫情仍存在大的不确定性,可期在五月底前结束」,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今天数据全面向好

新增阳性创下 10 天以来的新低(已剔除无症状归转确诊的人数)

新增阳性确诊率下降,说明感染者病程越来越短,发现得越来越早了

管控区外阳性人数创新低,管控区外传播的力度进一步降低

管控区外阳性比例创新低。在管控内外人数双降的时候,这个指标才能说有好的意义

之前张网红在管控区域内外双增的时候,居然说出了 “管控区外阳性比例降低” 是一个好的迹象

这里解答大家一个问题,很多人觉得上海的阳性怎么越测越多呢?是做核酸传染的吗?

可能性很小很小,各地发生疫情至今,并没有发生过核酸检测大规模传染的事件。

那小区为什么阳性越测越多呢?

第一个原因:本来就不少,上海自 2 月 24 日发现第一例阳性,到 4 月 1 日全城封城,病毒有 14 天潜伏期,这些天慢慢检出越来越多的病例并不算异常。且病毒已经隐匿传播了一个多月,武汉隐匿传播一个多月的时候,全城的感染率约 5%,上海目前约 1.5%,考虑到有很多人戴口罩,以及有一定打地鼠防疫政策,所以目前的感染规模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传播速度。

第二个原因:上海在早期无法做到应收尽收,传染者在家里传染了家人、邻居。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在患者的无症状时期即可进行传播,所以上海的奥密克戎传染很多是一家子一家子全军覆没的状态。高频率的核酸检测非常有必要,就是要把患者尽快筛出来,在传染性出来之前就尽量隔离,不要影响家人,在上海的人有必要白天戴口罩,是有可能有传染源的。

第三个原因:上海封城时期,某些不自觉的人乱跑,造成了社区传染还在继续的现象,麦德龙堵车事件,上海不禁小车上路,还有人下楼跟邻居聊闲天。上海幻想着靠 “自觉” 来控制疫情,小区里羊越来越多,某些小羊人,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真的严格遵守了非必要足不出户的防疫规定。有人嫌弃上海给楼贴封条影响 “自由” 的时候,我就说了: 贴晚了。

第四个原因:上海还是要收物资的,在庞大的感染规模下,出现物传人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收物资的人,要做好物资的消毒,收拾完外面拿回来的东西,外包装要尽快扔进垃圾桶,要洗手消毒,每次回来都要洗手消毒。

上海社会面清零只是时间问题了,坚持坚持,努力努力,胜利就在前方,不可功亏一篑

现在江浙各地都已经收到上海疫情的波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上海疫情没有控制

到 5 月底来到 600 万感染是要多正常有多正常的数字,到时候是上海火葬场昼夜繁忙,火葬场黄牛乐不可支,全国要建的就不是方舱,而是火葬场了。

最后,必须严厉批评为上海防疫失败找借口的胡锡进和丁香医生,作为几百万粉丝的微博博主,做出这样的舆论引导是十分不负责任的,你尝试防疫措施,拿全国产业链里最重要的城市来试?

因为,上海一开始的路就是歪着走的

知乎用户 Roy 住在迪士尼​ 发表

更新:下午发了新的政府礼包!

牛排有两包,是冷鲜的!

压在下面的还有一大捆芹菜,一包米和一盒鸡蛋。

这次居然都发抽纸和卷纸了哈哈….

以下原回答:

隔离日记再更新。

昨晚睡前,我很忐忑:今天应该不用做核酸了吧?

结果七点迷迷糊糊醒过来,又要下楼做核酸!!!!

然后在排队的时候,楼长阿姨说,又有新的异常了…..

我当时一整个麻到家了。

前面隔离那么多天又作废了,新的 14 天循环又开始了。

而且核酸异常,还不会上榜,也就是说我们小区现在其实是 14 天的第 0 天。

这样算下来,我们小区已经续费到五一假期了。

而且真的很莫名其妙啊,不是在封控吗?

抗原自测和核酸做了那么那么多次,为什么还是会莫名其妙有新增?

是检测有遗漏人员,还是团购携带,还是有人不遵守秩序,执意出门聚集,

能不能给个准话啊….

老百姓天天像被当球踢一样,真的很心累。

刚刚又看到上海发布新的三区检测筛查通告,

封控区要天天核酸了…..

真是无限死循环。

我看等隔离出来了,大家直接约年夜饭好啦!

知乎用户 云卷云舒 发表

上海已经不是中国的上海了!她是卖办资本、外国资本的上海了,抗疫只是无意中揭开了这层画皮。

理由 1:抗疫以来,上海各层级、各方面的极端拉夸、极端拖沓、极端违反常理的做法,完全是敌对势力所希望的!所造成的结果也是对方所希望的!

理由 2:封控前放毒,装睡。清零远未实现就迫不及待开通高铁,又是一如既往对外投毒!这不就是敌对势力所希望的吗?

知乎用户 思妤​ 发表

薛之谦的一首歌的旋律及歌词已成为敏感词。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狗 发表

挺好!按照数字看,感染增加人数进去了平台期,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感染人数已经是 2W 例以上,这可能又不是一个好消息了。

之前抢到了一个叮咚的蔬菜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抢菜了,有没有小伙伴说一声现在的物资供应如何了?能不能跟得上?

如果这些问题也解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算是进入了平稳的过渡期了。

如果就医问题也解决了,阳性患者也即时转运了,可能绝大部分人可以等着解封了。

上海加油,愿我们都能早日度过这场难关!

知乎用户 一阳来復 发表

知乎用户 会飞的狗 发表

弱弱的问一句,现在是不是完全不在乎经济了么?

现状

现在的情况是,不仅仅是上海的企业,上海辐射的长三角经济圈中很多企业都处于停工停产的境地,有的企业已经停工停产。

人员,出不了社区,无法回到企业上班。

物流,现在的物流处于荒唐的地步。京东搞了所谓的 kamikaze 物流。现在南京发往上海的一柜货,从封锁前的 4000 元,涨到现在的近 5 万元。而且由于荒唐的策略,导致集运开车司机奇缺,因为都被隔离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原材料,因为物流的问题,不少工厂的原材料已经无法支持生产。

供应链,现代企业是上下游大规模协作的企业,只要供应链中有几家企业无法供货,供应链就会断掉。 这个影响不仅仅是上海一地,也不仅仅是长三角地区,而是全球性的。已经影响到了,日本,北美,澳洲,欧洲的一些工厂。

发货,在 2020 年都没有停掉的物流,在 2022 年停掉了。无论是线上的卖家还是线下的卖家,发不了货,啥都是白搭。。。

长三角很多中小企业,可能活不过 5 月份。这不是开玩笑的。

内资很惨,外资就好了么?

前有欧盟的企业发表了请求,表明在 4 月初,就有 51% 以上的企业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最近日本方面表示在沪 11000 家日企,处境艰难。

很多这些外企是过去四十多年,各级领导,一代一代人,去招商引资引来的。

这些企业不仅仅带来了税收,同时也带来了技术,解决了就业,培育了世界级水平的产业链。

在 2018 年,美国政府极限施压的情况下,也只有少数企业搬走了。日企在过去几年中慢慢悠悠的转走了一些,但是大量企业还是留在了这边。因为基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劳动者素质是极高的,管理者是高水平的,是理性的,可信赖的。现在的情况在悄悄的发生变化。

欧洲代表获得的答复,就是,他们也是代价。

暂时尚不知道,日资企业获得的答复是什么。估计也不会乐观。

前几天小鹏汽车说,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链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也是当年引进大众,通用的副产品。

而这几天的尝试的复工复产,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

![](data:image/svg+xml;utf8,)

关键的问题,就是把所有的责任都甩给了企业和个人。 要求企业签署复工承诺书。

实际上这个方案,实操性很差。

一,楼栋七日阴,本人七日阴。这条就基本关住 50% 的人。

而现代化生产环节是高度配合的,不是 50% 出勤就能恢复生产的。

二,离开社区后,吃住在单位宿舍。那这些人的家里人还要不要管?

谁来保障他们家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居委不可能保障的。

三,将所有的责任全部转移给了企业

这根本不是复工啊,只是换个地方隔离。对企业极为苛刻,要求各个车间物理隔离,无接触工作,出了疫情企业负全责,一天两测,早上抗原,下午核酸。

有消息称,一些外企对这种措施表示不同意见。

而这些允许复工的企业也是精挑细选的,第一批 666 家。而上海有多少企业呢?长三角有多少企业呢?

在战争中大轰炸是摧毁敌方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二战中,德国对伦敦发起了大轰炸,试图摧毁英国的生产能力。但是轰炸不是 24 小时的,无论是 V2 导弹还是飞机都是有间隔的,轰炸也是有死角的。只要轰炸一停止,伦敦的军民就钻出防空洞,恢复生产自救。

而现在的做法,是 24 小时无间隔的,无死角的。就算是大轰炸,也不会对物流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就算是大轰炸也不会造成这样的食物短缺啊。

我就问一句,是不是现在已经完全不在乎经济了?

这可是过去几十年几代人奋斗的成果啊。

转载——雷尼尔

知乎用户 chris7896​ 发表

今天我想说的新闻有两个

第一个是 ——- 今天上海出现 3 例死亡病例!重症昨天报的是 16 例!

看了一些平台关于这个新闻下面的留言

“啊,这都是高寿啊”

“三位老人走好,我感觉我不得新冠估计都很难活到这个岁数”

“年纪大了确实很难救济,一路好走”

“都这岁数了,还有什么可惜的,对自己对家庭国家都是解脱”

“碰到感冒这三个也会挂了,解封吧”

第二个,也不算新闻,就是武汉这边实行健康码 “灰码” 管理,超过 48 小时不做核酸,健康码会变灰,并且在再次核酸检测半小时后会重新恢复绿码,灰码不能进入任何公众场合和公共交通工具 ,出行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很多平台关于这个灰码新闻下

武汉市民基本是一边倒的支持

而一些不知名的账号则是指责劳民伤财,麻烦要死,不够人性。

对比两个新闻,一个上海,一个武汉

其实武汉算是全国目前对疫情控制最好的城市了,但是哪怕是经过 2020 年疫情的生死考验

在做核酸这个事情上,人的惰性一样也在出现,武汉也有大把人不自觉做核酸

所以为了应对奥米克戎的超强传播性才会出台 “灰码” 制度

强制所有人自觉去做核酸检测

这还是免费的情况下,在武汉这个疫情封城 76 天,死亡 4000 多人的城市都这样

想想其他城市和地方呢,对防疫平时的懈怠和看轻会到什么地步?

还有人称不够人性,所谓人性是什么?

人性最大就是追求自由,无限的自由,但是在一个社会中可能有无限的自由吗?

不可能,自由都是相对的,和你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公民责任对应的

追求绝对的自由,最后获得的都是绝对的不自由,甚至死亡

就像西方抗疫那样,好像对每个人都讲表面的人性化,但是真正落到钱上,那就是谁有钱,谁才真正自由,没钱的连核酸都做不了,治病更是无从谈起,死亡那是一波波的,最后看着各国财政部长笑着说下一年度的社会福利支出养老支出可以节约多少多少亿美元。

然后对上海三位死者,我只能对他们的家人说节哀!!!

而那些所谓平台上面的发言,我只能说相当的冷血,

似乎不是发生在他们自己或者亲人父母身上的事,就永远不会发生一样

有些人似乎忘了,变老是肯定的,人对生的渴望也是肯定,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谁给你们资格说 90 多岁就活够了该死了,换你父母你能说的出这种话吗?

这些人真的是,没重症的时候,说这个病就是大号感冒没重症,要躺平共存解封

有 3 个重症的时候,说这个病感染几十万才三个重症不要紧,要躺平共存解封

有十几个重症的时候,说这个病重症十几个都是有基础病的人才会这样,要躺平共存解封

现在有三个死亡病例的时候,说这三个死亡的都是高寿的,普通人压根不会有事,要躺平共存解封

我不知道当死亡数量如果变成指数上升时候,这些有人又会超越做人底线

说出什么匪夷所思的话来,攻击防疫政策,攻击国家 ZF

在病死的人身上榨取所谓要求马上开放,马上解封,马上躺平共存的话语价值的生物

我觉得真不配称之为 “人”!

最后,难以苟同某些沪吹所谓的防疫越烂,越国际化,防疫越好,越穷乡僻壤的狗屁话

要点脸,有点体面好不好,比烂还要这么说,显示某些人智商真的不在线!

知乎用户 黑芒 发表

服了共存躺平党。

上海疫情没死人的时候你们喊上海感染那么多,一个都没死,应该放开。

今天死了三个了,我看到这个问一下有人在喊,论证下是不是和自然死亡重合的。

4 月 17 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 2417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目前情况如何? - 姆拉克爵士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8585545/answer/2444708998

有什么好论证的,摸着米粒坚过河啊。人米粒坚的数据在那

数据来源 Monthly Provisional Counts of Deaths by Select Causes, 2020-2022

疫情死亡人数上来之后,Accidents 死亡人数,Motor Vehicle Accidents 死亡人数,Assault (Homicide) 死亡人数,乃至 Drug Overdose 死亡人数,都有 20%-30% 的增幅在那里。合着人家每月事故多死 4000 人就视而不见了?

没有比烂的意思,上海现在因为疫情次生灾害死亡的人确实有,并且也很可悲,但是这不是你们选择一个更烂的选项的理由。

顺带吐个槽,给共存党、躺平党一个论据,美国 2022 年 3 月总死亡人数,好像差不多是 2014 年以来单月死亡人数最低的几个月之一了。你们可以试着论证一下,新冠有益于延年益寿。当然,也可能是 “应死尽死”。手动狗头. jpg

知乎用户 肥嘟嘟左卫门​​ 发表

知乎用户 小电筒儿童营养​ 发表

4 月 17 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 2417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目前情况如何?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8 日)通报: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其中 85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09 例确诊病例和 19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 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知乎用户 发酵的夏叔 发表

第几次回答热贴了?

坐标浦西老小区,时间 4 月 18 日

发现我们小区的新增阳性上榜,是摊薄的,今日一觉醒来,又喜提 7+7。

大家被关的精神要出问题了,夜半狼嚎的大有人在(肯定不是哈士奇反串,毕竟人声狗声老衲还是分得清),家庭战争声声入耳也颇多。我觉得心理辅导需要介入。

团购太狠,冰箱爆仓,用泡沫箱加冰块混一混。

昨天孩子柔术体能打卡,按老师要求做了一百个简易波比跳,爷爷奶奶心痛,连累老母亲被一顿排楦,生啊死啊都出来了,垂头丧气。

只好默默的让老师把长辈们移出打卡群这样。毕竟眼不见心不烦,对吧。

日子再难捱,也要坚持下去。

知乎用户 tommywu 发表

我看到几个外媒说 20 号社会面清零,就知道没问题. 就算病毒不讲政治,统计病毒的人可必须……

知乎用户 蚂蚁社保 CEO 发表

人在上海,刚做完核酸上楼。

今天上午又开发布会了:

今天起至 21 日,所有封控小区每日全员核酸;
管控区内所有人员,18 日、19 日、21 日各进行 1 次抗原检测,20 日进行 1 次核酸检测,错峰下楼采样;
防范区内所有人员,7 天进行 2 次抗原检测。

叮咚、美团、盒马等平台上的菜还是要靠抢,纯粹拼手速,看运气。

特殊时期公司小伙伴都很给力,远程办公目前为止配合的还很顺利,感恩小伙伴们如此给力。

周末协调人员为公司上海办公区的小伙伴每人安排了一份物资救援包,为大家在生活保障上出一份力。

这两天陆续收到大家反馈:物资已经收到了,看到大家的反馈以及都平安的消息很安心。

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早日散去。

上海加油!蚂蚁社保加油!

