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北理工事件,谈谈学术圈的“小三上位”现象
收录于合集 #虱想热点 40个 今天,借北京理工大学女博士亲吻院士视频泄露事件,我想写一篇短文,简短地谈一谈,在学术圈子内部,一个为外人所不知的现象。 首先,我必须声明,我的文章,绝非针对北京理工大学女博士亲吻院士这件事和当事人,因为事情还 …
一个学术团体,希望通过一家学术经纪公司,将自己的研究推广出去。他们出书、开课、直播、上综艺、带团考察,一只脚踏在书房里,另一只脚踩进了商业世界。
他们绕不开的一个词是启蒙。而问题是,在如今的中国,启蒙还有土壤吗?它真的能成为一门生意吗?另一个问题或许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究竟还可以怎样介入公共生活?
撰文 党元悦
科耶夫
2009年4月,上海,一群中国知识分子聚在一起。他们要讨论一份文本,叫《法国国是纲要》。一位名为亚历山大·科耶夫的哲学家是它的作者。
科耶夫是个传奇人物,他出生在俄罗斯,26岁才到法国定居,但很快打入了法国的思想界,并在巴黎的一所学校里讲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他对黑格尔的阐释有很强的独创性。后来闪耀世界的法国知识分子,有许多都参加过他的课程,或是读过他的黑格尔讲稿,比如萨特和加缪。
1945年8月,二战即将结束之时,科耶夫向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提交了一份名为《法国国是纲要》的报告。他在报告的开篇就说,法国正处在危险之中,不能再固守民族国家的旧梦了,必须和欧洲的其他拉丁国家,建立起一个“新拉丁帝国”,这样才可以在美国和苏联之外,走出第三条道路。
在2009年,科耶夫和他的《法国国是纲要》,进入了这群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他们拿出去年刚刚翻译成中文的新鲜文本,打算讨论它与现代世界秩序的关系。他们想要还原出,在那时的历史场景里,人们究竟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32岁的施展是其中的一员。他身处其中的这个知识分子群体,叫大观学术小组。讨论科耶夫,是他们的第一次会议。
在施展面前,是一些已经成名的学者,比如哲学家刘小枫和法学家高全喜。会议的主持人则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的邱立波,他是科耶夫著作的译者。还有一些学术圈外的人,比如北京万圣书园和上海季风书园的老板。另一位参加大观会议的学者说,这里什么“牛鬼蛇神”都有。
这不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会议,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划分,在场人士可谓各显神通,讨论了许多规范化的学术研究中不会出现的内容。
施展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刚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完成了与法国保守主义相关的博士论文。他将会入职外交学院,从讲师做起。当时,他才听说科耶夫这个名字没多久,但很快被科耶夫迷住了。他觉得科耶夫既有深厚的学理思考,又有对社会政治的现实参与,他的经历或许可以给出一些参考,告诉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应该如何理解社会秩序?这也是大观的第一次会议上要回答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时施展还没有想明白自己今后研究和思考的母题是什么。但他感到很兴奋。他已经隐约感到,大观小组的讨论或许会创造一种新的学术方式,因为这些学者在发言时,并没有受到学术规范的束缚,讨论的都是一些宏观的东西。
施展那时已经觉得,学界离“真实的问题”越来越远了。什么是真实的问题?那时的他还说不清楚,但他知道,这关乎中国如何变成今天的模样,也关乎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当科耶夫进入大观学术小组的视野时,2008年刚刚过去。雪灾、地震、奥运会、三鹿奶粉,在那个标志性的年份里,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民族主义从那年起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世界也不平静,金融危机、恐怖袭击、战争,轮番而至。时至今日,人们仍不断提起那一年,仿佛转折的种子是在那时种下的。
