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秦赋》评分下跌?

by , at 24 December 2020, tags : 嬴政 嫪毐 吕不韦 赵姬 编剧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许苏 发表

毛主席评价:“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嬴政小时候充满不幸在赵国充当人质 ,十二岁登基权力被无才无德一介女流赵姬架空,此时他又任人摆布。

嬴政十八岁,由楚国牵头,楚、赵、魏、韩、卫等国组织了最后一次合纵发兵攻秦。

秦帝国战争阴云笼布而他只能心有猛虎,隐忍沉住气,看着吕不韦赵姬脸色不喜不怒。

太后赵姬淫乱后宫之事以及成蛟之乱,面对身世的质疑,血统的纯正,皇位受到了威胁。我不敢揣测那时嬴政十八九岁会有什么想法,应该忧愁过害怕过吧!又或许他心中早有打算,只是在静静的等待时机…… 然而,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不耻于口的事,他哪里来的这种无话不谈的朋友或臣子?而且,以他的性格也不会对人说起,他只有他自己……

嫪毐为长信侯,准备夜雨篡位。这时嬴政亲政了。这位天才真正崛起,杀嫪毐,革吕不韦,幽赵姬。

公元前 230:韩亡。公元前 229—228:魏亡。公元前 225:赵亡。公元前 226—223:楚亡。公元前 226—222:燕亡。公元前 221:齐亡。

心机慎密,杀伐决断,傲才绝情,挥手天下

卫庄:始皇帝嬴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嬴政是一个自古从来不曾出现过,未来可能也不会再出现的人。当是后世史官们的评价。

卫庄:历史是胜者书写的。

盖聂:嬴政和他的帝国会失败。

卫庄:为什么?

盖聂:因为他只是一个人,却做了超越人的事情。

卫庄:那他就不能继续超越?

盖聂:他只是一个人,这个庞大的帝国因为他一个人而存在,但也只有他能做到。

卫庄:所以,如果他死去的话

盖聂:他会死去,因为他是人,没有人能够不死

没看之前我原本以为要给我展现一下嬴政的王者气质

然后我遭遇悬崖式雷霆八嘎无情哈拉萨的期望落空

大秦赋我想各位看的是谁!?

肯定是嬴政吧 秦始王缔造了这个时代 然后大秦赋剧情极其拖拉,政治斗争儿戏话,简单化,无脑化。本身就处在一个战争紧张状态的时代,剧情里还有赵姬慢慢悠悠给她孩子喂药?

现在是四十集过去了,一半都没有了,吕不韦还没有死,时间大量浪费在婆媳撕逼、无用情节上。

祖龙皇帝还没有亲政。大秦撕逼连续剧《大情妇》?

嬴政关赵姬都一关终生不见,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理性者。 剧里 “您是我父亲吗,是的话请带我浪迹天下” 然后跑去大雨下一顿乱哭

就特么优柔寡断这样还能兼并天下?

豆瓣 5 分 指日可待

请尊重历史剧 ,娱乐剧随便编导怎么剧情浮夸,大秦赋我坚决不买账的。这和雷霆战机有什么区别? 这要是买账了 以后的历史剧岂不是都给你们拍成过家家?

请尊重历史剧 觉得是烂剧的,觉得编剧浮夸的,觉得中国历史剧越来越注水,觉得儿女情长注重商业模式而轻淡文化内容的

请点赞 请点赞 请点赞

码字不易 可点可不点的就点一下吧

知乎用户 多喝热水 发表

开始以为我看的是大秦赋,嬴政横扫六国一统江山。

结果演的是大情妇之嫪毐传,赵太后与粗人后宫杂事。

名将蒙武提前知道有人欲图谋反,然后被随随便便挟持了。

吕不韦可能是全剧最后一个知道赵太后生了俩娃的角色。

嬴政一脸正气的拿自己的儿子以及宗室吕不韦的命作赌注。

李斯这角色在剧里就是负责说别人坏话吗?

樊於期尽力了,他逃跑算是后面剧情里少数说得通的。

赵太后如果历史上真这么蠢,那演员塑造成功爆了。

我隔着屏幕都想给赵姬一鞋底子。

郑货是为了下线而下线吗?盒饭领的太硬了。

王翦带兵为了行军速度丢掉了所有盔甲防具。

我还以为会在后面战斗中体现裸装与披甲战力差距,

体现秦国兵工产业优秀,结果压根就没体现。

嫪毐都特么谋反了,攻打相府舍不得用火攻?

赵太后和嬴政的对手戏,嬴政沧桑的脸,演赵太后的爹毫不违和。

赵高出现。「大情妇之嫪毐传」要改名为「宦官宰相奋斗记」?

最后一句,冬儿对这剧情有一点点推动作用吗?

总觉得她可有可无。

她的存在就像一片过期膏药贴在剧本里面了,又烂又臭。

再更新。

  • 修渠这么多年,韩国到底给郑国下过什么密诏?
  • 嬴政是不是赌场去多了,赌大秦国运。

56 级秦王赵王一起喝酒,这段总算像话了。

彩!

  • 赵王在秦国境内,妄图 “暗杀” 秦王,彩! 司马迁都不敢这么写。换箭不是自欺欺人吗?

  • 郭开不愧是大秦第一卧底, 赵后说绑就绑,牛逼

  • 送餐的人都凉了,赵王就不知道?莫非送餐的是秦人

  • 赵人善骑射,打猎却敌不过秦。 就像德国坦克杀手打不动灰熊坦克一样

  • 彩!秦国将军箭矢后发先至击落敌军偷袭之箭。 如果不是秦将箭法炉火纯青,那便是秦将有写轮眼,真苦了山东六国了。

  • 彩!赵国宗室头子打算自立王。

…… 我不看了,我发现在浪费生命。

我以为这是优秀的高质量电视剧。

我没想到它是包装精致的羊屎蛋子。

不仔细看真当成巧克力球了。

为什么要特地贴出来,因为我动不动就被夹,个人资料也被夹了,不然俺改了。

在这打字儿太危险了。写个英雄联盟都被夹,我都怀疑夹总夺舍了

知乎用户 龙龙 发表

我是一个编剧。大秦赋最大的问题是剧本。剧本出问题在哪儿呢,在平台的介入。你仔细看大秦赋的主创,编剧、导演、演员都不拉胯。首先看编剧,是前面评价最好的一部的编剧李梦,李梦的编剧能力不容置疑。再看导演,也是前作的导演,这个导演没问题。最后看演员,很多人会觉得演员演得尬,其实演员真的不差,尤其两位主演,业界口碑皆在。

但是,演员的表演,要建立剧本给得出的基础上,剧本给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人物,剧本人物没写好,你让演员演好,无异于平地起楼,无米做炊。大家讨论的历史观、人物、剧情,这些其实也都是剧本给的。我说了,大秦赋剧本拉胯责任在平台的介入,你看看前几部大秦,木有平台介入,水平一直保持着,到了最后这一部,应该是大江归海,百川入流,制作上确实也给人达到这种效果的感觉,但偏偏平台加入以后水平陡降,瞎了观众的眼睛,伤了秦粉的心心。

那么,平台介入后的问题出在哪儿呢?之前说了,我是一个编剧,深知剧本创作的门门道道。你仔细看和剧本有关的片头署名,除了编剧李梦及其搭档,还增加了三个人叫改编,这三个人是谁呢?平台的责编,署名也应该责备或者文学策划之类,现在强势弄一个改编这样的署名,说明他们真的改了剧本,真的上手了,真的对剧本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变,不然这行的规矩,你很难有这样的署名。而平台所有的剧,剧本都有这样一批人把关,这批人大多数都没写过哪怕一集剧本,但自认审美高级,见解独到,对剧本横加指责,任意改变,最后往往把编剧带进沟里,把剧本毁了,拍出来的东西观众不认账,他们也没责任,继续祸害下一个剧本。其实不懂剧本没关系,可以学,可以跟编剧探讨,但这批人往往不这么认为,他们就觉得每个编剧都是傻逼,他们着急啊怎么就没一个好剧本。大家都知道,编剧是靠写剧本吃饭的,吃饭的本事再拉胯那也是人家混饭吃的本事,这批人总觉得他们一集剧本没写过就懂得剧本所有门道、技巧,毫无敬畏之心。别人吃饭的本事都是什么呢,电工修电线,木匠造家具,警察抓小偷,大家一般都不会轻易指导电工怎么修电,也不会觉得电工是傻逼,我要自己爬电线杆,那是会死人的。大概也不会教木匠怎么造家具,不会教警察怎么抓小偷。但到了剧本这一行,这样的牛逼人物特别多,可能是因为他们这么做了承担的风险太低吧。剧出来不行,观众骂得是编剧,他们也跟着骂骂,接着祸害下一部剧就完了。而编剧呢,一部剧不好,会影响职业生涯!

那么为什么平台的介入,会使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呢?因为平台拿数据、拿资本指导文艺创作,这个比较深的话题就不说了,这里要说的是平台的出现,给大批这样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那些在编剧圈儿混不下去的人,那些专业院校毕业没能力做编剧做导演的人,那些不想坐冷板凳但有自己神奇审美的人,纷纷被平台收纳进去。但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有创作的梦想,但又在这条路上被伤害过,所以一旦大权在握,他们就有那么点小变态,这种人大家应该都理解。而自从平台势大,基本垄断了影视剧的话语权,这时候资本的本性展露无疑,试图渗透影视剧创作的全产业链,那就需要大量招纳干活的机器,来维系这一庞大系统的运转,影视剧创作沦为了资本的附属品。

知乎用户 如是观 发表

这是一次资本的傲慢无知导致的严重恶果,它对全剧组每位认真做事的演职人员的艰苦付出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和践踏。

和前三部不同的是,这一部的投资方有了腾讯:

于是果然财大气粗了,有了较前作远为震撼的战争场面,有了高度还原的兵马俑造型,也云集了不少的演技派… 这些让大秦赋的初期评分高达 8.9。

但同时,手握重金的投资方看重的是有财大气粗的个别演员,误判的是当前的市场和形势。

他们不懂得大秦帝国系列对很多观众来说是近乎情怀的作品,很多人盼星星盼月亮等了几年,

他们不懂得大秦帝国不同于其他历史剧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其开拓进取昂扬奋发的历史精神,这本来在嬴政一朝是顶峰般的存在,

他们更没有看到,在今年成功战胜疫情的形势下,中国的凝聚力和威望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到统一强大的国家对每个人的意义,因而大一统开创者的功业就更会为人所瞩目,如何表现他和他的时代就更会为人所期待。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系列的终结篇本应该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交出比前三部都好、起码不低于前三部水平的答卷。

然而,

资本的傲慢让它自以为懂得观众的审美;

资本的无知让它误以为观众和他们一样,只盯着宫闱秘史,蝇营狗苟。

于是我们看到根本没有帝王之相的张鲁一,整出了一个史上最颓唐丧气的始皇帝,

于是我们看到演技轻浮的朱珠占据几十集的篇幅搔首弄姿,

于是李梦原本和前三部一样底蕴深厚的剧本被大幅度改动,倡后色诱赵佾、嬴政杀死甘罗、砍伤大伯、给赵姬和嫪毐床上挂剑等不合情理到令人发指、侮辱观众智商的情节纷纷出炉。

于是我们能看到一部 78 集讲秦并天下的电视剧里,区区一个嫪毐能活到四五十集。

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终的结果给了傲慢无知者响亮的一耳光:观众要看的是始皇帝一统六合的丰功伟业、举国同心的历史奇迹,绝非烂俗冗长的宫闱秘史、嫪毐传奇。

向所有为此剧付出艰苦努力的演职人员表示敬意和惋惜,你们本来有机会为一部传世经典添砖加瓦,现在却被和烂剧绑在一起被无数观众骂。毕竟,一部历史剧,剧本、表演、故事是第一位的,服化道可以锦上添花但无法喧宾夺主,前者做不好却只在后者上下功夫,就如效颦的东施,即使穿上最华贵的绫罗绸缎,也依然改变不了身为丑女的事实。

真的为你们遗憾。

—————————————更新——————————————

按目前报纸上公布出的可靠梗概,64 集吕不韦死,69 集灭韩,秦国开启统一征程。78 集统一。

灭六国共 9 集。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204987537​www.douban.com

知乎用户 zhaoyi 发表

最开始刷这局,一看剧集,78 集!?就想,秦始皇 13 岁登基,一直到统一六国时才 39 岁,这短短的 26 年的时间用得着拍 78 集?

而现在一看这都 40 多集过去了,这赢政嫪毐还没解决,自己还没亲政呢,整部剧 2/3 都快过去了,这后面秦始皇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事一个都还没说呢,这 78 集够演的么?照嫪毐这一个在秦始皇这一生中并不算什么特别值得大书特书却如此细致的描述的情况下,那后面诛吕不韦,接见韩非灭韩,灭赵,荆轲刺秦,灭燕,乃至扫灭六国,更不要说灭完六国还要征百越,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后面还有修长城呢,戍边,修皇陵,“焚书坑儒”,乃至秦始皇怎么死的这种算得上历史谜团等等等等围绕秦始皇那么多精彩内容,一看剧集只剩下 30 多集的时间来描述了,就感觉不寒而栗。

刚开始看 78 集的剧集觉得这导演编剧是真能拍啊,这点事用得着 78 集?现在看就嫪毐和赵姬这点恶心事,在秦始皇的历史上根本排不上号的事,都能演一半多的剧集,再一看 78 集的剧集,秦始皇后面值得真正大书特书的桥段还够么?照嫪毐赵姬的细致程度,大秦赋最少得 200 集才能展现完秦始皇辉煌壮丽的一生。但不幸的是,这部剧才 78 集。

刚看完昨天最新更新的 45 集,看到这集第一次觉得《大秦赋》有点扯淡了。这怎么嫪毐都能打到皇宫内部威胁到复苏了?并且嫪毐还手握重兵都可以肆意妄为、声势滔天了?再反观秦始皇到无兵可用了,还得动员几千老百姓民兵,这嫪毐和秦始皇是不是整反了?嫪毐掌控军队,秦始皇动用民兵?这到底谁是乱臣贼子啊?what???

嫪毐之乱历史上对于秦始皇来讲就是蚍蜉撼树,威胁性几乎可以称作为 0,历史上嫪毐造反就领着自身千八百门客,连大门都没进去呢直接被秦始皇的内侍卫队给收拾了,这好家伙,嫪毐直接都要开始灭国了,比六国还能打,都得王翦放弃边关防御,前来勤王护驾了,嫪毐要是照大秦赋这个都能威胁到国本的程度了,其余六国还能瞪眼瞅着?你真当其余六国吃干饭的?还不趁着这千载难逢的良机一举灭了秦国?这秦始皇要连收拾嫪毐这种历史上小丑一样似的人物都弄的跟两败俱伤似的,还统一个屁的六国!

知乎用户 vee.sarah 发表

看到嬴政跑去找吕不韦核实自己身世。

吕:你是子楚儿子。

政:不!我不想做一个连自己爹都不知道是谁的畜牲!你如果是我爹,我要跟你浪迹天涯!

我 tm 真忍不住赶紧关了,这怕是个智 zhang 啊!

去细看下老段听政说那句台词的表情,很值得玩味。

知乎用户 曾云 发表

你以为他拍的是《大秦赋》,

他给你拍个《大情妇》,

而一路追到现在,我算是整明白了,

其实导演其实拍的是《大茎赋》,

这波导演在第五层。

如果导演和编剧不是嫪毐的后人,

拍不出这么制作精良用心讴歌祖辈的影视作品,

建议现在还在白马会所挣扎的精神小伙们好好看,好好学,

看看本片的主人公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假父嫪毐是如何开挂逆袭的。

同时,我对导演不尊重其先人,

没有拍嫪毐的车轮绝技表示强烈不满,

既然都叫《大茎赋》了,

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车轮绝技,

还是浪漫主义的太后与嫪毐的爱情故事,

都应该重点刻画认真打磨。

豆瓣的文艺青年还是太心慈手软,

这么不尊重自己先人嫪毐的影视作品,

怎么打出 6.8 的高分的?

知乎用户 薄红 发表

主要是前三部的铺垫很充足,《裂变》时期如何披荆斩棘,《纵横》时期如何纵横捭阖,《崛起》时期如何扫清障碍,此时一统天下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部剧的积累,在《天下》里应该达到最高峰,剩下的就是奋六世之余烈,观众此时的期待值也达到最高,要看的就是秦王扫六合的酣畅淋漓,前三部的铺垫,在这部里应该是一个爆发。

结果… 这演的是个啥?这是始皇帝?四十多集还没有亲政?谁要看宫斗剧啊???

这不就相当于… 算了不说了自己体会吧…

反正在我眼中,大秦帝国系列,终究是有缺憾了。

特别是国家宝藏中,富大龙饰演的嬴政,又给了大秦赋致命一击,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另外,作为纪录片爱好者,推荐几部其他的秦相关的纪录片吧,个人觉得这些纪录片里的秦始皇都塑造的比大秦赋好…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里面秦始皇的形象,大概是比较符合人们心目中形象了,片中对始皇帝的评价比较客观,既褒扬了他的功绩,也写出了他的所面临的掣肘和无奈,分析了他的一系列被后人所称的 “恶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风云列国之战国》,战国七雄,每国一集,探讨了六国为何灭亡,以及为什么是秦国一统。有些人不喜欢它,觉得它不是正统的纪录片,并没有像其他纪录片一样严谨冷静的陈述史实,而是采取了截取历史上关键节点,加以创造演绎的方式。但个人比较欣赏这种创新,尤其是找的几个扮演关键人物的老戏骨,演绎极其精彩。放一个喻恩泰饰演的商鞅吧。

《喋血长平》,我很欣赏的一部关于长平之战纪录片,详实的记录的长平之战的全过程,双方的布局、落子、博弈,极为精彩。当时这部只有四十多个演员,经费严重不足的纪录片,很巧合和大秦帝国里的长平之战几乎同时首播,尽管我对《大秦帝国》有粉丝滤镜,但不得不承认,这一场,大秦帝国完败。

ps: 顺便吐槽一下,有人说大秦赋宫斗戏多是因为战争场面耗经费,可是你看人家喋血长平,演员不足经费不足,照样把几十万人的长平之战拍的荡气回肠啊

《复活的军团》,2004 年的纪录片,丝丝入扣的从各方面分析秦国的武器、阵列、战术、兵种、马车、军功爵制度等等,极为缜密,同时给人的震撼也是无以伦比的。

知乎用户 季明晨 发表

[

如何看待《大秦赋》评分下跌?

季明晨的视频

 · 1752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22542078510141440)

刚开始看,我是很欣赏的,尤其第一集,等级分明的秦军将士,没有马蹬的骑兵齐射,非常还原,这方面可以说很好,很用心。

但是,到了后面基本看不下去了,二十来集就开始拖着看,现在干脆跳着看,反正也不耽误剧情。演员年龄问题很多人讲了,我也不在乎这方面的人,其实也无所谓,但剧情太让失望了。

我想看的是历史剧,不是宫斗剧,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定位太偏了。

本来看的是秦始皇气吞山河万里如虎,结果成了儿女情长宫斗不已。

这是干啥子?

就拿历史剧和宫斗剧里出场比较多的雍正来说。

《甄嬛传》就是宫斗,剧情跟着内宫走。

《雍正王朝》就是历史剧,宫斗最多点缀,大篇幅就是雍正皇帝在朝堂上。

可是《大秦赋》呢,这都多少集了,还在那里上演长信侯嫪毐的宫心计奋斗史。

我想看的是云梦泽秦简里的黑夫如何生活,想看的是如何一步步吞并六国,如何统一文字度量衡,不是儿女情长宫廷乱斗。

评分下降很奇怪吗?

知乎用户 念叙白 发表

我是提主

昨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确实被这部剧给气傻了!

《大秦赋》 (✘)

《大情妇》(✔)

看到这就点个赞和关注吧

为什么说出这种话,看到今日,大家应该明白对吧?

这评分还得往下掉!到今天的 6.9 都还算多,继续往下掉吧,历史剧一半拍的什么玩意儿。围绕着宫斗开展?宫斗剧是《甄嬛传》不好看了还是《如懿传》不好看了。如果实在想看宫斗剧,我宁愿五刷《甄嬛传》,而不是看一部披着历史剧外套的宫斗剧。

还不如吸猫……

此楼日常更新评分!直到完结!我就想看看能掉到多少去。

2020 年 12 月 15 日 豆瓣评分 6.8

2020 年 12 月 16 日 豆瓣评分 6.7

2020 年 12 月 17 日 豆瓣评分 6.5

2020 年 12 月 18 日 豆瓣评分 6.4

懒得更,降得太快了

2020 年 12 月 22 日 豆瓣评分 6.2

知乎用户 斯蒂芬林奇 发表

评分陡降不必大惊小怪,这是它应得的。

所谓的大秦系列收官之作,显然已经烂尾了。

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豆瓣评分 9.3

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豆瓣评分 9.3

第三部《大秦帝国之崛起》,豆瓣评分 8.5

第四部《大秦赋》,目前豆瓣评分 6.8

我国观众苦无优良影视剧久矣!这部《大秦赋》刚开始的时候评分高达 9.2,足见观众对国产好剧的喜爱。

然而,这部剧若不是时而冒出来的一统天下的鸡汤大饼,你都会忘了这是一部历史剧。剧情太烂了,故事主次不分,情节严重注水。

秦始皇统一天下是何等的壮阔雄浑,何等的气吞山河,这是前无古人的历史开创者。可张鲁一演得是什么?亡国皇帝溥仪都比他这个秦始皇更有王者气度。

吕不韦何等的聪明商人,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以秦国国运和天下形势为筹码堵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自古以来布衣卿相不过如此。结果段奕宏演得吕不韦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那种团长穿越千年的错觉,死啦死啦。

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过程有太多的好故事可以讲,比如吕不韦的商战奇谋,嬴政的隐忍亲政,王翦灭国等等。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把他最辉煌的的事迹拍出来都比玛丽苏爱情和宫斗剧好看太多了吧。

至于玛丽苏爱情和白痴宫斗情节就不谈了,浓墨重彩的内容水准和《甄嬛传》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重点说一下嬴政选角,《大秦赋》真的很失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富大龙老师演的秦王论自信与气度,像极了千古一帝。而张鲁一演的秦王懦弱空洞的眼神,是不是像极了亡国之君,更何况还没有人家溥仪那个末代皇帝的气度。

抑扬顿挫之间尽显帝王霸气

多么掷地有声的动员令

崇祯煤山自缢前既视感

傻儿子继承家产的兴奋劲

这是吕不韦?这不是龙文章团长吗?

总体而言,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连初中历史的水平都没有。强烈建议这部剧的主创团队集体去重新学习初中历史,最好对相关片段做到全文背诵。

最后在说一下这部剧的投资方和制片方,不要总那么自以为是,不要总觉得自己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自己经常吃屎忘了味道,可观众不吃。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这么多年,大众对于基本的历史真相和好坏评判还是有的。垃圾就是垃圾,尽管在一堆垃圾里显得不是最恶心的,但它始终是垃圾,这就是它的命运。

真心希望国内影视剧创作者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请真正的演员,真正的导演,真正的编剧,从整个产业链条开始重视创作。作品要有良心,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观众不是傻子,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值得赞扬。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里,是金子绝对会发光。

希望中国的影视剧创作者们不忘初心,忠于自己年轻时的梦想,用镜头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你可以不赞成我的观点,但给这烂剧洗白的不要出现在我的评论区,一经发现一律拉黑。国产影视剧的发展,观众也应该负有责任,对好剧要追捧鼓励,对烂剧要抵制批评。此外,拿这个和同期其他烂剧比较择优的也不要说话,在垃圾堆里捡垃圾能掏出什么大宝贝。

我是

@斯蒂芬林奇

,一个普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观察员。

知乎用户 Keynes 发表

首先大秦赋随意篡改历史,整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秦王 13 岁演员饰演者 40 多明明是毫无违和感,到嫪毐进宫封侯开始,全剧只是围绕宫斗开始,甚至还不如去看甄嬛传,剧情太拖拉、墨迹。完全篡改了这种历史人物的形象,就拿嫪毐之乱来说,搞得秦国跟灭国似的,弄得蒙武啥也不是。在前面开始时确实深入主题,赢得高评分,但之后的电视剧拖拖拉拉,完全背离了大秦帝国的主题。真是有损了大秦帝国系列的形象,电视剧拖泥带水,和前几部相差甚远,差太多。此部多好的题材,完全有足够的题材去讲述这一段的历史。攻六国有足够的题材,而该剧的大部分竟然只是在讲述宫斗,40 多集了,秦王还未亲政,这个剧情属实不能让人接受。我自己感觉完全浪费了时间,去追这部剧。感觉自己都在看了什么。前面剧情如此高的口碑,到了如此,剧情拖泥带水。拖拖拉拉,用半部的时间去讲述了宫变。一个嫪毐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还有一个公子嬴虞。完全虚构好吗,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啊,这让人看着就贼奇别扭。我们要的是一个历史剧。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的确是差。

一、人物形象塑造上,赵姬台词妆容太过于现代化,某一集出现的那指甲油让人无线感叹,秦王演员 40 多管 30 多岁演员叫妈,真的让人看着很不舒服。

二、剧情发展的确过于拖泥带水,一个嫪毐宫斗讲述了如此长时间,让人也无法接受这剧情的发展

三、主题提现较差,完全偏离了我大秦帝国系列从第一部裂变开始就讲述秦孝公磨难。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到嬴驷周游,方成一代霸主,而此类时期题材完全可大有文章,如今却讲述了个寂寞。

总之,大秦赋在刚开始时的口碑的确不错,但越往后的发展越让人失望。前 50 集都在讲述了如何亲政。那后几集真的是无法接受了。

大秦赋的口碑和评分已直线下降,

已弃剧

知乎用户 Jhopassion 发表

这剧的监制、导演、编剧应该被封杀!

好好的历史正剧,好好的系列结尾,竟然搞成这样,庸才害人呀!

秦王说嫪毐不能杀,要等他造反了再杀,那个时候杀就是功劳,NM,因此赢姓差点被全灭。嫪毐睡了你妈几年还生了两娃,侍人冒犯太后不算个事,你居然阻止你干爹不要杀嫪毐,你大伯的手都能砍,甘罗有功也被你砍得干脆利落,然而欺君的嫪毐确不能杀,因为你要来玩个 Hard 模式,还玩不赢那种。顺便给大家一个惊喜,惊喜的结果是让老百姓扛着锄头来救我,你问为什么要救我,因为,因为我是你们的王。

秦王:缺少爱的孩子,要母亲的爱,要奶奶的爱。见人便说我心中有个梦想,却一脸茫然不知…. 我好忧郁呀,好忧郁…. 年纪轻轻还吐了一口老血,要不是还有后面的剧情,以为在立旗帜,马上要托孤了。

李斯:爱打小报告的下属,嘴上时刻在说平生所学是平天下,当世最聪明的人,剧里整个就是搞营销的,时刻在忽悠秦王,剧过多半却没有干成过一件事,反而被赢虞公子无间道玩得团团转,差一点把秦王玩没了。剧里表情感觉什么都知道,然而结果什么都不知道。要不是主角光环,已经被嫪毐杀死了两次。

赵姬:儿子 3 岁~22 岁,永驻青春 40 年不是梦。导演你说实话,你有没有…… 喜欢她的两个小酒窝….. 这演技,脸上时刻在笑,心里时刻在想… 导演你真坏。

知乎用户 执笔画风 发表

昨天晚上,在播出了 47 集之后,假宦官嫪毐终于下线,在这部自诩为《大秦帝国》系列终章的《大秦赋》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主线上越走越歪,目前《嫪毐奋斗史》已告一段落,在这集的预告中真宦官赵高上线,《赵高升职记》也即将上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部剧的豆瓣评分高开低走,一开始我还嘴硬这部剧不要太抠细节,后来我才明白为何孙皓晖老先生不让该剧叫大秦帝国,与前作相比,我只能大喊三句,《大秦赋》不是《大秦帝国》。

本剧以秦赵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与子楚归国作为开篇,剧情紧凑扣人心弦,剧中秦军将领宛如兵马俑复刻,作为老秦粉的我甚是欣慰,咱老秦人有钱了,服化道用心了,自昭襄王、子楚走后,这部剧的变现变得不那么像历史正剧。

从不饶舌的老秦人为何会变得如此拖沓?东出呢?天下呢?

台词张力不足,剧中人物一开口,我便感觉味不对了,以往几部的半文言文式的对话全换成了白话文,其实编剧真的不用担心大家看不懂,毕竟文言文九年义务教育都有教。

秦王政,一口一口天下众生,却少了《裂变》孝公 “信君如信我, 终我一生, 绝不负君!”那般君臣之情,也少了《纵横》惠文王 “我秦剑出鞘必饮鲜血!” 那般霸气,更与《崛起》昭襄王的 “此生当克己勤勉,自强不息” 相去甚远。

目前为止,出于对稷儿的偏爱,整部剧除了昭襄王出殡的那一段《秦风 · 无衣》让我感动以外,其他地方我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大秦赋》不是《大秦帝国》。

台词寡淡,导致人物过于脸谱化,该坏不坏的角色,该无却有的角色交织在一起让《嫪毐传》强行拍了 47 集。

不知编剧作何想,安插冬儿这一角色对剧情的发展有何作用?用她的死导致樊於期叛逃燕国,最后荆轲再献上他的刺秦,将历史中樊於期伐赵败于李牧败逃燕国这一事件这样写过,彩!

剧中吕不韦少了几分狡黠,多了几分正气,一介商贾也开始了忧国忧民,散尽家财只为天下苍生;妒杀韩非的李斯也开始为天下苍生着想,有这等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谋臣,大秦一统真是指日可待。

编剧 8 年磨一剑,打着历史正剧的幌子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以为的《大秦赋》是秦王政如何奋六世之余烈扫六合,没想到尽是无聊的宫斗与儿戏般的权力斗争。

既然是拍秦灭六国,那主角必然是秦王政,那么他在这部剧中在干什么呢?作为虎狼之君的他冒雨急着想当吕不韦的孝子,在忙着与楚女儿女情长,在看到母亲赵姬与嫪毐所生两子之后,本可毫无损失的诛杀嫪毐却放长线引嫪毐叛乱,本可以加冠之后亲政,偏要堵上秦国国运。

诸如此类,我只能说编剧懂不懂历史我不清楚,但有人说他不懂感情,那我一定跳出来反对,这人物感情一个个拿捏的那么得当,彩!

5

与之相反,被司马迁评价为 “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的赵悼襄王,在剧中只有一个信念,便是杀嬴政,时刻关注敌国动态,为了达到目标,与郭开君臣勠力同心,连娼后也献计献策,赵国那么努力,为什么就不能一统天下呢?

也许这部剧后期可以改为《重生之我是赵高》,变成历史架空剧,赵国君臣一心富国强兵,在赵高的里应外合之下灭秦国,最终让赵统一天下,也不失为明确的选择。

事已至此,我还能说什么呢?开腾讯会员的钱还能退吗?

知乎用户 潘彼得 发表

6.8 也达不到,预计 5 分左右,剧情拖沓垃圾,人物傻逼,就这不亡国就算不错了,还一统天下?我决定给他换个日本名字《大情妇の中出》

知乎用户 龙小龙 发表

明明是最峥嵘的岁月,那么多可以拍的铁马山河、权谋纵横。

结果编剧还是瞄着宫闱里看,盯着裤裆里拍。

知乎用户 帖木儿 发表

大秦赋看得我做品牌的职业病犯了。

颤抖的双手写一下我对大秦赋的看法吧。

01

剧里很大的一个问题,在品牌人眼里,就是 “品牌形象与品牌故事的背离”。

嬴政是一个品牌,千古大 IP,他成长、继位、斗争、一统六国的轨迹,奠定他这个品牌该用何种形象面向消费者(观众)。

嬴政的品牌形象应该是如何的呢?