知乎用户 天下帝师 发表

最近发生的新闻,目前魔都的物资价格和人力成本已经碾压迪拜、纽约、东京等地,大量非法骑手不做阳性检测就非法上路、不少商家恶意哄抬物价,但是却无法受到严厉的处罚,往往也就是行政处罚和暂停营业,导致屡禁不止。甚至还有些人伪造通行证和公文坐地起价,而规范化的配送企业购物又太难抢,民生维艰。个人意见是疫情时候对发国难财的不能按照平时的市场监管标准,既然对于疫情期间的谣言和各项规定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比平常严厉百倍的打击,为何对奸商和投机骑手不能重拳出击?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消费已经负增长了,gdp 还能保持正数,实在是厉害

要知道上海疫情是 4 月份以后的事情,3 月份还没疫情了

2022 年一季度展望:从汽车、房地产、外贸看三驾马车,深挖洞、广积粮应该早做准备

我国汽车行业 - 2:新车零售开始下跌,消费萧条需要经历几个步骤?

3 月长沙、重庆、青岛、太原、天津、成都新房销售面积,准新房与期房的价格博弈结果是什么?

杭州 - 3:楼市分水岭即将出现,3 月份中签率出炉给我们什么启示?

家电 - 1:3 月份家电市场线上、线下消费下跌意味着什么?家电消费与结婚率、商品房空置率有什么关系?

消费水平变迁:从智能手机出货量看中国消费的发展趋势

2014-2022 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022 年 1-2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为何暴跌?

外贸:2020-2022 年 2 月我国进出口趋势是什么?为何 2021 年人民币升值,外循环优势丧失意味着什么?

西安 - 1: 十六次万人摇号买房到底是什么情况,西安楼市是否特立独行长期看涨?西安与杭州楼市摇号的异同点

2022 年 4 月,太原、天津、青岛房价走势,全国房价月度环比走势说明了什么?

我们从汽车、房地产、外贸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一季度的经济前景,一季度家电消费 1430 亿,低于 2021 年的 1609 亿,同比下跌 11.1%,其中线上同比下跌 7.5%。

一季度末美团、京东等企业纷纷开始裁员,美团全年亏损 235 亿,其中社区团购等新业务亏损 384 亿,餐饮佣金率 4.1%,灵活就业人群 - 美团骑手当年合计 527w 人(包括离职骑手)。

其中 2021 年美团外卖金额达到 7021 亿,收入 963 亿,美团骑手支出 681.83 亿,2021 年全国餐饮收入为 46895 亿,美团占比为 14.97%,餐饮行业堂食与外卖比例为 5.67:1,已经接近顶部。骑手数量据官方统计为 527w,而骑手配送成本为 681.83 亿,意味着每个骑手年均收入为 1.29w 元,按照三个月招一批员工的速度,每年置换 4 批员工,实际员工工资为 5.17w / 年。为何美团每年置换四次员工呢?

熟悉富士康用工模式的都知道,一线制造业、服务业员工的离职率非常的高富士康忙时招人,闲时裁人,特别喜欢用大学生、中专生。而美团不同于富士康,美团想长期用工,但是一线餐饮服务业、配送业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较长,很多人只是把送快递作为过渡性工作,老板也不会珍惜员工,用完用尽一个再换一个,因此我们从其用工数据就可以看到年均一线离职率非常的高。基本上美团快递员处于长期招工的态势,难道就没有人愿意长期干吗?

如果大家了解服务业的发展生态,类似于海底捞、KFC、星巴克,就可以发现留住员工需要一系列的公司晋升渠道和行业文化,而美团作为简单的配送中间商,现在是做不到的。

-—

通过对美团业务简单的拆解,大家可以看到真实的底层收入及艰难的生存环境,我们永远不要过度消费和盲目乐观。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已经失效,因此我国只能从部分商品的线上零售额增速判断我国互联网企业真实的线上零售额。

电器作为消费升级的一种低价格产品,销售额同比下跌,不仅说明房地产消费开始回落,更加说明我国互联网经济已经进入到存量时代。

外贸增速也开始回落,整个国内的经济周期已经进入到下行初期,即便 4 月份降准 0.25% 也无法扭转趋势。

2022 年全年就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大周期的顶点,没有人能够阻挡住这个趋势的发展,居民的手机消费是对就业最敏感的数据,就业情况向好,手机销量较高,就业情况恶化,手机销量会马上降低。

[1] 家庭消费看家电,个人消费看手机,行业兴衰看房地产,经济周期看货币,这就是未来 1-2 年内我们的微观研究指标。

参考

  1. ^2022 年一季度展望:从汽车、房地产、外贸看三驾马车,深挖洞、广积粮应该早做准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7833&idx=1&sn=3dd32a7219aedbf4844c2272f4bc7f57&chksm=fb84b863ccf33175f0a208e31f4c98ffc50c120cc5c062e7188723fd8a4e5717fe8ccd9ced0a&token=1870439766&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西木子 发表

昨天小区有一例抗原异常的到现在也没出核酸结果,希望是不小心撒了什么会造成假阳的液体之类吧

静默静默

不知道又在搞什么鬼

上海只要不改变一直以来光喊口号提目标

却不干正事的态度

这疫情就会没完没了

市民保障工作也会依旧混乱

刚才看到盒马又改规则了

整好快到点了就参与一把

隔天送变当日送

种类变丰富

但是却更难买到菜了

整个变随机事件

没有之前分区的丝滑

突发奇想塞了一堆东西进购物车

真的只一秒

就被剔光只剩一盒鸡蛋了

真是

何至于此

现在的上海人民已经卑微到什么程度呢

有的小区团购肉类

外企品牌

我看他们收到货时上头的日期

原材料都 2020 年的

虽然还不至于过期

那也离过期没几个月了

现在好多类似的外企直供团购

似乎都在趁机去库存

有的顺便打个折搞亲民价

让居民感恩戴德

牵桥的业主团长收获了赞誉

品牌取得了广告效益

平时对鲜生挑三拣四的市民吃上了肉肉

咦?

皆大欢喜

要不说外企会做人呢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新增 “2417+19831”!孙春兰: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4 月 18 日,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4 月 17 日 0—24 时,上海新增 2417 例本土确诊和 19831 例本土无症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据上海发布 17 日深夜消息,孙春兰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勠力同心、以快制快、一气呵成,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据上海发布 4 月 17 日深夜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 4 月 16 日至 17 日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出席疫情防控专题会,前往疫情较重的浦东新区、黄浦区、宝山区,检查指导 “四应四尽”、日清日结和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孙春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动态清零” 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发扬拼搏精神,拿出决战劲头,勠力同心、以快制快、一气呵成,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参加相关活动。

16 日晚,孙春兰主持召开疫情分析专题会,听取工作组汇报,研判形势,分析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浦东新区阳性感染者数量最多。17 日,孙春兰再次来到浦东新区北蔡镇,了解阳性感染者转运收治进展,随后前往某大型企业听取工厂闭环管理、突发疫情处置情况汇报,要求企业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措施,提升防控水平,防范出现反弹,在此基础上积极恢复生产,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贡献。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孙春兰实地了解医院运行情况,感谢医务人员白衣执甲、倾情奉献,要求明确规范就医流程,全力保障群众就医需求,用心细心服务患者,坚决防止院感。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孙春兰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继续坚持日清日结。黄浦区阳性感染者比例最高。下午,孙春兰再次来到黄浦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督促落实攻坚任务。宝山区疫情上升较快,孙春兰前往宝山区大场镇龙珠苑、张庙街道泗塘一村,实地了解风险人群转运、社区管控、物资保障等情况,要求宝山区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现场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孙春兰听取宝山防控工作汇报,与相关街镇进行视频连线,要求紧盯转运这个关键环节,务必完成应转尽转任务。

孙春兰指出,浦东等区 17 日实现 “四应四尽”,这一仗打出了精气神,极大鼓舞了干部群众的士气。要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负责开展流调工作,科学划定密接和次密接范围,千方百计扩充隔离用房,实现应转尽转、日清日结,毫不松劲,直至全胜。要层层压实责任,推动检测、转运、收治各环节紧密衔接。要带着深厚感情安排好群众生活,多关心群众的困难,切实保障好就医用药、食品供应,畅通应急救助电话和就医 “绿色通道”,决不能因为疫情防控而顾此失彼。各区、街镇主要领导要牢牢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在手上,关键时刻要冲在前面,一级带着一级干,进一步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上海新增 2417 例本土确诊和 19831 例本土无症状

上海市卫健委通报:4 月 17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其中 85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09 例确诊病例和 19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 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死亡病例 1,女性,89 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死亡病例 2,女性,91 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死亡病例 3,男性,91 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3 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上海发布、上海市卫健委

知乎用户 谢小逆​ 发表

世博园方舱 隔离日记 4.15

记录一个隔离人的日常。


生日快乐!

祝我自己

01

因为快过生日了,所以刚进来的时候就希望自己能在生日之前出院。

然而并没有。

倒也难为福建的医护有心,特意找到我们当天过生日的 5 人,给过了个生日。

过程温馨又尴尬。

说起来,倒是有个温馨又尴尬的事儿。

今天早晨,有个医生姐姐来喊我,说要给我过生日。

虽然过程很像罚站,但在这样的境遇之下,已然是很有纪念意义。

不管怎么样,这算是我收到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了。

今年的生日愿望,解封之后要恰一顿火锅!

【4.14 日记:乌鸦嘴小姐】

4 月 14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200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872 例,目前情况如何?

【4.15 日记:伟岸形象】

4 月 15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590 例、无症状感染者 19923 例,目前情况如何?

【每天的日记会更新在当日的问题回答当中,以下合集链接,行李清单在里面哦!】

我的方舱隔离日记

知乎用户 雷切​ 发表

大家警惕当官的把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招数 从文革就能看出来了 别上当了哈

知乎用户 老疙瘩汤 发表

与昨天相比,确诊病例数量下降了一千左右,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也下降到两万以下了。

什么情况?

出现众望所归的拐点了么?

上海的疫情通报里,一直缺乏社会面筛查的详细分类信息,只是强调无症状转归多少确诊。尤其应该突出社会面筛查的结果,这样,起码给大家点儿希望。

依然有两万多阳性感染者,和昨天相比,总数虽然略有下降,但是,还在两万以上,清零的道路依然漫长。

知乎用户 楚烈​ 发表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视频,火大,糟践一大堆粮食又丢垃圾桶,

玛德正在干正经事一下子被气到血压上来了。

视频就不发了,不知道具体日期与发生地点。

这个问题里面的描述并不详细,我把问题中链接的内容打开发现别有洞天: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
死亡病例 1,女性,89 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死亡病例 2,女性,91 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死亡病例 3,男性,91 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3 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提问标题那么简略,就想要蒙混过去这些,真几把恶心。

知乎用户 冬不台风 发表

上海卫健委通报,4.17 当日重症病亡 3 例,看新闻广东和武汉的第 n 批 IUC 救治团队又奔赴上海了,结合上海使用的陕西 “新冠康复期血浆” 用量远多于拥有近百例重症的吉林,说明上海通报的只有 16 例重症,严重的不符合实际医疗资源占用。

昨日病亡 3 例应该只是开始… 但希望疫情早日过去,重症的同胞们都能平安无恙出院☀️☀️☀️。

知乎用户 gmfq 发表

平时,早上 8 点,看一下上海疫情,20000+,心中咒骂一下上海,关掉手机,准备居家办公。

今天,大抵还是这样,但是突然发现了竟然出现死亡病例了,很吃惊,毕竟重症病例那么少,好巧不巧,重症当中就去了 3 个,这就让我怀疑,上海的病例分布了,感觉那重症病例是不是危重症,而一些重症却分布在普通型当中。

但是,不管是不是这样,中国这种动态清 0,才是最对百姓负责的,也是最符合中国实际的,30 万出现了 3 个,这个病死率很低了,不过像某些人说的放开,那医疗挤兑得成什么样,种花家就是最棒的。

补充说一下,上海有 666(好数字 doge)个企业进入复工名单了。据统计,复工的企业包括汽车及汽车产业链类企业,共 251 家,占比 37.7%;其次的是医药医疗类企业,共 184 家,占比 27.6%;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类企业 83 家,占比 12.5%;能源化工类企业 66 家,占比 10%;其余还有食品及加工类企业 17 家;航空航天类企业 9 家。

方案要求白名单企业通过封闭管理、集中办公等方式确保自身正常运转,按照高低风险相隔离,严格闭环管理,实施 “早测抗原、晚测核酸” 的每日检测。同时,加强对内部服务保障人员的风险排查,对外接触人员要与内部运行人员实行分离管理,运输车辆要定车、定点、定人、定线、定检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

复工是个好消息,但是希望能切实落实防疫要求,不要出现什么幺蛾子,不要让全体在沪人员的坚守白费,希望上海能早日全体解封。

知乎用户 左海 psy​​ 发表

本来应该是曲线或者指数。

硬生生的变成了直线。

不用拟合了,人为回归。

今天已经是被封禁的第 35 天了。昨天又团购了混饨饺子和牛奶。小区里昨天又出了阳性异常,据说一号楼的抗原异常和核酸混检异常。

又喜提 14 天。小区的居民开始自发的建立自治组织。

是一个松散要严密的值班行为。

目的是为了不让大家下楼,减少接触,阻止病毒传播。

如果从如果从一开始让大家就准备好 14 天的物资,严格居家 14 天。想必疫情已经结束了。

我们真的很难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

可能这就

是人类的劣根性吧。

知乎用户 蜜橙好医​ 发表

在 4 月 18 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通报上海近 3 日疫情情况:浦东新区、松江区和青浦区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闵行区、徐汇区、黄浦区、宝山区、杨浦区、虹口区、长宁区、嘉定区疫情总体处于平台波动状态;普陀区和静安区疫情有所反弹;奉贤区、金山区和崇明区疫情持续低位,基本趋稳。

会上,上海市卫健委同时明确后续 “核酸 + 抗原” 检测安排:18 日起到 21 日,封控区内每天进行 1 次核酸检测,4 月 15 日前 5 天内有阳性感染者的楼栋(宅),上门采样,4 月 15 日前 5 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的楼栋(宅),错峰下楼采样;对管控区内所有人员,18 日、19 日、21 日各进行 1 次抗原检测,20 日进行 1 次核酸检测,错峰下楼采样;对防范区内所有人员,于近日再进行 1 次抗原检测。

17 日,上海本土确诊病例出院 733 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9473 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

截至 4 月 17 日 24 时,在上海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有 16 例。4 月 17 日,新增死亡病例 3 例,均为高龄,同时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均未接种新冠疫苗。入院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知乎用户 aibili wu 发表

还是你魔都厉害,每日数量我都不看了。麻了。

知乎用户 种纬​​ 发表

1,当一个人隔离久了,绝对需要考虑增加幸福感的事情,比如对我而言就是嚼鸭掌 / 凤爪。咀嚼咀嚼那些骨头,体验自己的存在感,觉得此时此刻自己是活着的。

2,当一个学生隔离久了,绝对需要考虑增加幸福感的事情,比如上海大学刘波老师建议,关注封控时期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尽量让他们外出透透风,哪怕拉去操场散散步也好。

3,这些事情很小,但足以让人感受到惬意和美好。因为对于许多人而言,吃喝是不成问题的,心理健康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调节。

4,尤其是一些群体更是值得关注,比如学生,上海之外地区的学生甚至可能半年半年地隔离,那这时候你把他们关了,就得解决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的问题。