不过,2009年的施展并不知道,中国是否也站在一个和1945年的法国相似的十字路口上。他也不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还能否像科耶夫那样,对现实世界产生真实又深刻的影响。但不管是施展,还是大观小组里的其他学者,抑或是这个国家的许多人,无论他们信奉何种理念,归属哪种主义,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是共通的:中国正在崛起,世界正在改变。
施展
枢纽
2009年的第一次会议之后,大观小组的学者们形成了一些共识。如果用施展后来在不同场合常常提及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中国是国际秩序的自变量”。这句话隐含的台词是,中国已经崛起,中国因为加入国际秩序而获得成长,又因为体量巨大,会反过来深刻地改变国际秩序。施展喜欢使用的一个比喻是,中国变成了一只掉入泳池的鲸鱼,将会重新定义和改造这片有限的水域。
在这些大而化之的基础共识之上,他们也摸索出了一套学术研讨会的行动指南。他们每年开四次会,会议主题提前两三个月确定,选取最多8位发言人,而后各自查阅文献,撰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不需要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但必须有洞见。到了会议上,这些论文的作用,就变成了“靶子”,要经受住猛烈的诘问和质疑。
在最初的这几年里,大观的讨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他们总能找到来自企业家的赞助,跑去一个新城市,没日没夜地讨论上两天。他们设定的话题,都是和当代中国有关的,比如讨论俄罗斯、美国、欧洲和印度,是为了厘清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讨论气候问题和互联网,则是为了切中时代的主题。
2010年,他们去西安讨论中亚,谈论游牧和定居。那是第五次研讨会,施展觉得自己就是在那次会上“开窍的”。
施展出生于1977年,文革结束的第二年。他后来总觉得,自己与上一代知识分子相比,对这个国家很多事件的本能情感并不一样。他没有体验过那十年的创伤,似乎更容易从历史中抽身出来。而出生于50、60年的知识分子,有许多都在80年代才接受了更完整的启蒙。
1995年施展到北京读大学,在北航读工科。毕业那年,美国在贝尔格莱德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施展和他的同学一起走上了街头。后来他说,他觉得那时的自己不是一个参与者,而是一个观察者。
如今回看,施展说,他大学的时候就想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后来他去读英国史的硕士,法国史的博士,为的是搞清楚,资本主义和革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把这些当作理解中国问题的工具。
西安的那次大观会议上,施展意识到,他想做的事情,是用一个新的逻辑,把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串联起来,解释中国当下在世界上的位置是如何形成的。他又思考了几年,和大观的学术伙伴讨论了几年。
到了2016年,施展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写出了一部50万字的书稿。他把书命名为《枢纽:3000年的中国》。
大观学者参与的一次公开活动
得到
在《枢纽》的结尾,施展说:“中国内部的困境,必须在全球秩序重构的框架下,通过中国的世界主义化才能够化解;中国的外部困境,也必须通过中国对自我意识的重新表达来获得突破。中国的失衡需要通过一个宪制过程来驯化,世界的失衡同样需要在一个普遍宪制过程中被驯化。”他还说:“归根到底,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历史民族,决定了,世界的自由将以中国的自由为前提。”
在出版市场上,一本满是专业词汇、艰深的学术书籍,往往只在学术界内部流通。但施展的抱负不在于学院内,他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他想起了徐小平。他们是在一个企业家的读书群里认识的,施展在里面讲过几次课。线下聚会的时候,两个人熟络起来。