首先就是坚忍二字。这是嬴政品牌中最重要的元素。

生于赵国,被父 “抛弃”,常年受辱,朝不保夕,换作一般小孩子,活命与否尚不可知,但是他能在赵姬和申越的养护下学习刀剑和治国之术,小有成就,远胜同龄人。此为坚。

申越死于赵偃之手,返秦时又被刁难,父亲驾崩前险些命丧章台宫,但自己继位后考虑到楚国在咸阳官场势力极大,因此并没有对华阳太后(原文为芈太后,感谢指正)赶尽杀绝,此为忍。

所以,这些品牌故事奠定的嬴政的品牌形象一定是目光如钩、喜怒难形于色,胸有大志。

那个黑不溜秋的少年嬴政挺符合我的预期:肤色粗粝、五官端正、棱角分明、目光坚定、有情绪但不会歇斯底里,面对刁难不卑不亢,几束垂下的头发丝也把自己的英气拿捏得很稳。

看看张鲁一的嬴政。

像个第一次见男方家长的女孩子。

所以嬴政的品牌形象背离了嬴政的品牌故事。

02

每个人物说的话,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广告语

广告语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文字和篇幅里,最大程度地展示一个品牌的核心诉求与形象。

这就要求广告语废话不能多,虚词不能多,多用名词。

如果一个广告语里毫无意义的词过多,那么一个人就很单薄。

我举李斯这个例子。

从稷下学宫到我看到的李斯任长史那里,李斯的话都是一个套路。

我凭记忆大概梳理一下:

秦国只有…… 方能一统天下。

大王只有…… 方成天下雄主。

大王只有…… 成千古之明君。

大王只要…… 必能王霸天下。

大王若无…… 一统天下之机转瞬即逝。

……

李斯很多的广告语只能说明李斯有志,并没有说明李斯有谋。

用品牌的话来说,就是广告语没有传达好品牌诉求,甚至误导消费者。

好处是反复播放,我已经能背诵李斯的广告语了。

25 集,已弃剧,二刷大明王朝去了。

知乎用户 tanjidong 发表

故事集中在赵姬后宫剧情里,完全就是清宫剧换了张皮。

我来改改故事大纲,以大家更认可的剧情:

第一集: 王龁攻邯郸。承继上一部武安君白起破长平为前言,到武安君拒绝攻邯郸被赐死,到王龁受命攻赵。再引出吕不韦与秦公子异人的奇货可居,到吕不韦助异人归秦。

第二集: 信陵君窃符救赵。讲秦威吓诸国不许助赵,魏王软弱,而魏王弟信陵君如何窃符救赵。并因为受魏王猜忌而战后只能留在赵国。着重表现出信陵君与平原君。

第三集: 楚服认子。讲吕不韦如何助异人子楚在秦国上位的。秦军败北,郑安平降,秦相范雎身死。

第四集: 祖龙蒙尘。以上集子楚上位的风光对衬子楚之子赵政在赵国的经历的劫难。以及楚灭鲁,魏灭卫,天下兼并下愈演愈烈。

第五集: 子楚为王。子楚归秦十年,站上了权力中心。秦昭襄王、秦孝文王死,子楚继承王位。吕不韦居功至伟,位极人臣。

第六集: 燕赵之战。燕发兵号六十万攻赵,被廉颇大败。吕不韦灭东周。秦又借赵路攻燕,迫燕献十城,秦又攻赵,取三十七城。体现燕赵两国目光短浅,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第七集: 五国攻秦。吸取了惨痛教训的燕赵两国罢兵,五国再一次合纵。秦攻魏,魏王连请在赵国的信陵君归国。魏信陵君统领大军连破秦军,一口气打到函谷关,竟天下无敌。可转眼间,五国纷争又起,为利而散。而一时声望无二的信陵君即被魏王因猜忌而替换回国软禁,数年后信陵君竟抑郁而终。着重体现五国君主的短视,不能用人。楚人刘季欲为信陵君门客,赶到魏国时,信陵君已死,刘季大哭而回。

第八集: 门客三千。信陵君大破秦军的消息吓坏了秦王楚,结果一命呜呼。公子政即位,吕不韦居号仲父。因信陵君仁义智勇,门客无数,名声无二。吕不韦也学信陵君,也招揽了三千门客。并由门客引出嫪毐,以及一字千金吕氏春秋。

第九集: 廉颇出走。廉颇战功赫赫,赵王以之为相国。结果赵孝成王死,新赵悼襄王即位后即开始排斥老臣。用心腹郭开的计谋,以乐乘代替廉颇,挑起两老内斗。结果廉颇果然怒而攻乐乘,乐乘逃,廉颇也出奔魏国。而郭开借此站上了赵国权力舞台。李牧出场。

第十集: 尚能饭否。秦国听说信陵君被魏王架空后,起兵攻魏。魏王不能抵御,却也不敢再用信陵君。廉颇来投奔后,魏王大喜,但见廉颇老迈,也不肯用。结果魏国打败,丢失十数城。赵王缺将,又想起廉颇,派人去魏国探望廉颇,想重新起用,但被郭开破坏,说廉颇吃一顿饭拉三次屎,已经老的不能用了。于是廉颇既回不了赵国,也在魏国不受用。楚王听说廉颇在魏,就派人去把廉颇迎接去了楚国。第二年,秦国又大举攻魏,魏国想用信陵君而信陵君已郁郁而终,想用廉颇而廉颇投他国,结果再无能臣可用,被秦国大破二十多城,至此再无称雄的能力。

第十一集: 楚宫秽丑。廉颇到楚国后,虽然为将却再也没有什么争战机会。楚国执权的春申君则图谋更换楚国血脉。将已怀孕的小妾引见给楚王,最终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了楚国太子。

第十二集: 秦王身世。与楚国相似,秦国也流传秦王政是吕不韦之子。引出当年吕不韦献赵姬的故事。再引出赵姬做太后之后秽乱后宫,与嫪毐偷情生子之事。主角赵姬。

第十三集: 春申攻秦。魏国被秦国打的快亡国的消息又致使了一轮各国联军攻秦函谷关。但信陵君已死,联军以楚国春申君为主。但联军已非秦对手,被秦国打退。春申君由此失势,楚王春申君进献的女子因生下太子而被立为王后,其兄长李园开始受楚国重用,隐隐要替代春申君之势,如同秦国嫪毐。

第十四集: 秦楚朝变。秦王政、吕不韦、嫪毐,与楚王,黄歇,李园。两场政变同时进行。楚王病死,李园借机杀掉了春申君黄歇,控制楚王独掌权力。秦王政行冠礼之际,嫪毐发动政变要诛杀吕不韦,攻打秦王宫。事败被夷三族,秦王至此亲政掌握大权。

第十五集: 李斯登场。秦王亲政后,立即放逐了吕不韦去河南封地。又由太后淫乱传出秦王血统问题。秦王政大怒流放吕不韦去蜀。吕不韦自尽,门客被驱散。吕不韦门客李斯,上谏逐客书,由此步入秦国政坛。

第十六集: 王翦登场。燕赵又起大战,秦趁机攻赵。王翦与秦王政发生故事,被提拔为将,组织伐赵,并大破赵军,连克九城。

第十七集: 韩非使秦。自上次联军攻秦失败后,魏、韩开始屈臣于秦,以求长存。韩公子非入秦。为秦王所看中。

第十八集: 李牧成名。秦国再次大举攻赵,桓齮先大胜赵将扈輙,杀扈輙,斩首十万。秦国再添兵要灭赵。赵国李牧替代扈輙开始统帅大军,反败为胜,大破秦军。

第十九集: 番吾之战。秦国不甘战败,再起大军攻赵,李牧再次以少胜多,大败秦国,宛如战神。秦国不得退兵。

第二十集: 韩国之亡。秦王逼迫韩魏献地,韩献南阳,门户大开。次年,秦灭韩。李信登场,张良登场。

第二十一集: 秦赵再战。秦国再攻赵国,同出王翦李信。李牧与司马尚抵御秦军,秦不能进。

第二十二集: 离间之谋。秦国再使计,离间赵国。在郭开的谗言下,赵杀李牧,废司马尚。秦国所向披靡,一举灭赵。

第二十三集: 易水寒。秦国灭赵,燕国大震,欲刺秦国。请出荆轲。

第二十四集: 秦王绕柱。荆轲刺秦失败,秦国大怒出兵伐燕。李信杀燕太子丹。韩人以新郑造反,被秦剿灭,韩王安被诛杀。韩国旧贵多被屠戮,张良立誓灭秦。

第二十五集: 魏国之灭。王贲水淹大梁城灭亡魏国。死杀过多,有违天和,看来秦国就算统一天下,也不会长久。

第二十六集: 李信攻楚。秦军大败。项燕出场,项梁出场。

第二十七集: 王翦攻楚,楚败。楚国灭亡。

第二十八集: 秦攻燕,攻齐,天下一统。

第二十九集: 秦王称始皇帝。

第三十集: 始皇帝造阿房宫,封禅泰山。时年四十岁。扶苏,胡亥,赵高等故事展开。刘季,项羽见始皇帝车驾,称大丈夫必如是,必取而代之。

第三十一集,徐福出海。张良刺杀始皇帝,误中副车。

第三十二集,亡秦者胡。蒙恬北击匈奴。

第三十三集,始皇帝筑长城。

第三十四集,焚书坑儒。扶苏劝谏被命令离开咸阳赴上郡蒙恬处历练。

第三十五集,始皇第五次东巡,射杀大鱼。

第三十六集,沙丘之变,始皇帝驾崩。赵高李斯矫诏诛扶苏,立胡亥。

第三十七集,陈胜吴广起义,始皇帝死而天下分。赵高杀李斯。

第三十八集,指鹿为马,赵高杀胡亥。

第三十九集,子婴谋诛赵高。

第四十集,刘季入秦。子婴举国降,秦灭。画风一转,三十五年后。出现过秦论上中下三篇,贾谊正在以此为汉文帝刘恒讲解秦亡之祸。文帝若有所思眼神向着苍云望去,神色略有敬畏。剧终。

知乎用户 木子三日天 发表

虚假的明君:秦王政

思想幼稚,不知轻重(浪迹天涯)。行事冲动,滥杀功臣(甘罗)。数典忘祖(不做第二个昭襄王),亲佞远贤(纵容嫪毐,罢黜隗状,砍断大伯臂膀),表面胸有城府,实则好谋无断,计划漏洞百出(想放联军入关,结果险些迁都;不提前安排好骊山大军,导致兵权被夺,全靠王翦救驾)不跟青梅竹马表明心迹,拿人家当工具人。把儿子留在咸阳等死,让一众忠臣为保儿子送人头,理由是生病受不了路程颠簸,哪怕逃命中受的颠簸和危险多得多。每天统一口号震天响,从不见提前谋划准备东出

真正的明君:赵悼襄王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表面沉湎酒色,实则暗中隐忍。腹有良谋,极善权变,把毛遂玩弄于股掌之中,与秦互相利用,最终不拼爹不拼妈,全靠自己和好友的操作,蛰伏数载后登上王位。敢爱敢恨,不惧世俗非议,坚决要娶真爱赵倡姬,即位后言而有信,立倡姬为后,其子为储,爱妻爱子,百分百好男人好丈夫。行事果断狠辣,刚即位便任用近臣,对不听话的廉颇罢相夺军一条龙,稳固王权丝毫不拖泥带水且不追究廉颇。纳郭开之谏,忍辱负重,暂割秦五城,破秦燕连横,避免两线作战,大胆起用庞煖为帅,最终大破燕军擒杀剧辛拓境数十城。干大事不拘小节,以妻为饵对付兄长,最终扫除隐患又避免兄弟相残。心胸宽广,厚待赵佾,对曾经的政敌仍信之用之。意志坚定,不忘先祖遗恨,与郭开议事皆为抗秦灭秦而谋划,积极推动秦国内乱,不放过任何一个弱秦机会。

这么雄猜英明的赵王 i 了 i 了,诸位千骂万骂能骂死赵姬母子吗?还不快快随我一道追随赵王伐无道,诛暴秦?!(狗头保命

知乎用户 苏轼字子瞻 发表

播出之前听说要改名,我很不理解,现在我明白了:原来它真的配不上 “大秦帝国” 这一称号。

知乎用户 例不虚发探花郎 发表

《大秦赋》的评分下跌,再次印证了我在知乎多次提起的一条暴论:

中国不缺好的演员,甚至不缺好的导演,最缺的是好编剧!

说的更暴一些:

中国现在部分文科生的体系培养就出了问题!体现在编剧这个职业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秦帝国》前三部之所以如此成功,孙浩辉老师和张建伟老师的编剧绝对居功至伟!

但有意思的是,这两位老师,孙浩辉老师作为《大秦帝国》原著作者,是法律系出身,作为一个老陕人写老陕的历史,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大秦系列,那孜孜考证的历史细节,那在历史大争之世之中奋起的秦人风骨。

而张建伟老师是新闻系出身,本身擅长写历史,写纪实,所以他主编剧的第二部,第三部,让我们宛若近距离欣赏纪实文学一般的观赏秦国崛起的点点滴滴。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第三部压了很长时间,也经过新编剧的改编,因此已经在整个系列里口碑下跌了。

到了第四部《大秦赋》的编剧,大家也看到是个什么成色了,六世余烈的赳赳老秦搁这玩家庭伦理和宫斗呢?

坦率的讲,我为什么对现在国内很多编剧的观感不好,就是因为我认识几个这样的编剧,毫无文科生的素养,也不知道他们 / 她们的文科教育是怎么进行的,平时进行了哪些知识储备,读了哪些书,像医疗剧,商战剧,法律剧,军事剧,历史剧里的相关常识一概匮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按道理来说,文史不分家,可是我却见识了一些连基本历史史实都会搞错的编剧。

在这些编剧的脑海中,常识,逻辑,故事性已经不存在了,剧本怎么样转化成镜头语言,怎么样赚钱,怎么样过审,怎么样迎合投资人的意愿成了他们 / 她们的唯一考量,对于我们这样的外行人来说,他们充满高高在上的奚落,一口一个:

“你这种故事写出来镜头根本没法拍”

“你不懂拍出来是什么效果”

“这个怎么可能过审?”

他们什么都懂,就是不懂写出来的剧本拍出来的电视剧好看不好看!就是不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怎么到他们笔下就变成了他们身边那些毫无远见毫无气概的废物。

对这种现象,甚至有一种非常耸人听闻的说法,那就是在整个娱乐行业,由于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导致现在整个娱乐行业劣币驱逐良币,有能力的娱乐行业从业者都早早转型,或者只有个别楚翘还堪大用,而整体娱乐行业,从科班教育到社会招聘这一块儿,其实捡到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那些人才,真正的大牛反而是因为有兴趣从其他专业转行转过来的。可能这种说法会引起很多从业者的强烈不满,可是我却多少觉得,有点儿说中了现在行业内部的真实内情呢。

江湖传言,现在的大牌演员,好演员,挑本子其实已经非常严格,可惜留给他们的好本子,不多了!

知乎用户 陆小凤 发表

看《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的时候,弹幕都是: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白衣卫鞅好帅啊!”

“大胃王又出来了,哈哈哈”

……

看《大秦帝国之纵横》的时候,弹幕都是:

“驷儿,我的驷儿”

“虎狼之君啊”

“赢华小天使啊!”

……

看《大秦帝国之崛起》的时候,弹幕都是:

“大魔王嬴稷上线了”

“芈八子要开车了,大家注意”

“杀神白起上线,谁不服?”

……

到了《大秦赋》,弹幕统一成了:

“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什么时候摔孩子?”

话说,你们就那么希望这么残忍的事发生吗?

不好意思,我也是!

摔!赶紧滴!

知乎用户 博尔古德之瞳 发表

6.8 分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还可以再低些,因为就是个烂片!

如下:

1. 演员没选好,张鲁一 40 岁去演 13 岁,荒唐,就为省点年轻演员的片酬吗?而且张也没王霸之气,剧中其他配角中出彩的极少,感觉都像是投资人介绍来的关系户,段奕宏以往的角色成功的不少,这部片不出彩,感觉他应该多看下历史,揣摩好吕不韦,演出来就有深度了,目前来看,他演的不像是宰相,倒像是个小官员。演员真的很重要,陈宝国的汉武大帝,陈建斌的曹操,陈道明的康熙,都是可圈可点。

2. 剧情没写好,作为历史正剧,不够严谨,很多与史实不符,这就很遗憾了,当正剧看,资格不够,当戏说看,也不娱乐,两头都不靠。

3. 情节拖沓严重,看预告,快 50 集的时候,才解决嫪毐,全剧 78 集,也就剩下 20 多集去拍统一六国的过程,时间跨度肯定不够,精彩度就达不到水准。这就注定了这部片子高度不够,像是个宫斗剧,完全忽略了六国本身不弱的实力和各自拥有的名将,让秦统一六国的过程艰难无比。

4. 拍摄手法相当一般,可能大众的口味已经被冰与火之歌这样的美剧提高了胃口,再看大秦赋这种剧,真觉得很落伍…… 一点不出彩。而实际上,秦统一六国的许多战役,动辄就是几十万人的大会战,理应比权游的场面大多了,但就是没看到拍出来。照葫芦画瓢也该学一点啊。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不吐不快……

知乎用户 江北陆逊​ 发表

原因很简单,主创拎不清轻重,不知道创作的重点在哪里。人这辈子得拎得清轻重,电视剧也一样。

嬴政这辈子干了什么?观剧的想看什么?李白全告诉你了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我猜这个编剧肯定没学过李白的这首诗。秦始皇这辈子干了什么,李白几十个字说的清清楚楚,大诗人就是大诗人:

东出涵谷、诸侯西来、一统六合、收铸金人、郡县制、焚书坑儒、长生不老、始皇陵、太子之争、一地鸡毛,万世成笑柄。

可你偏要自作聪明,宫斗成了主流,而且是那种低挡次的宫斗。一个华阳夫人斗了十几集,嫪毐和赵姬裤裆里那点事搞到了五十集,李白这首诗是白写了。更不用说,华阳夫人本来和嬴政是一体的,夏太后和韩姬这对韩国组合才是一体的。

磨磨唧唧总是拎不清,被骂被唾弃不是正常么?

我知道嬴异人怎么死的了,让这帮人气死的。

为嘛?说了他们不听啊。对吧,只好三年秦王就早死早超生,做李白去了。

也难怪,现在的编剧太水,它只会情情爱爱,卿卿我我,其它它不会怎么办?真要说,其实宫斗也可以很精彩的,比如华阳夫人和楚系、楚国与秦国;夏太后与韩姬,韩国与秦国;嫪毐与赵姬,赵高,秦赵之争,这样的宫斗不比床上来来去去精彩?六国之争也不错过。

这个大秦赋它搞错了重点,把配菜当成了主菜,主菜拿去呛了锅。它不挨骂谁挨骂?

一个秦王和赵姬的事发前诀别,拍了十多分钟,母子相对哭哭啼啼,我算是明白这七十集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了。

阿弥陀佛

可惜,它们只会这个。

知乎用户 小七爷 发表

硬喂给我一个脸上褶子纵横的少年千古一帝,我忍了,万一人家有整容般的演技呢。

硬喂给我一个智商约莫不到 30 的赵太后,我忍了,历史上的赵姬确实不以智力见长,傻点就傻点吧。

硬喂给我一个憨厚可亲的吕不韦,我忍了,因为我喜欢段老师。吕不韦行商七国,大政治家的内核外面罩了一层温良无害的皮,也是可以的。

至少提前了七八年上线无所不能唯独爱给吕不韦挖坑的李斯,一代丞相王绾一直在读圣旨,凭空捏造 / 穿越时空的赢虞明明是双面间谍却突然反水搞死自己长辈还站队嫪毐……

…… 这些人就像一片暴雨梨花针向眼睛射来,ohmyeyes

就这么坚持到了 47 集

我恶狠狠的打开八百年不用的豆瓣,给这部剧打了一星。

作为历史剧观众,我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宽容。剧方可以选形象年纪不太符合的演员,可以按照戏剧需要增加虚无的人物,也可以适当的把某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轨迹时间平移那么一点点,只要最后你们能讲圆一个故事,就这么简单,讲圆全一个有意思有逻辑的故事。结果就连这你们都做不到,别怪观众骂娘。

乾隆和珅纪晓岚天天扯皮斗嘴是假的,但不妨碍它是一个好故事。大秦帝国一里面高圆圆又有钱又美貌还富有见识胸怀天下最后跟商鞅生了孩子还殉情,这种明知道是扯淡的剧情不妨碍它得分 9.3。因为人家剧情的核心立住了,灵魂就有了。反头看看大秦 fu,剧情一塌糊涂,人物逻辑背反,行为前后割裂,硬凸的偶尔高光跟广告中插一样,失败是必然的。

捡几个人物重点说一说,总之这部剧中除了前十五集的辛柏青老师,王庆祥老师和邬君梅老师演技人设两不崩之外,数不出几个正常人。

目前李斯和嫪毐都算比较正常的了,毕竟李斯奸猾狡诈是史实,嫪毐除了祸害作用被放大了数十倍之外,演员演绎的也没什么问题,贱嗖嗖又自大嚣张的模样,让人想喂他一花生米。

1、赢奚

这位大伯蹦跶了三十多集,通过对他的行为观察唯一能让人信服的解释就是斯德哥尔摩了,编剧给这个人设的目的大概只是给赵姬加戏吧。

当年赢异人刚回咸阳时,奚大爷手持长戈冲入咸阳狱准备杀人灭口,何等的当机立断,一了百了,永绝后患。结果却在见到异人后深情对望,扯了好久没营养的话,最后功亏一篑。

违了秦律闯狱杀人这事本来就是付出大收益也大的高风险活动,能做李世民最好,如果赢柱只剩了他一个年富力强能担大任的儿子那也值得冒险一试(实际上赢柱儿子不少),但是如果人没能杀掉,那就是鸡飞蛋打血本无归,相当于花了全部家产去买件珍宝,钱花光了人家把珍宝给他他来句我不要了。这事干的让人吐槽无力。

被流放边境十年后,一般人都能长点心眼儿深思熟虑性格沉稳些,琢磨怎么东山再起,或者大彻大悟避世求安吧,可是我们大伯偏偏不!他的思路就是这么清奇,他回来了,带着十年没见过女人的思春之情回来了。

奚大伯回城遇到赵姬母子,从此被轻佻弟妹的一笑迷了魂。直到大伯喊着自己要造反要王位却去和弟妹共处两天一夜观众才醒过味来,大伯这是被虐上瘾,弟弟当了王,马上臣服,弟妹也奉为女神,后来连弟弟的儿子砍了他的手臂,你看看他是怎么表现的?他悔悟啊!他反省啊!他说幸亏大王这一剑救了我啊!你贱不贱?!我就问你贱不贱!

奚大伯哪怕那一晚 qb 了赵姬然后举兵起事最后被镇压呢,也算雄性荷尔蒙爆棚,现在越往后越一副不死不活的样儿,需要搞事时被编剧随时拎出来遛一遛。

看看神剧《大唐情史》中唐国强老师是何等的狂野奔放。

一个已经显露野心的皇子,试图杀弟失败,十年后被召回,居然还被委以重任,然后又一次野心上位,被几句鸡汤说服。这是毫无戏剧逻辑和王权逻辑的一种情节,让人感觉非常割裂,仿佛只是剧情需要他造反,他就反了,剧情需要他护卫主角,他就幡然悔悟,剧情又需要他搞事情,他就去了。演员不知道自己演的是什么人,观众也无法产生认同感,这就是人物失败的最大原因。

再后来就更扯淡了,堂堂宗室重臣,年富力强,身边连个像样的女人都没有,还得赵姬送宫女,宫女还被嫪毐强暴了?还怀了孩子?要报仇还被砍了手?怎么惨怎么来,这一段拖沓狗血大戏除了让人烦想让连嫪毐带这群人都赶紧下线外毫无意义。

奚大爷,真,工具人。

2、冬儿

冬儿的演员没问题,挺漂亮的。就是让人搞不懂,编剧设置这个人物的意义是什么。

当观众都以为她要跟秦王来一段鸳鸯蝴蝶的爱情时,米花出来了。

当观众都以为这是段她默默爱着秦王不开口的苦情戏时,她表示要嫁给李信。

当秦王要去雍城加冠时,这次大家倒是都猜对了,凡是看过国产剧的一百个观众一百个人都知道,冬儿马上就要挂了。

开心,撒花,英勇机智的冬儿姐就要为保护扶苏献身,秦王痛悔失佳人。这剧情虽然滥,但是拍好了大家也能看,就跟有时候觉得方便面也好吃一样。

结果你们拍了个啥。

这段戏看过的观众大概满脸都是黑人问号。

那个十八线小演员宫女是谁?能答出小妍的都算忠实粉丝。

冬儿抖唧唧的进衣柜,是小妍英勇的和嫪毐虚与委蛇,应对交谈,又差点为了掩护她们献出清白。冬儿暴露时,是小妍扑上来按倒了嫪毐让她们快跑,最后冬儿没跑两步被捅死了,是小妍从嫪毐的刀下抢过了扶苏拼命逃走,最终救下扶苏。

我当时看到这一段时气的不行不行的,我说你看这小妍连跑的都比冬儿远,出力也比冬儿多,冬儿这人有毛用啊!凭啥还是个女主啊!

难道就为了放她一段嬴政一段回忆 bgm 吗?

说改也好改,编剧可以把小妍和冬儿的戏份调整一下,好歹突出冬儿有点智谋或者勇气吧,现在这么拍,真是拍了个寂寞。

这就是连人物主题和情节设置都没有基本章法的剧本,这样的本子不崩,天理难容。

3、赵姬

这部剧的两大问题一是编剧太多,情节割裂人物行为前后不连贯缺乏灵魂,二是部分演员演技不够还加戏严重。没错,说的就是赵姬,虽然张鲁一也要分担一半的责任。

赵姬,本赵国豪家女,因家里希望攀图上更豪的吕不韦而被送进吕府,成了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是很宠爱赵姬的,因为赢异人做客看上了她,为了避免已经投资泡汤,吕不韦忍痛把她送给了异人。后来就是邯郸为质,迎回咸阳,赢政登基,嫪毐之乱。赵姬整个故事就这么多。

不知道朱珠究竟有多大的能量能把剧本改成这样,在大的历史事件上不得不尊重原样,却在个别小情节上加戏洗白,让赵姬这个角色非常违和,我甚至现在都无法准确判断,编剧想呈现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物。只记得朱珠那傻笑的嘴脸。

子楚代王谈判,见到赵姬,赵姬任凭身在敌手,也毫无顾忌的大笑大叫,丝毫没有身为一个人质的自觉。那一刻我的记忆产生了错觉,那么多警匪片纪实片里面或哀哀求饶或瘫成烂泥或大义凛然喊着 “不要管我…” 那些人质的面庞渐渐模糊,只留下朱珠的如花笑颜。

赵姬和奚大伯那二天一夜时说的话又深情又坚贞,听得奚大伯一脸的艳羡,表示从你的眼睛里我就可以看出你说的是真话,你对子楚一片真情???咱们暂且不说历史上赵姬是个多荒 yin 无度的角色,咱们就说这部剧里前几集你还抓人家吕不韦的衣襟呢你忘了吗?

赵姬这洗白洗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吧。

历史上赵姬是纯属虎狼之年欲望不满找上了吕不韦,这里给了她一个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她可是出于 “政治头脑” 要找靠山才依附吕不韦的,编剧和朱珠真是… 尽力了。但这和后面又说不通了,为啥吕不韦一献上嫪毐,赵姬就五迷三道,又忘了 zz 靠山了?

后面朱珠有多招人不稀罕也懒得一一说了,据说到嫪毐事变后她被幽禁,历史上赵姬后来就被接回宫郁郁而终了,再也没有任何戏份,而这部剧里… 加戏加的狗血又荒谬,后遗症就是我去查了一下朱珠的背景,再也不想看见这张脸。

另外加一句,我心目中的赵姬是宁静,吕不韦传奇那部戏虽然野史居多,但赵姬还真感觉是那么回事,有性格有灵魂对礼法奔放不羁对欲望也不加掩饰,那样的人物才叫立住了。

4、嬴政

人设崩塌最严重,剧情设置最可笑显然就是一代始皇的戏份,这事公正的说,不能全怪张鲁一。毕竟张鲁一不是编剧,一部分锅不应该他来背,这样的情节谁演都是个死。但演员真的就一点责任就没有了么?挑适合的角色,理解人物,让人物行为合理连贯也是一个成熟优秀演员的责任。这点上说,我觉得张鲁一已经跌份儿到和某些小鲜肉一个水准了…… 对剧本的理解和影响力和小鲜肉一个 level,就是没有理解也没有影响,但问题是,小鲜肉起码顺眼啊……

浪迹天涯已经说滥,哭哭啼啼每集都有,言而总之一句话,秦始皇本来就不是白莲花,白莲花也不是你这个哭法。不说了,和他奚大伯一样怂货。

赳赳老秦,眼泪汪汪。

差不多了,弃剧。

最后无限安利富大龙老师,大秦帝国只有三部曲!

知乎用户 弘树​ 发表

该。活该。

按照这个剧本内容发展下去,还得接着往下掉。

大秦帝国电视剧里中以《裂变》最为经典,《纵横》《崛起》也可以算为精品。

然而在整个大秦帝国系列中重头戏还是《天下》,也就是这部分为上下的《大秦赋》。

首先,这部剧的片名改的就有点问题《大秦赋》。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其特点是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 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你要说《大汉赋》还算可以,大秦赋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而在整个《大秦赋》中甚至是整个大秦帝国系列中的第一主角,应该说,就是秦始皇嬴政。

尽管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也算得上励精图治一代名主。

但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可以说嬴政居功至伟,他的一生仿佛就是开挂的一生。他就是《裂变》里商鞅口中的,一代雄主。

如果不是秦始皇,秦要想统一天下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年,甚至如果多出几个胡亥几代乱政,能否一统天下都是未知之数。

而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难以评价,甚至是盖棺都难定论的帝王。

论功,他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车同轨, 书同文, 行同伦,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制,打下了日后两千年华夏帝国的基本盘。没有他,大一统未必是日后的天下大势,中国说不定现在还跟欧洲一样,诸国林立。

论过,他焚百家之言,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残忍暴虐,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如何演绎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人物?这样一个人物有着怎样的经历,铸就了他如此复杂矛盾的性格?这是大家最关注的,也几乎是一个千古之谜。

12 岁的嬴政,久居敌对的赵国,饱受欺压。

12 岁的嬴政是什么样?

我心目中是孤独,阴鸷。

电视剧里却是

40 岁的张鲁一演 12 岁的嬴政。这个操作属于亮瞎了我的氪金狗眼。

尉缭子评价嬴政,“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天下,天下偕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22 岁的嬴政,已经经历了,成蟜之乱、嫪毐与赵姬秽乱后宫、诛杀嫪毐、夺权吕不韦。一位不世出的雄主已然成型。但这些年间的经历,又对于他的心理产生了这样的影响?

他的刻薄少恩到底是如《裂变》中商鞅一样,一切皆按秦律的天道无情,还是因为多年背叛欺辱而来的对于人性的怀疑和蔑视?这都需要电视剧给出自己的演绎与答案。

结果这部电视剧里干脆成了宫斗剧、言情剧、又臭又长,全无前几部历史剧的那种厚重。

挺失望的。

知乎用户 李小喵 发表

作为影视区答主,我已经对这部剧从期待到愤怒到现在毫无波澜,甚至还想笑。

[大秦,终章,幕后​www.douban.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040132)

导演洋洋洒洒,45 度角委屈在豆瓣上把网友的部分意见进行了回应,但评论区严重翻车,大家根本不买账。

他解释了为什么要张鲁一演 13 岁的秦王政。

他的解释是因为秦王政从继位到亲政,围绕在他周围的历史事件太多,怕小演员撑不起,所以让张鲁一提前出场。

我们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公元前 247 年,秦王政继位,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你拍了吗?你没拍,你还花了大概十集,捏造了一个华阳政变和爸爸再爱我一次。

公元前 246 年,郑国渠修建,吕不韦被尊为仲父,晋阳被秦所占领。

你就拍了两集郑国渠,其余一字未提。

公元前 245 年,秦麃公攻魏取卷,吕不韦得河间十城。

你拍了吗?

公元前 244 年,燕使太子丹人质于秦,蒙骜攻韩十三城, 攻魏氏畼、有诡

你拍了吗?

公元前 243 年,蝗灾,天下疫,信陵君去世,秦王嬴政祭祀渭水。而水出黑龙,对王摇首以拜,随后飘然离去。

你拍了吗?

公元前 242 年,蒙骜之酸枣等二十城。建东郡。西域沙门室利防等 18 人曾携带梵本经籍到过咸阳。

你拍了吗?

公元前 241 年,秦继续攻魏,占领了魏地朝歌及卫濮阳,以濮阳为东郡治所。东郡建立后,遂断 “山东从(纵) 亲之腰”,各国震恐。因此有了蕞之战,五国攻秦。

你拍了,大概六集。

公元前 240 年,彗星光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自此,哈雷彗星的每次出现,我国史书都有记载。秦攻取赵之龙、孤、庆都,魏之汲。秦长安君及大将军蒙骜率军十万攻赵,赵将庞煖领军十万御之,斩杀秦军大半,射杀蒙骜。

哈雷彗星,一字不提,但你花了半集蒙骜之死。长安君攻赵,你改成了攻韩,然后花了大概十集去捏造了他如何和小宫女私通和韩太妃如何宫斗。

公元前 239 年,《吕氏春秋》编成,一字千金,长安君成蛟叛变,被处死。

前者你拍了 0.2 集,大家围观了一下。后者你拍了一集,但花了大概六集继续捏造韩姬宫斗,你是多喜欢宫斗啊。一个成蛟就两场宫斗。

公元前 238 年,秦王政亲政,嫪毐叛乱。

你拍了十余集,刚刚讲完。

现在已经快五十集,你说秦王政身上太多的历史事件,小演员扛不住啊。

快五十集过去了,你说的历史事件,你就拍了大概 8.7 集。这五分之一的戏份,我觉得小演员应该没问题。

而剩下 40 集不是你捏造出来的莫名其妙的宫斗,就是在赵姬的裤裆里转来转去,和历史有一毛钱关系?

正史大事,一笔带过。风流情事,细细描述。导演编剧,你们是在哪写的剧本?大保健?

哦,对了,导演还说了审查的问题。

所以,审查是这么和你说的?

给我捏造几个宫斗。

骗鬼呢?