5,总之,不要把人当机器看,有思考的人自然是有情绪的。

知乎用户 白日梦想家 发表

这次上海疫情以来,第一次官方死亡病例:3 例。

但仔细一看,并无必要恐慌,这 3 例都是高龄老人,分别是 89 岁,91 岁和 91 岁,均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

上海疫情整体的趋势,还是高位波动,前几天在 2.5 万上下波动,今天的数据显示,还在进一步下探。

就今天新增的阳性来看,浦东在过去 5 天破万后,今天终于小于 1 万了,且大幅下降。

值得警惕的是,浦西这几天在小幅上升中:

看今天的发布会,各区的疫情有以下信息:

关于过去 3 天的各区疫情发展:浦东,松江和青浦疫情呈下降趋势;闵行,徐汇,黄浦,宝山,杨浦,虹口,长宁和嘉定的疫情总体处于平台波动;普陀和静安的疫情有所反弹,奉贤,金山和崇明的疫情持续低位,基本趋稳。

关于接下来核酸抗原的检测安排:今天起至 4 月 21 日,封控区每天进行核酸筛查;管控区 18 日,19 日和 21 日做抗原检测,20 日核酸检测;防范区 21 日开展抗原检测。

知乎用户 布闻布问​ 发表

今日播报:

浦东新增 7740,浦西 14508,总计增长 22248

今日社会面数量新增(野生)持续下降,且新增中包含 853 例为无症状转为确诊。看起来形势不错

日增长前五情况入下

各区累计数据如下

各区浓度情况如下, 上海中心黄浦已经直奔 4 人 / 百人了

我们把视线放到浦东,浦东每日增加的居住地数量地位运行,不过说实话该上榜的都上榜了,剩下的也不多了。最近一周浦东新增居住地以北部为多, 南部(原南汇地区)新增居住地较少。例如昨日新增居住地中,南北比例约为 2:57

新增工地数量昨日略有上升,值得关注

截至昨日, 前十天内上榜查过 7 天的工地有 9 个,如下图。

工地人群作为弱势群体,其民生保障工作希望得到重视

总体来看,情况似乎在好转,整体的民生物资供应情况也有好转,希望早日复工,早日解封。

知乎用户 李石樵 发表

看到一句话挺有意思,分享一下:

病毒在地球上活了几十亿年,结果这次碰上杠精了。

再次声明,我不是共存派,我是不封派。只要不封,能清零那当然完美多了。请清零派多提怎么不封还能清零的方法。否则就太简单了,全饿死了就一劳永逸清零了。

第 2 轮被封的第 27 天,没啥动态,还是在测测测。我老婆又要拉我下去测,我不去,这次她没拉动,她和小孩去了。

知乎用户 哦哦 O 发表

本评论不发图片、不发传闻、不发新闻、不发故事

只正常评论自己的经历。

答者身处松江区九亭镇,所有内容不包含主观臆测,也愿为言论负责

第一部分 时光

22 年 1 月中旬开始,上海开始报道病例新闻,也逐渐出现极个别地区封闭管理的报道

22 年 2 月也就是过年后开始复工的时间节点,对周围疫情相关的新闻存在指数级上升

当时我们也对接一些医院的工作,每次进去都需要做核酸才能进入

开始感受到越来越浓重的疫情信息

22 年 3 月开始,以前精准防控开始失效,经历了大家众所周知的那个 “酒店感染事件”

上海疫情开始大面积扩散,

22 年 3 月 7 日,小区封闭了,这个时间点大家还没有重视,基本实行的是封闭 2 天解封 2 天的状态

在执行第 2 轮解封后,小区出现阳性患者

然后从 3 月 7 日一直到 3 月 23 日,基本执行的是周四 - 周日核酸封闭,周一到周三工作。

22 年 3 月 23 日,小区确认正式封闭一直到今天,4 月 17 日

1、这期间,我们经历了初期网购自行去大门口取货

2、到每天早上 5 点 30 起来团平台菜

平台菜物资的特点是:价格上涨很少、难抢、限制时间、数量有限;

3、再到开始微信群接龙团菜

社群菜物资的特点是:价格上涨较多(50% 以上,有的离谱的是 300% 以上)、需要起量才配送、时间周期 2-4 天;

4、随着线上抢菜的困难、社区团购乱象的发生,物资越来越匮乏,政府及社区开始发放蔬菜和资源礼包

4 月 6 日下午 第 1 次发物资 一包面条、一包广式腊肠、一颗西红柿、2 小盒牛奶

4 月 8 日晚上 小区小部分居民聚众索要物资或者可以开放物资购买渠道,公安机关到场处置

4 月 10 日上午 第 2 次发物资 一盒蛋糕、两桶面、两瓶酸奶、一个果冻、一小袋鸡爪

4 月 12 日晚上 第 3 次发物资 一颗包菜、两根黄瓜、三根萝卜、一袋大米、一只鸡

4 月 17 日上午 第 4 次发物资 一箱酸奶、一小桶食用油、2 罐午餐肉、2 大包达利园的小面包

以上事件小区内有居民猜测闹事了才有后续的物资,我个人认为不会是这样的,根据周期判断,应该是本来就准备发放,但需要时间去落实,需要渠道去安排。

第二部分 我

3 月 23 日我暂停了我公司的相关工作,申请了社区志愿者,协助社区进行一些基础工作

3 月 24 日社区开始大规模招募志愿者,建了社区志愿者群,进群以后大家都是志愿者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当时感觉很温馨

为了快速的确定后续工作对接,我带头建立了楼栋负责志愿者群,确定了 28 个楼的志愿者负责人,后续也建立了旁边小区的 26 个楼的志愿者负责人和楼群。

社区把 54 个楼栋的二维码打印并张贴,让各楼居民统一进群获取信息、发布通知

社区工作人员也在志愿者大群里,给志愿者们安排了每一次的具体工作安排,包括核酸检测、物资运送、防疫礼包发放、老人关怀、医药配置等。

我的具体工作就是负责部分信息统计工作,参与志愿者核酸、物资运送等工作,还有就是维护志愿者的心态建设和协调群内信息沟通工作。

3 月 27 日,因为较早知道上海部分区域长时间封闭,所以当时在志愿者群里建议,大家可以把社区里当时还能正常使用美团、拼多多的配送点利用起来,利用还没彻底封闭线上平台时间节点,可以让社区快速储备些物资。

但由于这些信息属于没有对外公布且辟谣的信息,所以具体信息和我有什么证据确定会有后面的情况的理由我都无法对他们说明。我总不能真的去说,后面会封闭几十天吧,那我成造谣的了。

所以当时并不被理解,志愿者都认为我是想多了,认为当时上海广泛传播的 4 月 5 号解封是真的

还有的志愿者认为我是跟团购点合作挣那个钱,说想挣钱我就自己去干吧

但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必须是社区安排,全体志愿者对接统筹,最终落实到每个居民身上才行,个人的力量我只保证了我自己,却保不了所有人。

于是当时我处于被质疑和冤枉的愤怒,退出了志愿者群,也终结了只做了一周、共计 3 次的志愿者工作

因为我的个性更适应于有计划性的合理安排下的工作统筹,现阶段志愿者这种松散组织下比较混乱和随机的临时性工作,确实让我感觉比较难受。

于是利用那 3 天的空挡时间,我储备了大概 20 天的物资,当时预估 4 月 25 左右能解封,结果我自己都失算了,今天依然没有解封可能,前天小区又有阳性,那说明 14 天的 CD 重新刷新了吧。

第三部分 结语

从开始当志愿者,我本来想利用我更早获取的信息,可以提前为小区的志愿者工作提供更多的计划和规划安排,让小区的志愿者工作,流程更便捷、安排更合理、防护更健康、协调更清晰。

让每一个非专业的志愿者,能有一个长期有效且稳定的情绪去进行下一阶段的志愿者工作。但因为个人性格和部分不理解,导致没有最终完成,比较遗憾。

过程中,感受到了志愿者的拼搏和热忱,也感受到了社区的疲惫和困境。

在这段时间内,我个人有很多关于疫情的感悟和理解,包括部分民众对上海的不理解和抵制,也包括人情冷暖素质修养。从大局和个体层面都有很多想说的话,但平台似乎还是很难发布的。

所以话就简洁一些,分为几句

1、专家和机构的策略有没有问题是有历史去验证的,但不能因为现阶段效果不好就说它一定是错的,毕竟绝大多数网友和非亲历者,你们只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动态清零是又想保证社会平稳发展的同时,又能够保护绝大多数的民众身体健康安全的意义。

2、谣言满天飞,有的是完全虚假、有的是部分错误、有的是认知局限。当然也有真的内容,但也不能过渡解读,毕竟对于 2500 万人,个例不能代表所有。

举例:我们小区的闹事,就是单纯的要求提供物资或者提供能自己买物资的渠道,传播出去以后,我看到别人嘴里的评述,包括部分公众人物,竟然说他们抢超市、警察鸣枪、子弹打光,这传的极端离谱。

3、上海的情况不是个例,放在任何一个城市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以前的做法要么选择一刀切,出了问题,直接封闭 14 天,不管大小。再就是西方世界的彻底躺平,不管普通民众死活、自生自灭。

前者一刀切,短期可以长期无力,毕竟疫情彻底消失,现阶段是看不到希望的,可能处于长期并存的阶段,那么我们总不能一有疫情就 14 天,那国家如何正常发展,国家衰败的后果,是民众更承担不起的,参考苏联的解体。

而西方世界的彻底躺平我们更加承受不了,我们的人均医疗资源很低,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一旦躺平,大量的患者需要同时挤占医疗资源,我们将面临医疗资源崩溃的风险。再加上我们人口基数的庞大,那样的结果虽然不会像印度那么惨,也会比较艰难,那时候甚至是全国性的灾难。

放到个体身上,也许今天是三叔的葬礼、后天就是二婶的、下周就二大爷的,谁能承受?

只有尝试有中国特色的抗疫方法,才有可能实现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又能保证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才能有后续的社会进步和综合实力提升。

4、最后,疫情会过去的、灾难也会过去的,互联网的记忆其实很短暂

有多少人还记得 98 年的洪水、03 年的非典、08 年的汶川地震、19-20 年武汉疫情

也许只有亲历者,且有过非常悲伤的记忆,才会刻骨铭心

大多数网友都是吃瓜的态度、随意的键盘,肆意烘托着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悲哀

所以,希望大家尊重真实,尊重人性。

我们的目的更应该是对抗疫情之后迎接美好,而不是为了诋毁某个个体、某个机构,随意的传播各种自己都不知道真假的信息。

上海加油、中国加油

知乎用户 随予儿安 发表

数据下降了是好事。

如果把那些投机倒把和趁火打劫的都抓起来那就更好了。

如果把物资保障和就医渠道打通,那就太好了。

建议大家多关注个案求助信息。能帮的,伸一伸手。共渡难关。

看到希望了。

知乎用户 守正出奇才 发表

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知乎用户 老汉​​ 发表

1. 上海封城的确对其经济影响大,毕竟是全球城市。

2. 本次疫情对于有钱人打击更大,其落差巨大。

3. 社会面清零肯定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在恢复正常之后,如何防止下一次疫情的发生?

4. 病毒目前到底是什么样的等级,为什么没有明确合订本?

5. 后面类似上海,香港这类的港口机场吞吐量大的城市如何进行管理。

6. 后期全国经济活力如何激发,这几年行业凋零的不少,如何恢复?

7. 内外双循环势必要靠上海这种城市作为枢纽,如何给予政策?

8. 大城市有钱人较多尚且嚷嚷着本次疫情怎么怎么样了,那么这几年小城市普通人储蓄耗尽甚至负债累累的人如何援助?

9. 如何让有钱人的财富留在国内,用在国内。

10. 以上问题仅是一点缩影,外部压力带来的经济危机脚步越来越近,如何平安度过?

知乎用户 齐天大圣 发表

黄四郎和四大家族不除,捐再多的物资也到不了鹅城百姓手中,捐再多的捐款也救不了鹅城百姓。

天天说这个话题挺没意思的,视频我发不了,动不动就禁言,删评,挺无聊的。

爱丁堡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我想说的是毁堤淹田正一步步成为现实,现在爱丁堡还在持续不断往全国各地输送病例。很多穷的底掉的小县城都中弹了,这些地方无论是物资还是医疗资源都没法抵抗这些病毒。

知乎用户 呐得​ 发表

近三日总体下降趋势?& 邻里友爱 & 云赏春花

一、总体下降趋势?

今天 4.18 发布会说近三日总体上浦东、松江、青浦感染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我们来看看对不对

1、首先浦东,4 月 13 日最高点之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没啥毛病

2、再看松江,除了 4 月 10 号的高点之外,4 月 5 日以来一直在 700 左右徘徊,看不出总体下降趋势啊!

身在松江的我,所在楼栋 4 月 5 日查出三例阳性被拉走,后面有一周时间核酸停止检测,仅仅抗原筛查,我个人感觉有点异常。难道是医护力量被抽调至浦东了,还是我的小区真的基本排除风险了?

3、最后看看青浦,高点依然是 4 月 10 号,后面一直在 500 多、300 多震荡,总体上哪有下降趋势啊?!

二、邻里友爱

楼下 102 阳性三人被拉走 10 天后,已于 4.15 回归社区了,符合相关要求(2 次间隔 254 小时的核酸阴性 + 符合临床标准)

我们楼栋热心邻居为他们准备了一大包食物,没有网上说的有的小区那样抗拒回归嘛,邻里很是友爱啊!

三、最后

自从 3.28 开始封城,到 4.27 满一个月还有 10 天左右,目前是最后的攻坚阶段,最后的 10 天至关重要

请大家云赏梨花、油菜花、垂丝海棠、紫叶李,静静心,别被各种小道消息,乱了心神哈

云赏梨花

云裳油菜花

云赏垂丝海棠

云赏紫叶李

知乎用户 一气周流 发表

原来以为不测就不会有,现在发现并不是。

9 号后我就没测过核酸了。

问下,现在日增 2 万多,都是谁在测核酸呐!!!

如果不是全员核酸,而只是极少数人群核酸都 2 万了,那这个新增下降……

你品……

知乎用户 no problem 发表

先提醒一句:上海现在已经隔离了超过 30 万患者,可以说是全世界观察病毒真实危害的最佳样本,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算上海之前瞒报,现在总理坐镇,全国人民盯着,也瞒不住了吧?上海几十万患者全都隔离,这个样本比当年武汉还可靠吧?有朋友喜欢拿超额死亡来说事的,我国正常月死亡率大概 1/1700,如果隔离 340000 患者,人均病程半个月算少了吧?那死亡人数多于 100 的才是超额死亡,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上海确实重症率死亡率极低。

有人怀疑上海数据造假的,那请睁大眼睛看看全国的数据,结果也是连一个死亡的都没有呀?所以至少证明在正常医疗条件下,新冠威胁确实已经降到流感一个级别,难道全国的数据也造假吗?可以明确的说,这次疫情上海前期应对确实拉胯,造谣封城以前勉强可以自圆其说,但是封城以后,随着总理和全国支援到达,现在已经逐渐恢复正常,这几天连顺丰京东都已经恢复了,再造谣上海社会面有大量死亡,就有点过于搞笑了吧?社会面和养老机构肯定有少数没统计的死亡,这是封城不可避免的弊端,但数量不可能有很多,上海人本来就对全封闭的防疫措施不感冒,失个火拍个超市视频都引起轩然大波,**真有大量阳性死亡,绝不可能出现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全家老小守口如瓶配合 ZF 隐瞒的情况,想瞒也根本瞒不住。**有些键盘大虾的意思是总理和解放军到了大半个月,上海还在大量隐瞒社会面阳性死亡的情况,这种搞笑谣言就纯粹是为喷而喷了吧?