施展发微信给徐小平,说我有件事想跟你请教一下。当天夜里,施展就去了徐小平家。徐小平在家里听完施展书稿的结构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他非常兴奋地问施展,我可以怎么帮你?施展说,希望这本书能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徐小平想了想说,这件事我没办法,但罗振宇应该有办法。徐小平还告诉施展,如果他想把这件事做成一桩生意,那就要去拉投资。
不久之后,施展带着自己的书稿出现在了罗振宇的办公室里。他对着罗振宇和“得到”的CEO脱不花,滔滔不绝地讲了一整个下午,向他们讲解自己书中写到的,中国历史的四次大循环。每当罗振宇试图打断向他提问时,他就说,你别急,十几分钟后我就会讲到这里。
罗振宇听完施展输出的观点,和徐小平一样兴奋。他对施展说,只卖书的话,玩得太小了!你来“得到”开门课吧。
他们当场就把开课的事情定了下来。除此之外还定了另一件事,就是罗振宇将在他著名的跨年演讲上,向所有人推广施展的新书。“罗胖很讲义气。”施展说。
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如约而至。他从那年活跃的网红消费品牌开始说起,一直讲到中国经济的天花板和可持续性。他不断地提到施展的名字。施展在台下的画面,也不断出现在电视转播和现场的大屏幕上。
在演讲过半之后,罗振宇说,今年他的这些思考,很多都要归功于一个人。
“施展老师,外交学院的”,摄像机对准了台下微笑着的施展,罗振宇接着说,“他把对于整个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解释,写成一本书,叫《枢纽》。我们将会在临近十二点的时候,全球首发这本书。”
后来有人统计,在那场演讲里,罗振宇提及“得到”9次,提及施展7次。
那天晚上,《枢纽》在两个小时里卖出了四万册。施展从没见过这样的架势,在他的预估里,一本学术书籍,卖出5000册或许就是极限了。他的上一本书叫《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是他博士期间研究的汇总,讲的是法国保守主义政治家,在豆瓣上只有25人标记了读过。
这本书出版后,引发了空前的争议。在普通读者中,有人说这本书语言晦涩,专业词汇太多,而且有将近700页,实在太厚。在学术界内部,争吵更加激烈。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本书是在给大国崛起唱赞歌。国家主义者说,这本书本质上还是在鼓吹普世价值。此外,有同行批评,施展的研究贪大求全,总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内下判断,参考文献也有限。
与卖书同时,施展的《中国史纲50讲》在“得到”上线了。一个半月内,这门课的订阅人数突破十万。在那之前,“得到”上的现象级课程都跟经济金融有关,比如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还有天使投资人李笑来的《通过财富自由之路》。
施展坐不住了,他要把自己大观小组里的“兄弟”们都拉过来,一起做这件事,让他们也能站到台前。他找到了一位商界人士做CEO,告诉对方,大观小组的研究非常重要,需要有人来做市场推广。他们拉来了投资,成立了爱道思人文学社。
学校里,网络上,酒局上,2018年的施展在适应一种新的生活,一种走出书斋的,聚光灯下的生活。许多企业也找上门,请他去讲课,制药的,金融的,贸易的,各行各业都有,好不热闹。
大观学术小组的季度研讨会,在此时已经暂停一年多了。原本,他们会把每次讨论的成果,包括论文、对谈,都整理成一本小书。这个工作也停下来几年了。大观的主力军,像施展这样的青年学者,逐渐成为所在院系的学术主力,工作变得愈发忙碌。原本的高强度讨论很难再组织起来了。他们转向了时间和形式更灵活、人数更少的专题讨论。
这时,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安静地坐在书房里,不去理会外界的喧嚣,放弃抛头露面的机会。
另一部分人则跟随施展,进入了公众视野里。他们成为了爱道思的签约学者,开始在知识付费平台上开课,比如“得到”和“喜马拉雅”。他们的新书出版,都由爱道思负责。在爱道思的安排下,他们也频繁地参加讲座、出席一些公开活动。他们依然使用“大观学者”这一称呼。在一些场合里,爱道思也会抛出“大观学术共同体”的称呼。
这就像是一家学术经济机构,包装起这些文科学者。在中国,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