审查只有内容禁止,从未有过内容指点。

现在已经 6.7。

我不会再看了。

这场闹剧到此为止吧。

知乎用户 辣条有点甜 发表

制片方拎不清自己这部戏的位置。

《大秦帝国》这个系列的受众一直是我们直男直女,这个系列自播出以来就一直是卖好不卖座,夸的人多,看的人少,别看各大社交平台上都是讨论这个系列的,实际上之前豆瓣上评论《大秦帝国》的人数还没评论某网戏的人多。

好在那个时候制片方坚持了下来,一点点的在把电视剧做精做好。

那个时候的《大秦帝国》坚持自己的直男审美不动摇,老老实实讲故事,这才一点点火出了圈,好不容易《大秦帝国》口碑爆了,其它观众也看荧幕上的妖男妖女看够了,想看看这种真男人该看的剧时《大秦赋》来了……

这就是我们等了那么久的《大秦帝国》,真好。

这部戏很明显在讨好女性观众,用四十集的时间在给大家讲嫪毐赵姬吕不韦嬴政之间的爱恨纠葛 。

讲真的,我们直男直女不爱看这个,那些个爱看这个的观众也不会去看《大秦赋》,人家会去找《甄嬛传》这种后宫戏。

直男戏就好好拍直男爱看的内容,这种又舍不得抛弃直男市场又想着讨好中老年妇女的模样真的很滑稽可笑。

不说了,我去下载豆瓣给差评去了。

知乎用户 前燕吴王慕容垂 发表

看过大秦帝国小说全集的来答。

[电视剧《大秦赋》有哪些槽点?​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2795652/answer/1608289617)

对于大秦帝国这套小说,我是看过好几遍。历史学界的评价是,孙皓晖把先秦历史那些事儿某些空白的地方,写完整了,最起码有个合理解释。但是要是把他当做正统史学,那就差远了,毕竟大秦帝国系列还虚构了不少东西,比如说,黑冰台、赳赳老秦战歌等等等。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第四部多次跳票后,终于推出来了。看到嫪毐之乱之后,越发觉得大秦赋比大秦帝国小说还浮夸好多,彻头彻尾的历史浪漫主义和历史发明主义。

演员问题先放放,我觉得演员问题不算大,问题最大的就是这个剧本。

大秦赋号称是打磨了八年,经过多轮删改才完成的剧本,真的无法相信这个剧本是花了八年完成的。

一开始吕不韦带嬴异人逃离赵国,城门口一顿嘴炮就让邯郸守军开门放人了。这段以为是艺术加工,但是越发看下去就觉得这部剧是历史发明家。

诸多种种历史发明都在该剧中产生:

1. 嬴异人和赢奚在诏狱对峙,赢奚还持利刃闯诏狱。要是真的在秦国,赢奚早就被砍了。

2. 赢奚在咸阳城门外搭救赵姬嬴政,莫名其妙对赵姬有好感了,后来还和赵姬起了爱恨纠缠故事。

3. 华阳宫变。完全是架空出来,虚构出来的一场宫变。赵姬和赢奚俩人对手戏非常莫名其妙。

4. 赵孝成王智商不在线、平原君赵胜被气死、赵偃登位、春平君做质子,赵国就是一群打了鸡血的神经病。

5. 西周这段戏还算正常,但是韩魏两军在西周城下大打出手,看得懵了,韩军紫旗紫衣,果然劲韩,韩王有钱。

6. 吕不韦拜相,废商鞅斩首记功,堂堂大秦成了文宣队:楼上的魏军听好了,缴枪不杀。没错,很仁政。

7. 毛遂黑化。虽然毛遂在历史上就那么惊鸿一瞥,但是人家多少是个正面形象,咋把人家当奸臣刻画了?

8. 嬴政把甘罗一剑刺死。甘罗 12 岁以后事迹不可考,但是他确实得到嬴政嘉奖。为了创造了嬴政和吕不韦政治上冲突,所以他必须死?

9. 赢氏宗室宗族强行抬高,渭文君、渭阳君、渭南君等等等工具人。芈氏宗族本来该挑大梁,结果给了赢氏,完全逆了历史。

10. 嬴政宣布不立后,这应该是加冠后的事儿,给提前了。

11. 提到嬴政迎娶楚国齐国两位更可笑了。嬴政芈华完全 Cosplay 一把唐玄宗和杨贵妃马震传情;芈华宴会受辱,欲拔剑自刎,赵姬表示,这个姑娘我有点喜欢了… 妹妹,当着大王面拔剑自戳,这好像是现代霸道总裁小说的路子… 这段看到吐。

12. 第三次函谷关之战,列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大架空,感觉就是为了王翦出场。

13. 成蟜之乱。这部戏槽点开始密集了,公子成蟜成了工具人,吕不韦为了阻止嬴政亲政,韩国为了不被秦国吞并,韩国和赵国还出兵助威。最后成了樊於期奉吕不韦之命反间。要知道成蟜之乱,嬴政可是把成蟜部将校全部斩首处死,屯留百姓全部流放,樊於期被屠了宗族。

成蟜为了获得封地起兵伐韩,呵呵。

这段演员口型完全对不上,判断应该是后期重新配音,没准儿剧情还不是现在这个走向。

14. 嫪毐之乱。嫪毐登场是因为首告成蟜起兵谋反有功,叛乱平定后被封长信候。嫪毐在咸阳怼天怼地,吕不韦还把嫪毐当做家奴抓回来打一顿。还准备私刑杀了嫪毐。公子赢虞上窜下跳的,还给嫪毐游说赵魏韩三国做外援,打算起兵谋反。中间还有赢虞弄死关内侯给嫪毐添乱,嫪毐还玩弄了赵姬送给赢奚的侍女。期间嬴政得知嫪毐和赵姬生二子,某一天晚上失心疯跑到甘泉宫在嫪毐和赵姬床头绑了一把剑。这是秦王,这不是精神病啊!!!

嫪毐谋反占了武库,骊山大营、咸阳周围县卒、咸阳守军都归他调遣,这种谋反居然能失败??大魏忠臣司马懿表示呵呵。掌握了这么多武装力量居然打不动吕不韦相府?打了半天才想起来调攻城器械,然后赢奚和李斯家属都没抓住,扶苏也没抓住。

樊於期还是郎官留守王宫,救了扶苏死了冬姐,才想着跑?嬴政和成蟜俩人好的不得了,要是知道是你忽悠成蟜谋反,留着你过年?还能让你当郎官?

这里还加了一段王翦千里奔袭救主的戏,蒙武老将军就这么被裹挟了,居然一点反之措施都没有,怎么活到这儿的?

截至到 47 集,几乎每集都有槽点,到了嫪毐之乱这儿就成了每分钟都有一个槽点。

此外,这部剧集还有剪辑问题。要知道口碑最好的大秦帝国 2,原来版本是 65 集,后来被央视剪辑成 43 集。结果播出的时候上下对不上,剧情引发巨大争议。这部剧集也有这个问题。比如说,吕不韦带嬴政去见蒙骜、蒙恬、蒙毅蒙家老小,吕不韦是怎么说服蒙骜支持其带兵,完全没有介绍,之前朝堂上蒙骜和吕不韦可是不对付啊。吕不韦问嬴政观蒙恬蒙毅如何,嬴政和蒙恬蒙毅结交只是匆匆带过一笔。

成蟜之乱这段还有演员口型对不上,强烈怀疑这段是后期配音改了剧情。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也存在这种情况,暂时没有发现。

口碑最好的大秦帝国 2 一开始的 65 集看完之后,觉得是部相当平庸之作,剧情拖沓,一度看到困。然鹅在剪辑到 51 集之后,才觉得是一部精品。这部大秦赋吧…… 希望能有个导演剪辑版,能放出来删减剧情能圆上某些不合理之处,再做评判较为合适。

知乎用户 门徒​ 发表

没什么理由,就是活该!

要知道之前纵然 “大秦系列” 未能破圈,只能在爱好者圈子里自得其乐。

但凭借对战争现场的震撼还原、对战国人文精神的细致处理、对历史人物心理的洞悉呈现。

“大秦帝国” 系列始终是他们心中最好国剧之一!

但现在《大秦赋》虽然算是成功破圈,

段奕宏 “小人得志” 式的偷笑、四十多岁张鲁一饰演十几岁的嬴政,并跟比他小的朱珠饰演母子纷纷登上热搜。

而嬴政跑去见吕不韦,并要与吕不韦一起浪迹天涯,另外剧中还充斥着 “你要快乐” 等与时代不符的表达,都引发了大众热议。

但《大秦赋》的 “红” 却更像 “黑红” 而已,

而这种 “破圈” 也被老粉嗤之以鼻、驳其违背初心。

那《大秦赋》到底如何,它真的如此不堪吗?

其实要我讲《大秦赋》未见的有多差,从还原历史来讲、从服化道来看、从大多数演员表演来谈,它都称得上近年少有历史正剧。

但凡事就怕对比,尤其是对比同系列的其他作品,

要知道 “大秦帝国” 系列前三部的创作思路不仅注重时代还原、礼仪呈现,而在于他们在借这个 “势” 去造就一个时代的“风尚”,

所以我们看到,《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处理历史人物和事件间,他们有历史的痕迹、也有艺术的加工,

但这一切且都是有明确的界限的,

那就是不能破坏掉那个时代的人文痕迹。

也就是在这种创作下,他们创造了秦人、秦地、秦风等时代风尚,而这就如同长歌、如同血脉般,让 “大秦帝国” 整个系列都宛若有了生命,生生不息、滚滚长流。

可是等到最终曲《大秦赋》呢?

我们再看不到那种人文焕发、那种思想表达,有的只是小丑滑稽、恶搞历史,

唯独看不到我们熟悉的人文精神了。

比如段奕宏,众所周知影帝级演员,但在饰演吕不韦时,他采取 “大张大合” 的表演路径,浮夸的呈现吕不韦的人物心机,

这种表演本身并无弊病,毕竟谁也没要求历史上的吕不韦只能以一种方式呈现,但是最主要的是他忽视了 “大秦帝国” 系列立身之本。

那就是作为正剧,《大秦赋》的使命是它必须承上启下,用 “大秦帝国” 终章完成对战国时代跟秦朝全景式的演绎,

完成对战国春秋人文精神的叩问追寻。

在这方面,我只能说《大秦赋》做得很失败,

本来对历史剧而言,用几十集的篇幅去叙述一个朝代更迭以及数百个历史群像的浩瀚,本身就难以承载了。

所以就很没必要将篇幅浪费在无谓表演上,

毕竟《大秦赋》的使命并不在于运用某个演员的表演支撑历史,而在用群像跟动荡来呈现一个朝代更迭、一个时代浩瀚,

可在这方面 “大秦帝国” 前三部所做的努力,所铸就的历史厚重,却在《大秦赋》这个最终章里被各种原因稀释掉了。

所以你可以称《大秦赋》是一部不错历史片,时代还原、道具布景都很考究,但如果你夸它是神剧,并把它跟 “大秦帝国” 三部曲齐名,

对不起,它还不配

知乎用户 你浅薄的令人发笑 发表

大秦帝国前两部,我曾誉为国产之光。

哪怕是第三部,因为演员自身问题导致的不可抗力因素,而后期大量删减抠图,但仍不影响其他演员的演技和剧情优秀。

以前看《权力的游戏》时,无时无刻不在透露出剧组土豪气息,然而战国七雄数百年的历史造就的影视,却始终无巨型资本进入,

着实意难平。

一想到奋六世余烈,一扫六合定天下,面临收官之战,而下一次优秀的剧本又不知何年何月,便觉得不该如此草草收场。

犹记 12 月 1 日,在央视看到苦等三年的《大秦赋》前两集时,实在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颇为欣慰剧组终于有钱了!

赶忙查了下:

原来是腾讯子公司:

难怪这么有钱,老实说看到这,我内心咯噔了下,鹅厂的尿性,众所周知。

抱着审视的态度,后面又看到第十集,对于赢异人的演绎,令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任何影视都显得仓促,工具性十足的嬴政他爹,终于变得有血有肉。

到这时,我其实还挺满意的,瑕不掩瑜。

不由感叹,鹅厂终于醒了,知道干人事了。

但当我在攒着更新,想着等完结时,在一口气撸完整部剧时,却没想到网上已经炸开了锅,豆瓣评分直接腰斩。

待我将豆瓣影评和知乎高赞扫了一遍。

我只能说:

真有你的,鹅厂!

nmsl!

还好我看到第十集就打住了,没让你们喂屎,再见了您。

我 qnmd 大数据!


看看前三部

1. 这是大秦帝国第一部:

2. 大秦帝国第二部:

3. 第三部:

唉,不由想到汪海林曾经说过的话:

我怀念煤老板做投资的日子。

汪海林谈互联网投资

据听说,大秦帝国原作者在拉投资决定重拍。

但愿能找到 “煤老板”。

知乎用户 江湖浪荡客 发表

《大秦赋》不是《大秦帝国》!

《大秦赋》不是《大秦帝国》!

《大秦赋》不是《大秦帝国》!

知乎用户 铁扇公子 发表

2020 生活已经很困难了,就想看看祖龙皇帝一统天下之霸气、豪气,给自己这个马上中年的人来个强心针。

这倒好,一个劲的打雌性激素,搞得阳不阳,阴不阴的。

刚开始十几集还算不错,虽说三岁嬴政小演员年龄身高不合常理,但是我觉得小孩表现还不错,张鲁一演技失败,我现在闭上眼睡觉,就满脑子都是他那双蹬的大眼,死不瞑目似的,演技不够瞪眼凑。

不理解为啥给赵姬和嫪毐这种乱七八糟的后宫之事扯皮这么久,戏份都赶上华阳太后了。毕竟我们是来看祖龙皇帝的,不是看你的鸟的。

还有那个冬儿,时不时给个镜头,我还一直以为她在未来扮演什么重要角色,结果还真就是单纯给镜头。我就想问问导演,你这是作甚?拍剧就拍剧,不要把你们这些苟且之事都表现的如此此地无银三百两。

嬴傒喜欢赵姬,然后还来个旁边也是醉了,来了一出兄弟喜欢兄弟媳妇的一往情深戏;

37 集来个魏女,剧组没钱了还是咋地,能不能别这么糊弄观众。身材魁梧、嘴巴倾斜上天不说,一张嘴这声音也能给观众听,配音都懒得配了。剧情里用此女勾引嫪毐,真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啊。

典型的骗进来杀,分还会低,因为我还没打。

知乎用户 Froggen 发表

看过原著的人说几句。

第一,《大秦帝国》系列丛书是孙皓辉先生历时十五年呕心沥血之作,为了弥补秦朝队伍这段历史空白,先生更是只身一人跑到海南完成著作。楚人的一把火,史书被付之一炬,我们听到秦朝的历史基本是从《史记》和《资治通鉴》等汉朝的史书得来,而按照惯例,下一朝代为了显示自己的继承合法性,必然会对前朝的君王进行批判,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是刺痛了光大儒生的敏感神经,所以被骂的尤其厉害,这一骂,就是持续了两千多年。历史上对秦朝的评价多是跟 “暴” 相关,试想,秦始皇统一六国,完成了车同轨, 书同文, 行同伦的壮举,统一思想之后,无论中原有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思想,但无论哪朝哪代,华夏儿女始终有着一颗统一的心,即使五胡乱华之后,汉族被屠杀只剩下 10% 不到的人口,依然靠着民族的韧性恢复如初,及时强大如蒙元,灭南宋之后,在中原大地上也不得不向汉人学习汉制,满清入关之后,也明白要想长久入主中原,也必须要学习汉朝的文化,这些就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所在。昔四大文明古国,存留至今只有中国一国耳。

第二,谈谈《大秦赋》的失败之处,相比前几部,最后一部我是最为期待的,想想那种统一六国的磅礴场面,就值得期待。剧中,语言偏于白话文,缺少战国时期的代入感,选角上,至少可以给个少年时期的秦王,待亲政之后可以选张鲁一进行扮演,赵姬一角也是耐人寻味,朱珠是美的,但不适合这部宏伟史书巨著,她的演技还不足以拿捏住赵姬的复杂性,跟吕不韦之间的爱恨纠缠,跟赢异人的聚少离多,还有对于秦王政亲情和权利的纠缠,她似笑非笑的表情,仿佛永远定格,丝毫看不到人物的复杂性。

第三,目前电视剧已更新到秦王政亲政,为了掌握分寸权柄,让自己的儿子和宗族之人作为诱饵,让嫪毐和吕不韦相互掣肘,蒙武为战国蒙骜之子,如果是先知道嫪毐要谋逆,当送来十二名秦兵的时候,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知晓安插了眼睛,也不至于在骊山大营一开始就被架空,这样的智力不可能坐领上将军之职,冬儿一角为编剧新增一角,到死那刻,我不知这一角色有何意义。当王翦力挽狂澜平叛之后,旁白说了句 “秦王政内心极为平静”,可在观众的眼里,咸阳城里靠的是百姓,宗族,雍城靠的也是嵋县两千七百名百姓守城,方有一战之力,能不能赢,靠赌,能不能守住,靠赌,能不能平叛,靠蒙武不尊太后印,只尊王名,然后五万骊山大兵来勤王,说白了,还是靠赌。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目前,我看不出他有半点千古一帝的任何从容,至少跟原著出入甚多。

第四,消耗观众缘,前期的准备,几年磨一剑,场面足够恢宏,山东六国形象不至于那么刻板,尤其是赵国,郭开简直就是本剧的欢乐源泉,我向往的是强秦与六国的周旋,最终逐一灭国,这才方显霸气,先写这么多吧,有缘再更。

知乎用户 Rollan Royce 发表

作为一个《大秦帝国》的原著党和电视剧 10 几年的剧迷,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真想说说,我是怎么受此剧摧残,从前几集豆瓣 5 星好评的坚定支持者,到最后怒改评分为 1 星的。感觉整个人都被气疯了。

《大秦帝国》系列一路追过来,《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有太多的感慨和情怀。还依稀记得看《大秦帝国之裂变》的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刚开始出来,是禁播的,我们还是从网上找资源,然后用迅雷一集一集地下载,校园网速度又慢,好不容易下载完,宿舍一堆爷们儿围着追剧,转眼间 12 年了。当时,觉得太好看了,太精彩了,彩!彩!彩! 被侯勇老师的演技折服。

《大秦赋》确实也有做得好得地方,剧组有钱了,有了腾讯得投资,服装道具很考究战争场面很真实宏大!但是,选角太失败,编剧太烂了,太烂了,太烂了!完全是侮辱观众的智商,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1)赵姬得选角真的是太失败了,朱珠完全不适合演古装角色。虽然,她在《精英律师》里面演的女助理,风情万种。但是,她完全没有古装范儿,她的脸自带笑容,无论什么时候,都压抑不住她脸上的微笑。生气时,看着像在笑;痛苦时,看着像在笑;咆哮时,看着像在笑。 太违和了!!!

2)嬴政的选角,确实欠缺考虑,40 多岁的张鲁一,来演 13 岁的嬴政,确实太违和,太出戏了!!!

3)最后就是编剧。编剧太烂了!

—— 一个嫪毐,活生生地从十几集拖到 47 集。2-3 集能讲清楚的事情,为啥要拖二三十集。我是来看千古一帝,怎么横扫九州,统一六国的,不是来看大情妇那点破事的!

—— 怒杀优伶,甘罗被砍死,伯父的手说砍就砍,这个时候商君的大秦法律去了哪里?为啥偏偏到吕不韦要杀嫪毐的时候,想起大秦法律了? 嫪毐杀了宫女侍卫那么多人,还强了渭文君妻子,还不够惩罚他?还不够以此来拉倒太后和吕不韦?非要来骚操作,一步步把嫪毐养大养肥!!!剧情超级不合逻辑和常理!!!

—— 蓝田大营的 5 万精兵,随便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副将,拿个昭命书,就浩浩荡荡的去杀大王? What?What?What? 我大秦的军队是克隆人吗?是编程机器人吗? 他们自己不会思考吗? 蒙武将军,历史上多么牛逼的大将军,在自己的军中,自己 5 万人的军中,说被控制就被控制住啦?被控制住了,军队还跟人家跑了???

—— 明明知道嫪毐要叛变,自己苦心谋划,却把公子扶苏丢咸阳?这爹是怎么当的?公子扶苏留在咸阳当诱饵就算了,你多派点护卫保护啊,千古一帝这点都没考虑到?故意悲情的演为救扶苏,死了多少多少人,说实话,我越看越好笑,没一点觉得伤心的,我 get 不到编剧你的点。

—— 公子成蛟的叛乱,太生硬了吧,一个个剧情无故的往上套。编剧完全没法自圆其说。我也看得一脸的茫然。

嗨!不说了,说起来都是泪。等了几年,等来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我是看着你《大秦赋》豆瓣评分从 8.9 分一路跌到 6.6 分,我大胆的预测,应该还会跌破 6 分,此贴为证。。。

算了,还是乖乖回去啃我的原著吧。只有原著才能抚慰我受伤得心灵!!!

知乎用户 燕子来时 发表

在评价《大秦赋》这部剧之前,我要先说一下孙皓晖的原著小说《大秦帝国》系列。因为我看到很多吹原著。我很不认同,我个人认为,大秦帝国小说写的很不咋地,当个小说看看也就罢了,我甚至看到说什么孙皓晖老先生的鸿篇巨制,真正的还原大秦历史???

excuse me?跟我俩闹呢?你看过原著吗?你没看过可以先去看看。

要知道,大秦帝国自纵横开始,早就不是按照孙皓晖的原著改编的了,孙皓晖的原著小说,只能说是【小说】,你说他是《大秦传奇》,也无不可。总的来说,如果大秦帝国电视剧按照《大秦帝国》原著改编,那将会被骂的更惨。因为像是电视剧第一部里裂变中商鞅的三角恋这本书里还有很多。

并且我很不喜欢某些人硬吹,说什么?大秦系列裂变最好,blablabla。裂变就剧本跟历史的还原上来说,我个人认为还不如崛起。裂变前期还好,但是后期对商鞅的过于伟光正的塑造以及对于白雪,商鞅,秦国公主,还有秦孝公跟一个小女孩的爱情故事写的那叫一个狗血喷头。

接着说大秦赋。

大秦赋》的问题明摆着是剧本的问题。

并且导演也有问题。

整个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我第二部看了好几遍,对《纵横》,当时纵横和裂变早就拍完了播出了。我个人觉得整个大秦系列里演员都没什么问题。你不能说秦孝公和惠文王谁演的好,没有可比性。

重要的是导演的问题,剧本的问题。

这里编剧和导演要负重大的责任。

为什么?

大秦赋在开始的几集大概六七集,赢异人身体健康没死的那几集没什么事。但是等到赢异人快死了,这部戏出问题了!

这里科普一个影视术语叫场面调度。很重要的一点是,演员调度。导演不光是要调度演员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占位等等,演员什么时候出场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总的来说,张鲁一版嬴政出来早了。

我是看到哪里开始不适的呢?张鲁一出场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妆化的太嫩了,但是张鲁一是那种年龄感特别强的人,他演不了小孩。

但其实,可以接受。能接受。不过最让我感到不适的就是张鲁一听信谣言,对着吕不韦哭的时候。这个时候我真的绷不住了。因为这个时候张鲁一演的好极了,把那种小孩子的委屈,不甘,被抛弃的,想要索求爱的感觉全演出来了,他的眼里我甚至看到了泪水。

但是!!!!!他越是演的好,我越是难受,因为这让我感觉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不是脑子有毛病?(角色)。因为张鲁一本身就是成年人,那一段给人的感觉根本不是小孩子在哭,在委屈,在求爱,而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我真的有点受不了。

但是呢,这不是张鲁一的锅,这是导演的锅,如果演着段的不是张鲁一,而是第二个小孩嬴政,我觉得我还可以接受。因为小孩子嬴政虽然坚强,但毕竟是孩子,他没什么判断力,轻易相信谣言是可能的。

你这一段让哪个秦王演,我都难受。不管是侯勇,富大龙,还是张博。因为戏跟演员年龄不搭。

这是导演的调度问题。

并且我对这个导演也很有意见。因为导演的第一部,裂变的戏我不是很喜欢。说真的,这部戏掺杂了太多神话商鞅和秦国的地方,搞出了白雪这么一个角色。还有爱而不得的秦国公主。商鞅演的很好,但是剧本太过单薄,使得演员没有发挥空间,成了一个伟光正的三好先生形象。这一点不太好!

而与第一部裂变相同的问题,这部大秦赋也出现了。

就是,剧本过于拉胯。我没追完,但是貌似到了快四十几集,嬴政还跟他妈赵姬和嫪毐搞事。我不知道为什么?

剧本为什么要这么写????

不是说搞政变不行,很行!!并且嬴政跟赵姬和嫪毐还有吕不韦的政争是很有意思的很重要的一段。

但是!节奏!乱了。这一段太长了!一共七十八集,你光一个嫪毐就收拾了四十集,后面的大戏是不是就要加速了?因为不加速你完结不了了,很多名场面,比如荆轲刺秦,比如灭六国,难道一笔带过?要知道在前几部里,六国里很多国家的人的戏份是很重要的。二三部的屈原,苏秦,还有惠施,戏份很足,楚国的戏份,齐国的戏份都很足,魏国戏份更足,这一部大秦赋,我以为拍这么长估计六国中很多国家的戏份要拍的很足了,例如最大的敌人赵国的,打了两次才灭掉的楚国,嬴政的好基友燕丹的燕国。但是乱了全乱了!

在这里,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前几集节奏,剧情各方面都还好,但是后面就拖沓成这样?真的是所谓演员的锅吗?是剧本的锅,甚至不是编剧的问题!而是我们可以在电视剧片尾曲里看到的所谓【改编】的锅。

这口锅就应该结结实实的扣给万恶的【腾讯视频】和他的【平台改编】上!

很多人讨论吕不韦不该这么演,李斯不该那么演,秦始皇该霸气,全是扯淡,你又没见过秦始皇,李斯,吕不韦,你怎么知道该怎么样演?演员怎么塑造角色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剧本一烂掉,演员该怎么演???

怎么演都是错的!

知乎用户 李筠 发表

我只想说,这一部,真的是给《大秦帝国》系列烂尾了。

从《裂变》里忍辱负重,重用商鞅,变法图强,的秦孝公嬴渠梁

到《纵横》里立相分权,开疆扩土,秦国第一个称王的秦惠文王嬴驷

(ps:我真的太爱富大龙老师演的嬴驷了,简直是嬴驷本驷)

再到《崛起》里励精图治,又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秦一统六国基础的秦昭襄王嬴稷

以及个人认为《大秦》系列里最浓墨重彩的女性角色,贯穿《纵横》和《崛起》,两代秦王一生的宣太后芈八子。

到了第四部,到了大家最最期待的秦始皇嬴政,您就给我看这?

就这?

真不怕秦始皇带着他的兵马俑来找您算账吗?

前三部有多么精彩,多么震撼,第四部就有多烂,多无聊。我非常喜欢张鲁一,他的电影和剧我看过不少,但这并不影响我觉得他没有演好秦始皇这个人物。

是的,秦始皇是一个人物,还是一个响彻了中华两千年历史的人物。

他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战略家,改革家,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政治家。

秦始皇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誉为 “千古一帝”!

关于嬴政的传奇的一生,这里不多讲,要讲恐怕讲上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总之,编剧可能是想让我们看到嬴政作为一个人的一面。

就像富大龙老师饰演的嬴驷一样,既刻画出了嬴驷作为君王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江山尽在掌握的一面,又像观众展现出他作为人夫人父,铁血柔情的一面。

我文笔有限,大家真的可以去看看《纵横》这一部,真的最爱嬴驷和芈八子拌嘴了!

按理说,嬴政这样的人物,写起来应该是比嬴驷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然而。。。。

起《大秦赋》这个名字的人可能也是预见了这样的结果吧。

不管是《大情妇》还是《大情夫》,反正跟我们秦始皇是没多大关系了。

最后,《国家宝藏》请了富大龙老师出演了嬴政,拍了一个八分钟的短片,这个节骨眼我有理由怀疑他们是在内涵《大秦赋》哈哈哈哈哈!

看了富大龙老师的表演,观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秦始皇。

秦俑出坑,名不虚传。

吐槽完毕。

散会。

知乎用户 荔枝 发表

“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

“嬴政,一刻也不敢,忘啊!”

————

如果不是陈凯歌编剧,又胡乱安插了些龙套,这部电影应该早就封神了。

张鲁一的叫《大秦赋》很有自知之明,

从演秦始皇的观感上,

于和伟的叫楚汉传奇,

姜文的叫傲娇帝,

李雪健老师的表演,一个字,秦

国产电影苦于没有好编剧久矣,以至于埋没了神乎其技。

包括《大秦赋》开头尬吹的服化道之用心,

还有比下面更绝的扮相吗?

恩,张鲁一跟历史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知乎用户 低吟浅唱 发表

其实吧,就是他把统一六国拍成了宫斗剧…… 所以才评分降低的。

记得看第一部,裂变,只能在网上找资源,土豆不就优酷,用 mp4 看,因为第一部被封杀了……

至于原因呢…… 可能是 变法 这种事情不大能提。因为那个年代好像是国内转型期。猜测哈,不重要。

但是侯勇演得很好,觉得演得不像是杀伐果断的王,而是一心一意为秦国富强而殚精竭虑,奋斗终身的,还有演商鞅的叫啥来…… 忘了…… 对了,还有高圆圆。这一部其实出彩的人吧我觉得除了主角,最出彩的就是魏王,李立群老师。

其实第一部有很多地方不尽如意,但是相对来说,真的很好。

第二部吧,因为历史爱好者和大秦帝国的书迷等一系列原因吧, 总之是有一定的关注度了,也有钱了, 服道化明显看出精致一些了

但是最出彩的是富大龙的杀伐果断,是喻恩泰的口若悬河,还有李立群老师,从算是霸主的魏王到暮年被秦国一直打压,演得真好。还有杨新鸣老师扮演的惠施。

可以说,第二部很多配角的演技,真的可以秒杀大秦赋。

嗯,还有宁静的芈八子,把秦惠文王迷的五迷三道的不是没有道理。演的那么…… 不会形容,是个男人他就抗不了啊。

第三部,我觉得就精致很多了,但是宁静过分了啊…… 第二部一开始能看出没那么太嫩,到了第三部除了没有那么媚,还是那么美……

但是第三部除了杨志刚的屈原,我好像别的没怎么有印象,而且我特么当时还没认出是杨志刚,直到前阵子在知乎看到演员请就位 评论他,我才发现那是杨志刚。

哦对,还有邢佳栋。

第三部也是我看了几遍没怎么仔细看的一部,

但是感觉还可以啊,剧情还是 OK 的。

到了大秦赋…… 嗯…… 我才知道,其实从第二部开始就和大秦帝国的小说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但是没关系,反正我也没看过小说

但是我看着看着,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你明白么?说不上来,就是…… 感觉和历史大剧有些出入,其实我觉得第一部和第二部算是一个拍摄手法,第三部吧,也没改太多,但是大秦赋,就是…… 服化道很精致,特别精致,但是就觉得怪。

直到看到 大情妇 和宫斗

我才知道哪里怪了……

我特么是看历史大剧的,不是看宫斗剧的好么???

喜欢历史剧的有几个喜欢宫斗的…… 真是…… 披着历史剧的皮拍宫斗剧他评分能不低么!

我们要看统一六国,这统一六国期间发生的事情,比如第一部 商鞅变法 第二部 百家争鸣。,纵横,第三部的芈八子摄政,不是要看

嬴政传!

导演和编剧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真的没必要把嬴政亲政前拍五十集,本来前几集从他爷爷那开演挺好的,符合历史剧,怎么就突然改成宫斗剧了…… 多讲讲秦国和其他六国的事情好么?