一边骂人家灯塔、HK 防疫不利,一边把这些防疫垃圾地区的数据当成个宝贝,造谣自己国家的数据造假,这是什么神经分裂的逻辑?就不能有点民族自信看看我们自己的数据?

最后做个小小的对比:从我国去年初最后一例新冠死亡病例算起,肺结核同时期在我国直接造成超过 2000 人死亡,死亡人数对比 2000:0,如果和最近吉林两例上海三例一样有基础疾病间接致死的也算,那肺结核每年造成的死亡数远远超过十万,死亡人数对比 100000:5。

新冠已经肆虐了两年多,但是就算在人均 985 的我乎,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大误区

no problem:新冠常见的认识误区

知乎用户 寒夜里汗水飙过 发表

虽然都是某个店的定价,但是基本代表了上海当前的价格。

市场监督局,物价局,上海还有这俩单位吗。

知乎用户 雍和​ 发表

出现了 3 例死亡病例,这是憋了多久?

死因多半是因为没打疫苗,要说打了就长生不老了!

还好不是跳楼和饿死的,不然得辟谣。


市场流通问题解决了吗?嗯,堵住再打通中…

市民吃饭问题解决了吗?嗯,足不出户,自己解决。

没感染的民众发物资了吗?嗯,发了莲花清汶。

连花 Q 瘟可以防止病毒吗?嗯,防不了,没感染不能吃。

感染的民众可以居家隔离吗?嗯,不行,得附红码!

那如果转阴了呢?嗯,得转运隔离才能绿码。

可以去医院看病吗?嗯,可以,得先去医院测核酸。

没感染的为什么天天测核酸?嗯,测到阳就成功了,因为测核酸可能被感染,有风险。

健康云可以查结果吗?嗯,可以的,但是由疾控中心说的算。

抗原需要天天测吗?嗯,必须的,因为测不准。

方舱转阴了可以回去吗?嗯,不可以,因为回去的地方有阳。

知乎用户 九霄​​ 发表

昨天,上海普陀区流出一份通知,「上海市拟于 4 月 20 日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

不过,按昨日新增感染来看,连续几天的数字都没下降,还是维持 2 万多一天。

来自非封控区的新增数字,依旧接近 1 千每日,压根没有停歇的迹象。

这两天,上海大型企业开始启动复工复产,虽然说是封闭式管理,但人员流动、货物进出肯定无法避免,搞不好就成了什么窝,大幅增加非封控区的新增。

仅剩 3 天时间,也敢喊出 4 月 20 日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就不知道,到时会如何定义「基本」这个概念?

知乎用户 北稚淮​ 发表

平湖援建上海,去了 55 个工人,回来集中隔离不到三天(到今天)确诊 14 个,这就是上海,我们都知道黎明终将到来,但是黎明前的黑暗啊,真难熬

知乎用户 龙广平天下 发表

上海参照香港做隔离管理吧!谢谢你们了。

上海已经外溢到处都是了。

知乎用户 狂撩老公​ 发表

最美逆行者,

大家不要抱怨,上海加油!

知乎用户 棋王 发表

曙光来了吗

鲁迅迅先生说过,“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是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关于上海的很多现实,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目前大概是和平时期一个城市能够遭遇的最大悲剧,堪比处在二战封锁下的列宁格勒或者今天战火中的马里乌波尔。我们现在都还不知道在面对对抗的到底是病毒还是自然界的朋友

看到很多大白和平民相斗殴打,对立严重,很简单现在普通百姓一家关在家里无法接触阳光自然界充足氧气,吃喝不足,前景担忧而去面对一个有症状千分之一传播的病毒疫苗,而大白穿上身则全城畅通无阻还能领到高额补助工资,买到充足蔬菜粮食,很像我此前说的斯坦福 jy 实验,国家根本控制不住这些人性的弱点丑恶一面

路透社,上海已设定目标,在下周三之前阻止新冠病毒在隔离区以外的传播,这将使中国最大的城市进一步放松封锁限制,开始恢复正常生活。我看到各路文件传达决战时刻。

大家记住 4.20 日这个大日子,希望不是给点糖给点希望,目前这是我听到最振奋人心的消息,看到曙光来临。而在海外那些势力则非常愤怒不断讽刺解封也没有用,中国抗疫失败了,要知道他们在海外本质上是想中国混乱,敌人反对的必然是正确的。

全世界都是不检测或者尽量减少,而且面对奥密克戎医疗资源根本就从来没被击穿过,新加坡日韩包括香港现行数据都显示 icu 使用率很低,而且死亡年龄无限接近预期寿命。

从连花清瘟到华大基因到各路防疫利益集团,都在传爆料数据造假虽不知真假。包括各路疫苗集团根本不敢公布不良反应数据和奥密克戎对比,但这么多夸大病毒感染和后遗症要求严格严控封城限制公民自由,这些背后的利益已经严重伤害了人民和经济,已经触及道德底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有序和坚定,和时间赛跑。防止变异出一种危害和传播更大的病毒,到时候那才是欲哭无泪。

现在奥密克戎已经完胜各路人工疫苗,天津数据和东亚数据接近,有序推进放开是非常安全的。希望国家说到做到,早日恢复正常彻底打赢下半场关键战役,这才是坚持实事求是。

知乎用户 最爱吃面面 发表

开心呀,欢呼呀,随便骂骂上海就有那么多赞,马上就能拿午餐肉去睡上海姑娘了。

我这社区经过连续核酸又连续出现阳性,反正上海再落魄也是有底线的,至少知乎天天热榜前三逃不掉,等刀砍落到你头上看你是不是一样开心。

昨天刚入了 20 条烟,已经用 2 条换了不少物资,反正我已经很淡定了,希望到时候高赞骂上海你也如此。

知乎用户 鼻涕虫​ 发表

终于有死亡案例了,虽然官方描述用了 “合并”。相信一定有人长舒一口气吧,107:3。但是随后官方说,死于基础疾病,看描述是死于基础病的时候正好新冠阳性。想必有一些人失望了吧。

另外,如果你们那么关心老人健康,不想因为任何外部原因影响老人健康的话,能不能把地球公转给停下来?

知乎用户 黄薇薇 发表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8 日)通报: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其中 85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09 例确诊病例和 19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 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本土病例情况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含 853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 733 例。

病例 1—病例 459,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 460—病例 624,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 625—病例 670,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 671—病例 716,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 717—病例 830,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 831—病例 899,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 900—病例 1034,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 1035—病例 1049,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 1050—病例 1114,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 1115—病例 1184,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 1185—病例 1232,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 1233—病例 1236,居住于金山区,

病例 1237—病例 1386,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 1387—病例 1400,居住于青浦区

病例 1401,居住于奉贤区

病例 1402—病例 1409,居住于崇明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 1410—病例 1449,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 1450—病例 1464,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 1465—病例 1478,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 1479—病例 1494,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 1495—病例 1504,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 1505—病例 1519,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 1520—病例 1541,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 1542—病例 1547,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 1548—病例 1550,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 1551—病例 1557,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 1558—病例 1561,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 1562、病例 1563,居住于青浦区,

病例 1564,居住于崇明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 1565—病例 1586,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 1587—病例 1592,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 1593—病例 1699,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 1700—病例 1702,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 1703—病例 1948,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 1949—病例 2057,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 2058—病例 2062,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 2063—病例 2100,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 2101—病例 2108,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 2109—病例 2412,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 2413,居住于金山区,

病例 2414—病例 2416,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 2417,居住于青浦区,

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

死亡病例 1,女性,89 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

死亡病例 2,女性,91 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

死亡病例 3,男性,91 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

3 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

无症状感染者 1—无症状感染者 7029,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 7030—无症状感染者 8684,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8685—无症状感染者 10030,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 10031—无症状感染者 10688,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 10689—无症状感染者 11398,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 11399—无症状感染者 12276,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 12277—无症状感染者 13176,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 13177—无症状感染者 14032,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4033—无症状感染者 16307,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308—无症状感染者 17668,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17669—无症状感染者 18282,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 18283—无症状感染者 18300,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18301—无症状感染者 19044,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045—无症状感染者 19389,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390—无症状感染者 19403,居住于奉贤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404—无症状感染者 19425,居住于崇明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 19426—无症状感染者 19615,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616—无症状感染者 19670,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671—无症状感染者 19710,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11—无症状感染者 19729,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30—无症状感染者 19734,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35—无症状感染者 19751,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52—无症状感染者 19756,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57—无症状感染者 19777,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78—无症状感染者 19781,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82—无症状感染者 19789,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90,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91—无症状感染者 19798,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799—无症状感染者 19805,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806—无症状感染者 19810,居住于奉贤区,

无症状感染者 19811—无症状感染者 19831,居住于崇明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病例情况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报告 3 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治愈出院。

病例 1、病例 2 均为中国籍,在加拿大探亲,自加拿大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 2022 年 4 月 16 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 3 为中国籍,在香港工作,自香港出发,于 2022 年 4 月 4 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3 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 21 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上海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

就医保障巡游出租汽车今起可预约

仅供市民普通就医和出院使用

为缓解当前市民普通就医交通需求,确保就医市民 “出得来、回得去”,上海市交通委组织各相关巡游出租汽车运营企业,根据各街镇需求,提供相应运力,由区或街镇统一调度、管理和使用。就医保障巡游出租汽车仅供市民普通就医使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实行点到点运输,详见↓

目前,根据各区报送的街镇用车需求,保障就医的巡游出租汽车已和各区完成对接,作为各区所属街镇的运力补充。有普通就医用车需求的市民,今日(4 月 18 日)起可预约,具体申请预约方式以各街镇通知为准。

另外,今日起中心城区各医院出院市民返家,可拨打巡游出租汽车预约电话进行预约,乘车的出院市民需持有医院开具的出院证明和 24 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宝山、闵行、青浦、松江、奉贤、嘉定、金山、崇明等区市民就医出行参照中心城区,涉及巡游车保障的由各区域巡游车企业根据街镇需求提供运力保障。

出院返家如何预约出租车?

1、今日起,中心城区各医院出院市民(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除外)返家,可拨打巡游出租汽车预约电话 62580000,进行预约。(预约请至少提前 24 小时)

2、出院返家的市民需持有医院开具的出院证明和 24 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知乎用户 看海人 发表

原创 观雨大神经

原文地址:“共存” 还是 “清零”?全球疫情扩散后的真实图景。

  应对肆虐的新冠疫情,人类是应该 “共存” 还是“清零”?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广泛争论的话题。

  美国从去年 6 月份开始就提出了和新冠病毒 “共存”的策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在美国的带头下,手握大量医疗资源的发达国家纷纷走上了 “共存” 之路。“共存”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放弃社会层面的防线,将医疗系统作为应对疫情的主要力量。“共存”策略下的社会防疫措施不能说没有,但其强度很低,已经完全无法阻挡疫情的扩散。这些国家既然要张罗着“共存”,那么他们的社会防疫强度自然就是在不断往下躺的,不过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会时不时的支棱起来一下。

  比如说德国一度打算从今年 5 月 1 日起废除新冠阳性病例强制隔离政策,但在 4 月 5 日的时候他们的卫生部长又反悔了。该部长表示废除阳性病例强制隔离的政策发出了一个 “错误和有害” 的误导信号,让人误以为新冠毒性很低,随后德国卫生部决定延续强制隔离政策。无独有偶,英国也开始在 “共存政策” 上摇摆,他们刚刚在 4 月 1 日取消免费的新冠检测,仅一个星期后其首相鲍里斯就表示视情况不排除再次进行严格封控。“共存” 带头人美国则是在 4 月 13 日宣布再次延长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这种一下躺下一下又支棱起来的行为看起来很像是在做仰卧起坐,那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来回折腾呢?

  其实不管是各国在政策上的摇摆还是普通人对防疫政策的争论,本质上都是对疫情风险认知的不同造成的。执行严格的防控政策,建立和维护社会层面的疫情防线,这本身就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如果政府觉得风险不大,没必要为此支付太多成本,那自然就躺下了;但如果躺着躺着又发现风险好像比预想的大,那么就又会想着支棱起来一下。

  所以我们今天就先把争议放一放,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疫情的风险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为什么能让一些国家频繁的 “仰卧起坐”?

到底死了多少人?

—————————————

  虽然疫情的死亡率并非衡量其破坏力的唯一指标,但它肯定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指标。人们对疫情影响的直观感受就首先来自于 “这个疫情会死多少人?”。所以我们就先研究一下死亡率。这里首先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死亡率和病死率并不是一个概念,针对新冠疫情而言:

  • 病死率可以理解为个人感染新冠后死亡的概率。
  • 死亡率则是指一个国家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所以疫情的死亡率除了和该疾病的病死率有关,还和病毒的传播力有关,传播力越强,感染者的数量就越多,总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自然也就越高。比如说病死率更低的奥密克戎毒株造成的死亡数就比之前的德尔塔更高:

  其实新冠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威胁一直都不是它的病死率,论病死率它跟很多疾病相比都只是个弟弟,那么为什么新冠疫情对世界的破坏力能够 “鹤立鸡群” 呢?这主要靠的就是它超强的传播力了。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的能力是低病死率 + 高传播力的组合,这样的病毒特性就导致了这么一个局面: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疫情扩散的环境中,那么你被感染的概率就很大,但当你被感染后,最终因为这个疾病丧命的概率又很小。所以即使在一些被疫情反复冲击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人可以岁月静好。这些地区的人们也很容易会根据自己和周边朋友的经验,得出疫情并不可怕的结论。 但是这样的岁月静好是有前提的:

  • 首先是社会运行能够保持稳定。
  • 第二是社会生产力不会出现坍塌。

  而这两个前提存续与否,并不取决于个体数据,而是取决于全局数据。也就是说无论个体在一次感染中遭遇致命危险的概率有多小,只要疫情造成的全社会总死亡人数(以及其他影响)达到一个阈值,社会就会出现动荡,生产力也会开始坍塌,而这又会反过来降低该社会的医疗救助能力,进而导致死亡人数的进一步增加。那么如果中国出现了疫情的全面扩散,会造成多少人死亡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先拿其他那些疫情已经全面扩散的国家来进行参考。   下图是 4 月 13 日当天英国的数据,这一天英国新增病例 35836 例,新增死亡 651 例:

  目前英国累计新冠死亡总数已经超过 17 万例。英国的总人数是 6700 多万,那么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可知,目前新冠疫情在英国造成的全国死亡率大致是 17 万 / 6700 万 = 0.25%。   我们再看看韩国的数据,他们在 4 月 13 日一天增加了 148417 例阳性病患,死亡 318 例。

  韩国到目前为止疫情的总死亡数是 2 万多人,该国人口大致为 5200 万人,因此目前新冠疫情在韩国造成的全国死亡率大致是 2 万 / 5200 万 = 0.04%。

  同样的,根据各国的官方数据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美国的新冠全国死亡率是 98.5 万 / 3.3 亿 = 0.30%;越南的新冠全国死亡率是 4.28 万 / 9730 万 = 0.04%;印度的新冠全国死亡率是 52.1 万 / 13.8 亿 = 0.04%。

  看完这几个主要国家的全国死亡率,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不同国家之间的死亡率差异很大。如果按里面的最低水平 0.04% 套用到中国的人口基数上,那么会得到总死亡数 = 14 亿 X0.04%=51 万人。如果按最高水平 0.30% 套用到中国的人口基数上,那么会得到总死亡数 = 14 亿 X0.30%=418 万人。这个巨大的差异可以说是非常不靠谱了,而且更让人觉得不靠谱的是:全国死亡率这个指标居然跟国家的发达程度没多大关系。强如美帝大英,他们的死亡率居然远高于越南印度,而且是高出一个数量级的那种。那么为什么这个指标会让人感觉这么不靠谱呢?