有人批评,这样的商业化,会让学者们迷失在市场里,没法在书斋里精心研究了。但施展不这样想,他说,大观学者们的研究都很有价值,不能被浪费在学术界的小圈子里。他读过《启蒙运动的生意》,并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很多人。这本书讲的是18世纪最重要的著作《百科全书》。这本书出版的过程充满了商业与投机,但也切实成为了启蒙运动的象征。在这个故事里,启蒙、思想和生意,全部交织在了一起。
施展在演讲
摄影/党元悦
生意
我第一次见到施展是在2021年春天的一次演讲活动上。活动由爱道思主办。我收到的邀请函上写着:“我们似乎又一次航行在通往未来的船上,没有人知道前方究竟是什么。逃无可逃,重返未来,学者聚会,欢迎登船”。邀请函上还预告,活动最后将有一位“神秘嘉宾”发表演讲。
活动地点是北京东五环外的一个创意园区。观众进场前,要用北京健康宝扫码登记,然后获发一个黑色的口罩,活动全程都不能摘下。口罩上印着四个字:逃无可逃。
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二年,距离大观学术小组的第一次讨论,已经过去了12年。世界是另一番模样了。
此时的施展,是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三本畅销书的作者。在得到App上,有26万人报名了他的《中国史纲50讲》课程。他在爱道思的一段介绍视频里说,自己是一个很难被界定学科的学者。
施展演讲的主题叫《启示:未来秩序的C选项》。他穿着一件合身的灰色衬衫,在听众面前自信地踱步。他着重讲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这是他这两年来的关注重点。他说,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是一个空间大发现的年代,就像当年的地理大发现一样。和32岁时相比,这时的施展对公共演讲已经驾轻就熟,他普通话标准,咬字清楚,轻巧地把控着停顿和节奏。
这段15分钟的演讲结束后,大屏幕上打出了一行大字:“知识界独特的存在。”这是《南方人物周刊》采访学者刘擎时的稿件标题——神秘嘉宾是谁,在此刻已经不言自明。听众席的最后一排,有人高呼着:“刘擎!刘老师!”刘擎也是大观小组的一员,他是在中途加入的。2020年,因为《奇葩说》栏目,这位华东师范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学者。
刘擎的发言更像是一番总结陈词。他说,他今天主要是想向大家介绍其他的大观学者。最后,爱道思的CEO上台了。她感谢了很多人,用户、合作伙伴,还有“投资人爸爸”。她说,以前一年赚不到一百万的话,会感觉焦虑,但和这些学者待在一起,就会变得平静。
CEO宣布,“未来之门”即将开启。几位学者站在一起,把手按在身后可以移动的巨大屏幕上。屏幕像屏风一样一点点折叠、开启,屏幕后的场地里射出了耀眼的白光。这几位学者的新书封面,变成了半人高的灯牌,出现在了一个舞台上。学者们走向灯牌后,闪光灯此起彼伏。
半年之后,我第一次坐下来采访施展,也是在聚光灯下。他被《时尚先生Esuqire》评选为2021年的年度理性声音。在摄影棚里,他套上一件有些紧身的红色毛衣,话突然变得少了起来了。拍时尚杂志的照片,和在公众面前演讲,还是不太一样。直到摄影师问了他一个和时事有关的问题,施展这才放松下来。一二三四,他像平时上课那样,条分缕析地讲了起来。拍摄完毕,我们聊起了他的2021年,他兴奋地向我科普起元宇宙和数字货币,就像他在春天的那次演讲中说的那样。
图书出版、演讲、知识付费,这是爱道思帮助签约学者“出圈”的主要方式。目前,爱道思共有14位签约学者,几乎每位都迅速出版了个人专著。这两年,学者们还会在爱道思开设的视频账号里直播,和其他学者对谈。除此之外,爱道思也会安排给企业上课,以及收费的学术考察。
2019年1月,施展和另一位大观学者李筠带队学术考察,去了一趟罗马和伊斯坦布尔。这是李筠提出的想法,他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罗马帝国是个绕不开的对象。
和他们一起过去的有17个用户,他们在白天参访游历,听施展和李筠的讲解,晚上就开始针对具体的问题小组讨论。比如,罗马到底是天使之城还是魔鬼之城?到底是帝制好,还是共和好?凯撒和西塞罗谁是对的?爱道思把这称为“知识的现场讨论”。
最后一晚,在伊斯坦布尔,分别晚宴。施展在宴会上说,他们是一群真正的爱国者,还选择留在这里,没有逃避,在有建设性地、积极地讨论中国的问题,不是一味地批判,也没有因为失望而沉默。他举起酒杯说,对这个国家,我们还是应该做点什么,今天在这里,我们敢不敢赌未来20年的国运?