作为知乎小透明,第一次获得这么多关注,也不会追更,就修改回答吧

还不会分割——

首先,关于禁播问题,这不是我杜撰的,当时确实被禁播了,咱没必要在这杠这个。

我的团长我的团现在也能看啊,但是当时也不能看,当然了,三个字,不重要!跟评论大秦赋没啥关系。

其次,大秦赋评分低吧,也不完全是宫斗的原因哈,主要原因还是编剧不缜密,很多故事线吧经不起推敲,你可以单拿出来精简的讲好宫斗或嬴政,结果整得四不像,可以精简点讲一下,没必要大幅度去讲,毕竟我是要看秦国和其他六国的。

最后呢,其实我觉得有一部分和我一样喜欢历史的人会有一个不是特别好的毛病,那就是——

不喜欢电视剧胡编乱造,尤其是历史正剧

当然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确实挺混乱的,比如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到底是不是一个时期的,但是呢……

起码着调点,我理解你基于史实去丰富电视电影化,但我不允许张冠李戴啊…… 这也是前些年为什么历史剧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其实现在看大秦赋基本就是开着电视玩手机了…… 本来想弃剧,奈何历史剧很少,寻思着都熬过嫪毐了,怎么着也得看到统一六国啊,但是确实看不大进去了。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导演,被商业化,市场化了,他需要收视率,关注度,编剧…… 唉…… 实在不想说编剧了,咱不能说比他们想的多,咱想到了人家没想到,毕竟人家是专业。

但是我就是觉得,导演和编剧没整明白,前三部为什么评分那么高。

大秦帝国的中心是秦国是怎么一步步去统一六国的,而每一部的中心是围绕着每代秦国君主怎么去处理秦国国内的暗流涌动,和怎么和六国周旋,其实简单来说是讲秦国每个时期的国策,而每代君王国策是怎么制定,由谁制定,是什么情况下去制定正确的,符合国情的。从而一步步强大乃至统一六国的。

这才有了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六合。

而不是这个王的前世今生。大秦赋有些太把单个人讲的太重,而不去丰富历史剧情。

最后这段话吧,说的好像有些乱,文采有限,着实不会精准表达我的意思,还越说做乱…… 很尴尬,希望能看懂吧。

以上,有缘在更,毕竟还没播完,或者我能精准表达出来我的意思在修改。

哦,对,还有,我觉得编剧肯定看了第一部,而想把大秦赋里的公子溪仿照成裂变里的公子虔,从人物派别第一部里的守旧派和变法派对照大秦赋里的公室派和外客派,和大事紧跟秦王但是却要经历很多。还是大公无私那种。

但是…… 那是个啥…… 我着实看不懂大秦赋里的公子溪……… 人物性格刻画的太…… 复杂…… 性格随意变化……

那就在吐槽两局

大秦赋刻画的人物性格变化也太随便了,看前期赵王是不是个大反派特别让人恨得牙痒痒还是无脑那种,然后又…… 哈?是不是拿观众当傻子,没必要为了主角去刻意丑化其他人物啊…… 你前期为了突出嬴政所受的屈辱去丑化人家,然后后期又把人物刻画的十分精明,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人,还是那句话,编剧不缜密,很多人物和故事线经不起推敲。

知乎用户 Miss Young 发表

   王一帆复原的古代妆品:米粉

  今年最 “唬人” 的剧,应该就是《大秦赋》了吧。

  前有《大秦帝国》三部曲为它拉票,卡司阵容有段奕宏、邬君梅这样口碑不错的演员。

  但评分却一低再低,现在跌到了 6.5。

  所以,强捧的瓜不甜,就算是优等生的后代,也有可能被打回原形哦。

  不过,羊闲来无事,考古《大秦赋》里面女人的妆容,发现秦朝女人的属性应该都是御姐吧。

  华阳夫人,梳高髻,服饰多以暗色系为主,显得冷艳高贵。

  赵姬,服饰多以红色系为主,象征着热烈风情。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她们的服饰太过朴素寒酸。

  历史上的秦始皇之母赵姬美艳绝伦,但包裹在雍沉朴素的服饰里,显得不够光鲜。

  宁静饰演的赵姬,着重她的妖冶媚态,服饰会轻盈柔美许多,凸显女人味。

  两相对比,朱珠饰演的赵姬,缺少了性魅力,显得正经起来。

  如果说唐朝的女性是珠圆玉润,充满肉欲之美。宋朝是以清丽纤细为主,婉约的像是雨后的玉兰。

  而秦朝的女性有一种充满能量的地母气质。

  但却又并不会太过黯淡,反而多了几分坚韧和刚烈。

  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充斥在她们的妆容以及审美里,让羊觉得特别亲切。

  《大秦赋》里女性的妆容最突出的特点是红色系眼妆。

  秦朝民风淳朴,美人们妆容如此高调到底是剧组的” 小心机 “,还是真的如此呢。

  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说:“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妆之始也。”

  原来开启彩妆先河的,竟然是秦始皇的嫔妃们。

  秦始皇您老人家,传说中的不好女色难道都是假的嘛。

  这是历史学家复原出来的,秦朝红妆翠眉的原型。

  这个眉毛,是真的” 翠眉 “,显得非常粗犷。

  果然是天下霸主才爱的那一款,够强悍。

  可以看到,这里的” 红妆 “并不是红色眼影,而是在脸上大面积的涂抹红色,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腮红。

  剧里的红色眼妆其实应该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是涂抹面颊居多。

  上图是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她们都头梳高簪,脸上红彤彤的,应该就是红妆。

  《战国策 · 赵策》里记载:” 郑国之女,粉白黛黑。“

  粉白黛黑,当时的民间女子,还是以这种妆容居多。

  粉白,指的是用白色粉末覆盖面部。

  先秦的妇女用的粉其实是米粉,要将大米磨成细粉,放入冷水中发酵腐烂,然后冲走酸性气体,用一个圆形的粉碗盛放米汁,沉淀出来一种块状物。

  看起来是不是很有食欲的样子。

  但穿越到当时,粮食非常珍贵,用粮食做的化妆品,涂起来都是金钱的味道。

  所以敷米粉也是奢侈品啦。

  而真正的胭脂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红蓝花。

  这不是藏红花,是另一种植物颜料,真正的胭脂才粉墨登场。

  一朵花才生产三颗花蕊,一盒胭脂据说需要 375 克的红蓝花蕊,相当于 1000 朵花才能造出来一盒胭脂。

  太奢侈了。

  而黛眉,指的是用黛来画的眉毛。

  能够做黛的除了矿石,还有植物,叫 “青黛”。

  在战国时期,女子没有特定的画眉毛的东西。

  一个女孩子用柳枝烧焦然后涂在眉毛上,最后出现了藏青色的矿物,每次画眉的时候需要将黛放在石砚上磨成粉,加水调一下再使用。

  那个时候女子们的审美已经很高级啦,比如最常听到的” 蛾眉 “。

  指的是眉毛像蚕蛾一样纤长灵动。

  古代人画眉毛很麻烦,在汉《释名》里说:“黛,代也,灭去眉毛,以此画代其处也。”

  姑娘们需要先把眉毛刮掉,然后敷上粉,再用 “黛” 来画自己想要的眉形。

  额,这对手残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除此之外,秦王应该是最早创造” 仙女风 “妆容的人吧。

  《中华古今注》记载:” 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

  秦始皇在中后期喜欢求仙问道,连带着审美也变得飘渺华丽起来。

  这里说的” 贴花子 “,指的是画在脸上的面花,也称花钿、额花、眉间俏等。

  用到的材料有可能是金箔片、珍珠、鱼腮骨、鱼鳞、墨光纸、云母等材料,制作成各种形状,常见的应该是圆形,三叶形、菱形、鸟形、雀羽等形状最为常见。

  羊也很喜欢宋朝的珍珠妆,高贵又娇柔,简直将这种贴面妆发挥到了极致有木有。

  剧组之前在宣传《大秦赋》的时候,为张鲁一饰演的秦王嬴政打造了 80 多套衣服,但大部分是以黑色为主。

  羊插播一个八卦。

  据说,这起源于一个叫邹衍的阴阳家,他说 “夏朝为木,商朝为金,周朝为火,而秦朝是水,水色为黑。”

  而秦始皇信奉五行说,所以黑色是秦朝最尊贵的颜色。

  秦始皇应该是一个标准的直男,他不喜欢周朝繁琐的礼仪,服饰必须要简单、实用为主。

  三品以上的官员是身穿礼袍,一般庶人穿白袍。

  秦始皇的妃子们也以迎合他的喜好为主,服饰搭配契合五行思想。

  夏天穿 “浅黄藂罗衫”,还有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衫,还有泥金鞋。

  《大秦赋》里面的女性登场,也没有那么暗淡,淡红色,粉色,白色,还有镶金线的衣服,低调中透露着华贵。

  在湖南长沙小吴门外楚墓出土的女侍俑,身着镶有宽边的直裾长袍,袍上有勾连三角云纹,束着宽腰带。

  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女子们的服饰已经如此丰富了。

  别看在《大秦赋》里面的士兵都是黑压压一片,但是出土的兵马俑告诉你,老秦人一点也不糙汉子好嘛。

  这是出土的兵马俑,他的盔甲是彩色的。

  秦朝的军官分高、中、低三级。每一级别对应的颜色都不同。

  有专家利用先进的技术,将兵马俑的颜色复原了。

  观感一下就从阴郁切换到了生机勃勃。

赳赳老秦人,汉子貌似比姑娘还要爱美。

  不信,羊再插播一个冷知识。

  之前在湖北枣阳的” 九连墩” 出土过一套化妆盒,里面可以放铜镜,梳子,还有护肤的面脂,修眉毛的刮刀。

  但它的主人是位年龄 35~40 岁 “大夫” 级别的楚国男性贵族。

  男人精细起来,还有女人什么事儿呢。

  在《大秦赋》里,女子们的发饰都很简单,但是也大有来头。

  秦始皇是一个讲究等级的皇上,所以他要求:“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鸢髻。”

  古代女子的发髻越高,象征着地位越高。

  华阳夫人是安国君的宠妃,她的发髻就要比不受宠的夏姬高的多,配饰也明显更华丽。

  打造华阳夫人这样的发髻,需要大量的时间,一般的平民女子享受不来。

  而平民女子一般梳平髻。头发向两边梳,简单在后面挽个髻就好了。

  秦朝还有一个规定,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论男女都要蓄发。

  有个有趣的法律是:

如果拔别人的头发,被拔的一方明显有感觉,可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如果两个人打架,将对方的头发砍掉的话,会被判四年徒刑。

  秦国的男人爱惜头发的程度,不比女人差。

  你看出土的兵马俑里面的男人的发髻,还有颜色鲜艳的头绳来装饰,也是很爱美了。

   这个发髻像不像米妮同款。

  噗~ 人手一款米妮头,猛男组团来卖萌。

  《大秦赋》里的女性大多戴了耳饰,其实在先秦是不流行打耳洞的,理由同上。

  所以在先秦出土的古物里,中原地区很少会有耳饰出现。

  西周时期的耳饰更像是一种礼仪,这种玉瑱主要是为了塞住耳朵,达到戒妄听的作用。

  后来她们将珠子一类的饰品用丝线系在簪首上,垂于耳畔,行动起来时就会敲打耳朵和面颊,也是提醒佩戴者不要妄听。

  但这种饰品只存在于上层阶级。

  在匈奴文化地区,因为不受礼仪的约束,所以耳饰就显得日常多了。

  考古了一通,羊彻底收回之前对秦国 “黑不溜秋” 的印象。

  秦朝明明是一个男比花俏的时代好咩。

  而女性就像羊之前说的,像地母一样坚韧,但却暗含火一样的生命力。

  作为天下霸主秦始皇,如果在现代,就是一个一边说着简约是美,但是又变着法儿推着时代和审美往前走的人儿。

  秦朝就像是十二星座里的土象星座,在青黄交接的时候,孕育新的美好。

  兼并六国,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法律…….

帝王的胸怀和眼界在千百余年的光影里,沉淀出最强的中国风。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那种霸道,骄傲的生命力已经延续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中。

  羊能被那种温软精致的风格吸引,同时也忘不了那个朝代的雄厚和大气。

  历史不停流动着,美才有所附丽。

  学会回忆,才能记住那些刻骨铭心的荣耀和传承。

知乎用户 答疑解惑李老师​ 发表

我在此立个 flag 这部剧最终的分数会是五分左右。超过五点五就是作弊。

因为我们没看到《大秦赋》,没看到秦王扫六合,天下归一的气魄。我们看到的是大秦爱情之巨阳侯传奇!真的,看到现在我觉得轮子哥才是主角,并且和赵姬是真爱啊!赵姬就是一个傻傻追求爱情的小女生。

这个编剧和导演严重不合格,就和权游那两个 DB 一样,活生生的把一个好的历史故事拍成了烂剧。孙皓晖的《大秦帝国》无论从文学性还是历史性上几乎无可指摘,你照着怕就好。结果拍成无聊的宫斗剧,一个嫪毐拖拖拉拉派了四十多集。大秦赋成了大秦拖拉机,导演搞不明白,这部剧的观众应该是像我一样,有一定历史知识积淀的男性观众,而不是宫廷剧、虐剧。

即使宫斗剧这秦王的智商也是严重不在线啊。你明明知道嫪毐会反不提前安置好扶苏,是因为不是亲生的吗?蒙武本来被寄予厚望结果瞬间被叛军制服。就靠着王翦开挂?还是你本来就想利用嫪毐干掉吕不韦,干掉太后,干掉宗室,一举多得?可是你看秦王谋划,看李斯的策略,哪里像老成谋国之人,简直就是两个赌徒而已。

秦王动辄东出统一天下,生怕别人不知道。但是遇到事情畏缩不前。正所谓志大而才疏,色厉而胆薄,遇事而不决,行大事而惜身,行大事而拘小节。

这才是秦王应当有的气度,虽然手中无 ️剑,然存吞并天下之志哉!

而不是这样形容枯槁,无丝毫王霸之气!

嬴政跑去找吕不韦核实自己身世。

吕:你是子楚儿子。

政:不!我不想做一个连自己爹都不知道是谁的畜牲!你如果是我爹,我要跟你浪迹天涯!

知乎用户 茹八一 发表

我们想看的是赳赳老秦,一统六国。你让我们看嫪毐。明明是中华第一次统一如此宏大的史诗,编剧咋就老盯着宏大的那活儿不放呢?如何看,当然是嘲讽着看。

知乎用户 幸运的 Jason 发表

跌不跌的不说,之前做游戏营销公司的,这套路太明显了,看了两集就知道什么玩意儿,作为大秦帝国粉,这完全就是个换皮作品,不用给它找补,这是资本把观众当傻子呢,其中一定有一些所谓原先报废的闲置资源被强行按进去了,变成了一个四不像,名字改大秦赋,没有出现大秦帝国字样一定说明了几方进行了争斗最后妥协下来最后决定不污大秦帝国这个 ip,应该是有良心的没脸放这个 ip,虽然之前宣传说大秦帝国最后一季,但最后只能妥协成这样,出来圈一把粉丝热度,反正等大家搞明白的时候也播完了,钱到手了。只是把粉丝当傻逼刷这种事情好么?每次都这样,不怕水能覆舟么?什么真传奇假传奇这种套路看多了,一样的套路。大家不要给这种垃圾面子,一集都表看。直接开骂就行了。

知乎用户 白露无殇 发表

总的来说:这是观众拒绝劣质影视剧的表现,好的就该表扬,烂的就该进垃圾堆。

《大秦帝国》四部曲,前三部为什么评分高?我觉得除了制作精良,演员卖命之外,关键的一点是:前三部曲中所改编的历史或其依据的史实,很多观众(包括我在内)是不了解的,看前三部曲还可以当做历史普及,纵使有些差别,也不会去深究什么。

《大秦赋》里讲的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历史,都快被课本讲烂了,基本谁都有个大概的印象!就算是小孩子,《王者荣耀》这种级别的游戏里,唯一掏钱买的英雄,也应该知道是谁吧?这种大前提下,无论是谁拍出了跟印象中的嬴政不一样,那就肯定会扑街。

秦王嬴政少年继位,亲政后就搞掉了仲父吕不韦、假父嫪毐、母亲赵太后等人的势力,一手支持李斯、王翦等人,以秦国强大的国力为支撑,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这样,才被成为 “千古一帝”。后世里,恐怕只有康熙大帝,跟他的经历差不多,跟刘秀那种位面之子没法比。

《大秦赋》是怎么拍的呢?少年嬴政用中年人扮演咱就不说了,但这部剧被分为了《吕不韦奋斗史》、《嫪毐上位造反记》、《渭阳君残废之谜》、《李斯阴谋搞相邦》、《李牧血泪战斗史》、《秦始皇跟燕太子不得不说的两三事》等单元剧,其中的主角分别是吕不伟、嫪毐、李斯、李牧、燕太子等,主角都不是秦王!秦王成了工具人!我估计可能后边还有《赵高上位实录》、《韩非子与李斯不得不说的两三事》等单元剧,呵呵,喜闻乐见。

最近更新 55-64 等剧集,我粗略看了一下,一直围绕着推广秦篆来拍,这是应该拍的重点吗?秦国统一天下后,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等,不行吗?那时候谁不服从就杀了谁,这不行吗?非得拍这么多集,以此来表示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的决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都 50 集了!才干掉嫪毐,亲政!

我能看到荆轲刺秦王吗?

还能看到灭六国吗

灭了六国,还要南征百越

能看到王翦和李信争,20 万和 60 万破楚吗

能看到昌平君反秦

能看韩非吗

能看到徐福吗

能看到徐福登陆日本吗

能看到张良

张良博浪沙刺秦

能看到始皇帝作为大恶人的焚书坑儒吗

还有作为大建筑家的修长城,修墓,修阿房宫

还有很多神话色彩的故事

始皇帝身上发生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

祖龙兄那是水里见过龙,抬头看过彗星,巡游见过陨石的人。

非要盯着他母亲和嫪毐的破事

祖龙兄遇到的反叛,刺杀多了去了。非逮着这个不放。

哪怕你荆轲刺秦,拍的篇幅大点,昌平君反秦拍的篇幅大点。最起码涉及的人物多一些。都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想演撕逼,可以把韩非和李斯的撕逼。王翦和李信的撕逼。

最起码把祖龙兄的正面形象给观众呀。

天天提人家母亲被睡了,有意思吗。

还天天逮着人家是不是吕不韦的孩子演,有意思吗?现在的观众,会对这东西有兴趣吗。

乾隆还是海宁陈家的,汉人呢。

不能好好编剧,就说秦国大忠臣郭开,献计赵王造谣秦王血脉,离间秦王和秦国相邦关系,欲使秦国动荡,内讧。然后种种。有点想象力好不好

我们这一代观众,都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

那不是一般的皇帝,那是始皇帝啊,统一华夏的人啊,并且把统一这个观念,刻在后代骨子里的。

尤其是现在,中美博弈,去年香港动荡,还有福建对面的小市,大家都想着,盼着

知乎用户 丁钰杰 发表

这几天正好,在陪着我爸妈在看,

我在家里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看历史剧时我爸妈会希望我陪着,给他们介绍人物,动机和大致故事之类的。

但现在的故事我已经无法理解了,一方面我才疏学浅我承认,但另一方面,现在的剧情,你不但是读书读不到,你就是现场网上搜你也搜不出来。

其实我还真不想说所谓史实错误,实际上这个也很难定性,因为再好的电视剧也难免有历史问题,一方面是市场因素,一方面是表达,只能因人而异的看量,有些人抗性高有些人抗性低,如果他能在现有的框架内自圆其说我也不会苛责。

我仅仅列举给女性角色加戏这一件事,这样的剧情编排已经不是一次了,是愈演愈烈。

拿我陪父母看得《新三国》举例子。

貂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在 8、9、19 回三回,所谓第 19 回,也只是和吕布说了一句话,那时候已经自知死无葬身之地,布于是终日不出,只同严氏、貂蝉饮酒解闷,

《三国演义》一共有 120 回合,新三国一共 95 集,貂蝉出现多少集呢?从第六集出场,开场就给了一场吕布英雄救美,又是峡谷又是河边,对手戏演了半集,之后王允突然把貂蝉变成女儿,为了让貂蝉答应献给董卓,绝食了七天差点死了,生怕全府上下不知道老爷有事求貂蝉,只是为了为了让貂蝉变成迫不得已,提升其道德,之后杀完董卓又是浓墨重彩的描写貂蝉和吕布成亲,有情人终成眷属,之后稍微视角脱离一下讲了讲曹老板,之后刘备进徐州,接纳吕布,之后只要和刘备见面,都会有貂蝉倒酒,每次吕布说什么怪话都要给貂蝉面部特写,以表现其知道此处不妥,直到 18 集吕布被抓处死,也不是被缢死了,是被箭射死,以便于给一个他和貂蝉在刑场生离死别的镜头,不要问我严氏去哪儿了,纯爱偶像剧哪来的妻妾之分?

这个还算是一点点加戏,主要是为了把貂蝉变得更正面一些,没有脱离主要叙事。

到后面就出来保留项目——小乔,小乔在三国演义中就没有正式出场过,属于背景板,但是无数导演编剧极其喜欢她,于是又是舞剑,又是倒酒,又是自由自在的可以在建业和前线军营往返,每次周瑜不开心了就和她聊天,一会儿要赶她走一会儿又和好,仿佛是富二代创业故事,最神奇是她还协助诸葛亮借东风后逃离,这孙刘联盟头号功臣是鲁肃,第二就是小乔。

几年后来到了今天的大情妇,嫪毐传奇。

前几集画面上确实颇为惊喜,服装表现不错,发髻和须极其还原,官服合身,面料得体,配色既符合历史又有小改动以符合现代审美,盔甲外形也做了功课,终于不是网游式盔甲了,但也很可惜可能为了便于行动和成本,并没有真的制作一片叠一片的铠甲,还是一块的橡胶印出来的图案。

战斗方面,开头一场追击小型战斗努力的在表现战术配合。但一旦人数上去了,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所谓的大场面,大型军阵的运动和其作用极其缺乏运镜交代,格斗中的力度,特别是长兵器几层交叉,变成了松松垮垮前面一排对刺,后面看戏,秦国最重要的,远程火力没什么展现。

马撞击士兵的效果,因为投资还是略显廉价,军官主要工作就是远远看,只会一句杀或者撤,几乎没有任何临敌变化的指挥,如果想要表现某位军官的英勇,就只会让他开无双,但也其实没杀几个人就杀崩了,颇有《花木兰》的神韵。

但我此时还觉得一切还值得期待。

结果开头这些就是全部了。。。

编剧在设计剧情上的用力失调,主要还是因为要照顾一个人,就是赵姬,为了镜头里能有她,直接导致主视角变成了宫斗,所有同龄人人都喜欢你,所有大事都有你掺合,这是拍《芈月传》续集《赵姬传》啊,这个演员是个 H 三代,我不敢打她的名字,只能写赵姬。

妆容极其不匹配年龄,她从第一集就出场,之后五十集过去了,同期男性角色都半头白发了,就她还是那样,而且因为华服她甚至比以前更年轻了,直接导致她和她四十岁的儿子对话时,不告诉你年龄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关系,再加上嬴政在知道自己长辈们的混乱私生活后的一系列迷惑表现,又是求和吕不韦私奔,又是跑人家床头悬个剑,又是雨天在母后宫殿和相府外来回跑,活像个 ntr 后的老实人,什么千古一帝啊。

嫪毐从封侯到死也就一年时间,结果出场跨度 30 集,知道在一部电视剧里出场 30 集什么概念吗?之前《新三国》周瑜如果抛去早期加出来的见小乔见孙策,实际从孙策身亡正式出场推动剧情到去世只有 23 集,小心又气死过去。

这个郭开劫掠太后到是谁的主意,什么神奇的操作,郭开做卧底需要这么多理由吗?又是车裂又是腰斩,是为了让观众理解他吗?

赵姬把自己和宣太后芈月比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吗?不是说你俩有差不多的嗜好,就可以一起讨论,芈月执政多久,内部出过啥大问题吗?有给魏丑夫很大权利吗?你就当了九年,还是有吕不韦和你抗衡的情况下,差点出大事。

而且芈月和义渠王,还可以勉强算是色诱,设计杀了他,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单以结果来说,除了昭襄王脸上挂不住之外,几乎想不出更大收益的方法。

基本等同于高晓松在法庭上自比李白,说爱喝酒是我们文化人的共同点,我真是无言以对。

宫斗戏这种情景剧对于节约成本确实是很有帮助,演员甚至都不需要同时在场,有个太监串场就行,演员也就几个,不需要组织,不需要运镜,很多美剧老是鸡毛蒜皮的事开始吵架其实也是在水剧情,世界通用的。

也许是编剧受到了角色分量的压力,也许他们就是觉得观众爱看这个,又或者所谓十个亿投资,就只够几场打斗戏和几件衣服,或者演情景剧的宫殿都是现造的以后还需要像陈凯歌请教怎么运营来回本。

总之,这分数,还有潜力继续下降。

知乎用户 望江 发表

没什么好说的

用张鲁一我原本以为早早亲政然后准备统一,此时嬴政 29 岁,到统一六国刚好 39 岁,张鲁一演三十多岁的秦始皇没毛病

没想到你五十集嫪毐才死,后面还有个昌平君。。莫不是最后沙丘宫变也要长篇大论?

我寻思嫪毐这东西就那点影响力,你还上升到灭国级?嫪毐在下面都能笑死,何德何能啊?洗白吕不韦不说了,吕不韦好歹大权在握。嫪毐?一个天下人眼中的阉人,居然能势压吕不韦?当着以为战国士子不要脸面?一直到嫪毐死,吕不韦也没正眼瞧过嫪毐好吧。编剧的水平真就低到觉得一个阉人能比一国丞相势力大?更何况剧里嫪毐靠着太后,吕不韦可不用靠谁,还杀关内侯。哥哥去看看关内侯是多少级,杀就杀吧直接敷衍了事?你看看恁那太后杀了关内侯能辞其咎不?还什么寡人为了秦国赌一把???就一个天下人眼中的阉人他配么?昌平君成蛟沙丘宫变哪个不比嫪毐势大?编剧是男同喜欢粗的?

然后就是嬴政台词的问题,嬴政何许人也,千古一帝祖龙之威,哪有这么多扭扭捏捏,还什么和吕不韦私奔,和赵姬说那么多废话。。嬴政对赵姬拎的很清,剧里搞得嬴政离不开赵姬一样,一直渲染嬴政重感情这那这,最后突然就为了秦国赌一把?我可拉倒吧,嬴政一早就明白局势了,还被感情掣肘?

另外,赢虞是个什么鬼,纯虚构,台词像嬴政的人,结果最后真造反了还被腰斩,这都啥和啥啊

赵姬的憨是表现出来了,不过可能是因为编剧水平问题,而不是有意为之

三十集演完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阿房宫,泰山封禅,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徐福出海,大泽乡起义,沙丘宫变。。

拉倒吧,这里面哪一件事挑出来不比嫪毐奋斗史精彩?

知乎用户 瓯南生 发表

如果说《大秦赋》是改编自《大秦帝国》的第四部和第五部,那么原以为前半部分应该是《吕不韦升(zuō)职(sǐ)记》,往后看着发现大概长达 30 集实际是在讲《嬴政升(qīn)职(zhèng)记》,最后发现吕不韦加嬴政的戏份似乎都没第一集被戳掉一个肾的小角色更多,要不这部分还是叫《嫪毐升(zuō)职(sǐ)记》吧。

终于知道为什么要改成叫《大秦赋》了,格局从 “大秦帝国” 缩水到了“大秦后宫”,这要按命题作文来说的话敢叫《大秦帝国》可就是离题十万八千里了。

好了,花了 30 来集才亲政的大王目下还有六国未灭,编剧你前边注了这么多水,真打算搁后头,隔一两集草草灭一国,就可以匆匆收官了?

正史的内容占比都给删成这样了,要不把原著第六部《大秦帝国衰亡史》的沙丘之变、陈胜吴广起义、吴中起兵、沛县起兵、定陶之战、巨鹿之战、入关灭秦、鸿门宴、火烧咸阳宫也腾个十来集直接拍拍完吧,嫌不够删的话再衍生个《大汉建国记》把分封十八路诸侯、暗渡陈仓、彭城之战、背水一战、鸿沟议和、垓下之战、霸王别姬也都拍进去,这样可删除空间更大点。

相关回答:

[电视剧《大秦赋》有哪些槽点?​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2795652/answer/1611245719)

知乎用户 你继续装啊 发表

12.19

预告都到六十集了,一个国家都没灭掉,这部 78 集的剧能实现祖龙孵化成功变身千古一帝吗?后面那么多经典哪一个不比前面的宫斗值得拍呀。

相比于剧本的主次不分来说,演员挑选和演技都只能说是小瑕疵。本来对大秦帝国第四部有很高期待,作为中华历史上最重要的皇帝,这么多年也没有一部剧能好好地拍出那份大气磅礴和对后世影响,大秦赋显然完全没达到预期。

12.15

作文写跑题是要不及格的。

高高兴兴来看秦王扫六合,结果给我演了四十多集嫪毐传,另外智商下线、剧情拖沓、台词粗劣。如果一开始定位成宫斗剧那也没啥说的,但是珠玉在前,这一部只能给三分不能再多。

知乎用户 天马行空 - 光之觉 发表

嬴政奋 60 集之余烈,终于一统后宫了。不容易。。。

本来以为哭喊要浪迹天涯就已经是最恶心的了,没想到现在来了个赵国逼死吕不韦嬴政跳着脚要报仇。。。就算嬴政逼死吕不韦,难道影响他是千古一帝这点吗?崛起的时候我还说编剧洗白白起,恶心范睢太过分。跟大秦赋这个比起来还是差了意思了。

我看预告 69 集好像终于灭了韩国了,我在这里大胆预言!

70 集预告已经有了,肯定结束在赵国准备害死李牧。

71 集李牧死,灭赵国。估计顺手会灭了魏国。

72 集估计就是燕丹苦心寻找刺客,再描绘一下荆轲的生活水一集

73 集可能能拍到荆轲刺秦王,这是我最后的一点希望了。别的再烂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至少这一段拍到到位一点。

74 集应该就是灭燕,估计还得再来段燕丹的抒情自杀。

75 集应该就是李信说 20 万人灭楚足以,再来段楚国暗中勾结昌平君。描述一下项燕的英勇,要是足够恶趣味还可以让项羽出个镜。

76 集就是项燕大败李信,昌平君叛逃。嬴政跑去请王翦。

77 集就是王翦灭楚,估计得来一段项燕托项梁照顾好项羽之类的桥段。灭完楚估计顺手交代一下灭代和燕国残部。

78 集结局估计就是齐王投降,讨论称帝。最后结束在嬴政称帝仪式上。

好嘛,讲最大功业是一统六国的秦始皇的电视剧。一统六国一共就九集,讲嫪毐和他妈的破事就有将近 10 几集,接近 20 集。。。

真的恶心人啊!

知乎用户 UvUmeow 发表

我原以为孙皓晖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编剧经验,结果大秦帝国系列拍的还不错。

大秦赋没了孙皓晖,换上了内行人,怎么反而拍出来这么一个东西?是不是国内的编剧都只会一个套路啊?

顺便说说题外话。

大秦帝国系列小说五百万字,我是一出书就紧跟着一字不落看完的。孙皓晖作为一个法律系的教授,在先秦史料那么简略的情况下,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堪称颇有才华。从我的观感来看,第一部黑色裂变,平心而论,不论是文笔、情节、人物刻画各方面还有些稚嫩,称不上是杰作。但后面就渐入佳境。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一部比一部好。我没有想到的是就连铁血文明、帝国烽烟这两段几乎没有什么发挥余地的历史都写得那般精彩。

所以别看人家跨界,知识分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一个法律教授写出来的小说,比得上专业作家水准了。

看来编剧导演这一行还是要多找几个文化人从事才行。全靠文盲是成不了气候的。

知乎用户 上海爱丽丝辣条厂 发表

又是上班摸鱼,刷皮皮虾的时候,看到了这个视频。摔孩子的居然删减了。不过不得不说,嫪毐这个演员的演技是真的好。

摔孩子的来了!!!

上班划水看完最新的更新,46 集了,你可算是加冠亲政了。我都怀疑这次是因为经费太足的原因,让你们拍这么多注水的情节。这要是按照前几部那艰苦的环境,最迟 16 集就能亲政。

我想的是就讲完灭六国统一天下就完事了,结果我看到赵高出来了。你不会想要把沙丘政变也讲了吧????这还剩多少时间啊,你可别一两集灭一国啊,这样我是真的会忍不住打低分的,你个负心汉,对得起我等你这么多年吗!!

————————————————————

严重怀疑编剧是不是有点问题。

从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还有现在嫪毐之乱。我都觉着逻辑有问题,感觉就不是人干的事。

合纵攻秦,起初是你说是怕六国不知道秦国出现动乱,主动去散播谣言。让各国合伙来攻秦。结果呢,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做好完全的准备嘛。就那一群将军在军帐里说的那都是一些啥啊。四十万秦军函谷关外埋伏。埋伏???四十万人啊,编剧有没有个概念那是有多少人啊。结果可好,被人打的差点都城被推了。至于后面突袭敌营,解救的剧情,我都不想说了,看看地图吧。

还有现在嫪毐也是,明明是可以在事情还很小,还能控制的情况下收手。结果可好,非要说治罪得按秦法。那嬴政杀死甘罗呢?本身就是有功之臣,说杀就杀了。嬴驷因为杀人太子辅被削去鼻子,那嬴政当着众人的面杀死那个玲忧呢?怎么又不说按照秦法了?逻辑都不通好不。

还有,李斯自己都说太后和相邦两座大山相辅相成,扳倒一座另一座自然就会倒塌。嫪毐都上了太后了,这特么都能诛九族的罪了,顺势不就能把太后给拿下了嘛?结果呢,结果这编剧非要嫪毐去造反,去让太后看,这嫪毐造反了,违反大秦法律了,可以诛杀了。…………… 所以说,通奸太后算不上违法了?

突然想提一嘴赵国那俩,或者说仨,赵堰,郭开,和娼女。

本身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以为这几个家伙会是给嬴政练手刷经验的。会把赵国偌大的基业败没。结果呢,就拿娼女来说,那次出场不都是阴谋诡计尽出。毛遂的影片里没有细讲,但是名士最注重的就是名声,也是猜到是做了什么。还有赵国前太子归国的那一段,那手段没得说。

赵堰本是个纨绔子弟,每天歌舞享乐,当了王呢,再也没有享乐的镜头了,每天愁眉苦脸。还有郭开,为了自身的利益,扰乱秦军朝堂,挑拨离间。这特么才是辛辛苦苦的创业二人组啊。

唉,大秦帝国这剧从第一部开始,追了也有十年了。前三部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最喜欢纵横,毕竟富大龙是真的牛批。从 18 年听说天下要开拍,每天都等着开播的消息。开播的那一天,我开了腾讯会员,一口气看了六集。我平时是很少看电视剧的,那天我女朋友都说我很反常。开播看到 8.5 分觉着有点低了吧,这可是大秦帝国啊。后来慢慢看下去,我对它有着各种宽容,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剧情真的拖沓,注水太严重了。有着太多可有可无的角色,剧情。

虽然现在评分掉到了六点几。但是我还想会一直看下去,毕竟……… 毕竟我特么是花了六块钱开了会员的。而且,上班划水看看也是不错的。

知乎用户 磨坊楼居士 发表

抛开近 50 高龄的张鲁一同志要演十五岁都不到的嬴政这一选角问题、剧情的拖沓以及前五集后段奕宏等演技崩坏等问题,我认为大秦赋剧本崩坏的核心原因在于编剧和导演犯了和《金刚川》等一样的问题,即根本不理解中国故事的核心在哪里。

大秦赋的叙事太欧美了。试想如果将大秦赋的剧情换到欧洲某个封建领主,然后加点奇幻风格,去掉赵姬乱搞的剧情,换成动画形式,这根本就是迪士尼下的一代小王子逐渐摆脱父辈(丞相)而不断成长的故事。

但是问题是什么?问题在于这个王子是嬴政,是十年统一中华六国的千古第一帝王。而且他的背后是一个背负着民族屈辱和复兴重担的秦国大集体。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框架下,你给我拍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剧里的一代名相吕不韦阴阳怪气、犹犹豫豫;秦王嬴政眼神猥琐躲闪,毫无城府;秦国君臣故意激起六国合纵和嫪毐造反却在事发之时毫无应对之策,被人打得几次要嬴政上街搞美式群众路线,四处演讲来搞战争大动员??嫪毐平叛那段,秦王在战争动员的时候抱着一个秦国的孩子,满脸上帝般的光芒,下一秒我以为他要亲自驾驶战斗机冲向嫪毐的外星人部队,来个独立日 2.0 了。看完让人觉得,秦国没有被灭国都靠六国集体傻逼,高抬贵手。(是不是有看完金刚川,觉得抗美援朝能赢都靠美国人放过我们那味了)。秦国的制度优势、英明决策和集体主义(这个稍微提到了一点)丝毫没有体现,更不要说对其他六国的描述了。除了赵偃和郭凯这两个街头恶少,其他国家基本消失了??提前灭国了吗?