**  因为它确实不靠谱。**

  首先,在统计疫情死亡率的时候有个技术上的难题:如何确定病患的死亡与疫情相关?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地区的执行标准并不一样。比如说如果某个地方规定只有做了肺部 CT,发现肺部有症状后才认定为确诊,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症状都不算数,那么这个确诊数实际上就受限于 CT 检查的数量。而一旦出现疫情扩散,那么数量众多的患者自然不可能都去做 CT。于是这个标准下的确诊数就必然失真,在该确诊数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当然也就会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了。这就是数据出现巨大差异的第一个原因:不同地方的认定标准不同。

  第二,各国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也很难保证。现在全球范围内能做到对本国居民 “应检尽检” 的地方很少。就比如说印度吧,按照他们的官方数据,该国到目前为止累计确诊的人数为 4200 多万。但是根据印度去年 10 月份在新德里做的新冠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90% 以上的样本都是阳性,这表明已有九成左右的人曾经感染新冠病毒。印度的九成人口就是 12.5 亿。如果连基本的感染人数都是错的,那疫情死亡数就更谈不上准确了,这类情况在落后国家非常普遍,他们的数据的参考价值都非常有限。即使是发达国家,在疫情扩散后,因为感染人数过多,也很难做到准确的统计。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实际的疫情死亡率很可能高于他们公布的纸面数字,再加上各国政府在主观上本来就不希望数据过高影响民众心态,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积极性去查证,甚至不排除人为干预压低数据的情况。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规避这些误差呢?

死亡率的另一面

———————————

  3 月份的时候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提出了观察超额死亡数的方法。

**  什么是超额死亡数?**

  简单的说就是拿一个国家每年的总死亡数来进行对比,看看他在疫情年份的总死亡数比正常年份的总死亡数多多少。这个数据的优点在于统计方法简单,不需要设定详细的判定标准,技术上不容易出错。而且因为该数据统计的是所有原因的死亡,并不针对疫情,所以数据本身受到的外力干预的情况也比较少。不过也正是因为该数据不针对疫情,所以它并不能直接代表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

  那为什么《柳叶刀》要建议观察这个数据呢?

  这是因为各国每年的死亡数基本是稳定的,它虽然会因为包括老龄化在内的各种因素而出现波动,但如果不发生特殊事件,这个波动幅度是很小的。因此一旦某些年份的总死亡数出现了远高于平时的波动水平,那肯定是和这些年份发生的特殊事件有关,比如说大规模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以及现在的大规模疫情。可以说超额死亡数比较全面的反映了特殊事件对社会整体死亡数的影响。

  那么 2020 年和 2021 年这两年各国的超额死亡数相比之前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看一下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excess_deaths.htm

  下图是从 2018 年至今美国的每周死亡人数,其中每个小蓝柱就代表一周的死亡人数,红色曲线代表的是往年的平均数。

  我们可以看到,从 2018 年到 2020 年初,美国每周的死亡数变化一直处在一个平稳的波动曲线中,而从 2020 年 4 月份开始,突然就出现了明显高于往年水平的大幅波动。这意味着死亡人数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不正常的大幅提升,比往年同期多死了很多人,也就是说出现了巨大的 “超额死亡数”。

  这个异常的波动在 2020 年 4 月份,2021 年 1 月份,2021 年 9 月份,以及 2022 年 1 月份分别达到了几个高峰。整个变化的时间节点和新冠疫情的发展节奏强相关。所以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美国 2020 年 4 月份开始至今的这波超额死亡数主要是由新冠疫情造成的。

  从这个图表上我们可以发现疫情发展的一个特点,它对人类社会的攻击并非一直持续进行,而是以一波接一波的节奏进行冲击,对应到现实中就是一个接一个出现的新毒株。图中的最高点是 2021 年 1 月的第一周,这一周比往年同期多死了 2 万 6 千多人,超额死亡率高达 43%,是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峰。

  美国是从 2021 年 6 月开始采取 “共存” 政策,紧接着就受到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连续暴击,并很快迎来了第二高的高峰,也就是今年 1 月份的第三周,即奥密克戎的冲击波

  这一周比同期多死了 2 万 2 千多人,超额死亡率达 36.8%。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底和 2022 年初的这两波高峰是连着的,2021 年底的这一波是德尔塔,2022 年初的这一波是奥密克戎。

![](data:image/svg+xml;utf8,)

** 很明显,奥密克戎杀的人更多。**

  顺带说一下,美国流感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是 3 到 6 万人,仅相当于奥密克戎一个月的水平。不知道某些向公众暗示奥密克戎 = 流感的专家是怎么想的?

  如果想还看其他国家的超额死亡数,可以看这里: https://mpidr.shinyapps.io/stmortality/

  我们还可以拿美国和中国的历年死亡数做一个对比,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疫情大规模扩散的大国,美国则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 “新冠乐园”,二者的数据都非常有代表性。美国在疫情前,其历年死亡数在 280 万左右波动;但是疫情爆发后,该数字就急剧上升至 330 万左右,等于是每年多死亡了 50 万人。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每年死亡数也在缓慢提升,但这主要是跟老龄化的因素有关,所以其提升的幅度很小,每年死亡人口的变化幅度在 3% 以内,没有出现美国这种年变化幅度突然超过 15% 的情况。我们把这两个国家的死亡数换算成每万人口死亡数来进行对比,这个曲线的区别就比较清晰了。蓝色的是美国每年每万人口的死亡数,黄色的为中国:

  可见美国这两年的每万人口死亡数有一个大幅度的跃升。**算下来美国在 2020 年和 2021 年这两年里总共多死了 100 多万。**这和美国自己公布的新冠死亡病例数还是比较接近的。

  但是其他国家就没有美国这么老实了。比如说印度的官方数据是他们这两年因为疫情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为 50 多万。而实际上他们这两年每年的超额死亡数就超过 400 万,算下来两年超额死了 800 多万。

  全球官方公布的疫情死亡人数是 600 多万。

  但按照《柳叶刀》的报告,**全球疫情造成的超额死亡数是官方疫情死亡数的 3 倍,即超过 1800 万人。**不过即使是超额死亡数这个目前相对客观的数据,在未来也有可能越来越失真。因为现在各国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数据是和疫情相关的,有些机灵鬼已经开始动手干预数据了。比如说英国的统计部门就开始把同为疫情年份的 2021 年放到 2022 年的超额死亡数比对中,这样得出的 2022 年超额死亡数自然就会非常低,甚至是负的。

  不过不管英国人怎么折腾数据和控制舆论,顶多只能糊弄一下愚蠢的人类,新冠病毒并不吃这一套。

**  你既然放弃社会防线,那我就直捣医疗系统的黄龙。**

  社会防线投降,让医疗系统去直接面对疫情冲击,这本来是一个让人压力山大的局面。但在一些人的认知里,放松防控可以避免 “医疗资源过度向疫情倾斜”,从而也就降低了医疗系统的压力。我不是很理解这样的脑回路,我们还是来看看现实中发生了什么吧。

“共存”= 医院轻松?

——————————————

  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报告,目前英国各类疾病就诊排期超过 2 年的病患人数从 2021 年开始就一直在明显攀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多疾病的长期候诊人数已经翻倍,有些疾病的长期候诊人数甚至翻了十倍。

  下图不同颜色的曲线代表了不同疾病的病患排队人数变化:

  另外,急诊室长时间等待(等待时间超过 12 个小时)收治的人数明显增加,从 2021 年年底到 2022 年年初这段时间里,该数据出现了巨额的增长。

  其中 2022 年 2 月份的急诊长时间等待人数是 2019 年 2 月份的 31 倍。

  根据英国政府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英国新冠患者住院人数已经占到全部住院患者的四成多。该国医疗系统的应对措施是发布公告恳请新冠患者家属将患者带回家,避免占用过多的医疗资源…   而让医疗系统去直面大规模疫情还有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医疗人员感染。NHS 员工因新冠缺勤的人数已经连续数周增加,全英已有 3.78% 的医护人员患上了感染新冠造成的长期后遗症,医院的病床占用率也达到了 94%。NHS 政策总监干脆直接指出该国整个公共医疗体目前正处于 “崩溃” 状况。这说明英国的共存策略并未让医疗机构的压力减轻。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共存策略有没有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下图是全美 ICU 使用的情况,绿色柱子代表的是其他病患使用的 ICU 病床数,橙色柱子代表的是新冠病患使用的 ICU 病床数,灰色柱子代表的是空闲的 ICU 病床数。

  可以看到被用于新冠治疗的 ICU 床位占比很大,在疫情高峰期甚至可以占到全部 ICU 床位的四分之一,不过得益于美国强大的医疗资源,全美的 ICU 病床一直够用。然而这只是美国全国的平均情况,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州,医疗资源的压力就非常大了。比如说疫情严重的阿拉巴马州:

  我们看到该州的 ICU 床位资源一直在被击穿的边缘疯狂试探,美国是从去年 6 月份开始走上共存路线的,其总统拜登甚至在当年的独立日白宫派对上宣布美国 “已从新冠肺炎疫情中走出”。结果 2 个月后阿拉巴马州的医疗资源就被击穿。

  可见在西方共存政策下,只要出现新毒株的冲击波,医疗体系就必然承压,然后该国家的防疫政策就会出现摇摆。无论你对医疗系统有没有信心,都无法否认这个客观现实:社会防线一旦崩溃,医院就会成为战场。然而社会层面的疫情防控基本上就是一条单行道,一旦放开,就很难再次收紧(尤其对大国而言)。因为应对几万几十万的病患和应对几百几千万的病患完全是两码事。所以疫情一旦扩散,全社会就再也没有躲过疫情冲击波的可能,人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在新的冲击波到来前,通过加强管控尽可能的减少伤害。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在防疫政策上反复做 “仰卧起坐” 的原因,因为总会有新的冲击波冒出来。

  不过即使是做 “仰卧起坐”,也是需要综合国力做基础的,国力弱小的国家连仰卧起坐的机会都没有。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相对于各国遭受的疫情冲击,中国的重症率控制水平还算不错,比如说近期数据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春市,其重症率大致是 0.27%,这个数字比韩国的 0.38% 低不少。目前全球最优秀的重症率水平在新加坡,大致是 0.2%,该国的疫苗接种率非常高,他的这个重症率控制水平是世界顶级的。

**  当然还有地方搞出了 0.003% 左右的重症率,对于这个低于全球其他地区数据两个数量级的神奇数据,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还无法做出评价。**不过确实有些大 V 对全球大多数地区的数据视而不见,偏偏拿这个神奇的数据以科学之名到处宣扬。我劝他们还是把科学的理念先搞懂,不是什么野生大 V 都配谈 “科学” 两个字的。

  中国在医疗层面真正优秀的地方是对病死率的控制,我们的新冠病死率非常低,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有一个解释:“我国新冠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采取多项措施预防或减少死亡;此外对所有感染者进行管理,以便对轻症转成重症的病例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提供医疗服务,规避了他们的危重或者死亡的发生。”

  简单的说就是我国能够对新冠患者进行无差别的全力救治。

  不过能够实现这个效果的前提是我国拥有强大的公立医疗体系,我国主要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公立医疗体系里,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并不相同。这个特点使得我国在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时候可以集中全国的医疗资源去进行应对。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 “将医疗资源向新冠患者倾斜是不是对其他病患不公平?”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逻辑:医疗资源向新冠患者倾斜和公不公平毫无关系,其唯一的原因就是新冠病毒的传染力太强。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基本传染指数 RO 甚至到了 10(即平均 1 人可以传染 10 人),仅次于人类历史上传染力最强的麻疹。所以要控制疫情就只能对病患“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既不能放任不理(这样会导致疫情扩散),更不能收了不治(这样不可能获得民众的配合)。

  但是,即使是举全国之力,资源也不是无限的。我国能做到对新冠病患的无差别全力救治还需要另一个前提:医疗资源没有被击穿。不过只要社会层面能够做到动态清零,那么医疗系统所需要面对的新冠病患数量就会很少,重症的数量就更加稀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医疗资源向新冠患者进行倾斜,对整个医疗系统的影响微乎其微,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只有在社会防线不幸被突破的情况下,医疗系统才会因为要应对超额的病患而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如果此时想把医疗系统从长期挤兑的悬崖边拉回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刻去修复破损的社会防线。而这个工程又无疑会在短期内消耗大量的公共资源,进而导致很多人暂时失去他们本应得到的来自社会的照顾和帮助。这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如果此时再摊上拉胯的组织者,没有安排好暂时短缺的公共资源,民众就将承受巨大的苦难。所以最开始对社会防线的保护就非常关键,不过只要措施得当,实事求是地认真工作,即使防线出现纰漏也是完全可以及时修复的。而修复所花的时间越短,人们的损失就越小。比如说最近我国的长春市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完成了社会防线的修复。

  那么在那些社会防线已经不复存在的 “共存之国” 里,他们的医疗系统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应对超额病患的压力呢?4 月初的时候日本出了个新闻,一个 10 月大的女婴在确诊新冠后一直找不到医院愿意接诊,最终在确诊第三天后死亡。

  日本医院做出这样的选择并未违反日本的任何规定,因为该国的卫生部门本来就规定新冠阳性要发烧 4 天以上医院才有必要接诊,奈何一些体弱的幼儿坚持不了这么多天。这样的案例在日本并非孤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疫情扩散的情况下,医疗系统减轻负担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不给治就完事了。

争 议

—————————

  尽管本文列举了很多有关疫情严重性的资料,但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在看完这些资料后仍然认为 “疫情扩散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  这其实体现的是人们在感性认知和理性数据之间的一个冲突。**

  正如前文所说,新冠病毒对于个体的致死率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而只要人不死,就算有后遗症别人也看不出来。所以人们很容易根据自己和身边的经验得到一个感性的认知:“这个病得了也没啥事。” 至于客观资料里高额的全社会死亡人数和后遗症患者数量,只要不落到自己身上,就仿佛离自己很远。

  当然还有人会说,现在看看那些选择与病毒共存的西方国家,他们确实社会稳定,已经恢复正常生活了啊,这又怎么解释呢?