公众
在2021年春天的那次演讲中,还有一位高高瘦瘦的演讲者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人是翟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研究宪法学和法理学,不过这两年来,他的研究重心转向了法律科技。
翟志勇那次讲的是《斗争:做新空间的立法者》。所谓新空间,是说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于是相互构造成了一个新空间。这个新的空间里,掌握互联网平台的大公司拥有无上权力,普通人总有“逃无可逃”之感。
翟志勇举了他身边的例子。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劳东燕教授,因为小区强制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给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写了封法律函,还作为业主代表去谈判,最终没让小区启用这一系统。翟志勇用劳东燕的故事作为演讲的结尾,告诉听众,“世界上的一切权利,都是经过斗争得来的。我们每一次抗争,哪怕只是微小的抗争,都是对新秩序生成的一种参与。”
2013年,一次关于林肯的研讨会上,翟志勇加入了大观学术小组。他要贡献一些和自己老本行相关的见解,讲一讲美国宪法。
那时候翟志勇已经在北航工作了3年,刚晋升成为副教授。这个传统工科院校,当时正在大力发展文科,法学院在几年内声名鹊起。在法学院的工作之外,翟志勇还协助设计了北航的通识教育课程。
翟志勇早就知道大观小组的存在,他的同事高全喜和泮伟江都是小组的成员。而且,同个时代的人文社科学者是一个狭小的圈子,他们总能在学术期刊的作者栏中辨认出彼此,特别是在北京这个著名高校扎堆的城市。尤其是高全喜,相比翟志勇,他是上一代的学者了,60年代生人,在宪政领域是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与翟志勇的导师关系甚好。在大观,高全喜是“四老”之一,另外三位则分别是于向东、刘苏里和严搏非。
不过,邀请翟志勇加入大观的并非高全喜,而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李筠。他们是政法大学的同届校友,李筠在政治系,翟志勇在法学院。后来李筠留在政法大学读完了硕博,直到留校任教,再没离开那个校园,现在是教授、政治系主任。而翟志勇去了清华法学院读硕士和博士,学习公法。
翟志勇在2017年发出了他最后一篇关于宪法的论文。后来,这个国家发生了其他的一些事情,那之后,他就转变研究方向了。
和研究了十年的领域告别,翟志勇感到痛苦。在2018年,他的迷茫来到了顶峰。他要找到新的领域,同时,还在因为开课的事情和得到拉扯。
在施展的介绍下,翟志勇也认识了罗振宇。后者希望他在得到上开一门法律课。罗振宇告诉翟志勇,你在大学里怎么讲课,在得到上就怎么讲,我们要做原汁原味的大学课程。
翟志勇很快发现,罗振宇的期待并不容易实现。音频课程的运作方式,与大学课堂完全不同。在大学课堂里,他只需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他们会在同一间教室里安静地坐上一整个学期,他也就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慢慢向学生讲授新知。但在得到上,他拥有的时间并不是每学期第一节课的45分钟,而是每一讲的前45秒。
在翟志勇看来,如果想把一件事情讲得准确,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复杂。只有复杂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但公众更喜欢的是简单的东西,和更绝对的表达方式。
刘擎的走红则是另一个故事。刘擎是政治哲学学者,但当他成为《奇葩说》的导师时,他变成了一位“哲学教授”。其实,“哲学”和“政治哲学”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而平台有着自己的考量。
如今的翟志勇,已经可以很自如地在公众面前输出观点。他现在是爱道思的签约学者里最活跃的几人之一。他和施展、李筠,总会出现在各种新书发布和学术推广活动上。他还是会从法学领域贡献思考,在学校里,他教本科生的宪法学原理,但在校园之外,他已经很少提及宪法研究了。他的新领域是法律科技,他想弄清楚,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时候,法律能做些什么,又能改变一些什么。