全剧一直在强调嬴政统一天下的梦想,力图塑造其统一六国的必然性,但是一系列剧情操作、人物设定以及糟糕的叙事手法让人觉得秦国一统天下完全成为了偶然性事件。

大秦赋的根本问题在于政治经济学没学好,在于根本不理解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没理解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意义。简单来说,对中国梦的内涵理解不深刻:)。

知乎用户 无心 发表

《大秦赋》口碑高开低走,豆瓣评分断崖式下滑让观众越看越纠结

大秦帝国系列终结篇《大秦赋》正在热播中,从当初的豆瓣评分 8.7 降到了 7.5 分,感觉一下子口碑就崩盘了,让 “大秦帝国” 系列有点晚节不保。

大秦系列皆是历史正剧精品佳作,裂变纵横崛起的豆瓣评分均在 9 分之上。因此观众们对该系列最后一部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大秦赋》期待非常高,开播之初评分高达 9.0。

在男一号张鲁一登场后,口碑高开低走评分迅速下滑。许多观众说嬴政扮演者张鲁一努力装嫩,说赵姬演技不像古代人,这些都是事实,整体来说还过得去勉强可接受。

目前豆瓣评分已跌至 7.5 分。而《大秦赋》播出还没到一半,预计评分还会继续下滑,甚至有可能跌出 7 分之外 。连已经结束的《隐秘而伟大》都比不过也比不过《装台》。

大秦赋高开低走,78 集现在已经 39 集过半了,嬴政还没有亲政,嫪毐还没有下线,很多剧情感觉毫无必要。

也有观众评论:豆瓣评分从 8.9 跌到了 7.5,貌似还有往下跌趋势。作为从第一部追到收官作的老观众而言,最后一部真让人太失望.. 服化道一如既往考究精良,剧情节奏却远不如之前紧凑抓人,希望后面剧情能争气一点。

大秦赋都 39 集了,大王还没亲政还没摔孩子,嫪毐还没下线,嫪毐车裂看了今晚的三集,原本嬴政可以把那个嫪毐杀死,赵姬居然护着大王心都碎了吧!预告说 49 集嫪毐才叛变,啥时候可以统一六国呢,这剧情太墨迹了。以至于大秦赋网友都吐槽盼望着何时摔嫪毐和赵姬摔死。

有网友评论道:一部历史战争鸿篇巨制前面演的好好的,非要一头扎进宫斗戏里出不来。

赢傒居然暗恋赵姬,一定要给谁都安上一段感情线吗。

大秦赋突然演起了嫪毐的爱情故事。

魏国进献给秦王的美女喜欢上了嫪毐,乘机吟诗表白赠钗,可惜嫪毐是个文盲,太后看到后送走魏女,暗戳戳打发情敌。突然演起了嫪毐的爱情故事。再看魏嫣心仪嫪毐,双手赠珠直抒心意,说下: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既已见到意中人, 心中怎能不欢喜?)

台词神情体态让观众不免庆幸幸亏嫪毐没听懂,否则场面更雷人。

这是魏王给秦王送去做夫人的魏女?魏国没美女了么?颜值不倾国倾城也是花容月貌,这选角没气质美感要凭美貌吸引嫪毐,嫪毐要演出陶醉一见钟情感觉需要违背内心。剧组用什么标准选演员,朱珠饰演赵姬演技的确有不足起码颜值过关。

历史上赵姬是一位绝美女子,朱珠颜值不会觉得太离谱。魏嫣这个选角不忍直视。魏女入秦观众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原来还有比赵姬更失败的选角。

有网友评论道:大秦赋 40 集才到嫪毐宫变 50 集不能亲政,后面 20 多集讲统一六国草率点吧干脆叫大秦秘史得了 , 45 集都没诛嫪毐吕不韦亲政,直接叫嫪毐传好吗?

嬴政会使出雷霆手段让嫪毐知道什么叫妄想然后统一六国要看以后剧情了。

前面《大秦帝国》第一部是神作艺术精品,其中的孝公与商君二人散发着神性光辉,故事节奏也很紧凑看得人心潮澎湃;第二部比较接地气,演员也好不失为好剧,只是不对味背景音乐有些败兴;第三部结构松散,但看了几集《大秦赋》突然觉得第三部应该能轻松看完。

图为富大龙演的青年嬴政

《大秦赋》像是宫斗剧,好多令人不解尴尬情节妥妥的宫斗剧配置,不过还是很喜欢其中吕不韦和异人演技不错。

《大秦帝国》系列第一部《裂变》口碑不错,4.6 万人打出 9.3 分,第二部《纵横》4 万人打出 9.3 分,第三部《崛起》4.5 万人打出 8.5 分,而现在这一部 3.7 万人打分已经降低到了 7.7 分,要是真等到七十多集播完,这部剧评价还有下降空间。

为什么评分下降这么快?

1. 观众审美水平变高了,敷衍的剧情自然很难再得到认可,尤其是这部剧前期剧情是真的拖沓,快 40 集了还在讲宫斗。

2. 选角问题,演赵姬的朱珠演技确实不行,非科班出身非得要和这一群科班大佬飙戏,演技被各方面吊打。至于 40 岁张鲁一演少年嬴政这一段,个人觉得问题倒不是很大,忍一忍就好了,最重要的还是在剧情设计上。

为什么国产剧就走不出拍续集 “必烂” 这个怪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凑不齐原班人马,投资方更换等等诸多问题,这些还需要影视从业人员继续努力啊!再看最新的豆瓣评分。

最后我个人认为应该改名叫《嫪毐传》

知乎用户 BruceZL 发表

剧情吕不韦嫪毐赵姬占的篇幅太多了,将近 50 集都是秦国内斗,六国是亲政之后的奖励准备免费送的吗?给人点儿面子好吗?

还有就是张鲁一过誉了,他可以演得了上海小市民,演得了国民党小军官,甚至阴郁的特务和深藏不露的天才。但他演不了这种霸气的千古一帝,这大秦赋里甚至感觉没有赵国的赵偃有气势,一统天下的口号都不响亮。。。

知乎用户 太史伯曰 发表

《大秦赋》在开播时的评分还是挺高的,而随后逐渐地掉到现在的 6.8 分。这个转变过程,体现了观众鉴赏力的提高。

为什么开播时能有 9 分以上的评分?

原因有二:一是观众对《大秦帝国》系列的期待值很高,等着盼着终于过年了;二是《大秦赋》的美术效果不错,服装、道具、场景,一开始就让人有了好感。

为什么又逐渐掉分呢?从一个良心好剧变为现在被观众吐槽的众矢之的。

台词生硬、主题偏离、剧情拖沓、人物设定没深度、情节狗血、演员年龄不匹配、宫斗戏既冗长还不精彩等等……

服装、道具、场景这些东西,只要肯花心思,只要肯砸钱,一定会获得赞誉。这要是放在前几年,还可能圈粉无数。

而剧情、台词这些东西,考验的是更深层次的功力,比如《走向共和》、《大明王朝》这些剧,那简直就是一本大书,所表达的深刻的历史观、谋略权术的布局、对历史人物的理解,绝对是历经几十年都毫不褪色的。

咱们就和《裂变》《纵横》对比一下。秦孝公与商鞅的那句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终我一生,绝不负君。”,青山指什么?松柏又依靠什么?短短两句台词,体现的不仅是相互信任的君臣关系,还有一份除领导关系外,那种如遇知己的感动。

从嬴华战死沙场之后,秦惠文王就精神失常了,加之嬴荡生事,芈王妃私会义渠王,公子壮阴谋布局,大限将至的秦惠文王操纵着暗流涌动的秦宫政局,让人可怜他生命衰竭,又憎恨他借刀杀人,还佩服他手段高明。

[

富大龙演技炸裂:一句秦腔 “忘我实多”,吼得令人心碎

太史伯曰的视频

 · 283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19358037291999232)

以上这两个例子,才是考验导演和编剧功力的,也是观众真正想看的。那种给场景砸钱,复原道具的历史电视剧,只能一时哗然取宠,看不了几集,观众就不会买账了。只有把握内涵,有思考,有历史深度的剧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所以,《大秦赋》掉分是正常现象。这说明观众没那么好骗了。想拍好的电视剧,与其砸钱设场景、请演员,不如把心思花在剧本里,我们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花里胡哨的画面,和清如白开水的剧情了,我们要的是有深度、有内涵的历史剧,哪怕你拍的我们第一遍没看懂,只要是上品,我们也会刷第二次、第三次去研究的。

最后再补一句:《大秦赋》的服装道具精良好像是大家都公认的,当然我也不反对,但是我总感觉它太 “新” 了,到处都反光,而且湿漉漉的。这就没了战国时期的那种感觉和气息。

反观《东周列国》这部剧,服装脏兮兮的,道具也是破破烂烂的,而且画质也不清晰,但那个剧我缓存了几年也没舍得删,因为它对先秦古人的代入感非常强烈,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应该是某种气息和春秋战国那个时代相通吧。

[

先秦古人神秘的价值观:介子推下山的反复心理活动

太史伯曰的视频

 · 322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22520027846180864)

知乎用户 千手关叔 发表

贵乎攻击都盯着下三路,主要还是嫌武德不足,公众号们却敢戳颠倒善恶的奴颜媚骨。不必发各种神台词的截图,只重复谭嗣同当年的话——

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麻烦欣赏秦制的人,别再用谭嗣同来标榜自己正能量。

————

关于秦制的思想和制度研究,可参考:

反 “内卷” 论

知乎用户 神仙迟钝猪 发表

三天前,观 《大秦赋》在豆瓣上的评分,还徘徊在 “7.2-7.4” 左右

昨晚,“高能” 了三集

嬴政 终于 加冠,嫪毐 终于 被清除,赵高 也 出场了

可是,这三集的 “高能”,着实让人看得气不打一处来,甚至有种智商受到冒犯的无语之感

以为,身在雍城 运筹全局的 政儿,拿下嫪毐肯定 如 吃鸡 一般简单,

哪知竟是

莫名其妙的剧情

平叛嫪毐这段

其他网友已经做了超详尽的解析:

什么 掌管几万兵士的骊山大营主将 秦武 就这么被换掉了 ?

什么 李斯知晓全局 竟对留守咸阳的家人未做任何防患举措 ?

什么 嬴政留下扶苏与冬儿 就是为了凑够一整集的追杀扶苏的拖拉剧情 ?

等等

来豆瓣上搜索近期的国产剧

按热度排序

大秦帝国系列前三部,都排在其列

若不是大秦赋的播出

前三部也不会再次引起这么大的讨论热度

随着大秦帝国系列终篇的播出,网上也出现了很多讨论学习战国末期的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大事的现象

从这一点来看

大秦赋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可跟前三部相较,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而沉淀下来的东西

才可被称作经典

近日,又在 b 站重温了一遍 《纵横》

越发有感,有些剧

虽已有年代、又制作有限、甚至当年的主演、配角们也不是什么站在几线几线的当红者

或许还有许多瑕疵(纵横里被诟病最大的就是那个 BGM 了)

可是

它就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温

前几日在《国家宝藏》里又见富大龙老师演讲了那句:

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心情激动啊~

知乎用户 阿肉肉肉 发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一部电视剧以秦始皇为主角,大家想看的是什么?

我最想看的是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有人说因为这部剧长达 78 集(有说 80 集的,我看的是爱奇艺)所以必定要注水。其实不然,这和集数没关系,这和剧本有关系。

我目前看到 49 集,吕不韦才被放逐到巴蜀… 按历史这是发生在始皇帝十年。离秦国灭韩还有 6 年,离秦国统一天下还有 16 年,离南征百越还有 19 年,离岭南地区划入秦朝版图还有 23 年,离北击匈奴开拓北疆还有 24 年,离始皇帝病逝沙丘还有 27 年

后面的 29 集打算怎么交代这些事情??

你不会写剧本麻烦看看百度好吗,人家都给你编好了

赵国时期 5 集 OK 了,不快不慢,交代一下幼年经历。

继位掌权,继位 5 集,掌权 10 集。15 集够交代很多东西了,

吞并六国,这个是最重要的,灭赵和伐楚都能有很多剧情,燕国部分也可以来个 5 集。一整套下来基本 40 集吧,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

最后 18 集,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巡游求仙,焚书坑儒,封禅泰山、巡视天下》。。差不多吧

所以啊这和多少集没有关系。

仅仅就是这不是我们想看的

要看宫斗,我们不会去看清朝吗

知乎用户 羽落 Augenstern 发表

典型的高开低走

**高在哪里 其一: 该剧开播拿到如此高分,更多的是观众情怀。**毕竟,前三部系列剧集,《裂变》和《纵横》均拿到了 9.3 的高分,最差的一部《崛起》也有 8.5 的评分。《大秦帝国》作为孙皓晖老先生倾注 15 载,6 部 11 卷,504 万字,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更名不是没有原因,原名《大秦帝国之天下》

其二 :战争场面恢弘,服化道细节

其三 :演员阵容强大,从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辛柏青、邬君梅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出演,就可以打出五星好评。前期一度有高光时刻,赢异人的那场谈判可见一斑。赵国为了达到自己的条件,将其妻儿赵姬嬴政抓到面前,对其言道:如若不妥协,将其斩首。面对赵国的威胁,赢异人坚定的答道:可是我姓赢,大秦帝王嫡子,当今代秦王行事,岂能置国,置王于不顾,我大秦二十万将士,不顾性命在这里为国开疆拓土,洒下多少人的鲜血,留下多少人的性命,我岂能用万千将士的忠魂换我妻儿的性命。三十六座城邑、土地、人口必须全部归于大秦,至于我的妻儿,平原君如何处置,任你决断。但是,今日你若杀我妻儿,来日我一定亲率秦军,攻破邯郸,毁你宗庙,凡天下赵氏之人,皆要为我死去的妻儿偿命。看到此处,热血沸腾,为赢异人大喝一声彩。

之所以评分由开播之初的 8.9 滑铁卢至如今的 6.8 分(预测还会下降),原因显而易见。

其一 :选角问题

张鲁一扮演的秦王嬴政,毫无原著小说中描写的那个 “还未出生便被抛弃,历经艰险归秦谁知父亲已死,母亲却只要情人,丞相压制、亲弟背叛,最终只能逆天改命” 的帝王气场。

对比近期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曾主演过《大秦帝国纵横》扮演秦惠文王的富大龙扮演的嬴政,高下立见分晓。

其二:剧情拖拉且重点偏移

说实在话,该部剧长达 78 集,观众是想看祖龙是如何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而不是看赵姬和宠臣嫪毐的儿女情长和家长里短。

预告看起来和天天喊着嬴政是自己一生之敌的赵王偃还有不少的对手戏,和赵相郭开可真谓 “卧龙凤雏”,好心给你们剧透下你们的亡国时间吧

其三:魔改剧情

秦王嬴政和丞相吕不韦那段 “浪迹天涯” 的深情对手戏,瞬间 “吓跑” 了一大波观众。

作为大秦帝国的 “终章”,该剧应当演绎的是嬴政如何成长强大,在李斯、蒙武、蒙恬、王翦父子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蜕变成王者,一统天下,结束战乱纷争。 可该剧被编剧魔改后,活生生拉成为一处烂大街的家庭伦理、宫廷争斗剧。

也难怪原著作者不给署名权。该剧不仅让我们无缘大秦帝国天下的 “终章”,更浪费了一众好演员。

以上

知乎用户 yaya 发表

一开始我就评论说嬴政这个角色有问题,不是看起来来老,不是看起来懦弱,而是他内里没有东西

演员没有演出暗地里对母亲,对吕不韦掌权的隐忍,没有那种想要一统六国的强大欲望,没有秦始皇的阴毒

阴毒这种事情,就算嬴政只有十三岁也可以表现的,十三岁听起来不大,其实已经不小了,十三岁的初中生已经开始谈恋爱玩阴谋了,结果十三岁的嬴政是个咧嘴笑无辜眼的傻白甜

继位好几年了还是个动不动拔刀的冲动傻白甜

结果呢,我说完还有人追着我骂,让我滚去看郭敬明手底下那群娘炮(这是那个人说的原话,我感觉挺侮辱人的),我就不明白了我这个走心的评论和人家偶像明星有什么关系

有好几个人说,放眼望去娱乐圈也没几个人能演得了少年嬴政(这部剧的导演也是这样讲的),他们是瞎吗,《小欢喜》《风犬少年的天空》《棋魂》里面拎几个出来都能演,我就不提有名有姓有粉丝那些了,免得给人家招骂

导演就是懒,就是不想好好找个合适的,想让一个有演技的中年演员用演技弥补年龄,结果呢,偷鸡不成蚀把米

天天骂人家流量明星挡路了,不给实力演员机会,这些有名有姓有成就的演员和导演不也一样,不给年轻人机会,以后可别这样骂人家流量了,大家都彼此彼此,半斤八两,守着自己半寸土不肯退让

我真的气炸了,看偶像剧评论被演员粉丝骂我认了,反正都是些不理智的主,结果看个正剧评论还被骂我真的忍不了,噢,真的是

知乎用户 青杉 发表

因为终于等来了大秦帝国的第四部,也应该是四部中最精彩的一部,观众们给予了厚望。开头的战争场景确实是良心的,虽然有些小瑕疵但是大体还是一个史诗片、历史剧。一开始是给了好评,慢慢就发现这变成了家庭伦理剧、古装神剧、狗血雷剧,反正这不是想象中的大秦帝国。心理落差大肯定会改评分的,这个不仅仅是落差大,而是编剧真的编的什么玩意,与之前三部完全的不同风格,编剧最大的锅。

另外嬴政这个重要的角色,真的演的不好,个人认为秦时明月中的嬴政才像历史中的嬴政。它豆瓣评分 8 分的时候我预测可能会跌到 6 分,没想到现在 5 分都是有潜力的。

知乎用户 霂霖 发表

嫪毐叛乱这一段拍的太臭了

虽说嬴政即位那段时间 嫪毐叛乱算是大事了 也不用这么墨迹吧

收网 你收网差点把自己收灭国了我是没想到的

嬴政和李斯两个人一副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表情 其实啥也没算到 最后都需要摇民兵平反 没有王翦冒死救驾 各种极限操作 秦国就改姓了

我跟你说怎么拍吧 什么叫正反馈 该让观众爽就得让观众爽

那边嫪毐兴冲冲杀进咸阳 没走两步就被围了 大王一边加冠 咸阳同时杀反贼 两边交替剪辑 这边带上王冠那边戴上枷锁 赵姬蒙在鼓里 还担心大王回咸阳会被围杀 结果大王一行回咸阳 路上甚至一滴血都看不到 然后大王带着赵姬去看五马分尸 这多解恨啊

关于摔孩子 不让拍不是 你自己解得多妙啊 赵高洗地 你可以隐晦的暗示洗地的地方没有叛乱 但是有血迹 不就好了 这么细思恐极的桥段就给错过了

知乎用户 41gg 发表

《大秦赋》开播后,一直拖拉着看,终于打开了第 24 集。开篇, “赵姬”(朱珠饰),得知 “华阳夫人”(邬君梅饰)有小动作,于是急匆匆地要赶赴嬴政(张鲁一饰)身边,“嫪毐” 时刻跟随。

一部影视剧作品的成败,无非在于情节、选角、服化道三个方面,一个构建故事,一个立人设,一个构建场景,三者缺一不可。《大秦赋》只做对了一点,情节和选角却成了硬伤。

段奕宏版的 “吕不韦” 其实还行,过分的是 “嬴政” 和“赵姬”

《大秦赋》第 24 集,这边 “嬴政” 刚遣退了 “芈华”,“赵姬” 就对 “嫪毐” 说:“政儿还小”。可是饰演 “嬴政” 的张鲁一,是名 40 岁的男演员了,被看着就非常年轻的朱珠,说他年纪尚小。抱歉,我又出戏了。

《大秦赋》开播至今,观众还是会因为张鲁一和朱珠出戏。事实证明,选角不当,必是一部作品的硬伤。有些问题,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剧集的不断更新,来进行修正。但是选角错了,就很难办了。

段奕宏饰演 “吕不韦”,观众对此虽然也有质疑,个人认为问题不大。至于“嬴政” 和“赵姬”的问题,倒不是说张鲁一和朱珠都不是好的演员,只是说在这部戏里,二人真的与角色不太契合。

先说张鲁一的问题,最违和的就是年龄不符,简单来说,少时的嬴政,完全可以请一个孩童来演,张鲁一可以出场晚一点。也有观众觉得,张鲁一的眼神当中,没有一代帝王 “嬴政” 的风采,即使饰演成年后的王,也没有气场。

再说朱珠的问题,她很美,这是优势,也会是劣势。“赵姬” 背负千古骂名,在史官的笔下,既有绝色,也很轻浮。

一个绝色的美人,不需要刻意勾引谁,但又要表现出那份轻浮,或者说肤浅。对演员来说,是个挑战。朱珠在剧中的表现,有点用力过猛。

雷人的情节和台词,让《大秦赋》丧失了历史厚重感

所谓史诗正剧,对真实历史的求证与挖掘,是很有必要的。孙皓晖先生,历时 15 年之久,经过多方考证,才写下了《大秦帝国》。

他也曾痛批《纵横》和《崛起》两部续集,与原著偏离度高大 90%,几乎可以说,完全是一部新的作品了。

原著写的是铮铮铁骨,金戈铁马的疆场厮杀,写出了热血男儿济世报国的男子气概。然而续集却添加了很多后宫戏、官场戏,更侧重于阴谋诡计和宵小姿态,这大大削弱了原著的历史厚重感。

《大秦赋》中,把我们熟知的 “毛遂自荐” 和“甘罗拜相”等经典故事,拍出了另一番滋味,观众心里好生难受。网友说,也许是《大秦赋》不想刻意吹捧历史典故中的人物,也许口口相传的毛遂和甘罗原本就很普通,只是后来被人们神化了。

听上去,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只是剧中台词,很多大白话。比如 “嬴政” 对“吕不韦”说:“你若是我生父,我愿跟你一起浪迹天涯。”还有朱珠饰演的 “赵姬” 和“嫪毐”的暧昧言语,都让人觉得很尴尬。

选角和情节都是硬伤,7.9 分的《大秦赋》做对了什么

《大秦赋》开播的时候,豆瓣评分可是高达 8.9 分,之后虽然评分下降,依然能保持在 8 分左右。选角和情节没少遭到网友吐槽,还能有这么高的分数,《大秦赋》做对了什么?

近乎是 1:1 复刻的服化道,《大秦赋》被网友称为 “行走的兵马俑”。军士和军官的服装各有不同,军官的级别不同,服饰也不尽相同。不只是衣服,其细节已经武装到了发带。

第一集的攻城大战,秦军的将领头目,所戴的头饰,就与身旁的士兵明显不同。而 “嫪毐” 在送 “秦异人” 和“吕不韦”回秦国的时候,还不是 “赵姬” 的宠臣,那时的发髻也不一样。

饰演 “华阳夫人” 的邬君梅,第一次踏足剧组搭建的“华阳宫”,就叹为观止,感觉自己与角色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从网友的评价和剧组演员的感受中,我们能够看到《大秦赋》把经费,都花到哪里去了。不管怎样,总算是有优点可寻的。

也正因为如此,才觉得可惜。作品的内核,永远是故事本身。而比起服化道,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契合度,也会影响观感。如此说来,《大秦赋》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 大秦赋#

知乎用户 微风拂过去 发表

正常,观众是来看嬴政一统天下的,结果 47 集嫪毐才下线,这个角色加戏加得大秦赋整个节奏逻辑都崩了。嬴政是什么人,能半夜跑到自己母后宫中就为了悬把剑?前面杀甘罗,砍嬴傒不讲秦法,后面除嫪毐却一口一个秦法?

说白点,嫪毐一个吃软饭的,靠着赵姬才捞了个长信候,他哪里来的那么大本事举兵叛乱,历史上他也不过是被逼急了才不得不动了歪脑筋,且很快就被平了,电视剧弄得这么大阵仗,嬴政还用计逼他造反,还赔了夫人又折兵,差点搭上了扶苏的命。要不是王翦那五万人,嬴政这个计策还成不了。能别这么埋汰秦始皇吗?一个嫪毐用得着加这么多戏?

秦始皇 13 岁成王,在 22 岁亲政,杀嫪毐,23 岁除吕不韦 (逼其自杀),39 岁一统天下,9 年的事情用了 4,50 集来扯,看样子还没扯完,赵高也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历史剧,这是宫斗剧呀,还是个逻辑崩了的宫斗剧。

知乎用户 黄蕾丝 发表

该!

这编剧让我把尴尬癌都看出来了,想跪求编剧下岗,全剧的智商担当是谁?

不是名相李斯,不是一代传奇吕不韦,不是千古一帝祖龙。

是嫪毐!是嫪毐!是嫪毐!

文能笼络百官,把赵姬迷的不要不要的,武能翻转咸阳城,嬴政愣是啥也干不了,差点把儿子也丢掉。这情商,这智商,这胆色,这谋略,不让他统一六国是天妒英才。当时如果一口气杀了嬴政,也没祖龙啥事了。

你说,我非要清新脱俗地写宫斗,写权谋,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一大群老男人的水平还不如嬛嬛啊!纸牌屋下木叔都能吊打他们,还统一六国,管管后宫佳丽都嫌你太嫩了好吗?

可惜了段奕宏,可惜了辛老师,可惜了很多好演员,叹气。

这分数一点也不冤。

顺便说说,这 6 分都是打给战争场景的,其他不值一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什么?观众又不瞎!!!

秦惠文王嬴驷:“诸位老秦人,可知大秦系列名声已告急。王子政威望已告急。 我大秦的剧粉们,皆在网络与资本较量,援弛不及啦。寡人要第一个冲上战场,知道为何寡人要第一个冲上战场?现在网络上,那资本的一丘之貉,不仅玷污了一部部的经典,著作,历史,还要剥夺你我说话的权利。他们现在还要来毁我们的大秦帝国的声誉。 我们能答应吗!”

老秦人:“不答应”

秦惠文王嬴驷:“你们不是剧粉,不是网友,寡人也不是寡人,我们是一个人,我们是观众!

秦惠文王嬴驷:“我们只有一个秦国。我们历经十一载(裂变 2009 年播,距今 11 年)的积淀,我们剧粉的尊严都立在这里。我们能退让吗!”

老秦人:“不退让。”

秦惠文王嬴驷:“我们要不要抵制(大秦赋)!”

老秦人:“抵制!”

秦惠文王嬴驷:“我请求诸位!拿起你手中的手机,输入你豆瓣的账号,记起你豆瓣的密码,跟着寡人一起评分,用脚投票。大秦万年!”

老秦人:“大秦万年!”

秦惠文王嬴驷:“坚决抵制!”

老秦人:“坚决抵制!”

老秦人:“大秦万年!坚决抵制!”

知乎用户 pang 小小 发表

怎么看?闭着眼看!!

一直幻想等几集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到 40 集我实在是气的不行弃剧了

说一下现在想起来就生气的几个槽点吧:

1、始皇帝嬴政人设选角都有问题,我心中白月光嬴政是秦时明月里的政哥。不知道编剧咋想的,是他,有事没事就去淋雨,是他,跟吕不韦说要跟他浪迹天涯,是他,谋划四十集毫无建树只是活在台词中的王者 (大概这就是暗示的力量)。对张鲁一之前没有认识,不过这剧他真不适合,: 首先仪态方面,没有脖子,肩太窄,站在那里不够挺拔稍微有点佝偻,给人感觉不是少年的意气风发而是人到中年的老态龙钟?其次,面部表情太僵硬,经常一副忧郁惆怅的样子,想要提现王霸之气也常常是面无表情而缺乏从内而外的威严。还有作为主角戏份也太少了,要不就是上朝时干看着太后和相邦做决定一言不发时而有个不明何意的近镜头,要不就是他他他又找李斯了,嘴炮王者说我要统一六国我要筹划我很能,然而…… 最后结果往往与前期夸张的铺垫不想配。先说这么多。

2、冬姐存在的意义是啥。前期一直在 “挑拨”?(无脑告状看不清大局,仿佛拿错玛丽苏女主剧本然而是个配角),后期下线也突然 (下线没看在微博看到说是嫪毐叛乱为保护扶苏??好吧编剧你厉害)

3、赵姬和嫪毐…… 算了我还想过得开心一点大家那么多吐槽的了我不想说了。不过如果剧本是编剧定的演员没有加戏的话嫪毐演的还是不错的,甚至比嬴政更有意气风发之感;赵姬不说了我一般静音看她,如果她历史上人设真的这样之后始皇帝再暴戾我也理解。

4、吕不韦感觉演的没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还有一直摸肚子是什么鬼??演员段奕宏我还是蛮喜欢的只是这里却不知为何演出了市井小人之感,大概是有些表情太夸张了

5、李斯??人设问题??投机取巧自私自利的人?目前只看到他为了上位还没看到他的能力

6、大伯!!我的天可气死我了,那天看到大伯白月光是赵姬我凌晨三点睡不着去微博找人一起骂这个剧!!想想就气!!爱而不得还抱着赵姬用过的杯子躺在赵姬送的婢女身上哭的像个孩子??编剧可能以为他刻画了一个缠绵惆怅爱而不得的隐忍催泪情感,殊不知我看了想把手机摔了。

7、华阳太后,有脑子的女角色之一,只是中间有断层,后来又出现的很突兀。真的这么些集,邬君梅的这个角色是我看着最心安的,基本没出啥幺蛾子,其他角色看的我胆战心惊生怕下一句话他 / 她说出来激的我一口老血。

8、赵偃和郭开快乐之源,但是人家演的是真好演出了角色该有的精气神,竟然有点嗑。

9、赢虞、毛遂、芈华,娼后赵太子的二三事也不想说了,累了

PS: 这就一千多字了?我写论文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下笔如有神

知乎用户 一个人创业笔记 发表

我已弃剧。

高中那会儿贪玩,不思上进,上课玩手机看小说,居然把《大秦帝国》6 部小说都看完了。后面出了第一部剧《大秦帝国之裂变》,看完只想说卧槽,这才是战国铁血时代的写照好吗。

分享几句经典台词给你们瞅瞅,就知道为什么大秦赋评分跌的这么厉害了。

1. 面对阴谋

大秦帝国之裂变(后称裂变)——

老甘龙暗地破坏变法,商鞅:“阴谋必须阳治,所谓阳治,就是守定一条,不管谁人违法,决然依法处置,阴谋者不跳,我便只管变法。”

大秦赋——

吕不韦要除嫪毐,始皇帝:“不过一个区区的长信侯,能生多大的乱子出来,再说我咸阳城,多是忠臣良民,还有骊山大营五万大秦锐士,就算他有不臣之心,寡人也在所不惧。… 然寡人没有真凭实据便随便杀人,有违秦律,更会动摇我大秦根基啊!”

2. 评价国君

裂变——

商鞅问白雪:“秦公如何?” 白雪答曰:“胸襟如海,两肩如铁。”

大秦赋——

王绾问李斯:“大王如何?” 李斯答曰:“心胸似海,深不可测,言辞间藏刀锋之音,不怒自威,乃天生帝王之才。”

3. 君臣之谊

裂变——

秦孝公与商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大秦赋——

始皇帝与吕不韦:“你若是我生父,我愿意跟你一起离开秦国,愿意跟你浪迹天涯,也不愿做一个连自己生父是谁都不知道的畜生。”

4. 兄弟之争

裂变——

献公逝世前,恩威并重,要来了公子虔的血书,赢渠梁震惊,问:为何要让大哥如此折磨自己?

献公曰:“渠梁谨记,同德易,同心难,大德大节,求同更难。历来公室内乱,哪个不是骨肉相残?赢度内明之人,你要倚重他。这血誓,惟防万一也。”

大秦赋——

吕不韦要杀成蟜

嬴政求太后赵姬:“政儿曾答应过先王,要照顾好太妃还有成蟜,太妃只有成蟜一子,寡人只有成蟜一个弟弟,绝不会凯觎家人之位。”

5. 关于婚嫁

裂变——

公主想嫁给商鞅,而商鞅却准备取白雪时,白雪理智的劝导:

“世族元老与你冰炭不能同器,太子势力,公子虔势力,甘龙势力,公孙贾势力,都成了你的仇敌。

如果拒绝公主,太后公主至少不再铁着心做你的后盾,秦公纵然雄略,也得费力周旋于这种局面,稍有松动,新老仇敌会将你吞噬。

你和秦公的联盟是变法成功的关键。

老秦人是马背民族,与公主成婚,远胜于盟誓,这种婚嫁,意味着一个人进入了亘古不变的血亲势力,它会使你的权力生出光环,震慑敌人,使他们对你、对变法,都要退避三舍。

你不是我一个人的,你属于天下财富,属于秦国庶民。”

大秦赋——

嬴政想娶芈华,太后赵姬安排齐国公主:

“寡人已决意,取此二女为夫人,不日便大婚。

娶二女当立谁为后,寡人现在便将决议告知诸位

寡人曾遍阅列国书籍,见历代之史,知列国之故,常有宫室糜烂,外戚控权之乱象,乃至颠覆政局,危及国本,我大秦立志东出,一统天下,建万世之宏业,决不能有此乱象出现,方可保我大秦江山社稷,万世永固,寡人几经思量,终想到一良策,可为后世君王永解此难。

诏命:秦自家入始,至后世万代君王,永不立后。”

这些台词剧本,这分明是在给我们喂屎!