  首先,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穷国是不配拥有姓名的。我们平时关注的 “外国” 主要都是些发达国家,很容易把他们的状态等同于世界的普遍状态。而这些发达国家财力雄厚,本来就有更多的资本去“躺平”。

  另外,“共存之国(地区)”们之所以可以时不时的向大家展示岁月静好,还和疫情爆发的规律有关。 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冲击社会的节奏并非持续输出,而是以一个又一个冲击波的模式进行冲击。也就是说社会承受的疫情破坏力是有起伏的。一个从 “病毒家族” 中脱颖而出的毒株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一波高额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之后随着社会的大面积感染,免疫力不适应该毒株的个体就会被逐步淘汰。等那些个体 “应死尽死” 后,剩下的都是自身免疫力能够适应病毒的人群,于是重症率和死亡率就会开始大幅下降,疫情高峰也就此告一段落。此时的局面会给人们一种 “群体免疫达成” 的错觉。等大多数人以轻症的状态完成感染后,这次冲击波的影响也就基本到头了,然后就进入到了大家秀岁月静好的周期。

  如果疫情只是走完这么一个周期就结束了,那么躺平就是合理的,因为他们只用冒一次风险,损失一批人,就换取了长期的正常生活。然而新冠疫情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毒株会不断进化,并且很快就会冒出一个突破人们现有免疫系统的新毒株。这个新毒株又会掀起一波新的疫情冲击波,让大家再重新优胜劣汰一次,如此往复循环,目前全球各地已经普遍进入到第六波疫情的周期当中。加拿大于 4 月 12 日确认全国进入第六波疫情:

  新冠病毒这种快速变异的能力就导致了在疫情扩散的环境下,人们会被反复感染。而反复感染意味着概率累积,包括病死率和长期后遗症概率的累积。一次感染是个小概率,多次累积下来的概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今就在我们还在受到奥密克戎 BA.2 毒株冲击的时候,南非那嘎达的奥密克戎已经进化出了 BA.5。发达国家雄厚的家底使得他们抵抗住了前几次的冲击波,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冲击波还会再来几次,以及每次的破坏力还有多大。而且就算这些国家的社会能够抵挡住新毒株的轮番进攻,他们也还需要面对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疫情扩散会对社会造成长期且可积累的侵蚀,这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缺勤率的逐步提升,以及生产力降低带来的通胀压力加剧。 这个问题不像前面提到的新毒株冲击波那么明显,其发展的初速度也不会太快,但最终的影响会非常深远。只要我们观察得足够仔细,疫情侵蚀社会的趋势其实已经开始初露端倪。

  在英国,目前的疫情扩散已经导致了大量因感染新冠而造成的劳动力缺勤。该国的食品和农业部门已经空缺出了 50 万个岗位,中学老师的缺勤率则接近了 10%。NHS 领导人甚至在 4 月 10 日直接建议英国政府重新考虑英国的 “与新冠共存” 计划,并同时指责政府忽视了新冠带来的持续威胁。

  法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在 3 月底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因为近期新冠病例增加导致缺勤员工数量上升,目前该国公司每天的平均缺勤率已达 10% 到 15%,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前的两倍多。

  人类社会之所以会被新冠疫情持续侵蚀,主要还是因为新冠病毒会不停进化,造成人们被反复感染,于是反复缺勤。而反复感染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患长期后遗症的人数不断增加。虽然每次冲击波都只会有少数人患上难以治愈的长期后遗症,但多来几次,累积的人数自然就上去了。目前全英已经有总人口的 2.7% 患上了新冠造成的长期后遗症,美国的这个数据则是 2.3%,随着未来新毒株的不断冲击,这个比例只会不断升高。根据美国的官方数据,仅新冠长期后遗症一项,就已经在薪资、储蓄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给美国造成了高达 3860 亿美元的损失。面对愈发沉重的国民后遗症负担,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开始计划针对该问题进行专项的拨款。

  如果病毒不自己消失或者大幅降低毒性,那么疫情对社会的侵蚀效果就会一直积累,早晚会达到一个社会无法承受的临界点,这就相当于给岁月静好设了一个有效期。

**  而这正是建立社会防线避免疫情扩散的意义所在。**

  我国目前总体来说处在一个 “清零” 的状态中,一方面大部分国民可以过上正常而安全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多数人对 “共存” 的状态缺乏直观的感受。于是我们往往喜欢套用现在的国内数据去推测有可能的 “共存” 状态。然而,中国现在所实现的低重症率及病死率并不能拿来作为 “共存” 状态的参考。

  因为在当前的 “清零政策” 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医疗系统可以正常运转,医疗资源也十分充足,甚至可以调动富余的全国资源去帮助局部地区。**这和疫情大规模扩散后的社会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无论人们对病毒的破坏力怎么看,至少有一点是所有人可以达成共识的:放任疫情在一个 14 亿人的人口大国里大规模扩散,其所带来的风险有多大目前还未可知。

  面对不可控的风险,追求把选择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是再正常不过的思维。只要我们的社会防线还在,我们就有随时放开的自由;而一旦社会防线崩溃,就再也没有 “清零” 的自由。事实上当前的大多数国家已经失去了选择权,他们现在主观上想不想建立社会防线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已经横竖做不到了。当然了,对于这些国家的政要精英们来说,无论疫情扩散到什么程度,他们都会有充足的资源来照顾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利益,社会防线能否成功建立根本无所谓。 社会防线真正保障的,其实是平民最后的选择权。

  如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通过观察其他国家的状态确认了病毒破坏力已经降到完全可控,那么这条防线自然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如果病毒的破坏力在未来仍旧反复波动,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继续依托这条防线来进行防御。只要我们认真坚守和维护这条防线,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国民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可以享受到完全正常的生活。而一旦自废武功放弃防线,绝大多数老百姓从此以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可以说对待社会防线的态度很直接的体现出了一个人所处的阶层(包括精神上的)和立场。

结 语

—————————

  我们和病毒无法谈判和交易,因此对待它们只能以暴制暴。

  同时传染病的特性也决定了处在疫情环境下的人们无法对自己完全负责(你无法阻止自己体内的病毒对他人的攻击),所以我们必须守望相助,团结起来共同抗灾

  其实无论抗疫也好,抗洪也罢,各种抗灾行为的逻辑都和战争逻辑很像,都是大规模的暴力对抗,只不过抗灾对抗的是大自然的暴力。战争意味着直面生死存亡,于是很多和平时期的道理便不再适用,人们在战场上只能不停的去面对一个又一个电车难题,被迫做出一个又一个艰难的选择。

  民众的素质和共识是抗击灾害的基础,但抗灾能否成功,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公共资源管理者们的工作水平。这就好比虽然美国的抗疫成绩远不如中国,但并不能证明美国人的素质就一定比我们差,它只能证明美国政府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水平不如中国。在大型灾害的冲击下,素质再高的民众摊上拉胯的管理者也只能抓瞎。

  而要想打赢一场战争,首先需要的是在参战群体内部达成一系列的共识,比如说大家总得先统一一下思想,这仗该不该打,敢不敢打,有没有信心之类。而在所有的共识中,有一条是最重要的:到底想不想赢?

  对手虽然十分强大,但我方的作战水平也可以不断提升,只要大家都是真的想赢,就总会找到赢的办法。比如说面对传播力再次提升的新毒株,可以考虑方舱常态化,检测常态化,抗灾物资供应体系常态化,抗疫队伍常态化,做到手中随时有舱、有粮、有人。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及时发现和安置病患,避免疫情扩散,保障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可以考虑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来对基层组织进行补充。

  不过既然是战争,就会有胜负。抗疫斗争有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时间并不站在人类社会的一边。如果社会防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重建,那么病毒的扩散程度和人们所付出的代价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指数级上涨。对抗疫情是人类和病毒的战争,理论上全人类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团结一致,然而现实中的国际社会内卷严重,很多人并不希望我们赢,至于为什么,看看这张图就明白了:

  最后,全球疫情的肆虐给世界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在这里不做什么预测,只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高传播力传染病的客观特性决定了一个客观的局面:城破即国破。

——THE END——

知乎用户 胡海阳​ 发表

国家为何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新冠疫情?

知乎用户 鲁提辖 发表

忙了一天,才有空记录。最近政府送来了好几次物资,有米有菜有油有熟制品,这下该担心绿叶菜吃不完了,幸福的烦恼。

说好今天要做连续第三次核酸,一早先人人自测抗原,据说只有小队长才有资格下楼捅喉咙。结果等到下午楼组长通知因为医护人员排班来不及,今天就不做了,不知道算什么操作。

但是,总体感觉在向好的发展,新增人数也开始下降,劳动节等着我!

知乎用户 specialgirl 发表

对于到现在还非要说上海做的很好,和其他城市没有可比性,拿到的卷子比其他城市难,并主张现在立马放开,认为立马放开后吃饭看病工作学习啥困难都会立马消失的人,我认为是坏透了,友尽。

知乎用户 梁有标​ 发表

感染新增数据与每天检测数量相关,测得越多数据就会越高,反之亦然。可以肯定一点,上海肯定是最早摆脱新冠病毒困扰的城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感性的人继续关注官方数据就好,凡事往好处想。理性的人可以研究一下病毒的传播特性,大概率知道结果,没什么可担心的,最大风浪基本上过去了。

知乎用户 猫眼 2020 发表

现有 重症几例,危重症几例 ?

知乎用户 小滑头​ 发表

疫情防控 防得不减反增。

这应该是疫情防控得最垃圾的城市吧。

大家应该对这句话没什么意见的吧。

知乎用户 逐梦​ 发表

好消息好消息,特大重磅好消息

数据相比昨日已经出现了全面大幅的下滑

确 Z 数据相比今天的数据甚至下降了接近 50%

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的阶段性胜利

照这个数字降下去

大家只需要保持耐心再坚持一天

明天应该就能宣布消灭病毒了

4 月 20 号前清零的目标它一定能实现

不能实现

数据帮你体面实现

所以

复工复产是极为英明神武的选择!

在此

要郑重的感谢每一个人

感谢所有人的付出

是你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阶段性的胜利

这胜利的果实它来的不容易啊

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一切都在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

今天又是充满了希望的一天

听我说,谢谢你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让我一身,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早上醒来

我拥抱太阳

做一个幸福的人

在家里

种菜

养猪

钓鱼

完全自给自足

想想家里的猪儿开心的到处跑

窗边各种鲜嫩的青菜

贪婪的吸收着阳光茁壮的成长

客厅里鱼塘里的鱼儿快乐的游来又游去

家里蹲的人儿我没事就幸福的钓钓鱼

我把那鱼儿钓了 36800 次

我把那鱼儿又放了 36800 次

鱼儿都发誓绝食再也不吃东西了

想想倒是也挺好

反正不管它再怎么挣扎

最终都逃不过被钓被吃的命运

但这就是它作为鱼的宿命

纵使它再心有不甘再疯狂挣扎

但它所有的努力除了让它的肉质更鲜美之外都是徒劳无用的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彼此

鱼儿表示它很很愤怒

你这样钓我有意思吗?

要吃要放给个痛快,你再拿那破钩子捅我我跟你拼了

我累了,鱼也累了

但我和鱼都不知道除了如此还能如何

这样的生活妙不可言简直赛神仙

想想都让人激动到睡不着

生活里的每一天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我幸福我骄傲我自豪!

我怎么听说你好像有不同意见?

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嘛!

又没人不让你提意见

关注我

@逐梦

,有啥子不同意见

这人多口杂影响不好

我把门关上

你进来说!

我这可真是为了你好!

知乎用户 心随流水远 发表

我倒是在上海这场疫情中发现不少上海的过人之处,以前没留意到:上海人的智慧,原则,人情味。

知乎用户 张凡​ 发表

公开发个问:

有没有懂行的大佬说一下,是不是有人立了军令状,四天以内做到什么什么的,不必留言私信也行。

知乎用户 选酒大师​ 发表

死亡病例别藏着掖着,实事求是,该报就报。上海发布都公开了,媒体们干嘛标题只报半截?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

死亡病例 1,女性,89 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

死亡病例 2,女性,91 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

死亡病例 3,男性,91 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3 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这病会死人,全世界都知道,真不死人我们防它干啥。但是避重就轻,想呲溜蒙混过去,这实在不可取。

疫情到现在,群众批评不少,是因为害怕新冠么?就是看不惯这种遮遮掩掩、弄虚作假的态度。

知乎用户 胡冰涛 发表

情况好像没有任何好转。

上海市抢种蔬菜八万多亩

4 月 17 日,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发布消息,称全市已抢种蔬菜面积 8 万多亩,其中绿叶菜面积 5.8 万亩,保障供应,

这说明对于上海疫情,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这样封闭状态,

抢种蔬菜,就是为了避免造成资源挤兑,居民无法吃上足够的、价格适中的蔬菜。

但是,新闻也不能孤立地看。

保供专列开行 驰援上海 “菜篮子”

就在种八万亩的前两天,央视发布,江苏盐城保供专列,两天开出一列,

从 3 月 29 日以来运往上海的蔬菜包共计 37.1 万份,累计达到 2500 多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全市人口 2487 万人,

人均 1 吨的蔬菜包,再加上全国各个地方的物资支援,按理来说,物资是够用的,

可现实是,物资不够,每天都需要团购,还有一些人买不到,

那就是分发、配送出现了问题,

可也是这两天,京东派了 3000 多名快递小哥支援上海,

那么配送,也该是没问题的。

可现实是:

情况并没有带来好转,

没有的还是没有,

阳性的人数还是越来越多。

甚至,你根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哎。

知乎用户 王半月 Ha​ 发表

4 月 18 日 天气阴

松江的外卖逐步恢复了正常,物资没有封闭前的丰富,但至少买的到东西了

期待疫情结束的那天

知乎用户 亨利 发表

身处暴风中心才能看到真实情况,今天小区已经开始出现抗检了,下来核酸的人不到一半,小区连续一个月的封控还是有不断阳性出现,居民们已经开始质疑这样核酸的意义了。封控楼里的人和没有封控的人一起核酸,太疯狂了。没人在乎你下来核酸不核酸,也没人在乎你是不是高危密接者。仿佛基层和医生就像是为了完成指标,我只要发布了命令,我只要人在这里就好了,我不管这样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危险。太混乱了!!!这样下去。上海,可能真要被迫共存了

知乎用户 Ur Home 发表

加油上海,本人在嘉定区菊园新区

3 月 13 号开始居家隔离、期间解封了两次,今天居家的第 37 天;

足不出户到 4 月 11 号是 11 天;

4 月 12 号公众号显示为防范区、后提及为管控区,可在小区活动,不可出小区;

4 月 13 号小区有确诊转为封控区;

今日是第二次足不出户的第 5 天;

核酸 14 次、抗原 17 次、全阴。

市卫健委今早(18 日)通报: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17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9831 例,其中 85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09 例确诊病例和 1942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 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知乎用户 高策 发表

热搜都不见了,也是麻了

知乎用户 远方的刘哥 发表

大胆猜想,逐步解封、或者说部分解封应该是比较迫切的事。

1、阳性下降,究竟是封锁起到效果,还是居民配合度下降、基层组织躺平导致减少检测甚至不检测呢?如果不幸是后者,那疫情远远没有结束。

2、产业链承压是目前压在胸口的大石。汽车、半导体相继陷入停工停产,零部件供应严重不足,很多境外订单需求、投资资本会相继移出中国市场,而去倾向其他供应链更稳定的国家,例如逐步开放的东南亚、南美地区。因此,逐步解封、或者说部分解封是板上钉钉的事,农业保春耕,工业保产业链地位,否则拖到明年,不仅饿肚子,而且是经济危机。

3、上海这波导致无数的怨气、悲伤、绝望,对未来信心、憧憬都丧失殆尽,会有大量的中产以上阶层选择华润万家。疫情结束,两个地方最火爆,一个是房产中介,另一个是移民中介。虽然不是一两天就发生的事情,但这相信是个长期的过程。

知乎用户 正版天天哥 发表

没发现数据是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在变化么,2w 以下就是 19xxx 坚决不过 2w,好多次了。

如果疫情也能按照你们的操纵一样变化,那是最好的啦。

知乎用户 霜月醉 发表

不是只有上海值得关注,现在的上海更像一个博人眼球的小丑。

这一粒尘埃压死了很多普通人。这是济南打零工的一个普通人,全部身家都在宾馆,宾馆被封,零工市场被封,他没有地方住,没有钱花,还想继续打零工,因为他需要吃饭,所以走着去了泰安。

这里的防疫工作者一路追查着到了泰安。

这一切没有对错。

知乎用户 维森 发表

中国有没有一座城市,能让境外势力,跟大陆人找到共同语言?

有,上海,大家都在骂。

呢么区别在哪呢?