在北航,学校里的氛围也在悄然变化。翟志勇直观地感到,学生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的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面临升学就业的选择,很多人只关注对保研和出国有用的课程。他上大学时那种可以到处蹭课、听讲座,去其他学校串联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课堂上,他不能自己选择教材了。但原来的讲课方式可以得到保留,他只讲学术本身,尽量不谈论时事政治。
不过,翟志勇还是出版了两本新书,都是和宪法以及法理学有关的,但这些研究都是在2018年前完成的。去年出版的《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讲的是中国宪法史。他在自序里说:这些文章旨在探究一个困扰中国人一百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宪法何以中国”:为什么自清末以来,中国需要现代宪法这么一个西方舶来的 “劳什子”?即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宪法,中国不是也延续了几千年?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宪法,以及宪法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
翟志勇
启蒙
爱道思的办公地点在北京地坛公园内的一个院落里,几间装修过的胡同平房,担负起办公、开会和线上直播的任务。
2022年初,北京漫长的冬天即将过去。护城河上的冰雪开始消融时,我常在这个小院子里见到施展和他的同事们。有时是在一间装饰考究的会议室,有时是在一个暖和的小办公室里。
当我们聊起他四年多之前与得到的合作时,施展依然语气激动:“一夜之间,几千万人认识了我!”
我们也聊起施展这些年出版的三本新书,它们几乎都在学界引发了争议。在2020年出版的《破茧》的豆瓣评论区里,有人质疑,这本书只有18个参考文献。施展笑了,接着,他举出了哥白尼的例子。他说他和大观小组所思考的问题,就像是天文学上的范式革命。“哥白尼的研究也很糙,但有了哥白尼,开普勒的方法才显示出威力。”
“我的思考很过瘾,但做出来的东西很糙,所以有些人是不能接受的。”施展坦诚地说。
大观小组的学者,很少有在海外读博的。施展说,这是因为海外的社科教育,对量化的要求特别高。“海外博士都在炫技!他们的量化技巧比我们好,这我承认。但如果没有好的定性,就会离真实的问题越来越远。”
施展坚定地告诉我:“凡是革命的过程中是没办法做精细的。没有完成的时候,只能大刀阔斧地往前走。”
如果说,真问题是关于当今中国的位置的问题,我问施展,那么什么是伪问题呢?
“不说了,太得罪了!”
对施展来说,这或许成了一个悖论:当他更多地出现在聚光灯下,就会离学界和他眼中“规范化的研究”更远。在立场的左右之间,他的著作两边不讨好。
施展不再从学术界中寻求认可。他的目光在学院之外。他自信地说,最认可《枢纽》这本书的反而有很多是企业家和政界人士。“他们每天都直面真实的世界,直面生死。一个理论到底管不管用,他们有直观的认识。”
在“得到”上,施展的关注者基本都是订阅了课程的学习者,他偶尔会在这里更新自己的生活:练习跑步,或者和家人去冬天的阿那亚。但在公共发言中,他尽量不对时事发表看法。偶尔也有控制不住的时候。比如2021年,他在微信公众号上针对新疆棉写了篇文章,说我们对国际秩序的理解不应该只有主权国家的秩序,还应该包括商业秩序。这篇文章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站在光谱另一边的人站出来批评施展。后来,施展越来越谨小慎微。他有自己的微博账号,但在转发最新的活动安排和大观的研究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发言。他说微博太撕裂了,变成了两部分人,对其中一部分,是很难去讲道理的。
另一个施展无法直接问答的问题是,他究竟在政治光谱的哪一边?他说,在2018年,这还是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但现在,完全不能提及了。
今年11月,我在北京见到了崇明。他2019年从华东师大调入北大,如今是北大历史学系的长聘副教授。崇明研究法国政治思想史,出版过一本论文集,叫《启蒙,革命与自由》。在这本书里,崇明提出了一个观点:不是启蒙思想引发了法国大革命,而是人们在革命的过程中发现了启蒙思想。