嬴政,秦始皇

被称之为祖龙的存在;

秦帝国,开启了 2000 年封建时代

创造了一整套国家体制和文明体系的帝国。

然而这大秦赋给我们呈现出啥样?大秦妇?大情妇?

始皇帝的刚毅、胆略、胸怀、气吞八荒的气势都去哪了?

战国纷争,各国之间的波橘云诡,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精神都去哪了?

知乎用户 将军封王 发表

因为很简单,路子偏了。

说到始皇帝,大家想到的是什么?大一统,吞并六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等。

前六集有槽点,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喷的,配得上 8 分以上。

再往下,可以改名叫赵姬嫪毐传算了。

赵姬只不过是秦皇母亲,后宫太后,到了现在变成主角了,我也是真的没话说,那好,编剧想把赵姬变主角,那么赵姬得有主角的功力,厚实的台词功底吧,角色全然崩塌。而嫪毐用了大篇幅的叙述,说到底,嫪毐只不过是秦皇亲政前的一个绊脚石而已,用两集叙述下就完事了。

因为这部剧是和大秦帝国中的一部分,侯勇的孝公,富大龙的惠文王,张博的昭襄王是极具对比性的,因为这几个人都是为大秦大一统打下根基的。其中富大龙的惠文王不看名字,我还以为是始皇帝,演技张弛有度,既有皇帝的雄心勃勃,又有儿女情长,堪称典范。而张鲁一的始皇帝不看我还以为是哪个受气包,到了 45 集了,还在受气,这哪是千古一帝。妹的,我是真的服了,快 50 集了还不亲政,还统一个毛。这破电视剧准备拍 150 集吗?

知乎用户 君山 发表

放心啦,还会继续掉的!

知乎用户 123 发表

就觉得正常。作为大秦帝国最终章,到 65 集了,一国都未灭。难道最后,旁白:六国灭嘛。对灭六国着墨太少,对其他人着墨太多且不到位。

主线不知道是啥,秦灭六国、嬴政灭六国、吕不韦传、还是嫪毐赵姬传。

本来最开始以为要讲嬴政性格变化,逐渐成长为一代君王,结果只能看到吕不韦一人才智绝顶,把握朝政,玩弄所有人于股掌,到后期嬴政说芈启和吕不韦才干不相上下的时候,我都懵了(虽然有可能是嬴政的计谋,拉拢楚系,但给人这样的感受的话,是对吕不韦描写太过了)。而嬴政始终都是大喊大叫,没有看到成长的部分。

还有就是嫪毐叛乱,也是莫名其妙,感觉嫪毐就是个酒囊饭袋,天天咋咋呼呼,只仰仗赵姬护着,身边的人也没看出有啥才能,就要叛乱了,而吕不韦,大秦相邦,就处理不了他,就未能为力,到最后,就吕不韦把王玺给太后的时候,我都以为吕心灰意冷要参与叛乱了。

灭国之战开始之后,燕太子丹质秦,给其他国家送情报,嬴政顾念着之前的情谊,就放任着。。。emmm,实在说不过去吧;桓齮战败,给我的感受就是恰好下了一场雨,使火攻失效,然后就败了,李牧的将才是算到会下雨?就是莫名其妙。

知乎用户 bishuxifeng 发表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咱们聊过一次《大秦赋》,本指望它能够像大秦帝国第二部一样低开高走,没想到它低开低走。
有人说,是因为演员选的不好。
张鲁一,一个四十岁的男人,非要让他出演十几岁的秦王,实在是勉为其难。
我猜他是想尽量装出一种单纯中自带王霸之气的样子。
但他那个故作凄迷的眼神,怎么看都不像单纯,倒像是刚哭完,脸没洗干净。
单纯这东西,是没法演的,让一个四十岁的老鸨,作 13 岁的少女状,就算她满心想要展现单纯,你看到的也只有风尘。
至于吕不韦就更奇怪,段奕宏为什么每次喝茶的时候都要浑身哆嗦一下?为什么每次说话之前都先要挤眉弄眼?
别人骂吕不韦出身贱商只是一种侮辱,就像讲刘备是织席贩履之徒。
so tama what?
刘备出场就应该披个草席?脖子上挂一串绳子,上面拴着草鞋么?
那张飞脖子上应该挂什么?挂二斤猪肉?
人是应该有变化的,处于不同的地位,表情,动作,姿态都不一样。
你去看杜月笙,做小弟的时候光着膀子露出纹身,等做了老大,夏天,天再热也是一身文化长衫,不露袖口不露脖子。
地位变了使然。
日本光荣系列游戏,太阁立志传,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你去看,对方的语言、动作、表情都不一样,可见游戏工作室对于细节的把控。
沿着这个方向吐槽,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另一个主角,李斯。
李斯一出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韩非子。
一袭白衣,翩翩贵公子的气质,到了秦国,先是被吕不韦礼遇,又被秦王赏识。
我先不说你瞎改历史,光是逻辑也说不通。
你说李斯,楚国上蔡的一个小吏,因为看到粮仓里的老鼠吃的油光发亮,而厕所里的老鼠饿的嗷嗷叫,于是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就冲这一点,他就绝无可能是剧中羽扇纶巾,等着别人三顾茅庐的姿态。
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他当下的处境一定是有关联的。
比如他的同学,韩非,韩非的爹是韩王安。韩国再小也是国,韩非人家是公子,他高高在上不稀奇。
那你说没钱没势就不能拽么?
能。但要看谁求谁。
诸葛亮很谦虚,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让你觉得他好像是个村夫。
但事实是什么?
诸葛亮的从父诸葛玄是豫章太守,刘表的好朋友。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同是荆州望族蔡讽家的女婿,也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的小姨夫。
而当时刘备是什么?是兵败来投,替刘表守新野的一个小城主。
你想,你小姨夫集团下属分公司的总经理,仰慕你的才华,多次上门猎聘,有什么问题么?
要知道在此前你小姨夫多次给你抛来橄榄枝,让你去集团总部工作你都推托不肯,一个下属分公司,这会儿经营不善、亏损连连,姿态放低点不是很应该么?
好,我们把镜头拉回李斯刚刚入秦时。
李斯有什么?除了是荀子的弟子之外,什么都没有。
楚国春申君招揽天下英才,荀子本人去应聘,也不过给了一个兰陵令。
你觉得挂一个荀子弟子的招牌,能有什么待遇?吕不韦至于高看他一眼么?
何况当时秦国强到灭六国只是时间问题,它对人才饥渴是一种常态,并不是对某个人才真的很饥渴。
就像阿里招聘,很饥渴,但并不是说离了谁就不转。
你说你是 985 的学生,你们教授去了也许只是个 P9,你觉得你能是什么?
说到底,姿态的高下,要看谁求谁。
秦孝公当年礼遇商鞅是因为濒临倒闭,你李斯投奔秦国,几乎等于是赶着上市前摘桃子,谁会礼遇你?
所以《寻秦记》里面那个李斯演的很像。
吕不韦太强势了,相权影响了王权,秦王需要的是一个秘书而不是一个合伙人,李斯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帮助秦王一点一点的把前合伙人吕不韦踢出局,逐渐成为第一秘书。
这样一切就都能说通了。
吕不韦想要什么,秦王想要什么,李斯想要什么,矛盾冲突点在哪里,就都能说通了。
《大秦赋》从来没有交代过吕不韦个人想要什么,面对这个话题始终是含混其词,我们来猜猜看。
史记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地方很离奇。
司马迁说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是豪门女,同时又说她是被吕不韦买下的姬妾。
豪门女为啥会变舞女,很奇怪。
然后又说吕不韦把有身孕的赵姬送给异人为妻,怀孕 12 个月生下了嬴政。
现代医学告诉你怀孕超过 42 周就是过期妊娠,胎儿就会死,秦始皇怀了 12 个月,他有个哥哥叫哪吒么?
当然这个故事也不是没解释,赵姬大概率是庶出,各种离奇的遭遇下,被赶出家门成了吕不韦的舞姬。嫁给了异人也不意味和吕不韦就不能藕断丝连……,也许人家有身,小产,没敢告诉吕不韦和异人,紧接着又有身,两次加起来,12 个月。
所以我们权当司马迁说的是真的,嬴政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而且最起码赵姬和吕不韦是知道的。
如果这一点假设成立,那么吕不韦后面的行为就都能够自圆其说。
吕不韦是有野心的,秦国当时五百万人,大概百万户,吕不韦一人就获封文信侯,洛阳食邑十万户,等于秦国的 1/10。
所以他肯定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包括当时和天下统一后。
我觉得这个地位可以参考西周获封齐国的姜子牙,他大概是希望秦国一统之后,他是所有异姓中受封最大的。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是不会放权的。
在嬴政亲政的前一年,他推出了《吕氏春秋》,自比黄帝,把嬴政比作颛顼。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吕氏春秋 · 序意》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
文信侯就是吕不韦的爵位。看来吕不韦是想把嬴政培养成他的接班人。
如果把人生比作牌局,吕不韦预期最好的结果就是嬴政按照他的思路统一六国,而后封他为异姓中最大的王。
有最好的预期就有最坏的预期,事实上嬴政亲政后就罢了他的相,让他回洛阳封地。
但这之后发生了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罢相后的吕不韦家里宾客盈门,充斥着六国的使臣,那六个国家纷纷请他出山,去做相国。
秦始皇不放心,赐了杯毒酒,他就自尽了。
他死的这么积极,一点反抗都没有,不符合惯例。
信陵君是魏国的公子,窃符救赵之后得罪了魏王,一度长期住在赵国。
孟尝君是齐国的相国,被齐王嫉,投奔魏国为相。
廉颇是赵国名将,代相,被郭开陷害,先投魏国,最后老死在楚国。
…..
参考别人的表现,就会发现吕不韦二话不说就自杀,不像一个权相干的事儿,当然,假如嬴政是他儿子,这一切就都能自圆其说了。
站在嬴政的角度,杀了吕不韦不仅能收回权力,还能平抑当时就盛行他是吕政的传言,一举两得。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虽然无法还原,但上述假设起码逻辑是通的。你至少要解释下每个人想要什么。
但是剧中的逻辑,处处是硬伤。
《大秦赋》里的吕不韦似乎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权相。
你注意这两个词儿,放在一起有多么违和。
如果他是个理想主义的忠臣,倒也罢了,偏偏是个理想主义的权相,那为什么不让罗永浩去演呢?至少是本色出演。
嬴政从吕不韦手里夺权的过程似乎也不是为了权力,而是充满了不可言述的感情纠葛。
你没有看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一个假扮十几岁少年的四十岁男人和另一个四十岁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最后李斯的目的就更离奇。
按说他趁两个大鳄角斗,自己通过站队伍获取功名利禄的策略最符合李斯这个人的历史原型。
他早年的仓鼠理论,晚年伙同赵高矫诏都出自一套逻辑。
但是剧中没有,剧中的李斯似乎是个穿越者,他和嬴政是一对知己,关于废除分封制的知己。
啥叫个分封制?就是股权激励;啥叫个郡县制?就是只有工资奖金,没有股权激励。
秦始皇统一后废除分封制,李斯赞同是有道理的。
因为统一后等于市场被一家公司垄断了,不给股权你能把我咋地?你也没有第二个选择。
而那时候的李斯赞同也很正常,因为秦重军功,李斯是文臣,他的权力依附于秦始皇。他本人又分不到什么领地,与其领地都被武将们分走,他做秦的相国,还不如不分领地,他做天下的相国。
可是这一切在秦始皇十几岁的时候,就都不成立了。
秦正在用人之际,李斯还是个布衣,正渴求功名。结果这俩一拍即合,一个新员工和一个十几岁的董事长俩人琢磨在上市前停止股权激励…..
我也是醉了。
你现在回头去看挤眉弄眼的吕不韦和泪眼婆娑的秦始皇,就发现也没那么违和了。
人家本就是来拍情深深雨蒙蒙,三个男人之间的相爱相杀,你何必当真呢。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知乎用户 jh-KWOK 发表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苍华(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045497

可笑的是,这部剧播出之前我还在劝别人:对正剧宽容一点,不要动不动就说不如前作,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墨守成规。

结果它就这么打我脸。

看得我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我冷静许久,确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于是有了这个长评。

接下来,我会从编剧的角度,系统性地分析这部剧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讲在前面的:服化道不等于衡量标准。

很多人在夸这部剧的服化道很精美。

但是,一部剧的服化道,它应该合适,而不是精美。

什么叫合适呢?就是有利于表达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那里面人人灰头土脸。脏乱不堪。枪也是脏的,鞋也是破的。这就叫合适。从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家国沦丧是什么景象,连国军都已经成了这副模样。

如果这些人衣冠楚楚,画面滤镜开得干干净净,你会觉得这部剧好看吗?你觉得真实吗?

同理,《大秦帝国》第一部,开场就是战争厮杀。人人脏乱不堪,满脸都是血和土,没有那些光鲜亮丽的滤镜,像有硝烟扑面而来。那样的战争场面,比第四部的开场更有铁血、苍茫的气息,一下子就把人带回到了那个【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里。

很多抗日神剧、磨皮剧为什么一看就 low 呢,就是画面太干净了,心里却空无一物。

所以啊,这部剧的服化道是遵循了兵马俑的发型,还是参考了《竹书纪年》《武经总要》什么七七八八的史实…… 这些相较于【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而言,都是细枝末节,发个微博装个逼还可以,它有利于宣传,但绝不能代表全部。难道【编剧想表达的内容】就是几个盔甲几个战阵?那你应该去给博物馆做 PPT,写啥电视剧剧本啊。

服化道太精致,未必是好事。

剧中,嬴政几次和吕不韦、李斯他们跑到郊外,还搞起 BBQ 了。那景色好看,可是有什么用呢,它告诉观众什么内容了?如果秦始皇他们要出去搞 BBQ,我觉得 “八百里分麾下炙” 的沙场气象更合适,美景郊游不合适。这种“美景式拍摄”,它比较适合酷爱艺术、软绵绵、毫无铁血戾气的宋徽宗。

所以,这所谓的精致,它其实并不合适。

服化道不能作为内容的挡箭牌,不能作为一部剧的衡量标准。观众是来看剧情、看内容的,不是来逛博物馆的。

所以大家的讨论核心,必须是剧情和内容。

(再说了,你这服化道,也不咋样啊!

第 37 集,嬴政学林青霞的姿势喝酒,用的是爵…… 这个爵啊,它不是用来喝酒的,而是用来斟酒的。我在北京国家图书馆看过一本书,是一本国家博物馆对外交流的书,绝对权威。要知道,百度不准,砖家不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出版物才是准确的。

就这么巧,当时我还拍下来了。

来,打脸吧:

接下来就来说一说这部剧的剧情问题。

第一个问题:解决问题,从来不靠智慧,而是靠嘴炮。

华阳太后让优伶模仿赵姬,羞辱赵姬,嬴政拔剑而起杀了优伶。此时的秦王嬴子楚毫无办法,只能将他们母子二人收押。华阳搞政变。

这是第十一集的开头。

华阳当着满朝众臣干这个事,一副恶婆婆嘴脸,所有人都知道是她的阴谋…… 把阴谋全都摆在明面上,弄得跟阳谋似的,也是够绝了。

紧接着,华阳太后放出风声,说嬴政是吕不韦之子。这个事情,任谁一听都知道是华阳干的。怎么谣言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等到华阳关押了嬴政母子之后?谁听了,都不会相信,摆明了是华阳干的好事。

结果,嬴政他居然信了。没有疑问,没有思考,他斩钉截铁地疯了似的去质问吕不韦,拿着把剑激动得不行不行的,说出 “如果你真是我父亲,我愿意离开秦国和你浪迹天涯,也不愿意做一个连亲爹都不知道是谁的畜生。”(大意。为了我的健康请不要强求我回去再看一眼。)

这句话,本身就有逻辑问题…… 你不知道谁是亲爹,怎么就是畜生了?这又不是你的错,你爹生了你却不管你那才是畜生吧。任何古装电视剧都要有现代视角,不要跟我说古代人就是看重这个。现代视角是首要的,这是编剧原则之一。

爹崽私奔,头回听说。恐怕吕不韦都会心说:你愿意浪迹天涯我也不愿意啊,好好的相国不当了,我跟你私奔?

这点逻辑都不重要了哈,最重要的是人设。

从人设角度来看,这是嬴政该说的话么?编剧你想体现什么?渴望父爱?那嬴政立刻打算把嬴异人抛到脑后这怎么算,养恩大过生恩吧,嬴异人对你不好么,怎么你就要跟吕不韦跑了?这里的嬴政又有一点脑子吗,直接就要私奔那不管他娘了吗,我请问你们一家三口怎么私奔?真要想自保,难道不是应该留在秦国,死不承认这事,才最安全吗。

嘴上死不承认,心里埋下了疑影,担心自己的身世,担心自己其实根本没有资格继位,这个阴影让他一直到继位成为秦王之后都影响了他的性格,让他有点阴郁,有点暴躁,但一直用超凡的智慧忍耐着…… 你大可以这样塑造人物,为什么要搞一场狗血恋爱剧一样的质问与哭喊?你以为观众很喜欢看这种??

做编剧的,应该让人物的每句话都符合他自己,这样人物才是活的。

妄想迎合市场,却被市场骂翻,不可笑么。

总之,是哪位写出这句台词的,是编剧,还是导演,还是哪位天才的临场发挥,你自裁谢众吧,真的。

其实,只是这一句话吧,我也可以当做只是一句台词的问题,还可以忍受。

但是接下来……

吕不韦:“要不你杀了我吧,杀了我,王室的血脉就清白了。”(大意)

这又是什么逻辑?我觉得杀了你才不清白了,如果真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要杀你啊。为什么不追查造谣的人,不严禁臣民议论王族之事,而是把你杀了?吕不韦作为大政治家、大商人的智慧呢,头脑呢。

看到这里,我感到智商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然后嬴政呢,他跑了…… 他在雨中飞奔,在风中哭泣,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刚被混账老爹抽了一顿的依萍,只是没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何书桓与之偶遇。

但是不要紧,没有何书桓,有吕不韦。

吕不韦追出去了,他追啊追,追上了。然后我又看到了鸣人,鸣人总能开起无敌嘴炮,把敌人说得一败涂地。但鸣人好歹是一边打架一边说的,但吕不韦他不,他直接祭出了法宝——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嬴政吃得别提多受用了。然后又是热泪盈眶慷慨激昂催人尿下地一拱手:“请相国辅佐我成就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大业。”

然后爹这事就不提了,这事就过去了。

…… 好,结果已经很明白了,请大家注意,这不是一句两句台词的问题,而是整个这一幕戏都有问题——

编剧违反了剧本写作的基本原则:解决问题,必须让主角靠自己的能力、靠实际行动办到,不能靠法宝、天命、他人帮助等外力。

你这可倒好,一切问题都靠嘴炮解决,没有智慧,没有计策,你连宫斗都不如。宫斗下药打孩子什么的虽然无聊,但它最起码是符合剧本创作原则的、那些女人是在主动做事情的。你这个吕不韦和嬴政,遇到事就是炖鸡汤画大饼,然后自己把自己说得特感动,我作为观众只能觉得呵呵。

编导不懂得用智慧和手段解决问题,只爱嘴炮而已。

单说赵姬和公子溪的那场戏…… 大伯子听弟媳妇讲了十分钟的爱情故事,莫名其妙的狗粮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吃完一口又来一口,像玉皇大帝给孙悟空的米山面山一样绵绵无绝期,叨比叨叨比叨的,没完没了。然后公子溪被感动了,不跟侄子争皇位了。

真的能把观众气笑了。

解决问题全靠嘴炮,小里小气的情节,全靠喊口号来强行拔高,这种剧这几年实在不少,万万年没想到大秦也中招。

第二个问题:炖鸡汤,画大饼,没完没了。

这又是一个编剧基本原则:一切煽情戏码,一切口号,都必须要在戏剧冲突铺垫够了之后,才能进行。

这第四部的编剧,可能是想学第一部吧,孝公和商鞅经常热泪盈眶互行大礼,于是你笨拙地想让嬴政也感动观众一把。但是请注意,动人的煽情戏码,都是把 “戏剧冲突” 铺垫够了,然后再煽情。比如,秦献公白发苍苍,女儿陪着他,去看秦的老兵们,一番对话之后,唱起秦歌。观众先是看到了秦国有多么艰难,秦人多么顽强,秦君的担子多么沉重,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煽一点情,大家才会跟着感动。

你不能啥也没有,情节没有铺垫好,就直接煽情,这叫作 “无效情节”,观众不会感动的。

这第四部啊,从前两集开始就一直在重复一个信息:统一天下,志在必得。

全都上帝视角,说个没完。

首先,这个事情不能说得特别斩钉截铁。我们都是马后炮,知道秦国一定会一统天下的。可是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几乎是开天辟地的事情。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天下原本是家族为基础的,家族和家族聚到一起,形成氏族,各个氏族是分散着的。后来氏族和氏族聚在一起,形成部落。部落和部落聚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整个天下都是点状的。然后,夏四百多年,是一个大部落比其他部落强大,而已。商五百多年,是一个最强大的部落,统治其他部落。周八百年,是分封各地诸侯,各地仍由原本的氏族、部落统治…… 天下从来没有真正一统过,天子的权力从来都没有办法管得太远。如果突然有人说,我们要让天下彻底成为一个整体,所有人恐怕都会觉得这丫是个疯子吧,几千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什么叫统一啊?

然而在这第四部之中,所有人都像预言家一样,所有人都知道秦国可以一统天下。

预言家就算了,还说起来没完。昭襄王说了两三遍,嬴异人说了四五遍,嬴政说了五六遍,李斯说了六七遍,吕不韦说了七八遍…… 统一天下这个鸡汤,能换那么多种句式来写,也真是不容易啊,难为你了。

我简直怀疑是四个导演拿着四个剧本拍的,每个人都要拍一下这个,但是他不知道别人也拍了,所以最后剪辑到一起就是每个人都把这同一套话说个没完。

就算是金科玉律,也不能重复起来没完。

就好比,英雄救美的戏码,演一次是精彩。演两次是感情深。演三次,观众一定骂街:要这娘们有什么用?只会拖后腿!

然后导演、编剧再出来解释,或者买营销号买水军解释:不是啦,人家就是感情深啊,救几次怎么了。

这就叫抬杠,狡辩,揣着明白装糊涂。

观众的感觉是对的。你那想法毫无用处,因为你没有给你的想法找到好的表达方法。想体现感情深,怎么不能体现,非得一再重复同一个戏码?这是编剧的偷懒和无能。

如果你一直重复英雄救美,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英雄救美,而是娘们拖后腿。

如果你一直重复情意绵绵,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情意绵绵,而是醉生梦死磨磨唧唧腻腻歪歪不知人间疾苦。

如果你一直重复慷慨激昂,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慷慨激昂,而是这丫中二病。

最可笑的就是嬴异人过世那点戏份。在死之前,他对着吕不韦、赵姬、嬴政等人说,要立嬴政为太子,紧接着又上大餐了:

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嬴异人对着嬴政又说了一遍这些话,这已经是不知第多少遍了。我记得你单独和嬴政说要立他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了呀,当时不就热泪盈眶一回了么。

然后,父子俩人阅兵去了,在方阵间走来走去,就差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然后嬴政对着底层士兵,又重复了一边。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都特么快贫死我了。

你秦国短短三年,连丧三王,哪来的底气在这个时候说一统天下?六国听见了,不会立刻再来一回合纵吗?这是侮辱观众的智商。

同样是上一位统治者去世,主角继位,你看看《汉武大帝》是怎么表现的:

太皇太后窦氏一直压着汉武帝,磨练他,不肯给他大权。

窦氏感觉自己就要死了,终于把汉武帝叫来,对他嘱咐了三件事,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第一你要提防你的母亲王太后专权。第二你要小心外戚乱政。第三是什么我记不清了。…… 没有空话套话,都是实实在在嘱托和提点。

刘彻答应了,记住了。

几天后,窦太后轰然倒下,已经没有力气再说一句话,她的手指比出了 “三”,她还是念念不忘那三件事……

刘彻飞奔过来,握住了她的手。这是暗喻他接下了奶奶的嘱托,接下了大汉的重担。

这才是一个即将死去的掌权者应该对后辈儿孙叮嘱的事情。你让嬴异人说点有用的行不行啊,一堆空话套话,听着像刮风一样。真可惜了嬴异人那演员的演技了。

你想慷慨激昂,方法多得是,不要一直喊口号。

再用第二部举个栗子吧:

张仪初遇昭文君,要看九鼎,昭文君带他去了。

张仪手举火把,看着九鼎,大笑:“这就是天下!”

昭文君:“天下没这般平静。古往今来,问鼎者都已变成过眼云烟,王侯将相,匆匆过客。”

张仪:“但是张仪二字千年之后青史永存。”

昭文君:“那敢问,哪国青史愿存张仪呀?”

张仪道:“秦!”

这几句话,就够了。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因为精简,所以如一声惊雷般,振聋发聩。

如果张仪在这里开起嘴炮:我要辅佐明君,只有秦国才能如何如何,我要名垂青史施展抱负,我要这个那个…… 那就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第四部,编剧让人物重复了无数的台词,絮絮叨叨,磨磨唧唧,看似慷慨激昂,可你说了这么多句,都不如张仪一句 “秦!” 来得震撼,也不如窦太后最后一个 “三” 的手势让人动容。

第三个问题:二十多集了,没有一点干货。

什么叫干货呢,最起码有点历史观,这是大秦,不是架空剧。

还是用第二部举例子。

张仪道:“合纵知易行难,犀首顺风。”

犀首道:“连横树敌于众,张子保重。”

区区二十个字而已,两位纵横家的眼界心胸跃然纸面。连横,就是树敌于三晋和燕国,可不是树敌与众吗。合纵,让夹在秦齐楚三大国之间的四个国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它们又是四战之地,可不是知易行难吗。

在听到这二十个字之前,我对合纵连横的理解都只是表面上的,我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知道那里历史人物都干了什么,却一直没有这样深刻简要的理解。很显然,第二部的编剧懂得战国那段历史,很多精彩戏码都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给观众看。如果您哪位把它们当废话滑过去了,那就真是把肉埋在饭里,猪八戒吃人参果,建议认真重看。

而这个第四部,简直和《清平乐》如出一辙。总是故事讲不明白,就开始天下大义,满口假大空,不见一句真章。

李斯是个好例子,从他出场,到赴秦,到认识吕不韦,再到嬴政身边,从头到位没有一处体现出他的政治才华。当他见到嬴政,又是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大王一定要一统天下,我一定能帮大王一统天下,大王没有这个志向,我帮你有,大王不能统一天下,我帮你统一天下……”

可把你能的,搞得我就特别想看突然天降一个花盆砸死你算了,先让你知道什么叫强极必辱,什么叫世事不能尽如人意。秦能够一统天下,那是历代先祖、历代能臣的功劳,关你李斯屁事,说得好像全靠你的作用一样。

全是空话、废话、狂话,没一句有用的,马保国都比这个李斯看着靠谱。

李斯看着六国的旗子,骂六国活该被灭,故意让嬴政听见,显得自己多有才能。这个情节本身是可以的,终于可以显得人物有点策略了。

可是,李斯的那些话,说魏国人才丧失,韩国申不害变法再也不图强了,赵国也没出息,楚国屈景昭三大氏族争斗不止,齐国偏安一隅………… 这些都是废话。只要不是瞎子,这些谁都能看到,战国时代茶馆酒肆里的人都能看到,这是李斯该讲的么?李斯的真知灼见在哪里啊?

这些骂街的话,本来也很无聊。六国灭亡,其实也怪不得他们自己。楚国偏远,地方太大,所以靠氏族治理,这就是所谓的 “分治亡楚”。三晋四战之地,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变法图强。燕国最老,尊奉周礼,迂腐,优势反制,也是无奈。齐国偏安非常正常,整个中国历史上凡是偏安在东南半壁的,必然无法统一,必然是在海滨日益丧失斗志,然后被西北方向的政权所灭,南唐、南宋差不多都是这个原理。从地理上来看,只有西边的秦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 六国虽然活该,可其实也是无奈。

所以李斯这些骂街的话,仍然只是百度百科的高度、闲汉妄议国事的水准。

前两部商鞅、张仪、公孙衍的眼界和见识,独到的分析,再也不见了。

很多集以后,李斯才终于说出一句 “废分封,立郡县。” 这算是干货了,特么二十集才等到一句干货我容易吗。然后,嘿,这里偏偏一笔带过了。

你行。

我只能理解为,这原本是个婆媳剧、架空剧的编剧,被逼娼为良来写大秦的剧本,人家可不乐意了,只能逼着自己写,他无法也不愿突破自己的既往认知,所以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宅斗上,也不肯在干货上多写几句。或者说,写不出来。

从历史上来看,吕不韦的政治立场究竟是什么,秦法刚而易折,是倚势而行,一旦没了势,秦法必不可久。假如真能一统天下,那怎样治国呢,秦法还好使么?这恐怕是吕不韦真正的忧虑。他和嬴政、李斯的政治理念是有点冲突的,而事实上,吕不韦是对的,嬴政也是对的。(做大事就是这样,只要你稍微做一些大一点的事情,你就会发现,没有人能断定眼下究竟谁对谁错,大家只能根据结果来判断。纣王攻打东夷,在当时看来也没错啊,可是他就因为攻打东夷等原因,国内空虚,被周族趁虚而入,于是大家都说他攻打东夷是错的。诸葛亮那种直接就能断定战争结果的能力,都是小说家言罢了,所以很多老板啥的人物都信命,因为他们都知道,真的是无法判断眼下究竟怎样是对怎样是错。)但是编剧好像无法理解吕不韦和李斯的政治理念究竟什么区别,所以他把吕不韦解释成了权臣,把嬴政和吕不韦的矛盾主要演绎成了吕不韦擅权太过,把李斯写成了不断打报告的小人。

这尼玛又是婆媳剧那点格局。

满口都是天下,情节却小家子气到了极点。

别再拿历史剧当挡箭牌装逼了。历史上,吕不韦是有功于大秦的,他很重要。

请问观众们,你看了这剧,现在能讲出吕不韦的主张到底是什么吗?你能讲出吕不韦到底做了什么贡献吗?不能吧。这不怪你,是编剧根本就没写明白。

商鞅变法,万世之功。张仪在列国犬牙交错、互相蚕食的那些年里保住了秦国。秦惠文王一生顶住了列国合纵的天大压力,同时灭义渠,收巴蜀,为后世秦王奠定基础。白起南征北战,拓展秦国疆土,让最强的赵国、最大的楚国从此只剩下坡路。苏秦让齐国一蹶不振,无法再与秦国比肩。昭襄王超长待机,让秦国平稳发展几十年,此后任凭六国怎样折腾,秦也是无敌的……

这些是前三部你能记住的东西。

但是第四部告诉我们吕不韦干了啥???它啥也没告诉。

《吕氏春秋》很了不起,结果编剧写成什么样子呢,好像是一个老头花钱雇枪手,装个文化逼,还得意洋洋地显摆。李斯给秦王打小报告,说别人不给吕不韦改一字,是因为怕他。

瞧瞧编剧这点格局吧。

你只相信洋洋自得,不相信为国著书的远见与忧思。你只相信权势、畏惧,你不相信士大夫的骄傲,不相信宁折不弯的风骨,不相信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三尺。你不肯让李斯隐忍不说、全当是回报一次吕不韦的引荐之恩,却让李斯小人一样多次打小报告说吕不韦的不是。你把一切解释成校园霸凌一般的狭小逻辑——满口家国天下,是为了掩盖,是虚张声势,是越没什么越要喊什么,其实这些阴晦而幼稚的东西才是你的真实格局。

《吕氏春秋》究竟写了什么,意义何在,你也不懂,让段奕宏背的那几句台词,都像是百度百科上扒下来的。

更搞笑的是什么呢,嬴政刚继位时,吕不韦的表现。编剧没有通过后续的情节来验证吕不韦的政策是对是错,而是镜头还在朝堂上,那个阴魂不散的旁白又又又又出现了:“吕不韦此举什么什么,有什么什么积极作用。”

诶呦我日。

相声领域有一个词儿叫刨活。

假如第一部,商鞅变法,没怎么着呢,就来一段旁白,把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给介绍了。假如第二部,张仪还没怎么样呢,就来一段旁白,把张仪的连横合纵给介绍一下…… 那观众还看个屁啊。

没有悬念,没有情节推进,没有步步为营,直接就把结果告诉观众了,用的是百度百科的词汇量,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旁白…… 你到底知不知道,电视剧,要用情节表现出来,不要动不动就直接让旁白交代!

就连赵姬和嫪毐睡了,也要来一段旁白:“从这以后,赵姬越陷越深”(大意)。这么点破事还需要旁白?你这是广播剧啊,还是有声 PPT 啊?