境外势力借着上海喷中国。

大陆人骂完上海,再把上海拉到身后骂境外势力。

而对于上海来说,菜就是原罪。

知乎用户 solomn​ 发表

看到隧道尽头的一点亮了,至少在我们这个小区,大家物资已经不像前几日那么捉襟见肘了,冰淇淋饮料这些非日常需求也能送进小区了。不时有邻居说家里冰箱装不下,把一些东西放到楼下,让有需要的自取。

不少邻居都觉得解封后要买个冰柜,屯一堆食物,断舍离的极简生活可能不再受推崇,新的生活习惯就此形成,并封印在基因里。我觉得当年传给我基因的祖先应该也是经历过这种事件的,我这一身肉就是最好证明。

知乎用户 linlin 发表

吉林已经逐渐恢复了,同期的深圳早就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了,最近的广州也就一周,马上就要清零复课了

上海还在魔幻中,最近又引发中西药之争!

某些精英干点实事吧,别被利益熏黑了心!潮水退去,看看究竟是哪些人在作妖!

知乎用户 米斯特 发表

发点真实的视频,各大平台都分分钟给我删完了

这个世界已经不允许说实话了

唯有讲点谎话甚至是鬼话才被允许

知乎用户 视觉客总监​​ 发表

目前情况,允许粗口说话吗?

WC,NND。

210 元的素菜,标的 15 斤,最多 10 斤

但是普遍人的反应:有就不错了……

知乎用户 你看是太阳啊 发表

为什么,京东配送,物业不接收,志愿者,不送,快递到了,小哥也到了,送不了?谁在成为阻力?谁在保护利益蛋糕?tmd

知乎用户 类人 发表

受疫情冲击,没有收入的人群已经开始面临危机了,两年了,我国还没有给受影响的人群发放过生活补贴…

知乎用户 深海恐惧 发表

多空纠缠,高位震荡,等一波冲高回落,但目前看还遥遥无期,普通人离远点吧

知乎用户 Raiden 发表

2500 万吨物资?

新闻联播说一共往上海送了 2500 万吨物资,人均一吨物资???

啊这……???

???!!!???

知乎用户 完颜蛋 发表

今天是上海封城的第十七天,天气不错,想出去走走,但是不行。虽然我们小区被认定为防范区,但还是不允许出门。上午翻新闻的时候翻到了一条某小区有居民欲跳楼轻生的视频,我反复看了两遍,觉得不像是摆拍,又翻了翻评论区,心情一下子又沉重了。所以,我把截图贴出来给大家看看,看看这些键盘侠和网暴者都在说什么。

为什么一个普通人会有如此邪恶的言论?美国作家 Hannah Arendt 在她的书中说,邪恶其实并不一定就是那么复杂,更多时候邪恶是一种很肤浅的状态,当一个人浑浑噩噩,不思考自己在做什么,不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就很容易成为恶的参与者,成为雪崩中的雪花、洪水中的雨滴。

知乎用户 绿袖子 发表

我一直喜欢看新冠的最近研究进展,这方面了解还算比较多。香港的数据我本来以为是可以大陆作为参考的,虽然跟欧洲之类的相差很远,别人是万分之几病死率,香港是千分之几,尤其是 80 岁以上未打疫苗的老年人,病死率居然高达 16.11%。

但是上海的疫情来到时,见过各种阳性人群,尤其是自己身边的肿瘤病人,比想象的能抗的多,还有很多基础病严重的,似乎也没有多大影响。明显感觉跟香港报道的情况不太一样,没有那么严重。

看到有人讲到香港没有全民检测,实际病死率是比现实高不少的。跟香港当医生的闺蜜确认,果然如此。平时轻症也就相当于感冒,很多人都懒得检测,大都是比较严重才测的。所以这个病死率是比较失真的。

拿今天发布的死亡病例资料来体会一下,因为新冠死亡的都是怎么样的人群。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

死亡病例 1,女性,89 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死亡病例 2,女性,91 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死亡病例 3,男性,91 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3 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并不是说这样的情况就该死,但是无疑生活中遇到感冒或者别的小病也是大概率挺不过去的。

知乎用户 似水浮木 发表

上海疫情第 48 日,全市累计病例突破 37 万例。新增本土确诊 2417 例、无症状 19831 例。全市新增较昨日有所下降,平均感染率累计达到 1.5%根据已披露信息,重症率更新为 0.0043%,死亡率更新为 0.00081%。

1. 全市新增及多日均值变化

上海全市单日新增环比降低 10%,两日新增环比微降 - 1%。全市 3/5/7 日新增均值线进入下降通道。数据上看来看,全市新增拐点已确认。

全市单日新增环比十六个区仅有六个区下降,松江、金山和黄浦三区涨幅分居前三。

全市两日新增环比十六个区也仅有四个区上涨,普陀、静安和宝山三区涨幅再次分列前三。

浦东新区和闵行两区单日和两日新增环比均下降。浦东和闵行区以外其他区数字整体上小幅度上升。

2. 感染率

上海全市感染率的数据,根据 2500 万常驻人口分布计算,实际感染率肯定要低于计算值。

人口占比较小的黄浦区,感染率突破 3.7**%,**仍然排在第一,高于浦东和徐汇区

而黄浦、浦东新区、徐汇、闵行和虹口五个区,感染率超过全市平均值 1.5%

虹口区 1.77%,近期感染率有逐渐超过闵行区 1.8% 的趋势。

3. 闭环隔离管控外风险人群筛查新增

浦东新区环比分别下降了 46%,闵行区基本持平。受此影响,上海整体闭环外新增人数继续回落。

两区以外的地区筛查新增整体较昨日持平。金山区连续两日实现社会面清零后出现 1 例。

4. 累计病例和治愈情况

上海全市累计病例超过 37 万例。其中浦东新区累计超过 15 万例,闵行区超过 4 万 7 千例,徐汇区突破 2 万 6 千例。除此三区外,黄浦、宝山、嘉定、松江、普陀、虹口和杨浦七区累计均已突破一万例。静安区和长宁区也已经接近 1 万例。

在院治疗 19851 例,仍在医学观察中无症状病例接近 26 万例。方舱床位总数约 27 万。虽然目前仍能够承载当前所有需求,但随着病例数继续推高,方舱床位数将越来越吃紧。

三月以来,累计治愈及解除观察病例已经超过 10 万例。

四月以来,全市治愈和解除观察人数,平均每日 6091 例。其中 4 月 17 日共计 20206 例。

近期,治愈和解除观察速度隔日波动,但整体是增速是加快的。**按照这一趋势,在院和观察病例总数会在近期出现拐点。**届时,方舱床位紧张情况会逐渐缓解。

16 日重症病例更新为 16 例,重症率经初步计算为 0.0043%。据卫健委 15 日披露,正在医院治疗的重型患者 13 例,1 例 33 岁,其余 12 例均为老年人,他们均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以及高龄等高风险因素,均未接种冠病病毒疫苗。

**更新 3 例死亡病例。**年龄均大于 89 岁,均伴有严重基础病。3 人入院后转为重症, 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全市单日新增和两日新增环比均下降,新增数 3/5/7 日均值线均进入下降通道。全市闭环外筛查新增继续回落。单日治愈及解除观察人数增速逐步加快,方舱床位紧张程度有望缓解。重症率数据更新为 0.0043%。死亡率更新为 0.00081%。

知乎用户 狛枝凪斗​ 发表

人在上海,心情沉郁

昨天小区的物资小团(区分于物资经验渠道人力都充裕,满足了大家各种需求,最近甚至开始团可乐薯片的大团,有另一位以前没有经验只是为了互助的居民开了小团,因力量有限只能优先团必需品)给我们找到了 100 元 / 60 斤的土豆和 100 元 / 40 斤的黄瓜。

但是只能按 60/40 斤的大箱买,并且因为他确实没有多余精力称重分发,所以要买的话最好是各楼道自己分。

因为我确实缺菜我就直接买了。

货很新鲜而且价格也非常非常低廉。

我和楼道的人分完后,还剩下 15 斤左右黄瓜和土豆,在群里又找了其他楼栋的分了点。

但是在群里喊话的时候我可耻地………… 不敢直接叫出菜的价格。因为我害怕被大群团长踢掉。(这个价格实在太便宜了,平时都买不到)

然后大群开了蔬菜团购,大家渴望已久的叶子菜。90 元 / 10 斤盲盒。

一方面,我对大群团长能搞来各种物资、又能分拣送货方便大家的能力表示十分的感谢,毕竟抢不到叮咚买菜的时候他家物资是生活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又难免还是觉得这个价格,多少有点贵…………ps 薯片的话团购价格是 15 元 / 包(135 克),可乐是 4 听 330ml 的一共 24 元。此外还有奶茶咖啡啥的。

在买到这么便宜的黄瓜土豆之前我都觉得疫情嘛多少涨点价很正常。但是买到之后我也不由得思考了起来真的有必要买高价非必需品物资么…… 唉

希望上海早日恢复正常,不要再让菜弄菜烂在地里,2 元一斤大甩卖都难以卖出

知乎用户 莽特特特 发表

1. 今天通报了 3 例死亡,均为老年人,伴随严重基础病。证明奥密克戎对抵抗力较弱的群体杀伤力依然很大。它会加重你的基础病,即便新冠本身轻症,也可能因此送命。

2. 昨天起,陆续看见 “持返乡通行证” 自驾回老家自费隔离的视频,真假不知。若是真的,上海允许这种操作,无异于甩锅?减轻自己压力,将疫情输送至全国各级行政区。

3. 比之前好的是,阳性病例开始逐渐被转走了。这其中又有一个问题,有些已经家里蹲阴了的,也要被转走,处置不当有可能导致 “再阳一次”。对已经阳了四五天,即将转阴的,该如何处理,目前没看见统一的说法?

4. 对社区倒卖援助物资的争议,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一个社区,发放的物资不多,发放的土豆长芽,而团购的蔬菜盲盒却新鲜丰富,时效快。结合连花清瘟片的一户不落,居民当然会怀疑:“对大概率不好卖的连花清瘟,则免费发放。对大概率好卖的物资,则蔬菜盲盒。

最好的辟谣是:“讲清楚,为什么物资发放长期不均匀,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而抗原试剂、连花清瘟片却能在两日内不漏一户?是什么样的客观实际,导致了生活物资与连花清瘟的配送差距?

  1. **张江事件,或许流程、规定上没有问题。但从爆出来的视频看,执行上一定存在瑕疵。**群众内部往往有人怕事,有人观望。如果群众集体产生了某一行为,那应该想想执行层面是否出现了不当,逼得怕事、观望的人也不得不发生行为。

6. 为什么辟谣工作量与日俱增但却没根本上减少谣言的数量?因为现在大家关着,世界只有眼前和同在上海的朋友圈那么大。人们感受到的和辟谣的仿佛在两个平行世界。人们希望看见的是:承认问题,积极解决。而不是用另一个平行世界来掩盖眼前的现实。

知乎用户 悠居物联网无管道分布式全屋新风系统​ 发表

上海病例数下降,是否意味着拐点到来了。

目前的上海适合于长期开窗通风,打开室内公共集聚场所的所有窗户,打开家庭的所有窗户,打开地面交通工具的所有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或车内空气,抑制室内或车内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对减少互相传染事件发生,对减缓疫情扩散速度都是十分有利的。

如果处于居家隔离期,最好打开家中的所有窗户进行长期开窗通风,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抑制室内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落实勤洗手,分餐制,有利于防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疾病的,实质是吸入致病量的新冠病毒就会被感染。

有没有可能利用空气流通,做到不吸入病毒或少吸入病毒?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快速的用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使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含量大幅度降低,微量即使吸入了也不会感染。结合防疫措施戴口罩,即便在室内公共积聚场所停留,也不会被感染。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一、做好家庭防疫

除了严格落实以往的防疫措施,应该鼓励居民家中尽可能长期的开窗通风。持续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快速的更换室内空气,使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快速降低。

在家中不可能长期戴口罩,如果在防疫指引的 “勤通风” 的每天一、两次的有效开窗通风,即便装了有效的全屋新风系统,也仅仅是每一个多小时更换一次,如果采用长期开放通风就可以几分钟更换一次,也相当于在家里带了口罩。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如果没有办法坚持长期开窗通风,就一定让家中体质差的人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也就是长期吸入的空气是室外空气或者是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具体实现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专用的定向送风装置,保证吸入的空气是没有可致传染的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二是简单的无管道新风系统保障窗户面进风房门排风,并且房间的气压高于家中公共气区域的气压。

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强,特别是有很多具有传染性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无症状。显然,靠自律、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测温、扫码已经不能杜绝新冠病毒携带者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

**靠自律,**无症状感染,自己不知道已经感染新冠病毒;

**靠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测温,**无症状感染,自然不会发烧;

**靠进入公共集聚室内场所时扫码,**无症状感染,在检测阳性前和被确认密接者钱,信息与无感染的人没区别。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不吸入就是防疫的终极措施,基本就不会染病。

二、如何保证不吸入?

当然是不集聚,而分区封控就是不集聚的行政措施。

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日常生活,长期分区封控、不集聚,或者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这些保障不吸入的措施都难以长期执行。

分区封控、不集聚,或者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这些防疫措施实质就是保障吸入的空气中没有新冠病毒,这些防疫措施成立基础就是室外空气中没有新冠病毒。

三、如何做到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时少吸入?

要生活集聚是在所难免的,有时还是要选在室内进行。而且,日常生活多数场景是室内生活。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公共集聚室内场所的所有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室外空气流通环境的室内外通风的公共聚集环境,尽量减少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开窗通风就是大风量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快速置换室内空气,有效地防止室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积累,降低室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进而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当然选在室内积聚时,应该尽量缩短集聚时间,必须戴 KN95 口罩(我们不生产、经销,不买卖股票)。因为在室内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能保证 6 米以上,而且病毒气溶胶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积累。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公共交通工具的所有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车外空气流通环境的车内外通风的公共交通环境,尽量减少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开窗通风就是大风量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车外空气快速置换车内空气,有效地防止车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积累,降低车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进而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当然选在车内积聚时,必须戴 KN95 口罩(我们不生产、经销,不买卖股票)。

之所以推荐戴开 KN95 口罩,完全是因为传染病房的医护人员都戴 KN95 口罩,他们很少被感染。而传染病房病人呼出的空气肯定会有大量的新冠病毒气溶胶。推荐戴开 KN95 口罩完全没有否定医用口罩的意思。

四、如何做到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时,不戴口罩吸入了新冠病毒气溶胶不感染?