崇明在2013年参加过一次大观的学术讨论,是在浙江安吉,主题是“自由帝国”。那个时候,思想界的气氛比现在热络得多。
在中国,思想界的潮流几乎每十年都会发生更迭。80年代,启蒙是毫无疑问的主旋律。到了90年代,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争浮出水面。再到大观小组第一次讨论时的2009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而到了今天,人们似乎已经很难总结出,最近十年里中国知识界的主旋律是什么。一切都原子化了。崇明的观察是,知识分子都在“各玩各的”,很少再有观点的交锋了。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的活动,是知识付费的潮流,而后者的命运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思想界现在一片沉闷。”崇明重重地叹了口气。
2013年之前的几年,崇明还在华东师大任教,那几年里,以华东师大政治系为中心,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是活跃的。尽管80年代的启蒙已经褪色,90年代思想界氛围的余晖还在,笔战、论争仍时常出现。在上海,知识界、媒体还有书店,都还在固守自己的角色。大观小组的学者们,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聚集起来的。
与大观小组里其他活跃的学者相比,崇明显得低调和沉默。在学术的旨趣上,他和大观的其他人不太一致。但他也相信,如果大观的学者们能够一直推出新的公共议题,即使无法产生学术上的突破,能够引起公众和知识界的关注,就是有意义的。
“他们也希望带领社会去思考问题,推送社会向某个方向去转变。他们也想形成中国对世界知识的叙述。”崇明话锋一转,提出了他的困惑:爱道思的做法,是否意味着,学术是在为公共性、商业性的事情服务呢?
2022年初,我曾把这个问题抛给爱道思的CEO。她回答,爱道思需要先把商业模式做得足够成熟,才能让学者们不被商业所裹挟。
CEO明白,人文社科的研究,难免会涉及到一些敏感的领域和话题。但她已经想明白了,对于一些热点,学者们不能“贸然去发声”。“我们研究的是非常底层的问题,其实无关乎说,一定要去讨论一些敏感话题,一定要通过讨论敏感话题来表达自己。”她对我说。
她还说,爱道思要做的,其实是把解构宏大问题的方法向大众普及。她又一次提及了《百科全书》。这本书后来成为了启蒙运动的文字载体。CEO还有一个野心,是把大观学者们的著作做成当代的《百科全书》。“但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是要存在。”她说。
首先要活下去。在爱道思内部,这是一个一致的、强烈的认知。
除特别标注外,文中图片由爱道思人文学社提供
收录于合集 #虱想热点 40个 今天,借北京理工大学女博士亲吻院士视频泄露事件,我想写一篇短文,简短地谈一谈,在学术圈子内部,一个为外人所不知的现象。 首先,我必须声明,我的文章,绝非针对北京理工大学女博士亲吻院士这件事和当事人,因为事情还 …
收录于合集 #虱想热点 31个 大家尽管批评我铁石心肠,骂我不是人! 实话告诉大家,这几天,我听说上海几所著名大学的教授也发出了悲鸣,哭诉自己快没有食物了…… 我听闻消息,心里几乎没有半点同情。 我心里想,上海封 …
民族主义如何终于跨越了意识形态的三个圈层,实现了政治菁英、知识阶层和大众之间的“通三统”? 2021年5月30日,遵义会议纪念馆内其中一部分,有历代中共领导人的照片,场内有小朋友带上国旗在内参观。 摄:林振东/端传媒 【编者按】:对中国自 …
知乎用户 嘉佑征和 发表 辛德勇先生的研究范围其实相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地理和版本目录学。 读研时候,我们历史人文地理的任课老师张伟然先生选定的精读论文里辛德勇先生的篇数好像是仅次于谭先生的,尤其是他关于秦郡和汉郡问题的考证文章,做得尤 …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大海先生符合“皖江学者”称号吗? 尊敬的方舟子先生: 您好!感谢您在反学术腐败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今天向您转发一封关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任院长刘大海先生的举报信。这封举报信来源于安徽大学校内一个教工QQ群。 现在是 …