编剧格局太小,知识太少,整部剧没有历史观,没有干货。只有百度百科水准的旁白。宅斗、职场、婆媳剧的人物关系搬进了大秦的历史背景。

第四个问题:三流剧情,逻辑缺失。

嬴政母子回到秦国,华阳夫人不让他们进城,逼着嬴异人立自己安排的女人为正妻。嬴异人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答应。而秦王嬴柱竟然一言不发,任由华阳夫人安排一切。直到亲眼看见嬴政是多么优秀多么年少英武,才允许他们母子入城。

这个情节是为了突出主角,而毁了所有配角:

秦王你这是什么逻辑呢?嬴政母子在赵国当人质,九死一生地回来了,就算嬴政是个废物,你也应该让他们回家啊。如果嬴政没有讨你的喜欢,你就不管了?任由老婆干政了?你可真英明啊。这简直就是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把大秦帝国搞成了暴发户家里的宅斗。

华阳夫人就更不用提了,像极了宅斗剧里的恶婆婆。这个剧,总是喜欢很尴尬地强行强调某个人物多么厉害多么英明,然而在该人物身上,观众完全看不出他有什么厉害的,尬吹从何而来。华阳夫人就是个好例子。编剧借吕不韦之口说她厉害。我请问她厉害在哪儿了?倚权仗势,欺凌弱小,威逼利诱,明目张胆的威胁与恐吓,这就是你所谓的巾帼不让须眉?虽然说世界的本质就是强的欺负弱的,可是你这干的也太明目张胆太幼稚了吧。

少年嬴政呢,凭借英武出色的外表和似乎饱读诗书的对答,收获了爷爷的喜爱,得到了秦王剑。母子得以回到秦国。

看看这一出戏从头到尾的逻辑,像不像架空剧里的任何一个主角?这个套路放在哪里都可以,唯独放在大秦里,实在不像样。

这里的嬴政并没有像韦小宝、魏璎珞一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一点点小手段渡过难关,嬴政什么也没凭,智慧计谋都见鬼去吧,他只需要背几句编剧塞给他的百度百科水平的知识,就渡过难关了,说到底是因为秦昭襄王做的那个梦。这挂开得也是没谁了。

大秦帝国应该是大群戏,每个人物都出彩,从每个人物的身上折射出一个时代和一段历史…… 而不是一个男主开挂。

第五个问题:无意义的废话情节,太多。

这例子简直太多了,数不胜数。

单说一个例子,赵姬和嬴政被关押在赵国,两个狱卒要淹死嬴政。

为什么要淹死一个小孩子呢?这两个狱卒怎么敢?谁让他们做的?怎么跟秦国交代?如果是赵国真的要杀一个小孩子,恐怕还会惹来其他五国的嘲笑,打不过秦国就要用一个小孩子出气,巍巍大赵可真有本事。即使一定要杀,为什么是淹死,哪怕下一点儿毒,或者让他生一场大病,也可以跟秦国说是病死的,而不是蓄意谋害。直接淹死,这未免太简单粗暴了。既然要杀嬴政,为什么却把赵姬好好的关起来,而不是母子两个一起杀?

这还不够,平原君赵胜居然来凑热闹看了一眼,以为嬴政已经死了,说出一句 “看来这是天意”,他就走了。他居然就走了!没有调查,没有抢救,直接就走了。我不明白赵胜的这个出场有什么意义。阴魂不散的男中音旁白又出现了,解释说,“赵胜原本想留赵姬母子在邯郸,防止秦国继续对赵用兵,却没想到出了这种事。” 这么简单的一点儿情节,你不能让赵胜演出来吗?为什么要用旁白来讲呢?乱用旁白,是编剧的偷懒和无能。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梦到了嬴政。看来这就是编剧的目的了吧,要让秦昭襄王做个梦,时时刻刻提醒观众秦始皇一统天下那点事…… 可是昭襄王自己梦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让嬴政淹死一回呢,这又不是魂穿。

即使你一定要让嬴政淹死一次,你也可以让剧情自圆其说。我随便瞎编的啊:比如燕国派刺客谋杀嬴政,是为了让秦王暴怒,继续对赵国用兵,吸引赵军的主力,燕国就可以在背后渔翁得利。但是由于平原君赵胜及时赶到,燕国的阴谋没能实现。这样最起码也符合逻辑了吧。

还有一个垃圾情节:嬴异人对嬴政说,要立他为太子。还照例喂了一顿六世余烈牌鸡汤 + 统一天下牌大饼。然后嬴政开开心心热泪盈眶地跑去告诉妈咪,爹地让我当太子耶。然后赵姬说了一句:“太子,那不就是将来的王吗!”(我特么…… 有年头没听见过这么废话的台词了。)然后母子两个热泪盈眶,开心得要死。

此时的配乐非常慷慨激昂气势恢宏。

这就是编剧的格局。你认为这是应该激动的。导演还给加上了非常激动的配乐。

我丝毫没有觉得大气,只觉得像是一家三口守财奴。

这让我想起曹丕啊。历史上,曹丕终于被曹操立储之后,也是开心的要死,抓住一个大臣的手说 “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 那大臣回家跟自己的女儿说起这事,那女儿叹道:“曹丕怎么能这样呢。父亲死了,他才能继位,这是想想就悲伤的事情。挑起国家的重担,这是很沉重的事情。被立储,应该沉重又悲伤,他怎么能这样呢。我看魏国的国运长不了。”

你这个嬴政开开心心跑去告诉妈咪的情节究竟意义何在?

编剧的三观啊,真的,槽多无口。

第六个问题:编剧没有能力塑造好人物。

例子太多了。

比如姚贾。

李斯、姚贾、王绾、王翦都是辅佐嬴政的大才。可是你从这个剧里能看出他们有什么光彩吗?

编剧是这么写的:秦使姚贾在赵国出差,让赵王将太子送到秦国为质。郭开用重金贿赂姚贾,姚贾说了好几句慷慨激昂的台词:“我为秦国效力,哪里是为了这些财物!全部拿去充公。”(大意)

真笨拙啊。

好莱坞大师罗伯特麦基懂得剧本写作的真谛。他在《故事》中写道:一个好的演员,如果你让他演的是 “我爱你”,同时台词也说 “我爱你”,那么他会告诉你,这没法演,这不需要演技。

好剧本,必须懂得留白。

比如,一个人物,心里想的是 “我爱你”,他嘴上说的却是:“冷?我不冷啊…… 你冷不冷?” 然后再憨憨地笑一下。那么观众自然就会知道,他爱她,顶风冒雪来看她,不在乎天气多冷,却担心她冷不冷。这是高级的写法。如果他嘴上说的是 “我爱你呀,所以顶风冒雪来看你。” 这就太笨了,太废话了。…… 我讲清楚了吗?

所以姚贾的这种台词啊,真是没水平。编剧给他个机会,让他喊出几句爱国口号。真的很 low。

算了,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这部剧,未免要求太高了……

这姑且不说。接着说然后。

然后呢,姚贾跑去见赵王,居然没有任何巧妙的对话,没有各种智慧的试探、软硬兼施,你甚至看不到任何外交家应该有的头脑和策略,姚贾直接就是一副 “老子不怕死,有种你杀了我” 的劲头,对赵王说的那些话,我听了都来气。

蠢爆了。这样塑造一个人物,连学生水平都不如。这并不能显得姚贾是个为了国家不怕死的,只能显出他非常蠢。

这么干,如果姚贾成功了,那么 70% 靠的是秦国的国力,30% 靠的是赵王懂得审时度势没有一怒之下杀了他。那么姚贾这个人物的作用在哪里?姚贾没有任何加分,派任何一个使者去,都是一样的结果。姚贾这么干,对他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帮助,反而非常容易激怒赵王、适得其反。姚贾是大才啊,最起码是个外交家啊。你就这样表现他?张仪软硬兼施、笑里藏刀、该忍辱就忍辱的那些邦交策略,哪去了?

这一点大情节中的小情节,完美地暴露了编剧简直是根本就不过脑子。把人物塑造得一塌糊涂。

很多本来应该好好塑造的人物,都这样被埋没了。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就因为和赵王拌嘴突然嗝屁了,他要是这个心理素质,早在长平之战就挂了吧。天下水工郑国,庸人一般,畏畏缩缩,平平淡淡。王绾像个路人甲。吕不韦成了小家子气的商人。华阳是个一直在无效劳动的神经病,明明已经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究竟还图个啥?在那儿自己一个人演宫斗……

真的,这个编剧适合写平民百姓,不适合写大人物。

第七个问题:这一部的爱情戏,惨不忍睹

首先吧,怎么看一部剧的爱情戏的水平呢,很重要的一点,看它是否尊重女性。

爱情戏必定是男女双方的。

忘了是在哪里,好像是一本印度文学论文合集,里面写着一句话:“男权社会是每个国家都经历过或者现在仍在经历的,所以看一个作者是劳动者还是艺术家,就看他是否尊重女性、能写好女性角色。” 怎么看一个创作者是否尊重女性呢?如果他笔下的女性全是工具人,全是给男主充当后宫的,必须贤良淑德,不允许女性有自己的性格,那他当然不尊重女性。如果一个作者不允许女性有权谋、有阴谋、有欲望,那么这也是不尊重女性。自古以来,《三国演义》的坑蒙拐骗你们认可了,《水浒传》的杀人放火你们认可了,《琅琊榜》鼓励阴谋夺权你们认可了,然后转过头来骂 “《延禧攻略》教女人学坏”,这就叫放屁。你们鼓励权谋夺取一切,奖励阴谋能成大事,男人什么都可以干,怎么女人就不行呢。

尊重女性角色,允许移情别恋,允许阴谋诡计,让每个女性角色有自己的特点,才能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说回大秦帝国……

当年读了原著小说,我就知道作者最喜欢的人物一定是商鞅,根本不用猜。后来看了个访谈,作者说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商鞅。我大笑,果然!那我是咋看出来的呢,就因为,作者给商鞅配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女人。她有钱,绝美,懂政治,有追求,有理想,密探都查不到的消息她居然能查到,通情达理,男主奔事业她不捣乱,男主要死了她来陪葬拿自己当兵马俑使,她居然特么的还会武功…… 这不是在写女人,而是在写对商鞅的爱的集合体。这样的感情戏,是非常大男子主义、非常自恋,非常烂。但是,在第一部那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感情戏也有其动人之处。就当它是作者赋予商鞅的一个不现实的美梦,也可以理解。尽管,作者无意识中还是暴露了他认为 “留个后” 很重要的三流传统思维,所以他让白雪怀孕了,生的还是个男的。

至于第二部的感情戏,我非常喜欢编剧对芈八子的处理。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编剧是尊重女性的,他允许芈八子移情别恋,允许芈八子喜爱权势,她原本爱义渠王毫无疑问,但后来她被有权有势气度过人的嬴驷迷倒了,这才是人性。最美的女人,一定爱有权有势的男人,谁会爱一个废物呢。义渠王虽然尊贵,但和嬴驷相比还真就是废物。

(至于,只要宁静出场,弹幕一定有 “二手货”“宁静都老成这样了还演小姑娘”“恶心的女人”“浪货,太开放了吧”…… 说这种话的,劝你做个人吧,都没有母亲么,你妈不会老的么?男人三妻四妾屁事没有,芈丫头改个嫁而已,瞧把你气的,自我代入成义渠王了?“老” 和“换个男人过日子”不都是正常的事情么,为什么一直被用来责骂女性呢…… 顺便一提,“性命事小失节事大”这种理念,基本是宋以后开始定格的,先秦这个样子一点不稀奇。吕思勉、柏杨、易中天等历史学家,提到贞洁论这种理念,没有不冷嘲热讽、嗤之以鼻的,可见越有学识的男性,越是承认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迫害是无聊而变态的。在宋之前,女性开放、改嫁,基本不是什么大事)

张仪喜欢上苏萱老板娘也是很有意思的。他刚到秦国,惨不兮兮,落寞时一人悲戚喝闷酒,苏萱牙尖口利,却善良体贴、活泼可人,很有主见的一个女人。张仪喜欢她。这也很合理。

再说第三部的感情戏,嬴稷喜欢一个优伶,我是觉得很扯淡的。那时代,王公贵族吧,根本不会拿优伶当人看,这是潜意识里的,就是玩物,唾手可得,不会有平等的感情,平等的感情必定是基于平等的地位,而且观众也完全看不出这优伶究竟有什么可喜欢的地方。白起那个女人同理。这两个爱情戏不动人,因为它毫无理由,莫名其妙。但是苏秦对姬狐的感情塑造得很好,半生漂泊,只在姬狐那里得到过一点理解和温暖,所以他要为她灭了齐国,所以有了片尾曲那句 “痴情撼山河”,有点像《妖猫传》里的白龙对贵妃,男女之间不单单只有恋爱婚姻那点事,也可以有真诚的远望、悲戚的怀念。这也是动人的。

总之,你可以随便决定女性角色的风格,白雪、芈八子、苏萱、姬狐,都可以。但是你不能写出个根本不是人的人,单调苍白,毫无特点,毫无动人之处。

这第四部的感情戏,或者说女性角色塑造,就是烂出天际。

这个冬儿吧……

我猜,编剧是想学《康熙王朝》,给秦始皇安排个苏麻喇姑。

可是苏麻喇姑小时候救过小康熙。那是有情节铺垫的。这个冬儿一直像个苍蝇似的在那儿嗡嗡,看不出她有什么作用,什么意义。她连个知己都算不上,并不能陪男主消愁解闷。有她没她都毫无区别。所以到底要她干啥的?这个人物的特点在哪里?

还有那个让亲爹一把推到嬴政马前踩死算的女人叫什么玩意儿来着?

我到现在都记不住她叫啥。不是人身攻击演员,但是这个女性角色的脸和戏,真的是一张苦瓜脸啊。性格也是呆瓜一样毫无特点,那些看似温顺可人的要素都是虚无的,是实在没有特点于是显得温顺可人。嬴政见色起意,从此念念不忘。简直奇了怪了,弹幕有人在说 “真没见过世面”,其实观众这话不是在攻击女演员,而是觉得这感情莫名其妙,毫无理由,怎么见着一个女人就一见钟情了呢。

我都心疼张鲁一,就这毫无起伏的感情戏,他愣是在那儿声情并茂地演。那句 “你走了谁唱歌给寡人听”,我真的笑喷了。瞧这苦孩子,你没有优伶么,缺歌伎么,瞧你过的这什么日子,娶了两个毫无性格毫无魅力的苦瓜老婆,跟你爷爷的爷爷那日子怎么比,看看嬴驷的蜜罐子啥样,再看看你身边这俩……

就是这样的感情戏,磨磨唧唧叨叨比比,没完没了。说这感情戏都是狗屎不冤枉吧。

哦,还来了一场王不立后的宣言。嬴政要不是在赵姬之乱那儿受了刺激,至于不立后么。这会儿还没演赵姬之乱,怎么就王不立后了……

要求编剧尊重女性啥的也真是太浪费感情了,他是连个正常人都写不出来,还写啥优秀女性。

塑造一个人物,其实真的不难。

第二部,张仪说将来发迹,一定助芈丫头嫁入王室。

芈丫头笑嘻嘻地道:“那张仪何时发迹,将来又何时到来呢?” 又突然变了脸色,大骂:“别吃饱了饼就在这儿胡说八道!”

张仪委屈沮丧. jpg

芈丫头看他伤心,又哄他,甜得要死:“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将来一定会发迹的,我等着你接我当王妃?拉勾拉勾~”

然后呢,和义渠王分手,情绪激动踢了张仪几脚哈哈哈。

她刚批评了张仪的 “以姑娘姿色,富贵唾手可得” 之论。张仪走前,她又捏着小辫儿说:“我等着你接我当王妃~”

现在想想,我都忍不住要笑。

她粗野,聪明。她善解人意,只要她愿意,没有她哄不了的男人。她很豁达,拿得起来放得下,义渠骇走了,她便光明正大地希望能当王妃、过好日子。她闪闪发光,是独立的,不是等着男人安排的女人。她骂义渠王叔的那几句话,还显示出她有政治头脑。

短短一出戏,加上宁静优秀的表演,人物特点、魅力清晰可见。

这很难吗?

为啥你们塑造的女性角色就能一丁点儿特点都没有呢?

第八个问题:编剧不懂得写 “戏”。

什么是戏?戏的全程叫作 “戏剧冲突”。

写电视剧的本质,就是在写故事。故事的本质,就是戏剧冲突。

比如,写五国联军攻秦,败了。这叫事件。这不叫 “戏” 和“戏剧冲突”。

如果是,写五国攻秦,秦国危急,各种死战之后,反败为胜,这才叫戏。反败为胜的那一刻,观众会很动情的。

人物有目的,有矛盾冲突,整个情节进程有起伏,这才是戏。

想想第二部的经典桥段吧:

张仪割让濮阳收回河西,嬴华不服,领着众将军来找秦王嬴驷抱怨。

嬴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平息众怒,说得嬴华心服口服。

然后,嬴驷突然变脸,说你们这是逼宫,警告嬴华,“此事不再追究,以后也不可再有。” 最后又变脸,笑了,还是兄弟情深。

这是一出精彩的戏。嬴华气势汹汹,其实也不过是想找哥哥抱怨一场。嬴驷要平息众怒,收服人心,够温情,也够威严。两个人物的目的非常明白,都树立起来了,嬴驷的智慧和手段都用上了,嬴华也单纯可爱一点都不让观众生厌。这出戏里的情节,递进得清晰、明白。

对比看看吧,第四部,郑国入秦,和李斯的那场对谈。

这本该是非常精彩的一场对手戏,两大强人,应该步步为营,针尖对麦芒,互相试探、彼此伪装。

结果呢,编剧写得乱七八糟,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说,絮絮叨叨,两个人物的特点请问观众你们谁能说得出来?是的,他们根本没有特点,他们的目的也都非常模糊。郑国不坚定,畏畏缩缩,毫无天下水工大才的气度和魅力。李斯也是平平淡淡,白开水一样,什么也没演出来。像两个包工头,坐在那里谈论一笔区区一万块钱的生意,做成做不成,两人都无所谓似的。

如果理一理思路…… 我随便瞎说的啊:李斯先试探,你是干什么来的?郑国坦荡,说修渠。李斯再分析列国局势,试探郑国。最后郑国扛不住了,也瞒不过去了,确实是韩国的阴谋。李斯假装要去告发,郑国感叹,随你吧,我的毕生志愿也没法实现了,秦国也就没有这条渠了。李斯再试探,这渠有那么重要吗?引诱郑国这个专业水工说出干货…… 最后再决定,这渠还是要修。郑国感谢李斯的远见。

两个人这样一步步递进,也能清晰点,不是吗?

再说华阳的戏……

华阳:给大王安插个眼线,给他塞一个我楚系的女子。

嬴政:骑马遇到了一个婆娘。

赵姬:华阳这老太婆还不罢休,我要回咸阳。

华阳:见了婆婆要行礼啊。

赵姬:只好行礼。

赵姬见了那婆娘,笑嘻嘻怼一句。

那婆娘也不知发什么疯,说:绝不受屈辱。怼了赵姬好几句。

(我寻思人家也没怎么着你啊,有病吧你)

嫪毐:掌嘴!

赵姬:算了,给大王点颜面,你走吧。

…… 我尼玛请问这几场戏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连婆媳剧都不如。婆媳剧,争房产,终究有个进展、有个结果。而这些贵妇呢,撕来撕去,没一点实际行动,连斗嘴也没一句纪晓岚与和珅那种唇枪舌剑的漂亮话。全都是废话情节,浪费时间,磨磨唧唧,毫无意义。

第九个问题:主演没有把控好风格。

有几次,我也想批评演员的。

比如《吕氏春秋》成书,吕不韦应该是感慨世间多了一部大书,有点大政治家的气度好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段奕宏用死啦死啦的腔调跟大臣们吹牛比,“此乃天下第一……shua(书)~!”

那个腔调真的太魔性了。

什么气度啊,喜悦啊,都没觉得,就觉得像底层暴富,小人得志,臭显摆。演的是个底层,撑死了是个团长。

秦王嬴柱死了,吕不韦那个喜极而泣的表情,也在 b 站被吹上了天。难道你们对演技的理解就是出怪样、出怪声?

什么是演技呢,还是举例吧:

第二部犀首向嬴驷举荐张仪的时候,嬴驷眼睛都亮了,可他闪躲,不想让犀首看出来,还说犀首是无可替代的。绕了一圈,他还是问,张仪在哪儿啊?这一段,仔细品,特别有意思。这就是王者,他要让每个大臣觉得 “大王最重视我”,其实他当然想要更多的人才。王者不是中二病晚期,不是天天拿着个剑想砍谁砍谁,王者也需要让大臣心里舒服。

再比如,嬴驷晚年,把芈八子赶走。病重之时,他对嬴疾说要把八子接回来,还轻声问 “不行吗?” 那个表情,有点羞涩,有点慌张。他老了,想见心爱的人,又怕给秦国惹祸,让人看得心酸。

——这就是人物塑造和戏的内容

演技,应该基于人物,基于内容,丰富而细腻,而不是自己胡乱发挥。

而吕不韦那个喜极而泣的表情让观众感到什么了?秦王死了,吕不韦很开心。这对于塑造人物真的好吗?所以吕不韦果然是小人得志?

比起这个死啦死啦风格的古怪表情,我更希望看到吕不韦淡然地,稳重地,神情渐渐转为轻松,仿佛终于尘埃落定,嬴异人可以顺利继位了…… 无声胜有声。轻松、放松即可,没必要狂喜吧?

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剧本把他写得特别小。再加上导演的临场要求,演到最后,像个小人、商人。

别给我扯什么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你眼里的哈姆雷特(吕不韦)就是显摆《吕氏春秋》,反复几次地说 “没人能改一个字”,小人得志,欺压幼主…… 你的哈姆雷特都快成了董卓了,还狗屁眼中的哈姆雷特呢你。

本来我想说,段奕宏演得不好。

但我想了想,还是不愿意指责演员。

因为,这个剧的败笔太多,但这一切都和演员无关。

演员的一切演技,都是基于剧本的,演员无法发挥出剧本以外的演技。

比如,《唐人街探案》,最后小姑娘那一笑,被神吹了好久,都说这小姑娘秒杀所有演员…… 别神吹了行吗,那 95% 是剧本的功劳。故事一波三折,发展到最后,突然揭晓,原来是她,然后她笑了一下,配上背景音乐,观众心里一颤,脊背发凉。让你心里一颤脊背发凉的,其实并不是她那一笑,而是情节,是铺垫,是剧本。如果剧本没有这样写,她这笑从何而来?

哪个演员被夸奖演技好了,演员真是应该去感谢编剧的,没有人家的创作,你的演技就是飘在空中的,观众看不见,你也落不了地。

剧本是一切的基石。

剧本借李斯之口,多次说吕不韦终究是个商人,畏首畏尾。于是弹幕的观众也都鹦鹉学舌跟着说,却没有发现这是编剧主观上的胡说八道。剧本就是把吕不韦写得小里小气,没有给他表现政治才能的机会,剧本烂到了几乎没有戏剧冲突的地步,所有的戏都平淡得要死,段奕宏自己也知道,他也没办法,又能怎么演呢,只能自己拼命 “加戏”,于是越来越像死啦死啦。

之前很多人还想富大龙演秦始皇该多好… 就这破剧本,谢天谢地没让富老师演。

总之,现在是三十集过去了,一半都没有了,吕不韦还没有死,嬴政还没有亲政。时间大量浪费在婆媳撕逼、无用情节上。

不过也无所谓了,我已不抱任何期待。因为这不是一两个败笔的问题,而是编剧根本就不会写戏、不会塑造人物、没有第二部的历史观知识点、也没有第一部的情怀……

我去重温第二部洗眼睛了。

一部影视剧的诞生过程很复杂。有可能编剧本来写得挺好,被平台拍死了。有可能是十几个编剧一起写,最后资本选中了最烂的那一版。有可能是哪位大佬喝多了出了个妙计,编导不听不行,只好照办。有可能是金主安排女演员,必须给她加戏,于是临场发挥随便乱加…… 都有可能。因此,本文的 “编剧”“导演” 不指任何一个具体的自然人,不指演职人员里的任何一个名字,而是指造成这种结果的、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的人。

回顾大秦系列,

第一部有些太煽情了,因为破天荒地展示了一个艰苦的秦国,在那之前所有人都以为秦一直很牛呢,所以第一部横空出世饱受赞扬。可第一部其实精彩的戏份不多,对商鞅的尊奉有些过了。女性角色塑造得很差劲很虚假,完全是直男癌在做自恋大梦。但它传达的宏大历史观、正视中国历史上那个充满活力、碰撞的黄金时期,是历史学家一般的眼光和高度,在电视剧里无出其右。

第二部的编剧相当厉害,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立体又耐人寻味,精彩的桥段数不胜数,语言一语双关微言大义处数不胜数。单看张仪说鱼生、初见惠文王、最后一次见公孙衍那三场戏,就足够所有编剧同行学上一学的。更不用提魏王、韩王、楚王那些戏了,简直是每个人物都塑造得让人拍案叫绝。编剧也是懂战国的,那些局势分析的精彩对白,在第三部我是一处也没见过。

活该啊,谁让你们当初张口就骂第二部,动不动就说 “根本不如第一部” 呢,人家觉得那编剧不好使,所以第三部就换风格呗。

第二部背后一定有一位非常厉害有才华的编剧。

第三部,全剧精彩的戏极少,感情戏磨磨唧唧毫无动人之处连第一部都不如。不要把责任都推给王学兵,就算完全不看白起的戏份,你这全剧也比第二部差很多啊。最值得称道的一场戏就是年迈的秦昭襄王又见到了秦惠文王。昭襄王的演员张博的演技巅峰,就是在面对富大龙老师的时候。一句 “老秦王与老秦王,皆为虎狼之君。欲揽天下入我怀中。” 神情与台词表演得很好。几乎可以媲美第二部秦惠文王那句 “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这比第四部那些口号加在一起都要动人。

第一部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百家齐放的黄金时期,传达了深刻的历史观,立住了脚跟;第二部剧本很好,被一部分胡闹的观众冤枉埋没了;第三部相较于前两部而言要差,没拍好,但也不至于让人如坐针毡。

多年过去了,第四部终于来了,最精彩的统一六国的一卷,拍成了一个精致的烂剧,烂得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除了长叹一声还能怎么样呢……

(其实,编剧、演员的话语权都很小。剧本烂,90% 是平台和投资方的问题,外行指挥内行处处都是。自以为懂得流量数据的平台,去篡改文化人写的剧本,屡见不鲜…… 而且我在投资方里看到了企鹅,这个一向是创意毁灭者、文化毁灭者的神奇的货,让人不能不心生联想。)

我更想骂的是大环境,是自以为是的平台和资方们。

知乎用户 蓝蓝的岛屿 发表

但凡播出去前,告诉我们嫪毐已改名为大秦赋,也不至于跌成这样。

就可以一直躺平在 6 分了。

知乎用户 月半墙 发表

这《大秦赋》终于看到嫪毐下线了,这段被大书特书的剧情,真是烂得可以。

剧中李斯秦始皇故意放纵嫪毐造反,是为了扳倒吕不韦,这个动机可以,算是圆了秦始皇明明早就知道嫪毐与赵姬通奸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行为举止。

紧接着令人窒息的操作来了,已知我们的秦始皇知道:1. 嫪毐必反 2. 嫪毐造反的具体时间 3. 嫪毐能调动的军队情况。

这就算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就是换成八岁的孩子,也知道该怎么办吧,然而导演为了营造危机感,强行降低了所有人的智商。我们的秦始皇做了以下这些事。

1. 派人告诉了蒙武将军嫪毐安排了十二个副将到你身边了,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许行动。

2. 明知嫪毐要反,留下了自己的儿子和冬姐,理由是扶苏病了不能颠簸怕病情加重(你倒是不怕嫪毐把他杀了)

3. 去雍城运筹帷幄(结果是赌)

4. 等待嫪毐反。

大哥你早就知道嫪毐要反啊,你连具体时间,连他的人有哪些都知道,你就干了个这事儿?

到了所有人都知道的时间,嫪毐如约造反,我们看秦始皇的这几招都起了什么用。

1. 秦始皇都早告诉你蒙武,那几个人是嫪毐用来控制你,控制秦军的了,那么蒙武是怎么做的,他什么都没做,等嫪毐一反,这几个人直接挟持了蒙武,掌握了秦军。(蒙武被黑得太惨了,这就是三岁小孩,也知道提前反制吧。我原本以为是蒙武忽然发难制服反贼,带兵剿灭叛乱。没想到连反抗都没有就被挟持。我不禁要问,如果就个这,你何必演秦始皇早就通知蒙武小心呢?就为了突出他傻吗?)

2. 明知道嫪毐造反,那他儿子指定是重要目标,他既不提前安排,也不告诉冬姐,如愿以偿让冬姐领了盒饭(我也不懂这段是为了个啥,造反要死人啊,你哪怕不带走两人,给两人在城里找个躲避灾祸的地方很难吗?你是嫌目前唯一的儿子死的不够快吗?)

3. 在雍城运筹帷幄,看似安排好了一切,结果因为 1,只能把护卫派到咸阳平叛,而自己得靠老百姓拿锄头保护(我知道这里是为了表现秦人和秦始皇心连着心,让观众感动。可看到这我实在受不了,这是导演按着头告诉你,哭,给老子哭。)

那么叛乱是如何平定的呢,蒙武手下李信发觉蒙武的护卫都变了人,觉得不对(蒙武大哥真是实在,对他手下的亲信都没提过那十二个副将的事?)于是冲出军营去找王翦,王翦没有得到秦始皇的命令放下边关冒死带兵回朝,这才救下秦始皇,最后平了叛乱。

那么就是,如果不是李信机灵发现问题,如果王翦不是违抗军令回朝,那么谁能赢还不一定。那你这秦始皇谋划了这么久,就谋划了个寂寞?你这和什么都不做也没啥区别啊,就这还是提前知道嫪毐的阴谋。我看了半天还以为是秦始皇要造反,嫪毐是皇帝呢。

这权谋智商低到不忍直视,你看似这里的人天天谋划这个那个,还以为挺厉害的样子,结果到了这几集,智商集体掉到 60 以下,就郭开来了,都能把他们全灭。

秦始皇,李斯,蒙武,李信,吕不韦,哪个不是天才,结果演得和小孩过家家一样。用了几十集推的嫪毐造反,就这么弱智。

我实在是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啊。

知乎用户 keelycen1479 发表

陪我妈看了三个半集。

之所以每集都只能看一半的原因是因为,烂得实在看不下去整集。

我看的那三个半集讲了什么呢,赵姬回宫,嬴政追姑娘(不知道是谁);吕不韦惩罚嫪毐(不知道为啥前面没看),赵姬去找人(不知道是谁大概是个宗亲);嬴政去赵姬宫中,嫪毐带着孩子躲在衣柜里。

这赵姬和嫪毐的出场率也太高了吧,我这随意陪母上看几眼的人,内心升起的疑问是:这是男版芈月传吗?

这不是讲秦始皇的吗?怎么三集里每半集讲一次赵姬和她的情人?

然后剧情来到了关于加冠亲政的朝堂争执。

我特么这才知道,合着张鲁一演的嬴政才 20 岁???我一直以为已经进入始皇青壮年时期,早就亲政了。

大惊失色下跑到网上去看网友吐槽,我这才反应过来之前一直隐隐约约的违和感是从哪来的。

三集里面出现的每一个女演员,除了邬君梅我都不认识。在我看来年纪都差不多大小,所以嬴政每次叫人我都风中凌乱,为啥看起来差不多年龄的,一个叫母亲,一个叫昵称,甚至赵姬看着比嬴政还小…… 根本无法控制的出戏,甚至连我这种很挑剔演技的人都没有办法去关注演技,因为压根都到不了看表演的阶段,那种怪异的违和感就很赶客了。

我这才看了三个半集,不知道看了四十几集的各位,还好么?

昨天看了富大龙老师的国家宝藏,弹幕里密密麻麻的 “彩” 看得人热泪盈眶。无论是剧情编排还是演员表演都堪称完美。网友说十几分钟的片段,吊打了 70 多集的电视剧,是谁之过?

还没有看的,强烈推荐,我已经看了三遍了。大龙老师就是神,无论是秦惠文王还是秦始皇,他都不负众望精彩演绎。

电视剧我只看了三个半集,大概一堆人又会迎上来说你才看那么点凭什么说不好。

国家宝藏富大龙老师 13 分钟的表演拍你们脸上。

以上!

知乎用户 疾风之科基 发表

第一眼看,哦,曲文投史诗级翻车啦啦啦!

在一阵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狂笑之后,我冷静下来想了想。说实话,曲文投这几年的发展还是挺稳健的,不至于这么翻车吧……

而且大秦帝国是本家最大的招牌之一,再蠢也不至于自砸招牌,前三部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成功,裂变更是现象级的剧,怎么到了收官突然就这么拉跨了?

然后,看了看出品方,我好像了解了什么——原来企鹅插了一脚啊!