有时在室内集聚口罩也没法戴,如就餐、喝茶、喝咖啡等等,这时应该选择室内外通风条件好,并且座位有保证吸入的空气没有可传染新冠病毒的室内场所进行,也就是**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或者已经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尽量缩短集聚时间。在落座前和离座时保障戴好 KN95 口罩。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就餐、喝茶、喝咖啡时,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或者已经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没有办法戴口罩也不会感染。

上述措施结合原有防疫措施的落实,期待可以达到在控制疫情扩散的目的。

在任何时候做好个人防疫措施都十分重要,无论你所在的地区有疫情,还是没疫情。个人防疫措施无非就是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集聚、保持社交距离。

**接种疫苗:特别是及早进行加强针接种。**从韩国疫情,欧洲疫情在沉寂了几个月说明了疫苗的有效作用;韩国疫情,欧洲疫情再次爆发说明十分有必要接种加强针。专家介绍接种疫苗是为了保证吸入了不感染,或感染了不发病,乃至发病了不会发展成重症。

现在香港的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绝大多数未接种过疫苗,死亡病例中高达 9 成未接种疫苗,也充分证明了专家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戴口罩:在室内,或者在室外与他人 6 米以内近距离接触的时候,必须戴口罩;

勤洗手:接触到公共物品时要洗手,外出归来时要洗;一定做到不用手揉眼睛,不用手挠皮肤,无论是否洗手。

勤通风:勤通风的目的就是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减少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因此官方的防疫指引是每天至少进行有效通风两次,每次不低于半小时。

长期开窗通风就是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防疫效益最大化。因此,如果在室内外温差相差不大适合开窗通风时,最好选择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这一举手之劳的实惠、有效的防疫方式。

身体有了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眼睛刺痒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类似不适,及早就医,尤其是线出现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眼睛刺痒等与新冠肺炎症状,然后接着出现发热、干咳、乏力时应该立即就医。既便于感染了新冠病毒早发现、早治疗;也避免把新冠病毒传染给家人、同事;更有利于及早查清传染链,为防疫做贡献。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是官方防疫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状。

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实质就是利用室外空气的持续流通形成的分区封控,与现行的分区封控的防疫效果比较尚需证明。作者的意见是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和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的防疫效果比分区封控不会差。

以上的内容为熟悉空气流通的我们,从空气流通、消毒的角度看如何做好新冠肺炎这个呼吸道传染病的防疫工作的回答。为了让更多地人看到,曾在有关新冠疫情的回答时多次采用。针对的都是新冠疫情的防疫,内容也多数相似。

知乎用户 小哀伤 发表

除开今天以为,在等 5 天再说,现在难说,毕竟是从上到下的人货。

知乎用户 啊毛 发表

今天小区有团购可乐,24 罐卖 100,我看了笑笑,这不是明抢么,但是半天时间,500 箱就卖完了。后面还有人不断在问什么时候补货。

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啥有人会整天弄各种数据不厌其烦的给大家科普解封会有多可怕。

今天我突然懂了。

知乎用户 Gaarmat 发表

我有一个很不成熟的建议,撤销上海直辖市地位,上海回归江苏,成为特区。

上海和江苏的关系以后不应该是平行关系,而是深圳和广东的关系。

知乎用户 居居 发表

死了三个老年人,想对比于香港死了八千多。这个数据有点不可思议。难道又是 sh 赢麻了?还是可以开放共存了?反正我是不太信 sh 的数据的。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只希望不要外溢,sh 自己关起门来怎么玩数据做实验都成,我们真的不需要 sh“爱的馈赠。” 建议在上海疫情没完全好前,关闭所有离沪通道。我们并不想成为下一个 sh!也不想被迫躺平,都被拉下水。

知乎用户 中国石锁老李 发表

可以参考下面这个专栏:

我的 2022 上海抗疫日记​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www.zhihu.com/column/c_1495086549172174848

知乎用户 Teresa J 发表

刚刚妈妈问我,团购 30 斤苹果 260 元,要不要团?我问她,之前正常价格是多少。她说 10 斤 25 元,换算成 30 斤就是 75 元,就是差不多原来得 3.5 倍价格。我说,这么贵,即使我很想吃苹果,也买不下去,等于助纣为虐,变相支持物价哄抬,倒卖物资。我妈说,这个价格已经是最近看到最平易近人得了。之前团个葱姜都要几百。你不买,群里有大把人去团。天价团购不会停得,因为韭菜是割不完得,团购不停,阳性不止,封控继续,这就是个死循环。每个阶段,总是会有一批人先富起来得,在特殊时期,你若想准寻心底得公平正义,你就是个傻瓜异类,不是被气死,就是被饿死。


现在是早上 8 点 50 分,再度被要求下楼做核酸,15 个小时 2 次核酸,当中还夹着一次抗原,这个频率,看来不把我们阴性消灭,是不会停止的!!!从群组消息里得知,原来昨天我们小区又有一栋楼 6 人查出阳性,而我们小区已经封控了 18 天了,阳性却陆陆续续不断发生,平次 3 次核酸过后,就会有新得阳性患者产生,奥秘克隆真得可以潜伏这么久吗?我们可以质疑频繁核酸得必要性吗???我们可以不用一次次得让自己曝露在风险之中吗???


4 月 17 日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71 岁的小提琴爱好者陈顺平因为腹痛难忍被医院拒诊后,留下遗书,跳楼自杀身亡。 上海的疫情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大家都是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却无力改变,只能麻木自己。对于见不到前景的日子,身心灵的折磨已经达到了极致。我十分理解这种窝屈,被践踏的心情,我连续胃痛和胆囊痛也快一周了,我爷爷 86 岁高龄住在虹口,阿兹海默在断药 2 周了,我奶奶 85 岁,糖尿病断药 2 周,目前他们只收到过一次街道提供的物资。我打过无数次电话给街道,但是都是忙音。我们只想生存下去,为什么会这么艰难!


现在是下午 18:15 刚刚下楼做完核算,每做一次核算,我都祈祷,不要被感染。我家里还有猫,如果我和家人被拖走了,我的猫会面临如何的处境,不敢想象。

排队做核算的场地是有规范的一米距离的贴纸,看上去都是井然有序的。但是现实却是,做完核算的人,回到自己楼栋里,不得不面临一群人挤一部电梯上楼。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99% 的形式主义过场 + 最后一里路的现实。

如果你不想挤电梯,可以和我一样选择走楼梯,但是因为人手不够,楼层不知多久没有消毒过了。还有一群人选择先 不上楼,聚集楼下闲聊。无论是走楼梯,还是乘电梯,还是闲聊的,大家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吧。当然,哪天我们这栋楼被爆出有新的阳性确证,我也不意外!多可笑~


坐标上海宝山区罗店

这次疫情管理混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昨天早上 7 点做的抗原快筛,然后 10 点被要求下楼做核算试剂,今天早上 7 点又做抗原,然后现在下午 17 点又被要求下楼做核算。强烈质疑,有必要短短 2 天内做 4 次检测吗。浪费人力物力和资源。让我们曝露在病毒感染的风险中!

你做检测的目的是筛查出阳性人员,但是现实却是,阳性病人因为床位不够,无法及时拖走,但是,却可以肆意下楼去拿团购物品。对于我们阴性人员反复折腾,有点不把我们搞成阳性誓不罢休的味道。

不管制高价团购,一心圈钱,割韭菜。富了一批人,这些人怎么可能想让上海疫情结束呢?

因为家里 2 个房间灯管都坏了,目前我已经在黑暗中度过了整整一周。京东的物资一直无法进来。却强按头,让我们买高价团购物资。也希望好心人告诉我,现在我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去买到灯管。

一周前面临断粮危机,我都和家人说,要想想战争时候的艰难,只要家里还有一口米下锅,我们忍忍也就过了。我安慰自己,不能出门,手停脚停,可以看看书,来排解焦虑,但是现实很残酷,这一周我连精神食量都被剥夺了。在黑暗中,只能刷手机,越刷越愤怒,越刷越焦虑。我能体会到为什么有人不断跳楼。

你告诉我,这个是 21 世纪的上海???把文明踩在脚底。绑架我们底层老百姓。真是无耻至极!

知乎用户 冻豆腐 发表

动态清零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你能把 RNA 病毒消灭干净?

早在 38 亿年前,RNA 病毒就诞生了。人类的基因当中就存在大量 RNA 病毒入侵融合的痕迹。消灭 RNA 病毒,以区区人类的技术是做不到的。

既然做不到,那就要想办法共存。让新冠像流感一样低毒破坏性减小。

一是疫苗,就是三针疫苗尽快完成。

二是加快特效药物研制,针对冠状病毒的药物尽快投入临床药店。

上海现在究竟感染了多少根本无人知晓,很可能已经出现群体免疫了。现在的医护据说是感染以后,吃几天药转阴,又继续上战场。巨大的工作量导致感染风险不断增加。方舱里很多人基本就是玩一个礼拜就拉回家居家隔离。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就容不下质疑讨论,新冠杀死年老体弱的人,贫穷杀死运气不好的人,我们真的就选对了?

知乎用户 鱼爸饼哥​ 发表

因老婆在上海进修被封,

不得不时时关注上海的疫情。

每天的数字已经让人麻木,

各种乱象更是让人无力吐槽。

越来越觉得上海就是故意的。

中国最发达的城市,

号称有最先进的治理,

居然昏招迭出,

完全无力应对疫情,

说不是故意的都没办法相信。

停快递;扔援助物资;

高价团购;天价跑腿费……

这条赤裸裸的利益链 ZF 就看不见?

就没有任何办法去解决?

还是其实就是不想解决?

就是为了让上海乱?

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对国家政策怨声载道?

孙副总坐镇上海对这些乱象也完全看不到?

为什么一个多月了上海还是这么乱?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对 ZF 这么失望过了……

知乎用户 辅美康​ 发表

说明在多方资源支援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遏制,没有再继续快速增长下去了,至少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在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导下,各地特别是上海本地防疫队伍的坚决落实,让疫情在高速爆发的初期就被很好的遏制住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苗头。虽然整体情况仍然非常复杂,但是至少说明了前期的各种防控政策开始起作用了,疫情的数据没有继续的扩大就是最好的证明。

接下来就是把各个环节进一步的深化,让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推荐各小区的防疫检测、确诊案例的隔离措施、生活物资的充分保障以及部分地区的积极复工复产了。毕竟社会各方面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生产还是要继续,经济还是要持续的发展。所以,在能够保障不对疫情防控有妨碍的影响下,积极恢复社会生产还是很有必要的。

知乎用户 家有粘豆包 发表

新增社会层面阳性仍然有 700+,另一个消息是上海出现了死亡病例,希望上海别再玩文字游戏了。

知乎用户 我在四叶草方舱 发表

这是我进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方舱)的第十天。十天了,月亮都圆过一回,我还是个小阳人。

方舱的伙食越来越好了, 根本不是待客,简直是在留人。三餐变着法儿换花样,还发了两个鸡蛋仔作为零食。

卫生间没有修好,但是把不能用的那几个都封闭了,眼不见为净,总归还能忍受。

看着临床、对床、其他排的病友们纷纷出院,我只能感慨自己竟在十天之内混到了元老级地位,这速度,放在任何赛道上恐怕都要算顶尖。

听邻居远程汇报,他们家八十多岁的奶奶抗原检测两道杠,经历了单人单管后,也被确诊了~ 但是由于脑梗常年瘫卧在床,没法儿转移,只能居家隔离。目前两道杠已经明显变淡,有望转阴。

这波疫情,我最担心的就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所以在听说自己阳了之后,二话不说打包走人——千万不能传给隔壁九十岁的爷爷和八十多岁的奶奶。但奇怪的是,每天出门做核酸的爷爷和阿姨都好好的,常年居家从未下楼的奶奶竟然感染了。

听邻居说,楼里不断有新阳爆出,尤其是许多足不出户的老年人,莫名其妙就中招了。我想,上海每天 2 万例无症状大概就是这样来的吧。奥密克戎的传播更像量子纠缠,讲不清楚原因。

认识的朋友里,有浦西封城之前最后一天去超市买东西感染的,有做志愿者配送物资感染的,有做核酸检测感染的,相比之下——我应该是最不冤枉的。

讲一讲我的感染经历吧。浦西封城之前,我还在上班,按照单位要求,每隔一天在楼下做一次核酸,持 48 小时阴性证明才能进出。那时候地铁上人已经很少了,我每次出门都带两层口罩,一直没什么问题。

直到 4.1 浦西封城,我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单位党组织的要求,落实党员双报到,向社区申请做志愿者,被居委会安排到小区附近的拆迁区域扫码。当时心里也有一点疑惑,不是封小区了么,志愿者还能流通咩?顺带还有一丝胆怯,毕竟拆迁区域情况复杂,不太了解,担心有感染的风险。

到了现场才知道,我还是低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性——在拆迁区域两排三层小楼里,住着老年人、残疾人、群租客近三百人,平日都是卖菜、修锁、掌鞋的小生意人,先前已经有阳性患者被封在楼内了,尚未拉走(这些情况居委会之前一个字都没有跟我交代过)。

我战战兢兢穿好大白衣服(也没人讲解到底怎么穿才算标准),问其他志愿者要到一个塑料面罩,开始扫码工作。结果当天的 PDA 跟着了魔一样,上下左右晃一圈,根本扫不出码来。担心采样的医生等待太久,我只好把核酸检测人员的手机拿在手里,对准了那个小孔去扫,终于,滴答声响,人名信息输入成功。

就这样,我大概拿过一半人的手机,等到脱大白衣服的时候,汗水已经濡湿了脸颊。真正投入工作后,就把危险抛之脑后了,专注于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工作。

后来,4.4 要求全市核酸,我早上 5 点就起床,5:30 又来到拆迁区域扫了一次码,这次 PDA 异常灵敏,但只扫了 200 多人,据说 4.1 采样结果异常(核酸结果显示 “等待上传” 字样)的居民不许出门检测。居委会死活不肯透露这片区域的核酸检测情况,我按照比例估算了一下(混检比例是 1:20),大概有 80 个人待复核。心里一凉,但是安慰自己,这次出来的都是上次核酸阴性的,说明更加安全呀。

结果……4.5 白天,我开始觉得喉咙有异物感,以为自己前一天起的太早有些着凉,没当回事,再加上 4.4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志愿者是在给大家做完核酸之后才做的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当晚抗原检测结果一道杠,庆幸自己没有中招,好好休息就能缓解,结果——4.6 开始就把新冠的症状都走了一遍,而当天的核酸检测结果迟迟未出,我知道,自己大概率是被奥密克戎俘获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各种心理创伤了,暂且按下不表。我为什么说自己不冤枉呢?——大概在两天前,我从邻居口中得知,我负责扫码的那片棚户区竟然检出了 50 只羊!只能男默女泪地表示,掉进了毒窝的我还企图完好无损地爬出来,真是…… 太天真了!

也许是扫码时接触的病毒比较多,我在接到疾控中心电话的时候,顺便问了下 CT 值,不到 20。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代表体内病毒浓度比较高…… 大概也是我迟迟不能转阴的原因吧。

自从我感染了奥密克戎之后,便觉得永无止歇的核酸检测是最大的传染源。最有效的方式大概就是全市静默两周,所有人备好食品,足不出户,大家一起把奥密克戎 “憋死” 在家里。而不是陷入检测——转运——再检测——再转运的怪圈。

听说最近核酸检测频率已经大不如前了,很多地方都用抗原代替,但爆出的数字还是前几天的,这可能也是无症状感染者人数高位有降的原因~ 个人觉得,即使是因为不检测而导致数量下降,也比不停检测导致加速感染更有意义。

————————————————————————————————

以下为前文:

我在国家会展中心方舱第九天纪实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8412496/answer/2443909559

如果被通知集中隔离,你需要带上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8056086/answer/2444250868

知乎用户 FreshQin​ 发表

不太建议这类新闻天天 B 乎热榜第一…… 同话题直接合并的哈

知乎用户 爱健身的 Justin 发表

人在北蔡,和大家聊聊隔离的这 1 个月里,看清的人情冷暖。

许多以前经常 “哥们长兄弟短” 的朋友,没有打过一个电话发过一条微信,倒是许多许久不曾联系的老朋友、老同学会私戳我,问我情况怎么样,需不需要物资。

虽然快递物流都停了,我也知道他们不可能寄的过来,但这份心真的让人感觉很温暖。

老爸老妈倒是很少打电话,打电话就是问菜够不够,钱还够不够用。

朋友圈里也是一片众生百态。有冷嘲热讽的,有积极做志愿者的,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也有每天转发各种聊天记录各种小视频的,各式各样,感觉很好玩。

昨天公司送来了菜,有 5 斤肉、15 斤蔬菜,还有牛奶、挂面和大米,这一波真的很暖心。

再撑一撑吧,希望错过了 2022 年春天的我们,不要再错过夏天。

最后,再一次感谢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知乎用户 卫大 发表

上海疫情的发展足以证明中国现行防疫政策 “动态清零” 的正确性。

上海疫情的发展足以证明完全没有必要引进美国辉瑞高价特效药。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