但凡企鹅插足的,毁原著是打底的事,而且它们是真的敢做,而且做过压低行业标准恰烂钱这种烂沟子的事的——而且,再放任企鹅到处搞事,对我国文化产业没啥好事反正。

这么说来,这剧还真没资格叫大秦帝国。

知乎用户 小唐璜年方二八 发表

大秦赋甭扯那些没用的,就按照汉武大帝拍行不行。1 到 10 集,小嬴政在赵国的悲惨人生,以及他们母子情深的细节给一下。11 到 15 宫斗,讲小嬴政是怎么在他妈妈和吕不韦的谋划下坐稳太子的位子的。15 到 20,大婚,然后换演员。

嫪毐让他蹦跶到 25 到 28 集吧,毕竟观众爱看点感情戏。吕不韦一集让他下线。好了,30 集怎么也能开始搞事业了,这时候再化妆粘个胡子。

后面不用多大手笔,说实话,没必要一个个国家拍过去,搜罗点奇闻异事小故事,拣有趣的拍,反正一般观众的知识都是百度百科搜的。

孟姜女啊,阿房宫啊,扶苏胡亥他们妈啊,百度百科咋写就咋拍,能混合七八集呢,再捧个赵女当白月光,然后观众就可以骂加戏咖,一部剧如果不留槽点给观众,观众会憋死的。还有和赵高二三事啊,和樊於期的仇恨啊,和太子丹二三事啊,和青梅竹马小恬恬,小毅毅二三事啊,最后基友死了多么伤心啊。虽然他感觉他基友都死他后面了,那就说他死了,他基友多么伤心,这时候给年轻时鲜衣怒马少年时的镜头,然后基友自尽。

最后三集给点彩蛋,刘邦项羽啥的。

我到现在,啥都没看到,赵姬跟嫪毐怎么谈恋爱的?嬴政在赵国怎么生活的?和基友如何有深厚的感情?如何霸道总裁宠老婆的?都在不停的放连不上的战争场面,三国演义是这样拍的吗?一般的战役一笔带过,大场面辉煌点呗。不用那么多 DuangDuangDuang 的,有点就行了。为别一个计谋折腾十几集还跟狗屎一样,诸葛亮借箭到他们这还不得来个三四集?火烧赤壁直接能谋划十几集了。

现在国产剧就是一股子暴发户的味儿,大场面往外面铺,然后一群拜金的就好崇拜这些东西哦,连个故事都说不利索,还进步呢,进步个毛线哦!

寻秦记也才 40 集,吕不韦就扑街了,可人家是寻秦记,寻怎么也得占了小一半吧,男主还要撩妹妹呢。大秦帝国专心说秦国那些事,都五十集了,吕不韦还活着呢!

知乎用户 十一月的小事 发表

补充一丢丢,我以前很奇怪为什么总有人喷陆毅演的诸葛亮,虽然比不过唐国强老师的,但比下还是有余的,直到我看了大秦赋,才明白,是我粉丝滤镜太厚了,毕竟是我五年级的时候就喜欢他了,因为陆毅长得是真的周正,好看,让我忽略了他的演技。

张鲁一饰演的始皇帝被富大龙老师吊打,

正如陆毅饰演的诸葛亮被唐国强老师吊打一样。

明明应该雄才大略,睥睨四方,杀伐果断,结果总是皱着眉,唯唯诺诺,丝毫没有帝王之气。

除了演员演技,

编剧导演宣发也要担很大的责任。

大秦赋 = 大情妇。赵姬的爱情故事也太长了,想看后宫宫斗剧,大家完全可以看甄嬛传,芈月传,看大秦赋是因为它标榜的是大秦系列收官之作啊!

——————华丽丽分割线——————

昨天看豆瓣小组,

“这部剧能上 5 分,在座的各位都有责任。”

说明还能继续掉。

以前我在的电视剧小组里,是这样的 黑子又打一星了,快快快去打五星,把评分拉上来,或者大家往组里搬收视率,热火朝天的讨论剧情,人物,妆发。

大秦赋是,号召爬墙,毕竟富大龙老师可是一号坑在逃兵马俑啊!

“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知乎用户 一苇舟之 发表

赢虞这个角色真是莫名其妙,变成了完完全全为了剧情发展的工具人,甚至到最后腰斩,我都没明白,他到底是卧底还是傻 * 呢,完全没有脑子的一个角色啊,就离谱。。。。

知乎用户 John.L 发表

主要是名字没起好。

叫《嫪毐传》就可以了,估计分能高点。我看到现在,感觉嫪毐就是编剧祖宗。

另外,这个剧到底有多少人是带资进组啊?这女角色愣是没几个正常的。

可能赵国那几个还比较正常。

知乎用户 老虎 发表

按照历史文献记载,嫪毐叛乱应该是个局,秦王为了夺回政权,分化太后和丞相的关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帝王之术,制造矛盾,然后抓住叛乱和太后私生子的证据,一击必杀,用秦法对他们进行制裁,然后顺理成章拿回王权。

在这里,编剧进行了改编,所有的事情变成了李斯在全盘操作,秦王是不忍心的,是忠厚孝顺的,是被迫无奈而为之的。

而且最不能理解的是,李斯从一开始就知道太后私生子这个秘密,这就相当于手持王炸了,仅凭这一条,就可以对太后进行制裁,而且嫪毐是丞相推荐的,他也会一并获罪,交出权力。为什么还要费劲心机,设局怂恿嫪毐造反,有王炸你不出,你想干啥?

而且李斯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先知道答案了,然后在开始解题,这有什么本事?这叫什么权谋?

有人肯定会说,仅凭这一条不够制裁他们,必须造反才能一锅端。

好吧,那我们就来看看李斯是如何设局,对嫪毐等人进行诛杀的。在提前知道对方有心谋反,知道对方人数方案,知道对方会去夺取骊山大营,知道对方所有策略的前提下,李斯这个抓捕局,那可以说,是相当的失败!

其中还有个镜头,秦王把李斯蒙毅王绾等人秘密召集起来,非常慎重的说,我们可以开始收网了。

这个网收的。自己章台宫被人功陷,宗族首领渭文君战死,公子扶苏差点丧命,雍城无兵,只能求救百姓自保,幸亏王翦救驾,不然秦王不保,你这还是事先部署后的局面,就你们这点军事操控能力,有什么本事去攻取六国,你们就这点军事指挥能力,还是老老实实在家训练基本功,慢慢发展吧。

知乎用户 肯定 发表

我认为此剧在秦始皇还没成为主角的时候 8.0 分绝对没问题,从秦始皇剧情出来以后就一路拉胯,剧情,选角,演技哪哪都不对。甚至道具也不行了,感觉像是换了一个剧组。

很多人说此剧为了省钱才让 40 多岁的人演 12,13 岁的秦皇,这不是扯淡吗?十几岁的演员薪酬能和明星比吗?

秦始皇装嫩的样子好反胃

还有秦始皇的性格设定也很迷,平时跟个娘炮一样,做啥事都要问相邦,问李斯,扭扭捏捏的。但是一下杀伶人,一下杀甘罗,话说我没记错的话,甘罗不是十二岁拜相的吗?怎么就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死了?因为想表达秦始皇重视和公子丹的感情?那你天天喊个毛的统一大业啊?这种剧情逻辑能自洽吗?

还有吕不韦本来演技不错,但是经常莫名其妙的怪笑,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样,在别人一本正经说话的时候突然笑一阵,感觉很猥琐。可能是我不懂演技,每次看见他笑就很尴尬。

还有道具组,马蹬什么的我都还能理解,因为有些场景确实很危险,但是那个赵姬,有一集居然还涂指甲油,这。。。

还有那个嫪毐,花了那么多篇幅去描写,把整个剧的格局都拖垮了,变得跟地摊艳情野史一般。

我认为这剧到现在还有 6 分,全靠前几集的评分撑着,后面评分还会更低的。

知乎用户 孙昌硕​ 发表

我觉得把这前 40 多集删减一下能够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嫪毐传》电视连续剧,但这和大秦历史相比简直是茅坑里的一块臭石头,所以《大秦赋》接近三分之一的剧集演这臭石头,还配得上大秦二字吗?

个人觉得秦始皇最大的功业就是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把统一的重要性刻在中华民族的骨髓里,这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君王,他是如何实现宏图大业的?统一后是什么原因又让他的帝国迅速分崩离析?这个是我想从剧里了解到的,但拖拉的剧情让人看着着急,已经四十多集了还在宫斗,就搬倒了个一根筋皇后加匹夫小人,真正有头脑的吕不韦还屹立不倒;为了按秦律解决嫪毐,宁可一味忍耐,陷咸阳百姓,宗族大臣和自己的儿子还有我冬姐于水火,这和 “半渡不击之” 的对敌人仁慈对自己残忍的假仁义有什么区别,这与前面刚毅果断,舍小取大,胸怀天下的秦王差别巨大,感觉这部剧有侮辱观众智商的感觉。

知乎用户 Sherlolock 发表

前一二十集还可以,还能看的下去。

但是从中期开始,嫪毐这个破事就用了这么多集数来讲,我真是吐了,有必要用这么大的篇幅吗?

嫪毐完事都 47 集了,才亲征,一共 70 集的剧,就剩下 23 集来统一六国,得多水啊?

好好的一个历史剧,硬是给整成了宫斗剧,而且还特没意思的宫斗。

知乎用户 逐梦人 发表

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文娱圈低下生产力的根本矛盾。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展开的时代背景下,但凡上过学就没有人不知道点正统历史

然后在这个时候,文娱圈还在搞历史虚无主义那一套美其名曰艺术加工。比如管虎的八佰和金刚川,陈凯歌的老无极,这些大导演还活在上个世纪,并且拒不承认自己落伍这一现实,文娱圈的老一辈内容创作者已经脱离时代了,结果他们还不自知,包括于正在内等等一票,套路编剧,制片,导演,他们还在生产工业化的文化产品。

方便面,吃一次好吃,顿顿吃,谁不吐?

奈何,投资方不这么思考,一款工业化文化产品火了之后,各路投资公司蜂拥而上,续集立马安排上,本身这饭就不能细品,各路外行投资方还要站在厨子旁边指手画脚,添油加醋。

以至于,后来的续集往往比原本的饭还难吃,投资方觉得蹭了热点就稳赚,结果往往不如人意,何苦来哉?

以上是文娱届的现状:

在这个背景下,分析下大秦赋的问题。

第一,历史虚无艺术加工,典型人物冬儿,历史上就没这个人,还有赢虞那他娘是一个时期的人嘛,楞往一块凑?编剧非得弄这么两个人来推动剧情,生硬不说,还破坏剧情逻辑性,图什么?直接拿掉这两个人,剧情一点影响都没有,怀疑是资方塞的人。

第二,剧情拖拉,主讲秦始皇灭六国的伟业,一半时间都是秦始皇夹在他妈的老情人和新情人中间大乱斗,甚至出现了太后为假太监舍身挡剑的离谱情节,编剧为了戏剧冲突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最搞笑的是,秦始皇发现他妈给自己生了两弟弟之后,晚上在他妈床上悬了把剑,我当场就喷了,这个象征意义的剧情设定直接给我整破防了,就为了让嫪毐造反更快点,那前边罗里吧嗦都在干嘛,过家家呢?嫪毐淫乱后宫,跟太后生娃,被秦始皇发现这个压力已经足够大了,不马上造反就是个死,秦始皇发现后,第一时间也是回去调兵才对,双方的博弈和各方势力的拉拢准备,以及最后轰然爆发都是看点,结果编剧,虎头蛇尾,就这?80 集的剧,40 多集了秦始皇还没拿回秦国指挥权就尼玛离谱。

第三,演员的表演张力。

本作,吕不韦演的还是团长那味儿,属实不太行,最多 5 分了。

秦始皇,王霸之气也不能说一点没有,静止不动凹造型的时候还是有几分的,就是这个演技。。。。最多 3 分不能再多啦

赵姬,就一句话戏太多了,本该 10 集退场的人物,硬生生拖了 40 集,这是携资进组?。。。玛德就离谱,另外一说哭戏超级多,30 集后基本集集哭,哭到最后我都麻了。

嫪毐,演出了小人,没演出阴谋和不惜代价往上爬小人物的倔强无奈,甚至为了加速造反强行给嫪毐降智,千古第一软饭王,活生生给弄成了,被各国细作左右,被吕不韦李斯秦始皇当傻子牵着走的木偶。

蒙家,毫无存在感,王剪带兵奇袭救咸阳还有雍城救驾,存在感都比整个蒙家强大多了,秦国最强的军事贵族集团都没啥存在感,太惨了。

赢式宗亲,噗,哈哈哈哈哈哈,宗族老大暗恋太后,绝了,编剧你他娘真是个小天才,蔚阳君演的是个啥?前期莽夫,中期认输,后期优柔寡断,各种白给,还被秦始皇在朝堂之上公然砍断一臂,噗,不行了哈哈哈哈,编剧知道这是什么性质嘛?怕不是宗族当场内乱,宗族有不小的军权的啊,更绝的是,被砍断一臂之后,蔚阳君回去立马大彻大悟对秦始皇服服帖帖,宣誓效忠,基本逻辑都不管了,鬼才啊,恐怖如斯,这编剧断不可留。

李斯,谋臣样子一点没有,小人投机演了个彻彻底底,就这大秦第一相?李斯扳倒吕不韦清除嫪毐,可是高光时刻绝对是下了死力气的,结果表现出来这货就一划水的,除了安排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赢虞卧底,在秦始皇面前说吕不韦坏话他还干啥了?哦,大概就是舔秦始皇了吧,人家诸葛亮出山那还是靠隆中对直接给解决方案的,你李斯他么的除了会说大王掌权必将一统天下还会说啥?方案呢?还得靠人秦始皇自己想,就离谱。

赵高,出场离谱的一批,前脚嫪毐刚凉没半集后脚赵高就出场了,就因为秦始皇多看了他一眼,哇,再一次证明编剧人才啊,前 40 集拖得一批,后面进度马上就加速了,所以前边到底为啥要拖这么长呢?说吧是赵姬还是嫪毐还是吕不韦,到底哪一个才是资方的亲生子呢?

六国:赵国郭开二人都比秦国大部分角色出彩,别的国家除了几个王基本没啥出场率,没啥好讲的。

总结,这部大秦续作,宫斗拖拖拉拉,国战敷衍了事,除了服化道及个别演员表现可圈可点,其余不足一论。

请把编剧枪毙 5 个钟头,最好安排上几十个威猛先生,轮流拼刺刀,以儆效尤。

知乎用户 晏晏​ 发表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307165​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307165)

原答案被恶意举报,只能替为图片和链接了。

知乎用户 寂寂若离​ 发表

《大秦赋》最大的问题是编剧的高度不够,演员选择垃圾。

编剧没有深刻的了解 “秦国为何能统一六国?统一之后为何迅速崩塌?”,没有这条主线,坍塌是一定的。于是《大秦赋》就出现种种崩坏。比如在感情戏,宫斗戏中着色太多,比如没有体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制度优越性,比如没有体现秦国暴政下帝国的隐患,凡此种种。

演员也是一大败笔。首先,秦始皇由张鲁一来演实在是不搭。这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就是纯粹不合适。是导演的问题。张鲁一气质文弱,不是帝王之相,缺少霸气,杀气。这种人不要说当帝王,当领导都不行,镇不住人,人都镇不住,何况是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是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了天下的人!一个让全天下人都战战兢兢的存在!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不是张鲁一这种气质的人撑得起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大秦赋》里面,张鲁一给人呆头呆脑,懦弱的感觉,画面崩裂。而且因为感情戏太多,给人感觉他是一个儿女情长、多愁善感、哭哭啼啼的书生,而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

如果是于和伟来演秦始皇,会好的多。

或者是张震演也合适很多

然后赵姬的扮演者朱珠

印象中赵姬没大没小,太过嚣张,其实她从来只是一个工具。

对吕不韦来说,她只是一件礼物;对异人来说,她只是一件发泄工具;对嬴政来说,她只是一个体现自己尽了孝道的工具;而对嫪毐来说,她只是一个帮助他获取权力的工具。

可惜的是编剧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只是体现出一个只想着恋爱,没脑子,没大没小的女人。

吕不韦呢?

吕不韦是一个商人,一个投机钻营的人,段奕宏不是这种气质的演员,也没有演出这种气质出来。

感觉段还是演《楚汉传奇》中的韩信很符合他的风格。

如果是罗嘉良来扮演吕不韦会好很多,把那种阴奉阳违,奸诈,投机的气质都演出来

罗嘉良扮演的秦桧

总之,做为从中国最早看《大秦帝国》的人,2008 年在美国就看了,比央视上映还早。对大秦帝国烂尾了,感觉很可惜。

P. S. 《大秦帝国》作者孙先生死活不同意这部作品用《大秦帝国》这个名字,改用《大秦赋》(剧组起的这个名字也是扯淡…),估计是看了剧本觉得太扯淡了,怕丢人…

知乎用户 丁奉伯 发表

第一剧本真的有很大很大的问题。

第二,张鲁一肯定轧戏了,他当时的重心应该是在新世界的铁林身上 ,依据是嬴政身上铁林味儿太重了,尤其是和对手争辩,吵吵的时候,那个抽鼻子皱眉缩脖子弓背,太铁林了。

剧本真的太烂了,太儿戏,格局太小,权谋太低级或者根本没有权谋吧。非常看不下去。

可惜服道化和演员了。

知乎用户 楓葉曉風 发表

明明是始皇帝,演出了末代皇帝的感觉

知乎用户 楚延廷 发表

兵马俑看了大秦赋

可能不想再守在秦始皇陵了

知乎用户 韦轶翔 发表

无邀自来,自来吐槽,受不了了。

观剧心路历程是这样的:刚开始,看专门描写了吕不韦带异人逃出邯郸找门卫那段,虽然是正常片段,但是觉得大不了是为恩人置生死于度外的古装剧正常情节,结果白话了半天,到底门卫是收了钱放了人,后续也没交代门卫怎么样了。看着我寻思着:那么专门描写这段的意义是啥呢?这是第一次对于这个剧有点不详的预感。

第二,看着异人激动万分的说要杀尽天下赵氏的时候心里一个大大的问号。虽然表演在现在看确实是这部剧里唯一的高峰了,我也没有要整清楚秦始皇一家到底是赵氏还是秦氏的问题,老子又不搞学术,但是这种明显有争议的台词到底要不要放在剧里播出才是重要的吧?或者简单点,您改个 “” 屠尽赵国之人”,能行吗?

第三,完全搞不清华阳君、芈华、齐国公主、冬儿这些人存在的意义,也完全搞不清赢系的智商,朱珠的整容脸不想提了,这个微笑嘴角假的不能再假了,重要的是影响观感,高兴是微笑,忧郁是微笑,痛苦是微笑,刚开始我都怀疑她别是笑场了吧?这么会笑您不做前台或者迎宾真的太可惜了。(没有职业歧视的意思,单纯佩服朱珠微笑)

第四,已经无数次想弃剧了,昨天看到赵王竟然就 TM 的派了十几个人去劫秦国太后???还 TM 得手了???秦国就这保安力量还能灭六国???以此类推,假如事情属实,秦国军队人均智障水平,六国军队人均植物人水平,郭开,战神水平。看到这儿我立马把视频关了

第五,手贱的我再次打开腾讯视频,再次疯狂快进,虽然明知道这剧不会有什么希望了,但是还想瞅瞅到底能来到哪儿去,果然,朱珠真的毫无意外,当看到她刺杀赵王失败后,理直气壮的去找政儿说:政儿,我杀赵王没杀成,你去找个人把他杀了!” 这句话时,我决定彻底放弃这部剧,还是保护一下我智商的尊严吧,钱钱虽好,智商还是不要老是被资本强奸了。

知乎用户 牛哥考研​ 发表

这剧已经没法看了,前一阵关于这个问题我写了一堆,后边评论被大家骂惨了,现在我把原答案删了重写。只有一个目的: 撤回之前的言论,重新来认知这部剧,以及他的最新评分。

剧情发展到 60 集了,还没打韩国?!!!!!!你 Y 搞笑呢?!!!!!!《大秦赋》还是《大情赋》?!!!!!期待这么久,你就演了个攻赵?!!!!!我可以忍受各种小 bug,但是我坚决不能忍受编剧的脑残跟拖节奏。

这是在严重消耗原著的声誉,严重在消耗大秦帝国前几部的口碑!!!

看到 60 集,看不下去了啊!实在看不下去了!

最大的问题在编剧,你文盲,不懂历史,不看历史,你照着原著编总没问题吧?你为啥就乱编呢?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吕不韦不放权,你一直演吕不韦让按《吕氏春秋》治国,那你得演吕氏的方案跟法家的方案的差异吧?李斯主张法家,吕氏不是,你的写写为啥吧?你没演。在我看来,你不是不演,而是不会演,你不知道怎么演。

一个嫪毐,你演了几十集?!kidding?!他值这个价?

灭六国,演到 60 集了,韩国还没动?灭六国,最难的是楚国吧?李信那 20 万就是这么没的。

灭国之战,文有李斯,武有王翦,怎么王翦看着,就没李斯戏份多了?反而一个李信,出来多少回?

战争,秦王出方案?

秦赵会盟,秦王设套?

统一文字,秦王的主意?

你是想把秦始皇累死。蒋委员长都没这么万能的。

整部剧最大的问题在于编剧,跟《姜子牙》那个电影一个吊样。60 集了,弃剧,拜拜。

知乎用户 金羲和 发表

从异人下线后,每天夜里我都是这么想的!

-—————- 补充一下

由于我经常在知乎骂人,屡屡被封,接下来我正对豆瓣评论区该剧导演的感慨发言,补充一次文明回复。

很文明哦 (´-ω-`)

致顾导:

蛤蛤蛤蛤蛤蛤蛤,

我原以为,你身为导演,来到豆瓣,面对观众期许,必有高论。

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我有一言,请顾导静听,

昔日拍摄裂变、纵横之时,历史剧式微,流量兴起,雷剧频频,于正阿宝色大行其道,天使大宝贝正当其时,因之,荧幕之上,皆是花瓶,影视之后,蝇营狗苟!

值此影视圈大水漫灌之际,幸有制片人焦阳领曲江团队,振奋精神,勉励坚守,虽屡屡拒播,犹未悔其志向,方有观众口碑,众口铄金,万人空巷,皆颂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当其时,顾导演,又有何作为?!

而今借大秦东风,仰腾讯之势,不思踏实拍戏,反任加戏咖祸害剧组,肆意横行,以致剧本面目全非,悖逆观众所期!

尔奴颜婢膝,畏资本之威,来此洗地,罪恶深重!

住口!

无耻老贼,岂不知大秦粉丝,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你既为资本走狗,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观众面前妄谈真心!

呵呵,断脊之犬,还敢在此狺狺狂吠!

我从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知乎用户 乌鸦笑猪黑 发表

张鲁一演的嬴政成功让我看到了一个男人的软弱,后来我一想,这么软弱的男人都能统一六国,算了,不想了,我去统一宇宙了。

知乎用户 俾斯兔 发表

我从大秦帝国这部小说本身来说点片面观点,孙皓晖先生这部小说并没有一味地歌颂秦国贬低六国,如他本人所说他是在尝试探寻华夏文明的根基。书中对各国的变法都有很细致的描述,分析了各国变法的过程结果及失败原因等。对于那些开拓进取的君主的以及那些忠心为国的人都是不吝赞赏大篇描述的,如赵武灵王、赵奢、李牧、廉颇等等。本书的核心并非歌颂秦国,而是讲述奋斗进取、变法图强的精神。

《大秦赋》所用的小说,也就是大秦帝国的第五部《铁血文明》,主要是讲的是秦国一统天下、灭亡六国的事故,本书最大的篇幅是在描述六国为何亡国,如术治亡韩、分治亡楚、乱政亡赵、失才亡魏、迂政亡燕、偏安亡齐,这些我还记得清清的,当然六国灭亡不止这些单方面的原因,作者只是想表达如六国的这些做法会有亡国的风险。

书中对于如赵姬、嫪毐之类的故事都只是用来铺垫衬托的旁枝末节,都是草草带过的,并没有去探寻太多的细节。大秦帝国是以国家的兴亡作为主线的,且多突出当时士子的气节傲骨,所以让人觉得大气磅礴慷慨激昂。而大秦赋中太多的猥猥琐琐、苟且权谋、八卦事件,让人觉得特腻烦,而且情节散乱节奏拖沓,只能说故事讲的太烂了,我是看了几集看不下去了。

知乎用户 萌萌哒 发表

意料之中吧,剧情太磨叽了,40 多集了还没有灭六国,还有有的演员加戏了那个嫪毐,还有赵姬明显加戏了他两的戏太多了,嬴政演的太憋屈了

知乎用户 之乎者也 发表

个人觉得 6.8 都有点高了,4.8 比较适合。

昨晚看完吕不韦退场之后,赵高、李斯那个蹦跶,立马就有弃剧想法,并真正的弃剧了,坐等看始皇陛下五十而瓮的场景吧。

综合来讲,《大秦赋》高开低走,个人有以下几点:

一、演员的锅,跑不了。段奕宏的演技还算在线,其次,嫪毐的演员还是不错,其他主演张鲁一有点呆,赵太后有点假(最后得知两个孩子要被杀的时候,哭得厉害,但是哭得很假,挤眉弄眼罢了),李斯有点妖,全程各种装深沉,装心机,但是剧里面又没有足够的笔墨和场景去展现他的心机,而且李斯这种人物,现在事实明了,政治手腕那么高明,最后和赵高对弈的时候,完全被别人拿捏得死死地,所以,这么有政治阴谋的李斯让人有点出戏!

二、剧情的锅,乱七八糟。本剧的剧情堪称是一场灾难,一会说爱你,一会说恨你,一会说要杀你,一会又说留你,各种矛盾自圆其说,直白点来讲,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如大家都知道嫪毐要造反,始皇可以杀人诛心,但是吕不韦可以不需要,本身就是看两方争斗,那么两方争斗最好的局面就是相互残杀,始皇何必去相府救人?又何必拿自己心爱的儿子去以身犯险?迂腐不堪!始皇杀人,还讲究有法可依?何况还不是自己来杀人。

再就是赵韩魏三国的兵临城下,秦始皇出行前召集三大上将军密谈,结果嫪毐反水,这几个将军还是后知后觉,被人差点端掉,而且赵韩魏三军也没见如何处理,最后还是始皇的声明,谁来一兵一卒,必将十倍复仇来威胁他们。

另外,本剧中最混乱的戏就是公子虞的戏份,全剧没有进行必要的交代和刻画,就让公子虞朝三暮四,剧中明明被除籍后,又得李斯引荐获得始皇信任,结果又是一顿骚操作,和嫪毐沾染上关系,一条路走到黑。倘若除籍之后,无人问津,尚有可缘,但是重获皇帝信任,却还一味作死,那就剧情漏洞了。

三、历史改编,真假难辨。剧情那么混乱的基础上,肯定不是完全站在历史事实上。对于先秦历史,最大的考证来源是《史记》,但是孰真孰假,不好说。归结到《大秦赋》中,我个人最不满的是樊於期莫名其妙且草率的出逃!要知道历史上樊於期可是被杀全家,他在平乱后,好端端的干嘛走?按照电视剧中的设定,他是吕不韦的家将,深得吕不韦的信任,同时也是始皇钦定的留守将军,最后他领军两千人死守公室,九死一生,将扶苏送到赢氏宗室面前,再怎么蠢,也不至于自己顾家人不顾,自行逃跑吧?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那是因为你们被一开始那种精良的服化道、还有一众老演员的加盟给骗了。我一开始就不觉得能拍出啥来!因为我们对秦朝知之甚少。】

大部分细节其实都需要编,那些编剧不一定看过巨量的史料,他们只是文字商人而已。

电影还好,大制作啊,请各种专家啊,需要编得很短,露不出什么破绽。但电视剧还要编,还得是真事,历史,就很难了,很难不露破绽。

所以这个电视剧要用很多时间演嫪毐,我一点都不意外,况且现在的人喜欢看这个,然后看完后再批判一番。

这种真实历史电视剧已经不具有做好的基础了。顶多做成那种陈道明演的楚汉传奇那种。其实都是戏说。谁知道当时发生了啥?

过去的那些经典也是有破绽的。只不过过去有过去的滤镜。像三国演义,幸亏有那么一本书才能拍出来,否则不可能。

所以不要对什么历史剧抱期待了。

喜欢历史就去看历史书啊。

历史应该拍电影,秦颂什么的。

但现在人们应该不愿意拿钱去看个历史电影。

所以只能电视剧。

而我认为只要收视率话题能挣就算赢。

不用要求出精品什么。

大明 1566, 那也是虚构的。

真的就很难拍。

所以这是历史题材的难度决定的。

即使是这么顶级的配置,也很难。

况且你们从哪看出来人家想拍成历史经典了。我是没看出来。

我就觉得出这么四部,大秦啊,什么,一看就是那种好大喜功,挣快钱,包装成精品的快消品。

真要做历史,不一定要做这么著名的,甚至平民老百姓也可以拍(日本黑泽明)啊!

而非要拍大秦,就相当于上马大工程、献礼剧、知道这是热点一样,很刻意了。不能更刻意了。

一开始就没看好这部。请各种名演员什么的(其实是不上不下,要么你请巩俐那种,要么毫无名气的那种。现在请的那些人就投机取巧,每个都很好,但组合在一起就不可能好)。还有各种罗里罗嗦的程式化的对白。看了很多电视剧的我其实看的反感了。

知乎用户 春山夫人 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要说《大情妇》是《大秦帝国》系列,我!不!答!应!!!!

知乎用户 墨墨老师 发表

我学秦汉史的,当年读研之前,快本科毕业的我微醉之下,大声高呼 “我要为秦始皇翻案”。

读研期间,秦汉史便是我坚决要选择的专业方向。

吕思勉的《秦汉史》、钱穆的《秦汉史》、林剑鸣的《秦汉史》我全看了。

然后呢,我本科是学汉语言文学,我非常知道文学和史学之间的区别,也认真研究了后现代历史叙述学,允许积极修辞和文艺化对历史的渲染和改编。

可是,这历史能改成这样的剧本啊?

简单来说,编剧的水平真是太烂了。他们烂在哪里呢?没有宏大叙事能力,没有站在高处的历史视角,没有底蕴深厚的叙述内容,没有系统化的叙事结构,没有明确的叙事展现布局

这玩意都没有,不如做甜宠剧得了!

知乎用户 贪吃贪玩一只瓜 发表

剧方想兼顾更多的受众,在制作精良的前提下,在史局里加入更多元素,不伦不类,毁了剧本。

剧情里最匪夷所思的几个:

  1. 有人造谣吕不韦是始皇生父,他第一反应是认爹然后浪迹天涯。想加入心理戏,体现人物心理成长,请揣摩好了再加。
  2. 哦,对了,芈华给嬴政在战国时期唱了一首汉乐府,赞啊。
  3. 赢子异生母夏太后和韩夫人是韩国势力,可能为了简化故事线去掉了这一派的描述,但是很多故事没法合理化。华阳夫人给赢子异娶了韩国夫人,说是自己的势利,what??? 后来公子成蛟只是因为驯服了一匹马,就被太后赵姬与吕不韦以防患于未然为由,千方百计连环计害死了,满头问号,what??? 还有韩国派郑国修渠这个疲秦之策也没法描述,莫名秦国就好多年不搞事业了, why???
  4. 我知道嫪毐这种没有派系没有学识的人能官至文信侯是匪夷所思,可能不能不给出原因是太后恋爱脑傻白甜,嬴政刻意放纵,给出了这样的原因,又在嬴政收网的时候,把公子扶苏放在那里作饵还差点没控制住,这不是你们自己设的局吗,可上点心吧,你是灭六国之大才,不是随便设个局,自己都不知道咋收场的人,加油! 嫪毐都搞出这么多集,你想给加戏,可以加太后和他一起如何培植势力的呀,历史上那么多名人,为啥给他加呀。
  5. 冬儿这个角色到底是干嘛的呀,没有推动剧情,没有合理化故事线,历史上也没有,然后就死了。
  6. 为啥这剧里所有人的年龄都需要解释啊,不停告诉自己嬴政十二登基,二十二亲政,不然老是在一些时刻,比如他和他爹阅兵讲话的时候,大家都感慨他厉害,怀疑自己,这么沧桑,懂这点道理不是应该的,然后提醒自己,啊,他才十二岁,很厉害了。
  7. 刚开始我不知道赢奚和赵姬奇奇怪怪的东西是啥,赵姬还说,你当王了不会快乐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与白月光暧昧的故事啊,看不懂啊。
  8. 李斯这人在剧里没有做任何一件体现他大才的事,你在干嘛,加油啊,怎么都是法家代表人之一,别都整阴的,来点厉害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电视剧《大秦赋》有哪些槽点?

知乎用户 李小丢 发表 槽点一目了然,这是赵姬对面前这位已经长了胡子、但是居然还没有加冠的大叔嬴政说:“你还是个孩子!” 行吧,你不说这是母子情,我还以为是父女情。 先前看到秦始皇要和吕不韦私奔那一集,我整个人就裂开了! 作为《大秦帝国》的 …

余少镭:告诉你一个与《大秦赋》不同的秦始皇|锐评_异人

原标题:余少镭:告诉你一个与《大秦赋》不同的秦始皇|锐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很多反人类者的心理轨迹,可追溯到童年时期。 童年时期的嬴政,套用现在的一个身份标签,就是一个备受霸凌的留守儿童。 嬴政一出生就是个“质二代”。他官宣的爹——嬴异人, …

如何评价电视剧《最美逆行者》?

知乎用户 劳动者奋进号 发表 简单概括 —— 瞎编,不用心。 比如说, 剧里:公交司机开会,个个西装领带(律政精英剧?),口罩整齐划一,端坐屋里开会。 现实:那时大冬天临近除夕宣布封城,正值武汉每年最寒冷的时节,医用口罩紧缺,大家都自觉省给 …

为什么你要少看《三十而已》

作者:鲁舒天 支持:远川研究所传媒组 电视剧《三十而已》最近大结局了,笔者本来没有观看的计划,但架不住天天被微博和抖音上各种片段刷屏,只好充了企鹅会员,一集不落的看了一遍。 平心而论,这部剧拍的还算可以,尽管没办法跟国外的同类剧如《欲望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